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与气候学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9 11:33:13

气象学与气候学论文

气象学与气候学论文篇1

关键词:环境科学专业 气象学与气候学 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c)-0194-01

《气象学与气候学》的研究范围很广,不同的学科根据自己的学科体系在选择课程的内容时侧重点不同。气象学专业有研究大气物理性质及其变化原理的“大气物理学”,有着重讨论天气现象及其演变规律,并据以预报未来天气变化的“天气学”等,而其中与地理和环境科学关系最密切的是气候学[1]。气候学要求对气候系统进行定量观测和综合分析,对气候形成和变化的动态过程进行理论研究。现代气候学从概念上已经不再是气象学或地理学的一个分支的经典气候学,而是大气科学、海洋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地理学、地质学、冰川学、天文学、生物学以至于有关社会科学相互渗透、共同研究的交叉科学[2]。在环境科学专业开设的气候气象学是以气象学为基础,气候学为重点的专业基础课。

1 环境科学专业《气候气象学》课程体系完善的意义

从上个世纪以来,人类正面临着人口、资源和环境等一系列全球性重大问题的挑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更是多方面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问题,这些环境问题均发生在大气系统中,影响大气的运动形式,大气运动的年际变化,异常气候与天气的出现频率,造成呼吸系统疾病和皮肤性疾病等。因此大气系统已经不是单纯的作为地球表层的自然组成圈层,而是在受到人类影响的情况下在组成、微循环和大循环都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并且时时与人类活动及地球的其他圈层相互作用的圈层。

《气象学与气候学》作为环境科学专业的基础课在课程内容上要承担起后续专业课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桥梁的作用,因此不能完全模仿地理科学专业的“气象学与气候学”的大气动力学、天气学和气候学等系列内容,而应突出地表系统中以大气圈为主体的气候系统,包括各个子系统的构成、特征、它的运动以及相互作用等,分析系统中各子系统,诸如大气、海洋、陆地及生物等之间的相互影响的机制,污染物进入大气中的扩散模式与大气稳定度的关系,又要承担起以后专业课中容易忽略的全球气候变化的起因、发展与全球进行的主要研究和行动的任务。

2 《气候气象学》的教材选择

环境科学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学科,其综合了地球上各大圈层内物质的迁移转化及其生物学效应,以及为人类更好的生存的对其进行的相应的管理与决策。不同的院校其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服务于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的设置也有一定的差异。《气候气象学》做为一门环境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目前开设该门课程的为数不多,国内开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院校中部分院校开设了气候气象学相关的基础课程,如北京大学的环境科学专业、绵阳师范学院的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华东师范大学的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的地理系和三峡大学的水利与环境学院等均开设了《气象学与气候学》,中山大学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大气科学系开设了气象学专业。《气候气象学》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在高等院校的地理科学专业都有开设,并且相应的教学改革也都是根据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科特点和发展需要进行的。目前还没有为环境科学专业编著的教材,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上还是借用师范院校地理学专业的教材,并且这类教材也比较少,且大多以气象学与天气学的理论为主要内容。

3 环境科学专业《气候气象学》理论教学内容改革

3.1 《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

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以周淑贞主编的《气象学与气候学》[3](1997,第三版)为主,结合姜世中主编的《气象学与气候学》[4](2010年)主要介绍大气热学属性、大气的力学属性、天气系统的结构、气候系统、气候形成与划分、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

3.2 环境科学专业“气候气象学”课程关于全球气候变化内容的补充

气候的形成是由气候系统的五个子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单单是由大气圈一个子系统的运动、循环形成的,因此气候系统概念的提出能够使我们能够从全球范围内来观察和研究气候的形成及气候变率。从工业革命以后,大气圈、水圈、冰雪圈、生物圈、土壤圈的组成成分、存在范围、各种特性都受到了人类不同程度的改变,这些发生了改变的圈层相互作用,使得大气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从而使得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为了应对这些气候变化,一方面科学家在进行全球气象要素与大气成分及个圈层作用机制的研究,为此建立了PICC。另一方面,全球的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纷纷加入到环节全球气候变化的政策制定中,为此,世界范围内签署了一系列的关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国际公约和进行了多次的气候谈判大会。

3.3 建立与专业课的有机衔接

一些气象要素如气温、日均温、月均温、年均温、积温与有效积温在生态学和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意义进行联系;风速、主导风向、大气气温的层结稳定性对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建立本课程与环境影响评价的联系;特殊风场例如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环流对建设项目产生的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建立本课程与环境影响评价的联系。

再如降水一章,根据降水必备的条件,从森林涵养水源,但是其能否增加有效降水,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看森林对有效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及枯水径流方面来思考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根据现有研究数据推论植树造林是否能增加有效降水。从而建立本课程与生态学之间的联系。

参考文献

[1]余锦华.对《气象学与气候学》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J].气象教育与科技,2006,29(4):10-13.

[2]伍光和,田连恕,胡双熙,等.自然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气象学与气候学论文篇2

[关键词] 气候; 物候; 文学; 古典诗歌; 差异性; 地域性

文学的地域性是一个客观存在,无论是中国文学还是外国文学,无论是中国古典文学还是中国现代文学,无论是抒情文学,还是叙事文学,都有其地域性,这一点无须再讨论。那么,文学的地域性又是如何形成的?文学地理学的基本常识告诉我们,文学的地域性是由文学作品所赖以产生的地理环境造成的,这一点也不需要再讨论。而地理环境是一个大概念,地理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又包括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又包括地貌、水文、生物、气候、灾害等要素,人文环境又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教、宗教、风俗等要素,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各个要素都能对文学构成影响。关于人文环境的各个要素对文学的影响,人们已经作过一些探讨,而对关于自然环境的各个要素对文学的影响,探讨得则很不够。本文所要探讨的是气候对文学的影响。本文认为,文学的地域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气候的差异性以及由气候的差异性所导致的物候的差异性造成的,说得更简明一点,就是气候的差异性影响到物候的差异性,物候的差异性影响到文学的地域性。为了把这个问题讨论得深入和集中一些,本文仅以中国古典诗歌为例。

让我们先看看什么是气候和物候。

一、 气候与物候的内涵及其特点

气候,就是指“某较长时期内气象要素和天气过程的平均特征和综合统计情况”[1]129。通俗地讲,“就是指整个地球或其中某一个地区一年或一段时期(称为时段)的气象状况的多年特点”[2]33。气候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差异性,一个是地域差异,一个是时代差异。

物候,“是生物受气候诸要素及其他生长因素综合影响的反应”[1]99,用竺可桢先生的话来讲,“就是谈一年中月、露、风、云、花、鸟推移变迁的过程”[3]14。在大自然中,那些受气候影响而出现的以一年为周期的自然现象,都属于物候现象。物候现象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植物(包括农作物)物候,如植物的发芽、展叶、开花、结果、叶变色、落叶,农作物的播种、出苗、开花、吐穗等;二是动物物候,如候鸟、昆虫及其他两栖类动物的迁徙、始鸣、终鸣、冬眠等;三是气象水文现象,如初霜、终霜、初雪、终雪、结冰、解冻等。

“物候现象是各年的天气气候条件的反映”[3]45。气候的特点决定了物候的特点,气候的地域和时代差异导致物候的地域和时代差异。美国著名森林昆虫学家霍普金斯认为,物候有纬度差异、经度差异和高下差异。具体来讲,就是物候每向北移动纬度1°、向东移动经度5°,或向上升400英尺(12192米),植物的阶段发育在春天或初夏将各延期4天,在晚夏和秋天则要提早4天。这个发现被称为“霍普金斯定律”。竺可桢先生参照这一定律,结合中国和世界有关国家的情况,总结出物候学的四大定律,即物候的南北差异、东西差异、高下差异和古今差异。说得更准确一点,就是物候的纬度差异、经度差异、海拔差异和时段差异。

在明白了气候与物候的内涵及其特点之后,我们再来考察文学与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 文学与气候(物候)的关系

文学与气候(物候)的关系是一种很重要的关系,也是一种很常见的关系,但在古今中外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著作中,有关这一方面的言论却非常少见,至于专门讨论这个问题的论文和著作就更是没有了。据笔者的考察,似乎只有中国6世纪(梁代)的批评家刘勰(约466—约537)和钟嵘(约467—约519)以及法国19世纪的批评家斯达尔夫人(1766—1817)曾经提到过这一问题。例如刘勰《文心雕龙·物色》讲:“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盖阳气萌而玄驹步,阴律凝而丹鸟羞,微虫犹或入感,四时之动物深矣……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4]693

694刘勰这里所讲的“春秋”,也就是下文的 “四时”(春、夏、秋、冬)的一个简称;他所讲的“阴阳”,则是下文的“阳气”和“阴律”的一个简称。“阴律”就是“阴气”。詹瑛《文心雕龙义证》云:“阴律,阴气,古代用音律辨别气候,所以也可以用‘阴律’代替‘阴气’。”[5]679这个解释是准确的。在古代汉语中,“阳气”和“阴气”这一对概念的内涵是很丰富的,有时候是指气候,有时候则未必。什么时候是指气候呢?这要看具体的语境。一般来讲,当“阳气”和“阴气”并举,又与表示时令或季节的“四时”出现在同一语境的时候,它们就是指气候。如苏浚《气候论》:“晁错曰:扬粤之地,少阴多阳。李待制曰:南方地卑而土薄。土薄,故阳气常泄;地卑,故阴气常盛。阳气泄,故四时常花,三冬不雪,一岁之暑热过中……阴气盛,故晨昏多露,春夏雨淫,一岁之间,蒸湿过半。”[6]229

230其中“阳气”和“阴气”并举,又与“四时”出现在同一语境,是专门讲岭南地区的气候的,故名之为《气候论》。刘勰上面这段话是说,随着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春秋代序),气候也在不断地变化(阴阳惨舒);随着气候的不断变化,物候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物色之动);随着气候和物候的变化,人的心理也在发生相应的波动(心亦摇焉)。每当阳气萌发的时候,蚂蚁(玄驹)就开始行走;每当阴气凝聚的时候,螳螂(丹鸟)就开始潜伏。小小的虫子尚且受到气候的感召,可见四时气候对于生物的影响是很深的……每年都有相应的物候(岁有其物),每种物候都有不同的样子(物有其容),文学家的情感是随着物候的变化而变化的(情以物迁),文学作品的语言则是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的(辞以情迁)。这段话就是讲气候(物候)和文学的关系。

如果说刘勰所讲气候(物候)和文学的关系还需要作一番考证与阐释的话,那么钟嵘讲气候(物候)和文学的关系,就可以说是非常明白了。其《诗品·序》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7]1这里的“气”,就是指“气候”。郭绍虞主编的《中国历代文论选》在讲到钟嵘的这四句话时就是这样解释的:“气,气候。这四句说:气候使景物发生变化,景物又感动着人,所以被激动的感情,便表现在舞咏之中。这是讲诗歌产生的原因。”[8]312这个解释也是正确的。需要补充的是,“景物”有两种,一种是随气候的变化而变化的景物,一种是不随气候的变化而变化的景物。前者就是物候,后者则是一般的景物。刘勰所讲的随着阳气萌发而行走的蚂蚁(玄驹)是初春的物候,随着阴气凝聚而潜伏的螳螂(丹鸟)则属于深秋的物候,它们不是一般的景物。钟嵘这里所讲的“物”也是指物候,而不是一般的景物。我们可以联系《诗品·序》中的另一句话来理解:“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7]28这里的“四候”就是指春、夏、秋、冬四季的气候;“春风春鸟”、“夏云暑雨”、“秋月秋蝉”、“冬月祁寒”,就是随四季气候的变化而变化的物候。所以“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这四句话更准确的解释应该是这样:气候使物候发生变化,物候又触动人,所以被触发的感情便表现在诗歌之中。这是讲诗歌产生的原因。

气候(物候)和文学的关系问题本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刘勰和钟嵘都谈到了气候(物候)对文学的影响,本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现,但遗憾的是,在中国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界,自从刘勰和钟嵘讲过这个问题后,似乎再也没有人讲过这个问题了。其原因比较复杂,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无论是刘勰还是钟嵘,他们的主观意图都不在讲气候(物候)对文学的影响。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的主观意图是在强调“以少总多”的写作方法,反对“文贵形似”的错误倾向,倡导“物色尽而情有余”的艺术效果,而钟嵘《诗品·序》的主观意图则在探讨五言诗的起源及其创作得失。由于他们的主观意图不在讲气候(物候)对文学的影响,所以后人在解释他们的这几句话时也就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

在国外,则似乎只有法国19世纪的著名文学批评家斯达尔夫人曾经提到过这个问题。斯达尔夫人在《论文学》一书中讲到“北方文学”(英国、德国、丹麦、瑞典、苏格兰等国的文学)与“南方文学”(希腊、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等国的文学)之间的差别时说:“北方人喜爱的形象和南方人乐于追忆的形象之间存在着差别。气候当然是产生这些差别的主要原因之一。”[9]146

