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标准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14:24:22

会计标准

会计标准范文篇1

关键词: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会计标准化建设;分析研究

1前言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应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开展行业研究具有显著的优势。例如,在会计行业研究发展过程中,应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对会计内部行业和业务流程的重组,进而将财务中心的业务集中在一定的平台上。这种重组方式和分工模式具有显著的优势,不仅可以提升会计行业整体运行效率和工作质量,而且同时可以深化当前阶段会计行业财务管理水平和运行程度。因此,对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会计标准化建设进行研究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现阶段我国应用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的优势分析

我国应用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的优势分析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和探索。

2.1促进实现对于会计工作的简化操作

当前阶段我国会计行业开展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应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具有显著的积极优势。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会计行业相关工作具有显著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特征。因此,基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研究模式可以实现对于会计行业大多数工作的简化操作,进而使得会计相关标准化工作更加简化,更加符合相应标准规范。此外,应用这一模式还可以在会计行业业务增加的同时不过多地增加会计行业专业工作人员的数量,从而降低会计组织在生存和运行过程中的人力资源成本,进一步降低整体运行压力。最后,这一服务中心模式在运行发展过程中更多依赖于标准化工作流程、工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可以满足在会计行业运行发展过程中规模扩张的现状,从而避免企业在运行发展过程中的不必要的过多投入。

2.2有效推动组织经济效益的改善

在企业组织会计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应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可以有效推动组织经济效益的改善,进一步提升相关行业会计财务管理水平。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当前阶段许多会计组织和集团在运行发展过程中普遍呈现地域分布十分广泛的基本特征。因此,要想针对这一类会计组织进行会计标准化建设,就需要对多数集团分公司组织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对比。这一环节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同时工作量较大,采用传统服务中心模式会因为采集数据点过多,数据汇总时间冗长而产生多样化的普遍问题。即使企业组织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但仍然难以在采用传统服务中心模式的情况下得到令人满意的会计服务化建设成果。这是由于应用传统服务中心模式使得相关管理人员和领导人员难以在第一时间获取精确、科学的财务会计标准化数据信息,从而导致会计决策上的严重失误。然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的应用,充分整合了与会计集团和组织有关的所有财务数据和财务信息。同时,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有效地完成跨地区财务信息会计信息整合,从而使数据更快更集中地达到共享目标,为决策者做出会计决策提供更有力的科学支持。

2.3促进发挥业务流程重组的积极作用

在会计企业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可以将企业组织内部财务部门作为整体会计标准化工作的主体,同时对企业组织运行发展过程中的业务流程进行整合和重组,使不同业务流程渗透到企业组织发展的各个环节。无论是领导层还是企业组织,基层员工都可以在工作中充分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从而使得财务共享服务发挥更大效果,推动会计集团企业业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3现阶段我国会计标准化建设的实施目的分析

我国会计标准化建设的实施目的分析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分析和探索。

3.1落实运行发展过程中的各项财务工作

在经济社会运行发展过程中,企业组织开展会计标准化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企业组织会计标准化建设可以促使企业实现业务流程标准化,进而改善整体运行效率。在运行发展过程中实现会计标准化,首先需要促进业务流程更加科学合理,有效落实运行发展过程中各项财务工作和管理工作。专业工作人员需要整合出有关财务管理运行过程的相关流程和改善方向,从而改进各项运行规范,达到提升工作效果的目的。第二,业务流程会计标准化还需要做到流程表单化,也就是针对企业组织运行发展过程中所有基本流程,创建出专业合理的管理表格,从而实现对于企业组织日常数据,尤其是会计数据的整合分析,得到更加有效的财务大数据,作为预测企业组织运行发展和未来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和依据。

3.2实现制度建设的科学化目标

会计标准化建设有利于实现制度建设的科学化目标,进而在组织运行发展过程中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标准,提升财务工作运行发展水平。在反馈机制的作用下实现企业组织运行发展流程优化目的,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会计制度科学化水平和整体可操作性。工作主动化也是会计标准化建设的重要目的之一,企业组织可以通过创建良好平台的方式,增加对于内部财务管理专业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提升专业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进而在改善企业组织软硬件设施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员工对于企业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提升企业组织人文关怀水平。总而言之,企业组织开展会计标准化建设,并不是改善组织制度的死板工作,而是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多种目的的建设,增强企业组织会计信息整体质量和会计信息效果,进一步实现对企业组织经营管理活动的精准核算和预测。这不仅仅有利于提升企业组织运行发展过程中生产经营整体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后续长期发展引领正确方向,而且还可以达到提升竞争力和员工归属感的多层目的,使企业组织运行发展过程中的会计管理质量不断提升。

4现阶段我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的实施矛盾分析

我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的实施矛盾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分析和探索。

4.1存在诸多约束的制约

在最初阶段,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的产生和应用是企业组织在运行过程中为了满足自身发展需求而创建出来的运营机制。这一模式的有效应用和作用发挥,可以向企业组织内部工作人员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服务,同时可以获取相应的专业工作报酬。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前阶段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已经和不同类型企业组织之间形成了十分密切的合作关系,同时不同因素也加大了两大主体之间的距离感,从而使得相关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出现诸多约束。例如,在一些会计公司服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使用者和提供者各自观点差异导致矛盾激发的现象,从而引发更加严重的权责斗争。此类斗争会使得企业组织内部的合作关系受到最大程度的影响,甚至制约会计公司整体运行发展过程中的效率。当前阶段,许多共享服务中心存在水平不足、业务规范不合理的现象,从而导致业务处理工作出现标准不严格,甚至制约了整体操作空间。在面对一些企业组织提出的特殊业务时,传统共享服务中心由于灵活性不足,会导致企业组织应用方式缺乏,甚至失去发展良机。

4.2注重实现服务中心和企业组织之间的协调关系

在企业组织运行发展过程中,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需要注重实现服务中心和企业组织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而将相应的合作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找出应用服务中心和管理控制企业组织运行的平衡点。由于财务管理工作具有显著的复杂性、多样性特征,因而,简单的单据也蕴含着十分丰富且多样化的信息。因此在和服务中心进行合作的过程中,需要将单据作为重点突破口,从而进一步提升双方合作的有效性水平。在合作开展过程中,相关领导人员和管理人员需要注意到基层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倦怠感,这是影响双方合作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完善会计行业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的方式,通过创建优秀的合作平台,提升工作人员的归属感和主动性、积极性,进而在专业能力提升的同时,拓展双方合作格局,进一步提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对于会计行业运行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5现阶段我国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会计标准化建设程序分析

我国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会计标准化建设程序分析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分析和探索。

5.1对输入阶段的管理

在会计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应用财务共享中心模式需要注重对企业组织运行发展过程中输入阶段的多元化管理。首先,企业组织需要以当前阶段及资源为基础,基于专业管理理论和原则达到信息输入和输出的结果。在会计标准化建设输入阶段,专业工作人员需要充分利用企业组织内部现有的各类资源。例如,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建立企业内部的标准化管理原则和组织机构,在相关标准原则和组织机构成立之后,做好权责划分,进一步推动企业组织会计标准化建设。同时,还可以通过开展专业培训的方式,引入专业化会计人才,打造更加积极主动具有归属感的会计人才队伍,实现会计标准化建设。会计企业组织还可以围绕企业组织运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目标,开展更加长远的合理规划。在实际情况的指引下,做好企业组织未来发展的规划工作,有利于使得会计企业和组织总体战略与短期、中期战略达到平衡,进而使组织运行发展过程中的平稳性增加。为了使得财务共享模式可以发挥更大作用,需要在企业会计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发挥资料的积极有效作用。通过对多样化资料的整合和分析,可以发现企业组织运行发展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未来发展方向,进一步发挥完善信息资料的积极作用,提升会计企业标准化建设水平和整体效果。

5.2对输出阶段的管理

企业组织会计标准化建设整体运行的输出结果是指相关会计标准信息的整体效果。因此,企业组织运行会计标准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对相关信息内容进行更加科学的整合和整理,从而建立企业组织运行发展过程中的会计标准档案,提升整体信息宣传和保存水平。为了提升整体分析工作的全面性和科学性,企业组织还可以通过员工考核工作评价等方式,对企业组织运行发展过程中的人力绩效进行更加科学的调整与奖惩,从而提升企业组织会计标准化建设水平。

6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前阶段会计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应用财务共享中心模式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的应用具有显著的积极特征,可以促进企业运行发展水平的提升,发挥业务流程重组的积极作用。此外,这一模式的应用也具有显著的矛盾性、复杂性特征。因此,需要注重实现共享中心和企业组织之间的协调,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在企业组织会计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应用财务共享中心模式可以实现企业标准化建设水平的提升,实现会计标准化建设的积极作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家颖.浅析集团财务管控中的财务核算标准化问题[J].经贸实践,2018(17):106.

[2]崔克森.关于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建设的一些思考[J].财经界,2018(21):104.

[3]林小平.论如何完善会计标准化制度管理园林绿化公司[J].科技经济刊,2018(01):209+211.

[4]王达蕴,肖妮,肖序.资源价值流会计标准化研究[J].会计研究,2017(09):12-19+96.

[5]许云.现代企业会计标准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6(16):222.

[6]张能鲲,高岩.试论新时期医药企业业财融合[J].财务与会计,2019(09):59-61.

[7]孙文婷.加快我国医药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建设的思考[J].商,2015(48):114.

