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政策十篇

时间:2023-03-27 18:48:32

新高考政策

新高考政策篇1

xx届三中全会《决定》最权威最详细描述了招生和考试改革的框架,其核心内容是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改革路线

此次高考改革路线图的内容包括:一,实施把普通本科和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分开的人才选拔方式;二,完善高中学业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生学好各门课程,克服文理偏科现象;三,部分科目实行一年多考,减轻学生高考压力;四、完善高考招生名额分配办法,清理规范升学加分政策,维护考试招生公平公正;五,加快建立多渠道升学和学习立交桥,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多次选拔机会。

改革历程

2019年1月5日,《学习时报》刊登了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的文章《全面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实现科学发展》,文章中明确了高考改革的主要思路,包括探索部分科目一年多次考试,减轻高考压力。2019年7月印发的被称为中国未来2019年教育蓝图的教育规划纲要,就已将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探索实行社会化考试写入其中。[1]

2019年教育部将出台总体方案和关于高考、外语一年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考试招生违规处理等5个配套实施意见。各省根据教育部总体方案和实施意见,结合本地实际,于今年上半年出台改革实施方案。在有意愿、有条件的省份和高校开展改革试点。改革试点包括综合改革和专项改革试点,相关省份和高校要于上半年出台试点实施办法。

高考改革事关重大,强调有意愿、有条件这两个前提缺一不可。

针对考试公平公正的问题,要建立校长作为法人代表签发(或授权签发)录取通知书制度,公布各校录取通知书签发人名单。对学生作弊、作假、经查实除按规定处罚外,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提供就学、就职单位了解。

各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加强高考改革的风险评估。按照三年早知道的原则,提前公布高考改革方案。[2]

改革内容

作为中央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19年9月4日正式,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1、2019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省份

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进评分方式,加强评卷管理,完善成绩报告。加强国家教育考试机构、国家题库和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2019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

2019年高考统一命题的省份:

新课标全国I卷使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

新课标全国Ⅱ卷适用地区: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内蒙古、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云南;

2、不分文理科 高考总分由两部分组成

本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考试科目设置方面明确规定,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高考总成绩改由两部分组成。

另一部分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这其中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14个科目,而每门都已经学完即考、一门一清,在高考中 就不必重新再考。考生在报考时,只需根据报考高校提前的招生报考要求和自身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科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的 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本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同时对招生录取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探索基于统一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3、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地方性高考加分只适用省属高校当地招生

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2019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探索完善边疆民族特困地区加分政策。2019年底出台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

4、上海市、浙江省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5、2019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

规 范招生简章,强化招生委员会,实施第三方监督,建立考录申诉机制,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2019年起推行自主 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推行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方式。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进投档录取模式,推进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增 加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2019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

6、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

综 合考虑生源数量及办学条件、毕业生就业状况等因素,完善国家招生计划编制办法,督促高校严格执行招生计划。继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在东部地 区高校安排专门招生名额面向中西部地区招生。部属高校要公开招生名额分配原则和办法,合理确定分省招生计划,严格控制属地招生比例。2019年录取率最低 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2019年的6个百分点缩小至4个百分点以内。

7、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

继续实施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由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部属高校、省属重点高校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名额招收边远、贫困、民族地区优秀农村学生。2019年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校人数明显增加,形成保障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

8、完善中小学招生办法破解择校难题

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具体办法,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改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方式。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和升学考试的政策措施。

9、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各 地要合理安排课程进度和考试时间,创造条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同一科目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2019年出台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指导意见。建立规范的学 生综合素质档案,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注重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 践等内容。严格程序,强化监督,确保公开透明,保证内容真实准确。2019年出台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意见。

10、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2019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2019年成为主渠道。

11、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

拓宽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通道。扩大社会成员接受多样化教育机会,中等职业学校可实行注册入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实行弹性学制、宽进严出。为残疾人等特殊群 体参加考试提供服务。探索建立多种形式学习成果的认定转换制度,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实现多种学习渠道、学习方式、学习过程的 相互衔接,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2019年研究出台学分互认和转换的意见。

新高考政策篇2

【关键词】新课改 高考政治 一轮复习 有的放矢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4)02-0086-01

高三是高中阶段最为特殊、最为重要的一年。进入高三,学生和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就是时间紧张,但复习内容却非常庞杂。因为备考,学生的学习任务和教师的教学任务也更加繁重。为了成功备考,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应以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为依据。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领者和组织者,更要合理的安排复习,给学生有效的方法指导,才能使使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素养有大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更加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注重考查考生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考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试题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命题思路更加多元开放。这些信息既反映了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也为我们的备考工作指明了方向。

高考政治的复习备考,一般有两个必须的环节:一轮基础知识复习和二轮热点专题演练。这两个环节的递进是学生由课堂走向生活,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将知识内化为能力的过程。一轮复习是整个备考过程的基础环节,作用也最为重要。那么,一轮复习应如何有效的实施呢?

一、立足教材基础,整合主干知识

一轮复习的进行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内容,以章节为单位,以模块为整体,逐步推进。只有对基础知识做到准确全面的把握,才能谈到能力的提升。在复习《经济生活》的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价值与价格,价值量与价值总量、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个别劳动生产率、互补品与替代品、外汇与汇率、效率与公平、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等这些基本的概念,还要进一步让学生学会分析辨别,理解运用,进而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比如在掌握宏观调控这一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要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宏观调控与货币政策;宏观调控与财政的作用;宏观调控与价格等的关系。最后还要进一步探究知识的生长点:现阶段,我国实行的宏观调控措施。我国现阶段为什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与我国的经济形势有何关系;为什么要保持适当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为什么要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三农”、欠发达地区、民生、社会事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等重点支出;为什么要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依法加强税收征管。这些问题都要通过教师引领学生走向生活、关注生活,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说明,才能将知识真正内化为学生的能力。

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处理好主干知识与非主干知识的关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要全面,又要抓住重点。复习过程中不要想当然删减知识点,更不要平均用力。《经济生活》是整个备考复习中内容最多,难度最大的部分,所以在时间的分配上应有所倾斜。教师在复习中要紧紧围绕一个核心线索展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只有将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有机结合,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不管是复习生产消费,还是经济制度、财政、税收、银行;不管是对内的制度完善、体制改革,还是探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环境,都是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明确主干知识,就能对学习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更好的发现知识点间的联系,构建知识体系。这样做,对于学生理解具体的概念、原理大有帮助,既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又提高了复习效率。

二、进行规范训练,提升解题能力

对于在复习过程中学生出现的一些理解上的错误,易混淆的知识点,教师要通过练习和讲解及时纠错和澄清,尽量避免学习过程中知识点的遗漏和错误的积累。在复习课本知识的同时,必须配合进行强化训练,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比如每节课针对已复习的内容,教师都应筛选和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例题,进行及时的巩固练习。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自查自改,自我提高、自我进步。在复习《经济生活》第二课《价格的变动与影响》这一框题时,针对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的知识点内容比较复杂、难度较大的实际情况,我挑选了一些典型的、难度适中的高考题和模拟题进行当堂训练和讲解。通过知道怎么考来指导我们怎么教,怎么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做到心中有数,教师也能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教师在试题的选择上要做到精选,要注意选易错点和易混点;要选凸显重点、核心考点的试题;要选能教给学生答题思路的典型试题;要选有时政和时代特色的新颖试题。其次,教师要研究试题,研究试题的命题思路和方向,研究试题的典型性和适用性,考虑学生的负担和承受能力。再次,在试题的讲解过程中,要讲疑点、讲结构、讲思路。在课堂上讲到关键处,易混处,不在于教师讲多少,而在于学生掌握落实了多少。最后,在讲评中注意知识的迁移、拓展,同类考题的转换。不要就题论题,要适当发散,启发学生多角度的思考,注重知识的跨度和整合,培养学生的开放式思维。练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多动笔,勤总结,乐反思,训练答题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新高考政策篇3

