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安形势分析报告十篇

时间:2024-01-05 17:36:48

社会治安形势分析报告

社会治安形势分析报告篇1

一、基本情况

今年7—9月份,我镇派出所共接警28起,处置28起。办理刑事案件3起,行政案件10起,其中办理调解案件5起,调查处理5起。

二、社会治安形势的主要特点

纵观7—9月份所受理的治安案件可以从中看出,本季度治安案件相对往年同期有所下降,没有影响较大的治安、治安灾害、发生。

三、下一步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目前,全处社会治安形势总体较好,但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也仍然存在,有些问题还相当突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的解决。

(一)秋收安全。提醒村民,农作物已基本成熟,要及时收割、储存,并将自家院门及时关好,同时,卖完农作物的资金要及时存进银行,家中不要存留大量现金。

(二)开展几项重点工作。一是继续做好矛盾纠纷和各类不稳定因素的摸排和处置工作,二是要做好维稳工作,三是组织治安巡逻队开展巡逻防范工作,四是积极开展对重点单位、重点要害部位,涉爆单位的安全检查工作。

(三)深化校园安全保卫工作。学校已开学,各村委要全面落实好学校及周边环境的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治安巡逻。

(四)加大防范力度,实行综合治理。在治安案件的防范、打击方面,一是坚持巡逻工作机制的前提下,在不断拓宽和延伸防控触角的同时,针对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式,扩大巡逻防控效果;二是针对案件多发地带,要及时与当地负责人协商加大技防和人防力量,提高防范力度,从而减少治安案件的发案率。

社会治安形势分析报告篇2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制度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3-0060-02

2004年11月1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强调,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1]为了进一步规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组织管理,教育部于2011年1月19日又印发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以下简称《标准》),其中明确指出形势与政策课要根据教育部下发的教育教学要点来组织教学。[2]然而,通过调查问卷发现,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经过多年建设尽管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然未能跟上其他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步伐,其课程规范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3]基于此,拟以《通知》和《标准》为依据,来讨论“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一、教学内容的合理化

合理化的教学内容是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只有科学编选适宜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作为教学内容,才能达到“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教学目的。

目前,教育部已经加强了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课教材和教学资料的建设。每年制定两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并于春、秋两季学期开学前将教学要点印发全国各地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作为教学参考资料。与此同时,教育部在每年两期“形势与政策”课骨干教师培训班上,聘请国内专家就相关专题作报告,从而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选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素材。此外,教育部还组织编写制作了及时反映国内外形势最新动态的《时事报告大学生版》(含VCD)作为学生学习辅导资料。可以说,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选取方面,教育部已经有了很好的指导和规范,各高等学校应该根据、教育部的要求,结合本地本校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合理取舍。

笔者认为,就具体内容来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应该涉及:国内外时事政治、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其趋势、国内外形势与发展趋势、始业教育、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教育、行业形势教育、就业指导等。就理论形态来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三个部分: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二是国际与国内形势教育;三是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与政策等政策教育。

二、师资队伍的多元化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是打造一支理论功底扎实、专兼职结合的多元化师资队伍,即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为骨干,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为主体,以其他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兼职。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及方法论来分析国内国际的热点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所当然应该成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主要由学校相关领导、行政党群职能部门领导、院系党总支书记及学校辅导员教师组成。最后,“形势与政策”课内容的多学科性、宽领域性、广范围性的特点要求其他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兼职队伍,根据形势的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学生做形势与政策讲座,不断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教学安排的常态化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首要前提是教学安排常态化,即教学任务有计划、教学活动有场所、教学时间有保障。首先,将“形势与政策”课列入教学计划,公布教学计划进程表,并纳入学籍管理。“形势与政策”课应该合理规划学分和学时,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根据教学计划进程表来规范完成“形势与政策”课的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4]其次,教学活动有场所。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室、实践教学环境、多功能报告厅等。应该依托学校和教师资源,建立形势与政策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在学校大礼堂、专门教室集中观看专题影视,组织学生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参观考察,引导学生到企业或社区进行专题调查,加强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的理解。最后,教学时间有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较多,应该保障实践教学的时间。建立定期学生形势报告会制度,提前安排好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座时间,使教学时间得以保障。

四、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是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一是系统讲授与形势报告、专题讲座相结合。形势与政策的基础理论具有系统性、连续性、宏观性等特点,要从宏观上把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基本内容,应该系统讲授。针对社会形势的热点以及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还可以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党政领导来校举行专题讲座,并且建立定期形势报告会制度,与课程教学内容形成互补。

二是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请进来”就是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党政领导、先进集体领导干部等到学校给大学生做形势政策的报告和讲座。“走出去”就是授课教师结合“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和要求与当今社会热点问题、本地的经济社会实际情况,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实践考察,在实践中了解国情,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三是课堂教学与课外讨论、交流相结合。对于“形势与政策”课基础理论内容,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来系统的学习,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掌握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同时课外讨论、交流,特别是数字化互动交流对学生的形势与政策观有重大影响,是“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不可缺少的教学方式。

四是正面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教师要联系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的实际,及时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的形势观和政策观教育,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同时,通过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自主收看电视、读书看报、座谈和网络学习等,引导学生自主关注国内外形势与政策,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补充作用。

五、教学考查的科学化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必要环节是采取科学的考核方式,即将传统的综合性试题考查与撰写专题论文、报告会心得、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等形式相结合。

第一,传统的综合性试题考查。将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作业考核和命题考核相结合。重点考查学生分析国内外形势与政策的能力及理解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考查学生宏观把握“形势与政策”课基础理论的情况。

第二,专题论文考核。根据“形势与政策”课的基础理论内容给出选题范围,鼓励并指导学生把课堂教学内容作为论文撰写的理论基础,引导学生结合国内外形势与政策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等问题撰写论文。

第三,报告会心得体会考核。在学生听取报告会前,教师指导学生重点记录“形势与政策”报告会的主题、思路、报告方法、切入点、解决的实际问题等。报告心得体会考核,可以综合了解学生的整体素质,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与运用能力。

第四,社会实践调研报告考核。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社区、农村、企业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并设计合理的问卷调查,用实证的方法获取第一手资料,并对调研考察过程进行总结,最后形成调研报告。

六、教学管理的制度化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制定和落实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即以制度作保障,以管理作依托,对整个“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以保证教学秩序有条不紊地进行。

第一,加强各个教学环节管理。一是建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讲课质量评估制度,规范提高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二是建立定期进行教学检查和督导的工作,对教学环节进行监督。通过有着丰富经验的专家们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工作进行监督、及时反馈教学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对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第二,加强教学保障管理。包括:完善教师准入制度和教师培训制度;建立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制度;建立教材建设的质量制度;建立教育经费的投入制度;建立形势报告会制度;建立实践教学制度等等。

第三,加强考试环节管理,即构建完整的“形势与政策”课考核评价制度,完善细化考试环节,避免考试考核的随意化。这就要求明确“形势与政策”课的考核原则、考核目标、考核内容、考核方法和考核结果,建立试卷考核、论文考核、实践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考察制度。

七、教学研究的专业化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驱动力量是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教育教学研究的专业化,有利于增强“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的敏锐性和时效性。

教育教学研究是规范“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研究既有利于教师把科研成果直接转变为教学内容,又有利于教师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这不仅能够提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理论深度,而且能够增强“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效果。因此,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任课教师应该重视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研究,通过学术研究活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科研素质,以达到以科研促进教学、以教学带动科研的目的。学校应该鼓励和组织“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开展科学研究,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研究提供必要保障,如把“形势与政策”课纳入学校学科建设体系规划中,设立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研究的科研项目等等。

总之,“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构建一套成熟稳定的综合性机制与结构性范型。[5]只有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合理化、师资队伍的多元化、教学安排的常态化、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教学考查的科学化和教学管理的制度化,才能说“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真正走上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N].人民日报,2004-12-18(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EB/OL].[1998-08-16]..

[3]文军.普通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6).

