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方向十篇

时间:2023-12-25 17:36:52

新高考改革方向

新高考改革方向篇1

关键词:高校; 高等教育; 公共基础课程; 考试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142-001

众所周知,高校公共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而开设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课程。而考试环节,则是通过书面、口头提问或实际操作等方式,考查参试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活动。

本文将通过对国内外高校公共基础课程考试方法与形式的对比,探讨我国高校公共基础课程考试改革的新方向。

一、国内外高校公共基础课程考试的对比

当今社会,有很多国家的高等教育都在不断的改革中日趋完善,比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都是较早实行考试改革的国家,他们考试的方法与形式有很多是值得我们学习、比较和借鉴的。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对比:

1.考试目标

有些国家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概念,他们的高校公共基础课程考试注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因材施教,着重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知识创新的能力。而我们国家的一些高校公共基础课考试,仅仅延续了高中考试的制度,倾向于应试教育,以一考定成败,以考试的通过率指挥着学生的学习,往往学生也只能学会考试中出现的内容。

2.考试方法

国外高校的公共基础课程考试形式多样,可选择采用闭卷、开卷、半开卷、口试、答辩、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依据如何发挥学生的真实水平为原则选择考试方法。而国内的高校公共基础课程考试时间相对集中,多数集中在考试周进行,学生在复习备考期间突击应考,其实这并不利于真正的掌握知识。

3.考试内容

国外高校考试的内容涉及面广,他们注重的是学生的应用能力,而对记忆性的内容考查较少。国内高校的考试内容多数是由任课教师出题,根据教学大纲,大部分考试内容都局限于教材,偏重书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这样往往无法体现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4.成绩评定

国外高校课程的成绩评定方式:采用课程作业、平时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多次考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累计积分。会根据课堂表现、课程作业、平时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按比例综合评定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不占太大比例(一般为30%-50%),而比重较高的则是由课程作业、平时测验、期中考试等组成的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70%,让学生对课程的学习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而不仅仅是在为了学期末的期末考试复习备考的阶段。

评定中的成绩分类标准:以人为本,多数不以分数进行评定,改为采用等级、固定成绩、成绩分布曲线等相结合的方法评定成绩,力求每个学生的成绩能够显示出其真实的学习情况。

而国内高校的公共基础课程虽然也采取总评方法,但由作业、课堂表现、出勤情况所组成的平时成绩只占总成绩的30%-40%,期末考试成绩则占极大比例,达到60%-70%,基本上以一次期末考试的成绩代表了一个学期的学习成果。

5.结果反馈

国外高校有着一套较完备的反馈制度。在考试结束后,教师不仅要评定出学生的成绩,还要针对此次考试的方法、内容、结果进行分析,并且分析结果要及时反馈给学生。而国内高校的考试中,待考试结束后,任课教师只进行阅卷给分,教师不会对学生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分析,学生也得不到反馈,使得学生有考完放假、学期结束的概念,甚至不知道自己对在哪里、错在哪里,不能够真正的起到为后续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基础的效果。

二、我国高校公共基础课程考试改革的新方向

基于对国内外高校公共基础课程考试方法和形式的多方面比较,不难发现,我国高校公共基础课程考试急需学习借鉴优秀的经验和方法,及时做出合理的完善和改革。

1.考试目的要以人为本。高校的考试目标,特别是公共基础课程的考试,要以培养学生的人才发展为目的,避免“一考定成败”的误区,结合学生的情况,以人为本,积极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2.考试方法需有机结合。我国高校公共基础课程的考试要改变单一的考试方法。只有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才能够真正的评价出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将学生从对书本上理论知识的机械记忆和简单理解中解放出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在应用方面的培养。

3.考试内容应全面多元。考试的内容要体现公共基础课程的全面性和基础性,侧重于对学生分析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

4.成绩评定要重在过程。改变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重过大的现象,进行多阶段考试,强化考试在学习中的过程性,将学生对期末考试的重视程度和注意力转移到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同时改变以分数论定,以单一指标为衡量标准的片面方法,而采用多种评分方法相结合,更好的反映出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

5.结果反馈需针对及时。考试不能以分数为学习的结束,教师在阅卷完成之后,应该对考试的方法、内容进行分析,改进教学方法,同时要将分析结果及时的反馈给学生,通过向学生反馈分析结果,让学生能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和教学要求之间的差距。有效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使其能够真正理解所学课程的内容。

三、结束语

新高考改革方向篇2

贵州财经大学在2012年以来确立了以着力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主基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针对长期以来教学范式上的弊端,根据财经类大学人才培养的特点,在深化高等教育变革的背景下,学校以从传统教学范式向建构型教学范式进行转变为核心的本科教学范式改革,提升本科教学水平,着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满足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

1)改革理念。a.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目前,受传统教学范式和教学内容的影响,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不高,这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以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进行教学范式改革。b.确立新型梯度课程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上转向“知识传递———融会贯通———拓展创造”三种共生且梯度渐进的目标。c.彰显三大教学范式观。第一,是教学学术观。教学是一种学术,教学范式改革的任务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教学民主观。教师与学生在平等的氛围中进行教学;第三,教学协同观,通过教与学的协同与相互启发,促使学习更富效率。

2)改革目标。以教学范式改革作为本科教学改革的工作重心,坚持现代主流教学范式的核心理念,推动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实现观念转变,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深入研究,形成既符合现代教学理念,又体现教学个性化的教学范式,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3)改革内容。改革内容包括深化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优化课程结构、拓展课程资源、整合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式方法、建设完善课程网站、优化课堂教学时间分配方案、将课程实践多元化、改革课程评价方式和培育优秀的教学团队等。同时实现几个转向:教学重心由教师向学生转向、教学目标由单一向多维转向、教学重点由知识向能力提升转向、教学方式由凝固向动态转向、评价方式由结果转向过程等。

4)改革考核方式。考核方式改革方案也是本科课程教学范式改革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改革后的课程,考核内容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注重教学过程考核,减少学生死记硬背现象,将教学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有机结合,注重引导提升学生的素养和能力。考核由平时考核、能力考核和知识考核组成,且必须有口试这一环节,以强化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通过考核改革,使课程评价真正起到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知识能力水平和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作用,并以此推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变革。

5)保障措施。a.加强研究,以评促教。学校建立一套本科课程教学范式改革试点课程评审标准及评审方案。包括课程要件、课堂教学、特色与成效三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其中课程要件要求授课教师提交“件”,包括课程教学范式改革方案、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教学进度表、课程设计表、教学使用案例集、教材及参考书目录、考核方式改革方案。b.强化导向,完善体系。推进教学导向,积极探索适应教学范式改革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学院年终教学工作考核和教师教学业绩考核方式,进一步完善教学评教方法。c.加大投入,完善激励。学校利用中央财政资助政策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力度,重点支持教学范式试点课程,完善软硬件配套设施。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教学范式改革,对于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教学效果突出的试点课程,学校给予相关教师在考核、评优、职称晋级以及岗位聘任优先。

二、关于教学范式改革推进中的思考

目前,虽然教学范式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仍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教学范式改革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暴露出新的问题,需要进行反思。

(一)影响教师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因素通过对教师的调查访谈得知,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影响教师参与教学范式改革的积极性。第一,认为学校制定的范式改革试点的实现目标要求过高且申报程序过于繁琐。学校制定的试点改革课程对试点课程的评审标准是高标准的,同时要求教师的申报准备材料比较多。每门试点改革课程都会接受三次审核,第一次审核主要是课程要件的审核;通过第一次审核的需进行全程录像;最后是专家组的审核和学生评教。这对教师参与的积极性造成了一定影响。第二,是试点课程改革的激励机制。尽管学校对试点课程范式改革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措施,即通过评审以后达到优秀的按正常课酬的3倍奖励,评审为合格的试点课程按照正常课酬的1.5倍奖励,但教师认为达到优秀的标准非常高,按照学校的标准能达到优秀的比例不高,因而这样的激励机制影响了教师参与改革的积极性。

(二)教学范式改革路径研究有待于加强首先,要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是教学范式改革的核心,在教学范式改革中应以教学方法创新为抓手来推进教学范式改革。其次,应该着力加强路径的实践研究,争取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多种范式供教师参考利用。最后,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身心发展水平,在实际教学中不可能固守一种教学范式,需要根据实际进行调整。

新高考改革方向篇3

一、恢复高考后的考试模式及特点

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成为恢复高考的标志性文件。《意见》废除了“”中的推荐制,恢复了“”前的考试制,同时清除了对考试的种种污蔑。鉴于当年考试招生文件下达已晚,考试招生推迟到第四季度进行。1977年的新生在1978年2月入学。当年的高考分文理两类,文科考政治、语文、数学、史地;理科考政治、语文、数学、理化。史地和理化各为一张试卷。

1978年,恢复了全国统一命题,分省组织考试、评卷、录取的体制。考试分文理两类,文科考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外语;理科考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全国统一考试时间为7月20日至23日。当年,全国有610万人报考。原计划招生20.3万人,后扩招到40万人,比原计划增加37.5%。为了减少统考的工作压力,自1979年开始,一些省市在统考前进行一次预选淘汰。预选指标先下达到中学,中学根据毕业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择优预选。预选剥夺了部分人的高考权利,遇到较大阻力,1984年以后逐渐终止。

1983年3月,教育部《关于一九八三年全国全日制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的报告》提出了逐步建立和完善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目标,采取了多种措施,落实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原则。文件规定高考理科类增加生物学科考试,形成了文科考6科,理科考7科(简称“文6理7”)的高考模式。

“文6理7”的高考模式是人们记忆中恢复高考后的经典模式,考查课程门数多,考查范围广,各学科内容及分数分配自成体系。这种高考模式在“”前后各用了十几年,是使用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刻的高考形式,为高等学校选拔了大量的新生。

恢复高考几年后,“文6理7”高考模式的制度性弊端就明显暴露出来,有些问题比“”前更为突出。

由于分文理科考试,中学教学文理偏科严重,很多中学高二开始文理分科,更有甚者,有的中学高一入学就开始分科。文科不学理化生,理科不学史地政,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不完整,有人说中学培养出的是残缺品。即便如此,学生学习负担重的问题依然突出。

