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带来的危害十篇

时间:2023-12-20 17:57:28

气候变化带来的危害

气候变化带来的危害篇1

[关键词]极端气候因素;农业经济;影响

极端气候是一种十分罕见的气候变化,在特定时期发生在统计分布之外,多数是分布在统计曲线两侧10%以内。极端气候变化可能带来严重的自然灾害,从而危害到人类正常的经济活动,影响十分恶劣。据世界气象组织的数据评估报告来看,在过去的100a以来,地面温度逐渐从最初的0.3℃升高到0.6℃,而且未来世界气候的提升速度将会更高、更快,加剧变暖趋势。在此背景下,将会造成世界性极端气候灾害出现,不利于全球经济稳定发展。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受到极端气候因素影响尤为严重,干旱、暴雨和沙尘暴等极端气候每年都会给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失,甚至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领域。由此看来,加强极端气候因素对中国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带来影响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而且对后续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开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1极端气候概述

极端气候是具有十分突出的灾害性和突发性特点,很容易对当地农业持续发展带来影响,制约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如果极端气候灾害频发出现,将对人类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像我国这样自古以来的农业大国,气候因素对农业发展影响较大,所以我国也是最为典型的深受极端气候影响的国家之一。诸如,干旱、暴雨和沙尘暴等极端气候在爆发时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并且这种危害更多的集中在脆弱的农业领域上,不利于我国农业生产活动的开展,威胁十分巨大。

2我国极端气候的主要特点

2.1普遍性

从时间和空间角度来看,几乎每年都会出现极端气候灾害,尤其是在近60a内,从干旱到涝灾,或是从涝灾到干旱,两者交替进行,市场伴随着台风和干热风等气候现象,当属洪水灾害和旱灾最为典型。

2.2区域性

我国不仅是一个农业大国,还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极端气候存在明显的区域性特点。我国北方地区旱灾较多,而南方地区则是涝灾现象较为严峻,干旱地区更多的是集中在黄土高原和黄淮地区,受灾面积广泛,持续时间长;涝灾则是发生在长江流域、淮河流域和珠江三角州流域,而在东北的送花江流域地区同样存在涝灾现象。在干旱季节,北方地区受到的副热带高压影响更加强烈,江淮地区在7月就已经趋于稳定,亚洲大陆北纬40°~50°上空盛行强烈的东西环流,阻碍北方冷空气南下,致使冷暖空气交汇机会较少,很容易出现锋面雨。在暴雨季节灾害频发的年份,副热带高压影响不强,6月底—7月初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停留在北纬25°以南地区,北方冷空气持续南下,江淮地区作为南北冷暖空气交汇地区,锋面雨长期停留在该区域,造成严重的涝灾现象出现。

2.3交替性

不同的极端气候带来的灾害有时会交替进行,诸如旱灾和涝灾交替出现,两者无论是谁先谁后,或是两头旱灾而中间涝灾,都会带来十分严重的灾害,较之单一的极端气候灾害而言危害更大。

2.4持续性灾害在很多情况下是连续出现的,诸如我国在1966—1968年连续出现了两三年的干旱灾害,1998—1999年则出现了连续性的洪涝灾害。

2.5弱质性

弱质性特点主要是属于弱质性产业,生产力水平落后,缺少足够的抗灾害能力,更多的是被动地面对自然灾害。所以,一旦自然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将对农业生产活动带来严重的危害,并且这种效应持续时间较长。

2.6规律性

一般我国极端气候灾害更多的是以黑龙江爱珲到云南腾冲之间的连线作为分界,这条线以东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发生频率也较高,南方主要是涝灾,北方为旱灾,黄淮平原和东北平原是旱灾出现较为频繁的区域,长江中下游地区则是涝灾频繁地区。东北三省受到低温冻灾较为严重,东部沿海地区则面临着海上风暴威胁,危险程度较高。

3极端气候灾害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影响

农业经济发展中,农作物产量很容易受到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影响,两种影响混合在一起产生的作用较大,其中当属极端气候灾害最为严峻,不同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农业经济稳定、持续增长。据国家农业部权威数据统计限制,我国在1983—1998年,粮食损失造成的总产量损失高达10%,也就意味着在此期间我国每年都至少有400亿kg粮食被极端气候所吞没。根据数据统计,我国农业经济由于极端气候灾害减产的年份主要集中在1961—1963年、1966—1968年、1974—1976年、1994年和2008—2010年。在这几个区间中,我国每年粮食损失量不断增长,并且我国由于极端气候灾害导致粮食减产数量始终处于高位震荡态势,对于我国农业经济持续增长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危害。

4我国农业经济应对极端气候的对策

我国应进一步加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增加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投入力度,确保我国水利基础抗水、防洪功能充分发挥,通过健全水利基础工程来提升我国整体的农业抗灾能力。由于我国地理条件十分复杂,所以除了应加强引种抗灾害农作物品种外,还应根据当地气候实际情况来着重培育符合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农作物,有计划落实培育工作。就当前极端气候变化情况来看,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是影响最广、危害较大的灾害类型,由于极端气候变化具有突出的不确定性,应加强对气候变化的评估机制的落实,制定合理的防灾措施。诸如,可以加大资金投入,立足于农业保险基础上,更好地防范极端气候灾害对我国农业经济产生的影响,将农业生产活动集中在某些特定区域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将农业极端气候灾害防控工作落实到实处,促进我国农业经济持续发展。

5结语

我国的农业属于一种弱质性产业,很容易受到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带来的危害较大。我国自建国以来,自然灾害频发,为了能够更好地防范自然灾害发生,应加强极端气候对农业经济发展带来影响的深入分析,从多种角度进行诠释,寻求合理的应对措施,推动农业经济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京平,王卫丹.极端气候因素对中国农业经济影响初探[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中旬刊),2014(7):142-145.

[2]袁婧婧.极端气候因素对中国农业经济影响初探[J].魅力中国,2013(11):33.

[3]甘甜.极端气候因素对中国农业经济影响初探[J].财经界,2014(18):21.

[4]李金良.气候因素对黑木相思胸径生长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2(21):183-184.

气候变化带来的危害篇2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全年少雨。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温带内陆。对流层的主要特征上冷下热,对流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以下是和大家分享的地理考试备考知识汇集资料,提供参阅,欢迎你的阅读。

地理考试备考知识汇集一

1. 层(臭氧层)高层大气(电离层)

2. 对流层的主要特征上冷下热,对流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3. 平流层的主要特征臭氧吸收紫外线。平流,对高空飞行有利,

4. 大气上界离地面约-千米。

5. 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太阳高度角

6.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7. 辐射定律物质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越长。

8. 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9. 大气逆辐射夜间有云较温暖,夜间晴朗较寒冷。

10. 大气的保温效应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能力很强。

11. 全球的热量平衡地球多年平均收入的热量与支出的热量是相等的。

12. 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各纬度间的冷热不均。

13. 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14.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15. 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和大小高压垂直指向低压。单位距离间气压差越大风力越大。

16. 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17. 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由于受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并不平行,而是有个交角。

18. 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向的步骤①高压垂直指向低压②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19. 小气候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

20. 海平面等压线与风力大小低压中心,高压中心。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

21. 大气环流的意义调整全球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22. 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东北信风副高中纬西风副极地低压极地东风极地高压

23.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位移大致来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24. 冬季海陆上的主要气压中心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太平洋)和冰岛低压(大西洋)

25. 夏季海陆上的主要气压中心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太平洋)亚速尔高压(大西洋)

26. 季风的成因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27. 季风的典型分布地区东亚季风(西北东南风);南亚季风(东北西南风)。

28. .锋面的分类与天气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气温气压天气。

29. 锋面对我国天气影响的实例北方夏季的暴雨(冷锋)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冷锋)

30. 气旋的气压气流状况天气特征低气压;上升气流;阴雨。北半球水平气流为逆时针。

31. 反气旋的气压气流状况天气特征高气压;下沉气流;晴朗。北半球水平气流为顺时针。

32. 锋面气旋锋前锋后的天气情况。冷气团一侧阴雨。

33. 气候要素气温降水量。

34. 气候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

35. 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比较日较差年较差最高气温月最低气温月。

36. 世界气候类型的名称热带(四种)亚热带(两种)温带(三种)寒带(一种)

37. 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①判断南北半球,②判断热量带,③判断雨型。

38.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受季风影响;大陆东岸-

39. 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受副高和西风交替控制。-西岸

40. 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燥。季风。-°大陆东岸。

       地理考试备考知识汇集二

41.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冬暖夏凉,降水均匀。终年盛行西风。-°大陆西岸。

42.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全年少雨。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温带内陆

43. 气候的变化地质时期历史时期世纪末以来。

44. 气候资源的特点可再生,普遍存在性,数值特征,有较大的变率

45. 气候资源与农业种植制度(作物的结构熟制配置与种植方式)。

46. 气候资源与建筑小区街道与子午线成°-°夹角。

47. 风与城市规划工业企业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居住区布局在盛行风的上风向

48. 气候资源与交通公路铁路机场(暴雨泥石流风速桥涵云雾地势等)

49. 台风(飓风)热带气旋强烈发展形成的大旋涡。

50. 热带气旋强度等级热带低气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

51. 台风的监测与预报利用气象卫星确定台风中心位置,估计强度监测移动方向和速度。

52. 暴雨形成条件①充足的水汽②强烈上升运动③持续的天气系统

53. 洪涝灾害的防御提高预报的准确率,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54. 干旱的危害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55. 干旱的防御改善生态选择耐旱作物开展水利建设改进耕作制度等。

56. 寒潮的危害带来严寒大风霜冻。对春秋季的农作物危害最大。

57. 寒潮的防御提前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

58. 全球变暖趋势及其人为原因①燃烧矿物燃料②毁林

59. 全球变暖造成的后果①海平面上升②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

60. 大气臭氧层总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氟氯烃化合物消耗臭氧。

61. 大气臭氧层总量减少危害①直接危害人体健康②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造成破坏。

62. 臭氧层的保护①研制新型制冷系统②参与国际合作

63. 酸雨的成因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

64. 我国酸雨区的分布①四川盆地②珠江三角洲③长江三角洲

65. 酸雨的危害①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②土壤酸化③腐蚀建筑物④危及人体健康

66. 酸雨的防治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煤炭中的硫资源综合利用。

67. 大气环境保护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氟氯烃破坏臭氧层,酸雨。

68. 海洋是大气的主要热源和水源海洋水量占地球总水量的.%海洋占地球%。

69. 海岸带从滨海平原到大陆架之间的广阔区域。

70. 海岸带与人类活动全球%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距离海岸千米的范围内。

71. 人-海岸相互作用阶段①很少干预②开始干预③海岸开发④海岸管理

72. 海水热量的收入太阳辐射

73. 海水热量的支出海水蒸发所消耗的热量。

74. 影响海洋表层水温的因素太阳辐射沿岸地形气象洋流等。

75. 海水温度的空间变化规律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76. 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表层海水温度变化较大,深层海水温度变化不大。

