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学研究课题十篇

时间:2024-01-10 17:57:17

环境经济学研究课题

环境经济学研究课题篇1

诸大建,管理学博士,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同济大学公共管理系主任,联合国-同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责任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5年为美国哈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高级研究学者,1994―1995年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管理学部委员、建设部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环境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特聘专家、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2010年上海世博会环境顾问、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全球议程理事会城市化委员会理事、《世界资源论坛》国际专家委员会专家,以及《Ecological Econom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Management》、《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Governance》等SCI、SSCI杂志的国际编委。2010年12月受邀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议上讲解《从上海世博会看世界发展新趋势与新理念》。

二、主要研究成果及代表作

主要研究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经济、城市与区域发展、宏观政策与管理、企业社会责任等,研究成果集中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在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研究方面

一是在把握国际绿色经济与政策动向的基础上,针对中国经济增长及其环境管理模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中国发展情景、有经济管理意义的循环经济的概念与理论框架;二是将资源生产率作为循环经济的评价指标,以此为目标建立了有系统性的循环经济规划、实施与评价的研究方法与管理方法;三是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概念融入循环经济的合作治理研究,提出了以主体、过程、政策手段为内容的中国循环经济的政策推进思路;四是提出循环经济的中国发展C模式,区别了中国与发达国家不同的绿色战略,研究了基于循环经济的中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可持续消费的发展方式与实施路径。在本研究领域主持过的重要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战略研究课题、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课题、上海市政府重大决策咨询课题、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等。出版的著作有《循环经济2.0――从环境治理到绿色增长》(2009)、《上海建设低碳经济型城市的战略研究》(2010)、《中国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2007)等,主编有《循环经济与中国绿色发展》、《上海资源环境白皮书》和《绿色前沿译丛》等系列丛书,译有《绩效经济》、《超越增长》、《自然资本论》等。研究成果获得过国家发改委优秀研究成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环境经济学研究课题篇2

关键词: 《环境经济学》课程 教材选择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恩格斯指出:“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环境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也是如此。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人类开始寻找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20世纪20年代,人们开始将环境与经济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一门新兴的学科――环境经济学正式诞生了。20世纪70年代末期,环境经济学传入我国,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环境经济学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1]。

《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既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又是经济科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的主题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环境经济分析、环境经济评价、环境经济决策、环境经济政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环境经济学》课程是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环境经济学》的学习,学生可了解环境与经济相互作用的规律,树立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观念,以及运用环境经济学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

1.环境经济学的特点

环境经济学是在人类解决环境问题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它运用经济科学和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以及经济再生产、人口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而选择经济、合理的物质变换方式,以便用最小的劳动消耗为人类创造清洁、舒适、优美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环境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的范畴,它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2]。

1.1边缘性

环境经济学研究涉及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各方面因素,是经济科学与环境科学交叉渗透的产物,所以环境经济学具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质。

1.2应用性

环境经济学主要运用经济科学和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正确协调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的方法。它要解决的主要课题是经济活动的环境效应,并使这种效应转化为经济信息,反馈到国民经济的平衡与核算中去,为正确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及各项环境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1.3阶级性

环境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经济学具有阶级性,所以环境经济学也具有阶级性。各个阶级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处于不同的地位,有着不同的经济利益,对于具体的环境问题,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要求。

1.4科学性

环境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当然具有科学性。资本主义环境经济学中的科学理论,也可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环境经济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1.5综合性

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本身就是综合的。环境经济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序列的综合结构体系,它涉及人、社会、经济和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各个方面,因此,它必然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

2.选择合适的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环境经济学的科学性在于它从效率、可持续性和社会福利最优化等角度来分析、研究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环境经济学的发展虽然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很快引起了国内外科学工作者的广泛兴趣和关注。越来越多的国内外重点高等院校也都纷纷设置了环境经济学学科专业,或开设了环境经济学的相关课程。随着人们对环境经济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大量以环境经济学为内容的新观点和新分析方法不断涌现,其学科相关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中。这些变化的一部分反映就是环境经济学的相关著作和教材日益增多。教材质量是保证教学和质量的首要前提,在选择环境经济学教材时,应注重两个方面:(1)难易度要适中,考虑到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经济学基础,从教材内容、练习题方面注意深浅程度,使环境经济学教学内容既不超出学生的现有经济学基础,又能很好地为专业服务。(2)由于环境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所选教材首先必须较新,书中所选案例也需新颖、贴近实际;其次教材内容必须权威,尽量选择一些部级精品课程教材、“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或“二十一世纪”教材等。这样使学生在掌握课程基础内容的同时,又可以了解本学科前沿的科学问题,还可以借鉴科学家们的思维方式并为己所用。

李克国教授主编的《环境经济学》(第二版)就是一本不错的教材,作为一本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该书内容全面,通俗易懂,不需要学生具备深厚的经济学功底,书中内容体系的安排也较为合理,既可以保证以通俗、准确的方式把《环境经济学》的主要概念、理论和方法介绍给读者,又可以将它应用到解决环境质量问题的实践中。该书既有系统的理论经济体系,又有很强的实践应用指导性,非常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教材。另外,在《环境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首先介绍经济学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深入思考,本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展开相关教学内容。

3.教学方法浅析

考虑到环境经济学学科的独特性,在进行《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设计时,我们需要遵循以下指导思想: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以多学科知识为保障,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学生对环境经济学相关理论和知识的学习,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提高其自身的环保意识,进而理解和支持政府在环保领域制定的相关法律和法规,积极投身到环保工作中去。

3.1《环境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法初探

《环境经济学》课程是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这两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以往学生的一些教学反馈中发现,该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对一些重要的理论理解不深,在面对具体的环境问题时无法利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自如的分析进而予以解决。我在参照国内外相关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发现,提高《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大量的教学案例,即开展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最早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主要应用于商业、法律和医学领域的培训中,随着案例教学法的推广、成熟,案例教学法也日益受到教育领域的重视,进而被广泛应用。它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作出判断和决策,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教学方法[3]。因此开展案例教学是《环境经济学》课程性质的根本要求。

