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代化的含义范文

时间:2024-01-19 17:49: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现代化的含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现代化的含义

篇1

关键词:编码复制框架理论;现代汉语;被动语态;翻译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12)03012905

一、引 言

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除了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影响外,语言接触(Language Contact)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Heine & Kuteva\[1\];Thomason & Kaufman\[2\];Weinreich\[3\])。对于语言接触引起的语言变化,研究者多关注双语或多语社区中,面对面交流而产生的语言变化,而对以书面语翻译为载体的间接语言接触却很少谈及。翻译作为语言接触的一种,要么被忽视,要么被归结于词汇借译(Loan Translation)。实际上,翻译是语言接触的一种重要的、特殊的形式,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目标语原创语言的发展(Kranich et al\[4\](P11))。翻译作为诱因(Trigger)、通道(Gateway)、导管(Conduit)等,在改变目标语原创语言的语法系统和交际规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Koller\[5\](P113));Becher,House & Kranich\[6\](P147-148);Baumgarten\[7\](P2);Baumgarten & zetin\[8\](P293);Cary\[9\](P3)认为翻译承载着发现的作用(转引自Mohamed)。然而,翻译作为语言接触的一种形式,在语言学和翻译学领域的考察都欠充分(Kranich,et al\[4\](P3))。House\[10\](P36)在研究中明确指出翻译对目标语原创语言发展变化的作用。她认为英语对世界很多语言的影响将是下个世纪研究的重点。

近些年,国外学者考察翻译对目标语原创语言影响的研究逐年增多,考察的文本类型集中于经济文本和商业文本,考察的语种多集中于相近语种之间,如英语翻译对德语原创(Baumgarten & zetin\[8\];Steiner\[11\];Becher,House & Kranich\[6\];Braunmüller & House\[12\],2009;Kranich,Becher,Hder & House,et al\[4\])、法语原创(McLaughlin\[13\])和波斯语原创(Amouzadeh & House\[14\])等的影响。但针对其他文体和语言对(Language Pair)的对比研究相对比较缺乏(Becher,House & Kranich\[6\](P26) )。

国内学者一直都很重视翻译对目标语原创语言即现代汉语影响的研究,尤其是五四时期提倡欧化,借助翻译改造汉语。但对如何欧化及欧化的程度,译者有不同的见解。如傅斯年提出,欧化就是直接用西洋文的款式、方法、词法、句法、章法和词枝(Figure of Speech)(转引自\[15\]);而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理想的汉语白话文不能急于求成,需要经过多次试验,翻译正是其中的“试验田”。如赵元任\[16\]翻译《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时,力图译得“得神”,从而“这个译本亦可以做一个评判语体文(白话文)成败的材料”。而王力\[17\](P334)指出,所谓欧化,大致就是英化。欧化的语法只是文法上的欧化。他进一步强调,欧化的来源是翻译。并在《中国现代语法》的第六章专门谈论欧化的语法。总之,不同程度的欧化主张,对于初步形成和快速发展的现代汉语影响很大。诚然,五四之后欧化句式的逐渐增多和文言文句式的逐渐少用,受多方面的影响,但本研究只聚焦于翻译这一内部因素。即最先由译者引入译文中频繁使用,逐渐由目标语原创作者吸收,最终成为现代汉语的一部分。

欧化语法的表现有多种形式。王力\[17\]认为被动语态的运用最甚。谢耀基\[18\](P18)指出,欧化句式的使用中,最明显的是表示被动的“被”字句普遍使用起来。关于被动语态的欧化,学者(Kubler\[19\];Xiao,McEnery & Qian\[20\];贺阳\[21\];胡显耀、曾佳\[22\];王克非\[23\])论述颇多。上述研究为本研究提供了大量翔实的语料。被字句的翻译研究离不开英语原语。英语原创中被动语态并非都译成汉语译文中的被字句,还有其他表示方法。因此,本研究基于编码复制框架理论中的频率复制理论,借助双语平行语料库辅以历时类比语料库,考察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欧化的被字句在英译汉翻译及汉语原创作品中的表现方式,研究汉语白话文初步形成和快速发展时期,翻译可能发挥的作用,即翻译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现代汉语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5月第12卷第3期 董元兴,等:编码复制框架视角下翻译对现代汉语发展变化的影响——以被动语态为例 本研究的具体问题有:

1翻译文本和目标语原创文本在被字句的使用中是否有差异,如果有,是原语的渗透(Shining Through)还是受目标语原创语言规范(Normalization)的影响?

2不同阶段,译者是如何处理被动语态的?这种处理是否对目标语原创作家的创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3被动语态在汉语中的扩大使用,翻译在其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二、理论基础:编码复制框架理论

翻译引起的目标语原创语发展变化研究中,Johanson\[24\]\[25\]\[26\]\[27\]的编码复制框架理论(Codecopying Framework)有很强的解释力(Steiner\[11\])。编码复制框架理论包括整体复制(Global Copying)和选择复制(Selective Copying)。整体复制指的是基本编码语言(Basic Code)会全部复制模型编码语言(Model Code)的某些词或某类词的语音、语义、搭配和频率,它主要指词素方面的复制,如一些外来词或音译词。选择复制指基本编码语言有选择的复制模型语言中的语音、语义、搭配或频率中的某一项或某几项,复制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全部复制和选择复制图示

选择复制在语言接触中运用得更频繁。选择复制包括词形复制(Material Copying)、语义复制(Semantic Copying)、搭配复制(Combinational Copying)和频率复制(Frequential Copying)。其中频率复制(Frequential Copying)通常呈现为某些结构的使用频率增加或减少;或保留原有结构,功能或语境发生了变化。频率复制总是伴随着某些语言学标记的过多使用或过少使用;如果某一创新的语言形式经过长期频繁的使用,这种语言形式会固定下来。翻译引起的语言变化通常也遵循这一轨迹。首先,译文中大量使用原创中的某些语言学特征(这些特征通常有别于目标语原创语言,有时被看作一种创新的语言学结构),目标语原创语言会借鉴、吸收(Adopt)译文中这些高频出现的、创新的语言学结构,进而扩散(Diffuse)到整个目标语原创语言中,最后作为目标语原创语言的一部分固定下来。上世纪前半叶的大多数译者既从事翻译,也进行大量创作,如巴金、鲁迅等,因此他们更容易在创作中频繁复制译文中各种创新的语言形式,如被字句的使用即是一例。

三、研究方法

学者Lindquist\[28\](P98)、Steiner\[11\](P336)指出:频率变化是语言变化中最重要的因素;而语料库研究最有意义的成果也在于研究语言变化(Leech\[29\])。鉴于此,本研究采用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

本研究中首先建立文学文本英汉平行语料库和类比语料库。文本集中在1930—1948年。平行语料库如:《呼啸山庄》、《鲁宾逊漂流记》、《红字》等,共计383 403个字/词,所有语句经人工校对后都达到句子平行,英语采用CLAWS进行标注,汉语采用中科院ICTCLAS2008标注。汉语原创文学语料库,共计2 979 113个字,包括《生死场》、《创世纪》、《四世同堂》等文本,也采用中科院ICTCLAS2008标注。为了更好地比较汉语原创语言的发展,我们建立了晚清汉语原创文学语料库,主要涵盖晚清时期作品,如《儿女英雄传》、《红楼梦》和《浮生六记》等,代表欧化前的语言特点,库容为3 400 614个字。

根据Quirk\[30\](P160-161),英语中被动语态的表达方式主要有:be+动词过去分词和get+动词过去分词两种形式,但get+动词过去分词的情况大多用于非正式英语中,出现频率也远远少于be+过去分词的情况。同时,其他半被动语态,如remain、turn等动词加过去分词,出现的比率更小。Leech\[29\](P164)的考察表明: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中,be+分词有减少的趋势,而get+分词略有增加。基于此,本研究首先考察be和get表被动的情况,结果发现所考察的语料中get+分词表被动的例子较少,整个语料库仅出现了5例,且译文中都翻译成主动语态,因此,这种方式的被动语态忽略不计。本研究只考察be+分词表被动的情况。

为了更好地对比被动语态在汉语译文和汉语原创文本中的发展,本研究历时考察了英汉平行语料库和类比语料库。据收集的语料,分为三个阶段,即1930—1934年、1935—1938年和1942—1948年;晚清时代的文学作品语料库作为参考库,对比考察汉语原创文学受翻译语言影响前后的变化频率。

本文中首先运用正则表达式\S+_VB\w*\s(\S+_R\w*\s)*\S+_VVN\s,查找英语原文中所有涵盖被动语态的句子,考察它们的翻译方法;其次,查找译文中含有“被”的被动语态(去掉“被”做名词的情况);最后通过对被动语态的历时考察,总结不同阶段,原创作家使用被字句与译者处理被动语态的关系,研究翻译可能在目标语原创文学发展变化中所起的作用。

四、结果和讨论

(一)频率考察

首先,考察英汉平行语料库中被动语态的翻译,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英语原创、汉语译文中被动句的比例,以及英语

