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01:53:57

气象灾害论文

气象灾害论文范文篇1

摘要:分析得出影响天水苹果正常生长的主要农综合评价z业气象灾害是前秋9月大气干旱、冬季12—2月暖冬高温、苹果花期4月下旬高温干旱和春季4月下旬低温危害。各灾害发生频率在53%~70%之间,以前秋9月干旱最多,春季4月下旬低温危害最少;前秋9月大气干旱以中—大灾为主;其他灾害均以轻、中灾最多,大灾居次;各种灾害因子重灾年份最少,仅在6%~15%之间。农业气象灾害综合评估除轻灾评估准确率略低,为89%外,中—重灾评估准确率均达100%,灾害评估效果比较理想,对农业防灾减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气象;灾害;苹果生产;甘肃天水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国之一,年均灾害损失约510×108~640×108元。其中由气象灾害引起的损失占85%左右,仅干旱、洪涝、风暴潮、冰雹、低温冷害这几种气象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损失的97%左右,直接经济损失占总经济损失的76%以上[1]。天水地处黄土高原与西秦岭山地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海拔在750~3120m之间,年均气温7.0~11.1℃,年降水量430~600mm之间,平均日照总时数2000~2400h,无霜期156~188d,极适宜优质苹果生产,是甘肃省主要苹果产业发展基地,所产苹果以个大、色艳、硬度强、糖分高、品质佳、耐储存而深受广大客商和消费者青睐,“花牛苹果”已获得全国知名品牌类注册证明商标,是支撑天水市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天水市现有苹果面积约6.5×104hm2,总产量约54×104t。但由于境内山多川少,沟壑纵横,海拔高差大,气候差异显著,属全国气象灾害高发区域,干旱、洪涝、冰雹、低温冷害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苹果产量、品质和优质率提高很慢,极大地限制了苹果产业化发展。

近年来,气象灾害评估技术研究已引起众多学者高度关注,但大多局限于单种气象灾害[2-5]的定性化研究。特别是针对多年生果树,在实况灾害资料极度缺乏的情况下,果树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研究报道很少。为此,本文利用统计学方法,确定影响该地苹果生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因子,并将各农业气象灾害因子划分等级,进行天水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对果树作物量化评估影响研究,为有效防御农业气象灾害,最大限度减轻或减免农业损失提供参考。

1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1资料来源苹果产量资料取自天水市统计年鉴1978—2007年;相关气象资料取自天水市关山区清水、渭北旱区秦安和河谷区麦积二县一区气象站1978—2007年气象观测资料。

1·2研究方法

1·2·1代表点的选取根据天水气候区划,选取渭北旱区、关山区和河谷川区苹果种植面积较大的秦安县、清水县和麦积区作为代表点。

1·2·2苹果产量资料的处理苹果气候产量资料分解的方法和准确性,会直接影响苹果农业气象灾害的分析评估研究。

在参照仅有的农业气象灾害观测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将天水市苹果总产量资料按3、5年滑动平均法、线性法、正交多项式法、指数法等多种函数分解方法[6]提取其趋势产量。统计分析表明:天水市苹果总产趋势产量的提取以指数法效果最佳(图1),趋势产量提取方程为y=8682·2e0·126t(y:趋势产量;t:时间序列,t=1,2,3,…;n=30;r=0·93)。用y′i=(Yi-yi)/yi×100%计算逐年苹果总产量动态相对偏差百分率[6-7](y′:苹果气候产量增减率;Yi:苹果实际产量;yi:逐年苹果趋势产量;i:年份)。

1·2·3影响天水市苹果总产量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因子的提取农业气象灾害对天水苹果生产的影响研究[8]中,通过分区统计分析,得出影响天水渭北旱区、关山区和河谷川区三区苹果正常生长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均为上年秋季9月大气干燥度,冬季12月至2月负积温的光照条件订正值和苹果花期4月下旬平均最高气温的大气相对湿度订正值,春季低温晚霜冻出现频率和危害程度正在逐步减轻。

为了更进一步提取影响天水市苹果总产量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因子,将3个气候区主要灾害因子与天水市苹果总产量动态相对偏差百分率进行逐步回归[9],建立如下影响苹果气候总产量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因子提取方程:式中,y′i为苹果总产量动态相对偏差百分率;K′9秦安为渭北秦安上年秋季9月大气干燥度∑T≤0℃×Q12-2麦积为河谷区麦积冬季12—2月负积温的光照条件订正值;TM4月下旬/U麦积为河谷区麦积苹果花期4月下旬平均最高气温的大气相对湿度订正值;Tn4月下清水为关山区清水苹果花期4月下旬平均最低气温。12—2月暖冬高温虽然不属于气象学上定义的气象灾害因子,但随日益加剧的暖干气候[10],暖冬高温对苹果生长影响极大,仅次于前秋9月干旱灾害。

1·2·4气象灾情等级划分标准将渭北秦安上年秋季9月干旱(用大气干燥度表示)、河谷区麦积暖冬(用冬季12—月负积温的光照条件订正值表示)和花期高温危害(用苹果花期4月下旬平均最高气温的大气相对湿度订正值表示)、关山区清水春季低温危害(用4月下旬最低平均气温表示)4种标准化处理后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标准值作为成灾变异值。再将1978—2007年30年成灾变异值中大于或等于0·1以上的成灾变异值(春季低温为小于或等于-0·1以下的成灾变异值),按变异值的离散程度[11]分成相等的4个组,从小到大将灾情等级依次划分为轻灾、中灾、大灾和重灾4个等级,并采用分级赋值和内插法依次赋以1~3、4~6、7~9、10~12。9月干燥度(秦安)、暖冬(麦积)和花期高温(麦积)成灾变异值小于0·1为无灾;春季低温(清水)成灾变异值Z大于0·1为无灾,无灾年份灾害等级分值ci按0分赋值(表1)。

1·2·5灾情指数的计算及综合评价方法式(1)得出影响天水市苹果总产量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为渭北秦安上年秋季9月大气干旱、河谷区麦积12—2月暖冬和4月下旬花期高温干旱、关山区清水春季4月下旬苹果花期低温危害。

为此,本文将以上4种灾害作为影响天水市苹果总产量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因子。用式(1)计算得出的相应站点灾害因子的贡献率(方程中相应灾害因子系数/4种灾害因子系数绝对值之和×100%)作为相应站各类灾害因子的影响权重(wij:其中渭北秦安9月干旱w1=37%;河谷区麦积暖冬w2=27%,花期高温危害w3=22%;关山区清水春季低温危害w4=14%),并与其对应站点相应灾害类型的等级分值相乘,4种灾害类型进行累加[式(2)]就得到农业气象灾情的灾情指数(Pk),并以此作为农业气象灾害危害评估指标,与苹果气候产量增减率实况分级进行对比分析(苹果气候产量增减率实况亦分为无、轻、中、大、重5级,分级方法同灾害成灾变异值分级)。

Pk=∑4j=1Cij×wij(2)式中,Pk为灾情指数;Cij为4种灾害等级分值(i:1978—2007年各年份,i=1,2,3,…,30;为4种农业气象灾害,j=1,2,3,4;下同);wij为相应灾害因子的影响权重。灾情指数(Pk)越大,表明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越大,灾情越重;反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小,灾情越轻。

2综合评价

2·1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分布表2是影响天水苹果生产的前秋9月干旱、冬季12—2月高温、花期4月下旬高温干旱气候和春季4月下旬低温发生频率统计。1978—2007年30年中,前秋9月旱灾最多,发生频率70%,主要以中—大灾为主,占旱灾年份的52%;轻灾年份次之,占38%;重灾年份最少,占10%。暖冬和花期高温灾害次之,发生频率分别为63%和67%,均以轻灾为主,分别占灾害年份的47%和45%;中—大灾次之,分别占47%和40%;重灾年份最少,分别占5%和15%。春季低温危害最少,发生频率53%,仍以轻灾居多,占灾害年份的50%;中—大灾次之,占44%;重灾年份最少,占6%。

2·2综合评价将式(2)计算的逐年农业气象灾害综合灾情指数(Pk)分成1、2、3、4、5相等的5个组从小到大将灾情等级依次划分为无灾、轻灾、中灾、大灾和重灾5个等级与苹果总产量动态相对偏差百分率实况分级(表3)进行对比分析。

天水市1978—2007年30年逐年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对苹果生产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并与实况(表4)进行对比分析。评估无灾11年,与实况相符10年,评估准确率91%。灾害年份中,评估轻灾9年,与实况相符8年,评估准确率89%。评估中灾5年,大灾5年,重灾1年,均与实况相符,评估准确率均为100%。灾害年份除轻灾评估准确率略低外,中—重灾评估准确率较高,特别是重灾的1991年、大灾的1984年、1987年、1989年、1992年和1997年,苹果均出现较大幅度减产,灾害评估效果比较理想。

3结论与讨论

(1)分析得出影响天水苹果正常生长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是前秋9月大气干旱、冬季12—2月暖冬高温、苹果花期4月下旬高温干旱和春季4月下旬低温危害。各灾害发生频率在53%~70%之间,以前秋9月干旱最多,春季4月下旬低温危害最少;前秋9月大气干旱以中—大灾为主;其他灾害均以轻、中灾最多,大灾居次;各种灾害因子重灾年份最少,仅占6%~15%。

(2)综合评估表明:影响天水市苹果生产的农业气象灾害综合评估除轻灾评估准确率略低(89%)外,中—重灾评估准确率均达100%,灾害评估效果比较理想。

(3)由于苹果灾害实况调查观测资料极少,给苹果灾害的评估研究工作带来了极大不便。

为此,本文主要采用统计学方法,利用苹果产量资料,在参照仅有的农业气象灾害观测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将指数法分解后的苹果总产量动态相对偏差百分率,按其离散程度确定为无灾、轻灾、中灾、大灾和重灾5种灾害程度实况类型。影响天水市苹果总产量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因子的提取,也是采用了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理论提取。研究结论除轻灾评估准确率略低外,中—重灾评估准确率较高,在缺乏农业气象灾害实况观测调查资料的情况下,可作为气象灾害评估的有效方法,对农业防灾减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因苹果灾害实况灾情资料极少,现实生产中仍有待更进一步研究验证。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李世奎,霍治国,王道龙,等.中国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对策[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

[2]刘濂,王卫,刘东都,等.河北省3种农作物气象受灾程度分级与灾害损失率分区的研究[J].生态农业研究,1997,5(4):

[3]徐良炎,高歌.近50年台风变化特征及灾害年景评估[J].气象,2005,31(3):41-45.

[4]山义昌.冬小麦风雹灾害的等级划分与灾情评估[J].气象,1998,24(2):49-51.

[5]魏丽,王保生.江西省区域性洪涝灾害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研究[J].中国农业气象,1998,19

气象灾害论文范文篇2

修文县地域面积1075平方公里,是个农业县,70%的人口分布在农村,靠天吃饭的状况一时还难以改变,每年突如其来的重大气象灾害事件——干旱、风雹、强雷击、下击暴流、暴雨、洪涝以及诱发的次生灾害带来的重大损失,让人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不可预知性是不变的真理。例如,1994年4月20日,风雹入侵造成严重的损失,作物受灾面积1.13h㎡,雷击死亡3人、伤6人,经济损失5574万元。又如,1996年7月1日,遭受百年不遇的大暴雨天气而形成的严重洪涝灾害,使县城东郊2座桥被淹,县城交通中断,近40名职高教师家属被洪水围困在2幢宿舍楼内;小箐乡全新村沦为泽国,水淹区域延绵5km,直抵息烽县边界,水最深处达6m,80余人被洪水围困;诱发二起滑波,造成死5人,重伤1人,经济损失6000余万元。这些气象灾害,打乱了群众的生产生活节奏,生产积极性受到影响;另一方面,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带来较大的社会政治影响,也给政府灾害危机管理能力带来挑战,甚至对政府的执政能力提出考验。这也就是向我们敲响警钟,那就是必须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和处理应对机制。因此,在经济快速增长、社会稳定的同事,要居安思危,加强对突发性气象灾害危机管理的意识,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政府危机处理管理机制,提高预测、预防和应对危机的能力,将气象危害降到最低点。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建立“经济示范村”、“扶贫开发”;才能有效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城郊农业,使县“农业稳县”战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突破的目标。

二、危机与危机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政府危机管理是政府针对各类突发危机事件的管理,其目的是通过提高政府对危机发生的预见和危机发生后的救治能力,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性重大气象灾害到来的影响,恢复灾后生产生活秩序,稳定群众情绪。为此,必须首先要清楚什么是危机。危机与微机管理的概念危机的多样性界定了微机管理的丰富内容。一般说来,危机管理中的“危机”,包括了紧急事态、风险等表述危险状态或者紧急事态的情形。危机相对于人类生活中正常的社会关系、秩序而言,它可以在一个地域发生并造成有限影响,也可以在一国或全球范围内发生,造成全球性影响。简言之,危机就是影响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导致社会偏离正常轨道的非均衡状态。危机影响群众正常生活、导致社会偏离正常轨道,对社会公共安全、稳定造成较大影响,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建立健全危机管理体系,并通过研究危机、危机预警和救治危机恢复社会的均衡状态。危机的特殊性质非预期性,即有关事态即状态的发生时不能或者难以预测的,是一种打乱既有体系或部门分体系运作,对于体系内变量的一种急遽而突然变化的状况。危机性,即该事态含有高度危险,可能构成对社会体制的人生命、身体、财产等要素和技能产生严重的影响,因而,排除这种危险性成为优于其他任何价值取向的行政目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即事态的未来发展推移具有不可叛定性,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多样性和变换性,因而要求危机管理的应对策略具有随机应变和具体应对性。紧迫性,即由于可供选择判断的时间有限,一旦放置,就有导致不均衡化、恶化,甚至引起社会不稳定因素,自然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因而要求迅速实行救援策略、恢复策略等加以应对,在相当短的时间内作出政策选择。

三、分析危机发生的原因和政府危机管理的过程

⒈危机发生原因

分析危机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种:由自然产生的,如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由人为引起的,如美国9•11时间。由人为导致的自然危机。这种危机可能占有的比例最大,如由于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气候变暖而导致冰川范围减小,海平面抬升,引起气候变化,形成各种气象灾害;人为大量砍伐森林破坏生态平衡,导致风雹、洪涝、干旱频繁发生,诱发地质地震灾害等等。自然危机具有周期性、规律性和不可抗拒性,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人们对自然危机的认识、研究相对较早深入,对自然危机的管理机制也日渐增强。政府职能科技部门基本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自然危机,提前采取决策服务措施,而且能够在自然危机发生后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治行动,比如地震、洪水、台风等天灾能够通过应急系统提前预警和积极救治,把自然危机在城的损失降到最低。关键是政府在社会公共管理事务中,对这种自然灾害带来的非均衡状态的重视程度,对灾害应急管理系统的建设和保持该系统正常运转的投入程度,即具有足够的防灾减灾责任意识,监测预测系统、人工影响控制、就职应急预案系统建设的投入资金,等等。

