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汇报材料十篇

时间:2023-03-20 01:31:18

扶贫汇报材料

扶贫汇报材料篇1

2018年以来,*商务局按照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根据商务部门关于电商扶贫的工作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打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文件精神,全力做好电商扶贫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电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1、大力培育电商主体。一是通过政策宣传、免费培训、信息服务、财政补贴等方式,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开设网店和运营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服务。截至目前,累计进行电商进农村培训14000余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07人次。对有能力有意愿学习电商知识的贫困户进行上门入户动员、现场实际操作教学。支持贫困家庭人员到县电商服务中心创业,免费提供办公场所、物业、水电、宽带等服务。二是通过电商龙头企业如*等提供就业岗位帮助贫困户实现就业;三是商务局积极协调电商技术服务公司帮助贫困户借助农村淘宝、京东商城、拼多多、抖音等平台销售农产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2、打造电商扶贫服务体系。完善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乡村电商服务站点扶贫服务功能及配套设施;截至目前,全县已有578个服务站点,其中126个建在贫困村,实现电商服务对贫困村全覆盖。服务站点与贫困户近距离接触,在帮助和引导贫困户产品购买、农产品上行、转移就业、金融服务等方面发挥最后一公里和最初一公里的作用。

3、建立建全农产品溯源体系。推动建立标准化生产流程和产品质量认定标准;支持农产品“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提升产品品质、价值和知名度,打造农特产品电商品牌。目前农产品溯源体系*种植地开始使用。

4、完善电商物流体系建设。整合全县物流资源,完善县、乡(镇)、村三级物流体系,打通贫困村、贫困户网络购销运输配送渠道,降低物流配送成本。目前菜鸟物流、同乐快递物流公司、京东物流等快递物流企业已经可以送货上门、带货出村,帮助贫困户解决销售出路问题。

5、营造电商扶贫氛围。加大电商扶贫及创业典型、企业帮扶典型的宣传力度。我县*获得第四届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大会授予的“2019中国农村电商致富带头人”称号,*获得河南省商务厅授予的“河南省优秀电商扶贫带头人”称号。*获得省商务厅授予的“河南省电商扶贫先进单位”称号。

二、存在的问题

贫困人员电商意识不强。由于贫困人员的年龄、知识结构所限,贫困人员对电商的认识不深,电商扶贫难度大。

扶贫汇报材料篇2

工作汇报,就是把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进行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也就是看看取得了哪些成绩,存在哪些缺点和不足,有什么经验、提高。以下是收录的一些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2018年9月,十一届省委第九巡视组对我县开展扶贫领域专项巡视工作,并与2019年1月进行了反馈,县委也出台新委发[2019]2号文,我局也对照县级《整改方案》制定了《水利局反馈问题整改方案》。并庚暨开展各项整改工作,现就水利局对十一届省委第三轮扶贫领域专项巡视第九巡视组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作如下汇报:

一、强化领导,严明责任,确保整改工作扎实推进

我们切实强化对整改工作的领导,精心组织,广泛动员,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坚决果断的措施,认真抓好整改工作。

成立了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制定了《县水利局关于对十一届省委第三轮扶贫领域专项巡视第九巡视组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方案》,局班子成员专题召开工作部署会议,对整改落实工作提出严明要求,迅速启动整改工作。

二、聚焦问题,立行立改,着力提升整改实效

在开展整改工作过程中,我局严格按照县委部署和《整改工作方案》的要求,坚持严明责任,刚性推进,确保整改工作落地有声。对标县级《整改方案》提出的问题,自主认领水利局在扶贫领域内的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在日常工作中对照整改措施开展整改工作。1是利用学习日,深入学习关于脱贫攻坚工作重要论述及中央和省州委脱贫攻坚系列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牢牢把握精神实质,切实融汇贯通。2制定2019年专项扶贫工作方案,实施挂图作战,定期研究解决脱贫攻坚工作推进的重点难点问题。3全脱产配备贫困村“第一书记”和贫困村“驻村工作队员”,驻村开展帮扶工作。4由局长亲自挂帅主持问题整改工作,定期听取分管关于问题的整改情况,督促问题整改工作落地见效。并就涉及的问题做到以点概面,举一反三深刻反思问题根源所在,建章立制,建立长效机制。5结合“蒲波违纪案”开展宣传教育和集中学习活动,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干部请销假制度。6严格按照甘办发[2018]20号执行,所有工程建设一律不采用“一事一议”方式实施。7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加强干部的法纪教育,严格执行政策,按程序实施项目,完善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审批制度,严格按照清单施工,杜绝超量。8全局深入学习关于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结合学习日开展专题学习,执行相关文件精神,局班子不定期会商意识形态问题,发现问题及时整改。9举一反三,紧抓不放,不断巩固拓展整改落实成效,以问题为抓手,深化工作措施,强化责任意识,不断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三、建章立制,形成常态化

扶贫汇报材料篇3

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转导乡红合岘村距转导乡东南5公里,辖6个社,户籍农业人口269户1275人,实际居住人口136户

665人。201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

2600元,精准识别为贫困村。该村现有耕地面积2863亩,人均耕地面积2.9亩。产业发展:家庭牧场77户(其中2016年脱贫9户),种植业(青暑9号)9户,资产收益3户,个体经营户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00户453人,(2016年脱贫9户45人)。其中低保兜底户7户19人,以种植玉米、小麦、洋芋、杂粮等作物为主,地处浅山,农作物产量较低,养殖以猪、牛、羊为主,属家庭传统经营模式,经济效益低。村党支部现有党员47名,其中女党员6名。入户调查阶段外出党员19名,居住村党员28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

自2015年10月到红合岘村开展精准扶贫驻村帮扶工作以来,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开展贫困户摸底调查工作。驻村工作组逐户深入调查,对每一户家庭情况进行详细登记,形成档案,并通过对每一户家庭情况进行识别,确定了贫困户99户438人(其中:一般贫困户76户349人,低保贫困户16户70人,低保户7户19人)。二是根据民和县干部职工结对帮扶文件要求,现有73名党员干部与99户贫困户结成对子,开展帮扶工作。三是驻村工作队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实地走访座谈等方式,了解村情、分析贫困户致贫原因,共同制定村发展规划和适合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帮扶措施。四是春节期间,积极联络社会爱心人士筹集资金2万元,慰问红合岘村贫困户20户。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经工作队深入细致的走访调查,红合岘村存在以下发展问题。一是产业结构单一,大多数贫困户多以传统农业为主,贫困户增收致富手段缺乏。二是贫困户人居条件差,贫困户大多住在土坯房中,房屋年久失修,居住条件需要改善。三是贫困户因缺技术、缺资金等因素制约,贫困面貌难以改变。四是因学、因病、因残、因婚致贫现象严重。五是村级道路硬化工程现已完工,但群众家庭生活困难,部分自筹资金难以筹资。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对劳力进行技能培训,加大劳务输出。

2、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种植覆膜玉米的基础上,发展有特色的经济作物。

3、发展养殖业,努力形成规模养殖,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

扶贫汇报材料篇4

以下内容由收录,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会议安排,我就水利扶贫专项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目标任务

1、2019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2019年着力解决16个乡49个村2184户13218人(其中贫困人口630户3254人)的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总投资为3560.28万元。其中中央补助336万元,省级补助资金153万元,县级自筹3071.28万元,目前到位资金2195万元。

2、设置“村内水利工程巡管员”公益性岗位:在全县行政村内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遴选1名贫困人口,全县共计聘请146名贫困人员承担已建成公益性水利工程巡管员。投入资金91.2万元,全部为省级资金。

3实施综合治理4.49公里。提升推进贫困地区防洪抗旱体系建设,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总投资2079万元(中央资金1654万元,省级资金425万元)

