计算机就业指导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2 11:54:17

计算机就业指导论文

计算机就业指导论文篇1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监控

0 引言

由于毕业设计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校内外获得的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的完成。通过毕业设计的实践训练,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所获得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够锻炼学生撰写文章的能力。然而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普遍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毕业设计的质量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达到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的目的。

1 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不高的原因

1.1 学生不够重视

一方面学生认为毕业设计只是教学环节的一个过程,不管完成的质量如何,都能蒙混过关,学生从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由于扩招,毕业生人数增多,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学生不得不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找工作、面试或考研中,对毕业设计只能应付了事。

1.2 日常教学与毕业设计没有有机结合

本科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内容涉及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的能力,包括算法设计、软件开发流程、数据库的设计、程序调试等方方面面。然而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教学学时的限制或缺乏硬件设备等诸多原因,导致课堂教学只能完成最基本的教学任务,学生没有达到独立开发系统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不了解系统开发的流程等,导致毕业设计时多数学生不能按要求完成指导老师给出的设计任务或完成的质量不高。

1.3 所选的毕业设计题目不恰当

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可以从理论、软件和硬件等方面进行选择,然而多数学生由于起点低,基础比较薄弱,毕业设计做软件或硬件的较多,进行理论研究的学生很少,我院的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题目一般由两方面构成,一是指导老师给出题目,并指出题目类型、题目来源、题目主要内容、预期目标、要求解决的问题及重点、题目难易程度等方面的信息,之后由学生进行选题。二是学生自己命题,然后找老师指导完成。不管哪种方式首先都要由指导老师给出任务书,明确给学生提出毕业设计的时间安排 、研究方案和目标、任务要求等,指导教师针对选题提供相应的参考文献,学生根据指导老师提出的任务书,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包括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及预期目标、拟采用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及步骤等,然而学生在选题时,由于老师给出的题目,理论性强或学生不感兴趣。不能进行深入思考导致无法完成。学生自选的题目,由于缺乏经验,没有进行切实的调研,所有的功能需求全凭想象完成,导致做出来的成品功能不全毫无应用价值,且题目多为各种类型的管理系统缺乏创新。

1.4 论文写作不规范

毕业设计后期,要求学生根据其系统的开发过程撰写出毕业论文。有的学生由于没有留出充足的时间来写论文,直到答辩前期才匆忙完成,导致毕业论文大多格式不规范、结构不合理,更缺乏对系统中关键技术进行论述,更多是靠粘贴代码或对系统界面进行截图来充当篇幅。

1.5 指导老师缺乏责任感

按要求,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开题之后,指导老师每周都要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设计进度,及时与学生一起解决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填写指导记录,设计中期还要进行中期检查等相关工作,然而由于指导老师往往忙于教学或科研,加上学生不主动联系老师、老师也不找学生进行指导,到最后指导老师只是在设计方向和论文写作上把把关。从而也影响了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

1.6 毕业设计答辩流于形式

我院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最终成绩由指导老师、评阅老师及答辩成绩三部分构成,一方面由于学生的侥幸心理,觉得毕业设计做了,答辩就能通过,不重视答辩,对评阅老师提出的修改意见置之不理。另一方面由于本科生数量过多,答辩任务很重,答辩往往流于形式,没有起到从质量上把好最后一道关的作用。

2 相关应对措施

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质量是衡量教学水平的主要依据,在本科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要进一步加强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管理。

2.1 加强思想教育

一方面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深入了解毕业设计的意义、毕业设计的基本过程和研究方法等,让学生在思想上引起重视。另一方面加强指导老师的思想教育,将毕业设计与教师教学评价挂钩,从而提高指导老师的责任心。

2.2 加强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稳步发展校企合作基地。一方面通过校企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能够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专业知识,同时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科研,熟悉科研环境及流程,为毕业设计独立完成系统的开发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指导老师可以通过实践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为学生毕业设计进行命题,让老师、学生对毕业设计题目进行双向选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根据自己需求选择题目,比如准备考研的学生可以选择其科研方向相关的研究性题目,为今后的研究生学习奠定一定研究基础;准备就业的学生,选择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具有实际开发背景的题目,这样就可以通过毕业设计积累相关的就业实践经验,为就业打下基础。

2.3 加强制度管理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对老师和学生形成约束,规范毕业设计流程,严格执行各种检查制度,制定规范的毕业论文书写格式,在答辩过程中制定详细的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毕业设计不仅要检查最终的毕业设计成果,还应该从学生调研、选题、毕业设计和论文完成的过程进行监控,尤其对不合格或达不到指导老师要求的毕业设计作品要严格执行淘汰制度,对其进行多次的补答辩,对抄袭、买卖设计或论文的学生进行严肃处理,在制度上纠正不良的学风。另外,为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应该对毕业设计质量高的学生和指导老师给予奖励。

3 总结

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作为本科教学计划中的最后一项任务,它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技能、是教学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无可替代的环节,毕业设计质量高低也是衡量高等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依据,同时也是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因此,提高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的质量,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上接第119页)[1]胡小燕.本科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滑坡原因分析及对策[J].科技广场,2005(11).

计算机就业指导论文篇2

在经过凡年的努力通过了所有课程的考试之后,我们也应当对最后的毕业论文予以足够的重视。作为一名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本科生,我在课程学习和计算机毕业论文写作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因此我特将自己在撰写计算机毕业论文过程中的体会写成本文,供将要着手进行计算机毕业论文写作的同学参考。

一、计算机毕业论文选题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是一个着重研究信息系统开发、应用的专业。这个专业所培养的人才,若按当前人才职位来讲,就是“系统分析师”的角色。同学们对此应有准确的认识,和自己所选择的计算机毕业论文题目,应当符合这个角色定位。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计算机毕业论文选题,应当适于进行“系统分析”的目的,这与一些“纯”计算机专业的要求是有区别的(如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专业)。它们各自的侧重点不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主要探讨研究如何在组织管理中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也就是说既关注组织机构,又研究计算机技术,是一个“管理”、“技术”两门包的专业。这也是为什么在我们的专业课程中既有“数据库技术”、“软件开发工具”,又有“管理经济学”的原因。所以我们选择的计算机毕业论文题目应符合本专业的特点要求。

一般的讲,计算机毕业论文要求同学们做的工作是:运用生命周期方法(sdlc)开发建设一个信息系统。选题可自主决定。

信息管理专业的计算机毕业论文选题应满足这样的要求:

探讨管理信息系统(mis)学术领域内的课题

选题有一定的规模,可以展开论述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了解的内容,可以说是“了解什么就写什么”

尽量不要选择他人写过多次的题目

一般信息管理专业的计算机毕业论文是让同学们选择某一企业、机构等等,对其中的实际工作和业务进行分析,建设开发出一个适用于此单位的信息系统,由此生成的文档、程序就是你的计算机毕业论文。所以同学们可以参考以上原则,选定适合自己的计算机毕业论文题目。与指导老师商讨后,最终确定选题。

二、计算机毕业论文所需资料

在确定了计算机毕业论文题目之后,就要开始进行实际的计算机毕业论文写作了。此时收集相关的参考材料十分重要。正如前文所提到的,信息管理专业的计算机毕业论文工作要求,就是“分析单位、建设系统”。无论哪项工作,都离不开参考材料来提供信息。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毕业设计工作中,“系统分析”是绝对的重点,也可以说是计算机毕业论文的核心。既然本专业培养的是“系统分析师”,那么这个专业的毕业生怎么可以在论文的“系统分析”内容部分马马虎虎、漏洞百出呢?因此,为了做好系统分析工作,准确分析一个单位的工作与业务,就必须搜集该单位的相关工作资料,比如相关工作流程、制度、规章及单据、报表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材料可以比较全面、详细地了解这个单位,准确做出分析。

