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心理的感想十篇

时间:2023-12-20 17:41:04

从众心理的感想

从众心理的感想篇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一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宗旨,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指明了方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这时不仅社会问题频繁发生,而且心理问题也大量凸现,一些人理想信念动摇,促成人生价值观扭曲,社会竞争加剧导致压力感加重,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引起心理失衡,文化价值观的变迁是造成心理上的困惑。因此,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帮助人们解除思想困惑、疏导情绪,有助于缓解人们心理压力,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平衡,已经成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维护团结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课题,为此,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 注重人文关怀、促进人的自身和谐

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这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一个单位的发展和工作的好坏归根到底取决的是人,人的工作做好了就会人心稳,风气正,干劲足。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和谐在本质上就包括人自身的和谐,人文关怀就是要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注重人文关怀,一是要尊重人,平等待人,时时处处尊重别人,形成和谐工作氛围,在与职工群众的接触中,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要尊重他们的平等权利和人格,以平等的姿态对待每一个人。尊重他们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觉性,尊重他们的想法和创造精神,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让他们认识到他们自己的主人地位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二是要理解人,就是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为职工群众着想:就是要善于换位思考,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问题,从正面积极的角度去理解人的行为,要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指责,只有这样才能够包容他人,才能营造比较宽松的环境,使人经常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才有民主的气氛,才能够凝聚人心,从而达到化解矛盾,提升思想认识的目的。

三是要关心人,注重从职工群众的角度看问题,事事处处关心别人,了解他人所思所想。这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多关心职工群众,多了解他们所思所想,才能关注大家的心理动态,倾注人文关怀;只有多关心职工群众,才能使大家感到组织的温暖,放开心扉,敞开怀抱,听从劝慰,接受帮助;只有经常与职工群众在一起,才能及时了解职工群众的思想动态,有的放矢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因此,对职工群众在政治上关心,生活上帮助,精神上鼓励,要真情关心职工群众疾苦,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把职工群众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去对待、去重视、去解决,切实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职工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被人关心是一件让人感觉十分愉快的事,你关心别人,别人可能也会关心你。相互关心的结果是能够在无形之中接近大家的距离,让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听到真话,了解真实情况,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二、做好心理疏导、化解矛盾冲突、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心理疏导是一种思想政治工作方式,通过心理疏导的沟通、引导、解压,增强职工群众的耐挫力、承受力、应变力,完善职工人格,优化个人心态,调节内在压力,真正使职工群众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从众心理的感想篇2

广播电台的传播方式,决定了听众只能通过听觉来接收信息,这就对电台的播音员、主持人的声音要求,超过任何一种媒体,毫不夸张地说,播音员、主持人自身的形象就声音。他们的声音通过电波,透过喧嚣的城市上空,传到千家万户。恰到好处地运用语言,把语言变成音乐一样美丽的音符,才能感动听众。

广播节目主持人对语言的运用能力,是体现自身素质的基本条件,出色的运用语言,对于节目成败至关重要。同样一个节目,不同的主持人用不同的声音来表达,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给人的印象是大不相同的。同时,主持人语言的技巧也是提高节目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期节目,在设置之初,吸引受众是很容易的。但是,要保持节目设置最初的状态,让听众始终保持一种新鲜感却是个非常非常困难的事情。

我认为,主持人不妨尝试几种尝试:其一,主持人通常选择一些感人的故事,以自己的热情讲述出来,几分钟就能抓住听众的心。其二,主持人把自己的讲话与受众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引起受众的关注和重视。说到他心里去了,他能不感动吗?作为一名节目主持人,要善于让自己的爱心在节目中得到体现,想听众所想,急听众所急,设身处地为听众着想。这样,主持人在听众心中的形象便是热心人,爱心大使,感动听众是很容易的。

一个主持人,在声音条件比较理想,语音也标准的情况下,主持节目时,应该紧抓住一个情字,始终以情为主,用情去驱动声音起伏变化,即以有情之声去扣动听众的心弦,以情动人,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1.主持人只有先感动自己,才能用情感动别人

情来自稿件的具体内容,来自播讲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来自收听对象的确定性。主持人表达时的情感只有在充分理解和吃透稿件之后,才能唤起自己心灵深处与之相适应的真实情感,而这个唤起是以感觉为条件的。主持人要想把这种形之于文的道理、事实讲清楚,则必须在明理的基础上来变换自己的心理状态,感觉到理之所在,事之缘由。这样在表达时,符合于稿件的情感便会油然而生。它伴随强烈的播讲愿望,一股有情之声泉涌般自然而然地往外流淌,使这股细流注入受众的心田,去滋润其感情,并使之产生共鸣。

2.口语化是广播的最大特点

因此,我们常说主持节目时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就是要求播讲者或主持人在表达稿件时,要把它变成自己的话来说,使感情随其字里行间所表达的内容的起伏而活跃起来,使作品和稿件所勾勒的画面映入自己的脑海。

简而言之,动则活,不动则死,这直接关系着节目的成败。要想使自己的感情动起来,除根据内容抓住对象外,还要以情景再现、假设意境潜台词等手法,来唤起思想感情的运动。要通过艺术语言表达,时而是有情有景,使人闻声生情,感慨万分;时而又借助想象,使人进入意境,浮想联翩。

3.稿件的内容包括思想和感情,没有感情的播音和主持是不能打动人的

从众心理的感想篇3

一、观众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创造了戏剧艺术。

法国戏剧理论家萨赛说:“没有观众,就没有戏剧。观众是不可少的条件,戏剧艺术必须使主要的各个器官和这个条件相适应,这是一种不容争辩的真理。不管是什么样的戏剧作品,写出来总是为了给聚集成为观众的一些人看,这就是本质,这是它存在的一个必要条件。”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在长期舞台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戏剧前途的趋势是跟着观众的需要和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戏剧要发展,离不开观众。因为戏剧是艺术家和观众共同创作的。从根本意义上来说,不是戏剧艺术创造了观众,而是戏剧观众创造了戏剧艺术。马克思说:“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戏剧艺术生产的原因很多,但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是由生活在一定现实历史条件下的审美主体的特点所决定的。毫无疑问,戏剧作为一种群众最易直接感受,参加审美判断的艺术形式,有着最广大的观众。在剧场,演员的精彩表演不断地诱发了观众的思想、情感活动,使观众情不自禁地投入同一戏剧创作,而观众的这种创造性参与的整体气氛,反过来又极大地影响演员的情绪,推动演员的艺术创造。这种关系直接反映着戏剧与社会、戏剧与人类以及戏剧为什么存在这样一些根本性的问题。

二、观众的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对于戏剧的产生、发展是处于绝对不可缺少的地位。

我们知道,戏剧是综合性的表演艺术,侧重于再现生活,要“抓末靓狙,合傀儡于一场”,它是应观众的审美心理和欣赏需要而存在和发展的。所以,戏剧的创作,首先不是以能否抒己之情为出发点,而是以能否抒发观众之情为出发点,首先不是以能否使自己满意为准,而是以能否使观众满意为准。应把抒观众之情同抒己之情揉为一体,用衡量观众是否满意的尺度来衡量自己是否满意。因此,戏剧可以通过上座率来检验自己是否受到观众的欢迎和喜爱,来观察自己是否征服了观众。当然,上座率并不是唯一的衡量尺度,一些思想、艺术上均属于上乘的戏剧,有时也可能出现上座率不高的情况。反之,一些思想、艺术上并不出色的戏剧有时却会有很高的上座率。这说明了欣赏主体的审美需要结构是矛盾和复杂的。而这种矛盾的复杂性则主要表现在欣赏主体审美需要结构中的矛盾的两个方面:当他们作为社会成员,在参与社会活动之余需要愉悦时,他们的审美心理形态便表现为一般低层次的审美需要,其基本特征是满足于给自己带来欢乐和愉快;当他们作为社会审美主体,对艺术作出审美判断和评价时,他们的审美心理形态则又表现为一种较高层次的审美需要,其基本特征是要求在获得愉悦的同时心灵受到震憾,情感得到释放,思想得到启迪。当然,这种审美心理和审美需要的两重性,往往又是互相渗透,互相补充的,但却是客观存在的。

三、如何适应、满足观众的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是具有直观性的戏剧艺术创作在创作中必然面临的问题。