147“北方人喜爱的形象和南方人乐于追忆的形象”,是指文学作品所描写的形象。

需要指出的是,和中国的刘勰、钟嵘一样,斯达尔夫人对文学与气候之关系的表述也是很简略的,他们都没有就这个问题展开专门的研究。例如,气候是如何影响文学的,它通过什么途径来影响文学,又影响到文学的哪些方面等等,他们都没有展开必要的论证。

关于气候影响文学的基本途径问题,笔者已有专文讨论,此不赘。本文只讨论气候对文学作品的影响,具体来讲,就是讨论气候和物候的差异性对古典诗歌的地域性所产生的影响。

中国疆域辽阔,各地所处的纬度和海陆位置不一样,地形也不一样,季风的影响又特别显著,这就使中国各地的气候环境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例如:从热量来看,中国就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高原气候区等六个气候带;从降水量来看,中国又可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等四种气候类型。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哪几个国家的气候环境像中国这样具有如此大的差异性。气候的差异性导致了物候的差异性,气候的南北差异、东西差异、高下差异和古今差异导致物候的南北差异、东西差异、高下差异和古今差异。正是气候(物候)的南北差异、东西差异、高下差异和古今差异,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地域性,使其呈现出不同的地域色彩。

三、 气候(物候)的南北差异与古典诗歌的南北差异

气候的南北差异主要是由各地所处的纬度差异造成的。中国疆域辽阔,从最南端的曾母暗沙(位于北纬3°58′),到最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位于北纬53°33′),南北相距约5 500多公里,共占纬度49°多。南北距离如此遥远、纬度跨度如此大的国家,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就历史时期的疆域来看,虽然各个朝代有所不同,但都可以称得上辽阔。在这个辽阔的疆域内,南北方的气候差异是很大的,例如吉林省安图县的年平均气温只有-73℃度,而西沙群岛的年平均气温却高达264℃,南北两地的年平均气温相差337℃。历史时期的南北气候差异也大体如此。

气候的南北差异影响到物候的南北差异。当北方的哈尔滨一片冰天雪地的时候,南方的广州仍然是鸟语花香。竺可桢讲:“物候是随地而异的现象,南北寒暑不同,同一物候出现的时节可相差很远。”[3]6“物候南方与北方不同。我国疆域辽阔,在唐、宋时代,南北纬度亦相差30余度,物候的差异自然很分明。往来于黄河、长江流域的诗人已可辨别这种差异,至于被放逐到南岭以南的柳宗元、苏轼,他们的诗中,更反映出岭南物候不但和中原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不同了。”[3]24

我们不妨先看看唐代诗人韩愈、白居易写在同一时间、同一城市的两首诗:

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韩愈《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10]3864

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行便当游。何必更随鞍马队,冲泥踏雨曲江头?(白居易《酬韩侍郎张博士雨后游曲江见寄》)[10]4942

杂花生树,曲江水暖,这是唐代长安(今西安)仲春时节的物候。唐代属于五千年来的第三个气候温暖期,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1℃。从8世纪初至9世纪中期,也就是韩愈、张籍、白居易、柳宗元所生活的唐代中期,长安一带甚至可种柑橘,并且能结果实,可见地处暖温带的关中地区,气候是相当温暖湿润的。在韩愈、白居易写作这两首诗的仲春时节,长安的日平均气温在6℃—11℃左右,正是百花盛开的日子。韩愈被曲江池的千树繁花所陶醉,为白居易不能应约前来而遗憾,而白居易则回答说,他的私家园林的红樱树也开花了,他在园子里同样可以绕花而行。

韩愈、张籍、白居易所处的长安是百花盛开,柳宗元所处的柳州就不是这样了。他的《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写道:“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10]3937百花凋谢,榕叶飘零,春半如秋,与韩愈、白居易笔下的长安迥然不同。这是因为柳州地处南岭以南,属于热带气候。由于南岭山脉挡住了北方南下的寒冷气流,使这里的气候非常温暖,冬季只有三十多天,而夏季则长达二百一十多天。又由于地势北高南低,有利于接受从海洋吹来的暖湿气流,又使这里的气候非常湿润。在这个温暖而湿润的地区,通常只有凉季(11月—2月)、暖季(3月—5月)和暑季(6月—10月)之分,没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别,或者说,干季和雨季的分别比冬季和夏季的分别更为突出。柳州的二月正是凉季,雨过花残,榕叶飘零,是这里常见的物候。所谓“四时皆似夏,一雨便是秋”。柳宗元是北方人,他在长安生活了33年。在他过去的经验里,二月是没有叶落花残的物候的,所以当他在柳州初次看到这种物候时,便感到迷惑不解,甚至产生悲秋之意,异地为官的失落、人在旅途的孤独、思念家乡的情绪等等纷至沓来,然而他的描述却是非常真实的。

气候和物候的南北差异影响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南北差异,进而影响到诗歌的南北差异。我们再看唐人的两首诗:

一阵风来一阵砂,有人行处没人家。黄河九曲冰先合,紫塞三春不见花。(周朴《塞上曲》)[10]7703

越岭向南风景异,人人传说到京城。经冬来往不踏雪,尽在刺桐花下行。(朱庆馀《岭南路》)[10]5866

在中温带的边塞地区,气候寒冷而干燥,黄河冰冻,三春无花,风沙漫天,自然环境十分恶劣,故人烟稀少,来这里戍守边疆的将士,终日只能在风沙里艰难地行走。而在亚热带的岭南地区,则气候暖湿,终年无雪,四季皆春,植物繁茂,自然环境十分优越,人们生活得很自在,可以在刺桐花下惬意穿行。可见气候的差异影响到物候的差异,影响到自然环境的差异,也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环境与生存状态的差异,最终影响到诗歌的地域差异。

在中国文学中,体现南北地域差异的作品非常多,评论家们往往言及于此。如况周颐讲:“南人得江山之秀,北人以冰霜为清。南或失之绮靡,近于雕文刻镂之技。北或失之荒率,无解深裘大马之讥。”[11]卷三,57这一段话是由李延寿《北史·文苑传序》的相关表述生发而来的,常常被研究文学地理的学者当作经典来引用。意思是说,南方江山秀丽,人们的气质秀雅;北方气候严寒,人们的气质粗犷。南方的文学精雕细刻,但未免过于柔弱和华丽;北方的文学未免过于粗放,不知道人们在嘲笑他们只会穿着狐皮袍子骑马打猎。况周颐的这个描述是真实的,但多少有些笼统。事实上,南北方的疆域是很广大的,南方跨两个气候带,北方跨三个气候带,南北方各自的气候环境的差异也是很大的。即便是同属亚热带的江南地区与岭南地区,同属暖温带的齐鲁地区与关中地区,其间的差别也很大。有时甚至是同一座山,山南山北的气候就不一样,因而物候也不一样。宋之问《咏庾岭梅》写到:“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风有两般。” 此诗又作刘元载妻《早梅》,见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9018页。

在同一个季节、同一个日子、同一个海拔高度上,因山南山北的气候不一样,梅花的状态就不一样,向南的梅枝上花开得很热闹,朝北的梅枝上则有几分冷清。可见对于南北之别,是不可以笼统言之的。

下面再举两个例子。张敬忠的《边词》:“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10]818长安(今陕西西安)和五原(今属内蒙)都在北方,然长安位于北纬34°13′,属于暖温带;五原约在北纬41°,属于中温带,两地相差约7°,分属两个气候带,它们的气候环境是不一样的,物候也不一样。同是二月,五原的河流刚刚解冻,垂杨尚未展叶,而长安的某些花朵却开始凋谢了,两地的物候竟相差一个月。这说明同在北方,因纬度差异较大,物候的差异也较大,文学的地域差异也随之较大。再看南宋陆游的《东阳观荼蘼》:“福州正月把离杯,已见荼蘼压架开。吴地春寒花渐晚,北归一路摘香来。”[12]24258东阳(今属浙江,古代属吴地)在北纬29°24′,福州(今属福建)在北纬26°,虽然同属亚热带,并且同处近海地区,但纬度相差3°多,故东阳的荼蘼要比福州的荼蘼晚开12天左右,诗人的描述是非常真实的。这说明同在南方,因纬度有差异,气候和物候就有差异,文学的风貌也同样有差异。无论是笼统地讲北方,还是笼统地讲南方,都难免有些粗疏。从学术的角度来看,与其讲南北之别,还不如讲纬度之别,因为后者比前者更具体,也更准确。

四、 气候(物候)的东西差异与古典诗歌的东西差异

气候的东西差异主要是由气候的大陆性强弱不同造成的。凡是大陆性强的地方,冬季严寒而夏季酷热;凡是大陆性弱的地方,即海洋性气候地区,则冬春较冷,夏秋较热。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大陆性气候,东部沿海地区则带海洋性气候性质。由于海陆之间受热和散热的快慢不同,夏季有东南季风,冬季有西北季风,这就使中国东西之间的温差比南北之间还要大。在夏秋两季,东部比西部要热(西冷而东热);在冬春两季,则东部比西部要冷(西热而东冷)[3]31

32。

气候的东西差异影响到物候的东西差异,这一点前人已经注意到。如刘献廷就讲过:“长沙府二月初间已桃李盛开,绿杨如线,较吴下气候约早三四十天。”[13]卷二,16长沙府在东经113°,吴下(这里当指作者晚年所居住的江苏吴江)在东经120°60′,两地相差7°60′,按照“霍普金斯定律”来推算,刘献廷的说法有些夸大,但大体上还是符合事实的。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表现东西物候之差异的作品也是不少的。且看下面一组诗句: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0]2050

忆长安,八月时,阙下天高旧仪。衣冠共颁金镜,犀象对舞丹墀。更爱终南灞上,可怜秋草碧滋。(吕渭《忆长安十二咏》之八)[10]3488

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李白《长干行》)[10]359

三首诗都是写八月的物候。东经84°的轮台(今属新疆)是北风凌厉,连坚韧的白草都被吹断了,飞雪漫天,俨然一幅冬天的景象;东经109°的长安(西安)是天高气爽,秋天的野草碧绿而滋润,并没有枯黄的感觉;东经119°的江宁(南京)则是暑热未退,蝴蝶在西园飞舞,纯然一幅夏天的景象。虽然三地都处在北纬32°—42°之间,即南北纬度相差不到10°,但东西经度却相差25°—35°,即东西之差异大过南北之差异。表现在物候上,便一个是冬天,一个是秋天,一个是夏天。

许多研究文学地理的学者往往只注意到文学的南北差异而忽视东西差异,所以有关评论只涉及南北而不涉及东西,这可能是由于在地理认知上只考虑到了纬度的差异,而没有考虑到经度的差异,没有考虑到地形和季风的差异。其实东西之间的地形和季风的差异是惊人的。地形和季风的差异导致气候的差异,进而导致物候的差异,气候和物候的差异导致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差异,最终导致文学风貌的差异。

中国文学的东西差异也不可以笼统言之。中国文学的东西差异从自然环境来讲,乃是经度的差异、西高东低的地势差异以及大陆性、海洋性气候所导致的气候和物候差异造成的。在许多地方,尽管同是西部、东部或中部,由于经度的不同,其间的气候和物候的差异也很明显。请看崔颢的《渭城少年行》:

洛阳二月梨花飞,秦地行人春忆归。扬鞭走马城南陌,朝逢驿使秦川客。驿使前日发章台,传道长安春早来。棠梨宫中燕初至,葡萄馆里花正开……长安道上春可怜,摇风荡日曲河边。万户楼台临渭水,五陵花柳满秦川。秦川寒食盛繁华,游子春来喜见花。[10]329

洛阳在北纬34°40′,东经112°25′,海拔为155米;长安在北纬34°13′,东经108°58′,海拔为438米。虽然两地的纬度只相差27′,但经度却相差3°67′,海拔也相差283米,东西的距离大于南北的距离,长安离海要远一点,海拔也比洛阳要高,所以长安的物候就比洛阳要迟一些,当洛阳的梨花凋谢时,长安的梨花正在开放。因为两地的经度、气候、物候有差异,所以让我们看到了同一首诗所描写的不同文学风貌。

五、 气候(物候)的高下差异与古典诗歌的高下差异

气候不仅有南北(纬度)差异,有东西(经度)差异,还有高下(海拔)差异。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而逐渐下降,一般每上升200米,气温就降低1℃,有的地区甚至每上升150米,即可下降1℃。这种差异也会在物候上表现出来。“霍普金斯定律”表明,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气温每向上升400英尺(12192米),物候就要延迟4天。竺可桢指出:“高度相差愈大,则物候时间相离愈远。在长江、黄河流域的纬度上,海拔超过4 000米,不但无夏季,而且也无春秋了。”[3]35

