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08:42:49

营销管理

营销管理范文篇1

【关键词】汽车营销;消费者需求;营销管理

1汽车营销管理模式分类

1.1扭亏性营销。通常情况下,汽车营销市场中存在客户不喜欢某一产品的问题,这就需要汽车营销企业转变企业内部的市场营销策略,明确客户负需求的实际原因,以此为基础合理地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改善消费者对产品的态度。1.2刺激性营销。在消费者对某一产品缺乏兴趣的情况下,消费者就会呈现出无需求的状态,这就需要汽车营销管理人员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将消费者的兴趣、产品实际需求联系起来。例如,在大中城市中,消费者不喜欢微型汽车,但微型汽车价格较低、款式新颖,而农村的消费者在了解汽车和摩托车价格十分相似的情况下,会专注于微型汽车中,这样就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1.3开发性营销。在现代化汽车营销行业的发展中,市场中的各个产品都具有潜在需求,但市场中缺乏这类产品。因此,汽车营销管理人员应该加大最新汽车产品的研发力度,并将其投放到市场中,进而满足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为汽车营销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2汽车营销计划

汽车营销计划指的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开展营销活动的纲领,具体体现在:企业规定在预期营销过程中,必须完成的汽车营销数量和销售收入。企业在制定汽车销售计划的过程中,需要明确汽车营销的主要目标,严禁盲目开展销售工作,提升汽车营销工作的整体质量,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制定明确的奋斗目标。在制定汽车营销计划的过程中,企业应该遵循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原则,确保营销计划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1]。因此,汽车营销计划制定人员应该深入分析企业的经营环境、销售现状、竞争对手和销售渠道等内容,以此为基础制定合理的销售目标、销售策略,进而编制出切实可行的销售计划。

3汽车营销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我国汽车营销管理工作发展十分迅速,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企业应该予以完善和提升。现阶段,我国汽车营销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3.1汽车营销战略不够完善。在汽车销售企业的发展中,汽车营销战略还未完全体现在实际营销过程中,使得企业的营销模式和营销理念缺乏一定的战略性,这是现代化汽车营销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提升企业的综合效益,汽车企业往往缺乏对市场调研工作的重视,且市场营销信息不够完善,这就使得企业的营销战略无法满足新时期的市场需求。并且,汽车企业无法明确汽车产品的市场定位,对目标消费群体的认知存在一定的误差,企业的大局观念比较差,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汽车销售企业的进一步发展。3.2汽车营销管理理念比较陈旧。在新时期的发展中,国际汽车贸易理念在不断更新,我国汽车行业越来越注重国外先进营销管理模式的引进,但受传统汽车营销管理理念的影响,很多企业只注重自身的经济效益,缺乏对产品营销模式和销售价格的重视,无法积极引进先进的营销理念,这就使得汽车营销模式呈现出形式化、表面化的特点,难以落实到实际工作中。3.3缺乏对品牌作用的重视。汽车销售行业与其他行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汽车行业中的品牌效应影响力比较大,但汽车销售企业缺乏对品牌作用的重视,无法认识到品牌效应的重要性,而品牌能够提升汽车的知名度,这样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汽车的销售量,但不成功的汽车企业缺乏对品牌效应的重视,企业不注重自身的品牌建设工作,导致自身的品牌水平和能力有所欠缺,进而影响着汽车企业的品牌宣传力度。3.4汽车营销管理层次不够清晰。在汽车行业的发展中,汽车营销管理层次不够清晰,其主要体现在汽车销售管理人员无法深入分析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虽然针对各个管理阶层制定了相应的营销管理模式,但无法获取理想的收益,导致汽车管理部门制定的管理措施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缺乏一定合理性、可行性。在汽车管理过程中,企业实行单一的管理模式,只注重汽车的服务、生产、销售和管理模式,追求汽车销售业绩,无法根据企业和市场的实际情况做好前期的战略调整工作。

4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汽车营销管理策略

市场营销管理工作是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开展的,企业决策人员应该明确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以此为基础制定营销管理模式,确保市场营销处于稳定的发展状态。因此,汽车营销企业应该制定明确的市场目标,提升企业的汽车销量。下文主要介绍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汽车营销管理策略。4.1扩展汽车营销管理市场。在汽车行业的发展中,为了向消费者提供更高的汽车价值,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需求,掌握消费者的心理和欲望,制定合理的汽车营销方式,满足消费者的各项需求,进而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汽车营销企业应该改善传统的汽车营销理念,实行由内而外的汽车营销模式,掌握市场的实际变化情况,并根据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合理地调整汽车经营管理模式和生产计划,企业还应该根据消费者的各项需求和汽车营销市场的变化,制定相应的汽车营销管理模式,并使用发展的眼光解决汽车营销过程中的问题,以满足消费者的各项需求。4.2提升销售人员的综合素质。在汽车营销管理过程中,汽车销售人员和管理人员应该共同努力,管理人员在选拔销售人员时,应该注重销售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以提升企业的综合水平。汽车企业管理人员应该不断创新自身的汽车营销管理理念,并借鉴相关企业的经验,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将先进的理念融入实际的汽车营销管理中。企业还应该定期开展相应的技能培训活动,加强对消费者心理和行为习惯的学习,掌握消费者的心理动态,推动产业销售和服务水平的有效提升。4.3明确汽车市场需求,提升品牌知名度。在汽车营销过程中,销售人员需要充分了解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消费需求,明确市场的实际需求,将产品以最高价值销售给消费者。同时,汽车销售人员需要深入分析市场的实际变化情况、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以此为基础合理地调整生产计划和营销战略目标,根据市场和消费者的各项需求,合理地制定营销战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企业还应该采取广告宣传、明星代言等方式,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进而提升产品的知名度。4.4建立完善的互联网管理系统。在新时期的发展中,互联网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社会各界的发展中,使得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信息技术在汽车营销中的有效应用使得汽车营销管理人员认识到网络营销模式的重要性,通过建立完善的互联网营销系统,能够帮助实现汽车销售、生产和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的网络化和一体化,进而满足各个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汽车销售企业还应该注重汽车售后服务,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汽车售后过程中,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

5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汽车销售市场中,汽车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应该不断创新并优化传统的汽车营销管理模式,这样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凸显出来。同时,汽车营销管理人员应该定期开展相应的培训活动,提升汽车企业的综合水平。企业还应该引进先进的技术,坚持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汽车营销管理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营销管理范文篇2

一、市场要营销什么——顾客、价值与营销的联系

在市场活动中,市场的投资兴办者和市场的使用者构成“营销者——顾客”关系。市场的使用者分两类主体:售卖者和购买者,当然他们之间构成另一层面的“营销者——顾客”关系。市场的使用者——不管是其中的售卖者还是购买者,他们在市场的投资兴办者——市场的营销者所提供的“适宜的场所”相遇、发生交易、实现各自的目的。由于使用了这种“适宜的场所”得到了“交易的便利”而向市场的营销者付费(摊位租赁费、市场管理费及其他费用)。当然这种付费在形式上是由其中的一方——售卖者统一“理单”的。可见,“适宜的场所”是市场的营销重点,而“交易便利”则是顾客价值之所在,也是市场的营销核心。

二、市场如何营销——产品、价格与促销的应用策略

市场的营销策略和一般的产品营销不同,市场的营销不需要考虑分销渠道决策方面的任务。重点应放在以下几个策略:

(一)关于产品策略

在市场所提供的“产品”中,其核心产品(价值)是“交易便利,成本低廉”,其形式产品是“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合适的设施”,其扩展产品(附加产品)是“良好的秩序”、“良好的形象”、“良好的服务”、“良好的知名度”等等。市场的产品策略,包含了上述诸多方面的决策。

1、科学选址是关键

市场的特殊性在于是在我选定的地点等待售卖者和购买者前来相遇并发生交易,可见这个地点十分关键。其他工作再出色,如果选址不科学不合理,这个市场成功的可能性不会很大。

选什么样的地点是科学的呢?答案是能够汇集足够多的交易者且交易费用最小的空间区位点。对售卖者而言,购买者越多,成交的可能性越大,越有价值;空间距离越近,或交通运输越方便,交易成本越低,越有价值。对于购买者而言同样如此。当成交的可能性与空间距离不一致时,会呈现某种替代,最终会形成一种动态的均衡。这种均衡表现为市场具体的辐射范围或“商势圈”。所以,成功的市场在区位上会有某些共性,形成种种市场模式。

