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产业商业模式十篇

时间:2024-01-08 17:41:36

影视产业商业模式

影视产业商业模式篇1

摘要:现金流量是企业的命脉,当今企业的竞争主要取决于商业模式的竞争,企业在竞争中寻找适合企业的新兴商业模式,判断商业模式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就是判断其对现金流量的影响。文章介绍了几种新兴的商业模式,并研究了其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影响。最后给出了企业选择商业模式应注意的问题,为企业选择商业模式提供了理论思考。

关键词:新兴商业模式;现金流量;利润;财务绩效

一、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商业模式成为企业家之间的“红词”,与此同时,商业模式也是理论界的研究焦点。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企业成败的关键是商业模式的合适与否。

彼得・德鲁克说过,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而商业模式的成功的标准是:为企业带来可观的利润并且这些利润能够通过现金流的形式实现。传统的商业模式能够为企业带来的收入和现金已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稳定下来了,所以企业在寻求变革商业模式的途径,鉴于此,本文研究新兴的商业模式对现金流量的影响,但是即便是新兴的商业模式也不能适合所有的企业,所以企业在选择商业模式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企业存亡的因素。

二、新兴的商业模式

新兴的商业模式是指上世纪90年代以后兴起的,改变了传统商业模式赚钱方法的商业模式。新兴的商业模式数不胜数,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不断地推陈出新,所以本文主要选择几种现阶段比较流行的并具有代表性的新兴商业模式加以详细分析其本身的特点,性质等,从而阐述它们对现金流量的影响。主要有以生产产品为主,同时重视服务的商业模式;重视客户价值主张的商业模式;交叉互补的商业模式。新兴的商业模式一般会使销量急剧上升,这是新兴商业模式最显著的优点。

(一)以生产产品为主,同时重视服务的商业模式

以生产产品为主,同时重视服务的商业模式是生产产品的同时,重视提供服务,从而能更具有针对性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商业模式。这种商业模式突破了传统的产供销的商业模式,虽然也集产供销于一体,但其服务为它带来的利润是非常可观的。比如,同样是卖咖啡,85度C只负责为顾客生产美味的咖啡,通过低廉的价格吸引大量消费者从而获利。而星巴克则是通过提供无与伦比的服务,吸引那些追求休闲娱乐,喜欢享受的顾客到店消费,同样使企业获得可喜的财务绩效。

(二)重视客户价值主张的商业模式

重视客户价值主张的商业模式是指企业致力于挖掘顾客的真正需求,能够了解顾客真正的需求,从而能够有效地满足顾客需求的商业模式。这种商业模式了解顾客的需求并且能够把企业的客户价值主张传递给顾客,所以能够维持老顾客和吸引新顾客,因为这种商业模式下,只要一提到某个品牌,它给人的形象是非常清晰的。比如“雷克萨斯――匠人匠心的高级轿车”、“85度C――物美价廉的咖啡”、“星巴克――口感+体验的咖啡”、“高订――高大上、有品位的奢侈服装”等等。

(三)交叉互补的商业模式

交叉互补的商业模式是指一种产品免费或超级低价,但是却有另外一种产品在为它付费的商业模式。“免费的商业模式”是这种商业模式的代表,本文以“免费的商业模式”为代表进行研究。由于这种模式下,产品并不是真的免费送,而是通过其他的方式进行弥补,所以称为交叉互补的商业模式。比如广告模式,我们平时可以在网上免费地看电视剧,但其实是有广告商通过广告付费,我们才享有这种“福利”。我国有家电企业卖家电的时候收取等于产品价格的一定数量的钱,但是承若3年后回收用旧了的家电并全额返还当时收取的全部价钱,这看起来是免费的,但企业这么做是有原因的,而且企业不会亏损,具体的原因将会在其对现金流量的影响中进行说明。

三、新兴商业模式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现金流的质量对企业的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所以研究新兴商业模式对现金流量的影响对企业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生产产品为主,同时重视服务的商业模式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随着生活水平和国民素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消费的时候也非常看重服务,比如同样是喝咖啡,在85度C和在星巴克喝,就能给人不一样的感觉。星巴克的咖啡味道和85度C一样,但价格却比85度C高很多,即便如此,星巴克的生意还是越来越红火,原因在于星巴克通过以生产产品为主,同时重视服务的商业模式满足了顾客“口感+体验”的要求。

以生产产品为主,同时重视服务的商业模式如果运用得当,可以为企业带来丰富的客源,从而使收入程几何数倍增长,而与同行业企业相比,其成本水平是相差不大的,服务带来的高价格和高销量使企业盈利颇丰。而且这种商业模式一般适用于饮食、娱乐、健身等行业,而这些行业一般是消费时就买单,收入在买单时通过现金流入的方式直接实现。正常情况下,这种模式的现金流是很有保证的。但是如果遇到经济危机,消费者收入较低,由于这种模式下,产品价格高,消费者可能会选择替代品,客源减少也会给企业的现金流带来威胁。

(二)重视客户价值主张的商业模式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重视客户价值主张的商业模式,这种商业模式对现金流的影响要根据企业商业模式的其他步骤来判断其对现金流的影响。如果企业实行现销的话,由于这种商业模式一般不会打价格战,所以销量的增加会带来收入和利润的增加,由于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买卖,所以现金流入得以保证。但如果企业实行赊销的话,那就要看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能力了,如果应收账款质量高,那么现金净流量也会越来越多,否则,现金净流量越来越少,即使看起来再可观的利润,也不能挽救企业现金流断裂的惨状。

(三)交叉互补的商业模式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交叉互补的商业模式中的代表“免费”的商业模式,这种商业模式看起来企业没有收入,非常吃亏。实则不然,比如说广告模式,这种情况,广告商为公众付费了,所以影视企业的的收入和现金流是可以得到保证的。

让人比较疑惑的是上文提到的卖家电的商业模式,企业把家电卖出去了,但是3年后全额退回货款,看起来企业非常吃亏,甚至是没有利润。实际上,这种商业模式的做法是非常明智的,这样的“免费”会一直循环下去,但是下一轮的价格会比新一轮的价格高一些。具体如下:第一次销售的时候,企业已经实现了收入,并且收入也顺利地转换成了现金流入,虽然3年后需要还钱,形成了一笔预计负债,但是3年后企业还是以同样的“免费的模式”进行销售,而且免费的东西就是最好的,大家都会争先恐后地购买,所以企业的3年后的顾客也会越来越多,这样新顾客会带来一笔新的收入。老顾客呢,拿着旧的电器来,企业会还给他货款,但是如果顾客真的只拿着钱就走,那么家里就没有电器了。所以老顾客会退还旧的电器之后再买新的电器,一般情况下,只要商品质量没有问题,这种“免费”的商业模式不会流失顾客,所以老顾客会继续在这里买产品,即使新产品的价格比旧的产品价格高,但是顾客这次付的是新产品的价格与上次旧产品的价格之差,所以会让消费者觉得旧产品和新产品都是免费的,甚至新产品的免费让消费者提前支付的钱比较低,会让消费者觉得捡到了便宜,为新产品所花费的钱比之前还要划算,但是产品却比之前好为此,所以消费的心情非常愉悦,有助于下一次交易的形成。以此类推,第二轮以后的循环,企业的利润会越来越多,现金流会越来越丰富。其实,企业的每一次免费都是已经收取了货款的。这种商业模式下,企业一般不用偿还全部货款。那些现阶段现金短缺的企业可以考虑这种商业模式,不仅扩大了销量,缓解了库存,还能解决企业现金短缺的燃眉之急。

四、选择新兴商业模式应该注意的问题

每个企业的实际情况不尽相同,在选择商业模式的时候,不能照搬,而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再参考别的企业成功的商业模式,为自己的企业量身定做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

五、小结

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只研究新兴商业模式对现金流量的影响,并没有分析传统的商业模式与新兴的商业模式对现金流的影响的异同,并且现金流只是财务绩效的一个方面,不能体现企业整体的财务绩效。所以未来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传统商业模式与新兴商业模式对现金流量的影响的对比研究,新兴的商业模式在工业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汪蓉,黄培,季建华.制造企业的商业模式的转型与创新[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2(06).

影视产业商业模式篇2

商业模式是企业经营运作最高层次的分析工具,是企业整个运营系统的高度概括。每一个企业处于产业的大环境中,在整体产业链之中,通过市场化资源的组织、内部管理经营体系的运转、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关系建立、面向客户或消费者的营销与服务等过程,最终创造价值获得收入和利润。商业模式的差异就是整个过程的差异,也是企业经营成果的差异。

商业模式构建中要考虑多个因素,其中稳定性、持续性、联动性、扩展性等是核心。企业经营处于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消费者或客户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替代产品和服务不断涌现,新兴商业模式不断被企业创造出来。企业商业模式的稳定性影响着企业在一个时间段内的收入和利润来源是否可靠,而商业模式是否可持续、持续的周期长短决定着企业是否有充足实力和良好的基础面对市场挑战。多元化企业商业模式中收入来源多样,不同的业务间是否可以形成良性互动、相互促进,同时避免一荣具荣、一损俱损,是商业模式联动性核心考量。商业模式在产业链中是否具有良好的扩展性,是否可以不断扩大业务规模或开发新的产品与服务提高收入,也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所在。

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可以归纳总结为四个核心关键点,命名为“四点法”,分别是“短与长”“弱与强”“少与多”和“窄与宽”。

先说说“短与长”。传统的文化产业大多数产品和服务是很“短”的,这个“短”指的是时间短、收益周期短。比如电影、电视剧、演艺、活动策划与组织、节庆活动、展览展示等,其产品和服务生活周期短,电影上映短的在1周,长得不过2个月,电视剧一轮播放下来也就1-3个月,一些优质电视剧会被反复播放,但大多数电视剧一轮播映下来就悄无声息了。再看演艺,除了少数的驻场演出和巡回演出的节目外,大多数演艺项目生命周期只有1-6个月。节庆活动、展览展示同样周期很短。“短”还指的是一次性,一些文化项目和服务是一次性的服务,需要较长时间准备,但生命周期就是一次。这些短都造成传统文化企业依靠原生产品和服务的收入单一、持续性差。这里对应“短”提出的“长”,是指价值链与产业链的“长”。也就是说用价值链或产业链的“长”,把“短”的弊端消除掉,从而企业的商业模式更加稳固、持续性更好,收入也更多元化。“长”在电影领域,表现在从制片领域跨越到艺人经纪、电影院线、广告、发行、音乐等领域,“长”在电视剧领域,表现在从制作领域跨越到艺人经纪、电视栏目、广告制作、音乐等领域,“长”在演艺领域,表现在从制作领域跨越到人才培训、剧场广告、制作服务、衍生品开发等领域。

再来说说“弱与强”。在价值链和产业链的规划中,往往有一个或两点核心关键点,就是指能够对整体价值链起到关键性促动作用的领域,比如电影制片,电视剧制作,演艺项目创作等,这些点对整个企业商业价值的实现非常关键。一部电影热卖,一部电视剧热映,往往可以带动其相关的艺人经纪、广告、衍生品开发。反之则对相关业务造成负面影响。这就是“弱与强”的问题。现在很多传统文化企业都希望打造价值链和产业链,但有些企业成功了,有些企业却失败了,其核心就在于关键点的“弱与强”。