气候与物候的高下(海拔)差异在古典诗歌中也有不少表现。先看李白的两首诗: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10]1700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邪。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李白《子夜吴歌·夏歌》)[10]1711

镜湖即鉴湖,在浙江绍兴。五月的镜湖已是荷花竞放的夏季,而五月的天山却还在冰雪的覆盖下沉睡,连花的影子都没有。这个描写是很真实的。除了两地纬度不同外,主要因为镜湖是平原上的一个湖泊,而天山则高出云表,其主峰博格达峰海拔5 445米,终年积雪,根本就不具备花生长的气候环境。

也正是因为不同的气候环境,形成了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也影响了他们的气质。在五月的镜湖,气候温润宜人,荷花竞相开放,美女下湖采摘,花容人面交相辉映,人们纷纷乘船出来观赏,连通往镜湖的小溪都有些堵塞了。可见这里的自然环境优美,人文环境优越,人们的生活悠闲,气质优雅。而五月的天山就不一样了,这里气候寒冷,自然环境艰苦,连春天的影子都看不到,人们只能从《折杨柳》的笛声里,想象杨柳依依的风采。也正是这种寒冷艰苦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人们的坚毅气质、尚武精神和豪迈气概,他们枕戈待旦,清早出征,奋勇杀敌,誓言斩下侵略者的头颅,建功立业。天山的寒冷环境与镜湖的温润环境,天山人的刚健气质与镜湖人的优雅气质,恰好形成鲜明的对照。

再看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10]4889据作者《游大林寺》一文介绍,此诗写于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公元817年4月28日),白居易当时任江州司马,而大林寺就在庐山的香炉峰顶。文章说:“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山高地深,时节绝晩,于时孟夏月,如正二月天,梨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14]卷四三山下是初夏,山上则如正月和二月;山下的桃花无影无踪,山上的桃花正在开放。山下与山上俨然两个世界。这是因为大林寺所在的庐山香炉峰顶海拔在1 100—1 200米左右,平均气温要比山下低5℃,物候也要比山下迟20天左右 “如照他所说,大林寺开桃花要比九江迟60天,这失之过多,实际相差不过二三十天。”见竺可桢、宛敏渭《物候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可见同一纬度,同一经度,同一时间,如果高度(海拔)不一样,物候就会不一样。这一类的例子还有不少。例如:

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10]626

鸟道穿云望峡遥,羸蹄经宿在岧峣。到来山下春将半,上得林端雪未消。(罗邺《春过白遥岭》)[10]5717

古松古柏岩壁间,猿攀鹤巢古枝折。五月有霜六月寒,时见山翁来取雪。(灵澈《简寂观》)[10]9133

黄华水帘天下绝,我初闻之雪溪翁。丹霞翠壁高欢宫,银河下濯青芙蓉……是时节气已三月,山木赤立无春容。湍声汹汹转绝壑,雪气凛凛随阴风。(元好问《游黄华山》)[15]184

以上作品所写之景观都是在同一纬度,同一经度,同一时令,只是因为所在地势(海拔)的高下差异,才有了气候和物候的差异,进而才有了文学的差异。中国文学中大凡写山中景色、山中生活的作品,大都具有这个特点。这个特点是如何形成的?过去人们并未深入研究,许多人只是感到诧异。其实说到它的根本原因,就是气候(物候)的高下(海拔)差异造成的。

六、 气候(物候)的时代差异与古典诗歌的时代差异

气候(物候)也有时代差异。气候(物候)是有周期性波动的,其平均周期为122年。物候的周期性波动是由气候的周期性波动所决定的。当气候与物候的周期性波动发生在不同的地域时,便构成了它们的地域性。所以,气候与物候的时代差异也会导致地域的差异。

气候与物候的时代差异在古典诗歌中也有反映。例如在西周时期,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梅树的种植比较普遍,《诗经》里就有五次写到梅花。如《秦风·终南》:“终南何有?有条有梅。”[16]77终南山在长安(今西安)之南。唐代的时候,这里的气候也很温暖,所以在唐人的诗里还写到梅,如元稹的《和乐天秋题曲江》:“梅杏春尚小,菱荷秋亦衰。”[10]4488但北宋中期以后,气候变得寒冷,而梅花只能抵御-14℃的最低温度,所以关中一带就不再有梅了。苏轼的《杏》诗云:“关中幸无梅,汝强充鼎和。”[12]9113而宋代杭州的气候要比关中相对暖和一些,所以在林逋、姜夔、陆游等南宋作家的诗词里,就经常写到杭州的梅花[17]447。

再如荔枝,乃是一种热带植物,广泛种植于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南部和四川南部。在唐代,由于气候温暖,成都也能种植,张籍《成都曲》云:“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10]4290荔枝只能抵御-4℃的最低温度,至北宋中期以后,由于气候变冷,成都就不能种荔枝了,只能在成都以南60公里的眉州和更南60公里的嘉州种植了。苏辙《奉同子瞻荔支叹一首》云:“蜀中荔支止嘉州,余波及眉半有不?”[12]10073表明自那以后,气候更为寒冷,连眉州也难以种荔枝了。

唐代关中有梅而宋代关中无梅,唐代成都有荔枝而宋代成都无荔枝,这是气候和物候的周期性波动所致;宋代关中无梅而杭州有梅,宋代成都无荔枝而嘉州有荔枝,这又是气候和物候的周期性波动所造成的地域差异。所以,气候与物候的时代差异只要是发生在不同的地域,便构成地域的差异。

考察气候(物候)的时代差异,还有另一层意义,这就是:当我们根据古典诗歌中的物候来复原和研究有关作品中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时,一定要考虑到气候(物候)的历史变迁这一因素。事实上,任何地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既有相对稳定的一面,又有缓慢变化的一面,也正因为如此,才使中国各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显得丰富多彩,也才使中国古典诗歌的地域色彩显得多种多样。

总之,气候(物候)的差异性与文学的地域性关系是文学地理学的一个基本问题。这个问题在古今中外都没有人作过专门研究,但它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考察,可以让我们比较具体地理解文学与气候的关系,进而理解文学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由于笔者学识有限,对这个问题的考察、研究和认识也许不够深入,因此希望有识之士批评指正,更希望同道中人能够就这一问题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参 考 文 献][1]刘敏、方如康主编: 《现代地理科学词典》,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Liu Min & Fang Rukang(eds.), Modern Geographical Science Dictionary,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9.] [2]严济远: 《气象、天气和气候有什么区别》,见少年儿童出版社编: 《十万个为什么·气象》,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80年,第32

33页。[Yan Jiyuan,″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eteorology, Weather, and Climate?″ in Juvenile & Childrens Publishing House(ed.), One Hundred Thousand Whys: Meteorology, Shanghai: Juvenile & Childrens Publishing House, 1980, pp.32

33.] [3]竺可桢、宛敏渭: 《物候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Zhu Kezhen & Wan Minwei, Phenology, Changsha: Hunan Education Publishing House, 1999.][4]范文澜: 《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Fan Wenlan, Notes to Wenxin Diaolong, Beijing: 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1958.][5]詹瑛: 《文心雕龙义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Zhan Ying, Interpretation of Wenxin Diaolong,Shanghai: Shanghai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1989.][6]苏浚: 《气候论》,见汪森辑: 《粤西文载》(四),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29

气象学与气候学论文篇3

关键词:短期气候;预测基础;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213-02

目前,我国和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把月、季和年的气候变化和预测称为短期气候变化和预测,它是国际大气科学和地球科学领域的前沿科学。“短期气候预测基础”一直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原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南京气象学院建校初期就在天气动力学专业开设了“中长期预报基础”课程,在本世纪初,将其更名为“短期气候预测基础”。由于短期气候预测为气象台站预报业务的主要内容之一,短期气候预测相关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特色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该课程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将大气科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业务工作中的能力。因此,该课程实践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本文结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近年来在该课程方面的教学改革,探讨如何利用实践教学提高授课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增强对实践课程的重视

大气科学专业开设的主干课程理论性强,公式多,抽象难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枯燥乏味,很难将理论概念和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因此,通过实践教学帮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气象台站实际业务工作结合起来是十分重要的课题。就“短期气候预测基础”课程而言,其本身是一门应用性和技术性很强的课程,所以实践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本科生及中国气象局培训班多年课程教学实践的基础上[1,2],2010年孙照渤教授主编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短期气候预测基础》[3]。2011年,该教材被评为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和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该教材充分考虑了课程的性质及系统性,从短期气候预测对象开始到建立多种预测方法,特别设置了9个实习内容,并给出了部分计算机程序,突出了实际应用的重要性。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中,我们将理论讲课学时由48学时减少至32学时,增加了16学时的实践课时,并将其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短期气候预测基础课程设计》。此外,在大四下学期的生产大实习中还特别设置了8学时的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相较于理论教学,学生更喜欢实践教学的形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该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自由轻松的课堂气氛,丰富的实践内容,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对该课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强大的学习动力。老师与学生大量的互动交流,引导学生明确短期气候预测在自己专业学习中的意义,体会到这门课程的实际应用价值,让学生感受到这是一门知识丰富,与实际息息相关,且饶有趣味的学科,让学生愉快地学习,从而真正吃透所学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和综合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业务工作与研究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结合科研和业务工作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短期气候预测基础”实践教学正是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分析和解决短期气候预测的问题[4,5]。“短期气候预测基础”教学团队的老师不仅有着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而且还具备丰富的业务工作经验。2010年,“气候模拟与预测”创新团队被评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自1998年以来,团队每年参加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组织的全国汛期降水预测会商工作,预测结果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短期气候预测基础”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结合了老师短期气候预测的研究和业务工作的经验以及大气科学专业的特点,全面反映这一研究领域最新、最成熟的科研成果,实践项目也相应地不断丰富和完善。

短期气候预测实践教学有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案[6]。首先,让学生理解大气环流的表征和分型。我们利用科研和业务工作中最常用的统计学方法,使学生熟悉大气环流中的基本概念。第二,让学生掌握如何选择和计算预测因子。如通过合成分析和奇异值分解方法来选择大气内部因子和外部强迫因子,计算遥相关指数等。使学生熟悉短期气候预测中选择因子的基本方法。第三,让学生掌握业务工作中短期气候预测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分别通过统计学方法和动力学方法对我国汛期降水进行预测,使学生熟悉短期气候预测的完整过程。最后,让学生熟悉对预测结果的评估,通过计算预测评分等,使学生了解短期气候预测的评估方法。

短期气候预测实践教学涉及多门基础课和专业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教学方法上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实习前对学生进行集中课堂指导,复习理论要点,讲解实习目的,然后详细讲解实习内容、资料、方法等,以及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实习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计算机编程,虽然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一般学习过计算机语言课程,但主要是一些语言规则和算法,对于如何将计算机语言应用到实际的生产实习,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仍有欠缺,教师需要在这方面进行辅导。及时对学生碰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分析讨论问题的原因,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选取部分实践项目,对学生进行分组,组员分工合作,由学生独立收集资料,编写程序,分析结果,教师只在关键问题上进行指导,最后各组将结果制作成课件进行演示交流。

三、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

实践环节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步骤,在实践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研究性和创新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综合素质[7]。“短期气候预测基础”课程开设在大气科学专业第四学年上学期,该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大气科学专业基础,实践教学的开设可以促进学生将已学的大气科学知识融会贯通,用于处理简单的业务工作。此外,可以为学生的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将来的科研工作打下基础。例如“大气环流因子在短期气候预测中的应用”这个实习个例,需要用到已经学过的Fortran和GrADS绘图语言,统计预报中的奇异值分解方法,现代气候学中的大气环流知识等。在实习过程中老师仅提供所需数据,学生需要独立编写程序,根据程序的结果绘制图表,并分析实验结果,完成实习报告。老师通过批阅实习报告,给予反馈意见。通过这种实践教学过程,学生复习了已学的重要知识点,进一步深入理解奇异值分解方法,对于短期气候预测的物理基础有深刻的认识。通过上机实习,学生学会了选择短期气候预测的前期大气环流因子,并依此来制作短期气候预测,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提高了动手编程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独立完成科研工作的习惯,培养了创新意识,为学生毕业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即将进入业务工作单位,是注入气象业务部门的新鲜血液。气象基础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是优秀的大气科学专业毕业生应该具有的能力。“短期气候预测基础”实践教学不仅提高学生短期气候预测的能力,而且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动手实践的平台。例如讲授“中国东部夏季降水预测”内容时,向学生介绍参加全国汛期降水预测会商的部分预测方法,引导学生独立设计自己的预测方法,得出自己的预测结果,并对预测结果进行评分。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现场讲解基本方法思路和步骤,并以实例指导学生对关键部分进行编程计算,使学生逐步掌握建立短期气候预测方法的基本技能。这种实践教学方式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更直观形象的认识,加深了学生对降水预测方法的学习和运用,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尽早掌握实际业务技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短期气候预测实践课程任重而道远,从教材的编写到教学内容的设计,再到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只是开始。作为一名实践教学团队中的老师,如何在实践教学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科研和业务工作经验,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学会面对问题,有的放矢地结合自己学过的知识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研究思路,学会团队合作,学会交流和取长补短,是我需要时刻思考的重要问题,这也是实践的真正意义所在。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还需付出更多的努力,让教材精益求精,教学内容更加合理科学,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实用,不断探索实践教学的方法,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为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气象专业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章基嘉,葛玲.中长期天气预报基础[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3.