⒉政府微机管理的过程

微机管理过程论将危机管理分解为如下两个层次:

⑴预防减灾和事前准备

①预防建在的措施和对策。为了避免、减少重大天气气象灾害发生危机时减少其负面影响,而采取的事前措施和对策。如:洪水灾害,其发生可能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可以通过事前预测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损害。因此,观测体系的建立、发生危害现象的研究、生产自救和政府救灾,是有效预防灾害的措施和对策。②事前准备的措施和对策。为了提高危机等发生时的应对能力,通过危机是的应对体制和活动来减轻损害而进行准备的措施和对策。因为通过预防措施和对策并不能将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化为零,因而事前准备非常必要。认真准备气象灾害发生时的应对机制,为提高灾害对能力而采取措施和对策。对于预测到的再燃灾害,在组织人事甚至命令系统等方面,政府必须事前准备与日常工作化不同的非日常工作化的制度。

⑵快速应对和恢复平常

①快速应对。气象灾害来临之前和刚发生之后,为应对紧急情况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有的时候,即使采取了预防减灾的措施和对策,即使做好了事前准备,由于气象灾害事态多样化,也难以穷尽具体细致的问题。一旦发生,与人民生命财产有关的重要价值受威胁,要求快速采取相应措施。②恢复平常。是灾后为恢复平常时期的状态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由于灾害影响的程度和范围不同,所造成的损害也各不相同,因此。恢复平常的任务有轻重之分,对恢复平常阶段的任务和责任设定应该注重合理性。若气象灾害严重的活,要恢复灾前的状况就需要较长时间,甚至可能出现无法完全复原的损害,切不可笼统而抽象地谈责任机制。从恢复平常到复兴的时间轴应该尽可能地缩短。否则政府公共事务管理能力将受到质疑。

四、气象灾害政府危机应急管理的重点

气象灾害作为突发事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县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灾害特点、技术能力和财力物力来看,应重视从以下方面加快气象应急体系建设:

⒈提高重大灾害性天气和短期气候预测准确率,着力构建小型雷达、网络通讯为主体的短视灾害性天气预报监测平台。

⒉增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加快对强对流天气跟踪监测和快速反应能力,建立定点、定时、定量的灾害天气临近预报业务系统。

⒊完善我县监测体系的建设,加大政府投入,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等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即开展人工增雨、消雨、消云、消雹等作业,进一步提高我县人工影响天气水平。“气象部门已经把‘安全气象’作为气象发展战略之一,其核心内容是位军事、生态、能源、粮食、水之源、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全方位的气象预警服务。”“建立气象应急体系,防御重大气象灾害,这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从国家层面上看,目前已建成了由地面观测、地面遥感到高空遥感的立体气象观测体系,分布于全国所有县以上城市的4600多个气象站,极大地提高了地面气象要素监测的时空密度。124个高空探测站点对地面至30公里高空大气的歌中气象要素进行探测,74部先进的多普勒雷达能够同时对20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降水量分布和区域降水量进行较准确的估测,在防汛抗洪及城市积涝防御中发挥重大作用。

五、结论

⒈培养气象灾害危机意识。气象灾害危机意识是灾害预警的起点。人们“好了伤疤忘了痛”往往缺乏危机意识,所以要不断地通过宣传教育,并通过模拟气象灾害危机情势,不断完善危机发生的气象灾害预警与监测系统,能够使政府和公共培养良好的气象减灾意识,时刻做好防灾减灾的心理和物质准备。

⒉进行预见治理。政府气象灾害预防的目的除了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进行预警之外,还要预料一个气象灾害解决后的未来可能情势。为此,一方面构建明确的政府部门间气象灾害处理的管辖范围。有助于政府进行及时、有效的预警治理;另一方面加强战略规划、长期预算气象防灾减灾基金,以及时进行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赖程度。

⒊构建我县气象防灾减灾预测预警体系。政府危机管理的最理想状态时将危机消灭在潜伏时期或萌芽时期。这有赖于政府有干部们对气象灾害危机发生与程度、趋势和结果的预警预报能力。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气象灾害影响、危害程度更大,势必要加强就见气象减灾危机管理体系,以降低危机发生的风险和预警成本。

⒋建立一个相对统一、系统的气象灾害突发事件应急机制。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减灾成本,实现气候资源、气象灾害信息共享。这里所谓的成本既包括预备的物质成本,也包括制度成本。同时可以保证决策的有效性和各部门之间的合作,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灾害紧急状态急机制。⒌重大气象灾害的周期性规律,对我县各级政府带来挑战。要勇于面对这种挑战,积极采取措施,动员全社会参与,寻求危机根源,理性选择就职目标,进一步评估可能产生的后果,使整个社会保持了正常和稳定的发展局面,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六、结束语

气象灾害论文范文篇3

一、2014年主要工作业绩

1、组织开展科技研发创新活动。组织引导气象业务、科技骨干人员瞄准气象科技前沿,紧紧围绕气象业务发展需求和实际,开展科技研发创新。

2、组织开展学术研究交流活动。组织会员、气象科技业务人员围绕气候变化、地方经济和气象事业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研,开展学术研究,撰写调研文章、学术论文、技术总结,向省、市气象学会报送(选送)学术论文3篇。

3、积极组织开展科普宣传活动,组织会员对科学发展观进行深入学习。一是利用“3.23”世界气象日,大力宣传气象科普知识。3月19日上午,我局在卓筒井镇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3.23”世界气象日宣传咨询活动。宣传活动紧紧围绕今年的世界气象日宣传主题“天气和气候:青年人的参与”,通过赠送《气象历书》、散发气象科普宣传单、接受群众咨询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气象科普知识,重点宣传了雾霾、暴雨、雷电等气象科普知识,切实提高群众防灾减灾能力。当天我局气象宣传站人头攒动,前来咨询、领取宣传资料的群众络绎不绝。共计赠送《气象历书》2000余册,发放宣传单3000余份。二是制作完成了《县气象灾害防御指南》手册并及时送到各镇乡及社区。该指南分析了气象概况,重点对暴雨、高温、干旱、寒潮等10个气象灾害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向公众普及宣传气象灾害防御知识,避免和减轻灾害损失。三是发放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明白卡,该明白卡告知所属辖区内的气象灾害基本情况、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传递方式、应急避险撤离路线、灾情收集上报途径等信息。四是配合协助有关单位以农经网、“12121”、“961212”气象答询系统、手机气象短信以及广播、电视、报纸等为载体,进行常年性气象及相关科普知识宣传,为在社会公众中普及气象科学知识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4、组织会员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积极投身气象服务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对今年我县气象灾害多发频发,旱涝交错的复杂气候背景,学会积极配合县气象局业务股室,共同组织气象科技业务人员加强对重大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开展连续滚动预报预警和服务,认真做好重要节假日、地方重大政治、经济社会、文体活动气象保障服务,确保了重大灾害天气无漏报、重大气象保障服务无失误。组织气象科技人员利用农经网开展为“三农”服务。及时采集农经网信息并上网传播,利用多种手段、途径和方式将下载的农经网信息向农民群众进行广泛深入的服务,较好地发挥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桥梁作用。在灾害天气监测预报预警、人工增雨、气象情报、气候资源开发利用,趋利避害调整结构等气象科技服务方面,积极献计献策,做了大量探索性和实践性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5、今年县气象学会配合局机关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我县被列为全省19个“三农专项”试点县之一,也是市唯一的一个县,到位国家项目资金100万元。学会组织成员积极开展“三农”建设,目前已在蓬莱镇、卓筒井镇及现代农业园区建成了8个LED气象信息显示屏、2处6要素区域气象自动站、1套10要素小气候观测仪、1套实景观测站,在卓筒井镇立山新村建成了LED全彩综合信息电子显示屏,成为了当地一景。引进了省农业气象服务业务平台和市综合业务监测平台,为切实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解除气象服务群众“最后公里”奠定了基础。

二、2015年学会工作要点

1、启动创建省级科普示范基地工作。

2、积极发展新会员,大力组织开展科研创新、学术研究,加强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工作。

3、围绕气象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问题,组织开展调研活动,为气象部门领导和地方党政领导工作决策参谋献计。

4、组织会员积极投身于“三农”专项建设,完成2015年度建设任务。做好示范镇村气象科技服务工作。

气象灾害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恩平市;农业气象;三农服务;实践

1恩平市农业气象特点

恩平市位于广东西南部地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8′及北纬22°11′。其南临南海,北靠大陆丘陵。该地区在气候划分上属于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表现出冬短夏长、冬暖夏凉、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等特点。恩平市作为著名的温泉之乡与华侨之乡,主要种植马铃薯、水稻等多种农作物。但由于地势西高东低的问题和台风的影响,不出意外的成为全国的暴雨中心之一[1]。同时由于热带海洋性气团、副热带气团、大陆冷气团等影响,灾害天气种类较多严重影响当地农业生产。影响恩平的农业气象灾害主要有低温冷害[2],主要包括低温或霜冻、低温阴雨、倒春寒、寒露风等;强对流天气[3],主要是指短时间强降水、龙卷风、雷雨大风、冰雹和飑线等灾害性天气;热带气旋[4],主要是指在热带气旋环流影响下,凡出现>6级的平均风力或日雨量>50mm,均成为受热带气旋影响;而出现>8级的平均风力或者日雨量>100mm,称为受到严重影响。上述几种气象灾害往往会对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重大的影响。

2农业气象为“三农”服务的实践

2.1气象为农业服务。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目前的生产情况,恩平市气象局对当地的农业生产结构展开科学的统筹,为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实现良性发展,为使农业气象服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恩平市气象局还做了详尽调查,具体的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2.1.1做好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服务。为做好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服务,恩平市气象局主要从以下几点开展工作:一是要围绕提高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准确性,加强预报的及时性和针对性,主要针对防灾减灾问题的难点和重点,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突发性强降水预报的准确细化性,特别关注极端天气的及时准确,做好滚动预报和预警,做好气候趋势的预测,充分利用国家对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的情况和各种准确的社会资源,做好气象灾害预警的及时性和覆盖面。二是要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作为核心内容,把暴雨、台风等敏感天气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做好天气检测、预警和服务。加强山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城市工地、中小河流汇水区、交通干线等的强降雨检测预报工作,强化高影响天气可能诱发的灾害风险情况。重点做好重点人群的保护工作。三是以问题为导向。排查气象工作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隐患问题。针对自查和检查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加强制度建设,流程规范、机制健全等,确保气象服务的万无一失。四是强化领导、落实责任,主要负责同志要出现在重要天气、重大灾害的关键时刻,深入一线指挥工作,亲自把关工作,重大事件及时上报。五要统筹兼顾,协调工作,做到各项工作均衡进行。针对自然灾害详细划分与具体组织开展良好协调。2.1.2开展农事季节气象服务。农事季节的气象情况与这一季度的农业收入密切相关,因此完善农事季节气象的服务机制,及时准确提供气象信息对当季的农业事业至关重要,促使了春播、夏种、秋收等各个重要农事活动的顺利进展,在播种季节,合理报告天气雷雨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低农民的浇灌劳作,同时能促使农民更合理播种,提高苗圃成活率;在秋收季节,能每日更新气象信息,合理报告一段时间的气象情况,可以使农民找到最合适收割时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粮食损耗。因此,合理准确的天气预报可以更好地促进农民的产业收入。2.1.3开展农业气象情报服务。农业气象情报服务一般情况下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一个是土壤水分自动站,对土壤而言,水分异常重要,像人一样每天需要大量的水分,如果土壤缺乏水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种苗的成活情况,也可以降低它的产量,而土壤水分站能够为农民提供良好的气象服务,了解土壤实际情况,在特殊时段给予农作物的实际生长做出如实的反馈,对各项可能导致农业生产造成不良影响的自然灾害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并深入研究,以便能及时做出应对政策。二是针对气象灾害的调查和分析,在灾害出现时要详细记录,及时报告,以便当时予以应对,事后专业人士进行详细分析,了解灾害发生原因,为以后灾害的预防及应对做参考,避免在灾害发生时无法应对的情况,尽可能的减低损失情况。2.1.4开展农业气候资源区划服务。农业气候资源区划分实现了对气候信息的全面掌握,给农业生产提供了更高的科学性,为相关研究部门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数据的高效管理,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划分和管理具有易操作、可视化强、可扩展性强的特点。2)运用科学合理的算法建立模型,对当地的气候资源进行统一管理,重点关注,更加具有针对性。3)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客观、可靠的作物区划信息,以便他们能更好的掌握信息,更好的统筹兼顾。2.2气象为农村服务。2.2.1提高农村气象预警预报能力。农业生产受到突发及灾害性高的自然灾害天气影响较大,对于狂风、冰雹、大雨等灾害天气的应变能力较差,对产业造成损失的情况也更严重,因此做好农村气象预警预报工作,不断修正提高相关能力可大大提高农业产量。与此同时要积极完善相关的各项预警工作,在突发灾害来临时及时予以通知。让其做好准备工作,能在第一时间收到信息,可通过电视、广播、微信、短信、公众号推送等方式,促使农民尽快收到突发气象灾害信息,尽可能减少损失,加强对干旱、洪涝灾害的了解能力,及时分析预测,让政府和人民大众掌握有效信息,政府及时予以调控。2.2.2提高气象为农服务的水平。气象为农服务的重要性不必过多赘述,切实提高农业服务水平,不断完善气象为农服务形式,促使农业生产实现稳定发展,加强气象科普和新农村建设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不同的方式加强对科普和新农村建设的效果和宣传推广能力,促使更多人了解,一般可以通过讲座、大众推广、电视节目等方式,完善党政服务水平,实现新农村的发展目标是这一阶段的目标。因此要不断努力,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2.3气象为农民服务。气象的服务体系很广泛,但是本论文只针对为农民服务的方面讲述,气象为民服务一般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公益服务,主要是通过微信、电视、广播、政务网、公共电话等形式,传播当前气象信息。二是通过专业的气象服务,一般这个更具有针对性,与专业的种植户之间一对一的服务,建立直接通道,更加直接准确传播有效信息,根据各项生产情况及时推送有效的气象信息服务,更加准确做出预防应对措施。此外,要更加重视气象服务给农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一般气象服务产生的经济效益要从下面两点来看:一个是在现有详细资料的基础上,能够展开有效决策,使项目设计计划和开展工作的方式还能够更加科学有效,以便能减轻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消耗情况,保障工作的效率和开展的质量问题。二是在天气预报信息的基础上能够对生产运营工作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尽可能避免气象灾害带来的不良影响,更大程度保障农民的权益。

