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暖的危害十篇

时间:2023-04-10 01:25:13

气候变暖的危害

气候变暖的危害篇1

干热风对气候暖干化响应敏感

四年前,由科技部、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等六部门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指出,在未来50年至80年,全国平均温度很有可能升高2℃至3℃,平均降水量虽然会增加7%至10%,但并不能改变干旱化的趋势,特别是北方干旱化的趋势。

而据北京市气候中心今年年初统计:2001年至2010年,北京平均气温比前30年(1971年至2000年)上升了1℃。从这一气温指标看,相当于把北京向南推进近300公里,北京人过去10年相当于生活在10年前的河北石家庄一带,与这一气温指标相似的城市还包括西安和青岛。

邓振镛表示,“气候暖干化已成为我国北方现代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气候变暖使温度升高,尤其极端气温显著升高;气候变干使降水量持续显著偏少,土壤水分亏缺增加。”他认为,气候暖干化是由大气环流异常直接造成的,此外,还受洋流活动及气候系统外部强迫等因素的影响。

为探究气候暖干化对干热风的影响,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对甘肃省近46年来6月至7月干热风发生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干热风次数、灾害强度与同期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日数、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蒸发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与同期相对湿度、降水量、降水日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反。

“干热风对气候暖干化的响应十分敏感。气候暖干化的发展使得干热风的发生区域不断扩大、次数增多、强度增强。”邓振镛称。

尽管气候暖干化对干热风影响显著,但毛留喜认为,除气候因素外,干热风危害程度的大小还与农业技术有很大关系。随着抗干热风优良品种的选育和农田基础设施的日益改善,近年来,农作物在“杀麦刀”面前不再像前些年那样不堪一击。

高温热浪有别于干热风

高温热浪,是夏天留给人们的直接印象,同样是高温和低湿,很多人误把高温热浪当作干热风。

“两者属于不同的概念。”邓振镛表示,前者是一种人体感觉明显的综合性气象灾害,后者则是具有干、热、风三个气象要素特征的农业气象灾害,两者在危害特点、影响地域等方面均有很大不同。但也在形成原因、发生时间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容易混淆。

高温热浪是指大气温度高,且高温持续时间长,引起人、动物以及植物不能适应环境的一种天气过程。其主要危害人体健康,使人体不能适应环境,超出人体的耐受极限,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或加重。高温热浪往往和干旱相伴出现,可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使农林牧业的产量和品质下降,并极易引发森林或草原火灾。此外,持续高温天气还会引发大面积蓝藻发生,导致水源污染。

干热风是北方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其危害的实质是高温、低湿引起农作物生理干旱,风只是加重了危害的程度。干热风主要危害小麦,有些地方还会危害棉花、玉米、水稻等作物。

除危害特点不同外,两者发生与危害的地域范围也有较大的差异。高温热浪范围非常广阔,囊括除高寒地区以外的广大地区,而干热风主要集中在北方小麦主要产区。

高温热浪和干热风同属于较短时间尺度的重大天气灾害,都以高温低湿作为基本天气特征,形成的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原因均是大气环流异常。高温热浪主要集中在6至8月,干热风主要集中在5至7月,两者发生时间基本接近。

邓振镛说,“值得引起重视的是,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全国尤其是北方极端气温显著升高,发生高温热浪和干热风灾害的频次不断增多、趋势不断变强。”

科普链接:

气候变暖的危害篇2

关键词:气候变化;农业生产;应对措施

一、气候变化的特点和趋势

气候变化是气候平均状态出现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变动,具体指气候平均值和离差值两者中的一个或两者同时随时间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

1、平均温度明显上升。中国近100年来年平均气温明显增加,达到015~018度,比同期全球增温平均值略高。近50年变暖尤其明显,主要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如果年平均温度上升1度,大于或等于10度积温的持续日数全国平均可延长15天左右,这对于农作物生产来讲具有重要意义。

2、降水出现区域性与季节性不均衡。温度的提高会加快地表水的蒸发,导致水循环加剧,使暴雨出现的概率增加,各地的降水量和蒸发量的时空分布也会显著改变。降水既会出现区域性不均衡,也会出现季节性不均衡,即在农作物最需要水的时候出现季节性干旱,从而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过去的概念是中国西北部缺水,但近年在中国南方已出现季节性干旱,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

3、极端气候现象增多趋强。极端气候现象是指一些在特定地区和时间的罕见事件,这些极端气候现象包括干旱、洪涝、低温暴雪、飓风、致命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和全球变暖有关,也是气候变化的表现方面之一。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总趋势下,大气的环流特征和要素发生了改变,引发复杂的大气、海洋、陆面相互作用,大气水分循环加剧,气候变化幅度加大,不稳定因素增多,导致这些小概率、高影响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机会增加。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业系统的影响往往大于气候平均变率所带来的影响。

4、冰川消融导致海平面上升,海水入侵。在内陆地区增温造成冰川退缩导致雪线上升,在南极冰川逐步融化、冰架面临坍塌,而北极冰帽正在持续消融中,漂浮在北冰洋上的成年厚冰块不断融化,这些因素再加上海水受热膨胀将会使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海水入侵还会使灌溉地下水水质变咸,土壤盐渍化,灌溉机井报废,农田减产。

二、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由于气候变暖会对作物的生育期造成显著的影响,因此未来气候变化将影响中国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作物的生产和产量。在气候变暖的条件下,如果没有新的适应技术,作物的生育期会缩短,生长量会减少,这将会抵消作物全年生长期延长的效果,从而对作物产量产生影响。此外,在温室效应的影响下,高温热害将是影响中国农业生产的严重问题。气候变化将使得温度继续升高,高温热害、伏旱将会更加严重,这将明显影响中国亚热带地区的农业生产。随着高温热害的加剧,很多作物的生长发育都受到了限制,高温会影响到谷子、高粱、大豆、玉米等作物的产量,也会强烈抑制棉花和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作物不同的生长季节,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会导致不同的效果,随着种植水平、作物种类和分布地区的变化,其影响程度也会不同。

2、影响农作物品质。气候变暖会对农作物的品质产生影响。以水稻为例,气候变暖将会影响稻米的外观和品质,开花至成熟阶段的高温可显著缩短水稻的成熟天数,造成成熟后的稻米籽粒充实不良,胚透明度低,籽粒不饱满,精米率降低,米粒无光泽。光照强度对稻米品质也会造成影响,水稻生育期当中,如果光照不足将会影响作物光合作用,特别是在营养生长过旺、田间郁闭、通风透光不良的情况下,则垩白米发生会增多。但如果光照太强,温度相应提高,使水稻成熟过程缩短,则也会使垩白率增多。为了使作物茎叶所消耗的营养成分得到补充,更多的肥料就需要施加。