[8]王秀萍.财务共享服务存在的缺陷及其化解[J].财会月刊,2012(20):70-71.

[9]朱建明.基于区块链的财务共享模式及其效益分析[J].经济问题,2019(10):113-120.

会计标准范文篇2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日益全球化和中国的加入WTO,会计标准的国际化正成为当今我国会计发展的大趋势。会计标准的国际化与国家、化在现代会计发展中势必形成一对矛盾。我们在尽量与国际会计惯例保持协调的同时,还应该充分考虑中国国情的需要,国际化不能照抄照搬。我国目前会计标准国际化进程中应遵循的一项原则是:充分关注国际会计标准所指向的市场环境与中国目前所处市场环境的差异。

会计是一门国际公认的商业语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会计工作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1993年进行的会计改革,改变了我国40多年来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会计模式,完成了会计模式的转换,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初步协调,我国正逐步建立以《会计法》为核心的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体系。随着现代经济的日益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我国经济发展在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中国会计界也面临着一个新的理论课题———会计标准的国际化。所谓会计标准国际化,主要是指在大的会计理论、会计结构、会计准则、会计惯例、会计行为、会计信息共享等方面的统一,这是一股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

一、会计标准国际化的背景及提出

(一)世界经济一体化是会计标准国际化的前提条件

21世纪的经济是超宏观经济,信息与货币在全球的运动,正在从根本上改变各国政府的宏观经济功能。各个国家不断增长的经济需求必须在世界整体性发展中才可能满足。在世纪之交,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世界贸易自由化的进一步发展,将更广泛、更深入地把世界联系起来,跨国公司正在突破国界,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经济的格局,并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在高科技时代,会计作为一种通用的提供信息的方式,其信息的揭示、传递、交流理应不受国别和地域的限制,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正促使世界各国的会计冲出国界,到世界范围去协调,会计标准的国际化正成为当今会计发展的大趋势,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我国应积极参与会计标准国际化的进程。

(二)亚洲金融风暴的爆发凸现了会计标准国际化的必要性

亚洲金融风暴给全世界的投资者、国际社会和国际会计界都上了最生动的一课。据联合国有关人员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的国家中,大部分国家没有正确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导致财务会计报表未能及时提供有用信息,以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分析引发金融危机的各种重要因素,严重降低了公司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在亚洲金融风暴爆发以后,全世界的投资者对跨国投资,尤其是对亚洲、非洲、拉美等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变得更为慎重,同时,世界银行也相继对贷款国家和企业提出了按国际会计准则提供财务信息的要求。

(三)区域或全球资本市场的加速形成为会计标准国际化提供了可能性

1.世界各国都加大了对、外开放的步伐,资本、商品和服务的跨国流动空前活跃,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前国际经济发展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中国作为世界上改革开放步伐最大的国家,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性或全球性的资本市场正在加速形成,为了鼓励更多的外国公司在我国资本市场上筹、投资,同时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报表调整费用,对世界通用商业语言的要求也就更为迫切。

2.从实物经济发展看,会计标准的国际化是历史的必然,表现在:信息技术革命形成了“地球村”,各国依存关系越来越紧密,各国的利益需求,只有在经济一体化的大统一中才能得到满足,国际贸易与国际经济往来日益扩大,任何国家都不能只依靠自身的资源与技术联接成一个整体;资本市场的范围正在发展,跨国筹、投资日益频繁,形成国家“血流脉络”,各国会计双边的、多边的、区域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国际会计协调的推动力量。与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也将不可避免地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国的会计标准不走国际化道路,必然会影响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不利于我国吸收国际资本、更不利于我国到境外上市和发行债券,并且还要增加许多不必要的费用。

诚然,会计标准国际化是大势所趋,但同时,我们又应该认识到:会计作为一门经济管理科学,有其社会性的一面,由于不同利益主权国家对实物资源的分化、占有,从而形成了在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影响,又表现出各种限制,因此,会计标准的国际化与国家化在现代会计发展中就势必形成一对矛盾,在利益权衡下,我们必须作出趋利避害的抉择,在尽量与国际会计惯例保持协调的同时,还应该充分考虑中国国情的需要。

二、国际化不能照抄照搬

通常所称国际会计惯例,是指国际会计准则以及一些发达国家如美、英、日、法、德、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会计规范,不论是美、英等发达国家,还是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或是俄罗斯、波兰等转型经济国家,都有本国的会计标准制定机构,并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实施本国的会计标准。一个国家执行本国的会计标准,既是为了与其法律体系相适应,同时也是该国主权的一种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法制定并公布”。我国的法律体系类似于大陆法系。通过会计立法来规范会计行为是中国会计的重要特征,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通过跨国上市筹集资金,而上市地证券监管机构通常要求企业根据上市地会计准则或者国际会计准则编报财务会计报告。但是,这些企业必须以本论文由无忧、执行本国的会计标准为前提,最后向上市地证券监管机构和投资者提供会计报表时,可以根据上市地会计准则或者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作出报表调整,这是国际通行做法,也是国家主权的一种体现。片面追求我国会计标准的美国化或者国际化,有可能会出现与我国转型经济环境不相适应的情况,我国尚未形成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和完善的监督体制,如果我们操之过急,不顾国情,有可能导致会计信息混乱或者失控,由此产生的改革成本和风险将是巨大的,例如公允价值是国际上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会计计量属性,而我国市场经济处在初级阶段,没有形成活跃的生产资料市场,关联交易普遍,诸多经济行为也不规范,弄虚作假屡禁不止,如果广泛地使用企业公允价值,将会给企业利用公允价值造假留下空间。

所以,在会计标准国际化的进程中,把握好借鉴国际惯例和考虑中国国情的辩证关系,是我们应当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借鉴国际惯例不等于照抄照搬,考虑中国国情不等于闭关自守和保护落后,从国际通行做法看,会计标准国际化并不硬性要求各国直接采用国际会计准则,而是充分尊重各国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环境,允许各国根据本国的实际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一定差异,会计标准国际化的宗旨是要求各国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报表在重要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协调,这一宗旨反映了各国会计标准国际化的真正含义。

三、会计标准国际化的应对措施

我们一方面应积极推进中国会计标准的国际协调;另一方面又要在会计标准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充分关注国际会计标准所指向的市场环境与中国目前所处市场环境的差异,这是我国目前会计标准国际化进程中应遵循的一项原则。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我国会计组织与国际会计组织应加强联合、协调,增强共性,促进发展。我国应该以积极的姿态促进中国会计标准的国际协调,初步形成并完善一套既与国际惯例相协调,又适合中国国情的会计标准体系,它应该具备三个必要条件:11必须包括一套核心的会计文告,它们可以构成全面和公认的会计基础;21必须是高质量的,能够导致可比性和透明性以及提供充分的信息披露;31必须严格地加以解释和应用。

(二)我国应建立专门的国际会计和国际比较会计研究机构,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寻找差异,择优弃劣,达到相互理解,求同存异的目的。

会计标准范文篇3

关键词:中央银行;会计标准;差异分析

一、国内外央行会计标准的差异

(一)会计确认计量基础

目前,我国央行处理外汇相关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即以权利和责任是否发生为依据决定各类费用和收入是否应计入本期损益。央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均采用收付实现制,即以是否已经收到或付出款项作为核算标准,来确定本期损益的方法。我国政府部门实行收付实现制财务预算体制,中国人民银行作为行政机关,使用国家预算资金,接受国务院财政部门的预算执行监督。国外大部分央行都采用权责发生制,如:英格兰银行、日本央行、欧洲央行、美联储银行等。

(二)会计计量原则

我国央行会计计量原则采用历史成本法,目前通常仅仅只对部分资产使用其他计价方式,在会计期末对资产和负债的价值不进行重估。国外央行则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计量。如;英格兰银行执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大量资产负债进行价值重估,俄罗斯中央银行对持有的有价证券采用公允价值和摊余成本调整账面价值;西班牙中央银行对金融衍生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方式;欧洲央行对个别项目采用历史成本法计价,对有价证券、黄金和其他表内、表外外币资产等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方式。

(三)会计信息披露

我国央行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的,在每一会计年度结束后的三个月内,编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相关财务会计报表,并编制年度报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外进行公布。国外众多央行定期对外披露会计报告。如:美联储银行对外披露的会计报表较为全面,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丹麦中央银行按月对外披露资产负债表和国家外汇储备管理情况,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外披露经审计的年度报告;西班牙中央银行按规定对外公布年度财务报表和月度财务报表;日本中央银行的年度报表及附表需经审计机构审计后,连同审计报告一并在央行网站对外公布。

(四)会计监督内控管理情况

我国央行主要接受,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内审司、国家财监办、国家审计署及其特派办的审计检查。审计重点主要是中央预算资金执行、使用情况,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及分支机构执行中央各项规定和财经纪律的情况。而大部分国外央行采用独立第三方审计的方式进行内部控制。如:俄罗斯中央银行按照《俄联邦中央银行法》规定俄罗斯银行是法人,采用自收自支的方式,所以对外公布的年度报表经第三方审计并需提交董事会最终审议;丹麦中央银行的审计报告定期向公众公布,由国家认可的外聘审计师进行独立审计,为保证公正、独立性聘请的审计师每5年更换一次。

