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帮困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19:41:12

扶贫帮困范文篇1

扶贫帮困、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扶贫帮困捐赠动员大会,就是落实前不久召开的中央、自治区、地区扶贫帮困工作会议精神,在分院迅速掀起扶贫帮困、捐资助困的热潮,用爱心凝聚人心,用关怀温暖社会,用两个文明建设的新成果巩固和发展改革开放和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当前,我们正处于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矛盾逐渐显露出来。尤其是在农村,生产基本条件差、生产水平低,大多数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3千元。甚至还有一部分群众因为子女多、土地少、疾病等原因,吃不饱、穿不暖、孩子失学,生活非常困难。

困难群体的出现是改革发展中的必然现象。对困难群众,我们要关心,要爱护,要支持,要扶持,而不能歧视,漠视,置之不理,当前他们遇到了暂时的困难,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使他们早日摆脱困境,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是我们共产党人的责任,是各级部门的责任。我们讲关心群众,首先要关心那些有特殊困难的群众;我们讲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首先要为特殊困难群众谋利益。如果我们不能解决这部分群众的困难,我们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执政地位就会受到影响。

对困难群体的关爱程度,体现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德莫高于博爱人,而政莫高于博利人”。只有时刻惦记着困难群体,急他们之所急,想他们之所想,千方百计让他们弱者变强,贫者变富,实现共同富裕,才能体现党的宗旨,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大力开展对特殊困难群体的救助活动,是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优良传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同志们,可能我们只是捐赠了一件衣服、一床被子、一袋大米或是几十元钱,对我们而言,就是少抽几包烟、少喝几瓶酒,虽然我们每个人的力量很有限,可能有的干警家庭也很困难,但是只要我们团结起来,集大家的力量,就能够解决困难群众实实在在的困难。今天,我们只是尽力所能及,做一件好事。但是对困难群众,却可能解决他们的大问题,使一个贫困群众免于受冻、免于受饿,使他们不至于流离使所,保护一个家庭。使一个患病者得到及时救助,保护一个生命。使一个贫困儿童,免于失学。

同志们,行动起来,伸开我们的援助之手,献出一点爱心,成就一份美德。

扶贫帮困范文篇2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精神为指导,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关爱互助的原则,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做好事活动,积极为各族群众排忧解难,树立起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二、目标要求

各级党组织要组织和带领广大党员进社区、进农村、进牧区、进企业,广泛联系各族群众,从群众最现实、最需要、最关心的问题入手,通过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让各族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党员的先进性。

(一)在做好事活动中,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履行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的职责,发动广大党员踊跃参与做好事活动,努力成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队,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队,“释民疑、排民忧、解民难、暖民心”的服务队。

(二)党员在做好事活动中要努力成为“四员”:

一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员”。广大党员要向各族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人心。针对一些困难群体“求助无门”的现象和一些群众“上访才能解决问题”的认识误区,主动帮助他们了解政策,按政策办事。

二是社情民意的“调查员”。广大党员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交流,增进与各族群众的感情。特别是了解广大群众在想些什么、盼些什么、怨些什么,摸清基层的情况,及时向党委和政府反映重大社情民意,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三是各族群众的“服务员”。广大党员要主动联系困难群众,了解和掌握困难群众的基本情况,制定帮扶措施,扎扎实实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也可以其它方式为群众做好事。广大党员要把做好事活动落实到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中,进一步增强为民服务意识,在本职岗位上改进服务态度,提高工作效率,带头转变工作作风。

四是群众纠纷的“调解员”。对于发生在身边的群众之间的纠纷和矛盾,党员首先要站出来,耐心细致地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调解矛盾,化解纠纷,理顺情绪,在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方面作出表率。

三、活动形式

(一)组织广大党员结对帮扶困难群众。针对困难群众的具体情况,采取“一帮一”、“几帮一”(一名党员帮扶一户困难户,几名党员共同帮扶一户困难户)的形式,由单位党组织和党员结对帮助困难群众。特别是要把扶贫和扶志结合起来,帮助困难群众树立生活信心,提高解决自身困难的能力。

(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落实“一人一岗”。所有市管在职党员一律要到居住地社区党组织报到,各单位党组织对此认真抓好落实。在职党员要主动到社区认领义务岗位或自觉接受社区分配的岗位,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党员义务劳动和公益活动,在八小时之外融入到社区群众生活当中去,自觉为社区建设做奉献。街道社区党组织应根据在职党员年龄、身体状况和特长合理设置和分配岗位,并对在职党员参加社区活动情况进行登记造册,记录在案,向党员所在单位反馈。

(三)广泛开展志愿服务。以辖区内的各类党员为来源,由社区、村级党组织建立党员志愿者队伍,针对城市社区、农村牧区的不同特点,在政策法规宣传、民事调解、治安巡逻、帮教解困、卫生综治、绿化养护、计生监督、科普推广、文化体育、外来人口管理、护楼护院等方面,采取建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联系户、党员责任区等志愿服务形式,广泛开展服务活动,努力做到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工作,就有党员发挥作用。

(四)建立扶贫帮困服务站(点)。由各区(县)民政部门牵头,建立并完善爱心慈善超市、社会捐助接收工作站(点)等各种类型的扶贫帮困服务站(点),不断健全站(点)网络,完善相关制度,发挥服务站(点)对困难群众的救助作用。根据困难群众的实际需求,各单位党组织要号召并组织广大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共青团员积极主动地向扶贫帮困服务站(点)捐赠食品、衣物、学习用具等各类生活用品,为服务站(点)提供更多的物资保障。

四、具体措施

(一)建立困难群体信息库。各区(县)要组织街道(乡镇)、社区(村)对辖区内的困难群体进行摸底调查,对贫困户、优抚对象、下岗职工、残障人员等弱势群体进行调查登记,建立困难户登记表册,将有关资料输入计算机,建立困难群体信息库,定期进行审查和更新。信息库以户为单位,详细登记困难户的基本情况、主要困难和困难程度。街道(乡镇)、社区(村)建立动态管理制度,对困难群体坚持每月一统计,每季一调整,努力做到“出现一个发现一个,发现一个帮扶一个”。各单位特别是企业单位对本单位困难群众也要进行调查摸底和登记,并与所在街道社区沟通,把困难户情况纳入街道社区信息库中。

(二)确定帮扶对子。本系统、本单位有困难户的,直接由本系统、本单位党员进行结对子帮扶。本单位没有困难户的,单位党组织要与所在街道社区或困难群众居住较集中的街道社区联系,确定帮扶对子。市直机关工委要对机关干部居住较集中的单位党组织和党员结对子进行协调。通过确定帮扶对子,使已经掌握的困难群众不被遗漏,扩大帮扶面。

(三)建立党员做好事登记制度。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可以制作党员帮扶手册、党员联系卡、党员结对表册等,并发到党支部和党员个人,对党员做好事活动情况进行登记。主要内容包括困难户的基本情况、主要困难、困难程度,帮扶计划、目标、措施、方法,以及实施帮扶的时间、内容、解决问题和困难的情况等。党员要经常联系困难户,每月到联系户中走访一次,逢年过节要走访慰问,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对待,努力协调解决。

(四)对改制企业开展“回头看”。相关单位党组织要主动联系已改制或正在改制的企业,帮助解决改制后或改制中群众反映强烈和突出的问题。对企业改制过程中的失业待岗、下岗困难群众要及时进行结对帮扶。

(五)建立检查考核制度。对党员的帮扶记录,党支部每个季度检查一次,抽查回访,并征求困难户的意见。要将党员每年做好事的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内容之一,在年终党员评议时,党员要对一年来做好事的情况向党支部汇报,看看一年做了哪些好事,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自觉接受党内监督。党员所在党支部要根据党内民主评议和群众、社区反馈的意见综合评定党员评议的等次。

