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职业道德与伦理十篇

时间:2024-01-04 17:46:12

计算机职业道德与伦理

计算机职业道德与伦理篇1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人员 伦理规范 道德自律

作为20世纪人类最辉煌的文明产物,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目的与利益中,整个社会对它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依赖。计算机故障与计算机技术的滥用随之产生一系列法律和伦理道德方面问题。人们面对此类难题作出截然不同的对错判断,以至计算机专业人员和用户在日常生活中面临道德选择困境。

一、加强计算机专业人员伦理规范建设的重要性

“计算机伦理学”这一概念最早是美国应用伦理学家曼纳于1976年正式提出并使用的。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计算机专业人员从业过程中呈现的道德问题,就产生原因、对世界影响及解决对策已成为具体问题被人们加以研究。詹姆士•摩尔认为之所以产生典型的计算机伦理问题是因为关于应当如何使用计算机技术的政策存在真空,他呼吁人们要对计算机伦理学的问题及其概念进行分析,制订出指导我们行为的概念框架和对应政策。唐纳德•哥特巴恩指出:由于信息通信技术专家拥有特殊的知识,他们负有特殊的责任和义务并对世界具有强大的影响;在对计算机专业人员的执照制度进行集中考察时唐纳德•哥特巴恩还做出明确解释:“颁发执照这个办法是用来帮助该专业之外的人判断某人是否具有承担该专业的能力”。1992年10月16日,美国计算机协会(ACM)为了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指明道德是非,表决通过经修订的《美国计算机协会(ACM)伦理与职业行为规范》,用以推动计算机专业人员伦理道德实践。在探讨其成员应支持的一般伦理道德和职业行为规范中美国计算机协会还做出如下规定:(1)为社会和人类做出贡献;(2)避免伤害他人;(3)要诚实可靠;(4)要公正并且不采取歧视;(5)尊重包括版权和专利在内的财产权;(6)尊重知识产权;(7)尊霞他人的隐私;(8)保守秘密。

我国的网络伦理教育与研究基本上是与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是同步的。王正平在《西方计算机伦理学概述》中指出:计算机伦理涉及计算机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信息的生产、储存、交换和传播中的广泛伦理道德问题。在《试论网络道德规范的建构》一文中,针对我国现实的网络环境所突显的主要伦理问题,吕本修也提出了四个主要的网络道德规范:1)避免伤害他人;2)尊重知识产权;3)尊重他人隐私权;4)诚实慎独。

综上,加强计算机专业人员伦理和规范建设是必要的,其重要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第一,加强计算机专业人员伦理规范建设是时代的客观要求。只有加强伦理和规范建设,才可能使专业人员承担起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历史责任,使专业人员的技术操作能力得到提高,使计算机技术产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得到优质、高效、安全的保障,乃至扩展到更大、更可取的利益发展空间,实现阶段性的发展目标。

第二,计算机专业人员伦理规范为专业人员提供具体的行为导向。加强计算机专业人员伦理规范建设是提高专业人员职业道德和个人素质的保证;充分认识制定规范的重要性是促使专业人员在执业过程中明确评价标准、抵制不良诱惑、提高明辨是非能力的根本途径。专业人员只有在伦理规范的引导和约束下才能对良好的道德行为给于充分肯定,对违背道德的行为给于揭露和批判。

第三,加强计算机专业人员伦理规范建设可推进计算机行业内有效管理体制的形成,高效的、最大限度的制止违反伦理规范的现象发生,从而提高该行业的公信度,树立行业良好形象。

二、当前计算机专业人员伦理规范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守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计算机专业人员解决执业过程中的道德难题,给未来的计算机使用者树立起符合社会伦理的行为规范。而当前计算机专业人员的道德水平呈现出层次不同的特点,甚至部分专业人员在专业操作中显现出道德选择偏差,导致计算机专业人员的伦理规范受到严重挑战,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计算机专业人员的道德选择陷于困境。首先,国际上工程职业道德标准选择陷于困境。在国际上或是暂时处于不同地域文化环境中的专业人员往往会面临与本土国不同的工程职业道德标准;在执业过程中,应该按照东道主国家或地区的标准进行操作还是就其本土国已熟悉的准则来完成操作,两难的抉择造成了计算机专业人员道德选择的困境。其次,专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对于专业与商业谁为先也陷入抉择困境。专业人员个人利益的驱使和软件企业或团体的恶性竞争往往形成利益冲突,使其在操作中抉择专业、商业的先后顺序出现迷茫和困境。

第二,专业人员的公信度呈现逐渐出降低的趋势。在部分专业人员道德选择出现偏差后一些不利于产品发展和有损公众利益的行为随之发生,譬如:一些试图验证自己计算机能力或部分怀才不遇的专业人员欲达到逞强发泄的目的,有意地制造和传播计算机病毒、开发恶意软件和流氓软件、进行可能导致危害后果的操作甚至威胁软件安全、侵犯客户隐私、黑客入侵等,使公众对专业人员操作中的准确度和诚信度产生质疑,减少对专业人员的信任,同时客户和专业人员之间关系的保密性也逐步降低。

第三,现有的职业伦理道德教育存在一定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一些医学类、法律类、经济类的高等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开始恢复、或者开设专业伦理课程和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职业道德教育。但是由于职业道德教育理念相对模糊、目标过大加上思想认识不到位、师资不足、内容陈旧、评价片面、时间短暂等多种原因,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职业伦理道德教育体系。

另外,计算机专业人员的法律知识欠缺、当前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并缺乏规划、内容冲突的原因导致的相关法律滞后,信息司法不独立、政策法规的反馈不完善、法律监管力度不足,计算机专业人员执业过程中出现推卸责任、逃避责任、分散责任、社会责任感淡化的现象,也直接导致计算机专业人员的伦理规范存在一定问题和挑战。

三、加强计算机专业人员的伦理规范建设

加强计算机专业人员的伦理规范建设,首先要增强计算机专业人员道德自律。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第一,计算机专业人员的技术操作是在依法获取职业许可、熟悉并遵守与业务相关的现有法规的条件下进行。身为有一定职业素养的计算机专业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或使用他人的计算机系统、软件或数据文件,只能在授权状态下使用计算机及通信设施;在使用系统资源及他人计算机之前必须经过适当的批准。第二,计算机专业人员和其他职业者一样,拥有不受职业理想束缚的个人期望和抱负。对自身利益的过分关注必然导致专业人员的行为和他人的利益相抵触,甚至与公众对专业人员的期望背道而驰。计算机专业人员只能在经过认真考虑、全面衡量对于雇主或客户的风险和利害关系后接受工作任务,不管做出怎样的决定一定要排除自身利益的影响,承担一切可能的后果。

其次,要促进立法监督进程。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将规范和章程应用到有争议的案例中并进行公开的诠释;促进专业人员对工程伦理的探讨和深入理解,帮助其他专业人员和公众领会章程的实际意义。加强相关法规和职业道德教育建设。“要在传统道德修养方法中寻找启示,整合、借鉴其他国家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强全球流和合作”, 结合我国计算机专业人员现状和我国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计算机专业人员伦理规范,对已经存在和即将存在道德选择偏差的专业人员加强伦理规范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只有用道德和法律的手段来规范专业人员的思想和行为,才能保障这一新技术给社会带来的福祉。

再次,要加强外界监管。保证公众监督力度,使其辅助行业内相关管理部门在第一时间内对成员的不端行为展开持续调查。向做出表率行为的专业人员做出适当奖励;要保护因诋毁或虚假的信息而受到指控的无辜专业人员;对待道德选择似乎偏颇的专业人员,当他们面对公众批评而确实不知如何为自己行为辩护时,可引导他们采取合作态度悔过自新;向遇到棘手伦理问题的专业人员提供指导服务,帮助作业中因坚持高标准而存在道德选择困境的专业人员在遵守道德规范的情况下分析其利益取舍并做出正确抉择;利用已有的相关法律和规范来约束即将挑战道德规范的专业人员,避免在困惑中越走越远。同时更要加大伦理规范建设的宣传教育力度,在外界监管的条件下,有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是专业人员获得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更能有效地激发专业人员的事业心和进取心。

最后,在专业操作中改进计算机专业人员的技术手段,加强专业人员的技能学习。过去信息产业及计算机技术发展中出现的伦理教训往往是由于某些事被忽略或出错才获得的。一名有职业资格、负责任的专业人员所具有的重要素质在于执业过程中能考虑伦理规范的立场、做出合理的抉择,以此避免将来可能发生的更严重的问题。在工作开始前专业人员应全面而彻底的评估计算机系统及系统的效果,有效的预测其行为可能带来的、重要的、和伦理维度有关的后果,比如判断某些行为是正当或不正当的。执业过程中专业人员要对所制造的产品进行需求分析、检测软件安全漏洞,使产品尽可能实现最高品质;在达到最好效能的同时还要充分意识和预测到品质低劣的系统可能导致的负面效果,要及时改进技术手段以解决可能产生的各类严重问题。

作为一名合格的计算机专业人员,应该具备积极获得更新和掌握专业知识的能力,通过自学、出席研讨会、交流会、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等多种方式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计算机专业人员之间要积极沟通,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相互提供和接受适当的专业评价,以便在专业领域中的其他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和进一步学习。责任,是职业人员以一种有益于客户和公众,并且不损害自身被赋予的信任的方式来使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义务。

此外,计算机专业人员还应该帮助公众加强对计算机技术及其影响的了解,与公众分享计算机相关的专业知识,促进公众了解新技术,包括了解计算机系统和一些系统相关操作的影响。对于在其行业中有争议的问题,计算机专业人员有义务向公众提供有价值的建议,要及时把与新技术相关的风险和利益告诉公众,帮助公众避免对新技术产生的不必要恐惧。

四、结论

我们应当充分重视计算机伦理的理论与实际规范体系建设研究,从我国实际出发,借鉴西方国家研究与探索中的有利经验,积极推出适合我国计算机专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准则,提高计算机专业人员在信息化时代下的道德素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计算机伦理学的理论和道德规范体系。

参考文献:

[1]詹姆斯•摩尔.计算机伦理学中的理性相对性与责任[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唐纳德•哥特巴恩.信息科学与专业责任.科学技术伦理学.2001年4月.

[3]王正平.美国计算机伦理学研究与计算机伦理规范建设.江西社会科学.2008.12.

[4]王正平.西方计算机伦理学研究概述.自然辨证法研究.2000.