2、“市场”这个产品是个丰满的整体

重视市场的硬件建设,忽视市场的“软件”建设是目前许多地区市场建设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硬件设施不断上档次,从露天市场变成全天候室内市场;从一期工程到二期三期工程扩建,许多地区确实舍得投入,但市场的生意并没有同步兴旺,有些市场甚至不如从前。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里存在两个明显误区。一是硬件设施的建设脱离实际的需要。盲目上档次,追加投入最终加重了“交易者”的负担,减少了他们的赢利空间,进而减少了该市场“价格”的优势,减少了该市场的广泛吸引力,导致生意日益清淡。二是忽视“软件”建设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一点更突出。有的市场缺乏良好的秩序,不法商贩欺行霸市;有的市场假冒伪劣横行,声誉日益败坏;有的市场治安不力,交易者蒙受损失,缺乏安全感;有的市场帮派林立恶性竞争;有的市场缺乏良好的服务等等。所有这些最后的共同结果是增加了交易成本和费用,销蚀了该市场的核心利益,从而失去了市场存在的基础,逐渐空壳。

现代营销管理强调产品的整体性、层次性和拓展性。对于“市场”这个产品也是一样。场所、地点、设施只是其中表层的东西,仅仅只是提供给顾客的价值的“载体”,营销管理的任务是提供给顾客一种“综合价值”(利益),而不仅是载体本身。对于顾客而言,“合适的地点”、“合适的设施”、“合格的时间”、“良好的秩序”、“良好的形象”、“良好的服务”都是其利益的构成。因此“市场”这个产品同样是一个丰满的整体。拓展市场建设的工作范围,纠正忽视“嗽件”建设的偏差,为顾客提供更多的价值和利益,是目前市场的营销管理中需要重视的一个方面。

(二)关于价格策略

在市场的营销管理中,价格策略表现为各种形式的收费,包括摊位的租赁费、管理费以及各种有偿性服务的收费决策。在市场收费中,有些收费属税费和行政性规费,除去这一块以后的其他收费则属于市场的营销者价格决策的范畴。在市场的营销管理活动中,不少市场投资者存在认识上和工作上的偏差。认为一个市场在一定的区域内具有相对垄断性,因此,市场一旦建成就是“聚宝盆”,就是“提款机”。所以巧立各种名目滥收费,使商贩们不堪重负、怨声载道,许多市场由此而衰。实际上,从市场的价格构成看,十分明显的成本特征是其成本结构中主要部分是固定成本,而变动成本所占比例甚小。这样的成本结构适用“薄利多销”的原则,只要能吸引足够多的客流量,增加成交额,就能从薄利中盈大利。在市场开放初期或缺乏人气的特殊时期,甚至可能采用只考虑弥补变动成本的“边际贡献定价法”吸引售卖者进场。这是培育市场的“造市”手法之一。

(三)关于促销策略

营销管理范文篇3

关键词:煤炭营销;销售信息;统计方法;管理

一、前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煤炭产业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从而使得煤炭企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但是企业良好运作的前提条件就是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我们首先应该加强对煤炭的营销管理,并掌握相关的销售信息的统计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的运营状况,才能更好的适应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煤炭市场的持续变化。在煤炭企业销售信息的统计方法方面更是尤为重要,我们应该找到合理的统计方法总结出全面的数据,方便进行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二、煤炭营销管理中销售信息的统计方法

(一)时间序列中的统计方法。对于煤炭企业的发展来说,独到的煤炭营销管理中销售信息的统计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掌握好销售信息的统计方法对于整个煤炭企业的运作是非常有影响力的,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对煤炭营销管理中销售信息的统计方法的应用,从而能够使煤炭企业营销工作得到广泛的关注。对于销售信息的统计方法,时间序列中的统计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这种统计方法,特别是对煤炭企业的某一现象的统计指标非常有效率,通过不同的值显示出不同的时间顺序排列,这样的序列就是应用统计方法的得到的相关数据。一般来说,企业的煤炭工业生产总量是非常巨大的,统计起来非常的困难,这时我们就需要借助相关的统计方法来实现对煤炭工业生产总量的统计,对企业的煤炭工业生产总量的数据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企业的良好发展。结合大量的分析和研究,通过结果我们已经可以了解到时间序列中的统计方法,对煤炭企业的运作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时间序列反映同一产品在不同阶段的生产和销售数量的变化,这更加方便对煤炭销售情况的管理,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推断的统计方法。在煤炭营销管理中,对销售信息的统计是非常重要,所以我们需要掌握有效的统计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煤炭企业的良好运作。管理者必须每月对煤矿的原煤的发热量以及水的质量进行检测,对相关的数据进行统计。在这里,我们可以采用推断的统计方法,从而可以对原煤的发热量以及水的质量相关的数据进行有效的统计,避免出现过大的差错,影响煤炭企业的销售情况。在煤炭企业的运行中,对煤炭营销的销售信息的统计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和总结,都会对煤炭企业的发展造成深远的影响。在煤炭企业的运行中,我们要对原煤的所有数据指标加强管理,用有效的统计方法,统计出真实具体的数据信息,避免出现任何的差错,对企业的运行造成影响。我们也要利用好这些数据,进行充分的剖析,根据实际情况找到更合适的销售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三)描述的统计方法。在煤炭企业的销售信息管理中,对不同的销售信息应该应用不同的统计方法,不同的销售情况也应用不同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这需要我们灵活的掌握相关的统计方法,对煤矿的销售进行良好的管理。实现应用合理的统计方法来得到有效地数据,从而能够获得真实的企业运营状况。描述数据的统计方法在煤矿的销售信息的管理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对多个随机选择的煤矿生产数量进行有效的统计,从而不会对煤炭的销售情况造成任何的影响,方便收集和分析原始数据,实现企业内部的积极生产。通过分析和比较,能够更好的实现煤炭企业的良好运营。描述这种统计方法更易被人们所接受,可以对不同的时间下的相同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得到更好的销售计划。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目前,煤炭企业在我国社会的持续发展中越来越重要,所以煤炭企业的销售信息的统计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掌握正确的统计方法,只有在不同的销售信息统计中应用合理的统计方法,才能充分了解煤炭企业销售的现状,才能科学合理的管理企业,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美芳.关于加强煤炭企业统计工作的思考[J]2014,39

[2]宋来应.试论如何做好煤炭企业统计工作[J]2015,35

[3]汪红霞.当前煤炭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2014,28

营销管理范文篇4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石油销售企业;营销管理改革

海关部门的调查结果显示,自2018以来我国原油进口总量以突破40000万吨大关,相比2017年,进口总量增加了一成。近年来,一些过去被细分领域的大型民营企业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广泛兴建炼化一体化项目,这些项目的收益与效果十分明显,如浙江石化与山东恒力都在年初实现了2000万吨的投产。我国权威统计显示,截止年底,我国可以实现8亿吨以上的炼油,同时过剩产能也将突破1亿,从而可以缓解我国油品需求压力,使油品需求量增长速度放缓,该局面促使石油产品利益空间缩减,这无疑掀起了石油销售行业的竞争风暴。所以,需要石油销售企业做好前瞻性的规划,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竞争环境中制定长远策略,为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需要石油销售企业不断利用科学技术增强自身能力,如利用现代化互联网技术,完善物流网络的建设、积极推动无车承运人的落实,合理的为自身拓展更多利益空降,还可以创新零售业务方式,利用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的技术手段完善运营环节。

1石油销售企业营销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1新型石油营销管理人才不足。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石油销售管理企业的数量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长,其中出现了新的市场主体,丰富多元的销售市场主体将石油销售行业的竞争也推向了新的高潮。企业若想在激烈竞争状态中站稳脚跟、获取先机,首先需要提高石油销售企业的综合实力,而石油销售企业的综合实力体现在配置更多优秀的人才,企业拥有更加丰富的人力资源可供使用。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管理者仍然认为资源是实力的代表,这种思维影响下的石油企业过于重视内部行政,导致企业内部管理结构不科学,更突出行政级别,忽视了从市场角度的考虑,导致市场能力匹配问题无人问津。这种局面下的石油企业,经常是“口号喊得响,执行就疲软”,甚至有些石油企业忽视员工培训工作,导致大部分员工的专业能力无法提升,严重不满足现代石油企业的发展需要,因此,人力资源不仅未成为推动石油企业发展的动力,反而成为阻碍,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1]。1.2石油销售企业营销管理模式单一。现阶段,“经济新常态”发展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目标已不单纯是高效率发展,应以实现发展效率与发展质量相平衡为目标,但仍有诸多石油销售企业延续落后的营销模式,致力于平衡企业内部与炼厂之间的利益,忽视外部环境变化,随行就市。这种理念与模式在过去某一段时间内为石油销售企业获取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但是缺少创新,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过多的行政计划会成为束缚,影响企业价值的发挥,从而导致其附属于产业内部的其它环节上。而从长远角度来看,石油炼厂与销售企业如果仍保持合作状态,那么应认识到市场的重要性,实现深度发展,而不是停留于模拟市场表面;并且认清在市场上,销售企业扮演着市场主体的角色,其需要独立面对市场带来的一切,包括利益也包括风险。因此,需要结合当前形势做好科学的调整,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以便真正抢占市场先进,发挥出市场价值。