影视产业商业模式篇3

论文摘要:横店影视城被誉为“东方好莱坞”,它是我国影视拍摄基地和影视旅游经营单位中的一朵奇葩,其商业模式对影视城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本文以哈默尔的商业模式组成要素理论为基础,从核心战略、价值网络、战略资源、客户界面四个方面分析了横店影视城的商业模式,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改进横店影视城商业模式的措施。

一、哈默尔商业模式组成要素理论

学者们普遍认为商业模式是一个系统,一个企业通过对产品、价格、信息、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合理安排,为客户、股东、员工创造价值。在商业模式研究领域较有影响力的学者盖伊·哈默尔认为商业模式是一种应用于实践的、简单的商业观念。他识别了四种主要的商业模式,包括客户界面、核心战略、战略资源、价值网络四大要素。而这些因素两两之间都形成一个界面,这些界面将四个要素紧密地连成一个协调运作的整体。此外,模式还要达到效率、独特性、一致性,并在利润助推因素的作用下才能充分发挥效力。

二、横店影视城商业模式分析

自1996年以来,经过了十多年发展的横店影视集团,主要形成了旅游休闲、旅游开发、酒店服务、影视管理服务这几个业务。从哈默尔商业模式的组成要素理论角度来分析,横店影视城的商业模式组成要素主要有以下特点:①核心战略,2001年,在对影视城的资源特色、优势劣势分析之后,经营者提出了“影视为表、旅游为里、文化为魂”的经营理念,明确了影视是基础性资源,要利用影视宣传企业,利用影视为旅游产品开发提供题材、手段等元素,使影视、旅游、文化三位一体,互相融合。②价值网络,政府的支持是横店影视城得到快速发展强有力的保障。浙江省委领导明确表态,要举全省之力,把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建好,使之成为中国影视产业的要素平台。横店发展影视产业,不仅能够享受国务院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关优惠政策,还有浙江省人民政府和东阳市人民政府的多项优惠措施。旅游商是横店影视城扩大市场的利器。横店影视城始终坚持“三赢理念”,让商、公司及游客三者共赢的市场开发思路,通过反利大会及活动奖励,达成与各商的诚信合作。横店影视城还在人才储备、培训和教育上狠下功夫,主动与高校合作,如浙江传媒学院、浙江大学、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等省内外高校,共同创办了横店影视科技学院,培养影视表演、影视工程技术及影视制作现场管理等应用人才。③战略资源,横店影视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影视资源为基础,开发与影视结合的梦幻、快乐的旅游产品,形成了具有“中国的、影视的、原创的、高科技的、充满魅力的、轻松愉悦的”产品特色。清明上河图,一派繁华媚俗的大宋市井图;秦王宫,气势恢弘;广州街·香港街,可让游客感受粤港风情;明清宫苑,再现堂皇的京都风貌。梦幻谷,堪称国内规模第一的大型夜间影视体验主题公园,其中有《暴雨山洪》、火山实景演出《梦幻太极》。为了维护影视基地良好的环境和旅游秩序,横店影视城制订了详细的《影视拍摄管理规定》,针对影视拍摄的各个环节,从制度上规范了管理和服务行为,健全了事前审批、事中监督、事后控制制度,使横店的影视拍摄与旅游走上了规范、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④客户界面,横店影视城的客户有两大类,一类是影视摄制组,另一类是大众游客。为了更好地维护客户,横店影视城在客户界面主要有以下亮点:拍摄免场租。从2000年开始对所有前来拍摄的剧组免收场租。这一政策降低了影视剧组的成本,提高了他们前来横店影视城拍摄的积极性。“一城一策”。“一城一策”就是要分析不同的市场客源地的人的经济水平、旅游意识、旅游习惯和适时发展,结合横店影视城的资源特点,提出不同的旅游概念,进行不同的旅游策划,组合不同的线路,制订不同的旅游价格,提高客源地对横店影视城的认知,激起人们的旅游兴趣。  三、横店影视城商业模式提升对策

①实现横店影视城的国际化,要有全球化的意识,把握经济和政治的宏观形势,在影视发展上准确把握全球最新的影视文化动向、影视技术发展方向。主动与全球上先进的影视城合作,借鉴他人的先进管理经验。寻求国际合作,与国际上影视巨头合作,为他们来横店影视城拍摄提供优惠条件,通过更多国际化影片的制作,达到让国外影视界认识横店的宣传效果。加强海外营销,吸引更多海外游客来横店旅游,体验中国特有的影视文化。②延长产业链,增加创收点,“影视+旅游+文化”依然作为横店影视城的核心战略,但为了增加创收点,使横店影视产业集聚效应加强,实现影视城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要在延长产业链上狠下功夫,将多个产业链环节当中的交易费用转化公司的利润。在产业链的上游,集中影视策划与创作的优秀人才,编写高质量的影视作品;完善影视制作的统筹安排服务。在产业链的下游,加强影视后期制作和发行宣传,与更多的网上在线影院和大中小城市的电影院加强合作,在新电影作品的发行上分享到利润。纵向一体化不仅增加创收点,也使影视城拥有更多的影视核心技术,减少对产业中其他合作伙伴的依赖,提升影视城的竞争力。③持续不断地进行影视旅游产品创新,任何一项旅游产品都有其生命周期,从生产,成长,成熟再到衰退,短则一个月之内,长则数十年。横店影视城的小型影视旅游产品基本依托于经典的影视片段,如的《英雄比剑》、《秦军剑雨》,但随着观众对电影热情的消退,此类影视旅游产品难以再引起他们的兴趣。横店旅游产品开发部门要根据最新的、火爆的电影,开发出经典的影视旅游产品,不断对影视旅游产品进行创新。④丰富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横店影视店所展现的中华历史文化,如秦王宫的秦文化,明清宫苑的明清文化,清明上河图的宋文化以及大智禅寺的佛教文化、屏岩洞府的道家文化,但大都以建筑为依托,少有重现历史生活原态,更是缺少浙江当地文化、越文化的挖掘与开发。因此有必要深入挖掘浙江的古越文化,以“建筑+演艺”的形式表达出来,使游客不仅在横店可以感受影视文化,还可以感受浙江本土文化。⑤提高旅游产品的游客参与度,横店的影视旅游产品都以静态为主,游客只能从视觉和听觉来感受节目的精彩,身心上的共鸣有限,有必要开发一些能让群众充当主角的影视片段表演节目;在影视旅游中运用高科技的声、光、电手段,充分调动游客的感观;将表演中使用的道具以记念品的形式送给游客等等。⑥注重网络营销。网络营销就是以国际互联网络为基础,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和网络媒体的交互性来辅助营销目标实现的一种新型的市场营销方式。随着国家信息建设的发展,网民已成数量级增长,运用信息化技术,加强网络营销将是营销的利器。网上营销还要借助其它网络平台,如携程、驴妈妈、途牛网等,与它们合作,利用它们的渠道向更大的受众提供横店的信息,共享营销收益。

参考文献:

[1]HamelG.Leading the revolution.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0.

[2]胡盛强.商业模式的结构探索与创新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东南大学,2007.

[3]曾毓琳.横店传奇——横店影视城发展的探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许永安.打造横店影视产业链的成功尝试[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3):24-25.

影视产业商业模式篇4

一家O2O平台型的互联网电影公司,为何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如此高估值,乐视影业三年来做了些什么?会现场,张昭从商业模式、业绩增长、公司运营等多个角度对此作了详细解构,并表示此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和ip运营。

乐视影业的商业模式一直不是重资本型。张昭表示,自公司2011年成立之初定位就非常明确,即打造一个“电影+互联网”融合领域的O2O平台,以电影用户提供全生态观影+服务为核心战略,以乐视生态为承载平台,延展出乐视影业生态,并通过相互融合打造出一系列电影产品群。“互联网电影公司意味着,我们不太在乎票房,我们关注的是用多少钱能撬动多少人次完成观影和服务,这是我的商业模式”。

在这种定位和模式下,乐视影业三年来创造了哪些业绩?来看i黑马为大家梳理的一些数据:

1、2013年,乐视影业以10.5亿元票房业绩位列民营电影公司前三甲,占全国电影总票房(217亿元人民币)的4.8%。2014年,截止到第三季度,出品/发行影片9部,票房收入近20亿元人民币,加之第四季度即将推出的《太平轮》、《暴走神探》、《机械纪元》等大制作电影,预计2014年年底,将完成年度30亿元人民币的票房预期,或将实现近200%的票房增长;

2、自2011年来,通过对《敢死队》系列、《小时代》系列、《老男孩猛龙过江》、《归来》等各类IP衍生的数十部影片的互联网化运营,实现了多元化收入增值。乐视影业财务主管吉晓庆表示,乐视影业2014年的净利润是2点多个亿。

3、2014年乐视影业已上映9部影片票房成绩均在5000万以上,其中6部票房过亿,5部影片票房过2亿,2部票房过4亿,1部过5亿。目前,所有影片全部盈利。

乐视影业三年来做了哪些事?

商业模式:不断迭代和转型

2012年4月,乐视影业召开第一次战略会,将乐视影业定位为互联网时代的电影公司,提出了PGC+O2O的蝴蝶模式;2013年“蝴蝶理论”升级换代为一定三导(定位、导航、导流、导购)市场系统;2014年年初,张昭宣布公司未来三年将完成由电影公司向互联网公司的彻底转型。张昭对乐视影业未来的预期是能够打破传统单一的票房收入模式,加速互联网化转型,开辟五大收入模式,即影院票房收入;线上发行收入;会员收入;衍生品收入;观影+服务收入。于IP/数据为基础的电影产业互联网改造,实现了业绩高速且稳定的成长:

与传统电影公司单片票房偶发超高或超低的现象不同的是,乐视影业规模化的投资运营及其强大的O2O平台型市场系统支撑,使其避免了票房收入“大小年”现象。而基于IP/数据为基础的互联网改造,乐视影业也避免了单片票房偶发超高或超低的现象,经过一年多的实践,2014年乐视影业已上映9部影片票房成绩均在5000万以上,10亿以下,各个项目的票房占比趋向均衡,为资本投入的回报率增加了可预计性。

用户运营:通过乐影客完成观影和服务

为了加速乐视影业的互联网化,张昭曾提出将电影全流程(研/投/制/宣/发/放)互联网化的战略,他认为,未来电影在其产生的各个环节将呈现开放与互动的状态,电影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文艺产品,而是真正贴近用户,从用户中来,到用户中去。

过去两年,乐视影业旗下的“乐影客”在“一定三导”的系统中,作为其中承接线上和线下最重要的一环——“导购”而存在。主要为用户提供围绕观影为核心的“观影+”服务。例如用户在“乐影客”上购买到《小时代》提前观影票后,还可以享受与明星见面,获赠郭敬明签名书等更多增值的服务内容。而在2014年初张昭宣布全面向互联网公司转型之后,乐影客升级为O2O观影社群的移动运营和管理平台。张昭透露,未来乐影客的“观影+”服务还将与生鲜、餐饮等综合性用户服务联动起来,更加充分地满足用户去影院观影的“社交性”服务需求。