计算机职业道德与伦理篇2

信息伦理学是由信息学、计算机科学、哲学、社会学、传播学和传统伦理学等学科相互交叉、融合,在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的土壤中产生的。它以传统伦理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研究现代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在当代社会中产生的伦理问题,它涉及信息开发、信息传播、信息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伦理要求、伦理准则、伦理规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型的伦理关系。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授W.曼纳首先提出并使用了“计算机伦理学”这个术语以来,信息伦理学一直受到发达国家学者的重视。

1.信息社会的信息伦理准则

西方学术界对信息伦理的研究是同信息技术应用导致的社会生活的冲突和失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西方伦理学家认为,计算机革命不仅是一场技术或金融的革命,从根本上说,它是一场社会和道德的革命。因此,在开发和利用信息系统的同时,必须明确考虑到这些系统的发展带来的伦理学问题,必须有一种新的伦理学来为即将到来的赛伯社会提供指导和决策工具。信息伦理是指涉及信息开发、信息传播、信息加工、分析、管理和利用等信息活动方面的伦理要求、伦理准则、伦理规范,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型的伦理关系。发达国家由于信息技术起步早,发展快,其所涉及到的信息伦理问题要比我们更多一些,为了维护本国的利益,保证信息安全,各国政府和相关的机构都纷纷寻求对策,以确保国家的安全。

1.1美国

美国业界行为规范的典型代表之一,可以说是计算机协会(AssociationofComputingMachinery,ACM)的伦理守则:①对社会和大众的福利要有所贡献;②避免伤害他人;③诚实和值得信赖;④行为要公平且不能有歧视;⑤尊重财产权;⑥保护知识产权;⑦经授权后再使用电脑和通信资源;⑧尊重个人隐私;⑨保护信息使用者的机密;®遵守专业有关的法律法规;⑪了解电脑系统可能受到的冲击,并能进行正确的评价,包括风险分析;有助于大众对电脑的计算及其结果的了解。

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规定了计算机用户在网络系统中应遵守的10条行为准则:①不应利用计算机去伤害他人;②不应干扰别人的计算机工作;③不应窥探别人的文件;④不应用计算机进行偷窃;⑤不应用计算机作伪证;⑥不应使用或拷贝你没有付钱的软件;⑦不应未经许可而使用别人的计算机资源;⑧不应盗用别人的智力成果;⑨应该考虑你所编程序的社会后果;⑩应该以深思熟虑和慎重的方式来使用计算机。

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网络伦理协会则是利用逆向思维指出了6种网络不道德行为类型:①有意地造成网络交通混乱或擅自闯人网络及其相联的系统;②商业性或欺骗性地利用大学计算机资源;③盗窃资料、设备或智力成果;④未经许可而接近他人的文件;⑤在公共用户场合做出引起混乱或造成破坏的行为;⑥仿造电子邮件信息。

1.2日本

1992年2月,日本电子网络集团(ElectronicNetworkConsortium)了《网络服务伦理通用指南》,旨在促进国内网络服务健康发展,避免毁誉、诽谤及与公共秩序、伦理道德有关的问题发生。

1.3英国

英国计算机学会(BritishComputerSociety,BCS)由电脑从业人员组成,强调要发展电脑并有效地利用电脑。其信息伦理准则是:①信息人员在对雇主及顾客尽义务时,不可背离大众的利益;②遵守法律法规,特别是有关财政、健康、安全及个人资料的保护规定;③确定个人的工作不影响第三者的权益;④注意信息系统对人权的影响;⑤承认并保护知识产权。

2.关于信息伦理学研究的相关思考

2.1注重学科理论的研究

美国教授曼纳认为,应该将伦理学理论应用到“因计算机技术而产生、改变或突出了的伦理问题”,他提出的计算机伦理学是指在生产、传递和使用计算机技术时所出现的伦理问题,是伦理学理论的应用。

大量信息伦理学论文和专著涌现出来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信息伦理学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1985年,J.H穆尔在況哲学》杂志上发表“什么是计算机伦理学?”的文章,对计算机技术运用中发生的一些“专业性的伦理学问题”进行了探讨,成为最早的计算机伦理学研究方面的论文。同年,德国的信息科学家拉斐尔卡普罗教授发表了题为“信息科学的道德问题”的论文,研究了电子形式下专门信息的生产、存储、传播和使用问题。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探讨了信息伦理学的问题,包括信息研究、信息科学教育、信息工作领域中的伦理问题,是最早的以信息科学作为伦理学研究对象的论文。1986年,美国南部卫理公会大学管理信息科学专家RichardO.Mason在发表的《信息时代的四个伦理问题)〉中,就提出了著名的“PAPA”理论,EP:信息隐私权(Privacy)、信息正确权(Accuracy)、信息产权(Property)、信息资源存取权(Accessibility)。

到了90年代,信息伦理学的研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冲破了计算机伦理学的束缚,将研究的对象更加明确地确定为信息领域的伦理问题,并直接使用了“信息伦理学”这个术语。但仍然没有脱离信息技术与伦理学之间的紧密联系,即研究的重点仍是信息技术的伦理问题。在90年代的中后期,这种研究方向发生了变化,信息伦理学的研究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1996年,英国学者R.西蒙和美国学者W.B.特立尔共同发表题为“信息伦理学:第二代”的文章。他们认为,计算机伦理学是第一代信息伦理学,其所研究的范围有限,研究的深度不够,只是对计算机现象的解释,缺乏全面的伦理学理论,对与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有关的伦理问题和社会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缺乏深层次的研究和认识。这正是第二代信息伦理学形成的真正的和直接的原因。1999年,拉斐尔卡普罗教授“数字图书馆的伦理学方面”,对信息时生巨大变化的图书馆方面产生的伦理问题加以分析和论述。2000年,他又“数字时代的伦理与信息”。这篇论文的主题还是论述数字时代图书馆的伦理问题,但他提出:“作为一种描述性的理论,信息伦理学揭示了一种权利结构。这种权利结构对不同文化和不同时代的信息观念和传统观念的态度产生影响,作为一种不受约束的理论,信息伦理学开创了对道德态度和道德传统的批判。”随后他又发表了“21世纪伦理学对信息社会的挑战”的论文,专门论述了信息社会的伦理问题,特别讨论了网络环境提出的信息伦理问题。拉斐尔卡普罗教授的信息伦理学观点的变化及其对计算机伦理学和信息伦理学差异的论述,反映出信息伦理学理论的发展和变化,将信息伦理学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理论发展水平。

从1990年到2000年的10年间,世界上共出版了:《信息伦理学原理}(RichardJamesSeverson,1997)、《信息伦理学:图书馆与信息产业的考虑》(ArnieP.Mintz,1990)等几十部信息伦理学研究方面的专著,而关于信息伦理学的论文则难以统计。麻省理工大学、匹兹堡大学、长岛大学等许多高等学府分别开设了“电子前沿的伦理与法律”、“信息伦理学”等相关课程。信息伦理学自形成以来不过短短几十年光景,其发展之快是有目共睹的。这就进一步证明了,信息伦理学的形成是满足信息社会伦理需要的,是符合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是值得专家学者们研究探讨的。

2.2信息伦理学研究的国际性

经过国内外学者近30多年的初步探索,信息伦理学学科体系初步形成。随着信息伦理理论研究的深人,信息伦理学的许多会议和活动都具有国际性。特别是20世纪末期,大型的国际性信息伦理学会议和活动比较频繁(表1)。

特别是2000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息伦理学第三届国际大会,将会场分别设在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的不同国家和地区,使更多的学者能够参与。这次国际会议总的精神是强调公平、公正地进人信息社会。与此同时,在与信息技术、计算机伦理学、网络及法律有关的各种国际会议也安排了信息伦理学的内容。信息伦理学在国际学术活动中占据的地位和所取得的成果可见一斑。

频繁的国际学术会议的召开,对加强世界各国信息伦理学研究与交流,帮助信息伦理学学者共同探讨解决信息时代伦理问题的策略,促进信息伦理学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2.3重视理论在行业上的应用

图书馆是从事社会信息服务的专门机构,其职业伦理属于信息学伦理的范畴。服务方式及内容都直接受到信息伦理学的影响。首先,信息伦理学最著名的PAPA理论均与信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特别是网络信息服务的开展,更需要用职业道德伦理来约束和规范行业的行为。可以说,图书馆伦理属于一种特殊的职业伦理,在图书馆管理活动中能够发挥凝聚、导向、操作和激励功能。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环境变化和信息道德问题的增加,一些信息团体开始检讨和重视信息伦理,图书馆信息服务伦理亦受到图书馆职业团体的重视,成为信息活动职业伦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世界上已有3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图书馆行业组织制订了伦理准则。

美国图书馆协会(ALA)是世界上最早制定图书馆伦理守则的协会。早在1938年,ALA就公布了它的第一份职业伦理守则:《图书馆馆员伦理守I®,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环境的演进以及图书馆职业角色的改变,先后进行了三次修订(1975、1981、1995)。现行使用的伦理守是1995年颁布的第四版,正式名称为〈漢国图书馆协会伦理守则>。该守则既强调了图书馆职业价值,又陈述了图书馆职业之伦理责任。

英国图书馆协会的伦理守则于1983年公布,其全名为淺国图书馆协会职业行为守贝©。该守则是一份相当严格的职业伦理守则。不仅其内容里含有惩处性规定,而且其协会还设有纪律委员会负责监督与执行。

日本图书馆协会于1980年了名为個书馆员的伦理纲领>的伦理守则。该守则通过12条纲领条文详细阐述了图书馆员的职业责任和职业伦理规范。

2.4用立法来保证学科的发展

发达国家非常注重用立法的途径来保证其各项政策的实施。对于信息伦理的研究仍是如此。特别是美国,为了使该国的信息化建设稳步向前发展,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1990年6月,美国国家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委员会制定了一套指导政府信息政策的原则,即《公共信息准MK其目的是保护公共信息的传播权、利用权以及相关的法律权利。美国还以立法的形式制定了《1996年电信法毅、m信正派条例K络环境下保护隐私权的新法案)、《电子传播隐私法毅、個特网保护法毅等相关法律,以减少或避免信息技术带来的一系列信息伦理问题对国家信息政策的冲击和国家信息政策与信息法律产生的冲突,继而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保障正常的信息交流和传播秩序。

信息伦理学的研究是全球性的。各国的反映本国国情的信息伦理都能够在本国内起到有效的规范作用,但它未必能为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其他国家的人们所接受。信息伦理尽管是一种新伦理,但它的出现却并不意味着传统伦理的断裂,而是传统伦理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社会中的发展。西方国家的伦理,贯穿着西方文化传统中固有的自由意识和民主精神。作为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其儒学传统伦理源远流长。中国古人历来重视“慎独”的道德功能,甚至称其为“入德之方”。“慎独”源于《礼记.中庸》中的一段话:“莫见乎隐,莫见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整合中国传统伦理资源,中国具有悠久的伦理文化传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伦理规范体系,这种伦理规范体系产生于传统社会小农经济土壤之上,依赖于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作用于封闭的文化环境之中。它以人的非功利性道德自觉为行为的动力和依靠,重私德胜于讲公德,因而较少关注公共领域的道德规范调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与人之间联系的不断加强和复杂化,传统伦理越来越受到挑战。因此,如何整合中国传统伦理资源,吸收和发扬传统伦理中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合理元素,是当前我国信息伦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也是构建我国当前信息伦理学的重要途径之一。

计算机职业道德与伦理篇3

关于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研究,社会各界包括图书馆界已经有诸多专家作了详细的研究。本文通过对在校学生信息伦理结构的构建,从高校图书馆信息伦理建设角度研究大学生信息伦理教育,从而对大学生的网络信息伦理起到引导和影响的作用。

1.信息伦理结构的内容

信息伦理,是指涉及信息开发、信息传播、信息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伦理要求、伦理准则、伦理规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型的伦理关系。信息伦理又称信息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信息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1]。信息伦理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它的形成是从对信息技术的社会影响研究开始的,最早源于计算机伦理研究。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授W?曼纳首先发明并使用了“计算机伦理学”这个术语,1971年G?M?温伯格在《计算机程序编写心理学》一书中,首先对信息技术对社会伦理问题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从80年代中期开始,大量信息伦理论文和专著的涌现,使信息伦理学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1986年,美国管理信息科学专家R?O?梅森提出信息时代有4个主要的伦理议题:信息隐私权,信息准确性、信息产权及信息资源存取权。90年代,信息伦理学的研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冲破了计算机伦理学的束缚,将研究的对象更加明确地确定为信息领域的伦理问题,在概念和名称的使用上也更为直白,直接使用了“信息伦理”这个术语。

