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农业建设十篇

时间:2023-12-25 17:38:40

高效农业建设

高效农业建设篇1

农业新看点:企业大佬们纷纷涉足农业

如果说丁磊养猪是一次炒作,刘强东种水稻是一次跟风,那么马云、马化腾、王健林、柳传志等纷纷涉足农业就是看中现代农业的高附加值回报,这也是一种投资机会的呈现和方向的改变。

这些企业大佬们不约而同地对农业及食品领域采取大行动,原因在于他们认识到农业是一个潜力无限、财富巨大的产业。著名的投资家、美国量子基金创始人索罗斯和罗杰斯都在不同场合预言:中国的生态农业将成为超过房地产业产生更多亿万富翁的行业。

粮油、蔬菜、水果、禽蛋奶,人人需要,天天购买,这个市场无边无际。生态农业是一个充满无限商机的产业,前景美好。

建设农庄要领:农村创业农业为优选,产业链建设是成功的保障

从2004年开始,中央连续12年下发“一号文件”大力扶持农业发展。这十几年来,中央财政向农业投入的资金支持以万亿计。因此,在农村创业发展生态农业充满无限商机,而产业链建设是提高盈利能力、增强抗风险能力及投资成功的保障。

招宝生态农庄经过27年的摸索,总结出以养殖野生动物为核心,延伸产业链,创造出了效益比单一养殖模式高3~5倍的产业模式,是众多养殖场、家庭农场的样板。有了产业链,收入渠道增多,成本降低,四季有收入,就不容易受到各种市场风波的冲击。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即使一个产品效益差,也不容易影响到整体效益。

近两年,招宝生态农庄了解了全国几千家合作社、家庭农场、农家乐等,总体经营情况是喜忧参半,有一半以上这类经济实体效益不好,其根本原因可能就是不懂产业链的建设和完善。特别是农家乐,如果只有餐饮收入,那收入渠道就太单一了,而且冬天的客人很少,收入受季节影响非常大。实际上,凡是亏损的农庄、农场,大多都是因为没有自己的产业链;而凡是有产业链的农庄、农家乐,效益都比较好。所以,产业链的建设和完善,成为生态农庄、农家乐、养殖场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

招宝生态农庄告诉您:产业链该如何打造?

招宝生态农庄董事长蓝招衍告诉笔者,该公司产业链的开拓也是被“逼”出来的。初期他们搞野鸡、野猪、野兔等养殖,因为效益非常好,当时没有想通过种植来增加收入,后来因为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动物粪便成了负担,污水排到山下污染了环境,村民意见很大。1995年,蓝招衍通过查资料发现了菲律宾玛雅农场的生态循环生产方式,于是设计了招宝农庄独特的立体种养、生态循环模式。即利用规模养殖的野鸡、野猪、野兔、竹鼠等野生动物粪便来生产沼液,并通过大面积种植水果、苗木、花卉等来消化利用沼液,以达到零污染、零排放的目的。牧草作为动物的饲料,苗木、花卉可以绿化、美化环境,这样就实现了既降低饲料成本又改善养殖环境的目的。后来,他又在树丛中建起了木屋别墅,利用农庄种、养产品开发特色野味餐饮、休闲、乡村旅游业,又增加了收入。再后来,他又开发了动物标本加工、即食型野味产品、农庄保健酒等,使招宝农庄从一个单纯的养殖场蜕变成了一个全产业链的生态农业企业。具体来说,招宝农庄的产业链包括6个方面:1.野生动物养殖;2.种植;3.餐饮、休闲游;4.冷鲜配送服务;5.超市、门店销售;6.农庄规划和技术服务。这也是招宝生态农庄创造效益和控制风险的核心所在。

近几年,招宝农庄与农村百事通杂志社、魅力城乡网、土地资源网等知名的媒体企业合作,共主办了10届全国性生态农庄、家庭农场发展高峰论坛。每次论坛,他都会讲生态农业产业链建设的重要性和具体操作方法,参会的学员反响很大、受益匪浅。如今他每隔两个月就举办一次高峰论坛,以服务于更多读者。

(福建 黄强)

福建省招宝生态农庄有限公司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湖雷镇 邮编:364100

南昌分公司地址:南昌市湾里区罗亭镇

电话:400-9999-570

0597-5711528(福建)

高效农业建设篇2

关键词:高效节水;节约型社会

中图分类号:S27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5-0003-1

农业以土而立、以肥而兴、以水而旺。水是最重要,同时也是最短缺的资源之一,更是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发展节水农业对于保障粮食安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1 发展节水农业的重大意义

1.1 农业用水资源紧缺矛盾越来越突出

我国水资源总量仅占世界的6%,人均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农业用水量约3600亿立方米,用水比重从1997年的69.7%下降到目前的61.3%左右,减少了200亿立方米。随着人口增长,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在水资源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工业与农业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用水矛盾进一步加大,农业灌溉用水的难度在不断增加。目前,全国农田灌溉面积9.05亿亩,灌溉用水缺口多达300多亿立方米。

1.2 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威胁加剧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异常速度加快,我国旱灾发生频率增高、范围加广、程度加重,干旱缺水对农业生产的威胁越来越大,旱灾已成为影响粮食和农业生产发展的常态,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威胁。因此,必须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找到一条合理用水、高效节水的资源利用新途径。

1.3 发展节水农业的潜力越发明显

目前,在全国9.05亿亩灌溉面积中,工程设施节水面积仅占44.3%;在23亿亩农作物播种面积中,农艺节水面积仅占17.4%。总体来讲,我国农业用水利用率比发达国家低20个百分点。在旱作区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具有260亿立方米的潜力。同时,通过推广农田节水技术,将灌溉水的粮食生产效率提高0.1公斤/立方米,旱作区每毫米降水的粮食生产效率提高0.1公斤/亩,可增加粮食生产能力1000亿斤以上,相当于实现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产量目标。从这一点来看,发展节水农业,提高农作物产量,前景可观。

2 辽宁省发展节水农业的主要原则

2.1 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要根据各市实际情况科学编制发展滴灌节水农业规划,本着集中连片,规模推进,将节水滴灌任务落实到乡村(农户、地块),明确分年度发展目标,推进节水农业发展上规模、上水平。

2.2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各地要按照不同农业生态区域农业生产、水源保障能力和不同作物等情况,推广滴灌(包括果树渗灌)为主的高效节水技术模式,保证农作物(含果树)的高产稳产。

2.3 先易后难,梯次推进 先从高效节水作物抓起,从水源充足、土地规模大、投资少、见效快的地方抓起,规模梯次推进。

2.4 政策引导,市县申报 各级政府要制定政策,调动农民、企业积极性。推进工程实施要以县为单位编制规划,以市为单位上报计划,按程序由下而上逐级申报。

2.5 典型引路,以点带面 要抓好示范区、示范片、示范点建设,树立典型,示范技术,创造经验,推动面上的节水滴灌新技术推广应用。

3 实施1000万亩滴灌节水农业工程的主要工作

3.1 认真编制计划规划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科学编制滴灌节水农业工程五年规划及年度计划。明确五年总任务及年度指标,面积落实到地块,作物落实到品种,项目落实到实施单位(农户、企业、合作社、大户)。县乡五年规划与年度节水滴灌工程计划要图表结合、详实具体,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要留有余地,科学合理。各市上报计划经省里平衡认定后下达。

3.2 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全省实施1000万亩滴灌节水农业工程项目,要充分利用现有水源条件,结合辽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优先安排示范区项目,优先安排条件成熟项目。要先从高效节水作物抓起,从容易见效,水源充足,土地规模大,投资少见效快的地方抓起。今秋明春全省重点以果树、裸地蔬菜和经济作物节水滴灌工程建设为主,辅助建设大田玉米节水滴灌工程。辽西北五市及沈阳市的项目县(市)在突出重点的同时再分别抓一万亩大田玉米节水滴灌工程,积累经验后再大面积实施。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该工程项目省里主要负责规划指导、计划平衡、技术服务、财力补助、项目执行情况的检查指导验收等。市县是实施项目的主体,项目完成好坏主要责任是市县。省直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对项目实施全程跟踪管理,切实负起责任,解决实际问题。

3.3 扶持政策 省里按照项目总投资的50%进行补助,项目实行以奖代补,全省除大连市外,省里按不同地区实行不同补助标准,重点向辽西北倾斜,朝阳、阜新、铁岭、锦州义县、葫芦岛建昌等。补助标准按700元/亩,锦州、葫芦岛和沈阳康法两县补助标准按600元/亩,其他地区补助标准按500元/亩。地下工程投入不足部分由市县级政府承担,地上节水投入由企业、大户、合作社或农民承担。年初计划确定后,省级补助资金先按照50%预拨,待项目完成验收后,拨付另外50%。

参考文献

[1] 张启宗,马向东.浅议节水灌溉与节水农业技术[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5,(02).