观众是多层次的,观众的审美情趣也是多层次的。一些优秀的作品之所以能做到曲高和众,雅俗共赏,与作品的多义性有关,即一件优秀作品的意义不仅有多个层面,而且每一个层面也有多种含义。这样,不同层次的观众可以通过同一的审美活动“各取所需”,获取他所感知、理解的东西。发现一种使他感动的独特意味。有人说我们的戏老化了,传统戏总是那么几出,内容公式化、概念化了。然而,有相当一部分观众就是喜欢传统的戏曲,就是喜欢那程式化的一板一腔。他们的欣赏习惯满足了他们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情绪,当然,也有观众特别关注的是那些表现自己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亲眼所见,亲身所遇、所闻、所感的东西。正是这些东西具有最直接的冲击力,也最能调动他们的美感经验,使他们的心灵受到震憾,情感上产生共鸣,精神上受到振奋。这种自觉的更为高级的审美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延续性。而我们的戏剧呢?有些戏大量宣传唯心观、宿命现、忠君奴性、英雄史观等,这自然与当代戏剧观众的审美观念格格不入,使观众产生心理阻隔和厌倦心理,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情绪。要知道,戏剧观众是具有双重形态的审美实体,一方面,在戏剧创作过程中,观众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人,他们是剧作家、舞台艺术家进行创作活动的审美对象;另一方面,在戏剧接受过程中,观众作为戏剧作品的欣赏者,他们又成了审美主体。作为审美对象的观众(即观众作为非观众时)他们的形象是具体行动,有活生生的个体特征,他们的性格千差万别,具有富杂性与丰富性。作为审美主体的观众,他们的审美需要、审美心理规律和欣赏趣味也是多样化的。但他们的审美评价都是一种饱蘸了情感因素的情感性评价、情感性判断。它以理性积淀的形式暗中悄悄地发挥引导作用,使审美体验似乎没有规律而暗合于某种规律,没有目的而暗合于某种目的,从而使观众对戏剧舞台形象的本质有所认识。这正如王朝闻同志所指出的那样:“读者或观众接受艺术所提供给他的思想,是通过他自己对艺术形象的审美活动而由他自己所掌握了的思想。”

四、观众看戏是一种欣赏,而欣赏是一种能动的精神活动。

今天的时代,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是一个合理竞争,优胜劣汰的时代,历史也毫不例外地将戏剧艺术推入了竞争的旋涡之中。作为意识形态的一个子系统的戏剧艺术必然受到意识形态所属的其它系统以及政治、经济诸系统的影响和制约的。目前,我国政治、经济以及文化艺术正在呈现一种多样化的趋势。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多样化必然导致意识形态领域内文学、艺术等诸系统的多样化。或者说必须使意识形态领域的多样化来适应政治、经济的多样化。可以断言,没有这样一个多样化的大背景、大趋势,就不具备象《徽州女人》、《骆驼祥子》、《藏王的使者》、《文成公主》等戏剧的创作素材和多样化艺术风格的戏剧。生活在这样一个多样化的社会,随着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丰富多样,必然导致观众、读者审美情趣和欣赏习惯的多样化以及人们业余生活的多样化。这样,戏剧观众势必会减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们业余文化娱乐由单调变得丰富,由单一变得多样,是历史前进、社会进步的表现。我们研究戏剧观众的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不要用实用的眼光去研究观众,更不应单从争取剧场上座率的角度去考虑如何争取观众。观众看戏是一种欣赏,而欣赏则是一种能动的精神活动,欣赏者面对审美客体,依靠他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经验,去进行感受和体验,在艺术作品的启发下,对作品进行理解,并开展联想和想象,从而对艺术形象进行再一次的加工和补充,使作品反映的客观现实,成为欣赏者可以主观感知的具体形象,它所蕴含的思想意义也同时被欣赏者接受。整个过程是多种形态的心理的积极运转和交织。戏剧观众欣赏的心理活动自有其特殊的地方。戏剧家如果不了解当代观众的审美心理,也就不了解当代戏剧,也就不能算一个称职的戏剧家。许多有作为的戏剧家正是从研究观众的审美层次、审美心理定势、审美心理结构入手来创造为观众所欢迎的戏剧的。观众的审美层次是不同的,从根本的意义上讲主要是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京、津、沪、东南沿海经济文化比较发达,观众审美水平很高,他们希望看到高层次的戏剧,否则,他们只能以小说、诗歌、绘画、歌舞、电影中的杰出作品来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而居住在农村的观众则对本乡本土的艺术有着深厚的感情。虽然近年来电影、电视大量冲击着他们的眼耳,但他们对这一类“洋玩意儿”的兴趣远比不上对古老的本地区的戏剧艺术的酷爱。他们认为能听一次省上高质量剧团的戏简直是一次奢侈、一次享受,他们中有不少人至今还没有过个这个“瘾”。“戏剧危机”对于这部分观众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作为这部分的观众的理论家、欣赏家们,也断然否定戏剧危机的提法。可见戏剧观众是由多层次的各种类型的观众组合而成。

从众心理的感想篇4

    微电影通过对受众集体潜意识的挖掘,使影片营造出与受众心理能产生极大共鸣的影片氛围,从而促使微电影取得成功。在人类心理积淀中,爱也许是最古老、最伟大、最具永恒魅力的人类共性。佳能拍摄的微电影《Leaveme》,讲述的是一个刚经历丧妻之痛的丈夫在收拾妻子遗物时发生的故事。男主人公的妻子是一名摄影师,在外出拍摄时死于事故中,相机也在事故中摔坏,但当男主人公的父亲重新拿起相机时,相机却是好的,男主人公父亲本想拿着相机给儿子拍照,不想却使男主人公进入到相机中相片的场景里。之后,随着父亲一张张翻动相机中的相片,男主人公一次次地回到过去曾与妻子一起去过的不同场景,男主人公沉浸在过去的美好回忆中,当男主人公回过神明白发生什么时便拼命示意父亲将照片翻到妻子所在的最后一张。当他到达最后一张照片里的场景时,妻子向他微笑,他愣了一下,在手掌上写了两个字给父亲—Leaveme!他选择了与妻子留在过去拍的相片之中。这部2009年出品的微电影,在感动了无数人的同时也震惊了无数人,独具创意的微电影广告概念里充满着让人感动的浓浓爱意。关于爱,还有一部不得不提的微电影,那就是由姜文指导的改编于德国漫画家埃?奥?卜劳恩《父与子》的《看球记》,影片讲述一位离异多年的父亲带其难得一见的儿子去看球,出门前为了和儿子穿一样的衣服,脱掉了装有球票的外套,把外套扔在了家,进场时才发现自己忘带了球票,后因急着带儿子看球赛被骗子用大型吊车升到空中,最后不得已父亲驮着儿子在赛场外看球赛的故事。影片触动了观众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引得无数观众感动回味。无论是《Leaveme》还是《看球记》,最大成功之处在于他们通过对受众集体潜意识的把握,呼唤起受众心灵深处对爱的渴望,使影片与观众在情感上形成了强烈的共鸣点,给观众带来心理震撼,激起了人的情感,进而使微电影赚了大多数人的眼泪,获得成功。

    二、微电影传播过程中受众的审美心理

    (一)微电影受众的审美认知

    审美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感觉与认识过程,即美感的产生和体验的过程。在审美过程中存在着复杂的相互联系的的心理因素,进而形成了从感性层面到理性层面以及二者相互交融的心理反应机制,它主要包括人的知觉情感意识以及个性倾向规律。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眼前事物的判别总是与过去或将来产生联系。简单地说就是人们的主观审美态度与其客观的审美经验往往呈紧密的相关性。在微电影中受众的审美经验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审美愉悦、审美判断和审美感悟。在审美愉悦过程中,受众通过欣赏微电影,使自己暂时摆脱各种生活压力的纠缠,让自己稍稍放松,达到一种愉悦状态。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自身的感觉。当影片内容与受众所处的环境相类似时,影片就会获得受众的审美认可。例如微电影《老男孩》,该片通过剧情表达出80后曾经的梦想,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现实的抨击,大多人年轻时的梦想都早已被抛弃,如今每天都在为生存奔波忙碌,影片主题与当下80后的生活现状吻合,获得80后受众的审美肯定,从而引起80后对该片狂热的追捧。在审美判断过程中,受众在欣赏微电影时会不自觉地参与到电影所表述的情境中去,并通过以往的审美经验对微电影表现出的风格、思想、主题等方面做出自己的审美判断和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受众更多地关注微电影是否有自己的思想和风格。当影片传达的思想有意义、有价值,受众对于该片的主管审美态度就会持肯定态度。如微电影《父亲之父女》,影片传达的父女之爱亲切感人,影片主题思想上有意义有价值,进而引起大多数受众的感悟反思。这在审美感悟过程中,受众通过微电影感悟到全新的经验方式,拓宽视野,并超过现实对自身的存在价值加以反思。如影片《你还可爱么?》系列,这是由12位香港导演以独有的社会触觉和电影风格,诉说十二个关于关爱长辈,跨代共融、开心社会、关怀社区、积极抗病、家庭和睦、环境保护、公德守礼、助人为乐、寻找理想、急促生活以及人际关系的香港故事。受众在观赏这些微电影时会进行自我反思和对影片传达出的精神观念以及正能量进行肯定。