二、工作开展情况

1是如期开展安全饮水项目。已经完成所有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的前期工作,并与4月初在县政务中心实施了对2019年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超百万标段的公招工作。4月22日完成非贫困村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超百万标段的公招工作。截止4月22日,全县2019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涉及的49个村中已经开工建设26个村。完成麻日下依、大盖汤孔、绕鲁壮巴、绕鲁俄日、沙堆科查村等5个村的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并交付当地村“两委”会使用。实现331名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巩固提升。

2是强化对“公益性”岗位的监管,根据一个脱贫攻坚收支台账结算周期,水利局已经与2018年9月在全县范围内聘请146名贫困人口为“村级水利工程巡管员”开展各项工作,已经支付2018年第四季度工资。

3是加综合治理工作。根据前期工作安排,综合治理工作已经完成施工招标,待公示期结束,就可以进场施工。

4是进一步加强对项目的监管。通过实地考察等形式,多次到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指派一名副局长全程跟踪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多次深入施工现场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在此基础上还指派技术人员一对一的对应每一项饮水工程,一方面在技术上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在工程质量上起到监督。

三、存在问题

1、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变数大。在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时,随意变更水源点,导致部分村组的水源点距离村庄太远,再加上所布设饮水管道的需要经过岩石层,开挖难度大,达不到标准,进度缓慢。

2、建成饮水工程后期管护不到位。有的村民觉得饮水工程建设是水利局的事情,那么管护也是水利局的事情,因此放松了对已建水利工程的管护,出现了冬季断水的现象。

3、部分村民缺乏大局观念。出于自身利益的需求,在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过程中表现出不支持,不主动的态度,缺乏大局观念,只顾眼前利益,导致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如期施工。

4、公益性岗位人员社保卡收集缓慢,目前还有部分乡镇没有收齐社保卡,这个我们及时支付公益性岗位工资带来了一定难度。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1、加强工作指导,督促施工队加快进度,争取在6月底前完成所有工程量,实现贫困户饮水达标

扶贫汇报材料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  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根据工作安排,现将底母落村党建扶贫工作开展情况作如下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村情概况

    底母落村位于双戛街道办东南部,距双戛街道办和城中心区分别约10公里和5公里。全村国土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60亩(习惯亩),林地面积1000亩,平均海拔1830米,全村辖三个村民组,户籍人口387户1849人,常驻人口374户1675人。现有合作社3个,有限公司2个。村民主要种植玉米、洋芋等农作物。由于村里没有支柱产业,外出务工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目前,全村已实现组组通公路。水、电和电视普及率达100%。

 二、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情况

(一)党组织建设方面: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及主体责任落实。成立了以市、区帮扶单位、双戛街道办、底母落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组为主的“底母落村党建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对底母落村脱贫攻坚工作一包到底,确保实效。二是不断夯实基层组织建设。为实现乡村振兴,始终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推动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采取抓班子建设、抓思想教育、抓日常管理、抓制度建设、抓流动党员管理等措施,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三是坚持“三会一课”制度,不断提振了党员干部“精气神”,逐步把从严教育管理党员落到支部,把群众工作落到支部,使支部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同时,借助“底母落村微支部”微信群,方便流动党员定期向支部汇报思想、工作情况,确保流动党员离家不离党。四是积极培养党员队伍,不断为支部输入新鲜血液,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

(二) 党员队伍建设方面:一是2013年以来,发展党员、入党积极分子6名;目前,正式党员46人,预备党员1名,发展对象1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46名党员当中;其中女党员9名,占党员总数的19.56%;从年龄结构看,35岁以下的党员14名,占30.43%,36岁以上59岁以下的党员27名,占58.7%,60岁以上的党员5名,占10.87%;从文化结构看,高中及其以上11名,占23.91%,小学至初中35名,占70.09%,文盲0人;从党龄结构看,5年及其以下2人,6年至28年39人,29年至55年5名。二是2016年初,以建设“五好党支部”为标准,全力抓好整顿工作,同年6月22日,经群众代表民主评议,满意率达90%;同年 11月初,顺利完成了村支两委换届选举工作。

三、村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村“两委”干部处在农村工作第一线,是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宣传者、贯彻者和实践者,村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工作成效的好坏。底母落村历来都重视后备村干部队伍建设,按照“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干部”的思路,把返乡务工青年、返乡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科技专业人员培养教育与发展农村党员联系起来,并作为村干部后备力量优先推荐选拨,实现党组织和村级干部队伍新鲜血液不断,乡村振兴活力不断。目前,村支两委人员共10人(其中,支书、副支书、主任、副主任各1名,支委委员3名、村委委员3名),驻村工作组5名。(党务工作者9月份已经辞职)。

四、脱贫攻坚工作推进情况

    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情况。底母落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45户163人。2015-2018年,累计脱贫34户137人,目前,未脱贫11户26人,贫困发生率1.7%。帮助为民办事服务方面。一是大力推进钟山区“特惠贷”惠民政策,引导43户144人参加“三变特惠贷”,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43户144人实现分红(2016-2017年人均分红分别为4000元和5000元。)。二是帮助贫困户30户进行危房改造、维修,补助资金52.48万元。三是帮助贫困户全部参加新农合、养老保险金。四是在教育资助方面,贫困户无辍学学生。五是大力推进贫困人口劳动力培训就业,实用技能培训3次,共36人次,推荐就业15人。六是狠抓产业项目到位,不断完善“云端上的蓝莓园”农业观光园附属设施建设,2019年,已发放土地分红金10万余元。七是全力开展全域产业调整。“春风行动令”和“夏秋攻势”下达后,我们主动请战,成立了“全域产业调整工作专班”,通过“三变”入股形式,给予农民整地补助,以全域产业调整流转金为保障,全力推动全域产业调整工作。完成整地1823.62亩(包含非小班图外土地),完成玉米调减2461余亩,土豆种植300余亩,大豆种植500余亩,蔬菜种植300余亩,果树500余亩,其他经济作物500余亩,全村涉及农户288户,流转金已发放完毕。八是花椒种植项目。按照“三变+区级平台公司+合作社+农户+扶贫”的模式,引导二组村民86户(含7户贫困户27人)以374.9亩的土地,签订“三变”入股合同种植花椒,实现240元/亩/年的保底分红。

五、 乡村治理工作推进情况

(一)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一是通过村务公开、党务公开、财务公开,向群众展示各项工作决策部署,做到群众事事知道、件件晓得。二是充分发挥民生监督委员会作用,通过班子成员间互相监督、群众监督双重监督方式发挥监督作用,做到基层工作样样透明。三是积极引导广大党员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增强群众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

六、存在的问题

(一)扶贫领域慵懒散问题依然存在。一是在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繁重的当下,部分村干部、驻村干部存在工作责任心不强,对分配的工作闹情绪、不愿做,导致一些惠民政策落实不到位,落实不好,群众获得感少、意见大;二是有的干部对工作推进到了哪一步,工作重心在哪里,对工作怎么统筹协调不管不问,导致工作出现严重滞后;三是村两委在团结协作,齐心协力推进工作方面还需加强;四是个别村干部敬畏思想不强,有的同志对纪律规矩表现出毫无敬畏之心,在工作上“讲代价、打折扣、搞变通”,导致群众意见大、满意度低。五是班子成员责任意识、纪律意识不强,表现为:个别班子成员存在上班迟到,学习浮于表面、走形式情况。六是个别班子成员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工作多而杂,存在推诿情绪。