平台的开放性:双生态协同

乐视影业作为一个垂直生态的互联网公司,与乐视集团的大生态形成独有的互补和共生关系。同时,基于乐视生态下的云视频平台、电商平台、乐视商城、广告平台、大数据平台等逐渐打通和融合,将电影和互联网服务系统整合在一起,成为乐视影业电影生态的营销支撑,并通过乐视生态(平台+内容+终端+应用)形成紧密协同的运营机制,使得产业链上下游的各节点的效能加倍释放。对于乐视影业的未来,张昭认为,双平台双生态协同下将会是一个三千亿的市场空间。

推进国际化战略:加快与好莱坞的合作步伐

近期,博纳影业的于冬公开表示,未来几年中国电影票房有一半将由好莱坞把控,并建议电影公司加快国际化战略布局,加强与好莱坞的融合。在这一点上,乐视影业实践的比较早,2013年就会了中美电影产业合作战略,还设立了北美部,洛杉矶子公司,成立中美合资电影视觉知识产权研发机构,推进中美合拍影片制作,为好莱坞6大影业公司提供中国市场服务。而近期《敢死队3》以三天破亿元的票房佳绩成为乐视影业采用O2O市场模式将好莱坞电影本土化及用户服务化的经典案例,这几年,乐视影业不断加深同狮门、传奇、环球、索尼等海外伙伴的合作,不断推进国际化战略。

在本次融资会上,张昭反复强调的观点是:互联网电影公司做的是轻资本运营,而基于IP的用户运营重点在于观影和服务。关于后者的具体阐述和实践,此前i黑马在受邀参与的乐视影业“思享会”时做的采访报道可供大家参考。

以下为大家分享这篇采访报道:《“拆墙者”张昭:“网生代”元年,打造电影产品群的商业逻辑》

“大家把我定义为一个拆墙人,我在电影界把墙都给拆了,否则就等着别人从外面进来,鸡蛋如果从外面被打破的话,它就是盘中餐了。”

当优酷宣布要成立电影公司,百度开始玩电影众筹,在电影岗位已经耕耘了二三十年的张昭表示,传统产业面临互联时代的冲击普遍会“染”上焦虑症。作为乐视影业的CEO,张昭的焦虑则要追溯到2012年4月,他把新创立的乐视影业定义为了互联网时代的电影公司的时候。

乐视影业花三年时间打造了数十款电影产品,用张昭的话说,互联网时代下的电影产品,打造模式化的品牌IP更为重要,每一款IP都有自己的商业模式,作为手握众多IP的平台运营者,最终,乐视影业想做的是电影产品群。

在相继推出了《敢死队》、《熊出没之夺宝雄兵》、《老男孩猛龙过江》、《小时代》系列等影片,并在票房上不断刷新纪录之后,中国电影产业也经历了第五代、第六代的更迭,电影产业与互联网真正开始走向了融合阶段,并催生了“网生代”电影的新概念。

在乐视影业举办的一场“思享会”上,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学术活动部主任王旭东、电子商务和互联网营销资深研究者、《罗辑思维》联合创始人吴声与张昭的看法表示一致,他们认为,中国电影产业正处在快速迭代升级的阶段,而2014年,则是“网生代”元年。

乐视张昭认为,中国电影产业和互联网结合以后会形成了一个生态,它能够自己成长,你不能去定义它,或者按照别人定义的方式去做,最终它能生长出什么东西,没人知道,你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就变成这条食物链上被吃掉的或是吃掉别人的人。

在“思享会”上,乐视影业公布《小时代》三集系列电影的最新票房,截至到2014年8月5日,总票房收入已累计超13个亿。当得知该系列电影刷新了中国系列电影票房新记录时,张昭用了肖央的一句话——今天是个伟大日子!

比起单纯议论票房,张昭更看重投资回报率,这几年他一直追求的目标是10倍票房的投资回报比,《小时代》系列无疑是超额达到了效果。乐视在以“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生态下,一直将“互联网时代电影产品群”作为重要战略方向,其中以《小时代》系列作为代表,是在此战略上收获的最重要的实践成果。“对于《小时代》系列作品而言,华策是内容IP的投资人,项目运营上有专业的操盘高手,我负责跟所有的消费者对接,产生影响力和票房。”张昭说。

《小时代》在票房上,无疑是成功的。这一点当然离不开郭敬明的功劳。按照互联网时代的“产品”思维,张昭认为郭敬明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影产品经理。那么,成为一名电影产品经理很难吗?为什么他会是第一个?“其他导演也可以成为产品经理,但不是所有的导演都愿意当产品经理,这要求他对将结果和用户体验负责,郭敬明是我所有合作过的导演当中对于观众,或者说他的用户体验最关心的一个,这样的人才能变成产品经理,我们现在也在培养很多新的产品经理,他们的任务是我完善用户体验。我就相当于是一个投资的,然后用这个平台帮他们来帮他们运营。”张昭说。

除了“电影产品经理说”,张昭还提到了几个值得玩味的观点,总结罗列如下:

1、互联网时代的IP是属于网民,是属于用户,没有用户就没有IP;是创造用户,而不是霸占IP;

2、中国电影产业跨入互联网时代,新一波人才更替浪潮很快会出现;

3、互联网时代的营销,不是一个简单点对点的关系,而是所有点都要形成开放的闭环;

4、电影是一个高品牌的附加值的内容,它很容易和其它服务形成增值的关系;

5、互联网世界造成了一个虚拟的世界,一旦你电影市场的增量市场空间,都要通过打通线下来实现。乐视影业很大一部分也是靠线下O2O服务支撑;

2014年开年,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纷纷切入电影行业,关于互联网与电影的战略合作、并购、融资纷至沓来,仅今年上半年,涉及的资金规模就已超过200亿元人民币。今年6月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至少有五场论坛讨论内容与互联网相关。

电子商务和互联网营销资深研究者、《罗辑思维》联合创始人吴声认为:2014年是互联网与各大传统产业超速融合的一年,同样也是移动互联网成为各行业特别是视频内容行业核心关键词的一年。电影作为最具影响力和传播力视频内容的一种,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产生爆发性产业增量。

2013年,当BAT纷纷侵入电影产业,并试图通过并购建立起自身的O2O壁垒时候,乐视影业O2O战略早已进入“试验田”,早在2012年,乐视影业就提出要做电影产业首个“互联网时代的电影公司”,并提出蝴蝶理论,即为PGC+O2O的模式,开始认识到PGC在产业里的主流模式地位。随后,乐视影业三年开了三场重大的战略会,不断将互联网与电影产业创造性融合,新型商业模式逐渐开始引领整个产业的加速变革。作为一家成立时间最晚的民营电影公司,过去两年多时间乐视影业创造了行业增速两倍以上的“超速度”,并在2014年有望实现200%的市场增长,它是如何做利用乐视生态打造自己的电影产品群的?

移动互联网区别于PC互联网时代的生态构建思路

什么叫互联网公司转型?张昭的美好愿景是,未来3-5年乐视影业要在电影院里面创造更多的流量,2015年达到50亿,2016年变成70亿或80亿,可能更多。当达到60亿票房时,要保证有2亿的流量都在线下。但是有流量就是PGC时代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要获取尽可能多的每一个观众的数据,通过大数据方式把整个产业的基础构建在用户上,而不是内容上。

移动内容将以娱乐内容向用户收费为主要盈利模式,而移动应用的各环节将包含在O2O闭环内,广告、电商以及增值服务三大盈利模式均体现其中。张昭认为移动互联网和PC互联网时代的不同点在于:商业模式改朝换代:“流量”经济变身“粉丝”经济;传统行业进入移动互联网生态链,效率大幅提升;增值服务继广告、游戏、电商之后成为第四大盈利模式。

乐视生态下的全产业链布局主打“平台+内容+终端+应用”,是基于视频产业和智能终端领域的生态系统,乐视生态的“内容”既是乐视影业的IP来源,又是电影线上发行的所在,如电视剧《甄嬛传》即将改编成大电影;乐视生态的“终端”与乐视影业形成无缝覆盖,目前已覆盖超级电视TV大屏、PC屏、Pad屏、Phone屏及电影Film五大屏,拥有高达14亿用户;乐视生态的“平台”运营和“平台”大数据成为影业的数据和运营依托;乐视生态的“应用”则与乐视影业的“观影+”服务紧密契合,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

电影产品的O2O服务:地网团队+“乐影客”

电影产业的互联网思维,就是强调观众和市场的重要性,即强调电影产品尊重用户的消费者服务意识。而这种服务意识,本质上也就是电影产业互联网化的集中体现。据张昭介绍,《小时代1》和《小时代2》的成功是粉丝经济与O2O商业模式的融合,而《小时代3》则是互联网IP+粉丝经济+影院社交+O2O营销的成功案例。其中,对O2O的市场闭环的打造是最终牢牢将用户需求锁住,创造一连串闪亮票房数字的关键,在张昭看来,互联网世界造成了一个虚拟的世界,电影产业长久以传统票房主导整个市场,但其增量市场的实现都在线下。在乐视人员的整体配比中,线下占到了50%,线上是25%,其他25%分给投资做产品或管理等方面。张昭向i黑马表示:“我一直觉得线下是非常重要的,线下也是传统产业,这是基础,,乐视影业主要是靠线下支撑,重要的是O2O模式。但要形成O2O,如果你没有很强大的线下团队就触及不到场景。”

乐视影业是如何围绕用户需求来实现O2O(线上+线下)的贴心服务的?基于电影是一个线下的生活行为,乐视建立了一支300个成员组成的地网团队,他们是社交活动的组织者,要完成“用户”的许多落地需求,这些人常年的做这样的社交活动,比如在《熊出没之夺宝雄兵》上映期间,他们在线下组织了5000名志愿者,使得每个电影院都有两个熊和一个“光头强”,毕竟社交需要有人执行,这也是未来会演变成未来的商业模式中移动互联网时代非常重要的一环。现在电影和互联网结合的最热的是卖电影票,大家从事非常简单的互联网服务,你要提供更加复杂的C2B的服务,例如定制化的。

于是,乐视影业旗下出现了一大批“乐影客”人,他们为“用户”提供优先观看、与偶像同场观影、获赠电影衍生品等超级福利,他们平均年龄在15-25岁,是中国电影产业未来的主力人群。“比如我们在珠海有一个员工,他在地方上用一个公众账号将每一个珠海当地影院的微信用户都聚集在一起,在珠海,用户如果想了解更多的观影社交服务,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参照这个模式,复制很简单,遍地开花的结果是将形成一个超大的线下社区。一方面,乐视通过线上实现精准定位分析、营销导购,线下则由“乐影客”辅助实现O2O服务。基于这一点,张昭判断,中国电影产业在跨入互联网的进程中很快会出现一波人才更迭的浪潮出现。

五大基于IP的用户运营模式

乐视影业三年做了数十部电影作品,以《小时代》系列、《老男孩》、《熊出没》等产品为代表的IP品牌是怎么出来的?这些票房背后又有怎样的商业逻辑?以下为大家分享五款基于IP的打造细节!《敢死队2》:社会化媒体020社交

2012年9月,《敢死队2》是乐视影业的第一个影院社交产品的影片,最终获得了3.5亿票房,创造了中国7天非分帐影片的票房记录,它采用了社会化媒体+线下的社交的商业模式。“当时做了很多《敢死队》的队旗,印了很多贴在女孩子胸口或者是臂膀上的这些刺青的贴纸、方巾,我们用一个社会化的工具,组织了一场名为”英雄主义代代相传”的活动,线下由儿子带着父亲,儿子带着儿子,老婆陪着老公等组合方式,通过这些实物、衍生品和观众达成了社交的体验。

