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办公室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18:45:28

扶贫办公室范文篇1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08年底,原xx区共有农户3.85万户,农业人口11.36万人,有人均年纯收入低于2500元的农村贫困户388户,人口681人,分别占总数的1.01%和0.59%;由于区划调整,新划入的苏陈、罡杨两镇共有农户1.76万户,农业人口5.98万人,有人均年纯收入低于2500元的农村贫困户1028户,人口1638人,分别占总数的5.85%和2.74%。我区脱贫攻坚工程的目标任务是:原xx区2008年全部脱贫;苏陈、罡杨两镇2010年全部脱贫,2008年脱贫率30%以上。截止2009年1月底,原xx区人均年收入2500元以下贫困户已全部脱贫;苏陈、罡杨两镇分别脱贫288户、515人和52户、64人,脱贫率分别为32.7%和33.3%。

二、主要做法

1、强化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脱贫攻坚工程是各级党委、政府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围绕原xx区2008年在全市率先全面脱贫的工作目标,区委、区政府召开了全区脱贫攻坚工作动员大会,明确各镇(涉农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是本地区脱贫攻坚的责任主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并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动,真正做到领导到位、认识到位。为了确保脱贫攻坚工程有序推进,成立了由分管书记任组长、分管区长任副组长,25个部门、单位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区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区脱贫攻坚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督查考核。同时,出台了《区委、区政府关于组织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的意见》,作为全区脱贫攻坚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明确工作责任,建好基础台帐。脱贫攻坚工作必须以详实准确的台帐资料为依据,具体工作中,农经、统计、民政等部门责任明确、通力协作、把好“三关”,高质高效的完成了去年初贫困户建档立卡和年底脱贫攻坚考核台帐填报工作。一是把好业务培训关。区委农工办、区统计局3次联合举办贫困户建档立卡及脱贫攻坚考核业务培训班,共计培训150余人次,组织基层业务人员认真学习相关文件,并就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和关键环节进行了有重点、有目的的专题培训。通过培训,切实提高业务人员工作水平,提升工作质量。二是把好入户调查关。入户调查是数据情况详实可靠的关键,为此,各镇(街)农经、统计、民政部门和村组干部组成调查小组,逐户调查,首先通过一整套的辅助调查表,逐项统计有关数据,然后按照台帐要求汇总填写,最终请户主签字确认。三是把好汇总审核关。根据分工,统计部门具体负责台帐资料的汇总审核,统计人员充分发扬细心、耐心的工作作风,认真汇总、严格审核,率先在《泰州日报》发表了《xx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监测报告》,脱贫攻坚考核台帐也已按上级要求及时上报。

3、落实帮扶措施,严格监督检查。2008年,我区脱贫攻坚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确保脱贫目标的顺利实现,经区委常委会研究决定,采取区、镇(街)、村三级补差为主,结对帮扶为辅的工作措施。经过前期调查,除依靠多项帮扶措施已实现脱贫的外,原xx区全面脱贫的资金差距为30.8万元,由区财政补贴40%,计12.32万元;镇(街)、村共同补贴60%,计18.48万元。苏陈、罡杨两镇按照33%左右的脱贫目标,分别需要补贴资金1.5万元和0.25万元,全部由镇财政支付。今年初,区扶贫办会同纪委、统计、民政、财政等部门,对补贴资金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检查发现,多数村已在春节前将政府温暖送到了贫困户手中,但也有个别村大局意识薄弱,未能按时发放,经检查督促,所有补贴资金已在2月6日全部发放到位。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脱贫攻坚工程不是一次短期的行动,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2008年,虽然我区采取资金补差的方式确保了脱贫目标的如期实现,但是从长远看,这也只是权宜之策,下阶段,我们将把工作重心下移,制定帮扶措施,完善社会救助机制,大力开展开发式扶贫,落实帮扶单位,由区四套班子领导挂钩经济薄弱村,政府部门、重点企业结对农村贫困户,开展“一对一”帮扶。确保苏陈、罡杨两镇2010年全部脱贫,全区不再出现新增贫困户,切实将这项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1、大力开展开发式扶贫。对于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要大力开展开发式扶贫。一是发展高效农业。帮助贫困农户发展设施栽培和畜禽养殖。对特别贫困的农户,可由财政、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帮扶单位投资建设设施大棚和养殖棚舍,零租金或低租金提供给贫困农户使用。项目建设所需资金可通过财政奖补、小额贷款、村企合作等多渠道帮助解决。组织科技人员与贫困农户结对帮扶,帮助发展高效农业,实现增收脱贫。二是加强劳动力转移。对有意愿参加技能培训的农村贫困劳动力实行全免费的“五包”技能培训就业政策,补贴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3年内,确保有劳动能力、有致富愿望的贫困农户至少有1人实现非农稳定就业。对农村“零转移家庭”贫困农户的特殊困难劳动力,可由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帮助其实现稳定就业。鼓励有条件的农民通过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贫困农户劳动力提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岗位。三是发展集体经济。通过资源承包、资产出租等多种形式,增加村级发包收入;积极发展土地股份合作,规范实行土地流转,增加村集体土地收入;支持有条件的村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增加村级经营收入。通过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吸纳本地贫困户劳动力就业,增强村集体对农户增收的服务和带动功能。同时,鼓励工商企业参与村企挂钩帮扶,支持帮助经济薄弱村发展经济、扩大贫困户劳动力就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扶贫办公室范文篇2

一、切实加强世行项目后续管理,加大贷款回收力度

(一)我镇世行贷款项目顺利通过世行检查团验收

今年是世行检查团对我区秦巴世行贷款项目的终审评估验收年,在区世行办的精心指导下,我们从年初开始准备世行迎验工作,完善、整理、归档世行项目、财务资料14卷,印发世行迎验明白纸,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召开镇村干部世行迎验培训会一次,群众培训2000余人次,做好了汇报等各项准备工作,顺利通过世行评估团验收。

(二)世行贷款回收进展顺利

今年区政府下达我镇的贷款回收任务为326067元。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收贷工作作为全镇的中心工作任务来抓,将全镇干部分为10个工作组,全力以赴清收世行贷款,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清收工作,在全镇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止目前共回收贷款12余万元,归还区世行办12.4万元,占目标任务38%,位于全区第7名。

二、张四营扶贫重点村进展顺利

张四营扶贫重点村建设是我镇启动的第一个扶贫重点村,该项目2004年项目启动后,从项目的规划到实施,我们坚持高标准、搞起点。首先,坚持科学规划,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第二,项目资金坚持专款专用,强化资金管理,注重资金使用效益,本着节约的原则,把资金用在群众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公益性基础建设项目上。第三,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项目建设,召开村党员干部会议10余次,群众会议500人次,通过和党员干部群众交流、座谈等形式,了解群众议意愿,让群众真正成为扶贫重点村建设的主人,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止目前,已新修村组公路两条共计6公里;修建村小学一座四间120平方米;修建桥梁两座;修建人畜饮水水塔一座,解决480人的人畜饮水问题;农户“五改”30户;新修优质桑园300亩;拦河坝和引水渠正在建设中,各项工程的顺利建成,有力的促进了全村的脱贫致富和社会经济发展。