[2]章基嘉,葛玲,孙照渤.中长期天气预报基础(修订版)[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

[3]孙照渤,陈海山,谭桂容,等.短期气候预测基础[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0.

[4]孙照渤,陈海山,李忠贤,等.“短期气候预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体会[C]//大学地球科学课程报告论坛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89-290.

[5]孙照渤,陈海山,李忠贤,等.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C]//大学地球科学课程报告论坛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91-393.

[6]谭桂容、孙照渤.加强“短期气候预测基础”实践教学的思考[C]//大学地球科学课程报告论坛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08-410.

气象学与气候学论文篇4

医疗气象学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历史,但是目前医疗气象学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与难点,针对这些问题,作者在医疗气象学的发展与应用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与探索。认为应从基础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组织协调等方面进一步大力发展医疗气象学,尽快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

1医疗气象学的定义

医疗气象学是研究大气环境对人类机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条件的影响规律,为治疗疾病和卫生保健服务的一门学科,它是大气科学和医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又称人类生物气象学。属于大气科学下的应用气象学科。医疗气象学主要是通过观察气象和人体健康的情况,进一步衡量、分析、研究“气象要素”与人体生理、病理的关系,从而阐明气象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规律。其目的是趋利避害,即避免气象条件对人体健康的伤害,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来增强体质、防治疾病。

2医疗气象学的研究范围

目前为止,国内外的医疗气象学的研究范围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生理气象学。研究气象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以及健康人在各种不同气象条件下的适应能力。例如:宇航、航海和采矿等特殊环境中气象条件变化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气象条件对生殖的影响;大气电磁场、空气电离、太阳黑子、紫外线、红外线、空气污染及生物病原体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古代医学中与气象相关联的内容;人类对特殊气象条件的防护;环境舒适度对工作能力的影响等。

(2)病理气象学。研究气象与人类疾病的关系,包括不同季节气候下的多发病;天气变化对疾病的影响;疾病在不同气候地区的分布特点等。例如:自然环境中气象条件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气候突变与诱发人类疾病的关系;利用气候特点和人工气候室进行治病和疗养;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气象卫星资料及地理信息系统在地方病、流行病监测中的应用;医疗气象预报的方法及精度等。

(3)环境气象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现代医疗气象学还研究城市、农村、住宅区环境小气候以及人工气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例如:城市和环境小气候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天气气候对行为以及人口密度及移居的影响等。

3医疗气象学的发展历史

3.1中国古代的医疗气象学思想

中国的医学气象学理论萌芽于春秋战国时代,如,在距今两千多年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就有大量精妙论述,明确指出了人与气象和环境的关系。《内经》通过对天体的运行、时间的推移以及与此相应的气候条件,做了长期的观察和研究,认识到自然界的气候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表现出有规律的循环变更。并进一步从天体的运转、气候的变化、自然界的各种物化特征中找出其内在规律,用以说明时间迁移与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生物界的影响以及与人体生理病理用药的关系。深刻阐述了气象对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影响、气象与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养生之间的关系。《内经》中医疗气象的学术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四时气候变化具有一定的节律性和周期性。例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因为每种生物的习性与生活习惯,都受到四时阴阳这种节律的支配。昼夜交替、寒暑往来,日夜节律以二十四小时为周期,四季节律以一年为周期,还有些节律以六十年为一个周期。二是人与天地相应的整体观。如《灵枢•岁露》中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即指出人与自然界为一个整体,人类极易受到自然界气候、环境的影响。三是气象因素对人体生理、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日常保健具有重要影响。《内经》把自然界的气候现象归纳为“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气”,并认为“六气”是万物生长必不可缺少的条件。如果“六气”不正常、不协调则称为“六淫”,人们在“六淫”的作用下,极容易引起各种各样的疾病。并且指出季节对疾病的影响,在不同天气、气候情况下发病的特点,不同地区的气候及天气变化对疾病的影响等。如,春季多风病,盛夏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季多燥病,隆冬多寒病等。

3.2医疗气象学在国外近代以来的发展

国外近代医疗气象学的发展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法兰克福大学小儿科主任DeRudder教授首先采用现代统计方法分析了天气与疾病的关系;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病理科主任Petersen教授系统地进行了气候对疾病及疗养方面的研究;美、前苏联、英、法、德、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也在人工气候室内进行了一些相关的研究[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医疗气象学发展较快,但是研究呈离散状态,彼此之间联系较少。1955年,在荷兰地理学家Tromp博士与德国首家医疗气象研究站的创建者Ungheuer博士的共同推动下,于1956年8月29—3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一次国际生物气象座谈会。会议期间,成立了国际生物气候及生物气象学会(现称国际生物气象学会),医疗气象成为了生物气象的一个重要分支。自1957年,该学会每3年举行一次国际性的学术交流会。不少国家都先后建立了相应的学会,并在英、美、德、荷、罗、捷、意、波举行过地区性学术交流会。某些国家也定期举行学术会议,如联邦德国自1953年以来,每3年举行一次生物气象学术研讨会;日本自1961年以来每年召开一次研讨会;美国自1969年开始每3年召开一次研讨会;瑞典自1980年、澳大利亚自1982年均定期召开生物气象学术会议[1]。目前,在美国有19所大学设有医疗气象专业,其中10所大学可授予硕士学位;有些国家还成立了独立的研究所,专门进行医疗气象学科的研究。有些国家通过研究,开展了相应的医疗预报服务工作。德国自1952年开始,每周1—周5按时全国医疗气象预报,内容为天气形势及对疾病可能的影响,至今已有近50年,从未间断;匈牙利于1958年开始这方面的工作,日本、前苏联也做过这方面的工作,日本有的医院开设了气候内科,在美国,预报西北大风(bluenorthern)时,为冠心病人预留床位,并进行抢救的准备工作[1]。

3.3中国现代医疗气象学的发展

上世纪50年代,中国在对一些疾病的防治研究报告中,开始有了一些气象因素与疾病关系的相关分析,这些报告也包括了疾病的季节分布等。但真正的医疗气象学研究开始于60年代,中国开始使用气团、大气环流来分析天气与流感、心脏病、中风死亡率的关系等。1971年,全国开展了慢性气管炎的研究,研究中考虑了气象因素的影响,于是在1972年成立了全国气象条件与呼吸道四病(感冒、慢性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关系研究协作组。1974年中央气象局召开的第二次应用气候学术会议上,将医疗气象列为内容之一。从此,中国开始了较为系统的医疗气象学的研究。1973,1975,1977年,先后在南京、镇江、天水等地举办了医疗气象讨论会与讲座;1980年11月在上海召开了全国医学气象研究座谈会;1995年7月在北京首次组织了国际生物气象学术讨论会,来自20多个国家的医疗及气象科学家出席了此次会议。在中国气象局的《公共气象服务意见》中指出,医疗气象服务是专业气象服务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2008年12月31日,中国气象学会召开了常务理事会,正式成立了医疗气象专业委员会。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王式功任学会主任,甘肃省气象局局长张书余任学会顾问。2009年10月,医疗气象专业委员会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了第一次医疗气象学术研讨会。

4目前中国医疗气象学发展中的几个问题与难点

(1)医疗气象专业人才短缺。医疗气象是介于医疗和气象之间的一门学科,是一种跨学科研究。这就要求从事医疗气象专业研究的人员同时具备医学与气象学两方面的专业知识。而实际生活中,往往医务人员对气象知识了解甚少,气象工作者又不懂医学知识,加之个人的文化修养仅限于专业知识范围内,使这门学科的研究受到很大的限制和影响。

(2)培养医疗气象专业人才的院校偏少。目前,中国设置应用气象学专业的院校相对较少,大约只有10所左右,而医疗气象学这个专业还未设置。只有兰州大学根据“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考虑发展医学气象学这样一个分支,将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大气科学学院联合,来共同配合培养医疗气象人才。前文提到的张书余、王式功两位研究员都已开始招收医疗气象研究生。据张书余研究员介绍,他的研究生中,硕士生都是学气象的,博士生中有学医的,目前,在博士招收方面,他个人更倾向于有医学基础的学生。他本人也是先学医后学气象,后来从事跨学科的研究自然是水到渠成。

(3)医疗气象资料欠缺,且实现医疗气象研究资料共享困难。由于统计数据的限制或者资料的欠缺,有些因素很难量化,导致指标因子不全面。医疗气象风险评价标准还缺乏统一的认识和实践检验,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的风险评价模型甚少。在目前情况下,疾病发病情况资料由卫生系统掌握,而气象资料为气象部门所有,实现两方面的资料共享十分困难,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和不完全性。

(4)医疗气象学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目前中国的医疗气象学研究大多仍然停留在理论阶段,实际应用还远远不够。全国仅有上海、广西、甘肃、吉林等少数几个省市开展了医疗气象服务系统的开发与研制。人体疾病与天气之间的联系还没能引起全社会足够的重视。有关医疗气象的研究还远远没有深入展开,更没有在实际生活中进行更好地应用。医疗气象这一市场相当具有潜力,比如医疗气象预报,可以提供给卫生医疗和防疫部门,供他们在预防、治疗疾病和调集药品时进行参考。还可以为普通市民提供专业的医疗干预,对某些异常天气下的“高危人群”给予适当的提醒和防护,减少某些急症的发生。

(5)气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本身具有不确定性。由于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气候并不是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的唯一因素,其他诸如遗传、自身素质、饮食、地域、生活习惯等因素均会对人体健康产生综合影响。因此,在进行医疗气象学研究中,关键技术在于从影响健康的诸多其他因素中分离出气象因素的影响[2]。另一方面,人类疾病的发病原因往往十分复杂,很多疾病至今发病机理尚未搞清。这些都会给检测和定量评估气象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带来一定的困难和不确定性。

5几点思考与建议

(1)注重加强医疗气象学基础理论研究。近年来,中国医疗气象学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不少差距。从当前的情况看,应用技术研究多,基础理论研究少;经验总结多,机理分析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疗气象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在研究方法上,应加强第一手资料的搜集,并通过与模型、信息技术等相结合,提高科研水平。因此,组建跨学科的医疗气象综合试验基地,加强医疗气象基础理论研究,增强创新能力势在必行。

(2)加强培训、科研和人才队伍建设。社会需求决定专业设置与办学规模。目前医疗气象研究仅限于科研机构,医疗气象专业人员奇缺。建议在大学中设置医疗气象专业,培养医疗气象专业人才。另外,加强对气象和医疗部门在职人员的医疗气象知识培训,扩充专业人才队伍。尽快建立一支具有多元知识结构的高素质人才队伍,适应医疗气象学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3)加快尝试开展医疗气象预报服务,开发气候变化诱发疾病预警系统。医疗气象预报的预报流程是分析各种天气预报资料,制作出天气过程和气象要素预报,依据病理生物气象学理论制作出医疗气象预报。通过预报使人类在日常活动中避开不良气象条件的影响,利用有利的大气环境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合理开展生产活动,提高工作效率[3]。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加快尝试开展医疗气象预报,加大科研力度,开发气候变化诱发疾病预警系统。更好地为社会公众生活服务。

(4)在气象站设立特殊观测项目。在气象站设计医疗气象服务需要的特殊观测项目,加强对紫外线、大气主要化学污染物含量等易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因子的监测。

(5)加强医疗气象应用的组织协调。一是气象部门内部的协同。医疗气象研究、预报、服务不能分割,要建立专门机构来完成。要培养一批熟悉医疗气象实用技术的技能型人才。二是加强气象部门与医疗部门的协同。开展异常天气情况会商、资料共享、风险评估、减灾预案、合作立项等方面的合作。

气象学与气候学论文篇5

关键词:农林气象学;实践教学;课堂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0-0079-02

农林气象学是高等农、林院校植物生产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目的是介绍对农、林作物生长发育和农林生产活动有影响的大气科学知识。其学习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拓展性,仅凭传统的课堂讲授完成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目前,在教学方法上,国内外同行做了不少的研究工作[1,2,3]:有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探讨及多媒体教学的研究等,但基本上都是就教学而讨论教学,真正把教学和科研实践结合起来的还鲜有报导。农林气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由于缺乏实践,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高,不清楚农、林气象学的具体作用和功能。因此,如何根据农林气象学课程自身的特点及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使学生能快速、准确掌握知识并应用于生产实践中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校在《农林气象学》教学中积极推进课程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一)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

