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心理特点十篇

时间:2023-12-19 17:50:50

从众心理特点

从众心理特点篇1

受众指的是信息传播的接收者。从宏观上来看是一个巨大的集合体,从微观上来看有体现为具有丰富的社会多样性的人。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受众群体,与一般的受众群体不同。大学生自觉的个性在形成集体心理时,并没有消失。他们不是仅为了信息的需要而聚合在教学环境中的无数个体,而是一类组织严密的正规化群体。这类受众群体具有丰富多变的情感,崇尚个性、追求自由的意志,轻信盲从的从众心理等心理特征。

《形势与政策》课是全日制本科生的必修课,是对大学生受众群体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颁发以来,各地高校纷纷规范课程开设,创新教学形式,使《形势与政策》课程实效得到加强。近年从接受与需要理论角度,学界开始把目光的焦点投向受众,研究学生与教学效果的关系,特别是关注受众的心理特征如何影响着教学发生及其效果。

一、厘清《形势与政策》课的功能定位

大学“形势与政策”课,主要任务是开展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引导大学生感悟形势对个人发展的直接关联,毕竟“形势与政策”课程是“形势”课,不是“形式”课。从大学生内在要求看,他们求知欲望强,渴望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一堂好的“形势与政策”课可以比作“一顿营养丰盛的知识快餐”;从“形势与政策”课的内涵看,“形势”指的是现实事物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政策”是指党和国家为实现既定目标和任务而制定的行为准则,它反映着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二者相辅相成。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未来接班人,学会判断形势、把握政策,通过形势与政策教育分辨是非,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认识事物本质,有利于青年人保持昂扬向上的追求。“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能缓解学生认识上的反差,解疑释惑,帮助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形势与政策》课授课采用教师集中授课、政治学习、形势报告和学生课外自学相结合的四种方式进行。可是从开课状况看,目前仍有一些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流于形式。一些高校没有按照文件要求规范开设,他们满足于对上级指示和部署的照发照转,缺少具体、实际的、有效的措施。有些高校已将该课列入教学计划,然而缺乏应有检查和监督。从教师教的状况看,一些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师队伍缺乏统筹,专职教师少,兼职教师多;青年教师多,有经验的教师少。一些教师欠缺大班教学纪律掌控能力和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运用,只会按照统一课件宣讲……从学生学的状况看,一些学生主观上没有认识到对“形势与政策”课程学习重要性,缺少长远思维和眼光;不能从“要我学习”转入“我要学习”的境界。当前传统的《形势与政策》教学主要采取“填鸭”式“满堂灌”:课堂上,学生思维只会跟着老师转,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不到发挥。教师受教学大纲的限制,如果不能根据高校学生思想动态和行为动向,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内容,就只能局限在就“形势”讲“形势”。

二、当前对待《形势与政策》课的受众心理特征

传统的大学生心理研究主要探讨受众的个体特点、个体差异对教育效果的影响,这无疑是十分有意义的探索。但像“形势与政策”课这样的大众化必修课,它的受众不是绝对孤立的个体,他们会通过传播发生实际的或心理上的交往,从而成为传播的受众群体。从群体心理的角度来研究受众的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更清晰地了解作为群体的受众,为课程的教学策略提供更有力的支撑,以赢得更多的受众。

自主性与从众性并存。90后的大学生更关注主观感受,具有个体意识,喜欢自主争论,不喜欢死板的教学模式和教条式的灌输。在讨论问题时的观点深刻、逻辑严密,善于表达,敢于选择,较少考虑后果,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意识。尤其是国家意识和自主意识强烈,典型表现是关注大事。 “90后”处在一个社会转型和快速发展时期,国家开放度透明,发展趋势上升并且强大,国家意识在他们这一代人眼里变得强烈。这种国家意识的增强,也加强了‘90后’性格中的自主和自我意识,他们思维敏捷,意识超前,对社会、对国家及自身都比较敏感,遇到重大事情会用自己的观点和行为方式来表示。

同时,作为群体的受众,也具有轻信盲从的从众心理。从众是群体的基本特征。从众(conformity)指人们采纳其他群体成员的行为和意见的倾向。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有两种导致从众的因素:信息性影响过程——希望准确无误,想了解给定情境下正确的反映方式;规范性影响过程——希望被别人喜欢、接受、支持。“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是在共同的社会、经济、文化和心理的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所以会产生一定的共性。受年龄及阅历所限,他们的思想不完全成熟,思维不稳定且易冲动、急躁。当受众个体面对未知因素,从众可以分化个体的责任感,让个体选择群体认同的方式接受事物,减少不确定结果。课堂上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强化了受众群体的从众意识,从众心理的本能和受众群体环境使受众主动产生从众的心理。教师把学生作为自己的目标,以点对面的方式来传播,宣传、劝说受众群体按教学要求所传播的方式思想、生活,试图消解受众作为个体的个性特点。教学传递的信息为受众提供了参考,受众很容易将它传递的信息作为社会公认的或群体的选择来接受,这就更加强化了受众的从众意识,使之往同一个方向聚集,教学功能得以实现。

受众群体的自主性与从众性看似是一对矛盾,但这正是受众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的复杂性所在。《形势与政策》课通过多种方式将信息传递给广大学生,引导受众的学习和生活,使个体消失在群体中。但是,个性并不是永远地消逝,相反,个性化的符号是这个时代的宠儿。个性从理性上来看,是绝对个性化的,越是具有个人特点的东西越是具有个性化,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22期2013年第39期-----转载须注名来源越为人们追逐的目标。个性的追逐主要就体现在受众心理上,《形势与政策》课的受众群体既有共同的心理,同时又呈现出个体的自主性,这是这门课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感性“好奇心理”与理性“问题意识”并存。人自出生就具备了好奇的本能,这是心理探求的初期表现,对未知的事物有一种想知道的欲望。居里夫人说,“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 。好奇心作为一种内在动机,它既具有认知性特征,能够引发个体的探索行为,又具有情感性特征,可以使个体从探索中获得愉快的体验。在当今社会不断发展和变革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形势与政策》课使大学受众群体对国家发展进步的基本逻辑和脉络普遍关注,大学生真正面对的挑战是思想和认识上的挑战,真正的信仰是在对社会重大问题的清醒面对中树立起来的。个体在其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来的观察、提问、操作、选择性坚持、积极情绪等有助于学习活动的有效进行。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好奇心对教育教学的重要价值。

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其中问题意识是问题解决的基础,同时对受众知识的掌握,思维结构的优化,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形成都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最初,复杂多变的受众群体认为传媒怎么说受众怎么接受。随着研究的深入,受众不再满足于听和记,开始有意识的分析背景、总结规律。但长期以来,沿着政治学习、形势报告目标展开的《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重点着眼于对党的基本路线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宣传贯彻,忽略了用最新的理论成果帮助受众群体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深入了解并积极服务社会。这种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时间一长,学生便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甚至造成受众厌恶的逆反心理,并养成“等”教师的习惯,如等教师写板书我抄,等教师讲答案我记,等教师讲方法我照着做,到头来,学习只能是表面和形式的,学生掌握的是定势思维,而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必备素质特别是问题意识就得不到应有的培植。为此,如何培养受众群体的问题意识成为《形势与政策》新课程实验中关注的问题,许多教师已经进行了尝试。

开放性与封闭性并存。 解读当代的思想政治教学,可以发现大都以弘扬爱国精神、彰显时代特色为理念,宣传的是文化的内涵。其原因自然是迎合受众精神道德心理的需求。但是,思政教育所处的环境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无论是遵循市场的逻辑还是社会教育的逻辑,受众都是教育的核心。所以,《形势与政策》课所要满足的是广大的受众,这也正是教育教学的本质特点——面向受众个体所在。于是,一种以大众开放性为表以增强思想政治吸引力和以保护权利意识为里以获取更多的受众欢迎的宣传模式看似悖论却是当代《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必然选择。

受众展现给我们的是开放性所在,但自我封闭的拟态环境,侵占了受众的大量闲暇时间,阻隔了受众与现实世界的相互认知。于是,受众所了解的世界不再是真实的,而是自我构筑的世界,特别是网络世界,但是受众在全然不知时,仍然真诚地付出自己的情感和时间。《形势与政策》课只是提供了一个参照的空间。在入学和就业的压力使学生生存的压力不断加剧时,受众更需要了解现实以应对生活,个体亲历每一种现实并不实际,但课堂教学可以提供这种可能性。以模拟、报告、实践的方式,最新的信息使受众能获取生存的心理需求,成为受众认识和把握现实环境的捷径。大学受众的心理需求大致有这几种: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的需求、自尊的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形势与政策》课不仅通过教学告诉受众想什么,怎么想,还要告诉受众如何行动——即提供一个参照的生活空间。