由于“系统分析”是全文的重点,将来计算机毕业论文答辩时,系统分析部分也是评委们关注和考查的重点,因此这部分的工作一定要做好。

资料收集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系统分析阶段。在后面接下来的设计、实施工作中,相关的资料也会为你的毕业论文撰写提供有用的信息。比如在进行程序设计时,相关的参考书会成为重要的依据,书中汇集了众多程序方面的智慧成果,可以从中借鉴,丰富自己的信息系统。

三、计算机毕业论文格式规范、用词准确

计算机毕业论文属于科技论文。文章应具备自己既定的毕业论文格式、规范,这样便于统一交流。从结构上看,整篇文章包括内容提要(中、英文)、目录、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部分。在正文中,应注意一些公认的格式规范,比如“图”的名称要写在图的下方,“表”的名称要写在表的上方,即“图下表上”原则;应注意一张图或表与其名称不能分开在两页上,应当保证整张图、表及名称打印在同一页;注意各段落开头空两格,行距要适当等等。

计算机毕业论文的用语应当准确规范。例如“数据流图”(dfd)不要写成“数据流程图”,这样的“笔误”会暴露出你概念不清。在答辩评委审阅时,看到你在文中连基本的格式、概念都不懂,十有八九会影响成绩。因此请同学们记住:书写毕业论文,是一个需要“精益求精、咬文嚼字”的过程。

四、计算机毕业论文的文档

“软件=文档+程序”——根据这个公式,同学们开发的信息系统——一个软件,包括文档和程序两个部分,那么对于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同学来讲,应当重点着手准备哪一部分呢?综合本专业的特点,同学们应当着重书写文档部分。

如前所述,信息管理专业的计算机毕业论文主要考查的是同学们对系统的分析能力,分析的成果就是文件——分析报告。特别重要的是其中的“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图”,必须准确表达绘制出来,它们可以说是单位工作的“照片”,是下一段论文设计、实施的基础,也是最后论文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绘制得“天衣无缝”,确保图例符号正确、逐层分解准确、布局合理、命名规范。否则,对于你的毕业论文成绩来讲“后果是严重的”。对此同学们要特别注意。

之所以要强调大家多多关注文档,是因为总有一些同学几乎是“出自本能地”想尽早尽快地着手进行最后的程序开发,不注意前面的文档撰写。对此必须明确:现代的软件开发是一个集体协作的系统工程,而不是一两个人的作坊式生产(黑客除外)。而这个开发软件的集体,包括分析、设计、维护、管理等各方面的人员,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同学,所应当承担的角色是“分析人员”,即要分析出系统应当“做什么”( what to do),写出文档。至于“怎么做”(how to do)那是程序员的事情,而不是你的主要任务。明确了这一点,就对这里所说的“着重文档”有所理解了。

整篇计算机毕业论文文档篇幅规模不能太低,基本上不能少于15000字,否则不容易将一个系统描述清楚,更不用说准确设计、实施了。这也是前文提到“计算机毕业论文选题有一定规模”的原因。

五、积极与指导教师联络

在整个计算机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应积极与指导教师联系,对自己毕业论文的进展、遇到的问题及时与进行交流、探讨,按照指导教师的指导意见进行修正、改进论文,确保文章的质量。

一些同学因为是业余学习,平日里工作繁忙,有时无法按时在约定的日期与指导教师见面,为此应采用其他方法与老师联络,如电话、传真、e-mail等等。而且要尽可能地参加老师约定的见面会。通过与老师的交流探讨,确保自己的毕业论文沿着合格正确的方向进行。

指导教师对整个毕业论文成绩是很有发言权的,其中包括你平日对待毕业论文写作的态度成绩。因此,不要给指导教师留下你对毕业论文漠不关心的印象。

比如个别学生只是在最后论文答辩的那一天才来见一见老师交毕业论文,这样的做法应当竭力避免。

六、计算机毕业论文答辩

计算机毕业论文答辩,是面对面与评委们的交流,是评委们对同学们毕业论文的认定与评价,主要考核同学们语言表达能力、对问题的说明能力。

同学们在参加答辩之前,应确保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按要求装订毕业论文、列写答辩提纲、制作展示挂图等等,这一切都是为了给参加答辩作好物质上的准备。

计算机就业指导论文篇3

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仍很大。尽管毕业生的就业口径宽,但是随着计算机专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近几年高校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很大冲击,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明显下降,出现了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比较困难的现象。 

就业工作的好坏不仅是对学校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评估,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而且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新建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必须立足地方,根据校情及社会需求修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构建新的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本文从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特点、趋势,结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特点就如何做好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对策提出思考。如何培养适合用人单位需求的毕业生显得尤为重要。改进人才培养方法和提高计算机专业就业竞争力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办学目标不明确 

目前新建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论从生源水平还是教学条件方面都不能和国家重点院校相比,但是新建地方院校却学习和采取与重点院校相似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这就使得新建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定位与社会需求脱节,毕业生既无科研优势,也无技术优势。 

专业培养定位与社会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期望呈现多样化,而新建地方院校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上有明显偏差,缺乏合理的分类,满足社会需要的针对性不够明确,导致了结构上的不合理。教学内容的设计存在盲目性,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不能很好地适应岗位要求。 

2.课程体系相对滞后,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程体系相对滞后,教学方法与内容陈旧,严重脱节于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理论授课内容偏多,即出现理论多、实践少,基础多、综合少,讲述多、活动少的现象,导致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偏少,给学生留的发展和创造的时间较少。这直接造成学生没有专业学习目标,只知道学习是为了考试过关而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谈不上在专业上有一技之长。 

实验室硬件建设条件跟不上。由于受资金.场地等原因的影响,实验室设备更新、数量保障、实验室课外时间的落实等方面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与该学科的实验要求存在着很大的矛盾。实验课程附属于理论课程,课时很少。其内容也大多为验证性实验,且内容要求单一,没有从锻炼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方面考虑也就是项目开发能力,也没有考虑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实习实践环节缺乏,大多数院校以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作为实习实践的环节,这些实践环节存在着学科片面性、与企业应用脱钩、缺乏系统的、全面的、充分的实习实践环节,往往造成学生实践能力差,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3.师资建设滞后 

教学一线的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无暇从事应用项目的开发科研工作,只为教学而教学。缺少实践应用经验,无法在计算机应用上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建议。 

用人机制欠缺,激励机制不完善,不能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一技之长,使得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严重受挫,高素质师资配备难以及时跟上,难以确保教学质量。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就业影响分析 

1.社会用人与学校培养人存在脱节 

由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办学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相对滞后,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建设滞后等众多因素导致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出现同质化、无特色,与市场脱节的现象;加上学习计算机科学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的学生之多,这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产生直接的影响。 

人才市场需求与学校教育没有实现有效的衔接,无法跟上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更新速度,用人单位正在使用的平台、工具和专业技术,课堂上根本没有涉及到;加上学生项目经验缺乏,无实践工作经验,实际动手能力不强,这导致学生面试时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应用技术、研发中的具体过程、细节,回答不出来。 

2.就业指导工作肤浅,缺乏个性化服务 

尽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但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因缺乏经验和系统化,还停留在表层。一是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缺乏专业性,目前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基本都是由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相关领导及工作人员和毕业班的辅导员兼任的。没有进行系统化的学习和专业化的培训,且对社会、行业和企业的真正需求了解不多。二是就业指导工作的只注重形式。例如:每年临近就业时,只是召开毕业生就业工作动员会,大致地讲解就业政策和分析就业形势,从理论上传授择业技巧,提供一些就业信息等,而忽视了对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和未来人生的指导,特别是忽视了对大学生就业理念和就业素质的长期培育和指导,缺乏对大学生进行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服务。 

3.学生个体因素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招生并不乐观,生源的质量还存在一些问题,一部分学生不喜欢所选择的专业。部分学生缺乏积极主动地学习,学习没有兴趣,对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不扎实,毕业时无一技之长。 