三、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初显成效。

今年我镇共培训输出贫困户劳动力4人,通过输出前技能培训,输出后跟踪监测,我镇培训输出的人员都有了稳定的收入,实现了“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四、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圆满完成。

根据省、市、区的文件精神,要求对人均纯收入在925元以下的贫困户建档立卡,此项任务时间短、任务重,我们及时召开村文书会议,安排落实建档立卡工作,通过加班加点工作,摸清了全镇贫困户的底子,在一周时间内圆满完成此项工作,全镇确定贫困户926户、3665人全部建档立卡,为全镇的扶贫开发奠定了基础。

五、确定申报了2006年扶贫项目。

扶贫办公室范文篇3

一、切实加强世行项目后续管理,加大贷款回收力度

(一)我镇世行贷款项目顺利通过世行检查团验收

今年是世行检查团对我区秦巴世行贷款项目的终审评估验收年,在区世行办的精心指导下,我们从年初开始准备世行迎验工作,完善、整理、归档世行项目、财务资料卷,印发世行迎验明白纸,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召开镇村干部世行迎验培训会一次,群众培训余人次,做好了汇报等各项准备工作,顺利通过世行评估团验收。

(二)世行贷款回收进展顺利

今年区政府下达我镇的贷款回收任务为元。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收贷工作作为全镇的中心工作任务来抓,将全镇干部分为个工作组,全力以赴清收世行贷款,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清收工作,在全镇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止目前共回收贷款余万元,归还区世行办万元,占目标任务%,位于全区第名。

二、张四营扶贫重点村进展顺利

张四营扶贫重点村建设是我镇启动的第一个扶贫重点村,该项目××年项目启动后,从项目的规划到实施,我们坚持高标准、搞起点。首先,坚持科学规划,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第二,项目资金坚持专款专用,强化资金管理,注重资金使用效益,本着节约的原则,把资金用在群众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公益性基础建设项目上。第三,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项目建设,召开村党员干部会议余次,群众会议人次,通过和党员干部群众交流、座谈等形式,了解群众议意愿,让群众真正成为扶贫重点村建设的主人,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止目前,已新修村组公路两条共计公里;修建村小学一座四间平方米;修建桥梁两座;修建人畜饮水水塔一座,解决人的人畜饮水问题;农户“五改”户;新修优质桑园亩拦河坝和引水渠正在建设中,各项工程的顺利建成,有力的促进了全村的脱贫致富和社会经济发展。

三、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初显成效。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今年我镇共培训输出贫困户劳动力人,通过输出前技能培训,输出后跟踪监测,我镇培训输出的人员都有了稳定的收入,实现了“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四、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圆满完成。

根据省、市、区的文件精神,要求对人均纯收入在元以下的贫困户建档立卡,此项任务时间短、任务重,我们及时召开村文书会议,安排落实建档立卡工作,通过加班加点工作,摸清了全镇贫困户的底子,在一周时间内圆满完成此项工作,全镇确定贫困户户、人全部建档立卡,为全镇的扶贫开发奠定了基础。

五、确定申报了××年扶贫项目。

扶贫办公室范文篇4

一、切实加强世行项目后续管理,加大贷款回收力度

(一)我镇世行贷款项目顺利通过世行检查团验收

今年是世行检查团对我区行贷款项目的终审评估验收年,在区世行办的精心指导下,我们从年初开始准备世行迎验工作,完善、整理、归档世行项目、财务资料14卷,印发世行迎验明白纸,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召开镇村干部世行迎验培训会一次,群众培训2000余人次,做好了汇报等各项准备工作,顺利通过世行评估团验收。

(二)世行贷款回收进展顺利

今年区政府下达我镇的贷款回收任务为326067元。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收贷工作作为全镇的中心工作任务来抓,将全镇干部分为10个工作组,全力以赴清收世行贷款,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清收工作,在全镇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止目前共回收贷款12余万元,归还区世行办12.4万元,占目标任务38%,位于全区第7名。

二、张四营扶贫重点村进展顺利

扶贫重点村建设是我镇启动的第一个扶贫重点村,该项目年项目启动后,从项目的规划到实施,我们坚持高标准、搞起点。首先,坚持科学规划,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第二,项目资金坚持专款专用,强化资金管理,注重资金使用效益,本着节约的原则,把资金用在群众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公益性基础建设项目上。第三,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项目建设,召开村党员干部会议10余次,群众会议500人次,通过和党员干部群众交流、座谈等形式,了解群众议意愿,让群众真正成为扶贫重点村建设的主人,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止目前,已新修村组公路两条共计6公里;修建村小学一座四间120平方米;修建桥梁两座;修建人畜饮水水塔一座,解决480人的人畜饮水问题;农户“五改”30户;新修优质桑园300亩;和引水渠正在建设中,各项工程的顺利建成,有力的促进了全村的脱贫致富和社会经济发展。

三、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初显成效。

今年我镇共培训输出贫困户劳动力4人,通过输出前技能培训,输出后跟踪监测,我镇培训输出的人员都有了稳定的收入,实现了“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四、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圆满完成。

根据省、市、区的文件精神,要求对人均纯收入在925元以下的贫困户建档立卡,此项任务时间短、任务重,我们及时召开村文书会议,安排落实建档立卡工作,通过加班加点工作,摸清了全镇贫困户的底子,在一周时间内圆满完成此项工作,全镇确定贫困户926户、3665人全部建档立卡,为全镇的扶贫开发奠定了基础。

五、确定申报了2006年扶贫项目。

扶贫办公室范文篇5

2009年是深切实施对第三批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扶持的关头一年,我办坚持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平稳树立科学成长不美观,紧紧环绕解决全市贫困生齿脱贫这个方针,坚持项目到村,扶贫到户,坚持整村推进与培植社会主义新农村相连系,积极贯彻省、市“三下乡”勾当率领小组的指示精神,落实各项扶贫政策,规范项目打点,创

新工作机制,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全力使全市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积极跑办,争夺试点,最年夜水平争夺财政扶贫资金

2009年,我市260个贫困村扶贫开发工作全数启动。到今朝,我市共争夺财政扶贫资金总计5555.5万元,比2008年4887万元增添362万元,增添7.4%,其中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377万元,科技培训资金59.18万元。全省10个以奖代补县,我市阜城、饶阳两县被省评为扶贫开发以奖代补前进前辈县,各获奖励资金150万元。