环境经济学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随着人类对经济与环境关系的认识逐步深入而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其理论的发展是与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发展同步的,因此只有选择“与时俱进”、典型、真实的环境经济问题作为教学案例,才能保证教学内容与学科发展的方向一致。例如在“环境影响的费用效益分析”章节中,其中有关环境影响的费用和效益评价技术――“机会成本法”的教学,就可以利用案例分析法来讲授。“机会成本法”是指任何一种自然资源的使用都存在许多相互排斥的备选方案,为了作出最有效的选择,必须找出社会经济效益最大的方案。由于资源是有限的,且具有多种用途,因此选择了一种使用机会就等于放弃了其它使用机会,也就失去了相应获得效益的机会。采用其它方案能获得的最大经济效益,称为该资源选择方案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法”是一种很有用的评价技术,尤其是当某些资源的经济效益不能直接估算时,该方法可以较为合理地评估出资源的经济效益。虽然这个概念从字面来理解相对较简单,但如果对该重要方法的讲授只停留在概念层次上,是不够的,面对实际的环境问题,学生还是无从下手,很难进行相关分析。如果利用案例分析法进行讲授,教学效果就会好很多。首先将“机会成本法”的定义进行凝练――“放弃的效益就是成本”,并指出,利用“机会成本法”来衡量一种资源的价值时,该资源必须同时具有以下两种属性:(1)资源必须有多种用途;(2)资源必须具有稀缺性。然后对案例进行分析。例1:资源M有A、B、C三种使用方案。且A、B、C三种利用方案,所获效益分别为1000元、2000元、3000元。利用“机会成本法”来分析的具体步骤为:若选A方案,放弃的最大效益就是3000元;若选B方案,放弃的最大效益也是3000元;若选C方案,放弃的最大效益就是2000元。综合以上分析最后的选择结果就是选择C方案。这个案例较为简单,从定义出发就可以分析出正确的答案。讲授完毕后可以再举一个例子供同学练习,考查同学是否已掌握。例2:一个美国学生申请了三所大学,第一所大学学费$50?郯000,没有奖学金,毕业后学生的预期价值为$60?郯000;第二所大学学费$30?郯000,$10?郯000奖学金,毕业后学生的预期价值为$40?郯000;第三所大学学费$20?郯000,$20?郯000奖学金,毕业后学生的预期价值为$15.000。问最后该同学应选哪所学校?该练习题就较上一个案例更深一步,具体的分析步骤如下:通过计算可知,进入第一所学校的收益:$60?郯000 - 50?郯000 = $10?郯000;进入第二所学校的收益:$40?郯000 + $10?郯000 - $30?郯000 = $20?郯000;进入第三所学校的收益:$15?郯000 + $20?郯000 - $20?郯000 = $15?郯000。因此选第一所学校的“机会成本”为:$20?郯000;选第二所学校的“机会成本”为:$15?郯000;选第三所学校的机会成本为:$20?郯000。通过以上两个由浅入深的案例讲授,我发现,学生确实更容易掌握抽象的“机会成本法”,也对“放弃的效益就是成本”的理解更深一层次。通过课后作业和后续的考试也发现,大多数学生都已基本掌握了该方法。

3.2课堂学习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环境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均较强的边缘经济科学。我国的《环境经济学》课程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教学和科研都呈现快速的发展趋势,但目前开设《环境经济学》课程的高校大多只注重理论内容的讲授,而较少涉及《环境经济学》课程的实验教学。徐大伟等[4]认为,《环境经济学》实验教学应在结合生态经济学、能源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上,开展环境经济分析测算、环境政策模拟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等理论应用性研究内容,并提出《环境经济学》实验教学的四个主要模块:(1)环境经济建模与动态分析研究;(2)环境统计、计量与核算研究;(3)生态环境规划与资源环境管理研究;(4)项目可行性研究与环境影响评估研究。这一系列实验教学主要是针对协调我国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与合理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之间关系所需的应用技能而展开的,旨在培养出我国现代社会经济建设所需要的高质量、复合型的经济管理和研究型人才。实验教学是现代高等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理论教学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才教育体系。加大《环境经济学》实验教学方面的投入力度,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加强课堂学习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设计对于《环境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势在必行。

4.结语

《环境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既要有别于专业知识教学,又要有别于实验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具有现代可持续发展经济观,富有整体性、创造性思维的智能型经济学复合型人才。因此,我们应从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方面提高《环境经济学》的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金南,逯元堂,曹东.环境经济学:中国的进展与展望[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6,(3):7-10.

[2]李克国.环境经济学(第二版)[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9.

环境经济学研究课题篇3

济南中学充分认识到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课改工作中全面筹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狠抓落实,积极寻找改革的突破口,使课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尤其在环境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迈出坚实的一步。该校力求以环境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带动新课程方案的全面落实,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素质教育探索之路。

环境教育课程,是济南中学积极探索课改工作的一个缩影。济南中学的环境教育课程究竟进行了怎样的探索,取得了哪些成效呢?就让我们从学校环境和校园文化给人们留下的深刻印象说起吧。

1、对该校环境教育课程探索的初步印象

走进济南中学,我们会感到,这是一所洁净优美的学校!走进校园,你的眼睛所及,到处绿意浓浓,生机盎然。可见小桥流水,亭台楼榭,鱼儿也会摇着尾巴向你亲切地打招呼。墙壁、地面、楼梯扶手,到处都干净得让你觉得不忍心抖落一粒尘埃。就连垃圾桶,也擦拭得洁净如初,并且都是成对摆放的。每一对垃圾桶,其左右还有不同的职责呢:左边那只盛放可回收废弃物,右边那只盛放不可回收废弃物。常言道,小能见大。从这里不难看出学校环境教育的用心之处。难怪学生说,保持卫生的好习惯是在干净优美的环境里养成的。

在学校的课程计划安排表上,你会看到“环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珍爱生命教育…安全法制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青春期教育”……。这是济南中学开出的一系列校本课程。

如果每个月的最后一天你都到黄河岸边走一走,你总能遇到一群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在那里有组织地开展活动。那是济南中学的学生们在采集并测查黄河水样。此项活动,几年来从未间断。

如果你留意一下济南中学每一层教学楼的盥洗室,你顺着图示往右看,都能看到一组装置。那是学校按照杨文倩、黄园、傅苗楠等同学的设计建成的教学楼错层节水系统。如果你走进档案室,有一列档案卷宗一定会引起你的注意。那是创建部级绿色学校的劳动积淀。随手一翻这些卷宗,你会为学校在环境教育方面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取得的成绩而叹服。济南市市中区绿色学校、济南市市级绿色学校、山东省省级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2007年全年降雨量测查结果及其分析、2008年全年降雨量测查结果及其分析,黄河水COD值变化曲线、pH变化曲线,还有大量的研究性学习、网上课堂实景照片、环境教育公开课、环境教育研讨课、环境教育先进个人表彰等结果资料。一切的一切,都彰显出环境教育的生机与活力!

