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知识十篇

时间:2023-12-28 17:39:40

气象知识

气象知识篇1

关键词 气象要素;天气现象;普及;介绍

中图分类号 P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2-0253-02

通俗来讲,气象是指发生在天空中的风、云、雨、雪、霜、露、闪电、打雷等一切大气的物理现象。气象学研究的对象是大气层内各层大气运动的规律、对流层内发生的天气现象和地面上冷暖旱涝的分布等。现就一些常见的气象要素知识以及天气现象等级进行介绍。

1 温度和湿度

1.1 空气温度和湿度

空气温度简称气温,是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空气湿度简称湿度,是表示空气中的潮湿程度和水汽含量的物理量。地面气象观测中测定的是离地面1.50 m高度的气温和湿度。通常情况下,气温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安装在同一个百叶箱内。百叶箱是温、湿度传感器的防护设备,它的内外部均为白色,有木质和玻璃钢2种类型,目前各气象站多用玻璃钢百叶箱。百叶箱的作用是保护温、湿度传感器免受雨、雪、强风等气象要素的影响,能真实地反应外界空气温、湿度变化[1]。

天气预报的气温指的是百叶箱里面的温度,日常生活中人们感受到的温度是曝晒温度,这就是百姓常说预报中的温度在夏季没有实际温度高,冬季没有实际温度低的原因。温、湿度传感器每年至少检验1次,才能确保采集数据的准确性。

1.2 地温

1.2.1 地面温度和草温。地面温度是指下垫面的温度,下垫面的温度包括的地面温度和草面或雪面的温度。测量地面温度一般在地面观测场浅层地温场安装铂电阻传感器,使其横切面的一半埋入土中,一半露出地面。埋入土中的部分与土壤必须紧密靠拢,不能有空隙;露出地面的感应部分要保持清洁,这样测得的地面温度才准确。草温传感器距离地温场西侧50 cm处南北方向放置,传感器距离地面6 cm,并与地面平行。在冬季降雪但雪深没有淹没草层时,继续测量草温。当积雪深度淹没草温传感器时,将传感器放在原位置的雪面上,测量雪面的温度。积雪融化后,恢复观测草温。

1.2.2 浅层地温和深层地温。浅层地温是指包括距离地面5、10、15、20 cm深度的地中间的温度;深层地温是指包括距离地面40、80、160、320 cm深度的地中间的温度。浅层地温人工观测时使用的是曲管地温表进行观测,是气象专用温度表,构造独特,安装时需要倾斜45°插入土中。随着观测工作的深入改革,人工观测项目逐渐被自动化设备取代,现阶段的浅层地温观测是通过铂电阻传感器按照土壤深度埋在土中测量。深层地温相对于浅层地温对仪器保护的要求略高一些,深层地温观测同样是通过铂电阻传感器测量数据,但是在传感器外必须安装套管,在避免传感器损坏的同时防止因地下水过多导致数据跳变[2]。

2 风

2.1 风向

空气运动产生的气流称为风。风向是指风的来向,最多风向是指在规定时间段内出现频数最多的风向。通常人们认为的风向是八方位,在气象观测中,风的方向是十六方位(图1)。

2.2 风速

单位时间内空气移动的水平距离就是风速。风速单位是m/s,保留1位小数。通常人们认为的风速是某一时刻的风速最大值,这与气象观测中最大风速的含义又有不同。最大风速是指某个时段内出现的最大10 min平均风速值。极大风速值才是某个时段内的最大瞬时风速。天气预报中风速的大小也是人们比较关注的一项内容,风速等级也是有明确划分的(表1)。

风速传感器与风向传感器同在一个风横臂上,并由一根垂直于地面的10 m高风杆或风塔支撑,通过信号线传输到显示终端获取风速和风向数据[3]。

3 降水

3.1 液态降水

液态降水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的液态的水,即人们常说的雨水。测量液态降水的仪器有雨量筒、遥测雨量计和翻斗式雨量传感器。现在气象站使用的基本是翻斗式雨量传感器,因为它可以与自动气象站连接,直观的测量雨量数据。翻斗每翻转1次即为0.1 mm降水量,通常人们说的大雨、小雨等液态降水现象是有降水量区分的(表2)。

3.2 水

水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的固态(经融化后)的水,通常情况下就是人们常说的雨夹雪或雪。测量固态降水的仪器几十年来使用的是人工观测降水的雨量筒,通过称量固态降水重量来获得降水量。2012年开始,我国自主研发的称重式降水传感器开始逐渐投入气象业务试运行,经过与人工测量数据对比,测量数据准确及时,现在我国北方已经基本普及。固态降水现象同样有其降水量范围作为指导(表3)。

