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09:38:27

气候

气候范文篇1

1.1汽车在冷气候环境中容易出现的故障

经过长期对冷气候环境中汽车用户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因冷气候环境温度极低、降雪较多,汽车经常出现冷车不能启动、动力总成运转不良、橡胶件和塑料件产生变形、车内供暖不足、门窗进风和进雪、风窗结霜等故障。另外,冷气候环境道路路面长期积雪结冰,路面摩擦系数降低,汽车制动性能和操控性能随之下降,导致车辆容易失控,道路上交通事故频繁发生。针对以上冷气候环境汽车用户经常遇到的车辆故障以及环境道路等特点,汽车在开发阶段进行冷气候试验是非常必要的。

1.2汽车在冷气候环境中需要进行的试验

汽车低温冷启动试验主要考核汽车冷启动温度特性、汽车长期在冷气候环境中的使用性以及产品性能随使用而衰退后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的冷启动能力。汽车在冷气候环境中使用,用户经常将车辆置于室外,汽车经过整夜静置。早上外出时,恰好是每天温度最低的时候,汽车各个部件的温度达到每天的最低值,此时如果汽车无法正常启动,则给用户带来诸多不便。在冷气候环境中,汽车良好的冷启动性能是用户使用汽车的保障,即使天气出现极端低温,汽车也应该能通过辅助启动正常工作。在冷气候环境中,汽车发动机冷却液、发动机机油、车用燃油、电瓶等部件的抗低温性能以及整车的标定都会影响汽车的冷启动性能。汽车的橡胶及塑料零件在冷气候环境中工作,因温度寒冷且温差较大,零件容易产生变形、开裂、性能下降等问题。汽车内外饰及车身零件的变形、开裂会影响车辆外观、车辆密封性、车内的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汽车橡胶及塑料管路零件变形会导致油液、气体渗漏;底盘橡胶零件的变形会引起车辆行驶噪音增大,车辆行驶舒适性降低。汽车电器件经常会出现电器件接头因低温变形而接触不良,零件长时间工作后热熔化变形,显示器不能正常显示,开关变形而无法打开或关闭等功能下降或失效类故障,严重时会导致车辆使用性能下降甚至停驶。汽车运动类零部件是汽车用户经常接触的汽车部件,如车门、车窗、座椅、后视镜、风窗刮水器、行李箱盖、发动机盖等。在冷气候环境中,空气中的水遇冷凝固在零件上,润滑脂粘度增加,橡胶件、塑料件硬度增加,空气弹簧压力减小等现象都会影响运动零件的正常工作,产生噪声、发涩、失效等故障。汽车发动机油、变速箱润滑油的粘度随环境温度的降低而增加,燃油挥发性能随环境温度的降低而下降。发动机起动后暖机时间长、熄火后温度下降快、节气门体内结冰、空气管路内结冰、轮胎硬度增加等现象都会影响到汽车的加速性能和驾驶性能。在汽车的开发阶段,汽车研发人员通过对冷气候环境中汽车驾驶性能评估,及时发现汽车驾驶性能方面的不足,反复对汽车驾驶性能进行调校,最终将具有良好驾驶性能的汽车产品交给用户。在冷气候环境中,人体感觉到最舒适的环境温度为17~20℃,而实际环境温度与舒适温度相差20~50℃甚至更多,所以要求汽车暖风系统具有良好的制热效果,同时车厢内需要新鲜空气流通。因车内外温差大,车内乘员呼吸时的热蒸汽容易在车窗玻璃上结霜、结雾,给驾驶员驾驶车辆造成安全隐患,同时影响车内乘员的观光。因此,车辆在行驶时应能够快速融化车窗内外的结霜,减少结霜对车内乘员特别是驾驶员视野的影响。汽车除霜试验中,车辆需要在-20℃以下的室外环境中静置一夜(12小时以上),使车辆充分冷却,车辆挡风玻璃上应形成霜冻,如果霜冻未达到要求,应采用人工制霜。进入车内试验人员应在室外环境中停留5分钟后进入车内进行试验,以减少衣物热量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试验人员进入车内后立即启动车辆,打开车辆暖风和除霜系统,每5分钟记录一次挡风玻璃上霜冻的融化情况。在挡风玻璃上的霜冻完全融化后进行车辆除霜功能动态评估,动态评估时,车内乘员应达到车辆额定载客数,车辆以不低于60km/h时速行驶50km,在行驶过程中检查车辆的结霜情况。为了减少阳光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试验必须在日出前完成。降雪时如果环境温度较高(-10℃以上),雪呈雪花状,而且比较粘,俗称湿雪。汽车在被湿雪覆盖的道路上行驶,雪会附着在汽车底盘、车身底部等部位并凝固,导致汽车驻车制动以及散热器风扇、悬架、高度调节传感器等车身下部运动零件的功能减退甚至失效,同时雪中的融雪剂和污染物对汽车零部件造成腐蚀损害。检查车辆在湿雪道路上行驶后车辆底部附着的积雪对车辆性能所造成的影响称为雪包围试验。雪包围试验需要试验车辆在下雪时或下雪后道路积雪未被其他车辆压实的普通道路上进行,车辆在积雪道路上行驶100km后在室外静置一夜(12小时以上),然后对车辆进行驾驶性评估和车辆底盘部件静态评估,检查车辆附着的积雪是否对车辆造成驾驶安全和底盘部件的永久性失效。如果环境温度较低,下雪时雪呈细小颗粒状,粘度很小,降落在道路上时容易被风吹走,俗称干雪。汽车在下降干雪的环境中行驶,雪容易入侵到汽车乘员舱、发动机舱、行李舱以及冷却风扇和空滤器等部位。干雪在冷却风扇和发动机周围运动零件上堆积,因发动机周围温度较高,堆积的雪融化后粘附在风扇叶片、电机及其他发动机附件零件上,当发动机停止工作后各零部件温度降低,粘附在零部件上的雪水凝结成冰块,发动机再次启动后,零部件上凝结的冰块严重影响风扇、皮带等旋转零件的正常工作并对金属零件造成腐蚀影响。如果干雪侵入并堆积在空滤器中,并进一步凝固,将影响发动机进气性能,使发动机的动力性能下降,严重时会导致发动机熄火,车辆停驶。检查车辆在干雪环境中行驶时雪进入车辆各舱后对车辆所造成影响的试验称为雪进入试验。雪进入试验需要试验车辆在专门的试验场地中跟随扬雪车进行,扬雪车将场地中积雪扬起模拟实际下雪环境,试验车辆紧随扬雪车,扬雪车和试验车速度保持70km左右为佳,试验总计行驶50km。每25km对车辆乘员舱和发动机舱的进雪情况以及车辆的行驶性能进行检查,评估车辆在干雪环境行驶时是否存在缺陷。通过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冷气候环境中各种道路的摩擦系数远低于普通气候环境中的各种道路。汽车在低附着路面行驶时,车辆制动距离明显增大,稳定性降低。随着汽车技术的日新月异,现代汽车用于提高汽车制动性能和行驶稳定性的ABS(Anti-lockBrakingSystem,防抱死制动系统)、ESP(ElectronicStabilityProgram,车身电子稳定系统)等功能也越来越广泛。减小汽车制动距离,提高汽车制动稳定性和行驶稳定性,则有力地保证了汽车驾驶的安全性。图2是汽车是否安装ESP对汽车在冰雪道路弯道行驶的影响。(a)未安装ESP(b)安装ESP(c)未安装ESP过多转向正常行驶不足转向在冷气候环境中,由于公共道路上的积雪会被及时清除或融化,以及汽车用户长途旅行,驾驶员经常会在积雪道路、冰雪道路、结霜道路、干燥道路等各种综合复杂的路面上驾驶,汽车良好的操控性能和NVH性能会给驾车者带来驾驶乐趣。汽车轮胎是影响汽车操控性能和NVH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汽车用户正确使用轮胎能够有效提高汽车的驾驶性能和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冬季轮胎在冰雪路面的加速、制动、操控、NVH等综合性能远优于四季轮胎和夏季轮胎。针对冷气候环境道路情况复杂的特点,对汽车进行相应的操控性能、NVH性能等方面的综合调校和评价是必不可少的。表2中列出了对汽车轮胎、汽车操控及NVH方面的试验评价内容。汽车产品在冷气候环境的耐久性试验,可有效考核汽车产品各项冷气候性能指标的稳定性和汽车产品在冷气候环境中使用的可靠性。

2结束语

气候范文篇2

为有效贯彻落实《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确定的重点任务,统筹协调我市气候变化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全面提高我市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特制定本纲要。

一、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市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气候变化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

科学研究表明,近50年来人类活动导致了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预计到本世纪末,全球地表平均增温将达1.1℃—6.4℃。这种变化已经并将继续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产生重大影响。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市气候也有明显的变化。1986—**年,我市出现了9个暖冬,尤其是1997年以后气候进入新的偏暖时段,年平均气温18.7℃,偏高0.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市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出现,气象灾害增多、影响加重。2006年,我市遭受了百年不遇特大高温干旱,直接经济损失近100亿元;**年我市西部出现115年来最强的区域性特大暴雨,直接经济损失近30亿元。气象灾害对经济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呈增加趋势,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