2石油销售企业营销管理方向和措施

2.1统筹规划、建立全国性开放型物流网络。在现代社会,油品仍然是危化行业,因此,对其行业的物流领域来说专业要求也相对要高。截至到目前为止,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成品油物流业,仍然具有产销分离、运输结构不科学等诸多缺陷,致使油品销售企业之间的合作收益要远大于竞争效果;主流的石油销售企业面临这样的现状,纷纷各自规划独属于自身的物流体系,社会企业往往为了经济效益而运营,进而导致了物流网点产生散乱差的问题[5]。因此,要对石油销售企业进行改革,应先展开我国能源事业战略发展目标分析,归纳总结石油发展的数据,打破牵制,从而使成品油物流逐渐呈开放状态发展,以便提高对物流资源的利用效率,规避过度竞争行为造成的资源损耗。灵活运用互联网技术建立起成品油物流网络,使各大石油销售企业逐渐从竞争走向合作,实现共赢[2]。开放性是构建成品油物流网的基本要求,这也是实现物流资源开放的前提,利用开放的物流资源达成行业内部组织之间的增益协作,提高了行业内部资源的利用效率,也使整个行业朝着规范化、专业化、专用化方向迈进,提升了成品油物流的经济化发展水平。同时,应将价值作为核心、合作共赢作为目标,利用竞争展开约束,使得成品油物流网络所产生的协同效应、网络效应、分工效应得以充分发挥。2.2创新网络开发模式。根据菲利普•科特勒所提出的理论,营销不仅仅是某一个部门的工作,是需要将不同的资源进行整合使其形成一个网络,才能够得以发展进步,其范围是多方面的,但市场营销环节个部门无法独立展开工作,彼此之间的联系不可避免,因此,必须充分发挥营销环节的桥梁作用,紧密的联系供销链与合作网络。基于此,未来的油品销售市场不再将高成本购买固定资产作为实力的象征,而是集中精力于市场,做好营销工作,充分开发市场的潜能探索独具特色的营销道路,从而丰富自身企业文化的建设,展现丰富的品牌形象,获取客户更广泛的认可[3]。2.3整合营销管理策略。现阶段,受主流营销理念的影响,石油销售市场的营销组合仍然是4P模式,即以产品、渠道、价格、推销为主体的营销组合。而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企业营销的核心理念必须转变为整合营销,实现多角度、多层次、多渠道的品牌管理系统,融入物联网、互联网等多种科学技术,使企业的潜能与优势得到开发,可以实现独具特色的营销模式,有效提升营销水平。

3结束语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油品市场带来了一次历史性的变革,任何变革都是机遇,也是挑战。为了更好地迎接这次挑战,油品市场应对自身实际企管科有清楚的认知,做好前瞻性规划,对现阶段的油品销售管理进行深入改革;并了解国内外油品市场形势,根据我国提出的关于油品销售市场全面对外资开放的政策,明确当前油品销售市场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基于此,石油销售企业应解放思想,提升发展过程中的开放性,使自身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而国家也应做出努力,在政策上引领石油销售企业,帮助其彻底打破所有制产权的束缚,纠正微观企业依附利益团体的思维,将全国范围内的石油销售企业都整合到同一个网络当中,并建立起创新性的管理理念和独特的企业文化,大力促进科技营销发展的进程,从而形成一体化整合营销管理模式。为用户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保障用户更好的消费体验,这种方式才是能够满足互联网时代下的石油市场需求的市场营销方式。

参考文献:

[1]黄树林.新常态下石油销售企业营销管理改革方向[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06):87-88.

[2]吴伟国.如何提高石油销售企业营销管理水平[J].云南化工,2017,44(11):98-100.

营销管理范文篇5

大家好!

今天我站在这里做竞聘演讲心情很激动首先感谢公司领导为我们创造了这次公平竞争机会我将倍加珍惜我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决定竞聘营销管理部个险及团险管理岗兼人力资源管理和监察岗下面我把我基本情况、工作情况和体会向各位做一个汇报希望得到指教我今年36岁中共党员大专学历政工师职称*年调入公司工作先后做过出纳、和人事监察工作经过多年锻炼使自己各方面素质得以提高去年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个人多年工作使我深刻地感到机遇和挑战并存成功与辛酸同在参与这次竞聘我愿在求真务实中认识自己在积极进取中不断追求在拼搏奉献中实现自己价值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完善自己

我竞聘演讲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个险及团险营销管理方面

这次我竞聘营销管理部个险及团险营销管理岗位虽然我对业务工作有点陌生但我今后会注重业务及理论学习力求学以致用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新形势下国际国内日新月异作为一名**工作者思想上要适应形势要求工作上要跟上步伐就必须努力学习我会尽自己最大能力做好这项工作

第二、人力资源管理岗兼监察岗

光阴似箭一晃我以到了而立之年与不惑之年之间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技术、资本、商品和人员越来越自由流动世界世贸组织加入标志着我国真正融入到无国界经济世界人才竞争将越来越激烈作为一名人事工作者应该走在时代前列主动迎接时代挑战立足本职、奋发有为努力实现自己人生价值

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要具备高尚情操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牢固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加强理论学习做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表率加强业务学习提高纪检监察工作科技含量不断适应反腐倡廉工作发展需要加强修养勤奋工作求真务实无私奉献不断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为我区保险事业做出新贡献

参加工作这些年使我真切感受到:工作幸福工作任务大家共同协作完成离开了各方面关心和支持将一事无成每当我获得一点荣誉取得一点成绩我就告诫自己着急石碓我肯定也对我继续前进鞭策我严格要求自己、审视自己使我实实在在找到了与周围同志差距和不足领导和周围同志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自己使我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同时也培养了我坚持原则、讲求团结和开拓进取优良品质和工作作风

营销管理范文篇6

1.1电力产品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目前的电网建设正处于填补空缺的阶段,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是不一致的,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电力产品的需求与供给已经产生了矛盾,比如出现的电压不稳,安全性低,直接影响了家用电器的效果,甚至造成安全事故,损坏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技术落后是制约电力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电力企业的技术如果无法满足市场需要,就可能会出现隐患,影响电力开发,甚至可能造成电力系统瘫痪,给企业和用户造成损失。而且,从生产成本上来讲,都必须依靠更好地技术,降低变电站的造价和提高变电站安全与经济运行水平,现在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在运用效率和安全系数上都有提高的空间。

1.2竞争意识的缺乏

电力企业属于国有企业,长期处于垄断地位,依靠国家政策保护,缺乏自主生产经营的市场竞争意识,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电力企业面临着严峻挑战。要想满足市场需求,获得生存发展空间,电力企业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包括它的生产和管理,逐渐以市场为导向,更加关注自身的管理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制度的形成。电力企业亟须改变的就是成本竞争意识的缺乏。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中其主要部分就是成本管理,体现在就是没有明确的预算管理,在生产过程中有没有明细账,项目结束后没有成本收益的计算,这主要是管理层的问题。

1.3电力营销手段单一

为了让电力企业更好的适应市场化趋势,企业的营销策略和手段必须与市场经济发展相一致,但是,许多电力企业并未清晰认识到电力营销在其自身今后发展中的必要性,在缺乏服务意识的前提下,仅仅使用单一的营销手段,坐等顾客上门。电力企业缺乏顾客信息及市场信息,根本不能就电力市场做出全面正确的分析。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常见的就是电费收取的问题和电费收取的成本问题。

2针对电力营销中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

2.1以先进技术为保障,提供优质电力产品

以先进的基础为支撑,利用当前“两网”改造的契机,逐步解决发电、配电、输电、供电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及隐患。更好的满足和实现用户的高端需求,为用户提供高效、安全、清洁、优质的服务。电力产品的质量永远是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的首发前提,也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必胜法宝。

