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考核评价方案十篇

时间:2023-12-20 17:33:56

内部控制考核评价方案

内部控制考核评价方案篇1

【关键词】 内控考核与评价; 经营管理需求; KPI

在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联合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指导下,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该配套指引连同此前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标志着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

借此契机,在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等监管机构的外部强制推动下,中国企业结合自己的实际管理需求纷纷启动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根据财政部有关部门的调研,首批280家企业一年多的内控实施工作总体进展顺利,但是也有部分企业在实施中遇到一些难题,这主要来源于内部控制开展存在的固有问题。第一,众所周知,内部控制工作是“一把手工程”,如果缺乏企业负责人的重视,内部控制工作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第二,阻力还可能来自企业的中层管理者,他们肩负着承上启下的责任,如果他们落实不到位,内控实施很可能偏离方向甚至变样。第三,内控的关键必须落实到执行岗位上,应使每个岗位都明确内控要求、遵循内控要求,否则内部控制制度就形同虚设。

由此可见,在现行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上,为了保证体系的长期、持续有效运行,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内部控制评价考核机制势在必行。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作为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作为首批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单位之一,在内部控制体系多年来有效运行的基础上,自2009年起搭建了配套的内部控制评价考核机制,并经过三年多的实践检验,该机制成为内部控制体系的长期、持续有效运行的强有力支持。笔者将在本文中就公司实施内部控制评价考核的探索与实践经验进行分享,以期为其他企业制定内部控制评价考核机制、促进内控落地提供借鉴。

一、中国石油内部控制评价考核现状

2003年,为满足国内外法律监管的要求,防范公司面临的各类风险和提升公司管理水平,中国石油以上市地美国颁布《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以下简称“《萨奥法案》”)要求上市企业建立有效的内控体系为契机,立足中国石油管理实际,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率先启动内控体系建设。从2003年8月开始,历经项目启动(为期7个月)、体系建立(为期14个月)、实施改进(为期6个月)、测试与审计(一年)、维护及改进五个阶段,创造性地建立了中国石油内部控制体系框架;编制了国内企业第一部《内部控制管理手册》;建立了内控体系的组织机构和工作网络,健全了内控执行考核机制,构建起以符合《萨奥法案》为基础、涵盖经营管理各领域的内控体系,以“零缺陷”通过了2006年度以来的内控审计,在资本市场充分展示了公司治理水平。

经过了2006—2008年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和平稳运行,为了规范整个公司内部控制运行评价管理,强化内部控制激励约束机制,保障内部控制体系长期有效运行,中国石油内控与风险管理部联合人事部启动了内部控制评价考核体系建设工作,并于2009年颁布实施了《内部控制运行评价管理办法》,明确了内部控制运行的评价职责分工、评价范围、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和评价程序,并与中国石油人事部现有的绩效考核体系有效衔接,将内部控制工作纳入KPI绩效考核指标。其主体要求如下:

(一)思路

为了规范内部控制运行评价管理,强化内部控制激励约束机制,保障内部控制体系长期有效运行,中国石油经过几年的探索,于2009年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运行评价管理办法》,基本体现了中国石油在内部控制评价考核工作中的思路:中国石油内部控制运行评价工作遵循科学合理、公正公开、重点突出、客观全面的原则,通过“机制建设——工作检查——绩效考评——督促整改”四部曲,对总部机关、专业分公司、企事业单位和控股公司,自上而下地推进内部控制工作的落地。

(二)方法

中国石油的内部控制评价考核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内部控制基础工作和内部控制体系运行的质量和成效分别进行定量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对企事业单位做出定性的内部控制运行评价结论。

中国石油内部控制评价的考核指标是综合性的,其中,内部控制基础工作权重为30%,内部控制体系运行的质量和成效权重为70%。在内部控制基础工作方面,公司重点关注内部控制管理手册的编制维护情况和自我测试工作的开展情况,这两项考核内容占内部控制基础工作考核比重的50%;在内部控制体系运行的质量和成效方面,公司则关注例外事项发现情况、例外事项的影响程度、当年财政年度结束时无法整改例外事项的缺陷评估情况和风险事件缺陷评估结果四项考核内容。

内部控制考核评价方案篇2

关键词:品管圈管理工具;中医护理方案;实施应用

QCC名为“品管圈”,又称质量控制圈、QC小组、质量小组等。依据目前品管圈活动的现状调查来说,它是以全员参与的方式,持续不断地推行管理及改善自己的工作场所,提高护理质量的工作方法,从尊重人性出发,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方式,使员工自动自发地参与管理活动,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近年来中医护理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得到认可,为保持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提高中医护理效果,规范中医护理行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3—2015年先后下发了52个病种的中医护理方案,我院在管理与实施方案过程中引入了QCC管理工具,经过两年的运行,使得中医护理方案得到有效落实,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11个病区实施中医护理方案的考核结果,对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2方法

成立“品管圈”组织,由护理部主任、各科护士长及高年资责任护士组成,护理部主任担任大组长,各科护士长担任小组长。2实践2.1确定活动主题运用“品管圈”活动方法进行特性要因分析,找出以往方案落实考核存在的问题与要因。存在的问题中主要包括:①科室在中医护理方案落实上没有详实的管理要求;②应用过程中没有评价结果的核查;③护理效果评价缺少客观标准,依照病人主诉及护士的主观判断进行判定;④护理记录缺乏主症辨证施护措施;⑤对方案的掌握不能与病人病情相结合,机械地背记方案。主要原因分析如下:①护理人员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认识不足;②执行方案的落实措施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③质控体系不健全、缺少考核标准;④信息反馈不及时。

2.2针对问题要因,运用脑力激荡的方法,找出解决办法

2.2.1依据重点专科建设要求、三级中医院持续改进管理细则,制定工作目标和中医护理方案实施工作要求,并围绕实施工作要求制定考核标准,满分100分;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下发的304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以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临床症状评估量表、症状分级量化标准,与医疗组共同研究制定33个病种的中医护理效果评价标准及中医护理技术依从性判断标准。

2.2.2每个病房依据本科优势病种,结合方案内容,具体指定各单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实施考核质控员即组员,并制定工作要求、工作职责、明确工作方法。2.2.3QCC组员即是科室单病种方案质控员,须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每人负责一个病种的方案质控管理,为保证每份评价信息的准确性,质控员在病人入院次日、出院前日,与责任护士共同完成护理记录及评价表的核查。质控员对负责的病种按时间段或完成的一定数量,进行统计、整理、分析,并向小组长提出问题及整改意见。小组长每月对组员负责的病种病例进行抽查复核,了解方案落实情况。小组对科内执行方案存在的问题讨论后提出解决措施并整改。年终,小组提出各组方案的优化意见上报护理部。

2.2.4护理部作为大组长每月按考核标准对各护理单元单病种护理方案落实情况(运行病例、出院病例)进行考核,对存在的问题与小组长及组员共同讨论,提出解决措施。检查结果做到反馈、整改、复查,将考核结果作为年终科室考评指标之一。并不断规范和细化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增强患者对中医护理操作的依从性,提供独特的个性化中医健康指导,推进中医护理方案有效落实。

3结果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将活动前后1年的资料相关项目进行统计分析,活动后中医护理方案落实情况检查缺陷明显减少,中医特色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活动后较活动前考核分数提高46.2%(活动后总分—活动前总分/活动前总分×100%)。

4结论

在管理活动中,要重视人的因素,一切管理活动均应调动人的积极性,以做好人的工作为本。QCC管理方法能有效地挖掘护理人员的管理潜能,实现全员参与质量持续的改进。首先小组成员经过调研提出现存问题,经过QCC小组的讨论,共同制定整改措施并组织落实,如制定工作方案、执行措施、考核标准,细化管理环节,做好环节质控、终末质控,总结出方案管理流程图。对方案落实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评价反馈,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并将方案管理与科室护理全程管理相融合。经过两年多的活动,各项评价指标均有明显提高,活动后较活动前考核分数提高46.2%。同时也形成了一套中医护理方案管理的三级质控体系,即一级质控-责任护士、质控员;二级质控-护士长、质控员;三级质控-护理部、护士长。

制定了中医护理方案实施工作制度、中医护理方案实施评价标准,各单病种中医护理评价标准,中医护理技术依从性判断标准,并优化中医护理方案30余条。护理团队是以基层人员为主,由一群工作性质相似的人组成的,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群体,这符合QCC对团员的要求。通过品管圈活动,增强护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更好地落实中医护理方案,提高中医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石晶,程青虹,王子迎.品管圈在国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J].农垦医学,2011,33(5):458-460.

[2]王玉琼,郭秀静,雷岸江,等.品管圈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1):1945-1946.

[3]孙秋华.中医护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2-13.

[4]林菊英,金乔.中华护理全书[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971-1972.

