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合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08:29:35

契合范文篇1

[论文内容摘要]大国在中亚的战略利益(安全、经济和良好的国家关系)以及中亚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互相交织,有契合,也有分歧和冲突。应区分中国在中亚地区的一般利益和战略利益,正确运用利益契合维护中国的战略利益。

[论文关键词]中亚大国战略利益安全经济国家关系

国家利益通常是指与国家安全与发展息息相关的利益,由于重要性不同,有一般利益和战略利益之分。国家一般利益是指在具体事务中涉及的国家利益,而国家战略利益是指与国家长远发展和全局工作有关的利益。本文论及的中国在中亚的国家利益是指战略利益,而非一般利益。

一、中国在中亚的战略利益

中国的战略利益源于国家的安全与发展的需要,取决于国家的发展战略。中国的发展目标是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中等发达国家,建立和谐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使人民拥有安全的生存空间和富裕的生活环境。国家发展战略是围绕这个目标制定的。要实现这个战略目标,需要一系列条件包括国内条件和国际条件加以保证。国内条件包括: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经济快速发展,安全有所保证;国际条件包括: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周边环境,良好的国家关系,卓有成效的国际合作。

中国在中亚存在多种利益,但属于战略利益的只有三种:一是安全,二是经济,三是政治关系或者说国家关系。

首先说安全。中国在中亚的第一个战略利益是维护与中国西部毗邻的中亚地区的安全与稳定,这是中国追求的构建稳定周边环境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亚地区安全和中国安全两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中国与哈、吉、塔三国为邻国,有长达3000多公里的边界线,与乌、土两国也为近邻。另外,中国与这五个国家存在多个跨境民族。这就意味着,这五个国家的形势变化不仅仅是它们自己的事情,同时会对中国产生影响,直接或间接影响中国的利益。

中国西部地区存在“三股势力”,即国际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对中国的安全与稳定构成威胁;而这“三股势力”也存在于中亚邻国,威胁它们的安全与稳定。中亚各国独立后的情况表明,中亚国家政局的稳定与否和经济的发展程度,大国在中亚的角逐和由此产生的地区动荡,都对中国的安全和发展产生影响。当年塔吉克斯坦内战和乌兹别克斯坦伊斯兰运动等恐怖势力在中亚作乱,不仅影响中国与有关国家的经济往来,中国西部也因此感受到战争的阴霾。威胁中国安全的“东突”势力把中亚作为分裂中国的前沿阵地和跳板,不止一次在中国新疆制造恐怖事件。中亚国家如不稳定,或者中亚国家不配合和帮助中国,中国在解决包括“东突”在内的“三股势力”问题肯定会遇到较大困难。

此外,“9·11”后,美国军队进驻中亚,至今仍呆在吉尔吉斯斯坦,美军事基地与中国新疆近在咫尺,中国西部面临的传统安全威胁在增加其次谈经济。经济关系是当代国家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对经济迅速发展的中国,还是对独立不久的中亚国家,都希望通过互利双赢的经济合作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为构筑良好的国家关系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受到资源短缺的制约,特别是能源和多种金属和非金属资源短缺。而中亚各国是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拥有数量客观的石油、天然气、铜、铅、锌、金、磷和水力资源。中国与中亚国家建交15年来,双边贸易额增长了24.5倍。2006年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额约为120亿美元,约占中国外贸额的0.6%。

虽然中亚国家在中国外贸额中所占的比重不大。但是,中国从中亚国家进口的主要是国内短缺的原材料,从长远来看,石油天然气等进口将会大量增加。中国向中亚国家出口的主要是日用品和各类机电产品。这样的贸易结构有利于解决中国原材料短缺问题,也可以满足中亚国家国内的需要。优势互补的经济结构弥补了贸易额相对量少的不足。

中国在中亚的第三大战略利益是使中亚国家成为中国的友好邻国,能在事关中国战略利益的重大国际事务中与中国持相同或相近的立场,互相照顾对方的关切。只有中亚地区的稳定和有良好的经济关系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良好的政治关系和国家关系,这样才能使双方的安全和经济合作得到保证,使友好关系持久。

二、中亚国家的国家利益和其他大国的中亚利益

在研究中国在中亚的国家利益时,也要考虑中亚国家如何看待自己的国家利益,并要考虑到其他国家在中亚的利益。其他国家主要是指俄罗斯、美国等大国和与中亚国家关系密切的国家。

(一)中亚国家的国家利益

中亚各国是独立不久的国家,政治不够稳定、经济不够发达、安全问题较多、易受外界影响。中亚国家的国家利益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维护本国政治稳定,特别是使当政者的利益不受侵犯。

第二,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特别是能获得经济发展急需的投资、技术和管理上的帮助。

第三,通过和平手段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分裂主义,坚持走世俗化道路。

(二)其他大国在中亚的国家利益

1.俄罗斯的国家利益

中亚是俄罗斯邻国和近邻、南部安全屏障、重振大国雄风的战略依托。俄罗斯与中亚有数百年的交往史和移民史,彼此依存度很高,中亚被俄罗斯视为本国战略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俄罗斯在中亚的利益主要是:

第一,确保中亚继续成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在军事和安全方面依附自己,不让别的国家染指。

第二,继续保持传统的经济联系,控制中亚的自然资源,特别是能源及其运输通道。

第三,确保中亚的安全与稳定,使自己的南部不受来自中亚的安全威胁。

为在中亚确保自己的利益,俄罗斯采取的做法是:

第一,把稳定中亚作为稳定国内局势的延伸,建立紧密的国家关系,动用一切资源保证对俄友好势力在中亚各国执政。

第二,在保持传统经济联系的同时,扩大在中亚的投资,加快与自己的经济一体化,形成新的经济影响手段。

第三,巩固和加强在中亚的军事存在,最终目标是挤走美国,使中亚继续成为自己的“后院”。第四,充分运用本国主导的安全组织推进安全合作,切断运输渠道,妥善解决来自中亚的非法移民问题。

2.美国在中亚的国家利益

美国在前苏联时期就觊觎中亚,但未能得手。苏联解体后,美国从经济人手,不断加强对中亚的渗透,挤压俄罗斯,“9·11”事件后开始驻军中亚。尽管美国进入中亚较晚,但进入后影响迅速扩大,使中亚地缘政治格局发生较大变化,美国已成为俄罗斯的主要竞争对手。

美国如何看待本国在中亚的国家利益?它认为有三点:一是中亚国家要实现“政治民主化”;二是“合理分配和利用中亚和里海的油气资源;三是保证中亚地区的安全。换言之,美国把中亚国家能在政治上站在自己一边,控制中亚国家的能源,在反恐问题上与自己结盟,看作是自己的国家利益。中国论文联盟-为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美国对中亚国家推行“民主化”战略,通过官方和非政府组织改造民众的意识,推动中亚国家“颜色革命”,实现政权更迭,建立亲美政权,削弱俄、中两国对中亚的影响,最终是将中亚国家改造成为符合西方标准的“民主国家”。在军事上,近期是要确保在中亚的军事存在,力争中亚军事基地永久化和扩大使用范围,达到牵制中、俄两国的目的;长期是将俄罗斯驻军挤出中亚,改造中亚国家的军事体系,使其成为美国军事盟友。美国推行的“大中亚计划”的目的就是使中亚国家脱离俄罗斯的控制;在经济方面,继续扩大对原材料领域特别是油气领域的投资,尽量控制资源及其外运渠道,确立美国在里海一中亚油气资源开发中的主导地位和在其他领域的竞争优势。在安全方面,防止中亚为极端势力所控制,避免中亚国家“伊斯兰化”。

3.其他与中亚国家关系密切的国家在中亚的国家利益

其他与中亚国家关系密切的国家是指欧盟、伊朗、土耳其、印度、日本、韩国等。这些国家在中亚的国家利益有一些相似之处:一是以各种方式获取自然资源,尤其是石油天然气资源;二是通过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赢得中亚国家的好感与支持,在国际角逐中维护自己的利益。

三、中国与中亚国家以及其他大国的利益契合与冲突

为保证自己国家利益的实现,我们必须了解中国国家利益与中亚国家利益和其他大国利益的的契合与冲突。

如上所述,中国与中亚国家和各大国在中亚存在各自的国家利益,有的利益是契合的,有的则有明显的冲突。利益契合方面可以进行合作;利益冲突方面要设法克服,但要避免对抗。

首先,对中亚国家的政治走向,中国、俄罗斯与中亚国家的看法有相似之处,美国和欧盟等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中国明确宣布尊重中亚国家人民的选择,不干涉内政,对当政者也从不说三道四,希望中亚国家能保持政局稳定,进而实现中亚地区稳定。这一点受到中亚国家的欢迎。俄罗斯对中亚国家的政治体制和历次选举也大体持肯定立场,与中亚国家当政者保持友好关系。中亚国家对中俄两国的政策表示欢迎。中俄两国在对待中亚国家的政治方面没有原则性分歧。

美国和欧盟从中亚国家独立伊始就不断对中亚国家的政治体制以及对领导人选举说三道四,认为不符合它们的“民主”和“人权”标准,并大力支持各国的反对派。中亚国家认为,美国和欧盟的做法并不符合本国的利益,因此,不止一次对西方国家的指责给予驳斥。

可以说,在政治方面中国和俄罗斯以及中亚国家存在较多的认识共同点和利益契合点,与美国和欧盟存在较大的分歧。

其次,在经济上中亚国家希望得到外国投资,各大国希望得到那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石油天然气资源。在这方面,中国、中亚国家和其他大国之间存在共同的需要。但是,有共同的需要并不等于有相同的利益。在经济问题上,各国追逐的更多的是本国的利益,阻挡他国分享。例如,俄罗斯依仗传统的联系,谋求独自控制中亚的能源,特别是石油天然气的运输通道,不希望别的国家插足;美国一方面谋求打破俄罗斯对中亚石油天然气的垄断,另一方面又谋求自己垄断;欧盟、日本、印度、韩国等谋求获取自己需要的份额,中国则希望能通过进口中亚的石油天然气解决自己的能源不足。在这个问题上,大国之问存在激烈的竞争,中亚国家则利用大国的竞争实现自己的利益,即不完全依靠任何一个国家,也不轻言拒绝哪个国家,通过全方位合作谋求国家利益最大化。于是,在石油天然气开发方面展现出各国既竞争又合作的局面。为打破俄罗斯的垄断,西方大国存在合作,巴库一杰伊汉管道的修建就是一例。面对财大气粗的美国,经济相对弱势的国家也存在合作的可能。

再次,在安全问题上同样存在既争夺又合作的态势。各大国都不希望宗教极端势力控制中亚,中亚国家本身也不希望出现动乱。在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和反恐问题上,各国的立场大同小异。这就出现了在打击阿富汗恐怖势力问题上的合作。但是,在中亚什么组织是恐怖势力,用什么手段打击恐怖势力,中亚的安全由谁来维护等问题上,大国之间存在明显的分歧。在这些问题上,西方大国的看法基本一致,中俄两国的看法有相同之处,但在具体做法上中俄之间也存在差异。中亚国家的立场则较接近于俄罗斯,与中国也有较好的合作,对美国的看法中亚各国不完全相同。

四、中国如何在中亚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第一,明确中国在中亚有哪些利益,而且要分清哪些是一般利益,哪些是战略利益。要防止出现为维护一般利益而损害战略利益的情况。例如,从经济上看,中国在中亚的战略利益是通过平等互利共赢的原则获取那里的资源特别是石油天然气资源,而一般商品贸易则属于一般利益。因此,不能因为维护一般商品贸易特别是维护在中亚从事一般商品贸易且不遵守有关国家法律的商人的利益而影响国家关系,进而影响石油天然气合作和保持睦邻友好国家关系这两大战略利益。又如,如何对待“亚信会议”,中国国内有不同看法,担心“亚信会议”会影响上海合作组织的工作。但是,如果考虑到“亚信会议”对哈萨克斯坦的重要性,如果不支持就会影响中哈关系这一国家战略利益。那么,今后似应加大支持“亚信”的力度,使哈方感到满意,不至于因此而影响中哈能源和其他方面合作。

第二,国内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坚决执行中央制定的外交方针,重视与周边国家搞好关系。由于各地区、各部门存在自己的利益,而且这些利益多数属于国家一般利益,如果都强调自己的利益重要,而忽视国家战略利益,则可能是检了芝麻丢了西瓜。为保证国家战略利益的实现,应该由国家承担协调和集中的责任。第三,要弄清楚中国的国家利益与中亚国家和其他大国国家利益的契合点和冲突点,尽量扩大契合点,缩小冲突点。例如,在经济方面,中国与俄罗斯和美国虽然存在竞争关系,但也存在合作的可能性。尤其是与俄罗斯,在中亚油气开发和运输方面合作的可能性很大。在反恐问题上,中国与俄罗斯和美国都存在合作的可能性,尽管各自的想法不完全相同。不过,从世界总体格局和各国在中亚的国家利益来看,中俄两国的契合点多一些,与美国的契合点少一些。在中亚加强中俄合作,应该说更加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