 (二)干部廉洁履行职责方面存在的问题:班子成员虽然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无违纪违规现象发生,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干部综合业务能力问题,目前工作电脑一体化办公,大部分班子成员年龄均偏大,学历不高,学习能力不强,虽多次组织学习,但班子成员接收水平有限,成效不明显,综合业务能力偏低,履行职责吃力,部分工作推进缓慢。二是“老好人形象”普遍存在,班子成员大多是乡里乡亲,部分工作满足于存在过得去就行了,没有精益求精的精神,个别干部存在上班迟到、早退现象;组织生活会干部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力度不够,很多问题浮于表面,没有从本质上得到解决。

七、原因分析

以上问题充分暴露我村部分干部职工存在工作作风不扎实,“宗旨意识”淡薄,在开展扶贫与扶志、扶智方面存在短板,不熟悉相关知识,在用心用情服务群众方面走形式等问题。

深入剖析,究其原因:一是在工作作风上,我们干部队伍中的“庸懒散慢虚”问题还没有解决好。干部作风之所以出现反弹反复,是出在工作作风不实、不深上。有对情况只知一些皮毛,当“大概”先生的;有执行任务领导不到场,隔空喊话的;有没有给上级提供客观的、真实的、可能产生变数的信息,有的自己不出主意,等待领导拍板,导致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决策的失误。二是在对贫困群众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引导群众勤劳致富、激发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力度不够。三是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中仅仅是以物质救济为主,只可以缓解贫困户燃眉之急,未能从思想上让贫困人员意识到贫困的根源所在。

八、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上级相关部门要求,有序推进以下工作。一是成立专班,细化责任,抓好问题整改。二是明确责任领导、责任人,按照时间节点要求抓好落实,干部廉洁履行职责方面查找出的问题进行全面整改。三是深挖问题根源,找准问题本质,制定整改措施,确保底母落村各项工作持续向好。

扶贫汇报材料篇6

文章标题:市总工会扶贫帮困送温暖工作汇报材料

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总工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高度重视、时刻关注困难职工的生活情况和再就业工作,始终把解决好困难职工生产生活问题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充分履行基本职能,切实当好特困职工的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助人,满腔热忱地为困难职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不断创新帮扶形式,拓展帮扶内容,推动送温暖工作逐步迈向经常化、制度化、社会化的发展轨道。

一、建立和完善特困职工动态管理制度,为开展扶贫帮困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为了把送温暖工作做细、做深、做实,市总工会去年从7月份就开始对特困职工家庭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摸底调查,认真对照标准,严格把关,为市区1200多户特困职工发放了《特困职工证》。建立健全特困职工档案是对特困职工实行动态管理,有针对性地实施救助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此我们精心设计并建立了全省首家特困职工信息数据库,对每户特困职工家庭切实做到“九知”:即知家庭住址、知生活状况、知贫困原因、知患病用药情况、知进低保情况、知子女就学情况、知子女就业需求、知住房情况、知救助措施等,为全市各级党政及企事业单位进一步做好扶贫帮困工作提供了详实的基础资料。

二、坚持不懈地做好重大节日的送温暖活动,机制效应初步显现

据统计,今年元旦、春节期间全市各级共筹集了送温暖慰问金742.55万元,慰问困难企业682个,慰问困难职工2.3万多户,帮扶462名特困职工实现了脱困。省委省政府、省总工会、市委市政府、市总工会在两节期间分别走访慰问了近40户特困职工、特困劳模、困难企业工会主席家庭,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送到了他们的心坎上。据了解,全市共有2105名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1007名工会干部走访慰问了困难职工、困难劳模家庭,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为推动全市送温暖工作的开展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促进作用。

两节期间,我们在全市大力开展了“奉献一片情、温暖职工心”为主题的送温暖活动,重点抓好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继续落实完善机关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制度。市总工会积极协助配合市委组织部、市级机关工委进一步发动机关党员干部继续对700户特困职工实施结对帮扶。同时,积极争取了市财政的支持,拨专款30万元对市区其余500多户特困职工实施救助,保证了市区特困职工的救助金额每户不低于1000元。二是各级工会组织积极主动向党委和政府(行政)全面汇报困难职工情况,争取了本系统、本单位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加大送温暖的工作力度,多渠道、多形式的筹措送温暖资金,于1月20日前对本单位的困难职工家庭进行一次全面地走访慰问,为困难职工救急、救难、送温暖,确保他们不因生活困难发生意外。由于全市各级工会组织精心安排,措施扎实,真正保证了所有特困职工家庭达到“三有一确保”,即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确保他们度过一个温馨、祥和、喜庆的春节。市委组织部、市级机关工委和市总工会对今年春节期间送温暖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跟踪了解,促进了各项帮扶措施全部落实到位。三是开通了市、县“送温暖帮扶热线”电话。节日期间市、县保证了热线电话的畅通,随时接受困难职工来电来访,及时帮助协调、解决有关困难,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四是加大了对困难职工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的宣传报道力度。各级工会充分运用工会宣传阵地,宣传党和政府及工会组织对生活困难职工的关心,宣传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宣传困难职工立业创业的先进典型以及送温暖活动中涌现的好人好事。市总工会配合节日送温暖活动,通过工会简报及时刊发了三期送温暖活动,大力宣传送温暖典型事例及特色活动,掀起送温暖活动的宣传高潮,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构筑综合帮扶和长效管理工作平台,保障特困职工基本生活

构筑综合帮扶和长效管理工作平台,努力将送温暖活动引向经常化、制度化、社会化,是让特困职工得到普遍救助的积极方式,也是送温暖活动取得实效的前提,我市总工会始终把构筑综合帮扶和长效管理工作平台作为一项紧迫而又十分重要的任务来抓。去年我们主动争取劳动、教育、房管、卫生、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分别出台了《关于切实做好城市低保家庭和农村特困家庭子女助学工作的通知》、《关于对特困职工实施医疗救助的通知》,对全市所有特困职工家庭给予了相关的政策减免,并配合房管部门帮助了50户特困职工住进了廉租房,使特困职工在多方面得到了救助。市心连心基金会开展了第九次扶贫帮困助学活动,与康缘药业、鹰游公司联合扶持了53名特困职工子女,帮助他们顺利跨入大学校门,完成学业,缓解了特困职工家庭的实际困难。积极争取民政部门支持,将174户特困职工纳入“城市低保”范围,促进了送温暖工程与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机结合。去年,市政府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拨付专款对特困职工实施救助。 所有这些都有效地缓解了困难职工的生活困难,保证了扶贫帮困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加强帮扶助困机构建设,积极发挥困难职工援助中心作用

困难职工援助中心是总工会对困难职工实施集中帮扶的专门机构。为全面构筑扶贫济困网络,扩大帮扶的覆盖面,市总工会积极联系协调各县分别成立了困难职工援助中心。援助中心的成立,为困难职工群体提供了更为方便、更为快捷的“一站式”服务,更好地发挥了工会组织的自身优势,履行维护职能,急职工之所急,帮职工之所需,解职工之所难,落实好对困难职工的帮扶责任,让职工满意,让政府放心。从此,我市困难职工遇上烦心事,有了解决的地方。

五、围绕改革发展大局,积极协助政府做好再就业工作

我市各级工会始终把帮助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工作摆到全会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先后举办了5次大型职工再就业洽谈会,多次举办再就业座谈会、报告会,举办多种职业技能培训班,为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提供服务。表彰了一批二次创业示范基地和先进个人,帮扶带动了一大批下岗失业职工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培育建立了17个再就业基地,共吸纳安置6208名下岗失业职工。组建成立市总工会家政服务中心,长年负责组织下岗失业职工开展有偿家政服务。成立红马夹、擦皮鞋一条街,组织和帮助50名职工大胆走上街头,实现自谋职业。提供职工自主创业小额贷款30多万元,帮扶320多人实现再就业。去年,市总共举办了4期下岗职工再就业技能培训班,培训了280多名下岗职工,使他们初步掌握了家政服务的有关技能,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增强了再就业竞争力。