(六)对表现突出、事迹感人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进行表彰。注意发现和培育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基层党组织典型。各单位党组织要善于用身边典型教育群众,带领群众共同进步。各新闻媒体要开办党员做好事活动专栏,报道活动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增强社会影响力,让群众感受到榜样就在我身边。各级党组织要对组织有力、群众满意的基层党组织,对事迹突出、群众赞扬的共产党员进行表彰奖励。

五、组织领导

(一)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制,实行党委(党组)书记负总责,班子成员齐抓共管,组织部门(政治处、党办)具体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实施计划,提出具体措施,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指导检查,努力把做好事活动抓实、抓出成效。要把开展做好事活动的情况纳入党建目标管理进行考核。在做好事活动中落实领导责任制的情况,要作为年终考核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的一项内容。

扶贫帮困范文篇3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扶贫帮困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不断提升我县扶贫帮困工作的整体水平,切实保障城乡贫困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使全县人民共享振兴发展成果,为构建和谐法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主要任务

(一)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保障水平

1.进一步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根据城市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情况,将城镇低保标准从每月225元提高到240元,农村非农低保标准从每月195元提高到240元;将农村低保标准从每年1000元提高到1300元。进一步落实分类救助政策,将重度残疾人、学生、重病特病人员和老年人等特殊困难低保对象的保障标准上浮20%以上。此项工作由县民政局、县财政局负责。

2.完善城乡低保边缘户救助制度。提高城市低保边缘户救助标准,建立农村低保边缘户救助制度。此项工作由县民政局、县财政局负责。

(二)完善城乡生活社会救助体系

1.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按照不低于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原则,提高全县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分散供养五保户年供养标准提高到1700元,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3200元。此项工作由县民政局、县财政局负责。

2.提高孤儿生活标准。按照不低于当地人均消费支出的原则,城乡分散供养的孤儿享受的低保标准、五保标准上浮50%。全县城乡共有孤儿155人,其中:城镇9人,农村146人。此项工作由县民政局、县财政局负责。

3.提高百岁老人生活补贴标准。将全县百岁以上老人的生活补贴标准由每月100元提高到200元。

4.不断完善城乡特困居民医疗救助制度。对城市低保户、低保边缘户参加城市居民医疗保险给予参保补助。市县两级财政列支,对参保后仍有困难的对象给予医疗救助。市、县两级财政按照1:1配套,作为农村特困居民医疗救助专项资金,进一步完善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衔接的农村特困居民医疗救助制度,切实提高救助效果,进一步解决农村贫困居民医疗难问题。此项工作由县民政局、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卫生局、县财政局负责。

5.做好救灾救济工作。根据我县受灾情况,做好今冬明春期间灾民的生活救济工作,切实做到灾民口粮、住房、烧柴、衣被和子女就学的“五个保障”。县财政在20*年财政预算的救灾科目中,设立救灾应急储备金。此项工作由县民政局、县财政局负责。

6.建立健全临时救济的长效机制。由县级财政安排资金50万元,建立临时救济基金,滚动使用,重点解决贫困群众因意外灾害和其他特殊情况造成的临时困难。此项工作由县财政局、县民政局负责。

(三)进一步加大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力度

1.开展就业援助活动,促进困难群体就业。开发就业岗位2000个,安置2100人,重点做好大龄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困难家庭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残疾人和失地农民的就业工作。落实困难群体就业援助、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活动。

2.开发公益性岗位,安排困难群体就业。开发居家养老和居家养残公益性岗位100个,优先安排零就业家庭和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实现稳定就业。对零就业家庭做到发现一户、解决一户、跟踪一户、服务一户、稳定一户,确保7个工作日内实现稳定就业。以上工作由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财政局、县残联负责。

3.组织困难家庭子女免费参加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城镇零就业家庭、低保和低保边缘户家庭子女均可免费参加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习。此项工作由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教育局、县民政局负责。

(四)解决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

1.加大城乡贫困户住房解困力度。为农村低保户、五保户和重点优抚对象建房。每户补助标准提高到2万元。上述对象中的重度残疾人补助标准上浮20%。所需资金由市、县仍按2:1配比。此项工作由县民政局、县财政局负责。

2.加大对城乡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力度。建设2000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对593户低保家庭租赁房屋补贴110万元,所需资金市、县按7:3配比,县财政年负担33万元。此项工作由县城建局、县财政局、县民政局负责。

(五)加快社会福利事业

1.大力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老年福利机构和服务组织。全面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努力开发居家养老公益性岗位,为低保对象中的“三无”人员等不能自理的特困空巢老人上门提供居家养老照顾服务,以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养老事业,对新建和改扩建的民营福利机构,给予一次性初建扶持补贴。此项工作由县民政局、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财政局负责落实。

2.继续开展农村中心敬老院改扩建工程。按照全市农村中心敬老院建设三年规划,我县新建1所。要调整和完善敬老院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完善管理体制,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此项工作的主体单位为县政府,县民政局、县发改委、县财政局负责协调落实。

(六)实施慈善救助项目,开展慈善援助活动

1.实施慈善救助项目。开展“慈善情暖万家”活动,实施“蓝天计划”、“明天行动”等慈善救助项目,为全县低保户、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和低保边缘户等贫困家庭的白内障患者提供免费复明手术;为全县贫困家庭的脑瘫、聋儿、自闭症、智障患儿实施学龄前康复项目;为部分贫困家庭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唇颚裂患儿提供免费手术;为贫困缺肢者免费安装假肢。此项工作由县民政局、县卫生局负责。

2.做好捐助物资接收、发放工作。县民政局要将社会捐助活动所募捐的物资做到帐目清楚,并及时将募捐物资发放给贫困群众。此项工作由县民政局负责。

3.20*成立法库县慈善总会,募集资金,接受社会各界捐助的物质,做好扶贫帮困工作,切实帮助全县城乡低保户、五保户、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体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此项工作由县民政局负责,县工商联配合。

(七)深入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

1.实施春节临时救济。20*年春节期间,对全县低保户、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特重灾民和城市低保边缘户,每户发放400元救济金(城市低保边缘户240元),所需资金由市、县财政按1:1配比。全县春节需要救助对象19497户,35604人。共需春节救济金777.736万元,市拨388.868万元,需县财政配套388.868万元。对其他特殊困难群众由县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救助。此项工作由县民政局、县财政局负责。

2.实施物价补贴。新年、春节期间,继续对城市低保户和低保边缘户实施物价补贴,对农村低保户和五保户每人给予25元的一次性物价补贴。此项工作由县民政局、县财政局负责。

3.开展助学扶贫活动。继续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对农村、城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杂费(含信息技术教育费)和课本费,并对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住宿学生每人每年给予300元的生活补助;对贫困家庭的普通高中学生,按照统招公费生杂费标准减免;对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籍的在校生一年、二年级所有农村户籍的学生和县城非农户口的学生,每人每年一次性给予3000元补助。县总工会组织开展以困难职工子女就学为重点的“金秋助学”系列活动,对贫困家庭子女提供就学援助。县妇联组织开展“大手牵小手,爱心1﹢1”结对子互助活动,对贫困地区妇女实施脱贫致富技能培训。此项工作由县教育局、县财政局、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县残联负责。

4.开展医疗扶贫活动。衔接好市级医院与法库县四家子乡农村中心卫生院对口支援医疗扶贫工作;继续开展卫生“三下乡”活动,组织老专家和县级医疗队到贫困村送医送药活动,全年送医送药2次以上。做好各种形式义诊活动,一级以上非盈利医疗机构至少开设2张床位作为低保对象济困病床。以上工作由县卫生局负责。

5.开展文化扶贫活动。组织全县文艺团体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全年送戏10场;组织送电影下乡50场;开展送书下乡,送图书500册。此项工作由县文体局负责。

