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交通安全法心得体会十篇

时间:2024-01-04 17:47:41

海上交通安全法心得体会

海上交通安全法心得体会篇1

这次会议是水运水监管理体制改革后,召开的第一次全省海事工作会议。刚才,今海同志对海事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部署了今年的主要任务;跃奇同志传达了全国海事工作会议和全省交通工作会议精神,内涵很深刻,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在这里,我受厅党组委托,对抓好海事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全面贯彻落实厅党组的决策和要求,海事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

“*”期间,尤其是实施水路运输和水监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全省海事部门认真落实省厅党组的有关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贯彻“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原则,努力抓改革,打基础,谋发展,使海事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步。突出地表现在:航运水监体制改革顺利完成,建立了海事管理新体制;依法明确了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海事监督、渔港监督、船舶所有人的水上交通安全责任,调整划分了海事机构业务范围,安全管理责任体系框架和三级海事管理格局初步确立;全省运输船舶未发生人员死亡事故,水上交通安全形势保持了连续十八年稳定的好势头。

海事工作之所以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是厅党组和各级交通主管部门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运管、征费及相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省海事干部职工忠于职守、克服困难、无私奉献、努力拼搏的结果。一是迎难而上抓改革。这次水路运输和水上安全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的工作,难度很大。在各级交通局的领导下,经过交通、海事广大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改革从正式启动到全面完成仅用半年多时间,得到交通部海事局的肯定。二是尽职尽责抓监管。各级海事机构在改革中坚持“一手抓组建,一手抓监管”,做到了工作不断,队伍不乱,确保了各项专项整治活动和现场监督管理等工作有效开展,为全省水运经济发展和打造“平安*”发挥了应有的保障作用。三是抢抓机遇谋发展。在省交通厅发展“大交通”战略和交通部“全国海事一家人,水上监管一盘棋”发展战略指导下,海事部门进一步明确定位,提出并抓紧建设水上交通安全长效管理机制,起草制定《*省地方海事工作“*”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今后发展目标。这些成绩的取得,体现了交通海事人主动作为,创新进取的精神。在这里,我代表省厅党组,向辛勤工作在海事战线的全体干部职工致以亲切的慰问!

二、要切实抓好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责任落实,进一步形成防控合力

水监体制改革和各级海事机构组建完成以后,水上交通安全工作形成了以各级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属地管理体制。省政府已下发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各个管理主体的责任。即:地方政府负有全面领导责任;各级交通主管部门、渔业主管部门、水库景区及有船单位的主管部门负有行业管理责任;船舶所有人和港航企业负有安全主体责任。

(一)健全和落实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这是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关键。首先,要落实地方政府领导责任制。国家已明确规定,省、市、县、乡镇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地区安全生产工作第一责任人。最近,国家安监局和交通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切实加强水上交通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指出,地方政府责任落实与否,关系到水上交通安全工作能否取得实效,关系到水上安全形势能否持续稳定。各级交通主管部门、海事机构、安全监督部门要进一步督促地方政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落实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切实协调解决好水上交通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在这方面,责任在地方政府,我们要主动协调,当好参谋。同时,要督促落实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制。船舶所有人和港航企业是水上交通安全责任主体,企业法定代表人必须履行企业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把水上交通安全的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人。各级海事局、处要在各级交通局领导下,认真研究制定一套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考核制度和考核指标体系,层层落实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责任。

(二)创新管理,研究制定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经济政策。运用经济政策和经济手段,建立健全水上交通安全激励约束机制。要有超前的防患意识,研究船舶人员的保险问题。企业安全费提取、伤亡事故经济赔偿和安全风险抵押金等问题,是省安监局文件要求的。要根据有关规定研究提出相应政策措施,该保险的一定要保,把工作做实。十八年未出事故决不能麻痹大意。松花湖、查干湖一到旅游旺季客流量很大,安全问题让人担忧。海事监管的职责就是确保“船舶适航、船员适任”。如果对不合格的船舶、船员发证签字了,出了事故就要追究责任。配齐船用产品和救生衣等设备关系到人命安全,一定要督促船主落实解决。要通过我们的努力工作,细致周到的监督服务,创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创新管理手段,切实维护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确保一方平安。

(三)构筑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体系,与有关部门多联系、多沟通,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水上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涉及面广,工作条件艰苦复杂,从事海事工作的干部职工要深入细致地研究不同的水域、不同的监督管理对象,制定出不同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方案。要抓紧建立起长效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机制,把工作落到实处。要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监管资源,建立联合执法机制,与渔业、工商、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沟通配合,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造成水上交通事故的行为,消除事故隐患。对无证无照船舶、农用船、渔船等非法载客行为,要督促乡镇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做好现场查处工作,必要时进行联合专项整治。海事机构要依法对这些行为进行打击,该没收的坚决没收,该拆解的坚决拆解。工作遇到困难和阻力,要及时报告并请求政府牵头解决。要开展好低质量船舶专项治理和渡口渡船专项整治工作,充分利用整治的有利时机,抓紧筹集落实资金,对渡口设施和老旧渡船进行改造,切实提高渡口渡船安全技术水平,确保渡运安全。必要时对渡口严密“盯防”,严防渡船超载,避免发生群死群伤事故。在这方面,*市交通局、海事局做了大量工作,前不久依法了长达7年隐患的乌拉街哨口危险浮桥,消除了重大安全隐患。

三、交通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海事工作领导,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地方海事作为各级交通主管部门依法实施安全监督的办事机构,是抓好水上交通安全行业管理工作落实的监督保障系统。海事工作的开展,海事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交通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在水运管理和水监管理工作中,海事队伍是冲锋陷阵的一线战士,交通主管部门是海事监管的坚强后盾。

交通主管部门要加强海事工作领导,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确保海事的机构、责任、人员、经费和监管工作“五落实”。现在海事机构和人员已经落实了,但由于历史上投入欠帐和基础薄弱,普遍存在着监管设施落后,装备严重不足的问题,有的连基本的工资和安全装备都不能保证。用交通部徐祖远副部长的话讲,一个战士,饭吃不饱,枪也没有配,他饿着肚子,空着手,如何去战斗?还没打别人,自己先倒下了。由此可见,要进一步落实责任和监管工作,更要落实安全管理经费。在这方面,省厅向省财政争取下拨了一定的开办经费补贴,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主要还是要靠地方财政、靠地方交通主管部门努力。长春市交通局、*市交通局的领导亲自出面向地方财政做工作,分别为本级海事机构争取到51万和30万元的开办经费,并解决了办公场所问题,白城交通局给白城海事局购置了办公楼。这说明只要交通主管部门领导真正重视,经费困难等一系列问题都会得到解决。希望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领导也要向这些交通局的领导那样,切实把解决海事经费摆到议事日程。

解决海事投入问题,也是交通主管部门落实安全管理责任的一项重要内容。用一句到家的话来讲,交通其它部门出了问题,主管部门领导承担的是间接责任,如果因为投入不足致使水上交通安全出了问题,交通主管部门则要承担直接责任,不仅会受到处分,良心也会受到谴责。各级交通部门一定要站在负责任行业的高度,想方设法向政府汇报,争取财政列支安全管理专项经费,同时也要统筹兼顾,积极争取政策,在交通系统内部多渠道筹集落实资金,加大水上交通安全投入,把资金用在安全工作上,把水上安全列入投入计划,逐步改善海事监管的装备条件。除了解决经费问题外,还要从政治上关心、从工作上指导,从执法上严格要求,抓好班子建设,管理好海事队伍,切实为海事监管创造基本条件和良好的工作氛围。

四、各级海事机构要振奋精神,主动作为,立通努力拓宽发展空间

经过管理体制改革组建起来的海事机构,作为专门从事水运管理和水监管理的执法力量,登上了交通管理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大家面临着能不能承担好行政执法重任的考验。

首先,要立足全局明确海事工作定位,认真履行海事监管职责。明确工作定位,就是明确了我们的责任、权力、义务。海事机构作为全省从事水路运输管理并维护水上交通安全的专门执法机构,必须把适应各级政府对水上安全形势控制目标需要和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交通作为海事工作定位。目前海事工作面临着很多矛盾和困难,急需克服和解决。我们一定要站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交通发展的全局高度来谋划开展海事工作,要把认真履行法定职责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这一点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含糊。需要强调的是,与运管部门合属办公的县市海事处的领导,虽然身兼两职,但当了海事官就要谋其政。要做到在工作上统筹兼顾,海事与运管都不能偏废;在经费上要统一集中使用,海事与运管不能分家;在待遇上要一视同仁,海事与运管不能分厚薄。

其次,要确立先有为再有位的思想,立足于实干,抢抓机遇谋发展。党的*届五中全会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把安全摆在与资源、环境同等重要的战略位置上,强调“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安全发展指导原则的确立,为加强安全生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有利的舆论氛围。目前,国家“*”规划提出要发展水运事业,交通部提出“全国海事一家人,水上监管一盘棋”的发展理念,省交通工作会议提出“公路、水路、地方铁路”协调发展的战略,都给海事工作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给每一位从事海事工作的同志带来了如何从实际出发,自我加压,迎难而上,提升监管水平的挑战。可喜的是我们在这方面已经有所动作和作为。譬如,省海事局为以信息化带动海事监管手段现代化,与大连海事大学共同研究完成了《全省内河船舶动态监控与调度信息系统》科研立项,并争取资金在松花湖试点;通化市海事局在集安市组织党、政、军、警、民共同参加的水上安全救生演练。这些工作都体现了抢抓机遇,创新进取,立足于实干的精神。只要我们紧紧依靠政府,立通,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以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以创新的思路开拓局面,以扎实的作为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海事发展一定会有出路,海事工作的地位和价值一定会得到提升和认可。

第三,要坚持“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下功夫打造过硬的海事职工队伍。海事工作要发展,关键取决于海事人的全面发展。一是要深化内部改革,创新管理机制。按照“责权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要求,创新监管机制。按照《行政许可法》要求,规范审批程序,落实便民措施。按照全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要求,探索建立全新的人事管理制度,不断激发队伍活力。二是要加强学习培训,全面提高素质能力。分层次抓好队伍的思想、业务、作风建设。要着重培养各级领导干部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提高依法决策能力、驾御全局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这里我要强调一下领导干部的团结协作问题,和谐才能出生产力,团结才能出战斗力,要注意多谈心、多沟通,相互支持、相互理解,形成民主的氛围,这点对刚组建的海事机构尤为重要。要加强岗位适任和知识更新培训,建设学习型机关,建立执法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和持证上岗制度,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要继续抓好各级海事机构空缺编制总量控制,把好人员“入口”,本着改善队伍专业结构的原则积极引进急需的专业人才。三是要围绕海事管理中心工作,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以“建设一流队伍、树立一流作风、创造一流业绩、展现一流交通窗口形象”为目标,积极推进海事文明建设。大力倡导和推进海事文化建设,弘扬海事精神和价值观。进一步建立健全内外监督制约机制,防止违法违纪行为发生。加大海事宣传工作的投入和力度,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和形式,展示海事形象,扩大海事工作的社会影响。

海上交通安全法心得体会篇2

亲切拜访显关心

当天,茂名海事局局长钟振斌、副局长梁达和相关部门负责人首先来到放鸡岛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在宽松的氛围下,该公司董事长陈明哲和职工分别就该公司目前的经营情况、高速旅游客船管理、旅游航线通航秩序等话题与钟振斌等进行了交流。

针对相关的问题,茂名海事局领导班子积极为公司出谋划策,比如,对公司旅游开发的发展前景、船舶安全管理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建议。陈明哲说:“通过这一次活动进一步加强了我们与水上监管机构的沟通联系,对于维护好水上通航秩序,保持水上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共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非常有用。”

交流结束后,海事人员还专门来到高速旅游客船上与海员沟通。海事人员对船长说:“我们这次登船是作为你客人和朋友,是敞开心扉地与朋友聊天。”在客舱驾驶室,钟振斌和梁达等海事局领导亲切地与船长交谈,向他们了解,“一周出去几次?载客量是多少?航道的通航环境怎样?对海事部门有什么建议?”等问题,真诚地沟通,让船长们深切的体会到海事局领导对一线船员工作和生活的关心。船长一边带海事人员爬机舱、走楼梯,一边回答了海事局领导的问题。此方式既让海事人员看到了船长的工作生活状态,又获得了最真切的体检感受。

随后,海事工作人员还来到了放鸡岛帆船项目船舶上进行走访。钟振斌走到船员的住宿船舱,询问船长的吃住条件、作息时间、劳动强度、娱乐生活等,并征求他们对海事部门的建议。上岸后,钟振斌说:“通过轻松愉悦的聊天,将心比心,客观地获得了行政相对人对海事部门的意见和评价,也让我进一步了解了船长和船员的工作和生活状况。”

海事要做“贴心人”

一直以来,茂名海事局作为茂名水上辖区交通安全监督管理主管机关,承担着保障辖区水上交通安全的责任。而茂名放鸡岛旅游风景区是茂名市唯一的海岛旅游风景区,是广东省首批滨海旅游示范区,是正在申报的国家4A旅游区和部级滨海旅游休闲目的地。放鸡岛旅游公司位于博贺港辖区内,现有高速客船4艘,摩托艇6艘,客位500多座,每年运送旅客达20万多人次;而博贺港是广东省三大渔港之一,现有渔船1000多艘,每天进出博贺港的船舶达100多艘。由此造成了博贺港繁忙的航道极容易发生旅游客船与渔船的碰撞事故。

