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十篇

时间:2023-12-06 17:40: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街道网络安全应急预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街道网络安全应急预案

街道网络安全应急预案篇1

为规范和强化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加强预案衔接,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满足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的需要,根据《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52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年工作要点》(安监总政发〔〕1号)和《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有关规定,特提出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通过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应急预案管理标准化,完善灾害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对突发灾害事故的能力,使灾害事故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有效救助,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促进我县安全生产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一)全面完成全县各级各类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编制、修订、演练、教育和备案管理工作,建立起上下贯通、左右衔接,覆盖全县各街镇、各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

(二)各街镇、县级部门(机构)、行政事业单位、生产经营单位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和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人员得到系统培训提高。

(三)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物资、装备、队伍建设和管理得到全面提升。

(四)建立县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和应急救援信息网络体系。

(五)建立起更加科学、适用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运行体制、机制。

三、工作任务

(一)全面完成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工作

1.应急预案的编制范围

(1)县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高危行业、高风险领域支撑预案。

(2)县级部门(机构)应急预案。

(3)街镇、村居(社区)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及其本地区高危行业、高风险领域支撑应急预案。

(4)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

A、高危行业企业:包括煤矿,非煤矿山,建筑企业,危险化学品、民爆器材和烟花爆竹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企业;

B、高风险领域企业:包括道路客运、水上客渡船(含旅游船);

C、生产作业场所(车间)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生产经营单位。

(5)公众聚集场所应急预案。

A、学校、幼儿园;

B、经营面积地上200平方米以上,地下100平方米以上的餐饮、宾旅馆业,文化娱乐、医院、诊所和其他服务行业经营单位;

C、经营面积地上500平方米以上,地下300平方米以上的集贸市场、商场、超市。

(6)重大危险源和重大安全事故隐患应急预案。

(7)重大政治、商贸、文艺、体育等活动应急预案。

2.各类各级应急预案编制、修订责任单位

(1)县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由县安监局负责。

(2)县高危行业、高风险领域支撑预案由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县道路交通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由县公安局牵头,县交通局配合;

县危险品运输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由县交通局牵头,县公安局配合;

县水上交通事故灾害应急预案,由县交通局负责;

县烟花爆竹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由县安监局牵头,县公安局、县供销社、县烟花爆竹公司配合;

县大型商业、文化娱乐场所和公众聚集场所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由县公安局牵头,县文广新局、县商委、县卫生局配合;

县建筑施工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由县建委负责;

县乡镇煤矿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由县煤管局负责;

县特种设备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由县质监局负责;

县危险化学品生产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由县经委负责,县公安局配合;

县危险化学品经营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由商委负责,县公安局配合;

县民爆器材生产、经营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由县商委负责,县公安局配合;

县森林火灾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由县林业局负责;

县地质灾害、公共危房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由县国土房管局负责;

县市政公共设施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由县市政局负责;

县电力、天然气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由县经委负责,电力、天然气部门配合;

县防汛、农业机械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由县水务局(县农机局)负责;

县非煤矿山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由县安监局负责。

县安全生产事故引发的环境污染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由县环保局负责,相关部门和街镇配合;

县自然灾害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由县安监局负责,相关部门和街镇配合;

(3)县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和负有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职责部门的应急预案,分别由各部门负责。

(4)各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村居(社区)突发事故灾害应急预案由街镇、村居(社区)负责。

(5)各生产经营单位、公众聚集场所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由各单位负责。总公司、总厂负责督促、指导下属单位和改制剥离企业的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建立健全包括集团公司(总厂)、子公司(分厂)、基层单位以及重大危险源、重大隐患、关键重点部位在内的应急预案体系。

(6)不属于以上规定应急预案编制范围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和公众聚集场所可以不编制应急预案,但必须编制事故灾难应急处置措施(程序)。

(二)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长效机制,切实做好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工作

1.建立完善县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运行体制、机制

(1)制定《县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2)修订完善《县突发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管理办法》。

(3)修订完善《县突发事故灾难现场处置程序》。

(4)制定《县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

(5)修订完善《县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手册》。

2.建立完善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1)应急预案修编、评审、备案、签发制度。

A、各预案编制单位的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应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修订,及时报送上级(含企业上级行业行政主管单位)评审备案后,由预案编制单位行政首长签字,并报送所在地县级主管部门、街镇(社区)备案,应急预案必须同时具备纸质件和电子件;

B、县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高危行业、高风险领域支撑预案,由各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报送县应急指挥中心组织县安全生产专家评审,县政府审定;

C、各街镇、在管单位、高危行业企业、高风险领域企业,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隐患单位应急预案,由预案编制单位报送县应急指挥中心组织县安全生产专家评审备案。

(2)应急预案宣传、教育培训和演练制度。

A、各街镇、各部门(机构)、各生产经营单位,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培训和演练活动;

B、通过预案的宣传、教育培训和演练活动,总结预案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修订上报评审备案。

(3)应急救援物资、装备、队伍管理制度。

A、各街镇、各部门(机构)、各生产经营单位,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实际需要,配齐、配足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装备,并做好经常性的保养,保持各种应急装备完好;

B、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以及矿山、建筑施工、民爆物品、烟花爆竹、交通运输企业必须建立应急救援队伍,上述企业规模较小的,可建立辅助应急救援队伍或与就近专业应急队伍签订协议为其提供事故抢险救援服务;

C、各街镇、各行业主管部门(机构)、各生产经营单位,要建立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应急救援物资、装备及队伍情况档案,并于每年6月30日前报县安全生产应急指挥中心备案一次。

(三)切实加强县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指挥平台和应急救援信息网络体系建设

1.建成县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固定指挥平台

2.建成事故灾难现场应急救援移动指挥平台

3.完成应急救援信息网络体系建设

(1)建成全县各街镇、各部门(机构)和高危行业企业、高风险领域企业及重大危险源、重大安全隐患单位相连接集声讯、图像、文字等一体化的应急救援信息网络体系。

(2)建成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信息数据库,实现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信息数据共享。

A、建立完善县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信息库;

B、建立完善全县应急救援物资、装备及队伍情况信息库;

C、建立完善全县重大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监管数据库;

D、建立完善全县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信息资料数据库。

四、工作步骤

(一)准备阶段。

年3月底前,制定印发《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二)宣传发动阶段。

3月底前制发相关文件,建立工作机构,层层召开会议,深入开展宣传发动工作。

(三)组织培训阶段。

年4月10日前,完成应急预案编制、修订、管理人员的培训。分期分批举办县级部门(机构)、街镇、在属以上企业预案管理人员培训班,县内高危行业企业、高风险领域企业和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预案管理人员培训班,较大型工业企业、较大型公众聚集场所预案管理人员培训班。培训班邀请国家安监总局和市安监局相关领导和专家授课。

(四)编制、修订、演练、评审、备案阶段。

年5月20日前,完成应急预案编制、修订、演练、评审、备案。

(五)机制建立阶段。

年5月25日前,制定、修订完善《县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县突发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管理办法》、《县突发事故灾难现场处置程序》、《县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县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手册》。

(六)总结验收推广阶段。

年5月31日前,提请国家安监总局和市安监局对我县应急预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验收、总结。

同时推进县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指挥平台和应急救援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力争5月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五、组织领导

县政府成立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等具体工作。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突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编制、修订、演练、评审和备案管理工作,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大事,各级各部门、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制定方案,组建班子,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责任,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在规定的时间内高标准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各街镇、县政府各部门要按照“属地化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负责领导和督促、指导本辖区、本系统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编制、修订、演练、评审和备案工作,建立本辖区、本系统上下衔接、左右联系的应急预案体系。

(三)督促检查,加强指导。

县安监局要组织力量深入街镇、部门(机构)和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督促指导,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此项工作顺利推进。

街道网络安全应急预案篇2

为贯彻落实《*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86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活动的实施意见》(绍政办发〔20*〕157号)文件精神,根据我县实际,就推进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

围绕县委“建设更加富裕、秀美、创新、文明、和谐的新*”总体目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加强对基层应急管理的组织指导,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以及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作用,深入开展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大力提高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素质,提高基层组织和单位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二)工作原则

1、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体制。

2、坚持依靠群众,共享共建。鼓励社会参与,依靠群众,多渠道、全方位构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3、坚持立足基层,强化基础。立足于基层自我防范,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推动和加强应急管理基层基础工作。

4、坚持分类指导,循序推进。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的工作载体,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

二、适用范围

本意见所指基层组织和单位,是指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村民委员会、学校、企业、医院、社会团体、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经营管理单位等。

三、工作目标

力争通过一到二年的努力,基本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应急管理预案体系,初步形成“政府统筹协调、群众广泛参与、防范严密到位、处置快捷高效”的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和应急监测预警制度,全面开展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工作,广泛建立基层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自救队伍,基本形成基层应急工作网络,使广大群众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普遍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明显提高,应急管理基础设施相对完备,突发公共事件明显下降。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责任

(一)规范应急管理机构建设

工作目标:各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县政府有关部门本着立足现实、充实加强、细化职责、重在建设的方针,充实应急管理机构。

1、20*年底前,各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成立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确定应急管理责任办公室,落实专职干部抓日常应急管理工作;村(社区)、企业、学校、医院等基层组织和单位建立专兼职的应急管理机构。(责任单位:各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

2、20*年底前,县政府有关部门明确应急管理分管领导,确定应急管理责任科室。(责任单位:县政府有关部门)

(二)规范预案体系建设

工作目标:各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构建相对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在横向上,结合实际确定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应急保障等各类专项预案框架,确保预案基本覆盖本地可能发生的主要突发公共事件;在纵向上,初步构建完成包括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重大活动安全单项应急预案等的预案体系。

到20*年底,所有乡镇(街道)、50%的村(社区)制订可能危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重大财产安全的各类应急预案或操作方案;到20*年,村(社区)要达到80%。到20*年底,100%的高危行业、生命线企业制订应对企业安全隐患的应急预案,80%的其他企业结合企业特点制订防火、防毒、防传染病、防自然灾害、防生产事故等危及企业和员工安全的应急预案或操作方案。100%的学校要制订可能危及师生生命安全和重大财产安全、严重破坏教学秩序的各类应急预案或操作方案。医院、社会团体、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经营管理单位要根据实际,制订针对性的应急预案或操作方案。(责任单位:各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教体局、县卫生局、县安监局)

(三)规范监测预警制度建设

工作目标:各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县府有关部门对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送程序进行规范,对信息报送的渠道和责任进行明确,不断完善社区、乡村等基层组织预警系统,逐步建立健全覆盖县、乡、村三级的突发公共事件监测网络和信息直报系统。

到20*年底,全县所有乡镇(街道)要培养基层应急信息员队伍,重点区域、群体、行业要设立基层应急信息员,形成以基层群众为主体的安全信息网络;乡镇(街道)和县府有关部门应结合实际明确领导分工、落实现场处置及协调工作职责,规范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报送程序,明确信息报送的范围、责任主体和报送要求,建立和完善24小时的信息报告制度;要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锣鼓等方式加强应急信息、预警的延伸,着力解决边远山区信息报告和预警中“最后一个人”的瓶颈问题,努力构建全覆盖的应急管理信息网络。(责任单位:各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县府有关部门)

(四)规范社区应急管理建设

工作目标:街道、社区建立应急自救队伍,不断完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事件等应急预案,使居民对应急处置、安全知识的知晓率逐年提升。

1、逐步完善社区应急救援体系

到20*年底,全县所有社区制定各类应急预案,健全应急预警信息的渠道;100%的街道办事处建立维稳调解、民兵应急救援、专职消防、事故救援等队伍;100%社区建立护区队、义务消防队等队伍。各社区居委会要重视应急人员的业务能力与素质培训,每年开展二次应急演练,提高应急人员的处置能力。(责任单位:各街道办事处、县民政局)

2、加强社区应急管理知识培训

对居民的应急管理知识培训纳入社区居民教育体系,通过课堂培训、板报宣传等形式宣讲应急处置和安全知识。到20*年底,居民对火警、交通事故、医疗等急救电话认知率达到80%以上,到20*年达到90%以上;到20*年底,懂得用电、用燃气、消防、食品卫生等安全常识的居民比例达到50%以上,到20*年达到60%以上。(责任单位:各街道办事处、县民政局)

3、建立集日常服务和应急指挥于一体的群众热线电话

到20*年底,50%的乡镇(街道)建立群众热线电话,到20*年达到70%,到2010年,群众热线电话在各乡镇(街道)普遍建立。(责任单位:各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民政局)