77. 海水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海洋面积广,水量大,而且热容量又很大。

78. 海水中主要盐类物质氯化钠氯化镁。

79. 盐度的概念克海水中所含溶解的盐类物质的总量。

80. 海洋表层盐度的纬度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

81. 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降水量蒸发量洋流河流淡水汇入(径流量)。

82. 盐度最高的海区和最低的海区红海(亚非交界)波罗的海(北欧附近)

气候变化带来的危害篇3

关键词气象灾害;防御对策;五团垦区;新疆阿克苏

五团垦区属于温带干旱性沙漠气候,团区距离北部全年有积雪的天山较近,气候变化无常,大风、沙尘暴、冰雹、暴雨、霜冻、低温冻害、干旱、洪水、雪灾雪崩、地震、病虫害等10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垦区所在的地形及小环流的形成,具有明显的山区小气候,使得团区不但要受到大范围的冷空气入侵形成的天气过程影响,还会受到局地山区小气候造成的阵性天气的影响。五团特殊的地形形成了特殊的气候点:春季常会有强寒潮(倒春寒)天气,大风、沙尘暴时有发生;夏季气温不高,昼夜温差大,属于温凉天气,常有冰雹、暴雨出现;秋季降温迅速,初霜冻偏早,给五团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因素。

1农作物生长季节的主要气象灾害

1.1大风

团区每年平均有大风日数6.5次,且多出现在春季和夏季。每年3月以后天气变化无常,大风、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对团场农业生产、林业、畜牧业造成很大威胁。尤其是春季出现的大风,对果树开花、坐果及农作物苗期生长危害极大。例如:2008年4月18日,五团垦区1次强沙尘暴天气的过程:受北方强冷空气入侵的影响,团区从4月17日夜间0时30分起,风速开始加大,出现沙尘暴、风沙天气,并出现5~6级的偏西风,夜间瞬时最大风速达到7级(15m/s),最小能见度降至100m左右。18日8时19分左右继续出现8级大风。从10时18分开始连续出现8级以上大风一直持续至17时,历时6h以上。12时58分瞬时最大风速达到10级(25m/s),最小能见度降至15m左右,达到强沙尘暴标准。5~6级风从4月17日夜间0时30分起至结束,持续时间长达20h。此次大风持续时间长、强度强,实属近30年来五团垦区罕见的天气,对团区已播棉田及果树开花授粉、坐果危害极大,损失惨重,造成棉田飘膜671.1万hm2,出苗死亡、重播棉田面积756.5万hm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12.587 7万元,影响果树开花授粉,导致坐果率低、果实减产,温室大棚也受到损害。

1.2低温

团区春季温度上升极不稳定,常会遭到低温的危害(包括冻害、冷害和霜冻),出现强寒潮(倒春寒)天气,造成苗期冻害死亡,导致重新播种,使作物生育期推迟,冻伤植株,使其长势衰弱导致减产。团区所在的位置靠近北部山区,形成了特殊的气候特点,夏季昼夜温差大,常有冷空气入侵,造成持续低温阴雨天气,降温幅度较大,在作物生长发育期间形成低温冷害。如棉花的蕾铃脱落、烂桃。团区秋季降温迅速,初霜冻常偏早出现而形成冻害,造成霜后花偏多,还可造成棉花停止生长或者死亡。如2006年4月10日,团区遭到低温冻害(雨加雪)使棉花、青贮、果园受灾面积总计3 486.7hm2,直接经济损失101.5万元。又如2008年1月中下旬出现低温冻害,最低气温-27.8℃,大棚蔬菜、果园果树等受灾严重,大部分幼龄果树被冻伤或冻死。总之,低温冷害天气可造成团区作物减产,使团场经济受到严重损失。

1.3冰雹

五团距离北部山区较近,地形抬升作用很明显,在迎风坡极易形成局部强对流天气,积雨云云团易转变成冰雹云单体,产生阵性雷雨大风,是造成冰雹的主要原因。团区每年平均有1.7d的降雹日数,多集中在5~8月,占全年降雹日数的76%,这期间正是作物发育的关键时期,一旦产生冰雹,将会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产,对农业、交通、建筑设施和生命财产危害很大。

1.4干旱

五团垦区主要依靠天山融雪灌溉田地,季节性干旱较明显,水资源紧缺。引起团区干旱的原因:一是春季气温较低,融雪较慢,造成团区水量较小,引起春旱。二是冬季天山降雪少,积雪量减少,造成春季干旱严重,春灌缺水。三是降水偏少,时空分布不均匀,时常有长时间无降雨,持续干旱。干旱的危害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作物生长,导致减产,影响了经济快速发展。

1.5洪涝

春、冬季节,由于山区气温较低,融化的雪水带有冰块,流冰在下游积聚,冰坝阻断河水漫溢成灾,发生冰、凌性灾害。夏季7~8月是该团山洪暴发季节,长达10km的河床,容易造成洪水灾害。

2防御对策

2.1大风

团场要加大植树造林的工作力度,有计划、合理地种植防风林,逐步改善垦区的植被条件;牧区应注意选择避风场所,加强牲畜管理工作。加强对大风的监测和预报,及早采取预防措施[1]。遇到大风天气应临时加固大棚等农业设施。

2.2低温

一是掌握低温气候规律,合理安排品种搭配和播期,要选择适宜五团垦区气候条件的作物进行种植,认真分析五团垦区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五团垦区气候条件生长的作物类别,同时在品种选择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当年的气象年景分析,来合理选择作物的品种、品系,尤其对喜温作物,如棉花、水稻等,要充分考虑到当年的热量条件,合理配置种植结构,以达到扬长避短、减少低温危害的目的[2,3]。二是加强低温冷害预报及应用。长期趋势预报有利于调整作物布局和品种搭配,中、短期预报为及时采用应急的抗御措施提供可靠依据。三是改善和利用小气候生态环境,增强抗御低温的能力。采用地膜覆盖、以水增温和喷洒化学保温剂,这些措施均能达成减轻低温危害的目的。

2.3冰雹

一是加强防雹工作。合理分布炮点,炮点要建在冰雹云形成移动的前沿地带,防雹人员要密切监视天气演变和变化,做到有备无患。二是提高监测和预防冰雹的水平。应用气象雷达跟踪探测,总结强对流天气模式,应用计算机数值预报。还可肉眼识别雹云,一般移动快,云体发黄,有的中间灰暗,常伴有连续不断的沉闷雷声,多有横闪。三是人工消雹。在冰雹云中播撒凝结核,加速凝结成雨,避免成雹。

2.4干旱

分析了解当地干旱灾害发生的时空分布规律,合理调整棉花种植布局[4];在灌溉设施差的地区避免种植棉花。建设稳产高产农田,主要做好平整土地及水土保持。改良和培肥土壤,增加土壤蓄水能力,以肥调水。适时耕作,注意耕、耙、耱、压、锄巧妙配合,充分利用降水,同时控制蒸发。采用地面覆盖,如薄膜、秸秆、稻草、绿肥等进行覆盖。注意节水灌溉,如细流沟灌、低压管灌、喷灌、滴灌、地下灌溉等,要因地制宜。营造农田防护林,其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还可调节农田水分、减少蒸发。此外,应抓住一切有利天气,积极开发人工增雨作业。

2.5涝洪

一是加强气候和水文监测预报。二是兴修水利工程防洪,如修筑堤防、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等。三是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在低洼地开沟以降低地下水位。同时,抓住有利天气及时进行田间管理,改善土壤通气性,防止地表板结及盐渍化。四是改良土壤结构,结合深耕多施有机肥,并在涝害发生后适时中耕。

3参考文献

[1] 段若溪,姜会飞.农业气象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2.

[2] 彭春瑞,刘小林,李名迪,等.江西水稻主要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2005,17(4):127-130.

气候变化带来的危害篇4

关键词 气候概况;气象灾害;统计分析;甘肃康乐

中图分类号 P4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1-0179-02

1 康乐县气候概况

康乐县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地貌总体西南高东北低,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康乐位于甘肃省中南部,临夏回族自治州东南端,平均海拔2 000 m,总面积1 083 km2。地形复杂,垂直气候明显,气候由北向西南从温凉半湿润区向高寒特湿润区过渡。康乐年平均气温为5.3~7.7 ℃。气温年较差25.9 ℃,极端最低气温-32.2~-17.0 ℃,极端最高气温27.8~36.1 ℃。年平均降水量350.7~780.4 mm,年太阳辐射总量5 554.1 MJ/m2,年日照时数2 109.8~2 693.0 h,年蒸发量为1 105.9~1 411.2 mm,是降水量的2~4倍。该县四季的气候特点是冬季干燥寒冷;春季冷暖多变,易发生春旱;夏季温湿,无酷暑,易发生伏旱和强对流天气;秋季降温迅速,秋温低于春温,降水变率大,易发生秋季B阴雨。

2 康乐县气象灾害

2.1 干旱

干旱是长期无雨或少雨导致土壤和河流缺水、空气干燥、农作物枯死、人畜饮水不足等的灾害现象[1-2]。康乐干旱出现的频率高(93%),是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干旱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旱、春末初夏旱、伏旱危害最为严重。

11月至次年2月是干冷的冬半年,从3―10月的农作物生长期内干旱均有可能发生,有的年份春旱之前年度的冬季少雨(雪),甚至自秋季就少雨,亦可持续4~5个月,有的春旱可持续到6―7月,就会发生秋冬春三季的连旱、冬春二季连旱、春夏二季连旱等。夏旱通常又称“伏旱”,伏旱与春旱或秋旱相连,春旱连伏旱或伏旱连秋旱(持续到9―11月)时危害较重。1967年以来,春旱发生频率38.6%,春末夏初旱15.9%,伏旱27.3%,平均3年一遇。干旱出现时间长,并易出现连旱(占10%),其中有4年(占10%)出现春夏连旱,危害严重。

由图1可知,康乐县1967年以来共出现各类干旱51次,即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干旱出现,尤以1994年3―5月、1995年4―6月、1996年11月至1997年4月、1997年10―12月、1999年1―5月、2002年7月至2003年4月降水持续特少,全县遭受严重旱灾,1996年、1997年、1999年、2002年冬季长期干旱,粮食减产,三岔河断流,东北部及县城人畜饮水困难。

利用康乐及周边气象站历年的降水资料计算分析,将康乐干旱危险等级分为5级,自西南向东北递增。

2.2 雷暴和闪电

雷电在气象学上称为雷暴,主要在夏季局地强对流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中产生,有很强的局地性和突发性[3-4]。康乐年平均雷暴日数33 d,平均初日4月11日,终日10月3日;一年中雷暴主要集中在4―10月,其中6―8月占66%;从雷暴年际变化分析,进入21世纪雷暴次数有所减少。

1967―2015年康乐县雷暴次数年变化如图2所示。利用康乐及周边气象站历年雷暴资料,得知太子山区、莲花山区和八松乡大部、鸣鹿乡、八丹乡、上湾乡西南危险性等级最高,年平均雷暴日数>45 d;虎关乡、康丰乡、附城镇、莲麓镇雷暴危险性等级最低,年平均雷暴日数