关键词:新高考;化学教育;学科文化;多元评价

随着2015年新的高考相关的政策的颁布,高考科目及录取工作都有了革命性的改变[2]。作为工作在一线的高中教师,无疑影响是最大的。化学由高考理科的必考科目转为学业类型的考试,随着这一改变化学的教学肯定也要随之进行大幅改进。回顾近几年的化学教育,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各地都兴起了新课题、素质教育等多种新形式的课堂教育模式[3-5]。但是这一切在高考的指挥棒下,进行的有点举步维艰。在高考难度大的前提之下,教师无法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的时间来发挥他们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校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学生在学校大多把空余时间用于做题,这也是各个学校的要求知识过关。教师把总结好的结题模板灌输给学生,甚至某种程度上我们已经把化学教学变成了一种纯粹记忆的模式。教师把知识点分割成不同的模块,提供解题的途径和方法,有时这些途径或方法都是脱离化学知识本身的。这就把高中化学教育变成了教师和高考命题人的一场博弈。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应该是高中阶段一门让学生感觉很有趣很新颖的学科,但是以上的这些行为极大的剥离了学习的乐趣。化学的学科价值不应由高考科目非高考科目,高考成绩的高和低来决定。新高考模下笔者认为作为一位在一线的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做准备。

一、讲学科文化,强化学生科学素养

现在很多同学经过三年的学科的相关练习,能够解答一些很难的习题,但是如果谈到学科文化如化学学科发展历程,化学学科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以及化学学科知识的背景等等。这些东西在学生的心里是很模糊的,如在高中化学教材中对有机物苯的学习。苯的结构在书本上的体现很简单,但是实际上从苯被发现到结构初步确定出来中间经历了大约四十多年的历史。很多同学在学习过程中不接触这些内容,他们中一部分人把化学实验看成是很好玩很容易的一件事,对化学枯燥艰辛的一面没有认识。这些在他们以后升入大学后如果继续从事化学类相关学科的学习时不容易沉下心来艰苦钻研和研究。在新高考模式下作为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有意识的在教学过程中把化学科学严谨一面体现出来,让学生真正了解化学的相关文化,真正热爱化学,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实验,让学生体验化学真正的内涵。

二、课后发散,锻炼能力

大学生的毕业论文尤其理工科毕业论文撰写近年来被媒体诟病,究其根本原因是现阶段在高中阶段科技类的论文的撰写几乎绝迹。尽管新课程已经实施了很多年了,但是对学生的评价模式并没有实质改变。对学生的考察一直是以分数的形式呈现出来。尽管现在中国的论文总数已经跃居世界第三但是从媒体的调查来看普遍质量不高,引用率低[6]。笔者认为撰写科技类的小论文应该是作为一名高中生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作为教师在课后给学生布置相关的小论文,字数不必太多,但是对学生的能力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手段。这要求学生自己找途径来获取所需素材,自己甄选素材。如果让学生在高中阶段就熟练掌握这些技能,那么相信他们在大学撰写毕业论文是相对要更为轻松。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让他们通过一些社会调查得到所需要的信息,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在新高考模式下积极尝试的一个方向。

三、多元评价,解放思想

现阶段的教育改革在破除“一考定终生”和“唯分数论”都做出了很多很好的尝试。这些政策同样也给我们教师提供了一个方向,在学校评价一个学生是我们应该引入多个因素来全面考察。就化学学科而言应该可以分为理论和实践操作两个模块来考察学生,理论和实践在学生的最终成绩中各占相当一部分的比例。例如某个学生有可能理论学习不是特别透彻,但是有可能在学期学习阶段设计出来了一个很有趣的实验或者完成了一项很有意义的社会调查。这些在学生最终的学习成绩中应当予以体现,而不是单纯的像以前一样学生的成绩单就是一次期末考试的成绩。总之,教育应该是教学和育人的有机结合,现阶段的高中化学应该准确来说大多只能说是教学而不是教育。随着新高考的来临希望广大高中化学教师能够将化学教育回归到应有的轨道上来,化学教育应该提供给高中学生一些更为实际的能力。让他们具备一定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亲自体会化学的乐趣及其中的艰难之处。这对学生能够走的更远是有很大帮助的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和参与实验希望传递给他们化学学科中不怕失败,为了真理漫漫求索的精神,以及由此给予学生一些人生指导。新高考模式下,化学教师能有更大的自由,教师自由才能引导学生自由。教育应该基于书本知识的教授但是同时作为教师我们要高于课本,着眼于更远的未来。今后的化学课堂应该可以更为开放,在学生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之后应该鼓励其应用于生活实践。化学教育应该培养学生不怕失败,勇于尝试,坚持实践出真知的品格。让我们的学生有能力动手去解决问题,有方法来分析问题,有意愿去思考问题。希望在新高考的模式下化学能真正走向教育而不是仅仅只是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汪玲.四川高考明年全部回归全国卷2020年实施新方案[EB/OL].

[2]高升.新轮高考改革高中将迎三大变化[EB/OL].

[3]侯晓丽.中国素质教育改革的现状分析[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2,15(2):1-5.

[4]惠婉婉.昌乐二中“271教学模式”之我见[J].长安学刊,2013,4(5):90-92.

[5]陈玉兰.对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运用和思考[J].科技信息,2010,13(13):38

新高考政策篇4

关键词: 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 地位与作用 教学模式 实效性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新形势下,高校有效地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无论是从拓宽高校德育途径、优化高校德育内容、提高高校德育实效的角度,还是从培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接班人的角度,都显示出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对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地位与作用的新认识

1.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

当今国际国内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仍占优势,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使我国面临机遇的同时,更要应对诸多的挑战。而我们国内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任务艰巨繁重。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和千差万别的社会现象,大学生靠自己去辨别真伪和把握本质,是很有难度的[1]。所以,我们要通过覆盖全员、多方位渗透、不间断开展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来引导大学生增强必胜信心,增强忧患意识,牢牢把握机遇,努力练就自身过硬的本领,把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做好,从而推动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2.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不可或缺。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面临经济发展与意识形态方面的双重挑战。一方面,发达国家以其先进的生产力和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多种形式的国际竞争中对我国形成挑战。另一方面,在世界政治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或明或暗的方式加紧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和演变。目前,我们国内改革进入深入和攻坚阶段,许多深层次矛盾凸显,破解的难度非常大。面对新世纪新阶段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仍就是压倒一切的重要问题。通过对大学生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用最新的理论成果引导大学生,让大学生利用多种形式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全面提高理论水平,全面提高理论素质。另外,通过系统授课进一步激发培养广大学生对国际、国内时事政治的关注兴趣,引导大学生对其中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进行系统的深入的思考,提高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理性地看待国际、国内所发生的事件,把握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从而使得当代大学生明确其所担负的重要历史使命,激发他们的时代紧迫感和社会责任感,自觉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贡献力量[2]。

3.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重要的思想保证。

开展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大学生,使我们党的最新理论成果首先在思想最为活跃、最充满热情和智慧的青年大学生群体中得以学习领会和认同践行,使大学生时刻与祖国同命运,与时代同进步。另外,形势与政策教育还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运用,既对当前形势与政策及重大事件进行理论阐述,又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进行指导,具有很强的与时俱进性、针对性、实践性。通过正确分析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政治、经济形势和国际形势,以及当今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现象和问题,从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分析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增强其政治鉴别能力,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3]。同时,通过紧跟社会现实和学生思想实际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帮助学生释疑解惑,还可以激励他们勤奋学习,立志成才,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贡献。

二、对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校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模式,是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的可靠保障。自2004年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以来,各高校都在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教育模式,从而进一步提高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以看出,在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过程中,教育保障机制是前提和基础,多渠道并进、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有力保证,系统化、科学化的内容体系是核心,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关键,真正实现育人的功能才是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最终目的。

1.要有健全的教育保障机制。

首先,必须建立健全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领导保障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基于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涉及部门多、教育内容涉及面广且更新变化快、师资队伍结构多元等特点,必须形成校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宣传部、组织部、教务处、学生工作部、校团委等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

其次,必须建立健全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教学管理机制。要把《形势与政策》课作为公共必修课纳入在校大学生教育培养方案和课程建设体系,按课程建设的规范建立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大学本科四年《形势与政策》课课时确定为32学时,学分为2学分,将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来评定学生最终的学习成绩,并将其纳入学生的学籍管理之中。同时,根据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制定《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计划,以“精品课程”建设劳动《形势与政策》课的建设。

最后,必须建立健全一系列的制度和措施,确保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例如,开展优秀教案评比、教学课件评比、教学研究论文评比等教学比赛和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推行青年教师的助课制度、新教师的试讲制度、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制度等。