6.开展科技扶贫活动。聘请*市农村科技培训讲师团培训50场,培训技术骨干5000人次;选派科技特派员深入一线开展培训100场;选送30名优秀农民到*农业大学深造。推广实用新品种、新技术15项。此项工作由县科技局负责。

7.实施农村扶贫开发计划。接洽好市直28家扶贫开发工作队对我县叶茂台、秀水河子、双台子、四家子、卧牛石、包家屯6个乡(镇)、32个贫困村的扶贫活动,以及市商业系统76家企业“一企一村”对口帮扶活动;落实好省、市相关惠农政策,以及扶贫开发小额贷款贴息工作。此项工作由县农经局、县财政局负责。

8.开展千名干部包千户扶贫活动。继续组织千名干部包千户扶贫活动,重点解决贫困家庭生产生活和就业、子女就学等实际困难。春节、新年期间全县各级领导干部要到贫困户家庭中走访慰问。此项工作由县委组织部、县直机关工委、县农经局、县民政局负责。

(八)做好残疾人保障工作

1.大力推进残疾人就业。落实按比例安置政策,按企事业单位职工1.7%的比例安置残疾人;鼓励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超过25%的每人退税3.5万元;鼓励残疾人自主择业,确定盲人按摩、杂修、旧物回收等保护行业,扶持20个残疾人就业个体户,以实物形式每户扶持2000—3000元。此项工作由县残联、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财政局负责。

2.做好残疾人教育和康复工作。依托县特教学校建成残疾儿童康复基地、基础教育基地、特殊技能培训基地、生活自理能力培训基地。建设6个城镇残疾人康复医疗站,10个残疾人家庭康复点,培训残疾人康复人员230人,各村残疾人康复服务覆盖面100%。此项工作由县残联、县教育局、县财政局负责。

3.对低收入一级残疾人实施专项救助。对人均生活水平低于当地平均消费水平的以及智力残疾人、以及精神残疾人和以及瘫痪的肢体残疾人实施特殊救助,城镇户口每人每月100元,农村每人每月50元。此项工作由县残联、县财政局负责。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级党政组织要把扶贫帮困工作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建设和谐法库的一项重要任务,列入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确保扶贫帮困、改善民生等工作的资金需求。各级扶贫帮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责、形成合力,认真落实扶贫帮困的各项工作。要不断探索开展扶贫帮困的有效形式,提高工作标准和工作质量,确保扶贫帮困工作取得实效。

(二)明确责任,抓好落实。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层层明确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并强化责任追究。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转变作风,深入基层,体察民情,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帮群众所需,解群众之忧,真正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要研究具体情况,因地施策,因户施策,制定扶贫帮困的具体计划和措施,使全县贫困群众都能有针对性的享受扶贫帮困的各项救助,人人共享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

扶贫帮困范文篇4

正处于转型期的辽宁老工业基地,多年积累的矛盾较为突出,困难群众比较多。全省150多万城镇居民处于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农村有190多万贫困和因灾返贫人口;阜新、朝阳、抚顺、本溪等资源枯竭地区,困难群众更为集中,不少职工家庭是双下岗,有的家里有长期病号,一些家庭的孩子因贫而辍学……

这些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时刻牵动着各级党政领导同志的心,牵动着全省人民的心。帮助他们吃饱穿暖,渡过难关,既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事关社会稳定大局。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从2001年年初开始,省委、省政府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在全省上下掀起了一场规模空前、遍布城乡的扶贫帮困活动。两年来,从机关到企业,从地方到部队,从集体到个人,从刚懂事理的儿童到白发苍苍的老人,都积极投身到这场轰轰烈烈的帮扶活动中来。一双双温暖的手,一颗颗火热的心,一片片真挚的情,共同汇成了一片爱的海洋。全省城乡大地,到处涌动着进万家门、解万家困、暖万家心的股股暖流,一段段感人至深的生动故事和一个个催人泪下的动人场面,展示了社会主义大家庭互助互济、团结友爱的良好风尚。把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安排好,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职责,是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的当务之急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情绪,关心群众疾苦,首先把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安排好,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职责,是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的客观要求。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全力组织实施。

两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从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积极推进扶贫帮困工作。省委数次召开常委会议进行认真研究,省政府多次召开常务会、省长办公会具体落实,省人大、省政协、省军区等几个班子全力支持。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先后下发了27个文件,对扶贫帮困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目标要求,对扶贫资金物资的管理分配和检查监督,对完成情况的考核验收和表彰奖励等,都做了明确规定,全省扶贫帮困工作既轰轰烈烈,又有条不紊、扎实有效。

省委书记闻世震、省长带队,一次次地深入贫困地区和困难企业访民情、察民意、解民忧,亲切慰问困难群众,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困难群众家中。

全省先后组织14.1万人组成3.9万个工作组,节日期间深入到城乡困难居民家中,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广大机关干部识大体、顾大局,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困难群众的深厚感情,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省民政厅、财政厅、计委、经贸委、农业厅等数十个扶贫帮困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积极参与,密切配合,全力推进。各级新闻宣传部门积极行动,广泛宣传,弘扬正气,营造氛围,为扶贫帮困行动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精心组织和全省人民的热情支持下,全省的扶贫帮困活动,很快由集中性捐赠活动扩展为医疗扶贫、教育扶贫、“双百村”开发扶贫等多种形式,受助对象也由困难群众延伸到共和国的老功臣,其广度和深度在辽宁历史上前所未有,两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果,在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以至保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省共筹集扶贫帮困款物33亿元,帮扶、救助特困群众1100多万人次。

———为城乡“三老”、特困户新建解困住房3.5万套;拨款2400万元,对建国以来省级以上基层和一线劳模实施补助。

———组织8次大规模医疗扶贫行动,派出2488支医疗队,诊治病人4.7万人次,其中大病、重病2.3万人次,全省所有农村县的大部分乡村全部受益。

———捐建希望小学129所,资助贫困学生56483名;组织100个科技扶贫服务队,帮扶科技企业500家,培训农民11.8万人。

———“双百村”扶贫开发覆盖5万户贫困农户,受益人口近20万人,实现人均增收400元,14万人已初步摘掉了贫困帽子。

……

我们的社会不仅要成为充满发展活力的社会,还要成为充满爱心的社会。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踊跃捐助,使广大困难群众充分体验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开展社会性捐赠扶贫活动,对帮助广大困难群众渡过难关,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两年来,省委、省政府精心组织,全省上下积极响应,一场场饱含深情的集中性社会捐助活动持续不断地在辽沈大地展开。中华民族日久弥新的爱心与美德积淀,在新的历史时期一经引导,便得以迸发释放,构成了一幅幅全社会同舟共济、互助互济的动人画卷。

各级党政领导率先垂范,带头捐赠。全体机关干部积极参与,倾情奉献。他们把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爱之情洒向每一户贫困家庭、每一个贫困群众。两年来,县以上机关的广大干部绝大多数都自愿捐出了两个月的工资。仅在2002年春节期间的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和省政协机关的集中捐赠站上,就捐助扶贫款30.2万元,棉衣、棉被等2400多件。鞍山市公安系统荣获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称号的23个单位、299名个人,自愿将他们的23万元奖金全部捐出。丹东武警部队140名来自全国最贫困地区陕西省安康县的战士,用他们节省下的生活津贴费每人捐款40元。

国有企业在扶贫帮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1年,辽河油田、华锦集团、华油实业公司等企业各捐款100万元,鞍钢集团捐赠物资折款110万元。乡镇企业、民营企业也积极参与,鞍钢宝得轧钢有限公司捐款270万元,大连大杨集团捐款200万元,还有12家企业捐款在100万元以上。大连双盛园餐饮公司黄淑卿大妈已年过七十,几年来共领养了18名孤儿,已累计捐助资金和物资800多万元,又特意购买了100吨白面亲自送到朝阳,并为走访的3户特困户送了慰问金。

