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与生活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7 14:37:17

气象与生活论文

气象与生活论文篇1

【关键词】 《内经》;肾(中医);脏腑;情志(中医病因)

藏象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是《黄帝内经》中最重视、论述最多的一项内容。肾藏象理论是《内经》藏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以五脏为核心的五个藏象子系统理论之一,与中医各科尤其是内科、妇科和骨外科的临床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发生学方法因其特有的视角、手段以及独到的逻辑性和鲜明的科学性,已逐渐被引入中医藏象理论的研究领域。中医发生学方法是指运用文献学、训诂学、文化学、历史学、哲学、逻辑学等方法,对中医理论萌芽时期的基本观念和基本原理的产生、形成与演化做出明确详实的诠释。考察的焦点是中医理论赖以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主要的、本质的、必然的因素,尤其是独特的方法因素,从而实现对中医学认识的反璞归真[1] 。

虽然肾藏象理论的发生有一定的解剖形态基础,但众所周知,古代文化有重道轻器的明显特征。中医学产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早期土壤之中,从古文化角度对藏象理论的发生进行研究才是最主要的和“正宗”的。笔者已在有关文献中系统阐述了肾藏象理论的发生同传统文化尤其是先秦哲学的重要关系,这其中,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论自然观、精气理论和“精水合一”说对肾藏象理论的萌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指导作用。除此之外,形神观念也是当时的重要哲学理念之一,它对肾藏象理论发生的作用尽管不如阴阳五行和精气等全面深入,但对于其中某些内容的发生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甚至直接促成了“肾应惊恐”等命题的出现。可以说,没有古代形神观念的影响,肾与情志的关系问题将会出现理论空白。笔者针对此观点试述如下。

1 古代形神观念的内容以及对《内经》的影响

形神关系与精气学说有重叠又有扩展,但又有一定的区别。它着重探讨体和用的关系,即物质和功能的关系,包括人体形态结构与功能和思维的关系及其规律。

结构与功能是物质系统的普遍性,二者之间的辨证关系也是一切哲学和科学体系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内经》中形与神俱的“形神一体观”即是对这种辨证法的重要认识。肾藏象理论中“肾藏志、应惊恐”理论的发生是这种辨证观的典型运用。“志”为五志之一,“惊恐”属七情范畴,五志指精神意识思维,七情属于人的情感。“肾藏志,应惊恐”是“形与神俱”观念的具体体现。

气论哲学中除了精气本身的概念特征和它所衍生的方法论之外,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对形神关系的辨证考察。早期比较典型的观点见于《荀子·天论》篇中“形俱而神生”的唯物主义心身一元观。这个观点被移植到中医领域并得到认同的明显依据来自于《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形与神俱”这一命题。就中医学看来,人体生命活动之外在显现(广义之神)和形体是统一的,心理活动(狭义之神)作为生命活动外在显现的一个重要类别,和形体自然亦是统一的[2] 。与气论自然观相对应的方法论———“司外揣内”、“以表知里”,不言而喻地将机体内在的“藏”视为外在“象”变化的依据,因而,显现于外的心理现象,也属于需要观察的“象”的范畴,其依据亦毫无例外地存在于形体之中。

《灵枢·本神》曰:“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内经》观察到生命形体及所禀生理功能(包括精神心理方面的功能活动)均源于父母之精(物质)的相合,父母之精乃新生命个体(形神)的物质基础。《内经》还对死亡现象进行了观察,《灵枢·天年》载:“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即死者形神分离,那么生者必是形神不离。这也是《内经》对形与神俱观念的肯定、接纳与佐证。

《灵枢·营卫生会》云:“血者,神气也。”《灵枢·平人绝谷》云:“神者,水谷之精气也……。”这些论述强调了机体的生命活动(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精、气、血等物质所派生的,精、气、血是生命活动(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即神本于形质而生。而且,神不能脱离形体单独存在而必须依附形体存在,它的功能状态也受形体健康状况的影响。故《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形体不敝,精神不散。”《素问·移精变气论》进一步指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疏五过论》:“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张介宾将此义理解为形乃“神明之宅”(《景岳全书·卷二·传忠录·治形论》),又说“形者神之体,神者形之用;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以生。”(《类经·十九卷·针刺类》)

《素问·脉要精微论》云:“五脏者,中之守也。”《内经》观察到生命活动以五脏为中心,便进一步将神分宅五脏,于是有了“神藏五”(《素问·三部九候论》)。《灵枢·本藏》:“五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灵枢·经水》:“五脏者,合神气魂魄而藏之”是“神藏五”的具体论述,也是“肾藏志,应惊恐”结论赖以发生的前提。

神分宅五脏,必须将神一分为五,故《内经》分“神”、“魂”、“魄”、“志”、“意”5种。《灵枢·本神》云:“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尽管历代对魂、魄、志、意各自的释义并未取得完全一致,但均承认四者之间存在着差异。这是“肾藏志,应惊恐”结论发生的进一步前提。

转贴于

五神各有分工,各司其职,各有其所宅之脏。《素问·宣明五气论》云:“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除了五行学说介入的因素外,这种分工本身也是对精神活动不同层面或阶段的概括,都属神的范畴,在心神主导下进行生命活动,因此《内经》认为“心藏神”。如《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神总统魂魄,并赅意志,这便是《内经》的五脏对应

五志的理论。又《灵枢·本神》云:“肝藏血,血舍 魂;……脾藏营,营舍意;……心藏脉,脉舍神;……肺藏气,气舍魂;……肾藏精,精舍志。”营、血、脉、气、精等是五神的物质基础,再次强调了形与神俱的唯物辨证观。

2 形神观念与“肾藏志”命题的产生

张伯华先生对五神进行过细致的研究,认为《内经》中“志”的含义较多,大致相当于现代心理学的意志、记忆、情绪、情感等。有学者认为,广义的志与神同义,泛指各种精神情绪活动。如《左传·昭公廿五年》:“以制六志。”《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以使志生,……使志无怒,……使志安宁,……收敛神气,……无外其志,……使志若伏若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志为怒,……在志为喜,……在志为思,……在志为忧,……在志为恐。”狭义的志一指现代心理学所谓的意志。《灵枢·本神》云:“心之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王冰注《素问·宣明五气论》“肾藏志”云:“专意不移者也。”二即记忆。如《素问·宝命全形论》云:“慎守勿失,深浅在志。”杨上善注:“志,记也。”《荀子·解敝》云:“志也者,藏也”,“藏”即记忆。

笔者认为,从《素问·宣明五气论》和《灵枢·本神》的行文句式来看,将“肾藏志”与“肺藏魄”、“肝藏魂”等并举,其中的“志”当属狭义的志,而且尤其指意志。

首先,精为肾所藏。《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精是志的物质基础。精乃“身之本也”(《素问·金匮真言论》),《灵枢·经脉》曰:“人始生,先成精。”《灵枢·本神》曰:“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素问·上古天真论》曰:“积精全神”,此之谓也。

其次,《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对这句话的理解,虽历代歧义甚多,但要义不外三点:脑力思维活动、身体筋骨动作与功能和生殖能力与行为。从上述有关精的论述来看,肾精乃生身之本(生殖)、强身之本(体力)、全神之本(脑力),即诸般行为(生殖行为、肢体动作、思维反应等等)之灵巧,无不由肾所出,而自觉行为无不由意志(即现代心理医学所认为的有着明确目标的意向性心理过程)所支配,故有“肾藏志”之论断。也就是说:对行为受意志支配的体悟是“肾藏志”理论赖以发生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狭义之志的第二个含义是记忆,《灵枢·本神》有“肾……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的观察。与健忘相关的脏腑不止有肾,如《灵枢·大惑论》:“人之善忘者,何气使然?歧伯曰:上气不足,下气 有余,肠胃实而心肺虚……。”《素问·调经论》:“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笔者认为,同其它脏腑相比,伤肾之健忘临床更为多见,这是肾与记忆相关的依据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肾藏志”也是从生理病理现象观察得出的论断[3] 。

3 “肾应惊恐”命题的产生与形神观念的关系

人的七情有“怒、喜、思、忧、悲、恐、惊”是人体对外界各种刺激的一种应答性反应,属情感活动。七情分属五脏,事先也须将情志分为5类,这也是由于人的情感确实存在着不同的类型区分。当然,这种分法仍然有五行学说介人后进行归纳的需要。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天元纪大论》的“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两种说法稍有差别,但后一种较为公认。惊与恐类似,《内经》常惊恐并称,如《素问·血气形志》云:“形数惊恐”,《灵枢·口问》云:“大惊卒恐”。

对恐惧太过的病理观察,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肾“在志为恐”的主要依据。《灵枢·本神》曰:“恐惧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疫痿厥,精时自 下。”《素问·举痛论》言:“恐则气下”,“恐则精却”等等,都是机体“形”与情感活动“神”之间关系的不同形式的反映。由此可见,肾“应惊恐”这一结论也是以“形与神俱”的古代形神观为前提并充分体现了这一重要前提。

综上所述,肾应惊恐这一命题,是在古代形神观念的指导和影响下产生形成的。虽然有其它哲学观念的影响和生理病理现象观察等因素的介入,但形神观念无疑是个重要的文化背景和具有哲学指导意义的前提。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肾藏象理论,使之发挥更为明确的临床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如辉.中医理论的发生学研究[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23(2):2.

气象与生活论文篇2

关键词:中国绘画象势动静生命感

中国绘画的媒介——象

“象”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元,传统美学命题中有观物取象、澄怀味象、大象无形、超以象外等。“象”又是审美活动的中心内容。艺术中的最高意境是“象外之象”,之所谓“境生于象外”,这是画家在对艺术形象的体验中所浮现的心灵境界,它是从画者的意中之境到观者的意中之境的转换。

在中国文化中两种最重要的生命符号——“汉字之象”和“易象”的影响下,产生了中国独特的重象的文化。这种文化反映在绘画艺术的创作中,表现为“象”是中国艺术理论的重要元素。中国传统文化概念意义的不确定性,也同样体现在“象”这个范畴上。在“象”纷纭复杂的意义中,有关艺术方面的主要有四种:自然之象、意中之象、艺术之象、象外之象。

自然之象是艺术家观照之客体,观象是审美活动的起点。意中之象是在外在观照和内在缘虑中产生的意象,它是艺术体验所带来的神会,并形成艺术形象。象外之象是艺术客体内蕴层次的感性化的释放,它是一种“虚象”。此四者贯穿于艺术创作论、本体论、接受论三个理论板块,用古人的话说,即经过了“观物以取象”“立象以见意”“境生于象外”的动态建构过程。

“象”是中国绘画艺术的媒介,又是绘画艺术的本体。中国独特的艺术精神在于由“象”所展开的艺术论述中,正是它决定了中国的艺术起源论、审美体验论、艺术表达论、批评方法论,决定了中国审美意象体系的总体框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与其说中国艺术以情为核心,毋宁说它以“象”为核心。中国美学是形而上的美学,是模仿和表现的统一,感性形态和观念内容的统一,它统一于“象”。