2、实现环境教育课程建设与实现系列化、制度化

实施和开发校本课程是新课程方案中的创新元素。济南中学在实施新课程时,十分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目前已经开发了20多种。“环境教育”是校本课程开发中参与教师最多,自编课程教材体系最完整,内容最丰富,持续时间最长,最受学生欢迎的校本课程之一,成为学校校本课程中最具活力的元素,为学校的新课程实施,写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目前,济南中学环境教育校本课程有自主型、国内合作型与国际合作型三种基本形式。

一是学校自主开发的环境教育课程。该课程由学校5位教师联合开发,并编写了教材,列入学生自选校本课程之中。学校在高一、高二中开设了环境教育选修课。每月两个课时,每个年级由20余名学生自主报名,组成环保小组,参加课程学习。学校还在地理课程中开设了环境保护选修课。另外,在环境教育的合作校本课程中把校编环境教育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参考资料,免费提供给学生。

二是省内合作校本环境教育选修课程。课程由省环保局和省教育厅联合开发,课程体系比较完整,管理比较完备,适合高中学生参加,由各校自主参加。济南中学非常重视这一成熟课程的学习,并与创建绿色学校的实践相结合,加入自己的元素,纳入到高一学生的在校校本环境教育选修课。其中,2007级网上学习小组,在完成课时作业的同时,完成了研究课题――“口香糖的污染与清理”。由于成绩优异,在190多所学校中脱颖而出,11位师生分别被省教育厅和省环保局表彰为省级“环境小行家”和省级“优秀辅导教师”。目前,2008级学习小组正在进行之中,他们的研究性课题为“限塑令后的方便袋使用状况”。参加学习的同学自主报名,择优录用,侧重选择热爱环境保护和环境意识强的同学。

三是国际合作校本环境教育选修课程。自2008年4月起,济南中学成为中国和瑞典政府间国际环境教育合作――“环境小硕士”项目(YMP)第五批试点学校,课程由瑞典隆德大学为主开发。学校把该课程列入学校环境教育校本选修课程之中。该课程全部是英语环保课程,涉及地理、生物、化学、物理等自然学科和社会人文学科的知识,课程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网上学习阶段。共为18周,每周一个模块,并以4~5人为小团队完成作业。第二个阶段为课题研究阶段。每一个小团队完成一个课题,课题要经瑞典方认可。第三阶段为评议阶段。优秀小团队可获得参加国际青年环保大会的机会。所有完成课程学习的学生将获得由国家环保部宣教中心(CEEC)和瑞典隆德大学国际工业和环境经济学院(IIIEE)联合颁发的YMP结业证书。为开好这门校本课程,学校在3月底派出两位教师参加了由CEEC和IIIEE联合举办的教师培训班,并组建了由8位辅导教师组成的辅导团队。20名选修环境教育课程的首批学生历时近半年,于10月份通过结业考试,取得了学校的学分认证。

其间,学校组织大家参观了山东大学环境工程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研究院和化学化工学院,开展了课程学习心得交流与展示,观看了“宇宙炼金术”科教片,进行了作业成果交流,开展课题实验探究和社会调查,网上搜集和整理资料。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首先克服了语言关,不仅系统学习了环境科学知识,使环境意识大大增强,英语水平大大提高,而且开阔了视野和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增强了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效果非常好,家长非常满意。同时,辅导教师也在辅导的过程中,提高和丰富了自己,特别是辅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可以说,这个课程是一举多得的课程。

从10份起,学校又启动了第二期YMP校本课程学习。2008级高一学生16人,在新组建的8位教师辅导团队的指导下,近期参观了济南市环境监测中心。课程学习正在进行中,大约在2009年上半年完成。

3、把环境教育渗透到各学科课堂教堂中

学校制订了从学科任课教师、教研组到全校各个层面的环境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各学科充分利用每一个章

节、每一堂课,不失时机地联系环境问题,充分挖掘各个学科的相关知识点在环境教育方面的价值,渗透环境知识和环境保护教育。包括语文、历史、英语等社会人文学科在内各学科,都组建了环境教育科研小组。有十几位教师跟随中外合作项目环境教育网络班上课,风雨无阻。到目前,济南中学的每个学科的课堂都注重渗透了环境教育的内容,全校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体现、展示、渗透环境教育的理念,绿色环境观念时时处处都影响、教育和感染每一位师生。学校于2008年5月,由8个学科12位教师在全校出示了环境渗透教育展示课,在全校树起了环境渗透教育的样板,并搭建了环境渗透教育研究与交流的平台。这一展示课活动,以后每一学期都将组织,使活动制度化。

4、将环境教育纳入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

环境经济学研究课题篇4

“在大学讲台上讲授自己的学术思想和实践心得,掌声不断,是教授人生中的一大乐事。”――左玉辉语

环境学理论研究实现零的突破

1990年,教育部环境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伊始,针对环境科学是一门尚未建立起自己理论体系的综合性新兴学科的现实,决定建设“环境学”,期望它系统阐述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一直关注国家发展和需要的左玉辉深感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自1990年开始,历时19年潜心攻研这一科学难题。完成的代表作有《制约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五类规律》、《环境学》等系列专著。

他提出的环境学理论要点包括:自然、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等五类现象一五类规律一五类科学的对称性,环境规律定义,环境科学学科体系与环境规律体系,环境学基本原理(环境多样性原理,人与环境和谐原理、规律规则原理、五律协同原理),五律解析系统分析方法和五律协同系统综合方法。

他首创的环境学理论经受了环境教育实践和环境调控实践的双重检验,得到学界同仁的认同与肯定。《环境学》先后入选面向21世纪教材、部级重点教材和部级规划教材。2005年环境学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以环境学研究成果为载体主持完成的部级教改项目“环境类专业基础理论的建立与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研究”获2004年度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和2005年度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而他也于2006年荣获部级教学名师奖,并在2008年领衔建设国内第一个环境科学部级教学团队。2009年2月2日11位院士签署的《环境学系列专著出版论证意见》中对他研究成果的评价是:“环境学系列专著对‘环境学’奠定的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起了夯实作用,具有理论性、战略性、应用性”。

“解答国家难题的良策被政府采纳,达到预期效果,是教授人生中的一大快事。”――左玉辉语

将水系环境研究写入现实

左玉辉教授的前期科研以江苏水系污染控制为重点。针对城市水污染日益严重这一现状,左玉辉教授提出了治理的新思路,即“洁污两制”:绝大部分水域执行清水制,极少部分水域与地域执行污水制。

“六五”期间左玉辉任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常州市经济发展对环境影响的预测及环境保护对策研究”技术组副组长,主持“常州市经济一水环境预测对策研究”。创新的困难自然是多重的,经过四年艰辛研究,在预测方面,他提出“三个系统一三个量一三类措施”预测思路,建立新型投入产出模型和河网水质模型,完成污染发生量、水环境容量和必要去除量等定量预测。在对策方面,提出常州经济一水环境协调发展五项对策。2009年2月27日,常州市环保局召开专家座谈会,邀请见证“六五”课题及其后续效益的领导和专家进行回顾性评价。《会议纪要》指出,“该项成果研究方法具有系统性,对策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城市布局对策和供排水对策具有开创性,为常州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经受了二十多年的实践检验,至今仍然对常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七五”期间他主持了国家科技攻关课题“镇江市水污染治理方案及工程预可行性研究”。针对当时普遍应用而效益又非常低下的点源分散治理模式,提出并完成“镇江市区污水截流一征润洲集中处理工程方案和工程预可行性研究”。2009年2月27日镇江市环保局主持的回顾性评价座谈会指出,“工程于1994年开始建设,2001年竣工,城区水质得以恢复,开创了江苏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的先例。”