4 能见度

人工观测能见度,一般所指有效水平能见度,有效水平能见度是指四周视野中1/2以上范围能看到目标物的最大水平距离。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的雾、霾等天气现象,水平能见度就是一个衡量指标。雾和霾在气象领域是2种天气现象,但是可以相互转化,两者共存,人们经常将雾、霾整合为一个词虽然不太贴切,但确实是现存的一种实际情况,雾、霾和沙尘的简单识别如表4所示。

5 结语

温度、湿度、风、降水、能见度,这些常见气象要素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对整个人类活动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希望通过这些常见天气现象的定义、等级划分、如何判别等内容的简要介绍,使人们能够更透彻地了解气象知识,并将这些常识用于日常生活当中,为气象科普奠定科学基础[4]。

6 参考文献

[1] 龙余良,刘志萍,喻迎春,等.南昌市几种生活气象指数简介[J].气象与减灾研究,2002(2):40-43.

[2] 毛建平,吕结.四川省地面气象资料统计方法及产品简介[J].四川气象,2007(3):41-42.

气象知识篇2

天气和气候与我们息息相伴,气象万千的变化影响着各行各业和人类的生活。2021年3月23日世界气象日来临之际,为营造爱气象、学气象、探索气象的氛围,答谢广大公众朋友的厚爱与支持,赤峰市气象局决定举办 “气象科普知多少”有奖知识竞答活动。

一、参赛时间

2021年3月22日0时—24日0时。

二、参加对象

关注赤峰市气象局官方微信“赤峰微天气”的广大社会公众。

三、举办单位

赤峰市气象局、赤峰市气象协会

四、活动规则

1.命题范围:简单气象科普知识,选择题5题,均为单选题。系统从题库中随机抽取。

2.参与竞答同一ID(微信账号)只有一次机会,答题完毕后显示相应成绩。

3.参与竞答需要在规定的时间(20分钟)内完成。

4.答对4个,将有机会参与抽奖大转盘,赢取奖品。

5.姓名,手机号码(必填),竞答者须保证填写个人信息的准确有效,以方便联系和发奖。

五、答题方式

关注赤峰市气象局官方微信公众号“赤峰微天气”

1.进入公众号下方菜单内选择:气象服务——有奖竞答 ;

2.扫描二维码参与答题;

3.点击微信页面下方活动链接;

4.通过“赤峰气象”微博、“赤峰气象”人民号、“赤峰气象”今日头条号等渠道页面链接进入也可参与;

六、奖项设置

50元话费

气象知识篇3

雪是由大量白色不透明的冰晶和其聚合物组成的降水。在地球上,水是不断循环运动的,海洋和地面上的水受热蒸发到天空中,这些水汽又随着风运动到别的地方,当它们遇到冷空气,形成降水又重新回到地球表面。

降水分为两种:一种是液态降水,这就是下雨;另一种是固态降水,这就是下雪或下冰雹等。

雪大多降自雨层云和高层云,降水强度变化较慢。冷天积雨云的降雪有阵性特征,称为阵雪。

降雪由大量不同大小的雪晶组成,一般小的比较多。为了描述同时下落的雪晶群体的大小分布特征,常用雪晶谱或雪晶溶化后的溶液谱。雪晶主要是在云中凝华增大的,首先在冷云中通过冰核的作用产生冰晶,通过凝华长大成雪晶,以后还能撞冻过冷水滴而长大。雪晶撞冻过冷水滴很多时,外形会改变。雪晶具有各种各样的形状,这同它们生长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有关。降雪量同所有降水量一洋,用相当的水层厚度来度量,单位是毫米。实用上有时也用降雪在平地上所累积的深度来度量,称为积雪深度。

(来源:文章屋网 )

气象知识篇4

    1采用多种气象防雷科普宣传方式

    我国的气象防雷科普宣传工作的形式应该做到多样,采用公众比较喜欢的方式进行宣传,从而将气象防雷科普宣传知识传递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例如可以采用多种的宣传的方式,除散发材料这种传统的方式外,还可以举办知识讲座,采用手机短信、科普展板、网络、电视专题、开通微博等途径丰富宣传的内容,创新宣传的方式,使气象防雷科普宣传工作从气象部门的独角戏,进而转变到和其它部门的合作与交流,从而起到优势互补的效果,拓展工作的范围。

