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药理学的理解十篇

时间:2023-12-28 17:49:22

对药理学的理解

对药理学的理解篇1

关键词:VBL-100虚拟实验室系统;药理学;教学效果;辅助作用

近年来,面对中职学生的就业岗位群的变化及岗位设置需求,越来越多的中职教育学校呈现专业多样化,以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同时缓解就业压力。新形势下,要求大量的毕业生必须具备品学兼优及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教学条件方面,中职学校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自本校引进了VBL-100虚拟实验室教学后,教学效果有了显著的提高与改善,此仿真系统主要针对生理学、病理学和药理学等学科的实验课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模拟实验。三大学科结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其中药理学实验的应用在本校较为普遍,笔者结合多次实际教学效果,谈谈自己的思考与体会。

一、机能学虚拟实验室系统简述

VBL-100虚拟实验室系统采用计算机虚拟仿真与网络技术,运用客户/服务器的框架模式,涵盖了50多个机能学实验的全套模拟仿真。本系统由仪器介绍、实验原理、手术操作、模拟仿真、试题自测及药物考核六部分组成,结构完整,内容丰富。此系统的每个实验仿真充分应用多媒体将仿真动画、实验录像及操作说明有机结合起来,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由于模拟仿真实验无需实验动物,无需实验准备即可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的操作步骤以及实验效果,因本校动物实验开展次数较少,不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的需求,所以,它可以作为机能学实验教学的一个有益补充。

二、中职药理学学科的学习特点

中职药学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要求很高,药理学是药学专业的主干科目。因此,实验课对中职药理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药理学的实验任务就是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训练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VBL-100虚拟实验室如何在学生实践学习中巧用

1.自主建立实验模型

学生在学习每个章节后进入药理实验室模拟系统,选择相应的实验内容,自主学习实验简介、实验原理,按照系统的提示一步步严格进行操作,建立实验模型,展开实验过程,最后记录与分析实验结果。利用相应的实验视频资源讨论学习,能够掌握本节实验的学习目的与实验原理、实验方法。

2.理实一体教学

结合中职学生特色,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开展理实一体教学,以“镇静催眠药课堂教学”为例:在本课中重点讲解镇静催眠药物,包括药物分类、典型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禁忌症等特点,利用幻灯片、多媒体动画以及知识链接等教学设计使学生在“有趣”“有效”“有用”的课堂模式中受益,启发他们的探究性思维,掌握重点知识。理论知识讲述完毕,利用VBL―100动物模拟实验系统展开实践部分,学生自己进行操作,简单过程如下:

(1)实验目的:学会制作动物惊厥模型,观察安定对尼可刹米致惊厥的保护作用;(2)实验原理:尼可刹米能直接兴奋呼吸中枢,剂量过大会引起惊厥,安定具有抗惊厥作用;(3)实验对象:2只小白鼠;(4)实验模拟操作过程:小鼠的捉拿与固定小鼠的体重称量与记录建立实验组和对照组模型用注射器吸取安定溶液注射于实验组小鼠的腹腔用注射器吸取生理盐水溶液注射于对照组小鼠用注射器吸取尼可刹米溶液同时注射于两组的小鼠观察结果提问与讨论:为什么实验前要称体重?预想会观察到怎样的现象?(5)实验结果观察分析(视频观看):注射安定的小鼠明显比注射生理盐水的小鼠安静许多。(6)实验结论(学生讨论):安定的确具有较好的抗惊厥作用。

3.尝试考核新方式

药理学教学可采用新的考核办法,在操作和理论考试中也可以借鉴VBL-100虚拟实验室系统。成绩考核可以在仿真系统中完成,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进入系统进行操作,自己讲述实验操作的目的、原理和实验方法;最后在虚拟教室安排相应的考题进行测试,最后给予总成绩,这样的考核方式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增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

综上所述,VBL-100虚拟仿真系统教学对教师而言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对学生而言,则起到熟悉及强化知识的作用。这几年本校通过对药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创新,在很大程度上都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增强了中职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快了中职药理学教学质量水平提升的速度。

对药理学的理解篇2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机制的一门科学,是在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药物合成、药物化学等知识的基础上来研究药物的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足够理论依据的一门科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药学与医学的桥梁学科。药理学教学在医药学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教学内容存在着药物多、药名多、药理作用多、临床应用多、不良反应多等问题,学生普遍认为这是比较难学的一门课。如何上好这门课程,让学生掌握好相关内容,是一个值得我们探索的问题。在药理学教学中,笔者认为比较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记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药理学教学中运用比较法教学,对于学生掌握相对“枯燥”的药理学知识非常有益。

1 比较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比较法,就是对照不同的事物或事物的不同方面,以揭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的思维方法,它是众多科学思维的基础。在教学中使用比较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概括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药理学比较教学法是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和已经学习的药理学知识,对基本概念、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进行比较,认识它们的不同,从而认识不同药物的特征和规律。药理学教学中应用比较法,可使复杂的知识内容变得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易于理解和掌握。

1,1比较法具有简易性、实用性

比较法是一种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众多的教学环境中得到广泛应用。对于药理学这门知识点多、涉及范围广的课程,使用比较法教学可以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1,2比较法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

比较法教学可以贯穿药理学教学的每一章节,针对药理学各种概念和药物等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选择不同的比较对象,赋予不同的比较形式,对于不同特点的学生还可以施以不同的比较方法。

1,3比较法具有启发性和创造性

比较法教学是以两个或多个比较对象为基础,以已知对未知的原则进行教学活动,它具有启发性和创造性,对开发学生智力、启迪学生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2 比较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比较法是一种普遍应用的教学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才有认识。在药理学教学中,教师常常利用语言、图片、表格等方式直观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概念、药物的共性和特殊性,可以使所讲内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2,1应用比较法比较易混淆概念,加强对总论中概念的学习理解

注重知识之间类比、联想的启发性,通过已知类比未知,启发学生联想,这是启发式教学经常应用的教学方法。在药理学总论中,概念较多,学生反映难于理解和记忆,我们可以在总论教学中应用比较法,将易混淆的概念同时展示在学生面前,如:药动学与药效学、药物与毒物、效能与强度、质反应与量反应、主动转运与被动转运、耐受性与耐药性、习惯性与成瘾性、副作用与毒性、治疗指数与安全范围等,比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不同概念的实质,做到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2应用对比法,对作用完全相反的药物进行比较法教学

