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会计控制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8 13:17:59

内部会计控制论文

内部会计控制论文篇1

【关键词】内部控制;问题;原因;建设

医院内部控制,是指医院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和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发现和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措施及程序[1]。其重要组成部分即为内部会计控制。1999年10月31日修订通过的《会计法》的27条中,从实质上要求各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2001年以来,财政部以财会[2001]41号文件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简称“基本规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采购与付款》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销售与收款》等。这些规范的实施,对于深入贯彻《会计法》,强化医院内部会计监督,整顿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必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尚未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本文拟就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失效的表现、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失效的原因及加强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建设的设想等问题做粗浅的探讨。

1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失效的表现

目前,按照《会计法》、“基本规范”的要求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有效实施的医院为数不多。从近几年发生的涉及会计违法违纪案件和各有关部门对医院审计检查的结果看,一些医院的内部会计控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有些等同虚设,存在问题很多。

1.1会计信息失真近年来,医院由于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而造成的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如常规性的印单(票)分管制度、重要空白凭证保管使用制度及会计人员分工中的“内部牵制”原则等得不到真正的落实;会计凭证的填制缺乏合理有效的原始凭证支持;人为捏造会计事实、篡改会计数据、设置账外账、乱挤乱摊成本、隐瞒或虚报收入和利润;资料不清、债务不实等。

1.2费用支出失控,潜在亏损增加如某些医院为了搞活经济,允许部门经理开支一定比例的业务费用,但对这部分费用的适用范围无明确规定,更无约束监督机制,导致部门经理大手大脚,挥霍浪费,使本来微利的医院出现亏损,本来亏损的医院雪上加霜;有的医院由于财产物资内控管理薄弱,物资购销制度松弛,存货采购、验收、保管、运输、付款等职责未严格分离,存货的发出未按规定手续办理,也未及时与会计记录相核对,对多年来的毁损、报废、短缺、积压、滞销等不作处理,致使巨额潜亏隐藏在库存中,再加上经济往来中审查制度不健全等,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1.3违法违纪现象时常发生如有的医院主管财务的领导、业务经办人员、财会人员利用内控不严的漏洞大量收受贿赂、贪污公款、挪用资金,或与医院外部不法商人相勾结,利用虚假发票非法侵占资金等。

2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失效的原因

内部控制作为一个组织自我调节和自行制约的内在机制,处于医院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位置。健全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不仅能保证医院会计信息的真实正确、财务收支的有效合法和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还能保证一个组织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但任何事物都不是尽善尽美的,无论多严密的内部控制,在执行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人为的阻力。

2.1医院内部会计控制不顺主要表现在:会计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不当,业务交叉过杂,会计人员兼职过多,职责不明;会计的事前审核、事中复核和事后监督流于形式;有相当一部分的医院没有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已建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得不到重视和支持。

2.2医院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得力目前相当一部分医院对建立内部的控制制度不够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残缺不全或有关内容不够合理;更多的是有章不循,将已订立的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印在纸上、挂在墙上”,以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审计,而不管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如何,遇到具体问题多强调灵活性,使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

2.3考核医院干部政绩、业绩机制不完善长期以来,对医院干部政绩、业绩考核以目标利润完成情况为主要依据,缺乏对其他相关指标的综合考察。有些医院领导为在任期内出“成绩”,便指使财会人员弄虚作假。还有些业务主管部门,为了加快本系统的经济发展,在未进行科学论证的情况下,下达一些脱离实际的经济增长考核指标,而部分医院领导者为讨好主管部门借此显示自己的能力,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等手段来“实现”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有关指标。

2.4会计人员素质较低近几年来,会计人员队伍迅速扩大,但对会计人员的思想教育、业务培训没有跟上,有些培训流于形式,根本起不到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作用。突出表现在:一些根本不具备从业资格,靠人情关系混进会计队伍的人员,仍然呆在会计岗位上,这些人只凭长官意志办事,法律、准则、制度懂得不多,但却没有不敢造的报表,没有不敢花的钱;还有部分的会计人员无视财经纪律,为了个人利益,顺从领导意图办事,甚至为讨好领导,在弄虚作假上帮着出点子,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财务报表被歪曲等。

2.5外部监督乏力为了加强监督,我国已形成了包括政府监督(如财政、审计、税务、证券监督等部门的监督)和社会监督(如注册会计师、社会舆论等的监督)在内的医院外部监督体系。然而,如此大的一个监督体系其监督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各种监督的功能交叉、标准不一,再加上分散管理,缺乏横向沟通,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2)各种监督没有按照设定的目标进行,有的甚至以平衡预算和创收为目的,监督弱化问题严重。(3)不规范的执业环境和不正当的业务竞争,以及对注册会计师监督不力,使得“经济警察”的作用并未发挥出来。

3加强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建设的设想

3.1建立严密的医院内控体系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具体应包括三个相对独立的控制层次:(1)在医院一线“销”全过程中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制度,建立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有关人员在从事业务时,必须明确业务处理权限和应承担的责任,对一般业务或直接接触客户的业务,均要经过复核,重要业务最好实行双签制,禁止一个人独立处理业务的全过程。(2)设立事后监督,即在会计部门常规性的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其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核查,建立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事后监督可以在会计部门内设立一个具有相应职务的专业岗位,配备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全面的人员担任此职,并纳入程序化、规范化管理,将监督的过程和结果定期直接反馈给财务部门的负责人,中小医院无需配备专职人员,可由财务部门负责人直接负责此项工作。(3)以现有的稽核、审计、纪律检查部门为基础,成立一个直接归董事会管理并独立于被审计部门的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通过内部常规稽核、离任审计、落实举报、监督审查医院的会计报表等手段,对会计部门实施内部控制,建立有效的以“查”为主的监督防线。以上三个层次构筑的内部控制体系对医院发生的经济业务和会计部门进行“防、堵、查”递进式的监督控制,对于及时发现问题,防范和化解医院经营风险和会计风险,将具有重要的作用。

3.2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情况的检查与考核,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为了保证医院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的发挥作用,并使之不断地得到完善,医院必须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有效遵循,执行中有何成绩,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某项内部控制制度不能执行或不能完全执行,估计可能产生或已经造成什么后果。对于违规违章的,坚决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并与职务升降挂钩。只有做到压力与动力相结合,才能最终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

3.3加强对内部控制行为主体“人”的控制,把内部控制工作落到实处医院内部控制失效,经营风险、会计风险产生,行为主体全是人(这里指的人是指一个医院从领导到有关业务经办人员)。只有上下一致,及时沟通,随时把握相关人员的思想、动机和行为,才能把内部控制工作做好。具体讲,除领导本身应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外,还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要及时掌握医院内部会计人员思想行为状况。内部业务人员、会计人员违法违纪,必然有其动机,因此医院领导及部门负责人要定期对重点岗位人员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分析,着重了解他们是否有、炒股、经商、与社会劣迹人员往来和追求超常消费等情况,掌握可能使有关人员犯罪的外因,以便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和控制。(2)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职业道德教育要从正反两方面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法纪政纪、反腐倡廉等方面的教育,增强会计人员自我约束能力,自觉执行各项法律法规,遵守财经纪律,做到奉公守法、廉洁自律;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要特别重视对那些业务能力差的会计人员的基础业务知识的培训,以提高其工作能力,减少会计业务处理的技术错误。

3.4强化外部监督,督促医院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要合理分工,建立岗位责任制,并注意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定期互通情报,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应加强对医院内部控制的了解、检查与监督,加大执法力度,增强威慑力;有关部门必须切实抓好对注册会计师职业质量的监管,使注册会计师的社会监督职责到位;鼓励与支持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对医院(特别是上市公司)违法违纪行为曝光,以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内部会计控制论文篇2