    2创新气象防雷科普宣传的指导思想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的不断进步,对于公众气象防雷科普知识的宣传也应具有针对性,改变过去那种一成不变的死板的宣传方式,做到宣传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各领域的群众都能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气象防雷科普知识。如农民需要了解有关气象防雷相关方面的知识,从而确保自己种植的农作物免受雷害。城市居民也需要掌握相关的气象防雷方面的知识,以确保自身安全。工业、商业、运输业以及各行业的人都需要了解有关气象防雷科普知识,以便在遇到雷雨天气的时候,做好防雷的工作,确保自身的生命财产的安全。由于近些年来,地球的环境在日渐的恶化,全球变暖严重,在这个地球环境日渐恶化的形式下,我国的很多的地区也出现了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的变化,出现了很多的极端的雷雨天气,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是其主要的特征。因此,对于我国的气象防雷科普知识的宣传需要把握重点[4]。对重点地区进行重点的宣传,对重点人群进行重点的防雷知识宣传,通过网络、报纸、电台、电视等多种的媒介,对重点地区大范围的进行宣传,从而迅速将相关的气象防雷的知识传递给公众,起到有效宣传的效果。

气象知识篇5

在2014年1月4日,田老师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这次我们去了三个地方:海宁市气象局、民兵训练营和梨园社区科普馆,让我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比如看了最新的温度计,主要是电脑管理;看了雨量筒,它和想象中的有很大区别;知道了许多天气原理。在科普馆的活动,我看到了许多高科技的东西,让我了解到科技的力量是多么强大。这次实践活动,让我收益很大。--管逸雯

这次科学小组的活动是期末复习中的“忙里偷闲”,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气象局的仪器都似曾相识,书本上的知识真实地展现在眼前。气象局年轻的工作人员热情的介绍更让我对书本上的知识有了巩固。虽然在民兵训练营只待了一刻钟左右,但却让我对训练营的布局有了解,与同学手挽手在跑道走过,何尝不是一种美好的记忆呢?最后的梨园社区科普馆更是锻炼了我的智力,有趣的现象让同学们沉浸其中。整个活动过程我真的十分享受,下一次我想要好好努力,再争取活动机会!--吴丹萍

在气象局了解了许多不知道的知识,在科技馆玩得很开心。--董陈涛

今天,我参观了海宁气象局、民兵训练营和梨园社区的科普馆。在气象局,我们实地观察了许多天气观测设备,如:风向标、风速仪、百叶箱等。工作人员还为我们讲解有关气象知识。接着我们参观民兵训练营,陈思爸爸当解说员。最后,我们到了科普馆,看到了许多新奇的东西。这次活动我收获很大。--钱宇豪

参加这次活动,可以了解更多的知识。--张繁华

科技的力量真伟大,便利了我们的生活与生产,使人类更容易掌握大自然的行为,我相信,科技一定会越来越先进发达。--邵振国

田老师带我们参观了气象局和科技馆,尝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顾烨凯

通过这次活动,我受益匪浅。在气象局,我参观了气象观测站,了解了多种测量天气的仪器,并且在叔叔阿姨的讲解下,知道了除书中知识点以外的其它许多知识,使我进一步了解了天气与气候。在民兵训练营,在陈思爸爸的解说下,大致了解了民兵训练营的布局。在梨园社区科普馆,我亲身体验了许多现代科技成果,并在说明标签的帮助下知道了它们的工作原理。我希望下学期,我们小组能够继续努力表现,争取参加更多的活动。 --张祎杰

这次活动使我认识了课本以外的知识,还见识了许多高科技的知识,以及科普馆内的膳食搭配对自身健康有很大帮助,走进门口使我领悟到了手动翻页的神奇科技,环保的概念让人耳目一新,还认识了人体的构造、勾股定理、趣味九连环、锥体转动方向、视频的动感效果、风的发电和水的发电原理等。不仅增加了科普知识,还为我们以后的课程知识做了铺垫,使我受益匪浅。--汤炜丽

田老师带我们去参观了气象局,让我们学到了更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让我们见识到了气象局的工作人员的知识广博。接着,我们又去了民兵训练营,那儿操场的煤渣跑道踩着软软的,真舒服。最后,我们来到了梨园科技馆,见识到了科技的神奇,我们玩得很开心。科技真是神奇又伟大。唯一不足的,忘记给田老师报平安了,也许是意犹未尽。如果下次仍有机会参加,一定不会忘记了。--郭濛婕

本次活动让我了解了很多有用的知识,我知道了天气产生的现象及原因,知道了我国最早的气象台,也了解了各种用来推测天气的仪器。科普馆则使我看到明白了一些有趣的事和现象,见证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精妙。遗憾的是没能解出九连环。这次能有机会了解这么多事物,靠的是小组成员间的合作、默契和大家的努力,同时也要谢谢各位家长的支持,我希望我和我的组员能通过这次活动明白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和科学的神奇,也期待着在期末考试中能获得满意的分数。--陈思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知道了一些不知的东西,巩固了书本上的知识,亲眼看见了百叶箱、风向标……让我印象更加深刻。在下学期要更努力,争取参加每一次小组实践活动。--孙晓艳