社会充满爱心,会极大地凝聚人心,迸发出巨大的精神力量。阜新退休干部乔德龙5个子女全部下岗,生活困难,主动捐款200多元。葫芦岛市1942年参加革命的伤残军人许传普,85岁了,生活并不富裕,捐了300元钱和一件棉大衣。本溪铁路幼儿园5岁儿童杨晶园,把自己喜欢的10件衣物捐给了贫困家庭的小朋友。

在广泛开展大型集中捐赠的同时,全省还建立了一个由省、市、县(市、区)、街道、社区五个层次组成的经常性社会捐助接收服务体系,沈阳市还推出了“扶贫超市”的新形式,使捐助者捐赠有门,受助者接收有序,为营造全社会关注贫困、各界人士热心助贫的良好氛围提供了条件。两年来,全省经常性社会捐赠达到293.8万人次,接收各种捐赠款物1.03亿元,使85.1万贫困群众受益。

各级政府动真情,办实事,在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积极追加预算,加大扶贫投入。到目前,省政府已拿出扶贫帮困专项资金6.99亿元,并明确今后每年要增加50%。各市及县(市、区)也千方百计加大投入,想方设法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为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步伐,全省上下还开展了市帮市,区帮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帮乡村的对口帮扶活动。沈阳、大连、鞍山、盘锦4个经济状况比较好的市,每年都对口支援阜新、朝阳、铁岭市大量的款物。抚顺、本溪、锦州、营口、辽阳等市也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两年来共援助资金和各种扶贫物资1.16亿元。沈阳市委书记张行湘,大连市委书记孙春兰,亲自带领慰问队伍,把资金和物资分别送到阜新和朝阳两个对口市,表达了两市人民对困难地区的深情厚谊。实施教育扶贫,既帮助众多莘莘学子圆了读书梦,也为众多困难家庭点燃了脱贫致富的希望治贫先治愚。开展教育、科技扶贫,为困难群众送知识、送科技,是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性措施。

省委书记闻世震、省长多次强调,扶贫帮困要注意帮助孩子成才。一个家庭把一个孩子培养起来了,就能挑起家庭的重担,支撑起一个家庭,就能够从根本上实现脱贫致富。

两年来,省、市、县三级政府共同筹措扶贫助学专项资金4622万元,其中仅2001年当年就资助特困生89036人;发放“寒窗基金”资助金3369.9万元,使13869名辽宁籍特困学生全部顺利进入全国各个大学校园;发放助学贷款1.55亿元,帮助2.54万名贫困家庭的学生圆了大学梦;省政府拨款1000万元,对省属高校中家庭生活标准处于所在地低保线以下的大学生进行“爱心助学”。同时,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向贫困地区中、小学捐赠计算机800多台,各类图书、药品、学习用品35万多元。

2002年,省教育厅在全省范围内发起了资助5万名家庭特困学生就学的扶贫助学活动,当年就筹集助学资金1270万元,使全省56483名已经失学和正在面临失学的特困学生重返课堂或未失学。

为不使一个孩子因家庭贫困而辍学,抚顺市推出了“一个都不能少”的爱心助学募捐活动;丹东市举办了“爱的奉献”扶困助学大型募捐义演;阜新市通过“同唱一首歌”活动进行捐资助学。

社会各界也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锦州市宝地房地产开发公司捐资100万元,并决定今后每年要根据企业利润情况进行投入,设专户存储,所获利息专门用于资助贫困学生。抚顺市顺城区深抚房地产开发公司田凤礼,一次与10名初中生结成对子,并表示要一直资助他们读完大学。

一系列的爱心助学活动,使一些因家庭困难而上不起学的学生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对党和政府充满感激之情,纷纷表示,一定要刻苦学习,做一个有用之才,将来报效国家,报答社会。

为改善农村小学的教学条件,2001年12月22日,省政府作出了在全省农村捐建60所希望小学的决定。倡议发出后,大连华农集团、北京保健食品公司等众多企业积极响应,热情参与,共捐建希望小学129所,是原计划2倍多,并全部在当年交付使用。

授人以鱼,只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在大力实施教育扶贫的同时,全省上下也加大了科技扶贫的工作力度。2002年,全省先后组织省直12个厅局及66个科研、推广、教学单位的1000名科技人员,组成100个科技扶贫服务队,奔赴全省74个涉农县(市、区)开展对口科技扶贫帮困活动,共落实科技扶贫项目100个,科技示范户5000个,帮扶科技企业500家,培训农民5万人次,一大批农民成为农村脱贫致富的科技带头人。医疗扶贫既为广大患者解除了多年的痛苦,更为因病致贫的困难家庭从根本上摘除了穷根。

在贫困户当中,许多家庭是因病、因残致贫的。因此,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医疗扶贫工作,强调要通过帮助贫困户治病,实现稳定脱贫。

两年来,全省卫生系统以城乡特困人群中的老党员、老干部、老劳模、特困户、荣转军人、五保户等患病人员为重点,先后组织了8次大规模的医疗扶贫活动,派出2488支医疗队,医疗人员23915人次,入户46956户,诊治病人468410人次,其中诊治大病、重病23150人次,带回支援单位诊治的病人2348例,免费发放药品价值1289.4万元,减免各种诊治费用1008.4万元,服务范围覆盖了全省所有县的大部分乡村,既为广大患者解除了多年的痛苦,更为因病致贫的困难家庭从根本上摘除了穷根。“光明工程”成功地对朝阳县1498例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复明手术,脱盲率和脱残率分别达到100%和95%,成为全国第一个无白内障障碍县。许多家庭“一人复明,全家脱贫”。

朝阳市吕桂珍、刘彩莲母女二人均为严重白内障患者,经服务队医务人员精心手术,视力恢复良好,有了脱贫希望。母女俩跪在地上流着眼泪说:“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大夫重新给了我们生活的勇气,我们终于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了,今后也不会再受穷了!”彰武县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70岁老兵,患白内障多年,生活不能自理,经治疗复明后,十分激动,连声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关心。

为巩固医疗扶贫行动成果,为农民兄弟留下一支不走的医疗队,省卫生厅作出了由省内19所著名大型三级甲等医院以及沈阳、大连、鞍山、抚顺四个市对口支援我省贫困地区县医院的决定,同时要求各市组织本地区的县级以上医疗机构重点支援县分院、中心卫生院、贫困地区和边远地区乡镇卫生院,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在全力组织集中性医疗扶贫的同时,全省还积极开展了日常送医下乡活动。两年来共援建农村卫生室373个,援助受援单位实施新技术362项,举办医务人员培训班933个,培训农村卫生技术人员2.4万人次;派出下乡医疗队2022支,医务人员下乡13287人次,诊治病人33.8万人次,实施手术1346例,赠送医疗器械药品价值1199.4万元,有效提高了农村的医疗卫生水平,为农村脱贫奠定了基础。“三老”是共和国的功臣。两年来,全省先后为城乡“三老”、特困户新建解困住房3.5万套,新建、改建高标准光荣院14所、敬老院89所。

辽宁作为全国解放战争的主战场、抗美援朝的最前沿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老工业基地,老军人、老劳模、老党员多。善待这些共和国的功臣,给他们一些实实在在的帮助,是各级政府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忘革命传统,弘扬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承载着我们对老一代创业者、建设者的感激和尊重。

为安排好这些老人的生活,让他们幸福地安度晚年,省委、省政府从2001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启动了大规模的以城乡“三老”为主要对象的建房助贫活动。匆匆步履,款款深情。为把“三老”建房工作落实好,省委书记闻世震、省长多次深入到建房一线工地指导工作或现场办公。每次到基层调研,都要察看建房情况,与喜迁新居的老同志亲切交谈,倾听他们的意见。他说,我们要让“三老”都住上好房子,使他们老有所安、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真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这既是“民心工程”,也是精神文明的“橱窗工程”,一定要把好事办好。