3、引发农业病虫害。农业病虫害的发生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气候变暖会加重农业病虫害的发展,这是因为农作物害虫的生态学特征如分布、生长发育、繁殖和越冬等与温度条件密切相关。气候变暖会使中国主要农作物害虫虫卵的越冬北界北移,害虫成活率提高,虫口数剧增,虫害发生期、迁入期提前,危害期延长。气候变暖会改变农作物害虫的地理分布,低温会使农作物害虫的分布范围受到一定限制,而一旦气温增高,就会使这些农作物害虫的分布范围扩大,从而使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气候变暖会加重中国农业病虫害的危害程度,增加因农业病虫害造成的粮食减产幅度。

4、加剧干旱局面。近年来,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的加剧和气温的不断升高,中国北方干旱化问题日益突出。总体降水将相对减少,未来10年北方大部分地区将持续干旱,短期内干旱情况不会根本缓解。中国粮食生产的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气候变暖会导致高温热害的发生,使得伏旱更加严重。高温热害会使作物的生长受到限制,使谷子、高粱、玉米、大豆等的种植和产量受到影响。季节性干旱会降低果树、苗木和特种经济作物等产品的质量和品质,使其经济效益下降。随着气候变暖,干旱发生频率和强度不断加大,严重影响到中国亚热带地区的农业生产,暖温带地区的农业生产也出现了类似问题。

气候变暖的危害篇3

【关键词】极端气候;温室气体;新能源;危机调度;智能电网

近年来,全球气温普遍升高,全球变暖的大趋势仍未有所缓解。全球自然灾害频发,极端气候增多:冬天暴雪多发,夏天干旱、雨水分布不均,两季极端气温更是不断刷新历史纪录。而在我国,近两年全年降水偏多,旱涝灾害交替发生,全年气温偏高,季节偏晚,高温日数创历史新高。极端高温和强降水事件发生之频繁、强度之强、范围之广,历史罕见。温室效应对发电有什么影响呢?极端气候的增多,对发电又有什么影响呢?笔者在下面文章中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一、气候变暖对于风力发电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进步,工业生产以及交通工具排放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温室气体吸收特定频率的红外辐射,温室气体会重新将一些没发散出去的能量辐射回地球表面和低层大气,大气层中温室气体增加,意味着能发散出去的热量减少,地球因此变得更温暖。自从19世纪工业时代开始,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从280ppm上升到380ppm。目前,温室气体的排放轨迹接近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最差情况。如果人类还不采取相应措施,到2100年二氧化碳浓度可能达到1000ppm,甚至更高。

温室气体的排量与风能发电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那么风速会减小,风功率也随之变小。笔者想通过一个公式来更加清楚的说明风速与风功率的关系,风功率(y)与风速(x)的统计关系为:

y=5.4932x2 + 66.53x-159.38

从公式我们可以清楚看到风速与风功率成正比关系。作为新兴的低碳环保清洁发电能源,风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有着广阔的前景。但是,全球变暖大环境下导致的风速变慢,必然使得风力发电量有所减少。据文献估计广东沿海10m高处风力发电可能装机容量为600万kw。可是由于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导致气候变暖,造成风能减少。Xu Ming等分析中国305个气象站测风资料的出:1969-2000年,年平均风速下降28%。图1给出了1980-2008年年沿海五个岛屿海岛站观测的平均风速变化趋势图。从图表我们可以看出,风速的下降对风能发电的能力也会产生进一步阻碍。

图1

说明:X轴表示年份;Y轴表示风速(m.s2);大川岛(H215m);大万山(H702m);云澳(H272m);东山(56.2m);遮浪(H19m)。

二、极端温度对发电的影响

近几年,我国夏天经常有超高温出现,冬天很多地区都会出现特大暴雪和极为寒冷的天气。这种极端气温对电网、电杆的抗寒耐热能力有了新的要求。冰雪灾害的增多会导致更多的冰闪、导线断线、地线断线、倒塔等故障。在2008年初,我国南方遇到了百年一遇的冰雪灾害,持续的冰冻和低温导致多起断线、冰闪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00亿元。

我国夏天的高温天气频发,冬天低温天气增多,会有越来越多居民,尤其是没有供暖的南方居民选择冬天开空调制热风,所以,夏季冬季两季生活用电需求会大大增多。而我国南方的电厂主要以水利发电为主,冬季又是枯水期,发电量小,发电能力受到了限制,会产生供不应求的状况。

三、雾霾天气--火电的发展何去何从

2012年,华北地区连续多日出现雾霾天气,当地居民苦不堪言。雾霾天气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巨大危害,霾吸入人体内对呼吸道有害,严重可以致人死亡。在这段时间,各大医院接待患有肺部疾病人大大增多。同时,雾霾天气也给居民的日常生活都带来了诸多不便,比如,开车出行受阻、飞机晚点等。雾霾天气的成因一方面是全球变暖导致的空气不流通,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量废弃污染物的排出。据国际能源署2002统计,在二氧化碳排放浓度贡献中,火力发电占到了40%。由此可见,气候变暖与发电也存在紧密的联系。而且在我国,火力发电仍然是发电的主要途径。那么在绿色发电的大环境下,火电厂自身应该选择怎样的发展道路呢?

四、极端气候下发电企业的解决途径

我国不仅是能源消耗大国,也是CO2排放大国,据统计,我国GDP占全世界GDP的10%,能源消耗占全世界能源消耗的20%,温室气体排放占世界温室气体的25%。电力行业,尤其是火力发电厂,是排放CO2主要来源,而我国火力发电厂比例占到了70%。这些数据都可以说明绿色电力、新能源发电是我国电力未来发展的道路。针对气候变化对发电的影响,笔者提出以下几点解决途径:

(1)全球CO2 排放量的增加,导致气候变暖,出现雾霾天气等等,这也间接阻碍了风力发电的前景,那么对于发电企业来说,关键问题就是怎样减少CO2气体的排放。笔者认为有效的途径是在未来合理的期限内,首先,火电厂采取“上大压下”政策,即采用大发电机组,关停小发电机组,尽快取代小电厂,发挥、发展超临界机组,从而降低煤耗和CO2排放。其次,逐步启动新能源发电,代替火力发电。新能源不仅包括了核能、风能、太阳能,还包括了垃圾焚烧、粪便焚烧等等。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是一把双刃剑,就发电而言,海平面上升,海水动能增大,利用海水动能发电进一步成为可能。2012年数据显示,我国风电并网达到了6038千瓦,局世界首位,同时我国也是太阳能发电大国,虽然生物发电在我国发展还是较为缓慢,但是我国可以先采取生物质和煤馄烧发电,这样既可以应用原有设施发电,又可以降低生物质发电投资和运行费用,最重要是可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所以,新能源发电在我国发展有广阔的前景。

