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盈利模式十篇

时间:2023-12-15 17:27:57

乡村振兴盈利模式

乡村振兴盈利模式篇1

为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湖北省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的通知》(鄂农办发〔2019〕9号)要求,促进我县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县政府决定在全县实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工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要求

(一)总体思路

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规范建设与创新发展相结合,强化指导服务,注重示范带动,推动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帮助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带动脱贫的功能作用,不断增强合作社的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和带动能力,使其成为振兴乡村、脱贫攻坚、引导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中坚力量。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首创精神,鼓励农民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切实维护合作社成员合法权益。

2、坚持体制机制创新。遵循合作社基本原则,鼓励先行先试,着力在解决合作社规范运行、推动创新发展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探索可复制、能推广、接地气的范例经验。

3、坚持分类指导。充分考虑各镇(区)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差异,因地制宜、因社施策,循序渐进、稳步推进。

4、坚持统筹协调。更好地发挥政策引导扶持作用,建立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统筹协调机制,合作社指导部门依法依规履行职责,形成支持发展的合力。

(三)主要目标

全县农民合作社规模和农户覆盖面明显扩大,示范社建设深入实施。合作社运行管理制度健全,组织机构运转有效,民主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财务管理规范,社务管理公开透明,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和带动能力明显增强,成员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力争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报公示率达80%以上,80%以上的合作社建立完备的成员账户、实行社务公开、依法进行盈余分配。

二、时间安排

实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工程为期1年,2019年1月至12月。

三、实施范围

全县19个镇(区)和网湖湿地管理局所有农民专业合作社。

四、实施内容

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重点围绕我县乡村组织振兴,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在推动我县乡村产业振兴、助力脱贫攻坚以及引导促进合作社规范创新发展等方面开展工作。

(一)提升质量,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指导农民合作社依照法律和章程加强规范运行,实行民主监督,提升运行质量,发挥农户成员积极性,让农户成员切实受益。引导农民合作社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发展壮大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支持有条件的合作社发展现代种养业,推动种养业向产前产后全面拓展,把产业链留在乡村。

1、开展“空壳社”清理。在2019年3月组织对“空壳社”清理整顿的基础上,再次对合作社生产运营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摸底,分类处置名存实亡的“空壳社”,确保该项工作常态化。同时,依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与要求,指导合作社完善治理结构与经营模式,建立合作社“一社一档”信息资源库,加强日常服务,促进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2、规范注册登记。申请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要严格执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应当向登记机关提交下列资料:一是设立登记申请书;

二是全体设立人签名、盖章的设立大会纪要;

三是全体设立人签名、盖章的章程;

四是法定代表人、理事的任职文件和身份证明;

五是经全体出资成员签名、盖章予以确认的出资清单;

六是载明成员的姓名或者名称、公民身份号码或者登记证书号码和住所的成员名册及成员身份证明;

七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享有或租用的办公场地证明;

八是全体设立人指定代表或者委托人的证明。

3、规范管理模式。农民合作社规范管理要坚持“三有”原则。一有组织机构。要依法建立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三会”组织机构,并依法依章履行职责。成员(代表)大会表决权实行一人一票制,允许实行附加表决权。理事长、理事、经理和财务会计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二有合作社章程。农民合作社要参照农业农村部示范章程,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章程,并经成员(代表)大会通过;

三有社务公开。农民合作社要建立社务公开制度,法律、章程要求公开的必须向成员如实公开,实现公开事项、方式、时间、地点的制度化。

4、规范生产经营。农民合作社要守法经营,重合同、守信用。农民合作社要根据社员的生产经营状况和市场需求,积极参与“三品一标”认证,提升产品品质,增加产品附加值;

尊重市场规律,实行以销定产,为社员提供全程化生产服务。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清洁化生产,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开展种养殖废弃物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防止环境污染。农民合作社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生产规程标准化、产品营销网络化、财务会计电算化。

5、规范财务管理。农民合作社应按财政部、农业部颁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配备会计人员或将农民合作社财务进行委托,设置会计账簿,规范会计核算,及时向登记机关和财政部门报送会计报表,并抄报有关行业主管部门。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与出纳互不兼任。理事长、监事会成员及其直系亲属,不得担任农民合作社的财务会计人员。农民合作社应为每个成员建立成员账户,准确记载成员出资额、公积金量化份额、与农民合作社交易量(额)等内容。

6、规范盈余分配。农民合作社应按照法律和章程制定盈余分配方案,经成员(代表)大会批准实施。可分配盈余中,按成员与农民合作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的总额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60%;

剩余部分依据成员账户中的金额(出资额,公积金份额,财政补助和社会捐赠形成的财产平均量化的份额)按比例进行分配。

(二)强化扶持,助力脱贫攻坚。

引导我县贫困村依托农民合作社开展产业扶贫脱贫,贫困户以土地经营权、林权、劳动、技术等资源要素兴办或者入股合作社。支持合作社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吸收贫困户就地务工。引导贫困户将量化的扶贫资金自愿入股合作社,共享产业发展收益。指导合作社密切与贫困户成员的利益联结,切实保护贫困户合法收益。

1、加大信贷支持。深入推进“楚农贷”业务,缓解合作社“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带动5户以上贫困户可贷款50万元;

带动1o户以上的可贷款1oo万元以上;

对带动贫困户5户以下,所需贷款额度根据其产业规模予以支持。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银行及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的对接,建立对接机制,进一步简化信贷申报与审核发放流程,提高发放效率的同时,把关放贷关口,确保服务精准脱贫。

2、实施带动奖补。继续实施《阳新县扶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实施方案》(阳政办〔2017〕99号)和《关于进一步完善合作社与家庭农场带动贫困户脱贫奖补政策的补充意见》(阳政办函〔2018〕72号)等文件精神,鼓励农民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吸纳5户以上(含5户)贫困户就业的奖补2万元,带动10户以上(含10户)奖补3万元。

3、防范产业风险。帮助合作社积极防范应对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疫病风险等,创新农业保险品种,扶持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严格按照制定出台的《农村贫困人口种养殖业保险方案》,尽可能降低产业风险,引导支持合作社产业做大做强,进而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4、强化项目扶持。争取各种扶持项目,立足于我县农业特色产业,以市场为导向,扶持培育一批发展前景好、产业规模大的合作社,进一步增强合作社综合能力,提升合作社带动贫困户脱贫的积极性和贫困户增收的效果。

5、加强技术服务。依托农业产业扶贫工作中组建的160人专家服务团队,按照“专业人做专业事”的思路,专家队伍要分区域、分类型、分产业,帮助合作社做好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服务工作,重点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等主要生产环节技术指导服务,服务合作社发展壮大。同时,依托合作社加强对贫困户的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提高贫困户发展生产的自身机能。

6、拓展产品营销。深入实施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2019年建成电商服务站200个、“仙岛云购”开设店铺超过150家,通过全国供销e家等电商平台,实现贫困村合作社农产品“线上”销售率95%以上,“线上”农产品销售品种达到30款。同时,发挥阳新县“农合联”桥梁作用,以阳新县精准农业服务公司为载体,开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电商销售平台,合作社品牌农产品“线上”销售率达到80%以上,实现“线上”农产品销售品种90种。

(三)加强联合,推动创新发展。

1、加强联合。县“农合联”要引导全县农民合作社采取合并重组等方式扩大经营服务规模,培育发展一批起点高、规模大、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的合作社。鼓励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成员依法自愿组建区域性、行业性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共同出资、共创品牌、共享利益。2019年每个镇(区)培育合作社联合社1家以上,建立达到示范社标准的合作社示范社2家以上。

2、创新发展。发挥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帮助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的引领带动作用,引导农民以实物、土地经营权、林权、知识产权等各种资源要素作价出资办社入社,扩大成员覆盖面。开展规模较大、运行规范的合作社和联合社开展互助保险试点,探索帮助小农户多渠道化解风险的新型方式。选择产业基础牢、带动能力强、信用记录好的合作社开展内部信用合作,探索满足小农户发展产业融资需求的有效途径。支持有条件的合作社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业务合作。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由县财政、市场管理、金融办、人社、农业农村、供销等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加强对工作落实的督导检查;

各镇(区)要加强组织领导,组建工作专班,建立工作机制,负责所辖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质量提升工程的整体推进工作;

县农民合作社联合会要对镇(区)合作社联合社组建进行指导。

乡村振兴盈利模式篇2

一、简介

**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1月,注册资本800万元,现有固定资产1200余万元,公司2020年实施部级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项目中,完成投资1047.11万元,其中粮食加工及储藏固定资产投资845万元。公司自有基地面积2780亩,年加工、储藏稻谷可达2万余吨,未来公司年销售额可达1100余万元,预计实现税收20万元以上。

2020年2月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引领,由7家新型经营主体共同组建成立慈利县双隆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联合社注册资金2246.8万元,实缴股金270000元(1家占股19%,1家占股16%,5家占股13%)。经近一年多的发展现入社主体已达21家,实缴入股资金225万元(其中2家占股8%,4家占股6%,15家占股4%),现有固定资产200余万元。联合社中有1家成员社系精准扶贫户自主创业建社、1家成员社系残疾人自主创业建社、1家成员社系返乡务工创业建社、2家成员社系村委干部带动创业建社、3家成员社法人系库区移民户自主创业建社。

慈利县双隆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是一家以生产服务为主的综合服务型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各成员社现生产经营基地面积达8800余亩,联合社现主要为各成员社及周成员社周边农户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业务,服务于产前、产中、产后。一年多来累计服务面积达5万余亩,主营业务净收入达120余万元,2020年度年终决算(7家成员社)实现盈余分配总额737986.97元,其中提取盈余公积73798.70元,按股金和交易量实现剩余盈余分配额达664188.27元,每股分配达6600余元。

二、使命

探索并实践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专业服务化生产增值;谋求政府引导三产整合、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持续发展、企业主导担当共赢产业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产业旺、农民受益见实效。

三、运营

引人才、育人才、留人才促发展;集思广益、行业互补、抱团壮大出效益;股权明晰、群策群力、合理分配齐发展。

四、目标

1、带动零溪镇粮食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利用公司现有粮食加工生产能力和联合社社会化服务能力带动零溪镇粮食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2、组建零溪镇富硒粮油产业化联合体。结合零溪镇粮油产业富硒资源优势、扶贫成果(油茶种植)巩固拓展优势、村集体经济组织巩固提升优势、龙头企业运营带动优势、新型经营主体聚集优势组建零溪镇富硒粮油产业化联合体,通过成员相互入股,股权明晰,制定共同章程,达到长期稳定合作,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责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实现深度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盈利模式篇3