原创中被动语态翻译为汉语被字句的比例/千字

时代 库容 英语原创

中的被动

比例/千字 汉语译文

中被字句

比例/千字 英语被动

语态翻译

成被字句的

比例/千字

1930—1934 23 342 141 180 086

1935—1938 21 877 170 137 087

1942—1948 63 214 145 082 033

考察历时类比语料库,可得出汉语原创作品中被字句的使用频率(如表2所示)。

表2 汉语原创作品中被字句的使用频率

时代 库容 汉语原创中被字句比例/千字

晚清 3 400 614 049

1930—1934 484 250 056

1935—1938 822 167 107

1942—1948 1 672 696 069

将表1、表2制成柱状图,如图2所示。

图2 译文中被动的比例、英语原创翻译成被字

句的比例和汉语原创中被字句的比例

注:系列1汉语译文中被字句比例/千字,系列2英语被动语态翻译成被字句的比例/千字,系列3汉语原创中被字句的比例/千字。

从柱状图中可以更直观地看出汉语译文、汉语原创以及被字句翻译的历时变化。总体上说,译文中被字句的使用呈下降趋势。1935—1938年,汉语译文中被字句的使用甚至超过了英语原创中被动语态的比例,可能是译者过多地复制了英语原创中的被动语态。被字句的过多使用,导致译文中出现大量不地道的用法;但被字句的比例在40年代大量减少,表明译者有可能在不断调整翻译策略,使译文更加符合汉语原创语言规范。汉语原创中被字句的比例为:先升高,后降低。40年代初,汉语原创与译文中被字句的使用频率最为接近,逐渐走向一致。表明汉语原创作家复制了译文中被字句的使用频率,根据目标语原创语言的规范,不断调整;这与Kubler\[19\](P93-97)考察巴金《家》的发现不谋而合。初版的《家》中有272处被动句,1957年修订版中修改、删除了116处之多,其中的被动句或删除,或省略,或改为主动句。从某个层面上说明了,为了更好地适应目标语原创语言的写作规范,译者和原创作家都在不断修正自己的语言形式,既保留了传统,又促进了创新。

图3可以更清楚地表明译文和汉语原创中被字句的发展趋势。

图3 不同阶段汉语译文和汉语原创被字句的比例

检索发现,总体上,不同时期,汉语译文中被字句的比例呈下降趋势。30年代前半期使用最多,达到每千字180;1942—1948年间,使用最少,几乎与原创文学持平。晚清开始,原创文学中被字句的使用大致呈上升趋势。1935—1938年间,使用频率最高。一方面,表明创作过程中,汉语原创作家不断复制译文中被字句的频率,过多使用含“被”的标记。在英语原文的渗透(Shining Through)下,译文复制原文被动语态的使用频率,进而,汉语原创复制译文中的使用频率。同时,译文中被字句的使用也要适应汉语原创的规范(Normalization),因此,译者和作家都在不断调整语言形式,40年代左右,译文和原创中被动语态的使用趋势和频率基本上达到了一致,表明经过一段时间,这一语法标记已经逐渐被现代汉语接纳,成为其中的一部分了。

(二)翻译对被动语态使用频率的影响

我们通过考察发现,无论哪个时代,汉语原创中被字句的使用频率都超过了晚清,总体上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诚然,这与汉语自身的变化有一定关系,而社会因素也有可能导致被字句出现增多的趋势。在现代汉语初步形成,还未定型的发展初期,翻译作为一种“改良”汉语的催化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汉语的发展。译文中被动语态的减少,表明译者作为一种双语使用者,在介绍和引进新的语言表达方式的同时,尽量使之更加符合译语的规范。因此,译文中被字句使用下降的趋势持续到40年代末期,直至使用频率基本上与目标语原创一致。而目标语原创文学作家,大多都受到翻译的影响。即模仿或复制翻译中的表达形式。

翻译过程中,如果译文中被字句使用的少,表明译者有可能更注重目标语原创的写作规范,尽量与目标语原创的写作规范一致;反之,则表明译者有可能更注重英语原创的规范,更倾向忠实于原文,注重忠实翻译。翻译是新兴语言方式的试验田,但新兴语言方式是否能够成功,还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大众是否接受它。

五、结 论

本文主要考察了20世纪前半叶被字句在翻译文本和汉语原创文本中的使用情况,通过考察,发现:(1)总体上,译文中被字句呈下降趋势。表明双语使用者,既引进创新的表达方式,又尽力促使译文更加符合目标语原创语言的规范。(2)汉语原创中被字句先升高,后降低。表明创作中,原创作家在符合目标语原创写作规范的基础上,不断复制译文中创新、高频出现的表达方式。

五四时期,目标语原创语言汉语白话文处于一个特殊时期,即初步形成和快速发展时期,翻译的作用更加凸显。同时,20世纪前半叶,正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翻译就更值得关注。在现代汉语的初步形成过程中,翻译起了诱导作用,引进了新的语言形式。尤其是在频率的使用上,汉语原创作家复制了译文中被字句的使用频率,在原创文学中进一步促进了它的使用和发展。本研究验证了House\[31\]、Neumann\[32\]等的观点,翻译在目标语原创语言的发展变化中,起着通道(Gateway)的作用。本研究仅限于20世纪前半叶的文学文本,其他阶段的其他文体的语料还有待进一步考察。

参考文献:

[1] Heine,B.,T.Kuteva.Language Contact and Grammatical Change\[M\].Cambridge Univ.Pr.,2005.

\[2\] Thomason,S.G.,T.Kaufman.Language Contact,Creolization,and Genetic Linguistics\[M\].Univ.of California Pr. on Demand.1991.

\[3\] Weinreich,U.Languages in Contact,Findings and Problems\[M\].NY.1953.

\[4\] Kranich,S.,V.Becher,S.Hder,J.House.Multilingual Discourse Production\[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Co.2011.

\[5\] Koller,W.bersetzungen ins Deutsche und ihre Bedeutung für die deutsche Sprachgeschichte\[A\].In W.Besch,A.Betten,O.Reichmann,S.Sonderegger (eds.).Sprachgeschichte:Ein Handbuch zur 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Sprache und ihrer Erforschung(pp.112-129)\[C\].Berlin:Mouton de Gruyter,2000.

\[6\] Becher,V.,J.House,S.Kranich.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of communicative norms through language contact in translation\[A\].In K.Braunmuler,J.House(eds.).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in Language Contact situations(pp.125-151)\[C\].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9.

\[7\] Baumgarten,N.The Secret Agent:Film Dubbing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on German Communicative Preferences.Towards a Model for the Analysis of Language use in Visual Media\[D\].Unpublished PhD Thesis,Hamburg:University of Hamburg,2005.

\[8\] Baumgarten,N.,D. zetin.Linguistic variation through language contact in translation\[A\].In P.Siemund,N.Kintana(eds.).Language Contact and Contact Languages(pp.293-316)\[C\].John Benjamins Pub.Co.,2008.

\[9\] Mohamed,A.M.A Comparative Study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from Arabic into English and French\[D\].Unpublished PhD Thesis,University Sains Malaysia,2006.

\[10\]House,J.Moving 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s in translation a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In K.Bührig,J.House.D.T.Thije(eds.).Translational Action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pp 7-39)\[C\].Manchester:St Jerome.2009.

\[11\]Steiner,E.Empirical studies of translations as a mode of language contact\[A\].In P.Siemund,N.Kintana(eds.).Language Contact and Contact Languages(pp.317-346)\[C\].John Benjamins Pub.Co.,2008.

\[12\]Braunmüller,K.,J.House.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in Language Contact Situations(Vol.8)\[C\].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9.

\[13\]McLaughlin,M.Syntactic Borrowing in Contemporary French:A Linguistic Analysis of News Translation\[M\].Oxford:Legenda,2011.

\[14\]Amouzadeh,M.,J.House.Translation as a language contact phenomenon:The case of English and Persian passives\[J\].Languages in Contrast,2010,(1).

\[15\].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C\].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6.

\[16\]Carroll,L.爱丽丝漫游奇境记\[M\].赵元任,译.商务印书馆,1922.

\[17\]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18\]谢耀基.汉语语法欧化综述\[J\].语文研究,2001,(001).

\[19\]Kubler,C.C.A Study of Europeanized Grammar in Modern Written Chinese\[M\].Student Book Co.,1985.

\[20\]McEnery,T.,P.Xiao.Passive constructions in English and Chinese\[J\].Language in Contrast,2006,(1).

\[21\]贺阳.现代汉语欧化语法现象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2\]胡显耀,曾佳.翻译小说“被”字句的频率、结构及语义韵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3).

\[23\]王克非.近代翻译对汉语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6).

\[24\]Johanson,L.Codecopying in immigrant Turkish\[A\].In G.Extra,L.Verhoeven (eds.).Immigrant Languages in Europe (pp.197-221)\[C\].Clevedon,UK:Multilingual Matters,1993.

\[25\]Johanson,L.Framechanging codecopying in immigrant varieties\[A\].In G.Extra,L.Verhoeven(eds.).Bilingualism and Migration(pp.247-260)\[C\].Walter de Gruyter,1999.

\[26\]Johanson,L.Contactinduced change in a codecopying framework\[J\].Contributions to the Sociology Language,2002,(86).

\[27\]Johanson,L.Remodeling grammar \[A\].In P.Siemund,N.Kintana(eds.).Language Contact and Contact Languages(pp.61-80)\[C\].John Benjamins Pub.Co.,2008.

\[28\]Lindquist,H.Corpus Linguistics and the Description of English\[M\].Edinburgh Univ.Pr.,2009.

\[29\]Leech,G.,M.Hundt,C.Mair,N.Smith.Change in Contemporary English:A Grammatical Study\[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

\[30\]Quirk,R.,S.Greenbaum,G.Leech,J.Svartvik.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Pearson Education India,1985.

\[31\]House,J.Linking constructions in English and German translated and original text\[A\].In S.Kranich,V.Becher,S.Hder,J.House(eds).Multilingual Discourse Production: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 Perspectives (pp.163-181)\[C\].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Co.,2011.

\[32\]Neumann,S.Assessing the impact of translations on EnglishGerman language contact\[A\].In S.Kranich,V.Becher,S.Hder,J.House(eds).Multilingual Discourse Production: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 Perspectives(pp.233-255)\[C\].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Co.,2011.

