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避风险的好处十篇

时间:2023-12-19 17:50:27

规避风险的好处篇1

(一)要学会有效的识别经济财务风险

要想规避经济财务风险,前提条件就是要能有效识别风险。能够准确判断企业当时面临的问题是否存在风险性,是风险规避的基础。风险的识别主要由财务工作者负责,要想办法在风险出现之前,通过各种手段,做到对于可能出现的风险类型做出准确的识别。财务风险的识别是否准确和及时,关系到企业能否对于风险做好科学处理,赢得企业发展的主动性和先机。经济财务风险的判断可以通过感知风险、综合分析等手段来实现,感知风险主要是了解风险产生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客观的判断,为管理层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而分析风险则能够使管理层了解风险来源,提高风险的处理效率。感知和分析二者是紧密相连的,缺一不可:感知奠定基础,帮助企业了解风险的状况;分析是关键环节,分析的准确性越高,判断的正确几率也就相对越高。风险识别时要注意分辨财务问题引发的风险、企业人事风险、社会环境带来的风险、生产经营带来的风险以及技术风险和目标风险几种的不同之处,要遵守规定的原则,比如综合考虑、量力而行,确保足够全面和详细。

(二)对风险做出科学预估

对于企业即将面临的风险,运用已掌握的财务知识对于风险的严重程度做出科学的预先评估,这个过程就属于风险评估。做好这一环节可以改善企业风险管理的质量,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效率,为企业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在企业进行经济活动时,由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其他原因,风险的处理也要注意分清轻重缓急,对于严重的要优先处理,轻微的可以适当延后,进行风险评估的意义也就在于此。出现时间比较早的风险可以提前先制定相关的应对政策;对于严重影响企业的风险,一定要慎重对待,优先考虑解决,科学决策、及时处理;对于短时期内尚未出现或者是对企业影响不大的风险,考虑到企业的事情比较多,可以适当往后放一放,延时处理的前提是确定风险对于目前的企业正常运营影响不大。风险评估有五种方法可选,在这里不再多做赘述,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风险评估办法。

(三)对于面临的风险要想办法进行控制

现实中存在很多的不可抗力和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对于由此造成的风险后果,必须要进行科学的衡量,决策者需要想办法,采取一切可行的手段将风险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减小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冲击,尽量不要影响到公司的正常运转。风险应对办法有转移、保留、回避和控制损失等四种。风险保留又叫风险承担,分为有计划保留、无计划保留两种情况,指的是企业的损失由自己的资金进行弥补。有计划风险保留是指根据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和遇到的风险的情况,得出科学的风险承担结论,并制定有相关的应对政策和措施,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还有一种是对于出现的风险企业直接承担,没有制定后续工作计划和应对措施,这种情况是无计划风险保留。风险转移是指通过保险手段或者合同,将渡人的风险移至受让渡人,使其承受风险。风险回避指的是企业主动放弃风险的承担,使某一种风险没有办法发生。此种行为相对来讲比较消极,因为这样做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风险的发生,但是企业却也有可能因此失去某些潜在利益,做法相对保守。损失控制指的是按照一定的计划,采取科学的手段,通过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以求最大限度的保证企业的利益,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控制需要在风险发生之前、过程中和事后等三个阶段进行。

(四)强化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

作为企业自身,对于行业风险要有一个科学全面的认识,把握市场规律,对于市场变化保持敏感,制定多项风险应对措施,提高企业对于市场变化的应对能力;加强人员管理,特别是财务人员,企业要加强培训教育,帮助财务风险管理人员树立风险意识,提高综合能力。企业对于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要重视,确保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应对措施的选择上要多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尽量减少商品直销;除此之外,企业还需要实时调整公司的管理政策,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使他们明白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对待工作必须保持严谨认真的态度;公司目标制定时,要提前做好风险预估,确保短期目标实现的同时,长期利益不会受到损害,尽量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促进企业平稳运行。

(五)完善企业财务工作的管理制度

企业除了要对现金使用进行准确编制之外,对于汇总资金也要注意仔细核查,公司应该形成良好的管理习惯,可以实行按时间编排,每月一次、每三个月一次或半年一次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目的是能够形成科学的预警系统。比如建筑公司,可以通过分析公司的现金流量,反应具体的资金流向,提高公司的管理能力,改善运营。管理者必须在第一时间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和潜在危险,掌握公司的资金使用实况,真正做好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

(六)企业内部要加强监督管理工作

公司必须重视风险规避工作,发挥财务人员的作用,对于已经出现或者有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科学的预估,保证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公司除了要对管理工作制定严格的规范章程之外,对于财务工作人员以及项目负责人的管理工作,都要加强监督管理,保证管理的规范性和制度化;保证资金流向和使用情况与公司的利益相一致,完善控制制度,规范现金使用行为,发挥资金价值,为公司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工作人员必须按照公司规定,有序开展工作,积极主动地发挥自己岗位的作用,对于风险做到提前识别、科学评估和控制管理,提高风险规避的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优化资金的合理配置和使用结构,有效规避经济风险,尽可能的为公司发展谋求更大利益。

二、总结

规避风险的好处篇2

关键词:期望效用;风险偏好理论;风险规避度量;农业保险;政府补贴

一、引言及相关文献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强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4—2010年中央已连续出台七个“一号文件”都提出逐步建立和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农业保险作为一种支农政策的创新,越来越引起国内学术界和政府的重视。然而,目前我国对农业保险的理论研究还处于较低的层次,实践中也很少有成功的经验[1-2]。2004年以来,国内很多地区开始试行农业保险,从而使农业保险有了更多的试点,然而对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理论根据的研究仍不充分。

对农业保险的研究更多的是停留在福利经济学的层面上,国外理论界对农业保险较早使用福利经济学进行分析的主要有Roumasset和Hazell等人,其中Hazell认为农业保险带来的产出增加不仅有利于生产者(农户),也有利于消费者,如果需求曲线是缺乏弹性的,农场主的平均收入可能会降低,而农业保险带来的收益将被消费者全部占有”,从而提出农业保险具有收益外溢特点的正外部性存在[3]。Siamwalla、Valdes和Mishra用图形的方式将农业保险影响作物曲线进而影响社会福利的过程表示了出来,但是对是否补贴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4]。国内对农业保险福利分析大都源于Siamwalla、Valdes和Mishra的总结。在分析农业保险福利问题时,国内学者大多都使用了Siamwalla和Valdes的消费者剩余分析方法,同时都使用了农业保险影响作物曲线右移、需求曲线不变的假设。李军(1996)在分析农业保险的性质时,提出鉴于农业保险社会效益高而自身经济效益低,在具有明显的公益性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应当属于准公共产品[5]。庹国柱、王国军(2002)认为农业保险的利益是外在的,农业保险经营处于农户和保险公司需求双冷的状态,因而不能够相交。孙香玉利用开放二分选择式的条件估价法(CVM)获取农户对农业保险的支付意愿,从而测度不同补贴率下的福利值大小,该文通过个人支付意愿的加总扣除农民支付的保费和政府补贴的成本,测算出总体的福利值[6]。张跃华、顾海英、史清华(2007)从经济学理论上对有无补贴时农业保险的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变化推导出社会福利的,实证研究部分主要是对农业保险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方面进行了分析[7]。

国内经济学家在认同国外学者对市场失灵原因的理论研究基础之上,联系我国的实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有学者认为农业保险具有的双重外部性导致农业保险市场失灵,如李军(1996),庹国柱、王国军(2002),费友海(2005)等。冯文丽(2004)指出系统性风险、信息不对称和供求的双重正外部性是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一般原因,但在我国导致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根本原因则是制度供给不足,缺乏专门的农业保险法律规范,因而提出了颁布专门的农业保险法,构建合理的农业保险经营体系,以纠正市场失灵的主张[8]。也有学者指出,农业保险外部性的概念在市场失灵理论中并不严密——农业保险在微观上具有典型的外部性,然而在宏观上却并不足以导致市场失灵,如张跃华、顾海英(2004)等。同时认为农民在收入低下的时候其风险偏好趋向于中性,从而导致农业保险这种风险管理方式对农民没有足够的吸引力[9-10]。

张跃华(2005)认为以农民为风险偏好型作为分析我国农民风险类型起点的假设太弱,他在文章中引用von Neumann 和 Morgenstern 创造的VNM效用函数,借鉴经济学对于风险偏好的分类及对风险规避程度的度量,构造伯努利效用函数分析中国农民的有效需求不足情况。他们的假设是如图1所示,效用函数中存在A点,在A点处的曲率为最大,这意味着在A点处消费者对于风险的规避程度最强。当财富或收入的值超过A点时,其对风险的规避程度越来越低;同时在财富或收入的值低于A时,随着收入的增加,其对风险的规避程度越强。当收入水平或者财富水平在A点以左的时候,随着财富或者收入水平的增加,农民对于风险的规避程度增强,即购买保险的动机增强;当收入水平或者财富水平在A点以右的时候,随着财富或者收入水平的增加,农民对于风险的规避程度减少,即购买保险的动机减弱①。其效用函数概念模型的表达形式如下:

文献的回顾,我们发现,国外的学者在分析农业保险供需现状时,多以农民是风险规避型偏好为前提,而国内传统农业保险分析中也多把农户的风险态度假设为风险规避的理性人,如有部分学者认为农民的风险态度是风险中性。而事实上,农户的风险态度是否为典型的理性人或单纯的为风险中性,笔者认为是值得商榷的。因此,本文在张跃华对农户风险规避程度度量分析的基础上,对农户风险态度采用变化的假设前提,运用期望效用理论和福利经济学分析方法对政府在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并通过模型计算得出政府对农户的保费补贴的范围。

二、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也是弱质产业,面临市场和自然双重风险的威胁。发展农业保险,发挥其在分散农业风险中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自1982年恢复农业保险业务以来,我国农业保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快速发展。1982—1992年我国农业保险得到快速发展,保费收入从23万元飞速增长到8.17亿元,在这期间,农业保险险种不断增加,覆盖面也得到不断扩大,发展非常迅速②。第二阶段:业务萎缩。1993—2003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进入萎缩阶段,不断出现波动下滑趋势,如表1所示。第三阶段:新的探索。在经历了长期波动下滑之后,农业保险迎来其发展的新契机,2004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首次确定了农业保险的政策性性质③;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给出了在部分地区选择部分农业保险产品进行试点的部署④。2004年3月,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先后批准了上海安信、吉林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黑龙江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三家保险公司,并在黑龙江、吉林、上海等九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启动农业保险试点。新一轮的试点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从表l可看出,2004—2009年保费收入呈快速增长趋势,保费收入由2004年的4亿元增加至2008年的110.7亿元。赔付率有所下降且较为稳定,总体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

纵观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即便是农业保险保费收入比较高的年份,如2008年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110.7亿元,其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仅为0.39%,占全国财险保费收入的比例仅为4.53%。此外,纵观农业保险业务开办以来的赔付情况可看出,农业保险的赔付率比较高,自开办业务以来,有8年赔付率超过100%,其他年份最低的赔付率也在55%以上,再加上保险公司的经营费用,实际情况是保险公司经常盈利甚微,甚至存在较大亏损。但这也预示着我国农业保险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且从第一阶段快速发展到第二阶段的业务萎缩的原因可看出政府引导和政府补贴在农业保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从实践上看,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方向。