在药理学教学中,对作用完全相反的药物进行比较可形成鲜明对照,学生易于理解。如将毛果芸香碱和阿托品对眼的作用进行对比。

2,3应用纵向比较法,对跨章药物进行比较法教学

对于不同章节药物的纵向比较,可以把学生从单一思维方式引导到发散思维方式,如,镇痛药和解热镇痛药镇痛作用的比较,抗精神失常药氯丙嗪和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对体温影响的比较。

2,4应用横向比较,对同章药物进行比较

每章节精讲1-2个代表性药物,讲深讲透,用同类药物与之比较,再归纳异同点即可。对相同作用药物不同用途的比较及同类药物不同体内过程进行比较,围绕重点、难点讲授。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如苯二氮革类与巴比妥类的区别。

2,5应用综合比较,做好综合复习

复习课是锻炼和提高比较能力的大好机会,将整本药理学课程的内容分为纵类和横行,列出一览图表,让学生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回忆、联系、比较、判断,既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同时也能达到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提高其比较、概括、归纳、分析等能力的目的。

3 药理学教学中应用比较法的意义

3,1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记忆力

记忆与遗忘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强化记忆不仅仅是学生的任务,教师也有责任帮助学生提高知识的再现能力。在药理学教学中,教师应用比较法教学,有意识地把一系列相关的旧知识和新知识对比起来讲授,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创造机会使新旧知识在各种对比中以各种角色相互对比,达到提一个问题就可以记起一连串知识、融会贯通的效果。通过多次对比,使学生不断加深理解、强化记忆。

3,2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直观印象

利用图表等形式来进行概念、药物的比较法教学,有利于教学内容简单、明了,易于掌握。教学中也可以借用学生所熟知的一般事物来比喻药物的药理作用及机制。如讲授喹诺酮类药物通过抑制DNA回旋酶作用,达到阻碍DNA合成而导致细菌死亡这一节内容时,可以形象地把DNA分子比喻作麻花:讲授抗菌药物作用机制时,可以将细菌细胞比作一个蚕茧,采用剥茧抽丝的方式,一步步讲解抗菌药物的作用原理,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3,3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

对药理学的理解篇3

关键词:药事管理与法规;改革;教学质量

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健康,因此必须严格管理药品的研发和生产等环节。药事管理与法规是药品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融合了药品学、管理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是执业药师和药师考试中的必考科目。但该课程内容繁多,信息量大,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 课程目标

1.1知识类目标 通过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该课程的性质及学习对象,让学生掌握药学管理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法律。

1.2能力类目标 要充分利用案例,在实际问题中帮助学生掌握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目标应根据课程的性质设定。药事管理与法规要求学生掌握药品的生产和管理方面的法律和法规,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药品注册、生产等活动的能力,能够在药事管理中有效地解决问题。

1.3职业素质类目标 该课程还应该让学生增强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使学生能够担负起药事管理的责任。

2 课程理念

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的理念,即要充分利用实际案例,分析某药品的注册、生产等真实过程,通过讨论相关的问题,提高学生对药事管理方面法律法规的理解。同时还应多组织学生到药品生产企业实习,实地体验药事法规的相关内容;深入分析药学岗位的性质、工作内容等,对学生做出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为学生未来的工作做准备。此外,还要及时关注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和职业动态,时时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内容,提高课程的适应性。

3 课程内容

在改革教学内容时要兼顾多方面的要求,①要参考国家对药学技术人员的职业资格标准;②要依据药品相关岗位的基本要求;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就业方向。课程内容方面多融合了知识性和能力性的内容,理论结合实践能够更好地发挥该课程的作用。

3.1关于药品和药品监管制度方面的内容 在知识方面要求学生识记药品概念、药品商品的特点和药品质量特性等;识别假药、劣药;掌握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内涵、基本药物目录和药品召回管理要点;掌握药品不良反应的内涵、不良反应报告中的要点;掌握药品包装、说明书等概念;能填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能理解药品包装、标签、说明书等提供的信息。

3.2关于药品注册管理方面的内容 在药品的注册和管理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新药和仿制药品的注册过程,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一是要求学生掌握新药的分类、新药的申报流程和相关资料的准备,另外要求学生掌握仿药的概念、申报仿药的流程和资料准备;在能力方面要求学生能够进行新药和仿药的模拟申报。

3.3关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方面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关于药品生产质量方面的,主要内容有:洁净室概念及管理要求,能按洁净级别的要求管理洁净室;制药用水概念和标准;物料概念;卫生管理方面的药厂消毒,环境、工艺、人员、物料等方面的卫生管理;一般的药品生产工艺、生产记录,以及GMP文件的相关内容;药品广告概念及管理,能识别违法广告。

3.4药品经营质量管理方面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关于药品批发、药品零售、中药以及特殊类药品的管理。要求学生掌握药品验收、药品养护、药品出库;药品零售;中药及其管理;、、医用毒药的概念及管理[1]。

除了以上的学习内容外,还要及时地更新教学内容,要及时掌握最新的教材、最新的药事案例、最新的法律文件,保证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将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

4 教学方法

4.1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向学生单方面的灌输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设计好的教学内容。教师的板书书写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在有限的时间里传递的知识较少。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前将教学内容输入到PPT中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多媒体教学能直观、形象地将抽象地、微观的内容变得形象化、放大化,有利于学生理解[2]。例如,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项目中关于药厂消毒灭菌的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展示洁净室的图片及重要的消毒器材,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掌握,同时播放消毒过程,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地消毒方法;在仿制药品的注册中,在多媒体上为学生展示多份标准的新药申报表,为学生一一讲解申报表中的重要项目,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填写新药申报表。同时,教师还应重视药事方面的信息收集,及时丰富教学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多参考有关的期刊、网站、报纸等,了解最新的药事管理法律和相关的事件,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献查阅习惯。

4.2要充分运用案例教学法 药事管理与法规中涉及了较多的法律法规,相对来说十分枯燥,如果单纯地依靠对法律法规的讲解,学生很可能提不起兴趣。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案例教学法,在实际案例中讲解相关的法律知识,能够较好地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教师可以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相关的期刊、报纸中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例如,PPA事件、齐二假药事件等,引起学生对药事管理的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让学生认掌握如何检测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和如何检测不良反应,让学生认识开展不良药品检测的重要意义。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相关的事件,让学生发表见解,以此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3要充分利用任务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就是要组织学生模拟相关的药事管理程序,让学生各负其责,提高相关的能力。例如,在讲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这一内容时,将学生分为洁净室管理组、制药水系统管理组、物料管理组、文件管理组等,要求每个组查阅相关的资料,制定管理计划,模拟管理。完成任务后,每个小组自我评价任务质量,并由教师做最后点评[3]。通过任务教学法,能够促进学生相关技能的提升,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4加强实地训练 加强实地训练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大多数学生没有在药厂实习过,对药厂内的相关的部门及管理也不熟悉。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实训室,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训练;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制药企业、药房、药监局等,请相关的人员为学生讲解相关的法律和规定,提高学生的认识。

5 结论

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是医药学专业的重要课程,由于其理论性强、内容繁多,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从课程目标开始,改革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逐步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为社会培养优秀的药事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昝旺,李羿,许小红.药事管理学创新性实验的实践[J].药学教育,2011,(01).