(责任编辑 燕 祥)第12卷第3期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12 No3

篇2

我国高校园林专业教育由于地域环境不同、专业承办基础不同、专业特色呈现角度不同,美术教育在其中面临的问题是不完全一样的,美术教育教学模式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不完全一样的。从全国范围内研究园林美术教育,应该从处于不同阶段上的地区出发,来研究地区之间推进园林美术教育模式规范化的进程。深刻研究教育模式的内涵、个性化、特色化、实用性,对于正确把握创建工作的方向有重大意义。

高校园林专业大体由设计与植物两个平台共同组成,美术教育的完善与否决定了园林专业学生基础奠定的牢固性,更决定了园林设计专业学生对今后课程的理解吸收程度。如何在旧有美术教育相对薄弱的基础上,以教育现代化为着眼点,提升管理水平、提升教师素质,改善教育教学手段,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进步,体现个性,彰显特色,为园林设计课程的连贯支撑性,为园林设计专业学生设计思维更准确有利的表现奠定扎实基础。

对于美术教育现代化的个性化、特色化和实用性的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相互联系着的几个方面,第一,美术教育教学模式体系的内涵、特征与美术教学研究的相关理论;第二,美术教育模式个性化的含义、园林专业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如何体现个性化;第三,美术教育模式特色化的含义,园林专业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形成特色;第四,美术教育模式实用性的含义,园林专业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如何体现实用性与实效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美术教育获得了飞速的发展,美术教育模式的现代化在新世纪自然就成了教育发展所追求的新的目标。我们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学习专家、领导的相关讲话,得出了园林设计专业中美术教育新模式现的内涵与特征――

美术教育的内涵体现于,美术教育模式的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教育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所达到的一种新的教育形态,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现实转化,是包括教育思想、教育手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在内的教育整体转换和全面进步的过程。美术教育的核心是人素质的全面提升。所以,美术教育模式现代化也可以界定为教育生产力(教育的物质基础与发展水平)、教育制度体系(教育的组织方式、教师组成、授课形式、结构系统及运行机制)、教育思想观念这些因素的变化与逐步现代化教学模式的过程。

美术教育模式新的特征从八方面逐渐显现与渗透出来,第一,美术教育的广泛性与深入性,或者说美术教育在相关专业中的受重视程度。具体到现在来讲,就是要高度重视美术在园林当中的基础性学科作用,同时要走逐步发展的道路。教育要有广泛性,满足广大非艺术类学生的教育的要求,当前首先要巩固现有教育的成果。第二,美术教育的终身性。美术教育不应只局限于学校,局限于课堂,它也包括学校以外的教育,包括周围环境的熏陶。我们要建立一个随时随地终身的美术教育体系。对终身教育最重要的理解是,在学校要给学生打好终身学习的基础;在学校教育以后,才有把握继续学习的能力。第三,美术教育的实践性。如果说传统教育与生产劳动是相脱离的,学校是孤立于社会以外的,那么现代教育则是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与社会有广泛联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最普遍的规律,最基本的特征。所以,推进和实现美术教育现代化,要加强美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即美术教育要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与国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第四,美术教育的个性化。个性的核心是创造性。现在美术界有一种误区,把个性理解为“特长”,认为全面发展加特长,就是教育的个性化。特长实际上是一种技能,如果没有创造性,那么他的特长也很难发挥出更高水平。创造性表现在,能够独立思考,能够提出不同的见解。知识并不等于智慧,知识变成智慧,智慧里面就有创造性。创造性是人的本性,不是少数人的专利,所有的人都有创造的潜力。第五,美术教育要多样化。多样化指教育手段的多样化,美术教育作为园林设计的基础学科教学方向要多样化,这种多样化并不仅仅指一个概念性的数据,而是高等教育院校根据专业特色采取的有针对性的、多样化的手段。社会的发展越是现代化,越是需要多样化的手段去面对,越是渴求多样化的人才。第六,美术教育要信息化。主要是要运用信息技术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美术教育也应该与其他学科取长补短,教育要信息化,不是简单地把课堂搬个家,而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教育资源(教师、学生、教材、方法)配置更优化,使得我们教育教学过程更高效。第七,美术教育的国际化。园林设计本身就是国际化的、美术教育更需要国内外互相的学习。现在的事实是,一个国家的教育改革可以很快传遍全世界,所以我们不能闭关自守。当今,我国的教育与世界各国的教育联系将更密切。第八,美术教育的科学性。教育决策、教育行为都要有科学的依据。教育行为越来越依据科学研究的成果,而不是单纯地凭经验。现代美术教育实践是科学的行为,是理性的行为。

篇3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会计;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194-02

基础会计课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理论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以致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要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但我们目前的条件状况却并没有使其有发挥的余地,这在客观上限制了学生对它的巩固和提高。因此,作为教师就要在日常授课中注意多加强实践的训练,使学生学会思维方式,接受会计知识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形成习惯,这对他们会计课的进步是大有裨益的。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学与教育的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化科技成果和系统科学的观点与方法探求提高教育、教学效益的手段(如教学媒体,学习资源,传播手段与方法)和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理论与实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情感是学生学习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也不是主观的东西,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过程。”学习者要真正学到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其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协商、交流、合作和本人进行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情境”、“合作”、“学习”、“有意义建构”是环境中的四个要素。现代教育技术的许多特性,完全适合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这为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育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特定环境设计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实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课堂教学正在发生根本的变革,不仅媒体的使用率大大提高,而且媒体运用的设计思想也有了根本的转变。把现代教育技术普遍应用于课程改革之中,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率,而且也促进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基于以上的理论,我尝试在基础会计的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在讲解含义的时候采用,使学生对关键词一目了然

在基础会计课程中,含义占了整本书的一半以上。如何让学生对含义全盘掌握,以前我们可能更注重的是“说”,但现在我们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来“看”。例如在新授“财产清查”这一含义时,学生普遍反映该含义太长,且不好记,很难一字一句把它背下来。我就在电脑上把这个含义打出来,“财产清查:是指企业、行政事业单位通过本单位各项财产物资、现金的实地盘点,以及对银行存款、债权债务等往来款项的核对,查明某一时点的实际结存数与账面余额数是否相符,即账实是否相符。”同时用不同颜色突出关键词。该含义的关键词为“现金,盘点,银行存款,核对,某一时点,账存数,实存数,相符”。在上课的时候,我先点出这个含义,出来的是两种不同颜色的文字。这样,学生对这个含义中的关键词可以比较直观地掌握。然后,我再隐藏其他文字,只留关键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组织这个含义。实践下来,大部分学生都能用自己的话把整个含义的要点完整地说出来,取得了预期的效果。通过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使学生能把冗长的含义抓重点记下来,既提高了效率,又加深了印象,学生们都反映很欢迎这样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在讲解凭证、账簿时采用,可以加强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

众所周知,基础会计中的凭证、账簿章节理论性强,可操作性也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教学只是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学”的模式,学生只能凭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来了解凭证、账簿的登记步骤,难以直观地掌握。如果通过现代化教育手段,其效果就大不一样了。例如,为了讲解好账簿的登记这一章节,我花了两个晚上做好了多媒体课件。运用了“Power point”,对账簿上数字的登入做了很多的预设动画效果,有飞入、空投、打字机等,同时,还对每个数字的登记通过设置文本框,设定了先后顺序,目的是把枯燥的账簿登记工作变得有意思,让学生能在兴趣中学到新的知识。在实际上课时,我运用这一课件,对总账的登记作了详细的阐述。学生通过我演示的多媒体课件,知道了总账登记的具体步骤,即先登记期初余额,然后登记本期发生额,而且对账簿中各个数字的登记顺序也有了清楚的了解,对各个数字的出处也一览无余。在接下来的实践操作中,学生们对专业技能的掌握更趋完善。

再如,在对外公开课讲授“错账更正方法”一节时,我同样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个课件中,我准备了大量的凭证、账簿,运用文字和图表相结合的方式,把每个表格中的数字都设置了文本框,动画效果,并且还用到了超级链接,还用到了幻灯片具体切换方式,有盒状展开、水平百叶窗、横向棋盘式等,让学生对三种错账更正的方法,特别是红字更正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如果用以前的教法,对这一节的内容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完成是绝对不可能的。但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这节课的容量大大增加。在一节课的时间里,我不仅完成了对三种方法适用范围的介绍,还详细讲解了三种方法的具体做法。并且从学生的反映来看,他们没有感到来不及接受,都对本节课的内容理解透彻了。在接下来的课堂练习中,学生大多都能正确地运用错账更正方法来更正错账,提高了他们的技能,为他们以后踏上社会奠定了基础。从课堂反应来看,看到数字飞来飞去,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使整节课一气呵成。在接下来的评课中,很多听课老师都肯定了现代教育技术在会计学中的运用,纷纷觉得受益匪浅,使我更坚定了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信心。

