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路运输安全性十篇

时间:2023-12-21 17:36:44

水路运输安全性

水路运输安全性篇1

关键词:铁路交通运输;安全措施;工作人员;管理机制

国家重视铁路交通运输过程中安全运输的实现途径,将对人类的日常出行生活、铁路工程项目的建设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我国现阶段的铁路交通运输过程中安全运输工作尚处于发展过程中,实现铁路运输的高效完成,需要各个方面统筹管理与协同进步,首先就需要树立安全运输的创新型观念,才能保障工作中实际运输任务达到完美收尾。因此,我国的铁路工程建设领域越来越重视安全运输项目的可行性举措,采用更加专业的方式逐步完善和加强运输目标的达成效果,相应地推动国家铁路运输工作领域的发展。

一、分析铁路安全运输的意义

在铁路运输工作领域中,用传统且单一的安全维护方式依然无法与相关铁路项目的建设达到完美配合的境界,运用科学的运输管理机制对铁路的工作效率以及水平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正处在发展中的铁路交通运输部门,其中所实行的安全运输举措是工作人员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我国的铁路交通运输工作领域处于正在发展的阶段,相关工作人员运用的管理技术也呈现初级的水平,需要具备更大的提升空间。根据相关数据记载,西方国家在发展交通运输技术方面,基本达到高科技和高水平的层次。我国对于铁路安全运输领域,更需要重视其运输管理技术方面的完善和革新,致力于发挥铁路交通部门的实际工作能力,为铁路运输项目的建设提供具备稳定安全性能的交通工具,并且促进铁路运输部门和工作人员之间达成进一步的配合,最终具备稳定安全的铁路运输条件。总而言之,国家需要重视铁路交通运输领域所具有的战略意义,努力发展铁路运输的工作效率,避免造成交通事故。以高级的业务能力作为基础,来发展铁路交通运输的效果保障,使得运输环节具备极强的安全性能,充分发挥铁路安全运输领域对人们日常出行生活的意义,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

二、铁路交通运输过程中安全运输的措施

2.1培训专业的工作人员

在这个竞争尤为激烈的时代,面对铁路安全运输领域有关管理机制的全面发展,优秀的技术工程师以及众多的管理人员变成了紧缺的资源,他们直接影响着铁路安全运输项目的发展水平。关于国家培养专业工作人员方面,需要培养他们的全面素质,关注工作人员的实际铁路运输管理能力,促进人员对铁路交通运输工具的安全维护和管理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过程,提高他们的技术创新能力,采取相应的方针政策来提升铁路运输工作方面的安全管理水平,为我国铁路交通运输工作领域注入鲜活的生命力。对于国家来说,在现阶段应重视对人才的教育和培养过程,采取完备的方针政策来解决工作人员的紧缺问题,可以通过提升对高级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为他们的生存环境提供更好的保障,建设专门培养工作人员的基地,产生更加专业的技术人才。关于学校设立铁路交通运输工程安全管理机制的相关专业上,老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共同培养过程,一方面完成专业课程的系统化讲授,另一方面加强学生的实际业务发展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专业化的发展特色,让学生们明白坚持踏实学习现代铁路交通运输管理技术的重要性,培养他们优良的技术水平。有关部门不但在现阶段会对铁路交通运输环节中优秀的人力资源有极大的依赖性,在未来同样也离不开铁路交通运输工作领域所利用的关键运输管理机制,这一关键运输管理机制将对铁路交通工程建设领域产生重要的影响力,对重要的运输领域起到保护和运输管理的作用。

2.2健全运输管理机制

只有铁路交通运输管理机制在传统方式的基础上,通过更加系统和先进的发展途径,才能进一步弥补铁路交通运输领域具体工作环节存在的缺陷。通过实施完善的铁路运输管理机制来引导安全运输的实际工作环节,帮助具体运输管理方面减少了大量繁琐的环节,随着铁路运输管理技术的提高来促进铁路运输领域的运行情况。以往铁路交通运输工作存在管理方式不恰当的现象,而通过先进的铁路运输管理技术将提高铁路运输问题的解决效率,重点是通过高水平的铁路运输管理技术,达到铁路工程建设和工作人员相互信赖的合作关系,促进相关铁路项目的建设领域能够具备坚实的竞争力。同时,我们了解到传统的铁路运输管理技术在实际办公过程中会耗费更多的人力资源,也常常因为工作方式不当而阻断了铁路运输环节的顺利进行,我们需要发展铁路运输领域中相关的工程管理技术。为铁路交通运输项目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促进这一类交通工具各个结构具有正常运转的性能。铁路运输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必须突破传统技术的局限性,对每个铁路运输环节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在一定运行时间中记录铁路交通工具的损耗情况,并且进行及时的维护工作,更换掉老化的运输设备,以此来发展铁路运输的安全特性,保障铁路交通运输领域具备充分的技术条件。

2.3提高运输管理的创新性

只有铁路运输管理工作措施通过更加系统和科学的管理思路,探索出一条全新的管理方案,才能进一步弥补铁路工程建设领域的交通事故风险防御不及时等问题。通过实施创新型对策引导铁路运输管理工作完成的效果,帮助具体铁路运输管理减少了大量繁琐的环节,随着铁路运输部门转变运输管理理念,来促进铁路运输项目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并且,铁路运输部门应避免运用单一的安全运输管理方案,需要通过先进的铁路运输管理技术,才能解决铁路运输领域的正常运转问题,重点是利用高水平的安全运输管理工作技术,达到铁路运输部门和管理者相互信赖的合作关系,让铁路运输领域具备持久安全发展的特点。人们的日常出行无法分开铁路运输工具,铁路运输部门需要维持运输的高效性和便捷性,进一步保证顺畅运输情况,才能带此类运输工具的进一步高速发展。所以说,我们需要确保铁路运输生产的安全发展情况,提高运输管理的创新性,使得铁路运输领域能够可持续的健康发展,遵守一定的运输要求,严格执行铁路运输管理方案,避免发生一系列的事故。铁路运输管理工作必须突破传统管理观念的局限性,对每个铁路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逐步采取积极且创新的管理方法,保障铁路运输管理过程具备充分且可靠的安全运输管理水平,这样才可以适应新时代铁路运输领域的正常运转趋势。

2.4重视安全运输的设计环节

一个铁路运输工程项目的运输环节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和科学严格的控制管理机制。因此,当管理人员参与到铁路运输工程项目的设计环节中,将对工程项目的整个完成过程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说,铁路运输部门凭借专业的管理人员,制定出科学的经营计划,其中需要包含对铁路安全运输工作领域的资金支出,最终是为了让铁路运输部门能够在合理的财务安排中发挥对运输过程的保护作用,让铁路运输工作领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因此,铁路运输管理人员在财务监督管理工作中也需要肩负重大的使命,在铁路运输工程项目财务管理领域发挥自身的价值,保障整个工程项目工作的顺利完成。铁路运输管理人员通过以往的工作经验来发展专业的监管财务能力,在开放和创新的工作态度中,力求保障运输工程项目完成的效果和质量,加强对铁路安全运输环节所支出的资金进行科学的控制管理力度。在铁路交通建设中,管理人员需要合理安排相关的资金分配内容,需要积极地配合现阶段铁路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工作范围,不但计算和管理具体的资金支出数目,而且需要预先判断铁路安全运输工程项目设计的物力和财力情况,从铁路运输工程项目的初步阶段就开始进行对资金投放的监督控制工作。由于管理人员合理安排铁路交通工具的资金分配方式,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和科学的资金支出中,充分发挥安全运输的意义,直接影响铁路运输工程的方式和具体运输目标的完成效果。所以说,管理者需要严格计算铁路运输工程的资金收支环节,对铁路运输工程项目的第一阶段就展开资金的控制工作,以此来应对安全运输工程中的变化因素,保障铁路运输工程项目的正常使用情况。同时,管理者需要向有关人士请教在铁路安全运输工作环节中应主要攻破的安全运输管理问题,通过高水平的专业技能来完善铁路运输工程项目的资金支出分配方式,只有铁路运输部门重视实际运输管理的资金分配和人员工作的业务能力,才能迅速地适应高速发展的铁路运输领域,在对铁路运输管理环节形成科学化判断和严格的控制水平中,保证具体运输管理工作具备高效性。

水路运输安全性篇2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意识;重要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X73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铁路运输的安全问题是制约我国铁路运输发展的重要方面,甚至可以说是制约我国交通运输整个行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只有我们从管理的高度上对那些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治理与改善,才能够得到整个铁路运输方面的改革与进步,最终促成铁路运输安全的重大发展。