我感受到科技的伟大和奇妙,给我们带来了无穷乐趣,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姚丹杰

通过这次活动,我看到了许多未曾亲眼见过的东西,知道了以前用的雨量筒与现在用的雨量筒,还亲身体验读取风向,还知道了天气预报是源于战争,最早的是1849年北京地磁气象台。这次体验感触很深。--卞烨

气象知识篇6

关键词:农村气象;服务体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16 文献标识码:A

三农问题自始至终都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影响我国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因素。农业生产受天气影响巨大,气象灾害对农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也因此气象服务体系对农村的发展极其重要作用。下面是针对当前农村气象服务体系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方法:

1 当前农村气象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1.1 气象服务产品不能满足需求

在农村气象服务产品种类少并且针对性差,没有根据作物生育期和采摘期相关的气象保证服务,使得不能准确论证新品种引种的气候问题,更严重的是不能正确区划利于农业发展的农业气候区而导致气象灾害频繁对农作物造成威胁。另一方面,农业气象灾害预报不准确更是对农业生产重大的一击。

1.2 气象服务信息的传递渠道不健全

现在,农民获取气象信息的手段主要有电视广播、短信、电话和互联网等。虽然说农民可以选择获取气象信息的手段不少,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能做到主动利用这些媒体获取信息的人还是占少数。由于经济水平不高,农民舍不得拨打电话或定制气象短信来获取气象信息,想当然的凭借自己的经验来判断气象,势必会造成隐患。照目前的情况看,有些农村地区也配备了兼职气象员,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比如兼职人员的待遇和地位不好,导致的气象人员太少,不能承担起传播气象信息的重任,再加之他们没有经过特定的培训,不能承担起传播气象信息的重任。

1.3 气象知识宣传不到位,农民缺乏气象方面的科学知识

到目前为止,农民培训的内容还未涉及气象科学方面,所以,气象机构也没有深入到农村开展工作,导致人们对气象科学知识了解的很少。另一方面,城市化进程使得好多农村家庭都搬到了城市里发展,还有一部分长期到城市里打工,留下的主要是老人、妇女和孩子。由于文化素质偏低,他们了解不到真正的气象信息,更不能有效的科学的利用气象信息,导致了更差的结果。从事指导气象工作的工作人员不经常在农村呆着,不了解农村的生产流程,所以提出的建议也是没有针对性的,不能对农村的气象信息做出正确的指导。总而言之,农民由于气象知识传播不到位而导致的缺乏气象知识的缘故给农民的生产进程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2 应该采取的策略

针对农村气象服务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要想一些方法解决,保证农村气象服务体系能够健全,给农民提供最及时、最准确、最科学的气象预报,充分发挥气象服务体系的指导作用,以下提出了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2.1 强化气象工作为全人民服务理念,创造出适合农村的气象产品

气象工作者要立足全社会,针对性的根据“三农”问题制作出适合农村农业发展的气象服务产品,如特色农业发展的气候区划、引进新品种的气候论证以及关于农业气象灾害预测的产品等,帮助农村构建出一个适宜的气象服务体系,指导农村农业的建设和实施进程。

2.2 完善农村气象信息传播渠道

在地方广播电视台上,要建立专一的针对行的灾害天气预报,及时的播报农业生产关键时期的天气情况,强调突发性的风、雨、雷电等灾害性和危害大的天气预报。同时,气象部门要将培养农村气象信息员提到日程上来,建立好信息快速传递的流程,通过气象信息员的传递,实现快速将气象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到最基层的农村的目标,让农民根据气象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有效指导农业生产的实施,及时预防减少灾害天气对农业生产的损失。

2.3 加大对农民的气象知识宣传力度

由于农民普遍学历低的缘故,那些学术性较高的文章一般不会被他们理解,所以,气象部门在此方面要针对农民做出一些调查,并根据调查编写出一些适合农民阅读的通俗易懂的书籍,内容应向如何利用气象预报指导实践靠拢,比如气候资源利用、避雷防雷技术以及种植业气象的标准服务等。气象信息还要“进村入户”,有规律性的抽出一定时间培养农民气象科学知识的讲座,让农民对气象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将气象知识与生产实践联系起来,指导农民运用气候知识提高生产。