(二)妥善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事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未来15—20年,我市经济将保持快速发展势头,能源需求和消费将持续上升,能源消费量将由2005年的3882万吨标准煤上升到2010年的6000多万吨标准煤。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我国万元GDP能耗水平要比2005年下降20%。我市能源以高硫、高灰份的煤炭为主,随着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的增加,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温室气体也将逐年增加。目前,我市工业仍以传统的重化工业为主,产品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占企业生产成本的75%左右,单位产值能耗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主要用能产品单位能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40%。2006年**GDP占全国的比重仅1.68%,而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占3.39%,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量比全国平均多一倍以上。**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按照规划,到2020年,**的人均GDP将达到6500美元,经济总量将翻两番。届时,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将面临新的压力。如果仍然按照传统模式发展,包括温室气体在内的污染物排放将数倍增加。因此,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三)气候变化对我市科技工作提出迫切需求

科学技术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基础和根本手段之一。认识气候变化规律、识别气候变化的影响、开发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技术、制定妥善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等需要科技工作的有力支撑。我市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工作处于起步阶段,气候变化科技工作缺乏战略规划和充足的资金投入,难以适应气候变化迅速发展的形势,也难以满足制定和执行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的需求。加强我市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攻关已迫在眉睫。

二、我市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工作取得的成就

(一)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

直辖十年来,我市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展。在节能减排、清洁能源推广应用、气候变化监测、实时分析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1.气候变化的基础科学研究。在气候变化监测与服务方面,针对三峡工程建设启动了三峡库区局地气候监测工作,开展了对我市气候冷暖、旱涝变化及其影响的研究,分析了主要气象灾害发生和变化规律及成因,在气象灾害评估方面进行了探索,就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适应开展了国际合作研究,启动了**市旱涝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研制,开展了气候影响评估业务。启动了对我市及临近区域极端气候事件的变化规律研究,特别是夏季高温干旱气候事件的发生规律及成因诊断分析,为建立**高温热浪和干旱监测预警业务提供了技术支持。

2.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对策。开展了气候变化对农业、水资源影响的研究,初步建立了支持气候变化影响研究的数据库;开展了以极端高温、干旱等异常气候事件为主要内容的评估业务;研发了气候事件评估的模型软件,建立了气候变化监测业务技术平台;开展了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研究,启动了《**市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条例》的立法工作;编制了《**市清洁能源行动规划》,为节能减排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3.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技术开发和应用。在燃煤高效发电技术和热电联产技术、煤层气发电技术、煤矸石混合燃烧发电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高能效和节能技术在钢铁、建材、化工、建筑、交通运输、矿山开发等领域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开展了**市风能资源分布规律及其开发利用、农村能源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建设、**市清洁能源行动研究与示范等科技攻关项目,在风能资源评估与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水电资源开发利用、太阳能开发利用、地热开发利用等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研发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二)科研基础设施建设

依托国家气候监测网、国家天气观测网、国家专业气象观测网和本市区域气象观测网,初步形成了区域气候变化实时监测网络,积累了比较完整的气候观测资料;建立了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重点实验室、**市污染防治与废物资源化重点实验室、**市市政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市能矿资源开发及三峡库区环境损伤与工程灾害重点实验室、**市资源与环境研究重点实验室、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市三峡库区森林生态保护与恢复重点实验室和**市林木良种培育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具备了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科学研究的条件。

(三)人才队伍和科技机构建设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市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初步建立了一支包括经济、社会、能源、气象、气候、生态、环境等跨领域、跨学科的核心专家团队,培养了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科技队伍。同时,与中国气象局共同批准成立了市级气象及相关领域研究的研究机构—**市气象科学研究所,开展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与适应研究;建立了**市清洁生产工程技术中心、**市CDM技术服务中心、**市环境工程中心、**高校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工程中心等一批市级节能减排技术服务机构。

三、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促进气候变化领域的自主创新与科技进步,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节能减排,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我市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2020年GDP翻两番的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与企业参与相结合。立足我市实际,充分发挥政府在气候变化科技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同时,通过政策和制度创新,运用市场机制充分鼓励企业参与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技术突破与对策研究相结合。立足自主创新,瞄准未来科学技术发展方向,集中全市力量进行重点突破,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努力实现气候变化领域的技术跨越,主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减小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和危害。同时,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未来发展战略目标,结合国际政治、经济、贸易和外交形势,研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与激励机制。

3.近期需求与长远目标相结合。立足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针对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等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及时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和对策建议;同时,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建立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支撑体系。

4.整体布局与分工实施相结合。立足现有的科技支持渠道,有效整合各方面资源,对我市气候变化领域的科技工作进行整体布局;同时,要按照各部门职能与分工,分别落实《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和本纲要的任务。

(三)主要目标

我市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的总目标是:到2020年,气候变化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重点行业和典型脆弱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明显增强;应对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政治、经济、贸易方面的科技支撑能力显著提高;气候变化的技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科研基础条件明显改善,科技人才队伍水平显著提高;公众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意识显著增强。

“十一五”期间的阶段性目标是:

1.我市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政策框架和协调机制基本形成,整合科技资源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2.改进区域气候变化领域预测、分析、评价和决策技术与方法;

3.攻克一批节能减排关键和共性技术,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开展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试点示范;

4.有关气候变化对农业、水资源、林业、渔业、生物多样性、石漠化及人类健康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取得重要成果,并在三峡库区等典型脆弱区开展适应气候变化的试点示范;

5.编制完成**市应对气候变化战略规划;

6.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支撑平台建设,形成若干具有较高水平的应对气候变化重点研究开发队伍和基地,组建一批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

四、重点任务

(一)气候变化的监测评估和影响研究

新一代气候系统模式产品解释应用。开展国家新一代气候系统模式产品解释应用研究,建立我市气候变化检测、预估、影响评估综合技术平台,重建近百年来**区域高分辨率气候变化标准序列,为开展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和预估提供资料基础。

区域气候变化监测预测预警。开发气候变化监测预测预警技术,监测气候变化的过程和要素,开展大气成分监测与分析,预测各种温室气体排放情况下未来**市气候变化情况,预测人类活动影响下**区域未来气候变化,预警极端天气/气候和灾害事件及其风险评估。

**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灾害的形成机理。研究全球变暖背景下**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灾害发生频率、强度和空间分布特征的变化规律和趋势,研究青藏高原热力与动力作用、季风、海温等因素与**旱涝、冷暖等主要气象灾害的关系。

三峡库区气候变化监测、诊断、预测及预估。根据三峡库区气候监测的需要,在三峡库区建立加密气候监测网,根据监测资料研究三峡水库对**气候的影响,建立三峡库区气候变化诊断、预测、预估模型,并开展三峡库区气候变化应对研究,促进库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系统能量转化、物质循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气候背景下**市生态系统的碳、氮和水循环过程及其耦合机制,以及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加强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研究,根据**区域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的特点和需求,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工具和综合评估模型。

(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技术开发

节能和高能效技术。重点研究开发电力、冶金、化工、建材、交通运输、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建筑等高耗能领域节能和提高能效的技术与装备,开展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以及工业锅炉(窑炉)改造技术开发,商业和民用节能技术和设备开发,能源梯级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及低能耗、绿色建筑研究与示范等,推广应用节能照明技术。开发高效热交换器和热系统的节能技术,加快发展高耗能工业产业的节能降耗新工艺、关键技术和设备。

新能源和再生能源开发及产业化。重点研究低成本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积极发展生物能源产业,重点支持研制一体式家用生物质气化炉及配套设备,开发秸秆发电及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技术、能源植物规模化种植与加工技术,生物质热解气化、生物柴油、生物质制乙醇、生物质制氢、生物质燃料气合成二甲醚、生物质燃料气合成汽油和甲醇技术,小城镇区域性集中农村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加强山区风能资源分布、评价技术研究,加快推进风能发电成套装备产业化,促进**风电产业发展。支持发展光—热转换材料、集热器结构材料和部件,研发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和太阳能光伏电池材料及组件技术,积极推进薄膜电池、单晶硅电池、多晶硅电池等先进太阳电池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快太阳电池生产和测试设备的国产化进程。推进新一代的地下温泉热水利用技术的开发及推广应用。发展小型高效天然气制氢、大规模煤气化制氢技术。

煤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技术。重点研究开发高硫煤清洁燃烧与脱硫技术和装备,开发煤炭地下气化以及煤矸石、煤泥等综合利用技术以及煤层气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技术等。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重点研究垃圾分类回收利用、中水利用技术、报废汽车绿色拆解回收利用技术、废家电综合利用技术、废油再生技术、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发电厂二氧化碳净化利用技术等,强化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

节约型农业技术。重点研究农业节水、节肥、节药技术,开发节电、节油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