对药理学的理解篇4

1 比较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比较法,就是对照不同的事物或事物的不同方面,以揭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的思维方法,它是众多科学思维的基础。在教学中使用比较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概括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药理学比较教学法是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和已经学习的药理学知识,对基本概念、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进行比较,认识它们的不同,从而认识不同药物的特征和规律。药理学教学中应用比较法,可使复杂的知识内容变得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易于理解和掌握。

1,1比较法具有简易性、实用性

比较法是一种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众多的教学环境中得到广泛应用。对于药理学这门知识点多、涉及范围广的课程,使用比较法教学可以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1,2比较法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

比较法教学可以贯穿药理学教学的每一章节,针对药理学各种概念和药物等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选择不同的比较对象,赋予不同的比较形式,对于不同特点的学生还可以施以不同的比较方法。

1,3比较法具有启发性和创造性

比较法教学是以两个或多个比较对象为基础,以已知对未知的原则进行教学活动,它具有启发性和创造性,对开发学生智力、启迪学生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2 比较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比较法是一种普遍应用的教学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才有认识。在药理学教学中,教师常常利用语言、图片、表格等方式直观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概念、药物的共性和特殊性,可以使所讲内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2,1应用比较法比较易混淆概念,加强对总论中概念的学习理解

注重知识之间类比、联想的启发性,通过已知类比未知,启发学生联想,这是启发式教学经常应用的教学方法。在药理学总论中,概念较多,学生反映难于理解和记忆,我们可以在总论教学中应用比较法,将易混淆的概念同时展示在学生面前,如:药动学与药效学、药物与毒物、效能与强度、质反应与量反应、主动转运与被动转运、耐受性与耐药性、习惯性与成瘾性、副作用与毒性、治疗指数与安全范围等,比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不同概念的实质,做到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2应用对比法,对作用完全相反的药物进行比较法教学

在药理学教学中,对作用完全相反的药物进行比较可形成鲜明对照,学生易于理解。如将毛果芸香碱和阿托品对眼的作用进行对比。

2,3应用纵向比较法,对跨章药物进行比较法教学

对于不同章节药物的纵向比较,可以把学生从单一思维方式引导到发散思维方式,如,镇痛药和解热镇痛药镇痛作用的比较,抗精神失常药氯丙嗪和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对体温影响的比较。

2,4应用横向比较,对同章药物进行比较

每章节精讲1-2个代表性药物,讲深讲透,用同类药物与之比较,再归纳异同点即可。对相同作用药物不同用途的比较及同类药物不同体内过程进行比较,围绕重点、难点讲授。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如苯二氮革类与巴比妥类的区别。

2,5应用综合比较,做好综合复习

复习课是锻炼和提高比较能力的大好机会,将整本药理学课程的内容分为纵类和横行,列出一览图表,让学生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回忆、联系、比较、判断,既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同时也能达到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提高其比较、概括、归纳、分析等能力的目的。

3 药理学教学中应用比较法的意义

3,1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记忆力

记忆与遗忘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强化记忆不仅仅是学生的任务,教师也有责任帮助学生提高知识的再现能力。在药理学教学中,教师应用比较法教学,有意识地把一系列相关的旧知识和新知识对比起来讲授,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创造机会使新旧知识在各种对比中以各种角色相互对比,达到提一个问题就可以记起一连串知识、融会贯通的效果。通过多次对比,使学生不断加深理解、强化记忆。

3,2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直观印象

利用图表等形式来进行概念、药物的比较法教学,有利于教学内容简单、明了,易于掌握。教学中也可以借用学生所熟知的一般事物来比喻药物的药理作用及机制。如讲授喹诺酮类药物通过抑制DNA回旋酶作用,达到阻碍DNA合成而导致细菌死亡这一节内容时,可以形象地把DNA分子比喻作麻花:讲授抗菌药物作用机制时,可以将细菌细胞比作一个蚕茧,采用剥茧抽丝的方式,一步步讲解抗菌药物的作用原理,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3,3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

对药理学的理解篇5

改革教学方法

各论部分的学习重点是每味药的功效与临床应用,中药学中要讲授的中药有300多味,逐一讲授无疑令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如何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是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经过多年的中药学授课,逐渐摸索出以比较法为主的授课方式,得到学生的认可。要运用好比较法,必须同中求异,正确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强调药物共性,又要突出药物个性。对于功效相似的药物,采用归纳比较的方法进行讲授。以发散风寒药为例,性味均辛温,具有发散风寒的作用,可治疗外感风寒表证,这是它们的共同的功效与临床应用,一般在概述部分加以强调,可避免讲述具体药物时不必要的重复。在讲到具体药物时应重点根据药物的不同特点,进行比较讲述,突出每味药物的个性。发散风寒药中,麻黄为发散风寒第一要药,发汗力量最强,用于风寒表实证的治疗,此外,又可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桂枝发汗力较麻黄弱,风寒表实证和风寒表虚证皆可应用,尤善于治疗风寒表虚证,此外又可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羌活、白芷、细辛、藁本均为辛温燥烈之品,既可发散风寒,又可胜湿止痛,既可治疗风寒表证,又可治疗风湿痹证,此外,白芷和细辛可通窍,白芷又可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细辛又可温肺化饮。而且要跟学生强调,四味药归经不同,因此各善于治疗不同经脉的疾病。如羌活入太阳经,白芷入阳明经,细辛入少阴经,藁本入厥阴经,因此,治疗头痛时,项背疼痛选择羌活,眉棱骨疼痛选择白芷,牵扯牙齿疼痛选择细辛,巅顶头痛选择藁本。这样对比鉴别讲解,就会使学生加深印象,有利于理解和记忆,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培养学生的临床用药思维