(五)规范农村应急管理建设

工作目标:乡镇、行政村建立应急自救队伍,不断完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事件等应急预案,使农村居民对应急处置、安全知识的知晓率逐年提升。

1、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活动

在每年开展的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中,增加应急管理知识“下乡”,编印应急管理实用手册和宣传资料进农村;到20*年底,农村居民对火警、交通事故、医疗等急救电话认知率达到60%以上,到20*年达到70%以上;20*年农村居民对用电、用燃气、消防、食品卫生等安全常识的认知率达到50%以上,到20*年达到60%以上。(责任单位:各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

2、规范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的应急管理

在农村用电方面,变压器有护栏和警示标志,线路规范,用电设备各项性能和指标符合铭牌标示和安全标准,严禁私拉乱扯,杜绝使用老化线路,建筑物内严禁使用电线。(责任单位:各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县供电局)

在农机和农村运输车辆、船舶管理方面,所有运输车辆、农用船舶和大型农业机械都依法登记,按要求检验合格,司驾人员持证上岗,杜绝无牌无证、脱检脱审脱保、无作业证和持假作业证等违法行为,渔船、农耕船不得从事经营通运输活动。(责任单位:各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县农业局)

在农村消防管理方面,积极发展农村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全面落实防灭火措施,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在农村道路安全方面,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逐步完善道路安全设施,加强对事故多发路段的整改,学校附近等重点路段应当设立安全警示标志。(责任单位:各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县公安局、县交通局)

在农村危房管理方面,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校、幼儿园、卫生院、诊所、敬老院、教堂、寺庙等危房的排查,加大危房改造力度,提高房屋安全等级。(责任单位:各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县建设局)

在农村自然灾害预防方面,普及自然灾害防治知识,增强应对地震、洪水、暴风潮、冰雹、雷电、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增强群众临灾自救互救能力,保护农作物不受病虫害侵蚀、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的损害;普及防止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的环保知识,增强应对自然灾害的敏感性和防范能力,不断完善基层群测群防体系。(责任单位:各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水利水电局、县农业局、县环保局、县气象局)

对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的应急管理,要有制度,落实专人负责,各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县府有关部门要定期督查,指导督促相关单位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

3、制定防范和应急措施

针对交通、消防、公共场所、学校、用电等可能引发的突发公共事件,制定预防计划、防范对策及应急措施,推广应急管理“枫桥经验”的“四早法”,每年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工作,有针对性的对电路、道路、农机作业现场、公共场所、大型家宴聚餐、村民生活中的安全问题进行巡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有记录,有整改计划和整改措施,对难以解决的重大事故隐患或紧急事件要及时上报。(责任单位:各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县府有关部门)

(六)规范企业应急管理建设

工作目标:实现企业应急管理工作常态化、应急队伍专业化、应急演练定期化、处置突发事件自主化,应急能力全面提高,各类事故发生率严控在指标之内。

1、编制完善企业预案

到20*年底,各类规模以上生产经营企业全面完成应急预案编制工作,预案内容简明、管用、注重实效,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所有的高危行业、生命线企业每年开展一次以上联合演练,促进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责任单位:各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县安监局)

2、加强企业专兼职应急队伍建设

20*年底前完成企业应急队伍建设,督促企业切实抓好应急队伍的训练和管理,加强对职工应急知识、技能的培训,特别是安全生产关键责任岗位的职工,既要熟练掌握生产操作技术,也要掌握安全操作规范和安全生产事件的处置方法,增强自救互救和第一时间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责任单位:各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县安监局)

3、开展企业隐患排查监管

每年的年初、年中和事故高发时段,认真组织开展定期、不定期的隐患大排查,对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检测评估,及时整改。(责任单位:各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县安监局)

4、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和信息报送工作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企业应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先期处置,并按照分级标准迅速向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责任单位:各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县安监局)

(七)规范学校应急管理建设

工作目标:全面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将应急处置常识纳入课堂教育,规范各类突发事件和事故苗头的报告,各类事故的及时处置率达到100%。

1、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危机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到20*年底,学生应急知识知晓率要达到60%以上;到20*年,每个学生每学期应急知识授课数要达到3课时以上,应急知识知晓率要达到80%以上。(责任单位:各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教体局)

2、建立预警机制和防险救灾应急预案,落实危机防范措施。全面推广学校食堂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的“五常法”,认真组织开展学校防火、学校校园及其周边治安环境整治等工作,坚决防止火灾、集体食物中毒、交通等重大事故的发生,接送学生车辆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从严查处超载等违法行为。(责任单位:各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教体局)

3、建立健全学校突发公共事件的报告制度。凡学校发生的重大突发性安全事件,如食物中毒、重大刑事治安案件和紧急灾情、传染病流行病疫情,以及师生非正常死亡事件,不论发生在校内还是校外,只要涉及学校师生,都应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报告。(责任单位:各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教体局)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要充分认识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把推进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县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各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县府有关部门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加强对基层应急管理的组织领导。

(二)周密部署,扎实推进

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涉及面广、任务重、难度大,各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县府有关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按照实施意见确定的目标、内容和工作进程要求,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精心组织实施。要加大对推进工作的指导、检查、督查,确保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街道网络安全应急预案篇3

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需要。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52号)、《广东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粤府〔*〕71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汕府〔2008〕6号)精神,根据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通知》(汕*府〔*〕26号)要求,进一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现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落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为重点,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科学应对,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

(二)工作目标

力争“*”期间,在我区建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健全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构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军地结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二、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规划和制度建设

(一)编制全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

要着手编制全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明确实施规划相关建设任务的责任主体,保障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目标的实现,统筹规划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

(二)深化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各镇(街道)、区直有关单位要按照汕*府〔*〕26号文件的要求,抓紧制订和完善本地区、本单位和领域的各类预案,所有镇(街道)、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在2008年9月底前要基本完成相关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并做好各级、各类相关预案的衔接工作。要建立动态的预案修订机制,在演练中检验预案、锻炼队伍、磨合机制、增强预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查找不足,及时修订完善,特别是涉及多个地区和单位的预案,要通过开展联合演练等方式,促进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

(三)加强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

区人民政府是我区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关,区直有关部门和各专业应急指挥机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各自职责,具体负责相关类别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要强化职责,充分发挥在相关领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作用。区应急办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补不足”的作用,为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当好参谋助手。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是本行政区域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要建立并强化应急管理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深入一线,加强组织指挥。要加强镇(街道)、区直有关单位的协调联动,积极推进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加快突发公共事件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恢复重建及调查评估等机制建设。研究建立保险、社会捐赠等方面参与,支持应急管理工作的机制,充分发挥其在突发公共事件预防与处置等方面的作用。

三、进一步做好突发公共事件防范工作

(一)开展风险隐患普查和监控

开展风险隐患普查是预防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关键。各镇(街道)、区直有关单位要组织力量认真开展风险隐患普查工作,全面掌握本行政区域、本行业和领域各类风险隐患情况,落实综合防范和处置措施,实行动态管理和监控,加强区域之间、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对可能引发突发公共事件的风险隐患,要组织力量限期治理,特别是对位于人口密集地区的高危企业,以及不符合安全布局要求、达不到安全防护距离的企业,要依法采取停产、停业、搬迁等措施,尽快消除隐患。要加强对影响社会稳定因素的普查,认真做好预警报告和快速处置工作。各基层单位要经常开展风险隐患普查。加强对重点隐患,特别是洪涝、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地区和危险品仓库、“城中村”以及“多合一”建筑等的监管力度,落实监管人员责任,及时解决存在问题。

(二)强化信息报告和预警工作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工作制度,明确信息报告的责任主体,对迟报、轻报、漏报甚至瞒报、谎报行为,要依法追究责任。各镇(街道)、区直有关单位在加强信息报告工作的同时,通过建立社会公众报告制度、聘请基层信息员等多种方式,不断拓宽信息报告渠道。加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机制的建设,要建立预警信息通报与制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息等各种媒体和手段,及时预警信息。

(三)积极开展应急管理培训

各镇(街道)、区直有关单位要制订应急管理培训规划和培训大纲,明确培训内容、标准和方式,充分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做好应急管理培训工作。要加强岗位培训,加强对基层应急管理人员的培训,使他们尽快熟悉掌握应急管理知识,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各类企业要加强岗位操作人员的培训,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和安全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有关防范和应对措施。区直有关部门要切实为基层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提供指导。

(四)大力宣传普及公共安全和应急防护知识

要深入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各级应急预案和相关法律法规,全面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和技能。应急知识的宣传要进社区、进村居、进企业、进学校。要通过专业应急知识宣传手册、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和专业人士参与应急科普宣传工作等,大力提高公众的防灾救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四、进一步加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建设

(一)加强突发公共事件预警系统、应急平台体系和“一网五库”建设

大力推动突发公共事件预警系统、应急指挥平台和信息网络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的场所、技术系统和设施,建设适用的应急指挥平台,健全信息综合研判、指挥调度、辅助决策等功能的应急信息与指挥协调系统。

要把“一网五库”建设作为应急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积极推进,动态管理。要加快应急管理工作联络网建设,各镇(街道)、区直有关单位要在2008年5月底前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工作联络网络,并指定专人负责,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相关资料;要加快救援专业队伍库和救援物资库建设,深入调查、全面掌握各类救援专业队伍的分布情况、队伍规模等,摸清救援物资的分布和储备情况,逐一建档,实现各类应急物资综合信息动态管理和共享;要建立应急管理专家库,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时的专业特长和技术优势;要加快应急管理法规库的建设,按类别、分层次收集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加快突发公共事件典型案例库的建设,认真收集、整理近几年以来发生的与本镇(街道)、本单位相关的较大以上突发公共事件案例,为今后处置类似突发公共事件提供借鉴。

(二)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应急资源管理

加强各类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建设,改善技术装备,强化培训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建立应急救援专家队伍,逐步建立社会化的应急救援机制,大中型企业特别是高危行业企业要建立专职或者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并积极参与社会应急救援。

统筹规划应急处置所需物料、装备、通信器材、生活用品等物资和紧急避难场所,以及运输能力、通信能力、生产能力和有关技术、信息的储备,保证及时补充和更新储备物资,保障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工作的需要。

(三)做好应急处置、善后重建和评估统计工作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事发单位及直接受其影响的单位要根据预案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迅速开展先期处置工作。事发地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负有统一组织领导应急处置工作的职责,要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调动有关救援队伍和力量及时开展救援工作,从而控制事态发展,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避免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基层组织和单位要立即组织自身应急队伍和群众,开展自救,并积极配合专业救援队伍做好协助处置工作。

应急处置结束后,各镇(街道)、区直有关单位要及时组织恢复受影响地区正常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灾后恢复重建要与防灾减灾相结合,健全社会捐助和对口支援等社会动员机制,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重大灾害应急救助和灾后恢复重建。要依法及时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查明原因,依法依纪处理责任人员,总结事故教训,监督制订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实。在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调查处理的同时,要对事件的处置及相关防范工作做出评估,并对年度应急管理工作情况进行全面评估。要加强应急管理统计分析工作,及时、全面、准确地统计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发生起数、伤亡人数、造成的经济损失等相关情况。

(四)深化信息和舆论引导工作

各镇(街道)、区直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舆论引导和舆情分析工作,加强对相关信息的核实、审查和管理。坚持及时准确、主动引导的原则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完善政府信息制度,建立健全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舆情收集和分析机制,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对信息、新闻报道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周密安排、精心组织信息工作。

五、进一步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

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力争通过2至3年时间,初步形成“政府统筹协调、群众广泛参与、防范严密到位、处置快捷高效”的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机制。

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全面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应对工作,要分工一位班子成员分管应急管理工作,在强化现有相关机构应急管理职能的基础上组建应急管理办事机构,承担日常应急管理的各项职责和任务,并指定党政办一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应急管理工作。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要落实应急管理工作责任人,做好群众的组织、动员工作。基层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是本单位应急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在属地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应急管理工作。

六、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补偿机制

街道网络安全应急预案篇4

关键词:数字化 城市管理 新应用

中图分类号: B834 文献标识码: A

“数字城市”是指信息化的城市,它与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概念是一致的。所谓“数字城市”或城市的信息化是指在城市的生产、生活等活动中,利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城市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要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全部过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腾飞、人口城市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城乡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显著以及各地加快推进“大部制”改革等特点,各地城市管理部门纷纷从应用上、功能上提出新思路和新需求。许多城市和地区在原有的“数字城管”基础上,加大项目投资,建设二期项目甚至三期项目,紧密结合民生工程和经济建设,不断的完善“数字城管”系统,把城市管理的新思路用科技新手段实现,更好的为政府服务、为市民服务。