2.2增强竞争意识,关注市场需求

电力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市场营销竞争力,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以为顾客创造价值为目标,达成互利交换,最终实现企业利益。电力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自身的产业结构,并且制定好详细的生产经营计划,不仅时刻关注市场动向,也要关注企业内部人员的能力提升,实现企业软实力的提高。通过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和服务意识,工作积极性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加快企业内部改革和发展,为企业谋求更高的市场份额。针对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在整个项目活动过程中,为了确保项目的成本控制,一定要严格进行管理,确保在批准的成本预算范围内。特别是近几年市场经济升入发展,企业之间价格战越发激烈,想尽一切办法降低成本成了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电力企业要想在众多竞争者中获得生存空间也必须如此。

2.3拓展营销渠道,实现手段多样化

倡导电力企业广泛应用信息化技术,能为拓展营销渠道提供基础保障。计算机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已经得到普遍的运用,但是与民航、银行、电信等行业相比较,电力行业的运用还是有差距的,直接后果是无法满足用户的更大需求。企业运用科学的营销管理策略,特别是针对那些业务不明确,或只能提供电力的企业,拓宽营销渠道更为重要。①在促销的策略上,必须在充分了解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制定具有操作性的可靠措施,并且要有严格的监管制度,在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上加以监督。②在价格战略上,在现有的用电标准上,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标准。③注重宣传,由于电力产品的特殊性,电力企业可以积极运用现代传媒技术,树立自己的品牌,比如为了满足人们的环保需求,企业可以大力宣传自身的清洁性,提高自身的关注度和知名度。

2.4注重企业营销人员的管理培养

现代市场营销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包括:良好的品德、渊博的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公关能力等。电力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应该为企业的营销人员提供培训和锻炼的机会,不仅要有职业技能的培训还得有职业道德规范的培训。营销人员是以市场为导向,而市场是瞬息万变的,营销人员是否具备抓住有效信息的能力,对于企业应对市场变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结语

营销管理范文篇7

关键词:电力营销;管理策略;创新;技术

营销管理是企业各项事务中的一项重点,做好营销管理是实现企业经济良好发展的的基础,电力企业是提供生产生活用电的主体单位,其营销管理直接影响到供电质量及可靠性,创新管理策略、提高服务技术水平已经成电力企业的共识。对营销管理模式和服务技术水平进行创新,既是电力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市场发展形势提出的要求,对提高电力企业的服务水平,实现电力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1]。

一、电力营销的概念

电力营销电力企业通过有效途径,为用户提供所需电能和相关技术服务,完成电能从生产到销售的过程,与其他商品不同,电力是一种无形的商品,通过电压以及频率等,来表现出商品的特性的,并且电能在销售过程中,是无法进行储存的,需要通过各级电网完成输出。电力营销的范围是面向公共大众的,具有公用性的特点,是一种生活必需品,营销过程中如果发生意外情况,很容易引发重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所以在电力营销过程中,必须做好管理工作,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2]。

二、电力营销管理中的不足

1.电力营销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电能是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一种能源,在社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无法取代的,为了更好对电力营销进行把控,很多电力企业都是国家直接掌控,或者参与掌控,垄断特点十分明显。电力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受到的限制比较多,营销管理制度中存在很多缺陷,更新不及时,不适应现阶段的市场经济体制,无法将营销管理的作用发挥出来,不能满足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营销需求;很多电力企业长期在国家的掌控下,产生了一种依赖心理,认为电力营销由国家调控即可,创新意识不强,没有对营销管理制度进行改进和完善。

2.电力营销管理人才缺乏

电力产品与其他商品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营销过程比较复杂,需要专业人员才能够完成,由于电力企业被纳入市场经济体制的时间比较段,有关营销管理方面的教育工作还不够完善,人才培养力度不足,导致营销管理人才缺乏,无法满足电力企业对营销管理人才的需求,很多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人员不具备专业能力,综合素质比较低,对电力产品的特点以及市场不够了解,无法担起营销管理的重担,电力企业的营销服务水平较低。

3.电力营销管理模式不够成熟

电力营销涉及很多方面,包括企业成本预算和控制、把握市场动态信息、服务水平等,在进行营销管理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才能更好的把握营销过程,确保营销服务质量。由于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时间比较短,对营销工作的总结不够全面,营销管理模式没有可以依照的参考,与其他行业相比,管理理念比较落后,对于营销过程中涉及到的多种因素考虑不周,管理模式往往与企业发展实情不符,不能通过营销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体现不出营销管理工作的意义。

三、电力营销管理策略创新与技术分析

1.创新电力营销理念

先进的营销理念是提高营销服务质量的基础,只有从思想上改变对营销的认识,才能针对电力营销中的问题,制定更好的解决措施,加强电力营销管理力度。电力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应该树立客户至上的思想观念,将客户作为主体,结合客户的实际需求,选用合适营销方式,最大化的满足客户需求,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根据企业自身发展以及市场形势,制定科学的营销战略目标,在员工内部加大宣传力度,使每个员工都能够认识到市场营销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营销管理中,利用基层员工力量,做好营销管理中的每个细节工作。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机构进行创新,将满足客户要求作为工作准则,划分不同部门所承担的责任,发挥部门之间的协同作用,并利用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建立系统的管理程序,提高营销效率。

2.提高电力商品质量

在电力营销过程中,客户最关心的便是电力商品质量,高品质的电力商品,能够获取客户的信任,从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拥有更多的客户资源,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电力企业可以从多个方面着手,加强工作力度,来提高电力商品质量,首先应该做好供电线路的监测与维修,当发现线路老化或者线路故障的时候,应该及时对线路进行更新改造,确保供电线路的正常运行,为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保障。对电源结构进行调整,优化电源组成,关闭小火电机组,改用性能更好的电力机组;同时增加大容量发电机组的使用比重,逐步代替小容量发电机组的使用,提高供电水平和供电质量。加强自动化配电设备的建设,对电力供应过程进行监控,合理调配电力资源,同时改善电网运行结构,降低线路的电能损耗,最大化的利用电能,避免出现浪费现象。

3.创新营销服务模式

电力营销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从而获取相应的利润,所以在为用户提供营销服务的时候,需要根据不同用户的实际情况,对服务方式以及电能价格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证电力商品消费的可供选择性和公平性。不同客户群对电能的利用是不同的,电力企业应该采取多元化的营销方式,根据客户类型,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方式,保证合作与交易的顺利进行;根据用电类型和用电性质,比如工业用电和农业用电等,对电能费用进行适当的调整,对用电额度进行明确的划分,区分不同额度范围内电费的不同,保证用电的合理性。

四、结束语

当前电力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电力企业想要争取到更多的市场份额,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就要加强营销管理工作,提供高质量的营销服务水平,获取用户的支持与信赖,保持与老客户的合作关系,吸引更多的新客户,带来更加丰厚的经济利润,实现电力企业的持续发展。

作者:陈阿龙 单位:国网福建连城县供电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营销管理范文篇8

本文所分析的市场主要是指交易的地点和场所,即马克思所界定的“狭义的市场”,诸如集贸市场、小商品批发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形式。

“建一个市场,兴一门产业,富一方经济”曾是农村市场经济发育过程中一幅形象生动的画卷。许多地区正是由于通过兴建市场,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一段时间内,投资兴建市场成为经济活动中的一大热点。但是问题也很快显露出来,不少市场生意清淡,日趋衰落几近“空壳”,还有许多市场完全闲置。调查中,笔者见到不少杂草过膝的“机动车交易市场”,天天晒地皮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卷帘门紧闭、空荡荡寂静无声的工业品交易中心,也见到一些昔日十分繁荣、人气兴旺的市场在二期三期扩建工程后却走向衰败。

一个市场的兴衰成败,有着十分复杂的原因。对市场的经营管理是否得当,是其中一个带有普遍性的十分重要的变量。而这正是目前被人们所疏忽的。本文试图从营销管理(MarketingManagement)的层面对此作一些分析。