部分学生就业期望过高,而就业准备却不充分。如:对个人择业目标,甚至对自己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都缺乏正确的认识,在择业过程中,往往出现盲目性、从众性。有些学生缺乏常规的求职技能,致使错过一些好的就业机会。 

总之,由于学生缺乏应有的基本素养和职业素质,学习基础不牢、学业不精,动手能力不强、毫无特色,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新建地方本科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系列课程综合改革建议 

如何根据学校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制定合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专业定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根据变化了的就业形势及时制定相应的对策,不仅是提高新建地方本科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就业率,而且是新建地方本科计算机专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1.调整课程设置,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 

(1)明确培养目标,确定培养方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为社会所接受,能够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因此,课程设置要结合自身教学和管理实际,课程设置要立足社会需求,以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性为出发点。按照培养目标设计课程结构、编制教学大纲、组织教学材料。 

(2)以动态和发展的原则设置课程体系。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快,专业课程设计(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要跟上新技术的发展,就要不断地修订培养方案和内容。例如,可在选修课中设置小方向,紧跟专业发展的趋势和社会实际需求。 

(3)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出发点来设计课程体系。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积极争取地方财力,大力改善校内教学设施与实验条件;加强与区域内相关企业合作,积极建设校外实践基。要重视实验课的教学与内容的安排,且把课外实践活动纳入总体培养方案中,以提高学生参与实践课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采用导师制改进人才培养方案。考虑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导师不足,大一、大二的学生可以班建制管理,课程也以班建制设计,不过要安排适当的校外实习,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专业兴趣、培养自己的专业方向。在大三时,课程设计应细化培养领域,重在培养学生技术专项和特色。学生可根据自己确定的专业方向选择自己的指导老师(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学习,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而不是在做毕业论文时才选择论文指导老师。采用导师制可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组成学习团队,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大专业,小方向,模块化,因材施教;可让学生提前为毕业论文做准备,有目的上好实验、实践课,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和创新能力。 

2.完善教学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积极寻求产学研合作教学途径。新建本科院校没有经验积累,师资科研力量比较薄弱,社会认同度比较低,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加强自身建设,完善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或项目的申报,通过项目教学,为对外开展产学研合作积累经验;另一方面也要不失时机寻求与区域内的相关企业加强合作,积极主动地参与区域内企业的技术创新,以便直接获得校外的实践基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办学经费紧张,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落后与不足现状,可提升学校在培养创新方面的能力,扩展实际训练条件。 

产学研合作办学可以促使教师深入企业生产实际,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从“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转变,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有利于解决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差,理论脱离实际的局面。通过产学研合作,以科研促进和带动教学,可以促进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的不断更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注重师资队伍的培养。要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以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教师的一技之长。一方面,为培养“双师型”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分期分批派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或学校进修学习,了解计算机的前沿技术及发展趋势,提高自己实际动手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另一方面,可聘请企业计算机技术人员担任实训课教师。 

3.以科技活动为依托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创业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可通过大学生社团形式组建计算机科技协会,以社团为纽带组织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例如开展“学术科技论坛”、“计算机学术论文竞赛”、“计算机软件设计竞赛”、linux大赛、案例制作和项目开发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4.做好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个性化服务 

采用导师制,全面关心学生的思想,帮助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指导学生的的就业工作,将就业理论指导贯穿于学习阶段的全过程,使学生做好人生理想规划。改变学生的就业观念,确立高尚的求职道德和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使学生正确处理社会需要与个人成才、事业与生活、个人与集体等各种关系。 

就业指导工作不能仅仅是召开毕业生就业工作动员会,笼统地讲解就业政策和分析就业形势,从理论上传授择业技巧,提供一些就业信息等,而是根据计算机专业学生个人志向进行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服务,指导他们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和未来人生的规划。 

计算机就业指导论文篇4

多年来,各中等专业学校相继开出了一些计算机方面的课程,广大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师在教材建设、教学研究各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付出了劳动,作出了贡献。事实上,由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它们的应用已经广泛地渗透到各个专业领域,但是迄今为止,大家对中等专业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技术应用教学的培养目标、应开设的主要课程、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方法及手段尚无统一的认识,各专业则按照自己的认识或小范围交流后,自行决定,而且也没有真正把计算机技术和本专业特点结合起来。为此我们有必要统一认识,完成适合各专业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教学任务。

1 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当前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实际上就是开一两门计算机课程,如计算机应用基础,每年统考两次,便草草收场,不可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计算机技术如何与本专业结合,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等内容很少有人深入探究和思考,致使计算机课程设置形同虚设,不能很好地为专业教学服务。有的老师只作些简单的程序设计训练。如何用计算机技术来解决本专业的实际,只能笼统地蜻蜓点水似的说一说,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知如何下手,更不知道如何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还有些计算机教师,一个人执教几个专业的计算机教学课程,要通晓几个专业的专业课程,难度可想而知,弃之甚觉可惜,学之又觉得太难,只好不了了之。

教学方法陈旧落后,不能适应职业学校专业发展。从大多数专业的普遍情况来看,对于计算机在本专业中应用的培训目标不明确,教学计划不明确,所开课程分散,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严重脱节,对学生缺乏全面和系统的训练。

在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1)通常只介绍计算机科学自身的知识,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所学的专业不搭边。学生学完之后,对于计算机在本专业的应用情况还是一无所知;(2)计算机科学飞速发展,有的计算机教材出版的同时,有的内容已被新的内容所淘汰。导致教学内容“老化”;(3)多个专业使用同一个教学内容,教师很难结合专业课教学教学内容进行计算机技术指导。

设备的问题是。计算机技术应用教育,关键的一环要有足够的实习和实践的时间。这就需要有一定数量的实验和实习设备,并且还要有一定的先进性。但大多数专业的计算机实习实验设备不足,设备老化,对这方面的教学设备投入较少。

师资问题。我们应该认识到,对学生的计算机教育绝不是计算机专业教师自身的事,而是要靠各专业教师一起共同努力,各个专业的教师要认识到这个问题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同时,教师自身在计算机应用方面应达到一定的水平,二者缺一不可。首先是相关领导的认识和重视,计算机知识不断的更新发展,速度很快,教师需经常“充电”,对于教师的培养,必须花大力气对各专业教师进行系统培养和培训,应当是有系统、有步骤、有要求的培养,要有量化的硬指标。并且,在各专业课的教学中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应逐步提出要求,而不能不顾实际和专业建设的需要,谁愿学谁学,谁愿用谁用,谁愿把计算机和自己的教学结合起来就结合起来。

2 应当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我们首先应解决的是认识问题。主要是领导和学科带头人要认识到,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只有提高了认识,才有讨论这个问题的必要,学校的主要领导对计算机技术应用认识程度,也是对此问题重视不重视的关键,不能简单的给各专业配备一些计算机就认为可以了。要组织有关领导和教师讨论和撰写计算机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开课程、教学大纲。统一认识、统一思想。组织专家和教师根据各专业的特点编写计算机技术教育教材,鼓励各专业的老师、科学带头人结合本专业实际自编教材。这个问题归根结底也是人才的问题,尤其对于中等专业学校更为突出,真正懂计算机技术应用又懂本专业知识的人才不多,这就需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平时应该注意培养、锻炼、储备这方面的人才。

其次,要结合各专业特点,改革教学内容。计算机技术应用是中专学校的计算机普及性教育课程,属于文化基础课。各个专业必须教授计算机的硬件操作、汉字录入法、常用软件使用、文件目录的管理和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内容。

在计算机技术应用课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操作使用计算机和应用计算机软件的综合能力,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获取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设置的教学内容要以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使用水平为出发点。计算机原理、二进制、计算机构成、数据库管理系统、DOS命令等作为计算机的一般用户在操作使用中很少用得上的内容,在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可以不涉及,或可以根据专业课的教学有选择地讲授。