3农业气象为“三农”服务工作的发展思考

3.1加强气象为农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专业人才的出现会使这个行业的工作进展更加顺利、有效,当前“三农”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人才的缺乏,尤其是气象服务情况,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专业要求度更高,针对这个问题,气象部门应该更加重视对工作人员的培育,以及引进新的人才,设立培训班对目标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对大众进行普及,定时优化培养,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及水平。当然,在明确工作人员专业能力的同时也要培养具有肯吃苦、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做到专业与能力共用,不断优化自己,深入一线,体验民情,面对面详细解答相关气象知识,一对一的为农民服务,促使更好开展农业工作。3.2提升气象为“三农”服务的科技含量。气象为“三农”服务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政府的支持,当然,政府也要积极加强对这方面的投入情况,经济和精力的投入,才能更好地促使气象为农服务的建设,更好地完善,促进更好经济建设和农业建设,更快完成新农村建设。与此同时,气象部门要不断创新,不断努力,不断更新新的气象产品,促使其更好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政府的支持至关重要。3.3完善部门联动机制。所有的工作都需要大家配合,气象工作也不例外,要想更好为农服务,就要不断地加强与各个农业部门的联系和合作,不断精化气象服务,投入相应的农业生产设备,给更多有需要的人分享更加有效资源。在关键的农业生产时期,加强对气象灾害的检测预警能力,会促使农业生产更加健康、快速进行。

4结语

综上所述,影响气象为农服务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设备性能、人才素养、部门合作等等。政府相关的气象部门需要加大气象人才的培养,培训出更加优质的人才,为推动农业很好发展做准备,有制度更加合理的管理设备,加强部门间的合作,加大经费投入,提升气象服务质量及科技含量,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保证农村农业经济水平平稳发展。当然,为提高农业气象工作质量,要以“三农”服务为主,时刻铭记这一主题,科学气象服务工作内容,有针对性、区域性地开展气象服务,提升气象服务效率,保证工作顺利进行,更好的为“三农”服务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中国县镇年鉴社.恩平年鉴2004-2006[R].北京:中国县镇年鉴社,2008:282.

[2]黄珍珠.2008年广东罕见寒冷灾害的特点、影响及防寒减灾对策[J].广东气象,2008,30(1):8-11.

[3]但建茹,曾昌军,郑栋.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的雷暴及闪电活动特征分析[J].广东气象,2011,33(6):19-24.

气象灾害论文范文篇5

*年工作总结*市气象局一、主要工作情况(一)气象基本业务保持稳定1、测报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地面测报管理和职业道德教育,认真落实工作责任追究制度,杜绝了五大类责任性事故的发生。经过全年的努力,*年11月—今年11月份,全市测报错情率为0.002‰,比去年同期降低0.001‰;市局观测站、衡东、衡南、耒阳、祁东、*县、衡山、南岳等站错情率均为0.0‰。太阳辐射、农气和酸雨观测、发报继续保持无错情。2、预报服务:预报综合质量本站46.69%、区域42.8%。3、网络通信:为保证网络通信畅通,年初对全市地面仪器、通信设备、单收站设备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现场鉴定、维护、维修,保证仪器、设备在汛期处在良好的工作状态,全年未出现大的故障。全市基准站和基本站常规资料上行传输及时率99.7%,设备故障率0.0%。(二)气象服务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1、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中气象服务预报准确及时,应急反应迅速今年1月13日至2月5日,我市出现了50年一遇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面对这次罕见的灾害性天气,全市气象工作者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不怕困难、勇敢战斗的精神团结协作。1月10日,我局就了寒潮天气消息,准确预报出了今年入冬以来最强的一次冷空气将于11日晚上开始影响*,气温大幅度下降,高寒山区有冰冻,提前向市委和市政府作了天气情况汇报,并通过电视谋体提醒广大市民和有关单位提前做好防寒准备。14日,再次向市委市政府发送了“寒潮影响*,请加强交通安全”决策气象服务专刊。21日,我局迅速启动了三级应急预案,成立了应急服务指挥领导小组,全市各业务单位迅速进入紧急状态。预报、网络24小时值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每天向市委市政府发送决策气象服务专刊和气象情报,为铁路、电力等部门提供未来一周滚动预报,及时向社会最新气象信息。1月23日发送的决策气象服务专刊中明确指出恶劣天气将持续至春节前,要继续做好应对冰雪灾害天气的准备,同时通过各新闻媒体宣传应对冰雪灾害的措施与办法。这期间共发送决策气象服务专刊20多期,并向全市人民雨雪冰冻红色警报、道路结冰红色警报11次,召开新闻会一次,通过手机短信、96121声讯电话向全市人们发送气象信息150多万人次,通过96121声讯电话外呼服务6次,接受媒体采访40余次,通过报纸、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体多次气象信息,为我市抗击冰雪灾害取得最后的胜利提供了有力的气象保障。在这次抗击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中,我局涌现了一大批先进人物事迹:其中市局观测站许力华获*市政府表彰个人二等功,市气象台苏勇获*市政府表彰个人三等功,南岳区气象局获南岳区政府表彰先进集体,南岳局黄峰获南岳区政府表彰个人三等功,衡山局丁知明获衡山县政府表彰个人三等功。另外,南岳局黄峰还荣获了全国气象系统“抗冰先进个人”光荣称号,市气象台获“全省抗冰先进集体”称号,祁东局李红、耒阳局刘波分获“全省抗冰先进个人”称号。2、强降水天气过程预报准确、服务到位5月26日,在未来一周天气趋势预报和服务材料中,我局针对这次过程提前做出了准确的预报、进行了专题服务,并向服务单位发送了预报服务材料,对3万户96121用户进行了外呼服务,并向市委、市政府及防汛等有关部门发送决策气象服务专刊,同时向电力、铁路等服务单位发送了重大气象服务专刊,还通过报纸、电视、手机短信了强降雨预报。27日09时,我局通过*市防灾减灾短信预警平台向国土及水利部门发送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提醒相关部门应加强水库安全管理,特别警惕局部强降雨造成的山洪、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20时通过灾情直报系统雷电红色预警。28日05时,了暴雨橙色预警。27日20时至28日20时,*各县市区出现了全市性中到大雨和暴雨,有7个站出现暴雨,由于气象预报准确,服务到位,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及时采取防范措施,这次强降水天气过程没有造成大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6月7-13日的强降水过程,恰逢今年的高考和端午佳节,我局对高考及端午期间天气保障服务工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高考气象服务保障小组,密切跟踪天气演变,及时有效天气预报信息和应对措施,提前编辑了两期“高考天气服务专刊”报送给市政府分管教育的副市长、教育局局长、招生办主任,以及市长值班室、市政府应急办公室及六大考场的负责人,为各考点安排部署防御雷电气象灾害提供了重要的应急决策依据,受到了称赞。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保障工作,极大地缓解了高考工作和考生的紧张气氛,确保了高考有序进行。(三)气象科研和现代化建设得到加强1、强化业务技术培训。为了推动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市局进一步加大了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的培训力度。4月27日,邀请了有关专家前来指导防雷业务,并对全市48名防雷和施放气球个人进行培训换证及年检;5月22至23日,市局组织举办了全市业务人员重要天气报、MICAPS3.0培训班,确保了MICAPS3.0和灾情直报系统人人会操作、个个会运用;6月19日至20日,市防雷中心举办防雷业务培训班,对防雷规范和防雷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讲解,促进了防雷业务发展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6月30日,市局举办了灾情普查培训班,对全市承担气象灾情普查工作的业务人员进行了培训,切实提高了我市处理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2、积极推进气象科研与交流为推进气象科研工作的发展,3月23日上午,气象学会联合各县气象局、市农气站、市气象台、市防雷中心在衡南县三塘镇开展了纪念*年“世界气象日”暨气象科技下乡活动。全年全市气象部门向《湖南气象》申报科技论文4篇,已刊登4篇,向市科协申报了科技论文18篇,向省科协申报了科技论文1篇,6篇论文在省学术年会征文活动中获奖。另外,在*市召开的科协第九次代表大会上,我局彭刚同志获得嘉奖,王传清同志当选为市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代表大会委员会委员。3、认真落实气象重点建设项目一是认真落实“三站四网”建设、维护任务,发挥其在汛期防灾减灾气象服务中应有效益。今年年初冰冻灾害,使我市区域气象自动站损坏严重,市局及时组织人员全力进行检查、维护、维修,期间共更换损坏移动通信卡22张,修复市区损坏自动站4个,修复县局自动站32个,基本确保了数据上传正常。二是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已全面开展,进展顺利。耒阳局顺利搬迁,南岳高山站建设、衡东局业务楼建设完成竣工;衡南县局的整体搬迁工作也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争取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市局预警中心建设,建设工程前期的土方搬迁工程任务全面完成,启动主体工程的建设。8月15日,*市政府专门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全市各部门、各单位要把气象预警中心建设项目作为市重要的公益性事业来支持,尽快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全力协助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帮助气象部门顺利完成工程建设。(四)气象法规和人影工作规范有序1、进一步规范防雷工作的开展。4月10日至24日,市局法规科牵头组织,对各县市区局进行了防雷管理、施放气球管理、规范行政许可和气象科技服务等工作进行了全市检查与指导,进一步促进了防雷工作正常有序、规范化开展。2、气象依法行政工作。今年市局立案3起,下达《处罚告知书》3起,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案件3起,结案8件,行政复议案件1起(已裁定维持处罚决定),行政诉讼1起。加强了对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执法。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难度和危机越来越大,目前以耒阳、衡南、衡东尤为突出,已引起了当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市局进一步加强了执法立案和衔接协调工作,及时将书面材料报告了当地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以积极主动的方式解决气象探测环境保护问题。11月4日,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对*市贯彻实施《气象法》及其配套法规情况进行了检查。全国人大农委王义明委员对*的气象执法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表示防灾减灾是全球关注的问题,人大应该大力支持气象部门的执法工作,让气象法为防灾减灾作出应有的贡献。3、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市人影办按照科学规范管理和依法发展的要求,进行了人影作业前的准备工作。一是及时进行了组织机构代码和事业单位的年检工作;二是认真组织开展了全市人工影响天气安全检查、火箭炮和三七高炮年检及维护、作业站点坐标标定、作业炮点射界图测量及绘制、人影作业用弹及报废弹药上缴等一系列工作,确保了人工影响天气能随时正常作业。(五)气象科技服务发展态势较好根据省局5月份召开的关于推进96121业务深入发展的会议精神,我局认真学习了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加强与电信沟通,制定了推进*96121业务深入发展的初步方案,通过防汛抗旱指挥部行文推广96121包月工作。另外,制定了96121外呼平台建设方案和96121宣传方案,针对农村、城镇居民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宣传推广。(六)精神文明和廉政建设1、积极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活和纪检工作邀请了市委讲师团主任、副主任来我局进行大会授课,讲师在大会上分析了我国腐败新趋势,提出了防微杜渐的防范的方法,给干部职工思想上以新的启迪;组织了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举办了全市气象系统学习“十七大”精神培训班;组织了198名干部职工参加了中国局组织的“气象部门华风杯反腐倡廉建设知识竞赛”,组织了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礼仪”的竞赛;开展了反腐倡廉正反方面的教育,通过组织干部职工观看反腐录像片,给广大党员干部怎样使用手中的权力一种提醒和警示,同时我们还与衡州监狱联合举办了警示教育报告会,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了干部职工思想和作风整顿;认真落实了省局纪检组致全省气象部门领导干部家属的函;宣传了省局编辑印发《三湘清风—湖南省气象部门廉政文化建设集锦》和《反腐倡廉警示录(续)——气象部门案例剖析》。年初制定了全市纪检工作和审计工作计划,与各单位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对部分单位的审计报告的整改结果进行了跟踪;完成了衡南、*县、耒阳局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与交流一是强化人才培养工程建设,加强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制定了“*年*市气象部门培训计划”;下发了《*市加强预报员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10月份,派2名预报员赴永州市台交流学习工作;二是选拔任命了6名专职纪检监察员、3名兼职纪检员;通过公开竞职演说、民主推荐和组织考察选拔了市气象台、科技服务中心、人事教育科有关负责人选;对*县局、衡东、衡山县局和南岳局进行选拨和交流。四是大力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无私奉献精神。对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的8级特大地震灾害,全市气象部门共捐献爱心款和特殊党费72503元。(七)加强气象宣传与安全生产1、加强气象宣传的组织领导和培训。为了提高气象通讯员的业务素质,提升全市气象部门新闻报道水平。根据省局的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市气象宣传工作的实际情况,成立了气象宣传领导工作小组和通讯员组,确立了职责和奖惩办法,并将气象宣传工作纳入全年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内容;6月20日,举办了一次气象宣传通讯员培训班,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提升全市气象通信员的素质。2、认真开展应急管理宣传和安全生产活动。为了认真落实*市政府和省气象局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的要求,多次在衡南县三塘镇、莲湖广场等地举行了气象应急知识以及“安全生产咨询日”宣传活动,发放《气象灾害雷电防护指南》、《公共应急手册》、《自然灾害应急知识宣传单》、《湖南省气象灾害防护指南》,进一步增强了社会气象防灾减灾意识。二、明年主要工作任务1、抓好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坚持科学发展观,紧密联系实际,抓好贯彻落实。(1)深刻认识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2)解放思想,用活用好党的惠农政策。(3)把握机遇,大力加快为现代化农业服务的气象现代化建设步伐。2、继续夯实基础业务工作,强化服务能力建设抓项目、促发展,大力加强基层台站建设。未来3年内,以*市气象防灾减灾预警中心和新一代气象天气雷达建设为核心,以实施南岳高山站拆除重建、常宁观象台建设、市农业气象试验站、耒阳和衡南站整体搬迁为重点,以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平台、DAB系统、电子显示屏等公共气象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建成一批新一代气象明星台站,实现历史的突破。3、狠抓气象现代化三大体系建设,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抓好农村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的建设工作。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提高监测水平,完善处置预案、加强专业力量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宣传普及防灾知识,提高灾害处置能力和农村避险自救能力,加强防洪、排涝、抗旱设施的监测预警能力建设。4、巩固科技服务成果,抓好96121包月工作。利用已经开通的333路外呼线路,加强96121包月工作,力争完成省局下达的目标任务。5、切实规范行政许可管理工作要高度重视防雷减灾工作,加大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力度。签订探测环境责任状,切实做好工作探测环境备案、报告制度和探测环境规划的编制、评审、报批、公示等工作,完成全市探测环境全景监视系统建设。6、加强重点工程建设一是全面完成市局预警中心主体工程建设,同步搞好水、电、路“三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工程的建设;二是新建的南岳高山站、衡东局、耒阳局完成项目工程竣工决算;三是衡南局要全面完成办公楼搬迁和观测场的建设,并投入业务运行。