第四,要充分利用中国具备的有利条件。中国与中亚国家发展关系具备许多有利因素。如:中国具备地缘优势,这是美国等西方国家所不具备的条件;国情的相似性大于差异性,利益的一致性大于冲突性;中国的大国地位;中国外交政策特有的亲和力;中国与中亚国家同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等。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因素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契合范文篇2

关键词:典权;农村土地流转;契合

三农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而与三农问题联系最密切的无疑是土地问题,作为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要素,同时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证,在我国可利用土地资源并不丰富情况下,如何加以充分高效地利用自然就成为中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所在。但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土地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交易机制尚不健全,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在推行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时难以避免地出现许多违背农民意愿,甚至随意改变农地用途,损害农民合法权益的情形。这些都突出反映出了我国土地流转中存在的自发性和无序性以及流转交易秩序中的混乱性。要有效地促进农地有效流转,又避免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就必须寻找一种既尊重土地所有权不变,又能使土地资源进入市场的物权形式。而中国传统的典权制度可能就是这种有效的法律形式。虽然《物权法》中没有规定典权制度,但在我国一些司法解释中涉及到了典权的内容,因而典权在我国是一种受到司法保护的权利。仔细分析典权制度的具体规定,我们就会发现它可能就是这样一种既尊重契约自由,又能使我国既有土地资源进入市场,且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的法律形式。下面我们仅从典权制度与我国其他一些相类似的法律制度的区别来说明典权制度,是解决公有制条件下私权主题进入农村土地市场难题的有效途径,在赋予农民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基础上,更好地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一、典权与我国其他相似的法律制度的比较

典权是指支付典价、占有他人的不动产而予以使用、收益的限制物权。交付不动产并收取典价的人叫做出典人。不动产叫做典物。在典权制度中有一个三十年的回赎期,只要没有超过三十年,出典人就可以回赎典物。在典当法律关系中,尽管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四项所有权的权能都和所有权分离了,但是只要出典人有能力回赎典当物,其就有权回赎典当物。典权的主要特点:有出卖之实,没有出卖之名。我国目前存在许多与典权相似的法律制度,如:抵押权,不动产质权,租赁权等。但典权制度具有独特显著特征,是其他制度所无法取代的。这些特征使它更符合我国目前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典权制度在我国目前民事立法中的法律地位,其应作为一项独立的不动产用益物权制度予以系统规范。从对典权制度与其他相似的法律制度的详细比较中,说明其在我国目前农村土地流转中起到了不可替代性作用。

(一)典权与抵押权

根据《物权法》第179条规定,抵押权是债权人对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占有的担保财产,在债务人届期不履行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时,依法享有的就抵押财产的变价处分权和就卖的价金优先受偿权的总称[1]。典权与抵押权的区别:一是两者法律性质不同。典权是主物权属于用益物权。典权的权利的存在具有独立性;不须借助其他权利为其存在的依据。抵押权是从权利属于担保物权。抵押权是以主权利即债权的存在为其存在的条件,与债权不可分且从属于债权。二是两者设定的方式不同。典权的设定是以转移标的物的占有为前提条件。非如此难以实现其使用收益的功能。抵押权的成立则不需要转移标的物的占有。三是两者之标的物不同。典权仅以不动产为标的物。但就我国现有的客观实际而言,其标的物则为主体享有所有权的房屋及其效力所及土地的使用权。抵押权原则上以不动产为标的物。抵押权原则上以不动产为标的物。但根据我国《担保法》的规定,抵押物还可以是机器、运输工具等动产。四是两者的权利内容不同。典权关系中出典人仅负物的有限责任。回赎典物于典权制度中是出典人的权利,而非义务,典权人不得请求出典人偿还典价以回赎典物。抵押权与典权不同,债务履行是债务人的义务而不是权利,当抵押物的价值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债务人仍须清偿剩余之债。五是两者的法律后果不同。典权法律关系中,双方可约定典期届满逾期不赎的视为绝卖,承典人取得所有权;如未逾期不赎作绝卖且在典契中未注明“绝卖”字样的,有典期的逾期10年,无典期的经过30年未回赎的,则视为绝卖。设定抵押关系后,如果债务人到期不清偿债务,抵押权人只能以拍卖抵押物的价款优先受偿,不能约定债务人到期不偿还债务,抵押物归抵押权人所有,即使约定也应认定为无效。同时,两者的风险承担不同。出典物因不可抗力灭失的,其风险责任由典权人和出典人分担,典当关系归于消灭[2]267。抵押物因不可抗力灭失的,抵押关系消灭,但债务仍应负清偿债务或重新提供担保的责任。

(二)典权与附买回条款买卖

所谓附买回条款的买卖是指出卖人与买受人在买卖契约中约定,出卖人保留买回原物的权利的买卖。依该约定,出卖人可以在约定的期限内,以原受领的价金或者约定的价金,从买受人手中买回其出卖的标的物[2]450。典权与附买回条款买卖的区别:一是标的物所有权转移的时间不同。附买回条款的买卖,必须于第一次买卖关系中,将标的物的所有权转移给买受人,其依买回条款买回物属于重新取得所有权。而典权关系中,不需转移不动产的所有权,只需转移占有,所有权仍然属于出典人。二是所有权回复性质不同。附买回条款的买卖,出卖人以原价或者约定价金买回标的物,实质上是一个附停止条件的再买卖。在典权关系中,出典人行使回赎权,是恢复所有权的圆满状况,消灭设定于典物上的典权,实质就是消灭典权对所有权的限制。三是回复的价款不同。附买回条款的买卖,其买回标的物的价金,既可以是原出售标的物的价金,也可以是双方当事人基于自愿而约定的价金,该约定可以多于或者少于原价金。典权中回赎的价金,只需以原典价回赎即可,不论典物的价值如何变化,典价均为确定不变的。四是两者的法律性质不同。对附买回条款的买卖,就是一种买卖法律关系,即为债的关系,原则上不能对抗第三人。而典权属于物权关系,虽然转移了典物的占有,但所有权仍归属出典人所有,实质性的处分权依然由出典人支配。不论是典权人享有的典权,还是出典人的回赎权,均有物权的效力,可以对抗第三人。五是法律关系之标的物不同。附买回条款的买卖,其标的物可以是动产,也可以是不动产。而典权的标的物以不动产为限,不动产又仅仅涉及土地和房屋。

(三)典权与“当”。

典与当是我国民法史上两种不同的制度,但我国民间往往典当并称,造成混淆。典权往往已被称之为“典卖”,而所谓“当”,指借款人向当铺借钱而将自己的动产交给当铺质押,在约定期限内,清偿借款赎回原物,如超过约定期限则由当铺变卖质押物充抵借款。可见,从法律性质上讲,当实为营业质权,为担保中质权的一种。其往往亦被称之为“典当”。“典”与“当”的区别:一是“典”与“当”两者标的物不同。典是支付典价占有他人不动产而为使用收益的一种用益物权;典权的标的物为不动产。而当的标的物限于动产。二是“典”与“当”对于标的享有的权利不同。典权人对典物可以使用和收益,可以出租或设定抵押,而当铺对于当物不得为使用、收益,更不得出租或设定抵押。三是“典”与“当”两者风险责任的承担不同。风险责任承担上,典权因不可抗力灭失时,由出典人和典权人分担,但如果在典权存续期间由于典权人的过失导致典物灭失的,典权人仅在典价的范围内承担责任,以赔尽典价为限。而在当物因不可抗力灭失时,则由债务人承担责任。如因过失致当物毁损灭失的,承当人负完全责任,赔偿全部损失。四是“典”与“当”的法律后果不同。在典权关系中,如果典期届满以后出典人不回赎或者经过法定期间不回赎,视为“绝卖”,典权人取得对典物得所有权。此时,如果典物价值低于典价,出典人对于低于典价部分不再负清偿责任。但在当关系中,出当人如到期不能回赎,当铺不能取得所有权。但能通过拍卖,以取得拍卖价高于当价的差额来充抵当的利息和清偿债务。五是“典”与“当”的期限不同。一般而言,典权的期限较长。就台湾地区民法典的规定,典权的最长期限不超过30年。当的期限相对而言就比较短。

(四)典权与租赁权

我们一般在两种含义上使用租赁权概念。作为一种债权的租赁权。在这个意义上,所谓租赁权仅仅指承租人有要求出租人交付其房屋供其租赁使用的权利,这种权利存在于出租人交付适租的租赁物之前。作为一种对世权的租赁权。在这个意义上,所谓租赁权仅仅是指承租人有占有、使用甚至经营租赁物的权利,任何人包括所有权人也不得干预他,这种权利存在于出租人交付租赁物之后,虽然典权与租赁权都表现为对他人之物的使用收益,但二者仍有差异。一是法律性质不同。典权是物权,具有对抗一般人之效力;租赁权是债权,仅仅在特定当事人之间发生效力;二是标的物不同。典权的标的物以特定不动产为限,而租赁的标的物原则上没有限制,既可以是动产,也可以是不动产。三是对于标的物负担的义务不同。在典权期限内,出典人不负有使典物保持和与约定使用收益的义务,对于典物不承担责任;而租赁的出租人在租赁关系存续期间则负有此项积极义务。四是价款的处理不同。出典人所取得的典价,在其回赎典物时需返还典权人;而租赁的租金一旦支付,瞬即归属出租人,于租期届满之时,无须返还承租人。五是对标的物享有的权利不同。典权人可以将典权让与他人或者将典物转典;而承租人在原则上不得将租赁权让与他人,或者将租赁物转租。

典权制度与其他相类似的法律制度有许多共同点,但也有相当多的不同之处。仔细分析这些不同之处,我们会发现典权的功能是最全面的。典权体现着物的用益功能。当典权人支付典价,对他人不动产可以占有,使用,甚至通过合法的方式进行收益,而这是抵押权,不动产质权及当都不具有的。典权同时又具有担保的功能。典权人支付典价后,典物发生移转,移转的典物实际上对典权人具有担保的功能。而这些租赁权,附买回条款买卖都不具有。典权还具有双向用益的功能。典权人占有典物,是对典物为用益,出典人获得典价,可以该典价金投资收益,就是以典价所代表的财产利益为用益之目的。在典权关系中,典物与典价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实现了各取所需的目的。这不失为实现资源配置的一个有效方法。同时,典权的标的物是不动产故其针对性很强。有关典卖的一些法律规定均更适合不动产的特点,如允许典权人对不动产进行占有、使用、收益。这样就可避免向土地、房屋这些不动产的闲置,确保能最大程度地使用这些有限的资源。而和典权非常相类似的当的标的物是动产,抵押权的标的物即包括动产和不动产,它们就没有此规定,就不能全面地对标的物进行占有、使用和收益,造成有限资源的浪费。所以对于向土地、房屋这些不动产典权更适合,更具有针对性度。

二、典权制度更适合我国目前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

典权是其他任何相类似的法律制度都无法替代的一种中国法律的本土资源,它具有自己独特的法律特征,也正是典权和其他相类似的法律制度所具有的显著区别,决定了典权更适合我国目前农村土地流转的需求。

(一)典权是国粹,传统土地观念和习惯要求保留典权

典权制度是中国特有的物权制度,应当予以保留。典权制度从产生到现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尽管产生于封建社会,但并不体现封建等级身份关系,不具有封建性,在今天仍有适用余地。我国目前农村允许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得到了推行。但中国人的保留祖传产业的财产价值观念根深蒂固,许多农民即使已经不再从事农业劳动,已经进城务工,但他们仍然不愿意放弃土地使用权。放弃土地使用权可能意味着破坏祖业,意味着败家。同时落叶归根的思想也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即使在外飘泊大半生,也希望家乡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以颐养天年。而典权制度中出典人仍保留所有权,在典期届满后可以回赎。这项内容正符合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

(二)典权能最大程度实现土地价值或取得土地之最大利益

典权的基本性质是用益物权,典物出典后,典权人可对典物进行占有、使用和收益。特别是对向土地这种不动产,此规定保证可充分利用这些有限的资源,防止土地的闲置。俗话说,“无农不稳”,农业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健康的协调发展。我国人口较多,土地人均面积是世界人均土地资源量的1/3,属于资源短缺国家。如何做好农村土地的开发和利用,让奇缺土地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然而,与宝贵的土地资源相比,农村土地的浪费现象严重。尤其近些年来,农村土地撂荒现象严重。大量土地成为农民所称的“白地”。与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初期相比,农民对于土地的热爱程度已经大大下降。土地撂荒,这是在新时代下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是,这种事情的发生,却不是单独出现,而是有群体性征象。农民把多年以来梦寐以求的土地白白闲置,背后有其深层次的原因。