“八五”期间他主持江苏科技攻关课题“苏北地区水环境整治方案研究”。通过深入苏北全境的现场考察和资料调研,提出江苏水系“清污两制、控源导流。尾水三线”治理策略。1993年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曲格平听取汇报后称赞苏北水环境整治方案是“大手笔、新思路”。1995年元旦他提出“流域整治、控源导流”淮河治理建议,宋健国务委员1995年1月26日批示指出《建议》“很有吸引力”,同年3月国务院作出重点治理“三河”“三湖”的决策;2001年12月2日他提出“五控两导(引江济太和尾水导流)”太湖治理建议,总理2001年12月11日批示指出《建议》“有见地,有新意”。2009年3月4日江苏省环保厅邀请见证“八五”课题和后续实施全过程的领导和专家进行回顾性评价,《会议纪要》指出“‘八五’课题提出的治理策略,已应用于江苏水系污染控制,经受了实践检验。”《会议纪要》最后强调“江苏水系污染治理开辟了控源减排,尾水归槽并举的流域水污染治理新道路,实现‘尾水归槽走、清水遍河流’,投资少,可操作性强,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可确保区域饮水安全和南水北调东线水质安全,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为我国’三河’‘三湖’治理提供了新思路、新策略。新经验,具有战略战术双重意义。”

“学术思想若能影响国家宏观决策,影响公众增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识,是科研工作者人生中的一大幸事。”

――左玉辉语

开拓我国宏观环境调控研究领域

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的他并未满足,在中国的环境科学领域中,他始终在思考:环境科学,最终应走向何方?中国的环境科学研究如何才能跻身国际先进?

1999年~2008年,他致力于宏观环境调控研究,领衔团队完成环境调控系列专著8部。该项研究将五律解析系统分析方法和五律协同系统综合方法贯通于我国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等宏观领域环境调控研究,印证了五律解析和五律协同的科学性,这些成果为国家进行战略调整提供新理论新依据。

环境经济学研究课题篇5

一、新世纪新任务、新培养模式的挑战

新疆大学作为“211工程”西部一流大学,对西部地区特别是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新世纪的来临、新的新疆大学的成立要求探索一种适合于新世纪的新培养模式,使培养出的大学生真正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区域经济的发展服务。我们正处于世界信息革命时期,世界经济、技术的爆发性发展特别是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资源开发创造很大的机遇。抓住机遇发展区域经济,需要各专业各层次的人才。新疆大学作为21世纪的重点大学,更要培养出西部地区一流的创新能力较强的大学生。下面以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为例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新培养模式和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培养模式分析

1.新任务的确定

实施高校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高等学校的核心任务。新疆大部分地区非常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区域经济中第一产业的比重很高,经济发展对资源开发的依赖性很大;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规划,系统的管理模式,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的评价及保护,都需要资源与环境科学方面的人才。新疆大学的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长期生活在新疆,他们更了解区域自然特点,容易掌握当地经济发展规律。因此,资源与环境学院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模式直接影响全新疆大学少数民族学生的教学模式,甚至影响全自治区经济发展速度。

资源与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同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其探讨的空间可达到全球以至宇宙,涉及的科学领域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既有特大的广阔性,又有强烈的综合性,还有广泛的应用性。在确定资源环境科学学院学生的培养模式时要以此科学的特点为出发点,深入分析社会近期和长期的需要,考虑学院软硬条件,建立一个完善的教育计划,培养出多元智能的人才。

2.培养准则

(1)明确培养目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工作在新疆境内,为新疆的经济建设发展服务。即社会的需要确定学生的培养模式;而高校培养模式要适应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求。为此,应按不同的需求目标来确定培养模式。

(2)优化课程设置。新的培养模式要求新的课程设置。应改正传统课程设置方面的缺点,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提倡研究性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3)提高师资队伍质量。21世纪现代化社会和教育的发展需要高学历、高素质的师资力量。师资力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提高民族学生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民族师资队伍综合素质的提升。

另外,还应改善教学软硬条件,以学生综合培养为本。

三、结论与分析

1.准确定位培养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

新疆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培养计划(2010年9月)中的培养目标提到:“培养具备地理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企事科研、教学、管理、规划与开发及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这里培养目标明确指出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的服务对象。据了解,1988年以来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的少数民族学生就业难,转业、待业等现象部分存在。大部分毕业生在中小学任地理教师。这与教学计划所定的培养目标不符,也不是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的培养目标。现阶段社会各行业、各部门对大学生的要求不同,按照各行业、各部门的需要,确定培养模式,设置课程是很必要的。课程设置也要遵循培养目标。大学第三年后,按照各任课教师的意见和学生的选择,确定他们的培养方向,一部分学生会选择专门技术作为培养方向,将来为研究机构、资源管理部门、环境监测部门工作;另一部分学生会选择继续深造。因此,公共和专业基础课学习完成以后,按专业方向培养学生是培养人才的有效措施之一。

2.合理设置课程结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

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从现阶段执行的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学计划来看,校管公共必修课的比重很大,占毕业应修课学时的42.6%,但是学分只占34.5%;院系必修课学时占20.5%,学分占34%;专业必修课学时占11.5%,而学分占12.7%;专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学分各占12.6%,而学分各占12.7%(见表1)

校管公共课教学中以下三点值得探讨。

第一,公共课学时多、学分低,需要调整学分或学时。学时多、学分低的现象,会影响这门课的学习气氛。

第二,英语课的问题:民族学生研究生考试通过率比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外语不过关。本学院(其资环系)从1998年开始对民汉学生使用学计划,通过三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经济地理2005级2班计算机等级1级通过率达70%。全班33人中10~15人考研究生。因为有英语基础,学生有了考研究生的自信心。通过教学计划的统一,基本改善以前少数民族学生中没有人考研究生、等级考试通过率低的现象。值得强调的是,按照培养目标全班分方向后,考研究生方向学生可以加入英语课,甚至专门一年时间让他们语言过关,大幅度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研究生考试通过率。

第三,社科类课程总课时等于院系专业基础课的总课时,是否在保证课程内容的前提下,可以改变课堂讲课方式,比如采用专题讨论、做专题作业的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探论一些热点问题,布置讨论性作业,从而提高学习气氛。