从众心理特点篇2

    从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到党的群众观点、群众工作路线既是一种理论延伸、理论发展,更是一种实践延伸、实践转化。1928年,当时党的领导人李立三首次提出,要求党“走群众路线”,这是对党在1924-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走上层路线”(国共合作)把工作重心放在国民党身上的反思和扭转。自此之后,党的群众观点(理论形式)通过群众工作路线(实践方式)而落到实处,党始终坚持依据群众的切身利益根本利益、群众的意志和要求而形成自己的行动纲领、行动指向,确定自己的中心工作,这是中国共产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党身处逆境或自身犯有重大失误(如“反右”、“大跃进”、“文革”)而不倒的根本秘密。同时,另一方面,党又总是根据不同历史条件及具体环境变化所发生的中心工作的转变,而确定群众范畴的边界、外延,赋予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以不同的历史内涵、时代内涵。比如,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党对国内阶级斗争策略的及时改变和抗日统一战线主张的提出;比如,改革开放之后,对阶级斗争为纲政治路线的彻底放弃和高度重视发挥社会各个阶层的积极作用,等等,无不体现出党总是根据中心工作的转变,围绕中心工作,历史地、具体地、辩证地确定党的群众观点的内涵及群众工作的具体对象、具体方法。反之,党也总是依据社会客观情势的变化,本着党的群众观点的精神实质,而确定党在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纵观党的历史,凡是党自身犯“左”的或“右”的错误的时候,亦即偏离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或不能历史地、具体地、辩证地确定群众工作对象和方法的时候(比如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右”的偏差、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左”的错误,从“反右”到“文革”极“左”路线的错误)。因而,党必须始终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并历史地、具体地、辩证地把握和贯彻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具体地历史地理解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与党的中心工作的辩证关系,在现时代,最为重要的是高度认知群众是发展市场经济的主体,群众不仅仅是物质生产劳动的主体,更是市场经营活动的主体,充分认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全体国民的共同事业,进而深化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消除种种法律的、行政的、金融财政的差别歧视,在经济领域使任何不同性质和类型的经济主体享有同等的国民待遇,放手发展民营经济,让群众在市场活动中享有充分的行动自由和主观能动性。同时,既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全体人民群众的共同事业,本着公平、公正的现念,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物质文明成果和精神文明成果理当为全体国民所共有共享。那种将大量的社会物质成果用之于远离群众实际福祉的种种花架子工程的做法,显然是与一切为了群众、一切向群众负责的群众观点相抵捂的,而那种将劳动收入压得很低(目前我国劳动收入在GDP中的占比约为40%左右,为世界上低占比之列)社会财富被特殊利益群体所大量占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供给更是有失公正。进而,具体地历史地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落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在完成、发展中心工作中体现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在现阶段的核心环节是既要深化经济管理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以动员群众充分参与市场经济,又要深化分配体制和民生体制改革,以提高劳动者群众的收入所得和民生保障。

    2、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与时代精神。

    历史地、具体地、辩证地把握和贯彻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合逻辑地要求我们依据当今时代的时代特征、时代精神理解和掌握群众范畴的现时代内涵和外延,准确理解和把握贯彻落实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逻辑基点及其工作对象和方法。首先,这是一个告别了阶级斗争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党也从过去的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故而,过去那种以阶级乃至贫富的标准界定群众范畴的内涵和外延的思维方法已不再适用于现时代。因为,从执政的逻辑关系来说,将社会统治(治理)对象,分成三六九等或敌、我、友,要么表明这是一个传统的等级制社会(如中国古代的东方专制主义、欧洲的封建时代),要么表明,这种政权的社会基础还处于一种阶级、阶层或族群分裂、对抗的状态中。而这样的社会是难以实现社会团结、社会和谐的,更是难以实现自由、独立、富强、民主的现代社会价值目标。中国共产党作为全民族、全体国民的代表执掌国家政权,合逻辑地要求自己将所有社会公众(包括党自己的所有成员)都作为平等的群众之一分子,群众也已不再是特指无产阶级或劳动者群体,而是指所有的国民,而国民范畴从逻辑的出发点上来讲,既不存在三六九等,也不能简单地划分为敌、我、友三方。在这里,我们不难发现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单位编制的身份制度是何等的重要和迫切!其次,反之从社会民众的视角来看,现代社会是一个走进人的权利的时代,是人们以自己的自然权利、法定权利(自然权利高于法定权利但弱于法定权利,因为法定权利有国家强制力作保障)为逻辑依据的时代,诚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人的权利是无产阶级解放的逻辑依据而且是唯一的依据,⑥也是权力遵从权利、服务权利的时代。在这里,党的群众观点,充分反映了权利时代的精神特质: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并向人民群众学习。其中尤以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最为关键,最为切合现代性。因为,现代社会是由独立、平等的个体组成的,个人属于他自己,社会属于全体国民。过去封建社会的那种依附关系已被商品生产的分工合作与交换关系所代替,庇护与恩赐的社会关系已经成为历史,进而,所谓救世主的虚幻想象实际上也就成了美好的道德传说。在由平等的、独立的个体所结成的分工合作和交换的社会体系中,群众(个人)权利的实现只能由群众(个人)自己来实现,而群众利益的获得只能来自于他的自然权利和法定权利,任何超出自然权利与法定权利的获取,只能理解为特权或非法行为;反之,群众法定权利的不足、自然权利的被扼制,只能理解为群众解放程度的不足以及群众组织化和自觉程度的低下。第三,个体间权利平等的社会关系决定着党是群众的一个组成部分和组织形式,党和党的干部仅仅是群众的代表,代表群众执掌国家机器。尽管党和它的成员是社会各领域群众中的精英、代表,但他们在本质上依然属于群众的范畴之内,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离开了群众必将无所作为,更是因为个体间平等的权利关系限定了党和它的成员只能在权利(群众)的体系内活动,进而,第一,党和它的成员不应也不能有高于社会赋予的权利体系之上的特殊利益;第二,党的权力作为群众权利的转换形式,要严格地限定在权利体系内(依法活动、依法行政)进行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并服务于实现群众的权利。第四,依据主客体地位互换、社会关系多样性的辩证观点和以群众为工作对象的视角来看,具体地辩证地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还应根据活动的具体场景来合理地确定群众范畴,比如,从党内与党外的关系看,党外人群属群众范畴,从国家行政即官员与民众的关系,民众属于群众范畴,从组织管理学的角度看,组织机构内的管理对象属于群众范畴,而从社会商品交换关系的视角看,任何服务对象比如顾客都属于群众范畴。虽说,在这些不同的关系场域中,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总的原则不会变,但具体的工作方式、方法却应有着本质的差异。比如党内上下级关系中的群众工作方法就不能生搬硬套到对待党外群众。值得指出的是,在上述不同社会关系场域中的服务关系场景下服务群众的工作方法、工作原则需要我们特别加以重视:对顾客身份信息的“无知之幕”的建立(即在等价交换关系中,国王和乞丐处于平等地位)。如果把这一原则移植到党执掌国家政权并服务于全体国民的关系上来,那就是,任何政策供给和制度安排的逻辑前提必须是:与政策对象之间应建起一道“无知之幕”,即对事不对人,不在人的基本权利之外为特殊利益群体输送特殊利益,哪怕是以服务群众的名义来输送特殊利益。

从众心理特点篇3

关键词:博物馆;陈列设计;观众心理

我国的博物馆在陈列设计方面一直在与时俱进,在发展的过程中,从只注重博物馆内物品的逻辑性和美感过渡到注重观众心理,所以政府的相关部门和设计人员需要重点研究,从博物馆陈列摆设设计的基本特点出发,结合观众的心理,使最终的陈列可以激发观众浏览、学习的兴趣。

