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习感悟十篇

时间:2024-01-19 17:49:45

历史学习感悟

历史学习感悟篇1

一、在高中历史学习中认识历史发展的艰辛

在整个高中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努力学习历史知识,还要在知识中汲取经验,通过对知识的内化,我们能透过一幅幅画面了解到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艰辛和不易。高中历史中对于政治制度的建立有着明确的标注,老师在给我们讲解时,也将这部分作为了历史讲解的基础,从推陈出新的政治制度中,我们能了解到历史过程不仅仅是成功的经验,还有失败且惨痛的教训。社会环境以及条件变化推进了历史进程的发展,这一点,在我们学习中国现代政治制度时体会的尤为突出。例如,在学习“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这节课时,老师利用始皇帝史学历史向我们讲解了政治者承继和发展情况,让我们对大一统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通过夺河套、修直道、开灵渠等措施,不断推进帝王统治。在学习之后,我们能通过历史的变迁的史学历程的改变,真正了解民主法制建设的艰辛。我们也对“以史为鉴,以史为镜”有了更加深入的体会。

二、在高中历史学习中体会历史传承的责任

学习高中历史对于我们来说,要在历史事件中体会历史精神,也能更好地传承历史责任,这是作为中华儿女应该有的担当,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努力。高中历史对于不同历史时期以及不同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比较详尽的描述,且在讲解中央集权的过程中,我们能通过历史事件了解到,从南北朝一直到近代,国家统一以及加快实现民族的融合是中华民族一直要承担的历史责任。并且,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们还认识了屈原、蔡伦、祖冲之、范仲淹、岳飞、郑和、李自成等等光辉的历史形象。通过鉴赏式的学习方式,我们更好地了解到了我国历史长河中民族优良传统的承接和延续,也能更好地铭记历史,从而提升民族认同感、历史使命感以及社会的责任感。例如,在学习《中华军民维护国家的斗争》这一课时,我们见证了中华民族抵御列强侵犯的历史时刻,也通过历史的学习,更加体会了战火纷飞的年代中,民族精神和生命一样重要,中华军民英勇不屈的精神也一直感染着我们,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三、在高中历史学系中感悟历史神奇的跨越

透过历史,我们能看到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也能体会到人们辛勤工作以及不断奋斗的历史过程,生产力的发展带动了制度的不断创新,也实现了物质社会和精神社会的共赢。另外,我们在接触的历史事件中,能总结出这样一个经验:凡是经济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创伤和恶性的破坏,随之而来的是社会跨越式进步和经济发展,真正实现历史的转折性改变,推动整个历史过程以及时代的变更。在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我们原本比较模糊的认知逐渐清晰起来,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经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学习,更深层次的体会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也了解了北伐战争、五次反围剿对于中国共产党涅槃重生的推动作用。正是一次次的挫折和失败,才磨砺出共产党人坚毅不拔以及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正是这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学习,才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到中国共产党建立和发展的不易,以及中国共产党对于新中国的重要价值。

四、在高中历史学习中认知历史结构的创新

我们通过学习高中历史,不仅深刻体会了历史传承下来的文明和精神,也充分地了解到,历史的发展也是一部文明创新史,只有保证创新,才能推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坚持和追求过程中,人类创新过程也在不断的更迭,利用智慧创造生活创造财富,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和进步。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的过程中,我们更加能体会到创新发展对于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带来的作用。例如,在学习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这一课的时候,老师利用生动的影像资源向我们展示了我国制度建立的历程,我们能清晰的感受到新中国成立这一伟大性时刻的神圣,也能透过情感的描述体会到当时人们摆脱黑暗,重见社会进步的感情。这也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于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认知,引导我们对祖国统一有了更加深入的价值认同。在对历史内容学习和感悟的过程中,我们还体会到了中国政治文明智慧和创造的共生结构。在历史中感悟创新的力量,也教会了我们要积极开拓思维,在建立学习目标的基础上,真正体会为国家民主政治制度建设而努力的时代责任感。