2.要多渠道并进地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以《形势与政策》课为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主要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观点分析形势、把握政策、提高素质。同时,在大学四年中可以开设通识课程,包括《军事理论》、《大学生就业指导》、《安全教育》等,以及不定期为学生举办形势与政策教育讲座,请专家学者来校作报告,这些内容都成为《形势与政策》课的有益补充。

指导学生理论社团和党团组织开展理论学习和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这是大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培养的渠道。以我所在的中国矿业大学为例,学校不断加大对理论社团的指导力度,一方面为社团骨干提供学习资料,指导社团定期出工作简报,另一方面亲自指导他们开展工作,参加他们的研讨学习活动。对大学生理论社团提出了“四个一”的要求:每年组织一次主题鲜明的学习活动、开展一次大学生发展的调查活动、每名会员读一本理论书籍、开展一次面向社会的实践活动。目前,大学生理论社团成员已成为了学生理论学习队伍中的骨干力量,在其他学生中起到了很好的影响和辐射效用。而高校中的党团组织通过组织生活和主题教育等方式,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学习转化为具体的实践和行动。

利用网络与多媒体信息系统,拓展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渠道。高校可以依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职能部门的专题网站,以及学院的学生工作网站及时、广泛、深入地开展理论宣传、政策引导、交流讨论等,满足学生了解和学习的需要。

3.要构建系统化、科学化的内容体系。

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内容必须从大学生的内在需求出发,立足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和校情,以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最新事件和最新话题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切入点,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辅助教育与之互补,科学构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内容体系。

第一,课堂教学。《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由相对稳定的内容和不断变化的内容组成,其课程体系可以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基本理论、基本形势和热点问题。无论是针对相对稳定的基本理论、基本形势,还是面对时效性非常强的热点问题,教师都应该做到教学内容的“三个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时效性与连续性相统一、思想性与需求性相统一。

第二,课外教学。形势与政策教育本质上是一项实践性的教育活动,因此要在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强化服务性及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移情功效,抓住课外的每一个环节。学校可以利用假期组织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活动来加强大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通过“走、看、讲、想、干”来了解社会,了解民情,在实践中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在实践中感知、内化、提升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行为。通过社会实践和与他人交往,提高自觉选择符合他人和社会利益的行为的能力,促进个人道德的社会化,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和社会责任感。

4.要有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

形势与政策教育实践表明,教育实效性的高低和教育方法及途径的先进与否有着直接的关联。过去,形势与政策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和渠道单一,教师多以课堂上的说教和板书为主,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为了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在第一课堂主渠道改革创新的过程中,要不断探索“专题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资源,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双向互动,以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的活力。同时,还要以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学校百年校庆等诸如此类的重要节日、庆祝活动、重大事件的发生时机为载体,积极引导时事热点,把握政策导向,从而不断为全校师生参与国家与学校的改革发展事业提高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5.要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要想保证教学质量,必须有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因此加强教学师资队伍的整体建设是高校必须要重视的环节。

第一,要重视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师队伍的组建工作,增强这支队伍的组织化程度。以我所在的中国矿业大学为例,学校首先从教师队伍组建入手,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工作。首先,立足于现实,确立了教师队伍的结构。建设一支以专业化的教师为骨干,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为主体,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包括各学院的党委书记、副书记、部分专职辅导员,以及各职能部门的有关工作人员,以他们为主体既能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又能使他们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把形势与政策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教育中,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其次,通过自愿报名,严格选拔,成立了学校层面相对固定的主讲教师队伍,同时还建立了一支助课教师队伍,形成了教师梯队。最后,学校根据个人的学科背景、教学经历、研究方向等把整个师资队伍划分成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台海、国际六个专题教学与研究小组,并明确了小组的组长、副组长和秘书,增强了教师队伍的组织化程度,教师教学与研究目标明确,团队归宿感有了很大的增强,也大大促进了这支队伍的成长。

第二,要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育建设。首先,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班学习、进修。其次,学校要通过开展教学示范活动,包括经验丰富的教师作课堂示范教学、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等,通过举办新教师试讲活动等保障师资队伍的整体质量,从而确保形势与政策教学质量。最后,学校要不定期举办教学经验及不同专题教学内容的交流研讨活动,从而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又可深入进行形势与政策的专题研究,为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科研能力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三、对进一步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提出的建议

1.加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是时代所需,是大学生成长所需。

目前,教育的渠道遍布于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各个部门和学院所涉及的工作领域和掌握的媒体,为实现全员受教育、不间断教育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但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和协调,特别是高校相关职能部门要做好统筹和规划工作,以及指导引导工作,使形势与政策教育成为学生最欢迎、从中受益最大的一种教育内容。

2.积极探索网上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新方式,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求。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网上授课将成为一种学习的趋势,网上授课新颖,受时间、地点的约束少,也能满足学生对网络的好奇心,还可以开展互动教学,今后可以进行一些探索。

3.进一步科学化、合理化安排教学内容,强化教育的针对性。

一是要通过围绕当前国家和学校的工作重点,把握焦点和难点,掌握学生的思想热点、兴奋点,精心设计,科学构建教学内容框架,体现教学内容的时效性、针对性;二是要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完善内容相对稳定和规范的教材,并结合形势的变化和高等教育的需要,灵活地为学生提供有代表性的指导性读物,引导学生分析形势、理解政策、强化使命。

4.进一步完善形势与政策教学绩效评估机制和监督机制。

一方面要加强监督检查工作,形成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教学检查和督导的工作机制,另一方面要完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评估机制。

参考文献:

[1]陈雪.创新教学模式,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0):41-42.

[2]高明章.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实效性的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9,(10):25-28.

[3]操菊华,邓新洲.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效性探索[J].煤炭高等教育,2009,27,(5):111-112.

新高考政策篇5

1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首要前提

1.1树立与新课改理念相和谐的教育观念:

首先,要树立创新的教育观念。在新课改下,教师必须摒弃传统教育观念,以前瞻的眼光,突破传统,打破条条框框,以独立人格和批判精神,不断研究新问题,探索新方法,真正树立创新教育观。主要包含三观:一是发展的人才观。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蕴藏着创造发展的潜能,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好,都可以成才。二是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既是认识的主体,也是发展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区别对待,因材施教,要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发展。三是科学的教学观。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个性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对学生的地位,不应视为知识的被动接受器,而是作为学习的主体来对待;学生的任务,不仅是获得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自己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各种潜能。其次,要树立海纳百川的开放意识和与时俱进的现代意识。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各种文化信息加速传播,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深刻影响。社会的变化也一日千里,我们的教学也应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停滞不前,要保持与时俱进。这就要求高中政治教师要树立海纳百川的开放意识和与时俱进的现代意识。

1.2优化三大素质,树立三大新形象:

(1)优化德高为范的政治素质—树立高尚的道德形象。师者,传道也。而道要传之以真,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首先要有一个高尚的灵魂——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素养。特别是政治教师更应当铭记“身教重于言教”,处处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率先垂范,在学生心目中树立高尚的道德形象。这样,学生才会 “敬其师而信其道”,才能激起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主动、愉快地学习。

(2)优化学高为师的业务素质—树立高深的智能形象。师者,学高也。要提高教学有效性,政治教师不但要与时俱进地学习掌握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及思想教育工作的有关知识,还要掌握学科联系的本领和全方位立体思维的能力,特别是要懂得运用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教师只有博览群书,博采众长,专博结合,不断优化自己的业务素质,才能在新课改下完成授业解惑的使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高深的智能形象。才能让学生“服其师而信其道”,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人。

(3)优化以身立仪的审美素质—树立高雅的美感形象。师者,人之摸范也。对学生来说,教师是一切美好形象的化身和可资效仿的榜样。教师的穿着打份、言谈举止、甚至兴趣爱好都会感染、影响学生。因此,教师要内外兼修,内要心灵美,懂得尊重和热爱学生;外要衣着要整洁大方,举止要文明端庄,兴趣全面健康。要不断优化自身的审美素质,树立高雅的美感形象。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为政治课教学的有效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2优化教学内部环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

2.1教材的选择、处理、开发及教学设计要与校情、学情相和谐统一。认真研读高中思想政治《课标》,学习、贯彻课程基本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正确处理好课程、教材要求与学生实际的关系——课程的开设,教材的选择、处理、开发及教学设计要与校情、学情相适宜。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教材与教学设计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同时,头脑中要有学生,带着学生的实际水平去钻研、处理教材,才能在课堂上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才能真正的用好、用活教材。