农业和土地利用方式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技术。研究农田免耕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研究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技术;研究农田生物固碳技术;研究畜禽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开展饲料配方优化研究及饲料添加剂对减少畜禽肠道发酵甲烷气体产生机制及效果评价;研究畜禽粪便循环利用技术。

生物固碳技术研究。重点研究三峡库区碳循环、物质能循环,各类植物的林分生产力,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石漠化等难利用地的绿化造林,林木蓄碳减排,都市圈固碳造林,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动态及效益预测、功能评价、综合效益评估等技术。

加强碳汇国际合作项目。碳汇是当前国际上非常关注的固碳减排内容,也是发达国家应尽的义务。支持和鼓励我市企事业单位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开展碳汇国际合作。

(三)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和措施

主要脆弱领域气候变化适应技术。研究气候变化对**农牧业、水资源、森林、草原、湿地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以及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特有生态系统和濒危物种等方面的影响,开发相应的适应技术并提出应对措施。

**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灾害的影响及适应技术。研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灾害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减灾的技术措施,建立相应的预测预警和适应技术、对策与响应机制。

**市气候变化敏感脆弱区及风险管理体系研究。根据气候变化情况,开展动态的气候及农业气候区划,通过影响评估划分我市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区,评估气候变化对各类敏感脆弱区影响的风险水平,评估不同部门和区县(自治县)的适应气候变化危险水平的能力,研究建立我市气候变化影响的风险管理体系。

气候变化对重要领域的影响及应对措施。评估气候变化对我市交通运输、电力供应、重大工程建设和运行的影响及相互作用,提出应对措施。

适应气候变化案例研究。研究国内外适应气候变化典型案例,总结适应气候变化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适应政策和措施,分析适应措施的成本及效益。

增强农业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研究气候变化对我市主要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加强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市农业和生态气候区划工作,研究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气候资源利用途径及农业生产力布局。

(四)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与政策研究

**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关系研究。分析未来战略机遇期内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的态势及其面临的资源环境刚性约束;分析和谐社会物质文化需求及对节能减排的要求,分析环境污染态势情景;分析我市用能水平与国外的差距,进行我市资源丰度评价,国民经济发展与资源需求预测,资源供给与保障能力评价。进行环境污染损失核算,环境污染自然和社会承受力研究。

**市节能减排潜力分析。进行我市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耗与国内外的比较研究,评估在政策调控、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条件下工业节能减排的潜力。进行我市交通运输能耗与国内外的比较研究,评估在增加公共交通、铁路、内河和管道运量比重后,通过汽车节能和发展洁净能源汽车,我市交通运输的节能减排潜力。进行我市建筑能耗与国内外的比较研究,结合我市城镇化发展规划,评估在开发推广新型建材和建筑节能综合技术,实施强化建筑节能标准等条件下,我市建筑节能减排潜力。进行我市农业生产能耗与国内外的比较研究,评估在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改变秸秆、薪柴等低效燃烧状况,提高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利用率条件下,我市农业节能减排潜力。根据我市生活用能现状及生活用能水平的基本特点,结合生活用能技术发展趋势及供能约束,进行生活照明、家用电器、汽车、用水、炊事用能等节能潜力研究。

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源安全战略。分析我市中长期能源需求趋势,研究我市未来能源需求情况和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研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与能源供给和需求的关系,进行能源供给多元化和节能减排政策的经济技术评价。

**市应对气候变化战略规划编制。分析我市面临的气候变化形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市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能力建设和示范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概算和效益分析以及保障措施。

节能减排政策与制度研究。研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市场准入政策及资源供应限制政策,建设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工业企业强制进行清洁生产审核与能源审计政策、工业企业节能减排等级认证与相应财政税收政策、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高效低耗运输发展政策及管理办法、建筑工程节能减排审核验收制度、建筑物使用年限管理制度与政策、推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经济政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政策、水电气等资源性产品消费价格累进制政策、鼓励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废旧家电等回收利用等政策的研究。

重点行业、重点产品节能减排定额管理制度研究。开展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定额管理制度研究;开展水泥、电解铝、钢材、铁合金、电石、焦炭、煤炭、造纸等重点产品节能减排定额研究;进行重点行业、重点产品提高排污费征收标准的方案研究。

社会节能减排激励机制研究。评价我市社会节能减排的条件和能力,探索我市社会节能减排的管理体制框架,强化政府在社会节能减排方面的宏观决策与综合协调能力;提出我市社会节能减排的市场调节、制度规范、管理强化、宣传教育的机制和措施,开展促使公民自觉履行节能和环保义务的激励机制研究。

未来气候变化国际制度及对**经济的影响。研究不同时期国际气候变化制度的发展态势,分析其各种可能方案对**经济尤其是产品出口的潜在影响,研究提出应对方案。

清洁发展机制政策与激励机制。研究气候变化国际制度对全球碳市场的影响及发展趋势,研究与清洁发展机制(CDM)相适应的政策与机制,研究促进我市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建设的政策和激励机制。

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发展。研究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和制度体系,分析我市低碳经济发展的可能途径与潜力,研究促进我市低碳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工作

**市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市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科委,以加强对**市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办公室要强化信息沟通、议事和协调职能,充分调动和整合部门、行业、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相关的科技资源,提高联动协作效率,共同推进我市应对气候变化有关工作。

大力加强我市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政策引导,不断完善工作和协调机制;加强**市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专家委员会建设,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对气候变化重大科技问题的决策咨询作用和对具体科研工作的学术促进作用,建立和完善专家委员会跨学科的长效工作机制,鼓励和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综合交叉研究,搞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攻关。

(二)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加大对气候变化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资金支持

发挥政府作为气候变化科技投入主渠道的作用,加强**市各类科技计划对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支持力度,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基金,形成长效投入机制,并积极争取国家各部门的支持,同时引导各部门、行业和区县(自治县)加大对气候变化科技工作的投入。

多渠道、多层次筹集社会资金,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工作的投入。充分发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引导企业加大对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等相关技术研发的投入;积极利用金融及资本市场,将科技风险投资引入气候变化领域;积极鼓励社会各界为气候变化科技工作提供资金支持;积极拓展国际资金渠道,争取国际社会的资金支持。

(三)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快气候变化科技队伍建设

结合我市科技发展战略需求,大力加强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应对气候变化各类科技人才的培养,特别是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够引领学科发展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人才。加大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完善人才、智力、项目相结合的柔性引进机制,鼓励采取咨询、讲学、技术合作等灵活方式引进海外优秀人才。

建立人才激励与竞争的长效机制,着力培育和建设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专业特长突出、在国际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团队,形成一支既解决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际技术问题,又为政府提供政策方案和决策咨询的气候变化科技人才队伍。

(四)加强科技平台建设,为气候变化科技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撑条件

建设一批学科交叉、综合集成、机制创新的部级和市级气候变化研究开发基地,加快建设“三峡库区气候与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形成布局合理的国家气候变化研究网络节点。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大力加强气候观测系统,灾害预测预警系统以及农业、水资源和生态系统观测网络等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气候变化领域科学数据平台建设,并把共享和整合作为重点,推进网络化气候变化科技资源共享体系和机制建设,加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与机制建设,构筑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支撑平台,形成我市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服务体系。

(五)加强科学普及,提高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

建立政府、媒体、企业与公众相结合的宣传机制,将应对气候变化宣传纳入重大主题宣传活动。每年制订应对气候变化宣传方案,通过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途径广泛宣传气候变化的科学知识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国家采取的政策措施、进展和成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媒体宣传成为加强政府引导、推进企业行动、提高公众意识的有效途径。

组织开发和编写系列气候变化科普读物和宣传材料。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小学生气候变化科普活动和相关教育。推动高等院校建立相关学生社团,设立气候变化大学生论坛,加强高校气候变化学科建设,开展相关科普活动。

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科普和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活动的重要内容,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培训、宣传和示范引导。在城市和农村因地制宜开展气候变化宣传和科普活动。

(六)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气候范文篇3

对人类来说,现代天气,气候与水日益取得巨大的,新的价值,但又处于变化和危机发展的时代。自古以来,危机都是发展的动力,当前的危机主要来自人类自己,在认识与处理现代气候变化与水荒问题的过程中,人类的生产,生活与思维方式也随之改变。

大气就像一部大机器,它的能源是太阳辐射。主要受到天文因子(如纬度的差别)和地表层因子(如海陆差别与地形,植被等)的影响,转变成为热能,一般用温度表示。温度有纬度的差别,也有区域与地方的差异。最突出的区域差异是海洋与陆地热力性质不同造成的。温度差异是产生气流的主要动力。一般大气环流,季风环流与其它风系被称为热力环流,因为它们都是热力差别推动的环流系统,前苏联科学家舒列金形象地简称之为热机。气流循环又带动水分循环。这两种循环是互相影响,共同产生各种天气气候与水文现象。