1、铁路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优势分析

(1)运输能力强。铁路是大宗、通用的交通运输方式,能承担大量的货物和人的运输。(2)运输成本低。铁路交通固定资产折旧费所占比例较大而且与运输距离长短、运量的大小密切相关。运距越长、运输量越大,单位成本越低。(3)安全系数大。随着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在铁路运输中的应用,铁路输的安全系数越来越大。大部分国家的铁路运输行业广泛采用了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安装了列车自动停车、列车自动控制、自动操作、设备故障和道口故障报警等装置。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铁路的安全性。(4)适应性强。依靠现代科学技术,铁路几乎可以在任何需要的地方修建,可以实现全年全天候不停地运营,受地理和气候的限制极少。并且,铁路运输具有较高的连续性和可靠性,而且适合长途运输和短途运输各类不同重量和体积的人和物的双向运输。(5)运送速度快。铁路的运送速度一般为200―400公里每小时以上,公路与水运的运输速度与此相去甚远。因此在速度上高速铁路的发展前景是很广阔的。(6)环境污染程度低。交通运输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平衡,而其中对空气和地表的污染最为明显的是汽车运输,相比之下铁路运输对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影响程度较小,特别是电气化铁路,对环境的破坏更是大大的减小了。

2、加强铁路运输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2.1铁路运输安全的基本概念

铁路运输的安全主要来说是在铁路运输的过程当中,我们要能够及时得运用各种不同的手段进行有效管理,对于那些行使有效的安全规章制度、具体的劳动和作业方面的具体纪律与秩序我们切实地执行,有关铁路运输安全的各个方面进行有效地配合已达到接触各种安全隐患、避免行车途中的安全事故,最终达到来保证旅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运输货物的按时按量到达目的地。当然,这样一项内容丰富且复杂的工作是不可能由某一个单独的工作单位来完成,而是需要不同的工作方面来进行配合。在铁路运输安全问题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预防比治理来得更重要,事后的补救工作做得再完美也难以弥补已经造成的伤害、挽回那些已经形成的损失。因此我们在铁路运输安全中强调的是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将一切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扼杀在摇篮之中。

2.2铁路运输安全的意识的重要性

在现代化的今天,我国经济、科技蓬勃发展。这一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铁路运输的发展和进步。利用新兴技术来提高铁路运输速度,铁路运输效果将会更加。当然,实现这一目标应以安全运输为前提。铁路运输安全工作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够松懈,其是保证整个铁路运输平稳、正常进行的关键。因此,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注重铁路运输安全意识的强化。铁路运输人员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在执行铁路运输相关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时刻注重自身的安全性和铁路运输的安全性,针对于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有很大帮助,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得到保障。而从铁路运输安全意识出发,选用适合的铁路运输新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铁路运输水平,促使铁路运输更加安全、稳定、高效。总体来说,加强铁路运输安全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能够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有效的保障了人身和财产安全,为我国铁路运输更好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如何提高铁路运输安全

3.1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

安全管理体制是有效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纲领,安全管理体制应该渗透进铁路运输安全工作的各个角落。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要求,铁路安全的管理者应该树立安全的管理观念,重视铁路安全的的管理工作,担任好领导者的角色,做好铁路安全运输的把关工作,提高决策水平。同时,要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加强对客运人员的管理,提高其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共同为铁路安全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则要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形成规范的安全管理体制,各项工作严格按照安全规章制度进行工作和实施。同时要加强安全负责制的实施,加强对安全工作的考核,完善对客运人员的管理约束机制,以提高客运人员的责任感,在进行工作执行时,认真谨慎。最后,还要建立健全的铁路安全法规和监督机制,以不断提高提高铁路的安全管理。

3.2注重文化建设,提高安全意识

铁路作为我国的经济命脉,保障铁路运输安全、高效、稳定的运行尤为重要。为此,在铁路运输方面积极的、有效的落实安全文化建设有很大作用。安全文化建设的开展不仅能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还能够促使铁路运输向科学化、和谐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通常在铁路运输管理的过程中讲究“严”与“情”的有效结合。但在“严”与“情”的实际控制当中,往往容易出现一些偏差,比如人们认为“严”就是管人、罚人、使得人人自危;而“情”就是不讲原则、相安无事即可。铁路运输方面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可以协调好“严”与“情”的关系,使其在思想和心理上诱导职工,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使职工在工作中时刻的保证自身和铁路运输的安全。所以说,在铁路运输方面注重文化建设,对于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有很大帮助,促使铁路运输更加安全。

3.3加强对铁路设备实施的技术改进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社会,任何工作领域都必须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尤其针对铁路运输事业,更加需要强有力的技术设备支持,才能保证其运行的安全性。因此,铁路运输要加强对设备设施的技术改进,加大对设备设施的建设投入。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科学适用的技术设备以减轻客运人员的工作,进而降低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这种设备设施的改进,要充分考虑铁路运输的安全性,不断升级改造行车安全监管装置,消除铁路运输设备上的安全隐患。同时还要加强对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的应用,用现代化技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

3.4注重新型操作平台的构建,提高安全保障措施

在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政府对铁路运输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更高的目标,铁路运输中所应用的传统信号设备和模拟信号处理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铁路运输的需求,对此,应当利用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网络技术等来构建新型操作平台,以此来合理的、有效的控制铁路运输,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稳定性。其实,新型操作平台的构建是非常困难的,需要结合铁路运输的实际情况,对整个铁路运输存在的缺陷、存在的安全问题、信号系统运用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考虑,进而选择适合的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等,合理的开发一个新型操作平台。但是,新型操作平台可以集铁路运输信号、并信号进行处理,进而得到铁路运输实况信息,调整铁路运输的安全措施、处理铁路运输存在的问题等,提高铁路运输安全水平。所以,即便新型操作平台的构建很困难,但也要不断努力构建,为促进我国铁路运输更好的发展创造条件。

3.5提升铁路调度人员工作技能

调度人员的业务素质、安全素质、是否具有责任心等与管理安全具有重要联系,调度人员的基础工作是调度指挥的根本保障。铁路部门要及时对从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心理培训,加强他们对于铁路安全的认识,减少在操作中不必要的错误,并要求其掌握应急情况下的紧急措施,避免或减轻交通事故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调度人员的入岗选拔要择优准入,制定铁路调度员相应的从业基本条件,如从业者的年龄、学历、经验等,选择年龄合适,文化水平相对较高,有一定经验的人员。入岗后,对调度人员要落实业务水平考核,对日常工作表现等方面记录,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加强安全意识。

结束语

铁路是国家重要的交通设施,是交通运输系统的骨干企业,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对国家的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及国防建设与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与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公路交通运输方式、公路交通运输方式、航空交通运输方式及管道交通运输方式相比较,铁路交通运输方式具有速度快、运量大、成本低、适应性强等优点。因此,必须要全面促进铁路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才能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万树勋.强化铁路运输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及其对策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3,28:193+195.

[2]俞平.铁路行车安全事故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

水路运输安全性篇3

论文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安全管理 公路运输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我国公路运输安全事故频发、公路运输行业人员素质较低、安全管理水平低等问题,分析了公路运输安全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地位,指出人力资源是公路运输安全的核心因素,而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必须建立符合实情、结构合理、良性互动的人力资源管理保障体系。

随着我国公路运输事业蓬勃发展,公路运输安全管理中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公路交通事故尤为严重,给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如何解决公路运输安全问题成为困扰公路运输发展的一大难题。公路运输安全的核心是管理,本质是对人的管理。因此,人力资源是公路运输安全的核心因素,实施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保障公路运输安全的重要保障。

一、人力资源是公路运输安全的核心因素

1.安全是人的第一需要,也被视为运输的首要条件。自从1899年8月,一名叫得斯科的妇人在伦敦海德公园被汽车撞倒致死,成为世界第一位车祸牺牲者后,运输与安全从此便密不可分。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近年来,全世界每年死于车祸的人数高达100多万,还有2300万至3400万的人口在车祸中受伤或终生致残,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全球生产总值的1%-2%。安全生产是人的生命、经济、社会价值的综合体现,交通运输安全问题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许多国家将安全摆在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首位,视提高安全性为交通运输发展的行动指南和判断标准。

2.人力资源是公路运输活动的主体,对公路运输的安全有效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公路运输安全是国家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国际化、市场化,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也是改善民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有关资料显示,尽管我国目前汽车保有量仅占世界汽车保有量的1.58%,而事故死亡人数却占世界总死亡人数的14.3%。其中,公路交通事故尤为严重。人是影响公路运输安全诸要素中唯一的自主性变量,交通事故的关键在于“人”,人力资源是公路运输安全管理的核心因素。