    (二)微电影受众的审美移情

    审美移情认为受众的审美心理过程是移情或外射。从心理学上看,受众在审美或欣赏时,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主观情感转移或外射到审美对象身上,然后再进行欣赏和体验。也就是说,移情是受众在审美过程中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投射活动。根据审美移情理论,在微电影的制作过程中,导演也常常把审美者即观众的人格和情趣投射到影像上,从而使影像中的人格和情趣与受众相共鸣,这就使得受众在欣赏过程中能进行审美移情,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快感。如台湾大众银行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了一个感人至深的微电影《母亲的勇气之蔡莺妹的旅程》,讲述的是一位从来没有乘过飞机的63岁老母亲,为了给远在委内瑞拉刚生育的女儿补身子,带着中草药,不会英文的她一个人只身上路,独自飞行三天,三个国家,三万两千公里......大多数受众在观看这部微电影时都将母亲对自己的深切感情投射到电影人物中,在情感上对影片产生强烈的共鸣,这正是导演利用了受众审美移情理论的结果。

    三、微电影传播过程中受众的自我实现

    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别加以定义分类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爱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当满足低级需要后,人类就会产生一种超越生存的满足和来自内心深处的一种自我实现的心理。简单地说,自我实现需要就是人要实现全部潜力。在现在生活中最深层次的问题常常来源于个人在各种压力之下以及各种生活方式面前仍要保持个人的独立和个性的要求。对于现代的都市人,繁忙的工作,沉重的生活压力使人们面对时间越来越焦虑。人们渴望放松,渴望有自己的时间去做自己爱好的事。于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网络视频众以及摄像设备的普及,让更多爱好电影的普通大众参与到微电影的制作和传播中来,对他们来说,自己的微电影自己可以主宰一切。这些草根阶层突破以往的常规,挖掘普通人的内心情感世界,同时借助新媒体的形式,将这种情感因素放大到极致,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发出个人的声音,获得表达自我,表达内心,满足自我实现心理。如草根导演们的微电影《小心我爱你》、《天堂午餐》以及《老男孩》,这三部微电影分别诠释了当下年轻人的爱情、亲情、成长观,影片有着他们独特的思考方式和价值信仰。大众化的微电影体现了多感觉的体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年轻受众的好奇心,年轻受众在接触媒介的过程中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信息,去满足各自不同的心理需要。媒介的使用过程满足了受众的部分心理需要。这部分年轻人通过自己加入到微电影的制作中来,获得了在影片中自己主宰一切的快感,满足了自我实现心理。

    四、微电影传播中受众的仿效性学习

    在影视心理学中,对于受众而言,影视传播是他们社会性学习的重要渠道,而传播的直观性特征更加深了这种学习的可观察性和仿效性。在当今微电影的传播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受众对于影片内容进行了积极的模仿,如佳能的《Leaveme》使Leaveme成为情侣间告白的常用语;《老男孩》使迈克尔?杰克逊的太空漫步再一次风靡全国。在这其中以榜样性为内容的微电影被效仿的最多,如《雷锋侠》中的雷锋帽、巨大的防风眼镜、鲜艳的红色披风等,都成为了微电影受众竞相模仿的对象。微电影对受众仿效性学习的把握是其成功的因素之一。在榜样性树立过程中,微电影兼顾到了受众的认知水平和情感需求,塑造榜样或宣传某种精神时,注重视听语言表达的大众性,利于受众理解所要表现的人物,情境或情节。榜样性的内容获得受众的认可和理解,微电影在情感上与受众共鸣,是微电影获得受众的肯定。

    五、微电影传播过程中受众心理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人们在欣赏微电影时常常会把首因效应带进观赏过程,如果影片刚开始能够吸引受众,受众就会接着看。反之,则会觉得无聊从而放弃观看影片。所以对于微电影来说,如果想要观众持续观看就必须要在影片开头几分钟甚至是几秒内,有效地突出内容上的新意,抓住观众的眼球。传统电影中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是悬疑惊悚片。闻名世界擅长于拍摄惊悚悬疑片的艺术大师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曾经给悬念留下过一个着名的定义:“如果你要表现一群人围着一张桌子玩牌,然后突然一声爆炸,那么你便只能拍到一个十分呆板的炸后一惊的场面。另一方面,虽然你是表现着同一场面,但是在打牌开始之前,先表现桌子下面的定时炸弹,那么你就造成了悬念并牵动了观众。在这方面微电影有所借鉴。微电影《小心我爱你》,一部时长仅3分钟的微电影随着“抓贼啊,有人偷手机”一声尖叫的女声中拉开序幕,然后便是一串男子狼狈逃窜的长镜头,身后一众见义勇为者紧追不舍。正是开头这样突然抛出的悬念打开了每个人心中的那个好奇的潘多拉魔盒,使得这部片在几分钟内就抓住了观众的眼球,驱使观众继续看下去。该微电影对首因效应的运用促使了它的成功。施拉姆曾说过,“提出的论点在引起注意上是有利的,而最后提出的论点在记住上是有利的。”这个观点在体现首因效应的同时也肯定了近因效应。在心理学中,近因效应是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前后信息间隔时间越长,近因效应越明显。原因在于前面的信息在记忆中逐渐模糊,从而使近期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更为突出。微电影常常在影片末尾加上赞助商的LOGO、广告标语或者一句能够总结影片内容的台词,这样的举动正是运用了受众心理上的近因效应。

从众心理的感想篇5

摘要本文根据国内外动画创作及其市场的发展现状,针对现代动画观众的心理需求进行了深入、科学的分析,并从观众心理需求、动画创作及国际动画市场方面,探索了动画创作随社会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现代动画 观众心理 创新 途径

中图分类号:J218.7文献标识码:A

现代科技、文化、艺术思想、信息传播等因素,使动画产业迅速发展成为涉及人们生活各个领域的主要文化艺术形式。现代动画业面对国家、地区和国际市场,在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驱使下,从业人员不断增加,行业及市场在不断扩大,并形成国际性市场竞争的局面。动画产业的发展,市场竞争,为观众带来了愈来愈广阔的选择空间,观众愈来愈显现出其市场引导性的重要作用。对动画制作行业来说,有观众就有市场,就有效益,就有发展,而占有观众越多,其市场就越大,效益就越好,发展就越快。这样,动画制作者就将竞争的目光投向观众,了解、分析观众的心理需要,以便在制作中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成功率。我国动画具有民族思想情感及独特的水墨画形式,创造了中国动画的辉煌,但面对国际市场、动画强国,还要进一步发展。要发展就要了解观众的心理需求,通常了解观众心理需求的方法有采访、调查问卷等。动画制作前期,在策划阶段,编剧、导演和美术设计所起的作用根据不同的片子、不同的策划思路有所不同。从动画的题材、主题思想、艺术表现形式以及观后感等方面,对不同年龄、职业、知识层次的观众进行调查,并用统计的百分比确定观众的相关心理需求状况。这种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可以确定一个地区、国家观众的心理需要,也可以从中探寻国际观众的心理需要趋向,对动画制作大有益处,但由于调查限于地区、国家,就不能代表国际市场的所有观众。所以,调查、了解、分析现代动画观众的心理需求,就必须面对国内、国际市场,面对全球观众,面对全人类的文化、艺术、生活及观众对动画片的心理需求现状,从根本上分析,寻找观众对动画片的心理需求。怎样的动画作品会受到世界观众的喜爱,这是分析认识现代动画观众心理需求要思考的问题。根据国际优秀动画受欢迎的现状以及对观众思想深层的分析,可以看出,优秀动画受欢迎的原因在于为观众提供了人类精神生活共同需要的文化艺术思想内涵,即观众从动画作品中获取的智慧、知识内涵,享受的愉悦,感受的美术、音乐同现代科技结合所产生的文化艺术美感等。在此前提下,年龄、职业、知识层次、民族、民俗、宗教信仰等都不会成为观众接受动画片的障碍,各种思想、情感、精神都可以在动画片中表现,使动画制作者创作出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优秀作品。观众对动画片的心理需求可分为智慧性、知识性、愉悦性和欣赏性。

一 智慧性

中国人讲“开卷有益”,其实各种优秀的文艺作品都会给人带来“益”。当动画片普及到全体社会成员时,观众都有意或无意的要求从中认知智慧性的思想、方法。我们看到的经典动画《阿凡提的故事》、《聪明的一休》、《三国演义》等,观众就可以在认知故事情节中感受相应的智慧思想、方法,以充实自己的精神、思想,提高认知能力。正是观众的这种需要心理,作品中的思想、方法在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对观众有很强的吸引力。如阿凡提买巴依家的树荫,剧中的巴依都感到奇怪,阿凡提为什么要买树荫呢?这一别人想不到的智慧之举,牵引着观众的心。人们遇到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时就找一休想办法,聪明的一休总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妙法,但当一休面对新的疑难问题时,人们就会产生这样的悬念:这一次一休能想出怎样的好办法呢?这种智慧性的悬念同样吸引观众。同样,诸葛亮当上军师,调兵遣将,施展其军事智慧、才能时,关羽等人不服并怀疑,这就为观众埋下了拭目以待的伏笔。这种吸引观众心理,使观众热衷观看的现象,是观众对智慧性需要的反映。人们往往还会将其智慧性的情节口头传诵、议论,这样,动画片中的智慧思想、方法,就潜移默化地提高了人们的智力水平,增强了人们分析认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这一从看动画到现实生活的认知性变化,更加深了观众对相关动画作品的肯定、喜爱。