二、鼎力实施科技扶贫工程,提高贫困群众素质。

1、开展农业适用手艺培训,提高贫困群众素质。一是举办培训班,邀请专家和专业手艺人员授课,并深切到贫困村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处事,为农人供给科学手艺信息,把科学手艺送到千家万户,田间地头。二是我们把棚室种植、防治棚室蔬菜病虫害、畜禽饲养打点等常识印制成“年夜白纸”,发放到贫困村、贫困户手中,普遍深切开展送科技功效、科技信息下乡勾当,深受农人群众接待。三是多次组织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到外埠参不美观进修。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全市共组织交叉进修及外埠参不美观进修431次,组织政策和手艺讲座132期,参训人员达15300人次,受益群众达3.5万人;印发手艺处事材料5.2万份。

2、开展村级合作资金培训。为了有用缓解贫困农户成长所需资金欠缺问题,2006年起我市开展“贫困村村级成长合作资金”(简称“合作资金”)的试点工作,今朝,合作金试点扩年夜到86个贫困村,获得了贫困地域泛博干部群众,出格是贫困农户的接待,必然水平上缓解了贫困村出产成长资金不足的矛盾。为了使更多的贫困群众领齐集作金,我办及各县扶贫办开展合作金培训进修,共举办讲座及培训11次,培训5820余人次。

3、实施“雨露打算”,鼎力成长劳动力转移培训。我办依托全市30个培训基地,把“规范打点,提高培训转移的质量”作为查核各基地培训资格的主要指标,成立竞争机制,实施动态打点,增强跟踪处事,提高培训质量。2009年,我市争夺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377万元,涉及完成培训转移4934人,参训学员95%以上经由过程初级手艺品级剖断,并全数放置了就业岗位,转移就业率达到100%。

三、立异扶贫模式,扎扎实实推进财富化扶贫“细胞工程”。

按照“政府主导、部门组织、龙头带动、市场运作”的要求,从当地现实出发,斗胆试探周转项目的有用机制,鼎力推广“龙头+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财富化扶贫新模式,坚持连片开发,慢慢培植一批有龙头企业带动、有规模、有特色的扶贫集群项目片区,带动贫困户兴业脱贫。我市扶贫县组建各类扶贫合作社57个,4万多个贫困户成为合作社社员。重点扶持以奶牛、斯格猪、肉鸭为主的“周转畜”和以棚菜为主的“周转棚”。一是奶牛财富。采纳武强托牛所的成长模式,鼎力成长周转奶牛养殖。对奶牛养殖我们实施了“四统一分”的打点模式,即统一打点、统一防疫、统一饲料、统一产物发卖和分户饲养,实现奶牛养殖的规范化运转、尺度化出产,既能保证奶源质量,又能保证养殖户有不变收益。2009年第一批财政扶贫资金放置148万元成长奶牛470头,涉及740个贫困户,户均增收4000元。二是斯格猪财富。操作部级重点财富化龙头企业、省级扶贫龙头企业河北省裕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京安分公司的带动浸染,在8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参照县)实施斯格猪“周转”扶贫工程。在饲养模式上,借鉴武邑县朱洼村养殖模式,指导贫困户建养殖小区,恰当集中养殖能繁种母猪、分户育肥仔猪,并为养殖户供给“五统一”处事(即:统一手艺指导、统一供给种猪、统一防疫治病、统一免费配种、统一呵护价收受接管),确保斯格猪“周转”扶贫工程的顺遂实施。同时,与沼气池培植相连系,以养促建,以建调养,改善贫困户养殖生态情形。2009年第一批财政扶贫资金放置435.59万元成长周转猪项目,其中斯格种母猪3119头(2008年完成574头),涉及贫困户1596户,户均收入增添3000元。我办已组织有关部门完成了2009年价钱听证会,组织贫困户搞好圈舍培植,斯格猪已发到贫困户手中。三是肉鸭养殖财富。以武强正年夜公司为依托,按照政府、银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农户“五位一体”的模式,建成集饲料加工、种鸭孵化、肉鸭饲养、屠宰朋分、羽绒加工为一体的肉鸭一条龙财富经营系统,带动贫困户成长肉鸭养殖。经由过程养鸭合作社为贫困户供给周全的手艺指导,并负责鸭苗的发放和制品鸭的呵护价收受接管,降低市场风险,呵护贫困户益处。2009年第一批财政扶贫资金放置351.285万元,新建鸭棚21.65万平方米,引进鸭苗457.2万只。,涉及贫困户1132户,户均增收3500元。四是蔬菜财富。鼎力成长以行动措施蔬菜为重点的“周转棚”。尊敬农人意愿,操作当地优势,按照“

市场+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培育典型,培植产地市场,成长合作组织,推进蔬菜财富成长。在种植形式上,日光温室、春秋年夜棚、小拱棚、露地菜多样并举。2009年第一批财政扶贫资金放置482.71万元成长温室棚175个占地415亩,凉棚1486个占地3764.8亩,小拱棚390亩,露地菜3240亩,涉及贫困户3137户,户均增收6000元。

四、普遍带动,阐扬社会力量的帮扶浸染。

从2008年起头,我市放置128个单元搜罗93个市直单元、26个年夜中型企业,9所年夜中专院校帮扶我市128个贫困村,确保了帮扶单元笼盖率达到100%。我办对128个帮扶部门按期调剂,组织帮扶单元开展社会帮扶工作,2009年,省市帮扶单元共投入社会帮扶资金859万元,组织外出参不美观2300人次,邀请专家到贫困村手艺指导75次。年夜年夜敦促了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有用的推进了贫困村的新农村培植,使泛博贫困群众受益。同时环绕“新农人工程”把前进前辈适用手艺最年夜限度地交到农人手中,为农人群众供给科技、政策、市场、项目等多方面的信息,有用增强了农人的科技致富能力提高农人素质搞培训。

五、2010年工作的总体思绪和方针使命

1、环绕“新农人工程”环绕我市四年夜扶贫主导财富实施,鼎力开展适用手艺培训。以农业新手艺、新品种推广培训为重点,采纳半培训班,邀请专家现场指导,外出参不美观等多种有用形式的手艺处事,提高贫困村农人素质。

扶贫办公室范文篇6

20*年,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农开办、省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办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农开扶贫工作圆满完成了既定的各项任务,实现了新的突破。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20*年农开扶贫工作的主要特点