二、人力资源管理是公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

1.公路运输安全的核心是管理,本质是对人的管理。我国公路运输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公路运输安全管理中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主要表现为:行业人员素质低、人才培养能力不足;安全管理工作仍处于经验型、低水平的层次上;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管理方法落后、科技含量低等,极不适应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要求,需要管理方法与手段的不断创新。公路运输安全的核心是管理,本质是对人的管理。实施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公路运输安全的重要保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2.加速公路运输队伍职业化进程,是促进我国公路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立职业化的公路运输队伍,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是实现公路运输安全管理的根本性的大计。面对中国严峻的公路交通安全形势以及汽车保有量迅猛增长的势头,为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减少公路交通事故的负面影响,提高全国公路运输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加速公路运输队伍的职业化进程,建立基于公路运输安全的人力资源选拔、培养、激励、考核、分配的全方位立体交叉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3.构建“以人为本”公路运输安全管理模式,实现人-车-路-环境和谐管理理念。公路运输安全的制度保障是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而真正实现公路运输安全目标的是“人”。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公路运输安全管理需要创新的发展模式,即构建以人为本的公路运输安全管理新模式,建立人力资源的培养储备、流动交流、评价激励、选拔使用等管理创新机制,实现人、车、路与环境之间和谐统一的管理理念。应在政策立法、控制手段、管理手段等方面建立交通安全管理体系及其耦合机制,提高公路运输安全管理的水平和公路运输系统的效能。

人力资源是公路运输安全的核心因素,实施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保障公路运输安全必须重点解决的核心问题。因此,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提升人力资源整体素质和实施科学管理是我国公路运输安全的现实需求,必须建立符合实情、结构合理、良性互动的人力资源管理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资料.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2006

[2]张俊丽.客运行业管理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4

[3]裴玉龙编著.道路安全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8

[4]谈勇,陈琦.客运安全风险管理初探[J].交通企业管理,2006,12

水路运输安全性篇4

关键词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风险防范

__市地处鄂西北,市域总面积1.97万平方公里,下辖6个县(市)、3个城区,全市总人口578.8万人,其中建成区常住人口90万人以上。

__市地方交通运输任务较为繁重。__市辖区通航河流6条,通航里程578.6公里,乡镇渡口78处,其中汉江44处、支流20处、库区14处。各类持证船舶549艘,133288载重吨,其中乡镇渡船120艘,1183.83总吨、5062客位(机动船95艘、非机动船26艘)。目前,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427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70公里、207和316两条国道在境内328公里,寺沙线、新樊线等15条省道境内1113公里,牌隆线、柿条线等55条主要县道通车里程1248公里。纳入交通行业管理的道路客运企业26户,各类营运客车2200台;公路客运站33个,其中一级站1个,二级站7个,三级站6个,四级站19个。城市公交营运车辆525台,运行线路37条。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22户,危险品运输车辆325辆。

近来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地方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如何加强安全与风险管理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重大课题摆在人们面前。

——交通运输行业的所有制结构、从业人员队伍、生产经营单位的内部机制发生的深刻变化对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企业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过去的国有、集体企业为主体的格局已经打破,民营化、多元化是运输经济的主体;运输生产者的身份发生了深刻变化,过去的职工身份进行了置换,和新进入运输行业的从业人员一起,形成大量的“社会人”从事运输工作的格局;企业内部的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水上运输工具基本上是个人所有、个体经营或实质上的个体经营,道路运输“公车公营”的比重很小,货运大量存在的是个体经营,客运大量存在的是挂靠经营或者实质上的挂靠经营,车船驾驶人员流动性较大。

——安全生产的监管体系和监管体制发生了较大变化。过去以行政隶属关系为特征的监管体系还存在但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监管体系还在建设探索之中,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负有越来越重要的职责。

——安全生产隐患较多,形势较为严峻。水上运输船舶老旧无力更新,非法渡运、非法载客的情况时有发生;危险化学品运输部分车辆采取挂靠经营方式,安全隐患尚未找到有效解决办法;危险路段整治受资金制约;企业民营后,目前的安全管理体制还不适应等等。

如何加强地方交通运输行业安全与风险管理,笔者认为:

首先,要全面深入地宣传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要进一步广泛宣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关于安全发展的论述。要继续宣传《安全生产法》,宣传《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要结合行业特点,突出宣传好有关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并使之深入人心:水上安全,要重点抓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的宣传;道路运输安全,要重点抓好《道路运输条例》的宣传,明确交通运管部门搞好“三关一监督”(即把住营业性道路运输的市场准入关,把住营业性运输车辆的技术状况关,把住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关,搞好汽车客运站的安全监督)方面的职责;公路施工安全方面,要重点抓好《公路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宣传;危险化学品运输方面,要重点宣传好《道路运输条例》有关内容和交通部《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

其次,要全面落实各级政府及有关管理机关、监管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一是各级政府的职责。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地区、本部门(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地区、本部门(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其他负责人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管理责任。二是交通部门的职责,地方交通运输行业主要承担着本市、县所辖水域安全监督管理和水上安全的行业管理工作,履行营业性道路运输的“三关一监督”职责,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危险路段的排查和整治,负责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管理工作等等。三是县(市)、乡(镇)人民政府的水上安全职责。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本行政区域内的内河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内河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乡(镇)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承担重要职责。四是各管理部门的监管职责。交通行业各管理部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有

关的安全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地方海事机构负责内河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履行“三关一监督”职责。在落实各级各类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工作中,要做好稳定安全管理人员队伍的工作。

第三,要突出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过去发生的事故说明,造成事故多发的原因,多是责任事故,责任事故多数又是“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管理混乱造成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如何落实呢?首先要靠企业家的素质、靠企业自身的努力,但同时必须靠政府和社会,从外部给企业压力和推动力。一是政府要实行严格的监管,对于尚未改制的企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和企业领导班子的考核,特别是要加强对“第一责任人”履职尽责的情况考核;对于大量的非公有制企业,政府安监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和工商、税务、质监、公安等部门也要根据职责开展监管。二是行业要实施有效的指导。地方交通主管部门和港航海事、运输管理等管理部门,要通过深入调研,对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的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基础管理,提出行之有效的指导意见,并认真督促实施,将企业安全生产情况作为市场准入、业务发展的约束性指标。三是社会要有强有力的舆论监督,对违法违规、忽视安全甚至导致重特大事故的要揭露、曝光,使不法企业和企业的不法行为无藏身之处。

第四,强化企业“三基”(基层、基础、基本功)工作,把安全生产的措施落实到车头、船头、人头。一是完善企业安全管理机构,落实相关制度。二是加强企业管理人员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意识;三是重视驾驶员的管理与培训。绝大部分交通事故均为驾驶员临危措施不当所致。目前,企业外聘驾驶员占有相当比例。要完善驾驶员聘用和考核制度,特别是对外聘驾驶员,要严格把关。四是加强车船技术状况检查,严格把好车船检验关。五是召开安全管理研讨会和重大事故分析会,提高安全管理人员对事故的分析能力。六是加强汽车站内安全管理,注意运行途中安全。七是做好企业自身的安全检查工作。八是建立、健全和稳定安全工作人员队伍,政治上给他们以关心,工作上给他们以大力支持,改变目前部分单位安全人员队伍不稳的问题。

第五,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检查,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要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水上交通安全、危险化学品运输为重点,同时搞好道路运输安全专项整治和险路险段整治,标本兼治,常抓不懈。

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方面,对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安全防范措施不落实、事故多发的交通运输企业,要坚决停运整顿。对不符合安全要求、隐患较大的交通运输企业、个体运输户,要立即停业停运;经整改仍然不合格的,要依法吊销其营业执照和运输工具牌照。坚决取缔不符合资质规定的客运和危险品船舶运输经营者,整顿违规经营客(渡)船、客滚船、高速客船、旅游船、危险品船等“四客一危”船舶的企业,严肃查处农用船舶、渔业船舶和其他未经交通部门许可的船舶载客营运,取缔无证无照和达到报废年限仍在运营的车船。

道路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整治方面,加强监督执法,严把运输市场准入关,凡未经批准,非法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企业,一律取缔并予以处罚。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运输工具和从业人员资质管理,严厉打击非法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行为。当前部分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规模小,内部安全管理薄弱,单车承包、挂靠经营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在专项整治中,要引导企业走集约化经营发展的道路,推广“统一生产调度、统一安全管理、统一经济核算、统一车辆维修、统一质量管理、统一车辆保险”的“六统一”管理方式。

道路运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方面,交通部门作为道路运输行业主管部门,在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面的主要任务是:严把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严把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关;严把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关;搞好汽车客运站安全监督。专项整治的主要措施包括:建立和完善道路运输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全面落实道路运输经营者的安全责任;加强营运车辆技术管理;加强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加强汽车客运站安全监督;加强危险货物运输管理;严格治理超载违章,超限运输,等等。