二、国外央行会计标准优势借鉴

(一)完善央行会计标准体系

完善我国央行的会计标准体系,进一步提高人民银行会计标准的独立性。在完善央行会计体系时,应当参考国际会计准则以及国外央行会计准则,可以通过交流访问、学术研讨会等方式研究学习国际会计准则前沿动态,进一步学习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的经验并研究其影响,结合当前人民银行履行的相关职责,《中国人民银行法》、财政部制定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央预算体系等,据此制定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央行会计准则。

(二)有选择的采用权责发生制

鉴于目前我国政府预算体制采用收付实现制,中国人民银行作为预算单位,不可能采用权责发生制。预算资金及其收支结余情况应当按照收付实现制度,但是对于部分业务如对暂收款项、暂付款项等往来项目及资本性支出项目可以尝试采用权责发生制计量核算。

(三)资产计价可以采用公允价值等多种计量方式

2017年财政部已经制定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方式。我国央行在处理相关业务时,可以根据资产性质和类别,及未来资产生发减值的可能性,将资产进行分类并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如对储备的黄金资产,每季度或半年按照市场价值调整账面价值;对外汇资产,交易性外汇资产可以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对金融机构再贷款按贷款分类标准,综合考虑流动性风险、偿还能力、信用评价等级等,建立预期损失减值模型,在期末对预计无法收回的再贷款计提减值损失。

(四)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充分利用国内外高校、和人民银行内部的培训力量,进一步加强对会计人员培训。对会计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理论研究成果通过召开专题讲座等方式帮助会计人员接受新理论。进一步加强各单位调研工作,充分利用好《金融会计》、《金融研究》等平台,将新的理论研究尽快转化为指导实际工作方法。从培训、调研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五)强化会计转型工作

在会计管理工作中,加强预算绩效评价,进一步推动“两张表”管理和“矩阵式会计管理”。面对当前金融科技迅速发展的形势,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数据资源,进一步挖掘、分析、综合业务系统数据发挥会计职能,提高管理效率。

(六)加强内部控制完善信息披露机制

加强内部控制逐步引入独立第三方审计机构,以更加独立、客观的视角对央行财务报告进行审计,提高会计信息的公允性、合理性,促进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规范化。逐步探索适应央行履职需要的会计财务信息披露制度,进一步完善会计等相关信息披露方式及内容,可以定期公布央行会计报表,逐步增加损益表等披露报表的类别及附注说明。

三、借鉴国外央行会计准则的重要意义

(一)适应我国现阶段改革与发展趋势

为了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我国当前会计准则也应当充分借鉴国际国外在会计准则制定上的优势经验。我国财政部2017年印发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这些新准则的实施,表明了我国会计准则趋同国际会计准则更进一步,也是未来制定会计准则的发展方向。

(二)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

中国人民银行履行制定货币政策的职能,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发挥着重大作用。因此,社会公众、以及国外专家学者越来越关注中国人民银行对外披露的各类信息。人民银行进一步提高对外披露信息质量,提升央行会计信息透明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对外披露信息、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是人民银行应当履行的职责。二是通过披露完善的会计信息,有利于社会公众监督人民银行履行职责,有利于社会公众更好地、更加全面的理解人民银行制定的各种货币、信贷政策。三是有利于社会公众更好的认识当前经济、金融环境。

(三)适应央行会计财务工作转型的要求

随着我国会计制度进一步发展以及近年来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央行会计业务已不再是简单进行业务处理、会计核算等,需要向管理会计、央行预算绩效评价等方面转型,才能够更好地履行央行职能。

参考文献:

[1]郭田田.中外央行会计标准比较与借鉴新.[J].会计师,2017.10.

[2]张迎春.央行会计核算引入权责发生制问题的探讨.[J].青海金融,2012.2.

会计标准范文篇4

一、商业银行会计标准存在的新问题

(一)会计标准本身存在的新问题

自1993年开始实施的银行业新会计制度,对正确反映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增强其风险抵御能力,以及搞好稳健经营等,均发挥了一定的功能,但由于制度本身不够完善,某些规定不甚合理,使其功能的发挥受到了限制,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1.会计制度规定的呆坏账预备金提取方法不符合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按照现行规定,商业银行的坏账预备金按年初应收利息余额的3%差额提取,呆账预备金按年末贷款余额的1%差额提取。这种“一刀切”的提取方法明显地存在三方面的缺陷摘要:一是忽略了不同质量的贷款资产和不同账龄的应收利息的不同风险;二是提取的总量过少,目前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呆账存量规模已高达2000多亿元,而每年可消化的呆坏账仅达400多亿元的水平,根本无法实现及时化解风险的目的;三是不利于真实反映商业银行的损益,由于呆账预备金按年末贷款余额的1%差额提取,这就为商业银行人为地调节账面利润提供了方便,当要虚减账面利润时,可采取年末突击放款,次年初再收回的方法虚增成本,当要虚增账面利润时,则可采取相反的方法操作。

2.权责发生制和商业银行所处的经营环境相冲突。在采用权责发生制确认损益的条件下,商业银行面临着收入的软约束和支出的硬约束并存的局面。一方面,因经济结构调整不到位,企业效益增长乏力,大量应收利息难以如期收回,名义上是收入,实际上是前景堪忧的债权,构成了事实上的虚假收入;另一方面,银行的各项费用支出,以及按虚假收入及由此而产生的虚假利润计算出营业税、所得税等,又必须按期如数缴纳,不得拖欠。这种状况使商业银行受到了极不公正的待遇,许多银行名为盈利,实为亏损,虽然财政部规定逾期一年以上的贷款所产生的应收利息不再计入当期损益,而是纳入表外核算,但是逾期不足一年的贷款的应收未收利息却已经对损益的真实性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执行会计标准的随意性大,造成核算口径不统一,影响了会计资料的可靠性

严格执行制度规定,维护制度的严厉性,是统一核算口径,确保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前提条件,但往往有一部分商业银行从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出发,为完成某些经济指标、掩盖某些违规事实或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其他新问题,在核算过程中随意歪曲制度规定,具体表现在摘要:

1.应付利息提取方法不规范。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在计算应付利息时,采用根据各类定期存款的平均余额按当时利率提取的方法,很显然,这种做法难以充分顾及存款余额变动对实际应付利息的影响,并和“按存单利率计付到期利息”的规定不符,在目前利率持续下调的情况下,往往表现为应付利息提取不足,这无疑会造成平时损益不实,而面对存款集中到期,应付利息不足支付的局面,各行又随心所欲地采取了三种不同的做法摘要:一是在利息支出科目中直接列支利息;二是突击提取应付利息;三是在应付利息科目中用红字反映余额。前两种做法会不可避免地造成本期成本大幅度上升,后一种做法则极可能造成今后为弥补红字而虚增成本。

2.坏账核销不及时,造成损益不实。按照规定,账龄达三年以上的应收未收利息应予以核销,但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商业银行出于完成利润指标的需要,对这一部分利息长期挂账,不予核销。从表面上看,这一部分利息已纳入表外核算,其本身对损益真实和否已无直接影响。但是,对该核销的利息坏账不核销,必然使当期该减少的坏账预备金余额难以减少,从而直接影响到下年度坏账预备金的提取数额。由于坏账预备金是计入成本的,因此,坏账核销不及时对损益真实性的影响仍是不容忽视的。

3.科目核算内容被随意调整。这种状况表现为部分费用未能列入相关费用类科目,而是被用于冲减收入。例如,部分银行规定,在手续费收入科目中列支空白信用卡的工本费和信用卡“消费指南”的印费等,这一做法直接导致了账面手续费收入的虚减,并因此少缴营业税金及附加,不但损害了财政的利益,而且还使营业利润不实。

4.费用开支项目被随意调节,指标控制流于形式。为逃避费用开支指标的限制,商业银行往往把受指标控制的某些费用随意转入不受指标控制的项目。主要表现在把业务招待费转入差旅费,把临时工工资计入手续费支出等,诸如此类的做法既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又提供了滋生腐败现象的土壤。

(三)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

1.会计信息披露方式模糊,阻碍了其功能的正常发挥,并影响了央行监管工作的效率。载体要素齐全是有效披露信息,进而合理发挥其功能的基础,然而在电算化条件下,作为披露会计信息的重要载体的账簿和报表的要素不齐全新问题,却更为突出起来,分户账上缺少账户名称仅有账号、摘要或摘要过于简单和对方科目、总账和报表上缺少科目名称仅有科目代号等是其主要表现形式。这些新问题的存在致使账、表所反映的经济活动的性质和内容不清、资金来源和去向不明、业务和财务活动的透明度不高,不但使会计信息的功能难以充分发挥,而且还影响了中心银行的监管效率。

2.“双线核算”在电算化条件下已名存实亡,以致对错账难以有效控制。根据“双线核算”原则的要求,明细核算和综合核算应根据凭证平行登记、分别核算。在核算过程中,两大系统应互不干扰,构成一种“并联”关系。然而在电算化条件下,综合核算是根据明细核算时录入的凭证信息来进行的,两大系统间名义上的“并联”关系已被事实上的“串联”关系所取代,只要明细核算出现差错,综合核算必然随之出错,使总分核对失去实际意义,加之人们对电脑过于迷信,复核和事后监督流于形式,造成记账差错率居高不下,会计信息失真,银行声誉受损。