(2)面对极端气候增多、自然灾害频发的大环境下,电力行业应该怎么做呢?笔者认为电力行业应该发展智能电网,加强危机调度。特别是面临极端气候,更加需要采取相应的智能危机调度措施来进行预防和校正。

危机调度是适用于危机发生前、危机发生中、危机后恢复各个阶段,着眼于危机预防,侧重于对危机发生时的控制,以及危机结束后对系统的恢复。危机调度包括六个方面主要内容:风险预测、危机组织、预案编制、演习演练、调度实施和评估反馈,通过对自然灾害对电网损坏程度和范围的预测,建立有明确分工的、可以针对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的、相应的组织机构,确保好人员落实和工具落实,按照方案进行演练,最后进行可行性评估。这样,当电网遭到自然或者人为的危机时,可以迅速做出反应,把损失降到最小。

(3)在低温天气越来越多的南方冬季,我国南方地区面临着电力需求的增多、枯水期电力供应不足的窘境,笔者认为的有效解决途径是:在以水利发电为主的同时,风力发电、核发电都是重要辅助途径,如果技术达到要求,粪便焚烧发电、生物质发电也作为调峰调频时期的辅助发电。

五、结论

在全球变暖的大趋势下,我们应该逐渐减少火力发电厂,在现有阶段,实施“以大压小”、发展临界机组,尽可能减少煤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与此同时发展风力、核能、太阳能以及生物能发电;在极端气候增多的大环境下,我们应该不断发展、完善智能电网和危机调度系统,减少气候和自然灾难带给电网的损失,这样,才能更好保证电网的稳定、保证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侯静梅,陈为华,华桦,华栋,陈皓勇.极端气候影响与智能电网研究[C].分散式发电与智能电网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11).

[2]郑兆勇,汤超莲,陈特固,蔡兵,邓松.气候变暖对广东海岛风能发电影响的初步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1).

[3]毛健雄.气候变化对洁净煤发电技术的挑战[J].2009中国电力论坛论文集,2009.

[4]黄辉.广东省发电发展浅析[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9(11).

[5]Klaus R.G Hein,Advanced High Efficient Coal Fired Power Plants,34th International Technical Conference on Clean Coal&Fuel Systems[C].Florida May 31.June4,2009.

[6]Mi,Jianhua,Upon Operation of CFB Boilers in China,2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idized Bed Combustion,Xian,China[C].May 11,2009.

气候变暖的危害篇4

从2011年开始,极端天气就盛行全球,严重干旱、水灾、热浪、极寒席卷全球,而且动不动就是“极端的”、“异常的”、“罕见的”,天气规律好像完全乱套了,更有人调侃现在的极端天气是“百年不遇年年遇”,“历史罕见月月见”。

极端天气挨个数

极端天气之洪灾

极端指数

短期危害

长期危害

非洲国家向来干旱少雨,位于非洲东北部的苏丹共和国更是以高温少雨而闻名。2012年,原本的干旱国度居然遭遇了十年难遇的特大暴雨,而且这场暴雨一下就是十几天,洪灾如同猛兽,入侵了这个干涸的国家,造成了3万余人无家可归。无独有偶,在我国西北部的新疆、甘肃、陕西等地,也出现了特大暴雨,而这些地方,自有历史记录以来,从来没有达到过这样的降雨量。这些需要长年抗旱的地区,如今却都面临洪涝灾害,不得不说老天给我们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

极端天气之干旱

极端指数

短期危害

长期危害

受西风带影响的欧洲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在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下雨水均匀,气候凉爽湿润。然而,欧洲却在2012年夏天陷入了持续的高温干旱,堪称百年难遇。

干旱带来的不仅仅是难以忍受的酷暑,还使欧洲粮食大幅度减产,在西班牙、塞尔维亚等地,干旱的气候甚至引发了大规模的森林火灾和火山爆发,这还不算完,似乎今年老天的脾气异常火爆,和欧洲隔洋相望的美国大部分地区也遭遇了极端酷暑天气,超过十天的连续高温炙烤,使很多城市的气温达到或接近40摄氏度,有几十人甚至因炎热而死亡。

极端天气之台风

极端指数

短期危害

长期危害

沿海地区的居民对台风恐怕不会觉得陌生,可2012年,似乎台风不甘心只在海岸线徘徊,它们想要深入内陆,去那里一探究竟,台风“布拉万”就是勇于深入内陆的“捣乱分子”。

“布拉万”从我国辽东半岛登陆,一步步深入东北地区,显现出极其狰狞的“面孔”和极强的破坏性,让从来没经历过台风的内陆城市哈尔滨,也感受了一次暴风骤雨的洗礼。七八级的巨大风力席卷了整座城市,大街上随处可见被风吹倒的树木。与此同时,“布拉万”还袭击了大片农田,我国东北地区的玉米还有一个月就到成熟期,“布拉万”的一番肆虐,让丰收在望的玉米地一片狼藉。

极端天气不极端

这些频繁出现的极端天气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地球真的要经历电影《2012》描述的浩劫么?我们需要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通过分析,气象专家认为,这些现象的出现与全球变暖的趋势密不可分。全球变暖导致平均温度上升,大气中能量分布随之发生变化,比如蒸发加大、水循环速率加快等,影响大气环流的正常运行,从而造成极端天气事件偏多的现象。

以干旱和洪涝为例,气候变暖后,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气温都会增加,更容易发生蒸发和蒸腾,大气中水气含量就会增加,其可容纳的水分就会增多。这意味着要达到降水条件,就需要更多的水气。如果大气达不到饱和状态,就会不断吸收水分,使得陆地更加干燥,形成干旱。而一旦大气达到饱和状态,由于其中含水量的增加,容易形成强降水,从而可能导致洪涝灾害。此外,由于南北半球热量、水气交换加强,气候就更容易变得异常。

世界气象组织也发出警告,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今后极端天气现象的发生将会更为频繁,强度更大,影响地区更广。但是从全球的角度来看,近些年极端天气的出现频率较往年并没有显著地提升,在地球的天气变化范围内,这些极端天气并非十分严重。通过对历年气象资料的研究发现,历史上存在着极端天气更为严重的年份。气候是个复杂的系统,其具体演变将会出现怎样的结果还需要进一步地研究。但可以肯定的是,电影《2012》中的情况是不会发生的。