气象灾害论文范文篇6

一、工作总结

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对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加快转变气象事业发展方式,深入推进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一年。全市气象部门紧紧围绕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防灾减灾工作,坚持业务、服务和现代化建设齐头并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新进展。

(一)气象服务效果显著

1.重大社会活动气象服务与保障有力

举办的重大社会活动多,其中第届全国体育大会是市举办的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参与人员最多的一项重大活动,并有中央及各省市领导参加,气象保障任务重大。我局创新服务方式,做足事前准备、精心开展服务,受到中央及各省市领导的一致好评。

为做好气象服务与保障,我局专门组织人员到南京和苏州气象局学习,起草了规范的气象服务方案初稿,为省局编制统一《第届全国体育大会气象服务实施方案》、《第届全国体育大会人工消(减)雨作业实施方案》提供了参考。市局与省农网中心共同研发“体会”气象服务网站,并链接在大会官方网站和市气象局门户网站,及时为组委会、代表团、运动员、游客和社会公众提供最新气象信息,得到大会组委会称赞。

开幕式当天天气复杂,我局及早向市领导争取在开幕式指挥部设立气象保障组,由市局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组成,派出应急气象服务车,进驻“体会”开幕式外场,为组委会提供零距离现场气象服务。开幕式成功顺利圆满,气象服务中央省市领导满意。开幕式结束后,市长吴、副市长、杨发来短信,向气象干部职工表示慰问感谢。

比赛全程实施精细化预报服务。从月就开始为“体会”提供月的气候背景资料开始,截止“体会”闭幕,共88期气象服务材料,通过短信平台气象短信27次。

通过这次服务锻炼了队伍,提高了服务水平,积累了经验,形成了重大社会活动气象服务的常态机制。“体会”及“徽商大会”的气象服务和保障工作均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单位”称号。

2.抓好决策服务,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

我市出现三次寒潮天气过程,13次暴雨天气,其中月日大暴雨为年以来最强区域性暴雨,18个站大暴雨,48个站暴雨最大降水量紫蓬175.8毫米。

在汛期服务中,严格执行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了市局领导、县局局长带班、值班制度,市县两级坚持24小时值班。汛期期间多次参加孙书记,吴市长全市防汛会议和防洪工作检查。参加副市长江洪、李主持全市防汛、城市防洪会议、汛期灾害性天气天气会商。对灾害性天气主要负责同志一线服务亲自汇报,确保科学决策气象服务工作万无一失。全年共各类服务材料198期,预警信号9类共63次,预警短信100余万人次。服务范围涉及市委、市政府领导十几个单位和部门,为地区安全度汛起到了重要作用。年初,为缓解旱情,全面开展了抗旱保苗的人工增雨作业。优质的气象服务,受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一致好评,月日夜,吴市长、李副市长发来短信:“向战斗在防洪一线的同志们表示亲切慰问!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夺取防洪排涝的最后胜利!”。

3.做好信息,促进专项和公众服务

进一步完善了气象预警短信平台和信息库,收录防汛责任人、中小学校长、乡镇长,村长,种养大户,党政机关,地质灾害处置负责人的手机号码6000多人。执行《地区强对流天气气象短信分级暂行办法》,共计发送手机预警和服务短信50余万条。

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等载体,及时将气象信息告知公众;通过传真、网络政务平台以迅速直报政府部门。专项服务范围涉及市委、市政府领导、农业、林业、畜牧、国土、水务、建委、教育、安监、供电等几十个单位和部门。年内还与市公安消防支队签订战勤保障协议,加强在火灾扑救和社会抢险救援过程中的战勤保障能力。

4.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进一步加强

认真贯彻落实省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方案,市财投入60万,加强了48个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和50个城市社区信息员管理,为20乡镇气象综合信息服务站分别配发计算机。市局为县重点示范村配备了10台气象电子显示屏。县小庙镇等7个乡镇被评为省优秀乡镇气象综合信息服务站,另外还有14名信息员被评为优秀信息员。肥东县马湖乡、县花岗镇、长丰县杜集乡综合信息服务站确定为市乡镇综合信息服务站示范点。

(二)基础业务质量稳定

1.加强业务管理,注重业务培训

市局制定下发了《市气象局决策气象服务方案》和《市气象局大雾天气监测、预警预报及服务方案》。利用“省气象局预报员质量考评系统”对台站和每个预报员的预报成绩的动态考评。安装了“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和“预警信号监控平台”,并进行了现场操作培训。对全市55套区域雨量站进行了巡检标校和故障维修、升级,对市区10套站进行了现场维护标校。月份气象台开始试用省气象台业务推广的“梅雨资料查询系统、气候资料查询系统、台风相似路劲检索系统”,在汛期发挥了作用。月份开始使用的“省高速公路气象观测站系统”为大雾的预报、预警的和检验也提供了科学依据。汛前、汛中对各业务单位进行了5次查岗、通报。

5月召开全市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月举办“asom台站级推广应用培训班”;雷达、卫星产品应用及单站预报技术培训班;组织召开上半年业务质量分析会和全年业务工作总结会;举办“省第三届气象系统业务技能竞赛”赛区选拔赛;组织参加全省人影作业指挥演练竞赛,并获得一等奖。

2.测报预报水平进一步提高

1-12月市城市空气质量预报评分96.0分,达到优秀达标。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预报第一名。“省气象局预报员质量考评系统”月评分:24-72小时综合时效业务质量成绩,晴雨(雪)86.3分,订正技巧评分3.5分,综合评分64.4。市气象台加强了对三县局的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的指导。

全市共完成地面测报工作基数53494.9个,错情率均0.0‰。年终检查成绩:市局观测站109分,长丰局104分,肥东局99.5分,局94.5分。农气99分。酸雨、辐射全年错情均为0.0‰。全市共检查验收通过百班25个,常规地面观测资料、报文、酸雨、土壤水份、gps/met观测资料等各类气象信息传输及时率均达99%以上。

(三)现代业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

1.加强综合观测网建设

市局争取市财政匹配投资80万元,建设了气象灾害应急车载移动卫星通信服务系统,提高了应急服务能力。升级高清视频会商系统。

肥东局、长丰局完成gnss基准站建设试点任务。完成、自动土壤水份观测站建设,并开始对比观测。完成三个人影标准化作业点选址建设:肥东马湖、花岗,长丰杜集“三站合一”。

2.完成场室改造

市局观测站和三县局自均按照省局的要求,完成了观测场值班室改造工作,各种标牌、公示牌、规章制度牌制作完成并已安装,观测场2米内硬化道路拆除,地温场全部按照新要求进行了整改,百叶箱砌筑的台阶被拆除等等。县局投入86万,长丰县局投入30万对基础设施、工作环境进行改造,站容站貌得到进一步了改善。

3.科研创新工作取得新成绩

度,全市共5篇,三篇第一作者的论文分别刊登在《气象》、《气象与减灾》、《气象与环境学报》上。参加淮河流域第三届暴雨洪水学术交流研讨会,并获得优秀论文奖。承担省气象局下达的课题2项:能见度目标物图自动化制作系统和基于配料法的单站暴雨预报方法研究,一项通过验收,一项基本完成研究任务。还与了省气科所共同主持了“江淮一季稻高温热害发生规律及指标研究”课题。

()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加快

局党组重视干部队伍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优先发展气象人才队伍工作,实行人才配置首保基层一线工作需要的基本原则。

注重人才培训。全面完成了中国局和省局安排的各类专业培训和远程培训任务。共有6人参加在职学历学位教育,其中送培硕士学位学习3人,本科2人,专科1人。

积极选拔人才。共招聘选调6人,分别进入市局机关、县局和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得到加强。

人才队伍结构得到较好改善。截止底,在职60人。大学及以上学历43人,占在职人员71.7%;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占在职人员91.7%。

具有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58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4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35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占在职人员65%。

与市局独立建制时对比,市局人员总量提高30.5%,大学以上学历提高258.3%,中级以上职称提高105.8%,45岁以下人员提高27.6%。

(五)加大依法行政力度,优化事业发展环境

1.科技服务收入稳步增长

年内市局制定下发科技服务规范管理的等文件,举办了技术骨干培训班,以提高队伍素质,规范了防雷业务系统平台建设,使县局气象科技服务工作保持在全省县局前列。、长丰县局分别为全省第一、第名,肥东县局进入全省前十名。

三县局防雷审批及技术服务实现零投诉,未发生1起防雷等科技服务投诉违规现象,实现了防雷服务规范健康快速发展。

2.加强执法调研,探测环境保护

长丰、县人大分别对气象部门进行气象执法调研。长丰、肥东县气象局探测环境专项保护规划得到县政府批准同意。针对县观测场周边出现了影响观测数据的建筑障碍物,市气象局向市政府行文汇报,得到江洪副市长高度重视和批示。经过多方努力,得到县长李海鹰的高度重视并批示,限期拆除违法建筑。

3.履行气象社会管理职能,确保航空安全

市局与市安监局、应急办、市容局和省民航等单位开展互为联动,齐抓共管,加大宣传,联合下文等形式加强监管。继续加大了气球施放的督查力度,坚持周六、日及假期重点巡查。全年年共接受气球申报1200多起15000余只,申报审批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20%,执法纠正气球违规施放行为200余起,气球脱飞情况大大减少。

加强市县气象窗口管理,全年办理行政许可项目审批件2500多件,均是即到即办,无一起投诉。

4.学习宣传《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月日,我局召开学习贯彻国务院通过的《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座谈会,促进全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和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市政府办公厅副秘书长李博平在座谈会上称赞气象部门服务好,要求各部门加大配合支持力度,共同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5.强化计划财务工作

争取多渠道筹集资金,充分发挥计财工作的基础保障作用。我局各类经费持续增长,在规划和项目的推动下,其中市财政投入200万增长27%,省级财政增加40%。

完善财务管理,做好中央、地方度财务决算,编制中央和地方年度预算。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做好公积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的缴交、变更和年审。

深入推进“五统一联,县账市管”,充分发挥市局财务核算中心的审核作用,强化对县局资金支付行为的监督和财务收支的监管。

(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加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份开展了以“切实抓好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月活动,开展党组中心组学习和专题学习,举办了廉政党课,深入开展“学习《廉政准则》,规范从政行为,促进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了学习征文活动,共收到26篇论文。继续抓住重大节日适时开展廉政文化活动,市局年初被省局授予“全省气象部门廉政文化示范点”荣誉称号。

根据市纪委的部署,开展了党风廉政制度建设“执行年”活动,对县局科技服务九项规定、“三人决策”、局务公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项重点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考核。

加强监督。局党组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对“三重一大”事项实行集体讨论、民主决策。全年党组集体研究决策事项20多次。强化内部审计,月份,完成了2个县局财务收支审计,1个县局领导干部任中审计。月对三县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贯彻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和测评。

月我局到市纪委汇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余副书记在我局上报的反腐倡廉工作总结上做出批示:市气象局十分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有思路、有重点、有创新、有检查考核,值得肯定。

(七)统筹党建创建工作,构建和谐文明单位

1.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抓好党建工作

自5月份开始,根据市委部署,在全局全体党员中深入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活动的总体方案,召开了动员大会和创先争优党员公开承诺大会,开展领导点评活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组织党组中心组党员干部集中学习,举办党课报告、知识测试。开展了向“沈浩同志学习”活动,组织观看“第一书记”电影。围绕纪念“七一”党的生日,开展多项党建活动,评选表彰了5名优秀共产党员,与桃花园社区开展党建结对共建活动,并培养1名入党积极分子。进一步加强对群团工作的指导,引导群团组织开展了丰富的群众性文体活动。

2.积极争创省级文明单位,抓好文明创建工作

积极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根据市文明办的布置开展“我评选我推荐身边好心人”活动和“文明交通”值勤、劝导活动,利用气象科普馆资源,积极向社会开展气象科普宣传,接待了近千人的参观,在民防日、防灾减灾日组织职工上街宣传,树立良好外部形象,市局成功申报第九届“省文明单位”。积极加强气象文化建设,县顺利完成基层台站气象文化示范站建设课题任务,单位环境得到改善,气象文化进一步提升,提高了单位的文化内涵和创建质量。肥东、长丰气象文化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我局先后荣获“第届全国体育大会保障工作先进单位”、“第六届徽商大会保障工作先进单位”、“市行风评议先进单位”、“全市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卫生先进单位”、全省气象部门“廉政文化示范点”等称号;市局党支部被授予“党建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党组织”荣誉称号,荣获全省人影作业指挥演练竞赛第一名。

3.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抓好群团工作

充分发挥工会、群团组织积极作用,围绕元旦、春节、“三八”节等重大节日,开展了丰富的群众喜闻乐见创建活动。组织职工开展无偿献血,向玉树地震灾区捐款以及慈善一日捐等活动。积极参加省局举办的演讲比赛、廉政书画摄影比赛,参加市直机关的演讲比赛、乒乓球比赛、“五一”登山比赛,并取得较好成绩。局工会为每一位职工建立了生日档案,在生日当月给予祝贺,在汛期气象服务最紧张和最辛苦期间,购买慰问品看望在业务岗位值班人员。组织职工进行体检。

4.落实“两项”待遇,做好老干部工作

落实好老干部的“两个待遇”,春节前夕走访、慰问老干部,“七一”期间走访慰问离休老党员,组织老干部参观气象科普馆,重阳节组织老干部参观长丰县局、丰乐生态园。月日和月10分别召开老干部工作座谈会、通报会,及时向老干部通报工作情况,宣传有关政策,传达并落实有关预发生活等文件精神。

同志们,,全市气象干部职工扎实苦干、团结拼搏,取得可喜成绩,为气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在此,我代表市局党组向大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十一五”工作简要回顾