海事局的统计数据显示,该区域80%的船舶交通事故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而船长和船员作为航线安全航行和保障旅客生命财产安全的直接操作者,是水上安全最终的责任人。海事部门的执法职责是要保障好航线的水上交通安全,在日常检查过程中,海事执法人员在船公司、船员之间的形象都是严肃的执法者,有时强硬的法律法规措施要求使得海事执法安全监管身份使海事执法人员与船公司、船员之间存在了一定的敬畏隔膜。“零距离”的换位体验活动,是海事部门创新服务手段,改进服务方式,提高工作透明度,提升服务效能的一个有力载体,是树立海事新形象的良好开端。

海上交通安全法心得体会篇3

根据新《规定》,中国籍海船、河船12个月内在船舶安全检查(含境外港口国监督检查)中被滞留2次的,外籍船舶12个月内在港口国监督检查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机构滞留2次的等六类船舶应被列为重点跟踪船舶。新《规定》明确,对有船舶列入重点跟踪的船舶管理公司,相关海事机构应加大公司日常监督检查的力度和频次,对重点跟踪船舶和有船舶列入重点跟踪的船舶管理公司开展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时,应将船舶及公司采取的相关整改措施纳入审核范围。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与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共建国际航行船舶监管协作机制

6月4日,在交通运输部与公安部合作框架之下,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与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在北京签署合作备忘录,决定建立国际航行船舶监管协作机制。双方将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加强协作配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综合利用执法资源,共同维护国际航行船舶管理秩序,进一步促进我国口岸开放和便利运输。

双方将建立协作联络、信息资源共享和执法协作机制。共同指导各地边检机关和海事部门,及时将工作中发现的国际航行船舶违反海事管理规定和出入境管理法律法规的相关情况互相通报,并互相提供识别伪造出入境证件、AIS和VTS应用等培训支持。各地边检机关和海事部门将不定期开展联合执法,对停靠码头或锚地的国际航行船舶实施联合检查。

交通运输部加大海峡两岸海运市场监管力度

针对少数企业使用方便旗船非法从事两岸海上运输,瞒报、虚报相关进出口岸信息,逃避口岸监管,谋取不正当利益以及部分港口企业、船舶企业法律意识不强,未认真履行相应的职责等现象,交通运输部近日严厉查处了一批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交通运输部认真贯彻《海峡两岸海运协议》,深入落实停止外国企业经第三地绕航运输的政策措施,采取更加严格、更加严厉的监管措施,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使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根本遏制。

世界海事大学在沪首期航运金融高级研修班

5月31日,由世界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合办的首期航运金融研修班在沪正式开班。

现代航运金融高端人才的短缺,已成为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瓶颈。航运金融高级研修班旨在为业界打造出一批高质量的航运金融高端人才,为推动上海航运金融中心的建设打下良好基础,满足上海、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市场对国际航运金融高级人才的迫切需求。据了解,此次是我国在航运金融领域首次创办研修班。研修班教师队伍由来自世界航运金融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组成,代表着国际航运金融教育的最高水平。

“海巡01”穿越赤道海事直升机完成在赤道海域首飞

6月15日15时05分,中国海事旗舰“海巡01”轮驶入太平洋海面,穿越赤道,这是中国海事公务船首次穿越赤道。B-7778海事直升机从“海巡01”船尾甲板起飞,并同“海巡01”船及所属救生快艇开展了编队巡航、联合搜救演练等课目。这次演练是为中国海事局和澳大利亚海事局在6月26日举行联合搜救演习的一次预演。这也是中国海事直升机首次在赤道飞行。

此次演练以营救落水人员为背景,模拟了一名商船船员落水,“海巡01”船接到求救信号后,立即根据事发海域的洋流、海浪和风向等信息资料,科学推算遇险人员的地理概位,迅速组织海事直升机升空搜索。发现落水者后,机组人员通过海空通信系统向搜救指挥中心报告具体GPS位置。随后,搜救指挥中心派出2艘高速救助艇,根据直升机的引导前往遇险者水域实施救生。整个演练过程共历时1小时25分钟。

海事部门全程保驾护航中国依兰港至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港货运航线首航

6月16日,中国依兰港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港货运航线首航仪式在黑龙江省依兰县松花江渡口举行,首航国际货运船舶龙推343、龙驳6209和龙驳6212安全驶离依兰港,标志着依兰县与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拉开了友好合作、互惠共赢的序幕。为确保国际货运航线首航仪式的成功举行和首航船舶的航行安全,哈尔滨依兰海事处周密部署、严格监管确保了首航的成功进行。据了解,2013年依兰县已正式启动了依兰港复建工程,该工程投资1亿元,港口建成后年吞吐量可达200万吨以上,哈尔滨依兰海事处将为县域经济和港航业发展提供有效监管和优质服务。

上海海事局与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6月13日上午,上海海事局与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仪式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宾馆举行,从而揭开了双方深度沟通、深化合作的序幕。这是顺应发展海洋经济、加快航运航空要素融合的必然需求,对加快形成海陆空立体化、全覆盖的海事监管新格局,加强海洋综合监管、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意义重大。上海海事局与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是一次海空之间的合作,政府部门与中央企业之间的合作,也是一次交通运输部内部门之间的合作。东航将以自身丰富的航空运输经验、强大的航空资源配置能力、专业化的航空服务,努力为海上空中巡航提供全方位和专业性的技术保障。

岳阳海事为渡船量身定制航行“宝典”

为了进一步提高渡船船员操作技能,规范渡船航行行为,岳阳海事局为辖区长江干线的渡船“量身定制”,编印出300册《渡船航行安全手册》。6月3日起,免费赠送给辖区渡船船员。目前,岳阳海事局辖段长江干线有渡船47艘,渡线19条,年渡运量60.5万台次、280万人次。该手册结合法规及航段实际,为每艘渡船制定揽括其航行全过程的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以及人员落水、船舶失控等七种紧急情况下渡船的应急措施。

天津市率先实施国际船舶登记制

从天津海事局获悉,《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创新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正式获交通运输部批复同意,标志着天津将在全国率先实施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也因此迈出了关键一步。天津海事局通过对现行船舶登记制度下购置船舶年限、国家授权组织等方面要求的重大突破,将为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开展船舶登记制度创新试点提供广阔的政策空间,使更多的船舶注册东疆保税港区,加快天津国际航运业上、中游产业发展,缩小与世界上主要国际航运中心的差距。

广东海事局贯彻落实“三定”规定,全面调整干部队伍

6月13日下午,广东海事局召开落实“三定”规定干部大会,集中宣布局机关处室和分支机构及后勤管理中心领导干部任免决定。这次干部集中调整是落实海事转制“三定”规定、优化党政骨干队伍结构、推进现代化海事强局建设的需要,对于广东海事推进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次干部调整,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公开平等、竞争择优,注重实绩、群众公认,事业用人、集体选人”的原则,对局管领导职位进行了重新任命或选配。本次调整坚持“三选”方式(双向选择、择优选任、统筹选配),“三向”准则(竞争择优导向、重视基层导向、崇尚实干导向),达到“三优”要求(优化年龄结构、优化专业知识结构、优化来源经历结构)。

多方座谈共同应对海事劳工公约履约

5月31日上午,广东省海上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在广州召开“应对海事劳工履约座谈会”。此次座谈会在广东省《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高级研讨班》期间召开。根据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履约应对《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整体部署,广东省海上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办公室策划了此次高级研讨班,就公约履约实施的部署和航运公约履约准备工作进行了讲解,研讨班还邀请了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劳动关系处、广东省劳动监察局的专家就劳动关系、劳动合同、劳动监察等事项与参加的单位代表进行了深度地交流。

高温季来临广东海事局开展危险品安全大检查

随着暑季来临,气温持续升高,为有效预防火灾、爆炸及危险品货物运输污染水域等险情事故的发生,确保辖区内安全形势持续稳定,连日来,广东海事在辖区开展了高温季节危险品安全大检查和水上交通安全百日大检查活动。

据了解,每年进入6月份以后,广东气温居高不下,是水上危化品水上交通安全事故的多发季节。特别是危化品船,在高温天气,很容易引起爆炸、火灾等严重事故。为确保辖区油船的安全,海事部门开展了水上交通安全百日大检查活动,结合辖区码头集中、通航密度大、作业船舶多、锚地少的实际,根据“小船容易出大事”的规律,通过设置海事、水警联防联监控点,出台了辖区小型船舶安全航行指引,船舶锚泊、靠泊安全提示,深化低闪点油整治等措施,加强油轮监督管理,全面排查到港作业船舶移泊、靠泊、锚泊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据介绍,广东海事局于2013年6月9日到2013年9月30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水上交通百日安全大检查活动。

“海巡31”船抵达港珠澳大桥水域执行沉管浮运安全警戒任务

根据《广东海事局2013年度海区巡航计划》和广东海事局《广东海事局开展水上交通安全百日安全大检查方案》和《关于做好E2管节浮运与安装水上交通安全保障的通知》要求,为确保珠江口水域水上交通安全和港珠澳大桥沉管浮运安全,6月15日下午,“海巡31”船离开高栏海巡基地,于1850时抵达港珠澳大桥东人工岛附近水域指定位置,进行警戒值守,沿途对高栏港至珠江口桂山航道水域进行了巡航监管。

千吨货轮被撞沉8名船员落水获救

6月7日1:36,“旺达97”轮装载14573吨钢材开往黄埔途中,在虎门大桥上游约100米处与从黄埔开往香港的集装箱船“惠湾391”轮装载62个货柜碰撞。事故造成“惠湾391”轮沉没,62个集装箱落水,8名船员落水。经海事部门施救,落水船员全部获救。广州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接报后派海事船艇及海事人员前往处置。由于落水集装箱漂浮影响船舶进出港安全,海事部门对事故水域实施临时交通管制,反复播发警告,提醒过往船舶加强瞭望,减速通过。目前撞船事发水域主航道已恢复通航。

《广东沿海行》大型全景式系列报道启航

6月8日,《广东沿海行》大型全景式系列报道在潮州市饶平县亚太港震撼启航。报道从2013年6月8日起,历时半年,以广东卫视、珠江频道、新闻频道重点栏目为主平台,新闻、专题、纪录片、大型活动配套进行,中央媒体、网络媒体和平面媒体将进行联合宣传。

《广东沿海行》是南方影视传媒集团、广东电视合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广东海事局、广东省旅游局组织策划,广东电台和广东沿海地区14个地市台参与的大型报道活动。它将从国家战略、海洋发展、地缘特点出发,着眼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系统、全景式地介绍广东沿海地区各方面的建设成就,共谋未来发展之路。报道将以行进的方式、变化的视角,采用“海陆空”立体交叉报道形式,三路并进,讲变化、讲背景、讲内涵、讲文化,通过小故事折射大背景,通过小风情反映大文化,立足广东,面向亚洲,辐射太平洋,放眼全球,展现全球经济结构深度调整、海洋经济蓬勃发展时代背景下,蓝色海洋的独特魅力。

报道组从广东省最东端的潮州市饶平县大埕湾出发到最西端位于北部湾的湛江市英罗港,沿着4000多公里海岸线,跨越14个城市,涵盖1431个岛屿。

阳江海事为旅游船“体检”,确保水上出游安全

为了确保旅游旺季游客出游安全,自6月以来,阳江海事局对辖区所有旅游客船展开安全“大体检”,排除安全隐患,保证船舶“无病”航行。据悉,阳江市共有滨海旅游客船10艘,载客位392人。此次安全检查,主要针对船舶的动力设备、操控设备、消防设备、救生设备、安全防护设备等。阳江海事局组织执法人员,对所有船舶逐一进行检查,对于查出的缺陷,向船舶所在旅游公司发放整改通知书,要求定期整改完善,并跟踪缺陷整改进程,合格后方能发放船舶检验合格证书。同时,对旅游公司和船员进行船舶安全教育,发放船舶安全航行宣传册,要求严格按照安全规程和海事部门要求落实好各项安全措施,严防安全事故发生。

湛江海事启动Ⅲ级响应海上防热带气旋有序推进

受热带低压“丽琵”影响,湛江海事局于6月14日21时启动防抗热带气旋Ⅲ级响应,进入湛江辖区锚泊防台的船舶陆续增加,琼州海峡于16时全线停航。

海事部门充分利用VTS(船舶交通管理中心)、海岸电台、(船舶自动识别系统) AIS和手机短信平台,预警信息,重点落实“四客一危”船舶、沿海施工船舶、无动力自用船舶的相关防台措施,特别要求做好大型油船等危险品船舶的防台工作。提醒辖区港航企业加固港口设施,提醒船舶及早回港避风,加固锚泊设施,防止出现走锚、搁浅和碰撞等险情。