1999年,拉斐尔?卡普罗教授“数字图书馆的伦理学方面”,该文对信息时生巨大变化的图书馆方面产生的伦理问题加以分析和论述。2000年,拉斐尔?卡普罗教授“数字时代的伦理与信息”,这篇论文的主题还是论述数字时代图书馆的伦理问题,但他又指出:“作为一种描述性的理论,信息伦理学揭示了一种权利结构,这种权利结构对不同文化和不同时代的信息观念和传统观念的态度产生影响,作为一种不受约束的理论,信息伦理开创了对道德态度和道德传统的批判。”随后拉斐尔?卡普罗教授发表了题为“21世纪信息社会的伦理挑战”的论文,文中专门论述了信息社会的伦理问题,特别讨论了网络环境下提出的信息伦理问题。他将信息伦理学从计算机伦理学中区分出来,强调的是信息伦理学。他认为,新的信息技术提出了对伦理学的挑战,在虚拟现实中存在着对传统的伦理关系的威胁。拉斐尔?卡普罗教授的信息伦理学观点的变化,反映出信息伦理学理论的发展和变化[2]。

2.高校图书馆信息伦理建设

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沿,世界各地优秀文化的传播和杰出人物的成长,都离不开图书馆。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要素的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改变了图书馆的面貌,改变了图书馆的工作模式和服务理念,改变了用户对图书馆的认知,赋予了图书馆新的职能和历史使命,从信息伦理学的起源与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到,信息伦理学与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关系密不可分。

2.1信息安全性。

信息系统自身存在的漏洞,给黑客的非法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从而使网络信息的安全性极端脆弱,严重的安全失范行为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我们目前采取的各种防范措施,还无法从根本上保证信息的安全,正如美国计算机软件专家科思所说:“我们甚至有理由怀疑,绝对可靠的防范措施可能永远也找不到。”如何保证信息安全,成为我们面临的新的信息伦理难题[3]。数字图书馆为满足读者“量身定制”的个性化、多样化要求,通过对个人数据信息的分析与控制,找出读者的信息行为习惯和行为需求特点,从而改进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但是如何保证在网络环境中高校图书馆广大师生所需某些信息不泄漏、不外传,所以应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对读者隐私权的保护的行为规范。

2.2信息准确性。

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信息的准确性或正确性是指读者享有正确且无害的信息的权利。为读者提供正确、可靠和无害的信息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责,网络时代的图书馆要做优质资源的建设者。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包括各种网络内容提供商提供的各种阅读内容,利用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引导人们阅读,都提出了一些急迫的、需要回答的问题。网络对于大学生而言已经成了学习知识、透视社会、了解世界的十分重要的媒介。互联网的优势就是互联互通,劣势是不可控。因此,特别是高校图书馆,如何用优秀的、科学的、健康的内容来占领新兴媒体阵地,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3信息侵权。

提供文化信息资源为社会服务是网络的一个主要功能,然而由于网络传播的不可控性,信息侵权现象时有发生。所谓的信息侵权指的是未经版权所有者允许而擅自转载、复制其信息内容。可以说网络上的版权纠纷成为时下纠缠最多的问题之一。据国家版权局的消息:近两年来,国家各级版权机关共受理版权案件2824件,有关著作权、技术专利权和软件盗版等所涉及的金额已达数亿元人民币。另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个人隐私被采集和公开的可能性大大增强,互联网为某些居心不良的人获取和传播他人隐私提供了便利,使个人的自由和尊严受到了潜在的威胁。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其尤其需要注意保护知识产权。21世纪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目标,不再是积累大量的传统文献,而是要逐步实现馆藏文献资源数字化和特色化[4]。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数字化和通过网络传播信息的过程中,给原有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到目前为止,关于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尚未健全,有关侵权案件不断发生。因此,解决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将直接关系、影响到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2.4“非人性化”问题。

网络只是一个技术平台,只能充当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媒介,隔着计算机屏幕,人们感受不到对方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反应,忽略了对方的感情需要。在网络社会,人们终日跟计算机打交道,在家办公、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等新事物的出现,使具有可视性、亲切感的人际交往活动越来越少。人们在这种“非人性化”的世界中,产生的孤独感、紧张情绪、对周围事物的冷漠,都给社会带来不和谐的因素。在校大学生正式性格形成,精神丰富的时代,网络的“非人性化”问题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必须关注的伦理建设中不可回避的话题。

3.高校图书馆信息伦理与大学生信息伦理重构

计算机革命不仅仅是一场技术或金融的革命,从根本上说,它是一场社会和道德的革命。据笔者调查发现,现在大学学生上网主要用于聊天者占34%,主要用于玩游戏者占28%,主要用于查资料者占30%,其他占8%。如此看来,62%的大学生在网上从事与学习、工作无关的活动。可见,缺乏网络伦理意识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大学生是最大的网络用户,构成了网络人群的主体。大学生掌握了较为丰富的知识,是未来的知识创新主体,影响着网络发展的趋势,同时他们即将进入社会,正处于个体伦理观形成的关键期。因此,大学生的网络伦理教育成为全社会网络伦理教育的核心。网络伦理意识的形成是大学生网络伦理自觉的前提条件,是建构网络伦理精神的基础。网络伦理行为的规范是大学生网络伦理教育的核心内容。在信息化社会,我们提倡和鼓励大学生可以借助网络获取信息、了解时事、促进学业、扩大交往、休闲娱乐等进行正当使用,但沉溺网络、浏览有害信息(虚假、色情、迷信、消极甚至反动)、交往不当、“游戏人生”、滥用资源等信息伦理所不容的事情时有发生,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损害高等教育声誉的不良网络行为。大学生的这种不良行为,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成长和发展,还影响到校园文化信息的建设。

高校图书馆应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素养和鉴别能力,加强数字图书馆自身信息伦理建设,怎样营造良好的信息伦理环境和氛围,以至影响、教育和促进大学生信息伦理道德的重构,笔者从以下方面简单地阐述自己的看法。

3.1对学生进行信息伦理教育,加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许多新生在进入大学前从未接触过图书馆,图书馆对他们而言就是一座迷宫,图书馆有哪些资源、如何快速准确地查找并利用这些资源,是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对他们进行怎样利用图书馆的教育,使之能尽快地熟悉图书馆,了解图书馆,掌握基本的信息查找和获取方法。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每年都组织专门的教师面向新生举办“怎样利用图书馆”的讲座,介绍图书馆的基本情况、各类文献的分布状况、服务内容、所拥有数据库的查检方法等,使新生尽快了解图书馆的功能和作用。

在信息化社会,信息道德是每个人都应遵循的信息伦理与道德准则,如遵守信息传播和使用的法律法规、抵制信息犯罪行为、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个人隐私等。图书馆可以举办系列讲座,列举各种形式的信息犯罪,还可以通过宣传栏和网站,向学生进行信息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他们的法律和信息伦理意识。

图书馆应开展各种形式的信息伦理教育活动,注重利用自身的宣传阵地,如图书馆的宣传栏和主页的公告栏、读者留言,经常有关信息伦理方面的知识,图书馆还应经常邀请专家、学者到馆进行信息伦理专题讲座或举办报告会,营建良好的信息素质教育的氛围。

3.2注重图书馆人职业伦理建设,营造良好的伦理氛围和环境。

图书馆职业伦理与图书馆员的伦理规范没有本质的区别,它是图书馆职业组织为圆满完成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基于图书馆员的自觉意识,向社会展示自身的职业伦理、专业素养与行业的规范。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的一个文化载体,其文化氛围、思想在不自觉中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文化和氛围不仅来自于寓意深厚的图书馆建筑和内容丰富的馆藏资源,更来自于图书馆人的职业精神和职业伦理。我国2003年颁布的《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试行本),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我国的图书馆职业伦理规范,其核心内容是读者第一,真诚服务,维护读者权益。从国外已颁布的图书馆员职业伦理规范来看,较为趋同的价值取向是突出强调图书馆员通过提供公正、平等、高质量的图书馆服务,维护知识、信息的接受和传播自由。千方百计满足读者需求,平等对待所有读者,成了现行的图书馆员职业伦理规范共同的基本内容。在现实世界中如此,在网络世界中同样如此。要加强大学生网络伦理教育,必须构筑健康的网络伦理环境。

3.3加强人文关怀,促进人文和技术有机结合。

人文关怀不仅蕴含于图书馆学科精神中,还贯穿于图书馆职业精神之中,是图书馆职业的一个基本伦理原则。人文价值观念是图书馆职业的核心。图书馆馆员的耐心、细致、周到、谦恭、有礼、平等的对待读者,使人感到被尊重、被理解、被重视、被善待,以及落实到每个细节的人性化管理服务,读者与管理者水乳交融般地默契配合,这才是图书馆人职业伦理的最好体现,同时也是图书馆营造的适合大学生成长的良好的信息伦理环境[5]。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当代图书馆日益走向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显著地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竞争能力,但对技术的强调不应以抛弃图书馆的人文传统为代价,可取之道是将技术和人文有机地结合起来。

3.4优化图书馆网络文化环境,促进大学生信息伦理道德的重构。

计算机职业道德与伦理篇4

论文关键词:网络信息传播;恶意传播;网络编辑;伦理道德;监管责任

传播活动的传者、受者和中介三个要素中,在很大程度可以将中介理解成为一种环境,理解为传播品平台,理解为编辑的管理与监督。在信息与网络时代,在网络传播中编辑应具有怎样的职业道德,担负起怎样的责任,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无疑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一、网络恶意传播的编辑责任

由于网络信息的宽容性、包容性、匿名性等特征,使得传播过程中编辑的责任,包括道义、伦理、监督以及舆论倾向的责任被显然忽略。类似“文责自负”、“不表示本网站赞同发文者观点”的免责声明,便能轻易地推卸去信息传播过程中的编辑责任。

例如,近年来网络传播中出现与虚假传播迥异的恶意传播,已经泛滥成为一种网络诋毁文化,而编辑责任的缺位,也是这类恶意传播泛滥的缘由。因此,撇开恶意传播中传者的战略效应、信息者的诋毁目的,本文只通过对此类传播中心理因素的分析,来讨论其中的编辑责任。而这正是以往的关于网络编辑理论讨论中所忽略的。

网络传播的重要特征是互联网信息的匿名性。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由于多数用户在传播中都采取匿名制,一方面,人们在网络环境中有机会表露自己不为人知的或压抑的一面,甚至于多重面貌,在其中,没有社会道德与价值观的约束,一切都可以依照自己的好恶来进行;另一方面,由于用户以匿名方式在网上进行交流,使得传统媒体既有的行之有效的监督体系无法在虚拟环境中发生效用。例如,网络恶意信息的。