中国绘画的布局——势

经营布局是中国画比较重要的事。东晋时期顾恺之提出“置阵布势”之说,开启了中国画论中重势的先河。画面就是一个空间,是画者的生命世界。山川万物,千姿百态,画面的结构,就是要倾心于它们的组合之中,在屈伸变换穿插映带中显现出生命。万物一体的贯联,称之为气;联系的物象之间又彼此冲突,称之为势。如沈宗骞所说:“统乎气以呈其活动之趣者,是即所谓势也。”这种既联系又冲荡的特点在绘画形式中体现,造成一种形式张力。中国绘画就是要在安静表相中展露内在的冲突,因此,中国画的生命冲荡形式是一种内在的奔突,是一种势。

气与势成为中国绘画的生命与灵魂。关于如何取势有两种方式:一是“以笔之气势,貌物之体势”,二是“气交冲漠,与神为徒”。为了营造充满生气的画面,中国绘画的选题,无论是人物、山水还是花鸟都以表现生命精神为根本目标。这种追求生命感的创作,首先体现在对动感的重视上。画面的似与不似都可放置一旁,将传神放在首位。画面最忌讳的就是死、板、僵、结、滞。画面构图中,奉行的基本准则就是通过画面的组织结构的处理,使画面生动、活泼,使静止的画面充满灵气。在空间的布势上,中国画家偏爱云烟。云烟缥缈,似近若远,似有若无,将人带入一种特有的境界中。“烟者,山之气也,林之气也。”得云烟则得四时之真气、造化之妙理,在氤氲流荡中合于中国文化的宇宙精神。云烟雾霭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有了云烟就有了一气贯注之势,有了活力。云烟又给人一种梦幻感、朦胧感、渺远感,为中国画追求宇宙生命提供了表现的条件。

中国绘画的审美——动静相合

中国绘画充满了深厚的时间意识,力图突破空间的再现。时空观起源于《易经》和先秦道家,宗白华说:“‘虚’,宇也,空间也。‘动’,宙也,时间也。”由此可见,“动”是中国时空观的根本。它决定了古典绘画的空间不是凝固的、静态的空间,而是熔铸了时间意味的时空同体。画面之中的虚、空、白也并非“无有”,而是宇宙生命的绵延与生气灌注其间的灵动的生命空间。

中国绘画重在“变”与“易”的生生不已,这是中国绘画的审美品评的最高标准——“气韵生动”的本质规定的。由生动入气韵,首先是气韵化生出“动”,即“有”生于“无”的“造化”玄妙。绘画所凝定的就是这瞬间生成之妙,即绘画所谓“齐造化之功”(张彦远)。再者,气韵自身的“生动”是更重要的,即强调绘画与生命之“活”的相通,意指生命在画中的流动不息。同时,气又为“动”之载体,动是“气”之动。其实,这空间之“灵”性就是气韵之“动”的赐予,气韵之“生动”就意味着宇宙生命的节奏律动。宗炳《画山水序》曰:“夫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成巧,则目亦同应,心亦同会。”这就将目“观”与心“游”相和,画面中流遍的气韵要在个体生命内得以安顿,并归根在“游心”之中。可见,正是由于视线的运动,才会将绘画空间的节奏潜化为审美心理的节律动感,它重在心灵与妙境的偶然相逢,重在观照成形的随即性与偶然性。

在诸多形态内的观照流程,无论是纵观竖式条幅时目光的上下回环往复,还是扫视横式长卷时眼光的由右向左之移动游历,都不是置身于定点的一览无余,而是随着“多中心”视点的移动,并将意象在内心并置叠加,从而成为完整的绘画意象。如此一来,审美观照的“游”就与绘画本身的“动”贯通起来。这种意识具有宇宙的轮回节律,并力图在绘画里创生出一个极具情感色彩的生存空间。这里,绘画的空间方位往往扩散成交替节奏,甚至情感、情绪的变化节奏,从而使绘画真正成为了一种“流动的乐章”,这正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独特品性所在。

参考文献:

[1]刘墨.中国画论与中国美学.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2]张延风.中国艺术的文化阐释.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3]杨辛,甘霖.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张法.中国美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宗白华.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气象与生活论文篇3

关键词:气象写作学;研究对象;学科体系

作者简介:阎杰(1957-),男,辽宁彰武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教授;高鸿雁(1960-),女,山东曲阜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江苏 南京 21004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3-0140-02

气象写作是气象管理的重要工具。当今我国气象事业空前发展,气象写作也随之愈益活跃,但迄今尚无完整的气象写作理论体系。为此,本文拟提出构建气象写作学这一新学科的基本思路,以促进其研究和实践。

一、构建气象写作学的意义

1.建设现代化气象事业的客观需要

随着经济、文化、科技的不断进步,气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气象离不开写作。作为传递气象信息的主要工具之一,写作适用于气象的党政管理、具体业务、科技工作各个方面,具有规范、指挥、协调、宣传、凭据等功能。然而,气象写作还仅仅是一类文章、一种技能,至今未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这与备受关注的气象工作以及逐渐升温的气象写作很不适应。基于此,构建气象写作学能更好地指导气象写作,从而充分发挥气象写作在建设现代化气象事业中的促进作用。

2.推进气象科技创新的有效措施

我国古代科技及文艺论著中已有一些关于气象写作的论述,但对气象写作的专门研究是从现代开始的。尤其是近年来气象部门及有关人员对气象写作的法制建设、规律与方法做了一些有益探讨并取得可喜成果,不仅制定了《中国气象局公文处理实施办法》等规章,而且也有图书、论文面世。不过,其学科地位尚无论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应当指出,气象写作学是气象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应用性,这一新型科学的构建对完善气象科学体系、实现气象科技水平整体跃升具有一定意义。

3.培养气象写作人才的重要保证

着力推行人才强业战略,全面提升队伍素质,是建设现代化气象事业的主要任务之一。其中一个项目就是培养气象写作人才,使其既熟谙气象写作基本理论又掌握气象文书的写作技能。多年来,相关院校及有关专业在气象写作教学上做了有益尝试,但气象写作教学活动缺乏科学性;各级气象局曾多次举办气象公文、新闻、科技论文等文体写作的培训班,尚欠系统、规范。可以说,确立气象写作学的学科地位,将其正式列入人才培养计划,明确目标和任务,采取有力措施,对培养气象写作人才是大有裨益的。

二、气象写作学的含义和研究对象

1.含义

由于目前气象写作学的学科地位尚未确定,人们对它的认识还比较粗浅、模糊。它是属于写作学,是一种专业性写作学;探讨气象写作的规律、方法和历史并指导写作实践;涉及多个学科,带有明显的综合性。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对其定义作如下表述:气象写作学是一门研究气象写作规律、方法和历史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2.研究对象

既然气象写作学是气象写作活动的反映,那么它的研究对象就是气象写作规律、方法和历史。具体说来,包括三个部分。

(1)气象写作规律。气象写作学的任务在于通过揭示气象写作的客观规律,作为写作实践的指南。从宏观上看,要考察气象写作在气象工作中的地位和功能以及如何有效地发挥它在建设现代化气象事业中的作用;从微观上看,要研究气象写作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气象文书各种要素的特点和彼此关系以及从事写作应当遵守的原则等问题。

(2)气象写作方法。既从总体上探究气象文书的主旨、材料、结构、表达方式、表现技法、语言等知识,又具体分析气象文书各个文种的含义、特点、分类、内容、结构、注意事项以及相关文种的异同。

(3)气象写作史。着重从历史动态的角度研究气象写作的产生及沿革,借鉴其中的有益成分,从而促进气象写作的发展。

三、气象写作学的学科性质

各个学科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之处,气象写作学也是如此。概括起来,它有三个特征。

1.专业性

这是气象写作学的基本属性。由于气象写作学冠以“气象”二字,使其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带有明显的专业性,直接为气象工作服务。因此它是一门与财经写作学、科技写作学、司法写作学、军事写作学等并列的气象专业写作学科。

2.综合性

在理论上,气象写作学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一方面,它是气象学与写作学的有机融合,并以此作为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它还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伦理学、社会学、旅游学、语言学、新闻学、传播学、文书学、档案学、计算机科学等众多领域,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探讨。

3.应用性

在价值上,气象写作学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兼具,不过从某种程度上说应用价值更为重要。气象写作学绝非一种单纯的理论研究,它产生于气象写作实践同时又指导气象写作实践,可见应用性是气象写作学研究的根本目的。

四、气象写作学的学科定位

1.气象写作学属于写作学

气象写作学是适应建设现代化气象事业需要由气象学等学科与写作学结合而成的一门新的交叉学科。基于交叉学科的偏序性特征,分析得出,当母体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理论方法居于主导地位时该交叉学科便具有该母体学科的属性,据此对气象写作学进行学科定位:气象写作学应当属于写作学范畴,是应用写作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2.气象写作学不宜归入某些学科

气象写作学与公文学、文书学、管理学等学科关联甚密,但不宜将其归入其中某一学科。同是应用写作学的分支,公文学属于通用写作,气象写作学则是专用写作,尽管气象写作学中也有气象公文,但它们的研究对象与任务有很多区别。文书学主要探讨一般文书的性质、特点、体例及文书工作的处理,而气象写作学重在研究气象文书写什么以及如何写,它们的侧重点是不同的。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适用范围极广,气象写作学的任务仅是充分发挥气象文书在气象管理中的作用,带有明显的限定性,所以将气象写作学划入管理学也是不合适的。

五、气象写作学的学科体系

作为一门新学科,气象写作学的总体架构由三个方面构成。

1.基本理论

(1)气象写作学的形成与意义。纵观历史,立足当代,分析气象写作学形成的前提条件和时代背景,思考构建气象写作学这一新学科对建设现代化气象事业、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培养气象写作人才的重要意义。

(2)气象写作学的性质与定位。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探究气象写作学的性质可以突显其特征,恰当地给该学科定位能划定其归属。

(3)气象写作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确定写作规律、方法和历史为气象写作学的研究对象,并分别进行具体而深入的探讨。同时,主要运用如下研究方法:归纳法,研究大量气象著作、教材、文章,从中提炼、归纳气象写作有别于其他写作的特点,由此确定气象写作学的本质特征;抽取融合法,经过研究,从各相关学科中抽取与气象写作学有关的知识和内容,进行梳理、综合,构建独具一格的气象写作学;演绎法,用新建学科理论指导气象写作学研究,并构成其完整的理论体系。

(4)气象写作学与相邻学科的联系与区别。基于气象写作学的综合性,需要将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伦理学、社会学、旅游学、语言学、新闻学、传播学、文书学、档案学、计算机科学以及气象学、地理学、天文学、物理学等相邻学科进行认真的比较研究,辨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博采众长、彰显特色。

(5)气象文书的内容与形式。从气象文书自身来看,它由内容和形式构成,涉及主旨的确立与表现、材料的搜集与选择、结构的安排、表达方式的使用、表现技法的选择、语言的运用等方面,每个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及要求。

(6)构建气象写作学所依据的法规与原则。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国气象局公文处理实施办法》、《气象行政处罚办法》、《气象行政许可实施办法》、《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为准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求真、精简、服务、高效的原则构建气象写作学。

2.文体写作

气象文书是一个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建立一个文体写作分类体系是必要的。但是,由于气象文书种类繁多、覆盖面广泛,要准确明晰地勾勒其轮廓尚有一定难度。我们认为,要在对其本质属性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每次分类依据同一标准,逐层划分,使其系统化。据此,试作分类如下:

(1)气象公文。气象公文是气象公务文书的总称。包括两类:一是法定公文。它是在气象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根据《中国气象局公文处理实施办法》的规定,法定公文有令、决定、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11种。二是事务文书。它是在气象管理中通用但未被纳入法定公文的文书,如简报、计划、总结、调研报告、讲话稿、规章制度、公示等。