2.3 冰雹

冰雹是康乐重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它影响范围小、持续时间短、来势猛、强度大,一般都伴有暴雨洪涝、大风,对人民生活、生命财产安全等造成严重危害。

根据1967―2015年康乐气象站的记录,共出现冰雹91次,平均近2次/年,但通过分析康乐全县近10年雨情点的记录,实际发生在康乐境内的冰雹次数至少在7次/年以上。

从历年降雹资料统计来看,康乐年降雹次数呈减少趋势;雹季长度7个月,最早开始日期4月9日,最迟结束日期10月12日,主要集中在6―9月,主要降雹时段在14:00―20:00,占84%。

康乐为冰雹易发区,主要是距雹云源地较近,加之辖区内山地较多,有利于不稳定层结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冰雹路径有2条:北路为广河水泉―白王、流川―苏集、康丰―八丹、上湾―胭脂―草滩;西路为广河庄禾集―八松―鸣鹿―八丹、上湾―草滩(汇入北路)―五户―景古―莲麓出境。

1967―2015年康乐县冰雹次数年变化如图3所示。利用康乐及周边气象站历年的冰雹日数资料得知,其危险等级分为5级。自西南向东北递减,与冰雹路径相符。

2.4 低温冻害

低温冷害是指农作物或经济林果生长期间出现较长时期低于作物生育要求的临界温度的致害低温。

根据低温出现的时间及其对作物的影响,可分为春季低温和夏末初秋低温2种类型,康乐一般春季低温年发生较多,秋季低温年略少。

寒潮是指强冷空气的突发袭活动,24 h降温10 ℃或48 h降温12 ℃、最低气温低于5 ℃的天气过程称为一次寒潮过程。康乐1967年来共出现寒潮过程18次,平均2~3年一遇;主要发生在3―5月,越迟造成的灾害越严重,2004年5月3―5日寒潮天气后康乐受霜冻灾害,全县作物及果树受重霜冻,共受灾达8 373 hm2,经济损失达117.6万元,为20年来最严重的霜冻灾害。

霜冻是指农作物生长季内冷空气入侵,使土壤表面、植物表面及近地面空气层的温度骤降到0 ℃以下,引起农作物植株遭受冻伤或死亡的现象。康乐出现初霜冻的平均日期为9月23日,终霜冻为5月23日,由于正处大气环流调整的季节,较强的冷空气,加之常伴有大风、降雪等天气,气温急剧下降,给作物造成重大损失。

利用康乐气象站及各乡镇区域气象站日最低气温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低温冻害等级自西南向东北递减。

2.5 高温

气象上日最高气温≥32.0 ℃称为高温天气。康乐高温天气年平均仅0.5 d,集中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2000年7月24日,为有史以来少见的36.1 ℃。从高温日数的年际变化看,2010年最多。

利用康乐气象站及各乡镇区域气象站日最高温度资料统计分析发现,康乐高温热浪危险性等级仅虎关乡、附城镇、康丰乡沿河谷地最高,年平均高温日数大于0.5 d;太子山区及山麓一带不会出现高温天气。

2.6 雪灾

雪灾是因长时间大量降雪造成大范围积雪成灾的自然现象,对人类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主要对农业、交通、电力等敏感行业带来损失[5]。

1967―2015年康乐县雪日、积雪日年变化如图4所示。康乐h年平均降雪日数达39 d,积雪日数36 d。一年中发生降雪的时段为10月至次年5月,集中发生在11月至次年3月(占84%),尤以2―3月为甚(占42%)。降雪的年际变化不大。

利用康乐及周边气象站历年的降雪日数、积雪日数、积雪深度资料,得知西南部山区为雪灾重灾区。

2.7 暴雨洪涝

洪涝灾害是指洪灾和涝灾的总称,它是由一次短时或连续的强降水过程致使洪水泛滥、淹没农田和城乡,造成农业或其他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康乐县主要为洪灾,是康乐危害严重的一种气象灾害。

康乐暴雨主要集中在6―8月,出现几率为4~5年1次;1989年7月22日降水量达131.9 mm,2005年7月1日降水量达137.7 mm,为1967年以来的2场大暴雨。

康乐年平均降水量仅531.8 mm,日降水量≥50 mm的暴雨日数很少,但过程降水量中的大部分降水产生的时段比较集中、强度较大,从强度标准来讲,接近或达到了暴雨。统计分析有记载的康乐山洪灾害发现,其大都是由于强度意义上的暴雨引起的,一般雷雨天气的降水量超过20 mm(其持续时间一般在2 h内)或6 h内稳定性降水的雨量超过30 mm时,康乐就可能出现洪灾。

利用康乐及周边气象站历年的暴雨、强雷雨日数资料,结合下垫面孕灾环境,得知康乐暴雨危险性等级由西南向东北递减,沿太子山麓暴雨危险性等级最高;康丰乡、附城镇、莲麓镇暴雨危险性等级相对较低。

2.8 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指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和沉降、水土流失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康乐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强降雨引发的泥石流和滑坡、崩塌。

根据《甘肃省康乐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康乐境内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36处,滑坡3处,崩塌4处,泥石流沟29条。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17处。

康乐泥石流多发生在雨季(7―9月),滑坡、崩塌多发生在雨季和冻融期(11月至次年3月),而降水集中的7―9月也是各类工程建设活动强烈的时期,因此7―9月为康乐地质灾害年度高发期。

3 结语

(1)康乐地形特殊,气候复杂。干旱、高温、冰雹、雷暴、霜冻、暴雨、雪灾、低温阴雨等灾害在康乐频繁发生,对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危害。

(2)暴雨洪涝及其带来的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是康乐最严重的气象及衍生灾害。

4 参考文献

[1] 李栋梁,刘德祥.甘肃气候[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39-170.

[2] 尹宪志,孙玉莲.临夏气象[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1:180-236.

[3] 吴吉东,傅宇,张洁,等.1949―2013年中国气象灾害灾情变化趋势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4(9):1520-1530.

气候变化带来的危害篇5

关键词:气候变化;森林灾害;法律防治

中图分类号:F84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2-0051-02

在研究如何应对气候变暖的过程中,森林生态系统起到了不可或缺甚至是中流砥柱的作用,尤其是利用森林碳汇应对气候变暖是一个关键措施。然而,由于森林是一个极易遭受气候变化等自然灾害侵袭和意外事故影响的生态系统,气候变化必将对森林灾害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带来严重的影响。

森林灾害是世界七大自然灾害之一。森林灾害主要是指由于自然变异或者人为因素引发的,并对森林资源的正常发育或者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破坏或者损失,进而给林业产业造成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的自然现象及人类行为。[1]研究已经表明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是CO2浓度增加和温度升高的情况下,森林生态系统将受到严重的破坏,系统结构、空间格局、组织成分、分布范围以及系统生产力等都将发生变化。此外,气候变化还会使得部分物种的适生面积扩大,种群迅速扩张,一些生态系统出现干旱的频率加大,荒漠化加重,脆弱性增加等等。[2]森林是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的一类物种,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气候变化将导致森林灾害风险的增加。

一、气候变化现状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今全球普遍关注的国际化问题。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问题就引起了国际各界政府、社会组织和科学机构的高度重视。众所周知,导致气候变暖的关键因素就是大气中CO2浓度的增加。相关研究成果显示,全球大气CO2的浓度已从19世纪60年代以来的280μmol/L增长到了现在的387μmol/L。并且,近十年大气中CO2的浓度仍以4%的速度增长,到2050年以后,大气中CO2的浓度将会是现在的两倍。[3]因此,随着气温升高,温室效应的加剧,气候变暖和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的趋势将会长期存在。

二、气候变化对森林灾害的影响

(一)气候变化对森林生物灾害的影响

森林生物灾害主要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表述,即森林病虫害和森林鼠害。据普查,我国森林年均病虫害发生面积为934万hm2,超过年人工造林面积,直接导致经济损失和生态价值损失达880(亿元/a)。全国森林鼠害的年均面积约为150万hm2,其中以西部地区最为严重。[4]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森林灾害发生面积最大,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在新的气候背景下,气候变暖将进一步加剧森林生物灾害的严峻性。

1.气候变化使有害生物的繁殖速率增加,种群快速增长

温度对生物的繁殖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气候变暖,森林有效积温增加,许多森林害虫的生理过程、发育周期将大大提前,繁殖速率、适应能力和存活率也大大提高,从而导致世代数和群密度增大,种群快速增长。

2.气候变化使病虫害的适生区域扩大,危害程度加重

全球气候变化对森林病虫害的分布区系和危害范围有着重要的影响。气候变暖使森林害虫的越冬代北移,越冬基地增加,迁徙范围扩大,从而大大的拓宽森林有害生物的适生区域,主要呈现出向高海拔和两极方向扩展,区系分布由南向北变迁的整体趋势。[5]

3.气候变化缩短病虫害的发生周期,增大发生频率

随着气候变暖,森林植被的物候期也在发生着相应的改变。由于有效积温增加,许多昆虫的物候期提前,从而导致世代数目增加,病虫害的发生周期缩短。例如天幕毛虫的发生周期一般为14或15年,但近些年曾于1971年、1985年、1995年在牡丹江,1965年、1974年、1984年、2002年在吉林白城相继爆发;安徽的潜山马尾松毛虫1973年以前爆发周期为10年,1973年以后则为3-5年。[6]由此可见,气候变化使得许多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周期缩短,发生频率加大,进而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水平严重下降,抗灾能力大幅降低。

4.气候变化使森林鼠害面积明显增加,危害程度严重加剧

我国森林鼠害主要发生在生态脆弱区,以内蒙古林区以及西部干旱地区最为严重,每年发生约66万hm2以上。[7]随着气候变暖,新的环境对老鼠的存活和繁殖提供了更为适宜的条件,活跃期延长,加之当前人们对综合治理鼠害的疏忽,使得老鼠大量繁衍和种群密度急速增加,鼠害的危害程度将远远胜于过去。

(二)气候变化对森林非生物灾害的影响

1.对森林火灾的影响

森林火灾的发生是火源、可燃物、气象等环境因子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气象因素是导致森林火灾发生的关键因子之一。气候变化对自然林火影响的范围、 程度和频率取决于森林经营历史、干旱频率及程度、病虫害爆发以及其他因素等。气候变化对森林火灾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气温升高,降水减少,蒸发加大,地被植物干燥,高温、干旱、大风等极端气候的频率和发生强度加大,从而森林火险等级和森林火灾发生的频率将明显提高;[7]其次,森林植被的种群组成和分布区域改变,使森林火灾的发生与蔓延呈现出一定的时空规律性;再次,气候变化导致病虫害的频发,促进了可燃物条件的形成,加剧了极端高温干旱区火灾频率及特大火灾的可能性;并且,由于火源分布、气象条件和可燃物的分布改变,林火的发生的准周期也将发生明显的波动,并逐渐呈现出缩短的变化。[8]