险路险段整治方面,结合交通部开展的以“消除隐患、珍视生命”为主题的安全保障工程,对险路险段情况展开调查摸底,争取安保工程资金投入,设置钢护栏,增设、补设交通标志和标线,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要加强养护巡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公路损毁、坍塌、滑坡、落石等险情,对山区急弯、陡坡等险要地段,要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国省干线公路要完善安全防护设施及标志、标线;要做好水毁塌方路段的修复和维护工作,确保公路畅通。

第六,探索建立水上交通安全长效管理机制。要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要求,探索建立水上交通安全长效管理机制:一是建立完善的水上交通安全责任体系,强化水上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县(市)区政府要落实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机构、人员、经费和设备,建立健全本行政区域内的县(市)区、乡镇、村和船主四级船舶安全责任制,交通海事部门在通航水域依法实施安全监管职责;二是建立完善的水上交通规章制度体系,乡镇船舶安全管理坚持实行“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两级负责,乡镇人民政府直接管理”的原则,同时,建立水上交通安全目标考核制度、分级培训制度、隐患通报和整改跟踪制度、安全评估制度,等等;三是建立完善的水上交通安全生产源头控制体系,控制好经营单位(企业)源头、船舶建造质量源头、海事运政监督 源头;四是建立可靠的水上交通安全保障体系,积极支持推动船舶更新改造,加快乡镇渡口达标改造,力争通过近一两年的努力,乡镇渡口达标率达到90以上,积极争取将所辖渡口纳入改造达标计划,争取国家和省补助资金,乡镇政府也应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达标改造资金,从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加大对义渡、半义渡的资金投入(如有的县、市,按照“一渡一人”、“一渡一船”的原则,对义渡、半义渡的渡工、渡船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在条件具备的前提下,积极采取撤渡等措施,以根本上改善群众的交通条件;建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水上交通安全工作表彰奖励机制,实行安全工作人员待遇从优和安全先进工作者荣誉制度;五是建立健全水上交通安全生产应急反应体系,制定水上搜救分预案,适时组织必要的演练;六是建立完善的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体系,认真开展好“安全生产月”等专项安全宣传活动,海事部门定期对辖区内的乡镇船管员组织学习培训,等等。通过水上交通安全攻坚试点,以点带面,确保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稳定。

第七,搞好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演练。去年以来,我们组织专门力量,编制并经市政府批准下发了一个专项预案,即《__市水上搜救应急预案》,四个部门应急预案,即《__市水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__市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__市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和《__市车船交通工具非典型肺炎应急处置预案》,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水上搜救演练,收到较好效果。

第八,搞好交通工具的保险工作。以汽车保险为例,除交强险是一份机动车辆必须购买的强制保险外,有几种组合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达到投保效果最大化:(1)基本保障型,即车辆损失险 第三者责任险 不计免赔率险 乘坐险 盗抢险,其保险范围为一般事故及被盗抢风险,此组合降低无固定停车场所车主的风险;(2)安心驾驶型,即车辆损失险 第三者责任险 不计免赔率险 乘坐险 盗抢险 划痕险 玻璃单独破碎险,其保险范围为重大交通事故,可最大化降低车主出险后所承担的经济损失且附加险种保费经济。(3)理赔无忧型,即车辆损失险 第三者责任险 不计免赔率险 乘坐险 盗抢险 划痕险 无过失责任险 自燃险,其保险范围为所有保险责任事故,是最佳组合赔偿险种,全面履盖保险责任范围及最大限度降低损失。参考文献

[1]湖南省交通厅.地方交通管理基础知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99-1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释义[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__.1-4.

水路运输安全性篇5

对道路运输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然后对于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了解决办法,对于促进道路运输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道路运输市场;发展现状;问题;解决办法

道路运输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道路运输构架了经济发展的桥梁,为促进长途运输,物流货运等经济主体的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道路运输市场也不断的完善,但是由于各个地方的管理体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所以道路运输市场经营秩序还有待完善,需要加强管理力度。道路运输业是我国多种经济业务发展的重要载体,所以道路运输市场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体系的构建。随着道路运输市场的不断完善,各项体系都已经步入正轨,并且有效的推动了经济建设发展的步伐。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道路运输市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不断的调整和改进。为了提高道路运输市场的发展水平,需要加大改革的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规范道路运输市场的发展秩序,提升道路运输市场发展的水平。

1道路运输市场发展现状

任何一个行业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在经济建设发展的大潮中,各个经济主体的发展都互相牵连,构建成经济发展的大网。在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加快了道路运输市场中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公路里程不断延长,尤其是农村公路的修建密度不断加大,覆盖范围不断增加,有效的促进了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进而推动了国民生产总值的提升。道路运输市场的发展还促进了多个相关行业的发展,首先打动了汽车制造业的生产需求,因为道路运输承载能力的提升,为汽车运营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所以从事运输的重型车辆生产规模不断上升,从而形成规模化的产业链。从事营运的汽车数量逐步提升,道路运输能力进一步加强,从而加速了经济增长,在市场经济运行模式下形成良性循环,有利于道路运输业的健康发展。道路运输市场的发展以及运营能力的提升,为物流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所以物流业随之兴盛起来。此外,道路运输市场的健康发展,在规模上不断的扩大,又有效的拉动了人口就业,为增加国民收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道路运输市场的规范发展,还需要健全的管理制度,而我国在道路运输市场发展的过程中,会受到地方经济水平的限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不够完善,并且在城乡发展水平存在差距的情况下,受到地方制度的制约,对道路运输市场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服务水平受到限制,无法构建完善的路网系统,从而影响到经济建设的发展步伐。我国行政区域管辖较大,所以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道路运输业还会受到区域行政许可的限制,在地方经济水平、政策以及发展潜力等方面的影响下,严重的制约道路运输市场的规范发展。在道路运输市场因为区域性而存在巨大差距的情况下,导致道路运输市场的发展不统一,严重影响到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

2道路运输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的状况来看,虽然道路运输业发展速度很快,成果也很明显,国内道路运输市场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发展的前景也很可观。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和困难,影响到道路运输市场的发展前景。

2.1参建企业规模小。

占主体地位的大型企业很少,国内道路运输市场的主体多为小型企业,规模小、分布多、聚集散、经济能力弱。市场中缺少大规模的具有市场力量的主导企业,导致企业之间竞争力的加大。在经济的驱动下经营数量不断增加,企业数量过多的现象就会导致道路基础设施的负荷。加大了国家对道路的支出。也可能出现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力增加,出现恶性循环现象进而无法解决。导致道路运输市场走下坡路线,国民经济下滑。

2.2安全隐患存在。

随着道路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在交通工具上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大规模的交通建设需求也紧随而来。不仅在数量上明显的增长,对于道路安全设施方面要求不断提高。道路运输安全形势与构建和谐平安交通理念的要求不相适应,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除此之外,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加快了全球变暖的节奏。

2.3结构不合理。

道路运输在发展的同时,存在着不少结构性不合理安排的问题,如企业之间的组织结构、运输组织结构、经营模式结构、动力组成结构等一系列问题。具体内容突出表现为经营企业多、规模小、运输散、竞争强、运输秩序混乱。

3完善道路运输市场的解决办法

根据国内道路运输市场的发展现状来分析,国家管制部门需要针对道路运输市场进行调整完善,促进道路运输市场有序的良性竞争力,积极引导市场竞争有效的进行,促进道路运输市场竞争结构的完善升级。其次,要提高就业人员素质,以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为目标加强对运营人员的培训,需要掌握一定的文化、道德、技能、法律、安全方面的知识。加大对行业的整体体系的高度提升。提升运输工具的科技含量,加大对安全防护措施的提升。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维护好个人和国家安全。消除被地方行政的分割的体制现象,突破区域的限制,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规模效益的发展前景。有利于道路运输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统一的经济发展市场。还应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城乡差异减少。进而推动全国经济的稳步统一有序的发展前景。加大对全国道路设施基础体系的分布,使其构建贯穿的道路交通体系网,促使道路运输市场快速、稳健、安全、高效的发展。虽然国内道路运输市场存在一些问题,但从道路运输行业的规模大小和技术结构方面来看,国内的道路运输市场还是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和优势的,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的这段期间内,道路运输市场的发展受到国家和人们的高度重视和认可,道路运输市场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状况起到了全面的适应与改善。有效地引导道路运输市场向更健康和科学的方向发展,更加充分地发挥道路运输行业在综合运输体系中起到的基础性作用,以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运输市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道路运输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展,构建了强大的道路运输网,为各个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是由于管理体系不够健全,规章制度不完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区域行政许可的限制等因素的制约,严重阻碍到交通运输市场的发展进程,所以为了促进交通运输市场的健康发展,还需要重新构建管理体系,完善制度建设,根据地方发展实际状况有针对性的制定发展策略,从而促进道路运输市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宿帆,吴燕,皇甫军红.我国道路运输市场的发展及政策变革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0(7):27-29.