内部控制考核评价方案篇3

一、案件质量监控机制的定位及监控主体的确定

(一)案件质量监控机制的定位

“机制”一词来源于希腊文,原义是指机器在运转过程中各个零部件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连环互动的表现形式,现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 从性质上讲,审判质量监督是人民法院的内部监督,是主动性的工作管理监督,也是审判前、中、后全过程的监督。也就是说审判质量监督管理机制是人民法院对所审理的案件从内部主动提起的评价审判质量的监督管理方式,包括对案件一、二审审理过程中的质量监督以及对生效裁判的事后监督。另外从评查案卷的角度来讲,审判质量监督还是一种授权监督,是审判监督庭根据院长的授权代表院长对案件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审判质量监控机制,就是人民法院内部主动提起的全方位、全过程的审判工作管理监督,属于审判工作综合评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联系性、制约性、合法性和管理性等基本特征。

(二)案件质量监控主体的确定

对于案件质量监控主体,存在不同认识。有观点认为,应设立“一委三部门”(即案件质量管理委员会、研究室、审委会办公室、院长办公室)的机构作为实施主体; 有观点认为应设立专门的案件质量监督部门,如可设立案件质量监督处; 有观点认为应设立案件质量评查办公室; 也有观点认为在各级法院内设机构中,增加案件专业质检机构,或在现已成立的单独审判流程管理机构中增加案件实体质量管理职能,从事日常案件质量评定工作。 笔者认为,从上述案件质量监控机制的定位出发,实施案件质量监控的主体不能超越现行法院内部设置,否则没有编制委员会的承认,缺乏合法性。《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确立了审判流程管理、审判长选任等改革成果,坚持程序公正、实体公正和形象公正并重,已成共识,审判流程各个环节、各个阶段对审判质量和效率的要求是不同的,影响和制约审判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审判质量监控主体应当是一个多元化的复合主体。审判监督庭是案件质量监控机制的主体之一,并且处于中心的地位,但从审判流程的具体环节和质量要求来看,还应当包括以下主体:1、各审判业务庭。审判质量监控是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这种监督不仅包括实体、程序处理方面,也包括案件的结案率、调解率、改判发回率等等。因此,各业务庭对本庭审理的案件质量和效率应当负主要责任,是审判质量的第一责任人。2、立案庭。立案庭承担着案件的立案审查、流程管理以及处理上访申诉等职责,对于案件的审限情况、上访申诉情况等等,立案庭负责管理,因此也是审判质量管理的主体。比如案件的审限情况,立案庭可以考察审限内结案率和超审限结案情况。当事人上访申诉的情况,无论从办案质量标准上,还是从减少上诉、申诉案件来说,上访、申诉情况都应列入质量监控体系中。3、纪检监察部门。纪检监察部门主要负责法官违法办案以及法官审判作风等方面的监督管理,这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一项职能。4、政工部门。审判质量监控一方面是对案件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另一方面也是考察法官工作实绩的主要途径,特别是最后的考查结果,要和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挂钩,因此,政工部门也是审判质量管理的主体。5、档案管理部门。诉讼卷宗归档合格不合格,要由档案室根据档案管理的规定来检查管理。作为一个综合的质量管理体系,将档案部门列入监控主体也是需要的。

二、完善案件质量监控机制的主要内容

实践中运作的案件质量监控机制,基本上是以审判监督庭为主管,以案件质量评查为中心的质量监控机制,突出了审监庭的中心地位,但是忽视了其他职能部门和审判人员的作用,易造成审监庭唱“独脚戏”的局面,影响了质量监控整体效能的发挥。笔者认为,完善案件质量监控机制,除应完善质量监控机制自身内容外,还应完善配套机制,进而才能形成完整的案件质量管理机制,达到审判质量规范化管理的目的。

(一)完善质量监控机制自身内容

基层法院的案件质量监控机制,一般以案件质量评查为中心,由审监庭代表法院统管各部门、各部门再统管本部门干警的单向度层级管理模式,将干警排除在管理者之外,干警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审监庭自身力量实际难以发挥全面管理功能,对加强审判质量管理没有实质性的作用;各部门管理的标准不一、方法杂乱,导致每个干警最终的审判质量、审判实绩不够客观、科学。完善案件质量监控机制,应将审判质量管理对象由部门转变为全院每一个审判人员,管理主体由单一的审监庭扩展为以审监庭为主体、其他庭室密切配合、全体审判人员共同参与,管理手段采取统一的指标考核和档案管理,最终形成“全面监控、全员参与、全员考核、全员建档”的互动式、多向度、平面化审判质量监控机制。

全面监控,是指在保留审监庭审理再审案件和案件评查原有职能的同时,赋予审监庭对全院每名审判人员审判质量的监控权,审监庭拥有对全部审判信息的查阅权、收集权、利用权、权,对全院审判质量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全员参与,就是在监控主体上,每个部门和每个审判人员都既是被管理者,也是管理者。部门一级,由原来审监庭单一监控转变为以审监庭为主体、其他庭室密切配合、共同参与的监控格局。如审判流程管理、审限警示、二审改判发回登记制度、申诉听证等由立案庭负责具体实施,回避登记制度和改判发回案件逐案分析制度由监察室负责,庭审观摩与法律文书检查评比制度由审监庭、立案庭和研究室共同负责,等等。各部门定期将上述审判质量信息报审监庭汇总。审判人员一级,每个审判人员在成为被监控对象的同时,也成为一定意义上的监控主体。一方面,他有权利、有义务按照规定的时间、遵循规定的程序将自己的审判案件信息通过办公网络向审监庭报送,以充实自己的审判质量档案、增加审判实绩,便于审监庭及时汇总公布;同时他也有权利、有义务监督审判信息统计的真实性、公开性及其结果的正确利用。全员考核,是指审监庭直接对全院每个审判人员,以结案率、调解率、上诉率、上诉改判发回率、申诉率、再审率、再审改判发回率、超审限率、评查差错率、违法审判率、精品案件(庭审、裁判文书点评、评比)优良率等十余个比率进行考核。根据案件质量标准和质量评估体系要求,逐项规定基本指标和基本分数并量化打分,超指标的给予奖分,达不到指标的予以减分。全员建档,就是以每个审判人员的上述审判信息为依据,每人建立一个审判质量档案,忠实记录审判人员的审判质量情况,作为对其审判业绩评价的依据。实行全员考核和全员建档,且专门由审监庭(调研宣传由研究室统一负责)统一管理,相应地弱化了各业务庭庭长、副庭长的审判管理职能,促使庭长、副庭长集中精力抓好庭内审判业务建设。为强化这一转变,实行对庭长考核,给其设定办案指标,对其庭审进行观摩,促使庭长潜心研究审判、增强指导能力,为审判人员作出表率。

改革后的审判质量监控机制,使审监庭能够统筹各个渠道的审判信息,实行一个标准,统一管理;也使审监庭汇总的信息能够及时向审判人员反馈,便于审判人员找到位置,及时作纵向与横向比较,改进审判质量,增加审判实绩;因每个审判人员都既是被管理者,也是管理者,享有平等的管理权利和义务,从而提高从事审判质量管理的积极性。但是,在此必须明确的是,构建中的审监庭职能,上级并没有统一的规定,按现行规定,审监庭主要职能是审理再审案件,由于基层法院再审案件的普遍偏少,实际上对其职能的扩张已成事实,但具体做法难以统一和规范,例如有的法院在扩张审监庭职能后,再审案件改由审监庭指定的相关业务庭法官另行组成合议庭审理。 因此,要充分发挥审监庭对案件质量主管、监督的职能作用,需要省高院乃至最高法院对审监庭的职能进行再定位,明确监督的范围和内容,规范监督的程序。同时,由于审监庭的特殊地位,应明确规定对审监庭的考核应区别于其他业务庭,并从政治待遇和经济利益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当然,针对审监队伍素质与新形势的要求不相适应状况,需要上下联动,重视对审监法官的再教育,特别是上级法院对审监法官结合审监工作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

(二)健全完善配套机制

1、完善审判质量评查机制。改进评查方式,将评心从结案后对案件质量的集中评查转向事前、事中对审判质量的动态跟踪评查;健全评查组织,建立起从业务庭到审监庭再到审委会的三级评查机构。

一是制定《案件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动态监督。对立案、送达、保全、庭前调解、庭审、执行、案卷质量评查、归档等案件审理、执行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工作,在时限、质量等方面应达到的标准作出具体规定,特别是要制定全方位的案件质量标准,不仅要对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适用法律准确、程序合法等一般指标细化分解为具体标准,就案件结案率、平均审限、二审维持率、改判发回率、再审改判率等制定出具体的控制标准和管理规则(详细内容限于篇幅不再论述),而且要把案结事了、调解率、上访申诉率、提出司法建议等事关社会效果的因素纳入其中,以规范化、理性化为目标,倡导高层次的质量标准,增强制度的权威性。通过审判质量监控机制的运行,形成一个对法官工作能力、工作实绩的综合评价结果。 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对各业务庭和每个法官的审判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和经常性考核制度。在案件质量监控中,改变以往书面卷宗评查和再审监督的滞后性做法,坚持审判前、中、后动态监控。对案件的质量监控,通过多渠道进行。包括上级机关和领导的批示、接待案件当事人来访、处理群众及当事人来信、查看微机资料、调阅案件登记、调卷审查、庭审评议、案件质量检查、回访案件当事人、当事人申诉申请再审复查听证和审理再审案件、听取本院干警反映以及其他方法途径等。

二是以业务庭为主,开展审判质量自查。庭长、副庭长对每一起案件的审理要把好三个质量关口:一要规范庭审,严禁出现办公室开庭、书面审理、自审自记等违反程序的问题。所有庭审一律安排在指定的审判庭,由指定的书记员担任记录,执行统一的庭审操作规程,并由指定法警值庭。二要规范裁判文书制作,一一检查裁判文书是否做到证据认证全面、法理分析透彻、法条引用准确、附引法条明白、制作格式规范。三要规范卷宗装订,检查有无错别字、缺项、杂乱的问题。各业务庭可设立质检员,由副庭长或业务骨干担任,实施案件质量自查与审监庭评查相结合,发挥各业务庭质量监督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是以审监庭、立案庭为主,对审判质量进行全面评查、通报。实行审判质量评查情况月度三项通报制度。即,每月对案件质量评查情况,包括报评数量、迟报数量、存在问题的案号、存在的问题、原因及承办人等,进行一次通报,监督业务庭进行整改反馈,督促业务庭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利用办公自动化系统每月对全部案件受理、审结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编发审判、执行工作情况通报;每月对法官审判实绩进行通报。