五、在高中历史学习中积淀历史进程的智慧

高中历史学习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简单的历史进程的回顾,而是通过人和事之间的联系建立一种对历史经验的感悟。在学习中,我们被祖国历史文化中古人的智慧所折服,体会另一种时代和社会形态的同时,也学会了用另一种思维模式和角度去分析问题。从文化中学习经验,从历史事件中吸收教训,这才是我们学习中国历史的真正要义,也就是俗话说的“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的意义了。在学习中吸纳有效的建议和意见,从而指导现在的行为,或者是作为参考,这是我们高中生应该在学习高中历史中体会到,并且应用到学习中的事情。例如,在学习一国两制的过程中,我们透过资料能体会到港澳回归的庄严肃穆,能让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这也是一代伟人超凡智慧的体现。高中生活被各个学科充斥,我们通过数理化拓展学习的思维,通过语文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通过地理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而只有通过历史,我们才能真正体会生活的美好,而这正是在历史学习中最大的感悟。在高中历史学习中,我们能有效的建立正确的历史认知和历史意识,在对历史经验进行有效吸收的同时,体会历史智慧带给中国发展的影响,我们透过中国文化体会到了作为一个高中生的责任和历史使命。总而言之,学好高中历史,才能更加坚定我们的民族精神,提升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作者:高文泉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

参考文献:

[1]宿志高.浅谈“关键词”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J].历史教学问题,2016,22(02):133-134,65.

[2]曹大为.关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建设的对策与思考[J].历史教学,2014,29(08):35-39.

[3]刘军.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的认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浅析[J].历史教学,2013,25(07):5-8.

[4]周云华,杨建亚.高效文化史课堂的构建策略———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Ⅲ《辉煌灿烂的文学》为例[J].历史教学问题,2015,29(02):128-131.

历史学习感悟篇2

1935年4月20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二师及中央军委纵队后梯队长征到达安龙县城,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安龙县城“草纸街71号”住宿。4月21日,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人随部队离开安龙,经兴义向云南方向进军。这是安龙草纸街71号革命历史成列馆历史记载。

我们参观安龙草纸街71号革命历史成列馆是在4月22日,与红军长征过安龙的历史事件时隔86年,大约一个人的生命周期,历史离我们不远,仿佛就在眼前。如果能来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我想告诉红军战士,你们舍生取义,你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今天如你们所愿,祖国现在繁荣富强,正在向伟大的复兴迈进,现在家家都住进了楼房,没有压迫,人民生活都过的很好,没有饥饿,全国已经脱贫,正在向小康迈进。

短短的86年,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可是你们呢?你们很多人在牺牲时才二十左右岁,可在今天你还是个孩子,还在大学堂里读书呢。在那个年代你们义无反顾,前仆后继,用生命去改变这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做出了无畏的牺牲,可是很多人就连新中国成立都没有看到便永久地长眠于祖国大地,有的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我们只能叫你们红军。

我想说,我向你们每一个红军战士致敬,今天我们用什么来回敬你们呢,唯独只有记住你们,记住你们的红军长征精神,记住你们为打破旧世界,建立新中国的所有付出,记住你们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精神。今天我们也有我们的任务,那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要实现这个任务必须得继承你们的精神,向你们学习。

历史学习感悟篇3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教学模式; “引导—探究—感悟”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9-0154-01

一、“引导——探究——感悟”教学模式的概念论文

19世纪末以来,经验主义、建构主义学习哲学在西方得到很大发展,杜威、皮亚杰、维果茨基和施瓦布等人把经验主义、建构主义思想应用于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开创了在经验中学习、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等全新的学习方法,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关于探究教学的理论体系,带来了一场世界范围的教学革命。“引导——探究——感悟”教学模式就是在借鉴和吸收上述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引导——探究——感悟”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亲身去探索历史现象的奥秘,从而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着眼于学生的思维过程,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仅是熟知某些历史知识,而是更要真正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这种探究性的学习不是把学生当成被动的接收器,把现成的认识成果放在学生面前,而是把学生当作主动参与知识获得过程的人,关注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强调的是如何得出历史结论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论本身。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搜集、整理、比较、筛选、分析、归纳、运用史料的过程中,不仅掌握基本的史实、概念,同时了解历史研究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过程,只有这种学习才符合现代教学论要求。

