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的基本特点十篇

时间:2023-12-19 18:02:34

知识经济的基本特点

知识经济的基本特点篇1

经济法课程相比较,在课程内容安排、教学重点以及教学要求等方面都有自身的特点。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应该在其课程内容体系安排、教学方法的更新和多种教学手段的采用等方面重新定位和思考,以切实满足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对相关经济法律知识的需求,实现教学目的。

关键词:经济法;教学模式。工商管理类专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对于各类工商管理类

专业人才的经济法律知识的教育,使之能运用经济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工商管理活动中的实际问题,是实现工商管理活动法治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高素质、宽基础、懂经济、知法律,会管理、善创造、能应变”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111。正因为如此,各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多设置了经济法这门课程,都趋向于将经济法课程确定为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基础课程。

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大多只是简单地将法学类专业同名课程的基本内容进行移植,很少有人研究基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特点的经济法课程体系、教育手段和方法,导致目前为工商管理类专业开设的经济法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还不能令人满意。主要存在经济法总论与经济法部门法律制度脱节,经济法具体法律制度与案例教学不能有机结合,教学过程中师生联系不紧密,教师“一言堂”的现象普遍存在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了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质量,也制约了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与法学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相比较,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有其独特性,本文拟从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的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等教学模式改革方面进行探讨。

一.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特点

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是讲述这一部门法的理

论。制度以及规范的法学学科,但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与法学类专业经济法学课程的性质和设置目的不同,教学要求和基本内容也不相同。通过与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比较,明确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特点,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课程内容涉及法律范围更广泛和综合

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基本内容涵盖经济

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部门以及国际民商法等知识。具体来说,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导论,介绍法理学基本知识、民法基本知识、经济法基本知识。第二,市场主体部分,介绍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企业破产法等具体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第三,市场行为规制部分,介绍合同法、证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知识产权法等具体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第四,宏观调控部分,介绍财政法、税法、价格法等具体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从范围上看,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内容要远远大于法学经济法课程所包含的具体子部门法。因此,相对而言,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即它不是一门独立的单一的学科,而是包括多门法学学科专业知识的一门综合性课程。

2.教学重点偏重法律知识的实践应用性

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课程设计必然

根据教学对象原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有针对性地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和侧重点。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法学知识基础较为薄弱,其学习本身强调应用性,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相较于法学经济法对理论性的高度关注,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特别注意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辩证关系。课程不宜也没有必要过深地介绍法学专业理论,而是侧重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经济管理工作中所必须的法学基础知识和常用的经济法律法规。

5.教学要求以能力培养为主和通俗易懂

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启发式教学,在介绍必要的教学内容的同时,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注重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来示范思维方式和思维特点;注重分析方法的传授,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逻辑思维和法学视角,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自我建构知识与拓展能力结构的能力,提高学生自己学习知识并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经济法在教学中要注意适当补充作为非法学专业学习法律所必需的知识,适当介绍各种法律制度制定的理论依据及其意义,并注意避免使用生硬难懂的法律术语。要尽可能将复杂问题使用通俗易懂的一般性语言作深人浅出的分析,以帮助学生理解。

二.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教学模式的思

考与建议

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经济法课程而言,应该

着重研究经济法课程建设如何与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相结合,教学模式改革应该以配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实践教学为导向,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培养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人才。

1.课程内容设置要体现出实用性和包容性,符合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

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是作为学科基础课

设置的,考虑到工商管理类人才未来参与社会工商管理活动对法律知识的需求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经济法课开设前并没有学习相应基础法律知识的实际情况,在课程内容安排上,要打破纯粹法学意义上的学科分类,体现课程的实用性与包容性。既要学习法学专业体系中的“经济法”、“商法”,还要学习“民法”中的法人制度、法律行为制度、制度、所有权制度、时效制度等基本法律制度。另外考虑到上述法律知识的实际运用,与之相关的程序法律制度在经济法课程内容范畴中也是不能缺少的。

在课程学习内容安排上,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

法课程应当以商法制度为主要内容,全面讲解商事主体、商事行为等商法制度;考虑到学生的法律知识状况,有必要先行介绍部分民法知识为学生提供应当具备的基础法律知识,最后再辅之以民事、行政及仲裁等法律知识;同时设置相应的经济法内容,讲解宏观调控法律制度。这几个方面制度内容的设置于内容本身而言彼此具有密切的关联性,是可以彼此相容的;于学生而言应当具有的法律知识体系也是实用的、相对完备的。内容设计上更加丰富,也充分体现了课程开设的目的,完全能够满足相关专业人员对经济法律知识的需要,由此其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

2.教学方法应该以范例教学法为主,注意知识讲授的通俗易懂

在教学方法上,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应避免采用,要让学生从原有专业思维方式中跳出来适应法学的理性思维,准确理解掌握法律知识,而且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121。要改变学生对法学类课程死板枯燥的固有印象,惟有“范例教学法”才是首选的教学方法。经济法范例教学即是将精选出来的示范性、典型性的经济法重点法律制度和案例材料作为教学内容,通过个别来说明一般,使学生能由点到面,从部分到整体来理解和推知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能够产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I引。这种教学能够激发学生思维和热情,鼓励学生根据具体的情景去检测和修正自己的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更能引导学生从重点知识的学习人手掌握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特点和方法,为以后更好地学习其他经济法知识奠定基础。应说明的是,在工商管理专业经济法教学中引入范例教学法,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如案例分析,专题讨论、多媒体教学等,让学习者从选择出来的有限的例子中主动地获得本质的、结构性的、原则性的,典型性的东西,借助这些东西理解并解决一些结构相同或类似的单个现象。

另外还应当注意,要将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

课程的教学与法学专业经济法的教学区分开来,不仅仅是在内容上的不同,更蕈要的是在讲授难度、方法上的区别。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讲授,必须立足使学生掌握在未来工商管理活动中应当具备的经济法律知识为教学中心,注重知识点的讲授、注意知识的难易度、讲究讲授知识的通俗性。因此,经济法课程开设的目的在于使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具备相应的经济法律常识,而非成为法学专业人才。

5.教学手段的丰富化和现代化是提高经济法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为了更好地发挥范例教学方法的实际教学效果,必须配合采用丰富多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和主体,教师成为学习过程的策划者、教练、指导者、导师和顾问,课掌教学成为师生双方平等式、对话式、探讨式、互动式教学场所,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手段如下:

(1)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参与对实际案例的讨论和研究。以案说法、以案讲法,形象、生动、深刻地讲授经济法律知识,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准确理解与掌握,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为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提供保证。当然,案例教学必须以大量典型的案例为依托,由此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文件,除r课程体系下的实用教材外,相应的教学案例库或者案例教辅材料也是必备的。

(2)专题讨论:组织学生对经济法中的重点、焦点问题迸行讨论。程序是教师事先拟订讨论题目并将其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课下搜集资料,撰写发言稿,讨论时要求学生登台发言,在学生各自表述完他们的观点及论据后,教师再作点评和总结性发言。专题讨论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逻辑思维、文章写作、法律论证等能力,更有利于加深其对经济法律法规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3)多媒体教学:经济法课程应该积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购买教学光盘、制作教学课件、录制电视台播放的“今El说法”、“经济与法”、“庭审现场”等法制节目,编辑整理制作成与课程教学目的相适应的教学视听资料等方式进行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直观、信息量大、直接再现社会生活的特点,使学生明了法律和现实社会生活的紧密关系,明确学习法律的意义,坚定法律信仰和社会使命感。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注重案件的发展过程,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使学生在法官、学者、律师“以案说法”中将使其所学的法律知识融会贯通,增长法律语言和文字的表达能力、法律逻辑思维能力、法律逻辑判断能力,运用经济法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知识经济的基本特点篇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类(非会计学)专业的知识体系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构成经济信息系统重要部分的会计与财务系统的作用日益重要,经济类(非会计学)专业原有的会计与财务管理教学知识体系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经济类专业的毕业生无论在企业还是非盈利组织工作,都需要懂得和熟练应用会计与财务知识。因此,在新的环境下如何对经济类(非会计学)专业的会计与财务管理知识体系进行调整与创新非常必要,而且经济类(非会计学)专业应用于会计与财务管理知识课程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应用现代教育理论与技术,在配合专业教育的条件下,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知识体系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对这些非会计专业学生实施合理的会计教育,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成为研究的重点。

一、调整《会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结构

在经济管理相关专业完整的知识体系中,会计学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许多高等院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的教学大纲都把会计学课程设为必修课。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传统的对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采用简化会计专业教学内容的做法不能较好地满足非会计专业学生的需要,应该对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的内容进行调整,以适应非会计专业的专业特点,设置《会计基础》这门课。根据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的,笔者认为,会计基础课程的内容既不应是《初级会计学》的照搬,也不应是对《初级会计学》和《中级财务会计学》的简单组合形成的《会计学》,而应是对会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是会计教学的重要环节。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在学完《会计学》后掌握了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各种经济业务的核算。但这种教学只注重会计方法的灌输、会计制度的记忆、具体会计方法的详细介绍。即只侧重会计信息的数据来源,忽视了会计的实践教学环节。具体地说,教材内容以具体方法为主,面面俱到而太过细化,教师在有限的学时内难以完成教学任务,也很难结合经济管理类专业讲解透彻。学生完全建立在抽象理论基础上的理解也很难抓住重点。因此在对会计学内容讲解时,应结合经济管理类专业要求突出重点,调整《会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同时加入简单的会计实践课程,形成《会计基础》这门课。

经济管理相关专业的《会计基础》课程应包含以下具体内容:第一章 概述:本章从会计信息对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性导出会计的概念、特点,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应遵循的会计原则、会计规范等会计基本知识。第二章 会计循环:本章主要对会计等式、会计循环的基本程序、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凭证和账簿、试算平衡、结账进行介绍,使学生初步熟悉会计循环的基本程序,理解会计的思维方式和角度,对会计工作循环有初步的了解。第三章 结合专业特点的借贷记账法的应用:从各专业的特点出发,介绍用借贷记账法对各行业企业的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中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使学生能够根据记账规则对简单的经济业务活动熟练地进行账务处理。第四章 财务会计报告: 本章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使学生加深对各种会计报表的认识,理解各种报表对企业管理工作的独特作用,为下一步进行财务综合分析的学习打基础。第五章 实践环节:从经济业务发生产生原始凭证开始到会计报表的编制,进行一个会计循环的模拟实践,使学生在学习会计理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会计实务有一个全面而真实、形象而具体的认识,从而了解会计在所学专业中的作用。第六章 会计报表分析方法:介绍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三大会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使学生树立会计报表分析整体性、综合性的观念,在理解财务报告编制的基础上,掌握财务会计报表的分析方法。

这样的教学内容设计,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帮助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树立会计思维方式,了解会计工作实践,对会计理论及会计实务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全面认识会计与其专业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其他职能管理的关系,达到为其专业服务的目的。