《小时代1》、《小时代2》:粉丝经济+全网O2O营销

从2013年开始的《小时代1》和《小时代2》,乐视影业正式引入粉丝经济模式。“当时选这么一个IP是因为《小时代》的粉丝基础,做了一个非常冒险的决定,用了中国电影的第一个产品经理,就是郭敬明”此外,乐视还采用了全网的营销方式,跟百度、360、腾讯、腾讯QQ,几乎所有的重要的互联网平台都做了O2O的营销,最出名的是《小时代嘉年华》,全国1200亿电影院联动,《小时代》几乎占据了所有新闻的头条。

《熊出没之夺宝奇兵》:互联网数据化+O2O影院社交

《熊出没之夺宝雄兵》是部传统的动画片,当初张昭在拿到这部片子的时候只有一个想法,他在思考能不能用互联网的方式来做。在播放的过程中怎么能够把它转换成一个互联网的IP?最终他决定通过互联网来积累数据、积累用户,形成了一个传统IP向互联网IP的转化,然后再用互联网的方式来做。“把整个视频产业,娱乐行业的内容能够互联网化、数据化,整个产业的价值就起来了。因为你知道多少人喜欢这个,多少人喜欢那个。所以这是娱乐视频娱乐产业接下来一个最需要做的巨大的工作,才能让这个产业不是挖坑。重要的是这个产业能够把数据沉淀下来,能够源源不断的获取,创造价值。”对于如何突出电影的社交价值?张昭说:“我们把电影院变成儿童乐园,我们做了几千名志愿者扮熊,很多孩子三次来到电影院,今天妈妈陪他来的,第二次又来,第二次爸爸来,来了以后让他爸看电影,他自己留在娱乐厅里面,可以抢礼物、参加游戏,交朋友。第三次他拖着奶奶又来了,再不说电影好看,而是因为跟谁谁约好了,也许是他在影院里认识的小朋友,约定了要一块再来。”

《老男孩猛龙过江》:全网视频营销+O2O生活化营销

《老男孩猛龙过江》的成功会不会产生大家来抢视频的PGC的热潮?张昭自信完全有可能,对于做产业的人而言,模式可以让很多东西增值,而现在大部分做电影产业的人,仍然是除了导演明星以外,极少人再创造价值。互联网时代电影的产业模式本身可以离开名导演,明星,自己创造新的价值,并且它一定是增值的。《老男孩猛龙过江》就是一个例子,创造IP之后,再挖掘IP的深层用户价值,乐视选择的方式是把电影产业的营销跟视频产业做结合。

“我们刚开始做的时候真的很困难,我也没有完全想清楚,怎么让娱乐媒体能够给我上头条,说肖央怎么能上头条呢,他没有娱乐传播的价值,本来这个影片定在5月1日上映,上不了,是因为宣传量没有到。结果说再赌一把,我们回到视频,我们做了4个MV,第一个先推的是小苹果,没想到《小苹果》突然一下火了,我们在所有的可以放视频的营销上做了《小苹果》的推送,这个影片突然变成了一个知名的IP。

第二,我们在电影院送了好多苹果,当然是借《小苹果》这个事儿,大家在电影院里吃苹果是很好玩的一个事儿,把电影和生活结合在一起,《《老男孩猛龙过江》》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小时代3》:互联网IP+视频营销+跨粉丝经济+O2O影院社交

《小时代3》的整个商业模式依据仍然是基于粉丝经济,乐视跟粉丝沟通的方式是征集粉丝的意见,提取在1、2当中观众的反馈,对服务的不满意之处或是对内容本身的槽点。他们通过这种方式从而深入了解这个群体更加窄的需求。这是他们在粉丝的纵向服务,深度服务所做的进一步探索。张昭始终觉得,未来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非常重要的就是深度服务。深就意味着黏性会更有黏性。

《小时代》是第一个成功的IP,在《小时代3》里有20多个广告植入,这背后的粉丝用户累计达到十几个亿,它是完全基于互联网运营起来的品牌。

《小时代》系列影片的成功也给张昭留下了一些启示和思考空间,比如同性质的产品、同性质的粉丝群体之间怎么实现交互,每一个移动的IP背后的用户怎么实现好的社交体验?

张昭认为,平台的运营方式对IP的内容形成和延伸的路径,以及营销的路子有非常大的影响。《小时代3》一共有4个版本的拷贝,不同的影院拿到的拷贝是不同的,最早的版本MV只有一段,主攻某一位主创的粉丝,到第二段,彩蛋的内容根据粉丝人群的变化也做了改变,到最后一版,再用《时间煮雨》这首歌曲促使郭敬明、吴亦凡、杨幂等多位明星的粉丝形成交互。

影视产业商业模式篇5

摘要:文章在分析营运资金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视角,结合渠道管理理论,以小米科技公司为例,分析了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对营运资金管理的影响,以期为提高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水平提供借鉴。

关键词:商业模式 营运资金管理 渠道

随着经济新常态时期的到来,我国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发展动力从原先的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逐渐过渡。在经济转型关键期,企业如何正确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变化,抓住新机遇,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尤为重要。目前,我国企业普遍面临着营运资金短缺的问题。营运资金作为企业日常流动性较大、周转时间较短的资金,其管理水平决定了企业一定期间内的盈利能力高低。营运资金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一、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现状

营运资金,也被称为营运资本。广义的营运资金即总营运资本,具体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等占用的资金,是指企业投放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总和。狭义的营运资金也被称为净营运资金,是从会计的角度定义的营运资金,是指某时点内企业的流动资产总额减去企业的流动负债总额。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是构成营运资金的两个重要方面,营运资金不仅是两者的差额,更是两者关系的反映,强调从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两个方面进行营运资金的管理。

2009 年8月8日,由中国会计学会和中国海洋大学共同发起创建了“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该中心汇集多名专家学者及研究人员,定期开展相关的学术研究会议,深入探讨研究营运资金管理的相关问题,开创了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新时代。

王竹泉、徐金泉(2010)基于农林牧渔业四家龙头企业的供应链运作,分析其绩效提升的业务创新模式和品牌价值及其影响力,认为将营运资金管理与渠道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相结合已成为提高其管理绩效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该模式下,渠道管理以供应链为基础,融合、协同提升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杜媛、姚连军(2014)通过计算分析发现,营销渠道是企业经营性营运资金的主要投放领域,而企业管理重心却都是生产渠道和采购渠道,并对如何确定营运资金的管理重心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二、商业模式的研究现状

对于商业模式,业界没有统一的定义,类似商业模式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商业模式最早被著名管理W大师彼得・德鲁克称为经营理论(Business Theory)。

Morris(2003)通过归纳前人所做的研究,提出应整合经济视角、运营视角、战略视角,以更完整的视角定义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是一种简单的陈述,旨在确定如何定位和整合企业战略方向、运营结构、经济逻辑等方面一系列具有内部关联性的变量,以在特定的市场中建立竞争优势。”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Osterwalde提出了商业模式的一个更全面的定义:“商业模式是一个概念性的工具,包括一组元素及其关系,并可以表示公司的获利逻辑;商业模式是以创造利润和保证维持生存的收入流为目的,并致力于价值和关系资本的创造、营销和服务的体系结构,这个体系结构由公司及其合作伙伴网络所组成,可以提供一个或者若干客户群的价值。

国内一些学者也对商业模式的概念做出了界定。卢丹(2008)指出,商业模式是企业保持其持续经营的一系列决策和执行,根据行业环境和竞争状况,实现源源不断的利润和现金流入。通过独特的价值主张,建立完善的营销方案渠道,合理组织资金的有效运作,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最终实现投资回报,获取利润。罗珉(2009)则将商业模式定义为一个集合,这个集合包括企业的战略创新、组织体系和制度安排。在这个集合里,企业能够清楚地认知外部条件和内部资源及能力。企业自身、客户、供应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员工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都在这个集合里进行整合,从而为企业创造出超额利润。

如今,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商业模式涵盖了运营视角、经济视角和战略视角下的管理机制。在经济层面,互联网衍生的大数据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使得企业不仅可以以较少投入获得较多产出,还可以提高产品和服务增加值。在运营层面,通过对网络和数据的有效利用,可以提高运营效率,优化运营流程,降低运营成本,实现信息共享,增加信息透明度,最终降低交易成本。在战略层面,为满足客户需求,大数据的分析对客户细分、市场地位、差异化优势等起到积极作用,为提升企业竞争力创造了条件。时代的发展正是商业模式不断创新的动力之源。

三、商业模式创新对营运资金管理的影响机制分析

目前,很多学者都认同商业模式是用来阐述一个企业的价值观、收入渠道、盈利渠道和企业的管理机制。笔者认为,商业模式可以理解为企业为维持其持续经营以及获取利润的一系列机制,或者是企业维持其稳定的现金流和利润流的经营模式。王竹泉教授等学者的研究表明,营运资金的管理与渠道管理相融合成为一种新趋势。企业的商业模式各不相同,但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企业与顾客、供应商、合作伙伴相联系的产品、服务、信息、资金等要素的集合。商业模式的创新一般是以其价值实现流程为切入点,着手从各个业务流程进行创新。结合渠道管理思想,本文将从以下三个角度,即采购渠道、生产渠道和营销渠道分析商业模式创新对营运资金管理的影响。

(一)采购渠道对营运资金管理的影响。影响采购渠道中营运资金管理的主要项目包括材料存货、预付账款、应付账款等。采购渠道是企业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开始的基础,供应商和采购模式的选择成为采购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影响因素。企业应结合自身经营状况,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建立伙伴关系,维持良好的商业信誉,降低营运资金周转期,提高营运资金管理绩效。

(二)生产渠道对营运资金管理的影响。生产活动中的营运资金主要受到在产品存货、其他应收款、应付职工薪酬和其他应付款等的影响。企业生产活动过程期间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都归结到生产成本进行核算,要降低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产品生产模式的选择、企业内部流程的优化和产业链的整合显得尤为重要。

(三)营销渠道对营运资金管理的影响。营销渠道中涉及营运资金管理的项目主要有产成品存货、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交税费等。营销渠道的创新主要表现为由传统的线下销售逐步开始依靠互联网线上销售渠道,线下渠道由分销为主直销为辅转变为直销为主分销为辅,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结合,销售推动生产,顾客满意度提高,产品库存减少,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提升。

四、小米商业模式创新对其营运资金管理的影响

小米科技公司成立于2010年,作为一家智能手机、互联网电视和智能家居技术的创新型企业,跻身中国产品市场。小米的商业模式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小米采用“自主设计、生产外包”的生产制造模式。小米以“为发烧而生”为开发理念,以“高配置低价格”的产品定位,自主研发出的产品颠覆了传统手机市场。同时作为新创企业,小米营运资金不足,生产外包,借用现已成熟的手机供应链,不仅降低了研l和制造成本,也实现了规模效应。“生产外包”的运作模式不仅降低了企业自身的生产成本,也促进了合作伙伴的协同发展,形成合作双方的互利共赢。

(二)小米采用B2C的电商模式和“轻资产”相结合的运营模式。B2C电子商务模式使企业直接面对消费者,更加及时地了解消费者需求与反馈,同时缩减中间渠道成本,可以从根本上决定商品价格,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小米采用线上预订的销售方式,先收款,后生产发货,不仅可以和上游供应商进行谈判,具有供应链议价的优势,还缓解了资金压力,降低了存货成本,提高了营运资金管理绩效。

(三)小米采用饥饿营销和网络营销为主的营销方式。小米手机每次都是限量发售,造成一种需求大于供给的假象,再者可以对批量产品的质量实施控制和反馈,避免后续产品出现问题。小米通过微博营销、口碑营销、网站营销等方式降低销售成本,提高其品牌知名度,与线下渠道相结合,坚持服务营销,提高服务质量,形成品牌效应,扩大其市场份额。

基于渠道管理理论,小米商业模式的创新有效地提高了采购、生产、营销渠道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小米的“生产外包”和“轻资产”模式有助于降低成本,具体包括企业的制造成本和存货成本,优化采购和生产渠道的营运资金管理;小米的网络营销方式能够有效降低销售成本,提高了营运资金管理效率。因此,企业资金管理除了有效的管理和合理利用营运资金各渠道涉及的存货、应收账款等,还应与企业商业模式及业务流程的创新相关联,从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角度进行营运资金的管理,从而创造利润,保证维持生存的资金流相对稳定,以提高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效率。X

参考文献:

[1]王竹泉,徐金泉.渠道融合、协同与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提升――基于农林牧渔业供应链运作的多案例研究[J].财会月刊,2010,(12):3-5.