1、积极跑办,国家和省资金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我们把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作为全办工作的首要任务,加强谋划,积极跑办。20*年全市共争取农业开发和扶贫开发财政资金12*6.38万元。其中:农业开发项目共投入资金12438.96万元,其中财政资金7187.38万元。①土地治理项目,共投资5247万元,财政投资3748万元,比20*年2463万元增加1285万元,增幅52.17%。②世行三期项目总投资2930.95万元,财政投资1714.38万元。③产业化经营项目5个,总投资4261.03万元,财政投资1725万元。扶贫开发项目共投入财政资金4889万元,比20*年4187万元增加702万元,增长16.76%。

2、争先创优,农开扶贫工作始终位居全省前列

农业开发工作,*县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土地治理项目“示范县”、“红旗县”,在全省观摩评比中连续获得第一名;武邑县被评为全省土地治理项目“先进县”;故城县代表全市接受了省办20*年度项目验收,顺利通过了各项考核目标。世行项目省级*年度检查验收中,景县和冀州市获得两个第一;产业化经营项目,桃城区顺尧肉羊养殖项目被评为全省“优胜项目”。11月份省农开办乔满主任到我市调研时指出:衡水的农业开发工作,成绩巨大,成效显著,创造了许多典型经验,工作始终处于全省领先地位,今年工作又上了新台阶。

扶贫开发工作,一是在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高宏志市长代表我市做了典型发言,我办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北省扶贫开发工作先进集体”。二是景县、深州、枣强、故城四县被省政府定为省级扶贫开发工作参照县,衡水湖区16个村被列入扶贫规划,省分配给四个参照县和衡水湖区财政扶贫资金680万元,取得的这一成绩可以说是突破性的。三是在启动第三批贫困村竞争评审中,我市获得第一名,其中武强、武邑分获无附加分和有附加分的第一名。四是继去年武强后,今年武邑县又争取到部级“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大项目,中央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000万元,全省从20*年开始仅有的两个财政扶贫资金整合试点项目均落户衡水。另外,武邑县还争取到国家扶贫基金会1500万元小额贷款试点项目,全国仅有13个试点县。五是阜城、*两县被评为全省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县,并争取到以奖代补项目,全省仅10个县,我市争得2个,每县各奖100万元。六是武强县被评为全省产业化扶贫示范县,20*年全省仅一县获此殊荣。七是在产业化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互助资金试点等工作上探索了很多成功经验,成为全省学习的典型。5月至8月,石家庄、沧州和呼和浩特三市扶贫办先后到衡水来参观学习。11月份全省3次扶贫工作培训现场会有2次在衡水召开。同时还接待了墨西哥和秘鲁两国扶贫考察访问团。

3、加强宣传,农开扶贫工作得到各级领导充分肯定

去年以来,张和副省长,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臧胜业,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王国良先后到我市调研,对我市扶贫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7-9月份,由省扶贫办组织,省委巡视组、中央单位驻河北省帮扶工作人员观摩团、驻河北省的全国人大代表、革命老区扶贫行等活动先后到我市视察扶贫开发项目,并给予高度评价。省农开办、扶贫办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经常到衡水调研指导工作。由于工作突出,我市的农开扶贫工作受到了各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农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农业综合开发》杂志、河北电视台《河北新闻联播》、《河北日报》、新华网、中国扶贫网、《共富天地》杂志、《衡水日报》等多次报道了我市的农开扶贫工作。

二、抓重点,求突破,农开扶贫工作登上了新台阶

第一、关于农业开发工作

1、圆满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土地治理项目:一是全面完成了20*年项目建设任务。在省级验收中*县被评为土地治理项目建设“红旗县”,武邑县被评为“先进县”。二是顺利完成了20*年度项目工程建设工作,改造中低产田8.51万亩,新打机井105眼,修复配套289眼,咸淡混浇42组,安装防渗管道375.6公里,修建农路291.5公里,植树46.5万棵。同时,建设2009年度项目林网框架8万余亩。世行三期项目:改造中低产田6.6万亩,营造农田防护林3000亩。产业化经营项目:一是全面完成20*年产业化经营项目,桃城区养羊项目在省级年度验收中被评为产业化优胜项目。二是顺利完成20*年产业化经营项目建设,涉及全市5个县(市、区)5家企业。完成土建15495平方米,购置设备135台(套),购置种羊200只,基础母羊3100只。

2、努力建设精品工程。我们坚持抓重点、抓示范的指导思想,在项目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注重高标准、高质量,力争把每个项目区都打造成精品工程。一是高标准规划。科学规划是项目建设的根本。在土地治理和世行三期项目建设上,我们始终坚持整体规划,连片开发,分步实施。编制规划时,认真执行专家评审制度,全面实行竞争立项。只要立项准确,达到项目建设要求,不得随意调整乡镇,坚持一期三年乃至多年,连续投入,整体检查验收,既实现了连片开发,又避免了项目建设单位的短期行为。在产业化经营项目上,突出我市农业主导产业,以畜牧养殖和农产品加工为重点,连续扶持,形成了一批在我市以及全省有影响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桃城顺尧养羊项目已成为河北省规模最大,技术、品种最好的种羊场。二是高质量建设。为提高项目建设水平,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行工程物资招投标制,对20*年度土地治理项目的防渗管道、出水口、水泵等大宗物资市级进行了集中招采;对机井建设、渠道扩挖等项由县级统一进行了招标,组织专业队施工,降低建设成本,提高建设质量。我们依照国家和省办工程建设技术要求,进一步研究制订了具体实施细则,将每一项工程细化、量化,使之更具操作性。在项目实施中,委托监理单位对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理,发现问题及时查纠。同时,在20*年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按工程进展情况,组织召开林路框架现场会、全市观摩拉练会,到项目建设先进县市参观学习,确保项目建设质量不断提高。三是高水平管护。坚持工程开工,管护上马,根据“谁受益、谁管理、谁负责”和“实用、持久”的原则,工程管护费由受益单位或个人负担,做到人员、资金、具体工程、制度、责任五落实。项目区的单项工程能卖则卖,能承包则承包,形式多种多样。如水利、农电等工程,由建设初期井域范围内所筹集资金的农户,与村委会签定管护合同,明确责、权、利。林路工程以竞争的方式进行个人一次性买断承包,到期后经成材树木经批准砍伐,树权归承包人,承包人保证路畅、林茂。通过落实管护制度,使土地治理项目工程有人建,有人管确保完好率,使其长期发挥效益。