中药学内容繁杂,课堂上所讲解的中药有限,学生在毕业后在临床及科研工作中,会遇到有些中药不熟悉,因此必须在授课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临床用药思维。如讲授中药应用时要突出辨证用药的特点,引导学生运用中医药理论分析药物功效,根据功效推导其临床应用。以为例,从其性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分析,引导出有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从疏散风热推导出可治疗风热表证,从平抑肝阳推导出治疗肝阳上亢证,从清肝明目推导出治疗目赤昏花证,从清热解毒推导出治疗疮痈肿毒等。这样不但使学生系统掌握了药性理论,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纲挈领地解决学习难点问题

对于中药学的学习,学生普遍反映的问题是中药的具体配伍应用非常难掌握,这就需要在授课过程中注意教学内容前后呼应,解决难点。即在讲中药的具体配伍时联系总论部分所讲的中药配伍方法,给学生归纳为增效和减毒两大原则。增效的配伍包括采取两种功效相同或类似的药物合用的相须配伍和为提高主药的功效采取不同类而功效相近的药物配伍,或采取功效不同的药物配伍的相使配伍。如治疗阳明气分证的石膏配知母,脾虚水肿证的黄芪配茯苓等等。减毒的配伍包括相畏配伍和相杀配伍。如半夏配生姜,生姜可缓解半夏的毒副作用,金钱草配雷公藤,金钱草可杀雷公藤毒等。只要掌握了中药配伍的这两大原则,中药的具体应用配伍便容易理解与记忆,并可举一反三,为今后临床选药组方及方剂的灵活加减应用打下良好基础。7结合现代药理讲授中药药理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和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中医学专业的学生既要继承中医药学的传统理论,又肩负着中医药学理论现代化的使命。所以既要遵循中药传统理论和应用形式,又要结合现代药理讲授。针对中药传统理论和应用,讲授中药应突出辨证用药的特点,使学生掌握运用中医药理论分析中药的功效,以中药的功效联系主治、用法、配伍规律。同时又要让他们了解中药现代药理知识。如讲授白术时,因其可补气健脾、燥湿,既可治疗脾虚湿盛之泄泻,又可以治疗气虚便秘。其作用机制经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与白术对肠管的双向调节作用有关,即白术对肠管的影响与肠管所处的机能状态有关。在正常情况下有兴奋作用,在兴奋状态下,呈抑制作用,在抑制状态时,又呈兴奋作用。实践证明,既遵循传统理论,又结合现代药理讲授,不但可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科研促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科研促教学,结合授课内容适当介绍新研究理论、新研究成果、新研究进展与新究动向。将科研成果渗透于授课内容中去。如:通过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研制的参附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红花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等,这些新研究成果均广泛应用于临床,在中药应用方面实现了较大突破。还如讲授中药的传统理论结合现代药理研究进行讲解时,既要讲授中药传统理论与现代药理研究一致者,如前述麻黄的传统功效均与现代药理研究的作用机理相一致,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又要讲授中药传统理论与现代药理研究不完全一致者,如枳实破气消胀,对气虚症,特别是气脱证忌用的传统理论,与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枳实的抗休克作用不相一致,而枳实注射液治疗休克确实已应用于临床。这样可开拓学生对中药研究的知识面与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对药理学的理解篇6

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启发式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实施效果及存在的问题。这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药理学的学习方法,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大有裨益。

关键词:

启发式教学法;药理学;教学效果

笔者时常在药理学考试前看到学生发表“考前拜佛,保佑药理”的俏皮言论,可见药理学学习对医学生而言有不小难度。药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一门桥梁学科。学生需在掌握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等基础医学知识的基础上,理解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合理应用药物治疗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临床疾病。药理学与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知识关系密切,而药理学各章之间逻辑关系并不紧密。在目前“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对一年前所学习的各器官系统的解剖学、生理学知识有所遗忘,对后续的临床医学知识全无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药理学,可以说是“桥墩”不牢,难以架“桥”,有什么好的方法能帮助学生提高药理学学习效果吗?教育的目的并不是教会学生多少知识,而是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学习的方法。因此,医学教育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育家孔子曾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雏形。现今启发式教学法已广泛应用于各科知识的教学,这种教学方法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发现,无论在复习巩固,还是在内容讲解,亦或是病例讨论中灵活应用启发式教学法都能带来很好的教学效果,以下笔者就启发式教学法在药理学课堂中的应用谈几点体会。

1温故启发,激发学习兴趣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通过温故,使知识层层推进,由彼及此,由已知到未知,变陌生为熟悉,由已学知识逐渐引向新知识,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把现有的疑惑与原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使问题迎刃而解。药理学内容很多都与解剖学、生理学知识紧密相关,如果把药理学知识单独提出来讲解,学生学起来不知前因后果,必然感觉枯燥乏味。而如果教师带领学生先复习相关解剖学、生理学知识,根据已有知识,提出新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则教学效果会更好。如在学习传出神经系统药物概述这一节时,通过复习传出神经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知识,引出传出神经系统主要的神经递质和受体;结合生理学中传出神经系统受体的分类、分型、分布及激动以后的效应,药理学总论中药物的受体作用机制,请学生思考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可能的分类及作用方式。学生在教师的一步步启发下,层层推进,理清思路,对这章内容可以大概掌握,再通过对教材的详细阅读,学生即可完全理解教学内容。这种先启发后思考再结合教材学习的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后续章节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2设疑启发,培养学习能力

古语说:“学启于思,思源于疑”,设疑启发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办法,有的提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提问能“一语惊醒梦中人”。在讲解药物的作用机制时常可灵活应用设疑启发,如在讲解有机磷酸酯中毒的解救这一节时,教师创设情境:患者服用大量有机磷农药,有机磷酸酯进入机体,与胆碱酯酶结合,抑制了胆碱酯酶的活性,乙酰胆碱不能水解,蓄积过多,患者出现大汗淋漓,瞳孔缩小,大小便失禁等M样症状、骨骼肌震颤等N样症状、谵妄等中枢症状。然后教师提问:“同学们,出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全班学生陷入沉思,随即有人小声议论:“把有机磷农药赶出体外,不让它为非作歹”,“这样还不行,应该还要组织敢死队,把胆碱酯酶救出来”,“还有,占据胆碱受体,不让过多的乙酰胆碱激动受体”。全班学生达成共识后,以兴奋和期待的眼神望着教师,见时机成熟,教师用红笔在有机磷酸酯中毒机制图上标出了解磷定(胆碱酯酶复活药)和阿托品(M受体阻断药)的解救靶点,两种药物的解救机制完全符合学生想出来的解决方法。在教师的设疑启发法中,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找到了药物的作用靶点,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感受到了胜利的喜悦,顺理成章地记住了两种药物的解救特点和用药原则。