2.2课堂教学过程,要坚持三大原则,做到三个和谐统一

(1)要突出政治课的思想教育性原则,做到教书与育人的和谐统一。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性质是进行马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三个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生活实际,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要与初中思品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因此,高中思政课教学的核心问题还是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做什么人,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突出政治课的思想教育性。在现阶段教学中,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和教育我们学生,帮助他们正确思考当代国内、国际的社会政治现象,分析各种社会问题,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和探究能力,使他们自觉肩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使命,从而让我们的教学达到教书与育人的和谐统一。例如:讲商品,强调生产者为用户着想,货真价实,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讲消费,强调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强调绿色消费,增强环保意识;讲对外开放,强调宽阔的视野、包容的心怀,培养学生忧患意识,维护国家利益,承担对民族对国家的责任等等。

(2)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的原则,做到教师为主导与学为主体的和谐统一。以人为本,是普通高中政治课改的根本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关注每位学生的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学生的发展也是政治课堂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次课改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这并不意味可以弱化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使用新教材,对老师的要求不是低了,而是更高了。只要是教学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不能弱化,而且,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潜能要靠教师去开发。因此,一方面,政治教师要在教学中发扬的群众路线,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教学中主体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明确教育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三贴近的、典型的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开展各种活动,做好课堂组织动员工作等等。

(3)坚持创新性原则,做到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和谐统一。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持久动力。勇于教育创新是时展对我国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新课改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因此,我们的教学不能停留在书本和课堂上,我们的教师要改革并构建新的教学思维模式,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丰富自己的知识,使教育的观念、内容、形式、手段与知识经济时代相联系,用更丰富、更广博的知识去引导我们的学生;教师要解放思想、打破常规,树立师生平等、尊重个性的教育观,引导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自信的心理品质;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放手让他们自主学习,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只有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让学生思考的批判性和思维的独特性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位老师提出 “三不迷信,三欢迎,三允许” 的教学思想,“三不迷信”即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不迷信教师;“三欢迎”即欢迎上课质疑,欢迎发表对教材的不同见解,欢迎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三允许”即允许学生说错做错,允许学生改正错误,允许学生保留意见。这就是在教学中坚持创新性原则,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个很好典例。因此,我们要坚持创新性原则,在课堂上解放学生被长期传统教学抑制的个性,使政治课堂成为师生间和学生间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的场所,要营造民主的、和谐的、宽松的、开放的、富有创新激情的课堂教学氛围,以求得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和谐统一。

2.3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做到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和谐统一。我们的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不但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了许多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内容,还在每个单元后设置了与本单元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综合探究活动的课题,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探究活动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应突破知识传授的主观认知领域,高度重视实践在教学中的作用。充分有效的运用“名词点击、相关链接、专家点评”等辅助栏目,增加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活动量,并向课外延伸,积极组织各种课外实践活动,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探究活动,使学生通过实践感受来形成知识和掌握技能,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三观”,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做到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和谐统一。例如:《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的综合探究“作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我们通过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探究学习活动,把教材学的劳动与就业的知识与综合探究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拓展了本单元知识,认清就业前景,树立了正确的就业观念,掌握就业常识,增加了求职技巧,了解创业素质,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参与经济实践的能力。

3应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有效性有效方法

3.1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3.2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作为最直观可行的方法。在政治新课程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出教学的开放性、感受性、启发性、探究性、主动性、实践性等特点。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等生动形象且直观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把学生带入某种特定的情景之中,让他们踊跃发言,激烈讨论,积极参与到教与学中来。这样,不仅使他们对知识更容易接受、理解和活学活用,还完成了对他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实现了三维目标的统一,体现了政治课的启发性、主动性和感受性。新课程在内容大为更新,增加了许多反映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新进展、时代性较强的新内容,这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一方面,教材上出现的内容不一定都讲,另一方面,必要时教材上较为概要或没有的内容反而需要教师展开或补充,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教学课件的制作与应用,对教材的内容给予适当的简略或补充,展示有关最新最热门的讨论观点及意见,既讲授了课程内容,又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扣住了时代脉搏,体现政治课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

新高考政策篇6

1、力破一考定终身,几乎所有的高考改革都打破了旧时的文理分科,采用3加3模式。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数外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门选考科目成绩组成。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合格和不同等级来评判,每一门课程学完即考,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外语科目则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2、力破唯分数论,高考改革方案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升学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将考查学生品德养成、身心健康、兴趣爱好、实践能力等方面发展情况,促进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3、力缩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差距,为了缩小入学差距,促进教育公平,高考改革后,将提高中西部和人口大省录取率,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

4、力除加分造假、违规招生乱象,高考改革方案给加分做减法,对高考加分进行了一场大瘦身。2015年,全国性鼓励类加分项目全部取消,地方性加分项目减少63%。

(来源:文章屋网 )

新高考政策篇7

作为语言,英语是一种交流沟通的手段,有效的交流不仅仅需要掌握语言,更需要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英语学科要突出它的实际作用,回归到应有的位置上,突出听说的基本能力,基本技巧,这就要求一改过去只注重语法的灌输,而不注重听说能力的培养。

一、 注重朗读与听说的重要作用

朗读是一种传统语言学习方法,是“在视觉器官感知文字材料的基础上,由言语器官把信息传到大脑进而达到理解的阅读方法。这是一种眼、口、手、脑协同动作的过程”(朱智贤,1989)是介于听说之间的桥梁,它具备了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双重功能,有助于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之间的相互转化,而模仿朗读在纠正学生英语语音的同时也增加了语言的输入量,培养了语感从而提高听力理解水平。那么,我们就要在新时代的便利条件下将朗读进行到极致。教师可以借助现在这么多得教辅工具,如电脑,手机、各种播放器、多媒体白板,甚至在课堂上播放英文原版电影,调动孩子学习兴趣,让孩子们模仿纯正英语教材中的语音语调,从而纠正了由于母语语音环境对于孩子们发音习惯的影响,使正确的语音表征在学习者的大脑中不断得到巩固,使学生的语音辨别能力有效提高,听力明显提升。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大量的读来刺激学生的学习动力,并且不断给学生增加难度适中的朗读材料,多读才能提高语速和发音的准确性。要使学生的英语口语无限接近Native的程度,最后要让孩子张开口说,把他们通过听得到的印象通过说加以强化,这样教师可以在课内多设计小组讨论,辩论,讲故事等形式练习口语,而不要满堂灌输语法。

对英语文化的理解程度将决定英语学习能达到的层次,“文化铸造语言”。

二、 增加英语习语的学习

英语习语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较为特别的语言表达式。英语习语在使用过程中,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在文学作品中占有一席之地。它广泛来源与劳动者的生活习俗,有的来源于宗教仪式、文学、历史,有点来源于古老的传说和寓言。很好的掌握了习语的应用,就能从大量文学作品中汲取到知识,还原到英语的环境中,更有利于学生们听说能力的培养。

习语拥有其特有的结构,不能任意拆开或是替换。例如,“No bees, no honey; no work, no money”,无蜂则无蜜,不劳则无酬。“Early sow, early mow.”早种早收。

英语习语不能简单地从字面去理解,要领会深刻内涵。比如说:“Love me love my dog”,如果按照字面来翻译就是,“爱我就 爱我的狗”,然而实际它的意思是,“爱屋及乌”。He was a cat in the pan.错误的翻译是:“他是盘子中的一只猫”,正确的翻译是,“他是个叛徒”。这一句也很形象,A little bird told me the news.错误的翻译是一只小鸟将此消息告诉我。正确的是消息灵通人士将此消息告诉我。

新高考政策篇8

我国的高考政策是国家面向全国公众,为高校选拔合格新生进而为国家选拔人才的考试政策,属于公共政策领域。在公共政策视野,考试政策是考试权力机构,为了考试事业的发展或为了解决考试活动中已经存在或可能出现的问题、实现考试相关的公共利益,根据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制订的考试行动过程方案。考试政策包含考试发展政策(考试改革政策等)、考试实施政策(试题命制政策等)、考试管理政策(考生资格政策等)等[1]。

公共政策评估是政策评估主体依据设定的政策目标,通过相关的评估程序,分析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等各个环节,对政策效度进行评价,以判断政策目标是否实现或实现程度的活动[2]。政策效度指的是政策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它通过对预期政策目标与实际政策结果的差距来分析确定[3]。对政策效度进行调查分析有利于促进政策的科学化,有利于合理配置政策资源,同时也是决定政策未来走向的重要依据。