在省委、省政府的精心组织和各市的共同努力下,2001年当年就使农村的1万户老烈属、老伤残军人和老复员军人喜迁新居。2002年,全省又为城市居住困难的老劳模、老先进人物、立功受奖老复员军人、国有企业老厂长、老车间主任、老技术骨干等建房2万套,为农村“三老”、优抚对象及特困户建房5486套。两年当中,3.5万套住房顺利建成,3.5万户城乡“三老”和农村贫困户喜迁新居。看着崭新的砖瓦房,老人们乐得合不拢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动人场面催人泪下。

82岁的本溪满族自治县草河口镇老复员军人李永库,去年把孙子送去参军。今年政府为他建了120平方米的高标准新房。老人激动地说:“党没有忘了我们这些老兵,不但给我们送来了手表、锅盆和衣被,还给我们建了新房。我永远忘不了共产党。”本溪市溪湖区张其寨乡特困户赵忠业一家三口,搬进了政府为他家新建的大瓦房后,失明的妻子程丽娟激动地说:“父母留给我们的是茅草房,共产党给我们的是大瓦房,我打心眼里感谢党、感谢政府。”

沈阳市于洪区高花镇老复员军人关升仁,由于家庭困难,36岁的儿子还没有娶上媳妇。去年在政府的资助下盖起了三间砖瓦房,儿子也娶上媳妇了。住进新房当天,特意将一副“建新房感谢共产党,住新居不忘政府恩,共产党万岁”的对联挂到了新房的门上。大石桥市永安镇老复员军人贾滋源,在新房门上也郑重地挂了“谢党恩不忘抗美援朝一老兵,保晚节时刻富而思进无暮年,革命幸福”的对联,表达自己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

在扶贫帮困工作中,全省还先后投资6985万元,新建、改建、维修14所高标准光荣院,新增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床位1820张,实现了一市一所高标准光荣院的目标;投资2.6亿元,建设89所高标准敬老院,新增建筑面积18.17万平方米,改扩建1.79万平方米,新增床位9795张。“双百村”开发覆盖贫困农户5万户,受益人口20万人,当年实现人均增收400元,其中14万人的人均纯收入已经开始超过1200元的省定脱贫标准。

救济式扶贫只能缓解群众一时的生活困难,要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必须发展生产力,搞开发式扶贫。为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步伐,2002年3月,召开省长办公会议,落实省委开发式扶贫的要求,确定了以“双百村”扶贫开发为重点,整体推进全省扶贫工作的思路,并明确提出,实施开发式扶贫是一个事关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战略,而“双百村”扶贫则是一个大战役,一定要切实抓好。

一年来,省财政共安排专项扶贫开发资金6120万元,市财政配套1661万元,引导社会资金、金融资金和农民自筹资金1.57亿元,全面启动了206个重点贫困村开发式扶贫大会战。

“双百村”扶贫开发,使受助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他们发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精神,苦干实干,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努力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清原满族自治县大苏河乡南天门村171户农户家家有项目,已建成标准化牛舍73栋,养牛500多头,种植中药材540亩。新宾满族自治县木奇镇台沟村组织村民发展股份制养鹿,年底每个农户分红300元,余下的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目前鹿场办得红红火火。凌源市三家子乡宣杖子村山多地少,从去年4月份开始大干3个多月,投入人工12万个,资金超过百万元,硬是劈山建棚、挖河套建棚,异地取土垫1米多厚,建棚230个,艰苦奋斗场面十分感人。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紫都台乡宝合堂村196户农户中有192户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人均植树100多棵,造林种草1381亩,成为市、县退耕还林还草的先进典型;他们还通过向有关部门争取资金,先后为10户危房户改建房屋,为18户移民户建上了新房。

“双百村”扶贫开发效果明显。全省206个村当年实施和完成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等十大类扶贫项目达752个,覆盖贫困农户4.98万户,受益人口达19.98万人,人均纯收入增加400元左右,其中有14万人达到或超过了人均收入1200元的省定脱贫标准,开始摘掉了贫困帽子。

为解决偏远山区群众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以至生存难问题,我省还实施了移民搬迁式扶贫。两年来,省、市、县三级财政分别按3000元、5000元、3000元组合配套,对每个移民贫困户补助1.1万元。共完成移民6500户,21450人,各级财政共投入移民扶贫资金7150万元,使80%的贫困户永久脱贫。

“不仅决心大,行动快,措施得力,而且声势大,工作实,效果好,干部群众都受到了教育。”民政部部长多吉才让这样评价辽宁省的扶贫帮困活动

遍布我省城乡的大规模扶贫帮困活动,经过两年多来的不懈努力,已逐步建立起了由社会捐助、对口帮扶、医疗扶贫、教育扶贫、科技扶贫,以及“双百村”开发式扶贫、移民搬迁扶贫等多途径、多渠道、多形式组成的扶贫帮困工作体系;建立了由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帮扶对象明确,任务目标具体,工作进展有序,管理制度严格,奖罚责任分明的扶贫帮困运作机制。扶贫帮困工作正在走向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党和政府倾心倾情关心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就心甘情愿地响应政府的号召,与人民政府同呼吸、共命运。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扶贫帮困活动,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也就保证了社会的安定,特别是确保了前所未有的社保试点的顺利推进。近两年来,全省124万下岗职工平稳实现向失业保险并轨,就是因为广大职工相信,不管身份怎样变,党和政府的关心不会变,人民政府依然是人民群众的依靠。扶贫帮困活动也锻炼了干部队伍,转变了机关作风。两年来,先后有210个先进集体、208个先进个人和44个先进工作者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奖励,有20名在扶贫帮困行动中作出突出成绩的优秀公务员立功受奖,为全社会做出表率。

我省的扶贫帮困活动,引起《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的关注,做了广泛报道;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民政部部长多吉才让批示:“辽宁省的这次扶贫帮困行动实在是太好了,不仅决心大,行动快,措施得力,而且声势大,工作实,效果好,干部群众都受到了教育。按中央的要求,各地都应做。”民政部常务副部长范宝俊说:“辽宁开展的扶贫帮困活动声势大,思路新,经验好,把部门行为变成了政府行为,把零碎工作变成了系统工程,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加快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今年全省又进一步加大了扶贫帮困力度。省政府于今年春节前夕,一次性专门下发了11份文件,对下一步扶贫帮困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

———拿出1.3亿元专款补助各市,为大龄下岗职工购买公益性岗位10万个。

———组织100个科技扶贫队、1000名科技人员,推广100项致富技术,无偿赠送科技图书300万册。

———组织200个医疗队、1000名医生,深入到贫困户,治疗重病1000例,诊治病人10万人次以上。两年内使全省4.5万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出资2500万元,市、县配套1000万元,资助贫困家庭中小学生;省“寒窗基金”规模扩大到2760万元,扶助特困大学生入学;安排1000万元,开设“爱心助学”窗口,为特困大学生提供伙食补助;组织社会力量,捐建60所希望小学,并资助5万名特困学生。

———安排1.6亿元资金,对400个村实施开发扶贫。

扶贫帮困范文篇5

一、积极推行厂务公开制度,让集体职工真正快乐做主人。

我们段通过有效的形式和规范的程序,积极推行厂务公开制度,不断深化民主管理,充分落实职工对集体企业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真正做到当家作主。

拓展公开形式,让职工多方位地了解段情,是实施厂务公开的重要举措。我们在做好职工代表联席会、职工大会等“规定动作”的同时,还在下属分公司设立了6个固定醒目的公开栏,对奖金分配、劳动定额和各类考核等情况,做到人人公开,次次公开。并在办公网专门开设了“厂务公开”栏目,对特重困职工的审批情况、段困难职工的救助情况、特重困职工子女助学情况、献爱心捐款等情况进行全面公示。