3.不同系统的商业银行之间,以及同一系统内部各行处和部门之间在会计工作上缺少协调。目前,各商业银行在会计工作上均自成体系,在遵循统一会计制度的前提下,在核算方法上体现出本系统的特色,和此同时,随着核算内容的日益多样化和业务技术手段的现代化,会计工作主体也同时趋向多元化。这种目前状况对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充分有效地利用现代会计技术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业务和财务活动,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同系统的商业银行之间以及同一系统内部各行处和部门之间在会计工作上缺少统一规范和协调的新问题。(1)各行会计处理的软件各不相同。目前各商业银行所使用的软件主要由各自总行自行组织开发,有的还由分行组织开发,这使行和行之间在核算软件上缺少统一性,难免会产生口径不一致,信息披露方式不统,会计工作的横向联系受阻等弊端。(2)会计档案管理责任不明确。落实会计档案管理责任是加强事后监督、明确经济责任、杜绝违纪违法行为的基础,但因会计工作主体已趋向多元化,会计工作涉及到的责任人和责任部门随之增多,而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和人员又不明确,不可避免地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了相互推诿和“扯皮”的现象,增加了调阅档案的难度,限制了其功能的发挥。

二、建议

(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会计标准

1.改革呆、坏账预备金的提取方法。无论是呆账预备金还是坏账预备金,均应按风险大小来核定提取比率。就贷款呆账预备金而言,应根据五级分类的结果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核定不同的提取比率。此外,还应把目前实行的按期末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呆账预备金的做法,改为按期初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这既可和固定资产折旧的提取方法保持统一口径,遵循“一致性”原则,又可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年末突击放款或突击收贷对损益真实性造成的冲击;对于坏账预备金来说,由于应收利息的风险高低和其账面存续时间的长短有密切关系,因此,采取“账龄分析法”确定提取比率是比较科学的,这样做的好处还在于能增强银行的坏账核销能力。

2.调整表内外应收未收利息的结转时间。原定贷款逾期一年以后所产生的应收未收利息记入表外的做法,应改为自贷款逾期三个月起即记入表外,以此减弱权责发生制条件下巨额应收未收利息对损益真实性的影响。鉴于银行坏账核销能力薄弱的目前状况,表外的应收未收利息,无论是否已核销,若被收回,均应用以增加坏账预备金,而不应计入损益,否则就是同时采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方法确认损益,其结果必然违反“收入和费用相配比”的原则,使损益失实,且不利于增强坏账核销能力。

(二)加强检查监督、制定实施细则、统一执行口径、规范操作方法

1.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监督,及时发现支出长期挂账,利息坏账长期不核销,随意调节费用开支项目等新问题,以便采取办法予以纠正,并给予适当的处罚,以维护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的严厉性。为此,需要财政、税务、审计、各商业银行总分行和人民银行的协调配合、相互支持。

2.规范应付利息提取方法。由电脑自动生成各类定期存款的计息积数,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存单上的不同利率计提应付利息,以确保正确计提。

3.明确界定费用开支渠道,防止收入虚减。对于各种费用支出,均应明确界定其应归属的有关费用类科目,而不得随意冲减收入,非凡是对于一些制度未规定或未明确规定其列支渠道的费用,更需要尽快界定,以维护营业利润的真实性和财政的正当利益。

(三)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1.规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披露会计信息的载体应做到要素齐全、内容完整,为此,必须明确规定账簿和各类报表的构成要素,无论是手工编制还是电脑打印,分户账上都必须列出户名、摘要和对方科目等,总账上必须标明科目名称,报表上的科目或项目名称也应标识清楚。

会计标准范文篇5

一、传统会计利润指标不再适用

新经济环境下,传统的会计利润无法反映公司经营的全貌,因为会计利润大大低估了企业的资本成本。会计师通常不扣减因使用权益资本而产生的成本,认为留存收益是可以无偿使用的,这样,就无法保障股东的权益能真正被关注,并获取合理的回报。另外,会计师们所度量的借贷成本,通常也低于实际的借贷资金的成本,因为考虑到公司使用借贷资金而带来的财务风险,其资金成本高于会计账上所记的税后利息支出。

而经济增加值指标则能修正会计利润指标的这一缺点,公司每年创造的经济增加值等于税后净营业利润与全部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其中资本成本包括债务资本的成本,也包括股本资本的成本。也就是说,会计利润和经济增加值之间十分重要的区别就在于对资本成本的处理不同。比如,运用新技术的优越性之一,是减少资金在企业运作过程中的占用。按照原有的会计标准,6天或60天的存货时间对利润的影响是没有差别的。而事实上,缩减存货时间,提高资本的营运效率,可以降低资金成本,就可以提高企业经济增加值。这正是新经济经营模式为公司经营带来的革新之一。

今天许多精明的管理人员都在积极地营造网络,将他们的客户、公司自身和供应商更紧密地联结起来。他们利用互联网传输实时信息,加快运作速度。这些经营模式通过加速资金周转、降低资金占用、减少资金使用成本,从而达到增加经济利润的目的。原有的会计利润不能全面反映这些新兴的、高效的经营模式,而经济利润则能够准确地予以度量。经济增加值能够非常精确地体现这些经营效率的提高,而会计利润则不能予以全面的体现。会计利润仅仅体现了成本的节约部分,而经济增加值则还包含了因节约资本而带来的收益。简言之,减少资金的占用意味着创造了更多的经济增加值。

总之,新经济的核心就是增长,增长的关键是能够利用新技术,降低成本,这也包括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同会计利润相比,经济增加值不仅是一个全面衡量经济效益的指标,而且利用经济增加值原理,企业还能够选择最佳的发展战略。

二、传统资金利润率指标不再适用

新经济条件下,利润率标准也同样失去了其原有的重要性,已经不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企业经营效益。

从理论上来说,对于一些网上零售商,即使产品利润率为负值,也能够实现利润。这些零售商的经营模式和银行有相同之处。银行的个人支票服务是亏损的,但是银行通过运用在途闲置资金放债所带来的投资收益大于支票服务的开支,两者相抵,银行通过支票服务赚取了利润。互联网书籍零售商亚马逊()能够及时收到顾客付款,但是亚马逊通常经过一段时间才会向供货商支付货款,像银行一样,亚马逊()有大量的在途闲置资金,从而形成负的流动资金需求。按照原有的会计准则,负的流动资金需求对会计利润没有贡献,但是从经济增加值的角度来看,它却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原因是负的流动资金减少了对现有资金的需求,从而降低了资金使用成本。这个案例表明会计意义上的损失有可能转化成正的经济利润。

许多成功企业都是低利润率的企业。低利润率可能代表着良好的客户满意度、一种面向未来的投资,或者代表着加速资金周转、减少资金沉淀的结果。在许多情况下,低利润率并不意味着差的经营业绩。这种变化对许多既有的财务管理技能与方法提出了质疑。经济增加值在这方面提供了正确的答案。

三、无形资产处理方法不再适用

传统的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的处理方法不再适用,主要体现在对研究开发费用和市场开拓费用以及商誉的会计处理上。

(一)对研究发展费用和市场开拓费用的会计处理

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公司必须在研究发展费用和市场开拓费用发生的当年将期间费用一次性予以核销。这种处理方法实际上否认了两种费用对企业未来成长所起的关键作用,而把它与一般的期间费用等同起来。

这种处理方法的一个重要缺点就是可能会诱使经营者减少对这两项费用的投入,这在效益不好的年份和管理人员即将退休的前几年尤为明显。美国的有关研究表明,当管理人员临近退休之际,研究发展费用的增长幅度确实有所降低。

计算经济附加值时则将研究发展费用和市场开拓费用资本化。即将当期发生的研究发展费用和市场开拓费用作为企业的一项长期投资加入到资产中,同时根据复式记账法的原则,资本总额也增加相同数量。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在几年之中进行摊销,摊销值列入当期费用抵减利润。摊销期一般在3—8年之间,根据公司的性质和投入的预期效果而定。这样,公司投入的研究发展费用和市场开拓费用不是在当期核销,而是分期摊销,从而不会对经营者的短期业绩产生负面影响,鼓励经营者进行研究发展和市场开拓,为企业长期发展增强后劲,有利于公司在未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营业绩。

(二)对商誉的会计处理

当公司收购另一公司,进行会计核算时,购买价格超过被收购公司净资产总额的部分就形成商誉。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商誉作为无形资产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上,在一定的期间内摊销。这种处理方法的缺陷在于:

1.商誉之所以产生,主要是与被收购公司的产品品牌、声誉、市场地位等有关,这些都是近似永久性的无形资产,不宜分期摊销;

2.商誉摊销作为期间费用会抵减当期的利润,影响经营者的短期业绩,这种情况在收购高科技公司时尤为明显,因为这类公司的市场价值一般远高于净资产。但实际上经营者并没有出现经营失误,利润的降低只是由于会计处理的问题而造成的。其结果就会诱使管理者在评估购并项目时首先考虑购并后对会计净利润的影响,而不是首先考虑此购并行为是否会创造高于资本成本的收益,为股东创造价值。

计算经济附加值时则不对商誉进行摊销。由于财务报表中已经对商誉进行摊销,在调整时就将以往的累计摊销金额加入到资本总额中,同时把本期摊销额加回到税后净营业利润的计算中。这样利润就不受商誉摊销的影响,从而鼓励经营者进行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兼并活动。

经济增加值的观念纠正了传统会计标准中对无形资产的价值处理。会计制度把这些投资列为需要控制的费用开支,而经济增加值则把这些投资作为资产负债表中一种需要培育的新型资产。这些新型资产会在将来的经济增加值中相应摊销。采用这种处理方法的原因是为了促使管理层自始至终注重培养企业生产力以获得持久的经济效益。无论新旧经济,经济增加值方法都强调为投资者提供满意的投资回报率。