教学模式在国内教育理论界还未做出统一的定义。例如,李秉德先生在他主编的《教学论》中说:“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吴也显先生在他主编《教学论新编》中这样给教学模式下了定义:“教学模式是在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中形成的、用以组织和实施具体教学过程的、相对系统、稳定的一组策略和方法”。他们的说法虽然不一样,但其基本观点是一致的,即: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进行的;是关于教学活动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方式。“引导——探究——感悟”教学模式是针对传统的“授受式”教学模式提出来的。长期以来,历史这门思辨性很强的学科多被看成是单纯的复述性的学科,强调记忆性成为历史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学中少有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维过程。教师较多的是将现成的结论交给学生,而不要求知道是如何分析得出这一结论的。历史教育要真正给人以智慧和启迪,使学生成为有情操、会思考的人,就必须有效地改变以往历史教学中重记忆、轻理解,重灌输、轻思维的以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形成并倡导探究性学习。

从上面理论综合得出高中历史“引导——探究——感悟”教学模式,就是指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在教师的“导”与学生的“探”的有机结合中,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对历史有所感悟、思想有所升华,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为终极目标的教学活动形式。它要求历史教师要根据课程要求,运用敏锐的触角,充分挖掘教材,创设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提出与历史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自主地探究历史问题的教学方式。本模式所追求的是学生对历史的建构和认识,并把历史思维能力视为核心,从而把历史学习的方式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即摒弃对历史知识的机械记忆,代之以对历史原貌的分析与理解,让学生正确地建构历史,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并提出自己对历史的理解和领悟。

二、“引导——探究——感悟”教学模式的特点

“引导——探究——感悟”教学模式具有与一般历史学习活动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探究问题为目的。没有问题谈不上探究,历史探究学习活动的真正意义在于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以思维训练为核心。历史学习不应该是促成思维固化的过程,人们对历史的正确认识,需要发散式的思维、复合式的思维,需要广阔的、全面的、客观的、辩证的、变化的视野,尤其是对历史上因果关系的思考,是对人的思维水平高低的检验;以自主探究为主要形式。探究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是学生开展历史探究学习活动得以真正开展的关键性问题。只有让学生投身其中,从活动中才会激发动机,引起兴趣;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体验到挫折感和成功感;才能看出学生的鉴别力、理解力、创造力,才能使学生多与教师、同学交流,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以史料运用为条件。让学生学会利用史料,通过对史料的收集、整理、辨析、推论,把史料作为证据,用以解决历史问题。因此,历史探究学习是离不开对史料的运用的,尤其是学生对史料的运用。第五以教师指导为辅助。引导学生思考,怎么入手,怎样做,而不是让学生接受教师现成的结论,在历史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的是“指导”或“帮助”,而非“传授”或“教导”。教师在历史探究学习中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其主要职责是为学生探究学习提供指导和经验借鉴。

三、“引导——探究——感悟”教学模式哲学理论基础

历史学的本质是人学,是当今时代的人与过去时代的人进行对话和交流的学科。历史学科的特点集中表现在历史认识上,历史认识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三极思维活动:这三极是现时代的人——史料——历史事实以及事实背后的人。三极思维活动具体表现为:现时代的人通过史料这个中介去认识历史事实以及事实背后的人,从中获得某种认识或启发,然后以这种认识或启发指导或丰富现时代人。具体来说,历史学科的主要特点表现在:认识主、客体的统一性。长期以来,西方传统史学把史料等同于历史事实,把史料当作历史认识的客体,把史料的考证当作史学最主要的工作。这是一种典型的主客二分的认识论,它无视历史认识客体的人的属性,把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绝对地对立起来,这是错误的。历史认识的主体是人,认识的客体本质上也是人。尽管作为历史认识客体的人无法直接与今天的人对话,但是,认识的主体通过对过去事实的考察,并在此基础上了解事实背后的人所思所想和他的情感,从而有所启迪和感悟。这样,历史认识的客体也就对认识的主体产生了作用。因此,历史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不是决然对立的,而是有机统一的;认识客体的过去性和不可重复性。这是因为历史认识的对象是已经过去的及历史事实背后的人,其一经过去,就无法重复;认识目的的现实性。过去发生了那么多事,为什么我们单单对某些事件引起特别的注意,并对它们保持浓厚的研究兴趣呢?这是因为历史学家试图解决的问题是由他当前的关切引起的,真正的历史应该是历史学家跟他的事实之间相互作用连续不断的过程,是现实跟过去之间的永无止境的问答交流;认识途径的间接性。历史事实往往是通过一定的载体得以保存下来的。这些载体可以是文物、古迹和遗址,但主要是文献资料,即史料。我们研究历史主要是通过大量的史料这个中介来进行,史学是运用它独有的方法直接从原始材料中发觉真理;认识方式的体验性。要完全认识和理解历史,仅凭逻辑的推理是不够的。认识和理解历史必须强调认识主体依据他的已有经验在历史情境中去体验历史。这正如狄尔泰所说:体验是理解历史的关键,历史学家必须直觉地静观历史的现实,以便重新体验过去的时代。