二 知识性

一件优秀的现代设计总是形成和传递大量的有效信息。动画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支撑下,以其独特的艺术功能反映人类文化思想、社会生活。动画片的题材已穿越了历史的、未来的、现实的时间、空间。动画片将人类的、动物的、植物的、机器人的以及神仙鬼怪等艺术形象,以离奇古怪而不乏创新性的故事情节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人们看到了各种各样题材、主题、内容、思想、情感形式的动画片。丰富多彩的动画片使观众大开眼界,人们可以看到自然、社会的历史,甚至恐龙的生活画面,可以看到未来时空的科幻情景,现实生活场景以及相关的神话、童话、寓言故事、文学名著等。由于动画反映知识内容的广泛、全面性,人们观看时的认识范围也相对广泛、全面。这是现代观众关注动画的根本原因。观众通过观看《三国演义》、《封神榜》可以了解周王朝建立及三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故事等;《女娲补天》、《海力布》、《渔童》可以让人们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以及人对自然、人类社会的思想情感;《草原英雄小姐妹》反映现实生活中草原少年在暴风雪中保护集体羊群的故事情节及其高尚的思想、精神品质。反映未来时空的科幻作品,国外的居多,如美国的《机器人总动员》,将观众的认知视野扩展到未来的宇宙时空之中。由文学作品改编的《西游记》、《聊斋》、《堂吉诃德》、《白雪公主》等作品,可使观众通过动画片了解文学作品的相关背景、题材、主题、思想、内容等知识,提高文学知识水平。这些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对观众有很强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是人们对作品中知识性内含需求的具体表现形式。《西游记》中的唐僧以善为本,为取真经,在西天路上经受八十一磨难,唐僧师徒与妖怪搏斗的情节都非常精彩,深受观众喜爱。观众看《堂吉诃德》就能了解西班牙这一文学名著的故事梗概,其中堂吉诃德与桑丘・潘沙在践行骑士道的过程中,有一系列滑稽、可笑、有趣的事情。美国动画《唐老鸭和米老鼠》具有很强的喜剧性、娱乐性,其中就讲了奥林匹克运动会及比赛项目的相关知识。这些片中的知识性内容都是观众所需要的,因而其艺术形象、故事情节就受到观众的的喜爱。观众往往将看到的知识同自身的认识、阅历结合,就能加深理解,提高知识水平,可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带来好处。

三 愉悦性

动画艺术具有赏心悦目的娱乐性特点。早期动画是让儿童在观看中产生认知性的愉悦感,从而快乐地成长。现在动画反映的题材范围、美术技术水平、观众的欣赏认知水平等,均促使动画艺术的愉悦品位越来越高,效果越来越显著。社会发展的速度使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的节奏不断加快。人们需要放松,调节身心,保持健康的心态,以适应社会活动的需要。在看动画片时,其愉悦性有利于观众的身心健康。前面谈到的智慧性、知识性就可以在观众思维认知过程中产生愉悦感。当观众看到动画片中的人物用智慧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时,会同他们产生共同的愉悦感。如阿凡提买树荫教训巴依的结果;一休白天打灯笼,以蜡烛燃烧的多少为新佑卫门找宝刀的事情;年幼的曹冲称出大象重量的故事等,让人愉悦。同样,当人们认知了某方面的知识、道理,并有所感悟时,会产生满足性的愉悦感。如人们通过动画片了解《封神演义》、《三国演义》、《堂吉诃德》等文学作品的内容时,就会有这种愉悦感。当吸引观众的故事情节、人物情感发展到质的变化时,也会给观众带来愉悦感。如《西游记》中唐僧揭去如来佛的符咒解救齐天大圣并收为徒弟,猪八戒由祸害高老庄的妖怪变为唐僧徒弟时的情节以及《猫和老鼠》中猫成了秃鹰的“家庭主妇”,在鸟巢给秃鹰孵卵织毛衣的情态等,都给观众愉悦感。现代科技使动画的视听性娱乐特点更加显著。观众首先接触到的是动画的造型、背景、色彩、音乐、歌曲等,这些都是动画表现智慧性、知识性必备的艺术形式,同时能直接带给观众以视听觉的愉快感觉。这是动画吸引观众,观众喜欢动画的直接因素。优秀动画往往将其造型以片头或招贴的形式展现给观众,传递动画愉悦性信息,加深观众对动画造型的印象。美国迪斯尼创作的唐老鸭和米老鼠的造型是现代的,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唐老鸭和米老鼠》的背景及其色彩为其喜剧性动画活动提供了艺术空间、情感氛围,可使观众通过视觉感受艺术真实性的乐趣,增强喜剧效果。动画中好的音乐、歌曲同样能带给观众欣赏性的愉悦感,其中典型的音乐歌曲会被青少年口头传唱。

四 欣赏性

现代科技作用下的动画艺术具有美术、音乐、造型动态等欣赏性内容,观众通过视听及欣赏性思维享受其艺术美带来的愉悦。中外动画艺术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形象,如历史人物诸葛亮、关公,神话中的孙悟空、猪八戒、哪吒、龙王,民间故事中的阿凡提、一休,科幻故事中的机器猫、黑猫警长、变形金刚以及唐老鸭、米老鼠,蓝精灵等形象。观众对动画造型的欣赏,往往同其故事情节联系,欣赏的内容丰富而且情感深刻。人们自古以来就想着让图画动起来。这比拍电影电视剧的历史久远的多。现代动画在相关科技的作用下,背景与剧情配合紧密,体现了动画故事情节、思想感情的艺术典型性和真实性。如《牧笛》、《山水情》中的山水景色具有空旷优雅、自然秀美、意境深远的特点;《猫和老鼠》的背景色彩使猫和老鼠表演的喜闹剧更具有娱乐性的特点,景色真切美丽,观赏性强的还有《白雪公主》、《鼹鼠的故事》等。音乐及歌曲是现代影视的重要元素。音乐、歌曲可以悦耳动听,增强动画的娱乐性和欣赏性,又可揭示主题,提高作品的文化艺术品位。《鼹鼠的故事》、《白雪公主》、《僵尸新娘》等动画中的音乐歌曲具有自然、优美、动听、抒情,同背景、故事情节和谐统一的特点。现代科技手段支撑的造型动态,使欣赏性更具有现代特色,如《猫和老鼠》中飞翔猫的动态画面;猫看到老鼠又变成白色时,两只眼睛夺眶而出的特殊动态画面以及《僵尸新娘》中的鬼魅色彩的动态等。如果从动画片整体的角度看,还可以从作品的智慧性,知识性,艺术性等方面,鉴赏动画题材、思想和形式。正因为观众需要欣赏动画的这些艺术表现形式及包含的相关内容,为了满足市场,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国内将一些相声、小品、公益广告以及电视连续剧《家有儿女》都以动画的形式再现给观众,均取得很好的效果。可见,动画的欣赏性很重要,观众很需要。

五 结语

现代动画制作者要创造面向国际市场的优秀作品,就必须对现代动画观众的心理需求进行科学分析,使动画创作朝着国际观众所需要的方向发展。现代优秀的动画作品,在满足观众需要及受到观众欢迎的同时,体现了作品的使用价值和作品的市场价值,并产生了理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Birthday Boy》导演Sejong Park说:“我希望观看这部影片的所有人,不论富贵还是贫穷,都能够感觉到一些人性的东西,这也是我的目标所在。”科学地分析现代动画观众的心理需求,根据观众的心理需求创作优秀动画作品,是现代动画创作的有效途径。这一途径符合动画艺术本身及其市场的发展规律。社会文化、艺术、科技、经济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画创作也要不断分析随社会发展而变化的观众心理需求,并不断创作新的、优秀的动画作品。

参考文献:

[1] 王川、武寒青:《动画前期创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 章利国:《现代设计美学》,河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

[3] 理查德・威廉姆斯:《原动画基础教程》,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版。

作者简介:

从众心理的感想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创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5)-09-0069-01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创新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所在。笔者认为,要更好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必须拿起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有力武器,用创新的观念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具体讲,思想政治工作形式手段上要努力在“活、实、树、新”四个字上狠下功夫,工作方法上做到“四个实”。