[2]赵慧慧,张伟.交通运输部对道路运输市场干预分析[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1(4):89-92.

水路运输安全性篇6

关键词:货物运输;事故;难点;对策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线上购物增多,货物运输需求也逐渐增加,货运车辆成为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之一,随之而来的是货运车辆行车事故增加。货运事故占据了道路运输事故的较大比例,严重威胁着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安全。

1广西道路货物运输安全生产情况

尽管与2019年相比,2020年以来广西道路运输安全形势总体上有所好转,但自5月以来,货运车辆发生行车事故率呈上升趋势,特别货运车辆较大道路运输行车事故有所上升,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形势仍不容乐观,遏制道路运输行车事故的任务仍十分艰巨。截至11月底,广西共发生货运车辆行车事故111起、死亡146人,分别占道路运输行车事故总数的70.70%、72.64%。其中,12t及以上货运车辆行车事故90起、死亡122人,分别占事故总数的57.32%和60.70%,8起较大道路运输行车事故为12t及以上货车事故,死亡33人。据统计,近三年来,广西所有的道路运输行车事故中,货运车辆直接导致或者与货运车辆相关的事故占据着显著的比重,且货运车辆特别是12t以上重型载货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惯性力、破坏力、危害性较大,因此遏制货运车辆行车事故是有效提升道路运输安全水平的关键。

2遏制货运行车事故的难点分析

2.1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未能有效落实

货运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在企业或经营者,政府部门承担相应安全管理职责。安全生产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或者经营者的管理意识和能力。目前广西载货汽车拥有量达32.13万辆,其中93.97%为个体经营者,部分经营者缺乏专业管理技能和知识,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带来了安全管理水平低下、驾驶员安全培训不足、车辆技术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2.2货运行业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不高

相对于道路客运市场,货运行业的注册登记、经营许可及货运车辆上牌等制度门槛都很低,导致经营者基数庞大而分散。广西货运业普遍规模小、散、弱,行业抗风险能力较差,尤其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经济环境面临严峻考验,货运企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容易出现以放松安全生产管理换取经济效益的行为。部分企业、经营者在微利保本经营下,减少甚至忽略车辆安全维护、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或是通过超载超限、疲劳驾驶等违法方式来降低成本。

2.3货运车辆非法改装整治缺乏部门合力

引发货运车辆行车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货车超限超载,而非法改装的车辆为超限超载提供了便利。部分车辆制造企业为迎合需求,生产装备有加厚悬架钢板、加长车厢、加高车厢栏板、大功率发动机等的货车。由于工信、公安交警、交通运输等部门之间没有相应联动机制,在监管环节未能形成合力,导致货运市场内存在相当数量的大吨小标车辆、非法改装车辆,不利于货运超限超载治理。

2.4驾驶员违规驾驶行为屡禁不绝

除了新出厂的货车车型违规生产问题日益突出导致货运行车事故多发高发等客观原因之外,违规驾驶、疲劳驾驶等驾驶员自身因素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由于超载超限超速行驶,驾驶员因疲劳驾驶未能观察到前方道路交通通行状况,未能实施与前方同车道车辆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行驶,在发生碰撞后未能采取有效措施避险等,类似的事故发生不在少数,最终导致严重的后果。

2.5货运车辆安全性能不足

货车特别是重型货车自重大、转弯半径大、制动距离长、存在视觉盲区等特点导致行驶稳定性差,而货车在主动和被动安全装置配备上相比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未强制要求配备安全气囊、头颈保护等被动安全装置[1]。爆胎应急安全装置也是自《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2]和《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3-4]正式实施后,才强制要求部分货车车型必须安装。2.6道路交通环境愈发复杂交通参与方除了营运客货车外,还有私家车、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及行人等,他们的交通行为对道路运输安全生产也具有一定影响。近年来,涉及私家车、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及行人的事故也逐年攀升。这些事故中,80%以上与车辆或行人突然横穿道路、突然转向及掉头等行为有关。2020年以来已发生7起重型载货汽车与小轿车、摩托车、电动车等社会车辆碰撞的较大道路运输行车事故,造成29人死亡,分别占较大事故总量的77.78%和78.38%。

3对策建议

3.1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

3.1.1推进货运行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管理3.1.1.1提高货运行业综合竞争力(1)通过资源整合与企业组织结构、运力结构、运输组织结构的合理调整,有效提高货运企业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营造良性有序的市场经营秩序,规避恶性竞争引发的安全隐患。(2)积极推动“互联网+道路货运”工程实施。鼓励和引导货运企业和经营者依托互联网技术整合配置运输资源,应用多式联运、甩挂运输和共同配送等运输组织模式,实现规模化、集约化运输生产。3.1.1.2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引导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有效减少违法违规现象,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3.1.1.3加强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驾驶员的培训教育(1)落实道路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考核,提升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管理能力。(2)加强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以企业为主体,定期或不定期对所属驾驶员进行安全培训,重点加强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以及危险源辨识、防御性驾驶、恶劣天气和复杂道路驾驶常识、紧急避险、应急救援处置等方面的教育,持续提升驾驶员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巩固和更新驾驶员业务知识,强化其安全意识、安全驾驶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提高道路运输驾驶员综合素质,保障道路运输安全。3.1.1.4开展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对安全管理基础薄弱、安全隐患问题多的道路货物运输企业:(1)列入重点监管企业名单,增加检查频次;(2)督促企业严格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完善安全生产条件,依法设立安全生产领导和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责任制和安全生产管理各项制度,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加强车辆技术管理和驾驶人等从业人员管理,并确保安全生产管理各项制度、措施的落实。

3.2通过科技手段提升安全监管效力

发挥人防、技防对道路货物运输安全的支撑保障作用,加快实现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重型载货汽车、半挂牵引车等智能视频监控装置安装,开展5G相关技术在运输车辆试点的应用,推广安装轮胎防爆装置,开展车辆主动防控、防碰撞系统安装,提升客货运车辆安全性。

3.3加强部门间协作,提高安全监管水平

3.3.1建立交通运输、公安、应急等部门联合执法行动机制加大部门联合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道路货物运输车辆和驾驶员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对超限超载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同时,将货运车辆及企业违法信息纳入信用信息系统,联合实施惩戒。3.3.2推动落实运输企业扶持政策及创新推出运输服务业便利经营措施(1)政府部门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定期道路货运市场供需状况、运价和成本信息,以便货运市场进行调控。(2)为弥补市场化调控的不足,还需建立健全相关补贴制度,完善奖励补贴标准,促进道路货运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3.3.3完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相关地方性法规加快推进道路交通安全相关地方性法规的修订和制定,对道路交通严重违法行为加大处罚力度,改善道路交通环境。3.3.4加强货运车辆技术状况管理(1)完善货运车辆安全技术标准。参考国外成熟先进的安全技术标准,结合我国货运行业实际,适时完善和提高我国货运车辆主动安全、被动安全等技术标准,从而提高货运车辆的安全性能。(2)强化市场准入管理。严把新进入运输市场车辆安全关口,对申请道路运输经营的车辆开展道路运输达标车辆核查工作,严禁为不符合相关标准的车辆办理道路运输证。(3)严格道路运输车辆年度审验管理,督促道路运输经营者按照规定周期到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机构对道路运输车辆进行综合性能检测和技术等级评定,依法查处取缔使用报废、擅自改装、拼装、检测不合格以及其他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车辆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4)督促指导道路运输经营者建立并落实车辆使用、车辆维护、车辆检测评定、车辆技术档案等车辆技术管理制度,对运输车辆正确使用、周期维护、定期检测,保证投入运营的车辆符合技术要求。3.3.5加强对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安全知识宣传和教育对于行人、自行车和电动车驾驶员、私家车驾驶员等交通参与者,通过“安全生产月”“全国交通安全日”等活动和新闻媒体、微信微博客户端、警示教育短视频、社区宣传栏等方式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普及和教育,提高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及时纠正他们的交通违法行为。

3.4加强分析研判,实施精准打击

建立货运车辆违法行为统计分析研判机制,对广西货运车辆特别是12t及以上重型载货车辆违法数据开展分析研判,定期对执法查处数据和动态监控等数据进行动态跟踪、对比分析,根据处罚数据量、重点时段、重点路段违法情况确定管理重点,实施精准打击。

4结语

道路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强化货运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加强驾驶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教育以及货运车辆技术状况管理,提高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都是遏制道路货运行车事故的有效手段。同时,推进货运行业结构调整,集约化、专业化管理,提高货运行业竞争力和议价能力,更能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从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以达到遏制货运行车事故发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何庆.重型载货汽车安全事故分析及应对策略[J].汽车工程师,2020(8):45-47.

[2]GB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S].