一、综合视频监控的应用

视频监控系统已成为当今社会中相当成熟的系统,在政府行政部门、公安社会治安、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类社会资源中应用较为普追,怎样有效的利用这些视频资源更好的为城市管理服务,以下是笔者对城市管理中视频资源利用的一些想法:

(一)视频资源共享和整合

城市管理部门通过自建(租赁)模式在城市管理“黑点”、“难点”区域的高点(30层左右建筑物)上安装监控设备,以“面”控为主;利用公安治安街面监控资源,以“点”控为主;利用交(水)警道路(水面)监控资源,以“线”控为主;利用应急办等其他行政单位及社会视频资源对绿地、公园、开放型居民小区、工地等区域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从而减轻城管人员的压力,减少城管巡检人员数量。

利用以上视频资源的关键在于视频共享和整合的集成,在监控系统网络化数字化趋势越来越显著的情况下,给视频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带来很大的便利,利用视频专网(公安视频专网)、VPN网络、运营商裸纤租用(EPON光网络)、专线接入等方式,在城管部门内部建立视频服务独立区域,既保证了网络的安全性,又保证了网络的带宽,可以达到视频资源整合和共享的目的。

(二)多级联动的视频应用

城市管理部门以多级联动管理为主,一般分为市级、区级、街道级(社区级)三级(四级),区级和街道级的城市管理单位对属地管理区域更加了解,通过视频监控系统能够发现城市管理问题,对城管案件进行核实核查、立案结案,更加快速准确。视频资源由市级城市管理部门进行整合和管理,区级、街道级通过市级调用,为避免单台设备因为视频调用请求过多而导致当机。采用视频转发方式,将视频转变为流媒体进行传送,区级、街道级可采用BS/CS模式,将视频与城管业务系统进行集成,实现视频多级联动以及无缝应用。

(三)视频在工地管理的应用

工地管理通过视频监控可以快速的了解工地当时的施工秩序,由于工地属于临时性的,因此安装无线移动传输视频系统(CDMA/3G)可以解决管理需要和投资成本将无线移动视频作为视频资源的一类资源进行整合和共享。泥头车管理同样也可以通过视频系统进行管理,在工地门口和建筑废料倾倒处各安装车牌抓拍和识别系统,先将本工地所有的正规泥头车进行登记,在进出工地时,通过车牌识别系统辨别正规车辆和非法运行车辆,再在注册登记的泥头车上安装GPS设备,预先规划好行使路线,防止泥头车非法倾倒建筑废料。

二、应急调度指挥的应用

由于城市管理监控指挥中心集成了众多城市基础资源数据以及其他行政单位的相关数据,因此有不少城市将城市管理监控指挥中心和城市应急指挥中心联系起来。

(一)应息值守的应用

该应用涉及市级应急指挥部门、区级应急部门,以及所有街道等应急单位,这些单位需要通过该系统来完成突发事件的信息报告和梳理、了解、统计各级应急相关的基础数据,如应急值守、指挥调度等,主要服务用户包括: 政府领导:政府领导需要全面掌握了解突发事件信息及应急相关基础知识,以便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根据相关预案,对突发事件进行快速有效地指挥调度,有效控制事件的进展,保障社会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应急联动的应用

当发生紧急事件时,能根据预案基于GIS地图对城管资源(车、人)进行搜索、调度、下发指令,并可以对事件处理过程进行监督事件的其体处理过程如下:紧急案件处理指挥领导小组在专家组的协助下,迅速提出解决方案。根据解决方案,通过案件调度部门迅速调度指挥城管资源,展开对案件的处理工作。通知联动单位配合,由于案件处理的复杂性,可能会涉及到联动单位配合问题,案件处理时如需要联动单位到达指挥中心共同指挥或者到现场配合工作;汇报处理情况,现场处理人员需随时向指挥中心进行汇报,汇报方式可采用电话、短信、GPS终端汇报等方式传送信息。传送的信息可在指挥中心电视屏幕上显示,视频监控中心在案件处理的整个过程,按照中心指挥组的要求提供视频信息,并做好音像记录工作;案件后续处理,紧急案件一般都是在现场进行必要的处理,其他工作则事后继续处理;反馈处理结果,将案件的处理结果和相关的音像记录输入到数据库中。对于没有完成的案件,需要反馈到发送案件的部门,并对没能处理案件的原因做出合理解释。

(三)预案管理子系统

预案就是针对某件可能发生的事件预先定义的各种执行或报告方案,方案包括的几个主要部分有:详细具体的适用条件、供指挥员参考的文字正文、预先定义好的各种控制参数列表。当事件条件满足时,自动执行行动方案,将调度指令派发给相应的负责人,进行应急处理,最后将处理结果进行归档处理。其中: 文本预案:在对一些很复杂而且周期比较长的案件进行预案,根据不同的职责任务,监督中心以文件的方式下发给各个职责部门。静态预案:对于一些固定的街道的道路保洁、绿化保养、市政设施等等都有固定负责人员,当那个复杂区出现问题,可以在GIS地图上调出负责人信息,直接语音或者短信调度分派负责人去处理。动态预案:动态预案是处理紧急案件的,在GIS地图上搜索案发地点附件的动态城管资源,查看这些资源的状态和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对其进行指挥调度,以达到协同处理案件的效果。

三、数据(资源)共享服务的应用

依据国家电子政务的有关政策,针对城市管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立足城市管理信息化发展方向和要求,建立城市管理信息资源公开共享的长效机制,促进信息资源公开共享、整合利用和业务协同,逐步消除信息孤岛,建立规范的城市管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体系,实现对城管信息资源统一有效的组织和管理。 城市管理资源共享服务主要是为城市管理分布于不同系统的数据服务提供支持,将这些服务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进行设置。该应用面向大城管横向政府部门、城管各类业务应用系统提供数据共享服务。

根据城市管理资源数据库建设的信息资源目录及元数据信息,可以将城市管理资源数据库中的数据项进行配置,并以WEB Service的方式在基于ESB总线的数据共享服务平台上,的WEB Service包括服务名称以及接口相关规范。这些服务可以进行授权管理,指定获得此服务调用的应用系统名称及用记,取得权限后的用户可以调用的WEB Service获取相应数据进行展示和进行其他的扩展开发,同时为后续应用系统的建设提供基础支持。

四、无线移动通讯的应用

“城管通”和无线视频传输通过该应用使用于“数字城管”系统中,根据城市管理部门的业务需求和3G网络的商用推广,无线移动通讯将更加广泛的应用于城市管理工作中。

(一)传感数据无线通讯的应用

根据城市管理部门业务的扩大,城市管理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要求对城市基础建设和城市部件进行监测和管理,因此可以通过参数采集器对桥梁承重、垃圾站地磅、垃圾焚烧炉温度等进行采集,或通过DDC控制器对景观灯、路灯等亮化设施进行控制,通过无线通讯的方式接入城管应用系统中,由操作人员进行监测和管理,即减轻了工作量又减少了设备线路的投入。

(二)集群对讲的应用(PTT)

集群对讲(PTT)集成在“城管通”终端上,实现无线对讲机功能,使用全国覆盖的移动网络作为网络载体,安装集群通软件后,便能实现即时的一对一单呼或一对多群组集群对讲通信,无需拨号,通话清晰稳定,不影响“城管通”功能,是一个功能强大的集群调度管理工具。

五、信息公开及监督的应用

城市管理部门作为与市民接触较为频繁的部门之一,信息公开是对政务公开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有利于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增加行政活动、行政行为的透明度,建设服务型政府,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行政活动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以下是信息公开及监督的一部分应用: 立案告知:市民投诉城市管理问题后,城市管理部门予以立案的,则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进行告知,并附有案件编号和处理期限;对于不予立案的,则告知不予立案的原因; 办结回访:对于处理完毕的市民投诉的城市管理问题后,通过手机短信方式进行回访,或通过自动语音(TTS)方式电话回访,系统根据市民回复的短信内容或电话数字健进行确认,回访结果不满意的不予办结;网络:通过城市管理部门的门户网站提供市民网上投诉、处理进度查询等服务,增加投诉来源,服务于市民。

六、总结

推动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完善和发展,是我们研究该领域建设的相关人员不断努力的目标。通过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的从 “监管型”向“服务型”的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为城市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条件。通过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动态综合调控发挥出城市公共设施的最佳效能,提升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能力,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满足不断发展的城市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琦,刘纯波,承继成.数字城市若干理论问题探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9 (l):33-37.

[2]杨学文.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城市信息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3.

街道网络安全应急预案篇5

为深入贯彻《关于推进应急管理“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工作指导意见》(绍市委办发〔*〕50号),切实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广大群众的公共安全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我防护素质,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单位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作用,在认真总结全市基层应急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推进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

按照市委“推进科学发展,实现全面小康”战略部署,切实加强对基层应急管理的组织指导,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以及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作用,深入开展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大力提高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素质,提高社区、农村、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二)工作原则

1.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体制。

2.坚持依靠群众,共享共建。鼓励社会参与,依靠群众,多渠道、全方位构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3.坚持立足基层,强化基础。立足于基层自我防范,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推动和加强应急管理基层基础工作。

4.坚持分类指导,循序推进。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的工作载体,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

二、工作目标

力争通过一到二年的努力,全市基本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应急管理预案体系,初步形成“政府统筹协调、群众广泛参与、防范严密到位、处置快捷高效”的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和应急监测预警制度,全面开展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工作,广泛建立基层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自救队伍,基本形成社区、农村、企业、学校的应急工作网络,使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明显提高,应急管理基础设施相对完备,突发公共事件明显下降。

三、工作内容和工作责任

(一)规范应急管理机构建设

工作目标: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本着立足现实、充实加强、细化职责、重在建设的方针,充实应急管理机构。

1.各县(市、区)政府在*年底前完成县级应急管理办公室的组织建设工作,应急办要有编制、有人员,由分管政府办公室工作的副县(市、区)长负责应急管理工作,应急办主任原则上由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担任。〔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2.市政府有关部门在*年底前明确应急管理分管领导,确定应急管理责任处室。(责任单位:市政府有关部门)

3.加强基层应急组织建设。*年底前,全市所有乡镇(街道)成立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确定应急管理责任办公室,落实专职干部抓日常应急管理工作;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学校建立专兼职的应急管理机构。〔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二)规范预案体系建设

工作目标:各县(市、区)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构建相对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在横向上,结合实际确定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应急保障等各类专项预案框架,确保预案基本覆盖本地可能发生的主要突发公共事件;在纵向上,初步构建完成包括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基层组织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重大活动安全单项应急预案等的预案体系。

到*年底,80%的乡镇(街道)、50%的村(社区)制订可能危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重大财产安全的各类应急预案或操作方案;到*年,乡镇(街道)要达到100%,村(社区)要达到80%。到*年底,100%的高危行业、生命线企业制订应对企业安全隐患的应急预案,80%的其他企业结合企业特点制订防火、防毒、防传染病、防自然灾害、防生产事故等危及企业和员工安全的应急预案或操作方案。100%的学校制订可能危及师生生命安全和学校重大财产安全,严重破坏教学秩序的各类应急预案或操作方案。〔责任单位:市安监局、市教育局、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三)规范监测预警制度建设

工作目标:各级政府对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送程序进行规范,对信息报送的渠道和责任进行明确,不断完善社区、乡村等基层组织预警系统,逐步建立健全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突发公共事件监测网络和信息直报系统。

到*年底,全市80%的乡镇(街道)要培养基层应急信息员队伍,针对重点区域、群体、行业设立基层应急信息员,形成以基层群众为主体的安全信息网络;乡镇(街道)应结合实际明确领导分工、落实现场处置及协调工作职责,规范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报送程序,明确信息报送的范围、责任主体和报送要求,建立和完善24小时的信息报告制度;各县(市、区)应急平台的信息、预警等功能,要向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延伸,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锣鼓等方式,着力解决边远山区信息报告和预警中“最后一个人”的瓶颈问题,努力构建全覆盖的应急管理信息网络。〔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四)规范社区应急管理建设

工作目标:街道、社区建立应急自救队伍,不断完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事件等应急预案,使居民对应急处置、安全知识的知晓率逐年提升。

1.逐步完善社区应急救援体系

到*年底,全市所有社区制定各类应急预案,健全应急预警信息的渠道;100%的街道办事处建立维稳调解、民兵应急救援、专职消防、事故救援等队伍;100%社区建立护区队、义务消防队等队伍。各社区居委会要重视应急人员的业务能力与素质培训,每年开展二次应急演练,提高应急人员的处置能力。(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2.加强社区应急管理知识培训