气候变暖的危害篇5

国内外很多历史学家注意到,近3000年来中国的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周期性的兴衰波动,被称之为“朝代循环”或“朝代更替”,并被用来解释中国社会演化、经济兴衰等历史现象。这种社会经济波动在大多情况下被归因于社会因素。但同样存在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即我国历史上的社会经济波动与气候变化之间仍存在良好的对应关系,气候的周期性波动可能在中国历史的周期性反复重演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早在1932年,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对中国战国后的内战进行统计,发现存在明显的动乱—治乱周期,并指出与气候变化可能有相当的关系[13]。过去数十年,特别是近10年的研究进一步表明,我国历史上的气候变化与社会经济波动之间的对应关系总体上表现为“冷抑暖扬”的特点(图1),即暖期气候对我国是有利的,历史上经济发达、社会安定、国力强盛、人口增加、疆域扩展的时期往往出现在百年尺度的暖期(如“中世纪暖期”、“罗马暖期”等);相反的情况则发生在冷期(如小冰期)[6,11,14~21]。中国历史上的治乱周期和人口波动与冷暖变化存在显著的对应关系。过去2000年中可称得上盛世、大治和中兴局面的社会经济繁荣时期总共31个,其中25个出现在气候较暖的时期或冷暖转换期中,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7次大规模的国家动乱,即两汉之交、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两宋之交、元末明初、明末清初、清末民初,都发生在冷期[17]。唐末至清初70%~80%的战争高峰期均发生在冷期[28]。我国历史上人口显著减少的时期出现在寒冷期,即使在人口数量存在显著趋势性变化的明清时期,在小冰期中的寒冷阶段人口也出现了显著下降[17]。气候变冷可能是触发我国历史上人口大规模南迁的重要因素,魏晋南北朝、唐后期至五代十国、两宋之交3次大规模人口南迁,均发生在气候寒冷的时期[17,29]。粮食安全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维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系统稳定的基础,在以农立国的古代中国,气候变化的社会影响问题实质上可以归结为粮食安全问题,一个区域内粮食安全的程度可以用来刻画社会系统的脆弱性,即社会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响应能力取决于该区域人均粮食占有水平和社会对粮食供给的调节能力,因严重饥馑引发的大规模动乱则意味着社会进入不稳定或高风险状态[30,31]。气候变化直接影响粮食生产,进而影响粮食供给,直至动摇社会稳定性、产生一系列政治经济后果,上述粮食安全主导的因果链是气候变化影响从生产层次发展到社会层次的最主要途径。温暖气候背景会导致我国夏季风降水总体增多[32],尽管这可能会因空间差异而造成降水格局改变而引发更多的区域性旱涝灾害,但在总体上,特别是在北方地区有利于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西汉—五代农业偏丰的206—51BC和591—960AD总体对应于百年尺度上气候偏暖时段,偏歉的250BC—590AD总体对应于气候偏冷时段,温度升高1℃,粮食增收约0.75成[33];在9~13世纪的中世纪暖期期间,农耕区一直扩展到现今蒙古境内的漠北地区,亚热带作物、冬麦类越冬作物的种植北界均较现代北移1~2个纬度,物候提早一个候左右。暖期的气候总体有利于农业发展,从而为社会更快发展提供更为优越的物质条件,这是历史上“冷抑暖扬”特征形成的根本原因。尽管历史上暖期的影响总体好于冷期,但我国地域广阔,不论在暖期还是冷期都是有利和不利影响的地区并存。中世纪暖期中的北宋时期,我国华北及北方农牧交错带相对湿润,而江南地区则遭受干旱的威胁。两宋时期海面较现代高0.4~0.7m,长江口和杭州湾北岸在公元1175年之后的90年中4条海塘后撤重修导致土地损失面积达620km2以上;太湖流域东流水势因海面上升受阻,海岸后缘洼地出现空前严重的洪涝灾害,滨湖地区的低田相继沦为水泽[16,34]。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影响“冷抑暖扬”的总体特征有助于人们更全面地认识全球变暖对我国的影响。20世纪暖期是过去2000年中百年尺度的暖期之一[35],虽然现代中国已进入工业化阶段,社会经济状况与以农立国的历史时期有显著不同,但历史上暖期影响的某些方面对现代仍有借鉴意义,历史上暖期对社会发展有促进影响的基本事实可以帮助我们在了解气候增暖的负面影响时,也要同时深入了解气候增暖的正面作用,从而更有针对性地适应气候增暖。

2社会经济的衰落与百年尺度的气候

由暖转冷呈现同期性温暖的气候背景在总体上有利于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从而在历史上推动社会的繁荣和人口的较快增长。然而盛世时期众多的人口也加大了社会对资源、环境的需求压力,这种在暖期尚能承受的压力,可能会因气候变冷导致农业生产力下降而凸显,甚至突破土地承载力的极限,给气候转冷(即使不是大幅度和长时期的降温)的不利影响留下了巨大隐患,加之在暖期所建立的社会对气候变化适应系统效用在气候转冷中往往也难以充分发挥,导致以农业为主体的社会系统弹性下降、处于高风险状态。18~19世纪之交由从暖到冷为主导的气候变化所引发的农业生产危机迅速波及经济、社会层次并将华北平原地区人地矛盾激化的时间提前了约20年。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使得我国气候灾害具有频率高、强度大的特点。发生在上述气候和社会发展背景下的重大气候灾害往往更易引发社会危机,导致重大农民起义的爆发,甚至成为社会动荡乃至朝代更替的导火索。这也是造成我国历史上百年尺度的冷暖变化与社会经济的衰落呈现同期性、盛世往往悄随“流火”而去的重要因素。如17世纪的小冰期寒冷阶段内崇祯大旱引发的李自成起义导致了明朝的灭亡,19世纪小冰期的寒冷阶段内西南大旱引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对清朝社会经济构成了重大打击。