水分主要通过海水蒸发进入大气,并由气流输进大陆后,以降水的形式到达陆地表层,形成多种多样性和五光十色的水气现象。降水与温度是地球上产生各种气候带与气候区的原因,当前人们所说的气候变化主要指的就是长时期里温度与降水的变化。降水的强度与持续的时间对生产生活有决定性影响,也是风调雨顺或旱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天气气候与水分循环在正常情况下,有利于生产的发展。但是,在几千年的历史里累次出现人们难以适应的异常现象,这就是灾害。涝灾就是降水量超过农业生产承受能力的上限,旱灾则是低于需水量的下限,热害是温度高于生产承受能力的上限,冷害则是农作物难以忍受的下限。因此,几千年的历史既是人们开发利用天气气候与水资源的历史,也是人们同旱涝与冷热灾害的斗争史。夏禹治水与羿射九日等传说故事就是人们对古代灾害的回忆与想象的文学表现。

美好地球上的天气气候与水都是宇宙中极其珍贵的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灾害从反面反映了这种资源的价值,告诉人们如何去认识和珍惜自然给予人类的这种恩赐。

更值得人们担心的是,自从工业迅速发展以来,天气气候与水文现象的人为因素逐渐强化。工业使用化石能与机器,有力地推动生产能力加速提高。从此人类不再完全听命自然,而开始有了自己的主动权。然而,生产的发展不可能不影响自然界,这个影响首先原于化石能(煤、石油、天然气)加速消耗所产生的严重后果。

化石能源供不应求发出了了自然资源危机信号,而化石能源燃烧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全球性的大气污染的灾害性的结果,把全球变暖变成科学的热门课题,都反映自然界的物质与能量平衡因人类滥用资源而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能量收支失调在现代最突出地表现在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所引起的全球增温;而自然界的物质平衡受到影响,主要表现为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物的增加与现代水荒问题,这两者都具有恶性发展趋势,可能引发全球性灾变,因而得到社会各界与科学界的高度重视。

全球增温实际上是人为提高大气的能量水平。应当认为,人们利用化石能极为粗放,低效多耗,导致能源匮乏,而燃烧过程中放出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数量很大,并却未经处理地排入大气。自然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大量吸取二氧化碳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支出之一,而人类又大量破坏植被,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收入猛增而支出剧减,所以温室气体的浓度与温室效应有增无减,是全球增温的气候变化的原因。

应当认为,事实是最强有力的证明。近百年来,世界平均温度上升了0.6℃。如果这个升温值果真是几千年来未曾有过的大值,那么设想(虽然不能最后断言)当前的增温有可能不是自然因素所为,而是人为原因造成的。然而,这里也有一个重要问题,科学家至今还拿不出几千年来每百年的平均温度数据,那么这个结论也带来了问号。我国气候学的奠基人竺可桢先生的《中国近五千年的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著名论文根据公元533~544年出版的著名农书《齐民要术》中的物候与现代(1906~1961年)物候比较,认为当时年平均温度比现代约低1℃,他考证一百多年后,即唐代6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50-847年的史料,认为那时温度高于现代,也就是说,100多年间温度上升1度多,已经大于近百年0.6℃的升温记录。应当指出,在同一时期里全球也是增温的,所以竺可桢的估计有全球代表性。虽然竺可桢的研究并不精确,但却是唯一的有数值意义的估计,它不低于现代0.6℃的增温值。

虽然论据不够充分,但全球升温的现象仍然值得高度重视,因为毕竟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增温,而这个增温是同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同步上升的。何况以上质疑只不过说明了全球增温难以定论,但没有否定它的根据。何况自然环境变化的速度不如人类发展的速度快,人类影响突破自然界承受的上限是必然的趋势,问题只在早晚,所以全球增温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全球增温的呼声能够引起社会重视,使人们醒悟到现有发展方式孕育着重大危机。

更重要的是,升温同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内在联系。工业时代城市具有无比的重要性,城市不但是人们的聚居中心,而且也是消费中心,生产中心,污染中心,物资交流中心,在市区集中排放着大量污染物,加上自然植被遭到人为改变,因此城市就是人类影响自然的前锋地区。研究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城市有最关键的意义。

城市化的进程是随着工业化而加速的。在1800年全世界人口只有9.6亿,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2.5%,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到了2000年世界人口上升到60亿,城市人口的比重增加到30%以上,很多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甚至超过总人口的2/3,而且城市化的势头方兴未艾。估计到了2100年,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的比例将会达到现在发达国家的水平,即城市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3。不仅如此,乡村的生活方式也在迅速城市化,故城市化的浪潮不限于城市,而是遍及全世界,是未来发展战略问题和研究人类同天气气候与水的关系的重点。

有些学者对此提出质疑,他们认为,全球增暖可能是城市热岛的影响。由于城市人口与建筑物密集,耗能很多,故城市的温度高于农村,在温度较低的广大农村海洋,城市犹如在点点星星的暖和的岛屿,故叫城市热岛。原来全部气象站在初建时都位于乡村,但由于城市范围迅速扩大,气象站的环境也就由乡村变成城市,在城市热岛影响下,所测定的温度也就上升了,所以这种升温不过城市热岛的影响,未必能代表大气真正的温度。

城市热岛有相当的强度,如上海的城市热岛的强度在冬季达到6.8℃,在夏季达到4.8℃。高纬度地区则达到10℃以上。但是这个质疑并不具备实际意义,因为城市热岛实际上就是全球增温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当前城市化的浪潮中,小城市纷纷扩大成中,大城市,而大量的小城市正在迅速涌现。许多城市联成了城市带。在城市带里热岛已经扩大成区域规模的大气热源,故全球升温里应当有城市热岛所占的比例。

全球增温会引起热性灾害(热害,暴雨,台风等)的增加与冷性灾害(寒潮,冷害,霜冻等)的减少。近年来不少城市出现破纪录的高温,例如,北京北面的避暑胜地,承德与朝阳在2000年7月14日都出现43.3℃的高温。纬度在齐齐哈尔以北的巴黎1998年出现39℃的高温,类似报导年年出现,呈现有增无减的趋势,有人认为热害的增加有全球增温的影响,是有道理的。

有人认为全球增温未必就是坏事,因为有些地区气候恶化了,而有些地区气候优化了。其实这两者是不能抵消的。因为气候恶化的是现在的发达地区,而优化的是高纬度人烟稀少地区。生产带的长途转移是要大量投资与长期经营才能见效的,后果绝不会得失相当。

此外,城市化也对水资源有严重影响。应当注意,现代水荒正是在雨水不多地区的城市里首先涌现。其关键在于市区范围内所能得到的自然降水远远少于城市的实际需水量。可以说,现代水荒就是城市水荒的扩大化。

假设城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万人,降水1000毫米,那么人均降水量约33立方米。如果达到人均400立方米的低供水指标,则至少需要13平方公里的雨水才能满足1平方公里人口的水分需要。那么除了自己的1平方公里的雨水滴水不漏地供给使用外,至少还需要另外12平方公里的全部雨水输进市内。

何况能够从外地调进市区的水分主要只能是径流,而且径流在雨水中所占的比例(径流系数)是十分有限的。像我国华北这样雨水不多的地方径流系数约为20%,也即只有雨量中的1/5才能输进市区。在上面假定的条件下,1平方公里的市区需要60平方公里的径流补充才能满足城市水分需要。如果遇到干旱少雨的年分,径流系数还要大幅度减少。因此,城市的涌现改变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水分平衡状态。这就是现代水荒首先出现在雨水不多地区(如我国的华北地区)的城市里,再由城市向农村扩大的原因。

更加严重的是,城市既要供水,还需要排水。排出的水都是经过使用而受到污染的水。工业生产主要是物理化学产业,甚至农业也大量使用化肥与农药。这就使得污染极大地恶化了水源与大气层,使其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其结果,水环境恶化,水资源失去使用价值,有水等于无水,甚至比无水更加严重,这又使现代水危机雪上加霜。

应当认为,全球增温与现代水荒又是互相增强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大,需水越多,水荒的影响也就加强。世界地图上的沙漠带主要位于副热带降水不多的陆地,就是高温与缺水共同影响的结果。这种情况也在城市得到突出的表现。

中国古代对祸与福早有深刻的哲学认识。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明确指出,危机并不可怕,它可能是以后繁荣的契机。儒学认为:“天作孽,犹可违;人作孽,不可活。”指出天灾是可以防制的,人祸则是致命的,其涵义之深远,简直就是直指现代的各种危机。又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所以在灾祸面前应当求诸人,不应当求诸天,对现代天气气候与水荒也应当这样认识。

值得高兴的,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应当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各种文件,力图规范各国的生产方式,达到减轻温室效应与水荒继续恶化的目的,加上现代人类拥有的强大科学技术力量,这些努力都是很可取的,反映人类在技术进步的同时,本身也有了新的觉醒,这对走可持续发展的路是极其重要的。