四是以审委会为主,对审判质量情况跟踪督查。制定审委会全年审判管理工作计划,以庭审观摩、裁判文书点评、已评查案件的复评为主要内容,随机抽取案号对庭审活动进行检查,采取对审判人员轮流全评与随机抽号方式,对裁判文书制作水平进行集中点评,得出分值计入审判质量档案,对审监庭已评查过的案件进行抽查复评,看审监庭评查是否认真、到位。同时,建立审委会审判宏观指导机制。在日常案件评查中,往往出现同一类案件裁判结果不统一,有的甚至互相矛盾;有些新型、疑难案件审判人员适用法律拿不准,迟迟不敢裁判,审理期限拖长。这些问题都需要审委会发挥其职能作用,提出指导性意见,特别是在坚持审判独立和程序公正的现代司法理念下,绝不能依靠汇报、请示解决问题。应成立审委会法律适用研究小组,作为审委会附属机构,专门协助审委会研究新型、疑难、复杂案件,审委会办公室定期以审委会名义对审判经验进行总结,发挥审委会宏观指导案件职能,努力使本院范围内适用法律的相对统一,提高案件审判质量和效率。

2、完善审判监督纠错机制。坚持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审判监督纠错机制。

一是实行案件检查讲评制度。要求各业务庭对质量评查中确定有问题的案件包括裁判文书定期进行讲评。同时,审监庭对评查中发现某类问题比较集中的业务庭或相关业务庭派专人进行讲评,针对评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相关业务部门认真分析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审监庭可以不定期检查落实情况也可以从案件评查中检验整改效果,改变有的业务庭将审监庭退回的监理单束之高阁,而重犯相同错误的现象。

二是实行案件质量监控情况通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除上述案件质量评查通报外,对庭审评议、回访当事人、执行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定期通报。实行二审改判发回、再审改判案件逐案分析通报制度,强化审判责任追究。上诉案件卷宗报送和二审结果反馈均由立案庭统一登记,信息反馈给审监庭后由其将二审结果填入审判质量档案。纪检监察室牵头,由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小组对发改案件、再审改判案件逐案分析并填写《逐案分析表》,提出是否追究审判人员违法审判责任的建议,全部案件经审委会研究(对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小组初步研究认为属错案或部分错案的案件,应当通知原案件承办人参加),后由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小组以院文件形式至少每两月向全院通报一次,并将案件质量差错责任与岗位目标考核责任制、法官考评制度挂钩。属于认识水平原因的,不作错案处理,由审监庭在审判质量考核中予以扣分处理,并记入案件质量档案中;属于当事人二审、再审提供了新证据的,则不作处理。其他情况按照《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和《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规定处理。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小组在对二审改发案件、再审改判案件分析过程中,可以在逐案分析基础上,归纳分类统一分析,并对一些共性或突出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必要的整改措施或建议,以促进全院审判质量的提高。原审判庭和承办人也应将改判发回、再审改判案件情况一一建档,写明改判发回原因、认识态度及整改措施,确保一错不犯第二次,再发生的从重处罚。

3、建立全面的法官业绩评价体系。审判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的建立,必然呼唤建立全面的法官业绩评价体系。肖扬院长在第18次全国法院会议上也明确提出了“要建立能够形成有效激励机制的法官业绩评价标准体系”的要求。全面的法官业绩评价体系,至少应包括法官职业业绩、职业技能和职业形象三个部分。其中职业业绩应当包括审判质量、数量、效率、效果以及在审判工作中做出的其他贡献,如司法建议、工作经验创新等等。职业技能应当包括庭审驾驭能力、裁判文书制作水平和司法调研能力。职业形象应当包括职业道德操守、职业纪律作风、司法理念意识和改革创新意识等等。建立全面的法官业绩评价体系,要以审判质量档案、廉政档案以及政工人事档案为基础,按照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和透明化的程序进行,确保对法官的业绩评价科学、客观、公正。法官业绩评价体系通过法官审判实绩档案体现,法官审判实绩档案由审判质量档案扩展而成,除将审判人员每月结案数量、质量、效果等十余个指标纳入审判业绩考核外,还应将裁判文书获奖、调研文章获奖、发表、执行审判纪律等情况,一并填入档案。由于实行了全员参与的案件质量监控格局,上述法官业绩评价体系的具体内容便由相应考核部门出具,最终由审监庭汇总,每月通报一次审判实绩档案记录情况,促使审判人员纵比看进步,横比看差距。年终汇总各项得分,报政治处备案。法官审判实绩档案,作为法官业绩评价和岗位考核的依据,作为评先树优的依据,作为职级晋升和上级法院法官遴选的依据以及违法审判责任追究的依据。

4、开发微机功能,充分发挥微机的监控作用。现在各级法院已投入较大资金建成了局域网等先进的信息网络设备,应当进一步开发其功能,充分发挥其监控作用,避免资源的浪费,使案件质量实行微机化监控,提高案件质量监控和管理的科技含量,提高管理效率和实际效果。

一是要严格案件相关信息的录入。对审判流程软件管理系统的每个环节,审判人员都要将相关信息及时、完整、准确地输入微机,确保全院案件流程信息和运算数据的自动即时生成,实现对审判质量和效率的自动化动态管理。

内部控制考核评价方案篇4

病历质量的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体系之一,科学落实相应的管理体系,必然带来医院整体内涵素质的提高。病案的管理必须秉着标准化、科学化、系统化的原则。通过序贯考核评价及相关评价意见的反馈、整改等综合措施,我院病案合格率不断提高,杜绝了丙级病历,甲级病历率达到95.3%以上,同时医疗质量内涵也同步得到提高。目前,我院工作的重点是监控乙级病历,并不断提高病历内涵质量。

2病历质量管理组织体系

严密的质控组织是医疗管理工作的可靠保障[1]。我院的病历质量控制在常规四级监控体系的基础上,经过不断调控管理,实行五级监控体系,包括了医疗质量委员会、质控中心办公室、以科室为单位的质控小组、科内实行以主诊医师负责的主诊小组单元、以医务人员为个体的质控单元。日常工作中,五级组织环环相连,各个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评价和自我完善的体系。

2.1医疗质量委员会统筹全院的医疗质量管理,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讨论、制定院内医疗质量管理条例,听取质控中心向其汇报季度工作总结,提出下一步工作计划,对严重医疗质量缺陷案例进行分析、并对其缺陷做出处罚及落实整改全院措施。

2.2质控中心办公室实施对全院医疗质量的考核,根据考核体系落实相应考核内容,汇总、分析考核结果,质量评级和扣分与奖金及晋升挂勾。同时向医疗质量委员会提出建议,以利于制定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措施。具体到病案的质量管理,每月组织考核专家组成员对所有存在临床病历科室进行病历质量考核,考核对象为终末病历、运行病历考核,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方式。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汇总后反馈临床科室,由科室及时进行整改。

2.3科室主任是科质控小组负责人,下辖2至3个主诊小组,同时实行主诊小组,有利于科主任在承担繁重任务的同时抓好科室内部管理。在病历质量控制中,我们规定科主任必须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传达考核意见、落实整改措施,监督主诊组的医疗质量。

3我院提高病历质量的一些措施

3.1加强培训管理,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学习,开展评比活动。如组织病历书写的讲座、评比优秀病历、树立书写优秀病历标兵、组织“三基”培训及考核,建立以能书写优秀病历为荣的院内病历文化。尤其是将年轻医师的病案书写培训纳入必须项目,使其通过不断的自我充实和改进,及在上级主管医师的督导下,在病历书写上符合相应规范要求,并在内涵质量上得到不断提高。

3.2建立健全院外考核、院内考核体系。我院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制定了适合本医院医疗质量考核的绩效评价体系。以医院质量管理年和医院等级评审为契机,在迎接上级主管部门质量考核同时加强院内考核,不断提高医疗质量。重视院外考核时上级专家的汇总分析意见,其不仅是对我院考核的全面点评,也有利于了解我院与优秀管理医院的差距。院内考核实行终末病历考核、运行病历考核两种方式。终末质量控制实行科室控制、病案室筛选后及时反馈经治医师、逐月集中抽查、不定期抽查相结合方式。汇总后由质控中心按照统一标准打分,重点监控乙级病案,核实后对经治医师落实责任谈话、相应科室落实整改,严重的提交院质量委员会讨论分析、定性。对评比出的优秀个人、先进科室,年终给予表彰奖励,实行明确的奖惩制度。运行病历考核注重环节质量控制。包括院部每周行政查房,除对现住院病历进行抽查外,医务部对危重、重点病人实时监控,重点加强手术病例及“六类特殊住院病例”的汇报及管理。