3推理启发,掌握学习方法

对药理学的理解篇7

【关键词】药理学;教学方法;实验教学

药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和药学的桥梁科学,在高等医药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面对当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速兴起,21世纪的高等教育提出“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学和一流教学管理”的要求,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教育教学体系的改革,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已成为每一位教学工作者的研究课题。每一位青年教师应该不断学习研究和改进,争取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对知识应用能力。

1 建立和完善多种教学方法和方式

《药理学》是高等医药学院校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传统的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把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引入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1.1 多媒体演示教学法 药理学内容复杂,许多概念和理论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教学过程中部分章节利用多媒体课件,比如心血管系统的循环图以flash的动画形式,配以药物作用后的变化,展示出药理学复杂的内容。

1.2 列表比较法 药理学中某些药物具有相似的药理作用和应用,但又有些差异,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以表格的形式列举以区分几者不同。比如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碱都可以治疗哮喘,但作用机理,时效性等各有不同,一图标的形式表达更有利于记忆。

1.3 口诀教学法 药理学的主要内容就是药物的作用和临床应用,内容繁杂,记忆难度答,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而排斥记忆,故而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利用语言的韵律和节律,可将零碎的内容归纳起来编成口诀,化繁为简。

1.4 病案分析法 病案教学法是将病案引入药理学教学,课堂上由老师举出病案,让学生来寻找合适的治疗药物,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来理解,表述出应用每种药物的理论依据。如果有不同的药物选择可以从药物作用的两重性角度分析利弊,选择最佳药物,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药物的作用机理,也会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2 整合药理学学习内容,建立“第二课堂”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科学,是运用基础医学知识如生物化学、解剖学、免疫学等研究药物作用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既相互的桥梁课程。

课程内容涉及面广,知识量大加之新药层出,学生会发现书本上所学的药物在生活中和临床上很少见到,感觉数本内容与社会脱节,学无所用,用而未学的现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讲授课本知识,还要与社会实际紧密联系,整合课程内容,建立“第二课堂”,这个“第二课堂”不是另外增加教学课时,而是在保证原有教学任务前提下,把新的知识以新的形式融入到原有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教学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大纲要求的内容,另外一个是新知识、新内容,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2.1 部分课堂内容有学生准备讲解 课本中有一些内容是一些概念性的,需要记忆的知识,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内容讲解。比如抗生素的章节,内容涉及到微生物免疫学知识较多,如果老师纯粹的理论讲解,学生感觉被动学习,往往觉得枯燥并很难记忆,相反,如把每一类抗生素分给学生,让其借助现代先进的学习途径――网络,自己准备讲稿,不但把课本上的重点内容描述清楚,而且自己在准备过程中通过查阅资料对原有知识进行巩固,同时也了解了药物新动态,学生也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自己表达能力。。在学生讲解完成后老师再加以补充和总结,来加强教与学的交流,达到教学互长。

2.2 把临床中常用药带入课堂 针对课本所讲药物与临床常用药物脱节的现象,鼓励学生把临床中所用药物的说明书及包装盒收集起来,每天利用上课前的两三分钟时间让每位同学来介绍一两种药物,并把这些说明书贴在教室后面做成学习园地,便于平时学习了解。如果条件允许,可将这些包装盒和说明书全部归类,按照现代实际生活中药店的格局建立一个模拟药店,供学生平时学习。

3 探索创新性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发展,培养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医药学学生,意识当今医药学教育的主要目的。药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药理学的实验教学既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思维,又可锻炼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因此,我通过实验手段的改革,教材内容的更新及实验考试方式的改革,要对药理学实验教学体系进行探索性的改革。

3.1 改革实验教学手段,更新教学内容。在现有实验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精选实验项目,完善基础实验,增设药理实验基础操作项目,在首次实验课就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实验训练[1]。比如在原有的动物捉拿法、给药途径、处死等基础上,增设实验动物解剖、实验标本采集、麻醉方法、药量计算等,让学生学习并掌握药理科研的常用方法与基本技能。同时,在原有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增设综合性药理实验[2],通过不同学科知识的联系和不同章节的医药学相关知识的融合来设立实验内容,让学生综合思考分析问题。

3.2 改革考试方法和内容。原有的药理实验考试单纯的凭借药理实验报告,容易造成学生偷懒,或抄袭实验报告,并对实验结果缺乏分析,对药理实验考核改革,可督促学生增强实验动手意识,提高实验能力并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实验考试内容上实行面对面操作演示考核,并对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做出分析;同时实行老师知道下学生自主选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和完成实验报告,撰写论文,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论文答辩考核,根据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对学生进行评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药理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最终使得学生对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掌握,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药物的应用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对药理学的理解篇8

摘要:为了解卫生职业学校学生药物认知及自我用药行为,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用药与自我用药行为专业指导提供依据。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某卫生职业学校1-4 年级学生药物认知及自我用药行为。卫生职业学校学生在药物认知方面存在着用药知识来源较局限、对经常使用某些药品会产生耐药性的认识不够、对应用某些药物会引起过敏反应的认识不足、多种因素影响着安全用药与自我用药行为等问题;在自我用药行为方面存在着用药期间经常忘记服药、患病后到医院就诊用药人数比例偏少、部分学生滥用抗生素、大部分学生只能部分理解药品说明书、对自己所买药物的适应症和不良反应仅是一般了解、自我用药治疗后的效果并不理想等问题。目前卫生职业学生对药物认知及自我用药行为总体尚可,但也存在一定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正确引导学生形成安全用药意识,养成规范的用药行为。

关键词 :卫生职业学校;学生;药物认知;自我用药行为;调查

由于医药行业的特殊性,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竞争,公众媒体对药品广告的大量传播,加上公众对药物知识的缺乏,使我国仍然处在药品安全风险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①,频发的药品事件使药品安全已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和公共安全问题。卫生职业学校学生既是药物的直接应用者,也是安全用药、规范用药的宣传者、执行者,他们对药物的认知能力以及正确的用药行为习惯都将对患者、对社会公众的用药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为全面了解卫生职业学校学生药物认知及自我用药行为现状,笔者在2014 年10 月组织有关人员开展了专题调查,以探寻提高学生安全用药知识、规范用药行为的方法,为强化药品安全监管提供参考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五年制高职护理、康复治疗技术、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眼视光技术及卫生信息管理专业1-4年级学生,共53个班级(每班随机调查10人)530名,女生520名,男生10名;总体健康状况良好。