社会治安形势分析报告篇3

要围绕全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总体要求,大力抓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提高预防调处矛盾纠纷和依法处置工作的实效,夯实基层基础。为此,全局要重点抓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各单位要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把责任落实到实处,落实到人。要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拓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渠道,狠抓信息畅通,把定期排查调处与经常性排查调处结合起来,在坚持周排查和半月排查等日常性工作的同时,扎实开展矛盾纠纷集中大排查与重点排查,对排查出来的问题,要及时抓好整改、调解。要高度重视矛盾的排查调解工作,引导干部职工把调解作为解决矛盾纠纷的主要选择,同时注重调解工作的方式方法,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杜绝影响稳定的的发生。

(二)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形成条块结合、专群结合,上下联动、各方联动的齐抓共管局面,发挥群防群治队伍的力量,积极配合,统一指挥,明确责任,分工有序,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突发事件,制订妥善应急方案,研究处置办法,落实人员队伍,提高的处置能力,确保一旦发生,能控制得住、处置得好,严防事态扩大化,减小负面影响,把危害和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三)完善稳定预警机制。要认真贯彻《*县处置预案》,加强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分析预测,着力完善矛盾纠纷信息预警制度的建设,及时全面掌握社情民意,对可能引发的苗头、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解决。要建立健全联系会议制度,及时梳理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对群众反映的强烈问题要妥善处理,坚持从源头上杜绝的发生。

(四)强化责任追究机制。要认真贯彻县政府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部署和要求,落实保一方平安,维护一方稳定的政治责任,进一步强化领导职责,明确责任分工,完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协调配合,全面落实综治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大一票否决和责任追究力度,推动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全面提升治安防范水平

(一)建立形势分析评估机制。县局成立社会治安形势和综合治理成效评估中心,定期组织开展治安形势、综治成效分析评估和社会舆情、公众安全感调查。将治安秩序状况、治理治安能力、公众安全感等作为治安形势分析评估主要内容,科学确定参数,客观分析评估年度治安形势。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结合、定向调查与随机调查结合等方法开展分析评估,运用评估成果,建立预警机制、决策机制、控制机制、处置机制。

(二)继续推进综治先进单位工作。开展先进综治单位评选活动,进一步调动各单位群防群治队伍的积极性,要建立健全综治工作制度,并统一实现制度上墙。按照“服务在先,管在其中”的原则,运用科学、民主、法治的方式,发挥群防群治队伍的作用,以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切入点,落实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促进基层安全稳定。

(三)加大整治力度。强化治安整治,及时排查治安乱点和治安难点,明确整治责任,开展集中整治。要以安全稳定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强化治安管理,加大对重点要害部位的管理力度,抓好道路交通、消防安全整治,着力消除各种不安全隐患,严防爆炸、交通事故、食物中毒、火灾(森林火灾)等群死群伤重大治安灾害事故和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协助抓好挂点村的治安建设,推进平安村组的治安创建力度,确保挂点村的平安稳定。

三、进一步夯实综治基础

(一)明确领导责任。各单位要从全局的大局出发,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要建立局直各单位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班子其他成员负责抓好所分管区域的综治局面,还要积极引导全体干部职工参与,齐抓共管,切实做好综治工作。

(二)强化基层综治力量。县局要把各单位综治力量聚集起来,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加强治安、调解等群众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调整人员,充实力量,严明工作纪律,严禁群防群治队伍知法违法。要健全和完善经费保障机制,落实综治专项经费,发挥群防群治队伍在维护社会治安中的作用。

(三)深化综治基础工作。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把综治工作的重点放在抓基层落实上,筑牢基层第一道防线,重点强化流动人口治安管理服务、单位周边治安综合治理等基础工作。对开展基础工作,要有“你无我有,你有我优”的工作思路,力求在综治理念、工作办法和制度机制等方面不断创新,培育自己的工作亮点,实现综治工作取得新突破。

(四)加强和谐平安创建。要以提高干部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为切入点,以提高对创建工作的参与率为着力点,以对创建工作的满意率为落脚点,大力加强对公共场所的安全创建工作,创建一批平安示范站(场、所)、楼院,同时要进一步深化边际联谊联防等共建活动,积小安为大安,实现全局的安全稳定。

(五)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各单位要进一步深化先进性教育成果,全面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使全体干职工在思想上有彻底转变,坚定思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单位和谐发展,为构建和谐水利打牢思想道德基础。

四、认真做好综治日常工作

(一)抓好综治工作制度落实。坚持重大事项报告、治安形势分析、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例会、通报讲评和检查督办等各项制度,健全和完善上下贯通、快捷灵敏的信息运行工作机制,保证信息畅通、准确。坚持每月综治报告制度,抓好排查,按时汇报,加强沟通交流,用严格的制度推动综治工作落实。

社会治安形势分析报告篇4

〔关键词〕 中国外交,十报告,十七大报告,外交政策文本,批判话语分析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4)02-0069-05

十报告是一种高度程式化的政治文本,有着相对固定的话题、图式、文体,也有变动的句法和词汇。其中对外政策部分重点阐述了党对国际形势的判断、看法以及应对之策,是国内外了解、解读中国对外政策的最重要依据之一。那么,如何解读十外交政策?如何认识十八后中国的外交趋势?笔者以十七大报告为参照对象,对十报告外交政策文本进行分析,描述后者的变与不变,解读其所体现出的中央对外政策倾向,并解释文本所反映的国内外社会现实;在此基础上,分析报告文本“变”与“不变”的统一关系,以便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央的外交政策和战略部署。

一、十报告外交政策文本的“不变”体现了中国外交的稳定性:和平发展

对十七大报告与十报告的外交政策文本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二者高度相似。十七大报告外交部分有八个自然段,共计1575字,十报告外交部分有九个自然段,共计1480字,都处于总报告的第十一部分。二者的主题相同,都强调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和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框架和内容相同,都涉及到国际局势、对外政策宗旨、发展道路、对外战略、外交布局,而且基本观点都是一致的。从文本分析角度来看,十报告与十七大报告外交政策文本在主题、内容、框架、结构上保持不变,体现了中国对外政策和战略的稳定性,以及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一贯立场和决心。

任何话语都是历史的产物,是特定语境下对社会现实的反映。笔者认为,对十八报告外交政策文本的不变主要是基于下述几个原因。

第一,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并未发生重大变化。世界局部动荡,总体稳定的态势未变。虽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南北差距拉大,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世界局势从总体上看趋向缓和,世界上维护和平的力量仍在增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是有可能的。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家间相互依存紧密,为世界和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二,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未发生重大变化。正如十指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1 〕 (P16 )因为中国持续发展的国内外基本面未变,外部环境有利因素依然存在:全球化、多极化、和平与发展总趋势的持续,世界科技革命孕育新的突破,这都为中国利用有利外部环境和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实现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经济全球化仍处于调整深化中,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重组和流动进一步加快,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全球产业转移仍在进行,中国仍处在全球产业链条的中段,处于承上启下的相对有利地位。〔2 〕特别值得重视的是,中国实力的增强和影响力的提高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013年,中国人均GDP 5414美元,城市化水平刚过50%,中国的人口、市场优势依然存在,对世界的吸引力依然很强。2012年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117亿美元,在吸引外国投资总额方面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外商投资首选地,这是发展中国家吸引的外国投资总额首次能够与发达国家匹敌。同时,中国发展的内在动力依然强劲。世界发展的历史表明,在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之后到12000美元之间,整个消费、投资结构都会支撑经济较快发展。以上说明,我国仍处在经济起飞阶段,内部因素将是我国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动因。

第三,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步骤与目标未发生重大变化。目前中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处于大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小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中国现代化建设战略的目标、步骤未变,作为服务于内政的外交,也没有必要作出重大调整和变化。并且实践证明,我国现有的外交战略和政策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十报告充分肯定了过去十年外交工作取得的成就:“坚定维护国家利益和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加强同世界各国交流合作,推动全球治理机制变革,积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为改革发展争取了有利国际环境。” 〔1 〕 (P4 )因此,我们应坚持现在行之有效的外交战略和政策,继续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大局。这些方针政策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符合我国国情和时展潮流的正确方针,构成中国外交的独特品格和精神支柱,将长期坚持。〔3 〕

外交政策是国家行为体基于自身利益与目标的考量而对外部环境作出的一种反应。由于国际大环境并未发生重大变化,中国仍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目标也未变化,因此中国的外交政策理应保持稳定。十报告外交政策文本的不变正是对这种社会现实的映射。

二、十报告外交政策文本的“变”体现了中国外交的新趋势:积极作为

与十七大报告相比,十报告外交政策文本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出现了一些新的词汇和提法,二是使用了一些具有特定含义的名词、动词和副词。这些变化传递着中国外交的新趋势:积极作为。(1)十报告中“国际金融危机、新干涉主义、颠覆别国合法政权、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等新提法反映了中国对国际社会热点和重大问题的关切;“新型大国关系”写入十报告体现了中国“突破大国兴衰历史宿命、构建和平共赢新型大国关系的政治意愿和历史使命感” 〔4 〕 (P1 )以及主动塑造国际秩序的取向;在报告意点明“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国际组织,体现了中国积极推动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在国际社会发挥更大作用,促进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的诉求;强调“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体现了中国对国际政治新形势的积极反应及外交形式的创新;“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的新提法,将中国参与国际事务,承担国际责任的积极负责任的态度鲜明地表达出来。这些新的话语表明中国外交政策将更加积极主动。(2)对于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对外政策,十报告和十七大报告有着相同的宣示:中国政府和人民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安全、发展利益。不同之处在于,十报告表述为“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发展利益,决不会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接连用了“坚定”、“坚决”、“决不”三个语气坚定的副词,并形成排比,来加强气势,清晰有力地表达和传递了中国的对外政策和底线,体现了中国外交的自信。(3)十报告和十七大报告中关于中国对外经济关系和国际经济秩序的表述,都涉及到南北发展差距、支持发展中国家发展、经贸纠纷、国际经济制度和贸易投资便利化问题。对应这些问题,十七大报告中应用的词语是“支持”、“支持……完善”、“按照”、“扩大”、“依法保护”、“决不做”,更多地强调中国对国际经济秩序和制度的责任、义务,姿态更加内敛和谦和;十报告中则应用了“致力于”、“加强……协调”、“权力与义务平衡”、“参与治理”、“反对”等词汇,透露出中国要求平等参与国际经济治理,更加强调自己的合法权益。另外,在党代会报告中,十报告首次明确提出要“维护我国海外合法权益”,体现出中国对自身利益的关注。两相对比,十报告文本凸显了中国外交更加务实的趋向。