3.3针对质控体系的各个层面,落实整改措施。

3.3.1质控委员会对全院存在的普遍问题经讨论后下发成文文件,由各科室统一落实。我院的医患沟通记录,以前采取经治医师与患方沟通后在病程记录中书写的形式,反映在各科病历中的沟通格式、次数、内容要求均存在不同,经质控委员会讨论后在病历中建立统一的医患沟通专用表格,对患者入院后何时进行沟通、沟通的内容要求等均有具体的规定,尤其对危重病人的病情、疾病可能产生的不良预后、实施的重大手术治疗、长期住院病人病情出现的变化、涉及出院的后续治疗告知纳入必须告知内容,并列入病案质量考核内容之一,与绩效考核相挂钩。我院坚持落实考核以来,病案整体质量得到相应提高。

内部控制考核评价方案篇5

企业建立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既要以《会计法》、《公司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等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又要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便于企业有效加强内部管理,防范经营风险,保护企业财产安全,维护国家、集体和职工三者利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财务内控制度 构建 执行考核

中图分类号:F253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立财务内控制度的必要性

在建立规范的会计工作程序基础上,适应现代化企业管理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讲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保护财产安全,促进企业发展上等级、上规模,构建一套全面、完整、规范、有序的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势在必行。

1.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客观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在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大目标以后,企业的集团化、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由此在客观上显示出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我国已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列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而现代企业的主要涵义就是对企业实行科学化管理。为此,企业实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企业扩大生产和提高效益。所以如何结合我国企业实际,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内部控制制度,已成为规范我国企业行为的当务之急。

是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的需要,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正确可靠的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管理者了解过去、控制现在、预测未来、作出决策的必要条件,而内部控制系统通过制定和执行业务处理程序,按照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科学地进行职责分工,使会计资料在相互牵制的条件下形成,从而有效地防止错误和弊端的发生,保证会计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力保证;

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制定一套完整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规范投资者、企业及经营者的关系和作为,既有利于企业自主经营,又防止资产流失,促进企业转机建制。

4.是加强企业管理的内在要求。

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是一项重要的专业性管理工作。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合理地对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和人员进行分工控制、协调和考核,促使企业各部门及人员履行职责、明确目标,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地进行,有利于企业建立健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体制。

5.能够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

中国新闻江苏网报道,江苏省纪委、市监察局《关于江苏金鹿集团等企业在改制中隐匿巨额资产问题的通报》,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对企业改制工作的监督检查,严防国有和集体资产流失。通报指出,近年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推进,为江苏省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与此同时,乘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之际,截留、转移、隐匿等大肆侵吞国有和集体资产案件亦频频发生。其中,典型的三起案件是:江苏金鹿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党支部书记吴赐仁等人隐匿2232万元集体资产案,常熟新城房地产公司经理苏伟斌造成1000多万元国有资产流失案,吴江芦墟米厂厂长徐荣奎将553万元国有资产转移到帐外案。通报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从上述案件中吸取深刻教训,对那些借企业改制之际截留、转移、隐匿国有和集体资产的,与企业经营者相勾结,低价出售国有、集体资产,从中收受贿赂的少数党政机关及主管部门领导干部,必须严肃查处,依纪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内部控制制度对财产物资的保管和使用采取各种控制手段,可以防止和减少财产物资被损坏,杜绝浪费、贪污、盗窃、挪用和不合理使用等问题的发生。

二、财务内控制度的构建框架

财务内控制度的内容主要有财务会计管理体制、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管理制度、成本费用的控制、大宗存货的内部控制制度、销售流程控制和投资、融资的控制等。具体包括:

(一)原则性的会计、财务制度

1.会计核算制度

(1)会计核算的体制;(2)主要会计政策;(3)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4)会计科目使用说明;(5)会计报表种类及其格式;(6)会计报表附注。

2.财务管理制度

(1)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2)货币资金管理;(3)往来结算管理;(4)存货管理;(5)短期、长期投资管理;(6)固定资产管理;(7)在建工程管理;(8)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管理;(9)其他资产管理;(10)销售收入管理;(11)成本费用管理;(12)利润分配管理;(13)财务会计报告与财务评价管理。

(二)综合性财务、会计管理制度

1.账务处理程序制度;2.财务预算管理制度;3.会计稽核制度;4.内部牵制制度;5.财产清查制度;6.财务分析制度;7.会计档案管理办法;8.会计信息化管理办法;9.对子(分)公司等所属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办法。

(三)财务收支审批报告制度

1.财务收支审批管理办法;2.重大资本性支出审批与授权审批制度;3.重大费用支出审批与授权审批制度;4.财务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四)财务机构与人员管理制度

1.财务管理分级负责制;2.会计核算组织形式;3.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4.内部会计人员管理办法;5.对违反财经纪律及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事项的处罚规定。

(五)成本费用管理制度

1.费用报销管理办法;2.成本核算办法;3.成本计划管理办法;4.成本控制管理办法;5.成本分析管理办法;6.成本费用考核管理办法。

三、财务内控制度的执行与考核

为了评价内控制度的执行结果,企业必须采取各种能够衡量企业绩效、监控企业运行的措施和手段,于是出现了除财务预算、财务分析等基本财务控制方法,逐渐从以财务控制审计为主,转向以绩效评价审计以及计划、效率、能力和效果审计为主的管理审计。

内控制度的建立主要在于执行与考核,确保考核内容完整化、考核方法科学化、考核工作制度化。为保证内控制度的有效实施,围绕“三个考核”、确保“四个度”。

“三个考核”是:

1.目标系统的考核,主要指标有产品单位成本、完工百分比、利润等;以定量指标、财务效益、资产运营、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为主体,辅以定性指标、领导班子素质、产品市场占有率、基础管理水平、员工素质等绩效评价体系。

2.管理责任系统的考核,主要指标有资产收益率、净资产增加值、净资产收益率等。

内部控制考核评价方案篇6

笔者结合自己长期从事外贸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等工作实践,将外贸企业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实践与体会进行总结和分析,与同行交流探讨。

一、外贸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笔者所在公司的母公司是境内外的上市公司,在美国上市并发行股票。根据美国“萨班斯”法案,在美国上市的公司,每年除了出具财务审计报告外,还要出具内部控制报告。因此,母公司于2005年起实施了内部控制,子公司亦于同年构建了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体系主要由公司的《内部控制手册》和规章制度构建而成。

(一)《内部控制手册》格式与要求

建立内部控制体系须编制《内部控制手册》,把内部控制的内部环境、风险评价、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及内部监督5要素需实现的目标完整地体现在《内部控制手册》中,该“5要素”与2008年5月22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联合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的“5要素”相一致。

1.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影响、制约内部控制建立与执行的各种内部因素的总称,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内部环境主要包括企业文化、治理结构、组织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人力资源政策、反舞弊机制、内部审计机制等。

2.风险评价

风险评估是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制定应对策略的过程。

3.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4.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是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5.内部监督

内部监督是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内部监督,主要包括对建立并执行内部控制的整体情况进行持续性检查评价,对内部控制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些方面进行专项检查评价,以及提交相应的检查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等。

(二)《内部控制手册》主要内容

《内部控制手册》主要由总则、业务流程、内部控制矩阵、权限指引、检查与评价考核办法、附则6个部分组成。

1.总则,内控制度的概述。

2.业务流程,《内部控制手册》的主要内容,它包括了企业的各重要业务,基本涵盖了公司经营管理发展的各个方面和相关业务的重要环节,是各项业务的具体控制程序和措施。

3.内部控制矩阵,包括财务报告计划矩阵和业务控制矩阵。计划矩阵旨在将会计报表项目和事项与业务流程建立联系,以确保内控制度可以合理保证会计报表真实可靠。业务控制矩阵针对每一控制点,明确其业务目标、业务风险、适用单位、不相容岗位、控制点分值、控制点相关资料、相关制度索引、会计报表认定、会计报表项目。

4.权限指引,针对各业务流程中关键环节,明确董事会/董事长、总经理班子/总经理、副总经理和各部门等层级的管理、决策权限。

5.检查评价与考核办法,公司每年统一组织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综合检查。依据公司《内部控制手册》和《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办法》,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与考核。

6.附则包括业务流程适用部门、《内部控制手册》配套规章制度目录、员工守则等。

(三)《内部控制手册》的编制

编制《内部控制手册》要与公司的经营管理目标要求相结合,《内部控制手册》目录与内容除按《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要求外、具体选择哪些业务流程是有效实施内控管理的重要环节。

《内部控制手册》的业务流程是手册的主要内容,它由4部分组成:业务目标、业务风险、业务流程与控制点和相关制度,其中业务流程与控制点是内部控制体系的核心。外贸企业主要的经营业务流程是进口和出口流程,其按商品权属可分为自营和,按加工与否可分为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因此,在编制《内部控制手册》前须对公司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与确定。

例如对经营业务流程的选择,首先要对公司原有的经营业务进行梳理,要研究国内外经济形势、行业发展的趋势及公司在该行业所处的位置,要分析哪些经营业务是公司的发展方向,哪些是要进行调整的,然后再确定具体的经营业务流程。通过梳理所选择的业务流程要体现公司发展的目标。

选择了业务流程后,要充分重视业务流程的结构,该结构恰当与否,对能否顺利实施公司发展的目标至关重要。例如将采购与销售环节归在一个业务流程还是分在两个业务流程,又如关键控制点的设置等,它们会引导出产品经营的营销模式和产品经理制的理念。

(四)《内部控制手册》配套规章制度的修订

《内部控制手册》是实施内部控制体系最主要的工具,为了更有效的实施内部控制体系,就要以《内部控制手册》中的业务流程为管理思路,对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全面的修订,将各规章制度间 “缝隙”降至最小。