扶贫汇报材料篇7

一、近年来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

我市是省的重点革命老区、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全市8个县(市、区)均属山区县,1985年前是广东省荒山面积最大、水土流失最严重、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当时全市贫困人口33.9万户、173万人,分别占农村总户数、人数的49%和50%。广东4个全国重点贫困县,我市就有大埔、丰顺、五华三个县。全市104个镇,2040个村,农村居民89万户、397万人,其中老区分布90个镇(场)1136个行政村,老区人口230万人,占农村人口的60.7%。

近年来,扶贫开发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扶贫办的具体指导下,全市各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扶贫开发方针政策,把推进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作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建设和谐梅州的重要举措来抓,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积极实施“四个梅州”(开放梅州、工业梅州、生态梅州、文化梅州)和“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的发展战略,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新思路,探索扶贫开发新举措,始终把增加贫困村、贫困户收入、解决农村“一保五难”问题、提高贫困户素质作为工作重点,全面落实领导挂点、单位挂村、干部结对帮户的扶贫责任制,真扶贫,扶真贫,促进了扶贫工作落实,加快了扶贫开发步伐,经过全市人民共同努力,全市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贫困户逐步减少。全市农村人均收入由的3539元增长至的5038元,增长42.3%;贫困人口的人均收入由不足1000元增至的1288元,增长30%。基本解决了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农村贫困人口由的10.2万户、41.2万人减少到目前的8.5万户、29.8万人。

二是山区扶贫开发取得明显成效。“十年绿化广东大地”,我市于1993年实现绿化达标;山区农业综合开发1999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东学梅州”的典型;五华县红山村被国务院扶贫办授予全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先进村”称号。产业扶贫有较快发展,目前全市共培育发展各级扶贫龙头企业47家,其中,部级2家,省级12家,市级33家,这些企业辐射带动农户6.6万户,其中贫困户2.1万户,户均年增收1779元。

三是贫困村“五难”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镇到行政村基本实现公路水泥硬底化,实现行政村通邮、通电、通电话网络信息、通广播电视;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困难问题,完成农村2万多户贫困户危房改造,缓解了贫困农户住房难的问题。“绿满梅州、洁净家园”行动正在全市普开,农村脏乱差状况有明显改变。

四是扶贫技能培训有新的进展。近年来,全市每年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达6万人以上,依托扶贫技能培训基地,每年培训输出贫困户劳动力300人以上。农村实用技术每年累计培训7万多人次,使相当一部分贫困户掌握一至两门种养技术,为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是农村教育和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提高到90.4%,农村年人均收入在1500元以下贫困户列入最低生活保障,保障人口达20.4万多人。解决农村老有所养问题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正在梅县、平远县开展试点。

六是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农村社会基本实现和谐稳定。

二、扶贫开发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市扶贫开发能够取得明显成效,主要做法可概括为“三有”:

1、有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扶贫工作,从政治的高度,把推进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作为促进全市经济协调发展和建设和谐梅州的重要举措来抓。一是亲自调研扶贫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刘日知书记、李嘉市长和分管领导陈小山副书记、邓建华副市长经常下乡镇,进村入户,访贫问苦。去年以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汪洋书记提出的扶贫开发要“规划到户、责任到人”以及加快老区建设发展的指示精神,市委刘书记先后深入梅县老区贫困村梅县南口镇金声村、梅县镇九龙村;李嘉市长到兴宁市径南镇章峰村;分管领导陈小山副书记到五华县水寨镇中洞村、邓建华副市长到平远县八尺镇八尺村进行扶贫和老区建设工作调研,其他市领导也分别深入到贫困村、老区村进行调研。市委刘书记通过调研,提出“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站在践行党的宗旨,体现党的承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老区建设和扶贫工作的重大意义,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工作力度,让更多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李嘉市长要求,贫困村今后要重点抓好整体规划、加快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科学带动村民增收、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力度、加强和谐新农村建设、净化美化村容村貌等方面做好文章。市政协、市扶贫办专题开 展了新时期如何落实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调研,先后形成了《全面落实“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帮扶责任制开创新阶段扶贫工作新局面的建议》和《全面落实“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帮扶措施,加快贫困户脱贫解困步伐》的调研报告。市委、市政府及各部门通过扶贫和老区建设工作的调研,统一了思想认识,针对梅州贫困面仍较大,相对贫困问题较突出的现象,提出要把落实汪洋书记关于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内容,把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问题放在首位,把加大贫困村、贫困户扶持力度,缩小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经济工作和政治任务来抓,制定新的实施意见,明确新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提出具体工作措施,抓好贯彻落实。二是作出多项决定。把扶贫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重要议事事项。,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农村“十五”扶贫开发纲要〉的决定》,又作出了《关于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加快贫困村、贫困户脱贫奔康步伐的决定》和《关于实施“十项民心工程”的决定》,把扶贫开发与解决农村“一保五难”的问题和实施《十项民心工程》结合起来。今年初,市委、市政府又先后作出了《关于实施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大对革命老区发展扶持力度的工作意见》的两个文件,明确提出了新阶段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主要措施。三是召开会议部署。市委、市政府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全市扶贫工作总结表彰大会,进行工作部署,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表彰扶贫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今年4月28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扶贫工作会议,对全市新阶段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扶贫工作只能加强,不能放松,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创新的举措,务实的作风,认真抓好市委、市政府关于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任务的贯彻落实,扎实做好新阶段各项帮扶工作,确保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农村贫困人口。力争通过5年的帮扶,贫困户实现“八个确保”,贫困村实现“六个有”。四是努力增加投入。市委、市政府在财力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增加扶贫资金投入。以来,每年投入500万元以上的资金支持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对获取国家、省、市级授牌的扶贫龙头企业,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和2万元的奖励。从开始,对农业和扶贫龙头企业的农业建设项目给予贷款1亿元的贴息。五是建立健全扶贫工作机构。我市扶贫机构,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重视下,不断得到加强和充实。1997年从内设科室升格为副处级的办公室,在的机构改革中,市扶贫办由副处级单位再次升格为正处级的市委、市政府议事协调单位,各县(市)也相应单列独立设置为正科级单位。为贯彻落实上级和市委、市政府的扶贫工作部署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确保各项扶贫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2、有明确的工作重点和工作目标

为促进扶贫工作的落实,我市根据中央和省的扶贫工作部署和要求,围绕实施“四个梅州”和“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的发展战略,抓重点,攻难点,抓好各项扶贫工作的落实。一是始终把扶贫工作着力点放在三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和革命老区、省属水库移民区、边远分散自然条件恶劣的山区;二是把增加贫困村、贫困户的收入和解决农村“一保五难”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三是坚持实施智力扶贫工程,抓好扶贫技能培训,促进贫困户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增加非农收入。为确保帮扶工作有针对性,市委、市政府根据不同时期扶贫工作的要求,提出明确的工作目标,在《关于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加快贫困村、贫困户脱贫奔康步伐的决定》中,提出了整体推进的8项具体帮扶工作目标。在《关于实施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以实施“五到户”帮扶措施,使贫困户达到“8个确保”,贫困村实现“6有”的目标。在《关于加大对革命老区发展扶持力度的工作意见》中,提出老区建设要实现“五通”、“三改”、“三提高”、“一保护”的发展目标。