总之,十报告外交政策文本的变化体现出中国外交新的趋向:更加积极作为。这种变化是对现实变化的反映,可以从文本产生的具体社会实践中寻找原因。

一方面,中国综合实力的提升为外交新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使中国外交有条件向着更加积极作为的方向发展。

过去五年,“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 〔5 〕。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经济总量连续跨越上新台阶,在世界的排名稳步提升。2010年我国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济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近几年我国实力的提升,特别是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增长为中国外交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为中国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对外政策提供了更多选择和可能。首先,经济实力的增强使我国在国际经济“竞技场”中处于较为有利的位置。这种优势成为对外交往和促进国家利益的有效工具,由此带来的“外溢”效应,明显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社会其他领域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可以更好地实现国家利益和战略目标。其次,军事实力的增强为我国外交和国家利益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全球化的今天,军事手段仍是维护和谋求国家利益的不可或缺的手段。随着实力的增强,中国海军走向蓝海,为维护中国海洋权益,维护海洋通道和海外利益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例如,2008年以来,中国已经在亚丁湾为国内外船只常态化护航四年多,有效保护了亚丁湾航道安全,充分展示了中国海军维护国家发展利益的实力和决心,树立了中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的大国形象。

另一方面,日益增长的国家海外利益及国际政治形势的发展也要求中国外交向着更加积极作为的方向发展。

首先,日益增长的国家海外利益需要中国外交政策作出调整。随着对外交流频繁,中国在海外形成了庞大的利益。(1)中国经济的原料和市场严重依赖国际市场。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60%,原油的51.3%,铁矿石的69%,都依靠进口。(2)中国的海外投资规模日益扩大。规模庞大的央企投资涉及境外单位达数千家,而央企境外资产更是超过了4万亿元。在世界各地矿山、森林、集装箱码头等中国海外资产多的时候达六万多亿美元。(3)中国的出境人数庞大。中国是全球第三到第四位旅游大国,现在一年出境人次达到了七千多万,中国籍留学生占到全世界留学总量的1/7 〔6 〕,中国还有大量海外务工人员,并且这些都还在快速增长中:仅2012年一年,全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7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6%;全年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16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7%;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51.2万人,增长13.3%。 〔7 〕与此相伴生的是中国海外利益的安全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商务部有一个估算,仅在2011年利比亚危机中,中国直接受影响的各种工程企业、项目初步的估算合同金额超过一百八十八多亿美元。日益增长的海外利益是中国国家利益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维护国家安全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都需要中国外交提供强有力的维护和保障,需要中国外交更加积极主动务实。

国家利益是决定外交政策和行为的根本因素。中国海外利益的全球拓展和面临的挑战要求中国外交的方式、策略进行调整以满足现实的要求。中国需要正确界定自己的国家利益,在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方面要有全球眼光,要具有多维性、系统性、战略性和前瞻性,使中国在海外利益的实现、拓展和维护的进程中,不是一个被动的“刺激―反应”过程,而是一个积极参与的过程 〔8 〕。

其次,国际政治新变化要求中国外交作出相应的应对。十报告外交部分中“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反对颠覆别国合法政权、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公共外交和人文外交”等提法体现了国际政治的新变化。(1)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已成为威胁人类安全与发展的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社会高度重视,共同努力解决。其中,网络安全问题较为突出。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人类对网络依赖的加深,网络成为各种力量较量的新战场,维护网络安全成为人类共同的重大利益。2013年斯诺登揭露的 “棱镜门”事件再次向世人敲响了网络安全的警钟。中国网络安全形势并不乐观,中国是遭受网络黑客攻击最多的国家之一。并且,中国网络的关键设备和技术严重依赖进口。这些进口的网络技术和产品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安全漏洞,使中国经济发展和网路安全等存在巨大的安全威胁。(2)“反对颠覆别国合法政权”是针对2011年以来一些国家在未得到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西亚北非地区合法政权的新霸权主义而言的。这些霸权行径在国际上造成了恶劣影响,严重违反了联合国和宗旨,加剧了该地区矛盾和动荡,与中国一贯的外交立场不符,因此中国在十报告中明确提出反对。(3)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这三个国际组织的主要成员是发展中国家,也是中国发挥国际作用的重要多边舞台。发挥这些组织的作用,有利于提升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作用,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多极化进程。中国应充分利用好这些多边舞台,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为自身的和平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4)公共外交和人文外交是针对国际政治和外交领域的新变化提出的。随着国际社会的发展,外交出现了多元化趋势。国际上公民社会的出现使民众成为重要的外交主体和对象,针对民众的语言、宗教、民族、思想、文化、教育、科技、旅游、体育、人口等社会领域的跨国交流成为外交的新领域。国际社会行为体的多元与外交领域的扩大,使传统的政府间外交已不能适应新情况。这就需要对外交形式进行调整。公共外交和人文外交就是针对这种新变化提出来的,并且中国在这些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例如举办奥运会、世博会,设立孔子学院等。中国崛起的过程中还需要开展大量的公共外交、人文外交来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获取国际舆论的理解、支持,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三、十报告外交政策文本“不变”与“变”的统一体现了中国外交的理论依据

除了对立与区别外,还应看到十外交政策文本的“变”与“不变”都是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的组成部分,都是马克思主义“原则坚定性和策略灵活性相统一”传统在外交领域的体现与应用,都服从、服务于中国国家利益。

第一,外交文本中的“变”与“不变”都是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的组成部分。中国特色外交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础上,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外交的实践而形成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分。十报告中关于外交部分的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 〔3 〕,是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的组成部分。一方面,它继承了十六大、十七大以来中国外交中的总体思想、战略思想和政策思想,坚持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强调全球化、多极化的趋势未变,重申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另一方面,根据新形势,它又提出了一些新思想、新论断和新观点,发展了中国特色外交理论。十报告提出,“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提倡“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8 字旗帜”和“12 字精神”使我国对外政策的内涵更加丰富,目标更加明确,体现了中央对国际形势发展的正确判断,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针对性 〔3 〕。此外,十报告中“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扎实推进公共和人文外交,维护我国海外合法权益”等新提法,反映了中国对国际形势的新判断和外交政策的创新。

第二,外交文本中的“变”与“不变”是马克思主义“原则坚定性和策略灵活性相统一”传统在外交领域的体现与应用。从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来,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就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传统,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历来坚持和倡导的基本方法。马克思、列宁、和邓小平都是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杰出典范。邓小平明确指出:“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原则,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一定要和实际相结合,要分析研究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 〔9 〕 (P114 )十报告中外交政策文本中的“变”与“不变”正是马克思主义“原则坚定性和策略灵活性相统一”传统在外交领域的体现与应用。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时代主题依然是和平与发展等基本未变,这些都规定了此前中国推行的行之有效的外交战略和原则应保持不变。同时,国情、世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必须对新的形势作出应对。十报告外交政策的变化说明:为了更好地贯彻外交的基本原则和战略,在新形势下,中国外交在具体的方式、方法、策略上作出了灵活调整。这既保证了中国外交的正确方向,又有利于解决中国外交面临的实际问题,体现了原则性与策略性的辩证统一。

第三,外交文本中的“变”与“不变”都服从、服务于中国国家利益。一方面,十外交战略和政策的“不变”有利于树立中国负责任、讲信誉的大国形象,有利于中国和平发展。良好的形象是国家追求的目标,是国家利益的组成部分,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构成。树立良好国家形象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保持外交战略或政策的稳定性。1982年邓小平指出,中国在国际上,“有两条大家是信得过的,一条是坚持原则,一条是讲话算数” 〔10 〕 (P415 )。讲信义最主要是言行一致,政策稳定。十的外交政策继承了改革开放以来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对外开放战略,坚持维护、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宗旨,以及一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立场,体现了中国负责任、讲信誉的大国形象。特别是在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中国强调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给予国际社会明确的行为预期,减少国际社会的误判,减少中国和平发展的外部阻力,从而为国家的和平崛起争取更为稳定、友好、合作的外部环境。

另一方面,十外交战略和政策的“变”有利于在新形势下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由于国家利益的调整和国际局势的不断变化,外交政策应保持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以应对内外局势的变化,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针对国际政治、经济、安全形势发生的新变化以及中国面临的新挑战,十八报告对未来中国外交工作提出一系列新要求,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现实性。针对近年来中国面临的领海争端的复杂局面,报告强调“中国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发展利益,决不会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明确地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绝不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绝不会“吞下损害我国、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 十报告在原有的“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之上,增加了“共赢”二字,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合作共赢。这是中国基于全球化的发展和人类共同利益的增多提出来的,是针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而言的,也是针对“中国发展”而言的,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表明了中国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立场。这不仅有利于维护中国的利益,还有利于增进人类共同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总之,话语与社会之间互相建构。以上分析、解释表明话语是对社会的反映,社会塑造和影响着话语。但是话语作为一种社会实践,“不单纯反映社会,它直接参与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的构成” 〔10 〕。话语通过社会认知这个中介,影响行为体的行为选择,从而参与到社会过程。对话语分析、解释的意义之一就在于此。对十报告外交政策话语的分析,目的就在于力图揭示政策话语背后的社会现实,使大家更清楚地认识、理解中央的对外政策,把握中央外交政策的原则和新动向,从而在实践中指导自己的行为,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中央的外交部署。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王在邦.试论战略机遇期新阶段内涵与条件的变化〔J〕.现代国际关系,2013(2).