二、调整会计与财务管理知识体系

经济类(非会计学)专业对会计与财务管理知识体系掌握的深度和广度的要求有所不同。会计与财务管理知识体系包括的专业课程有:初级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财务分析、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西方会计、非盈利组织会计、行业比较会计等。这些课程可以根据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财务会计体系、管理会计体系和财务管理体系。财务会计体系包括:初级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西方会计、非盈利组织会计、行业比较会计;管理会计体系包括: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体系包括:财务管理、财务分析。笔者认为,应该根据经济类(非会计学)专业的特点,对会计与财务管理课程体系重新设置。

首先设置会计学体系课程,会计学体系课程是奠基管理基础知识的课程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初级会计学、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会计电算化、财务分析与企业业绩评价等。该课程体系包括了原有三个方面知识体系的基础部分,以经济活动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分析、决策为主线,阐述会计与财务的基本理论、方法;提供了认识、核算企业经济活动、看懂企业财务报告、分析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知识基础与技能,为学生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其次是工商管理提高层,设置决策与控制会计、财务管理课程、其内容包括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学、证券投资等课程的主要内容。该部分以对经济活动的决策与控制为主线,阐述会计与财务应用在企业内部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以及酬资、投资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经济类(工商管理类非会计)各专业可在学习会计学课程的基础上开设本课程。将会计与财务体系划分为两个层次、重新组织设置课程,与只开设会计学与财务管理两门课程相比更广阔地包括会计与财务知识体系的主要内容,使知识体系更加完整、科学合理。

调整之后的课程体系除初级会计学、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的内容外,还包括财务报告分析与企业业绩评价等内容,并且更加注重市场经济中的主体――企业。会计必须满足企业经济决策的需求为经济决策服务的观念,吸取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会计学教材的精华,使教学内容与国际相协调更好地满足培养经济(非会计)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需要。

三、实现会计学与经济类(非会计学)专业课程的交叉互补

经过以上会计学课程内容结构的调整和会计、财务管理知识体系的调整,在对经济类(非会计)专业开设课程时注意两类专业课程的交叉互补、融会贯通。

国外许多高等学校在经济类(非会计)专业本科教学的专业设置上往往把本专业需要的非专业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有机结合,设置复合式专业。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会计学和经济类(非会计)专业的课程,如企业管理、金融学等是企业内部与外部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会计学中有很大一部分与企业管理中的会计核算与控制的问题相关。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够完善,企业竞争也不尽规范,目前不少企业的管理停留在传统阶段。反映在教学上也相对落后,从教材到教师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沿用传统模式,有关会计的核算与控制、财务管理内容的教学并未完全进入经济类(非会计)专业教学中,或是不能有机结合。为此,应在经济类(非会计)专业必修课或选修课上进一步促进两个专业间的交叉融合,可在经济类(非会计)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中增设会计学知识体系和财务管理知识体系的有关课程,并统筹考虑课程训练、技能实践和专业实习,做到外在结合和内在结合的统一,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知识经济的基本特点篇3

关键词:经济管理教学;特点;存在问题;改革策略

济管理学科的知识理论和技术方法,在当前市场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传统的经济管理方式与理论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化的市场需求,因此对高校经济管理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针对目前高校经济管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策略以真正提高实际的课堂教学质量,才能够真正培养出符合经济时展需要,具有丰富的经济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综合性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

一、高校教育特点以及经济管理教学的特点

高校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社会所需专业应用型人才的主要任务,高校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高低。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主要培养目的就是培养出具备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高校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第一,本科教育与传统的高中教育具有明显的差别,高中教育注重基础性知识教学,教学课时和教学科目都比较固定;本科教育的教学课程数量居多但学习时间较少,学习内容更加宽泛和灵活,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较大的改变。第二,高中教育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应试能力考核,而本科教育则更加关注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经济管理教学的特点可以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点,首先,针对性。经济管理教学既要注重对学生专业的经济理论知识的教学,同时还要特别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师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大纲要求,拟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并且能够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能够结合具体实际的案例进行分析,能够对比所学的经济原理,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其次,参与性。高校的经济管理教学特别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注重整体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一定要充分运用案例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案例分析的教学模式,教师将自己搜集到的材料和观点加以分析,在相互的讨论过程中开拓创新思维能力。最后,实践性。经济管理教学旨在培养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专业性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别注重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注意学生在课堂中的实验操作,同时也特别注重学生在毕业后对经济管理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和学生管理经验的积累。

二、高校经济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经济管理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其重要性在实际的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会进行处理。但是目前高校的经济管理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手段单一。高校目前的经济管理教学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的影响,存在课程教学理念滞后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很多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仍然会采取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往往由于过分放大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导地位,很难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很容易降低学生对课程本身的学习兴趣。很多经济管理的任课教师对学科的教学目标定位不够科学,过于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讲授而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容易忽略学生自身的实际特点,导致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比较少,从而导致实际的课堂教学效果欠佳。

2.教学硬件设施不足,实践基地缺乏。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科应用性比较强,对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配套教学硬件设施和实践基地的要求也比较高,但是由于受到教育经费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硬件设施配备和实践基地建设严重不足。在经济管理课程上需要针对教学案例播放某些视频,但是由于学校没有配备专业的多媒体设备而导致学生无法更加直观和形象地了解到教学内容。此外,很多高校仍然存在着教育实践基地发展滞后的问题。由于学生会在经济管理的实际课堂中学到如市场营销、生产运作以及经济管理等理论知识,但是如果没有在实践中真正地加以演练,那么学生就很难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导致理论与实际的脱节。由于学生实习的地点多为金融机构、证券公司、贸易公司、物流公司等经济相关单位,而专业所涉及的岗位也包含了财务管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比较核心的部门,因此多半不愿接收在校大学生的实习,因此学校硬件设施不足和实践基地缺乏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3.实践性教学程度重视不足。很多高校由于受到传统理论教学模式的影响,以及教育经费不足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加上还没有对实践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高校在经济管理方面的实践性教学长期得不到重视。首先,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一种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注重让学生收获较多的理论知识,因此在教学上的很多实践课程都停留在了形式的层面上,没有真正的落到实处。其次,高校经济管理教学主要采用的是理论加上实践举例的方式,缺乏一些实践环节的安排,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经济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如果不经过实践平台上的操作练习,是根本无法累积到理论知识运用能力和实战经验的,如果学生不能够自己操作所学的理论知识,那么一旦学生遇到了实际问题就会出现束手无策的尴尬局面。最后,经济管理所涉及的知识范围非常宽泛,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的行业领域相关知识非常多,但是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却过多地关注了书本教材上一般性的知识介绍,而对实际前沿的实践理论脉络无法从整体上清晰地把握,因此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

三、高校经济管理教学改革的主要策略

针对目前高校经济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结合经济管理专业教育本身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教学改革策略,以便更好地提高实际的课堂教学质量。

1.优化课程结构,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体系。要想提高实际的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将实际的课程结构进行合理的优化,将科学完善的教学体系建立起来。首先,一定要对整个经济管理专业进行合理化的归类和划分,准确定位经济管理的专业特点,包括其实践环节的具体内容安排,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安排,建立一套科学而完善的教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对经济管理知识的掌握能力和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其次,要高度重视实践教育的意义并能够充分发挥出实践教学的优势,真正将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充分地结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学校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分阶段性地开展教学,并灵活而及时地进行教学时间上的安排和调整,突出环节中的重点。最后,课程本身要有一套科学而完整的考核标准,教师要能够从学生的考核成绩中及时了解到学生对知识本身的掌握程度和真实的评估情况,以便日后有针对性地辅导学生。

2.利用多种形式加强经济管理的实践教学。由于受到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导致经济管理的实践教学环节长期得不到重视,而实践环节对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利用多种不同的形式来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首先,可以利用模拟教学的形式,如运用ERP沙盘模拟形式开展经济项目管理的实践教学,让学生真正有机会运用到所学的知识。其次,安排学生到社会企业的实习,制定系统的实习指导方案,包括常见问题解决办法等。还可以鼓励广大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经济管理的真实理解,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建立多种模式并用的实践教育平台,鼓励学生运用自身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进一步推进创业实践。通过高校、政府以及企业等三方面的协调管理,搭建完善的创业平台,可以引进风险投资基金,以更好地解决学生创业的资金问题。最后,还可以依托于一些课外科技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创业综合技能,利用一些如竞赛等渠道有效地提高实践效果,如“创业沙龙”、“创业论坛”、“创业培训班”、“创业研讨会”、“创业俱乐部”等,还可以结合经济管理专业的具体特点,举办一些挑战赛,如“电子商务大赛”、“商务公关大赛”、“商务谈判大赛”、“物流设计大赛”、“股市期货模拟大赛”等,让学生在实际的操练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

3.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相较一些如土木工程、计算机软件工程等专业性比较突出的专业而言,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性不是很强,但是其实际的覆盖范围相对比较广泛,毕业生在毕业后的择业方向更是多样,因此对学生知识面的宽度和广度的要求都比较高。因此在实际的经济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知识面的扩展,并且要注重整个教学体系的完善和全面,要适当地进行不同领域和行业的管理理论以及管理方法的介绍,要让学生能够脱离书本上的纯理论知识,多了解一些社会企业经济管理方面的背景知识。要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特别是要结合当前最新的发展形势,介绍一些经济管理理论的新情况,如增加一些对大型复杂项目管理理论的讲解,最好是能够借助一些真实性的案例,以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管理性的专业人才已经成了我国社会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加快市场经济发展方面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经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广泛从事于财政、税收、金融、贸易等经济部门,也会有很多人在大中小企业担任经济相关的管理工作,因而其在校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但是由于当前我国的高校经济管理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某些不足的地方,因此需要在相关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改革性措施,以便更好地提高实际的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国平.经济管理教学改革相关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9:180

[2]欧阳胜.基于微信的电子商务教学实践论[J].信息化建设,2015,05:75-76

[3]刘芳.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教学改革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10:187-188

[4]欧阳胜.高校电子商务在线教学设计的研究[J].信息化建设,2015,10:377-378

[5]林云华.经济管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措施[J].科技经济市场,2014,09:108-110

[6]欧阳胜.针对经济管理教学改革几个问题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5,18:11

知识经济的基本特点篇4

【论文摘要】未来的知识社套是以人为末、以知识经济为主体、以知识管理为纽带的学习社套。知识社套的成人学习是与时惧进的学习,是普遍建立在远程开放厦网络条件基础上的学习.是伴随终生的学习.成人学习是权利与责任的统一,是实现和展示人生价值的统一。

一、“知识社会”概念

20世纪中期新技术革命浪潮兴起以来,利一学技术和知识在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引起了社会观念、社会形态、社会结构和社会内涵的一系列变化。众多学者从各种不同角度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表述及概念,例如:丹尼尔·贝尔,1973年提出“后工业社会”、阿尔文·托夫勒198b年提出“信息社会”,奈斯比特1982年提出“事实上我们已经进入了以创造和分配信息为基础的社会”:90年代初c·温斯洛和W·布拉马则明确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i99s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其名为(1996年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的报告中,第一次把“知识经济”定义为以知识(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和使用(消费)为最主要因素的经济,自此人们也常把未来社会表述为知识经济的社会。