2.4 加大对农村防灾体系的建设,做好灾害防护管理

气象防护的理论知识并不能做到完全的避免灾害的损失,还需要一定的防护工具,即防灾设施。气象部门要高度重视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在加快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防灾建设的进程,在农民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把好防雷设计的关卡,做好建设质量关,为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在农村建设过程中设立监管部门,严格监督建设实施。再有,还要定期对农村的防雷状况进行调查和检测,对不符合标准的建设要给与指导并改正。

3 结语

加强和完善农村气象服务体系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是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重点工作。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做好农村气象服务工作,加强气象宣传,开发适合农村发展的气象服务体系,指导农民运用气象知识与实践生产。总之,气象服务体系对农业生产是非常重要的,气象部门要将开发农村气象资源、减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作为工作中点,建设好农村气象服务体系。只有将气象预报体系建设完善了才能使其有效的科学的应用于实践生产,从而实现农业产品数量和质量的提升,不仅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为我国实现小康社会建设做贡献,为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发挥了作用。

参考文献

[1] 甘晓英,梅活辉,朱文超.台山市农业气象预报服务方案[J].现代农业科技,2011(12).

[2] 王晓骞.宜春市农业气象预报服务现状与发展[J].吉林农业,2011(06).

[3] 段海花,侯学源.浅析农业气象服务的现状和发展[J].广东科技,2010(24).

气象知识篇7

摘要:推广与普及气象科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作用将直接影响农民的切身利益。作为气象工作者,我们要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把气象科技知识运用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中去。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现代化;宣传气象科技;灾害性天气;考核评估

0 引言

农村现代化建设首先要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现代化的素质水平,创建科技学习型农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号召,是非常符合中国国情的。我国是个农业大国,80%以上的人口都集中在农村,把中国农村建设好,是富国富民的根本出路。在这种形势下,同样要求气象部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办实事,做贡献。根据衢州的实际情况分析,为了充分发挥气象科技的独特优势,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我们应尽的贡献。

1 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气象科技的工作目标

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和衢州农村工作的实际情况,气象科技服务的主要目标是以建设经济发达,行为文明,环境优美,产业水土结构配置合理,不断改善小气候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这就要求广大的气象工作者,重视气象科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性。要把气象科技为农村和农业服务工作落到实处。农业气象是我们气象部门多年研究的主要学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就要把我们气象科研成果应用到新农村建设中去。

2 创建气象科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载体

在气象科技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根据衢州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农村中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开展气象科技宣传活动。要精心设计并运用好各种载体开展气象科技宣传活动。

2.1 可开展“流动气象科技宣传日”活动

不定期的流动到各乡镇或村宣传气象科技,围绕着“气象与自然”“自然与人”这样的主题,创新气象科技宣传形式,丰富气象科技宣传的内容,深入浅出,使广大农民能够听得懂,用得上。

2.2 结合政府“三下乡活动”开展气象科技传播活动

这就是由乡镇在农村集镇组织开展农村实用技术知识宣传,农村实用科技图书销售和科技致富家庭结合等活动中开展气象科技知识的宣传。

2.3 通过衢州的农技110平台开展气象科技的宣传活动

用网络宣传和推广气象科技是一条非常好的渠道。现在网络已通到广大农村,而农技110也是在衢州农村中家喻户晓,我们可以借助这个平台,开展气象科技为农业和农村服务活动,推动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

2.4 用群众性读书活动来开展气象科技的宣传

组织开展村镇“读书服务日”活动,送一些气象科普书籍到村镇,建立村镇读书小组,在一些有条件的村镇开展气象科技知识讲座活动,吸引广大农民关心气象,重视气象,应用气象知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3 推进气象科技知识在农村的普及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气象部门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科技优势,这就要突出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主席“八荣八耻”要求为核心的社会科学知识的份量。

3.1 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

要强调政治理论和法律知识的学习,这是我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普及气象科技的指导思想。

3.2 将气象科技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用气象科技知识结合衢州农村的实际情况,讲解一些灾害性天气形成的原理和过程,教会广大农民如何应对灾害性天气。比如:衢州是柑桔之乡,主要经济作物就是柑桔,但桔树不扛冻,冻害发生时,很多桔树就要冻死,结合这种实际,告诉种植户们冻害是如何形成的,怎样防冻,用人工的形成如何解除冻害等。以及在雷雨多发季节,普及一些雷电的防范知识等。

3.3 气象科技与人类的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把气象科学知识普及到广大农村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4 建立气象科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考核评估体系

为了推进气象科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做贡献能够深入开展。我们应该注意探索气象科技知识普及型村镇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建立相对完善的气象科技普及型村镇建设的考核评估体系。