气候范文篇4

1哈密瓜生长发育适宜环境

1.1温度

哈密瓜属喜温作物,其生育期各个阶段对温度的要求都不相同。哈密瓜种子发芽时对温度要求较高,最适宜的发芽温度为28~30℃,在最低温度为15℃、最高温度为30℃的环境中24h开始发芽;温度越低,萌芽越慢,温度长期低于15℃时,种子就会霉烂。苗期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30℃,温度低于13℃或高于40℃均停止生长。当白天温度为30℃、夜间温度为20℃时是花芽分化期形成雌花的最适宜温度,若夜间温度超过25℃,则花芽分化推迟、节位高且少。哈密瓜开花座果期以25~30℃最适宜,18~30℃是果实膨大期最适的温度,夜间温度过高对果实发育不利。

1.2湿度与水分

哈密瓜具有强大的根系,植株蒸腾作用旺盛,保证其能在强光照下维持较高的光合作用水平,形成喜燥怕湿的特性。哈密瓜苗期对土壤水分要求较低,以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70%为宜;此后生长期需水逐渐增加,果实发育期是哈密瓜水分需求临界期,随着果实的成熟需水量逐渐减少。空气湿度和降水量是哈密瓜传染性病害大面积发生的诱因之一,严重时引起成熟期裂果现象,因此,对土壤湿度的要求应随着哈密瓜生育期变化而变化。

1.3光照

哈密瓜全生育期对光照要求较高,强光照和长日照时数对植株生长十分有利,并有利于果实膨大期的高糖分的积累,年日照时数在3000h以上可获得优质高产。

2五家渠气候与哈密瓜种植生长气候条件分析

五家渠地处欧亚大陆中心,沙漠边缘,远离海洋,在天山山脉河流冲积形成的冲积、洪积平原中下游,海拔420~530m,四面环山且封闭性强,地表层为亚沙土,松散,呈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属中温带干旱区。五家渠地表水资源丰富,主要引自乌鲁木齐河、老龙河、头屯河,通过猛进水库、八一水库、沙山子水库调蓄。五家渠多种植中熟品种哈密瓜,其生长期为97~100d,7~8月为成熟期。

2.1高温、强光照有利于哈密瓜进行光合作用五家渠哈密瓜生长季节光热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为2743~3226h,日照率高达60%~70%,太阳年辐射总量130~140kCal/cm2,哈密瓜主要生长期以晴天居多,少云雾;春季气温回升快,日平均气温由15℃升至20℃的日数约为25~30d,年均有效积温3112.9℃。无霜期150d;优越的光热条件为优质哈密瓜生产提供了充沛的气候资源。

2.2降水稀少有利于提高品质,减少雨害五家渠多年平均降水量126.1~144.0mm,年平均蒸发量可达2176.7~2348.1mm,是年降水量的11.8~12.3倍,年平均相对湿度50%~60%。五家渠哈密瓜种植区7~8月降水量在40mm左右,可较好地满足哈密瓜果实发育期对水分的需求,还可避免因降水过多造成烂瓜、发病等降低果实品质。

气候范文篇5

关键词:肺炎;气象因素;模型

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病毒(SARS-CoV-2)引起的一种新发人畜共患传染病,已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传播。该病不仅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也可感染多种动物(狗、猫、老虎、狮子、水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7月22日公布的最新疫情报告显示,全球COVID-19确诊病例达14765256例,死亡病例达612054例[1]。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都在各自领域内积极探索控制疫情的措施、安全有效的救治方法。许多研究表明,气象因素与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密切相关[2-3]。例如,气温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传播有关[4];在寒冷、干燥的空气中,流感传播会增强[5]。因此,在没有特效药物和商品化疫苗[6]的情况下,加强对SARS-CoV-2生存、传播条件等非生理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肺炎对气候因素响应研究中的模型应用

1.1线性回归模型。线性回归模型(LinearRegres-sionModel,LRM)是统计学中最基础、应用最为广泛的数学模型[7],按照研究变量的数量可分为一元线性回归(UnaryLinearRegressionModel)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MultipleLinearRegressionModel)。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一般用于研究多个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相较于只研究单一变量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而言,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优势是:适用范围更广泛和预测结果更可靠。但LRM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数据适用范围窄、不能有效描述非线性关系。Yao等[8]采用多元回归方法来探讨气温、相对湿度、紫外线辐射与COVID-19同期发病率和R0(在完全易感人群中由初始感染个体产生的继发病例的预期数量)的关系。Auler等[9]以巴西确诊病例最多的5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对每个城市的绝对湿度与传播率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以确定每个城市气候条件的特殊性及该条件如何影响COVID-19的传播。1.2广义线性模型。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izedLinearModel,GLM)是线性模型的推广,引入连接函数,扩展了一般线性模型中因变量的适用范围,进一步克服了线性回归模型的缺点[10]。Liu等[11]在控制人口迁移的同时,利用GLM探讨了中国除武汉外另30个省会城市的气象因素与COVID-19累积病例数之间的关系。Ujiie等[12]采用基于Poisson分布的GLM,将中国入境的游客数量作为额外变量,来分析日本各地累积患病数与气温的关系。其优势体现在扩大了线性模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范围,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模型中只包括固定效应。1.3混合模型。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混合模型(MixedModel)在数据分析领域逐渐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当模型中的固定效应不能完全解释区域差异时,需引入随机效应,以增加建模的准确性[13]。即混合模型的优势为:既包括固定效应又包括随机效应,可以灵活有效地将不同来源的信息进行组合、分析。按照模型中响应变量的类型,混合模型可分为线性混合模型和广义线性混合模型。(1)线性混合模型:线性混合模型(LinearMixedModel,LMM)是在一般线性模型中加入了随机效应,其优势为同时包含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且固定效应及随机效应均与响应变量呈线性关系。许多相关研究使用LMM将气象因素与可能影响COVID-19传播的其他因素,如人口密度、政府卫生支出、医院床位数量等一同纳入研究,并加入随机效应项,如国家/地区层面影响等[14-15]。相较而言,LMM的拟合程度要优于线性回归模型,在处理带有随机效应问题时具有优势。(2)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eneralizedLinearMixedModel,GLMM)是GLM和LMM的扩展[16-17],其优势体现在既使因变量不再要求满足正态分布,也可同时包含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Mao等人[18]分别计算月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的日平均值与累积病例数之间的关系,建立GLMM,该研究首次发现温度对COVID-19传播有显著影响,二者之间可能存在非线性的关系。1.4广义加性。模型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AdditiveModel,GAM)是对GLM的拓展,可拟合因变量与自变量间的非线性关系[19-20]。其优势在于降低了线性设定带来的模型风险,可以灵活研究变量间的复杂关系[21]。近期,GAM被广泛用于相关研究中,使用GAM对COVID-19感染病例数、死亡病例数与地理变量(气候因子、地形、人口密度等)进行研究,在分析气象因素的同时还可考虑与非气象因素间的关系,增加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22-25]。相对于简单线性GAM而言,对数线性GAM将参数进行对数转换,可显著提高了模型的性能,使预测精度显著提高[26]。1.5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LagNon-linearModel,DLNM)是以GLM和GAM为基础,利用交叉基函数给暴露-效应关系增加滞后效应后建立的暴露-滞后-效应关系函数[27]。其优势在于可以同时评估暴露因素的非线性效应和滞后效应。Shi等人[28]使用DLNM来探究每日平均温度与COVID-19每日确诊病例之间的暴露-滞后-效应关系,将交叉基函数用于温度,结果表明温度与COVID-19日发病率之间存在明显的时滞关系。

2国内外相关研究差异性分析

目前,在COVID-19的病例数据与同期气象因素的分析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数学建模的方法。用GLM来分析COVID-19病例数与气象因素的关系,可以引入自首次报告病例以来的时间、迁徙规模指数等因素。相较于线性回归模型而言,扩大了适用范围,准确性更高。混合模型既包括固定效应又包括随机效应,可以灵活有效地分析不同来源的信息。使用LMM和GLMM不仅可以将气象因素与可能影响传播的其他因素一同纳入研究,而且可加入随机效应项,在处理带有随机效应问题时具有优势。GAM可灵活地探究数据间的线性和非线性关系,同时考虑气象因素和非气象因素,增加研究结果的可靠性。DLNM虽然考虑了气象因素对COVID-19传播影响的滞后效应,同时评估出暴露因素的非线性效应,但却没有考虑温度以外的其他气象因素和非气象因素。选用模型的不同是造成国内外相关研究差异性的重要原因。有些数学模型的分析过程虽然相对复杂,但可纳入研究的因素更多,模拟、预测的效果也较好。显然,除了气象因素会影响COVID-19流行、传播外,人为干预等非气象因素也不可忽视。