也是“十一五”最后一年,全市气象职工的努力拼搏为我市“十一五”气象工作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回首“十一五”历程,我们在省气象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中央领导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奋力拼搏,以现代化建设为基础,以气象服务为重点,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以党风廉政建设和气象文化建设为保障,各项工作全面推进,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目标任务,分别取得了泰利台风、抗冰雪灾害、奥运圣火传递、第届全国体育大会气象服务的胜利,市县两级台站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先后荣获全省气象部门目标管理第一名,市抗冰雪先进单位,“体会”气象服务保障先进单位等先进称号,全市气象事业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1.艰苦奋斗,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市局以“气象防灾减灾预警服务系统工程”为核心,带动了“一个中心、个系统”的基础建设,新办公大楼建成并投入使用,办公环境占地35亩,绿化美化工程同步完工,使市局基础设施建设一步迈入全国省会城市先进行列。-在省局的支持下,建成了全省最大的气象科普馆。三县基础设施也有极大改善,肥东、长丰两县局完成了办公环境改造,新建了职工宿舍楼。肥东、县局在原址扩大征地5-7亩,新建业务办公楼700多m2。完成全省基础台站气象文化示范站建设任务,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2.抢抓机遇,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市局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提升了气象监测、预测、预警服务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先后建成了市、县气象卫星接收站,55个区域自动站,气象预报服务系统,气象服务预警系统和气象防灾减灾应急服务系统,购置装备了移动气象应急服务车,市应急指挥中心信息系统落户我局,全面增强了我市气象服务和应急处置能力。科研成果的开发与应用,进一步提高单站预报准确率,并在全省观测、预报业务竞赛中均获得很好名次。

3.突出重点,气象服务保障取得新成效。五年来,全市公共气象服务、防灾减灾服务、领导决策服务、重大活动服务以及专业气象服务和为“三农”服务的各项服务理念不断强化,服务手段不断增强,服务方式不断增加,建立了以报纸、电话、传真、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等多种方便、快捷的方式组成的公共服务体系;制定了《市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市政府下发了《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意见》,建立了气象灾害预警应急系统和应急响应机制;先后与水务、建设、教育、国土资源、农业、林业、环保等部门建立了信息共享和预警机制,开展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空气质量预报、秸秆禁烧、有序供电、农业病虫害等专项气象服务;建立了市县乡三级农网组织,成立了市县农网中心,在所有乡镇建立了镇信息站。各项服务工作受到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表彰与好评。的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和奥运圣火传递气象服务,第届会和自主创新对接会气象服务,“体会”和“徽商大会”气象服务均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

4.实施人才强局,职工队伍素质得到新提升。五年来,通过高校毕业生招聘、社会招考引进:硕士研究生1人,本科生14人;系统调入本科学历4人,专科及以下学历2人;招录参照公务员管理人员5人。送培在职学历教育44人次,其中:参加在职硕士研究生进修10人次、本科18人次、大专16人次。公开选拔正科级干部8人、副科级12人,选拔业务科技人才7名。先后交流轮岗4人,挂职锻炼3人,向省局输送多人。截止底,在职职工大学及以上学历43人,占在职人员71.7%,比“十五”末提高了34.4%;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4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35人,占在职人员58.3%,比“十五”末提高了9.3%;培养并形成了气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

5.统筹发展,部门和谐氛围展现新面貌。气象执法管理逐步加强,有效保护了气象探测环境。科技服务迅速发展,为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每年一个主题的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和廉政文化建设,树立勤政廉洁的部门形象,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扎实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机关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并取得新成绩,连续荣获“市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文明创建和气象文化建设不断加强,每年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跃了单位气氛,丰富了文化生活,凝聚发展力量,营造文明和谐的发展氛围,市局成功申报了“第九届省文明单位”。

在总结工作和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面对新形势、新需求,我市气象事业发展还面临着诸多问题。随着“大环境、大建设、大发展”战略的的迅猛推进,气象工作的作用日益突出,社会对气象服务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气象事业发展离公众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城市综合气象探测体系还没形成,天气预报预警准确率和精细化预报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不完善,科学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充分发挥干部职工的聪明才智,集思广义,确保气象事业全面发展。

三、年的重点工作任务

年是“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气象工作,意义重大。今年气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紧扣一个主题,围绕一条主线,突出“五个着力”,抓好八个方面重点工作,为全面完成“十二五”期间的各项工作任务开好头、起好步。主题就是气象事业科学发展。主线就是转变事业发展方式。“五个着力”就是着力推进气象现代化体系建设,着力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着力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着力提升气象事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着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气象保障。八个方面重点工作是:

(一)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职工素质能力

人才强局战略仍是我市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年要继续加强人才队伍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年内组织举办不同类型人员的教育培训,并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中国气象局、省局以及地方的有关人员教育培训,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素质和工作技能。

加强人才选拔和引进,进一步充实基础业务、行政管理等人员紧缺岗位的人员队伍。充分利用成立法规科试点工作、大探分中心等机遇,进一步加强体制和机制建设,为选拔、引进人才开创空间。采取公开选拔、选调、借用、招聘、引进等措施,大胆选人、用人,保障基础业务人员队伍充实、稳定。

加强科技人员管理。制定年全市气象部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竞聘上岗方案,做好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竞聘岗位工作。

(二)加强基本业务,进一步提高观测预报能力

气象灾害论文范文篇7

一、加强理论学习,推进效能建设,深化文明创建工作

组织学习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党章等,践行“八荣八耻”,在全局上下形成了“抓理论学习,树工作新风”的局面。定期召开中心组学习会,领导干部带头学习理论知识,参加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知识考试。积极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月活动、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有2名同志获得全省气象部门廉政文化作品征集活动二、三等奖,“预测天下风雨大气候、创造家庭廉政小气候”廉政短信作品入选中国气象局《清风细雨气象新――气象部门廉政文化优秀作品集》(我省仅3件)。

以树形象、重服务、创业绩为重点,分三个小组开展“树形象、创一流”竞赛、考核活动,巩固提高良好精神面貌,引导职工规范各类行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办事效率,提升文明单位形象,推进气象事业新发展。

进一步深化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为社区、村文明创建提供人、财、物的支持。继续开展与贫困学生结对助学、与困难家庭结对帮困、捐衣捐款献爱心等活动。

二、增强服务敏锐性,努力做好气象服务工作

20*年,我局切实把做好春季和汛期气象服务工作作为气象服务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做到任务落实、措施得力。1月4日省委书记到*视察工作,我局提前5天准确预报天气,受到了县委领导的表扬。提前4天准确预报3月11日强寒潮过程,有效减少农业损失。五一前夕提前13天全程滚动提供一周气象服务,保障南北湖旅游节、八运会等活动顺利进行。同时加强蚕桑期天气的监测,连续1月滚动春蚕防氟一周预报,受到农经部门及农户的欢迎。准确预测今年1台风“珍珠”,及时启动县级台风应急预案,做好服务。全年共发《气象信息内参》80余期;通过短信预警平台发送气象信息90次;印发《*气象》和《农业气象》56期,森林火险等级预报80期。

三、贯彻国务院3号文件,致力构筑*防灾减灾体系

根据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加强防灾减灾的要求,我局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融入新农村建设,致力构筑县、镇、村三级防灾减灾体系,将全县各镇、村“农民信箱”联络员,村支部书记、村长以及社区主任300多人的手机号码,全部纳入县气象灾害短信预警平台,使灾害性天气的信息在第一时间到达最基层,帮助基层应对突发自然灾害。另外在部分建材行业安装了电子气象显示屏,显现科技效益。

同时加强气象防灾知识普及,提高社会预防自然灾害能力。接待500名中小学生前来参观气象台,县实验小学还专程送上“关注气象与生活,关爱儿童与未来”的锦旗。3月23日和妇联联合到百步镇举行“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专题多媒体讲座;举行县青联农林科技组、文教体卫组青联委员共商新气象活动,5月11日参加县第五个“全国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日等活动,发放大量宣传资料。另外通过在县西塘桥镇中心小学设立首个“气象教育实践基地”,以及气象科技送入镇党委中心组学习会等活动,有力的推动全民防灾减灾教育。7月25日,何锋局长又为在盐海训部队官兵作了一堂海洋气候、水文潮汐、海洋战略等知识的多媒体讲座,获得好评。

四、气象现代化建设、科研和业务工作得到稳步推进

县等效雷达预警系统初步建立,并在汛前投入使用,有效的预警了6月10日飑线及22日的雷雨大风过程。加强自动站、中尺度站及业务网络的定期维护,确保运行正常;并创新的在海塘强风站安上了全省中尺度站首个“全球眼”视频监控系统,加强天气监测,提升服务能力。

抓紧实施绿色台站建设,搭建防灾减灾平台。气象观测站征地6.7亩,8月23日开工建设,即将于12月底按时启用。4月县政府主持召开原地扩建气象防灾减灾楼项目论证会、10月份召开用地协调会,减免有关规费,给予全力关心支持,确保项目顺利推进。11月初防灾减灾楼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年初对电视气象栏目进行全面改版,换上卡通主持人。气象网站功能进行了大升级,新增了气象节目视频、台风专栏、防灾应急手册等,点击率突破33万。

科研上,《*核电应急的气象技术研究》作为县科技局20*年度第一批计划科研项目立项。同时该项目也被嘉兴市局择优立项。《*县农业保险气象风险定量评估》获市局审核通过,《*沿海海面风力预报研究》即将验收。论文《*县农业保险气象风险定量评估》、《*地形雾的分析和预报》分别被全省业务技术交流会全文和摘要刊登。加强了气象业务质量管理和人员培训工作,严格业务质量考核。严格执行月质量分析制度,不断提高和巩固测报的业务技能。气象预报质量稳中有升。《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县雷电灾害应急救援预案》得到完善,并由政府发文列入县专项预案。

五、推进依法行政,加强综合管理

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了行政审批和程序,加快了审批速度,办事窗口多次被评为月度“五星窗口”。针对性的做好防雷收费新标准的调整工作。进一步加强了防雷减灾和施放升空气球的日常管理工作。按照省市政府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3月初联合安监、公安、建设局发文对全县防雷设施进行检测,消除安全隐患。

继续加强办公管理、宣传和档案工作。坚持公共、开放的气象宣传原则,创新手段,极大提升了*气象的整体形象。积极为宣传工作创造条件,配备先进设备。海塘强风站安装“全球眼”,还吸引了县委报道组的眼球,并刊登在南湖晚报及6月20日*日报上(二版大副图片新闻)。

同时局注重加强*门户网站的信息更新,获得门户网站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荣誉。档案上抓好记录档案清点清查工作,确保资料安全。

