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成功因素十篇

时间:2023-12-07 17:47:52

翻转课堂成功因素

翻转课堂成功因素篇1

关键词 翻转课堂;课前任务;ARCS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2-0059-02

翻转课堂(Flipped/Inverted Classroom),又名颠倒课堂[1],是近年来教改探索及实践中备受关注的一种创新教学模式。哈佛大学教授埃瑞克・马祖尔将学习过程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教师讲解新知识,即知识传授;第二步是学生主动理解巩固知识,即知识内化[2]。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表示自己的课堂根本翻转不过来,其中学生课前知识习得失败是翻转课堂不能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知识习得是建立理论系统的着眼点,同时也是进行问题解决的起点。所以翻转课堂课前任务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

1 ARCS动机理论简介

翻转课堂的课前任务不仅要符合教学目标,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吸引学生。在实际教学中,运用相关方法与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在理论上是勿庸置疑的,但对于如何将之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还是一个难题。美国佛罗里达州州立大学凯勒教授分析了许多学习动机理论,认为引起学生动机的要素主要有四个:注意(Attention)、切身性(Relevance)、自信(Confidence)和满足感(Satisfaction),简称ARCS动机模型。ARCS动机模型自创建以来,在许多国家的教育领域得到充分肯定[3]。

本文将以John M. Keller提出的ARCS学习动机模式为理论指导,结合翻转课堂课前任务的特征,提出翻转课堂课前任务设计的方法。

1)注意,是一切教学的先决条件,只有引起了学习者的注意力,才能更有效地进行后续学习过程[4]。

2)关联,是指学生感到教学与个人需要或目标有关的知觉。在进行课前设计时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关联设计:熟悉化,使用与学生经验相关的语句、事例或概念;目标定向,向学生说明教学的目标和学习内容的价值;动机匹配,把教学与学生的各种学习需求匹配起来。

3)信心,是帮助学习者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动力[5]。信心的设计从两个方面入手:①在学习的不同阶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持续给予支持和维护;②让学生对成功拥有更高的期望,相信自己能够取得成功。

4)满足,是当学习的结果与学习者的积极期望相一致的时候,学习者心理上获得的满足,是维持学习者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得学习成果,让学生体验到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4]。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四个要素是一个整体,没有主次之分,缺少任何一个要素都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

2 翻转课堂课前学习任务设计

翻转课堂课前任务与传统课前预习的区别 在传统课堂,教师站在黑板前授课,学生不断地记笔记。这种方式完全忽略了每个学生能力的不同。当教师呈现一样的知识时,每个学生的反应是不同的,而翻转课堂的出现,正好可以解决此问题,学生在家可以按自己的学习情况自定步调进行学习。

传统课前预习与翻转课堂课前任务的区别在于翻转课堂课前预习是有指导的,并且课中知识案例来源于学生课前作业。传统学生课前预习往往是自己复习所学内容,没有指导性,且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与课上学习没有太大的联系。时而久之,大部分学生会失去预习的激情。而翻转课堂课前任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并且课前任务是和课堂内容结合在一起的,教师在课中所讲授和讨论的内容是根据学生课前小测或者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的。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能进行及时的反馈。

影响翻转课堂课前任务设计的基本要素 影响翻转课堂课前任务设计的基本要素有六个。

1)教学目标是最重要的,教学目标的深浅、层次和结构直接关系到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2)学生存在的问题正是课上的重要依据,需要反复深入学习,不以对错评价学生,而是综合评价,允许犯错。

3)翻转课堂区别于传统课堂在于课前任务的完成情况是课上教学的依据。

4)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翻转课堂学习中需要自定步调的学生,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最好的激励不是变简单,而是充满挑战。

5)挑战自我。教师在设计课前学习任务时要注意课前任务的层次性,另外还得注意将挑战与奖励挂钩,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6)了解学生。教师在设计课前学习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兴趣爱好、设备等情况。

翻转课堂课前任务布置模型 翻转课堂课前任务的设计有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让学生成为积极主动、能自主学习的学生。所以,教师最好能够结合ARCS动机理论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课前任务,如图1所示。

首先是制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目标是最首要也是最重要的事,教学目标的深浅、层次和结构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

第二,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课前学习任务。在设计课前任务时要充分考虑所设计的任务的可行性。要从ARCS模型的四个维度出发,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前学习任务。

第三,准备课前学习资料。在准备课前学习任务时特别要注意情境的创设,它有助于知识的获取和内化。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所以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充分考虑翻转课堂课前任务设置的几个影响因素。在设计学习资料过程中要注意将学生的知识学习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这样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四,结合关注要点检验修改课前任务。完成课前任务设置后,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ARCS动机理论检查自己的任务是否可行,并不断进行完善。

第五,实施课前任务学习。学生在进行课前任务学习时,教师要注意收集学生的问题,并将其作为翻转课堂设计的依据。

3 结语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随着教育观念的革新以及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翻转课堂教学变得可行。为了有效提高翻转课堂的实现效率,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以ARCS模型为基础,以翻转课堂课前学习任务的特征为依托,将动机原理融入翻转课堂课前任务设计中,力求找到一个恰当的契合点,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能更有效地进行,旨在帮助翻转课堂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Brame C J. Flipping the Classroom[EB/OL].http://cft.vanderbilt.edu/guides-sub-pages/flipping-the-classroom/.

[2]卢强.翻转课堂的冷思考: 实证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3(8):91-97.

[3]张星辰.基于ARCS模型的电视节目游戏元素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4]刘珊.ARCS动机设计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5]熊红妹.ARCS动机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翻转课堂成功因素篇2

1 ARCS动机理论简介

翻转课堂的课前任务不仅要符合教学目标,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吸引学生。在实际教学中,运用相关方法与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在理论上是勿庸置疑的,但对于如何将之应用到。

本文将以John M. Keller提出的ARCS学习动机模式为理论指导,结合翻转课堂课前任务的特征,提出翻转课堂课前任务设计的方法。

1)注意,是一切教学的先决条件,只有引起了学习者的注意力,才能更有效地进行后续学习过程[4]。

2)关联,是指学生感到教学与个人需要或目标有关的知觉。在进行课前设计时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关联设计:熟悉化,使用与学生经验相关的语句、事例或概念;目标定向,向学生说明教学的目标和学习内容的价值;动机匹配,把教学与学生的各种学习需求匹配起来。

3)信心,是帮助学习者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动力[5]。信心的设计从两个方面入手:①在学习的不同阶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持续给予支持和维护;②让学生对成功拥有更高的期望,相信自己能够取得成功。

4)满足,是当学习的结果与学习者的积极期望相一致的时候,学习者心理上获得的满足,是维持学习者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得学习成果,让学生体验到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4]。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四个要素是一个整体,没有主次之分,缺少任何一个要素都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

2 翻转课堂课前学习任务设计

翻转课堂课前任务与传统课前预习的区别 在传统课堂,教师站在黑板前授课,学生不断地记笔记。这种方式完全忽略了每个学生能力的不同。当教师呈现一样的知识时,每个学生的反应是不同的,而翻转课堂的出现,正好可以解决此问题,学生在家可以按自己的学习情况自定步调进行学习。

传统课前预习与翻转课堂课前任务的区别在于翻转课堂课前预习是有指导的,并且课中知识案例来源于学生课前作业。传统学生课前预习往往是自己复习所学内容,没有指导性,且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与课上学习没有太大的联系。时而久之,大部分学生会失去预习的激情。而翻转课堂课前任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并且课前任务是和课堂内容结合在一起的,教师在课中所讲授和讨论的内容是根据学生课前小测或者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的。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能进行及时的反馈。

影响翻转课堂课前任务设计的基本要素 影响翻转课堂课前任务设计的基本要素有六个。

1)教学目标是最重要的,教学目标的深浅、层次和结构直接关系到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2)学生存在的问题正是课上的重要依据,需要反复深入学习,不以对错评价学生,而是综合评价,允许犯错。

3)翻转课堂区别于传统课堂在于课前任务的完成情况是课上教学的依据。

4)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翻转课堂学习中需要自定步调的学生,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最好的激励不是变简单,而是充满挑战。