茂名海事局开展环境日宣传工作

6月5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环境日。几年环境日的主题是“同呼吸共奋斗”。茂名海事局组织海事青年组队分别深入油库码头、旅游码头、客运码头、乡镇渡口等地开展宣传活动,以实际行动保护水域清洁,广泛凝聚社会共识,积极营造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当日,在茂名港水东港区码头现场,海事青年向港航企业人员发放《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和保护海洋清洁的学习资料,并结合海事业务工作宣传防治船舶污染海洋水域的法律法规,使行政相对人树立法律意识;海事人员还加强对港航企业员工的溢油应急培训,在港区应急船舶上向员工讲解了围油栏的作用和操作知识,互相交流学习,致力共同保护好港口海域环境。(陈富强)

佛山海事局“安全生产月”咨询日宣传水上安全教育

今年6月是全国第十二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为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广东海事局和佛山市政府关于安全生产的工作要求,提高广大群众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6月7日上午,佛山海事局组织参加了佛山市政府2013年“安全生产月”广场现场宣传咨询日活动,掀起了水上安全教育活动新高潮。围绕“强化安全基础 推动安全发展”的活动主题,该局积极筹划,精心编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水上交通安全宣传手册和宣传板,同时组织业务骨干向广大市民提供咨询服务,积极向市民讲解水上交通事故典型案例,宣传普及水上交通安全知识。此次活动执法人员还特别对儿童进行了安全教育,通过救生衣穿着、救生圈扔抛等现场展示重点向儿童普及渡船乘坐注意事项以及救生衣穿着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水上出行安全知识,并附送了《水上交通安全知识笔记薄》,引起了家长们入夏期间对儿童水上安全的关注。活动期间,共展出各类宣传展板2块,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一百五十余次,获得了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

深圳“四型海事”服务进校园

6月8日,深圳海事局指挥中心团支部与南山第二外语学校团委开展共建活动。在共建中,深圳海事局指挥中心团支部为南山第二外国语学校的500多名初中生做了“关爱地球,保护海洋”的知识讲座。讲座从海洋污染物来源及分类、污染特点、海洋环境及突发事件应急等几个方面向孩子们做了介绍。重点介绍了海事局在海洋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深圳海事局成功处置深圳海域污染的典型案例。海洋科普进校园,是四型海事服务社会、普及海洋知识的良好形式,是深圳海事局探索“四型海事”文化建设的一个新的思路。

清远海事开展打击水上走私行动

5月29日,为更好维护地方经济社会秩序,根据清远市打私办的统一部署,在市区及周边地区开展打击成品油走私专项行动,清远海事局制定了水上行动路线,并在辖区水域积极配合开展打私行动。在行动中检查组各成员单位充分发挥部门职能的特点,对船厂及水上加油站的技术人员、工作人员进行了详细调查询问,并对被检查的船舶及加油计量设备进行了勘查。检查没有发现船厂有违规操作施工,船舶无加装改装设施,水上加油站提供的燃油出货入货清单据清晰明确,燃油过驳作业均有主管部门的审批,每批燃油均有闪点检验报告。

库区水位超113米,河源海事局提醒船舶注意安全

5月23日,河源库区水位超113米,漂浮物增多,水上交通存在极大安全隐患。为此,河源海事局于近日向航运企业及水上施工单位发出通告,要求辖区船舶消除安全隐患,严格遵守航行、停泊及作业相关规定,严禁超载船舶、非法载客船舶、“带病”船舶航行。

番禺海事处积极部署保障500龙舟端午竞渡安全

2013年端午节前后,广州市番禺区将有8场龙舟竞渡活动,预计参与龙舟总数将超过500艘次。为确保龙舟竞渡水上安全,番禺海事处提前介入,积极部署,落实各项安全监管措施,全方位保障端午期间水上安全。

安全监管措施主要有:及早组织摸查辖区龙舟活动情况,召开龙舟水上安全协调会。并提前龙舟活动航行通告,提醒过往船舶加强瞭望、注意避让、缓速通过、以策安全。同时组织执法人员巡查龙舟训练和竞渡水域,排查内河桥区水域、施工作业区、水下碍航物、沿岸设施等安全隐患,通知比赛水域沿边停靠的船舶提前移泊至其它水域,保障有关水域的通航环境和竞渡安全。

阳江海事局650万助力卫国村脱贫

2013年4月,经过三年的扶贫,阳江海事局顺利结束在卫国村的扶贫“双到”工作。阳江海事局与其他帮扶单位一道在卫国村投入帮扶资金650余万元,出色完成了各项扶贫工作任务,给卫国村和社会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李丰华)

梅州海事局全力应对百年一遇暴雨洪水

18日,粤东北多地出现大雨到特大暴雨的强降水过程,梅州市个别雨量站实测雨量百年一遇,韩江上游的松源河出现了超百年一遇特大洪水,韩江三河坝、留隍航段水位数次超警戒水位,蕉岭长潭水库超限水位2.86米,梅州辖区水上交通安全形势严峻。为使汛期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切实有序开展,梅州海事局迅速采取了多项应对措施。5月21日~22日,梅州海事局领导班子分别深入基层一线,靠前督查汛期安全监管工作。确保信息及时到位。全天候值守,利用CCTV视频实时掌控。根据汛情及时实施水上交通管制,确保此次汛情的平稳顺利度过。

汕头海事局与市海洋与渔业局携手共建平安海域

为鼓励船员自觉做好船舶安全管理工作,促进辖区船员自觉遵纪守法,防止商船与渔船碰撞事故的发生,共创汕头平安和谐海域。汕头海事局与汕头市海洋与渔业局将于6月中旬联合举办汕头辖区第一届“十佳商船船长”、“十佳渔船船长”评选活动。

自去年7月以来,汕头海事局就与汕头海洋与渔业局签订了《关于海上船舶安全管理合作协议》,双方建立了包括水域功能规划沟通机制、防止商渔船碰撞事故发生合作机制、健全完善海上搜救联动机制在内的合作机制。双方在推进汕头沿海水域船舶航路、禁航区、港外锚地、捕捞区、养殖区等功能水域的科学合理规划,防止商渔船碰撞事故发生,完善海上搜救联动机制,提高渔业海难救助能力和水平等方面加强了合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此次“双十佳船长”评选活动,是双方在合作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邹贤慧 郑丹)

江门海事“防台”宣讲团走进广东台山核电

海上交通安全法心得体会篇4

关键词:海事 精神 作用

一个行业、一个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就会在其员工中逐步形成一种内在的对本行业、本单位的信任感、自豪感和荣誉感,这种信任感、自豪感和荣誉感又会成为员工们不竭的动力之源,不断去鼓舞、支持、促进他们向着这个行业、这个单位更高的目标不断迈进。把这种对本行业、本单位的信任感、自豪感和荣誉感用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概括出来就是这个单位、这个行业的精神。那什么是海事精神?海事精神与海事文化是什么关系?我们通州地方海事精神的表述、内涵和作用是什么?怎样进一步弘扬通州地方海事精神,谱写通州地方海事工作的新篇章?

1.什么是海事精神

海事精神是指海事系统干部职工在履行内河交通安全监管与防止船舶污染水域职能的过程中,通过累积、感悟、升华与倡导所形成的普遍认同、彼此共鸣、相对稳定的内心态度、意志习惯、精神状态、思想境界与作风,并且还能为社会公众所理解、感悟并接受的海事系统的群体意识。

2.海事文化与海事精神

海事文化是在海事管理的实践中形成的并为全体海事人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种以人为主体,以海事价值观念为核心,以提高海事执法人员素质和海事服务质量为目的,把现代管理技术、手段和人的精神力量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的服务理念、执法目的、社会责任、行业形象的总和。海事精神是海事文化、海事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也是交通文化、安全文化、交通精神、行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海事文化为海事精神的产生提供土壤,海事精神是海事文化的灵魂。

3.通州地方海事精神的表述及内涵

通州地方海事精神的表述为:心随舟行,敢争会赢。

“心随舟行”,就是说通州海事人在履行自己内河交通安全管理职责的过程中,不仅能做到依法行政,热情服务,而且能做到时刻心系辖区船舶的航行安全,时刻心系水域的平安绿色,时刻心系辖区航道的畅通有序。

“敢争会赢”,就是说通州海事人在日常的海事管理工作中,不仅能做到热爱海事事业,专心致力于海事管理工作,全面履行自己的职责,能公平、公正、规范、廉洁、严格、文明没有任何偏私地从事海事行政执法工作,而且能牢固树立“敢于争第一,勇于创唯一”的思想,能始终把工作做得更优、更快、更新作为追求的目标,工作能始终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4.培树和弘扬通州地方海事精神的意义

培树和弘扬通州地方海事精神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现实意义:

4.1不断增强执法人员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现实需要

当前,市场经济和一些社会现象的负面效应正在不断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我们国家、在我们交通运输系统、在我们身边有少数党员、执法人员思想道德严重滑坡,金钱至上,美丑不辨,甚至追恶逐臭,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表现在工作中,就是浑浑噩噩,不思进取,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职责和使命。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精神和信念的缺失。积极、健康、奋发、向上海事精神的培育和弘扬,可以使海事执法人员拥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前进方向,对先进者以激励,给慵懒者以鞭策,给落伍者以警醒。

4.2提升通州地方海事工作品位和档次的现实需要

在现实生活和日常工作中,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行业、不同单位有不同的精神表述。在江苏有“创新、创业、创优,争先、领先、率先” 的“三创三先”新时期江苏精神;在广东有“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新时期广东精神;在南通有“包容会通、敢为人先”的南通精神;在一些知名的企业有“敬业报国,追求卓越”海尔精神等等。在海事管理机构不同的单位也有不同形式的海事精神表述,在南通海事局有“特别能担当、特别能奋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争先”的南通海事精神,在南通市地方海事局有“公正、廉洁、创新、高效”的南通地方海事精神。这些精神用非常精炼、简洁、优美的语言概括了一个地方、一个城市、一个单位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价值追求。海事执法人员作为社会一个特定的行业群体,有着自己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内涵、行为规范和管理模式;对这些抽象的东西加以挖掘、提炼,形成具有海事特色的文化对推动、促进海事事业的发展和内在动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3加强海事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的现实需要

积极、健康、向上海事文化的形成,是促进海事执法队伍健康稳定和谐发展的“调和剂”,也是海事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方面。通州地方海事精神作为海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州地方海事事业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也是推进海事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的强大内在动力。

5.培树和弘扬通州地方海事精神的作用

在近几年里我们通州地方海事人,迎难而上、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圆满地完成了辖区内河交通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不仅辖区内河交通安全管理的四项指标年年为零,主要干线航道从未发生过因管理不善而导致的航道堵塞事件,而且在2010、2011、2012连续三年被省地方海事局评为全省地方海事船检系统先进集体。可以说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发扬“心随舟行,敢争会赢”这一通州地方海事精神的必然结果,是通州地方海事精神的最好体现。

通州地方海事精神的作用,我认为,首先是能引领我们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时刻把内河交通安全放在自己的心上,这是我们做好海事管理工作的前提和保证。

其次是通州地方海事精神能时刻激励我们把海事管理工作做的更好。工作要想争第一创唯一,要想能始终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赢得发展、赢得成效、赢得荣誉,唯一的前提就是要认真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岗位工作。近年来一些铁的事实告诉我们,工作中即使我们的一些刚性指标数据完成得再好,但只要我们在某一个细小的环节上出现一点问题,就会使我们争第一的目标成为泡影。

再次是通州地方海事精神能时刻鼓舞我们爱岗敬业,拼搏奉献。一个单位如果他的员工在他们的日常工作中只想从这个单位获得回报,只想从这个单位获得更高的待遇,甚至只想从这个单位索取更多的个人利益,那么这个单位的工作要想在其所在行业里争第一创唯一,要想成为同行学习的排头兵,要想得到不断的壮大和发展,那只能是痴人说梦。

6.弘扬通州地方海事精神,谱写事管理工作新篇章

6.1统一思想认识,是弘扬海事精神,谱写海事工作新篇章的前提和保证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只有思想上首先认同,行动上才能一致。通州地方海事精神,上合党和政府赋予地方海事的职责和上级交通主管部门对海事管理工作的要求,下应全体海事执法人员对海事事业追求发展的期盼,是通州地方海事发展之魂,是全处人员共同奋斗的精神动力。为此,我们要在思想上强化对通州地方海事精神的认同,深刻领会“心随舟行,敢争会赢”内涵,在思想上与“心随舟行,敢争会赢”产生共鸣。

6.2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要进一步弘扬通州地方海事精神,谱写通州地方海事工作新篇章,就必须学政治、学理论,做到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敏锐性强,努力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自己的工作。就必须认真学习海事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海事管理的各项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工作能力,不断适应海事管理的新形势、新需要。

6.3爱岗敬业,对做好地方海事工作始终充满激情

在今后的工作中能不能做到弘扬通州地方海事精神的最好、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日常的工作中能不能做到爱岗敬业,对做好地方海事工作始终充满激情。当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充满激情时,就会精神振奋,斗志昂扬,热血沸腾,就会对做好自己的岗位工作充满信心和决心,就会觉得自己能战胜一切困难而决不屈服。