3、有到位的工作措施

一是注重领导带头抓。市委、市政府历届党政领导都十分重视带头抓扶贫工作。现任市委刘日知书记到任后亲自在全市扶贫工作大会上作动员,并与秘书、司机带头到边远的梅县隆文镇檀江村挂点扶贫,李嘉市长亲自到兴宁市径南村章峰村挂点,由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有力地推动了全市领导挂点、机关挂村、干部帮户的扶贫责任制不断完善落实。据统计,全市共落实市、县领导238人,挂钩贫困村231个,结对帮扶贫困户238户;市、县825个机关单位,挂钩贫困村780个,其中市级机关145个单位,挂钩107个村;市、县两级机关干部职工18960人,结对帮扶贫困户18960户。自以来,市机关及干部职工筹资投入挂扶村的资金每年达1000万元以上,为挂扶村办了一大批好事实事,改善了生存发展环境,促进了生产发展,增加了贫困村、贫困户的收入。

二是注重部门配合,共同推进。扶贫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共同配合和努力。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市县有关单位根据各自工作职能,做好相关的帮扶工作,做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互相配合,共同推进。如市县组织、农业、扶贫部门负责发展村集体经济、贫困户脱贫和扶持培育发展扶贫龙头企业工作;民政部门负责人均收入1500元以下的最低社会生活保障及村址建设工作,交通、公路、供电、电信、邮政、广播电视等部门负责行政村、自然村“五通”建设以及行政村道路水泥硬底化建设;水利部门负责农村食用水达标建设;教育部门负责学校危房改造和义务教育免费入学落实工作;卫生部门负责解决农民就医看病问题,扩大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贫困村的“一保五难”问题得到较好解决,生存发展环境明显改善,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和信心不断增强。

三是注重增加资金投入。由于我市财政比较困难,但是也千方百计拿出部分资金搞扶贫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市级地方财政预算投入的扶贫资金从的138.8万增至目前的920.2万元,增长6倍多;县级资金也从11.5万增至150.86万元,增长13倍多。为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入扶贫工作,市领导和我办及有关部门积极向上级汇报沟通和努力争取,在省扶贫办等部门的支持下,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争取的扶贫资金达3亿多元,为落实各项帮扶工作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

四是注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扶贫开发的责任主体是贫困户,近年来、我市注重加强教育引导,不断树立和增强贫困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有为意识,从过去等人来帮,包办代替,到积极争取帮扶,积极参与。在农村安居工程中,坚持以群众自筹投入为主,政府补助为辅的原则,引导贫困户改造危房。以来,全市农村贫困户自筹危房改造资金达2.4亿多元,完成2万多户的危房改造。在实施“大禹杯”竞赛活动中,广大群众积极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中,累计投工投劳87.5万个劳动日。

五是注重抓住关键,固本强基。实践证明,扶贫工作要取得成效,关键是要有一个比较好的以村党支部书记为核心的村级班子。为此,近年来,我市各级坚持把扶贫开发与加强村级班子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一是实施固本强基工程,组织“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广泛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等教育活动,提高农村党支部的领导水平和管理发展水平。二是选配好带头人,把政治素质好、群众威信高,工作能力强,能带领群众脱贫奔康的党员担任支部书记和其他村级班子成员。近年来,选配一批优秀党员和致富带头人当支部书记或村委干部。

六是注重创新探索。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近几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非常重视调查研究,努力探索新时期扶贫新思路、新举措,从中总结成功经验和做法。如山区农业和扶贫开发被省委、省政府称誉为“东学梅州”模式,安居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整村推进的“红山”做法、智力扶贫免费培训的做法、贫困村村级互助金的做法、小额贷款担保金的“拾荷”做法、兴宁市实施农村特困危房户安居解困工程的做法等,都得到上级和有关领导表扬和肯定。

三、当前扶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困难

近年来,我市扶贫开发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由于受自然、历史、社会、区位等诸多因素制约,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平原与山区之前的发展差距在继续拉大,特别是高寒边远老区、贫困山区,农业弱,农村穷、农民苦的状况还未很好得到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仍然相当困难,扶贫开发任重道远。

(一)存在主要问题

1、贫困面仍较大。据市扶贫办核实调查,一是贫困村多。按村集体经济纯收入标准统计,全市2040个行政村中,年纯收入在3万元以下的贫困村有1438个,占70.5%;按贫困人口占40%以上比例统计,全市贫困人口较多的贫困村有551个,占27%。二是贫困人口多。全市统计,目前全市农村贫困户有8.5万户、29.8万人,分别占农村居民户数、人数的9.7%和7.5%,其中三个扶贫开发重点县贫困人口基数较大、比例较高,大埔县4.6万人,占10.6%,丰顺县5.4万人,占9%,五华县10.5万人,占10.3%。此外,根据省民政厅、省委农办、省统计局、省扶贫办四部门要求,对全省城乡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500元以下的困难户进行调查,全市农村年人均收入1501元至2500元以下的困难户有7.47万户、26.3万人,分别占农村居民户数的8.5%和人口的6.7%。

2、居住条件差。据调查全市农村仍居住泥砖房的有45万户229万人,占农村总户数、人数的51.4%和57.8%,其中属于危房的有23.2万户,占泥砖房45万户的51.5%。在危房分类中,居住危破泥砖房的贫困户、低保户等有11万户。如五华县转水镇枫林村全村385户,贫困户68户,仍居住危破泥砖房的有117户,其中贫困户54户。该村第四、五村民小组有37户农户,除12户建有新房外,其余25户仍居住在破危的泥砖房里,人畜共居等“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在离县城仅5公里离镇政府3公里,离省道仅500米,交通较方便、信息较灵的一个村,难以想像还有贫困户、低保户仍居住在这么破烂危房里。

3、发展环境差。由于受自然、地理、生态条件制约,边远落后的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仍欠账较多。全市统计仍有1393个300人以上老区自然村未通机耕路,有1600个老区自然村77.3万人未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全市革命老区中仍有302个缺乏生存发展条件的边远分散自然村的5320农户仍需搬迁。老区、山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年久失修,功能老化,保障能力下降,已成为制约贫困(老区)村、贫困户生产发展的“老大难”问题,这些小型水利在有些部门看来是小不点的事,但对基层群众特别是贫困户来说是影响一年生产生活大事,成为农村基层干部群众反映最多和最希望政府帮助解决的突出问题。

4、农村保障水平较低。全市农村人均收入1500元以下贫困户列入低保,低保差额补助仍相对较低,在遇到病和灾害时难以解决家庭中困难。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仅达90.4%,仍有近10%农户未参加农村合作医疗,这些农户往往因病又使家庭返贫或造成更加贫困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面临的困难

1、对贫困问题和扶贫工作认识上有误区。主要是个别同志对扶贫开发工作的认识不同程度存在淡化和松懈、厌战和畏难情绪,讲成绩的多,讲贫困的少,有的怕讲贫困面和贫困问题影响政绩和升迁,有的认为扶贫工作搞了20多年,还这么多贫困问题,何时才能解决,有的对扶贫工作急功近利,期望靠一两个攻坚战消除所有贫困问题。

2、争取上级支持有一定难度。由于国家政策支持一般按照“先易后难、突出重点”的原则,基础条件好、配套资金充足,建设条件成熟,示范作用强的地方,在争取国家支持上明显占优势,而贫困山区、老区却恰恰相反,在争取支持上往往处于劣势,即使争取到扶持,建设难度也相对较大,如老区村公路水泥硬底化建设,虽然每公里省给的补助增至15万元,但目前仍未实现水泥硬底化的村,普遍存在线长、路窄、弯多、涵洞多、坡度大等建设困难,按每公里造价25万元预算,每公里仍需配套10万元,在人口相对较少,经济落后的贫困村,根本无法筹集配套资金。