我们积极探索职工参与生产经营管理的方式方法,让职工更多参与议事,依靠职工的力量,集中职工的才智,让职工共同分享发展成果,从而进一步促进和谐稳定。去年,我们在集体职工中深入开展了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从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优质服务、保持稳定等方面广泛征求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共征集合理化建议200多条,经过公司厂务公开领导小组评选,形成了优秀建议30条,并且对优秀建议者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通报表彰。事后,在征集的合理化建议中,其中95%都得以落实,为公司直接或间接增收数万元。

为了对厂务公开的主动性、及时性、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我们成立了厂务公开监督小组,并设立了厂务公开举报箱、举报电话。通过以上举措,我们增加了重大决策的透明度,使职工真正把自己和集经及站段的利益、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增强了主人翁责任感,保证了职工队伍的稳定和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大力开展扶贫帮困活动,让集体职工感受到组织温暖。

我们对全段集经职工开展了详细的调查摸底,并从岗位、收入、家庭状况等方面建立困难职工自然档案,根据调查情况,按照特困、重困、一般困难三个等级分别确定困难职工名单,并制定了详细的帮扶方案。段党委明确提出了帮扶集经困难职工的“四个决不让”奋斗目标——决不让一名职工因生活困难而过不下去,决不让一名职工子女因家庭困难而辍学,决不让一名职工因经济困难看不起病,决不能把一名苦难职工推到社会上不管。

我们还成立了由段领导班子成员、机关中层干部、车站班子及集经公司负责人结对包保集经困难职工的对口帮扶体制,并建立了困难职工的动态管理档案,使每一名困难职工“情有人系、困有人解、难有人帮”。我们还要求包保责任人每季度必须走访困难职工至少一次,通过拉家常谈心,使他们在情感上不感到孤单,在困难面前不感到无助,从而给他们送去温暖和鼓励。同时也便于我们及时掌握职工生活状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帮扶措施。

在春节、元旦、中秋等重大节日送温暖活动中,我们对集经困难职工和全民制职工同等对待,做到了“四个统一”:即统一安排、统一部署、统一标准、统一行动。虽然单位为此多支出了一些钱、物,但在职工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集经职工纷纷表示:虽然我们在身份上和全民工不一样,但领导对我们一个标准,使我们不再感觉低人一等,第一次有了家庭一员的感觉,有了这个大家庭的支持,我们再困难也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儿。前不久,在中秋节来临之际,我们还为35名集经困难职工送去了慰问金和慰问品合计15000余元。

三、建立互助补充保险合作社,让集体职工免除后顾之忧。

在走访苦难职工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他们感到压力最大的就是看病就医、子女上学和出现突发情况的额外支出问题。遇到这些情况,他们就会萌发“雪上加霜”的绝望心理。为此,我们产生了建立互助补充保险合作社的想法。通过深入调研、认真研究、妥善部署,这一想法得到扎实推进,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我们在全段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为集体职工献爱心”募捐活动,各级领导带头捐款,广大党员积极响应,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募集资金25400元。同时,按照“自愿参加、入社入保”的原则,集经职工每人第一次交纳保险金50元,以后每年一次交纳20元,加入互助补充保险社的职工按规定享受互助政策,324名集体职工积极参保,共交纳16500元。此外,车务段根据集体职工交纳的保险金额,按照一定比例,一次性划拨30000元,段劳动服务公司一次性注入3000元,从而使互助补充保险合作社的资金累计达到75000多元。

我们通过集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了互助补充保险合作社的基本章程,明确合作社是个人筹资、单位扶持相结合的群众性互助互济的基本属性,明确“职工自愿参加”、“谁投入谁收益”的两项基本原则,明确互助补充保险基金的出险范围、程序和救助标准。并成立了由管理人员、普通职工代表共同组成的互助补充保险委员会,负责根据职工个人申请,调查核实,集体研究后对符合章程条件的困难职工进行救助。

今年以来,我们先后对符合互助条件的97名集经职工给予了补助,其中子女入学补助26人、疾病医疗补助23人次、婚丧嫁娶补助25人次,其他特殊情况补助23人次,较好地缓解了困难职工面临重大支出、意外情况时的经济压力,有效避免了“难上加难、越来越贫”现象的发生。

我们通过大力实施关爱工程,让每一名集体职工明显感受到幸福指数的不断提升,真正在企业中找到了归属感。两年来,在我段集体职工中,没有发生一起子女上不起学、看不起病、生活不下去等现象,他们的工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高,重要的是,集经队伍保持了稳定。通过对集经职工的帮扶,让他们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和组织的关怀,对单位、对组织的归属感和信任度明显增强,从而提高了站段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现在,每当遇到各种问题时,集经职工不再像以前那样动辄上访,能够通过正常渠道向组织反映,并得到妥善解决。

在对集体职工实施关爱、帮困扶贫的过程中,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1、弱势群体需要强势关怀。集经困难职工的产生有个人原因,也有政策原因。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创建和谐一流站段,必须是包含弱势群体在内的全面和谐,必须从思想、生活、工作等多个方面给予强势关注,努力做到在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政策上扶持、生活上帮助。

扶贫帮困范文篇6

一、帮扶方式

1、“一对一“”包扶:一名科级领导干部包扶一名困难职工。

2、项目帮扶:对有一定劳动技能申请创办第二产业的困难职工,发放一定数额的扶贫帮困周转金。

3、一次性救助:对因天灾人祸、子女上大学等特殊原因致困的特困职工给予扶贫帮困基金一次性救助。

二、主要帮扶措施

1、制定了我局扶贫帮困工作制度,建立了帮扶长效机制。

2、设立了局扶贫帮困基金,成立了扶贫帮困基金领导小组,出台了帮扶基金审批、使用、管理办法。

3、深入调研,摸清底数。对全局分流职工基本情况、职工子女待业情况、困难职工子女入学情况、特困职工致困原因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摸底调查,建立了困难职工、职工待业子女、职工子女就学情况电子档案,做到了困难职工人数清、致困原因清、困难程度清;技能特长清、就业需求清。

4、认真分析,理清思路。通过对全局困难职工致困原因、困难程度、技能特长、就业需求等的分析研究,分别制定出了不同的帮扶方案,因人制宜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帮扶。

5、实行“交友帮扶”活动奖惩制度。对“交友帮扶”活动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凡“交友帮扶”活动整体工作开展情况良好,能够在全局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的单位,奖给班子成员正职现金1000元,副职现金各500元。凡被包扶对象率先脱贫,年自营纯收入达万元以上的奖励帮扶人现金1000元。反之,进行通报批评。包扶困难职工工作两年不见成效,包扶领导不得被评为先进,应继续帮扶直至收到明显成效或彻底脱贫。

6.加大了扶贫帮困信息反馈工作,要求各级工会随时掌握和上报困难职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真实上报年度困难职工脱贫情况。

三、帮扶内容

1、帮思想。即真心与困难职工交朋友,倾真情了解困难职工的思想状况,帮助困难职工更新观念,转变思想,提高认识,树立搞好本职工作、克服困难的坚定信念和决心。

2、帮创收。即帮助困难职工在圆满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下,利用林区的有利条件搞产业开发,或者通过其它合法途径增加自营收入,走勤劳致富之路。

3、帮信息和技术。积极热情主动地向困难职工提供脱贫致富的信息和技术帮助,竭诚为他们排扰解难。

4、帮资金。当困难职工在产业开发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伸出热情之手,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资金难题,使其渡过难关。

5、帮子女入学与就业。在困难职工子女入学遇到困难时,要想法设法帮助其解决子女入学上的困难,保证困难职工子女能按时入学。同时要及时收集就业信息,多方寻找就业门路积极帮助困难职工解决子女就业问题。