3 根据学生认知特点,改革教学方法

3.1重视理论,又重视实践,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激发兴趣,变被动为主动。中专学校的学生普遍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列举计算机在实际中的应用,了解能解决的问题,激发兴趣,变被动为主动。

在教学中注意寓学于用,寓用于学。在用中学或在学中用,如WORD、EXCEL、FOXPRO都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解决实际的问题,也可在用的过程中丰富所学的内容。

重视实践,通过实践了解理论,在实践中掌握理论。计算机课程的实践性很强,鼓励学生一定要动手,只有实践过的内容,才能更易理解。在实践中,教师不仅让学生知道做的方法,更要知道原因,让其强化理论,在实践中掌握理论;同时可以结合实际相关的例子,让学生练习,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实践方法。

引导学生反思学习,用理论指导实践。引导学生反思在实践过程中的问题,让学生能更好地将实践所得到的经验与所学的理论进行联系,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用理论指导实践。

3.2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计算机就业指导论文篇5

关键词:阶梯化教学;教学实践;“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 (2007) 20-0050-03

1引言

足够长的杠杆可以撬动地球,足够多的阶梯可以攀登顶峰。

如果说计算机科学是一个金字塔,“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无疑是这个耸入云天的金字塔的底座之一。无论是计算机硬件技术还是软件技术,无一不与“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直接或间接相关。在计算机教育大环境悄然改变的今天,像“计算机组成原理”这样传统的基础课程教育模式的改进也需要与时俱进。

阶梯化教学模式是指对一门课的教学在不同的阶段针对不同的学生以多种多样的且逐阶向上的形式开展起来,以达到最大限度地理论联系实际,科研结合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之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

2 “计算机组成原理”阶梯化教学的特点

对于“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而言,阶梯化教学的实现包含多方面含义:

(1) 多样化。打破以往“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理论讲授配合少量实验的单一形式,增加了课程设计、开放实验室项目和毕业设计等多个实践教学环节,实现了教学环节的多样化。

(2) 最大化。最大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地理论联系实践,最大限度地与最新技术接轨,以达到培养学生兴趣,开发其潜能的目的。

(3) 阶梯化最重要的一个含义是“逐阶向上”的含义,也就是多种教学方法应用的几个层次是逐渐升高的,就像上楼梯一样。如图1所示,理论教学无疑是第一个台阶,实验教学就是第二个台阶,其余逐渐升高的台阶顺次是课程设计,开放实验室项目,毕业设计环节。一个学生在这几个环节中拾阶而上,终于登顶的时候,他将看到一个无比广阔的发展空间。

(4) 合理的阶梯宽度分布。阶梯的宽度表现为持续时间的长短,参与学生的人数,教师辅导的程度等。由于每一级台阶的性质、目的、内容不同,每一级台阶的宽度也不相同,选择一个合适的宽度比例对于最终阶梯化教学的成功也是非常重要的。

(5) 必需的硬件设施。“欲善其工,先利其器”,一种教学改革方法如果没有相适应的硬件设施,那么就只能是纸上谈兵了。“计算机组成原理”多媒体教学软件和一种或几种实验系统对实现这种阶梯化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3阶梯化教学的具体实现

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各步阶梯的具体实现。

(1) 第一层阶梯:减而弥精的理论教学

由于“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重要基础课位置,以往该课程的理论学时是非常大的,伴随计算机教育环境的变化,理论课时的压缩是必然的。理论课时一般由64~72压缩至48~56。但压缩不意味着粗糙,也不意味着缩减。在缩小的课时里完成大纲要求,且求精求全,这就需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以在很短时间内生动形象地解释复杂知识点,帮助学生快速掌握重点,难点。而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则可以通过帮助学生做好预习、复习、测试、解惑等来实现课堂教学的辅助。计算机手段的应用可以使理论教学缩而不少,减而弥精。

(2) 第二层阶梯:推而广之的实验教学

缩减理论课时的同时,实验教学要推而广之。这里的推广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在有可能的情况下适当地提高实验学时;另一方面要加大有限实验课时的无限空间,内容加多、知识加深、范围加大。实验课时可在10~16学时之间。在教学中有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如何因材施教的问题。实验课程是面向所有学生的。在学生中,接受能力、动手能力、自身努力的程度就有很大差异,在确保规定课时中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为此可采取如下措施:

其一,修订适合本校特色的实验指导书。

其二,严抓学生的预习工作。

实验教学是阶梯教学的第二级台阶,却是实验教学的第一级台阶,在这个层次上可以使每一位学生对理论教学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初步建立整机结构思想。很多理论课上抽象的知识在实验课上得到了具体的体现。实验课常常是使学生感到豁然开朗的一个环节。

(3) 第三层阶梯:渐入佳境的课程设计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实验教学的特点是每个实验只涉及计算机组成结构中一个或几个设备的工作原理。增加一种面向所有学生的课程设计,以完成一个较为综合的题目是使组成原理实践教学渐入佳境的关键一步。课程设计时间及题目在各个学校有着很大区别,一般说1~2周较为合适。本学校应根据实验学时长短及后续实验环节设置情况相应调整。进入课程设计环节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实践经验,加之课程设计时间相对较长,所以教学方法就要变化了。课程设计指导书的内容要比实验指导书粗略,只应该包括设计任务和一些设计所需的数据,指导教师也仅对学生进行方向性指导,全部设计原理图、连线、设计步骤、设计测试都由学生自行完成。指导教师仅对其进行关键技术的指导。充分放手让学生自行设计。

通过课程设计这一环节,应该说每一个按照要求走完这三步台阶的同学都掌握了计算机整体结构的概念,且具备了相当强的动手能力。他们关于组成原理的知识结构,知识体系已达到了本科计算机专业的要求。如果还想更进一步的话,就可以登上下面的阶梯。

(4) 第四层阶梯:更上层楼的开放实验

“计算机组成原理”开放实验室项目可以只对部分感兴趣的同学开展。这里开放的含义就是实验室每天至少8小时开放,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定一个或几个题目,并选择固定的时间进行指导,而学生可以在实验室开放的任意时间到实验室完成项目,以培养对硬件具有特殊兴趣的同学向更深更广的知识领域发展。

其一,人员以每位教师指导15人,3人为1组最适宜。

其二,设计题目可以运用EDA技术对ISP芯片进行开发。

其三,整个项目的实现分为4个阶段:熟悉题目、设计逻辑和写代码、代码调试与测试、总结并写出设计报告。

这一级台阶的设立可以有效地改变学生心中“计算机组成原理”离实际太远的一种印象,同时学生可以建立起硬件软化的概念。这是使参与到项目中的学生完成量变到质变飞跃的一个环节。

(5) 第五层阶梯:已入佳境的毕业设计

计算机本科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在各个院校都极少有与“计算机组成原理”或者系统结构直接相关的题目。除了教师重视不够以外,缺乏相应的设备也是一个客观的原因。伴随着实验系统的改进,EDA技术的发展,综合运用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硬件描述语言的毕业设计题目已经成为可能。作为教师,提供一个平台、一个指引、一个机会就很有可能成就一个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栋梁之才。

毕业设计题目的完成是培养真正的硬件人才的有效途径。能够走完这一步台阶的学生具有更强大的就业竞争力。五层台阶总结如下图:

4实践效果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阶梯化教学改革在辽宁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进行了3年的试点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理论课时完成了基础理论的讲授,实验课上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验证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也真正理解了理论。在课程设计中,学生在课外查找各种资料,使自己在实验室的设计和实践尽善尽美。每年有15名同学参与到开放实验活动中,培养了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少数同学在毕业设计中选择了与组成原理有关的题目,其中有一名同学的毕业设计论文获得了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一等奖荣誉。

两位笔者直接主持和参与了这三年的试点研究工作,在此之前笔者有十年的“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经验,可是采取阶梯化教学之后,笔者才真正感受到为人师的成就感。尤其是在开放实验和毕业设计工作中,学生由最初的茫然无知,经过不断的实践与理论相印证,一直到最终的深刻认识,他们几乎是非常兴奋地感受着求知的乐趣。学生中有多人考取了研究生,进一步深造。可以说他们的成功也部分归功于“计算机组成原理”阶梯化教学手段的开展。

“计算机组成原理”的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开放实验室项目和毕业设计这五个环节面向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层面实现了“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的阶梯化理念,从根本上解决了专业基础课理论脱离实践和学生不重视、学习无兴趣的弊端。

为人师者不仅要用知识丰富学生的大脑,增长其才干,更应该用为学生搭建通往成功之路的阶梯,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地将学生送入更高的平台。“计算机组成原理”的阶梯化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阶梯化的思想可以应用到其他学科、甚至其他专业。

参考文献

[1] 白中英,杨春武. “计算机组成原理”题解、题库、实验[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6).