1.减少验证性实验内容、增加设计性实验教学。我校农林气象学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实验课和野外小气候实习两部分。在实验课方面,减少了验证性实验教学的内容。本门课程共开设了8个实验,包括太阳辐射的观测、日照和照度的观测、温度观测、湿度观测、降水和蒸发的观测、气压的观测、风的观测、及资料统计与整理等,基本上都是验证性实验。为给学生增加自己动手设计及探索的机会,我们减少了验证性实验的内容,将蒸发和降水的观测与风的观测合并为一个实验,取消了气压的观测。资料统计与整理的内容,针对学科及专业特点做了修正。如农学专业,在气候图表的内容中讲述直方图和曲线图,去掉风向频率图;环科专业,讲述风向频率图,删去积温计算。

《农林气象学》的设计性实验主要是让学生针对农林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按照任务的具体要求及目的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付诸实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农林气象调查。给学生布置一项任务(告知其目的),让他们自行设计调查方案,然后根据方案去调查,再将自己的调查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最后撰写调查报告。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学生解决实际向题的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二是农林气象试验设计。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我们开设了部分设计性实验,比如农田小气候的观测方案设计、林地小气候的观测方案设计等,根据这些方案,结合教师的科研任务,学生可以在田间、地头通过亲自动手去做,来实施自己的方案,并在实践中检验方案的合理性,便于他们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这个过程的学习,学生们认识到了课堂内容的局限性,也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既丰富了知识,又开拓了视野,为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上了重要的一课。

2.野外小气候实习教学。2008年以来,我们把小气候观测实习融入到生物学大实习中,地点也由原来的在校实习改为到秦岭火地塘林场教学基地实习。学生在实习中,参观了林场的林间小气候观测梯度塔,在不同下垫面上方开展了小气候观测(林缘小气候观测、高山草甸小气候观测),并亲身感受了山地气候及不同气候带的气候特征(杨凌属北暖温带气候带、秦岭南坡属北亚热带气候带)。通过此实习,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经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理论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最重要环节,准确定位教学内容对实施创新教育尤为重要。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正确处理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基础与应用、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同时要精选经典,充实最新成果[2]。要求教师对专业知识能做到整体把握和学术前沿跟踪研究,注意将体现该学科发展特征的及多学科交叉的知识反映到教学内容中,使其优化结构、整合内容、提高起点、注意前沿,把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严谨求实的学风传给学生。

为了增加学生的科学研究兴趣,在授课时我们尝试将部分研究课题引入课堂教学,比如冷型小麦农田小气候的研究、逆向衰老小麦农田小气候的研究、全球变暖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等。因材施教,把部分有条件的大学生组织到教学――科研平台上来。在讲授完有关内容后,带领学生到试验地参观、调查。比如在讲解完农田小气候一节内容后,我们带领学生到试验地去参观,同时对不同品种小麦的试验小区进行调查,调查项目有亩总茎数、绿叶数、地面温度、光照度等。通过实地调查,学生会逐渐明了什么叫农田小气候,为什么有的小区绿叶数多,有的小区则少,除过品种本身的因素外与农田小气候的差异直接相关。在田间地头讲解农田小气候,把理论教学和科研实践紧密结合了起来。通过田间、林地的现场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并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激发起学生对农林气象、小气候及气候变迁对农林生产的影响及相关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课堂教学改革一定要坚持不懈地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导,坚决把课堂教学过程改造成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科学探索,陶冶情操、塑造品格,培养兴趣的过程[4]。要构建一种以完全发自内心需求、自主学习、自我实现为诱因支持的新的学习过程。为此,我们进行了大量探索的与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增强教师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研究。授课中,教师应从各方面增强自身的吸引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首先从着装、言谈举止上体现当代教师应有的精神风貌、避免邋遢、太过随意、萎靡不振的现象出现,给学生一个视觉上的享受,带来愉悦的学习心境。

其次,课堂上列举事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到风的形成一节内容时,列举诸葛亮“借东风”、“草船借箭”的故事形象地说明风在实际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同时,也列举恶劣天气造成严重损失的事例和由于预报及时、准确,从而减轻灾情或避免灾情发生的事例。如1983年汉江上游发生特大洪水,地处汉江中游沿岸的安康县城将遭灭顶之灾。但由于气象部门及时天气预报,水文部门也提供可靠的洪水预报,当地政府及时组织群众安全撤离,使近十万人幸免于难。通过许多具体事例讲述,加深了学生对学习本课程重要意义的认识,故而学习兴趣倍增。

(二)采用微课教学,突出重、难点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采用微课的方式积极地创设能够为教学直接服务的教学问题情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启发式等微课提出一些与讲授内容相关的或培养学生某种能力有关的问题与实例,并使得这些问题与实例一方面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令学生一时无法解答,另一方面又可以起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提起他们的学习注意力的效果。如大气环流一节是一个难点,在讲解这节内容时,先提出问题: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是如何形成的?学生对这个问题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中学地理课中已了解到地球上有赤道低压、副热带高压、副极地低压和极地高压四个气压带及信风带、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三个风带,但这些气压带和风带是如何形成的却并不了解,从而学习兴趣倍增,课堂秩序极好,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理论联系实际,突破疑难点

地面净辐射(以R表示)反映了太阳、地面和大气之间各种辐射因子的综合状况,是一个难点。地面净辐射(R=B+P+LE)在农田中的分配不同,就会带来不同的小气候效应,适当地改变下垫面性质,就可改变地面净辐射在农田中的分配,从而为作物的生长营造良好的小气候环境,减小甚至避免不良天气对作物生长的不良影响。比如在小麦收获前期,如遇到干旱少雨的天气,田间过高的温度、过低的湿度常会加速小麦植株的早衰,对小麦产量的形成非常不利。此时,可通过灌溉的方法增加农田的潜热通量项,因而减小了乱流热通量,使田间气温降低、湿度增加,延缓了植株的早衰。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后,既可克服学生学习疑难理论的困难,又使学生明白了只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气候资源,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将指日可待。

教学过程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勤于总结,不断地学习,结合本门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敢于创新,教学效果将会得到显著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吴东醒,付志文,冯颖竹.农业气象学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农业网络信,2008,(8):117-120.

[2]郁家成.《农业气象学》多媒体教学的分析与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0):225-226.

气象学与气候学论文篇6

关键词:气象;农村宜居环境;作用

中图分类号:P49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11.025

党的十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强调要抓好“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四方面工作,“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1]。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看,主要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等文明形态。原始文明具有淳朴但却又有盲目性的特点,对自然不构成伤害;农业文明具有依赖性、靠天吃饭、随遇而安的特征,但有时会对自然造成一些伤害,由于伤害程度较轻,大多数可以自行修复;工业文明具有进取、掠夺性的特性,给自然环境带来了损害和破坏,许多方面难以修复,因而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过程中必须倡导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就是指取上述各阶段文明优势、避免各阶段文明劣势的高等文明形式,在人和自然的关系方面,反对靠天吃饭的无为,同时也摒弃人定胜天的错误,强调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达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2-9]。

打造农村宜居环境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数一半以上,农村的美丽与农民的富裕程度直接关系着“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是否能如期完成。一段时期以来,全国各地高度重视经济建设,社会财富快速增加,同时也显著提升了人民生活水平,但却带来一些不良后果,生态层面则表现在土地、水、能源等约束愈发趋紧,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愈显脆弱,不少地区空气质量下降,雾霾天气明显增多,范围越来越大;在广大的农村,则存在着较严重的白色污染(塑料薄膜)、农药污染和土壤重金属超标等现象[10-13]。这与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相差很大。

1 气象部门在打造农村宜居环境中的作用

中国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的社会公益事业,气象部门长期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服务宗旨,多年来一直把为农服务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在打造农村宜居环境过程中,气象部门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较大作用。

1.1 提高气象监测预警水平,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

中国是全球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70%以上灾害是气象灾害造成。影响中国的气象灾害分布地域广、种类多、发生频率高、造成的损失重。中国遭遇的气象灾害主要有台风、暴雨(雪)、寒潮、沙尘暴、雷电、大风、冰雹、干旱、霜冻、大雾、高温和低温等。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上述极端天气更加频繁发生,这些灾害造成的损失不断加重,气象灾害的反常性、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日益突出,给国家和社会造成巨大损失,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近20年来,中国因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每年平均达4 800多万hm2,人员死亡4 400多人,直接经济损失1 800多亿元;每年受重大气象灾害影响的人口达4亿人次,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3%[14]。

农村是气象灾害防御的脆弱区,洪涝、干旱、霜冻等灾害对农业、林业、渔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给中国的粮食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防御农村气象灾害,要不断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覆盖面,保障气象灾害信息及时进村入户;加强农村防灾减灾的科普宣传和防灾避灾技能的培训,加强农村技术培训基地和防灾科普宣传工作;增加气象科技的贡献率,保障农业的高产稳产;开展防御气象灾害农村基础设施的普查工作,完善修订农业生产设施和农村建筑物的防灾标准。

近些年来,中国各级气象部门努力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 全国多数地区24小时晴雨预报和最高、最低温度预报准确率稳定在80%以上;通过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各地建立了由基层政府主导的县、乡、村三级气象防灾减灾指挥动员体系,组成了由专、兼职结合的应急责任人、气象协理员、气象信息员等基层气象防灾减灾骨干队伍,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优化与基层水利、国土、民政、农业等涉灾、涉农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机制,显著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和水平。

今后一个时期,气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部门联动”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推进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预案体系、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与民政部门合作,推进气象防灾减灾与国家综合防灾减灾的对接融合,不断扩大气象信息员和乡村气象信息服务站覆盖面;加强与水利部门的合作,将基层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和应急预案与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相对接;继续推进乡镇(社区)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强化气象部门面向政府决策指挥和应急管理的支撑保障能力;加强应用公共媒体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重点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推进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系统建设,提升预警信息系统能力;开展暴雨洪涝、干旱灾害风险区划和风险评估业务试点,开展暴雨诱发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提高灾害性天气及其次生灾害的预报预警超前度和精准度;积极推进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纳入地方社会发展规划、政府绩效考评。

1.2 加强农业气象业务科研工作,保障农业高产稳产和粮食安全

农业生产属于露天生产,温度、空气、水分和太阳辐射等气象因子既影响农业生产,又为生物有机体的生长提供必需的物质和能量,并通过与自然环境中其他因子的相互作用间接地影响农业生产。这些气象因子的不同组合会对农业生产产生不同的影响。当这些因子的组合处于最优状态时,农业产品即可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相反,这些气象因子中的任何一个因子的不足或过量都会对农业生产造成损害。“风调雨顺,年谷顺成;旱涝风冻,减产失收”,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于气象与农业密切关系的高度概括;反之,农业生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气象条件,如:人们的生产活动是形成农业小气候的重要因子,许多农业气象灾害常常通过一定的农业措施来减轻或防止;另外,人类还可以通过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和防护林带的营造等改造自然的工作来影响一定地区的天气气候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农业气象观测、试验等网络初具规模,基本实现了主要农业气象要素的专业化观测,为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和科研工作提供资料信息;国家、省、市(地)、县四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农业气象已成为中国气象部门发展最早、规模最大、相对成熟的一项气象业务工作;农业气象情报预报业务领域不断拓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等已在大部分地区开展,气象产量预报已成为国家和各地政府决策部门的重要参考;农业气候资源区划不断深化、农业气候资源利用和农业适应气候变化业务科研工作逐步发展。

今后一个时期,气象部门将逐步开展主要农作物产前、产中、产后全程农业气象条件分析评价,拓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等大农业的专题情报;不断完善分析评价指标与模型,进一步提高农业气象情报产品的时效性、针对性与定量化水平;拓展农用天气预报、土壤墒情与灌溉预报、作物产量预报、农林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条件预报、物候期预报等农业气象业务,实现其预报产品的多元化,提高产品的针对性、精准性和时效性;实现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灾前风险预估、灾中跟踪监测、灾后评估分析,灾害评估范围、种类进一步拓展,形成稳定规范的业务产品,基本能够满足粮食安全、农业防灾减灾和农业保险的需要;建立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进一步拓展农业气象业务服务领域,完善、发展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立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平台,强化面向政府决策、农村农民、农村合作组织、农村种养大户和农业龙头企业等用户的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推进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和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气象服务的准确性、针对性、及时性、有效性以及现代化水平,农村气象信息要基本覆盖到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经济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的用户。

1.3 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满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需要