考试形式单一,侧重于书本知识,缺乏对学生知识和能力考查的理论指导,因此“高分低能”成为人们批评高考的常用语。有些得高分的学生,记忆课本的知识多,解题的熟练程度高,但各种能力相对欠缺。由考生身上反映出的这些现象,实质上是命题导向的问题。

高考试卷大多是主观题、论述题和计算题等题型,命题延续传统方法,基本依靠命题者经验操作,题目命制的主观性、随意性大,测量范围窄,以至于盛行“猜题”和“押题”。而评分阅卷较多依靠主观经验,尽管招生部门和阅卷者都极为认真,但把握标准严宽的波动还是很大。加之,分数统计全靠人工操作,工作量大,统计差错也较多。

所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让人谈高考色变。恢复高考后的10年中,全国高考录取率一直低于25%,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3%。高考竞争十分激烈,能不能上大学成为人们关心的首要问题。1982年,教育部就高考中存在的问题给国务院的请示报告中说,这个竞争一直波及到上哪所幼儿园、上哪所小学的问题。在社会的高关注度下,高考升学率成为评价高中教学质量的唯一尺度,导致学校教学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愈演愈烈。高考客观上承担了对高中教育教学有偏颇导向的责任。

二、建立高中会考制度为高考减负

为了克服高考作为唯一评价标准、高中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弊端,为保证普通高中全面执行教学计划,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些教育工作者和考试研究者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建立普通高中毕业会考的改革建议。

会考是面向全体学生、衡量学生是否达到高中毕业标准的水平性考试;会考又是评价学校是否全面执行教学计划、是否保证其所有学生都能成为合格毕业生的考试。会考作为水平考试,肩负起客观、科学、权威地评价教学、评价学生学业水平的任务,同时,以此平衡高考指挥棒的巨大作用,防止“片面追求升学率”、偏科现象的迭起。

会考采取考试和考查两种方式。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成绩分为优、良、及格、不及格4个等第记录。考查科目为劳动技术课和物理、化学、生物的实验操作,成绩为及格、不及格两个等第。体育课由各校按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进行考试。考试时间为学科课程结束后,学完一门考一门。

1985年,上海市率先进行会考改革的探索;1988年,浙江省创造了在一个省范围内进行会考的成功经验,为在全国建立会考制度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1989年,湖南、河南、海南三省开始会考,国家教委对建立会考制度进行了大量的调研论证,于1990年下发了《关于在普通高中实行毕业会考制度的意见》,要求从1990年起,用两年左右时间有计划地在全国逐步实行普通高中毕业会考。而后,全国各省迅速建立起高中毕业会考制度。

为了加强会考的权威性,强化会考的导向作用,各省又陆续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文件,其中规定会考不合格不能获得高中毕业资格,不能参加高考,同时,会考合格也是社会招工、参军的必备条件2--。

尽管建立会考制度的初衷主要是出于为高考“减负”的目的,但多年实践下来,其结果并不理想。这主要是因为:高考升学关乎到就业和社会分工,其指挥棒作用过于强大,理论上预设高考、会考各司其职,但会考的导向远不能抵消高考的作用。会考的评价功能运用得不好,尤其是对地区和学校整体的评价,没有起到为教育决策服务的作用。会考的体制没有理顺,多数省份实际上是“三驾马车”管理会考的局面,会考命题的科学性和其应有的执行力不够。

会考制度建立后的多次调查表明,首先,会考的基本功能是检验学生的文化课是否达到高中毕业的合格水平,这一功能发挥得最好;其次,加强了教学管理,改变

了相当多的中学不执行国家教学计划的现象,取得了克服偏科等现象的明显效果;再次,给中学教学以正确导向,起到了促进高中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作用。后来又强调会考对高中教学质量的监控功能,虽然这一功能的发挥还不理想,但这是会考最具优势的功能,是其他考试难以替代的。

会考是政府设在基础教育中最为重要的考试,是政府对基础教育最为重要的监控管理手段之一。2000年后,有的省、市取消了会考。事实证明,不进行评价和监控,一些教学目标的落实就会流于形式,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执行力就会减弱。取消了会考,学生的学习负担并没有实质性的减少。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学业水平考试又代之以会考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在会考基础上的“3+2”高考改革

1991年,湖南、河南、海南进行了在会考基础上的高考改革,被称为“三南方案”。1992年,在“三南方案”试验的基础上,国家教委提出了“三南方案”的修订版――“3+2”的高考改革方案,即语数外三科作为共同考试科目(数学分文、理卷),文科加考政治、历史,理科加考物理、化学,每科满分原始分为150分。

至1995年,全国除港澳台地区,全部实施了在会考基础上的“3+2”高考改革。由于各省进入和终止“3+2”考试形式的时间有所不同,“3+2”考试形式在我国大约运行了10年。

这次高考改革是自“”后恢复高考以来第二次最大动作的改革,使高考走出了“文6理7”的几十年一贯的模式,确定了“3+2”考试形式。而只有在高中会考的基础上进行改革,高考才能走出由统一高考制度固化下来的科目组合模式。这次改革别强调了会考与高考的整体性配合。一方面以高中毕业会考为基础,防止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导致的偏科现象,利用会考正确评价学生和中学教学;另一方面也减少了高考科目,改变了高考考试科目偏多的问题,以此减轻学生的高考压力。

会考是高考改革的基础,这一点不仅在会考建立之初具有实际意义,当新课程条件下进行高考改革的时候,依然不可缺少会考(即现在的学业水平考试)作为改革的基本保障。会考考查学生的基本素质,“3+2”高考为高校选拔高素质的人才。没有会考,“3+2”考试模式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偏科现象。会考与高考不仅在抑制“偏科”和有利于“减负”问题上进行一体化设计,而且在具考试内容上也是有所衔接的。会考主要是考查学生知道什么,掌握了什么,会做什么,即高中教学中所谓应知应会的内容,而高考则要着重考查学生发展层次的能力,所谓复杂的和带有创造性的能力。会考与高考两个考试结合起来,使高考改革成为一个整体的普通高中毕业和升学的考试制度改革。

四、理论与现实中走向开放的“3+X”改革

高考的理想方式是什么?未来的高考将是怎样的方式?“3+2”方案稳定后,考试业界却一直在探讨这样的问题。

教育部在高考改革中始终贯彻“三个有利于”或“三有助”的原则,即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一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3+2”方案在前两个“有助”上虽有所作为,但并不令人满意,而在后一个“有助”上似乎无能为力,原因是考试科目固定,高校无从选择。另一方面,“3+2”方案减少了考试科目,引起了生物学界和地理学界一些专家极大的不满,中学生物和地理老师也纷纷“下岗”,让位于高考的考试科目。高考科目设置改革势在必行。

1999年,广东省率先探索“3+X”高考科目组改革方案。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为必考科目,“X”是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选择1~2科。“X”分科设置的目的是由高校根据本校层次、特点的要求,从各科目中自行确定一门或几门考试科目,考生根据自己所特长的科目报考高校,实现学校与学生的双向选择。

广东省的改革试点标志着在“3+2”高考科目改革8年后,又一轮新的高考改革的开始。对于这次改革,教育部有预先的设计蓝图,提出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精心操作、积极稳妥地加快推进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基本要求。

按照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扩大高校自的原则,比较理想的高考方案应当具备:统一考试分科设置高中各门文化课程,包括计算机技术,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可单独做一门考试科目设置;高等学校根据各自专业的特点自行从中选择要求考生报考的科目(称为X);考生权衡自己的学科优势,根据报考要求选择专业和院校,这种选择使高校能够按照招生的要求考查与专业相关的学科,并且可自行划定录取分数线,体现了高校招生的自;由于各高校和专业选定的X有众多的组合,高中学校就必须要开足开齐所有课程,这既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又有利于防止教学的片面导向。

广东省的方案有着比较高的认可度。尽管广东省第一年试点时在操作上出现高校和考生“X”选科单一化的问题,但这一方案依然显露出在高考改革总体方向上的优势。新一轮课程改革,广东省又是首批进入改革的省份。2007年首次实施新课程后的高考,采用的方案秉承了1999年“3+X”方案的基本思想。但在科目间等值等方面出现了较大的难题,尤其是在社会对分数公平问题着重强调的形势下,教育测量理论与社会传统观念的沟通有着相当大的障碍,方案的实施难度较大。广东省“3+X”的改革始终坚持朝向高考改革的理想方向迈进,锲而不舍地坚持理论与实践探索,实在难能可贵。

广东省的方案也得到了教育行政部门的认可。1999年7月,教育部召开“落实全教会精神,深化高考改革座谈会”,会后,教育部办公厅发出会议纪要强调:要正确把握“3+X”的本质,要特别注意“X”的可选择型,一定要由高校选,综合科目进入“X”。

经过调整,2000年以后各省陆续实施的“3+X”科目组方案是“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少部分省市实施的是“3+大综合(或)+1”方案。调整后的“3+X”高考方案,将“X”变成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固定下来,没有了高校和考生的选择性,减掉了方案的本质特征因素。但在另一方面,综合测试引入“X”,凸显了综合能力测试因素,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增加能力型和应用性题目,考查学生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X”科目设置改革的实施较为顺利,到2002年7月的高考,全国除港澳台地区外都实行了改革。在“3+X”改革中,各省先后增加了英语听力测试项目,这给英语教学一个强烈导向;必须重视听说教学,不能再教“哑巴英语”。

在“3+X”改革中,教育部提出,高考命题“要把以知识立意转变为以能力立意”。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这一转变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有着非常良好的教学导向。高考命题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的改革理念_直延续至今,这是一个不断认识、反复探索的渐变过程。目前命题中依然在探索能力立意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新高考改革方向篇4

2016年5月12日

福建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出发,落实国家总体要求,体现福建特色,突出问题导向,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科学高效和灵活多样的考试招生制度,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为加快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

促进公平公正。把公平公正作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完善考试组织规则,改革招生录取机制,加大信息公开和监督管理力度,促进入学机会公平,切实保障考试招生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

促进科学选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注重评价的全面性和综合性,改革考试内容,推进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完善政府监管机制,增加学生和高校的双向选择权,提高人才选拔水平。