2.对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的森林气象灾害主要有冻灾、雪灾、风灾、旱灾、洪涝、雹灾、高温等。其中冰雪、洪涝等灾害又会进一步的引发水土流失、流泥石、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或者火灾的发生。例如2008年,我国南方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导致林木大批折断受损,并且地表可燃物大量增加,平均地表可燃物载量超过50(t/hm2),严重超过高强度大火的标准30(t/hm2)。[9]1987年的大兴安岭森林大火也是由于长期干旱引发的。目前,气候变暖导致的旱灾是我国影响面最广的气象灾害,并且还常出现多种灾害复合叠加的现象。

三、关于森林灾害的法律防治

(一)加快完善森林灾害法律防治体系的必要性

在气候变化凸显的今天,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环境方针为指导,从生态、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加快建立切实可行的森林灾害法律保障制度,完善森林灾害法律防治体系,不仅有利于推动和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对于防止气候变暖也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首先,就环境保护而言,在应对气候变化历程中,森林对减缓气候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森林碳汇功能,是减缓气候变暖的关键措施。应对气候变化,森林资源是主力;其次,就推进经济发展而言,气候变化将增加林业灾害的易发性和频发性,从而增大林业产业的风险,保护森林是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再次,就森林生态系统的自身特点而言,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森林破坏在规模和程度上都会有一定的扩展,然而森林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其恢复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控制森林灾害的发生是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方面;最后,就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体制而言,我国的森林灾害防治法律机制严重滞后,不够完善,在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加快完善森林灾害法律保障机制的步伐,是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关于森林灾害法律防治的几点建议

1.将森林灾害法律防治与应对气候变化有机结合

森林灾害的频发与气候变化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森林灾害法律防治体系应该把灾害防治与气候变化结合起来。一方面,把防治森林灾害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制定森林灾害防治的政策规划和开展的法律活动中,把气候变化因素考虑进去,跳出为防治而防治的定势;另一方面,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防治森林灾害的战略行动,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动性和紧迫性。其中,减缓和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个主要方面,减缓气候变化与森林灾害防治的结合就是: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森林保护法律法规,加大人工造林力度,充分利用森林资源的碳汇功能来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与森林灾害防治的结合就是:在更好的掌握气候变化形势的情况下,制定切实可行的森林灾害防治政策,完善森林灾害防治机构的建设,加强森林灾害应急系统的构建,开展适应气候变化的森林资源培训和宣传工作。

2.完善森林灾害防治法律法规体系

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灾害的发生往往出现新型灾害、复合型灾害、次生灾害或者衍生灾害跨区域发生或一起并发的现象,针对常规森林灾害制定的的单行法现和政策制度已严重滞后。亟需制定综合性的防灾治灾法或以森林保护法为统帅,再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森林灾害制定更加具体、实施性强的单行法规,从灾害的预防、监测、预警、应急处置、风险管理、恢复重建、救济救助等各层面都做出具体规范,并在防灾治灾的各个环节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体化要求。

3.健全森林灾害地方管理体制,确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森林灾害管理体制层次比较广泛化,不够具体细致,以致无法应对新的森林灾害防治局面。因此,在各级政府设立由政府统一领导,综合协调政府各相关部门的专门机构,根据灾害发生的等级和特征,形成同一灾害区域多个地方政府参与的联合防控机制,协调建立森林灾害跨区域防治的检测预警系统,实施资源和信息共享、应急响应联动等措施。

4.加强森林灾害的防治能力建设和法律救助机制

以法律手段为保障,高效运行救助机制是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新的森林灾害风险的重要环节。由于森林灾害后果严重,需要建立森林灾害风险分担和转移机制,通过金融、保险等多元化机制实现森林灾害的经济补偿和损失转移分担,如生态补偿政策,森林保险制度和建立专门的森林灾害保障基金等。风险分担机制应与森林救济、产业恢复等减灾和适应手段相结合。此外,还可以进一步探索社会化的捐赠救助基金体制,充分的发挥公益慈善机构在森林灾害保障中的作用,拓宽救助资金的来源和渠道,充分基层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的联合防御、救助发挥的作用,弥补政府救助的不足。

参考文献:

[1] 魏书精,孙 龙,魏书威,胡海请.气候变化对森林灾害的影响及防控策略[J].灾害学,2013(4):37-38.

[2] 张文勤,纪成俭,王文烂,等.福建省森林灾害的发生情况与主要成因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01(3):175-178.

[3] 李艳丽.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初探[J].灾害学,2004,19(2):87-91.

[4] 李剑泉,李智勇,易浩若.森林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4):35-38.

[5] 赵铁良,耿海东,张旭东,等.气温变化对我国森林病虫害的影响[J].中国森林病虫,2003(3):29-32.

[6] 谢 晨,赵 萱,王 赛,袁 梅.气候变化对森林和林业的影响及适应性政策选择——基于全球和我国的相关研究进展[J].林业经济,2010(6)96-102.

气候变化带来的危害篇6

关键词:贵州省农业;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对策

中图分类号:S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3-0533-05

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东侧,地处中低纬度,全省土地总面积1.76×105 km2,山区占总面积的97%(其中山地和丘陵分别为87%和10%),是典型的山区省份。贵州省气候类型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型气候,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1 100~1 300 mm,年平均气温14~16 ℃,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常年雨量充沛,阴雨天数较多,相对湿度较大,光照条件较差,属全国日照低值区。对于贵州省农业生产而言,既有可充分利用的丰富多样的立体气候资源,也有多发的气象灾害。以2010年为例,贵州省2 633.4万人次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1.96×106 hm2,其中绝收面积5.57×105 hm2。由于农业气象灾害危害严重等原因,贵州省农业生产水平低、生产方式落后的状况十分突出。当前贵州省农村突出的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慢、负担重、贫困面广。以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来看,全国平均水平为5 919元,而贵州省仅为3 472元;2010年贵州省农村贫困人口418万人,农村贫困人口发生率高达12.1%,这种局面说明贵州省农业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偏低,农民增收、创收的途径较少。农村、农民、农业的“三农”问题是一个整体,农业的欠发达必然导致农民贫困、农村落后,进而影响农民、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反过来,农村落后,农民受教育程度低,不可能在山区开辟第二、三产业等就业门路,绝大多数人口和劳动力只好依靠有限的土地作为生计来源,其结果将导致一方面难以致富,难以改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将导致人口超过环境容量,进一步引起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若没有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投入进行新的农业战略开发和规划,引进现代的开发模式,贵州省农业难以持续发展。因此,研究贵州省农业气象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减轻农业气象灾害损失,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1 贵州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

贵州省农业气象灾害主要有春夏干旱、低温冷害、秋季绵雨、冰雹大风、暴雨洪涝[1]。次生衍生气象灾害有:水土流失、石漠化、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气象灾害;农作物病虫害、森林病虫害等生物气象灾害;森林火灾、酸雨等其他灾害。干旱(春夏干旱)、低温冷害(倒春寒和秋风)和冰雹是对贵州省农业危害较重的3种气象灾害。

1.1 干旱

就干旱对贵州省农业造成的危害而言,春旱发生频率最高和危害程度最重,夏旱次之,秋冬干旱则危害较轻。由于每年季风的不稳定,导致春夏季雨水的年际波动和年内雨量的时空分布不均而引发春旱(3~5月)和夏旱(6~8月),由于春夏季正值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水关键期,春夏干旱成为困扰贵阳省农业发展的两大气象灾害,也是导致粮食产量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贵州省春旱分布特点是西重东轻,重春旱区包括黔西南州、六盘水市和毕节市西部和黔西南州西部,多年平均春旱天数多于60 d;中等春旱区包括遵义市西南部、毕节市东部、贵阳市以及黔南州大部,多年平均春旱天数为51~60 d;轻春旱区包括遵义市东部、铜仁市西部、黔南州东部和南部、黔东南州南部,多年平均春旱天数为41~50 d;轻微春旱区或无春旱区包括铜仁市东部和黔东南州大部,多年平均春旱日数少于40 d。贵州省夏旱分布呈东重西轻,与春旱相反,重夏旱区包括铜仁市、黔东南州和遵义市南部,多年平均夏旱天数多于60 d;中等夏旱区包括黔南州和遵义市大部、毕节和安顺两市东北部、贵阳市,多年平均夏旱天数为40~50 d;轻夏旱区包括毕节和安顺两市大部、黔南州西南部,多年平均夏旱天数为30~40 d;轻微夏旱区包括六盘水市、黔西南州、毕节市南部和安顺市西南部,多年平均夏旱天数少于30 d。在严重干旱发生的年份,旱季常造成溪河断流,导致人畜饮水困难。据统计,目前由于自然水源不足,全省农村、乡镇尚有缺水人口331万人,缺水大牲畜232万头,有些农村甚至出现“吃水贵如油,年年为水愁”的重度缺水局面。

1.2 低温冷害

倒春寒和秋风是贵州省农业发展中最主要的两种低温冷害形式,其危害不可低估。如1991年贵州省倒春寒天气持续时间较长,导致遵义地区已播种的水稻、玉米发生严重烂秧烂种,烂秧率高达40%以上,已播种的烟苗几乎全部被冻死。秋风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虽不及倒春寒,但严重的秋风亦会造成农作物产量大幅下降。如1988年贵州省中西部因秋风影响水稻正常抽穗扬花,不少受灾地区水稻空壳率高达30%~50%。雨凇、雪灾和霜冻也是贵州省常见的低温冷害形式。贵州省冬季风若遇北方冷空气入侵而出现低温阴雨天气,常形成雨凇,在贵州省俗称“凝冻”,对农作物和牲畜危害很大,还可使树木折断。降雪是贵州省冬季一种常见天气现象,降雪时气温较低,对某些农作物和畜禽安全越冬可造成一定危害,降雪常与雨凇同时发生,此时被称之为“雪凝”。贵州省霜冻以西部的习水县和北部的黔东南东部最为频繁,年平均在30 d以上,威宁更是多达89 d。霜冻可使许多农作物,特别是喜热作物遭到很大的损失,是贵州省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之一。

1.3 冰雹、大风

冰雹、大风均属于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侧,是典型的山区省份,地形复杂,是国内强对流天气多发省份之一。冰雹、大风是贵州省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冰雹主要发生在春季(3~5月),约占全年总降雹日数的近3/4,冬季次之,再次为夏季和秋季,冰雹常伴有狂风骤雨,对即将成熟收获的夏收作物危害极大。大多数年份的冰雹、大风天气都会对农作物造成一定损失,重雹地区有时会给即将收获的农作物造成毁灭性打击。贵州省境内冰雹区的移动主要有3条路径:一是从毕节以西与云南接壤地带毕节大方黔西清镇贵阳龙里,赫章纳雍织金平坝清镇贵阳,分别位于六冲河以北和以南;二是从普定安顺长顺惠水平塘独山三都榕江,盘县普安晴隆紫云,兴仁、兴义贞丰安龙册亨望谟;三是从西南到东北,金沙遵义湄潭凤冈德江沿河,龙里贵定福泉黄平施秉镇远岑巩玉屏,都匀凯里台江三穗。根据各地年平均降雹日数、降雹强度和冰雹成灾率,贵州省严重冰雹区位于毕节和六盘水两市的大部分县市。冰雹、大风等局地强对流天气发生时间短暂,地域分布一般呈跳跃式和插花型分布,所带来灾害的单点性和局地性极为明显。春季是贵州省夏粮作物成熟期和秋粮作物幼苗生长期,此时又是冰雹多发季节,往往给各地农业生产带来很大损失,轻灾年份全省农田受灾面积约为0.6×104 hm2,一般年份受灾面积为5.3×104~1.3×105 hm2,重灾年份受灾面积在1.3×105 hm2以上。