3、贫困户增收难度大。农民增收难、贫困户增收更难。当前我市山区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二个方面,一是家庭种养收入,二是非农外出务工收入。首先,在边远贫困山村,耕地少,农业结构单调,品种单一,扩大再生产能力相当薄弱,分户的生产和经营,难以形成产品优势,农产品特别是水果经常出现卖难现象,加上自然灾害频繁,依靠传统的家庭种养增收难度越来越大。其次,山区贫困户劳力,大多数没有通过技能培训,外出打工往往是干最脏、最重且报酬最低的活,很难达到外出务工增收的目的。去年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农户务工收入明显减少,如丰顺县汤西镇和安村、石光村50~60%农户有劳动力在村内电声厂、木器厂打工,由于受产品出口下降影响,工厂停产,农民停工,农户大大减少打工收入。

4、贫困户劳力素质较低。当前,贫困边远山区、老区贫困户文化教育水平相对滞后,劳动力素质较低,80%以上劳动力都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由于文化素质低,导致思想观念保守陈旧,加上一无资金,二无技术,难以找到合适的生产门路和务工岗位,脱贫致富可以说是一个梦想。

5、投入少,不到位。近年来,我市积极实施“四个梅州”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取得明显成效,但由于起点低、起步晚、底子薄,县级财政还相当困难,基本上是属于“吃饭财政”,镇级财政更是捉襟见肘,负债较重,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难以筹措资金投入扶贫开发,无力帮助贫困户解决增收、住房难等突出问题。由于爱莫能助,形成有些基层干部怕接触贫困户,少过问贫困问题。仅依靠省、市数额很少扶贫资金投入,影响扶贫开发项目的落实。

四、意见和建议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1、进一步树立长期扶贫思想

从我市20多年扶贫工作实践说明,扶贫工作只有周期,没有终期。我市农村贫困问题伴随着农村的不断改革发展、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农民收入不断增加而实现贫困人口逐步减少,以温饱为主的绝对贫困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当前存在的是相对贫困问题。贫困是长期存在的,但各个时期的贫困标准不一样,贫困标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我省贫困标准从1985年的人均收入200元以下提高到目前的1500元以下,按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求,实行新的扶贫标准,我们建议,要适时提高我省农村的扶贫标准,扩大扶持面,抓好从集中力量解决温饱问题转入努力促进发展实现脱贫致富的新阶段扶贫工作,确保农村贫困人口也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需要党和政府给予超常规的扶持

扶贫开发要坚持政府为主导、政府投入为主。近年来,党和政府为解决贫困山区问题,在交通、饮水、教育、医疗、贫困户危房改造等方面给予很大扶持,解决了一大批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针对当前贫困村的现状和贫困群众诉求,我们认为,在国家财力不断增长雄厚的今天,应采取超常规的办法,继续加大对贫困山区特别是老区村的扶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主要用于发展生产、改善交通、农村危房改造、饮用水卫生及农田水利等方面建设,全面解决农村的“一保五难”问题,改善贫困山村和老区村的生存发展环境,增强发展后劲。

3、着力解决贫困户增收的问题

当前,我市贫困山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一是搞好种养,发展特色产业;二是转移就业,增加非农收入。为促进农民获得稳定有效增收,建议加大力度继续扶持培育发展一批具有辐射带动能力的扶贫农业龙头企业,要采取贴息和奖励等形式,支持扶贫龙头企业做强做大,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发展特色产业,达到种养增收;同时,增加投入,不断扩大扶贫技能培训面,确保贫困户子女都能得到免费技能培训,达到转移就业,增加非农收入。

4、积极推进农村泥砖房的改造

最近几年实施的农村安居工程,扶持一批贫困农户改造了破旧危房,让他们住上新居,深受他们的欢迎和拥护。积极推进山区农村危破泥砖房改造,可以说是新农村建设最基本要求,也是防止群众遭受洪涝灾害,房屋全倒造成返贫的一条重要措施。我们建议,对农村贫困户、低收入的困难户危破泥砖房改造继续给予大力扶持,通过推进农村危破泥砖房改造,带动农民改水、改厕、改路,实现人畜分居,建设安全卫生的新农村。

5、发动全社会支持扶贫开发

一是继续实施珠三角城市对口帮扶贫困山区的政策,帮扶的财政资金要用于到村、到户的扶贫项目;二是继续实行领导办点,党政机关挂村、干部结对帮户等有效的扶贫措施。三是引导扶贫龙头企业、民营企业家,港、澳、台同胞以及华侨等热心人士等与贫困村结对,开展产业扶贫和修路、修桥、修水利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对挂钩帮扶成效明显的,给予大力宣扬和表彰。

6、创新新阶段的帮扶形式

一是处理好低保与扶贫的关系。就是对现有贫困户要进行分类,对家中缺乏劳动力且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户,列入最低生活保障,以保障他们的温饱生活;对有劳动力的贫困户、低保户,要通过开发式的扶贫帮助其摆脱贫困问题,优先安排干部结对帮扶,优先安排发展种养项目扶持,优先安排参加转移就业的技能培训,优先安排危房改造。二是建立种子种苗基地。以县为单位,扶持建立2~3个直接为贫困农户发展种养无偿提供种子种苗和技术支撑的基地,凡贫困户规划发展种养项目,都给予无偿种子种苗资助。三是建立村级小额贷款担保金制度。总结推广丰顺县北斗镇拾荷村的“拾荷村种养贷款担保金”形式。拾荷村运用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支持的20万元资金,作为村级担保农户(贫困户)发展种养向农信社贷款的担保金,20万元担保金可以担保贷款60万元,放大了扶贫资金效应,在“缺钱”的农村和“有钱”的金融部门之间搭起一座桥梁,解决了农民发展种养贷不了钱,农信社担心贷款发放后收不回来的问题。“拾荷村担保贷款金”取得了农户、村集体和农信社三赢局面,促进了生产发展,农民增收。建议今后省、市、县挂钩扶贫单位筹集的帮扶资金主要作为挂扶村贷款担保金,保本循环使用,解决贫困户发展种养资金困难,以取得更有效的帮扶效果。

扶贫汇报材料篇8

近年来,着力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五个体系”建设,通过不断建立和完善搬迁群众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一、完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最现实、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保障教育资源。一是确保搬迁群众子女能就近上学,大土新建公立小学、初中综合性学校共1所,占地面积100余亩,改(扩)建公立幼儿园1所,选优配强师资力量,实现111户搬迁适龄就学子女就地就近入学。二是保障医疗资源,新建乡级卫生院(二级标准),设置床位70余张,配备120名医务人员,强化医疗保障。三是加强社会保障,完成新农合全覆盖、享受农村低保255人,实付低保金72103元,一次性临时救助已全部发放到位。同时,大土安置点实现4G网络、安置小区视频监控全覆盖,大大方便了搬迁群众生产生活及出行安全。

二、完善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开展感恩教育。户户悬挂新旧住房对比照,激发群众发自内心感谢党和国家的关怀。组建感恩教育宣传队、文化服务志愿者等队伍,开展脱贫攻坚政策及感恩教育巡回宣传;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配齐文化服务设施。为搬迁户发放广电机顶盒111台,实现广电网络全覆盖,设立图书室1个,存书300余册,建设文化广场1个,篮球场、乒乓球场等体育设施齐全,有效保障搬迁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弘扬社会文明风尚。通过设置搬迁农户家庭卫生“优劣榜”、加强小区村名公约建设等,教育引导搬迁群众破除不良习气,形成崇尚文明的良好风尚。

三、完善培训和就业体系建设。抓培训多样化。截至2019年5月,对小城镇安置点搬迁户100余名劳动力全面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家禽饲养、农艺工、家政、电商扶贫等,有效提升搬迁群众就业能力。抓就业多元化。通过引进丽萱服装有限公司企业入驻,吸纳搬迁户24人就近就业;示范带动自主创业1户;通过岗位招聘信息,吸引搬迁群众县内、县外就业共150人;通过新增公益性岗位,安置保洁绿化、治安协管、水务员等公益性岗位就业17人;鼓励1户实现自主创业(小商品经营),依托外种、养殖基地实现就业11人。