一、设计博物馆的陈列摆设的基本特点

第一,博物馆的陈列摆设不仅要有一定的逻辑性,还要有审美性,这也是博物馆的陈列设计与其他设计类型相区别的具体表现,因为博物馆是文化属性的教育机构,要让人们在浏览和观赏的过程中有所感受;第二,博物馆中的物品类型多、数量多,这就决定陈列设计的范围非常广,那么设计的时候需要有不同的视角和理念,不能雷同,而且总体上要相统一,如安徽省宿州市的宿州博物馆,建设之前就确定了“弘扬宿州文化”的目标,整个馆内的陈列设计在这个主要目标的要求下,设立人文溯源、秦汉雄风、汴水咽喉、明清遗韵、现代风雨、人杰地灵七个部分,再现了宿州市从古至今的风貌和成就;第三,博物馆的设计要按照时间的顺序排列,结合灯光、玻璃罩的形状等,衬托陈列的物品。

二、博物馆的陈列设计和观众的心理有必要的联系

明确博物馆陈列摆设设计的基本特点我们可以发现,每个特点都与观众的心理相关,所以两者之间有必要的联系。第一,博物馆主要的对象就是人,所以馆内各物品的陈列都需要结合人的心理需求,并且对观众起到正面影响的作用,这样可以让博物馆符合逻辑性、审美性和教育性的要求,如设计人员按照展览品的特性设计周边的环境和展览柜台的形状,可以吸引观众驻足,从而让他们浏览展览品的文字介绍,得到深刻的体会;第二,陈列设计中走廊等通道的设计,需要符合人们的行为习惯,再加上灯光、颜色搭配等,不同的设计可以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在整体上可以实现博物馆的功能;第三,在进行博物馆陈列设计的时候,认真学习观众心理的理论和知识,做好调查分析,根据结果制定设计方案,那么博物馆将更具有艺术气息,反过来也可以感染观众,陶冶观众的情操,让他们了解历史、尊重历史、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要求[1]。

三、关于博物馆设计符合观众心理的陈列摆设方法的几点思考

(一)在设计陈列内容的时候结合观众的浏览和参观的心理特点

第一,在设计之前,设计师做好调查分析,将博物馆内陈列的物品整理成册,并进行分类,在这个基础上统计观众的心理,可以保证每个类别都有特定的目标群体;第二,遵循清楚、直观的原则摆放陈列物品。让观众在浏览和观赏的过程中,可以第一时间明确陈列品的基本信息,然后进行路线的设计,使陈列品呈现多样性的特点;第三,按照观众的类型进行设计,将他们分为专业学者型、到馆内学习型、普通浏览观赏型,加上博物馆的类型进行陈列的设计和分布,使展览品可以最大程度满足不同类型观众的心理需求,以安徽博物院为例,馆内的社会历史类陈列区,将陈列的物品按照古代、近现代和革命时期进行排列,物品陈列的设计将地方的特色和民族的风格与陈列品有机结合起来,更加具有系统性和顺序性,那么专业学者型通过参观和浏览,可以探究学科理论的知识,如通过观看古代农耕用具研究安徽省在古代的自然风情和农业情况,而到馆内学习的观众可以学习到历史的发展顺序和历史事件,满足他们求知的需求,普通浏览型的观众可以在参考的过程中体会民族风情和历史风韵[2]。

(二)设计博物馆陈列摆设的具体方式时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为准则

一方面,展览品陈列摆设的方式也需要综合考虑观众的心理需求,设计师要注意角色转换,将自己作为观众来进行设计,让陈列品具有美感和由浅到深的感觉,层次分明,而且要注意以人为本,在尊重展览品的基础上添加生活化的因素,而且以展览品为中心,不能让周边的配件“喧宾夺主”;另一方面,将博物馆内各个设施细节化,包括灯光、颜色搭配、馆内工作人员的服装仪表和专业能力等,如安徽宿州博物馆,整体理念是保护环境,所以选用金黄色和白色为主的灯光,馆内采用与建筑风格相适应的节能灯,有独特性,而且这两种颜色的灯光更加突出馆内浮雕的图案效果,使博物馆内有艺术气息,通过调查2016年5月到馆内浏览和参考的近七万人数的观众可以发现,95.6%的观众对博物馆内的陈列摆设有很大的兴趣,其中28.2%原来不喜欢人文历史的观众开始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并且超过半数的观众在短期内还有再次到馆内浏览和参观的意愿[3]。

(三)用符合观众心理需求的文字编写博物馆陈列品的介绍

除了物品的陈列设计要符合观众的心理外,对展览品的描述性文字和图片也要注重这个方面。用符合观众需求的文字编写陈列展览品的介绍,可以让观众通过阅读,了解展览品的基本信息,如年份、用途等,编写的标准就是既要有文学性又能让大多数观众快速理解,如宿州博物馆在编写介绍的时候,依据史实、图文并茂,而且文字的艺术水平高,浏览的观众可以更真切地了解宿州的历史和文化。

四、结论

总之,博物馆的陈列设计这项工作有重要的作用,能否做好这项工作决定博物馆是否可以实现其文化、教育、体验等功能,相关部门和人员需要重点研究。此外,在陈列设计的时候还要注意运用先进的技术,这就需要相关人员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和受众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为做好陈列设计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何永军.交互式展示方式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应用――以盱眙龙虾博物馆为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2,05:156-158.

从众心理特点篇4

关键词:清谈类节目;主持风格;节目特点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1-0092-02

一、引 言

随着谈话节目的不断发展,谈话节目的话题也不断丰富,除了受公众普遍关心的话题外,各类以新生事物和新兴观点的为核心的谈话节目也不断出现。而对于由谈话节目细分出来的清谈类节目无论是在何种媒介传播形势下,目前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那么根据现有的资料显示“清谈类节目”基本等同于“谈话节目”,但形式更加多元化、特点更加鲜明化、创意更加独特化、内容更加丰富化[1]。但值得肯定的一点是,清谈类节目没有脱离“谈话节目”的最主要特点即“群言式并没有改变”,而这一特点也正是它与专访专题节目相区分的最主要特征[2]。

二、广播清谈类节目概况

(一)节目形式

在《广播电视简明辞典》中谈话类节目的定义是,“坚持平等待人、平易近人、亲切感人的说理态度;顺应听(观)众思路、针对听(观)众疑问展开论述;调动设问、比喻等表达手段启发听(观)众的联想,使说理过程带有类似于日常交谈的思想和情感交流。[3]”

清谈相较于谈话,有着更为深刻的意义。以FM88“浙江之声”的《咖啡时光》为例分析可知,此档节目中包含着更多的关于哲理、社会、人生以及新生的事物,而将这些新生事物与节目相结合,并广泛的与受众相接处,与此同时去掉了一些传统谈话类节目的政治性和新闻性,从而使节目更加符合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也更加符合“清谈”这个自古以来就有的谈话模式。整个节目以轻松愉快为主旋律,并大量使用短信平台、热线电话以及网络等的方式,与广大受众直接交流,使得受众的表达和主持人的讲述相得益彰,大大增加了节目的可收听效果。

(二) 节目特性

首先,作为清谈类互动节目,《咖啡时光》很好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节目风格。以人为本在广播电视节目中的体现是在改革开放后,我国从国外学术界引入的一个新的概念,它包含了现代社会的先进理念和时代精神,简而言之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格的尊重,对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明天的思考,体现了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其次,《咖啡时光》还是一档个性极强的清谈类节目。《咖啡时光》的个性,在其策划文案体现的淋漓尽致,笔者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节目的总体定位于有文化、有创意、有品位,与懂得享受生活、热爱生活、品味生活的听众分享文化、感悟艺术、激发创意;其次,节目风格定位于时尚、创意、休闲、唯美、怀旧;再次,节目编辑定位于熟悉人文、艺术、创意等领域;最后,节目配乐的定位于新世纪音乐、爵士蓝调、疗伤系音乐、古典音乐等能够打动人心的乐曲。这几点突出了《咖啡时光》这档清谈类互动节目的节目特点,它以一个饱经沧桑而又对生活充满信心的过来人的角色,在温馨和谐的背景下解答着受众心中的疑惑,同时又将生活中大家可能遇到的有共同点的一些事情娓娓道来,让受众在心灵上得到如同长者关心一般的满足。笔者认为,这是《咖啡时光》这档清谈类互动节目最突出的特点,也是节目成功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广播清谈类节目的主持风格