[2] 张红丽,张文彬,郁兴德.以色列节水农业对中国发展节水生态农业的启示[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7,(02).

高效农业建设篇3

摘 要:基于对遵义市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实践调研表明,结合实际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遵义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慎重选择;因地制宜,发展山区特色现代化农业,符合地方产业实际需要;以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为载体,深化农村改革试点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现代农业 规模 特色 改革

一、遵义市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探索

(一)始终注重引进培育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三种新型市场主体。

一是注重引进。全市编制储备农业招商引资项目共引资金额320亿元,通过“资源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网络招商”、“活动招商”等形式,广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2013年以来,签约到位资金达65亿元,引进了华西希望等20余家实力雄厚企业集团入驻园区,投资超过1000万元企业主体达30家。二是注重合作。引导企业与农户,以土地和劳动力为要素,以农产品生产合作为主要内容,积极引导园区、企业、农户探索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和规模化程度。三是注重转型。对原有传统农户,鼓励入园区流转土地,扩大经营规模,积极引导其转型升级为家庭农场。

(二)加强整合,加大投入,适当发挥行政引导的作用。

一是设施保障水平大幅提高。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建成一批高标准的主干道、沟渠管网、加工厂房、仓库、标准圈舍、温室大棚等基础设施。二是经营主体实力大幅增强。入驻园区企业累计32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77家)、园区农民合作社350个、种养大户1496户(其中家庭农场118个)。三是基地建设水平大幅提升。种植业方面园区,基地集中连片规模普遍在1000亩以上;畜牧水产方面园区,朝着规模化、生态化、标准化、循环化、立体化、特色化方向进一步迈进。

(三)完善链条,适度外延,发挥农业产业多元化功能。

引导要素集聚,强调产业配套,通过统筹发展,农业园区的建设强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内涵的拓展。一是产业环节有较大拓展。二是产业功能有较大拓展。在原有茶园的基础上,大力推进茶区景观打造和接待能力建设,同时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农旅一体化良性互动快速发展。

(四)改革创新,因地制宜,多种经营管理模式并存。

1.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方面。因产业不同,经营模式不同,园区经营主体对土地流转的需求不同,土地流转的形式也就不同。在土地流转的操作上,多采用了政府主导由镇政府或村集体统一流转土地转包园区企业的操作方法。

2.园区的经营管理方面。园区都坚持了“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户参与”的基本运作模式。凡对种植依赖程度越低、对大规模土地需求越低,则企业主导地位越重,农户参与的成分越少。如习水、务川的养殖园区,余庆、遵义县花卉园区,甚至整个园区的成败取决于入驻园区的1~2个企业。对大规模种植依赖程度越高、对大规模土地需求越高的园区,则园区企业主要发挥的是龙头带动的作用,同时离不开农户大规模的基地支撑。

二、探索中的几点思考

(一)关于农业园区现代化的思考

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提出,是基于传统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政府财政投入有限,而选择在一定区域集中要素投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思路和目的提出的。初衷是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而现行农业园区的建设与调度,存在过分强调园区规模、资金投入、形象进度、产值和产出,而不够重视现代化管理手段的运用、科学技术运用方面的现象。现代化水平不够,现代化示范的作用大打折扣。

(二)关于农业园区资金依托的思考

人均占有资源少,单个主体经营规模小,财政补贴的水平与发达国家比有非常大的差距,决定了我国农业在国际大市场上处于极其弱质的地位。从理论角度讲,通过调整结构势必可以提高效益,但是从更大区域来讲,结构调整是相对的,不能突破我国农业极其弱质的地位。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建设,更多地还得依赖于财力的增强财政支持力度的大幅度增加。

(三)关于农业园区生产效益的思考

如前所述,我国的农业,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保供给,提升效益有赖于财政支撑力度的大幅度提升和单个主体经营规模的大幅度扩大。故此,在农业园区建设上,提出建设就开始调度产值,划定一个区域就开始调度产出的做法势必给决策造成误导。没有大量的财政资金投入,盲目扩大园区建设规模,没有根本地解决效益的问题,园区建设势必陷入僵局,也与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发挥示范作用推动面上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宗旨不符。

三、发展方向与政策建议

(一)正确把握基本内涵和宗旨适当控制规模

“现代化”是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基本内涵和建设的基本要求。建好一个点,带动一个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从而推动面上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是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宗旨。省、市、县、乡大干快上,就现有财力不切实际。就遵义市的实际来讲,以四大区域战略部署为指导,围绕八大农业产业,每个县、区(市),每个优势产业建设1个至2个现代高效农业园区是现实而必要的。

(二)走有特色的山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路子

一要突出山区特色做强优势农业产业。按照“四大区域”战略部署,围绕自身特色优势,遵义市经过多年的调整探索,成功打造了生态畜牧业、茶叶、蔬菜、辣椒、红粱、干鲜果、竹、中药村等八大优势产业,这些产业基地初具规模,但龙头不强,基地不稳,要围绕这些产业建设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助推产业发展;二要适应山区地理条件,推广适宜山区的微型农业机械,发展适应山区的适度规模经营;三要立足山区生态建设旅游园区,拓宽农业功能。大力发展城郊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和休闲农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大力发展农业生态旅游。

(三)以农业园区建设为平台树立深化农村改革的典型

高效农业建设篇4

关键词高效农业示范园;成效;启示;河南安阳;双全村

abstractthe 3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7th central committee indicated that modern agrilculture development was the basic direction promoting country reformation and develompent,developing high-efficiency agrilculture was the important content in new socialist contryside construction, which had enhancement in achieving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in rural areas.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showed that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c about high-efficiency agrilcultural demonstration garden in shuangquan village of jiangcun township anyang city was coming into view gradually.

key wordshigh-efficiency demonstration garden; achievement;implication; anyang henan; shuangquan village

农业是安阳市的传统优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安阳市农村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主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显著增加。但农村经济的专业化程度低,区域性规模经营小,现代农业发展程度低等问题日益显现,而且严重制约着安阳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状况,2008年安阳市蒋村乡双全村在聘请有关专家学者反复调查论证基础上,做出了招商引资,建设农业高效示范园区的决策。经过2年的不懈努力,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步显现。

1双全村基本社会和经济状况

双全村位于安阳市蒋村乡西北部,下辖5个村民小组。共有1 135户,户籍人口3 998人。耕地面积165 hm2,其中一类地面积逾133 hm2。2009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 800元。

双全村地处平原与丘陵接壤地带,自然条件优越。土质较好,村域内有一小型水库,地表水源比较充足,地下水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特别适合蔬菜种植。

近年来,村“两委”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双全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呈现了全面发展的新局面。特别是2008年利用招商引资引入了现代化公司在村里建设高效农业示范园。建成后可提供就业岗位500个,优质无公害农产品1 000 t,并且可以带动双全村30%的农户走上致富道路。该示范园区建造日光温室,其标准化设施使蔬菜在生产过程中完全按照无公害技术规程操作,对保护土壤、大气及水源环境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该示范园区的建设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新优特品种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2双全村高效农业示范园基本情况