6、帮就医。即在困难职工及其家庭成员就医遇到突出困难时,要尽最大努力给予帮助,以便使其病有所医。

四、帮扶成效

1、拓宽了帮扶渠道,建立了我局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机制,使100名困难职工及其亲属年享受低保金额达28万多元,解决了大部分困难职工的温饱问题,使我局困难职工达到了应保尽保。

2、多方筹措资金,使各项帮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从市总工会为小杨、小郭等7名特困职工争取到一次性救助金7000元,为小李,小温等三名困难职工发放扶贫帮困金2500元,为小张、小王、小刘等6名大病职工发放大病慰问金5500元。从市总工会为小雷,小曹等10名困难职工子女上大学争取到助学金元,又从市民政局为小赵,小雷,小刘三名低保户子女上大学争取到助学金6000元,奖励考上大学本科以上的职工家庭8900元,为减少女职工妇科病多发的风险,减轻女职工肩负工作与家庭双重压力,在“三八”期间为女工进行了妇女病普查。

3、制定了“三必访”制度,即遇婚丧嫁娶必访、职工生病住院必访、家庭出现矛盾纠纷必访。半年来看望生病职工20多人、解决家,庭纷争5起,成立婚丧事理事会12个,帮助职工解决婚丧嫁娶中的具体事宜。使职工切实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和温暖,增强了工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4、为全局914名在册职工(包括离退休职工)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健康体检,建立了全局职工健康情况电子档案。

5、广泛开展了“送招工信息、送专业技能、送就业岗位”等活动,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42对,为困难职工过“双节”捐款1518元。春节期间走访、慰问困难职工50多人,发放慰问金17500元,寄发慰问信200多份。选送了一名困难职工子女进行了驾驶技能培训。为263名职工兴办了职工互助合作保险,筑起了抵御风险的第二防线。

扶贫帮困范文篇7

一、基本情况

下辖10个社区居委会,一个行政村,一个牧业大队,无贫困村(居)委会,全镇总户数1599417户,总人口4536451人,家庭生活困难居民占全镇人口的5%。无劳动能力231337人,不赡养、抚养老人594人,不符合低保条件但生活困难人员45353人,年享受低保人524309人(其中遗属136人,特殊政策享受低保268人,残疾人158人,下岗失业16人,无劳动能力505人,老年人384人,学生214人,红袖标341人,其它8565人),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原因:一是居民文化低,无劳动技能;二是部分居民年老体弱患病,丧失劳动能力;三是因病反贫;四是就业难。截止年月,我镇最低生活保障户14512505户,12524人,月发放保障金123125.09万元,月共发放低保金455291.1万元。

二、主要工作情况

(一)、组织机构完善,职责明确

根据上级规定设立了社会宗教事务办公室及爱心捐且站等职能管理服务部门。制定了年度扶贫帮困工作计划和相应的考核细则及目标责任书。

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完善和调整了低保工作领导小组、扶贫帮困工作领导小组,做到了组织机构健全完善,管理服务科学规范。

(二)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

我镇扶贫资金主要用于扶贫帮困、救灾救济、慰问等保障民生等方面。2008年累计351.8万元,其中低保资金4251.1万元,大病救助金456.1万元,贫困户建房补助资金655.5万元,医疗补贴补助金446510.2万元,大米4562000元,面粉653500元,被褥4565000元,燃煤45654万元,特困户补助金4565453.3万元,廉租房补贴25.57万元。

使用情况:

保质保量地做好城镇居民低保金发放工作,完成了年全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发放工作。根据县民政局的资金到位情况,每月由民政办干部到县财政局办理汇取月低保金,通过各社区负责人前来汇取,由社区向低保居民进行发放。年共计发放金额456291.1万元,在发放过程中,工作人员对三无人员,残疾人,居住偏远的低保户亲自上门发放,确保了15日内必须发放完毕的时间限定。对符合享受廉租住房补助的4553380户低保户发放补助款1533565.545万元。

(三)把扶贫帮困政策落到实处。

我镇制定了民政对象走访慰问实施方案,要求各社区按照“包联负责”的原则,按规定严格使用上级下达的走访慰问经费,采取发放实物和慰问金的形式,对弱势群体进行救助慰问。

1、开展了爱心捐助活动。根据县慈善协会的倡议,于年组建了慈善协会,在全镇开展了“爱心一日捐”,向地震灾区捐款等活动。全镇干部职工、社区群众、商会组织共捐款4543756.65元。

2、爱心捐助站(爱心超市)正常有序进行。年,开展了五次有组织的捐助活动,加上日常接收的捐赠物资,共接收社会各界捐赠衣物455210件,发放捐赠物资654742件,受助群众45623户,人数145947人,进货655554批,价值456610元。

3、开展形式多样的慰问活动。在元旦、春节、“八一”、国庆节、肉孜节期间,党政领导率领全镇干部对镇属的贫困居民、残疾人、危重病人、孤寡老人、“三无”人员、现役军人、烈军属、革命伤残军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慰问活动。共慰问190户,慰问看望贫困居民260人次,残疾人40多人次,发放慰问品65件,慰问金4.2万元,取暖煤59吨。此外,为了我镇弱视群体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制定了包联贫困户帮扶工作制度,科级领导每人包联2户贫困户,一般干部每人包联4户贫困户,共包联贫困户4566户,每月定期看望包联对象,及时了解生产生活情况给予帮助解决,共慰问包联对象6558人次,慰问金额达65455400余元。

4、贫困户建房工作有序进行。2008年共上报贫困户建房11户,经县民政局审核给我镇分配了655户贫困户建房指标,每户补贴455000元,456户贫困危房户实行建房补贴,共计55000元。

5、开展了大病医疗救助申请,年申请大病救助金23000元,使25名危重病人得到了及时救助;年申请大病救助金7858000元,使812户危重病人得到了及时救助。

四、存在的问题

1、城镇低收入家庭仍然存在,贫困居民比例比较大,因病致贫、就学这方面人员逐年增加。

扶贫帮困范文篇8

2009年上半年,我局工会在市总工会、市局工会和**林业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局行政的大力支持下,根据年初工作安排及开展“交友帮扶”活动的通知要求,深入基层摸实情,结合实际定措施,真情帮扶促和谐,全心全意抓民生,将扶贫帮困、扶贫帮医、扶贫帮学活动搞的有声有色,开创了我局扶贫帮困工作的新局面。

一、帮扶方式

1、“一对一“”包扶:一名科级领导干部包扶一名困难职工。

2、项目帮扶:对有一定劳动技能申请创办第二产业的困难职工,发放一定数额的扶贫帮困周转金。

3、一次性救助:对因天灾人祸、子女上大学等特殊原因致困的特困职工给予扶贫帮困基金一次性救助。

二、主要帮扶措施

1、制定了我局扶贫帮困工作制度,建立了帮扶长效机制。

2、设立了**林业局扶贫帮困基金,成立了扶贫帮困基金领导小组,出台了帮扶基金审批、使用、管理办法。

3、深入调研,摸清底数。对全局分流职工基本情况、职工子女待业情况、困难职工子女入学情况、特困职工致困原因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摸底调查,建立了困难职工、职工待业子女、职工子女就学情况电子档案,做到了困难职工人数清、致困原因清、困难程度清;技能特长清、就业需求清。

4、认真分析,理清思路。通过对全局困难职工致困原因、困难程度、技能特长、就业需求等的分析研究,分别制定出了不同的帮扶方案,因人制宜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帮扶。

5、实行“交友帮扶”活动奖惩制度。对“交友帮扶”活动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凡“交友帮扶”活动整体工作开展情况良好,能够在全局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的单位,奖给班子成员正职现金1000元,副职现金各500元。凡被包扶对象率先脱贫,年自营纯收入达万元以上的奖励帮扶人现金1000元。反之,进行通报批评。包扶困难职工工作两年不见成效,包扶领导不得被评为先进,应继续帮扶直至收到明显成效或彻底脱贫。