主持风格是主持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在国内为数众多的节目中,究竟有多少种主持风格不是几句话就归纳总结的[4]。但根据不同类型的节目中的主持风格,基本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种——幽默型、睿智型、理智型、犀利型。

幽默型节目主持人的主持特点是语言诙谐,机智多变,比较随意,让受众在收听过程中精神上有一种兴奋的感觉,让人感到不沉重,不紧张,没有负担和压力。这一类型的主持人以《实话实说》的崔永元为典型代表,他的幽默亲切的主持风格赢得了广大受众的好评。睿智型节目主持人除了具备节目主持人应有的能力之外,还具有多方面各专业的知识,并对知识具备较强的驾驭能力,能将自己的睿智清楚自然的表达出来,属于典型的多面手。在节目中,睿智型的主持人有很多,笔者个人认为最具有特点的是白岩松和杨澜。理智型则是那种沉着冷静、善于思考,并且虽然有着自己的原则但很懂得变通的主持人。最后,犀利型的主持人,就是指具备冷静、质疑、敏锐、尖锐等特点的节目主持人。比如,在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的客座主持嘉宾乐嘉,语言犀利,常常一语道破天机。下面就结合以上几点来分析下《咖啡时光》这档清谈类互动节目的主持特点。

(一) 语言风格

语言的风格可以凸显出主持人的魅力,同时也能使节目变得更加生动。在《咖啡时光》的节目中,主持人的语言可以用节目策划文案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温婉、灵动、亲切而不失自然。在一次周二的“似水年华”的节目直播中,有位听众打来电话分享曾经遗憾过的往事。在讲述过程中,听众向主持人发起疑问,而主持人在很好的倾听之后,用机智和幽默的回应,拉近了与听众之间的距离,并用理智的分析、睿智的解答、犀利而不失亲切的剖析了听众疑问的症结所在。当然这只是一个语言特点的综合特例。在周四的星座板块中,主持人常用幽默的语言配合最新的星座运势,给各位听众一个很好的星座剖析,不仅听起来句句在理,而且在这繁琐的理论性讲述中融入了个人的幽默成分,使听众少了一份听人指点命运的虔诚维诺,多了一份朋友聊天时的轻松快乐。而在周三的“灵动空间”这一个与听众交流并排解受众心理压力的板块中,主持人的语言风格又有了另外的改变:亲切但多了一份严肃,用理智的思维去为听众分析所遇到的心理压力,并将自己所知所能的解决办法与受众进行分享,满足了听众倾诉语、倾听智者解答疑问的欲望。犀利这个特点则在周五“故事里的故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直来直去的表述方式,细致深入的思维模式,让每个深藏在故事中的哲理无处遁形,使听众在倾听故事起伏跌宕的情节的同时,让心中多了一份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二)主持基调

以人为本,个性,亲切。以独特的眼光打量生活,以个性的思考梳理人生,已成熟的心境来品味细节,用具有磁性亲切感的话语沟通心灵。这句话在《咖啡时光》的节目文案中频繁出现。作为浙江之声的一档品牌节目,节目的定位和主持的基调尤为重要,在任何节目的初期准备阶段,一档节目的主持基调的确立无疑是节目成功的一个重要开端。

首先,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这种自改革开放后从国外学术界引入的概念,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格的尊重、对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明天的思考,体现了对生命的终极关怀。清谈作为从古至今的人们精神生活来源的一个部分,它在出发点上就已经具备了满足受众精神需求的前提,是受众获得精神食粮的重要渠道,而清谈类节目的推出更开阔了以人为本的传播渠道,并将人文精神融入到传媒产业。

其次,个性。以独特的眼光打量生活,以个性的思考梳理人生,已成熟的心境来品味细节。无论是传统的谈话类节目还是“清谈类”节目,都是真正意义上的“主持人的节目”,其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去决议主持人的个性化。我国的谈话节目的开端概括来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3年上海东方电视台《东方直播室》的创办到1996年央视的《实话实说》的播出。第二阶段则是自央视《实话实说》播出后至今。现在全国已经有超过两百个谈话节目,属于谈话类节目的飞速发展期,缔造了一大批优秀的谈话类节目主持人,他们以个性化、极具特色的主持风格,受到了广大受众的喜爱。

最后,成熟和亲切。成熟和亲切密不可分,一个成熟的人懂得如何去与周围的人交流,懂得如何快速融入一个广泛的新环境,而亲切则可以更有效的同身边的人进行沟通。作为一个成功的清谈类主持人也必须具备这些优秀的品质。收听节目的受众来源广泛,素质良莠不齐,没有一个成熟和亲切的主持基调,很难与受众融入一体进行互动。在节目主持中,有很多因为主持人的不够成熟冷静或者不够亲切,而使节目的收听收视率下降的例子,在此不做赘述。

(三)对受众心理的关注

一个好的节目在前期准备时势必要分析受众群,受众又称为接受者,是主动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传播活动产生的动因和中心环节。随着媒介行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受众面临与自身联系更加密切的选择,也就是说受众参与媒介的需求大大的增强了,正是这种参与使得对受众群的分析变的更加重要[5]。

《咖啡时光》在分析了受众群之后,把节目定位在下午次黄金时段,这段时间处于午休过后人们最为慵懒的时刻,也是除了午夜时分最易倾听,同时最易使受众产生共鸣的时段。受众群定为生活节奏较快,心理压力大的工薪及白领阶层。主持人以清谈的形式,为受众解答疑惑或者同受众进行沟通,使更多的人在电波中相遇,并在网络短信等平台中互相熟识,从而借此达到节目推广的作用。而在氛围营造上,主持人适当的运用语言的各种技巧抓住受众的心理,从而达到更好的播出效果。从受众生活中遇到的各类事件,寻找相同点,使受众与节目产生心理共鸣。

四、结 语

世界上不会有两片叶子是完全相同的。对于清谈类这种新生的节目而言,模仿是徒劳的,克隆也是没有出路的。“清谈”这个自古以来包罗万象的谈话方式,无论是在我们生活中的聊天,还是是融合至节目中,都需要有一个大量的积累过程。主持人想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就需要扎扎实实在业务上提高沟通表达能力,突出亲和力和感染力,提高对节目的驾驭;并注重个性的培养,并尽力让自己的个性与节目定位融为一体。同时,还需要在内涵上做到集百家之长,不做带着脚镣的舞者。只有做到上述几点,才能在这种新生的节目中树立起自己的主持风格,成为一名优秀的清谈主持人。

参考文献:

[1] 寿鹏寰,赵培.谈话类节目的八年之痒[N].法制晚报,2004-08-30.

[2] 晁海燕.主持人个性如何与节目风格匹配[J].视听纵横,2007(6).

[3] 俞虹.节目主持人通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从众心理特点篇5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群众工作;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D26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7-0013-0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和形式,使人民群众能够理解、认同、接受和掌握马克思主义,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具体的实践。其中主体是全体党员,包括党员干部和普通党员,对象是大众,媒介是特殊的途径和形式,目的是传播宣传我党的指导思想,即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并指导大众的实践生活。这些要素与我党的群众工作具有不谋而合的相似之处,它们都是通过一些特殊的工作方法加强党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动党的事业。

一、党重视群众工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求马克思主义掌握大众,大众掌握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成为大众手中的思想武器。中国革命的历史和建设的实践恰恰说明这个深刻的道理,中国共产党的逐渐壮大依靠的正是不断创新和发展先进的理论,且理论掌握了群众,其根本在于我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走群众路线,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依靠群众,相信群众,不断根据新的实践状况进行理论创新,并使先进的理论能够快速地为群众所掌握、运用,变成极大的物质力量。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在领导中国人民从事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思想,并迅速成为党的指导思想,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这跟向来重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坚持以人为本是分不开的。多次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性。他指出:“凡属正确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相适合,都是联系群众的;凡属错误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不相适合,都是脱离群众的。”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就能克服任何困难。正是坚持了以人为本,关心群众的痛痒,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广大人民群众才积极跟着党走,中国的革命才获得了胜利。

在党的工作过程中,邓小平坚持认为群众路线是党的组织工作中的根本问题,“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本身就要求党的领导保持谦虚和谨慎的态度。骄傲专横、鲁莽,自作聪明,不同群众商量,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为了自己的威信而坚持错误,是同党的群众路线根本不相容。”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党的干部学习和掌握了不同情形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保持着正确的工作态度,抓住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创造性地展开工作,我国的改革开放不仅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而且赢得了群众的支持。

