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十篇

时间:2023-12-25 17:44:36

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篇1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6)02-0012-08

关键词:城市大学;核心竞争力;高等教育;地方高校

Abstract: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urban universities stems from the history and practice of the school running, and it is integrated into the essence of University, which supports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Researches on the path to improve the urban universitys core competitiveness must concentrate on the components of the system, i.e., urban resource integration, school management innovation, talent training, competitiveness of discipline development, scientific study of creativity, and social service. On this basis, we put forward that urban university should develop specific paths and measures of core competitiveness so as to obtain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space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sector under the New Normal of urban universities an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in talent cultivation,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 of servicing local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Chinese urban university; universitys core competence; higher education; local university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化阶段进入到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发展出现新常态,即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在改革创新中释放办学活力、以法治思维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政府宏观管学与社会参与办学、大学深度开放与教育科技引领。面对新常态,城市大学只有不断提高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可否认,在高等教育由精英化阶段进入到大众化过程中城市大学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竞争型人才,发挥了城市大学立足城市、服务城市的办学功能。但在发展的同时,城市大学也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在不断扩大办学规模的同迹忽视了办学特色的凝练,出现了千校一面的同质化现象,尤其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没有真正形成。以上问题的解决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共同发力,通过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破除原有体制和机制的障碍,创新体制机制,释放办学活力,让资源有效利用流动,让思想智慧不断撞击迸发,使城市大学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办出效益,探索出一条适合学校自身特点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之路。

一、城市大学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大价值

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及其理论体系是与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经济学研究和企业管理中的能力研究相伴而生的,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一概念被引入管理界,并传入中国。国内外经济理论工作者和企业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对核心竞争力加以研究〔1〕。受此启发,高等教育领域的理论工作者和管理者开始尝试将这一理论运用到高等学校的战略管理之中。大学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University)的概念近年来已经被我国高等教育理论与实务界广泛接受,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在2013年将其正式定为教育学名词,大学核心竞争力指的是“大学的学科实力(学科水平和学科特色)、师资水准以及大学组织文化方面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教授学者、优秀学生、科研缴费等办学资源和要素的吸引力和获取力”〔2〕。

城市大学原指19世纪至20世纪初英国在各大城市建立的一些具有学位授予权的大学〔3〕。我国高等教育分类研究将新建本科院校,即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过合并、调整、改建、升格且大多建在省会城市或副省级城市的大学,称为“城市大学”〔4〕。这类大学业务关系仍然隶属于教育部和各省教育厅,行政关系隶属于当地政府,其办学目的主要是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以满足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这类大学具有鲜明的城市特性,是我国高等教育格局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城市大学因城市而建、依城市而生、为城市而办,同城市的政府、部门、机关、工矿企业、科研院所、部属院校、社区有着个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历史传承、文化引领产生深刻影响〔5〕。城市大学同城市的这种天然联系是城市大学不同于部属院校的独特之处。可见,城市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是城市大学在自身长期办学历史积淀中形成的、能够满足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人才培养需要的、并能充分整合利用城市资源、优化自身治理结构、实现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竞争能力和优势。它具有类似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般特征,即价值性、独特性、延展性、整合性和动态性〔6〕,城市大学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提高大学竞争的优势、整合大学战略资源、构建大学的特色、适应大学竞争环境的变化等方面。

城市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价值表现在:从省域经济社会发展角度看,提升城市大学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地方高等教育发挥对城市以及周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从高等教育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提升城市大学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实现地方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从地方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看,提升城市大学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城市大学实现内涵式发展;从国家建设区域高等教育中心、完善高等教育体系角度看,提升城市大学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地方高校的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二、城市大学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城市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是专门针对城市大学的一种评价,它既要遵循大学评价的一般原则、标准和规律,更要体现城市大学的特点。我们在充分调研国内城市大学办学实践的基础上,以全国十五所副省级城市大学为分析样本,借鉴国内外大学的评价理论与实践,设计出我国城市大学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评价指标体系中竞争的硬实力指标,城市大学与部属院校是不可同日而语,但研究城市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必须考察竞争的硬实力,否则就谈不上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三、城市大学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研究城市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提升途径,除了考察硬指标外,更应考察和研究软实力指标,即要关注和研究同城市大学密切相关的城市资源整合力、学校治理创新力、人才培养打造力、学科专业优化力、科学研究创造力、社会服务回报力等指标,这些软实力指标经过长期良性发展会不断转化为硬实力指标,因此研究城市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途经应在体现软实力的指标上下足功夫,寻找可选择的具体路径。

(一)加快资源调配利用,形成城市资源整合力

城市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首当其中就是要充分利用城市资源,形成强有力的城市资源的整合力,为城市大学办学实力的增强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1.积极寻求城市政府对城市大学办学的政策支持和财力支撑

对城市大学而言最大、最强有力的办学资源来源于城市政府,城市大学必须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寻求多层次、多渠道的城市政府的支持,以此来缩小和部属院校在办学资源方面的差距,如城市大学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计划可以通过市政府纳入城市中长期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城市大学的高端人才的引进可以充分利用市政府的各种人才的优惠政策来实施;城市大学的基础设施建设、校园环境改造可通过市政府的市政建设规划统一实施;城市大学科学研究、基地建设可以寻求市科技管理部门专项科技资金的资助;城市大学大学生创业、就业计划可以和市政府产业布局发展战略相衔接。同时城市大学还可以充分整合、利用城市政府在政策制定和引领方面的资源优势、资源条件,促进学校办学实力的增强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投入过多倾向于研究型的大学,中央政府对城市大学没有专项资金支持,使城市大学的办学经费全部依赖于城市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加之城市大学造血功能偏低,办学经费不足成了制约城市大学发展的瓶颈〔5〕,如何获取城市政府对城市大学办学财力更多的投入,也构成了城市大学充分利用城市政府资源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获取社会办学资源支持方面,作为地方高校的城市大学与部属院校研究型大学相比也不在同一个水平上。如果说部属院校研究型大学属于资源接收型,即大量社会资源积极、主动投向这些院校,那么城市大学则属于资源争取型,即一般很难得到社会资源的主动投入,而要依靠学校自身积极主动争取社会资源的支持。这就要求城市大学的领导层必须具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既能够广泛而充分地和市政府进行沟通联系,建立亲密的“父子关系”,又能走出校园面向市场,像企业家、外交官那样积极开拓外部市场,广泛争取社会各界对学校发展的资金支持,不能被动地等和靠,而要主动地跑和争。

2.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业资源

城市大学对校外资源的整合运用还离不开企业,企业既是学校服务的对象,也是学校依靠的对象,更是学校合作的对象。开展校企合作,提升城市大学核心竞争力,是非常重要的战略措施。

首先,建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城市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大学都非常重视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例如武汉市的江汉大学在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江汉大学先后与武汉化工新区、武汉经济开发区所管辖的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江汉大学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为武汉化学工业区和武汉经济开发区辖区企事业单位培养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双方在研究生、工程硕士、本科、高职等各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合作办学。江汉大学利用学校智力资源,为两区内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进行再教育培训,两区组织辖区企事业单位为江大创建实习、实训基地提供支持,为江汉大学毕业生在两区就业和创业提供帮助和指导。

除在人才培养方面展开合作外,双方还在科学研究特别是产学研一体化方面努力拓展合作空间。两区积极提供江汉大学参与辖区企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的机会,并在同等条件下向江汉大学倾斜,积极为江汉大学搭建合作平台;为江汉大学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提供支持,积极组织辖区企事业单位为江汉大学创建科研基地提供支持和帮助,并帮助江汉大学在辖区企事业单位内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流。这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其次,探索“四位一体”的合作模式,实现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四位一体”乃是指“官、产、学、研”中的政府、企业、高校、研究院所。这四个方面的合作形成一种“全赢”的合作模式。这里的“全”字有几个含义:一是合作各方全面参与,二是合作各方全面受益,三是政府主导国家整体利益最大化。城市大学在这种“全赢”合作模式中,既能得到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又能整合企业方面的办学资源,还能得到研究院所的技术支撑,将教学、科研、生产实践在政府主导下实现有效地深层次结合。搭建城市大学与城市政府、城市企业、城市研究院所资源整合利用的合作平台,协调四方利益关系,保持合作各方利益的最大化,实现城市大学与各合作方的良性互动,形成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合作关系,构建城市大学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合作办学体糸,实现城市大学作为地方高校的办学功能,促进区或经济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再次,学校与企业建立相互信任、合作共赢关系。一方面,学校在企业建立专业教师实习实践基地,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将中青年专业教师选送到企业,参加企业整个生产实践过程,熟悉生产工艺流程、生产工序、生产组织过程、产品出厂过程等,让他们在企业生产实践中弥补实践能力的不足。请经验丰富的工人师傅做老师,传授生产技术和工艺,让教师也能动手;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将企业的中青年技术骨干送到学校进修,让他们了解行业领城的前沿知识与技术,接受新的、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校企双方通过合作,让资源流动起来、智慧迸发出来,相互取长补短,合作共生共赢。一所大学没有几个深度合作的企业伙伴称不上好大学,一个企业没有几个信得过的大学做技术支撑也算不上好企业。

(二)制定学校发展战略,提高学校治理创新力

城市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还有赖于学校自身治理创新能力的增强和提高,在科学制定学校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的基础上,理顺学校内部权力关系,不断创新学校治理模式,充分发挥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功能,规避办学风险,实现城市大学健康有序地发展。

1.规范学校内部权力关系,完善学校治理结构

城市大学内部存在着这样几种权力,即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民主监督管理权力。长期以来城市大学这几种权力边界模糊,存在冲突和矛盾的地方较多,主要表现为:

一是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范围模糊界限不清。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法》大学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并清楚规定了党委书记和校长的职权,这表明大学决策在党委,执行在校长。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党委书记主持召开党委会,是学校政治权力的“一把手”,校长主持召开校长办公会负责学校日常工作,是事实上的行政权力的“一把手”,这就形成二个“一把手”的局面,党委的统一领导和校长的全面负责之间相互牵扯制约。

二是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关系失范,往往表现为行政权力过大,越位错位现象比较严重。虽然城市大学都建立了学术委员会,但大多数学校的学术委员会主任由校长或分管副校长兼任,容易形成学术事务由行政权力来决定的局面,造成事实上的学术权力“缺位”。

三是民主监督和管理权力失真。尽管《高等教育法》等法规明确规定了学校教师和学生享有参与大学民主监督和管理的权力,但在实践中由于缺乏制度设计和机制保障,教师和学生的这种权力很难体现出来〔7〕。因此,城市大学要在办学实践中,通过制度安排和机制设计,很好地规范这几种权力关系:

首先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处理好党委与行政的关系。关系到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事项必须经过党委会研究决定,校长执行党委决定,并对执行行为全面负责。

其次要处理好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学校党委、行政要落实“让教育家办教育”的思想,成立学术委员会,学术问题由学术委员会全面负责,重大学术会议的召开、重大项目的立项论证、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的确定、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罚等,必须经过学术委员会讨论研究决定。

最后要处理好党政权力与民力的关系。要建立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的机制,做到党务公开、政务公开,让广大教师、学生真正享有对学校党政权力行使的知情权,参与民主管理。

2.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增强自主办学能力

城市大学因与城市政府的天然联系,在办学实践中也容易产生行政化倾向。如城市政府对城市大学管理所设立的绩效考核指标同行政管理部、委、办局的并无差异,没有体现城市大学的特点,在管理方式上也同其他机关和事业单位一样,其结果是使学校和机关一样,管理机构庞杂、管理部门重叠、管理人员过多、管理效益低下,学校办学自不仅没有得到落实,反而制约了学校健康发展。

面对这种局面,城市大学必须做好去行政化这篇大文章,在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增强自主办学能力上下功夫。一是建立大学章程制度,改变长期以来城市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缺乏制度支持的现象,发挥大学章程的作用,落实学校办学自;二是要求城市政府对城市大学的管理要有别于对机关事业单位的管理,考核指标的设计应考虑城市大学的特点,不搞一刀切;三是学校自身要大胆改革,精简机构,压缩管理人员,创新学校内部治理模式,保证教学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合理、有效利用;四是真正实现校、院、系三级建制,校、院二级管理模式的构建,使学院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方面拥有办学自。

3.深化校内人事制度改革,推行教师的分类管理,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聘任制

教师职称实行评聘分离,在部分学院实行“非升即走”的聘任制试点,按贡献大小取酬,不养庸人、不养懒人。同时,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打破长期以来地方高校受计划管理体制影响形成的“吃大锅饭”、“平均主义”的现象,对教师根据其学科专业、能力水平、贡献大小设立岗位,实行岗位聘用制,在重要岗位岗特聘,特岗特薪。

(三)以教育质量为核心,凸显人才培养打造力

城市大学核心竞争力提升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目标的,而人才培养质量归根到底有赖于教育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抓城市大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是增强其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1.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实施教学质量分级负责制

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实施教学质量分级负责制,要做到层层把关,层层追责。学校主要党政领导是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主管校长、教学主管部门负责人依次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负直接责任;各学院党政一把手对本单位承担的教学质量负主要责任,教学副院长对分管的教学工作负具体责任;教研室主任、主讲教师承担职责范围内的教学质量责任。

2.改革招生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要建立按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对学生进行培养。按学科大类招生,学生在第一学期末可根据自己学习情兄和对学科专业的了解再次选择学科大类,到第一学年末选择专业进入相应学院,第五学期末选择方向模块学习。这种培养模式通过学生对专业、课程的选择,促进教师对专业的建设、改造和调整,逐步形成一种有效的、不断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调整与优化机制〔8〕。

3.改革教育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要大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倡导问题引导、师生互动的探究式学习与培养。“探究式教学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鼓励、引导和鞭策学生自学,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探究式课程改革,营造了师生互动的良好教学氛围和环境,对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变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将课堂延伸至社会

地方高校通过实践基地建设,将课堂延伸到社会,其目的是加强学生与社会的互动,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积累工作经验,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使他们在毕业后尽快融入社会。因此,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实践基地,为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提供实践场所,这是地方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经之路。

5.建立城市大学联盟,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要建立省域内城市大学优质课程战略联盟,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各高校将本校最优秀的教师、授课最好的课程开发出来,制作成慕课,在网络上开设优质视频课程,让联盟内各地方高校学生选修,实行学分互认,使联盟内地方高校、学生真正能享受到优质教学资源,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教师提高、学生受益的目的。

(四)结合地域经济发展,增强学科建设竞争力

学科建设工作在任何一所高校都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工作,其对学校办学功能的发挥、办学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学校专业的发展极其重要,学科是专业的基础和支撑,没有特色学科的支撑,专业特色也无法形成。

1.大力促进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学科发展

每一所大学在自己的办学历程中通过长期积累都会形成一些具有鲜明特点的学科和专业,城市大学也不例外,对这些基础雄厚又具发展潜力的学科,可以通过加大投入进行重点建设,以改善这些学科的实验基地条件、优化学科团队的结构,促进该学科迅速成长,扩大学科影响力和辐射力,形成竞争优势。

2.大力促进学科带头人的成长

学科建设的成效之一就是能否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城市大学要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重点培养本校确有学术成就的中青年教师,不惜花大价钱把他们送到国内外顶尖大学深造,促使他们尽快成长,以解决学科带头人不足的问题。学科带头人的迅速成长,使学科梯队的结构更趋合理、学术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学术影响力不断扩大。

3.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学校必须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要选择自身办学历史中积淀的优势特色方向,寻找与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契合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建设,不搞面面俱到、处处开花,应将优势学科的特色通过课程体系的设置渗透到专业建设中,形成有学科优势支撑的特色专业。

4.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

充分发挥基地建设在学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要创造条件积极申报高级别、高层次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实验示范中心等项目,这些基地建设项目层次越高所获得的学科建设资源就越多,享受到的学科建设经费投入也就越大,对学科建设的促进作用也就越强。

5.大力开展教学改革

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促进学科建设工作的中心环节,对学科建设的水平和质量至关重要。一是注重教学内容的改革,实现教学主体、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的现代化;二是注重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增强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提高教学质量。