4.1 将评估标准具体化

要从组织领导、载体建设、设施完善、培训有续、信息沟通、实际成果等六个方面提出考核评估标准。

4.2 讨论学习,积累经验

在开展示范点达标的工作中,要及时总结经验,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展开分析讨论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不断推进气象科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使气象科技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服务。

5 气象科技要为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气象是一门学术科学,同时也是一门应用科学。气象科技研究的直接成果就是要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就是要把气象科技产品直接应用到农业生产中。

5.1 通过气象科技的宣传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要使广大农民在气象科技宣传和应用中自身素质得到普遍提高。要使广大农民知道气象科学的一些基本原理,懂得如何应对突发性、灾害性天气。

5.2 建立相关设施,使气象科技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要有计划地、逐步地在乡镇建立天气预警电子显示屏,其目的就是在第一时间将气象科技产品及气象信息送到用户手中,使乡镇第一时间了解气象,从而使乡镇的形象在气象科技服务活动中得到整体提升。

5.3 要使气象科技更好地为农村服务

气象知识篇8

关键词: 传教士 气象著作 气象现象 思想变化

明清之际,一大批西方传教士带着神圣的使命踏上中国领土,他们在传播耶稣会教义的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很多西方的先进理论和科学技术。他们凭借先进的理论和技术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传播科学知识的重点虽然不是气象科学,但编撰了一些与气象相关的著作,对一些困扰中国人民多年的气象现象做出了科学明确的解释,对研究明清气象发展状况有重要意义。

一、传教士的科学文化素养

在西方国家,一般而言,传教士都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和文化素养,只有这样他才能被信教者所信服和接受,很多到中国传播耶稣会教义的传教士都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在西方传教士心目中,耶稣能将世间万事万物安排得井然有序,使得每样事物都恰到好处,所以耶稣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和数学家。因此,每个传教士,除了对教义特别熟悉之外,还要掌握一定的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

比如我们比较熟悉的意大利传教士王丰肃,又名高一志,字则圣。其著作除教义方面的之外,还有《西学齐家》、《空际格致》二卷、《违道纪言》一卷等。《空际格致》这本书介绍了许多西方气象知识,这是当时传教士最早介绍到中国的欧洲气象知识。

明清之际,传教士们来中国并非只是向我国传授先进的科学知识,其本质在于传播耶稣教义,努力争取让更多的中国人皈依耶稣教。但是,他们深知在中国这样一个文化深厚、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如果单纯地传播耶稣教,难免会遇到重重阻碍,所以他们不得不以近代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敲门砖,逐渐打入中国的文人士大夫阶层,并使其被一些当权者所接受,从而使得许多传教士被委以重任,比如利玛窦、南怀仁等。如此一来,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知识在中国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和运用,当然其中也涉及气象科学方面的知识和技术,这对明清时期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传教士撰写气象相关著作,传播气象知识

明清时期,许多来华的耶稣传教士都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掌握一些当时最先进的科学理论和知识,他们将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撰写成书,开阔了中国人民的视野。我们熟悉的一些著名传教士也撰写了一些和气象科学相关的著作,如高一志的《空际格致》、南怀仁的《坤舆图说》、玛吉士的《新释地理备考全书》等。这些书对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涉及的气象现象进行了科学的介绍,让更多的中国人民了解了这些现象产生的原理,对当时气象科学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

(一)风的知识

对于风这一自然现象,南怀仁和高一志都认为它是干热之气,具体为南怀仁在《坤舆图说》中提到风是大地干热之气,高一志在《空际格致》中提出“风本质乃地所发干热之气”。

高一志在《空际格致》中阐述道,古时候的人认为风只是充塞整个空际的气体而已,在其静止时就是气体,在其运动的时候就转变成了风。高指出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随后他为自己的观点提出了依据,因为在没有风的时候,空中大气依旧会运动;如果借助人力,让人挥动扇子,扇子周围的空气也会运动,这样说来难道扇子周围运动的气体也能称为风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高虽指出了古时候观点的错误之处,但他承认会有这样的观点是情有可原的。因为当大地干热气上升至大气中层时,被寒冷的气体所抑制住,无法再继续上升,但是其本身的性质极轻,所以无法下降,就使得其只能在横空中活动。而它在横空中运动的快慢取决于气体的多少、清浊程度等,如果气体上升时既迅速又强度大,那么一旦遇到冷空气阻碍,下降时必定会迅速而猛烈。由此可知,风在运动时,其上下左右的空气都是随着它运动的,由此看来,认为风是运动的气体也是情有可原的。

高一志还解释了为什么在一些情况下会经常刮风。春秋时候多风,是因为这两个季节空际之中多聚集了干热之气;黎明和早晨之时多风,是因为太阳升起时,一定会多聚集干热气体;雪融化时多风,是因为雪里面有干热之气,干热之气会与湿冷的雪相分离,就生成了风。