2.调查方式

由调查人员将调查问卷直接发送给调查对象,并讲解调查目的、意义、答卷要求,1周后收回。发放调查问卷530份,收回530 份,回收率100.0%,有效问卷529份,有效率99.8%。

3.调查内容

①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性别、专业、年级、健康状况);②安全用药知识;③自我用药行为。

二、结果与分析

1.学生对安全用药知识的了解

⑴用药知识来源。A.电视及报刊广告74人(13.8%);B.父母及家人275(52.0%);C.朋友或同学9人(1.7%);D.教科书或科普书籍124人(23.4%);E.其他48人(9.1%)。从电视及报刊广告了解用药知识来源与许钧报导的某校大学生的72.85%要偏低②;从父母及家人了解用药知识来源高于李新文报导的太原地区居民的37.47%③。

⑵了解药品有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之分。A.认为有471人(89.0%);B.认为无15人(2.8%);C.不知道43人(8.1%),说明大部分学生了解药品有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之分。

⑶了解经常使用某些药品(如抗生素)会产生耐药性。A.认为会262人(49.5%);B.认为不会156人(29.5%);C.不清楚111人(21.0%),显示学生对经常使用某些药品会产生耐药性的认识不足。

⑷购买药品时注意生产日期及保质期。A.会454 人(85.8%);B.不会75 人(14.2%),说明大部分学生具有注意药品生产日期及保质期的意识。

⑸认为药品注射效果比口服安全有效。A. 是82 人(15.5% );B. 不是53 人(10.0%);C.不一定333 人(85.8%);D.不清楚61人(85.8%),说明大部分学生不迷信给药途径一定是注射效果好的说法。

⑹认为药品价格越贵疗效越好。A.是31 人(5.9%);B.不是155 人(29.3%);C.不一定343人(64.8%),说明大部分学生不迷信药品价格越贵疗效越好的说法。

⑺应用某些药物会引起过敏反应。A.知道419 人(79.2%);B.不知道110 人(20.8%),提示有近1/5的学生对应用某些药物会引起过敏反应的认识不足。

⑻选用药品的途径。A.医院178 人(33.6%);B.药店316 人(59.7%);C.家中自备35人(6.6%),显示学生选用药品主要是医院和药店的途径。

⑼有些药物合用有禁忌。A.知道407人(76.9%);B.不知道62人(11.7%);C.不清楚60人(11.3%),说明仍有部分学生未认识到药物合用有禁忌的结果。

⑽影响安全用药与自我用药行为的因素。A.学校的作息时间197人(37.2%);B.个人的服药习惯(常忘记服药)267 人(50.5%);C.受他人影响(家人、朋友、媒体等)65人(12.3%),说明有许多因素影响着学生的安全用药与自我用药行为,其中个人的服药习惯约占1/2。

⑾对开展安全用药与自我用药行为专业指导形式的建议。A.在教学中增加安全用药与自我用药行为的内容309 人(58.4% );B. 课后开设专题讲座71 人(13.4% );C. 开展专题知识竞赛66 人(12.5% );D. 校园橱窗开设专栏49 人(9.3%);E.学校网站开设专栏34人(6.4%),提示要通过多形式提高学生的安全用药与自我用药行为指导,尤其是在教学中增加安全用药与自我用药行为的内容。

2.学生的自我用药行为

⑴用药期间有忘记服药情况。A.从未88人(16.6%);B.经常121人(22.9%);C.偶尔320人(60.5%),显示虽大部分学生在用药期间仅偶尔有忘记服药,但仍有超过1/5的学生会经常忘记服药。

⑵患病后用药选择。A.到医院就诊257人(48.6%);B.自行买药155人(29.3%);C.忍受,等身体自行恢复117 人(22.1%),提示患病后到医院就诊选择用药不足1/2,比例偏少。

⑶疾病症状改变(好转/加重)后随时改变药品用量。A.停用96人(18.1%);B.减量或增量288 人(54.4%);C.不变145 人(27.4%),显示疾病症状改变后随时改变药品用量的占1/2左右。

⑷选择自行买药治疗的原因。A.所患病情较轻367人(69.4%);B.患过类似的疾病130人(24.6%);C.省钱8人(1.5%);D.购药方便17人(3.5%),E.其他7人(1.3%),显示学生患病时选择自行买药的原因位居前3的分别是所患病情较轻、患过类似疾病、购药方便,与范媛媛报导的河南省某高校大学生自我药疗行为中选择自行买药治疗的原因相符,但由于所患病情较轻选择买药治疗的原因比例明显高于范媛媛的报导(43.3%)4。

⑸患病后选择治疗药物的依据。A.医生处方278人(52.6%);B.药店营业员的建议149人(28.2%);C.根据自己的经验42人(7.9% );D. 家人朋友的建议60 人(11.4%),显示学生患病后选择治疗药物仍以医生处方为多,占1/2以上。

⑹患病后用药剂量的选择。A.遵医嘱243 人(45.9%);B.参照药品说明书266人(50.3%);C.家人或朋友的建议17 人(3.2%);D.随意增加3人(0.6%),说明大部分学生能遵医嘱或参照药品说明书选择用药量。

⑺自行服用抗生素。A.用过55 人(10.4%);B.没用过383 人(72.4%);C.不清楚91人(17.2%),说明大部分学生做到不随意服用抗生素,但仍有部分学生滥用。

⑻用药期间发生过敏反应后处理。A.立即停药,换其他同类药40人(7.6%);B.立即停药,到医院就诊481 人(90.9%);C.继续服用8人(1.5%),说明大部分学生处理正确。

⑼用药时是否会注意药品有无说明书。A.经常注意343人(64.8%);B.有时注意171人(32.3%);C.从不注意15人(2.8%),说明大部分学生在用药时会注意药品说明书。

⑽对药品说明书的理解程度。A 完全理解83 人(15.7%);B.部分理解434 人(82.0%);C.完全不理解12人(2.3%),提示大部分学生只能部分理解药品说明书。

⑾自我用药治疗时所用的药品主要是。A.感冒类药473人(89.4%);B.抗溃疡药13人(2.5%);C.止痛药19人(3.6%);D.抗消化不良药6 人(1.1%);E.镇咳药8 人(1.5%);F.其他10人(1.9%),提示大部分学生的自我用药治疗主要限于感冒之类的常见病。