鼓励学科带头人深入教学第一线,将最新的知识体系引入教材建设和课程建设,培养学生独立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视野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学科建设最新成果引入课堂,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爱好。这样既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又启迪了学生创新思维,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兴趣养成的结合。

(五)大力推进学术创新,凝聚科学研究创造力

大学的灵魂在于学术,学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创新的驱动在于科研。一般来说科学研究水平决定了学科水平和特色,而学科水平和特色决定了大学的水平和地位。因此,科学研究学术水平成为衡量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标志之一。

1.加大高端科研人才引进的政府投入

在科学研究问题上,城市大学与部属院校最大的差距就是科研人才匮乏,尤其是高端人才匮乏。高端人才是学科的领军人物和学术创新的重要动力来源,城市大学要积极争取城市政府的支持,对高端人才的引进要给予充足的经费支持和各项优惠政策的倾斜,给高端人才提供良好的科研工作环境和条件,精心安排好他们的生活,让高端人才在城市大学“英雄有用武之地”。在高端人才引进工作中,学校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保证这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如引进前的评估制度、引进后的考核制度、发现问题时的预警制度、违反合同时的退出制度〔10〕。通过管理制度和保障机制的运行,规避高端人才引进工作中的风险,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效益,通过高端人才的引进,从源头上增强城市大学的科研创新力。

2.大力加强科研平台建设

城市大学科学研究创造力的形成还必须注重科研平台建设,通过科研平台建设,逐步缩小在科研方面与部属院校的差距,为城市大学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与研究条件。城市大学在科研平台建设工作中,一是要注重科研平台建设经费的投入,保证每年在科研平台建设上的投入不少于学科建设经费的20%~30%;二是要建立各种科研平台的管理制度,实行科研平台负责人责任制,规范科研平台的使用、运行、维护;三是要建立科研平台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共享机制,整合科研资源,用以支持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的建设;四是要建立科研平台的考核评价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充分发挥科研平台服务科研、促进学科专业建设的功能。

3.多出精品成果为社会提供科技服务

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甘于淡漠和清贫,要坐冷板凳,瞄准研究方向,克服浮躁心理,踏踏实实开展研究,充分发挥科研潜力,释放科研活力,争取出高水平的学术研究精品成果。城市大学科研创造力的彰显还有赖于面向社会,服务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城市大学要励精图治,遵循注重内涵、强化特色、服务社会的发展理念,走出校园面向市场,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如科技咨询、技术开发、科技攻关、生产工艺流程设计与改造、自动化工序开发、软件开发与利用等,同时还要与企业科研院所广泛开展合作,将学校的科研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

(六)立足区域彰显特色,培养社会服务回报力

城市大学,可以充分利用占有城市资源的优势,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办学,为社会提供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服务。

1.建立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直接参与社会服务工作的相关制度

建立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直接参与社会服务工作的制度,包括教师参加社会服务活动工作量计算和考核制度,规定教师每学年必须带领学生参加社会服务活动作为教学内容考核项目,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等规定,从制度上保证城市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城市大学是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基地,同时也是传播知识、引领区域文化发展的重要阵地,对区域人口素质的提高、文化生活的繁荣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城市大学要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通过创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体制和机制,担负城市大学对区城经济与社会发展之责。

2.创新社会服务工作机制

学校除了成立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工作的领导小组外,还应该有专门的社会服务工作机构,来代表学校行使服务社会的工作职能,以保证学校社会服务工作的制度化、系统化、经常化。搭建“校―区合作平台”,为地方政府、党委部门、工矿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和街道社区提供全方位服务,将“校―区合作”工作作为服务地方的切入点,扎扎实实做好服务社会工作〔11〕。同时,在保证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选调最优秀的教师充实培训师资队伍,建立与地方产业发展、社会需求相对应的专门培训机构,服务于人才培训需求,提高专门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培训效果。

3.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对象、多形式的多元化服务格局

城市大学的社会服务工作要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对象、多方式的多元化格局。在充分保障发挥城市大学优势学科、特色专业服务社会的基础上,要广泛开拓服务渠道,不断扩大服务面,不断增大服务对象,不断扩展服务内容,不断创新服务手段,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不断优化服务效果。要让城市大学社会服务的触角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行业、各个阶层、各个街道、各个社区,使城市大学通过多元化格局的社会服务工作来回报社会。

总之,提升城市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是每一所城市大学在高等教育新常态下面临各种机遇与挑战的必然选择。城市大学提升核心竟争力的目的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提高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城市大学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实现地方高等教育强劲发展势头与创新体制机制的对接,使城市大学健康有序发展。

实践证明,城市大学可以根据自己办学的历史和条件,根据自己所处城市的资源拥有状况和环境条件,从办学定位、培养目标、教学改革、科研创新、社会服务、文化引领等方面,凝练特色、发挥优势、创立品牌,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之路,为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地方高等教育功能的发挥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永胜.从竞争力到核心竞争力〔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8.

〔2〕教育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教育学名词:2013〔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52.

〔3〕朱九思,姚启和.高等教育辞典〔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3:26.

〔4〕邵红,张丽萍.城市大学蓝皮书 十五副省级城市综合大学发展报告2011〔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202-203.

〔5〕桑建平,肖引.城市大学蓝皮书 十五副省级城市综合大学发展报告2013〔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78,346.

〔6〕成长春.赢得未来: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5.

〔7〕湛中乐.公立高等学校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232-278.

〔8〕李丽,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教学改革与实践〔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179.

〔9〕任长松.探究式教学――学生知识的自学构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7.

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篇2

【关键词】城市核心竞争力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一、城市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一)层次体系建立

1.城市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城市竞争力是一个混沌的系统,这些系统以其表现方式的不同可概括成两类:硬分力和软分力,其中硬分力=人才力+资本力+科技力+环境力+区位力+设施力+结构力,软分力=文化力+制度力+管理力+开放力,这样城市竞争力的框架便表示为:城市竞争力=硬分力+软分力。

2.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定义

城市核心竞争力是一座城市所具有的关键性能力,这种能力能使一座城市在某一个行业(或产业)、某一个领域取得领先地位,获得竞争优势。所以,在这些关键性领域的投入与产出比例一般要高于其他领域。

3.城市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确定权重的方法很多,由于城市核心竞争力判别系统是一个多级递阶结构,采用层次分析法较为适宜。

4.建立的指标层次体系

城市核心竞争力包含软实力与硬实力两方面。前者包含有:文化力、制度力、管理力、开放力。后者包含有:人才力、资本力、科技力、环境力、区位力、设施力、结构力。

(二)层次分析方法的基本过程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在这一步中,我们首先要确定目标,随后找出影响目标的几个主因,而然后在每个主因下再找出分别影响这些主因的分因。

2.构造判断矩阵

确定各层次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并赋以相应的分值, 构造出各层次中的所有判断矩阵。分值标准如上表:

3.层次单排序

对判断矩阵b, 计算满足bw=λmaxw的特征根与特征向量,式中λmax 为b 的最大特征根,w 为对应于λmax 的正规化特征向量,w的分量wi 是相应因素单排序的权值。为了检验矩阵的一致性,需要计算它的一致性指标ci,定义ci=(λmax- n) /(n- 1)。随机一致性指标ri,可查表确定。

4.层次总排序

层次总排序需要从上到下逐层顺序进行, 对于最高层下面的第二层, 其层次单排序即为总排序。随后对这个总的排序矩阵计算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5.一致性检验

对总排序矩阵的计算结果仍然要进行一致性检验,方法可参考步骤(3)

二、城市核心竞争力层次评价步骤

1.建立城市核心竞争力层次结构模型

根据以上层次结构模型建立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层次结构模型,即城市核心竞争力包含软实力与硬实力两方面。前者包含有:文化力、制度力、管理力、开放力。后者包含有:人才力、资本力、科技力、环境力、区位力、设施力、结构力。

2.构造判断矩阵

首先,建立城市核心竞争力层次矩阵,设为a,其表达如下:

其次,细化硬实力矩阵,设为b1,表达如下:

再次,细化软实力矩阵,设为b2,表达如下:

3.层次单排序

对城市核心竞争力层次矩阵a,计算其最大特征值λmax=2,对应的特征向量wa=(0.6667,0.3333)。经过一致性检验得ci=0,既a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

对硬实力层次矩阵b1,计算其最大特征值λmax=8.1, 对应的特征向量wb1=(0.288,0.357,0.168,0.085,0.055,0.029,0.019)。经过一致性检验得ci=0.18

对软实力层次矩阵b2 ,计算其最大特征值λmax=3.47,对应的特征向量wb2=(0.090,0.419,0.400,0.193)。经过一致性检验得ci=-0.177< ri4,既b2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

4.层次总排序

进行总层次排序,其运算矩阵如下:

对总矩阵a ,经计算得ci=0.0016<0.1。由此可以看出,实证检验的计算过程与结果符合一

致性要求,其结果可以接受。

三、分析与评价

通过对计算结果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城市核心竞争力总权重按大小明显地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硬实力中的人才力、资本力、科技力和软实力中的制度力、管理力。这一部分的权重值全部大于0.1,其中最小的科技力也有0.112。而在权重值列中剩下的因素组成了第二部分,其特征是权重值全部远小于0.1,其中最大的环境力也仅有0.057。因此,我们可认为以0.1为分界,在权重值排列中权重值大于0.1的可以被判断为城市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焕臣,许树柏,和金生.层次分析法——一种简易的新决策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周宏山,吴诣民.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j].经济问题,2003(12):2-4.

[3]吴建琳,朱宁.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j].统计与决策,2006(5):51-53.

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篇3

长期以来,“城市的准确定位”被认为是城市总体规划要研究的头等大事。在我国,大部分规划教科书上都有这样的表述:从客观层面上把握城市发展的定位、定性、定向,这是城市宏观决策人首先要关注的问题。如果在定位、定性、定向的问题上不花大力气去深入研究,即使总体规划做得再细、再具体,也将因目标和结构不合理,给城市发展带来全局性的问题,犯历史性的错误。这几乎已经成为无庸置疑的经典结论。我们将为城市寻找准确定位的战略行为称之为定位理论。

城市定位理论是假设城市内外环境的变化及不确定性很低,城市自身的产业结构及组织结构都处于稳定状态。在一个可以持久的、有吸引力和发展前景的环境中有利可图的准确定位,这就是定位理论追求的均衡状态。但这种因“准确定位”所获得的城市竞争力优势持续的时间,取决于选择的市场定位多大程度上是稳定不变的。因此,从城市定位与城市竞争力的关系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城市定位理论在当今这个时代有一定的局限性,还存在着某些缺陷。

城市定位理论的缺陷之一,就在于由于城市定位的理论注重研究与城市原有主导产业、自然资源相关的外部环境因素,而对城市内部的因素分析仅局限于针对“定位”而展开的协调安排(这不能充分体现城市在后工业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本质意义上的竞争能力)。因此,定位理论虽然能够明确什么样的城市定位是有利的,但由于现代的城市外部环境、科学技术及产品(尤其是对以自然资源为原材料的替代用品)更新变化快得让人眼花缭乱,围绕既定的产品进行市场分析往往不得要领。消费者的口味变化,朝阳行业的转移,都会使定位理论苦心经营的城市竞争力失去目标。我们可以设想,如果英国曼彻斯特仍然按照纺织业来定位,美国的圣何塞仍然追求杏子栽培与加工,尤他市、华盛顿市顽固地坚持原来的城市定位,人类社会将会减少出色的经贸中心、硅谷和仿生学集聚的高科技领地。这样的话,这些地区要么仍然是田园风光,要么早已因贫困潦倒而衰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传统“定位理论”假设制订和实施城市规划的专家和官员们能把握未来变化的全部信息,从而准确地让城市“定位”在未来变化有利的位置上。这在“信息爆炸”、竞争环境迅速变化的时代是不可能的,这里列举的成功变化城市并不是以出色的规划定位而成功的。

城市定位理论缺陷之二,是由于大部分城市都在采用类似的分析方法追求几乎相同的目标定位。其结果是造成各个城市产业严重同构、重复建设盛行、大量企业产能过剩、区域城市之间恶性竞争、城市建设千城一面(表1)。

表1九五期间中国部分大城市的功能定位和支柱产业选择(注:参见:《开放导报》,1997年,第5期,第14页。)

城市

定位

第二产业支柱产业

深圳

现代化国际性城市

计算机及软件、通信、电子及基础

元器件、机电一体化、视听、轻工、

能源

广州

现代化国际大城市

汽车、摩托车、电子通信、家电、

石化、医药、食品、冶金

哈尔滨 国际经贸城

机械(含汽车)、电子、仪器医药、

化工

长春

国际化大都市

汽车、食品医药、建筑建材、光机

电一体化、生物工程、新材料

沈阳

现代化国际性城市

机械、汽车、制药石化、电子信息

大连

社会主义北方香港

机械、电子、石化、(含医药)、

汽车及零邯件、冶金、建材

济南

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经

机电仪一体化的机械制造、重型汽

济强市

车、摩托车为龙头的运输机械、家

电、化工

青岛

现代化国际城市

机械电子、化工橡胶、饮料食品、

纺织服装、海洋业、医药、新型建

材、家电

杭州

现代化国际风景旅游城市 大型设备及成套制造、汽车及零部

件、家电、电子通信设备、精细化

工和医药、化纤

宁波

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

石化、机械、电子、轻纺、建筑建

南京

现代化国际性城市

计算机及通信设备、家电、汽车摩

托车、石化及精细化工、建筑建材

武汉

现代化国际性城市长江中 钢铁、汽车机械及汽车制造、冶金、

游、华中地区经济中心

食品、医药、化工、建筑

成都

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机械及汽车

制造、冶金、食品、医药、化工、

建筑

重庆

长江上游经济中心

汽车摩托车、重大机械设备、冶金、

化工建筑建材

西安

我国北方西部中心城市

汽车、电子、轻工、电力机械制造

国际旅游城市

业、制冷设备制造业

厦门

现代化国际风景旅游城市 机械、电子、化工、电力、建材

北京

现代化国际性城市

汽车、电子、机械装备;电子信息、

生物工程、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

新材料;冶金、轻工、建材

天津

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

机械(汽车、机械装备),电子(

通信设备计算机),化工(石化、

海洋化工、精细化工)、冶金

上海

国际经济中心城市

汽车、通信设备制造业、电站成套

设备及大型机电设备制造业、家电、

石化及精细化工、钢铁、集成电路

与计算机、现代生物技术及新医药、

新材料

城市定位理论缺陷之三,表现为定位理论往往以邻近的竞争对手城市为参照构思的战略,可能导致方向性错误。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对现有的城市竞争力的主要威胁,并不仅仅来自已经存在的竞争对手,而是来自于拥有崭新思维的“创业型城市”。以竞争对手为参照,忽略现代科技创新的特性的结果,往往是与原来的竞争对手一起被“创业型城市”的迅速崛起而取代之。

2城市竞争力的基本概念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最高权威。国与国、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成败,都取决于城市竞争力。世界上许多城市无可奈何地衰落和“莫名其妙”的兴起,皆是因城市竞争力的强弱不同所致的。城市竞争力,是以城市发展的质量、效率和潜力来衡量其获得外界发展机遇和加快自身发展的能力,强调的是与其他城市的横向比较,是动态的,是相比较而起伏的,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表达的是城市发展的后劲。

但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很难准确界定的概念,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影响城市竞争力的主导因素是不同的,每个城市所体现的城市竞争力也是不同的。如农业经济时代的城市竞争力,主要表现在剩余产品交易范围及数量的大小(这也与是否交通便利及周边土地肥沃与否有关)、以及对外敌入侵的抗御能力等方面;工业经济时代的城市竞争力,主要表现为资本、劳动力、工业原料的集聚、加工和交换的能力、交通便利的程度等;知识经济时代的城市竞争力,则是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转化人才资源以创造价值和占领市场的能力。一个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要有一个核心竞争力。城市同样也如此。在城市之间的相互竞争中,引进企业核心竞争力(注:核心竞争力战略理论基础是基于资源(知识)的理论和企业能力理论,基于资源的理论是对美国多元化的大企业纷纷收缩战线的现象反思的结果。美国多元化经营的大企业对各种产品市场无孔不入,但是各种产品之间往往没有内在联系,产品生产范围过大曾经使得欧美的大企业在日本企业的攻势面前节节败退。与定位战略研究内部因素时以涉及产品的各种活动为主不同,核心竞争力理论试图深入到企业内部活动背后的逻辑性,从各种企业能力中寻找凝聚竞争力的药方。)的概念,可以突出不同城市独具的竞争力要素以及抓住城市发展的主要矛盾。