气象灾害论文范文篇8

*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市气象局)一、上半年主要工作情况(一)气象基本业务保持稳定⒈测报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地面测报管理和职业道德教育,认真落实工作责任追究制度,杜绝了五大类责任性事故的发生。经过半年来的努力,1—6月份,全市测报错情率为0.002‰,比去年同期降低0.001‰;市局观测站、*等站错情率均为0.0‰。太阳辐射、农气和酸雨观测、发报继续保持无错情。⒉预报服务:预报综合质量本站46.69%、区域42.8%。3.网络通信:为保证网络通信畅通,上半年对全市地面仪器、通信设备、单收站设备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现场鉴定、维护、维修,保证仪器、设备在汛期处在良好的工作状态,上半年未出现大的故障。全市基准站和基本站常规资料上行传输及时率99.7%,设备故障率0.0%。(二)气象服务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1、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中气象服务预报准确及时,应急反应迅速今年1月13日至2月5日,我市出现了50年一遇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面对这次罕见的灾害性天气,全市气象工作者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不怕困难、勇敢战斗的精神团结协作。1月*日,我局就了寒潮天气消息,准确预报出了今年入冬以来最强的一次冷空气将于11日晚上开始影响*,气温大幅度下降,高寒山区有冰冻,提前向市委和市政府作了天气情况汇报,并通过电视谋体提醒广大市民和有关单位提前做好防寒准备。14日,再次向市委市政府发送了“寒潮影响*,请加强交通安全”决策气象服务专刊。21日,我局迅速启动了三级应急预案,成立了应急服务指挥领导小组,全市各业务单位迅速进入紧急状态。预报、网络24小时值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每天向市委市政府发送决策气象服务专刊和气象情报,为铁路、电力等部门提供未来一周滚动预报,及时向社会最新气象信息。1月23日发送的决策气象服务专刊中明确指出恶劣天气将持续至春节前,要继续做好应对冰雪灾害天气的准备,同时通过各新闻媒体宣传应对冰雪灾害的措施与办法。这期间共发送决策气象服务专刊20多期,并向全市人民雨雪冰冻红色警报、道路结冰红色警报11次,召开新闻会一次,通过手机短信、96121声讯电话向全市人们发送气象信息150多万人次,通过96121声讯电话外呼服务6次,接受媒体采访40余次,通过报纸、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体多次气象信息,为我市抗击冰雪灾害取得最后的胜利提供了有力的气象保障。在这次抗击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中,我局涌现了一大批先进人物事迹:其中市局观测站许力华获*市政府表彰个人二等功,市气象台苏勇获*市政府表彰个人三等功,南岳区气象局获南岳区政府表彰先进集体,南岳局黄峰获南岳区政府表彰个人三等功,衡山局丁知明获衡山县政府表彰个人三等功。另外,南岳局黄峰还荣获了全国气象系统“抗冰先进个人”光荣称号,市气象台获“全省抗冰先进集体”称号,祁东局李红、耒阳局刘波分获“全省抗冰先进个人”称号。2、强降水天气过程预报准确、服务到位5月26日,在未来一周天气趋势预报和服务材料中,我局针对这次过程提前做出了准确的预报、进行了专题服务,并向服务单位发送了预报服务材料,对3万户96121用户进行了外呼服务,并向市委、市政府及防汛等有关部门发送决策气象服务专刊,同时向电力、铁路等服务单位发送了重大气象服务专刊,还通过报纸、电视、手机短信了强降雨预报。27日09时,我局通过*市防灾减灾短信预警平台向国土及水利部门发送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提醒相关部门应加强水库安全管理,特别警惕局部强降雨造成的山洪、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20时通过灾情直报系统雷电红色预警。28日05时,了暴雨橙色预警。27日20时至28日20时,*各县市区出现了全市性中到大雨和暴雨,有7个站出现暴雨,由于气象预报准确,服务到位,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及时采取防范措施,这次强降水天气过程没有造成大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6月7-13日的强降水过程,恰逢今年的高考和端午佳节,我局对高考及端午期间天气保障服务工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高考气象服务保障小组,密切跟踪天气演变,及时有效天气预报信息和应对措施,提前编辑了两期“高考天气服务专刊”报送给市政府分管教育的副市长、教育局局长、招生办主任,以及市长值班室、市政府应急办公室及六大考场的负责人,为各考点安排部署防御雷电气象灾害提供了重要的应急决策依据,受到了称赞。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保障工作,极大地缓解了高考工作和考生的紧张气氛,确保了高考有序进行。(三)气象科研和现代化建设得到加强1、强化业务技术培训。为了推动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市局进一步加大了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的培训力度。4月27日,邀请了有关专家前来指导防雷业务,并对全市48名防雷和施放气球个人进行培训换证及年检;5月22至23日,市局组织举办了全市业务人员重要天气报、MICAPS3.0培训班,确保了MICAPS3.0和灾情直报系统人人会操作、个个会运用;6月19日至20日,市防雷中心举办防雷业务培训班,对防雷规范和防雷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讲解,促进了防雷业务发展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6月30日,市局举办了灾情普查培训班,对全市承担气象灾情普查工作的业务人员进行了培训,切实提高了我市处理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2、积极推进气象科研与交流为推进气象科研工作的发展,3月23日上午,气象学会联合各县气象局、市农气站、市气象台、市防雷中心在衡南县三塘镇开展了纪念*年“世界气象日”暨气象科技下乡活动。上半年全市气象部门向《湖南气象》申报科技论文4篇,已刊登3篇,向市科协申报了科技论文17篇,向省科协申报了科技论文1篇,论文数量为历年之最。另外,在*市召开的科协第九次代表大会上,我局彭刚同志获得嘉奖,王传清同志当选为市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代表大会委员会委员。3、认真落实气象重点建设项目一是认真落实“三站四网”建设、维护任务,发挥其在汛期防灾减灾气象服务中应有效益。今年年初冰冻灾害,使我市区域气象自动站损坏严重,市局及时组织人员全力进行检查、维护、维修,期间共更换损坏移动通信卡22张,修复市区损坏自动站4个,修复县局自动站32个,基本确保了数据上传正常。二是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已全面开展,进展顺利。耒阳局及时修改了搬迁规划设计方案,并通过了省局批复,6月份已进入办公楼主体工程施工阶段;南岳高山站的重建工作积极主动,争取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资金投入,工程建设速度快,质量高,预计9月份之前将全面完工;衡东局的业务楼建设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即将进入施工阶段;衡南县局的整体搬迁工作也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争取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市局预警中心建设,规划设计方案几经修改基本定稿,建设工程前期的土方搬迁工程任务通过公开招标已签好合同,预计7月中旬完成,水、电、路等“三通一平”工程也将全面展开。(四)气象法规和人影工作规范有序1、进一步规范防雷工作的开展。4月*日至24日,市局法规科牵头组织,对各县市区局进行了防雷管理、施放气球管理、规范行政许可和气象科技服务等工作进行了全市检查与指导,进一步促进了防雷工作正常有序、规范化开展。2、气象依法行政工作。今年上半年全市立案一起,下达《处罚告知书》1起,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案件2起,结案8件,行政复议案件1起(已裁定维持处罚决定),不服裁定上诉案件1起(已胜诉);加强了对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执法。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难度和危机越来越大,目前以耒阳、衡南、衡东尤为突出,已引起了当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市局进一步加强了执法立案和衔接协调工作,及时将书面材料报告了当地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以积极主动的方式解决气象探测环境保护问题。目前,耒阳局的搬迁在进行中,已经开始了对比观测;衡南局正在申报整体搬迁;衡山、祁东局计划在2012前搬迁;另外我局与规划局联合下发了探测环境专项规划编制等相关文件,与市规划设计院就全市探测环境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进行了多次谈判,并草拟了合同,准备按照省局具体要求开始工作。3、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市人影办按照科学规范管理和依法发展的要求,上半年进行了人影作业前的准备工作。一是及时进行了组织机构代码和事业单位的年检工作;二是认真组织开展了全市人工影响天气安全检查、火箭炮和三七高炮年检及维护、作业站点坐标标定、作业炮点射界图测量及绘制、人影作业用弹及报废弹药上缴等一系列工作,确保了人工影响天气能随时正常作业。(五)气象科技服务发展态势较好根据省局5月份召开的关于推进96121业务深入发展的会议精神,我局认真学习了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加强与电信沟通,制定了推进*96121业务深入发展的初步方案,准备通过防汛抗旱指挥部行文推广96121包月工作,目前已起草文件并送市防汛指挥部待批。另外,制定了96121外呼平台建设方案和96121宣传方案。下一步将针对农村、城镇居民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宣传推广。(六)财务管理及地方气象事业得到加强1、按湘气办发[*]84号文件要求,结合省局下达我市气象部门预算控制数,及时将各县(市、区)局*年正式预算批复到位;2、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建立了固定资产财务账和实物台账,三月份对固定资产财务账进行了核对。3、政府采购工作稳步推进。根据气计函[*]18号文件要求组织了全市气象系统2006-2007年政府采购自查工作,两年通过政府采购金额达152.5万元。(七)精神文明和廉政建设1、积极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活和纪检工作上半年邀请了市委讲师团主任、副主任来我局进行大会授课,讲师在大会上分析了我国腐败新趋势,提出了防微杜渐的防范的方法,给干部职工思想上以新的启迪;组织了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举办了全市气象系统学习“十七大”精神培训班;组织了198名干部职工参加了中国局组织的“气象部门华风杯反腐倡廉建设知识竞赛”,组织了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礼仪”的竞赛;开展了反腐倡廉正反方面的教育,通过组织干部职工观看反腐录像片,给广大党员干部怎样使用手中的权力一种提醒和警示,同时我们还与衡州监狱联合举办了警示教育报告会,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了干部职工思想和作风整顿;认真落实了省局纪检组致全省气象部门领导干部家属的函;宣传了省局编辑印发《三湘清风—湖南省气象部门廉政文化建设集锦》和《反腐倡廉警示录(续)——气象部门案例剖析》。年初制定了全市纪检工作和审计工作计划,与各单位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对部分单位的审计报告的整改结果进行了跟踪;上半年完成了衡南和*县局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与交流一是强化人才培养工程建设,加强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4月底制定上报了“*年*市气象部门培训计划”;5月底制定下发了《*市加强预报员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确定了上派省台和派往永州市台交流学习工作的预报员人选;二是根据省局要求,3月3日,召开了“全市气象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施动员大会”,制定下发了“关于印发《*市气象部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实施办法》通知”4月2日,确定了全市气象系统“三个类别”的岗位名单,并进行了公开公布。三是按照省局文件要求,全市选拔任命了4名专职纪检监察员、3名兼职纪检员;通过公开竞职演说、民主推荐和组织考察选拔了市气象台、科技服务中心、人事教育科有关负责人选;对*县局、衡东、衡山县局和南岳局进行选拨和交流。四是大力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无私奉献精神。对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的8级特大地震灾害,全市气象部门共捐献爱心款和特殊党费72503元。(八)加强气象宣传与安全生产1、加强气象宣传的组织领导和培训。为了提高气象通讯员的业务素质,提升全市气象部门新闻报道水平。根据省局的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市气象宣传工作的实际情况,成立了气象宣传领导工作小组和通讯员组,确立了职责和奖惩办法,并将气象宣传工作纳入全年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内容;6月20日,举办了一次气象宣传通讯员培训班,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提升全市气象通信员的素质。2、认真开展应急管理宣传和安全生产活动。为了认真落实*市政府和省气象局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的要求,5月30日,在衡南县三塘镇举行了气象应急知识宣传活动,现场发放《气象灾害雷电防护指南》、《公共应急手册》、《自然灾害应急知识宣传单》、《湖南省气象灾害防护指南》等两千余份;6月*日,在*市人民政府组织下,市安监、城管、公安、工商、气象等五十多家单位一道开展了“安全生产咨询日”宣传活动,现场发放气象防灾安全常识两千余份,进一步增强了社会气象防灾减灾意识。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半年来,通过大家的努力,所取得的工作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我们的工作决不能满足于眼前的现状,要清醒认识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我们事业的发展。一是思想解放观念与时展要求不相适应,等、靠、要的观念仍然存在,如何加强自身建设、加快科技创新步伐、谋项目促发展等有待进一步思考;二是人才问题仍然是困扰气象事业发展的瓶颈,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队伍的建设是今后一项紧迫的工作任务;三是地方投入和气象科技服务差距很大,发展很不平衡等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三、下半年主要工作任务1、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促进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省局和市委、市政府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号召,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所做出的重大举措,深入学习中国气象局郑国光局长的重要讲话,勇于创新,勇于突破,促进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2、继续夯实基础业务工作,强化服务能力建设一是要认真做祁东、耒阳、衡山、衡东四个自动气象站建设;二是完成气象灾害普查工作;三是做好全市8个气象站和常宁观象台的视屏监控系统安装工作,并及时投入业务运行;四是要大力加强全市区域气象自动站网的维护工作。3、巩固科技服务成果,打好后期攻关战一是要尽早与电信协商争取由333路外呼线增加到600路外呼线;二是可先由市局采取集中资源统筹营销的方式,把“96121”电话用户包月这项工作搞起来。4、切实规范行政许可管理工作要高度重视防雷减灾工作,加大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力度。签订探测环境责任状,切实做好工作探测环境备案、报告制度和探测环境规划的编制、评审、报批、公示等工作,完成全市探测环境全景监视系统建设。5、加强重点工程建设一是全面做好市局预警中心规划设计的上报评审工作,完成前期土方工程的搬运,确保工地通电、通水和有关护坡的修建,力争年内启动主体工程建设;二是新建的南岳高山站年内要投入工作运行,并搞好项目工程竣工决算;三是衡东局要全面完成业务楼建设,并投入业务运行;四是耒阳局要基本完成整体搬迁的建设任务,尽早进行业务楼和办公楼搬迁。6、加强文明创建和机关作风及廉政建设工作认真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特别要认真学书记6月27日讲话精神,学习雷雨顺同志及省局首席预报员姚蓉同志的先进事迹。7、切实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一是要加强车辆安全管理,确保不出责任性事故;二是加强网络通信安全管理,认真做好信息安全定级保护工作;三是做好气象网站的维护更新工作;四是要确保办公网络系统通信安全,确保政令畅通;五是按照省局要求完成应急安全平台建设和气象应急演练活动。

气象灾害论文范文篇9

这次全市气象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党的大和届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全省气象局长会议精神以及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的各项战略部署,总结“”和工作,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科学谋划“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部署年重点任务,明确目标,制定措施,努力推动气象事业全面发展。下面,我代表市局向大会做工作报告。

一、工作总结

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对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加快转变气象事业发展方式,深入推进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一年。全市气象部门紧紧围绕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防灾减灾工作,坚持业务、服务和现代化建设齐头并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新进展。

(一)气象服务效果显著

1.重大社会活动气象服务与保障有力

举办的重大社会活动多,其中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是市举办的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参与人员最多的一项重大活动,并有中央及各省市领导参加,气象保障任务重大。我局创新服务方式,做足事前准备、精心开展服务,受到中央及各省市领导的一致好评。

为做好气象服务与保障,我局专门组织人员到南京和苏州气象局学习,起草了规范的气象服务方案初稿,为省局编制统一《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气象服务实施方案》、《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人工消(减)雨作业实施方案》提供了参考。市局与省农网中心共同研发“四体会”气象服务网站,并链接在大会官方网站和市气象局门户网站,及时为组委会、代表团、运动员、游客和社会公众提供最新气象信息,得到大会组委会称赞。

开幕式当天天气复杂,我局及早向市领导争取在开幕式指挥部设立气象保障组,由市局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组成,派出应急气象服务车,进驻“四体会”开幕式外场,为组委会提供零距离现场气象服务。开幕式成功顺利圆满,气象服务中央省市领导满意。开幕式结束后,市长吴存荣、副市长张晓麟、杨增权发来短信,向气象干部职工表示慰问感谢。

比赛全程实施精细化预报服务。从1月就开始为“四体会”提供5月的气候背景资料开始,截止“四体会”闭幕,共88期气象服务材料,通过短信平台气象短信27次。

通过这次服务锻炼了队伍,提高了服务水平,积累了经验,形成了重大社会活动气象服务的常态机制。“四体会”及“徽商大会”的气象服务和保障工作均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单位”称号。

2.抓好决策服务,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

我市出现三次寒潮天气过程,13次暴雨天气,其中7月12日大暴雨为1991年以来最强区域性暴雨,18个站大暴雨,48个站暴雨最大降水量肥西紫蓬175.8毫米。

在汛期服务中,严格执行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了市局领导、县局局长带班、值班制度,市县两级坚持24小时值班。汛期期间多次参加孙书记,吴市长全市防汛会议和防洪工作检查。参加副市长江洪、李红主持全市防汛、城市防洪会议、汛期灾害性天气天气会商。对灾害性天气主要负责同志一线服务亲自汇报,确保科学决策气象服务工作万无一失。全年共各类服务材料198期,预警信号9类共63次,预警短信100余万人次。服务范围涉及市委、市政府领导十几个单位和部门,为地区安全度汛起到了重要作用。年初,为缓解旱情,全面开展了抗旱保苗的人工增雨作业。优质的气象服务,受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一致好评,7月12日夜,吴存荣市长、李红副市长发来短信:“向战斗在防洪一线的同志们表示亲切慰问!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夺取防洪排涝的最后胜利!”。

3.做好信息,促进专项和公众服务

进一步完善了气象预警短信平台和信息库,收录防汛责任人、中小学校长、乡镇长,村长,种养大户,党政机关,地质灾害处置负责人的手机号码6000多人。执行《地区强对流天气气象短信分级暂行办法》,共计发送手机预警和服务短信50余万条。

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等载体,及时将气象信息告知公众;通过传真、网络政务平台以迅速直报政府部门。专项服务范围涉及市委、市政府领导、农业、林业、畜牧、国土、水务、建委、教育、安监、供电等几十个单位和部门。年内还与市公安消防支队签订战勤保障协议,加强在火灾扑救和社会抢险救援过程中的战勤保障能力。

4.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进一步加强

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方案,市财投入60万,加强了48个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和50个城市社区信息员管理,为20乡镇气象综合信息服务站分别配发计算机。市局为肥西县重点示范村配备了10台气象电子显示屏。肥西县小庙镇等7个乡镇被评为省优秀乡镇气象综合信息服务站,另外还有14名信息员被评为优秀信息员。肥东县马湖乡、肥西县花岗镇、长丰县杜集乡综合信息服务站确定为市乡镇综合信息服务站示范点。

(二)基础业务质量稳定

1.加强业务管理,注重业务培训

市局制定下发了《市气象局决策气象服务方案》和《市气象局大雾天气监测、预警预报及服务方案》。利用“安徽省气象局预报员质量考评系统”对台站和每个预报员的预报成绩的动态考评。安装了“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和“预警信号监控平台”,并进行了现场操作培训。对全市55套区域雨量站进行了巡检标校和故障维修、升级,对市区10套站进行了现场维护标校。6月份气象台开始试用省气象台业务推广的“梅雨资料查询系统、气候资料查询系统、台风相似路劲检索系统”,在汛期发挥了作用。9月份开始使用的“安徽省高速公路气象观测站系统”为大雾的预报、预警的和检验也提供了科学依据。汛前、汛中对各业务单位进行了5次查岗、通报。