5)挑战自我。教师在设计课前学习任务时要注意课前任务的层次性,另外还得注意将挑战与奖励挂钩,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6)了解学生。教师在设计课前学习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兴趣爱好、设备等情况。

翻转课堂课前任务布置模型 翻转课堂课前任务的设计有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让学生成为积极主动、能自主学习的学生。所以,教师最好能够结合ARCS动机理论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课前任务,如图1所示。

首先是制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目标是最首要也是最重要的事,教学目标的深浅、层次和结构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

第二,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课前学习任务。在设计课前任务时要充分考虑所设计的任务的可行性。要从ARCS模型的四个维度出发,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前学习任务。

第三,准备课前学习资料。在准备课前学习任务时特别要注意情境的创设,它有助于知识的获取和内化。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所以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充分考虑翻转课堂课前任务设置的几个影响因素。在设计学习资料过程中要注意将学生的知识学习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这样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四,结合关注要点检验修改课前任务。完成课前任务设置后,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ARCS动机理论检查自己的任务是否可行,并不断进行完善。

第五,实施课前任务学习。学生在进行课前任务学习时,教师要注意收集学生的问题,并将其作为翻转课堂设计的依据。

3 结语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随着教育观念的革新以及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翻转课堂教学变得可行。为了有效提高翻转课堂的实现效率,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以ARCS模型为基础,以翻转课堂课前学习任务的特征为依托,将动机原理融入翻转课堂课前任务设计中,力求找到一个恰当的契合点,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能更有效地进行,旨在帮助翻转课堂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Brame C J. Flipping the Classroom[EB/OL].http://cft.vanderbilt.edu/guides-sub- pages/flipping-the-classroom/.

[2]卢强.翻转课堂的冷思考: 实证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3(8):91-97.

[3]张星辰.基于ARCS模型的电视节目游戏元素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4]刘珊.ARCS动机设计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5]熊红妹.ARCS动机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翻转课堂成功因素篇3

【关键词】翻转课堂 信息化 教学设计 高职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077-02

一、问题的提出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作为一种颠覆性的教学新模式,正在日益引起教育者的关注。翻转课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借助信息技术,课前传授知识,并在课堂上实现知识内化。这一模式在激发学习主动性、扩大教学空间、提高课堂效率等方面被教育者寄予厚望。基于翻转课堂模式对高职课程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职课堂教学设计要把握高职教育的性质和高职课程体系的特征。这就决定了课程内容不仅是教授某个知识,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如何服务于职业能力目标。在高职教育中,不存在纯粹的理论知识课,而是在学和做中训练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这点和中小学教育,乃至本科教育存在明显不同。因此,在对高职课程进行翻转课堂的设计时要特别注意考虑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应用性和技能型的特征,与任务导向等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教学法相结合。同时要充分考虑我国高职生基础薄弱的特点。本文将紧密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开展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并以电力类高职专业电力系统分析技术及应用课程中的“电压调整的措施”一课为例,具体阐述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情况。

二、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思路

(一)课程内容分析。与常规的教学一样,教师仍然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并分析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梳理课程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自学能力,可以选择合适的教学重点,录制成微课,供学生课前自行学习;而对于课程难点,考虑到高职生的学习基础较为薄弱,最好是在课上由教师引导进行强化,课下再发放有针对性的微课,供学生反复观看。同时,高职教学特别注重能力目标的达成,因此对课程的能力目标,一般应在课堂上,由教师结合岗位工作,创设教学情景,设计岗位任务,以“做中学”的形式达成;对情感目标,也应在课堂的教学情景中与技能训练融为一体。根据这样的思路来进行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师便能明确在翻转课堂模式下课前和课堂上分别应该如何设置教学活动。

(二)学情分析。高职生普遍存在思维活跃、信息化素养较高、学习的职业导向性强的特点,因此,结合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模式契合学生的需求。但是高职生理论基础薄弱、缺乏良好的自学习惯等缺点也十分突出,因此教师在进行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课前供学生自学的微课涉及的知识点及配套练习不宜过难,要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让学生保持自学的信心,任务量不宜过大,要考虑到学生的课外学习压力;二是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将课程内容与实际的工作岗位任务结合,同时要把任务拆分为多个简单的子任务,降低任务难度。

(三)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信息化教学环境为翻转课堂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全方位的交互形式,比传统的教学环境更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张金磊等提出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是翻转课堂学习环境创设的两个有力杠杆。信息技术的支持和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保证了个性化协作式学习环境的构建与生成。

在选择信息化手段时,除常规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常用的信息、视频制作、课程管理等信息化手段外,针对高职教学的职业性特点,应注重引入真实岗位中使用的软件来辅助教学。以电力类专业为例,包括:岗位工作中真实使用的工作软件,如CAD等;电力仿真计算软件,如PowerWorld等,可供学生直观验证原理;电力仿真操作软件,如调度员培训系统、三维变电站仿真系统等,可给学生营造一个虚拟的工作场景。有的软件,还带有自动记录操作、自动评分的功能,可有效协助教学中的考核评价工作。

(四)考核评价。在实行翻转课堂模式的过程中,应形成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多维度评价体系,以客观地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在信息化手段的支撑下,课程的考核评价可以更高效、客观地实现。比如,利用慕课平台等课程网站技术,可以管理学生的课外学习行为,客观记录学生学习的时间、频次、活跃程度等,同时设置的在线测试考题可以实现自动评分功能。而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自动化软件完成岗位任务时,也应尽量采用软件来实现学生技能操作的过程记录和自动评价。

三、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实例

本文选取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中的“电压调整的措施”一课(2课时)为例,详细阐述如何开展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一)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课程内容分析。本课主要介绍4种电压调整的措施及优缺点,并结合变电站运行人员的岗位任务,开展电压―无功综合控制训练。

本课的教学目标包括:其一,知识目标,即掌握影响母线电压的四种因素、四种电压调整的措施及其优缺点、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其二,能力目标,即能够识别电压越限的母线、能够恰当选择调压措施。其三,情感目标,即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培养根据行业规程规范作业的能力。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如何推导出4种电压调整的措施,教学难点则在于这如何恰当选择合适的调压措施。

综合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和重难点,梳理本课课前、课堂两部分的教学任务为:课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教学重点的自学;课上,教师在检查确认教学重点达成后,采取多种手段,带领学生攻破教学难点。

(二)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电压降落的公式(1),有能力通过自学理解本课负荷母线电压的表达式(2),并推导出影响母线电压的四种因素。

同时,学生在前序课程中已掌握了前文中提到的PowerWorld软件的使用方法,因此具备能力应用该软件进行原理的验证。

(三)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过程设计。具体如下:

1.课前应用信息化技术使学生直观、高效地掌握教学重点。在课前,教师通过微信公众号学习任务,并在课程网站上以下学习资料:1份技术导则,要求学生记录电压允许的波动范围;一个微课视频,引导学生回顾电压降落计算公式(1),并推导出影响母线的电压的因素;一个存在电压偏低问题的电网模型,这个模型用PowerWorld软件搭建,该软件除具备仿真计算的功能外,还能采用等高线渲染的技术使得电压的高低情况一目了然,比如电压高的区域颜色偏红,电压低则偏蓝。学生只需在模型上自行点击操作并观察蓝色区域是否消退,就能验证出:增加发电机无功,串联电容器,调节变压器的分接头档位,投入并联电容器,均可有效地提高母线电压。由此在课前直观、高效地掌握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根据教学实施后学生的反映,完成这三个任务平均用时30分钟,任务量在学生能承受的范围以内。

2.课堂上应用信息化技术轻松攻破教学难点。课堂上,教师组织讨论,让学生分组汇报在PowerWorld软件中验证的结论,以此检查学生对教学重点的理解(用时15分钟)。随后,即可直接进行教学难点的攻破。本课的教学难点除传统教学中的调压措施的优缺点外,还根据实际岗位的需求,引入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的内容。