3、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在项目和资金管理中,我们坚持阳光操作,公开透明,规范有序,每个项目、每笔资金都经得起检验。一是全面公开项目内容。20*年的所有项目,我们都按照国家和省办要求,对投资数量和来源、项目的建设内容、建设的起止时间等全部以村为单位通过公示牌、公示栏等进行公示,主动接受村民和社会各界的监督,赋予农民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和参与权。二是严格资金报账程序。在报帐主体上,采取以项目承建单位和物资供应商为报帐的基本单位,资金直接拨付报帐单位,项目乡村见物不见钱,严格资金流向,规范报帐程序和票据凭证;在报帐的资金数量上,采取合同化管理,严格按中标合同、施工承包合同约定的资金数量进行报帐;在报帐的手续上,依据《河北省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支出管理办法》(试行)凭采购招标结算书、购货合同、质量检测报告、正式发票、收货验收单、提款申请书、项目费用汇总表等,按市、县招标分别由市、县财政统一支付公开透明。三是切实加强监督检查。在加强群众监督、社会监督的同时,我们聘请会计事务所和审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对农业开发资金进行专项检查审计,确保农业开发资金专款专用,发挥效益。在20*年的各项审计中,我市各县无违规违纪现象。

第二、关于扶贫开发工作

1、加大整村推进工作力度

为做好第三批贫困村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我们重点抓了四项工作,一是引入竞争机制。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扶贫开发工作大竞赛,县与县、村与村之间展开竞争,对产业化扶贫积极性高、工作力度大、前期启动工作进展快的贫困村优先扶持,对整合部门资源力度大、产业化扶贫开展好的县优先安排奖励项目和评先,解决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推进全市扶贫工作的开展。二是整合行业部门力量。我市对第三批贫困村统一规划设计,集中攻坚,统筹解决水、电、路、校、医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五难”问题。我市以市委、政府两办文件形式出台了《衡水市解决贫困村“五难”责任分解方案》,将贫困村“五难”问题分解到各行业扶贫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限期完成。全年共整合各行业部门资金3034万元,完成了部分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项目,帮助贫困村修路54公里,打井配套105眼,铺设防渗管道12万米。三是对项目资金大整合。以扶贫重点村为平台,强化涉农项目资金的整合捆绑力度,支持贫困村发展“周转畜”、“周转棚”产业化扶贫项目。四是内引外联,大力整合社会资金。各县结合本县主导产业,通过内引外联,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发展产业化经营解决产品销售难题,既提高了农畜产品附加值,又为贫困户找到了一个能长期稳定的增收项目。公务员之家

2、大力推进产业化扶贫工作

我们把产业化扶贫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创新扶贫机制,大力实施扶贫开发细胞工程,努力提高贫困户的脱贫能力,打造了奶牛、斯格猪、肉鸭、蔬菜四大主导产业,并吸引正大集团、河北绿洁等农业龙头企业落户衡水,力促实现“扶贫扶出产业来,农业长出工业来”。

四大主导产业:一是奶牛产业。按照品种优良化、生产规模化、管理标准化、防疫规范化的思路,采取武强托牛所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周转奶牛养殖。通过民间集资、财政补贴的办法兴建托牛所,以每户支持3000元扶贫周转金的形式,扶持贫困户入托发展奶牛养殖。同时,对奶牛养殖我们实行了“四统一分”的管理模式,即统一管理、统一防疫、统一饲料、统一产品销售和分户饲养,实现了奶牛养殖的规范化运转、标准化生产,既保证了奶源质量,又保证了养殖户的稳定收益。目前,我市共建有扶贫奶牛养殖基地16个,奶牛存栏达5000头,惠及5000个贫困户,户均增收4000元。二是斯格猪产业。利用部级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扶贫龙头企业河北省裕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京安分公司的带动作用,在8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参照县)实施了斯格猪“周转”扶贫工程。全市统一组织,各县具体实施,并推广武邑县朱洼村小区养殖模式,引导贫困户建设养殖小区,适当集中养殖能繁种母猪、分户育肥仔猪,并由京安分公司聘请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为养殖户提供系列服务,确保斯格猪“周转”扶贫工程的顺利实施。20*年,全市第三批贫困村共发展斯格猪集中养殖小区52个,建圈舍7837间,引进父母代斯格种猪4590头。同时,与沼气池建设相结合,以养促建,以建保养,改善贫困户养殖生态环境。三是肉鸭养殖产业。以武强正大公司为依托,按照政府、银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农户“五位一体”的模式,建成集饲料加工、种鸭孵化、肉鸭饲养、屠宰分割、羽绒加工为一体的肉鸭一条龙产业经营体系,带动贫困户发展肉鸭养殖。正大集团负责对加入养鸭合作社的贫困户全面的技术指导,并负责鸭苗的发放和成品鸭的保护价回收,有力地激发了广大贫困户发展肉鸭养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已建养鸭小区25个,鸭棚25万平方米,肉鸭存栏60万只。四是蔬菜产业。以*和阜城两县蔬菜批发市场和河北绿洁等蔬菜加工企业为依托,建设蔬菜绿色通道,以*县蔬菜百里长廊和阜城县蔬菜片区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蔬菜“周转棚”。尊重农民意愿,利用当地优势,按照“区域布局连市场,成方连片促规模,因地制宜做项目,重点扶持求突破”的思路,培育典型,建设产地市场,发展合作组织等措施,大力发展蔬菜“周转棚”项目。在种植形式上,日光温室、春秋大棚、小拱棚、露地菜多样并举,切实达到了能周转和有效益的目的。全年共建成日光温室476个,占地1477亩,建凉棚2099个,占地5402亩,建小拱棚5900亩。同时,*县的蔬菜百里长廊建设工程已建设棚室3800多个。

3、努力提高劳动力转移培训效果

我们把实施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帮助贫困群众脱贫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来抓。在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管理上创新工作机制,把扶贫培训资金集中到市级统一管理,实行竞争使用,规范管理,严格把关,确保培训质量,提高稳定就业率。一是建好培训基地。以就业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在全市确定了30家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作为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充分发挥培训基地的作用。二是搭建转移平台。构筑了以政府为主导,部门协调联动,上对国内外两个市场,下对县、乡、村、户的劳动力转移平台。对全市贫困劳动力和输出人员实行登记造册、动态管理。三是引入竞争机制。把扶贫培训资金集中到市级统一管理,竞争使用,调动各培训基地积极性。四是健全服务体系。在培训工作中,规范管理,实行定单培训,确保培训效果。坚持谁输出谁负责,建立健全“培训??就业??跟踪服务”一条龙式的服务管理模式,解除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20*年,实现劳动力培训转移4874人,超出全年培训计划2542人。参训学员95%以上通过初级技能等级鉴定,并全部安排了就业岗位,转移就业率达到100%。目前还有尚在校培训的学员1312人。

三、抓班子,带队伍,干部职工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1、明确目标,落实责任。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目标责任制。从县级干部抓起,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形成了办党组统一领导下的自上而下的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同时,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全部进行了细化分解,量化目标,责任到人。并按时间要求,定期调度,阶段要账,年终兑现奖惩,在机关形成了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