对居民的应急管理知识培训纳入社区居民教育体系,通过课堂培训、板报宣传等形式宣讲应急处置和安全知识。到*年底,居民对火警、交通事故、医疗等急救电话认知率达到80%以上,到*年达到90%以上;到*年底,懂得用电、用燃气、消防、食品卫生等安全常识的居民比例达到50%以上,到*年达到60%以上。〔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3.建立集日常服务和应急指挥于一体的群众热线电话

到*年底,50%的乡镇(街道)建立群众热线电话,到*年达到70%,到2010年,群众热线电话在各乡镇(街道)普遍建立。〔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五)规范农村应急管理建设

工作目标:乡镇、行政村建立应急自救队伍,不断完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事件等应急预案,使农村居民对应急处置、安全知识的知晓率逐年提升。

1.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活动

在每年开展的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中,增加应急管理知识“下乡”,编印应急管理实用手册和宣传资料进农村;到*年底,农村居民对火警、交通事故、医疗等急救电话认知率达到60%以上,到*年达到70%以上;*年农村居民对用电、用燃气、消防、食品卫生等安全常识的认知率达到50%以上,到*年达到60%以上。〔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2.规范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的应急管理

在农村用电方面,变压器有护栏和警示标志,线路规范,用电设备各项性能和指标符合铭牌标示和安全标准,严禁私拉乱扯,杜绝使用老化线路,建筑物内严禁使用电线。〔责任单位:绍兴电力局、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在农机和农村运输车辆、船舶管理方面,所有运输车辆、农用船舶和大型农业机械都依法登记,按要求检验合格,司驾人员持证上岗,杜绝无牌无证、脱检脱审脱保、无作业证和持假作业证等违法行为,渔船、农耕船不得从事经营通运输活动。〔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在农村消防管理方面,积极发展农村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全面落实防灭火措施,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在农村道路安全方面,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逐步完善道路安全设施,加强对事故多发路段的整改,学校附近等重点路段应当设立安全警示标志。〔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在农村危房管理方面,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校、幼儿园、卫生院、诊所、敬老院、教堂、寺庙等危房的排查,加大危房改造力度,提高房屋安全等级。〔责任单位:市建设局、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在农村自然灾害预防方面,普及自然灾害防治知识,增强应对地震、洪水、暴风潮、冰雹、雷电、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增强群众临灾自救互救能力,保护农作物不受病虫害侵蚀、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的损害;普及防止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的环保知识,增强应对自然灾害的敏感性和防范能力,不断完善基层群测群防体系。〔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防办、市农业局、市环保局、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对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的应急管理,要有制度,落实专人负责,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要定期督查,并将有关督查情况及时通报有关部门,指导有关部门和单位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

3.制定防范和应急措施

针对交通、消防、公共场所、学校、用电等可能引发的突发公共事件,制定预防计划、防范对策及应急措施,推广应急管理“枫桥经验”的“四早法”,每年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工作,有针对性的对电路、道路、农机作业现场、公共场所、大型家宴聚餐、村民生活中的安全问题进行巡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有记录,有整改计划和整改措施,对难以解决的重大事故隐患或紧急事件要及时上报。〔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六)规范企业应急管理建设

工作目标:实现企业应急管理工作常态化、应急队伍专业化、应急演练定期化、处置突发事件自主化,应急能力全面提高,各类事故发生率严控在指标之内。

1.编制完善企业预案

到*年底,各类规模以上生产经营企业全面完成应急预案编制工作,预案内容简明、管用、注重实效,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所有的高危行业、生命线企业每年开展一次以上联合演练,促进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责任单位:市安监局、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2.加强企业专兼职应急队伍建设

*年底前完成企业应急队伍建设,督促企业切实抓好应急队伍的训练和管理,加强对职工应急知识、技能的培训,特别是安全生产关键责任岗位的职工,既要熟练掌握生产操作技术,也要掌握安全操作规范和安全生产事件的处置方法,增强自救互救和第一时间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责任单位:市安监局、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3.开展企业隐患排查监管

每年的年初、年中和事故高发时段,认真组织开展定期、不定期的隐患大排查,对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检测评估,及时整改。〔责任单位:市安监局、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4.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和信息报送工作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企业应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先期处置,并按照分级标准迅速向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责任单位:市安监局、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七)规范学校应急管理建设

工作目标:全面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将应急处置常识纳入课堂教育,规范各类突发事件和事故苗头的报告,各类事故的及时处置率达到100%。

1.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危机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到*年底,学生应急知识知晓率要达到60%以上;到*年,每个学生每学期应急知识授课数要达到3课时以上,应急知识知晓率要达到80%以上。〔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2.建立预警机制和防险救灾应急预案,落实危机防范措施。全面推广学校食堂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的“五常法”,认真组织开展学校防火、学校校园及其周边治安环境整治等工作,坚决防止火灾、集体食物中毒、交通等重大事故的发生,接送学生车辆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从严查处超载等违法行为。〔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3.建立健全学校突发公共事件的报告制度。凡学校发生的重大突发性安全事件,如食物中毒、重大刑事治安案件和紧急灾情、传染病流行病疫情,以及师生非正常死亡事件,不论发生在校内还是校外,只要涉及学校师生,都应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报告。〔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把推进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绍兴市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各县(市、区)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精心组织实施,扎实加以推进。

(二)严格考评,及时总结

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涉及面广、任务重、难度大,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借鉴诸暨经验,强化责任意识,按照实施意见确定的目标、内容和推进工作进程要求,严格考评验收,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先进典型,对在开展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各级应急办要加大对推进工作的指导、检查、督查,确保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互联网等媒体和开设宣传栏、宣传车,张贴标语、印发宣传资料、手册等途径,有计划地宣传推进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中好的做法和经验。重点报道应急管理基层基础工作中“走进矛盾,解决问题”的工作典型,大力营造氛围,加快工作进程。

街道网络安全应急预案篇6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及时、有序、高效、妥善地处置发生在城镇的燃气安全事故,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1.2

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务院《城镇燃气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参照经济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燃气和壁挂炉安全管理工作方案》,结合街道实际,制定本预案。

1.3

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坚持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处置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的减少燃气突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建立健全应对燃气突发安全事故的有效机制。

(2)统一指挥。在区党工委和东郭街道燃气安全领导小组的领导和指挥下,开展城镇燃气突发安全事故的隐患排查、应急处置、抢修抢险、救助和恢复等各项应急工作。

(3)明确职责。按照城镇燃气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要求,明确各部门、各村及相关企业的职责。

(4)专业处置。组建专业队伍,开展专业培训,购置专业设备,提升专业处置能力,并充分发挥相关各级管理人员的作用,加强对燃气管理人员燃气安全常识和应急抢险等知识技能培训,组织开展专业技术交流和研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5)预防为主。各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对燃气安全状况的风险评估,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可能发生的燃气突发事件做出预测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1.4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东郭街道区域内的燃气管线、高压供气系统、输配站、液化气站等发生火灾、爆炸、泄漏等较大及以上级别突发城镇燃气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

1.5

分类分级

根据燃气安全事故发生的地点、性质和影响,城镇燃气安全事件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4个级别。

1.5.1

特别重大事故(Ⅰ级)

燃气管线、高压供气系统、输配站、液化气站、石油气储配基地等燃气供应系统发生火灾、爆炸或泄漏等,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1.5.2

重大事故(Ⅱ级)

燃气管线、高压供气系统、输配站、液化气站、石油气储配基地等燃气供应系统发生火灾、爆炸或泄漏等,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1.5.3

较大事故(Ⅲ级)

燃气管线、高压供气系统、输配站、液化气站、石油气储配基地等燃气供应系统发生火灾、爆炸或泄漏等,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1.5.4

一般事故(Ⅳ级)

燃气管线、高压供气系统、输配站、液化气站、石油气储配基地等燃气供应系统发生火灾、爆炸或泄漏等,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

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

2.1

**街道燃气应急处置指挥部及职责

成立**街道城镇燃气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由街道主任担任总指挥,街道副主任任副总指挥,街道宜居办、宣传、安监、民政、卫计、财政、环保、交通等科室,派出所,供电所,消防大队,联通公司,移动公司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应急指挥部主要职责:研究决定城镇燃气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有关重大问题,组织实施本预案;指挥和协调城镇燃气安全事故的处置;审定城镇燃气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总结部署年度城镇燃气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对相关城镇燃气事故应急处置做出决策,下达指令,视情况向上级有关部门或单位报告;视情况派出指导组对事故发生地区的应急救援工作直接指导或支援;组织城镇燃气安全事故应急技术研究和应急知识宣传教育等工作;负责城镇燃气安全事故应急信息的接收、核实、处理、传递、通报、报告;根据事故发展趋势和处置效果,及时调整应急处置行动,适时宣布应急结束;负责城镇燃气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的信息发布;指导城镇燃气安全事故的善后处理等工作。

2.2

工作机构及职责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宜居办,宜居办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

指挥部办公室主要职责:负责与街道应急机构及有关城镇燃气事故应急机构的联系,及时了解最新信息;负责与经济区等上级部门联络;负责安排领导小组办公地点并通知领导小组成员参加领导小组会议;根据领导小组的指示,及时传达和执行经济区等上级有关党政部门的各项决策和指令,协调各成员单位的应急工作,并检查和报告执行情况;负责救援车辆的调配和通讯联络工作,组织对事故发生地的人力、物力支援;负责收集情况,了解事故现场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和已采取的措施及事态的发展情况,提出报告和建议;负责组织应急响应期间的信息发布工作,审查城镇燃气安全事故的信息发布稿件,编发事故应急情况简报;组建燃气事故应急专家库,负责应急响应期间专家工作小组的联络,指导各地利用城建档案,为事故发生地的抢险和恢复重建工作提供基础性资料;组织开展城镇燃气安全事故调查,向街道办事处和经济区等上级党政部门上报调查结果;按照指挥部的指示,负责城镇燃气事故总结评估和上报工作;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2.3

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

宜居办:负责事故应急处置的统一协调、调度和指挥联络工作。及时了解城镇燃气安全事故情况,判定事故等级,提出启动燃气事故应急预案意见,报送指挥部批准后执行。

安监办:负责组织城镇燃气安全责任事故的调查处理等。

派出所:负责调派民警维持事故现场秩序,做好警戒,疏散人员,确保道路通畅,保证事故抢险车辆进出有序;负责事故单位及有关责任人的控制;负责保护人员和财产安全;负责核对死亡人数、死亡人员姓名、身份,协助政府通知死者和伤员家属;负责事故现场的调查、取证等工作。

宣传:负责组织信息宣传媒体配合指挥部办公室全面、客观、及时、准确地宣传报道燃气事故抢险救援工作,做好舆论引导。

财政:负责为燃气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提供资金保障,并对资金的使用和效果进行监督。

交通:负责组织车辆运送城镇燃气抢险应急物资。

卫计:负责组织医疗急救和卫生防疫队伍,抢救事故伤病人员;负责对事故区域疫情、病情实施紧急处理,防止疫情、疾病传播、蔓延。

环保:负责做好事故区域环境污染的应急监测工作,提出环境污染消除和治理的建议并监督实施,防止环境污染进一步扩大或转移,公布事故造成环境污染的有关信息。

水利:负责城镇燃气重大事故涉及的水利防洪工程协调、调度和水情、汛情的预警、监测,修复毁坏的水利工程。

民政:负责在特别重大、重大燃气突发事件预警或者发生特大、重大燃气突发事件中,做好受灾群众的转移安置工作。负责组织、发放灾民生活救济款物,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消防大队:配合燃气应急救援队实施救援工作,对燃气突发事件中的被困人员进行解救,并配合燃气供应单位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现场侦检及器具堵漏、冷却抑爆、关阀断源等工作。

供电:负责事故灾难现场供、用电及应急装置的架设;快速修复事故受损的供配电设备,及时恢复正常供电。

各村、社区: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第一时间采取先期处置措施,开展事故抢险救援,防止事态蔓延扩大;按照应急救援职责分工,切实抓好应急救援各项工作落实。

燃气企业:负责制定现场抢修方案,组织抢险队伍,调配仪器机具,交通通信工具,具体实施现场抢修;做好生产调度、用户通告、事故现场的安全监护等工作;配合事故调查、取证、分析工作;负责制定燃气运输、储备、使用过程中的应急预案。