“活”,即灵活多样。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而人都是有感情的,晓道理的,真正入心入脑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是互动的,不但要有组织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说服教育,而且还要由群众自觉接受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动力,把两者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都达到相互交融,逐渐实现说教式向引导式、号召式向激发式、我打你通式向相互参与互动式转变,灵活主动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通过正确舆论导向作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团员青年的突击队作用来引导、教育群众,激发广大群众参与改革、促进发展的热情。要紧紧抓住群众的个性特点、最佳时机和适当场合,采取板报、橱窗、座谈、家访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灌输、引导,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实”,即实事求是。要采取深入群众调查研究、通过个别谈心、家庭走访、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法,摸清不同时期、不同层次人员、不同类型群众的心理和思想,采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采取科学的态度和对立统一的观点,经常对群众的心理和思想进行分析,分清主流和支流,弄清本质,根据其情绪变化和行为表现,探索群众思想活动的趋势,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抓住思想和行为苗头,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同时,要充分重视群众的“牢骚意见”,有时候善于倾听职工群众的“牢骚”并加以解决就是表现出对群众的信任,适度的表扬和解决员工的难题有时比发奖金、红包更为有效。如果不畅通群众提意见、发牢骚的渠道,对其牢骚和意见不答复或大发雷霆,受挫的群众会相互诉苦,久而会造成群众士气低落的负面效应,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善于思想沟通,经常采用换位思考、思维方式,来对待群众的意见,采取相应分析和解决问题方法,会收到更佳的效果。

“树”,即树典型带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寻求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创造性的做好人的工作。推动科学发展,关键在人,关键在于群众的思想,在于群众的志气和士气。只有一流的人品,才会创造一流的业绩;一流的素质,才会创造一流的效益;一流的思想境界,才会拓展一流的发展空间。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人为本、虚实结合的工作,传统和创新结合,言教和身教结合,群众思想教育和党员干部带头结合,专门工作和人人都做思想工作结合,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职工实际困难结合的原则,按照尊重人――理解人――启发人――关心人――激励人――塑造人的思路,要求每一个党员、干部对照“三严三实”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争当先进,自觉成为群众心中做人、做事的楷模和典范。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运用典型的力量抓好示范引导,不仅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新时期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重要途径。应认真总结典型经验,大力宣传各种典型,以激发干部群众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热情。近年来,全社会大张旗鼓地宣传一大批深受群众广泛好评的典型人物及其感人事迹的实践表明,用身边的典型感染带动身边群众的做法效果是十分明显的。

从众心理的感想篇7

电影在观众眼前的是直接用眼睛看到的直觉形象,它是一种带有“强制性”的影象艺术。电影是由直观的形象,直接给观众演示生活中发生的一段故事,观众看电影的位置不变,但由于镜头的运动,使观众在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上,也在不停地运动着,观众一旦进入剧情,便会自觉认同银幕上叙述的一连串悲欢离合的故事,电影欣赏的艺术再创造观众的这种认同,对电影感性、直觉的领悟,不是通过逻辑推理而后把握的,几乎是和电影的放映过程“同步”进行。观众从电影放映一开始,就会不自觉地使自己参与了,加入了,他会随同人物命运的揭示而表现出百感交集的复杂的心理状态。观众看电影,不是消极、被动、刻板地接受,而是积极、能动、富有创造性的心理活动过程。不仅经历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升华过程,而且调动了感知、联想、想象、通感、情感、思维等多层次的心理因素,因此,电影欣赏实质上是由酷似生活的直观的银幕形象,引发观众一系列复杂心理活动的艺术思维过程。在这个艺术思维过程中,观众的积极的艺术再创造能力,显示出很重要的作用。

电影欣赏的艺术再创造

银幕上出现哈姆雷特、祥林嫂、朱老忠,观众就会自觉认同。但观众的认同不等于消极接受,他要调动多层次心理因素共同活动,协同作用,才能完成积极的艺术再创造过程,才能真正进入电影。电影欣赏的再创造和电影艺术家创作过程的再创造不同,后者是要把自己的审美意识外化为特定物质材料的形象,前者是以客观存在的银幕形象为审美对象,在欣赏电影的过程中进行再创造,这既是电影观众在欣赏电影过程中创造能力极大的发挥,也经历一次浸沉在“内心意象”之中的审美享受。电影欣赏的再创造的特点,由电影艺术的特质所规定:一方面,它是由艺术家创造的银幕形象直接诉诸欣赏者的感官(主要是视、听感官),形象是个别的、独特的、活生生的;另一方面,电影拍摄运用的各种艺术手段,又为观众提供了画面所框不住的想象的天地,观众可以进入意趣无穷的再创造天地,深入地感受画面以外所蕴含的深广的内容。从第一方面说,它是有限的、具体的;从第二方面说,它又是无限的、概括的。优秀的电影制作,总是具体与概括、有限与无限高度和谐的统一,所以它才能产生不衰竭的艺术魅力。观众接受、认可银幕形象,要受影片本身的制约和限制,不可能脱离开影片,漫无边际地去“再创造”。观众的感兴缘发于银幕形象,银幕上是林黛玉、贾宝玉缠绵徘恻的爱情故事,观众不会和罗米欧与朱丽叶混淆不清。观众的情感思路,大体只能遵循原作的思路行进。想象的翅膀不能不受到艺术形象的羁绊,所以电影欣赏的再创造是一种“被动有限的创造”。即使观众们对同一部电影的内容有不同的理解,甚至意见大相径庭,他们也都是在承认原来形象的前提下,经过“再创造”后,对形象变异、扭曲、叠合而产生的歧义,不可能抛弃原来的形象,重新“再创造”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新的形象体系。电影欣赏总要受观众个人思想水平、生活经验、审美趣味、知识修养甚至彼时彼地心境、情绪等多方面条件的制约,再创造的思路不同,见仁见智的现象是非常正常的。这是就电影欣赏再创造有限的、具体的一面而言的,电影欣赏再创造还具有无限的、概括的一面。电影是视听艺术,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听感官,观众的视听联袂,极大地发挥了作为主体的审美潜能,他由感知形象始,引起一系列心理活动,观众自觉不自觉地会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银幕形象体验、补充、修正、加工,再造一个唯我独有的内心意象,使影片的内涵或形象意义有了合情合理的多重解释,有的理解甚至连创作者也始料不及。比如对影片《人生》中高加林和《高山下的花环》中靳开来,就发生了相去甚远的评价。还有,优秀的电影创作艺术生命是长久的,不同时代的人们,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影片进行鉴赏和玩味,都可以发现自己所认识的美。这不仅是指电影“可见的思想”,观众能从故事情节、演员演技、导演构思、拍摄技术甚至音响、光影、节奏各个角度去欣赏,能从有限的镜头发掘无限的内容,“世世代代的人们正是以自己的方式去阅读荷马”(《赫尔岑文集》),真正优秀的电影是没有国界的,甚至语言也不成其为障碍。电影史上的经典片正是可以这样反复把玩的艺术精品,在这些艺术精品上最集中地表现了电影欣赏无限性和概括性的特点。电影欣赏再创造的这两个特点是不可分割、互为补充的,它们都得依靠欣赏者发挥自身能动的创造性才能实现。