政策评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调查分析过程中,须用多种科学的评估方法,以使评估的结果更具有准确性和科学性。政策效度评估常用方法有四种:(1)前后对比法;(2)专家判断法;(3)自我评估法;(4)对象评定法。对象评定法是由政策对象通过亲身感受和了解对政策及其效度予以评定的方法。由于政策对象既是政策的承受者,又是政策活动的主体,他们对政策的成败得失有切身感受,因而最有评价发言权。笔者采用对象评估法,在广东省对高考分省命题考试政策效度进行调查分析与评估。

二、高考分省命题考试政策实施现状

分省命题,古已有之。古代西周的选士制和汉代的察举制,就有按人口比例贡士的尝试。科举制诞生之后,从宋代的“逐路取人”到明、清的“分卷(南、北、中)施考、分省录取”,以及民国时期的分区考试,都可以说是“分省命题”的雏形。

1949年以后,我国的高考制度也可看作是一部“统”(统一命题)“分”(分省命题)史。在1952年建立全国统一高考之前,就有了分校命题(各高校自主命题)、分区命题(六大行政区[1])等形式,只不过没有分省命题之名,但已有分省命题之实。即使在建立统一高考制度之后,1958年也实行过分省命题,但只实施了一年。1977年恢复高考时,因来不及准备,也只好实行分省命题,但由于存在诸多弊端,在1978年又恢复全国统一命题。1985年上海开始高中毕业会考与高考科目设置改革的试验,上海高考单独命题[4]。2002年北京也开始实行自主命题。2004年分省命题省(市)增加到11个。到2006年,全国实行高考分省命题的省份已达16个,涉及的考生占全国考生的65%左右。至此,高考分省命题格局已基本形成。2007年随着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省(区)新课程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高考分省命题的省(区)数量进一步扩大到18个。但由于主客观原因,海南、宁夏高考试卷仍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也就是说全国真正实行分省命题的省份只有16个。

可以说,1949-1985年的高考分省命题有不得已的原因,是偶然现象,是特殊政策;1985-2004年的高考分省命题是个别现象,是改革试点,是改革政策;那么,2006年至今的高考分省命题则已成为一种常态政策。

三、高考分省命题考试政策的目标

政策目标即政策制定者所期望的通过政策实施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社会效果或所要避免的消极社会影响,它是政策的灵魂,也是实施、评估政策方案的出发点[5]。一般而言,制定政策总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不会有无的放矢的政策。

《教育部关于印发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明确说明“高考分省命题是在全国统考的框架内,由教育部授权,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自行组织命题工作,《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制订。”《通知》中第三条明确提出分省命题工作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扩大高校办学自的原则实施,同时,要有利于考试的科学公正、安全高效与准确规范[6]。这些是高考分省命题考试政策明确宣示的目标,是该项政策的显性目标。当然,高考分省命题考试政策也有促进社会稳定、降低政策风险等隐性目标,本文不作讨论。

四、高考分省命题考试政策效度调查分析

高考分省命题考试政策自2004年开始推广,是迄今推行范围最广、稳定实施时间最长的高考改革政策,其效度如何,值得分析。笔者于2011年5月中旬在广东省对此项政策的效度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

1.样本与问卷

样本的选择要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全面性、代表性和均衡性。因此,在选择样本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择。

(1)省份的选择

选取广东省进行高考分省命题考试政策效度分析是因为广东省位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是全国人口大省,经济大省,经济条件比较好,新课程改革、高考改革启动比较早,自2004年开始自主命题,至今已有7年的命题经验,顺利实现从国家卷到地方卷地平稳过渡,有着较为完善的命题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对此进行分析,具有较高的信度。

(2)地区的选择

结合样本的代表性与调研的可行性,本文选取了广东省省会城市G市、经济较为发达的Z市、以农业为主的欠发达的D县三个地区作为调研的对象,这三个地区分别代表省级、地市级、县级三个层次,这样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3)学校的选择

本论文主要选取了高中和大学。其中高中有省级、地市级、县级三个不同层次;大学有国家211大学、地方院校、高职高专院校以及主要针对高考落榜生而举办的民办高校。

(4)对象的选择

本研究主要采用抽样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实施便利、易于组织、省时省力,因而它适合大规模的调查研究。本研究所抽样调查的对象有高中生、大学生、高中教师、高中校长、高校教师、高校招办人员、学生家长(主要是高三学生家长),因为这些群体对高考关注较多。

(5)问卷总量与问卷分布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50份,回收问卷550份,有效问卷538分。有效问卷分布按身份划分,学生问卷371份,教师问卷110份,校长问卷14份,学生家长问卷27份,高校招生人员16份;按地域划分,副省级问卷139份,地市级问卷141份,县级问卷140份,另外高校问卷118份。该问卷为自编问卷。问题1—6主要用来了解调查对象对分省命题是否实现了教育部考试中心所提出的6个政策目标。第7个问题主要用来了解人们对高考分省命题考试政策的总体评价,问题1—7是封闭性的。问题8是开放性的,主要是用来了解调查对象对高考分省命题是否还有其他的评价。

2.结果统计分析

为了保证问卷调查的有效性,在调查之前进行统一的讲解,要求每一个被调查的对象认真、坦率、真实地回答每一个问题。问卷回答完后当场回收。调查结果输入Exel2003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

(1)“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目标效度分析。就“高考分省命题是否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这一目标效度,我们在该省范围内抽样调查了2所211学校、2所地方院校、2所高职高专和2所民办高校的校长、教师和招办工作人员,调查结果如下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在受访的8位校长中,有近62.5%的大学校长认为高考分省命题不太有助于或完全无助于高校选拔人才;在受访的16位高校招生人员中,只有25%的高校招办工作人员认为高考分省命题完全有助于或基本有助于高校选拔人才。在受访的20名大学教师中,有高达80%的大学教师认为高考分省命题不太有助于或无助于高校人才的选拔。可见,高考分省命题考试政策在实现“有助于高校选拔人才”这一政策目标上的回应度是不高的。

(2)“有助于中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目标效度分析。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考分省命题考试政策的出台旨在让地方有权制定符合各自情况的教学与考试大纲,进而通过调整考试内容,使高考在本省实施素质教育方面更好地发挥“指挥棒”的作用。然而,我们通过统计分析大学生、高中生、高中教师、高中校长的调查问卷发现情况并非如此。以下是对这一目标效度的调查结果。

由图2可以看出:在受访的297名高中生和74名大学生中,有62.29%的高中生和73.32%的大学生认为高考分省命题不太有助于或完全无助于中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在受访的90名高中教师中,有高达63.33%的高中教师认为高考分省命题不太有助于或完全无助于中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在受访的6名高中校长中,也是高达66.67%的高中校长认为高考分省命题不太有助于或完全无助于中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

(3)“有助于扩大高校办学自”目标效度分析

高考分省命题作为扩大自的一种积极尝试,要“有助于扩大高校办学自”。然而,目前我国高考试题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或各省(市)教育考试院(中心)统一命制,加之高校招生录取体制的核心是全国统考,根据“考生志愿+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按照120%的比例调档,这使得高校几乎无权选录自己认为有培养前途但分数稍低的考生。也就是说,高考分省命题几乎无助于扩大高校办学自。通过对高校招办人员和大学校长的调查也验证了这一点。

(4)“有利于考试的科学与公正”目标效度分析

科学与公正是所有考试都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7]要提高考试的科学性就要尽量减小误差,提高考试的信度和效度。华中师大鲁子问教授从定性与定量两个方面曾对全国统一的高考英语作文与分省命题的15道英语作文题命题质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试题效度存在较大差距,分省命制的作文试题73.3%语用目的不合理。通过对高中学生、高中教师、高中校长和大学生的调查问卷统计分析也验证了这一点。

(5)“有利于考试的安全与高效”目标效度分析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使得高考的安全风险大大增加。在全国统一命题的模式下,一旦发生试题泄密的情况,影响范围将波及到全国的考生,而在高考分省命题的背景下,其影响范围则缩小很多。但通过对高中学生、大学生、高中教师、高中校长、学生家长的调查问卷统计我们发现另外一些答案。有超过六成的受访者认为高考分省命题不太有利于考试的安全与高效。他们对考试安全表示担忧,对高额的考试费用表示愤慨。高考分省命题考试政策从理论上来看是降低了风险系数,但从实际操作来讲,高考分省命题囿于一省之内,在保密、回避等环节上的执行难度相对于全国统一高考要大得多,风险系数非小反大成为不容回避的事实。