2.1园区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起点[1]

园区位于双全村东南方向,紧邻姬红线,交通便利。园区利用本地区位、交通优势,以建设、发展蔬菜产业为主,依托现代化的大公司,运用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建设高标准、规模化、产业化的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周边现代农业发展。园区计划3年时间建成,占地面积46.7 hm2,预计投资1.4亿元,计划带动周边建成温棚666.7 hm2左右。园区1期工程建设时间从2009年1月开始新建,到2009年10月结束,投资金额2 000万元;园区2期工程从2010年5月开始,计划到2010年11月完工,预计固定资产投资金额4 500万元。2009年流转了6.7 hm2土地,2010年计划再流转6.7 hm2。现已建成36个大棚,每个大棚占地面积为666.7 m2,每个大棚投资约为15万元。投资高标准,立足现代化。结构设计上北墙宽大,防寒效果好,能保证蔬菜安全过冬,框架所用钢材专门从青岛引进,达到目前安阳市最高标准,尤其是大棚覆盖采用的是自动卷帘机,操作方便。2009年12月已经开始育苗。

2.2园区发展目标符合现代农业总体要求

高效农业示范园以技术密集为主要特征,以科技开发、示范、辐射和推广为主要内容,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模式。高效农业示范园既可以为市场提供优质优价廉的绿色无公害蔬菜,为大众提供返朴归真的农业生态旅游等,又能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农民增加收入,对促进安阳市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3园区管理运作模式先进

园区由北京一家投资公司出资建设,承担农业部立项的高效农业示范区项目,为农业部在全国设立的400个定点农业示范园区之一。园区以研发为主,实行“公司+农户”的管理模式。该园区建成后,将成为农业部科研所科研基地。通过新品种培育和改良,最终目标是形成反季节蔬菜集散地批发市场,集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现代农业、观光旅游业为一体,力争打造中国第2个寿光。

园区基础设施由公司出资建设,包括暖棚、温棚和智能化联动大棚,全部是现代化的大棚。建好后再免费出租给农户,让农户按照公司的合同要求种植蔬菜,公司负责良种供给、技术指导和产品销售,按照合同价格收购。公司在北京等大城市设立办事处,园区产品经大力推介和精心包装将主要销往首都北京及其他几个大城市的大型超市,让公司和农户达到双赢。这种运营模式比较先进和现代化,不同于有些地区,要么是农民集资共建园区,要么是农民自己出资建大棚,达不到规模经营,也分散不了经营风险。

2.4土地流转顺利,农民群众满意

双全村顺利流转了土地,还让农民群众获得了较高收益。双全村人多地少,人均耕地400 m2,如果以户为单位流转土地,将不能形成土地规模化。公司先选好拟建土地,农户谁先流转就先付给谁第一年的流转费。2008年流转费的标准是1.05万元/hm2,2009年的标准又上升到1.65万元/hm2,不低于种植农作物的净收入。为了确保农民利益,土地流转的方式采取村民的土地返租给村委会,村委会再转包给公司,土地流转费的发放是在村委会的监督下由公司发给村民,并提前在上一年的9月30日前预付给农户,这让农户吃了定心丸,从而顺利实现了首期6.7 hm2土地的流转。在调研中村民王柯伟告诉我们,他家0.13 hm2承包地已经全部流转给公司。他对于公司的土地租赁流转费标准和公司的经营模式非常满意。他认为土地补偿条件好,将来大棚建好了再免费出租给村民种植蔬菜,并包销产品,风险小,收入高,一举两得。公司承诺等园区建好后,优先租给流转户,这就相当于妥善解决了流转户的就业问题。

3主要成效

3.1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了经济效益

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以推进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重点,用现代农业技术武装和改造传统农业,促进了农业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向效益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提高了经济效益。

3.2促进了农业由产品型向商品型转变,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在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实践中,始终坚持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围绕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公司+农户”的经营方式,把种植、加工、销售诸环节联结起来,促进了贸工农一体化[2]。目前,已逐步形成市场牵动型、项目拉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等3种产业化经营模式。

3.3促进了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推动了土地流转机制的形成

在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实践中,使人们认识到农业发展必须形成规模优势,有规模才能有效益,有规模才能形成产业化链条。联产承包之后,基本上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农业生产经营分散、规模小,难以形成带动安阳市农业的规模经济,劳动生产率低。双泉村在园区建设中,始终坚持稳定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通过明确土地所有权,稳定土地承包权,搞活土地使用权,实行土地“三权”分离,使土地向规模化集中,盘活了土地资源配置,促进了农业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的转变,推动了土地流转机制的形成。

3.4促进了思想观念转变,实现了农村工作方式、方法上的突破

高效农业园区建设的实践,使人们看到农业并非是一个弱质产业,农业发展潜力巨大,从事农业生产并不是无所作为,依靠农业完全可以实现富裕和小康。同时,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建立,克服了过去单纯抓生产、催收催种和习惯于行政命令的做法,逐步走出了一条围绕市场需求,强化技术信息服务搞好农业生产的新路子。

4启示

4.1搞好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加快发展高效农业,是新形势下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因此,各级各部门要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关键措施,把发展高效农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点[3]。在这方面,双泉村两委做的比较好,乡、村2级干部团结一心,大胆引入现代化企业,投入了大量资金和精力,顺利完成调整地块、统一规划工作,充分发挥了组织、引导、服务作用,解决了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问题。

4.2搞好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必须加大全面扶持力度

发展高效农业,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比较大。要改进投入办法,建立长效机制。在地方财政给予必要扶持的基础上,还应该加大农业招商力度,不断吸引发达地区的富余资本进军高效农业,支持高效农业建设。要通过内部加大扶持、外部吸引资本的方式,形成支持高效农业建设的强大力量。

4.3搞好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必须致力于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有效途径。要积极引导,加快培育农业产业化规模大、档次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最大限度地延伸优势产业链,切实解决农产品加工、销售问题。发展高效农业,要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思维定势,坚持用工业化的思路谋划农业,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4.4搞好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决不能照抄照搬上级文件和外地经验模式,而应该从当地实际出发,发挥优势,干出特色,积极引导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4]。双全村在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中,特别注重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特有的自然环境和水土条件,引入现代化的公司投资建设反季节蔬菜研发和批发基地,大力实施安全农业工程,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5参考文献

[1] 刘照亭,张玉军,潘跃平,等.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设计理念、功能定位及运行机制——以江苏省援建的“绵竹江苏高效农业示范园”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09(5):331-333.

[2] 市农科院将在崇明县建立高效农业示范园[j].上海农业经济,2007(10):46.