小城镇建设暨“百城提质建设”情况汇报

按照会议安排,现将xxxx办小城镇建设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小城镇建设情况

(一)基本情况

全市小城镇建设座谈会召开后,我们立足x书记对我办提出的发展“以乡村旅游为主要特色的小城镇”的要求,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制定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策划方案,明确了“312”的目标构架,即通过三年时间,实施一个战略(xx乡村振兴1336飞鸟型战略),实现两个率先。

(二)主要做法

1、围绕城乡统筹,打造便捷完善的市政服务

一是初步实现了全域谋划规划,聘请浙江安吉县中国美丽乡村推广中心对我办全域乡村振兴进行整体规划,先后谋划规划了产业、环境、设施等各类项目136个。整个规划瞄准全国标杆、紧贴**实际,真正起到了“看起来心动,做起来激动,完成后实用”的引领作用。二是初步实现全域道路互联互通。我们科学谋划,积极整合各类资金,围绕村内、村与村、村与景区,办事处外联四个重点,先后改建了xx线,xx线两条县道、新建了8条区内旅游线路,对全域所有村庄的大街小巷进行全面修缮,正在建设联通xx乡的温大线,正在谋划规划联通xx镇和xxx景区的“xx天路”,初步体现了出门不沾土,干活不沾泥,旅游任我行的建设成效。三是初步实现全域旱厕归零。我们紧紧抓住农村“厕所革命”的历史机遇,实施了全域户厕改造,目前,已新建2a级旅游厕所10座,已改造农户旱厕528户,初步实现了入厕没异味,家里少苍蝇,游客喜盈盈的改造目标。四是初步实现全域美丽乡村改造。我们充分利用**小镇确立为全国美丽乡村试点的重大机遇,积极谋划,内引外联,把太行山东麓美丽乡村带上升为全省美丽乡村示范战略,先后争取省市县美丽乡村建设资金近3000万元,全力开展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大力实施安全饮水、雨污管网改造,天然气入户等项目,初步显现了村村换新颜,处处景不同,户户有提升的治理效果。

2、围绕城乡统筹,打造清新优美的宜居环境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聘请省林科所、市林业局、河南农大等单位和高校对办事处进行实地勘察设计,制定了办事处整体绿化方案和各村实施方案,丰富果树档次和品味。二是推进社会化运作,按照“专业人干专业事”原则,将办事处绿化工作分段打包给专业公司,解决树木的成活率和后期管护问题。目前,我办廊道绿化、山体绿化、荒山绿化三项工作同步推进,共绿化面积1830余亩,栽植各类树木15.4万棵。三是加强利益连接,累计流转xxx、xx、xxx土地1100余亩,为群众予以每年每亩800元的绿化补贴,连续补助5年,极大提高了农户的种植热情。特别需要汇报的是:我办克服了去年十年不遇的旱情影响,保证了近90%的树木成活率,辖区自然生态明显改善。xxx等3个村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xxx等3个村被评为河南省森林乡村;我办被评为河南省国土绿化模范乡(镇)。

3、围绕城乡统筹,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

一是在**小镇龙头区域,深入挖掘殷商文化、封神文化,与凤凰数字科技达成协议,利用**小镇建成区域,打造主题文化展演区、党建体验区和亲自体验区,深度开发极具本土文化特色的沉浸式和体验式文化产品,共同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数字科技和文化展示有机融合的精品工程。二是在支点区域,以村庄和耕地为核心载体,植入旅游接待、文化体验、农业种植、村庄休闲、农事娱乐等功能业态,全面改变村庄旧面貌,力争实现人在景中、村在画中的宜居目标,打造古风xxx、五谷xxx、水印xxx等村级名片。三是在重点区域,利用xx、xxx国家传统村落,xxx省级传统村落的金字招牌,争取上级古村落保护资金和国开行贷款,以特色民宿、网红体验、红色教育为差异化内容,打造xxx探险研学培训基地、xx**慢谷乡村度假基地和xxx古**民宿体验基地,构建大框架、多层次、立体化,集游、学、研、养多功能于一身的**特色旅游度假区。随着各类项目的建成投用,我办辖区干部群众投身旅游产业的热情空前高涨。截至目前,我办新增村级集体经济组织6个,新开旅游餐饮15家,新办民宿6家,新建旅游游乐设施9处,新增旅游线路8条,辖区群众人均增收4000元。基本实现了村村业不同,户户有特色,人人能增收的振兴效果。

二、存在问题

一是在“乡财县管”的体制中,乡级财政只能维持正常的工作运转经费,基本上没有结余资金投入到小城镇建设中来。二是土地利用受限,目前还没有配套的土地政策作保障,小城镇建设将无法展开拳脚。三是群众文明素质与小城镇建设的进度还不相匹配,在后续管理中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三、下步打算及意见建议

(一)关于资金问题。建议:一是由市、县建立固定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每年将小城镇建设资金纳入财政统筹,按照逐年增加的原则,固定投入小城镇建设资金,确保小城镇建设顺利推进。二是争取发行小城镇建设债券。三是争取国开行长期贷款支持。四是争取上级专项补助资金。

乡村振兴盈利模式篇4

招商证券认为,振兴规划包括对纺织企业短期的干预和长期的扶持。短期干预政策旨在对行业内出现的企业倒闭情况进行“救急”,主要包括出台减负政策和改善企业信贷;长期的扶持,重点在促进产业升级,对行业内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进行调整。

短期干预作用有限,难以改善企业盈利。退税上调可短期减缓企业压力,理论测算增加约60亿的净利润。此次上调短期有助于缓解企业的压力。根据测算,对行业2009年净利润的贡献可达到60亿左右。

难改变出口面临的困难。退税提升难以阻止纺织业出口增速的下降甚至绝对值的下滑,外商会借此压低价格,对企业的利润提升帮助不大。而行业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外需不足,提高出口退税等减负政策只是让出口企业有了更多的降价空间,并不能创造外部需求。对于目前出口面临的困难,政府调控的空间并不是很大。

信贷支持的执行仍有待观察。资金问题已经成为纺织服装行业遭遇最严重的问题之一,而纺织企业难以从银行得到贷款。2008年下半年开始,国家货币政策开始宽松,出台了包括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大幅下调、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取消信贷规模控制等诸多政策,但从现实情况看,地方银行对纺织服装企业的贷款仍然没有放松。纺织行业以中小企业为主,这些企业难于从银行获得贷款的问题仍未解决。此次计划提出对基本面较好但暂时出现经营和财务困难的企业给予信贷支持,但具体执行力度与效果仍有待观察。

长期扶持:以自主创新、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优化布局为重点,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纺织行业长期发展有利。但解决产能过剩的本质问题是个长远的过程。

扩大国内消费还需进一步政策配合,开拓农村市场作用难显。规划提出积极扩大国内消费,但真要实现并不容易,还需要进一步具体的政策配合;而开拓农村市场的难度也较大,服装与家电不同,以前农村有家电的人不多,所以能有成效,而且农村早已存在类似于服装集中农贸市场,要想仿效“家电下乡”实施“纺织品下乡”以启动农村内需市场,作用较难以显现。

加强技术改造符合行业长期发展需要,但专项资金的额度不明。我国纺织行业存在严重过剩的低附加值产能,要想改变这一状况,技术改造是最关键的出路,提高附加值才能真正加强市场竞争力。新增中央投资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纺纱织造、印染、化纤等行业技术进步,推进高新技术纤维产业化,提高纺织装备自主化水平,大大有利于行业升级。但规划提到的支持纺织业技术革新的专项资金并没有明确的数额,我们预计大型企业将更多受益,这对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产业结构将产生长远影响。但政策的短期效果很难显现。

对于终端消费市场的自主品牌建设作用有限。服饰消费品的品牌运作关键是企业自身内功与管理层的策略思路,政策的作用有限,具体还要看在推动内需上的具体政策。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是个明智的选择,大大有利行业升级与打造新格局。纺织业与劳动就业密切相关,所以以往政策将产业升级与企业淘汰对立起来。其实我国至少有30%以上的过剩或落后产能需要逐渐淘汰。这部分企业多数属于拥有能耗高、污染重等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的企业,只能生产低质量的产品,淘汰这部分企业是纺织产业转变发展模式和升级的必经过程,通过一系列政策鼓励部分落后产能有序退出非常重要;而对于科技含量高、模式领先、产品附加值高的优势企业给予一定的扶持,支持真正有实力的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才能保证产业平稳发展,更有利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在激烈的淘汰中行业将获得重生,全新格局得以打造。

综合来看,产能过剩的本质问题解决是个长期过程,此次规划作用有限。

当前纺织行业陷入困境的本质是同质化产能严重过剩,经济危机只是加速了这一进程。在全球需求萎缩的大背景下,规划很难直接和及时地刺激扩大出口,国外需求下降毕竟要等待实体经济复苏;同时规划的作用也比较有限,出口退税仅上调一个百分点、信贷支持的执行仍存疑、专项资金的投资额度不明确,对下游品牌服装企业几乎没有作用。因此此规划难以在短期内为企业带来盈利能力的明显改善,我们认为直接用来刺激国内消费的政策对改善行业困难短期内更有效。

纺织行业振兴规划短期难见成效

安信证券认为,整体政策措施偏重于长期的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类似于纺织工业“十一五”规划的“精简版”,该规划的实施需要时间,短期内难见成效。

产业用纺织品或将成为重点扶持子行业:产业用纺织品是为各行业服务设计的具有工程结构的纺织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建筑、交通运输、高速公路、水利建设、环境保护、医疗等领域,属于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产品。目前我国产业用纺织品占比较低,2007年我国服装、家用、产业用三大类终端产品纤维消费量的比重为53:33:14,远低于欧美国家40%左右的水平;此外,其产品结构也不合理,目前产业用纺织品集中在服装用非织造布领域,产品附加值也较低;其他高附加值的产业用纺织品开发制造能力薄弱。

出口退税率上调1个百分点成为规划中唯一直接利好:该规划中唯一的直接利好为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4%上调至15%”,从2008年8月以来,出口退税率已累计上调4个百分点,对于行业的判断,出口退税率的缓慢提升与行业内外需求的萎缩导致利润增速的快速下滑相比是杯水车薪,对整个行业的影响甚微;但对于单个出口企业而言,出口退税率的上调对净利润的增厚立竿见影。