教学难点1的攻破(15分钟):在讲述调压措施的优缺点时,由于教师生活中调节温度的例子与调节电压非常类似,因而可设计一段Flas来进行类比讲解,将调电压类比成调节温度,将发电机类比成中央空调,输电线路类比成热量输送的管道,变压器分接头类比成中央空调的遥控器,电容器类比成额外装设的空调挂机。通过这种生动的讲解形式,学生可以自行开展对四种调压措施优缺点的讨论。

教学难点2的攻破(50分钟):在对教学难点2进行讲解时,教师可创设变电站的工作场景,引入一个任务:“当发现母线电压偏低时,运行人员该如何根据监视画面上的实时数据情况选择合适的调压手段呢?”这就是变电站运行岗位的日常工作之一――电压无功综合控制。同时也是本课的第二个教学难点。教师可首先介绍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的概念,并将控制策略下发给学生。随后借助变电站运行仿真平台,让学生开展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练习。该仿真平台能让学生在变电站监视界面上模拟设备投退、变压器档位调整等操作,同时,学生能在界面上实时看到操作对线路功率、母线电压带来的变化。教师通过该平台下发几种不同的初始状态,每组学生对一种初始状态进行调压,并根据教师下发的控制策略来调节变压器分接头档位或投切电容器组。调压的过程将被仿真平台自动记录并评分。随后每个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调压心得。至此,通过仿真任务的完成,第二个教学难点得以解决。

(四)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考核评价设计。本课的教学评价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软件自动评分,比如课程平台自动记录的学生在线学习活跃数据、在线测试结果,以及仿真软件平台对学生操作的自动记录和评分;二是教师评分,即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分;三是学生推优的评分。

经实践证明,将翻转课堂模式引入高职教学,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提高学习时间的利用效率。在应用翻转课堂模式的高职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时,应紧密结合高职教学的特点,构建以技能培养为主要目的的翻转课堂模式。

【参考文献】

[1]张跃国,李敬川.“三四五六”:翻转课堂的操作实务[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11)

[2]王锡耀.创新型高职课堂教学设计探讨[J].职业与教育,2010(14)

翻转课堂成功因素篇4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障碍;破解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是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知识学习在课堂(知识传递),知识深化在课外(知识内化)的两大空间进行颠倒,实现知识传递与知识内化的结构与过程的翻转。学生于课堂之外借助于视频、PPT、文字资料等教学资源自学新的知识点,完成知识的传递过程;课堂内则通过实验、讨论等实践性活动对知识进行巩固和提高,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近年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良好的教学效果,吸引了很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积极尝试。自2012年以来,我国公开发表的专门论述“翻转课堂”的学术文献日益增多,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领域已遍及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高等教育等各个阶段,甚至有学者断言:“翻转课堂”撼动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的根基,极有可能成为传统教学方式的终结者,创意这项教学改革的教师也将成为旧的教学方式的掘墓人。笔者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可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中大有作为。一方面是因为大学生更有自我管理能力、自主探究能力,比较适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因为近年来我国高校网络课程、精品课程等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广大教师和学生对应用现代电子技术进行教学和在线学习不陌生。同时,随着高校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推进,高校网络等配套设施齐全、移动终端上网便利,为高校一些课程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便利条件。在利益关系复杂化、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的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载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使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障碍因素

(一)学校方面

1.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导向。

许多高校对教师的评价指标有着明显的重科研轻教学的导向,对教师评价的第一指标是科研能力,而证明科研能力的指标是课题、科研到款额和文章,科研能力也是职称评定的最核心因素。该种评价机制的导向使教师忙于申报各类课题与埋头写文章,为职称评定做着各种准备,包括学历进修等,从事教学改革实践的时间和精力较少,使教学工作成为了“纯粹的良心活”。

2.教学平台与资源库不能满足要求。

很多高校虽投入了大量经费进行网络课堂或精品课程等教学平台以及资源库的建设,但有些平台和资源库的功能不全,系统常常无法登陆,有时上传稍微大一点的图片或视频都做不到,更谈不上容纳整门课程较多的视频及其它资料了。网上测试版块和讨论版块时常不能使用,无法确保学生顺利上传作业。诸如此类情况严重挫伤了师生使用该教学平台及资源库的积极性。此外,许多高校都是各自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翻转课堂”,彼此之间缺乏沟通及资源整合。

3.技术支持不足。

教学微视频的制作是翻转课堂得以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而学校对微视频的制作缺乏足够的技术支持。虽然微视频的录制手段很多,但是,许多教师对于录制微视频没有经验,亟需得到专业的培训,并且高品质的微视频需要依托专门的录制场所、录制设备,以及专业的制作团队等。而有些高校的教师发展评估中心将工作重点放在对教师进行评估而非发展上,较少组织微视频录制培训;现代技术教育中心在现有工作量较大的情况下没有任何经费支持,也不愿意额外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教学部门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投入经费制作教学微视频的积极性也不高。

(二)教师方面

1.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

人都有定势的取向,改变原来固有的程序,往往会导致主体对新程序的不适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刚刚盛行,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该种教学模式不熟悉、不了解,有着对新鲜事物的观望态度,甚至对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本能地感到压力而加以排斥。就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效果而言,师生交流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既包括教师的课前指导,又包括课后的辅导答疑及其他交流。然而,许多任课教师习惯于“上课来,下课走”,师生保持一定距离。此外,翻转课堂要求的在线辅导与交流,对一些计算机应用水平不高的教师而言,有不习惯、不方便之感。

2.观念影响。

有人认为美国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教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成功实践,跟该课程性质紧密相关,化学课程就适合课下学习、课上实践。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成分较强,进行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自学的效果有限,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大班授课制等因素不适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

3.教师个人能力。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依托于一定数量的教学视频,而录制和编辑高水平的授课视频,对于绝大多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而言,精力投入大,技术门槛高,依靠单个教师力量难以完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虽减少了教师课堂教学的理论讲授时间,但是对教师控制和引导课堂教学的技巧,以及教师随机应对学生提出各种问题的解答能力要求较高,对教师而言是更高的挑战。

(三)学生方面

1.学习投入时间不多。

各高校大一、大二学生的课业负担比较重,投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时间有限。原因在于:一是很多高校在大一大二期间开设的课程较多,相对于高数、大学物理等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难度不大,及格率较高,学生不够重视。二是多数学生大一大二期间很多时间用于准备英语或计算机等级考试,拿到相关证书事关今后的毕业和就业,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日常表现情况,顶多是考核成绩及格和优秀的差别,因此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三是高校一般社团、文艺等活动的参加者往往是大一、大二学生,这也会牵扯学生的一部分时间和精力。

2.信息素养不高。

信息素养是21世纪开始兴起的一个新名词,是一种知识管理的策略。根据美国德萨斯大学图书馆的信息素养(信息文化)导修网页(英语)指出,信息素养(信息文化)是一种“使人能够更有效地选择、查找及评估传统或网上资源的技巧”。虽然高校学生能熟练使用各种信息工具并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但生成信息、创造信息、信息免疫等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大学生,片面追求信息的新、奇、特,不能自觉抵御和消除垃圾信息及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

3.角色转换带来的挑战。

多数在校大学生习惯了中小学阶段“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模式,一旦“翻转课堂”,由原本轻松的听讲变成必须参与到课下、课上的与教师、同学的交流与合作中;由原本被直接明确地告知问题的关键所在,变成必须借助学习资源自己去探究、发现、分享;由原本依赖教师管理、监督自己的学习,变成自主管理自己的学习和行为;由熟悉了“被动性”的“要我学”向陌生的“主动性”的“我要学”角色转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而言,适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一定心理适应及学习行为习惯的调整。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教学改革障碍因素的破解

(一)学校方面

教师评价的指标以科研和教学两种体系并行来纠正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导向,设立科研岗与教学岗,使两种岗位工资福利等待遇相持平,保证爱好并善于从事教学改革的教师会因教学领域的突出表现照样能够晋升职称,使从事教学改革并提高了教学实效性的教师在职称评定的过程中不吃亏,甚至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权,以“付出与回报成正比”来引导教师愿意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改革中来。