高效农业建设篇5

【论文关键词】高效农业示范园;成效;启示;河南安阳;双全村

abstractthe 3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7th central committee indicated that modern agrilculture development was the basic direction promoting country reformation and develompent,developing high-efficiency agrilculture was the important content in new socialist contryside construction, which had enhancement in achieving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in rural areas.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showed that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c about high-efficiency agrilcultural demonstration garden in shuangquan village of jiangcun township anyang city was coming into view gradually.

key wordshigh-efficiency demonstration garden; achievement;implication; anyang henan; shuangquan village

农业是安阳市的传统优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安阳市农村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主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显著增加。但农村经济的专业化程度低,区域性规模经营小,现代农业发展程度低等问题日益显现,而且严重制约着安阳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状况,2008年安阳市蒋村乡双全村在聘请有关专家学者反复调查论证基础上,做出了招商引资,建设农业高效示范园区的决策。经过2年的不懈努力,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步显现。

1双全村基本社会和经济状况

双全村位于安阳市蒋村乡西北部,下辖5个村民小组。共有1 135户,户籍人口3 998人。耕地面积165 hm2,其中一类地面积逾133 hm2。2009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 800元。

双全村地处平原与丘陵接壤地带,自然条件优越。土质较好,村域内有一小型水库,地表水源比较充足,地下水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特别适合蔬菜种植。

近年来,村“两委”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双全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呈现了全面发展的新局面。特别是2008年利用招商引资引入了现代化公司在村里建设高效农业示范园。建成后可提供就业岗位500个,优质无公害农产品1 000 t,并且可以带动双全村30%的农户走上致富道路。该示范园区建造日光温室,其标准化设施使蔬菜在生产过程中完全按照无公害技术规程操作,对保护土壤、大气及水源环境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该示范园区的建设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新优特品种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2双全村高效农业示范园基本情况

2.1园区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起点[1]

园区位于双全村东南方向,紧邻姬红线,交通便利。园区利用本地区位、交通优势,以建设、发展蔬菜产业为主,依托现代化的大公司,运用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建设高标准、规模化、产业化的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周边现代农业发展。园区计划3年时间建成,占地面积46.7 hm2,预计投资1.4亿元,计划带动周边建成温棚666.7 hm2左右。园区1期工程建设时间从2009年1月开始新建,到2009年10月结束,投资金额2 000万元;园区2期工程从2010年5月开始,计划到2010年11月完工,预计固定资产投资金额4 500万元。2009年流转了6.7 hm2土地,2010年计划再流转6.7 hm2。现已建成36个大棚,每个大棚占地面积为666.7 m2,每个大棚投资约为15万元。投资高标准,立足现代化。结构设计上北墙宽大,防寒效果好,能保证蔬菜安全过冬,框架所用钢材专门从青岛引进,达到目前安阳市最高标准,尤其是大棚覆盖采用的是自动卷帘机,操作方便。2009年12月已经开始育苗。

2.2园区发展目标符合现代农业总体要求

高效农业示范园以技术密集为主要特征,以科技开发、示范、辐射和推广为主要内容,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模式。高效农业示范园既可以为市场提供优质优价廉的绿色无公害蔬菜,为大众提供返朴归真的农业生态旅游等,又能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农民增加收入,对促进安阳市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3园区管理运作模式先进

园区由北京一家投资公司出资建设,承担农业部立项的高效农业示范区项目,为农业部在全国设立的400个定点农业示范园区之一。园区以研发为主,实行“公司+农户”的管理模式。该园区建成后,将成为农业部科研所科研基地。通过新品种培育和改良,最终目标是形成反季节蔬菜集散地批发市场,集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现代农业、观光旅游业为一体,力争打造

园区基础设施由公司出资建设,包括暖棚、温棚和智能化联动大棚,全部是现代化的大棚。建好后再免费出租给农户,让农户按照公司的合同要求种植蔬菜,公司负责良种供给、技术指导和产品销售,按照合同价格收购。公司在北京等大城市设立办事处,园区产品经大力推介和精心包装将主要销往首都北京及其他几个大城市的大型超市,让公司和农户达到双赢。这种运营模式比较先进和现代化,不同于有些地区,要么是农民集资共建园区,要么是农民自己出资建大棚,达不到规模经营,也分散不了经营风险。

2.4土地流转顺利,农民群众满意

双全村顺利流转了土地,还让农民群众获得了较高收益。双全村人多地少,人均耕地400 m2,如果以户为单位流转土地,将不能形成土地规模化。公司先选好拟建土地,农户谁先流转就先付给谁第一年的流转费。2008年流转费的标准是1.05万元/hm2,2009年的标准又上升到1.65万元/hm2,不低于种植农作物的净收入。为了确保农民利益,土地流转的方式采取村民的土地返租给村委会,村委会再转包给公司,土地流转费的发放是在村委会的监督下由公司发给村民,并提前在上一年的9月30日前预付给农户,这让农户吃了定心丸,从而顺利实现了首期6.7 hm2土地的流转。在调研中村民王柯伟告诉我们,他家0.13 hm2承包地已经全部流转给公司。他对于公司的土地租赁流转费标准和公司的经营模式非常满意。他认为土地补偿条件好,将来大棚建好了再免费出租给村民种植蔬菜,并包销产品,风险小,收入高,一举两得。公司承诺等园区建好后,优先租给流转户,这就相当于妥善解决了流转户的就业问题。

3主要成效

3.1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了经济效益

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以推进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重点,用现代农业技术武装和改造传统农业,促进了农业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向效益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提高了经济效益。

3.2促进了农业由产品型向商品型转变,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在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实践中,始终坚持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围绕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公司+农户”的经营方式,把种植、加工、销售诸环节联结起来,促进了贸工农一体化[2]。目前,已逐步形成市场牵动型、项目拉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等3种产业化经营模式。

3.3促进了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推动了土地流转机制的形成

在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实践中,使人们认识到农业发展必须形成规模优势,有规模才能有效益,有规模才能形成产业化链条。联产承包之后,基本上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农业生产经营分散、规模小,难以形成带动安阳市农业的规模经济,劳动生产率低。双泉村在园区建设中,始终坚持稳定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通过明确土地所有权,稳定土地承包权,搞活土地使用权,实行土地“三权”分离,使土地向规模化集中,盘活了土地资源配置,促进了农业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的转变,推动了土地流转机制的形成。

3.4促进了思想观念转变,实现了农村工作方式、方法上的突破

高效农业园区建设的实践,使人们看到农业并非是一个弱质产业,农业发展潜力巨大,从事农业生产并不是无所作为,依靠农业完全可以实现富裕和小康。同时,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建立,克服了过去单纯抓生产、催收催种和习惯于行政命令的做法,逐步走出了一条围绕市场需求,强化技术信息服务搞好农业生产的新路子。

4启示

4.1搞好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加快发展高效农业,是新形势下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因此,各级各部门要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关键措施,把发展高效农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点[3]。在这方面,双泉村两委做的比较好,乡、村2级干部团结一心,大胆引入现代化企业,投入了大量资金和精力,顺利完成调整地块、统一规划工作,充分发挥了组织、引导、服务作用,解决了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问题。

4.2搞好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必须加大全面扶持力度

发展高效农业,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比较大。要改进投入办法,建立长效机制。在地方财政给予必要扶持的基础上,还应该加大农业招商力度,不断吸引发达地区的富余资本进军高效农业,支持高效农业建设。要通过内部加大扶持、外部吸引资本的方式,形成支持高效农业建设的强大力量。

4.3搞好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必须致力于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有效途径。要积极引导,加快培育农业产业化规模大、档次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最大限度地延伸优势产业链,切实解决农产品加工、销售问题。发展高效农业,要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思维定势,坚持用工业化的思路谋划农业,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4.4搞好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决不能照抄照搬上级文件和外地经验模式,而应该从当地实际出发,发挥优势,干出特色,积极引导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4]。双全村在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中,特别注重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特有的自然环境和水土条件,引入现代化的公司投资建设反季节蔬菜研发和批发基地,大力实施安全农业工程,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5参考文献

[1] 刘照亭,张玉军,潘跃平,等.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设计理念、功能定位及运行机制——以江苏省援建的“绵竹江苏高效农业示范园”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09(5):331-333.

[2] 市农科院将在崇明县建立高效农业示范园[j].上海农业经济,2007(10):46.