现有的会计制度否认这些无形资产的存在误导了许多人。许多高层管理人员注意到公司的许多无形资产都不能在会计报表上得到反映,而对现有的会计财务标准颇有微词。为了反映这些无形资产的价值,公司管理层通常用客户满意度和其他一些指标作为近似的衡量标准,但是,许多管理人员却没有意识到这些指标是不能够替代财务指标的。这些指标有时误导决策者,因为它们仅仅反映了部分情况。我们认为,有效的解决办法是修改现有的财务报表及旧经济的会计准则,采用新经济会计准则,应用经济增加值。其他的标准可能有所作用,但是却没有一种方法像经济增加值那样能全面地、准确地衡量企业的经营效益。

四、谨慎性原则不再适用

谨慎原则不再适用的一个显著表现就是对各种准备的会计处理。

各种准备包括坏账准备、存款跌价准备、长短期投资的跌价或减值准备等。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公司要为将来可能发生的损失预先提取准备金,准备金余额抵减对应的资产项目,余额的变化计入当期费用冲减利润。其目的是出于稳健性原则,使公司的不良资产得以适时披露,以避免公众过高估计公司利润而进行不当投资。作为对投资者披露的信息,这种处理非常必要。

但对于公司的管理者而言,这些准备金并不是公司当期资产的实际减少,准备金余额的变化也不是当期费用的现金支出。提取准备金的做法一方面低估了公司实际投入经营的资本总额,另一方面低估了公司的现金利润,因此不利于反映公司的真实现金盈利能力;同时,公司管理人员还有可能利用这些准备金账户操纵账面利润。

因此,计算经济附加值时应将准备金账户的余额加入资本总额之中,同时将准备金余额的当期变化加入税后净营业利润。

五、人力资源的会计处理不再适用

众所周知,新经济条件下,人才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迫切要求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会计处理。但人力资源投资并不能在传统的财务报表上得到充分而合理的反映。

与传统会计手法相比,经济增加值则能够如实、准确地记录人力资源投资,用于招聘、提高和保留关键员工的开支,至少从内部管理角度来讲是一种资产,这些开支不再是用于充抵现期收入的费用,而被计为资产,在员工能够发挥其预期的生产效率期间予以摊销。举例来说,一个公司需要花费20万美元招聘、培训一个软件工程师,这个软件工程师将与工作小组的其他成员一起或开发新产品,或建立网站,或编写用于收集和分析用户信息的软件。在传统会计处理中,不管其工作性质如何,公司会计人员都会从现期收入中扣减20万美元作为成本开支。但是依据经济增加值原则,20万美元的开支应被视为一种资本,虽然这个开支是在一个财务阶段实现的,但是这个被购买的“资产”会在未来的很多阶段对销售和收入有所贡献。就此例而言,如果工程技术人员在公司服务4年,并假设现期的资金成本为10%,他需要每年创造至少63100美元才能抵消公司对他的20万美元的投资,实现经济增加值的盈亏平衡。

会计标准范文篇6

企业由于经营不善或受到外界因素影响易陷入债务困境,导致债务重组活动频发,促成了债务重组准则的产生。我国首部债务重组准则于1998年颁布,2001年和2006年先后对该准则进行了较大的修订,主要围绕债务重组计量模式和债务重组利得的处理方式进行。2006年新债务重组准则相比2001年准则发生很大变化,新准则重新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新准则与国际惯例接轨,但也引发了2007年、2008年的债务重组热潮,一些上市公司,尤其是ST、*ST公司企图利用债务重组准则让公司利润扭亏为盈,粉饰报表,维持公司盈利形象,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决策的目的。此类债务重组行为不仅容易误导财务报表使用者,而且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二、文献综述

债务重组有两个原因,一是财务困难,二是出于摘帽保牌的盈余管理动机。谢德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是否发生债务重组与其是否陷入财务困境的关联度不高,上市公司并非因财务困难而必须发生债务重组,其中也有部分债务重组公司是为了避免亏损而进行债务重组。严玉康研究发现有的公司发生债务重组是为了获得股权再融资资格。发生债务重组收益的上市公司,其资产负债率较高,且大多是扭亏公司和ST公司。ST类公司更倾向于以债务重组实现摘星摘帽,保壳上市。张鸣、陈全、聂晶(2011)通过对2007年和200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分析后发现,2006年新债务重组准则下进行债务重组的公司主要是已经连续两年亏损面临摘牌风险的公司,而仅有一年亏损的公司对这一极端盈余管理手段的使用则相对比较谨慎,并不倾向于利用债务重组交易来避免被特别处理。孙铮、王跃堂、陆宇建对亏损和扭亏的上市公司统计分析发现上市公司的收益率在微利和严重亏损区间分布比较集中。这是因为亏损上市公司把当年的利润递延到下一年,采用“巨亏-微利-巨亏”的模式来保壳。

三、我国债务重组准则的内容及变迁

我国债务重组收益确认标准的变迁,分别出现在1998年、2001年和2006年,经历了“计入利润———计入资本公积———计入利润”,债务重组的计量属性也相应经历了“公允价值———账面价值———公允价值”的变迁。财政部于1998年制定《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首次引入公允价值的概念,规定转让的非现金资产或股权采用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债务人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资产偿还债务,所得的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但是当时我国生产资料市场和产权市场尚未完全建立,公允价值难以真正“公允”,企业利用公允价值和债务豁免操纵利润扭亏为盈,为亏损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表创造了机会。为此,财政部于2001年1月1日起实施修订后的债务重组准则。新准则取消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改用“账面价值”计量。同时,债务重组利得确认为所有者权益要素,计入“资本公积”账户。2006年2月,财政部再次对会计准则进行了修订,《企业会计准则12号———债务重组》。2006年的新债务重组准则有三方面的突出变化:一是重新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二是允许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三是重新定义债务重组。此次改革标志了我国会计准则开始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

四、我国对上市公司股票退市程序的规定

我国《证券法》、《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对上市公司出现财务异常的情况下分别作出了相关规定。若上市公司最近1年亏损,该公司股票交易将被实行特别处理(ST);若上市公司最近2年连续亏损,公司股票被处以“退市风险警示”(*ST);若第3年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正且主营业为正常运营的情况下,公司可在该年度摘星摘帽,若最近3年连续亏损,要对该公司暂停上市;暂停上市期间首个年度报告实现盈利,则公司恢复上市,暂停上市期间首个年度报告亏损,则公司退市。由此引发两个思考:一是被特别处理的ST、*ST公司为避免暂停上市甚至退市,边界年份可能成为债务重组突击利润的关键时点;二是上市公司暂停上市、恢复上市、退市都与利润紧密相连,2006年新债务重组准则恢复将债务重组利得计入“营业外收入”,相比2001年将债务重组利得计入“资本公积”,是否意味着2006年新准则更容易导致债务重组的高峰?

五、1998-2010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债务重组分析

(一)样本收集

本文以深圳和上海证券交易所1998-2010年所有的上市公司为基准,利用国泰君安数据库进行数据收集和统计,得到1998-2010年13年间共有211家上市公司发生过债务重组,债务重组交易总数达到517次。其中,ST、*ST公司共154家,共发生债务重组交易433次,也就是说,占72.99%的ST、*ST公司,债务重组交易次数占到13年间总数的83.75%。

(二)样本描述性统计

1.2006年新准则的迎来债务重组热潮。1998年至2010年,沪深两市发生债务重组的公司数量是总体上升的,尤其2006年新债务重组准则实施后,2007、2008年资本市场迎来了债务重组的热潮,2007-2010年发生债务重组的公司数量分别以49%、24%、18%的速度增长(2009年除外),甚至在2008年达到最高峰68家。这次重组热潮发生一方面可能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受到波及,另一方面可能是新债务重组准则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2.ST、*ST公司是债务重组的最大受益者。1998-2010年沪深两市有211家上市公司取得债务重组利得,债务重组收益总额高达433.30亿元,占两市13年净利润总额119,073.8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重为0.36%。13年间存在债务重组利得的ST、*ST公司有154家,约占取得债务重组利得上市公司总数的73%,未被实施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有57家,约占27%。有101家上市公司债务重组金额超过亿元,包括81家ST、*ST公司和20家非ST、*ST公司,债务重组金额最高的两家ST类公司重组收益均高达10亿元。综上所述,ST、*ST公司是债务重组的最大受益者,但是企图采取债务重组扭亏为盈,粉饰财务报表,会给投资者带来很大风险。

3.利用债务重组扭亏为盈的企业占多数。1998-2000年和2006-2010年,这两个时段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这一时期,扣除债务重组收益后净利润为负数的公司数超过了为正数的公司数,尤其在2007-2009年,扣除债务重组收益后净利润为负数的公司平均每年超过为正数公司大约70%,说明大多数公司进行债务重组是为了扭亏为盈,粉饰报表,ST、*ST公司更主要是为了避免退市,保住有限的壳资源。

4.债务重组主要集中在年末。我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规定上市公司于要出具季报、半年报和年报,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披露这一时期的业绩。为了呈现良好业绩,推动股价上扬,对外公布财务报表前都是实施盈余管理的好时机。对于财务状况不理想的企业来说,债务重组的实施倾向于集中在这些月份。根据国泰君安数据库统计的签订协议的日期,上市公司发生债务重组的时间大多集中在11、12月,占到16.44%的比重。其次是半年报的5、6月份,占6.58%。这么做是因为公司本身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理想,加上要应对年报的审查,所以上市公司选择在年关突击重组,试图释放积极信号,获得市场信息和投资者青睐。