坚持统筹推进。整体设计各级各类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推进考试、招生和管理制度综合改革,促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之间的衔接沟通,分阶段稳步实施。做好各项改革的衔接配套,增强考试招生改革与人才培养的协同性。

(三)总体目标

到2021年,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考试招生机制,基本建立顺应时代要求、科学规范、运行有效、具有福建特色的教育考试招生制度。

——2015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相关配套专项改革。

——2016年,开展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2017年,实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中职学校学业水平考试;2018年,全面实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

——2017年,全省统一组织实施中考,启动新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改革;2020年,实施新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制度。

——2018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2020年,实施新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2021年,实施新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促进入学机会公平

1.完善中小学招生入学办法。依法实施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小学按常住人口合理确定招生范围,初中学校通过单校划片对口直升或多校划片随机派位等方式组织入学。

改革完善高中招生办法。2017年起,中考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由省里统一组织实施;省一级达标高中或县(市、区)一中等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比例不少于50%。2017年省教育厅制定出台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当年秋季入学的新生开始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2020年实施新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制度。

2.增加农村、中央苏区、革命老区学生上重点本科高校人数。实施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面向我省农村单独招生计划,拓宽农村、中央苏区、革命老区学生就读重点高校升学渠道。实施省属本科一批高校面向我省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招收农村学生专项招生计划,确保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本一批录取比例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3.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2015年起,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者等5项全国性加分项目,以及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填报省内高校部分农林类专业2项地方性加分项目。2018年起,取消我省所有地方性加分项目。

4.切实保障随迁子女公平就学升学机会。对符合条件的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通过自主报名结合随机派位、积分制等方式组织入学。实行高中阶段学校向接受义务教育后的随迁子女开放和同等招生录取政策。实施“异地高考”政策,完善配套措施和管理办法。

(二)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

1.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14门科目均列入考试范围,实行全面考核,设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14门科目均设合格性考试,同一科目提供2次考试机会。普通高中在校学生须参加所有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成绩合格作为毕业依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还设等级性考试,同一科目提供1次考试机会。学生可根据兴趣、特长和高校选考科目要求,在6门等级性考试科目中选考3门,成绩作为高校招生录取依据。

2016年省教育厅制定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并报教育部备案后,向社会公布。2017年秋季,普通高中新生开始实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2018年秋季,普通高中新生开始全面实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

2.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学业水平考试为合格性考试,考试科目包括公共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3门科目,同一科目提供2次考试机会。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须参加所学专业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作为毕业依据。

2017年8月底前,省教育厅制定出台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2017年秋季,中等职业学校新生开始实行学业水平考试。

3.建立完善高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普通高中评价注重考察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中职学校评价注重考察学生公民素养与职业道德、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学习能力、专业学习成果以及职业创新能力,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素质、文化素质、职业素质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由学校负责组织实施。评价程序包括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公示审核、录入系统、形成档案等。要加强组织管理,严格程序,强化监督,确保评价过程公开透明、结果真实可信。

2016年省教育厅制定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并报教育部备案后,向社会公布;2016年秋季,在部分普通高中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试点;2017年秋季,全省普通高中新生开始全面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2017年8月底前,省教育厅制定出台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2017秋季,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新生开始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4.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改革。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等学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2020年起,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专科高职院校,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文化素质考核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2020年起,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报考专科高职院校,参加省里统一组织的职业技能测试,文化素质考核使用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2017年,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成为高职院校招生主渠道,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

2016年,省教育厅制定出台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实施办法。2018年,省教育厅制定出台普通高中毕业生职业适应性测试实施办法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职业技能测试实施办法。2020年起,实施新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

5.深化考试内容改革。坚持立德树人,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法治国理念等。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时代性、实践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普通高中学生实验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考查,加强中职学生专业基本技能与基本实践操作能力考查。积极探索笔试、面试、实践操作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科学有效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2016年起,统一高考使用国家卷。

(三)改革招生录取机制

1.改革招生录取方式。改进高校招生投档录取模式,逐步推行按专业“一档多投”录取模式改革,增加学生和高校的双向选择权。本科院校艺术类招生继续实行按专业“一档多投”录取。2017年起,使用统一高考成绩录取的专科高职院校的招生,实行按专业“一档多投”录取。待条件成熟时,减少本科院校招生录取批次。

2.完善高校招生管理机制。加强学校招生委员会建设,在学校招生计划安排、招生政策和录取规则制定、招生重大事项决策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聘请社会监督员参加学校招生录取过程的监督,增加工作透明度。健全考试录取申诉机制,及时回应处理各种问题。全面实施招生问责制,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对录取结果负责。

3.完善和规范各种特殊类型招生。进一步规范高校自主招生、保送生、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类型招生管理,公开招生办法、考核程序和录取结果,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强化考生报考资格审核、公示和监督。自主招生试点高校要合理确定考核内容和程序,加大对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优秀学生的选拔力度,创新人才选拔办法。

4.拓宽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通道。扩大社会成员接受多样化教育机会,中等职业学校可实行注册入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实行弹性学制、宽进严出。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参加考试提供服务。探索建立多种形式学习成果的认定转换制度,促进多种学习渠道、学习方式、学习过程的相互衔接,构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省教育厅制定出台具体实施办法。

(四)启动高考综合改革

1.改革考试科目设置。2021年起,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科,其中外语科目提供2次考试机会。考生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3门选考科目成绩组成。选考科目由考生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和高校选考科目要求,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门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

2.改革录取机制。建立基于统一高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评价的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机制。2018年6月底前,招生高校要根据本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需要,按专业提出对考生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并向社会公布。

3.改革完善高校人才选拔制度。高校要把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为提升办学质量、促进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增加学生选择权的高度,统筹考虑办学定位、学科特色、培养需求等,改革学科专业设置,研究制定不同学科门类或专业(类)的录取要求。

2018年6月底前,向社会公布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21年起,实施新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

(五)加强考试招生监督管理

1.加强信息公开。深入实施“阳光工程”,健全分级负责、规范有效的省、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高校、中小学等多级信息公开机制。加强招生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扩大信息公开范围,规范公开程序和内容,及时公开招生政策、招生资格、招生章程、招生计划、考生资格、录取程序、录取结果、咨询及申诉渠道、重大事件违规处理结果、录取新生复查结果等,自觉接受考生、学校和社会监督。

2.强化制度建设。健全政府部门协作机制,加强考试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考试机构的考试管理与安全保密责任,层层落实,构建科学、规范、严密的考试安全体系。加强考试加分管理,严格资格审核、认定和公开程序。健全诚信制度,加强考生诚信教育和诚信档案管理。

3.加大违规查处力度。进一步完善机制,强化对报名、考试、招生录取全过程的监督检查。严明考试招生工作纪律,严格执行《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等规定,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严格追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责任,及时通报查处结果。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省教育厅要抓紧研究制定配套文件,加强分类指导,及时研究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调整完善工作措施。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要充分尊重教育规律,结合实际,制订本地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经省教育厅备案后向社会公布实施。各地、各有关部门和高校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做好风险评估和预案,确保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顺利实施。

(二)强化条件保障

编制部门要按照《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14〕72号)要求,及时将县镇、农村高中教职工编制标准调整为城市标准,满足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师资需求。财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为普通高中学校正常运转提供条件保障;财政部门要统筹安排经费,进一步加强标准化考点建设。财政、物价部门要适时调整考试招生收费项目标准,确保各类考试的顺利实施。加强省、市、县三级考试机构建设,各市、县(区)要整合原有力量,组建职能相对集中统一的考试机构。省教育厅要加强命题、考务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考试专业化水平。

新高考改革方向篇5

[关键词] 自主招生;高考制度;制度逻辑;利益相关者;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04X(2012)04-034-04

“自主招生”逐渐成为公共领域中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相关专家、学校、学生及社会人士等都自主参与到这次大讨论中。自主招生考试改革从产生到如今的逐步扩展,并延伸至各个层次、类型的高等院校,已经被部分高校和学生群体接受,但是,质疑与反对改革的呼声一直存在。基于此,本文从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目的上寻找原因。这里主要包含两个方面,自主招生考试改革是为改革而改革,解决目前高考制度设计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还是为拓宽人才选拔范围,提高人才选拔效率,提供了一条可供选择的渠道。总之,自主招生考试改革是基于一定的改革目标推行的制度重塑的过程。但是,如果仅仅局限于单一的目标设计,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大范围推广,将依然存在固有制度所引发的困扰高考制度实效性和价值得以实现等问题存在。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诸多质疑也表明了高考制度改革尚未形成合力,在考试形式和录取方式上的改革未顾及利益相关者的切身利益,简化了高考制度所坚持的效率和公平的内涵。因此,立足于高考制度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讨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目标导向和改革重点有助于重塑高考制度和谐发展的生存环境。

一、破冰之旅――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发展

自2003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自主招生的制度建设已经走过了七个年头。“根据创新人才选拔和专业培养需要,积极探索以统一考试录取为主、与多元化考试评价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学校自主选拔录取、自我约束,政府宏观指导、服务、社会有效监督的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机制”的指导思想,有效的规范了自主招生考试试点院校的改革,并为后续自主招生考试改革试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制度规范。2001年,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破冰之举,拉开了我国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帷幕。截止目前,参与自主招生的普通高校数量也由22所增加到80余所,自主招生考试参与主体的类型也出现了高职院校的身影,考试形式呈现出复旦大学的水平考试、五校联考及北京大学等高校与香港大学联合考试等多种形式,具体操作也呈现出新的改革趋势,如北京大学推行校长推荐制及免费师范生院校倾斜于免费师范生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对于高校探索符合自身要求的招生考试形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影响逐渐由试点工作逐步推广开来,并在与高考改革相关的改革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一度使外界产生了“高考改革=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误识。