1.4 暴雨洪涝

贵州省各地各月均可出现暴雨,每年汛期5~9月,集中了全年降水量的70%。贵州省多暴雨洪涝,在暴雨过程中尤其是大暴雨,降雨时间集中,降雨强度大,常常具有大范围或成片发生的特点,易引起地表沟溪河流水位猛涨,导致山洪暴发,低洼地积水成涝,还常诱发崩塌、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严重的暴雨洪涝给农业基础设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范围最大、频率最高的主要暴雨多发区位于西南部,暴雨中心在六枝县和晴隆县一带,年平均暴雨天数为5.1 d。其次多暴雨区位于黔西南东北部,暴雨中心在都匀市附近,年平均暴雨天数亦为5.1 d。再次是贵州省东北部的相对暴雨多发区,大娄山东段余脉的东南侧与梵净山之间,与铜仁市北部的松桃苗族自治县多暴雨区相通,形成东西向带状暴雨区。

1.5 水土流失

贵州省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岩溶地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73%,每年进入暴雨季节,暴雨过程中地表径流来势猛,加上土层浅薄、土壤疏松,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其危害表现为土地资源贫瘠、人工施肥流失、河流泥沙淤积、掩埋良田等。水土流失灾害遍及省内每一个县(市、区),西部重于东部和南部,其中以北盘江上游、乌江上游和牛栏江3个流域最为严重,赤水河、南盘江上游和乌江下游流域次之。从各县受灾情况看,水土流失面积超过55%的有16个县,全省每年土壤侵蚀量达2.9×108 t。

1.6 崩塌、滑坡、泥石流

全省有滑坡地段2 000多处,大型滑坡150多处,泥石流沟几百条,每年雨季期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是一种破坏力极大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常与暴雨洪涝灾害的诱发有关。1996年9月18日22时,位于印江河段鹅岭镇岩口处突发特大滑坡灾害,有2.3×106~3.4×106 m3的滑坡体堵塞了印江河,迫使上游的郎溪镇8 000多居民紧急搬迁,淹没耕地90 hm2,直接经济损失1.5亿元。

1.7 农作物病虫害

贵州省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有利于各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但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同时有利于各种农作物病虫害的繁殖和流行。据不完全统计,属于全省性分布的病虫害有120多种,其中危害普遍的有稻瘟病、纹枯病、恶苗病、胡麻叶斑病、稻曲病、小麦锈病和白粉病、油菜菌核病、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红薯黑斑病、稻苞虫、粘虫、稻螟虫、稻飞虱、玉米螟、菜青虫等。建国以来,全省农作物病虫害危害严重成灾的农田年均累积达1.33×105 hm3。

2 农业气象灾害适应性对策

贵州省农业基本上仍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面对诸多有利和不利自然条件,应制定“趋利避害”、“以防为主,防抗避结合”的适应和减缓气象灾害的战略,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稳产高产的必然选择。“趋利避害”就是要顺应气象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和气候变化规律,既要重视防灾减灾,更要重视有利气候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趋利本身有时可以达到避害目的。“以防为主”就是防患于未然,以提高农业防灾能力建设为应对气象灾害的主要内容。“防抗避结合”就是能防则防、能抗则抗,在难以防、抗的情况下,要立足于避,才能保证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减少或避免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保证农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2.1 合理布局农业生产

因地制宜扩大某些稳产、生产潜力大的作物的种植面积,减少某些对农业气候资源利用率低的作物的种植面积,可提高种植业对气象灾害的抵抗能力。由于光、热、水等农业气候条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形成贵州省立体农业气候资源的特点,要从微观的作物配置进行调整,因地制宜选择优良品种,使农田形成多层多熟制轮作、间作、套种混作的立体生产布局,形成稳固的种植群体,以充分发挥气候资源优势,防御气象灾害。

2.2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和适应性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发展与水利化程度密切相关,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是确保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稳产高产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措施。应适当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巩固和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使用效率,提高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以增强对旱灾的抵御能力。同时继续在广大农村大力推广投资小、工期短、见效快的小水窖和串联水池等简单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小水利工程。除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外,提倡和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在受干旱长期危害严重和难以有水源保证的农田果断施行水作改旱作[2,3]。在农业技术措施上,选择耐旱、生长期短的良种,适时早播、早栽,入汛后做好山塘水库的蓄水保水,保护好土壤墒情,以减轻后期伏旱的影响。

2.3 提高林草植被覆盖,改善农田水利条件

植树、造林、种草是改善贵州省农业生态条件的基础工程,必须把发展林业、草地畜牧业与恢复生态平衡作为农业防旱、抗旱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来抓。1990年以来,贵州省水旱灾害频发,森林草地植被遭到破坏和水土流失加剧是重要因素。应该在贵州省建立完备的林草立体生态屏障,在省域内长江、珠江水系流域地带,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建成功能齐全的流域生态工程体系,不仅是防御干旱、洪涝,减轻水土流失、防治山地灾害的需要,而且也是促进农村山区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树种和草种的选择既要考虑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当地土生种系为主,亦要提高其利用效率,做到有利于林产业、草地畜牧业和生态旅游等产业的协同健康发展;既要有针对性的防治林草病虫害,亦要保持水土,改善贵州省农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条件。

2.4 科学安排应对冰雹和低温冷害

人工防雹作为贵州省农业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应汲取以往经验教训,提高人工防雹作业的科学布局、科学指挥等方面的管理能力,做到适时准确防雹,不断提高人工防雹水平和效益。1990年以来,农业育秧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大减少了倒春寒烂秧烂种现象,但农业生产露天作业的局面没有改变,贵州省山区具有春季气候回暖慢和气温波动性大的特点,对倒春寒的危害仍不可低估。各地在适时早播或采用水秧田育秧时,要特别注意根据气候规律确定播期,选好整好秧田,要抓住“冷头浸种、冷尾催芽、暖头播种”,播种后切实加强对秧田的水肥管理。对秋风的防御,一是要利用局地小气候优势,注意合理规划布局,特别要解决好水稻与小麦的茬口矛盾,以保证水稻适时栽插,减少后期秋风的危害;二是注意科学施肥,在气候冷凉地区应适当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量,后期要控制氮肥用量;三是因地制宜选好抗寒品种,这对于减轻倒春寒或秋风的危害都是十分重要的。

2.5 防治农作物病虫害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贵州省各地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种类和危害面积都呈大幅度增加的趋势,加强病虫害防治成为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主要措施是:选育和推广抗病虫的作物良种,这是防治病虫害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推行土、肥、水、温、光、气等多因素综合协调管理的栽培技术,以培育壮苗、壮株,提高作物抗病虫害能力;做好病虫害发生发展的监测预报,实施早防早治;保护利用自然界的有益动植物,推广应用生物防治技术控制作物病虫害。

3 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构建对策与建议

3.1 使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与农民生计相结合

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应重视和积极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农田基本建设项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等,改善贵州省农业生态环境,将全省最为稀缺的平坝农田建设成为保水保肥高产的粮仓,将山区建设成为现代林果产业基地、知识密集型草地畜牧业基地和生态旅游的绿色资源宝库。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作为贵州省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实现贵州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但生态环境建设中若忽视贵州省当地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必然会带来诸多问题。但若能把生态链转变为生态产业链,促进农民就业和提高生计,则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就具有了生命力和持续性动力[4,5]。

3.2 发展知识密集型草地畜牧业

实施贵州省农业结构调整,扎实推进林草产业化建设,充分利用贵州省地形地貌、气候、林草资源优势以及可行的科学养殖方式,按照因地制宜,宜草则草、宜林则林、宜林草结合则林草结合,建设和优化林草植被结合的贵州省国土生态安全体系,以减缓温室效应、治理水土流失、遏制石漠化、保护生物多样性[6]。大力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提高食草家畜所占比例,采用现代草业技术进行人工种草,进行草山草坡科学规划和开发,养殖牛、羊、鹅、鸭等食草动物,尤其是贵州省地方特色畜禽产品,如平坝灰鹅、三穗鸭、香羊等不仅肉质鲜美,且产品质量上乘。以提高畜牧业效益为目标,为日益繁荣的贵州省特色旅游业发展提供绿色环保、风味特色的畜禽产品。

3.3 注重贵州省特色农副产品开发

贵州省的山地丘陵广布、地形起伏大、喀斯特地貌区石多土少、土层浅薄等特点决定了贵州省规模化、机械化农业发展模式的不可取。而高品质、无污染的特色农产品日益成为市场上的畅销货。贵州省有许多优质特色的农产品已形成规模、打出品牌,农户与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龙头农产品开发企业形成良性合作伙伴关系,“农户+企业+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特色的多品种、多地域的农产品”开发模式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应成为贵州省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开发的重要导向。

3.4 发展特色乡村旅游

贵州省山区农业发展和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可以相得益彰,在现代农业技术手段的支持下,优化农田景观和民居环境,突出地方民族、乡土特色,散发出古朴、宁静的农村气息。利用独特的乡村风光和生活方式形成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现代与传统交融的田园乐土,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农业体验休闲旅游及民俗民风欣赏于一体的贵州省特色乡村旅游。

3.5 优化农村中心聚落

贵州省的农村聚落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地形地貌和资源特点,发展规模不宜求大求全,应体现其服务于农业产业化、乡村特色旅游、生态环境优化和拓展农民生计4个着眼点,建设具有贵州省山地特色的民族风情、地域特色小镇。对于那些生态条件尚佳,社会经济落后,但仍有改造和发展潜力的聚落,通过必要的投入,包括恢复植被、治理水土流失和灾害、解决饮水和灌溉、增加生态能源、改善交通条件等,使之达到小康水平,生态环境得以恢复,进入良性的循环[7]。

3.6 给予特殊的政策安排

农业灾害保险在贵州省的发展是滞后的,不仅仅是保险公司的进入滞后,更主要的是政府政策方面同样是滞后的。在各种农业保险开展试点的过程当中,贵州省作为气象灾害频发、危害严重且农民人均纯收入处于全国较低水平的山区省份最需要得到优先支持,但事实恰恰相反。贵州省的“三农”问题是我国整个“三农”问题中最难解决的部分之一,因此贵州省更需要特殊的政策安排。一是农业保险按照气象灾害危害状况分灾种开展农业气象灾害保险试点,政府对购买保险的农民根据一定比例予以补贴;二是其余省份农业灾害保险试点较为成熟的模式可以直接在贵州省予以推广;三是国家应对贵州省的农业技术推广、小流域综合治理、石漠化综合治理、农田基本建设、退耕还林等公益性项目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四是将贵州省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引入生态补偿机制,调动广大农民生态屏障建设、水源地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 温克刚,罗 宁.中国气象灾害大典·贵州卷[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

[2] 鲍 文.统筹城乡发展与农业推广体系建设[J].广东农业科学,2011(8):178-182.