二、外贸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实施

(一)以业务经营为例

业务经营的开展必须以《内部控制手册》各业务流程的控制点要求执行,执行的过程须留下痕迹,做到对控制点的可追溯性。例如进口业务流程的主要控制点为:季度产品短(中)期经营方案分析、年度计划、合同评审、签约、执行(包括开证、收货、付款、发货、收款等)、下季度产品短(中)期经营方案分析,这些控制点都必须留下痕迹,将资料归集在管理文件、业务卷和财务凭证中。

为加深理解,以下列举2个重要控制点:

1.每笔业务签约前的合同评审

产品部所做的每笔业务须进行签约前的合同评审,该控制点操作顺序与要求是:由产品部业务员填写合同评审表(合同评审表须列明产品、数量、价格、毛利、供应商、客户、物流等情况),经产品部门经理审批后交财务部、贸易管理部预审,再报总经理(超权限的报董事长)审批。这一评审过程涵盖了业务经营与管理的诸多内容,其中涉及到采购、销售、运输、储存、保险、盈亏核算、财务运作、贸易法律风险控制等方面,在“合同评审”控制点各环节操作中形成了产品部、管理部门、公司管理层共同关注的态势,构成了矩阵管理的目标要求。

合同评审过程已将产品部、财务部、贸易管理部门和公司管理层纳入以业务流程为主线的管理过程。

2.每季度开展产品经营方案分析

产品经营方案分析,前端要了解该产品主要生产厂产能、供应商供货能力、行情等情况,中端要掌控合同执行、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情况,后端要了解主要客户的生产、销售、库存和毛利等情况,即要对该产品营销的业务全流程、全方位负责。通过对实际经营的数据、供应商、客户等资料分析,不断地寻找有潜力的产品,将单一产品做大,形成稳定的供应商、客户和物流设施。

(二)科学设计信息沟通系统

每笔业务执行中的业务、财务和物流信息的共享是提高效率、防范风险重要保证。公司需应用IT信息技术辅助经营管理,要将该产品经营的前端,需了解的主要供方产能、行情等情况,中端要掌控的合同执行、物流、资金流和单证流的信息流情况,后端需了解的主要客户的销售和毛利情况归集到信息系统中,按分级管理的原则,让公司管理层、产品部门、管理部门共同分享,提高资源利用率,防范风险。

(三)年中进行内部控制执行情况检查

公司年中定期按《内部控制手册》和规章制度,对各业务流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公司应在各部门选择1名经营管理骨干作为该部门的“内控联络员”,平时“内控联络员”负责本部门内部控制的督导工作,每年定期(不少于2次)将这些“内控联络员”组成检查小组,对《内部控制手册》各“业务流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样本的执行情况记录在“检查表”上,检查完毕后对“检查表”中“未执行”控制点事项进行分析。属于环境变化的问题应将资料收集完整,以备在修改《内部控制手册》和制度时作参考,属于操作错误的则记录在案,要求限期整改。检查情况在公司内部进行通报,属于操作错误的事项应在个人、部门绩效考核中予以体现。

(四)年末对内部控制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公司需成立由管理层、部门经理、“内控联络员”组成的管理小组,年末对本年度的内部控制体系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内部控制体系执行中的有效和需改进部分,确定下一年度《内部控制手册》版本和相关规章制度修改的原则。

(五)修改《内部控制手册》和相关规章制度

公司每年应按内部控制体系执行评估意见,对《内部控制手册》和相关规章制度进行修改,以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提高流程化管理的效率,持续改进公司经营管理。

(六)实施内部控制的效果

实施内部控制5年来,公司的人力、物力、资金等资源按产品贡献度来配置,在机制上按产品贡献度来考核,经营业绩连年增长,公司年均增加营业收入13%,年均利润增长15%,期间未产生任何逾期应收账款。

期间员工队伍经受了锻炼。如在产品经营过程中,产品经理就是一个CEO,有获取资源的权力,也有承担考核的义务,要统揽全局,要设计、策划、执行、分析、再策划等不断地提高经营管理的能力。由于内部控制对管理部门的要求是将管理工作的节点全部体现在业务流程中,因此管理人员的视野得到了拓展,管理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三、实施内部控制体系需改进之处

内部控制考核评价方案篇7

论文摘要:文章对施工企业实施内部效益审计的的必要性、审计内容、审计步骤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做好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内部效益审计工作,对维护企业利益,避免合同风险、融资风险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建筑市场不规范行为仍然存在,拖欠工程款、垫资施工、阴阳合同、肢解单位工程、造价一次包死的中标工程,结算时砍一刀等建设单位的不规范行为严重影响着建筑市场秩序,给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和竞争力的提高带来较大影响。另一方面,建筑用钢材、水泥、铜等建筑材料价格波动较大,直接影响了企业工程成本,尤其是对造价一次包死的项目影响更大。一些改制后的施工企业在管理上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仍存在差距,粗放型管理的影响还较深;还有一些企业管理层次较多、管理手段较落后、施工技术层次较低。

以上这些因素直接造成建筑企业存在合同管理、投资、融资、垫资、拖欠工程款、施工等多方面的风险,而内部审计是有效控制风险的手段之一。目前我国很多大型施工企业都设置了审计机构,以更好地为管理服务。但由于我国内部审计刚起步,还不是很成熟:(1)内审工作在管理和经营领域深入不够,多数停留在差错防弊的一般水平或层面上,使审计成果利用价值不大。(2)在审计方式上,仍然以事后审计为主,并非是富有建设性的经营审计;审计手段单一,使内部审计监督缺乏有效性;审计程序简单,取证不到位加大了审计风险。(3)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度欠缺,项目管理规章制度流于形式,一些企业管理层没有把内部控制放在整个企业经营管理的策略高度来考虑。

现代内部审计具有经济监督、效益评价、决策服务、间接管理等多方面职能,当前施工企业的内部审计最主要的一项职能就是经济效益审计,。

一、实施内部效益审计的必要性

现阶段,许多大型民营和国有施工企业通常采用的是“三级管理三级核算”的组织管理模式,从低到高依次为工程项目经理部,工程施工分公司,总承包公司。集团公司为利润中心,工程公司为成本费用中心,项目经理部为责任成本中心,机制上按责权利效统一原则,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经济承包责任制。其基本考核模式为:项目经理部、分公司实行集体风险抵押承包,即“包实基数,确保上交、超额奖励、亏损受罚”。经理部实行“项目总承包合同书”和“年度经济承包责任状”。分公司按工程项目施工合同工期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和“年度经济承包责任状”。项目经理和分公司经理作为承包代表人、重奖重罚。其奖罚标准同整体承包效益和个人业绩挂钩。

为了使责任制落到实处,就必须坚持实行效益审计、成本跟踪核实、项目解体终审、责任制自评、互评和纵向、横向交错考核等办法,力求承包合理、成果真实、考核严明、奖罚兑现。

工程项目的内部效益审计就是施工企业内部通过制定适应项目管理目标审计方案,对其所属工程项目实施的、以促进工程项目部完善内部管理,帮助项目负责人更好地履行经营受托责任,提高项目的盈利能力,防范经营分险为目的的一种全面的效益审计形式。它是施工企业经济活动的再监督,是内部控制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审计目标随着项目不同阶段而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合同管理的有效性。合同签订、履行、变更、终止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合同对整个项目投资的效益性;合同执行中的变更管理,审计项目单位是否掌握和运用索赔技术。

2.评价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审计项目单位在施工项目成本的预测、计划、动态控制、核算和分析是否真实、完整和有效。

3.评价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的有效性。

4.评价信息管理的有效性。审计和评价项目单位预算计划、物料管理、财务系统的信息使用效果。

二、施工企业内部效益审计内容

根据建设项目长期性、阶段性的特点,可以把内部效益审计分为三个阶段:即项目投标(事前)、施工中(事中)和竣工后(事后)的经济效益审计。

1.项目投标决策内部效益审计。主要包括:参与标前评审,评价承接项目的可行性;参与预算分割制定,评价项目绩效考核指标的合理性和实施的可行性;审查标底编制的合规性和标书制作的完整性,规避投标风险。在实务中,审计部门对其单独立项审计情形并不多见。

2.建设阶段内部效益审计,实质上是核实建设项目的成本造价。重点关注内容为:(1)工程量的真实性审计,即包括实体工程量和实际消耗量的大小,主要是验证其提供资料的真实程度。(2)材料使用情况的审计,即施工单位是否真实采用所列材料的规格和数量等情况。(3)对影响造价的材料价格签证等有无按施工合同要求办理。(4)审计工程质量,即其是否按照合同约定采取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5)审查建设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建设单位支付工程款的情况及有无挤占、挪用、转移现象。(6)通过审计,提出合理索赔的可能性,根据同期施工日志,对索赔事件的起因和责任归属进行划分,按索赔程序,收集充分适当的索赔证据。(7)在建设项目结算阶段,重点检查影响项目成本的事项,如材料市场信息价格的变化、补充合同、工期执行和工程质量控制情况等。

3.竣工后内部经济效益审计。竣工后内部效益审计通常是在中介机构出具《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核报告》后,在财务收支真实性审计基础上对项目整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总体审核和综合评价。在这个阶段,内部效益审计侧重点是影响最终绩效激励兑现的量化指标的审核,如项目收入支出的真实性、完整性的确认;项目外债情况及真实性确认,同时对项目管理控制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项目后评价。