1.1评价企业内部控制是内部审计最重要的职责

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为检查和评价其经济活动和为本组织服务而建立的一种独立评价活动,其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在联合国公共行政和财务处编制的《发展中国家政府审计手册》中做了精辟论述。它认为在20世纪,政府审计的重要发展之一是对内部控制观念的确认以及创建内部审计单位,并把它作为内部控制系统的关键部分。内部审计通过对一个单位的内部控制加以系统的检查和评价,提交审计报告,其中包括对各种经营活动无偏见的、公正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和经过证实以后而应采取改进行动的合理建议,以协助各级管理部门有效地履行其职责。显而易见,内部审计不仅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特殊方式,而且评价与改善企业内部控制是其与生俱来的重要职责,也是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最重要的贡献。市场经济需要内部控制。特别是加入WTO以后,世界经济一体化使我国企业生存与发展面临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风险,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仍然十分薄弱,上市公司经营失败和各种舞弊案件的接连出现,凸显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必要和迫切。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下,内部审计通过内部控制评价参与企业管理,改善企业内控品质更显得意义重大和迫在眉睫。

1.2内部审计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

内部控制涵盖范围很广,涉及企业管理活动各个方面。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系统地检查和评价,不仅需要执业人员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执业胜任能力,还需要执业人员对企业情况有详尽地了解和掌握。有目共睹,近年来,代表我国审计水平前沿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尽管在形式上出现了内部控制专项鉴证业务,执业规范中对此也提出了要求,但在审计实践中,直到目前仍很少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即使是作为报表审计步骤之一的内控制度基础审计方法,在实际工作中,也往往流于形式,其原因固然有企业内部控制不规范、不完善、无法依赖等客观因素,但注册会计师对企业不熟悉、不了解、缺乏相应的专业判断能力等主观因素难辞其咎。不能掌握企业控制全貌,只能依赖以凭证、账薄和财务报告为载体的会计系统以及可以找到管理痕迹的书面上的控制程序,无法实施对内部控制的公允评价,更谈不上合理建议及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的健全和完善。相比而言,内部审计处在企业内部,置身于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中,对企业内部控制最熟悉,因而也最有能力对其进行评估和建议。外部审计开展内部控制评价的诸多限制,尤显内部审计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在独立审计日益关注内部控制单独评价的同时,内部审计更有责任和条件重视开展内部控制评价,营造组织内外共同关注内部控制建设的氛围,共同促进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快速发展。总而言之,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与国际先进内部审计接轨的必然要求。目的是要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按照预定的目标和方式,在有效的控制下规范运作。通过内部控制审计,监督、检查、纠正和处理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错误,使内部控制更趋于完善。会计电算化下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策略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就好比危险的飞行一般,让人胆战心惊而又无法抗拒。计算机信息处理环境影响会计内部控制及其审计已是不争的事实,但目前对计算机信息处理环境下内部控制的内容、分类以及如何审计内部控制问题,概念仍然不十分清晰,不少控制措施以及审计方法严重脱离实际,许多问题还有待研究。

2.1加强对会计电算化内控的审计

信息数据处理相对传统纸币处理,容易篡改而不容易留下痕迹。内部审计人员应给予处理数据的系统和数据本身更多的关注。着重做到:(1)明确审计人员职责。审计人员要检查组织结构、职权和责任的分配与分工情况、以确定职责分能够提供有力的内部控制,如程序与系统开发、计算机操作、输入数据的控制等应尽量分离。(2)安全控制。审计人员应该确定是否制订了有关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程序、数据文件、数据传送、输入和输出资料以及人员的安全规定。该项检查应该不仅涉及中央处理站的计算机设备,还应包括其他地点的小型机、计算机终端、通讯设施及其他设备。

2.2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

建立以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为目的控制措施。组织网络安全方面及高级程序语言的培训。大力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培训。如:数据模拟检测法、整体检测法、程序编码控制法、平行模拟法、程序追踪法。培养一批既懂财会、审计业务、又精通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有经验的复合型专业内部审计人员。

2.3加强外部电算化审计

建议相关部门尽快研究我国的信息系统审计制度,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任何直接或间接影响财务报表或其他至关重要资料的数据或处理系统都要求审计,并可在重大信息化工程项目中试点,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再逐步推广施行信息系统审计制度。在新的经济和技术环境下,注册会计师审计应考虑增加以下内容:

(1)审计除了对现行企业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审计外,审计还要对如分部信息、非财务信息、前瞻性信息、知识产权、创新金融工具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审计。

(2)更加注重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为了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真正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注册会计师就不得不想方设法将审计风险降低到最小的程度。因此,内部控制制度对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一点同样也被我国新修订的《会计法》所重视。

(3)对不确定信息的审计。由于现代财务报告中包括了如或有事项、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和信息披露和无形资产等有关内容,因此,审计就不能不对这些内容进行审计。

(4)在审计报告中应增加分析性评价的意见。在审计报告中应增加分析性评价的意见,尤其是有助于评价企业收益质量的信息,根据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调查,绝大多数会计信息使用者认为,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掌握了丰富的资料和有关企业的情况,因此,他们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其审计报告中增加有关分析意见。这些信息一般包括:审计范围和发现的问题;在备选的会计原则中,企业所选择的会计原则,特别是一个行业的其他企业采用的会计原则;企业管理当局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所作出的重大假设及估计的合理性;与现有资产进行变现的有关风险。

(5)开展安全审计。安全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对计算机网络环境及其有关活动所进行的系统审计,并进行评价的活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使得会计信息可以通过网络迅速地在世界各地传输,甚至直接传输原始会计资料,从而使得企业的信息能够最大范围地被信息使用者共同享用。但这种共同享用的基础是安全。由于计算机技术及人文方面的影响,网络信息的风险将会增加,如利用网络及安全管理的漏洞获取用户口令或电子账号,冒充合法用户作案;或通过网络远距离盗取企业的商业秘密等。因此,现代审计必须积极开展安全审计,并将其作为审计的中心内容之一。

(6)开展预测信息审计。因为现代财务报告中将大量增加有关企业未来的信息,其中包括大量的财务预测信息,而对这些预测信息必须要有相应的质量保证机制。在这方面,完全可以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作用。

(7)开展对报表附注的审计。现在及未来,财务报表附注内容将会大大增加,因此,对这部分内容的审计也是不可避免的.然而,目前审计工作中针对有关会计报表附注的编制与审计的规范是相当欠缺的,也正由于对会计报表附往没有相应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制约,所以实务上对会计报表附注部分的审计,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更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做法。为此,应制定会计报表附注的会计和审计准则,完善法规制度,加强对会计报表附注的审计,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审计的责任得以更好地完成。

内部会计控制论文篇3

(1)内部控制的范围扩大,是加强电算化内部控制的客观要求。

传统的手工会计主要采用结构控制方法,包括设置相互牵制和制约的会计岗位,通过对会计业务的多重反映或者相互稽核关系进行控制。例如,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分别记录,结果相互验证;通过对账和内部审计进行账证核对,账账核对,保证记账的正确。而电算化系统下,由于系统建立和运行的复杂性,内部控制的范围相应扩大,包含了传统手工系统所没有的控制,如网络系统安全的控制、系统权限的控制、修改程序的控制等。

(2)传统会计控制机制的局部失效要求加强电算化内部控制。

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中,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处理都需要经过多重手续,严格遵循有关的制约监督机制进行操作,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核复查机制,形成严密的内部牵制制度,在相互牵制、相互核对、检查监督等重要措施的实施过程中,包含大量的信息提取、传输和校验等工作。现代企业的经营环境复杂、经营内容广泛、地理分布广阔、信息处理工作量大。如果采用传统手段,不仅速度慢且花费大。实行电算化后,许多业务处理程序被大大简化,大部分处理由计算机完成,一些内部牵制措施无法执行,会计人员无法直接参与和控制,控制效率低,其审查、稽核机制被削弱。

(3)电算化环境下会计工作对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自身可靠性的依赖性,让加强内部控制成为必然。

借助计算机对会计数据进行重新分类和整理,通过系统接口或集成方式做到数据共享,需要进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再开发或二次开发。增加辅助核算,把以运筹学为主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模型开发成方法库和模型库,并同会计信息系统有机结合,利用计算机先进快速的处理和计算机优势实施会计控制。会计电算化为企业利用会计信息进行管理创造的条件。同时也让人类对计算机的依赖日益严重。