三、在课堂小结中采用,可以让学生对整节课的内容进行巩固

在以前的基础会计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忽视课堂小结的重要性。有很多教师基本上是上到哪儿,就教到哪儿,铃声响了就结束,使整节课有头无尾。还有一些教师认识到了课堂小结的重要性,但通过口头表达,往往起不到较直观的作用。我同样尝试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巩固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还是举一个“错账更正方法”这节课的例子。在讲完了这节课的内容和学生课堂练习后,我要和学生一起来进行课堂的小结。我通过三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学生开始总结,在电脑上显示出了这样的图示:

凭证未错,纯账错文字、科目或数字错画线更正法

凭证错,导致账错证上文字或科目错红字更正法

凭证错,导致账错证上数字错多记红字更正法

凭证错,导致账错证上数字错少记补充登记法

篇4

关键词: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培养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是衡量工艺美术教育的一个核心标准,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提高需要经过不断地促进与培养。审美是工艺美术教育的一个核心思想内容,是工艺美术教育发展的一个高层次标准。如何评价和判断工艺美术教育的审美素质与价值内涵需要不断提高教育水平,加强学生对工艺美术的认知与理解。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需要多种途径,其一是加强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的课程安排。审美课程是最为基础的理论课程,通过沟通理解审美能力,加强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统筹与安排,才能够不断提升工艺美术教育的素质能力。其二是加强工艺美术实践教育中的理论指导。实践教育离不开理论指导,尽管当今工艺美术多为实践操作式的指导,但是缺少理论指引灵魂的实践操作仅为简单的重复和模仿,并不具备更多的艺术价值和艺术含义。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实际上多为工艺美术教育审美能力的提高。

1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的含义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审的是工艺美术自身,美化的工艺美术作品自身。审美的含义在工艺美术这样的艺术环节当中依然是重要的,依然是停留在审美素质上的。工艺美术教育审美实际上是一个动词,工艺美术教育的实施者是教师、艺术家。如何使工艺美术学习者和欣赏者体会到工艺美术的美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比如手工制作的饰品,不论采用的机械有多少,其原始内涵中保留的手工痕迹已经手工程序都会让饰品具有十分特别的粗糙质感,这种质感实际上是手工制作保留下来的一个重要审美内容;再比如当今的壁毯设计,完全的在网络图片库寻找基础素材,然后通过将基础素材加工,找到工厂进行壁毯编织,试问这样的壁毯即便是机器制作效果再好,图片再精美,整个制作过程却没有任何的人工痕迹,这样还能够叫作工艺吗?显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样的壁毯依然属于工艺,但是这样的工艺如何展现和表达审美价值,我们就需要认真地去诠释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的内涵。其基本出发点应该具备三个方面:一是工艺美术的价值;二是工艺美术的艺术美感;三是工艺美术的创作美感,三者缺一不可,才能够完全构筑起工艺美术教育的审美内涵。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的含义往往还说明了工艺美术教育充斥着诸多美学的探讨,正如上述我们在壁毯工艺的实例中所列举的那样,在壁毯完全的电脑和工厂处理下,这样的壁毯美在何处,可能要从工艺美术教育中的理论审美来探讨,也就是现代化的壁毯装饰性。从装饰性看工艺美术的审美,需要架构在工艺美术教育的点滴基础之上,在工艺美术教育的具体外物叠加上,认可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的种种内在表现和处理的相应过程与机遇,我们认为工艺美术教育审美也要充分体现出这方面的感念和意义,其中既包括工艺美术的基础观点也包括工艺美术的全称跟踪式美学含义,让审美与装饰结合到一起,即把现代的工艺美术与现代的装饰结合起来看,才能够具备现代派系下的审美。

2工艺美术审美素质的内涵

工艺美术审美的素质体现在三个方面,对工艺技艺的审美素质、对艺术价值的审美素质、对艺术美学的审美理念。所谓的工艺美术实际上是从传统手工工艺发展而来,现代依然还能够完全保留,并且突破现代化的阻滞的是西方的皮革工匠以及金属工艺匠人。这些匠人的工艺基本上都是手工的,甚至一些专业的器具也是手工的,这就构成了纯手工的传统技艺,实际上这样的技艺在传统中国工艺美术当中也是比比皆是。只不过因为失去了传统工艺创作的土壤,在现代化过程中无法在市场经济中获得认同,故而失去了前进的价值和能力,也就逐渐地消失在现代化的发展当中,但是我们依然希望能够在现代的工艺美术中找到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各种价值存在和价值感。现代化是从西方延续发展而来,所以现代工艺美术对于西方世界来说,没有任何的违和感,甚至完全是一脉相承,如德国的木工工具和铁匠工具,其专业的工艺工具制造实际上本身就是工艺美术的一种延伸,自身也是工艺美术的代表。我们从传统工艺美术的境界中推断出工艺美术的特征,实际上就是要从这些基础要素出发来判断当代工艺美术在教育中应该具备哪些必不可少的素质,那么刚刚论述的这段认知论实际上就是工艺美术审美素质的一个体现,如果不能够对现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历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那么我们也就不可能完全将这些工艺美术的技艺内容包含着去看、包容着去看整个历史过程,也就不可能把握当代,知道现代的美从何来,如何去理解和把握美。工艺审美的素质是可以看出工艺美术的各种基础内容的,也就是从自身来看待工艺美术的发展,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实践当中所遇到的各种工艺案例,在大量的专业积累下才能够形成和培育出一个具备发现美的双眼。我们看待这样的工艺美术,从工艺的细节,如切割、抛光、纹路、用料、细节设计等等各种细节的元素都说明了工艺美术审美的具体内容需要从自身来看,需要把握好自身的种种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重要性在于引导我们把握工艺美术本身所存在的价值体系,在这些我们认可的价值体系中,如何判断工艺属性的内涵,把握其深刻的事物本质,实际上是在不断地推动价值审美观念提升的重要方式。观念的不断攒机,实际上是在重重内涵方式认可的前提下,我们认为把握价值审美的关键要素在于把握住工艺美术的价值核心,并不是现代化的市场经济要求,而是纯粹的艺术追求和人文价值,这是我们所需要衡量和权衡的重要发展点。

3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在明确了审美的内涵以及审美素质的提升两部分重要前提内容后,我们才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提升的路径。这其中包括工艺美术审美思想的提升,一个用煤气炉废物制作的烤箱,通过焊接把手制作金属支架,其涵盖的内容肯定是美术价值的一种极端体现。在工艺美术教育的审美素质培养体系中,我们会不断加深对这种能力的培养,是基于美学审美素质上的价值再创造,没有基本的价值创造也就不会存在基础的教育素质培养体系,建构这样的体系需要全面的,从理论铺垫,再到艺术实践,真正能够让人体会到的是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不断提升,其价值基础来源于审美素质全方位的能动性。所以,我们的结论是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根本上是深厚理论基础的铺垫,全面实践下的创新思维推动,最终通过不断地利用审美能力的有力促进和提升,带动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全面培养。这也是我们强化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培养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陈启雷.论民间工艺美术的审美功效[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3.

[2]徐丽云.论传统工艺美术对当下地域性居民审美意向建构对策——以芜湖铁画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5:76.

篇5

关键词 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多维价值;“二元”结构;“三元”结构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34-0061-05

一、职业教育治理的多维价值

职业教育治理是一个多元主体共治的过程,强调政府、学校、社会等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形成一个多元化的治理格局[1]。职业教育治理价值为职业教育多元主体共治提供了方向和指针,科学的价值导向能够有效化解各主体在职业教育治理过程中所产生的疑惑、迷茫和失落等问题,通过治理价值的疏导使各主体获得归宿感、认同感和方向感。职业教育治理蕴含着多层价值维度,主要包括主体价值、底线价值和终极价值三个层面。

(一)主体价值: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在《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教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职业教育作为职业导向性较强的教育类型,其产生的根源在于社会劳动分工,由劳动分工所带来的专业职业教育对受教育主体具有职业定向影响,容易导致个人的片面发展,最终产生“劳动异化”,这有悖于教育实现人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通过对职业教育治理活动和行为进行引导,最大化地消解受教育者的“劳动异化”现象,同时,要求职业教育治理行为必须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着力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多元化发展。因此,职业教育治理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动力源泉,职业教育治理的目标之一就是对人的教育权利诉求作出回应,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鼓励多元成才,为学习者的未来发展提供充足的可持续发展空间。

教育自由是每个公民所应享受的权利,教育应当是一个自由的教育[2]。职业教育治理要主动承担起维护受教育者选择自由权、表达自由权、学习自由权等的责任,充分发挥学习者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职业教育治理除了维护受教育者的教育参与自由权之外,还应担负起实现职业教育治理主体的发展自由,发挥职业教育治理的民主活力,尤其要充分维护弱势主体在多元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中的利益诉求表达、决策参与和监督权的行使。这样不仅可以实现职业教育治理自由,同时还能有效规范教育行政行为,防范教育行政权错位、失位和越位现象的发生。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处于一种非均衡、粗放式的发展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育文化权利发展与社会大众日益增长的全面利益需求相脱节,不利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鉴于此,应通过探索集约型、均衡式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革新职业教育治理理念,以服务于社会大众的全面利益诉求为己任,提升劳动者的人力资源水平,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底线价值: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效率,构建职业教育新秩序