3讨论

气候范文篇6

1虞城县山药种植的气候条件

1.1温度

山药种植对气温有较高的要求。一般山药幼苗的生长和发育要求地面气温不低于9~10℃,山药后期生长时的最适宜温度在22~30℃。虞城县的多年平均气温为14℃,极端最低温度和极端最高气温分别在0、40℃左右,而极端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冬季,对山药的影响较小。虞城县春季气温回升比较快,地面气温也通常超过9℃,因而比较有利于山药幼苗的培育。4月下旬进行大田定植移栽后,虞城县当地的气温一般在16℃以上,能够保证山药生长的温度条件。从山药生长的积温条件来看,虞城县超过10℃的年平均积温为5132℃,超过15℃的年均积温为3670℃,十分适合山药的生长。注意事项:当气温低于15℃时,不利于山药开花接种。因此,如果在山药花期遭遇连续低温,要采取人工干涉,防止开花不利而影响山药产量[4]。

1.2水分

山药是一种对水分十分敏感的经济作物。连续干旱会导致山药发育减缓,产量降低,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绝收;而降水过多后若不及时排涝,又会导致田间积水,并影响土壤的空气流通,导致山药植株抗病虫害能力差,严重影响山药的品质和产量。从虞城县的降水条件来看,当地春季一般降水量较少,夏季降水充沛,秋季降水最少,冬季有降雪天气发生。虞城县的多年均降水量为726mm。虞城县的春季正好处于山药幼苗的生长期,对水分的要求不高,比较有利于山药的幼苗生长;虞城县的夏季降水十分充沛,6—8月降水量超过380mm,常有短时强降水出现。因此,要注意田间的排水和疏通,尽量减少田间渍水[5];虞城县的秋季降水量较少,若遇到夏末的高温伏旱,应采用田间开沟引水的办法进行灌溉,防止长时间干旱对山药产量的影响。

1.3光照

山药是一种特别喜欢光照的作物。尤其是在短日照条件下,利于山药地下根茎的生长和膨大。虞城县的年均日照时数为2600h,其中6—8月日照时间较长,日照率均超过50%。总体来看,日照条件十分有利于山药的生长和发育。4—5月山药藤蔓生长较为迅速,当其超过50~60cm后,容易发生遮阳现象。山药种植人员要注意采用“搭架”的方法改善田间的透光条件,以保证山药生长必需的日照,加强叶片的光合作用,减少病虫害,提高山药的品质和产量。

2虞城县山药种植的气象灾害研究

2.1暴雨

虞城县地处豫东的黄淮冲积平原上,海拔50m左右。全县夏季降水较多,6—8月降水超过全年总降水量的50%,而且不乏短时强降水事件。而田间出现积涝后,若排水不及时,会导致山药的根系被淹,抗病能力差,严重的甚至出现烂根现象。因此,在虞城县夏季种植山药时必须特别注意暴雨天气,若出现降水,要及时挖沟排水,尽量避免田间积水。

2.2霜冻

霜冻是虞城县山药种植面临的另一个主要的气象灾害。虽然虞城县的无霜期为298d,但早春时有霜冻现象发生。当虞城县早春的霜冻发生时,恰好处于山药育苗阶段。如果发生霜冻,会导致山药苗的叶片萎缩,严重的甚至导致植株冻死。而在山药收获期,若过早出现霜冻,则易引起地下山药茎块腐烂,不耐贮藏,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根据虞城县的气候条件,可采用如下措施:一是加强选种工作,尽量选用抗冻的山药品种;二是提早备好大棚或地膜等农业设施,防止早春霜冻现象发生;三是秋季山药成熟后,要及时采收,尽量在霜期到来之前收获完毕。

2.3干旱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导致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虽然虞城县降水较为充沛,但也经常出现较长时间的干旱,尤其是春旱现象时有发生。山药对水分的要求比较严格。干旱面积的扩大与干旱化程度的加重,对虞城县山药种植有较明显的影响[6-7]。若长时间缺水,不仅会导致山药植株发育缓慢,严重的甚至导致山药植株枯萎。

气候范文篇7

很高兴同各位同事相聚在风景秀丽的洞爷湖畔,就气候变化问题交换意见。

随着世界经济特别是各国工业化快速发展,全球能源、环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去年在德国海利根达姆举行的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上,大家就气候变化问题坦诚深入交换意见。此后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通过了“巴厘路线图”,树立了国际社会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里程碑。我们今天的会议,既是国际社会为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的新努力,也是为推动落实“巴厘路线图”采取的重要行动。希望会议能促进沟通、凝聚共识,为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注入新的动力。

气候变化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应该在可持续发展框架内综合解决。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应该以处理好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保护环境三者关系为出发点,以保障经济发展为核心,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节约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加强生态保护为重点,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不断提高国际社会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参加今天会议的各国发展阶段不同、科技水平不同、所处环境不同,应该本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为应对气候变化积极作出自己的努力,并力求有所作为。我们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要在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方面发挥示范作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确定了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框架、原则、目标,反映了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历史责任、人均排放的差异,规定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该作出的努力。发达国家应该严格履行《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减排目标,并切实兑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的承诺。发展中国家要在可持续发展框架内,积极采取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第二,要在推动国际谈判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今明两年是落实“巴厘路线图”的关键年份。“巴厘路线图”为国际社会探讨2012年后气候变化国际制度安排指明了方向,确定了时间表。国际社会应该共同努力,推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取得积极进展。在这一过程中,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要明确作出继续率先减排的承诺;要平衡推进、按时完成双轨谈判,切实体现对减缓、适应、技术、资金四方面的同等重视;要坚持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作为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和合作主渠道、其他倡议和机制作为有益补充的安排。我们应该表现政治意愿,显示灵活,为谈判成功作出积极贡献。

第三,要在开展务实合作方面发挥带头作用。资金和技术是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关键环节,也是现实薄弱环节。目前,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资金缺口巨大。我们应该推动完善全球环境基金等现有资金机制,尽快落实适应基金下的活动,为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提供新的额外的资金支持。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提高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中发挥着先导性、基础性作用。国际社会应该积极探讨建立有效的技术转让和推广机制,实现技术共享,确保广大发展中国家买得起、用得上气候和环境友好型技术。我们各国相互有很强的互补性,完全可以在开展技术合作方面走在前列。

各位同事!

中国是遭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观察中国的排放问题,要注意以下3个因素:一是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不平衡,人民生活水平还不高,中国目前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二是中国人均排放较低,人均累积排放更低,而且排放总量里很大一部分是保证人民基本生活的生存排放;三是由于国际分工变化和制造业转移,中国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国际转移排放压力。

中国政府一向本着对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负责的态度,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我们已经把建设生态文明确定为一项战略任务,强调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努力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我们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应对气候变化。

我们把积极开展节能减排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切入点,采取了节约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开展植树造林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明确要求,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森林覆盖率由2005年的18.2%提高到20%。我们实现这些目标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

为适应气候变化,中国不断增强在农业、自然生态系统、水资源等领域的适应气候变化能力,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性天气和极端气候事件造成的损失。

各位同事!

气候范文篇8

关键词:气候异常变化;气候难民;国际法;人权保护;国家责任

ChrisBrunet岛民曾说“我们同意迁移,但这仍让我们觉得流离失所。”据联合国统计因气候移民预计到2050年被迫迁移的人口可能将达到1.5-3亿。运用国际法来保护难民人权问题迫在眉睫,但目前国际法未将气候移民视作难民,因此他们将得不到目的地国家的接收、承认与庇护,致使已焦灼的非法移民问题变得更为敏感。在这个战争、恐怖主义和种族迫害已制造了大量难民的年代,跨境气候移民的到来,意味着这将是一场格外艰巨的挑战。如何实现难民权益的最大化?如何使各国在这场挑战赛中均达共赢局面?

一、气候异常变化

①对难民的影响首先是影响难民生计,格陵兰岛中海豹和鲸鱼的死亡使靠其油脂和皮革来取暖和制作捕鱼船的爱斯基摩人不得不迁徙。亚利桑那中西部热浪使农业歉收而被迫迁移。其次是影响难民国土与生命安全,IsledeJeanCharles其已流失近98%的土地面积,岛上的土著民Biloxi-Chitimacha-Choctaw部落现存不足百人。国土平均海拔不到4.5米的图瓦卢如今宣布将举国搬迁至新西兰。阿拉斯加一些地方因永冻土的融化变得无法居住。墨西哥平均每年60—70万人的因沙漠化被迫迁移。2005年约200万人因Kat-rina和Rita飓风对墨西哥湾沿岸的侵袭而无家可归。Elizabethtown在4天内的降水量达约913毫米使威尔明顿被洪水隔绝成为孤岛。飓风玛丽亚2017年在美属波多黎各造成超过4000人死亡。WorldBank2018年警告各国政府预计2050年非洲撒哈啦沙漠以南8700万人、南亚4000万人和拉丁美洲1700万人的气候难民将面临生存危机。本世纪末海平面有可能上升1.8米,届时美国海岸线将被重划,沿海地区将有约1300万人被迫迁移。康乃尔大学最新研究到2100年,全球变暖或将导致约20亿人无家可归,沦为“气候难民”。