环境经济学研究课题篇6

1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征

目前,在本科教育层次,诸多本科院校对自身的定位基于两种类型: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培养的学生也主要是从事基础理论和应用科学研究的人才。高校提出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既强调基础理论的学习,同时也强调理论的应用性。这类人才既掌握了某一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又拥有较宽的知识面;既掌握了技术应用中的技术知识,以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既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有较多的了解,又能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具体技术问题。他们具备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是现代技术的实施者、应用者和实现者。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以下特征。

1.1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特征应用型人才进入社会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就业方向主要取决于市场的需求以及行业的发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掌握,而且要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导向。

1.2人才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特征专业知识的结构决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加强理论知识讲授的基础上,重视实验、课程设计、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各类实践教学环节,有机地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1.3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特征实践教学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重点是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强调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1.4以培养创新性思维为特征应用型人才能力的培养虽然对于科研开发的能力要求不高,但对于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拥有创新性思维的人才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时能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加此,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是应用型教育的灵魂。

2综合性大学环境科学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环境科学是多学科、跨学科组成的新兴学科,同时,也是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综合性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与复杂性。正因为如此,环境科学专业覆盖面广、研究方向众多,与其他诸多学科之间交叉性较强,使得环境科学学科特色不显著,进而影响了学科的发展。我们认为环境科学专业在保证其专业学科基础这上,一定要有自身的特色,仅仅对课程和实践环节进行简单的组合就容易使学科的发展没有内涵,更难达到学科质量的提升,而产生随大流现象,学生不能拥有良好的就职“生态位”,从而削弱了其社会竞争性。综合性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教学上办学定位不准不同高校环境科学专业成立的背景存在较大差异,有的是化学背景,有的是生物背景,有的是地学背景,有的是环境工程背景。因此,学校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往往以教师的专业背景来进行课程体系的设置,而“母系”的痕迹很深,普遍存在培养口径过窄、太专的问题,未考虑到社会、市场对环境科学人才的需求,导致教学上出现办学定位不准。

2.2教学教材内容更新较慢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已进入快速发展通道,相应的环境问题也呈现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社会对环境保护人才的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但高校的教材内容、实验实践相对较为稳定,内容的更新不够快,而且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存在重复现象,教学的模式亦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完全适应环境科学的发展和满足国家对环境保护人才的需求。

2.3实践教学环节存在诸多问题通常实践教学环节在三、四年级开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时的同时进行。综合性大学通常对所设专业进行总学时宏观控制,但由于公共基础课的学时基本上是固定的,并且呈增加的趋势,因此只能缩减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课时,这势必进一步减少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数。在通常课程实践中,可能由于带队老师和仪器的原因,造成实践教学环节不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成果。在进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中,由于实习单位对实习人数的限制,还可能造成每个学生实际实习时间只有原定时间的一半甚至1/3。此外,如果环境科学专业未设定相应固定的实习基地,也存在着临时实习单位并不具备实践条件的问题。

3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目前,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的就业渠道呈现多元化的态势,毕业后主要从事环境管理、环境科学研究、环境污染治理、环境规划、环境评价、环境咨询、环境教育,或经过培养选拔可继续攻读环境学科硕士学位。因此,高校环境科学教育的实施应当在“夯实基础,提高素质,强化实践,激发创新,多规格、多渠道、多层次培养”的人才培养战略上加大培养力度,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工作能力强,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强的高级专门人才。专业定位与培养方式的确定还与高校的定位有关。定位为“以教学为主”的大学培养应用型和实用型人才为主,定位于“教学科研并重型”大学以培养应用研究型人才为主,定位于“研究型大学”以培养高层次的理论型和研究型人才为主。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高校都以这种方式进行定位。南昌大学就没有以教学型或者研究型进行定位,而是用“有特色、高水平、综合性”作为未来学校发展的定位,依据江西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南昌大学的性质,南昌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兼顾研究型人才的培养。

准确的培养目标定位是专业建设的前提,专业培养目标反映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标准。笔者认为,环境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在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我国环境现状及就业态势,将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具有较系统的环境科学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和一定的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开发和管理能力,能适应环境科学发展和环境保护科学发展以及环境保护建设需要的环境科学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适应科研部门、高等和中等学校从事环境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适宜到厂矿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环境保护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可以到一些与环境科学有关的相关部门从事相关的工作或者到其他部门从事环境保护工作;可以继续攻读环境科学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4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为了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的要求,培养合格的具有创新能力和深厚科学素养的应用型环保人才,构建环境科学专业新型创新培养模型势在必行。该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4.1人才培养方案的理论课程体系及教材建设依据环境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积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调整课程体系。及时关注社会环保人才的需求信息,重视毕业学生及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体系由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组成。第一课堂主要由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及个性课程组成。第二课堂由学校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负责,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创新创业能力训练、职业生存能力培养、身心健康素质提升四大类。第一课堂学分164学分,各类课程学分比例(见表1)。第二课堂学分2学分。围绕着环境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结合学生就业的需要,积极选用“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部级教材或者公认高水平教材、获奖教材、统编教材作为环境科学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教材,选用21世纪应用型高等院校示范性实验教材作为环境科学专业基础实验课程的教材。

4.2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实践教学是环境科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一方面丰富了教学体系;另一方面是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的补充,有助于理论知识的消化吸收和融会贯通。按照“夯基础,拓口径,强专业,重实践,力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一套“夯实基础,突出特色,立足现状,紧跟前沿”的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其中包括环境科学专业实验(上)64学时,专业实验(下)32学时、环境仪器分析实验32学时;环境生态学课程设计1周、环境工程学课程设计1周、环境管理课程设计1周、环境规划课程设计1周、环境评价课程设计1周;环境监测教学实习1周、环境科学认识实习1周、专业实习1周、毕业实习3周;毕业论文10周。

4.3教学方法创新和实践传统的教学方法属于保姆式教学方法,教师以灌输知识为主,与学生的互动较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较差,缺乏独立性,对教师的依赖程度较高。因此在教学环节中要注重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实践。课堂教学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避免填鸭式教育,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上课时进行积极地讨论与探讨,学生课后亦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与老师进行互动,进而达到充分掌握课程的要点。对于实验教学,可将实验课堂与生产第一线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工艺环节中完成相应课程的实验,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通过构建多类型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强化课内知识,同时将课内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实习过程中要带着问题去进行实习,充分利用实习单位的技术力量去学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实习过程中和实习后及时对实习的内容进行小结和总结,以真正达到实习的目的。