2、严格制度,规范管理。为保证机关工作高效运行,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包括学习培训、汇报交流、人事管理、信息宣传、后勤接待等十几项规章制度。将这些制度编印成册,人手一份,严格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调动了大家学习、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扶贫办公室范文篇7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依据开发式扶贫方针和扶贫到户原则,采取贷款贴息的方式,扶持经济开发类项目,以加大开发力度,增加扶贫投入,增强其自我发展和自我积累的能力,加快全县脱贫致富步伐。

二、合作金融机构

县信用联社及其各乡镇分支机构为发放贴息贷款的主体。

三、贴息贷款方式

(一)贴息信贷对象。县内从事种植、养殖、加工(指农产品)且能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民营经济大户和龙头企业;医院(不含村级卫生室);学校(含雨露计划培训基地,不含中小学)。

(二)贴息期限。不超过一年(含一年)。

(三)贴息标准。按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利率(贷款期限在6个月以内的月利率为8.7‰,超过6个月、一年以内<含一年>的月利率为9.3‰)贴息6.3‰,超过部分由贷款人承担。

四、贴息贷款程序

(一)扶贫贴息贷款人申请。

(二)县信用社承贷分支机构按贷款程序审查并签署意见。

(三)所在乡镇或主管部门签署意见。

(四)县扶贫办和县信用联社联合审定。

(五)信用社发放贷款。

(六)实施贴息贷款项目。

(七)验收贴息贷款项目。县扶贫办牵头,县财政、信用社、乡镇或主管部门参加,对项目进行实地验收。

(八)贴息资金报帐。贷款人持《巴东县贴息贷款项目申请表》、项目验收单和利息结算凭证到县扶贫办报帐。县扶贫办审查核实后并支付贴息,最后由县扶贫办到县财政局报帐。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成立巴东县扶贫到户贴息贷款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郑开廷任组长,县委常委、副县长郑凯,副县长刘太可任副组长,县委办公室副主任邓玉鹏,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黄圣虎,县扶贫办主任谭明宪、副主任薛云长,县财政局副局长高云,县人民银行行长王建国,县信用联社主任徐向东,县审计局局长师艺,县监察局局长刘传谊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扶贫办办公,谭明宪兼任办公室主任,薛云长兼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日常工作。乡镇实行乡镇长负责制,对本乡镇相关工作负总责。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县、乡镇、村要广泛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种媒体,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要将宣传资料送到农民手中,使贴息政策做到家喻户晓,让贫困户了解贴息资金的用途,引导贫困户树立风险意识和信用意识,正确处理好贴息、发展、脱贫的关系。

扶贫办公室范文篇8

一、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建强基层组织,选优配强班子等工作重点,大力实施头雁培育、能人回引、先锋率带、结对帮扶、党群共建、双向激励、村社治理、功能提升“八个计划”,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为顺利实现我乡2018年贫困村脱贫奔康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重点工作

(一)大力实施头雁培育计划。由乡党政班子成员对村“两委”主要负责人、机关单位负责人进行全覆盖培训,把能力强、作风正、工作实的干部充实到脱贫攻坚一线,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主要负责人。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载体,按照20%的比例选树一批“一好双强型”(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优秀村党支部书记。跟踪培养村级干部专修班学员,为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确保每个贫困村有2-3名后备干部。(牵头办公室:党政办;责任办公室:扶贫办,各村社区)

(二)大力实施能人回引计划。综合采取优选项目回引、政策扶持回引、乡情回引等方式,结合贫困村脱贫规划和产业发展现状,通过异地商会平台和乡友群、短信、微信等,宣传乡近年来的重大发展及变化,增加投资者投资兴趣和信心,深度策划个性化项目建议书;召开企业家回乡创业人士座谈会暨回乡创业投资恳谈会,通过异地商会平台和乡友群、短信、微信等,宣传县委重大发展战略及近年来乡重大发展变化,增强乡友投资信心,力争回引籍企业家、农民工返乡创业兴业。(牵头办公室:党政办;责任办公室:扶贫办、民政所、各村社区)

(三)大力实施先锋率带计划。按照“抓点扩面、巩固提升”思路,采取村“两委”领办、专合组织带办、龙头企业或产业大户引办、党员群众联办、“强村+弱村”跨村合办和入党积极分子兴办“5+1”模式,每个贫困村选择1—2个模式示范打造,强化利益联结,做大规模品牌,着力把党员精准扶贫示范工程打造成为贫困村脱贫攻坚的领航工程、党员作用发挥的先锋工程、集体经济发展的细胞工程、产业规模发展的孵化工程、村干部履职能力的提升工程,增强群众对产业致富的信心与决心。(牵头办公室:党政办;责任办公室:扶贫办、各村)

(四)大力实施结对帮扶计划。通过联系贫困村县级领导与帮扶部门的高度重视与大力协调项目资金,使我乡2018年的各项脱贫计划与目标能够落到实处;通过加大对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组、驻村农技员等帮扶人员的教育培训管理,使我乡贫困村、贫困户的各项脱贫规划落到实处,确保顺利全面脱贫;进一步完善“五个一+1”“三个一”帮扶力量管理办法,建立年度“任务清单”、季度“责任清单”、阶段“问题清单”三张清单工作台账,强化工作统筹协调、日常运行、上下联动、督查激励“四项机制”,每月定期召开推进会和工作例会,每季度开展一次专项督查,进一步提升“五个一+1”帮扶力量服务脱贫攻坚实效。(牵头办公室:党政办;责任办公室:扶贫办、各村)

(五)大力实施党群共建计划。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产业链等组建区域性党(群)组织、产业链党(群)组织、公共服务平台党(群)组织、网络党(群)组织等,以党建带群建助推脱贫攻坚。深化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等品牌帮扶活动,深入开展“青春扶贫”行动,推进巾帼脱贫、巾帼建功、居家灵活就业“三大项目”,做大做强侨爱助学、侨法援助、侨家暖心、侨力助贫四大“侨”字品牌,依托“智慧—残疾人量服平台”,完成脑瘫儿童救助、贫困家庭听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以科普示范带头人、农技协技术骨干为基础,加强乡土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农村科普行动计划”实施,深入开展“十大扶贫好人”“十大脱贫攻坚之星”“十大扶贫社会组织”评选活动,提升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扶贫实效。(牵头办公室:党政办;责任办公室:扶贫办、民政办、各村社区)

(六)大力实施双向激励计划。推动人财物向贫困村倾斜,着力解决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等问题。健全经费保障制度,足额兑现村(社区)工作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驻村工作组、第一书记工作经费、村(社区)干部基本报酬。实施双向激励计划,激发党员干部干事热情,打破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不良倾向,严格干部绩效工资、年度目标考核、车补和村干部报酬提标部份、工作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管理,统筹一定比例实行绩效考核。以村党组织书记职业化管理试点为抓手,精选试点对象,严格教育管理,强化激励保障,探索建立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专职化管理的制度机制。(牵头办公室:党政办;责任办公室:扶贫办、财政所、各村社区)