相对而言,网络上的虚假新闻只是媒体一种愚弄大众的造假狂欢,有时甚至是媒体和受众间的默契产物。与网络的虚假传播情形不尽相同,很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网络传播中大量出现的恶意倾向传播,则起到一种有意为之战略传播效应。恶意传播的一种存在形式是凭空捏造,颠倒黑白,起到恶意传播的战略效应;恶意传播的再一种形式是刻意放大或传播一些不适应传播的事实,达到传播外的某些效应。即将确有其事或部分有其事的信息被有意地发掘并广为传播,使得信息的价值在另外一个区域内被放大和扭曲。这是本文特别关注的一种恶意传播。作一个简单的描述,除了捏造的虚假传播外,在网络传播中,恶意传播通常表现的是“真实的传播”。即往往传播的不是虚假或是谬误的消息,而是确有其事,或者部分真实,或像煞有介事的信息。这类恶意信息传播的手法,如传播学研究者蔡雯指出那样:在报道客体“有时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报道依据,但新闻不反映局部和某些细节,甚至以主观伪造的‘事实’为依据”;报道主旨“以夸大或掩盖客观事实的某些因素,取得轰动效应”;报道原则“不以新闻传播规律所要求的新闻必须真实、准确、公正为准则,不以新闻职业道德自律,为媒介之私利不惜损害公众利益”;报道形式“选择能够夸大、渲染事实中某些因素的报道角度、手法和表现形式,形式的运用与内容的报道价值不相统一”。恶意报道的效果是:“受众为某些局部内容所吸引,无法把握事物的全貌和本质,被媒介所误导。”这些判断也是恶意传播的关键,目的性很强的恶意传播正是如此作祟的。

二、网络编辑的伦理道德底线

为何网络环境中的恶意传播比现实环境中的恶意传播势头更迅猛,且泛滥更迅速?笔者以为就是网络环境中编辑责任的缺位。网络管理甚至比平面媒体的编辑更喜欢使用“免责声明”。由于网络普遍接受的宽容度和容错度,或说是习以为常的对恶意传播的“免疫力”,使得网络编辑会明显地降低自己的道德判断、伦理判断。这还不包含编辑在某种程度上的参与造假、传假的恶意。这些,显然是有违编辑的职业伦理的。而以往的关于网络编辑的讨论中,一般会更加关注信息者的心理倾向和道德倾向,相反,对于编辑者——在网络上是传播平台的提供者——的心理倾向和道德倾向明显地视若无睹。因此,既然网络伦理是信息与网络时代人们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而讨论网络伦理的问题时,也不应该绕过编辑的责任这个话题。

当前,在我国积极推进网络文化建设的形势下,借鉴国外网络伦理理论及实践的经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西方学者在把西方社会认可的一般伦理价值观念,应用到计算机信息与网络伦理分析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网络伦理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原则问题。例如,关于计算机伦理,美国的一些专门研究机构制定了一些简明通晓的道德戒律。如着名的“网络伦理十诫”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与过于关注恶意信息的始作俑者的道德或责任不同,西方学者还对计算机“职业”、“职业人员”、“职业道德”的特殊性问题作了探讨。

如韦克特和爱德尼认为,由于计算机技术广泛的社会性应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专家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职业人员或专业人员,他们对社会公众有着特殊的职责。这种职责就是网络编辑的职责。他们倡言:“一个真正的计算机职业人员,不仅应当是自我领域的专家,而且也应当使自己的工作适应人类文明的一般准则,具有这方面的道德自律能力与渴望。”美国计算机协会1992年通过并采用的《伦理与职业行为准则》,明确规定了“基本的道德规则”,其中包括为社会和人类的美好生活作出贡献、避免伤害其他人、做到诚实可信、敬重包括版权和专利在内的财产权、尊重他人的隐私、保守机密等。这些,都指出了网络传播过程中的管理人员——编辑的基本职责,以及网络编辑的伦理道德底线。

即使在“网络免责”前提下,美国新闻界也是很严格地对待网络信息传播的:如《林肯每日星报》(LincolnJournalStar)的守则是:“网上的信息必须经过充分扎实的核实,而且必须坚持新闻报道的公正性全部标准。”美国学者斯平内洛在《信息技术的伦理方面》一书中,提出了计算机网络道德是非判断应当遵守的三条一般规范性原则,其中的无害原则被称为“最低道德标准”,即人们不应该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给他人造成直接的或间接的损害。

无害原则认为,无论动机如何,行为的结果是否有害应成为判别道德与不道德的基本标准。在伦理学研究者王正平教授提出的网络伦理的一些基本问题中,也提到了“信息技术产品对消费者和社会的责任”,“信息技术应用者个人的自由权利与道德责任”等问题。由此可见,“公正性”、“无害”、“社会责任”、“道德责任”等关键词是网络编辑的道德责任的底线。

对于具体网络编辑而言,信息技术应用者个人的自由权利与道德责任问题应该是最直接而且最无可回避的。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对立的方面。网络信息的责任可以举要网络传播过程中,个人信息自由权利必须与个人的道德义务相一致。如在重视保护个人信息隐私权的同时,也必须尊重他人的信息隐私权,应当遵守本国和别国的基本法律和文化习俗。作为编辑,尊重网络作者的自由与责任原则的同时,对其他行为主体的权利和自由给以同样的尊重,这才是真正的传播“公正性”的体现。

同时,作为编辑更要注重网络中的无害原则。即要求任何网络行为对他人、网络环境和社会至少是无害的。这是最低的道德标准,是网络伦理的底线伦理。除了网络病毒、网络犯罪、网络色情等严重违反无害原则的行为外,恶意传播就是一种有害于他人与社会的传播,是违反了网络伦理的。计算机网络行为主体必须小心谨慎地考虑和把握可能产生的后果,防止传播谣言或有害信息,杜绝任何有害举动,避免伤害他人与社会。

三、网络传播的个性心理分析

现代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赋予个人以巨大力量和自由,由于网络管理立法的滞后,目前网络行为主体的个人行为的善恶是非,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道德自律”而不是法律。这样,科学技术越是发展,越是要求人的道德自律;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越发达,越要求相关联的个人具备与之相适应的计算机网络道德素养。这是因为,在网络环境中的个体心理与现实环境中的个体心理有着极大的不同。因此,从编辑心理学的视角来说,分析网络传播中的个性心理是有其独特意义的。

网络与现实环境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行为主体的匿名性,这给网络使用者提供了不用顾忌后果而任意宣泄的途径。在社交匿名的环境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个体的心理呈现出明显的去个性化和去抑制性特点。

去个性化(deinpiduation),又叫个性消失,是网络个性心理的一种表现。指在某些情况下个体丧失其个体性而融合于群体当中,很少考虑自己行为的适当性和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往往以非典型的、反规范的方式行动。单就去个性化状态而言,它是有着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影响的。但事实上,大量的研究发现,去个性化现象更多的是与反规范的消极行为联系在一起的。津巴多(P.Zimbaodo)认为,一旦去个性化开始并聚集力量,就难以逆转或是停止。

去个性化状态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自我观察和评价意识;降低了对社会评价的关注,因而通常的内疚、羞愧、恐惧和承诺等行为控制力量都被削弱,从而使压抑行为外露的阈值降低,使人表现出社会不允许的行为,促使了不道德行为的增加。去个性化产生的环境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匿名性。即个体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匿名的,没有人认识自己,所以无所顾忌地违反社会规范与道德习俗,甚至法律,做出一些自己在非匿名环境中不会做出的行为。二是期望避免道德责任的消极评价,即责任模糊。当一个人成为某个群体的成员时,他就会发现,对于群体行动需分担的责任是分散的或模糊的。法不责众,个体无需为群体行为而承担责任,由于感到压力减少,能够避免道德责任的消极评价,内疚感降低,以致行为肆无忌惮。更有甚者,会觉得他们的行动是允许的或在道德上是正确的,仅仅因为群体作为一个统一体参加了这一行动。可见,群体的保护会使其成员可能做出其单独时所不敢做的事情,甚至会违犯他们在社会情景中常常遵守的社会准则,做出失去自我控制的行为。

去抑制性(Disinhibition),则是网络个性心理的另外一种表现。心理学研究中的“抑制”指的是个体行为受到自我意识的约束,对社会情景维持一定的焦虑水平以及在乎他人的评价等。这种抑制作用的解除,表现为自我约束水平降低,自我揭露水平升高,容易说出平时不容易说的话和产生攻击性行为,更容易表露自己的人格特征甚至相应的弱点等。研究表明,个体在网络中的行为极易显示出去抑制的特点。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流系统给人们行为带来的作用,在于使网络使用者的心理压力得以缓解。

在这个虚拟的环境中,主要是一种以文本交流为主的交流,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场景相比大为简化,这样,个体对事物的判断缺乏源于事物本身的感官线索的直接参与,因而可能是歪曲的、感情用事的,就会表现出更少的受社会规范的制约,个体不必为了维护自己的身份、地位而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被迫接受世俗、规范或准则的约束。正是这种去抑制性影响了传播者的心理反应。人的一些欲望在主流文化中是被压制的,加上巨大的生存压力,个体在网络虚拟世界里就会天然地有着逃避现实、追求娱乐、寻求放松的心理诉求。这种诉求的存在,在去抑制性特点的操控下,个体无视对他人可能造成的伤害,热衷于爆隐私,满足窥视欲与好奇心,从中获得“自我实现”的成就感。

由上述对网络传播中的个性心理考察,可以大致看出网络恶意传播的心理机制。在实际生活中,恶意传播的传者和接受者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也是一种“双赢”的关系,这或许是恶意传播效应巨大的深层次根源。这一观点,符合大众传播理论研究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UseandGratifications)引。

四、网络编辑的监管责任

通过对网络传播中的个性心理考察后,回到网络传播这一虚拟空间的情景来讨论编辑的监管责任。在采用聚合内容技术传播的信息第二代网站时代,由于传播方式多元化,因而易于传播,不易监管。

这也是一些第二代网站游离于网络文化监管之外的技术原因。应该承认这样的事实:网络传播彻底改变了受众的地位,将传统的传播模式转变为一种开放性、互动性的模式,对于传播双方而言,使用与满足产生了极大的对称;网络传播还改变了传播者对传播工具的利用,既有点对面的传播,又有点对点、多点对多点的传播;网络传播成了传播者个性化表演的舞台。但是,也正是传播过程的这些特性,决定了网络传媒自身的责任性与公信力的降低,产生了恶意传播的现象,传者和接收者身份的模糊,和再传播的情形混杂,编辑的职责还在吗?