三、效用理论与农业保险市场失衡分析

(一)农户风险态度的新讨论

在Von Neumann 和 Morgenstern 创造的VNM效用函数中,把人们对于风险的偏好分为风险规避、风险中性和风险偏好三种情况。大部分学者对于农户的风险态度,几乎都假设为古典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其风险态度都为风险规避型,所做的分析也都是基于这样的假设前提得出的。但笔者认为农民的风险态度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收入增加或者政府对农业相关补贴的增加,农民的风险态度是会发生变化的,甚至可能会产生质的变化,即便同为风险规避型,其风险规避程度也会随着农户所拥有的财富值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变化。

1.需求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人的需求分为五个方面: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11]。他认为,人们只有在满足了低层次的吃穿住行等问题之后,才会考虑其他层次的需求。不失普遍性,农民只有在自身收入达到一定程度、自身低层次需求得到完全满足之后,且同时又具有规避农业风险的需要时,才会考虑购买农业保险这样的高层次需求产品。

2.弗里德曼和萨维奇假说

关于收入的效用,1948年弗里德曼和萨维奇在他们的经典性论文中提出了颇负盛名的假说。为解释许多人既参与同时也购买保险,他们提出效用函数一定既含有凹的片段,也含有凸的部分(见图2)。在凹形部分,个体会选择参与(冒险自担风险),即使得到的收益可能低于自己所付出的成本;而在凸形部分,个体会选择购买保险。在不确定条件下,如果该个体要在结果R1和R2之

转贴于 间作出选择,该个体可能会将他的财产投保;如果该个体要在结果R1和R3之间作出选择,该个体可能会选择(冒险自担风险)。

3.风险规避程度的度量

关于风险规避的理性人,其规避风险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按照西方学者的理论,风险规避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个人收入财富超过一定临界值时,其选择规避风险的方式可能就是风险自留,因为自身所拥有的财富已经足够抵御可能发生的风险所造成的损失[12]。西方学者采用的风险规避程度的度量指标是:rA=-u''(x)/u'(x),如果rA(x,u)是x的递减函数,则称货币伯努利效用函数u(x)显示出递减绝对风险规避。即随着财富的不断增加,如果效用曲线曲率越来越小,其对风险的规避意识越来越弱。

4.农户对待保险产品的风险偏好函数推测

基于以上理论可初步推断出农户对于农业保险产品的风险偏好情况如图3所示。效用曲线分为凹凸两部分,且在农户收入水平较低(WW1)的层次上是凸的。其经济学涵义为:在农民收入比较低的时候,农民更多的考虑是满足基本层次的需求,无暇顾及购买农业保险的需求,所以在0

(二)效用函数分析

假设投保人(农户)在无风险情况下的收入为W0,其效用函数u(X)为VNM效用函数,在保险期间内其农产品可能面临的损失是一个随机变量X(0≤X≤W0),且E(x)=W为农产品遭受损失的期望值,Var(X)=?滓2为农产品遭受损失的方差。基于上述分析,可把农户的收入层次分为两大部分:当0W1时,农户属于高收入层次。

1.保险公司所能接受的最低价格

假设不考虑保险人的投资收益,即保险公司唯一的收益是保险费,保险价格为p(0W/W0。

2.低收入层次投保人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根据上文的假设,若农户不购买保险,其效用u(W0-X)将是一个随机变量,这种情形下农户的预期效用为E[u(W0-X)];若农户购买足额保险,其效用u(W0-pW0)是一个确定的值。显然,农户能够购买农业保险的唯一条件是购买农业保险所得到的效用要高于或者至少不低于不购买农业保险的效用,因此构建方程:

E[u(W0-X)]≤u(W0-pW0) (1)

将方程的左右两边泰勒展开得到:

左边=E[u(W0-X)]

此时p无解,即农户不会购买农业保险。

四、政府对农业保险进行补贴的市场均衡分析

农业保险市场具有其特殊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保险市场依靠自身很难达到供需平衡,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干预是必要的。

(一)政府补贴使得农户风险态度发生改变的下限

在农户处于低层次、风险偏好者阶段时,政府的补贴必须达到一定下限使其改变为风险规避者,才能够真正达到刺激农业保险需求的目的。假设政府给农户比例为s的保费补贴,则上述分析过程会产生如下变化:在不投保的情况下,农户的预期效用为E[u(W0-X)];在投保的情况下,农户的效用为u(W0-pW0+sW0)。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唯一条件变为:

E[u(W0-X)]≤u(W0-pW0+sW0) (4)

方程左边泰勒展开与(2)式相同,方程右边展开式为:

右边=u(W0-W+W-pW0+sW0)

≈u(W0-W)+(W-pW0+sW0)u'(W0-W)(5)

将(2)(5)代入(4)式得:

(二)基于伯努利效用函数推导政府补贴的上限

根据张跃华等的观点,当农户拥有低于W2的收入时,其风险规避程度会随收入增加而递增;但当其收入水平超过W2时,其风险规避程度随收入增加而递减。其经济含义为当农户收入水平处于中等水平时①,其购买农业保险的欲望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当其收入水平超过一定水平W2时,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欲望会逐渐递减,因为其拥有的财富足以使自己承担所面临的农业风险,所以政府补贴不能超过农户风险规避程度最强的A点所对应的收入水平。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商业保险的需求是自发形成,通过市场价格机制有效调节并最终和供给实现供求均衡。而农业保险需求无法通过市场实现调节并达到供求均衡。实践证明,离开政府支持的后果就是农业保险需求明显不足,保险经营无以为继,农业保险市场萎缩消失,所以农业保险需求水平的提高有赖政府的大力扶持。农业风险与农业保险需求息息相关,农业保险需求的产生源自农业风险规避的需要本文通过对农户风险态度的讨论和重新界定,建立了农户风险态度随收入水平而发生变化的模型,得出以下结论。

(一)低收入层次农户受政府补贴影响更大

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其收入水平处于较低层次,农户必然优先考虑其基本层次的需求,而对于购买保险规避农业风险这样高层次的需求基本无暇顾及。政府应加大对这些地区的农业补贴力度和农业保险补贴力度,同时创造条件发展这些地区整体经济状况,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加快这些地区的农民由风险偏好转向风险规避,进而推动农业保险发展和推广。

(二)政府对于收入处于中等水平的地区应加大补贴力度

我国中等发展地区农民的效用曲线很可能位于图4中A点左侧,这里假设A点为效用曲线的最大点。此时,农户的风险态度已经处于风险规避阶段,具有购买保险的欲望,因而其对货币的边际效用非常高,政府补贴能够刺激购买欲望转化为有效需求。

(三)政府对农业保险的补贴不能过高

引入风险规避程度度量有力的解释了政府对农业保险的补贴并不是越多越好,补贴也要有上限。过高的政府补贴,可能会造成农户的风险规避程度下降,更趋向于用风险自留的方法规避风险;同时,过高的政府补贴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道德风险,不利于农业保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和,皮立波.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应实施“三阶段推进”战略[J].经济研究参考,2004(31).

[2]庹国柱,王国军.中国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2.

[3]Hazell.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for economic analysis in agriculture[M]agrecon.mcgill.ca,1986.

[4]A Siamwalla. Should crop insurance be subsidized?[M].PressBaltimore (USA),1986.

[5]李军.农业保险的性质、立法原则及发展思路[J].中国农村经济,1996(1).

[6]孙香玉,钟甫宁.对农业保险补贴的福利经济学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8(2).

[7]张跃华,顾海英,史清华.农业保险需求问题的一个理论研究及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4).

[8]冯文丽.美、日农业保险制度对我国农险模式选择的启示[J].农村经济,2002(12).

[9]张跃华,顾海英.准公共品、外部性与农业保险的性质——对农业保险政策性补贴理论的探讨[J].中国软科学,2004(9).

[10]张跃华,顾海英,史清华.农业保险需求不足效用层面的一个解释及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4).

[11]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规避风险的好处篇3

关键词:财务风险 管理 风险规避 探讨

经济财务风险大部分都是客观存在的,每个经济主体都有存在着经济财务风险,并在某种程度上而言,经济财务风险也是无法完全消除的,由于企业在经济活动当中,每个阶段、环节当中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经济财务风险,而这些风险人人都了解,但是却不知道风险背后的源由、发生的时间、造成的损失。所以,财务风险管理中具有许多的不确定因素,对这些不确定因素的管理控制效果,决定着财务风险管理的质量。

一、经济财务风险的主要问题及发生的原因

在资金等进行筹措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风险:其中就包括对财务处理上存在的资金问题的风险。企业会通过发行债券、银行借贷、融资、股票等方式得到资金,而这些资金的归属权是属于其他人的,这种投资的不确定因素就是企业所要面临的经济财务风险。比如,企业在对资金使用或者经营上没有得到良好的处理,导致了在到期时难以将利息还清,从而降低了企业的信誉度,还让企业欠下了债务,这些都是经济财务风险所带来的后果。

在企业对资金的使用中,也会发生一定的风险,其中就包括了对项目的投入、投资的建设、投资的股权等,这些都被归纳进了投资中,由于企业在对企业、市场、生产中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再加上不确定的因素,导致了在投资过程中的风险增加,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企业在对资金进行回流的过程中,也会产生风险,主要是在企业对商品进行销售过程中,会获得的一定报酬,这些报酬就是说商品资金向着流动资金转换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的风险,同时是企业对资金进行控制中重要的环节,从而导致企业由于受到市场上存在着的许多不确定因素而对资金回收不及时,再加上在对资金进行回流过程中,由于债务人的一些因素,导致了账目失去意义,阻碍了资金的回收,这些都会将资金的流动造成破坏,从而对企业造成了运营的风险。

在企业对资金进行分配中,也会发生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包括了利润的分配。而企业在利润分配中要考虑多个因素,其中就有对股东、投资者、员工福利、基建投资、公积金的等额分配,这些都是对资金的分配。由于在企业中,各个部门的结构和规模等都不相同,对其进行分配的时间不同,导致了对资金分配程度也不同,从而加大了企业对资金的计算成本,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资金的风险。

经济财务风险发生原因分析:

宏观层面:从宏观角度而言,经济财务风险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其中又细化为三大原因,第一,是因为国家某些政策因素的影响,比如货币紧缩政策、金融调整政策等,这些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企业经济活动,进而导致企业发生经济财务风险;第二,是因为经济市场的原因,市场上的同伙膨胀,也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而导致经济财务风险;第三,是因为市场经济秩序不稳定、秩序混乱,也是使得企业经济活动发生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

微观层面:从微观层面角度而言,经济财务风险的发生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这其中也可以细化为三个层面,第一,是企业资本结构的不合理,而导致企业经济活动发生财务风险;第二,是因为企业内部财务工作以及有关于财务的各项管理工作,不够标准规范,而使得企业面临各种经济财务风险;第三,是因为企业领导决策失误,这也是企业经济活动面临风险的最大且最主要的一个因素之一。