气候资源是指人类可利用的水分、热量、风能与太阳光能等,是中国十大自然资源之一,气候资源也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气候资源与其他资源不同,因为气候资源不能进入市场交易。各种自然资源中,气候资源最易产生变化,也是变化最为剧烈的一种资源。不利的气候条件是灾害,有利的气候条件是自然生产力,是资源。虽然气候资源取之不尽,但在时空分布上又具有不均匀性和不可取代性,所以,对于气候资源的开发,要正确评价,从实际出发,合理利用。

气候资源中的光、热、水、空气等是农业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布不同地区的种植制度的决定因素。作物的熟制、结构与配置方式,因光、热、水、空气等资源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所以,在制定农业发展规划中,各地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本地区的资源优势,不断挖掘农业气候资源的潜力,提高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如采用间作、套种,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等。

由太阳辐射分布不均匀所产生的风能以及直接可利用的太阳能是气候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18世纪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能源消耗快速增加、温室气体浓度和工业生产排放废物也随之增加,由此产生的气候变暖和环境问题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节约、控制使用化石能源,寻找替代能源已刻不容缓。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气象部门将根据地方新能源发展和行业生产需求,细化风能、太阳能普查、区划、评估工作,完善风电功率、太阳能光伏发电预报系统的应用,为新能源开发利用提供基础。

今后一段时间,气象部门将努力使农业气候资源评价达到定量化、客观化、动态化,实现农业气候区划的精细化;开展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适应性分析和研究,使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与气候资源科学利用能力有效增强,以满足生产布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4 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提高村镇建设规划水平

气候可行性论证,是指对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规划和建设项目进行气候适宜性、风险性以及对局地气候产生影响的分析和评估。气候可行性论证是指做一项工程或一个项目时,要看当地的气候条件是否符合项目要求,通过评价使项目在进行过程中考虑到当地气候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或极端气候事件,从而避免对工程可能造成的危害;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大型工程的建设对局地气候也会产生影响,如果这种影响非常大,对周围的人类活动以及人的居住有影响,气象部门会建议这个工程的选址重新规划,保证在建设好工程的同时,不破坏周围的环境。

目前,全国各地正在积极进行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和区域开发等工作,新农村小区布局、城镇规划设计和乡镇企业选址等都需要气候可行性论证。气象部门将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的气候承载力分析、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评估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把防御极端气象灾害和化解重大气候风险摆在突出位置,指导各地科学规划农业生产布局,提前谋划趋利避害的工程措施,改造和加固现有农业与农村防灾基础设施和民宅等建筑物。

1.5 拓展环境气象业务,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做贡献

气象因素是环境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气象因素又对其他环境条件有显著的影响,如空气质量就与大气稳定度和风密切相关。目前,中国已开展了环境气象业务,进行大气环境气象监测分析和大气环境气象预报预警,并与环保等部门建立了预报会商、信息通报、协同应急及预报产品机制。今后气象部门将加强环境气象观测系统建设,依托现有地面气象观测站,增加气溶胶质量浓度观测、气溶胶特性和化学成分观测、反应性气体观测、酸雨观测、温室气体观测、健康环境气象观测、能见度和大气层结稳定度观测等6个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明确的环境污染物基本项目;与环保部门合作,加强气象条件对大气污染影响、污染物的输送及转化规律的研究,建立完善空气污染气象条件分析、预报系统,为环境气象业务提供基础支撑;重点加强雾、霾外源输入和本地源鉴别、细颗粒物的源解析、气象条件与雾、霾的相关性以及各类大气污染物排放趋势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强化对环境气象科研成果的凝练和业务转化,逐步实现雾霾天气的定量精细化预报,为更好地应对大范围高影响雾霾天气提供科技支撑;开展生活指数预报、健康气象预报以及核泄漏、有毒(害)气体扩散应急预报预警等突发环境气象应急预报预警;开展环境气象服务和环境影响评估工作,建立环境数据处理平台、环境气象产品制作及服务平台和环境气象分析预报平台的业务平台;建立生态修复和保护气象监测预警体系,完善生态脆弱区、易灾区生态气象观测网络,开展生态保护与建设气候可行性论证。

1.6 促进农业适应气候变化,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最大环境问题,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减缓和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大基本对策,减缓指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具体措施包括通过节能和以低碳或非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采用固定二氧化碳的增汇技术,也包括人工调节局地气候的一些措施;适应是指通过调整自然和人类系统以应对实际发生的或预估的气候变化或影响,适应的内容包括对气候变化基本趋势的适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适应和对气候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变化的适应,如海平面上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增高、高寒地区积雪消融和冻土变浅、土壤有机质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适应对策的核心是趋利避害。减缓与适应的两大对策彼此不能相互替代,但又是相辅相成的。虽然减缓是遏制温室效应的根本性措施,但由于经济发展需要和技术上的难度,很难在短时期内把全球大气温室气体浓度降低到工业革命以前的水平。人类必须采取适应措施以确保社会经济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是中国的基础产业,不但为中国人民提供基本的食物来源和部分生活资料,而且具有与自然生态系统相辅相成和不可替代的生态服务功能,还为涉农产业提供了目前最大量的就业机会。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有利影响主要是热量资源增加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增高提高了作物生产潜力,负面影响主要是降水减少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危害加大。针对农业生产主要在露天条件下进行和以生物为生产对象的特点,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核心是充分利用生物自适应与适度人类干预两类适应机制的有机结合与优化配置。前者包括基因、个体、群体和农业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适应成本较低且比较稳定,但适应能力有限。由于当前的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事件往往超过生物的自适应能力,必须辅之以必要和适度的人类干预并付出额外的成本。人为的主动适应措施包括增强受体适应能力和改良局部生境,两类适应措施同样必须统筹配置,有机结合,力争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大的适应效果。

2 结 语

打造农村宜居环境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农村山水更绿、空气更清新,使农民生活更富裕、心情更舒畅,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既定国策。蓝图已经绘就,战鼓已经擂响,气象部门广大干部职工将努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打造农村宜居环境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8(1).

[2] 高吉喜.区域生态学基本理论探索[J].中国环境科学, 2013,33(7):1 252-1 262.

[3] 王超英,刘荣志,段晓红,等.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农村资源与环境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 2011,27(32):248-251.

[4] 董中强,徐芙枝. 中国农业气象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J].河南农业科学,2002(11):8-9.

[5] 宋春康.全面贯彻国家环保“十二五”规划 青岛科学谋划生态宜居新蓝图[J].环境保护,2012,40(8):71-73.

[6] 董伟,张勇,何远光,等.创建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在大连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及实施思路[J].环境科学研究,2010,23(4):377-386.

[7] 蔺芳,张家洋,王书丽,等.河南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 2011,27(4):406-409.

[8] 王玫,杨璧丞.牡丹江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6(15):59.

[9] 孙书安,郑国清,刘九芬,等. 气象因子影响度的概念及其应用[J].河南农业科学,1993(3):11-12.

[10] 黄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J].今日中国论坛,2013,10(17):25-26.

[11] 王印传,王军.“征补共治”型农村环境政策设计――以河北省白洋淀村庄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 2012,28(23):191-195.

[12] 李伯华,刘沛林,窦银娣.制度约束下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模式研究――以湖南省衡南县工联村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 2012,28(23):186-190.

气象学与气候学论文篇7

一“、问题解决”式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建议采用“问题解决”式教学方法,在设计一节课的时候设置一些具有悬念性的问题,使学生置身其中,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运用引发兴趣、引发查询、引发动手、引发讨论、引发辩论等策略,根据具体内容具体设计。最简单的做法就是采取“标题—问号”的方式,使知识问题化。例如大气中三圈环流的形成,首先简化地表影响,单纯考虑热力因素形成的地表大气的运动状态,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来大气运动的空间表象模式;然后再利用箭头、文字、旋转的地球、地砖偏向力的影响等动画来提问地球表面上的三圈环流是如何形成的?这样就会帮助学生建立气象学的立体空间感,学生很快能理解各纬度带上所形成的气压带和风带的特点及影响,诱发和培养学生思考气象中的大气问题要从三维空间考虑。地理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主要有以下一些类型:①影像材料问题情境。教师提供丰富的文字、现代化的信息图像材料,把学生引入到一定的思维空间,使问题形象化、具体化,以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②实验问题情境。气象试验在教学中逐渐被重视,同时也在实际应用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例如利用材料作出三圈环流模式图等。③故事问题情境。如在讲锋面气旋时,首先从火烧赤壁谈起,图文并茂地介绍这场经典战役,将锋面气旋的结构与两军的布阵位置、东风的由来联系起来,学生就能把握锋面气旋系统内各个区域风向的差别以及降雨产生的具置。④虚拟实践问题情境。如地理决策教学中用“假如你是……”这样的设问。

二、角色转换教学法

角色转换,就是学生和教师位置对调,让学生也体验一下当教师的角色。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可以使学生主动查阅相关文献、主动熟悉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主动寻找生活中的实践积累,来充实自己所讲内容,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实例教学法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都会穿插实例来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会收到一定的效果,例如教学台风知识时,要求学生自己上网搜集信息,完整地记录某一次台风发生、发展、消亡的经过,并进行PPT演示、交流等活动,也是比较典型的任务驱动式教学组织。在选用实例教学方法时,要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尽量从学生日常生活中和身边熟悉的例子着手选择探究的主题。最好选择体验式探究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探究,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更深刻,掌握得更好。例如大气稳定度是教学难点,比较抽象。讲解它时可以举例,稳定状态的大气就像弹簧一样,当我们人为地将弹簧一端拉到一个新位置后,弹簧会弹回去,具有返回平衡点的趋势,稳定大气与之类似。这样,学生就会对稳定大气产生一个感性的认识,理解就会更加深刻了。

四、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

因课时有限的问题,本门课程的教材内容得不到全部禅释。建议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采用多媒体的方式讲授清楚基本理论、重点和难点,然后给学生布置自学提纲,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作学习笔记,这一部分可作为学生平时的学习和考核方式。以最小的时间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作为教师我们应积极进行课程的数字化建设,做好从“主角”向“编导”转变、从“传授知识”向“激励创新”转变的思想准备。

五、多媒体加板书教学方法

多媒体使用得过多会导致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为了适时地把学生从多媒体中拉回来,笔者建议在多媒体教学中适当地穿插少量的板书,让学生的注意力重新回到书本里的知识中来。可见,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少量板书式教学为辅的教学方法既能丰富课堂教学,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气象学与气候学论文篇8

于是,关于到底是全球变暖还是变冷的质疑和争论再起。变暖论的维护者认为,恰恰是气候变化导致了极端气候事件的频发,法国《世界报》则用北大西洋“涛动”和厄尔尼诺现象解释今年北半球的严寒,并认为这种低温没有什么特别;法国气象机构还预测,总的来看今年第一季度法国将比往年“更加温暖”。而一直被压制的“变冷论”者趁机宣布,地球的又一个冰河期即将到来。许多人举出了2008年冬中国南方的冰雪和伊拉克十年来下第一场雪的例子。凑趣的是,动物学家最近也宣称,研究发现,在暴风雪中冻死的北极熊数量是因为冰盖融化而淹死的北极熊的四倍!