6.4时刻保持强烈的进取心和高度的责任意识

通州地方海事精神的内涵告诉我们,强烈的进取心和高度的责任意识是我们进一步弘扬“心随舟行,敢争会赢”这一通州地方海事精神的核心。强烈的进取心和高度的责任意识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的岗位工作中时刻保持“岗位争先,唯旗必夺”、“海事第一,舍我其谁”的争先意识和进取心,要尽职尽责,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就是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做到勇于担当、奋不顾身、挺身而出,就是要时刻做到勤业、精业、敬业,就是要时刻展现“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的良好对外形象,时刻把海事事业的发展作为自己履职的根本,时刻不忘内河交通安全监管工作,只有这样定能实现岗位工作的新突破。

6.5更新观念,勇于开拓创新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海事管理工作,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层出不穷,要进一步弘扬通州地方海事精神,开创海事管理工作的新局面,更新观念,勇于开拓创新是关键。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是我们认识新事物,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更新观念就是要使自己的思想和海事管理工作的实际相符,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就是要实事求是、创造性地开展自己的岗位工作。

海上交通安全法心得体会篇5

近年来,该局在文化建设上厚积薄发,形成了具有海事和地域特色的文化体系。即“惠民、惠舟、惠风”为核心内容的“三惠”文化品牌,为打造人民满意惠州海事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的活力。

“三惠”文化品牌定位

惠州海事局“三惠”文化是惠州海事人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及其生产能力的总和,是在长期的执法、服务、管理过程中形成的能力体系;是不断改进积累而逐步形成的,为广大惠州海事人集体信奉的价值追求。它的核心价值体系由核心价值观、海事精神、核心理念、职责使命、共同愿景和文化品牌等六个方面组成。

“崇德明礼、 厚善尚诚”是“三惠”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是惠州海事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是惠州海事文化的灵魂,是惠州海事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和全体员工的共同追求。崇德明礼,就是要求要具有崇高的理想追求,坚定的政治信念,先进的思想觉悟,坚强的组织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最崇高的位置。厚善尚诚,就是要求要身怀为民之心,善做为民之事,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以诚实正直的人品赢得威信、赢得拥护、赢得支持。

“善于学、笃于行、勇于变”是其海事精神的表达,也是是惠州海事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善于学”侧重于对优秀文化的吸收和传承,是确保惠州海事走在海事系统前列和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根本保证;“笃于行”侧重于对实践的坚持,践履所学、知行合一是推动惠州海事转型升级,打造人民满意惠州海事的本质要求;“勇于变”侧重于对以改革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时代精神的融合和彰显,是海事精神不断发展并永葆生机的内在动力。

“三惠”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包容、务实、尚进、奉献。包容,指大度宽容,这是建设人民满意惠州海事的客观要求;务实,指实事求是,务实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必要前提,是推动惠州海事科学发展和三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尚进,指积极进取,尚进精神是推动惠州海事全面发展和不断进步的必要条件;奉献,是指对事业的不求回报的爱和全身心的付出,奉献精神是建设人民满意惠州海事的本质要求。

“依法履职 、卓越服务”是“三惠”文化的职责使命。依法履职,是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是提升海事形象,提高工作效率,取信于民的重要保证;卓越服务,是海事部门提升工作效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自身管理提升的重要举措。

“江清、海安、人和”是其共同愿景。“江清”代表水域清洁,“海安”代表航行平安,“人和”代表政通人和。

“惠民、惠舟、惠风”文化品牌,是惠州海事文化精神的高度提炼和惠州海事核心价值观的集中升华和外在表现。“惠民”是指“惠民海事”,知民意、惠民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惠舟”是指惠泽舟航,确保惠州辖区水域水畅其通,舟畅其行,货畅其流,为人民群众提供“畅通、安全、舒适”的出行条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海事服务;“惠风”是指“惠风和畅”,要打造廉洁高效的行业作风和团结和谐的内部氛围。

“三惠”文化基本特征

惠州海事文化品牌名称体现了惠州海事鲜明行业特点、地域属性、时代特征以及单位特性。“三惠”品牌既点明了惠州海事局的立足惠州、服务惠州的地域属性,又蕴含了惠民海事、惠泽舟航和惠风和畅的工作目标,具有时代性、群众性、行业性、地域性等特点。

时代性:惠州海事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生动体现,是新时期惠州精神的萃取发扬。它吸收继承了惠州海事发展过程中文化沉淀的先进成果,也顺应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潮流,具有积极、健康、昂扬向上的思想基调,是惠州海事人的精神支柱。

群众性:惠州海事文化建设的主体是惠州海事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使惠州海事事业更好地服务人民。所以,惠州海事文化建设必须紧紧地依靠广大干部职工,调动一切的积极因素,赋予海事事业持久的文化活力和生命力,使之成为惠州海事科学发展的精神动力。

行业性:惠州海事文化高度体现了海事的基本定位和服务特征,体现了行业发展的理念和趋势,是惠州海事加强现代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体系建设,营造健康航运市场,创新优质文明服务,推动水上交通运输不断适应惠州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需要的“粘合剂”、“催化剂”。

地域性:惠州海事文化是海事人在服务惠州海洋强市战略中的实践创新和思想成果,它深入吸取了惠州“四东”文化的思想精髓,贯彻弘扬了“崇文厚德,包容四海,敬业乐群”的新时期惠州精神,是两者在海事科学发展历史实践中的综合体现,具有鲜明的惠州地方特色。

“三惠”文化创建历程

“三惠”文化品牌的创建经历了长期的磨砺和复杂的过程。

惠州海事局顺应职工的强烈需求,对文化体系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规范。按照《全国海事系统海事文化建设纲要》、《广东海事局文化建设顶层设计基本框架》相关要求,最终制定并出台了《惠州海事局文化建设实施意见》和《惠州海事局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三惠”文化品牌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定位、建设目标、基本原则、主要内容、推进措施和活动要求。

同时,在创建过程中坚持将文化融入海事的中心工作,围绕海事“三化”建设和海事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文化建设的精神引领作用,积极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为惠州海事科学发展贡献力量。比如深化便民惠民举措。实施简政放权,按照“成熟一项,下简一项”的原则,下放符合规定的政务项目,简化政务项目办理流程;主动对接地方发展目标,积极出台《八项升级版举措 助推惠州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六个组合拳 服务大亚湾区港口经济建设》等5个方案,细化具体措施77项,主动为华瀛30万吨级油码头、深能源7万吨级煤码头等重大临港项目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海上交通安全法心得体会篇6

受省政府委托,我对《浙江省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作如下说明:

一、制定条例的必要性

一是强化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需要。我省水运资源丰富,沿海航道四通八达,最高可通航30万吨级船舶,内河航道密布,通航里程达9762公里,拥有高等级航道1432公里,主干航道日均流量超过1000艘次。2014年全省水路运力达到2430万吨,其中拥有特种船舶和万吨级船舶1873万吨;全省完成水路客运量3581万人、水路货运量7.3亿吨,上述指标均处于全国领先位置。全省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10.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2000万标箱,达到2136万标箱。其中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8.7亿吨,连续六年位居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945万标箱,增速居全国前列,世界排名升到第五位。目前我省95%的外贸物资由水路运输,浙北内河航运一直承担着全社会60%以上的货运量。水运低碳、节能、高效的优势在我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日益突显,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的发展意见》的出台、《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的正式批复,我省水运迎来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目前,我省沿海正在大力开展大宗散货战略储备基地、港口物流基地、大宗商品交易基地等三大基地建设,内河则开展复兴行动,舟山正在建设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沿海远洋特种船舶、内河集装箱船舶发展迅速,行驶在水路上的船舶日益增多,但由此带来的安全监管压力也与日俱增。近年来,我省通航水域内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但沿海船舶和兄弟省市群死群伤水上交通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2012年4月,苏州太湖快艇事故造成4名大学生遇难;12月,湖南益阳渡船倾覆造成9人死亡;12月,广东汕尾货船与渔船碰撞导致9人失踪;2013年3月19日,我省海船涉及江苏启东沿海碰撞事故,导致3人死亡、5人失踪。为保障水路交通运输安全,使人民群众实现便捷安全的水路出行,急需出台与之相配套的水上交通安全法规。

二是完善现有法规体系的需要。目前,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已相对滞后,1983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和2002年国务院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作为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具体针对性往往不足,与我省水上交通运输业现状有不适之处。首先,现有法规对涉水各部门安全监管职权界限规定不够清晰,对农(林)生产自用船舶、城市园林等水域船舶的安全监管,易出现错位、越位、缺位等情形。其次,目前我省水上安全救助能力(尤其是内河事故应急救助能力)薄弱,应急救助力量分布不均、非水网地区水上应急救助能力严重不足,越来越不能满足我省水运快速发展的需要。上述情况,使得我省水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在实际中大量存在无法可依、有法难依的现象。为提高水上安全管理和服务水平、水上应急救助能力,使之与我省水运经济发展相适应,迫切需要制定一部符合我省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实际的地方性法规。

三是水上交通依法监管的需要。我省水上交通现场执法具有通航里程长、水域环境复杂多变、执法对象种类多等特点。近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对水上交通依法行政提出了更高执法要求,也加大了水上交通行政执法的风险。一些经实践证明有利于确保水上人身和财产安全、防止船舶污染水域的执法管理措施,如在没有护栏的甲板上作业应当穿着救生衣等,不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加以规范就难以施行。

综上,为了进一步规范全省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维护水上交通秩序和公共安全,预防和消除安全事故和安全隐患,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水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条例是十分必要的。

二、条例的起草过程

自2005年5月起,省交通运输厅就已经着手为制定条例开展调研准备工作。省人大常委会在2014年的立法计划中将条例确定为一类预备立法项目后,省交通运输厅积极开展调研起草论证工作。一是会同省人大法委、财经委和省法制办有关人员及专家,成立了条例起草工作小组,广泛收集资料,编印了《浙江省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参考资料汇编》,制定了《浙江省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起草工作方案》。二是通过走访、座谈和专家咨询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调研,在综合各级政府及其涉水相关部门、水运企业等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明晰条例需要解决的问题,完善内容和框架,形成了条例草案的征求意见稿。三是征求意见稿形成后,反复征求了省级有关部门、各设区市和有关县(市、区)相关部门的意见,在充分吸纳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经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正式形成条例草案送审稿。

条例草案送审稿于2014年7月份报省政府后,省法制办按照地方立法程序办理,即发函征求省级相关部门和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的书面意见;赴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等地开展立法调研,召开了由政府相关部门和水运企业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召开了由省级有关部门参加的立法协调会和由法律与航运方面专家参加的专家论证会,并在省法制办网站上征求了社会公众的意见。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省法制办会同省交通运输厅对送审稿进行了反复研究、论证和修改,数易其稿,形成了现在上报的条例草案。该条例草案已经省政府第4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三、条例的主要内容说明

制定条例的主要上位法依据是1983年9月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和2002年6月28日的国务院第355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与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密切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依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海上设施检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

条例草案共7章50条。主要内容说明如下:

(一)关于适用范围。本条例调整从事水上航行、停泊、作业的船舶的安全,以及与水上交通安全有关的活动,例如通航保障等。船舶的设计建造属于工业领域的范畴;船舶的交易则属于市场流通范畴。两个上位法均未将这些内容纳入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立法的调整范围,有关事项按照其他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规定执行。因此,条例草案未将这些内容纳入调整范围。

关于水上餐饮管理。在我省,从2012年1月1日《浙江省河道管理条例》生效开始,已经明文禁止利用船舶、船坞等水上设施侵占河道(包括湖泊)水域从事餐饮、娱乐等活动,且其本身也不属于“交通”的范畴。因此,条例草案也未将其纳入调整范围。(第二条)

(二)关于政府、部门以及企业安全责任。水上交通安全管理需要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水运企业多方联动和齐抓共管才能落到实处,为明确各方职责,条例草案第四条至第十一条分别对各方应负的安全责任作了明确列举式的规定,以资各方遵循。其中政府有关部门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职责的划分主要是依据两个上位法有关规定和《关于进一步明确水上交通安全监管职责分工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05〕9号)以及我省编办的实施意见(浙编〔2005〕65号)。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国家和地方海事管理机构的管辖范围主要是作如下划分:海上的交通安全管理和我省甬江、椒江、瓯江水系的内河交通安全管理由国家海事管理机构统一负责监管,除前述中央管理水域以外的其他内河通航水域的交通安全管理由县级以上地方海事管理机构(一般与县级以上港航管理机构合署,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负责监管。(第四条至第十一条)

(三)关于农(林)生产自用船舶管理。当前,我省农(林)生产自用船舶数量庞大,据不完全统计,我省地方海事辖区内有近4万艘。农(林)生产自用船舶普遍存在船舶状况差、缺乏管理、一船多用、违法载客等情况,安全隐患大。近五年来,非运输船舶交通事故在我省内河交通事故中所占比例高达51.9%,事故责任主体除了少量渔船外,大都是农(林)生产自用船舶。我省湖州市从2008年10月开始推行“一中心六站”的监管模式,在乡镇建立公共安全管理中心,下设六站,其中一站为交通安全管理站,负责农(林)生产自用船舶的编号造册和安全管理。该管理模式成效显著,实施以来,该类船舶的事故率下降了三分之二。湖州对农(林)生产自用船舶的监管模式值得上升为法规,在全省推广。此外,安徽、重庆、四川等兄弟省市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也明确将该类船舶列入乡镇管理范围。因此,条例草案将农(林)生产自用船舶的监管权明确赋予了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第六条、第十二条第二款)

