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资源的重要性十篇

时间:2023-12-28 17:49:34

淡水资源的重要性

淡水资源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水利建设;工程管理;重要性

一项水利工程从项目初期规划设计,到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以及后期的工程验收和工程运行管理,在这一质量管理与过程控制全过程:没有人来制衡;没有专业人才的监督;没有机制灵活的人才资源开发和配置参与的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很难想象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如何有序进行,更难谈及发展。

一、水利事业和工程建设管理中的人力资源开发

1.构建战略眼光树立人才强水战略来保障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提升

人才是强水之本,拥有怎样的人力资源,决定着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落实到何种程度。科技强水、政策活水、归根到底离不开人才强水,这不仅要求我们重视人才的作用,更需要将水利人才开发提到战略层面上,真正把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用战略眼光审视水利人才工作。转变传统理念,把水利事业发展依靠人才、依靠人才发展作为重要关注点。把培育好、开发好、利用好人才这一第一资源,形成水利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切实有所作为投入水利工程工作关键而紧迫的任务当中去。

2.确立人力资源人本优先发展确保水利工程事业良性的发展格局

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水利人力资源开发是早一天播种早一天收获,先一步布局先一天赢得主动的重要筹码,容不得半点迟疑,在人才优先发展上稍一迟疑,就容易错失水利发展机遇。水利发展绝不是“瞎子摸象”、想到哪一部分做到哪一部分,出现哪些问题解决哪些问题。而是需要主动,需要从全方位考虑,超前判断。正确决策,需要水利人才能对水的资源、环境、生态功能做出判断、提出规划。需要大批既懂力学、工程学的专门人才,也需要大批懂水环境、水生态、管理、社会、经济、法学、规划类的专门人才。针对目前水利人才实际,要落实好和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科学发展观念理念。还必须全面规划人才发展格局。做到人力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入优先保证的人才发展格局,才能构筑起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新的水平之路,实行具备战略高度的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也是水利事业提升整体管理的必备条件。

3.营造良性的人才工作环境,统筹把握好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各个环节

曹操“唯才是举”以昌魏、刘备“求贤若渴”方成蜀、孙权“得人者昌”以立吴。良好的用人环境是成就事业的基石,古代历史小说的演绎如此,今天的社会现实如此,水利工作和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要求亦如此,形成良好的人才工作环境是水利人力资源开发支撑“水利科学发展观”取向的应有之义。这要求在政策、制度、氛围上为育才引才聚才用才培育环境。

①首先要重视育才环境,开发好现有人力资源。水利人力资源开发要以终身教育为理念。大力实施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局面,育人要讲求方法,多增加脱产培训,使育人不落为形式主义,浪费教育资源;

②要重视引才环境,有今天不来引,明天就引不来的引才意识,提前谋划人才引进,不拘一格引进人才,用好我市“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和“创业创新领军人才集聚工程”政策优势,立足政策引进人才;

③三要重视聚才环境,一切以需要为要,建立合理的人才储备制度,不造成人力资源浪费;最后是用才环境。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人才发展以用为本,用人当以人尽其才为要,人尽其才则百事兴。要形成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用人环境,公平公正公开、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真正把适当的人放在适当的位置上,坚持“生才贵适用、慎勿多苛求”,不舍长就短,最大限度的保障全才有全才的用处、偏才有偏才的用处,形成良好的用人环境。

④要辩证看待育才引才聚才用才之间的关系,做到育才引才聚才不可偏废、厚此薄彼,用才紧紧围绕“水利建设的科学发展观”取向。形成良好的引才聚才育才用才环境,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任务。

二、运筹帷幄,人力资源开发导向应统筹抓好“三支”队伍建设

水利工作千头万绪,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是中心任务。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是支撑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三支”队伍。管理人才在传统水利向水利科学战略取向转换、把握方向、落实政策起上核心作用,在统筹各类资源、放大水利系统的整体成效上起主导作用,决定着“水利科学发展观”取向的成败。必须突出抓实抓好;专业技术人才在把新科技和先进适用技术运用到水利工作中,改变水利发展方式和提高水利发展效益上发挥着关键作用,是水利战略实施的中坚力量;技能人才在实施水利设备技术攻关、推广新技术、提炼归纳先进操作方法、提高水利工程质量和效益,传绝技,带高徒,促进技术工人队伍整体提高上起示范作用,是水利工程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政策改变,技能人才引进入口收缩,而探索一种社会化的实现路径提上了日程。

三、创新和构建灵活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

用人机制活,则水利工作全盘皆活。用活人才,关键靠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取向,打开水利人才工作新局面的“总钥匙”。创新型人才是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顺利实施的“催化剂”。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创新型人才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引领者,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关键在创新型人才,然“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创新型人才的发现培养使用离不开不断创新的人才工作机制。为此,人力资源开发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破除论资排辈、破除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传统用人机制,破除传统的选人用人方式,革新用人理念,创新竞争上岗方式方法,创新干部考察考核方法,通过创新为德才兼备的人才腾位子、给实绩突出的人搭台子、给员工公认的人铺路子。形成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不断涌现的生动局面。

参考文献:

[1]李俊英;浅谈喀什噶尔河流域管理处人力资源开发;China,sFozoign Trade;2010年第16期

淡水资源的重要性篇2

一、中国的淡水资源的现状

1、我国淡水资源总量较多,但按人口、耕地平均占有水平很低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相比,我国淡水资源问题比较严重,尽管我国河川径流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仅低于巴西、苏联、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但是由于我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按人口、耕地平均,人均和亩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占有量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左右,亩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亩均占有量的3/4。据对149个国家和地区的最新统计,中国人均占有量已经退居世界110位。因此,正确处理好水及人和人及于水两方面的关系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艰巨复杂。

2、我国淡水资源在地区上分布不均,水土组合不平衡。我国的水量和径流深的分布总趋势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并且与人口数耕地的分布不相适应。81%集中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而耕地面积仅占全国的36%;淮河及其以北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64%。

3、我国降水及河川的年内分配集中,年际变化大,连丰连枯年份比较突出。我国主要河流都出现过几年来水较丰和几年来水较枯现象。例如黄河在过去几十年中曾出现过连续9年(1943—1951)的丰水期;在近几十年内也曾出现过连续28年(1972—1999)的少水期,其中断流21年,而且在1991到1997年间是年年断流,总断流时间是717天,平均每年断流102.4天。降水量和径流量在时程上的这种剧烈变化,给淡水资源的利用带来困难。要充分利用淡水资源势必修建各种类型的水利。

4、是淡水资源污染波及全国。如果从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上说,中国缺水主要是指北方区域的话,那么,淡水资源的污染却是一个具有全国性的问题。而且,越是丰水区和大城市,越是人口密集地区,往往污染越是严重。结果丰水区出现水质性缺水的现象。这是中国淡水资源更为严重的问题。最近,中国水利部门对全国约700条大中河流近10万公里的河段进行水质检测,结果是近1/2的河段受到污染,1/10的河段被严重污染,不少河水已失去使用价值。另据调查,目前全国有90%以上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部分流域和地区,水污染已从江河支流向干流延伸、从地表向地下渗透、从陆域向海域发展、从城市向农村蔓延、从东部向西部扩展。近年来中国废水、污水排放量以每年18亿吨的速度增加,全国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每天的排放量近1.64亿吨,其中约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

5、用水效率低和过度开发并存。首先是用水效率低,而且,越是缺水的地方,效率就越低。比如,严重缺水的黄河流域,农业灌溉大量采用的还是大漫灌方式。宁夏、内蒙灌区,每亩农地平均用水量都在1000立方米以上,比节水灌区高几倍到十几倍;农业用水利用率普遍偏低,目前,生产单位粮食的用水量是发达国家的2倍~2.5倍。农业用水如此,工业用水也是如此。目前中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远低于先进国家75%的水平,单位GDP用水量是先进国家的十几倍到几十倍,一些重要产品单位耗水量也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几倍,甚至几十倍。

6、对淡水资源过度开采的情况日趋严重。比如海河流域,海河流域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分地区和山东、山西、内蒙、河南部分地区,区域内有26个大中城市。这个地区也是中国最为缺水的地区,人均只有293立方米。这些年来,这里的社会经济的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同20世纪50年代比,人口增加一倍,灌溉面积增加6倍,GDP增加30多倍,使得总用水量增加了4倍,大大超过淡水资源的承载力。结果,地表水、地下水长期过度开采,开采率达到98%,远远超出40%的警戒线。据水利部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地下水超采区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56个,扩展到目前的164个,超采面积也由8.7万平方公里扩展到18万平方公里;年均地下水超采量超过100亿立方米,有6万多平方公里的地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一方面,中国的淡水资源就不够丰富;另一方面,用水的浪费,水质的严重污染,使得可用淡水更加紧张。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缺水现象由局部逐渐蔓延至全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带来了严重影响。据统计,在正常年景下,中国缺水总量估计已达400亿立方米,“十五”期间,农田受旱面积年均达到3.85亿亩,平均每年因旱减产粮食350亿公斤。全国农村有3.2亿人饮水不安全。有400余座城市供水不足,较为严重缺水的有110座,缺水和水的污染,对环境和人的身心健康都产生严重的影响。

二、淡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措施

面对淡水资源的严峻挑战,中国的决策层和普通百姓都开始行动起来。在“十一五”规划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政府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淡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和挑战,告诫人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并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等非常重要的、有针对性的指导方针。值得注意的是,“十一五”规划,第一次提出了有关淡水资源必须完成的具体管理指标,比如,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0%。

(一)是加快南水北调工程进度。

中国闹水荒,主要是指北方。特别是近20年来的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淡水资源南多北少的趋势更加严重。这种由自然、地理、气象等因素所形成的淡水资源分布情况,单用软科学的办法是很难解决问题的。必须用硬办法。正在进行中的南水北调工程,就是硬办法之一。“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南水北调工程。