二、企业财务风险如今的规避方式

(一)将风险进行正确的识别

在企业财务的管理中,面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正确的判断,对其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从而可以更好的将风险进行规避,这也是对风险规避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其中主要是由企业对财务人员进行负责,要更好的规避风险,就需要企业的财务人员在风险到来之前将其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并处理。面对其中的风险,企业管理人员应该进行快速的处理,从而加大企业的发展机会。对风险进行判断的方式可以分为感知和分析两方面。这些方式从客观的角度将风险中存在的因素进行深入了解,同时可以通过对风险进行感知,来进行一系列的对策,从而能更加快捷的将风险进行处理。在对风险进行识别过程上包括了企业对其本体个员工中存在的一系列风险问题等。同时对风险进行识别判断中要保证其内容的详细,考察的综合。

(二)对风险进行准确的评估

在对风险进行评估过程中,企业需要将面临的风险结合各种专业财务知识来进行风险等级的评估。这种方式能提高企业对风险管理的成效,同时也是企业对风险管理重要的环节之一,企业需要将这个环节做好,才会对风险有一定的认识,从而能更好的对风险进行处理与应对。那么风险评估的大小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企业在经济活动过程中,由于环境和不确定因素的不同,就需要提前将风险进行估计,以更好的准备来面临风险。部分企业对风险的产生比较早,就应该提前制定对策,而有的企业风险的产生比较严重,同样也需要提前进行对策的制定;有的企业风险发生的时间段相对较晚,对于这种风险的发生,可以根据企业的能力来进行对策的制定,如果能力有限,就可以将其放在之后再处理。

(三)对风险进行合理的控制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经常会受到一些不确定的因素等的影响而降低管理质量,这时候就需要企业的管理者来对其进行控制,采取最合适的方法将其损失达到最小。其中最常用的方式为:风险保留、风险转移、控制损失和回避风险。对企业的风险进行有计划的保留或者是无计划的保留就叫做风险保留,同时也是风险承担。风险转移则是在企业的保险合同中,将风险从让渡人手中向被让渡人转移的过程。对损失的控制就是分为了风险过程中的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的控制。而回避风险就是在企业面对风险的处理方式上最消极的一种行为,企业有意无意的将风险进行回避,让风险无法发生。

三、规避风险的强化措施

(一)采用多元化经营

在企业对风险的规避方式中,有的企业采用了多元化的经营理念来应对风险,通过企业之间互不相连的项目经营,降低企业之间的关联性,让企业间的影响程度降低,促进了风险发生的降低。当其中一个企业面临了巨大的风险冲击,其产生的影响对周围其他企业也相对小了很多,而其他企业中产生出来的风险亏损也会随之降低。由于企业之间所经营的主要业务不同,从而也会促进企业在面对不同的受众群体时所发生的经验不足情况得到缓解,企业之间可以再交流中将这些经验得到互补的效果。

(二)做好对风险的预警

企业在对资金进行控制过程中,对其进行预警系统的建立,很好的对风险造成了规避的效果,其运用了对现金流量表的准确编制,同时还让企业能根据计划的内容进行金融上的一系列处理工作。预警系统虽然对风险进行了良好的规避效果,但是其系统是要建立在资金的基础上,如果企业的资金受到了亏损,那么这时候预警系统就不能发挥出其作用,就应该商讨采用其他的方案。

四、结束语

企业在发展管理运营中,对风险管理的重视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将风险进行合理的控制,同时对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运行进行合理的调整,对其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进行防范,降低风险的发生,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规避风险的好处篇4

关键词:税务风险;税收当事人;纳税风险;税务行政风险

一、税务风险的理论划分与分析

税务风险按照承担者来划分,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由纳税人承担的纳税风险;二是由税务机关承担的税务行政风险。

(一)纳税风险分析

从纳税人的角度来看,纳税活动存在风险。纳税风险是纳税人的涉税行为因未能正确有效地遵守国家税收法律规定而导致的自身未来利益的可能损失,是纳税人在遵从税法时的实际表现与应该达到的标准之间存在差异,进而导致纳税人的自身利益受损。纳税人的税务风险主要是缘于纳税人的行为与税收法律的契合程度。纳税人的行为与税收法律的契合程度越高,税务风险就越小;纳税人的行为与税收法律的契合程度越低,税务风险就越大。纳税风险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纳税行为不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应纳税而未纳税、少纳税,从而面临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刑罚处罚以及声誉损害等风险;二是对税收有关法律政策规定不熟悉、理解有偏差或者了解不全面,在面临税收选择时适用税法不准确,没有用好或用足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或者说没有做好纳税筹划,导致在税法许可的范围内本来可以少缴税款,但实际多缴纳了税款,承担了不必要的税收负担,导致了自身利益损失。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纳税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纳税人对税法的理解和遵从上存在缺失。纳税人熟悉税法,遵从税法,充分了解税收违法行为可能产生的风险,是防范可能遭受法律制裁、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害的必要保证,也是合理控制税务风险,避免税务违法行为的有效手段。有效防范纳税风险,可以使纳税人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提高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

(二)税务行政风险分析

税收立法的科学与完善对税收执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不科学、不合理的税收法律制度会带来一定的税务行政风险。任何国家的税收法律制度都有其时代性,需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历史时期、经济形势、市场主体地位等情况发生变化了,税收法律制度必须作出相应的改变或调整,否则就会给税务行政带来风险。尽管这种风险不是直接的,但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却是综合性的。从税收执法的角度来看,税务行政存在风险。对于税务风险,我们可能更多的是站在纳税人利益的角度来认识和分析的,往往忽略了代表国家行使税收征管权力的税务机关。税务机关或税务人员执法失范等不当的税收行为也会给国家税收及其自身带来风险。税务执法风险主要来自于税务机关税务人员对税收法律政策的理解存在偏差而导致的执法失范,也可能由于税务人员素质不高或德行不正导致税务执法出现问题。税务执法风险的发生,不仅会影响正常税收征管活动的有效开展,还会影响税务机关依法行政的公信力,损害税务机关的执法形象,甚至可能会导致国家赔偿。依法实施税收征管是税务机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税务机关及税务人员应充分树立全心全意为国聚财,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树立税收法治意识和税务风险意识,自觉加强税收法律知识学习,准确把握税收法律政策,严肃履行税收征管职责,规范税收征管程序,做到政策准确,程序规范,管理到位,服务周到,征收及时。

二、有效规避和防范税务风险的对策

税务关系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税务风险一旦发生,对于税务机关和纳税人来说,不仅仅是涉及一方利益,而是双方共同成为风险主体,需要共同为风险损失埋单。因此,避免税务风险,减少风险损失,应成为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在税收征纳活动中的共同关切。有效防范税务风险是预防税务纠纷,降低或避免风险损失,和谐税收征纳关系,保证国家税收征管工作高效顺畅的基本要求。

(一)纳税企业规避和防范税务风险的主要对策

1.坚持树立依法纳税意识。要防范税务风险,对于纳税人来说,首先要树立法治意识。企业上下协同一心,全面树立依法纳税意识。依法经营,依法纳税,是纳税人有效防范税务风险的基本前提。为此,纳税人要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坚守法律底线,遵守税收法纪,违法事项绝不触碰。要加强对财务会计知识和税收法律法规的深入了解,熟悉财税法规,熟练会计操作,使自身经营行为符合税收法律要求,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合理减轻税收负担。2.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并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保证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和各个岗位有效协作以及权力规范运行的重要保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需要不断改善内部管理,在以下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要素上做好文章:一是施行明确合理的职责分工;二是严格规范审批检查制度;三是健全会计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四是完善内部审计制度。由于内部控制制度的严密程度决定着会计数据和其他经济资料的可靠性,这就要求企业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增强风险意识,充分利用现代化知识技术,建立一套操作性强、便于管控的内部控制制度,以规范财务核算,提高纳税核算的准确性。3.营造良好的税企关系。税收法律关系体现了税收征纳双方的利益关系。企业在研究和利用现有的税收政策以及实施纳税的过程中,都需要与税务部门取得或保持必要的联系,尤其是征管方式的确定和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是否合法有效,还需要税务行政执法部门的确认和指导。对此,企业需要注重对税务机关工作程序的了解,关注当地税务机关税收征管的特点和具体方法,经常与税务机关保持联系沟通,争取在税法的理解上与税务机关取得一致,特别是对某些新的税收政策的认识和新生事物的处理方法上要及时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可,保证税企沟通畅通,从而避免税务风险。4.增强税务风险防范意识。企业管理者应当高度重视企业纳税风险的管理,不但要体现在内部的管理制度上,更要体现在领导者的管理意识中。由于企业在纳税过程中对税收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可能会有偏差,加之税务筹划往往带有侧重于倾向企业利益的特殊目的,因而税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面对税务风险,企业领导者或者管理者应当保持高度的认识和警惕,以积极的姿态加强风险管控,针对风险可能产生的原因,制定风险防控预案,定期进行风险评估,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和减少税务风险的发生。5.提高税务风险防范技能。重点是要准确把握税收政策,合理进行税收筹划。由于我国仍处于深化改革时期,税收法律政策变化较快,许多税收优惠政策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区域性,因此,企业的税务筹划应充分建立在对税收政策精神的理解和把握上,要充分考虑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密切关注税收法律政策变动,清晰预测未来经济环境的发展趋势,准确研判国家政策可能发生的变动以及税收法律政策的变动趋势等因素对企业经营效益可能产生的影响,综合考量税务筹划方案,正确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审时度势,正确利用国家税收政策,降低不必要的纳税成本,确保企业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增加效益。

规避风险的好处篇5

关键词:风险偏好;风险偏好影响因素;个体行为特征;外部影响因素

风险偏好是决策者心理上对待风险的态度,它是决策学、行为经济学中重要的基础假设,不仅会受到决策者自身个体行为特征的影响,也会受到某些重要的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一、 风险偏好――主观认知偏好

风险偏好,是指决策者面临不确定性时在承担风险的种类、大小等方面表现出的一种基本态度、倾向。风险偏好的一般定义是由Arrow(1961)和Pratt (1964)提出的,它存在的基础假设是初始财富是非随机的,他们根据效用函数曲线形状的不同将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分为风险规避、风险寻求和风险中立三种类型。

在期望效用框架和它的变异形式如前景理论(Kahneman & Tversky,1979)中,风险偏好只不过是对假定构成一个人选择基础的效用函数形式的一种说明。一个人的风险偏好描述了针对问题不同结果选择的效用函数的形式。风险态度一个通用的度量标准是-u″(x)/u′(x),其中u′和u″分别表示效用函数u的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在期望效用框架中的“风险规避”、“风险寻求”和“风险中立”这三个词从技术上来说只表示效用函数的曲率。然而,那些构造这三个词的人应当是考虑了心理学解释的,在中决策者更喜欢确定性等值而不喜欢进行,这表明他不喜欢承担风险。