针对新时期的农村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在坚持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重大原则前提下,大胆探索建立新的土地预流转制度。在这种背景下典权制度因其独特的特征成为首选。它的用益物权的特征决定了它对当前农村土地撂荒问题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它能最大程度实现土地价值或取得土地之最大利益。当然典权制度的运行还最好遵循政府宏观调控、市场为主导、农民自愿参加、政府无偿服务的原则。

(三)典权制度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农民的融资愿望

我国正在发展市场经济,而典权作为一种用益方式,是融通社会成员之间既有的各种生产和生活资料,即所谓资源优化配置资产或交易资本。中国现在要解决的“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离不开资金支持,但中国农民却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究其原因,中国农民缺乏作为融资媒介的担保财产。土地最具融资价值,但土地归国家或集体所有,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又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担保法》等法律规定,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因土地属集体性质而被限制抵押,拥有房产,但房产下的宅基地也是集体所有,不能抵押;法律允许抵押的四荒地使用权或荒地承包经营权,商品林权,乡村企业的土地使用权及建筑物所有权,农村车辆包括农用车、农用大型设备所有权,由于登记制度不完善而未有效实施,成为农民、农村企业融资一道迈不过去的“坎”。而利用现有的一些制度如抵押权仍无法解决此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必须从农村的现实出发,充分利用国家的制度设计与制度供给,在一个务实的基础上破解农民融资难的课题[3]。而典权制度中典物出典后,出典人可获得相当于卖价的现款,此种方法对于农民融资尤其是小额融资简便易行,而且担保性更强。在出典人确实无力回赎原物时,可通过找贴方法,使自己拥有此物,这比实行拍卖简单易行[4]。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租赁权,附买回条款买卖甚至抵押权都不如典权制度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农民的融资愿望。

综上所述,现实生活中,若当事人之间,一方欲占有、使用、收益他方之不动产,而他方欲取得相当于不动产价值之融资,但又不想失去其所有权,就可以而且也唯有通过设定典权关系,以实现各自之目的。我国目前的其他相类似的制度都不能实现此要求。而且典权功能的全面性决定了只有它才能更符合适合我国目前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目前典权制度日益衰落,《物权法》中也没有规定典权制度,但作为一种物权制度,其本身并非存在致命的缺陷。反过来看,在物权法定主义,且没有不动产质押等相关制度条件下,典权制度恰恰在农村土地流转中不但可予适用,而且通过完善会具有更强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江平.民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401.

[2]魏振瀛.民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契合范文篇3

关键词:M&M豆;包装设计;契合理念;造型结构

商品市场的丰富多彩促进了食品类包装设计不断改进,不同样式的包装设计已经显现出新的包装特色,满足了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比如巧克力类别的M&M豆包装设计,以其特色鲜明的形象,多变的包装造型与口味的多样性成为了儿童们喜爱的甜点,并且成为年轻一代偏爱的零食包装物品。在超市销售的M&M豆包装一般是通过异样包装结构,绚丽色彩、趣味图形和文字设计相结合,以显示M&M豆的品质、口感、味道,达到具有创意性和趣味性的效果。纵观巧克力包装设计发现,此类包装设计采用纸盒包装形式比较少,同时市场上M&M豆包装结构形式较为单一,为提升儿童和年轻人消费群的需求,促进巧克力M&M豆销售,本文认为在M&M豆包装设计融入契合理念,对提升M&M豆包装设计附加值具有作用。

一、契合原理和契合式包装设计

简单地讲,契合就是吻合、符合、匹配的意思,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寻找两者之间可以巧妙融合在一起的关系,可以称为契合。比如太极图的阴阳二极紧密契合在一起,造型简洁却不单调,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圆形,包含了世界万物中的天地、山水、生死。太极“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观点,古人以这种抽象至具象,共性至个性,整体至局部的思想阐释。古人通过“S”形分割线,将圆形划分为阴与阳的契合形式,太极阴阳二极的具体小契合形式,可以说是平面设计典型契合图形,这与现代平面图形中的“共线共形”表现构成不谋而合。数学家指出所有常规的多边形中,三角形、正方形和正边形能够用于契合设计,主要表现在符合边缘共生,又要反复连续形成立体矛盾空间效果,这种契合图形给包装结构设计带来了一定启示作用。产品的丰富使得包装包罗万象,由于产品制造和使用包装的不同要求,就产生了不同层面的分类,以材料之异同的包装设计,或者以包装内容物区分,如工业产品包装、食品类包装、五金类包装、服饰类包装、药品类包装、化妆品类包装,归类包装设计有利于包装销售管理和运输等。为了使产品畅销,包装设计的信息传达成为基础机能之一,在超市货架上,纸盒类包装最常见并应用的范围广,时间长、无污染。20世纪80年代,产品进行包装设计开始得以在国内展开,纸质材料作为包装用材主要对象,从单一盒设计到多种结构盒型,利用纸质材料一纸成型的展开式包装、封闭式包装、组合式包装,到后来的契合,既一纸成型的手提式姊妹盒(契合式)中小礼品包装设计。不难看出,契合包装是利用一张纸制作的相连重复出现盒体,具有储存保护产品,节省包装材料,节约包装存放空间,方便储运的目的。契合包装通过共面共形的特性,使二者具有紧密配合的关系,其包装中的个体既相互关联,又彼此独立。使包装独体形态形成了新的视觉语义,为商品包装设计增添了乐趣。

二、M&M豆包装设计融入契合形态构想

M&M豆包装设计的作用是防热、防稀释、防霉虫、防污染,能够在一定时间保持M&M豆味道,包装的材料选择有铝箔、聚丙烯、聚乙烯,或者是铝箔和纸质复合材料。包装造型多以小瓶、小盒、小罐、小桶、小玩具样式,或者利用透明性材料直接展示产品特点,包装设计画面图形幽默可爱,色彩绚丽,文字醒目,很好体现出了商品的趣味性特征。包装设计的契合形态是以纸盒结构成型,利用纸容器做M&M豆包装更符合商品无毒、无污染、防热、卫生等要求。由于M&M豆包装设计的契合性表现在其包装结构既可以合二为一,又可以一分为二,合理应用了形态间相互紧密配合的关系。形态分开时都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起到开口易控制、方便食用、便于分享的作用,而将其合起来时,就体现出省材料,使用方便存储和携带的功能。在包装设计材料的应用上来讲,契合包装设计具有相对的优势,不仅节约包装成本,也使销售环节成本有所下降,也将会使商品消费群体范围进一步扩大。随着市场食品丰富多彩,包装设计形式越来越走向消费心理需求,由于消费者在考虑食品使用的同时更多地希望使用方便,食品包装卫生,包装造型美观,商品包装价格便宜,包装材料无污染。这说明包装设计融入契合不仅具有优秀的审美价值,可以实现人在行为上、情感上,赋予消费者美好的情感体验。M&M豆包装设计融入契合原理,也就将形式美的法则充分在纸盒结构中得到体现,并且在视觉上利用共同的两个以上的形体联系起来,其中个体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也正是这种独立又具有联系的元素增添了包装视觉的趣味性,给人以与原来形态迥然不同的视觉艺术审美感受。这种有秩序的结构形态,唤起新的审美体验,促进了消费者购买欲望,也促进了产品的销售。包装的互动性契合应用是指商品的包装从设计思想上体现出包装与商品互为一体的理念,在设计上强调包装结构的独创性,通过结构组合、分拆、再组合等手段达到包装形态新异性。所以,契合理念融入M&M豆包装设计中,不会像普通包装一样枯燥无味,特别针对年轻一代与儿童群体,在包装设计中加入可以拆分的结构形态,可使消费者通过互动式体验增加对商品使用的愉悦感,更具趣味性与亲和力,从而增加消费者对商品的认可度,促进商品市场的销售。

三、契合理念在M&M豆包装中的应用

目前M&M豆包装设计大多数以塑料袋装和塑胶桶为主的展示性包装,达到了让商品外露性,更直接地与消费者见面,使消费者直观了解商品。如塑料袋和塑料瓶M&M豆包装(图1、图2),其包装设计通过画面的图形、文字、色彩趣味性构造,以吸引消费者记忆,不难看出,美观性是紧紧与产品联系在一起的,两个包装设计图例上基本突出了商品相应的特点。同样,魅力型、个性化的包装设计往往能够揭示消费者某种购买欲望。而包装机能性不会是永不变的东西,我们探讨契合理念在M&M豆包装中的应用,是一种设计思维方式适应日益变化的商品市场需要,也是促进商品包装设计样式变化的表现方式。通过契合形态之间的相互借用及巧妙运用,扩大了包装结构功能使用价值,在视觉语义上更具有美观性和趣味性,可以提升消费者对商品和企业产生良好的印象。对此,本文利用纸质材料进行了M&M豆包装设计的契合形式,与市场上大多数巧克力豆包装的打开方式有所不同,M&M豆这款包装的两个盒形结构既可以契合在一起又可以独自拆分使用(图3)。在包装盒开启时两部分可以结合使用,合并时外盒形可以堵住内盒开口便于储存,以解决塑料袋包装因开口方式造成的储存不便与浪费问题。M&M豆契合包装具有“可分可合”的使用方式,形态“分与合”的不同状态可对应完成不同的功能,消费者在开启包装时可以感受到推拉这一小动作所带来的奇妙体验,而且撕开盒子两部分后的造型使得巧克力豆更加方便与朋友们一起分享。M&M豆的契合包装能增强消费者与商品之间的互动,使消费者在进行味蕾享受之前先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在提供方便实用性的同时又体现了包装设计中的人性化,结构上契合设计体现了彼此之间的互补关系,造型的巧妙独特性在这里得到展示,满足了消费者视觉趣味感的需求。另外,M&M豆契合包装设计中的视觉契合即体现在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契合,用视觉形式表现出和谐契合图形是包装设计创意不可缺少要素。图3设计方案的M&M豆包装,每一个盒形都是一个独立品牌形象代表色,包装上的图形元素彼此之间既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视觉上通过共生图形,图形符号之间彼此分合关系以及契合形式下所产生的外在的象征意义,使整体包装外观形态产生无尽的趣味和互动性,给人们带来了新鲜感和全新的视觉审美感受。

四、结语

契合范文篇4

一、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教学的契合的意义

对于大部分高中生来说,关于高中语文课上的文言文诗歌的背诵并不陌生。在高中的教学课堂上,经常涉及到了相关的文言文,诗歌,散文方面的学习。面对于这些晦涩难懂的文章,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单纯进行讲解就显得内容过于枯燥和拓展知识显得过少。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课本内容,加深对于古诗文之间印象,就必须结合作者的当时背景,了解当时文化,才能让同学们更好地感受到作者的写作心情和作品蕴含的中心思想。所以,关于将传统的历史文化和语文的教学相结合不仅仅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文的含义,提高学习成绩,更是对我们国家的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传承。

二、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教学契合的现状

由于高中的教学课程紧张,导致语文的教学进度快,从而关于诗词歌赋等传统文化的学习上,停留的教学时间短暂,加上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背诵,要求学生采取机械性记忆方式记忆教学内容,课堂学习气氛不活跃,教学模式单一,为了加快进度,不要求学生对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作者创作的含义进行了解。从而导致学生面对这些文章只知其文不知其意的现象出现。不仅如此,大部分老师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成绩,直接要求背诵参考答案,而不是真正引导学生去了解当时文化背景和作者的生平,从而导致学生对于作品的解析和欣赏就局限于所谓的参考答案上,这种教育模式已经背离了语文教育的出发点。

三、传统文化和高中语文教学契合的建议

1.合理规划教学内容。高中语文的教学的课堂上,老师将传统文化运用在教学方面时,需要考虑到二者的契合的合理性,不能对于传统文化进行盲目过度的教育。同时老师也应该对教学内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才能够顺畅地把传统文化教学模式融入到高中语文的课堂上。例如:在学习《七律•长征》的课程内容时,老师可以先讲关于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人物生平,以及关于这首诗歌的中心思想,不能主观地去评价红军长征的背景,应该以一种客观的角度去为学生解答问题。2.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传统文化可以跟多媒体结合进行教学。例如在学习《鸿门宴》的时候,老师可以先为其讲解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然后在借助多媒体进行相关影片的播放,让学生感受到紧张刺激的气氛,从而加深对课本知识学习的影响。再比如说《城南旧事》课程的学习,老师可以让同学们观看由城南旧事改变而成的电影,让同学在电影观看过程中,了解其文章的历史背景,从而进一步了解到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含义。3.把情境教学与传统文化结合。在高中语文的相关课程的传统文化学习中,可以借助于情境教学的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例如在《雷雨》的课程教学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剧本的人物扮演,让同学们去查资料,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人物生平,进而通过表演的方式将剧中人物展现出来。这样不仅可以让同学们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而且也潜移默化的灌输了相关传统文化的教育思想。