3城市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内涵

首先,城市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城市的环境变化较快,相对稳定均衡状态存在的时间始终有明显的限制。环境不仅正在经历着明显的变化,而且还不时会被剧烈的质变所突破。因此,该理论认为,应通过培养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使城市在变化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城市核心竞争力理论的重心在于研究城市内部的因素,力求合理地组织城市内部的各种资源,以形成别的城市不易模仿的独特的竞争能力。解决竞争力问题的中心策略是“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城市竞争力?”进一步的探讨,将研究重心置于城市和外部环境之间的界面上,兼顾城市内外各种主要因素,使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成为可能,成为一个对发展机遇时刻有准备的城市。

最后,城市核心竞争力理论讲求的是努力超越自己过去成功的经验和发展历程。这对于我国正在经历体制转轨的大多数内地城市来说是尤为重要的。因为在传统计划经济下,城市职能被扭曲了,其基本经济活动主要是为了城市自身的正常运转和满足市民的日常需求。而不是为周边甚至更广阔的地理空间提供商品交易服务的平台,城市更多地表述为“生活型”和“生产配套型”的职能。对这样一些因国家定点而形成的大型生产基地相伴而生的城市,如果不从战略上超越自身成功的“跑部钱进”项目定位的经历,无疑会因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竞争而急剧衰落。

4城市定位理论与城市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区别(表2)

表2城市定位理论与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比较

城市定位理论

城市核心竞争力理论

理论来源

城市组织经济学

基于资源(知识)的竞争

力理论

理论假设

城市内外环境不确定性低, 城市内外环境变化快,偶

组成环境和城市的单元之

尔还有质变,不同的单元

间差异性小。单元的变化

是异质的,这种异质性可

节奏基本相似同步

持续较长时间

中心战略问题 定位在什么发展目标

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城市组

织应变能力

战略目标

明确定位

形成独特的竞争力

战略参照物

竞争力城市

自身(过去成功模式)

战略步骤

识别一个有吸引力的目标; 确立一个战略意愿或蓝图,

选择一个有利的定位;采

积累战略资源和培养核心

用相应的保护性策略

能力;在不同的环境和机

遇情况下,运用独特的战

略资源和核心能力进行争夺

竞争优势来源 独特而准确的目标定位

独特、不易模仿的战略资

源和竞争能力

内在风险

很难随环境的变化迅速改

培养战略资源和竞争力对

变目标定位

环境变化应有的适应性

5城市核心竞争力与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区别

当前比较流行的称谓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法,与城市核心竞争力相比较,有以下区别:

(1)城市综合竞争力作为一种概念的提出,体现了新的发展观:发展不是简单的经济增长,它同时应该包括社会的全面进步、人类自身的解放与完善。城市的政治、社会、文化的发展包括精神文明、信息、道德、价值观等等,都应是发展的应有之义。这些观念应该说都是正确合理的,但如果我们将城市竞争力的探讨与关于“发展”这样的大课题混同起来,其结果只能使城市竞争力成为“什么都可以往里装的大箩筐,”内涵过于复杂,体系十分庞杂。自然就难以抓住城市竞争力的主要矛盾。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并不否定社会、政治、人文等范畴对竞争力的影响,而是将它们的作用抽象归纳到那些对城市未来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以及对城市捕捉发展机遇有直接影响的“人才资源”这样的子系统之中了。

(2)城市综合竞争力概念提出,文化的发展不仅为城市竞争力的提升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也因创造经济价值、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和改善城市环境,而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文化还能塑造城市形象,成为体现城市竞争力的外在标志(注:参见:蒯大富:《一流文化塑一流城市》,文汇报,2001年11月12日第5版。)。这些提法无疑是正确的。但文化自身也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如果将其单独列出来成为对城市竞争力独立贡献的分工或单一作用因子,则会造成重复计算。因为,就一个城市而论,其企业的组织方式、产权结构、市民的创新热情、制度安排以及对人才的吸引能力等等,都无疑已经包含了文化的因素。就像蛋自质是构成人类的食品的基本要素那样,如果我们在点菜时既点了鱼肉,又点了蛋白质只会造成双重付费而并不能增加营养。

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篇4

关键词:旅游核心竞争力;洛阳;AHP

洛阳古城位于河南省西部,素有“九州腹地”之称,是我国著名的七大古都之一,也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洛阳市凭借自身实力获得了“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中国最佳魅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十大最佳魅力城市”、“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多个荣誉称号和奖项。

旅游业是洛阳市发展的龙头产业,促进了洛阳经济的增长。但目前洛阳古城旅游产业竞争力较弱,发展不平衡,整体效率较低。本文在构建洛阳古城旅游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了洛阳古城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洛阳古城旅游业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1洛阳古城旅游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旅游核心竞争力(TouristCore—competence)是资源和能力的统一体,是旅游企业投入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通过旅游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知识及技能的重新整合转化为旅游企业的经营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单一的某种技术或技能,而是使旅游企业内部不同部门合作无间将资源和技术加以整合的能力。

旅游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原则上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多个指标组成的统计指标体系。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研究哪些要素对于旅游核心竞争力评价具有重要作用。层次分析法(Ana.1ytic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是指将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将目标分解为多个目标或准则,进而分解为多指标(或准则、约束)的若干层次,通过定性指标模糊量化方法算出层次单排序(权数)和总排序,以作为目标(多指标)、多方案优化决策的系统方法。旅游核心竞争力指标重要性评价的步骤如下:(1)收集数据。主要是通过对

每个指标,采用2010年全国9个相关旅游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对比。

(2)统计计算数据。在完成收集数据之后,还要对统计的原始数据进行量化,用权重的大小来反映第2O卷第5期张博:洛阳古城旅游核心竞争力评价与对策研究59即产业竞争力得分。

2.2洛阳与其他旅游城市旅游竞争力比较采用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河南统计年鉴》以及各城市的统计公报作为分析样本,并分析主成分。根据主成分分析评价方法与步骤,选取了5个主成分,所概括的信息量为全部信息量的93.27%。

图1反映出具有代表性的旅游城市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排序情况。

从图1可看出,洛阳虽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但旅游核心竞争力不强,与北京、南京等旅游城市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洛阳古城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劣势与困难有:(1)洛阳古城空间形态缺乏特色。北京、西安等古都,或大气磅礴,或庄严威武,古韵体现在城市整体形象中。而洛阳古城,既没有古城风貌,也没有现代城市热闹繁华,其空间形态、文化形态被不人流的小吃I临摊和胡乱开张的各色商铺以及到处开花的霓虹广告搞得满目疮痍北京南京西安杭州郑州洛阳开封安阳许昌图l各旅游城市旅游核心竞争力排序(2)旅游发展滞后于洛阳整体旅游发展水平。虽然洛阳提出了“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文化旅游口号,但“千年帝都”的旅游核心并没有“牡丹花城”刻画得深入,本应成为旅游文化脉动的洛阳古城,没有带给游客“千年帝都”的直观感受,旅游发展反而跟不上整体水平,给人脏、乱、差的印象。

(3)商业发展落后导致交通重心偏离。近年来,由于洛阳商业突飞猛进地发展,商业中心集中在涧西区上海市场、西工区万达广场以及新城区盛德美等地区,而古城由于商业发展落后,交通状况不太良好,道路狭小,且距离商业中心较远,进人性不强,位置逐渐偏离交通中心。

(4)商业利益追逐导致土地使用不合理。洛阳市现存城址主要有:周王城、北魏洛阳城、隋唐洛阳城和金明洛阳城。洛阳老城(金明洛阳古城遗址)在整个城市发展中没有找到自己的定位,小商贩、不规则商业占用古建筑的现象处处可见。洛阳老城,本该成为洛阳乃至河洛文化接轨最深的地方,反而变成脏乱差的落后城区,规划区位功能不明显,旅游开发定位不明确,房地产开发保护法律不健全。导致了洛阳老城土地使用呈现不合理局面。

3提升洛阳古城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3.1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洛阳古城旅游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支撑环境,需要政府的积极参与。政府应制定有效措施,发挥能动性,结合古城旅游特色,组织和协调旅游发展,引导古城旅游的良性发展。

(1)积极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健全旅游市场竞争机制,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古城基础设施建设。

(2)政府各部门要充分发挥市场协调功能。切实加大对旅游业的基础资金投入,统筹规划,尽快形成快捷的城市交通网络。加强古城旅游发展规划,充分做好行业指导、管理、协调和服务等作用。

(3)制定适应洛阳古城旅游发展的产业发展政策和投资优惠政策,同时要加大对古城保护以及旅游的资金投入。

3.2抓住特色产品提高品牌效应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才能吸引游客,提高旅游地区核心竞争力。洛阳古城旅游品牌建立要与牡丹花会结合,整合现有牡丹园林。洛阳牡丹园林众多,但规模参差,名称混用,游客一头雾水。应在洛阳古城内建设高档次的牡丹园林和试验基地,将“古都游,牡丹开”二者同时展现在游客面前,开发出具有洛阳独特的体验旅游。

3.3加强培养旅游专业人才

旅游人才的培养是提升旅游核心竞争力、开发旅游资源的关键。只有通过各种方式加强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才能促进旅游业健康、长远的发展。因此要探索出一条适合提升洛阳古城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旅游人才培养途径,加强旅游队伍建设。要不断丰富旅游专业人才的业务知识、提升旅游人才的工作能指标值的优劣。

(3)指标权重的确定。在建立旅游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中,选择的相关要素对整个系统的影响相同。基于洛阳古城旅游发展现状和层次分析法的要求,在建立评价体系时,同一层次的相关元素对于上一层元素的相对重要性给出判断值,构建判断矩阵。由判断矩阵计算被比较元素对于该准则的相对权重,并进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计算各层次对于系统的总排序权重,并进行排序。根据以上所建立的指标体系,构建洛阳古城旅游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洛阳古城旅游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A层是目标层,为旅游核心竞争力评价。B层是一级指标层,依据构建的旅游核心竞争力钻石模型,选取的评价指标为要素条件即环境竞争力B,持续竞争力B:,发展规模竞争力B,。c层是二级指标层。共包含22个子项目。

2洛阳市古城旅游核心竞争力的评价2.1评价模型通过对大量数据和资料比对、分析、筛选、整理和再加工,抽取出和旅游核心竞争力相关的指标和数据,得到反映洛阳市古城旅游核心竞争力相关的3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其主要步骤如下第一步:在收集完数据之后,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计算判断矩阵的权重向量,通过权重向量的大小来反映指标值的优劣。

第二步:对标准化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因子变量,前提是主成分大于1。以主成分特征值所占的比重作为模型中各因子的权重,并获得各主成分对各个指标变量的得分系数。

第三步:一致性检验。对判断矩阵可接受性进行鉴别,通过正互反矩阵,计算原因子变量综合得分,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1年9月力和自身素质,要广泛地与高等院校合作,积极依托洛阳师范学院、河南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的旅游办学资源,培养旅游人才。

3.4演艺影视还原活化古城魅力近年来,演艺活动的兴起给许多缺乏旅游活性的景点带来了希望。洛阳古城,应该打造一台精彩的大型现场演艺节目,还原隋唐时期古都的独特魅力。该节目注意与牡丹和历史的结合,运用声光电技术还原盛大磅礴的古都气势,提升古都旅游的内在价值。同时,洛阳乃至河南的影视旅游宣传力度不够,这些年做得最好的是山西省,在影视旅游发展中,提升了山西晋商文化定位,所有关于明清乃至民国的电视电影作品都集中在山西拍摄,对旅游活化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洛阳老城发展影视旅游具有明显优势,历史积淀多,可选素材丰富。在开发中应该注意选择有影响力的导演或者作品,逐步扩大人们心目中的古都形象,提升洛阳古都魅力。

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篇5

(一)促进落后地区形成竞争优势落后地区指在某些要素上具有比较优势,但尚未形成竞争优势的区域,在发达地区回流效应的作用下,大量的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资金等纷纷外流,大大削弱了原本就十分有限的投资的作用,即使有国家在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仍停滞不前。区域竞争力最直接地表现为一个区域能够比其他区域更有效地向区域内的企业或其他组织提供服务,通过区内企业的繁荣来促进区域自身的繁荣和发展。因此,一个落后地区要想具备同其他地区竞争的实力,就需要思考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二)帮助发达地区持续保持竞争优势发达地区指已建立起竞争优势的区域,这类区域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继续保持竞争优势。实践证明把区域的竞争优势建立在某个特定产业上是不持久的,因为随着技术和社会的进步,产业结构会不断地调整和升级,随着竞争对手不断模仿、追赶,该区域将丧失已获取的竞争优势。发达地区要想长久地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不断地投入资金,进行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对高等要素进行不断升级,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升级。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就是要创造这样一个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环境,即起到高级要素孵化器和竞争优势转化器的作用。例如,20世纪60年代以前美国在汽车、钢铁、电子等产业上相对于日本具有绝对优势,但是随着日本不断追赶,最终使美国丧失了在这些产业上具有的优势。虽然美国在这些产业上失去了竞争优势,但是美国在整体国力上却始终保持着对日本的竞争优势。究其原因,就在于美国拥有核心竞争力———独特的文化和优秀的制度。

皖江城市带构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

(一)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需要2009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准在安徽省建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范围包括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巢湖、池州、宣城、滁州9市,国土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左右,人口约1200万,占全省的18%左右。至此,安徽省最终放弃了之前在“合肥经济圈”和“皖江城市带”二者间游移不定的态度,坚定地选择了以皖江城市带作为安徽省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并将皖江城市带作为实现与长三角无缝对接的桥头堡。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三大经济重镇之一,近年来随着金融、贸易等服务产业,以及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等高新支柱产业的形成,一些传统优势行业,诸如加工制造、原材料、能源等产业,因面临着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资源匮乏、投资成本剧增等一系列困扰,正逐渐向外扩散转移。安徽省作为一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部大省,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无论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还是加快城市化进程都需要大量承接来自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据估计,长三角地区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将达1万亿元,对于这样一块大蛋糕,国内众多省份尤其是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省份都“垂涎欲滴”,并制定了相应政策,以吸引和承接来自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虽然皖江城市带毗邻长三角地区,更有黄金水道—800里皖江与之相连,区位优势明显优于其他省份,但是随着近年来交通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中西部其他地区投资环境的优化,皖江城市带在承接来自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时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和挑战。因此,皖江城市带需要构建区域核心竞争力,以应对来自其他区域的竞争。(二)改善投资环境、培育区域竞争优势的需要中西部地区相对于东部地区来说,经济发展长期落后,究其深层次的原因,除了区位劣势之外,缺乏一种适宜市场经济发展的制度和文化环境才是这些地区贫困落后的根本原因。在这样一块制度与文化贫瘠的土地上,民间投资者出于安全考虑往往缺乏投资的信心;出于盈利考虑往往缺乏投资的热情,仅靠政府的投资很难促进经济的繁荣。因此必须构建区域核心竞争力,培育和吸引高等生产要素,形成适合经济发展的环境,并结合自身的比较优势,才能最终促进皖江城市带区域经济的繁荣。

皖江城市带构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思路和措施

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篇6

关键字:城市化 城市管理 分区发展 竞争力提升

《管子・度地》有云:内为之城,城外为之郭。加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织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在人类劳动的社会大分工的基础上城于市相得以结合,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发展一直没有停止,并按照农业城市到工业城市再到现代化城市的规律前进。

中国近代化进程比较缓慢,,城市化发展经验不足。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到1978年间,在赶超战略和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城市化进程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政府通过粮油供应制度、教育制度、户口迁移等制度,严格限制了乡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给正常的社会流动造成了严重的阻碍,致使当时的城市发展是政府控制的结果,而非经济发展的正常结果。

改革开放带来了市场经济的活跃,经济要素的复苏带动了社会其他方面的进步,城市发展进入了良性轨道。根据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历史经验,城市化水平达到30%时,城市化进程将进入加速发展时期,我国目前正处于这个加速点。