电影欣赏是一种综合的美感活动

电影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绘画、雕塑等门类艺术的元素,形成了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相融合的时空艺术的复合体,从而获得了多种方式、多种手段的艺术表现力。欣赏电影不仅仅是“看”与“听”,可以说是对这种综合艺术的综合欣赏。电影欣赏既是一种艺术的思维活动,它必须遵守一般的认识规律。看电影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初级阶段,不可能理解艺术形象的本质意义,没有高级心理阶段的理解、思维的参与,是不完全的欣赏。电影欣赏的过程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感知到理解、由直觉把握到理性的本质把握的过程,是由各种心理因素协同作用的“综合”美感活动。电影是艺术,欣赏者不是从理性的概念入手,必定要拿出一个通过什么说明了什么的公式框子,而是面对形象,直觉把握。观众首先感知的是直觉到的形象,为由此而演化的一连串扣人心弦的故事吸引、征服,还暂时来不及领略除此以外编导苦心构思的“看得见的思想”。这是主体面对审美对象时最直接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形式。但欣赏活动不可能停留在最初的直觉领悟阶段,继直觉感知之后,一定会对对象开始选择、集中,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生发想象、联想,逐渐渗透情感。进入这个阶段,观众就暂时地把自身的心理同功利的现实分割开了,忘记自己作为“旁观”的欣赏者的存在,全神贯注地浸沉在影片叙述中,关心人物命运,同剧中人同欢共悲。观众的全部思想感情、全部的感觉能力和思维能力集中在审美对象上,这和一般进行科学研究的精神高度集中不一样,这是一种“神与物游”的精神状态,观众把自己的精神、情感、心灵都灌注在欣赏对象上,以至以假当真,物我两忘了。台湾片《妈妈,再爱我一次》从情节构思、表演、思想内容都不是无懈可击的,但电影院中一片哭泣之声,正说明主体的观众和客体的电影,融二为一了。观众欣赏任何一部电影,注意力都在形象,而不在概念,都不是明确的理性的求知识、受教育或提高觉悟,而是寻求审美的愉悦、情感的陶醉、心灵的希冀或心理上的满足。在这愉悦、陶醉、希冀、满足等种种心态表现形式的背后,渍化着极其复杂的心理因素。电影虽然融汇了众多艺术门类的元素,但它是作为一个完全的整体出现的,观众在获得“完形”的电影之后,在种种心态的把玩之中,编、导煞费苦心经营的“可见的思想”,潜移默化地转变为观众的内心体验,从而陶冶性情、升华人格。综观电影欣赏的全过程,我们可以知道,欣赏活动始于对电影的直觉的感知,经过选择,注意集中于影片中具体、生动的形象以及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从而获得审美的种种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单靠低级的感知是不可能完成的。审美主体必须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发挥联想、想象,运用通感能力,激发在情嫉上与影片的共鸣,而最高级的心理形式—思维,则如盐溶水中,不着痕迹地规范着感知、想象、情感的趋势,不仅使邓众达到对影片深刻、全面、本质的把握,还会获得银幕以外的对社会、人生和历史的理解扒识,思维本是逻辑推理的终端,但在电影欣赏中,它蕴含在各个层次的心理活动中,投有尽堆奋与,至少无法理解电影的蒙太奇,因为蒙太奇镜头产生“一种从这个对列中作为新的质而产生出来的新的表象”(爱森斯坦《蒙太奇在1938》),这种l+l一3的新的质并不是用语言明白无误地告诉观众的,而是表现在两个组结镜头内部的逻辑关系上,思维正是帮助观众从对镜头的感知迅速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感受到更为广阔的美的内容。

电影欣赏的一次性

电影欣赏和欣赏其它艺术很大的区别是它的欣赏过程的“一次性”。除了专门研究家外电影放映不能倒回、反复、延留。电影是以逼近真实的艺术形象“抓”住观众的,使观众在短短的一、两个小时内,抛却自身内外的一切,浸沉在意趣无限的特定情境之中。电影观众是整体的欣赏者,不可能因观众欣赏水平参差不齐,而进行重复或诊释,它只能是一演即过的一次性的。电影一次性的特点,要求电影制作本身遵循电影自身的艺术规律,如电影冲突的视觉形象;电影画面时态的现时性,画面构图所表现的感情、氛围和主题,使观众的心理活动和银幕上画面展开能够同步,既能懂又能体味,经历和体验电影所展开的现实生活和心路历程。

电影欣赏对象的丰富性

电影发展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任何艺术种类,异彩纷呈的社会生活内容,给电影艺术家提供了竞相驰骋的广阔天地。爱森斯坦认为电影是“充满感情的叙述”。电影通过运动着的画面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它调动特有的技巧和表现手段,把人的情感、意绪乃至心灵最深处的潜意识活动,都以能“看见”的实在形式传达出来,这便是电影和所有观众能够实现情感交流的基础。从影片放映开始,观众就进入了“领悟”,电影的效应是即时的,具有共时性的特点。由于电影的镜头是运动着的,无论坐在哪个位置的观众,映入眼中的都是银幕的全景,都会获得一样的感受。那么一个放映场次的所有观众是一个“群体”,也无须交谈,但他们同处一个特定“电影院氛围”之中,从审美客体所获得的审美感受是相近的,作出的情感反映也是大致相同的。观众的情感会不自觉地“传染”,表现出趋同的特点,这样的状况我们时时会在影院中遇到。电影欣赏的群体性是电影欣赏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我们应该特别强调电影片的质量间题,电影既是一种艺术品,又是现代工业的产品,它具有商品性质,一部电影可以印制多部拷贝,一个拷贝可供放映多次,一场电影至少有几百人同时观看,电影还可以通过电视转播。电影只有为最大多数的群众欢迎,才能收回成本,才能盈利,进行再生产。电影工作者在制作电影的过程中,一定攀考虑群体性这个特点,适应群众的欣赏水平,因为电影以“可见的思想”为扛杆,撬起的是巨大群体的共鸣。

电影欣赏的规律

在观赏阶段,由于电影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把主观与客观、时间与空间、再现与表现、感情与认识、视觉与听觉、物质现实与心理活动、视听直感与时空自由转化为一体,加之电影放映的特殊环境,馒规众替时地忘却自身存在和现实的功利,一侯进入剧情,便会以剧中人的心理、目光去体验笔参甲所发生的一切,欣赏者和艺术品之间的距离暂时地消失了。观众努力感受,全身心投入蚤爱挥想象、联想、情感、思维的能力,“入乎其内,披文入情”,运用自己的社会经验,不断对璐片加工、补充、纠正,依照自己的审美理想,再创造一个“内心意象”。观众文化水平、艺术素养的层次各个有别,加之电影“一次性”的特点,当电影结束时,有的人“看”即“了”,并不一定再去思考银幕形象的深层内涵,还有一部分观众,就会出现第三个阶段:延留阶段。电影放映结束,对镜头的感知随即消失,但表象还会长时间地延留在大脑皮层。表象具有深化、不稳定和变异的特点,因此观众在延留阶段对电影的欣赏不同于影评家那样进行全面评价,观众中的一部分,会通过整个画面提供的故事,挖掘深藏的思想和意蕴,反复品评那绕梁三日的余味余韵。一部分观众,会对自己所感兴趣的方面,如色调、音响、表演、镜头技巧等等探寻其“弦外之音”,如有人对《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的基本色调特别感兴趣;而《芙蓉镇》中李国香扮演者徐松子那不表演的表演赢得了专家的好评;《红高粱》中那充满镜头的红高粱,虽然是空镜头,却叙说了更为深广的悲剧背景。这个“出乎其外,观其曲直”的延留阶段,会因影片本身的优劣而不同。有些电影上演便宣告了它的结束,有些电影,如电影史上的经典片或经典镜头,几十年来一直使人们对它保持探究的浓厚兴趣,也是电影摄制的学习样板。真正的电影艺术精品,能经历时代的考验,而永葆其艺术鲜艳的色彩。电影欣赏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各个阶段交互渗透,绝大部分观众都可能经历这三个阶段却浑然不自觉。我们划分欣赏阶段,也只是为理论研究之方便,不能强求观众都理智地经历这三个阶段,那样作违犯艺术欣赏的规律毒箕审美效果适得其反。

电影欣赏的差异性

从众心理的感想篇8

关键词:心理学;广告设计;策略

一、心理学和广告设计结合的必要性

广告设计是利用图象、文字、色彩、版面、图形等元素,对某种商品或理念所进行的宣传。然而,很多时候宣传方花费了巨资,设计者也竭尽了全力,却没有获得理想的宣传效果,甚至是事与愿违。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设计师没有进行换位思考,以观众的心理来审视整个设计。20世纪初,著名传播学者刘易斯曾把观众接受广告的心理历程概括为注意—兴趣—认同—行动四个过程,也就是著名的AIDA理论。从这一理论可以看出,广告设计其实是一个说服性的沟通过程,要先引起观众的注意,让观众饶有兴趣地观看下去,并对商品或理念产生认同,以最终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反之,如果不考虑观众的心理,一味从设计者的主观意愿出发,仅在表面形式上做文章,最多给观众带来瞬间的视觉刺激,后续的认同和行动无从谈起。所以说,广告设计应该是一个揣摩、迎合观众心理的过程,也只有通过这种心理上的沟通,才能获得良好的设计效果。

二、心理学视角下广告设计的策略研究

(一)提升广告的吸引力

注意力是指观众的主观意识对特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广告界曾有过这样一句名言,“让人注意到你的广告,这个广告也就成功了一半。”足见其对设计效果的重要影响。只有提升广告的吸引力,才能集中观众的注意力,使兴趣—认同—行动整个接受过程顺利进行下去。具体来说,可以从设计要素和周边环境两个方面入手。

1.对设计要素的选择和搭配。广告设计包含色彩、图形、文字、版式等多个要素,设计师要结合设计对象的特点,通过合理的选择和搭配,使广告获得直观、简洁的视觉效果,从而抓住观众的眼球。比如以图形为主的广告,要少用或不用文字,直观、清晰地展示出图形即可;以文字为主的广告,要注意文字的字号、字体等,并以此来突出一种主次和轻重的变化;以色彩为主的广告,则要明确表现对象的特点,选择最准确的色彩,并予以一定的夸张表现。