(四)根据我省实际创设了一些制度。根据我省水运行业发展实际和水上交通安全工作特点,条例草案在上位法允许的范围内创设了一些制度如禁止遮挡、污损或者伪造船名牌等船舶标识、标牌,要求船舶配备必要的通讯设施,鼓励船舶保险,要求船员在没有护栏的甲板上作业时应当穿着救生衣等(第十三、十四、十五、二十二条)。

(五)关于船员管理。由于国务院已制定有专门的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因此,我们在条例草案中仅在第十六条中对有关内容作了概要性规定,着重对船长的职责以及禁止行为作了补充性规定;根据国家海事局、农业部(渔业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并借鉴公安机关陆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有效做法,规定了水上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累积记分制度。(第十六、十七、十八条)

(六)关于技术监控。近年来,我省交通运输系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模式,船舶动态监管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非现场执法系统逐步推广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条例草案对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中应用技术监控手段作出了规定,既为新技术、新手段在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中进一步推广使用提供了依据,也规范了技术监控的使用。(第二十五条)

(七)关于规范影响通航安全的行为。我省东部地处沿海,夏、秋季强热带气旋多发;西部地处山区及半山区,大小水库较多,各地水闸遍布。水利、水电管理部门经常要通过水库蓄水或者开闸放水来调节河道水位,往往会影响水上交通安全。因此,条例草案规定,一是在进行蓄水或者开闸放水等水力调度时,水利、水电工程设施的管理部门应当考虑保持航道的最低通航设计水位,确保船舶航行、停泊、作业的安全,减少触碰、搁浅等事故发生;二是在因防洪等特殊情况需要必须采取紧急开闸放水等可能影响水上交通安全的措施时,相关部门应当提前通知海事管理机构,以便海事管理机构及时航行通告或者航行警告。此外,我省内河时常发生堵航事件,一旦发生航道堵塞,除海事管理机构到现场抓紧疏通外,船舶有序航行、停泊非常重要。因此,条例草案规定了在航道通航密度过大甚至堵塞等情况下,可以实行水上交通管制,船舶航行、停泊应当服从海事管理人员的指挥和调度。(第二十六、二十八、二十九条)

(八)关于水上搜救与事故处理。由于上位法对水上搜救仅有原则性的笼统规定,而搜救任务却越来越繁重。因此,条例草案专门用了一章的篇幅具体规定了水上搜救机构确定,遇到事故自救与社会力量搜救、搜救值班、搜救报告、搜救指令下达、搜救、医疗保障、搜救信息等事项。至于水上交通事故的调查处理,上位法有原则性规定,我省已制定有专门的《浙江省水上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系省政府规章),因此,对这一块内容作了转致性处理。(第三十条至第四十条)

海上交通安全法心得体会篇7

一、**同志用生命履行了海事职责

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航运市场低迷,广州港水域锚地的停航锚泊船舶数量激增,在珠江口担杆水道附近水域锚泊的大型船舶有近60艘,其中大部分为外国籍船舶。违法锚泊侵害了我国海洋权益,也对该水域通航环境和通航秩序、污染防护等产生不良影响。根据部海事局的统一部署,**海事局决定展开专项整治行动,轮机业务精、英语口语好的**被抽调参加了这次行动。

3月13日,**跟随广州海事局的海巡编队,冒着大幅降温后骤然加大的海上风浪对珠江口航道和20多个锚地进行巡航监管。3月14日下午,海巡编队在担杆以北水域发现一艘2万吨级的集装箱船“勒达商船”违法锚泊。

面对海巡编队呼叫离开的要求,“勒达商船”强辞夺理,拒不离开,编队指挥员指令**与两名同事登轮监管。**二话不说,穿戴好救生衣和安全帽,就与同事乘工作艇驶向“勒达商船”。“勒达商船”干舷高达10米,甲板放下的引水梯长度不够,只能改放舷梯。当时寒潮大风过后,海上风力不大,但是有一个个的涌浪,工作艇在风浪中颠簸着。

工作艇靠近舷梯时,安检员吴璋准备登轮,**一把将他拉开,说:“让我先上吧!”就抢到了吴璋前面。当**准备登轮时,突然一个涌浪袭来,摆动的舷梯砸在他的头上,他当场昏倒在工作艇上。因为伤势过重,**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以身殉职,年仅40岁。

二、**同志用行动承诺了进取报国

在同事们眼里,**爱国进取,为了给祖国海事事业出一分力,他放弃了外企的高薪,甘愿从事每天爬机舱、下机房,又脏又累的船舶安检工作。

**出身航海世家,在进入海事队伍前,他是挪威一家船舶公司的华南区业务经理,收入颇丰。8月,**以甲类轮机长总分第一的成绩被**海事局录取,成为了一名海事人员。到了海事局,许多同事不解地问他,放弃一个月数万元收入的工作,来干几千元收入的海事官,图什么?他回答说:“我对航海非常熟悉,但一直没有机会为祖国服务。每次在公司唱外国国歌时,我都觉得非常痛苦。”

在广州船舶安全检查站,**从事的是被称为“海上安全最后防线”的船舶安全检查工作。站长徐伯友说,**的勤奋近乎疯狂。船舶安全检查依据的六大国际公约有1700多个条款,涉及15000多项技术标准,硬是被他啃下。为尽快熟练掌握海事业务,他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几乎没有过一个完整的周末,由于英语基础良好,还被同事们称为“海事英语的活字典”。

**执法为民、清正廉洁,从生活小节、外在仪表到执法行为,时刻注意维护海事的良好形象。平时的工作无论多累,**都一定要把当天的制服洗干净,每次安检,他穿的制服都洁净工整,戴的安全帽都一尘不染。

在广州船舶安全检查站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承担了大量的检查工作,他直接参与检查船舶200多艘次,发现缺陷1500多项,协助同事对低于公约标准的15艘船舶实施滞留。**用严格的监管和优质的服务,维护了国家和水域安全,同时也赢得了被检查船舶的尊敬和赞美,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海事的良好形象。

三、**同志用热情书写了敬业奉献

**身边的同事说,他对工作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脏活累活他总是第一个接,上船检查却总是最后一个从机舱出来。机舱里温度高、噪音大、空气浑浊、空间狭小,但他每次都是一丝不苟地检查,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今年imo(国际海事组织)将对我国国际海事公约履约情况进行审核。根据中国海事局的工作安排,广州港口国监督(psc)将作为访问点接受imo审核,这项工作需要对海事国际公约进行透彻理解,并用英文起草和编制接受imo审核的文件体系。经慎重考虑后,安检站将其中梳理海事公约框架文件的重任交给了**。

**毫不犹豫接受了任务。除了在正常工作时间认真准备外,他还将相关资料放在一个u盘里,利用晚上或周末加班加点。从2月初接受任务到他殉职,仅1个月的时间,他几乎完成了整个框架文件大纲的梳理。

**殉职后,家人在清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他的贴身衣服里还放着那个用来装工作资料的u盘,这种敬业奉献精神让同事们无不感动落泪。

四、**同志用真心让行政相对人满意

面对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种族和宗教的船员,他始终保持公正严谨的态度,履行着保障海上交通安全、维护国家的使命。1月22日,**在对一艘名为“格蕾卡”的散货船进行安全检查时,在机舱里发现可能引发火灾的几个缺陷。但是,给“格蕾卡”检验发证的英国船级社质疑检查结果,派工作人员默里带着两名验船师前来交涉。面对对方的质疑,**不卑不亢,他用流利的英文,熟练而准确地引用公约条款进行解释,最终让默里心服口服。离开时,默里向**伸出大拇指,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说:“

中国海事监督官,一流的!”

4月,他对即将驶往澳大利亚抢运电煤的“新靖海”号实施航前检查,完成检查任务后,他又帮助“新靖海”号分析研究缺陷原因,并敦促船舶公司举一反三,提醒各艘船舶避免类似缺陷发生,被船员称为“我们的贴心人”。

在**眼里,监管就是服务,安全检查不仅要能发现受检查船舶的安全隐患和缺陷,更重要的是要帮助他们避免类似缺陷再次发生。他常对同事们说:“安全检查不仅要能发现受检船舶的安全隐患和缺陷,更重要的是让受检船舶能及时整改缺陷,确保船舶安全航行,这样才能让行政相对人满意”。:

海上交通安全法心得体会篇8

水上交通安全属公共安全范畴,涉及船舶交通的监管和险情救助。水上交通事故突发性强,远离陆地,救援困难,易造成群死群伤和重大经济、环境损失以及重大社会影响。加强安全工作,处理公共突发事件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建设,对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增强应对水上突发事件的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国家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水上交通安全保障能力得到提高,安全形势初步好转,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与救助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年与*年相比,等级以上运输船舶交通事故减少了15.9%,死亡人数减少了16.8%。*年至*年期间,组织搜救行动8788次,救助人员71168人、船舶6877艘、财产价值约171亿元。但是目前我国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仍然是低水平的,尤其是监管和救助装备的数量和性能与实际需求差距很大。遵照2004年1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的要求,为实现到2020年水上交通安全状况根本好转的战略目标,制定《国家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布局规划》。规划的地理范围是中央政府实施安全监管的水域,包括全部沿海水域(18000千米大陆海岸线,300万平方千米管辖海域面积)、长江干线(宜宾以下2700千米)、珠江、黑龙江水系主要通航水域、额尔古纳河和澜沧江下游水域。规划的基础年为*年,规划的水平年分为2010年和2020年。

一、现状评价

(一)安全现状

1.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机制基本形成

我国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机制由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和搜救应急指挥两大机制构成,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履行相应职责。

中央管理水域由交通部海事局管理,在沿海、主要跨省(区、市)的内河干线(通航里程约3.2万千米)设立了14个直属海事机构,98个分支机构和366个派出机构。在中央管理水域以外的内河、湖泊和水库,实行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设立了27个地方海事管理机构。各级海事机构负责行使水上安全监督和防止船舶污染、船舶及海上设施检验、航海保障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责,对水上交通安全实行行业管理。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建立了国家水上应急救助指挥体制。国家海上搜救部际联席会议是国家水上搜救的领导机构,中国海上搜救中心(设在交通部)负责国家海上搜救部际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统一协调指挥全国海上搜救应急反应工作。沿海及内河主要通航水域的各省(区、市)海上搜救机构,在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的指导下负责本辖区的海上应急组织指挥工作。国家专业救助打捞队伍隶属于交通部,下设北海、东海、南海三个救助局、一个飞行中心和烟台、上海、广州三个打捞局,承担水上人命救生、海上消防、海上溢油应急清除、特殊政治军事抢险以及船舶财产救助、沉船沉物打捞等任务。

2.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设施建设初具规模

初步建成遇险与安全通信系统;在全国沿海主要港口、水道建立了24个船舶交通管理系统;拥有20米级及以上各类船舶489艘(海船265艘、内河船224艘),码头(基地)219个,救助飞机4架,救助机场1个;在北方海区设立了两个小型溢油应急中心,配备了少量的溢油控制清除设备。

3.水上交通的风险不断加大

近年来,随着水路运输的快速发展和海洋开发利用力度加大,水上遇险人数和遇险船舶数量不断增加,*年与*年相比,水上遇险人数增加2.6倍,遇险船舶数量增加1.3倍,水上交通安全风险几乎与船舶交通量同步增长。

4.重大事故比例居高不下,事故后果呈恶化趋势。

*年与*年相比,大和重大事故占等级以上水上交通事故的比例由48.3%增加到76.1%,为历史最高点,近几年虽然有所下降,但依旧在高位徘徊。*年与*年相比,平均每起等级以上事故死亡人数增加83%,直接经济损失增加570%。相当一批水上交通事故造成群死群伤的后果,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存在问题

1.缺乏综合性的长远规划,国家投入长期不足。

新中国成立至今尚没有部级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的长远规划,难以指导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工作的开展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且国家投入长期不足,1986—*年,20年年均投资仅3.5亿元,设施装备配备结构不尽合理,力量布局较为分散,远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

2.设施装备数量不足、性能落后,水上安全保障能力薄弱。

⑴有效监管范围小,预控能力不强。我国内河通航里程、海岸线长度和200海里专属经济区面积均居世界前列,与美、日等发达国家以及与我国国情相似的印度管理水域面积相当,但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装备水平差距很大,目前我国万船事故率和百万吨港口吞吐量死亡人数是发达国家的6~7倍,未能成功救助人员的比例是发达国家的4~5倍。

⑵搜寻救助装备落后,应急反应和救助能力弱。船舶船龄长,航速低,“*”期间,56%的救助船舶将达到报废年限,其中船龄28年以上的占44%;巡逻船舶近40%将达到报废年限。救助船舶平均航速不到14节,三分之一的巡逻船航速小于15节;船舶操纵性能差,抗风浪能力低,大中型船舶能在6级海况(风力9级、浪高6米)下出动的不到40%。我国沿海离岸50海里监管救助力量应急到达时间平均为210分钟,平均每次搜救时间约为7.2小时,分别是发达国家的2倍多和5倍。