高效农业建设篇6

关键词:高效设施农业;城郊;发展

近年来,连云港市新浦区把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主要突破口,紧紧抓住当前国家扩大内需、沿海大开发的良好机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强势推进高效设施农业建设的步伐,使现代高效农业成为拉动新浦区农业快速增长的新动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

1新浦区高效设施农业取得的成绩

(1)取得了“三个提高”。一是高效农田所占比例有了新的提高。全区产值4.5万元/hm2以上的中高效田块达1.08万hm2,占耕地面积的54%;其中产值7.5万元/hm2以上的高效农田占15%;产值15万元/hm2以上的特高效农田占5.3%。二是设施农业所占比例有了新的提高。全区设施农业面积达1 253.3hm2,占耕地面积的6.3%。三是规模养殖所占比例有了新的提高。生猪饲养量达14万头,家禽饲养量350万只,奶牛存栏580头。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较2008年提高7个百分点。

(2)实现了“五个突破”。一是设施农业规模化建设有了新的突破。全区建成万亩连片高效农业基地1个,千亩连片23个。新建市级千亩连片设施农业基地5个,草舍西红柿、馨源花卉和蔬菜、希望花卉、云盛出口蔬菜等高效设施农业面积达680hm2,其中新建千亩以上日光温室栽培生产基地4个,面积达600hm2,设施农业发展规模之大,速度之快,为历年之最。二是农业项目有了新的突破。全区在建农业项目22个,项目总投资6 570万元,已完成投资5 584万元。西红柿规模化种植基地建设、设施蔬菜基地建设、日光温室鲜切花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区建设等项目已全部建成。三是品牌效应有了新的突破。全区涉农商标达15个,无公害农产品33个,绿色食品2个,有机食品1个。建立了1.53万hm2无公害生产基地,制定了25个地方标准和产品操作规程。“云盛”牌番茄获江苏名牌产品和连云港市知名商标。四是农业产业化建设有了新的突破。全区现有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9家。野仙云雾茶、馨源鲜切花、云盛果蔬等一批特色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7家,新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10家。五是高效农业特色村、示范基地建设有了新的突破。全区已培育建成高效农业特色村12个,示范基地23个。乡镇都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新增土地流转面积482hm2。

2存在的问题

一是高效农业规模较小,农业园区建设层次不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待提高,缺乏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二是土地流转步伐不快,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存在农民不愿“流”、部分干部不敢“流”、发展水平局限不易“流”等制约因素。三是优势资源缺乏整合,品牌带动效应微弱。新浦区的农产品远没有东海大米、赣榆泥鳅那样远近闻名。野仙云雾茶、草舍西红柿等品牌仅在区内有一定的知名度,品牌带动效应微弱。四是乡镇之间在高效设施农业发展上还存在不平衡[2]。

3发展对策

(1)优化产业布局,建设三大高效农业区。一是积极申报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浦南、岗埠片区以包青路为轴线,规划建设面积6 666.7hm2,发展鲜切花、生态富硒米、高效水产、设施蔬菜四大产业园,形成一区四园格局,2010年新发展鲜切花133.3hm2、设施西红柿333.3hm2、生态富硒米666.7 hm2、高效水产养殖133.3hm2,确保成为江苏沿海开发后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二是高标准建设省级外向型农业示范园区。以云台片区已通过省级验收的花果山外向型农业园为核心,建设4 000hm2出口创汇农业园区,新增水生蔬菜266.7hm2、水生花卉66.7hm2,建设施蔬菜66.7hm2,新扩洋葱、甘蓝等创汇蔬菜333.3hm2,建成万亩浅水藕基地、万亩出口蔬菜基地,成为全市最大的省级外向型农业示范园区。三是积极创建省级农业生态园区。充分利用云台山山场资源,新建茶园266.7hm2、新植果园266.7hm2,建成万亩云雾茶基地、万亩鲜杂果基地,申报省级森林公园,加快建设樱桃谷采摘园、花果山云雾茶文化园、城隍庙生态休闲农业园。建立园区管理机构,成立园区管委会和园区投融资主体[3]。

(2)明确目标任务,实施农业农村六项工程。一是农业园区工程。除了申报创建省级三大园区以外,每个乡镇新建一个66.7hm2以上的高效农业园,每个村结合“一村一品”特色村创建,新建或扩建百亩以上的特色农业示范园或养殖小区,每个村民小组至少培育10户种养大户。二是设施农业工程。设施化是农业发展的方向,是现代农业的标志,也是农业结构

[1] [2] 

调整的重点。年要新增设施农业.hm,各类农业政策性资金将重点扶持设施蔬菜、工厂化育苗等设施农业项目。三是精品茶果工程。云雾茶每年新扩.hm,截至年全区云雾茶面积要达到 .hm以上。年沿山新建千亩连片的樱桃、葡萄、冬枣等特色鲜杂果园个以上。打造出深具影响力的采摘休闲园,推进农业休闲旅游业快速发展。四是花卉苗木工程。迅速扩大鲜切花种植规模,每年新增. hm,到年鲜切花面积要达到 hm,加快花卉交易市场建设,将新浦区建设成为区域性鲜切花生产基地和花卉物流集散地。为满足城乡绿化需要,每年新建苗圃. hm。五是规模养殖工程。大力发展规模畜禽养殖、规模水产养殖,保障城市肉品的供给。生猪规模养殖万头以上,家禽育雏饲养量 万羽以上,高效水产养殖发展到 . hm。六是农民康居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个市级康居示范村建设任务。每年重点建设个康居示范村,将新村庄建设与村庄土地复垦、万顷良田建设工程相结合,盘活土地存量,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园区和农村二、三产业。

高效农业建设篇7

江苏省是全国主要经济发达省份之一,以占全国3.91%暗的耕地面积创造了约占全国1/10的GDP总量。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3445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004元,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2.57:1,是全国城乡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但江苏人多地少、人均资源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劳动效率低、农业比较效益低、生态环境压力大、农民素质有待提高”。针对这些问题,江苏必须走现代高效农业发展之路。虽然近年来农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高效农业发展迅速,但截至2009年全省高效农业面积仅占到全省总耕地面积的30%,这表明江苏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制定引领性的农业规划显得尤为必要。

2制定现代高效农业规划的目的意义

2.1推动现代农业建设,促进社会、经济、生态的和谐发展

农业是弱势产业,尤其在江苏省发达的苏南地区,“非农化”趋势日益明显,农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农业的比较效益越来越低,使占总人口30%的农村人口的增收难度越来越大,农业已经成为社会全面发展的短腿。只有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才能大幅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现代高效农业规划也成为关键。在江苏,为推动江苏特点的现代农业快速发展,计划从2010年开始,用3年左右时间,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科技含量较高、物质装备先进、运行机制灵活、综合效益显著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在每个县(市、区)认定并扶持一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因此,无论是各级政府还是涉农企业,纷纷邀请各路专家团队编制某地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或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规划,其中规划的精髓都将深刻体现现代农业内涵in-t3],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不断引进和集成组装农业科技新成果,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的模式,通过建设现代高效农业基地示范引导各地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促进各地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2.2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安全的农副产品

农产品的安全生产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现代农业规划制定的主要目标之一。依靠科技优势,规划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实现农业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开展农产品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综合利用、转化增值水平,同时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通过输出先进生产技术、标准和品牌,带动本地区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进一步满足人们对优质安全农副产品的需求。

2.3引导工业反哺农业,推动农业经济发展

农业企业要想获得长久稳定的发展,应建设高效、优质的原料生产基地。例如“江苏悦达•家乐福(建湖)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是江苏悦达集团和法国家乐福两家联合,在江苏省建湖县建设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区,该现代农业示范区是家乐福超市的后备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是江苏悦达集团为回报社会、致富农民、推进盐城经济社会发展,与建湖县人民政府联合创建的生态农业、农业产业化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旨在实现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营造农民、企业和社会共赢局面。

2.4绘就新农村建设的蓝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点任务。在现代高效农业规划的新农村建设板块,都明确要求各地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政策,统筹城乡发展,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城市化带动农村、多元化致富农民,紧扣农村经济发展核心,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把农村建设成为产业兴旺发达、农民生活富裕、乡风文明进步、环境优美宜人、生活和谐美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3现代高效农业规划技术路线