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经济虽然是社会的基础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但经济毕竟只是整个社会结构、体系的一部分.知识社会比知识经济的涵义更广泛、更丰富,可以更准确地表述未来社会的特征。时代的发展和走向已经向世人提出了建立高文化、高技术、高知识的社会,或者说高度发达、文明、进步社会形态的历史任务,这样的社会似以知识社会表述更为准确。

最早采用“知识社会”这个术语的是罗伯特,E,莱恩,他于1955在美国《社会学评沦》第?1卷第5期发表了《知识社会中政治和意识形态衰落》,通过说明科学知识日益增长的社会意义,而证实对这一概念的使用是正确的。彼得,德鲁克于1969年在毫不连续的时代》中也使用“知识社会”的术语。这本著作所展示的论点是将知识置于“我们社会的中心以及经济和社会行为的基础”的地位。他在1993年出版的毫后资本主义社会》一书中把“后资本主义社会”看作是“知识社会”,并认为人类社会的21世纪是知识社会长人并完成的一个世纪。丹尼尔·贝尔在对后工业社会问题的讨论中,则交替使用“知识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概念。贝尔的知识社会理论是建立在知识中轴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加拿大社会学家尼科·斯特尔对以往知识社会概念进行了社会学方面的批评性考察,对知识社会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全面分析,以其广阔的理论视野对知识社会概念的使用进行了综合,因而作出了重要贡献。另外,在20世纪中期由欧洲科学技术研究协会( EAST)和美国科学社会学研究协会(4S)联合组织的“知识社会的特征”国际学术讨论会,以及20世纪90年代德国对知识社会的讨论等都对知识社会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思路和理论。

二、“知识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知识社会是坚持以人为本及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协调发展的社会

入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主体,处于社会发展的中心,也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从社会发展的整体来说,人的发展固然具有工具、条件的性质与功能,但从根本上讲,归根结底人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一切为了人,一切为了使_人生活得更美好、幸福、文明和健康。使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更高、更好。这是_人类社会为之追求、奋斗的根本目标、根本目的。关注人的自身发展的地位和价值,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要求。当入类社会脱离蒙昧状态,步人文明的时候,就体现了尽管是初始状态.但毕竟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人本精神。奴隶社会视奴隶是“会说话的工具”,任意杀戮,践踏人性;封建社会等级森严,集权专制,以权力为本位;资本主义社会视金钱为万能,以金钱为本位,特别是法西斯专制时期,滥杀无辜,灭绝人性;即将到来的知识社会则是以高度发达、高度文明为条件和标志的,重视知识,尊重人才,发展个性,关爱人生,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知识社会发展的历史的逻辑的结论。

问题在于,人的发展决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社会的、自然的发展,亦即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条件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这一环境条件,所谓以人为本也是残缺不全的。工业社会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是以掠夺资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口剧增、南北差距等为代价的。这种片面的畸形的发展观与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后果与危害已向人类社会敲响了警钟。以罗马俱乐部1972年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为标志,说明世人对传统发展观及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和觉醒。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1987年提供的咤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则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这就是“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时候,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具有历史意义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则进一步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特别是这次会议通过的《21世纪议程》这一未来环境与发展的行动纲领,把可持续发展变成了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在共识基础上的发展战略、开创了一个人类社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知识社会是一个高度文明、高度理性的社会,而可持续发展本身就是入类社会张扬理性、追求文明的历史产物,同知识社会的本质与走向是完全一致的。知识社会必然会在深刻总结提升入类社会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更加科学地把握可持续发展这个充满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理念,呼唤并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促进并实现入和社会、自然和谐、协调发展的文化价值观,而教育的实质则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文化的生产与加工、保存与传递、深化与升华、发展与创新的社会功能,帮助人们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与发展战略,既满足当代人生存、生活、发展需要,又顾及后代人长远的发展和根本利益的需要。

对此我国著名学者吴季松在他的《知识经济学》著作中,曾提出了一个“可持续发展方程”,用于可持续发展程度的定量评价,认为知识经济成分越高,可持续发展系数越高。可见知识社会就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二)知识社会是以知识经济为主体的社会

任何一种社会形态的存在和发展都必须以经济为基础,知识社会的基础是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知识社会的主体。知识经济的特征可以罗列数条,但最主要的有两条:

1.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韧识既是力量、素质和文明,又是资源、资本和财富。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则是推动知识经济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动力。知识是首要的生产力,是创造财富的主要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的因素。“劳动创造价值”的经典理论,从本质上我们应理解为智力劳动创造价值,或者知识创造价值。日本的介屋太一认为知识价值就是“用知识的智慧创造出来的价值”。知识价值的核心在于创新,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的灵魂。自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J.熊彼特1912年在其成名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了著名的“技术创新理论”以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们又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知识创新理论”.认为知识的源泉是科学技术研究,即著名的研究与发展(R&D)理论。他们把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这三者之间是一个环流.这个环流的形成使知识产量极大增加。从而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随着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劳动力分布结构越来越向信息产业转移、倾斜。有资料表明,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55 %以上,而建筑业,汽车业只分别为14% ,4%,可见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吴季松先生曾提出自然资源依赖型产业和非自然资源依赖型产业的概念,认为当稀缺自然资源指数e≤0.2时.这种产业就是非自然资源依赖型产业.亦即继一、二,三产业之后的第四产业。知识经济应是知识产业占主导的或占主要成分的经济。

新世纪初,全球高技术产业继续呈高速增长态势.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新的技术突破与融合,使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呈现三大趋势:一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结合,使信息技术产业继续保持主导地位:二是生物技术日趋成熟,将在解决人类面临的食物、健康和生存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显现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三是纳米技术在未来的10 -- 20年中将取得重大突破,引发新的技术革命乃至产业革命.可望成为21世纪新的主导技术之一。这些趋势将进一步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通向知识社会的智力与技术支撑。

2.知识与经济一体化。一方面知识的经济功能日益显著,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乃至决定因素,知识商品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另一方面经济愈来愈依赖知识,经济发展的知识取向、知识含量、知识作用愈来愈强烈。知识的经济化和经济的知识化的双向运行、相互渗透、交叉组合、融为一体,成为当代全球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

知识和经济的一体化,一种必然的产物就是 知识产业化。知识产业化突出地表现在信息产业、教育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设计产业、创意产业和策划产业等一系列知识产业的兴起。这些产业既是商品、经济产业的升华与理念化。又是文化、精神、创意的物化与实体化。知识产业化是知识经济的直接成果,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知识经济的最佳模式。有的论者指出:与人类已经经历的农业、工业、服务和信息产业四次浪潮一样。建立在日趋市场化的教育、传媒、体育、旅游等领域和企业导向的媒介经济迅速演进与互动结合上的“后三产业”,将作为第五次浪潮崛起。美国新一轮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建立以知识社会和服务经济为主导的新经济结构。更加全球化、个性化和休闲化的新消费结构.着力发展信息技术、航空航夭、国防工业和生化技术工业。

(三)知识社会足以知识管理为纽带的社会

什么是知识管理,不少学者多有阐述,角度不一,理解不一。有的强调“知识管理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有的强调‘为了增强组织的绩效而创造获取和使用知识的过程”。有的则强调是“利用组织的无形资产创造价值的艺术”;有的强调有效地发现现有知识、提供知识以产生最好的效果:有的则从信息、知识和人的相互关系理解;有的从信息的获取、选择、表述和角度解释,如此等等。综合各家之见,笔者以为有两点是肯定的:一是强调对个人和集体的知识、智慧.对已有的显性的知识和存在于员工头脑里的知识、智慧的挖掘、整合.变成一个组织的集体财富和无形资产;二是强调知识管理的目的在于使用知识创造最好的价值。获取最大的效益。世界银行研究局提出了一个关于评价各国如何有效地运用知识促进其发展的方法论框架。这一分析框架构造了一个矩阵,它包括与知识有关的四个功能性变量,即知识的获取、创造、传播和使用,以及四个关键性的交互作用因素,即经济激励体制、制度、人力和技能、信息基础设施。笔者以为这可视为知识管理的基本内涵。

知识管理对于促进知识社会、知识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巨大的作用,微软公司有形的固定资产很少,但其资产的市场价值达2000亿美元.而通用汽车公司作为工业时代的特大型企业。其全球设施和库存量堪称世界首位.但它资产的市场价值只有400亿美元(亦说500亿美元),这就是知识管理不同于一般经济管理的奥妙所在:知识管理就是为组织和企业实现显性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共享寻找新的途径,取得巨大市场效益。显而易见,显性知识易于通过计算机进行整理和存储,隐性知识则储存在企业员工的脑子里,是员工的个人智慧和经验。知识管理的实施,其关键在于建立激励员工参与知识创新、知识共享的机制,把员工的个人智慧、潜在智慧变成集体的、现实的经营理念、经营决策;员工的价值不在于他们掌握了哪些知识,而在于他们要具有不断创新和创造应用新知识的能力;员工的创新与应用知识,不仅能经营好今天的企业,而且为明天的企业研究出新的高招,因此知识管理应当特别关注员工的知识创新和集体创造力的培养。

关于知识管理的战略,据美国生产力与质量研究中心(APQC)的调查,现行知识管理的战略模式有六种:①把知识管理作为企业经营战略;②把知识管理作为知识转移和最优实践活动;C;以客户为重点的知识战略;④建立企业员工对知识的责任感;⑤无形资产管理战略;⑥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战略。其实施方法为:①构建支持知识管理的组织体系;②加大对知识管理的资金投人;③创造有利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④开发支撑知识管理的信息技术;⑤建立知识管理评估系统。

(四)知识社会也是学习社会

知识社会和工业社会在教育观念、教育体系方面的本质性的区别在于:工业社会的教育把人生划分为学习和工作两个阶段,教育只管人生学习阶段,教育又只局限于学校教育,为文凭而学、为考试而学、为谋职而学的功利价值观占主导地位,而知识社会的教育则以提供灵活开放、快捷便利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环境、条件、资源、服务为宗旨,以全员、全程、全面教育为本质特征,能恰当地把功利价值观和非功利价值观加以整合处理,因此,国际社会许多远见卓识的领导与人士都把建立与未来社会相适应的学习社会(亦称学习化社会)作为社会发展、文化发展、教育发展的崇高目标。

学习社会首先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哈钦斯在《学习社会》中提出的新概念,继而1969年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委员会发表了试通向学习化社会》的报告书。我国学者张式谷指出:“所谓学习社会,就是学习意识普遍化和学习行为社会化的社会”(《人民日报》1998.7.7) 。