2.加快平台建设,促进资源整合。

高校要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正常开展,加快教学平台与资源库建设,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顺利进行提供平台保障。从总体上来说,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经验还不多,有些学校先行一步,集中了一批优秀的教学资源,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可喜的是,在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中已有数所高校着手共建资源共享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网络教学平台,并于2014年春季学期开始在联盟成员单位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开课。实践证明,研发团队共同建设该门课程,有利于联盟成员单位的学生们分享精选的教学材料和高水准的教学视频,有利于联盟成员单位的教师们分享成果,节省下来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组织课堂讨论、解决疑问等活动中来,既能节省人力物力,又能提高效率与效益。

3.打造教学团队,加强技术支持。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如果仅靠某个教师的单打独斗,其投入的时间、精力和完成的质量往往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因此需要相应的课程建设团队,包括具有“翻转课堂”能力的教师团队、技术支持团队等。如,教学团队分工负责教学内容的精炼、PPT以及微视频的制作等,技术团队负责网络教学平台各版块的建设及维护、微视频的后期加工等。因此,为提供高质量的翻转课堂教学,高校应统一部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应打造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团队,教师发展中心应加强教师“翻转课堂”教学能力的培训,现代技术教育中心应打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的技术支持团队。这三个部门要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缺一不可。

(二)教师方面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树立创新意识。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现代教育的目标,创新教育离不开创新型教师。高等学校教师应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培养自身创新素质,自觉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以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我们常常教育学生要有改革创新的意识。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现有的教学水平,更应该以身作则,锐意改革,突破惯性的教学流程及方式,探索适应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2.转变观念,勇于实践。

国内多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证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对采用何种教学模式没有决定性的影响。我们承认小班化教学有诸多好处,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更便利,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大班授课制在短期内很难解决,这是否意味着大班授课制就不能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呢?答案是否定的。国内多所院校的实践以及笔者的切身体会证明,只要相应的扩音设施到位、课堂组织合理,教学相应环节设计好,在大班制条件下不仅能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且能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

3.提高教师的知识贮备以及驾驭课堂的能力。

传统教学模式下,一些学生课堂上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做与本课程无关的事情。说到底,是对教师讲课内容不感兴趣,对课堂活动不感兴趣。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已将部分学习教学内容到网络学习空间,课上课下学生有可能提出各种问题,若教师的知识水平、课堂驾驭能力不强,学生就更容易“未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中的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知识贮备以及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堂教学环节要紧凑,张弛有度,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等设计翻转课堂的具体实现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无闲暇“看手机、走神”,让学生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运用所学知识,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

(三)学生方面

1.引导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投入”。

针对大一、大二学生学业压力重、课外活动多的情况,引导大学生善于“化整为零”,利用“零散”时间课下自学。如微课的视频、案例的讨论等课下学习内容要短而精、深而透、针对性强,促使学生利用日常零碎时间就可以完整学习某一知识点,解决某一问题。实现上述目标要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依赖的网络教学平台要能够吸引大学生登陆并在线学习,手段有三种:一是以教学平台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信息吸引学生,二是以完成一定量的问题任务为平时成绩的一项内容,三是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成绩作为入党、班干选拔、奖学金评定的一项指标。

2.多管齐下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信息化时代,海量的信息往往以真假难辨和无序状呈现在人们面前,那些具有较强信息意识和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将大量支离破碎的信息与数据进行识别、归纳与综合,能去伪存真、条理化的人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培养有较高信息素养的大学生是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而信息素养的提高需要相关部门多管齐下共同培养。如学工、后勤、宣传、保卫等部门在大一新生入学教育就增设培养信息素养的内容,文献检索等课程的开设应安排在入学第一个学期初进行开设等。总之,高校各个部门应相互配合,共同致力于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3.引导学生适应“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为使学生尽快适应该种教学模式,在课程之初,教师应多引导学生的课下自学与交流讨论,多激活学生的课上争论与表达欲,依托网络平台与实体课堂共同打造立体的、多维的、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教师要擅于把脉学生思想“症结”,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观察剖析社会现象,在课堂教学中综合运用热点讨论、案例剖析、情景模拟等教学手段,“寓教于乐”地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实现知识的“内化”。

三、结语

翻转课堂成功因素篇5

关键词:翻转课堂;生物实验课堂教学

一、翻转课堂概述

2011年,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创立可汗学院,通过上传各个学科的教学视频,提供在线练习、自我评估等方式,帮助全球各地的学生自主学习。这种新型教育模式被称为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 Model),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翻转课堂创新之处是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做到因材施教。在该教学模式下,课前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学习新知识;课堂上教师则通过各种教学形式,如小组讨论、完成作业、单独辅导等,进一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和吸收。翻转课堂被认为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重大突破,引起我国教育界极大的关注。在目前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并不广泛,理论研究方面缺少对具体学科课堂的应用情况的总结,实践研究则缺少对实验细节的描述。

二、翻转课堂对于生物实验教学的适用性以及必要性

在传统高中课堂,为了突出、突破教学重难点,教师往往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讲解,却效果甚微,学生容易产生疲惫甚至厌烦情绪,无法透彻理解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的能力要求。原因在于生物作为一门研究生命活动和生命规律特征的学科,是以实验为理论依据的学科,而在国内大部分学校,由于课时不足等条件的限制,无法在短暂的课堂时间内进行生物学实验,大部分实验操作都由教师代劳,更甚者直接让学生背实验。显然,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只能通过减少学生动手操作机会,来完成课时安排,这种局面自然会造成实验教学效果不理想,同时也很难在真正意义上培养出学生的生物学素养。高中生物教材编写是基于学生有一定时间进行生物学实验的,生物学作为偏重技术类的一门课程,采用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结合人教版教材特点,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翻转课堂作为一个较为理想的教学模式,能应对当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面临的尴尬局面,在一定程度下提高中学教师的实验基本技能,提升生物实验教学质量。学生通过在课前学习一些理论知识,在课堂上就有一定的时间多操作一些生物实验。此外由于教材的延迟性和单一性所造成对最新科研成果的了解不足,也能通过网络和视频教学得到弥补,而学生无论是在对基础概念的理解,还是在对最新科研成果进行探讨所遇到的问题,都能利用课堂时间请教师解答,从而真正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

三、如何实现翻转课堂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以最近发展区和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根据学生特点,实施针对性教育,使其发挥潜能,从而超越现有发展水平,达到下一个发展阶段的水平。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在于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即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促进者,强调学生的“学”。因此,翻转课堂的主要特点在于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不仅是传授者,更多的是成为指导者和促进者,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所以,区别于传统课堂,一场成功的翻转课堂应该做到:使学生在课前的学习情况达到以往讲授的效果,而在课堂中完成本次课程的所有内化,没有把任务留在课下。教师的最大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完成知识建构,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由此从教学视频的制作到课堂活动的组织,都是对教师的一个挑战。

首先,翻转课堂的核心就是教学视频,教学视频的视觉效果、互动性等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显著性影响,直接关系着课堂活动的组织以及后续学习活动的进行。因此,一个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优质教学视频,是翻转课堂成功的保障和前提。调查研究表明:当问到何种视频能激发学生兴趣时,“讲解生动形象,条理清楚”(60.3%)、“结构合理,有针对性”(41.3%)最受欢迎,然后才考虑时间长度、画面质量等。可见,教学视频是否具有吸引力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对知识讲解进行合理、有序的安排,能否透彻、具有启发性的说明知识内涵所在。因此,翻转课堂作为信息时代教育的产物,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多媒体技术,具备制作教学视、音频等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在教学视频或者课堂活动中运用网络技术,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从而提高课堂交互的效率。

其次,在课堂活动中,由于该教学模式下学生通过网络等资料查询,接触到的知识面较广,因此在学生提出一些超出《大纲》问题时,教师能够及时和学生探讨相关问题,防止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有一定的科学能力和素养,能随时更新知识储备,关注前沿理论,同时教师也要具有足够的教学经验把控整个课堂的节奏以及教学进度。在教学中,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水平以及有效问题的设计水平,全面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

实践证明:翻转课堂改变了高中生物教学课堂枯燥、单调的局面,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包括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等,有利于进一步优化生物教学质量。与此同时,翻转课堂作为“舶来品”,如何实现在我国的本土化改进,仍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卢强.翻转课堂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3(8):91-97.