〔3〕杨洁篪.深入学习贯彻十精神 做好新形势下的外交工作〔J〕.国际问题研究,2013(1).

〔4〕袁 鹏.关于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战略思考〔J〕.现代国际关系,2012(5).

〔5〕.政府工作报告――2013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EB/OL〕.新华网,2013-03-05.

〔6〕王逸舟.十与战略机遇期〔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2-11-10.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国家统计局网站,2013-02-21.

〔8〕刘新华.论中国的海外利益〔J〕.当代世界,2010(8).

社会治安形势分析报告篇5

一、推进和谐平安建设,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把和谐平安建设纳入本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领导责任,周密部署安排,精心组织实施,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形成“条块结合、专群结合、上下联动、各方联动、齐抓共建”的工作格局。全面实施“安宁工程”,完善“910连心桥民情热线”服务体系建设,畅通民情、民意渠道。把握重心,突破难点,重点抓好平安村镇、平安校园等基层安全创建活动;深化边界、联谊联防和校地等共建活动。积小安为大安,全面提高和谐平安建设的层次和水平。

社会政治稳定工作是当前压倒一切的工作。全乡各村、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将稳定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结合本村、本单位的实际定期分析存在影响稳定的因素,要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机制,正确区分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重点排查调处可能引发和可能转化为刑事案件的矛盾纠纷,重点排查和消除安全生产隐患,重点排查调处山林,土地权属纠纷。对排查出来的隐患要认真梳理,定责任人、定时间予以调处解决,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将矛盾化解在内部,解决在基层。每月末将排查调处情况向乡综治办报告一次,对重大情况及时报告。

要加强同“”等组织的斗争,继续落实“四包一”、“两点名”等措施,坚决打击“”组织的违法犯罪活动。对重点人员加大监控和转化和度,巩固已取得的斗争成果,确保不出现人员进京、赴省、到市和在本区域内滋事事件发生。

二、以化解社会矛盾为主线,确保社会政治稳定

充分发挥政治优势,依靠各级党政组织、社会组织和广大群众化解矛盾纠纷,调整利益关系。形成党委总揽全局、部门齐抓共管、群众广泛参与的多方面、多层次矛盾纠纷化解体制。

继续完善“910”连心民情热线服务体系。整合综治办、办、派出所、土管所等方面的力量,着力构建党政统一领导、综治机构牵头协调,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有机结合,多种调解手段相互衔接配合的大调解工作体系,综合运用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和法律、经济、行政手段,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完善矛盾纠纷排查网络,明确排查化解责任,对矛盾纠纷实行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归口管理、限期办理,把大量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当地,真正做到小纠纷不出村组,大纠纷不出乡。

建立和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台账,严格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例会、情况报告、归口调处、责任查究等制度,加强指导协调和督查督办,提高化解矛盾纠纷的效率和质量。

三、以严打整治为龙头,着力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建立健全严打整治长效工作机制,坚持“打早、打小、打苗头”,把流氓恶势力犯罪遏制在初始阶段,防范其坐大成势危害社会治安。本着什么犯罪突出就打击什么犯罪的原则,讲求实效。继续深挖黑恶犯罪及其保护伞,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以及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盗窃、抢劫、抢夺等多发性犯罪。进一步巩固发展“严打”成果,探索建立“严打”的长效机制,做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人民满意。各村、各单位要积极配合“严打”整治斗争。

继续开展社会治安的各项整治行动。加强社会治形势分析评估和预警预测,深入排查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增强严打整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排查出的治安乱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及时组织开展集中整治,限期解决问题,切实改变治安面貌。结合我乡实际,要加大对南田刘鞔鼓至董家宋家巷公路沿线一带村组的整治工作。对这些村组的治安重点人员要加强管理。全乡各村至少要确定一个重点整治村民小组重点解决封建宗族势力、权属纠纷等易引发械斗等方面的问题。要继续抓好校园周边和企业周边地区治安秩序的整治。整治工作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四、严格综治维稳责任,健全完善综治长效工作机制

认真贯彻《德安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维护社会稳定领导责任制实施意见》,落实保一方平安,维护一方稳定的政治责任。一是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建立和完善综治责任人政绩档案,坚持结治责任人述职报告和综治成员单位履行职责报告制度。二是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大限期整改、黄牌警告、查究领导责任的力度。三是继续加强综治组织建设,配齐综治专职干部,建立群防群治队伍,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六支队伍”、“六道防线”。同时抓好以基层党支部为核心的治保、调解组织建设,做到层层有人管事、有人人事。四是积极预防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充分调动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积极性,进行共同教育管理。五是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厂矿的管理。六是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管理、帮教工作,帮助他们巩固劳动改造的成果,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七是强化对重点人口的管理,加强对武疯子的管控。八是加强公民的法制、道德教育,按照“四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律进村庄”活动,提高全民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九是加强重点要害部位的防范,对特种行业、金融网点、交通运输和乡村结合部加大治安防范力度,消除各种重大隐患。

社会治安形势分析报告篇6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指导下,我坚持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针,以维护社会和我局的稳定为根本,围绕“预防为主、重在治本”的综合治理方针,狠抓基础管理,从强化“人防、物防、技防”三方面入手,努力实现了全年既定的各项目标,确保了政治、治安和干部职工的思想稳定。

作为房产局综治维稳第一责任人,我的主要职责:一是定期主持召开党政领导班子会议,听取综治维稳工作情况汇报;二是根据我局各个时期的治安状况作出正确决策,对涉及的重大工作和重大问题,亲自部署,研究解决;三是对突发性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事件,立即赶赴组织指挥,果断而妥善处置,并按规定及时上报发生和处置情况;四是支持综治维稳机构和纪检委、组织、人事、监察部门对发生严重危害社会稳定重大问题的地区、部门、单位实施一票否决和责任查究。

为了搞好综治维稳工作,我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严格实行综治维稳工作领导责任制,在强化组织领导上下功夫。

抓好综治维稳工作,落实领导责任制是关键。我把综治维稳工作作为局重点工作来抓,以落实领导责任制为主抓手,常抓不懈。局党总支会坚持每月听取一次全局社会治安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人员配备、机构设置、经费投入等事关综治工作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局综治办每月召开一次专题会议,每半月召开一次社会治安形势分析会,研究把握特点和规律,制定对策和措施,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局属各单位从强化工作责任制入手,定期分析治安形势,采取有效措施,狠抓组织落实。年初,我与局属各部门、各单位签订综合治理责任书,各部门、各单位层层分解任务,量化指标,落实综合治理工作目标任务。为使综治措施真正能够落到实处,我局严格实行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和出台了领导责任追究的有关措施和办法,对综治工作责任不实、社会治安状况不好的部门、单位实行一票否决,保证了综治责任制的落实,推动了综治工作的深入发展。

二、广泛开展法制、综治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

为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调动公民学法、用法的热情,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法制~氛围,今年我局开展了一系列有规模、有影响、效果好的普法活动。一是年初在全市“千名干部送法下乡”活动中,我局购买法律书籍二百多本,派出三名干部进驻文坊镇虹桥进行法律宣传,广泛宣传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制意识,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主动性;二是开展了房地产法律法规宣传月活动。在主要街道、各物业小区、各开发企业售楼处共展出图文并茂的宣传图板60余块,同时出动宣传车,设立咨询台,散发宣传资料2千余份,现场解答群众咨询近万人次。

三、正确处理城镇房屋拆迁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事件,消除不稳定因素。

我局今年主要房屋拆迁工作是东门货场改造建设项目,其他还有遗留的和准备动工的拆迁项目近二十处,都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对此我局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作为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的基础工作,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在拆迁工作中坚持定期排查调处制度,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工作发展。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和“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的总体要求,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分级管理,归口负责,现场调处。对于群体性事件,制定应急方案,研究处置办法,形成了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处置机制。今年来,全市未发生因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不及时而引发的重大治安事故和问题。

四、针对社会治安热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流动人口管理、已成为新形势下社会治安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我局在这些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有效地消除了影响社会治安的隐患。在流动人口管理方面,我局主要有房地产交易市场和房屋租赁市场两大块,按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属地管理”原则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协调机构,指导落实流动人口管理各项措施,进一步规范了流动人口管理工作。

五、规范综治办公室建设,完善综治工作机制。

社会治安形势分析报告篇7

关键词:信息手段;社会治安;治安防控体系

如今,公众身处于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资源成了公安工作中重要的战略资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运用信息化的手段来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更加顺应了时代的发展。

一、建立以信息化为主导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意义

(一)顺应了当代国际警务发展的必然趋势

纵观整个国际警务的改革发展趋势,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提出了信息主导的治安理念,而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建立起自己的信息主导治安模式。[1]以信息化为主导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在现在已经成了当前国际警务的主体战略内容,顺应了当前国际警务发展的必然趋势。构建以信息化为主导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可以将有效的情报信息放置在先决性、基础性的地位,从根本上推动了警务工作走上信息化、现代化、精细化的发展道路。