[3] 鲍 文.岷江上游干旱河谷气候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及适应性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1(11):162-165.

[4] 鲍 文.生态产业化与退耕还林还草[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0(3):54-55.

[5] 鲍 文.草业产业化与草地资源开发[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9(2):11-13.

气候变化带来的危害篇7

1引起海洋疾病的主要原因

许多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着海洋疾病的发生,环境因素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同时其他自然因素对海洋疾病灾害暴发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海洋生态环境上的变化会使流行性海洋疾病加剧以及致病因子毒力提高,从而导致海洋疾病的大规模暴发,甚至可能会诱发一些新的疾病的发生。导致环境改变的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行为,他们在病原传播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会使宿主抵抗力下降。虽然目前对气候变化和人类行为是如何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时空变化的研究还不是非常透彻,但是其中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海洋生态系统往往随着气候变化而改变,这种突发性、非线性的改变所带来的风险也不断增加[10];另一方面,人类向海洋环境输入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可以影响海洋生物的免疫力[13]。

1.1气候变化对海洋疾病的影响在过去的30a,温室效应已经导致全球平均温度升高了0.2℃,而这个增加的能量大部分被海洋吸收[14]。我国近海海洋表层温度正在不断上升,而由海洋生态环境改变所引起的疾病暴发,其流行性和严重程度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全球温度的升高无论对海洋生物还是对海洋病原体都会产生明显影响,促使海洋疾病的大规模暴发,而且也扩大了疾病发生的时空范围。

1.1.1气候变化对海洋疾病的直接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发生,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生产力也受到了影响,气候变暖会导致许多海洋生物的生物性能改变,从而使它们更容易受到疾病的感染。例如,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由于温度升高,斑海豹的密度增加,这为病原体的传播和侵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而导致了北欧斑海豹流行病的发生[15]。当水体温度过高或者太阳光照强度过强时,在一系列的环境因素共同协作下,很多珊瑚发生白化现象[1,16]。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珊瑚白化的程度和规模都有所增加,在1998年发生的珊瑚白化现象是历史上范围最广、程度最严重的一次,甚至影响到整个珊瑚礁生态系统[10]。由气候变化所引起的海洋酸化对珊瑚也产生着直接影响[17]。海水的酸化会影响单细胞浮游藻类和珊瑚等有碳酸钙躯壳的海洋生物,因为海洋过量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时就会导致海洋水体的酸化,而珊瑚礁是利用碳酸钙来构建自己的骨骼,海水的酸化使得珊瑚的骨骼变薄,例如大堡礁珊瑚的钙化程度从1990年开始,已经降低了14.2%[18]。科学研究表明,由于海洋的温度和酸度不断升高,当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450ppm时就会对生态系统中的珊瑚礁构成严重威胁。如果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已达到450ppm,大气温度一旦比前工业时代高出2℃,大批珊瑚就会发生白化甚至死亡;如果海洋已呈酸化状态,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一旦超过450ppm,珊瑚礁将会进入负的碳平衡状态[19]。

1.1.2气候变化提高了海洋病原生物的活力病毒、细菌和寄生虫是海洋有机体致病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海洋生物数量和栖息地的关键调节者。然而,近十多年来,气候变化导致了海平面和温度上升,海洋循环、pH、盐度和紫外线发生变化。这些物理和化学因素的改变影响了海洋病原生物的传播和致病力。ChrisB等[17]研究者指出水温和紫外线辐射强度发生变化,会扰乱海洋中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相对数量,同时也会影响到鱼类和海洋哺乳动物的生存状况。海洋环境中,尤其是海水养殖环境中细菌性疾病是一类常见且危害非常大的疾病。温度影响着有害细菌的生存状况以及感染疾病的能力。已知的病原菌有副溶血弧菌、鳗弧菌、哈维氏弧菌、河流弧菌、创伤弧菌、溶藻胶弧菌、黄杆菌、链球菌、诺卡氏菌等,共30多种。弧菌是引起海水养殖鱼虾细菌性疾病发生的一种最为常见的病原体,其发生温度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地域范围广[20]。当水温升高或者其他环境条件恶化时,其致病力更强,潜在危害性更大。有报道指出美国东部大西洋沿岸的切萨皮克湾弧菌的存在状况与海水温度的升高有一定关系[21]。气候变化中的一个重要生态因子的改变就是海洋温度升高,许多寄生虫原本生活在抑制其生长的环境,但是由于温度的升高,该环境变为更有利于其繁殖的环境,从而使寄生虫的生长、传播速度加快,生存能力也更强。据报道,寄生虫病的危害日益严重,例如,在1990~1991年变暖的期间,贝类帕金虫向美国东南部扩散了500km2[17]。

1.1.3气候变化影响赤潮的发生赤潮的发生与海水温度及营养盐密切相关。2011年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科学家指出,随着气候变暖,美国太平洋西北区普吉特海湾赤潮发生的频率和持续时间正在增加。通过对未来海洋和气候模型的分析,链状亚历山大藻或有毒“赤潮”将大量传播,它们可积累在甲壳类动物体内引发病变,甚至引起神经麻痹[11]。专家们预言,在30a之内,甚至可能是在10a内,普吉特海湾赤潮发生时间可能将会提前,到21世纪末,赤潮发生的时间可能每年会提前两个月,而且比现在的持续时间会增加一个月,这对海洋生物的危害无疑是巨大的,可能会导致海洋鱼类等大量的死亡。

1.2人类行为对海洋疾病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人类的影响已经涉及远洋。即使在南极洲,企鹅远离任何农业但体内却检测到DDT,海岸线也被溢油污染,蓝鲸处于严重濒危状态。然而,物种和生态系统受到危害最严重的区域则还是在最靠近人类的海域。人类行为触发了海洋生态和气候的变化,同时人类行为也直接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状况[3]。

1.2.1人类行为对海洋疾病的直接影响世界上有很大一部分人口居住在沿海地区,因此,废水经常被直接或间接的排入到近海。以美国为例,美国每天处理后的废水排海量约达1.0×1010gal[22]。从全球来看,沿海地区约有90%的废水未经严格处理就排入到海水中[23-24]。病原微生物是一类重要的海水污染类型,人类生活和生产中排出的废水、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海水环境严重污染,引起疾病流行,甚至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由于海洋环境恶化使各种细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等滋生,增加了海洋生物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并可导致灾害性疾病暴发。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大量的生活污水入海是导致海洋贝类大肠菌群超标的主要原因[25]。从1966年开始,海洋哺乳动物的疾病发生率就开始增加,到1992年开始稳定的增加,已经公布的鲸等海洋哺乳动物的发病和死亡多数是由陆地上的病原生物扩散到海洋导致的[26],例如,在北大西洋,海洋疾病引起的哺乳动物的大规模死亡,这些证据均表明人类行为是海洋疾病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27]。废水的排放还可能引起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的发生,水体的富营养化直接或间接的导致了一些病原微生物的滋生,以及富营养化引起的赤潮藻类的大量繁殖,不仅造成大批海洋生物因为缺氧死亡,而且有毒藻类可能会产生大量的毒素。据报道,1998年5月17日~1998年6月6日在福建省连江县苔录镇后湾海域发生一起由裸甲藻等引起的赤潮,对鲍鱼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初步断定是由于裸甲藻等赤潮生物分泌了某种毒素[28]。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过去的40a里,赤潮的发生也间接的导致了哺乳动物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升高[29]。化学污染物对海洋生物也是一个重要的威胁。化学污染物增加会造成海洋哺乳动物传染疾病的流行,尤其是多氯联苯(PCBs)、DDTs和重金属等污染能在食物链中累积,并且能够在哺乳动物的组织中检测出污染物质,这些污染物会对生物的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产生影响,例如波罗的海的海豹发生的肾上腺畸形就是由PCBs引起的[30]。

1.2.2人类行为对病原体传播的间接影响海洋旅游业和贸易是影响动物感染流行性疾病的最主要的人为因素[5,11],人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间接地加快了海洋病原生物的传播,尤其是在水产养殖业,例如双壳贝类的大批死亡就是由于人类无意间传播感染源而引起的。1995年,在澳大利亚的安克舍斯湾,疱疹病毒引起的沙丁鱼死亡以每天30km的速度传播,从3月到9月,覆盖了澳大利亚5000km的海岸线。有证据表明,引起这次灾难的原因是饲喂金枪鱼的沙丁鱼携带疱疹病毒,其第二次大规模的流行是在澳大利亚的斯宾塞湾,该地区也是以冷冻的沙丁鱼饲喂其他鱼类[21]。

1.2.3人类行为造成物种栖息地退化和污染人类行为造成物种栖息地退化和污染也是加快海洋疾病暴发一个重要原因。对水栖哺乳动物的研究表明,污染对哺乳动物的免疫系统造成一系列的不同程度的损害。但是关于栖息地退化对疾病的影响研究还很少,尤其是对无脊椎动物,到目前为止,已经证实的大部分数据都是珊瑚礁疾病暴发和寄生虫病的数据[3,5]。

2海洋疾病的危害

2.1海洋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由于许多人类病原微生物在海洋中都是具有活性的病原体,而人类通过某些行为可能会有意无意地造成海洋中的病原体增加,其主要途径就是废水的排放,其次是降雨所携带的空气中的一些人类和动物的废弃物入海,同时地表径流也随之增加,其携带的陆源细菌、病毒、寄生虫的数量也随之增加,给沿岸的游泳或从事其他娱乐活动的人群带来严重威胁[11];第三是非点源污染,而这一途径也是最近科学界的研究热点。上述这些排放入海的病原体多数能够在海水中存活一段时间,当人类暴露到这些水体或是食用被这些海水污染的水产品时就有可能会感染不同程度的疾病。根据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在污染海区游泳患病危险性会增加[31-32]。据估计,香港海岸游泳人群比非游泳人群患胃肠炎的概率要高出5倍,仅1990年因接触污染的海水而患病的人数就不少于40万人。1992年,通过对香港25000个海水游泳者进行调查,他们患眼睛、皮肤和呼吸道疾病的几率要比其他人高出2~20倍[33]。据估计,在香港每年由海洋疾病所引起的人类疾病的医疗费用达数百万美元。海洋疾病很多是通过人类食用污染的海产品,摄入带有病原体的饮用水和娱乐水体而引起的。这些疾病的传播受到各种社会、经济、生态条件和人类免疫力的影响,同时气候条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34]。海洋疾病对人类的食品安全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其影响主要是人类食用有毒的海水养殖生物而引起疾病。例如赤潮生物产生的毒素会在贝类体内富集,而人类食用这些贝类常发生中毒。在1976年英国因食用海湾扇贝而引起33起中毒事件,患病人数797人;1978年澳大利亚因食用牡蛎涉及2000余人中毒[35];1991年加拿大魁北克省有200多人吃牡蛎而感染疾病[36-37]。