通常的说法是,至此,原来的监管(编辑)业已经完全退出,网络上每个者都是话语权的完全拥有者,“他律”已经为“自律”所替代。其实,网络的传播不可或缺的是门户网站提供的平台,这与传统的平面媒体的提供的平台完全是一样的。个体的传播完全是靠公共的话语圈产生传播的效应的。一句话:编辑犹在,监管的责任犹在。因此,网络传播需要呼唤编辑职责的到位;当代传播依然需要传统的职业监管。

与平面媒体一样,网络媒体的监管作为公共信息的守门员,有责任负责网络新闻信息的可信性、客观性。对于传播内容的约束,既有法律的、道德的要求,也有真实性方面的、专业上的、技术上的要求,这些方面,不但需要完善法律体系、道德氛围进行规范,同时还应该提供更多有效的技术手段和工具,帮助网络传播者提高其传播内容自身的约束度。

网络恶意传播问题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当然不能仅仅作为一个个人的心理问题来解决,也不可能仅仅(或主要)通过对个性的心理学研究解决这个问题。每当此类事件发生,批评的声音便提倡“抵制’’、“遏制”、“封杀”之类。但是,对于不同情景下网络传播的内容和行为,应当因地制宜,允许传播者享有与其约束度相当的传播自由,“一刀切”的方法是行不通的,这便需要有新的编辑智慧来面对。如何阻止恶意传播现象也涉及了多元的因素。因此,在堵绝、遏制、封杀不可能奏效的情况下,应该提倡的是编辑责任的到位,编辑的道德伦理职守的到位。以下,笔者就传播过程中的个体接受心理或道德规范提出几点目前最需要关注的方面:

1.提倡把握道德底线。应该在网络传播中把握最起码的道德底线。网络传播的这个底线就是:对社会整体的普遍公众或某个具体的个体是否有伤害。上位的传播追求的是有益,低端的传播标准是无害。宁可无益无害,也不能无益且有害。这便是最低限度传播的道德底线。既然以传播的名义,恶意的传播行为就应该收敛或是节制,即使是恶意传播可能成为娱乐大众的狂欢。

2.提倡对网络传播者的道德教育。网络恶意传播暴露出的问题,是道德规范的缺位。网络传播者的人格水平、道德意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在网络活动中的行为,失控的公众传播在侵犯私人领域时,一旦侵犯者自认为抓住了被侵犯者的某种“把柄”,由于人多势众的“暴民心理”和法律规范自身的不完善或适用先例的缺乏,被侵犯者往往处于极端弱势地位。因此对于网络传播者的道德教育、培养其健康人格成为重要的部分。

3.提倡网络的社会责任。上述道德教育还涉及规范网络传播的法律法规建设,即以法律法规来约束恶意传播的人与事。网络经营的商业竞争中,采取各类极端手段去争取受众是正当的,但是,只能在法律规范的限制之内。网络论坛、新媒体如博客等与传统媒体间似乎墨守着“网络免责”惯例。在网络媒体发展到了今天这样的规模和态势,应该接受网络传播就是媒体传播的事实,网络传播同样应该使用传统新闻的法律法规规范。

4.提倡网络传播的分级管理。对于不同情景下网络传播的内容和行为,要确立唯一的标准和要求是不切实际的。在不同的传播情景当中,可以根据传播的影响、范围的不同,提出不同的管理要求。比如,对于传播范围广、影响大的传播者,必须实行严格的实名制;对于那些传播范围不大、影响也较小的传播者,可以实行相应的间接的实名制;至于个人沟通,则是可以放开的。

5.提倡网络分众传播。由于大众传播中的受众是一个具有分散性、匿名性、流动性和无组织性的未分化的群体,大众传媒很难满足他们作为组成群体的个体的需求。应该提倡从大众传播向分众传播的转化。分众传播的特点则是信息传递从多点到多点,体现的是承认差异、尊重个体。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是社会的进步,也是公认的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

计算机职业道德与伦理篇5

当人类迈入21世纪,一个由计算机现代高新技术驱动的信息与网络时代正向我们走来,在网络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是一种信息交流与交往的关系。网络时代构筑了一个全球性、开放性、全方位的相互联系的空间,人们通过网络踏上了世界之路。这是一场新的信息网络革命,它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带来的冲击比历史上任何一次科技革命更为巨大,它将影响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也给社会伦理、传统道德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因此,深刻认识网络伦理的极端重要性,深入研究信息与网络技术引导的伦理道德问题,探讨网络伦理学的发展,建构有中国特点的网络伦理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建立网络伦理学的必要性

(一)当代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引起的道德问题是网络伦理学产生的前提条件

网络技术革命正在以它独有的特点给人类创造一个全新的生活环境。在这个新环境中,人们原有的道德经验与价值观念受到挑战。网络技术引发了一系列伦理道德问题,涉及计算机软件的设计和编程。硬件的设计和制造、产品的销售和服务、网络的设置和运作、个人的应用和创作等广泛领域。从国内外的实践看,主要的道德问题包括:

1.知识产权与个人隐私问题

信息网络时代遇到一个重要的道德问题是如何尊重和保护信息网络化的知识产权。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借用、移植、复制他人的程序和某些信息,这实际上是一种偷窃行为,但由于这种行为既很难发现,又很难判断,使这种行为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因此,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强烈地要求政府或社会处理好知识产权保护与知识公开合理利用相互矛盾的难题。

在信息网络时代,个人隐私受到信息技术系统采集、检索、处理、重组、传播等信息处理,使某些人更容易获得他人机密及信息,个人隐私面临空前威胁。保护个人隐私是一项社会基本的伦理要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网络时代,如何保障公民的个人隐私权,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2.网络安全与信息垄断问题

信息是一个重要资源,是需要重点保护的资产,谁盗取了技术或战略机密,谁就会取得强大的竞争优势。因而,信息与网络的安全问题成为道德关注的一个焦点。由于因特网自身安全性差的弱点,网络上时常会非法潜入一些“黑客”进行破坏。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有网上盗窃、诈骗、电脑病毒的制作和传播等等。信息网络技术的安全问题要求人们必须用道德和法律手段来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同时,信息网络的交流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出现信息垄断。目前,据有关统计,在互联网上,英语内容占据90%左右,其他语种只占10%左右,西方国家毫无疑问地占据着信息优势地位,这种优势地位又给其带来高额垄断利润。网络安全与信息垄断涉及社会伦理问题,我们必须有所规范有所研究。

3.网络技术产品对消费和社会的责任伦理问题

如果说近现代工业文明带来全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问题,那么当代的网络文明也产生着无数的网络污染和网络欺诈。这里涉及参与计算机软件、硬件、网络技术的设计、制造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消费者和社会的道德与法律责任。如暴力游戏、色情网站的设计制作,劣质软件的出售,虚假信息的提供等等,都应当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制约。

以上网络引发的道德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直接促进了网络伦理学研究的广泛开展。

(二)网络对传统道德的冲击是网络伦理学产生的巨大动力

网络技术的加速发展,日益影响着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在引发了一系列新的道德问题的同时,也对传统道德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网络传播方式的超地域性加剧了道德冲突。网络是另一空间,是一个没有地域、距离的行动场所。网络信息技术的导入,使得信息传播超出了原有地域。对自身而言,信息的传播没有国界,但信息的内容及其影响有国界,最明显的黄毒泛滥已对网络的健康发展构成了威胁。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社会的背景不同,传统风俗习惯不同,导致了人们对网络信息的认定标准的冲突。譬如网上色情刊物和服务,在某些国家可以以合法的形式存在,而对其他国家来说则是非法的,而且可能导致犯罪率的上升。

2.网络的虚拟性加剧了道德情感冷漠。网络是一个由图文构成的虚拟世界,网络行为具有“数字化”或“虚拟化”的特点,正是这种虚拟性使网络有了巨大的诱惑力。随着“虚拟情人、朋友”等虚拟事物的产生,使很多人在网络上寻找到了“精神家园”,并以此缓解压抑的情绪,获得内心的平衡。

网络的出现,无疑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带来了巨大影响。由于终日与多媒体画面打交道,人与人之间直接的交往机会减少了,并由此造成了家庭成员、邻里以及同事之间的感情淡漠。加之网络的虚拟性,人们可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创造自己喜欢的角色,“理直气壮”地撒谎,以至于人们在网上分不清真假,这就加剧了现实社会人际关系的信任危机。有人将这种网络虚拟性造成的道德情感冷漠称为“网络飘移症”。由于越来越多的“朋友”出现在网络上,人的情感交往也产生“随网飘移”的现象,这也将间接地影响到现实社会中的情感交往。

正是基于网络对传统道德所造成的多种冲击,一种致力于营建网络伦理环境的行动已经开始。一个具有全球性特征的网络伦理体系正呼之欲出。这将极大地推动网络伦理学的研究和发展。

二、网络伦理学发展的现状分析

网络伦理,是在计算机信息网络专门领域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特殊利益关系的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网络伦理学与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一起,在西方经历了一个产生和发展阶段。西方学者对于计算机伦理问题的研究最早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N.维纳(N.Wiecer)在1948年出版的《控制论》中就首先提出远在长崎和公众知晓原子弹之前,人们就处在另外一次社会潜在变化之中,而这个变化对于善恶观念都会产生前所未闻的影响。维纳作为第一位研究计算机对人类价值的影响的学者,被西方许多学者尊为“计算机伦理学”的创始人。60年代中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各个领域内的广泛应用,与之相关的许多社会伦理问题也逐渐明朗化。计算机伦理研究开始兴盛起来。

尽管自60年代中期以来伦理问题日益被人们所重视,但是在70年代中期以前,“计算机伦理学”这个术语仍然没有得到人们的普通认可,计算机伦理学更谈不上作为一门独立应用学科而存在。直到70年代中期,著名应用伦理学家W.迈纳(W.Maner)提出,计算机伦理学应当作为哲学的一个独立学科而存在。迈纳阐述了建立计算机伦理学这一学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率先将自己的理论用于教学实践,并取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迈纳对计算机伦理学的含义进行了初步的界定,认为计算机伦理学是运用传统哲学原理研究计算机应用中产生的伦理问题的学科。70年代末期,一门新的应用伦理学――计算机伦理学在西方最终确立,计算机伦理教育也在西方诸多院校中发展起来。

7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计算机伦理学学科地位的确立和完善,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加入到了这个研究领域中,众多学术研究中心和机构相继建立,国际间的学术交流非常活跃。计算机伦理学研究逐步完善、拓展和深化。

计算机伦理学研究在我国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我国计算机信息产业与互联网络呈现出加速发展的势头,但对计算机信息与网络伦理的研究却严重滞后,尚未引起专业人员、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和大众传媒的高度重视,处在可有可无的冷落境地,与时展要求不相一致。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形成有一定规范和国际性影响的专业研究中心,在大多数哲学系中,还没有开设系统、完整的计算机伦理学课程,更谈不上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性研究。因此,在我国加强网络伦理学的研究既是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学术界无法回避的问题。

三、关于网络伦理学发展的几点思考

网络伦理学研究在我国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必须充分重视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同时,又要扎扎实实从我国的具体实际出发,结合我国国情,加快我国网络伦理学的建设。

(一)从国外的经验和我国目前网络伦理学的现状来看,我们必须加强网络伦理规范的可操作性研究,提出和制定行之有效的网络伦理准则。

走向网络社会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孕育着、蕴涵着复杂的伦理问题。人们必须为网络社会构建合理的伦理空间。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起就全面制定了各种计算机伦理规范。如美国计算机协会(ACM)1992年10月通过并采用了《计算机伦理职业行为准则》。并且还制定了一些简明通晓的道德戒律――“计算机伦理十诫”。这些网络伦理准则,对于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指明道德是非起了重要作用。我们应当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在借鉴国外合理经验的基础上,确立适合我国特点的网络伦理行为准则,提高我国计算机专业和广大应用人员的伦理道德水准。

(二)在构建网络伦理准则的同时,加强网络伦理监督机制。网络伦理规范与现实社会道德规范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由于网络社会的虚拟性,传统道德规范的约束力减弱。直面的道德舆论评价难以有效规制网民行为,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系统的监督机制以保障网络伦理规范效力的充分发挥。