二、加强内部控制的途径

(1)加强组织控制。

电算化知识与功能相对集中,必须制定相应的组织和管理控制,部门之间实施组织控制,部门内部实施岗位分工控制,明确部门内部各岗位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加强组织控制。从组织机构上看,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可以分为两个专职部门:系统开发部门和系统应用部门。系统开发部门承担系统的研制和维护工作,系统应用部门负责软件的日常应用,这两个不相容的职务之间应当分离,以保证系统内不相容职责的相互分离以及信息处理部门与企业其他业务部门的相互独立,以有效减少有可能发生的错误和舞弊。在电算化会计作息系统中实施内部控制,需要重新设计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及相应的内部牵制制度,做到各司其职,相互牵制。因此,电算化组织控制的重点应当是系统操作组和系统操作组内部的岗位分工控制及系统开发维护人员的控制。

(2)加强电算化软件应用控制。

运行控制是为了使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能适应会计处理的特殊要求而建立的各种能防止、检测及更正错误和处置舞弊行为的控制制度和措施。运行控制按其特性都可划分为输入控制、处理控制和输出控制3种类型,其目的是确保会计数据的安全、完整和有效。输入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保证输入数据的合法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处理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数据计算的准确性和数据传递的合法性、完整性和一致性,主要是对业务处理程序、方法进行控制,包括软件控制和硬件控制。软件控制是审查软件对数据的计算等处理是否正确,是应用控制的关键。主要是控制方法有程序审核、数据有效性测试、数据完整性测试、短点技术控制和设置处理上机日志等。硬件控制是通过计算机硬件系统本身控制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一般由计算机硬件制造商进行设置。输出控制是对系统的输出结果进行控制,其主要目的是保证输出数据的准确性,输出内容的及时性和适用性,如用已结账数据打印账簿应给予必要的标识等。常用方法为检查输出数据是否准确、合法、完整;输出是否及时,能否及时反映最新的信息;输出格式是否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数据的表示方式等是否符合工作人员的习惯。

(3)数据和程序控制。

数据和程序控制主要是指对数据、程序的安全控制。程序的安全与否直接影响着系统的运行,而数据的安全与否关系到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数据控制的目标是要做到任何情况下数据都不会丢失、不损毁、不泄露、不被非法侵入。通常采用的控制包括接触控制、丢失数据的恢复与重建等,而数据的备份则是数据恢复与重建的基础,是一种常见的数据控制手段,网络中利用两个服务器进行双机镜像映射备份是备份的先进形式。

(4)加强系统安全与网络的安全控制。

加强系统安全控制的主要应从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擅自动用系统各种资源、减少因外界因素导致计算机故障等方面入手。主要的控制措施包括:(1)订立内部操作控制,禁止非电脑操作人员操作账务专用电脑;(2)设置操作权限限制;(3)操作人员身份的密码控制;(4)数据存储和处理相隔离;(5)机房的工作环境保护。网络安全指标包括数据保密、访问控制、身份识别等。针对这些方面,可采用一些安全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认证技术等。网络传输介质、接入口的安全性也是应该引起注意的问题,尽量使用光纤传输,接入口应保密。通过上述技术可基本确保账务信息在内部网络及外部网络传输中的安全性。

(5)加强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既是公司、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强化内部会计监督的制度安排。内部审计必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以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审计,电算化会计账务处理是否正确,是否遵照《会计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审核费用签字是否符合有关内部控制制度,凭证附件是否规范完整等;②审查电子数据与书面资料的一致性,如查看账册内容,做到账表相符,对不妥或错误的账表处理应及时调整;③监督数据保存方式的安全、合法性,防止发生非法修改历史数据的现象;④对系统运行各环节进行审查,防止存在漏洞。

(6)要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

为了更有效地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我们必须根据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分别做好会计档案的收集、保存、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则是内部会计控制的特殊形式。随着IT技术特别是以Interent为代表的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进一步向深层次发展,这些变革无疑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但同时也给内部控制带来了新的问题的挑战。实施电算化会计以后,为一些人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提供了条件。由于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比手工操作下隐蔽性高、防范困难,所以加强电算化会计的控制和自控能力就十分必要。新的会议理论和方法的确立,又将使电算化会计在新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无论手工会计信息系统还是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其内部控制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即健全机构、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具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会计电算化信息真实可靠的保证。

内部会计控制论文篇4

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内部会计控制

从我国企业改革进程中明显可以看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走公司治理之路。而建立内部会计控制是优化公司治理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

一、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会计控制

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架构,是现代公司制的核心。现代企业制度区别于传统企业的根本点在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或称所有与控制的分离(Separationofownershipandcontrol)。在这种分离的基础上,经营者有可能利用私人信息的优势谋取个人利益,由于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地位及其所拥有的信息量的不同,最终决定了契约各方的不对等,这种不对等使公司的治理结构研究提上了人们议事日程。公司治理结构涉及到各相关利益方,如股东、经营者、债权人、雇员、顾客等。各相关利益方之间存在着不完备和不对等的契约。作为所有者的股东、保留了诸如选择董事和审计师、兼并和发行新股等剩余控制权,除此之外,将契约控制权的绝对部分授予董事会;董事会保留了雇佣和解雇首席执行官(CEO)、重大投资、兼并和收购等战略性的控制权,将日常生产、销售、雇员的招聘等管理权授予了公司的经营者;经营者的经营产生了委托—问题,即从经济学的理性假设出发,委托人和人具有不同的目标函数,人在信息与权力不对等的情况下具有道德风险,产生了诸如问题和搭便车等问题。公司治理要解决的就是在这种多边契约存在的情况下,以效率和公平为基础,对各相关利益方的责、权、利进行相互制衡的一种制度安排与设计。

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解释,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制定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在我国近几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开始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也不断完善,相应的法规也不断出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依赖于企业现有的社会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文化等因素,而公司治理结构正是这些宏观因素作用的结果,构成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础和依据。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内涵与外延的变化正是公司治理结构作用的结果。

二、公司治理结构下建立和健全内部会计控制的必要性

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是正确处理企业的利益相关方关系、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保证。公司治理结构分为外部治理结构与内部治理结构。公司外部治理结构受资本市场、融资市场、经理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内部治理结构受各利益相关方权利制衡的影响。例如,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债权人、工会等是代表各利益相关方的权力机构,它们之间权力的制衡构成了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是这些权力制衡的重要手段。

1.健全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有利于中小股东的利益,能够解决股权高度集中和所有者缺位问题。由于历史的因素和所有制结构的影响,我国股权结构高度集中,国有股、法人股占总股本比例高达65%以上,出现“一股独大”、“一股独尊”的局面,目前,国有股减持方案已经暂停,使得这一局面在短期内无法得到解决。按照公司治理结构要求,股东大会是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在一些重大事项上拥有控制权。实际上,股东大会及董事会常常被大股东控制和操纵,众多的中小股东很难通过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参与对企业的控制,这样目前的公司治理结构就出现“形备而实不至”的现象。由于我国企业所有者缺位现象严重,内部人控制问题突出,经营者可以凭借国有股和法人股的优势,做出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决策。例如,经营者可以利用国有股的优势,遥控股东大会做出不分红的决定,虽然中小股东不同意这种决策,但是,由于股权的比例不足以影响决策,只能听之任之。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可以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这样众多“用脚投票”的中小股东可以信赖企业的会计信息,他们可以通过买卖股票,淘汰恶意侵害他们利益的公司,实施对公司的间接控制。

2.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有利于所有者和经营者权力的制衡。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并形成特定的委托—关系,这样在实践中出现了所谓“所有者会计”和“经营者会计”的情况。对于企业所有者来说,他们期望获得真实的会计信息,并据此客观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正确估计其财务状况以进行未来投资决策;他们还希望能够控制会计政策使其向维护所有者利益方面倾斜,比如,贯彻谨慎性原则,足额并加速补偿固定资产成本,对存货采用后进先出法或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等。而对于经营者来说,则可能因其不会过多地关心企业长远发展而采取与所有者相反的会计政策,因为在多数情况下他们会更看重短期经营效益给自己带来的利益,这种短期利益驱动体现在会计上则为张扬或夸大受托经营成果,掩盖决策失误和经营损失,侵占或者损害所有者利益,如提前确认收入,不足额提取费用,产生过度的职务消费等。企业经营者成了现实的会计控制主体,直接控制着会计信息的生成和利用,而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控制则主要是通过由经营者所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来实现的。健全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使真实、公允的信息的产生成为可能,有利于双方权力与信息的制衡。