提高职业教育发展效率是职业教育治理关注的永恒主题,职业教育发展效率即职业教育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在职业教育资源一定的情况下,对其进行科学治理能够实现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职业教育运行效率的提升,从而达到更好的产出效果。同时,构建职业教育新秩序也是职业教育的底线价值之一,职业教育新秩序是对传统职业教育活动或行为的任意性、偶然性、情绪化的超越和否定,也是对职业教育管理活动和运作模式进行科学规划所达到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一般来说,教育效率和教育秩序在语义层面具有价值中立性,在不同语境下所表达的含义有所不同,既有正向含义,也有负向含义。职业教育治理所追求的教育效率和教育新秩序无疑是一种正向化的含义,职业教育治理本身就是一种多元化治理,强调多主体参与决策管理,治理过程重视民主化氛围的营造,使教育决策更加科学,正向的教育效率和教育秩序更容易达到。从另一个视角来看,治理本身也是一个权力分化的过程,职业教育多元主体参与治理虽然达到了对教育行政权的分化,但分权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管理行为的低效,甚至陷入一种无序化状态,尤其在职业教育治理体系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表现得最为明显。职业教育治理涉及到民主与效率、秩序的关系,职业教育治理是教育民主管理的重要表达形式,共同治理与民主管理需要更多的沟通、协商,相较而言,耗时较长,决策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效率损失,远不如个人决策来得快,但民主是一种制度化、理性化的纠错机制,其有助于科学决策的达成和实施,为教育发展带来“长期效率”。因此,维持职业教育发展效率、建立新的教育秩序是职业教育治理必须遵守的价值底线。

(三)终极价值:实现教育的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本质所在,也是现代职业教育治理的终极目标[3]。通过职业教育治理以提高职业教育效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促进教育公平中的应有效用。职业教育效能的高低主要以职业教育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程度作为衡量标准,现代职业教育要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并紧紧围绕这两大发展目标开展教育活动,切实发挥其在促进受教育者个人发展、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方面的独特优势,在提升受教个人素养和水平的同时,进一步促进社会发展。

教育公平是时展赋予职业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平等地接受教育是现代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职业教育治理的终极价值就是实现教育公平。职业教育为擅长技能操作,动手能力较强的个体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体现出教育的公平性价值。同时,职业教育并非会对劳动者的社会阶层产生固化作用,而是能够有效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了很好的技能获得和利益表达平台。相比而言,职业教育比其他教育类型更多地担负起社会“拖底”责任[4],实现受教育者“体面就业”、“体面生活”是职业教育重要任务之一,其可以让职业技能人才通过接受更高层次和质量的职业教育,获得职业晋升的空间,促进底层劳动者向社会上层流动,进一步发挥在促进平等性公平、差异性公平、补偿性公平中的作用。

二、职业教育治理的原则指向

(一)本土治理原则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条件、文化环境不同,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各有差异,因此,职业教育治理所采取的措施和政策倾向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职业教育治理应做到因地制宜。在我国职业教育治理过程中,应紧密围绕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和现状,充分考虑到我国经济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文化环境,在遵循本土化原则的基础上,采取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治理行为和举措,以促进我国职业教育治理实践的深入开展。一是应立足于我国具体国情,在治理中有选择地借鉴西方治理理论,通过职业教育治理实践的深入开展,形成具有本土化的职业教育治理模式;二是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积极推进我国职业教育学科研究的本土化,形成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相匹配的教育治理理论;三是针对我国区域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在治理实践中应充分尊重各个区域的文化特点和经济发展现状,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职业教育治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总之,职业教育治理应以本土化原则为本,坚持治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具有我国自身特点的职业教育治理模式。

(二)权责明确与权力多元化制衡原则

在职业教育发展中,权责不清会导致权力的越位、错位甚至缺位现象,权责明确是职业教育治理的基本要求。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要求政府要实现职能转型,由过去扮演“全能型”角色向“服务型”角色转变[5],在职能范围上也要由传统的“全能主义”转向现代的“有限主义”。职业教育治理要正确地处理好纵向和横向两种权力,在纵向权力上要明确各个层级部门的权力边界和职责范围,避免各层级部门的权责混乱;与纵向权力强调层级相比,职业教育横向权力比较注重主体性,主要是指职业教育权在政府、学校、社会等不同主体之间的分配,明确职业教育的横向权力分配要求各主体明确自身的权力性质和作用对象、范围,以免教育权力在不同主体之间出现滥用或缺位等问题。坚持权责明确原则是职业教育“管”“办”“评”相分离的必然要求,在权力导向上,政府要发挥好宏观调控职能,而学校、社会要在职业教育的微观调控和监督评价中履行好其应有的职责,以促进职业教育的科学治理。

在明晰各个主体权责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权力的效用,需要形成权力的多元化制衡机制。权力多元化制衡是实现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想实现职业教育权在政府、学校、社会等主体之间合理配置,必须构建一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权力运行机制。一方面,权力相互依赖能够更好地促进多元主体在职业教育治理中的协作配合,发挥各主体在职业教育治理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权利相互制约能够对各主体的行为起到规范作用,在职业教育治理中达到一种权力平衡,实现职业教育治理效率的“帕累托最优”。在传统职业教育管理模式中,政府处于权力的中心,独揽职业教育管理的决策权,学校、社会处于一种无条件服从状态,政府与学校、社会的关系主要是单一指令性的支配关系,职业教育治理的提出,正是要打破这种畸形关系,形成职业教育的多元化共治格局。在现代职业教育治理理念主导下,职业教育治理要求遵守权力的多元化制衡原则,必须打破政府对教育权的一元垄断地位,实现职业教育权力配置的多元化,同时,还要保障职业教育资源供给、生产与监督相分离,在多元治理主体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依赖、相互制衡的关系,从而避免权力过度膨胀所导致的权力失衡、教育治理失效等问题的发生。

(三)权责非线性转移与权力重心适度下移原则

权责非线性转移是职业教育治理过程中必须遵守的重要原则之一,也是处理职业教育权力分配、权责转移关系的根本性原则。充分认识权责非线性转移原则,必须明确职业教育治理权的得失关系并非简单的“政失即校得”、“政失即社得”或“校社失即政得”的直线对应关系,也不是“权随责走”或“责随权走”的线性关联关系。遵守权力非线性转移的重要支点是在职业教育治理权责分配过程中打破简单的线性对应权力关系观,明确职业教育治理权在政府、学校和社会等主体之间的分配中还存在着一种中间要素,对各主体的权力进行着调节。权力的“得”与“失”并不是一种线性关系,即教育权力获得者并不一定与教育权力失去者存在直线对应关系,职业教育由“一元”管理走向“多元”治理必然会对政府的教育权力产生分化,政府的权力并不是完全下放给职业院校,而是部分下放给社会主体,如对职业院校办学的监督权可以由社会专业组织执行。同时,权责非线性转移并非意味着职业教育权力转出主体在权力转移以后就可以免去相应责任,尤其是对政府而言,权力下放并非是责任的下放,政府向学校、社会分享职业教育管理权力,但却不能向各主体转移其作为公共教育主要供给者的责任。

教育权力适度下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在不同阶段政府对教育权力的集中度也应不同,政府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教育发展水平作出适度调整,在社会发展和教育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政府对教育权的集中度较高,有利于对教育资源的统一调配和管理,发挥教育应有的优势。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越来越高,学校、社会对教育治理权的渴求日益强烈,政府对教育权力下放和权力重心下移成为必然趋势。面对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政府应逐步加大对学校、社会等主体职业教育权力重心下移,提高职业院校自身的自主办学和管理权限,加大职业教育管理权力在社会方面的配比,为社会参与职业教育治理提供充足的空间,充分发挥社会在职业教育治理中的监督和中介作用。

三、职业教育治理的未来发展路向――实现治理现代化

(一)职业教育治理法律现代化:做好法律建设的“立”与“破”

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法律体系,为职业教育治理提供法律依据和支持,依法治理是职业教育治理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6],而健全的法律体系是职业教育法治化的基础。一方面,加快完善教育法律法规,能够为职业教育治理行为和活动提供合法化基础,保障职业教育治理的效率和威严;另一方面,完善的法律保障,能够更好地激发职业教育多元化治理主体的能动性,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让渡必要的空间。当前,我国教育法治化建设较为缓慢,难以跟上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需要,尤其在职业教育法律建设上表现得更加突出,一是职业教育立法较为分散,主要表现在地方立法较多,遍地开花现象严重,导致职业教育法律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不足;二是有关职业教育立法、执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活动还未形成科学的制度规范,职业教育法制运行机制尚未建立等。针对这一现实状况,为实现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必须加快完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在职业教育法律建设上适时做到“破”与“立”。“破”主要指打破旧有落后的法律法规束缚,对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法规及时进行更新、修订或删除。“立”强调新法条、规章的编纂与实施,特别是围绕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要求,适时将那些已经经过实践检验的较为成熟的职业教育治理制度、政策、文件上升为教育法律,为职业教育治理提供坚实完善的法律后盾。同时,还要根据不同职业教育治理主体的特点、任务、要求,建立健全规范各个治理主体行为的法律体系,进一步明确各治理主体之间的权责关系,为职业教育多元治理主体之间互动、协作、沟通关系的建立和维系提供法律制度支持。