我们日常生活中大多数决策都会涉及一定程度的风险。风险条件下的决策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且在这些有目的的选择中都会涉及认知和情感因素(Kahneman & Tverksy,1979; Loewenstein et al.,2001;Mellers,2000)。为了实现收益最大化,决策者需要评价结果不确定行为的替代路径。根据传统的期望效用理论,这些评价都会涉及对奖励程度和概率的估计,根据这些程度和概率的估计可以获得某些结果,目标奖励程度和概率的加权就是期望值(Bernoulli,1958; von Neumann & Morgenstern,1944)。期望效用理论已经被证明是预测人类风险选择行为的有用结构(Camerer,2003)。更为重要的是,获取一个给定结果的效用会受到决策者主观因素的影响(Kable & Glimcher,2007; Schunk & Betsch,2006;Trepel et al.,2005),决策者主观因素之一就是其风险偏好。以前的研究表明大多数人在参与有货币盈利的时都会表现出风险规避态度,这主要是由一个凹的效用函数来表示(Abdellaoui,2000; Gonzales & Wu,1999; Tversky & Fox,1994)。然而各种实验表明决策者之间的风险态度存在异质性(Fetherstonhaugh et al.,1997; Huettel et al.,2006; Schunk & Betsch,2006)。这些实验的结果表明这样一种观点,即决策者不仅仅会估计期望值,而且他们会根据诸如风险偏好、对结果预期的喜好和厌恶心理之类的主观因素来进行估计。正是由于这些变量的主观性,这些估计值也会因人而异,进而会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个人决策,个人风险态度的异质性已经在行为经济学中大量涉及(Barsky et al.,1997; Beetsma & Schotman,2001; Huettel et al.,2006; Kachelmeier & Shehata,1992; Schunk & Betsch,2006)。

可见,风险偏好作为一种主观认知偏好,会同时受到决策者的个体特征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且这种偏好对风险决策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决策者的风险偏好不同,表明他们对同一个风险投资项目的偏好程度会不同,也可以理解为风险寻求的决策者更看重风险投资项目带来的收益,而风险规避的决策者则更关注风险投资项目带来的风险。所以,研究决策者风险偏好的影响因素对把握其决策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 经营者风险偏好的影响因素

现代金融理论对决策者行为的分析中,通常假定因为决策者个体行为特征存在差异,所以他们的初始风险偏好可能并不相同,但决策者的风险偏好在整个考察期间不会发生改变。真实的情况是,随着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决策者的风险偏好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这说明他们的风险偏好函数并不是唯一的。当决策者的风险规避程度增强时,就会迅速减少对风险资产的持有量,也会减少所持有资产的价值;而当决策者的风险规避程度减弱时,就会增加对风险资产的需求,也会相应地提高所持有资产的价值。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兴起,公司治理领域中的理性人假设也逐步放开,这也使得对作为决策者的经营者风险偏好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经营者的风险偏好会直接决定其决策行为,所以大量学者开始探究经营者风险偏好的影响因素,经营者的个体行为特征对其风险偏好的影响已为大量实证证据所证明,而对于个体行为特征以外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却还有所欠缺,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外部环境错综复杂,无法准确地提取某个影响因素加以分析。本文将经营者风险偏好的影响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经营者的个体行为特征,如性别、年龄、财富水平等;另一类是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如宏观经济环境、微观企业环境、国家法律环境等。

1. 个体行为特征。

(1)性别。

女性和男性对风险的反应是否存在系统上的差异,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经济问题。大多数的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更为风险规避,如果女性真的比男性对风险更敏感,那么这会反映在生活的各种决策制定中,如专业选择、投资决策以及买什么等。很多社会学和心理学的文献都证明了女性和男性对待风险的态度存在差异。关于性别对风险规避的影响的研究基本上集中在抽象的实验研究中,如Levin等(1988)、Hartog等(2002)、Bengtsson(2005)等在假设的中发现女性更为风险规避,也发现框架不同会严重的影响男性风险规避,但对女性的影响不显著,但Weber,Blais和Betz(2002)、Moore和Eckel(2003)、Eckel和Grossman(2002,2008)、Powell和Ansic(1997)和Levy,Elron和Cohen(1999)在他们的研究中却没有得出明显一致的意见。

(2)年龄。

年龄是经营者风险偏好的另一个影响因素。许多经验研究均发现决策者的风险偏好与其年龄存在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决策者的风险规避程度会随着其年龄的增长而增强,他们会规避较大波动的发生。关于这种年龄差异导致的风险偏好差异存在以下两种解释:第一种是决策者对未来的收入与支出的预期会随其所处的年龄阶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当决策者年轻时,其预期未来的收入会增高,从而更容易接受具有较大风险的决策;而当决策者年龄较大时,其预期未来的收入会下降,从而倾向于谨慎对待风险较大的决策。相关研究始于Friend 和Blume(1975)的研究,通过分析美联储提供的1962年~1963年的相关数据,他们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个人资产中风险资产的比例会逐渐降低。随后Riley和Chow(1992)等的研究也证明了决策者的风险规避程度会随其年龄的增长而增强,Morin和Suarez(1983)以加拿大样本进行研究,同样发现决策者的风险偏好与其年龄存在负相关关系。

第二种是由Hambrick和Mason(1984)、Barker和Mueller(2002)、Datta和Guthrie(2006)、Hsiang-Lan Chen(2008)等发展的,他们认为企业经营者的年龄会影响他们的风险偏好是因为相对于那些年龄较大的经营者而言,年轻的企业经营者基本都是在近期接受教育的,他们获得的与技术相关的知识更为现代、更为先进,他们学习与整合各种信息的能力也更强,此外,年轻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他们自身财务和职业生涯的安全性是与企业的长期发展状况相关的,而不取决于企业的近期发展状况,因此他们在为企业做出决策时也表现得更加充满信心,喜欢冒险,愿意承担高风险追求高收益;而相较于年轻的企业经营者而言,年龄较大的企业经营者更难以接受新观点、采取新措施,而且对他们来说想完成组织结构的巨大变化在心理上与体力上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所以通常他们不愿意进行风险投资。

(3)任职期限。

企业经营者的风险偏好也会受到其任职期限的影响,任职期限一般指企业与经营者在合同中约定的任职时间长度。Gibbon和Murphy(1992)、Ryan,Harley和Wiggins(2002)等的研究表明任职期限较长的企业经营者更喜欢进行风险投资,由于他们的任职期限较长,还有机会获取风险投资带来的收益,因此他们在决策时往往会从企业的全局发展来考虑,更易于接受富有挑战性的变革;而任职期限较短的企业经营者更倾向于保守投资,他们经常会因为其任职期限较短不能分享风险投资所带来的收益、反而要承担风险投资带来的风险而不愿意进行投资期限较长且风险较大的投资,只希望维持现状,获取稳定的收益。

(4)教育背景、职业经历和文化背景。

个体的教育背景、职业经历、文化背景也是影响个体风险偏好的重要因素,Bryan和Michael(2002)、Thomoson(2003)和Murphy和Allen(2005)研究发现个体专业知识及技术背景会影响个体的风险偏好。Harrison和List(2007)在实验中发现个体教育背景和职业经历会显著影响其风险偏好水平。Margo和Laurence(2005)在一个实验中发现,文化背景不相同的参与者的风险偏好也不相同,如果参与者成长于集体主义文化背景,那么他们的风险规避程度较大;而如果参与者成长于个人主义文化背景,那么他们就比较喜欢风险。Bellante和Link(1981)、Masclet等(2009)等研究发现企业家比一般员工的风险偏好水平更高,私人企业中员工比公职人员的风险偏好水平更高。此外,Finkelstein和Hambrick(1997)、Barker和Mueller(2002)等学者发现有管理类教育背景的企业经营者多属于风险规避型,而有技术类教育背景的企业经营者多属于风险寻求型。

(5)财富水平。

个人财富水平也是影响其风险偏好的重要因素。Arrow和Pratt(1965)利用效用函数曲线的凹凸性对风险偏好程度进行测量,他们认为,经营者的效用最大化同时取决于个体自身的效用函数和财富水平。Arrow(1971)、Hartog,Ferrer-i-Carbonell和Jonker(2000,2002)等的研究结论表明,个体的风险偏好程度与其财富水平呈反比,即经营者自身的财富水平越高,其风险偏好程度越小;反之,经营者自身的财富水平越低,其风险偏好程度越大。但也有不一致的结论,如Friend和Blume(1975)、Cohn等(1975)、Kraussl等(2012)等的研究结论与 Arrow(1971)的结论恰恰相反,他们发现随着个人财富水平的提高,个人财富中风险资产的比例也会随之增加。

(6)心理特征。

影响经营者风险偏好的个体行为特征除了上述几种之外,最近研究的比较多的还有经营者的心理特征,如Gysler等(2002)、Matthias(2002)等在实验研究中发现经营者的风险规避程度会随其能力、对财务决策的过度自信和相关财务知识水平的递增而递减。

2. 外部影响因素。

Harrison和List(2007)和Masclet等(2009)均认为个人在决策中的风险偏好同时受个体行为特征的影响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外部影响因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方面:第一,规模报酬因素。Binswanger(1980)通过从一个实地试验中获得的选择数据,发现随着报酬的增加,大多数农民会表现出极大的风险规避,而且这种风险规避程度也会逐渐增加。Holt和Laury(2002)最重要的结论就是被试即使对低报酬也表现为风险规避,而且风险规避会随着报酬规模的递增而急剧递增。通过实验认为激励似乎可以改变个人的风险态度,并最终导致风险规避程度增加。第二,经济活动领域因素。Elke等(2002)在一个两阶段的测量量表调查中发现被试的风险规避程度确实是与参与活动领域高度相关的。而且也发现女性比男性在除了社会风险活动以外的领域中更为风险规避,而且这种差异与他们对活动本身的风险和收益的认知程度有关。第三,团队影响因素。Cason和Mui(1997)发现群组成员更关注他人的想法,进而重新整理自己的想法,风险态度也会随之有所改变。Kocher和Sutter(2005)研究个人和群组决策发现群组决策并不是个人决策的简单加总,在群组决策过程中,群成员的风险态度都会受到相互间的影响,个体在群决策过程中会表现出学习能力。尤其是具有专家、权威头衔的个体更容易影响其他个体的风险态度。在理想的群组优势观点下,群组被认为是能够平衡偏见、改正错误和刺激有深度的工作(Davis,1992)。Bliss,Potter和Schwarz(2008)在其经验研究中也发现团队参议会影响决策者的风险态度。第四,宏观经济因素。王滨(2005)实证研究发现一国发生金融危机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会发生改变,进而直接影响他们的投资行为。峰(2009)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者风险偏好受宏观经济政策乘数效应影响显著、国外投资水平也会显著影响管理者风险偏好、经济增长也会显著影响着管理者风险偏好。朱为众(2010)发现当经济处于上升周期,人们的信心不断增强,消费、投资的意愿加强,投资倾向风险偏好型;当经济处于下降周期,信心溃散,消费和投资减少,投资则倾向风险厌恶型。沈家诤(2011)探讨了通货膨胀环境对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影响。第五,其他外部因素。Slovic(1964)、Weber,Blais和Betz(2002)都提出风险态度在不同的环境中会有所不同。如Schwartz和Hasnain(2001)、Moore和Eckel(2003)等在实验研究中发现结果框架不同会导致风险偏好存在差异。Lawson(2011)研究了报酬支付方式对风险规避的影响,他们的报酬支付方式是指被试在实验过程中取得的报酬是随机支付还是累加支付,结论发现累加支付方式会使被试的风险规避程度更小,他们更愿意冒险,决策也存在更多的不一致。Crainich,Eeckhoudt和 Trannoy(2011)研究显示实验程序中盈利概率出现的方式(递增、递减或随机)会影响风险规避程度,在递减和随机方式下风险规避程度相对更大;而且报酬规模会影响风险规避,报酬越高风险规避程度越大。此外,Masclet等(2009)还发现序列性对风险规避程度的存在影响。

三、 研究结论及展望

综上所述,对经营者风险偏好的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的研究尚不充分。作为正常的行为人,经营者在进行决策时所依据的参照点会随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根据前景理论,决策者的参照点发生了变化他的风险偏好也可能发生变化。然而目前对作为决策者的企业经营者风险偏好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体行为特征方面,而对于企业经营者自身以外的影响因素的研究非常少,事实上,企业经营者所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企业微观环境、国家法律环境等外部因素常常会对其风险偏好产生重要影响,并通过对其风险偏好的影响进一步影响其决策行为。

虽然如前文所述也有部分学者开始研究个人行为特征以外的风险偏好影响因素,但主要还是集中在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方面,没有从企业微观层面上真正的将经营者的风险偏好、公司治理机制、企业决策行为和企业整体风险联系起来综合考虑,所以未来的研究应从企业治理机制――经营者风险偏好――企业决策行为――企业整体风险这一传导机制入手,将委托理论、前景理论和投资决策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可以有效地解释公司治理机制、经营者风险偏好和企业投资决策相互关联的理论框架。

参考文献:

1. 沈家诤. 试论通货膨胀下的投资理财策略――基于不同风险偏好视角. 南开经济研究,2005,1: 86-90.