(2)气象业务文书。气象业务文书是气象行业专用文书,适用于处理气象的各项具体业务。由于气象业务分工细密,相关文书也非常多,如气象观测记录、气象观测报告、气象灾害应急预案、防雷工程方案、气象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报告。

(3)气象新闻。气象新闻是对最近发生及未来某时段气象信息的报道和评述。从内容上可分为天气预报、气候分析、气象工作报道,从文体上可分为消息、通讯、专题节目解说词等。

(4)气象行政执法文书。气象行政执法文书是气象主管机构在其职权范围内依法实施监督管理和查处违法活动时所使用的文书总称。根据中国气象局编制的示范文本,气象行政执法文书有立案审批表、调查询问笔录、现场勘验检查笔录、鉴定委托书、鉴定意见书、听证告知书、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处罚决定书、强制执行申请书、结案报告等27种。

(5)气象行政许可文书。气象行政许可文书是气象主管机构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时使用的文书。如申请书、接收材料凭证、补正材料通知书、准予决定书、不予决定书。

(6)气象科技文书。气象科技文书是研究和推广气象科学技术的文书。主要有三类:一是对气象科学技术中的各种问题进行探讨并描述研究过程及其成果的学术文书,如学术论文、科学技术报告、工作研究报告;二是传播气象科学技术并推广其应用的科普文书,包括科普说明文、科普小品文;三是气象科技管理文书,如科技成果鉴定申请表、科技成果鉴定证书。

(7)气象档案文书。气象档案文书是对气象事业管理、业务技术、科学研究等档案保存、管理时使用的文书。如档案交接文据、档案征集方案、归档文件目录、档案保管期限表、全宗单、档案保管制度、阅档规则、大事记、组织沿革、年鉴、专题概要、档案馆指南。

3.发展史

(1)我国古代气象写作。原始社会至清代前期是气象写作的形成期。主要内容是我国气象文书的起源;各个朝代气象记录等文书写作的传承与发展;《相雨书》、《天经或问》、《农候杂占》等气象著作的成就;《文心雕龙》、《诗品》等古代文论对气象写作的影响。

(2)我国近代气象写作。清代后期至新中国成立以前是气象写作的发展期。侧重于研究清代后期、民国时期、解放区气象写作特点和主要成就;竺可桢《全国设立气象测候所计划书》、涂长望《中国天气与世界大气的浪动及其长期预告中国夏季旱涝的应用》等代表人物及作品。

(3)我国当代气象写作。新中国成立至今是气象写作的繁荣期。包括有关气象的法制建设、教育、学术团体、出版物各方面为气象写作提供的良好环境;气象写作在20世纪50~90年展脉络、主要公文(如《气象现代化建设发展纲要》)、各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及作品(如竺可桢《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21世纪气象写作的发展趋势。

气象与生活论文篇4

关键词:经络 经气 物质实体 象

七十年代以来,我国有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经络实质的研究当中,一时之间,经络研究热成为一大景观。这些研究从解剖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等多方面对经络进行了探讨,力图找到现代科学意义上的经络实体的存在。于是,“神经说”、“血管、神经说”、“神经体液说”、“生物电场说”、“控制论说”、“第三平衡系统论”、“经络二重反射说”、“电磁传导通路说”等二三十种假说纷至而出。然而,这种种假说似乎是先天不足,自产生之后,其成长的道路便举步唯艰。这些理论与中医学理论毫无联系或关系不大,并且难以应用于临床实践,而其本身也难以形成独立的体系得以发展。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所有这些研究都以寻找经络的物质实体为目的,而且将注意力集中在古人所描绘的经络循行路线上。正如目前对于经络最流行的看法:“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就“通道”而言,无疑是一个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运行介质,将经络定义为一通道,这是方向性的错误,是对中医学本身关于经络的阐述理解的不够充分的结果。

事实上,在古人那里,经络即不是具有形态结构的物质实体,也非古人所描画的循行线路。我们认为,经络的本体在于经气,循行是其运动方式,线路是其运动轨迹。运动轨迹是不具有实体性的,是经气的属性。而经气又是人体生命活动所表现出的综合之象,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象,并不是某一种或某几种有具体形态结构的物质。经络学说是古人用直观、感性的方式对生命活动的体悟和阐释,是中医学理论有机体的一部分。如果要以现代科学来解释的话,研究的注意力应在经气这一表象之下的物质及运动,这是多个系统甚至整个人体都要参与并密切联系、混然一体的生命活动。

1 经络不是具有形态结构的物质实体

1.1 经与脉的不同

《内经》中对于“经络”与“脉”的名词在应用上区分不是很清楚,常常是经脉连用或经脉混用(多是以脉代经)。这样,容易给人一种错觉,使现代人认为经络与脉相同或“脉分经络”(即经络由脉而来),或认为经络象脉一样是有形实体,其实不然。

首先应该看到,中国古人对于世界的认识不同于古希腊人,不是通过分析还原的方式,而是通过观物取象,以象会意的方式来认识世界的。中国人注重的不是形态结构上的不同,而是运动变化上的差异。对于运动特征上的共性往往给予相同的描述,即在象的意义上它们是同一的。如《管子·水经》云:“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可见水之所以是地之血气,是取其“通流”之象,故经脉连用甚或以“脉”代“经”是不足为奇的。其次,又是由于观物取象的思维方式,中国古代从未形成过真正意义上的概念(即西方或现代意义上的概念)。现代意义上的概念要求内涵和外延明确,逻辑推理清晰,中国古典的名词是不具备这些特征的。古人讲究“言以达意,得意而忘言。”对于每一名词的具体含义,要视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定,不能一概而论。第三,从现有的文献资料对经络循行的形态描述来看,在汉代,即《内经》成书的年代,人们已能分清楚经络与血管了。长沙汉墓出土的《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所描画的十一条经络循行路线显然不是血管。而《灵枢》中对于经络循行起止的描述异常清晰,并且与脏腑相络属,深浅内外有别。如此清晰的描画,显然不是基于对血管系统的解剖所得。即便是非常不注重解剖的古人,对血管的基本的解剖知识还是有的。第四,经络的本体是气,而非血。这一点将在下面“经络与气血的关系”中作详细论述。第五、经络的出现与针灸临床实践密不可分,至少在汉代,针灸已经成为普遍应用的、极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曰: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可见在当时,汤熨、针石、酒醪为三种主要的治疗方法。汉代桓宽在《盐铁论·轻重》中也有:“用针不调均有无、补不足……灸刺稽滞,开利百脉。”足见汉代的针灸水平已很高。在针灸实践中若以血管为经络,岂不是大错而特错,非但治病不能,还会损伤血管,古人恐怕不至于如此愚昧。第六、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在这里,血脉是与经络并提的,不能不察。基于以上几点,我们认为经络与血管是两回事。值得指出的是,也许在远古时期,人们无法区分血管和经络,但在汉代二者之不同已是显而易见的了。如果现在我们又认为经络是血管,岂不是倒退?

1.2 从与藏象的密切关系中看经络

经络与藏象密不可分。《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脏,外络于肢节。”经气的运行,无处不到,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将人体各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值得指出的是,中医的藏象理论非是解剖基础上形成的脏腑组织结构理论,而是藏之于内,象之于外的以象为核心内容的学说。以心为例,《素问·六节藏象论》有:“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灵枢·五味》有:“谷味苦,先走心。”《灵枢·脉度》有:“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可以看出,中医学中的“心”是广范联系而又充满运动变化的一个整体的象。这一广泛联系及运动的实现者则是经气,故没有经络则不成藏象。而没有藏象又无以为经络,经气的形成及运行正是五藏六腑及全身各部的生命活动的体现。经络学说与藏象学说紧密联系,形成中医学基础理论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从上述对于心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医学中的脏腑非解剖学中的实体器官,那么与之密不可分的经络必不可能是一个实体的系统。一个实体的通路作为一个抽象的象的内部联系统,这即不符合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又不符合西医学的解剖常识,简直是中西医学机械组合的畸胎。

1.3 实际应用中的经络不是物质实体

首先,在针灸实践中,《灵枢·九针论》中提出的:“刺阳明出血气,刺太阳出血恶气,刺少阳出气恶血,刺太阴出血恶气,刺厥阴出血恶气,刺少阴出气恶血。”这里指的是针灸对人体阴阳气血的补泻调节作用。其“气”和“血”都是指象名词,不具实体意义。若以解剖结构论经络,“气”、“血”又当如何解呢?若以实体物质论“气 、“血”,则中医理论将无法自洽。而《灵枢·终始》对行针有这样的描述:“……深居静处,占神往来,闭户塞牖,魂魄不散,专意一神,精气之分,毋闻人声,以收其精,必一其神,令志在针,浅而留之,微而浮之,以移其神,气至乃休。”可见要等到气至并不是一件易事,而“气至”本身就说明气本不在针下,是由它处而至。若以经络为实体论之,经气在经络这一系统中的运行应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何以要待气至呢?而许多中风病人的患肢在行针之时得气是非常之难的,有的甚至不得气,若以实体论,能说这些病人的患肢经络就不存在了吗?在临床中除取经穴外,经常运用而行之有效的穴位是“阿是穴”,如以实体论经络,阿是穴是不在经络之上的,如何又能得气呢?还有,针灸有勿刺大劳之人、勿刺大怒之人、勿刺大虚之人等禁忌之症,当此之时,病人非但不能得气,还会晕针,难道此时经络就不存在了吗?

在中药学中,药物的归经及四气五味等特性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若以实体论经络,四气五味又作何解呢?在中医诊疗之中,按经络辨证所得之证往往是一综合之象,并不与某一定的物质结构有关。如《伤寒论》中对太阳病的论述:“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显然是在疾病的外部表现基础之上得出的综合之象,而不是以太阳经的实体解剖结构为基础所作的病理分析。

由经络学说的应用我们可以看出,经络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是一实体组织系统。如以实体论,则有许多无法解释的矛盾。

1.4 经络学说形成的基础使之不具有物质实体性

要对经络有正确的认识,就不得不对经络学说的形成作一下考查。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深入到亚原子粒子的微观世界,基因工程也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西医学已将人体分解得淋漓尽致,如果真有一个有别于其它结构的经络结构存在,是不可能不被发现的。在运用如此尖端的高科技手段之后仍然没有找到经络的物质实体,只能说明这是一个观察视角的问题。也就是说,西医重在分析人体的组织结构,从分析还原的角度看问题,而经络恰是在这一角度所看不到的。那么,现代人用最为精密的仪器也未能找到的经络,中国古人又是怎样发现的呢?关键在于,古人是通过直观体验,用比类取象的方式来认识世界,而从无应用解剖手段,进行分析还原的习惯。中医学理论即是在极其简单的解剖基础上通过观物取象的方法建立起来的庞大的体系,重在研究物质结构之上的各种生命活动的综合表象,中医学理论的内容是以各种各样通过直观体验所得之“象”为核心的。古人对经络运行的认识,可能是长期针灸实践的积累,也不排除出自修行内炼的体验的可能,但都是从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象上把握人体的结果。当然,表象与结构之间是有差别的,不能机械地一一对应,更不能由表象推断出新的结构或物质。