5结语

环境经济学研究课题篇7

关键词: 环境科学专业 专业特色 培养目标

目前,我国已有250多所高校开设环境科学本科专业,少数设置于教育部直属高校,大部分设置于地方高校,普遍存在专业设置时间短、专业建设任务重的问题。环境科学专业在建设过程中,如何结合地方实情,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凝炼专业特色和准确专业定位,是环境科学专业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特色及学生培养目标课题组,对环境科学专业建设中的定位与特色问题进行了相关的教改研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一、环境科学专业学科特点

环境科学是以“人类―环境”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受影响的环境对人类反作用的问题。环境科学是一个由多学科到跨学科的庞大科学体系组成的新兴学科,也是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边际科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与复杂性。

环境科学专业覆盖面广,研究方向繁杂,使得环境科学专业学科特色不显著,影响了学科的发展。我们认为环境科学专业在保证其专业学科内涵要求的基础上,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要与“众”不同,在课程设置与实践性环节等方面不能是简单的“拼盘”,不能面面俱到,面面俱到的结果是面面不到。

二、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呈现出复杂性与多样性,对环保人才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应该是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

不同类型的高校,其专业定位与培养方式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研究型大学以培养高层次的理论型和研究型人才为主,教学科研并重的大学以培养应用研究型人才为主,以教学为主的大学重点培养应用型和实用型人才。

专业培养目标反映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标准,地方高校因其地区差异和发展水平差异,准确的培养目标定位是专业建设前提。扬州大学系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为教学科研并重型地方高校。依据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扬州大学的性质,我校环境科学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兼顾研究型人才的培养。

我们依据毕业生每年的就业情况,不断修订完善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方面,重点加强与学生就业关系紧密的《环境工程》、《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等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除了与课程配套的相关教学实验以外,还有课程实习或课程设计,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的本科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与竞争力。我校环境科学专业从2003年开始招生,已毕业四届本科生,毕业生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92%以上,江苏省计算机二、三级通过率95%以上。每年七月初,毕业生就业率达92%以上,近三分之一毕业生考上研究生,少量进入环境监测站及相关事业单位,多数毕业生进入企业相关岗位。

就目前就业形势而言,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应该在企业。环保局、环境监测站、环科所等单位基本处于饱和状态,这些单位不应作为招生宣传时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就业的标杆。许多学生当初报考环境科学专业,总认为毕业后能进入环保局、环境监测站及环科所等单位,事实并非如此。就业事实与期望值相差甚远,使得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偏低,环境科学专业在社会上的就业“口碑”不佳。我们通过调查发现,主要原因是学生不愿进企业,不愿进基层,服务企业的意识很淡薄,总想进环保类机关及事业单位,而这些单位基本处于饱和状态,基本不需要招人。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一是招生宣传要多强调为企业服务,毕业后进入企业相关环保岗位,降低学生进入环保事业单位的期望值;二是学生进校后加强实践性教学,特别是与企业环保岗位关系密切的相关课程的实习及设计,使学生进入企业后能与工作无缝对接;三是提升学生的能力素质,重视大学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安排部分学生在大二阶段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为少部分想进一步考研深造的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环境科学专业内涵为解决以人类为中心的各种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可谓包罗万象,纷繁复杂。在确定专业目标定位,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高校既要考虑专业学科内涵所规定内容,又要有所侧重。扬州大学为地方综合性高校,主要面向地方,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江苏南、北地域经济差别很大,发展很不平衡,苏北经济薄弱,人才相对缺乏,而苏南经济体量大,人才济济。因此,我校环境科学专业的定位是以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基础扎实、专业面宽、动手能力强、肯吃苦,愿意到苏北及苏中地区企业环保岗位建功立业的专门人才。

三、专业特色为专业之生命

许多高校环境科学专业都是在传统学科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课程设置无论是基础课还是专业课,基本上是在原专业所设课程的基础上的适当增减,即减少几门专业课,或增加几门环境类课程,“母系”的痕迹很深,普遍存在着基础不广,培养口径过窄、太专的问题。

1987年以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几次调整,环境科学类本科专业实行以综合性整体化为主,加强基础,拓宽口径,环境类相关专业合并为环境科学专业。随着本科专业目录的几次调整,各高校环境科学专业课程设置几乎一样,一副面孔,虽然“母系”的痕迹少了,但没有了自己的特色。

我国地域辽阔,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各高校设置的环境科学专业如没有自己的特色,培养的学生就没有竞争力,不能很好地为当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环境科学专业特色应从当地社会需求及具体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凝炼而成。具体思路如图所示: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特色与学生培养目标建设实施过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以需求为导向,面向基层,面向苏中、苏北等区域,培养环境科学专门人才,鼓励毕业生服务基层,扎根基层。

2.专业课程设置不求多而全,只求少而精,重点突出《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等课程的课程实习及课程设计,使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事业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等岗位能“无缝对接”。

3.大学二年级开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学生与专业教师双向选择,每位专业教师至多带5名本科生,学生参与教师的部分科研工作,教师在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零距离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切合自身实际的择业观。

4.第七学期即开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形式多样,少部分考研的学生可以在校内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做毕业论文,鼓励其余的学生带着问题到相关企业做毕业设计,学生在企业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学会了许多实用技能,为他们毕业求职作了一定的铺垫效应。

四、结语

地方高校环境科学专业在保证专业学科内涵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没有特色就没有优势,没有优势就没有生命。课程设置要突出与学生就业关系密切的相关课程,专业课程不宜多而全。少数考研的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做毕业论文,为他们进一步深造夯实科研基础。其他学生尽可能到企业做毕业设计,企业与学生之间也有一个相互了解的过程,实践证明此方法能明显提升学生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1]温桂清,蒋治良,李俊.高校环境科学专业就业分析及培养模式探析[J].高教论坛,2010,(6):108-109.

[2]石辉,张承中,赵晓光.论环境科学专业的特色建设[J].理工高教研究,2009,28(4):127-129.

环境经济学研究课题篇8

1.高校世界地理的课程性质

世界地理是高等院校地理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的课程主要由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三大部分的课程所组成,其中区域地理包括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两大核心课程。关于世界区域的内容,一直是地理学研究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地理也是地理科学专业地理教育方向的核心专业课程, 在地理教育课程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及进行区域专题综合研究的重要意义,开课目的主要是为中学教学服务。

2.高校世界地理的课程特点

作为高校地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世界地理课程具有独特的特点:①研究对象的广大性。世界地理课程研究对象为世界,全球、各大洲、各个国家和地区等研究对象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广大的研究对象。②研究内容的复杂性。世界地理课程研究内容包括世界的自然地理、经济地理、人文地理等,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复杂性。③呈现方式的现象性。世界地理课程主要是研究世界的地理现状,因此,课程内容呈现的方式主要是对世界地理现象的研究。④日新月异的变化性。世界的经济地理、人文地理现象变化很快,这就决定了世界地理课程内容的变化性。⑤思想规律的缺乏性。目前的世界地理课程主要是对世界地理现象的认识,比较缺乏对世界地理规律和思想的总结和概括。