契合范文篇5

一、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现状

根据文化发展的需求,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其内容具有现代文化以及传统文化的双重内涵。只有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有效结合,才能在根本上使高中生形成文化内容的有效衔接,进而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既不浮夸,也不死板。目前,通过有关调查表明,高中语文课本关于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发生了断层现象,在新课改之后,虽然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在应试的压力之下,有些学校始终是急功近利的,例如:在《先秦诸子选读》中,会涉及很多的传统文化,但是,有的学校没有选择这样的文章,甚者有些学校删掉了必选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只保留了高考要求的内容,一些非考点统统被删掉。因此,在学生眼中,语文就是做题考试,对传统文化几乎没有留意,这就形成高中语文教学短板。

二、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契合的策略

(一)立足课本,合理设计。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为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融合,语文教师要立足于课本,注重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首先,在语文教学之前,教师应该全面分析课本内容,与学生的具体情况相适应,从而制定出全面的、整体的教学目标。当教学目标明确之后,通过教学设计的合理化,保证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能够符合学生的能力,且促进学生学习到相应的传统文化知识,还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各种困难。例如,讲解《师说》时,文中“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还有“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等句子,通过教师的详细解释,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老师、尊重老师,且做到尊重知识。在我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中,通过对尊师重道的倡导,使学生明白求学精神的意义,从而使学生对于教师职业有个新的认识,做到古人的尊师重道,也在学习中,做到求学好问。(二)多样方式,培养兴趣。不管学习什么样的知识,想要获得一个良好的学习效果,兴趣是关键。如果对学习的内容没有兴趣,学习效率就会比较低,也无法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可见,为了使传统文化和高中语文教学能够有效的契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教学方式进行高度重视,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对传统文化进行教学时,语文教师应该运用先进的设备,如:多媒体教学,通过音乐、灯光等,会对教学起到辅助作用,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而且,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条理要清晰。例如,在《兰亭集序》的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对文章结构有个大概了解之后,可以播放中国古典乐风兰亭集序的朗诵MV,用山水景色为背景,从视觉、听觉等方面,让学生感受兰亭集序讲述的意境,通过用多媒体教学,融入更多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加深语文知识的记忆。同时,利用一些历史典故,对学生进行引导,积极地思考传统文化的意义,也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传统文化知识。(三)借助名著,拓展教学。经典名著包含了很多的传统文化,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很重要。但是,学生还未做到对经典名著充分的学习,因此,对传统文化的探索也就提不起学习兴趣。为了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传统文化,先要培养其兴趣。语文教师应该为学生推荐相应的实际,引导学生阅读名著,并深入地学习传统文化。例如,《论语》《老子》这样的作品,应该作为高中学生的必读书目。在引导学生主动的阅读基础上,进而使语文教学质量得到改善,并且让学生在内心中自愿学习,主动接受我国的传统文化。

契合范文篇6

关键词:产业转移;嵌入产业;契合度

Abstract:Inthisarticle,theconceptoftheIntegrationDegreeofLocalRooted-industryandInserted-industryisestablishedbytheresearchonmechanismofoccurrenceandrealizationinindustrialtransformationonthebasisoftherelevantliterature.TheIntegrationDegreeofindustrialtransformationcanbedividedfourtypes:Inserted-domination,rooted-dominating,high-integration-degree,andlow-integration-degree.Bycreatingmathematicalmodelsandanalyzingsurveycases,suchimportantconclusionisdiscovered:itwillbehighefficientwhenreachhighdegreeintegrationbetweentheentranceofInserted-industryandthenaturaloflocalresourcesinindustrialtransformation.

Keywords:Industrialtransfer;Insertingindustry;Integratingdegree

一相关文献综述

如果没有产业结构的演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社会经济正是在产业结构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发展的。作为产业结构演进的重要方式之一,产业转移是区域国际分工的表现,在任何时候都存在。许多产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搜寻、组织和合理配置资源,而与此同时,这些要素又是以特定的区域作为空间载体的(刘伟,2004)。所以对资源的争夺愈加激烈,一些产业也加速向资源所在地转移,于是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大规模的产业转移。

许多产业在特定区域内的发展可能是自发性的,也可能是外部“嵌入”式——从其它区域转移进入该区域的。产业被转移(移植)之后,必然要与当地产业发生密切的关系,对于产业转移引起的产业“嵌入”式的发展,在不同的区域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和结果,有些产业在产业吸收地发展迅猛,并且还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有些产业则出现“半死不活”的情况,甚至逐步衰退、消失了。对于产业转移的不同结果,有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笔者认为,“嵌入”式产业的发展与产业转移后与当地产业的契合程度有很大影响,如果转移的产业能够很好的与当地产业契合,则极有可能获得很大发展,否则就会逐步衰退甚至消失。

对于产业契合的研究,许多学者在关于产业关联的研究中已经广泛地涉及到了。对产业之间的关联和结合最早的系统研究是里昂惕夫(Leontief,1928)的产业关联理论,他不但阐述了产业之间的关联的重要性,而且用投入产出表(里昂惕夫逆矩阵)加以严密的分析,罗斯托和赫希曼也将产业关联程度视为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之一,认为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和关联效应是区域产业长期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国内学者也对产业之间的关联理论作了大量的研究,产生了不同的关联模型(陈锡康,1981;刘起运,1986;王乃静,1989;姜照华,1996;薛新伟,2000)。张守一等还提出了“嵌入式投入产出表、模型及优化”,用于分析部门最优结构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影响和效益,这表明产业之间的契合度对经济的影响已经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周振华(2004)分析了产业关联的变化即产业关联的一般基础将由物质流占主导向信息流转变,开辟了新的产业关联的传递路径,对产业之间的关联实现机制进行了有价值的研究。

林毅夫(2001,2003)在论述国有企业自生能力时谈到我国的赶超项目没有自生能力就是因为赶超项目进入的产业和选择的技术均具有资本密集的特征,而项目建设地区的资本又过于稀缺,所以优先发展的赶超项目的技术难以向当地企业转移。其中就存在嵌入的赶超项目与当地资本和技术的契合度过低的表现。国企改革迟迟不能走出困境的原因也在于,长期以来,我们未能从产业和技术结构与要素禀赋结构的吻合角度探索国企改革的出路,并进一步认为,这种吻合(契合)程度还将在深层次上影响企业自生能力的强弱。

克鲁格曼(PaulKrugman,1991)在中心——模型(Center—PeripheryModel)中,认为较大的制造业份额意味着较大的产业前向和后向关联,而且这种关联效应是形成产业集聚的向心力的三大来源之一。藤田昌久(MasahisaFujita,1988)则更认为在研究向心力的来源之前,首先要考虑建立基于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交易关联的更一般的垄断竞争模型。上下游产业之间的动态关联是形成区域集聚长期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在这些研究中,虽然没有明确使用产业之间的契合(或契合度)的概念,但是,其关于产业关联的研究对产业之间的契合程度的研究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前向与后向产业之间的消耗与产业链的完善,都是影响产业契合的重要方面。

本文从产业转移发生、实现的机制入手,对产业转移发生的条件和产业转移形式进行分析,认为,产业转移的动力在于对市场需求的满足和降低生产成本的意图。在此框架下,区域内发生的产业转移现象使转移的“嵌入”式产业与本地“根植”性产业之间的契合程度成为了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文章重点探讨转移的产业与当地产业的契合度、适应性分析,并从中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笔者基于对此项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区域产业转移的几点政策建议,希望能对区域产业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二产业转移发生、实现机制

(一)产业转移的条件和依据:

产业转移是区域(国际)分工的实现方式之一,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比较优势的存在。由于不同的区域在资源禀赋或其他条件上具有不同的情况,在长期的区域经济发展中自然形成了不同的产业比较优势,有些区域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而另一些区域则具有技术比较优势。为寻求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产品需求与生产成本上的竞争优势,在这些区域之间就会发生产业转移。从企业角度来看,企业的要素投入结构只有与本地的禀赋结构相吻合,才能在技术结构选择上实现成本最小化的目的,为实现这种持续增长和发展,企业就会不断改变其区位选择,在不同的区域之间转移(林毅夫、刘明兴,2004)。

根据“雁行发展理论”(赤松要,1930),某一区域的产业向外转移的条件是:当该产业在产业技术优势区域已经成熟,其研究与开发的优势日益成本与价格优势所取代,并且该区域形成了新的区域增长点,就故而将该产业转出。如果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R.Vernon,1966)的角度来看就是:在该产品处于成熟阶段开始转移。在新产品阶段,新产品的开发需要更多的技术和熟练劳动,产品的技术密集度较高,由于发达地区在技术、资金等方面有优势,相应地,欠发达地区就没有能力进入该领域。随着产品进入成熟期,产品生产技术的“外溢性”使欠发达地区开始模仿甚至引进技术生产了。此时,欠发达地区已经具备了产业转移的契合点,产业便开始逐步由高生产成本的发达地区向低生产成本的欠发达地区转移。

韦伯(A.Weber,1909)曾提出了工业区位选择的原料指数(MI)和劳动力指数(LI),他认为要用这些指标来确定产业的区域位置,胡佛也提出终点区位优于中间区位的理论。这些理论都从成本和空间的角度提出了产业区位的重要性,解释了产业为何转移,为何在某地发生产业转移。总结起来,诱发产业不断转移的原因主要就是对市场需求的满足和追求更低的生产成本。

(二)产业转移实现机制

产业在区域间的转移都是梯度推进的,转移层次由低到高,从发达地区的边际产业开始(小岛清,1978),逐步向不发达地区转移,而且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形成了不同的转移梯度。这种梯度转移一般都是按照“技术差距”依次进行移植的。实际上,产业转移必须从转移方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与吸收方技术差距最小的产业依次进行,是受到转移双方的主客观条件制约下的必然结果。从产业转移方来看,由于其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已不能再为其创造更多的价值并成为该区域发展的包袱,因此向外转移这些产业势在必行;而其仍极有比较优势、技术先进的产业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无论从竞争还是盈利的角度都不会愿意把这些产业转移出去,失去巨大利润并为自己树立一个竞争对手。从产业吸收方来看,更受到自身吸收能力——例如资源或是政策的约束,因此它也只能从双方差距最小而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开始转移。(戴宏伟、田学军、陈永国,2003)

由于产业转移吸收地受到诸如技术和资源等方面的约束,所以转移的产业在技术上需要有适度差距的才是可转移的。其转移的形式大致分为三类:

一是整体迁移式产业转移。一些地区在产业升级换代的同事会将其成熟产业整体转移到市场潜力巨大而生产成本更小的地区。台湾的计算机制造产业就曾在上世纪90年代整体迁移到长江三角洲的苏、锡、常地区,利用长三角优厚的政策和劳动力资源,进行低成本的生产,并抢占了中国巨大的个人计算机市场的很大份额。随着长三角地区的政策优势逐步降低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台商又开始向胶东半岛转移。像这样整体迁移的产业转移具有很大的转移优势,由于其自身的整体配套性和协整性都很好,所以,产业在移植到某地后,不需要在当地培养配套的企业为其提供生产性服务,可以很快在当地形成本土化生产,节约了很多大的“移植性成本”和整个产业链的磨合成本。

二是集聚式产业转移。这种迁移一般是原本分散在不同区域的同类企业在某地政策或资源的吸引下迅速集聚在当地,从而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群。坐落在武汉东湖的“中国光谷”就是在国家和湖北省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形成的一个高科技产业园区。在优越的政策指引下,“光谷”从世界各地吸引了大批的光通信、激光、太阳能研发生产企业集聚其中,在这种浪潮的影响下,也催生了大批的当地企业加入广电产业,正逐步形成一个规模和更大、技术更高的产业集群。这种产业转移的特点是可以逐步形成区域产业优势,并可以带动当地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但是需要当地政府的政策扶持。采用这种转移形式容易导致地方政府的短视行为,广开政策吸引不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进入,对当地经济长期发展造成损害。

三是单一强大企业转移式。这种产业转移的方式在近年的产业转移中已不多见。主要是一些占据行业龙头地位的“大哥大”级企业,为追求更为廉价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植入该地,在获得当地优厚的资源和政策优势的同时,形成配套的上下游供应商企业,促进当地企业技术更新和模仿效率,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广东南海盐步内衣产业群的形成也是源于香港一家内衣企业转移到当地之后,不但与当地内衣企业和熟练的劳动力资源很好结合(陈雪梅,2003),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当地生产潜力,促成了整个区域产业群的形成和发展。