扶贫汇报材料篇9

(一)村级基本情况

郭祠村位于瀤河西至陡岗北部,临瀤河,南与罗河相连,西与郭山村接壤,北与万安接壤,全村358户1589人,耕地面积1916亩,6个自然湾(罐子窑、山边戴、祠堂湾、郭家下榨、河边戴、田铺湾),村“两委”干部2名,党员46名,村级卫生室120㎡,2019年村级集体年收入8.2万元。2019年1月按行政村合并要求,三张村、万安村、郭祠村合并为万安村,在万安村党员群众中心办公。

(二)贫困人口情况

现有贫困户20户48人。按致贫原因分:因病致贫10户27人,因残致贫6户16人,其他原因致贫4户5人(其中,缺劳力2户2人,自身发展动力不足2户3人)。

按贫困属性分:低保户17户44人(全家低保15户36人,部分低保2户7人),一般贫困户2户3人,五保户1户1人。

(三)2014年村级基本情况

1、村级基础薄弱,无集体经济收入;

2、耕地面积较少,人均耕地仅0.875亩;

3、全村因病、因残致贫情况较多,劳动能力不足,劳动技术不强。

(四)2014年村级“十通十有”情况

①便民服务中心情况:2016年建成便民服务中心210㎡左右。

②乡村公路建设情况:道路破损严重,群众出行不便。

③供水和安全饮水情况:全村用水为浅层地表水,安全用水无保障。

④生产生活用电情况:变压设施不完善,电压不稳,不能满足群众生产生活用电。

⑤广播电视情况:基本实现全覆盖。

⑥宽带网络情况、有线无线通讯情况:宽带入户率较好

⑦乡村客车情况:0.5公里可乘坐班车。

⑧标准化卫生室情况:无。

⑨环卫设施、厕所等情况:环境卫生较差,公厕0所。

⑩文化活动场所:文化活动广场无,村级图书室无。

二、所做的主要工作

2015年以来,在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镇政府正确指导下,在郭祠村二委的配合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严格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以全面脱贫摘帽为目标,切实推进郭祠村经济建设全面发展,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2017年郭祠村贫困村出列,脱贫16户45人,2019年脱贫3户5人,动态管理纳入1户1人。

1、村级发展情况

郭祠村2015年无产业带动、无基础支持、无技术引领、无资金发展。启动扶贫工作后,村投资15万元到小龙虾养殖基地项目,现小龙虾养殖项目发展势头良好,2019年分红9000元。引导地图有序流转,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种养业,郭祠村2019年土地流转面积200亩,土地租金700元/亩,农民每亩收入600元,村集体收入每亩100元,2017郭祠村集体产业收入5.8万元。光伏项目总投资42万元,2019年分红5万元。2019年村集体收入达到8.2元。同时,2019年工作队吸纳社会资金2万元打井3口帮助抗旱。

2、贫困户脱贫情况

根据贫困户情况,周密计划因人施策制定产业帮扶措施,通过村集体主导、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企业捐资、合作社参与管理和提供技术、网络贫困户共同经营发展,实现村集体、合作社和农户三方受益,依提供技术指导、参股分红、劳务等方式,为贫困户增收提供有力的保障。根据郭祠村贫困户的情况,对有劳动能力外出打工的23人的介绍就业11人,对不能外出打工的贫困户为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2019年郭祠村贫困户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办理低保1人。

三、工作亮点

1、全面了解情况,制定村巩固脱贫规划与固脱户脱贫计划,巩固脱贫成效。

2、做实每月扶贫日工作。工作队员、包保干部顶烈日、冒酷暑,保质保量完成签到——培训——入户——填写入户记录——与户主合影等几个规定动作。积极宣传国家相关扶贫政策。走村串户,全村20户贫困户51人全覆盖。鼓励贫困户立志现智,为贫困户增收脱贫想办法出点子。市城乡规划局孝南分局全体包保干部不休年假,不落一人。

3、因户施策,落实相关扶贫政策。贫困户小学6人、高中2人,高职高专1人,已落实享受相关教育扶贫政策,积极为贫困户办理慢性病诊疗卡、精神病患者医疗救助卡、服药补贴,代交合作医疗保险,为0-6岁,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大病救助落实到位。2019年光伏发电链接5个贫困户,小额贷款链接7个贫困户34万,郭祠土地流转6个贫困户受益。利用规划局扶贫优势,先后安排贫困户郭荒云,官爱红,到市里务工,月工资不低于2500元。

4、群策群力,积极协助村两委兴办产业。目前为止,已流转土地260亩,为村集体增收26600元.

5、凝心聚力,形成合力;不忘宗旨,牢记教诲。借第一书记之势,发第一书记之力,协助村两委抓党建、促团结,保稳定、夺丰收。今年大旱之年,工作队未雨绸缪,科学决策,行动迅速,及时向教育局党组汇报旱情,局党组好钢用在刀刃上,拔付抗旱资金2万元,确保泵站最有效抽水抗旱,郭祠村1000亩农田无一亩农作物受灾。

四、“十通十有”建设规划

党员服务中心建设情况:已修建村民活动娱乐广场,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乡村公路建设情况:各湾各组道路硬化均已完成,群众出行方便。

供水和安全饮水情况:均已为20户贫困户免费安装自来水,实现用水安全。

生产生活用电情况:2019年完成1、2、3组农业用电改造,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问题。

环卫设施、厕所等情况:2017年在村内植树3000棵,配置100个垃圾桶,购置2个垃圾箱实现垃圾集中转运,解决村环境“脏乱差”问题。

文化活动场所:计划于2017年对村委会旁建成群众休闲场所,并购置1套体育健身器材。

广播电视情况:实现全覆盖。

宽带网络情况、有线无线通讯情况:宽带入户率较好,有限无线通讯实现全覆盖,。

乡村客车情况:0.5公里可乘坐班车。

标准化卫生室情况:有(万安村共同)。

通连锁超市情况:有(万安村共同)。

五、基本保障情况

1、安全饮水:完成全村自来水改造工程,解决全村饮用浅层地表水的问题。

2、教育情况:有9名在校生,其中小学6名(王星晨、王展博、王康欣、戴新池、戴文雪、郭涛),高中2名(王正东、王斌),高职1名(郭孟龙),均已按照区级专项扶贫政策申报并已将补助费用落实到位。

3、新农合参保覆盖率:全村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应为1589人,确保每年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为1589人,确保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

4、社保参保覆盖率:全村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人员应为873人,确保每年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人员为873人,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

5、危房改造情况:2014至2017年危改造5户张彩珍、程爱英、戴兴学、戴四清、戴五清。

六、户脱贫情况和脱贫户巩固情况

全村共20户51人,已脱贫19户50人,剩下1户1人计划明年脱贫销号。今年脱贫销号3户5人。其中,李上永通过政策兜底,逐步提高低保金额;医疗报销,减轻家庭负担,同时自力更生,种粮种棉,增加家庭收入,家庭人均年收入达到6700元,符合脱贫标准。郭焱林通过政策兜底和子女赡养尽孝,收入也超过5000元,符合脱贫标准。郭荒云通过政策兜底、医疗报销,教育帮扶,同时工作队帮助介绍工作,现已顺利工作近3个月,家庭人均收入超过6000元,达到脱贫标准。