3因地制宜的适应能够化挑战为机遇

适应是历史时期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主要手段,中国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突出特色在于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在承认环境对人类制约作用的前提下,通过主动的适应求得社会发展[37]。适应不仅能够实现趋利避害的目标,更为重要的是,在适应过程中所建立起的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形式增强了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能够促进后续的社会发展进步。中国历史上发生气候寒冷时期的魏晋南北朝、唐后期至五代十国、两宋之交3次大规模人口南迁[17,29],带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和经济中心的南移,使得我国能够在更广泛的空间上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地域广阔,气候和社会经济区域差异显著,不论在暖期还是冷期都是有利和不利影响的地区并存,因此需要因地制宜地适应气候变化。中世纪暖期中的北宋时期,我国江南地区主要以干旱为主,华北及北方农牧交错带则相对湿润;南宋蒙元时期,东部地区普遍偏干。为适应中世纪暖期干湿变化的空间格局,在变湿的华北地区北宋朝廷积极推广水稻种植。而在变干的南方,自北宋时期开始积极推广占城稻和稻麦连种,到南宋时,长江流域的水稻产区已广泛种植了占城稻,稻麦连种发展成为江南地区的一种广泛、稳定的耕作制度,占城稻的引进与稻麦连作的建立是中国粮食生产史上的一次革命,它们使得粮食生产受气候制约的影响渐趋减少[16]。两宋时期政府的政策指导对南方地区占城稻的推广与稻麦连种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北宋朝廷特设置转运使具体负责引种推广占城稻。南宋时期,上至朝廷,下至地方官,几乎从未间断过推广种麦的努力;同时,朝廷还出台了一系列经济优惠政策激励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以达到抗灾保收,以备在青黄不接或水稻歉收时解决民生问题[16]。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手段的选取主要取决于该手段的有效性和潜在的成本—收益之间的权衡,当一种应对手段的调节能力达到其极限时,便会被其他类型的手段所替代。每种应对手段都以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并在时间和空间上均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在清代的华北平原地区,1730年以前社会尚可以通过扩大耕地面积缓解当地人口压力,对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并不敏感;1730s至1780s,尽管区内耕地面积增长几乎停滞,但在经济强盛和相对温暖的气候背景下,政府赈济为主、移民东蒙为辅的适应手段使得社会在面对水旱灾害时仍具有很强的调节能力。自1790s以后华北平原地区开始对气候变化有较高的脆弱性,其发生的前提条件是:①人口增加导致人均耕地减少使粮食安全处于临界状态,社会对粮食减产十分敏感;②政府对水旱灾害的救济水平不能满足社会应对危机的需求;③东蒙和东北作为华北移民目的地的作用因气候和政策影响受到限制。1790s至1850s,面对气候由暖转寒及水旱频率的上升,政府只能赈济部分流民,东蒙移民的饱和迫使流民目的地转向更远的东北地区,清政府在东北开禁政策上的左右摇摆,强化了华北平原气候变化的消极影响,华北地区社会动乱事件开始增多;1860年后,东北开禁政策的出台,对释放华北平原地区的气候变化与人口压力,缓解华北地区的社会矛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开禁的东北接纳大量华北难民成为缓解华北地区气候变化影响的主要途径,政府已丧失对灾民的救济能力,华北社会大规模的动乱爆发[31,38]。

4结语

气候变暖的危害篇6

关键词:苹果;花期霜冻;危害;防御;山东寿光

由于全球冬季以变暖为主要特征,暖冬与倒春寒天气频繁出现。受暖冬气候影响,春季果树萌芽、开花期偏早,常遇到晚霜冻害侵袭,严重影响了产量和质量。

1寿光市苹果花期霜冻气候特征分析

霜冻指在温暖季节里,日平均气温在0℃以上时,地表面或植物表面及近地面空气的温度短时降至0℃以下时,使农作物受到冻害的现象。霜冻出现时可能见霜(白霜),也可能不见霜(黑霜)。是寿光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每年春季最后一次出现的霜冻称为晚霜冻。晚霜冻是在初春气温回暖季节里,受北方强冷空气南下影响,短期内近地面气温骤然降低至0℃以下,使作物遭受冻害或死亡的一种严寒现象。在小麦拔节和果树开花后出现的晚霜冻,其危害特别严重。如2002年4月25日的晚霜冻,使13 023hm2果树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

据气象资料统计,寿光平均终霜冻(按地面0℃统计)日为4月5日,最早终止在2月10日(1976年),最晚在4月25日(2002年)。寿光市春季苹果开花期间,年平均发生霜冻的日数为3d,其中4月上旬发生最多,为2.1d,4月中旬发生天数为0.8d,4月下旬发生最少,为0.1d。寿光苹果盛花期出现在4月中旬后期到下旬前期,遭受霜冻的几率较大。

2霜冻对苹果花果危害的生理机制

2.1发生机理

果树遭到低温袭击后,霜冻直接伤害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功能,细胞膜首先遭受损伤,代谢过程发生紊乱,体内水分平衡失调,甚至细胞结冰,局部组织受损伤而死亡[1]。

2.2发生内因

一是不同的品种抗寒力不同。不同的苹果品种,在长期品系发育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遗传特性和对外界条件的适应性,抗寒力有一定的差异,发芽早的受害重,迟的受害轻。如印度苹果,开花偏早,发生晚霜时受害程度就严重。二是树龄、树势成熟度不同其抗寒力也不同。一般情况下,成年树比幼龄树抗寒力强,树势健壮的比生长衰弱或生长过旺的抗寒力强,结果过多的以及树势衰老的抗寒力相对较弱,树干越低受害越重,高干果树花则比低干果树花受害轻。

2.3发生外因

一是气象条件。不良气象条件是造成果树低温霜冻危害的直接因素,受暖冬气候影响,春季气温回升早,果树提前进入花期,枝条内贮藏养分用于生长和呼吸代谢,根大量吸水,花叶细胞内的含水量相对增多,原生质粘液减少,抗寒力大大降低,此时再遇0℃以下的强冷空气侵袭,容易遭受冻害[2]。二是地理条件。地势高受害轻,河堤果园比大田果园受害轻,寿光南部比北部受害轻,背风朝阳处比迎风背阳处受害轻,土壤潮湿比土壤干旱轻。三是管理状况。管理粗放,偏施氮肥,土壤瘠薄,结果过多,长势太旺,剪伤太重,树势衰弱,则抗逆性差,受低温霜冻危害严重。晚秋用叶过度,留叶偏少,树体养分少,受霜冻危害明显加重,反之受害较轻。

3防御措施

春季果树解除休眠后,抗冻性迅速减弱,且随着物候期的进展,抗冻性越来越弱。因此,进入4月要加强霜冻的气象预报服务,尤其是早春温度偏高时,果树的物候期提前,更应特别重视。防御晚霜冻对果树的危害,一是果园早春灌溉。在果树萌芽后至开花前灌水1~2次,以降低地温,推迟果树的开花期,一般可延迟2~3d开花。二是树体涂白或使用生长调节剂。早春使用石灰水喷涂枝干,或萌芽前喷洒乙烯利、萘乙酸等,均有推迟果树物候期的效果。三是改变霜冻天气的果园小气候。在天气预报将有霜冻出现的夜晚,当温度降至5℃时,点燃发烟物,既可增加环境热量,又可减少辐射降温,提高果园气温[3]。四是喷水或防冻剂。在霜冻来临前,及时向果树上喷洒植物细胞膜稳态剂,增强抗冻能力,或向果树上喷水,均可提高气温2℃左右,提高果树花芽温度2~3℃。五是喷施磷、钾肥。对开花期果树喷施磷、钾肥,可提高花的细胞液浓度,增强抗寒力。