[2]杜媛,姚连军.企业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重心与管理策略研究――离散度下的启示[J].财经论丛,2014,(10):50-58.

[3]罗珉.商业模式的理论框架述评[J].当代经济管理,2009,(11):1-8.

[4]李争光,李萍,施鲁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商业会计,2011,(12).

影视产业商业模式篇6

1.与其他类型影视产品趋同2009年2月,搜狐“高清影视剧”频道上线,向用户提供正版高清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同年8月,搜狐视频“纪录片”频道创建。纪录片上线速度与其他影视产品类型如电视剧、电影、综艺节目、动漫趋同。除了视频网站这种主要的媒介渠道融合形式,其他的微博、微信等渠道也迅速地被纪录片制播机构和纪录片从业者、爱好者所使用。2010年10月,微电影《老男孩》首映。之后,经过短短一年的时间,微电影从无明星、无名导、无名编的草根产品迅速发展成明星、名导、名编剧都热衷参与的新型影视产品。微纪录片也随之同步出现。2010年,凤凰视频首先推出了“微纪录片”概念,5分钟至25分钟时长的纪录片除了具有纪录片本身的真实、权威等特点外,更符合当前受众信息需求习惯。其为企业量身订做的微纪录片更是探索了纪录片新的盈利模式。2010年起,热播电视剧、电影网络版权价格迅速飙升,视频网站开始了节目“自制”的探索。爱奇艺最早尝试做网络综艺节目,打造了《爱go了没》《以德服人》《青春那些事儿》等自制综艺节目;优酷网为高晓松量身打造的《晓说》,是中国第一档全自由发挥的历史知识类脱口秀节目;土豆上线了益智类综艺节目《明星》;搜狐视频于2012年10月推出的《屌丝男士》第一季曾一度占据网站电视剧排行榜之首。与这些网络自制节目类型几乎同步,网络自制纪录片也开始出现。2011年,搜狐视频大型日播纪录片栏目《大视野》正式上线开播,这是中国在线视频网站首档原创自制纪录片栏目。之后,爱奇艺视频、凤凰视频、优酷网、腾讯视频等视频网站都推出了自制纪录片。2013年优酷网联手“极限情侣”张昕宇、梁红打造的纪录片《侣行》点击率过亿。从渠道的利用、形态的变化、生产的模式来看,纪录片媒介融合实践与电视剧、电影、综艺节目等品类几乎是同步进行,只是由于纪录片受众群相对较小,引起的关注并不像其他品类那样强烈。

2.商业视频网站类纪录片产业主体表现积极从互联网诞生到媒介融合加剧,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纪录片像影视剧一样从传统电视媒体和影院中走出来,与网络媒体迅速结合。由于具备较为完全的商业属性,加上互联网具有的“长尾”效应,商业视频网站向几乎所有类型的影视产品张开了怀抱,纪录片也身在其中。2009年以来,搜狐视频、爱奇艺视频、网易视频、乐视网、凤凰网、腾讯网、激动网、酷6网等视频网站都开通了纪录片频道,2013年土豆纪实频道、新浪纪录片频道也已开通。这些商业视频网站几乎都与国际国内知名纪录片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能够提供大量的经过初步分类的纪录片在线视频;尝试推出自制纪录片反向输出的传统电视机构以及其他新媒体。以搜狐视频纪录片频道和爱奇艺纪录片频道为代表的商业视频网站积极参与纪录片产业内的各种活动,以确立身份和树立品牌。2012年,搜狐纪录片频道支持了广州纪录片节及第十八届中国纪录片年会;2013年,爱奇艺在中国国际纪录片节上成为首席官方合作网络视频媒体,举办了主题论坛;2011—2013年,爱奇艺成为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举办的“中国纪录片学院奖”合作媒体。这一系列公关活动足以证明,商业视频网站类产业主体十分看重纪录片所负载的商业价值,并希望成为纪录片产业中的重要力量。

3.播出渠道融合为主要融合模式在视频播出渠道融合、生产渠道融合、营销推广渠道融合、产业化综合渠道融合这几类中,最主要的融合形式是播出渠道融合,即电视、电影纪录片向视频网站、IPTV、互联网电视等新媒体直接输出,或者新媒体直接引入电视纪录片栏目,根据电视节目的进展实时更新。纪录片在互联网渠道重新获得了更多关注,单片出现上千万的点击率比较常见。

二、纪录片产业媒介融合实践中的问题与缺陷

媒介融合是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良机,也是其快速成熟的突破口,但是我国媒介融合的整体实践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未进入媒介大融合的高级阶段。纪录片和其他品类的影视节目一样只能在现有的媒介融合阶段进行各种自发的、初步的、浅层的摸索,加上纪录片自身市场化的速度落后于电影、电视剧、真人秀等其他类节目,产业链一直处于断裂的状态,所以纪录片产业在媒介融合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与缺陷,阻碍着纪录片产业实现更为快速的发展。

1.停留在初级层次的战术性融合战术性融合(ConvergenceofMediaTactics)是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杂志)与新媒体(互联网、手机)之间在内容和营销领域的互动与合作。①这种融合并不涉及媒体所有权合并,而是属于比较浅层次的融合,因此称之为“媒体互动”更为准确。②从当前纪录片的融合实践看,渠道融合是主要的形式,达成这种模式的基本手段就是各电视台将纪录片或纪录片栏目网络播映权直接出让或出售给各类有视频播放功能的网站,这样纪录片能够继续扩大影响并逐步实现再次盈利,网站也能够满足更多受众的收看需求。这就属于媒介融合中浅层次的战术性融合阶段。“通过所有权的合并,媒体融合将进入更深的层次,那就是组织结构性融合(StructuralConvergenceofMediaOrgan-ization)”③。“组织结构性融合的特点是一个传媒公司或者集团同时拥有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形式,各媒体之间在统一的目标下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的共享、开发与整合,各媒体平台协同运作,使媒体公司或集团产生1+1+1>3的效果。”④就我国当前的管理机构而言,同时管控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和网站的情况已经很常见,但这些媒体大多各自为政,缺少真正的互通互融。同时,由于电视台的自办网站也因其国有性质而不必参与像商业网站那样残酷的市场竞争,在集团中具有“圈地新媒体”“服务电视台”的附属性质,缺乏新媒体思维。所以,除了上海、湖南广电集团等少数进行了产业经营性资产剥离、走在市场化前沿的广电集团外,大部分广电集团即便是有媒介融合的架构,也仅仅停留于战术性融合层面。传统媒体和商业化运营的视频网站之间组织性融合暂时不可能实现。涉及纪录片层面,由于纪录片不像电视剧和真人秀、综艺节目那样制播分离机制比较成熟,电视台自制自播的情况更为普遍,所以其媒介融合实践更典型地停留于媒介融合的初级阶段,即战术性融合阶段。纪录片产业跨媒介、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兼并和重组、进一步从产业运营向资本运营转变、从内生性增长向外延型扩展转变,构造运行新机制和产业发展新框架,这对纪录片产业化会形成巨大的驱动作用,这种融合才是真正的纪录片产业层面的、高层次的融合。

2.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在省市级电视频道中,纪录片栏目存在明显的同质化现象。“悬疑之风继续蔓延,社会类与历史类栏目数量也居高不下,重复、同质化现象严重,观点、内容、视角居然都‘不谋而合’。”⑤互联网能实现海量存储,很多纪录片栏目为了扩大影响力,纷纷选择互联网作为重要平台,互联网业也乐于迎合纪录片受众,用较小的投资换回批量的纪录片资源。由于视频网站往往打包购片,网站间资源大同小异。用户可以在多个网站上看到同一部纪录片的现象十分普遍,这导致互联网播出的纪录片,尤其是栏目类纪录片存在较为严重的同质化现象,见下表。

3.融合式纪录片产品盈利模式模糊视频网站兴起之后,出现了两种盈利模式:一种是产生于美国的HULU模式,这种模式是购买网络播放权,以视频点播方式提高浏览量,以页面广告作为主要盈利渠道;另一种是点播付费的盈利模式。在我国HULU模式比较常见,这是目前受众不能大范围接受付费模式背景下的现实选择。爱奇艺纪录片频道、搜狐视频、优酷纪录片等主要通过HULU模式进行运营,即购买正版高清影片版权并免费提供给用户观看,通过广告收入支撑网站运营。可见,广告是视频网站纪录片频道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视频网站纪录片频道的广告盈利情况虽然较前几年有所好转,但成本依然很高,广告市场规模偏小,依然普遍处于亏损运营状态,纪录片行业的良好发展势头并未给新媒体带来真金白银的明显利润增长。⑦优酷网、搜狐视频、爱奇艺纪录片频道都开始尝试会员制和个人付费模式,但还处于尝试探索阶段并未成为主流。主要原因是:从内容上看,纪录片相对于影视剧、综艺节目、真人秀节目依旧是小众类型;网站缺乏足够有震撼力的独家资源吸引付费;电视媒体及视频网站长期的免费收看模式也使受众很难在短时间内接受付费点播模式。商业定制也是一种盈利模式,很多视频网站开始尝试。比如爱奇艺与荣威共同推出大型高端定制纪录片《梦回滇缅》、与尊尼获加品牌合作的《语路》微纪录片系列;凤凰视频的商业定制微纪录片等等。虽然这类纪录片规模并不大,但这种模式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广告主的青睐。然而这种模式的传播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和研究。