⑿自我用药治疗的频率。A.经常121人(22.9%);B.偶尔394 人(74.5%);C.从不14 人(2.6%),提示尚有超过1/5 的学生会经常选择自我用药治疗。

⒀购买药品的途径主要来自。A.社会药房(连锁或者个体)353人(66.7%);B.医院162 人(30.6% );C. 网上商城3 人(0.6%);D.就近诊所10人(1.9%);E.其他1人(0.2%),说明大部分学生购买药品的途径正常,选择了社会药房和医院。

⒁对自己所买药物的适应症和不良反应的了解程度。A. 很了解85 人(16.1%);B.一般了解409 人(77.3%);C.不了解35人(6.6%),提示大部分学生对自己所买药物的适应症和不良反应仅是一般了解。

⒂送服药品的主要方式。A.热开水147 人(27.8%);B.温开水或凉开水362 人(68.4%);C.茶水、牛奶、饮料8人(1.5%);D.干吞9人(1.7%);E.其他3人(0.6%),说明有近70%的学生能选择正确的送服药品方式,与范媛媛报导的河南省某高校大学生相一致。

⒃停药时间。A.自觉病情好转373人(70.5%);B.药物吃完38 人(7.2%);C.按疗程服药59人(11.2%);D.听医生或药师的指导53人(10.0%);E.其他6人(1.1%),说明大部分学生在自觉病情好转时就停药,略高于范媛媛报导的河南省某高校大学生的61.2%④。

⒄自我用药治疗后的效果。A.完全缓解187 人(35.3%);B.部分缓解330 人(62.4%);C.无效9 人(1.7%);D.加重3 人(0.6%),提示自我用药治疗后的效果并不理想,完全缓解的约为1/3,接近2/3的学生仅是部分缓解。

三、讨论

药物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武器,合理使用可以达到预期目标,治愈疾病,但使用不当,既达不到治疗效果,还将有损健康。通过对卫生职业学校学生药物认知及自我用药行为调查,发现学生对安全用药知识的了解及自我用药行为存在一定偏差,必须加以正确引导。

1.卫生职业学校学生对药物认知和自我用药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生原因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药物认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用药知识来源较局限,对经常使用某些药品(如抗生素)会产生耐药性的认识不够,对应用某些药物会引起过敏反应的认识不足,多种因素影响着安全用药与自我用药行为;自我用药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用药期间有超过1/5的学生会经常忘记服药,患病后到医院就诊选择用药人数比例偏少,部分学生滥用抗生素,大部分学生只能部分理解药品说明书、对自己所买药物的适应症和不良反应仅是一般了解,自我用药治疗后的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其一,主要是学生年龄偏小(相当于高中生年龄),看电视及报刊广告的时间较少,独立生活和自制能力较差,社会阅历浅,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弱。其二,学生性别以女生为主,对父母及家人的依赖性强、用药时听从父母的意见较多。

2.提高卫生职业学校学生对药物认知程度和规范自我用药行为的举措

由于卫生职业学校学生对药物的认知能力和用药行为习惯将对患者和社会公众的用药行为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应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形式开展安全用药与自我用药行为专业指导,以提高对安全用药、规范用药的认识,使之在今后工作中能更好地执行、宣传安全用药知识、规范用药行为。①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将合理用药的意识贯穿于文化基础、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的课程教育中,只要涉及合理用药的内容,老师就应提醒学生注意,强调合理用药、正确用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长合理用药知识,在循序渐进中培养合理用药行为。②开设相关选修课程和专题讲座。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常用药物的临床应用》《药物的合理应用》等选修课程;在课余时间开设《药物与健康》《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配伍用药与安全用药》《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法规及指导原则》等讲座,提高学生对药物的认知和规范自我用药行为。③开展有针对性的校园活动。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鼓励学生创立安全用药学生社团,开展以安全用药为主题的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如“安全用药知识演讲”“珍爱生命合理用药征文比赛”等;利用学校宣传栏张贴安全用药报纸、宣传资料,利用网站安全用药科普内容。让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增长安全用药知识。④组织社会实践。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药学和护理等专业学生到医院开展社会实践,了解医院的实际用药情况,增加合理用药的感性认识。

由于非处方药具有购买方便、易于储存且相对安全、疗效确切的优点,目前我国民众使用率正在逐年上升,已成为自我保健的方式之一,但非处方也具有药品的双重性,除了治疗作用外,将不可避免发生不良反应。卫生职业学校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药物认知和自我用药行为尚存在许多问题,加上今后工作岗位的特殊性,需要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正确引导学生形成安全用药习惯,养成规范的用药行为,进而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指导社会民众正确合理用药。

引文注释

①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风险尚处于高发期[EB/OL].http://sina.com.cn,2007-05-18.

②许钧.某校大学生用药知识和自我药疗行为态度调查[J].天津药学,2010,22(2):44-45.

③李新文.太原地区居民自我药疗认知度及行为调查[J].中国药房,2008,19(19):1518-1520.

对药理学的理解篇9

一、岗前培训

临床药学专业学生的临床实习和学校学习有本质区别,学校学习着重培养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能力,而临床实习则着重培养学生实际综合运用医药知识的能力。学生在进入科室实习之前必须加强岗前培训,以在短时间内适应工作环境,消除紧张心理和“重医轻药”的观点,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尽快成为合格的药学工作人员。

1.岗前职业道德培训

药品的特殊性决定了药学职业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两面性”:既可治病救人,又可能危害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因此,必须加强临床药学学生的岗前职业道德培训。实习单位需指导实习生认真学习《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和医疗机构八项行业纪律,切实提高实习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真正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2]。

2.岗前法规培训

实习生在学校学习阶段,对医药领域的各种法律法规及医院和科室的规章制度了解不够。一方面对实习生进行医院科室规章制度的常规培训,另一方面加强对《药品管理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麻精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使实习生能够知法守法,为成为合格的药学工作人员做好准备。

二、带教内容

1.药学实习

药剂科是医院重要的窗口科室,下设门诊药房、住院药房、制剂室、药库、临床药学等,担负药品供应、药学服务的重任,熟悉药剂科的工作是以后参与临床实习和合理用药咨询等药学服务的基础[3]。药学实习内容通常包括:药品的熟悉、处方的规范、微机管理下的药品发放系统等。如目前医院肿瘤科室中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使用量较大,临床药学实习应掌握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规范化临床应用及管理[4]。由于患者多由其家属代取麻醉药品,调剂时药学实习生必须严格检查代取者及患者的身份证与处方上写的是否一致,代取者身份证照片与代取者是否一致,同时检查麻醉药品剂量是否准确,确认无误后调剂并告知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临床实习