现代高效农业规划从立项到实施,需要经过调研、座谈、大纲编制、起草初稿、送审、专家评审等一系列过程,大概可涵盖的内容。规划大纲在编制过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大纲编制要充分领会当地发展重点和发展趋势,因地制宜,还要与当地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城市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衔接,完成后要与当地相关部门座谈、讨论,并请专家指导,充分吸收不同意见后,总结完善,确定规划大纲。根据大纲编制规划初稿,请当地相关人员及专家参加座谈,讨论规划初稿。如果座谈通过就要修改完善制定评审稿请专家评审,如果不通过还要回到起点,在大纲基础上再次调研、座谈、收集资料。最后邀请多位有丰富经验,与农业相关的专家评审,征求各位专家的意见后,定稿实施。

4现代高效农业规划的功能定位

4.1现代高效农业规划理念

现代高效农业规划的灵魂所在即功能定位。在制定不同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时,就要综合考虑各地所处地理位置和发展重点等的差异,将自然资源和社会条件,以及各地政府、企业等的发展思路合理概括。总体来讲,现代高效农业要实现3个方面的现代化,即生产条件、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现代化。从生产条件来看,主要包括农业机械化、农业水利化、农业化学化和农业电气化4个方面。生产技术、生产方式的现代化,主要体现为新优品种、高效栽培技术、经营模式、经营规模等方面,培育适宜现代设施栽培的新品种、新技术,拓展现代农业经营新模式,发展现代高效规模农业。因此,现代高效农业规划要充分体现现代农业的内涵和特点,在现代农业园区里要处处体现现代特色,并依据市场、生态、休闲、效益4个因素来共同决定现代高效农业规划主体的规划布局。归根到底,现代农业理念是要实现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共赢,主要体现在为城乡居民提供各类优质、安全的农副产品和加工产品的生产功能;提供接触自然、体验农业以及休闲、教育、度假、观光、旅游与游憩的场所和机会的生活功能;提供清新、宁静、优美生活环境的生态功能。

4.2案例分析

4.2.1江苏悦达•家乐福(建湖)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实施地位于苏北建湖县,结合建湖政府和苏北特点的市场需求以及江苏南方悦达集团和家乐福超市的要求,园区定位主要是生态保障、循环可持续、科技先导,在规模种养殖等产业中体现绿色、休闲、循环、高新、市场化等发展理念。重点打造优质安全农产品供应基地,优质种子种苗、种禽种畜供应和技术标准输出基地,循环农业的示范基地,休闲观光旅游人居胜地,工业反哺农业的楷模,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培训基地。力争实现农业高效、农民增收、农村新貌、产业发展等共荣的社会良态。创新农业经营模式,通过“公司+基地+农户+超市”的经营模式,在建湖鼎力打造一个集科研、生产、加工、物流、销售和休闲观光、新农村建设于一体的部级重点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

4.2.2苏州金庭大成现代农业园苏州金庭大成现代农业园建设是苏州大成企业集团投资建设的现代农业园区,该集团资金雄厚、管理有序、市场开拓能力强,计划投入资金3亿元人民币建设现代农业园。由于规划的实施地位于沿太湖城市之一的苏州市,因此保护太湖环境将是规划的重点。根据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趋势和苏州市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及苏州大成企业集团的实际规划设想,将该规划定位为绿色无污染、科技优先、休闲观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以农业高新技术为支撑、以优质产品为核心、以企业化经营为手段,注重优质安全高端农产品生产、营销功能,休闲、观光、旅游功能,现代农业科技研发、展示、培训功能和太湖生态保护、修复功能的园区。通过苏州大成企业集团民营资本投入农业,实现园区管理企业化;以优势品牌为核心,实现先进技术和优质农产品的输出;以生态绿色为理念,实现技术、投入对环境的友好;以市场需求为依托,实现农业功能的拓展,力争将苏州金庭大成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成经济、生态、社会3个效益相统一的现代高效农业园区。

5推动现代高效农业规划的措施和建议

5.1政策扶持

为保证现代高效农业规划的顺利实施,建议将该规划主体项目纳入该地发展的年度计划,出台相关政策,在土地利用、税收优惠等方面改善相关企事业单位的投资环境,鼓励对农业多功能领域的拓展和探索,带动农民致富,进而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

5.2组织保障

一个高质、高标的现代高效农业规划的实施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切实加强领导、统一认识、协调行动。如苏州金庭大成现代农业园成立以苏州市人民政府领导为组长,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大成企业董事长、金庭镇镇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把园区规划建设工作纳入重要日程,定期研究和及时解决园区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5.3技术支持

高科技是推动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一个现代高效农业规划的实施必须依托当地或省内乃至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力量,加强农业科研、农产品开发与销售等方面的合作,建议成立技术指导组。

5.4资金保障

高投入是现代高效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为了保障某地或某园区现代农业规划的顺利进行,必须建立一系列的经济保障制度,确保规划主体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苏州金庭大成现代农业园区和江苏悦达•家乐福(建湖)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都是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以企业资金投入为主体的经费投入机制,而2个园区的投资主体均是经济实力雄厚、管理有序的知名企业,因此能够保障园区规划的顺利实施。

高效农业建设篇8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源;有效供给;现状;策略

一、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源供给现状

(一)管理干部素质低下

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是农村基层干部,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连接市场与农民的桥梁作用,同时也是提高农民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村人力资源供给的主要领导者。但当前我国农村管理干部的素质较低,同时年龄结构相对较高,适应能力较差,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由于缺乏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经验,导致其无法适应新农村建设,更无法指导农民进行新农村建设。

(二)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教育资源相对落后,使得乡村教师不足且流失严重,虽然为缩小城乡差距,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教育政策,相关部门也制定多项措施以期加快农村教育发展,但当前我国乡村教师仍严重不足,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同时教师学历相对较低,教师结构也缺乏一定的合理性,不仅制约了乡村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着重大挑战。

(三)医药人才缺乏

我国农村的主要医疗服务机构是乡村医生,其不仅承担着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同时也为村民提供诊疗以及帮助重病患转诊。但目前我国乡村医生的学历相对较低、年龄也不断增长,人员补充不足,导致其服务水平不断下降,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对医疗服务质量以及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村级卫生机构已无法满足农民需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生活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的提高,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科技人才不足

加强农业科技发展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但由于农民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同时由于农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落后,导致多数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前往城市就业,人才大量流失,同时由于部分机构精简人员以及编制问题,导致部分农业专业人才无法进入基层工作,内部以及外部科技人才的供给不足制约了新农村建设。

二、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源有效供给的具体策略

(一)建立人才培训体系

要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力资源有效供给,政府就要依据新农村建设的人才需求,加强建立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培训体系,采取城乡对口支援,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外部人力资源支持。同时相关部门加强协同合作能力,积极建立人才培训分工负责制度。如农业部分与科技部门合作对农民以及外部人才进行科技培训;组织部门加强基层干部以及农村党员的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卫生部门加强城乡医院的对接,并加强对乡村医生的专业培训;建设部门着重培养农村建设类技术人才;劳动保障部门积极提供技能培训;教育部门加强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的建设,并完善机制挽留人才。

(二)建立大学生服务农村的长效机制

随着教育的不断普及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但就业岗位有限,这使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同时随着我国大中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多数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前往大中城市就业,使得我国出现城市无业可就、农村有业不就的现象。针对这一现状,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积极建立大学生服务农村的长效机制,鼓励并引导高校毕业生前往农村就业,并不断提高农村工资待遇以及福利保障,打破编制限制,通过就业补贴、住房保障等新政策吸引大学生回乡就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三)打造新农村建设产业平台

要加强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源的有效供给,就要不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新农村建设产业平台。如加强乡村道路建设、农业气象设施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农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农业科研、技术推广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四)建立挂职锻炼的长效机制

挂职锻炼是国家公务人员以及事业单位人员进行公务员队伍内部交流的一种制度,是当前提高公务人员工作能力、帮扶落后地区的途径之一。一般而言,挂职锻炼的时间为1年至2年,同时挂职锻炼的人员都是事先协商的,具有一定的指令性和计划性,在新农村建设中建立挂职锻炼的长效机制,有利于加强乡村基层管理,提高乡村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高效农业建设篇9