我国的江苏、上海等省市率先把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明确列入“十五”计划,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二者都强调了城市的竞争力问题,这也是城市化发展的核心问题,美国的纽约、迈阿密、费城等不同区域的核心城市都以高度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带领着区域经济发展的走向。如何提高城市的竞争力,以点带面的进行城市功能辐射,才能准确发挥重点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排头兵作用已经被提到国家的重要议程。

我国在城市化探索中的成功案例――上海,走出来一条中国特色的道路。尽管目前我国城市化的程度还不是很高,这也是由我们特殊的国情所决定的,但是上海在城市化发展探索尤其是现代化城市建设方面的经验对于我国中西部城市提升城市化水平和东部建成城市群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真如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所说,影响21世纪世界格局的两件大事,一是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二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上海世博会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诠释着城市的意义,也给中国的城市化带来了新的出发点,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方向和质量不仅极大的营销战着本国人民的生活,同时这个人口大国对于世界发展进程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基础设施配套不足”“环境恶化严重”“贫富差距拉大”等不可避免的成功化问题也出现在我国,万物都不是完美的,在中国的人口多、发展不平衡的国情下,完全实现城市化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实现的,目前需要的是建设核心城市的竞争力,扩大核心城市的辐射面积,通过产业的转业建立稳定的联系带动二三线城市的发展,逐步提高整体的竞争力。以上海为例,改革开放前的黄埔各城区基本上是混杂的,既是居住区又是办公区,每个区也有工厂等生产性设施,郊区从景观和经济结构上看都是以第一产业为主。改革开放后,城区功能的分化的步伐加快,有些区域的商业功能得到了强化,有些区域的的教育功能得到了巩固,郊区则是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市区工业向郊区转移加快。在市场经济的调节下,人口和工业从城市中心区域想郊区转移标志着上海城区功能进入新的整合阶段,周围地区在核心区域的带动下开始产生纽带关系,方便卫星城的建立。

弗里德曼的在《区域发展政策》一书中的阐述,区域的空间结构是由核心和边缘两个空间系统组成,在区域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核心与边缘区域的界限将发生变化,从而使区域的空间关系不断的调整,最终达到区域空间的一体化。其表现在核心区对边缘区的支配地位,并且不自觉的对核心地位进行强化,同时,二者还不断的进行信息流和物质流的输送,在发展的后期,新的核心区将会在边缘区产生进行重复的城市发展过程。按照该理论对上海市进行划分,可分为中心区、近郊区、远郊区。根据不同城区间的不同特点采用一直相符合的核心竞争力战略,才能最终达到整体城市群的竞争力提升效果。

中心区一般指一个城市的中央商务区,它处在城区圈的最内处,是一个城市的核心点。第三产业的空间集聚程度很高,相关行业的空间分布密度较高,交通通达性好,是城市内各种交流活动最便捷的空间场所。由于上述的优势,用地紧张、土地租金昂贵也是中心区的显著特点,对于寸土寸金的中心区来说发展高端商务和高级经济形式是该区的竞争力所在。

上海的闸北区作为中心城区的代表,作为上海的路上大门有着悠久的历史。今天,闸北区上海铁路站日接发列车73对,高峰日客流量达28万人次。货运方面,铁路北郊站作为以办理零担运运输为主的或货运站,闸北区已形成“南客北货”的基本格局。在市内交通方面,闸北区可谓是交通作方便的地区,由内环线和南北高架、地铁一号和轻轨明珠线形成的两个大十字构成了闸北区的快速交通骨架。经过swot的分析,其核心竞争力在于良好的区位条件、便捷的市内交通、强大的外部交通、长期的交通运输资源,其关键在于把握好交通优势对于该区域的积极意义。根据交通的绝对优势,以交通经济和人流经济为杠杆的核心竞争力战略变产生了。

交通经济和人流经济的意思是以客流量的多产生经济消费,其实质就是围绕闸北区的交通优势资源并根据人流量大的特点进行产业链的延长和产业群体的拓展。一、该区以长途客运站以周围这站群为依托,加大客运业本身的发展。通过对全市客运汽车路线的全面调查,开辟了中短途和有潜力的长途新线路,进一步扩大了闸北区的集聚和辐射范围,同时适应了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还逐步增加了豪华舒适型的客车和卧铺客车,占领了中短途旅游和商务客运市场,形成了以闸北区为中心的高效协调市际公路客运网。二、对于人流,把“流量”转变为“留量”,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人流本身就是商机,闸北利用这一条件以人流为中心做好了各项服务业。大力发展旅游业,凭借便利的交通优势和中心城区中相对低的土地价格优势,引进“锦江之星”的经营模式,以不夜城北的“不夜之星”为龙头,在区内迅速扩展低端住宿市场,为旅游业打下基础。围绕“不夜之星”打造了专门的旅游交通路线,方便游客乘车,同时还抓紧苏州河游船码头以及连接火车站和码头之间的绿色长廊建设。三、把闸北区传统交通运输业转变为现代化的物流业。整合现有相关企业和行业资源,扶持行业核心做大做强,在抓住上海市场的同时向全国延伸,以长三角为中心向二级区域城市辐射。注意引进外国的物流进入,缩短与国外先进之间的差距。

闸北区的紧紧抓住交通优势,围绕展开一些列的战略部署,形成了以交通为核心的竞争力提升策略,也巩固了区域核心地位。

近郊区是城市中心区经济活动和人口向外扩散的第一站,它可以向城市提供蔬菜和副食品,同时也会有一定的工业活动。基于靠近中心区的特点,近郊区的核心竞争力存在产业经济领域,近郊区相对宽松的土地为房地产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人口的大规模集聚为房地产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机会。另一方面,大型工业项目的落户可能成为城区核心竞争力的支撑。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近郊区的发展一要优化产业内部生态,如制造业,根据产业前后向关联,延长产业链并强化产业链功能,二是根据外部经济特性通过一个产业的引致效应,发展与之相关的产业,服务业比较适合。

嘉定区是上海的近郊区代表,在产业和功能定位上要服从服务于上海的整体定位:经济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在上海的服务功能逐步强化,制造业逐步收缩的大背景下,作为近郊区虽然主要承担中心城区的制造业扩散和转移,但从机会成本、商务成本等方面考虑,近郊区的制造业发展也应该根据原有优势及产业成长趋势、空间有所选择。抓住上海国际汽车城建设的契机,利用原有的技术、劳动力基础,整合汽车产品业,并向相关产业延伸,打造国际著名的汽车产业集群。根据产业集群理论,汽车产业布局要围绕核心层和紧密层开展,并处理好与混沌层和层之间的互动关系。核心层相当于以安亭为中心的68平方公里的汽车城,嘉定区相当于紧密层,混沌层相当于嘉定区周边地区,层相当于长江三角洲。嘉定区的社会与经济基础较好,在上海各个区以及全国同类地区具有比较优势,加上上海国际汽车城建设和上海东西南北产业布局的良好契机,营造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嘉定区的竞争优势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嘉定区整合长江三角洲汽车产业,抓住了长江三角洲的汽车生产与服务的灵魂,利用了扬州“亚星”客车、南京“依维柯”中型汽车和宁波的“吉利”汽车,还有上海国际汽车城建设中包括汽车贸易、汽车教育、汽车研发、汽车体育、汽车维修等一系列优势平台。建立汽车营销中心,发展汽车贸易做大汽车零配件产业并建立配套的专业市场。营销中心的成立吸引了高端厂商如大型汽车厂商的亚洲营销总部或亚洲、中国总,以及低端厂商入驻,多品牌的入驻最大限度的满足了消费者的比较心理,同时又能有效的适应汽车消费者就近消费的习惯。引进大型的汽车研发机构,培养自己的科研力量,汽车城积极的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独立研发机构如英国最著名的汽车研发机构MIRA,同时与汽车相关的大学院校也建成,嘉定有相当数量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汽车城规划中计划在教育区筹建同济汽车学院,上汽集团汽车检验中心改建扩建工程也在进行之中,要依托于这些科研力量通过国内研究机构与这些引进民间技术开发单位的技术交流,学校国际先进的技术思想,利用他们的技术研发水平。嘉定区还拉动与汽车相关的产业发展,其供应链上的企业涉及塑料、钢材、机床、橡胶、玻璃、皮革、仪器表等,同时下游产业如石油工业、化学工业等也走向了同步发展的轨道。

远郊区城市化水平不高,经济布局相对分散,除了有一个等级不高的区域性行政与经济中心----乡政府,有大量的乡镇存在,个体经济以小型化为主,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都较低。远郊区与中心城区的经济结构差异显著,竞争关系小,因而互补关系明显,远郊区成为了中心城区制造业扩散的重要承载地,服务业方面,远郊区的商业和居民生活服务基本上集中服务于当地居民的较低层次,不仅很少吸引城市外部的力量,甚至本身的高级服务也要中心城区的支持。作为以农业景观为主的远郊区,发展都市生态旅游或者乡村生活体验旅游可以因地制宜的使当地人致富,加上引进新兴产业可以使远郊区在短时间内完善基础设施。

远郊区要提升竞争力就要从为本区服务转向为整个城市服务,从封闭式区域交技发展模式向开放经济模式转变。南汇区作为远郊区的代表,把港城互动能力确定为南汇区核心竞争力。当港口城市建成后,为人的生活服务和港口产业服务的功能开始逐步完善,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资本大范围流动的加快,城市的内生发展机制开始发挥作用。

因地制宜的确定城市发展战略是政府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中国的区域性中心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尤其像上海和北京,如何增强经济实力,提高综合竞争力是在全球化发展浪潮下必然的选择,也是城市社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现代城市管理学》 马彦林 刘建平

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篇7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核心竞争力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以及区域经济、地区经济分工协作的加强,加快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推动武汉与黄石、黄冈、鄂州、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周边城市之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提高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积极参与和服务西部大开发,充分发挥武汉承东启西的战略支点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区域经济应突出比较优势

从近期看,武汉城市经济圈是以武汉市为圆心,由周边100公里范围内的鄂州、黄石、黄冈、孝感、咸宁、天门、仙桃、潜江等8个城市构成的城市圈。资料显示,这9市以占全省33%的面积提供了全省73%的国内生产总值和74%的财政收入,是湖北省当之无愧的经济发展核心圈。由表一、表二可见,九个城市按城市化水平、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等综合考虑,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武汉。武汉在这一地区中可谓鹤立鸡群,其城市化水平、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都远远高于其他城市,反映了武汉对于周边地区强烈的极化作用;第二层次是黄石、鄂州、孝感、潜江、仙桃,成为这一地区较具发展活力,最有潜力可挖的城市;第三个层次是咸宁、天门、黄冈,发展较为迟缓,需加大力度重点扶持才可望有一个跨越式的推进。此外,武汉、黄石的工业增加值均在150亿元以上,而其他城市相对较小。九个城市中有5个是在改革开发以后通过撤县(地)建市发展起来的,城市发展的历史积累不足。

表三显示了该地区城市主导产业具有较大的雷同性,城市之间的功能分工不太明确,城市间相互的协调和合作缺乏应有的机制。这是武汉城市圈当前最大的问题。武汉市已经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传统的轻纺工业已基本退出,钢铁、汽车、机械、高新技术产业日益占据主导地位,同时金融、贸易、交通物流等服务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这使武汉对城市空间质量的要求较之过去更高。

要发挥区域特色的作用,使特色转化为区域经济的一种功能,将区域经济特色做大,使之构成产业力量,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套出发,高速优化地区的经济布局,区域产业在做大的同时,要做强做优,做出品牌。比较优势大多通过专业化和产业集群来表现,专业化和产业集群是相互联系的,由此可形成聚集效应。因此,区域经济能产生比较优势。

二、区域经济应提升竞争优势

对已形成特色产业的区域,提升竞争优势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曾有报道:有一镇曾是小商品生产大镇,产品一度占领全国市场的40%,但后来市场得而复失,占全国市场的比例还不到5%。其主要原因就是在全国小商品生产形式和市场供求格局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下,该镇缺乏创新,在品种结构、生产工艺和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没有大的变化,做来做去都是老三样,结果原有的比较优势荡然无存。现代科学技术和市场竞争的发展,使得仅有丰富的资源还不足以增强竞争力。反之,有的区域虽然缺乏资源,但通过发展科学技术对有限资源加以有效利用,仍然能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因此,提升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还应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竞争优势。首先,区域经济应明确竞争优势的立足点,就是要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突出区域的特色和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大力提升特色产业的创新和竞争能力。其次,竞争优势是一种“内生”能力,即不是自然存在的,而是一个地区通过科技创新和进步主动的有意识的发展结果。第一,要扩展特色产业。要围绕特色(优势)产业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包括向特色产业的两端延伸,扩展产业链;发展配套、辅助产业。扩展特色产业能提高生产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同时有助于培育替代产业和新兴产业,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发挥武汉市在武汉经济圈中的龙头作用,支持武汉市打造光谷、钢铁、汽车、科教等支柱产业。第二,要推进科技创新。一是要发展精加工深加工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出效益;二是要开发新产品,促进产品更新换代,尤其是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提高产品知识含量,推动产业升级,要着眼于以本地产业特色为基础,根据科技和市场趋势来发展高新技术,实现创新。地区核心竞争力不是指的某一具体产品,而是表现为区域特色的综合能力。区域内企业应该通过组织的优化,合作创新,集体参与竞争,实现共同优胜。

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篇8

该报告使用人均GDP、地均GDP、经济增长率、就业率、GDP规模、劳动生产率、跨国公司分布数、专利申请数、价格优势等九项指标,对全球500个城市的竞争力进行测度。

通过研究发现全球综合竞争力前10名的城市依次为:纽约、伦敦、东京、巴黎、华盛顿、洛杉矶、斯德哥尔摩、新加坡、旧金山、芝加哥。中国的香港、上海、深圳、北京分别排在26、41、64、66位。北美、欧洲的综合中心和科技中心竞争力最强,亚洲尤其是中国的一些城市竞争力增长最快,经济增长前20名的城市主要为中国城市。

全球城市:发展充满不确定性

《报告》研究发现:世界经济核心区一些顶级城市越来越强,与其他城市差距越来越大;世界核心区一些发达城市发展放缓甚至衰落;世界经济核心区的相对边缘地区一些城市迅速崛起实现赶超;世界经济边缘地区一些落后城市进一步衰退;边缘地区一些落后城市迅速崛起实现赶超。

这表明:在全球竞争的背景下,全球城市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不确定,每一个城市区域,未来一切皆有可能;每一个城市区域只要也只有顺应规律,积极进取,才能避免退步,不断成功。

对全球500个城市的详细比较研究还发现:全球城市竞争的“市场结构”呈现“寡头垄断”格局,经济规模最大10个城市占500个城市GDP总量的27%;全球城市收入水平空间分布崎岖不平,欧美高、非洲低,沿海高、内陆低。

据了解,全球经济决策的中心正在发生新的变革。跨国公司分布指数前十名依次为:纽约、伦敦、香港、巴黎、东京、新加坡、北京、上海、莫斯科、悉尼。发达国家城市高度垄断,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个别城市异军突起。国际认可的专利申请数前十名分别是东京、大阪、巴黎、伦敦、纽约、首尔、斯图加特、圣迭戈、圣何塞、斯德哥尔摩。中国的深圳、上海、北京的专利申请数排名也较为靠前,分列第33、47、56位。

与此同时,报告使用103项指标对全球150个城市的竞争力的企业本体、产业结构、人力资源、硬件商务环境、软件商务环境、生活环境和全球联系等七个方面的构成要素进行比较发现:企业本体竞争力西雅图排名第一,东京、纽约、伦敦位列产业结构竞争力前三甲,北京在人力资源竞争力方面排名16,而在硬件环境竞争力和软件环境竞争力方面,除了中国香港以外,没有看到其他中国大陆城市的名字,上海也仅在全球联系竞争力排名中位列14。

报告指出,企业本体:企业管理最重要;产业体系:产业集群最关键;人力资源:教育水平最基础;硬件环境:科技创新最根本;软件环境:战略导向最显著;生活环境:环境质量最优先;全球联系:企业联系最直接。