[3]JT/T1178.1-2018,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第1部分:载货汽车[S].

水路运输安全性篇7

序号

牵头科室

抽查      对象

检查      对象

抽查比例及频次

检查时间

检查任务

配合或协同科室(单位)

    1

建设管理科

公路建设市场监督检查

重点公路建设项目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

每年3次,每次2个项目

3月

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强制性标准、技术规范、规程要求等执行情况;合同履约、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农民工工资保障等情况,信用评价情况,以及其他相关工作情况。

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市交通运输事业服务中心;区县交通运输局

  6月

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强制性标准、技术规范、规程要求等执行情况;合同履约、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农民工工资保障等情况,信用评价情况,以及其他相关工作情况。

  9月

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强制性标准、技术规范、规程要求等执行情况;合同履约、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农民工工资保障等情况,信用评价情况,以及其他相关工作情况。

  2

建设管理科

水运建设市场监督检查

重点水运建设项目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

每年3次,每次2个项目

3月

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强制性标准、技术规范、规程要求等执行情况;合同履约、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农民工工资保障等情况,信用评价情况,以及其他相关工作情况。

港航和铁路管理科、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市交通运输事业服务中心;区县交通运输局

  6月

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强制性标准、技术规范、规程要求等执行情况;合同履约、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农民工工资保障等情况,信用评价情况,以及其他相关工作情况。

  9月

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强制性标准、技术规范、规程要求等执行情况;合同履约、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农民工工资保障等情况,信用评价情况,以及其他相关工作情况。

  3

建设管理科

地方铁路建设市场监督检查

重点地方铁路建设项目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

每年3次,每次2个项目

 

2021年无相关建设项目。

港航和铁路管理科、市交通运输事业服务中心;区县交通运输局

  4

建设管理科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监督检查

重点公路水运建设项目的试验检测机构和工地实验室

每年3次,每次2个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或2个水运工程建设项目

3月份

对试验检测机构和工地实验室标准规范执行、工作规范性、内部运行管理等情况进行检查

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区县交通运输局

  6月份

对试验检测机构和工地实验室标准规范执行、工作规范性、内部运行管理等情况进行检查

  9月份

对试验检测机构和工地实验室标准规范执行、工作规范性、内部运行管理等情况进行检查

  5

公路管理科

涉路工程建设监督检查

市级许可的涉路工程建设单位

全年抽查比例不低于10%,每年不低于5次

根据许可决定书的时间,在涉路工程施工期间进行检查

1.涉路工程施工位置、施工方案、技术指标等是否与许可的内容一致;

2.因涉路工程施工造成公路及附属设施损坏的,是否按标准及时修复;

3.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是否规范、完好;

4.是否符合保障公路及附属设施质量和安全的要求。

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市交通运输事业服务中心

  6

公路管理科

非公路标志设置监督检查

市级许可的利用跨越公路设施及在公路用地范围内设置的非公路标志所有人

全年抽查比例不低于10%,每年不低于2次

根据许可决定书的时间,在非公路标志施工期间进行检查

1.非公路标志施工位置、施工方案、技术指标等是否与许可的内容一致;

2.因施工造成公路及附属设施损坏的,是否按标准及时修复;

3.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是否规范、完好;

4.是否符合保障公路及附属设施质量和安全的要求。

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市交通运输事业服务中心;区县交通运输局

      7

运输管理科

省际、市际、县际(除毗邻县行政区域间外)道路客运(班车客运、包车客运、旅游客运)及班线运输监督检查

市级许可的道路客运(班车客运、包车客运、旅游客运)及班线运输企业

全年抽查比例不低于80%,每年不低于 5次,每次不低于2家客运企业。

2月

投入运营车辆是否与许可一致、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并经检测合格;驾驶人员是否符合规定条件,是否遵守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运营线路是否符合规定;安全生产、运营服务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等。

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市交通运输事业服务中心;区县交通运输局

  3月

投入运营车辆是否与许可一致、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并经检测合格;驾驶人员是否符合规定条件,是否遵守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运营线路是否符合规定;安全生产、运营服务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等。

  4月

投入运营车辆是否与许可一致、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并经检测合格;驾驶人员是否符合规定条件,是否遵守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运营线路是否符合规定;安全生产、运营服务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等。

  5月

投入运营车辆是否与许可一致、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并经检测合格;驾驶人员是否符合规定条件,是否遵守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运营线路是否符合规定;安全生产、运营服务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等。

  6月

投入运营车辆是否与许可一致、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并经检测合格;驾驶人员是否符合规定条件,是否遵守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运营线路是否符合规定;安全生产、运营服务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等。

  7月

投入运营车辆是否与许可一致、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并经检测合格;驾驶人员是否符合规定条件,是否遵守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运营线路是否符合规定;安全生产、运营服务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等。

  8月

投入运营车辆是否与许可一致、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并经检测合格;驾驶人员是否符合规定条件,是否遵守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运营线路是否符合规定;安全生产、运营服务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等。

  9月

投入运营车辆是否与许可一致、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并经检测合格;驾驶人员是否符合规定条件,是否遵守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运营线路是否符合规定;安全生产、运营服务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等。

  10月

投入运营车辆是否与许可一致、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并经检测合格;驾驶人员是否符合规定条件,是否遵守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运营线路是否符合规定;安全生产、运营服务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等。

  11月

投入运营车辆是否与许可一致、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并经检测合格;驾驶人员是否符合规定条件,是否遵守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运营线路是否符合规定;安全生产、运营服务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等。

  12月

投入运营车辆是否与许可一致、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并经检测合格;驾驶人员是否符合规定条件,是否遵守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运营线路是否符合规定;安全生产、运营服务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等。

  8

城市交通科

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含线路经营)监督检查

市级许可的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经营企业(含线路经营)

全年抽查比例不低于30%,每年不低于2次

3月

投入运营车辆是否与许可一致、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并经检测合格;驾驶人员是否符合规定条件,是否遵守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运营线路是否符合规定;安全生产、运营服务是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等。

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市交通运输事业服务中心;区县交通运输局

  9月

投入运营车辆是否与许可一致、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并经检测合格;驾驶人员是否符合规定条件,是否遵守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运营线路是否符合规定;安全生产、运营服务是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等。

  9

城市交通科

巡游出租汽车客运监督检查

市级许可的巡游出租汽车客运经营企业

全年抽查比例不低于30%,每年不低于2次

3月

投入运营资金、车辆及配套设施、设备是否符合许可条件;驾驶人员是否符合许可条件;运营区域是否符合要求;安全生产、运营服务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等。

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市交通运输事业服务中心;区县交通运输局

  9月

投入运营资金、车辆及配套设施、设备是否符合许可条件;驾驶人员是否符合许可条件;运营区域是否符合要求;安全生产、运营服务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等。

  10

运输管理科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监督检查

市级许可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经营企业

全年抽查比例不低于30%,每年不低于5次,其中1次联合相关部门实施;每次不少于2家企业;7月份为联合执法。

2月

专用车辆及设备、停车场地、从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等是否符合许可条件;安全生产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

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市交通运输事业服务中心;区县交通运输局;(联合执法:市市场监管局)

  3月

专用车辆及设备、停车场地、从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等是否符合许可条件;安全生产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

  4月

专用车辆及设备、停车场地、从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等是否符合许可条件;安全生产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

  5月

专用车辆及设备、停车场地、从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等是否符合许可条件;安全生产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

  6月

专用车辆及设备、停车场地、从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等是否符合许可条件;安全生产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

  7月

专用车辆及设备、停车场地、从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等是否符合许可条件;安全生产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

  8月

专用车辆及设备、停车场地、从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等是否符合许可条件;安全生产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

  9月

专用车辆及设备、停车场地、从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等是否符合许可条件;安全生产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

  10月

专用车辆及设备、停车场地、从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等是否符合许可条件;安全生产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

  11月

专用车辆及设备、停车场地、从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等是否符合许可条件;安全生产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

  12月

专用车辆及设备、停车场地、从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等是否符合许可条件;安全生产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

  11

港航和铁路管理科

水路运输市场监督检查

市级许可的水路运输经营企业

全年抽查比例不低于30%,每年不低于2次

4月份

是否在依法取得许可的经营范围内从事水路运输经营;水路运输企业自有船舶运力配备情况,是否满足交通运输部相关规定;经营水路旅客班轮运输业务企业是否有可行的航线营运计划;是否按照要求配备海务、机务管理人员;与企业直接订立劳动合同的高级船员占全部船员的比例是否符合交通运输部相关规定;安全生产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落实情况等。

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市交通运输事业服务中心;区县交通运输局

  12月份

水路运输安全性篇8

一、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一)认真落实上级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坚决贯彻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以及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实施意见措施落实。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原则,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制度,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