3.健全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有利于董事会有效行使控制权。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董事会接受股东会委托行使对公司的控制权和决策权。例如,董事会有权选聘和激励主要经理人员;对全体股东负责和向股东报告公司的经营状况,确保公司的管理行为符合国家法规;进行战略决策;制定政策和制度;履行监督职责,包括评价经理人员业绩、评价公司的财务业绩、监督预算控制系统的运作等。可见,董事会拥有处理公司经营和发展重大问题的决定权。董事会对股东的诚信,主要表现在向股东们报告具有可靠性和相关性的会计信息。所以,必须首先建立标准、高效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建立相应的信息质量监督保障体系。这是董事会行使控制权的保证。董事会要维护股东权益,实现公司经营业绩最大化,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重大问题决策的正确性和对经理人员行为的制约。董事会对公司的监控体系包括资本预算体系、业绩考核体系、会计核算体系、高层管理人员报酬体系、财务报告制度、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等一系列制度安排。内部会计控制是董事会行使权力的重要保证,所以,在制定内部会计控制政策和程序时,应该考虑到董事会行使控制权的效果。

4.健全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有利于保障债权人、职工、客户和供应商等利益关系方的利益。这些利害相关者在参与公司治理过程中都不能离开会计系统的信息支持。各利益相关方可以核实财务成果,对不良后果采取措施。例如,债权人通过限制性贷款协议,对借款企业实施监控权力,这种权力的行使依赖于真实、可靠的会计等信息。当企业违背贷款协议,或经营不善时,债权人就会采取干预措施,要求公司出售资产还债、停止兼并或投资、禁止分红、改组公司董事会、撤换公司领导人、停业清理等。可见,各利益关系方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必须依靠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

三、公司治理结构下内部会计控制的构建

内部会计控制是根据公司治理结构的需要和生产经营活动特征而设计的,是用于维持公司治理结构中相关利益主体相互制衡的一种制度安排。因此,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构建应该充分考虑企业公司治理的要求。

1.依据国家相关政策构建切实可行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内部会计控制的构建,应该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内部会计控制理论体系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具体的法律依据为《会计法》、《审计法》、《公司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企业财务通则》以及财政部的四个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文件,这些法律、法规大多是最近出台或者最近修改过的,充分体现了我国企业公司治理的要求。在构建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时,除了依据统一的法律、法规以外,还要依据各企业的具体情况。每个企业应该根据各自的业务流程、组织机构特点、控制目标以及控制功能的充分发挥建立起适合本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

2.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监督机构

一般说来,在内部会计控制的设计与执行方面,会计机构起了非常重要作用。企业会计机构对企业的会计流程、产品流程、产品性质、公司经营性质等都非常熟悉。因此,会计机构经常担当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政策和程序设计任务。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会计科目、凭证、账簿、报表、核算和成本计算等方面主要由会计机构处理。因此,会计机构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会计机构的独立性是影响内部会计控制系统职能发挥的重要因素。我国很多企业的会计机构连根本的独立性也谈不上。经理和董事长怎样说,会计机构就怎样办。这与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有关。这时,会计机构就成为信息不对称的最大障碍。会计机构的独立性问题是企业进行公司治理结构时应该注意解决的问题。

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必须纳入管理制度,为了确保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被切实执行、效果良好,内部控制必须被监督,企业应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或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系统(CIS),加强对本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中的漏洞和隐患、并针对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及内部会计控制执行中的薄弱环节,及时修正或改进控制政策,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违规必罚、以罚促纠,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以期更好完成内部控制目标。需要加强内部审计的作用,先要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对于审计部门的设置应该高于其他职能部门,独立于被审计部门,这样才能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否则只能形同虚设,同时要把内部审计部门的主要职能从查错防弊转到对公司的管理做出分析和提出建议上来。

3.及时做出内部会计控制报告

内部会计控制报告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部会计控制政策、方针、内容、方法和效果的书面文件。机构内部会计控制报告是世界内部控制管理的趋势。内部会计控制报告表示企业对其实行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情况的申明,使各利益相关方能更快了解企业的情况,促使企业经营者重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完善,使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企业借此可以降低风险,提高经营效率,降低信息不对称性。内部会计控制报告有利于企业及证券市场的有效运作。

在内部会计控制报告中,应该包括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依据、内容、方法、报告涵盖的时间以及一些必要的保证等内容。董事会有必要在内部会计控制报告上签字盖章。内部会计控制报告对企业公司治理结构非常重要,它是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非常关心的问题,也是财政部正在考虑并广泛征求意见的问题。制定有关内部会计控制报告的法律法规对我国企业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S].财政部(2001)41号文件。

[2]张炎兴。公司治理结构和会计控制观[J].会计研究,2001(8)。

[3]刘玉廷。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新形势下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里程碑[J].会计研究,2001(9)。

[4]刘中鹭。浅论企业内部控制[J].审计研究资料,1999(2)。

内部会计控制论文篇5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内部控制;企业管理

企业实现内部控制是为了保证信息的正确和完整,保护企业资产安全,促进经营管理政策能够有效实施,防止舞弊行为和控制经营风险。研究企业会计信息化内部控制有利于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从会计信息化的主要特征着手,阐述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信息化对企业对内部控制的主要影响,分析了内部控制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会计信息化条件下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一、会计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在现代的企业中,“会计信息化”主要指的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去对会计信息进行统一科学的管理,其中包括了对会计信息的获取、加工、传输、应用等多个不同的内容,而目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指的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会计信息化”可以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控制决策以及经济运行提供更准确,更全面数据信息,从而促进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会计信息化是基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社会产物,它同时也是企业会计发展的一个重点方向。会计信息化除了需要将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信息技术科学合理的应用到企业的会计工作中之外,还必须在此基础上有效的结合传统会计核算、业务核算、财务管理等相关内容,不断促进会计工作的发展,实现会计实务信息化、会计教育的信息化、会计管理信息化等。

二、企业会计信息化内部控制存在着的问题

1.会计信息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传统的会计工作是通过人工手写的方式进行会计信息的记录的,这样的记录方法是无法进行随意的修改的,在信息的安全性上有着非常高的保障。而会计信息化下采用的是计算机录入,并在完成相关程序的计算后,交由会计人员进行将数据的存储。这一过程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风险,而且数据的修改或删除可以不留下任何痕迹。此外,计算机病毒的攻击、黑客的入侵等也可能会造成会计信息被修改或丢失。所以,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信息安全性问题是企业内部控制所必须重视的主要问题之一。2.授权方式影响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以往的企业内部信息处理都是通过手工的方式进行,它的授权过程也是由上至下一层层授权,具体的授权方式主要是通过签字或盖章的形式完成的,而信息化环境下的授权方式已经由于人与人间的授权变成为人与计算机之的授权,签名与盖章的授权方式也转化为授权文件、授权指令或授权密码等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出现授权文件、授权密码管理不善或被人非法盗用的情况,就会让企业内部的权利外泄。此外,如果存在的情况,这也会大大增加企业的风险,这必定会严重威胁到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性。3.会计信息化系统风险缺乏有效的控制。系统风险缺乏有效的控制管理是目前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内部控制中的一个重点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一体化也在不断的加深,基于在的前提,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而且其复杂程度也变得越来越高,如果不能对企业会计信息化下的系统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必定会严重阻碍到企业的发展。其中包括了财务软件系统内部衔接性差、信息数据的兼容性不高、安全保密性不强等一系列的问题,而且部分企业自身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信息化系统的维护与开发,一旦系统出现问题,不仅无法在第一时间解决,还可能会导致整个会计信息系统的瘫痪。

三、改善企业会计信息化内部控制问题的对策

1.建立严密的控制制度。会计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基础保障,要进一步的完善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内部控制,就必须加强企业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工作。企业财政部门作为会计工作的核心部门,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去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与实施,并积极协调好相关部门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努力营造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并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的进行会计控制制度的优化与完善,从而更好的保障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全面性和实时性,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2.加强对内部控制系统的控制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操作系统的缺陷也变得越来越明显,同时用户的数量也在不但增加,为了保障会计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必须加强对内部控制系统的管理维护工作,严格每一个操作过程,并安排相关人员进行系统软硬件的检验与维护。为了避免系统出现问题是会计信息的丢失,还必须定期进行会计档案的备份。此外,还要明确出每个用户所具有的权限,避免出现越权使用的情况。对登录进入系统的工作人员应该进行必要的监控和记录,这可以更好的保证信息的使用安全和使用效率。3.加强外部监督管理机制。在企业会计信息化的环境下,应该充分的发挥出审计部门的作用。为了保障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与权威性,避免出审计部门形同虚设问题的出现,应该将其设置在其他部门职能之上。并且将其主要工作职能由差错防弊转换成对企业的管理做出分析、评价以及提出管理建议等方面上来。此外,还应该进行企业财务活动的分类,按照实际经济风险进来判断是否需要审计部门的监督,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提升企业内部的控制力量,还有利于提升整体控制水平。同时还要加强会计人员的学习力度,掌握最新的业务能力,促进企业会计工作的发展。

四、结束语

企业会计信息化是其会计工作所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实际的应用当中,为了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的,应该建立其一个严密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内部控制系统的维护与管理和外部监管机制的建立,保证企业信息的安全,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梅.企业会计信息化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2):221-222.