4霜冻发生后的补救措施

4.1延迟疏果,保持产量

霜冻发生后,应适当延迟疏果时间,并根据树体坐果状况和霜冻类型,调整留果量。对坐果正常、受霜冻影响较轻的果园,要按正常年份进行疏果,即大型果每20~25cm留1个花序,每个花序留1个中心果,小型果留2个边果;对坐果基本正常、局部受霜冻影响的果园或单株,要改常年1个花序留1个中心果为1个花序留2~3个边果,力争维持树体正常产量;对霜冻危害严重的平凹地,产量达不到正常年份的1/2,直到绝产的园片或单株,要见果就留,不管是腋花芽、晚花、梢花坐的果,即便长不够等级也要全部保留[4]。这样一方面可增加产量,另一方面以果压树,控制树势旺长,促进花芽形成,为翌年开花结果打好基础。

4.2做好套袋工作,力争全套,以质提效

对适应套袋的红富士、嘎拉苹果做好套袋工作,本着好果、大果套双层袋,小果、次果套单层袋的原则,力争全园套袋,提高果品质量和单位面积效益。同时,利用套袋优势,压低烂果数量,确保再出现阴雨天气时,不发生烂果现象,使剩下的产量不再遭受烂果危害。

4.3调整树势及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

调整树势及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是果树管理的关键,它直接影响翌年甚至今后几年树体的强弱、花量、产量。一是对灾后无产量、树势强健的果树,首先利用提前夏剪和适度环切措施,减少幼旺枝,缩弱树势。二是生长季节摘心和当年枝芽下刻芽,促进花芽形成。三是全年控制氮肥使用量和田间持水量,控制树势旺长。但对树龄大、树势衰弱、生理病害严重的果树,要停止环剥,以恢复树势。

5参考文献

[1] 史宽,杨鉴普.苹果花期霜冻规律及预防调查[J].山西果树,2005(1):27,29.

[2] 康新娟.澄城县苹果花期冻害特点及防治措施[J].陕西农业科学,2009(6):96,128.

气候变暖的危害篇7

气候改变再认识

规模浩大、同时也是制造温室气体足够多的巴厘岛全球气候大会刚刚落幕,人们沉浸在人类第一次绘制出的遏制全球变暖“巴厘岛路线图”的喜悦中。为了这样一个胜利的大会,联合国秘书长冒着巨大的风险,在大会召开之前亲自飞临南极,凝视着不断融化的南极冰盖,为环境恶化给南极企鹅带来的生存危机而忧心忡忡。也是在这样的大会上,一直拒绝引用“全球变暖”称谓、而坚持用“气候改变”提法的美国代表也在大会最后时刻作出妥协,为“路线图”的出台铺平了道路。

现在,害怕承担太多全球变暖温室气体减排责任而坚持“气候改变”名称的美国至少获得了更多的实证性支持。在“气候改变”涵盖了“全球变暖”、“全球变冷”或“全球暴冷暴热”等诸多表征的语境下,2008年中国农历新年前后全球性一场罕见的大寒冬,扫去了人们曾有的暖冬似夏的记忆。澎湖列岛沙滩上冷死的海鱼尸骨累累,耐低温的水产动物遭到彻骨寒冷海水的“种族灭绝”,越南北部凝冻天气一夜冻死数万牲畜,苦难的阿富汗饥民成百上千冻死于寒屋。而一向不知冬天为何季的圣城耶路撒冷、巴格达等城市大雪突降,“沙特掉进了冰窟窿”。在中国内地,风灾雨灾雪灾冰冻灾一道袭来,压垮电力交通自来水输送网,很多城镇村庄锁在冰雪中,成了绝望的孤岛。

看来,人类不可能仅根据宾夕法尼亚大街上的樱花提早数月怒放、欧洲夏季热浪滚滚等单纯的数个高温实例,就认定全球气候会毫不犹豫直线性地变暖下去。从联合国气候报告中也可看出,全球暖化是个统计概念,它的立足点在于自人类有系统性的大气温度记录以来的150年左右,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1.8度左右,但它并没有排除在数理统计的时间跨度内气候会来个“乍暖还寒,最难将息”的摇摆。这么看来,暖化是个结果性概念,而气候改变是个过程性概念。气候改变可以在瞬间爆发,捉摸不定,即使发生了逆向气候,也不改变在一定时间跨度内全球整体变暖的事实。

气候变冷危险性

很明显,今年的摇摆太厉害了,连耐寒冷的极地地带居民也冷得直哆嗦,而有地中海气候罩保护的欧洲冬季风雪之铺天盖地,也远超前几年甚至前数十年的水平。从西半球的美国到东半球的中国,北半球范围内“冷死人”的数量大大超过了北半球酷夏时“热死人”的数量,寒冷是叩向地狱之门的魔鬼之手。

据气象历史学家考证,蒙古人大举侵入中原之时,蒙古草原正上演历史上罕有的冰冻天气。正是冷得没法活,饥寒交加的蒙古人才不顾与中原达成的互不侵犯条约,挥师南下,铁蹄踏平了阳春三月暖洋洋的江南河山。而历史上英伦三岛内战连绵、尸横遍野之时,伦敦泰晤士河亦是冰封百里;欧洲大陆中世纪温暖时期过后的杀声一片,正发生在小冰河期最寒冷的时候。拿破仑轻取莫斯科、纳粹希特勒闪电战突袭莫斯科,最终却是兵败如山倒,败就败在寒冷冰雪气候上。

人类有足够理由怕冷不怕热。为了抵卸寒冷,光是取暖花掉的能源就是一笔天文开支,而农作物的歉收和肉类供应的减少,对人类食品安全构成巨大挑战;市场上食品售价飞涨引发整个国民经济的通货膨胀,严重威胁区域经济安全。风雪阻断交通和电力,使信息社会所珍视的信息自由也失去了物质支撑,再多的信息自由也救不回被冰雪锁困的人们。这样看,如果不算继发性的干旱或洪涝灾害,热浪等高温气候所造成的损失并不大于极度寒冷气候。据有关统计,本轮中国大陆所遭受的冰雪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111亿元人民币,107人死亡,8人失踪。