2.对设计周边环境的巧妙运用。广告设计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周边环境有机融为一体的,通过对周边环境的巧妙运用,往往能够获得出其不意的效果。如某健身器材的广告,只是将一个透明的胸部轮廓图贴在了一面砖墙上,砖墙上的纹理效果看起来就像是这个胸部上强壮的肌肉,可谓是既贴切又幽默。国外的一则吸尘器广告,将放置点选在了热气球之都——澳大利亚的凯恩斯,巨幅广告牌上的吸尘器气口向上,直对天空,每当有热球降落时,就像是吸尘器强大的吸力将它们吸下来一样。观众明明知道这是一种夸张,但又不得不叹服设计者环境选择的精准和巧妙。

(二)增强广告的记忆度

作为广告设计来说,吸引住观众的注意力,仅仅是完成了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能够让观众形成一种记忆,日后在进行相关的思考、选择时,能够在脑海中迅速回忆起这则广告。所以说,增强广告的记忆度,使其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是设计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具体来说,可以采用适当重复和信息简洁化两种方式。

1.适当重复。重复是最简单的记忆强化法,但是这种重复并不是盲目的过度重复,而是一种合理而巧妙的重复,不会给人以厌烦感。比如南京市123路公交路线,这是南京的旅游公交专线,每一个候车亭几乎都是旅游景点的广告。虽然广告主题和设计方式大致相同,但因为车辆是不断行进的,观众每看到一次广告,就等于到了一个新的景点,且跟着车辆跑完了全程,也就对南京的风景名胜有了全面的了解。这种结合实际而又略显创新的重复策略,能够让观众在自然的状态下形成全面和长时间的记忆。

2.追求信息传达的简洁化。记忆一句话自然要比记忆一段话更加容易。在广告信息的表达上,要力求简洁和恰当,让广告信息能够在瞬间作用于观众的内心,而不是片面追求信息表达的面面俱到,以至于让观众望而生畏。这一点上,很多耳熟能详的广告词就是最经典的范例,如“燕舞燕舞,一片歌来一片情”“大宝天天见”“德芙,纵享丝滑”等,都简明扼要地表现出了自身性质和特点,让观众在从事相关活动时脑海中能够自然浮现出这些品牌。这既有效避免了观众的听觉和视觉疲劳,又能够让观众在短时间内迅速记住广告,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激发观众的联想和想象

无论何种形式的广告设计,其时间、空间都是有限的,所以各种信息只能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得到传播。但信息一旦传递出来后,观众的联想和想象却是无限的。所以设计者应该结合表现对象的实际特点,让作品能够有效激发起观众的联想和想象,从而使广告效果得到无限的延展。具体来说,主要包含联觉和再造想象两个方面。

1.巧妙利用联觉。联觉是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通俗的说就是由一种感觉引发另一种感觉。广告设计是靠视觉来传递信息的,为了激起观众的兴趣,并使他们形成记忆,就要以视觉为出发点,来引发观众的其他感觉。比如一些食品类广告,就经常运用色彩来引发人们的联觉。雪碧饮料的广告中,多以绿色为主题色调,就是因为绿色能够给人以清凉之感,不但实现了和雪碧包装色彩的一致,更让人们对那句“透心凉心飞扬”的广告词有了更为深刻的体验。德芙巧克力中,经常采用和巧克力一致的棕褐色,画面中经常出现一些飞舞的棕褐色帷幔和年轻女性的棕褐色秀发,让观众迅速联想到了巧克力那入口即化的丝滑感。这种以视觉为基点而产生的联觉,无疑让作品和观众之间获得了一个新的沟通渠道。

2.激发观众的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指观众在现有的感官条件下,通过对感性材料的运用,在脑海中再造出新形象、新想法的心理活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活动。设计者应该多给观众以条件和机会,让他们实现这种再造想象。如中国人寿保险的一则户外广告中,特意将巨大的广告牌进行了倾斜处理,好像随时都会掉下来一样,这就引导着观众产生了这样的再造想象:人生是充满意外的,理应买一份保险防患于未然。总而言之,无论是对联觉的巧妙运用,还是引导观众进行再造想象,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对现有视觉感知的扩展,其关键在于设计者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基点,让观众在自然和愉悦的状态下主动进行想象和联想,实现广告效果的丰富和扩展。

(四)丰富观众的心理体验

当代的广告设计,早已不是单纯的信息传达,而是设计者与观众交流和沟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设计者能够触发观众的某一种心理体验,那么观众自然就会对信息持肯定和支持的态度。所以,设计者应该高度重视作品给观众带来的心理体验,这种体验一旦生成,整个设计也就成功了一大半。具体来说,主要包含幽默体验、认同体验、互动体验等。

1.幽默体验。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让人们产生了极大的精神压力,他们乐于看到那些能让自己会心一笑的作品。如某健身中心的广告,广告牌特意采用了倾斜放置的形式,仔细一看,原来是右下方的一个肥胖男士,把整个广告牌子翘了起来。其广告词写到“是时候去健身中心了”,每一个观众看到后都会会心一笑。特别是正要考虑健身的观众,或许广告中的这家健身中心就成了自己的第一选择。

2.认同体验。如果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某种感觉正是观众曾经有过或是正在经历的,那么观众就会在第一时间产生对信息的认同。如桂林西瓜霜的一则广告,画面中男士的喉咙部位正在起火,每一个曾经或正在遭遇这种疾病的观众都会对这种火烧火燎的感觉感同身受。西瓜霜含片则像是一个灭火器,其喷过的地方不但没有半点火星,反而是一片绿地。观众认同了这种由疼痛到舒适的体验,也就自然认同了该产品。

3.互动体验。传统的广告设计都是一种单方的表达,尽管表达的方式多种多样,但还是会给人以说教和灌输的感觉。所以很多设计者都希望观众能够通过亲身参与,和作品产生互动,并获得愉快的互动体验。比如麦当劳的候车亭广告就别出心裁地采用了拼图的方式,观众要通过手动操作,才能将原本凌乱的画面拼接成一个完整画面,即一个手拿汉堡开怀大笑的小男孩形象。当观众看到自己的得意之作后,设计者也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综上所述,近年来,伴随着视觉传达艺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广告设计早已让人们目不暇接。在这种情况下,要想真正实现设计的初衷,就必须要从心理学角度对设计进行全面的审视,通过对观众心理体验的激发、引导和丰富,让作品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继而为认同作品的信息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茜.《浅谈广告设计与销售心理》.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6(04).

从众心理的感想篇9

关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如何创造出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形式,使思想政治工作更贴近安全生产实际,更贴近职工群众,是我们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必须认真研究的新课题。结合实际,笔者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要进一步统一认识,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入性

各级领导干部要对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解,统一思想认识,牢固树立“先有融入,后有作为,唯有融入,才能作为”的思想意识,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入性。当前,不可忽视,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是少数管理人员,特别是个别领导干部对思想政治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总感觉思想政治工作难做,难以奏效,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工思想十分活跃,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谈何容易等等。这些思想上模糊认识,如果不加以澄清,思想认识不加以解决,将成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大障碍。面对日益变化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必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党的组织保证作用。思想政治工作是常常同关心职工的切身利益、解决教职工的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的。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把企业当成一个“家”,那么就应该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入性,主动用“家”的温暖去关爱职工,从点点滴滴的得人心、暖人心的工作中去感化广大的职工,从而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大合力。

二、要从维护党的形象出发,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人为对象,解决人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问题,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觉悟的工作。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一方面要把部党组、局,分局和站段党委的方针政策、任务目标通过生动形象的职工易于接受的形式,把思想教育渗透到职工群众中去,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把改革的任务转化为职工群众自觉的行动。另一方面,要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特别通过开展主人翁精神的教育,把党的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方针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从而进一步凝聚职工的智慧和力量,为推进铁路改革和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是要真正关心群众,时刻为群众着想,为群众说话办事。否则,职工群众就不会信任我们,“三个代表”也就成为一句空话,大话。我认为,在关系到企业发展和职工切身利益的各项政策、措施或办法出台前,应先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广泛收集职工群众对草案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吸收职工群众的合理意见,力求把方案设计到最佳。使制定出来的政策、措施或办法能够充分体现职工群众的意愿,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以便政策出台后,能够被职工群众所接受。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改进作风,把职工群众满意不满意、信任不信任、支持不支持作为我们开展工作的第一信号,努力把思想政治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

三、要坚持正面教育和疏导为主,不断增强实效性

坚持正面教育和疏导为主的基本方针,是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长期坚持的,行之有效的方针。要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握一定原则:一是把握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善于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针对性地解决职工的思想认识问题,同时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针对职工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因人而异,区别引导,从实际出发,讲究实效;二是提高思想认识与关心、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在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既要维护好职工的具体利益,又要维护好有利于职工的“小事”,把处理思想认识问题同解决职工群众的具体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身教同言教相结合,也就是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作为一名党的干部,要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是自己率先垂范,有较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和自我修养,言必信、行必果,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来影响和教育群众;四是坚持表扬和批评相结合,以表扬为主的原则,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来调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激励和发扬正气,形成团结、奋发、进取的局面。