[2]殷彬.企业会计信息化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商业,2015,(2):190-191.

内部会计控制论文篇6

一、长安福特公司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分析

(一)长安福特公司及其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流程

长安福特总部坐落在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重庆市,是由中国汽车工业最大的“百年老店”——长安汽车集团和世界领先的福特汽车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双方各拥有50%的股份,专业生产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的轿车。该厂拥有世界一流的整车生产线,2005年年产达到15万辆,并已在南京市兴建第二厂区。

长安福特公司的主要管理架构是由合资双方各派代表组成的董事会、执行委员会及各个部门组成。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是在借鉴美国福特公司具有100多年历史的内部控制体系基础上建立而成的,具有较高的起点。它的主要内部控制内容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这五大要素,并在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指引下,结合我国国情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和较高水准的内部控制系统。

长安福特公司,首先界定了固定资产的范围及内容,其业务流程包括(简要):

1.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决策

2.资产购置流程

3.资产处置流程

4.资产实物台账管理和报废流程

(1)台账的设置和保管要求:专人负责台账登记工作;登记凭证的要求;保管期限等。

(2)台账的登记:包括入库登记、领用登记、报废或转移登记。

(3)期末报告:按季向财务部报送报表。

(4)盘点制度。

(5)资产地点转移:包括部门内部在厂区内移动,部门之间在厂区内移动,转移给其他单位的,买入时直接存放在其他单位的资产等。

(6)资产报废、出售的审批和实物处置:包括不同固定资产报废的程序。

(7)通则。

(8)记录:规定了固定格式。

(9)/修订记录:规定了固定格式。

5.固定资产盘点制度

(1)目的:通过盘点来确定公司固定资产是否安全,促进固定资产账实相符。

(2)使用范围:列入公司固定资产账目的所有资产项目。

(3)参考资料。

(4)职责:包括财务部门、主管部门及使用部门的职责。

(5)程序:包括基础工作、盘点方法和盘点时间、差异处理以及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

(6)记录:规定了固定格式。

(7)/修订记录:规定了固定格式。

(二)长安福特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特点。

1.注重流程管理

从上述的介绍中可以看到,长安福特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进行的是流程管理。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决策、购置到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最后处置都有一系列的流程图,相关业务经办人员根据这些流程图执行有关固定资产的业务。不少企业虽然有一整套的管理制度,但是执行起来却不尽人意,很多业务人员经办有关事项时,不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很多情况下,并不是业务人员有意违反企业的制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企业缺乏可供操作性的流程,指导业务人员处理经济业务。长安福特在这方面做得就比较好,公司采用的是福特公司的管理经验,在流程设计上比较科学合理,有效地指导了业务人员的工作。如长安福特的不少员工就提到,在很多情况下,他们的工作不是来自于领导的命令,而是按程序办事。2.加强固定资产实物台账管理

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是全方位的控制,从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购置,一直到日常管理和处置,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很多企业比较重视固定资产的购置,但固定资产购买回来后,对日常管理却不够重视。长安福特公司设立了完善的固定资产实物台账管理制度,对台账的设置、登记、保管、报告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并加以执行。通过对固定资产的台账管理,公司较好地保证了固定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维护了资产的正常运行。

3.注重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

内部控制的评价,在我国很多企业中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一般来说企业都有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但不少企业对如何评价和考核内部控制的运行却缺乏经验和有效的手段。长安福特的内部控制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内部控制评价。该公司制定了详尽的内部控制审核项目,从固定资产的购置到日常管理的处置,都是企业内部审核小组予以关注的对象。通过内部审核,长安福特有效地监督了内部控制的运行情况,对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并予以纠正。二、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分析

(一)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流程

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是我国最大的现代化化纤和化纤原料生产基地。仪化股份公司主要从事生产及销售聚酯切片和涤纶纤维业务,并配套生产聚酯主要原料精对苯二甲酸(PTA),经营范围包括化纤及化工产品的生产及销售,原辅材料的生产、化工化纤及纺织技术开发,自产产品运输及技术服务。

在内部控制方面,2000年中石化进行重组,中石化股份公司成为仪化股份的大股东。随即仪化股份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财务纪律整改,逐步完善内控机制。公司每年都要组织财务大检查,并且定期聘请中介机构对下属公司的经营状况进行审计。

仪征化纤于2002年12月成功实施ERP,ERP建设的核心问题就是规范管理流程,遵循标准,依照程序,减少例外。在ERP实施的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进行流程的规范。财务管理按照内控的要求,严格遵循国家财务法规和中国石化内部会计制度,将ERP的标准流程与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实现了财务的有效监督。

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业务目标、控制点及业务流程如附表(简要):

(二)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特点

通过对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固定资产管理业务流程的分析,可以看出该公司关于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有以下特点:

1.围绕经营目标、财务目标、合规目标进行控制

内部控制目标是指导其设计和实施的根本指南。内部控制必须围绕所要实现的目标,才能找到企业管理、经营活动中与最终控制结果相关的因素。企业的控制活动是否有效,主要的衡量标准就是控制活动能否与控制目标保持一致。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有保证管理政策的有效贯彻和实施以及管理效率和效果,业务活动的合法性和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企业要想使控制活动能够与控制目标保持一致,内部控制设计就要关注上述问题。

因此,该公司在阐述关于固定资产管理的经营目标、财务目标及合规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及合规风险,围绕业务目标设计了有关固定资产业务流程步骤与控制点,可以保证关于固定资产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企业财产的安全性和合法性。2.组织结构严密,岗位责任明确,强调授权审批控制

企业经营活动的开展具有很强的层次,权力的归属呈现出“金字塔”的特征。由于精力有限,上级管理者必须进行分权管理,这就产生了授权的问题,企业固定资产相关的业务活动也应该按照一定的审批程序进行。内部控制必须确定授权审批的程序、保证权力的分配与责任界定相配合,既要设计出合理的授权审批控制措施,又要保证授权活动的贯彻实施。

按照授权审批对象的发生频率和范围可以把授权审批活动划分为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一般授权针对的是企业中经常发生、涉及范围较广的日常经济业务,其主要内容包括不同数额业务审批权的归属、授权审批责任的确定以及交易活动的具体审批程序,在实际工作中还会发生在同级别管理者之间,这也属于一般授权。在此案例中,比如,设备管理部门和固定资产使用部门依据有关单据对新增固定资产共同进行验收;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根据固定资产性能及使用现状提出维护修理计划,由设备管理部门审核,报公司分管副总经理审批后实施;关于固定资产的清查由设备部和资产财务部共同定期组织实施。

特殊授权针对的是企业中发生频率较低,较为重要的非常规活动,例如重大的项目投资决策、债券和股票的发行等等,主要规定了这些活动的决策程序、制衡机制和权责分布。例如,该公司关于固定资产报废的处置,单台原值在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固定资产由使用单位提出初步鉴定意见,公司鉴定组鉴定,报董事长审批;关于固定资产减值数额需经资产财务部会同设备部审核,报总经理班子、董事会审批,资产财务部根据审批结果及时计提入账。