2.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0):59-64.

3.陈存,陈洁,冯鸿.“翻转课堂”在中学生物教师职后培训中的探讨――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课为例[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4(5):14-16.

4.周琳,王红.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综述[J].软件导刊,2015(1):161-163.

5.尹达.“翻转课堂”本土化生态教学自我诊断探析[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6):76-79.

6.李娟.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探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5(4):114+113.

7.韩庆兵.翻转课堂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2014(Z3):70-71.

8.周素芬.“翻转课堂”优化高中生物学教学[J].金田,2014(12):295+292.

翻转课堂成功因素篇6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编号:146242109)“多校区远程协作实验教学模式探索”成果。

近几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Flipped Classroom)在国内外很受热捧,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涌现出不少成功案例,其具体做法是在信息化的环境中,教师提供以微视频为主的学习资源,学生在课前完成对学习资源的学习,师生在课堂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这一新的教学模式会带来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相应的转变,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也提出了新要求,教师要完成从课堂上的“主演”向“导演”的角色转化。二者区别可以用下图来概括:

一、中国翻转课堂的实践及面临问题

考虑我国的教育背景,目前粉笔黑板仍是课堂教学的主流,并且教学效果依然不减当年,如果现在完全抛弃传统的粉笔与黑板,那么目前的教学肯定无法进行。翻转课堂如果要实施,它应该具备两个前提条件:

首先要有足够多的优秀教学视频,通常这些教学视频是由任课教师录制并后期制作,那么如果教学视频不好看、不优秀的话,学生是没有兴趣去看的,更别说提高教学效果了,这一点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视频制作技术水平的要求是很高的,而这一条件就目前来看是不成熟的。

其次,翻转课堂对于学生的自律性和意志力的要求是很高的,而且这种自控能力不是一两天能够训练出来的,它包括各方面的因素,其中与年龄因素有很大关系。在目前的条件下, 高校教育教学中应该比中小学要容易一点,因为目前高校教育相对于中小学教育来说更注重自主学习,而且大学生自律能力要强一些,空余时间相对也很充裕。

目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一方面因为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要求较高而推广迟缓,另一方面,在学习时间安排、信息技术支撑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现实困难。而传统的“讲授--练习”式教学方式也是绝大部分教师驾轻就熟主要教学方式,教师主要充当的是课堂“主演”角色,在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思考和实践中,努力使自己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导演”、“主持人”角色,从而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不管什么教学形式,都要以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为前提条件,我们说的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而不是向24小时要成绩。现在有些学校的翻转课堂是课前忙自学,课上忙表演,大大加重了学生的课外负担。

二、国外关于翻转课堂的理性思考

翻转课堂有着区别于传统课堂的独特优势,在领军人物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乔纳森・伯尔曼(Jonatha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的推动下,翻转课堂在美国中小学逐渐获得认可,发展迅速。然而,翻转课堂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在美国同样存在着问题和挑战。

1、学习环境未必支持“翻转课堂”

教育工作者利萨・尼尔森(Lisa Nielsen)指出,在看到翻转教学带来益处的同时,更应该对它存在的缺陷提出关切。首先应该正视的就是学习环境问题,因为很多学生家里并没有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所需的技术设备,因此他们不具备进行翻转课堂学习的基础。并不是所有的地区和学校都有条件开展“翻转课堂”。学生是翻转课堂的中心,我们需要考虑的不仅是学校具不具备资质,更多的是学生具不具备条件。

2、“翻转课堂”未必超越传统课堂

源于美国的翻转课堂从教学程序上看,实际上是“先学后教”。它解决了学生在做功课时遇到难题而教师不在场的问题,预先录制好课堂的讲授内容,让学生把观看视频学习作为家庭作业的一部分,然后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从教与学的成本来看,教师和学生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因此,翻转课堂很可能无法达到预想的效果,仅仅停留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层面,也容易造成课堂的拖沓。

3、教师和学生未必胜任“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这一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改变原有的观念,接受课堂的翻转和身份的改变,要改变“以教为主”的传统理念,由主导变为引导,通过引导、交流和答疑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此外还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程度的信息素养,不仅要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还要学会录制、编辑视频,并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获取、传递、处理有价值的信息,以供学生参考学习,这些都需要教师投入额外的时间和精力。

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它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打破了“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作业,学生回家练习”的传统模式,重点是学生在课下自学,课堂变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场所。事实上,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一种理想状态。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于跟随着教师走,没有强烈的意志支配自己。学生反馈说,在家看视频存在拖延的问题,许多学生在家难以跟上教师上课的步伐。

三、我们的教育是否真的需要翻转课堂

在我国,“翻转课堂”当下正迅速蹿红并成为不少地区的积极教育实践,它以“微课程、小测验、实时解答”的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这一新颖教育模式的到来,冲击并挑战着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全国各地掀起了“翻转课堂”实践热潮。从大学到小学,进行着“微课程”制作的大规模培训,一些以“翻转课堂”为主题的教师研修活动层出不穷,许多地方正采取行政力量推动,大面积开展“翻转课堂”的应用实验。

但国内外的实践证明,翻转课堂并不适合全面仿效,更不适合大规模地把它搬进课堂,最多它只能成为一种辅助学生们学习的非常有效的途径,不适合成为教学主流。尤其是,只注重形式上的“翻”,不注重理念上的“转”,只会让翻转课堂的路越走越窄,直至无路可走。从某种意义上说,“翻转课堂”的快速推进在一定程度上是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一厢情愿,这场靠行政推动的教学变革并没有受到一线教师的青睐。作为一线教师,其实并不需要多么“先进”的教学模式,不在乎课堂是否翻转,他们关注的就是如何把课上好,学生如何把所学知识有效内化,如何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他们并不需要什么建构主义理论、什么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也不去关注先进的教学模式。现实远比想象的复杂,在“翻转课堂”实验中,许多教师感到迷茫和困惑,他们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又多了一份责任和压力。有的老师甚至戏言:“翻转课堂就是翻船课堂,一不下心就会翻到沟里。”如今,不乏这样的追问,难道“翻转课堂”真有那么神奇,它真能取代传统教育方式?我们的教育改革需要坚守什么?我们是不是容易迷失自我?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既要有改革的勇气,又需要有批判的精神和怀疑的眼光。 “翻转课堂”究竟能够走多远,我们正拭目以待!请记住:学生不应是教学改革的“牺牲品”!在推进“翻转课堂”的道路上,我们且行且珍惜!

参考文献

翻转课堂成功因素篇7

【关键词】 高职英语;翻转课堂;特点;教学实践

近几年,在美国兴起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也迅速发展起来。很多高校已经开始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一、何为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 Model),翻译为“反转课堂”,2011年在美国各地兴起的“翻转课堂”,很快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这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形式,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模式,也让处于课程教学改革焦灼状态的人们看到了课堂改革的新希望。

“翻转课堂”最早的探索者是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汗,在为侄女和侄儿辅导数学功课的过程中,想到了制作教学视频,让更多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享受这一辅导资源。2006年11月,他制作的第一个教学视频传到了YouTube网站上,并很快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后来,萨尔曼・汗将这个副业逐渐变成了自己的主业,目前已经在网站上放置了2300多段免费视频课程、有5400万学生通过网络参与他的课程学习。

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则将“翻转课堂”应用与教学之中。从2007年春开始,他们把自己的教学视频上传到网络,这样学生可以在家中或课外观看教学视频,而在课堂上则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和作业的辅导。

“翻转课堂”的尝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首先,学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计划,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其次,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及时的反馈自己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问题做出更有针对性的辅导。其三,增加了课堂上互动交流的时间,同学之间的讨论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其四,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翻转课堂”的鲜明特点