2.2海洋疾病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海洋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从生态学角度来看,海洋环境的污染、海洋疾病的暴发都可能会引起海洋生物群落结构和分布的改变。海洋疾病的发生一方面可能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的优势种群的转变[15],另一方面还可能降低某一群落结构的多样性。例如,海草床的海胆疾病的暴发可能会改变这些群落的生物多样性,珊瑚疾病的发生导致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优势种从珊瑚转变为藻类[38]。随着污染的加剧,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生态系统的维护已迫在眉睫,各级政府以及相关环境管理部门应该建立健全生态系统监测指标及评价指标体系,加强海洋生态系统管理,减少疾病的发生,保护我们的海洋。

2.3海洋疾病对商业持续性发展的影响

海洋是人类21世纪生存与发展的资源宝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气候变化以及人类行为引起的海洋疾病暴发已经从根本上影响了水产养殖业和以海洋为基础的旅游业,商业价值大幅度的降低,影响了海洋经济的发展。

2.3.1水产养殖业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已经成为发展最快的一个食品行业。目前,养殖业多为高密度养殖,这就导致养殖动物对疾病的感染更为敏感。在上个世纪60年代,由于某种原因,帕金虫被引入到美国的切萨皮克湾和特拉华州湾,当时的低温抑制了其生长,从而限制了帕金虫传染病的暴发,但是到了90年代晚期,由于海洋温度的升高,导致帕金虫传染病在当地的牡蛎养殖场暴发[29]。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气候变化引起的海洋表面温度、盐度、pH和营养盐浓度的波动导致鱼类死亡率的增加[39]。其表现形式为这些海洋环境的变化加速了赤潮的暴发,而赤潮产生的有害生物毒素多数是致命的,除此之外,赤潮还可以间接引起水体缺氧而导致生物大量死亡。持续的赤潮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同时伴随着有机体碎片的分解,导致水体低氧或缺氧。对于一些以渔业为基础经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赤潮对沿岸水域的威胁显得尤为严重。海洋疾病对水产养殖业的直接危害就是导致海洋生物的大规模死亡,造成巨大经济损失。1993年以来,我国对虾养殖病害暴发并大规模流行,使我国的对虾产量由1992年的20.69万t下降至8.78t;1997年以来,养殖栉孔扇贝病害大规模流行,死亡率达50%~90%;1998年以来,养殖贻贝病害大规模流行;1999年开始,池塘和滩涂养殖的文蛤因病害而大规模死亡;2000年开始,发现滩涂养殖的菲律宾蛤仔因病害而大规模死亡;期间,皱纹盘鲍、虾夷马粪海胆、虾夷扇贝、海湾扇贝的养殖病害也时有发生;随着海水鱼类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鱼类养殖病害也有日趋严重趋势。此外,条斑紫菜的赤腐病,海带的大面积死亡,也给海水藻类的养殖带来了困难。

2.3.2旅游业海洋旅游业在海洋产业中具有先导地位,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发展潜力很大。珊瑚礁是海洋旅游业的亮点,他们的吸引力主要在于其生物的多样性,但是珊瑚礁也正在遭受各种疾病的影响,例如珊瑚的白化现象、黄带病和黑带病。世界保护监测中心(WCMC)的一份报告中指出,近20a来,有证据表明珊瑚疾病的暴发主要发生在全球变暖之后,这些结果表明气候变化使珊瑚疾病进一步恶化,但是关于海洋温度的升高与珊瑚礁疾病暴发率升高的关系研究较少,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珊瑚礁的死亡不仅仅使得岩礁鱼类的栖息地丢失,而且也使依靠珊瑚礁为主的旅游业变得萧条,尤其对于一些贫困的国家,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

3小结与展望

3.1小结气候变化和人类行为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影响海洋疾病发生,气候变化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影响海洋疾病:(1)温度升高会促进海洋动物的繁殖,增加其密度,从而有利于病原体的侵入,发病几率增加,或是降低海洋生物机体的免疫力,增加了它们对疾病的易感性;(2)温度的升高加快了病原生物的繁殖速度和扩散速度,或者促进了新的病原体的产生,从而使海洋生物致病;(3)海洋的酸化会对一些利用碳酸钙形成骨骼的生物产生影响。人类行为对海洋疾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人类排污对近岸海域的污染会造成沿岸生物抵抗力降低,化学污染在其体内沉积造成机体损伤;(2)人类向海洋中排放大量的营养盐,使海水呈富营养化状态,从而促进了赤潮的暴发,赤潮间接造成水体缺氧而导致海洋生物大量死亡,另外,赤潮产生的生物毒素对海洋生物产生了严重的毒害作用。海洋疾病对我国海洋生态系统和经济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海洋疾病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健康,主要通过食用海产品和暴露到娱乐水体的途径危害人类健康;(2)海洋疾病可能会由食物传播而影响人类健康;(3)海洋疾病的发生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是改变海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4)全世界每年由于海洋疾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气候变化带来的危害篇8

关键词低温雨雪灾害;交通运输;影响;防御对策;陕西安塞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大气环流变化异常,从而导致气候异常,多种灾害性天气频繁出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时有发生,灾害程度和损失也日趋严重[1]。这次冰冻灾害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降温降幅和降水强度大、危害程度深,是我国50年甚至100年一遇的极端灾害性气候事件,直接 经济 损失达1 500亿元以上,对经济社会 发展 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道路结冰造成的交通事故占冬季交通事故总量的35%以上。因此,认识灾害性天气的频发性,对加快交通道路 现代 化建设、减少和避免灾害性天气对交通运输的危害、保障人民利益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延安地处黄河中游,陕北高原南部,东隔黄河,是这次灾害性天气影响的地区之一。长时间、大范围的低温积雪引起道路结冰,造成交通不畅及交通事故增多,对农业、商业、电力、 旅游 带来严重影响,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出行造成诸多不便。灾害发生时段恰逢春运,给交通运输带来了极大困难,凸现了交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重要意义[2-3],对于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核心作用。受异常天气影响,陕西省持续出现强降温、降雪天气,给受灾地区生产生活秩序带来了严重影响。

1持续低温雨雪天气成因分析

1.1“拉尼娜”事件

造成低温雨雪天气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即环流异常和“拉尼娜”事件的发生。持续而稳定的大气环流异常形式是

2冰冻天气的影响

2.1对公路 交通 运输的影响

2009年,安塞县境内普降瑞雪,道路积雪成冰,给人们出行和交通管理工作带来很大不便,一方面全县范围内在各危险路段抛洒防滑料,并建议客运 企业 停止营运,同时通过编机短信等形式及时提醒机动车驾驶员谨慎驾驶,确保安全;另一方面加强了路查路检的力度和密度,重点对出租车、过往客车超速、超员,低速载货汽车违法载人,小型汽车强超抢会、随意调头,城区内乱停乱放以及重型货车和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安全管理,全力以赴降低违法行为,消除安全隐患。

2.2给居民生产生活带来不便

市区居民乘车不便,出行较难,上学、上班、采购困难,公交车拥挤甚至车次晚点;市内交通事故明显增多;道路不畅致使一部分商家无法正常营业;春节长假期间,许多原本利用寒假以及黄金周出游的人被迫取消出游计划;南方地区煤炭供应紧张,北煤南运任务迫在眉睫;许多农副产品不能及时北运,安塞县及很多北方地区以及南方受灾地区食品供不应求,价格连续上涨;春节前由于受雨雪冰冻灾害的影响,交通一直受阻,水果市场正在采取措施减缓库存压力。

3防御对策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发生后,公路各级部门立即采取应急调度、道路撒盐、人工除冰、机械除冰、交通管制等措施,在疏通道路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1加强低温雨雪冰冻的预报及应用

准确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预报有利于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随着气象科技化的进步,数值天气预报能力不断增强,延安市各级气象部门加强分析会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趋势,及时做好暴风雪、强降温天气过程的监测、预报、预警工作[4-5]。在极端天气来临时,结合延安市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状况,为生产生活和交通运输服务。

3.2清除道路结球

一是化学除冰法。化学除冰法是一种有效的除球手段,其原理主要是降低水分的结冰温度(即冰点),防止积雪(或积冰)结冰并在降雪过程中融化新雪。传统的化学除冰法是将固体防冻剂(nacl)直接洒在路面的冰层或积雪中。二是机械除冰法。机械除冰是以机械方式清除道路结冰。这种方法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得到较快 发展 ,日本日立建机株式会社开发的路面结冰切削机lx80,这种切削机为轮式装载机去掉铲斗后悬挂除冰工作装置而成,其工作装置由螺旋切削刀和刮刀两部分组成,使用这种除冰机械可将冰结雪或压实雪较彻底地清除,切掉的冰渣呈较大的块状,容易排出,也可以推排新雪,在除雪的同时整平冰辙,使道路恢复正常的通行能力。

气候变化带来的危害篇9

关键词:自动控制系统 风险分析 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X8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所谓的危险有害因素是指能够对人或者动物产生突发性损伤或者伤亡的因素,包括了机械危害、放射性危害、化学危害以及气候影响等因素。有害因素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存在能量、本就有害的物质由于某种原因变得失控从而产生危害。自动控制系统的危险、有害因素的出现也是因为有能量的诸如系统自身或者系统与其他装置间的连接出现失控导致的物质失去控制进而导致了危害,操作人员与自动化控制系统之间的接触也可能会导致系统中本就有害的物质因操作不当的原因失去控制导致伤亡。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包括以下几种:

1、机械危害因素

(1)在机械上升或者下降的时候,重力会成为危险因素。自动化控制系统虽然可以对上升与下降进行精确地控制,但是在某些情况之下,例如系统出现故障时很容易导致机械所挂的重物不受控制出现危险。

(2)机械长期使用或者振动发出巨大声响导致了振动危险因素。机械在长期使用之后,由于风吹日晒或者线路老化、磨损,加上维修的不及时以及不彻底导致机械在工作时会产生很大的噪音进而导致加大的振动,使得振动成为一种危险因素,必须要时刻注意。

(3)机械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提高了周围温度,使得温度也是一种危险因素。由于自动化控制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热量,这些热量一旦不及时排出,就会导致机械的使用寿命以及安全性降低,从而导致危险。

2、电气危险因素

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电路,这就使得电压与电流的控制不足极易导致危险事故的发生。一旦电路发生由于温度过高导致的短路或者由于电击导致的绝缘击穿等现象。因此,如果自动化控制系统负荷运转,就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产生许多不利的后果,可能会导致监控装置失效、导致火灾。

3、光危害因素

自动控制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很产生不同强度的光波,这些不同频率的光线也很容易成为危险源。例如:光学发射器能够产生使人眼损伤或者灼烧的危险光线,含有强烈能量的光线还会导致设备材料特性的改变,使得系统出现故障。