(6)“有利于考试的准确与规范”目标效度分析

克服命题上的主观性与随意性,增强命题的准确性与规范性,确保考试的科学性,对于规模大、影响广、要求高、时间短的高考命题来说尤为重要。高考分省命题考试政策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有利于考试的准确与规范”。

通过对高考分省命题考试政策的六个目标进行效度分析可以看出:尽管高考分省命题的理论优势十分明显,如有利于地方政府在发展教育这一公共事务中发挥更为积极、充分的作用;有利于高校有针对性地选才;有利于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较为宽松的环境等等,但其政策效度并不理想,与政策目标相距甚远。有些受访者甚至强烈要求教育部收回高考命题权。通过对538份有效问卷统计发现,高达75.28%的受访者认为弊大于利。如图3所示。

这一调查结果与2005年7月搜狐新闻网和2007年7月新浪网的调查结果一致。2005年7月搜狐新闻网就“你赞同高考分省命题吗?”展开网络问卷调查,共有3406人参与网络投票,结果只有17%的人表示赞同,有高达83%的人持反对意见。[1]

2007年7月央视开辟了一档网络辩论赛《网辩天下》[2],辩题之一是《全国高考应统一命题还是分省命题》,新浪网开通网络留言系统,共有5037名网友留言,其中支持全国高考应统一命题的有4645人,占92.22%;而支持全国高考应分省命题的仅392人,只占7.78%,时隔两年,高考分省命题考试政策的支持率不升反降!由此,我们很难说高考分省命题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其预期的政策目标。

五、高考分省命题考试政策调整对策建议

通过对该省的调查分析清楚地说明,高考分省命题考试政策没有实现其预设目标。尽管影响高考分省命题考试政策效度的因素有许多,但其主要原因则是:高考改革过于复杂,分省命题政策目标设置过高,单靠分省命题政策不可能实现如此复杂的目的。

分省命题只是高考改革政策中的一项,解决的只是命题权的分配问题,不可能解决高考所有的困难。但是,高考分省命题考试政策的目标却是整个高考改革的目标。

我们知道政策越复杂,执行的难度越大,尤其是综合性、创造性较高的改革政策,执行难度较大[8]。高考分省命题是对我国高考大一统考试制度的突破,是我国高考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是涉及高校招生考试乃至教育全局的重大制度性改革。它所涉及的目标团体不仅包括教师、学生、还包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者、相关的社会团体或单位,甚至还包括学生的家长等等。其政策目标对象的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影响之广令人难以想象。所有这些无不昭示着高考分省命题考试政策执行的难度之大。

由于当今之高考已成为举国之大考,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要实现高考分省命题考试政策预期目标,必须多管齐下。也就是说,高考改革不仅仅是一场教育改革内部的改革,它是宏大的社会改革系统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子系统;高考改革也决不是一个单纯的教育问题,它是一个需要综合治理的社会问题。高考改革要想取得突破,必须跳出教育改革的小圈子,立足社会,放眼世界,顺应潮流,推陈出新,综合治理。那种寄希望于考试科目的调整、命题权限的下放来达到其目标的考试政策是注定不会有较高效度的。

所以,高考分省命题政策需要调整,才可能维持其发展。我们认为,调整高考分省命题政策的对策有三。

1.强化政策执行

这一对策就是进一步强化分省命题政策的执行,强化政策目标,加强政策执行的措施,比如增加分省命题经费和人员,提高高考分省命题的试题质量。

2.调整政策目标

这一对策要求合理调整政策目标,使分省命题政策只承担其能够承载的目标。

高考改革政策事关国家选才用人,涉及社会发展,关乎家族命运和个人前程,是一项涉及国家和社会各个层面的大事[9]。高考分省命题政策目标的“三个有利于,三个有助于”中的任何一项目标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目标,必须有整体改革的思路,从国家的高度,以全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为指向,进行系统的政策改革设计。高考分省命题政策即使有效,也只可能是在高考改革这个政策体系有效的内部,实现其政策效度。所以高考政策应该集中国家和社会、机关和企业、学校和教师、家长和学生各相关政策主体,在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实现尽可能的利益平衡,制定出长远的改革路线图和当下的改革措施,而不是像分省命题政策这样由教育考试部门在自身职权范围内进行宏大理想的改革。

其实,高考分省命题政策要科学地设置目标的话,倒也是非常可行的政策,也就是把目标设定在教育考试行政部门职权可以实现的范围之内。如:通过高考分省命题政策,使试题更适合本省学生,尤其是文化、社会、历史环境,从而降低考试的社会文化认知负荷,更为准确地考查学生的能力,进而使高等学校在本省市能选拔其所需的人才。比如让广东的学生写“荔枝蜜”就比写“我的地坛”更能合理地考查他们的写作能力,这样高校就能选择更具有写作能力的学生。

3.终止政策实施

这一对策就是结束高考分省命题政策的实施,重新回到统一命题的政策,或者制定新的命题政策。

我们认为,对策1和对策3的政策风险都很大。对策1强化高考分省命题考试政策的执行,只会加大政策执行成本,而政策目标仍然无法实现;对策3肯定会因为既行政策终止而带来政治、社会、教育风险。

所以,理性的选择是实施对策2,我们没有必要终止高考分省命题政策,而是调整分省命题政策目标,促进高考分省命题考试政策的科学性,使其承担可以承担的目标,而不是用一个过于宏大的目标来束缚其发展。因此,高考分省命题考试政策的目标应以本省(市)教育发展为核心目标,即高考分省命题工作应有助于设计本省(市)考生在高考中能充分展现其能力的试题,从而使高等学校可以从本省(市)选拔其所需的人才。这一对策既不会加大政策实施的成本,也不会导致政策实施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鲁子问.高考政策的国家利益优先性探讨.考试研究,2006(4).

[2] (美)沙维奇.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3] 张国庆.公共政策分析.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 杨学为.高考文献.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 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分省命题工作暂行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6,(10).

[7] 廖平胜.考试学原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新高考政策篇9

关键词:自主招生政策;政策信念冲突:倡议联盟框架

中图分类号:G4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2)05-0061-06

一、自主招生政策的提出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校招生录取的改革探索便一直处于行进之中。无论是考试科目、内容的变化,还是自主命题的放权或文理分科的尝试,均未脱离统一考试的选拔模式。单一的选拔录取机制既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又无法适应公众对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选择需求。为此,教育部于2001年以江苏南京地区的6所高校为自主招生试点。2003年至今,自主招生试点高校的范围和招生规模逐步扩大,由2003年的22所增至2010年的80所。自主招生政策既是我国进一步深化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探索尝试,也是对公众日益增长的多途径接受高等教育需求的积极回应。

二、分析框架:倡议联盟框架的审视

倡议联盟框架是由美国政策学家保罗·萨巴蒂尔和詹金斯一史密斯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聚焦较长时段政策变迁理论,它将政策执行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方法结合起来,确定了一个以政策信念作为政治行为的因果驱动力的分析框架。框架涉及的核心概念为政策子系统、倡议联盟和政策信念体系。其中政策子系统是指包含了来自公共及私人组织的、积极关注某一政策问题的行动者,或者那些试图去影响该领域公共政策的活动者和参与者。网倡议联盟是政策子系统中的子集合,是由存在于子系统内部的成员组成的联盟,一个联盟的成员在基本的理念和因果关系上存有共享的信念。这些联盟在子系统内试图将自身信念转化为政策,而联盟之间可能产生合作,也可能存在冲突。政策信念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由根本的、规范性原则理念构成的深层核心信念,是信念主体的基本价值体系:二是由有关实现政策子系统核心价值的基本战略和根本政策立场构成的政策核心信念,它们以在政策领域或政策子系统中实现深层核心信念为目标:三是由各种必要的工具性决策和信息搜索构成的次要政策信念,它们以在特定政策领域实现政策核心信念为目标。吲政策子系统的外部事件和内部结构则是政策信念发生变化甚至冲突的主要动态元素。本文在倡议联盟框架下来分析引起自主招生政策发生变化的内外部因素。