无论是哪种产业转移形式,其转移的动机都是为了寻求更为广阔的市场环境和更低的生产成本。国外的产业转移过程花了200多年才完成,基本上伴随了整个工业化的过程,是顺应自然经济规律的过程,而我国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只经历了20多年时间,属于“赶超型”的非自然的产业转移过程,人为意愿更加强烈。所以,在我国,由于“嵌入”产业的转移是非完全市场化的,“嵌入”产业与“根植”产业的契合程度就更加重要。

三地方“根植”产业与外部“嵌入”产业契合度分析

(一)地方“根植”产业与外部“嵌入”产业契合类型:

不同的产业对产业区位选择和当地资源禀赋的依赖性不同,有些产业内部的产业配套性良好,虽然转移到某地,但是并未与当地产业结合,仍然是独立发展的,有些则正好相反。有些产业在转移到当地之后,凭借资本或技术的优势,迅速成为当地具有强劲发展势头和潜力的主导产业,而有些产业不适宜在当地发展,所以其进入并未改变当地“根植”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局面。据此,在产业转移中,可以将地方“根植”产业与外部“嵌入”产业契合类型分为外部,而“嵌入”主导型和“根植”主导型都存在高契合度和低契合度。

1、外部“嵌入”产业主导型:

一些产业被转移到当地之后,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资源和政策,迅速发展,成为当地产业的“龙头”,占据了优势地位,使得当地的“根植”产业处于从属地位。外部“嵌入”产业占主导地位,可以使其相对成熟和先进的技术促进当地产业结构升级,培养当地适应性更好的配套生产企业为其服务,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一般的产业如果想在转移到某地之后成为“龙头”产业,首先必须在技术上拥有一定的优势,如果没有技术优势,是无法在吸收地取得市场地位的。与“根植”产业在技术上的差距是产业转移成功的必要条件,也是其占据产业主导地位的重要保障。另为,“根植”产业如果没有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那么,“嵌入”产业利用当地资源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其是否能够拥有更高的生产函数,而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

2、地方“根植”产业主导型:

在一些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吸收了外部产业之后,不会对其产业结构造成很大影响,只是弥补了当地产业结构的某些不足,甚至只是产业链的某个环节,使其整个产业结构更为完善。这种类型还存在一种情况就是“嵌入”产业在转移之后,并不适应当地的发展,只是处于微弱的“喘息式”的发展状态,从整体上并没有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任何作用。兰州市在上世纪引入了两条彩色电视机生产线,曾经是全国最大的彩色电视机生产基地之一,但是当地的市场和劳动力技术程度等原因使其迅速衰竭,但是当地政府出于就业等方面的考虑,选择了维持的状态而非退出该产业。从产业适应性指标来看,可以认为这是一项失败的产业转移。

3、高产业契合度:

只有“嵌入”的产业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和政策而没有对当地产业造成冲击,同时当地产业与“嵌入”产业形成良好的产业融合性和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配套性,才能达到较高的契合度。一般情况下,在产业性质上具有互补性的产业之间的契合度是比较好的。欲转移进入某地的产业符合利用当地优秀资源而没有对已有产业造成冲击的条件,才能进入该区域。在产业集聚地区,集聚地优越的政策环境和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效应会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该地,以享受其巨大的外部性和更低的生产成本优势。例如江苏南部的IT产业制造集群,在最初的产业转移阶段只有大量的台商参与,随着产业集群的形成,区域吸引力越来越大,更多的企业逐渐进入,技术的外溢也使得当地企业迅速成长,形成了完整的计算机制造产业链。“根植”产业与“嵌入”产业的契合使其发展迅速,不断实现整个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4、低产业契合度:

一些产业对资源的依赖性很强,如果在产业转移到当地之后,没有得到资源禀赋的优势,或者在与当地“根植”产业建立产业链的合作中不顺利,那么很有可能就会迅速的衰竭,而当地产业也可能在与“嵌入”产业争夺市场和资源的过程中大伤元气,使得整个区域产业结构处于无序的发展状态。例如石油产业和加工制造业就分别对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形成强烈的依赖,如果产业吸收地自然资源迅速匮乏或工人技术水平无法达到该产业的技术水平要求,那么,当地资源就无法与“嵌入”产业结合,而是仍然相互独立发展,契合度极低。

(二)产业契合机理: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不可能是孤立的。嵌入产业在转移到某区域之后必然要与当地根植产业发生横向和纵向的关联。对于产业之间关联程度衡量的最直观的指标是产业的消耗系数。消耗系数又分为直接消耗系数和间接消耗系数。对于嵌入产业与根植产业之间的产业关联程度的大小可以作为衡量产业契合度高低的重要标准。如果嵌入产业对根植产业的消耗很大,则消耗系数就大,相应的产业契合度也就越高。

除了消耗系数,关联效应(Helpman,1985)也是衡量产业之间契合度的重要指标。如果嵌入产业属于生产中间产品的后向产业(或生产最终产品的前向产业),而当地根植产业中存在该嵌入产业相匹配的前向产业(或后向产业),则它们之间的强烈的联锁关系也是内外部产业契合度较高的表现。这种较高的契合度表明该区域在吸收了嵌入产业之后获得了更为完善的产业链,将有利于该区域的长期发展。

嵌入产业与根植产业之间强烈的关联程度也是规模经济的表现,由范围经济走向规模经济之后不断降低的生产成本和巨大的溢出效应(外部性)也会进一步增强嵌入产业与根植产业的契合度,吸引更多的外部产业转移到该区域,而更多产业的积聚会促使嵌入产业群与根植产业群之间的契合度进一步提高。产业集聚所带来的更低的生产成本和巨大的市场需求,也正是产业转移的动力所在,这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产业契合度的重要性和现实指向性。

产业在区域之间的转移一般都是从边际产业(小岛清,1978)开始,即从产业转出地已经处于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边际产业依次进行,通过梯度层次向次发达区域转移。从微观上来讲,与次发达区域具有一定技术优势的边际产业进入该区域之后会首先寻找与该区域的资源禀赋相结合,从长期来看,该产业也会在该区域逐步成熟并转移到第三方区域,或利用技术优势逐步发展与其产业性质相似或相近的边缘产业。如此反复,经过长期的发展最终产业形态可能与最初的嵌入产业性质完全不同。例如,A区域即将陷入技术劣势的食品加工产业选择B区域丰富的鱼养殖资源作为产业结合点。在转移进入B区域之后两者的结合在原有的食品加工产业基础上产生了新的鱼罐头加工产业,进一步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玻璃罐装产业(在此过程中极有可能扬弃原有的鱼罐头加工产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技术优势发展综合的包装产业,在积累了成熟的劳动力资源和资金积累之后转而发展包装设备制造产业。从最初的嵌入产业到最终的新产业之间已经几乎完全没有联系,但是正是当地资源禀赋与嵌入产业之间良好的契合才使得这一产业结构升级、演变过程成为现实。

(三)产业契合度指数模型:

为了更好地衡量产业之间,特别是嵌入产业与根植产业之间的契合度,我们构造了产业契合度指数的模型,我们选取了资源利用率()、劳动力就业率()和可持续发展性(即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作为影响产业契合度变化的因素,目标函数可以表示为:

因为不管嵌入产业是否独立还是依赖当地产业发展,都不可能达到完全的契合,同样,也不会与当地产业之间完全没有联系。在④式的约束下,契合度受、和三个因素影响,由于三个因素对产业之间的契合作用方式不同,我们给定不同的参数:

资源利用率()是指嵌入产业生产第i种产品所需要的全部资源中有多少来自于当地;劳动力就业率()是指嵌入产业所使用的全部劳动力中当地劳动力被雇佣的比例,我们不考虑劳动力的技术水平高低的差异,因为只要是在本地雇佣的劳动力,就会提高本地的就业水平,而且会不断提高劳动力的技术水平,;对产业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治理,并且政府承担较大的治理成本。对所有的⑤、⑥、⑦式:

在t时刻的产业契合度可以表示为式⑧,表示从0时刻到t时刻,嵌入产业在使用了当地资源和劳动力之后的产业契合状况:

对于产业之间契合度高低的判断,一般情况下:

:表示产业之间的契合度很低,嵌入产业与根植产业相互独立发展,产业关联度低;

:表示产业之间具有中等的契合度;

:表示产业之间强度契合。

如果契合度很低,表明嵌入产业可能只在当地雇佣部分劳动力或在当地销售产品,而未与当地资源相结合,该产业不适宜在当地发展;相反,如果产业之间契合度很高,就表明嵌入产业与当地资源和劳动力结合很好,已经融入了当地的产业链,将有助于产业转移承接地的长期发展。因为无论嵌入产业是否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都会在当地雇佣部分劳动力,尤其是普通的低技术水平的劳动力,所以,相比之下,资源的利用率对产业之间契合度的影响就更为强烈。

(四)模型应用:

陕西省某县盛产苹果,工业基础较为薄弱,当地政府为促进本地经济快速增长,先后引进了两个产业:生产水果罐头的食品加工产业和生产缝纫设备的轻工业制造产业。从表1可以看到2004年两大产业的部分工业指标,其中对于各个工厂采购的原料,我们加以分类,归为两大类别,并且对于从本地采购的原料和采购的原料总量加以区分;同时假定产业A和产业B对于同等技术水平的劳动力支付相同的工资。

环境的治理成本是影响产业能否得到长期发展的重要指标,但是目前各级许多地方政府对此并未重视,所以,我们设定环境治理成本的权重为,由于不同的产业对各个因素的依赖程度不同,参照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对于产业A,由于属于低技术水平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其权重为:,而产业B属于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所以权重为:。根据⑧式,我们得到了产业A的契合度:

产业B的契合度:

对于产业A和产业B的不同契合度,我们注意到,产业A在当地采购大量的生产原料,并雇佣了相当比例的劳动力,所以处于中等强度的契合度,而产业B则由于其产业的性质所限,虽然区位选择在当地,但是并未与当地资源禀赋(包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结合,所以契合度()较低。

表1:陕西某县2004年两大嵌入产业部分工业指标单位:万元

原料采购()

雇佣劳动力(人)

企业税后利润

环境治理成本()

原料A类原料B类

总量当地总量当地总数当地企业政府

产业A罐头厂58.4058.4032.2119.9550337571.650.400.80

玻璃厂29.4720.9513.8012.5931226530.134.259.50

包装厂14.908.0615.6713.3248542025.498.1420.33

产业B缝纫设备厂72.9512.3448.509.2729075101.250.981.22

精密配件厂59.242.0324.806.941785868.470.250.76

四结论与建议

根据以上的分析,认为转移的“嵌入”产业与当地资源禀赋为高契合度结合时效率为最佳。

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我们无法选择具有怎样的资源禀赋优势,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怎样去参与区域间的分工,吸收或转移适宜的产业,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举足轻重,笔者基于对本文的研究,提出三点建议:

1、寻求政府晋升激励和政治控制权收益与区域长期发展目标相结合,运用产业适应性指标评价政府的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效率。更低一级的政府官员可能为了谋求自身政治控制权收益的最大化,而引入一些短、平、快的项目,作为自身官阶晋升的一块筹码,但是却没有考虑产业吸收之后的适应性和契合,现实案例告诉我们,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后任官员在否定前任的政策基础上,继续犯下这样的错误,引发地区经济恶性循环。所以,应当建立官员晋升与区域经济长期发展的长效机制,从更远的时期来考察官员的政绩,促使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演进适宜区域发展现实。

契合范文篇7

牛厨零食是一个经营多年的零食品牌,并且是由旅美华人学者林道泽博士到罗马旅游时,听了《灰姑娘》的童话故事专门注册的一个商标,企业口号为“制造健康食品,打造休闲时尚”,经营策略为“绿色、健康、时尚、营养”,所奉行的价值观为“诚信、团结、奉献、尊重、沟通”。牛厨零食主导经营食物为果仁、干果、凉果、肉干、糖果、肉干等六大零食,特别是“牛肉干”“话梅”“鱿鱼”“泰式肉干”等系列产品,有着独特的口味而深受消费者喜爱。牛厨创立于2007年,经过长达12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更多的经验。零食,是孩子的最爱,也是广大青年的最爱,同时,吃零食有益于身体的情况,牛厨零食还针对怀孕妇女,提供更多营养。孕妇需要的营养需要高于常人。由于怀孕后期肠胃在食后饱胀感重,吃太多食物往往胃很难承受住,可是她们又需要大量的营养,缺少营养的时候还会直接危害胎儿。此时,吃一些带有酸味的或者辣味道的零食是最好的办法,即常说的采用“少吃多餐”,在广东一带,空闲时间,吃一些牛厨零食是最佳的选择。随着中国营养工作者也多次呼吁在有条件的校园采用课间操,牛厨零食的市场空间也会越来越大。通过已做过小范围的试点,结果令人非常满意,课间零食,不仅使学生学习效果好,身体素质也越来越好。这些就是牛厨零食的特色。