七年的制度]进,自主招生考试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为后续之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但是,历经七年,自主招生考试改革能否担起我国高考改革趋势的大旗,将面临诸多现实和改革实践操作的考验。自主招生考试改革是推进我国高考制度取向多元化的一次具体的实践,从理论上来说是对高考制度的公平和效率的回归。而其得以存在的价值在于解决高考现存的诸多危及公平和效率的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如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提及的“自主招生考试能不能解决高考面临的问题,需要从实践上回答,而不是从理论上回答”[1],我们不能否认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制度设计是推进高考改革的一项有益的制度安排,但是,从制度文本到实践操作这一过程忠实地反映制度设计的初衷才是自主招生考试改革应该坚守的价值底线。我国自主招生考试的改革是在招生录取制度上的破冰之旅,改革的终极价值尚需实践来检验,最终落脚于利益相关者对此次改革实效性的评判。

二、谁的奶酪――利益相关者的身份获得

自主招生考试改革重塑的制度逻辑重新定位了高考制度的利益相关者。所谓制度逻辑指某一领域中稳定存在的制度安排和相应的行动机制。这一制度逻辑诱发和塑造了这一领域中相应的行为方式[2]。制度变迁是一个多重逻辑过程,自主招生考试改革从试点到具体的制度安排及相应的配套措施建设都规定了制度框架内的利益相关者的权责分配问题,交织成为复杂的制度逻辑过程。自主招生考试改革所引发的制度逻辑重塑是对高考制度的反思、重构、实践过程的一系列环节的有序整合。从现实来看,这一制度变迁的直接利益相关者是高校、学生、政府,三者成为这次改革中直接的利益相关群体。

从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制度现实来看,自主招生考试体现为一个从实践领域到制度框架的]进过程,与政府在其中的主导作用密不可分。不可否认,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萌芽先于相关制度安排的进程。但是,从萌芽、自主发展到有序发展的一般进程往往需要经历一个艰难的秩序调整过程,而政府在其中起着主导的作用。政府的主导主要体现在相关环节的制度设计上,制度成为政府对自主招生考试改革规范和约束的杠杆。政府的参与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我国实行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高考管理是教育管理体制的应然组成部分,政府参与是履行政府责任所应尽的义务。政府的参与将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由一次民间行为转变成为一项政府行为,成为实现政府教育管理目标的一次探索性实践活动;其二,政府是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利益相关者,改革所带来的利益分配与政府存在直接的关系。自主招生考试改革是高考制度改革的一次具体实践,根本目的在于提高高考制度设计的效率,维护制度公平。高考制度的效率直接指向高校人才选拔的质量,将影响高等教育的人才产出质量、规格;高考制度的公平衍生于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公民社会中政府作为的制度安排。政府参与的目的在于保证制度改革的效率提升,及效率提升方向和措施的合理性、合法性,同时最大程度的维护高考对教育公平的价值追求,最大限度的体现高考制度公平,体现社会正义。总之,政府作为改革的利益相关者必将长期扮]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主导者角色,并以服务者、监督者的角色参与到自主招生考试的具体实践中来。

高校是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试验田,是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推动主体,所坚持的改革举措是以体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从发展现实来看,自主招生考试改革是我国高校的自发行为,高校成为自主招生考试改革得以推动的主体。从自主招生考试的内涵来看,自主招生考试的主语为“高等院校”,是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基于不同的选材标准而按照自身标准进行的选拔性考试方式。高校对人才选拔制度的一次次尝试将一项民间行为转变为一项政府行为,但是,其仍然附属于高校,是服务于高校选材标准的制度设计。自主招生考试从发生至今,已经走过7个年头,参与的主体涵盖了重点高校、普通高校及高职院校等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我国自主招生改革虽然已经成为一项政府行为,但其本质属性依然与高校密不可分,不同类别高校的参与印证了自主招生考试改革也应该是学校争取招生自的主动出击的尝试。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来看,高校是自主招生考试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高考制度设计所引致的人才选拔的质量、规格与高等院校的适切程度直接决定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产出与社会发展相契合的程度。自主招生改革的实践和制度行为将高校作为改革的主体,是对其利益主体地位的关照。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自主招生考试改革是为了高校的切身利益而进行的制度重塑,将参与自主招生考试的高校在改革中的利益最大化。

学生是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参与者,也是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对象。一方面,高考制度是建立于公平和效率基础上的人才选拔制度, 其最终落脚点是“学生”。诚然,学校是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政府是应然的参与者,但是,学生是这项改革的对象,是评价改革是否有成效的载体。追求公平和效率是制度设计的初衷,若将高考制度置于效率要求和公平追逐的视阈内,其最终得以具体化的对象仍然是学生。另一方面,自主招生考试改革是通过多元化的考试和录取方式,保证学生能够得到符合自身要求的教育机会。从北京大学中学校长推荐制上可以看出,自主招生考试改革是基于不同类型的学生群体而进行的一次改革实践。无论校长推荐还是学生主动报考,学生是一切制度设计的核心所在。部分高职院校成为自主招生考试改革持续深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影响范围上继续扩大。到如今已经形成分别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为首的“华约”和“北约”两个自主招生考试的重要阵营,参与自主招生考试的高校的主体角色体现出了多元化的取向。不同类型的高校的参与,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了更为宽广的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渠道。学生是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直接利益相关者,是改革成败的承载主体。随着自主招生考试改革实践的逐步深入,学生依然扮]改革过程中举足轻重的角色,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也成为衡量自主招生成效的重要杠杆。

制度是自主招生考试改革内在逻辑秩序的实体形式,自主招生考试改革所形成的制度逻辑体现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制度变迁正是这些自愿或者不愿参与其中的群体争取各自利益的过程,体现在这些不同群体的行为行使和相互关系之间的变化上。制度设计的导向成为自主招生考试者制度改革的风向标。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方向源于高校主体的实践探索,体现了高校在追逐自身利益所进行的探索性实践活动,但是其规范有序发展是在制度规约下进行的。从另一方面来说,高考制度乃至教育制度变革的多层次性和多重性才诱发了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实践和制度重塑,将变革的多重性变为具体的改革实践,学校应然承载了制度所赋予的责任,并最终通过学生与高等教育要求的契合程度而体现出来。因此,从根本上说,自主招生改革是我国高考制度的一次制度逻辑内在秩序的重塑,是利益相关者利益分配重新制度化的过程,政府、学校及学生成为制度实践的主要载体,并承担了将制度变革中的交易成本降低到最低的责任。

三、重分奶酪――利益相关者权责秩序的重建

(一)政府的利益导向

在自主招生考试改革中,政府的主导地位为其相应的制度行为提供了可以依赖的身份保障。高考改革以公平和效率为原则,通过推进改革促进公平,提高制度的效率。但是,政府在自主招生改革中限于高考制度改革仍然难以充分体现并深化高考改革公平的价值取向。因此,政府在自主招生考试改革过程中的主导者角色应与其利益相关的环节紧密结合,兼顾与改革相关的潜在影响对象,建立相互关联的改革的长效机制。长期以来,我国高考与户籍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全国统考,分省录取的制度设计到分省命题的格局都是建立于特定的户籍制度之上的。但是,我国户籍制度根深蒂固,影响范围广,因此,自主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与之相关甚微,但是目前来看,户籍依然是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最大羁绊。因此,通过深化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给依附于户籍制度的高考松绑,成为一条具有可行性的实践尝试。自主招生考试改革可以从名额分配和考生选择范围标准上作出相应的规定,把好入口关,将人才选拔的标准回归“人才本位”,突破地域限制。

(二)学校的利益导向

高校是自主招生考试的主体,需要制定符合学校教育特色的选拔标准,关注人才选拔的质量。就高校自身而言,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它们的天职。名校之所以成为名校,不在于它网罗了各地的高考状元,而在于它培养出了真正的顶尖人才。高校需要有清晰的学校定位和发展方向,并结合学校的发展录取学生,让每一位被录取的学生在大学期间都能得到最适合的教育[3]。高校的主体地位集中体现在其对自主招生考试的形式、内容及录取等环节的具体设计上。在国家政策范围内,高校应以其改革主体的身份,将人才选拔置于改革的重中之重,将学生进入高校的后续可能发展作为评断改革成效的惟一依据。因此,作为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利益相关者之一,高校的主体地位获得认同的前提在于其能否做出符合其主体身份要求的改革举措,并保证改革的实效性得以推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三)学生的利益导向

学生作为自主招生考试改革成效的承载者,是优化改革最难控制的因素,但却是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利益相关者。鉴于自主招生考试依然体现的是一种选拔性考试,学生的利益是通过自主招生考试获得符合自身要求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自主招生考试为学生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多条道路。我国自主招生考试改革尚处于起步阶段,统一高考、自主高考并行,平行志愿等多种录取形式改革也处于起始阶段,相关制度建设尚未对于自主招生考试给出细致、明确的规定,因此,学生的选择机会或者受到限制或者可以有多重选择。无论哪一种现实都有碍于学生合理选择的确定。因此,以服务于学生为根本目标的自主招生考试改革应首先受到学生的接受并理性的看待。学生参与自主招生考试是利益使然,在选择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要将未来发展及自身发展定位结合起来,选择适合兴趣及个人发展前途的学校,不应抱着尝试的心态,以防阻碍制度效益的最大化,其最终受害者依然是学生。

[参考文献]

[1]柯炳生.关于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几点认识[EB/OL].中国农大新闻网,2011-2-20.

[2]周雪光,艾云.多重逻辑下的制度变迁:一个分析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2010,(40).

[3]杨德广.有感于“千名‘状元’无顶尖人才”[N].科学时报,2010-11-23.