投资兴办一个市场,其目的是要有一定的回报。这种回报可能是直接的经济利益的回报,也可能是通过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税收等方面间接的经济利益上的回报。因此,建市场可以界定为一种经济行为,无论投资主体是政府还是其他经济主体。另一方面,投资兴办市场的目标是吸引和方便交易者,以便从他们的交易额中得到回报。投资者提供了一种“交易便利”,而进场交易者,则是这种便利的需求者和使用者。可见,市场建设者与市场交易者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交换关系。由于前者是相对主动积极的一方,构成实际的“营销者”,而后者则构成前者的“市场”(顾客),这种关系是可以纳入到营销管理的分析框架加以分析的。[1](P.20-24)

二、市场营销什么——顾客、价值与营销

在市场活动中,市场的投资兴办者和市场的使用者构成“营销者一顾客”关系。市场的使用者分两类主体:售卖者和购买者,当然他们之间构成另一层面的“营销者一顾客”关系。

市场的使用者——不管是其中的售卖者还是购买者,他们在市场的投资兴办者——市场的营销者所提供的“适宜的场所”相遇、发生交易、实现各自的目的。由于使用了这种“适宜的场所”得到了“交易的便利”而向市场的营销者付费(摊位租赁费、市场管理费及其他费用)。当然这种付费在形式上是由其中的一方——售卖者统一“理单”的。可见,“适宜的场所”是市场的营销重点,而“交易便利”则是顾客价值之所在,也是市场的营销核心。

那么,什么样的场所是“适宜的”?“交易便利”的标准是什么呢?显然,对售卖者而言,是足够多的购买者和低廉的交易成本;对购买者而言,则是足够的售卖者和低廉的交易成本。所以最终答案可以明确地归结为一个:最有利于汇集售卖者和购买者之间的交易且交易的成本费用最小。因此如何汇集市场交易,如何降低市场上的售卖者和购买者之交易成本,是市场的营销管理者必须考虑的头等大事,因为这是顾客的核心价值和利益所在。

具体而言,以下一些方面体现着售卖者和购买者的利益,决定着能否汇集足够的交易和交易成本的大小,是市场营销的主要方面。(l)合适的地点:要求市场的营销者在投资建设市场时广泛研究,科学选址。(2)合适的时间:要求市场的营销者确定合适的开市时间。(3)合适的设施:要求市场的营销者提供适当的附加设施,方便交易。(4)良好的秩序:要求市场的营销者加强管理,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5)良好的形象:要求市场的营销者重视市场的形象建设,建立美誉度。(6)良好的知名度:要求市场的营销者重视市场的宣传,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7)适度的规模:要求市场的营销者注重研究和分析,搞好发展规划。(8)低廉的费用:要求市场的营销者适度收费。重视市场使用者的经济利益。这八个方面的营销管理任务,可以通过具体的营销组合加以落实和完成。

三、市场如何营销?——产品、价格与促销

市场的营销策略在战术层次落实在营销组合4P’S方面,和一般的产品营销不同,市场的营销不需要考虑分销渠道决策方面的任务。

1.关于产品策略

在现代营销管理的分析框架中,能够提供给顾客(市场),满足其需要和欲望的任何事物都构成产品的范围。而且围绕某种核心利益(价值),产品还是一个呈现层次性并具有扩展性的“产品的整体”概念。

在市场所提供的“产品”中,其核心产品(价值)是“交易便利,成本低廉”,其形式产品是“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合适的设施”,其扩展产品(附加产品)是“良好的秩序”、“良好的形象”、“良好的服务’、“良好的知名度”等等。市场的产品策略,包含了上述诸多方面的决策。

第一,科学选址是个关键。

市场的特殊性在于是在我选定的地点等待售卖者和购买者前来相遇并发生交易,可见这个地点十分关键。其他工作再出色,如果选址不科学不合理,这个市场成功的可能性不会很大。调查中发现,很多空壳市场之所以空壳,选址不科学是十分明显的“先天性”缺陷。调查中还发现一些城市中建设的“农贸市场”冷冷清清,而附近的“马路市场”生命力十分顽强,有关管理部门屡禁不止,除了管理上的问题外,选址的不科学可能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原因。

选什么样的地点是科学的呢?答案是能够汇集足够多的交易者且交易费用最小的空间区位点。对售卖者而言,购买者越多,成交的可能性越大,越有价值;空间距离越近,或交通运输越方便,交易成本越低,越有价值。对于购买者而言同样如此。当成交的可能性与空间距离不一致时,会呈现某种替代,最终会形成一种动态的均衡。这种均衡表现为市场具体的辐射范围或“商势圈”(关于市场建设中商圈理论的应用笔者已另撰文分析,见《中国流通经济》2000年第一期)。所以,成功的市场在区位上会有某些共性,形成种种市场模式:或者是一种产地市场,如义乌小商品市场、常熟招商城,这类市场由于靠近生产基地容易汇集足够多的售卖者,以致购买者觉得跨越一定空间距离依然有交易的便利和低廉的采购成本。或者是一种销地市场,这类市场能汇集足够多的购买者,以致售卖者觉得跨越一定空间距离依然划算,如诸多的城市农贸市场。或者是一种中转型市场,这类市场因为交通运输特别方便,以致售卖者和购买者都觉得在这个点上交易,完成一次转手是一种节省交易成本的形式。

因此,科学选址应该考虑:一是能否汇集足够多的售卖者,如在某个产品的产地建市场的成功可能性较大。二是能否汇集足够多的购买者,例如,城镇农贸市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汇集和方便足够多的购买者,所以规划布局很重要。三是是否处于大的流通的中间地带,作为中转地能在商品流通特别是“物流”中明显节省交易成本。调查发现,不成功的市场绝大多数不符合上述三条中的任何一条,许多地方政府的热情很高,但没有作认真研究,凭想象造市场,认为只要有市场就会引来交易,还美其名曰“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殊不知,“凤凰”栖树,是趋利而择,凭空造市,没有区位优势,造出来往往只是“壳”而很少能成为市。

第二,“市场”这个产品是个丰满的整体。

重视市场的硬件建设,忽视市场的“软件”建设是目前许多地区市场建设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硬件设施不断上档次,从露天市场变成全天候室内市场;从一期工程到二期三期工程扩建,许多地区确实舍得投入,但市场的生意并没有同步兴旺,有些市场甚至不如从前。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里存在两个明显误区。一是硬件设施的建设脱离实际的需要。盲目上档次,追加投入最终加重了“交易者”的负担,减少了他们的赢利空间,进而减少了该市场“价格”的优势,减少了该市场的广泛吸引力,导致生意日益清淡。二是忽视“软件”建设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一点更突出。有的市场缺乏良好的秩序,不法商贩欺行霸市;有的市场假冒伪劣横行,声誉日益败坏;有的市场治安不力,交易者蒙受损失,缺乏安全感;有的市场帮派林立恶性竞争;有的市场缺乏良好的服务等等。所有这些最后的共同结果是增加了交易成本和费用,销蚀了该市场的核心利益,从而失去了市场存在的基础,逐渐空壳。

现代营销管理强调产品的整体性、层次性和拓展性。对于“市场”这个产品也是一样。场所、地点、设施只是其中表层的东西,仅仅只是提供给顾客的价值的“载体”,营销管理的任务是提供给顾客一种“综合价值”(利益),而不仅是载体本身。对于顾客而言,“合适的地点’、“合适的设施”、“合格的时间”、“良好的秩序”。“良好的形象”、“良好的服务”都是其利益的构成。因此“市场”这个产品同样是一个丰满的整体。拓展市场建设的工作范围,纠正忽视‘嗽件”建设的偏差,为顾客提供更多的价值和利益,是目前市场的营销管理中需要重视的一个方面。

2.关于价格策略

在市场的营销管理中,价格策略表现为各种形式的收费,包括摊位的租赁费、管理费以及各种有偿性服务的收费决策。在市场收费中,有些收费属税费和行政性规费,除去这一块以后的其他收费则属于市场的营销者价格决策的范畴。在市场的营销管理活动中,不少市场投资者存在认识上和工作上的偏差。认为一个市场在一定的区域内具有相对垄断性,因此,市场一旦建成就是“聚宝盆”,就是“提款机”。所以巧立各种名目滥收费,使商贩们不堪重负、怨声载道,许多市场由此而衰。