二、国际法中人权保护的不足

在实体法方面,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985年报告中提及环境难民的概念,国际移民组织于2007年提出将所有由环境因素导致的人口迁移都归为了环境移民,但国际上目前并没有法律机制、国际公约规定气候难民概念,且在现国际人权法律体系不足的情况下既不能引用传统的难民制度规定②,无国籍人的国际公约也不能引用,所以一些人利用法律漏洞进行非法移民,这也成为了各国借机拒绝难民入境的其中一个理由,使那些真正需要庇护的难民得不到帮助。基本人权不容侵犯③且学界中大多数学者认为难民权利应包括如进入权、生命权、健康权、财产权、工作权和迁徙自由、环境权、文化权利、土地权、不推回权利等,但法律对难民的权利规定也不明确。在程序法方面,“难民”权利实施无保障,当难民迁移到他国的领域时,一般难以享受国际人权文书中关于基本人权的规定。当其以诉讼方式寻求联合国的保护时,因其在物质提供上已略显匮乏,所以难以及时给予帮助。直接向他国求助时不被批准的情况占多数。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议定书规定的条约应顺应时展,关注特定历史时期中需要普遍保护的重要法益,应在《公约》之外制定单独的《关于气候难民地位的议定书》,同时也可以减少二次移民情况的出现。可借鉴采纳毛颖洁提议的“框架公约+议定书+附件”的形式④。

三、世界各国共担责任

气候范文篇9

1材料与方法

1.1区划范围

研究区范围仅包括甘肃省境内当前实际种植高原夏菜的区域,该区海拔1100~2600m,经纬度为:35.37°~40.53°N,94.68°~105.08°E。

1.2研究资料

本研究所用的26个县(区)气象资料(包括历年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来自区划范围内国家气象站1949-2000年的记录数据。26县(区)包括瓜州县、白银区、安定区、敦煌市、皋兰县、高台县、古浪县、会宁县、金塔县、景泰县、靖远县、肃州区、兰州市、临洮县、临夏州、临泽县、民乐县、民勤县、山丹县、凉州区、永昌县、永登县、榆中县、玉门市、甘州区、夏河县,依次编号为1~26。根据高原夏菜生长的主要生态因子要求,将其分为以下几种:

(1)耐寒蔬菜:主要包括菠菜、香菜、大葱、大蒜。

(2)半耐寒蔬菜:萝卜、胡萝卜、芹菜、大白菜、娃娃菜、甘蓝、莴苣、荷兰豆、甜脆豆、花椰菜、绿菜花。

(3)喜温蔬菜:西葫芦、番茄、黄瓜、辣椒、茄子、菜豆。(4)耐热蔬菜:南瓜、苦瓜、西瓜、甜瓜、豇豆。

1.3区划原则

1.3.1气候资源的地域分异性

气候资源如温度、水分、光照等,在空间分布上的相对一致性、差异性及其变化的规律性导致不同地域有不同的组合类型,是进行气候区划的必要条件。所以,在区划时,要充分考虑地域差异性和高原夏菜品种生长发育所需的温度、光照、湿度等条件。

1.3.2相似性和差异性

随着地域的变化,气候资源随之变化,气候因子在不同地域的差异性为高原夏菜气候区划提供了前提条件和各种可能性的结果。同时,气候因子具有共性和相似性,只要确立主要影响因素,就为区划带来了可能性。

1.3.3因地制宜和适当集中

根据高原夏菜生物学特性及社会经济要求的不同,对其实施因地制宜和适当集中的种植区划原则。根据不同环境“对症下药”,适地适栽,保证其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生长,保证产品品质。但栽培也不可过于分散,适当集中有利于产销,易于推广,容易形成品牌。

1.3.4可持续发展

高原夏菜种植作为一种经济产业,要考虑发展的持续性,既要充分利用资源,又不能危害资源,同时有机种植已经兴起,进行科学合理的区划对于高原夏菜种植意义深远。

1.4区划指标的选择

按照区域位置-地貌-气候为基本顺序来进行区划。结合甘肃地理方位、地貌形态的差异,选择与高原夏菜生长发育具有密切关系的8个影响因子作为甘肃高原夏菜气候区划的指标。这8个影响因子是:≥10℃有效积温(X1)[4-7]、累计降水(X2)、平均大气湿度(X3)、平均气温(X4)、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X5)[8-9]、平均高温(X6)、平均低温(X7)、累计日照时数(X8)[10-14]。≥10℃积温可以反映地方气候对生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条件,降水量反映全生育期的水分供给量,平均相对湿度则反映生物生长所需的湿度状况,平均温度能反映全生育期的热量条件,7月(最热月)气温往往决定着高原或高纬度地区的植物能否生长良好,全生育期日照时数可用来比较各地区光能资源的分布状况。

1.5数据处理方法

1.5.1主成分分析

由于选取的指标较多,且众多变量之间可能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因而会造成信息重叠、干扰,且解释困难。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在尽可能不损失信息或少损失信息的情况下,将多个指标提取为少数几个指标,以高度概括原始数据中绝大部分信息。主成分分析步骤[15]如下:(1)原始数据无量纲化后,将26个县(区)的8个区划指标因子值组成矩阵Xpn(p=8,n=26);(2)计算Xpn的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及特征向量;(3)计算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及累计方差贡献率。

1.5.2聚类分析

系统聚类法是目前气候区划中应用较多的一种分析方法。用SPSS软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其步骤[16]如下:(1)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2)标准化之后的数据用分层聚类法进行分析,聚类方法选择组间连接法(Between-groupslink-age),合并两类使得两类间的平均距离最小;距离测度方法选择欧氏距离(Euclideandistance);将聚类关系(Clustermembership)与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甘肃夏菜种植区划适宜类型及其数量。区划结果在GIS平台作图输出。1.5.3分区命名方法根据甘肃省高原夏菜种植区26县(区)气象数据中的降水量和大气湿度(表1),将高原夏菜种植气候区划分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3种类型,然后结合高原夏菜的分类对气候区划进行命名。

2结果与分析

2.1主成分分析

由表2可知,前2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已经达到95.484%,包含了绝大部分的原始信息,特征值分别为6.363和1.275,因此将其作为提取的2个公因子进行系统聚类分析。

2.2聚类分析

将新变量fac_1、fac_2作为聚类分析的变量,在SPSS上运行,通过比较,选取5作为阈值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对研究区进行分类,发现有3类地区不适合夏菜种植,分别为:夏河县海拔2500m以上区域,该区生长季热量不足,不适宜蔬菜生产;瓜州县、敦煌市和金塔县海拔1200m以下地区,该区夏季炎热,不适宜夏季蔬菜生产;荒漠、戈壁、山地、陡坡地,这些地区立地条件不适合蔬菜生产。其他海拔高度在1100~2600m、平均温度10~20℃、生长季≥10℃有效积温为450~1750℃、生长季累计日照时数1100~1900h的地区为高原夏菜生产区,去除3类不适合种植区,与实际情况结合将其他地区再细分为8个区。

2.3甘肃省高原夏菜气候区划评述

将高原夏菜种植气候区划的结果在GIS平台输出,结果如图2所示。

2.3.1耐热蔬菜干旱种植区

(1)区域范围。该区包括敦煌市和瓜州县境内海拔1200m以下的区域,平均海拔1138~1170.8m。(2)气候资源。生长季平均气温16~20℃,≥10℃有效积温1500℃左右,平均气温≥10℃的时间187d,生长期227d左右,年均温1.6℃,最热月平均气温25℃左右,日照时数2200h左右,生长期降水量不足50mm。(3)适宜蔬菜种类。该区宜种植耐热蔬菜,特别是瓜类作物。2009年瓜州县蜜瓜种植面积达到5466.7hm2,占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6.6%;应稳定瓜果生产,将瓜州建成哈密瓜生产基地。敦煌市可种植苦瓜、丝瓜、冬瓜等瓜类。

2.3.2喜温耐热蔬菜干旱种植区

(1)区域范围。该区包括金塔县、民勤县、临泽县、高台县海拔1200~1400m区域和瓜州县、敦煌市海拔1200m以上农区。(2)气候资源。生长季平均气温13~18℃,≥10℃有效积温1500℃左右,平均气温≥10℃的时间180d,生长期220d左右,最热月平均气温22~24℃,日照时数2000~2100h,生长期降水量50~110mm。(3)适宜蔬菜种类。适宜种植喜温蔬菜和耐热蔬菜,如洋葱、番茄、辣椒、西葫芦、菜豆、甜瓜等。

3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甘肃省高原夏菜种植区26个县(区)历年气象资料的统计和分析,对甘肃省高原夏菜气候适宜性进行了区划,分区结果与实际现状基本符合。不适宜种植区是因为环境条件过于极端,无法进行种植;对适宜区依据高原夏菜生长所需的生态条件进一步细分,为甘肃省高原夏菜气候适宜性种植区的划分提供了科学依据。