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必须落实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上,特别强调:“各级领导干部时刻都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群众疾苦,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特别关心那些工作和生活上暂时遇到困难的群众,把他们的事情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重点考虑,重点解决,切实安排好他们的就业和生活。只有把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切实做好了,我们才能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无往而不胜。”正是由于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本,共产党员尤其是党的干部切身为群众着想,党的事业才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发展才更好,更快,更深入。

同志在阐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时强调:“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突出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与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理论是否科学,靠实践来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普及理论,则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以人为本,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真正体会到理论的价值,赢得人民群众的好评和认可,才能做到理论的大众化,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应有之义。

二、党进行群众工作的经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路径的启示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正确的群众路线,无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地相信群众的力量,依靠群众进行革命搞建设。在党的领导下,共产党员牢记党的目标,且将其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使人民群众在自觉的情况下欣然接受党的主张。

在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风雨与成就中,党的群众工作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党的事业成与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要发动人民群众进行党的某项事业,首先必须通过一定的工作方法使广大人民群众心领神会党的指导思想及主张,使群众明白党的奋斗目标是与自己的切身利益紧密结合并联系在一起,党的主张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当下的群众工作环境越来越宽松,不免存在着一些从未有过的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现阶段,群众对权威和体制的依赖性、依附性大大减弱,独立性、民主性、多元性逐渐增强,这就需要党针对群众的新特点来改进群众工作中的方式方法,切实做到与时俱进。

在当代中国,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普及和推广,把深邃的理论用简单质朴的语言讲清楚,把深刻的道理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说明白,使抽象的理论逻辑转变为形象的生活逻辑,让科学理论从书房走向生动的社会实践,成为广大党员普遍信仰、人民大众普遍认同的强大思想武器。

借鉴我们党几十年群众工作的宝贵经验,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之路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索了新的路径和方法。

第一,从大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以解决大众关注的问题为突破口,向人民群众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联系实际、指导实际,才能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宣传马克思主义,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党的指导思想、主张、奋斗目标联系统一起来,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中了解马克思主义、在自身利益得到切实保障中接受马克思主义、在切身问题得到解决时认可马克思主义。只有人民的利益在党的工作中得到最大的体现,人民群众才能信任我们,自觉地接受党的主张,一心一意地跟党走。

第二,动真情,用诚心,时时刻刻关注大众的疾苦需要。马克思主义要想真正深入民心,走进群众的生活,不是靠专业的理论宣讲和几句空话套话就能解决的问题,必须要求我们的党员对人民群众动真情,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厚的感情。只有有了这种感情,才能在工作中抱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和蔼可亲的态度,及时解决问题的态度,公平、公正客观的态度。当所有的党员干部都捧着一颗爱民之心,真诚地与人民群众交朋友,认真地听他们诉说疾苦,切实地位他们排忧解难,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自然就会密切,人民群众自然也就会接受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自然也会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

第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方法要灵活多样、行之有效。当前理论宣传和普及工作的环境和条件有其特殊性,一方面,社会飞速发展,网络的普及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减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党员干部与大众联系的建立。另一方面,这项工作的客体逐渐复杂化,大众的成分日渐复杂,各领域各阶层各种学识各个年龄段的群众都具有自身的特点。面对这些繁杂的情况和问题,党员和干部必须采取与时俱进的、从实际出发的、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在对大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讲解宣传时,要改变一些干部在与大众沟通时习惯式的指挥命令作风,要坚持民主的工作方法,尊重大众的表达自由,让群众主动参与和监督,自觉地作出自己的选择,还要深入基层,走访各行各业的大众,以他们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支点开展工作。

第四,党员干部要自觉加强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提高其理论素养。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主体,党员干部的自身素质至关重要。一要保证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达到专业水准,对马克思主义了解得通透,掌握得踏实;二是要培养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清正廉洁,一身正气,在大众心中树立良好正派的形象;三要不断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对党的政策方针时时关注,处处留意;四要让党员干部走到对大众中去,了解贴近大众的生活,使自己所掌握的理论在生活中得到更好地理解和升华,在与群众进行交流时,较高政治素质的党员干部能给群众留下良好的印象,促使群众产生对他们的信任感,推及建立起对党的信任,有利于党员干部更好地去完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共产党员不仅要专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更要注重多方探索大众化的途径方法,开阔视野,充分借鉴中国共产党各方面工作的宝贵经验,以拓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从众心理特点篇6

一、存在的问题

(一)对活动意义的思想认识不足

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思想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高,以为只是走走过程,导致在理论学习上同党中央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没有做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主要表现在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不够精细,不够深入,在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还不够。

自活动开展以来,虽然坚持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等著作和重要讲话精神原原本本每日必学,但学习时缺乏深度思考。有的只是简单通读,了解概念性东西,没有深刻理解其背后内涵。特别是自我学习缺少系统性、计划性,缺少挤劲钻劲,学习得不够深入、不够细致、不够全面,理解得不深不透。

学用结合不够紧密,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够。存在就理论学理论、不能及时融会贯通,缺乏掌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场、观点、方法,用以指导解决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理论成果转换,用以指导实际工作方面,研究思考得不多,与实践结合得不够紧密。仅限于掌握知识,没有将理论应用到工作实践中,进行深度消化吸收,学以致用。

(二)对民生问题的认识有偏差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民生问题作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在日常工作中深入基层较少,下基层接地气不够,不能及时了解民情、民意,不能从基层群众那里得到第一手信息,进而正确判断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主要表现在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在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感情、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回应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新期待上还有差距,面对新时代、新任务和新需求,还没有做到知行合一。二是虽能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研,但掌握的一手信息还不够及时、全面,在调研中,督促指导多,提工作要求多,解决实际问题还不够及时。三是重视基层、倾斜基层有时还停留在口头上,甚至有时不考虑基层人员困难,频繁借调下属单位协助局机关或上级单位完成工作任务。四是在制定政策、安排部署工作时问情于民、问计于民做得还不够,没有有效发挥人民群众的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造成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

二、存在问题的根源剖析

上述问题的产生,既有思想认识上,也有工作方法上的,追本溯源,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思想建设仍需加强。思想上有时放松了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把更多精力放在促进航务海事发展等“显性要求”上,把政治理论学习当成了“隐形要求”,致使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参悟不深不透,对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特别是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领会得不够深刻。

(二)宗旨意识不牢固。自己是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干部,心理上与群众是非常亲近的。但这些年来,随之职务变动,事务性工作增多,与群众的联系少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有所淡化,未能在思想上关心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联系群众,行动上照顾群众,以至于与群众关系不紧密、工作不被群众认可。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一)坚持学习为先,不断强化党性锤炼

加强理论学习,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重点围绕《党章》《谈治国理政》《纪律处分条例》《关于交通运输论述摘编》等内容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把握要义精髓,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突出抓好自选内容学习,着力把握重要观点、重要段落的学习,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强化航务海事业务学习,结合工作,学习新观点、新方法,提高做好航务海事工作的水平和本领

从众心理特点篇7

受众与有效传播的关系

受众阅读报纸、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新闻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获取最新信息。新闻传播就整个传播活动而言,分为传者、内容、渠道、受众和效果五个环节。从新闻传播的整个流程来看,作为新闻传播的对象――受众是传播活动存在的前提,是传播活动的目的地,是传播内容的归宿。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传播媒介都是以受众为传播对象并以实现对受众的有效传播为目的。离开了受众,传播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探究受众对有效传播的启示

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时,不可能处于信息真空中,而是拥有带着鲜明个性特征的期待心理,希望从新闻中获得符合自己需要的信息内容和传播方式。受众的期待心理受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心理结构、大众审美趣味等因素的影响。受众在新闻节目中“能够了解到什么”影响到受众“期待在新闻节目中获得什么”。受众在接收新闻信息时,希望从新闻传播过程中获取符合自己需要的信息内容。在现实生活中,受众迫切要求传播新鲜的内容、重要的内容、有用的内容、关心的内容。媒体要想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就必须抓住群众在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比较接近、比较一致的期待心理,及时理性地告诉他们所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因此,受众的心理期待得到满足而更加信赖媒介,传播效果也自然能达到最佳状态。