4、放射性危害因素

诸如传感器一类的具有发射性的原件很有可能会成为危险源。放射性物质有可能会导致人体内新陈代谢的改变,日积月累后可能会使人患上癌症等极难治愈的疾病,还会使得设备材料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

5、气候条件带来的危害因素

根据气候条件,空气湿度、温度以及人气压力等因素对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作业有着很大的影响。从气候条件的角度来对气候场所分等级可能分为有空调的 A 级场所、能人工控制的升温或者降温场所的 B 级场所以及有遮掩物的非温度的 C 级场所,这三个等级的气候场所都是有着气候防护的作业场所,其对自动化控制系统仪器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没有气候防护的场所主要是指户外场所,从对仪器的影响方面来看,可以对自动化控制系统在何种仪器是该采取何种气候场所起到极其重要的帮助作用。

(1)A 级场所。在 A 级场所之中,空调能够对空气的湿度以及温度起到限制或者控制的作用。因此这些场所需要一个能够接受大气环境的数据并且根据参数控制计算机,在此过程中还要有其他电子设备的辅助。装有控制系统关键的设备例如主中央控制器在一般情况下就是属于这种场所。

(2)B 级场所。在 B 级场所之中能够对温度进行适当的控制,因此常常被用作在控制装置中需要有工作人员监视的场所。在相对比较高的温度下,B级场所可能会出现冷凝的现象,这就需要工作人员特别注意,注意及时地通风,改善设备工作条件。

(3)C 级场所。在 C 级场所之中,空气的湿度和温度都不能得到控制,但装置避免了雨淋、风吹的影响。降雨或者其他气候因素不会对该场所的温度造成影响。C 级场所如若要通风,一般是采取自然通风的方式。这样改场所的最低温度就可以与大气温度相当,由于照射光照射在掩蔽物上,这就使得 C 级场所的温度可能会远远大于大气温度,可能会导致装置出现热应力,产生不良后果。

二、风险控制措施

面对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存在的这些风险,笔者根据实践,根据实际效果提出一些防范事故的措施以降低危害导

致的损失。

1、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在考虑到系统的接受水平的基础上制定风险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措施:明确规定系统能够作业的极限参数;列举出所有的危害因素;制定应对危害的防范措施;对风险进行详细的评估;消除危险因素或者限制危险因素的措施。如果在设计自动化系统的阶段无法保证这些规定的确认就需要考虑到安全防护的措施。这些措施的设计原则是不影响系统的作业效率同时保证系统的安全,在重要部件上或者主要地点设置提醒标签。

2、设计风险防护措施

设计风险防护措施的目的是保证自动化系统出现故障时,有科学的事故解决方案和事故原因分析,保证检修能够正常的进行。因此在设计风险防护措施时一定要考虑到工作性质、人为因素以及可能出现问题的事故之间的联系和主次关系,然后通过明确的规定,保证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良好。同时对于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噪音、灰尘、辐射等有害因素考虑到防护措施之中,保证人身的健康。

3、保证良好的施工措施

自动化控制系统对于安装的精确度要求很高,为了保证控制系统控制功能的执行与其他功能部件的作业不相互影响,必须要将自动化控制系统与系统所具有的功能不相互影响,这就对施工措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在设计以及安装过程能够对风险进行预知并且是干扰导致的,那么一定要采取隔离措施,确保在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中没有对其他部件产生危害。

4、保证系统能够及时执行停机

由于自动化控制系统在设计之时在考虑组装、安装与使用过程中就没有进行系统内单个元件出现障碍,系统就不能运行的设计,因此这就为检查系统中元件的故障和及时解决系统内部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在故障排除之时就无法保证系统处于不运行的状态,对检修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另外,还要对系统内部的部件和线路进行充分的考虑。对于线路和部件的保护可以采取部分或者全部线路都进行冗余,保证整体的功能互补、采取分布控制的方式设计线路接地、设计监测功能。

5、增加防护措施办法

当液压或者气动系统中已经存储了可观的能量之后,为了保证它们不出现危险的动作就需要对其进行预警,这可以通过存储能量处罚安全功能或者其他措施进行监测。在装置的安装之前一定要考虑到危险因素一旦失控之后可能出现的巨大危险,采取相应的不久办法,具体的可以通过添加机械保护装置或者备用照明灯等能够保证人员在危险发生时起到辅助作用的装备。

三、小 结

自动化控制系统虽然能够给人们带来很大的便利,充分提高了人们的时间的效率,极大地帮助人们进行生产作业,但是在系统内部本身就存在着有可能失去控制的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包括了机械因素、电气危险因素、光危害因素等,对于这些因素可能通过科学的管理办法和充分的防护措施加以解决,这就需要投入极大的精力和财力进行安全防护工作的改进。

参考文献:

[1] 叶剑锋、谢未临:《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风险与控制措施分析》,《企业导报》,2011 年。

气候变化带来的危害篇10

正当人们正在欢度国庆佳节之时,有一个地方却正在与天气抗争。从十月三日开始,山西就开始遭受暴雨的袭击,三晋大地上到处被暴雨淹没,洪水、山体滑坡、内涝等等天灾轮番上演,太原、阳泉、临汾、运城等多地降雨量打破纪录,暴雨让上万人在这个国庆远离家园,被迫转移到其他地区。要知道山西地处我国北方,按理来说北方应当少雨才是,为什么今年出现暴雨、洪水的地方却是山西呢?而且,这还不是今年北方遭受暴雨危害的第一个省份。今年七月份,我国河南省也遭受了千年难遇的特大暴雨,导致无数城市设施被毁。为什么今年北方的雨水这么多,难道我国降雨南多北少的“魔咒”要被打破了?

山西暴雨袭击,多地被淹

连日来,我国北方一直遭受强降雨天气的袭击,尤其是华北地区的山西,曾经慷慨悲歌、气势雄壮的三晋大地如今被暴雨摧残的十分凄凉。往日这样的雨水天气是北方人们所乐见其成的,但是这样的瓢泼大雨一连下个几天,那是神仙来了也遭不住的。雨水的冲刷,让太原、临汾、运城等多个城市的降雨量突破100毫米,带来一系列的不利后果,包括洪水、城市内涝、山体滑坡等等灾害。

暴雨导致土质疏松,引发山体滑坡,其中蒲县一个村庄的山体滑坡导致五人被埋,其中四人遇难一人生还,但也受了不少的伤。据悉受灾人群都是值班的交警,这些可敬的人民公仆永远地牺牲在了这片他们为之奋斗的土地上,成为一颗又一颗的明星。除了山体滑坡造成的事故以外,山西吕梁因暴雨导致153间房屋被毁,33处道路被冲垮,其中导致一人死亡。暴雨引发的洪水不仅冲垮了房屋、道路,还将铁路大桥也冲垮了,其上的铁轨成了光杆,悬空在大桥上,被狂风暴雨摧折得左右摇摆,十分危险。而这段铁轨正是山西南同蒲线的铁路轨道,每天有无数辆列车从此经过,铁轨的悬空导致多列火车停运。目前铁路太原局集团的八百多名检修人员正在赶往事发地点进行抢修。暴雨引起的涨水,让境内的各处河流水位无限上涨,汾河、咸阳水库里的水都漫了出来,曾经在杭州边上才有的水漫金山,如今却在苍茫的北方大地上再现,不得不说世事弄人。由于河水上涨,山西清徐县已经转移了8个村庄,大约有一万五千余人,而山西运城也撤离了5个村庄,八千多人,总的算来因暴雨撤离的山西民众恐怕有数万之众。暴雨中,无数的人逃离家园,眼睁睁地看着熟悉的家园被雨水无情的摧垮,四分五裂成残渣。在本该是阖家团聚,共享佳节的日子,山西人们却遭受着天灾的冲击,在大雨中左躲右藏。而这样的灾难,也同样出现在河南。

河南,与山西一样同属北方地区,常年与暴雨沾不上边,曾经也是只有看着南方雨水多,眼馋的份儿,干旱在这里时有发生。但谁知今年老天爷怎么想的,7月份在河南下起了暴雨,好像是要把这几十年没下过的雨全都补上一样,给河南带去了无边的暴雨,全省平均降雨量达到113.5毫米,最大降雨量有728.0毫米,这都不像是降雨,而像是天破了个窟窿,往下哗哗地倒水。

七月河南水灾导致全省一千多个县市1481.4万人受灾,其中有三百多人死亡,五十人失踪。而除了人员伤亡以外,还有大量房屋、道路、城市基础设施被毁,造成了上千亿元的损失,这是千年一遇的暴雨灾害,也是新中国建国以来河南地区迎来的最强水灾。而在七月份河南受灾之后,十月山西又迎来了暴雨,为什么今年遭遇暴雨的都是北方城市,并且为何雨情如此严峻?

为什么今年北方雨情严重?

从河南到山西,今年我国北方省份接替南方,接连因暴雨灾害登上热搜,为什么今年北方的雨水这么多?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今年北京在汛期出现降雨72次,相比往年降水量增加了九成。就日降雨量来说,今年九月河南、河北、陕西等八个省市的79个国家气象站的日降水量都突破了往年九月降水量的极值。国庆期间,辽宁等多地出现了历史同期最大降雨量,而在“7·20河南特大降雨”事件中,河南日降水量以及降雨强度都突破了历史极值。

那么,为什么今年华北地区的雨季会出现降雨量激增的情况?是什么导致了暴雨层出不穷的雨季?一个词是导致了雨季出现的原因,那就是副热带高压。

副热带高压,是一个气象学名词,主要指的是分布与南北纬30°左右的,一股位置不确定的温暖气团,它与影响气候的热带气旋有关。本次影响北方地区雨季的副热带高压位置偏西北向,并且主体强且稳定,因此不断地将来自太平洋的水汽向北方地区输送,再加上华北地区出现的华北冷涡等活动的加持,导致华北地区出现短时的强降雨现象。

不过,所谓的副热带高压还是只是本次华北雨季的一个表层原因,造成河南、山西暴雨灾害的幕后黑手,是气候变暖。

气候危机,引发多重后患

早在今年年初,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就已经发出了一份气候报告,报告中指出,全球变暖将加剧全球气候变化,加速水循环,将带来更多的极端暴雨天气,曾经千年、百年难得一见的暴雨灾害将变得平常化,并且在带来水灾的同时还伴有干旱、台风、冰雹等自然灾害。

今年7月的河南水灾、欧洲洪水以及如今的山西暴雨都是由气候变化引起的,而气候变化是因为人们过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的。据IPCC的报告,如果人们不在本世纪内抑制住碳排放,将全球气温上升稳定在1.5°C,那么地球还将迎来更大的自然灾害。海平面上升、城市被淹没、动物大量死去、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等事件都将上演,这些可比暴雨灾害更恐怖,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灾难将成为家常便饭。因为,为了不再出现暴雨灾难,不再让人们背井离乡,我们应当积极改善环境,延缓气候变暖进程,让地球的气候回到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