(一)外部系统事件

1.高等教育大众化

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实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招生人数从1999年的159.86万升至2011年的675万,毛入学率从10.5%升至2010年的26.5%。对于拥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而言,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张和“先自招再统招”的双重流程给招生工作带来压力。为了扩大招生规模和争夺优秀生源,各高校纷纷制定详细的招生计划和具有本校特色的招生方案,不少高校在全国各个省区设立招生办公室,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招生工作的成本日益增加。

2.扩大办学自的诉求

从1979年以苏步青、李国豪等大学校长为代表的学者在《人民日报》上进行呼吁开始,扩大办学自的呼声就一直没有停止。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了高校享有七个方面的办学自,招生权位列其中。自主招生政策的实施表明招生权较之过去有所扩大,其蕴含的放权理念无疑是一种进步。

3.学生应考压力加大,农村生源比例下降

在当前形势下,自主招生政策反映的不仅是办学自的明晰与落实问题,更多的是政策目标群体即学生群体的利益能否得到有效反映和表达的问题。由于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统招前提下的自主招生模式,学生除需要应付自主招生考试外还必须在户籍所在地参加范围内统考,应考压力加大。此外,最新数据统计显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农村生源所占比例已连续多年呈下滑趋势。北京大学农村生源比重过去20年间从三成降至一成,清华大学2010年农村生源仅占总数的17%,2011年县级以下中学学生只占七分之一左右,大量的农村生源正在悄然流失。

(二)内部系统结构

1.自主招生的政策子系统

除教育部和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外,自主招生政策子系统还包括许多重要行动者,如新闻媒体、教育政策领域的专家学者等。此外,倡议联盟框架认为还应确认潜在参与者,他们一旦获取有关信息,就会被激活,成为积极参与者,而激活潜在支持者也是各倡议联盟经常使用的战略之一。在自主招生政策中,因具体招生方案的不同会形成和激活不同的潜在参与者,如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北京大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和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直通车计划”中的中学校长群体;清华大学“新百年拔尖计划”中具有副高职称以上的相关领域专家或高级教师群体等。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学生群体是自主招生政策的目标群体,其政策利益理应成为政策利益的核心部分,但是目前学生群体尚且无法对自主招生的政策过程施加主动和直接影响。首先,自主招生政策面向的是尚未或接近成年的中学应届毕业生,因此,我们预设,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的学生群体,都无法有效地反映自身利益诉求,往往需要经由其家长表达;其次,倡议联盟框架指出,普通公众不是专家,其知识不够充分,因而不能成为政策子系统中的一部分。同时他们也没有时间或意愿成为政策子系统的积极参与者。但公众观点的改变却是外部事件的一种,在保证它成为外部事件中单独一类的前提下,他们可以对政策子系统参与者可行战略的范围形成实质限制。

2.自主招生的倡议联盟

第一,教育部。自主招生政策由教育部组织专家论证之后发起,进入执行阶段后,高校与学生就自主招生事务才直接发生关系。目前80所自主招生高校中有77所部属院校,这些高校在招生事宜上几乎不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发生关系。因此,无论是办学自的“下放”还是“回归”,自主招生政策首先反映的是教育部与部属院校之间的权力再分配关系。

第二,自主招生高校。2006年,5所驻京行业特色型高校实行了自主招生联考,组成自主招生的第一个联盟——“京都”联盟。2009年10月,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五所高校达成联考协议,于2010年1月进行了自主招生选拔的联合笔试,形成“华约”联盟。2010年11月,北京大学联合复旦大学等六所高校举行自主选拔联合考试,以联考成绩作为录取的参考标准。随后武汉大学等六所高校加入,“北约”联盟形成。同年11月25日,以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八所以理工科为优势的高校签署了《卓越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随后重庆大学宣布加入,“卓越”联盟形成。到目前为止,80所自主招生高校中共有32所高校以结盟形式组成了“四大联盟”,其余48所高校(包括刚刚退出联盟的复旦大学和南开大学)自行独立招考,尚未加入原有联盟或再结成新联盟。

第三,中学校长。从一些高校的自主招生章程中不难发现,作为重要的潜在参与者,中学校长在自主招生实践中已被激活。2010年,北京大学开始实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即面向社会公示,各中学校长以实名向北大推荐优秀学生,经实名推荐的学生可成为自主招生的直接候选人。2011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在最新细则中。北京大学对中学推荐资质和被推荐学生应具备条件等事项作出具体规定,其中,“基础学业成绩位居全年级前5%”、“不孝敬父母者不得被推荐”等条款引起了争议。截至目前,2012年全国范围内获得资质的中学共计211所,这211位中学校长由此享有“可以推荐学生进北大”的权利。类似地,还有清华大学的“新百年领军计划”和中国人民大学的“校长直通车计划”。

第四,专家学者与新闻媒体。在自主招生政策实践中,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因共享基本一致的政策信念(对自主招生政策的质疑)成为政策子系统中的重要倡议联盟。其中,除部分专家学者直接参与了自主招生政策方案的讨论和制定外,更多关注这一问题的专家学者对自主招生实践中的问题提出质疑、展开辩论;而新闻媒体则更多的是站在公众或目标群体的立场成为其利益诉求的表达平台。

三、自主招生政策的信念结构与冲突表现

(一)自主招生政策的信念结构

表1(见下页)呈现了自主招生政策的信念体系。可以发现,以教育部和自主招生高校为主的实施联盟和以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为主的质疑联盟在政策信念的三个层次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冲突。在深层核心信念中,实施联盟和质疑联盟在价值取向上基本一致,二者的冲突在于他们对“自主招生”的本质属性和固有内涵尚未达成共识。

(二)自主招生政策的信念冲突

1.自主招生联盟之间的信念冲突

在无法突破现行框架的前提下,各高校在政策核心信念中就“抢占优秀生源”达成一致,但在工具性政策信念上的冲突异常激烈。在争夺优秀生源的利益驱动下,害怕在招生中失去优秀生源的担忧致使许多高校不得不在博弈中选择加盟或成立新联盟。由于四大联盟的成立打破了“生源市场”的原有秩序,实力较强的高校希望通过“强强联合”在优秀生源市场上实现垄断,而实力较弱的高校则希望借助名校强校的“品牌效应”,争求分得一杯羹。2011年7月,分属“北约”和“华约”的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为抢夺生源而引发了一场口水战。复旦大学声称在2011年自主选拔录取过程中有人假冒本校教师诱骗预录取考生改志愿,矛头暗指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随即发表声明予以回应,表示该校招生工作实施的是“阳光工程”,没有冒充其他院校老师通知考生取消其与他校所签协议。从冲突中不难看出,自主招生政策的实施已偏离了其应有轨道,高校之间的竞争出现异化,“唯优秀生源”的信念占据主导。

此外,一些高校在获得自主招生资格之后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已展开了招生改革探索,甚至已经形成初步的制度措施。然而在高校联盟成立后,这些高校原本的招生改革措施只能作罢,重新调整。这不利于高校探索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培养模式,也损害了学生的利益。

2.教育部与自主招生高校之间的信念冲突

尽管教育部与自主招生高校共同组成了实施联盟,且两者在政策信念体系就部分信念达成了一致(自主招生权逐步交由高校行使),但政策实践的运行轨迹还是清晰地将教育部与高校之间的“自主招生权力”博弈逻辑显现出来。2009年教育部取消了生源良好的高校自主招生比例“不超过5%”的限制,并允许自主招生试点满三年的“985工程”高校对特别优秀考生不设高考成绩下限。然而两年后,教育部将这些宽松政策全部收回,不仅重申“5%”的限制,还首次为高校自主选拔候选人数设置了“原则上控制在自主招生录取计划数的120%。最高不超过200%''’的上限。

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办学法人实体,高校既是接受国家委托进行人才培养的方,又是一种具有特殊属性的学术型组织。从高校自的法律性质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自兼具了公权力和私权力的“双界性”复合特征,也为高校在公、私两个领域行使权力提供了法律基础。当高校在公法领域履行职务时。如果缺乏合理的自律和他律机制,高校存在以私权名义规避公法原则的约束及责任的可能性。在具体的自主招生事务范围内,自主招生权力是政府赋予高校的公权力,一旦没有对各方权力主体的利益诉求进行详细和明确的界定、分类和约束,在缺乏责任机制和监督机制的条件下,高校在行使该公权力时完全存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现实可能,从而通过扩大政策执行的自由裁量空间来谋取自身利益,这种自由裁量空间在缺乏合理的权力规制以及政策核心信念不明晰的情况下势必导致高校抢夺优秀生源的恶性竞争和结盟联考的小高考趋同现象。部分高校还有可能经不住诱惑而走上逐利的道路。甚至可能会不惜以牺牲或侵犯公共利益为代价满足一己私欲。因此,对于教育部与高校之间在自法权属性和权力分配这一政策核心信念中的冲突和博弈,只有在建立明确的法权规限、责任划分,吸纳更多的权力主体参与以及接受公开监督的条件下才能得到有效地调适。