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研究

2007年是中国城市迅猛发展、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关键之年。中国城市的发展与竞争呈现出新特征、新趋势、新经验、新机遇、新问题和新挑战。

《2008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分计量研究、案例研究、主题研究以及中国30年城市发展回顾等四部分展示其研究发现。

此报告对两岸四地的20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行定量研究和分析并发现:综合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为: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台北、广州、高雄、苏州、杭州、天津。

从总体来看,规模大、人口多、行政级别高的城市竞争力优势明显;经济圈的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强;中小城市增长竞争力领先。从地域分组来看,进入前50名城市的个数从多到少依次为:东南、中部、环渤海、东北、西南及西北。从阶段分组来看,在增长指标上,工业化中期的城市表现突出,这些城市正处于转型阶段,发展速度较快。

另据统计,公共部门竞争力前10名的城市:北京、香港、上海、深圳、威海、澳门、青岛、南通、宁波、杭州;生活环境竞争力前10名的城市:香港、深圳、北京、上海、广州、东莞、澳门、厦门、杭州、哈尔滨;商务环境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香港、上海、深圳、东莞、天津、澳门、珠海、威海、宁波、广州;创新环境竞争力前列的城市:上海、香港、北京、澳门、深圳、佛山、青岛、杭州、厦门;社会环境竞争力前列的城市:香港、沈阳、上海、珠海、威海、中山、澳门、厦门、大连。

报告对近年来一些城市提升竞争力的做法进行经验提炼,遴选出10个年度最佳案例城市:东莞:镇区制造带动,城乡一体发展;上海:比肩国际城市,担当区域龙头;柳州:坚守工业本位,革新确保转型;青岛:博采众山之石,开拓绩效管理;扬州:宜居与宜业共赢,生态同人文永续;呼和浩特:立足比较优势,带动整体发展;义乌:弘扬重商精神,培育多元文化;日照:市场运作提高效率,货币直补保证公平;合肥:坚持市场导向,引领科技创新;驻马店:聚焦“三项建设”,统筹“平安崛起”。

经综合研究,该报告预测了中国未来城市发展将呈现加速化、集约式、 梯度化、 层级化、个性化、 网络化、 全球化、 非均衡、跨越式发展的趋势。

城市成功之道

《报告》根据创新性、可持续性、可借鉴性的原则选取全球10个最成功的城市进行案例研究,它们是:伦敦、首尔、新加坡、多伦多、维也纳、赫尔辛基、凤凰城、迪拜、深圳以及扬州。

扬州市常务副市长张京霞表示,城市竞争力既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综合实力的具体体现,也是该地区发展活力的重要标志;城市竞争力评价既是对一个地区当前发展水平的总体评判,更是对该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潜力的全面衡量。

提升城市竞争力,必须以一个地区的自然禀赋、文化传统、产业基础等要素供给为依托,以与周边地区竞合发展的形势为背景,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为指向,综合考量各类因素,合理确定提升路径,自觉寻求差别化竞争的特色发展之路,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三新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大力打造“生态、人文、宜居”城市特色,彰显城市个性魅力;大力提升城市生活品位,推进改革发展成果普惠于民,只有这样,才能抢占发展制高点,赢得发展新优势,开创发展新局面。

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篇9

关键词:城市;品牌;城市品牌;品牌建设

中图分类号:F299.2

纽约象征着财富,自然会有花旗、摩根斯坦利;底特律是汽车城,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就齐聚于此;硅谷象征高科技,惠普就在这里的一间车库里创建了IT帝国;巴黎化身为时尚与浪漫,欧莱雅与香奈尔则芬芳弥漫;法兰克福则掌握着顶尖的机械制造技术,如奔驰制造。一个企业需要品牌,一个城市同样需要名片,没有好名声、好信誉的城市就不可能吸引好的企业。相反,城市有了自己的知名度,有了品牌,就可以吸引到更多的投资,形成更大的竞争力。当今地球已经形成了一个由无数城市节点组成的城市网络,我们凭借着一种有效的工具在城市网络中有目的地前行,这就是城市品牌。清晰的城市品牌系统不仅使人们能够方便迅速地迁移,更是资金、技术等资源流动与分配的最重要指引。城市品牌不仅为单个城市自身提供了一种标识,对于“网络”中的其它城市来说,它还提供了一种参照系,使得整个“网络”更具层次性和方向性。品牌是城市竞争力的制高点。城市竞争力是一个系统概念,它涵盖城市生产、生活 贸易、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建立在城市形象的质量和可达性上。世界范围内,城市竞争已经逐渐聚焦在城市的品牌之争,城市品牌越来越受到城市管理者的关注,因为城市品牌是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不管这座城市愿不愿意, 商业化社会的进程必然将城市带入一个开放后的市场交易平台之中, 如果这座城市不想被淘汰,就必须像营销产品一样营销这座城市, 并把城市做出品牌,进而继续保持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周文辉,2004)。城市品牌是21世纪城市建设、规划和发展的新概念、新理论、新动力。进入21世纪之后,城市品牌化的进程正在加速。

一、城市品牌的内涵

品牌一词来源于古斯堪的纳维亚语“布兰多””(brand),意思是“燃烧、烙印”,原来是牲畜归属性的标识。从最初被农场主用于将自家牲畜同别人相区分的标记,到如今承载了功能性价值、情感性价值、标签性价值等多重价值属性的伟大资产,品牌(brand)内涵的不断深化归根结底是市场竞争不断升级的结果。同样,在以价值为杠杆、以竞争为驱动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与商品经济相比,市场化进程后知后觉的城市竞争在经历了初期的粗放式、同质化竞争模式后,逐步向品牌化时代迈进。

那么究竟什么是品牌呢?对品牌的定义有多种,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 在其1960年出版的《营销学词典》中对品牌的定义如下: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这一定义的核心思想是:品牌是同质事物的区分标志。在此定义中,我们把这些创造品牌的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它们的组合,称为品牌元素。可见,品牌实质上代表着卖者对交付给买者的产品特征、利益和服务的一贯性承诺。哈金森和柯金(Hankison、Cowking,1993)从下述六大方面阐述了品牌的定义:视觉印象和效果;可感知性;市场定位;附加价值;形象;个性化。广告专家约翰•菲利普•琼斯(J.P.Jones,1999)认为品牌是指能为顾客提供其认为值得购买的功能利益及附加价的产品。20世纪最伟大的广告人大卫・奥格威(David Ogilvy)认为:“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品牌属性、品牌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广告风格的无形总和”。品牌的核心内涵是要传递给消费者的核心利益(即品牌究竟要带给消费者什么),是企业针对消费者的市场承诺。品牌的整体含义又可分为属性、利益、价值、文化、个性和用户这六个层次的含义,是一组包含了丰富、复杂信息的符号(郭国庆、刘彦平,2003)。

品牌原是市场营销学的重要概念,现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品牌的主体不仅仅是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还可以包括城市、个人、文化,等等。如果用经营的眼光来看待整个城市资源,城市可以作为最大的产品来规划、设计、建设和经营。因此,城市也是我们经营的产品,也应有自己的品牌,自然也可以成为品牌的主体。根据品牌的相关概念和定义,对于非一般意义上的产品或商品类型的城市而言,城市也需要自己的一个类似于品牌的属性。跟许多大型企业一样, 城市也可以重新检验体质、改造品牌形象, 并建立起全新的品牌认知。英国营销学家威斯特(West)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几乎所有英国“后工业革命时代”的每一座主要都市或城镇, 无不采用营销技术为自己重新定位和改造品牌形象, 其主要目的乃在于唤起政府官方的激情、让市民以自己的城市为荣、凸显出自家城市与其他城市的与众不同。对于城市而言,品牌是市场竞争中的王牌,企业家们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一流的城市做品牌,二流的城市忙推销”。对于城市的管理者而言,必须要树立城市的品牌。城市品牌是一座城市自然资源和人文创造之精华的高度凝炼,“春城”、“冰城”、“泉城”、“榕城”、“汽车城”、“石油城”等城市的名称就是相应城市的城市品牌,都是从某一个角度对城市的文化与精神的凝炼,并将城市的核心精神生动、形象地传递给城市消费者,便于消费者选择和消费。

如何理解城市品牌?目前并没有权威、公认的定义。从EBSCO的商业资源数据库中检索来看,国外有关城市品牌理论研究的文献较少。国外关于城市品牌的研究是由地区营销(或城市营销)理论发展而来的。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等人(1993,1999)将地区营销分为三个阶段:地区推广、地区推销和地区营销。在第三阶段的地区营销理论中突出了竞争因素、选择性市场和品牌研究的特征。城市品牌理论是城市营销的重要方法论思想,也是城市营销理论专业化、深入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国外,作为市场营销学科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分支,品牌理论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但关于城市品牌理论的研究却极少。一般认为,美国杜克大学富奎商学院的凯文・菜恩・凯勒(Kevin Lane Keller)教授(1998)在他的《战略品牌管理》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城市品牌”的概念。凯文・菜恩・凯勒(Kevin Lane Keller,1998)认为:“像产品和人一样,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间区域也可以成为品牌。城市品牌化的力量就是让人们了解和知道某一区域并将某种形象和联想与这个城市自然联系在一起,让它的精神融入城市的每一座建筑之中,让竞争与生命和这个城市共存。”在这种情况下,品牌名被相对固化在一处地理名称上,我们称之为地理品牌。按照所辖范围的大小,地理品牌可以分为国家、区域(如省区或行政大区) 、城市、地域品牌四个层次。城市品牌属于第三个层次,是品牌概念的合理延伸,从属于地理品牌。城市品牌化就是从城市的层次去看待地理品牌,让人们了解和知道某一区域并将某种形象和联想与这个城市的存在自然联系在一起,让它的精神融入城市的每一个部分。美国杜克大学富奎商学院Kvein Lane Keller教授认为:城市品牌应该具备四大特征:一是,城市品牌是一个相对固定地理名称,体现着城市的个性和价值取向:二是,城市品牌是一种象征,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的综合象征;三是,城市品牌是一个品牌体系,是城市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方面所创造的品牌的综合;四是,城市品牌是城市的一种资源和无形资产。该论断是大部分中文文献在论证“城市品牌”这一提法的合理性及其内涵时的主要依据,也有部分学者将其作为城市品牌的定义使用。我们认为,凯文・菜恩・凯勒这一论断只是对城市是否可以成为品牌这一问题给出了肯定回答,但并未就城市品牌概念进行清晰的界定。在地区与城市层面进行地区或城市品牌研究的学者还有Donald(1999)、Hankin-son(2001)、Rainisto(2003)等。芬兰著名城市营销专家Rainstobo博士(2003)吸收了凯文・菜恩・凯勒等人的思想,给出了地区品牌的概念,他认为“地区品牌化是指增加地区吸引力的方法,其核心问题在于构建地区识别(place identity),而地区产品则是提供给地区顾客的提供物的总体组合。在其定义中品牌识别(如品牌的差异化和个性化特征)被凸显。Rainisto博士运用已有的品牌理论对地区品牌资产(place brand equity)、地区品牌重新定位(place's brand repositioning)等问题进行了创造性的研究和探讨。国外关于城市品牌的理论研究还处于一个初期阶段,但是实践中却已经积累了许多城市品牌塑造的成功案例。比如水城威尼斯、瑞士小镇达沃斯、汽车城底特律、新经济代表的硅谷。这些案例都会带给我们许多经验和启示,丰富了城市品牌研究的内容。

近年来,国内关于城市品牌及相关研究的文献开始剧增。我国许多学者给出了城市品牌的众多定义。李成勋(2003)认为,城市品牌,并非简单地指城市的名称,而是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地理资源、经济技术等要素被社会公众广泛认同的某种最具典型意义的称谓。而这一称谓是社会公众对城市最具典型意义的形象的概括,如提到“春城”人们就知道是昆明,提到“冰城”人们会想到哈尔滨,并能够感觉到昆明和哈尔滨的城市形象特色。夏玉曾、谢健(2003) 认为,城市品牌是某城市的企业品牌集体行为的综合体现,是众多企业通过合作拼搏的结果,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与提炼,是该地域形成的某个行业或某个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尹启华、魏海涛(2003)认为城市品牌是在特定的地域生产出的产品,并经过促销形成在社会上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而城市品牌营销是通过一定的物质或行为营销外部社会(包括政府、企业、消费者、社会组织),形成对该地的感性或理性认知,使之形成一定的情感评价与思维取向,从而引导社会公众行为(如投资、消费选择等)趋利于该地区的活动过程。陈跃兵(2004)认为,城市品牌是城市标志、城市形象和城市关系的总称,是城市可转化的无形资产。黄江松(2004)认为,城市品牌是城市长期积淀起来的社会公众对它的稳定印象和整体评价的集中表现。城市品牌是一个系统集成,构成城市品牌的要素有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若干方面。陈建新、姜海(2004)认为,城市品牌内涵是城市的特有资产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所生产的特殊的识别效应,是城市特有竞争优势的体现。所谓城市的“特有资产”,主要指城市特有的自然资源、社会、人口、文化和生产力等资产,这是城市蕴含的潜力与能量,是城市定位和核心价值确立的基础,是城市识别的实质和城市专业化的核心体现,因而是城市品牌的本源。该观点也同样强调富有特点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城市的“特有资产”必须能够形成清晰的品牌信息,并形成可供人记忆的符号和基本材料。人们对城市品牌的认知产生于城市特色,城市的“特有资产”是城市特色最具识别力的标志(叶泳生、姜海,2005)。杜青龙等(2004)认为,城市品牌就是指城市管理者利用所属城市具有的独特的要素察赋、历史文化沉淀、产业优势等差别化品牌要素,向目标受众提供持续的、值得信赖的、有关联的特别承诺,以提高受众对城市的反应效用,增强城市的聚积效益、规模效益和辐射效应。城市品牌与普通品牌一样,也具有识别、获得附加价值等基本品牌属性。李海婴、翟运开(2004)认为,城市品牌内涵是指城市经过系统建设所形成的能够凝聚城市内涵的,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特色,是包括城市建筑、道路、绿色等硬件及市民素质、意识、生活方式等软件的综合体。芮宏(2004)认为,城市品牌是指在城市营销或传播过程中形成的,用以将城市与居民、旅游者、投资者等关系利益集团联系起来,并带来新价值的一种媒介,是城市的性质、名称、历史、声誉以及承诺的无形总和,同时也是目标受众对城市产生清晰、明确的印象和美好联想。黄志华(2005)认为,城市品牌是体现城市特色和发展指向的辨识符号,是城市形象的抽象和高度升华。他认为城市品牌是一种城市经营、管理的指导思想和观念意识,城市品牌随着城市的发展变化要进行延伸和扩展。孙湘明、徐皎(2005)认为,城市品牌是在城市的发展中习惯地生成的特殊识别符号,是城市特有资源的集中体现,并诠释出城市特有的竞争优势。陈景新等(2005)认为,城市品牌是城市风格与个性、城市形象与实力的统一,它凝聚和体现着城市的功能、理念、整体价值取向以及由内向外的辐射力和由外向内的吸引力。孙丽辉、史晓飞(2005)认为,城市品牌是一城市向其目标公众所展示和传达的能表现其城市核心价值、核心定位和核心特色的名称、术语、标记或符号。方丽(2005)认为,城市品牌是蕴含城市独特个性及受众效用的城市名称和标志,是构成城市的各种要素之总和在城市公众心目中的总体印象和实际评价,是城市性质、功能和文明的外在表现,具有可识别性、可接受性和差异性。孙利昌(2005)认为,城市品牌就是通过城市自身(包括城市的决策者、建设者和居民)对城市资源的系统整合.能够让人们将该具象的物质城市与某种抽象的精神形象唯一对应的一种符号。这个符号犹如城市肌体的DNA(基因),城市的面孔可能相似.可城市的DNA却与众不同。樊传果(2006)认为,城市品牌指蕴含城市个性及受众效用的城市名称和标识,是公众对城市整体特征的感知、联想、识别。张、张锐(2006)认为,城市品牌是指城市建设者(如城市政府、企业、市民等)分析、提炼、整合所属城市具有的独特的(地理、人造自然)要素禀赋、历史文化沉淀、产业优势等差异化品牌要素,并向城市利益相关者提供持续的、值得信赖的、有关联的个性化承诺,以提高城市利益相关者对城市的认同效应和满意度,增强城市的聚集效应、规模效应和辐射效应。张等(2006)还从两个方面提出了城市品牌形成的利益相关者驱动机理。首先,内部利益相关者由于身居城市,其满意度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对城市软硬件环境的“亲身体验”而形成;其次,城市在外部利益相关者心目中的形象主要来自短暂的“体验”、其他人的介绍、城市内部品牌和城市宣传。李朝明(2006)认为,城市品牌的内涵是指城市特有资产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所生成的特殊的识别效应, 是城市竞争优势的体现。城市特有资产系指城市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土地、人口、文化、生产能力等资产。马瑞华(2007)从经济学角度出发,提出城市品牌是能够与目标顾客达成长期利益均衡,并降低其目标顾客的选择成本的排他性品类符号。简单地说,城市品牌就是外部投资者和消费者选择该城市的排他性理由。该定义具有四层内涵:一是,城市品牌是一个排他性品类符号。也即城市品牌只有做到品类象征的时候,才有可能为目标顾客提供单一利益点,从而降低目标顾客的选择成本。二是,城市品牌的核心功能在于降低目标顾客的选择成本。三是,城市品牌追求的是长期的存续和发展,是持续的竞争力,而非短期的竞争优势。四是,城市品牌作用的结果是与外部的投资者和消费者达成长期利益均衡。白长虹、郝胜宇(2007)认为,真正的城市品牌存在于城市相关利益者的内心,是“城市消费者”对城市的体验和评价,以及城市所能带给城市消费者的整体印象和联想的总和,是被社会公众广泛认同和最具典型意义的称谓,能够体现城市独特个性,满足城市受众的效用,是城市性质、功能和文明的外在表象。倪鹏飞 (2007)等学者将城市品牌定义为城市的功能性、情感性、自我表现性等战略识别要素在公众头脑中共同生产的一系列独特认知和联想。高晓雪(2008)认为,城市品牌就是人们对城市整体化的精神与风貌的一种感知,就如同商品品牌一样,是商品的全部特征体现。它包括城市整体风格与面貌、城市居民整体价值观、精神面貌、文化水平等。李建华 (2008)认为,城市品牌是一个城市形象的综合,是人们在城市功能定位的基础上,确立城市的核心价值,并将城市的历史传统、地理位置、名称、特色、风格、象征、产品、产业等要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塑造出可以感受到“形神合一”的复合体。它集中体现了城市的功能、理念、整体价值取向以及由内向外的辐射力和由外向内的吸引力。李小霞(2008)认为,城市品牌是在城市特色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以城市特有文化为灵魂,以城市环境为包装的地理品牌,是城市特有竞争优势的体现和城市形象的结构性展现。简单地说城市品牌是城市本质的某种表现,是对城市的一种识别,是城市特有优势的一种体现,也是与其他城市相区别的独特标志。纪国明(2008)认为,城市品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从商品品牌、企业品牌延伸出来的概念;城市品牌是在城市定位的基础上,将城市的历史、经济、文化、标志、特色等要素进行整合,塑造出为人们感受到的整体形象;城市品牌是城市形象的缩影,是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标志,它是具有城市独特要素禀赋的城市名称和标记。黄忠斌(2009)认为,城市品牌是城市消费者对城市独特个性的一种综合印象和心理感知,这些印象和感知的外在体现是由城市名称、标识、符号或图案等要素或要素组合构成,而支撑起城市品牌的核心内涵更在于代表城市独特价值的各种城市资源,诸如历史遗产、产业集群、人居环境等。学者们不同的研究视觉,深化了对城市品牌的认识,尽管有些观点尚不成熟,属于理论探讨阶段,存在一些分歧,但是这些创新的火花,为将来进行更系统、深入的研究奠定了基石。