值得指出的是,中国古典哲学是中医学形成的基础。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相应观念及对整体观、运动观的强调几乎渗透到中医学的每一层面,同样也指导着经络学说的形成。而现代科学及西医学是不具备这一基础的,所以,在其领域中既发现不了经络,更找不到物质意义上的经络。

综上所述,用西医的观点(即现代科学的观点)看经络,想找出物质实体上有别于其它组织器官的经络是不可能的,任何这种尝试都将是徒劳的。

2 经络的本体是经气

2.1 经络与气血的关系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中记载:“黄帝曰:刺之有道乎?岐伯答曰:刺此者,必中气穴,中气穴则针游于巷。”《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记载:“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又云:“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都说明其对经络的描画即是经气的运行路线,经络的本体是经气。而《灵枢·五音五味》云:“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多气少血,阳明常多血多气,厥阴常多气少血,少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血少气,此天之常数也。”这一论述似乎正支持了现代人关于“经络是气血运动的通道”的论点,然而,仔细考察一下便会发现其似是而非之处。上文已经指出,经络不可能是一“通道”,这里重点谈谈经络与气血的关系。此处的气血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气血,并非指经络之中既有气的循行,又有血的循行。《太素·任脉》中杨上善注道:“手足少阴太阳多血少气,以阴多阳少也。手足厥阴少阳多气少血,以阳多阴少也。手足太阴阳明多血气,以阴阳俱多故也。”《灵枢集注·五音五味》中张志聪注道:“此复论人道之归于天道也。青、黄、赤、白、黑,五音五行之色也。赤主夏而黄主长夏,故黄赤者多热气,热气者阳气也。青主春而白主秋,故青白者少热气也。黑主冬令之水,而阳气深藏,故多血而少气也。三阴三阳者,乃天之六气,亦合于四时。”二人均以阴阳释气血,是很有见地的。

我们认为,要对经络气血多少的描述进行正确的理解,就必须对中医理论中的“气”有正确的理解。在中医理论中,气的含义是人体生命运动的外在表象,不是具体的物质。(这一点将在下文“经气是人体生命活动之象”中作详细论述。)而人体生命运动又具有多重特性,包括如精、津、血、脉、营、卫等各方面的生命活动,故《灵枢·决气》中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在《灵枢·营卫生会》中又有“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即精、气、津、液、血、脉及营、卫等都是气之下的范畴,这些名词在中医学中绝不仅仅是一个个的实体名称,它们还代表了生命活动的一定形式或状态,其外在表象也是气。这样就不难理解经络之气作为人体生命活动之象,在不同的区域体现着不同的藏腑的运动,故有阴阳特性的不同,即上面所说的气血多少的不同,而决非指经络之中既有气的运行又有血运行。

2.2 营卫之气的运行形成了经络

要正确理解经络,就必须正确理解营卫之气。目前中医基础理论中认为营气是“行于脉中之气”,并且,“与血可分不可离,故常常‘营血’并称。”却又认为“营气在脉中运行的具体路线是:营出中焦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也即:既认为营气行于脉中,又认为其在脉中运行的路线是经络路线,这显然有些前后矛盾。并认为卫气是“运行于脉外之气”,却也能随营气运行,“只不过营在脉中走,卫在脉外行而已”。[1]我们认为这样的理解有些不妥。张志聪早在《灵枢集注·营卫生会》卷二中就指出:“夫经言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者,论营卫二气分阴阳清浊之道路也。……阴阳之道,通变无穷。千古而下,皆凝于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之句,而不会通于全经,以至圣经大意蒙昧久矣。”营气可以行于脉中,卫气可以行于脉外,但营卫之气也可以按经络运行。根据《灵枢·营气》记载“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隨,常营无己,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又对营气的循行描述为:“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间,与太阴合……”说明营气沿十二经络依次流注,运行不息。不但如此,《灵枢》还指出卫气的循行也遵循十二经。《灵枢·卫气行》对卫气循行描述为:“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循背下至小指之端。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手太阳,下至手小指之间外侧,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足少阳,注小指次指之间……”由此不难看出,营卫之气的循行路线即是经络路线,按经络运行的营卫之气即是经络之气。

2.3 经气是人体生命活动之象

对于经气的理解应先从古典哲学中的气谈起。气是“中国先民们对于自然界云烟等的直接观察,或对人自身的嘘吸等的直接经验,是象形的直觉思维。”[2]当气的观念被引入中国哲学后,便失去其具体的意义,变得抽象起来。《管子·内业》中对气作了以下描述:“是故此气,杲乎如登于天,杳乎如入于渊,淖乎如在于海,卒乎如在于山。是故此气也,不可止以力,而可安以德;不可呼以声,而可迎以意。”说明气代表的是事物无所不在、微妙至极的运动变化,且“不可止以力”,“不可呼以声”,即非有形实体。《庄子》则将气与形区分开来,他说“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 中国古人对世界的认识重在对运动变化的把握,事物的这种永恒而又微妙的运动反映在人脑中,便形成了一个综合的象。所以,古人是取气之象来描述世界万物永恒运动的特性的,这时的气已经脱离了物质的含义,而只有指象的意义了。

《素问·五运行大论》云:“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当气这一名词被引入中医学之时,同阴阳、五行一样,仅是取其象的意义。《灵枢·决气》中岐伯在解释气的含义时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更为我们描绘出了人体生命运动的生动画面,而不见丝毫形质可言。而经气只不过是人体之气的一种,它同脏腑之气、营卫之气等有内涵上的相交之处,但它们是从不同角度来反映人体生命活动的。经气是从广泛联系,循环运动这一角度表现了人体内部的生命活动,反映人体生命活动的某些特征,因而是这一角度上的人体生命运动之象。

综上所述,经络不是一个物质系统,它的本体应是不断运行着的经气,古人所描画的经络循行路线只不过是经气所表现出的运动轨迹,运动轨迹是不具有实体性的,是经气的属性。

3 结论

由以上的论述可知,当我们用现代的方法来研究经络时,不能认为经络的循行路线即是经络,否则无异于以指代月。对经络的研究应将注意力放在其本体——经气上。而在中医学,经气又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综合之象。用现代方法研究经络就必须聚焦于这一表象所蕴涵的物质运动。

如此,就产生一个两种研究视角转换的问题。很明显,古人是不会问“经络的实质是什么”的,而这一问题的提出正说明现代人是站在不同于古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的。二者在思维方式、研究手段、认识途径、判断标准等各方面都是不同的。这就如同将中文翻译成英语,或是将古诗翻译成白话文,既使翻译得再精确,也不能再现原有的韵味。所以,翻译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同样,对于经络实质的研究也存在这样的问题,通过现代科学的分析还原手段所阐释的经络还是原来的经络吗?这一问题还有待于中医同道们思考。

参考文献:

[1] 印会河,张伯讷.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150.

[2] 张立文.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第一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140

作者简介:

气象与生活论文篇5

――强化领导,精心组织。为争创省级文明单位,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成立了创建省级文明单位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科研所文明单位创建实施方案》,各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在“科学、创新、求实、开拓”口号的指引下,全所上下形成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

――加强学习,创建氛围。科研所重视《黑龙江省文明单位建设条例》的学习,召开专门会议在全所范围内组织学习和讨论条例,学习采用集中学习、科室分组讨论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干部职工都领会条例精神实质,以文明职工的标准严格要求自我,按照条例要求去做。科研所全面开展气象文化大讨论活动,重新定义了气象文化内涵,凝练出科研所气象精神表述语,“遥测农林生态,感应气象风云;求精求实求先,致和致真致强”,积极向其他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学习和请教,学习其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优点,以丰富创建文化内涵。

――创建文明工作与业务科研工作有机结合。科研所领导班子始终抓思想政治工作不放松,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一体化管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努力解决本单位科研和业务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把创建工作纳入全年目标管理,在2013年、2014年全省气象部门目标完成情况评比中被评为达标单位。

多年来,科研所不断加强业务与科研工作,科研所的农业气象决策服务产品品种丰富,服务准确及时,近两年主持和参加了20余项省部级项目,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26篇,对黑龙江省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科研成果硕果累累,为各级领导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和表扬,农业气象服务和防灾减灾决策工作在全省处于领先位置。

――创建文明工作与廉政建设工作有机结合。领导班子认真学习政治理论,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上级决议态度坚定,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实施管理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重大问题实行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和依法决策。领导班子非常注重廉政建设,积极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学习和贯彻落实《廉政准则》,所内专设政务信息公开和党务信息公开栏目,定期公开所内重大事项,建有“黑龙江省气象科研所领导班子三重一大制度”。作为中国气象局“廉政风险防控试点”工作试点单位,多次参加省气象局组织的廉政会议,参与讨论了制定黑龙江省气象部门廉政风险防控条例制定,制定了《黑龙江省气象科研所廉政风险防控试点手册》,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得到省局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创建文明工作与法制工作有机结合。科研所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并做到严格执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科研所普法领导小组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五五普法、六五普法活动中制定普法实施方案,组织大家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法制建设,全体干部职工知法、懂法、守法,遏制了各种黄赌毒和反动现象,职工工作积极进取,多年来,无计划外生育,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无刑事案件,无违法犯罪,治安状况和工作秩序良好。

――开展健康普查送温暖活动。科研所每年都会举行健康普查送温暖活动,集中开展对离退休党员干部和在职职工的健康普查,专门组织和安排医院为他们做全面身体检查,为所有老同志的体检提供宽松、舒适的环境和细致周到的服务,彻底解除他们对身体疾患的顾虑,所领导还亲自与老同志恳谈,倾听老人们的心声,以实际行动为他们排忧解难。

气象与生活论文篇6

知而信为信,不知而信为迷,在自己深入思考,或亲自验明事实之前,不要随便轻信某些所谓“真理”。所以,批判性思维的另一个重要倾向是,当他人试图让你相信某些观点时,你要懂得提出疑问和寻找证据,不要轻信一些未经证实的非正常现象。需要指出的是,批判性思维不是否定性思维,一个批判性思维者不仅仅是提出疑问,质疑、批判是为了寻求理由,并确保其正当性,为我们的信念和行为进行理性奠基。所以,批判性思维也是建设性的。培养自我校准的习惯与能力批判性思维是个人自治的基础,一个自主的人应该坚持自我管理(控制),自治使一个人较少依赖周围的人或环境,并因此较少受他人的不良影响,自觉反思自己的认知活动、校准观察和研究得出的结论,特别是将分析和评估技能应用于自己的推论性判断,质疑、证实、并不断校正自己的推理或研究结论。自觉审查自己的推理和结论,对自己的见解和坚持它们的理由做出客观、合乎逻辑的评价。判断自己的见解有无受到知识不足、偏见、利益和情感因素的影响。反省自己的研究动机,最大限度地避免偏见,尽量做到理性客观、崇尚真理和合乎逻辑,谨慎地从证据中得出结论,并注意对研究证据的选择性解释。自我校准提示了对待研究结论时谨慎的必要性。