提高出口退税率对拉动出口和提高行业效益不大

国金证券认为提高纺织出口退税率对拉动出口和提高行业效益不大。

外商将根据新的退税率降低报价,从而获得退税率提高的大部分利益;退税金额返还到企业至少半年,提高退税率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减少企业现金流;目前欧美经济低迷,2008年10月以来的零售情况大幅下滑,对纺织品服装需求下降,退税率上调对拉动出口作用有限,何况印度等国的政策调控空间同样较大。

但计划中仍有不少亮点值得关注:

计划强调技术进步,对于高新技术化纤、产业用纺织品等行业有明显促进作用。我国尚不能生产中高端碳纤维、芳纶1414等特种纤维,在高强涤纶、高强聚乙烯纤维和改性涤纶、粘胶等纤维品种上,产品性能无法和国外相同产品媲美。国家可能设立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等专项资金,以扶持相关企业发展。这对于正在进行芳纶1414产业化项目的烟台氨纶无疑有利;

产业用纺织品广泛运用于铁路、公路、隧道等重大基建工程,应用面非常宽广,满足之前国家推出的4万亿投资规划要求。不过我国产业用纺织品产品基本集中在中低端,产能严重过剩,这将影响计划的实施效果;政府将推进行业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纺企基本是民营企业,在目前市场环境下,民营企业之间的兼并效果不大;民营收购国有,受制于审批流程过长,如果国家能够简化国有企业股权拍卖的行政过程,无疑有利于优秀民营企业收购纺织国企,盘活资产,获得协同效应;纺织行业中小企业众多,它们是行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吸纳就业的主力。为当前最关键的是防止企业破产,尽量保证企业经营,从而稳定就业。

重点立足长远、较少扶持当前

天相顾问分析师评价,此次振兴规划的涉及面广,针对性较强,以“普惠”为主导方向,大体方向符合市场预期。此次振兴规划涉及短期和中长期四大看点:中长期内,政策导向以投资专项和开拓农村市场为看点;短期内,侧重点在于提高出口退税率和信贷支持。

信贷支持难以实现“普惠”。在出口下滑和内需景气度降低的情况下,资金链紧张是当前大多数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所以扩大银行对纺织行业的信贷规模具有较强针对性。但从行业的市场结构来看,纺织企业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大量中小企业被边缘化,在行业景气度持续低迷背景下,更加难以通过银行等正规渠道获取资金。所以,倾斜银行信贷这种“普惠”的政策难以起到“普惠”的效果,受益的将是在具一定垄断优势的大中型企业。

投资专项将使少部分龙头企业受益。中国纺织品盈利能力和竞争实力低下的重要原因在于技术贡献度较低、同质化竞争严重,政府通过技改资金贴息政策有望提高纺织品的技术含量和差异化程度;预计技改补贴资金总量不会太大,最有可能得到支持的是那些业内技术水平领先的龙头企业,这有利于加快产业整合,起到促进结构优化的效果。

开拓农村市场,有待进一步观察。针对纺织需求下滑问题,政府可能效仿“家电下乡”模式推动纺织品拓展农村消费市消费场。具体在政策实施方面可能直接补贴纺织企业从而降低价格,或者是现金补贴给农村居民。启动农村市场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在当前的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和农民工就业状况恶化的背景下,政策效果将有一个缓慢体现的过程。

普惠更扶优

银河证券认为,作为高度市场化、且产业集中度非常低(现有规模以上企业43647家)的行业,纺织产业振兴规划很难像汽车、钢铁产业振兴规划一样落实到具体某家企业,整个规划仅表明了调整方向可概括为“普惠”更“扶优”,除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上调出口退税率使所有企业受惠外,其他规划大多体现国家“扶优”的方向。

规划中,“在新增中央投资中设立专项”同样具有实质意义,专项资金投向于四个方向:行业技术进步、高新技术纤维产业化、装备自主化、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从可操作性看,高新技术纤维产业化、装备自主化更容易实施,“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我们预期可操作性不强。具体专项资金大小、哪家企业受益需要依据国家后续详细政策公布。

规划中,对现有上市公司有利的还包括“建设新疆优质棉纱、棉布和棉纺织品生产基地”,预计国家会出台相关的扶植资金、或者是出台具体的税收优惠政策,雅戈尔和鲁泰由于在新疆地区拥有棉花生产基地和纺纱厂,将是上市公司中主要受益对象。但具体力度仍需要依据国家后续详细政策公布。

品牌企业受益有限。即使采取类似于家电下乡等方式刺激农村和低收入人群消费,由于品牌服装价格较高,且农村人群并不是消费主体而难以受益。专项资金中关于“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难有实际操作方法。

利在行业长远,短期难解困局

东方证券,认为本次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令人耳目一新的内容相对较少,更多地将对行业的长期发展产生正面的引导作用,但短期对行业影响相对有限,特别是对于解决行业长期结构性产能过剩下面临内部需求放缓和外部需求下降双重打击的现实困难帮助有限。

政策内容与市场预期较为一致,涉及行业层面广泛,但亮点不多。此次出台的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基本内容与纺织工业“十一五”规划基本类似,在某种程度上或者是说对“十一五”规划的精练和强化,重点突出了行业严峻现实下的政策导向。整个振兴规划既提出了对当前问题的的解决方法―如启动内需,稳定出口,加强对中小企业和暂时经营困难的企业的扶持等,也体现了行业中长期的政策导向―加强技术改造和自主品牌建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布局等。

乡村振兴盈利模式篇5

一、宁乡市种养业基本情况

1.宁乡市畜禽养殖业基本情况。宁乡市作为农业大县、畜禽养殖大县,养殖业一直是全市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猪年出栏量稳居全省前3名,牛羊、家禽出栏(笼)量均居全省前列。2019年,全市出栏生猪99.51万头、存栏52.5万头;出笼家禽3301万羽、存笼1161万羽;出栏牛3.25万头、存栏4.97万头;出栏羊6.8万只、存栏5.7万只;2019年全市备案规模场284家,全市出栏(折算生猪当量)179.01万头、存栏(折算生猪当量)73.15万头。

2.宁乡市种植业基本情况。2019年,全市耕地面积144.3万亩,其中水田面积120.6万亩。2019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48.76万亩,其中水稻面积135万亩、其他粮食作物面积13.76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07.115万亩,其中蔬菜58.5万亩、茶叶5.7万亩、水果14.1万亩、中药材3.6万亩、其他经济作物面积25.215万亩。

二、宁乡市畜禽粪污治理前状况及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

1.畜禽粪污治理前状况。一是畜禽粪污处理方式落后。过去大部分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设施装备匮乏简陋,缺乏先进的技术装备,养殖废弃物处理模式比较粗放,部分中小养殖场及散养户的粪污原料未经腐熟直接还田或丢弃,成为土壤和水体污染源。且畜禽养殖散小户数仍占相当比例,存在环境因素薄弱、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简易和治污设施建设不到位等情况。二是养殖废弃物处理设施配套率偏低。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不高,部分养殖场粪污处理装置存在破旧或损坏现象,导致不能正常运行。规模以下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不完善,未按要求建设粪污处理设施装备,传统养殖方式不具备粪污处理设备的条件。三是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路线不畅。畜禽养殖污染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宁乡市畜禽养殖废弃物产生量大,畜禽养殖产生粪污总量已达几百万吨。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快速发展,部分地方畜禽养殖规模超过配套粪污处理设施与环境承载消纳能力,绿色生态养殖路线不通,种养业没有得到有效结合,种地的不养猪,养猪的不种地,导致主体分离,种养循环通道受阻,粪肥还田利用渠道不畅。

2.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党的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旗帜鲜明地回答了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畜牧业绿色发展,既是理念又是举措,是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的发展。从狭义上看,畜牧业绿色发展,就是通过把废弃物综合利用,发展环境友好型畜牧业,实现畜禽养殖与资源环境和谐共生;从广义上看,畜牧业绿色发展包括生态发展、节约发展、循环发展、健康发展、安全发展等基本内容和要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畜禽粪污等废弃物如果处理利用得当,是非常宝贵的生物质资源,对于土壤有机质的提升、土地生态状况的保护和改善以及农作物生产的保障,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顺应时展潮流和产业发展规律,加快转型升级,走绿色发展之路,开创畜牧业发展新天地。

三、宁乡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初步实践

1.项目实施标准。项目建设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规范(试行)〉的通知》(农办牧〔2018〕2号)、《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的通知》等文件规定和标准建设,在源头减排上推广节水设施,从源头上控制养殖污水产生量。在过程控制上推广粪肥全量收集发酵、生物发酵床、生态净化、臭气控制等技术模式,减少氮磷和臭气排放。在末端利用上根据区域特征、饲养工艺和环境承载力的不同,不同畜禽品种选择相应利用技术模式,建立集中处理中心生产有机肥和水肥一体化施用技术,促进畜禽粪污就近就地还田利用,提高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2.项目实施模式。根据畜禽养殖结构,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理模式,坚持“因地制宜”进行粪污治理和资源利用,重点以“三分离八配套”促治理,“三分离”即雨污分离、干湿分离、固液分离,“八配套”即沼气池、厌氧降解池、沉淀池、氧化塘、干粪棚、污水管网、种植消纳基地、水生植物净化美化结合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循环利用的处理方法,以此减轻畜禽粪污处理量及处理难度,推动规模生态养殖。重点建设一批规模养殖程度高、粪污治理能力强、资源化利用水平高的养殖场,特别是加快宁乡市宁乡花猪标准化生态环保养殖示范园建设,实现养殖生产、高效治理、循环利用相结合,以生态化、现代化、景观化来全面颠覆改变传统养殖发展模式,并有效整合带动散养户转型升级。主推粪污专业化能源利用、污水肥料化利用、微生物发酵床、生态循环净化、达标排放等模式。大、中型规模养殖场实行污水肥料化利用、达标排放等模式,建设大型沼气、有机肥加工等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实现畜禽粪污能源化,固体粪污进行有机肥生产、液体粪污进行沼气生产和沼液还田(或达标排放)模式。适度规模养殖场采取生态循环净化、微生物发酵床等种养平衡、农牧循环的生态种养模式,把养殖场户建成生态家庭农庄。畜禽粪污无法自行消纳的中小养殖场,由第三方营运的社会化服务组织进行粪污转运、处理和利用,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全覆盖、“零污染”、可持续。支持第三方建设畜禽粪污集中处理中心,以专业化粪污集中处理中心为主,建设完善畜禽粪污等废弃物收集、转化、利用三级网络体系。