(二)职业教育治理结构现代化:由“二元”向“三元”结构转变

自亚当・斯密强调发挥市场这双“无形之手”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以来,以“政府、市场”为主导的“二元”结构范式引领了西方国家的政治统治框架[7]。随着20世纪80年代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的兴起与发展,为政府的政治统治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管理范式,以“政府、市场、社会”为主导的“三元”治理结构初现雏形,有效解决了单一依靠传统国家管理、市场调节所导致的政府失灵、市场失灵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在治理方式上由传统的政府“一元”管理向“政府、市场”二元结构治理转变。职业教育治理走向现代化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在职业教育治理方式上需要由过去的“政府垄断”发展到现代的“多元主体协同”。根据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必须对政府的职业教育治理权力和职能进行重新配置,在治理理论指导下,实现政府从“政府垄断”向“政府主导”的治理职能转型,打破垄断,在发挥政府在职业教育治理中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职能的基础上,引入市场竞争和社会多主体参与,实现政府与市场、社会的有机结合,从“碎片化”的政府垄断模式转变为网络型多元治理模式。

治理结构现代化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构成要件[8],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治理结构现代化必须按照“多一些治理、少一些统治”的思路开展,在职业教育治理范式上由“政府、市场”为首的“二元”结构转向“政府、市场、社会”共同治理的“三元”治理结构。构建职业教育“三元”治理结构要注意合理运用各方之力,发挥各个主体的最大化优势。首先,促进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必须合理运用政府之“力”。面对当前政府在职业教育治理中存在“拉力”、“阻力”过大,对职业院校自主办学行政化干预过强的现状,必须重构政府的职能权限,合理运用政府之“力”,通过政策引导,制定实施旨在引领职业教育发展的教育政策,变“拉力”、“阻力”为“推力”、“引力”,为推进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其次,促进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必须有效凝聚社会之“力”。社会参与是推动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职业教育治理要求职业院校要主动面向社会、融入社会,积极吸纳社会主体的参与,这也是促进职业院校由封闭管理走向开放治理的必由之路。第三,有效整合职业院校内部资源,提升职业院校自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形成治理“合力”。职业院校内部治理结构和状况对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实现产生直观影响,深化职业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调整职业院校内部组织结构和管理运行机制,充分调动职业院校治理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达到在职业教育治理中的集合效应。民主化作为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指向,保障广大师生参与职业院校治理不仅是民主化的重要体现,更是推进职业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要求,因此,培养师生共同参与学校治理的意识和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职业教育治理模式现代化:“管”“办”“评”相分离

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离不开多方主体的协助和配合,需要厘清各主体在职业教育治理中的权责关系,积极探索“管”“办”“评”相分离的职业教育治理模式[9],促进职业教育治理向现代化转向。政府作为职业院校的主办者,需要由过去的微观直接管理走向间接宏观治理,治理重心应放在职业教育相关的政策法律建设上,同时,还要履行起监督职业院校办学行为,为职业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等重任。职业院校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执行主体,应落实好自主办学定位,做好发展规划,实现独立自主发展。社会专业组织作为“评”的主体,应发挥出职业教育评估中的作用。总之,“管”“办”“评”相分离是职业教育治理走向专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各主体在职业教育治理中各司其职,切实做到“不越位”、“不缺位”,共同为实现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这一共同目标努力奋进。

首先,政府在职业教育管理中应扮演好“掌舵者”角色,掌握好管理的“度”。“掌舵者”角色要求政府应主动承担起在职业教育治理中的“指挥者”、“教练员”职责,负责制定和完善职业教育相关的政策制度,指导和监督各方职业教育治理主体的行为,充分发挥在职业教育治理中的宏观调节作用,更好地引领职业教育发展。其次,职业院校要不断强化办学自主性,提高“办”的特色和水平。当前“管”“办”“评”相分离的教育治理模式改革,为学校的自主办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职业院校应抓住改革机遇,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利用教育行政部门所下放的权力,消除对教育行政机构的习惯性依赖,提高自主办学意识和学校领导者的院校治理水平,进一步激发学校的创造活力,促进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最后,发挥社会组织在职业教育评估中的专业优势,提升“评”的科学性和透明度。与政府相比,社会专业评估组织不仅相对专业,而且作为第三方机构独立性较强,对职业院校的评估也更为客观、科学。因此,应积极探索以非政府组织为首的社会专业评估结构作为教育评价的主体,政府应积极向社会专业组织授权,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治理的“管”“办”“评”相分离,由过去政府主导下教育评价向由政府、社会专业组织、公众等多主体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转变,使社会专业组织和公众真正享有并掌握教育评价权和监督权,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治理的民主化进程,最终实现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

参 考 文 献

[1]关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现代性”辨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4(11):25-28.

[2]王彩波,陈亮.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素及其表征――基于“价值多维性―主体层次性―方法复合性”的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5(4):113-120.

[3]褚宏启.教育治理:以共治求善治[J].教育研究,2014(10):4-11.

[4]杨清.区域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内涵、原则与路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5):131-136.

[5]王珊,苏君阳.走向现代教育治理的教育管理权力重构[J].现代教育管理,2015(5):27-31.

[6]张建.教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标准、困境及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4(9):27-33.

[7]范逢春.国家治理现代化:逻辑意蕴、价值维度与实践向度[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86-94.

篇6

关键词:师范教育;现代化;就业市场化

一、推进师范教育现代化的意义

实现师范教育现代化,需要借鉴前人,继承优良。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立足于中国国情,吸取中外有益的经验,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的师范教育理论,从办学方向到培养目标,从教育内容到教学方法,从教材教法到培养途径,从普通师范到幼儿师范、职业师范,都作了全面论述。它所涉及的很多问题,也是今天师范教育现代化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学习和研究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对于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师范教育体系,推进师范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师范教育现代化的措施

1.建立全方位师范教育培养体系,使师范教育结构多元化

陶行知的广义师范教育思想对师范教育的办学方向、教育功能、结构模式、培养目标、教学机制、管理体制等都赋予了广泛的含义:一是确立面向大教育的师范教育办学方向。陶行知主张师范教育必须面向全部学制的要求。全部学制包括各级各类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这样的教育体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文素质的提高,逐步从小教育转变为大教育。大教育也就是陶行知所讲的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二是全方位的师范教育功能。广义师范教育强调培养训练教育行政人员、各种指导员、各种学校校长和职员;不仅要有学历教育,而且要有岗位培训,等等。总之,“教育界要什么人才,就该培养什么人才”。三是多元化的师范教育结构。陶行知设计的师范教育结构模式是立体交叉、纵横沟通、灵活多样、正规化和机动性相结合的。

2.全面审视师范教育的重要作用,实现教师职业专业化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师范教育重要功能的体现。这为教师专业化提出了迫切要求。教师专业化是适应新形势、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客观要求,也是师范教育现代化重要标志之一。

实现教师职业专业化,将会使我国独立存在的师范教育体系被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所逐步代替,这意味着师范教育从“师源”到“生源”的开放,即鼓励有能力的教育机构积极参与教师教育工作;鼓励非师范院校的学校毕业生经过规定的培训取得教师资格证书,从事教育职业。师范教育将实现教育一体化。

三、师范生就业市场化引领师范教育改革

1.深化改革,宏观调控

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师范生就业市场化过程中显现的问题只能通过推进师范教育改革来化解。同时,就业市场化引领师范教育宏观改革,以实现师范生供求总量平衡。

师范生就业市场化是一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充分的市场化是必然趋势。市场机制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基础性、主导性作用日益显著,引领师范教育进行改革。如:预测师资需求,调控供给规模。师范教育有关部门要遵循就业的市场导向,加强宏观调控,要根据师资的需求,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中央和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就学人口、升学率、师生比,做出三年或更长一段时间的专业学科的师资需求预测,分别全国范围和本省范围基础教育师资需求的年度预测报告,作为在宏观上调控师范类各专业招生量的依据,以避免因盲目招生造成就业隐患,实现教师供求关系的动态平衡。

篇7

【关键词】乡村教育 变迁 传统 动因 展现形式

中国乡村的教育出现变迁原因何在?笔者认为这主要是近代以来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碰撞造成的。本文主要论述了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内涵,着重讲述了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碰撞是如何展现中国乡村教育变迁的。

一、从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内涵和它们的特质来初步探讨我国农村教育的变迁

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中的“传统”和“现代”两个概念并不是绝对严格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传统往往被认为某个地区一直以来传承的含义,而现代更多的指的是创新的内容。下面对这两者进行简单的论述。

首先简单的说明一下传统的含义,传统就是某些集群的成员在一些象征意义上达成共识的文化基素,这些文化基素让人们产生集体感和归属感,经过长时间的传承成为这一集群的人们共同的认识和行为的价值基础。经过很多次重复后,不管它是否合理是否落后,都会支配着它所在集群的集体生活。在遇到毁灭性的干扰之前,它会一代代的传下去,生生不息。

其次是现代的含义,刚开始只是时间的不同,后来经过发展成为一个可以进行价值判断的概念,“现代”的含义成为了现代性,它的宗旨是使社会走向世俗并且摆脱神性和幻想,使人类获得幸福并且展现人类的尊严和才智。 中国的乡村教育变迁过程是伴随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展开的,很早以前中国已经开始这个方面的变化,只是近代以后才真正的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