(二)是进一步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十五”计划就提出的一项战略措施。并且取得了明显成效。它是解决中国干旱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也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进入“十一五”以后,同过去相比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深化节水型社会的建设中,特别强调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不再是GDP决定一切,而是把包括节水指标、治污指标在内的综合性指标,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依据。

(三)是加快淡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1、完善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淡水资源管理体制。重点是合理划分流域与区域管理的事权。加强流域取用水总量控制、水功能区监督和水量调度管理职能,探索建立流域科学决策民主管理机制。同时,加快淡水资源统一管理进程,对有关资源管理的职能进行归并,强化各区域淡水资源监督管理的能力。鼓励用水户参与用水管理,通过多种形式使用水户参与到水量分配、水价制定等水管理事务中来,促进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管理体制的形成。

2、推进水务体制改革。重点是,建立健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责权明晰、运转协调的水务管理体制。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积极推进水务产业化与市场化进程,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筹资、市场运作、企业开发的水务良性运行机制。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水务投融资机制。加强政府对水务市场的监管,构建有利于水务行业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和配套改革措施。整合水务产业,培育跨区域的大型水务集团,推进水务行业产权制度改革。

3、创新淡水资源管理的内在机制。其中包括,充分发挥市场在淡水资源管理中的作用,通过经济手段的运用,促进全社会建立节水防污的内在激励机制。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建立科学合理、促进淡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水价形成机制。开征中央电厂和农业用水淡水资源费,研究制定促进节水的淡水资源费收取机制。合理提高水利工程供水水价和城市供水水价。全面开征污水处理费,并调整费用水平。实行用水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适当拉开高耗水行业和其他行业用水差价。制定水权交易市场规则,规范水权转让价格,推进水权有偿转让,实现超用加价、节约有奖、转让有偿。据了解,到2010年,中国将初步建立起我国节水型社会的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政策、宣传教育体系,万元GDP用水量降低20%;全国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45提高到0.5,全国农业灌溉用水基本实现零增长;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服务业用水效率接近同期国际先进水平。我们坚信,这些目标一定能够达到。

淡水资源的重要性篇3

21世纪将是水的世纪。20世纪初,国际上就有"19世纪争煤、20世纪争石油、21世纪争水"的说法,第47届联合国大会更是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号召世界各国对全球普遍存在的淡水资源紧缺问题引起高度警觉。从全球范围来看,根据联合国统计,全球淡水消耗量20世纪初以来增加了约6-7倍,比人口增长速度高2倍,全球目前有14亿人缺乏安全清洁的饮用水,即平均每5人中便有1人缺水。估计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近1/3的人口(23亿)缺水,波及的国家和地区达40多个,中国是其中之一。中国被联合国认定为世界上13个最贫水的国家之一。我国淡水资源总量名列世界第六,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l/4,位居世界第109位,而且水资源在时间和地区分布上很不均衡,有10个省、市、自治区的水资源已经低于起码的生存线,那里的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足500立方米。目前我国有300个城市缺水,其中110个城市严重缺水,他们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和沿海地区,水已经成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2010年后,我国将进入严重缺水期,有专家估计,2030年前中国的缺水量将达到600亿立方米。因此,为保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淡水资源问题的解决已迫在眉睫。

二.解决水危机的途径--海水淡化

地球表面的2/3被水覆盖,可谓水资源极为丰富,但地球上水的总储量中97%是咸水(包括海水和苦咸水),在余下的3%的淡水中,又有7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冰川、冰雪。人类实际可利用的淡水只占全球水总量的0.7%,而且大部分属于不可再生的枯竭性地下水。

解决淡水紧缺问题有很多途径,核心原则是"开源节流",地表水资源较丰富地区,可建蓄水工程;地表水资源贫乏地区,可实施跨流域调水;海水和苦咸水淡化;此外还有废水利用、治理水污染、节约用水等。

"开源"方面,在我国,地下取水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为此几十年来兴建了一批大型蓄水工程和跨流域调水,并大力提倡和推动污水回用和水的再利用。但兴建新的蓄调水工程,投资比过去大大增加,而跨流域引水则随着调水距离越来越远,调水成本越来越高,加上被引水地区的环境危害和间接经济影响以及引水的质量问题,远距离调水的传统办法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而最为关键的是,这些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增加淡水资源的总量,我国淡水紧缺的问题依然十分严峻。

我国海岸线的总长为32647公里,被列为海洋大国,而且沿海和中西部地区拥有极为丰富的地下苦咸水资源,在地下取水和跨区域调水受到越来越多的条件限制的情况下,开发利用海水和苦咸水资源,进行海水(苦咸水)淡化就成为开源节流、解决我国淡水紧缺的一条有效的重要战略途径。而且,发展海水(苦咸水)淡化技术,向大海要淡水也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共识。

三.海水淡化技术及发展

1.海水淡化方法

海水淡化,亦称海水脱盐,是通过装置和设备除去海水中盐分并获得淡水的工艺过程。海水淡化的方法可分为蒸馏法和膜法。

海水淡化的蒸馏法主要有:多级闪蒸(MSF)、低温多效(LT-MED)和压汽蒸馏(MVC)三种技术。前两种技术主要采用蒸汽作热源,多与电厂结合、抽取透平的乏汽制造蒸馏水。压汽蒸馏技术是利用热泵蒸发技术,它仅使用电能,应用对象主要是没有热源的岛屿地区。膜法主要指反渗透(RO)技术,它利用半透膜,在压力下允许水透过而使盐分和杂质截留的技术。

海水淡化是当今世界竞相研究的高新技术,美、法、日、以色列等国的技术已经非常发达,而且已形成海水淡化产业。我国的海水淡化技术研究始于50年代,经过40多年的发展,也培养和锻炼了自己的海水淡化专门人才,组建了一些专门科研开发机构,在蒸馏淡化、反渗透两大技术领域,经过几个五年计划的攻关,多项工程的实践,已具有较丰富的经验。但由于人们对海水淡化的认识不完全,国家经费投入少,使这项技术不能得到很快地发展。

2.海水淡化的能耗与成本

在海水淡化技术已成熟的今天,经济性是决定其广泛应用的重要因素。在国内,"成本和投资费用过高",一直被视为是海水淡化难以大胆使用的主要问题,但实际上这是一个"认识"问题。

目前世界上常用的淡水取用方式主要有地下取水、远程调水和海水(苦咸水)淡化三种。开采地下水作为一个重要的开源措施,工程量小、成本低,这是很吸引人的优点,但地下取水受资源条件限制很大,而且许多地区多年来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已形成地下漏斗,造成房屋倾斜,甚至导致了海水倒灌等环境危害,地下水的开采已经受到制约。

远程调水,目前并没有把工程投资费用以及被引水地区的间接经济损失计算在内,仅以日常运行费用、管理费计算其成本,这与真正成本相差很大。其实引水工程,除了巨额的投资之外,还要占用大量耕地,还存在被引水地区的环境危害等问题。如引黄济青(岛)工程,占地达6.2万亩,还会造成黄河断流、植被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而生态环境的破坏在经济上是难以估量的。80年代实施的引滦入津工程,时至今日每立方米成本仍达2.3元左右,距离天津市民的用水价1.4元有0.9元的政府补贴。专家预测,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长江水流到北京,按现行不变成本计算,综合成本在5元/立方米以上,甚至有专家预测每立方米将达20元。美国有资料认为,远程调水超过40公里,成本将超过海水淡化。

对于海水淡化,能耗是直接决定其成本高低的关键。40多年来,随着技术的提高,海水淡化的能耗指标降低了90%左右(从26.4kwh/m3降到2.9kwh/m3),成本随之大为降低。目前我国海水淡化的成本已经降至4-7元/立方米,苦咸水淡化的成本则降至2-4元/立方米,如天津大港电厂的海水淡化成本为5元/立方米左右,河北省沧州市的苦咸水淡化成本为2.5元/立方米左右。如果进一步综合利用,把淡化后的浓盐水用来制盐和提取化学物质等,则其淡化成本还可以大大降低。至于某些生产性的工艺用水,如电厂锅炉用水,由于对水质要求较高,需由自来水进行再处理,此时其综合成本将大大高于海水淡化的一次性处理成本。可见,如果抛开政府补贴等政策性因素而单从经济技术方面分析,海水淡化尤其是苦咸水淡化的单位成本实际上是很有竞争力的。

在我国,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长期以来一直没有良性的水价形成机制,自来水的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政府负担着巨额补贴,自来水的价格普遍偏低,目前自来水的价格一般为1.5-2元/立方米,随着淡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化规模效益的显现,海水(苦咸水)淡化的成本将会越来越低。2000年10月朱熔基总理在南水北调座谈会上强调:"要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逐步较大幅度提高水价,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随着淡水资源的日趋缺乏,各个城市节水措施已经出台,实行自来水限量使用,超标加价。由此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一方面海水淡化成本不断降低,另一方面自来水的价格不断上涨,两者将越来越接近,自来水价格甚至将高于苦咸水淡化的成本,海水淡化的成本问题将得以解决。成本问题的解决将会对海水淡化的广泛应用及产业化进程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建立海水淡化产业刻不容缓

1.国内外海水淡化产业

早在400多年以前就有人提出海水淡化的问题,进入20世纪后,海水淡化技术随着水资源危机的加剧得到了加速发展,70年代以来,更多的沿海国家由于水资源匮乏而加快了海水淡化的产业化。目前,无论是中东的产油国还是西方的发达国家都建有相当规模的海水淡化厂。沙特、以色列等中东国家70%的淡水资源来自于海水淡化,美国、日本、西班牙等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淡水资源也竞相发展海水淡化产业。截至1997年底,全世界单台产量在100吨/日以上的海水淡化设备,日产水量就已达2300万吨,且一直以10%-30%的速度增长,由此带动了淡化水产品提供、设备制造、工程安装、技术服务等整体海水淡化市场的巨大需求。目前世界上每年海水淡化市场的成交额已达数百亿美元。在我国,海水淡化年产量也已超过了千万吨。