3.重点实施项目内容。按照“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原则,强化项目实施指导的精准管理,确保建设质量和安全。明确扶持重点:采用干清粪处理工艺,建立粪便、尿污、臭气、噪声、病死猪等“五废”处理设施,配套建设节水设备、漏粪板、刮粪系统、沼气池、厌氧池、氧化塘、贮存池、种植消纳基地等必要的粪污收集、贮存、处理、运输和利用的设施装备并保持正常运行,或者委托第三方进行粪污处理,确保粪污资源化利用。着力聚焦五大板块,重点支持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工程、养殖专业户粪污资源化利用工程、区域性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大型沼气工程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社会化服务体系等五类项目。

4.项目实施程序。一是严把项目申报关口。乡级初审后市级审定,项目在非禁养区之内,明确建设内容和投资预算,纳入服务与监管平台接受统一监管。二是规范立项程序。项目建设单位由乡镇推荐,市级现场勘查,并会同财政部门联合审批,向社会公示立项后分乡镇实施。市级进行不少于3次上门全程监管指导,从申报勘查到项目指导至最后验收层层把关。三是严格考评验收。项目竣工后向乡镇提出验收申请,乡镇进行初验后,市财政、环保、畜牧以及第三方造价评估进行现场联合验收,项目投资审计委托第三方工程造价具体承担。四是加强资金管理。验收审定结果进行网上公示,按相关程序下拨项目资金,做到专账管理、专款专用,严禁滞留、挪用,纳入财政资金扶持的项目,严格按政策要求控制补助标准。五是实行“一场一策”。所有项目根据养殖规模和污染防治需要,匹配建设相应的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所有实施项目做到“一户一档”,项目信息录入农业农村部直联直报系统,全部完成系统备案和建档建册。

5.项目实施效果。宁乡市通过项目实施,共计完成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建设面积70126.31平方米、设施建设容积244668.5295立方米、设施建设管道长度117809.23米、设备购置共10105台(套)。在生态效益方面,通过项目实施后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每年新增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量34.79万吨以上,新增年产沼气131.2436万立方米(折标煤937万吨,折标电275.6万度),可减少855.2568吨COD、427.63吨NH3-N直接排放对水土等环境造成的污染。在土壤改良方面,施用畜禽粪污生产的有机肥,将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同时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土壤的良性循环,将有力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在生物安全防控方面,传统生猪养殖场粪污处理较为简单粗放,非洲猪瘟病毒传入的风险较大。在防控非洲猪瘟疫情日趋紧张的情况下,所有生猪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必须以生物安全防控作为重点保障,从项目选址布局、栏舍建设标准、粪污收转设备、粪污处理路径以及资源利用模式等方面,严格建设标准和管理水平,最大限度阻隔非洲猪瘟病毒传播路径,从粪污处理路径和利用模式方面的技术革新来树立非洲猪瘟生物安全屏障。在经济效益方面,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行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模式,实现了变废为宝,节约了养殖成本,通过节水工艺改造,每头猪平均每天可节约用水15千克;节约了种植成本,通过配套粪肥种植消纳基地、推广施用生物有机肥等模式,带动5.0945万亩种植基地消纳以畜禽粪污为原料的农用有机肥或沼液肥。按每年可产生34.7872万吨畜禽粪污量,按新增15.12万吨有机肥替代化肥计算,可减少1.68万吨化肥施用量,不仅可减少化肥使用量,还可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生态种植、节本增效;新增了产值,每年新增15.12万吨有机肥生产能力,每吨按700元计算,可新增产值1.1亿元;新增沼气池29165.26立方米,每年可新增沼气产量131.2436万立方米,按2.5元/立方米计算,可新增效益328.109万元。在社会效益方面,通过项目实施,共撬动社会投资14022万元,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现了农牧结合、种养循环、以养促种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提高了农民健康水平和环保意识。在实现畜禽养殖产业清洁化生产的同时,培育培优了宁乡花猪、奶牛、贡鸭等特色产业,促进了标准化、规模化高效种植养殖基地的发展,优化了县域农业产业、畜禽产业结构。通过项目实施,带动更多农户从事生态养殖、种植及其产业化经营,可创造就业岗位1000个以上,间接增加就业机会10000人以上,从而促进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四、存在的问题

1.统筹推进力度较为薄弱。一是政府相关部门尚未形成合力,存在推诿扯皮现象。产业发展受到“重工轻农”思想影响,从执法管理方法,对散小养殖户缺乏严格要求和有效监管手段。二是设施装备配套整体规划有待加强。设施装备技术革新需加强,整体规划仍不够严谨。三是财政支持保障机制不够健全。畜禽养殖因其面广、点多、线长等特点难以实现监管全覆盖,财政扶持力度不足以完全支撑全市养殖粪污处理利用规模,缺乏有机肥补贴政策。

2.社会化服务组织运行比较困难。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了粪污资源利用的平台搭建,但在后期存在无盈利空间、生产周期长、还田利用难度大和运行管理成本高等问题,前端粪污收集处理和后端还田利用有偿付费机制难以实施,存在可持续运营难等问题。群众使用固态有机肥意愿不高,积极性不够,一些农民和种植户急功近利,不愿施用有机肥。

3.养殖户主体意识不强。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生猪养殖风险越发增加,部分生猪养殖场因生物安全防控升级,影响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仍有部分养殖业主的思想观念滞后,没有把认识从根本上扭转过来,主动承担养殖主体的资源利用和社会环保意识不够,粪污经过简易堆肥发酵方式处理后直接还田,造成粪污中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现象仍有发生。

五、措施及建议

1.形成工作合力。各相关部门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加大工作力度,抓紧制定和完善具体可行性政策措施。落实乡镇(街道)属地管理责任,细化各项任务分工,健全监管责任体系,引导建立村规民约,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畜牧部门加强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服务;环保部门要负责畜禽养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管理,加强对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的监测和监管执法等工作;财政部门切实保障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的资金投入;其他相关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17〕48号)等文件精神,凝聚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工作合力。

乡村振兴盈利模式篇6

一、日本“六次产业化”的核心与举措

2008年,日本提出《农山渔村第六产业发展目标》,这是日本政府首次在政策大纲中提及“第六产业”。2010年,对农业产供销实行一体化管理的日本农林水产省制订《六次产业化・地产地消法》,标志着“六次产业化”战略正式实施。“六次产业化”的核心内容是促进“地产地消”,即强调在深入挖掘地域资源、发现农村核心产业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代替”和“引出代替”,将农业相关的工商活动内化于乡村地域系统,从而激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崔振东,2010)。

梳理近年来日本政府推进以“地产地消”为核心的“六次产业化”战略,其重大举措主要包括强化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培育多元化经营主体、推进农工商协同合作、推行直销所流通模式等。

(一)强化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

第一,日本政府出台《农工商合作促进法》(2008),并将“六次产业化”纳入《粮食、农业、农村基本计划》(2010)、《日本振兴战略》(2013)等。《粮食、农业、农村基本计划》(2010)明确提出,“通过发展农业和农村的‘第六产业’来增强农村经济活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以维持村落功能和保护生态系统及包括景观在内的农村环境”。日本农林水产省相继出台《农业六次产业化》(2009)、《六次产业化?地产地消法》(2010)、《农山渔村六次产业化政策实施纲要》(2010)、《农山渔村六次产业化政策工作相关补助金交付纲要》(2010)等,全面规划“六次产业化”相关事项。第二,日本政府自上而下成立“六次产业化”战略推进组织机构,如2011年水产厅成立“水产业六次产业化推进团队”,都道府县相继组建“六次产业化?地产地消推进委员会”。第三,农民或企业围绕“六次产业化”制定经营改善计划,经农林水产和经济产业大臣认定,可提高无息农业改良贷款年限和额度,获得新产品开发和新市场开拓支出补助、相关加工和销售所需设施购置支出补助等。农林水产省制定“农林水产技术基本研究计划”,加大对革新性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支持。日本内阁会议同意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成立农林渔业成长产业化基金,通过政策补助金、“劣后”贷款(即没有优先还债义务的贷款方式)、股权投资等形式支持农民投资“六次产业化”,最高可将经营资本分别扩大到自有资本的2倍、5倍和20倍。

(二)培育多元化经营主体

橛行Ъせ钆寰济发展活力,日本“六次产业化”注重因地制宜培育多元化经营主体。一是农业生产者主导型,以从事农业生产的专业农户为经营主体。二是社区主导型,以难以从事农业生产维持生计、留守农村的妇女和老龄者为经营主体。三是企业主导型,以涉农企业为经营主体,将业务范围扩大到农产品加工、直销、宅配以及农村饮食和住宿业等。由于日本政府严格限制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直接从事农业相关产业经营的工商企业数量较少。四是自治体主导型,以农协为主导建立农产品加工设施、培育农产品地域品牌、拓展农产品市场网络等。农协在“六次产业化”中发挥着联结农户、整合资源、区域协作等作用。例如,农协联合农业生产者基于自律合作设立直销所,作为面向“地产地消”的农产品共同销售市场,实行会员准入制度并不以盈利为目的,盈余通过农协转发分红。农协还通过开展饮食文化教育、农业体验活动等,提高消费者对地域农产品、农产加工品和传统饮食文化的认同感。五是农工商连带型,由农业生产者联合食品加工及流通企业共同成为经营主体,这被认为是推进“六次产业化”最普遍和最有效的形式,但“六次产业化”推进过程中始终面临着农户、农协、工商资本等经营主体利益再分配的矛盾。由于本土化农业生产者自主推进“六次产业化”存在诸多困难,需要外部植入的工商资本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农工商合作的目标是提升农业生产者参与“六次产业化”的能力并自我成长为农工商经营主体,强调农业生产者与工商企业在业务支持、知识共享和产业关联的基础上建立创新平台和经济网络,而不是让现有工商资本前向整合兼并农业。

(三)推进农工商协同合作

一是培养“协调者”。“协调者”是指既具有农业技术、又具有商品开发和销售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日本政府注重对“协调者”的培养及其活动的支持,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协调者”组织,以此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召开交流会。在中央层面开展全国产业集群协议会、先进事例研讨会、品牌培育研修会等,在地方层面开展农林水产商品展示会等,促进经验交流和销路对接。三是提供信息支持。在中央层面推广农工商协作的典型事例、支援措施、研修会和产地信息等,在地方层面提供以食品产业为核心的产地信息。四是提供技术指导。包括制定全国食品产业开发战略,开展区域性农业技术开发合作,召开农工商协作技术交流会,对实施地域食品品牌化战略提供技术指导等。