6.加大了扶贫帮困信息反馈工作,要求各级工会随时掌握和上报困难职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真实上报年度困难职工脱贫情况。

三、帮扶内容

1、帮思想。即真心与困难职工交朋友,倾真情了解困难职工的思想状况,帮助困难职工更新观念,转变思想,提高认识,树立搞好本职工作、克服困难的坚定信念和决心。

2、帮创收。即帮助困难职工在圆满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下,利用林区的有利条件搞产业开发,或者通过其它合法途径增加自营收入,走勤劳致富之路。

3、帮信息和技术。积极热情主动地向困难职工提供脱贫致富的信息和技术帮助,竭诚为他们排扰解难。

4、帮资金。当困难职工在产业开发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伸出热情之手,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资金难题,使其渡过难关。

5、帮子女入学与就业。在困难职工子女入学遇到困难时,要想法设法帮助其解决子女入学上的困难,保证困难职工子女能按时入学。同时要及时收集就业信息,多方寻找就业门路积极帮助困难职工解决子女就业问题。

6、帮就医。即在困难职工及其家庭成员就医遇到突出困难时,要尽最大努力给予帮助,以便使其病有所医。

四、帮扶成效

1、拓宽了帮扶渠道,建立了我局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机制,使100名困难职工及其亲属年享受低保金额达28万多元,解决了大部分困难职工的温饱问题,使我局困难职工达到了应保尽保。

2、多方筹措资金,使各项帮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从市总工会为**、**等7名特困职工争取到一次性救助金7000元,为**,**等三名困难职工发放扶贫帮困金2500元,为**、**、**等6名大病职工发放大病慰问金5500元。从市总工会为**,**等10名困难职工子女上大学争取到助学金20000元,又从市民政局为**,**,**三名低保户子女上大学争取到助学金6000元,奖励考上大学本科以上的职工家庭8900元,为减少女职工妇科病多发的风险,减轻女职工肩负工作与家庭双重压力,在“三八”期间为女工进行了妇女病普查。

3、制定了“三必访”制度,即遇婚丧嫁娶必访、职工生病住院必访、家庭出现矛盾纠纷必访。半年来看望生病职工20多人、解决家,庭纷争5起,成立婚丧事理事会12个,帮助职工解决婚丧嫁娶中的具体事宜。使职工切实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和温暖,增强了工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4、为全局914名在册职工(包括离退休职工)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健康体检,建立了全局职工健康情况电子档案。

5、广泛开展了“送招工信息、送专业技能、送就业岗位”等活动,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42对,为困难职工过“双节”捐款1518元。春节期间走访、慰问困难职工50多人,发放慰问金17500元,寄发慰问信200多份。选送了一名困难职工子女进行了驾驶技能培训。为263名职工兴办了职工互助合作保险,筑起了抵御风险的第二防线。

扶贫帮困范文篇9

企业工会想要在扶贫助困的过程中发挥出一定的组织力量,首先要对那些生活困难或者是已经退休离职的高龄员工按照规定发放全部补助金,不能拖欠这些高龄员工的补助资金。企业工会一旦将相应的扶贫补助基金落到了实处,不仅能够体现出企业坚持“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并且还能够对构建社会主义市场和谐社会贡献巨大的力量。

二、企业工会应完善扶贫帮困的相应组织机制

企业工会首先要建立相应的扶助困难人群的工作制度,承担起相应的扶助责任,企业工会的首要工作就是努力做好扶贫帮困。让职员能够享受到相应等级的优惠政策。企业要明确此责任。另外,企业工会要坚持上层领导联系困难职员的制度,通过设立一定的规章制度来对贫困职员进行补助,通过权益和职责的联系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控制资金的发放与融入,从而提高困难职工的基本收入来源,并改善他们的生活水平。企业工会应对扶贫帮困此项工作实施联席会议制度上层领导起着主导作用,而参与扶贫帮困工作的相关人员应创建出对各种贫困职员的各种困难状况都了解并积极解决的一种工作模式。此外,企业工会应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来加强管理,企业工会应该争取做到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实施各种减免优惠政策。企业工会还要不断完善各种优惠政策,对各种扶贫机制进行优化,为失去劳动力的人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使其享受到更多的优惠。在进行企业工会建设的时候,一定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避免出现重复建设的局面,因而在对企业进行建设的时候,一定注重其自身的规范性,从而在更大程度上维护企业以及职工的合法权益。通过建立会员大会制度、工会委员会会议制度加强工会的规范化建设。

三、企业工会应积极参与与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有关的活动

企业工会要想使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得到更加完善的发展,应该建立一定的“社会保证税”制度,“社会保证税”的征收将会是保护贫困人口的有利方式。一旦国家、单位和个人的分配关系以法律形式来维系那么城市和乡村之间就会得到一个较为和谐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从而减少了城市和农村关于分配不公争论的现象。根据目前我国已经建立的社会保证机制能够得知,其整体覆盖面积还不是很完善,生活、医疗和治安等保障措施还需要进一步确立,而对农村保障制度进行建设的时候,更要使其符合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近些年来,国家和企业相当重视工会的建立,并鼓励新型组织形式的建立与完善,因而,相关部门应该在扩大企业工会数量的基础上不断加强组织的建设规模,不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从而加快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进程。然而,工会组建是一个持续、动态性工作,工会组建仍然滞后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员发展仍然滞后于职工队伍的不断壮大,想要实现工会组织的全面覆盖性显得比较困难。想要真正实现企业工会的普及,并使其方式变得更加规范,工会组织应该不断加强职责的维护,努力协调各种劳动关系。尤其是劳务派遣工、出租车司机、幼儿教师、家政服务、保安、护工等群体和商贸、餐饮、研发、物流等单位,组建工作还存在空白,只有最大限度地利用法律法规的约束和保障,才能使企业工会产生巨大的积极作用。

四、结论

扶贫帮困范文篇10

一、总体要求

扶贫帮困“春雨行动”是全乡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活动的总体要求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大家庭互帮互助的优越性,广泛聚集社会资源,形成强大合力,做到扶贫帮困覆盖到我乡每个困难家庭,确保不让一个家庭吃不饱饭、不让一个群众看不起病、不让一个孩子上不起学、不让一个老人没人管,确保困难群众与全乡人民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二、帮扶对象

按照县下达的任务,全乡共选定16户作为帮扶对象,由乡组织帮扶。

三、帮扶任务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帮扶,围绕困难群众最迫切的要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突出抓好“医、房、学、业、保”五个方面,立足“输血”与“造血”功能定位,齐头并重,措清底数,提升帮扶的精准性、针对性,逐步从根源帮助困难群众脱离贫困。每名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至少帮扶一户困难家庭。

(一)基本生活困难。以现金或实物资助方式,帮助解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在低保线上适当提高生活水准,改善生活状况。

(二)重大特大疾病救助。资助困难家庭参加医疗保险,逐步提高医疗保障覆盖面。对患重特大疾病的困难家庭,按照政策减免医疗床位、药品等费用,加大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对患重特大疾病,经相关医疗保障报销后,生活仍困难的帮扶家庭,帮助解决治疗及生活困难问题。

(三)危房帮建。认真落实危房改造政策,对符合危房改造条件的困难家庭进行改造,改善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对无法改造的希望困难家庭,通过资金或实物配租,帮助解决住房。对自理能力较差的危房困难对象,可按照相关政策,纳入机构供养。

(四)希望助学。帮助贫困家庭适龄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不因贫困辍学,帮助家庭困难的高中及以上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四、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14年9月1日—2014年9月30日)。

完成11户帮扶对象的确定因户因人实施帮扶。

(二)开展阶段(2014年10月1日—2014年12月31日)

按照县委县政府帮扶任务要求,精心组织开展帮扶活动并于每月24日将当月帮扶情况汇总后上报县活动办公室。

(三)总结阶段(2015年1月)

对2014年帮扶进行总结,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