平心而论,将所有极端气候归因于全球变暖固然有些牵强,但仅凭今冬的严寒就匆忙得出“冰河期将来”的结论更不靠谱。气候变化是关系到人类生存与未来的大事,到底是变暖还是变冷,总得给出一个让所有人信服的合乎逻辑的理由,才能让有关国家为全人类利益承担义务。而至少迄今为止,“全球变暖论”还无法说服所有的科学家。主流的科学机构如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认为,目前直到2100年或更远,如温室效应得不到控制,全球气温态势图像曲棍球杆,一路上行。而俄罗斯气候专家米哈伊尔•鲁金就指出:“如果审视数千年气候历史的话,可以看到目前正在发生的气候变化是周期性的。”其实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中国气候学家竺可桢就研究了过去五千年中国的温度变化,他发现从五千年前的仰韶到三千年前的殷墟时代是中国的“温暖期”,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2℃左右,此后周期性摆动,公元前1000年、公元400 年、1200 年和1700年分别出现最低温度,摆动的幅度为1℃~2℃。

俗话说,登高望远。视线放得更长远一些,有利于我们看清事物本质。例如,现在很难有人相信,仅仅三四十年前,“全球变冷说”曾流行一时,1947年~1976年的全球性寒冷天气曾使许多气象学家惊呼“小冰期”的到来。1973 年日本气象厅更是预言,21 世纪地球将进入“全球变冷”时代。但自上世纪70 年代中期以来,气温不但没有继续下降,反而出现了回升。如今,对于持续30多年的变暖,普遍的看法是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导致了“温室效应”。不过究竟是不是这个原因,科学界争论也很激烈。例如,科学家通过对南极和格陵兰岛3000米深处采集到的冰芯进行研究发现,全球升温早在工业革命前已经开始了,温室效应就无法解释人类工业革命大量产生二氧化碳前地球曾经变暖的事实。而俄罗斯著名天文学家阿卜杜萨马托夫指出,气候变暖的最主要原因是太阳辐射强度增加,而人类活动的影响微不足道。去年12月8日,20个国家的140名科学家联名给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写了公开信,质疑“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变化”。

气象学与气候学论文篇9

《物理小识》最初附于《通雅》之末。后由其次子方中通、学生揭暄等人将其分出,并加按语注释,才单独成书。他们所作按、注不仅解释和发展了方以智的思想,还提出了一些有较高科学价值的学说,因此本文的论述包含注释在内。

一、《物理小识》中的气象学

方以智在《物理小识》中的有关气象学的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大气物理学

方以智早年的哲学观点基本上是唯物的“气一元论”。他继承了秦汉以来的元气说以及宋代张载气自然万物本原的思想,提出气本原说,即一切皆由气构成,客观事物无论实物还是虚空皆由气凝结而成,并以“气形光声为四几”丰富发展了“气一元论”思想。“四几”指四种变化状态,气凝聚成形,气可发光、发声,三者都是气的表现状态而已。方以智把“四几”作为最基本的物理现象。在阐明自己气一元论与四几说时,所涉及的内容有对大气的认识,大气光学、云雾降水等方面,皆属于现代大气物理学的范畴。

方以智等人对大气的认识,集中于《物理小识》卷一,可概括为四点:

第一,普遍存在性。气充贯于世间一切的虚实之中,无所不在。其云:“一切物皆气所为也,空皆气所实也”,“充一切虚,贯一切实”。并通过“冬呵出口,其气如烟”、“人立日中,头上蒸腾”以及“在地考钟伐鼓,窗棂纸动”三个具体例证,说明气的普遍存在性。

第二,气自有形,气自有声,气自有光。基于气一元论的哲学思想,方以智认为自然界的一切形、声、光皆源于气。其云:“气凝为形,发为光声”。关于形,揭暄按语曰:“万斛之石不能压一气球,必气出尽而后合。千人挽舟,中流莫进,风吹之则飘飘然。大可移石飞山,涌海震地,小则吹箭吸流,转轮椎腹。……可见气之为气,属无形而有形,若无力而有力。”他列举球中之气,“移石飞山,涌海震地”之大风,“吹箭吸流,转轮椎腹”之小风,指出气“无形而有形,无力而有力”之属性。关于声,方以智称“气自有声,空自生声”,“天以雷风为声,地以窍穴为声,皆阴阳之气相摩荡而不已者也”。揭暄按曰:“气本有声,故物击物、气击气、物击气、气击物皆成声。不相击而气自飞亦有声,特微耳。”关于光,揭暄曰:“气本有光,借日火而发,以气为体,非以日火为体也。故日火所不及处,虚窗空中皆有之。”

第三,“气能使物大,气能使物显,气能使物近”。对气的这一属性,揭暄也有论及:“气能使物大,气能使物显,气能使物近。”他举出下列例证加以说明:“朝霞之牖户,雨后之山林,其色倍丽。是润物之形而为之笼罩者,气也。水揺而星击,目眚而灯花,气动而日摩其影非一。是幻物而使之多者,气也。日月之初出也,玻盒之苑邃也。水深而钱浮也,物像像物,其形倍真也。是使物大而远近而显者,气也。”

第五,“气暎差”现象。“气暎差”,即“气映差”,“蒙气差”,今称大气折射(atmosphericrefrac-tion)。由于地球大气的折射作用,光线由真空进入空气或在不同密度的空气中传播时,其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给人们进行天体观测、远距离测量带来不便。《物理小识》卷一“气暎差”条:“空中皆气,江海水浮射之,其叀缀之算影,皆不直也。”并以测量京口与瓜州之间江面宽度为例,从史载“二百五十丈”、“四十里”到崇祯乙亥测量之“二千丈余”,可知“以目光为水光夺,以水尝饱视其中为极,而所余犹半也。空中久视亦为日光所摇,非固精凝定者,测量空远,岂能准哉。”揭暄按语更加具体:江中见逆风使樯者,隔岸望之,舟已触岸,而久不回帆。乃知所望之岸,非真岸也。又江中有洲,此岸望之,则洲近彼岸,距十分之一。彼岸望之,则近此岸,距十分之一。是知十与一,乃中数也。故立清蒙差算法,然地上浮游之气,日少而夜多,竖少而横多,于差则蒙中有清,清中有蒙。蒙差少而清差多,要在算者之自得于心也。

揭暄认为因为大气的作用,肉眼观测到位置与物体实际位置存在一定距离。用清蒙差计算时,一定要考虑到浮游之气的薄厚多少,才能得出准确无误的结论。作为大气物理的重要分支之一的大气光学,以自然光源照射下各种大气光学现象为研究对象,包括曙暮光、朝晚霞,虹、晕、华、宝光环、海市蜃楼等。由于它们反映大气状态,成为某种天气现象的前兆。《物理小识》所记录和解释的有虹霓、五彩云、晕、海市、山市、阳焰、水影、旱浪等。

《物理小识》卷二“海市山市”条:“泰山之市因雾而成,或月一见。尝于雾中见城阙、旌旗、弦吹之声,最为奇。海市或以为蜃气,非也。”古人对海市蜃楼多有记述,自《天官书》始开蜃吐气之说,历代相沿。对这一说法,宋人已开始怀疑,如沈括《梦溪笔谈》:“或曰‘蛟蜃之气所为’,疑不然也。欧阳文忠曾出使河朔,过高唐县,驿舍中夜有鬼神自空中过,车马人畜之声一一可辨,其说甚详,此不具纪。问本处父老,云:‘二十年前尝昼过县,亦历历见人物。’土人亦谓之‘海市’。与登州所见大略相类也。”[1]以欧阳修于河朔见海市,怀疑蜃气说。明人陆容《菽园杂记》倡“山川之气掩映日光说”:“蜃气楼台之说,出《天官书》,其来远矣。或以蜃为大蛤,《月令》所谓雉入大海为蜃,是也。或以为蛇所化。海中此物固多有之,然海滨之地,未尝见有楼台之状。惟登州海市,世传道之,疑以为蜃气所致。……则所谓楼台,所谓海市,大抵皆山川之气掩映日光而成,固非蜃气,亦非神物。”[2]《物理小识》在此基础上,彻底否定了海市蜃气说,并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进行解释。揭暄曰:“气映而物见。雾气白涌,即水气上升也。水能照物,故其气清明上升者,亦能照物。气变幻则所照之形亦变幻。暄邑近南,间内有一小池。一日近晡,见有一骑倒影,西岸水中北驰而过。此所谓空中一大镜,水沤、窗隙则转映之小镜也。地上人物,空中无时不有,特气聚则显耳。故不论山海都地,悉得见之。”从气照物、镜子说的角度来解释海市山市,虽然未能明确指出光线经大气折射之成因,但毕竟从科学研究角度出发,抓住了气这一主要因素,比神仙鬼怪说有很大进步。《物理小识》还根据同一原理,把阳焰、地镜、水影、旱浪与“海市山市”列为同类现象。《物理小识》卷二有“阳焰水影旱浪”条,其云:日中野马飞星爚然者,阳焰之端也。奇者为水影旱浪,实则凡光生焰,焰自属阳;凡光似镜,镜能吸影。光与光吸,常见他处之影于此处。云分衢路,日射回薄,其气平者为阳焰旱浪,其气厚者为山市海市矣。

方以智围绕“气”和“光”两大要素,透过千差万别的表象,从本质上解释了蜃景这一光学幻景所包含的多种类型。无论其发生于山间、海上、旷野、广漠、长安市中、黄泥岸边,皆是光在大气中相吸、相映的结果。而且与大气的厚度有关,气平为阳焰旱浪等细小之景,气厚为山市海市等宏壮之景。云雾降水方面,《物理小识》卷二“风雷雨旸类”论及云雨霜雪的形成,多引录前人观点。如引董仲舒所云:“雹,阴胁阳也。气上薄为雨,下薄为雾。风其噫也,云其气也,雷其相击之声,电其光也。二气初蒸,攒聚相合。风多合速,雨大而疏。风多合迟,雨细而密。寒月则雨凝于上体,因风相袭成雪。寒有高下,阴气暴上,雨则凝结成雹焉。霰之流也。”方以智对其说法深为叹服,称“汉初董子早精此理”。并用西方的“三际说”来验证,“今以三际质测,急切成就,抱气在中,故雹常具窍。”在“霜雪”条、“三际”条中,方氏也以阴阳结合三际说理论来解释风、雨、雾、霜、雪、露、霰、电、雹的成因。如“一气升降自为阴阳,气出而冷际遏之,和则成雨”,“阳亢则为风,阳欲入而周旋亦为风”,“夜半阴气清肃而上则为雾,结则为霜。雨上冷凝为霰”,“霰坠猛风,拍开成六出片,则为雪”,“夏月火气郁蒸冲湿气而锐起,升高至冷际之深处,骤冱为雹”等。方以智发展了王充“云雾,雨之征也。夏则为露,冬则为霜,温则为雨,寒则为雪”[3]116之观点,虽然未能具体揭示云雾降水的形成机理,与现代云降水微物理学的理论相距甚远,但它摆脱了万物有灵、神灵主宰天气思想的束缚,借助三际学说,从接近自然科学的角度描述了云雾降水的物理过程,向正确认识这一现象迈进了一大步。

2.天气学、气候学

《物理小识》中的天气学内容主要集中在占候一类,根据天象和物象的征兆来预测天气,总结其变化规律,还搜集保存相关的谚语。其中所据天象有日月星辰、大气光象及云霞变化等,物象类有鸟兽、草木、昆虫、山水等。所预报的天气现象有风、雨、雪、阴晴、旱涝、虫灾等。这些内容属现代天气学的范畴。如卷二“雨征”条目下共收录各种雨雪征兆二十余条,“雨占”条目下收入根据天象、干支、时日推断未来天气变化的十几条。值得一提的是《物理小识》注意到天气的区域性、地方性特征。天气预测虽有普遍规律,但不同地理条件下天气各具特色,所以占天的口诀、测候的谚语都具地方性特征,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如中履按曰:“凡所云南耳晴北耳雨,南闪千年北闪眼前,云往东雨无踪、云往西马溅泥、云往南水涨潭、云往北好晒麦,皆以西南东北为断。然又冬夏不同,南北之地亦不同。如自楚入豫,春东北风亦不雨,江南北先雷风则不雨,桂林每雨必先起风,黔多雨,滇多西南风。其类未可执一,各自有说。”揭暄对用干支时日预测天气的传统做法评论道:“以各方之土地云物验雨旸者,十应七八。以各方之时令晦朔验雨旸者,十应二三。以干支合者,不应也。”肯定物象天象占验的可行,否定干支占验的虚枉。这一观点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进步性。

《物理小识》还有属现代气候学范畴的内容。首先,引录了很多地方的气候资料,并分析其成因。如卷二“风土”条中,引录古今中外有关各地气候的记述七条,包括周达观《真腊记》、马欢《瀛涯胜览》、艾儒略《职方外纪》、《谈录》、方志等,记录了夹河、河洛、滑台、滇中以及缅甸、葛兰、真腊、德墨多、泥入多等地不同的气候特征。在分析其成因时提到下列因素:地理位置,如地处赤道,“独利未亚海近赤道下,常苦无风,天气酷热”,又“北海雨少,夏月有雨,湿土而止。则远日风高也”;季风,如海西风、陆东风,又“从大西洋至大明海,四十五度以南,其风常有定候”;海拔高度,如“地高风微,云雨在其下,故无风无云”等。其次,以距日远近来解释“南北风寒温之异”及“南北方雨旸之异”。《物理小识》卷二,问:“千里不同,风吹噫一也。何以南风温,北风寒?”揭暄曰:“日在南,故南方为近日,北方为远日。日在南,故风从南来者,恒暖;风从北来者,恒寒。”认为南风温和、北风寒冷的原因是南方近日,北方远日。方以智称:“南方近日之度,火土之气时为太阳暴照,如人身热则汗液也。北方远日,又春夏多风,致火土之气疏越,故雨恒少。闽中春月恒雨,夏月日出则酷暑,旋复有雨。如满刺伽国处赤道下,四时皆裸,赖日日有雨以解蕴隆,可见旸为雨之根也。”再次,用阴阳五行来预测气候变化规律。《物理小识》卷二有“岁候”条,引录《越绝书》计倪所言太阴十二岁周期丰歉循环说:“太阴,三岁处金则禳,三岁处水则毁,三岁处木则康,三岁处火则旱。籴有时敛,则决万物,不过三岁而发矣。天下六岁一禳,六岁一康,凡十二岁一饥。从寅至未阳也,阴且尽之岁。”以此盈虚消长预测未来气候的变化。