实现有效传播的几点策略

一是新闻传播要体现人文精神。在新闻传播中,除了对受众的日常生活给予关注外,还应更多地关注新闻事件中人的命运和人的价值,真实记录人们现实生活目标和人生价值过程中的种种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即真实记录受众生活的原生态,反映他们的人生追求和人生感悟,体现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赞赏以及对人的灵魂的关怀和慰藉。

从众心理特点篇8

关键词:受众中心 体育新闻 标题 特点

“受众中心”理论

关于“受众中心”理论,许多传播学者都有着自己的描述。例如,施拉姆的“自助餐”理论这样解释道:“受众参与传播就好像在自助餐厅就餐,媒介在这种传播环境中的作用只是为受众服务,提供尽可能让受众满意的饭菜(信息)。至于受众吃什么,吃多少,吃还是不吃,全在于受众自身的意愿和喜好,媒介是无能为力的。”换言之,“这个理论假设的中心是受众。它主张受众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个人的需求和兴趣来决定的。人们使用媒介是为满足个人的需求和愿望”。

我国的“受众中心”理论是在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后正式被提出来的。虽然还存在一些争议,但“受众中心”理论已经被大多数学者所认可,并在市场中成为大众媒介运营的“风向标”。

受众的需求

受众的需求理论。正如施拉姆所言,“受众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个人的需求和兴趣来决定的,人们使用媒介是为了满足个人的需求和愿望”。需要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需求在头脑中的反映,是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时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人们对其生存发展条件的自觉认识和能动追求。关于需求,不少心理学者提出过自己的理论,其中以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最具影响力。

在大众传播中,受众的信息需要既是一种安全需要,又是一种发展需要。受众通过大众媒介取得相应的信息以满足自身生理和心理的安全需要,同时大众传媒又通过传播知识、引导舆论、提供娱乐等来满足受众的发展需要。

体育新闻受众的需求特点。人类各种各样的需求是有主次之分的,传播心理学将受众在接收信息时的主要需求称为主导地位需求。主导地位需求则是各类受众需求的特点所在。

体育新闻受众作为受众的一种,既有普通受众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受众对于信息的选择性越来越大,他们的多样性的需求也日益得到满足,于是受众不断被分为越来越小的受众群,而分类标准便是每个受众群体不同的主导地位需求特点。

根据一份体育新闻受众动机调查显示,在几项受众选择体育新闻的动机中,喜欢体育、娱乐消遣、丰富知识高居前三位。也就是说,体育新闻受众的主导地位需要主要是这三个方面。传播心理学将以满足情感上的需要为主导动机的受众称为“主情受众”,换言之,体育新闻受众中,“主情受众”占据了绝大多数。

体育赛事之所以引人入胜,体育明星之所以受人追捧,除了它们本身所蕴涵的独特魅力以外,也和人类的某些精神上的需求有很大关系。在如今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环境之下,人们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他们从心理上迫切渴望一种宣泄感情、放松心情的途径。除了纯粹的消遣之外,他们中的一部分还希望得到一些新奇和未知的信息,这是人类固有的好奇心理所致。体育则能将这些很好地融合,给人以最大的满足感。体育新闻受众又绝大多数是体育迷,因此,他们在需求上和体育迷有许多共同点,例如求新、求乐等。此外,他们又是新闻受众的一种,故而求知也是其中不可忽略的特点所在。

“受众中心”理论下体育新闻标题制作特色

基于“受众中心”理论,受众在传播过程中不再充当“靶心”的角色,转而成为服务的中心。那么,对于传者而言,他们在传播中已经失去了决定的控制权和主导力。传者如何适应自己在传播中地位的转变,在筛选、加工、制作信息的时候多从受众的心理需求角度出发,更好地服务于受众,是传播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如何制作出受众容易接受并喜爱的标题,在传者与受众之间建立交流的桥梁,是报纸体育新闻编辑面临的一个课题。

加强标题整体效果,给受众以层次感。新闻标题是报纸版面构成的“五大因素”之一,它以语言符号的形式传达着编辑的编排思想和想提供给受众的信息。而报纸版面被编辑称为“无声的语言”,也就是传播学意义上的非语言符号。

传播学认为,大众传播只有很小一部分是通过语言符号完成的,大部分还是通过非语言符号所传递的。作为非语言符号非报纸版面,反映着对新闻事件的态度和感情,是对新闻事件作出评价的特殊手段。而这种态度和评价又是受众在接受新闻内容之前便最先感知的。

体育专业报纸编辑如何运用标题更好地美化和充实版面,考验着其逻辑的缜密性和对全局的掌控能力。对于体育专业报纸来说,每个版面都有相对固定的主题,例如国内足球、国际综合等,好的版面应该能够照顾到受众接收信息的完整性和层次感,特别是一些专题性的新闻报道。报道的整体性和层次感是此类报道的特色和优势。与之相对应的,在标题的制作上同样要相得益彰,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才能为受众所接受和喜爱。

赋予标题口语形式,给受众以轻松感。现代人的生活压力日益加大,一般受众都会选择一些相对轻松的信息作为自己放松的“降压器”。而口语化的标题正好切合了受众的这一需求,首先让受众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也使得新闻标题充满了人情味,令受众平添了几分愉悦感。

挖掘标题娱乐潜质,满足受众求乐心理。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了体育新闻受众需求中有娱乐消遣因素,通俗地说就是找乐子,也就是受众需求中的求乐需要。体育新闻娱乐化的脚步已经势不可当,随之而来的体育新闻标题娱乐化趋势则显然是水到渠成的。

突出新闻价值点,吸引受众眼球。汉语言学中对于标点符号的运用是一门非常高深的学问,其中引号又以灵活多样的用法而备受推崇。深谙此道的报纸编辑,将引号广泛运用于自己的标题制作中,无论是反语特殊含义,还是比喻意义等用法,为的就是突出标题的最具新闻价值的部分,将受众的眼球吸引到两个引号中间的部分上。

加强标题悬念效果,给受众以想象空间。为什么希区柯克式的悬疑电影会如此引人入胜?答案只有一个:未知。未来的世界之所以令人向往便是因为它充满的不确定因素。人类的猎奇心理促使人们总是喜欢寻求自己过往生活经验中所没有的东西。体育运动的魅力所在也正是它的未知性。这也能解释为什么现在体育新闻的写作,尤其是在国外,悬念式的写作方法已经开始取代倒金字塔的结构。

其中有多少是那种一看标题就能完全了解新闻事实的?也许有人要质疑这是否违背了新闻标题制作事实性第一的原则,但事实上,这种标题并没有违规,因为它并没有传递错误信息,只不过它没有完整地传递出信息的本貌,而只是选取了其中的重点甚至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小细节。例如“我才十八岁”这个标题,它的新闻事实是莎拉波娃在美网失利后的言论,这个标题突出了重点,却又留有一定的悬念,留待聪明的读者自己去理解。这一方面尊重了记者的劳动,如果编辑的标题喧宾夺主,那作为传者之一的记者与受众的交流则为零。另一方面,受众不是被动的接受器,而是“一个活跃的社会群体,在他们的内部不停地进行着信息的传递、讨论和劝说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媒介所传达的信息得到扩散、分析、解释、理解和反应”。这也尊重了受众的主动性,因为受众不仅能主动地选择信息,而且是以自己的理解来接收信息,在受众认识论中,这个过程叫做“受众解码”。

结论与建议

多个标题的整体效果、简单明快的口语式标题用语、赋予标题更多娱乐元素、留给读者适当的发挥空间,是现代“受众中心”理论下体育新闻标题所体现的全新风格。这种制作风格不但满足了受众求新的心理特征,同时众多娱乐元素也满足了受众求乐的心理需求。

以受众为中心虽然有其实践的指导意义,但如果编辑为此而失去了“把关人”的意识,一味地去迎合受众、取悦受众,失去新闻传播者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意识,那么,这样的新闻传播同样是不成功的。在此,笔者有两点建议:

一是避免迎合部分受众的低级趣味。凡事讲一个“度”。“受众中心”理论要求传者要以受众需求为出发点,但并不是说就要一味地迎合受众。虽然新闻媒体工作者将受众视为“上帝”,但受众毕竟还是人,他们身上会有许多缺点,某种程度上,这些缺点的形成也与传者所传递的信息以及传播环境的恶化有关。