临床实习是整个实习过程最主要的环节。临床实习要求实习生在带教教师的带领下,参与查房,查体,书写病历、药历,直接面对病人,独立准确地采集病史,培养临床思维。由于实习时间有限,实习生应重点在2~3个科室轮转,以掌握常用药物单独治疗和联合治疗方案的药理、药效、药动、毒理、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剂型、药物评价和不良反应等相关知识。通过临床实习,学生对药物治疗有全面了解,为将来走向临床、参与药物治疗,实施全程化药学服务打下坚实基础。

三、临床药学实习管理模式

临床药学实习是学生从理论教育走向实践的特殊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思想和实际工作能力。目前临床药学实习已经从传统药品调剂供给服务向临床合理用药药学服务的带教模式转变,因此,药学服务不应局限于处方调配和发药工作,带教教师应当把重点转移到处方审核、合理用药方面。正确的处方调配、处方审核及对患者的指导用药直接关系到药品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是药学服务中最重要的环节。带教教师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传授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1.一对一带教

临床合理用药药学服务带教模式是指定一个带教药师带教一个实习生。除了完成药品的供应分发等工作外,实习生还要到临床参与医师用药、临床选药,调配处方前,实习生要评估处方的合理性、安全性等。由于当前药学教育的重点已经由“药”转向“人”,因此药学实习生不但要掌握药品相关知识,还要了解患者生理及病理情况,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即以临床典型病例为主线,将理论教学内容融入特定病例中,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使病例与基础理论有机结合,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5]。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可有效解决传统教学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难题,明显提高临床药学实习教学质量。

案例选择应有代表性,可采用实际工作中常遇的用药难题或临床上常见病的药物治疗,作为案例教学的重点。一方面学生要充分了解和讨论案例,另一方面带教药师要对案例进行梳理、归纳与总结,重点对学生案例分析思路是否正确、方法是否恰当等加以点评,使学生学到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案例教学法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及提高药师的综合素质均能起到积极作用。

3.知识讲座

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对《药品管理法》等系列政策法规进行详细解读,开展医院和科室的规章制度及实习要求的讲座,临床药师讲解如何书写药方、病例分析和用药分析讨论、如何书写综述等专题讲座。通过开展学习讲座活动,可强化学生的临床药学法律法规意识,巩固所学理论知识,还可加强与带教教师之间的交流,做到教学相长。

四、临床实习评价和考核机制

1.评价机制

根据制定目标进行双向评价,即带教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评价带教教师。双向评价可及时发现教学管理中的不足,及时反馈信息,有利于发挥师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带教老师对实习生的实习情况评价项目有:素质、知识、能力、技能、完成作业情况及结合理论考试进行书面评价。对带教老师的评价主要有:学术水平、教学态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等。

对药理学的理解篇10

1.理论教学改革内容

1.1传统制剂方法与现代制剂工艺的比较

中药制剂是我国的一门传统的中药制药技术,是中华民族用药经验和理论几千年的总结。由于中药的种类繁杂及历史条件的限制,全国各地制剂方法千差万别,因此中药制剂工艺难以适应现在GMP的生产及要求,研究中药制剂技术、改进制剂工艺是中药工作者的当务之急。基于这一原因,我们在中药制剂学授课内容上加强了传统制剂方法与现代中药制剂工艺对比教学研究,如牛黄解毒丸,传统的制作时间需5~7天,费时费工;现代制剂新工艺改为牛黄解毒片直接用粉末,压片,制成制剂,只需2—3天,大大节省了制剂时间,而改进后的制剂品各项指标基本与原工艺制剂品一致 [2]。为了鼓励中药专业学生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借鉴新的科技成果并应用于中药制剂学,我们自编了《中药制剂学实验教学教材》,使学生更多地了解中药制剂原理及现代中药制剂工艺研究的新成果及新进展,在阐明制剂原理的基础上,以中药制剂必然向制剂工艺的自动化、机械化等方向发展,使我国传统中药最大限度地利用药材而充分发挥药效及疗效。

1.2加强中药制剂原理的讲授

由于中药制剂学原理的研究是中药制剂学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如果中药制剂原理讲清楚,那么其他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因此,在中药制剂学的理论教学中,应重点讲授中药制剂的科学依据和各类药材之间的作用,探讨在一定工艺条件下,中药在制剂过程中产生的相互作用及产生的物理或化学变化,以及因这些变化而产生的药理作用的改变及这些改变所产生的临床意义。通过这种原理的讲解,可引导学生结合中药分析及中药化学等相关知识,加深对本门课程的理解。

1.3重视与中药制剂学交叉学科的发展及应用

中药制剂学与中药学、方剂学、中药分析学、中药化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与中药炮制也密切相关,如中药大黄的酒制,延胡索醋制,以及有毒药理如川乌的水解炮制方法,以上目的或改变药物的作用或减少药物的毒性。再如中药制剂分析课程的中药制剂标准制定可应用到中药制剂学课程的中药质量研究内容,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在以上方面的教学改革中,笔者充分利用本校在中药分析、中药化学等优势,结合现代研究的成果,将其应用到中药制剂教学及实验中,如采用增加各种辅料解决中药易霉变及中药各种成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改变中药剂型增加中药生物利用度,等等。在课堂讲授中,不断汲取这些相关学科的精华,引入中药制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充分运用现代科学研究技术,深入研究中药制剂机理,为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研究和将来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中药制剂学与中药专业多门课程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不但中药制剂课程与其他课程密切合作,而且笔者与相关专业实验人员也进行合作研究,为中药制剂剂理论及实验教学的改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2中药制剂理论教学改革

1.2.1多媒体与教学录像相结合

在中药制剂教学手段上,通过制作能够客观反映中药制剂学特点的多媒体课件及教学录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如在中药制剂学课程进行到“各论”部分时,应用中药传统制剂方法的教学录像的形式,形象地展示了本门课题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方式更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加深对中药制剂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有利于提高中药制剂各种剂型的基本操作技能各实验水平。同时,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消除了课堂单调的讲授方式,显着提高了学生学习中药制剂专业课题的兴趣。

1.2.2中药制剂理论及实验教学课题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