2. 王滨. 风险偏好改变、多重均衡与危机传染. 南开经济研究,2005,(1): 86-90.

3. Alison,L. B. & Nolen,P. Gender Differences in Risk Behaviour: Does Nature Matter?. American Economic eview,1965,64(2): 44-53.

4. Arrow,J. 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Risk Bearing. American Economic eview,1965,64(2): 44-53.

5. Catherine C. Eckel,Philip J. Grossman. Men,Women and Risk Aversion: Experimental Evidence. Econometrica,2007,75(2): 433-458.

6. Humayun K.,Shamim S. Risk Aversion and Stockholding Behavior of U.S. Households. International Atlantic Economic Society,2011,39: 249-260.

7. Larry L. L.,Catherine L. L. The Effect of Payment Methods on Risk Aversion. International Atlantic Economic Society,2011,39: 249-260.

规避风险的好处篇6

策略一: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风险在企业内部具有感染性、传递性、不对称性等特征,即一个部门造成的风险或疏于风险管理所带来的后果往往不是由其直接承担,而会传递到其他部门,最终可能使整个企业陷入困境,因此对风险的认识、防范和控制需要从全局考虑,而各业务部门又很难做到这一点。内部审计人员不从事具体业务活动,处在企业控制链中,独立于业务管理部门,熟悉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了解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当企业内控链发生问题时,内审人员是最敏感的。可以说内部审计是风险的预警,他们可以结合公司整体战略和运营模式,从全局出发,从客观的角度准确识别公司面临的关键风险,风险分布以及风险驱动因素。内部审计人员在安然、世通公司中的良好表现,也使得人们对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方面的作用寄予厚望。

策略二:重视风险管理制度的设计与执行

任何一个公司都或多或少地设置了风险管理制度,但是,制度的执行比设计更为重要。普华永道对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石油期权交易巨亏事件的事后调查报告显示,尽管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内部存在一整套较好的能够满足企业风险管理需要的风险控制制度,但由于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破坏,风险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从而导致悲剧的发生。中航油(新加坡)拥有一个由部门领导,风险管理委员会和内部审计部组成的三层“内部控制监督结构”,但这个结构的每个层次都犯有严重错误:公司交易员没有遵守风险管理手册规定的交易限额,也没有向公司其他人员提醒各种挪盘活动的后果和多种可能性;风险管理委员会在所有重大问题上均未履行其职责;内部审计部形同虚设;作为公司总裁,陈久霖在不了解期权交易、没有对交易风险做出正确评估的情况下就开始期权交易,通过挪盘使公司承担了不可接受的巨大风险,最后导致公司的财务灾难;董事会特别是审计委员会,对公司投机衍生品交易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未能完全尽职。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必须评估企业风险管理制度的设计与执行两个方面的有效性,确保风险管理制度真正得到有效执行。

策略三:运用风险防范与控制方法

企业主要的风险防范方法有风险规避、风险分散、风险转移和风险自留。针对企业经营中的风险,究竟该如何进行风险控制,选用何种防范方法,其中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成本收益原则。如图1可以看出.并不是把风险程度控制得越低越好,而是要在可能损失与风险控制成本之间进行取舍。

(一)风险规避

风险规避是指企业结合自身的风险偏好性和风险承受能力,在可能的风险发生之前,因发现某一决策可能会给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较大的风险损失,因而有意识地采取规避措施,主动放弃或调整该决策方案的风险处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在风险产生之前将其化解于无形,大大降低了风险发生的概率,有效避免了可能遭受的风险损失。严格意义上讲,风险规避可以分为积极的风险规避和消极的风险规避,笔者主张的是积极的风险规避,因为风险是与收益和机会相伴而生的,若一味地回避风险,会失去许多商业机会。企业应该准确分析外部形势及客观存在的风险,结合自身的能力,做到“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比如,企业应拒绝与不守信用的厂商进行业务往来,轰动一时的四川长虹折戟国际市场就是一个实例。长虹因其合作伙伴美国家电进口公司APEX拖欠4.67亿美元巨款而遭受了巨大坏账损失。APEX公司是由季龙粉于1997年成立的,季龙粉正是抓住了国内家电企业急于进入美国市场的心理,合作前承诺并支付一定数量的货款,待货物到美国后,便寻找种种理由不付款。“APEX在找长虹的同时也曾找过TCL,希望做其产品,但TCL曾向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了解APEX的信用度,得到的答复是‘APEX的信用度为零’和‘没有保险公司愿意为APEX的货物提供保险’”。尽管TCL当时很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够大规模进入美国市场,但他们对APEX的一些合同条款并不满意,特别是觉得赊销方式风险太大,所以没有与APEX进行合作。而四川长虹却为了在美国市场打下一片江山,在APEX拖欠国内多家公司巨额欠款的情况下,还与其签订了巨额赊销合同,最终导致巨额损失,相比之下,TCL表现出了较强的风险意识。

(二)风险分散

风险分散是通过增加风险单位的数量,将特定的风险在更大的样本空间里进行分散,以此来减少单个风险单位的损失。比如,一个企业不要将其全部存货存放在一个仓库里,而是分散地存放在相距较远的几个仓库里,这样就可以减少仓库发生火灾的损失。对于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企业可以与其他企业共同投资。避免独家承担风险;企业可同时经营多种产品,某些产品因滞销而产生的损失,可能会被其他产品带来的收益所抵消。从而避免经营品种单一产生的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的风险。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但企业进行风险分散要注意适度、恰当,不能像“撒胡椒面”那样,将有限的资金盲目地分散投资,这样很难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市场优势、技术优势,不仅不会分散投资风险,反而会加剧投资风险,使风险分散的“馅饼”成为“陷阱”。典型的例子是巨人集团,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急于铺摊子,涉足电脑业、房地产业、保健品业等,行业跨度太大,而新进入的一些行业并非自己优势所在,“资金撒面”,有限资金被牢牢套死。再如,以冷柜闻名的澳柯玛是青岛工业的“五朵金花”之一,一度与海尔、海信、青岛啤酒、双星齐肩,而在2006年却陷入了资金链紧张、三大主营业务全面瘫痪、将被人收购重组的境地。原因是公司有20亿元的资金被投资于众多的多元化产业。公开资料显示澳柯玛及上市公司的产业除冰柜、冰箱等主业外,还涉及空调、自动售货机、锂电池、太阳能材料、电动车等产品,但为了主业有赢利,其他产业几乎没有一个能为上市公司或集团公司提供赢利支持,这使得澳柯玛陷入了“利润率降低――资金匮乏――多元化战略――占用更多资金”的多元化重围,造成资金链断裂。

(三)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指企业将生产经营中无法回避或难以回避风险(如运输风险、财产火灾风险、产品销售市场风险等)转嫁给他人的风险处理方法。企业在经营中,有些风险难以回避且自身管理这些风险的能力有限,或者即使可以管理这些风险,但管理成本和代价太高,因此进行风险转移对企业来说更符合成本效益原则。风险转移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转移会引起风险及损失的活动,即将自己不能承担或不愿承担的风险所致财务负担转移给其他经济单位;另一种是实体转移,主要包括委托、外包、出售等方式。其中保险是风险转移中一项较为普遍、非常重要、易操作的方法,是企业处理风险的有效财务手段。然而,目前大部分企业还不会合理运用保险作为风险防范的工具,将保险简单地视为“承保理赔”,忽略了保险的深层次价值。实际上保险公司在企业投保时会提供有关风险防范,处置方面的建议和咨询服务,这样可以增强企业驾驭风险、防范风险于未然的能力,具有保险金不能产生的效力。在这方面,一些外资企业运用得较好,如宜家家居在投保企业财险时选择了高达50万欧元的绝对免赔额,免赔额之高让一些企业觉得不可思议。因为这违背了购买保险的初衷。其实宜家选择高额的免赔额是有原因的:一方面可以大幅度降低保费,减少公司的财政支出;另一方面,企业将免赔额以下的损失计入员工的年度考评,可以减少员工的依赖性,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可见,宜家家居投保企业财险真正的目的不仅在于转嫁风险,更在于借助保险公司提高风险管理技能,及早发现隐患,尽量避免风险,保证生产经营的连续性。

(四)风险自留

风险自留是指对于那些无法规避又不能转移的风险,或者由于自身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而必须承担的风险,企业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水平。采取一定的风险控制措施,自己承担风险发生后果的风险管理方式。比如对于一些造成的潜在损失很小的风险,可以将它看成正常的经营管理费用;对于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很大,以至于可以将损失事件看成是必然事件的风险,在采用其他风险转移技术很复杂,而采用保险方式保险费率又很高,即处理风险的成本高于承担风险所付出的代价的情况下,根据成本效益原则,企业可采取风险自留,减少附加保险费的支出。

规避风险的好处篇7

投资是我国各类企业运营与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条件,更是企业实践运营与优化创新工作的保障性内容,在我国社会整体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国内企业在经营与选择的过程中将会面临更大、更多的考验,企业发展的形势也会变得更加严峻,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进行选择性投资,已经成为我国企业所需要面临的难题。通过对我国各类企业在投资过程中所遭遇的投资风险情况进行探究,可以明确地了解到,在我国各类企业发展与运营的社会环境中,为了确保企业的实际利益不会受到投资风险情况的影响,企业在运营与投资过程中都会采取相应的风险预防与规避措施,企业决策者通过对市场环境进行综合性的探究,准确把握企业投资运转的方向,通过在投资过程中施行一系列的针对性保障措施,使企业在资金投入后获得一定的安全保障,以此实现企业投资风险的有效规避。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在运营与投资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投资风险的危害性,在运营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风险规避策略,以此促进企业更快更好地进行运营和发展。