历史学习感悟篇4

关键词: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流程 整体重构与设计 “亲近—探究—感悟”

课堂是学校生活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是生命中最重要的舞台,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和专业水平的发展。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是张扬个性、体验成功的主要阵地,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发展和成长。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中充满激情地呼吁:“课堂教学应被看做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但是长期以来,我们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奉行“填鸭式”的历史教育,高中历史课堂变成为应试教育服务的功利性教学,学生只是被动、机械地学习历史知识,整个课堂非常压抑、沉闷,缺乏应有的生命活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历史课程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不仅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而且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上也不再强调教师的讲解,而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人文精神。历史教学观的巨大变化,要求教师在教学手段上多样化,在教学构思上更多地力求构思的精细化,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注重课堂的互动性和生成性。而这些新理念的实践需要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流程得到检验。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对原有的历史课堂教学流程进行整体重构与设计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良策,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所谓历史教学流程,从本质上说与教学过程的内涵是一致的,都是指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是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借助一定的教学条件,指导学生通过认识教学内容从而认识客观世界,并在此基础之上发展自身的过程。但从词语本身的含义来讲,《现代汉语词典》将“过程”释义为事情进行或发展所经过的程序,“流程”释义为水流的路程。显然,流程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它较之于过程更具动态感和生成性。从新的教学理念来讲,教学流程比教学过程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是发展的、动态的、生成的,所以,教学活动的展开不是过程,而是流程。将“教学过程”改为“教学流程”体现出对新教学理念的准确把握。

高中历史教学流程的整体重构与设计是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实践基础上的,既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系统概括。历史教学流程的整体重构与设计紧扣教学大纲及新课程标准,以历史教材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在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使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要素、教学环节及其各成分经过重新构建、有机联系、互相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凝聚效益,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生被动学的学习方式,以期对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创新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整体重构与设计过程既要进行观念的更新、理论的批判,又要在教学改革中探讨新的实践形态。

我校历史教研组“十一五”期间实施的课堂教学流程是“了解—理解—见解”历史“三步曲”。“了解”是历史学习的第一步,即了解历史事实、梳理历史线索、概括阶段特征等。“了解”的要义一定要“精准”,历史是一门科学,科学要求准确严谨。诸如历史事件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经过等,要准确无误地掌握。梳理历史线索,有助于形成知识结构;概括阶段特征,便于立体地把握历史知识。“理解”是历史学习的第二步,即要弄清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揭示历史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辩证关系,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等。理解的要义一定要“深刻”,这就要求课堂学习时应精读、细读、有重点地阅读;要善于综合阅读,诸如历史地图、历史材料、图片乃至注释都应有目的地读一读;学习时,要讨论,要探究,要思考,要查阅资料,要整理笔记,生生合作,师生交流。形成“见解”是历史学习的第三步,即从历史的成败得失中总结经验教训,从纷繁的历史现象中获得深刻的历史启迪,善于在历史的联系比较中获取真知,运用正确的史观对人物、事件进行历史的、科学的评价。“见解”的要义是“新颖”,要有自己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