二、高校世界地理的课程价值

1.世界地理的素质教育价值

(1)帮助公民认识和理解世界。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人认识和理解世界有越来越多的途径,但无论以何种途径,其根本都是认识和理解世界各国的地理环境。特别是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及区域一体化的今天,正确认识和理解世界,尊重世界其它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跟上世界的脚步,彼此欣赏,从而顺利融入世界大家庭是中国努力的方向。世界地理课程内容符合这种需要,可以帮助中国公民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世界,提高公民素养。

(2)渗透可持续发展观。世界地理是区域自然地理与区域人文地理相综合的课程,很多内容都直接或间接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在培养学生的全球观念、可持续发展意识、环境意识、生态保护意识、人口意识、资源意识方面具有很大优势。而素质教育目标之一是“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因此,世界地理是承担国民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2.世界地理的职业应用价值

(1)服务于世界地理的研究。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世界地理研究曾拥有庞大和高水平的研究队伍,但自90年代以后,世界地理研究工作每况愈下,研究机构几乎全部关闭或名存实亡。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和中国的迅猛崛起,中国世界地理的研究正在兴起,如对外直接投资与全球经济空间格局研究、经济全球化与全球产业结构研究、跨国公司地理研究、区域集团化组织地理研究、国际贸易与投资环境研究以及边境地区国际合作和共同开发研究等, 成为中国世界地理研究势头强劲的新领域。

(2)为对外交流和投资等所需求。随着中国的发展,对外交流和投资等需求日益凸现。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规模超过2 000亿美元,其中,亚洲、拉丁美洲是存量高度集中的地区,欧洲和北美也是吸引中国投资较为集中的地区。中国的文化交流也日益活跃,到目前为止,中国已与143个国家达成政府文化协定,签订年度文化交流计划682个,每年仅经文化部批准的中外文化交流项目约2 000起。如此大的对外投资与交流,需要中国对世界有更广阔的了解和认识。

3.世界地理的学科发展价值

世界地理课程是高校地理学专业区域地理的核心课程。近年来,地理学科发展迅速,其中自然地理学是发展的主体领域,人文地理学发展也较迅速,而综合地理学发展相对较为平稳,区域地理学隶属综合地理学发展相对也较平稳。但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及区域一体化的到来,世界地理学科的发展与现实越来越不相协调,迫切需要提速学科的发展,由此,世界地理学科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

三、高校世界地理课程价值的教学体现

1.学习区域的典型选取

世界涵括的区域是广大的,过去地方志式的世界地理学习强调数量的重要性而忽视学习的质量,在网络信息化的今天,有选择地学习重点典型区域,可有效提高学习的针对性从而提高学习的质量。同时,借助信息化时代的便利,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也可弥补数量上的不足,从而很好地解决课堂教学课时有限的问题。全球层面以热点问题为主;大洲层面选取欧、亚、美洲为主;国家地区层面选取日本、印度、东南亚地区、西亚北非地区、俄罗斯、英法德、美国及巴西为主。选取这些典型、重点区域来学习,可以克服过于庞杂的缺点,最大限度地提升世界地理课程的价值。

2.教学内容的系统认识

地理科学对世界的认识有其成熟的系统。鉴于对世界的了解程度,目前,对世界地理的系统认识主要是对其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的认识。自然地理的认识基本遵循从地理位置到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动物等的认识。而经济地理的认识则依据经济地域系统的条件、结构、体系类型及其地域运动规律展开。重塑世界经济地理,也可按经济密度、分割、距离来研究世界,但这种方法目前认识的区域有限。对重点区域进行系统的认识,就可以使世界地理的学习不是庞杂无序而是有章可循的,从而使学习者找到学习世界地理的方法,形成认识世界地理的思路,大大提高地理课程的学习价值。

3.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

世界地理课程具有众多的研究对象、庞杂的教学内容,这决定了课程学习的复杂性和枯燥,这些是世界地理课程学习的不足之处,但也使得世界地理课程教学的多样化成为可能。由于世界地理研究对象之间存在并列、包含等关系,使得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新的教学方式成为可能和必需。又由于世界地理具有庞杂的现象呈现,案例学习和情境化体验教学成为优势。此外,由于世界地理课程包含很多知识性、趣味性较强的内容,且内容多、课时少、矛盾突出,为世界地理课程开展活动课创造了充分条件,利用活动课进行教学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群体学习意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表达能力等,这些都能极大提高世界地理的课程价值。

4.世界地理应用的提高

(1)世界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近年来,随着冷战结束,区域化、全球化及多极化的趋势加强,国家间的地缘关系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的关注,地缘政治、地缘经济问题已成为世界热点问题。由于地缘关系学与地理学关系密切,所以,世界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同样引起了地理学家高度关注,成为世界地理研究的热点。特别是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世界主要大国和周边国家都将战略重点移向亚洲及与中国的关系,中国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问题已经引起中国人前所未有的关注。如何理解中国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困局以及如何制定国土安全格局战略,在这些方面,世界地理的观点和视野有其独特的价值。世界地理的学习应加强这方面的内容,提高课程的实用性。

(2)世界城市。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世界城市的发展经验对中国的借鉴意义逐渐显现出来。世界地理课程中包含有众多关于世界城市的内容,包括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国家的城市化、城市规划、都市连绵区、城市结构、城市演变规律、机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等内容。其中有些内容相当经典,是理解当前中国城市化面临问题的最佳案例,如以美国华盛顿―巴尔的摩地区为例的大都市空间扩展的周期性特征,东京大都市圈的职能分工等。对世界城市的认识与了解能有效提高世界地理课程的应用性。

环境经济学研究课题篇9

“低碳经济”是涉及环境学专业领域知识与经济学专业领域知识的交叉研究,然而如何去界定“低碳经济”学科的从属专业(依附专业)一直备受争议。低碳经济学科在我国最早建成是作为研究生学习的一个研究方向,然而,这个研究方向既体现在环境学专业研究中也体现在经济学专业研究中。随着国内“低碳经济”发展热潮来袭,一些本科院校也积极投身到低碳经济专业的建设中,但也仅仅局限在某一专业(环境学专业、经济学专业)基础下开设低碳经济方向。如若从属专业领域不明确,会导致学科构建基础模糊。就目前国内为数不多开设低碳经济专业的院校来看,大部分学校将低碳经济专业方向依托在经济学专业下,将低碳经济专业依附在经济学专业下是合理的构建,这也是遵循着低碳经济最本质的专业属性。