二、企业投资风险的主要类型

我国企业在运营与发展的过程中,其投资风险出现的几率往往会随着市场因素而产生相应改变。通过对我国各类企业的投资情况进行探究与分析,可以明确地了解到,我国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其投资风险类型主要包括对外投资风险和对内投资风险。

1.对外投资风险具体指的是企业在经营与运作的过程中,对国外市场进行投资进而导致的市场风险情况。我国企业在预防对外投资风险的过程中都要受到国家宏观经济因素以及货币情况的制约,更会受到我国税法以及财政情况的影响,因此,国内企业往往难以有效预防对外投资风险。

2.对内投资风险与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息息相关。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都会受到企业外部环境以及内部环境的影响,由于我国商品材料等供应物的价格处于不断变动的状态,因此,企业在开展投资活动以及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对内投资风险,风险的具体情况与企业投资和经营的力度紧密相关,对内投资风险的危害程度更与项目活动材料价格的变动因素息息相关,这些不确定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投资运作的有效性与合理性,都会对企业经营的成果带来不确定影响。

三、规避企业投资风险的原则

1.一对一原则。企业单位在对目标项目工程进行投资与决策的过程中,应秉承一对一的处理原则,以项目主体为中心,在投资过程中明确投资重点,以此提高企业投资的有效性,极大的避免投资风险因素。首选,企业当中不同的单位在申请项目的过程中不能出现混合申报的情况,在针对一个项目进行投资的过程中,出资单位不能与投资单位相互分离。其次,企业单位在申报项目的过程中应与目标项目的实施单位相一致,以此保证项目工程的执行进度。再次,企业单位在进行项目投资的过程中,如果发现项目工程出现了问题或者在执行项目的过程中发现项目出现了问题情况,企业单位应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履行自身的义务,确保在申报项目的过程中与实施单位的要求相一致,为寻找问题情况的根源提供了有利条件,依次降低投资风险。

2.投资项目分步审核。企业单位在投资大型项目工程的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循投资项目分部审核的原则,对大型投资项目工程进行分批次的审核与调查,确保项目工程的可行性与经济性。企业单位在对大型投资项目进行分步审核的过程中,主要是对项目的可行性、投资预算以及整体框架进行调查与研究,一旦审核通过,项目在执行过程中的最终金额绝对不能高于预算。其次,企业单位在实施分步审核的过程中需要按照项目计划,对项目工程投资内容进行分期、分次逐步上报,通过对阶段性的投资金融进行验证,在完全批复后才可以着手执行项目。

四、企业规避投资风险的具体措施

1.投资决策阶段的风险规避途径。针对我国企业单位在项目投资过程中存在的投资风险情况,有关部门应充分发挥政府主体作用,对我国企业的投资行为进行适当的约束与管理,使企业单位能够在投资决策阶段开展有效的风险规避措施,以此降低企业项目投资过程中出现风险问题的几率。企业单位在投资决策阶段进行风险规避,首先应当认真搜集我国市场环境当中的相关信息,积极开展投资风险预测等工作。其次,企业单位管理人员还应亲自参与到投资决策阶段的风险规避问题研究活动当中,协同技术研究人员做好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专家的评审意见对报告进行适当的调整,为企业单位开展项目投资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2.投资实施阶段的风险规避途径。针对我国企业单位在项目投资过程中存在的投资风险情况,有关部门应充分发挥政府主体作用,对我国企业的投资行为进行适当的约束与管理,使企业单位能够在投资实施阶段开展有效的风险规避措施,确切把握最佳的投资时机,帮助企业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企业单位在投资实施阶段的风险规避过程中,首先应准确选择投资的时机,确保资金投入时,项目工程正处于稳定时期。其次,企业单位还应该加快投资计划的实施,通过一系列整改措施,有效缩短投资项目的回收时间,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商机。再次,企业单位在投资的实施阶段,应准确把握投资机会,避免投资时机被白白浪费的情况发生,通过缩短建设期,有效降低投资风险发生的几率。

规避风险的好处篇8

一、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是防范审计风险的基本前提

所谓工作环境,是指影响审计工作开展和对其产生作用的外部条件,它是与审计实施程序、审计方法、审计步骤以及审计法规法律不同的因素。要科学的处理好这些因素,应注重把握以下几点:

1.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之前,要客观、全面的掌握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不仅要了解该单位财务状况,而且要了解业务流程、管理制度,甚至了解人事管理、人员配备的情况。同时,要特别注意了解该单位以前的法律诉讼情况和原因,从而对该单位有个比较完整的认识,以便准确确定适用的行业制度、法规法律,研究减少审计风险的办法和措施,使审计工作做到有备无患。

2.科学借鉴审计人员的审计结果

无论是政府审计还是社会审计,其审计的业务、方法是相似的,所以,科学借鉴以前审计人员的审计文书,从中分析审计问题的内容和问题产生的原因,为实施审计工作界定范围、判断重点;同时,也为合理配备审计人员和合理分布审计力量做好准备,以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和避免审计风险。

3.实施“承诺书”制度,划分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

会计和审计工作是性质不同的两项工作,因此,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各自所负的责任也不尽相同。会计人员应对其报告的财务信息负责,审计人员负责审查财务信息的处理和报告是否符合既定准则,是否真实地反映了被审计单位与财务相关的各种情况,而对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错报不负责任。因此,为避免审计风险,在审计组正式审计前,应由被审计单位对其提供的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做出承诺,对是否存在“未决诉讼”和是否为别的单位进行借款担保等情况做出说明,并加盖被审计单位公章、法人代表章、财务负责人章,填制“承诺书”,以明确划分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防范审计风险。

4.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避免来自方方面面的干预

“独立性”是审计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保证审计工作客观、公正的基础,也是避免审计风险的根本前提。如果审计的各项工作从一开始就无法保证其独立性,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有的让“关照”,有的让“照顾”,那么,可想而知,最后的审计结论只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另外,要严格执行审计回避制度,也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审计风险。

在做好以上重点工作的同时,还要注意把握两点:一是对陷入财务困境的被审计单位要特别注意;二是要与熟悉审计人员法律责任的律师建立长久的关系,经常交流经验,以避免审计风险和法律责任。

二、严格审计程序,依法实施审计工作,是防范审计风险的关键

审计工作有一套严格、完善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步骤,不能按主观臆断去随意操作和评价。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认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和三十八个审计工作规范去执行,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具体来说应搞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周密制订审计方案,严格执行审计程序

在拟定审计方案时,除按照审计方案编制的一般方法将此项目应当审计的主要内容写进去外,还必须将审计风险的控制点找出来,并详细的写进去,这要充分利用内部控制制度的测试结果去做。在办理审计事项时,自始至终要遵循严格的工作步骤和操作规程。审计程序违法会导致在审计复议甚至行政诉讼中失败,从而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认真执行审计程序,特别是注意执行审计文书的送达、审计报告当面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和审计处罚听证等程序。2.依法实施审计,准确恰当定位

在实施审计过程中,要尽量掌握完整的财务资料,同时,也应当在全面审计的基础上有重点地审查和核实,要注重对审计风险控制点的审查和分析。对每个审计事项要从实际出发,选用适当的审计依据,做出科学的判断,从而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做出准确的定性。定性依据要特别注意依据适用的范围、时效、内容,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审计风险。

3.评价客观公正,处理处罚适当

审计评价要在内容、方式、标准和用词方面准确规范,防止主观臆断、任意褒贬,偏离客观事实。评价要有合法、充分的依据,对涉及的具体事项如果证据不足,法规依据或业务标准不明确,不要轻易作出评价。在评价的基础上,处理处罚要客观公正,事实要清楚明确。另外,在审计报告出具前,要求被审计单位拿出审计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整改与纠正的书面承诺,避免审计报告发出后长期不能落实或不落实无从追究的现象,以减少审计风险。

三、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制定职责明确的管理制度,是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手段

要最大限度的避免审计风险,必须以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作为根本点,并配合必要的职责分工,提高大家的风险意识,才能有效的防范审计风险。主要应加强以下几点工作:

1.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增强防范审计风险意识

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是防范审计风险的首要手段,这就要求逐步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因为,所有的审计程序、审计方法以及审计法规都要靠审计人员去执行、去落实。因此,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增强审计人员的防范审计风险意识,可以增加审计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有利于审计人员自觉执行审计操作规范,准确运用审计依据,更加适当地进行审计处理和审计处罚。同时,审计人员要廉洁自律,严格遵守审计署制定的“八不准”审计纪律,这些对防范审计风险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2.健全审计工作责任制,明确划分审计人员职责

要坚持审计组长负责制,审计组长要对审计方案制订的重点内容,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形成的审计报告等审计资料负责;复核人要对提供的一切审计资料、依据的法规制度以及审计报告的表述等负责;要确定审计报告审理制度,集思广义,准确界定问题的性质,掌握好处理处罚的尺度,从而,形成审计工作“三级复核制”,以避免职责不明。

规避风险的好处篇9

关键词:房地产 项目管理

一、

引言

以2004年8月31日为分水岭,我国的房地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随着国家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围绕着行业是否有“泡沫”,业内、业外争论的此起彼伏、沸沸扬扬,结果还是迎来了以“土地施行招、拍、挂”和非常严厉控制措施的“协议转让”,迎来了中国人民银行 121号文件对房地产更为严格地贷款规定和银行利率的增调,迎来了一系列规范建设行为,提高行业自律水平要求的政策。业内的“一个前提、两条链”都出现了与以往区别很大的变化,风险因素不断增多,风险存在于整个项目开发过程,使中小房地产企业更是处于极为艰难的处境。因此,加强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保证项目目的、目标的实现,是实现企业突出包围、稳步发展的关键过程。

二、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风险分析

风险是在特定的客观条件下,在特定的期间内,那些可能发生的结果之间的差异程度,实际上就是实际结果与计划结果的变动程度,这种变化程度越大,所谓的风险就越大。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风险,实际上是开发商实施开发过程中固有的风险,在现在的经济大环境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项目的定位风险。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市场定位包括项目的产品定位、建筑产品的质量定位、建设环境的品质定位,都是根据市场调查、项目的经济技术分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做出的,是指导项目决策、项目设计、项目营销策划方案等前期工作的依据。可以说,项目的市场定位确定以后,基本上就敲定了项目的建设风格、建设成本、营销推广方案,就决定了项目的销售前景,一旦市场定位不准确,项目的指导思想出现失误,是后期无法或者是非常困难弥补的风险,也是项目开发过程中,最大的风险,属项目建设的决策性失误风险,按照风险影响范围划分属于总体风险(决策风险),从某种程度上讲,其结果也是不可管理风险。

2、 项目的投资支持能力风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出台前后,由于对市场定位的认识模糊或者自相矛盾;或者是没有真正做到“量体裁衣”、“量力而行”;或者是对企业资金筹措(自有资金)和融资能力过高地估计,或者项目成本分析存在着严重的失误;或者没有吃透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行业政策,对大的经济环境把握的不准;或者是成本过程控制严重失控(突发性事件)、意外因素过多等等原因,导致的项目资金支付能力达不到计划要求,给项目建设造成的风险(可控制风险和决策风险)。