(四)实行直销所流通模式

为有效推进“地产地消”,日本实行以直销所为核心的流通模式(李凤荣,2014)。直销所最初主要设在城市近郊区,重点面向城市消费者,后来逐步拓展到农村和山区。如2009年日本共有近17000所直销所,其销售额占全国农产品流通总额的10.9%,成为日本农产品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销所经营主体主要包括生产者及生产者联盟、农协、地方公共团体、第三方部门、民间企业等,运营主体多元化但都实行会员制并采取委托销售方式,经营事务由直销所负责,农户负责生产包装及农产品搬入取回,同时参加直销所举办的各种促销及生产者与消费者交流活动。农户只需交纳少量会费就可以加入直销所,但直销所将按销售额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通常手续费的比例为15%。直销所坚持经营产品地产化,即在直销所销售的产品主要是本地生产的农产品。如2009年日本直销所全年销售额中本地化农产品销售额占73.2%,65.8%的直销所只销售当地农产品。直销所还与地域内的学校、幼儿园、保育园、医院、福利院等集中消费机构开展地域连携合作,供应当地农产品。

二、对我国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与启示

(一)市场机制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支持

第一,由于我国涉农部门职能交叉重叠、职权划分不清等问题突出,借鉴日本自上而下成立“六次产业化”推进委员会的经验做法,建议在中央层面建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委员会或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制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或实施纲要,统筹协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各项工作。第二,由于我国现有惠农资金“撒胡椒面”现象严重,支农政策重农业生产、轻农产品加工和流通问题突出,借鉴日本成立农林渔业成长产业化基金的经验做法,建议中央财政设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引导基金,重点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加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新增补贴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和新型经营主体倾斜。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即PPP模式)在农村生产和生活设施建设的推广应用,全面改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

(二)产业延伸与功能拓展相结合,培育农村内生发展新动力

第一,顺应个性化、体验化、绿色化、品牌化的农产品消费趋势,围绕“舌尖上的安全”和“舌尖上的美味”加快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等适销对路农业生产(,2015)。第二,针对重农业生产、轻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的普遍问题,引入产业链和价值链发展理念,促进农业产业链增值更好留在农村。优先支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电商平台与实体流通相结合的农产品产销对接等。结合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成为农村青年创业新平台和县域经济发展新引擎。第三,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的深度融合,结合美丽乡村创建示范、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创建以及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与利用,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休闲产品。

(三)农民自主与多元主体相结合,保障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

第一,农民在r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处于弱势地位,需要完善多元融合主体的利益联结和风险防控机制,有效保障农民从产业链增值中获取更多利益。借鉴日本推进农工商合作但限制工商资本股权比重的经验做法,建立工商资本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资格审查、项目审核和诚信公示制度,完善土地流转和订单农业等风险保障金制度,推进订单农业、股份合作、联合营销等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借鉴日本通过培养“协调者”推进农工商合作的经验做法,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和现代青年农场主计划,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注入“新鲜血液”。第二,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资源整合和市场开拓等方面优势突出,需要将其培养成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力军。支持大中专毕业生、新型农民、务工经商返乡人员等兴办家庭农场和合作社,推进示范家庭农场和示范社创建活动。借鉴日本农协推进“六次产业化”的经验做法,开展综合农协创新试点(张义博,2015)。发挥供销合作社根植农村、贴近农民、组织体系完整、流通网络发达的综合优势,拓展农业产业链全程服务和城乡社区综合服务,将其打造成为中国特色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综合服务商。第三,城市工商资本参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可以给农业农村带来现代生产要素和新兴商业模式,有利于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需要强化工商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与本土化农业生产者开展多种形式合作,发展现代种养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推动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四)统筹规划与因地制宜相结合,推进分类指导和试点示范

乡村振兴盈利模式篇7

从2009年8月开始的市场震荡,反映出A股市场的投资模式正在发生艰难的转型。股市投资模式的转变反映了中国经济正在经历转型的阵痛,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

一是从周期股向非周期股转型。从2006年和2007年的大牛市,到2008年股市下跌,再到2009年强劲反弹,股票市场的剧烈波动与流动性高度相关。

信贷扩张催生国内流动性,美元贬值催生全球流动性。流动性的高低直接引发了上游行业和强周期行业的估值波动,如有色金属、煤炭、钢铁、地产等。对周期性股票的自上而下的分析逻辑,主导了A股市场过去几年的投资模式。

2010年初,中央政府开始加强对信贷的管控,同时美元进入反弹阶段,国内外流动性对A股市场的作用开始减退,强周期行业的投资机会在减少。

与此同时,国家的政策重点开始从刺激投资转向刺激消费和促进民生,与消费升级相关的中下游行业日益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医药、农业、商业零售、交通运输、3G等非周期行业的估值不降反升。

二是从成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型。房地产和出口对中国过去十年的高速增长起到决定性作用。从而拉动了中国钢铁、普通机械制造、普通建材、煤炭、化工等传统制造业的过度发展。从未来看,中国传统产业的整合势在必行,估值水平提升的空间非常有限。

从去年开始,国家出台了诸多产业振兴规划,力图抢占新的科技制高点,推动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低碳经济、生物医药、生物育种、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成为政策新方向。同时,政策也加大对消费的扶持力度。从长远前景看,新兴产业的利润率将超越传统产业。民间资本将逐步从传统产业中退出,进入政策扶持的各类新兴产业中,新兴产业的估值水平有望继续提升。

三是从大股票向中小股票转型。在上述转型过程中,中小盘股票的持续强势存在深刻的制度和政策背景,中小盘成长股投资很可能成为未来相当长时期的市场热点,消费升级和区域发展都将开拓中小企业的成长空间。转型期的中小盘成长股理应获得较高的溢价。

依据市场一致盈利预测,银行、石化、煤炭等领域的22家大盘股动态估值虽然为13倍,但同期净利润增速仅为24%;剔除这22家公司之后,全市场2010年动态估值为24倍,但同期净利润增速却达到50%。

四是投资机会从东部大城市转向中西部中小城市,从城市转向农村。东西部差异是困扰中国经济均衡发展的大难题。以城市化率为例,全国在2008年已经达到45%的水平,东部的广东、浙江和江苏等地早已超过50%,而西部许多地区还在40%以下的水平徘徊。中国大部分上市公司,尤其是优质上市公司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大中城市。

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也带来了中西部更多的投资机会。中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潜力依然较大,而丰富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又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必要条件。伴随着一个个的区域振兴规划和一系列产品下乡,中西部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很可能提速,产品销售在农村地区的上市公司也将受益。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在未来的A股投资中,周期性的、成熟产业的、规模较大的、沿海地区的上市公司的投资机会越来越少,反而非周期的、新兴产业的、规模中小的、中西部地区的上市公司的投资机会越来越多。

我们甚至猜想,未来的A股市场可能重现美国上世纪90年代的网络股时代。当时为了推动经济转型,支持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美国政府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推动股指上涨的动力不再是传统的经济周期起伏,而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创新型力量。

上世纪90年代虽然美国总体经济增长并无明显起色,但股市一路上升,涨幅超过200%,其中网络股涨幅更加惊人。这其中,虽然也曾出现过超高的市盈率,甚至“市梦率”,也曾经出现过安然和世通的丑闻,但美国确实产生了以思科、雅虎、微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蓝筹公司,从而推动了美国经济的转型。

我们面临着相同的情景,低碳、物联网、大飞机、三网融合等新兴产业很可能给股市投资模式带来巨大的变化。

乡村振兴盈利模式篇8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已经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最大瓶颈。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综合化、立体化、机制化的乡村治理体系。因此,探索基层合作治理体系,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大势所趋,更是发展的必要条件。

X县是农业大县、移民大县、全省扶贫工作重点县,也是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承担着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等试验任务。近年来,全县坚持以产权改革为基点,以产权发展为主线,以脱贫攻坚为抓手,探索创新长效机制,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基础设施、村容村貌等方面发生了明显变化,通过产权改革的“一子落”,实现乡村建设棋局的“全盘活”,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制度基础、产业基础、社会基础。但是,随着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深入,农村传统治理模式已不适应日益复杂的治理环境,特别是随着XX个新型农村社区、近XX万群众将住进新楼房,农村居住模式、生产方式、管理模式以及利益诉求等发生变化,迫切需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合作治理格局。作为主要负责同志,必须将这一身系群众利益、事关发展大局的民生实事作为当前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切实把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打好,让现代农村迸发新的活力。围绕这一主题,近期,我深入农村一线,进行了专题调研和深入思考。

一、全县基层治理的现状

1.基层党支部在基层合作治理中始终扮演着“核心堡垒”。农村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点,也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近年来,XX县在探索基层治理工作中,始终把强化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放在首位,以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行动为统领,以“书记项目”为抓手,全面建设过硬党支部,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XX个后进班子全面转变。同时,选派XX名优秀机关干部到村任职支部书记,为基层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选优配强了村级班子,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大部分已经成长为政治过硬、素质过硬、能力过硬、发展过硬的坚强战斗堡垒。特别随着农村综合改革和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正确处理与新的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群众自治组织之间的关系,确保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始终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发挥了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2.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在村级经济发展中成为“重要力量”。XX县薄弱村多、村级积累少,经营性资产过百万元的村不足XX%,但荒山、荒坡、荒坑及村庄内闲散荒地等村集体资源丰富。近年来,XX县以土地资源和政策资金为要素,按照“因村制宜、厘清产权、分类推进”的思路,探索“土地资源份额化、扶持资金股份化”改革模式,激活内在资源、内部资产,盘活外部资金,创新了合作经营形式,构建了集体经济新架构,实现了农民集体合作共赢。截至目前,共有XX个村(居)启动实施了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其中完成清产核资XX个、成员界定XX个,XX个村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建立与群众、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利益联接关系,保障了农民的收益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村级管理运行更加规范有序,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同时,村集体所得收益,大部分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村庄环境改善等民生事业,美丽乡村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3.新型农村社区基层治理模式成为发展的“新鲜课题”。XX县境内山区、老区叠加,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XX县把实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脱贫攻坚的首要任务,工程总投资XX亿元,规划建设XX个新型社区,涉及XX个乡镇街道,XX万人。目前,XX社区已建设完成、XX个社区XX万人实现回迁。社区日益成为各种利益关系交汇点、各种社会矛盾的集聚点、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党在基层执政的支撑点,受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仍存在大量的“一区两制”“一区多制”等现象,社区治理模式创新刻不容缓。

4.传统基层治理模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尽管XX个新型农村社区涉及到XX个行政村,占县村居总数的XX%左右,加之部分村居发展充盈着各种类型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林业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济体,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参与力量,在农村基层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仍有XX%左右的村仍然沿用着传统的治理模式,不能适应新形势新时展的要求,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的执政基础和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创新社会基层治理迫在眉睫。