4.融合式营销意识不足目前,我国纪录片虽然在渠道融合层面的实践已经十分普遍,但对于融合后的营销却缺少系统性的探索。对于传统电影、电视媒体而言,其拍摄的纪录片并没有营销压力,能够播出即可,长期未按市场机制运营,这导致纪录片在国内营销的意识不足、观念落后。当前,纪录片营销虽然已起步,但发展比较缓慢。纪录片专业营销公司尚未出现,缺少系统规范的市场营销规则和行业机制。纪录片在营销手段和营销方法上缺乏创新,在营销渠道上缺乏拓展,在合作模式上缺少探索。⑧比较成熟的影视剧、综艺节目、真人秀节目整合营销实践已经能够充分地利用融合渠道及丰富的营销手段、方法进行全媒体营销,而纪录片的融合式推广基本上处于在电视上播个片花或在电视报上做个介绍,或者在网站上把视频截图置顶推荐或者由各种相关微博微信做个预报或推荐,整体上处于零散、偶然、消极的状态。将电影、传统电视、新媒体整合在一起的纪录片营销案例尚不多见。

5.媒介融合实践整体较为薄弱除了视频网站,IPTV、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当中纪录片的播放仅停留于渠道的提供,内容建设远远逊色于商业视频网站,这归因于此类新媒体建设主要由传统电视媒体机构所把控,内容建设必然依附于传统媒体。例如,从IPTV的存储来看,现存的纪录片主要以传统电视栏目的形式引入,如《真实25小时》《国家地理》《档案》《往事》《传奇》等等,虽然不同区域引入栏目和运营机构的合作方有直接关系,但栏目基本上来源于传统电视台。以上新媒体纪录片存储量较少、分类也欠规范。比如,北京IPTV的纪录片的存储量虽然远远高于一些二线城市IPTV的存储量,但检索起来比较困难,没有进行精细和规范化分类,单片和栏目混杂在一起,还充斥着很多非纪录片资源。这说明除互联网外,其它新媒体媒介融合实践还十分薄弱。

三、结语

影视产业商业模式篇7

电子商务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产物,是一场经济发展的重要革新。他改变了传统的商品交换和流通的实地模式,减少了中间商环节,可以让生产企业和顾客直接沟通,既降低了经营成本又扩大了销售产量,从而达到共赢的目的。电子商务在全世界的发展历史很短,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更短。目前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并不完善,企业的重视程度不一、相应的制度也不完善,各企业的发展参差不齐。

很多企业对电子商务的作用认识不到位,仅仅是将电子商务作为企业产品宣传、扩大企业形象的一个辅助性渠道。还有很多企业建立了一个单独的部门来扩展网上市场,但是由于内部缺少相应配套的管理模式和其他部门的配合,导致线下和线上产品不能有效的配合,损害了企业品牌的影响力,对忠实客户造成伤害。另外由于产品在网络的火爆大大超出了管理者的预期导致产品供应不上,发货速度慢等原因,也很容易流失客户。

2 影响企业电子商务的采纳关键因素

⑴固有的管理模式。企业原本固有的管理模式僵化、固化,不能很好的适应经济发展的变革。管理模式的灵活与否直接影响着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内部如果已经形成整体的不宜改变的管理系统,各个部门不能很好的配合,即使管理者准备大规模的进驻电子商务领域也会出现很多障碍。电子商务不仅仅需要管理者的领导和统筹还需要各个部门积极的配合和协调。一旦各个部门不能很好配合,造成客服服务不好,产品发货速度慢等后果极大的损害了产品客户的满意度,最后不仅没有很好的提升企业形象力还会大大影响企业的影响力,丧失产品的忠诚客户。

还有各部门不能协调好线上和线下产品的价格差距,很容易造成产品价格失衡,最终也会导致企业产品的品牌效应下降。如果线下产品的价格与线上产品的价格相差较大,前期客户全都涌入到互联网营销中,但是同时也给客户一个暗示这个品牌的利润区间太大,产品不值原本的价格。这样渐渐的品牌忠诚者的客户会越来越少。很多人也不愿意在到实体店去购买产品,这大大损害了实体经销商的利益。

企业领导者在制定产品价格的时候应该统筹全局,既要保持线下线上产品的价格差距又要维持他们之间的平衡。一般来说最好是当季新品的价格折扣较小,而尾货或者清仓的产品价格折扣可以适当放宽。互联网是经销商进行尾货出清的一个很好的渠道。

⑵产品生产模式。客户的购买预期尽管可以一定程度的预测,但是管理者往往很难确切的知道哪款产品能爆款或者购买量大概是多少。这就给企业带来很大麻烦,要不就是产品产生的过多、压货过多、资金不能回笼,要不就是产品的生产跟不上产品的销量,发货速度慢、造成顾客满意度下降。

要想适应这种变化极大的网络销售模式就应该进一步有意识的调整产品的生产模式。用更加灵活、快捷、方便的产品生产制度来适应快速变化的经济形势。改变大企业那种不能加单,生产固化的模式。

⑶管理者素质。从管理者本人来看,管理者的思想进步程度、与发达国家的来往程度等都会影响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一般来说年轻的管理者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高,也能紧跟时代的主流趋势。管理者只有深刻认识到电子商务的发展形势并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合理有效的制度,才能适应当代经济形式的发展。企业管理者如果对自身认识不到位,片面的强调电子商务的销售额,而没有长远的统一的规划不仅不能很好的运用电子商务来扩大企业影响力,还会损害企业的品牌效应。

管理者与发达国家的来往程度会影响管理者决策。管理者与发达国家的来往程度越深,越能有效的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发达国家的电子商务水平远远高于我国,只有借鉴他们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教训才能避免企业走弯路。

管理者对电子商务的看法直接影响着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开展工作的情况。管理者对电子商务越重视,企业内部的重视程度越高,各个部门的配合程度才会越好,从而导致更高效的完成销售模式和管理模式的转变。

影视产业商业模式篇8

关键词:数字电视产业化 当前困境 转型

对于产业化,我们可以理解为对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并进行高效率的大规模增值。数字电视打破了频道资源这一关键生产要素稀缺的限制,并能以其革命性的变化推动电视业进行全面整合,具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特点,适于进行大规模定制的产业化生产。但因种种原因,其产业化发展并不顺利,因此,推动数字电视产业化转型,进行适应数字电视传播特点和产业属性的电视产业化模式转变,是当前数字电视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我国数字电视产业化发展的当前困境

1. 产业格局中存在大量的自然垄断与行政垄断

一方面,在当前的数字电视发展阶段,仍然由政府主导实行运营准入制度。而数字电视与传统电视的一大区别是其产业化一般以产业链的方式存在,跨地域的整合与业务覆盖是其一大特点。这样,先发展起来的数字电视运营商由于对相关资源的先行占有,对后发展起来的数字电视运营商形成了自然垄断,提高了后来者进入数字电视产业市场的门槛,不利于通过市场竞争形成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上级数字电视运营商对下级数字电视运营商在资源和管理上都存在垄断优势,处于更有利的市场位置。此外,对于民营数字电视节目提供商而言,各级数字电视播出机构因为播出平台的垄断享有完全的议价能力。上述垄断的存在使真正创造价值的部门无法得到相应的回报,从而影响其对数字电视产业的投入,最终妨碍了数字电视产业的健康发展。

2. 地区差距明显,产业化发展不平衡

当前,数字电视产业化发展并不平衡。推动数字电视产业化发展的试点都集中于上海、广州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西部地区的数字电视产业化显得相对落后。而这种落后又严重地影响了当地文化体制改革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让数字电视产业化的媒介生态环境不能改善,形成一个相互影响的怪圈,进一步拉开了各地数字电视产业化发展的差距。如在数字电视运营商的上市方面,江苏、北京等早已出现了较多的数字电视上市公司。2001年2月8日晨“歌华有线”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上市共募集资金12.4亿元,主要投资于北京数字电视光缆网络工程建设。[1]其他如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上市公司等,都是发达地区数字电视产业化的先进案例。而在这方面,西部地区的相对落后最终影响了我国数字电视产业化的总体进程。

3. 行政色彩浓厚,产业制度不健全

我国当前的数字电视产业化在相当程度上是由行政力量而不是由市场力量来推动的,优化其市场资源配置的产业制度还不健全,由市场决定的资源组合和配置在行政力量的作用下显得相对无力。许多数字电视的产业化政策,如专业付费频道的设立与取消、数字电视运营商的业务运营范围等,往往是政府行政命令而不是产业市场发展的产物。同时,在产业制度不健全的背景下,“政企不分”的情况一方面让数字电视产业在面对电信的竞争时得到了“政策红利”的保护,但另一方面也让数字电视产业一直在“戴着镣铐跳舞”,其产业化发展中事业与产业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各级数字电视运营商并不是在完善的产业制度下进行资源的稳定性重组和公平竞争,其产业链上下运营商之间、数字电视传统业务与增值业务之间、民营数字电视内容制作公司与电视台之间的产业关系也还远远没有理顺。在这些过程中,我们的数字电视产业资源是在不断地消耗而不是在不断地优化。

4. 三网融合带来新的竞争格局

所谓“三网融合”,即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信息技术影响下,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的过程中,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的过程。[2]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广电与电信可以双向进入,数字电视和电信在上网浏览、视频传播、在线支付等业务上互相重叠,直接竞争。目前我们通常所指的数字电视为有线数

电视,其产业的竞争格局分析如图1:

数字电视的业务首先包括传统的电视业务和广告业务,在这方面,数字电视在系统内与卫星数字电视及地面移动数字电视产生直接竞争,对手可以提供与数字电视相同或相似的内容,且具有移动特性、便捷性等额外附加值。在传统的电视业务与广告业务上,数字电视当前面临iptv、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的竞争,因为它们在技术和能力上同样能为用户提供与数字电视同质化的服务。在三网融合之前,此类服务为国家政策所限制,无法完全铺开,而在三网融合之后,随着广播电视与电信的服务可双向进入,系统外的威胁成为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直接压力。同时,数字电视相对于传统电视的优势在于凭借其双向互动的宽带网络,能为用户提供互联网浏览、在线支付、互动交流等增值业务与扩展业务。而在这方面,数字电视产业又面临传统互联网接入提供商的竞争。

二、数字电视产业化的转型策略

1. 从传播规模扩展转型为生产要素扩展

一般说来,在同一平台上生产要素越多,产业化规模越大,产业化发展阶段越高。传统电视在频道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其产业化往往首先注重于传播规模的扩展。而数字电视不但突破了频道资源稀缺化,极大地扩展了频道资源这个电视产业基本的生产要素,并将原来不属于传统电视产业的互联网络、电视电话、商务管理、数据服务、娱乐互联等成功地开发成为电视产业新的生产对象,实现了生产要素的扩展,使电视产业有了越来越多的劳动对象,扩大了电视产业的生产门类,增加了对电视这一相对单一平台的利用效率,增加了电视产业的范围和深度。可以认为:只有从传播规模扩展转型为生产要素扩展,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增加,才有可能在与电信企业的竞争中,实现数字电视产业的扩展。

2. 从节目制播转型为产业链发展

传统电视产业往往只停留于采编播领域,而且往往由单一的电视台完成从采访、拍摄、制作到播出的一系列工作,产业内的生产单位主要是电视台。而数字电视可培育出从内容提供商、节目集成商、网络运营商、平台运营商、数字电视终端用户等一系列产业单位。一方面各产业单位各司其职,专业化程度和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另一方面节目集成商和平台运营商等对各种资源的集成,能实现比传统电视更大的投入产出比,实现更多的增值业务。在数字电视产业化时代,越来越多的民营节目制作公司、节目集成商、平台运营商等开始出现,并且它们的相互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如歌华传媒与深圳电视台的合作、九州数码与重庆数字电视公司的合作等。传统的电视产业更多地依靠电视台自身的发展,而数字电视产业往往需要整个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形成合力,从节目制播转型为产业链发展。