2.4

现场指挥机构及其职责

燃气事故发生后,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或总指挥委托副总指挥赶赴事发现场进行现场指挥,成立事故现场指挥部,批准现场抢险救援方案,组织指挥部成员单位和事发村屯及其有关部门开展应急处置。根据现场救援需要,设立以下专业工作小组,按照现场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2.4.1

事故抢险组:由派出所和宜居办牵头,组织卫计、环保、燃气企业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抢险队员,负责紧急状态下的现场抢险作业、危险源控制、现场灭火、现场伤员的搜救、抢救及事故后对被污染区域的洗消工作。

2.4.2

伤员抢救组:由卫计办牵头,组织具有相应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事发单位等有关人员,负责在现场附近的安全区域内设立临时医疗救护点,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并护送重伤人员至医院进一步治疗。

2.4.3

安全警戒、疏散组:由派出所牵头,组织交通、燃气企业及事发地村屯相关人员,负责布置现场安全警戒,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危险区域,在人员疏散区域进行治安巡逻,并负责对现场及周围人员进行防护指导、人员疏散及周围物资转移工作。

2.4.4

专家咨询组:由宜居办和安监办牵头,组织环保、供电、供水、通信、燃气单位等方面的专家,负责对事故提出应急救援方案和安全措施,为现场指挥救援工作提供技术咨询。

2.4.5

协调联络组:由宜居办和宣传牵头,组织本部门相关人员及事发地村屯相关人员,负责事故现场的指挥协调和联络工作。

2.4.6

事故调查组:由安监局和工商局牵头,组织住建等部门相关人员,负责安全事故原因及事故责任的调查。

2.4.7

环境监测组:由环保局牵头,组织水利、卫生部门及燃气企业监测人员,负责对大气、水体、土壤等进行环境即时监测,确定危险物质的成分及浓度,确定污染区域范围,对事故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制定环境修复方案并组织实施。

2.4.8

信息组:由宣传部牵头,组织相关人员,负责引导新闻媒体,做好舆论宣传,稳定群众情绪,防止炒作和不实报道。

3

预防和预警

3.1

预防

燃气经营企业负责建立本区域、本单位安全隐患和重大危险源信息监控系统,对安全隐患和重大危险源实时监控。负责收集、汇总燃气行业的安全生产信息,组织开展风险分析,建立城镇燃气安全监管体系,对城市燃气设施运行状况进行评估,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3.2

预警

3.2.1

预警级别

根据国家和省市的要求,燃气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执行统一预警标准,按照燃气突发公共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分为一般(Ⅳ级)、较重(Ⅲ级)、重大(Ⅱ级)和特大(Ⅰ级)4级预警,分别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标示。

3.2.2

预警发布

有关部门要及时、准确地向指挥部上报燃气突发公共事件的有关情况,并根据燃气突发公共事件的危害性、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发布、调整和解除预警信息。应急信息包括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4

应急处置

4.1

信息报告内容

(1)事发单位、时间、地点;

(2)事件的简要经过;

(3)已经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4)事发现场应急救援情况;

(5)事件报告单位、报告人和联系电话;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4.2

信息报告时限

一般燃气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当在1小时内报告经济区和住建、安监部门。

发生较大燃气安全事故后,按照直接报告与逐级报告相结合的原则,宜居、安监等相关部门接到事故信息报告后在逐级上报的同时,1小时内直接报告经济区。发生特别重大事故和重大事故时,1小时内可直接报市住建和安监局。紧急情况下,可先电话报告后按时限补报书面材料。

4.3

先期处置

燃气突发事件发生后,村屯和燃气企业在及时报告燃气突发事件信息的同时,应启动本单位应急救援预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防止事态蔓延扩大。严格保护现场,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确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态扩大而需要移动现场物件的,应作好标志和记录。

4.4

应急响应

发生突发燃气事件,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燃气应急预案,迅速报告经济区应急办。并召开指挥部会议,研究部署应急抢险救援事宜。

4.5

指挥协调

4.5.1

抢险救援

现场指挥部组织相关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尽快分析事故原因,查明伤亡情况,制定施救方案,组织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实施抢险救援,全力抢救遇险人员,减少财产损失。

4.5.2

现场监控

现场指挥部组织力量加强对事故现场的安全监控,及时采取处置措施,果断控制或切断事故链,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4.5.3

安全防护

现场指挥部对救援环境和作业条件进行评估,根据救援需要,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

4.6

扩大应急

当燃气事故现场应急力量不足、需要支援时,根据事故现场指挥部的支援请求,向经济区报告有关情况。

4.7 应急结束

燃气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街道办事处视情况确定并宣布应急终止。应急结束后,事故现场指挥部予以撤销,应急救援撤离现场。负责现场指挥的部门应及时完成应急处置总结报告。

5

后期处置

5.1

善后处置

Ⅳ级、Ⅲ级燃气突发事件的善后处置工作由相关部门按各自权限负责。Ⅰ级、Ⅱ级燃气突发事件的善后处置工作按有关规定进行。

对燃气安全事故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工作人员要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对紧急调集、征用有关单位及个人的物资,要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抚恤、补助或补偿。对受灾群众应做好安抚、救助工作,保证群众生活需要,维护社会稳定。

燃气供应单位及时清理现场,迅速抢修受损设施,尽快恢复正常燃气供应。

5.2

调查评估

燃气突发事件处置结束后,应急指挥部要及时召开专门会议,总结和评价事故原因、性质、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责任、经验教训及在应急期间采取的主要行动,对应急工作及应急预案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分析,向街道办事处提交书面报告。

5.3

信息发布

燃气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要向社会发布简要信息,随后发布初步核实情况、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防范措施等信息,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发布工作。

按照省、市有关规定,I级、II级燃气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由省政府或省相关部门负责;III级燃气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由市政府办公室会同新闻宣传主管部门及牵头处置的部门负责;IV级燃气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由县区政府负责。

6

应急保障

6.1

应急抢险装备保障

各燃气企业应根据处置燃气突发事件的需要,配备必要的应急抢险装备,建立和完善应急抢险装备维护、保养和调用制度,确保应急抢险装备处于良好状态。燃气行业管理部门应关注国内燃气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实际需要,适时对现有燃气安全相关的设备、设施及专业抢修装备进行更新,培养高素质的运行管理人员和应急抢修人员,不断提高燃气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消防大队应在现有消防装备的基础上,完善专业处置燃气泄漏的应急抢险装备。

各级燃气应急处置机构,应掌握各燃气专业抢险队伍应急抢险装备的储备和分布情况,并进行定期检查。

根据处置燃气突发事件的需要,现场指挥部决定调用应急抢险装备时,装备产权单位应坚决执行,迅速将应急抢险装备送达现场,并派专人负责现场操作和维护。

6.2

应急队伍保障

各村屯根据处置燃气突发事件的需要,组建和完善本村燃气专业抢险队伍。

公安消防队伍要充分发挥在区域分布和技术装备上的优势,负责组织消防队员进行系统的燃气专业抢险知识培训,提高处置燃气突发事件的能力。

燃气企业应加强燃气抢险队伍建设,通过技能培训和应急演练等手段提高燃气抢险队伍的综合素质,技术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6.3

治安保障

事发地公安机构负责现场交通管制和疏导,维持交通秩序,确保应急抢险装备、人员和物资运输畅通;负责组织设置警戒线,控制和保护现场,并根据需要组织受灾群众迅速疏散,控制事故肇事人员。

6.4

医疗卫生保障

卫计办协调街道医院负责做好医疗卫生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有关应急物资准备工作。必要时,组织动员红十字会等社会力量参与医疗卫生救助工作。

6.5

经费保障

财政所应保障应急处置燃气突发事件所需经费。对处置燃气突发事件紧急调集、征用有关单位及个人的物资由财政局按规定给予适当补偿。各燃气企业抢险物资、器材的储备以企业投资建设为主,必要时由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6.6

通讯保障

工信部门负责应急通讯网络的建设和维护。加强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建立集通信网络、调度指挥中心、移动指挥平台为一体的通信指挥体系,提高燃气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协调有关通信运营商负责应急状态有线、无线通讯网络的正常使用和维护,确保应急救援机构之间信息通畅。

应急处置机构成员单位和燃气企业抢修队伍应设置24小时值班电话。现场指挥部负责事故现场通信联络,保证信息及时上传下达,同时利用消防队伍和燃气专业抢险队伍等现有设备建立无线对讲通讯网络,保证指挥通讯畅通。

6.7

社会动员保障

宜居办组织燃气供应单位对燃气用户做好安全用气的宣传工作,提高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鼓励及时报告燃气突发事件的有关信息。

在发生燃气突发事件时,要确保本辖区的社会稳定,协调解决供、用气纠纷,组织居民协助燃气供应单位做好应急救援工作,向居民通报燃气突发事件相关情况,以得到理解与支持。落实巡查、巡线、入户检查制度,切实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7

附则

7.1

街道网络安全应急预案篇7

1.1编制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领域防汛工作,明确安监部门开展防汛工作所承担的任务,督促工矿商贸企业(以下简称企业)采取有效措施,科学、有序地开展防汛工作,最大限度防范和降低因洪涝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风险,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2编制依据

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规定和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印发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职能职责及汛期值班安排的通知》(平防汛指〔2016〕2号)文件要求,按照我县防汛防旱指挥部的部署要求,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县企业开展防范洪涝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相关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

1.4工作原则

在县防汛防旱指挥部的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理念,按照属地管理、条块结合的原则,组织镇(街道)安监办、相关企业在自然灾害发生期间开展安全生产检查,认真做好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不断完善应急管理基础信息、应急专家库;督促企业,特别是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企业(以下简称重点企业)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装备补充和隐患排查治理等工作;协调专业应急队伍和社会应急力量,及时高效地处置因自然灾害引发的安全生产险情、事故。

2组织体系及职责

2.1企业防汛工作领导小组

县安全监管局成立企业防汛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各级安监部门、相关企业开展防范自然灾害工作。具体组成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安全监管局办公室,负责局防汛工作的启动,向镇(街道)企业防汛工作领导小组预警信息和灾害等级,启动相应的企业防汛应急响应等级,做好事故的上报、防范自然灾害的情况汇总等组织协调工作。

成立检查督导组、应急管理组和后勤保障组3个工作组,推进防汛工作的落实。

检查督导组:由局各片区分管领导带队,负责指导和督查联系片区的乡镇(街道、管委会)开展防汛工作,督促相关企业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物资储备、落实防范措施,对不履行工作职责的企业进行通报和跟踪督促整改。

应急管理组:由应急办负责,密切关注自然灾害动态,及时起草文件,部署防汛工作;保持与县防汛防旱指挥部、各乡镇(街道、管委会)安监办的沟通联系,及时上报相关信息;督促有关股室(队)掌握企业基础信息和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的储备情况;协调确认应急专家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指导企业落实自然灾害发生前、中、后安全措施。

后勤保障组:由局办公室负责,利用信息平台预防、预警、应急响应、安全措施信息,开展对外防汛工作宣传报道,安排好本单位人员值班、物资供应、车辆保障等工作。

3灾害分级与应急响应等级

参照《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对于洪涝台旱灾害的分级,分为特大(I级,红色)、重大(II级,橙色)、较大(III级,黄色)和一般(IV级,蓝色)洪涝台旱灾害。将县防汛防旱指挥部统一灾害等级作为企业防汛应急响应等级,即I级、II级、III级、IV级应急响应等级。

4预防与预警

4.1应急准备

(1)思想准备: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和县防汛防旱指挥部要求,加强对防汛工作的组织领导;召开全体人员动员大会,增强做好相关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明确职责分工、防范措施、工作纪律。

(2)组织准备:建立健全各乡镇(街道、管委会)安监办防汛应急领导组织,落实各项工作,加强与企业、部门的沟通联动。协调确认应急专家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完善各类应急处置队伍。

(3)工作准备:制定24小时人员应急值守计划,完善信息沟通渠道。通知乡镇(街道、管委会)企业防汛领导小组做好应急联动,同步开展各项防范工作。督促企业特别是危化企业开展安全隐患的紧急排查,做好在自然灾害情况下的安全评估,落实应对性措施。

(4)预案准备:根据灾情特点,熟悉企业防汛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指挥报告程序、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等内容,制定专项工作方案。督促企业按照有关要求,完善应急预案;所有重大危险源、重点岗位、要害部位都应编制现场处置方案,并进行培训学习。

(5)物资准备: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做好区域内应急救援物资器材设备的统计,建立紧急情况下的调用机制。承担区域专业应急救援任务的企业或单位补充必要的应急装备物资。有关企业要根据生产实际,配足相应的应急物资,做好清理使用和维护保养。