批判性思维对于中医文献研究的重要性

中医文献研究有其特殊性,这个特殊性就是中医理论的“活化石”特征,所谓“化石”,就是中医理论从《内经》奠基,延续发展到晚清温病学说形成,其理论模型和框架、学术结构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所谓“活”,就是历朝历代都基于本时代的哲学研究成果、科技水平给予了中医不同的解释而富有时代特征,《周易》和《内经》为整个中医理论的源头活水。然而,时至今日,继承和发展中医学术理论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尤其在继承环节,学术文章,甚至教科书中存在大量曲解中医的内容,这需要我们利用批判性思维发现其错误,并给予纠正。批判是创新的前提,没有批判性就没有创新,创新一定是在批判性思维指导下,对原有理论的合理扬弃才能实现。培养和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于提高文献研究质量,在海量阅读中发现问题,辨别真伪,进而对其进行信息处理至关重要。例如当今许多中医理论的立项课题多是实验研究,主要是利用西医生化指标来证明中医理论科学性。虽然促进了中西医理论的有机结合,但毋庸置疑的是相当一部分立项课题研究层次不高。很多课题是在没有充分理解中医理论特色基础上开展的,课题设计者将中西医理论生搬硬套,得出的结论往往令人啼笑皆非。以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例:用补肾的左归丸部分实验结果诠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肾生骨髓,髓生肝”理论,根据骨髓多能干细胞的功能,提出“补肾生髓成肝”的科学假说[4]。该后,有作者明确指出这项课题的研究思路、技术方法和结论完全是对《内经》这一理论望文生义的误用。因为这一实验缺乏对照组,同时也难以说明补肾之后,骨髓多能干细胞生肝的唯一指向性[5]。这可以说是利用批判性思维对这项部级课题的立项、研究结论提出质疑的经典案例。对于广大读者,甚至评审课题的专家颇有启示意义。文献研究的2个步骤:一是批判性阅读,二是批判性写作,阅读是写作的前提。首先要培养能动地批判性阅读的习惯,要对阅读过的中医文献中的学术观点、论据、结论进行再次确认。批判性写作则是对已经掌握的信息之后的新认知,并进行再次加工的过程,即自己新的论点、论据和结论的产生。在批判性思维指导下,就可以发现当代诸多中医学术著作和教材中违背中医理论特点、曲解原创的中医理论的解释。以使用较广的教材《中医基础理论》(第7版)为例,仅在“藏象”内容中典型的错误有:将心神解释为广义之神;将“精室”解释为男子等组织;在解释肾主纳气概念时,认为“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6]。在解释膀胱生理功能时,粗浅地认为是“贮尿、排尿”[6]。在处理肾精与肾气的关系时,认为先有肾精,后有肾气,肾气是由肾精转化而来。更有甚者,将三焦视为“腹腔中的肠系膜及大小网膜等组织,这些组织充填于腹腔脏腑之间,结构比较松散,能通透水液,可为胃肠中水液渗透到膀胱中去的通道”[6]等等。

批判性思维运用举例

气象与生活论文篇7

一套理论体系的建立,必须依照一定的逻辑思路和研究方法,寻找问题所在,围绕几个核心范畴,阐发相关理论,并最终形成系统。如蔡仪主编的《美学原理》围绕美的存在---现实美、美的认识---美感、美的创造---艺术美三个核心问题构建全书体系; 曾繁仁着的生态美学流派的代表性作品《生态美学导论》以生态理论为指导贯穿全书始终; 叶朗着的《中国美学史大纲》对每个时代美学的特征和代表性思想都能够准确把握,着重关注了不同时期美学范畴的演变及发展。叶朗强调: “学术研究的目的不能仅仅限于搜集和考证材料,而是要从中提炼出具有强大包孕性的核心概念、命题,思考最基本、最前沿的理论问题。”

这种研究思路与朱志荣的治学思想不谋而合。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意象”一直是一个重要范畴,从《左传》中的“铸鼎象物”,《周易》中的“立象以尽意”,以及玄学中的言、象、意的关系,到唐宋元明清诸家的意象理论,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抓住了意象问题,也就抓住了中国美学的核心。王国维、朱光潜、宗白华、蒋孔阳等近现代学人对意象问题也尤为重视,但直到现代以来,能以“意象”范畴为核心建立理论体系的学者并不多。

朱志荣长期关注和思考意象问题,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和借鉴西方美学的基础之上,重新阐释中国传统文化,从《康德美学思想研究》《中国审美理论》到《中国文学导论》,再到《中国艺术哲学》,对意象问题的研究不断发展成熟,并构建了以“意象”为核心的美学体系。他的意象观主要有三个特点: 第一,意象是主客体共同创构的,因此形成审美关系,并突出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另外,在意象的生成过程中,主体可以观照到对象化的审美心态。“主体感悟外物时,往往在心中消化、陶钧它们,由兴会自然而感神,再‘心游目想',从物我契合的境界中突破主体自身和个体关( 观) 照的局限,并且超越特定的感性时空的约束,使’象‘在心中达成。”[4]83将意象放置于主客体统一的审美关系中去讨论,无疑拓展和深化了意象理论研究的视野。第二,物我贯通是意象生成的基础,情景合一是意象生成的核心,神合体道是意象的升华。这样既突破了叶朗等人将审美意象看成审美对象的观点,又深化了意象理论的内涵,同时还加强了意象范畴的美学价值。第三,意象具有“虚实相生”与“意广象圆”的特征。所谓“虚实相生”,就是指“意象通过有限的形式审美地传达着无限的意蕴”; 所谓“意广象圆”,指的是“意象的理想境界,体现了情的深刻性与景的丰富性”[2]171.多层次的意象相互渗透、影响,从而在有限的形式中表现出无尽的思想意蕴。从这个角度看,朱志荣强调了意象在美学范畴中的特性和作用,具有重要的学理意义。

“道”字早见于金文《貉子卣》《曾伯簠》,原指道路,许慎《说文解字》释以“所修道也,一达谓之道”.此后引申为天体运行之道和人类行为之道,即“天道”和“人道”,《易传》有云: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尚“道”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传统特点。老子提出了天地万物的本原问题,将“道”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儒家则不断强调“人道”的伦理地位,“天人合一”是儒家着名的美学思想。魏晋时期,玄风大盛,“道”之美就是自然之美,平淡之美,是一种更高的精神追求。宋明理学使文艺和审美渐趋理性,“道”也就成了超越实体的形而上范畴,程颐说: “天有是理,圣人循而行之,所谓道也。”( 《二程遗书》卷二十一) 朱熹说: “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 《答黄道夫》) 清代学人更是将“天道”

与“人道”完美融合,王夫之认为: “道者,天地人物之通理。”( 《张子正蒙注》卷一) “情者,阴阳之机也;物者,天地之产也。阴阳之动机于心,天地之产应于外。故外有其物,内可有其情矣; 内有其情,外必有其物矣。”( 《诗广传》卷一) 总之“道”在古代涵盖了古人对天人问题的根本性认识。近现代学者对“道”的阐释也从未停止过,王国维主要从中国哲学角度考察“道”的意义。在宗白华心中,“道体若虚”构成了中国艺术家的生命情调。汪涌豪认为“文学是它的出发点,同时也以它为最终的归趣”[1]524.

朱志荣在对美学范畴的多年研究中发现,“道”的“天人合一”观念在中国古典艺术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处处体现了生命意识,这里所说的“生命意识”就是指以气合体的生命体验,心物之间的共感共鸣。“主体外师造化,与天地相参,故所创造的艺术与万物同体生命之道。”[4]4他认为万事万物的本原最终都归结为“道”,“道”是艺术本体结构中的最深层次,甚至在审美活动中,也是在“体造化之道,尽显心源灵性,创构新的生命境界的过程”[2]105.这种通过特定的时空意识表现出来的艺术生命,由其自身的节奏和韵律,体现了生生不息的气化流行与生命的和谐原则。“作为一种生命有机体,其风骨、气韵、节奏韵律、传神等范畴都能展现出蓬勃的生命涌动。”[4]217朱志荣还创造性地提出,“道”体现在气为本的感性形态中,并且使得感性形态变成具有生机的生命体。从“天人合一”的角度看,艺术作品既是主体体悟天道、得诸心源的结果,又是自然之气,体现了主体的生命精神。他又说道: “中国美学将自然之道与主体的内在性情( 精神之道) 视为贯通的、一统的,故主体之气与自然之气,主体精神与外在感性形态,在艺术中是一以贯之的。艺术本体之气,正是主观精神之气与造化之气统一的结果。而道正是存在于气中起主宰作用的生命精神的根源。”[4]92在对“天道”与“人道”的看法上,朱志荣是这样阐述的:

“’人之文‘的艺术毕竟不是自然生成的,它同时源自主体心灵。”“艺术作为人文,同时要体现人道,是天道与人道的统一,是主体精神与自然的有机统一。”“艺术是主体的产物,主体自身既

是宇宙间的生命,体现了自然之道,顺应着自然之道,又在此基础上,历史地社会地生成了人道,使之相对于天道,具有 自 身 的 独 立 自 在 性,而 最 终 又 契 合 于 天道。”[4]92 -94具有生命意识的“道”也是将宇宙人情化、人情物态化的审美特征的反映,是主体对自身生命和外在万物生机的领悟。“在体现这种特征的感性形态中,古人不仅界定了从感性到抽象、从有形到无形的结构层次,而且表明了艺术的审美境界层次,反映了主体对艺术本体的最高境界---化境的追求。”[4]6因此以具有生命意识的“道”范畴贯穿于其美学体系的始终,渗透在美学思想的每个角落,不仅起到勾连诸范畴的作用,还使得中国古典美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

气象与生活论文篇8

关键词: 应用写作 生命精神 气韵生动 教学模式改革

应用写作与人的生命活动相联系,它本是人的生命活动中的需要和智慧的总结,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当代应用写作教学却与人的生命活动相隔,往往把本来生机勃勃灌注了生命精神的应用写作,变成了课堂枯燥的知识填充。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学生之隔,他们还是在校生,离真正需要运用应用文似乎尚有一段时间距离;二是教师之隔,任课教师多没有应用文写作实践,对应用写作课程生命精神特点缺乏认识;三是课程之隔,应用写作课程本身颇有内容琐碎、枯燥的嫌疑,不太具有亲切感,相对其他课程较难引起人们的兴趣。那么,如何变隔为不隔,让应用写作的课堂复其生命精神充盈之本原,还其气韵生动之气象呢?这是我在应用写作教学中经常思考的问题,也是所有担任应用写作课程教学的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生命精神——应用写作课程之本原

应用文从生活中来,最后要回到生活中去。因此应用写作的课堂,自然也该充盈生活的机趣,展现出生活的温暖和亲切,生命精神正是应用文的本原,也是应用写作课程的本原。

所谓生命精神,即“从哲学的层面看,生命是一种精神(此精神,不是言其观念,而是就本体和真实而言)。中国哲学认为,这个世界是‘活’的,无论是你看起来‘活’的东西,还是看起来不‘活’的东西,都有一种‘活’的精神在。天地以‘生’为精神。因为‘活’,世界即联系。不‘活’,世界即枯竭,生命即断流。中国人以生命概括天地的本性,天地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有生命,都具有生命形态,而且具有活力。生命是一种贯彻天地人伦的精神,一种创造的品质”[1]。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应用文,也是这天地大自然的产物,它在人的生命活动中诞生,为人的生命活动浇灌、培育,与人的生命历程息息相应,浸染了人饱满的“活”的精神,故“活”是人的生命的本性,也是应用文的本原。