5.债务重组的债权人及重组方。发生债务重组公司的债权人和参与重组方主要由企业、银行和当地政府三类构成。关联交易的债务重组下,债务人可能基于保住母公司整体利益,把债务转移到子公司,让子公司背负部分或全部债务,以期就此剥离不良资产,让母公司在没有债务或只有少量债务的情况下能够在资本市场游刃有余。债务人和银行的债务重组比重最大,尤其是国有银行。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银行为什么愿意豁免问题企业的债务?银行的主营收入主要来源于利息收入,向企业发放贷款收取利息是银行创收的重要途径,银行自然不愿意看到企业倒闭。通过债务重组豁免企业部分债务,避免银行的债务颗粒无收,也帮助企业恢复经营,有利于建立和保持债权债务双方的良好关系。此外,上市公司重组背后的政府干预力量十分强大,企业与政府利益共存的关系恐怕是主要原因。地方企业的税收是当地政府财政收入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又怎会放着利益见死不救?政府帮助企业偿还债务,政府干预上市公司债务重组成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具有中国特色的重组方式。

六、对运用新债务重组准则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证券法》对上市公司退市程序的规定

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与上市公司股票特别处理、退市和恢复上市紧密联系,目前我国《证券法》规定上市公司若连续三年亏损将被暂停上市甚至终止上市。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会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采用各种盈余管理手段避免连续三年亏损。建议完善《证券法》除了以净利润为指标之外,再附上其余参考指标,例如上市公司持续盈利指标、偿债能力指标、经营现金流量指标等。

会计标准范文篇7

关键词:会计准则性质产权理论交易费用

产权论的起源与产生,是用产权的观点和产权思想来揭示某些经济现象,阐释1些社会经济问题,且具有1定的说服力。许多会计理论研究者基于这1角度出发,遂将产权理论引入了会计学问题的研究,在拓展视野的同时,也使得会计理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更加丰富。近年来的会计理论问题研究中,许多学者针对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政策等诸多会计问题,从产权论的视角进行分析,提出了1些全新的观点,极大地推动了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本文也拟从产权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会计准则的性质问题。

一、产权理论的起源及发展背景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产权的产生是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基本前提的,当资源的稀缺性达到1定程度时,人们为了合理地配置资源,以满足其经济利益的最大化,需要通过建立产权制度来界定人们在利用稀缺资源中的权利关系。因此,产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1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从经济学角度看,所谓产权(PropertyRights)是指拥有财产主体的1种行为性权利,包括归属权、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黄少安,2004)。这些行为性权利规定了人们在生产和交换中使用财产时,必须遵守的社会经济法律规范。因而,产权实质上是产权主体(包括公有主体和私有主体)之间围绕或通过财产客体而形成或建立的1种经济权力关系。

产权范畴的复杂多样性,使其备受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当今社会,人们对产权的认识又有了极大的拓展,从而使产权理论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有了新的突破,形成了系统而严密的理论体系。现代产权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与交易费用理论是分不开的。交易费用(Transactioncosts)是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基本的、核心的范畴,交易费用理论是整个现代产权理论的基础,贯穿或隐匿于整个产权理论发展的始末。其由著名经济学家科斯于1937年和1960年的两篇著作———《企业的性质》和《社会成本问题》中提出,科斯通过引入交易费用这1概念,成功地把产权和制度因素重新纳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从而推动了现代产权经济学和产权理论的发展,后人又对其进行了相应的补充和完善。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市场机制的运行是有成本的,人与人之间的1切交易也都是有成本的,它所要研究的就是如何通过界定和调整产权规则、降低交易费用,从而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因此,交易费用理论是分析和评价产权制度优劣以及在其影响下资源配置效率高低的基本依据。由于产权经济学家们的努力,现代产权理论在解释个人的激励行为、企业与市场的替代、企业制度变迁、经济发展等许多重大问题上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使其成为现代经济学的重要学科,而且对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等诸多相关学科的发展均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二、会计的产权性分析

现代产权理论认为,经济学本质上是对稀缺资源产权问题的研究。因此,经济学的一切问题都是可以在产权理论框架中来分析的。会计学作为经济学中的重要分支,以其货币计量、综合性、真实性等特征对社会资源的流动、分配和配置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可见,会计学本身也是在资源稀缺的前提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种关系决定了产权与会计之间1定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许多联系非常重要。

会计的产权性缘起于产权理论的发展。产权理论中孕育着诸多会计思想,如费用、成本、收益、资产等;同时会计理论研究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也需要产权理论的指导,如企业产权界定及转让中的会计问题、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的权利设置、会计信息在不同产权制度下的披露等(田昆儒,2000)。产权理论下的会计推论与启示给会计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产权理论及发展对会计的影响至少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方面是利用产权理论可对会计理论和会计现象作出更合理、更科学的解释;另1方面是现实的产权变动为会计提出了新的问题,需要人们去解决,很多会计问题都可以运用产权理论对其进行解释和说明。诸多产权理论中蕴含着会计思想,会计与产权的影响是相互而直接的。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和科斯的《企业的性质》都不难看出:任何1个时期的会计都是建立在1定的产权关系的基础上;任何1种类型的会计都要维护特定的产权制度。会计对产权的贡献是与身俱来的,并1直成为产权思想的忠实追随。会计产生、发展和变更的根本使命是体现产权结构、反映产权关系、维护产权意志(伍中信,1998)。作为规范企业会计核算的会计准则,其产生的环境也无不充满了产权主体的影子,会计准则本身就是借助于对会计行为的规范和约束,来实现对产权的保护。这正如R.WattsandJ.Zimmerman(1983)所讲的:会计准则是产权结构变化的产物,是为了监督企业契约的签定和执行而产生的。

三、会计准则性质的产权性分析

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会计准则性质的研究成果很丰富,但迄今尚未能真正达成共识,笔者谨从产权论的视角对会计准则的性质做如下分析。

基于降低交易费用的产权论视角会计准则是1种有助于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产权效率的产权制度。

产权理论认为,产权是1种社会工具,其重要性就在于事实上它能帮助1个人形成其与他人交易的合理预期,在市场上所进行的交易都会在缔约各方之间产生产权的全部或部分转让,这些转让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合约安排来进行。只要产权是排他的和可转让的,不同的合约安排就意味着不同的资源配置,产权制度的不同安排,将会直接影响交易费用的大小。科斯定理指出:在交易为0时,产权作任何安排都可以;但在交易费用为正时,产权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技术先进的环节,需要通过产权的内在化来解决。会计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一切对企业拥有各种形式产权个人和组织降低交易费用服务,增加其收益。会计准则是会计行为的外在约束,可以用来保护企业产权。从这种意义上讲,会计准则属于产权制度范畴,行使着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职能。

会计信息作为1种特殊的商品,由于其稀缺性的特点,所以在其在生成传递和使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交易双方及复杂的交易关系,交易双方可能的利益冲突导致了高额的交易费用(杜兴强,1998)。而由于市场上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得信息市场低经济效率,增加了这种交易费用。为此,客观上要求必需建立能够提高产权效率、实现交易费用最低、利益最大化的产权制度,而会计准则就是这样1种产权制度。因为,提高产权效率、降低交易费用是制定会计准则的基本要求。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实施节约了人们进行会计信息交流活动的费用,减少了会计信息环境的不确定性及因选择披露方式不同所形成的机会主义行为,使得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对同一经济事项可以形成一个合理可靠的预期,为人们运用会计信息提供了有保障的制度框架。同时,政府参与制订的会计准则又具有强制性,在实施中必然会减少交易费用的发生,这是由于政府借助于其本身的权威性,可以较容易地解决各种利益争端。因此,会计准则可以节约交易费用,增进社会福利。

提高产权效率是制定会计准则的1个基本要求,著名会计学家郭道扬教授(2002)认为,维护与保护市场经济下的所有者权益问题是会计法律制度建立的出发点,也是作为它的基本体系最终得以构建起来的落脚点。笔者认为,其理由在于这是提高产权效率、降低交易费用的要求所致。因为在资源稀缺的世界里,产权不仅需要界定每个人对稀缺资源的所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等诸种权利,而且还要界定人们利用资源的效率,从而界定人们做出贡献的份额。换言之,只有产权的权责利界定是对称和清晰的,每个主体才有可能产生具有产权效率的逐利行为,从而导致所谓“无形之手”的资源配置效率之结果。所以,市场经济的产权效率原则,要求所有者的权益必须得到充分的维护和保护。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笔者认为,只有具有产权效率的会计准则才有存在的价值和生命力。如果没有为社会所认可的会计准则,没有值得社会信赖的注册会计师外部审计制度,对上市公司来讲,要想在资本市场上筹集1定量资本,其成本将是10分高昂的。如果每个企业都按照统1的、公认的会计准则来提供财务信息,投资者根据一致的标准来判断其投资收益,那么真实和相关的会计信息就能优化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保护投资者利益。当交易费用降到最低时,也就是产权内在化的成本低到可以不考虑时,就能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那时市场机制会自动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Paretooptimum),即资源配置已经达到这样1种状态———无论怎样改变资源配置,如果不使其他人(哪怕是一个人)的效用水平下降,就不可能使任何别人(哪怕是一个人)的效用水平有所提高。