2019年动态管理纳入五保户1户1人。五保户戴秋平目前主要依靠政策兜底,落实医疗保障政策。

对于2017年已脱贫的16户则继续享受我区2019年精准扶贫专项政策。

1、医疗保障。针对慢性病贫困对象王志强、戴少元、戴兴学、田木芳、郭耀华、张彩珍、郭荒云、杨云兰、李上永、戴心波,主动上门对接,帮其申报慢性病医疗保障卡并已落实发放至各家各户;针对大病贫困对象郭长青、王志强、王同华,积极帮助医疗报销。

2、教育保障。针对贫困户家庭小学教育学生王星晨、王展博、王康欣、戴新池、戴文雪、郭涛,落实小学教育补助750元/学期;针对高中教学学生王正东、王斌,落实高中教育补助1500元/学期;针对高职学生郭孟龙主动宣传并指导其申报“雨露计划”,落实“雨露计划”补助1500元/学期。)

3、低保保障。2019年低保新增1人。

4、残疾保障。针对贫困户中残疾患者官爱红、戴五清、郭志勇、戴心波、张彩珍、高贵凤,戴灿落实“残补”补助资金。

5、产业(土地流转)保障。我村土地流转200亩,其中,贫困对象王同华、王志强、田木芳、郭荒云、郭长青、郭焱林流转6.77亩,按照600元/亩的流转费,每年给贫困对象6户流转土地费4062元。

6、就业保障。积极于有关单位联系,做好技术培训,提高贫困户技能,增加就业的能力,针对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官爱红、王同华、戴四清、戴兴学、戴少元、戴五清、郭长青、杨云兰、郭荒云、郭改成,经驻村工作队介绍,外出打工,解决了我村贫困户就业创收难的问题。贫困户中有劳动能力的23人在处就业11人。

7、金融扶贫保障。按金融扶贫政策做好宣传,积极于农村商业银行衔接帮助贫困户王同华、戴兴学、田木芳、戴心波、杨云兰、郭荒云、王志强7户,为其申报金融扶贫项目,采用无抵押、三年无利息贷款模式,3户入股分工红之峰企业,4户集中光伏发电。每年利息企业分红6000元,每年利息光伏分红600元。

七、存在的问题

在精准扶贫到户实施过程中,由于各户的情况和产业发展需求不同,村在一户一策,因户制宜、因地制宜的引导上做的不到位,造成个别贫困户对扶持项目不感兴趣,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产业项目推进落实困难,产业扶贫效果不明显。

2、“缺项目、缺资金、缺技术、缺内生动力”的总体局面未根本解决。

3、诸多客观因素影响扶贫工作难以有成效。村干部对扶贫政策认识不足,思想上还没有真正从“数字脱贫”转为走“精准实”新路子。

4、脱贫项目与脱贫计划、实际操作的匹配有难度。

5、贫困户发展动力不足。一是多数贫困人口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陈旧落后,依然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认经济时期,安于现状,没有发展动力;加之受自然条件限制和农产品、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大等因素影响,部分贫困户主动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不高。二是社会参与度不高。部分民营企业,个体工商老板的社会责任感不强,没有主动产于社会扶贫的意识,特别是对扶持贫困户发展经济、发展产业兴趣不浓,有的企业虽然热心公益事业,却忽视了支持农户发展。

八、下一步的工作

结合规划工作实际,制定集体的帮扶方案,按照方案要求稳步开展各项工作。

一是要把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村“两委”班子是农村群众的主心骨,是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其抓落实、促发展能力如何,其自身的作风怎样,直接影响到当地的村风、民风,直接关系到村上的经济发展。如果村级班子每名成员都能在工作作风、干事魄力、能力水平上“过得硬”,脱贫致富的目标就会早日实现。

二是加强政策宣传,解决“政策梗阻”问题。一方面加强干部培训,要求各级干部认真学习政策文件,充分领会政策内容。在开展工作时始终将精准扶贫政策宣传作为重点,强化政策宣传引领,统一群众思想认识,切实将精准扶贫政策原汁原味地宣传到群众当中去,奠定工作推进的扎实基础。另一方面采取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政策宣传,将广大贫困户直接受益的教育扶贫、医疗救助、危旧房改造、低保“兜底”等扶贫开发政策和扶贫工作流程图,统一制作成政策宣传单,分发给贫困户,并在村公示公告栏张贴上墙,把扶贫政策原原本本地交给广大群众,使扶贫开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三是要把项目带动作为加快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支撑。项目扶贫、项目拉动,是精准扶贫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要加大对贫困村的项目争取力度,使他们通过项目的实施和拉动,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扶贫汇报材料篇10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党建责任落实,增强支部战斗力、凝聚力。一是进一步完善制度,细化分工,责任到人,做到主要领导牵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抓落实。二是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支部学习等制度,坚持制度设置科学合理,制度执行严格有力,全年共完善各项规章制度10余条,为履事提供基础。三是严把党员发展质量关,认真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我部认真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坚持抓班子、带队伍,抓重点、求突破,有效加强了我部机关党建工作。一年来,先后主持召开研究党建工作会议3次,支部委员会会议4次,党员大会4次,组织党员讲党课4次。按照市委关于党建工作的整体思路,研究制定符合支部的党建年度工作计划,为全体党员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提出具体指导意见,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学习,讲党课,开展党员主题党日活动。

(二)强化理论学习,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一是制定学习活动方案,细化学习举措,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精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和党规、“两准则三条列”及系列讲话精神等政治理论知识,以“”、主题党日活动为抓手,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年共召开专题学习会10余次,支部学习会11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1次,组织生活会2次,切实做到了学习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思想有进步、有提高、有升华。二是围绕中心工作,深入乡村开展党的民政策宣传、脱贫攻坚、水电移民开发工作政策宣传,全年为农村党员讲党课15次,宣讲移民、扶贫政策16次,印发学习资料5000余份,受训人员达1900余人次。三是高度重视干部职工“双语”学习教育工作,及时召开会议,成立“双语”学习领导小组,制定学习方案,明确责任老师,实现全体职工“双语”基本达标。我局藏语培训教师被市委组织部评为优秀教师并获得“一等奖”奖励。

(三)强化组织建设,提高党员干部队伍质量。一是坚决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努力提高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水平,在重大事项和问题面前,坚持会前沟通、会中决策、二是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干部参加培训,做好新党员的发展工作,现确定发展对象1名。三是按照党费收缴标准及时完成党费收缴工作。

(四)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自律意识。一是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抓好正风肃纪工作,按照相关要求,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共签订责任书13份,与职工签订廉政承诺共计24份。二是深入开展三项整改“回头看”,“雪域清风”专项活动,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州委州政府“八条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十项规定”,严格落实“两准则三条例”,规范管理“三公”经费使用。三是认真组织学习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文件精神,强化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全年共组织学习文件精神15次,观看廉政教育警示片3次,有效提高了拒腐防变抵抗力。

(五)强化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一是创新载体抓运转,抓好“五个一”帮扶力量。抽调我局转非干部到贫困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指导、开展贫困村的脱贫事业,现已通过省、州检查组检查验收。二是找准扶贫工作与党建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将“双报告”和“走基层”帮扶活动有效结合,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推动脱贫攻坚工作。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理论学习有待加强。个别党员缺乏学习热情和动力,学习自觉性不高;党员中存在工作能力主要,理论知识次要的思想,认为工作做好了,理论水平自然也会得到提高。

(二)重业务轻党建,落实主体责任不足。认为党建工作比较务虚,工作任务重,但见效慢,成效少,尤其作为维稳重点部门,觉得主要是把维稳工作抓扎实,对党建工作只注重完成规定动作,未能创新思维推动党建工作。

(三)党员党性修养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党员在学习上缺乏积极性,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党性意识较为薄弱,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今后的党建工作中,我局将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州和市委部署要求,不断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统筹推进我部党建工作。

(一)强化落实责任。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严格履行党建责任一把手职责,切实推进党支部建设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