[2] 白中英,杨春武,冯一兵. 计算机硬件基础课实验教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7).

[3] 刘芳,戴葵,刘芸,王志英. “计算机组成原理”中设计性环节的教学探讨[J]. 计算机教育,2007,(4).

[4] 金海溶,周苏,孟学多. 用实验方法改革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J]. 计算机教育,2007,(1).

作者简介

白媛,辽宁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从事以“计算机组成原理”为主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与科研工作13年。

计算机就业指导论文篇6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实践教学 职业学校

职业学校的一大重要特色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计算机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计算机理论与实践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承的,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能,实践是计算机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通过上机操作实践,可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增强感性认识,解除理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提高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技能训练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综合水平,下面就本人通过在职业学校多年的计算机教学,与大家一起探讨计算机实践课的教学方法。

一、计算机实践课的计划和提纲

上机实践计划是实践课的总体安排。包括实践题目、时间地点、组织形式、课时分配、实践进度、实践次数等。以便任课教师和实验室(计算中心)能够很好的沟通配合,及早安排上机实践有关事宜。每一次上机实践要有实践提纲。实践提纲要指明实践目的和要求,布置实践内容和步骤,对于实践中易出现的问题、需要注意的事项及实践后的思考题也要给予提示或指导。实践提纲必须和实践计划一起编制,要和实践计划协调一致。实践提纲是实践计划的具体内容和实施细则。学生必须在实践提纲的指导和安排下上机实践,完成各项实践课业。教师也要按实践提纲的要求和布置来检查、评定学生上机实践成效。学生还要根据实践提纲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并书写实践报告。

总之,教师要认真编写上机实践提纲。教师对每次上机实践课都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周密的安排。

二、计算机实践课的准备

计算机实践课的准备工作相对于其它实践课来说显得更加繁杂、细致和重要。一般来说,在计算机实践课之前要做好以下几项准备工作:

1、硬件环境的准备

学生上机实践所用的各台计算机及相关设备要功能完好、运行正常;学生实践所用磁盘及其它附件要配备齐全、合理分配;有关实践的环境设备,如辅助教学设备(投影仪等)、调控设备(空调器等)及桌椅灯具也要满足上机实践课的需要。

2、软件环境的准备

结合教学和实践的需要,要选择好所需要的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系统软件、语言系统软件预先装备到实践所用各计算机内,并调试好,随时可用。辅助教学软件、各种检测软件及实践所用例题、习题程序根据需要选择装入。

3、安全环境的准备

计算机的安全操作要放在首位,学生的安全操作意识要加强,实验室内安全设备(稳压电源、不间断电源等)要齐全完好。计算机内外设备检测系统软件要常备,尤其是计算机病毒检测和清除要经常进行(或定期进行),同时要备有功能强、效率高、版本新的计算机病毒检测清除软件。

4、学生的组织和管理准备

计算机的使用要严格管理,要保持良好的实践秩序,实验室实践守则,要严令学生遵守。

学生上机实践要组织好,最好有学生干部协助教师进行组织。实践学生众多时最好分设实践小组,以便管理和辅导。尤其是计算机少学生多时则要考虑分组分批安排实践。

三、计算机实践课的实施

计算机实践课是计算机理论课教学的继续,也是理论教学成效的初步体现。与其它实践课一样,上好计算机实践课必须注意唱好“三步曲”,即入门指导、巡回指导和结束指导。在入门指导中,教师要重申本次实践课的目的要求,指明实践要点和注意事项,对实践中的疑难之处或易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必要的分析、提示或说明,对学生初次使用的软件或命令,教师要进行演示讲解。在巡回指导中,教师应把握整个实践进程,注意观察和检查各学生的实践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纠正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错误,对一些共性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在结束指导时,应对本次实践课进行归纳小结,布置实践作业,明确撰写实践报告的有关要求。

由于计算机实践课的特点,要上好计算机实践课,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实践课开始,辅导老师要重申本次实践课的目的和要求,指明实践要点和注意事项。对于实践中疑难之处或易出现的问题,要给予必要的提示或说明。实践过程中学生初次使用的应用软件或生疏命令,教师要亲自进行演示讲解。

2、要尽可能发挥计算机优势,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和电化教育手段,协助教师对学生的实践进行检测、评定和辅导。比如Windows系统学习软件,中文输入和指法练习软件等都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学生易于操作,教学效果不错。教师也可根据实践要求和学生上机情况,自己编写辅助教学程序在实践课中使用。

3、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要高标准严要求。学生使用计算机操作要规范标准,要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练好基本功。要注意培训学生在计算机使用中的应用能力和应变能力,为学生今后独自操作使用计算机打好基础。

4、计算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要同步进行,课时比例搭配要合理,这也是提高实践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大部分学校由于条件所限,不可能将每堂课都安排在微机房,有些课程也无需每堂课都到微机房去上,一般情况下都是先在教室讲授或演示,然后安排一定的课时给学生进行实践。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对不同课程有不同的要求,应根据课程特点与微机房的接纳安排能力统筹安排,按照笔者的教学实践,对操作性较强的应用性课程,象Windows、WORD、EXCEL等,此比例定在1:1为宜,而对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程序设计课,该比例可定在2:1。

四、计算机实践课的总结

通过上机实践,学生对教师讲授的计算机知识、技术和程序都有了真切的体会、深刻的认识,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教师要及时引导和督促学生总结上机实践中的收获,巩固所学的知识。为此,学生要写好实践报告就很重要。计算机实践报告,直接体现学生实践操作情况。学生写实践报告,就是对实践过程进行概括和总结。完成实践课业,写好实践报告都是计算机实践课的整体要求。实践报告中的“上机题目”、“上机目的”和“上机要求”各项,基本与相对应的实践提纲相同。报告中的“上机步骤”,是学生实践操作的真实体现会要求学生如实地写。即使是错误的操作或运行失败,也不应回避或遗漏。要详而不繁,简而不缺。要多用专业术语简明扼要地描述把实践中的重要体会、深刻认识都要写进去。这样才能真实地体现出学生的实践状况和水平,总结出宝贵经验和教训。学生的要求、希望和建议,都可写入“上机总结”内,以便与教师相沟通。

总之,计算机实践课,也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只要我们把握住其特点和规律,努力抓好每一环节,计算机实践课就能够获得成功,搞好整个计算机课的教学,也就有了可靠保证。

参考文献

计算机就业指导论文篇7

关键词:毕业设计管理;过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4;G642.477

1 问题的提出

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能否对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管理直接关系到毕业设计的质量。近年来,随着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学生毕业设计期间面临考研和就业等情况,导师指导毕业设计的时间和精力得不到充分保证,缺乏对毕业设计过程的跟踪、检查、指导,毕业设计质量有所下降。毕业设计包括选题、开题、过程跟踪、撰写论文、答辩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需要提交的文档种类繁多,目前主要是依赖人工进行管理,存在工作量大和工作程序繁琐等问题,给毕业设计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麻烦。