笔者理解,学习社会是从一个角度对未来社会形态及其本质特征所进行的一种表述和概括,学习社会是学习社会化和社会学习化双向渗透、融为一体的过程,是学习形态和社会形态的有机统一体;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主导或决定社会发展的社会实践主体及表征社会基本特征的要素是不一样的:农业社会重视经验,工业社会重视技术,信息社会重视信息,知识社会的核心要素则是知识。要获取知识,唯有学习,学习是获取已知知识和未知知识的基本途径。学习特别是终身学习是打开知识社会大门的一把钥匙,是知识社会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存概念。对未来社会形态及基本特征的表述,学习社会与知识社会尽管角度不同,前者重在从途径、过程、活动角度进行概括,后者则更注重从本质、核心、本体角度进行概括,但在实质上都同样强调未来社会的教育化、学习化、知识化特征。在可预见的知识社会里,学习的过程终身化,学习的形式多样化,学习的态度自觉化,学习的工具智能化,学习的运行网络化,学习的行为社会化,将成为普遍的持续的社会现实。对这种社会现象该如何评价呢?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著名报告《学会生存》就高瞻远瞩地指出:-一个社会既然赋予教育这样重要的地位和这样祟高的价值,那么这个社会就应该有一个它应有的名称—我们称之为‘学习化社会,,”可见学习社会与知识社会本质一致,只是知识社会是对这个社会的总体描述和概括,学习社会则是从一个角度对这个社会的描述,是通向知识社会的必由之路,是知识社会的本质特征之一。

三、知识社会背景下成人学习的特点

成人学习既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也是一个现实、未来的概念。知识社会背景下的成人学习,究竟有些什么特点呢?笔者以为:

1,成人学习是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特征的学习。知识社会是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是信息量急增、知识陈旧与更新、知识的生产、转化、创新周期进一步加快的时代,是加快经济全球化,并促使各种文化进一步交流、融合、创新的时代。是教育与社会经济、学习与生活迅速融合趋于一体化的时代。成人学习历来是与社会进步、时展结合最紧密、跟进最迅速的一种学习。在知识社会背景下,成人教育比学校教育、非正规教育培训比正规教育往往具有更重要的意义。这种学习的一个根本要求就是将潜在的经验类的知识转化为现实的数码化知识,将个人的知识转化为集体的智慧,转化为经营决策,运用到实践中去,并取得现实的成果与效益。成人学习还应把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品格作为主要内容和根本宗旨,帮助成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新、学会发展。成人学习这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品格,必将成为促进知识社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2.成人学习是普遍建立在远程开放及网络条件基础上的学习。即将到来的知识社会是一个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不会识别符号、图像的人就是现代文盲,不会学习、不会利用网络化进行学习的人也是文盲,既难以生存,更难以发展提升。以计算机多媒体、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的现代远程网络极大地突破了时空局限.使天涯若比邻,“地球村”成为现实,为各个地区、各个阶层和各类人员接受多样化教育和学习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因此,知识社会的学习观应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一种基于获取和处理信息的学习,一种以计算机多媒体交互的学习.一种建立在计算机网络之上的通过网络的学习。网络技术和网络学习正在改变人们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正象比尔·盖兹所说的那样:“国际互联网是一个浪潮。它将冲击计算机工业以及其它的工业.淹没那些在这一浪潮中还没有学会游泳的人”。有人疾呼在电子技术、国际互联网为即时和地球上几乎任何人进行通讯提供了可能。不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教育学习的人,就象我们的祖先拒绝使用文字印刷术一样。可见社会成员应当学会并善于利用因特网及各种可能的现代信息网络进行个别化、终身化的学习。

知识经济的基本特点篇5

Guo Yiqun

(Xi'an Phys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Xi'an 710068,China)

摘要: 本文结合西方经济学特点与体育院校学生特点,提出提高教学效果的办法:结合体育学院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因材施教;在教学中要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有力结合;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建立新的以注重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评估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教学方式创新的方法和策略。

Abstract: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estern economics and students in Phys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 teach students in accordance of their aptitude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alent training in economics major of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bring together imparting knowledge, training ability and improving quality in teaching; emphasize on the student-oriented 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on spirit; establish new quality-based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On this basis, proposes the methods and strategies on teaching mode innovation.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 教学方式 体育院校

Key words: Western Economics; teaching way; Phys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4-0222-02

0引言

现如今,为满足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对体育经营人才的需求,许多体育院校设置经济学专业,但都仅仅处于起步阶段,而《西方经济学》作为高等财经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它的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如何结合学校特色,针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和特点进行教学,是我们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结合西方经济学特点与体育院校学生特点,针对《西方经济学》原有教学方式进行探讨和改进,探讨与西方经济学体系与原理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对提高《西方经济学》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体育院校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基本特点

《西方经济学》是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二百多年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一般抽象和概括。它集实证理论分析和规范理论分析于一体,是系统反映和描述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原理、定律和理论,因此这门课程呈现出理论体系庞大,概念抽象,分析工具多样,内容繁多等特点,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只有把西方经济学的课程特点和体育院校经济专业学生的自身特点紧密结合起来,增强趣味性和应用性,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教学效果。体育院校经济学专业学生基本特点如下:

1.1 基础知识较差,且参差不齐体育院校开设经济学专业专门培养体育产业经营高级人才是应时之需,但由于社会长期主观认为体育院校是培养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方面人才,对体育经济学和体育院校开办经济学专业缺乏足够了解,造成体育院校经济学专业的学生生源不好,部分为调剂招生,其中部分学生高考分数虽较高,但整体文化素质较差,特别是数学基础相对薄弱,进而导致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步骤缺乏探索精神。

1.2 学习缺乏主动性,思维方式过于教条西方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基础课,在大一、大二阶段安排讲授,而此时学生在中学阶段受应试教育形成的死记硬背的习惯一时难以改变,数理逻辑思维较差,对经济学学习中重要的逻辑推导、图表、图形分析和数学公式等内容,则明显缺乏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1.3 对社会经济形势的关注较少,缺乏实践锻炼经济学通过运用理论对经济问题进行分析、诊断,为政府经济决策提供依据,应用性较强,而长期的应试教育造成学生大部分时间呆在学校,把学习的焦点更多的集中在书本知识上,对当前国内和国际的经济形势、基本经济政策缺乏了解和关注,理解也相对不深刻;另外经济学专业作为体育院校的新专业,社会认可度不高,实习实践基地不完善,也进一步造成学生参与社会经济实践的机会较少,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

2提高教学效果的体会

2.1 结合体育学院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因材施教体育院校经济学专业培养的是能从事体育与经济相结合的应用复合型人才,因此在西方经济学教学,应当从应用的角度教授西方经济学的有关内容,注重分析经济学理论对体育产业、企业经营的意义。在进行理论讲解中,通过大量与体育经营相关的案例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注重引导学生从体育经营企业的视角出发,思考理性的生产者行为决策,研究和分析企业如何应对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

2.2 在教学中要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有力结合 文化素质课教学是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的过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运用知识,因此教师应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上多下功夫。在课堂上,教师向学生全面系统地阐述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基本知识的同时需要精选教学内容,结合时事介绍前沿领域的知识,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研究分析现实经济问题上来。

2.3 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突出教师的舵手地位

教育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间的良性互动,在教学中在把基本经济理论讲解清楚的基础下,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分析能力,做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轴、练为主线”。鼓励学生用创造性思维去探索事物,强化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创新性。避免“满堂灌”,引导学生自学部分内容,养成学生多看、多思、多想的好习惯。

2.4 在创业理念指导下实施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西方国家高校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传授创业知识和技能,在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重的现实下,我们更深刻体会到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服务的能力是根本。西方经济学有着极强的社会实践性和应用性,原理和理论都需要实践经济案例来验证。由此可以看出,西方经济学来源于实践,也将应用于实践,这与在教育中引入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创新能力是相符的。

2.5 建立新的以注重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评估体系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应改变传统的以成绩为核心的教学评估体系,探索建立注重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新的教学评估体系,充分发挥评估体系的激励、导向和反馈功能,从而为学生学习提供正确的指引方向,为高校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3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的的重要保障。目前经济学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发展趋势是教学方法综合化、教学手段主体化。体育院校经济学专业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应从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独立创新能力入手。

3.1 突破传统讲授法:提倡启发式教学传统的讲授法是指单纯的课堂讲授教学法,相对教条,学生具有被动接受性,教师在运用讲授法时,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指导学生来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方式,在把经济学理论融会贯通的基础上,通过生动的描绘、陈述,有启发意义的设问等,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全面掌握基本原理和知识。例如在讲解短期成本知识中,可先讲授李宁公司在一周内生产运动鞋的过程,列举一些实际数据,然后提出3个问题:①短期生产函数与短期成本函数的联系:李宁公司的生产与其成本有何关系?②利用短期生产规律解释短期成本变化:能否利用李宁公司的生产数据解释其成本变化过程?③利用短期成本曲线变化的规律解释短期生产中劳动投入的经济区域的划分:能否利用运动鞋平均成本变化来优化李宁公司最佳的工人数量?通过这3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生产与成本的内在联系,掌握生产曲线与成本曲线的对应关系。

3.2 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建设西方经济学网络教学体系西方经济学分析工具多样,一个理论可以用叙述法、列表法、图形法、模型法等多种方法来表述和说明,因此教师在把内容熟记于心的前提下,采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清晰的表现内容,突出教学重点,而且还可以生动描述经济变量的动态变化过程,降低授课难度。另外,省去板书使授课的信息量和效率也提高。在制作好教学课件前提下,教师还可以开发网络教学课件,促成学生与教师间互动,在网上进行自由讨论,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加快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建设一套以传统的教学管理为基础,充分利用计算机数据档案管理优势的西方经济学教学和课程管理体系。

3.3 重视案例教学法:构建案例库西方经济学基本内容是抽象化的理论和实证化原理,往往难以理解。因此需要通过结合具体案例,使知识得到深化理解。针对体育院校经济学专业学生就业方向,选取现实经济中与从事体育产品的企业、体育产业的热点问题进行课堂讨论或布置学生课后研究,通过课堂分析讨论、撰写案例分析调查报告等,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用中强化所学基本理论知识,并把枯燥的经济学理论与工作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不断“对接”,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4 穿插使用讨论法:实施“研究性学习”在教学中,教师不要仅限于“黑板经济学”,更多的需要进行创造性、开放性教学,为学生提供思考和创造的空间,指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鼓励学生不局限于现有的理论解释,勇于进行创造性思考,在明确各种解释方案的前提假设、约束条件下,为某一问题提供尽可能多的结论或解释,并等通过讨论各抒己见,以取得共识。围绕学生提出的具有代表性和创意性的问题,可以再组织课堂讨论或专题研讨,例如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讲完均衡价格后,讨论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从奥运会开幕前到结束后的价格变化。既使学生加深了对均衡价格形成的理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在宏观经济学部分,可以组织学生针对失业或通货膨胀等问题进行调研,并对政府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分析和评价,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或想法。

3.5 采用比较教学法:对比知识点西方经济学的内容繁多,运用比较教学法引导学生对性质相近的教学内容进行比较,可以帮助学生把相似的或对称的理论、概念和业务等容易混淆的内容加以化解,通过“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比较,透过经济现象分析经济学原理。例如,在讲述微观经济学的需求与供给时,首先对有关需求理论的知识进行重点讲解,对于供给理论,则重点指导让学生对比需求理论,通过比较进行类推,发现规律,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总之,关于如何进一步提高体育院校《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完善教学方法,是一个值得长期探索的过程,没有一个既定的模式,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邵文武,张国良,杨丽萍.西方经济学教学基础―经济情景[J].生产力研究,2010,(7):11-12.