3.突出闲置固定资产的处置

企业闲置的固定资产是指连续停用1年以上或新购设备因计划变更不用以及技改等更换下线,仍具有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闲置固定资产不仅占用了企业大量的资金,而且对于闲置资产不合理的处置将会造成资产流失,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失。因此,在此案例中,该公司对于闲置固定资产的处置从审批同意到妥善保管、到正确核算再到充分有效利用都作了相应的规定,并在此过程中注意各部门的有效制衡。

三、对长安福特公司和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评价

长安福特和仪征化纤公司均是国内同类企业中较为成功的企业,关于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均体现了重视流程

管理,重视IT技术,注意授权审批,强调记录控制等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其中值得借鉴和注意的有:

(一)关于固定资产取得的控制

鉴于固定资产投资本身所具有的投入资金多,影响持续时间长、回收慢、风险多的特点,决定了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直接影响着企业未来长期效益与发展。因此,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前,应开展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包括宏观与微观两方面的研究,在考虑投资项目满足社会需要程度的前提下,重点研究投资项目的必要性、技术上的可行性以及经济上的合理性等,在经过充分的技术经济论证和方案比较并经审查认定后选择最佳可行方案作为编制计划任务书的依据。也就是企业必须对固定资产的增加进行预算管理。

在这方面,长安福特公司突出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决策,而仪征化纤公司对于固定资产的预算以及以各种取得方式增加的固定资产的验收、入库、保险控制较少涉及,容易盲目购建,造成投资失误,预算失控。

(二)关于固定资产使用成本与费用的控制

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的成本和费用主要有固定资产修理成本、固定资产转移成本、固定资产管理成本和无形损耗成本。会计系统对成本和费用的关键控制点就体现在上述成本费用的控制中。正确确认和计量固定资产修理费用,会计和出纳人员要监督修理资金的收付、结余情况进行预算控制;融资或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运输费用的核算,计入管理成本或固定资产成本;在企业中转移大型的设备需要雇佣车辆和人员的劳动报酬等。因此,在此过程中,主要是要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界限,否则就会带来资本化利息计算不正确,资本性支出挤占生产成本或费用等问题。关于这方面的问题,在调研过程中,两公司均表示是严格按照会计制度进行处理的。

(三)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员工素质是内部控制有效实施的保证

内部会计控制论文篇7

近年来,企业财务管理改革对内部控制建设步伐的加快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对内部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常规的经营活动已经难以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努力提高内部控制的质量与效率,确保经营活动的科学性,加大内部监督力度,才能实现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会计内控管理不仅有助于强化企业内部管理,还有助于实现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保障经营业务的顺利开展;同时,亦有助于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有效规避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此外,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精神与文化建设,杜绝“涉贪”等利用企业财务漏洞所从事的违法行为的发生,从根本上打击、杜绝损害企业利益的种种行为的出现。

2企业会计内控管理工作现状

2.1人力资源管理不当,致会计人员素质偏低

就目前情况来看,部分企业将目光集中于扩大市场份额方面,而忽视了会计内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无形中放大了业务发展过程中需面临的风险指数。比如,在人员招聘过程中,人事部门并没有充分考核应聘人员的业务素质以及思想道德素质,继而影响了会计工作的连续、顺利进行;又或是并未对会计从业人员定期展开教育培训,培训方式落后,仍在沿用“师傅带徒弟”的培训方法,而受制于部分“师傅”自身专业素质不强,导致培训效率相对较低;此外,还有部分会计从业人员对本职工作缺乏责任心,业务技能不高且学习能力较差,导致部分人员为饱私囊而利用职务便利,给企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2.2业务发展与会计内控间发展不协调

企业的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该工程的顺利“施工”与“竣工”需要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与配合。但就当前情况来看,不少企业对于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意识较为淡薄,且专业技能水平偏低,从而难以正常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同时,部分管理层也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会计内部控制管理的作用所在,往往将内控工作归类于基本操作规范类,忽视了内部会计控制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相关人员总是根据领导的意图来把握发展的主方向,时而扩大业务发展,忽视内控风险;时而加大风险控制,影响业务发展,两者并没有实现协调平衡发展,由此造成各种规范的缺失而给企业埋下众多安全隐患。

2.3会计内控制度不符合企业发展实际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涌现,原有的、老式的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已经不适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不符合企业业务发展的具体要求,例如会计电算化这类利用信息设备和科学技术的财务管理方式都已逐渐普及开来。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起步与发展较晚,内控管理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具体的说,一是会计内控管理制度并没有形成体系,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也没有对内部操作的流程及评价标准等进行具体化说明,不仅不利于相关从业人员充分认识工作的重要性,也使相关部门难以对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实际情况作出合理而正确的评价,有碍各部门间的合作,严重影响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削弱了会计内部控制管理效能的发挥。除此之外,还有部分企业过于重视业务发展,而忽视了制度建设的意义及重要性,导致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相对落后;或是经常出台各种规范或者制度,但各制度内容并不合理亦不协调,无法形成制度体系。需要明确的是,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贯穿于业务发展的各个环节,内容陈腐的会计内控管理制度已明显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2.4内控管理制度执行与落实难以到位

由于内控管理制度理论性过强,会计人员多数只知道有规章制度,却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实行、如何去操作,所以实际操作性并不高。同时,部分会计人员在工作时主观随意性较大,缺乏对制度的深入了解,经常在出现一些问题或者错误时不依照制度解决,大都凭经验敷衍了事,因此制度的执行也不彻底。就整体情况来看,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多数没有严格遵循相关的内控制度,也没有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导致各种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比如,会计人员违规操作现象频繁出现。部分企业人事部因没有准确地定员定岗,使得部分人员身兼数职,不利于形成规范的岗位制衡机制,等等。

3完善企业会计内控管理体系的具体措施

3.1加大内控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进程

提高全体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是完善会计内控管理制度的必然要求。会计人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工作责任感。同时,还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工作表现优异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并将其与基本福利制度挂钩。比如,在招聘过程中要严格遵循“能者上”的原则,择优录取具备较高人格魅力、组织能力强,且精通会计业务的应聘人员。当然,也要考察每个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在选择人员录用之后,要适当设定实习期,考察工作人员的表现,并进行适当的调岗,采用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手段,加强岗位培训和业务学习,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3.2联系实际制定内控管理制度规范

制度是行为的保障。建立一套完整的会计内控管理制度,有利于及时发现业务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企业化解各种潜在的风险。首先,内控管理制度要立足于国家会计制度及相关法律的基础之上,必须充分考虑本单位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现行各项管理制度的内容、效果等进行分析和梳理,并进行及时的修改和补充。针对原规定不明确的地方,要进一步展开研究,形成一个全面性、系统性以及较强操作性的内控管理制度体系,保证内控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其次,要着眼于现行管理制度的薄弱环节,促进制度建设与企业业务开展的均衡发展,不断完善会计业务开展过程中的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制度,做好管理制度应用的经验总结,在应用信息网络技术进行内控管理工作时,还要注意约束制度的执行,确保各项技术得以“用之有道”。

3.3强化现行各项内控制度执行力度

制度只有被利用,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就要求制定的制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所以,企业会计内控管理工作必须严格遵循规章制度进行业务操作,还要在业务实践过程中,不断更新和完善相应的制度。如何加大执行力度,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强各个环节的程序控制工作,确保企业会计工作的规范操作。贯彻执行各项会计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章程,加强日常工作审查,杜绝各种违规行为的发生。第二,加强对会计工作重点岗位和工作环节的控制管理工作。条件成熟的企业可实行岗位轮换制度,每隔一定时间就对各种工作进行轮流换班,使得内控管理工作能够长期处于被检查和被监督的状态之下,各种会计风险也很容易被识别出来。第三,强化业务办理过程中的各种安全保障机制。比如,在财务核算方面,必须将现金与有价单证分开,工作内容由不同的人分别完成;款项的支付与账簿的记载工作必须依据有效且真实的凭证,且经专人审核,等等。第四,落实会计岗位工作责任制度,将各个环节进行细分,将工作落实到个人。一旦出现问题,便可“顺藤摸瓜”直接追究具体人员责任。