On System Logic and Interest Orientation in the Reform

of Independent Admission Examination

LI Xiao-wa

(Editorial Office of Journal of Guangzhou Panyu Polytechnic, Guangzhou, Gudong 511483,China)

新高考改革方向篇6

1977年至今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1977年至1980年的恢复阶段。

1977年8月13日至9月25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高校招生工作座谈会。经过45天的激烈讨论,最终以国务院《关于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的文件恢复了中断10年之久的“高考”。主要的做法有:(1)劳动知识青年可以报名,应届高中毕业生也可以报名;(2)高中毕业的文化程度才可以报名,必须通过大学入学考试;(3)政治审查主要看本人表现,破除唯成分论;(4)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10月21日开始,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各新闻媒体都以头号新闻了恢复高考的消息。该年的招生考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命题,县(区)统一组织考试。有560万名考生参加了统一考试,其中27万多人幸运地成为了以来的“第一批”通过考试的大学生[1]。1978年,教育部编发了《高考复纲》,并于同年恢复了全国统一考试。此后又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了以前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办法。

2、1981年至1997年的高考改革阶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尤其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走向解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空间,原来的由计划分配指标、经费的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着强烈的改革要求。为此,围绕高考的形式要求和我国人才培养的社会需要,我国的高考和高等教育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重要的有:(1)1985年,为减少人为的阅卷误差,引入国外技术尝试标准化命题,试行机器阅卷。从此许多科目的考试逐渐走向命题标准化和阅卷自动化的轨道。(2)1985年起,上海率先试行了高中会考和高考改革的试验。后来,高中会考制度向全国推广。自1990年起逐渐形成了会考和高考的区分,将作为选拔性考试的高考与作为水平性考试的高中毕业会考分开,前者在后者的基础上进行;并即明确了会考是中学教学水平的鉴定性考试,高考以为高等学校选拔新生为主要任务,突出选拔性。(3)在考试科目方面,1989年,湖南、云南、海南三省尝试“3+1”高考科目组设置方案。1993年,在全面推行会考的基础上,实行“3+2”高考科目设置方案。综合而言,高考科目分为两类:一类为必考,即语文、数学、外语;另一类为选考,即由招生的高等学校根据专业学习的特点,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中选1至2科。考生除参加必考科目的考试外,尚须按所报志愿学校的要求,参加1至2科考试。作为过渡,当时的考试科目仍分两类:文史类加考政治、历史;理工类加考物理、化学。(4)为了加强考试工作专业化,国家教委成立了专门的考试机构,各省招生办公室的考试工作得以加强,近半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将各种招生、考试机构合并成立统一的教育考试院或考试局、考试中心。

3、1998年以来的高考内容和形式全面改革阶段。

1998年,新一轮高考改革开始启动,这就是改革开放新时期高考改革的第三个阶段。该阶段背景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已经明确,以市场机制作为人才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已经实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的改革已经实施。围绕这些新的形势和任务,作为我国高级人才选拔培养的高考制度也随着进行了从内容到形式的改革:(1)1998年,教育部宣布高考科目将实行“3+X”方案。[2]所谓的“3+X”方案就是: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为必考的科目;中学里的其余6门学科: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高等学校可根据专业要求任定1—2科为考生选考科目,也可对考生进行偏于社会科学或偏于自然科学的综合考试。考生根据所报考高校的要求,决定考试科目,考试科目越多,可选报的志愿也越多。这个方案,既有利于高中各校及考生发挥特长,也有利于扩大高等学校招生的自。在2001年,全国共有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进行了“3+X”高考模式试点。经过试点和推广,这个高考模式已经显示出了一些预期效果。(2)1999年,天津、广西试行计算机网上录取,到2000年,全国一半以上的省市和高校实行了计算机网上录取。到目前,几乎全国的招生录取都实现了网络化、公开化。(3)2000年,北京、安徽等省市试行2次高考,两季招生,这样,一年一次新生入学和一年一度毕业生的情况也已经被打破。(4)从考试内容和题型的发展来看,考试内容发展脉络大致是知识、能力、素养,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色,同时外语教学的重要程度与日俱增。与这些改革相适应的是,在1998年到2003年的五年中,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激增。大学本科及专科在校生人数由341万增长为1100余万,在校研究生及在职攻读硕士、博士人数增至80万,其中研究生人数增长了约45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9.1%提高到15.3%,基本上实现了1998年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的“到2010年,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扩展,入学率接近15%”的目标,这也进一步表明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快步走向大众化。

回首我国高考制度沿革和历程,我们欣慰地看到我国社会各方面的积极进步。可以说,这些进步和变化与高考制度的不断完善是密切相关的。

1、高考作为高等教育的入口环节,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级人才。

高等教育是向国家、社会提供优秀人才资源的主要基地。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从无到有和由小变大的发展过程。现在,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已有1070余所。据初步统计,这些院校先后为国家输送了约2000万高级专门人才。其中,大约1/2以上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新的高考制度选的。正是这些专门人才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贡献,推动了中国的建设和发展。目前,我国高等学历的人口比例不断提高,这不仅推动了我国民族素质不断提高,也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提供了基础保障。

2、高考作为社会人才以及社会阶层的分流器,为社会的繁荣稳定提供了机制保障。

每年的高考牵涉到千千万万家庭、学校、教师、学生的神经,因为某种意义上说,高考决定了一个年轻人今后的人生和命运。尤其是[JP1]对于广大农村的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考大学是一条改变自己命运的一条捷径。正如一位学者所说的:“高考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就象一把筛子,一些优秀的人才在高考竞争中胜出就进入高校深造,毕业后也就进入了所谓的‘白领阶层’,农村的孩子也实现了农转非的梦想,实现了‘鲤鱼跳龙门’;而在高考竞争中失败的学子就被淘汰到社会中去,……”[3]可以说,当社会进步出现了社会分工并进而出现了脑体分工之后,有一部分人必须被选从事管理领导或更高级的脑力劳动,而考试是人类发明的一条最为有效、最为公平、最具社会公信力的一种科学办法。由于竞争,难以避免地产生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如“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批评,“黑色七月”的抗争,但这些正说明了高考所承载的社会分流的社会功能。正是社会分工和地位的差别导致了残酷的考试竞争。而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分配高等教育资源功能并影响着社会分工的高考,必然是一种人才选拔的残酷竞争方式[4]。实际上,高考作为一种社会分层的过滤和分流机制,对于社会的流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一个社会良好的流动机制对于社会的稳定和有序发展是非常必要的。人类的发展历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3、高考作为一种社会管理制度,它的发育和发展充分体现了社会进步的水平。

承载了社会人才选拔和培养的高考制度,实际上是社会管理的一个基本机制。从改革近30年来的情况看,我们从高考的变革可以感受到社会的进步:如高考招生比例的增加,充分说明了我国经济实力的发展成就和人民生活发展水平的提高;考试的方式、内容不断多元化发展,充分体现了从资源短缺的计划经济走向顾客导向的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考试的公开化、公平性以及监督方式科学化、严密化,也体现了社会管理不断走向法治、民主、公平的基本价值追求。总之,在我国社会经济面临着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双重跨越的当前,为适应建立面向不同经济形态的多样化高等教育体制,我国的高考制度也在不断地改革和调整。

三、新形势下我国高考制度的挑战和变革

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潮流不断逼近的今天,教育作为一个发展和竞争的重要手段,是我国实施“科技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点领域,对于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正如同志在北大100周年校庆庆典讲话中指出的:“我们的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教育应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这是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为此,根据新形势的要求,为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而坚持教育创新,改革我国的包括高等院校考试在内的各类人才选拔和培养考试,就变得势在必然和迫在眉睫。

当前,我国的高考制度需要注意克服和防范各种新的问题:如教育产业化带来的各种机会公平问题,资源过于集中,考试与入学、就业的脱节问题,因为考试而造成的教育、教学以及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如何应对当前教育国际化问题等等,都需要我们根据对现实问题的调查研究给予适当的变革和调整。总之,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必须依照不同层次、类型、形式、规模的高等教育机构各自潜在的功能大小和它们将在未来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大小来确定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高考制度也必须适应高等教育多元化的需要、适应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考试体系,从而构建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功能强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以最优化的方式促进社会的发展。

[摘要]从1977年恢复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来,我国高考已经历了28个年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1977年至1980年的恢复阶段、1981年至1997年的高考改革阶段以及1998年以来的高考内容和形式全面改革阶段。本文提出,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作为社会发展和变革的一个指标,推动和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文章还提出了我国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及其高考制度的变革要求。

[关键词]高考、人才、社会、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新高考改革方向篇7

[关键词]医学院校 考试评价 评价改革

[作者简介]李荔(1967- ),女,广西桂林人,桂林医学院教育研究与质量控制中心,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和高等教育管理。(广西 桂林 54100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6-0182-02

一、我国医学院校考试评价的现状与挑战

(一)陈旧的考试评价观念

考试评价具有诊断、促进、导向、鉴别、选拔和管理等多种功能,其中,最基本的功能或价值在于其教育促进的功能,这是考试评价的出发点,也是考试评价的归宿。但当前,我国医学院校的考试评价过分强调为教育管理和决策服务,注重考试评价的管理功能,而忽视了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服务的教育功能。当考试评价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在现实中被无限扩大时,其管理、甄别与选拔的价值成为其最基本的价值,没有起到支持促进教学的教育性作用,其合理性也从根本上就不复存在了。教育性价值的弱化和管理性价值的过度强化,使教学与考试评价的关系倒置,教学反过来成了考试评价的附庸。

(二)标准化考试评价方式的弊端

除了考试评价理念的陈旧,我国医学院校考试评价方式也存在诸多弊端。考试主要以标准化考试评价方式为主,标准化的考试评价不仅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业和能力,并且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也起到了不良的导向作用,即只强调对静态知识点的记忆,致使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教师和学生上课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导致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无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写作能力、合作能力等,不利于逻辑系统性与创新思维的形成,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极大缺陷,综合素质不高;同时也使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创新的动力和精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使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处于低水平重复状态。正因为考试评价的诊断、改进、导向、鉴定等多种功能没有得到综合发挥,加上价值观念和考试方式与内容的陈旧,使得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得不到实际的展开,严重影响着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影响着医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考试改革势在必行。

二、医学院校考试评价改革的侧重点

(一)考试评价改革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怎样教,就怎样考,反过来,考试也具有导向功能,怎样考,就怎样教。如果考试评价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考查,必然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转变课堂上单向灌输的填鸭式教学,采用师生互动交流或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达到高层次的认知目标,帮助教师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考试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也会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因为教师期待学生掌握哪些内容,形成哪些能力,以及考查评价的方式,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目标。如果教师能将评价目标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还能呼应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二)考试评价改革促进课程体系的改革