(二)是适应当前社会治安形势的客观要求

根据当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国际局势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世界各国之间形成了更加紧密的联系,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造成了更加复杂的社会矛盾。在时展的长河中,国际恐怖组织犯罪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社会上的治安难度大大增加,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法更加多样化。以我国为例,近年来境内因素和境外因素互相影响,发生了许多起恐怖事件,引起了社会上极大的恐慌。[2]在这种因素的驱使下,情报信息显得愈发重要,并成了我国公安工作的基础。因此,构建以信息主导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适应了当前形势社会治安的客观要求。

二、信息主导下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构成要素

以信息为主导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包含了许多相互依存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具体包括了:

(一)信息预警系统

在整个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当中,信息情报是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灵敏的信息系统是让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得以高效运行的基础保证。信息预警系统是指公安机关进行信息发现、信息采集、信息处理和分析的整个过程,在该系统中,主要是由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判断以及信息预警四个环节组成的。

(1)信息采集。信息采集是进行之后的处理、判断和预警的基础。因此,警务人员一定要提高信息情报的采集意识。在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模式下,我国各级公安部门,尤其是基层的民警要不断提高采集信息的能力,密切关注着社会中的治安动态,为之后的预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3]在实际的采集工作中,可以将过去的人工调查发展为信息收集。例如,开通网上举报犯罪、手机短信举报等。同时还可以建立公安机关和工商、税务、银行等机构的联系,拓宽情报信息的来源。

(2)信息处理。信息化手段被广泛应用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可以为信息的处理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撑。信息的处理能够有效将信息引入到治安系统的打击、防范各个环节当中,并实现工作人员、公安事件、物品、组织机构等信息的全方位高度结合,提高了信息一体化的能力。同时,信息联网功能和各种技术的联用,能够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

(3)信息判断。在整个信息预警系统中,信息判断是最关键的工作。信息判断的要求是针对已经掌握到的情报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判断,以此来推测出事态的发展趋势,并根据重点时段、地段、区域以及事件的类型进行分类,制定出解决的措施。只有对情报信息做好判断,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治安防控工作。

(4)信息情报预警。在信息的采集、处理以及判断工作都做好之后,公安机关就要找到社会治安的规律和发展趋势来预警信息,指导全社会做好相应的防范工作。对于重大的信息判断结果,各级公安机关应该及时向上级报告,并通过网上信息的方式来做好预警工作,视具体情况做出指导性的指示。在具体的工作中,公安机关可以建立门户网站来进行预警工作。

(二)决策指挥系统

决策指挥系统是指公安机关根据信息预警的具体成果来不断调整工作的重点部署,并制定出具体的防控措施,在信息化的指导下,让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的决策工作具有扁平化的特征,提高指挥决策的能力。

传统的决策指挥方式为上传下达型,这种方式让决策者和执行者缺乏有效的沟通,但在信息的指导下,就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公安机关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工作日志、绩效考核等系统,领导们可以更加直观、便利的针对这些工作做出指导,大大提高了决策指挥中的交流水平,减少了指令下达的出错率。

(三)打防控一体化系统

在信息的指导下推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打防控一体化建设,就是要从公安机关的整体战斗力出发,把信息情报放置在先决性的位置,并利用各种信息资源综合运用打、防、控的手段,有效减少社会中的违法犯罪行为,提高公安机关的整体作战能力。在这项工作中,必须充分发挥信息化的引擎作用,贯穿在打、防、控的各个环节当中,以此来引导警务工作,并让信息手段在这个环节中形成一个具体的执行系统。

(四)绩效评估系统

建立起完整的绩效评估系统,是实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监督与考核的标准其在防控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具有导向作用,同时也是将治安工作实现现代化和规范化的途径。在部署好警力以及相关的工作之后,公安机关应该跟进其后续工作,这些后续工作主要指监督、测评等。只有做好这些后续工作,才能及时发现工作中的偏差,并取得所期望的效果。

三、结论

在当前社会中,信息化水平迅猛发展,网络信息推动着国家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的建设。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这种背景的制约下,使得我国的社会治安形势更加复杂化,造成了社会上各种矛盾激化,让公安机关维护治安的难度增强了。面对这样的新形势,也应该对治安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在信息的主导下构建新型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能够适应当前瞬息万变的社会形势,体现出时代性、科学性的特征。我国的各级公安机关一定要把握机遇,迎接挑战,让治安防控工作在信息化的指导下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精忠.信息主导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构建与运行[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9(02):59-64.

[2] 王庆功.信息主导下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研究[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9(03):95-104.

社会治安形势分析报告篇8

关于2006年的工作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我们将在委领导的统一部署下,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激发工作热情,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切实做好综合计划工作,争取在务虚上上水平,务实上有新突破,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1、在广泛征求方方面面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和2006年计划报告,提请市二届一次人代会审议,并在人代会期间认真听取各位代表意见和建议,将各位代表意见和建议充实到“十一五”规划中来,进一步完善“十一五”规划纲要。2、按照省经济动员办公室统一部署安排,认真开展关于主要、重要战略地方水、电力资源调查工作,完成相关数据的采集。3、研究起草加强淮河流域工业废水治理和资源综合利用国债项目管理工作的文件,规范项目建设程序,认真开展项目督查,加快建设进度,争取早见成效。4、开展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牵头组织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联席会,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5、与工业、农经等科室配合深入古井、三星、双轮等企业,开展调查研究,提业政策信息,帮助做好环资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建设资金,支持企业做大做强。6、修改完善亳州市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实施方案,提交市政府研究下发。7、认真学习研究经济政策,关注国家区域、产业发展导向,抢抓建设机遇,引导帮助企业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节能、污染治理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资金。8、积极走出去,加强与其它地市相关科室的交流,学习他们好的经验,开阔视野,创新方式方法,不断提高综合计划工作水平。9、分析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撰写2006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10、与工商、金融、税务、财政等部门协调配合,认真开展企业信用信息数据的采集工作,争取企业信用建设资金,加强信用建设,推进“信用亳州”建设步伐11、开展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预测全年经济形势,展望2007年。12、制定亳州市发展循环经济工作意见,启动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争取一批项目(企业)分别进入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和省循环经济试点计划盘子。13、对三星化工清洁生产及综合利用等第一批7个淮河流域工业废水治理项目和新宇纸业资源综合利用国债项目进行检查验收。14、深入县区、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分析优势产业、行业发展趋势,排查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做好2007年度计划的编制工作。15、对2006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总结,编写2007年度计划工作报告。

社会治安形势分析报告篇9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处置由高温气象条件引发的中暑事件(以下简称高温中暑事件),指导和规范高温中暑事件的卫生应急工作,保障社会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社会秩序,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

《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由高温气象条件引发的中暑事件的卫生应急处置工作。其他以高温气象条件为直接诱因,并直接导致社会公众身体健康明显受损,甚至危及社会公众生命安全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可参照本预案组织实施相关卫生应急处置工作。

1.4 事件分级

依据气象条件、高温中暑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将高温中暑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四级。发生高温中暑事件,达不到Ⅳ级标准的,原则上不列入突发公共事件范畴。

1.4.1 特别重大高温中暑事件(Ⅰ级),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a. 24小时内,1个县(市)区域内报告中暑患者300人以上(含300人),或有10例以上(含10例)死亡病例发生;

b.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共同认定的其他情形。

1.4.2 重大高温中暑事件(Ⅱ级),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a. 24小时内,1个县(市)区域内报告中暑患者150人至299人,或有4至9例死亡病例发生;

b.省级及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共同认定的其他情形。

1.4.3 较大高温中暑事件(Ⅲ级),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a. 24小时内,1个县(市)区域内报告中暑患者100人至149人,或有1至3例死亡病例发生;

b.地市级及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共同认定的其他情形。

1.4.4 一般高温中暑事件(Ⅳ级),指符合下列情形的:

24小时内,1个县(市)区域内报告中暑患者30人至99人。

1.5 工作原则

1.5.1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增强防范高温中暑事件的意识,切实做好人员、技术、物资等应急储备工作,积极开展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预报和高温中暑事件的监测、报告、预测和预警,认真落实各项预防和医疗救治等卫生应急措施。

1.5.2 部门联动,分级响应。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建立联合预报和预警机制,一旦发现高温中暑气象条件或高温中暑事件的苗头,及时向社会公众高温气象条件预报或高温中暑事件预警信息,并向当地人民政府提出防控工作建议。根据高温中暑事件的预警级别,各级卫生、气象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协同相关部门,迅速响应,做好辖区内高温中暑事件的监测预警、医疗救治和相关应急处置工作。

1.5.3 加强管理,规范有序。各级卫生、气象部门依据有关法律和法规,根据本地的实际工作情况,编制有针对性的高温中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高温中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规范,加强相关培训等工作,确保及时、规范、有序地处置高温中暑事件。

1.5.4 依靠科技,依靠群众。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鼓励开展相关领域内的科学研究,提高高温中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健康知识宣传,强化社会公众的防范意识,提高社会公众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2 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预报