网络伦理监督机制应着重于两个方面。一是利益监督机制。通过对网络不道德行为者予以一定的利益制裁,促使其吸取教训,改过向善。二是法律监督机制。法律具有强制性。完备的法律、法规是有效建设和管理网络,积极预防、遏制各种网络不规范行为影响的关键。

计算机职业道德与伦理篇6

【关键词】信息网络;网络伦理;伦理道德

人们在21世纪感受计算机网络技术给人类的交往、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也被计算机病毒、黑客和黄色信息等带来的危害而感到惶恐不安或惊慌骚动。为了更好地利用网络,必须对网络社会中的违法失德行为进行约束。

伦理道德是用来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的反映,是在一定的人类交往活动中形成并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网络伦理是在网络交往的过程中产生的,它是人们在网络信息生活中被普遍认同的道德观念和标准[1]。

一、网络伦理问题的表现

1.信息污染,信息欺诈

网络使用率的提高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产生了无数的信息垃圾,而且日益演变成信息污染,如电子邮箱中的各种垃圾邮件,各色情网站的蔓延。同时,信息欺诈的案件也频频发生,一些不法徒利用网络来欺骗消费者,网上骗财骗色、金融诈骗等行为让人心有余悸[2]。网络社会作为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也成为了犯罪分子活动的新领域。一些“黑客”进行网上盗窃、破坏、诈骗等活动,还有一些恐怖组织、邪教组织也利用网络进行宣传、制造事端。

2.个人隐私失控

因特网是一个全球一体化的开放系统,它的结构是分布式的,人们可以登录互联网上的任何一台计算机获取大量的信息资源,自然也就包括个人信息的提取。在网络化的时代,人们的隐私权很容易被侵犯。人们在网络上的行为不再是无影无踪”,计算机可以根据用户平日上网时所留下的数据推测出每人的生活方式、习惯、下落、社会关系等信息。个人隐私在互联网上受到严重的践踏,个人、社会和国家可以随便侵犯他人隐私,这将是十分可怕。对隐私权的侵犯不仅会破坏人安宁的生活,给人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甚至会导致人身伤害等恶性事件。这是不利于网络本身的健康发展的。

3.人际情感冷漠和人际关系疏离

网络社会的虚拟性让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职业的人能够以平等的姿态进行交流,这种“时间取代空间”的交往方式让无数人沉醉在虚拟的网络生活中[3]。随着全球网络的普及,人们在网络上交流时,其言谈举止都被转换成二进制的语言,人的音容笑貌以数字化字符方式在屏幕上传播,人成了数码化的存在。互联网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越来越少,群体纽带越来越松弛,最终导致群体意识淡薄和各种群体结构松散。

4.极端崇拜黑客行为

网络“黑客”文化是指互联网中以“黑客”行为为乐的文化现象。据统计,全球平均每秒就发生一次网上入侵事件。网络黑客攻击网站主要有几种原因:一是炫耀其超人的电脑技术;二是窃取网站相关资料;三是表达对网站的抗议或不满以及其他个人因素等。这往往使人们产生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安全需要得不到保障,同时因受到网络“黑客”文化的影响而产生道德失范的意识与行为。一些人在网络这种尔虞我诈的虚拟环境中正逐渐丧失基本的责任感和正义感。

二、加强网络道德管理的措施

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社会生活的广泛应用,加强网络管理,预防青年人在先进技术的应用中失去自我,道德沦丧成为必然。

1.加强校园网络安全技术的研发能力,控制不良信息的侵入和蔓延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虚拟的交互性网络,可以说谁先掌握先进技术,谁就拥有控制权。我们只有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研发能力,开发出技术较为先进的软硬件产品,才能堵住“黄、赌、毒”等不良信息的侵害,才能识别和控制有害信息,并加以捕杀。例如防火墙产品主要提供被保护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的进出控制,通过预先设定的各种过滤规则来判断各种网络数据是否可以通过,或者各种网络服务是否可以提供。在运用监测和预警系统的时候,系统配置人员可以尽可能的使系统能够记录更多的历史信息。通过使用监测和预警系统,我们可以使计算机在短时间内自动、高效地分析系统日志记录,查找对系统的不良访问以及恶意攻击,为我们发现、预防和反击各种攻击行为提供有力支持。

2.健全有关网络法律法规

近年来我国先后制定了有关网络的法律文件,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对于我们打击网络犯罪起到了帮助。但还应看到,近年来我国的有关网络犯罪有较大上升的趋势。原因是法律法规还不健全。虽然我们国家的诸多法律,如《知识产权法》对网络作品的保护,《刑法》对非法侵入他人计算机信息系统、破坏他人计算机信息系统等罪名的规定,但是由于网络的符号性、匿名性、高智能性使原有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全适合且不容易侦破,因此健全网络法制、建立专门的打击网络犯罪机构、成立网络警察队伍成为必要,同时还要加强国际合作。

3.加强个体道德修养提高自律意识

在网络社会里,要从根本上杜绝网络失范的现象,主要还得靠道德的力量,靠网络主体的内心信念和修养。道德本身就是一种内在的规范,它的主要特点就是自觉自愿。当然,谁违反了道德,也要受到舆论的批评和内心的谴责,会有一定的压力,对网络社会的治理和稳定来说,法律和道德是相辅相成的。任何技术都是中性的,只要主体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了,就可以保证中性的互联网为人类创造更多的利益而不是危害。我们要善于运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传统美德,宣传教育感化广大网民应该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之道”等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健全网络伦理道德的监控机制

要认真地借鉴发达国家的研究成果和先进经验,如美国计算机组织协会、加拿大的信息处理协会等,都制定了自己的信息伦理准则,一些机构还制定了有关电子邮件使用的语言格式、通讯网络协议、电子邮件签名等详尽的规范,对人们的网络行为进行道德约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大学校园要建立相应的维护机制作为网络伦理道德构建的自我保障,如加快网络技术建设,尤其是网络终端技术监督机制、监督系统对电子公民的行为进行监督,学校要加大网络道德宣传,对学生网络行为及时进行评价,营造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形成舆论监督机制等。

三、结束语

信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诸多益处的同时,也带来了较多的不符合伦理道德,甚至走向犯罪的诸多不利因素[4]。只要我们正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对网民的网络伦理道德教育,一定能够尽可能地克服不利因素,让计算机网络更好地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服务,同时也更好地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昕.网络技术与伦理道德[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9(8).

[2]姚蓓.网络社会的伦理要义[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计算机职业道德与伦理篇7

 

一、引言

 

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越演越烈,市场经济横扫天下。市场经济的逻辑起点是理性经济人假设。正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写道:“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用所需,不是出自商人的慈善,而是因为商人的自利打算。我们只有唤起他们的利己心,才能获得所需商品。”因此,会计行为作为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也不得不围绕经济利益展开。

 

伴随着个体理性的利益角逐,人们发现会计在“囚徒困境”中越陷越深。证券市场也成为重灾区,如银广夏的传奇始末到郑百文的造假重组案。一系列的财务丑闻让人们不禁呼唤会计的伦理精神,倡导会计活动中的诚信度。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视道德修养的礼仪之邦。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虽然当今经济建设变成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可过分强调经济发展,“黑猫白猫,抓住老鼠的是好猫”发展方式的弊端已经初见端倪。可见,引导会计走出伦理困境已是摆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面前一道刻不容缓的难题。

 

二、文献回顾

 

会计信息失真、市场欺诈等会计丑闻对会计道德提出了新的挑战。那么当前对于会计伦理的研究现状如何呢?

 

西方对会计伦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一下四个方面:一、会计政策选择方面的伦理问题;二、会计伦理推理;三、案例伦理研究;四、会计行为的伦理控制 [1]。鲁比(Loeb,1969)首次开始会计伦理学的研究,但当时并未得到学术界的关注。近年来会计伦理的发展得益于美国会计师委员会(AAA)的大力支持 [2]。其的准则要求各个组织的成员保持一定的道德意识,保证敏感信息的机密。诺瑟夫·斯查特((Joseph and Schachter 2002)总结了一些会计学家对会计伦理问题的研究,包括社会责任、财务报告中伦理问题的认识、盈余管理中的伦理问题等。

 

1969年英国出版的一本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书,提出了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1990年成立的特许会计师联合道德委员会对职业道德指南进行全面复核,使之与时俱进。2003年英国杰克.莫瑞斯(Jack Maurice)的《会计伦理》全面阐释与介绍了西方会计伦理的思想与规范 [3]。

 

我国研究主要集中于会计伦理的研究起点、对象、具体构建和实施机制四个方面。

 

劳秦汉(2003)认为会计道德源于人性道德缺失[4]。万宇询、刘霞(2006)在此基础上提出应为市场主体正名,即市场主体(包括会计主体)不仅是经济人还是道德人 [5]。此观点对于性恶性善问题保持了不失偏颇的态度。卢丽娟(2003)认为会计伦理不仅仅局限于我们通常所说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而是总括 [6]。丘玮玲(2002)对伦理原则按照道德要求的高低,进行了层次上的分类[7]。

 

将会计伦理作为一种分析工具试图解决会计职业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已成为会计伦理研究的一种趋势。彭兰香(2002)分析会计行为主体的不道德选择是会计信息失真的直接原因 [9]。而杨雄胜[10]教授和雷又生[11](2004)等认为尽管会计信息失真的产生源于会计人员,可他们并不真的愿意造假,道德缺失的原因在于陷入 “囚徒困境”。对于 “囚徒困境”之说,常叶青(2006)提出质疑, 她认为会计“囚徒困境”的提出就像一剂道德安慰的麻醉药,麻醉了会计人自省的心 [12]。

 

李志斌(2006)认为会计伦理是会计职业发展的基本要求需要从法制和伦理两方面着手。而具体构建则需从行业伦理、企业伦理和会计人员伦理三个层次构建会计伦理系统、规范,协调三个层次主体的会计行为[13]。冯卫东、郑海英(2003)提出了会计道德建设的几点制度创新:法律支持和保障、行业自律和惩戒、内部控制与奖惩、社会氛围的营造等[14]。

 

三、简要评价

 

凡是人的行为就应该受到约束,无论采用道德还是法制的手段。由于法制不是万能之策,因此道德约束在补充法制的过程中至关重要。没有伦理约束的会计行为很可能会走向道德败落,形成严重的经济后果。因而,将伦理与会计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国内现有的会计伦理研究大多着眼于论述伦理道德约束对企业持续健康经营的必要性,着眼于伦理道德法律层面的他律以及会计人员自我修养的自律机制构建上,而对于中国目前盛行的公有制基础的产权结构的伦理问题研究较少。中国以往的传统计划经济虽然已被历史遗弃,但其本质特性——公有制依然牢牢扎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国有资本无论在融资、投资还是经营方面都优于私有资本,实质上构成一种“财产所有权等级观念”,对私有资本存在一定的歧视。在会计伦理研究中,对于这一类问题研究以及相关的理论构建和可行法律法规的实施对于改进我国企业经营环境,提高资本投资效率具有非同寻常的总要意义。

计算机职业道德与伦理篇8

关键词: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 旅游伦理教育 课程设计

1.引言

我国旅游高等院校培养出大量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成为旅游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然而,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伦理道德问题: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缺乏服务意识、信用危机、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旅游从业人员的旅游伦理素质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旅游伦理素质的养成在于高校。