二、牛厨零食包装的分析

(一)牛厨包装的存在问题——普通无包装。牛厨的包装,要我来形容,就简简单单两个字“普通”。虽然,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设计上,减少过度包装,有一定的益处,可是牛厨仅仅只是一个真空状的纸袋,同时又零零散散的,没有太多的特别之处,然后在零食的市场上,大多都是零碎的小袋,这就让它在许许多多琳琅满目的包装礼盒中,不能跳出来。在武汉,每当到一个节日时,仟吉西饼和良品铺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包装盒。像仟吉,中秋节和端午节时,它的包装盒与设计会呈现处与产品相符合的模式,有着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并不失时尚感,此外,然而良品铺子也有着儿童喜欢的彩色,一些消费者非常愿意买来送给孩子吃,由此促成了它的消费。然而,牛厨在这一方面都缺乏自己的特色,光是体现在食物的味道口感上,还不能完全吸引到顾客的眼睛,也体现不出品牌特色。(二)牛厨包装的不足——缺少时尚。“牛厨”品牌名称中的“牛”字象征着牛厨人一股奋发向上的牛劲,更是深圳市的标志性动物,而“厨”则代表了牛厨的产品有着一种出了厨房,进得了大堂的自信。不断开发绿色、营养、健康、时尚的休闲食品,但是,如今品牌达到了绿色、营养、健康的目标,同时,他热爱绿色,显少在包装上花功夫,没有达到时尚的效果,现如今,一些新崛起的零食,如良品铺子在包装上达到了时尚的效果,现代社会消费者的主打人群为年轻人,年轻人酷爱时尚。因此,牛厨在时尚上有不足的地方。

三、用契合的形式设计改造包装

首先,从包装的定义来说,有产品就有包装,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面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包装设计逐渐也开始成为企业创造利润、塑造品牌的重要途径。未来的商品包装设计会越来越受到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国际化的产销模式,使得商品的包装更具通识性。与此同时,商品生产者为了使自己的商品在众多琳琅满目的商品中脱颖而出,对于产品的外观外形,会提出更高的的设计要求和形态标准。从一开始,包装的功能也只是保护商品的单一功能,直到后来,才进一步发展成为展示商品、促进销售、提升审美,添加趣味等多方面的功能。很明显,未来的商品包装设计会不断有更多的诉求被提出。(一)契合包装的分析。包装形态有很多种,有天地盖包装,开窗式包装,手提式和异性式等等,对契合包装,存在于这些形态的包装之间。契合包装是我最喜欢的,在市场上也是比较受欢迎的,它给人展现的是一种新颖、与众不同的风格创意。契合形态是塑造设计的重要形式美法之一,在古代建筑上首先体现,有一种契合思想的体现与形态上面的契合,“共线共性”的手法为平面设计的运用,演变成包装立体声就成了“共面共形”,它给人一种“和谐”之美,契合之美的形态是古代建筑中的榫卯结构和玩具中的鲁班锁。从设计理念来说,契合是指把有联系的各个部分通过规则进行有机的结合,使其达到一定的使用目的。契合形态的本质从形态构成的特征上看,有一个大的整体,由许多单体构成,这些单体存在着凹凸的关系,类似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合体与虚实关系。包装设计上的契合,强调作为商品的包装是由不同部分所形成的,虽然个体是相对独立的,但是不失其完整性,小小的个体不同的部分组织成一个大的整体。(二)牛厨的契合包装改造。在改造的过程中,首先要找出形态间相互对应关系,牛厨作为一款零食,在包装方面,我将古代手提饭盒和家里来客时常用的瓜果盘相结合,来塑造一款既有特色,又有契合形态的包装。牛厨的零食分为四大类,即干果、肉铺、海鲜和小点心,各用不同的颜色来代表,干果类用绿色,肉铺类用红色,海鲜类用蓝色,小点心类用黄色,依次使用渐变色的方法,对零食进行一层层的排序,纸盒是一种天梯盖的形式来表现,盖子只有一个,下边的用颜色区分了食物。

四、结语

总的来说,在这个崇尚时尚潮流的现代社会,任何一个品牌的产品想要赢得市场,重要的是必须使消费者对产品产生购买欲,由此来刺激消费者去消费,然而如今消费者的审美观也在不断提高,拥有特别、个性化、有美感视觉冲击强的包装设计才能真正程度上做到这一点。通过一系列改造,牛厨的包装形态设计从包装材料和包装盒达到了高度的契合和统一。比起之前的光是把重点放在食物的口味上,然而不重视外表的装饰的普通包装袋,这一款包装也必将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参考文献:

[1]王业非.包装设计基础[M].辽宁美术出版社,2009.

[2]蔡红飞.2004年中国包装工业全面解读及深入分析[J].中国包装,2005(06).

[3]郑朝辉.《多元化吸收能力和个性化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探究》,《装饰》,2012,总第229期,第116-117页.

契合范文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阅读;语文写作;契合点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必须要找出语文阅读与语文写作之间契合点,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拉近两大教育环节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写作与阅读之间存在着基础关系,可以说语文阅读是语文写作的基础,通过阅读储备知识、丰富知识,从而提高写作效果,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阅读兴趣,使学生更容易产生灵感。所以,教师必须要实现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1通过语文阅读实现生活写作

知识来源于生活,小学语文知识同样如此。所以,教师首先要将实际生活作为语文阅读与语文写作的契合点。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有关生活的阅读文章,这也为语文写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教师引导学生将有关生活的阅读文章进行剖析,能够让学生在阅读文章中、日常生活中挖掘大量的写作素材,培养学生一双能够发现生活的眼睛,细心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让学生能够善于发现生活、善于享受生活,而不是对生活中的事物不闻不问。例如在《说说我的家人》阅读教学中,由于小学生心智发展还不成熟,在利用阅读与协作的契合点时,需要教师在其中加以引导。在《说说我的家人》阅读教学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个随堂写作,同时也要做好写作前的引导工作:“同学们的家里都有哪些人呢?”“家长做的什么事情让大家难以忘怀呢?”“大家在《说说我的家人》中感受到了什么情感?”通过一系列的语言引导,能够有效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形成一种写作思路,从而提高学生写作的灵动性,保障学生的写作质量与水平。

2通过语文阅读实现活动写作

由于小学生的年纪较小,如果只凭借单纯的课堂讲解,很难激发学生的阅读、写作兴趣,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课堂活动作为阅读与协作之间的契合点。但是,学生在校园中的所感、所见非常有限,思维模式往往比较单一。所以,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课堂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格。例如在《大自然的声音》阅读教学之后,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将自身所见所闻的自然之美记录下来,可以通过段落描写、日记等形式体现出来,通过日积月累,能够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且实现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写作视野与语言能力。随着写作素材积累到一定程度,学生的写作能力必然会是质的提高。

3小文章写作

由于小学生对社会的接触非常少,因此,长篇叙述文章对小学生来说可能有一定难度,为了泯灭学生的积极性、顺应学生自然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小文章写作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阅读文章写一篇200字的读后感,但必须要求学生能够抓住文章重点,例如在《我们周围的声音》教学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文章内容写读后感,可以写同学、教师、家人,也可以写花草树木的声音,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能够有效加强学生的写作基本功。长此以往,学生所累积的写作素材越来越多,势必会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与水平。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与小学语文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两个教学环节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因此,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特点,针对性的找出语文阅读与语文写作之间的契合点,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保障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作者:乔杉杉 单位:吉林省镇赉县实验小学校

参考文献:

[1]谢淑茗.论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整合[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1).

[2]高庆贺.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契合点分析[J].中小学电教(下).2011(09).

契合范文篇9

关键词:奥运精神;中华茶文化;和平友爱;公平公正

奥林匹克精神的起源来自古希腊文明,古希腊对人力量和健康的追求是奥林匹克运动发源的基础,表现了古希腊人的竞争与拓展精神。随着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逐步发展,已经从追求挑战极限、突破自身发展到追求公平竞技、和谐共存,和平、友谊、团结成为奥运精神的主题。自神农氏尝百草,发现茶叶开始,随着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茶作为一种特殊载体,承托了大量中国文化,衍生出以和平与友谊为代表的中国茶文化,茶成为“和谐”的象征。近百年来,承载西方文明的奥林匹克精神和寄托中华文明的茶文化在文化接触中相遇,文化主题的相似,体现出两种精神的高度契合。

1中华茶文化

1.1中华茶文化起源。茶的起源,自神农始,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最开始被用来入药,经过不断发展,人们将茶发展成为饮品。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有言: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伴随着中华文明的逐步发展,茶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中华文明载体的一部分。回顾中国历史,中华茶文化在历史的各个角落里,潜移默化中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和进步。1.2中华茶文化的发展。在中国,茶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人们生活中,开门七件事即“柴米油盐酱醋茶”。古老的中华茶文化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所承载的内涵与外延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逐步扩大,变得愈加多彩。中华茶文化萌芽于两晋南北朝时期,饮茶从一般的生活习俗逐步上升为人们对高雅精神的追求,在人们对生活的探索中,融入了对生活的感悟和美学情趣的寄托。唐朝茶圣陆羽著《茶经》一书,标志着中华茶文化的基本成熟。伴随着中华茶文化的发展,饮茶成为人们生活中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文化表现。陆羽在《茶经》有言“茶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宋徽宗赵佶著有《大观茶论》,评论福建“北苑贡茶”时说到“致清导和”、“韵高致静”,将茶文化提升到很高的精神境界。宋朝时期,茶肆文化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当中,在儒家读书人的进一步发展下,中华茶文化成为承载雅蕴的文化艺术。1.3中华茶文化的内涵。在中华文明5000年的发展历史中,儒、释、道三教思想影响颇大,贯穿文明的中华茶文化也深受儒、释、道三教思想的影响。儒家有“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道家有“宁静致远,道法自然”,佛家有“茶禅一味,梵我一如”,最终都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沟通,强调“天人合一”,体悟自然。茶文化的发展起源于道家,道家赋予了茶文化“和睦清心”的文化追求,成为其文化精髓之一。在此基础上,人们通过饮茶发展了茶道文化,通过儒家修身立德等方面的文化塑造,茶道文化通过对茶人进行礼法教育、道德提升。茶道文化中提倡的茶德为“廉、和、敬、美”,通过茶事活动来增进友谊、修身养性,进而陶冶情操,追求自然意境。人们在享受茶文化意境的同时,提升了个人品格修养,发展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爱。进入现代,中华茶文化从中国走向世界后,茶已然成为了“和平、友谊”的使者,寄托了中华文明对“友谊、和平、团结、和谐”的期望。中华茶文化提倡“尚中贵和”。“尚中贵和”重点表现在“中和”二字上,“中和”包括“中”与“和”两个方面。其所谓“中”,是指合适、正好,“和”的含义则是指和谐、和气。中华茶文化的精髓首推茶道,茶道在中华茶文化的发展中,吸取了中华文明中宗教、艺术、德操等方面的文化精神,通过将“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的中国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文化融合,形成了“尚中贵和”的茶道灵魂。中庸尚“和”,《周易》有的“保合大和”、“和”而阴阳协调、“和”而五行共生、“和”而天人合一的理念。中国茶道,在通俗意义上讲,即通过茶事活动,在茶人享受美好的过程中,通过“天人合一”即感悟自然人生哲理,完善提高个人品德修养的过程。陆羽的《茶经》中有对煎茶风炉的讲解:即铁铸的风炉属“金”,风炉置于地上属“土”,炉中薪柴属“木”,薪柴燃烧属“火”,炉中茶水属“水”。通过五行的分析,阐述烹茶即通过五行相生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