我们认为在市场上存在着三方主体同时进行着两场交易游戏。作为市场投资者的市场的营销管理者和作为市场服务需求者的售卖者(商贩)、购买者,在市场的营销管理者与售卖者、购买者之间存在着交易游戏,在售卖者与购买者之间存在着另一场交易游戏。从动态上看,两场游戏得以维持的前提必须是“三赢”。“双赢”或者是“单赢”都是不可持续的。三者之间是一种“一损俱损,一荣不是荣”的相互寄生关系。市场定价过高,首先影响售卖者的利益,影响其经营成本和商品价格,进而影响购买者的利益,最终使市场失去吸引力。一个缺乏广泛吸引力的市场不可能是一个成功的市场。当然,售卖者不能赢利的市场也不可能长期存在。所以必须是“三赢”,而且作为市场的营销管理者必须首先考虑和帮助售卖者和购买者“双赢”,在这个基础上达成自己的赢利。从营销实践看,正反两方面的例证实在太多。为什么各地的马路集市屡禁不绝,而规划建设的农贸市场商贩却不愿进场?各种繁重的收费就是一个重要原因。为什么浙江市场能成气候,从小小的集市发展出一个个大型专业市场,同样和良好的服务、优惠的入市条件有密切关系,广泛吸引全国各地的厂商和商贩进场交易,最终形成辐射全国,甚至东南亚的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在一定的区域内,市场是否存在垄断性,值得怀疑,除非这种垄断是由区域发展规则所规定的行政性垄断,但即使是这样的垄断也是很脆弱的,如果不能实现上述“三赢”,同样不能生存。

实际上,从市场的价格构成看,十分明显的成本特征是其成本结构中主要部分是固定成本,而变动成本所占比例甚小。这样的成本结构适用“薄利多销”的原则,只要能吸引足够多的客流量,增加成交额,就能从薄利中盈大利。在市场开放初期或缺乏人气的特殊时期,甚至可能采用只考虑弥补变动成本的“边际贡献定价法”吸引售卖者进场。这是培育市场的“造市”手法之一。

3.关于促销策略

促销是一个十分重要但普遍没有引起市场营销管理者重视的问题,和铺天盖地的商品促销相比,有关市场的广告宣传和其他促销活动寥若晨星。其实,市场的促销同样十分重要。一个市场的吸引力有多强,辐射圈有多广,商势圈有多大,都和这个市场的知名度有密切的关联。通过有力度的促销,通过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高,市场完全可能进一步拓展其商势圈的空间范围。曾有媒体报道,某非法废旧机动车市场一经媒体曝光竟使其生意火红偌于先前。这从反面佐证了市场促销的功效。从流通经济学的角度讲,市场是经济活动流中“商流’“物流”“信息流”的汇集点,其中信息流是商流和物流的基础,畅通的信息有助于商流和物流的进一步壮大,各种“流”越是通畅顺达,越有利于流通的实现,有利于这个汇集点对外扩展,而市场的促销从中起到了润滑的作用。

市场的促销方式很多,广告、宣传报道是最适宜的方式,因为这两种方式具有覆盖面广的性质。市场的营销者应该增加促销预算,在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上下功夫。对于市场的营销者而言,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其最重要的最有价值的财富之一,有了知名度和美誉度才能“招天下商客”,才能兴旺发达。

四、市场的营销管理的总体把握一一环境分析、优势定位和竞争

市场的兴衰除了和上述战术层面的营销管理把握正确与否相关以外,和环境变迁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深受其影响。深入分析市场面临的环境因素及其变化趋势,及时调整营销规划和营销方案是市场的营销管理中的又一项重要任务。

影响市场兴衰的环境因素很多,有政治法律方面的因素,诸如市场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等等。也有社会文化方面的因素,诸如人们的价值观念、经商传统等等。调查中发现浙江不愧为“市场大省”。一是浙江的各类市场数目繁多,规模大,经营繁荣;二是全国各类市场中的经营者浙江籍的为数最多,各地市场的摊位几经易主,最后大多会落入浙江人手中;三是全国各地市场中特别是工业品、日用品、小商品大多为浙江货。这种现象可能只有在社会文化层面才能找到最终答案。除此之外还有经济环境方面的重要影响因素,诸如产品结构、商业周期、经济发展阶段等等。(p.308-329)还有自然环境方面的各种影响因素和技术环境方面的各种因素影响,诸如交通运输条件、自然条件、通讯技术、物流技术、商流技术等等。环境因素对市场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其影响可能是正面的影响,也可能是负面的影响。前者是一种新的潜在发展机会,而后者是一种“环境威胁”。作为市场的营销管理者要能够充分发掘和利用有利于市场兴盛繁荣的因素,同时识别各种现实的和潜在的“环境威胁”,采取一定的措施消除和避免其不利的影响。这是现代营销管理的一种基本思路,在市场的营销管理中同样十分有效,需要营销者足够重视。

一个市场的存在和发展必定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表现为某些相对的“优势”,这种优势是市场发展之本。

市场常见的相对优势主要有:(l)区位优势,例如靠近产地,容易汇集厂商;靠近交通运输枢纽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等等。(2)信息优势。由于有足够的信息流,能灵敏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变化,发现“真实价格”。(3)声誉优势。良好的声誉能增加交易者彼此的信任感,减少其风险预期和交易成本。优势越明显,就越具备吸引力,越有可能成“市”。缺少优势的市场最终可能只是“宽”,不大可能是兴旺发达的“市”。因此,作为市场的营销管理者,营造出自己独特而又明确的相对优势是营销管理中的战略性任务。

营销管理范文篇9

本文所分析的市场主要是指交易的地点和场所,即马克思所界定的“狭义的市场”,诸如集贸市场、小商品批发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形式。

“建一个市场,兴一门产业,富一方经济”曾是农村市场经济发育过程中一幅形象生动的画卷。许多地区正是由于通过兴建市场,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一段时间内,投资兴建市场成为经济活动中的一大热点。但是问题也很快显露出来,不少市场生意清淡,日趋衰落几近“空壳”,还有许多市场完全闲置。调查中,笔者见到不少杂草过膝的“机动车交易市场”,天天晒地皮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卷帘门紧闭、空荡荡寂静无声的工业品交易中心,也见到一些昔日十分繁荣、人气兴旺的市场在二期三期扩建工程后却走向衰败。

一个市场的兴衰成败,有着十分复杂的原因。对市场的经营管理是否得当,是其中一个带有普遍性的十分重要的变量。而这正是目前被人们所疏忽的。本文试图从营销管理(MarketingManagement)的层面对此作一些分析。

投资兴办一个市场,其目的是要有一定的回报。这种回报可能是直接的经济利益的回报,也可能是通过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税收等方面间接的经济利益上的回报。因此,建市场可以界定为一种经济行为,无论投资主体是政府还是其他经济主体。另一方面,投资兴办市场的目标是吸引和方便交易者,以便从他们的交易额中得到回报。投资者提供了一种“交易便利”,而进场交易者,则是这种便利的需求者和使用者。可见,市场建设者与市场交易者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交换关系。由于前者是相对主动积极的一方,构成实际的“营销者”,而后者则构成前者的“市场”(顾客),这种关系是可以纳入到营销管理的分析框架加以分析的。[1](P.20-24)

二、市场营销什么——顾客、价值与营销

在市场活动中,市场的投资兴办者和市场的使用者构成“营销者一顾客”关系。市场的使用者分两类主体:售卖者和购买者,当然他们之间构成另一层面的“营销者一顾客”关系。

市场的使用者——不管是其中的售卖者还是购买者,他们在市场的投资兴办者——市场的营销者所提供的“适宜的场所”相遇、发生交易、实现各自的目的。由于使用了这种“适宜的场所”得到了“交易的便利”而向市场的营销者付费(摊位租赁费、市场管理费及其他费用)。当然这种付费在形式上是由其中的一方——售卖者统一“理单”的。可见,“适宜的场所”是市场的营销重点,而“交易便利”则是顾客价值之所在,也是市场的营销核心。

那么,什么样的场所是“适宜的”?“交易便利”的标准是什么呢?显然,对售卖者而言,是足够多的购买者和低廉的交易成本;对购买者而言,则是足够的售卖者和低廉的交易成本。所以最终答案可以明确地归结为一个:最有利于汇集售卖者和购买者之间的交易且交易的成本费用最小。因此如何汇集市场交易,如何降低市场上的售卖者和购买者之交易成本,是市场的营销管理者必须考虑的头等大事,因为这是顾客的核心价值和利益所在。