从人类在地球上的分布密度可以看出,纬度越高,人口越稀少,纬度越靠近热带,人口密度也越高,这说明人类是“喜热厌寒”的动物。水产和农作物产量分布也如此。

去夏曾被热浪袭击的地中海国家,现正遭受着特冷寒流和特大风雪的袭击。西班牙、希腊、保加利亚、土耳其受灾之地交通全面瘫痪,电力系统近乎中断,风雪造成多人死亡,其损失超过了去年持续近一周的热浪袭击。

甚至连能源充裕的国家也怕冷。伊朗正在遭遇数十年不遇的冰冷冬季,在天然气源源不断输出国门之时,国人却因无气可燃而挨冻。据报一个寒冬下来,冻死了60多名居民。这在政治上是危险的,没有一个公民会漠视当权者把平民饿死冷死也要把粮食、能源用在国际主义上的无良之举。内贾德不怕以色列,就怕没完没了的冰冻天气会把百姓惹急了。

拉尼娜或是气候变冷的主因

气象学家最能扮演的角色是“事后诸葛亮”。没有一场特别重大的气候异常现象能被气象专家准确预测,内地返乡过年的民工们也用不着为中央气象局没有预报雪灾而气恼。人类要是想一劳永逸地把灾难要来临的通知书交由气象专家代收的话,人类就真的是没出息。正常的气候变动是可测的,它有一定规律,连花草鸟虫都知道。不正常的气候变化是不可测的,因为它发生在人类认知之前。

有气象物理学实验表明,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大气污染物的增加,会阻挡阳光接触地表,减弱阳光能量,地球表面因缺乏应有的日光照射而趋冷,这就是“全球变冷”的一般性解释。但是这样的“趋冷”应是渐进式的,而非跳跃性的,不是令干燥酷热的阿拉伯沙漠上突然扬起漫天冰雪。“全球变冷”说或有一定道理,但绝非解释今年这场席卷北半球的寒冬的最佳答案。

跟热带风暴“厄尔尼诺”现象相反的“拉尼娜”现象或能解释这场灾难的成因。“拉尼娜”源于西班牙语的“La NiNa”(意为“小女孩”),又被称为反厄尔尼诺现象,指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水温反常下降的现象。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大致交替出现,常被指为全球变暖的证据。

让气象学家备感意外的是,海水变冷引发的拉尼娜现象一般只活动在北纬30度之内,而今年的寒冷效应则纷纷跳出北纬30度之外,让冷的地方剧冷,让不冷的地方奇冷。这意味着,拉尼娜或是所有不怎么称职的解释依据中最为放心的依据,但依然不是最合适的解释。

地球气候或是进入了时冷时热的不稳定期,或是进入了周期性气候轮回期。在这样的背景下,坐而论道“巴厘岛路线图”基本上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减排或限排二氧化碳只具有纯商业价值,倒不如放手动员人类应对危机,尤其是刚刚经历暴冷的地区说不定接着的夏季里将面临一场暴热天气引发的灾难。人类的预测性的确很差,所以常问天神,但人类应对危机的准备工作却可以做得很出色。危机应对方面,连动物都能做得很出色:炎热的非洲大陆上的一种鱼,在炎热干旱天气到来时会吐出一种胶液把自己包裹在一个硬壳里,以方便人们把它贩运到凉爽的欧洲。

“破窗理论”破了谁的窗

灾难的最大悲哀在于没有给在灾难中死去的人们应有的怀念,也没有给因灾难而天亡的万物生灵应有的怀念。很多人在灾难之后,大谈“灾难经济学”,谈的是灾难重建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这样的贡献再多,于人之生命又有何益?

气候变暖的危害篇8

早春季节不但气候多变,而且是我国部分地区沙尘天气的“多发时段”。据气象资料,沙尘天气出现频次以春季3、4月为最高。

春季,干旱少雨是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的气候特点。由于干旱少雨,不但土壤含水率低,而且随着气候逐渐变暖、气温升高,特别是遇到暖冬且持续少雨时,的土壤变得更为干燥、疏松,为沙尘天气提供了丰富的沙尘源。此外,3~5月份期间,北方冷暖空气频繁交替活动,冷空气活动产生的大风成为出现沙尘天气的重要条件。

沙尘危害大

沙尘天气不仅使能见度变差,影响交通、生态环境等,而且会形成重度空气污染,直接危害人健康。据有关专家估计,大气层中每年由尘埃传播的细菌数量要超过一百亿亿个,其中大约有30%的微生物可引起植物、动物等发生疾病。

对人体而言,尘土中携有大量的过敏原和细菌微粒、花粉等致病物质,可对人的眼睛、鼻、咽、气管等黏膜造成伤害。在沙尘天气频频出现时,医院呼吸道、眼科与皮肤科就诊病人往往会增加。

目前,许多国家已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沙尘天气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着手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今后,沙尘天气出现的天数可能减少,但沙尘天气却不会消失,人类与沙尘天气的斗争将是持久的。

防沙尘建议

*防止沙尘入室,最好用湿抹布或拖布,对室内灰尘进行清扫,以确保室内空气质量。

*沙尘天气里,老人、孩子与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应减少外出。外出时,最好戴口罩、纱巾等,保护脸部,尤其是眼睛、鼻子和口腔。

*调整好饮食起居,保证充足的睡眠。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老年人、高血压患者要避免冷空气对头部刺激,预防感冒等疾病。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相应的保健措施,随身携带必要的药物,以有效防止疾病发生。

本月月历内容:

3月5日惊蛰 天气转暖、春雷初响,养生要根据自然物候现象、体质特点进行。

3月20日春分 春分一到,雨水增多,我国平均地温已超过10℃。养生上注重平衡,可调整饮食结构,补充必要的微量元素。

3月3日―――全国爱耳日 针对我国耳聋发病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薄弱问题,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卫生部、教育部等10个部门共同商定,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

3月21日―――世界睡眠日

为了引起人们对睡眠与健康的关注,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今年为第四个世界睡眠日。

3月22日―――世界水日

3月23日―――世界气象日

气候变暖的危害篇9

“暖冬”带来了什么?