对原有的课堂教学流程进行整体重构与设计是每一位中学历史教师经常思考并为之不断实践、探究的话题。“了解—理解—见解”历史这一教学流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但其最大问题在于它的普适性,与历史学科的切合度不够紧密。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与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活动密切相关。通过历史教学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鉴于此,我校历史教研组立足于校情学情,并结合学科特点,对原有的课堂教学流程进行整体重构与优化,那就是“亲近—探究—感悟”历史。

(一)“亲近”历史。历史具有过去性,时间一旦过去,历史不再重演。这一环节依据历史学科的过去性特点,通过多元化的文本阅读,全面地接触历史学习的内容,梳理历史线索,还原历史真实。这一环节需要教师提供大量相关的历史资料,如史料、图表、漫画等作为支撑,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历史情境,将与教学有关的信息尽可能地以视听方式呈现给学生,使历史活起来、动起来,为学生营造历史的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让学生在情理交融中完成由情入理的深化。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潮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会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很明显,创设历史学习的情境,能够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学生能够感受到历史的脉搏,也正是由于教师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真实的学习情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情感,使学生感受到美、欣赏到美、创造出美。

(二)“探究”历史。“学贵有疑,疑则有进”。教学是思维的工具,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由问题开始的,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这一环节教师可以依据教材内容,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在教学的关键处设计几个问题,这些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要有思维的层次性和梯度。然后让学生自主合作、思考探究,最后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同时要敏锐地捕捉学生的疑问,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使他们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历史探究活动是一种建构性的、追求协商的、尊重个性的体验课程观。探究活动的“验”质,深深植根于学生的精神世界,并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合作及师生围绕问题展开的探究过程使个体获得关于人、自然、社会和自我统一的情感体验,从而实现对既往“经验”的超越。在美国课程论专家古德莱德为课程划定的五个层次中,体验层次的课程被置于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被认为是最不易实现的课程。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应在教学实践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文素质的普遍提高。

(三)“感悟”历史。“感悟”是学习历史的最高境界。历史教育不仅让人们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促进眼界的开阔和精神境界的提高,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从历史经验中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从前人的价值理性中汲取今天所需要的养分,这是历史的人文教育所特有和不可替代的。这一环节能更多地体现出史学的功能,从历史中认识现实,增强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从历史的成败得失、纵横比较中,获得历史的启迪,以此指导生活,引领人生。这一环节通过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探讨历史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培养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这一环节,我们一般根据教学内容,结合社会现实确定一个情感视觉发散点或设置一个感悟主题,一般是一事一议,一课一议或学史一得等,要引导学生走进历史,从历史中汲取人生智慧,感悟人生精彩。

历史学习感悟篇5

【关键词】 兴趣 体验 主体参与 历史教学

历史是已经凝固的现实,现实是正在进行着的历史,历史教学则是回顾往昔,联系现实,展望未来的桥梁。历史应该是丰富、生动的,我们的历史课堂也应该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引导学生深刻体验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以丰富有趣的历史内容和生动多样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求知欲望强烈,对历史现象的感知能力较强,容易对过去的生活发生兴趣。他们活泼好动,学习态度积极,较容易为老师所引导。但他们的注意力不集中,形象记忆能力较强,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因此需要更多地间接兴趣来维持动力,这样他们才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历史教学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

1.适当增加趣味性史料。

例如我在教学中国古代史“大禹治水”这个知识点时,就结合了禹州当地关于大禹的史料和禹王锁蛟井的传说,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技术综合运用了声、光、电、影等多种高科技手段,其直

观性、生动性更便于学生认知和理解。在历史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也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我在教学《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川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5课)时,就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制作出多媒体课件,通过音乐、图片、地图、表格等形式展示“鉴真东渡”、“玄奘西游”,让学生体会唐朝文明开放、兼收并蓄的阔襟。

3.积极开辟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的开辟有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触历史。比如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设置历史园地、办历史墙报等。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智慧苑”,其中就有一个“历史”专题,让学生以手抄报的形式宣传历史知识,这也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主动了解历史的意识。

二、启发指导学生进行体验学习,让学生在教学活动在学会参与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如何体

现?一定有多种形式和方法。但重要的是要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有效的学习状态。体验学习,就是借助过去的经历,运用直觉,通过感悟来理解失误,是强调知识与学习主体互动联系的学习,注重学习者全过程参与,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形成自己对知识的认识。具体实施如下:

1.课前让学生学会获得和运用资料。

历史素质的培养来源于对历史资料的分析、理解、提炼与运用。但鉴于初中生的认知程度,可以先帮学生选定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具有代表性的或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向长辈了解或利用书籍、网络等途径收集资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获得初步的体验。

2.创设情境,启发联想。

课堂上,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恰当运用实物演示、

音乐作品、故事、小品等形式和手段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融入到所创设的情境中,让他们的情感在情境中得到体验,唤起学习的需要。然后,教师运用图文、游戏等手段,引导学生把教材中知识点和脑海中已有的表象联系起来,设想自己成为体验对象,从中领悟和把握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相互补充资料,交流心得也加深了对知识的认识。

3.感悟内化,升华体验。

历史学习感悟篇6

【关键词】三维目标;相互融合;历史素养

新课程提出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历史教学中,每节课落实这三大目标,就要借助学习记忆史实、阅读分析史料、交流讨论史感来实现。就整个课堂教学而言,在实现三维目标的过程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相辅相成、相互贯通、相互融洽的。所以历史教学中,知识与能力也不仅仅是史实,过程与方法也不仅仅是史料,情感、态度、价值观也不仅仅是史感。只是为了实现三维目标寻找比较契合学科特点的实践路径。如何在落实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中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在史实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历史学习过程与方法的培养。史实是历史学客观性的表现,对史实的确认,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这是我们在历史课中必须让学生强记的。记什么,记客观史实,记哪些客观史实,记课程标准规定的史实,史实是根、是基础。史实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内化史实的循环过程。形成知识结构,有效记忆史实,利用思维能力推出历史认识等,这是学习史实的主要任务。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特别重视前置性作业的设置。对浅易性的内容实施先学后教,实施“先学后教”就是把时间和空间更多的留给学生,让学生处于学习主体地位。教师预先布置学生自主学习即将要进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自觉去学,自觉去获得更多的历史与社会知识。在让学生展示自主学习的成果时,要做到“四性”,一是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很有意识地创设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把课堂还给学生。二是充分体现课堂的开放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更开放、更自主,在教学中,我们把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这几种学习方式有机组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形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的开放式课堂,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互动探究、合作交流中发展。三是充分体现师生关系的和谐性。以生为本的课堂中,老师和学生的地位转变了,不再是教和学的关系,而是一起探讨问题、研究问题的合作关系。四是充分体现学生的发展性。在以生为本的开放课堂中,学生得到充分锻炼与发展,在“拓展延伸,发展创新”这一环节,给学生创设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把自己的所感、所想、所悟、所获与别人分享、交流,主动、积极地表现自我、发展自我,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一般而言,史实的学习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前后相承的四个环节:(1)感知史实——阅读教科书,找出核心史实(自主学习为主);(2)整理史实——揭示核心史实间联系,形成知识结构(合作学习为主);(3)记忆史实——总结方法,高效记忆核心史实(自主学习为主);(4)认识史实——纵横联系相关史实,归纳历史发展规律;概括历史发展阶段特征;比较异同,认识历史发展的个性与共性;正确评价历史史实等(探究学习为主)。

二、在史料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史料是重点,在记忆客观史实要点的基础上,纵横联系,促进历史知识的融会贯通,为运用史料增强对史实的理解服务。历史学习,是一个由史实到史料,再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最后到学生行为的特殊认知过程。师生在感知和整合史实,理解和解读史料的过程中,通过感受历史变化和感悟历史精神,来丰富情感,形成正确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将它们内化为行为规范,转变为实际行动。在这一“史实史料情感态度价值观”迁移运用的过程中,史实是根基,是历史学习最根本的抓手;史料则围绕史实,印证、说明和评价史实的原始材料或研究成果。史料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理解史实和提升境界的过程,它处于整个历史学习过程的核心地位。理解史料,判断史料真伪,运用史料证明史实的客观性。在组织学生论史的过程中,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感悟做人原则,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提高学生的生命境界。这是研读史料的主要任务。概而言之,研读史料主要包括前后相承的五个环节:(1)落地——明确与史料内容相关的史实;(2)生根——从内容、作者意图和作者潜意识反映的时代特征等层次理解史料;(3)发芽——明确史料叙述史实的结论、视角及其合理性,由史料内容审视和理解史实;(4)开花——由史实判定史料价值,体验历史变化,感悟史实和史料中蕴含的历史真谛,拓展认识视野,提高认识层次,提升生命境界;(5)结果——跳出史料,分析史料反映史实的产生原因,归纳史料反映史实产生的影响等。