二、全县基层治理的问题

1.治理主体较单一。由于村集体资源条件受限、对外招商引资力度不够或无法充分利用村集体资源等原因,目前,全县近XX%的行政村没有发展经济合作组织,基层治理主体仍然以村“两委”为主。近XX个村党支部功能弱化,依然沿袭旧的传统治理模式管理村庄,不能接受新型社会组织进入,在一定程度上陷入农村内部公共服务跟不上、外面公共服务进不来的困局。

2.多元主体不对等。长期以来,人们惯性认为村“两委”与经济组织的关系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在政策执行中必然产生一定矛盾。而受历史原因和现展条件的制约,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需在利益整合和公共服务供给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却不能够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造成权责不对等,直接影响了村级经济组织自治功能的有效发挥。

3.村民自治不完善。在开放性、流动性的农村社会中,大量乡村劳动力选择进入城镇打工,留守在农村的往往是妇女、儿童和老人,村庄空心化现象严重。村民自治既缺少高素质高能力、能够带领村民致富的村干部,也缺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无法正常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同时,乡镇对村委会管理服务方式有待转变和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权力行政化倾向较为突出,对村委会自治范围内的生产、经营等村务活动横加干涉,不愿支持村民自治,甚至妨碍村民自治,挫伤了村干部的积极性。

4、新型社区有短板。新型农村社区多是“多村合一”,人口量大,组织无序,社区群众自治机制、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还不到位,社会管理职能未有序衔接,许多公共服务职能还没有真正延伸到社区。社区民间组织发展培育不足,市场化服务滞后,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生活生产的需求。

5、产权改革不充足。在产权制度改革中,大多数村采取定期调整股权模式,没有对股权永久性固化到户,一方面增加了成员对集体资产收益的不确定性,一方面亦让股权的有偿退出、流转继承、抵押担保等权能改革探索难以为继。股改后,如何发挥“理事会、监事会、股东代表会”的作用,将经济管理职能从村委会管理服务职能中剥离出来,实现村庄治理“政经分离”;基层党组织如何加强对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乡镇党委政府、村委会如何对集体经济组织进行监管;如何经营集体资产,确保增值,成为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

6、乡村能人存缺口。有的村随着大量农村优质劳动力外出,精英人才远离农村,留守群体日渐老龄化,双重“失血”令农村人才出现断层、“空心化”,一些乡村选不出治村能人,导致“无人能为”;有的村有农业龙头企业、返乡创业青年、大学生退伍士兵和其他一些优秀的本土人才,但是不愿意加入党组织,不愿意参与村集体事务,导致“无人想为”;有的村集体班子健全,但是带动发展的能力不强,村“两委”班子不善为,不会为,导致“有人无为”的困境。

7、乡村法治待提升。外出务工群体多,群众学法意愿低,造成普法、学法相当难,“讲人情、讲关系”“遇事找熟人”成为习惯;有的农村基层干部不学法、不懂法,法律知识缺乏,法律素质偏低,以言代法、以权压法,依法促发展、强服务、抓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不高。“法治为形、人治为实”现象较为普遍;农村法制教育的滞后,农村群众法律意识普遍不强、法制观念淡薄、法律知识缺乏,群众学法、懂法、用法的能力十分有限,监督难。

三、创新基层合作治理的对策

1、强化多元共治。一是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始终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推行新型农村社区“三委三区两覆盖”治理模式,即在组织领导及管理服务机构上,成立社区总支委员会、社区事务管理委员会和社区事务监督委员会;在管理服务体制上,构建“三区”管理服务网络,社区、片区、楼区(楼院)为上下级关系;逐步实现党组织全覆盖和工作全覆盖。健全“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楼栋长”组织网络,在党员人数超过XX名的社区成立党总支,不足XX名的社区设立若干个党小组。把党组织拓展延伸到产业协会、村民理事会、群团组织等各个领域、行业中,建立健全党群联动、村民自治的村级组织规范化运行机制,使村党支部的核心作用、群团组织的纽带作用、社会组织的基础作用交融互动、互为补充,推进协同共治。以打造过硬党支部为抓手,全面选优培强农村带头人,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境界标准,通过争先创优,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二是大力发展村级社会组织。立足村级优势,强化招商引资力度,因地制宜成立股份合作社、农民合作社或其他类型的村级经济合作组织,大力引进一批龙业企业或其他劳动密集型产业,建立“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群众”“支部+合作社+农户”“支部+基地+合作社+农户”等机制,在乡村治理中引入市场、社会、群众力量,共同参与村级治理。大力发展包括行业组织、社会中介组织以及公益慈善和基层服务性组织,发挥这些组织在提供服务、协调利益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三是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坚持城乡发展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社区治理现代化原则,研究制订农村新型社区纳入城镇化管理标准,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土地流转、社会保障、社区管理等方面作出制度性安排。研究制订农村新型社区置业经营管理办法,探索农村社区集体建设用地转为国有建设用地办法、集体土地建房出租办法、社区居民房屋出租流转办法,加快推进社区资源资本化,创新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积极破解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出现的系列问题,鼓励各村进一步激活集体资产股份权能,实现占有权和收益权的权能拓展,探索有偿退出权和继承权的实现方式,完善村民行使抵押权、担保权的配套机制。

2、强化村民自治。一是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教育村民提高民主意识,增强自治能力,引导群众学会使用民主权利。教育、引导村民和村委会成员正确认识村民自治与党的领导、与乡镇行政管理、与国家法律的关系,在党的领导下,在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组织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教育、引导村民提高民主法制意识,学会行使民主权利。二是规范村级工作的决策程序。对涉及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集体经济所得收益的管理和使用,“一事一议”、村建道路等经费筹集管理和使用办法,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承包方案及村公益事业建设的承包方案,村民的承包经营方案,宅基地的使用方案,以及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的制定和修改等村内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都要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由村委会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对决策意见经过讨论后进行表决,表决通过后付诸实施,确保决策民主和决策科学。三是提高乡镇思想认识。乡镇政府指导村委会工作,必须充分尊重群众的民主意愿,不委派村干部,也不事先划框子、定调子。要尊重村委会自治权利,改进领导方法和工作作风,严禁把村委会当成乡镇政府的下级机关,不得用行政命令加以干涉村委会自治权利的行使。乡镇政府及所属部门要帮助、指导村委会加强自身建设,健全完善村委会自治组织,建立健全村委会工作制度,培训村委会干部,开展竞赛评比活动,帮助村委会协调好与村党支部的关系,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和问题。四是加大乡村人才培育。加快培育新型农民,以提高农民、扶持农民、富裕农民为方向,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养职业农民为重点,通过培训提高、发展培育,加快构建一支坚守“三农”情怀,争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同时,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农村大学生、在外老乡等人才回村创业。积极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从政策支持、公共服务、投资环境等各个方面,为乡村人才引进建立全面的保障体系。

乡村振兴盈利模式篇9

    关键词: 农村饮水; 集中供水工程; 天津市

   静海县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获得安全饮水是人类的基本需求,让每个人都得到安全饮水是人类的共同愿望。为广大农村群众和乡镇居民提供安全、方便的饮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稳定农村社会秩序。

    1 农村饮水现状

静海县位于天津市西南部,东与天津市大港区为邻、东北隔独流减河与西青区相望、其余各向为河北省诸市环绕,有大清河、独流减河、马厂减河流经全境,全县总面积 1 414. 9 km2,辖 16 个镇和两个乡 383 个行政村,总人口 55 万人,农村人口44. 7 万人。

    全县除县城 5 个街道和周边的东五里、胡家园、下三里、大邱庄 4 个街道及县直单位饮用天津市自来水公司的水外,其他村都是以县水务局建设的集中供水厂为水源。各村铺设输水管道,各户安装水表,集中供水厂以恒压变频的方式通过臭氧消毒 24 h 全天候高压供水。

    现在全县有 30 处集中供水厂,供水村庄 355个,供水人口 41. 7 万人,实现了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的全覆盖。

    2 农村供水工程的发展、规划和成效2. 1 供水工程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集体找水源、挖水井。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广大人民群众是从土井或坑塘、沟渠内担水、拉水吃,饮水条件很差,有的水源地距村 2 ~3 km,人们的生产、生活极不便利。

    70 年代凿井技术普遍推广,各村陆续打了饮水机井,70 年代末—80 年代初各村都有一眼深机井作为饮水水源,又相继铺设了供水管道,机井水直接入户。虽然设备简陋,但人民群众的饮水条件得到了改善。然而这些供水工程都是由各村村委会管理,没有相应的管理措施,重建轻管现象严重,村委会拿不出资金投入其运行和管理,供水系统得不到定期的维修和保养,更谈不上更新改造。有的村机井坏了村委会拿不出钱维修,村民只能到别的村拉水,造成农村饮水条件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供需矛盾日趋加大。

    世纪之交连续七、八年的干旱使静海县水源严重枯竭,静海县又没有外来水源,地下水位急剧下降,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凿的机井大都是两结构井管,变径处已在深水位以上,井泵接触不到水,造成“卡脖”使机井报废。到 2001 年底,全县有近200 个村 20 多万人出现饮水困难。县水利局按照“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新打机井 156 眼,解决了这 200 个村的饮水困难。但是各村仍是各自为政,单村供水,供水工程由各村委会自主管理,水源调配仍是多头分散管理,一些供水设施报废,管理体制不健全、不完善,水利资金的投入只能发挥出短期效益,很难使供水工程达到良性循环,发挥出长期效益。

    供水工程暴露出下列几种问题: ( 1) 原有管网老化失修,锈蚀严重,“跑冒滴漏”现象普遍发生。部分地区造成供水的二次污染,饮用水细菌总数严重超标,直接影响广大农村居民身体健康。( 2) 配水管网设施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随着居民人数的增加,村庄规模不断扩大,供水管道私搭乱接,管径过细,形成“卡脖子”现象,爆管事故随时可能发生,加之老的管网缺乏必要的阀门控制,管网一处出现事故,造成全村或村庄大部分地方停水,给供水带来了直接影响。( 3)供水设施技术落后,供水耗能较大,供水成本较高。修井、修泵、维修管道所发生的费用已成为各村委会的经济包袱。( 4) 居民和企业都没有安装计量设施,全县 90% 的村庄用水不收费。居住在水源附近的住户在庭院种植花草树木,利用供水时间进行大水漫灌,或将供水出口直接通入下水道长期冲刷,不仅造成水源浪费,还使管网供水压力降低,使居住在管网末端的住户根本就见不到自来水,只能在自家的水嘴上安装自吸小水泵再次提水或到别人家担水吃,用水极不方便,增加了负担。( 5) 由于老的供水设施技术落后,耗能高,加之用水不收费或少收费,部分机井带病运行。全县 95% 以上的村庄都是限时供水,每天或隔天供水 2 ~ 3 h,居民饮水只能用罐储和水箱存,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不便。