2低碳经济学科课程与师资构建不完善

由于“低碳经济”是一个舶来词,故在发展“低碳经济”学科建设过程中,课程设置方面大多数是借鉴国外一些国家的课程设置,尤其是发达国家。然而,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低碳经济还处在发展阶段,还没有形成系统的适合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体式与方法,如果单纯的引用国外课程,知识体系就与我国的国情有些许的出入,就演变成只有理论知识,却没办法实践的现象。比如,在国外,在碳交易市场中进行活动如同买卖股票一样平常,但在我国,虽然碳交易所的建立初见成效,但真正的碳交易却屈指可数。没有实际的实践,单纯的借鉴知识体系,很难形成适合我们自己的知识储备体系。再者,一些开设低碳经济专业方向的普通本科院校,在构建课程上多借鉴名校研究生课程,这不仅会给没有专业基础的学生带来一定的学习困扰,也给授课教师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由于我国低碳经济专业开设的时间较晚,授课教师并非低碳经济专业出身,可能单独来自环境学专业或经济学专业。因此,授课教师仍需学习被交叉学科的内容才能够将知识传授的更生动、更深入。如何能够在渗透本专业知识的同时又带领学生深入的去理解彼专业知识成为授课教师的一个挑战。

3低碳经济学科学生就业道路不明晰

环境经济学研究课题篇10

关键词:非生态学专业;生态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2-0167-02

随着生态学理论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等领域的广泛用,生态学已经成为高等院校文、理、工、农科等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1],甚至一些高校为非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也开设了生态学课程。作为生态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课程,《生态学原理与应用》(以下简称生态学)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区域经济专业硕士生选修课程,已经经过5轮课堂讲授。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已针对我校区域经济专业特点,对传统生态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做了适当的修改和改进,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如教学内容尽量考虑财经类院校专业学生的特点,增加有关与经济发展密切关联的有关生态学基本原理的内容,同时对教学方式进行适当的改变等。但是,该课程由于是以理论内容为主,教师易受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影响,教学中过于理论化、抽象化的现象在不同程度上还存在着,影响了部分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2];同时受学生人数、教学硬件等因素的限制,生态学实习(或实验)的教学内容还未成为我校研究生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学生运用生态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还有待加强。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生态学的教学必须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对生态学教学的需要,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素质作为基础和出发点,进一步改革教学内容和模式,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以适应研究生生态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一、改革和优化教学内容以适应区域经济专业对生态学知识的需要

从目前情况看,大部分高校还未将非生态(环境)专业学生的生态课程开设为公共必修课,其普及程度远不如已成为公共必修课的英语和计算机。而非生态(环境)专业的生态课程的教学内容大多沿用生态学专业学生使用的生态学教材,没有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如考虑文科类学生、理工科类学生等不同学生的需要,考虑经贸类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区别等,因此,根据专业的不同有针对性对授课内容进行取舍是非常必要的。在讲授生态位概念时将其与城市和地区的发展战略联系起来;在讲授外来物种相关内容时,以近年来我国由于外来种入侵导致的生态学事件以及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可能造成的影响为例,引入北京的福寿螺、闽江的水葫芦、西双版纳的飞机草等例证,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事件的成因及其生态危害,增强学生的生态安全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在讲授温室效应及全球气候变化有关内容时与区域经济发展可能受到的影响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人类经济活动造成的全球变暖不仅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而且最终会影响到人类的经济发展。

二、改革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课堂讨论是研究生生态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生态学教学中的许多内容是包括区域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易引起研究生的关注,因此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是人类社会发展所依赖的两大系统,生态系统是经济系统的基础条件,经济系统依附于生态系统而存在,运行良好的经济系统是建立在生态系统平衡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经济发展要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基础,以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为前提;恶劣的生态环境,不但不利于经济系统的构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且会对区域经济发展形成阻碍作用。同时,经济的发展会加快生态产业的研发和保护,促进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使生态系统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教师在对这一关键问题进行讲授的基础上,设置疑点开展启发式课堂讨论,突出其中的重点、难点。实行开放式教学,要求每个学生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就经济发展重要还是生态环境保护重要以及二者的关系问题,上台进行8―10分钟的发言,老师和同学随后提问进行讨论,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研究生学习兴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区域生态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限制条件,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科学制定地区和城市的发展战略、科学规划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必须了解本地区和城市的区域生态环境。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生态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应该引导学生认识本地区和城市的区域生态环境是教学中必须要考虑的内容。而现在的课程还没有把认识地区和地城市的区域生态环境作为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存在着重理论教学而轻实践教学的现象,使得生态学研究对象的区域性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难以很好地结合。目前,我校在这方面还是薄弱环节,只是在上课期间老师带领学生到城市周边进行短暂的体验性学习。针对这种现象,我们拟在未来教学改革中,设置专门的教学实习环节带领学生走出校园系统地了解城市和其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以增强学生对区域生态环境的认识以及对区域环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限制作用和重要性的认识。

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手段

在讲授生物对环境的生态适应、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生物群落和人类对生物的影响以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等相关内容时,传统的讲解较为单一乏味,很难吸引非生态学专业学生对这些相关内容的兴趣和热情。BBC的一些生态教育影像内容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对公众进行生态教育的最佳影像材料,如“植物私生活”、“行星地球”和“生命的未来”等。这些影像内容表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之间的依存关系、生物群落的季节变化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等。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将有关理论部分配以BBC生态教育影像内容,借助影像所展现的自然界生物与环境生动优美的画面,能很好地克服学生生活空间的局限性和生活经验及实习条件缺乏的缺陷。讲到生物对环境的生态适应时,教师播放BBC的“植物私生活”中的“逆境求生”;讲到种群生态学中的种间关系时,播放“植物私生活”中的“共生”;讲到生物群落时,播放“行星地球”中的“季节森林”。讲到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有关内容时,教师播放BBC的“生命的未来”的影像,展示人类的哪些行为会对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产生影响及人类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如对海马的拯救计划)来拯救地球上濒临灭绝的生物。学生们通过观看这些形象、生动又与课堂内容密切相关的影像资料,认识到自然界的复杂性和生物生存的智慧及其保护它们的栖息地的重要性,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们通过观看这些影像资料,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前提是人类必须了解这些生物特性和这些生物生存的栖息地存在的必要性。

Ψ巧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生态学教学内容进行改革,进行必要的取舍,以适应不同专业的特点是非常必要的。区域经济管理专业需要结合专业特点增加与区域经济管理有关的生态学内容,并采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配合BBC有关生态学的影像资料来说明生态学的原理在区域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惠,王晓军.非生态学专业“生态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25(6):93-94.

[2]胡刚,张忠华.生态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大学教育,2013,(10):52-53.

A Discuss on the Teaching Contents,Methods and Means of Ecology for Master Degree Candidates of Non-Ecology Major

LIU Zheng-en

(School of Urban Econom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Beijing 100070,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