(6)通信准备:明确值班、值守人员的通信联系方式,配备必要的应急通信设备,保证信息实时畅通。

4.2监督检查

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烟花爆竹等企业,是防汛工作的重点。各乡镇(街道、管委会)安监办要及时完善防汛专项应急预案,组织开展风险监测、预防和评估,认真开展以“六查”(查组织、查工程、查预案、查物资、查通信、查措施)为主要内容的防汛专项检查,做到安全隐患早发现、早防控、早整改。

各乡镇(街道、管委会)安监办要督促重点企业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企业员工的应急意识和应急处置、避险逃生、自救互救能力;做好相关装置、安全设施的检测检验和维护保养工作,确保其安全可靠和有效运行;明确重大危险源、危险装置等重点部位的责任人,强化领导带班、值班;在自然灾害发生期间,主要负责人要亲自带队,对重点部位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及时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

4.3预警

根据县防汛防旱指挥部的预警信息,向乡镇(街道、管委会)企业防汛领导小组发出预警;通过信息平台向有关部门和重点企业传递防汛有关信息。收集汇总安全生产应急、重大险情信息;重大险情应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将初步情况报县防汛防旱指挥部,并实时对险情组织核实。

各乡镇(街道、管委会)安监办防汛领导小组接到预警后,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及时向重点企业、村(社区)发出预警。通知企业有序组织生产,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检查,降低安全风险,消除事故隐患;落实好抢险队伍、物资和装备,严格执行领导值班制度,保证主要负责人、安全技术人员和应急队伍坚守工作岗位。

5应急响应

根据县防汛防旱指挥部的灾害等级,启动相应的企业防汛应急响应等级,并启用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和应急信息报送制度,将信息通报全局工作人员,并妥善安排好值班工作,保持通讯畅通,做好值班记录。

5.1I级应急响应

根据县防汛防旱指挥部发出的I级应急响应命令,I级应急响应行动,启用24小时领导带班和应急值守制度,全局人员处于待命状态。

由局长负责指挥,局领导及相关股室(队)人员参与值班保障。一是与各地值班人员保持实时联系,对可能出现的企业险情进行研判,提出防御目标和应急措施,部署企业防汛抢险救灾工作;二是与相关应急专家、专业应急处置队伍保持联系,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拉得出、救得下;三是督促乡镇(街道、管委会)通知相关企业全面启动防汛专项预案,企业组织停产或减荷,进行安全检查,安排好值班人员,加强对危险部位(储罐区、配电房、非煤矿山作业面等)监控,做好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准备;四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信息平台等媒体,宣传防汛期间安全生产各项措施。

5.2II级应急响应

根据县防汛防旱指挥部发出的II级应急响应命令,领导小组II级应急响应行动,启用24小时应急值守制度,全局人员轮流处于待命状态。

由领导小组分管企业管理的副组长负责指挥,相关股室(队)人员参与值班,对可能出现的企业险情进行评估,提出防御目标和应急措施。通知应急专家、专业应急处置队伍处于待命状态。督促各乡镇(街道、管委会)通知相关企业启动防汛专项预案,加强人员巡查检查,安排好值班人员;加强对危险部位监控,提前做好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措施。指导各地开展企业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利用媒体宣传防汛安全知识。

5.3III级应急响应

根据县防汛防旱指挥部发出的III级应急响应命令,领导小组III级应急响应行动,启动24小时应急电话值班。

由领导小组副组长轮流负责值班指挥,相关股室(队)积极参与,对可能出现的企业险情进行分析,提出防御目标,部署相关工作。明确应急专家、专业应急处置队伍人员组成。对企业开展应急准备情况进行抽查。督促各地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工作,通知企业做好启动专项预案的准备。

5.4IV级应急响应

根据县防汛防旱指挥部发出的IV级应急响应命令,领导小组IV级应急响应行动,加强电话应急值班。

相关股室(队)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对可能出现的企业险情进行预测。

5.5应急响应措施

1、开展思想发动,将信息通报全局工作人员,妥善安排好值班,保持通讯畅通,做好值班记录。

2、督促乡镇(街道、管委会)企业防汛领导小组落实防范措施。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信息平台等媒体,开展宣传教育。

3、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对重点设备、部位和岗位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做好在强风、暴雨、雷电等情况下企业安全性评估,加强应对性措施的落实;强化人员的安全教育,增强自救互救和应急处置能力;提前制定设备和设施倒塌、库区及车间进水、危化品泄漏和爆炸、厂区突发断电等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措施。无法排除的险情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落实安全措施。安排好人员值班,加强对危险部位监控,发现险情应及时排除。

4、按照县委、县政府和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部署和要求,开展防汛工作专项督查。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加强人员值守,加强事故预测预想,加强应急救援准备,切实消除事故隐患。

5.6信息与新闻宣传

领导小组是企业防汛应急信息的指定来源,由领导小组统一收集和对外报道企业防汛的信息。

5.7应急结束

根据县防汛防旱指挥部正式解除灾害警报信号后,结合各地反馈信息,由局领导小组决定,结束企业防汛抗台应急状态。

6后续处置

根据自然灾害期间企业停产、减产情况,督促企业落实相关措施,确保安全复产、复工。

6.1开展安全检查

重点检查生产装置、管道及设备设施是否在防汛期间受到损害破坏,检查安全阀等附件是否损伤,检查检测原材料等是否受到影响,检查电气仪表、自动化安全控制系统是否处于适用状态;采矿作业面是否遭受损坏,电器线路是否发生短路漏电等。

6.2做好防汛期间应急防范工作

重点落实应急器材的准备,专业技术、应急处置人员必须到位,并严格执行应急值班执勤制度,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带班制度。

6.3防汛工作评估

领导小组负责对预警和应急响应期间各环节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和总结;各乡镇(街道、管委会)安监办对发生险情的企业及时进行检查,并落实整改;对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调查处理。

7预案管理

7.1预案演练

各乡镇(街道、管委会)防汛领导小组应定期组织各类应急演习,以检验、改善和提高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能力。

7.2预案修订

本预案由县安全监管局(应急办)制定并实施。根据工作实际,视情作出相应调整修改。各乡镇(街道、管委会)根据本预案,制定当地防汛专项预案。

街道网络安全应急预案篇8

认真抓好安全生产管理队伍建设,是街道办事处的重要工作,也是提高效率的前提,难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五篇优秀的街道安全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街道安全工作总结1

一、全面落实“两个”责任,推动安全生产措施落到实处。

年初,我街道办事处与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共娱乐场所、学校和幼儿看护点、宾馆酒店、危化品经营者(单位)共110家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督促企业法人或经营者健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隐患排查治理、企业领导带班、全员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待各项制度。同时,街道党政主要领导与班子成员;街道办事处与职能部门、四个社区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状,确保“三级五覆盖”制度落到实处,形成安全生产工作合力。

2018年来,我们开展了“春节、两会期间安全生产监管、烟花爆竹专项整治、六大专项整治、危险化学品综合治理”等系列活动,重点对人员密集场所、娱乐场所、学校、生产型企业、危化企业等进行排查检查。截止12月月底,共排查隐患生产经营单位209家,排查隐患190项,已整改149项,整改率为78%,得到消除或有效控制。

二、“两个突出”抓检查,认真推动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

街道安委办按照“两个突出”的要求:

一是突出抓重要节假日、庆典活动开展大排查大检查。在“两节两会”、重大节假日等重点时段,及时开展烟花爆竹、液化气点、较大宾旅馆、小商品市场、老旧小区为重点的消防用电安全大检查。

二是突出抓“人员密集场所、危险化学品储存经营、特种设备、学校幼儿园安全等为重点,开展专项治理活动动,全面加强消防、用电、电梯、危化品等安全监管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认真落实整改措施。

今年以来,我们街道将“xx市小商品市场”等场所实行重点企业月例查制度,经常联合属地派出所一道实行动态管理和专业检查。今年街道安委会还将两个棚改地块和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纳入安全生产监管范围,明确责任人和监管措施,确保不发生安全问题。

三、“三个重点”抓安全文化宣传,积极营造安全发展的社会环境。

我街道抓住“学生、居民和相关经营者”,把“科学发展、安全发展”、“防范胜于处置、宣传优于治理”等安全文化理念进行大力宣传。

一是将安全生产宣传纳入日常社区宣传工作中。各社区通过“一窗一橱”阵地宣传栏和社区平台、户外活动向居民进行用电、用火、减灾防灾等安全宣传教育,切实提升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发动四个社区、辖区单位开展安全生产月宣传,积极在社会营造“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安全文化氛围。

二是开展安全文化进学校活动,xx街道安委办联合xx司法所、铁路公安、派出所及xx市场监督管理所分别在辖区的xx小学、xx小学、xx五中开展综合宣传活动,组织辖区中小学校600名师生观看宣传图板、发放宣传材料、现场解答咨询、有奖问答等多种形式,向学生讲解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公共场所安全、家居安全等知识,努力从小培养学生的安全常识和防范意识。

三是重点抓好辖区范围内“餐饮店和小吃一条街、危化品经营者、人员密集场所经营管理者”的安全常识、安全操作规范等宣传,通过一封信、典型案件、现场检查讲解等方式,共发放夏季消防一封信10000余份,提升经营者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操作的能力。

四、完善应急处置工作,强化社会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我街道从实际出发,不断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

一是完善春节期间、全国“两会”期间、森林防火和防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工作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领导带班制和生产安全事故专报制,随时掌握安全生产动态,保持安全生产信息渠道上下畅通。今年梅雨季节大雨如注,雀山路地质灾害点出现异常,街道立即启动预案,并安排专人值守,确保不发生事故。

二是加强对辖区规模以上企事业和关系民生的重点企业、较大宾旅馆等企业的消防和安全生产预案制定和检查。各社区把这些企业作为必检企业,及时开展大检查大排查,认真填写安全生产现场检查记录,对发现隐患的,要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并报街道备案。

通过检查,辖区规模以上企事业和关系民生的重点企业、较大宾旅馆等企业的消防和安全生产预案进一步完善,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重视。

三是开展应急队伍实战演练,提高队伍应急能力和保障能力。今年,我街道组织应急队伍在水心亭社区组织开展防汛应急实战演练活动,对辖区内出现内涝的地方,抢险队伍迅速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展开抢修工作,分析危险点,判定事故状况,调集抢险车辆和应急物资,拉好安全围挡,接好电源线,使防汛应急工作能够及时、高效、有序地开展,切实提升了防灾减灾以及灾害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五、20XX作打算和安排

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深入开展“汛期、夏季高温期间的安全生产、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等系列工作。二是持续抓好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坚决扼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街道安全工作总结2

xx街道根据区委、区政府和区安委会对2018年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深入开展“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安全生产月”宣传、“百日除患铸安”、“整治非法成品油”等活动,狠抓隐患排查治理,积极做好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全年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保持了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为本街道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开展提供有力保障,现就今年的安全生产工作情况作汇报如下:

一、明确工作职责,把安全生产摆上重要位置

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重要、繁锁的工作,是通过不断重复的监督检查,抓整改促进生产安全,因此树立什么样思想,怎样对待安全生产工作是一个关键的问题。xx街道办事处明确工作职责,把安全生产摆上重要位置。

不仅分管负责人履行好自己应尽的职责,更把街道安委会一班人和全体班子成员积极能动作用调动起来,共同提高街道的安全防范意识,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管业务的管安全,管行业的管安全,管生产经营的管安全”在全街道上下形成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做到有人抓、有人管、有人查、有人办,实实在在的把安全生产工作抓到底,使安全生产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

在重大节假日期间安全生产大检查及各项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中,书记主任和分管负责人都亲自到烟花爆竹等高危企业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并对其查出的事故隐患,及时的督促街道安全办进行跟踪复查,直至整改到位。

在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中,街道主要领导亲自主持召开部门分管负责人会议,制定工作方案,督促检查,提出整改措施。

今年以来,街道办事处还认真抓好制度建设和责任制的落实,在年初就与各部门、居委会、学校、幼儿园、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签订了安全生产、消防安全责任书,把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与年终考核、奖惩措施相结合,实行安全生产工作“一票否决”制,从而使我街道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有了层层落实,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二、强化组织领导,确保落实经费和设施

今年,我街道在年初就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了街道办事处年度工作报告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检查工作列入党工委、办事处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把组建街道安全生产领导班子和街道安监队伍建设作为全面完成xx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工作的关键来抓,对原有的街道安委会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了充实和调整。