3.政策子系统内部与外部的冲突

由于招生自的扩大,具体方案的出台和外部系统事件的相互作用使农村学生及其家庭、中学校长等群体成为自主招生政策中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以媒体记者和专家学者为代表的质疑联盟加入到政策信念的大辩论中,高校之间争夺优秀生源的恶性竞争甚至已触及深层核心——平等的受教育权的冲突。虽然自主招生政策直接面向所有符合条件的学生群体,但却忽略了地区、城乡、阶层之间的固有差异性、公平竞争性和机会均等性。基于此,部分高校在招生方案中均制定了针对贫困学生和农村生源的计划。教育部在2012年高校自主选拔录取工作部署中亦作出回应,指出应向农村地区学校及考生适当倾斜。

其次,自主招生联考引发了公众、媒体和专家的广泛质疑,联考在各高校旨在垄断优秀生源的“掐尖”信念引导下逐渐演变成“小高考”。以新闻媒体为代表的质疑联盟宣称“教育部有意拆散自主招生联考”,以表达他们对现行自主招生考试的质疑并试图向教育部和高校施加压力。教育部主动出面澄清所谓“拆散自主招生联考”的传言,并指出“部分试点高校将继续探索完善自主考核中的笔试部分联考”。这实际上表达了对自主招生联考形式的认可。此外,许多高三学生及家长甚至高中教师都对自主招生的考试时间和模式表示质疑和反对,认为自主招生的考试时间打乱了学生的正常学习节奏和秩序。对此教育部强调:为减少对中学正常教学秩序的影响,高校考核时间安排在2012年春节国家规定的全国放假日之后。实际上,公众与高校信念冲突的根源并不在于考试时间,而在于现行自主招生被限定在学生仍要参加范围内统一高考的框架内。

另外。由于招生工作的压力和成本的增加,许多高校将成本转嫁给学生,本来学业负担就很重的学生还要应付精神紧张、往返路费、食宿费用和考试费用等压力。同时,为了规避诚信风险,许多高校选择提前考试日期或同时考试,从而限制了学生进行自由公平选择的权利。另一方面,作为自主招生录取重要手段之一的签订预录取协议的做法在实践中约束了高校,却无法约束学生。学生的毁约行为从侧面反映出预录取协议对高校的不公平。毋庸讳言,任何一项教育政策的核心信念中所蕴含的公平应当对所有人都适用。一方的公平并不能以对另一方的不公平为代价。因此,只有继续完善制度设计,才能保障教育公平这一政策核心信念在自主招生实践中真正实现。

四、结语

分析中不难看出,学生利益没有得到有效反映。尽管公众很难直接进入政策子系统,但正是由于公众(在此指学生及其家庭)的民生利益成为目标群体利益。它所蕴含的信念体系才更应被倡议联盟关注,并将其反映在政策信念体系的深层核心层次中。无论是自主招生的内涵还是定位,也无论是该政策所追求的科学性、公平性还是导向性,自主招生政策归根结底面向的是学生群体,如何准确、合理、完整地设计和反映出学生群体接受高等教育的权益才是评价自主招生政策效果的关键所在。

新高考政策篇10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教育;新媒体;优化途径

所谓新媒体,是指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新媒体是继报刊、广播、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型媒体,包括互联网媒体、手机媒体、户外液晶、移动电视、电子报刊、触摸媒体等,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可以看出,网络媒体只是新媒体的一种。并且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便捷性、即时性、交互性、开放性等特征。新媒体所具有的这些特征,决定了新媒体的发展必然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随着电脑、智能手机等新媒体在大学生中的普及,新媒体时代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作为信息社会大背景下的大学生,他们通过新媒体对很多的社会热点问题有着广泛的了解,但受到社会阅历浅、理解片面、媒体误导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认识往往流于表面、有失偏颇。当大学生把所学理论与社会现实问题相联系时,很容易产生困惑和疑虑,甚至影响他们对世情、国情的正确认识和判断,影响他们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政策观的树立。因此,为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确有必要关注新媒体对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影响,探求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优化途径。

新媒体时代,为有效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效性,我们应从教师媒介素养的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发挥、新媒体平台的积极建设、考评体系的合理安排等五个方面来优化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媒介素养是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在形势与政策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提高媒介素养,充分关注并深入研究社会热点事件,尤其是大学生广泛关注的热点事件。大学生对社会热点事件具有较为敏锐的触角,他们十分关注社会重大政治问题和身边的热点问题。能否正确认识和分析社会问题,成为大学生能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产生认同的关键。教师应不断加强新媒体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同时代特征相结合,紧扣热点难点问题展开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育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结合学生的所思所想,有针对性地引导和教育学生。

二、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是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实效性的必备条件

广大的高校学生,作为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他们并不缺乏“走媒观网”的热情和积极性,他们缺乏的是“走媒观网”的领路人和把关人。在新媒体环境下,各种媒体信息混杂其中,在有益信息对学生产生良好作用的同时,一些垃圾信息、有害信息也无时无刻地对广大学生产生着侵扰,这使得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政治倾向、道德观念、社会行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所以,在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敏锐的网络识辨能力和熟练的网络运用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增强学生在海量网络信息中的“免疫能力”,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媒介完善和发展自我。

三、改革教学方法,借助新媒体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是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实效性的中心任务

教学内容上,教师关注新媒体,结合教学要点系统分析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只有把所讲理论与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问题相结合,才能调动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的积极性和热情,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学生通过网络、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到突发事件和新闻,但并非了解问题的始末。这就要求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社会热点问题时,授课重点不在讲授“现在正在发的事情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自身的讲授,厘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分析事件的成因、结果和影响,使学生能够对问题有更深入的掌握,使学生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教学环节上,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新媒体精心筛选近期发生的社会热点事件作为课程导入,从事件分析入手,由事件分析导入所讲理论。在导入热点事件时,既可以由教师进行分析引导,也可以允许学生发表自已的看法和观点。譬如在讲授形势与政策课的“专题”时,作为课前导入,教师播放视频资料片“全国各地2012年9月以来的反日浪潮”;而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一热点事件进行讨论并提出问题:“如何看待在反日浪潮中的烧自己同胞的过激行为?”请学生思考后对问题做出分析。这样,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内容中,使他们能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要给予认真评述。在此基础上,教师逐渐引导学生认识到,采取行动之前应对问题有理性认识,表达自己爱国情绪必须以了解问题始末、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为前提。这样,学生就会带着问题、带着积极性学习本专题的内容。与之相对比,如果教师只是以说教的口气,直接告诉学生“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大学生一定要理国”,学生学习课程的积极性不会很高,甚至会有抵触情绪。

四、构建新媒体交流平台,开发利用更多教育资源是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实效性的时代要求

搭建交流平台,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助措施。为了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形势与政策教育,高校可以自主开发形势与政策的辅助教学平台,这些辅助教学平台为大学生深入了解更多社会热点事件、正确客观认识相关问题、系统了解事件的始末提供了便捷的学习工具。在辅助教学平台上,教师可以为学生精心设置“主题论坛”,使学生通过互相交流,客观认识社会热点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可以说,新媒体为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应坚持传统教育方法与新媒体教育手段相结合,形成立体化的形势政策教育体系。

五、创新考核方式,优化课程的考评体系是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实效性的有效保障

为更有效地发挥本课程的教育主渠道作用,应在重视教学方法改革的同时,重视本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创新。考核方法方面,应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体系,此评价体系能够科学全面地检测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运用以及个人日常表现,并能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自觉利用所学知识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针对新媒体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面临的挑战,考核方法上应坚持书面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形势与政策课的考核应在原有的基础上,借助于新媒体平台额外增加热点事件述评、政策传真、主题论坛等考核内容,鼓励学生通过新媒体平台交流,激发学生参与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积极性和热情,使形势与政策教学通过书面考试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也通过新媒体平台全面考核学生的能力提升程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