5月召开全市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6月举办“asom台站级推广应用培训班”;雷达、卫星产品应用及单站预报技术培训班;组织召开上半年业务质量分析会和全年业务工作总结会;举办“安徽省第三届气象系统业务技能竞赛”赛区选拔赛;组织参加全省人影作业指挥演练竞赛,并获得一等奖。

2.测报预报水平进一步提高

1-12月市城市空气质量预报评分96.0分,达到优秀达标。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预报第一名。“安徽省气象局预报员质量考评系统”4—12月评分:24-72小时综合时效业务质量成绩,晴雨(雪)86.3分,订正技巧评分3.5分,综合评分64.4。市气象台加强了对三县局的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的指导。

全市共完成地面测报工作基数53494.9个,错情率均0.0‰。年终检查成绩:市局观测站109分,长丰局104分,肥东局99.5分,肥西局94.5分。农气99分。酸雨、辐射全年错情均为0.0‰。全市共检查验收通过百班25个,常规地面观测资料、报文、酸雨、土壤水份、gps/met观测资料等各类气象信息传输及时率均达99%以上。

(三)现代业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

1.加强综合观测网建设

市局争取市财政匹配投资80万元,建设了气象灾害应急车载移动卫星通信服务系统,提高了应急服务能力。升级高清视频会商系统。

肥东局、长丰局完成gnss基准站建设试点任务。完成、肥西自动土壤水份观测站建设,并开始对比观测。完成三个人影标准化作业点选址建设:肥东马湖、肥西花岗,长丰杜集“三站合一”。

2.完成场室改造

市局观测站和三县局自均按照省局的要求,完成了观测场值班室改造工作,各种标牌、公示牌、规章制度牌制作完成并已安装,观测场2米内硬化道路拆除,地温场全部按照新要求进行了整改,百叶箱砌筑的台阶被拆除等等。肥西县局投入86万,长丰县局投入30万对基础设施、工作环境进行改造,站容站貌得到进一步了改善。

3.科研创新工作取得新成绩

度,全市共5篇,三篇第一作者的论文分别刊登在《气象》、《气象与减灾》、《气象与环境学报》上。参加淮河流域第三届暴雨洪水学术交流研讨会,并获得优秀论文奖。承担省气象局下达的课题2项:能见度目标物图自动化制作系统和基于配料法的单站暴雨预报方法研究,一项通过验收,一项基本完成研究任务。还与了省气科所共同主持了“江淮一季稻高温热害发生规律及指标研究”课题。

(四)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加快

局党组重视干部队伍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优先发展气象人才队伍工作,实行人才配置首保基层一线工作需要的基本原则。

注重人才培训。全面完成了中国局和省局安排的各类专业培训和远程培训任务。共有6人参加在职学历学位教育,其中送培硕士学位学习3人,本科2人,专科1人。

积极选拔人才。共招聘选调6人,分别进入市局机关、县局和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得到加强。

人才队伍结构得到较好改善。截止底,在职60人。大学及以上学历43人,占在职人员71.7%;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占在职人员91.7%。

具有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58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4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35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占在职人员65%。

与市局独立建制时对比,市局人员总量提高30.5%,大学以上学历提高258.3%,中级以上职称提高105.8%,45岁以下人员提高27.6%。

(五)加大依法行政力度,优化事业发展环境

1.科技服务收入稳步增长

年内市局制定下发科技服务规范管理的等文件,举办了技术骨干培训班,以提高队伍素质,规范了防雷业务系统平台建设,使县局气象科技服务工作保持在全省县局前列。肥西、长丰县局分别为全省第一、第四名,肥东县局进入全省前十名。

三县局防雷审批及技术服务实现零投诉,未发生1起防雷等科技服务投诉违规现象,实现了防雷服务规范健康快速发展。

2.加强执法调研,探测环境保护

长丰、肥西县人大分别对气象部门进行气象执法调研。长丰、肥东县气象局探测环境专项保护规划得到县政府批准同意。针对肥西县观测场周边出现了影响观测数据的建筑障碍物,市气象局向市政府行文汇报,得到江洪副市长高度重视和批示。经过多方努力,得到肥西县长李海鹰的高度重视并批示,限期拆除违法建筑。

3.履行气象社会管理职能,确保航空安全

市局与市安监局、应急办、市容局和省民航等单位开展互为联动,齐抓共管,加大宣传,联合下文等形式加强监管。继续加大了气球施放的督查力度,坚持周六、日及假期重点巡查。全年年共接受气球申报1200多起15000余只,申报审批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20%,执法纠正气球违规施放行为200余起,气球脱飞情况大大减少。

加强市县气象窗口管理,全年办理行政许可项目审批件2500多件,均是即到即办,无一起投诉。

4.学习宣传《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12月1日,我局召开学习贯彻国务院通过的《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座谈会,促进全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和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市政府办公厅副秘书长李博平在座谈会上称赞气象部门服务好,要求各部门加大配合支持力度,共同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5.强化计划财务工作

争取多渠道筹集资金,充分发挥计财工作的基础保障作用。我局各类经费持续增长,在规划和项目的推动下,其中市财政投入200万增长27%,省级财政增加40%。

完善财务管理,做好中央、地方度财务决算,编制中央和地方年度预算。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做好公积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的缴交、变更和年审。

深入推进“五统一联,县账市管”,充分发挥市局财务核算中心的审核作用,强化对县局资金支付行为的监督和财务收支的监管。

(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加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4月份开展了以“切实抓好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月活动,开展党组中心组学习和专题学习,举办了廉政党课,深入开展“学习《廉政准则》,规范从政行为,促进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了学习征文活动,共收到26篇论文。继续抓住重大节日适时开展廉政文化活动,市局年初被省局授予“全省气象部门廉政文化示范点”荣誉称号。

根据市纪委的部署,开展了党风廉政制度建设“执行年”活动,对县局科技服务九项规定、“三人决策”、局务公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四项重点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考核。

加强监督。局党组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对“三重一大”事项实行集体讨论、民主决策。全年党组集体研究决策事项20多次。强化内部审计,6-7月份,完成了2个县局财务收支审计,1个县局领导干部任中审计。12月对三县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贯彻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和测评。

12月我局到市纪委汇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余小平副书记在我局上报的反腐倡廉工作总结上做出批示:市气象局十分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有思路、有重点、有创新、有检查考核,值得肯定。

(七)统筹党建创建工作,构建和谐文明单位

1.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抓好党建工作

自5月份开始,根据市委部署,在全局全体党员中深入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活动的总体方案,召开了动员大会和创先争优党员公开承诺大会,开展领导点评活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组织党组中心组党员干部集中学习,举办党课报告、知识测试。开展了向“沈浩同志学习”活动,组织观看“第一书记”电影。围绕纪念“七一”党的生日,开展多项党建活动,评选表彰了5名优秀共产党员,与桃花园社区开展党建结对共建活动,并培养1名入党积极分子。进一步加强对群团工作的指导,引导群团组织开展了丰富的群众性文体活动。

2.积极争创省级文明单位,抓好文明创建工作

积极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根据市文明办的布置开展“我评选我推荐身边好心人”活动和“文明交通”值勤、劝导活动,利用气象科普馆资源,积极向社会开展气象科普宣传,接待了近千人的参观,在民防日、防灾减灾日组织职工上街宣传,树立良好外部形象,市局成功申报第九届“安徽省文明单位”。积极加强气象文化建设,肥西县顺利完成基层台站气象文化示范站建设课题任务,单位环境得到改善,气象文化进一步提升,提高了单位的文化内涵和创建质量。肥东、长丰气象文化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我局先后荣获“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保障工作先进单位”、“第六届徽商大会保障工作先进单位”、“市行风评议先进单位”、“全市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卫生先进单位”、全省气象部门“廉政文化示范点”等称号;市局党支部被授予“党建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党组织”荣誉称号,荣获全省人影作业指挥演练竞赛第一名。

3.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抓好群团工作

充分发挥工会、群团组织积极作用,围绕元旦、春节、“三八”节等重大节日,开展了丰富的群众喜闻乐见创建活动。组织职工开展无偿献血,向玉树地震灾区捐款以及慈善一日捐等活动。积极参加省局举办的演讲比赛、廉政书画摄影比赛,参加市直机关的演讲比赛、乒乓球比赛、“五一”登山比赛,并取得较好成绩。局工会为每一位职工建立了生日档案,在生日当月给予祝贺,在汛期气象服务最紧张和最辛苦期间,购买慰问品看望在业务岗位值班人员。组织职工进行体检。

4.落实“两项”待遇,做好老干部工作

落实好老干部的“两个待遇”,春节前夕走访、慰问老干部,“七一”期间走访慰问离休老党员,组织老干部参观气象科普馆,重阳节组织老干部参观长丰县局、丰乐生态园。8月2日和12月10分别召开老干部工作座谈会、通报会,及时向老干部通报工作情况,宣传有关政策,传达并落实有关预发生活等文件精神。

同志们,,全市气象干部职工扎实苦干、团结拼搏,取得可喜成绩,为气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在此,我代表市局党组向大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工作简要回顾

也是“”最后一年,全市气象职工的努力拼搏为我市“”气象工作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回首“”历程,我们在省气象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中央领导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奋力拼搏,以现代化建设为基础,以气象服务为重点,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以党风廉政建设和气象文化建设为保障,各项工作全面推进,较好地完成了“”目标任务,分别取得了泰利台风、抗冰雪灾害、奥运圣火传递、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气象服务的胜利,市县两级台站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先后荣获全省气象部门目标管理第一名,市抗冰雪先进单位,“四体会”气象服务保障先进单位等先进称号,全市气象事业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1.艰苦奋斗,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市局以“气象防灾减灾预警服务系统工程”为核心,带动了“一个中心、四个系统”的基础建设,新办公大楼建成并投入使用,办公环境占地35亩,绿化美化工程同步完工,使市局基础设施建设一步迈入全国省会城市先进行列。-在省局的支持下,建成了全省最大的气象科普馆。三县基础设施也有极大改善,肥东、长丰两县局完成了办公环境改造,新建了职工宿舍楼。肥东、肥西县局在原址扩大征地5-7亩,新建业务办公楼700多m2。完成全省基础台站气象文化示范站建设任务,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2.抢抓机遇,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市局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提升了气象监测、预测、预警服务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先后建成了市、县气象卫星接收站,55个区域自动站,气象预报服务系统,气象服务预警系统和气象防灾减灾应急服务系统,购置装备了移动气象应急服务车,市应急指挥中心信息系统落户我局,全面增强了我市气象服务和应急处置能力。科研成果的开发与应用,进一步提高单站预报准确率,并在全省观测、预报业务竞赛中均获得很好名次。

3.突出重点,气象服务保障取得新成效。五年来,全市公共气象服务、防灾减灾服务、领导决策服务、重大活动服务以及专业气象服务和为“三农”服务的各项服务理念不断强化,服务手段不断增强,服务方式不断增加,建立了以报纸、电话、传真、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等多种方便、快捷的方式组成的公共服务体系;制定了《市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市政府下发了《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意见》,建立了气象灾害预警应急系统和应急响应机制;先后与水务、建设、教育、国土资源、农业、林业、环保等部门建立了信息共享和预警机制,开展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空气质量预报、秸秆禁烧、有序供电、农业病虫害等专项气象服务;建立了市县乡三级农网组织,成立了市县农网中心,在所有乡镇建立了镇信息站。各项服务工作受到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表彰与好评。的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和奥运圣火传递气象服务,第四届会和自主创新对接会气象服务,“四体会”和“徽商大会”气象服务均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

4.实施人才强局,职工队伍素质得到新提升。五年来,通过高校毕业生招聘、社会招考引进:硕士研究生1人,本科生14人;系统调入本科学历4人,专科及以下学历2人;招录参照公务员管理人员5人。送培在职学历教育44人次,其中:参加在职硕士研究生进修10人次、本科18人次、大专16人次。公开选拔正科级干部8人、副科级12人,选拔业务科技人才7名。先后交流轮岗4人,挂职锻炼3人,向省局输送多人。截止底,在职职工大学及以上学历43人,占在职人员71.7%,比“”末提高了34.4%;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4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35人,占在职人员58.3%,比“”末提高了9.3%;培养并形成了气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

5.统筹发展,部门和谐氛围展现新面貌。气象执法管理逐步加强,有效保护了气象探测环境。科技服务迅速发展,为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每年一个主题的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和廉政文化建设,树立勤政廉洁的部门形象,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扎实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机关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并取得新成绩,连续荣获“市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文明创建和气象文化建设不断加强,每年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跃了单位气氛,丰富了文化生活,凝聚发展力量,营造文明和谐的发展氛围,市局成功申报了“第九届安徽省文明单位”。

在总结工作和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面对新形势、新需求,我市气象事业发展还面临着诸多问题。随着“大环境、大建设、大发展”战略的的迅猛推进,气象工作的作用日益突出,社会对气象服务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气象事业发展离公众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城市综合气象探测体系还没形成,天气预报预警准确率和精细化预报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不完善,科学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充分发挥干部职工的聪明才智,集思广义,确保气象事业全面发展。

三、年的重点工作任务

年是“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气象工作,意义重大。今年气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紧扣一个主题,围绕一条主线,突出“五个着力”,抓好八个方面重点工作,为全面完成“十二五”期间的各项工作任务开好头、起好步。主题就是气象事业科学发展。主线就是转变事业发展方式。“五个着力”就是着力推进气象现代化体系建设,着力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着力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着力提升气象事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着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气象保障。八个方面重点工作是:

(一)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职工素质能力

人才强局战略仍是我市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年要继续加强人才队伍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年内组织举办不同类型人员的教育培训,并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中国气象局、省局以及地方的有关人员教育培训,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素质和工作技能。

加强人才选拔和引进,进一步充实基础业务、行政管理等人员紧缺岗位的人员队伍。充分利用成立法规科试点工作、大探分中心等机遇,进一步加强体制和机制建设,为选拔、引进人才开创空间。采取公开选拔、选调、借用、招聘、引进等措施,大胆选人、用人,保障基础业务人员队伍充实、稳定。

加强科技人员管理。制定年全市气象部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竞聘上岗方案,做好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竞聘岗位工作。