党的十六大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战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再次强调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这一战略提出的背景是,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农业GDP在全部GDP中的比重从1990年的27.05%下降到2004年的15.2%,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比重从1990年的60%下降到2004年的49%,城市化水平从1990年的26.4%提高到2004年的41.8%,农产品供求关系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农业生产矛盾从保障供给逐步转向适应需求,农业的功能从保障粮食安全转变到提供食品安全,中国经济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当前,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业综合开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促进生产发展方面,农业综合开发要改善农业资源利用状况,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重点发展蔬菜园艺业、规模畜牧业、特殊水产业、大力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促进生活宽裕方面,农业综合开发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培植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在促进村容整洁方面,农业综合开发要统筹考虑农业生产设施与农村生活设施的建设,把项目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有机结合起来,拓宽农业综合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内容。

黑河市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土地资源比较丰富,自然生态条件较好。特别是南三县,耕地占全市耕地面积的70.8%,农业人口占全市农业人口的76.9%,土壤和积温、日照、降水等气候条件相对适宜,区域内有北安、九三两个农垦局,具备发展现代农业的良好基础。因此,在“十一五”规划中,我市提出建设北安―五大连池―嫩江现代农业产业带,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良好开局。在这一过程中,我认为要突出把握五个方面。

第一,突出现代化。现代化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关键。一是农田水利化。据统计,仅南三县常年因旱涝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1―1.5亿元左右,因此,必须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强化设施配套,降低灾害损失。易旱地块要大上节水灌溉项目,扩大有效灌溉面积,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易涝地块要加强防洪排涝工程,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产条件,增强抗灾避险能力。二是农业机械化。据调查,黑河辖区内各省属国营农场的大豆亩单产比农民种植的平均高70公斤左右,其主要原因是农场大型机具配套,农机作业水平高。因此,要结合组建农机合作社,促进大型机械更新配套,扩大农机耕作覆盖面。积极引导“有机户”和种田大户组成联合体,促进农机装备更新,提高作业水平。三是先进技术普及化。历史上,每一次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都给农业带来新的动力。化肥、农药、拖拉机等先进的近代技术,使20世纪粮食单产增加了30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先进技术的推广普及。在种子方面,深入实施良种工程,加快良种引进和培育,促进良种更新,从根本上改善作物品质。在肥料方面,推广使用复合肥、浓缩肥、控释肥、专用肥、蛋白肥及生物调节剂等新型生物肥料。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推广高效低毒农药和生物防治等技术。在畜禽养殖方面,引进推广胚胎移植、冻配、动物性别控制等良种繁育技术。四是农业生产标准化。去年北安市按照标准化规程种植的大豆,平均每公顷降低生产成本100元,增产400多公斤,效益非常可观。要按照农业标准化操作规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农副产品、农业投入品、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的质量安全监测,保证产品质量。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推进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建设,逐步推行农产品全过程标准化生产。总之,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提高科技含量,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第二,突出产业化。有利于促进农业合理布局,延伸产业链条,实现梯次增值,加快农业工业化。一是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只有优化布局,才能实现专业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北安、嫩江、五大连池三县(市)要结合争取部级百万亩大型商品粮基地,重点发展麦豆优势产业,不断扩大麻、薯、菜、药等特色、绿色产品生产规模。对各地来讲,可以针对本区域内的自然特点和产业优势,突出“一乡一业”和“一村一品”,具体地划分产业格局,推进小规模、大群体式的商品生产基地。如北安的城郊乡重点发展蔬菜生产,赵光镇重点发展北药种植;五大连池建设以新发、兴隆、双泉等平原乡镇为主的“双高”大豆生产基地,以龙镇为主的优质麦生产基地,以龙镇、太平为主的马铃薯生产基地,以兴隆、建设为主的蔬菜生产基地等,都非常有利于形成特色产业带,提高专业化生产水平。二是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结构是建设现代农业、提高综合效益的重要举措。要按照“产业调优、质量调好、规模调大、效益调高”的发展目标,坚持差别化竞争、特色化取胜策略,着力发展“双高”大豆和优质麦、专用薯等优、专、特、绿产品生产,加快发展以“两牛一羊”为主的畜牧养殖业,提高规模和水平。三是培育扶壮龙头企业。实施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产值为农业产值的2―3.7倍,而我国仅为60%。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规则,在积极扶持现有优势龙头企业的同时,培育一批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大型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完善企业和基地、农户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第三,突出一体化。列入现代农业产业带规划的县(市)要进一步强化大农业、大市场、大流通和大开放战略。一是深入开展场县共建。据调查,黑河辖区内各省属国营农场的大豆亩单产比农民种植的平均高70公斤左右,其主要原因是农场大型机具配套,农机作业水平高。同时,通过场县共建设,鼓励农场的大型机械实施跨区作业240多万亩,为农民节约机耕费用1500多万元。因此,要围绕农业生产、产业化基地建设、小城镇建设、社会事业等,在合作层次上由农业合作向工业合作延伸,在合作内容上由资产合作向资本合作延伸,在合作领域上由经济合作向全方位合作延伸。要本着共同谋划、共同争取、共同建设、共同受益的原则,在农业资源综合开发、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北药开发、林业经营等方面,精心筛选、包装和推介一批重点项目,引进境内外人才、资本、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特别要注重鼓励资本、技术、管理“捆绑式”引进,培育壮大一批龙头型农业引资项目。二是发展外向型农业。边境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发挥区位优势,努力提高外向度。黑河与俄罗斯隔江毗邻,俄罗斯土地闲置60%以上,并且集中连片、承包价格较低,同时俄罗斯的农副产品60%以上靠从中国进口。这些都是我市发展外向型农业的优势条件。要扩大番茄、甘蓝、元葱等蔬菜的生产和出口规模,增加出口创汇。加强对俄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技术与优良品种。扩大对俄劳务输出,促进境外农业开发。三是积极开拓境内外市场。以强化农产品营销服务为主要内容,大力发展网上交易和、连锁、配送、批发等新的营销方式。加强对国际农业科技、市场、政策等信息资源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建立多层次的国际农业信息交流与服务机制,提升本地农业产业层次。大力支持出口企业和行业协会到境外参展促销,促进合作和交流,加快建立快捷高效的农产品出口绿色通道,拓展国际市场。

高效农业建设篇10

关键词:高效农业综合开发发展转型优化定位制约因素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the new period, how to strengthen the comprehensiv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romote efficient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are discussed, expound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of efficient has have conditions, but still has many factors, and the new period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romoti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ncrete measures do further discussion.

Keywords: efficient agricultur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transformation optimization restricting factors

中图分类号:F30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月1日,新华社全文播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意见在三个大的方面采取重大措施,一是不断强化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体系,二是不断加强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提高防灾抗灾能力,三是不断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使得农业科技的贡献率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持久动力。这是在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制定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的方针以来的一项强农惠农富农及夯实农业农村基础的政策,也是2004年以来中央第九个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成为指导农村农业工作的政策导向和主要信号。

响水县委九届二次全会明确2012年为响水的现代高效农业提升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制定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开展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示范建设,集中力量加快推进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建设”,文件的出台为我县正在发展的高效农业提供了政策支持,注入新的活力,为我县的高效农业再提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农业开发部门应加强农业综合开发,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以中央一号文件为指针,以科技进步为核心,以促进农业增收、农民增效为目标,以进位争先为动力,出尽现代高效农业发展,为建设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的新响水奠定基础。

一、农业综合开发已为高效农业发展奠定基础

大力推进高效农业的特色化、特色农业规模化、农业产业外向化是加快现代农业的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多年的农业综合开发,我县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进行大提速的条件已具备。