风是会随着产生其的元质不同而变化的,也会随着它所经过地方的变化而变化,如北风、西风大多经过雪山高地,所以大多寒冷干燥,南风东风大多经过海上,又经过赤道等热地,所以较为湿热。

风作为大自然的产物,对人类是有诸多好处的。南怀仁在《坤舆图说》中列举了风的四大好处:其一,风可以拂动周围的空气,使人心平气和,有利于呼吸;其二,风能促进降雨,滋养土地,促进万物生长;其三,风可以散去大地湿气,使自然界的动物们舒爽,也能促进果实成熟;其四,风能帮助舟楫通行,促进交通。

高一志和南怀仁对风的本质、特征、变化及作用作了详细的介绍,致使明清人对风的认识不再停留在“风婆”这样的神话人物创造风的阶段,而是对这一自然界常见的现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云雨的知识

云和雨是我们生活中极为常见的自然现象,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劳作息息相关,但是当时的人们常常只知道云雨的存在,却不明白其产生的科学原理。

气象知识篇9

【关键词】气象工作;防雷宣传;科普;思考

夏季是雷电多发的季节,因雷击引起的安全事故发生频繁,为了使群众具备一定的防雷能力,气象部门应该做好防雷科普知识的宣传工作。基层的气象工作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基础,服务于地方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要求通过气象部门的防雷宣传,使群众掌握一定的防灾减灾能力。

1以防雷宣传为手段,增强群众的安全意识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气象灾害频发,气象灾害已经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安全,在雷雨多发的夏季,雷电对供电线路和用电设备的破坏更是致命的。气象部门要结合地方的工作实际,联合电力部门做好防雷安全检查的基础上,积极进行防雷知识的宣传,使普通民众能够掌握一定的防雷基础知识,从根本上降低雷电带来的经济损失。

基层的气象部门在科普知识的宣传上,应该以民众的需求为目标,面向地方实际,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提高气象知识的宣传效果,防雷知识的宣传上也是如此。为了增强群众的防雷减灾能力,提升群众的安全意识,气象部门要积极进行有效的宣传,通过张贴防雷的公益广告以及印发免费的宣传手册为手段,同时也要配合基层的政府机构和电力部门,做好群众防雷工作的技术支持,提供相关的气象资料配合民众进行建筑的防雷改造。

2目前基层防雷宣传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全国各地的气象部门在防雷宣传的进行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宣传经验,有比较多的开展方式,例如:在固定的气象宣传日一般都会举办宣传活动,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和对防雷知识的了解;在雷暴高发的夏季发放防雷宣传小册子;进入校园给广大中小学生普及防雷知识等,都有不错的宣传效果。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气象宣传工作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无法满足各界民众对气象知识的需求,还存在有不少问题。

2.1宣传形势较为单一,缺乏实效

防雷知识的宣传应该是持续进行的,传统的宣传形式比较单一,仅仅依靠世界气象日的单一时间,并不能真正起到加强群众对防雷安全的重视的作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更应该对日常的防雷工作有足够的重视,气象部门应该在针对雷电多发的季节,以及容易被雷电威胁的地域进行重点宣传,注意创新宣传方式,达到提高防雷宣传效果的目的。

2.2宣传人员不足,无法有效开展工作

气象部门的防雷宣传工作,一般由专业的气象专家进行,然而他们的工作中心大部分都在科研上,不能专职进行气象科普知识的宣传,因缺乏具有专业知识的专职宣传人员,气象部门大力开展气象宣传工作往往成为空话。基层的气象部门应该结合地方工作的实际,建立其完善的气象宣传队伍,以专家的知识储备为基础,以专业的宣传人员为骨干,加上业余的兼职宣传人员共通组成,使气象宣传工作规范化,提升宣传工作的效率。

3改进基层气象防雷宣传现状的有效措施

经济的发展使电气设备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城市和农村的防雷任务都比以往要艰巨得多,公众对气象防雷科普知识的需求也在增加,农民需要掌握房屋建筑的防雷措施,城市居民需要掌握日常用电中的防雷应急手段,为了改进基层气象防雷知识的宣传现状,气象部门需要进行不断的尝试和探索。

3.1严格执行防雷减灾条例的有关规定

针对我国各地频繁发生的气象灾害,国家推出了防雷减灾条例,气象部门在宣传防雷措施时,需要向群众讲解防雷减灾条例中的操作规范,在气象部门发出雷电天气的预警之后,群众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尽可能降低雷电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气象部门要督促城市建设和管理部门,做好公共设施的防雷保护工作,不留下任何安全隐患。