3.4健全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监督机制

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类问题。建立健全的会计监督检查机制,能够有效应对风险和防范风险,维护企业的良好发展秩序。首先,加强监督队伍建设,选聘优秀的稽核人员。为确保稽核人员能充分胜任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应选择熟悉金融行业规范和法律规定,且从业多年的人员;同时,对在岗的稽核人员,还要定期开展教育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以便其更积极、更认真地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其次,积极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稽查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如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辅助监督人员提高稽查、监督工作的力度和频率,降低劳动强度,提升劳动力成本投入价值,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此外,条件成熟的企业还可组建一支专门的会计专家检查团队,加快技术创新,不断优化监督检查流程,充分利用已有的技术模型及各种处理手段,提升非现场检验的平台质量,建立一个上下联动、权责明确的监督体系。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建立起一个较为完善的工作网络体系,保证各项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4结语

内部会计控制论文篇8

一、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影响

(一)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授权批准控制与手工会计系统存在差异

授权批准控制要求单位明确规定涉及会计及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会计程序、责任等内容,会计论文单位内部的各级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能和承担责任,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在手工会计系统中,对于一项经济业务的每个环节都要经过具有相应权限人员的签字或盖章。但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业务人员可利用特殊的授权口令,获得某种权利或运行特定的程序进行业务处理,由此引起失控而造成损失的案例数不胜数。

(二)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改变了会计核算的环境

随着远程通讯技术的发展,会计信息的网上实时处理成为可能,业务事项可以在远离企业的某个终端机上瞬间完成数据处理工作,原先应由会计人员处理的有关业务事项,现在可能集中在一个部门甚至一个人完成,因此要保证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系统对企业经济活动反映的正确和可靠,达到企业管理的目标,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范围和控制程序较之手工会计系统更加广泛、更加复杂。

(三) 内部会计控制的程序化使得内部会计控制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并增加了差错反复发生的可能性,电算化系统中内部会计控制具有人工控制和程序控制相结合的特点。电算化系统许多应用程序中包含了内部控制功能,这些程序化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取决于应用程序,如程序发生差错或不起作用,由于人们依赖性以及程序运行的重复性,使得失效控制长期不被发现,从而使系统在特定方面发生错误或违规行为的可能性较大。

(四)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会计和财务的业务处理方法和处理程序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类会计凭证的生成方式,会计信息的存储方式和储存媒介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原先反映会计和财务处理过程的各种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表等作为基本会计资料的书面形式资料减少了,有些甚至消失了,原来在核算过程中进行的必要的核对、审核等工作有相当一部分变为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了,原来书面形式的各类会计凭证转变为以文件、记录形式储存在存储介质上,因此必须要求确保系统网络安全,确保备份安全,确保硬件设备安全。

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条件下内部会计控制的特殊形式和实施

(一)操作系统控制

操作系统作为一个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分,其主要职责是对计算机系统中所有软件和硬件的资源进行管理、调度与分配。在计算机内部会计控制中,操作系统控制的目标是在可靠保证系统资源程序的处理和利用效率的基础上,有效执行系统控制的安全管理策略,以抵御和防范各种偶然或人为的系统入侵或资源破坏。主要有几个方面。

资源保护。该保护策略主要表现为根据会计控制工作的制度和特点,利用操作系统提供的系统访问控制功能对有关的系统工作人员的操作和数据访问等方面的设置与控制,从而对会计控制工作的操作独立性和数据保密性等到方面提供相应的安全保证。

岗位隔离:岗位隔离是操作系统的资源保护功能在计算机会计内部控制系统中的延伸,其本质是,通过操作系统的用户管理和资源保护机制,使得具有工作职责和工作权限的会计控制人员只能执行自己相应职权范围内的模块,此外,经过合理的设置操作系统的用户认证和管理机制,还能够实现对用户进入系统进行操作的过程和状态进行记录,从而实现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监督和管理职能。

灾难防护:灾难防护本质上也属于计算机安全的范畴。该策略的实施反映到计算机会计控制工作中主要包括:病毒防护和故障恢复两个方面。

病毒防护是利用操作系统提供的系统资源保护和控制功能来实施有关的病毒防护处理,而故障恢复控制的作用是保证计算机会计控制系统在遇到诸如停电等环境故障时能够维持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和数据资源的完整。

(二)数据资源控制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控制主要通过系统中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信息控制管理机制实现和实施。

完整性控制: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完整性控制主要通过现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完整性控制机制来实现。当前,一个功能完善的数据库管理系统都能够对其管理的数据库中的数据,在逻辑关系上提供语义参照关系机制来检验和保证数据库存系统中的有关数据在进行了相关控制应用操作后仍然保持逻辑上的语义完整。

数据加密:数据加密策略的实施主要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加密和存放功能实现,其作用不仅维持了数据信息的保密,而且使得合法操作人员只能通过系统规定的程序实施操作和控制活动。

数据备份:数据备份控制的实施过程为,管理和存储信息的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根据会计系统的数据处理特点与要求,定期将系统中的关键数据从系统中的硬盘设备中,转存或备份至可以长久保存的存储设备中,比如光盘、移动硬盘。

(三)组织结构控制

在手工会计系统中,企业的财务部门一般主要从组织形式和组织程序上实行岗位控制,其中,组织形式控制是通过财务部门按经济业务的性质分为几个不同的职能组来实现相互牵制和相互监督的控制作用,而组织程序则是通过账账核对、账证核对、账实核对、财物核对以及会计主管对凭证、账簿和报表的审核制度来实现处理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在引入了计算机等先进的信息处理控制技术与工具之后,尽管计算机会计系统运作的主要原则没有改变,但是计算机内部会计控制的过程与方法上的许多变化与发展,使得实施计算机会计控制的企业或组织也必须相应的在组织机构、工作条件和管理制度等方面有所变化,从管理和控制功能的角度看,计算机会计系统中的组织结构控制主要包括部门设置、运作协调和监督管理等三个方面。

部门设置:由于引进了基于计算机的信息处理控制技术和处理工具,根据系统中操作人员任务和目标,计算机会计系统可以根据系统运作的特点与要求,将有关人员分别划分到岗位和职能相对独立的不同部门或工作小组中,例如,根据所担当的角色与任务,在企业或组织中设置:系统开发、系统维护和会计操作等几个相应的职能工作部门。

运作协调:运作协调的主要作用是在明确了各职能组织部门的职责与处理范围的基础上,建立和执行各部门协调处理和控制的规章与制度,以保障控制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监督管理:监督管理控制的作用则是在明确各职能组织部门有关人员的工作责任与处理范围的基础上,建立和执行工作完成情况的监督与考核制度,以保障会计控制工作能够高质量的进行和完成。

(四)系统维护控制

内部会计控制论文篇9

一、农业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新会计准则执行后,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应该做出针对性调整,可很多基层农业科研单位,依然会沿用过去的内部控制制度,这势必会造成内部控制的低效率。传统会计管理制度缺少针对性,很多单位都用《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相关法规来对会计内部控制进行管理,因为可操作性较低,控制管理效果大多不尽人意。如财政事业项目经费的管理,只按照事业费预算制度执行,不能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财务制度执行不严格

农业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相对简单,操作审批等环节存在人为因素影响,不能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一些单位领导常常根据自己需要对单位进行管理,以个人言行替代内部控制管理,不按照规范要求对项目进行审批对资金进行调度。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科研机构拨入试验、示范、推广、技术培训等事业经费,以及经济作物受灾补贴经费,这些经费的合理使用,需要单位领导和会计人员做好项目预算以及对项目经费的投入使用、产出的实效性进行跟踪落实。

3.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

农业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管理中,对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完善应该是重要环节,由于一些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不够细化,对单位内部会计监督难以形成跟踪监督,难免要造成会计资料的失真和不合规范。农业事业单位收入大多来自上级财政拨款,资金使用有明确的指向性,要保证专款专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些项目课题控制界限不够分明,甚至出现项目经费超支、挤占现象。这样势必对项目执行和会计核算带来困难,同时影响会计预算的执行。

4.内部审计工作不规范

农业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是常态监督管理,但很多农业事业单位对待内部审计却持冷漠态度,内部审计工作基本沦为摆设或者是走过场,根本不能发挥内部控制监督管理的作用。内部审计不被重视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内部审计人员大多是从本单位内部产生的,直接受单位领导管理,难以发挥工作职责;其次,内部审计职能不够明确,没有审计具体要求,虚设岗位而已;再就是,内部审计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升,因为专业人员偏少,审计人员对业务不熟悉也是普遍现象。