2奥运精神

2.1奥运精神的起源和发展。奥林匹克精神的起源来自古希腊文明,古希腊对人力量和健康的追求是奥林匹克运动发源的基础,表现了古希腊人的竞争与拓展精神。在古希腊神话中,古希腊的神普罗米修斯,为了帮助人类从饥寒交迫中解放出来,从太阳神阿波罗处盗取了火种,将火带给人类,普罗米修斯被惩罚后,火种也无法收回。后来宙斯规定,在人类燃起圣火之时,必须祭祀他。最开始,火炬传递是作为一种夜间的宗教活动在古希腊进行的。之后,圣火传递发展成为古希腊的集体体育项目,公元前776年,古代奥运会第一次开始举行,奥林匹亚的圣火开始燃烧。当时,在运动会开始前,信使们就会在各城邦宣布比赛时间。信使邀请各城邦公民到奥林匹亚城观看参与运动会,宣读在运动会期问停止一切战争的《神圣休战协定》,自此奥运会被赋予和平的象征。现代奥运会是由法国的顾拜旦倡导并通过积极活动复兴的,从1896年开始到现在,从巴黎发展到全球。体育盛会地不分种族、不分国家,成为人类向往“和平、光明、友谊、团结、公平”的象征。随着奥林匹克活动的发展,《奥林匹克宪章》将“奥林匹克精神”定义为: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公平竞争。现在,奥林匹克运动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体育赛事,它已经成为全人类文化活动的一部分。它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已经不再单单影响体育界,在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地产生影响。从历史层面上看,是时代造就了奥林匹克运动,在西方工业革命以后,不同国家都迫切希望通过文化交流等方式连接起国际交流的纽带,奥林匹克运动就是在国际大交流的历史环境下产生的。萨马兰奇曾经说奥林匹克运动是“文化加体育”,奥林匹克运动中产生的各项成绩和记录都是人类文化进步的成果。2.2奥运精神的内涵。“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公平竞争”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精髓。奥林匹克运动不仅给世界人民带来精彩的体育赛事,还促进了作为举办方的城市经济繁荣,更使得人类提高自身素质、促进世界国家地区的交流与世界和平。2.2.1奥运“五环”的寓意。奥林匹克比赛作为国际赛事,拥有非常醒目的标志,且寓意丰富。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由蓝、黑、红、黄、绿五个不同颜色的环构成。它在寓意上包含了世界人民的大团结、大友爱,寄托了参赛各方互助友爱的美好期盼;在另一方面,五环相扣,代表着全世界不同国家、民族的运动员们在比赛中的竞争关系,公平公正参赛,成败不论,重在参与。2.2.2对文化差异的包容。奥林匹克运动会参与方包括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差异、风俗习惯的不同,必然会引发各种问题。这些风俗习惯和文化的差异,也会使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理念等不同而增加冲突。奥林匹克精神倡导和平、友谊和团结,各种文化一齐绽放,求同存异,展现全世界丰富多彩的文化。将相互的文化差异向互相理解、互相交流、摆脱自我封闭、文化偏见和轻视转变,以包容的心态去认识各种文化,和理解其它国家民族的不同事物,体会其它民族的创造力和异域文化,虚心学习他国文化的先进部分,充分开展国际交流,真正实现文化大融合。

3中华茶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契合性

3.1中华茶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的相似。中华茶文化起源于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奥林匹克精神则是起源于西方古希腊文明,都是在悠久古老的文明中逐渐演变发展而来。公元前776年,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在古希腊举办,历经293届的举办历史,到古希腊灭亡被废止。顾拜旦于1892年发表了旨在复兴奥林匹克的演说,两年后,国际奥委会正式成立,大会同时推出《奥林匹克宪章》,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雅典举办,从此四年一届至今。经历了全世界文明的融合,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赛事,它以和谐且激烈的竞技方式承载了全世界美好的人文精神。在古老的中华文明中,茶经历了春秋战国、两晋南北朝、唐宋、明清各个时代的文化熏陶,在人们的生活中潜移默化承载了中华历史精华,既包含了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抱负情怀,也汲取了佛家的“禅韵”,更加入了道家“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从庙堂到市井,将三教九流的雅俗文化深深刻印在茶文化中。中华茶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一个提倡和谐自然,中正平和,一个提倡友爱和平、包容公正,两者所倡导的文化精神都是提倡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有促进文化交流的积极作用。两者一东一西、一静一动,不约而同的倡导着和平友爱、和谐公正。3.2中华茶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内涵的契合。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将象征和平的奥运圣火传播到世界各地。奥林匹克精神包含了全世界人民对和平的企盼,全世界奥林匹克人对和平、团结、友谊的不懈追求,描绘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发展历史。中华茶文化提倡“尚中贵和”,其中的“和”,表达了中华茶人对和谐自然、和谐自身、和谐他人的美好追求,通过感悟自然、修身立德实现行事有度、与人和谐相处,从不同的方式上表现出茶人对和平、团结、友谊的追求和向往。随着世界文明的大交流,中华茶文化走向世界各个角落,同时带去了中华文明的和谐、友爱,为彼此增进国家民族友谊,成为精神层面和平的寄托。它与奥林匹克精神一样,在文化交流碰撞中,展现出对民俗、观念以及文化差异的理解和包容,促进了各国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和谐发展。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中华茶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实现了中西合璧、互相融合。不同的起源,一致的理念让它们融合在一起,在精神层面为世界和平、友爱、公平、公正做出了贡献。3.3中华茶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追求的一致。技能和美是两者共同的追求,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比赛活动,决定了参与各国各种族展现自我,将人的体育能力绽放,充分体现人类的运动美和各国的文化风貌,促进人类体育技能的发展;在中华茶文化中,包含各种技艺,比如茶的种植技术、茶的制作技术、茶的烹品技术、茶的储藏技术等等。在中国,各地还经常有传承自古代的“斗茶”的茶艺大赛,在关于茶的技艺上,可谓追求卓越。在奥林匹克比赛中,运动员在赛场上的身姿美,拼搏奋斗的精神美,各承办赛场的建筑美,因比赛而绽放,展现得淋漓尽致;中华茶文化中更是注重美的追求,茶人追求意境的纯净和谐美,追求茶汤的甘甜回味美,追求茶具的或古朴或精致之美,追求感悟人生的哲学之美,或典雅,或古拙,将美发掘到极致,有道是茶如人生、人生如茶。两者在美的追求上,体现全世界人民对美的追求,实现了不同文化的殊途同归,互补互契,内涵相通。

4结语

中华茶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在理念上都追求和谐友爱公平正义;在起源上看,两者虽发源地域不同,但都是从古老的文明中发源而来,经历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在作用方面,两者共同作为世界良好文明的承载,不断地走向世界各个角落,传播全人类爱好和平、团结友爱、理解包容、向往公平的共同期望,成为人类精神上的宝贵财富,高度契合地展现了全世界人民向往美好愿望。

参考文献

[1]钱坤.人文奥运精神的后现代性特征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

[2]杨利芳.中国茶道精神与世界奥运精神的异同[J].福建茶叶,2016(5):250-251.

[3]李庚,范燕丽.2008年北京人文奥运与中国茶文化的发扬—关于奥运与茶文化精神世界融合的十点探讨[C].人文奥运与中华茶文化高峰论坛文集,2006.

契合范文篇10

关键词:戏曲艺术化妆造型审美理念契合

目录

一.传统戏曲艺术的困境及其诱因

(一)写意性审美之难

(二)理性挤兑情感

(三)化妆手法的单一性

(四)创新动力的欠缺

(五)替代品的兴盛

二.传统造型艺术必须与现代性审美相契合

(一)艺术发展规律的驱动

(二)现代性审美的本质要求

(三)传统造型艺术与现代审美需求的落差

三.为传统造型注入现代审美元素

(一)对各种方法的兼收并蓄

(二)注重对各种方法的研究改造

(三)开辟新的道路

纵观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美”是人们亘古以来不变的追求,并由“美”而产生了“审美”,这一点同样体现在戏曲艺术中的化妆造型上。众所周知,戏曲艺术在中国源远流长,不仅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重要组成,也构成了世界文明的重要成果,而作为戏曲艺术基本要素之一的化妆造型艺术也在戏曲艺术的漫长发展历程中不断得到升华。从人类最初的装饰意识到后来的面具,再到戏曲脸谱的形成,可以说是戏曲化妆造型艺术形成的起点。如今,在许多人的眼里,夸张的五官、艳丽的色彩、贴片子改变脸型等已经成了戏曲化妆的固定模式。但“美”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各不相同。今天,随着人们审美理念的快速转变和艺术形式多样化的深入发展,传统戏曲固定而又相对老套的剧目、表现形式包括其千篇一律的化妆模式都已使人们产生了审美疲劳,戏曲艺术的生命力和吸引力正在急剧下降。如何能重新振兴我们的国粹艺术,使它既不丧失本身固有的艺术特色又能赋予新时代的色彩,是需要我们迫切作出深醒的。本文希望从戏曲艺术中的造型元素应用这一维度入手作些思考。

一、传统戏曲艺术的困境及其诱因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以来,传统戏曲逐渐陷入困顿已是不争而又无奈的事实。市场持续疲软,创作长期冷寂。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社会人文环境也逐渐由感性走向理性,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也使得人们对新鲜事物看得“眼花缭乱”;与此同时,物质性、直观性的视听享受代替了精神性、写意性的心灵感受。可能有人会问,这对戏曲艺术本身有什么影响呢?当然有,戏曲艺术能够传承下去,安身立命之本就是获得广大的忠实的观众。所以,这一切对传统戏曲的冲击无疑是不可避免的。

首先,写意性审美之难。随着时代的进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审美的要求也随之而变化,这就造成本就是写意性戏曲艺术的人物造型不能被观众所读懂。戏曲艺术本身是为了表现“美”,因此包括化妆造型在内的各种辅助要素都应服从于这个目的。但戏曲艺术所要追求和展示的“美”与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美”并不等同,相比于后者的直接,前者要写意和深奥得到,仅凭视觉去发掘是远远不够的,也正是这一点决定了戏曲化妆的特殊性。按照徐家华教授理解,化妆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外形容貌的打扮和装饰,遮盖本身形象的不足之处,可以称之为日常生活化妆;另外一种化妆则是演员们在艺术表演中的外部形象塑造,根据剧情需要,改变演员外形,使之更加符合艺术表演中所扮演的角色,更好的诠释人物的形象,这种艺术表演化妆是经过艺术手段处理的,难度相对较大,相应的理解起来也会困难一些。同样,徐城北先生在《京剧与中国文化》中也曾讲到京剧中脸谱的三方面功能,即是“变形、传神、寓意”。演员在一亮相时首先是通过他的面部脸谱来传达寓意,再通过演员的表演结合观众的想像走近人物心理。观众若没有丰富的想像力,是根本读不懂的。

其次,理性挤兑情感。现当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理性处理大于情感处理,形成社会越来越冷静、理性。这样就使得人们运用理性思维审美。传统剧目的题材远离现代生活,更谈不上与自己的相仿感受,生活经验的距离使观众很难产生共鸣。审美活动中,观众的审美愉悦往往来自“被感动”,以此为基础,观众才能进入灵魂深层的领悟,演员情感的抒发和观众情感的共鸣,直接关系到演出成败。

第三,化妆手法的单一性。现当代社会以个性为时尚,传统戏曲化妆的大同小异、色彩单一,被观众视为“老土”、缺乏现代感,不生动。从第一感官上就不能被接受,更不用说帮助演员塑造观众心目中的形象了。久而久之,演员从外形上也缺乏自信,自身也认为人物、故事不是真实的,找不到感觉,自然而然的只进行表面表演,很难进入人物内心,观众不做进一步地思考,使传统戏曲中纯真美好地感情不得抒发,我们的造型方面也就是失败的。

第四,创新动力的欠缺。对个性和原创内涵的需求降低,使得文化领域也不可避免出现了克隆与复制。中国传统戏曲创作方式显然不能适应时代的步伐,见哪一类戏卖座,便都一窝蜂地争着去改编这类戏,很多传统戏曲进行了重排、翻演,久而久之使观众兴味索然,甚至认为戏曲被改变的“一塌糊涂”最终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最后,替代品的兴盛。从戏曲艺术所处的外部大环境看,不能忽视的是随着社会各方面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可用于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求的艺术形式越来越多,传统戏曲艺术的受众群体和生存空间受到进一步挤压。例如,互连网的兴起让许多年轻人对于网络聊天、网络游戏等乐此不彼;先进的灯光、音响、制作和传播技术的应用让流行音乐、电影等新兴艺术形式大行其道;等等。

二、传统造型艺术必须与现代性审美相契合

将审美主义作为现代主义的一个思想类型来看,应当区分不同样式的审美主义。现代性的审美主义与传统戏曲造型元素的关系不是相互抵触的,而是和谐统一、密不可分的。但遗憾的是,今天的传统造型艺术与基于现代性的审美观念之间并未达成这种这种有机的统一。

(一)艺术发展规律的驱动。

科学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前进,人们的思维方式活跃,生活节奏也不断的以新的方式出现。这就确定了“任何艺术都要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随着客观环境变化而变化,没有永存的程式,更没有不变的审美习惯”。传统造型艺术也需要创新,这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只有在继承中发展创新,才能获得观众,才能应用于广大观众。