2.1 高温中暑气象等级

根据温度、湿度等气象因子,结合地区气候背景资料,以及高温持续时间,划分为可能发生中暑、较易发生中暑、易发生中暑、极易发生中暑四个等级。具体分级办法参见中国气象局与卫生部联合的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预报实施方案。

2.2 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预报的

各级气象部门根据监测预报确定的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适时开展预报工作,并向社会公众高温中暑事件防范提示。

3 高温中暑事件的监测、报告、预测、预警

3.1 高温中暑事件的监测和报告

3.1.1高温中暑事件的监测、报告单位

a.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b.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各级卫生行政部门

d. 其他有关单位,主要包括高温中暑事件发生单位、与群众健康和卫生保健工作密切相关的单位。

3.1.2 高温中暑事件的责任报告人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的相关工作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报告人。

3.1.3 高温中暑事件的报告时限和程序

高温中暑事件报告实行卫生行政部门分级审核、分级确认的事件报告管理制度。每年6月1日,各地卫生部门启动高温中暑事件的监测、报告工作;每年9月30日终止事件的监测、报告工作。各地卫生部门可根据本地区高温气象条件的实际,适当提前本地区高温中暑事件监测、报告的启动时间,或推迟事件监测、报告的终止时间。

医疗卫生机构发现高温中暑病例后填写《高温中暑病例报告卡》,于当日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直报系统报告。无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在当日以最快方式将《高温中暑病例报告卡》报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非医疗卫生机构发现高温中暑病例,由高温中暑事件的报告单位在当日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由后者进行网络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日12:00时汇总辖区内前24小时报告的高温中暑病例总数,对照高温中暑事件分级标准,对符合高温中暑事件的,要立即通过网络直报系统以归并的方式作为高温中暑事件上报,同时通知同级气象业务单位,并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收到报告后要立即对高温中暑事件进行确认,并通报同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必要时,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缩短高温中暑事件的报告时限。

3.2 高温中暑事件的预测、预警

建立高温中暑事件预测、预警机制。各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开展高温中暑事件的预测分析,结合高温气象条件、高温中暑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其发展趋势,确定预警的级别,经报本级人民政府同意后。

省级(含省级)以下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预警,必须报送上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同时,及时分析汇总下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的预警,并报送上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3.2.1 一级预警(红色预警)

高温中暑事件级别达到Ⅰ级,且高温中暑气象预报级别达“极易发生中暑”,高温天气还有持续或加重趋势的。

3.2.2 二级预警(橙色预警)

高温中暑事件级别达到Ⅱ级,且高温中暑气象预报级别达“易发生中暑”以上,高温天气还有持续或加重趋势的。

3.2.3 三级预警(黄色预警)

高温中暑事件级别达到Ⅲ级,且高温中暑气象预报级别达“较易发生中暑”以上,高温天气还有持续或加重趋势的。

3.2.4 四级预警(蓝色预警)

高温中暑事件级别达到Ⅳ级,且高温中暑气象预报级别达“可能发生中暑”以上,高温天气还有持续或加重趋势的。

3.3 高温中暑事件的预警信息

各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联合通过有关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高温中暑事件预警信息,相应提出防御措施。

4 应急响应

4.1 应急响应启动

高温中暑事件发生后,高温中暑事件预警的各级卫生、气象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分级响应的原则,科学分析判断,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程序。

4.2 应急响应措施

高温中暑事件预警的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合作联动,向高温中暑事件发生地人民政府提出事件的防控建议,指导、督促高温中暑事件发生地的卫生、气象部门积极开展相关应急工作。

高温中暑事件发生地的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根据高温中暑事件的预警级别,分别采取以下响应措施:

4.2.1 一级预警响应措施

a.积极主动地开展高温中暑病例监测、报告,及早发现病例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做好高温中暑病人的收治;

b.主动接受上级气象部门对事件发生地或可能发生地的天气预报、预测技术和产品的加强指导,及时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预报和高温中暑事件预警及相关信息;

c.强化防暑降温知识宣传,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组织开展防暑动员;

d.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会同劳动保障、安全生产、工会等有关部门单位,联合开展防暑降温工作专项监督检查。

4.2.2 二级预警响应措施

a.进一步加强对高温中暑病例监测、报告,并对夏季露天作业工地等重点场所开展主动监测,做好高温中暑病人的收治;

b.组织加密气象观测,主动加强与上级气象业务单位的天气会商,及时高温中暑事件预警及相关信息;

c.进一步加大宣传防暑降温知识的力度,强化全体社会公众防控高温中暑的意识;

d.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积极会同劳动保障、安全生产等部门,对高温环境作业人群的用人单位,开展联合防暑降温工作专项监督检查。

4.2.3 三级预警响应措施

a.加强对高温中暑病例的监测、报告,做好高温中暑病人的收治;

b.加强气象监测分析,主动加强与上级气象业务单位的天气会商,及时高温中暑事件预警及相关信息;

c.开展多种形式的防暑降温知识宣传,强化社会公众或有关单位做好老年、儿童、病人等特殊人群的高温中暑防控工作的意识;

d.根据有关部门、单位的要求,对高温环境作业人群开展防暑降温咨询,并指导用人单位向高温环境作业人群提供预防性给药。

4.2.4 四级预警响应措施

a.开展高温中暑病例的监测、报告,做好高温中暑病人的收治;

b.加强气象监测,主动加强与上级气象业务单位的天气会商,及时高温中暑事件预警及相关信息;

c.开展防暑降温知识宣传,增强高温环境下作业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

4.3 应急响应终止

应急响应终止由预警的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共同确定。应急响应终止主要参考依据为:高温中暑事件发生地的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预报持续3天低于预警所需等级以下,并预测在短期内预报级别不会明显上升,且大部分中暑病人得到有效救治,新发中暑病例数明显下降。

省级(含省级)以下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应急响应终止,必须报送上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同时,及时分析汇总下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应急响应终止,并报送上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5 保障措施

5.1 组织保障

卫生、气象部门与民政、劳动保障、教育、通讯与信息保障等部门建立、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在本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能,积极做好高温中暑事件的应急准备工作,确保事件发生后快速响应、科学处置,共同应对高温气象条件引发的高温中暑事件。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成立应对高温中暑事件专家组,向本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提出高温中暑事件的预警建议,拟定相关防控工作建议内容,负责开展针对高温中暑事件的研究,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和工作规范等。

5.2 物资保障

各级卫生部门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高温中暑防控药品等物资的储备工作。

5.3 技术保障

各级卫生、气象部门为高温中暑的防治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不断完善监测预警和评估系统。

5.4 通讯与信息保障

各级卫生、气象部门结合本部门应急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国家公用通信基础设施和现有资源,建立健全国家、省、地市、县四级应急信息通信保障体系和医疗救治信息网络,保障和维护信息通讯的通畅,保证事件应急响应的信息能够及时上通下达。

5.5 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

各级卫生、气象等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利用广播、影视、报刊、互联网、手册等多种形式宣传防暑降温知识,增强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6 附则

6.1 名词术语

中暑:在本预案中,中暑是指由高温气象条件直接引起人员出现轻症中暑或重症中暑的临床症状,并能排除普通感冒、急性胃肠炎等疾病引起的相关症状,可以考虑诊断。

轻症中暑,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也可出现混合型。其中:

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

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

热衰竭起病迅速,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6.2 预案管理和更新

本预案由卫生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制定,并共同负责解释。卫生部和中国气象局根据预案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更新、修订和补充。

6.3 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之日起实施。

填卡说明:

1. 初次报告为病人诊断后的首次报告;订正报告指初次报告后患者被治愈,或出现死亡时的报告。

2. 患者居住地址以现状为准。

3. 中暑诊断标准:

轻症中暑,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也可出现混合型。其中:

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

社会治安形势分析报告篇10

[关键词] 蓝皮书;《2012年广西蓝皮书》;广西社会科学院

[作者简介] 李建平,广西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沿海企业与科技》杂志社社长、编审,研究方向:区域文化、文化产业,广西 南宁,530022

[中图分类号] C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9-0014-0007

广西蓝皮书是广西社会科学院创立的学术品牌,自1998年出版第一本《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报告》以来,已走过15个年头了。“广西蓝皮书”从最初的一本,已发展到9本,成为一个庞大的学术家族,一个系列丛书了。

一、2012年“广西蓝皮书”出版概况

2012年“广西蓝皮书”由广西社会科学院总主编,广西社会科学院院长吕余生任编辑委员会主任,刘建军、黄志勇、黄天贵任副主任。2012年计划编撰出版9本,至8月底,已出版8本,它们是:

《2012年广西蓝皮书·广西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黄小青、毛艳主编;

《2012年广西蓝皮书·广西社会发展报告》,罗国安主编;

《2012年广西蓝皮书·广西文化发展报告》,李建平主编;

《2012年广西蓝皮书·广西农村发展报告》,杨亚非主编;

《2012年广西蓝皮书·广西西江经济带发展报告》,吴坚主编;

《2012年广西蓝皮书·广西县域竞争力报告》,杨鹏主编;

《2012年广西蓝皮书·广西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报告》,尹建国、肖文苏主编;