应用文生命精神本原的认识,其实古已有之。曹丕《典论·论文》中曰:“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诛尚实,诗赋欲丽。”[2]所谓“雅”、“理”、“实”、“丽”等本是对人的品性的品判,但曹丕论文,却与人的精、气、神一如待之,品文一如品人,文的品性深植于人的个性气质之中。再如刘勰,其《文心雕龙·原道》开首便言:“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壁,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汉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为三才。”[3]刘勰之文,含诸种应用文。文之生命气象彰显之至矣。此为从形而上之高度,认识应用文所蕴含的生命精神。为文与为人实为一体,亲切不隔。

也有对应用文的亲切不隔持反对意见,认为其正好虚伪矫情,应该大加挞伐:文学之文,既不足观,应用之文,益复怪诞,碑铭墓志,极量称扬,读者决不见信,作者必照例为之;寻常启事,首尾恒有种种谀词;居丧者即华居美食,而哀启必欺人曰“苫块昏迷”;赠医生以匾额,不曰“术迈岐黄”,即曰“着手成春”;穷乡僻壤极小之豆腐店,其春联恒作“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此等国民应用之文学之丑陋,皆阿谀的、虚伪的、铺张的贵族古典文学阶之厉耳。[4]

陈独秀从批判贵族文学的角度,对应用文作了今天看来颇为刻薄的描述,在“五四”文化批判的精神之下,他如此言说自有其社会批判的理由。但笔者却从其描述中,看见国民对应用文之喜爱,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有应用文的体贴和温暖,充满着人间烟火味。生老病死,日常营生,合那“穷乡僻壤极小之豆腐店”之主人,都喜爱用应用文来表达对他人友好的祝福,对生活的美好希望。与陈独秀同时代的朱自清,便与其不同,认为应用文应该体现“此时此地此我”,“我”的此在,“我”的生活,“我”的体验,“我”的需要。他们同时代的刘半农对应用文的比喻,也非常之亲切感人:

应用文与文学文,性质完全不同,有两个譬喻:一是应用文是家常便饭,文学文却是精美宴席;二是应用文是“无事三十里”随便走路,文学文乃是运动场上出风头的赛跑。[5]

其妙也哉:“家常便饭”之亲切具体,普天同喜;“随便走路”之逍遥自在,轻闲适意,直把应用文不隔之精髓生动道出。应用文与万千之“我”,浑融无间,“我”之生命精神与应用文之关系,可以见出一般矣。

二、气韵生动——应用写作课堂之气象

生命精神使应用文具有生生不息之“活”的根本,应用写作的课堂必然该还其本原,灌注了生命精神的课堂,也必然一扫沉闷乏味之气,气韵生动起来。

“气韵生动”是南齐谢赫在其画论《古画品录》中首次提出,本是用来品判绘画的性质。徐复观认为,气韵是该词的主体,生动修饰气韵。“谢赫的所谓气韵的观念,实皆以生气的观念为基柢”。“气韵是生命力的升华。就道家的思想而言,也可以说是生命的本质”[6]。这里借气韵生动一词,来表述应用写作教学课堂之精神及气象。具有生动气韵的课堂,是亲切不隔、具体可感的课堂,是能够激发学生生命力与应用文相知相融的课堂,是能够体现其创造力的课堂。

那么,如何在课程教学中灌注生命精神,展现生动气韵呢?一言以要之,除隔,以不隔代隔。“隔”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提出的概念,指的是词的境界与人之间存在距离,仿佛隔了一层。不隔则是二者的亲密无间。上文提到,学的主体、教的主体、教学的对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与应用文相隔的现象。要除“隔”,那就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教师修养方面,应该充分认识到应用文的生命精神本原,多在生活中体会感悟其生命气象,并亲自动手写作应用文。目前从事应用文教学的高校教师,多浸染在书斋中,与社会多少有些隔,更缺少应用文写作的实践经验,更不用说体悟其在生活中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了。所以对应用写作课程而言,做个博学多智的饱学之士显然不够,还得感悟这万象的生活与我们之关系,与应用文之关系。以生活的活力孕育的应用文,还需在生活中去体味。

教师的不隔只是一个必要的前提,一个充分的准备,关键是让学生的青春热力,与课堂亲密相融。

(一)教材的选择。

教材的选择,一要注重其著者的权威,在应用写作领域有研究的权威学者,在学理方面较他人更为深透;或在应用文应用较有权威的著者,具有深厚的应用文写作功底。二要用其较新的版本,因为应用文是与生活与时俱进的,生活的变化会引起应用文的变化,甚至会产生新的文种,新的写法。三要参看其内容是否例文较多,例文往往是生活中存在过的文章,或者是专家用心血经过深思熟虑写成,具有示范作用。比如著名学者朱孝正、陈妙云撰写的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应用写作》,经过一版再版,学理深厚,例文丰富;再如由朱悦雄、罗烈杰、杨桐编著的《公文写作教程》已经再版了五版,著者除学者外,还有日常生活就浸染在应用文中者,深知应用文之脾性。这些著作都不仅具有理论上的严肃探讨,更具有生活百味,体现应用文之生命精神。

书本不是唯一的教材,生活才是直接的动态的教材,为我们的课堂提供了无限的生趣。最直接的生活教材,是网络。现代信息技术的发达让我们可以直接在课堂上与广阔的社会生活连接,社会的呼吸可以直接牵动课堂的神经。学校网页、政府网页、社会网页都有很多应用文的实例,展现了一个单位活生生的工作和生活。本校网站、省人民政府网站、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等都是很好的直接教材。学校网站应用文很多表述的是学生自身生活的内容,比如各种比赛的通知、讲座的海报、征文启事,考试情况通报等,与学生生活零距离的应用文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热情;后两个网站的应用文也会让学生觉得亲切,因为是本省、本国的事务,与学生的生活背景甚至前景都有直接的关联。或点评或模仿,每一种新文种都可以在这些网站中找到或是正面或是错误的例文。错误的或者正确的,对学生学习都是一种很好的练习。

生活教材还包括学生可以接触到的红头文件、学生社团需要应用各种应用文体(如社团活动策划方案、暑假学生三下乡要撰写的调查报告等)、大街小巷的对联、广告、通知告示等我们随处可见的文种。生活教材的好处,是学生学的不仅仅是一种知识,还是生活本身,生活的态度和内容与知识的掌握合为一体,专业知识即生活,生活即专业知识。这样,应用写作的课堂与学生也就不隔了,气韵生动,充盈生命活力。

生活教材的另一个收获,是发现书本所不能发现的现象。比如文种越界现象,各种版本的教材几乎都没有提及,但实际运用中经常存在。比如广东省写作协会《关于举办广东省“自然涂杯”写作大赛的通知》(函[2010]3号),我们发现,函与通知存在使用上的越界现象。后来我们又在其他地方发现了这种越界现象。文种越界现象主要是函与其他文种的越界,大致有以下几种:(1)函与批复的越界如《国务院关于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10]24号)、《国务院关于珠江流域防洪规划的批复》(国函[2007]40号);(2)函与通知的越界,如《国务院关于第七批部级风景名胜区名单的通知》(国函[2009]15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减轻企业负担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国办函[2010]96号);(3)函与命令的越界,如《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给郑静晨同志记一等功的命令》(国函[2006]35号)、《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追授郑忠华同志“抢险救援勇士”荣誉称号的命令》(国函[2004]96号);(4)联合发文时的越界。如其中一个发文机关与主送机关的关系是上下级关系,另一个发文机关与主送机关是不相隶属关系,往往也存在函与其他文种的越界使用。对文种越界现象的分析,也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学生认为,之所以函容易出现越界现象,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表示尊重,批复、命令是下行文,但与函的混用可以让下级机关感觉亲切平等,不那么生硬;二是表示内容重要,当函不足以担当内容的重要时,不相隶属机关就会借用通知等文种以示强调。归根结底是我国特有的文化心理原因,我国的文化心理有提倡“礼”,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用平等亲切的函与其他文种混用,本质上不是公文格式的需要,而是礼仪的需要。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我大胆地启用了学生主讲,学生与我共同点评的教学模式。应用写作课程的特点,是理论上理解起来不难,学生完全有能力理解其含义。对理解没有难度的内容而言,学生听课就不如让他们主讲效率高。每一种文种都由不同的学生主讲,对此学生的热情非常高,他们的讲课方式花样百出,各具个性,令整个课程教学精彩纷呈。为了讲好课,他们需要通读教材,需要在网上收集个案,需要设计问题,每个人都力图展现自己最有才华的一面。我发现,他们的教学幻灯片做得非常有个性,充分体现了这个年龄段时尚、富有青春活力的特点;他们对内容的准备也很充实,他们很愿意说的一句话是:“下面我讲的内容,是书上没有的……”听课的学生也非常认真,因为他们对同学本人感兴趣,对其讲课的风格感兴趣,更重要的是他们需要挑剔和评价主讲的内容和方式,他们还需要接受教师的检验。另一个收获是,在主讲课程的同时,学生还学会了讲台上的礼仪,知道作为一个教师应该注意穿着、行为举止和语言方式。我把传统的教学模式反转过来,改变了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模式,让课程内容与学生自身的行为等同起来,这样,课程学习就变成了他们自身的需要,变成了他们展现自己的舞台。

(三)改革练习方式

练习是检测学习效果的方式,但不应该仅仅是为了检测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素质培养。我把练习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素材。比如计划,我要他们为自己的四年大学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生活计划,以便在需要更多自律能力的大学校园里不虚度了光阴;比如调查报告,我要求他们就他们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调查;比如讲话稿,就来一场演讲比赛……形式多样贴近他们生活的练习使兴致勃勃,以至于我近乎苛刻的要求他们也不在乎。我不允许他们行文中有错误,只要有错我就在其下划一道红线,不说明理由而且要求重写,但不记名。实际上,他们不重写我并不追究。但他们都自觉地选择了重写。有学生告诉我,应用写作是他们花了最多工夫最上心的一门课:“空余时间都在研究这门课了。”学生之所以不介意我的严厉,正是因为我的严厉是他们的所需,因为练习内容也取自他们的生活,倾注了他们的热情。学生们练习了大部分的文种,而且乐此不疲。

这样,从教材的选择、课堂授课到课后练习,所有的环节都与学生的生活浑融一体。应用写作的课堂,也是生活的舞台,源自生活的应用文,用生活的方式重新演绎,这样应用写作教学就不仅是新知的接受,而且是生活的体验和经历,蕴含生活情趣和精神,充盈生命生生不息之活力。

教学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体现生命相识相知的感动。应用文本是万千变化生活的一种智慧凝结,其教学也自有千变万化的方式,灌注生命精神的基础之上,如何使课程气韵生动呢?不同的师者在具体实践中会有不同的方式。融合其生命感悟,探索个性教学模式,创新课程和教学方法体系,应用写作教学还可以有无数活色生香的模式,值得广大教师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第一编扉页.

[2]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58-159.

[3]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1.

[4]陈独秀.文学革命论[M].胡明.陈独秀选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50.

[5]刘复.应用文之教授[M].半农杂文:第1册.上海:上海书店,1983.50.