中国是继美、法、日、以色列等国之后研究和开发海水淡化先进技术的国家之一,继西沙群岛日产200吨电渗析海水淡化装置成功运行后,又先后在舟山建成了日产500吨反渗透海水淡化站,在大连长海建成日产1000吨海水淡化站。日前,我国最大的日产18000吨苦咸水淡化工程在河北沧州建成投产。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淡水需求量急速增加,加上北方多年干旱,国家对海水淡化产业化已非常重视,国家、集团公司、个体投资者都看好这一行业,海水淡化产业化将很快上腾飞的翅膀。

2.海水淡化的潜在大市场

海水淡化业市场主要包括有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工程安装、淡化水产品提供、技术服务等等。

从国际市场方面来看,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多数沿海国家由于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都直接卷入了海水淡化的发展潮流。无论是中东的产油国还是西方的发达国家,都建设有相当规模的海水淡化厂或海水淡化示范装置,北欧、南美和东亚地区每年海水淡化设备进口和工程安装市场有近100亿美元,且仍在高幅增长之中,南亚、中亚和非洲也有众多的海水淡化潜在用户。海水淡化的国际市场规模巨大。

从国内市场方面来看,针对我国的国情,海水淡化可定位于市政用水的补充,以缓解供水紧张状况,同时也可用于废水资源化,达到废水回用的目的。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水资源极其丰富,西部地区则有相对丰富的苦咸水资源,这为我国发展海水淡化产业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我国淡水资源的紧缺已众所周知,每年全国缺水数百亿立方米,因缺水影响的国民产值达数千亿元。可见工程设计、设备制造、淡水提供、技术服务等海水淡化产业具有广阔的国内市场空间。

针对海水淡化设备制造市场而言,目前我国已基本具备了海水淡化设备的加工制造能力,质量保证体系也可以满足要求,其设备制造成本比国外至少低30%左右,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价格竞争能力。

3.海水淡化产业投资价值与利润空间

我国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政策支持对海水淡化产业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将海水淡化列入《中国21世纪议程》中,作为实现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推广示范工程技术。海水淡化产业化所必需的环境正在日益改善,海水淡化的产业化基础已基本具备,在日渐成熟的国内外环境中,我国的海水淡化产业即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

在工业社会里,人们将产业定义为技术加资本。目前,我国的海水淡化技术比较成熟,进入了商业化阶段,该行业巨大的经济发展空间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进入。纽约投资企业贝尔-斯特恩公司首席投资战略家伊丽莎白·麦凯认为,水业将是21世纪最大的行业,而作为未来水业发展方向之一的海水淡化产业,其投资价值相当看好。华尔街专业人士分析,继IT股和生物股之后,海水淡化公司的股票将成为投资者一致看好的炙手可热的新兴成长股。

淡水资源的重要性篇4

关键字:海水淡化;淡水资源;经济模式

1 引言

海水资源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宝贵资产。地球上的现行使用着的各类资源都十分有限,且面临着开发殆尽的局面。占据全球总面积百分之七十一的海水资源,是战略性可持续性发展社会中资源开采转移的目标。海水资源的利用主要包括了海水的淡化利用,化学资源利用和海水的直接利用。本文以海水淡化利用为主,化学资源提取和海水直接利用为辅,阐述了如何建立和完善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机制。

2 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意义

现今我们所指的水资源,一般是指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将海水转化为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能有效的解决沿海地区,海岛,以及近海地区的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这些地区因为沿海等因素,经济一般都是比较发达的。因此其他产业的密集度就更高,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就更大。虽然这些地区淡水资源贫乏,但是海水资源丰富却是这些地区的优势,以优势攻破劣势的资源开采转型,便成就了海水淡化产业的兴起。借助丰富的海水资源,进行海水淡化,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更加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并能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海水淡化产业不仅仅是对不足水资源的补充,更是一种高瞻远瞩的战略储备措施。

其次,海水淡化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进着海水淡化技术的科学性进步,施工建设的技术性进步,淡水经营管理化的进步等等。

3 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和解决方法

3.1 制约因素

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有着各个方面的制约因素,想要完善和提高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机制,就要立足于发展制约条件,加长“短板”,才能取得长足性稳健性的优质发展。

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干预和宏观市场的精良运作。

海水淡化产业的经济化发展,必然离不开市场的主导控制。但是无规矩不成方圆,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对海水淡化产业的市场发展进行引导,使其规范化,合理化。这样,海水淡化产业才能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才有可能取得长足性稳定性的发展。如近些年国家出台的《海水利用专项策划》就十分有效的给予了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法律性保障。

随着海水淡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产业的规模扩大,不知不觉中也出现了相应的问题。如投资成本过高,使得技术实施没有经济依托。这时,政策的支持和政府对海水淡化产业的资金投入,便显得尤为重要。

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需求促进生产。首先是市场对海水淡化产业产品的需求。海水淡化产业的主要产品――淡水的市场运作,需要市场的宏观调控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其次,海水淡化产业的应用,需要技术力量的同时,更需要相关设备的支持。海水淡化设备的需求,必然会促进市场设备生产的进步。反之,优良的生产设备,才能全面的高效的应用高端技术。因此,设备产业市场的支持也是制约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由于现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生产出的海水淡化设备,并不能跟上海水淡化技术的脚步。这就造成了我国现在使用海水淡化设备需高价进口的窘境,也正是海水淡化产业投资较高的主要原因。这使得海水淡化产业规模扩大化迟缓,发展自然相对缓慢。

3.2 解决方法

(1)大力地研究和开发海水淡化的关键技术与装备。加快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提高设备制造的技术水平,从而满足实际工程的基本需要,减少设备产品的进口,从而降低资金用度,利于产业的扩大规模。

(2)一个企业的长足发展,离不开产业本身的活力。活力的注入来源于持续的创新。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推动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创新与普及,如在大学里成立相应专业,成立研究所,设备制造厂等等。从广大的知识进步中加快产业的进步。

(3)在自主创新的同时,不能闭目塞听,闭门造车。应该时时关注世界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进程,引进新生技术,从而进行模仿和再创造。

(4)处于基础阶段的海水淡化产业,想要取得长足发展,必须要增加示范点。其中囊括了技术和装备的应用示范,实际工程,产业运营和政策支持的实施示范。

(5)建立科学,客观,系统性强的行业的标准和规范。不允许不合格产业的催生。也不允许不合法市场的存在。保障海水淡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淡水质量标准,原材料选择标准,生产工艺标准,产业管理标准和设备使用标准等一系列准则。制定行业规范以加强行业的管理。

(6)建立执行各项标准和法规的专属部门,对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进行监督管理。

(7)加大海水淡化的宣传力度。增加海水淡化的关注度,加强领导,科学界研究人员和企事业单位的认识和关注,才能得到更多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

(8)加强国内外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合作和交流。

4 海水淡化产业的经济发展

技术的提高以及规模的扩大,并且配合相应的政策扶持,海水淡化产业进军市场,才是其经济化的最终目标。

选择合理高效的技术方式,是经济化的战略发展意义。在生产工艺的选择基础上。做出经济性分析,确认性价比最高的投产。综合性的考虑给水管网的投产建设设计,以及供水管理措施。力争做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海水淡化产业的相关产业发展也是海水淡化产业的经济发展战略。从单方或者是多方的产业延伸中,确立副业发展目标,如海水晒盐业,工业盐制造业等等。海水淡化过程中产生的浓海水可以晒盐,既免去浓海水回流大海的处理环节,又减少了晒盐场的占地面积。浓海水还可以作为原料投产到制碱工业中,还可以提取镁、溴、钾等化学元素。从循环经济模式的角度考虑,将浓海水的盐化工生产工艺与海水淡化工艺结合,有效的利用浓海水。还可以与冶金行业以及电力行业等相结合,利用前者生产过程中的余热进行海水淡化,实现海水资源与其他能源的全方面利用,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也能实实在在的创造出经济高效益。

5 海水淡化中的注意事项

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趋势是大规模化,那么在大规模的淡水生产中,就会产生大量的浓海水,浓海水的回流会造成海水浓度骤变,影响生态系统的正常运作,甚至会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带来生态灾难。因此在淡化海水的同时,要对浓海水进行加工处理,过滤净化,使之达到回流排放标准。

而在以核能为生产能源的海水淡化产业的工程里,十分需要注意的就是核能源的安全使用。为了防止核泄漏等事件发生,要切实的依据核能的安全使用规范,来进行核反应堆选址,核能提取设计等工作。

关于海水淡化的工艺选择,在使用渗透膜反渗透工艺时,反渗透膜一般半年才清洗一次,系统进水不达标或者是膜已经受到严重污染时,需要离线清洗。

4 结语

海水淡化的战略性发展意义,在资源紧张的当下,是不可否认的。全力的开发开展海水淡化产业,充分的利用海水资源,对于我国解决淡水资源紧缺有着长远的意义,是我国实行淡水资源战略储备的必经之路。建立并完善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机制,是海水淡化产业稳健,迅速,长期发展的重要保障。现如今,我们要做的就是掌握好高新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大力支持海水淡化产业,推广海水淡化产业,为海水淡化产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周世峰,秦诗立.海洋开发战略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2)

[2]杨益.科学理性看待海水淡化产业发展[J],经济,2001(05)79--84

淡水资源的重要性篇5

一、全球淡水资源现状

(一)地球水资源的概况

水乃生命之源,安全的淡水是维持地球上生命的基本要素。所有的生命都依赖于水,有水地球上的万物才得以生存、生长。据统计地球表面2/3被水覆盖,其中咸水占97.47%淡水仅占2.53%。冰川、积雪的淡水难以利用却占淡水总量的87%,而可利用的淡水少之又少主要是分布于地球深部的淡地下水和河流、湖泊、大气水,这些淡水仅占0.26%且最活跃更新最快。如果说缺少石油和其他燃料,我们可以用其他能源来替代,那么,如果没有洁净的淡水,没有干净的可饮用水,我们的未来将会是一个没有未来的未来。国际 自然 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孟加拉代表爱农·尼沙特在研讨会上说:“如果将世界上所有的水比喻为盛在一加仑罐子里的水,可供人使用的淡水量只相当于一汤匙——大约是总量的0.75%。”在21世纪的开端,地球上有10多亿人根本喝不上干净的水。大约24亿人得不到足够的可饮用水,每年大约还有340万人死于与水有关的疾病。有关专业人士预言:人类面临的下一个生态危机将是淡水资源短缺!