《2012年广西蓝皮书·越南国情报告》,吕余生主编。

这批蓝皮书,出版较早的《2012年广西蓝皮书·广西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和《2012年广西蓝皮书·广西社会发展报告》,前者2011年12月出版,后者2012年2月出版;其余6本集中于2012年6月~8月出版。其中,《2012年广西蓝皮书·广西县域竞争力报告》、《2012年广西蓝皮书·越南国情报告》2本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其余6本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尚有《2012年广西蓝皮书·广西民族发展报告》已编好待出版,预计2012年12月面世。

二、2012年“广西蓝皮书”的内容

2012年“广西蓝皮书”记载了2011年里广西人民的奋斗历程。既有对2011年广西经济社会文化各面的历史记载,又有对2012年广西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趋势的分析预测和如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对策参考意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智库的重要载体。

2012年“广西蓝皮书”各卷内容如下:

1. 《2012年广西蓝皮书·广西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2012年广西蓝皮书:广西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分为七大部分。第一是“主报告”:对广西的宏观经济形势作总体分析和预测;第二是“综合篇”:对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消费、物价、重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外贸、金融、证券期货、就业等具体的经济领域作分析和展望;第三是“产业篇”:分析与展望工业、农业、服务业、房地产业、旅游业、千亿元产业及物流业;第四是“区域篇”:主要是展示“两区一带”及各市(县)经济发展亮点;第五是“专题研究篇”:就广西经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作前瞻性的研究;第六是“个案分析篇”: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工业园区、国有企业、中小企业及外贸出口企业;第七是“资料篇”:收集了2011年广西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料和数据。

2. 《2012年广西蓝皮书·广西社会发展报告》

《2012年广西蓝皮书·广西社会发展报告》立足于广西权威的统计数据和科学的社会调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集中反映了本年度广西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成就、回顾评价,并对2012年社会发展作预测和展望,全书分为“总报告”、“发展篇”、“专题篇”、“调查篇”、“个案篇”和“附录”6个部分,既有对全区各项社会事业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预测,又有对社会发展的某一方面进行专题分析和调查研究,以及一年来广西社会发展历程大事记等附录,比较全面地展现了全区在过去的一年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态势。“总报告”中的《2011年广西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与2012年展望》,对2011年广西社会发展的现状、成就、特点作回顾分析,并对2012年全区社会发展形势进行预测展望;“发展篇”包涵了广西2011年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的发展描述及对策研究,如《2011年广西教育发展报告》等;“专题篇”主要就广西社会发展中某个重要方面如民族团结创新、发展生态旅游、农村教育、农民与城镇居民收入、反腐倡廉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深入的研究分析,并从不同的角度指出有创建性的建议;“调查篇”则就人民普遍关心的如公众社会心态、食品安全、城镇居民物价承受度、保障性住房民意、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及艾滋病预防治模式等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剖析;“个案篇”则通过对广西的两个重要城市,即柳州市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南宁市城市精神的作用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广西城市建设的成就和城市精神的风采,为广西社会发展创新提供有益的借鉴。

3. 《2012年广西蓝皮书·广西文化发展报告》

《2012年广西蓝皮书·广西文化发展报告》围绕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广西区党委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部署展开,努力反映广西推动文化建设和发展,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全区文化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文化产业发展迅速的具体情景,形成对2011年广西文化发展情况的总结和对2012年文化发展趋势预测分析的年度报告。内容包括:2011年广西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总报告,关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研究报告,关于文化事业现状、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个案分析等类别的分报告,以及社科事业发展、市县文化研究等主题的论文和研究报告,还辑录了2011年广西文化大事记。全书既有对2011年广西文化发展状况的及时报告,又有对2012年发展趋势的分析预测和如何因势利导、加快发展的对策参考意见。重要文章有余益中的《硬道理 硬指标 硬任务——关于推进民族文化强区建设的思考》、《2011年广西民族文化强区建设综述与2012年展望》,吕余生的《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发挥智库作用 推动科学发展》,黄健的《2011年广西新闻出版业发展概况》,李建平等的《提升文化软实力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对策研究》,廖明君等的《广西文化产业政策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王绍辉等的《广西文化产业新业态新增长点研究》、黄伟林等的《广西文化符号影响力调查报告》等。

4. 《2012年广西蓝皮书·广西农村发展报告》

全书汇集了自治区内涉农管理工作者和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分为“综合篇”、“行业篇”、“专题篇”、“经验启示篇”、“探索篇”五个专栏。“综合篇”是总报告《2011年广西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分析及2012年展望》;“行业篇”是对广西粮食种植业、经济作物种植业、渔业、畜牧业、林业、农业机械化、农村水利、农业区划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农村卫生事业、农业科技、农业科技推广等行业2011年发展形势的分析及对2012年的展望;“专题篇”是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建设、推进农业“接二连三”的实践与展望、农村金融服务、农业国际及区域合作、广西“三农”信息化建设、农村居民2011年人均纯收入、农村社会保障、贫困与反贫困、农民工权益保障等问题的分报告;“经验启示篇”包括《国内外发展现代农业的典型经验及其对广西业发展的启示》、《国内外农村文化建设的经验与启示》2篇;“探索篇”中的文章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是破解我国“三农”问题主要切入点的理论思考》。书末附有《2011年广西农业农村大事记》、《2011年广西农业经济主要指标情况》两份资料。该书编纂主要有四大特点:一是突出广西农业主要行业运行特点,展示了广西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二是重点反映了广西农村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从多方面反映了广西农村改革开放的发展实践和取得的重要成就;三是注重对区内外和国内外典型经验的介绍和借鉴;四是强化对新的实践问题的探讨,力求提出真知灼见的研究结论,以引起广大读者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和讨论。

5. 《2012年广西蓝皮书·广西西江经济带发展报告》

《广西西江经济带发展报告》的内容包括《总报告》、《专题报告》、《西江论坛》、《地市报告》、《附录》5个部分,从不同角度、不同视野对广西西江黄金水道建设和西江经济带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展示。全书总结了2011年广西西江黄金水道建设和西江经济带发展的诸多重要内容:(1)2011年西江黄金水道建设完成投资再创新高,总量和增速均创下历史新记录。全年完成投资55.96亿元,是2010年的1.65倍,是2006年的8.02倍;(2)在枢纽和船闸建设、高等级航道建设和港口码头建设方面新开工建设6个重大项目,续建13个重大项目,6个重大项目竣工投产;(3)全年完成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0.8亿吨,比2010年增长17.8%;(4)一批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重要进展,重要港口总体规划全部编制完成;(5)《广西西江经济带发展总体规划》等重要规划的编制取得重大成果;(6)沿江产业重大布局和产业园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7)千里西江绿色走廊护岸绿化工程项目全面启动;(8)部省区合作不断深化,部分西江经济带城市借助西江黄金水道的建设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例如梧州市,2011年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新增3个产值超百亿元园区,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成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地方财政收入达76.1亿元,比2010年增长35.6%,比自治区财政收入增速高10.1个百分点。《广西西江经济带发展报告》既是对2011年建设和发展的历史记载,也是对2012年建设和发展的展望。

6. 《2012年广西蓝皮书·广西县域竞争力报告》

《2012年广西蓝皮书·广西县域竞争力报告》正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是主报告,重点依据广西县域竞争力评价结果进行主题式论述和相关理论阐述;第二部分是指标建设,重点提出广西县域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指标阐述等;第三部分是竞争力评价,包括广西县域竞争力的总体评价、“两区一带”格局下广西县域竞争力评价以及不同类型县域的比较研究;第四部分是专题研究,包括广西县域工业化进程的评价以及广西培育发展经济强县研究;第五部分是案例分析,重点就国内江阴模式、晋江模式、增城模式和双流模式进行经验分析与研究;第六部分是县域研究与发展规划,包括有关县域经济和广西县域问题的相关学术文献和博士论文的综合评述与概要,以及“十二五”期间国内相关地区加快县域及县域经济发展的规划内容;第七部分是附录,包括广西县域竞争力原始数据表和相关资料汇总。

7. 《2012年广西蓝皮书·广西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报告》

《2012年广西蓝皮书·广西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报告》是对近年来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和总结,对今后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和预测,全面展示全区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成就。该书分为4个部分。“主报告”包括《广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的改革与探索》、《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广西国有企业》两篇重要报告;“专题篇”包括《广西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战略性调整研究》、《广西国资委监管企业“十二五”规划纲要》、《广西国资委监管企业“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推进广西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创新广西企业国有产权与收益管理工作》等16篇专题研究报告;“地市篇”是研究市级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分报告,包括南宁、柳州、桂林、梧州、钦州、玉林、百色、河池8市;“企业篇”是研究重大企业发展的分报告,包括《全力打造广西百亿商贸物流集团》、《打造广西最大铝、电产业集团》、《建设大型化、清洁化的钢铁家园》、《制高端水泥 树环保标杆》、《构建广西民航运输新格局》等,共24篇。