(1)本研究依靠气象类指标对甘肃省高原夏菜生态适生种植区进行了初步区划。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分区指标进行降维处理,与传统方法相比,不但减少了工作量,而且各指标之间彼此独立,提高了分区精度。然后借助系统聚类分析将甘肃省高原夏菜种植区分为8个分区,各分区与县(区)实际气候和高原夏菜种植状况一致性较好,充分利用了当地的气候资源。在划分区域的同时,还讨论了各个种植生态区的发展方向及适合种植的蔬菜种类,对一些地区不合理种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为解决优势品种的产业化发展尚不突出的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

气候范文篇10

宁夏干旱少雨、风大沙多、日照充足、蒸发强烈,冬寒长、春暖快、夏热短、秋凉早,气温年、日差较大,无霜期短而多变,干旱、冰雹、沙尘、霜冻等灾害性天气频繁,全区各地气温、降水南北差异明显,年降水量由南向北递减(由南部泾源县的620mm降低到银北地区惠农县的168mm,南北相差452mm);气温由南向北递增(年平均气温由南部的5~6℃,上升到北部的8~9.9℃)。

图11385-2000年青藏高原温度变化曲线

Fig.1changeoftemperatureinTibetanPlateaufrom1385to2000

图2新疆北部3站年降水量变化曲线

Fig.2changeofannualprecipitationof3stationsinNorthXinjiang

图3西宁市年降水量变化曲线

Fig.3changeofannualprecipitationinXining

近50年来,宁夏年平均气温在波动中不断上升,增温幅度高于全国平均值(图4).由图4中可知,1987年是宁夏年平均气温的一个突变点:1987年之前,全区年平均气温基本上在多年平均值附近波动;1987年以后,全区年平均气温明显高于多年平均值,且在波动中不断上升。从不同季节的变化来看,1987年之后冬季气温上升最明显,增温幅度最大,同心、盐池和银川以北地区增温高达2.4℃;春、秋季变化基本一致,上升幅度仅次于冬季;夏季上升幅度最小,增温幅度小于1℃。

图4宁夏全区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

Fig.4changeofannualmeantemperatureInNingxia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宁夏各地冻土深度明显变浅,北部地区变化幅度为每10年减少11.6cm南部干旱区变化幅度为每10年减少7.3cm(图5)。

图5宁夏冻土深度变化曲线

Fig.5changeoffrozendepthinNingxia

宁夏全区平均降水最近60年来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图6)增减幅度不大;但年际变化、年代际变化比较大。20世纪50年代后期比较少,60年代平均每年增多了21mm,70年代以后又减少,80-90年代增减幅度不大,但21世纪的前4年降水最平均每年增多了24mm.从区域上来看,引黄灌区年降水最表现为弱的增加趋势(图7),即从1956年到2000年增减幅度都不大,但最近4年平均每年增加了22mm;中部干旱带的年降水最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较多,70年代平均每年偏少了46mm,21世纪的前4年平均每年增加了16mm;固原市的年降水最在20世纪50年代、70年代、90年代偏少,60年代、80年代偏多,特别是在21世纪的前4年平均每年增加了45mm(图8)。从季节变化来看,近年来春季降水最普遍减少,春旱加剧,夏季、秋季降水最有增多的趋势。沙尘大气在波动中逐渐减少,20世纪60至70年生次数远远高于80年代至90年代,但2000年、2001年又有所回升(图9)。

图6宁夏全区年降水量变化曲线

Fig.6changeofannualprecipitationinNingxia

图7宁夏引黄灌区年降水量变化图

Fig.7changeofannualprecipitationinNingxiaYellowRiverirrigatedarea

图8宁夏南部山区年降水量变化

Fig.8changeofannualprecipitationinNingxiasouthmountainousarea

图9宁夏大风和沙尘暴日数年际演变曲线

Fig.9interannualvariationofgaleandduststormdaysinNingxia

3气候变化对宁夏建设现代农业的影响

3.1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影响

据有关研究表明,CO2倍增后,因积温增长和生长期的延长,我国一熟区的南界将北移250~500km,双季稻区和三熟区北界也将北移,两熟区将北移到目前一熟区的中部,而且前的两熟区大部分将被各种不同组合的三熟制取代。

3.2气候变暖对宁夏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

由于积温的增加,为充分利用温度资源,一些农作物可适当提前播种,春季低温冷害的不良影响将有所缓解,有利于水稻培育壮苗、促进棉花早发齐苗、减轻苗期病害。宁夏冬季增温的幅度较大,有利于小麦、油菜等作物的安全越冬,使分蘖增长,生长发育较充分,有利于产量的形成;另外,由于生育期的提前,生长季节的延长,均可一定程度上减轻寒露风霜对双晚的影响,生长期长的作物亦将充分发挥高产优势。

3.3气候变暖对宁夏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3.3.1暖冬的影响

暖冬对冬小麦的播种,出苗和培育壮苗有利,但是容易造成麦苗在冬前疯长、冬季旺长,缺乏抗寒锻炼,易遭冻害,较为明显的是早春3月多发的“倒春寒”现象,如1998年3月18~20日就出现了少见的春季强寒潮天气,致使大部分地区降温12℃至14℃,使前期受暖冬影响而旺长、抗寒能力弱的夏收作物遭受到霜冻危害,使单产降低。暖冬还能使各种危害农作物的病虫害菌卵顺利越冬,死亡率降低,存活数量上升,易造成病虫害,增大了防治难度,,对农作物正常生长产生威胁,这种情况在冬麦区和棉花种植区表现得更为明显。另外,各种病虫害出现的范围也可能扩大,目前局限在热带的病原和寄生组织可能蔓延到宁夏。

3.3.2凉夏的影响

凉夏使山区作物生长热量不足,平原地区棉花生育期推迟,产量下降,早稻成熟期推迟并影响晚稻移栽,生育进程缓慢,后期易受“秋寒”的影响。凉夏伴随的阴雨天气增多、光照的热量严重不足,导致喜温好光作物易受“内伤”,如1993年是宁夏时“凉夏”最为明显的一年,当年作物生长季节内热量资源严重不足,7、8月份平均温度比常年偏低2~3℃,在盛夏未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造成大面积早稻发芽、霉烂,全省因此损失达4亿kg,使早稻丰产不丰收;当年的中稻抽穗开花和灌浆结实也十分不利,气候生长期普遍推迟。此外,气温偏高,土壤水分蒸发加剧,使土壤变干,干旱发生的机率加大,由于水分亏欠抑制了热量资源增加所发挥的作用,某些粮食将减产。

4对策及措施

气候变暖对宁夏现代农业生产的影响具有两重性,即有利,也有弊。气候变暖使未来农业生产面临三个突出问题: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大;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将出现变动;农业生产条件改变,农业成本和投资增加。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必须研究气候变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对策,才能为发展粮食生产提供决策依据。

4.1充分利用热量资源

温室气体倍增后气候变暖,宁夏有效积温、活动积温、无霜期都有所增加,有利于作物光合效率的提高和作物气候生产力的增加。因此要利用气候变化的有利契机,充分利用热量资源,调整作物种植界限和种植制度,恢复并不断提高复种指数,同时种植制度改革要考虑与水热的配合。

4.2加强防灾减灾工作

随着气候变暖,全球气象灾害如干旱、高温热害、暴雨、冰雹、干热风等发生的频率将有所增加,特别是对宁夏威胁更大。所以必须建立不同地区防灾减灾、稳产增产的种植制度和实施新的栽培技术;同时随着气温的升高田间杂草、病虫害的发生也将增加和加重,蒸发量的增大,农业生产条件将会越来越严酷,针对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业可能的影响,及时调整农业结构和种植结构,有计划培育和选用抗旱、抗高温和低温等抗逆品种;发展生物技术,选育适应气候变化的作物、家畜等新品种;采取有效利用水资源等措施提高农业生态系统能力。同时,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应变能力和抗灾减灾水平。

4.3推广适宜的农业技术

推广适宜的农业技术,适应当地气候变化,改进耕作栽培方法,推广旱作农业技术,旱育稀植,棚膜育秧、抗旱型种子包衣剂等增强适应能力的技术;发展以生物技术为中心的农业高产技术,加快应用化进程,以适应未来可能的变化。

4.4加强农业气象监测

加强农业气象监测,预测掌握气候变化的信息,加强有关学科联合攻关与科学研究,特别是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影响的研究,提出适合本地特征、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对策。

参考文献:

[1]唐国利.近百年中国地表气温变化趋势的再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5,(04).

[2]王菱.中国北方地区50年来最高和最低气温变化及其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04,(03).

[3]于淑秋.我国西北地区近50年降水和温度的变化[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3,(01).

[4]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及其对策课题组.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及对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

[5]秦大河.气候变化的事实与影响及对策[J].中国科学基金,2003(1):1.

[6]马晓波,施雅风,沈永平,等.西北地区近代及历史时期气候变化趋势分析[J].冰川冻土,200325(6):672.

[7]丁一汇,戴晓苏.中国近百年来的温度变化[J].气象,2005(12):19.

[8]纳丽,孙银川,郑广芬,等.宁夏春季沙尘暴气候趋势顶测系统[J].宁夏工程技术,2005,4(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