(七)大力实施村社治理计划。围绕创建一批省级、市级、县级“四好”村目标,村(社区)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精准确定软弱涣散农村基层党组织,进行集中整顿;以培育良好村风民风为切入点,从规范农村习俗、弘扬传统美德、深化家教家风、倡导新风正气和卫生习惯养成等方面入手,深入开展党员示范户、民主法治示范村(户)、文明家庭、科普示范户、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活动,帮助贫困群众强健精神肌体,共享文明生活,从物质和精神上摆脱贫困。(牵头办公室:党政办;责任办公室:扶贫办、依法治理办、各村社区)

(八)大力实施功能提升计划。在实现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室内“八有”标准基础上,着力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打造成为集法治宣传、技能培训、便民服务、文化体育、卫生计生、综治调解、农家购物等于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提高利用效率;按照“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清新简约”原则,规范室外展板、文化宣传栏(墙)建设,实现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内涵和形象双重提升。建立党员固定活动日制度,抓好“”、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落实;建立党员示范岗制度,扎实开展设岗定责、承诺践诺、积分评星等活动。(牵头办公室:党政办;责任办公室:民政办、依法治理办、各村社区)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党建扶贫工作领导,把党建扶贫作为硬任务抓好抓实,各党支部书记要切实履行好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做到亲自研究、亲自安排、亲自抓,其他班子成员要切实履行“一岗双责”,真正把工作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统筹协调各方力量推动目标任务落实落地。

扶贫办公室范文篇9

五和村委会简介:据调查,五和村委会是一条自然村,总人口4000多人,总户数800多户,年人均收入2500元以下有295户,其中年收入1500以下的有60户。经核实,属于本次扶贫开发工作帮扶对象的共47户。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责任制,以整村推进为平台,以增加贫困户收入为核心,以改善贫困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优化五和村发展环境,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奔康步伐。

二、目标任务

从起,用3年时间,促使五和村47户贫困户实现“八个确保”(确保被帮扶的47户贫困户有自我发展和和收入的主业,基本实现稳定脱贫,80%以上被帮扶贫困人口达到农村年人均收入2500元以上;确保有条件的贫困家庭完成危房改造;确保符合条件贫困家庭被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确保贫困户家庭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确保贫困家庭子女失道接受义务教育不辍学;确保考上大中专院校的贫困家庭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劳动力能免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至少输出一个劳动力;确保每一贫困户学会一至二门种养技术或手工加工技术),五和村达到“六有”(有坚强的领导班子、有科学的发展规划、有稳定的集体收入、有整洁的村容村貌、有民主的管理制度、有文明的社会风尚)目标,基本改变五和村落后面貌。

三、扶贫工作设想

(一)据调查,五和村现有虾塘300多亩,属村集体所有,现已全部被外人承包养虾,村委会每年收租金约10万元左右发放给村民。按800户计每户每年分到的仅125元。建议由本村委会收回部分虾塘建立五和村虾塘养殖场,扶贫工作组联系相关部门,请有关专家到村委会授课,讲解养虾技术,提高产量,提高产值。一来可壮大村委会集体经济,每年从中抽取部分资金资助五保户、孤儿,另外可为部分贫困户提供饲养员等工作岗位,发展海虾深加工等产业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据调查五和村有一户海产品加工厂)。

(二)五和村委会现有山岭400多亩,原种树林已多年,大部分被砍伐,多数为残林。由扶贫办进行可行性规划,并联系相关单位筹集资金,全部改种为丰产林。丰产林一般3-5年可投产,并且一次砍伐后可重复施肥生长投产,效益可观。

(三)五和村三尺垟洞田共250多亩,状元山脚垟田200多亩,部分无人耕种已丢荒。由扶贫办协调相关部门筹集资金,建立蔬菜种植基地,如水东芥菜种植基地。水东芥菜是当地的一个品牌,闻名省内外,种植水东芥菜技术也比较成熟。如果种植成功,发展产、销一条龙产业,可为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另外,据实地考察,该地区土质也适合种植香蕉、山芋等经济作物。

(四)五和村现有皮鞋加工厂8家,已初步形成皮鞋加工业的格局。计划由扶贫办协调,利用广告媒体大力宣传,树立品牌,实现增产扩销,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可为贫困户提供部分手工作业的就业岗位,帮助贫困户脱贫解困。

(五)解决五和村农作物灌溉难问题。五和村委会有小型水库一个,总面积30多亩,因多年积砂,藏水量小,无法满足农作物灌溉要求。另外共青河琼凡至五和河道需重修加深。由扶贫办联系相关部门,组织人员对水库、河道挖深加固。

(六)解决五和村委会村路通路难的问题。村通村道路五和至粤海路段1.2公里、五和至信联1.5公里、五和至琼凡1.2公里,以上路段一共3.9公里路基已建,需筹集资金建硬底化水泥路。解决村路通路难的问题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早日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有着重要意义。

四、工作措施

(一)落实规划到户,实行动态管理

按照“规划到户”要求,进一步调查核实五和村贫困户基本情况,逐户登记造册,建立帮扶台帐;结合实际,按照“科学客观、符合民意、切实可行”的原则,针对贫困户不同情况,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脱贫计划,分步组织落实;责任人进村到户开展帮扶工作时,要填写省扶贫力统一印制的《帮扶记录卡》,每次帮扶记录由村负责人、贫困户主、帮扶责任人共同签名确认,保证贫困户帮扶记录“一户一卡“,帮扶档案”一户一表“;提高扶贫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有关资料全部录入电脑,及时更新,实行动态管理。

(二)实施“五项帮扶”,提高农户收入

1、推动劳务输出,争取“就业扶贫”。大力帮扶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劳动力参

加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转移就业;想方设法解决挂钩帮扶贫困村民外出务工问题,力争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2、发展种养业,推行“产业扶贫”。一是充分利用五和村山地资源丰富、种养基础较好的有利条件,通过帮助贫困户提供种苗、饲料、化肥、农药等帮扶措施,调动贫困户种养的积极性,增加稳定收入来源。二是尝试引进农业龙头企业与贫困户挂钩,建立“企业加农户”机制,帮扶带扶带动贫困户自我发展主导产业。三是开展技术帮扶。由扶贫办公室联系相关单位邀请农业技术人员进村实地考察,改良当地种养结构;举办种养实用技能培训,四是拓宽销售渠道。通过认购农产品等方式,转化生产成果,提高贫困农户收入。