例如运用史料得出新的历史认识。所有的历史认识都要通过史料得来。如百家争鸣的原因和背景。百家争鸣是如何来的,百家争鸣在当时主要表现是什么?可以运用《汉书、艺文志》中的关于诸子百家的渊源和出现的原因来解释。运用下列史料,引导学生分析“百家争鸣”产生的背景等。

“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汉书?艺文志》)

“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十月》)

历史学习感悟篇7

根据支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专题组织生活会计划安排,围绕专题组织生活会的主题和“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标要求,我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个人检视剖析,梳理学习收获与感悟, 查找差距,明确今后努力方向,现将个人检视剖析情况汇报如下 :

一、学党史悟思想情况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本人积极参加支部组织的各项活动,坚持集中学与自学相结合,通读了《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明、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等规定书籍。在学习过程中把握学思践悟、知行合一的原则,认真听、仔细记、深刻悟、扎实行,学习笔记达万多字,撰写心得体会4篇,交流发言1次,党史知识竟赛1次。

二、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力量倍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始终坚持发挥组织作用、系统优勢。

强调,党的全部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百年来,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领导中国历经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的伟大征程,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组织力量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历史学习感悟篇8

“明理”即明白道理、明辨是非,是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学史明理,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学习党史,弄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基本道理。对教育教学来说,就是要将党史学习与立德树人有机结合起来,在学史中明立身之理、主义之真、为学之道,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从政治责任的高度深刻理解学史明理的本质要求

指出:“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百年党史既是一部砥砺奋进史,又是一部道路选择史,还是一部信念锻铸史。学习党史,不是一般性的知识灌输和抄录笔记,而是突出学史明理,以高度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真正明晰立身做人的基本道理。

1.在学史明理中领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在党史学习中感悟党的初心、理解党的使命,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想清楚弄明白,更加坚定自觉地信党、爱党、跟党走。

2.在学史明理中领悟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成果的真理性。在党史学习中感悟其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把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想清楚弄明白,更加坚定自觉地学习党的创新理论、贯彻党的创新理论。

3.在学史明理中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在党史学习中感悟没有哪条道路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适合中国国情、更符合人民意愿,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想清楚弄明白,更加坚定自觉地坚持道路自信。

二、从培根铸魂的维度拓展学史明理的成效成果

只有不断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才能始终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学史明理为立德树人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工作抓手、内容范例、教学支撑和教研牵引,要站在历史的深厚基础上,把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工作做深做细。

1.教学相长“明理”。在教学教研方面,组织思想政治教师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做好党的历史和党的思想理论宣讲员;团委和政治学科中心可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编辑印发《青年时政学习材料》、为学生征订《永远跟党走,奋斗新征程》读本,读史学史,提升明德明理的深度。

2.守正创新“传理”。用好思想政治课主阵地,发挥历史、语文、地理等各学科在课程育人上的重要作用;通过宣传栏、校报网站专栏等校园文化有机融入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壮大史、理论发展史、奋斗创业史、光辉成就史等,线索明晰、主题突出学史明理;利用好专家报告会、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通过参观、实践、感受,学史明理,明青春奋斗之理,自强不息是青春的底色,奋斗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谋事创业、奋发图强。

历史学习感悟篇9

“从教育学理论来讲,情境创设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历史认识。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任由教师在上面涂画。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总是基于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情感,在某个特定的情境中来同化或顺应所学知识,以达到意义建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为学生的建构创造一定的条件,如知识的衔接和情感的共鸣等”。

那么,怎么样来“创设一个内涵丰富的典型教学情境”,使之与“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情感”产生知识的衔接和情感的共鸣,同化与顺应所学知识,以达到意义建构呢?