城市品牌可以提升市民的自豪感、认同感、推动城市文明的发展。良好的城市品牌能吸引更多投资者和人才的关注,良好的城市品牌形象有利于开展对外的交流和合作,也有利于本地区企业的发展。总体而言,城市品牌具有如下基本功能:(1)标志功能:城市品牌是城市的标志和名牌。是城市间区分的标记,在观者看来,城市品牌的主要功能是一种速记符;(2)象征功能:城市品牌是复杂的城市象征。这种象征因市民和观者的印象及自身内涵界定最终目的是创造可供识别的差异性。(3)认知功能:城市品牌是观者对城市的知觉。城市品牌是城市、市民、观者关系的载体,当观者对城市品牌有了积极的态度,城市品牌就能在观者心中形成正面影响。城市品牌的价值,体现在它能够为城市创造形象、信誉和声望。当城市品牌化之后,城市的形象更加生动、具体、形象,引起人们的意识、观念和思维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从而成为城市的潜在消费者。更为重要的是,城市品牌具有创造财富的巨大潜能,能够持续不断地创造新价值。

二、城市品牌的定位

城市品牌的定位是城市品牌建设的核心。没有精髓的城市,等于一座没有生命的孤城。想要找出城市存在的精髓,就必须首先进行准确鲜明的城市品牌定位,也就是要确定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品牌个性和特色。定位是建立品牌的灵魂,城市品牌存在的价值是它在市场上的定位和不可替代的个性。就如同产品品牌一样,著名品牌之所以屹立百年不倒,就因为它始终遵循着自己的定位和保持着与竞争对手的差异。任何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的竞争都离不开独特的市场定位,同样,城市也不例外。因为定位的实质就是将城市放在目标受众心目中给它一个独一无二的位置,由此而形成这个城市鲜明的品牌个性。城市品牌的定位是对城市现有形象及未来发展远景的描绘,是经营城市、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成功树立城市品牌的核心问题,是一个涉及环境、资源、文化、经济、历史甚至人本身等诸多因素的系统工程。城市品牌定位起着将品牌核心价值传播给目标消费者,并在其心目中占有一个独特位置从而形成具有鲜明品牌个性的功能,因此,城市品牌定位决策的失误将会有损于品牌形象与品牌个性的塑造,不利于品牌的健康发展。

城市品牌的定位,是建立在一个满足与目标市场需要有关的独特品牌形象建设过程。城市品牌的准确定位,能扩大城市的影响,吸引人们的关注,熔铸成无形资产,为城市在多元化竞争中赢得更多的机会。我们知道,一个城市不管它的规模有多大,它所拥有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它不可能在各个方面都拥有竞争优势,它必须针对某些自己拥有竞争优势的独特领域进行规划,进行定位与创建。因此,创建城市品牌,要求在充分调查、研究市情的基础上,找到本市发展的优势,也就是找到自己的位置,使之能在公众的心里占据一个特定位置。它不仅要求美化市容,创造良好的硬件和软件,以吸引投资,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更要驱使城市将自己像商品一样进行文化包装、品牌化之后,拿到国内甚至国际市场上推广 。当一个城市要将自己的品牌价值推广给目标市场时,必须要完成“产品”的生产过程,最终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将定位、价值和概念附着在可以满足目标市场需要的项目开发、战略规划、环境改造等一系列硬件和软件的建设和实施方面。成功的城市品牌无不有着独特鲜明的品牌定位。以香港为例,其品牌定位是活力与创新的“亚洲国际都会”。这个定位是经国际讨论小组测试评核以后才最终确定的,它不仅发挥了香港已有的亚洲国际金融中心和拥有强大国际化的服务业、及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的人才的优势,而且包含了未来“国际都会”将拥有优良的“硬”及“软”的基础建设,包括运输和电讯设施、具有国际水平的教育和培训制度,以及对持续发展的承诺。香港品牌并没有将市容改造和城市规划视为自己的定位基础,其根本原因是这个城市最重要最吸引受众的不仅仅是它的外在形象,更重要的是它在亚洲经济发展和中国对外开放中扮演着的不可取代的角色。香港品牌的定位既延续了100多年以来它积淀的文化和精神内涵,同时,也瞻前性地预见到未来,特别是大陆加入WTO之后它所处的地位和优势的变化。再如,伦敦的“创意之都”、维也纳的“世界音乐之都”,威尼斯的“世界著名水上之都”,巴黎的“世界时尚之都”,一个个响亮的城市品牌,代表的就是这些城市独特的魅力。能否突出城市特色、展现独一无二的品牌形象,正是一个城市能否成功塑造城市品牌的关键。

任何城市都是一定空间范围的集聚中心,城市品牌定位如何在既定空间范围的约束下寻求突破、最大限度地吸引目标顾客是城市发展中的关键。尹启华等(2003)从品牌角度出发,认为城市发展应从政治、经济、交通、旅游、文化、宗教等方面进行定位,并提出通过构造知识强市、经济强市、生态强市和文化强市来发展城市品牌的思路。李成勋(2003)认为,城市品牌定位,首先要对该城市原有的城市历史沿革、功能状况以及发展政策进行反思、总结,对当前和今后若干年的城市发展条件、环境、内需进行科学的前瞻性估计,提出相应的城市发展目标,最后确定未来城市品牌的类型,如地理型、空间型、历史文化型或经济型。在此基础上,还需要结合城市自身的优劣势,对城市受众的需求和期望进行全面分析,对城市品牌类型进行细分。刘彦平(2005)提出,品牌定位是品牌识别指导下的分众沟通策略,随着市场的变化,品牌定位就应有不同的定位表达,为追求“一劳永逸” 的品牌定位而煞费苦心,实乃舍本逐末之攀。马瑞华(2009)将城市品牌定位理解为确定一个城市在目标客户(即:具有特定偏好可加的消费者群体)的头脑中所代表的品牌,并提出必须放弃传统的由内及外的推力模式,采用一种全新的由外及内的拉力模式,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对城市品牌进行客观定位,具体包括由表及里的三个层次的定位:空间定位(Space positioning)、产业定位(Industry positioning)和品类定位(Category positioning)。其中,空间定位是城市发展的首要约束条件,要确定城市是多大范围的中心;产业定位要确定城市是什么样的中心,城市产业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城市产业一旦确定,其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承担什么样的职能也就随即确定,城市产业定位是城市品牌定位的基础;品类定位确定在该空间范围和产业领域内,城市要针对目标顾客的需求发展什么样的品类。该三层次法的确立基于城市品牌与城市竞争力以及城市产业和城市功能的关系。该关系可以简要表述为:城市品牌是城市竞争力的一个要素,同时又是城市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它是其他各项竞争力的合力体现,处于所有其他竞争力的顶端。成功的城市品牌定位要在一定的空间约束下寻求对空间的突破,它并非一次性地确定一个特色,而是由空间定位、产业定位和品类定位形成的一个由表及里的系统性定位。空间定位、产业定位和品类定位共同构成完整的城市品牌定位。因为,空间定位和产业定位实际上是给了城市品牌一个壳,而品类定位则是要确定城市品牌的内核。

现实中,有不少城市在进行城市品牌定位时,都是遵循由里及外的推力模式,即城市有什么就对外宣传什么,并没有考虑目标顾客的利益和需求。这种模式往往仅从城市的一个方面进行定位,要么定位过于狭窄,不能起到拉动整个城市经济增长和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的作用;要么定位过于肤浅,不能反映城市的核心价值和目标顾客的利益需求。因此,城市品牌定位要获得成功,必须放弃传统的又内及外的推力模式,采用一种全新的由外及内的拉力模式,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对城市品牌进行客观定位。这种由外及内的拉力模式基于城市自身的比较优势,从预期目标顾客的偏好出发,寻找某个单一利益点以满足目标顾客的偏好,确定一个品类,形成城市品牌定位,然后围绕该定位制定各项策略,以确保该定位准确无误地传递给目标顾客并履行其承诺。由于基于品类的城市品牌定位直接针对目标顾客的偏好提供单一利益点,就是给目标顾客提供了一个选择该城市的理由,只要策略正确,就能够在满足既定偏好的条件下实现目标顾客的选择成本最小化,从而使目标顾客不假思索地做出选择。

优秀的城市品牌的诞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城市经营者在城市品牌化过程中,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着眼于城市未来的地位和形象,运用系统的观点、科学的方法,依据城市特点和优势条件及未来发展战略,遵循城市品牌定位的原则,设定品牌核心战略目标,品牌定位必须体现独特性、差异性、市场价值的不可替代性。这样打造的“品牌”才能切切实实地对城市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城市品牌的选择

城市品牌的选择是城市品牌定位的延续,即将定位的结果进一步细化,在众多城市资源中选择最能形成城市独特竞争力的品牌组合。这实质是一个决策的过程,也是众多利益群体互相博弈的过程。城市品牌的选择决不是可以随意行事的,而是有准则可循的。李成勋(2006)撰文提出了一个城市品牌选择的准则体系,值得我们借鉴参考。(1)真实性。城市品牌的定名必须符合本市的真实市情,决不能名不符实。名不符实的城市品牌,不管多么悦耳动听,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对城市的发展也是毫无意义的。(2) 特色性。一个城市品牌不能既适用于甲城,又适用于乙城,还适用于丙城。也就是说,城市品牌不能相互雷同,而必须能够反映自己城市的特色。只有能够反映自己城市特色的城市品牌,对内才能发挥应有的凝聚力,对外才能产生较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特色性也就是垄断性和专属性。(3)导向性。富有导向性的城市品牌,有利于城市健康向上发展,这是城市品牌选择中的一项很重要的准则。(4)美誉度。城市品牌应具有足够的褒意而不是贬意。品牌美誉度是指目标消费者对品牌的赞美和提倡程度。城市品牌的美誉度越强,对强化城市的凝聚力、吸引力和辐射力越有利。“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一千古传诵的苏州和杭州的城市品牌,在苏杭的自然景观之上又增加了一层人文景色。“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个桂林独有的城市品牌,使桂林美上加美,驰名中外。(5)认同性。选择一个城市品牌,本市广大市民和外界公众是否认同具有关键作用。一般来说,具有真实性、特色性、导向性和美誉性的城市品牌大多数群众都会认同。认同性原则不仅是选择城市品牌的准则之一,而且也是检验真实性、特色性、导向性和美誉性准则是否正确的依据。选择城市品牌的上述5项准则具有很强的内在关联性而形成一个体系。真实性准则是城市品牌定位的全部基础;特色性准则是城市品牌定位成败的关键;导向性准则是城市品牌定位的核心;美誉性准则则是城市品牌定位的亮点;认同性准则是城市品牌持久性的支撑点。在城市品牌选择中,坚持上述5项准则,确定下一个好的城市品牌,才有利于提升城市素质,增强城市的竞争力。

在城市品牌创建过程中,一些城市重视城市外表要素的设计、主要表现和辅助表现等方面的投入,但却忽视城市品牌理念的提炼与塑造,结果使城市品牌失去根基,导致城市品牌缺乏认同。城市品牌认同是建立在城市、符号、产品、人等四个概念基础之上的,核心是城市理念。城市品牌认同包括基本认同和延伸认同。基本认同是精髓,且不因时间而流逝和消失,城市品牌塑造能否成功,首要取决于基本认同。按照品牌学者大卫・爱格(David A.Aaker)的观点,品牌基本认同重点在于品牌精神以及它所折射出的基本信仰和价值观。品牌的延伸认同是品牌基本认同在品牌整合营销沟通中各要素的具体体现,它为城市品牌内涵注入丰富的表现形式,使城市品牌认同表达更完整,城市品牌理念更清晰。