(二)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分配极不均衡

联合国和斯德歌摩环境研究所报告1995年世界1/5的人得不到洁净的水。2025年面临缺水困境的人将增至2/3,2050年世界1/3的人得不到洁净水。 有些地区大水泛滥,而有的地区却因干旱而导致居民死亡——或者沦落成难民而举家迁移。加拿大有着与

起初,区域性的或双边的国际条约构成全球淡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制度的重要部分。如1978年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签订的《美加大湖水质协定》。《协定》的宗旨是“恢复并保护大湖流域生态系统的、水体的、化学的、物理的和生物学的完善性”。1998年通过的《保护莱茵河公约》,该公约从整体的角度看待莱茵河生态系统的可持续 发展 ,将河流、河流沿岸与河流冲击区域一起考虑。

随后,1966年国际法协会通过了《赫尔辛基规则》是淡水资源的全球保护的里程碑,在条约中提出了 现代 国际流域的概念,为国际河流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了依据。“赫尔辛基规则”宣告国际流域利用的国际法一般原则;确认国际流域内的每个国家都有权利合理公平地利用国际流域内的水资源;提出并界定流域水的 自然 分成结构水质;各国不应对国际流域内的水造成任何新形式的污染或加重现有的污染程度,从而可能对流域内另一个国家的境内造成严重损害,国家应为减少各种现有的污染采取一切合理的措施,以便不在流域内另一个国家的境内造成损害;关于国际河流利用产生的争端,应按联合国精神以和平解决。 1997年根据国际法委员会的条款,联合国大会通过《国际水道非航行利用法公约》这一法典化文件。它包括四方面的内容:(1)适用于所有国际水道的一般规则;(2)实施这些规则的程序规则;(3)关于淡水保护、保持和管理的实质条款;(4)关于水道国缔结协定的条款。该公约的目的保障国际水道的利用、开发、保存、管理和保护,并为当代人及后代人而促进对国际水资源保护。

总的来说,当前国际环境法在国际水资源保护制度上已经构建了一整套原则和规则。对国际淡水资源 法律 制度的研究对指导国内立法具有积极意义。

四、国际淡水资源的保护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淡水资源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 淡竹;产业;发展;江西瑞昌

中图分类号 S79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4-0169-02淡竹(Phyllostachys glauca),又名乌竹、粉绿竹、花皮淡竹,属禾本科刚竹属植物,干高6~18 m,胸径2~6 cm,笋期4月中旬至5月底。淡竹集材用、食用、观赏、药用等众多用途于一体,是一种非常优良的中型笋材两用竹种。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市场对竹笋、竹材需求量越来越大,充分利用特色资源,开拓竹产业市场,前景广阔。瑞昌市是江西省淡竹重点产区,面积之大居全省乃至全国之首,发展淡竹产业在瑞昌市林业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

1 淡竹的优良特性及经济价值

1.1 分布广,适应性强

淡竹是我国分布较广、面积较大的中型竹种,广泛分布于黄河流域及长江流域各省区,垂直海拔1 640 m,江西省南北均产。淡竹适应性强,耐寒耐旱,在-20 ℃低温下和土壤含水量10%以下均能正常生长,也较耐水湿、耐瘠薄和轻度盐碱,在山地、丘陵、岗地及河滩、谷地,砂土、壤土、黏土和石砾土及土壤pH值4~8的酸性至碱性土壤上均能生长。由于淡竹地下茎生长旺盛,须根多,保水保肥固土性能好,且耐旱耐瘠,生命力强,瑞昌市已将淡竹列为困难立地造林先锋竹种。

1.2 易栽培,成林快,投产早,产量高

淡竹的鞭系及竹干均含有较多的生物活性内源激素,栽培易成活,易成林,用实生竹苗移栽、母竹移栽和竹鞭移栽均可造林。淡竹也是典型的速生树种,其粗生长在竹笋出土前即已基本定型,高生长从出笋到成竹一般只需40~60 d时间。竹材经3~4年加固生长即可作为蔑性材采伐利用。淡竹林发笋多,产量高,其丰产林分年新竹生长量可达30~45 t/hm2,经营效益可高出一般用材林树种(如杨树、杉木)1~2倍[1]。

1.3 材性好,笋质优良

淡竹中部节间长达30~40 cm。竹材纤维长2 009 μm,纤维含量44.3%,干形通直,材质好,韧性强,篾性好,是竹编制品的上佳材料,也可生产竹编胶合板、工艺品、农具柄、晒衣竿、棚架等。淡竹笋味美鲜甜,营养丰富,可鲜食和制作罐头、笋干,是山珍中的佳品。尤其是竹笋上市时间填补了市场蔬菜的空缺,深受城乡居民喜爱,市场供不应求,价格连年看涨,2012年瑞昌市淡竹鲜笋价格达到7元/kg,干笋50元/kg。

1.4 用途多,价值高

淡竹不仅是优良的笋材两用竹种,其冠形优美,竹株婀娜多姿,既适宜庭院及宅旁、村旁风景绿化,也适于景区大面积营造景观林,是良好的园林观赏竹种。淡竹竹叶、竹液均可入药,有清热除烦、利尿的功效,主治热病烦渴、小便赤涩淋痛、口舌生疮等症,因而淡竹也是一种较好的药用竹种。此外,淡竹竹干坚韧,林分竹株密度大,竹鞭盘根错节,交互相连,具有优良的固土防风性能,尤其淡竹耐旱耐瘠,生命力强,是营造防护林中的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的理想竹种。同时,淡竹植株相对较小,四季常青,鞭系发达,有一定防火性能,即使发生森林火灾,竹林恢复生产力也较快。可见,淡竹优良特性多、用途广,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生态价值。

2 瑞昌市淡竹资源特色及发展淡竹产业的优势条件

2.1 瑞昌市淡竹资源特色

瑞昌市总面积142 311 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86 443 hm2,现有淡竹林面积9 938 hm2,平均胸径≥2 cm的林分立竹量为16 957万株,广泛分布在全市21个乡(镇、场、街道),尤以横港镇、肇陈镇、高丰镇、横立山乡、南阳乡分布居多。淡竹林面积占九江市淡竹林面积84%,约占江西全省淡竹林面积的50%,林分面积及立竹量居全省乃至全国之首。其资源特色是连片面积大,拥有100 hm2以上成片面积的林分较多,便于集中经营管理,且林相比较整齐,资源保护好。淡竹是瑞昌市林业的优势资源,是当地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堪称“淡竹之乡”。

2.2 发展淡竹产业在瑞昌市林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2.2.1 发展淡竹产业是瑞昌市发展高效林业的优势产业。按照国家“分类经营、分区突破”的林业战略方针,江西省被列为以培育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为主的商品林经营区,加快优质高效商品林基地建设步伐是当前江西省林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淡竹林资源具有再生性强、易培植、速生丰产长效、生产周期短等多种优势,正是营建速生丰产商品林基地的上选材料。瑞昌市是淡竹大市,淡竹林面积大,资源丰富,淡竹生产是瑞昌市竹产业的重要基础,在林业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淡竹的优良性、竹制产品应用的广泛性和经营淡竹林的传统习惯,奠定了它在瑞昌市建立高效林业体系的优势地位,发展淡竹产业是促进瑞昌市林业产业升级的基础保障[2]。

2.2.2 发展淡竹产业是瑞昌市发展生态林业的优选产业。瑞昌市是江西林业重点县级市,但长期因偏重森林的经济效益,资源过度利用使森林质量持续下降,生态功能和减灾防灾能力大为削弱,近年来发生地质、气象及森林病虫害等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巨大,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已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高效持续的生态林业体系建设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措施。而这一体系的建设必将对树种的多样性、适用性和抗逆性提出更高的要求,淡竹林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与遗传多样性,具适用性强、抗逆性好、经济与生态价值高等众多优点,淡竹林资源的可再生性、功能多样性、可持续利用性是其他树种林分无法比拟的。因此,发展淡竹产业必然成为瑞昌市生态林业体系建设的优选产业。

2.3 瑞昌市发展淡竹产业的优势条件

2.3.1 具有优越的地理与气候条件。瑞昌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北襟长江“黄金水道”,东连我国对外开放港口城市九江,交通便捷,信息灵通,史有“通衢”之称。全市总人口44万人,辖21个乡(镇、场、街道)。瑞昌市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大陆温湿性气候带,年平均气温17.5 ℃,年降雨量1 700 mm,年日照时数2 000 h,年无霜期240~260 d。优越的地理位置,充沛的雨量,温暖的气候,为淡竹生产和经营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2.3.2 具有良好的资源基础。瑞昌市淡竹林面积大,竹林资源遍布全市各个乡(镇、场、街道),现有淡竹林面积9 938 hm2,其中商品林经营林分5 792 hm2,平均胸径≥2 cm的林分立竹量为16 957万株,资源拥有量居江西乃至全国之首。丰富的资源为转化为经济优势打下了相当基础。