在各个阶段,对项目的整体完成情况进行审核分析,特别是对利润等绩效需考核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审核分析,并依据效绩考核办法,出具内部效益审计定量指标评价报告;对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工程质量、施工进度、材料、安全、现场管理等进行控制的有效性、完整性进行内部控制测试,并出具内部控制评审意见;在财务收支真实性审计基础上进行产值分析、利润分析、风险分析,出具项目中期控制预警报告,以达到过程控制,目标管理。

三、内部效益审计的具体审计步骤

内部效益审计实施过程就是实现项目审计目的的过程,其实施主体是总公司层级的内部审计部门,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只是项目审计的一部分,而对影响工程成本的施工组织方案、材料物资供应、施工机械的配置与调度、分包工程成本等重要因素的审计,需要工程技术、经营计划、物资及审计部门本身等多部门参与。内部效益审计过程一般为:下达审计通知书,制定审计方案,组织实施审计,编写审计报告,交换审计意见等。

工程项目审计实施时要充分考虑审计目的对方案的要求,在编制审计项目实施方案时,要按照《内部审计程序规范》和《内部审计制度》,制定符合具体审计目标的适当的审计程序。

以工程项目建设阶段内部效益为例,其主要审计程序的设计是在确定成本费用为重要效益指标审计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设计查证分析表单,引导内部效益审计方向,并使现场审计取证表单成为内部效益审计报告的主要组成内容。

1.总体审计方案中量化绩效指标的审计。以系列查证分析表单为线索,工程项目建设阶段内部效益审计以成本费用为重要审计内容,在工程结算收入较为确定的情况下,主要以分析影响效益的关键因素为重点,对工程项目施工组织,人、财、物的供应,机具的配置等等进行分析。

2.施工企业内部效益具体审计程序和审计表单举例。以《分包工程成本控制表》为例,审计表格的设计是为了最终反映审计成果,通过履行相应的审计程序,对审计表格中的数据进行确认。在大量存在分包工程的情况下,重点加强对分包工程的审计监督,对人工、材料、机械等结算价格的审查,是内部效益审计重点关注内容和必须履行的审计程序。通过选择或制定审计所需管理表单,在审计相关数据基础上,记录并分析相关数据。

3.分包工程成本。一是抽查分包工程款拨付单,检查拨付单的签发是否经过授权批准,分包工程拨款汇总表是否经过适当人员复核,是否正确及时入账。二是抽查分包工程材料发出及领用的原始凭证,检查领料单的签发是否经过授权批准,材料发出汇总表是否经过适当人员复核,材料单位成本计价方法是否适当,是否正确及时入账。再以《消耗主要材料差价分析表》为例,材料费一般占整个工程造价的70%以上,因此对主要材料的审查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工程预算与财务数据的对比分析,采用双因素分析方法,确定分别由价格和数量引起的偏差幅度。在价格审查上,可以通过查证材料购买合同及发票,询问对方单位及对比市场信息价等具体的审计程序,来发现材料价格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在数量分析上,主要审核材料进出库的内部控制、材料使用有无浪费、材料采购数量有无超预算、材料采购计划合理性。

工程项目建设阶段内部效益审计除了测试内部控制制度完整性、合理性、有效性外,还应深入到影响项目业绩及经营风险的每一个环节。在查证被审项目的收支基础上,对财务管理数据加以分析对比、评价其是否节约,是否有效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和预期的效果,从中发现问题,提出提高经济效益的措施,促进项目部改善经营管理。施工企业内部效益审计中有关安全、项目质量、项目进度等管理控制重点的审计,主要通过实施过程控制测试实现。重点是关键控制程序和关键控制目标的测试,其中审计表单的设计应与各项管理目标一致。

特别需要提出,目前企业在垫资及甲方拖欠工程款方面风险最大,因此将建设过程中的索赔事项作为内部效益审计的关注内容,并制定具体审计程序,规范审计取证工作,是内部效益审计出现的一个新的内容。

四、内部效益审计报告

内部效益审计报告及结果,有赖于上述审计程序的有效实施和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其审计结果可分为:项目效益评价结果报告和项目效益风险分析提示报告。

内部控制考核评价方案篇8

关键词:公安实践;质量评价;考核体系;构建;探索

公安学校有别于常规的高等学府,其旨在培育社会公共行业开展理论研讨、科技研发与服务民众、维持公共安全的各种公安方面的栋梁之才,其专业性较强,对实践教学的需要程度更为迫切。公安学校的实践教学可以被划分成内部实践学习以及外部实践学习两个层面。内部实践学习包含典例分析、现场虚拟仿真练习、专业教程综合实践等;外部实践学习通常包含公安实习与毕业实践两个版块。内部实践学习倾向于公安业务能力以及基础素养的培育;外部实践学习则是让学生尽快进入公安方面角色的有效渠道。

一、建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与考核系统的指导理论

“全面质量管理”是说,一个组织以质量为核心,以全体参加为前提,目标是通过顾客满意与本机构全体成员、社会受益而形成长时间成功的管控理论。在全面质量管控内,质量这一定义与整个管控目的的达成相关。“全面质量管理”是当代公司管控的关键理论。由于公安学校的实践教学质量管控本质上就是全流程的质量管控,以达成实践教学人才培育的目的。当中,实践教学的整个运转流程被视为过程质量,教学模式、教学环境与教学设施是服务质量,学生培育的成果为商品质量。这与公司的运营管控大同小异。所以,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应用到公安学校的实践教学质量管理有着一定的可操作性。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对比,有着以下特征:

(一)教学所要用到的资源繁多,投资的人财物都较为庞大。例如必须有专业的实践场地、实践器械,还要配置专业的实践课老师等;

(二)约束实践教学质量的元素繁多,牵涉范围宽广,有主观的要素,教师质量等,亦有客观的要素,例如设施等;

(三)实践教学内容繁复,流程也极为繁杂,能够控制的元素不多。

面对实践教学的这类特征,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与考核系统应充分发挥全面质量管控理论的功效,形成全方位性以及多元化的管理。

二、构建公安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与考核体系的策略

(一)构建专业性、层次化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与考核系统

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具备有效的运行管理系统。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与考核系统应分工清楚、构造完善。融合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制度构建情况,构建三个级别的质量评价与考核系统最为科学。三个级别是指,学员、教学系部以及教学研究室。第一个级别是学院,该级别是质量评价与考核的中心,管理层的关注会让系统的运转更为顺畅。所以,在学员级别上,应组织一个管理团队,专职质量评价与考核工作。最佳的模式是由管理教学的责任人充当组员,如此方可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管理团队应集中审核实践教学质量考评的准则与实际预案,研讨并化解质量评价与考核阶段的难题。学员还应建立教学督导团,聘任校内外的专业人士,整合教学资源,摸清老师的实践教学状况,将遇到的困难回馈给老师、教学系部,对一部分关键性难题应回馈给管理团队,管理团队依照回馈的信息,聘任专家研讨并化解实践教学中遭遇的困难。

第二个级别是教学系部,教学系部能够凭借系部主任或同领域聆听课程的模式,引出实践教学中留存的困难,系部还应组织教师实施实践教学研究与讨论,对实践教学的模式进行设计、改造以及健全。

第三个级别是教学研究室,教学研究室应定时举办教学研讨会议,团体备课,全方位提升实践课老师的教学水准。

评价与考核系统在运行阶段,应保证信息的通畅与第一时间回馈,指令应第一时间下达,保证系统能够高效运行。

(二)构建实践教学流程各版块的多维度评价与考核系统

构建实践教学质量全过程的考评系统,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各版块的教学力度。例如教科书、教案、试验、实操、实习与考评等多维度的监督,确保实践教学各环节间的紧密联系。从点上保证质量才能保证整个实践教学的品质。

公安实践教学质量有着多层级、多元化的特征,应把多主体、多维度的教学质量评价与考核当成实践教学质量监督的关键点。

1.老师教学质量评价主体的多样化。为了保证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的公允性,要使用“四位一体”的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包含学员、同领域人才、领导者与老师。评价主体的多样性有利于全方位掌握实践教学的讲课情况,包含教学形式是不是多元化、教学模式是不是适合、教学观念是不是及时更新、教学效能是不是达到最佳等。通过评价,让老师从不同的视角掌握自身的教学状况,第一时间修正教学中的漏洞。

2.对学生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倾向于流程性、成果性评价,而并非武断性、成果性的评价。在考核评价模式阶段,应重视平日的考评、时段性考评以及实践综合练习考评等多类模式融合的综合评价模式。评价内容应偏向于实际操作技能、学识利用技能、应对突发事件的技能等。

3.由单一维度的教学质量管控过渡到多维度的教学质量综合管控。多维度的教学质量管控,通常是多方面、多板块的管控工作。其偏向于宏观调控与过程保证相融合,凭借学院、系部、教学研究室三层的督导,使用诊断型听讲、教学专题研究、演示课等模式构成目的性明确的质量管控。重视各教学版块的监控,能够实现分段式的教学检测,在初级阶段、中级阶段、终极阶段对实践教学的组织、实践教学规划的履行、实践教学内容的展开、实践教学流程中留存的难题等实施动态评价。