气象与生活论文篇9

关键词:基层;气象台站;气象保障

中图分类号:P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007-02

引 言

基层台站的气象保障是航空兵气象台站的主要工作。飞行保障的成败与否,直接关系到飞行的安全,关系到台站业务水平的高低,更是上级业务部门考核基层台站的着眼点和重要依据。因此,如何在目前航空气象水平尚不高、预报业务水平精度停滞不前的条件下,合理地利用保障经验,做到对天气的趋利避害,是基层气象台站在气象保障业务过程中值得琢磨和深入思考的问题。

每一个基层气象基层台站所在的地区都有其不同的天气特点和气候特征,经过一辈又一辈基层气象工作者的长期探索和不断总结,得出了许多宝贵的气象保障经验和提高保障能力的方法。如何快速汲取已有的大量保障经验和保障方法并将其传承,是值得广大的气象基层台站人研究的课题。本文将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1、围绕保障能力的建设

科技创新推动着气象装备的全面建设,一些新的飞行装备要尽快形成战斗力,也对气象保障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基层台站必须对气象保障进行深入探索,提高对复杂天气的预报准确率,不断完善气象保障预案的设置,不断改善对中期天气趋势的预测,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料提取有用的、可靠的信息,借助于以往的保障经验对复杂的天气进行保障。全台站的人员要充分发挥专业和人数的优势,紧紧围绕保障能力提高、重大险情的处置等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保障经验的交流和保障技术的提升,走出一条“保障经验代代传承,稳步提高”之路。为气象台站保障能力的提高起到应有的作用。围绕保障能力的提高,基层台站的气象人员必须加大在三个方面的建设,具体体现在:

1.1 保障队伍的建设

预报员在气象保障中处于主导地位,预报员的预报能力和保障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保障质量的好坏和成功与否,只有具备了深厚的学科理论基础同时又对本站天气有充分把握的预报员才能做出准确的预测并实施成功的保障。气象台的老预报员不仅要完成地方气象台的一些常规业务工作,并主持和参与相关的科学研究项目,还要参与对年轻预报员的教导和帮助工作。因此,气象台的预报员队伍要求不仅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更要具有丰富的业务实践经验。考虑到年龄层次、保障经验和职务高低,气象台站必须建立年龄层次合理、保障梯队分配恰当、知识结构理想的保障队伍。

1.2 保障内容的建设

气象保障的过程实际是强化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可以加深对理论课的理解,充分掌握天气分析预报的基本原理和综合预报方法的思路和基本技能,培养预报员具有从事天气预报业务能力以及进行重要天气过程总结的能力。气象保障的过程包括天气分析、天气分析与预报综合、现场把握天气的能力和决策信心等。保障的内容涉及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大气环境、大气物理、大气探测等多个领域和专业知识。气象保障是对这些知识的实践,所以实践是最主要的。实践的内容包括天气图分析、以天气学为主的短期天气分析与预报、MICAPS系统的操作使用、各专题短期天气分析与预报、以数值预报产品为主的短期天气综合分析与预报、分区预报等内容。每个内容又含有很多的子项目,如专题天气分析与预报项目里包含水汽条件分析与预报、冷空气活动分析与预报、影响系统分析与预报、中高纬环流形势分析与预报、数值预报产品分析与预报等。由于气象保障自身的特点,预报员必须加强对这些保障内容的建设,将保障的内容充分地运用到平时的保障过程加以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和迅速的把握天气形势的变化,做好保障工作。

1.3 保障方法的建设

气象保障的最终目标是保证飞行的安全,保障飞行任务的顺利实施。保障是一项持续性的任务,有其一般性的工作流程和具体的方法。预报员在保障过程中,必须按照这个流程制作天气预报,在年轻预报员的辅导中,应该引导他们建立短期天气综合分析与预报的思路,培养他们综合分析、归纳判断各种气象信息、制作业务预报的能力。为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创造性,有效地锻炼他们的思维方式、构想能力和实践能力,气象台的老预报员也应该按照一套以新人为主体、实现以新人自我训练为主的保障学习模式。

(1)老预报员进场前会商、讨论,确定飞行当日的保障重点、难点,让新预报员列席听讲解。

f2)老预报员采用启发式讲解,由新预报员组成模拟预报小组再进行会商、讨论。

(3)台站的每一名预报员都参加会商和讨论,每一名预报员对新人帮助。

(4)由台长对会商、讨论的结果进行讲评,讨论保障预案的制定,确立保障方法。

(5)由新人在公告栏上自己制作的预报并预报明日的天气。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应该是良好的。气象台为了帮助预报员巩固理论知识,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综合职业素质,还可以模拟省级气象台的业务环境,与地方气象台的业务实现“无缝”接轨。具体措施是将天气分析与预报实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要求新预报员每天下午以手工分析天气图为主,并讨论天气预报,锻炼新预报员的基本业务技巧;第二阶段训练新预报员操作和使用MICAPS业务系统,通过模拟地方业务气象台环境,调用各种气象资料分析制作天气预报。第三个阶段要求新预报员陪同外场值班的预报员参加队前的天气汇报、实时保障飞行任务、参加飞行结束的保障讲评等,让新预报员熟悉实时保障的业务流程,掌握实时保障的方法,提升自身实时保障的信心和保障能力。

2、围绕保障经验传递的建设

2.1 熟悉个人特点,确立传递对象

限于传递者和被传递着的个性、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岗位的差异,有必要在气象台站领导的协助下,分别确立传递对象。针对每一个传递对象,传递者必须首先对传递对象充分了解,熟悉传递对象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情况,掌握传递对象的兴趣爱好和发展志向,了解传递对象接收新知识的能力,分别选取传递的内容,制定传递计划。在传递者的督促和检查下,有效地落实学习计划。在不影响保障工作和业务训练的情况下,采取自学和辅导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传递者与传递对象应该不定期进行学习交流,取长补短,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另外,传递者和传递对象要尽可能参加各种气象保障培训或者是其他传递伙伴的学习活动,通过一对传带形成多对互助的局面,通过传递过程中开展的多方位的气象保障能力学习和培养,促进保障水平的不断抬升。

2.2 注重方式方法,确保趣味传递

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是做好一件事的前提和基础。凡是人们感兴趣的事物,都无形中产生一种力求认识它、掌握它的欲望,而这种兴趣又往往难以自然产生。因此老预报员必须根据新预报员的心理需要和掌握知识的规律寻找二者的结合点,使二者自然地在不知不觉间发生碰撞产生火花,老预报员要善于寻找和发现这种结合点,意图明确地启发和引导新预报员兴趣的产生。培养他们对气象保障的兴趣,为此可以应用下面几种方法进行尝试。

一是充分联系当地的天气特点。新预报员进入气象台站工作后,无疑会对这个城市产生特殊感情,一定会有很多兴趣点和好奇感。为此,在对该地区天气特点的传递时,可以将城市的历史、典故和天气特征相融合,恰如其分地介绍本地区的气候特点、气象要素的分布特征、常年的主要天气系统、季节性的天气现象等。

二是充分联系热点问题。热点问题饱受人们的关注,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传递者可以利用当然气候或天气现象的热点问题开拓传递对象的气象视野,活跃其思维,从而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实现对天气现象的深入研究和持续关注,达到传递者抛砖引玉的牵引效果。

三是充分妙引气象谚语。一个台站从初建到现在已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一代代的气象人在气象保障过程中不断地研究和总结天气特征,得出了许多的天气谚语和经典语录。这些对预报未来的天气、确保飞行安全有一定的科学指导意义。比如:“缸穿裙,山戴帽,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便来到”、“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天上鲤鱼斑,晒谷不用翻”等等。传递者巧妙地运用这些言语,既活跃了气氛,又加深了传递对象对天气现象的理解和认识。

2.3 抓住恰当场合,实施有效传递

气象台站的保障任务十分艰巨,常年担负着战备值班、日常训练和应急作战的工作。在岗时间长,要求人员在位率高。这种情况下,新老预报员在一起的时间就很长,接触的机会就很多,为传递提供了时间保证。为此,传递双方应该抓住这一有利条件,将传递活动紧密地融入到工作中,做到工作中有传递、传递时在工作,传递者要克服长时间工作的疲劳,对传递对象实施现场的教授、纠正、解释和引领示范等活动;传递对象应该利用好这种机会,勤思考、多动手、巧提问的主动学习,所遇到的技术问题应该克服为难情绪和懒惰心理,及时请教传递者。抓住时机累积工作经验;在平时值勤工作中逢有专项保障任务传递对象应主动作为,观摩和参与保障任务。如果传递双方对象长期工作外出,应积极采取各种通信手段保持经常联系,做到人不在身边,传递不间断。

3、结 论

飞行的安全备受关注,保障的成功与否备受关注,保障业务的水平高低备受上级业务部门的关注,如何在短期内快速的提高保障业务水平是需要广大气象工作长期思考和不懈努力的方向。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是新预报员快速的适应岗位的需要。继承和发展基层台站的气象预报事业,使本台站整体预报水平进入新的层次,还需要我们继续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气象与生活论文篇10

关键词:经络经气物质实体象

七十年代以来,我国有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经络实质的研究当中,一时之间,经络研究热成为一大景观。这些研究从解剖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等多方面对经络进行了探讨,力图找到现代科学意义上的经络实体的存在。于是,“神经说”、“血管、神经说”、“神经体液说”、“生物电场说”、“控制论说”、“第三平衡系统论”、“经络二重反射说”、“电磁传导通路说”等二三十种假说纷至而出。然而,这种种假说似乎是先天不足,自产生之后,其成长的道路便举步唯艰。这些理论与中医学理论毫无联系或关系不大,并且难以应用于临床实践,而其本身也难以形成独立的体系得以发展。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所有这些研究都以寻找经络的物质实体为目的,而且将注意力集中在古人所描绘的经络循行路线上。正如目前对于经络最流行的看法:“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就“通道”而言,无疑是一个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运行介质,将经络定义为一通道,这是方向性的错误,是对中医学本身关于经络的阐述理解的不够充分的结果。

事实上,在古人那里,经络即不是具有形态结构的物质实体,也非古人所描画的循行线路。我们认为,经络的本体在于经气,循行是其运动方式,线路是其运动轨迹。运动轨迹是不具有实体性的,是经气的属性。而经气又是人体生命活动所表现出的综合之象,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象,并不是某一种或某几种有具体形态结构的物质。经络学说是古人用直观、感性的方式对生命活动的体悟和阐释,是中医学理论有机体的一部分。如果要以现代科学来解释的话,研究的注意力应在经气这一表象之下的物质及运动,这是多个系统甚至整个人体都要参与并密切联系、混然一体的生命活动。

1经络不是具有形态结构的物质实体

1.1经与脉的不同

《内经》中对于“经络”与“脉”的名词在应用上区分不是很清楚,常常是经脉连用或经脉混用(多是以脉代经)。这样,容易给人一种错觉,使现代人认为经络与脉相同或“脉分经络”(即经络由脉而来),或认为经络象脉一样是有形实体,其实不然。

首先应该看到,中国古人对于世界的认识不同于古希腊人,不是通过分析还原的方式,而是通过观物取象,以象会意的方式来认识世界的。中国人注重的不是形态结构上的不同,而是运动变化上的差异。对于运动特征上的共性往往给予相同的描述,即在象的意义上它们是同一的。如《管子·水经》云:“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可见水之所以是地之血气,是取其“通流”之象,故经脉连用甚或以“脉”代“经”是不足为奇的。其次,又是由于观物取象的思维方式,中国古代从未形成过真正意义上的概念(即西方或现代意义上的概念)。现代意义上的概念要求内涵和外延明确,逻辑推理清晰,中国古典的名词是不具备这些特征的。古人讲究“言以达意,得意而忘言。”对于每一名词的具体含义,要视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定,不能一概而论。第三,从现有的文献资料对经络循行的形态描述来看,在汉代,即《内经》成书的年代,人们已能分清楚经络与血管了。长沙汉墓出土的《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所描画的十一条经络循行路线显然不是血管。而《灵枢》中对于经络循行起止的描述异常清晰,并且与脏腑相络属,深浅内外有别。如此清晰的描画,显然不是基于对血管系统的解剖所得。即便是非常不注重解剖的古人,对血管的基本的解剖知识还是有的。第四,经络的本体是气,而非血。这一点将在下面“经络与气血的关系”中作详细论述。第

五、经络的出现与针灸临床实践密不可分,至少在汉代,针灸已经成为普遍应用的、极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曰: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可见在当时,汤熨、针石、酒醪为三种主要的治疗方法。汉代桓宽在《盐铁论·轻重》中也有:“用针不调均有无、补不足……灸刺稽滞,开利百脉。”足见汉代的针灸水平已很高。在针灸实践中若以血管为经络,岂不是大错而特错,非但治病不能,还会损伤血管,古人恐怕不至于如此愚昧。第

六、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在这里,血脉是与经络并提的,不能不察。基于以上几点,我们认为经络与血管是两回事。值得指出的是,也许在远古时期,人们无法区分血管和经络,但在汉代二者之不同已是显而易见的了。如果现在我们又认为经络是血管,岂不是倒退?