基于信息披露的产权论视角会计准则是1种有助于规范会计信息披露的产权制度。

从产权理论来分析,市场的交换表面上表现为物品或劳务的交换,其实质是各种权利的交换,而要使权利交换能够顺利实现,会计方面的信息不可缺少。因为,企业的经营是建立在产权基础之上的。无论企业的投资者还是债权人、经营者等,都是在尊重产权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契约关系,这种在产权基础上订立的契约关系,必然要求相应的会计信息披露。产权的基本特征为收益性,在现代企业中,产权所有者将依据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获取产权收益。产权所有者拥有对会计信息的产权,会计信息具有经济价值,通过会计信息传递的信号,投资者可据此决策以获得收入。那么,会计信息的披露是不是越多或是越充分越好,从决策有用观的角度来讲当然如此。但从产权理论角度来看,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虽然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及时的决策,从而最终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由于会计信息的生成是需要成本的,而且在产权制度客观存在的现实社会中,会计还要维护特定的产权主体利益,因此,会计信息的披露并不是没有禁区和边界的。在现代企业错综复杂的委托关系中,由于主体双方存在着利益非均衡性、信息非对称性和风险性,决定了委托双方对会计准则的不同态度。依据产权理论,产权制度下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别是公共财务会计信息是要靠政府管制来实现的,很多股东对于会计信息披露的积极性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高涨(田昆儒,2000)。首先,在充满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外公布的会计信息成为了公共物品(PublicGoods),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可以使用,这容易导致“搭便车”(Freeriding)行为,即1个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使用并不减少另外的投资者对会计信息使用的效用,额外的投资者可免费使用会计信息,导致企业不能从会计信息的提供中补偿所消耗的信息生产成本。其次,由于信息不对称、契约不完备等市场不完全性的存在,企业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往往不1致,更多的时候还表现为相互之间的利益冲突,从而对会计信息披露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会计信息提供者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更愿意选择少量披露、不披露,甚至隐瞒真实会计信息,从而损害公众利益。从信息使用者的角度分析,由于各自的利益目标不同,有些信息使用者确实需要真实、客观反映经济活动的会计信息,而有些则不然,由于受到各种利益驱动,出于某种特殊目的如粉饰政绩或隐瞒事实等需要,当会计信息对他们不利时可能并不需要真实的会计信息。在惩罚责任制度不明确的情况下,作为中介机构的注册会计师也会从私人利益角度从事审计工作,难以保证独立、客观、公正地对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实施审计。

会计信息披露是维护企业产权主体利益、反映产权结构和产权关系的重要渠道,只要产权制度存在,企业进行会计信息披露的责任就不会被免除,会计信息披露就成为必然。为了保护自己的产权利益,现实的和潜在的投资者与债权人、客户、供应商、雇员以及社会大众等各个产权主体,势必会对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有较高的要求。为了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产权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维护市场正常的经济秩序,同时也为了直接或间接地控制公共物品的管理权,以确保自己的权利不丢失(刘峰,1996)。用1个机构建立1套保护产权和社会发展的大规模会计准则系统比建立许多小规模的私人契约系统、用政府的强权更能带来规模经济效益(林钟高,2001)。引用现代产权经济学家所称的“霍布斯规范定理”:政府通过建立通用会计准则结构,使私人协议难以达成所造成的损失最小。会计准则作为1种约束会计信息生成的行为规范,由于其始终作为约束、保护产权主体会计行为的规则而存在,因而其效用就每个产权主体来讲都是相同的,即使自己的会计管理交易行为受到保护、认可和约束。会计准则所生成的会计信息,也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这正是会计准则的特殊之处。单个产权主体对它效用的价值取向尽管有时很难达到1致,但每个主体都将接受它也受到等量的约束,都起到规范会计信息的作用,并以此来实现维护产权各方利益关系的功能。公务员之家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会计准则的基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统1性、真实性和可比性,起到规范化的作用,其实质是对企业日常会计活动的各类事项所作出的具体规定。基于产权论视角对会计准则的性质分析,人们不难看出,会计准则属于产权制度的范畴,它是产权制度的1种,或是特定社会产权制度的某1组成部分,其有助于提高产权效率、降低交易费用和规范会计信息披露。会计准则的这1特质给于人们的启示是:其制定过程1定要扩大参与者的范围,广泛听取不同意见来降低因产权各方力量不均衡所招致的负面影响,尽量保护各产权主体的利益,最大限度地减少会计准则产权的不清晰性并提高其公正性和透明度,只有这样才能赢取产权利益相关者各方的最终认可。由此可见,会计系统的复杂性,客观上决定了人们对会计的认识是不断深入的过程,对会计的研究也应从多角度去进行。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日趋成熟的产权理论及其研究成果对社会科学各个方面的研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将产权理论引入会计问题的研究,从产权的视角对会计的许多相关问题进行论证、思考和分析,并试图通过这种分析来解释会计现象,解决会计问题,指导会计实践的过程,在开阔人们的研究思路和丰富我们的研究方法的同时,也使得会计理论的研究成果更加具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1]杜兴强,《会计信息的产权问题研究》,《会计研究》1998年第7期

[2]郭道扬,《论两大法系的会计法律制度》,《会计研究》2002年第8期

[3]黄少安著,《产权经济学导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刘峰,《会计准则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林钟高、赵宏,《会计准则经济论纲》,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年版

[6]伍中信,《产权与会计》,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年版

[7]罗纳德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中译本),上海3联书店1990年版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会计标准范文篇8

关键词:会计国际化经济后果利益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会计,也必须顺应这一潮流,朝国际化方向发展。但是,会计是有经济后果的,在对各国会计进行协调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种种阻力,会计国际化背后的实质为各国的利益之争,我们在积极参与会计国际化进程的同时,必须立足于国情,不能不切实际地、一味地向某个国家的会计标准或者不顾条件地向国际会计标准靠拢,这将会牺牲我们自身的利益而得不偿失。

会计的经济后果

经济后果学说是美国会计学者于上世纪70年代末提出来的,其标志为Zeff(1978)《经济后果学说的兴起》一文的发表。Zeff在该文将经济后果定义为“会计报告对企业、政府、工会、投资人、债权人决策行为的影响。”

会计的经济后果使人们对制定会计准则的认识有了质的转变,使会计准则的制定理论发生了变革,促使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更加理性和成熟。由于会计政策经济后果的影响,当今各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与其说是一项专业技术过程,不如说是一个政治过程。

会计国际化背后的各国利益之争

会计准则制定是一个政治化过程,这一点同样在国际会计化进程中得到体现,尤其表现在各国对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权的争夺上。会计准则规范不同的计量实务和信息披露要求,将影响不同的利益团体的利益。受经济实力影响,目前的国际会计协调化偏重于发达国家或跨国公司的需求,未必能保持发展中国家或东道国的利益。此外,即使在发达国家内部,仍存在着不同的会计模式,从而产生必须按何国会计准则为国际会计与报告准则蓝本的争议。上述这些不同国家或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事实上成为会计国际化的阻力,在IASC(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重组前,国际会计准则的制订相当缓慢且缺乏普遍认可,以致有西方会计学者认为,国际会计协调化是一种可望不可及的幻想。

最能说明会计国际化背后利益之争的例子莫过于美国对国际会计准则态度的变化。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制定自己独立的会计标准,认为美国的会计标准是世界上最好的会计标准,所以不认可国际会计准则的地位,对国际会计准则的态度很消极。然而在1996年之后,美国的态度却突然发生了变化。原因是美国会计标准是目前世界上技术最复杂、要求最高的,当其他国家的公司争取在美国证券市场上上市融资时,需要作大量的报表调整工作,从而增加了这些公司的筹资成本。这样将导致许多公司畏惧其“门槛”较高而转向欧洲证券市场或者日本等地上市融资,从而损及美国利益。因而美国固守其会计标准的态度开始松动。

1996年10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经过与IASC对话后,发表了一个有条件“支持IASC制定适用于跨国股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所用的会计标准”的声明。显然,美国从不认可国际会计准则到支持IASC制定一套全球通用的、高质量的会计标准,在态度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一态度上的转变,实际上是美国的利益驱动所致,因为,建立全球通用的会计标准,促进会计标准的国际化,符合美国的利益。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会计标准的国际化实际上是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利益驱动的结果。对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理性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以积极的姿态来促进中国会计的国际化,从1985年的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到1992年11月参照国际惯例了“两则两制”,以及目前已经的16项具体会计准则和2000年12月29日财政部的《企业会计制度》,都有国际会计惯例的深深烙印。

我国已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2003年的进出口总额有望突破8000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历年累计将达5000亿美元,这意味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与世界经济体系进一步融合,实行会计国际化将是我国政府的必然选择。

现在有人主张我国会计标准的建设直接照搬美国的会计标准或者国际会计准则。但是,如果我国的会计标准在其国际化进程中,片面地向美国会计标准或者国际会计准则靠拢,这就意味着我国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的编制成本以使其编制的财务报告与美国会计标准或者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相一致,我国财务报告的使用者需要花费大量的学习成本来读懂这些会计信息,而美国的会计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却不会发生这些成本,美国的注册会计师也可以凭借着其专业特长和职业技能,直接在全球范围内执业,而其他国家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或者注册会计师则要为此付出较大的代价。