3.2建设完善的气象宣传队伍

基层的气象科普知识任务繁重,普通民众缺乏对气象知识的了解,缺乏对基本的防雷知识的掌握,要想高效地进行防雷工作的宣传,就要依托与完善的气象宣传队伍。基层的气象部门要加强队伍建设,明确宣传队伍的工作任务,通过专家讲座和进修学习的方式,提升队伍内骨干人员的业务水平,积极借鉴各地的成功经验,推动气象宣传工作的快速进步。

3.3以多样化的宣传形式改善防雷宣传的效果

因为防雷工作对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对防雷科普知识的宣传应该是持续进行的,不仅仅是世界气象日的宣传工作,气象部门在平时也应该进行有效的防雷宣传,以多样化的宣传形式提高宣传效果。在宣传防雷知识的过程中,应该采用群众容易接受的方式,多采用实际的防雷事故例子引起群众的警惕,引导群众以科学的防雷手段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4多种媒体形式相结合

在网络水平不断提升的前提下,气象部门的防雷宣传工作也应该采用比较先进的形式,利用新媒体进行有效的宣传,在雷电高发的季节及时进行预警,通过网络媒体资源以及通信服务的平台,将雷电预警信息及有效的防雷手段及时传达给群众,提醒群众加强对雷电的防护,提高防雷工作的工作效率。

4针对农村防雷宣传工作的构思

在我国城乡差距较大的实际情况下,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建筑的防雷要求一般比较严格,然而在雷击事故高发的农村,尚缺乏有效的建筑防雷要求和电网防雷要求的规范化,不少农村地区的群众甚至认为雷电的伤害事故是不可预防的,因此未来的防雷宣传工作应该深入基层,到群众中间去,做好农村地区的防雷科普知识宣传工作。

农村的防雷宣传任务区别与城市,在雷电高发的夏季,正是农村的三夏时节,农民一般都在户外活动,容易引发雷击事故,在宣传过程中,要引导群众在恶劣天气时避免户外活动,避免停留在高处,以免遭受雷击。针对日常生活中的防雷措施,要引导群众按照操作规范使用家用电器,在不用电器时要拔下插头,在雷雨天气时候,要切断家里的总电源,以避免雷电对家用电气的破坏。

农村的防雷宣传工作应该以预防为主,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气象部门要给予农村建设单位以设计意见,提倡房屋的安全选址,尽量避免在高出周围地貌的地址上建房,避免潮湿地区以及下方有金属矿产的地域,不能在高压输电线路的附近进行施工,这些地方都比较容易发生雷电事故。在建造房屋之前即注重防雷考虑,能够有效避免居住之后的防雷事故。

5结语

在雷电严重危害到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情况下,基层的气象部门要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原则,推动气象科普工作的不断进步。基层的防雷宣传工作应该逐步展开,以主城区的宣传为重点,兼顾农村的防雷宣传,以集中教育为手段,依托于学校、医院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在群众活动比较集中的地方进行重点宣传,充分利用新媒体如网络平台以及手机通信平台,进行广泛的防雷科普知识宣传。

参考资料:

[1]孙阳.农村防雷宣传之我见[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03).

[2]金雯晴.基层防雷安全宣传策略[J].科技资讯,2012(06).

[3]敖国天,连健,陈春,周恩黔.浅谈检测站防雷减灾宣传工作[J].贵州气象,2010(z1).

气象知识篇10

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今年极端天气频发的实际,为切实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各旗县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要按照《自治区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责任制,明确工作任务和应急管理职责,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各个环节无漏洞,共同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为了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气象服务工作的主动性,发挥人工影响天气作用,提升气象服务能力,推进气象服务工作的深层次发展,使气象服务工作能够满足本地区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各旗县区乡镇要建立气象传输渠道,乡镇各设一名气象服务兼职助理员(或气象信息员),负责气象预警信息接收,灾情住处的反馈工作,当出现气象灾情时,及时向当地气象部门反馈灾情信息。

二、各旗县区气象部门要加强气象灾害的预测预报工作,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率。要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渠道建设,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住处的时效性,扩大覆盖面。气象预警后,要通过新闻媒体及时向社会性公众发送。各级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在第一时间,即预警信息之后15分钟内播报有关信息;各地通信运营商要予以大力支持,及时向移动通讯用户预警短信,扩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面,即时采取措施进行防御。

三、各旗县区及相关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灾害防御知识宣传普及工作,使气象防灾科普知识进农村牧区,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让广大公众掌握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特别要加强防御局地山洪的知识和意识,及时采取避险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