    面对水资源管理体制的弊端和农村居民饮水困难的实际,静海县水务局结合本县实际,以服务基层为宗旨,以村民饮水为中心工作,克服种种困难,派工程技术人员一方面到外地进行考察调研,另一方面深入乡镇村,通过和镇村领导座谈,了解农村居民的饮水现状和广大居民群众的意愿,按照“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的目标要求,编制《乡镇集中供水可行性研究报告》,积极探索一条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建设与经营管理的模式,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优化配置,改善农村居民的饮水条件。

    2. 2 供水工程的规划

静海县在 2006 年前建成 5 处集中供水厂,供水村庄 30 个、供水人口 10 万人。2006 年初借全市农村自来水管网入户改造的政策东风,编制了《静海县 2006—2010 年农村饮水安全及管网入户改造工程规划》,把全县农村规划为 30 片,建 30处集中供水厂,为 355 个村庄 14 万户 41. 7 万人供水。

    2. 3 供水工程的成效

目前静海县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已被广大干部群众所接受,各乡镇村建设集中供水厂的热情也十分高涨,成效显著。

    2. 3. 1 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用水条件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全天候供水,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用水条件,使广大农村居民实现饮用水城市化,农村居民的宜居环境得到改善,生活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2. 3. 2 农村供水拉动内需,振兴经济集中供水工程全天候供水,使农村居民的生活用水步入城市化,使洗衣机、太阳能、电热水器在农村得到广泛应用,为拉动内需、振兴经济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为其他行业创造了多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2. 3. 3 以经济杠杆促进节约用水集中供水工程的实施改变了农村长期的饮用48“福利水”的历史,提高了人们的水商品意识,由过去的 1 村 1 眼饮水机井,改变为 8 ~16 个村乃至20 个村 1 万 ~ 2 万人 1 眼饮水机井,按计量收水费。经测算全县 30 处集中供水工程的建成,每年可节约地下水 600 万 m3。

 2. 3. 4 控制地面沉降 2009 年静海县的地下水水位已由 1990 年的56 m 下降到 78 m,降幅达 18 m,无节制地开采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等多种地质灾害。大邱庄和大丰堆、独流及静海周边是静海县三大地面沉降漏斗区,每年地面降幅 80 mm。降低地下水开采量是控制地面沉降的主要手段,集中供水工程建成后年节约地下水近 600 万 m3,涵养了水源,减少了地面沉降幅度,现在全县地下水的年开采量已由 20 世 纪 末 的 5 300 万 m3降 到 2010 年 的4 400 万 m3。运西的王口、沿庄等地的地下水位已得到有效的控制,地面沉降平均控制在 20 mm以内。

    3 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的技术措施

集中供水工程是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基础上,打破行政区划和地域界限,坚持跨乡镇、远辐射、大规模方向发展。

    以 1 万人规划为基数,每处水厂供水 8 ~16 个村庄不等,供水半径 3 ~6 km,在不影响村镇建设规划的前提下,优选周围环境好、交通便利、位置适中的地段建集中供水厂,占地 2 500 ~ 4 000 m2。

    以新打深机井为水源,建地上 200 m3蓄水池,以水源地为中心向供水村庄铺设 8 ~ 1 寸的优质聚丙烯供水管道,管网分级铺设到每户院墙外,配套供电设施,安装恒压变频供水系统,水源出口安装总控制阀门、总水表和远传压力表,在各村入村主干管道上安装总水表和控制阀门,在管道各分支处、胡同口或楼口安装分控制阀门和 1. 5 寸水表,每户在院外安装 6 分水表,全天候供水,按计量收费,每户终端水嘴设计压力不小于 2 kg,在蓄水池送水管网处安装臭氧消毒设备进行消毒,防止微生物超标。

    供水厂管理房采用一个平面设计布置,为砖混结构平房,包括配电室、蓄水池、办公室、休息室、仓库,厂院四周建围墙和透视墙、门口安装电动无轨钛铝合金折叠门,厂区 24 h 不断岗、门口安装监视设备,确保供水安全。

    4 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的长远规划

随着静海县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在保证各集中供水厂良性运行的同时,县水务局正探索集团化经营模式,不断改进施工技术,引进先进的供水设备,以各村入村管道为切入点,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竣工后实现农村供水水源切换做好准备,这样不但可使长江水流入静海县农村的千家万户,也涵养了地下水资源,控制了地面沉降,更使水务一体化管理、水资源统一调配进一步增强。

    5 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的经验和启示5. 1 经 验5. 1. 1 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高标准建设集中供水厂根据静海县村多偏小、村庄坐落位置相对集中的特点,采取了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形式,制定了《静海县实行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建设规划方案》。

    以 1 万人规划为基数,全县共规划了 30 片集中供水厂,共涉及 41. 7 万人,占农村人口的 93% ,供水半径由原来 3. 5 km 扩大到 6 km。通过建设集中连片供水工程,实现了水资源的合理开发,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使供水工程步入良性循环的水利产业化管理道路。

    5. 1. 2 精心组织,严格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饮水安全及管网入户改造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必须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一是,加强对工程建设的领导,成立了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二是,水务局成立了工程项目部,具体推动此项工作。三是,加强工程建设的管理。为保证工程质量,制定了《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管理办法》。严格按照《天津市农村饮水安全及管网入户改造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对整个工程建设推行“六制”管理,严格执行建设程序,规范工程建设管理。对工程建设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四是,对工程主要设备材料在市水务局有关处室和县纪检监察部门及项目部门的监督下,进行采购。通过公开招标严格选择施工队伍,严把工程建设的质量关。五是,加强对建设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按照《天津市农村饮水安全及管网入户改造工程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设立了工程专用账户。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加强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从项目建设开始,就跟踪审计,保证了项目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5. 1. 3 积极筹措工程建设资金

做好资金筹措是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建设的前提,在资金筹措上的难点是县匹配资金和乡村自筹资金的落实。在县财力自筹有困难的情况下,县匹配资金向农业发展银行贷款,由水务局还本,政府贴息; 乡村自筹部分,通过“一事一议”的办法自愿筹资筹劳,以建设村庄承担管道沟的开挖与回填、负责实施水表井和闸阀井的砌筑作为以劳抵资。

    5. 1. 4 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运行机制为经营好农村集中供水厂,保证工程的良性运行,静海县水务局成立了农村自来水管理站,该站为局属科级事业单位,负责目前各个供水厂的日常管理工作。供水厂实行企业化经营与管理,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由农村自来水管理站与承包单位签订承包合同,承包经营者每年向自来水管理站上缴折旧费和管理费后,剩余部分用于电费、维修费、人员工资、管理费等支出。供水价格按照成本核算、合理收益的原则,采取农村听证会的形式,通过听证再由县物价局对供水价格进行核定,报县政府批准执行。

    具体水价标准为: 居民生活用水 2. 20 元/m3,养殖专业户用水 2. 50 元/m3,机关事业单位用水3. 10 元 / m3,工业、交通、商业、金融、建筑用水3. 60 元 / m3,宾馆娱乐业用水 4. 60 元/m3,特种行业用水 6. 80 元/m3。

    随着静海县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水务局正在探索集团化经营管理模式,与规模较大供水企业强强联合,积极推行股份合作制,加快农村集中供水向市场化、集团化发展的步伐。

    5. 1. 5 严格界定供水设施的产权水厂建成后,按照“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确定产权,具体管理办法是: 从水厂到居民胡同口的供水设施的产权归水务局所有,水务局负责其日常的维修及管理; 胡同口以下的供水设施的产权归村或用水户所有,相关发生的管理和维修费用由产权所有者负责承担。这样产权明晰、责任明确,既有利于供水设施的维修和管理,又有利于管理水平的提高。通过集中供水工程的建设,壮大了水利行业的自身产业,新增水利固定资产将达到 2 亿元。

    5. 2 启 示

水利工作与民计民生密切相关,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是一项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既合理开发了地下水资源,又为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可靠的饮水安全和供水保证。因此,给我们带来以下三点启示。

    5. 2. 1 集中供水工程建设是提高农村饮水质量和安全的有效途径通过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农村供水从过去的每天限时供水改为全天 24 h 供水,水压、供水时间得到保证,不仅解决了农民吃水难的问题,而且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洗衣机、热水器、太阳能等得到广泛应用,拉动了内需,振兴了经济,活跃了农村市场,推动了乡村小城镇住宅楼建设,使农村生存环境、生活条件和卫生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村容村貌显著改观。加快了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乡村振兴盈利模式篇10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农 农联

当前,在讨论“三农”问题时,往往是就“三农”谈“三农”,极少有学者在探析“三农”出路时论及邓小平早在1990年就提出的关于中国农村改革“两个飞跃”的设想。同样,十六届五中全会虽然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通篇没有“两个飞跃”的字样。由此,可以定论“新农村”绝对“新”不到哪里去,必然会沦为过去所提的“三农”问题的翻版。不过唯一区别在于“三农”侧重指问题,是一个问题性概念,而“新农村”则是个目标性命题。

(一)“三农顽症”告诉我们什么

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解读上,笔者发现虽然参与解读的学者很多,但都是整齐划一的认识。极少有从“新农村”这个概念提出的背景中掘出“新意”来。就其原因来说,大概中央对“新农村”概念的提出本身就是以往“三农”改革的继续,本无新意,当然,也就嚼不出新味道。倘若真如此,恐怕“十一五”后,当我们在盘点五年来的成果时,“三农”处境不比现在更进一步恶化已是大幸。尽管凭心而论无论政界还是学界可能在这五年中就所谓的“新农村”这个“宏伟目标”花了不少心血,但五年后的现实并不会为我们的“劳苦”而有所改善。这样没招“十二五”还得痛定思痛再抛出个“建设社会主义新新农村”的概念来,然后焦头烂额再五年。