(二)现代性审美的本质要求。

徐家华教授在她的书中说过,每一个时代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生存方式和创造语言,也有着许多不可预知的新事物频频出现。人物造型的生活中其他的艺术形象设计,新的时代也会赋予其具有浓厚现代感的样式和概念。当然,我们并不是让所谓的“创新”取代或是彻底消灭“传统”,而是呈现出一种相互影响、同时共进的状态。因为所谓时尚、现代性的这些东西只是属于一个特定的时代,它不是永恒不变的。但我们又要从探索中吸取可以成为永恒的东西充实传统,这才是比较理想的。按波德莱尔的理解,现代性就意味着:感觉能“从流行的东西中提取它可能包含着在历史中富有诗意的东西,从过渡中抽出永恒”,因为“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波德莱尔有一个很著名的观点,他认为现代性的变化只发生于艺术的一半,艺术的另一半是“永恒不变的”的。现代性代表艺术中变化的那半部分,而不变的那半部分就是绝对和永恒的艺术不应该脱离社会生活和群众,要在传统的经典上新的创作领域和模式。

(三)传统造型艺术与现代审美需求的落差。

传统的装扮艺术,在现代也可被人们称为造型艺术。只是它本身相对其它的戏剧,歌舞剧等的人物形象更缺乏人物性格。化妆方法只是按照行当分化,喜、怒、哀、乐及其它一些表情性格等在化妆上得不到体现。观众也不能理解化妆造型在戏曲造型中的重要性。王国维的“可信而不可爱、可爱而不可信”的困惑说明了人物造型在舞台上通过艺术手段的处理的重要性。比如,传统戏曲造型中夸张的柳叶眉、凤眼,大红色的胭脂等在古代人看来那就是一种时尚,一种美。而在现代已不被人们认为是美的了。因为时代变了,人们对美的需求也是不同的了。

不管是谈到传统造型艺术还是现代性审美,当然不能不和观众联系在一起。观众是让戏曲艺术生存下去的基础,而艺术是生活态度和世界观念,个体生存应该艺术化、审美化,洒脱、飘逸、虚怀,成为中国式个体自由的生活风范的标志。因此,我们不能一味的沉浸在自己所谓的“高尚的艺术世界”,而必须也要考虑到观众的角度。一个艺术作品是否成功,最终也需要从观众那里得到认可,就像艺术美需要通过舞台来体现一样,这是一个方面,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余秋雨教授在论述戏剧美的特征时写到,“戏剧,不应该是等到观众长久的吟哦之后才被辨别出其内在之力,而应该当帷幕刚刚拉开时就让观众处以一种强力的连续冲击之下。这种冲击,不应该仅仅是皮相的,而又不能不是皮相的;不应该仅仅是直观的,又不能不通过直观;不应该仅仅作用于感官的,但又不能不通过感官”。也就是说一个成功人物的塑造首先是在拉开帷幕的一霎那通过视觉冲击传达给观众的,这对能否留住观众是至关重要的。而传统造型艺术对于现代观众来说正是缺乏艺术本身应该赋予观众的这种冲击。

“回顾现在一百个京剧团,一百个《三岔口》都大同小异,那才真是单调。”这就是传统艺术造型的现状,令人们兴趣索然,不愿一提。那么今天的传统戏曲艺术为何风光不再,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和活力,而沦落到需政府和社会合力振兴的境遇呢?戏曲艺术在奠定了它的地位后,变得越来越保守,而恰恰忘记了它当初海纳百川、融会和杂交“昆秦徽汉”,不断综合创新的创业史。翻开中国戏曲发展史,不难发现,从元杂剧取代金院本,从昆曲的衰落到京剧的崛起,说明了一个道理,任何艺术形式脱离时代,失去创新能力就会衰落。

现在,许多人看到外国的音乐剧常常会联想到中国的京剧,因为中国戏曲的综合性是其重要的特征。今日百老汇音乐剧之繁盛,颇类似当初京剧的辉煌时期。而在中国音乐剧专业报名也开始火热起来,愿意掏腰包买音乐剧门票的也远远多过于买京剧票的人,比如风靡一时的音乐剧《猫》、《狮子王》,张学友的音乐剧《雪狼湖》都得到了很好的上座率。最近正要拍摄的电影《梅兰芳》,在网上有很高的点击率。又比如现在比较流行的“京歌”和“戏曲擂台”的电视节目等都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它们以新的形式、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而被人们所喜爱,满足了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

三、为传统造型注入现代审美元素

戏曲艺术要想重新赢得观众,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但就化妆造型而言,我们必须在其中注入符合现代审美理念的新型元素,进行大胆的尝试和创新。

青年演员储兰兰在网上一篇名为《青年演员如何做好京剧的继承》的文章中说到:“京剧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京剧前辈们留给我们的死遗产,而是活生生的遗产。因为我们在接受了这份遗产的同时,还在不停地去继承和发展这份遗产。所以,如何在我们青年一代京剧演员手里把京剧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搞活。如果人人都指着老祖宗的那点遗产吃饭,那京剧这碗饭早晚要吃光。作为青年演员,继承京剧遗产是第一步的,但继承并不是简单的模仿式继承,要怀着一种忧患意识,对老祖宗的遗产负责,在发展中继承。”当红小生张军在接受《解放日报》采访时说,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古老的传统艺术发展当然会遇到种种阻力。但在各种文化汇聚的今天,尤其是在上海这样一个国际大都市,只要表演者能够理智地看待昆剧艺术的发展,努力营造规范的昆剧品牌,为今天的观众设计一些具有时代感的新戏,相信还是能够让更多观众走进剧院去欣赏昆剧艺术的。张静娴是如今昆剧艺术的顶梁人物,她在数十年艺术实践中塑造了许多性格迥异、熠熠生辉的形象,如《长生殿》中的杨贵妃,《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司马相如》中的卓文君等等。尤其近年在新编历史剧《班昭》中塑造的女史学家班昭,更是被评论界誉为“一次触及灵魂的艺术享受”,这恰恰在于她抓住了剧中人物的真实心理并用现代的“传统语言”作了很好地演绎。

不难发现,尽管以上每个人所言所行各有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关涉的中心,那就是古老的传统戏曲艺术要在新时期焕发新的生命力,就需要有所创新,就需要更加贴近现代性的审美需求。从化妆造型的角度讲,这一点更加重要,也更加直接。例如,传统京剧化妆可能会从视觉上拉大演员与年轻人的审美距离,但现代的化妆方法和技术却能够较好地实现生活美与舞台美的统一,赋予演员更好的舞台形象,拉近演员与观众的距离。因此,储兰兰在节目中省去了传统京剧演员贴片子、勒水纱等化妆程序,用现代材料做的盔头勒在头上,既美观又轻巧还不至于掭头,可能会有助于增强舞台形象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从笔者的亲身感受来说,这在2006年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导演专业的毕业大戏新编京剧《培尔金特》和《墙头马上》中都都得到了很好的验证。为了贴合时下的审美理念,我们当时在化妆造型方面没有使用传统的化妆、贴片形式,而是加入了现代审美元素,采用新的化妆手法和材料,服装上采用了近似越剧的服装样式和色彩搭配,使人物更加生动的展现在舞台上。《培尔金特》是改编自易卜生的著名哲理诗句,整部戏运用现代的排演理念完成了外国经典名著的戏曲化改变。(关于外国戏戏曲化的问题,在此我们暂不作讨论)就戏中造型方面的改变谈,化妆方面根据人物性格塑造,结合了部分话剧元素,又保留一些戏曲味道。比如:老妈妈为儿子操劳脸上留下了岁月痕迹――皱纹的刻画;母女生活在乡村的,长期风吹日晒,底色的选用应偏暗,老妈妈骨骼明显、面部凹凸分明;绿衣女为山妖王之女,为了更突出她的人物性格,采用了夸张的绿色头套,脸部突出部位的亮分塑造,更突出她的妖媚。这些都吸取了话剧元素。山妖王则运用中国传统戏曲的脸谱,但却没有运用传统的髯口,这是因为髯口极具夸张性,与整台演出的风格很难统一,于是采用话剧的胡须与传统的髯口相结合的办法,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剧中还穿插采用了川剧变脸,使整台演出精采至极。当然演出的成功和其它艺术元素的融入是分不开的,这只是一个例子。还有其它很多如新编历史剧《图兰朵》、外国戏《悲惨世界》、现代戏《红灯记》等,都是运用现代性的审美元素重新演绎传统戏曲。

事实上,中国戏曲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需要用很长的时间,通过大量的理论学习和舞台实践来求得精通,但我们要主动地迎接这种挑战。

首先,强调对各种方法的兼收并蓄。(1)手法的运用。可以适当加入话剧造型的手法,强调人物的面部结构(暗影与提亮)、凹凸感、虚实。加入影视妆的细腻,以至于让观众与演员近距离接触时仍然不觉得太“离谱”。(2)色彩运用。不再是千篇一律的三个颜色(红色、黑色、嫩肉色)就能化一个妆。可尝试根据人物性格调整颜色,使之在大的和谐统一的情况下加以变化,让人物更生动。比如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在晕红时的颜色,就可以在冷暖颜色上加以区分。底色可以以嫩肉色为基础加入其它颜色调配来区分人物。如同是旦角,整天优柔寡断、忧郁烦闷和每天心情舒畅、人物性格直爽大方的色彩就应该有所区别。这个道理同样运用在花饰的佩戴上,同时戏曲造型也应考虑到花饰的颜色与服装的协调问题,这一点十分重要。可以说色彩的学问真是值得细细研究。(3)材料的运用。那些引人耳目的好莱坞大片人们之所以觉得好看,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造型新颖,真实。这其中当然也运用了很多特殊材料。美国的舞台剧上比较常用的一种面具非常具有真实性。它是按照具体演员的面部结构的不同而制作的,效果非常好。而中国的比较传统的材料就是刨花和片子。但是每次演出之前都需要重新准备刮好的片子、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浪费了许多时间。贴在演员脸上,演员本身也极痛苦。那么我们可以及时的了解国内外的行情,可以将国外的一些化妆材料为我们的传统造型艺术服务。

其次,注意对各种方法的研究和改造。历史上任何一种方法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就像各种方法都有它适应的能力、对象和范围,当它被移植或吸收时,必须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改造。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说:“对于今天的艺术——所有的艺术来说如果说有什么特点的话,那就是有各种各样的选择。这里没有占统治地位的艺术流派,没有非此即彼的艺术风格”。这一分析虽有所偏颇,但却预示着传统艺术现代性审美的方法多样化的趋势的来临。在当今,从多种角度,运用多种方法综合展开并取之精华的趋势,正是当代对于传统戏曲造型艺术日趋分化又整体化的一种表现,是“寓于多”时代的要求。

再次,积极开辟新的道路。传统是一条流动的河。传统是一代又一代人创新成果的汇聚,今天的创新也将凝聚成明天的传统。传统戏曲的造型艺术应包括整个发展历程中各阶段艺术实践的成功经验,既有老传统也有新传统。在遵循旧传统与创造新传统中,不断赓续、递进,追随时代前进,永不消歇。在此,笔者想大胆的提出一个设想,就如上面提到的美国在舞台剧上适用的面具。它的材料是遇热可变软的一种材质,那么如果我们借助它的这种材料制作成我们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片子,那么只需要演出前将它遇热变软,在完全冷却之前又可以根据不同人脸型固定在人的脸上,不是起到同样的效果么?而这也大大省去了很多时间,又能循环使用。当然,这里面不能不考虑材料的成本问题。而我也只是打个比方。我们也就是缺乏这种创新精神。我们深切的感受到,让艺术形式真正的为戏剧艺术的本质服务才是创作的关键,只有这样,形式会因为内容而尽显风采,内容也会在形式中熠熠生辉。

结语

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无论纵向看梯级,还是横向看种类,都是一个极其丰富、极其精彩且相对平衡的生态系统。它存在的前提是各持秉赋、各显其能、各有所为、各有好者的个性互补机制。因个性而独立,由互补而共存。它的丰富性,对应着中华文化的丰富性。我们不能简单地以“现代化”、“都市化”、“集约化”之类的口号来消解它的个性系统。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戏曲在总体上应当成为现代社会的一员。并且,这必然还是以个性的健康发育为前提的。也只有在这个基点上,我们才可以探讨并推进中国戏曲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徐家华:《舞台化妆设计与技术》.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12月,北京第一版。

2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1月版。

3C.Baudelaire:《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北京人民文学版1987年版。

4宗白华:《论晋人的美》,《美学与意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5谢明薛沐:“戏曲动作审美谈”,载于《戏剧艺术》,上海戏剧学院,1980年第4期。

6卢秋燕:“在中西方戏剧的碰撞中寻找契合点”,《最撩人春色是今年》,上海戏剧学院。

7储兰兰:“青年演员如何做好京剧的继承”,新华网,2006年08月16日。

8端木复周舟:“小生正当红——记优秀青年昆剧演员张军”,摘自“解放日报”。

9唐元恺:“京剧‘新’探索-争议中前行”《北京周报》2007年第6期。

10鹤舞白沙:“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困境,”免费论文网。

11冷面木偶:“中国戏曲脸谱概说”,中国越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