(二)加强基本业务,进一步提高观测预报能力

年各单位要以提高基础业务质量和提升气象服务能力本出发点,狠抓业务质量不放松,力争预报、测报等基础业务质量目标达是进入全省前3名。

进一步加强业务管理工作。针对少数业务人员岗位意识、质量意识不强的现象,年要继续严肃业务岗位值班纪律和交接班纪律,加大不定期视频和电话查岗、通报次数,将网上考试、交接班考核纳入百班验收内容之中,并适时开展业务质量评比活动。完成高清视频会商系统建设、市级网络防火墙和市县cmacast接收站建设以及县局预警信号质量检验平台的研发使用。充分利用高清视频会商系统,提高会商质量,加强上对下指导,促进全市预报准确率的提高,促进预报向精细化方向发展。实施预报员质量考核评定办法,力争在强对流天气预警、精细化预报两个方面有较大提高。市局要加强宣传工作的管理,进一步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

加强业务人员岗位技术、规范要求和规章制度的学习。开展业务技术工作的不定期研讨和培训,组织开展预报学习竞赛和选拔比赛,备战全省竞赛。汛前组织县局业务骨干到市气象台交流学习。加强灾害性天气的预报能力,根据要求灾害性天气的预警。组织好观测员的岗位轮训工作。提高基层观测人员技能,确保观测业务质量。发挥中青年技术骨干的带头作用,组织业务需要的科研项目,推动科研工作,做好重要天气过程总结,开展城市单站预报研究和本地气候特征研究,提高发表科研论文的数量和质量。

抓好探测环境专项规划的实施与落实,严格执行观测场周边的建筑物行政许可审批工作。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结合省局单独设立法制科试点,争取出台政府规章性文件。年底争取市人大进行执法调研。进行市局观测站选址、勘察工作。

编制市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力争上升为政府专项预案,督导县局完成该应急预案。完成中小河流治理、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治理专项规划中自动气象站的建设。推进乡镇、行政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完成100%覆盖,每个站点有1名以上信息服务员。成立市级保障分中心,提升我市装备保障综合能力。开展定期区域站巡检、维护工作,确保区域站资料的传输质量和可用性。保障各类装备正常发挥作用。

适时农业气象服务材料。开展、肥西自动土壤水分站对比观测,确保对比观测数据准确性。肥东、长丰土壤水分站对比观测力争早日结束,进入单轨运行。开展人影信息共享平台使用,进一步推进人影能力建设。完善第一批人影标准化作业点建设,开展第二批选址和各项建设工作。

(三)建设现代业务体系,提升城市和农业气象服务能力

切实做好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及时主动地做好防汛抗旱决策服务和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气象保障服务。认真落实《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完善市级应急预案,更新完善预警平台责任人,强化预警信息。促进多部门联动,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加强应急演练。着力加强城市、农业灾害性天气以及极端气候事件的监测预警。继续加强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

进一步加强省会公共气象服务。按照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化和提高科技含量的要求,切实提高电视、广播、报纸、网站、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等各种途径的公共气象服务质量,不断满足用户精细化和个性化需求,完善气象服务机制。

切实做好专项气象服务和重大社会活动保障服务。进一步深化与农业、林业、水利、交通、旅游、卫生、电力、安监、国土资源等部门的合作,扩大专项气象服务覆盖面,加强交通大雾天气的预警,提高专项气象服务精细化水平。积极为市各项重大社会活动提供有力的精细化的预报气象保障。

做好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大力推进“两个体系”建设。加强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评估和关键农事季节的气象服务。扎实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综合信息服务站内涵建设。规范气象信息员管理,进一步发挥气象信息员作用。进一步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科学水平。做好农业遥感应用等为农服务工作。

(四)加大依法行政力度,加强探测环境保护

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气象依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强化气象社会管理,切实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气象信息与传播、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雷电灾害防御、人工影响天气、施放气球等方面的管理。完善机构,健全制度,建立管理规范的气象行政执法体系,气球管理要确保航空飞行安全,雷电防御要力争市政府出台开展防雷风险评估规范性文件,要依法规范全社会的气象活动。进一步提升政务公开和服务水平。

各县局要完善防雷审批中的技术服务流程,继续加强宣传、审批、规范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建立技术领先、服务到位、监管有效的防雷技术服务运行机制,防雷技术服务要深化,要加强对高层建筑、易燃易爆建筑防雷工程项目的监管,要适时开展防雷风险评估项目。年三县局气象科技服务收入要继续保持在全省县局前十名,其中肥西县局力争超过300万元,长丰县局力争超过200万元,肥东县局位次前移。同时要加强科技服务规范管理与监管,严格按章办事,严禁私下交易,杜绝财务风险。市局年内继续组织开展科技服务人员培训学习,以提高人员素质,推进县局的全面发展。

继续紧抓探测环境保护工作不放松,力争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正常申报审批。

市局加强对基层台站的管理能力。包括气象科技服务项目、财务管理的集约化。加强对县局的财务审计,制度的执行情况的检查,促进财务收支和科技服务管理的规范化。

(五)加强科学管理,进一步提高市局机关效能

要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加强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的日常工作管理,进一步规范管理工作流程。加强综合目标考评,抓好基础性管理、后勤保障、安全生产、科技创新等工作。严格执行各类规章制度,加强用车和固定资产管理,完善验收领用登记制度、办公用品申报采购制度。继续深化“五统一联、县账市管”财务管理模式。提高机关效能和办事效率,执行政府采购。加强气象新闻宣传工作,正确引导舆论。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提倡节能降耗。加强干部离岗请假报告制度,合理安排各项活动确保业务稳定。继续加强气象科普工作,统筹科普资源,提高科普质量。继续做好安全稳定工作。

(六)加强廉政建设,进一步营造事业发展环境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政准则》,积极探索加强廉政风险防范工作,完善和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和管理制度。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活动和廉政文化建设。加强监督和责任追究,进一步深化局务公开和“三人决策”工作,加大内部审计力度,强化监督工作。加强纪检队伍的教育培训,加大对反腐倡廉建设的指导和督查。

(七)加强党建和气象文化建设,进一步树立单位良好形象

严格“”制度,加强党员教育和支部建设。继续贯彻落实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领导点评”和“评选表彰”活动,举办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纪念党的九十华诞。

继续开展文明创建、机关效能建设和气象文化建设工作,市局和肥西、长丰两县局要全面落实省局关于气象文化标识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完成标识建设任务。进一步抓好工会、共青团、妇女工作,结合纪念重大节假日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活跃单位气氛,丰富文化生职工业余文化生活,进一步营造文明和谐的氛围。全面落实和保障离退休干部各项待遇。

(八)切实做好“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气象灾害论文范文篇10

论文摘要发生在2008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江苏特色农业生产造成了重大影响。灾情发生后,通过半年内持续对特色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全过程进行了跟踪调查,分析了低温雨雪对其造成的潜在影响,以了解雪灾后防灾措施的有效性,为今后应对同类灾害积累经验。

2008年初,江苏省遭遇了历史罕见的低温冰冻雨雪天气,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0.9亿元,约占整个直接经济损失的50%。灾害发生后,江苏省气象部门全力以赴投入到抗灾气象服务工作中,就灾害过程对农业生产影响,加强了跟踪气象服务工作,尤其在之后的半年内持续对特色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进行了跟踪调查,分析低温雨雪对其造成的潜在影响,了解雪灾后防灾措施的有效性,为今后应对同样的灾害积累经验。

1低温冰冻雨雪天气过程概况

2008年1月10日至2月2日,出现了20多天的持续低温天气;期间共有4次雨雪过程:分别出现在1月10~13日、1月15~22日、1月25~29日、2月1~2日。其中1月10~13日是我省2008年的首场降雪过程,降雪主要集中于苏中和苏南,部分地区达到大雪标准;1月15~22日全省出现连续1周的阴雨雪天气,淮北部分站点出现暴雪;1月25~29日全省出现暴雪天气,大部地区积雪深度为5cm以上,降雪最为严重的江淮之间南部和苏南地区,积雪深度为20~40cm,雨雪量为21.0~61.5mm;2月1~2日淮河以南地区再次出现降雪,沿江和苏南雪量达大到暴雪,新增积雪深度大于5cm的有25个站,大于10cm的有7个站,积雪最大的深度达19cm。1960~2007年江苏共出现4次严重的区域性暴雪过程,分别出现在1964年、1984年、1989年、1991年,此次暴雪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积雪深的特点,严重程度仅次于1984年[1]。

2雪灾对江苏特色农业生产的影响

特色农业是为适应市场要求,利用独特的农业资源,开发高营养值、高消费值或高附加值的农业项目,将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目前,江苏主要有大棚温室蔬菜、茶叶、果树、珍稀苗木、名贵花卉、特种养殖等[1]。雪灾后主要危害如下。

2.1总体影响概况

倒塌园艺设施大棚4500hm2,损失5.4亿元;观赏苗木及果树折压2600hm2,损失8000万元;露地蔬菜受灾33300hm2。倒塌畜禽舍3.2万间,受损面积100hm2,死亡生猪5131头,家禽85.5万只,奶牛87头,羊1014只。33300hm2的林苗严重冻损,20000hm2的竹林压断,40000hm2的新造林被压断和严重冻害,133300hm2的成片林冻损。

2.2具体影响情况

2.2.1棚栽蔬菜。2008年1月25~29日的暴雪过程,损坏了大量的简单设施大棚,部分金属结构的大棚,由于抗灾措施不力,也损失严重。据调查,相同材质的大棚,抢救及时的大棚完好无损,棚内植物长势正常;而未能及时除雪的大棚,多数中部倒塌,甚至全部倒塌,棚内作物绝收。持续性降雪带来的持续低温和缺乏光照,蔬菜大棚内形成严重的低温、高湿、弱光小的气候环境,冻害严重,形成植株生长缓慢,生育期推迟。以番茄为例,往年2月中旬已经结出第1茬果子,而2008年同期不仅还未挂藤,大部分还需要补苗,投入增多,收成降低,损失惨重。全省蔬菜产量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2.2.2露天蔬菜。根据当时对南京市江宁区谷里蔬菜基地的调查,白菜全部受冻严重,有些白菜外层叶片霉变发红,根部腐烂,不能食用。从总体上来说,由于处于室外自然环境中,青菜、芹菜等大部分露天蔬菜受冬前的低温训练,处于正常的越冬期,受冻后叶片有发黄的现象,但冻害较轻。雪后,随着温度回升,长势恢复较快。

2.2.3茶树。雨雪冰冻对碧螺春茶树的直接伤害并不大,主要影响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一是少数树枝被压断。因为传统的碧螺春是小叶种茶树,树型低矮,而且绝大部分是果茶兼种,果树高大,无形中为茶树撑起了保护伞。从实地调查看,苏州东西山一带的茶树被直接压垮的较少,只有一些幼年茶树树枝被积雪压断。二是出现“焦头”,雪落在茶叶上,叶芽中的液泡被冻坏,叶绿素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发出来的芽头因此变成铁锈红色。这种现象,茶农称之为“焦头”,2008年出现的“焦头”比往年多1倍。气温和地温的持续偏低,使茶叶生长变缓,叶芽萌动时间推迟,相应的茶叶的开采期也推迟。2008年碧螺春开采期是3月22日,比往年晚了近半个月。由于2008年3月后的春季温度基本保持平稳上升的态势,没有陡升引起疯长和“倒春寒”使茶叶受冻的情况出现,昼夜日较差大,对茶叶品质十分有利,使2008年碧螺春茶叶的品质和产量反而好于近年。

2.2.4果树。苏州特产白砂枇杷属亚热带常绿果树,秋冬开花,幼果越冬,初夏果熟。幼果在≤-3℃低温时易受冻。2008年初的历史罕见的连续暴雪和低温冰冻天气,一方面积雪压断树枝,另一方面冻害严重损害了花和幼果。根据调查了解,苏州白砂枇杷的集中产地——东山和金庭(西山)两地的地产枇杷受灾严重,山头的枇杷果略好,损失在一半左右;平地由于冷空气沉积,枇杷花和幼果的损失比例高达80%,2008年苏州的枇杷减产近一半。越冬期罕见低温冰冻雨雪,使常州市杨梅树机械损伤严重,杨梅树枝折断,主枝劈裂甚至主干被压倒,其中幼年树受冻最为明显,严重者整株冻死,从而导致2008年杨梅产量明显减少。杨梅开花期遇暗霜,花芽萌动期偏迟,花量较去年明显偏少,再加上果实发育期大风频繁,造成枝条折断,果实掉落率高。据调查,2008年杨梅挂果数明显比去年少,收获期也较往年偏晚,造成杨梅减产。

2.2.5特种养殖。据调查,2008年蟹苗第1次脱壳在4月10~20日,第2次脱壳在5月15~25日,比往年迟10d左右,第2次脱壳时死亡率较高。蟹苗4月29日前后放养,目前个体大小为2~3cm,生长量比往年明显偏迟。这主要是因为蟹苗的生长发育受积温、营养吸收的影响较大,雨雪低温冰冻天气使蟹苗体质普遍较弱,加之4月份积温比往年偏低,光照偏少,阴天日数有19d,水温偏低,从而导致蟹苗的生长发育变缓。雪灾过程中在沿海地区由于受大风影响,使沿海紫菜养殖户受灾严重。连云港市近6670hm2紫菜均不同程度受损,一排排网帘被风浪打散,大片的紫菜被风浪从网帘上扯下来后随海水冲上了海滩,在连云区西墅海岸边,海水被紫菜染成了墨绿色。在连云区连岛、西墅、大板跳等处的海岸边,被风浪拔起的毛竹聚在海水中,因在海水里受到猛烈的磨擦,其中1/3不能使用,紫菜损失3000~4500元/hm2,损失共计约2000万元。

3结论

(1)2008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江苏危害严重的是特色农业,由于蔬菜大棚、园艺设施发生倒塌,导致棚内反季节蔬菜作物受冻,局部甚至绝收。持续的低温寡照,减弱大棚增温效果,棚内植株生长缓慢,生育期推迟,产量明显降低。低温还导致果树、蟹苗生育期推迟,产量下降。

(2)雪灾后,由于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加之特色农业关系农民自身利益,损坏设施的修复进展较快,作物灾后恢复生长快。入春后气温稳步回升,光照充足,土壤墒情适宜,再加上未发生严重“倒春寒”冻害,有利于特色作物的春长春发,有效地弥补了前期生长的不足,从而减轻了部分损失。

(3)加强灾后田间管理,促进植株恢复生长是降低损失的最有效途径。大棚蔬菜通过加盖地膜、晚上外盖等保暖增温措施,提高棚温,加快植株生长速度,明显提高了产量。果、茶树受灾后通过及时修剪受冻枝叶,及时补充速效肥料,促其尽快恢复生长,明显提高了产量和品质,降低了损失。

(4)要加强减灾防灾技术研究,提高应对各种农业气象灾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