⑶溢油设施布局不完善,应急设备严重不足。发达国家早已建立溢油监视、监测、控制、回收和处理的完备体系和机制,而我国目前仅有两个小规模的船舶溢油应急中心,大部分地区没有部级的应急设备库,没有抗风能力强的可在开敞水域作业的溢油应急回收船,无现代的溢油监视手段,散装化学危险品泄漏处理设备尚属空白,尚未建立有效的油污防控体系。

⑷缺乏现代的打捞装备,制约了打捞能力和效率。目前我国最大的起重船船龄已经25年,起重能力不足*吨,世界上起重能力8000吨以上的浮吊有10多艘,其中最大浮吊的起重能力已达14000吨。我国打捞万吨级沉船一般要40天左右,高于发达国家一倍多。此外,我国缺少先进的自航半潜打捞船和深潜水母船,至今尚不具备60米以上的深水沉船打捞能力,而发达国家的作业深度已达500多米。

3.安全监管和救助的人才队伍亟待加强

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工作专业性强、技术复杂,对人员素质要求很高。随着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日趋严峻,监管救助装备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和数量的增多,监管和救助工作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队伍中高层次的搜救指挥人才、高素质的技术保障人才和高技能的专业人才(包括监管值班员、船员、飞行员、救生员和潜水员)十分缺乏,人才队伍建设亟需加强。

综上,我国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建设严重滞后,突出表现为险情预控水平低,应急反应速度慢,恶劣海况下监管救助能力弱,船舶污染防治力量不足四个薄弱环节。

二、形势分析

(一)航运业高速发展,船舶流量快速增长

未来我国水路运输将持续增长,预计2010年,全国港口吞吐量将达到72亿吨,水路货运量达到31亿吨,分别比*年增长49%和41%;海上油气资源开发、海产捕捞、海洋工程、海水养殖等用海活动将会是海上活动的主要增长点,因而港口、海峡、水道和内河干线的船舶交通流量和交通密度将进一步增加,水上交通安全事故的风险增大,交通安全的压力巨大。

(二)危险货物运输量不断增加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我国危险货物特别是原油的运输量也在不断增加。*年我国水上危险货物运量4.1亿吨,比*年增加36.6%,原油进口量1.27亿吨,目前每天航行于我国水域的各类危险品运输船舶1000多艘次,进口原油90%通过海运,预计2010年原油进口量和液体化工品运量都将有较大幅度增长,通航环境更加复杂,水上交通事故引发的重大溢油污染的风险将呈上升趋势。

(三)船龄长、船舶技术状况差

我国远洋、沿海和内河超老龄船舶的比重分别达到41%、68%、43%,普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船舶种类繁多,特别是内河船舶种类多达1600多种,船龄长、船型复杂及船舶技术状况差是引发船舶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

(四)通航环境日益复杂,对安全监管和救助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国水上运输量大,交通密度高,长江下游和珠江口水域的日均船舶自然流量均在3000艘次左右,超过世界上任何一条水道的船舶流量。而沿海港口进港航道普遍狭窄,水深不足,大型船舶操纵受限;内河水域多为天然航道,狭窄弯多,礁石密布,水流变化大,船舶航行风险高;北方海区和东海海区8级大风日年均60天以上,南方台风多,平均每年有11次台风以上;北方海区冬季表层水温较低,经常在0℃以下。在这些条件下,一旦发生海难,如果搜寻救助不及时,极易造成重大人命财产损失。

(五)运输不平衡,季节性客运强度大

春节、黄金周和集市、庙会期间是水上运输特别是客运最繁忙的时间。这期间由于运量集中,船舶运力有限,老旧船舶和非运输船舶参与运输及超员超载现象十分普遍,是水上交通安全事故的多发时段。

(六)水上交通安全事故多发区域较为集中。

水上交通安全区域分布与水路运输和海洋开发格局密切相关,我国水上交通险情的主要分布特点是:

1.水上交通险情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河干流。在全部险情中沿海占63.3%(其中,渤海占5.3%,黄海占8.0%,东海占38.3%,南海占11.7%),内河干流占30.8%,其他水域不到6%。

2.沿海险情主要发生在离岸50海里以内。在沿海水上交通险情总量中,发生在离岸50海里以内海域的占94%,其中发生在港区的险情占36.5%;发生在离岸50—100海里和100—200海里的险情分别只占3%。渤海湾、长江口(含舟山宁波水域)、台湾海峡、珠江口和琼州海峡是沿海的事故多发水域。

3.内河险情主要发生在长江干线。在内河水上交通险情总量中,发生在长江干线的占64.8%,其中长江下游占44%。

三、功能定位

国家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力量是政府实行行业管理,履行公共服务、维护公共安全职能的重要手段,是我国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体系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的国防资源,是国家意志的具体体现。国家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力量对水上交通安全实施监督管理,代表国家履行有关国际公约,依法维护国家权益,承担国际义务,展示负责任大国形象;组织协调水上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工作,承担重大险情的救助和船舶溢油的控制清除任务。

四、原则目标

(一)指导思想

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以预防为主,防救结合为原则,以提高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搜寻救助能力为重点,专业力量与社会力量相结合,采用先进技术,构建现代化的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促进国家水路运输发展和海洋开发利用,实现水上交通安全状况的根本好转。

(二)规划原则

1.合理布局、突出重点。以现有设施装备布局为基础,根据水域风险程度,按照全面覆盖、重点加强、局部调整的原则分层次进行布局,形成全面覆盖中央管理水域的监管和救助网络;强化事故多发区和船舶交通密集区的力量配布,加强敏感资源区和危险品运输集中水域的防护。

2.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总体方案完整,使我国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力量具备较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规划实施以近期为重点,加快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薄弱环节建设,量力而行,分步推进。

3.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在加强国家专业救助力量建设的同时,注重发挥全社会综合救助的优势,在国家海上搜救应急指挥体系内,统筹考虑、优化配置、整合专业力量与政府公务力量(包括公安、民航、海关、农业、海洋等系统)、军队武警力量和社会力量,以及交通部门内部海事与救捞等各种资源,迅速、有序、高效地组织实施水上应急行动。为提高行政效率和避免重复建设,需不断创造条件,逐步改变现行行业分立、各自为政的状况,为将来建立我国海上综合执法和搜求机制奠定良好的基础。

4.防救结合、加强救助。建立起日常监管和险情应急共用的预警监控体系,提高事故的预防能力和险情的应急决策指挥能力;根据我国水上交通的特点和当前救助力量薄弱的状况,加强专业救助和抢险打捞装备的建设;在内河实行监管救助一体化。

(三)发展目标

1.2020年目标

以我国沿海和长江干线水域为重点,基本建立全方位覆盖、全天候运行、具备快速反应能力的现代化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体系。

⑴全方位覆盖。水上监管和救助力量有效覆盖我国管辖水域和搜救责任区,在重点水域形成监管救助力量的多重覆盖。

⑵全天候运行。对险情进行实时预防和监控,在9级海况下(风力12级、浪高14米)全天24小时都能实现救助力量的出动,并保证在6级海况下(风力9级、浪高6米)能够实施有效监管和救助。

⑶快速反应。及时发现和应对险情,监管救助力量在规定时间内到达指定水域。在沿海离岸100海里应急到达时间不超过90分钟,内河重要航段应急到达时间不超过45分钟。

⑷有效救助。发挥全社会综合救助的优势,保证现场救助基本成功。人命救助有效率大于93%,重点水域一次溢油综合清除控制能力达到1000吨,沉船整体打捞吨位达到8万吨,水下救援打捞深度达到300米。

2.2010年目标

重点水域的监管和救助能力明显提高,现代化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初步形成,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明显好转。

⑴覆盖能力:渤海湾、长江口、台湾海峡、珠江口、琼州海峡和长江干线六大重点水域监管救助力量得到加强。

⑵运行能力:在重点水域9级海况下全天24小时都能实现救助力量的出动,并可在6级海况下实施有效监管和救助。

⑶快速反应能力:沿海重点水域离岸50海里应急到达时间不超过150分钟,长江干线应急到达时间不超过45分钟。

⑷救助能力:人命救助有效率达到90%左右;重要水域一次溢油综合清除控制能力达到500吨(局部水域达到1000吨);沉船整体打捞吨位达到5万吨;水下救援打捞深度达到300米。

五、规划方案

规划方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长远的、分层次的空间布局规划,即:沿海和长江干线等水域分综合基地、基地和站的三个层次的规划;另一部分是在空间布局基础上的装备配置规划,即:以现有装备设施为基础,由通信监控指挥系统、机动力量、溢油清除和抢险打捞装备三大系统构成。

(一)综合基地、基地、站的空间布局

1.布局方法与原则

⑴风险水域分布

以海事分支机构管辖区划为基础,对中央管辖水域进行风险分析表明,102个规划水域中高风险水域共有31个(沿海21个),较高风险水域18个(沿海10个),一般水域53个(沿海12个)。高风险水域主要分布在沿海的渤海海峡、长江口(含舟山宁波水域)、珠江口、台湾海峡、琼州海峡和长江干线六大水域。这六大水域内的港口吞吐量占全国的65%以上,船舶进出港数量约占全国的70%,水上交通险情数量占全国75%以上,在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通过多年建设形成的沿海和长江干线的重要港口、水道和交通流量较大的区域为重点的监管救助基地和设施布局,与上述高或较高风险水域的分布规律是对应一致的,这是本次规划的基础。

⑵基地类型

按照水域的风险程度,考虑安全监管和险情救助、船舶溢油控制清除和抢险打捞的及时性、有效性,将监管和救助力量在空间布局上分为综合基地、基地、站三个层次。

综合基地是综合性设施,是监管、救助机动力量和油污清除、抢险打捞装备的大本营,是各种船舶靠泊、飞机起降和溢油应急设备、航标、打捞浮筒等装备的存放维修场地,并具有业务培训、实操训练等功能。

基地是专业性设施,具有大中型船舶的停靠、航标存放维修等功能,部分基地还具备直升机起降功能和存放溢油应急设备。此外,为用于季节性监管救助值班待命的大中型船舶临时停靠,设置前沿待命点,作为基地的补充。

站是中、小型船舶停靠码头,部分站具有航标存放维修功能。

综合基地、基地、站等基础设施在概念上是一个整体,在实施时根据其功能用途和岸线及土地资源的情况,可能由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个场站和码头组成。综合基地、基地和站三者之间在监管和救助中有机结合、有效衔接,共同构成覆盖全国沿海和内河水域的监管救助基地网络。

⑶布局原则

——沿海综合基地布设在高风险水域集中的区域,监管救助范围以海区为主,兼顾近海和港区。基地布设在高风险水域,监管救助范围以近海和港区为主,兼顾海区,其中前沿待命点布设在沿海远离陆地的海上交通要道和事故多发区附近,以提高应急反应速度。站布设在较高风险水域和一般水域,监管救助范围以港区为主,兼顾近海。

——内河综合基地布设在高风险水域,综合基地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00公里。基地布设在高风险和较高风险水域,基地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00公里。站布设在一般水域以及综合基地、基地之间,在高风险和较高风险水域,站与站及站与基地间的距离在20—30千米之间;在一般风险水域,站与站间的距离在30千米以上。

——综合基地、基地、站依托港口建设,其中综合基地、基地建在沿海和内河重要港口。

2、布局方案

⑴沿海综合基地、基地、站布局

在北方海区烟台、东海海区上海和南海海区广州布设综合基地。考虑到南海范围大、战略位置重要,在海南三亚布设综合基地。在其中烟台、上海(已有)和三亚3处综合基地布设专用监管救助飞机场。

在大连、秦皇岛、天津、威海、青岛、连云港、舟山、宁波、温州、福州、泉州、厦门、汕头、深圳、珠海、湛江、北部湾和海口18处布设基地。其中在大连、秦皇岛、天津、青岛、连云港、宁波、温州、福州、厦门、汕头、珠海、海口和北部湾13处布设飞行起降点。起降点的建设充分利用现有机场资源。此外,为提高台风、海潮季节和运输繁忙时段快速搜救的能力,在远离陆地的渤海湾南隍城岛、长江口绿华山、珠江口桂山岛和南海永兴岛等水上交通要道布设4个前沿待命点。

在丹东等处布设监管救助站21个。

⑵长江干线和其它内河水域综合基地、基地、站布局

内河监管救助基地(站)具有现场办公和安全检查功能。在长江干线重庆、三峡坝区、万州、武汉、九江、芜湖、南京、太仓布设8个综合基地,在三峡坝区综合基地设置直升机起降点;在宜宾、泸州、涪陵、巫山、宜昌、荆州、岳阳、黄石、安庆、镇江、江阴、南通布设基地12个;在一般水域以及综合基地、基地之间布设监管救助站的数量共为83个。在其它内河水域依托监管机构布设143个监管救助站。

(二)装备配置

根据水域的风险程度,按照基地的空间布局,合理配置先进、适用的监管和救助装备。装备配置既包括新建装备设施,也包括已有装备设施的改造升级,并根据科技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对部分已有装备设施的布局和结构进行调整。