3.农业气象、气象医学

《物理小识》还记载一些农业气象资料。如以四立分至、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生产:“冬春种植,二分移接。清明浸稻种,白露后种麦菜,此八节之准也。”又“清明后种姜,社日治果木,惊蛰禁蚁”,“芒种栽栀插榴杉,三伏造酱饵硫、曝瓜菜种”等。收录农谚。如稻谷栽种有“东风生虫,西风杀虫”,“栽忌东风,酿厌东风”之说。气象因素是影响人类健康最重要的环境因素,基于“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古人全面构建了与气象因素密切相关五运六气说。《物理小识》卷四医要类、卷五医药类中也贯穿了中医运气思想,强调气候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在“瘴气”一条,方以智描述了岭南瘴疠之地独特的气候特征,揭示病因病理:“疠者,地气也。五岭以表皆然,惟桂林稍和,下阳朔平乐则酷矣。以智流离此方且五六年。山峭水恶,冬暖而春寒,秋热烈于夏,二三月至夏至前,湿不可言,衣席寘之,俄顷霉见,濡润阴霭,沁过枋棁。又四时阴雨则暴寒,日出则燥烈。瘴从水起,与山岚合,黄茆蒸郁,为雾为雨,溽熏中人。故候多与暑症类而貌伤寒也。瘴气从口鼻入,凝聚胸膈肠胃间,热毒多为病结。故类暑症而又与暑别。”又如卷二“风土”条引录张暨纪、贾黄中《谈录》:“夹河风性寒,故民多伤风。河洛东地咸,水性冷,故食麦而无热疾。滑台风寒冷,士民啖附子如芋栗”等,皆说明气候与人们健康间的关系。此外,卷二还收录了不少中草药随节令种植、采收事宜。如“岁候”条:“上已造曲母,采何首乌,炼松脂”,“四月采茈胡、狶莶、夏枯”,“端午收竹神水、桃柏叶、练葛、红花术,取鹊脑、豕首血和雄黄,夏至取蝼蛄夜至者”,“霜后取漆,采桑叶、金樱。凡药以秋收者多。十月壅椒,种参耆。十一月种桑,取熊胆。冬至荠生苖,种附子。十二月伐木不蛙”等等。

二、《物理小识》中的气象思想

方以智等对天人感应、阴阳五行等思想有所继承和发展,并且吸引了西方的“三际说”,将“气一元论”哲学思想与科学自然观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以气为中心的气象思想。

1.调和天人感应与天道自然的灾异气象观

“天人感应”和“天道自然”是古人在阐述天人关系时形成的不同观点。“天人感应”的观点萌芽于先秦,后经西汉董仲舒的阐发而成为一种学说,认为天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祥瑞灾异是上天评判君臣品行善恶的主要手段,君王有德治国有方,上天降祥瑞加以赞赏,君王无德治国有失,上天降灾异加以警示。以此来解释自然界气象灾害的发生,就形成了强调天灾源于人事的灾异气象观。“天道自然”的观念源于老庄、荀子,至东汉王充正式提出这一命题。王充认为元气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天地都是含气的自然物,“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随行而应人。”[3]149天象变化、自然灾异由其自然的原因造成,与人事无关。以此来解释自然界气象灾害的发生,就形成了强调天灾源于自然的灾异气象观。方以智将“天人感应”与“天道自然”加以调和,在气一元论哲学思想基础上,形成了以气为中心的灾异气象观。在《物理小识》开卷第一条“天象”中,方以智对“天垂象,见吉凶”做出新的解释。传统的天人感应说以天为至上,灾异来上天昭示吉凶祸福的信号,是上帝对人事的评判。方以智认为天象一如既往地存在着,从不会因人事变化。而人们所看到反常天象,既非天象本身,更非天对人事的反应,而是当地“地气”的吉凶不同所导致的大气现象,所以才有各种异象百里不可同见的情况,即所谓“若日星之具体,本自如也,因此地气有吉凶,则此地人眼从气中窥便分祥异。

故晕背风霾晴雨之候,百里有不可同观者”。而地气的吉凶变化则是由人事造成的:或曰:地气一也,何为此方吉彼方凶,此时吉彼时凶?曰:是则数为之也,实胚胎于人事也。如尧舜酝酿宇宙太和元气,地平天成。及桀纣而以涂炭生民为事,其数应穷,便致汤武放伐,斯固事数相根,而气操其关龠者也。人们的不同行为导致了地气的变化,地气的变化又造成了人们所见天象的差异。尧舜酿太和元气,天下太平,桀纣涂炭生民,气数已尽。归根结底,人自身的行为决定着自己的祸福吉凶。在这一层面上将灾异现象的发生与人们的行为对应起来。可见方以智的灾异气象观中,天象一如既往,不因人事而变,是秉承了“天道自然”说。但他又承认“天垂象,见吉凶”的存在,不过垂象的并非上天而是地气。“盖气由地起,吉气上蒸为龙云矞彩之类,人在气中生养,自有圣贤豪杰挺生。有凶气上蒸为霾魃欃枪之类,人在气中生养,自有饥馑兵戈横出。”地气吉凶说的哲学基础是“气一元说”,承袭的还是感应思想。可以说,方以智的气象观是调和“天道自然”说和“天人感应”说而形成的以气为中心的灾异气象观。

2.综合阴阳五行与三际说的云雾降水理论

气象学与气候学论文篇10

2010北京文综39题中提到:“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目前,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评论家总是及时说这是高考的现代气息如何浓厚,体现关注现实的时代性。如“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使全人类都开始面对和思考全球气候变暖这一话题,作为高考选拨性考试没有回避这一重大时政问题”。

可是,命题者本身要思考的是:全球关注所谓气候变暖这一命题本身是否能够成立?谁最有资格谈地球时间的气候变暖呢?

一、气候变化正常,没有史料能证明全球气候变暖

地球时间的气候变化是再正常不过,没有准确有力的史料证明全球气候变暖,更没有科学的依据已证明全球气候变暖。

1972年,毕业于哈佛大学的气象学博士竺可桢发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初步研究》,此文功夫之深,分量之重,无疑能侧身世界名著之林。日本气候学家吉野正敏誉之为经过半个世纪到今天,竺可桢所发表的论文,仍然走在学术界的前面。竺文提到“近三千年来,中国气候经历了许多变动,但它同人类历史社会的变化相比毕竟缓慢得多,有人不了解这一点,仅仅根据零星片断的材料而夸大气候变化的幅度和重要性,这是不对的” [1]。

竺可桢提出一个值得深思的观点:“在历史时期缺乏天文学、气象学和地球物理学现象的可靠记载。在这方面,只有我国的材料最丰富。” [2]换言之,谁最有资格对气候变迁提供可信的材料,当然是文化未曾中断的中国。我国一些所谓的专家采信几近无人知晓的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的数据,论证地球气候的变暖,实是舍近求远的行为。

从上图可见,我们在历史上的许多时期气温明显高于今天,如夏商、西汉等时间段。河南省原来称为豫州,“豫”字本意就是一个人牵了大象的意思,说明在古代河南曾经生活着大象的物种。众所周知,史学家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刘彻时期,《史记》的《货殖列传》栩栩如生地反映当时巨商大贾的经商踪影,他们的足迹记录着当时我国的经济作物的地理分布:“蜀汉江陵千树橘;……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 汉武帝时,我国亚热带植物橘、漆、竹的地理分布为:橘生长在江陵, 漆生长于陈夏,桑之在齐鲁,竹之在渭川。对照我国现在亚热带植物橘、漆、竹的地理分布,我们很易发现汉武帝时的亚热带植物,分布要远比今天的靠近北方。史料充分证明那时地球的温度比现今高许多,公元前何以证明地球的气温一定会变暖呢?

二、决定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人类的碳排放还是太阳活动

虽然,碳排放对气温的影响已被许多的高考命题专家采用,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人类活动的碳排放造成气温上升提出不同的意见。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杨新兴认为: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主要包括水汽、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甲烷等,其中水汽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率约占95%,二氧化碳的贡献率约占3.62%,而人为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率大约只有0.105%左右。现在过分夸大了人为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对气候变暖的影响,认为人为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没有充分的科学依据。[3]由此可见,即便是人类把所谓的碳排放减到极限,做到排放为零,对于温室效应而论我们也只是减弱千分之一。浙江大学气象物理研究所副教授谭季青现今是一位反对全球变暖说的学者,但是在2002年之前,他可是全球变暖学说的忠诚支持者。随着他研究的深入,他已不能从证据上接受全球变暖说。对“全球暖化”学说,他直言“那充满了误解”。

诸多研究表明:太阳黑子的活动对气候影响起关键性的作用。2010年1月,广东卫视播出香港大学郎咸平教授的电视讲演《气候变化的惊天骗局》。郎咸平指出,20世纪4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的近40年间,虽然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但全球的气候却是持续下降的,平均气温比1880~1940年间还低,与温室效应理论不符;而同期太阳黑子的活动也处于一个“低潮期”,与气候变冷完全对应,可见太阳黑子才是影响气候变化的关键因素。[4]1991年,丹麦气象学会的科学家记录了20世纪的太阳黑子活动情况,他们发现1940年之前,太阳黑子大幅增加,1940年之后开始减少,70年代之后又开始增加了,气温也随之上升了。见下图:

根据英国气象局的研究,纵观人类从六千万年前的恐龙时代至今天为止,地球的平均温度始终在12℃~22℃间起伏,目前的气温停留在约14℃,这也说明整个世界气候目前仍然处于偏冷状态,现在气温有所上升也是正常的。国际上有不少学者支持这种观点,认为地球变暖与碳排放没有必然联系。

三、“全球变暖”是科学还是政治

气候研究本来是治学严谨、讲究证据的自然科学,但现实的诸多政治因素影响着本来是净土的学术领域。在举世瞩目的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召开不久,英国气候变化研究中心[设在英国东英吉利大学,英国气候研究中心(CRU)是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相关气候报告提供所谓最重要的数据]被俄罗斯的黑客入侵,大量的电子邮件及内部数据被公之于众。从盗窃的材料得出更可怕的政治阴谋,研究中心为片面突出全球变暖的研究成果,存在着人为编造数据的倾向。该事件在西方媒体引起轩然大波,被称为气候研究的学术界丑闻。

全球变暖及全球变暖归因于二氧化碳的排放,我们暂不认定其为伪命题,但至少尚需科学界进一步研究探讨或有探讨的空间,也还需科学界进一步达成统一共识。然而在现实中,这双重的命题(全球变暖且变暖归因于碳排放),俨然成为一门热门科学。学术界含糊不清的解释加上西方国家披着普世价值的美丽外衣,别有用心地宣传碳排放的危害,事实上西方发达国家是以碳排放制约我国工业化发展的手段,利用各种媒介大肆炒作。他们制造各类恐慌,利用恐慌制造轰动的效应,随之配合各种主流刊物刊载他们对人类发展的忧虑和渲染的普世情怀,随之进入又一轮的恐慌和他们进一步的政治作秀。总之,主流媒介已变得不敢发表反对全球变暖及全球变暖归因于二氧化碳的排放的文章,那样会被学界认定没有普世价值精神,不关心人类自身发展。同时反对全球变暖及全球变暖归因于二氧化碳的排放的研究课题也不易得到科研经费,成果发表困难。环顾周围,试问有多少经费是投给那些反对全球变暖的科学家进行研究的呢?在现实中,没有金钱的支撑又如何能够去反对?

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全球变暖且全球变暖归因于碳排放这一似是而非的命题,其鼓吹者主要集中在英法德等国。究其根源发现,这些国家缺乏的是石油等矿物资源,同时他们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研究方面已掌握众多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输出全球变暖且变暖归因于碳排放的理论,有利于出售他们的技术、设备、专利,从而获得暴利。当然,美国会以碳排放作为一把利刃随时刺向中国,并以普世的名义把中国异化为全世界的制约对象或公敌,以此遏制中国工业化的推进。故以全球变暖、碳排放使气温升高的话题引入高考试题的编制,带给史学的是一时关注现实的荣耀,还是冷静后的一种灼伤和刺痛?

历史试题的命制者与史学家是共通的,治史的灵感来自生活,历史试题的命制缘于现实和瞩目于未来。

史学研究终究是孜孜不倦进行探究的过程,其本质亦是坚苦卓绝的求真历程。历史学也要服务社会,服务大众,服务人生。在学术工具化倾向的现今,史学大众化的热潮面前,我们不能头脑发热,更要坚持学术道德。追求历史的真实也许会付出许多,除了勇气有时也会损及我们的利益。然而史学的知识不能成为炫耀的高论,我们历史教育工作者也不能放弃史学研究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终极关怀。历史高考试题的命制,入命制者法眼的应当是科学的命题,至少是没有争议的命题。

参考文献

[1][2]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初步研究[J].考古学报,19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