[2]曹休宁,王俊.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之案例教学探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0,(5):197-198.

[3]张树安.西方经济学的课程属性与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经济师,2008,(9):129-130.

[4]何苗.西方经济学互动教学五要义[J].经济研究导刊,2008,(12):204-206.

[5]韩利红,薛光武.注重产出效应,强化案例教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7):31-32.

[6]林森.中小学校长培训“案例教学”模式探析[J].教育研究,2007,(5):93-96.

知识经济的基本特点篇6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为了满足会计专业毕业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的需要,构建以会计岗位职业能力为本位,突出会计职业能力培养的特色实践课程体系,实现高职会计专业学生顺利就业,对专业课程的改革,已成为高职会计专业教师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经济法是我院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必修课程。然而传统理解上法学又不像其他会计专业课程的实践性强,如何进行改革突出特色向来是每位从事该门课程教学的老师头痛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一些感受,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课程培养目标的改革

过去的经济法课程的教学目标偏重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经济法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开拓分析问题的思路。不太注重学生学以致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大学数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印象就是纯理论,为了学习而学习,没有意识到这门课程在其会计职业生涯中起到的作用。因此要改革,首先就要从改革课程目标入手,突出课程的特色,让学生认识到课程的作用。课改后将原课程名称更换为《经济法应用》,课程目标也从原来单一的知识目标拓展为了若干子目标。包括了专业知识目标、职业能力目标和职业素养目标三个部分。旨在改变传统学科研究的课程培养目标和内容体系,构建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瞄准社会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以职业能力训练为基础,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既有较强针对性,又有较强适应性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同时营造自主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经济法的兴趣。

二、课程内容的改革

打破原有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以项目驱动教学,将知识重新整合。力求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具体而言,选择以下项目实施教学。

(一)经济法知识认知。包括法律基础知识认知、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的大体学习。

(二)企业法。包括非法人企业和法人企业的申办和运作过程中纠纷的解决。

(三)破产法。学习企业破产清算的具体程序和操作。

(四)合同法。包括如何订立一份经济合同,合同纠纷的解决。

(五)劳动合同法。包括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争议的解决。

(六)知识产权法。包括商标权和专利权的申请。

(七)市场运行相关法律本文由收集包括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如何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学习。

(八)证券法。包括证券发行与认购条件的学习。

不难发现重构的课程内容以讲授市场主体法律制度和市场主体行为规则为重点。其原因是会计专业的学生将来主要工作在各企业单位,从事财经类工作。因此我们必须向学生讲清楚现代企业法人制度的特点,以及在会计事务所的学生可能接触到破产清算的项目,我们必须让其学会破产清算的程序和基本操作流程。考虑到学生自主创业的需求,合伙企业法、独资企业法等法律的基本内容也应重点介绍。合同法律制度、劳动法律制度、证券法律制度等也应作为教学重点。上述法律制度既是各种会计类、经济类职业资格考试中的重点内容,也是工作中使用最为频繁的法律知识。

三、教学手段的改革

高职高专的教育观念必须从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传授为主线转变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在教法上要体现高职高专的特点,摆脱纯粹理论教学的桎梏,以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教学方法改革的重点。具体而言: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案例教学为实践教学的主要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向学生传授一些法律理论外,重点是要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如何填写独资企业开办申报书、如何起草和签订合同、如何进行破产清算等。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经济法的实用性和与会计工作的关联性。同时,采用模块教学模式依托立体化教材,以传统纸质教材为基础,统合多媒体、多形态、多层次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师实训指导书、电子教案、试题库等部分。其不同于传统教材之处,在于它综合运用多种媒体并发挥其优势,形成媒体间的互动,强调多种媒体的一体化教学设计,解决了课堂外教学的难题,适应了高职高专实践教学多、学生在校外时间长的特点。

四、实践教学的改革

知识经济的基本特点篇7

一、知识经济活动内涵矛盾的特殊性

管理过程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詹姆斯·穆尼在与艾伦·赖莱合著的《工业,前进!组织原理及其对现代工业的意义》一书中指出:“从形式的意义上讲,组织就意味着秩序”,“组织是每一种人群联合为了达到某种的目标的形式”。系统管理理论认为,组织是由人们建立起来的、相互联系并且共同工作着的要素所构成的系统。美国新制度经济学家巴塞尔在其所著的《产权的经济分析》一书中把组织界定为“对所有权被分割的实体的管理”。概而言之,组织是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有序地结合起来的整体。

作为组织,必然具有目的性、系统性、有序性与有机性。目的性,是说任何组织都是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设立的;系统性,是说组成组织的各个元素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有序性,是说组织内部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与时间顺序的;有机性,是说为了协调组织的活动,必然存在着担负不同职责的职能部门的分化,这就类似于人体的各个器官,既相互独立,各司其职,又彼此贯通,密切配合。知识经济组织作为组织无疑具有组织的一般规定性,作为一类特殊的经济组织,又必然具有区别于其他组织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特点。

笔者认为,知识经济活动的矛盾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内部经济性与直接外部经济性的矛盾。在以保密、专利权、特许权等方式对知识要素(仅限于应用性知识)作非公有产权制度安排的场合,产权人通过知识的使用通常能获得超额利润,这就是知识的内部经济性。这种内部经济性无疑与专利权等非公有产权制度安排相关。之所以要作此类产权制度安排,目的是为了形成对知识生产的有效的激励机制。然而,就知识的公共性消费可以拓展知识的作用范围,增加知识的使用价值,提高社会的总福利水平而言,知识又应该是共享的,不应该为私人、少数人所垄断的,这也就是知识的直接外部经济性。知识的直接外部经济性源于知识本身所具有的可以同时为众多人共同消费的性质。知识的内部结济性与直接外部经济性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内部经济性的增强,意味着直接外部经济性的减弱;内部经济性的减弱,意味着直接外部经济性的增强。非知识性资源(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除外)则不相同,其消费本质上是排他的、竞争的,不可能在为某人使用的同时,又供其他人所使用。非知识性资源的消费,除给产权人带来经济效益以外,尽管也可能会使非产权人获得相关效益,但这种相关效益只是间接的外部经济性,而不是直接的外部经济性。由于知识的内部经济性与直接外部经济性的矛盾源于非公有产权安排所赋予知识的消费排他性与知识本身所具有的消费非排他性的矛盾,因而,也可将其称之为知识消费的排他性与非排他性的矛盾。

第二,边际报酬递增性与递减性的矛盾。因为通过知识的投入可以不断开拓出新的投资领域与不断提供出新的更有利的投资机会,进而提高劳动、土地、机器设备等实体性资源的产出效率,推动生产函数向坐标图象的右上方移动,因而知识投入具有边际报酬递增倾向。然而,这种由知识投入所引起的边际报酬递增倾向,只能在不同的程度上抵消或抑制实体性经济资源投入所具有的边际报酬递减倾向,却不可能消除这种倾向。也就是说,在与知识投入相关的边际报酬递增倾向存在的同时,与其他经济资源投入相关的边际报酬递减倾向仍然存在,由此便构成了知识经济活动所内涵的边际报酬递增性与递减性的矛盾。

第三,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矛盾。在工业经济活动中,严格的工艺流程与环环相扣的流水作业线,突出强调的是统一性、常规性、一致性、整体性,全部经济活动就类似于一部机器,劳动者个体则相当于这部机器上的一个部件或螺丝钉。在知识经济活动中,一方面因开拓、创新成为主题与基调而必然强调差异性、独创性、非常规性与个体性;另一方面因知识的生产有赖于人类知识的积累与多种知识的交融、综合,又必然强调协作性、互补性、综合性与群体性。知识经济活动所内涵的这一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矛盾,必然要求劳动者个体间的结合方式发生不同于工业经济活动的变化。在新的结合方式下,劳动者必须具有充分的独立性、机动性,与此同时,个体之间又必须能够彼此沟通,相互配合,表现出高度的整体协调性。

第四,有序性与无序性的矛盾。工业经济活动是严格有序的,甚至严格到操作者必须按事先设计好的规范与程序来动作。知识经济活动则不同,虽其整体活动表现出高度有序性,但其个体活动却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非规范性与无序性。正是因为存在这种不确定性、非规范性与无序性,才使个体有可能去探索、去开拓、去创新。知识经济活动所包含的这一整体有序性与个体无序性的矛盾,也必然要求知识经济的组织形式发生不同于工业经济组织形式的变化。

第五,刚性与柔性的矛盾。在传统的工业经济活动中,由于知识的含量较低,技术更新周期较长,活动的内容、方式、手段的变化节奏较慢,所以,某种经济组织一经形成,便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或刚性。而在知识经济中,知识的高投入必将导致技术更新周期缩短,活动的内容、方式、手段的变化节奏加快,并要求经济组织形式发生适应性的变化。如果说使经济组织形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刚性,是包括知识经济活动在内的任何经济活动得以进行的一般前提的话,那么,使经济组织形式同时又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和柔性,则是推动知识经济持续发展的特殊的条件。

第六,流动性与非流动性的矛盾。除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外,作为动产的经济资源均含有流动性与非流动性的矛盾。流动性,是指作为动产的经济资源所具有的空间位移性。非流动性,则是指作为动产的经济资源发生空间位移时因遇到阻力而导致流动性或部分流动性的丧失。知识作为动产的一类,尽管在流动过程中也会遇到一定的阻力,但相比非知识性动产所遇到的阻力却要小得多,流动性也要强得多。知识性动产与非知识性动产在流动性方面所具有的显著差异,也会对知识经济组织形式产生重要影响。

第七,自主性与控制性的矛盾。在工业经济活动中,劳动者个体从属于机器体系,其活动处于完全的受控状态,不具有自主性。而在知识经济活动中,一方面劳动者个体的自主性大大增强,另一方面为保证系统目标的实现,又需要对自主进行的个体活动进行有效的调节与控制。使个体自主性与整体控制性这一矛盾得到妥善解决,同样是进行知识经济组织设计时必须重视的。

二、知识经济组织代化原则

基于对经济组织优化一般要求的认识与对知识经济内涵特殊矛盾的分析,笔者认为,在进行知识经济组织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高运行效率原则。判断某一知识经济组织形式是否合理,首先应看其是否有利于知识经济活动高效率运行。知识经济活动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予以下因素:一是实现知识资源与其他资源在系统内外合理配置的机制是否健全;二是促使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其潜能的机制是否健全;三是管理体制、管理方式、曾理机构的设置是否合理;四是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是否协调。