1.通信监控指挥系统

按照国际公约要求建设专用通信监控指挥系统,形成覆盖沿海和长江干线的岸基电子信息网络。

⑴遇险安全通信系统

建设连续覆盖我国沿海近岸水域的甚高频通信系统;优化中高频海岸电台布局,将现有16座电台逐步调整为渤海湾、长江口、台湾海峡、珠江口和三亚5座,开通渔业协调通信电路,保证渔业安全通信;保留现有北京海事卫星地面站和国际搜救卫星报警测位系统。对现有长江甚高频通信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将遇险安全通信覆盖范围由目前的长江口至重庆延伸到宜宾。在中央管理的其他内河水域重要航段配置甚高频通信设备。对现有船舶报告系统进行改造。

⑵监控系统

按照国际公约建设连续覆盖我国沿海近岸水域和长江干线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在高风险和较高风险水域布设船舶交通管理系统,沿海建设31个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包括对现有17个系统进行改造,新建14个;在长江干线建设18个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包括对现有7个系统进行更新改造,新建11个。在中央管理的其他内河水域,建设小型船舶跟踪监控系统,在重要航段建设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完善船舶溢油监视监测系统。

⑶决策指挥系统

在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和主要省、地市搜救中心和分中心建设应急决策指挥系统,连接所有搜救成员单位,形成以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为核心的全国应急决策指挥联网。

2.机动力量。

在沿海和长江三峡坝区配置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在沿海、长江干线和其它内河水域配置救助船、巡逻船、航标船、测量船,在内河实行监管救助一体化。

3.船舶溢油控制清除和抢险打捞装备

⑴溢油控制清除装备。

按照国家原油运输网络和敏感资源区分布,在沿海综合基地和基地设置16个国家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其中在大连、宁波和珠江口建设3个大型(可对抗1000吨船舶溢油)溢油应急设备库,在上海(视今后发展情况再研究是否建成大型库)、烟台(改造)、秦皇岛(改造)、青岛、泉州、湛江建设6个中型设备库(可对抗500吨船舶溢油),在连云港、舟山、厦门、汕头、茂名、海口和钦州建设7个小型设备库(可对抗200吨船舶溢油)。在各设备库配置溢油回收船。

在长江干线综合基地和基地设置13个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其中中型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1个,小型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7个,设备点(可对抗50吨船舶溢油)5个。每个设备库配备溢油回收船1艘。

⑵抢险打捞装备

为了增强公益性抢险打捞能力和执行特殊政治军事抢险任务,建造5000吨和8000吨抢险打捞起重船各1艘,300米深潜水工作母船1艘,30000吨和50000吨半潜驳船各1艘。上述装备部署在沿海综合基地,全国统一调动。

六、实施方案

(一)近期方案

1、近期建设重点

“*”期是我国水上交通快速发展时期,也是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现有装备集中建造和更新改造的时期,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同时,应集中力量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基本完成渤海湾、长江口、台湾海峡、珠江口、琼州海峡和长江干线六大重要水域的布局建设和装备配置。重点是:全面建成覆盖我国沿海近岸水域和长江干线的甚高频通信系统和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加大救助飞机的建设力度,重点解决渤海湾、台湾海峡、珠江口和琼州海峡海上立体搜救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快大功率救助船舶更新改造,提高恶劣气象条件下的快速救助能力;加强监管救助基地的建设,提高系统保障能力。同时,推进长江干线监管救助一体化建设,在统一管理和资源综合利用上取得突破,开展应急决策指挥系统示范工程建设,提高应对水上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注重做好与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的衔接。

2、主要建设项目

(1)通信监控指挥系统

建成连续覆盖我国沿海近岸水域的甚高频通信系统,对上海和广州2座高频海岸电台和北京海事卫星地面站、国际搜救卫星报警测位系统进行改造;扩展长江甚高频通信系统;在中央管理的其他内河水域新建和改造甚高频通信设备120套;对现有船舶报告系统进行改造。建设沿海和长江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在沿海新建和改造16个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在长江干线新建和改造13个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在中央管理的其他内河水域新建船舶跟踪监控系统14个。建设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应急平台,在沿海和长江重点水域建设应急决策指挥系统。

(2)基地和机动力量

完善沿海4个综合基地的建设,新建和改造监管救助基地41处,前沿待命点1处,新建和更新一批船舶;建设烟台和三亚综合基地飞机场,租用或合建4个飞机起降点,购置飞机,加强烟台、上海、厦门、珠江口和琼州海峡水域的立体监管救助力量。

在长江干线,新建和改造监管救助基地(站)40个,在中央管理的其他内河水域新建和改造监管救助站32个,新建和更新一批船舶。

(3)溢油控制清除和抢险打捞装备

新建溢油应急设备库(点)12个(其中沿海7个,长江干线5个)。建造沿海大型应急工程船3艘和沿海中、小型应急回收船4艘;建造5艘中小型内河多功能应急环保船。建造5000吨抢险打捞起重船、300米深潜水工作母船和30000吨半潜驳船各1艘。

(二)建设资金

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建设属公益性事业,要以政府投资为主,拓宽投资来源渠道,在国家宏观调控指导下,鼓励社会资本及海洋等部门参与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建设,探讨救助与保险业的结合等;国家逐步加大投入,原则以中央专项建设资金为主,具体在五年规划、年度计划安排时研究确定。地方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设施的建设资金,主要由地方政府预算内建设资金解决。

七、实施前景

(一)2020年前景

1、到2020年,将在中央管理水域基本形成“全方位覆盖、全天候运行,反应快速、救助有效”的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基本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水路运输、海洋开发利用的需要。系统将覆盖我国管辖海域和海上搜救责任区,以及主要内河通航水域;形成分层次覆盖我国沿海和主要内河水域的遇险安全通信系统,及时接收船舶遇险报警,并在最短时间内对报警做出回应;形成覆盖我国沿海近岸和主要内河水域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重点水域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和船舶跟踪监控系统;形成以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为协调组织,以各地搜救中心为现场指挥的应急决策指挥系统,对险情做出准确快速反应;建成立体监管和救助体系,海上监管范围由近岸扩展到我国管辖的全部海域;监管救助力量可全天候出动,及时救助遇险人员;具备及时发现和应付较大突发船舶污染事故的能力,保护水域生态环境;重大抢险打捞的水下作业深度、沉船整体打捞吨位和打捞周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人命救助有效率将由目前不足90%提高到93%以上,万船事故率将由目前的12件下降到7件,水上交通安全形势将根本好转。

(二)2010年前景

通过“*”期的建设,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的总体框架将基本形成,重点水域的监管救助力量显著加强。基地空间布局基本完成,建成率达到65%以上;大功率救助船配置到位,平均船龄由17年降低到6年;船舶自动识别系统、近岸安全通信系统覆盖沿海30—50海里水域和长江干线,高风险水域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和基本建成;船舶防污监视监测系统初步建立,溢油清除控制能力有较大提高;救助飞机和大中型巡逻船建设得到加强,应急反应速度明显提高、监管范围扩大,水上交通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安全形势将明显好转。

八、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建立互动协调机制。水上搜救应急机制是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的重要内容,强调专业力量与社会力量的有机结合,建立起各部门、机构、中央与地方互动、立体的协调管理机制是实施有效监管和救助的重要保障条件。

(二)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处理好救助飞机、大型船舶国产化和技术引进的关系,不断提高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装备以及处理船舶溢油等应急事故设备的整体水平。

(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统筹安排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施工等各个环节都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严格执行各项法律、法规,保护环境,节约土地、岸线等资源。

(四)加强建设管理。加强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和建设管理,建设中要与沿海、沿江港口、岸线等相关规划的衔接,严格执行招投标等有关法律、法规,降低造价,节约投资。

海上交通安全法心得体会篇9

一、加强组织领导,发挥工会作用

今年,我局工会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构建文明、和谐交通为目标,认真履行工会工作职责,积极推进“惠民行动”,为全体职工办实事、办好事,继续开展了“安康杯”竞赛活动。为使工作落到实处,我局调整工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局长张小荣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工会主席韩文明同志担任。同时,把工会工作与“安康杯”竞赛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列入了党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和全年综合目标管理,与部门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同考评、同奖惩。

二、开展政务学习培训,提高职工综合素质

(一)为使职工不断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局工会始终把职工理论政策学习、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摆到重要位置,坚持每周三下午政务学习制度,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学习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使职工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掌握其立场、观点、方法来指导实际工作;二是坚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政治坚定性,保持政治敏锐性,提高执行政策水平;三是坚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及交通业务知识,参加了市县及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活动,为搞好本职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四是坚持学法普法,先后组织学习了《行政许可法》、《工会法》等法律法规,增强了职工法制观念,严格依法行政。

三、组织开展工会活动,增强职工凝聚力

(一)重视老龄工作,关心困难职工。春节、中秋期间,工会开展了对企业困难职工及家属爱心帮扶行动和退休老同志慰问活动。共慰问特困职工30户,为他们送去了食用油、面粉、棉被等生活用品,慰问退休老同志20余户。

(二)开展了各类纪念、庆祝活动,每逢“元旦”、“三八”、“五一”等重要节日,均组织职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寓教于乐,活跃气氛,加强思想交流,使大家感到集体的温暖,增强了全局职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元月1日,组织系统100名干部职工参加了县政府开展的迎元旦“万人长跑”活动。

(三)积极动员和支持职工参加体育竞赛活动,4月份组织系统六名职工参加了县总工会举办的迎五一“农行杯”职工乒乓球比赛活动。

(四)6月26日,人民会堂歌声飞扬,掌声不断,由中共县委主办的“高举旗帜心向党,龙城水乡歌飞扬”庆祝建党90周年歌咏比赛在人民会堂隆重举行。本次比赛共有24支队伍参赛。我局的参赛曲目是《打靶归来》。比赛中,90名队员歌声嘹亮,情绪高昂,着装整洁,精神饱满,展现了交通运输系统广大职工奋发向上,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和评委们的一致好评。经过紧张的角逐,我局获得了二等奖。

(五)6月27日,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我局举办“庆七一·党旗在心中飘扬”演讲比赛。比赛选手围绕“弘扬交通精神、奉献青春”这个主题,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身边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讴歌了交通近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热情歌颂了伟大的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的丰功伟绩。这次比赛经过选拔,共有11名选手进入决赛,秦晗、刘楠获得一等奖,李贝等选手获得二等奖,周倩等选手获得三等奖。

(六)为及时帮助干部职工了解身体健康状况,使其保持健康的体魄更好地工作。11月17日至18日,交通运输局组织局机关全体人员到县华佗医院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身体健康检查,受到了广大干部职工的一致欢迎和称赞。此次职工体检项目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尿酸)、内外科、心电图、B超和胸透、脑多普勒等多项检查外,对女职工增加了妇科检查项目。

(七)12月7日,交通运输局在全县交通系统开展扶贫济困“一日捐”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局工会积极组织,向系统干部职工倡议,号召大家“少抽一包烟,少一场应酬”,把节省下来的钱捐出来,帮助贫困家庭。自“一日捐”活动开展以来,系统干部职工踊跃参与,短短几天,共筹集捐款22000余元,第一笔捐款已缴至社会捐助站。

四、认真开展好“安康杯”竞赛活动

“安康杯”竞赛活动中,我局充分利用横幅、标语、橱窗、板报、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大力宣传、普及系统安全管理知识,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

(一)6月12日,我局组织公路、海事、运管、航道、港务、客管处六家单位的安全科长和安全员在县城汤沐路设立宣传咨询点,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活动。统一制作了以安全生产为主题的活动展板6块,印制了宣传材料4000余份。这次活动,共接受群众咨询600人次,散发宣传材料2000余份。

(二)为进一步提高系统安管干部的综合素质,我局利用例会时间,带领大家学习《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通过集中学习,安管干部对安全工作有了深刻的认识,感受到了肩上的压力和责任,表示将带领本单位安管人员把安全工作抓实、抓好。

(三)在沿街及收费站口悬挂横幅60余幅,张贴标语口号100余条,出板报20期。

(四)组织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活动。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增强安全生产技能,杜绝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6月30日交通运输局组织开展了安全知识竞赛。经过选拔,运管所、公路站、公交公司、港务站、检测站、汽车站六个代表队参加了比赛。市交通运输局、县安监局有关领导出席了竞赛。

本次竞赛分为个人必答题、小组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互动题五个环节,内容涉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行车安全常识等内容。各代表队参赛选手准备充分,答题踊跃,现场气氛热烈,经过激烈的角逐,运输管理所代表队获得本次比赛的一等奖。通过这次竞赛活动,进一步促进了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对安全工作的重视,营造了人人学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重安全的氛围,为今后我局安全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认真开展隐患排查和隐患整改活动,确保安全无事故

在“安康杯”竞赛活动中,我局按照“查隐患,堵漏洞,保安全”的要求,认真开展了系统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活动。

运管部门严格落实“三把关一监督”安全监管职责,组成五个检查组,重点对客运、危运等企业进行了检查。通过检查,几家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健全,奖惩措施严明,检查组并现场抽查客车60余部、危运车辆10部,针对个别车辆灭火器过期、安全锤摆放位置不正确等问题,检查组当场下达停运整改通知书,并要求运输企业整改结果书面报客运管理办公室。