二、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对中国农村教育变迁的影响

上面简单的对影响中国乡村教育变迁的“传统”与“现代”两个概念进行了描述,下面从传统和现代的碰撞对中国教育乡村教育的变迁的过程影响的具体表征进行描述。

碰撞的点与面的描述,现代性是与传统相对的一个概念,这一概念主要是通过影响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来影响教育的,它主要是利用影响教育者的目的、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等方面来影响乡村的教育和文化传承的。中国教育尤其是中国乡村的教育主要是以德、智统一的教学论和教师观等为基本特征的,这些都与现代性的根本要求有冲突,这种冲突构成了两者碰撞的点与面。具体而论,首先是现代性以人为中心观念导致乡村教育目的的转变,中国教育一直以来强调的是“天人合一”,虽然也有人定胜天等类似的说法,但是中国主要的传统教育价值观向来注重道德的完善而轻视物质的探求,看重群体的观念而轻视个人的价值,注重整体思维,并且具有法古、崇古和注重权威的观念。因此人作为个体在中国的教育中是被忽视的,被认为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想法。现代性却以人类中心为主要观念,把人置于万物之上,我们的传统告诉我们“德”“礼”至高无上,而现代更要求的是“理性”“智性”。现代性一旦被作为教育目的得到认同后,对我国的乡村教育的传承是很大的挑战。

第一,进步的现代主义否定我国乡村教育的内容,进步的思想在时间上的直线性和文化观上的统一性直接否定了我国乡村教育中传承的已有的物质方面的传统文化内容,从而否定了其在知识价值等精神层面上的教育内容。这主要是因为现代性认为中国传统作为“过去”最终会被打入“野蛮”的死牢。在这种观念下很多传统的文化都被视为封建残余遭人遗弃,最终影响到乡村教育的内容。

第二,传统与现代冲撞的结果对中国乡村教育的影响。近代以来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从军事上,传统都无不被现代所打败,相应的传统文化也渐渐的被现代文化所取代,但是中国的传统有其固有的优势,因此最终结果是在接受西方的现代文明的过程中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的现代性进行融合,寻求自身的适应性和发展,中国乡村的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也不断地转变,既保留着传统中的合理部分,也不完全屏蔽现代的冲击,寻求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第三,中国传统和西方现代各自自身的特性在不断的被人们接受,从而影响着中国乡村的教育变迁。中国的乡村教育的变迁实际上是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中进行的,两者有其自身的严谨性和被人们接受的度。严谨性主要是在体制方面,人们的接受度是在日常生活中对两方面的冲突的感受中呈现的。最终人们的理解和对两者的处理决定着两者交锋的结果及其对乡村教育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长时间的延续,自成系统,但是近代以来随着开放的加深受西方现代文化强烈冲击。传统的尊儒等思想近代以来开始被视为封建余孽,而西方的现代性却被推崇起来。正如近代以来众多学者的批判一样,这加速了西化的过程。随着西方观念的传入,我国的传统观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乡村的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传统的私塾到接受各种外来的学校组织和教育观念,再到现当代的学校体制,这是中国乡村教育的变迁最直接的转化和变迁。

三、结语

中国的传统教育存在了几千年,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的现代观念也有其被需求性,但是我国的乡村教育不可能与西方完全的融合,必须继承传统教育中的合理部分,这既包括思想文化也包括对自身价值的定位。同样我国的乡村教育也不能完全与现代教育脱节,所以我们必须在继承传统合理性的基础上尽量吸收来自外界的能够丰富自身的营养因素,这样在接受以往教训的同时使我国的传统教育得到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启政. 期待黎明:传统与现代的揉搓.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0).

篇8

关键词:小学教育;小学体育教学;重要性;加强措施

前言:

体育教学一直以来被当做边缘性学科教学。中国教育的特殊体制导致中国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课业压力和升学压力,考试科目的学习被当做学生受教育的主要内容,而体育的教学则被当做辅教学,不仅在课时安排、教师队伍、硬件设施等方面存在着不足,更重要的是观念上的不重视一直未能彻底改变。几年了,随着我国学生体质弱等问题的不断凸显,以及国家相关部门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和一些政策的出台,体育教学慢慢获得应有的重视和关切。之前的教学歧视等问题得到很大的解决和改善。小学体育教学作为小学生教育的重要环节,它的重要性也随之慢慢被发掘。

一、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体育教学的目的不同于其它音乐、文化课等科目的教学活动,它的目的不在于教授规定的知识,而是在于让小学生在接受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获得文化课知识以外的学习和培养,帮助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得到锻炼和培养。而通过小学体育教学培养小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

1.小学体育教学对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公民在上小学的阶段往往是人生历程中最容易被塑造和培养的过程。此阶段他们的自主意识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思想观念还没有成熟,极易被外界的力量所影响,这是小学教育的优势。而体育教学的功能就是抓住这一心理发展的空窗期,通过引导小学生在体育课上做活动,做游戏,使得小学生们在互动中了解到合作、竞争等理念的含义和内容,并且因为在游戏或者活动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乃至失败的时候,学生们可以通过互相帮助或者自主解决困难这就间接地培养了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2.小学体育教学对小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

对于身体素质的增强和提高是小学体育教学活动最直接的价值和意义体现。在小学体育教学课上,学生通过游戏等互动环节来体会到运动和锻炼的乐趣,通过专门的技术动作增强身体协调性,活跃身体各项技能,这对于小学生来讲都是充满诱惑力的感受和体验。当前小学生身体素质整体水平不高,平时缺乏锻炼,而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长的溺爱导致小学生在饮食方面过度随意,缺失正确的引导,肥胖、虚弱等问题非常突出。小学体育教学可以通过课上的体育活动来帮助小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并将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锻炼习惯灌输给小学生,帮助形成终身锻炼的观念,为其身体素质的提高保驾护航。

二、加强小学体育教学的措施

1.树立现代化小学教育观念

现代化小学教育观念的内容和含义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接班人。它要求小学教学不能片面注重学生文化课知识的培养和积累,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形成同样重要,同时任何教育活动都必须以小学生健康的身体条件和素质作为基础,因此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只有从观念上彻底抛弃落后的以文化课教育为纲、为主的教育观念,将小学体育教学切实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为实现现代化教育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现代化体育教学观念的树立同样应该被小学体育教师所重视。现代化的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不再仅仅是学生之间自由组队玩耍的自由活动,而应该是以锻炼学生合作、竞争等意识为目的的教学活动。课程本质上应该是经验和理念的传达,通过小学生之间分队竞争,既能够激发学生活动积极性,也能帮助小学生树立合作、正当竞争、互相帮助等群体生活和活动观念。

2.建设优质小学体育教师队伍

教师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他的功能和价值是巨大的:教师职能的发挥直接关乎教学活动的目的是否达成,效果是否令人满意。现代化的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必须要有一支具备了现代化体育教学观念和教学技能的教师队伍来实施和引导。优质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建立要靠两方面的努力:一方面是对相关职能部门对教师资源的整合和重新利用。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对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做出支持,抽调和组建一支专业的体育教师队伍作为模板和典型,发挥示范作用。另一方面是加强培训和学习。对小学体育教师组织专门的以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和内容革新等为主题的培训课程,通过专门的培训和学习,帮助小学体育教师树立现代化体育教学观念,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和内容作出相应的改变。

3.学校政策和资金支持

学校政策和资金的支持首先表现在对体育教师队伍的政策支持上,通过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工资和福利补贴,提高其教育的积极性,同时设立专门的资金款项为体育教师接受培训和教育提供资金支持。其次是对从实际教学活动方面为体育教学提供支持。这种支持应该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体育教学活动的课时安排。现代化小学教育观念的树立要求小学教育领导者能够在课时上做出调整,为体育教学安排足够的时间,坚决杜绝一味地压缩体育教学时间,将之匀给文化课教育的做法。另一方面是体育教学活动的硬件设施的支持。我国小学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设施老化陈旧,危险性加大以及设施不完善,现代化体育教学设施缺乏等问题,这些都应由学校出面解决。

三、结语

小学体育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教育系统实行新课程改革之后,小学体育教学的意义和作用被更大程度地挖掘和表现出来。所以,从观念上重视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性,建立一支适应现代化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教师队伍,并以学校的资金和支持政策为基本保障是充分发挥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意义和价值的必要工作。

参考文献:

[1] 体育教学编辑部关于体育课程改革专访.与时俱进全面实施深化体育课程改革仁[J].体育教学.2003,(l):21-2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1一6年级)体育与健康(7一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会,2001.