综合性的考试内容和评价标准,必然要求对现行以知识为本位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要求完善课程结构,建立学科课程、活动性课程、实践性课程、探究性课程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的课程结构体系,通过各类课程不同的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学生的综合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考查评价体系才有依托,否则,改革仅在考试一个方面进行也是无济于事的。特别是对于医学教育而言,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发展已经从关注单一的疾病到关注整体的人,从只专注疾病本身的治疗转向关注影响疾病和人体健康决定因素的社会、心理与环境等因素的整体化保健服务,这对医学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传统医学过分注重专科教育,学科课程知识被人为割裂,导致医学院学生知识和能力结构不合理,知识的系统性较差,直接影响到学生系统临床思维的培养,无法适应当今医学发展对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对医学课程加以整合,加强课程知识的系统联系。

(三)考试评价改革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考试评价以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水平为主,必然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思路和方法,要求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也需要改变。特别是随着循证医学的兴起,医学实践的整体性发展,使各学科领域知识的联系更紧密,要求临床医学教师的知识体系向系统化发展。并且,循证医学的教学使师生面对一个全新的真实的问题和情景,教师无法预设教学结果,给出现成答案,只能在与学生的对话、交流中共同研究和学习。这就使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选择多种教学方式或方法,启发诱导,在与学生的互动中,获得更多的灵感与启发。

(四)考试评价改革促进教学管理的变革

考试评价改革要求教学管理部门必须树立为教学和考试服务的观念,对教学工作和考试管理的制度进行相应的调整,管理的手段要更加现代和科学,要能够激励教师积极投入教学和考试改革,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承认和尊重教师为此付出的努力。

三、创新医学院校考试评价体系的策略

(一)转变考试评价观念,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

首先,更新观念是考试评价改革的前提,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考试评价的目标就是要促进学生和教师的知识、能力、品行、价值观、态度等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塑造完善的人格,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其次,要以系统观看待考试改革,不仅要对考试评价本身进行改革,同时也要推进教学、教学管理的改革。同时还要思考对实验室、图书馆、信息网络等资源如何进行优化整合,如何管理才能够为考试改革、教学改革提供资源支持。

(二)创新考试模式,建立完善的考试评价体系

1.创建跨学科综合性医学考试评价模式。根据医学教育的特点,在各学科课程考试的基础上,还要在不同的阶段进行综合性考试评价,形成基础综合考试评价—临床综合考试评价—毕业综合考试评价体系。基础综合考试评价指在一、二年级医学基础课程结束后,即将进入临床专业课程学习之前,对所学的基础课程进行综合性的考试,考试通过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的临床专业课程的学习;临床综合考试评价则是在三、四年级临床专业课程结束时,对所学的临床专业课程进行综合性考试,通过考试方可进入临床实习阶段;毕业综合考试评价则是在实习结束后进行的综合性考试,通过后方可毕业。三个阶段的综合性考试目的都在于加强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强调融会贯通,形成系统性知识,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2.加大开放性考试的比重。在考试评价的内容上,既要强调学科内知识的联系,更要强调跨学科知识的联系与运用,减少客观题的比例,通过小论文、综述、病例分析和病历书写、调查报告、综合实践技能、跨学科综合性考试等方式,使考试内容中主观题比重加大。对于这种开放性的考试评价方式,需要教师进行非常缜密的设计和充分准备,在学期初做授课计划的时候就应该将考试评价的标准、内容、方式、构成等设计好,在课程教学开始时就要向同学们解释清楚,以获得学生的配合,课程设计也是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目标的导向。

3.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和方式。不同课程评价的标准是不同的,所以需要采取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特别对论文、综述、病例分析和病历书写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等考察,应该采用“分数+评语”的方式进行处理。对于开放性的考题,学生可以站在不同立场,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观点,得出不同的结论,但教师仍然可以从学生的反应中看出其视野是否开阔,论证是否有说服力,思路是否清晰、严密,观点是否更独特、新颖,从而做出更具体全面的评判。

4.注重形成性评价。一门课程的考试评价要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并进行多次的评价而形成最后的综合评定结果。因此,教师应该将考试评价和对考试评价结果的处理贯穿于日常教学活动中,将其看成教学全过程的必要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教学过程最后一个独立的环节。

5.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自评,还可以是学生互评。具体以谁为评价主体,如何操作更科学、合理,也要根据课程性质与特点以及考试的内容和方式而定。

6.建立考试结果反馈机制。对考试的结果要进行及时反馈,并且,反馈要全面而深入,不能流于形式,特别是对于过程评价的结果,教师要与学生共同讨论、分析,制订改善学习的方案,为学生提供建设性意见。

(三)改革考试管理制度,建立激励机制

教学管理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改革考试管理制度,为考试改革提供制度保障。要建立从试卷编制、考试组织、考场管理、考试信息管理等一套适合新的考试评价模式的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考试改革顺利推进。教学管理部门组织实施和管理的方式必须考虑怎样才能赋予学生与教师在考试中的主体地位,让老师和学生在考试中有更大的空间和自;对主观题的编制,既要给教师学生自,又要避免随意性太大;考试信息的管理要更公开、畅通,方便学生和老师查询;要建立有效的考试结果反馈机制;还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老师积极参与到考试及教学改革中,对考试改革取得成效的教师给予奖励。

(四)教师是推进考试改革的关键因素

教师是考试改革的最终实施者,是推动考试改革最强有力的力量,教师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和支持,决定着考试改革的成败。只有在教师对考试改革的本质和精神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后,才能将考试改革变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才能迸发改革探索的激情和创造性,使考试改革得以落实。

首先,教师必将为此付出更多的劳动。考试改革的推行,必然导致教师的工作方式、工作量都发生很大的变化,不论是探究性教学还是综合性的、多样化的考试评价,都需要老师进行精心设计,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其次,教师综合素质要提高。考试改革必然使教师面临很多新的问题,因此要求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除了要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外,还要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掌握一定的教育测量和评价的理论知识及技能,学会利用不同的评价工具和方法,提高考试评价的信度和效度。最后,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新的考试模式使教师与学生的联系更紧密,教师要更关注学生的需求与差异性,要加强教学过程中和学生的交流与互动,通过考试评价诊断与指导学生的学习,同时改进自己的教学,促进教师和学生学习共同体的建立。

[参考文献]

[1]黄显涵,李子建.审视评价在课程改革中的关键角色:一个被忽视的问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5).

[2]孙玲.教学评价背后的价值冲突及反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1).

新高考改革方向篇8

【关键词】高中英语 教学教育改革 必要性 注意事项 原则 思考

教育不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同时还是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的教学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无论是思想观念,还是方法手段都得到了很大地提升。高中英语是中学英语最为关键的阶段,其不但关系到学生的升学,也关系到学生高等教育阶段、社会进入阶段的竞争力,学校和家长都十分重视。随着新教材、新课标的颁布,高考制度的改革,高中英语教学教育正在开展一场深刻地变革。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对高中英语教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注意事项、原则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关于高中英语教学教育改革的思考,希望对高中英语教学教育改革有所帮助。

1.高中英语教学教育改革注意事项

高中英语教学是英语教学的承上启下阶段,是学生深化自身高等教育学习的基础,为此,改革必须坚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贯彻英语教学原则,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着力提升学生全方面的能力,更好地推动高中英语教学教育改革。具体来说,需要注意如下事项:

1.1协调听说读写的关系

以往的高中教学注重的是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学生的听说能力难以得到有效地锻炼,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也难以发挥听说读写的内在互补机制,使得学生的能力提升有限,难以获得综合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高中英语教学教育改革,就需要协调听说读写的关系,将听说读写看作是学习手段,调整相互之间的比例。

1.2适应教材内容改革

新课标、新教材的退出,使得很多教师措手不及,以往的高中英语教学方式已经明显不适应改革之后的高中英语教学实际。针对这种状况,教师要加强对教材的了解,在最短的时间内驾驭教材,把握教材体系,尽快走进教学正轨。

1.3加强学校内部通研

为了更好地将新教材的精神、内容吸收和掌握,高中学校应该充分结合本学校的资源,进行学校内部的通研,对高考方向、教师基本功标活动、教学科研活动进一步明确。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抓好集体备课,更好地体现改革的效果。

2.高中英语教学改革原则

高中英语教学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的,在推进高中英语教学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高中英语教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2.1实事求是原则

高中英语教学各个地方存在明显的差异,若是进行机械地要求、规范的话,难以得到理想的改革效果。为此,高中英语教学教育改革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确保高中英语基础的前提下完成相应的改革行为。

2.2以史为鉴原则

改革并不是高屋建瓴,退出新理念、新教材、新方法,实际上改革建立在以往高中英语教学历史基础上,只有对教学的经验与教训进行反思,客观地对高中英语以往的发展过程进行评断,才能更好地明确改革的方向。为此,高中英语教学教育改革应该坚持以史为鉴的原则,这样才能引领和创造高中英语教学教育的未来。

2.3情智兼济原则

以往的高中英语教学过分注重知识教育,在阅读、写作上投入了更大的精力,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偏低、听说能力不足,创造力、感受力等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着缺陷,这样难以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为此,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情智兼济的原则,不但要注重知识教育,还需要加强情感教育和能力教育,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3.对高中英语教学教育改革的思考

3.1复习指导依据

高三的学生面临着高考这一决定命运是时刻,为了更好地贴近教学改革,应该以新教学大纲为依据展开复习,细致地把握考试说明,对复习的方向进行明确。基础知识仍是新教材的基础,学生要注重对这些知识的灵活运用。听说能力在高考中比例不断调整,听、说能力的锻炼成为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方面,为此,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协调听说读写的比例。

3.2更新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对高中英语教学的方向予以明确和指引,教师应该深刻把握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学理念,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对教学的目的、形式、手段等进行头脑风暴,更好地适应新教材、新课程的要求,循序渐进,让学生接受新教材、新课标的内容。

3.3及时总结经验

改革是一个过程,为此,高中英语教学应该及时总结阶段经验,更加稳妥地将其用于下阶段的高中英语教学中,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高中英语教学的发展。

4.总结

高中阶段的教育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高中英语是学生高等教育阶段的英语学习、交往的重要支撑,我国的高中教育正处于一个过渡时期,在素质教育观念的影响下,课程改革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本文阐述了高中英语教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高中英语教学教育改革的注意事项,分析了高中英语教学教育改革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对高中英语教学教育改革进行了相关思考,希望进一步推动高中教学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 王炳茹.关于中职英语素质教育的点滴思考[J]. 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05)

[2] 丰玉娟.在高中英语课堂中渗透素质教育[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03)

新高考改革方向篇9

关键词:基础教育;考试改革;方向

Abstract:Thispapercontendsthattheorientationofreformsforbasiceducationexaminationsshouldbeasfollows:(1)Stressshouldbeplacedonthediagnosticanddevelopmentalfunctionofexaminations;(2)Examinationcontentshouldbecurriculum-basedandshouldreflectneweducationalperspectivesandanewapproachtodefiningtalentedstudents;(3)Methodsforimprovingexaminationsshouldbebasedontheprinciplesofpromotingflexibility,multipleopportunityandbi-directionalselection;(4)Examinationsshouldtakeintoaccountageprofilesandindividualdifferencesamongexaminees;(5)Importancemustbeattachedtotheuseoftestingresultsthroughtheimplementationofpositivefeedbackandevaluation;(6)Thereformofgraduationexams,entranceexamsandthestudentenrollmentsystemshouldeffectivelycombinetheevaluationofbothroutineexaminationsandentranceexaminationresults.