四、城市品牌的开发

当一个城市要将自己的品牌价值推广给目标受众时,必须要完成“产品”的生产过程,最终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将定位、价值和概念附着在可以满足目标市场需要的项目开发、战略规划、环境改造等一系列硬件和软件的实施方面。这一过程相当于市场营销组合策略中的产品策略实施,缺少了这一环节,再好的定位都不可实现,品牌的价值就成了无源之水。城市品牌不是只有一句主题定位语或者是宣传口号就可以了,它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系统。“品牌”作为城市竞争力的集中表现,缘自于城市内部的综合关系系统,即“城市品牌系统”,它是一个由城市品牌与全体受众(即利益相关者,如市民、政府机构工作人员、投资者、游客、政府官员、工作者、周边城市市民、外部观者等)、城市品牌与城市内部品牌(如知名产业品牌、知名企业或组织品牌、著名人物品牌、城市景点品牌等)、城市品牌与城市资源(如城市历史与现状、地理位置、气候等)、城市品牌与城市环境(如城市政策法律环境、经济与商业环境、社会与文化环境、技术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等)等构成的关系系统。因此,城市品牌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环境、社会等诸多方面,需要系统开发。城市品牌的开发是以城市品牌为对象,通过资金和劳动的投入,形成与城市功能相适应的城市核心识别,借以指引公众的城市行为,并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环境效益。孟丹和姜海(2005) 把城市品牌的形成力分为自然力、历史力和人工力三种。自然力实际上是一种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它指的是由于城市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对城市品牌产生的作用力,它是自身天然赋予的,如风景、矿藏、地理位置等等。自然力对“城市品牌”有着很直接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历史力是指历史对城市特有资源的筛落、选择和提炼,历史对城市品牌“三度”(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的积淀,历史对城市品牌在时间序列上影响力的纵向传播,历史偶发因素(包括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对城市魅力的提升等对城市品牌产生的综合作用力。这种作用力是在城市化过程中再聚合的,可以大大降低城市品牌开发的成本。人工力是指由于城市决策者对城市的战略定位、城市管理者对城市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市民对城市的建设和维护、公众对城市的认知和消费等人为因素对城市品牌产生的综合作用力,这种作用力的目的性一般都很明确而且是有计划的,是一种目标集中的竞争优势。孟丹和姜海(2005)通过对城市品牌形成力的分析和对城市品牌属性矩阵的研究,根据公众在认知城市品牌时对功能性和精神关注程度的高低,将城市品牌划分为“高精神性―高功能性”、“高精神性―低功能性”、“低精神性―高功能性”和“低精神性―低功能性”四种类型,并针对四类城市品牌提出了相应的品牌开发策略,指导城市进行品牌定位和信息传播,进而影响公众的城市行为。其中,“高精神性―高功能性”城市品牌战略可以看作是一种“阴阳模式”,阴阳模式的城市品牌结构对“精神性―功能性”两方面均予以兼顾。该模式认为:城市品牌的成功依靠其功能性和精神性,两方面缺一不可,而且要和谐平衡。“高精神性―低功能性”的“精神性”城市品牌开发策略,着重于建立、传播城市的精神和文化内涵,使城市的精神和文化内涵与公众的感性需求相一致。“低精神性―高功能性”的“功能性”城市品牌开发策略,这种策略着重强调的是城市的功能定位所能满足的公众的理性需求。这类城市品牌首先必须表达城市最根本的功能,即使城市在不断发展,其经济、文化、政治、历史也在不断地交错变化。“低精神性―低功能性”,对于一些小城镇来说,当公众既不关心其功能性,也不关心其精神性时,它们即表现出一种“无名(气)”的状态,即是处于左下象限内的城市品牌。这类城市品牌的开发重点不可一概而论,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黄忠斌(2009)根据城市品牌开发的时间、作用不同区分为两种城市品牌类型:一种是以“宣传为主的城市品牌开发,这种类型主要是从城市品牌的外在进行开发,通过短时间内凝聚城市资源,举办各类大型活动,达到提高城市品牌的影响力,比如举办大型会展,运动会等。另一种类型则是以提升和培育城市竞争力为主的城市品牌开发,比如通过区域规划,打造环境优势、形成产业集群等方式提高城市的竞争力,以此形成城市品牌。第一种类型的优点是时间短,见效快,缺点则是对城市功能提高有限,很难形成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第二种类型的优点是可以形成城市核心竞争力,缺点是时间长,见效慢。因此,这两种类型在城市品牌开发过程中要相互结合,取长补短。

城市举办的任何一项面向社会各阶层公众,尤其是由广大外部公众参加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大型活动,对扩大城市影响力、提升城市形象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为活动本身可吸引很多外部公众参加,让公众在活动中更好地了解、感受本城市的发展变化,提高本城市的知名度与认知度;另外,活动本身还可吸引很多新闻媒体的关注,增加本城市在媒体的曝光量,从而大大提高本城市的知名度、认知度。正如迈克尔・霍尔在《重大活动与城市形象重塑战略》一书中指出的那样:重大活动本身是一种机制,它能够使城市“商品化”,起到吸引投资,增加白领就业和游客数量的作用;它也能塑造出健康发展的城市形象,从而引导居民表达对城市的一致认可。

城市品牌的重要性并不仅仅在于它的知名度,更重要的是它的美誉度,而城市品牌的美誉度来源于城市的竞争力,城市只有拥有自身的独特竞争力,其城市品牌才有足够的价值依托,也就是城市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否则城市品牌只能是一个空壳。如果把城市比作一个人,那么在举办大型活动和培育城市竞争力这两种城市品牌开发模式中,前者就代表人的服装、外表,后者就代表人的内涵、个性。人的外在美可以通过短时间内表现出来,而人的内涵和个性都需要长期以及各方面的培养和磨练才能形成。同样的,城市竞争力的培育也是一个长期而且复杂的过程。城市竞争力提升和培育模式有多种,可以是以产业集群来开发城市品牌;可以是以高新科技来打造城市品牌;可以是以环境优化来提升城市品牌;还可以是以文化积淀来提炼城市品牌,因为,城市的竞争力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上,更体现在文化上,城市的竞争日趋发展将主要是文化的竞争。城市文化是城市品牌的核心,没有文化作为核心,城市品牌也不能长期发展。城市文化是内在的、含蓄的,用城市文化构建城市品牌,就要提炼城市文化的精髓,并将之升华到城市理念,以此理念为指导,同时通过城市文化的各种表现要素和营销手段来构建城市品牌。

“宣传型”城市品牌的开发要求政府在这类型的活动中要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从而保证活动高效、流畅的运行。在这类型的城市品牌活动中,政府作为整个过程的主导者,通过提供公共服务、授权其他组织管理活动、制定规则等方式使活动的净收益达到社会效益最大化,同时还负有保持活动理念与城市品牌协同的职责。“竞争力提升型”城市品牌的开发中,政府主要是通过制定政策、提供服务、直接投资等方式对城市某些优势资源进行进一步提升,或者培育出城市的某些竞争优势,使之成为城市的品牌项目。

五、城市品牌的传播

在产品差异性日益缩小、高度同质化的今天,消费者很难对产品有清晰了解并合理选择。美国西北大学教授唐・E・舒尔茨(Don E. Schultz)《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一书中指出:“在同质化的市场中,惟有传播能创造出差异化的品牌竞争优势”。城市品牌的建设离不开有效的城市传播。城市品牌建设的目的是通过信息化的传播手段促进城市经营,因此城市品牌的传播也是城市品牌化发展的重要一环。城市品牌的传播就是通过不同的指认系统在市民和观者的意识中形成对城市的记忆意象。城市品牌的传播是联接城市、城市管理者和所有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桥梁。城市品牌传播实际上就是城市形象宣传,它有助于利益相关者及时了解城市建设中的“亮点”,有助于快速建立起利益相关者对于城市的知晓度。作为城市品牌的一个子系统,城市品牌传播的主体、内容、媒介、方式和时机等要素系统需要进行整合并使这些要素系统之间保持协同,才能获得好的传播效果。唐・E・舒尔茨(Don E. Schultz)曾提出整合营销传播(IMC: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是一种长期对顾客及潜在顾客制定、执行不同形式的说服传播计划的过程,是将所有与产品或服务有关的信息来源加以管理的过程,使顾客及潜在顾客接触整合的信息,并且产生购买行为以维持消费忠诚度。该定义强调消费者的反应是整合营销传播成败的关键。通俗地说,整合营销传播是研究如何向别人有效和高效地传递信息,以致最终改变人的认识和行为的理论。为了达到“有效”,就必须了解对方想了解什么信息,什么样的信息最容易使其接受,并最终影响到其行为的产生。为了达到“高效”,就必须把多种传播方式、手段整合起来,达到传播的最佳效果。具体来说,“整合营销传播”就是解决“对谁传播”、“传播什么”、“怎么传播”、“在何时、何处传播”以及“如何使传播更为有效”等一系列问题。

营销传播的整合是营销主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同样,城市在品牌传播过程中,传播营销工具的整合与协同至关重要。这里所谓的传播营销工具则包括城市广告、政府公关、旅游推广 、城市博览、媒介事件等等,用科学的方法对其加以系统的整合,协同使用。城市品牌的传播与沟通,涉及广告、公共关系、直销、销售促进、人员推销等多种推广手段,其中也包括主题口号、歌曲、体育赛事、大型活动、品牌形象大使等常用的沟通工具(刘彦平,2005)。城市在进行城市品牌传播时,可以借鉴工商企业品牌传播的手段,如品牌延伸、品牌联合、事件营销等多种方式。没有哪种方式更好,最重要的是看哪种方式更适合,而且在实践中经常是多种传播方式综合使用。余明阳、姜炜(2004)将城市品牌整合营销传播分为城市品牌对内传播和城市品牌对外传播,提出对内传播的目标就是将本市的发展方向、城市精神、价值观、行为规范、法规政策等传播给全体市民,以增强市民的认同感,促进市民对城市品牌建设的参与度;对外传播的目标是促使优秀人才、投资者、旅游者、外来者、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对城市形成从知名到完整认知、造就期望的联想、产生城市偏好、累积强化城市品牌拉力、提升原有的品牌体验、进而达到城市品牌塑造的目标。

姜海等(2004)认为,城市品牌来源于城市本身。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其一,市民和观者的活动空间是比较狭窄的,更多的是从电视、报纸等传播媒体中获得城市的信息。其二,城市品牌之所以可以帮助城市取得竞争的优势,其根本原因在于城市品牌能够在现代社会传播过剩和注意力经济繁荣的背景下,极大地提高传播效率,降低聚集资源的成本,节省公众时间,规避投资者的风险。对于城市品牌,首先就是要为城市塑造出一个特别之处。这个特别之处,会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市民和观者,其中还需要一整套环环相扣的传播管理机制,严密的媒介计划及策略实施等方面的配合,让市民和观者从认知到体验。我们可以把城市品牌的生成分割成建构和解构①两个主要过程。城市品牌的建构过程就是基于城市本身的,它包括城市特有资源的形成及其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沉积,城市信息的传播,城市形象的人为设计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对城市品牌的符号元素、传播机制和沟通渠道的设计对城市品牌赋予不同的情感价值和象征意义,城市的特色、象征、识别都被灌输在城市品牌之中。而城市品牌的解构过程是基于市民和观者的,它是通过城市生活和城市体验来满足市民和观者精神需要的实现过程。市民和观者通过对城市品牌的认知,赋予城市个性化的价值和含义,并通过特定的心理内涵帮助他们更好地诠释和品味城市的精神意义。城市品牌的物质建构与心理解构相融合,加之市民和观者心理需求的推动使我们得到一个关于城市品牌传播机制的模型(如图1所示)(姜海、陈建新,2004)。真正的城市品牌是存在于城市受众(或利益相关者)的内心和想法当中,即城市品牌的最终形成是由城市内部利益相关者(如政府、投资者、居住者、工作者、创业者和求学者等)的满意度和城市外部利益相关者(如旅游者、潜在的消费者、经济学家、城市品牌竞争者、上级政府部门和观者等)的积极感知所驱动(张、张锐,2006)。

成功的品牌比产品形象更先进入目标消费群的心智,并须予以坚定和持续的驾驭。从现实的角度来讲,市民和观者对于自己并非实际需要的传播媒体所宣传的城市品牌的反应是冷漠的。城市品牌传播归根结底就是城市媒体对于受众的情感反应过程,这种情感反应是一种需要的反应。需要的反应并非受众接受或拒绝媒介所给定的一种信息,而是受众阐释或商讨媒体所提供信息的意义。当然,市民和观者将要面对的城市品牌信息是众多的,不可能对所有的城市品牌信息加以注意,其中多半将被筛选掉,只有那些与它所针对的目标市民和观者的当前需要、兴趣、期望有关的城市品牌信息以及新颖独特、强度很大、与其他信息形成明显对比的城市品牌信息才能受到注意。因此,城市品牌应该着重突出它的居民们公认的显著特征,并以他们深信不疑的方式来进行推广。当对一个城市进行品牌推广时,城市居民的个性特征应该是城市品牌特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城市的居民为自己的城市感到自豪,并且愿意由内而外、自发地对他所属的城市进行口碑传播时,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其他目标受众。在大多数情况下,市民和观者是在接受传播媒介的信息中认知城市的品牌。因此,只有通过富有个性化的城市理念和城市文化的传播才能塑造出独具魅力的城市品牌(姜智彬,2007)。

六、城市品牌竞争力

对一座城市而言,品牌就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在扩张城市知名度、展现城市特点、增强城市魅力、提升居民凝聚力、吸引高新人才、吸引外来资金、拉动旅游发展、带动经济增长等诸多方面,精准的城市品牌都能发挥出无可替代的作用。城市品牌追求的是长期的存续和发展,是持续的竞争力,而非短期的竞争优势。自从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教授提出竞争力理论以来,有关竞争力的理论得到了飞速发展,竞争力理论开始从商业领域扩展到产业、城市、国家等社会各个方面。城市品牌竞争力作为竞争力理论的一个分支,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对城市品牌竞争力的研究。在市场经济中,品牌的影响意义深远,没有品牌就没有竞争力。一个城市要构筑其核心竞争力,需要强化其特色品牌的优势、冲击力和占有率。因此,城市品牌竞争力是城市发展中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当今世界,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已有300多个,城市竞争无处不在,品牌成为制胜的关键。在欧洲就有500多个地区及1万多个独立社区在为获取投资、资本、游客和居民等稀缺资源而相互竞争。战略性的城市品牌营销于是发展成为城市竞争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有的把城市品牌战略作为“第一生产力”,有的将城市品牌看作是“城市竞争力的制高点”, 将打造城市品牌作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战略目标。所谓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它城市相比,所具有的创造财富和价值收益的能力。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内容产业的发展,扩大了城市中心区的辐射作用和控制功能,以中心区为内核,近郊、远郊区、卫星城、新城结构体系之间相互依存、日趋密切,以部分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体开始形成,城市化进入了信息化、区域一体化与国际化的新阶段。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城市品牌竞争力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一路走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一个城市能否更高地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能否为它的居住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遇,摆在了我们面前,也就是一个城市到底有没有价值,有什么样的价值?是值得考虑的一个问题,而城市的品牌是城市价值的直接体现,所以城市的品牌的经营也就提到日程上来,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过程中,人们对城市的生活状况、交通状况、经济状况、文化状况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是对城市品牌竞争力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城市品牌的经营开始于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城市品牌也是城市的无形资产,具有不可替代的个性。它可以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向心力,可以提高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自豪感和荣辱与共的思想;提高城市品牌竞争力,可以提高城市的社会知名度、美誉度和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城市品牌与城市竞争力密切相关,城市品牌化是城市管理的一项重要议题和任务,也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和战略性杠杆。