也许有的同学会说:冬天暖和了多好啊,我们不用再穿厚重的衣服,不用再遭受冰天雪地的严寒了,不用爸爸妈妈担心我们出去玩儿会被冻感冒了……真是这样的吗?让我们看看科学家是怎么说的吧。

科学家指出,“暖冬”一般指冬季平均气温较常年明显偏高,且整个冬季的气温平均值偏高0.5℃以上。出现“暖冬”现象并不说明不会出现强降温天气,也不排除受强冷空气影响而出现寒潮和大雪天气。

科学家认为,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现象发生,这不仅会危害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会威胁到人类的居住环境和食物供应。

“暖冬”对人们的健康而言是弊大于利。因为冬天气温偏高,就有利于细菌、病毒的繁殖。“暖冬”还会使空气干燥,导致人们咽喉疼痛、口干舌燥、皮肤瘙痒等,甚至会降低呼吸系统的防疫功能。如果人们平时摄取的水分不足,血液黏度就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也就增大了。而且,“暖冬”极有可能出现阶段性、大幅度、突然性的降温天气,气候剧变对那些体质较弱者的打击是巨大的,甚至是致命的。同时,“暖冬”会使天气暖和干燥,加上长时间使用暖气和空调,也会使人口干舌燥,出现嗓子疼、流鼻血、皮肤干燥发痒等症状。

“暖冬”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气象专家分析说,“暖冬”会使农作物病虫害加重。因为“暖冬”形成的较高气温,使虫卵更容易越冬生存,并在春天大量繁殖,从而造成大面积虫灾。3月末、4月初,正是农作物出苗期、小麦拔节孕穗期和果树的花期,“暖冬”使农作物生长发育提前,抗寒能力降低,一旦出现“倒春寒”,将会产生很大危害,严重的还会影响全年的农业收成,造成粮食大幅度减产。

看到了吧,你可别以为冬天变暖和了有多好,它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不能小觑哟!

是谁制造了“暖冬”?

气候变暖的危害篇10

近日,国内成千上万人的手机都陆续收到一条短信:从新年的这一刻开始,请您尽量选乘公交,选用节能家电,珍惜每一滴水……节能减排我承诺,中国行动有力量!

这是国家节能中心联合我国各大移动运营商,向全国手机用户发送的节能减排公益短信,也是该中心发起的“节能减排我承诺”倡议活动的一项内容,目的是号召每一位公民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把节能减排理念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切实行动,来推广更健康环保的低碳生活方式。事实上,低碳的生活方式的确能带给人类健康的生活环境。

“高碳”孕育生活危机

很多人在看过美国大片《2012》和《后天》等灾难片后,都被这些极端气候灾害造成的毁灭性场景所震慑。虽然这只是虚构的电影,但是,假如地球人还是毫无节制地过着浪费能源、浪费粮食的“高碳生活”,这些灾难总有一天会降临,只是危害的程度不同罢了。

近期肆虐整个北半球的极端寒潮,以及这些年频发的海啸、厄尔尼诺现象就是大自然给人类敲响的警钟。毫无疑问的是,气候恶化对人类自身的健康威胁也在一步步加剧。从现在开始,就该为自己的健康负责,让我们看清威胁健康的“高碳”生活,向“低碳”生活迈进一步吧!

气候变暖对人类健康是一个深层次长远的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有负面的也有正面的。但是从整体来讲,负面效应远大于正面效应。其主要健康危害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极端气候(热浪、台风等)频繁发生,可导致人体相关疾病,如热应激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等,以及意外伤害发生频率的增加。其次,引起感染性疾病发生率的增加。气候变暖导致了昆虫媒介滋生繁衍季节延长,数量增加,且气候变暖使得昆虫媒介所携带的病原体数目和致病性增加,其共同导致了虫媒病发生率的增加。再次,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增加。气候变暖使空气中的一些过敏原,如尘螨、真菌孢子、花粉等浓度的增加,导致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增高。最后,灾害性气候会造成精神性疾病增加。气候变暖将对世界食物供应系统造成压力,从而导致营养不良性疾病的增加。

从长期来看,气候变暖导致的健康损害是一个逐渐积累、逐渐暴露、逐渐恶化的过程。如果人们对高碳生活还不能悬崖勒马,那么,初见端倪的全球气候变暖将在未来的几十年或上百年内愈演愈烈,其对人类健康危害会越发严重和显著。因此,保护人类健康,遏制全球气候变暖,要从建立“能源节约型社会”开始,过低碳生活。

现在开始“低碳”生活

哥本哈根会议让许多人第一次知道了一个新词“低碳”。“低碳”生活虽然是个新概念,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世界对此问题的共识日益增多。

由于“低碳”生活理念至少顺应了人类“未雨绸缪”的谨慎原则和追求完美的心理与理想,因此“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低碳生活”理念也就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如果说保护环境、保护动物、节约能源这些环保理念已成行为准则,低碳生活则更是我们急需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

“低碳”生活其实与我们密不可分,例如:每天少开一会儿电脑,出行多乘公交车,脏衣服用手洗……“低碳生活”不仅节能减排,更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少用电脑缓解眼疲劳。很多白领上班大部分时间都呆在电脑前,下班之后最好就别再依赖电脑了。少用电脑不仅可以减少热量的排放,对自己的眼部健康也大有帮助。长时间使用电脑会造成眼部疲劳、眼睛干涩,有些中青年人久盯电脑后出现视物模糊,在减少使用电脑的时间后,症状就会大大缓解。

坐公交帮助舒展四肢。与开私家车相比,公交车内活动空间更大,可以站一站,摇摇头,甩甩手,伸伸腿,四肢舒展一下,在不知不觉中活动颈椎、腰椎及四肢的大关节和肌肉组织。当然,如果出行距离近的话,步行或者骑自行车也是不错的选择。

手洗衣物好处多。由于洗衣机的出现,很少有人再用手搓洗衣服了。事实上,手洗衣物对身体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在洗衣服的时候,会增加上肢活动的频率、锻炼手指各个关节的灵活度。同时,身体也在不停地消耗着热量。从中医角度上讲,人体十二条经脉中,有六条都经过手,因此,它还可以起到调理阴阳平衡的作用。

TIPS:“低碳”生活建议

低碳生活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用等各个方面,是每位公民应尽的责任。科技部早就已经提出了适用于普通家庭日常生活行为的节能减排建议,若将其细化可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衣:少买不必要的衣服。一件普通的衣服从原料到成衣再到最终被遗弃,都在排放二氧化碳。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就可以减少2.5千克二氧化碳的排放。另外,棉质衣服比化纤衣服排碳量少,多穿棉质衣服也是低碳生活的一部分。

食:在餐饮上杜绝浪费,用节能方式做饭。提前淘米,浸泡10分钟后再用电饭锅煮,可大大缩短煮饭的时间。尽量避免抽油烟机空转,用能源利用效率更高的微波炉代替煤气灶加热食物;选用节能电饭锅。此外,低碳饮食还包括适量喝酒,如果1个人1年少喝0.5千克酒,可减排二氧化碳1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