有的标题为了追求极端的娱乐化效果,隐约显现了低俗化的苗头。例如“见谁都‘脱’维泽没脸见人”、“第五次……成功”之类的标题,仿效低俗小报的风格,迎合某些受众的低级趣味心理,这对整个新闻传播环境来说是极大的伤害。

这些标题的出现也反映了编辑本身的素质不高。“通俗”不等于“恶俗”,如何把握两者之间的尺度,让读者在读报时既能轻松享受,又能提高精神品位,这是对编辑智慧的考验。

二是避免受众产生逆反心理。受众的逆反心理是多种因素作用的产物,与传者、信息等都有一定的关系,主要是对传播产生的不信任进而产生了逆反心理。

编辑在制作新闻标题时,有时为了追求纯粹的所谓“视觉”感官冲击,乱玩“噱头”。

例如《东方体育日报》2005年10月25日头版:

伯纳乌?摇 皇马“拆烂乌”

“拆烂乌”是沪语中一个不太雅观的词汇,虽然能够表达传者的传播意图,但将其放在头版正中位置显然有欠妥当。

又如该报2006年3月19日头版:

升班马踏平吴金贵

申花当年中超前两个主场接连被两支升班马逼平,对上海的球迷显然交代不过去,但因此就用“踏平”如此激烈的字眼,并且将矛头直指主教练,显然是没有考虑过球迷的感受,甚至有些说风凉话或泄愤的成分存在。作为专业的传者,这是不应该的。

因此,在保持自身体育新闻标题制作特色和优势的同时,编辑要及时发现与纠正实践中的不足,继续本着“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研究受众不断变化的心理需求,以此指导新闻传播实践,这是所有体育新闻从业人员的共同需求。

参考文献:

1.刘京林:《大众传播心理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邵培仁:《传播学》,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李敬一、陈治家:《受众心理与宣传效果》,《新闻世界》,2002(10)。

4.彭朝丞、王秀芬:《传播学》,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5.郭晴、顾春先、王宏江:《成都体育新闻受众形态的实证研究》,《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4)。

6.林瑜胜:《浅析新闻传播中的“需要理论”》,《理论学习》,2005(5)。

7.许传宝、彭丽:《论体育新闻的精神品位与受众需求》,《新闻大学》,2001年秋。

从众心理特点篇9

一、方言节目与传统节目的界定

“方言”指的是各地方用语,是一种以社会化或地域化为标志的某个语言的变体,它由特殊类型的句子结构、词汇及发音组成。方言节目通俗来讲,就是在节目中使用方言。传统节目是指媒体以全国为目标市场,以广大受众为主要定位,以普通话为表达形式所推出的一系列节目。传统节目可分为新闻类节目、综艺类节目、电影、电视剧等等。

二、方言节目与传统节目在内容上的区别

(一)传统节目内容大众化、严肃化

传统节目需要满足大多数受众对信息的需求,这些受众是其媒体利益的来源。所以传统节目的内容必须大众化,这也是它确保收视率的前提条件。在媒体技术含量较低的时候,社会也不太发达,受众的需求量也比较低,对获取的信息要求也不高,所以很好满足,这就促成媒体所推出的节目内容大众化。但在今日,虽然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节目,但大众化的东西还是要有的,因为这样可以促进各地的人际交往,拉近人与人的距离。例如,中央电视台每晚七点三十分播出的《天气预报》节目,这档节目可以说是历史悠久了,它的收视率与《新闻联播》的收视率并列第一,有时甚至更高一些。也就是说,有很多的观众观看这档节目,这恰恰说明了这档节目内容比较大众化。只要是会说普通话的人,都能看懂这档节目;只要是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就需要了解次日的天气信息。这也就是它能存在至今并且获得高收视率的原因。

除了大众化外,传统节目内容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严肃化。此处的内容严肃化主要是指传统新闻类节目。以前,人们的思想还不开放,做事都比较严肃认真,所以在接受新闻信息时也是要求严肃认真的,这就造成传统新闻类节目的内容都比较严肃,其内容主要是比较正统的政治、经济、军事等这类硬新闻。例如,中央电视台每晚七点准时播出的《新闻联播》节目,这档节目是典型的传统新闻节目,并且历史悠久,其内容大都包含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消息,主要是向受众传达国家的政策,让国民了解国家的实力,建立对国家的信心,所以它的政策性、导向性都比较强,内容偏于严肃化。

(二)方言节目内容本土化、家常话

众所周知,随着媒体全球化的发展,地方媒体越来越难以生存。中央电视台跟随全球化趋势,不断优化传统节目内容,抓住了大众的眼球,作为地方媒体只能另辟捷径。于是,地方电视节目形态的品质越来越趋于本土化,其原因就在于:首先,本土化元素是中国电视节目形态差异化竞争的根本;其次,本土化元素是中国电视节目形态区域化营销的关键;最后,本土化元素是中国电视节目形态本土文化传承的重点。正因如此,地方节目内容走本土化趋势实乃明智之举。如果把电视节目比作商品,那么它的消费对象就是受众,地方节目如果抓不住全国受众的眼球,那么也只能抓住本地受众的眼球了。要抓住本地受众的心,节目内容就必须贴近本地受众,要与受众拉近距离,在节目中运用本地民俗、民风、民语更是必不可少的。另外,方言本身就具有传承性、服务性和简洁、形象、生动的特点,还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因此方言节目的内容本土化就成为一种必然。

此外,现如今的受众都具有很强的参与心理,作为方言节目更是要与受众拉近距离,所以它的节目内容与传统节目的内容是有区别的:方言节目的内容比较家常化一些,不像传统节目那么严肃生硬;它所传播出的信息都是受众身边发生的事,可以引起受众的共鸣;它所传播信息的方法也更容易使受众理解。所以方言节目内容家常化是现如今方言节目的一种趋势。例如,赤峰广播电视台的电视节目《石峰故事会》,就是用赤峰方言讲述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百姓大舞台》也是由主持人用方言主持,展示本地草根艺人的风采;获得全国广播娱乐节目一等奖的《可乐石峰》更是把赤峰方言利用得淋漓尽致,在赤峰当地拥有上万粉丝。

三、方言节目与传统节目在受众上的差异

(一)传统节目受众范围宽泛化、心理平常化

在任何传播活动中,受众都占据中间位置,是传播活动的关键。在当今市场化社会中,媒体的利益除去广告就是受众了,从受众的信息反馈和评价中,更能体现媒体的价值,媒体的市场就是受众。在一定区域内,人口总量越大,受众资源就越丰富,传统节目就是看准了这一点,把目光瞄向了全国人民,所以传统节目的受众群的范围就比较宽泛。

传统节目所针对的受众范围宽泛化,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首先从媒体的角度分析:受众是传播活动的中心,媒体的利益和价值多半是来源于受众,所以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就必须抓住更多的受众。其次从受众的角度分析:受众需要了解各个地方的信息和知识,传统节目用的是普通话,不论是哪里的受众都能理解,虽然会有点小疲劳,但这种需要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大部分受众还是乐意关注传统节目的。例如,曾经红极一时的《开心辞典》。这档节目主要是以知识问答为主,以丰厚的奖金作为参赛选手的最后奖励,在当时可谓家喻户晓,到点就守在电视机旁边观看节目。这档节目所面对的受众范围就很宽泛,只要你是听得懂普通话的人,都可以是这档节目的受众。它的内容是以问答的形式使受众了解更多的知识,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每个人都有学不完的知识,它正好满足了广大受众对知识的渴求,所以红极一时。

传统节目是大众传播,单向性很强,互动性比较薄弱,而且传统节目的内容都具有很强的宣传性和引导性。在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受众对传统节目的热情慢慢就淡化了,心也不再那么浮躁了,所以受众的心理也就平静下来了,趋于平常化是正常的现象。例如,中央电视台曾经红极一时的《幸运52》,这档节目与《开心辞典》类似,只是主持人的主持风格不太一样。《幸运52》的主持风格是比较活跃的,节目形势也不太一样,它分为很多板块,娱乐性较强一些,但总的来说是换汤不换药。日子久了,观众的兴致不高了,从心理上觉得这档节目看不看都行,于是乎,节目的收视率就下降,节目也就难以维持了。