3. 从单一经济转型为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数量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是决定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涉及是否应该允许和鼓励大规模企业存在,从而涉及市场竞争与资源配置,影响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美国管理学家小艾尔弗雷德·a.钱德勒认为:“规模经济最初可以被定义为从事单一产品的生产或分配的单一经营企业,由于规模的提高而带来的生产成本或分配成本降低。联合生产或联合分配的经济性,产生于单一经营企业内部由于生产或分配多种产品而带来的成本节约。”只要为两个或更多的生产线提供可以共享投入的服务成本是次可加的(即少于单独为每一条生产线提供服务的成本之和),那么这种多产品的成本函数就表现出范围经济。[3]

传统的电视产业以内容播出为主,提供的产品单一。而数字电视产业是典型的规模经济产业,由于其交互式传播方式的存在,整个数字电视网的用户越多,网络中的信息量越大,单个用户的成本就越低、收益就越大。同时,电视产业发展到数字电视后,可以用单一的传统线路承担数据传输、电话语音、互联网等多种功能,扩大了电视传输的范围,因此也存在范围经济。最后,完成双向传输改造的数字电视产业还存在着需求方规模经济,即每一个用户的价值是由他能连接到的用户数量决定的。整个双向网络的用户数量越多,单个用户所能连接到的用户数量越大,单个用户的价值越高,规模经济效应越强。整个数字电视网络的商业价值也就越大。规模效应与范围效应是数字电视产业的鲜明特点,如数字电视转换中的“两万户瓶颈”我们可以看做是规模经济的反映。而数字电视不断推出的

电视电话、互联网服务、股票信息服务等“增值包”“tv+”等,我们可以看做是范围经济的反映。

4. 从单一媒体转型为跨媒体整合

传统电视基本上只作为一种单独的传播工具,其产业化往往只围绕电视自身特性展开,而数字电视在更多的时候成为一个跨媒体整合的平台,其不单担负了传统的电视传播功能,还承担了互联网、电话、家庭娱乐、数字报纸等平面媒体、影音媒体、网络媒体的功能。数字电视产业可依靠数字电视平台对多种媒介资源进行整合,产生出“1+1>2”的效果。如原来平面媒体等各种媒体各自拥有自己的一套记者、采编、传播系统,而数字电视产业凭借跨媒体整合的特性,将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可以进行一次投入、多种产出,实现多层获利,极大地提高了投入产出比,同时也有利于数字电视产业进行多元化经营。

5. 网络建设从国家投资转型为资本运作

所谓资本运作,是指以资本的最大限度增值为目的,以价值形态运作为特征,利用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等手段对资本进行综合运作的一种模式。[4]传统电视产业处于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中,其宣传职能限制了资本运作的空间。甚至对于不涉及意识形态的电视网络硬件建设也主要以国家投资为主,影响了电视产业的发展壮大。而数字电视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电视的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内容提供商、节目集成商、网络运营商、平台运营商、播出终端等多种产业链环节的出现给予了资本运作更多的空间。同时,数字电视产业跨媒介整合、创新发展的特征又需要更多的资本支撑其发展。因此,数字电视产业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进行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为其产业化发展引入更多的资本,解决我国电视产业发展资金瓶颈,通过兼并重组帮助调整我国数字电视产业自身产业结构,整合我国数字电视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并实现其获利的最大化。

基金项目:本文是重庆社科基金《城乡信息公平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阶段成果 项目号: 2010qnzx45 受四川外语学院青年科研骨干基金资助

参考文献:

[1] 胡正荣.媒介市场与资本运营[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232.

[2] 赵子忠.三网融合的关键视角[j].现代传播,2010(6):6-9.

[3] 臧旭恒.产业经济学:第四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91-92,84.

影视产业商业模式篇9

关键词:动漫产业;商业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1-68-2

动漫是以动画、漫画为主要表现形式,以动漫图书、报刊、电视、电影和舞台剧为载体,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平台进行传播的文化艺术。动漫产业是将动漫艺术置于商业化运行体系中,除了直接进行动漫产业的开发、出版、传播外,同时还基于动漫里的人物和其他相关元素的艺术形象,开发出诸如玩具、电子游戏的动漫衍生品并从中获取商业价值的产业。与其他所有新生产业一样,动漫产业自身的创意特质,决定了它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获益价值。但不可忽视的是,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动漫产业也同样面临的激烈的竞争,除了在动漫创作内容上要更加贴合目标受众的精神需求外,还要在商业模式创新上投入更多的关注和精力。

一、我国动漫产业存在的问题和商业运作现状分析

与国际上发达国家进行对比,尽管我国动漫产业在传统文化元素的开发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产业形态的丰富和商业模式创新上依然处于落后状态。自2004年以来,我国对动漫产业加大了投入和政府扶持力度,先后出台了《广电总局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管理、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等政策,2011年以来,陆续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动漫企业的认定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首次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支柱性产业纳入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部署之中。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政策的强劲支持也客观地反映了我国动漫产业所遇到的市场化、产业化瓶颈,以至于必须借助行政化的手段来进行破解和助推。

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动漫产业商业运作存在以下问题。(一)原始创新能力不足,“拿来主义”大行其道

目前一个公认的事实是,国外作品是动漫市场的主体,中国本土动漫产业缺乏原创性,看过国外动漫的人再看国内动漫,总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甚至在很多人物的造型上和元素构建上都有极大的相似度,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拿来主义”,是一种克隆行为。作品的跟随性,导致我国动漫产业很难实现品牌形象的打造和衍生产品的开发;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导致作品难以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扩充市场空间,只能长期在国际动漫产业的低端领域徘徊。

(二)产业链难以形成完整闭环,限制了动漫产业的商业化

目前国内动漫产业投机意识较强,在初创阶段关注播放许可和广告盈利,往往会进行大范围的预热性宣传。然而一旦达到预期收益后,作品的后续开发就会戛然而止。也就是说,动漫业没有形成原创动漫―市场推广进行动画播放―商业运作催生衍生品这样一个完整的闭环产业链,没有形成持续盈利的增长模式。

(三)动漫商业化运作人才缺乏,产业后续发展动力不足

动漫商业化运作人才的严重缺乏是制约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动漫业在我国属于边缘产业,受到人们的排斥,动漫作品在国内得不到认可,动漫作者也难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尽管近些年来逐步形成了一批动漫创作者群体,但在更高层次上的动漫商业化运作人才却面临断层窘境,以至于常常需要借助国外的力量。这也是造成我国动漫产业生命力短暂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国外动漫产业的商业运作模式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发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想要找到破解我国动漫产业商业化运行困境之道,我们可以研究国外动漫产业的商业运作模式,从中挖掘出更多有益的经验和价值。

(一)美国和日本的动漫商业运作模式

美国资本运作程度较高,动漫产业的发展在这一成熟的市场环境下不自觉地就注入了商业化运作的基因。迪斯尼就是一个典型的商业化运作范例,前期专注于影视动画创作的成功,之后将思路彻底地转向影视作品的制作之外,由卡通片、邮票、纪念册、宣传海报积聚“乘数”效应,并最终以主题公园的形式为迪斯尼定格,堪称动漫产业商业化运作的典范。日本的原创漫画业发达是其动漫产业发展的优势,为此,日本动漫界专门成立了制作委员会,联合各个商业合作组织,共同承担资金,分担风险、获享收益,这种“委员会制”有效地拓展了细分市场领域,所有环节都由专业公司去运作,从而将动漫题材的商业价值进行了最大程度地开发。

(二)以品牌为基础的外包式商业运作模式

国外动漫企业在动漫推广的早期,更惯于采取分包的模式,但品牌的主动权始终掌控在自己手里,这对于我国的动漫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日本、韩国及北欧国家的动漫业最初在整体水平较低的阶段,一般以服务外包为主,以此吸收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借助外包的渠道,为动漫企业带来先进的创意方法和管理经验,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与此同时,国外动漫企业往往会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关注品牌的构建和价值延伸。事实上确是如此。迪斯尼的米老鼠形象火爆了近一个世纪,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人们对老鼠丑恶形象的传统观念,更是造就了一个经典动漫形象长盛不衰的品牌神话。

(三)动漫产业基地的商业运作模式

国外动漫产业基地主要包括:主题公园、动漫体验馆、动漫体验式旅游、动漫DIY 店等等。其实不管是哪种模式,都是对动漫受众感官体验的深度开发,通过为人们提供一种身临其境的环境,从而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比如在动漫体验馆里,观众可以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借助高科技体验动漫影视中才有的奇妙幻境;动漫体验式旅游会给游客带来真正立体式的精神甚至身体上的体验,让游客与动漫里的人物、景观近距离接触,甚至可以进行剧情互动,由游客根据自己的喜好助推、改写剧情的发展。

三、我国动漫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可行性研究及对策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我国动漫产业商业模式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推动。

(一)在政策支持层面需要加大产业扶持力度

政策支持是动漫产业得以健康发展的“桥梁”,顶层设计是动漫产业实现规模提速的动力。首先,要改革动漫影视作品的审查机制,实行分级分类审查,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加大公众参与度,提升公众意见在最终审查统计中的权重;要构建多样化的动漫元素选择路径,构建开放式的讨论平台,形成有时代个性、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特质的人物创造思路。其次,要加大资金保障和扶持力度,强化动漫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在制约产业发展瓶颈等问题上有针对性的解决预案,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为动漫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再次,要改革高校专业设置,在本科及以上学历设置动漫相关专业,为动漫产业发展培养高端人才;要为动漫人才创业就业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传统社会观念的转变,充分认识到动漫业是一个可以让青年人大有作为的朝阳产业,是一块可以让青年人施展抱负的梦想热土。

(二)在企业运作层面需要强化产业整合能力

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壮大,归根结底还要依靠企业的自身作为。“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动漫产业竞争已经不分国界的今天,我国动漫企业必须提升产业整合能力,提升动漫作品的综合竞争力。首先,要做好系统规划,从动漫题材创造、动漫影视开发,再到动漫衍生品推广制造,各个环节都要重点关注重点,资金、人员的投放要有阶段、分步骤,有的放矢,决不能顾此失彼,虎头蛇尾。其次,要重视品牌打造,突出关键人物形象,比如近年来我国将传统的真人小品改造为动漫的形式,更进一步增强了“粉丝们”对所喜爱笑星的忠实度,这要求我们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不要追求大而全,缺点可以有,优点要突出,从而将动漫人物定格在观众心中。再次,要重视特色化产业基地的建设,要坚决杜绝低水平重复投资,这样会过多过滥地透支观众的消费热情;要按照动漫产业商业化的运行规律,积极稳妥地开发出能够为观众带来超值体验的主题动漫基地。

(三)在团队创作层面需要提升市场化意识

从构思一个动漫题材,到最终实现动漫形象的推广,这需要团队创作的力量,团队创作必须植入“三个意识”。首先,团队负责人要具备充分的市场意识,动漫作品在设计之初就必须充分考虑到市场的因素,要彻底扭转“重制作轻市场”的管理思维和经营行为,以强化的市场意识支配整个动漫产业链的全部运行环节。其次,团队成员要有受众意识,要能充分挖掘观众的需求,人物形态勾画、场景布置设计都要考虑到观众的接受水平和审美期待;要充分明白,动漫要想成为一种广为传播的艺术形态,首先必须是商品,能够为人们所购买和消费,并在体验中不断升级消费需求,“倒逼”动漫作品持续创新。再次,创作过程必须植入“国际化”意识,面对动漫产业“国内市场国际化”的竞争局面,动漫企业必须“走出去”,积极主动地融入国际竞争。这就要求动漫作品在创作过程中要做好吸收和平衡工作,确保作品既要能够为国内观众所喜爱,也能为国外观众乐于接受,最终在国际舞台上增强中国动漫品牌的号召力和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韩明勇.浅析国内外动漫产业商业模式[J].特区经济,2010,(03).