(一)农业发展转型的基础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近几年来,响水农业开发局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世行贷款等项目的建设,大面积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提高防御自然灾害旱涝保收的能力,仅“十一五”期间,响水县农业资源开发局完成一般土地治理项目改造面积16万亩,建设泵站195座,农桥183座,田间道路28.06公里,防渗渠100.54公里,这些项目的建设,为高效农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通过农业综合开发的配套,双港、南河等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等项目的建成,引领了全县乡镇大力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突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2011年全县新增高效农业面积5.6万亩,高效农业比重达44%,比全省高出2%,为我县农业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打下示范引领基础;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农民培训的普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迅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的崛起,为高效农业的发展转型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及转型载体。

(二)农业发展转型的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省市的一系列支农的措施为我县高效农业转型发展提供有利大环境氛围;响水县委九届二次全会明确2012年为响水的现代高效农业提升年,县委、县政府为策应提升年的实施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和措施,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进一步加大支农投入力度,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作用。响水县农业资源开发局在抓好财政资金的同时,积极整合涉农的项目资金及社会资金,以一资引三资,提高社会投资农业的积极性,2006年以来,仅黄河故道农业开发项目,就整合农田水利、县乡河道、河塘整治、财政农桥、一事一议、乡村公路等各类项目资金9800余万元,吸引当地农民主动投入基础设施投资500余万元,引进企业投资8000万元,合力打造高标准项目区,发挥了开发资金撬动各方投入的积极性,大大缓解了投入不足的问题,在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努力创建优质服务平台、创优质服务环境、树优质服务理念,为高效农业的转型发展创造有利的发展小环境氛围,也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培育了良好的土壤。

(三)农业发展转型的定位得到进一步明确

中央一号文件要求要“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狠抓菜篮子产品供给”,响水作为全国粮食生产重点县之一,我县农业综合开发部门多年来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载体,发展高效农业坚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以农业增收、农民增效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效农业工程项目建设为载体,以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为主线,强特色、创品牌、保安全,经过近几年的摸索,结合我县县情,农业综合开发已经走出了一条具有响水特色的定位明确的现代高效农业发展之路,即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含量,实现规模化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得到全面提升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农业综合开发急需解决影响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转型的制约因素

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转型的基本条件已经基本就位,但仍存在许多制约因素,这些制约因素严重影响我县高效农业的发展进程,如何克服制约因素,让我县的高效农业走上快车道,是摆在我们开发人面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的土地扭转步伐还不快,产业化程度还不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农村土地实行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对改革开放初期来说,无疑是有积极的意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这种小农生产的意识和方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要想高效农业的大发展,必须逐步改善目前一家一户的种植方式,对土地进行扭转,实行工厂化、规模化、精细化、高效化操作,目前我县不少乡镇已加强土地扭转工作,但步伐不快,力度不大,成为高效农业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作为农业开发部门,我们积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积极扶持适合条件的合作社争取农业综合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试点项目、高效农业科技示范项目等,通过项目扶持,让合作社社员得到实惠,合作社实力得到壮大,从而调动农民土地扭转的积极性,提高产业化程度。

二、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高效农业大发展基础还需通过农业综合开发进一步加固

近年来,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已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但对于基础薄弱的响水来说,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仍然较差,远远没有达到“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农林水等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还不强,农业生产环境亟待改善。一是农村旱涝灾害多发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威胁;二是由于多年失修,农田水利设施老化严重,调蓄水能力较弱,地表水资源短缺,不少地方农业生产仍靠天吃饭;三是城市和工业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严重下降,农业用水成本不断增长,农业进一步成为弱质产业,农民增收比较困难;四是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滥用激素、抗生素,过量使用饲料,大量焚烧秸秆,随意排放农业垃圾,不仅对空气、水源和土壤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也对农产品的品质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造成一些地方生态退化、污染加剧,失去了发展现代农业的良好环境。这些因素严重制约我县目前的高效农业快速发展,也成为我们农业综合开发部门必须推广项目载体急需解决的根本问题。

三、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还不强,高效农业持续发展后劲急需加强

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一针见血指出制约目前高效农业大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农业的科技含量不高,科技对农业贡献的份额较小,响水高效农业的持续提升,农业开发部门必须加强农业科技的建设力度,提高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率。目前,响水以良种良法推广应用、现代化节水灌溉、农民科技培训为核心的科技推广力度还不足;借助于科技推广示范项目的实施,在项目区大力开展了农作物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引进了设施农业建设、测土配方施肥、无公害蔬菜生产、现代化节水灌溉等新技术的能力还不强;购置了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和储存、加工设备,形成了技术和市场、专家和农民有机结合的科技合力还不够,还没有完全走出一条以内涵开发、科技开发为主的发展之路。

三、加强农业综合开发,促进高效农业发展

高效农业发展转型的基础已具备,如何加强农业综合开发,解决影响高效农业大发展的制约因素,农业综合开发如何乘风借势,全面落实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高效农业提升年目标,是摆在我们开发人面前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力度,发挥龙头效应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涉农企业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响水要实现高效农业大发展、大提速,首先必须要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力度,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龙头效应,带动规模发展。建好一个农业龙头企业,就能占领一方市场,带动一批农户,做大一个产业,振兴一方经济,近年来,响水县农业资源开发局积极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已扶持了运河顺丰蔬菜专业合作社、响水县兴旺小杂粮农民专业合作社、响水县寿丰合作社等龙头企业、合作社,同时积极推广他们的典型经验,完善企业和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以企业为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高效农业产业链,带动高效农业规模发展,实现龙头企业与高效农业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共同发展,“充分发挥技术创新、试验示范、辐射带动的积极作用”,今后必须进一步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力度,充分发挥龙头效应。

(二)加大农业品牌的建设力度,打造发展强势

农业的品牌就是农产品的身份证,农产品名牌就是知名度,就是影响力,更是市场竞争力,一号文件提出,要“开展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举办多形式、多层次的农产品展销活动,培育具有全国性和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展销品牌”,响水要实现高效农业发展的大提速,大发展,就必须叫响响水的农业品牌,积极打造发展强势,要依托响水现有的牛蒡、、浅水藕、山芋、设施蔬菜、禽畜等特色农产品品牌优势,加大宣传力度,做强市场主体,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搞活市场流通,形成一批在全国、全省、全市有影响、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具有响水特色的知名品牌。农业综合开发部门近年来积极扶持的福州“超大”牌蔬菜、黄圩的“荷香”牌浅水藕、六套“寿丰”牌,运河“顺丰”牌牛蒡,双港“双响”牌粉丝都已成为响水的品牌,扶持知名农产品的品牌已成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支持高效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三)加大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力度,提升发展水平

一号文件明确要求,要“推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要“积极培育以企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涉农新兴产业”,响水要实现高新农业的大发展,必须要依托基地园区提升高效农业的发展水平,要坚持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用发展城市的理念发展农村,扎实推进农业生产方式向设施化、园区化、产业化转型升级,加快国家、省级、市级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在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创造特色上下功夫,县农业资源开发局已积极扶持并将继续扩大扶持南河、双港等326沿线的特色产业基地园区的建设力度,突出设施农业,规模养殖,突出做强特色、做大规模,突出建设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通过农业开发项目扶持已形成黄河故道、326沿线、307沿线、308沿线等一批优势产业带。

(四)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发展后劲

一号文件的核心内容是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坚持科技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针对响水实际情况,农业综合开发继续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快新品种的引进、培育、示范、试验、推广步伐,大力推广应用无公害栽培、设施栽培、畜禽安全高效养殖、水产健康生态养殖等农业实用技术,推动高效农业的提质升效,必须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建设,提升基层农技人员素质。2006年以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已培训农民达4.38万人次,推广新技术达38项,推广新品种26项。积极创建现代农产品流通平台,在加强营销队伍建设的同时,采用电子商务、农产品展销会等新型营销方式,加强新市场的开拓,为高效农业的发展提供后劲,进而实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