(二)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交通运输安全监管机制。依托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监察系统,大力推进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信用建设。配套完善相关制度规范和标准流程,充分发挥第三方服务机构和安全生产专家库作用,将安全监督、检查执法、安全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度落实等情况,全部纳入信用评价管理。加强对安全生产信用等级较低或有严重失信行为的生产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的监督管理,切实加大对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戒力度,不断提升行业管理的针对性、实效性。

(三)统筹抓好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与肺炎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工作。把加强安全生产与做好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工作统一部署安排,围绕设备的检测维护、从业人员教育培训、交通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等关键环节、关键要素,做好分析研判,加强应对措施,完善保障方案和应急预案,加强监督指导和服务保障,严厉查处各类交通运输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管控复工复产安全风险、消除安全隐患,坚决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四)全力做好重点时段安全保障。加强季节性规律和形势分析研判,强化预测预警,提前部署做好“两会”、节假日、汛期等重大活动、重点时段安全保障工作。

二、持续强化安全生产重点领域安全治理

(五)持续强化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综合整治。根据市委市政府、市交通运输局部署要求,持续深入开展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整治一批非法违法运输经营行为。部署开展危化品安全三年提升行动,全面提升危化品运输安全发展水平。深入开展我市境内铁路沿线外部环境安全隐患专项整治,保障铁路运输安全。

(六)持续强化道路运输安全治理。贯彻落实有关切实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开展严厉打击道路客运非法违法营运专项整治行动。严格落实《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汽车客运站安全生产规范》《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办法》等法规要求,突出抓好“两客一危”车辆安全,进一步加强道路客运企业、汽车客运站、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联合开展常压液体危险货物罐车安全隐患治理,严格道路运输车辆达标管理。推进危化品道路运输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危化品运输车辆和人员、装卸作业、车辆运行等环节进行综合治理,构建全过程信息化监管体系。

(七)持续强化公路运行安全治理。严格落实公路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要求。继续推进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强化危桥危隧改造。加大路面巡查和管养力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持续做好路网运行监测,及时公路气象等预警信息,引导社会公众出行。

(八)持续强化城市客运安全治理。加强城市公交、出租汽车运营安全管理,严格督促网约车平台公司等出租汽车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九)持续强化水路运输安全治理。以客渡船为重点,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辨识评估,加强重大风险防控。严格执行恶劣天气陆岛运输禁航规定,严禁冒险航行。强化安全监管人员培训,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素质。

(十)持续强化交通工程建设施工安全治理。深入开展“坚守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红线”专项行动,加强恶劣环境和复杂地质条件下,施工防灾减灾和安全生产管理,强化深基坑、高边坡、大跨桥梁、长大隧道等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完善预控监测措施。开展严查工程建设领域违规和冒险作业行为专项整治行动,紧盯危险性较大的工程,严肃查处公路水路、客货运输站场等工程建设项目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未按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未按规范、设计要求和专项施工方案开展地质灾害监测;未按评估意见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施工现场不正确使用个人劳动保护用品,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执行安全生产指令、冒险作业等违章行为。

(十一)持续强化行业消防安全治理。严格按照省厅《关于加强交通运输系统消防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突出车船、港站、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和有关消防工作制度,切实抓好行业领域火灾防控工作。

三、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基本功建设

(十二)深化实化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持续推进重大风险防控工作,严格落实交通运输部重大风险辨识评估指导意见,推进辖区交通运输企业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重大风险报告制度。深化重大隐患排查治理,立足一线,发动职工,动态排查安全隐患,严格按照隐患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到位”要求,推动重大隐患清零。贯彻落实《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办法》,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快管理方式从事后查处向事前预防转变。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要求,在交通运输行业全面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十三)切实强化安全生产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开展职工职业知识竞赛、技能比武。深度分析公路水路行业典型生产安全事故及重大险情,开展事故警示教育。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关键岗位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开展新进人员入职培训、在职人员继续教育。依法落实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公路水运工程施工等重点领域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广泛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安全文明出行意识和群防群治能力。

(十四)不断增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执法能力。健全完善安全生产执法机制,规范监督检查执法程序,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权责清单和工作责任规范。加大对企业、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对涉及到的其他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抄告、移交相关部门,倒逼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水路运输安全性篇9

【关键词】 输配电线路 安全运行 问题 对策

电力公司肩负着各地县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电的供电任务,特别是近些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农业发展步伐的加快,居民的生活用电量和各县的生产用电量不断增加,这就对电能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地方电网处于长时间的超负荷运行状态中。加强输配电运行的安全管理,能够保证输配电线路的正确运行,保证电力的正常供应,从而给居民的生活用电和社会生产用电提供可靠保证。能够有效地避免和预防线路运行中的故障和事故,能够提高线路运行的安全性。

1 加快输配电设备的更新,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当前,随着各城市的发展,各个县级城市也都开始进行输配电网改造,并且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就。但是在部分地区还有一大批陈旧的输配电设备,这些输配电设备经过长时间的作业,已经进入老化期,给输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埋下了隐患。此外,要加大对输配电设备的维护和状态检修,要定期对输配电设备进行维护,及时发现设备潜在运行故障,并做好设备运行中的养护工作。要建立输配电设备的定期维护制度,加大对设备隐患的查处,输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合理布局输配电线路和变电站

通过对输配电线路情况的调查发现,很多县级地区的变电站和输配电线路的分布都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变电站的位置不合理。变电站布局没有考虑线路距离,使得输配电线路过长,线路分支较多,增加了电力运输过程中的损耗,也浪费了原材料。当发生线路故障时,就需要逐根对线路进行故障排除,这样一来就会增加检修的难度,浪费检修时间。而且由于不能在第一时间查出故障,会对输配电线路周围居民的正常用电产生影响。

因此,必须要加大对部分县级地区变电站和输配电线路的规划力度。要充分考虑线损问题,为了降低线损,可以选择新型的低损变压器。对于线路半径不合理问题,要做好电压等级和用户终端密集度的调查,保证线路半径的选择合理。在输配电线路布局时,要充分考虑地理环境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考虑输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问题,对一些地理条件和气候恶劣的地区,尽量减少输配电线路安置,避免发生地质灾害或者气候灾害损坏线路,引发输配电运行安全事故。在变电站布局时,要考虑线损问题,缩短输配电线路长度,并尽可能采用合理设计避免线路分支过多。

3 做好输配电线路绝缘子的保护

为了增加爬电距离,在输配电线路上都会配置由玻璃或者陶瓷制成的绝缘子。由于受环境和电负荷条件变化等诸多变动因素的影响,绝缘子会发生失效,绝缘子保护电流的作用将无法发挥,甚至会影响这个线路的运行。因此,必须要加大对部分县级地区绝缘子的保护力度,要定期组织电力维护人员对绝缘子进行清扫,保持其干净。也可以在绝缘子的表层涂上些新型的防潮材料,避免绝缘子失效,有效的避免电流泄露,维护输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4 做好输配电线路的防雨、防雷和防风管理

暴雨天气集中,强风天气较多。遭遇暴雨天气时,部分地区低洼处的电杆基础会被腐蚀,会在雨水的浸泡下变软,极易出现电杆倾斜或倒塌事故,也容易引发线路短路。该地区春季风大,大风会将线路沿线的一些建筑物或者巨型广告牌刮倒,会压断输配电线路,造成线路故障。而遭遇雷击天气时,会损坏输配电线路上的避雷器等。而以上这些因素会严重影响输配电线路的运行安全。因此,必须要做好输配电线路的防护工作。当然,一般要选择带有串联间隙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在雷电季节来临之前,各供电公司应对输配电线路进行避雷设施检查,更换陈旧的老化的避雷器。并加大对绝缘子的研究,使用具有一定抗雷击水平的绝缘子。其次,做好输配电线路的防风工作。大风对线路的损害也是十分严重的,因此,在大风天气来临之前要对输配电线路进行防护,比如对杆塔进行加固保护。特别是应加大对转角塔和终端塔的加固管理。对于容易受雨水浸泡的塔杆基础地区,则要砌筑相应的防护堤,避免雨水浸泡造成杆塔倒塌,影响输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5 建立健全输配电线路安全管理机制,加大管理力度

输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因此,必须要注重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管理机制,为线路维护工作提供保障。首先,应健全线路运行维护管理制度。要把线路安全运行维护工作作为供电企业每年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要求有关维护人员在维护时做好配线线路设备的运行状态记录,对输配电线路设备存在的缺陷等也要做好详细记录,并对其缺陷程度进行正确评估,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对于应经影响到线路运行的设备缺陷要根据运行维护制度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其次,加强对配线线路的巡视工作。在巡视时间上,要保证定期巡视的基础上采用不定期巡视的方式。在巡视内容上,包括对线路的正常巡视和对故障线路的特殊巡视以及夜间巡视和诊断巡视。采用这种全面的巡视方式,保证线路的正常安全运行。对于发生故障的线路则要进行详细的事故分析,并找出原因,避免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6 结语

综上所述,输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事关重大,关系到各地区居民的正常生活用电和生产用电。由于不同地区输配电线路架设的差异,应该针对各地实际,加大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管理的力度,将输配电线路运行故障发生率降到最低,提高输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廖德友.输电线路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治理措施[J].电力安全技术,2010(06).