具体而言,以下一些方面体现着售卖者和购买者的利益,决定着能否汇集足够的交易和交易成本的大小,是市场营销的主要方面。(l)合适的地点:要求市场的营销者在投资建设市场时广泛研究,科学选址。(2)合适的时间:要求市场的营销者确定合适的开市时间。(3)合适的设施:要求市场的营销者提供适当的附加设施,方便交易。(4)良好的秩序:要求市场的营销者加强管理,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5)良好的形象:要求市场的营销者重视市场的形象建设,建立美誉度。(6)良好的知名度:要求市场的营销者重视市场的宣传,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7)适度的规模:要求市场的营销者注重研究和分析,搞好发展规划。(8)低廉的费用:要求市场的营销者适度收费。重视市场使用者的经济利益。这八个方面的营销管理任务,可以通过具体的营销组合加以落实和完成。

三、市场如何营销?——产品、价格与促销

市场的营销策略在战术层次落实在营销组合4P’S方面,和一般的产品营销不同,市场的营销不需要考虑分销渠道决策方面的任务。

1.关于产品策略

在现代营销管理的分析框架中,能够提供给顾客(市场),满足其需要和欲望的任何事物都构成产品的范围。而且围绕某种核心利益(价值),产品还是一个呈现层次性并具有扩展性的“产品的整体”概念。

在市场所提供的“产品”中,其核心产品(价值)是“交易便利,成本低廉”,其形式产品是“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合适的设施”,其扩展产品(附加产品)是“良好的秩序”、“良好的形象”、“良好的服务’、“良好的知名度”等等。市场的产品策略,包含了上述诸多方面的决策。

第一,科学选址是个关键。

市场的特殊性在于是在我选定的地点等待售卖者和购买者前来相遇并发生交易,可见这个地点十分关键。其他工作再出色,如果选址不科学不合理,这个市场成功的可能性不会很大。调查中发现,很多空壳市场之所以空壳,选址不科学是十分明显的“先天性”缺陷。调查中还发现一些城市中建设的“农贸市场”冷冷清清,而附近的“马路市场”生命力十分顽强,有关管理部门屡禁不止,除了管理上的问题外,选址的不科学可能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原因。

选什么样的地点是科学的呢?答案是能够汇集足够多的交易者且交易费用最小的空间区位点。对售卖者而言,购买者越多,成交的可能性越大,越有价值;空间距离越近,或交通运输越方便,交易成本越低,越有价值。对于购买者而言同样如此。当成交的可能性与空间距离不一致时,会呈现某种替代,最终会形成一种动态的均衡。这种均衡表现为市场具体的辐射范围或“商势圈”(关于市场建设中商圈理论的应用笔者已另撰文分析,见《中国流通经济》2000年第一期)。所以,成功的市场在区位上会有某些共性,形成种种市场模式:或者是一种产地市场,如义乌小商品市场、常熟招商城,这类市场由于靠近生产基地容易汇集足够多的售卖者,以致购买者觉得跨越一定空间距离依然有交易的便利和低廉的采购成本。或者是一种销地市场,这类市场能汇集足够多的购买者,以致售卖者觉得跨越一定空间距离依然划算,如诸多的城市农贸市场。或者是一种中转型市场,这类市场因为交通运输特别方便,以致售卖者和购买者都觉得在这个点上交易,完成一次转手是一种节省交易成本的形式。

因此,科学选址应该考虑:一是能否汇集足够多的售卖者,如在某个产品的产地建市场的成功可能性较大。二是能否汇集足够多的购买者,例如,城镇农贸市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汇集和方便足够多的购买者,所以规划布局很重要。三是是否处于大的流通的中间地带,作为中转地能在商品流通特别是“物流”中明显节省交易成本。调查发现,不成功的市场绝大多数不符合上述三条中的任何一条,许多地方政府的热情很高,但没有作认真研究,凭想象造市场,认为只要有市场就会引来交易,还美其名曰“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殊不知,“凤凰”栖树,是趋利而择,凭空造市,没有区位优势,造出来往往只是“壳”而很少能成为市

第二,“市场”这个产品是个丰满的整体。

重视市场的硬件建设,忽视市场的“软件”建设是目前许多地区市场建设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硬件设施不断上档次,从露天市场变成全天候室内市场;从一期工程到二期三期工程扩建,许多地区确实舍得投入,但市场的生意并没有同步兴旺,有些市场甚至不如从前。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里存在两个明显误区。一是硬件设施的建设脱离实际的需要。盲目上档次,追加投入最终加重了“交易者”的负担,减少了他们的赢利空间,进而减少了该市场“价格”的优势,减少了该市场的广泛吸引力,导致生意日益清淡。二是忽视“软件”建设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一点更突出。有的市场缺乏良好的秩序,不法商贩欺行霸市;有的市场假冒伪劣横行,声誉日益败坏;有的市场治安不力,交易者蒙受损失,缺乏安全感;有的市场帮派林立恶性竞争;有的市场缺乏良好的服务等等。所有这些最后的共同结果是增加了交易成本和费用,销蚀了该市场的核心利益,从而失去了市场存在的基础,逐渐空壳。

现代营销管理强调产品的整体性、层次性和拓展性。对于“市场”这个产品也是一样。场所、地点、设施只是其中表层的东西,仅仅只是提供给顾客的价值的“载体”,营销管理的任务是提供给顾客一种“综合价值”(利益),而不仅是载体本身。对于顾客而言,“合适的地点’、“合适的设施”、“合格的时间”、“良好的秩序”。“良好的形象”、“良好的服务”都是其利益的构成。因此“市场”这个产品同样是一个丰满的整体。拓展市场建设的工作范围,纠正忽视‘嗽件”建设的偏差,为顾客提供更多的价值和利益,是目前市场的营销管理中需要重视的一个方面。

2.关于价格策略

在市场的营销管理中,价格策略表现为各种形式的收费,包括摊位的租赁费、管理费以及各种有偿性服务的收费决策。在市场收费中,有些收费属税费和行政性规费,除去这一块以后的其他收费则属于市场的营销者价格决策的范畴。在市场的营销管理活动中,不少市场投资者存在认识上和工作上的偏差。认为一个市场在一定的区域内具有相对垄断性,因此,市场一旦建成就是“聚宝盆”,就是“提款机”。所以巧立各种名目滥收费,使商贩们不堪重负、怨声载道,许多市场由此而衰。

我们认为在市场上存在着三方主体同时进行着两场交易游戏。作为市场投资者的市场的营销管理者和作为市场服务需求者的售卖者(商贩)、购买者,在市场的营销管理者与售卖者、购买者之间存在着交易游戏,在售卖者与购买者之间存在着另一场交易游戏。从动态上看,两场游戏得以维持的前提必须是“三赢”。“双赢”或者是“单赢”都是不可持续的。三者之间是一种“一损俱损,一荣不是荣”的相互寄生关系。市场定价过高,首先影响售卖者的利益,影响其经营成本和商品价格,进而影响购买者的利益,最终使市场失去吸引力。一个缺乏广泛吸引力的市场不可能是一个成功的市场。当然,售卖者不能赢利的市场也不可能长期存在。所以必须是“三赢”,而且作为市场的营销管理者必须首先考虑和帮助售卖者和购买者“双赢”,在这个基础上达成自己的赢利。从营销实践看,正反两方面的例证实在太多。为什么各地的马路集市屡禁不绝,而规划建设的农贸市场商贩却不愿进场?各种繁重的收费就是一个重要原因。为什么浙江市场能成气候,从小小的集市发展出一个个大型专业市场,同样和良好的服务、优惠的入市条件有密切关系,广泛吸引全国各地的厂商和商贩进场交易,最终形成辐射全国,甚至东南亚的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在一定的区域内,市场是否存在垄断性,值得怀疑,除非这种垄断是由区域发展规则所规定的行政性垄断,但即使是这样的垄断也是很脆弱的,如果不能实现上述“三赢”,同样不能生存。

实际上,从市场的价格构成看,十分明显的成本特征是其成本结构中主要部分是固定成本,而变动成本所占比例甚小。这样的成本结构适用“薄利多销”的原则,只要能吸引足够多的客流量,增加成交额,就能从薄利中盈大利。在市场开放初期或缺乏人气的特殊时期,甚至可能采用只考虑弥补变动成本的“边际贡献定价法”吸引售卖者进场。这是培育市场的“造市”手法之一。