2.3.3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由于淡竹生产期短,成林快,瑞昌市群众有经营淡竹的传统习惯,淡竹产品收入一直是瑞昌市广大竹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以农户、个体承包户或专业户、企业以及“农户+公司”、“农户+企业”等多种经营形式的网络式竹林资源培育格局。且经营淡竹林见效快、效益好、时效长,群众积极性高,因而发展淡竹产业群众基础广泛。

3 瑞昌市淡竹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瑞昌市淡竹产业发展现状

3.1.1 领导重视,林农经营淡竹积极性高。瑞昌市对淡竹经营利用历史悠久,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非常重视淡竹产业的发展,相继出台了抚育性砍伐、荒山荒地营造淡竹林补助3 000元/hm2、免费防治病虫害、项目资金倾斜和扶持加工企业等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重点淡竹林区淡竹经营热情空前高涨。特别是近年来退耕还林、“一大四小”等林业工程的开展,淡竹经营的规模及技术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承包经营大户也不断涌现,尤其在2003—2006年,全市在退耕还林项目中涌现造林专业户102家,共营造淡竹纯林374 hm2,现已全部成林。2010—2011年,全市“一大四小”项目中,有造林专业户6人,共营造淡竹纯林48 hm2。

3.1.2 重视产品加工,淡竹资源初步得到有效利用。由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瑞昌市不仅淡竹资源培育得到高速发展,且淡竹竹材的加工利用也如火如荼,从以普通的原竹和一般的日用品、篾货在市场上销售发展到以高档的生活用品和艺术品等产品进行销售,且相当一部分出口日本、台湾、东南亚、中东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至2010年底,全市持证淡竹经营企业达28家,其中一般原竹和初加工企业有17家,精加工企业11家(外资企业4家),优质竹材产量达1.2万t,总产值逾8 400万元,林农直接经济收入逾4千万元,创利税1 200万元[3]。

3.2 瑞昌市淡竹产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经营理念和技术落后,资源数量和质量逐年下降。由于缺乏合理的经营理念引导和科学技术指导,林农对于淡竹多采取掠夺式的经营,连基本的砍杂、施肥等抚育管理措施都没实施,而是采取每2年皆伐1次的作业方式,一把刀全砍光,不留母竹,直接导致竹林高度逐年减少,胸径变小,甚至退化被灌木林取代,更是导致不少林分生理老化造成大面积开花死亡。从1994—2009年,淡竹林商品材经营面积从9 938 hm2锐减至5 792 hm2,立竹量从21 472万株降至16 579万株,胸径大于3 cm竹林面积从原来的65%降至38%,而胸径小于2 cm的竹林面积则从原来的8%上升至23%,资源数量和质量明显下降。

3.2.2 产业链发展滞后,淡竹资源附加值不高。目前瑞昌市对于淡竹的利用仅限于竹材,虽然每年产量约有1.2万t,但有8 000 t是以原竹和初加工的形式销往外地作为蔬菜棚架、花卉支杆和民用建筑装潢材料等,2 000 t该市居民用于蔬菜棚架,仅2 000 t用于精加工成工艺品或高档篱笆。而淡竹竹笋的培育与精深加工利用远未形成规模,资源浪费严重。淡竹产业产品单一,加工落后,附加值低,竹林经营效益低下,缺乏市场竞争力,严重影响了瑞昌淡竹产业的发展。

4 促进瑞昌市淡竹产业发展的建议

4.1 提高营林科技水平,大力发展优质资源

粗放式的经营已经凸显出种种弊端,要想从根本上保障瑞昌市淡竹产业的健康发展,要从当地林农资源培育和利用的方式入手,引导林农加强林分抚育管理、管护,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合理采伐,推广并普及科学的营林理念和措施,从源头上保证淡竹资源培育进入一个可再生、可永续利用的良好状态[4]。

4.2 科学规划,分类经营,提高竹林经营效益

淡竹笋材均有较高的利用价值,目前对于淡竹的利用尚停留在竹材的粗放利用阶段,每年产出的约20 t鲜笋仅

区林农自己食用,大量的冬笋、小笋及退笋没有被利用,造成资源极大的浪费,因此要有科学规划,在确保竹林正常生产的情况下,适当引导林农经营材用林、笋用林、笋材两用林和生态经济淡竹林,实行科学分类经营,最大化地发挥林地生产能力,以提高淡竹林经营效益。

4.3 合理布局,加强产业基地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规范淡竹产业发展

基地建设是发展产业化的基础,效益是加工企业生存及发展的根本。提高产业效益的落脚点要放在新产品开发、工艺改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利润的最大提升上。目前,资源的综合利用是笋竹产品加工中的重要问题,瑞昌市淡竹产品的开发要以市场为引导,不断引入高科技,开发新产品,改进加工工艺,特别是竹笋产品的开发,改变现有加工企业技术落后造成的竹材、竹笋利用率低、产品成本高、竞争能力弱、资源浪费大等现状,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对企业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促成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4.4 结合自然景观资源,充分利用淡竹资源特色,积极打造淡竹旅游业

青山林场(省级森林公园)是瑞昌市淡竹主产区,拥有华东地区第一大溶洞峨嵋溶洞群,为瑞昌市特有的生态旅游资源。2005年青山林场曾利用淡竹笋材两用观光林示范基地作为森林公园景点中的一大亮点进行淡竹旅游业开发试验,当年接待游客6 000余人次,效益可观。因此,瑞昌市可进一步充分发挥这些资源优势,开发出一批具有自身特色的以淡竹为主题的集休闲、娱乐、饮食及文化为一体的科研、教育、旅游基地,打响淡竹品牌,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富民强市。

4.5 充分利用林改成果,大力促进淡竹产业发展

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引导林农进行淡竹林地流转,鼓励竹加工企业建原料林基地或推广“企业+农户”的资源培育模式,实现集约经营。同时,积极引导中小型加工企业发展,并打造一定规模的高、新、精等深加工龙头企业,规范市场运行机制,引导淡竹产业走高产出、高效益、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瑞昌市由淡竹资源大市转变为淡竹产业强市,早日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淡竹之乡。

5 参考文献

[1] 赵献玉,蒋芹.淡竹丰产培育技术[J].林业科技开发,2002,16(3):56-57.

[2] 彭九生,罗宜新,刘光正,等.江西省中小型竹类资源在江西竹产业中的地位及发展对策[J].江西林业科技,2005(2):29-32.

淡水资源的重要性篇7

学校班级:六(1)

时间:5月4日

一、研究目的、意义

希望大家从此以后,珍惜淡水资源。

二、报告内容

淡水资源是支持人类生存的根本,没有了淡水资源,人类根本就生存不下去,很多地区就会出现干旱,甚至会有人因为缺少淡水资源而死亡……这种种结果都源自于缺少淡水资源。可见淡水资源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在近几年中,有一个地方,严重缺少淡水资源,连河水都用光了,农民们由于严重缺水面黄肌瘦,蓬头垢面,秧田更是受到威胁,,后来,大约在一个月后下了一场特大的暴雨,这才使农民们以及秧田度过了危机。

在生活中,我们通常对这种概念没有太多的了解。只是盲目的认为:淡水资源多的是,根本不需要节约,再者说,水费也不贵。浪费一点也情有可原。那你曾想过,一个人浪费一点,全国约13亿人都浪费一点,那就造成国家乃至世界的严重损失。

地球表面的70%被水覆盖,但是淡水资源仅占所有水资源的2。5%,近70%的淡水固定在南极和格陵兰的冰层中,其余多为土壤水分或深层地下水,不能被人类直接利用。地球上只有不到1%的淡水或约0。007%的水可为人类直接利用,而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只占世界人均淡水资源的四分之一。即使淡水资源是如此珍贵渺茫,但是我们人类还是没有认真的对待它,现在世界上每天约有6000人因为缺少淡水资源而死亡,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控制,总有一天,你就会成为无情死神的俘虏,为了避免发生这样的惨景,我们务必要从现在做起。

淡水资源的重要性篇8

一、海水利用已成为国家优先发展产业

从去年9月开始,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家海洋局着手编制《全国海水利用中长期专项规划》,经与专家多次会商,将进入征求意见阶段,有望年内出台。专家指出,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是新兴朝阳产业,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家给予高度重视,将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刚性规定,来推动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今年,国家发改委已将海水利用技术列入《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和《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组织国债资金支持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的科技攻关项目和环境资源示范项目。据了解,目前已有天津市开发区2万吨/日级海水淡化项目、青岛市黄岛电厂2×1万吨/日级(其中1万吨/日采取蒸馏法、1万吨/日采取反渗透法)项目、山东威海电厂2万吨/日级海水淡化项目等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10至20万吨/日级项目已在选项之中。国家海洋局近期开展了“908”工程专项招标,计划从2004年至2009年投入19.8亿元开展专项调查,其中包括海岛及沿海地区淡水资源、大型用水企业等专项调查。专家指出,今后国家将重点支持海水利用大型化、产业化和综合性的示范项目,支持天津市建设海水利用和节水型城市示范园区。建议浙江省将海水淡化作为海岛的第一水源,建设部级的示范园区。