而从目前旅游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学科设置来看,都比较侧重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学习能力,而在学生的伦理教育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失。因此,本文从加强旅游管理专业旅游伦理教育的角度,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设计。

2.旅游伦理教育研究现状

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旅游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始重视旅游伦理教育和研究。国外对旅游伦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观念教育和行为规范。Sharp Paine(1991)认为通过逻辑分析、推断反思和对道德决策模式的合理评价等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训练,个体在旅游实践时更有可能做出明智的选择;Hay和Foley(1998)曾构造了一个以伦理为基础的六步教育模型。Tribe(2002)提出了两个根本原则基础,以作为培养学生强有力的批判性思维的核心竞争力的前提,同时还提出了三个主要的教育形式:案例讨论、角色扮演和工作安置。Klonoski(2003)认为高校旅游伦理教育必须以哲学为基础,同时呼吁加强观念意识教育。

与国外研究成果相比,国内旅游伦理问题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对旅游者伦理的研究,而对高校旅游伦理教育研究较少。根据我所掌握的资料,目前关于高校旅游伦理教育研究的成果仅有:王志明[1]探讨了高校旅游伦理教育的内容,夏赞才等[2]呼吁应将旅游伦理教育引入到旅游高等教育中来,王屏[3]提出了高校旅游伦理教育实现的路径,张晓磊[4]提出了旅游伦理教育的主客体、旅游伦理教育的特征、教育的内容和途径。因此,高校旅游伦理教育研究无论是内容还是实现途径都有待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3.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伦理认知状况

我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对一些在校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以及通过网络形式对已毕业大学生就伦理认知、伦理行为等问题进行了伦理认知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对伦理认知还了解不够,由于伦理认知不够,从而影响日后伦理行为的缺失。

(1)旅游环境破坏严重,社会公德教育缺失。

调查结果显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环境伦理道德的缺失。在被调查者中,存在在旅游景区、景点游览过程中产生损坏景区环境和景观质量、不尊重当地文化等的行为,如在游览过程中随意丢弃各种废弃物、乱涂乱画、践踏草地等行为。这类不文明行为导致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失调。同时,在旅游交往过程中,存在公共生活道德、交通秩序、礼仪规范等社会公德的缺失。

对旅游管理者来说,也存在旅游伦理道德观匮乏的现象,如经营者盲目建设对景观污染和文物古迹的破坏;没有保护好旅游地文化,导致许多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资源正在或已经在外来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中被逐渐同化,使得旅游目的地的社会传统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

因此,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迫切需要培养着这种生态伦理观,把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成为一种伦理意识。

(2)专业认同度不高,服务意识不强。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度不高,很多学生都是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而被调剂到旅游专业的,因而,入学后有调离本专业的现象。从学生的专业兴趣来看,调查结果显示:43%的学生“比较感兴趣”,48%的学生“不太感兴趣”,9%的学生“完全不感兴趣”。由此可见,很多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不大,这些都直接影响了他们选择从事服务行业的态度。在对“你是否愿意从事服务行业”的调查中,35%的学生“比较愿意”,42%的学生“一般”,20%的学生“不太愿意”,3%的学生“完全不愿意”。一个人对其所学专业的兴趣,直接影响其择业的态度,所以很多毕业生对于选择到旅游企业就业存在很大的顾虑。

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在校大学生普遍存在对专业性质认识不清,就业信心较为缺失、缺乏服务意识的现象。

(3)经济伦理缺失,信用危机严重。

在旅游行业中,经济伦理主要表现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游客和管理者所具备的互利精神和公平竞争意识。从调查结果来看,很多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对经济伦理并不了解,更没有意识到经济伦理的缺失对信用危机的影响作用。

调查结果显示,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问题。在对“是否有自己创业的打算”的调查中,有15%的学生表示有“强烈的创业意向”,11%的学生表示有“打算”。在这些学生中,问及在今后的创业中如何进行经营时,有很多学生表示会夸大广告宣传,维护企业利益。如果进入旅行社行业,33%的同学表示会有意识地在带团过程中缩短游客的旅游时间,而延长游客购物时间。

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忽视经济伦理,出现不道德行为等现象。

4.旅游管理专业伦理教育的内容

《全球旅游伦理规范》明确提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有助于热情周到的接待”,也“应当鼓励把旅游者交流的价值以及这种交流产生的经济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利益和风险引入教育课程”[5]。最新研究认为旅游伦理教育是建设旅游伦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6],加强旅游伦理教育、培育人们的旅游道德意识是旅游伦理建设的基本途径。

大学生作为社会人,在旅游业中扮演着两种角色:旅游消费者和旅游职业人。作为旅游消费者,开展和加强旅游伦理教育可以使其承担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作为旅游职业人,开展和强化旅游伦理教育可以使其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遵循一定的旅游伦理道德,规范其行为。因此,高校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这一关键群体实施专业伦理教育是十分紧迫的任务,它最终体现的是专业从业人员所应具备的专业伦理素质。

因此,我认为高校旅游伦理教育的内容应包括主要有以下三个层面。

(1)基础伦理知识。

旅游管理专业基础伦理知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伦理道德知识。这一层次主要表现为社会公德伦理和交往伦理,如遵守社会公共卫生秩序、确保公共安全、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环境、懂得交通秩序,等等。

(2)核心伦理知识。

核心伦理知识在整个旅游管理专业伦理教育过程中居于核心地位,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所具备的独特的伦理知识。这一层次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方面,如具有互利的精神、竞争的意识、职业的忠诚、诚信的品德,等等。

在这一层次中,需要综合多学科、多层面知识的教育内容,将伦理学、职业社会学等领域中的核心知识纳入专业伦理知识结构中,加强旅游伦理知识教育。因此,在这一层面中,需要把旅游伦理作为一种系统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了解其基本概念、基本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1]。核心伦理知识的内容主要包括旅游生态伦理知识、旅游经济伦理知识、旅游审美伦理知识、旅游职业伦理知识,等等。

(3)延伸伦理知识。

延伸伦理知识是在基础伦理知识和核心伦理知识的基础上,对专业伦理素质的最终体现,通过延伸伦理知识的不断渗透学习,使学生树立持久的伦理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这一层次的知识主要是通过逐渐渗透的方式来获取,是一种长期的过程。因而,在教学形式主要表现为注重日常活动,加强实践教学。一方面要在课堂上增加各种类型的案例来加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增加实习环节,每个学期都设置一定时间的实习环节,但需要改变传统实习中对专业技能方面的训练和考核,增加对学生伦理方面的培养。在实习内容上,大一、大二可以超越旅游行业的实习,大三、大四需要在旅游业所涉及的各个行业中轮流实习。

5.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构想

旅游管理专业伦理教育内容的具体实施需要通过设置课程体系来实现。我结合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伦理道德的认知现状,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设计。

图1 旅游伦理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本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采用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相结合的方法。显性课程就是指通过一些课程的设置来明显的、确切地告知大学生伦理知识,如《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伦理学》、《旅游心理学》、《旅游职业道德》等课程的开设,如图1所示。通过这些课程的开设,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伦理判断技能,改变或增强学生的伦理道德观。隐性课程也就是指没有在课程计划或学校政策中显现,但却是专业教育实践和教育界过着必不可少的、直接有效的组成部分,如图1右边所示,这部分可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在显性课程中隐含教育因素;第二,优化校园文化建设,建设诚信校园,学校、院系根据专业特点优化专业学习环境,如建设园林化校园、围绕专业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社团活动等,从而培养对本专业的热爱、树立职业尊严、提升职业自豪感;第三,创造自由、安全的新型师生关系,给同学创造轻松氛围,加强表现机会;第四,密切学校与社会环境的联系,增加实习机会,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职业氛围,养成服务意识。

6.结语

旅游管理专业伦理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自身等多方面的配合。但是,作为专业伦理教育,首先应从学校教育入手。因此,本文将旅游伦理教育内容分为三个方面,并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从旅游伦理角度进行了重新设计。

参考文献:

[1]王志明.高校旅游伦理教育的内容探讨.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12):136-140.

[2]夏赞才,任燕.旅游伦理:旅游高等教育中重大缺失.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2):122-127.

[3]王屏.中国高校旅游专业学生伦理精神培养初探.理论月刊,2009,(3):105-107.

[4]张晓磊.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伦理教育研究.知识经济,2009,(2):125-126.

[5]夏赞才.全球旅游伦理规范.旅游学刊,2000,(3):71-74.

[6]韩玲.浅议旅游伦理教育.道德与文明,2005,(4):67-71.

计算机职业道德与伦理篇9

【关键词】经济体制转型;中国伦理;会计诚信

一、会计诚信的逻辑前提:会计职业具有伦理属性

“会计职业实质上是诚实人的职业”,早在20世纪40年代,会计学创始人卢卡・巴其阿勒(Luca Pacioli)就对会计职业做出了精辟解释,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会计职业不能脱离一定的伦理属性。目前,相关理论界对会计诚信问题的研究主要在于对会计诚信缺失原因的分析和对会计诚信缺失的治理等方面。本文从历史观的角度论证了:虽然会计诚信问题在全世界范围内存在,但中国会计诚信问题的产生受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影响,有其独特性。

从经济体制转型角度思考中国会计诚信问题产生的“中国式”背景,即从历史观的角度思考会计诚信问题产生的宏观背景。中国的会计非诚信现象泛滥期,正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期,笔者就是以这一契合点为前提,认为中国会计诚信问题突出的宏观背景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有很大的联系。

二、中国会计诚信问题产生的“中国式”背景

中国的经济体制转型是中国会计诚信问题产生的“中国式”背景。

(一)从宏观上来看,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型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方面

纵观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继续。辛亥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两次剧烈的政治革命导致了两次社会政治制度的变迁,一次是结束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另一次是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完成社会制度的两次变更,其变革的力量是巨大的。而以今天的眼光理性地思考这两次社会变迁,就会发现,变革基本上是政治性的或政治主导性的,社会物质生产的方式及相应的社会结构、机制则始终局限于非市场经济的框架内,这就内在地决定了社会变迁的深度。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核心,是从非市场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继而建立起完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这是几千年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活动方式的大变迁。

(二)从微观上来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起源于国营企业特有的制度安排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中国面对的是相当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合理的经济结构状况。面对这样的形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快地改变落后的经济结构,提高工业化水平,特别是提高重工业在工业结构中的比重。因此,中国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作为经济发展战略。重工业自身的特点是其是资本高度密集型产业。在经济基础十分薄弱、资本稀缺的条件下,如果依靠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不可能将投资引导到重工业部门。为了实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中国政府不仅要掌握资源的配置方向,还要对生产经营过程所产生的剩余价值加以控制,由此,中国相继实行了人为扭曲产品和生产要素价格的宏观政策、高度集中的资源计划配置制度,以及没有自的微观经营机制。尽管当时的企业制度称为“国营企业”,但是政府不可能直接经营管理国营企业,只能将其委托给代表国家的经营者代为经营管理。为了防止经营者侵犯国家作为所有者的权益,保证将有限资源用于国家经济建设,国营企业制度的特点自然就是不给企业在生产、供应、销售和人力、物力、财力等各个方面的自。显然,国营企业这种特殊的治理结构是内生的。按照当时的设计,国营企业不具有企业的性质,而是一个“超经济性质”的组织,它一直担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弥补当时特殊时期的市场缺陷。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国营企业实行统收统支的高度计划管理体制完全合乎逻辑。