因此,在我国会计准则的建设过程中,我们既要看到会计标准国际化的趋势和益处,又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和冷静的头脑。我国尚处在转轨经济的特殊背景下,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和完善的监管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如果我们操之过急,片面追求我国会计标准的英美化或国际化,尽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我国企业对外融资的成本或者对外贸易的成本,但是可能会出现与我国转轨经济环境不相适应的情况,导致会计信息出现混乱或者失控,由此所产生的改革成本和风险将是巨大的,对此我们需要有充分的认识。

参考资料:

1.《企业会计制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冯淑萍,关于中国会计国际协调问题的思考,会计研究,2002.11

3.刘玉廷,《企业会计制度》的中国特色及与国际惯例的协调,会计研究,2001.3

4.黄世忠、刘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大举措——感悟《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研究,2001.2

会计标准范文篇9

关键词:会计国际化经济后果利益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会计,也必须顺应这一潮流,朝国际化方向发展。但是,会计是有经济后果的,在对各国会计进行协调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种种阻力,会计国际化背后的实质为各国的利益之争,我们在积极参与会计国际化进程的同时,必须立足于国情,不能不切实际地、一味地向某个国家的会计标准或者不顾条件地向国际会计标准靠拢,这将会牺牲我们自身的利益而得不偿失。

1会计的经济后果

经济后果学说是美国会计学者于上世纪70年代末提出来的,其标志为Zeff(1978)《经济后果学说的兴起》一文的发表。Zeff在该文将经济后果定义为“会计报告对企业、政府、工会、投资人、债权人决策行为的影响。”

会计的经济后果使人们对制定会计准则的认识有了质的转变,使会计准则的制定理论发生了变革,促使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更加理性和成熟。由于会计政策经济后果的影响,当今各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与其说是一项专业技术过程,不如说是一个政治过程。

2会计国际化背后的各国利益之争

会计准则制定是一个政治化过程,这一点同样在国际会计化进程中得到体现,尤其表现在各国对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权的争夺上。会计准则规范不同的计量实务和信息披露要求,将影响不同的利益团体的利益。受经济实力影响,目前的国际会计协调化偏重于发达国家或跨国公司的需求,未必能保持发展中国家或东道国的利益。此外,即使在发达国家内部,仍存在着不同的会计模式,从而产生必须按何国会计准则为国际会计与报告准则蓝本的争议。上述这些不同国家或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事实上成为会计国际化的阻力,在IASC(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重组前,国际会计准则的制订相当缓慢且缺乏普遍认可,以致有西方会计学者认为,国际会计协调化是一种可望不可及的幻想。

最能说明会计国际化背后利益之争的例子莫过于美国对国际会计准则态度的变化。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制定自己独立的会计标准,认为美国的会计标准是世界上最好的会计标准,所以不认可国际会计准则的地位,对国际会计准则的态度很消极。然而在1996年之后,美国的态度却突然发生了变化。原因是美国会计标准是目前世界上技术最复杂、要求最高的,当其他国家的公司争取在美国证券市场上上市融资时,需要作大量的报表调整工作,从而增加了这些公司的筹资成本。这样将导致许多公司畏惧其“门槛”较高而转向欧洲证券市场或者日本等地上市融资,从而损及美国利益。因而美国固守其会计标准的态度开始松动。

1996年10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经过与IASC对话后,发表了一个有条件“支持IASC制定适用于跨国股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所用的会计标准”的声明。显然,美国从不认可国际会计准则到支持IASC制定一套全球通用的、高质量的会计标准,在态度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一态度上的转变,实际上是美国的利益驱动所致,因为,建立全球通用的会计标准,促进会计标准的国际化,符合美国的利益。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会计标准的国际化实际上是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利益驱动的结果。

3对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理性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以积极的姿态来促进中国会计的国际化,从1985年的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到1992年11月参照国际惯例了“两则两制”,以及目前已经的16项具体会计准则和2000年12月29日财政部的《企业会计制度》,都有国际会计惯例的深深烙印。

我国已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2003年的进出口总额有望突破8000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历年累计将达5000亿美元,这意味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与世界经济体系进一步融合,实行会计国际化将是我国政府的必然选择。

现在有人主张我国会计标准的建设直接照搬美国的会计标准或者国际会计准则。但是,如果我国的会计标准在其国际化进程中,片面地向美国会计标准或者国际会计准则靠拢,这就意味着我国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的编制成本以使其编制的财务报告与美国会计标准或者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相一致,我国财务报告的使用者需要花费大量的学习成本来读懂这些会计信息,而美国的会计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却不会发生这些成本,美国的注册会计师也可以凭借着其专业特长和职业技能,直接在全球范围内执业,而其他国家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或者注册会计师则要为此付出较大的代价。

因此,在我国会计准则的建设过程中,我们既要看到会计标准国际化的趋势和益处,又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和冷静的头脑。我国尚处在转轨经济的特殊背景下,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和完善的监管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如果我们操之过急,片面追求我国会计标准的英美化或国际化,尽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我国企业对外融资的成本或者对外贸易的成本,但是可能会出现与我国转轨经济环境不相适应的情况,导致会计信息出现混乱或者失控,由此所产生的改革成本和风险将是巨大的,对此我们需要有充分的认识。

参考资料:

会计标准范文篇10

关键词:会计国际化经济后果利益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会计,也必须顺应这一潮流,朝国际化方向发展。但是,会计是有经济后果的,在对各国会计进行协调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种种阻力,会计国际化背后的实质为各国的利益之争,我们在积极参与会计国际化进程的同时,必须立足于国情,不能不切实际地、一味地向某个国家的会计标准或者不顾条件地向国际会计标准靠拢,这将会牺牲我们自身的利益而得不偿失。

会计的经济后果

经济后果学说是美国会计学者于上世纪70年代末提出来的,其标志为Zeff(1978)《经济后果学说的兴起》一文的发表。Zeff在该文将经济后果定义为“会计报告对企业、政府、工会、投资人、债权人决策行为的影响。”

会计的经济后果使人们对制定会计准则的认识有了质的转变,使会计准则的制定理论发生了变革,促使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更加理性和成熟。由于会计政策经济后果的影响,当今各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与其说是一项专业技术过程,不如说是一个政治过程。

会计国际化背后的各国利益之争

会计准则制定是一个政治化过程,这一点同样在国际会计化进程中得到体现,尤其表现在各国对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权的争夺上。会计准则规范不同的计量实务和信息披露要求,将影响不同的利益团体的利益。受经济实力影响,目前的国际会计协调化偏重于发达国家或跨国公司的需求,未必能保持发展中国家或东道国的利益。此外,即使在发达国家内部,仍存在着不同的会计模式,从而产生必须按何国会计准则为国际会计与报告准则蓝本的争议。上述这些不同国家或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事实上成为会计国际化的阻力,在IASC(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重组前,国际会计准则的制订相当缓慢且缺乏普遍认可,以致有西方会计学者认为,国际会计协调化是一种可望不可及的幻想。

最能说明会计国际化背后利益之争的例子莫过于美国对国际会计准则态度的变化。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制定自己独立的会计标准,认为美国的会计标准是世界上最好的会计标准,所以不认可国际会计准则的地位,对国际会计准则的态度很消极。然而在1996年之后,美国的态度却突然发生了变化。原因是美国会计标准是目前世界上技术最复杂、要求最高的,当其他国家的公司争取在美国证券市场上上市融资时,需要作大量的报表调整工作,从而增加了这些公司的筹资成本。这样将导致许多公司畏惧其“门槛”较高而转向欧洲证券市场或者日本等地上市融资,从而损及美国利益。因而美国固守其会计标准的态度开始松动。

1996年10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经过与IASC对话后,发表了一个有条件“支持IASC制定适用于跨国股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所用的会计标准”的声明。显然,美国从不认可国际会计准则到支持IASC制定一套全球通用的、高质量的会计标准,在态度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一态度上的转变,实际上是美国的利益驱动所致,因为,建立全球通用的会计标准,促进会计标准的国际化,符合美国的利益。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会计标准的国际化实际上是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利益驱动的结果。对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理性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以积极的姿态来促进中国会计的国际化,从1985年的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到1992年11月参照国际惯例了“两则两制”,以及目前已经的16项具体会计准则和2000年12月29日财政部的《企业会计制度》,都有国际会计惯例的深深烙印。公务员之家

我国已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2003年的进出口总额有望突破8000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历年累计将达5000亿美元,这意味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与世界经济体系进一步融合,实行会计国际化将是我国政府的必然选择。

现在有人主张我国会计标准的建设直接照搬美国的会计标准或者国际会计准则。但是,如果我国的会计标准在其国际化进程中,片面地向美国会计标准或者国际会计准则靠拢,这就意味着我国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的编制成本以使其编制的财务报告与美国会计标准或者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相一致,我国财务报告的使用者需要花费大量的学习成本来读懂这些会计信息,而美国的会计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却不会发生这些成本,美国的注册会计师也可以凭借着其专业特长和职业技能,直接在全球范围内执业,而其他国家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或者注册会计师则要为此付出较大的代价。

因此,在我国会计准则的建设过程中,我们既要看到会计标准国际化的趋势和益处,又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和冷静的头脑。我国尚处在转轨经济的特殊背景下,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和完善的监管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如果我们操之过急,片面追求我国会计标准的英美化或国际化,尽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我国企业对外融资的成本或者对外贸易的成本,但是可能会出现与我国转轨经济环境不相适应的情况,导致会计信息出现混乱或者失控,由此所产生的改革成本和风险将是巨大的,对此我们需要有充分的认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