李成勋(2003)从城市品牌的形成要素、定位原则等方面就城市品牌定位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提出了城市品牌定位理论的塔形框架,即从城市品牌的定位基础、评估依据、定位结果、定位作用到最后定位目标(即提升城市竞争力),从而确保城市品牌定位的科学合理。中国品牌专家李光斗(2006)对城市品牌竞争力是这样论述的:城市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中心,加速中国城市化的进程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这就决定了城市化的进程加速是城市实现品牌化的加速器,也是构成城市品牌的社会基础。当前时代的主题就是市场化竞争,竞争表现为全方位、全球化。首先城市要与国内其他城市竞争;其次要与国外城市竞争;既然如此城市需要有竞争力,这种竞争力固然决定于城市自身的内在质量,但也需要外在的包装宣传,城市间的竞争越激烈,市场、城市、民众对城市品牌的需求就越迫切,品牌营销自然是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一样,城市没有品牌就没有灵魂、没有生命力。林慧(2009)认为,城市品牌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所独具的、使城市能在一个行业或城市的其他领域取得领先地位所依赖的关键性能力,它是能将城市的独特资源转化为竞争优势的一组政策、知识、技术或技能的有机综合体,是城市在经营发展中形成的具有明显优势的能促进城市快速发展的独特能力。林慧(2009)认为,城市品牌竞争力的培育与发展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强化城市营销品牌竞争意识,树立正确的品牌营销观;调整发展思路,科学准确地进行品牌定位;突出城市特色,塑造城市个性品牌;减少行政干预,强化市场竞争机制;发展完善主导产业,培育知名产品,丰富城市品牌内涵;注重营销创新,培育和发掘城市的“卖点”;等等。刘战伟(2009)认为,城市品牌竞争力是指在不断变化的城市环境中,城市通过创新性的合理整合,组织城市的各种知识、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并结合城市发展特色以形成其独有的、有效的获取、协调和配置各种资源的优势能力。根据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对全球110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计量排名显示,与目前全球的经济发展水平相符合,欧美城市体现出了很强的综合竞争力和明显的竞争优势。这主要由于我国城市在品牌塑造的过程中存在着问题,从而延缓了我国城市品牌发展的进程,阻碍了我国城市竞争力的提高,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城市品牌定位模糊;城市品牌缺乏文化内涵;城市品牌塑造缺乏科学的规划与管理机制;城市品牌延伸不当;城市品牌建设执行力不足;城市品牌宣传缺乏策划并忽视城市品牌危机管理;等等(刘战伟,2009)。在今天和未来,城市正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重心和基点,城市发展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国家财富的积累和国家未来经济的增长。所以对于每一个城市来说,必须在借鉴成功经验的同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找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切实有效的提高城市品牌的竞争力。一般来说,在塑造城市品牌竞争力的过程中,除了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外,还需要经历战略准备、调查研究、战略规划、战略实施这几方面的过程,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城市品牌竞争力:准确定位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品牌价值;加强城市品牌与城市文化的融合,提升城市品牌的文化竞争力;优化政府行为,制定科学的城市品牌规划;加强城市品牌管理力度,制定具体的城市品牌危机管理;注重城市品牌宣传,制定整合营销传播战略;等等(刘战伟,2009)。

城市品牌是一个城市发展过程中文化积累的结果,也是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必然结果。城市品牌是城市个性化的沉淀,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所引起的顾客偏好的重要识别特征,是城市在长期的经营或服务过程中形成的无形资产,是一种系统合力的体现,对城市受众乃至整个社会都有着巨大而长远的影响,能极大地提高了顾客的生活质量,体现城市的生存能力,并可以带动所在地域的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最终可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当今时代是全方位、全球化竞争。借助形成独一无二的优势打造城市品牌,近期内是可行的;而从城市营销角度看,如果失去长远发展目标,自然形成的城市品牌会随着时间老化和落伍,并不能给城市带来跨越式发展。城市营销要求用市场的眼光、经营的思路来为断激发城市活力,对城市的资源、资产进行资本化的增值运作和管理,优化城市功能、环境,提高城市的区域平台价值。从而增强城市竞争力,实现城市和谐发展。

注释:

解构与建构并非风马牛不相及之物。从其英语词义来看,建构是construction,而解构是destruction,他们所表达的恰好是完全对立的两个概念。而从这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来看:解构与建构是对立的统一体,没有建构就没有解构,没有解构也就无所谓建构。

参考文献:

Kotler,P.&HaiderD.&Rein,I. Marketing Place Attracting Investment, Industry and Tourism to Cities,States and Nations [M]. Maxwell Macmillan Int.,New York. 1993.

Kevin Lane Keller.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Building,Measuring & Managing Brand Equity[M]. New Jersey:PrenticeHall,Inc.,1998.

Seppo K.Rainisto. Success Factors of Place Marketing:A Study of Place Marketing Practices in Norther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M]. Doctoral Dissertation.Helsink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Institute of Strategy an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2003.

夏玉曾,谢健. 区域品牌建设探讨――温州案例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 2003(10):43-48.

李成勋. 关于城市品牌的初步研究[J]. 广东社会科学. 2003(4): 71-76.

陈跃兵. 论中国城市品牌的发展[J ]. 生产力研究. 2004(11): 46-48.

黄江松 .塑造我国城市品牌的思考[J]. 湖北社会科学. 2004(9): 61-63 .

陈建新,姜海. 试论城市品牌[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4(2): 77-81.

杜青龙,袁光才. 城市品牌定位理论与实证分析[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6): 105-108.

李海婴,翟运开. 论城市品牌化[J]. 城市管理. 2004(3):7-10.

芮宏. 合肥城市品牌培育问题研究[D].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4-4-24.

陈景新,阎莱秋,刘炜. 关于打造城市品牌的战略思考[J],工业技术经济. 2005(3): 34-35.

黄志华. 论城市品牌与商品品牌的联系和区别[J]. 包装工程. 2005(4): 209-216.

孙湘明,徐皎. 城市品牌识别探析[J]. 国外建材科技. 2005(4): 164-166.

孙丽辉,史晓飞. 我国城市品牌产生背景及理论溯源[J]. 中国行政管理. 2005(8): 52-54.

方丽. 城市品牌要素研究及实证分析[D].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5-5-1.

孙利昌. 系统观在城市品牌建设中的折射[J]. 企业研究. 2005(6): 46-47.

樊传果. 有效提升城市品牌形象的传播手段[J]. 传媒观察. 2006(9)34-36.

张,张锐. 城市品牌论[J]. 管理学报. 2006(4):468-476.

李朝明. 城市品牌建设思路探讨[J]. 商业时代・学术评论. 2006(9): 44.

马瑞华. 城市品牌与城市竞争力机制研究[D].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7-5-15日.

陈柳钦. 健康城市建设及其发展趋势[J]. 中国市场. 2010(8).

陈柳钦. 城市现代化及其指标体系新框架[J]. 中国市场. 2010(9).

高晓雪. 关于城市品牌与城市形象的思考[J].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08(8):114.

李建华. 河南城市品牌化发展的途径与对策探析[J].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2):9-11, 16.

李小霞. 试论城市品牌与城市形象塑造[J]. 沈阳大学学报. 2008(5):53-56,60.

胡晓云等. 城市品牌的界定探析[J]. 广告大观:理论版. 2008(6):80-85.

纪国明. 大连城市品牌构建问题研究[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8(11): 27-28.

郝胜宇. 国内城市品牌研究综述[J]. 城市问题. 2009年 (1)第23-28.

李慧. 城市品牌营销理论的新发展[J]. 商业时代. 2010(11): 22-23,50.

黄蔚. 论城市品牌[J]. 城市发展研究. 2005(3): 76-80.

邵爱华. 城市品牌理论及其发展趋势研究[J]. 网络财富. 2010(4): 33-34.

马瑞华. 城市品牌定位的SIC模型分析[J]. 商业时代. 2009(11)10-11.

李成勋. 城市品牌的起源、选择和培育[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6(3): 24-27.

黄忠斌. 城市品牌建设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9-4-1.

孟丹,姜海. 城市品牌开发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3): 21-24.

周文辉. 城市营销[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姜智彬. 以城市品牌为导向的特大活动管理研究[D].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7-2-1.

姜海,陈建新. 论城市品牌生成机制[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2):51-55.

林慧. 城市品牌竞争力的培育与发展[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09(1):40-41.

刘战伟. 谈我国城市品牌竞争力提升策略[J]. 商业时代. 2009(34):29-30.

余明阳,姜炜. 城市品牌[M]. 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4.

尹启华,魏海涛. 城市品牌研究[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4)5-8.

刘彦平. 城市营销战略[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叶泳生,姜海,覃凡. 城市“特有资产”与城市品牌建设[J]. 城市问题. 2005(2)36-40.

李光斗. 提升城市品牌竞争力[J]. 世界标准信息. 2006(6)36-42.

郭国庆,刘彦平. 市场营销通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篇10

关键词:经济圈;投资环境竞争力;工业

作者简介:朱育雄(1972―),男,天津人,天津师范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处实习研究员,研究方向:国有资产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2.48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0.06.002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6-0008-03

一、三大经济圈空间范围的界定

世界经济空间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证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均衡的特点,而经济圈是由中心城市(或大城市)和周围广大的农村地区、相邻的中等城市和小城市(镇)共同构成的一个在各种要素之间以市场经济关系为基础,以城市网络为纽带而紧密联系的区域经济发展有机体。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以上海为中心,包括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泰州、镇江、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共15个城市,土地面积约10.96万平方公里;珠江三角洲经济圈覆盖的空间地域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肇庆、惠州共9个城市,土地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2002年6月湖北省第八次党代会界定的武汉经济圈的空间范围是:以武汉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群,包括武汉、黄石、鄂州、孝感、咸宁、黄冈、仙桃、天门、潜江共9个城市。该区域虽然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无法比拟,但其历来是我国中部地区经济较发达的区域,更是湖北省城市分布最为集中和工业较为密集的核心地带。

二、评价方法

(一)评价工业投资环境指标体系的选取

根据指标选取的系统性、显著性、可操作性、针对性、可比性以及国际惯例等原则,首先选取6大类14小类共67个具体指标;然后,采取相关分析法,选取与第二产业产值关联度大于0.55的指标作为评价工业投资环境的指标体系,包括:(1)城市规模,主要反映城市的人口规模、城市化水平等;(2)基础设施环境,主要反映城市的交通通讯、公共设施服务等城市总体建设状况;(3)经济环境,主要反映城市的经济规模、经济结构与效益、经济外向度等;(4)市场环境,主要反映城市的市场容量、金融服务水平等;(5)信用环境,主要反映城市的政府信用、社会信用等;(6)社会环境,主要反映城市的科技发展状况、社会稳定性、人居环境等。

(二)评价模型

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我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具体步骤如下:(1)建立评价原始资料矩阵Xij,设i为33个城市中的第i市,j为投资环境构成要素第j个指标;(2)将数据用标准差方法标准化以消除量纲影响,得到标准化后矩阵,然后求协方差阵;(3)由协方差距阵求解方差贡献率,根据累计方差贡献率确定主因子数,然后计算第k个因子的载荷Pkj;(4)计算各城市投资环境竞争力得分值。

(三)评价结果

在统计软件SPSS的支持下,按照综合因子对总方差的解释达90%的要求,选取4个彼此独立的综合因子。据此,得出3大经济圈各城市工业投资环境竞争力得分值,将各经济圈内的城市,按其得分进行加权平均,分别得到3个经济圈工业投资环境竞争力得分,参见表1。

三、评价结果分析

(一)等级划分

根据经济圈内33个城市工业投资环境竞争力综合得分的大小,运用欧氏距离聚类分析法,对33个城市进行分类,在SPSS的支持下,可以将33个城市按工业投资环境的优劣分为4个等级,参见表2。

(二)结果分析

根据评价结果可知:(1)武汉经济圈工业投资环境竞争力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存在较大差距,除武汉市综合排名第13位,其他8个城市排名均在最后8名之列。无论是核心城市还是经济圈整体发展水平,武汉经济圈均无法与长三角、珠三角相匹敌,主要指标数值参见表3。(2)3大经济圈核心城市工业投资环境竞争力存在较大差距。长三角核心城市上海、珠三角核心城市广州和深圳均进入前3名,而武汉市仅排名第13位,武汉市除了城市规模具有相对优势外,其他子环境均不理想。(3)经济圈内部城市工业投资环境竞争力的差异程度不同。武汉市无论是子环境还是综合投资环境竞争力和经济圈内其他城市都有较大差距,而珠三角和长三角内部各城市工业投资环境竞争力差距较小。这表明珠三角和长三角核心城市已形成了经济圈发展的腹地,有效带动了周边城市发展,而作为核心城市的武汉市辐射能力较差,未能有效带动周边城市发展。(4)相比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武汉经济圈一体化水平较差,武汉市还未成为经济圈的增长极。此外,武汉经济圈内各城市工业投资环境竞争力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城市间产业结构趋同,缺乏产业特色,未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群。(5)武汉经济圈所覆盖的城市处在内地不发达地区,经济外向度差,外资企业较少,外资利用能力有限。武汉经济圈应借鉴长三角、珠三角的成功经验,大力发展外资企业,制定相关政策引进外资。

四、武汉经济圈工业投资环境优化调控对策

第一,调整工业结构,实现工业产业优化升级。武汉经济圈所覆盖区域的工业存在较为严重的结构性矛盾,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功能不强,主要工业产品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企业和产品缺大少强,大企业少、名牌产品少、技术含量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能够代表我国工业水平、拥有先进核心技术的企业集团稀少,高新技术工业产业企业规模不大。武汉经济圈内工业结构调整是实现其工业经济腾飞的重点与难点。调整工业结构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国有企业而非私营企业,国有工业结构调整是整个工业结构的突出问题与症结所在,也是提高武汉经济圈区域工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国有工业结构的合理化有利于带动整个区域工业经济结构的合理化;结构调整的主体是以企业为主而非政府,企业只需要掌握与本企业本行业发展有关的信息,这样的决策更富效率,而且分散化的决策方式也使成本更低,这些都是政府政策所无法比拟的;结构调整的切入点应以组织结构为主,因为它是实现工业产业升级和产业素质提高的关键,同时也不容忽视产品结构调整,要把握市场发展态势,以此确定主导产业与产品;结构调整的当前目标是工业产业升级而非总量平衡,调整的过程也是工业产业技术水平的开发和升级的过程,在提高引进技术的档次和水平的同时,务必加大研究和开发的投入力量,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工业与高技术产业。

第二,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是实现工业腾飞的突破口。武汉经济圈所覆盖区域的工业技术含量较低,不重视技术改造与创新。例如,汽车工业是武汉市的支柱产业之一,从技术上看,汽车行业除了神龙等为数不多的企业外,有相当数量的厂家仍停留在作坊式的生产水平,而世界各大汽车公司都将相当部分的开发资金用于汽车技术的改造与创新方面,不断开发价廉物美的新产品。武汉经济圈所覆盖区域的医药生产企业较多,但缺少具有自己独立知识产权的产品,老产品生产受知识产权约束,新产品的开发研制受资金技术的制约而无法完成。武汉经济圈的传统工业产业,如冶金、机械制造、化工等行业长期被保护在僵化体制中,缺乏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动力。无序、粗放的总量扩张,不但造成生产能力的严重过剩,而且形成了行业内部的恶性竞争。因此,武汉经济圈内各城市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以品质优化为中心,进行技术改造与创新。

第三,充分发挥武汉市的极核作用,使其成为经济增长的辐射源和发动机。武汉市作为我国中部的重要中心城市,拥有发达的商贸、金融业以及门类较为齐全的以钢铁、汽车、机械类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其科技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但武汉市辐射能力弱,较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其发展未能有效带动经济圈内其他城市的发展。因此,应借鉴长三角、珠三角的成功经验,以核心城市武汉市作为发展极,将武汉市建设成为经济圈经济增长的辐射源和发动机,推动武汉市与周边城市的联系协作机制,实现城市间的优势互补,充分发挥经济圈内各城市的特色工业产业,合理分工各城市的工业产业布局,突出武汉市以现代制造业为工业产业发展的重点,通过拉长工业产业链条,来辐射带动经济圈内其他城市相关工业产业的发展。

第四,实施产业集群战略,为产业集群发展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发达的经济圈通常都是由强大的产业密集群支持,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均已形成IT产业、高新技术制造业的产业群。相比之下,武汉经济圈的产业聚集不足,城市间产业结构趋同,支柱产业主体地位不突出,主要工业产品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核心城市传导力不强,城市间不能形成明显的产业转移梯次。从都市经济圈的本质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点来看,产业聚集不足,特别是现代制造业聚集不足是武汉经济圈特别是其核心极――武汉市“大而不强”的根本原因所在。因此,必须实施产业集群战略,为工业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具体包括:集中各市的特色资源和要素,塑造区域特定工业产业投资环境,形成以某主导产业为龙头的产业聚集,向区域产业化方向发展,这样能够极大地增强特定产业投资环境的竞争力;及时发现正在形成中的区域工业产业群,积极促进区域产业聚集,依据自身优势和工业基础,鼓励对同一工业产业进行持续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培育优势产业,运用财税政策,引导企业提高技术、扩大规模。(责任编辑:郭士琪)

参考文献:

[1]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

[2] 刘家强.试论大武汉经济圈发展策略[J].区域经济,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