利用视频来实施教学,在多年以前人们就进行过探索。在上世纪的50年代,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出现了广播电视教育。为什么当年所做的探索没有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多大的影响,而“翻转课堂”却倍受关注呢?这是因为“翻转课堂”有如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教学视频短小精悍。不论是萨尔曼・汗的数学辅导视频,还是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所做的化学学科教学视频,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短小精悍。大多数的视频都将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每一个视频都有较强的针对性,而视频的长度则控制在学生注意力能比较集中的时间范围内,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同时具有暂停、回放等多种功能,可以自我控制,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第二,教学信息清晰明确。视频中尽量不要出现与课程讲授无关的物品,可以只出现老师的书写内容和画外音。用萨尔曼・汗自己的话语来说:“这种方式似乎并不像我站在讲台上为你讲课,它让人感到贴心,就像我们同坐在一张桌子面前一起学习。”这是“翻转课堂”的教学视频与传统的教学录像作为不同之处。

第三,重新建构学习流程。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信息传递”,是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来实现的;第二个阶段是“吸收内化”,是指学生要在课后自己消化课堂上所学知识。而很多学生由于在课后没有老师同学的帮助,在不能自主消化课堂内容是就会丧失学习的积极性。“翻转课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信息传递”是学生在课前进行的,老师不仅提供了视频,还可以提供在线的辅导;“吸收内化”是在课堂上通过互动来完成的,教师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在课堂上给予有效的辅导,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

第四,复习检测方便快捷。学生观看了教学视频之后可以通过视频后面的题目帮助学生及时进行自我检测,看自己是否掌握视频教学内容。如果发现检测结果不理想,学生可以回过头来再看一遍,仔细思考哪些方面出了问题。教学视频另外一个优点,就是便于学生一段时间学习之后的复习和巩固。

三、“翻转课堂”的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要促进我们的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向纵深的方向发展,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

第一,要树立教育变革的坚定信念。观念决定行为。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很多教师在“分数至上”的教育环境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教学范式和习惯。实施“翻转课堂”,必然要打破自己和教育环境之间的一种平衡态,让自己处于一个新的、自己内心没有确切把握的动荡状态之中。如果没有坚定的改革信念作为支撑,教师通常是不愿意“革”自己的命的。

第二,要有较高的教育信息化素养。今天的学生,本身就生活在信息时代,对信息时代的电子产品和各类软件有着天生的亲近感。但今天的教师不同,他们的青少年时代基本上都没接触过电脑,缺少了与信息技术的一份亲近感。大多数的教师平时使用电脑就是上上网、编写一些文本和数据表格、制作PPT等,其他的软件和技术很少涉猎。虽然视频平台可以聘请人来进行制作,但如果教师不具备与教学视频编制相关的系列技能的话,要推动“翻转课堂”改革是很困难的。

第三,要抓住“翻转课堂”的关键点。翻转课堂就是要让课堂成为学生与老师答疑、复习和掌握知识的场所。很多老师认为“翻转课堂”就是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视频的制作上,这其实是一个误区。视频制作固然重要,但比视频更加重要的是如何支配课堂上多出来的时间。教师需要对这一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准备,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效果。 “翻转课堂”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课堂讨论所带来的学生“吸收内化”学习过程效益的提升。

第四,合理的评价机制能够促进翻转课堂发展。翻转课堂利用丰富的信息化资源,让学生逐渐成为学习的主角。因此评价机制的提升,可以促进翻转课堂更加普及。翻转课堂的推动,要打破现有的谁是教师,就由谁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的传统做法,建立一种新型的评价机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观看自己的任课教师的视频来学习,也可以观看其他老师的视频来学习,只要能够顺利通过学习,都应该计算学分。有利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对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和教育均衡发展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总之,我们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做到“在家学习,到校作业”,更好地提高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范秀丽.试论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模式.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271.

[2] 韩丽珍.翻转课堂在我国发展的瓶颈及路向选择.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41-43.

翻转课堂成功因素篇8

关键词:师范生;翻转课堂教学法;教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025-02

一、师范生教师素养培养现状分析

当前,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师技能的培养主要通过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等理论学习后,以微格训练为实践作桥梁,链接师范生学校学习和工作。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的教学方法以传统教学法为主,比如讲授法、练习法、演示法等。但是随着信息技术大举进军教育领域,教与学的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学媒体和内容从以前的粉笔、黑板和教材构成的三部曲,现在已经换成了多媒体教学系统和多媒体课件、各种网络资源等;学生学习的途径从以前的纸质的教材、教学参考资源和教师,现在除了以上信息来源,还可以从网络、电影电视等途径获取信息。所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应该得到变革,比如目前正在全世界流行的翻转课堂教学法。师范生作为未来的教师,如果在学校就学会了如何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法,那么对他们的教学思想观、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能力将得到很大锻炼。所以探索如何培养师范生的翻转课堂教学能力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翻转课堂教学法实施对师范生教师素养培养的作用

1.准备翻转教学能够增强师范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由于时间关系,让每一个师范生都实施翻转教学是不现实的。笔者在具体教学中采取了如下办法,首先,每一位同学必须自主学习北京大学汪琼教授主持的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法”,学习完成后要能得到至少电子版的合格证书,证书上的成绩作为学科教学论成绩的一部分,占总成绩的30%。学生在学习该门慕课的过程中,遇到疑难知识点的时候,会主动对难点、疑点进行搜索查询,并进行资源重组、内化。以上措施都将增强师范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其信息素养和教师素养的提升。

2.微课程的制作能够增强师范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师范生在实施翻转课堂前,必须完成所选主题的微教案、微课件和微视频的制作。完成微教案,需要学生学会编写教案,学会任务单编写和教学设计;完成微课件,需要学生学会如何将教案转换为课件、学会课件的色彩搭配和页面布局、学会超链接和动画设置等;完成微课程,需要学生学会如何将文字转换为语音、如何录音和编辑声音;需要学生学会如何录像和编辑视频,并且至少掌握一种录屏软件的操作等等。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并完成相应任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的同时,实践动手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3.完成转教学过程能够培养师范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由于时间关系,不能使每一位师范生都进行课堂翻转,所以笔者将每个班学生依据实际情况分成5~7人一组,每一组在小组长带领下完成一个主题的翻转教学。在这个过程中,从最先的主题选择、课前的资料准备、微课件设计制作、微课程的拍摄编辑配音和翻转教学的课堂实施,都离不开小组成员的密切配合。

三、基于翻转教学的师范生教师素养培养路径

当前,师范学校学生在新型教学方式的把握上很多都体现在纸上谈兵阶段,通过理论的学习,他们知道了很多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但是没有具体实践过,比如协作学习法、抛锚教学法、随机进入教学和探究性学习法等,那么如何将新兴的翻转教学法让学生在学校的时候就能比较具体地掌握呢?可以通过以下过程来实现:

1.师范生实施翻转课堂的课前准备阶段。师范生要学会翻转教学法,必须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翻转教学以及如何翻转。第一,授课教师给学生做一次讲座,明确学生的任务,知道在本次翻转任务中他们的教学对象是自己的同班同学,所选择的主题不应该是中小学书本内容,应该是师范生自己感兴趣且大多数同班同学也有兴趣了解的主题才合适;第二,要求学生学习有关翻转课堂和课件制作的慕课,系统性地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第三,学会相关软件,比如“朗读女”、“camtasia studio“和“会声会影”等软件的操作使用;第四,微视频的制作要科学、有趣,体现出重难点;第五,课前课中课后任务要合理、课前任务要简单全面,课中任务要要有梯度,要能在教师引导既能学会新知识新技能节等等,课后任务要能承前启后。第六,班级新建一个云盘账号和一个qq群账号,作为翻转课堂专用账号。每个小组将准备的资源上传到云盘,让每个有账号同学都能随时前去观看视频和资源。QQ群号可以将翻转过程的问题及时反馈,群策群力解决问题。