1.2从与藏象的密切关系中看经络

经络与藏象密不可分。《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脏,外络于肢节。”经气的运行,无处不到,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将人体各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值得指出的是,中医的藏象理论非是解剖基础上形成的脏腑组织结构理论,而是藏之于内,象之于外的以象为核心内容的学说。以心为例,《素问·六节藏象论》有:“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灵枢·五味》有:“谷味苦,先走心。”《灵枢·脉度》有:“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可以看出,中医学中的“心”是广范联系而又充满运动变化的一个整体的象。这一广泛联系及运动的实现者则是经气,故没有经络则不成藏象。而没有藏象又无以为经络,经气的形成及运行正是五藏六腑及全身各部的生命活动的体现。经络学说与藏象学说紧密联系,形成中医学基础理论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从上述对于心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医学中的脏腑非解剖学中的实体器官,那么与之密不可分的经络必不可能是一个实体的系统。一个实体的通路作为一个抽象的象的内部联系统,这即不符合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又不符合西医学的解剖常识,简直是中西医学机械组合的畸胎。

1.3实际应用中的经络不是物质实体

首先,在针灸实践中,《灵枢·九针论》中提出的:“刺阳明出血气,刺太阳出血恶气,刺少阳出气恶血,刺太阴出血恶气,刺厥阴出血恶气,刺少阴出气恶血。”这里指的是针灸对人体阴阳气血的补泻调节作用。其“气”和“血”都是指象名词,不具实体意义。若以解剖结构论经络,“气”、“血”又当如何解呢?若以实体物质论“气、“血”,则中医理论将无法自洽。而《灵枢·终始》对行针有这样的描述:“……深居静处,占神往来,闭户塞牖,魂魄不散,专意一神,精气之分,毋闻人声,以收其精,必一其神,令志在针,浅而留之,微而浮之,以移其神,气至乃休。”可见要等到气至并不是一件易事,而“气至”本身就说明气本不在针下,是由它处而至。若以经络为实体论之,经气在经络这一系统中的运行应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何以要待气至呢?而许多中风病人的患肢在行针之时得气是非常之难的,有的甚至不得气,若以实体论,能说这些病人的患肢经络就不存在了吗?在临床中除取经穴外,经常运用而行之有效的穴位是“阿是穴”,如以实体论经络,阿是穴是不在经络之上的,如何又能得气呢?还有,针灸有勿刺大劳之人、勿刺大怒之人、勿刺大虚之人等禁忌之症,当此之时,病人非但不能得气,还会晕针,难道此时经络就不存在了吗?

在中药学中,药物的归经及四气五味等特性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若以实体论经络,四气五味又作何解呢?在中医诊疗之中,按经络辨证所得之证往往是一综合之象,并不与某一定的物质结构有关。如《伤寒论》中对太阳病的论述:“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显然是在疾病的外部表现基础之上得出的综合之象,而不是以太阳经的实体解剖结构为基础所作的病理分析。

由经络学说的应用我们可以看出,经络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是一实体组织系统。如以实体论,则有许多无法解释的矛盾。

1.4经络学说形成的基础使之不具有物质实体性

要对经络有正确的认识,就不得不对经络学说的形成作一下考查。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深入到亚原子粒子的微观世界,基因工程也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西医学已将人体分解得淋漓尽致,如果真有一个有别于其它结构的经络结构存在,是不可能不被发现的。在运用如此尖端的高科技手段之后仍然没有找到经络的物质实体,只能说明这是一个观察视角的问题。也就是说,西医重在分析人体的组织结构,从分析还原的角度看问题,而经络恰是在这一角度所看不到的。那么,现代人用最为精密的仪器也未能找到的经络,中国古人又是怎样发现的呢?关键在于,古人是通过直观体验,用比类取象的方式来认识世界,而从无应用解剖手段,进行分析还原的习惯。中医学理论即是在极其简单的解剖基础上通过观物取象的方法建立起来的庞大的体系,重在研究物质结构之上的各种生命活动的综合表象,中医学理论的内容是以各种各样通过直观体验所得之“象”为核心的。古人对经络运行的认识,可能是长期针灸实践的积累,也不排除出自修行内炼的体验的可能,但都是从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象上把握人体的结果。当然,表象与结构之间是有差别的,不能机械地一一对应,更不能由表象推断出新的结构或物质。

值得指出的是,中国古典哲学是中医学形成的基础。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相应观念及对整体观、运动观的强调几乎渗透到中医学的每一层面,同样也指导着经络学说的形成。而现代科学及西医学是不具备这一基础的,所以,在其领域中既发现不了经络,更找不到物质意义上的经络。

综上所述,用西医的观点(即现代科学的观点)看经络,想找出物质实体上有别于其它组织器官的经络是不可能的,任何这种尝试都将是徒劳的。

2经络的本体是经气

2.1经络与气血的关系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中记载:“黄帝曰:刺之有道乎?岐伯答曰:刺此者,必中气穴,中气穴则针游于巷。”《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记载:“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又云:“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都说明其对经络的描画即是经气的运行路线,经络的本体是经气。而《灵枢·五音五味》云:“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多气少血,阳明常多血多气,厥阴常多气少血,少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血少气,此天之常数也。”这一论述似乎正支持了现代人关于“经络是气血运动的通道”的论点,然而,仔细考察一下便会发现其似是而非之处。上文已经指出,经络不可能是一“通道”,这里重点谈谈经络与气血的关系。此处的气血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气血,并非指经络之中既有气的循行,又有血的循行。《太素·任脉》中杨上善注道:“手足少阴太阳多血少气,以阴多阳少也。手足厥阴少阳多气少血,以阳多阴少也。手足太阴阳明多血气,以阴阳俱多故也。”《灵枢集注·五音五味》中张志聪注道:“此复论人道之归于天道也。青、黄、赤、白、黑,五音五行之色也。赤主夏而黄主长夏,故黄赤者多热气,热气者阳气也。青主春而白主秋,故青白者少热气也。黑主冬令之水,而阳气深藏,故多血而少气也。三阴三阳者,乃天之六气,亦合于四时。”二人均以阴阳释气血,是很有见地的。

我们认为,要对经络气血多少的描述进行正确的理解,就必须对中医理论中的“气”有正确的理解。在中医理论中,气的含义是人体生命运动的外在表象,不是具体的物质。(这一点将在下文“经气是人体生命活动之象”中作详细论述。)而人体生命运动又具有多重特性,包括如精、津、血、脉、营、卫等各方面的生命活动,故《灵枢·决气》中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在《灵枢·营卫生会》中又有“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即精、气、津、液、血、脉及营、卫等都是气之下的范畴,这些名词在中医学中绝不仅仅是一个个的实体名称,它们还代表了生命活动的一定形式或状态,其外在表象也是气。这样就不难理解经络之气作为人体生命活动之象,在不同的区域体现着不同的藏腑的运动,故有阴阳特性的不同,即上面所说的气血多少的不同,而决非指经络之中既有气的运行又有血运行。

2.2营卫之气的运行形成了经络

要正确理解经络,就必须正确理解营卫之气。目前中医基础理论中认为营气是“行于脉中之气”,并且,“与血可分不可离,故常常‘营血’并称。”却又认为“营气在脉中运行的具体路线是:营出中焦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也即:既认为营气行于脉中,又认为其在脉中运行的路线是经络路线,这显然有些前后矛盾。并认为卫气是“运行于脉外之气”,却也能随营气运行,“只不过营在脉中走,卫在脉外行而已”。[1]我们认为这样的理解有些不妥。张志聪早在《灵枢集注·营卫生会》卷二中就指出:“夫经言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者,论营卫二气分阴阳清浊之道路也。……阴阳之道,通变无穷。千古而下,皆凝于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之句,而不会通于全经,以至圣经大意蒙昧久矣。”营气可以行于脉中,卫气可以行于脉外,但营卫之气也可以按经络运行。根据《灵枢·营气》记载“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隨,常营无己,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又对营气的循行描述为:“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间,与太阴合……”说明营气沿十二经络依次流注,运行不息。不但如此,《灵枢》还指出卫气的循行也遵循十二经。《灵枢·卫气行》对卫气循行描述为:“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循背下至小指之端。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手太阳,下至手小指之间外侧,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足少阳,注小指次指之间……”由此不难看出,营卫之气的循行路线即是经络路线,按经络运行的营卫之气即是经络之气。

2.3经气是人体生命活动之象

对于经气的理解应先从古典哲学中的气谈起。气是“中国先民们对于自然界云烟等的直接观察,或对人自身的嘘吸等的直接经验,是象形的直觉思维。”[2]当气的观念被引入中国哲学后,便失去其具体的意义,变得抽象起来。《管子·内业》中对气作了以下描述:“是故此气,杲乎如登于天,杳乎如入于渊,淖乎如在于海,卒乎如在于山。是故此气也,不可止以力,而可安以德;不可呼以声,而可迎以意。”说明气代表的是事物无所不在、微妙至极的运动变化,且“不可止以力”,“不可呼以声”,即非有形实体。《庄子》则将气与形区分开来,他说“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中国古人对世界的认识重在对运动变化的把握,事物的这种永恒而又微妙的运动反映在人脑中,便形成了一个综合的象。所以,古人是取气之象来描述世界万物永恒运动的特性的,这时的气已经脱离了物质的含义,而只有指象的意义了。

《素问·五运行大论》云:“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当气这一名词被引入中医学之时,同阴阳、五行一样,仅是取其象的意义。《灵枢·决气》中岐伯在解释气的含义时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更为我们描绘出了人体生命运动的生动画面,而不见丝毫形质可言。而经气只不过是人体之气的一种,它同脏腑之气、营卫之气等有内涵上的相交之处,但它们是从不同角度来反映人体生命活动的。经气是从广泛联系,循环运动这一角度表现了人体内部的生命活动,反映人体生命活动的某些特征,因而是这一角度上的人体生命运动之象。

综上所述,经络不是一个物质系统,它的本体应是不断运行着的经气,古人所描画的经络循行路线只不过是经气所表现出的运动轨迹,运动轨迹是不具有实体性的,是经气的属性。

3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