第二,低运行成本原则。某项经济活动的高效率如果是以高成本来支撑的话,那么这种高效率则可能是无利可图甚至是得不偿失的。因而在进行知识经济组织设计时,不仅要坚持高运行效率原则,还要坚持低运行成本原则。知识经济运行成本,主要包括以下项目:一是各种经济资源在结合过程中所发生的内耗;二是管理、协调费用;三是激励、监督成本。在上述3项成本中,第一与第二项通常是此消彼长的。坚持低运行成本原则,并不是说应使知识经济活动运行成本的各个组成部分均处于最低点,而是说在知识经济活动效率既定的前提下,应使其总运行成本最小,亦即使知识经济活动的净产出最大。

第三,主体性原则。在传统的工业经济活动中,人从属于机器,主体受制于客体。因而在进行工业经济组织设计时,首先考虑的是机器体系与工艺流程的需要,而不是主体的需要,对物的组织被置于第一位,对人的组织则服从于对物的组织。从这种意义上说,工业经济的组织原则是客体性原则,而不是主体性原则。而在知识经济活动中,主体的创造性、自主性、个性发挥着主导的、关键的作用,是主体支配客体,而不是客体役使主体。因而在进行知识经济组织设计时,首先考虑的应是如何才能满足主体进行自主性、创造性工作的需要,如何才能为主体充分展现其个性的魅力与进行多样化的工作提供广阔的空间。也就是说,知识经济组织设计遵循的原则应是主体性原则,而不是客体性原则。

第四,弹性原则。如前所述,知识经济包含着有序性与无序性、刚性与柔性的矛盾。为使这些矛盾得到妥善解决,必须使知识经济组织具有较强的弹性。具体说来,一是要使其具有较大的自由度与包容性;二是要使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三是要使其具有较强的可调整性;四是要使其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第五,开放性原则。知识经济领域是高度开放的领域。与物质、能量通常是单向直线式流动不同,知识的流动通常是双向并呈辐射状的,知识经济网络由此交织而成。知识经济网络不存在固定的边界,随着认识的深化与新认知领域的开辟,其网线必然越来越密集,其边界必然越来越拓展。基于这一特点,在进行知识经济组织设计时必须坚持开放性原则,应使所设计的组织具有不断拓展自身边界与最迅速、最充分地与外界进行知识信息交流的能力。

三、知识经济组织架构特点

知识经济活动是知识的生产活动、流通活动、分配活动与消费活动的总和。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对知识生产的组织主体与组织形式作—剖析。首先探讨—不知识生产的组织主体安排。

知识包括基础知识、应用基础知识与应用知识3大类。与其对应,知识生产也包括基础知识生产、应用基础知识生产与应用知识生产3大组成部分。因基础知识生产只具有外部经济性,不具有内部经济性,其产品是典型的公共产品,故只能由国家出资举办研究机构按非商品生产的形式来进行。

应用基础知识,一方面因其消费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故可被归入公共产品之列;另一方面因其应用范围与应用者集合可大体确定,从而可借助一定形式将其外部经济内部化,故又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应用基础知识的这一双重属性便决定了对其生产组织主体安排可作如下选择:或者由国家出资设立研究机构作为公共产品来生产,或者由私人出资设立研究机构作为私人产品来生产,或者同部门、同行业的企业共同出资作为准公共产品来生产。

第一种形式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应用基础研究资金全部由国家来提供,难免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二是应用基础性研究成果的使用者一般是特定部门或特定行业,此类事业若由国家来举办,便可能因无法清楚地把握需求及其变动状况,使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难以吻合。

第二种形式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研究成果的需要者有可能因自身财力限制而无法取得研究成果的使用权;二是某些耗资巨大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有可能因举办者财力不足而无法进行。

第三种形式,既不存在第一种形式的不足,也不具有第二种形式的缺陷,它可以灵敏地适应应用基础研究的需要及其变化,可以在不加重国家财政负担的情况下保证应用基础研究有充足的资金来源,还可以使研究成果得到广泛的利用,因而,在笔者来看,不失为一种最适合于应用基础研究进行与发展的组织主体安排。

应用知识,可进一步被区分为常规知识与非常规知识。与此相应,应用知识的生产也可被分为常规知识生产与非常规知识生产。因常规知识是在某实践领域被普遍应用与反复应用的知识,故可通过数据化与编程将其转换为计算机语言,对象化为计算机功能,使其得到更为广泛、更为经济的利用。非常规知识生产包括非常规技术生产与非常规经验、技能生产两部分。其中的非常规技术生产,或可由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研究机构来进行,或可由企业成立研究机构或组织专职研究人员来进行。作何选择为宜,则主要取决于企业的财力与其对非常规技术的需求状况。财力雄厚且对非常规技术需求量大的企业,一般可自行设置研究机构或安排专职研究人员进行非常规技术研究;财力单薄且对非常规技术需求量小的企业,则直通过外购方式或吸收无形资产投资的方式来满足自身对非常规技术的需要。非常规性经验与技能,因只能通过劳动者干中学来获得,故其生产无法通过设置研究机构或安排专职研究人员来进行,而只能通过优化劳动组织形式,充分调动与激发劳动者于中学的热情来进行。

关于知识生产的组织形式或组织方式。按照雷蒙德·e·米尔斯与查尔斯·c·斯诺的观点,工业经济时代最具典型意义的经济组织形式是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功能型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的基本特征是等级制,通过专业分工系统逐层向上,从一种标准化工作过渡到另一种标准化工作,再通过自上而下的命令链,对整体活动逐级进行指挥、控制与协调。随着知识尤其是特殊性专业知识成为企业资源的核心,功能型组织经过部门型组织、矩阵型组织的短暂过渡,于20世纪80年代演变为网络型组织。笔者认为,网络型组织区别于功能型组织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以团队为基本组织单位。现代知识经济活动是以团队为基本组织单位来进行的。这些团队相互关联,按照若干基本组织原则,通过灵活的、强大的交流网络彼此协调,不存在集权控制,其团队的组合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工作目标、工作任务的转换而变动的,故团队组合又被称为不规则型企业。在不规则型企业中,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是独立的,能够自主决策的,同时又在更大的范围背景条件下存在,并须遵守这种背景条件,以达到自治与协调的高度统一。这种以团队为基本单位的网络型组织显然能最有效地利用知识,最迅速地积累与创新知识,最大限度地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与创造力,最充分地展现个性的特点与最迅速地对外界变化作出反应。

第二,职位权威让位于知识权威。维娜·艾莉在其所著的《知识的进化》一书中谈到,在与功能型组织共生的官僚制度中,你拥有的职位决定了你的权力,存在的是职位权威。但在网络型组织中,权力来源于你所掌握的知识与所了解的人,存在的是知识权威。这种权力结构的变化,意味着知识开始在经济活动中占据支配性地位,成为主导性力量。

第三,组织边界可以无限拓展。在功能型组织中,由于权力体系是按照等级层次构造的,所以组织的规模或边界必然要受到合理管理幅度的限制。在网络型组织中,不存在集权控制,因而组织的规模或边界也就不会受到合理管理幅度的限制,随着新的知识供给单元或知识消费单元的出现,网络的边界必然向外拓展与获得不断递增的知识规模效益。

第四,联合成为主流。在采用功能型组织形式的场合,竞争往往以获胜企业兼并失败企业而告终,被兼并者丧失了它的独立性。而在采用网络型组织形式的场合,竞争的结果则通常是竞争双方达成联合的协议。与兼并不同,联合意味着在继续保持双方独立性的前提下实现双方的相互配合与协同动作,这无疑是实现竞争双方知识资源交流与共享的一种最有利的组织形式。

第五,信息主要是横向流动。在以等级制为特征的功能型组织中,为满足集权式管理的需要,信息主要是纵向流动或纵向传递的。而在网络型组织中,由于团队之间主要通过彼此的沟通对话来协同动作。所以信息主要是横向流动或横向传递的。以信息横向流动为主的网络型组织可以使信息知识资源得到更为迅速、更为充分、更为经济的利用。

知识经济的基本特点篇8

管理过程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詹姆斯·穆尼在与艾伦·赖莱合著的《工业,前进!组织原理及其对现代工业的意义》一书中指出:“从形式的意义上讲,组织就意味着秩序”,“组织是每一种人群联合为了达到某种的目标的形式”。系统管理理论认为,组织是由人们建立起来的、相互联系并且共同工作着的要素所构成的系统。美国新制度经济学家巴塞尔在其所著的《产权的经济分析》一书中把组织界定为“对所有权被分割的实体的管理”。概而言之,组织是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有序地结合起来的整体。

作为组织,必然具有目的性、系统性、有序性与有机性。目的性,是说任何组织都是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设立的;系统性,是说组成组织的各个元素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有序性,是说组织内部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与时间顺序的;有机性,是说为了协调组织的活动,必然存在着担负不同职责的职能部门的分化,这就类似于人体的各个器官,既相互独立,各司其职,又彼此贯通,密切配合。知识经济组织作为组织无疑具有组织的一般规定性,作为一类特殊的经济组织,又必然具有区别于其他组织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特点。

笔者认为,知识经济活动的矛盾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内部经济性与直接外部经济性的矛盾。在以保密、专利权、特许权等方式对知识要素(仅限于应用性知识)作非公有产权制度安排的场合,产权人通过知识的使用通常能获得超额利润,这就是知识的内部经济性。这种内部经济性无疑与专利权等非公有产权制度安排相关。之所以要作此类产权制度安排,目的是为了形成对知识生产的有效的激励机制。然而,就知识的公共性消费可以拓展知识的作用范围,增加知识的使用价值,提高社会的总福利水平而言,知识又应该是共享的,不应该为私人、少数人所垄断的,这也就是知识的直接外部经济性。知识的直接外部经济性源于知识本身所具有的可以同时为众多人共同消费的性质。知识的内部结济性与直接外部经济性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内部经济性的增强,意味着直接外部经济性的减弱;内部经济性的减弱,意味着直接外部经济性的增强。非知识性资源(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除外)则不相同,其消费本质上是排他的、竞争的,不可能在为某人使用的同时,又供其他人所使用。非知识性资源的消费,除给产权人带来经济效益以外,尽管也可能会使非产权人获得相关效益,但这种相关效益只是间接的外部经济性,而不是直接的外部经济性。由于知识的内部经济性与直接外部经济性的矛盾源于非公有产权安排所赋予知识的消费排他性与知识本身所具有的消费非排他性的矛盾,因而,也可将其称之为知识消费的排他性与非排他性的矛盾。

第二,边际报酬递增性与递减性的矛盾。因为通过知识的投入可以不断开拓出新的投资领域与不断提供出新的更有利的投资机会,进而提高劳动、土地、机器设备等实体性资源的产出效率,推动生产函数向坐标图象的右上方移动,因而知识投入具有边际报酬递增倾向。然而,这种由知识投入所引起的边际报酬递增倾向,只能在不同的程度上抵消或抑制实体性经济资源投入所具有的边际报酬递减倾向,却不可能消除这种倾向。也就是说,在与知识投入相关的边际报酬递增倾向存在的同时,与其他经济资源投入相关的边际报酬递减倾向仍然存在,由此便构成了知识经济活动所内涵的边际报酬递增性与递减性的矛盾。