计算机专业除了提交毕业设计相关文档外,大部分课题涉及到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还需提交系统需求说明、系统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等文档,期间老师还需跟踪每个阶段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完成情况。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计算机系在多年毕业设计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探索了一套适应本三层次毕业生的管理体系。2012年本专业申报“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编号2012JSSPITP3017),组织教师、学生开发了一套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并将该管理体系融入其中,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2 毕业设计制度管理

建立健全毕业设计各项管理制度是保证学生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的前提,计算机系成立以系主任为首的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毕业设计的教学管理。教务处强化宏观管理,贯彻落实学院有关毕业设计工作的要求,制定了《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及相关规范化文件。计算机系专门制订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毕业设计工作实施细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设计大纲》,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保障毕业设计的顺利开展。

3 毕业设计过程管理

为了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计算机专业严抓毕业设计过程。毕业设计分解为选题审题、任务书下达、毕业设计指导、论文评审、答辩五个过程和开题与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设计成果验收三个监控节点,如图1所示。

3.1 五个过程控制

(1)选题审题过程

为了保证毕业设计的选题能够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本专业要求指导教师提前一个学期准备毕业设计课题,由专业教研室和系部进行两级审核,对其性质、难度、分量及综合训练等情况进行把关。以保证所选课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同时,计算机专业的课题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多数课题是工程技术类或软件开发类课题,且多数面向企业,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任务书下达过程

确定选题后,由指导教师依据毕业设计工作规范拟定毕业设计任务书,提交教研室严格把关和审核后下达给学生。指导教师向学生明确课题的具体要求,并指导学生如何完成毕业设计。毕业生在此阶段查阅相关资料,熟悉开发平台,需要提交的技术文档包括:需求分析报告、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等。

(3)毕业设计指导过程

该阶段毕业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按任务书的计划进行课题的研发。期间要求每位教导教师每周与毕业生至少辅导二次,学生可采用电话、Email以及见面等多种形式与指导教师沟通,向指导教师咨询相关技术问题。所有指导教师及时解答学生们所提的问题,并辅导学生完成软件系统的设计、开发、调试、运行。

(4)论文评审过程

本专业要求毕业生在毕业答辩前15天提交研究成果和论文初稿,由指导教师进行预审,对设计成果和论文初稿提出整改和完善意见。指导教师从论文格式到内容进行严格把关,对相关的软件系统做最后的验收、测试,并根据学生论文完成质量给出成绩。通过指导教师审核的学生论文,由系毕业设计领导小组指定教师互评,并根据完成质量给出互评成绩。

(5)答辩过程

审核通过的毕业生可参加答辩,答辩按时间顺序分为:公开组观摩答辩、正式答辩、补答辩。其中观摩答辩是对各组推选出来的优秀毕业生进行公开答辩。通过观摩答辩,使学生熟悉规范的毕业答辩过程。答辩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最终由答辩委员会给出答辩成绩。

3.2 三个监控节点

(1)开题报告与开题

在毕业设计任务书下达后组织学生提交开题报告,完成开题。该监控节点不仅要求学生给出书面开题报告,而且要求学生在教研室组织的开题报告会上介绍和展示,教师着重就其设计思路和技术路线进行把关,然后由教研室主任审核,对不符合要求者要求限期修改,重新开题。设置该监控节点的目的在于监控学生课题调研、需求分析、总体设计完成情况。

(2)中期检查

在学院规定的期中教学检查期间,完成毕业设计中期检查。中期检查主要对毕业生前半阶段的设计情况进行检查,包括设计的进度和质量如何,评估学生能否正常完成毕业设计任务,是否需要调整,对一些差生要制订帮扶措施。

(3)设计成果验收

在学生毕业答辩前,由答辩小组组织对学生的设计成果进行最后的验收,主要从系统设计的科学性、实现的方法和手段以及运行界面和功能模块进行验收。

4 毕业设计质量管理

严格的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是学生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的纪律组织体系,在毕业设计工作期间,督导组专家对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督促和指导,发现问题后及时与指导教师和有关部门反馈,保证毕业设计工作的正常和有效进行。

为了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本专业实现系主任-指导教师-互评教师三级审查制度。还通过毕业设计过程跟踪表对于毕业设计各个环节和阶段的质量要求和任务完成的时限做出明确规定,并对教师的指导工作进行督导。特别是对毕业生提交的计算机专业的设计文档和程序进行严格审核和把关,由各审核人签字确认。

在毕业答辩前10天提交毕业设计的成果和设计论文初稿,由答辩小组教师进行验收和初审,然后提出整改方案和意见,让毕业生在答辩之前进行最后的完善和修改。在指导教师和论文评阅教师都同意提交答辩后,由教研室对学生的毕业答辩资格进行审核,通过审核的学生方可进入毕业答辩。由于各个过程都能严格把关,学生毕业设计的论文质量逐年提高。本专业2008届-2011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成绩统计如表1。

5 网络平台管理

为了加强毕业设计的过程跟踪和电子文档的规范化管理,本专业基于B/S架构、平台开发了一个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系统具有学生信息管理、教师信息管理、课题信息管理、选题管理、过程跟踪、文档管理、角色管理等功能。系统在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得到应用,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毕业设计交流和管理的平台。

系统分为学生模块、教师模块、管理员模块。学生模块包括学生基本信息维护、学生选题、上传文档、提交进度、讨论区留言等功能;教师模块包括教师基本信息维护、上报课题、查看学生进度、管理成绩等;管理员模块包括公共、审核课题、上报成绩、设置权限、文档归档等。

6 结束语

经过近几年的研究探索,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计算机系已经逐步建立起一套特色鲜明、适合本三层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毕业设计管理体系。该体系提出的五个过程和三个监控点规范了毕业设计管理的流程,利用网络化管理平台减少了繁琐的工作量,提高了毕业设计的效率和质量。近几年本专业毕业生的成绩和研究成果有了明显提高,并在2011年顺利通过江苏省教育厅关于毕业设计的抽查工作。

参考文献:

[1]郭秀娟.基于B/S模式的毕业设计管理开发与实现[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0,20(3):239-242.

[2]段华斌.基于工作流的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中南大学,2008.

[3]张卓.基于JSP的MVC开发模式在毕业设计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7(11):1671-1819.

作者简介:丁勇(1980-),男,江苏泰州人,教师,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数据库、数据挖掘;储久良,男,江苏泰州人,本科,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数据库、计算机网络;张飞(1990-),男,江苏淮安人,2009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校学生。

计算机就业指导论文篇8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专业;导师制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0-0055-02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的现状和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与之相应的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已显得滞后。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设置和课程安排,大多仍停留在若干年前的水平,学生缺乏最新计算机应用技术知识和应用方法的掌握,特别是缺乏新的计算机软件和专业化、行业化软件的应用技能。同时,由于教学投入的缺乏,学生的实践机会不多,缺乏系统的计算机操作实践训练,毕业后往往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计算机专业是知识更新速度最快的专业之一。一些计算机专业教师,由于缺乏必要的培训、与外界接触的机会不多、不注重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进行更新和提高,对计算机新知识、新软件缺乏必要的了解,知识和观念落后于形势的发展,这是中职计算机专业难以提高教学水平和毕业生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何在当前形式下推进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计算机人才是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为保证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质量,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过分强调“学”从属于“教”的僵化模式;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体需求,从多方面启发学生的积极性;要树立现代教学观念,应用最新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学到最新、最有用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

导师制作为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之一,是学校内部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其宗旨在于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培养创新型人才,探索制定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体系及基本模式,进一步形成办学特色。目前,国内一些高校尝试在本科生、高职生中推行导师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也给我们一些提示:能否在中职学校的各个专业实施导师制?