多年来笔者一直在呼吁重新审视“三农”的根本矛盾和政策。早在五年前,当在武汉目睹了李昌平声泪俱下写给朱?基总理的“万言书”后,曾花了近两个多月时间到四川、湖北、新疆等省实地考察。在考察后,提出了系统的农村改革设想,即“农联”模式化的初步构想,同时预言如果中国的农村不迅速渐趋式向“农联”模式迈进,任何改革措施只会使“三农”问题积重难返,政府陷入“三农”发展的泥潭只会越来越深。五年过去了,“三农”依旧是焦点,唯一变的是李昌平换成了吴春桃夫妇,而原来的李昌平也过上了甚是体面的生活。李昌平走了,吴春桃夫妇来了又去了,五年后又会是谁呢?“三农”问题为何成了“顽症”?根本原因何在?其实笔者之一在《经济学消息报》(总第672期)中已就此问题作过专题论述,并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的“三农”问题核心不在农民问题,而在农村问题,也即农村的长远发展问题,而不是我们“年年提、月月提、日日提”的“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的问题”。这是个很严重的本质问题把握上的偏差。如果不针对主要矛盾即“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的解决去改去革,而仅仅“为增加收入而改革”那么再动听的宏伟大计也必然无济于事。

(二)权威专家对“新农村”运动的解读

如今,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命题,这无疑是一个实质性解决“三农”问题的良好契机。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的提出并不意味着实现“第二个飞跃”已提上议事日程,关键得看这是个什么样的“新农村”。

就“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解读,怎样才是正解呢?应该说来,最能代表学界、政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权威解读的无疑是林毅夫、张红宇、丁力等学界和政界名流在《21世纪经济报道》《社会主义新农村之路》专题中的系列阐释。从文中对嘉宾的介绍可知,林毅夫是以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张红宇以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巡视员、丁力以农业部农垦局副局长、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的身份参与了“新农村”的解读。应该说来凭资历和阅历这三位对“三农”都是极具话语权的,他们对“新农村”或“三农”的理解无疑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关于“新农村”的形成背景林毅夫教授从“三农”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他认为提出“新农村”是城乡差距的扩大以及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现实要求。张红宇和丁力二位则从农村的发展要求来阐释“新农村”的意义。就如何实现和建设“新农村”,林毅夫认为,“要真正缩小城乡差距,最重要的,最持续的就是必须减少农民,将农村里大量劳动力转移出来”。但笔者认为,减少农民是必然的,而最关键的是如何减少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而不是泛化概念下的“农民”。当然这不仅仅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需要,更是农村社会长远发展的必然。在就如何构建新农村这个问题时林毅夫认为,政府应当增加对农村基础建设项目的投入,认为这是“把钱用到能产生‘四两拨千斤’的地方,因为这样建设能够创造许多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张红宇的认识也如出一辙,认为要启动农村市场核心是提高农民的收入,并指出提高农民收入的两条道路:“一是农业内部收入,二是非农业收入,要求政策上要多予少取。比如,拓展补贴范围和增加新的补贴等”。丁力认为,新农村下农民要转变为新型农民,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等都得有新的转变。颇有新意的是,丁力指出建设新农村实际上是农村“就地城市化”。丁力的认识无疑已经接近基于“两个飞跃”设想下新农村的真正内涵。尽管三位“三农”专家解读“社会主义新农村之路”在许多方面都具有相当的远见卓识。但从总体上看“三位”专家对新农村的把握,更多地仍着眼于现实中“三农”问题的解决,对“新农村运动”的认识仍然还停留在“三农”改革的修补之上,并没有更多的新意和重大突破。但却能代表了当前相当多政学界人士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观点。由此可见,正如笔者所担心的,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没有着眼于邓小平“两个飞跃”的设想。

(三)“新农村”的意义应该何在

笔者认为:“新农村”必须实施新的农村发展战略才能谓之“新”,应该是对以往“三农”改革的重新审视和再定位而不是当前“三农”改革的继续。“新农村”概念的提出应该是一场农村的革命,一场基于邓小平所提出的“两个飞跃”设想的革命式改革。只有从这个意义上理解的“新农村运动”才具有真正的历史意义,才能切中“三农顽症”的要害。否则,任何意义上的“新农村”都将是以往“三农”提法的继续,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则会沦为“表决心”的漂亮口号,从而失去任何实质性意义。

在改革中,无论政界还是学界似乎都存在一种心理偏好,即总喜欢将一项政策措施的意义夸大,并将其与历史上某次重大的变革作“战略意义”上的等量齐观。比如,不少学者将“费税改革”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继、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之后农村的“第三次重大变革”。可实际上“费税改革”在解决“三农”问题上作用极为有限,即便全部免除农业税并不断地再给农民补助,它的作用也仅仅只能停留在“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上。要不“费税改革”已经被“深化”了这么多次,“三农”问题却反而越来越突出了呢?故解决“三农”问题不是“千方百计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这么简单。“三农”的结症在于长期以来“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当前最广大的农村仍然无法摆脱“个体家户生产”的小农经济模式,这样的“小生产”是无法应对越来越开放有序的“大市场”的。如果不走真正?“产销一体化”并尽快实现专业化大生产,那么“农户经济”必然会走向没落,“费税改革”是挽救不了“小农经济”的。

如前文分析,当前对“新农村”的解读文献中除了一些套话和官话外,大多没有深入到“新农村”的实质,认识的层次不深。目前看来“新农村”的提出仅仅是基于当前“三农”问题的日益尖锐,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再度重视而已。其意义顶多只能同在西部发展严重不平衡后提出“西部大开发”,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深陷发展的泥潭后提出“振兴东北”一样。所以在“三农”问题处境日益恶化后提出“新农村”,在逻辑上是不难理解的。这样的解读中“新农村运动”只能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国家的宏观战略调整相并列。当然,仅停留在这个层次上的解读绝对是不够的。

按照笔者的理解,如果真要纳入“三次重大变革”?比较的话,那么土地革命、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无疑是两次重大变革,第三次重大变革是什么呢?这就是邓小平“两次飞跃”所设想的第二次飞跃,即“集体经济”。当然,这里的“集体经济”绝不应该是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实施以前的那个“集体经济”,而是具有现代公司制特征的有广泛农民参与的“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产销一体化”组织,也就是后文所提出的“农联”。此次十六大五中全会所提出的“新农村”建设虽然没有提到“两个飞跃”的思想,但仍可视为实现“第二次飞跃”的一个重要契机。如果新农村的意义是为了实现“第二次飞跃”的话,无疑“十一五”就是“第三次重大变革”的历史时期。

(四)如何将“两个飞跃”的设想融入“新农村运动”

1990年邓小平首次系统提出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需要有“两个飞跃”的思想,第一个飞跃, 是废除,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 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发展集体经济。邓小平关于农业“两个飞跃”的重要论断是其农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二十多年的改革实践证明,要解决历史积累的“三农”问题,不可能再拘泥目前这种常规办法,小搞小闹,否则是难以实现“第二次飞跃”!必须施以大手笔、出手非凡,才能振奋人心,才能彻底改变农村发展的旧观念,才能尽快改善“三农”形势和城乡关系,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为此探寻和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模式就必须有新的纬度:

第一,把发展农村和农业生产力尤其是农业生产力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民问题可以通过民工输出等多种方式来解决,但农村问题却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尤其是农业生产力。没有农业生产力的真正提高一切改革都将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提高农业生产力的一个具体要求就是要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机械化、自动化和具有规模经济的大生产。这是我们“新农村”建设必须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那种认为我国农村劳动力众多、人均耕地少,没有必要实现农业专业化、机械化、自动化和规模化的大生产是极端错误的。这种认识只会把农村引向死胡同。

第二,必须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办事,而不是一味的帮扶。市场原则的重要方面主要体现在尊重市场主体的自,还农民自己决定如何发展自己的权利,让农民自主自愿自发走向专业合作组织。要强调合理引导下的农民自治和自由组织,不能靠行政手段强迫农民实行生产和销售的联合。再就是必须遵循平等原则,包括市场主体即农民地位身份的平等和产品、服务交换的平等。为此要彻底废除“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不公平、不公正的户籍制度,还农民国民待遇,同时实现农业产品的商品化避免农产品和工业产品的“剪刀差”现象,实行等价交换。

第三,必须坚持走集体化、公司制的道路。走集体化的道路是实现农业产业化、机械化、自动化和规模经济以及有效解决农村中“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的必由之路;而公司制的组织方式是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管理的保证也是建立现代化农村的必然要求。让农民自主自愿组织成立农村联合经营有限公司(简称“农联”)使之成为在性质和职能上区别于当前乡镇企业、中介组织、农业协会以及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的农村集体组织。农民可以通过土地、资产、技术、资金、劳动力以及农产品等入股“农联”,成为“农联”股东或固定员工并享受获利分红的权利。需要强调一点:“农联”是一个具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的生产型经济实体,是联系分散农户、逐步实现土地集中、生产环节的统一生产经营以及流通环节的一体化管理等职能于一身的集体组织。

第四,必须以积极而稳妥的土地政策制度创新为依托。这是农村改革与发展新模式成功与否的关键一着。没有土地使用权的集中就不会有农业产业化,更不可能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也就不可能实现最大程度的规模经济。而土地使用权的集中关键在于土地流转的真正实现。为此要在家庭联产责任制下在保证农户原始承包关系不变的情况下积极探索有效的土地流转和集中方式。让农户拥有完全的租赁权、入股权、抵押权和继承权,使土地不仅仅成为“温饱”的保障,更要成为农民长期收益的保障。由于我国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差,所以在土地流转中要强调确保土地给农民带来长期收益权,要积极探索实践用土地买社会保险,以土地作资产入股分红、拿土地使用权换工作岗位等方式来保证农民的长期利益,避免简单的一次性现金补偿。

第五,充分发挥外部力量的引导、规范和约束作用。农业要实现产业化、农村要城市化、农民要变为市民、小生产要变成社会化的大生产,在当前必须要强调政府的引导和规范作用。“政府搭台,农民唱戏”是农村改革与发展新型模式的必然要求。鉴于国有企业的改革教训新型的农村改革与发展模式(也即“农联”模式)下政府部门要转变观念,尤其是乡一级政府的行政职能要淡化,或考虑取消部分地方乡政府的行政设置,只设立区县政府各职能部门在乡的驻点或办事处,并且要突出强调其科技服务和经济引导的功能,充分发挥规范市场、维护农民权益的作用。另外要多途径、多渠道地实现农联与城市企业、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三资企业等其它经济实体的业务合作,共同融入乡村城市化建设,实现各经济实体相互竞争、相互补充、相互合作、彼此服务,从而全面繁荣农村经济,达到真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效果和目的。

实现“两个飞跃”的构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即坚持走“农联”模式化的改革道路无疑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新农村的理论探索。它的目的在于长远着手通过解决农村中“小生产和大市场”矛盾,实现中国特色的农村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为此,只有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新农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苗长虹·中国农村工业化的若干理论问题[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3]苗长虹·中国乡村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与制度选择[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4]张新华等·城镇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造初探—以佛山市为例[j]·南方农村,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