三、中国经济体制转型对中国伦理的影响

当前,我国处在新旧体制交替的青黄不接阶段:一方面,我们否定了权力过分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根据某些国家的经验,在这种青黄不接的时期,往往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无序、混乱。例如,在英国资本主义早期,自然经济遭到强劲的摧毁,而市场经济又没有规矩,人们只知道更多地赚钱。我国当前的情况与此也有点类似。在经济方面,人们再也不能忍受计划经济所造成的贫穷和束缚了,这本身是极好的。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的情况下,没有道德,甚至没有法律去规范人们经济活动的很多区间。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国家是全社会利益的集中代表,由于个人几乎完全从属于不同的集体与组织,导致个人缺乏相应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个人在“共富”或“共贫”的状况下,将利益分配看作是集体决策的过程与结果。那么,这种利益差别所带来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就大大降低了,集体、社会秩序相对稳定。这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权力、利益的扭曲和不正常现象,也是原有伦理能够满足当时社会需要的集中体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作为经济利益主体的地位越发突出,个人原先所从属的单位、组织、集体也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推进而逐步分化与独立化,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利益主体。随着利益主体的进一步明晰化与具体化,在利益分配问题上的分歧、冲突也就越来越频繁,社会矛盾、利益冲突由此加剧,因此在遵守与背离伦理道德规范问题上的摩擦也越来越多。在我国现阶段,适应时代健康发展的伦理体系仍未能真正建立起来,使得我们国家中的一部分领域、一部分人,在其精神世界方面缺乏皈依感。于是,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的和封建主义的伦理观,中国本土的伦理观和西方伦理观,甚至不同经济体制下的伦理观,有了共同存在的广泛空间,由“多元伦理观并存”所带来的思想冲击在所难免。这种冲击的力量多以负面、消极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在这一特殊历史发展时期,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的道德代价现象的增加,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伦理失范”现象。

四、中国经济体制转型对会计诚信的影响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会计诚信的状况及特色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利润最大化并不是最终目标,利润是对于完成计划指标的一种判断和遵守经济理性到什么程度的检验。这个阶段,会计不但失去了通过利润计算连接企业理性活动的手段和目标的作用,而且由于社会经济计划直接运用簿记原理和方法建立了国民经济核算的平衡表体系,在事实上把企业会计纳入了一个覆盖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的计划管理框架中。会计的角色被定位为对生产和分配的核算和监督。会计核算是国民经济统一核算体系中的组成部分,核算的目的是反映企业完成国民经济计划的情况。而监督则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社会产品的价值及其创造过程;其二是计划执行者、工作负责人和财产负责人的活动。

计划经济体制下,会计是维护国家财政政策的工具,企业是执行国家财政政策的基层单位。会计上按国家规定的财务会计制度进行核算。当时,我国会计诚信的履行者和承担者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主要为国家制定计划提供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在当时的经济体制之下,没有会计非诚信滋生的土壤。

(二)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会计诚信状况及特色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决策权由政府转移到企业和个人,当投资者面对资本市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时,取得可供选择的会计信息尤为重要,由此产生的信息需求成为促进资本市场有效运行的内在动力。在这个阶段,会计的角色转换了:首先,服务对象的变换决定了会计角色的变迁。会计从为管理者服务转向为投资者服务,从为政府部门服务转向为全社会服务。从而决定了会计作为国有资产人的核算者和监督者转变为企业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其次,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使企业会计信息由政府独享转向社会共享,企业作为会计信息的生产者,有权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最后,国家由企业的管理者转变为企业的投资人。政府部门对企业会计行为的管理也由直接的行政控制转变为透过会计准则的制订权对企业会计信息实施间接的市场监管。

从会计体系的变化角度来看,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多元化导致了会计信息需求的差异与冲突。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包括企业管理当局、权益投资人、税务部门及企业员工等,他们对会计信息内容和质量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具体来讲,企业管理当局趋向于对企业短期利益即看得见的利益的追求,而企业的权益投资者则一般更趋向于对企业长期利益的追求。虽然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并不见得必然冲突,但是两个会计信息使用主体对会计信息需求着眼点的差异产生了一系列的会计诚信问题。因此,会计诚信问题的产生与利益分配中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中隐含的矛盾有关。

五、中国伦理变迁对会计诚信的影响

(一)中国伦理变迁对会计诚信的宏观影响

中国伦理在社会经济体制变革的背景下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嬗变。从中国伦理的动态变迁路径看,市场经济将人的自然需求、物质欲望转换成财富价值欲望,从而激发起人对各自利益的追求。会计作为经济领域的一个方面,会计主体都无一例外地受到了这一伦理的冲击。本来没有利益冲突关系的企业或者企业中的个体产生了利益上的分歧。进而,产生了一些矛盾: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的矛盾;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矛盾等。当企业的管理层和会计人员失去会计诚信的承诺,而选择会计非诚信,选择一系列的舞弊手段的时候,那是因为这些会计主体在作出会计非诚信的选择后,其收入大于成本。但有净收入,肯定会有净支出,这些支出就转嫁到了企业、国家。企业因制造虚假会计信息而有了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危机。而且一旦被查处,将彻底毁坏企业的形象。国家资本市场也将因为会计非诚信而无法健康发展,交易成本增加,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将处于被动的状态。因此,这些矛盾的直接表现形式就是会计诚信的缺失和伦理的堕落。

中国目前核心伦理观的缺失也对会计诚信有一定的影响。伦理等非正式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一般都滞后于正式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在新旧社会经济体制转型阶段,新的经济体制刚刚建立,还没有形成新的核心伦理观来与新的经济体制相适应。在这样的特殊时期,会计职业界也没有办法找到一个核心的伦理价值体系,即使找到了,也无法和社会大环境产生共鸣。会计作为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会计诚信承诺的兑现也就成了无源之水,难以独善其身。

(二)中国伦理变迁对会计诚信的微观影响

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过程中,对会计最主要的影响体现在会计的职能从公有资产的管理者和核算者转变为企业会计信息的提供者。这种角色的转换产生了一定的伦理影响。

追求利益最大化成为经济主体的行为目标。追求利益最大化本身并没有伦理属性,但一旦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手段结合在一起,就有了伦理的属性。因此,“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中国传统伦理取向,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让位给了“正其谊而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的伦理取向。在这样的伦理背景下,会计主体也面临着在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过程中如何实现价值最大化手段的选择。

从整体到个人伦理定位的转变也对会计诚信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计划经济体制下主导的伦理观是整体伦理观,倡导国家利益重于一切个人利益,个人生存于一个熟人式的狭隘的生活边界,非诚信难以突破这样的边界而有生存的空间。而在当今社会,“私德”向“公德”转型,它摧毁了自古以来的旧的共同体对个人的约束,发达的交往技术和交往方式使人们的关系越来越复杂化、立体化,从而促成人的需求的多样化、个性的丰富化。这样的环境给予了个人利益追求以更大的空间,会计主体的选择也从原来的单一选择转变为多元选择,经济利益、精神利益等都会给会计主体的行为方式带来改变。

归根结底,会计诚信对伦理的互动影响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必须实现从“存在的合理性”到“价值的合理性”的转变。以上价值追求的最大化和重视个体都是市场经济内生的伦理属性,必须要合理引导。用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途径让人们在实践中吸收道德营养,去培养人们的道德理性并引导人们的道德感情升华,达致道德理想。

综上所述,中国会计诚信变迁的历史痕迹是明显的,从中国计划经济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有明显的分水岭。因此,笔者认为,在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宏观背景下,以伦理为重点的非正式制度的混沌和正式制度缺位是导致中国会计诚信状况变迁的重要原因。

【主要参考文献】

[1] 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 汪应曼.经济转型与道德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计算机职业道德与伦理篇10

一、会计伦理规范

所谓会计伦理规范,实质上就是会计道德或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以“人伦”之理为基础,以社会公德为准绳,对会计行为的一种规范。其实质就是以社会公德、美德形成职业道德,从心理上规范会计人的行为,为会计人进行各种会计政策选择、会计方法取舍提供指南。

这种职业道德力量是一种内化了的力量,形成会计人生命的一部分,能够达到“慎独”的境界,能够抵御阻止各种违法、违背道德的行为,追求真理,捍卫真理,客观公正,不怕各种打击和迫害。但目前多数会计人员都没有意识到会计伦理规范的重要性,没有形成一种自我约束力,在面对外界各种各样的诱惑时往往不能抵御,对会计伦理规范的要求视若罔闻。

二、“互联网+”下对会计人员的伦理规范要求

面对当前会计人员对会计伦理规范认识淡薄这一现象,结合“互联网+”这一大环境,提出了三个要求,希望会计人员为履行“互联网+”下的会计伦理规范做好准备。

(一)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是“互联网+”下会计伦理规范的重要保证

在“互联网+”环境下,公司的财务数据可能更多的是在网络中进行加工处理,会计人员不仅要对这些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做出保证,还要对财务数据的保密性负责,确保不泄露公司的财务数据,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能做到正直、客观、独立、保密、技术标准、工作胜任、道德自律,这七个准则仍然适用于互联网下的会计工作。

(二)立体的职业能力素质是“互联网+”下会计伦理规范的重要核心

传统的会计人员所需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和品德素质,在“互联网+”环境下,会计人员需要具备更多的职业能力素质。首先,要具备网络技术业务处理能力。要求会计人员要多熟悉对互联网会计业务的操作,培养自身的网络技术业务处理能力。其次,要具备良好的网络沟通能力。要求会计人员熟悉这种交流方式的转换,保持在网络上依旧能够高效的沟通。最后,还要具备会计信息安全保障能力。要求会计人员注意防范会计数据损坏、丢失的风险,及时对会计数据进行备份。

(三)不断创新能力是“互联网+”下会计伦理规范的重要驱动力

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同样会计的创新也是推动会计伦理规范发展的重要动力。会计人员将会计与互联网之间更好的结合起来,使会计计量、核算和披露更加方便快捷、准确。同时创新意味着新事物的出现,而新事物出现时往往还不够成熟,需要会计伦理规范来约束,让新事物朝一个更好的方向发展,还能完善和发展会计伦理规范,运用创新思维,使会计伦理规范更加符合“互联网+”的要求。

三、“互联网+”下履行好会计伦理规范途径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社会各方面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履行好会计伦理规范。

(一)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树立互联网诚信意识

我国会计信息质量失真问题十分严重,归根结底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缺失。例如在学校的教育中,我们往往更加重视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导致会计信息质量每况愈下。特别是在互联网下,会计信息造假更为方便快捷,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树立互联网诚信意识,是每个当代会计人必修课,切实的履行好会计伦理规范。

(二)完善会计信息化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互联网监管力度

企业通过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其良好有序的运转。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针对会计信息化这一转变,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必须跟进完善。在“互联网+”的环境下,企业应当运用?底只?量化手段规范企业工作流程,建立健全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同时要建立各部门后台稽查制度,善于运用互联网开展工作,做好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评价标准建设和信息化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

(三)创新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机制,提高会计人员业务水平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会计专业知识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我们会计从业人员定期的接受会计继续教育,确保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与时俱进。同时,我们还可以创新继续教育机制,例如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在网上开展一对一或是一对多的视频教学,定期在网上对会计从业人员专业知识进行检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