5.风险评估意识不到位

大多数农业事业单位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不进行生产经营成果的核算,其主要会计业务是农业经济作物新品种试验、推广、果场基地建设、农药残留研究、技术培训等社会公益事业资金的收支,并不存在生产经营的风险,自然很容易忽视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和费用支出的社会风险和政治风险,也很少进行相关风险研究和分析,当然缺少必要的风险应对措施。

二、新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意义

1.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2013年中央纪委提出八项规定,对严格控制事业单位公共开支行为进行规范,要求事业单位管理经费要透明化、公开化。这势必要求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由于受到传统事业单位经费保障机制的影响,农业事业单位的成本效益管理还比较松散,成本运行管理还处于低水平,会计内部控制改革当然是时展必然选择。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减少违法违规支出,已经成为当下反腐倡廉的重要内容。从2013年开始执行新会计准则是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2.会计工作的发展需要

新出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对传统会计准则进行了多维度改革,引入了权责发生制和固定资产折旧制,新的计量属性增加了会计核算中的不确定性,提高了会计核算选择机会,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健全后,通过内部岗位分离和内部稽核审计等手段,促进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减少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的不确定性。新准则让会计工作变得更复杂了,但通过内部控制,可以不断提升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水平。

三、强化农业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下内部控制的对策

1.遵守会计原则,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实施有效的控制方

新会计准则要求事业单位在进行内部控制时要严格遵守会计制度,梳理本单位各类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和环节。针对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实际情况,采取不相容岗位分离、内部授权审批控制、归口管理、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控制、单据控制、信息内部公开等内部控制方法,使内部控制达到决策、执行、监督实现有效分离,权责对等。确定内部控制职能部门或牵头部门,发挥单位各部门在内部控制中的沟通协调作用。农业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下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需要遵守合法性原则、互相牵制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合法性原则是单位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前提条件,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符合行业规定和人们共识。所谓互相牵制性原则,是指内部财务人员的职责权限要明确,要做到职务不相容,互相制约和相互监督。

2.规范内部管理,完善内部监督制度

农业事业单位财务科研业务众多,单位领导要带头执行财务制度,不对内部会计控制造成人为破坏和干扰。严格执行项目的经办、审批、收付等财务管理业务流程程序,特别要明确项目审批的责任、权限、授权范围等问题,这是农业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内容。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内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坚决杜绝越权审批行为的发生。在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要从应付上级检查向现实需要过渡,要充分认识内部管理的重要性,明确资产构建、使用、维护、处置等方面的权限。农业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需要完善内部审计监督制度。单位应该制定内部会计执行、考核细则,内部审计监督部门要定期不定期对单位进行各项内部审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督促单位及早完善管理环节,使内部控制有章可循、违章必究。

3.加强学习培训,提升会计人员素质

农业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在内部控制中发挥关键作用,加强会计、出纳等财务人员业务培训,提升财务管理人员道德素质,这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对策措施。首先确保单位会计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会计人员能够胜任本职工作,而且能够确保其独立性。其次是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升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应对事业单位新经济业务的考验,确保内部控制措施的有效落实。再就是对单位会计岗位进行轮换,这样不仅符合新会计准则的要求,也能够提升会计工作能力,增强内部监督管理,杜绝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如我们经济作物站近几年开展火龙果、柑桔、菠萝、黄皮果、香蕉等经济作物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经济作物的农药残留试验等项目,每一个科研项目都具有全新性,需要会计人员具备相应知识才能有效进行内部控制。

4.重视项目预算,强化集体决策管理

农业事业单位要严格执行预决算制度,实现对各种立项支出的全程控制,最大限度降低成本,严禁超预算消费支出。农业事业单位还要建立健全议事决策机制,要将集体领导决策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对于一些重大和复杂的项目建设,需要聘请专家进行充分论证和分析。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做出正确的决策。防止一人决策、一人经办、一人审批的行为发生,避免造成单位资产的不合理使用和有效防范舞弊、贪污腐化行为。

四、结语

内部会计控制论文篇10

由于受资金计划的限制,影响了工会工作正常开展;有些单位领导主抓行政财务工作,干脆将工会经费也一同管理,致使部分工会主席无法行使“一支笔”签字审批权;还有一些单位把工会经费当成“自留地”、“小金库”,将行政不能列支的费用全部纳入工会经费账户开支。上述现象导致部分单位工会财务管理工作混乱、职责不清,挤占、挪用工会经费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工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

工会预算执行及控制能力较低。一是预算编制比较粗糙。有相当一部分单位工会预算的编制仍根据当年财务状况和上年实际收支情况进行核定,没有将收入和支出细化到具体项目,存在较大随意性。二是预算控制能力有限。在年度预算执行过程中,一些单位不能严格按照年初预算安排活动、合理开支,超预算现象普遍存在,预算外项目经常发生,致使年度预算流于形式,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缺乏预见性和准确性,预算执行控制能力偏低。

在工会财务内部控制和监督过程中,一些单位工会内部审计未能履行其应有职责,只是走形式、走过场;一些单位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个别领导对内部审计重视不够或存在观念上的误解,导致内部审计工作不能正常开展;一些单位工会未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有的与财务部门机构重合,或是内部审计机构制度不健全、业务不规范,未能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

缺乏有效的工会资产管理机制。一是管理混乱。一些单位将经费收入和支出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相对于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却重视不够,存在很多不规范的问题。一些单位由于受岗位定员的限制以及人员变动等因素的影响,固定资产处于无专人管理的状态,导致大量自然耗损的固定资产长期挂账,账实不符。二是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一些单位没有按照规定登记固定资产明细账,没有建立资产登记实物卡片,造成固定资产账、卡、物不相符。三是资产的清查、盘点和报废没有形成制度化、常态化。一些单位的工会资产超过使用年限并已报废,有的已转赠到其他单位。但是,由于没有及时办理报废核销和资产转移手续,造成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虚增。

目前,一些单位工会会计岗位不稳定,人员变动频繁,造成会计业务衔接不畅。由于对工会会计制度不熟悉,会计职责不清晰,工作质量相对较低,直接影响到工会经费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以及资金使用效益的进一步提高。有些会计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不高,缺乏应有的分析判断和实际操作能力,影响到工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实施;有些会计人员虽然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但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而无视会计职业道德,对单位领导及其他业务经办人员的违规行为视而不见,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会计人员的这种专业素养,无法满足工会事业发展的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

综上所述,形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因素就在于:一是会计岗位责任不清。一些单位没有按照内控制度要求划分会计人员职责权限,不相容岗位没有分离,会计工作缺乏互相监督、互相制约机制。二是缺乏严格细致的管理措施。如,对货币资金收支没有严格的监管措施,坐收坐支现金;长期不盘点现金,对会计业务不及时进行账务处理;擅自挪用或借出货币资金,用白条抵库。三是内部审核与监督不得力。一些单位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过程中,只重视审批程序,不重视内部审核监督,所办会计业务虽然坚持“一支笔”审批制度,但没有对所发生会计事项及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进行审核,容易导致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四是内部审计工作不到位。一些单位的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对工会经费的收支情况缺乏审计监督。五是内部控制水平有差距。一些工会组织虽然采用电算化处理会计业务,但在电脑规范化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对使用的财务软件没有按要求设置密码,任何人都可以进行操作;有的会计业务数据修改或变更不经过第三人审核、审批,这种情况往往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内部控制失效。

建立完善工会财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措施

1.增强意识,完善制度,建立内部控制管理长效机制。新修订的《工会会计制度》明确规定,“各级工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完善岗位责任制度和内部稽核制度”。这就要求各级工会组织依据相关法律、制度建立健全适合本地区、本单位特点的工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和各项规章制度,并深入贯彻实施,持续推进工会财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管理,防范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确保将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一是要树立内部控制人人有责的理念,切实改变内控工作中存在的重形式、轻实质现象,逐步实现从“要我内控”向“我要内控”的思想转变,切实保证工会财务内部控制作用的有效发挥。二是要由内控基础工作入手,完善制度,把内控管理责任分解落实到部门及具体岗位,建立责任追究和工会财务内部控制绩效考评机制,使内部控制工作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