从众心理的感想篇10

分析影视艺术的审美心理解 文章 来源 于 3 e d u 教 育 网

审美感觉,是一种对外在事物所呈现出来的各种突出特征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在大脑皮层所形成的主观条件反射,这是一种近乎生理的反应。如欣赏《英雄》时,飞雪与如月胡杨林之战,画面色彩艳丽;无名与残剑五色湖祭奠飞雪的交锋,画面空灵、幽怨,宛如一幅中国水墨画卷,受众对之的欣赏是兴奋、是激动,是一种来不及思考便获得的审美感动,这同样是一种近乎生理的审美反应,而这种反应在影视艺术欣赏过程中具有最基础性的作用。因为人的审美感觉是建立在各种官能之上的,在人的感觉中还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通过这种包含着各种官能的感觉人们可以知道事物不同特征,如颜色、冷暖等。在影视的审美感觉中,视觉和听觉是其最主要的方面,即马克思所说的“感受音乐的耳朵”和“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它们在影视艺术欣赏中起着特殊而又重要的作用。现代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所获信息总和的85%以上,来自人的视听感官。因此,影视作为视听综合艺术较之其他艺术,从其大众化程度及审美效果方面看,是其他艺术难以比拟的,具有其优越的审美地位。因为影视艺术具体、生动的视听形象,可以使受众如同身临其境。如看过《泰坦尼克号》的受众,就能真切地感受到在高度逼真的视听效果中,如同和男女主人公杰克与露丝一起亲历了那场人类的海难和超越人性超越国界的爱情绝唱。而看过《英雄》的受众,也不会忘记那些精美的画面及其震撼的视听效果。那是一种来不及思考,瞬间便获得的审美愉悦与感动,它是一种最直接的生理反应。

审美知觉是人脑对作用于审美感官的外在客观事物各种特征及属性的整体反映;知觉在感觉基础上产生,是对感觉信息一定程度的理性把握和整合。审美知觉与感觉的不同在于,感觉是对外在客观事物各种突出个别特征的反映,而知觉却是对于外在客观事物各种不同特征如形状、光线等元素构成的客观对象的综合性把握以及对这一客观审美形象所具有的某种内涵及情感性表现的整体性理解。审美知觉的首要特点是它的整体性。即人在过去经验基础上把由各种特征及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即所谓完整形象。人们在无意识中是不会人为地将之区分为各种感觉元素,它本身具完整性的特征。在艺术欣赏中,艺术作品总是以整体形象呈现在欣赏者脑海中。如欣赏罗中立的油画《父亲》,欣赏者决不会把作品形象区分为色彩、线条等孤立的元素来加以感受,而是自然地从整体上去把握作品,去感受“父亲”那深深沟壑上呈现出的沧桑和文化历史感。同理,对影视作品的欣赏与价值判断,受众最终也是以一种整体感受去把握作品,而不会将其有机元素进行分割。

审美联想与想象

审美联想与想象,是影视艺术欣赏中最富于张力与创造性的心理因素,在艺术欣赏过程中起着积极的重要作用。

(一)审美联想

审美联想,是指在主客体互相交流的审美活动中,因主体的审美感官接触到客观审美对象的某特征而引起想到另一事物的审美心理活动过程。德国心理学家艾滨浩斯研究发现联想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对比联想、类比联想等。联想是主客体审美交流活动中最常见的审美心理现象,这即所谓的“登山则情满于山”,正是指审美主体在类似条件的刺激下,回忆起过去有关的生活和感情体验。如有些女性受众在看了意大利影片《西西里美丽的传说》后,因女主人公玛丽莲的漂亮而导致她在不同时期遭遇不同的坎坷命运,联想到自己也作为女性所饱受的许多坎坷与酸涩,不禁潸然泪下;而一些男性观看后,则联想到自己作为男人的贪欲与不敢承担责任的虚伪心理则深深自责。在影视艺术审美活动中,联想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影视中蒙太奇的各种表现手法就充分运用了人联想的天性。即是说,联想构成了蒙太奇的心理基础。如影视中的对比蒙太奇、隐喻蒙太奇等,就是运用了人联想的自然天性。比如“隐喻蒙太奇”的审美心理就是受众类比性心理联想自然天性的体现,如黑白片《辛德勒的名单》中,有一段非常突出的画面,即在一群黑压压犹太人后面跟着一个身着“红色”裙子的小女孩,看上去天真、可爱、无邪,她似乎不知道周围所发生的一切,最后这个可爱的小女孩被放在了一个推着死人的板车上。电影画面在黑白底色的映衬下小女孩红色的裙子显得特别的突出,令人心痛而又触目惊心。影片正是运用隐喻蒙太奇的艺术手法,即受众类比联想的心理天性,通过画面色彩的对比形成强烈的心理冲击力,使受众自然联想到,小女孩红色的裙子象征人类鲜活的新生命,最后这个象征人类生命蓓蕾的小女孩也被纳粹扼杀在死人堆的板车上,至此,小女孩的红色裙子成了对战争对残酷对纳粹的隐喻与控诉!正是由于人这种联想的心理天性,影视作品用不同的类比性事物进行画面造型,使影片获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这也正是影视中蒙太奇艺术手法的神奇魅力之所在。

(二)审美想象

审美想象,是指受众在精神时空中超越感知的银幕形象,在脑海中形成对直观的影视艺术形象某种程度的联系、组合和再创造。影视艺术的形象由于具有高度的逼真性、具体性,因而它不像文学那样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如特洛依战争为美女海伦打了十年的仗,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可以对海伦的美进行无限的想象,而一旦把海伦的形象搬上银幕,受众就会认为原来海伦的形象就是这样,海伦的形象立即被具体化、直观化,令受众或满意、或失望等等。然而,尽管如此,影视中仍具有一定艺术张力的想象空间。如影片《黄土地》中就运用了虚实结合的传统艺术手法进行叙事。14岁的翠巧所嫁的丈夫在影片中并未出现,影片只是让受众看到翠巧结婚当晚蜷缩坐在床上,此时只见一只又大又黑的手把盖头揭开,接着画面呈现的是翠巧惊惧的表情形象,只见其本能地往后退,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充分调动受众对翠巧丈夫的想象及对翠巧悲惨命运的悲悯之情。在影视的叙事中,常会出现某些情节、细节的空白或“静默”,这是创作者特意留下的想象空间,以强化艺术效果,充分调动受众的审美想象。

审美情感与理解

审美情感与理解是影视审美心理因素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在影视艺术的欣赏过程中,它体现为受众最后的审美感受与体验的升华。

(一)审美情感

影视作品是艺术家生命体验的呈现,情感的结晶。艺术的创作,是艺术家生命体验的情感性运动过程。艺术欣赏同样也是情感的运动与交流。审美情感是主体对客观的审美对象是否符合自己内在的心理需求而产生的带有本质性、稳定性而又具有易变性的主观态度与体验。情感在审美心理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许多美学家认为,审美心理是感知、注意、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诸多心理因素的统一体。即审美活动中主体的情感活动,是在感知和注意的基础上,通过联想和想象,在感性里积淀理性、在理性中表现着感性。情感在影视欣赏中主要表现为受众对艺术对象的态度,集中体现为受众的“审美移情”和“审美认同”。所谓“审美移情”,就是主体在对审美对象的观照中,把人的生命情趣无意识地移至审美对象,从而达到物我两忘的心理境界,使审美客体一定程度上成为具有“生命活力”的对象。正因为这种“审美移情”作用,影片《红高粱》中那一望无际在夕阳映照下狂舞通红的红高粱,似乎就融入了“我爷爷”“我奶奶”的生命冲动与原始本能力量。在此狂舞的红高粱,隐喻着对人类生命自由追求的赞美,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所谓“审美认同”,是受众在移情作用条件下,与影视作品艺术形象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切换,用其眼睛、心理去看、去感受、去面对其所面对,去爱其所爱,恨其所恨,即发生与作品情感上的交流与共鸣,最终形成一定程度的心理确认。如美国片《魔鬼代言人》中,作为律师的丈夫因有魔鬼的父亲加之天才般的才能,使其任何正邪的律师辩护都永处于不败的辉煌境地,可付出的代价却是父亲对其美丽妻子肉体与灵魂渐进式的折磨和毁灭,当其失去深爱的妻子时,他作为人和律师的良心受到猛烈的痛苦撞击与人性的警醒,他最后以死来抗抵魔鬼父亲对他虚荣内心的诱惑,完成了作为人其人性和作为律师其职业道德良心的回归。在欣赏过程中,影片使受众进入了作品中人物的世界获得了一次人性的拷问、职业道德良心的回归和对人类虚荣原罪的思考,从而使受众与作品产生了一次深切的交流与认同。

(二)审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