8. 《2012年广西蓝皮书·越南国情报告》。

《越南国情报告(2012)》是国内外各界了解越南最新发展情况和研究越南发展趋势的重要参考书,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上篇)为综合研究报告,较为全面地反映和研究了2011年越南政治、外交、经济、贸易、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下一年度的前景预测;第二部分(中篇)为越南2011~2012年度的发展分报告,共有18篇关于越南各个行业、领域发展状况的专题报告,包括政治、社会民生、外交、中国与越南交往与合作、军事、农业、工业、交通通信、财政金融、商业服务业、对外贸易、旅游、文化、教育、首都河内、工商业中心胡志明市、2011年越南北部边境经济等;第三部分(下篇)为综合资料,简略介绍越南国家的一些基本知识,以及2011年越南及中越关系大事记、有关重要文献、越南经济社会统计资料。从2010年度起《越南国情报告》增加了“越汉新词互译”部分,供从事越南问题研究特别是越南语学习、翻译的教师、学生和实际工作者参考。

三、2012年“广西蓝皮书”的主要特点

《2012年广西蓝皮书》汇集了学界、政界及商界的最新研究成果,集权威性、时效性、实证性、原创性、前沿性和前瞻性于一体,从宏观、中观、微观等层面,以最新的数据、翔实的资料、客观的动态分析、科学的预测判断、多视角地展现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前景,研究探讨广西发展趋势、战略及政策取向,为破瓶颈解难题建言献策,为各级政府部门、企业、科研院所及广大读者提供广西经济社会全面而系统的参考资料。

《2012年广西蓝皮书》具有如下特点:

1. 主题突出,时代感强

每年一部的“广西蓝皮书”,都以当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紧密结合,回答时代任务所需,表现出鲜明的发展主题和时代特征。如《2012年广西蓝皮书·广西文化发展报告》及时贯彻2011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有关精神,围绕该次全会提出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广西区党委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部署展开,努力反映广西推动文化建设和发展,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全区文化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文化产业发展迅速的具体情景。《2012年广西蓝皮书·广西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2年广西蓝皮书·广西社会发展报告》、《2012年广西蓝皮书·广西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报告》等,也具有这一特点,突出了2011年广西加快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主旋律,反映了社会科学工作者对广西经济发展中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消费、物价、重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外贸、金融等重大问题的分析和展望,对就业、农民与城镇居民收入、反腐倡廉建设、民族团结创新、农村教育、食品安全等具体社会问题的深度研究,十分及时与有效。

2. 内容丰富、反映全面

2012年“广西蓝皮书”的丰富内容表现在既有对广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项方面的全面分析与未来发展的预测,也有对某个行业或某一方面的专题分析和调查研究,涉及当年发展的热点、难点、重点工作和问题,还附有最近一年来广西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历程大事记等附录,比较全面地展现了广西在过去的一年里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态势,内容相当广泛。

3. 重视调研,实证性强

2012年“广西蓝皮书”的各篇文本,都是立足于实地调研所形成。各报告的撰稿人深入相关行业、产业、企业了解情况,搜集数据,在掌握大量情况和数据的基础上做出分析判断,所使用的大多是第一手材料,观点和对策建议均以统计数据和调查资料作为立论的依据,针对性强,吻合相关领域发展所需,研究报告具有极强的实证性。

4. 提供预测分析和发展对策建议

2012年“广西蓝皮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充分调研和全面总结上一年度工作、成就的基础上,提出对当年发展的预测和如何发展的对策建议,经济类的“蓝皮书”往往还制作了相应发展指标,给党委政府和相关业务主管部分提供了决策参考的重要依据。

四、进一步做好“广西蓝皮书”编撰工作的建议

关于如何做好“广西蓝皮书”的编撰工作,广西社会科学院吕余生院长2012年7月13日在“《2012年广西蓝皮书·广西文化发展报告》暨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研讨会”上做了重要指示。他说:编辑广西系列“蓝皮书”是我们广西社会科学院的一项重要工作。“蓝皮书”不是一般的总结报告,也不是一般的课题研究;它既不是年鉴,也不是通志,它是集通志、年鉴、总结、调查研究、学术探讨各种元素于一体的一种新的学术研究著作,应该是这么去认识“蓝皮书”。吕余生院长对今后“蓝皮书”的编撰出版工作提出三点具体意见:第一,要体现学术性,提出对策建议。一定要把“蓝皮书”的特质深深融入到学术分析和研究里面去。我们不是把当年的情况写完就算了,里面要容有自己的分析和预测观点。“蓝皮书”的特点是既要总结也要分析。文化发展快,发展好,为什么好?为什么快?好在哪里?存在哪些问题?存在问题我们今后应该怎么解决?十七届六中全会以后,广西文化发展应该朝哪个方向走?要有预测,提出我们的观点和建议。“蓝皮书”一定要体现学术性,没有学术性,“蓝皮书”就没有生命力。第二,把好政治关。“蓝皮书”毕竟是面向社会的,和我们内部的学术研究还是有所区别的。我们经常说学术研究无,宣传有,尤其是公开发行的成果。对于发生的事实,作为“蓝皮书”必须记载,但是你怎么去把握分寸,怎么去避免敏感问题,就得掌握好政策,严守宣传纪律。第三,把好质量关。质量很重要,包括观点的正确、版式的设计、文字错漏等等,都要慎重对待,不断提高质量。

综合吕余生院长的指示,做好“广西蓝皮书”的措施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点:

1. 做好选题策划

选题策划是编撰“广西蓝皮书”的第一步工作。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围绕年度工作的要点,制订本年度“广西蓝皮书”的文章选题,并确立重点,使其能够回答形势发展的需求,提供智力支撑之思。同时要设计相应体例,编制好整体编撰出版方案,保证“广西蓝皮书”工作顺利开展。

2. 精选总报告和各分报告的主持人

“广西蓝皮书”工作时间短、时效性强,整体上大约只有6个月的工作时间,撰稿者一般只有3个月时间。因此,必须组织一支执行力强的工作队伍展开工作。在确定选题后,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撰稿人,尤其是总报告撰稿人,要既有田野调查的实际工作能力,又要有较强的理论综合和分析能力,还要有较高的政策水平,使之能够真正承担起写好较高水平的总报告和各分报告的职责。

3. 做好调研工作,掌握相关数据

人的正确思维,一切正确的判断和结论,均来源于实践,来源于调研结果。“广西蓝皮书”也不例外,离开对经济运行现状和社会发展实践情况的调查了解,根本无法产生调研报告及其对策意见。因此,要把“广西蓝皮书”编撰建立在扎实的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必须始终强调要深入相关行业、产业、企业和重要活动中去了解情况,掌握数据,尤其是要掌握真实、完整、及时的数据。要在调研基础上开展分析、判断、推演、论证、预测和提出发展对策,借此完成“广西蓝皮书”的编撰工作。

4. 认真研究和写好对策意见

写好发展对策意见是决定“广西蓝皮书”价值高低的关键。如果缺少这一内容,“广西蓝皮书”就与“年鉴”没有太大的区别了,就失去了它的存在价值。党委和政府是否重视“广西蓝皮书”,主要就是看"蓝皮书"中间的对策意见是否全面、适用、有效。要写好对策意见,首先要充分做好调研,掌握充分的情况和数据;其次要把握好发展趋势,对形势和任务有准确的判断和分析;第三是突出对难点重点问题的解决办法,提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对策意见。

5. 加快进度尽早出版

“广西蓝皮书”作为年度性调研报告集,要对当年的发展提供帮助,必须高度重视编撰出版时间问题,出版时间不能太晚。出版时间晚了,如到了九月十月才出版,对当年的工作就起不了多少对策建议的作用了,只剩下资料收藏的价值。当然,出版时间太早,上一年度的数据还出不来,分析判断就有难度,预测和对策建议就难以准确。这就需要寻找一个最佳的时间点。一般来说,在上半年出版为宜。

6. 开好出版会扩大宣传

“广西蓝皮书”出版后,应当召开出版会,扩大宣传。这既是及时向社会出版消息、早日将该书送到读者案头的需要,也是宣传“广西蓝皮书”的有关内容,包括观点、对策意见、资料和数据的需要,一个扩大社会影响和效益的有效途径。编撰出版“广西蓝皮书”,不应忽视这一项工作。

总之,“蓝皮书”是一个理论平台,也是一个文化品牌。它是社会科学工作者服务于国家、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科学、服务于大众,推动经济社会大发展文化大繁荣的一个很好的载体。我们认为,作为一本反映和分析区域经济和社会文化建设发展状况的蓝皮书,它必须既有来自实践的真实数据,也要有依据科学分析所形成的判断与预测,还要有指导未来发展的对策性意见,具有贴近生活、贴近工作实际,提供信息,帮助分析判断,辅助工作决策的功能。希望“广西蓝皮书”的编者作者继续努力,把“广西蓝皮书”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黄小青,毛艳.2012年广西蓝皮书·广西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1.

[2]罗国安.2012年广西蓝皮书·广西社会发展报告[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2.

[3]李建平.2012年广西蓝皮书·广西文化发展报告[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2.

[4]杨亚非.2012年广西蓝皮书·广西农村发展报告[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2.

[5]吴坚.2012年广西蓝皮书·广西西江经济带发展报告[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2.

[6]杨鹏.2012年广西蓝皮书·广西县域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7]尹建国,肖文苏.2012年广西蓝皮书·广西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报告[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