落实”七有”确保经费及办公设施,配备了3名专职安全监管人员,每个社区有一名专职安全员,办公场所、通讯设施、电脑联网、打印机、照相器材等全部到位,切实做到“七有”同步落实到位。

三、强化宣传,狠抓安全生产责任落实

工作有了正确的方法,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抓安全生产工作的一贯方针,以实践检验证明,要抓好安全生产,必须坚持这个方针。

街道安委会定期每季召开安委会成员会议,分析安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研究布置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共同学习,宣传贯彻《新安全生产法》,让所有安委会成员和班子成员首先学会、领会,知道相关安全生产政策法规,以及条条框框处理办法,提高安全生产干部素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深入广泛地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普及安全知识,提高我街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推动安全生产工作顺利开展。

今年,我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加大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的力度,紧紧围绕“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管业务的管安全,管行业的管安全,管生产经营的管安全”这一主题,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

一是街道办事处组织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员、特种作业人员共二百余人次参加安全生产培训。二是在今年“安全生产月”活动中广泛开展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

6 月7 日,我街办组织举办了一场大型“安全生产月”法律法规现场咨询活动,在现场组织开展了灭火演练。今年以来工作宣传标语500余条,各类安全常识宣传单10万余份,展板80块,墙体固定宣传标语100余块。

四、注重事故预案编制,开展应急救援演练

今年我街道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协调有序、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建立应急长效机制、完善应急保障工作的原则,在年初就编制了“xx街道事故应急救援预备方案”,建立健全了统一、高效、科学、规范的事故应急指挥、保障和预防控制体系。

在注重事故预案编制工作的同时,我街道办事处根据区安委会年初制定的街道安全生产工作目标任务要求,先后于“11. 9”消防安全日当天组织在环宇社区开展了消防安全应急救援演练活动,12月在环宇社区组织消防知识讲座,在下关中学开展了消防安全应急救援演练活动,很大地提高了居民和学生对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及应急逃生自救互救的能力,达到了消防应急救援演练活动的预期效果。

五、加强检查督促,开展专项整治,消除事故隐患

今年以来,以安全生产月活动、百日除患铸安、整治非法成品油、安全生产大检查和打非治违等各类专项活动为载体,开展集中性的隐患排查整治,xx街道每次检查做到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对查出的隐患限期整改。

一是检查消防安全容易存在隐患的商场、网吧、学校、酒店、农贸市场、公共文化娱乐场所等。二是特种设备方面,重点检查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等完好情况、检测检验情况、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情况。是有针对性地开展行业安全检查。

今年,街道开展日常安全检查18次, 组织集中检查12次,深入辖区各单位、商场、网吧、学校、酒店、农贸市场、文化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共排查出一般隐患35余起,现场整改30余起。

六、存在问题以及20XX作打算

(一)辖区各企业还要进一步提高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加大工作力度,推进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二)对人员密集、烟花爆竹以及危险化学品等场所加大消防安全检查,对存在问题立即整改或限期整改及关闭停业整改,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安全生产舆论氛围,提高广大居民对安全生产的进一步认识和提高防范自救能力。

20XX全生产工作要按照区委、区政府和区安委会的统一部署,贯彻落实省、市、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依法依规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积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完成上级下达全年各项安全生产工作任务。

街道安全工作总结3

2018年,xx街道的安全生产工作,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安监局的具体指导下,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和市、县关于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XX县人民政府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做好“打非治违”和集中整治工作的指示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扎扎实实地抓好铁西街道的安全生产工作。

通过采取加强领导,广泛宣传,狠抓落实等有效措施,积极做好安全生产舆论宣传,组织抓好安全生产技术培训,认真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狠抓隐患排查,全力抓好整改。全街道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基本稳定,全年辖区内没有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全街道的安全生产形势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安全生产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千万个家庭的幸福。加之我街道地处县城中心,商业网点众多,楼堂馆所店铺林立,幼儿园托管所学校分布广泛,商业企业星罗棋布,因此,安全生产形势严峻,责任十分重大。

街道的安全生产工作得到街道领导的高度重视,为切实加强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年初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有关站室负责人和社区负责人为成员的铁西街道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委会下设安监办,配备了两名工作人员。

按照安全生产“一岗双责”的工作制度要求,街道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职责的通知》文件,明确了领导班子和机关各站、所、室以及各社区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能。

8月下旬,按照国家、自治区、市、县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做好“打非治违”和专项整治工作的指示精神,为做好此项工作,xx街道进一步加大了领导和工作力度,首先对原安全生产委员会进行了调整,重新成立了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马立斌同志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社区书记、街道安监站、综治办、派出所、工商所和民政办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

进一步健全了安全生产工作机构,加强了工作力量。同时制定了《铁西街道全面做好安全生产大检查深入开展“打非治违”和集中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安全生产工作由主要领导亲自研究部署,分管领导亲自带队督办,层层落实责任,明确工作任务和时限,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为全街做好安全生产大检查深入开展“打非治违”和集中整治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落实责任,完善设施

为抓好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落实,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我街道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健全了全街道安监组织网络。街道办事处成立了安全生产委员会,下设安监办,负责全街道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各社区也相应建立了行政“一把手"任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配备了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二是层层落实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逐级明确责任分工。街道办事处于年初与各社区签订了《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三是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硬件设施建设。街道办事处按照要求,投资购置了相机、录音笔和执法记录仪等设备,使安全监管工作现代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加强检查,排查隐患

今年,根据县安全生产委员会XX县安监局的工作部署,铁西街道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安全监察和专项治理工作。

2018年,为保障辖区内企业安全生产,我们加强了对辖区内企业、幼儿园、托管所、网吧及民爆物品、加油站等安全事故多发行业的安全监管。3月份,铁西街道联合县教育局、安监局、消防大队等单位,组成联合检查组,开展了拉网式的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重点对公共聚集场所消防、烟花爆竹生产销售、幼儿园、托管班等安全生产进行专项整治。

5月份,街道、xx派出所联合检查,对辖区内的幼儿园、托管班和部分商业网点、企业等进行了消防安全检查。共检查幼儿园30多家,托管所20多家,商业网点和企业100多家,通过此次检查对2家存在重大消防安全隐患企业给予了停业整顿和限期整改的处罚。下发了安全整改通知书,责令其立即进行停业整顿。通过检查,有效预防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2018年,按照国家、自治区、市、县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深入推进“打非治违”和集中整治工作的指示,街道安委会进一步加强了工作力度。8月份,街道安委会在国家大阅兵前夕,对辖区内的炸药库、民爆物品仓库、碎石场和加油站等单位进行了安全检查,强化了责任落实,预防了事故的发生。

9月份,中秋、国庆“两节”前夕,街道安委会又对辖区内的部分幼儿园、托管所、宾馆和网吧等进行了检查。通过检查,摸清了底数,找准了隐患,明确了整改措施,为继续抓好今后的安全生产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xx街道今年的安全生产工作,领导重视、措施得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实际工作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街道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各级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指示精神,明确责任,加大力度,把全街道的安全生产工作深入扎实、坚持不懈的开展下去,抓出特色,抓出成效,确保全街道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

街道安全工作总结4

今年,街道办在区委、区政府、区安办的正确领导下,自觉坚持安全发展指导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以强化政府监管责任和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重点,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加强基础建设,加强责任落实,加强依法监督,以“三深化”和“三推进”为重要抓手,全面深化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加大监管监督执法力度,强化主体,夯实基础,深化整治,完善体制,坚决杜绝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努力遏制一般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控制事故总量。现将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监管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隐患排查治理为主线,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根据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年初街道就成立了以街道办主任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织协调领导街道安全生产工作,并召开街道党委扩大会议2次,安全生产专题工作会议4次,认真分析研究我街道安全生产形势,针对薄弱环节,提出切实对策,研究制定完善了街道2018年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进一步认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把隐患排查治理作为今年安全生产工作的主线,作为防范事故的有效举措,作为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有力抓手,力争在排查的过程中不留死角,不留盲点

2、明确职责,狠抓落实。

按照区政府2018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管理要求,健全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认真制订相应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计划,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的专项整治方案和区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及时汇总上报隐患排查治理消息数据,对已经查明并登记建档存在的安全生产隐患积极督并制定治理计划和措施。同时加强对安全生产隐患的监督检查和重点检查,对抽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隐患的进行通报,并帮助提出防范措施和治理意见,对排查出的安全生产隐患进行登记建档,落实整改资金、整改责任人,制定防范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确保安全生产隐患得到及时有效的整改和消除。

3、突出重点、全面排查。

目前,街道、社区、企业三级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初步形成,已建立各级安全管理监督机构7个,配备社区专(兼)职安全员6名,在原有整治的基础上,突出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公众聚集场所、特种设备、危房等专项整治,各专项整治都能够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把治标与治本结合起来,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对辖区内的公共娱乐场所特别是网吧消防设施进行了全面的检查,2018年共查出大小事故隐患8处,完成整改8处,整改率100%。对一些消防设施不完备的网吧督促其与公安分局协调衔接,健全各项消防制度,配备消防设施。

二、以开展宣传教育为突破点,提高全民安全生产意识

在今年的“安全生产月”活动中,由街道安监站、工会、团委、妇联等部门共同主办。通过以“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一个“安全生产月”的活动,在活动中:

一是举办了“安全生产咨询日”,深入一线,让安全知识进基层活动,邀请安全生产有关专家深入企业车间、班组,开展安全咨询、解答疑难问题,帮助企业排查隐患。

二是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周”。在主要街道、大型商场、市场、公众聚集场所、建筑工地、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娱乐场所、工业区、机关、学校等重点地点竖彩旗、悬挂宣传标语、图片、发宣传单、讲解演说、设立咨询点、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做好安全警示教育活动。

在活动中共发放宣传材料4000多份,悬挂宣传画50张和宣传条幅16幅,张贴标语80余张,进一步增强各级干部和职工群众的安全意识,提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并向社会公布安全隐患举报电话,营造“安全生产月”活动范围。通过此次活动,强化了安全意识、提高了安全素质、提升了安全技能。

三、以安全生产应急分队建设和演练为抓手,提高应急防范水平。

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应急处置突发事件作为关键点,成立办事处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并下设应急救援小组组。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调度、统一指挥、协调作战、必要时协调民兵参加抢险、共同完成突发事故应急处置任务。有效提高了应急救援小组维护社会稳定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为创造“平安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全面排查消防安全隐患,提高预防火灾意识。

20XXxx街道加大安全生产排查力度。

一是负责对辖属6个社区区域的“三小”场所进行安全生产的日常巡查,发现隐患,当场责令整改。对于重大隐患者,及时报街道办联合相关职能部门予以查处整治。

二是负责对辖属6个社区区域的“三小”场所的业主和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宣传和教育,向业主和从业人员传授正确使用灭火器等安全知识。20XXxx街道安全生产巡查队共检查“三小”场所180家,发现安全隐患10家,同时并按要求在限期内依法整改完毕;认真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培训演练。

xx街道结合各社区实际,制定消防宣传教育计划,利用各种类型的宣传工具深入扎实地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与此同时,xx街道认真组织开展消防宣传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活动。

街道安全工作总结5

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安全生产的工作越来越重要,为了保障安全生产,XX街道连续几年做到了基本无安全生产重大责任事故,并且多次被评为市、区安全生产管理先进单位。该街道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树立安全责任意识

xxx街道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在保障和促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建立了以办事处主任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分管主任为直接责任人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将各单位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纳入年终考核,实行安全生产工作一票否决。街道的各社区居委会、隶属企业也都相应成立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每年年初,街道与各社区居委会、隶属企业分别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并将责任书内容作为街道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指导性意见,以文件形式下发,指导全街道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基层各单位根据街道要求,组织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分解落实目标责任,真正做到了安全生产工作要求明确、责任到人。

二、创新机制,夯实安全工作基础

认真抓好安全生产管理队伍建设,在各社区增设1名分管安全的副主任,建立了以社区主任为安全生产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的副主任为安全生产工作直接责任人,社区安全员负责具体工作及实施的覆盖全街道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同时,将经发办12名同志分为六个安全检查组,深入到10个社区、新星工业屯及处办企业,监督指导各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努力形成上下齐心协力、狠抓安全生产工作的良好氛围,确保安全员队伍的稳定发展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有效落实。