3.关于促销策略

促销是一个十分重要但普遍没有引起市场营销管理者重视的问题,和铺天盖地的商品促销相比,有关市场的广告宣传和其他促销活动寥若晨星。其实,市场的促销同样十分重要。一个市场的吸引力有多强,辐射圈有多广,商势圈有多大,都和这个市场的知名度有密切的关联。通过有力度的促销,通过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高,市场完全可能进一步拓展其商势圈的空间范围。曾有媒体报道,某非法废旧机动车市场一经媒体曝光竟使其生意火红偌于先前。这从反面佐证了市场促销的功效。从流通经济学的角度讲,市场是经济活动流中“商流’“物流”“信息流”的汇集点,其中信息流是商流和物流的基础,畅通的信息有助于商流和物流的进一步壮大,各种“流”越是通畅顺达,越有利于流通的实现,有利于这个汇集点对外扩展,而市场的促销从中起到了润滑的作用。

市场的促销方式很多,广告、宣传报道是最适宜的方式,因为这两种方式具有覆盖面广的性质。市场的营销者应该增加促销预算,在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上下功夫。对于市场的营销者而言,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其最重要的最有价值的财富之一,有了知名度和美誉度才能“招天下商客”,才能兴旺发达。

四、市场的营销管理的总体把握一一环境分析、优势定位和竞争

市场的兴衰除了和上述战术层面的营销管理把握正确与否相关以外,和环境变迁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深受其影响。深入分析市场面临的环境因素及其变化趋势,及时调整营销规划和营销方案是市场的营销管理中的又一项重要任务。

影响市场兴衰的环境因素很多,有政治法律方面的因素,诸如市场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等等。也有社会文化方面的因素,诸如人们的价值观念、经商传统等等。调查中发现浙江不愧为“市场大省”。一是浙江的各类市场数目繁多,规模大,经营繁荣;二是全国各类市场中的经营者浙江籍的为数最多,各地市场的摊位几经易主,最后大多会落入浙江人手中;三是全国各地市场中特别是工业品、日用品、小商品大多为浙江货。这种现象可能只有在社会文化层面才能找到最终答案。除此之外还有经济环境方面的重要影响因素,诸如产品结构、商业周期、经济发展阶段等等。(p.308-329)还有自然环境方面的各种影响因素和技术环境方面的各种因素影响,诸如交通运输条件、自然条件、通讯技术、物流技术、商流技术等等。环境因素对市场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其影响可能是正面的影响,也可能是负面的影响。前者是一种新的潜在发展机会,而后者是一种“环境威胁”。作为市场的营销管理者要能够充分发掘和利用有利于市场兴盛繁荣的因素,同时识别各种现实的和潜在的“环境威胁”,采取一定的措施消除和避免其不利的影响。这是现代营销管理的一种基本思路,在市场的营销管理中同样十分有效,需要营销者足够重视。一个市场的存在和发展必定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表现为某些相对的“优势”,这种优势是市场发展之本。

市场常见的相对优势主要有:(l)区位优势,例如靠近产地,容易汇集厂商;靠近交通运输枢纽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等等。(2)信息优势。由于有足够的信息流,能灵敏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变化,发现“真实价格”。(3)声誉优势。良好的声誉能增加交易者彼此的信任感,减少其风险预期和交易成本。优势越明显,就越具备吸引力,越有可能成“市”。缺少优势的市场最终可能只是“宽”,不大可能是兴旺发达的“市”。因此,作为市场的营销管理者,营造出自己独特而又明确的相对优势是营销管理中的战略性任务。

营销管理范文篇10

关键词:保险营销;营销管理;措施

近几年,我国保险业在不断的进行适应性调整,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实现了保险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使保险业市场更加理性、运营更加正规,同时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随着保险业的不断调整和社会需求不断变化的今天,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不可避免的。根据中国对世界上的承诺,2018年中国保险市场将进行对外开放。因此,2018年以来,我国保险业市场化改革已成为保险业生存与发展的主题。

一、我国保险公司在保险营销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1.缺乏对营销手段的创新。当前,保险公司的促销手段仍然是利用节假日来开展买赠促销活动,通过购买商品赠送礼品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购买保险产品,这种促销方式无法彻底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同时也无法激发商品的市场活性。2.营销渠道匮乏,未建立完整的营销链条。通过市场调研发现:我国大多数保险公司未建立完整的营销链条,保险企业过于依赖传统的营销渠道。同时,对社区营销、在线营销和渗透营销等新型的营销手段很排斥,导致无法建立多方位、多渠道的保险营销模式。3.营销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无法满足行业需求。保险行业的营销从业人员一方面要求掌握营销理论知识,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的营销技巧,另一方面还要具备能够与客户进行沟通的能力、熟知保险业务、有关保险的法律法规、金融学常识等,更加要求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但是,目前从事保险营销的工作人员来讲,尚未经过完整的保险营销知识和技能的相关培训。大多数业务发展依赖于经验,然后员工根据实践经验和个人理解进行营销。加上评估机制和利益驱动,从业人员很难与新入行员分享正确的经验和做法。这使得保险市场营销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而且一系列的营销环节和流程难以有效联系,整体效用不明显。4.营销理念落后,营销意识淡薄。受计划经济制度和传统保险行业的从业经验的影响,大多数保险公司开拓市场的积极性不高、产品营销意识十分淡薄。同时,传统的营销理念根深蒂固,在进行产品营销过程中,过分注重以自我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偏颇的认为营销从业门槛低,经过短期培训之后,根据工作岗位在进行专门培训就能进行工作。保险企业还将招聘人员作为提高投保费用的主要方式,这样做的结果无异于饮鸩止渴。业内人士认为保险业务实质上是保险企业与客户无缝对接,没有销售环节。未把保险营销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当作是培养和提高保险市场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探索保险营销管理模式的新途径

1.开展专项营销宣传活动,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市场推广应该有针对性。由于社会民众普遍认为保险企业在进行产品营销时存在误导消费者和理赔方式的不正规现象,相关部门应从内外两个层面进行监管:开展外部消费者教育活动,通过多样化的系列专题讲座活动向社会民众讲解保险的基本知识。重点解决消费者在理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消除社会民众的对保险行业的误解;在保险行业内部,通过设立监管机构、新业务发展审核等方式,加大内部监督力度。加强对保险公司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并通过政府网站、新闻媒体等,将违规的保险公司向全社会通报。同时保险公司应该根据自身发展和经营水平,做出符合自身的承诺,出现服务不能满足客户需求的因素,及时与客户进行沟通协商,做好业务解释工作,及时妥善处理已经发生的问题,减少不利于公司发展的言论,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2.加强产品创新,及时了解客户需求。保险公司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消费者需求的市场调研,不断开拓市场,开发真正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保险产品。保险公司应该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营销理念,不能把营销单纯理解为一种产品营销或坐等顾客上门的产品,应该站在时代的前端,通过对市场的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划分和目标市场选择的分析,通过开展以上三种工作的基础上,开发适合不同领域、不同区域、不同客户种类、不同年龄段的保险产品,满足当代消费者个性化需求。3.树立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营销理念。根据PhilipKotler的“客户转移价值”理论,在进行保险营销的活动中,活动的中心思想是提高产品服务水平。随着服务水平的提升,既能够使“客户的总价值”增加,又能够使“总客户成本”进行压缩。最终实现“客户转移价值”的最大化,最大化的满足保险市场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企业存在的本质是根据以客户为中心和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存在的。企业制定的所有营销活动都应根据客户的反应进行协调和调整,做好客户需求研究,客户关系管理,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等工作。4.打造新型营销理念,建立营销协调长效机制。塑造保险企业营销管理新理念,应以塑造理念为起点。没有理念为中心的营销,保险营销管理的一系列活动是没有意义的。新旧营销理念的主要区别在于:新型营销理念主要是强调客户需求和以整体营销为核心,在实现客户利益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的利益。在新型营销理念的指导下,相关人员进行全面细致的市场调研,对保险市场进行精准划分,根据自身发展水平选择目标市场,从整体战略上实现企业在保险市场的准确定位。对企业各部门进行统筹规划,实现营销管理的稳定运行。5.建立科学管理的分析方法,强化营销管控。构建的公平公正的绩效评估系统,将全面客观的制度引入到评估体系中来。同时组建评估小组,评估小组直接受营销管委会领导,对员工以及部门进行固定考核和不定期监督,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根据绩效评价标准,对执行不到位的个人以及部门进行考核。

三、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保险市场全面对外开放已经形成新的局面,在全球化背景下,加强对保险营销发展模式的研究,特别是对我国保险业营销管理现状的研究是应时代要求的。当下保险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对我国保险市场营销管理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向波林.我国保险市场营销的现状及策略选择[J].时代金融,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