在中职学校各专业实施导师制,由专业教师全程全方位跟踪学生,参与一切教学活动,讲授主干课程,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等进行指导和规划,帮助他们加深对本专业的全面认识,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和创业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中职学校实施导师制改革存在的困难

(一)导师资源相对匮乏

中职学校实施导师制面临着导师队伍不稳定、导师水平较难得到持续提高、导师职责不明确等问题。有关机构对各地中职学校师资队伍的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1)专业课、实习指导课教师比例偏低;(2)专任教师80%以上是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师岗位的,来自企业的不到5%,普遍缺乏实践经验;(3)“双师型”教师缺少且主要是“双证型”,他们对实际生产过程并不熟悉,而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有困难。

导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促进者和指导者,学生的品格及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导师的师德修养、学术研究水平、指导水平息息相关。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导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在与学生的讨论与交流过程中,导师的师德修养、人格品质、学术态度、科学道德对学生的思想、学习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在与导师的交流中,可不知不觉间达到品德与学问俱进的效果。当然,导师指导的成功主要依赖于关注学生个体、师生双方的互动与合作以及对待知识的独特态度。组建一支由具有“双师”资格、可持续发展的教师组成的实践导师队伍非常必要。导师还应不断完善自身师德修养,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和指导水平。

(二)传统的教学理念难以转变

导师制的宗旨是由导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中国传统的教学理念是以课本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灌输式”教学,重“传授”而轻“启发”,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学生对如何“学会学习”比较茫然,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中职生因为年龄、过往学习经历等因素,“失败者”心态较为普遍,缺乏应有的积极理想和追求,社会适应能力较弱。他们对教师的依赖心理更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欠缺,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导师制的顺利实施。

导师教学应是一个“交流-互动”的教育活动过程,更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导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指导,向学生介绍专业方向的技术核心知识与前沿信息、就业前景和企业文化等,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我校计算机专业实施导师制的实践

(一)实践背景

我校计算机专业成立于2002年,目前专业教师共32名,全部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双师型”教师28名,高级职称11名,中级职称18名。经过多年的改革,本专业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学生自备电脑的“网络实验班”教学模式和模块化教学模式,为实施导师制创造了有利条件。学生自备电脑,保证了学生课余学习时间。实行模块化教学,专业教师在4到6周集中教完一个教学模块后,可在模块教学间歇期下企业实践,保证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教师下企业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2009级计算机专业学生在二年级下学期前已经学习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图形处理、网络应用、3ds Max建模、网页制作等基础知识,对计算机应用已有了系统认识,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情况也有了一定了解。在这样的前提下,学校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决定在2009级计算机专业实施导师制教学改革。

计算机就业指导论文篇9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实践能力;创新性实验项目

0、引言

《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明确提出将实践育人工作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根据文件精神,各高校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定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同时要深化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将加强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重点推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加强综合性实践科目的设计和应用。

北京联合大学是一所以培养适应国家特别是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的应用型大学。为实现培养目标,各学院各专业积极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作为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师,面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和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我们一直在计算机基础教育,特别是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上进行积极探讨,提出了“夯实基础技能训练,着力提高应用能力,实现综合素质培养”的计算机实践教学总体思路,并进行了有益尝试。

1、构建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应用型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本质是计算机应用的教育,其教学以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为基础,以专业行动能力为核心,以培养科学行动能力为目的,使学生具备在不同专业领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围绕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其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的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教学组织形式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育转变;教学方式从单向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型教学方式向师生互动、引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能转变。基本方法是:教学方式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思考、讨论问题,突出实践能力与思维能力的训练;教学内容上对原有内容进行优化和提高。

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确定包含3个层次: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以实践训练为载体,以网络学习为拓展的课堂实践教学模式;举办各种形式竞赛,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依托文科创新性实验项目,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及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示意图如图1所示。

2、三位一体的大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培养实施过程

2.1 构建以“综合应用技能”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综合应用技能”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以计算机基本技能和相关知识为基础,以计算机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用为核心,逐步提升学生在从事本专业工作中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为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基本知识分散、分层次设置导学实验。学期末从分散型实验发展成为综合型实验,从验证型实验逐步发展成以设计为目的的综合型实验。在每个环节灌输、强化、引导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2.1.1 实践导学――以任务驱动,带着问题开展学习

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入门课程,我们根据该课程所具有的“厚基础、宽知识、强实践”特点,将内容分为6大部分,即基础知识部分、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图像处理能力、音频视频处理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每个部分设计若干个导学专题,如文字处理部分,我们设计了5个导学专题:简单文档排版专题、长文档排版专题、论文排版专题、对象使用专题和特殊功能应用专题。每个专题又设计初级、中级和高级3个层次的导学实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由具体到抽象、由实际到理论、由个别到普遍地引导学生认知,帮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问题。针对学生掌握计算机程度的不同,安排不同层次的导学实验,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对于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VB程序设计这两门课程,我们认为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求解实际问题的方法和应用意识、兴趣及能力,而不是灌输一大堆概念与知识。为此,我们强调将学习设置在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设计必学基础知识和选学提高知识两部分。这样,教学内容被组织成一个个典型案例,并应用案例教学模式,通过“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引入新知识点―解决问题一总结归纳”的方法,将相关的基本概念、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传授给学生。每一个教学单元结束后,再通过解决一个较综合的实际问题总结本单元所学的知识,从而学会知识的具体应用。

2.1.2 综合实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重在综合应用

除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不同层次的导学实验和典型案例外,我们在学期末还会开展综合实验设计,目的是将分散性实验发展为具有一定综合性和实际应用价值的作品设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综合实验设计是根据当前社会热点话题,每年度设计一个主题,如“绿色环保,低碳生活”“人文北京”“智慧城市”,要求学生独立完成3份作品设计:图文并茂的文档编辑,表格数据处理及图表应用,内容连贯、美观充实的演示文稿。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和VB程序设计课程设计由学生自愿组成3人小组,每个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分工协作,自拟题目,设计实现功能较为完整实用的简单应用系统。教师对于作业的难度和工作量有严格的统一要求,从选题开始,辅导和跟踪学生设计完成各个阶段,最后要求学生提交系统和实验报告(格式统一规范)。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加入演示答辩环节,使学生的知识和技术的应用能力、动手实验能力、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全方位的训练和提升。

2.1.3 网络学堂――主动参与。开展自主与协作学习

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ming)是随着教学理论、教学媒体、教学实践等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理论。美国宾州大学校长提出:在线学习跟课堂教学的融合是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发展趋势,单纯的课堂讲授与个别化学习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国内最先引入混合式学习理论的是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他在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第七届大会上首次正式倡导该理论。何克抗教授对混合式学习的定义是:所谓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也就是说只有将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化学习这两者结合起来,使两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混合式教学设计过程中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将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这是我们一直思考并努力解决的问题。为此,在建设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网络学堂中,我们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提供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教学日历、学习指导书、参考资料、考核方式等;整合各种形式的学习资源,如同步讲授的电子课件、视频课件、教学录像、课程实例与素材、拓展实验、课后作业,并采用合适的媒体表现形式如文本、图形、音频、视频等展示学习资源;教学活动的设计利用“内容”控制教学资源的展示和作业上传,通过多种形式促进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例如“你言我语”和学生进行交流,借助“测验”管理功能督促、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及作业完成情况等。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教师运用典型案例强调重难点知识,通过实验导学引导学生开展技能训练。在课后,学生在教师的安排和指导下通过网络学堂以自主学习或协作学习的方式进行上机实践,强化对课程内容的训练和掌握,并根据自身能力,拓展部分知识,将课堂教学与网络学堂结合起来,促进不同起点和要求的学生个性化学习,提升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2 举办和参加各类竞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学院每年举办一次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展示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平台,发挥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和示范作用。竞赛从组织程序、竞赛规则、指导教师的职责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要求,确保了竞赛的有序进行。开展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能使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俯视常规教学内容,更深入地把握知识的内在结构,提高了学生对常规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这些知识的实际应用,及时了解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与动向,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专业学习的兴趣。