第三,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矛盾。在工业经济活动中,严格的工艺流程与环环相扣的流水作业线,突出强调的是统一性、常规性、一致性、整体性,全部经济活动就类似于一部机器,劳动者个体则相当于这部机器上的一个部件或螺丝钉。在知识经济活动中,一方面因开拓、创新成为主题与基调而必然强调差异性、独创性、非常规性与个体性;另一方面因知识的生产有赖于人类知识的积累与多种知识的交融、综合,又必然强调协作性、互补性、综合性与群体性。知识经济活动所内涵的这一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矛盾,必然要求劳动者个体间的结合方式发生不同于工业经济活动的变化。在新的结合方式下,劳动者必须具有充分的独立性、机动性,与此同时,个体之间又必须能够彼此沟通,相互配合,表现出高度的整体协调性。

第四,有序性与无序性的矛盾。工业经济活动是严格有序的,甚至严格到操作者必须按事先设计好的规范与程序来动作。知识经济活动则不同,虽其整体活动表现出高度有序性,但其个体活动却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非规范性与无序性。正是因为存在这种不确定性、非规范性与无序性,才使个体有可能去探索、去开拓、去创新。知识经济活动所包含的这一整体有序性与个体无序性的矛盾,也必然要求知识经济的组织形式发生不同于工业经济组织形式的变化。

第五,刚性与柔性的矛盾。在传统的工业经济活动中,由于知识的含量较低,技术更新周期较长,活动的内容、方式、手段的变化节奏较慢,所以,某种经济组织一经形成,便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或刚性。而在知识经济中,知识的高投入必将导致技术更新周期缩短,活动的内容、方式、手段的变化节奏加快,并要求经济组织形式发生适应性的变化。如果说使经济组织形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刚性,是包括知识经济活动在内的任何经济活动得以进行的一般前提的话,那么,使经济组织形式同时又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和柔性,则是推动知识经济持续发展的特殊的条件。

第六,流动性与非流动性的矛盾。除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外,作为动产的经济资源均含有流动性与非流动性的矛盾。流动性,是指作为动产的经济资源所具有的空间位移性。非流动性,则是指作为动产的经济资源发生空间位移时因遇到阻力而导致流动性或部分流动性的丧失。知识作为动产的一类,尽管在流动过程中也会遇到一定的阻力,但相比非知识性动产所遇到的阻力却要小得多,流动性也要强得多。知识性动产与非知识性动产在流动性方面所具有的显著差异,也会对知识经济组织形式产生重要影响。

第七,自主性与控制性的矛盾。在工业经济活动中,劳动者个体从属于机器体系,其活动处于完全的受控状态,不具有自主性。而在知识经济活动中,一方面劳动者个体的自主性大大增强,另一方面为保证系统目标的实现,又需要对自主进行的个体活动进行有效的调节与控制。使个体自主性与整体控制性这一矛盾得到妥善解决,同样是进行知识经济组织设计时必须重视的。

二、知识经济组织代化原则

基于对经济组织优化一般要求的认识与对知识经济内涵特殊矛盾的分析,笔者认为,在进行知识经济组织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高运行效率原则。判断某一知识经济组织形式是否合理,首先应看其是否有利于知识经济活动高效率运行。知识经济活动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予以下因素:一是实现知识资源与其他资源在系统内外合理配置的机制是否健全;二是促使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其潜能的机制是否健全;三是管理体制、管理方式、曾理机构的设置是否合理;四是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是否协调。

第二,低运行成本原则。某项经济活动的高效率如果是以高成本来支撑的话,那么这种高效率则可能是无利可图甚至是得不偿失的。因而在进行知识经济组织设计时,不仅要坚持高运行效率原则,还要坚持低运行成本原则。知识经济运行成本,主要包括以下项目:一是各种经济资源在结合过程中所发生的内耗;二是管理、协调费用;三是激励、监督成本。在上述3项成本中,第一与第二项通常是此消彼长的。坚持低运行成本原则,并不是说应使知识经济活动运行成本的各个组成部分均处于最低点,而是说在知识经济活动效率既定的前提下,应使其总运行成本最小,亦即使知识经济活动的净产出最大。

第三,主体性原则。在传统的工业经济活动中,人从属于机器,主体受制于客体。因而在进行工业经济组织设计时,首先考虑的是机器体系与工艺流程的需要,而不是主体的需要,对物的组织被置于第一位,对人的组织则服从于对物的组织。从这种意义上说,工业经济的组织原则是客体性原则,而不是主体性原则。而在知识经济活动中,主体的创造性、自主性、个性发挥着主导的、关键的作用,是主体支配客体,而不是客体役使主体。因而在进行知识经济组织设计时,首先考虑的应是如何才能满足主体进行自主性、创造性工作的需要,如何才能为主体充分展现其个性的魅力与进行多样化的工作提供广阔的空间。也就是说,知识经济组织设计遵循的原则应是主体性原则,而不是客体性原则。

第四,弹性原则。如前所述,知识经济包含着有序性与无序性、刚性与柔性的矛盾。为使这些矛盾得到妥善解决,必须使知识经济组织具有较强的弹性。具体说来,一是要使其具有较大的自由度与包容性;二是要使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三是要使其具有较强的可调整性;四是要使其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第五,开放性原则。知识经济领域是高度开放的领域。与物质、能量通常是单向直线式流动不同,知识的流动通常是双向并呈辐射状的,知识经济网络由此交织而成。知识经济网络不存在固定的边界,随着认识的深化与新认知领域的开辟,其网线必然越来越密集,其边界必然越来越拓展。基于这一特点,在进行知识经济组织设计时必须坚持开放性原则,应使所设计的组织具有不断拓展自身边界与最迅速、最充分地与外界进行知识信息交流的能力。

三、知识经济组织架构特点

知识经济活动是知识的生产活动、流通活动、分配活动与消费活动的总和。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对知识生产的组织主体与组织形式作—剖析。首先探讨—不知识生产的组织主体安排。

知识包括基础知识、应用基础知识与应用知识3大类。与其对应,知识生产也包括基础知识生产、应用基础知识生产与应用知识生产3大组成部分。因基础知识生产只具有外部经济性,不具有内部经济性,其产品是典型的公共产品,故只能由国家出资举办研究机构按非商品生产的形式来进行。

应用基础知识,一方面因其消费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故可被归入公共产品之列;另一方面因其应用范围与应用者集合可大体确定,从而可借助一定形式将其外部经济内部化,故又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应用基础知识的这一双重属性便决定了对其生产组织主体安排可作如下选择:或者由国家出资设立研究机构作为公共产品来生产,或者由私人出资设立研究机构作为私人产品来生产,或者同部门、同行业的企业共同出资作为准公共产品来生产。

第一种形式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应用基础研究资金全部由国家来提供,难免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二是应用基础性研究成果的使用者一般是特定部门或特定行业,此类事业若由国家来举办,便可能因无法清楚地把握需求及其变动状况,使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难以吻合。

第二种形式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研究成果的需要者有可能因自身财力限制而无法取得研究成果的使用权;二是某些耗资巨大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有可能因举办者财力不足而无法进行。

第三种形式,既不存在第一种形式的不足,也不具有第二种形式的缺陷,它可以灵敏地适应应用基础研究的需要及其变化,可以在不加重国家财政负担的情况下保证应用基础研究有充足的资金来源,还可以使研究成果得到广泛的利用,因而,在笔者来看,不失为一种最适合于应用基础研究进行与发展的组织主体安排。

应用知识,可进一步被区分为常规知识与非常规知识。与此相应,应用知识的生产也可被分为常规知识生产与非常规知识生产。因常规知识是在某实践领域被普遍应用与反复应用的知识,故可通过数据化与编程将其转换为计算机语言,对象化为计算机功能,使其得到更为广泛、更为经济的利用。非常规知识生产包括非常规技术生产与非常规经验、技能生产两部分。其中的非常规技术生产,或可由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研究机构来进行,或可由企业成立研究机构或组织专职研究人员来进行。作何选择为宜,则主要取决于企业的财力与其对非常规技术的需求状况。财力雄厚且对非常规技术需求量大的企业,一般可自行设置研究机构或安排专职研究人员进行非常规技术研究;财力单薄且对非常规技术需求量小的企业,则直通过外购方式或吸收无形资产投资的方式来满足自身对非常规技术的需要。非常规性经验与技能,因只能通过劳动者干中学来获得,故其生产无法通过设置研究机构或安排专职研究人员来进行,而只能通过优化劳动组织形式,充分调动与激发劳动者于中学的热情来进行。

关于知识生产的组织形式或组织方式。按照雷蒙德·E·米尔斯与查尔斯·C·斯诺的观点,工业经济时代最具典型意义的经济组织形式是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功能型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的基本特征是等级制,通过专业分工系统逐层向上,从一种标准化工作过渡到另一种标准化工作,再通过自上而下的命令链,对整体活动逐级进行指挥、控制与协调。随着知识尤其是特殊性专业知识成为企业资源的核心,功能型组织经过部门型组织、矩阵型组织的短暂过渡,于20世纪80年代演变为网络型组织。笔者认为,网络型组织区别于功能型组织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以团队为基本组织单位。现代知识经济活动是以团队为基本组织单位来进行的。这些团队相互关联,按照若干基本组织原则,通过灵活的、强大的交流网络彼此协调,不存在集权控制,其团队的组合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工作目标、工作任务的转换而变动的,故团队组合又被称为不规则型企业。在不规则型企业中,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是独立的,能够自主决策的,同时又在更大的范围背景条件下存在,并须遵守这种背景条件,以达到自治与协调的高度统一。这种以团队为基本单位的网络型组织显然能最有效地利用知识,最迅速地积累与创新知识,最大限度地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与创造力,最充分地展现个性的特点与最迅速地对外界变化作出反应。

第二,职位权威让位于知识权威。维娜·艾莉在其所著的《知识的进化》一书中谈到,在与功能型组织共生的官僚制度中,你拥有的职位决定了你的权力,存在的是职位权威。但在网络型组织中,权力来源于你所掌握的知识与所了解的人,存在的是知识权威。这种权力结构的变化,意味着知识开始在经济活动中占据支配性地位,成为主导性力量。

第三,组织边界可以无限拓展。在功能型组织中,由于权力体系是按照等级层次构造的,所以组织的规模或边界必然要受到合理管理幅度的限制。在网络型组织中,不存在集权控制,因而组织的规模或边界也就不会受到合理管理幅度的限制,随着新的知识供给单元或知识消费单元的出现,网络的边界必然向外拓展与获得不断递增的知识规模效益。

第四,联合成为主流。在采用功能型组织形式的场合,竞争往往以获胜企业兼并失败企业而告终,被兼并者丧失了它的独立性。而在采用网络型组织形式的场合,竞争的结果则通常是竞争双方达成联合的协议。与兼并不同,联合意味着在继续保持双方独立性的前提下实现双方的相互配合与协同动作,这无疑是实现竞争双方知识资源交流与共享的一种最有利的组织形式。