Keywords:basiceducation;examinationreform;orientation

考试是学校教育评价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社会上经常使用的选择人才的手段和方式,历来是我国社会各界、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都非常关注的问题。然而,我国现行考试制度却存在着诸多弊端,给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造成了许多问题。因此,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考试改革作为课程评价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某种意义上说,考试如何改革,考试改革能否准确地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教育理念,对这次新课程改革的成败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试图结合新课程改革实验区已经取得的经验,谈谈自己对基础教育考试改革方向的几点思考。

一、基础教育考试改革的方向

笔者认为,遵循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评价改革的基本理念,基础教育考试改革应体现以下发展方向。

(一)突出考试的诊断性和发展

考试具有诊断、发展、选拔等多种功能。现行考试制度过分突出的是考试的选拔功能,带来了考试的诸多弊端。这次考试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就是要改变只强调考试的选拔功能的状况,突出考试的诊断、发展的功能,以使考试成为发现问题、改进教学,进而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必须明确,考试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而不是束缚和阻碍学生发展的绳索和障碍。考试的宗旨是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增强学生的自我反省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考试的内容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

这次考试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考试改革应与新课程改革的方向一致。国家新课程标准具体规定了各学科的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是新课程改革理念和方向的集中体现。所以,考试内容改革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改变以前只重视学生学业成就、忽视学生非学业素质发展的状况,全面关注学生各方面的进步与成就。具体来说,考试的内容应在继续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的同时,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强调考试问题的真实性、情境性,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当增加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系的题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和学习,与其所发生的情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现代认知或学习理论都强调学习的真实性、情境性。这种趋势同样反映在考试中。当前,人们越来越明确地认为,传统考试中那种抽象的、孤立的问题或测验条目,虽然在检查学生“双基”掌握情况方面拥有一定的功能,但由于这种题目缺乏与真实生活的相似性,学生在这种考试中所得的分数,对他们未来在真实生活中的表现很少有预见价值。例如,学生在代数测验中也许知道如何计算方程式,但却不知道如何处理非代数情境中的等量关系问题。而教育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学生在学校情境中的表现,更在于学生在非学校情境中的表现,在于学生解决真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设计考试问题时,教师除了应继续关注学生学业成就测查之外,还应重视考查学生面对真实情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考虑考试问题的真实性和情境性,适当增加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题目,以便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对现实生活的领悟能力、解释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下面以一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为例,说明上述观点。

案例一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一例:①

小亮要买辆自行车,价钱是290元,他已储蓄了225元,每月还有30元零用钱。下面有三种购车方法:

(1)储蓄到够290元再买;

(2)当时付90元,然后每月付19元,付一年;

(3)当时不付款,每月付28元,付一年。

回答如下问题:

(1)哪种选择付款最少?

(2)哪种选择可以立刻得到自行车?

(3)小亮能够靠零用钱来支付每种选择所需的车款吗?

(4)如果你是小亮的朋友,你建议他选择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2.关注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根据课程标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中非常强调的教育目标之一,自然地,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应该成为考试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些内容包括学生学习的愿望和热情、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个性品德、独立性与自信心等。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受这些素质本身比较难以量化测量的影响,在传统考试题目中,测查这些素质的题目很少见到。因此,如何有效地考评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发展状况,是新课程评价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从目前部级实验区的探索情况来看,在考评这些非学业内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不提倡在期末对学生进行统一的非学业内容的集中评价,非学业内容的考评应主要参考日常的观察记录或主要通过各学科的考试来适当渗透。第二,在学科考试中,对非学业内容不要追求大而全的评价体系,要根据学科特点确定各学科非学业评价的关键项目和关键指标,做到简明易评,科学有效。第三,除了要充分重视和利用非纸笔的表现性评价以外,也可以探索通过较系统正式的纸笔考试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些素质作出评价的有效方法,如果精心设计,是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的。例如:

案例二初中一年级期末考试作文题一例:②

不知不觉中,半年过去了。我想,这个学期在你的学生生涯里也许是最不寻常的。你的家庭、你的学习、你的生活都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也许使你快乐、使你兴奋、使你充满信心,也许使你困惑、使你忧虑、使你不知所措。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让我们觉得自己好像突然长大了许多,成熟了许多。成长的收获来自老师、亲友的关爱、理解和鼓励,来自书籍的启迪,来自环境的熏陶。请把你上中学后最深切的感受告诉我们,请相信,你的快乐和成长是我们的期待,你的困难更是我们努力改进的方向。

作文题就是:上了中学以后

要求:

(1)字数500字以上;

(2)内容完整,字迹清楚。

3.考试不仅要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以考查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在传统的考试中,特别是一些所谓的客观性测验,如选择题、判断题,往往只要求学生提供问题的答案,而对学生是如何获得答案的或获得答案的过程,却不作任何要求。这样,学生获得答案的推理过程、思考性质、证据的运用、假设的形成等,这些对学生发展而言至关重要的东西,都被摒弃到考试的视野之外。这种做法会给教育带来诸多弊端。缺少对思维过程的评价,会导致学生对思维过程的轻忽,只关注问题的结论,这不仅有可能养成学生知识探究中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和习惯,不利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而且会限制学生对思维乐趣的深刻体验,进而抑制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同时,这种做法也使得教师进行针对性教学失去了一个良好的依据。因此,新课程考试改革要求,考试题目的设计要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充分表现出搜集资料、推理、判断并作出结论的全过程。[1]下面这个“初中物理阅读探究题”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一要求。

案例三初中物理阅读探究题一例:③

请阅读下列文章,并回答有关的问题:

流体的阻力

气体和液体都具有流动性,统称为流体。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要受到流体的阻力,阻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流体运动的方向相反。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在空气中运动,要受到空气的阻力。快速骑自行车,我们就会感到空气的阻力。轮船、潜艇在水面或水下时,要受到水的阻力。鱼在水中游动,人在水中游泳,都要受到水的阻力。那么,流体的阻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我们可以发现如下的一些日常现象:

雨滴在空气中下落,速度越来越快,所受空气阻力也越来越大。当阻力增加到与雨滴所受重力相等时,二力平衡,雨滴开始匀速下落。

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张开降落伞,凭借着降落伞较大的横截面积取得较大的空气阻力,得以比较缓慢地降落。

为了减小阻力,小轿车、赛车、飞机以及轮船的水下部分,外形都采用流线型

问题:

(1)通过刚才的阅读,你可以归纳出流体的阻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2)这一结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请举两个例子。

(3)在刚才的学习中,采用了怎样的思维程序?

(三)改进考试的方式,倡导灵活多样、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的原则

传统考试一直存在着“一纸定终身”的现象,给老师和学生都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同时,只依靠单一的纸笔测验,也难以很好地对学生实施全面的测查。新课程体系下的考试改革提倡考试方法灵活多样,体现先进的评价思想。具体来说,在考试方式方面,有以下改革的重点:除传统纸笔测验以外,还提倡探索运用辩论、课题研究、情境测验、实践操作等方式来进行考试;在纸笔测验中,除闭卷考试外,还倡导在部分学科实行开卷考试,允许学生带一些参考资料进入考场,以考查学生收集、选择、运用资料的能力;考试的题目除了传统的封闭式题目外,还要尝试选择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性试题,鼓励学生自由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试行提供多次考试机会的做法;部分学科的考试还可试行分类、分项考核的做法;等等。

例如,北京光明小学在改革考试方面就作了这些调整:在一、二年级取消分数,平时作业用“红旗”、“红光”、“小火炬”表示,并加上简单批语;单元练习、期末考试则用“很好”、“可以”、“再努力”进行模糊评价;其他年级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制,并改“一张试卷定乾坤”为“化整为零”,分项分阶段考核。如学期语文考核:3月进行说话考核,4月进行百词书写考核,5月进行作文考核,期末是基础知识考核。如果学生觉得考得不理想,经过努力准备还可以重考。他们认为,考核过程,就是学生的再学习的过程,考试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学会,并让每个学生因考试而受到激励,而不是把他们考成不及格。[2]

(四)考试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心理需要是不同的,考试应充分考虑这种差别。例如,小学一年级的考试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和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对他们的考试不宜过多采用纸笔测验,应以活动为主,甚至可以带有游艺的性质,尽量使用模糊评价的方法,使学生在考试中体验到愉悦和成功,增强自信心,形成“乐学、乐考”的情感体验和态度体验。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相比,初中一年级的学生面临更多的学习任务和更高的学习要求,对他们的考试要注意小学和中学的衔接,加强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也应更加多样化,除纸笔测验外,还应增加将知识整合并应用于初中的观察、操作、实验等新的考试形式,注重考查学生探究、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由于新课程评价走出了甄别的误区,关注学生的实际发展,它也就不再是过去那种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评价标准到评价内容全部一刀切的僵硬面目,转而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个性化反应。这就是说,评定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这一改革的指导思想同样适用于考试改革。为此,考试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改革,例如:探索同一考试内容的多样化呈现方式或多样化考试方式,给予学生选择的空间,让他们用自己擅长的表现方式把自己的学习体验与发展成果呈现出来;考试的问题应具有相当的开放性,允许学生依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作出不同形式或内容的解答。下面呈现的是山东省青岛市在新课程评价改革实验中所做的一次考试改革尝试。