我觉得应该发掘蕴含于历史与现实的“主题”,构建“亲缘情境”,这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所谓“亲缘情境”,实际上就是基于历史与现实蕴含的同一主题而构建的沟通历史与现实的桥梁或者载体。法国思想家雷蒙・阿隆曾说:“历史学家应当……努力在他的相异性中发现其他东西。但是,这种发现要以历史学家和历史客体之间的某种一致为前提。如果历史上的人生活的世界与我们生活的世界没有丝毫共同之处,如果这两个世界在某种抽象的程度上没有表现为同一主题的不同变种,那么,前一个世界在我看来就会变得完全陌生,毫无意义。依我之见,要想使整个历史被人理解,活着的人就必须去发现自己与死者的亲缘关系,在这一分析中……为历史学家去理解逝去的文明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这些对历史学家和历史研究的告诫也可运用于历史教学。

六年历史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学生接触和理解的现实与历史上的人与事之间建立必要的“亲缘”关系,学生才会在亲近历史,感悟历史,也易于理解历史,进而产生知识的衔接和情感的共鸣,同化与顺应所学知识,以达到意义建构。

事实上,这也就是构建“亲缘情境”的基本依据。

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同一“主题”,能够在历史事件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构建起亲缘关系的资料非常丰富――当代信息、乡土资料、教师经历、学生生活等等。

在学习“信息化、全球化”时,我利用了学校多媒体的构建材质――光缆,来与学生家里的电脑传播途径――电话线的对比,来让学生体悟“信息高速公路”是什么意思;讲述了什么叫程控电话,为何程控座机可以和手机直接对话,而程控电话没问世时,人们是如何打电话的对比,并让学生解释飞信工具为何可以给手机发短信,来让学生体悟“互联网”……

“让学生看新闻,留心纽约股市的石油价格的升降,与本地――祁县石油公司的油价的升降来联系,发现现实中两者前后不差几个小时,甚至有时是半个小时,来理解体悟“全球化”……

这些都是学生的生活,都有切身体会。因此,历史不再遥远,历史就在身边。用深有体会的生活体验,来感悟历史知识,理解历史知识,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知识的衔接和情感的共鸣,同化与顺应了所学知识,当然也就达到了意义建构。

因此,创设情境时,要找准与学生的“亲缘”,只有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这不由得想起了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的故事情节――乾隆把御靴赏给了刘墉,御靴不能说不好,无论从做工还是从质料上讲,但对刘墉又有何用?

历史学习感悟篇10

今天,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观看了大庆活动,心朝澎湃,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砥砺奋进、从胜利走向胜利。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大党风华正茂。

1921年,中国革命的航船从南湖扬帆起航。风雨苍黄百年路,小小红船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这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

“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发表重要讲话,对党史学习教育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为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学党史,悟思想,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应急人,学党史就是要学出“党史中蕴含的主义”,就是要学出“党史中凝铸的热血”,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西方单边主义和民粹主义的迎风再起,学党史显得更加重要必要紧要。

在党史学习中感悟担当的意义。共产党人埋头苦干,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视为己任,敢为人先、甘做人梯,一心为民。共产党人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党的战斗历史中汲取斗争经验,在党的奋进历史中积淀中国智慧,在党的复兴伟业中铸就民族未来。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只有在党史学习中,感悟共产党人生命的价值,才知道自己的生命该融入怎样的历史长河;才知道干困难事必有所得;才知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尽大多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

今年,面临多项应急任务,又逢人员更迭,任务多,倍感压力山大。党的历史告诉我们: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在党史学习中感悟追求的真谛。在党的历史长河中,志存高远者比皆是,无论是坚守真理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还是立志兴邦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无论是凝聚夙愿的“中国梦”,还是忠于理想的“出来工作,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都无不诠释着一个道理——坚定执着追求理想。

“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立身、处世、干事都必须有坚定执着的理想追求。面对物欲横流的思潮,共产党人是随波逐流还是坚于职守,历史中都能找到答案。因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西柏坡革命圣地上镌刻的“两个务必”依然振聋发聩,这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