2.师范生实施翻转课堂的课中实施阶段。师范生在完成翻转课堂的任务中,要明确知道实施翻转教学后,同学们要对自己所讲内容要吸收内化。这个过程不能和传统教学一样,主要靠教师的讲授来完成。应该是由学生在看完视频后依据教师的提示引导等,提出问题,在师生共同努力下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通过问题或者练习检查学生是否观看了视频和完成了课前任务单。比如有个同学在她的翻转课堂“发现自己的优势”中,通过“如果你是苏格拉底的那位弟子,你会推荐自己嘛?”来检测学生是否课前观看了教师提供的资源,并根据不同学生的回答来评判学生观看视频的认真程度。其次,引导学生进入深层次学习,比如有个同学的翻转课堂主题是“心肺复苏术”,通过5分钟小检测后,老师提问:“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可能是视频中哪些因素?”学生通过讨论、网络资源查找,从而得出答案。最后,课堂进行到尾声的时候,一般是离课结束还有10分钟左右的时候应该有一个课堂练习或者测验,来检测学生对于本节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这个环节应该是教什么考什么,不应该特意为难学生。

3.师范生实施翻转课堂的课后阶段。在师范生翻转课堂结束后,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讨论,就刚才同学的授课给出评价。比如郭敏同学就对本班两位同学的翻转课堂做了如下评价:“在刘煊同学的‘人生有意义的选择’翻转课堂上,虽然没怎么翻转起来,但形式上还是具有翻转课堂的特点,我认为作为第一次,还是挺不错的。之后的张玉琴同学的‘发现自己的优势’翻转课堂更加具有翻转课堂的特点,无论是翻转课堂的课前看视频,完成任务,还是课堂上的讲解上都具有翻转课堂的雏形。在张玉琴的第一次翻转课堂上,无疑是成功的,做到了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课堂的活跃气氛。”教师在学生评价后,还要就同学所做的翻转课堂从课前资料的准备到课程中翻转教学的实施整个过程给以总体评价,让学生明白每个环节的优缺点,并给出改进的建议,这样有利于以后学生再次实施翻转时候能够借鉴。

四、师范生实施翻转课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由于师范生对如何备课、教学过程设计等不熟悉,往往选择的主题范围很大,比如有同学选择主题“宋朝文化讲座”、“唐朝服饰研究”、“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完全不是一节课就能解决的主题。所以主题的选择范围应该适当,师范生每节翻转课堂的时间控制在35分钟左右,依据这个时间确定要翻转的核心知识点。

其次,翻转课堂教学小组在选定主题后,应该就选定的主题做广泛深入的学习,不能够只掌握要讲的那点知识,否则在课堂的翻转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提出问题后教师无法指导的现象。

再次,师范生做的视频要有趣美观,能够吸引同学看完。比如有的小组视频做得很粗糙,知识点之间的衔接不连贯,画面剪接混乱,据调查,这个组的微视频没有一个同学坚持看完了。有的小组视频制作精美有趣,翻转课堂成员在课前反复提醒同学们前去观看并要求完成作业,后来上课很成功,得到同学们的认同。

最后,师范生在翻转课堂中要注意角色的转换。不能还是把自己当作学生,害怕正视讲台下的同学,没有自信。要把自己当作真正的老师来实现课堂组织正常化,否则很容易使得课堂乱哄哄一片,授课不能正常进行。

五、结束语

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基于翻转教学的师范生教师素养培养路径探究项目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努力下即将完成。这个过程中,有欢喜和愤怒,也有理解和信任,比如在课余学习汪琼教授的慕课,很多同学经常深夜和周末不能休息,但是他们坚持下来了,两个年级85人,只有4人没有获得合格证书,达到优秀的占了36.2%。尽管在学习过程中有同学抱怨,但是拿到证书后也都很高兴和理解。还有的同学视频做得不好,被要求反复做,尽管有怨气,但是也坚持做下来了,并且一次比一次好最后得到了师生的肯定;还有的小组在翻转中发现最后不是实施的翻转教学法而是传统讲授法,被要求重来,虽然很辛苦,但是他们还是坚持下来了……还有很多很多困难,都被同学们克服坚持下来了,在此对他们加以感谢。

参考文献:

[1]何朝阳,欧玉芳,曹祁.美国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148-151,161.

翻转课堂成功因素篇9

关键词 初中语文;翻转课堂;网络平台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9-0126-02

1 前言

随着社会形势的迅速发展,现代化教育正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本位”向以人为本的“核心素养本位”转化和发展。尤其是时代科技力量的不断进步,以微型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各种领域内获得普及与推广,教育事业从中享受到越来越多的“科技红利”。正是在这种教育科技化发展形势下,以互联网为支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教育领域内变为现实可行并开始流行起来。它虽然起步较晚,然而在这一短时期内,越来越多的教师甚至学生逐步认识并了解到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势特征和非凡功效,更是从中初步感受到科技教育资源的优质效益和良好效应。

2 翻转课堂教学的主要优势和相关角色转换

什么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呢?顾名思义,就是指学生在课外时间内完成知识学习,课堂则变成师生之间以及学生同伴之间教学互动的场所,主要包括答疑解惑和知识运用等内容形式,从而更好地达到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要目的的良好效果。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增强学习上的互动性。这一教学模式并非把教师的主导作用排斥在外,其实质是在自主学习环境下增强师生互动和更加个性化的沟通。

2)有效增强学习上的自控性。借助网络平台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时间、内容、速度和进度等方面实行更好的自我控制和调节,有利于促进他们更好地自我学习、自我思维和自我发展。

3)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影视作品、音像图片等资源融入其中,把单调的语言文字转化成有声有色的视频形式,如让学生在古诗学习后自制乐画和谐的诗朗诵PPT,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与作业兴趣,而且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和艺术素养[1]。

在翻转课堂教学活动中,有关角色将会因此而发生相当程度的转变。

1)有利于学生角色更加突出学习上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在这一模式中,学生通过书刊、网络、视频和音频等介质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充分显现了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积极主动性。

2)有利于教师角色由“教学”变为“导学”。在这一模式中,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一些不易获取的PPT、视频等参考资料,对学生自学的内容和方式提出建议和要求;自觉引导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总结和梳理,从某种方向上形成一定的学科素养。

3)有利于家长成为学习参与者的角色。在翻转课堂教学活动中,家长可通过亲子学习活动(如一起看视频)等形式,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更好地配合教师的教学主导行为,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更好更全面地开展[2]。

3 对网络平台下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的应用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微课资源与翻转课堂形式相融合,有利于在促进教学相长、优化教学过程以及培养自主学习和和谐互动能力等方面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

制作翻转教学视频,更好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相长 在翻转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精心制作教学视频和学生对于它的充分利用,是极其重要的主体环节。以教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为例,教师要大量搜集作者在创作这首诗歌时的相关社会背景和更多情感体验,在教学视频制作中,既要把整个诗篇作为视频内容,又要注重对视频片段的有效解读。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并在学习、理解、感悟过程中做出积极性引领和有效性推动。

再如对于八年级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在对文本教学内容做出设计以后,还需要另外搜集大量的各种素材,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课后练习,并且把上述所有内容都制作成Flash课件形式。正因为如此,不仅落实了其中相关的文言字词句,帮助学生较好地疏通文义,以便于他们充分地解读教材文本,而且有利于学生在此基础上,通过合作探究活动更好地解决在个体自学中存在的学习问题,从而帮助他们加深对文本内容的有效理解与实际感悟。换言之,教学视频制作既要考虑文本内容,又要考虑学生因素,这是一个有利于教学相长的实践课题[3]。

通过翻转解决重难点内容,更好地优化初中语文教学过程 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论传统模式下的“教学窗口前移”,还是翻转模式下的“前置性学习”,它们对于课堂教学来说都是很重要的;而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更是教学能否取得高质高效的决定性因素。也就是说,在翻转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和学习信念,让他们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促进他们的自主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奠基铺路、焕发活力。因此,随时发展文本内容的矛盾因素,寻找学生认知水平与教学内容的契合点,从中提炼学生不易理解的问题,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知欲望,并且利用翻转课堂的重复性和独立性开展“愤启悱发”的启迪与引领,在优化教学中获取不容忽视的情绪智力效益。