二、天津、青岛两市走在全国前列

天津、青岛两市均位于北方沿海严重缺水地区,海水利用和节水工作受到两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天津市已成立以戴相龙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目前该委组织有关部门加紧编制“天津市节水型城市实施计划”和“天津市海水淡化发展规划”。在计划安排的24个重点项目中,有一半是海水利用项目。计划到2007年使海水淡化达到20万吨/日,2010年达到50万吨/日。北京方面还在天津考察调研海水淡化进京项目。天津市大力开发中水回用,节水工作也走在全国前例。今年上半年,万元产值取新水25立方米,同比下降25%,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3;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4个百分点。截止去年底,山东省已建成9500吨/日的海水淡化装置,占全国总量的57%,居全国首位。今年青岛市制订实施了“海水淡化产业化可行性方案”,除新建黄岛电厂3000吨/日低温多效蒸馏法海水淡化装置外,1万吨/日级的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可望年底开工建设。青岛市已在10多个行业推广使用海水达10亿立方米/年,替代淡水6000多万立方米/年。国家示范工程、20万立方米的海水冲厕小区已于今年下半年在青岛开工建设。

三、政府推动下的市场化、产业化运行机制正在形成

从1997年在我省嵊山岛建成全国首座500吨/日反渗透海水淡化项目,2000年分别在山东长岛县和我省嵊泗县建成1000吨/日项目,到去年底投产的山东荣城市万吨/日首期5000吨/日项目,均为国家或地方政府投资为主的科技示范项目。从天津、青岛两市考察情况来看,一个在政府推动下的市场化、产业化运行模式正在形成,具有竞争实力和广阔发展前景。其主要特点:

一是水价调整为海水利用市场化、产业化运作提供了空间。据天津市发改委介绍,近几年天津市的自来水价以每年0.50元的增幅调整,目前综合自来水价已达3.6元/吨。计划2005年调整到5元/吨左右,2009年调整到6.7元/吨左右。这不仅有利节约用水,也为海水淡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

二是在目前海水淡化综合成本仍高于自来水出厂价的情况下,海水利用项目主要与火力发电、热电用水以及污水处理生产中水相结合。发电和热电企业都是用水大户,锅炉用水使用高纯度水,价格较高,而且做过功的“乏汽”可用于蒸馏法海水淡化。天津市开发区利用污水处理生产再生水,分别供工业用水、市政杂用和园林绿化。

三是科研单位与投资公司、生产企业合作,通过组建股份制公司来开拓海水利用市场。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与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均为国家海洋局所属的水处理技术科研开发机构,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两大海水利用科研开发单位。天津淡化所与泰达控投有限公司、泰达风险投资公司、天津国水设备工程公司联合组建天津泰达新水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承担城市污水处理、再生水生产和海水淡化工程。青岛市华欧集团与天津淡化所共同组建华欧海水淡化有限责任公司,天津淡化所在两家公司中均采取技术入股形式,负责提供生产工艺设计和技术工作。今年获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天津市开发区2万吨/日海水淡化项目和青岛市黄岛电厂2×1万吨级海水淡化项目分别由以上两公司承建。今年天津市还建立了中外合资膜生产基地,北大青鸟、清华大学与天津企业合作,准备上核能海水淡化项目,初步形成了海水利用市场化、产业化运作机制。

四、我国海水淡化技术日趋成熟

海水淡化有多种技术方法,目前世界上主要采取蒸馏法和反渗透两种方法。课题组实地考察了天津市大港电厂2×3000吨/日多极闪蒸和青岛市黄岛电厂3000吨/日低温多效两种蒸馏法装置,并与我国主要采用的反渗透膜法装置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大港电厂海水淡化装置是我国唯一使用的多极闪蒸装置,1986年以500万美元/套从美国进口,至今运行良好,但投资成本和维修成本高,存在严重的腐蚀问题,该厂正在用国产设备进行更换。黄岛电厂最近建成的3000吨/日海水淡化装置是我国第一套国产低温多效蒸馏法装置,设备投资为1800万元,目前正在试运行,产水量基本达到设计要求。技术专家将以上两种蒸馏法装置与我省嵊泗县反渗透法装置按统一经济指标进行成本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多极闪蒸装置的运行成本4.95元/吨,综合成本如按商品价折算为7.71元/吨(由于电厂为自发电,实际运行成本可能还会低一些),成本明显偏高,不适合大范围推广使用。低温多效装置运行成本3.15元/吨,综合成本4.99元/吨。用二级反渗透法生产3000吨/日电厂锅炉补给水,设备投资1570万元,生产成本3.21元/吨,综合成本4.93元/吨。也就是说,在生产电厂锅炉补给水时,以上两种方法的投资成本、生产及综合成本基本相当,都具有投资较省、成本较低的优势。用一级反渗透法生产3000吨/日市政供水(优于自来水标准)或电厂大量使用的其它用水时,设备投资1200万元,生产成本2.38元/吨,综合成本3.72元/吨,反渗透法装置明显优于蒸馏法装置。与国外同类装置相比较,国产装置技术经济指标已达到国际水平,但投资成本和适用性要优于国外装置。有关专家认为,在我省发展海水淡化产业,不论是用于市政供水还是作为电厂用水,采用反渗透海水淡化法均比其它方法具有优势。

五、几点思考

课题组通过调研认为,以上两市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值得我省沿海地区学习借鉴。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转变思路,将海水淡化作为我省解决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两市政府在“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工程引水,并将在“南水北调”中受益的情况下,大力推进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工作,不仅能大幅度提升水资源供给,发展节水型经济,而且将形成一个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此,我省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应改变完全依靠调水工程、水库工程等单一模式,通过制定政策措施来发展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产业,并将其列入“十一五”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解决海岛、沿海严重缺水地区和浙北平原水质性缺水地区的水资源问题。

二是通过政策引导和项目示范,大力发展海水淡化等增水节水产业。我省海岛和沿海地区不仅严重缺水,而且又是未来经济发展特别是重化工业快速发展地区,水资源短缺是一个重要瓶颈。为此,应尽快制定一些钢性规定,如在沿海、海岛新建电厂必须通过海水淡化解决生产用水,有条件的电厂可上大型海水淡化装置,实行“电水联供”,从用水大户变成供水大户。沿海大型用水企业必须用海水作冷却用水、用膜技术装置进行中水回用等。通过争取国家国债重点建设项目和建立海水综合利用资金,重点支持嵊泗县乃至整个舟山市建设部级海水综合利用示范区,大力支持2万吨/日级以上的大型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和污水处理企业的再生水利用工程。

淡水资源的重要性篇9

摘要:

海水淡化是解决海岛淡水短缺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推广海水淡化在海岛的应用,在对海岛特点和海水淡化工程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结合PEST模型,从政治政策、经济、社会、技术4个方面系统分析了海水淡化产业在海岛发展的外部环境;运用SWOT-PEST矩阵全面分析这4个方面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探讨海岛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并从国家政策、市场经济、公众接受、技术创新等方面提出战略对策建议和保障措施,为海岛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

海岛;海水淡化;产业环境;PEST模型;SWOT-PEST矩阵分析;战略对策

1研究背景

我国面积500m2以上的海岛有7300多个[1],第一次海岛资源综合调查数据表明,94%的海岛存在淡水资源短缺问题。实践证明,传统的蓄水、调水方式,虽然实现了水资源的时空位移,但只能暂时缓解海岛缺水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2]。作为淡水资源增量的海水淡化技术,已在我国沿海地区获得了较快发展,是保障安全供水的重要方法。但由于认识不足、能源短缺等,海水淡化在我国缺水海岛地区除建有少数几个示范工程外,并未得到推广。目前海岛海水淡化在我国市场占有率不足9%[3]。随着海岛保护与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海水淡化作为海岛淡水的重要来源也焕发出蓬勃生机。PEST模型[4]是1998年罗宾斯在对研究对象外部环境归纳后所形成的,包括:政治环境(P)、经济环境(E)、社会文化环境(S)、技术环境(T)4方面的分析。通过对研究对象外部环境的分析总结,在战略战术层面上加以调整,以保障被分析对象的实施效果达到预期目标。本文在对海岛海水淡化产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基于PEST模型对该产业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探讨海水淡化在海岛上发展的特殊性及问题,并运用SWOT-PEST矩阵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4个角度,对影响海岛海水淡化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4个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最后提出对策建议。

2我国海岛海水淡化产业介绍及PEST分析框架概要

2.1产业介绍我国从第一座海水淡化工程即1981年的西沙200m3/d电渗析海水淡化示范工程起,先后在嵊山岛(1997年,500m3/d)、獐子岛(1999年,1000m3/d)、长岛(2000年,1000m3/d)、嵊泗(2000年,1000m3/d)、东瑁洲岛(2009年,100m3/d)、永兴岛(2011年,100m3/d)、灵山岛(2012年,300m3/d)、三沙赵述岛(2013年,30m3/d)等地也相继投建了海水淡化装置,均极大地缓解了当地严重缺水的状况。截至2013年底,我国已建成103个海水淡化工程,产水规模90.08×104m3/d,其中45个工程建在海岛,海岛海水淡化工程总规模约7.728×104m3/d。虽然我国海岛海水淡化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海岛海水淡化市场占有率不足9%,与海岛地区对于淡水资源的迫切需求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另外,很多地区对发展海水淡化的积极性不高,存在着需要发展海水淡化却不发展,继续依赖传统的远距离输水及船运输水方式的案例[5]。

2.2PEST模型分析框架概要PEST模型是为提高产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而实现产业快速发展的一种战略分析方法。海岛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较为复杂,如下式所示:海岛海水淡化业外部环境=[政治法律(产业政策,…),经济(市场需求,…),社会文化(人口,…),技术(技术,…)]。运用PEST分析方法不仅可以客观评价海岛海水淡化产业外部环境,还能找出竞争态势,优化资金、资源、人力配置,为海岛发展海岛海水淡化产业提供理论支持。