4.将传统的、密闭的、非动态的管理过渡为凭借互联网公开、动态的监管。互联网的便利性为质量考评提供了有效平台,通过打通老师课程教学质量“网络考评”的途径,达成教学考评、成果统筹和检索的互联网化,老师能够实时检索到自身的教学回馈信息,并依照学生与专业人士的回馈信息调节教学版块或模式。学院还能够凭借数字化教务管控媒介,公布教务讯息,搜集教学动态,及时把握教学一线的情况,打破传统的教学质量考评的时间与空间的约束。

(三)构建并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的考评系统

教学质量考评的目的是确保教学效果,而教学质量是通过教学质量评价来映射的。所以,在完备的实践教学质量考评系统内,应构建全方位、合乎标准的实践教学质量考评体系。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在教学形式与模式上的差异显而易见。所以,在教学评价层面应呈现出实践课教程的特征,公平的、全方位地映射实践教学的质量。

对实践教学质量的考评要秉承定量考评与定性考评相融合的原则进行。以往的测验方式,是以分数来论英雄,这其实是一类定量考评模式。定量考评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直接的映射出教学功效,然而公安实践对公安学校的毕业生的要求更为苛刻,大部分理论与技能的学习情况无法通过量化的模式予以评价。例如动手操控技能、学识利用技能、逻辑解析技能等。所以,在公安实践教学阶段,应注重定性的考评模式,定性考评并非使用数学思维进行评价,而要依照考评人对考评对象平日的表现、状态等实施观测与归纳,直观地对考评对象给出定性的结论。

通过学生的课堂行为、随机测验、口试、实际动手能力等评价级别,可以较好地映射学生的实践技能。也就是说,定性考评与定量考评相融合是考评实践教学成果的前提。

另外,还应使用实践教学动态考评的模式,以培育能力为中心。实践教学的中心目标是培育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专业学识的具体应用能力,对能力的考评应使用一类持续的、动态的考评办法。评价在学生实践学习阶段应一以贯之,实效性强的、动态的回馈考评信息,方可全方位掌握实践教学的状况。

而且,还要构建实践教学质量考评的信息回馈体制以及激励体制,信息回馈体制有利于搜集到各类讯息,第一时间找到漏洞,给出整改的建议。而激励体制能够发挥引导功能,强化老师与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关注程度。

(四)构建公安法学实践教学体制的保障系统

体制构建是法学实践教学标准化的保证。保证法学实践教学的中心地位,就需要配备一套卓有成效的系统化体制。体制是实践教学展开的基础,卓有成效的体制能够推动法学实践教学在公安学院的进步。

笔者的意见是:在学院实践教学管控的前提下,设立法学实践教学管理科,构建与其相对应的实践教学管控体制,其包含法学实践教学案例分享、档案分享、办公分享、教学经验分享、值班管控、教学网站管控等;并由有关科目的老师编纂法学实践教学管控指南。管控指南应由四个版块构成。其一,是实践教学管理中心简要介绍;其二,是管理中心的内部规程体制;其三,为全部法学实践教学中应用的表格格式以及阐释;其四,为注意项目以及附加法则、法学实践教学管控中心的联络形式、教学网站、实践基地等。从第一学年度伊始,就发送到参与法学实践教学课的学生。这类方略让体制更加标准化与公开化。

三、结束语

综上,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与考核体系的建设,已经成为公安学校的首要任务。提升实践教学质量也是保证公安人才储备的必经之路。使用全面质量管控理论,融合公安教学实践,提升公安实践教学质量,已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管浩生.警务协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公安实践――关于警务协商机制建设的初步思考[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5,(2):18-20.

[2] 钟琳.公安学术期刊发展的特色求索--以《江西警察学院学报》特色栏目建设为例[J].辽宁警专学报,2015,(4):101-107.

[3] 张福成.论地方公安本科院校深化综合改革的四个维度――基于学校内部的视角[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10):52-57.

[4] 徐镇强,何彩英.基于一级学科的公安学建设水平管窥――以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据为研究视角[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7(2):128-136.

[5] 张弛.公安英雄模范培树机制研究――基于湖州市公安局英雄模范培树实践的思考[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15,25(4):106-111.

内部控制考核评价方案篇9

Abstract

We have begun to actualize the controlling of standard cost from 2005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hospital’s cost accounting,improve the hospital’s income,and decline the patient’s expenditure.Namely:Establish the cost criterion,progress cost difference prompting,analysis and cost difference controlling etc,forming a suit of controlling system by feed former controlling,accounting function and feedback controlling of the cost.By circulating for one year,we have obtained favorable effects.

Key words

standard cost;hospital management;cost accounting;hygienic economic

摘要: 为加强医院成本核算、增加医院收入、减轻患者负担,我院于2005年开始实施标准成本控制管理。即制定成本标准,进行成本差异揭示及分析和成本差异的控制;通过成本的前馈控制、核算功能及反馈控制的有机结合而形成一套成本控制系统。运行1年来,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 标准成本;医院管理;成本核算;卫生经济

近年来,医院的发展有市场化和商业化的倾向,导致病人看病费用明显增加。“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对医院的全面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从全国现代医院卫生经济管理会议可知,当前医院成本管理的现状呈现以下特点:门诊、临床科室基本上是亏损的,经营成果好的医院亏损科室占79%,经营成果差的医院亏损科室占94%;医院的生存主要依靠药品和检查,但医疗成本高。因此,新的发展形势客观上要求医院强化内部经营管理,建立优质、高效、低耗和集约化的科学管理模式[1]。我院在成功开展《406医院三级成本核算办法》[2]、《合理用药评估办法》[3]和《合理检查评估办法》[4]的基础上,于2005年开始实施标准成本控制管理,即制定成本标准,进行成本差异揭示及分析和成本差异的控制;通过成本的前馈控制、核算功能及反馈控制的有机结合而形成一套成本控制系统。运行1年来,成效显著。现将我院标准成本控制制度的运行情况介绍如下。

1 建立标准成本控制制度

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降低医疗成本。要控制医疗成本的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单病种控制。单病种控制最重要的就是明确诊断,所以我院在实行标准成本控制制度的同时,首先要明确诊断,以便对费用控制有一个很好的参照标准。

1.1 目的 医院依据标准成本来考核实际成本,把过去以考核医疗收入为主的核算模式变为以考核医疗成本为主的核算模式,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收费,从而有效地遏制“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1.2 相关指标 标准成本控制制度是指围绕标准成本的相关指标(如技术指标、作业指标、计划值等)而设计的,将成本的前馈控制、核算功能及反馈控制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成本控制系统。其主要内容包括成本标准的制定、成本差异揭示及分析、成本差异的控制3部分。

2 成本中心的成立

标准成本的首要问题便是制定成本中心,以衡量其绩效,分清各部门的责任。成本中心是成本收集的最小责任单位,它有3个特点:一是要确定责任区域,二是要在一定主管控制下,三是它成为最小成本责任中心。我院在开展三级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实施标准成本控制制度,因此,一级成本中心是医院,二级成本中心是科室,三级成本中心是单元(即医生组、护理组、检查诊室或个人)。成本中心按其功能区分为住院成本中心(临床科室)、门诊成本中心(门急诊诊室)、辅助性成本中心(辅诊科室)和管理性成本中心(机关部门和职能科室)。我院在考核标准成本时,主要考核三级成本中心,从而达到降低二级成本中心和一级成本中心的医疗成本。

3 标准成本制订

由于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在制订标准中,我们实行门诊与住院分开、药品与医疗分开、单病种分开的原则,不同病种制订不同的标准。因此,制订标准是标准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根据成本的形态划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我院在制订成本时,对单病种的变动成本分为药品消耗成本、辅诊检查成本和医疗服务成本;固定成本为医疗管理成本。因此,在制订单病种标准成本时,我们组织医院各科室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依据目前成熟的治疗方案提出单病种标准治疗方案,专家组审定后,由核算部门根据单病种标准治疗方案,计算出各单病种的药品消耗标准成本、辅诊检查标准成本和医疗服务标准成本。由于医疗管理成本属于公共消耗成本,它由核算部门根据历史数据和病源结构直接计算而得。药品消耗标准成本是单病种标准治疗方案的药品消耗量同这些药品的标准价格的乘积之和;辅诊检查标准成本是单病种标准治疗方案的检查项目及次数同这些检查项目的内部转移价格的乘积之和;医疗服务标准成本是单病种标准治疗方案的其他医疗服务同其相应的内部转移价格的乘积之和。将药品消耗、辅诊检查和医疗服务的标准成本相加,即得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标准成本,再加上医疗管理的标准成本,即可得按全部成本法计算的单病种标准成本。在实际工作中,单病种标准成本制订还需要根据年度实际核算和成本差异揭示及分析进行合理调整。

4 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和控制

4.1 成本差异计算 我院实行标准成本控制制度以后,成本核算工作进一步细化。成本中心以单元为最小单位,成本对象以单病人为最小单位。在实施过程中,第一步,我们以单病人为起点,首先计算每一位患者实际发生的变动成本,即:根据患者药品的实际使用量和药品的标准成本计算药品消耗实际成本;根据患者实际做的检查和这些检查项目的内部转移价格计算辅诊检查实际成本;根据为患者提供的其他医疗服务和这些医疗服务的内部转移价格计算医疗服务实际成本。第二步,把患者进行分类汇总。把患者按科室和单元分类,按单病种进行汇总,汇总后,依据药品消耗标准、辅诊检查标准和医疗服务标准按单病种分别计算各成本中心的单病种的药品消耗标准成本、辅诊检查标准成本和医疗服务标准成本。第三步,计算标准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脱离标准成本的各种成本差异应分别计算和归集,以便于分析、控制和考核各种成本指标。即:药品消耗差异=药品消耗实际成本-药品消耗标准成本;辅诊检查差异=辅诊检查实际成本-辅诊检查标准成本;医疗服务差异=医疗服务实际成本-医疗服务标准成本。