3、改建危(旧)房,开展“安居扶贫”。五和村目前还有3户贫困家庭居住在破旧的泥砖房。由局扶贫办与区扶贫办沟通协调,统一分类做出帮扶方案,筹措资金,帮扶贫困户家庭完成危房改造或重建。

4、加大特困家庭帮扶力度,实行“救济扶贫”。以落实政策为重点,积极引导和帮助贫困村民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养老保险;对丧失劳动能力且符合低保条件的,按照有关政策列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对因重大疾病、意外事故及自然灾害导致生活特别贫困的家庭,由扶贫工作人员定期上门慰问,筹集慰问金的形式予以帮扶救济,帮助特困家庭减轻负担,渡过难关。

5、捐资助学,落实“助学扶贫”。通过采取发动本局全体员工、社会各界捐赠等方式,筹集设立“五和村助学资金”,确保贫困户子女义务教育不辍学,考上大中专院校的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四)改善基础设施,优化发展环境

着力解决村民反映最强烈、最迫切、最受惠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一是自来水建设工程,解决800多户村民和学校、村委会生活饮水问题;二是农田水利工程,通过修建陂头,修复水渠,解决农田生产灌溉用水问题;三是道路修筑工程,修复行政村道,修建自然村道,方便村民交通出行。

五、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0年1月至2010年2月)

开展调查摸底工作,掌握47户贫困户共101名贫困人口的基本状况;成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职责分工;制定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召开扶贫开发动员大会,广泛宣传发动,做好工作部署;组织开展扶贫开发捐款活动。

(二)实施阶段(2010年3月至2012年6月)

2010年底前,扶贫工作负责人到村与贫困户对接,熟悉挂钩帮扶贫困户情况,并结合实际制定完善每户脱贫计划,启动劳务输出、扶持种养、捐资助学和慰问特困家庭工作,协调完成道路、水利、自来水工程前期规划、设计、论证工作,跟踪修筑道路,首批改造危房工作;2010年底前,实现五和村自来水、农田水利、道路修筑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帮扶贫困户发展种养等稳定增收的主导产业,跟踪落实贫困户第二批危旧房改建、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险、捐资助学、劳动力职业技能和种养技术培训等各项民生工程;2011年8月前,全面完成各项帮扶项目和任务,实现五和村“六有”和贫困村民“八个确保”目标。

(三)巩固提高和迎检验收阶段(2012年7月至2012年12月)

按照《中共市区委办公室、市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我区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实施意见》(办发〔〕17号)要求,全面评估帮扶效果,对存在不足予以改进和完善;完成对口帮扶工作总结和自评工作,并报送有关材料,做好迎检验收准备。公务员之家:

六、工作要求

(一)落实帮扶责任,形成帮扶合力。帮扶工作各相关责任人要充分认识新时期做好“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重大意义,把帮扶五和村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要确实负起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在供电局扶贫领导小组及区扶贫办的统筹安排下,加强调查研究,制定脱贫计划,定期赴村检查,认真研究措施,抓好督促落实,定期汇报工作进进展;拓宽帮扶渠道,丰富帮扶手段,充分发挥本单位在筹措资金、联系就业、扶持种养、认购农产品等方面的潜力,形成扶贫工作合力,推动帮扶工作协调高效发展。

(二)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组织协调。扶贫开发工作办公室成员具体负责“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日常工作,要根据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工合作,及时提出工作意见,适时请示汇报,抓好监督落实;主动加强与各级党委政府的沟通联系,掌握扶贫开发工作政策规定和最新动态;定期召开各成员单位会议,通过情况汇报、经验介绍、座谈讨论等形式,做到工作互动,资源共享,扶贫共进;要抓住重点、亮点,突出特色,通过新闻报道、简报等形式,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扶贫办公室范文篇10

一、网站建设基本情况

我办网站是在市政务信息门户网站平台上运行工作的,网站主体系市政府信息网站,非独立网站。我办网站按照统一的接口标准和《市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建设规定》的要求接入市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并按统一分配的网络IP地址实行有效管理,工作运行正常。今年上半年,我办新增了“依法行政”专栏,使其成为社会监督的窗口。一年来,我办网站运行维护工作在市城乡数字化建设办公室的技术支持下运行安全、有效。今年本办在本办网站上更新信息143条,在市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上更新71条,同时在自治区政府系统智能通讯及数据交换平台上共享。在政民互动平台上,我办安排专人负责,对群众提出的问题都及时按相关要求做了答复。

二、信息公开情况

今年来,我办按照市公开办的相关要求,认真做好“两公开”工作。一是及时调整了市扶贫办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由一名副职领导具体抓,小组下设办公室。二是办党组十分重视本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列入日常议事议程。指定一名领导分管信息公开工作,落实信息管理员、操作录入人员,做到制度完善、人员到位、责任明确。三是按要求整理本办需要的政府信息公开材料,按规定程序经领导审核批准后在市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和“全区政府系统智能通讯及数据交换平台”上。四是积极参加有关政务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网络安全管理等培训,并按要求做好本办网站信息化建设工作。

三、在线服务情况

由于本办没有行政审批权,扶贫工作主要对应自治区扶贫办和本市各县区扶贫办,因此无在线服务项目。

四、公众参与情况

在公众参与方面,主要体现在政民互动平台与公众的交流互动,在网上开展咨询投诉、民意征信、在线交流等。全年共接到市民在线咨询8次,并由专职人员按时回复。

五、网站管理情况

一是制定了《市扶贫办政务信息网络及设备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政务信息网络管理机构职责,网络信息采集、加工、传送、,网络系统安全使用管理及维护制度,信息安全及网络故障应急预案制度,网络知识普及和培训等相关内容。二是制定了《市扶贫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明确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机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原则、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范围和程序、依申请公开的政务信息范围和程序、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考评等相关内容。三是按要求下载并安装安全检查报告录入系统,及时填报了本办2011年政府信息系统安全检查报告。四是建立健全本办网站保密制度,制定了《市扶贫办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制度》、《市扶贫办涉密和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保密管理制度》、《市扶贫办涉密计算机及涉密网络保密管理规定》、《市扶贫办涉密计算机维修、更换、报废保密管理规定》、《市扶贫办公共信息网络信息保密管理制度》等五项制度,并下发本办各科室贯彻执行。五是印发了做好本办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提前按网络运行检测规定做好本单位网络系统全面测试工作,消除隐患,确保电子政务网络正常工作。

六、特色服务建设情况

我办积极配合市城乡数字办技术平台升级改造工程,对本办网站信息进行检查核实,及时修改页面、增改栏目,形成自有特色和风格。按照扶贫开发工作的工作任务和特点,本办在“整村推进”和“定点帮扶”两个特色板块的基础上新增了“依法行政”栏目,作为社会监督扶贫开发工作的平台。

七、问题及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强对网站的管理,加大信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