3海岛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PEST分析

3.1政治环境(P)分析

3.1.1海水淡化政策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提倡替代淡水资源,积极支持海水利用产业。2003年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将海水淡化作为战略性的产业;2005年了《海水利用专项规划》,对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做出了全面的规划和指导;2009年《中国海洋二十一世纪议程》将发展海水淡化技术产业、建立示范工程及在有条件地区推广列为优先发展项目;2012年《海水淡化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提出:推进全国海水淡化科技发展与创新,支持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加大对海水淡化科技发展的支持力度。上述法律规划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海水淡化的发展,但我国现行的《水法》并未将海水列入水资源范畴,致使有关海水淡化的相关政策很难推进。

3.1.2海岛海水淡化法律规划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提出:支持有居民海岛海水淡化工程设施的建设[6]。2012年《关于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我国海水淡化对海岛新增供水量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海水淡化原材料、装备制造自主创新率达到70%以上的发展目标[7]。同年4月,《全国海岛保护规划》提出要加快海岛海水淡化工程建设,建设海水淡化生态实验基地的具体措施,为海岛开展海水淡化提出了明确的方向[1]。

3.1.3财政补贴优惠政策世界各国陆续出台海水淡化支持政策促进其产业发展:美国通过H.R.1071和H.R.3834等法案资助海水淡化设备的建造,并对淡化水补贴0.16美元/t;日本政府投资占总投资的85%[8];以色列对各地采购淡化水的最低量、价格等作出了明确规定。而我国仅在自来水行业形成了一套较完备的体系,海水淡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独立于自来水价格体系之外,我国政府资金在海水淡化项目中总体占比不足10%。相比之下,支持力度相差甚远,使海水淡化在发展初期就受到了限制。

3.2经济环境(E)分析

3.2.1海岛经济我国一直将海岛定位于国防军事作用,忽视了海岛发展,基础设施薄弱导致海岛经济发展落后、缓慢,发展水平也不平衡[9]。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广东省有居民的海岛GDP为130万~1766000万元,人均GDP为4675~268200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42~28700元,人均最高与最低可支配收入之间相差34倍,其中,仅3个有居民海岛人均GDP略接近全省平均值;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城镇居民水平的海岛几乎没有,只有11个有居民海岛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省农村居民水平,其他均低于此水平[10]。

3.2.2海水淡化经济效益在国际海水淡化应用成熟地区,海水淡化每年交易额达百亿美元[11]。未来15a内预测海水淡化市场将超过800亿美元[12]。从设备、技术设计以及人员等业务来看,海水淡化行业正处于成长阶段初期,随着海水淡化技术创新提高、运行成本的降低,及自来水价的上涨,海水淡化产业的利润空间将更为宽广。中投顾问报告指出,预计到2015年,全球海水淡化市场规模将会达到700亿~950亿美元,我国海水淡化装备制造的产值将达到75亿~100亿元/年[11]。

3.3社会环境(S)分析

3.3.1海岛基本情况海岛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海岛具有隔绝性,加之海岛陆地面积有限,淡水等资源缺乏,各种能源尚待开发,制约了海岛的发展。目前,渔业是海岛产业的支柱产业;水产品加工、渔船渔具制造和维修是海岛第二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旅游业及相关服务业构成了海岛第三产业[13]。

3.3.2海岛公众对海水淡化认知海水淡化水属新生事物,与原有地表水、地下水和跨流域调水等比较,海岛公众不易接受这种较陌生的水源。调查表明,在建有海水淡化工程的海岛,淡化水主要用于生活杂用水,而作为饮用水的较少。很多地区对发展海水淡化积极性不高,存在着需要发展却继续依赖传统方式供水的现象。

3.4技术环境(T)分析

3.4.1海水淡化技术水平经过40余年发展,我国海水淡化在数量规模、技术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自主设计建设有多项海水淡化工程,其中工程施工和运营基本都由国内企业完成;已掌握海水淡化各环节的关键技术,形成了国产化的基础;能够充分发挥多种工艺优势并形成互补,推动海水利用快速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实施、海水管理和技术合作经验。综上,我国海水淡化水平基本具备产业化发展条件。

3.4.2适用于海岛技术及产品的开发针对海岛的特殊性,一系列适用于海岛的技术和产品不断被研发。大部分海岛具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与海水淡化耦合,将极大程度地解决海岛上传统能源供应不足的问题,同时使得海岛海水淡化方法较传统淡化方法,在形式上更为灵活、多样[14-15],可大大降低淡化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研究所研制的风光柴储海水淡化一体化装置是将可再生能源发电和海水淡化技术相结合,采用太阳能和风能作为主能源生产淡水,淡水水质好,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可直接饮用,在水电缺乏的海岛地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16-17]。

4海水淡化在海岛上发展的SWOT-PEST分析

SWOT-PEST矩阵是一种战略分析方法,通过将影响产业发展的政治(P)、经济(E)、社会(S)、技术(T)等因素放到统一的框架内进行系统的SWOT分析[18](见表1),筛选出影响海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从而为其发展提供战略性的决策。表1为发展海岛海水淡化SWOT-PEST矩阵分析。由表1可知:(1)政策法规是先决条件,对于产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作用。国务院办公厅、发改委、科技部等相继出台文件,要求加快我国自主海水淡化技术研发,建立完整的海水淡化产业体系,降低海水淡化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2)海岛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海岛海水淡化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并有利于提升行业利润,但由于我国多数海岛海水淡化工程受限于融资渠道狭窄、资金不足等,对海水淡化工程推广存在一定的困难。(3)由于与大陆相隔较远,海岛独特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风俗习惯等因素对于海水淡化的推广和淡化水应用的影响不可忽视。(4)在技术方面,针对海岛环境特殊性,国内现有海水淡化技术需通过技术创新、工程经验积累等加快海岛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进程。

5思考和建议

5.1政治层面

5.1.1探索新型水价形成机制目前,我国海水淡化水成本为5~8元/m3,对于经济落后的海岛地区,价格偏高。建议政府参照调水工程、污水处理及自来水等项目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16],对海岛海水淡化给予导向性倾斜,从战略高度规划发展海岛海水淡化产业,落实国务院关于水价改革的有关精神,建立新型反映资源稀缺性的水价形成机制,加快水价改革步伐,通过合理调整水价及结构,促进海水淡化水的生产和使用。

5.1.2海水淡化产业优惠政策建议国家和地方成立“海岛建设专项基金”,用于对进入海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及环保企业实行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保障海岛淡水供应,另外,对海水利用企业单位在专用设备购置和生产等方面,允许实行加速折旧并予以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对国家鼓励的海水淡化生产企业,免征一定期限的企业所得税等[19]。在海岛海水淡化项目建设、配套输水工程的建设、工程用电等方面实施项目贴息政策、设备制造产业补贴等优惠和补贴政策,积极培育淡化市场,以尽快使海水淡化产业在海岛快速发展。

5.2经济层面

5.2.1海岛海水淡化经营模式目前海水淡化项目运营模式主要有BOT(Build-Operate-Transfer)、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PFI(Private-Finance-Initiative)、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等。鉴于目前我国海岛地区经济普遍落后,鼓励积极寻找投资主体,如社会投资主体与政府授权的企业合资建设海水淡化工程[20];积极尝试以各种方式拓宽海水淡化工程建设的融资渠道,扩大海岛海水淡化的生产能力,形成海岛海水淡化的规模效益,推动海岛海水淡化的产业化。

5.2.2海岛海水淡化经营方向以海岛海水淡化为基础,带动海岛海水综合利用等相关产业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提高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外,与海岛可再生开发利用相结合,在开发新能源时,与海水淡化相结合,使用可再生能源作为海水淡化的能源供给,有助于海岛海水淡化产业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5.3社会层面

5.3.1强化海水淡化意识相对于海岛传统供水水源,海水淡化水作为新生事物不易被当地人们接受,还需政府、学校及媒体的推广和宣传,加深公众对海水淡化的认识。了解海水淡化水的水质达标,可直接用于生活饮用水;并要意识到海水淡化在海岛上的发展,将会带动一大批相关获利产业的发展,提升海岛居民的整体生活水平。

5.3.2提高监督管理水平落实促进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各项配套措施,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资金到位、合理使用;建立健全海水淡化项目的技术方案论证、评审和后评估制度,如针对海岛环境脆弱的特点,建立浓海水等污染物检测标准、环境监测制度,对海岛海水淡化工程取、排水海域水质状况和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形成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保障海水淡化与海岛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5.4技术层面

5.4.1淡化装置与新能源耦合我国众多海岛地区,在缺乏淡水的同时,也面临着能源缺乏的问题。结合世界能源利用趋势和海岛能源特点,海水淡化行业中传统化石燃料的替代能源主要有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因此,研发适宜海岛使用的可再生能源与海水淡化耦合技术,而同时解决水电问题将是以后发展的一个趋势。

5.4.2优化海岛海水淡化设计和运行程序海岛远离大陆,存在交通运输不便、技术人员缺乏的问题,模块化和系列化的设计思路适合海岛海水淡化装置的应用研究。在海岛海水淡化装置开发中,尽量实现装置的自动化控制;另外,设计一体化海水淡化装置方便运输和管理,而且利于现场的吊装、安放和迅速使用,也避免了管道等土建工程。

6结语

通过运用PEST模型对海岛海水淡化发展环境的分析可看出,尽管海岛海水淡化行业面临诸多困难,但若抓住机遇,行业前景仍很乐观。海岛海水淡化技术与政策研究方向可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我国不同海岛的特点和功能对海水淡化系统进行优化。(2)综合利用海水淡化过程产生的浓海水,减少排放。(3)推广技术较成熟的风能、太阳能海水淡化工艺,增强系统匹配安全和高效性能。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网.全国海岛保护规划[EB/OL].(2012-04-19)[2014-02-22].

[2]张俊娥,高季章.国内外海岛水资源的开发利用[J].中国防汛抗旱,2012,22(1):39-42.