3、 项目的质量风险。包括:在项目决策阶段由于经济技术分析失误,出现品质与价格矛盾导致的质量问题;在设计阶段,向设计提出违反设计规范、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又通过“关系”关照通过造成的“投机性”质量问题;施工阶段,从业人员对设计知识认识有重大错误,擅自改变设计造成的质量风险;施工管理过程中,不重视关键部位和关键过程的跟踪检查处理,对一些容易出现影响结构安全,特别是一些虽不影响结构安全,但对正常使用功能有严重影响的问题,处理不及时,没有做到“事前”控制的“永久性缺陷”或者给售出交房后造成的质量“隐患”(实际上就是“质量通病”造成的纠纷);交房实物与销售承诺、广告宣传承诺不相符造成的“实物质量”问题等,因“质量”问题造成的纠纷冲突形成的风险(可控制风险)。

4、 项目的合约履行能力风险。在项目运作和建设过程中,涉及土地转让、融资、设计、监理、工程地质勘察、设计与勘察设计成果审核、招标、施工、材料设备供应、质量检测、销售委托、购房等合同或协议签约、履约过程,由于项目的一次性(不可重复性)特点,建设周期又比较长,涉及的方方面面又比较多,如果在关键的过程出现控制失误,那将给项目造成相当大的麻烦。比如,在目前土地供应体制和贷款政策条件下,寻找土地、找寻资金是企业试图突出“瓶颈”制约的普遍方法,有时候在“饥不择食”的景况下,可能会因“省略过程”不慎跌入“陷阱”。

5、 项目建设的 “创新”风险。当前的经济大环境,使项目建设的土地、资金条件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在有限资源的条件下,要使企业能够持续稳步发展,追求计划利润,获得既定利益是非常有必要的。这种情形下,为了服务目的,追求项目与周边项目的“差异性”,选择自己企业不熟悉或者认识尚不足以完成追求的“创新”,也是极具风险的,更何况正常地创新本身就是有风险的。

6、 项目的“政府”风险。“政府”风险多发生在政策的不连续性、突变性和漏洞的存在,对于企业来说,主要发生在违规操作的投机性过程、对政策不理解的盲目性过程失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企业必须掌握相关地法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等;必须掌握地法规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理》等。必须掌握对于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补充、操作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和强制性标准。

三、

开发商项目风险管理的内容

风险管理是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风险导致后果,期望达到以最少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证的目标。风险管理的主体是企业决策层,其核心是选择最佳风险技术管理的组合,目的是实现最大安全保障效能。因此,开发商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为:

1、 合理界定项目覆盖的范围,加强对项目范围变动的控制,将项目的任务细分的更具体、更明确、更严密、更便于控制,以免遗漏而产生风险。

2、 合理确定项目管理目标,在企业发展规划和战略的总体要求下,按照项目《经济技术分析报告》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的依据,用科学的方法和态度进行项目决策,确定项目目标,避免出现决策失误风险。

3、 编制《项目管理规划》,对项目工作进行结构分解,对项目的目标、实现目标可能存在的风险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细致的识别、分析和评价,按照一般规律拿出解决问题、规避风险的方法、措施,用《项目管理规划》指导项目建设,指导项目的计划管理。

4、 根据实现目标的外部环境情况,坚持“事前控制”、“事中控制”的原则,对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因素,比照《项目管理规划》给定的方法、措施进行适应性、符合性识别、分析(评估或测算)、评价,实事求是地给予适当地、合理的调整、优化组合各种风险技术,拟订应对措施,设法消除、缓和、转化、转移风险,避免过程控制风险。

5、 强化风险管理的计划手段,把可以管理的风险分解到各个不同的过程,对计划要求的基本目标、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必须给予满足,搞好风险的监控。过程中,利用动态管理,合理配备资源,按照目标管理、节点考核、专业监督的方法,减少项目执行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导致的风险,规避潜在风险转化成显性风险的可能。

6、 合理组织结构,明确岗位职责,理顺管理关系、反馈关系,建立项目的沟通职能,在项目管理内部以及与建设相关的各方接口,特别是在经常出现误解和矛盾的职能和组织间接口,为风险管理提供信息保障。

7、 加强合同契约的管理。及时沟通信息,消除履约过程的不稳定、不信任影响,围绕项目的最大利益(计划利润),按照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按照合同约定内容开展工作,避免冲突造成的履约风险,控制建设成本;利用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对已知风险通过合同分解、索赔和反索赔等手段,进行回避或风险转移。

8、 在项目内部加强实施行为的监督管理(制度管理),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的风险。强化财务监督和计划实施的专业监督,强化企业规章制度、工作标准、工作流程的执行情况监督,对计划执行情况及时跟踪检查,及时向决策层提供修改计划的依据,向计划实施层提示计划执行的偏离情况,对预料中的风险或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四、开发商规避项目风险的对策建议

1、

建立或附设企业经常性信息收集和处理机构,研究国家和区域经济政策、行业政策,对本地区各个区(段)域的规划、土地、项目(包括在建和意向)、适宜项目情况,做及时、准确的分析,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准确依据。经常性从容分析,比较临时“抱佛脚”分析的依据和理由会更丰富;合理安排资源,把“功夫”下在事前,在时间管理象限里,开展“重要而不紧急”的工作,肯定比做“重要又紧急”的工作会从容、更周密,提供的决策依据会更科学,规避决策依据错误造成风险的能力会更强。

2、

合理配备具备基本岗位技能和知识的营销、开发、技术工作人员,加强岗位技能培训,提高综合知识能力,提高风险的分析、识别、评价能力,培养知识面宽、具有科学态度又有主动工作热情的“研发”队伍,结合企业文化建设,结合企业规章制度制定,用支持、鼓励、监督、检查、改进等方法,把企业产品的研发作为“龙头”对待。

3、

由于决策失误所造成“决策风险后果”的严重性,企业决策层必须有合理知识结构的高级经营、技术管理人员组成,必须具备一定的本行业专业、综合知识和风险识别、判断、处理能力,有计划、组织、沟通、协调能力,熟悉行业工作的基本规律,了解国家及地方政府相关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规定。简单地说就是会经营、懂管理、知法规,唯如此才可能避免投机、政策、担保等风险,才可能妥当地处理风险造成的后果。

4、

积极推进企业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建设,逐步实现企业的体系化、制度化、程序化管理,制定适应于ISO9000:2000族质量管理标准的企业标准、工作程序、和工作流程,建立现代的企业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用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①以顾客为关注焦点;②领导作用;③全员参与;④过程方法;⑤管理的系统方法;⑥持续改进;⑦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⑧与供方互利的关系。)规范企业管理行为,真正地实现工作质量的提高。用管理体系管理,用工作标准、程序、制度规范职业行为,使工作有依据,效果有证明,追究有线索,也就减少了不确定性和盲目性带来的风险。

5、

加强企业从业人员的现行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的学习,及时掌握国家及地方政府在本行业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强制性标准,了解政策规定,提高“违法、违规”行为的识别能力,规避“政策风险”,避免出现投机风险、政府风险(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处罚)。

6、

加强项目的招标管理、合同管理,提高成本控制和合同管理能力。在招标过程中,准确核定标的,利用竞争、价格、供求机制,合理制定工期、质量、造价、安全投标的条件,为项目合同管理营造工作质量环境;在合同契约签订的过程中,善于利用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可管理风险进行合法的消除、缓和、转移;在合同契约的履行过程中,合理应用《合同法》、《建筑法》和其他法规规定,利用风险管理技术、财务手段,将“承包商风险”、“业主风险”、“供应商风险”、“担保方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决不允许在过程中因出现“违规”或“违约”现象而导致“意外”风险失控。

7、

利用计划管理、目标管理、过程监督、节点考核等技术手段,对风险管理过程实施“事前”“事中”的有效控制。在编制计划时,就对风险存在的种类、影响的范围、时间、效果进行识别、分析、评价,按照一般规律制定规避风险、分解风险、控制风险的措施、办法;在实施过程中,就风险的客观性、不确定性、可变性、相对性、同利益的对称性影响,加强计划的监督,按照目标管理、节点考核的原则,及时组织实施效果的评价考核,用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地调整计划和应对措施,及时总结、关闭阶段性管理目标,是保证风险管理达到既定目标的有效途径。

8、

重视“过程控制”,加强关键部位和关键环节的管理,消除“质量风险”、“协议、契约履行风险”的影响。在策划、决策阶段,正确把握行业发展的规律,客观地进行项目可行性评估、建设环境评价和经济技术分析,准确进行市场调查和企业投资支持能力分析,正确决定项目的产品定位、品质定位,合理确定投资额度,避免出现品质与投入矛盾的风险;在设计阶段,坚持按照产品的市场定位要求、规范标准要求监督设计,进行设计评审,把投资控制(一般占项目产品投资的90%--95%)的最关键一步控制好; 在招标、签订合同阶段,准确编制标的,合理把握投标优惠条件,签订一个有效且有利的协议(合同),作好投资控制的关键的第二步(一般占项目产品投资的5%--!0%);在项目实施阶段,加强“投资、质量、工期、安全”控制,加强“合同、信息”管理,强化建设过程与项目相关单位的关系协调,对关键部位和容易产生“质量通病”、对结构和使用功能有影响、对投资、小区环境质量有重要影响的过程加强监督,把实施过程的风险作有效的控制。

9、

重视项目完成过程中阶段性工作(过程、活动)、实施结果的评价考核,及时总结经验、关闭阶段性计划,为企业正确认识自身的管理水平和下步工作持续改进创造基础。阶段性工作的考核评定有项目管理层组织进行,也可以由职能主管领导组织分阶段或者按照计划的节点控制目标进行,考核的内容是计划的节点控制目标完成管理情况和阶段性目标完成情况,考核的结果是决定是否调整计划、调整目标,是否决定关闭阶段性管理任务。项目管理考核评价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层或者是组织结构中的部分,考核评价的对象是项目管理层(主要是项目经理),考核的内容是按照《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规定的目标和指标,对项目实施情况(包括节点关闭情况)、项目管理水平、管理绩效进行终结评价,确认阶段性考核的结果,确认最终结果,确认项目管理组织(项目部)的职能是否具备“解体”。

规避风险的好处篇10

关键词:房地产项目管理

一、引言

以2004年8月31日为分水岭,我国的房地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随着国家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围绕着行业是否有“泡沫”,业内、业外争论的此起彼伏、沸沸扬扬,结果还是迎来了以“土地施行招、拍、挂”和非常严厉控制措施的“协议转让”,迎来了中国人民银行121号文件对房地产更为严格地贷款规定和银行利率的增调,迎来了一系列规范建设行为,提高行业自律水平要求的政策。业内的“一个前提、两条链”都出现了与以往区别很大的变化,风险因素不断增多,风险存在于整个项目开发过程,使中小房地产企业更是处于极为艰难的处境。因此,加强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保证项目目的、目标的实现,是实现企业突出包围、稳步发展的关键过程。

