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寺研究基本信息:
Studies of the Cave Temples
刊名:石窟寺研究
主管单位: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龙门石窟研究院
主办单位: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龙门石窟研究院
周期:年刊
出版地:河南省洛阳市
语种:中文;
开本:16开
国内统一刊号:
国际标准刊号:
创刊时间:2010
石窟寺研究期刊收录: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知网数据库收录
石窟寺研究主要栏目:
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石窟寺研究杂志信息:
《石窟寺研究》Studies of the Cave Temples(年刊)中文,16开,出版地:河南省洛阳市,2010年创刊,第一本全国性专辑出版物,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和龙门石窟研究院合办,每年出版一辑。《石窟寺研究(第1辑)》为第一辑,通过专家评审,从众多来稿中择优选录了20余篇文章。它们汇集了目前国内外在石窟寺考古、寺院遗址考古、佛教艺术和石窟寺保护科技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将成为学界相关专业的重要参考。
《石窟寺研究》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石窟寺研究杂志稿件要求:
1.内容:立意新颖,观点明确,内容充实,论证严密,语言精炼,资料可靠,能及时反映所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本刊尤为欢迎有新观点、新方法、新视角的稿件和专家稿件。
2.《石窟寺研究》格式必备与顺序:标题、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或参考文献。篇幅以2200-8800字为宜。2200字左右为1个版面。
3.请在来稿末尾附上作者详细通讯地址。包括:收件人所在地的省、市、区、街道名称、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信箱、代收人的姓名以及本人要求等,务必准确。论文有图表的,请保证图片和表格的清晰,能和文字对应。
4.本刊实行无纸化办公,来稿一律通过电子邮件(WORD文档附件)或QQ发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来稿必复,来稿不退,10日未见通知可自行处理。
5.本刊来稿直接由编辑人员审阅,疑难重点稿件送交相关专家审阅,本刊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客观”的审稿原则,实行“三审三校”制度。
6.来稿一经采用,杂志社将发出《用稿通知单》,出刊迅速,刊物精美,稿件确认刊载后,赠送当期杂志1册。
该杂志未出现在最新新闻出版总署目录内,本站仅做历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务。
石窟寺研究常见范例:
云冈第五窟刍议
中国佛教石经概述
宝顶山小佛湾诸事考
银川所出西夏佛教造像
陕北明代石窟天井图案考察
龙门石窟北魏佛像着衣类型
杭州石屋洞造像调查与资料辑录
大同新出北魏须大拏本生故事雕刻考
南北朝隋代双茎桃形忍冬纹样分析
四川平杨府君阙阙身龛像的初步研究
大足北山佛湾石窟妆绘遗存的初步认识
乐山大佛保护现状及其综合保护规划
须弥山石窟文物现状调查及保护初探
西安碑林藏北魏和平二年造像背面
庄浪石窟相关问题的研究与探讨
陕北明代石窟形制和图像类型分析
南京栖霞山千佛岩石窟寺考古方法论的实践
波斯萨珊式鸟雀图像在丝路沿线的传播与发展
龙门隋代和唐代贞观期龛像及其保守与多样风格
试论安岳大足地区与杭州地区罗汉造像的异同
龙门石窟凝结水危害与定量测试试验研究
内蒙古阿尔寨石窟地质环境及病害调查与保护
阿富汗贝格拉姆窖藏出土1世纪象牙饰板
四川巴中通江白乳溪摩崖造像调查简报
龙门石窟薄层石灰岩风化状态演化趋势地质特征研究
江西吉安因岩结构与邻岩构宇——中印石窟寺外观初探
四川通江佛尔岩塬、野猪窝及佛爷田坝摩崖造像调查报告
北宋时期龙门石窟遗产域管窥——中古以降龙门石窟遗产域研究之一
小南海及香泉寺石窟刻经与僧稠学行——“南朝重义理,北朝重修行”论驳议兼及净土宗祖师
以洞窟开凿及壁画工艺论麦积山120窟开凿年代——麦积山127窟开凿年代研究系列论文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