海事处共出动海巡艇33艘次,巡航时间120小时,出动海事执法人员92人次,消除堵航苗头6起,检查船舶280艘次,纠正违法船舶50艘次,发放宣传单380份,安全信息5次。一是加强枯水期、汛期安全管理工作,根据今年水情特点,制定了航行通告及2011年度防汛工作预案,明确工作重点,以及做好了防汛、枯水期各项准备工作。二是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海事处以“四安一危”船舶湖西航道水域为重点,加大检查力度,全面开展了安全消防大检查,强化了湖西航道危险品船舶作业等重点水域的巡查和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违章作业和违法航行行为。组织开展“打非”专项整治活动,砂石船运输和水工作业监管。三是以消防安全专项治理活动为载体,强化内部管理,组织对办公楼、艇、等设施设备进行了一次全面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自身安全。四是严肃纪律,做好应急值班,加强122395接警值班制度,各值班点严格执行值班工作程序,做好信息上传下达工作,保证了政务信息畅通。

公路部门认真组织开展执法行动,出动宣传、执法车辆100台次,执法人员280人次,清理干线公路违章建筑3处、非交通标志4处,清除障碍物900立方米、摊点80个、非公路标志及悬挂物60块,清理、取缔马路市场2处;通过打谷晒场专项治理活动,制止打谷晒场等违法行为50余起;增设县道及施工路段安全设施、安全标志16块(根);6月份共查处超限车辆30辆,卸载860吨;有力地保障了良好的公路通行环境。

航道部门以确保航道安全畅通为重点,加强对辖区航道及设施的管理工作。一是航政人员按照巡查制度要求,对重点航段加强在建临河设施的监管力度,确保了航道的安全畅通。二是加强对辖区航标的管理和维护,确保航标正常率达100%。

港务部门加大对港口企业的检查频次,督促港口企业进一步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港口机械装卸作业安全管理。

运输企业安管人员深入基层一线,对客运车辆、危险品运输车辆进行认真检修,履行例保制度,严禁车辆带病运行。认真检查加油站、停车场、仓库、修理厂等重点防范部位,共发现大小隐患50余处,并进行登记造册,明确责任,限期整改。

五、抓好工会工作,重在行动落实

今年以来,县局工会紧紧围绕市局工会提出的目标任务,把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围绕“抓落实、重实效;抓创建、促工作;抓管理、求发展;抓效率、树形象”开展工会工作,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尽心尽力为职工排忧解难,构建了一个平安、文明、和谐的交通环境。

今年以来,我局工会工作在以往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的联系、协调,各项工作得到了较好成绩。

2011年3月,市局授予我局工会工作“先进单位”、工会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2011年11月,在市局举办的“公路杯”羽毛球比赛上,我局取得团体比赛第一名,王沛生获得领导干部组第七名,时雨获得男子组第一名、袁海涛获得男子组第三名的好成绩。

2011年6月,县委举办的“高举旗帜心向党、龙城水乡歌飞扬”庆祝建党90周年歌咏比赛,我局获得二等奖。

2011年6月,县委组织部举办的庆祝建党90周年党史知识竞赛,我局选得三等奖。

省妇联授予沛龙公路收费站2009-2010年度全省“巾帼建功”活动先进集体。

公路站养护公司机械养护中心被市总工会、市安监局命名为“安全生产示范班组”。

交通运输局选送节目:踢踏说唱《经济发展先行官》在市妇联纪念城镇妇女“巾帼建功”活动20周年巾帼文明岗风采展示大赛上荣获二等奖。

县委、县政府授予交通运输局工会创建和谐企业优秀组织单位、顺通客运有限公司汽车检测分公司“模范和谐企业”。

县总工会、县文明授予王瑞远“十佳文明职工”;地方海事处五段海事所“五一文明示范岗”;公路管理站路政科“五一文明班组”。

县总工会授予交通局工会全县工会新闻舆论宣传先进单位。

六、明年工会工作打算

(一)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

(二)积极开展帮贫助困送温暖活动。

(三)组织系统干部职工参加县政府举办的元旦万人长跑活动。

(四)开展一次职工健康体检工作。

(五)举办2011年夏季乘凉晚会。

(六)开展体育运动,在全系统掀起全民健身热潮。2012年9月份,在全系统开展庆“国庆”系列体育活动。

海上交通安全法心得体会篇10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必须克服固步自封思想,在机遇和挑战中掌握制高点和主动权。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对交通和地方海事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高速发展的国民经济、高度发达的水上物流体系,更为海事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水运具有的运能大、投资小、成本低、战地少等优势,将会在构建环境友好型物流运输体系中占据更为有利的位置;同时,各级政府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安全生产工作更为重视,各项有利于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相继出台,这些是推动我们发展的极佳机遇。然而,从目前地方海事船检发展的情况看,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理因素和薄弱环节,尤其是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管理手段上,许多方面仍然受到旧观念、旧体制和落后的管理手段的制约。一些班子和干部职工对新形势、新任务认识不够,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对工作求稳怕乱、墨守成规,把握机遇、驾驭全局、超前谋划工作的能力不足。我们必须通过持续不断的解放思想,坚决破除不合时宜的思想束缚:我们要树立开拓精神,牢固树立机遇意识、竞争意识和开拓意识,坚持又好又快发展方向;我们要培育创新精神,营造更具活力、更加民主的制度环境,鼓励更多人勇于探索;三要营造创优精神,大力倡导和支持岗位创优、行业创优,树立开拓进取有功、甘于平庸有错的舆论导向。以观念的更新带来发展的突破,以观念的超越带来发展的趋势,以观念的领先带来发展的率先,站在制高点上牢牢把握推进海事船检事业发展的主动权。

二、进一步解放思想,必须树立为民服务宗旨,在服务中提高管理水平。

总书记在十七报告中重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同时指出,要扩大公共服务……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充分反映了我党以人为本的崇高理念,更是责任与爱的高度浓缩。海事的价值能否体现、海事作用能否发挥、海事的地位能否确立,关键是能否很好地为经济社会服务。我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破除“坐北朝南”的特权意识,加强个人修养,树立求真务实、乐于奉献的精神,树立“管理就是服务、服务中管理”的理念;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肩负的职责和责任,要以让船民得实惠为目的,把海事工作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重要领域来抓;我们要站在加强监管、保障安全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水上交通监管工作的紧迫性,服务大局、切实维护政府公信力。我们更要设身处地从群众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将执法过程看成向广大管理相对人宣传法律、法规的过程,通过管理的过程,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将“疏”“管”相结合,以热情周到的服务,赢得群众的支持和理解;我们要以改革的精神推进执法公正和公开,把服务承诺制度化、规范化,说的和做的要一致,做的和结果要一致,树立起诚信服务的良好形象;我们要跳出海事看海事,从单一的安全保障功能向综合服务功能转变,更加重视综合交通发展和民生,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良好的水运保障。

三、进一步解放思想,要整合管理资源,在水上安全管理模式上谋求新突破。

海事工作监督管理水上交通安全,与水上活动紧密相关,具有很强的公益型和整体性。随着船舶吨位大型化和船舶数量的急剧增长,对航道通航能力造成巨大压力,迫使海事部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从事保畅工作,严重影响水上搜救、应急反应、信息化建设等其他业务工作的开展。目前,地方海事水上安全管理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管理的要求,必须统筹各项管理资源,建立合理的管理模式加以应对。首先,要加强对海事船检法律法规的研究和管理现状的研究,在确保合法性的前提下,提高管理制度的实效性,构建符合我市水运发展和水上交通安全监管要求的管理模式。其次,要实现管理扁平化,由各自为战向统一联动发展,由区域性的巡航监管向全方位的护航管制发展,由小范围海事部门联席合作向全社会、多部门统一协作发展,提高信息周转速度和反应速度,增强水上交通安全预防预控能力。再次,利用现代化质量管理理念,增强环节控制,合理设定既定程序,并以制度形式加以明确,为落实责任、加强考核、提高业务工作提供保证。我们还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建立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既要充分体现人的本质要求,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导作用,体现海事部门与行政相对人、单位与个人、制度与人的和谐效应。

四、进一步解放思想,要强化质量控制,在支持船舶工业发展上奋发新作为。

历史上的苏州造船市场曾十分兴旺,但进入新世纪以来,出于多种原因逐渐萎缩。目前,世界造船产业正加速向中国转移,中国造船业前景相当看好。特别是国家“十一五”

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壮大船舶工业实力,为船舶工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我们船检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过去我们检验的多是挂桨机船,150米以下的小船,而现在我们已经开始检验万吨级海船,船检工作应与时俱进,适应水上交通安全监管需要,适应船舶工业发展和船检市场竞争需要。我们一要加强服务意识:针对目前船多、人少的现状,不能抱有等、靠、要的思想,树立热情服务不等于辛苦的思路,加强对船厂、船东的服务,让相对人心理上对苏州船检放心、贴心;二要加强执行意识,严格执行各级相关规章制度,完善船舶法定检验质量体系,适应形势做好人员调配,提高工作质量,保证经费支出,提高技术能力;三要有责任意识,加强船检人员的自身素养和职业修养,以科学创新、规范管理,提高建造船舶质量,把好水上交通安全的源头关,为船舶工业园区做好服务,为政府发展经济做好参谋。五、进一步解放思想,要充分认清现状,在破解海事发展瓶颈上取得新进展。

当前内河交通安全监管任务和海事船检业务量不断扩大,我们近年加大投入、重点建设信息化系统、新型船艇和可变情报板等基础设施,以提高应对突发水上交通事故、保障干线航道畅通的能力,但其数量和技术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的现状。地方海事船检人员编制少,尤其是一线执法人员少,难以应对日益繁重的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任务的需要。此外,通航水域和流动的船舶、船员被人为按照行政区划分割,全局性政策措施难以确保执行到位,“水上监管一盘棋”的局面难以实现。我们一方面必须正视这些困难和瓶颈,不容回避;另一方面,要坚持用科学方法和创新思路解难题、破瓶颈。进一步理顺关系、理清思路、分清层次,找出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深层问题,解决管理中的空白点和交叉点,自觉选择最优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途径,将地方海事船检发展从单纯的模式扩张型、人力密集型向技术驱动型、创新驱动型转变,以最低的成本、最小的代价,实现地方海事船检发展的目标。要针对目前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的现实问题和突出矛盾,不断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解决海事船检质量管理水平不高、地区发展不够平衡等问题,深入分析各种问题的成因,正确把握矛盾性质和规律,大胆创新、锐意改革,确保地方海事船检事业发展步入可持续的良性轨道。

六、进一步解放思想,要重视人才引进,在培育海事专业技术队伍上再创新优势。

海事人才培养周期较长,保证质量的同时要增加数量,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目前,海事船检发展受制于人的因素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人员数量制约着各项管理的效果进一步扩大,人员素质制约着各项先进管理技术手段的运用,人员的知识结构制约着各项管理的细化和深化。由于体制上的原因,地方海事队伍在进人问题上收到极大约束,造血功能不足,特别是专业人员和船检技术人员匮乏。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采取有利措施予以解决。一要加快引进危险品管理、信息化建设人才的力度,有计划地从专业院校引进海事船检事业发展急需的品学兼优的毕业生。二要树立大教育、大培训的理念,分类对不同业务类别、不同岗位层次的人员进行系统教育培训,丰富充实“传帮带”和“执法诚信”特色教育活动,组织系列讲座和考察,使教育培训更加贴近海事实际。三是要建立技术系统、业务岗位和人员之间相互适应的范式,通过各种业务系统的使用和各项业务工作的实践,提高海事人员管理素质,同时利用业务骨干掌握的经验、技能和知识,逐步增强业务系统的实用价值、优化海事队伍专业结构。

七、进一步解放思想,要虚心取长补短,在规范管理和制度建设上多出新经验。

苏州是全省“两个率先”的先行军和示范区,是全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主义的排头兵。海事必须融入苏州思想解放的大背景中,和苏州的改革发展同步共进。我们要深刻审视水运经济的发展变化,深刻分析自身优势和不足:从纵向上比较,苏州海事虽在监督管理、基础建设、队伍素质等方面,都有显著进步,但对照省内海事系统“排头兵”的要求还有明显不足;从横向上比较,苏州海事基础薄弱,任务繁重,与交通部门兄弟单位的差距也比较明显。我们要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就应坚决克服夜郎自大之心态、跳出井底之蛙之孔见。一是对现行的各项绩效考核制度进行修改完善,科学设置评价体系,总结吸收系统内外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逐步在全市推广运用,做到全方位、立体式考核。二是完善干部交流、领导下访等制度,制定操作性强、相对硬性的奖优惩劣机制,坚持以公开求公正,加大竞争择优力度,不断提高干部履职能力和职工敬业水平。三是坚持从严治理,抓好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注重车、船、钱等方面的细节管理,严格落实会议、休假、着装等日常制度,杜绝管理死角。四是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推广文明执法示范窗口经验,认真落实便民承诺、服务承诺和轻微违章免于行政处罚等举措,加强政风监督检查,强化责任追究,严格执行“海事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和“验船人员工作规范”,全面提升海事队伍清廉形象。

八、进一步解放思想,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在抓好年度工作目标实现上迈出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