[3]国家海洋局官网.2013年全国海水利用报[EB/OL].(2014-08-08)[2014-08-20].

[4]丁娜,杜启明,李莎.基于PEST模型的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宏观环境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2.31(25):4-5.

[5]王琪,郑根江,谭永文.中国海水淡化工程运行状况[J].水处理技术,2011,37(10):12-14.

[6]中央政府门户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EB/OL].(2009-12-26)[2014-03-01].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EB/OL].(2010-11-26)[2014-03-01].

[8]郭永清.日本海水淡化产业政策对中国的启示[J].海洋经济,2013,3(3):59-63.

[9]张女菁,廖为华.海岛产业发展及布局的国际案例及借鉴[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0,(4):45-47.

[10]中国海洋报.广东省有居民海岛现状调查[EB/OL].(2014-01-07)[2014-04-06].

[11]刘娟,高忠文,方景清.浅谈海水淡化的经济效益[J].中国水运,2008,8(1):209-210.

[12]高波.海水淡化产业外部成本经济型分析及实证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2,(4):33-36.

[13]朱坚真,吕金静.海岛开发模式及其对策研究[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2,2(6):8-12.

[14]汤云峰,邓建袤.舟山大中型海岛海水淡化技术研究[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7,13(11):829-831.

[15]MOHAMEDAE,ZHAOZM,YUANLQ.RenewableEnergyPoweredDesalinationSystems:TechnologiesandEconomicsStateoftheArt[C]∥ProceedingsofTwelfthInternationalWaterTechnologyConference.Alexandria,Egypt,2008:22-24.

[16]王天琪,杜攀,刘猛.海水淡化水价格体系研究[J].盐业与化工,2013,42(9):7-12.

[17]刘冬林,王海锋,庞靖鹏.进一步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制约因素和对策建议[J].水利发展研究,2012,(4):20-23.

[18]肖弟康,吕红,侯新.藏东农牧区微水电发展的SWOT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3,30(7):118-120.

[19]吴芳芳,张效莉.上海市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路径及政策研究[J].海洋经济,2013,3(3):26-30.

淡水资源的重要性篇10

对决策者而言,2010年是重要的一年。中国两千万城市居民面临水资源短缺,而被寄予厚望的重大补偿项目,南水北调项目还远未被提上议程。该项目的东线预计在2010年之前从华中的长江口引水入京,但过度污染和其他并发症使项目至少延迟到2014年。

中国环境专家、非营利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说,在过去数十年中,中国的经济与污染同时爆涨,人均水资源从1949年的约1000立方米萎缩到如今的约100立方米。“这样的低水平是很危险的。”他表示。

在南水北调项目举步维艰之际,管理层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海水淡化技术,一种通过脱去盐分和固体杂质,将海水转化为淡水的过程。中央在“十二五规划”中宣布了雄心勃勃的目标:在2015年之前使海水淡化产能大致翻四倍。自那时起,新工厂如雨后春笋,在天津、大连和青岛等东北部沿海城市涌现。

由于海水占地球水源的98%,淡化技术看来似乎是中国水资源短缺诱人的解决方案。该技术已经满足一些严重缺乏淡水的地区,如岛屿、航天飞行器以及中东干旱城市等地的大部分用水要求需。然而,一些因素需引起警惕。由于海水淡化是能源密集型产业,广泛应用仍不经济,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

兴建设施

中国水资源短缺在西部平原尤其严重,这里是很多工厂与大片农田所在地。据研究公司IHS环球透视的数据,这里的水资源不到南方的四分之一,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十一分之一。这种情况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生活方式趋向于挥霍浪费,只会更加恶化。

中国决策层清楚地认识到水资源短缺对经济与社会的威胁。“事实是,水资源短缺对于城市和国家的发展将构成巨大的约束。”凯发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温仁德表示。凯发集团是一家新加坡海水淡化工程公司。

中国公司早已上马了一系列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以帮助满足需求,通过水坝、水库和河流改道改变中国乡村的面貌。如今,依靠凯发、美国的能量回收公司ERI和挪威阿科凌(Aqualyng)等海外承包商,中国公司正在建设一些全球最大的海水淡化工厂。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在以色列IDE技术有限公司的帮助下,在靠近天津的地方建成北京工厂,这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淡化与燃煤电厂。在其附近,则是由凯发集团帮助建造的中国最大的反渗透工厂天津大港新泉海水淡化厂。而西班牙的Abengoa水处理公司也于去年6月签订协议,将在渤海沿海城市大连以外的长兴岛建设更大型的海水淡化设施。

有两种主要类型的海水淡化工厂。在热电厂,海水被加热生成水蒸汽,然后凝结成淡水,模仿自然界的水循环。还可利用在这种能量密集型的过程中电厂的生产的副产品热能,这在中东等能源充足且价格低廉的地区尤其受欢迎。另一种主要形式是通过反渗透,用膜过滤水中盐分和固体颗粒。反渗透膜使用较少的能源,但其制作更困难。

根据全球水资源研究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的海水淡化产能在全球排名第六,位列沙特阿拉伯、美国、阿联酋和科威特之后。但它已计划到2015年,使日处理海水能力提高4倍左右,达到220~260万立方米的水平,这将帮助中国在国际排名中大幅向前。

这项努力不仅是为了缓和水资源短缺,同时也是为了打造另一个制作清洁技术设备的出口行业。据国家数据显示,约有40家中国机构参与了脱盐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还有近600家公司生产设备。为了支持新生产业,国务院已经设定目标,到2015年,中国使用的海水淡化设备必须达到70%的本土化。

但一些分析人士预测,未来几年,中国的设备制造商将继续落后于海外竞争者。虽然国内制造商能够制造淡化过程中使用的多数部件,但总体而言还缺乏生产高质量反渗透膜的能力。

天津大学脱盐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世昌说:“我们的技术落后于发达国家10年,尤其是膜技术。政府正努力改进技术,所以也许在未来5年中,我们将大量拥有自主开发的设备。”

价格昂贵

对于脱盐行业而言,价格方面的问题甚至比技术方面的问题还要难以解决。淡化水价格比传统淡水高很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对能源的消耗更大。天津大学的王世昌说,在天津,与每立方米3.9元人民币的自来水相比,淡化水价格大约是每立方米5~7元人民币。

当然,获得水源还有更昂贵的方式,中国正致力于研究其中的一些。虽然没有官方的统计数据,不过分析人士估计,通过南水北调向北方引水的成本将是海水淡化的两倍。

但尽管淡化水在资金方面是仅次于南水北调所能承受的方式,但这并没有什么说服力。在中国的一些淡化厂里,淡化水的生产成本是其销售价格的2~4倍。“目前,淡化水较之传统水源价格要贵很多。”国际水务情报局亚洲版的编辑奥利维亚·简森(Olivia Jensen)表示,“支持淡化水的经济理由不是非常有力。”

但是这一点在未来几年中可能有所改变,随着水资源匮乏的加剧,传统水源价格一路上升,而不断进步的反渗透膜技术则使淡化水价格下降。但脱盐过程似乎仍将是能源密集的生产过程,这意味着它对于中国这样水资源贫乏的国家而言,可能并不是万灵药。

这一点在水源与能源成本关联度越来越高的世界中尤其如此,即将出版其新书《中国狂飙突进:技术、绿色产业与创新推动的未来大陆》的作者,能源分析师比尔·陶德森(Bill Dodson)说,随着水资源越来越稀缺,它的能源密集度随之增加。需要使用更多的能源将水从深井中抽取上来,运输到更远的地方,或进行过滤和脱盐。然而,产生能源也需要大量的水,因为,几乎所有能源生产手段都是水源密集型的。煤矿开采,“水压碎裂”页岩气,制作太阳能电池与核反应堆冷却,全都需要大量的水。

研究显示,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从能源和水源到农业和工业产品,各种资源的价格,比任何时候都更具关联性。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2011年的报告中显示,在农作物生产中,能源占成本的15%~30%,钢产量中占25%~40%,而通过脱盐制作淡水的生产过程中其成本占50%~75%。

这些关联性暗示了价格以外的其他问题。在华北地区,供给脱盐过程的电力多来自煤炭,使得脱盐过程成为污染源,并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环保人士还担心工厂如何储存水处理过程中累积的卤水:弃置于水厂周围将增加水的盐度,摧毁海洋生态系统。

最后,淡化水可能受到中国陈旧的水管网络的再污染。陶德森说:“我们知道,天津拒绝南水北调项目分流的水源是因为它受到了严重污染。即使你对水源进行脱盐,在远距离的运输过程中,如何保持清洁?”

节约至上

脱盐技术的经济性使得这项技术只对中国某些地方的消费者具有实用性,当前,主要是位于天津、大连和青岛等沿海缺水城市的亟待需要的产业,如钢铁厂、化工厂和电厂。“这些基本因素更符合华北沿海地区的大环境,在这些地方,工业发展仍将快速持续。”世界水资讯机构的简森说道。

淡化技术显然是一项令人兴奋的技术,对中国的未来可能意义重大。然而,政府应当仅仅把淡化技术作为水资源与能源管理总体战略的一部分,凯发集团的温仁德表示:“简言之,我们不会对每一个省份都推广淡化技术。在设计水资源解决方案之前,我们观察系统,试图去了解当地的动态。”他指出,淡水极度短缺的新加坡采用的是水循环与淡化手段的综合处理的做法。

在东北部这样的发展地区,淡化技术极具可行性。但如果是内陆地区缺水,政府或许应该转向开发水循环的机遇,目前这一手段为新加坡制造了大部分淡水。“这项技术对我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在中国还没有普及开来。在各个省份都有足够的水处理工厂,但很少有工厂进行进一步水循环。”温仁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