4.2 成本差异的揭示及分析

4.2.1 成本差异分为消耗差异(项目差异)和价格差异。

药品消耗差异=标准价格×(实际药品消耗-标准药品消耗)(式1)

辅诊检查项目差异=实际检查项目×标准价格-标准检查项目×标准价格(式2)

医疗服务项目差异=实际服务项目×标准价格-标准服务项目×标准价格(式3)

价格差异=实际消耗×(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式4)

4.2.2 成本差异的揭示 差异等于实际成本减标准成本,负差为有利差异,正差为不利差异。差异揭示出来后,应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一些改进的措施。差异产生的原因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因为标准不够准确造成的;另一方面是因为实际生产操作或管理产生的。对于不够准确的要加以修订,对于由于生产操作管理产生的要具体进行分析。如我院2004年12月泌尿外科组的急性阑尾炎成本差异分析,按单例计算:药品消耗实际成本为1585元,标准成本为700元,药品消耗差异为885元;辅诊检查实际成本为499元,标准成本为250元,辅诊检查项目差异为249元;医疗服务实际成本为1755元,标准成本1700元,医疗服务项目差异为55元。分析其原因:药品消耗差异的产生是由于过多使用高档药品所致,按照专家提出的急性阑尾炎术后抗生素类药品一般用头孢三嗪钠比较适合,而当时泌尿外科组实际使用的抗生素类药品以头孢哌酮钠为主,这是形成药品消耗差异的主要原因,进而要求泌尿外科组改用头孢三嗪钠为主的治疗方案;辅诊检查项目差异的产生是由于在检查项目选择上,有75%的患者进行了彩超检查,检查阳性率仅为62%,低于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中对三级医院评价指标参考值彩超检查阳性率≥70%的要求。进而要求对急性阑尾炎进行手术前,通过B超检查能够诊断的病例,不再进行彩超检查。医疗服务项目基本没有差异,基本说明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实践中得出这样一条经验:成本差异的分析一定要由成本中心的医生、护士、技师和卫生经济管理人员共同进行分析,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使标准成本控制制度发挥更大的作用。

5 标准成本的控制

5.1 实行标准成本控制制度,使成本管理与经济利益直接挂钩,提高了全员成本意识 对于变动成本,我们按单病种确定正常差异的合理范围进行监控;对于公共消耗成本,我们按单元(或科室)确定正常差异的合理范围进行监控。我们制订的合理范围为标准成本上限的10%,下限的25%。脱离标准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当脱离标准差异为负数时,我们认为标准成本控制合理,但负数超过15%时,我们必须提交专家组和医疗行政管理部门分析是否存在降低医疗服务质量的问题;当脱离标准差异为正数且超过10%时,我们认为标准成本控制不合理,据此计算差异率,差异率=脱离标准差异/标准成本,把差异率作为质量考评的扣减权数,质量考评分总数为100分,如果某工作单元的质量考评分为98分,差异率为5%,质量考评最终分为98×(1-5%)=93.10分。根据三级成本核算的要求,单元超劳补贴=单元贡献×提成比(%)×考评分(%)。

5.2 实行标准成本控制制度,能够找到成本管理的根源,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 实行标准成本控制制度后,医生对患者病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以专家制订的标准治疗方案予以指导,对实际检查、用药应以专家倡导单病种标准治疗方案的标准加以控制。为了提高成本控制的工作效率,我们运用“例外管理原则”把控制重点集中在那些属于不正常的、不符合专家倡导单病种标准治疗方案的关键性差异上。要追根寻源,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及时反馈给专家组和医疗管理部门。专家组根据实际诊断和治疗情况,认为单病种标准治疗方案需要调整的,及时调整,并将新的单病种标准治疗方案反馈给相应的工作单元和卫生经济管理部门。专家组认为单病种标准治疗方案符合实际诊断和治疗的,由医疗管理部门对其科室和工作单元迅速采取措施,及时消除不利因素的影响。

内部控制考核评价方案篇10

关键词:企业;全面预算;预算管理;管理质量;改善

中图分类号:F8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实施合理的预算编制是基础

预算编制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的首要问题,也同样是企业在预算管理活动当中的一个基础性工作。然而,在当前的企业预算管理当中,预算编制的质量都不是很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预算编制的过程不合理。在预算的过程当中,很多企业对预算指标的客观性以及预算本身的前瞻性不重视,使得预算指标没有良好的弹性。其二,预算编制多趋于分散。企业在预算编制当中预算指标体系比较分散,忽略了企业的盈利能力,没有树立一个良好的亏损预算意识。其三,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全员参与度不高。在当前的企业当中,财务部门多对预算编制进行制定与控制,因此,人们普遍把预算单单理解为企业的财务预算,和员工没有多大关系,在编制预算当中不注重企业的全体员工参加。其四,预算编制存在机械化。现如今的企业在对预算进行编制的时候多使用增量法,而这种方法会使在预算编制中出现讨价还价的情况,在增量上就有了很大的个人主观性,降低了预算编制的效能。要解决以上四种问题,就务必要做好下面的工作:

(一)树立预算编制新理念

企业要树立一个从自身战略目标出发,以市场以及内部为着眼点对实际的预算目标理念进行生产经营,要以增加企业的营业收入、控制成本费用以及提高现金流量为主要内容,实施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把预算管理的效率进行全面提高。

(二)倡导全员共参与

企业在制定和修改预算的时候要让全体员工参与进来,要把民主决策以及科学实施的预算编制原则充分体现出来。这样的预算编制既让员工对企业的现状更加了解,又对自己所要努力的方向和在工作中要达到的水平进行了明确,有利于结合企业和职工的共同利益,最大发挥员工的自身潜力,为完成企业的整体预算目标而努力。

(三)使用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

企业在编制预算中,要注重运用自上而下和上下结合的方式。首先由企业的管理层把总目标提出来;各个基层单位依照总目标对本单位的预算方案进行制定,并对分部门进行上报;分部门要以预算方案为基础,积极对本部门的预算草案进行制定,然后向预算管理会呈报;预算管理会对预算草案进行审查,权衡各方面的意见对整个组织的预算方案进行拟订。

二、控制与协调预算执行情况是关键

(一)对预算管理制度要健全

首先,企业要创设一个比较科学的预算控制环境,特别是创设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其次,要对企业的各个部门的资金流向进行风险评估,把风险认真找出来,科学合理的控制与管理风险;再次,要对确保理财目标良好实现的政策进行制定,要从企业的各个方面对预算的控制进行加强,这些方面包括控制范围的有效制定、各个部门职责的划分、经营业绩的考核等;最后,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中要从刚性原则出发,把握环境的变化以及业务流程的结构变化对预算执行所产生的各种影响,认真把修改与完善各种制度工作做好。

(二)对预算管理体系要规范

企业要实施全员预算管理的策略,从预算总额的总体性和预算管理流程的全程化出发,对预算管理体系进行规范,要对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统筹安排和预测,有效结合资源的利用和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使预算管理体系得到有效控制,确保目标的有效实现。企业要通过对预算的执行与监控、分析与调整以及考核与评价,真正把预算管理的权威性给充分发挥出来。

(三)要创建有效的预算监控系统

要想把预算管理的积极作用给发挥出来,企业的信息反馈机制要具备的特征是:把企业各个部门的责任性给体现出来;把各个部门的控制性给反映出来;把员工的激励性给发挥出来;把企业的有效信息性给引导出来。

三、及时考核预算执行情况是目的

在企业当中,预算考核已经实施了许多年,它是与企业的奖励与惩罚措施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然而在实际的工作当中,重奖励轻考核目的的情况屡见不鲜。在考核预算执行情况时,企业多从个人情感的角度去对考核方进行评价,使得考核的真正作用发挥不出来,导致了考核工作常常流于形式。同时,一些不合理的奖罚制度在企业中也普遍存在。因此,要想达到科学的考核、公正的奖罚以及到位的激励效果,就必须把以往传统的预算管理方式进行转变。

(一)大胆创新评价指标

对评价指标进行创新要以稳定的企业战略导向为基础。所有的预算考核要不是短期的行为,要注重从企业的长远利益出发,在实施战略规划的前提下,对企业成功的因素进行不断探索,对异常关键的业绩指标进行确定。要注重企业绝对与相对数值的反复运用,进一步对平衡管理进行不断推进。

(二)不断出新评价方法

通常情况下,评价方式包括很多种,主要有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法、结构分析方法、因素分析方法等。企业不管运用哪一种评价方法都要做到灵活掌握,从实际出发。同时,企业要想使预算管理方法趋于科学就要把以下几种关系处理好:首先是可控关系与不可控关系。在对企业的业绩进行衡量的时候,要以可控范围为标准,尽可能把没有办法控制的因素所造成的各种影响进行排除。其次是要处理好量化关系以及非量化关系。最后是处理好财务性评价关系以及非财务性评价关系。在评价预案算中,企业在重视分析财务指标之外,要对非财务性指标进行重视,这些非财务性指标包括企业产品的质量、整个市场的占有率以及产品的生产率等。

参考文献:

[1]曹淑萍.谈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01).

[2]马素青.施工企业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