如朱自清的《背影》,教学重难点在于让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来感悟父子之间的情深义重。有鉴于此,教师可利用翻转课堂画出描写背影的语句,展示父辈们辛苦劳作、无私付出的场景,让学生边看边感悟;然后视频“分析”文中四次背影中对父亲动作的描写,真切地表达父亲对“我”的艰辛付出和无私情怀。就这样,通过翻转演示来实现优化教学目的[4]。

通过翻转促进个体自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个性学习能力 重视并培养以自主学习能力为重要元素的学生核心素养,不仅是新课程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中的关键词,而且是各类学科教学中的应有之义,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的根本需要和重要举措。再从上述有关内涵和优势特点来看,所谓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坚持以培养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上位目标,以促进学生在课外时间内自主完成知R学习任务为基本前提,以学生通过书刊、网络、视频和音频等介质开展个性化自主学习活动为基础首要环节,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为根本原则,从而更加强调并突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个性化。所有这些,不仅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同向而行,甚至是目标一致的。

以阅读写作教学为例,其在语文课程活动中占有“半壁江山”的重要份额,既是重点所系,又是难点所在。在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和学生发展需要,在课外时间通过网络视频技术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元的读写素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既可不断地丰富阅读生活,拓展阅读野,加强素材积累,有效弥补阅读不足的“短板”,又有利于学生在广泛吸纳中逐步消弭“无米之炊”和“闭门造车”的写作困惑。

通过翻转促进合作探究,更好培养学生的和谐互动能力 在传统课程活动中,教师坚持课堂阵地,把教学内容充分讲解后,留一些作业让学生回家完成。翻转课堂模式则是让知识学习的主战场转移至家中,而课堂活动主要功能的实现则是以学习成果相互分享为主要内容形式。因此,后者对于建立在学生个体学习上的合作探究以及和谐互动等方面有着相当的要求和期望。

“合作探究”主要指学生与学生之间,“和谐互动”则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同伴之间两个方面。在翻转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充分借助于手机微信群和多媒体技术等网络平台,引导师生、家校之间开展实效性的互动。如教师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实质性或者疑难问题通过网络载体来组织并主导学生的研究和讨论,努力在多元互动和集思广益中获得成功性解决,从而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学生之间的和谐协作能力。

如在实施《背影》一课的翻转课堂教学中,先让学生通过网络观看《背影》,并且欣赏改编自本文的黄磊同名歌曲;然后在共同品读课文基础上,按照“先小组、后集体”的形式,深入开展情感交流活动,让学生切实体悟社会永恒现象――“孩子是一生的牵挂,父母是永远的港湾”。如此而为,让学生从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情感深化中赢得一举多得的综合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网络平台支持下的翻转课堂的开展,是基于新型教育理念下一种崭新的教学方式,它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融合,对于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智慧和力量。本文以此为切入口和立足点,对于网络平台下的翻转课堂进行初步的认识、应用进行探讨,以实现翻转课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高效运用,获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58-64.

[2]花桂芹.电教手段为阅读教学插上想象的翅膀[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8):124-125.

翻转课堂成功因素篇10

一、中职语文教学现状调查

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曾说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 但现在的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却不尽如人意。笔者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发现学生排斥的并不是知识本身,而是传播知识的途径。

如今,中职教师本身就是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走上教师岗位的,深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上课时,仍沿用传统授课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不顾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采用“满堂灌”“一言堂”教学,教师卖力表演,学生被动接受,课堂效果不甚理想。

如今的中职学生大多也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本身在行为习惯、学习意志力和学习动力等方面就多多少少存在问题。在初中反复的“逼迫”和“失败”中,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兴趣,甚至有些学生对语文等基础课程的学习有抵触情绪。另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他们认为在中职学校只要学好专业课就行,学得一技之长,将来能找一份好工作,而语文显然不能为他们找工作增加多少实际的砝码,自然就受到轻视。

笔者对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1505(32人)、1506(42人)、1507(39人)、1510(29人)、1511(31人)5个班共173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选择中职学校的原因:61%是想学习一技之长,将来找一份好工作;25%是为了提高自身素养,为今后发展打下基础;14%是父母安排上的中职。

是否喜欢语文课:28%的学生喜欢上语文课;63%的学生选择了“一般喜欢”;另有9%的学生不喜欢上语文课。

对待语文课前预习:能做到课前主动认真预习的只有15%;临时翻阅的有39%;根本不看的占46%。

关于语文课堂思考:积极参与到课堂思考中的仅有18%;63%的学生只是“盲目”听老师讲解;另19%的学生上课处于睡觉或者开小差的状态。

在语文学习方法上:讲究科学学习方法的仅有7%;“比较讲究”学习方法的占36%;另有57%的学生根本不讲究学习方法,老师怎么说,自己怎么做。

针对语文课后复习:每天花半小时以上用于复习的仅有5%;半小时以下用于复习的有40%,还有55%的学生仅仅是完成语文作业,基本不进行复习。

关于课外阅读:经常进行课外阅读的有24%;“有时”进行课外阅读的占55%;而21%的学生从来不进行课外阅读。

课外读物的选择上:经典名著、历史军事占6%;报刊杂志占38%、玄幻小说、漫画类占56%。

中职学生成功体验调查:仅有15%的学生经常有语文学习的成功体验;66%的学生偶尔有语文学习的成功体验;而19%的学生从来没有过成功体验。

二、翻转课堂在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伊万・伊里奇在《非社会化学校》一文中曾提出:“良好的教育制度有三重目的:第一,任何时候给任何想学习的人提供学习机会;第二,赋予那些掌握一定技能的人与他人共享技能的权利;第三,给那些想与公众交流的人提供机会。”翻转课堂具有以下应用价值。

1.翻转课堂实施的保证――教师教育技术素质的不断提高和终身学习的不断推进

翻转课堂必须要有配套的信息化手段。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能力。

教师是学习资源的直接管理者。教师需收集并制作各类学习资源(PPT课件、微课、电子任务书等),将各个知识模块通过内在联系有机结合在一起,构建知识地图,供学生自学下载。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跟踪监测功能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并通过交流互动功能实现与学生的实时沟通,答疑解惑。为了增加平台内学习成员间的互动,可以设置加分机制和闯关机制,如哪位学生帮助同学正确解答疑惑,则系统设置自动为其增加积分或可以进入下一阶段学习闯关,甚至可以奖励一定的游戏时间。在课后拓展模块,教师须对学生上传的课外知识进行审核。

早在2003年,中职学校就开始了大规模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和考证工作。随着教育信息化观念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的不断推进、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教师队伍无论在教育技术还是信息手段的应用上都能紧跟时代的步伐。以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为例,经问卷调查得出:100%的教师参加过有关信息技术的培训或讲座;100%的教师通过计算机水平考证;78%的教师参加过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教育教学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也对教师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要求。

2.翻转课堂的目标――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萨尔曼・可汗认为:“在10年前或15年前,没有人能够预见人类今日的发展。既然我们无法准确地预测现在的学生在10年或20年后需要什么样的知识,那么比起现在教给他们的知识内容,教会他们自学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无疑更重要。”

翻转课堂其实是把传统的现实课堂的知识获取翻转为虚拟课堂的自主学习方式,把现实课堂上更多的时间留给师生、生生之间的思维碰撞。翻转课堂能更大程度地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个性化指导相结合,更好地照顾学生的个性化差异,真正实现分层教学。

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课前教师通过账号,将微课、数字故事、任务书等学习资源上传到学习平台;学生通过账号登陆,自主进行学习,完成知识建构。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思维类型、原有的知识储备,按照自己的学习节奏来进行自主学习。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提前学习一些知识;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可以对学习资源进行重复播放、反复学习。在遇到学习困难时,可以通过交流互动模块进行师生、生生交流,在指导和研讨中,完成知识的第一次内化。课中教师根据跟踪监测模块,实时了解到的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在现实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讨论,突破知识难点,实现知识的第二次内化。同时,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课后教师将学生学习成果和一些课外拓展资料上传拓展学习模块,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巩固课程知识,拓展课外知识。

3.翻转课堂的效果――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生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