水路运输安全性篇10

0引言

目前铁路车务系统安全保障尚不存在一个完整的体系,大多采用“出一事,定一轨”的管理模式,而这并不能全面、系统、有效地应对运输现场出现的各种情况,“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管理模式始终处于跟在各类层出不穷、形式各异的事故后面疲于奔命的状态。铁路车务系统安全保障体系研究旨在构建铁路车务系统安全保障体系研究框架,为下一步具体研究工作及管理措施制定提供参考。

1车务系统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很多学者已经在铁路运输安全研究体系的建立[1],铁路企业安全管理方法[2],高科技安全技术设备应用,救援保障体系的建立[3],高铁安全评估体系等方面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研究[4],但至今尚未能提出系统的完整的铁路车务系统安全评估与卡控措施相结合的体系结构。目前车务系统主要采取事故后管理方法,按照系统安全工程理念应该采取事故前管理与事故后管理相结合的方法,把安全评价和安全管理贯穿于铁路运输生产的每一个环节。

2铁路车务系统安全保障体系构建

车务系统安全管理要以消除和控制运输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为目的。按照系统安全思想,安全是相对的,绝对的安全是不存在的,而所构成的矛盾双方是安全与危险并不是安全与事故。所以评定企业的安全状态,不应仅采取事故率这一单一指标。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生产环境所接受的经济损失和人身伤亡率水平是不同的,因而衡量企业安全与否的标准也是不同的。综上所述,这里把铁路运输安全定义为:铁路运输生产过程中,能将人身伤亡或经济损失控制在可接受水平的状态,亦即,安全意味着人身伤亡或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是可以接受的,若这种可能性超过了可接受的水平,即为不安全。这里把“可接受水平”称之为“红线”,即评价指标超过红线则意味着系统处于危险状态,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卡控。铁路运输车务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如图1所示。

3铁路车务系统安全预防体系

铁路运输事故具有明显的因果性和规律性,因此找出其根本原因加以预防和控制是完全可能的。由此看来,铁路车务系统安全预防体系是整个铁路车务系统安全保障体系中最重要的子系统。铁路车务系统运输安全预防理论及创新体系车务系统安全预防理论是整个安全预防体系的基础,用于指导运输安全预防“红线”管理体系和安全技术体系。

(1)工种协同机理。铁路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有其独特性,具体来说,它是多工种联合作业,多部门协同工作,指挥上高度集中,决定了铁路安全管理的整体性。能否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有效与工种之间的协同工作有着很大的关系。车务系统这一特点更加明显,研究车务系统各工种之间的协调配合工作机制对铁路运输安全具有基础指导作用。

(2)人因可靠性机理。海因里希曾经调查了美国的75000起工业伤害事故,发现占总数98%的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只有2%的事故超出人的能力所能达到的范围,是不可以预防的,然而,在可预防的工业事故中,以人的不安全行为为主要原因的事故占88%,可见对于人因可靠性机理研究的重要性。对于车务系统而言,生产具有连续性、动态性的特点:24小时作业,全天候行车,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这样除了要研究温度、湿度、风雨雪、照明、视野、噪声、振动、通风换气、色彩引起的人员失误之外还要研究人体生物节律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3)事故机理。把历年车务系统事故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研究,也就是充分开发利用“事故资源”,总结事故发生规律及其背后深层次原因,并建立事故数据分析数据库,对今后安全管理理论及措施的制定都有着重要意义。

(4)安全管理创新机制。铁路运输生产过程在不断地变化中,安全工作也要随之不断改进、创新,以适应现代化安全管理需求。如果管理者不能或没有及时地适应变化,则将发生管理失误;操作者不能或没有及时地适应变化,则将发生操作失误。

3.2铁路车务系统运输安全预防技术体系

铁路车务系统运输安全预防技术体系是为铁路车务系统运输安全预防“红线”管理体系服务的,核心是如何开发一整套能够准确科学地评价铁路运输系统是否处于安全范围之内的安全评价方法,可以用于分析评价铁路运输作业过程,企业安全管理状态的铁路运输安全评价方法,合理有效地预测铁路运输安全生产状况并用于指导铁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及规章的制定工作,这里把它作为下一步的主要研究内容。

3.3铁路车务系统运输安全预防“红线”管理体系

3.3.1“红线”管理体系理论来源

“红线”管理体系源自ALARP(AsLowAsReasonablyPracticable,最低合理可行)原则,其含义是:铁路车务系统是存在风险的,不可能通过预防措施来消除风险;而且,当系统的风险水平越低时,要进一步降低就越困难,其成本往往成指数曲线上升。因此,必须在铁路车务系统的风险水平和成本之间折中,把车务系统风险水平控制在最低合理的范围之内,以抓大防小为方针,重点控制高危险性事故。

3.3.2“红线”管理内涵

(1)对铁路车务系统进行定量风险评估,如果所评估出的风险指标在“红线”之上,则落入不可容忍区。此时,必须采取措施把风险控制在“红线”以下。

(2)如果所评出的风险指标在可忽略线之下,则落入可忽略区。该风险是可以接受的,无需再采取安全改进措施。

(3)如果所评出的风险指标在可忽略线和“红线”之间,则落入可容忍区,此时的风险水平符合ALARP原则。此时需要进行安全措施投资成本风险分析,如果分析成果能够证明进一步增加安全措施投资对工业系统的风险水平降低贡献不大,则风险是可容忍的,即可以允许该风险的存在,以节省成本。

3.3.3铁路车务系统“红线”管理实施过程

(1)准备阶段。针对铁路车务系统,收集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工程、系统的技术资料。对铁路车务系统进行系统分析,重点分析各个工种的作业过程及联系,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各个车间与科室的关系,各个车间的关系,职工的工作心态,作业效率分析,确定车站理论最大效率值来指导车务站段日常工作。研究调车组人员作业过程、作业动作,以安全高效为目标,引入生产流水线思想,把研究具体到调车人员的每一个具体动作。

(2)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分析车务站段历年事故情况,根据铁路运输站段系统分析的情况,识别和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存在的部位、存在的方式、事故发生的途径及其变化的规律。

(3)定性、定量评价。在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分析的基础上,这里把车务系统划分为6个评价单元(包括调车作业单元、接发车作业单元、客运作业单元、货检作业单元、调度计划单元和货运作业单元),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对各个单元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定量评价,最后汇总6个单元的评价结果,确定铁路车务系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4)确定各个单元及车务系统总体“红线”标准。依据行业法律法规,国内外同行业相关标准,确定各个单元的“红线”标准及总体“红线”标准,以判定各个单元及系统总体所处的安全状态。

(5)形成安全评价结论及建议。简要地列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评价结果,指出铁路车务系统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因素,在铁路安全管理中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做到抓大防小,保证铁路运输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根据定性、定量评价结果,提出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及建议。

4铁路车务系统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系统

在铁路车务系统安全管理中,应以预防为主,但彻底消除事故或突发事件是不可能的。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如何把损失和人员伤亡减到最少就成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做好车务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必不可少。笔者认为,应急预案的编制范围应不仅仅针对事故处理和救援,对车务系统的一些影响铁路运输效率的突发事件也要做到未雨绸缪,例如,编组站的不畅通,新线路、车站开通运营后用可能出现的问题等。

4.1系统框架

运输应急响应系统以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GSM无线通讯技术、现场信息采集技术为支撑,以应急“红线”管理体系为指导原则,整合车务系统多部门、多工种、多层次的已有系统和数据资源,实现对铁路运输紧急事件的实时响应和调度指挥。系统框架如图2所示。

4.2关键技术

(1)地理信息系统。车务站段管辖车站较多,分布范围较广,而且救援行动是多工种、多部门的联合行动,提前构建一套完整的车务站段管辖范围内的GIS已成为解决安全与紧急救援难题的主要措施之一。该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将有效提高车务系统应急救援部门的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能力。

(2)通信网络实施平台。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将综合卫星通讯、图像传输等多种通讯系统功能,能够实现现场事故信息采集、信息传递等多种功能,为铁路信息基础设施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

4.3应急“红线”管理体系

应急“红线”管理体系是根据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程度而确定响应级别的一种应急管理体系,损失越大响应级别越高。“红线”由突发事件对企业造成人员、财产、企业效益损失程度及社会影响程度4种因素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