篇9

关键词:人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转变观念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2―0052―02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本源和基础,人才培养必须把人的现代化放在第一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肯定“人的现代化”这一内在价值,正是为了通过它来实现并外化为社会价值,因为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科技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程度的竞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应以培养现代化人才为基本抓手,这已成为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状况与现实需要还有一定的距离,所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与现代化人才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

究其原因,主要是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观念不适应人的现代化的要求。因此,改变人才培养观念,实现由传统观念向现代观念转变,是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的必然选择。笔者拟从理论上进一步探讨人的现代化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

一、人的现代化

现代化是社会发展领域里带有整体性变迁的一种现象、一种形式,是传统的制度和价值观念在功能上对现代性的要求不断适应的过程。社会的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人是现代化进程中最基本的因素。有人认为,人的现代化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人的现代化是指整个人类状况的现代化,即包括适应社会现代化要求的人口素质的现代化和人的主体意识的现代化;狭义的人的现代化是指人的个体素质的现代化以及个体素质与社会现代化协调统一发展。人的现代化主要表现为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人的主体性的增强。

其中,人的主体性又表现为人在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更加自主、能动并且具有创造性。人的主体性是人的现代化的核心,也是人的现代化的本质内涵。人的现代化重视人自身的内在需要,强调尊重人的个性,崇尚发挥人的主体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关于人的现代化,英克尔斯认为,人的现代化至少包括四个层次的内容:一是生活,二是素质,三是能力,四是关系;只有在各个层次上全面发展,才能实现人的现代化。与此相似,众多学者认为,人的现代化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能力素质现代化。人不仅要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还要掌握丰富的现代知识和技能,具备多种适应现代社会的素质和综合发展能力。(2)社会关系现代化。现代化的社会关系应该是:劳动者既是普通的劳动者,又是从事多方面、多层次、多领域积极活动的社会劳动者。(3)思想观念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现代化。其中,现代思维方式非常重要,它具有创新性、开放性、多面性、动态性、独立性等特征。人的现代化需要具有科学的、富有创造性的、充满理性的思维方式。

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素及存在的问题

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主要是技术技能型人才,与学术型、工程型人才相比,技术技能型人才虽然在社会总体劳动链环中处于中后部,但他们处于一线的关键岗位,是一线的生产者、组织者和指挥者。随着社会现代化的推进,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会不断增加,他们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会越来越明显。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涉及诸多要素:一方面,人才培养过程要符合人的现代化的要求;另一方面,所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要符合现代化人才的标准,他们不仅要具备特殊能力,即从事某种专业活动的职业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知识、能力,具有现代化所需的综合素质。其能力范畴应包括三个基本方面: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指具有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技能及相应的知识;方法能力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它是基本的发展能力;社会能力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包括职业道德、人际交往、公共关系等。社会能力既是基本的生存能力,又是基本的发展能力,它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在职业活动中必备的基本素质。

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存在一些问题,即人才的培养与人的现代化要求不相符,所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与现代化人才标准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主体性教育缺失,实际存在着过度专业化和功利主义倾向,对人自身的关注不足。(2)受教育者综合能力缺失,缺少人才素质的弹性化,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受教育者专业能力和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一些非智力、非技术性的因素。(3)创新教育缺失,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有待加强。(4)对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重视不够,人的现代化所要求的人才的个性化、多样化很难得到满足。

三、转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观念

在社会现代化这一大的系统中,人的现代化与教育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教育对于人的现代化有着直接而巨大的贡献。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质量与人的现代化的步伐密切相关。而要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满足人的现代化的要求,首先要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

1. 从工具主义到以人为本

在工具主义这一人才培养观念中,人的自主性、自我发展是没有位置的。工具主义人才培养观念强调标准与效率,但却无法克服其本身致命的缺陷,即忽视了人自身的社会性、个体差异与全面发展。传统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片面强调人的工具性和效用性,缺少对人本主义的足够关注。所追求的是通过反复训练对受教育者进行某种技能教育,使之成为会劳动的工具,强调受教育者的机械服从和顺应,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实际能力和个别差异性。

这种把受教育者当作教育的客体加以塑造,而不是当成教育的主体来加以培养,其塑造出来的人既缺乏主体意识,也缺少必要的职业道德。此外,过去过多地强调人才培养的工具价值,强调从社会需求出发培养受教育者应有的知识和能力,从而不同程度地忽略了受教育者自身的存在价值,特别是人在社会实践中的能动性、积极性的发挥,最终造成受教育者人格的欠缺和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能力的缺失。人的现代化要求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不仅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技术人员和劳动者,同时还要把他们培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发展、丰富其完美的个性和美好的情感。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应是关注人本身,关注人与人类社会的终极发展。因此,在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应做到“以人为本”。它具体表现在:从满足受教育者被动学习和应付岗位需求转向满足受教育者主动学习和完善自我的需求,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确立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积极鼓励受教育者进行自主性学习,力求将技术技能的习得与人格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以促进个体就业谋生、追求生活质量、实现社会价值和获得自主发展等需求的实现。

2. 从单纯技能培训到综合职业素质培养

传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是一种“专才”式教育,它注重人才技术技能的“专才”化培养,内容和目标单一地指向某专业、某工种应该达到的技术技能要求。这直接导致了受教育者存在着技能单一,知识面狭窄,缺乏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后劲,与人的现代化所需要的具有多种知识技能、全面素质和广泛活动能力的创造性人才不相符合。人的现代化预示劳动者正由“单位人”逐渐走向“社会人”,这对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知识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一般知识和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能够迅速地迁移所学知识于新的环境;同时,劳动者可能不得不经常变换职业,需要进行自我教育、终身教育,具备学习能力、创业能力,使其适应千变万化的社会需要。人的现代化要求社会劳动者的职业素质不仅仅指某项专门技能而是其综合职业素质,既包括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还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道德以及合作共事的能力、处理矛盾的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即要求所培养的劳动者既有扎实的职业技能基础,又有现代化的价值观念和适应转岗、换岗的能力,以满足其对职业岗位变动的良好适应性和就业弹性的需要。基于这些考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应在注重受教育者专门技能培养的同时,把工作重点放到全面提高人的综合职业素质上来,由只针对某个职业岗位扩展到着眼于整个职业生涯,培养具有较强的现代意识、敬业精神以及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现代技术技能型人才。

3. 从重传承到重创新

传统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承,是面向过去和现在的培养。它强调对教材和技术技能的被动接受,表现为唯上、唯书、唯权威。而人的现代化强调人的独立性,要求尊重人的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创造性是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和积极探究问题的心理取向,它是现代化人才必备的素质。人的现代化要求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高新技术引领上,其应用性不只是继承性应用,还是创造性应用,技术创新尤为重要。

对受教育者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不能只进行大量验证性的实训和学习,而要敢于突破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教学框架,将教育者的技能训练、工作实习落实到培养受教育者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中。不仅要提高受教育者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践技能的熟练程度,更要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在实际教学中鼓励他们大胆质疑,给他们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为他们设置自主创新的情境,把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放到重要位置,贯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始终。因此,转变继承性教育旧观念,树立创新性培养新观念,将成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4. 从划一教育到个性教育

传统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把人看作简单的生产工具,把教学场所看成是人力加工厂,按物的生产原则来管理,施行的是划一教育。

为了适应人的现代化对人才个性化、多样化的要求,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根据受教育者的个性所长,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不同需要的人才,使受教育者通过一定时期的培养成为一个现代化真正需要的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人的智力结构存在差异,由此造成个体在技能领域、专业领域的分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应是通过对不同类型受教育者的培养,帮助其形成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赋予其个体职业能力,以实现人的自身价值。基于个人潜能和智力类型的多样性,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对受教育者进行全面了解,针对其个性发展特点,从“帮助每一个人成功”的观点出发,有区别地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机会,注重因材施教,使每一个人的不同潜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个性教育着眼于个体独特的内在潜能和资质的唤醒,弘扬自我的生成和塑造。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不能单纯强调受教育者具体的操作技能,忽视受教育者的个体性格和职业倾向,而要适应他们的个性发展,要为他们的特长发展、走向自立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尊重他们的选择,激发他们的兴趣,将他们的爱好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发展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和独特个性,使人人依其个性获得生活的供给和乐趣,在增强受教育者谋生本领的同时,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CE布莱克.比较现代化[M].杨豫,陈祖洲.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2]周运清,等.新编社会学大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3]王宇.试论教育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03).

篇10

素质教育是一个比较抽象而又含义广泛的术语,素质教育就是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的教育。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应该包括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英语教学中的素质不仅体现四个方面的内容,而且因其学科的特殊性还具有特定的内容和含义,它应该包括三个方面:

1.语言素质。学习任何语言都要掌握它的基本知识(语音、语法和词汇)及基本技能(听、说、读、写、译)。

2.交际素质。它包括语言交际能力和非语言交际能力两个

方面。

3.文化素质。英语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交际的人才。交际文化是反映一个民族的价值观、是非标准、社会习俗、心理状态以及思维方式等跟语言理解和语言密切相关的一种特殊文化因素,因此,学习英语必须了解西方文化,包括外国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传统及风俗习惯。

二、把英语教学改革与其他教学改革融为一体

单学科改革有其单一性和目标分散性的弱点。实践已经证明,各门学科在培养学生意志、品质、习惯、能力等方面都有相同性和相融性。开展多学科教学综合改革从整体上可以综合、有序、优化。

三、搞好中小学英语素质教育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能否贯彻到实际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深入到何种程度,关键就是要看教育的质量。学校的教育质量说到底取决于教师的质量,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有高质量的英语教学。

教师的素质包括思想素质、专业素质和教学素质。

作为教师必须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高尚的人格。现在的中学英语教师必须深入学习教育理论,掌握心理学和教育学,新的教学法,掌握教学规律,科学地按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情况对学生进行教育。

中学英语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他们要具备全面的语言、语法、词汇知识和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能够充分掌握中学英语教材的特点,熟练驾驭教材,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

优秀教师除具备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教育技能、技巧,即教学能力,要具有极强的备课能力、教学设计能力、用英语组织教学能力、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能力、成绩考核和评定能力以及熟练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现代化教学是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辅助手段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除了要有科学的管理机制、优秀的教师队伍,还应具备先进的教学手段。

1.把以语言知识为重点转变到文化知识与语言知识并重。

2.把以教师为中心引导性问答转变到通过激活信息使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的使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