(二)方言节目受众范围小众化、心理认同化

方言节目本身就是另辟蹊径,如果还用大众化的方式向受众传递信息的话,那么受众是不会那么感兴趣的,方言节目也不会这么成功了。在许多地方媒体,利用小众化传播使得方言节目迅速走红。小众化传播也称窄播或分众传播,它是把信息利用有针对性的媒介传播给特定的用户。方言节目的受众范围虽然小众化,但是却很固定,所以更有利于媒体把节目做细做精,创建自己的品牌,这样反而更有利于地方媒体的发展。

例如,大庆电视台推出的《百湖争霸赛》,就是以当地风行的扑克玩法――三打一为依托,展示老百姓在类比赛中的合作和智慧,在当地的收视率一直稳居前三名,6个人的节目组每年创收几百万元,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它的受欢迎程度。

此外,方言类节目由于有“乡音”作为媒介,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达到心理归同,由此为节目增加了贫民色彩和亲和力。这是传播活动的一种人文化表现,包含着人文关怀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本土受众的心理。另外,方言节目的内容更贴近民生,它站在受众的角度看世界,从心理上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从而达到心理上的认同。例如,湖南电视台的《越来越开心》,虽然是档娱乐节目,但节目本身从民众角度出发,去挖掘事情的本质,这种平民化的体现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另外,节目主持人时不时蹦出的长沙话,更让观众感到亲切,与观众一下子就拉近了距离,在观众中获得好评。节目从这两方面抓住了受众的心,使受众在心理上与其产生共鸣,产生认同心理。

四、方言节目与传统节目在文化上的差异

方言节目与传统节目除了在节目的内容、节目的受众上存在差异外,在节目的文化上也存在明显差异。

(一)传统节目文化全球化、主流化

随着媒体全球化,媒体传播的信息和文化也趋于全球化。媒体全球化,它是以全球和地区通讯互相依赖、互相交叉为特征的,全体媒体系统将处于全球化的核心地位。文化的全球化要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综合理解,我国迎来文化全球化,说明我国已与世界接轨。例如,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星空卫视开始引进日本动画,中央六套也引进不少外国电影,都受到了观众的好评,开拓了受众的视野。

另外,传统节目趋于主流化。主流文化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受到倡导的、起着主要影响的文化。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之中,国家提倡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无疑是主流文化,也是传统媒体文化的核心。主流意识形态是在文化竞争中形成的,具有高度的融合性、较强大的传播力和广泛认同的文化形式。主导传媒形式的革新和新兴文化形态的崛起引起了原有文化艺术生态格局的变化,文化经过优胜劣汰,留下来的都是精华,这也是主流文化。

(二)方言节目文化本土化、非主流化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一种象征、载体和外在表现形式,因而,方言节目在大众传媒中的追求不仅是语言上的本土化,更是深层意义上文化的本土化,反映传者和受者表达的一种强烈的文化诉求。很多方言节目全景再现了方言区居民社会文化生活,在这个公共空间中产生文化认同,并实现自身的经典化和文化层面的自我提升。例如,宁波电视台的《来发讲大道》,主持人用宁波方言讲述民生新闻,本土气息浓郁,在文化上与宁波受众取得认同。也正是因为在节目中运用了宁波方言,让宁波受众从心里觉得亲切,愿意去看、去听、去思考节目内容。

在主流文化的大潮流中,方言节目更注重具有本土特色的非主流文化的传播,其中民间文化的传播更能引起受众的共鸣。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受众已经审美疲劳,更希望回归本土。基于受众这种本土意识,方言节目所传播的文化也具有本土化特色,与主流文化相比,这种文化成为非主流文化。

方言节目本身的特点给方言节目带来局限性,根据与传统节目的对比,方言节目可以不断改进。可将方言节目与传统节目相融合,以便方言节目更长远地发展下去。首先,在方言节目中可以坚持普通话为主导,体现语言表达的多元化。其次,在宣传地方特色的时候,也要追求城市的发展,做到与时俱进。第三,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文化也是如此。故要传承优秀文化,剔除糟粕。第四,在注重贴近民生的同时,还要把握节目的大方向,注重导向性。最后,在追求局部利益的同时,也要服从全局利益。参考以上几点,方言节目也许会长久发展下去,大众媒体要把握其方向,为国家发展作贡献。

参考文献:

[1] 杨彪,蔡尚伟.媒体竞争论[M].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2001.

从众心理特点篇10

[关键词]大学生 从众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1-0194-01

从众是指在群体或团队无形压力下,个体在认识、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产生自愿或被动与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从众现象俗称为“随大流”,即个体的意见与行为与群体中大多数人的意见相符合。[1]

一、大学生从众行为的表现形式

大学生从众主要表现形式有消费从众、时尚与流行从众、学习从众、恋爱从众、择业从众。学习从众,一种情况是同学之间互相鞭策,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另一种情况是平时不学习,考试靠作弊,认为作弊是正常现象,消极从众现象。择业从众,指大学生在择业上,更多的考虑眼前利益,人云亦云,看到其他同学选择什么工作,或者见其他同学考研、考公务员,自己云里雾里,茫然一片,不清楚自己的目标,没有自己的职业规划,不知道如何选择,便盲目跟随潮流。

二、大学生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

(一)大学生从众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

1.寻求行为参照。按照社会比较理论说法,在情景不确定时,其他人的行为最有参照价值。所以,在大学生对事物缺乏了解或者是不确定的时候,就会寻求较为可靠的参照系统,个体容易指向多数人的行为,便产生了从众。[2]

2.心理压力。大学生活是缩小化的社会,大学生会有“枪打出头鸟”的观念。当个体的行为、态度和建议与其他成员相一致时,拥有不被孤立的安全感。同时,为了显现自己适应、融入这个“缩小的社会”,会违心的或者是真心实意地与大多数同学的行为保持一致。

3.不确定性需求。作为独特个体的大学生在做选择时,都将面临确定和不确定性两种约束条件。当确定性的条件得到满足,从众行为不会出现;反之,如果不确定性条件存在,从众现象也就容易发生了。

(二)大学生从众心理产生的影响因素

1.个性特征的影响。个性特征指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带来的影响。明显的自卑感,自信心不足,人际交往消极被动,容易受人暗示这种个性特征比较容易从众;反之,则较为独立。

2.环境的影响。环境的影响包括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学校环境指的是学校所独具的特点,文化等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班级拥有积极向上的班风,则会对个体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反之,则容易导致学生盲目的从众。家庭环境指的是家庭的教育方式、家长的思维方式,待人接物能力等对学生的影响,当家庭从众时,也可能会导致学生的从众。

三、对大学生从众心理与行为的教育引导

(一)充分发挥舆论导向的积极作用,引导大学生提高认知水平

舆论导向,是社会心理现象的重要表现形式,同时又是团队中有效且自发的行为调节机制。[3]在大学生这一特殊团队、群体中,舆论对个人行为的调节主要表现为:强调正确的思想认识和行为,纠正错误的认识,批判不正当的行为,从而实现对群体心理与行为的调节。大学生具有这个群体独具的特点,比如思维敏捷,容易产生倾向性意见,而这一群体,面对社会热点问题,他们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及前所未有的关注度。教师可借用此机会,对大学生加以引导,扬正气,树新风,宣扬正向的舆论导向,营造积极的氛围,对大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激励学生产生正确的行为。总之,这将有利于大学生群体间产生良好的风气,同时增强凝聚力。此外,也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认知水平以及判断能力,有利于形成科学的思想观念,选择正确的言论和行为,从而对于从众也会有更清醒的认识。

(二)开展多种形式群体心理教育与引导活动

大学生从众行为或心理都与大学生的团队人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团队人数越多,团队对个人就无形中产生压力,压力对个人影响越大,个人就越易产生从众行为。由此可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尤其是团队、群体教育,心理指导,对大学生个体成长、成才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可通过两种方法对大学生教育。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通过课堂教学将团队心理辅导,尤其是与从众密切相关的心理学效应融入在教学中,使得大学生有客观的认识,通过理论学习,让大学生了解从众产生的原因、结果以及影响,从而使大学生减少从众的消极性,发挥从众的有利性。二是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开展团队相关的心理训练,或是与此密切相关的主题活动,对大学生加以引导。

四、结语

大学生从众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性,在许多方面大学生只有与主导倾向保持一致,才能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但如果凡事从众,不顾是非曲直的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流走,就会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抑制个性发展。通过舆论及群体心理教育等途径,使得大学生能够正确面对从众,即从众但不盲从,考虑社会规范,但也要发展自己的个性。

【参考文献】

[1]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