二、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风险分析

风险是在特定的客观条件下,在特定的期间内,那些可能发生的结果之间的差异程度,实际上就是实际结果与计划结果的变动程度,这种变化程度越大,所谓的风险就越大。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风险,实际上是开发商实施开发过程中固有的风险,在现在的经济大环境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的定位风险。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市场定位包括项目的产品定位、建筑产品的质量定位、建设环境的品质定位,都是根据市场调查、项目的经济技术分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做出的,是指导项目决策、项目设计、项目营销策划方案等前期工作的依据。可以说,项目的市场定位确定以后,基本上就敲定了项目的建设风格、建设成本、营销推广方案,就决定了项目的销售前景,一旦市场定位不准确,项目的指导思想出现失误,是后期无法或者是非常困难弥补的风险,也是项目开发过程中,最大的风险,属项目建设的决策性失误风险,按照风险影响范围划分属于总体风险(决策风险),从某种程度上讲,其结果也是不可管理风险。

2、项目的投资支持能力风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出台前后,由于对市场定位的认识模糊或者自相矛盾;或者是没有真正做到“量体裁衣”、“量力而行”;或者是对企业资金筹措(自有资金)和融资能力过高地估计,或者项目成本分析存在着严重的失误;或者没有吃透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行业政策,对大的经济环境把握的不准;或者是成本过程控制严重失控(突发性事件)、意外因素过多等等原因,导致的项目资金支付能力达不到计划要求,给项目建设造成的风险(可控制风险和决策风险)。

3、项目的质量风险。包括:在项目决策阶段由于经济技术分析失误,出现品质与价格矛盾导致的质量问题;在设计阶段,向设计提出违反设计规范、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又通过“关系”关照通过造成的“投机性”质量问题;施工阶段,从业人员对设计知识认识有重大错误,擅自改变设计造成的质量风险;施工管理过程中,不重视关键部位和关键过程的跟踪检查处理,对一些容易出现影响结构安全,特别是一些虽不影响结构安全,但对正常使用功能有严重影响的问题,处理不及时,没有做到“事前”控制的“永久性缺陷”或者给售出交房后造成的质量“隐患”(实际上就是“质量通病”造成的纠纷);交房实物与销售承诺、广告宣传承诺不相符造成的“实物质量”问题等,因“质量”问题造成的纠纷冲突形成的风险(可控制风险)。

4、项目的合约履行能力风险。在项目运作和建设过程中,涉及土地转让、融资、设计、监理、工程地质勘察、设计与勘察设计成果审核、招标、施工、材料设备供应、质量检测、销售委托、购房等合同或协议签约、履约过程,由于项目的一次性(不可重复性)特点,建设周期又比较长,涉及的方方面面又比较多,如果在关键的过程出现控制失误,那将给项目造成相当大的麻烦。比如,在目前土地供应体制和贷款政策条件下,寻找土地、找寻资金是企业试图突出“瓶颈”制约的普遍方法,有时候在“饥不择食”的景况下,可能会因“省略过程”不慎跌入“陷阱”。

5、项目建设的“创新”风险。当前的经济大环境,使项目建设的土地、资金条件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在有限资源的条件下,要使企业能够持续稳步发展,追求计划利润,获得既定利益是非常有必要的。这种情形下,为了服务目的,追求项目与周边项目的“差异性”,选择自己企业不熟悉或者认识尚不足以完成追求的“创新”,也是极具风险的,更何况正常地创新本身就是有风险的。

6、项目的“政府”风险。“政府”风险多发生在政策的不连续性、突变性和漏洞的存在,对于企业来说,主要发生在违规操作的投机性过程、对政策不理解的盲目性过程失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企业必须掌握相关地法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等;必须掌握地法规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理》等。必须掌握对于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补充、操作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和强制性标准。

三、开发商项目风险管理的内容

风险管理是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风险导致后果,期望达到以最少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证的目标。风险管理的主体是企业决策层,其核心是选择最佳风险技术管理的组合,目的是实现最大安全保障效能。因此,开发商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为:

1、合理界定项目覆盖的范围,加强对项目范围变动的控制,将项目的任务细分的更具体、更明确、更严密、更便于控制,以免遗漏而产生风险。

2、合理确定项目管理目标,在企业发展规划和战略的总体要求下,按照项目《经济技术分析报告》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的依据,用科学的方法和态度进行项目决策,确定项目目标,避免出现决策失误风险。

3、编制《项目管理规划》,对项目工作进行结构分解,对项目的目标、实现目标可能存在的风险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细致的识别、分析和评价,按照一般规律拿出解决问题、规避风险的方法、措施,用《项目管理规划》指导项目建设,指导项目的计划管理。

4、根据实现目标的外部环境情况,坚持“事前控制”、“事中控制”的原则,对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因素,比照《项目管理规划》给定的方法、措施进行适应性、符合性识别、分析(评估或测算)、评价,实事求是地给予适当地、合理的调整、优化组合各种风险技术,拟订应对措施,设法消除、缓和、转化、转移风险,避免过程控制风险。

5、强化风险管理的计划手段,把可以管理的风险分解到各个不同的过程,对计划要求的基本目标、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必须给予满足,搞好风险的监控。过程中,利用动态管理,合理配备资源,按照目标管理、节点考核、专业监督的方法,减少项目执行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导致的风险,规避潜在风险转化成显性风险的可能。

6、合理组织结构,明确岗位职责,理顺管理关系、反馈关系,建立项目的沟通职能,在项目管理内部以及与建设相关的各方接口,特别是在经常出现误解和矛盾的职能和组织间接口,为风险管理提供信息保障。

7、加强合同契约的管理。及时沟通信息,消除履约过程的不稳定、不信任影响,围绕项目的最大利益(计划利润),按照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按照合同约定内容开展工作,避免冲突造成的履约风险,控制建设成本;利用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对已知风险通过合同分解、索赔和反索赔等手段,进行回避或风险转移。

8、在项目内部加强实施行为的监督管理(制度管理),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的风险。强化财务监督和计划实施的专业监督,强化企业规章制度、工作标准、工作流程的执行情况监督,对计划执行情况及时跟踪检查,及时向决策层提供修改计划的依据,向计划实施层提示计划执行的偏离情况,对预料中的风险或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四、开发商规避项目风险的对策建议

1、建立或附设企业经常性信息收集和处理机构,研究国家和区域经济政策、行业政策,对本地区各个区(段)域的规划、土地、项目(包括在建和意向)、适宜项目情况,做及时、准确的分析,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准确依据。经常性从容分析,比较临时“抱佛脚”分析的依据和理由会更丰富;合理安排资源,把“功夫”下在事前,在时间管理象限里,开展“重要而不紧急”的工作,肯定比做“重要又紧急”的工作会从容、更周密,提供的决策依据会更科学,规避决策依据错误造成风险的能力会更强。

2、合理配备具备基本岗位技能和知识的营销、开发、技术工作人员,加强岗位技能培训,提高综合知识能力,提高风险的分析、识别、评价能力,培养知识面宽、具有科学态度又有主动工作热情的“研发”队伍,结合企业文化建设,结合企业规章制度制定,用支持、鼓励、监督、检查、改进等方法,把企业产品的研发作为“龙头”对待。

3、由于决策失误所造成“决策风险后果”的严重性,企业决策层必须有合理知识结构的高级经营、技术管理人员组成,必须具备一定的本行业专业、综合知识和风险识别、判断、处理能力,有计划、组织、沟通、协调能力,熟悉行业工作的基本规律,了解国家及地方政府相关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规定。简单地说就是会经营、懂管理、知法规,唯如此才可能避免投机、政策、担保等风险,才可能妥当地处理风险造成的后果。

4、积极推进企业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建设,逐步实现企业的体系化、制度化、程序化管理,制定适应于ISO9000:2000族质量管理标准的企业标准、工作程序、和工作流程,建立现代的企业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用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①以顾客为关注焦点;②领导作用;③全员参与;④过程方法;⑤管理的系统方法;⑥持续改进;⑦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⑧与供方互利的关系。)规范企业管理行为,真正地实现工作质量的提高。用管理体系管理,用工作标准、程序、制度规范职业行为,使工作有依据,效果有证明,追究有线索,也就减少了不确定性和盲目性带来的风险。

5、加强企业从业人员的现行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的学习,及时掌握国家及地方政府在本行业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强制性标准,了解政策规定,提高“违法、违规”行为的识别能力,规避“政策风险”,避免出现投机风险、政府风险(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处罚)。

6、加强项目的招标管理、合同管理,提高成本控制和合同管理能力。在招标过程中,准确核定标的,利用竞争、价格、供求机制,合理制定工期、质量、造价、安全投标的条件,为项目合同管理营造工作质量环境;在合同契约签订的过程中,善于利用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可管理风险进行合法的消除、缓和、转移;在合同契约的履行过程中,合理应用《合同法》、《建筑法》和其他法规规定,利用风险管理技术、财务手段,将“承包商风险”、“业主风险”、“供应商风险”、“担保方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决不允许在过程中因出现“违规”或“违约”现象而导致“意外”风险失控。

7、利用计划管理、目标管理、过程监督、节点考核等技术手段,对风险管理过程实施“事前”“事中”的有效控制。在编制计划时,就对风险存在的种类、影响的范围、时间、效果进行识别、分析、评价,按照一般规律制定规避风险、分解风险、控制风险的措施、办法;在实施过程中,就风险的客观性、不确定性、可变性、相对性、同利益的对称性影响,加强计划的监督,按照目标管理、节点考核的原则,及时组织实施效果的评价考核,用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地调整计划和应对措施,及时总结、关闭阶段性管理目标,是保证风险管理达到既定目标的有效途径。

8、重视“过程控制”,加强关键部位和关键环节的管理,消除“质量风险”、“协议、契约履行风险”的影响。在策划、决策阶段,正确把握行业发展的规律,客观地进行项目可行性评估、建设环境评价和经济技术分析,准确进行市场调查和企业投资支持能力分析,正确决定项目的产品定位、品质定位,合理确定投资额度,避免出现品质与投入矛盾的风险;在设计阶段,坚持按照产品的市场定位要求、规范标准要求监督设计,进行设计评审,把投资控制(一般占项目产品投资的90%--95%)的最关键一步控制好;在招标、签订合同阶段,准确编制标的,合理把握投标优惠条件,签订一个有效且有利的协议(合同),作好投资控制的关键的第二步(一般占项目产品投资的5%--!0%);在项目实施阶段,加强“投资、质量、工期、安全”控制,加强“合同、信息”管理,强化建设过程与项目相关单位的关系协调,对关键部位和容易产生“质量通病”、对结构和使用功能有影响、对投资、小区环境质量有重要影响的过程加强监督,把实施过程的风险作有效的控制。

9、重视项目完成过程中阶段性工作(过程、活动)、实施结果的评价考核,及时总结经验、关闭阶段性计划,为企业正确认识自身的管理水平和下步工作持续改进创造基础。阶段性工作的考核评定有项目管理层组织进行,也可以由职能主管领导组织分阶段或者按照计划的节点控制目标进行,考核的内容是计划的节点控制目标完成管理情况和阶段性目标完成情况,考核的结果是决定是否调整计划、调整目标,是否决定关闭阶段性管理任务。项目管理考核评价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层或者是组织结构中的部分,考核评价的对象是项目管理层(主要是项目经理),考核的内容是按照《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规定的目标和指标,对项目实施情况(包括节点关闭情况)、项目管理水平、管理绩效进行终结评价,确认阶段性考核的结果,确认最终结果,确认项目管理组织(项目部)的职能是否具备“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