第五,信息主要是横向流动。在以等级制为特征的功能型组织中,为满足集权式管理的需要,信息主要是纵向流动或纵向传递的。而在网络型组织中,由于团队之间主要通过彼此的沟通对话来协同动作。所以信息主要是横向流动或横向传递的。以信息横向流动为主的网络型组织可以使信息知识资源得到更为迅速、更为充分、更为经济的利用。

知识经济的基本特点篇9

《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突出标志是“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构建教学体系”。《课程标准》立足于“我国”,着眼于有中国特色,突出了以讲中国的经济、政治制度及政治经济建设和发展规律为主。以高三为例,整个高三年级的知识体系和教学目标的确立,都是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在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有密切关联的教学内容中,加强宣讲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例如:《课程标准》改变了高三教材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对比的知识结构框架,删除了原《大纲》中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关系、阶级斗争、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具体内容,变为以讲我国的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为主。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一部分,增加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知识点,这个知识点实际上是要求简明扼要地阐述邓小平关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要求“广泛引用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成就,证明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我国实行单一制结构部分,增加了“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维护中央权威”的知识点。在宗教部分,增加了“我国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的知识点,这一知识点实际上包含着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内容。在当代国际关系部分,要求“收集当前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材料,阐述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必要性、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等。上述教学内容都是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观点和组成部分。

《课程标准》高一部分,是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中心线索,主要讲述与我国公民的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课程标准》打破“两部分”分割组合模式,把“市场经济一般”与“市场经济特殊”结合起来,从“市场经济一般”入手,揭示“市场经济特殊”,落脚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简要但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基本常识。主要表现在删去了原大纲资本主义部分中“劳动力成为商品”、“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资本主义工资”、“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垄断”、“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等内容,增加了作为社会主义公民必须了解的“企业和经营者”、“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财政和税收”、“公民的储蓄”、“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

《课程标准》高二部分,注意用哲学常识的知识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问题。如第六部分单列出“社会主义市场与集体主义”,在其基本要求中要求“列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事例,说明发挥集体主义调节作用的必要性”。其内容就直接涉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取向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求竞争公平,反腐倡廉。《课程标准》高三部分在“我国的国家机构部分”的运用要求中,要求“结合我国国家机关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等事例,分析说明依法治国的必要性”,要求“根据我国国家机构实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说明加强廉政建设的必要性”。这就从另一个侧面对学生进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育。

际原大纲在考虑教学内容时,具有明显的成人化特点,很多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实际经验,脱离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也不大注意区别哪些是领导干部或理论工作者应考虑的问题和必备的知识,哪些是大多数中学生应该考虑、可能考虑和必备的知识;讲抽象的原则比较多,而对具体的规范强调得较少。因而对学生想什么,怎么想,做什么,怎样做考虑得较少,缺乏具体知识和具体方法的指导。”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上,往往只介绍先进分子的标准,而缺乏对一般公民的基本要求的教育,忽视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就业的需要,致使学生只能在理想与现实间徘徊。《课程标准》增加了与学生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思想教育的实施。其一,《课程标准》力求把大道理的灌输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知识的传授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学生当前和未来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具体知识为载体,渗透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党的重大方针政策的教育。以关于国家理论的问题为例,在讲授国家理论部分,以“我国的国家制度”为课题,下设了四节,增加了“我国的国家机构”和“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两节。“我国的国家机构”扼要地介绍了我国政府的组织体系及其运行的规则,阐述了国家机关如何对人民负责的活动规则,说明它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这有助于学生更具体地了解我国国家的具体知识。“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则更具体地阐述了我国公民对国家权力机关的产生及监督的制约作用、享有的政治权利和义务以及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等知识,具有更大的实用性。其二,《课程标准》在“基本要求”的栏目内,其“理解”和“运用”部分提出了大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要求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去解决。其三,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攻坚阶段,高一教学的主要内容都是直接介绍与同学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些问题。

一是在其主体部分的基本要求中,对所学内容提出了具体的能力要求。主要包括:识记能力即对有关事实、概念、原理和观点的再认和再现能力;理解能力即在识记的基础上对有关知识的转换能力或解释能力;运用能力即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有关知识应用于新情境、新材料、新问题之中,分析和解决那些教师未曾讲过或帮助解决过的问题的能力。

二是以同一种能力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例如:理解能力就分为三个层次,“最低层次是用不同的词汇表达已知知识,或将已知知识从一种表述形式转化成另一种表述形式。第二个层次是解释,即不仅能识别有关知识的各个方面,而且清楚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三个层次是跨越知识本身去对结果做出推论,或者通过已有条件扩展相关知识”。

三是特别注重对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实际能力的培养。从指导思想看,序言提出,要“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人生道路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提高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在高一教学目标中,提出要“提高学生适应时展、社会进步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在高三教学目标中,提出要“提高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从具体内容看,高二教学在“联系、发展地看问题”部分,提出了“按照整体优化原理,为办某件比较复杂的事情设计一个方案”的要求;高一教学在“公民的储蓄”部分,提出了“根据储蓄、债券、保险各自的特点,模拟家庭收入,提出一项家庭投资计划”的要求;在“家庭消费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中提出了“根据消费要与国情相适应、要与家庭收入相适应的原则,模拟一份个人和家庭消费的合理化建议”的要求。这些要求都注重了对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实际能力的培养。

《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的政治观念教育。如针对一部分人国家观念淡薄,《课程标准》在高三部分增设了“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强调“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一致”,要求“分析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谈谈自己对待和参与政治生活的想法”。

知识经济的基本特点篇10

【关键词】 会计 信息 管理

Abstract :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modern account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会计信息网络化

现代信息技术如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及远程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光盘存储,为会计报告在传递方式上的革命奠定了基础。信息网络系统便于各种信息的搜集、处理、传递;同时,网上信息的提供扩充了公开信息含量。

2.信息披露经济主体的“虚”“实”两个空间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知识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加强,社会经济活动的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 同时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更新、扩散速度很快,从而经济活动面临着较大风险。正是意识到这一点,“网上实体”的经营活动便呈现出“短暂性”,适时介入、退出与转换。因此,确立破产清算及破产清算期间假设,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公允价值、收付实现制等确认、计量基础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有利于加强对网上实体的风险管理。

3.会计信息更及时

知识更新带来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换代频繁,投入期和成长期对产品利润的赚取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特别对高技术企业来说,其产品的成熟期和衰退期时间很短,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金融工具创新、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涌现,更是加剧了经济的动荡。相对于传统企业经营方式来看。企业的经营方针、特点和经营风险会有较大波动,资产负债结构和财务风险亦会适时转换,现行的定期(年度、中期)财务信息披露体系,已满足不了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对及时性和充分性的要求。

可以考虑对现行定期报告制度进行一定的扩充,根据行业特点采用新的报告周期或者对某些特别项目采用特别的周期。财务报告可考虑采用双重形式:第一重报告企业的短期财务情况,以传统会计恒等式为依据;第二重报告是关于长期营运的能力,主要报告知识资本等无形资产价值,目的是报告企业长期前景。

4.信息内容更侧重于知识资本

知识经济的特点就是把知识作为资本来发展经济。其中,人的智力、科学技术、知识产权以及专利、商标等无形资产的投入起决定作用。在传统经济中,土地、劳动。资本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而在知识经济中,知识成为最基本的、第一位的生产要素,其他生产要素也依靠知识来更新和装备,知识的经济功能得到最充分体现,在产品的价值构成中知识创造的价值占最大比重。在经济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已高达60%—80%,信息使用者所关注的重点已经不再是现金及其流转,而是转向知识的增值。一个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已成为重要信息。

知识资本信息主要包括无形资产信息和人力资本信息。在一些新型企业里,增值最快并最为重要的是知识产权和人力资源等知识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将得到充分反映。正因为以知识为基础的资产日益成为决定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与市场价值的主要动力,企业无形资产的状况越来越受到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关心,他们需要会计提供有关无形资产的价值、构成、收益等方面的有用信息。1995年瑞典SKANDIA公司公布了世界上第一份知识资本的年报,在报表中通过对顾客、流程、更新和开发、人力因素、财务等方面的信息,对瑞典保险公司的知识资本进行了分析和评估。

人力资源也将取代传统会计中固定资产等项目而成为企业利润形成的主要来源,尤其是在高新技术企业,活劳动费用将成为产品成本核算的主要部分。在知识经济环境下,智力的价值应该具体化为货币度量,在创新能力成为资本的同时,知识也产品化了,最终将形成以知识资本管理为核心的资本管理体系。

5.信息报告模式进一步扩充

传统的以三大报表为主干的报告模式受到挑战,这不仅涉及到财务报告本身结构框架的改变,而且也导致了报告所依据的会计基础理论的创新。

从横向来看,非财务信息将被广泛披露,主要包括企业背景、行业情况、关联方交易、股东及主要投资者信息等方面。现行财务报告往往局限于数据及其相关的说明,在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与其资金流动能够保持在一定程度上的平衡时,可以反映企业相关情况;但是如果两者发生偏离,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就会出现偏差。同时财务分析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报表数据,表外资料越来越受到重视。由此,企业财务报告应该增加以下项目:与金融工具相关的一系列信息,包括衍生金融工具的市场价值、持有目的、预期收益等相关信息;与人力资源有关的一系列信息,包括人力资源开发投入、人力资源综合情况、企业发展潜力等其他分部信息。

从纵向来看,可以借鉴美国学者韦尔曼的“彩色模式”理论,即将财务报告分为五个层次,从符合可定义性、相关性、可靠性和计量性的传统会计报告内容,到只符合相关性的事项,按逐渐模糊外延原则,全面报告与企业相关信息。

从产生报表流程的基础结构来讲,传统模式以记录为基础,记录与报告、分析、决策之间的时差较大,而借助反馈信息控制环节必须在记录之后完成。未来报告模式在电子数据收集和提取系统下,分析程序速度大大提高,决策与记录的时差缩短,记录、判断、控制环节也可同时并列进行,支撑未来会计报告模式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将有新的突破。

同时要特别提到的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将广泛被披露,企业所扮演的角度从经济方面逐步向社会与经济两方面并重。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广泛关注导致了企业作为更高意义上的受托人在发展上的重心,企业的经济活动必须考虑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从而社会责任会计和与之相对应的环境会计得以体现。

6.行业结构知识化

以知识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业等的高速发展,将带来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在工业经济时代,发达国家的三大支柱产业是:建筑业、汽车业、钢铁业。而知识经济时代主要支柱产业则包括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有益于环境的高新技术和管理科学(软科学)技术。而一般的未来学家认为对世纪五大战略工程为: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环境工程、教育工程和金融工程,这也是未来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方向。

知识经济渗透到第三产业,则使金融、科研、高教等部门成为创造高附加值的行业。以此带动其他知识密集型产业,从而推动整个知识产业规模扩张,又以知识的共享效应和知识递增效应推动整个产业结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