案例四小学一年级考试改革的尝试:④

一年级考试重兴趣。我们认为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处于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转折阶段,面临与幼儿园不同的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因此,对于一年级学生入学后的第一次考试,我们从形式到内容到评价都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做法有:

──试卷名称的改革:我们把一年级语文、数学试卷称为“语文乐园”和“数学乐园”。以活泼的画面、有趣的形式取代了以往刻板的题目,有效缓解了学生的考试紧张情绪。学生们把考试当成一次趣味练习,提高了学习兴趣,培养了自信。

──试卷内容的改革:我们注意将试卷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促使学生学以致用。如:数学试题中认识钟表的题目,出现了一幅一家人吃午饭的画面,图上有一个钟面,是12时,学生可以根据画面情景,写出钟面的时刻,更好地体会时间的概念;再如,在语文课中伴随学生们学习、深受学生们喜欢的冬冬和丁丁出现在“语文乐园”里,使学生备感亲切、自然。另外,新颖有趣的题目吸引了每一个学生积极动手动脑。

──试卷形式的改革:“乐园”里有表格、卡通、图片等形式,直观形象,丰富多彩。如,语文生字的考查形式更加活泼,用“你愿意当个小魔术师吗?那就来变魔术吧”代替了过去的“看拼音写汉字”。生动有趣的试题形式,满足了多样化的需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跃跃欲试。

──考试评价的改革:“语文乐园”下有20颗星,每道题目用两三颗星代替所得分数。只要累计得到15颗星,即为优秀。全区一年级学生轻松愉快地参加了考试,并取得了自己满意的成绩,使学生更对自己有了积极的评价,增强了自信心。如,连接词语是小学语文考试的常见题,在一年级“语文乐园”中,题目给出“小露珠”、“我”、“妈妈”三个主语,“在家里”、“在学校里”、“在绿叶上”三个状语以及“滚来滚去”、“看电视”、“做操”三个谓语,按照我们传统思维,标准答案应该是“小露珠在绿叶上滚来滚去”、“我在学校里做操”、“妈妈在家里看电视”,可是有的小学生却连接出“小露珠在绿叶上做操”这样富有诗意、精彩的句子,兴奋之余的老师不仅给这些思维活跃、想象丰富的学生一个大大的对号,还奖励他们一个额外的“红五星”。

(五)注重考试结果的运用,进行积极的评价反馈

考试结果的运用对于考试目的的实现有重要的影响,是促进学生发展和改进教学的重要环节。然而,传统考试结束以后,教师往往只是把考试成绩公布出来,很少对考试结果作出分析反馈,这种简单化的处理方式不仅使考试的发展难以实现,而且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因此新课程考试改革在考试结果处理方面,要求做到:第一,要对考试结果进行具体分析指导,即在对考试结果进行纵向比较的基础上,判断学生的进步与不足,分析考试结果的意义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建设性的改进意见,避免只给学生一个笼统的分数或下一个简单的结论的做法;教师也应坐下来认真分析考试中反映出的各种问题,总结前一阶段教学的成败得失,提出今后的改进计划;第二,对于成绩的评定与处理,进一步推行等级制,并利用有针对性的评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不断改进;第三,考试结果的反馈要以激励为主,除告诉学生考试成绩外,还应给学生激励性的评语,以赞赏的语言鼓励学生的成绩和进步,以关怀的态度指出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切实保护和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坚决杜绝以任何借口公开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队这样一种严重损害学生心理发展的错误做法。第四,注重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将考试结果向家长及时反馈,通过沟通与交流,共同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改进学习。

(六)改革毕业考试、升学考试和招生制度,将升学考试成绩与平时评价结果有机结合起来

新课程考试改革要求将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分开,前者重在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水平,属水平考试,应严格控制试题的难度,以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最低要求为基准;后者重在根据某种需要筛选人才,属选拔性考试,可以视需要的不同适当加大难度,以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招生中,要改变将考试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依据的做法,切实考虑学生的整体发展,将选拔考试的成绩与其他评价结果(如学校推荐性评语、学生特长测查结果、学生成长记录袋等)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升学考试与其他评价结果的不同权重,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的升学考试压力,避免出现“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同时也有助于通过不断的日常评价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二、几个需要澄清的问题

现行考试制度存在严重的问题,需要改革,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有很多教师认为,对中小学教师来说,考试改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国家的中考、高考不改革,学校校内考试改革就不可能有实质性的变化。因此,很多教师对考试改革一直抱着观望、等待的态度。关于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有如下三点需要加以澄清。

第一,中考与高考改革已经起步,正向着与素质教育接轨的方向发展。这一点在教育部关于高考、中考改革的各种文件和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高考试卷中已经非常清楚地体现出来。如,高考改革是以三个“有助于”为指导思想,即有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开展素质教育克服应试教育的倾向,有助于高校办学自的扩大;在高考和中考内容上突出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增加了与现实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有关的应用题和能力题,缩短试卷长度以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思维时间;高考实行“3+X”制度,增设综合能力科目考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杜绝学生偏科现象的发生,促进学生全面提高;有些地区在中考中尝试增设实验操作技能考试,并把某些技能的考核分散到平时学习中分阶段进行;等等。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中考、高考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时间和过程,不能苛求中考、高考改革立刻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设想完全同步。

第二,即使中考和高考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在校内考试改革方面,教师仍有很大的发挥作用的空间。事实上,十几年来许多中小学校和老师在校内考试改革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大胆的尝试。况且,教育工作面临的最大课题同时也是最基本的问题是“我们应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而不是“如何培养适合高考的人?”无论高考状况如何,基于对国家、对民族发展的强烈责任感,基于对教育基本观念的把握和理解,我们都应在校内考试方面进行更加积极的探索。

第三,中考和高考改革决不只是国家教育行政机关的事情,需要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与支持。只有建立在中小学校和教师大量的考试改革经验、教训基础之上的中考、高考改革,才能适应中小学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才能更好地为中小学教师所接受和认可,也才能取得较好的改革成效。

注释

①张春莉.新课程与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改革(2002年3月北京大兴讲座辅导材料).

②选自《2001—2002学年上学期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云桃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题》(会议资料).

③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青岛市教育局课程改革办公室.新课程标准下学生评价的初步构想(初中物理)(讨论稿),2002.

④青岛四方区教育体育局.实施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发展──小学生评价改革工作的实践与探索,2002.

参考文献:

新高考改革方向篇10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素质教育党的十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科学地回答了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对于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党的十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强调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从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推动教育协调发展、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加强高校党的建设等方面,明确提出了下一阶段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战略性目标和任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了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教育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教育部决定研究制定《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简称高教30条),这个《意见》就是要把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转化为具体的政策和举措,围绕着高等教育承担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提出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30条具体措施。

高教30条重点强调七个方面:一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首要工作,强调以夯实教学为核心的四个理念,即强调高校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人的社会需求作为检验办学的主要标准;建立德育为先、能力为主、全面发展的人才观;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二是内涵发展是提高质量的核心,内涵发展就是: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三是体制机制改革是提高质量的根本出路,认真做好高考改革,完善中国特色大学制度,把试点学院作为教改试验区,三改革一完善。四是教师队伍是质量的根本保证,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五是坚持评估作为手段,强调立标准、抓评估、抓项目。六是加强创新,把创新引领作为提高质量的动力源泉。七是对外开放是提高质量的重要途径。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始终着力于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特别是当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高等教育由“象牙塔”般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之后,教育理念、教育价值体现,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都对高等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促使了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改革。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人才培养质量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息息相关,高教30条中对素质教育的内涵进行了拓展。原来素质教育的内涵是: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现在拓展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并对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都作了界定。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善于探索的创新精神,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我们由过去只注重知识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中,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一、坚持集体备课和教研室活动,大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

对于高等教育教学方面好的做法要坚持,比如集体备课,开新课、新教师开课都要集体备课,倡导教研室基本教研活动,进一步保证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研究新的教学方式,引进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使教学方法理论化、系统化和最优化,切实保证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二、探索教育教学内涵式发展,不断深入教学改革

内涵发展是提高质量的核心,内涵发展就是: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教学改革是教学基本建设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推动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进行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具有系统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同时,教学改革能不断促进课程建设,拓展教学内涵发展,形成良好的教学及教学管理机制,推动本科教育向纵深发展。

三、推进考试制度改革,构建科学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对高校培养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出了更加紧迫的任务和要求。素有“指挥棒”之称的考试,对教育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针对过去对学生考核评价只重视知识性考试,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考试改革要结合学生情况,改变以往“一考定成败”的模式,创造多途径评价模式,注重学生素质形成的过程性评价的理念。这是一次深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改革,意义十分重大,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创新教育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以教育部“教育质量与改革工程”为契机,进一步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把创新引领作为提高质量的动力源泉。高教30条以创新为引领,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举措。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能有跨越式发展,靠的是改革和创新。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高质量,仍然要靠改革、靠创新,所以鼓励校进行重要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教育教学观念,在扩大学生知识面的同时,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多角度能力素质培养,激发大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和科技创造活动的热情,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素质教育活动,逐步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良好机制。

五、深化改革、转变观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

创建“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教育模式,教学改革的目的,一是为了改变专业划分过细、教育过于狭窄的状况,培养适应能力强的人才,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二是为了减小应试教育的影响,培养创新人才。努力改变目前国内教育界“重学习、轻思维,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激发大学生探索的兴趣,提高动手的能力,点燃创造的欲望,为他们日后在某一专业领域做出创造性的成果提供可能性。三是为了改变重理轻文的现状,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扭转社会人文精神缺失的局面。

教育改革要改变以往重视专业知识的培养、职业能力的训练,轻视学生人格的塑造的做法,要加强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相互通融,有利于培养知识面宽的复合型人才,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格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知识结构丰富,更有利于今后学生积极的走向市场。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