为了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应用新技术和方法,完成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创意设计,学校每年都会举办北京联合大学程序设计竞赛、北京联合大学计算机应用大赛等竞赛。为配合竞赛,学院首先从班级开始选拨,再进行院级选拔(初赛),最终到校级参加现场答辩。参赛的学生们感受颇多,纷纷表示,竞赛不仅能够将知识学以致用,亲身实践了在课堂所学及课外拓展的知识,提高了动手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团队协作的能力。在设计作品的过程中,学生们先后遇到一些困难,但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互帮互助,查找相关资料将其努力克服了,最终取得较为理想的设计效果。现场答辩的形式也锻炼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除开展院校级竞赛外,教师积极引导并组织有能力、感兴趣、愿投入的学生参加更高水平的计算机应用大赛、就业技能大赛等课外科技活动。在参赛作品的选题上,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如何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各专业有机结合,体现作品设计的实用价值是设计之初要解决的问题;指导学生如何跨专业组队,更好地发挥不同专业的特点。2011年,在经过课程竞赛、校级竞赛层层选拨后,由来自学院文物博物馆、汉语言文学及广告学3个专业的学生组成一个团队设计的作品《文物中的鸟》数据库,获得了2011(第四届)中国大学生(文科)计算机设计大赛二等奖。在比赛中,该作品得到大赛评委的高度评价,《文物中的鸟》数据库首创性地将文物与鸟有机地融合到一起,是一个新颖独特、美观实用、图文并茂、信息丰富的电子小百科全书。

实践表明,我们以培养带动竞赛,以竞赛促进培养,调动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使其动手实践能力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2.3 依托文科创新性实验项目。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是“部级应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该中心每年度面向全校本科生开展文科创新性实验项目的申报与立项工作。项目选题要求围绕一个主题的真实问题展开,鼓励多专业合作、文理融合。为此,我们进行了积极的宣传,营造出适当的氛围,引导学生参与创新性实验项目的申报。

2.3.1 多举措全方位保障文科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开展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坚持贯彻以培养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为原则,以问题探索和项目研究为载体,以获取科学方法、知识和体验为内容,以学生自主开展研究性实验为形式开展创新性实验项目。学校积极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营造氛围,引导学生参与创新项目的申报与立项。

(1)项目立项后,项目经费为4000元/项,立项时给予启动经费2000元/项,项目结题评审合格后拨付剩余经费。项目经费由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安排下使用,用于项目调研、实验材料及资料购置等支出。

(2)项目立项后,文科中心实验室对所有项目实施全天候开放,项目组成员可以根据需要申请进入相关实验室,开展相关实验活动。

(3)项目完成后,文科中心将统一安排结题答辩,获准结题的项目组成员视项目贡献大小给予1~2学分的创新学分。

从项目的经费支持、获取学分、实验条件等方面吸引学生积极进行项目申报,同时也为学生进行文科实验项目的运行提供了保障。

2.3.2 真正实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研究性学习

创新型实验与某门课程一般意义上的实验环节和课程设计有着本质的区别,它将学生的计算机知识与其专业领域知识结合起来完成一个有实际意义的项目研究与开发。对于大二以上的学生,在学习完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类、数据库应用技术、多媒体技术等课程之后,很希望能将所学的计算机知识与其专业知识融合在一起,培养自身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每年度文科创新性实验项目的申报与立项工作之初,我们采用多种形式向学生宣传,从申报题目、学生组队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指导。由于参与项目的学生要对实践创新项目有浓厚兴趣,要自主设计、自主完成、自主管理实验,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项目。因此,在项目申请阶段,学生通过与指导教师的讨论,分析并确定研究题目,查阅文献,进行调研,填写项目申请书,准备立项答辩。经各项目组现场答辩、专家评审,本着优中选优的原则,2012年度文科创新性实验项目共立项10项,其中计算机教研室教师指导的两个学生小组的项目《人文北京之北京传统饮食文化信息查询系统》《历代帝王墓葬发掘史数据库》成功立项。这两个题目均是学生结合专业背景及自己的兴趣点,运用计算机知识提出的,作品设计跨文理两大门类,完成技术与文化的融合,展示了团队协作和综合应用的能力。在项目实施阶段,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按照进度有序地开展研究与实践。目前,项目正在顺利进行中。

作为指导教师,我们的体会是从创新型实验项目的申报、实施过程以及结题验收的整个过程来看,每一个阶段都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研究型学习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因此,依托文科创新型实验项目,是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目前实施的文科创新型实验项目在项目选题、参与学生的创新意识、参与范围方面还存在一定局限性,我们也将不断改进,积极引导,带动更多的学生开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研究型学习。

计算机就业指导论文篇10

[关键词]计算机人才的培养 计算机能力的培养 创新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2-0242-01

现在社会上人们发现,进来中国的IT产业的发展前景不太乐观,高校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人才大多数都不能找到本专业对口的岗位就业。对于这种现象,当前有一些专家学者给出了一些观点,有的学者认为这是体制问题,认为中国对IT产业的管理体制不健全,特别是对专利著作权保护的力度不够;有的认为这是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有的认为现在大学生不好就业是个普遍的社会问题。而本人认为上述观点都不是主要原因,而主要原因在于我们高校在培养计算机人才的观念上和方向上出现了偏差,从而导致了在应对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我们的反应僵化而缓慢。

一、对计算机专业地位的重新评定

计算机,我们大多数人把它称作电脑,它只是一种工具,但它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却日益凸显。我们的工作、学习和娱乐都离不开它,也由此引申出了许多相关的行业,如软件制作、视频动画、信息通讯和电脑游戏等等,并且在社会上这几个相关的行业也曾火爆一时,计算机行业也曾被社会各界关注,同时广泛认同计算机行业前景一片美好,以至于学习计算机的人数也不断加大。但不要忘记,计算机无论再怎么变化,它也只是一个工具,一个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工作和娱乐的工具。然而“满则溢,极必反”,过热之后一定会出现过冷。现在IT业的火爆已经过去,我们应该好好的理性分析一下,我们不应该把计算机当做一个工学学科来对待,我们应该把它当成一个大众化的理论课来学习。这一观点曾经为许多学者指出来过,但因为,其中牵扯到太多的利益链条和太多的利益群体,没人支持是必然的结果。

二、高校计算机入教学体制需要改良

现在各个高校为学生开设的计算机课程基本都是一个样子,本人在一些高校中专门这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所上的专业课程做了一些调查,调查结果如下:第一年所开设的是一些基础课程MacroSoft office 2003、计算机组成原理,还有计算机程序语言的启蒙课程像C语言、passical语言等;第二学年开设了一些图形图片处理和动画制作的课程像photoshop和flash,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如C++,VB等,就是汇编和数据结构等;第三学年所开设的课程就是应对现在信息市场上流行的应用型软件,类似如.net、JSP、ASP、3DMAX、MAYA等;第四学年由于大多数学生要实习,所开设的课程并不主要,课程内容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定。这么多不同的课程,就这么累计起来,分派在高校学生4年或3年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不禁要问一下,我们这么教学生最后掌握了什么?我不说学校这么安排课程不合理,它既然存在那就有其合理的价值。但是,从学生的口中得到的却是另外一种答案,其中有37%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学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对自己未来的就业或是工作没有任何意义;20%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处于不了解,不明白,静观其变的观察态度;10%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学专业知识非常有用(这10%的学生是已经找到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还有27%分学生为了继续考学,而不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发表任何观点;还有极少数选择其他原因。这说明了我们的计算机教学体制需要做出一些调整。曾经有人认为,高校计算机人才的培养应当满足当代的市场要求,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培养什么。本人认为这种说法不正确,市场的需求是瞬息万变的,而高校的培养目标也能瞬息万变吗?本人的观点是,高校要培养的计算机人才应当是一个学习型的计算机人才,他是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体系,有着乐观积极的工作态度,以及带有极强的求知欲望的人,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