[2]来文龙.浅谈中国动漫产业发展[J].经济师,2011,(09).

[3]余会.中国动漫产业发展中的成就与未来之路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9,(07).

影视产业商业模式篇10

在9月份召开的互联网大会上,P2P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而身处矛盾漩涡之中的电信运营商却表现得异常冷静与理性,并对P2P表现出了接纳的态度。

在这样的转变背后,我们看到的是运营商对于承载网络的改造,以及通过技术手段加强对P2P业务的管控,进而向基于流量计费的方向转变。

中国电信总工程师韦乐平:“中国电信将用P2P提供媒体服务,并将为合法P2P应用提供流量本地疏导加速服务。”

中国网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左风:“P2P是一个很好的模式,电信运营商应该考虑采用这个模式。”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在CNGI上开发基于重叠网技术智能结点的P2P,可以更好地综合利用互联网的资源。”

国内著名互联网专家侯自强:“运营商对于P2P的态度转变只是时间问题。宽带是运营商最后的出路,而用户对P2P这样的宽带下载有强烈的需求,运营商必须努力做好这个生态圈。”

信产部电信研究院规划设计研究所副所长胡坚波:“用户对BT下载的需求很强烈,从某种角度来看,运营商更应该引导这种需求,并采用合理的模式实现盈利。”

作为近两年来最炙热同时也是最具争议的技术之一,P2P技术颠覆了传统电信集中控制的模式,对传统电信网络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9月份召开的互联网大会上,P2P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而与以往不同的是,身处矛盾漩涡之中的电信运营商却表现得异常冷静与理性,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的有关负责人不约而同地对P2P表现出了接纳的态度。中国电信总工程师韦乐平明确表示,中国电信将用P2P提供媒体服务,并将为合法P2P应用提供流量本地疏导加速服务。中国网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左风更是直言,P2P是一个很好的模式,电信运营商应该考虑采用这个模式。

而在这样的转变背后,我们看到的是运营商对于承载网络的改造,以及通过技术手段加强对P2P业务的管控,进而向基于流量计费的方向转变。

畸形的投入产出比

造成投入产出比低下的主要原因是运营商一直没有找到更适应于P2P的模式。

BT下载、网络视频、即时通信……,这些占用了大量带宽的P2P业务给用户带来了体验的,并逐渐成为下一代互联网杀手级应用,但运营商却从中收益甚微;同时,P2P造成的网络关键链路拥塞也影响了其他互联网业务。来自某固网运营商的数据表明,P2P业务产生流量在个别链路的个别时段占用了运营商网络80%的带宽,但带给其的收益却不到20%。而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则显示,在一般情况下,P2P占用了运营商网络40%~60%的带宽,高峰时期的占用率甚至高达70%~90%,但P2P业务带来收益却仅占其总收入的5%。

造成投入产出比低下的主要原因是运营商一直没有找到更适应于P2P的模式。以收费模式为例,据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规划设计所交换与数据部副主任林啸介绍,目前国内的运营商对于宽带业务主要采用包月和月租等收费模式,这些资费模式主要针对普通互联网业务而设计的。由于普通的互联网业务对带宽资源的消耗相对较小,资费和流量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投入产出比也相对合理。但P2P的出现使得用户流量大幅度增加,远超一般的互联网业务(有人计算过,1小时视频占用的网络资源相当于一个电子邮箱一年的消耗)。在这种情况下,仍然采用原有的收费模式,自然会造成整体投入产出比下降。

此外,虽然与传统的C/S架构相比,P2P具有对等性高、扩展性强、健壮性高、性价比高以及负载均衡等优势,但P2P业务同时也面临着应用缺乏管控、质量无保障、盗版等问题。

因为占用了大量的带宽和资源,许多企业不得不对P2P软件采取禁用的方法;运营商对于P2P更是显示出强硬的“封杀”姿态,一些运营商还采用了限制P2P流量的方式控制用户使用。

理性改造网络

固网语音业务的快速下滑及P2P应用对于宽带的拉动,迫使运营商不得不更加理性地对待P2P,并开始思考对承载网络进行改造。

尽管P2P影响了运营商建设的积极性,加剧了网民与运营商间的矛盾,但固网语音业务的快速下滑及P2P应用对于宽带的拉动,迫使运营商不得不更加理性地对待P2P,并开始思考对承载网络进行改造。

日前,著名互联网专家侯自强教授在互联网大会上透露,目前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和中国移动等运营商已经开始对CDN网络进行改造,改造后的网络能够支持包括BT和流媒体在内的P2P类的下载。“目前,中国电信的互联星空、网通的CNCMAX都已经能够应用P2P。而中国移动的梦网也在开始探讨面向互联网的应用,并已明确提出无线IP及互联网业务环境的想法,用来支持P2P业务。”

值得关注的是,在P2P面临的诸多问题中,视频内容的增长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矛盾,有人甚至将其称为P2P的“死结”。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国内互联网市场中,网络内容正以超过10%的年增长速度在增加,其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则是视频内容。如果仅依靠投入硬件设备增加带宽,不但会导致成本上升,还会带来安全问题。ChinaCache公司CEO许四青认为,CDN(内容分发网络)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如果我们把互联网上需要采用P2P传输的资源比做电影拷贝,CDN服务就是搭建一个个电影院。如果互联网上只存在一个电影院,那么当大量用户同时前往电影院观赏时,就会形成拥堵的局面;就算进了电影院,观众也不能拥有一个良好的观赏环境。而如果电影被制作成拷贝,可以在不同电影院同时放映,这种拥堵状况也就不存在了。这就是CDN的工作原理。”

许四青认为,采用CDN不会对网络的整体性能造成影响,并可以帮助视频内容提供商大幅度降低整体的运营成本。“采用CDN的方式以后,电影院间的运作相对独立,其中一家影院出现问题不会影响其他电影院的工作。同时他还给出了一组数据:在美国有80%的用户使用CDN服务,而在中国市场这一数字只有5%。

林啸认为,CDN和P2P结合是一个好的思路,但结合的方式有多种,并且目前看来还存在一些问题。

而除了将P2P业务引入CDN外,有专家也对未来承载P2P业务的网络提出了的新的构想。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认为,在CNGI上开发基于重叠网技术智能结点的P2P,可以更好地综合利用互联网的资源。

实际上,运营商对于P2P的转变也给网络设备制造商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方面,P2P业务促使运营商对于设备的需求加大,为制造商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而另一方面,运营商也在实施精细化运作,不会盲目扩容。

对此,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网络事业部智能网络产品系统部主任高级工程师董振江认为,在P2P的冲击下,电信业传统的集中服务模式已很难有效支持宽带应用的快速发展及用户日益扩大的需求,那些能够提供可运营、可管理的P2P解决方案的网络设备必将受到运营商的青睐。

用技术驾驭P2P业务

根据测算,为具备业务区分能力,在骨干网上每10G带宽的管理成本要增加150万元左右;而在接入端部署业务区分能力成本更高,分摊到每个用户的带宽成本也会相应增大。

除了对网络进行改造外,目前运营商也在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实现对P2P业务的分级和调度,提高对P2P业务的掌控能力。早期应用于企业市场的DPI(深度包检测)技术正被越来越多运营商用于区分P2P业务。

据了解,目前很多美国运营商在部署IPTV后,开始在业务汇聚点大规模采用DPI设备。这样的趋势也刺激了设备厂商在汇聚点的数据设备上增加DPI的功能或DPI板卡。运营商IP网络技术咨询顾问张向东认为,汇聚点的DPI设备与数据设备融合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如思科7600系列及阿尔卡特朗讯的7750SR上都提供了DPI功能。

通常,采用DPI技术的产品的主要功能包括:使用实时用户数据分析、状态协议识别、业务流监控、应用程序监控、会话监控,业务策略部署、使用和控制,业务质量、安全、流量管理。据张向东介绍,尽管DPI技术对于缓解P2P业务给网络造成的拥堵十分有效,但国内运营商应该结合国内DPI技术应用的现状,并且结合实际测试效果来选择DPI产品。国外的厂商在推广时,也应该着重强调那些适合中国应用现状的产品功能。例如,国内运营商城域网出口、省网出口多是2.5G的POS链路,而国外大部分国外厂商大多提供的是10G接口的DPI产品。 通过提升宽带网络的服务质量以及对业务的感知、分级、调度能力,使得P2P业务变得能够“驾驭”,也为运营商实现按流量计费成为可能,但这同时也会导致成本增加。根据测算,为具备业务区分能力,在骨干网上每10G带宽的管理成本要增加150万元左右;而在接入端部署业务区分能力成本更高,分摊到每个用户的带宽成本也会相应增大。因此,也有一些运营商倾向于另外新建一些网络用于承载大客户的业务,原有的网络则将继续承载包括P2P业务在内的一般性应用。

P2P加速运营商转型

对于那些不能够容忍自己的价值被边缘化的运营商来说,就需要向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而P2P则成为了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商转型的加速器。

在改造网络以及通过技术手段提升对P2P业务掌控能力的同时,运营商不能忽视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必须探索出合理的盈利模式,形成良性的产业链,促使P2P产业健康、良性地发展,而这种发展要能够保证基础网络的持续建设。

正如侯自强所言,运营商对于P2P的态度转变只是时间问题,“以往是想着怎么多赚钱,现在必须考虑用户的需求。宽带是运营商最后的出路,而用户对P2P这样的宽带下载有强烈的需求,运营商必须努力做好这个生态圈。”日前,信产部电信研究院规划设计研究所副所长胡坚波也表示,“用户对BT下载的需求很强烈,从某种角度来看,运营商更应该引导这种需求,并采用合理的模式实现盈利。”

电信运营商传统的服务模式是为用户提供可控的、高质量的服务,并收取相应的费用。但在以VoIP为代表的免费的互联网服务介入后,运营商传统的盈利的模式受到了挑战。对于那些不能够容忍自己的价值被边缘化的运营商来说,就需要向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而P2P则成为了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商转型的加速器。

以中国电信为代表的运营商正在尝试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和运营优势,发展规模性的P2P应用。据悉,去年底,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中标CNGI示范工程中的“基于P2P的数字媒体业务研发及应用实验”项目,广东电信正在研发基于P2P的安全诚信的点播、直播、下载等数字媒体业务。

虽然庞大的用户群让运营商拥有了运营P2P业务的良好基础,但在信息服务方面,电信运营商的信息提供能力与广电等媒体无法相比。对此,胡坚波认为,电信运营商和内容提供商必须要采用一种合作的模式,才能把这块业务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