在抓好队伍建设的同时,街道紧紧围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总体要求,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基础管理达标工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制定了一套完整可行的针对辖区各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考评办法,采取看材料和实地察看相结合的方式,对辖区各单位安全生产工作领导是否重视、责任是否明确、工作是否落实、文字档案是否完整、组织宣传是否到位等内容进行细化考核评分。半年为初评,年终为总评。年底,办事处经综合考评后将责任单位分为优秀、良好、达标、不合格四个不同的档次,分别予以2000元、1500元、1000元和0元的奖励,并明确安全奖励的50%作为责任单位行政领导、分管领导及安全员的奖金,其余50%的奖励作为社区安全经费。二是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安全生产宣传和教育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制度和报送安全月报表制度等。三是建立完善安全生产会议台帐、安全生产检查台帐、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台帐、特种作业人员台帐、特种设备台帐、事故隐患和危险源管理台帐、事故处理台帐、事故应急救援台帐等9项管理工作台帐,实现台帐管理。四是建立街道安全生产工作应急预案,并做好实施准备工作。

三、扩大宣传,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以会议鞭锤强化“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意识。坚持每月召开一次由各社区居委会主任、分管的副主任、安全员和办事处经发办全体同志参加的安全生产管理例会,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时总结分析、有效部署各阶段的安全生产工作。

以实地演练提高安全生产管理和防范的能力。办事处专门选定部分老式居民楼道、废旧厂房车间作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基地,不定期地组织街道干部职工、社区安全员、企业员工进行安全隐患现场点评及消防灭火实地演练,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提高干群的消防意识和技能。各社区也充分依托物业小区和企业,采取专家授课、应急演练等多种形式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活动,介绍各类火情的处理方案及“两带一枪”和各类灭火器使用方法,提高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能力。

以宣传发动赢得社会的支持和参与。积极开展安全月宣传咨询活动及消防进社区活动,充分利用各种板报、宣传栏、横幅标语宣传居民防火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突发应急事件、紧急救护等常识,推广安全生产管理先进典型,大造安全声势,营造安全气氛,进一步提高干部群众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增强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自觉性。

四、分类检查,确保安全管理成效

一是开展日常检查。实施“安全生产月月检查”制度,每月对辖区居民生活区及安全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做好检查记录。对检查中的重要问题进行现场录像取证;对存在的隐患和问题进行跟踪督促整改;对整改暂时有困难的,在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基础上,限时整改并跟踪到整改合格为止。今年来,共进行安全检查28次,查出各类隐患和不安全现象26处,发出隐患整改通知书26份,有效消除了各类安全隐患。

二是开展专项检查。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开展烟花爆竹专项整治、道路运输专项整治、小锅炉专项治理整顿、建设工地专项整顿等工作,做到不留漏洞、不留死角。

街道网络安全应急预案篇9

[关键词]长治市东街街道;社会服务管理;探索经验

[中图分类号]D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8-0046-03

当前,我国新的社会需求、新的社会矛盾、新的社会现象,更加凸现出转型期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在于迎接挑战,解决难题,促进社会转型、增强社会活力,实现社会管理与经济增长协调。随着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部署的实施,各地各具特色、卓有成效的社会管理创新实践在不断激发活力的同时,也在不断夯实着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山西长治市东街街道在构建社会服务管理体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我国基层开展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具有一定的示范和借鉴意义。

1 东街街道构建社会服务管理体系的探索实践

山西长治市城区东街街道位于长治市区东南部,面积5.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6万人,流动人口3000人,隶属城区管辖。街道办下辖7个社区居委会,35个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过去,东街街道在社会服务管理方面存在着为居民服务:“门难进、脸难看”;民事纠纷:“推诿扯皮”;社会公共信息:“不公开、不透明”;老弱和解教人员:“缺乏关心、缺乏帮扶”等问题,影响了居民的工作生活以及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针对这些问题,按照山西省总体部署,长治市全面开展了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实践,尤其是在建立四大社会服务管理体系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

1.1 建立三级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组织架构体系

(1)建立城区社会服务管理指导中心。以长治市城区党委、城区政府为引领,城区综治办牵头,整合城区政法各部门、组织、纪检、宣传、、民政、卫生、安监、人口计生等部门,以及整合共享政务大厅、接待大厅等资源,建立城区社会服务管理指导中心。主要承担组织协调、督导考核、一票否决和责任查究建议等职责。

(2)建立东街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由东街街道综治办、便民服务大厅、矛盾纠纷调解室等组成东街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主要承担受理承办事项、开展便民服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引导履行社会责任和督察督办等职责。

(3)建立社区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东街街道7个社区分别建立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在社区党组织、居委会领导下,设立“一站式”服务大厅,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服务。主要承担落实便民利民措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公益互助活动和收集上报信息等职责。

1.2 建立东街街道社会服务管理运行管理体系

(1)建立东街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工作制度。东街街道以建立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为契机,建立健全了首问首办负责制度、服务制度、陪访制度、组团服务制度、预约联动制度、限时办结制度、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判报告制度、工作台账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社会评价制度和督办考核制度等工作制度。

(2)完善东街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六联”工作机制。围绕社会服务管理工作建立完善了服务管理联动、矛盾纠纷联调、突出问题联治、应急工作联勤、社会治安联防和社区平安联创的“六联”工作机制。

(3)建立东街街道社会服务管理经费运行保障机制。按照山西省五部门出台的《关于落实经费保障推进社区“三有一化”建设的通知》(晋组通字〔2012〕57号),长治市建立了由市、区两级财政投入为主,省级财政适当补助的经费保障机制。明确了东街街道每个社区办公和活动经费每年平均不低于5万元。省级财政每年对每个社区给予3万元经费补助。社区“两委”干部、社区专职工作者的报酬标准不低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并按照规定办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

1.3 建立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支撑体系

(1)建立“区级—街道—社区”三级社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体系。以长治市城区社会服务管理指导中心的信息系统为引领,集“党的建设、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于一体,建立了“区级—街道—社区”三级组织间的信息共享、互动交流、协同办公的信息系统。

(2)建立东街街道实有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体系。东街街道以人口服务管理信息平台为基础,开展了信息的采集、更新、维护等工作,实现了网上办公和网上咨询等网络服务管理。

(3)加强信息研判处置。东街街道进行了对信息的定时收集、实时管理、定期更新和分析研判,并进行及时分流处置。同时,建立了信息的报告、共享、和舆情引导,以及信息的应急处置和协调联动。

1.4 建立东街街道社会服务管理组织保障体系

(1)落实领导责任。明确东街街道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社会服务管理体系的建设和运行。

(2)强化党建引领。东街街道全面开展了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与推动党组织和党的工作相结合,积极推进党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和综治维稳组织的全覆盖。

(3)加强队伍建设。东街街道通过招聘、选任、下派等方式,充实了社会服务管理工作队伍。同时,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物业管理机构和公益性组织等力量参与社会服务管理。

(4)加强阵地建设。东街街道为社会服务管理提供了社区服务管理用房和活动用房等,满足信息平台建设等各项工作需要,所需资金由城区和东街街道财政统筹解决,稳固了社会服务管理的阵地。

(5)加强物业、企业联动建设。东街街道在社会服务管理中,将物业公司和企业资源进行了整合,并参与到社区服务管理中。如电力社区由电力公司出场地,派出人员,并拿出一部分经费用于社区的服务管理,强化了社区服务管理力量。

2 东街街道构建社会服务管理体系的主要成效

自2011年中旬东街街道全面开展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以来,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在解民忧、化民怨、聚民智和安民心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1 服务群众——“解民忧”

东街街道整合了十多个基层部门成立便民服务大厅,对服务事项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方法。7个社区全部建立社会服务管理中心,统一了名称、标牌,做到有专职人员、有社会服务专用车、有综治专用房和有社会服务管理制度。建立了服务管理联动工作机制,细化了社会服务管理中心首问负责、专人、预约制、限时办结、工作台账、专人督办等工作机制,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的便民化服务,为民解忧。

2.2 调处纠纷——“化民怨”

东街街道确立了“矛盾纠纷两条线、警民联调三坚持”的工作思路。“横线”上形成多部门、多科室联动,辖区职能单位参与的调处机制,并与派出所联合实行“警民”联调,实现了公安机构行政调解和人民调解的有效衔接;“纵线”上形成“街道、社区、网格、楼栋(单元)”的工作体系,注重在网格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实施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的“三调联动”机制,化解民怨。

2.3 网络问政——“聚民智”

东街街道重点推行了网格化的信息服务管理平台,把7个社区分为98个网格,每100~150户居民为一个单元网格,实现与居民电话、短信、邮件以及政府管理者与网民交流和收集群众各类意见建议等网络互动服务,并开展了“收集网络信息、听取网民建议、解答网民疑惑、进行舆情分析”等工作,搭建了社会服务管理网络问政平台,聚集民智。

2.4 人文关怀——“安民心”

东街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开展了为社区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人员服务,为70岁以上无固定收入老年人发放生活补贴,为居家养老提供日常照料服务,为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就业信息和职业培训,以及借助“送温暖工程”对辖区下岗、特困职工进行帮扶等。同时,对刑满解教人员、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社区矫正人员和闲散青少年等四方面人员进行人文关怀,安定民心。

3 对我国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方面的重要启示 长治市东街街道在社会服务管理创新体系建设中进行的有益探索实践和取得的主要成效值得借鉴,对我国基层开展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和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和启示。

3.1 基层政府要着力提高社会服务管理的能力

基层政府要提高三种能力。一是要提高社会服务和社会矛盾化解能力。坚持民生优先、服务为先、基层在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的根本目的。让居民有“民意”可以与政府有效对接,有“民怨”可以与政府平等对话,从源头上、根本上化解社会矛盾。二是要提高对违法犯罪活动的防范、控制、打击能力。要建立健全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网络治安防控体系,有效防范、依法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不断增强居民安全感。三是要提高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应急处置是涉及部门广泛和要求缜密安排的体系,需要基层政府在高效、快捷、顺畅方面多下工夫,建立多套突发事件启动应急预案。

3.2 群众工作必须贯穿社会服务管理的始终

社会服务管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街道和社区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关口。社区是街道的网格单元,社区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所在,因为掌握情况在社区、解决问题在社区、化解矛盾在社区、推动工作在社区、联络感情在社区。因此,一是要在社区形成有效地民意诉求机制,建立民意接待制度。通过政府与百姓的零距离沟通、无障碍对接和全方位服务,倾听“民意”,化解“民怨”,从政府与百姓的情绪对抗转化为平等对话。二是要在社区建立敏捷的安全预警机制。要避免有预案而无预警,重预案而轻预警的通病,建立起公共卫生、社会治安、基础设施和突发性事件等多方位的社会预警机制。

3.3 网络要成为推动社会服务管理的重要力量

随着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大众提供了便捷的相互联系、相互交流的渠道。网络的普及和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具备了迅速发起和组织群体行为的能力,对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形成了很大的影响,网络正成为倒逼政府转型和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力量。为此,有必要通过网络参与、网络监督促使政府转变社会服务管理方式,推动政务信息“网上办公”、公共事务“网上办理”、群众参与“网上互动”,不断提高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水平。同时,也要强化对信息网络的管理,健全网络舆论引导机制。

3.4 社会公益组织要在社会服务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社会服务管理创新不仅是政府自身之事,更是全社会之事。为此,需要建立政府、团体、居民等多元化组织形式。需要发挥社会公益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作用,担负起政府想不到、不好办或无力承担的社会公共服务责任。需要构建政府与社会公益组织的伙伴关系,建立起长期、持续和互动的联系互动机制。同时,社会公益组织也要建立和完善诚信机制、自律机制、监督机制和保障机制,形成诚信靠服务、自律靠制度、监督靠政府、保障靠党建的工作方式,真正成为政府的合作伙伴。

3.5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要作为社会服务管理的重点

群众缺乏知情权和表达权正在成为社会矛盾的新特征,加强社会服务管理,促进社会稳定,需要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特别是要强化重大项目、重大决策和重大改革三大领域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在重大项目实施中更加注重维护群众利益,在重大政策制定中更加注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重大改革推进中更加注重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更重要的是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要依法纳入科学决策的程序中,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中,形成以程序评估为基础进行合法性评估,以政策评估为主体进行合理性评估,以方案评估为重点进行可行性评估,以诉求评估为核心进行可控性评估的系统评估体系。

3.6 社会公共治理要成为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的核心

社会公共治理的关键是构建以社会公正为导向的现代社会治理模式,最根本的是推动政府服务管理方式的转变。要实行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从“善政”向“善治”转变。“善政”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我国政府“善政”应当具备八个要素:即民主、责任、服务、质量、效益、专业、透明和廉洁。“善治”,简单地说,就是良好的治理,是政府与公民对社会的合作管理。“善治”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为此,社会服务管理创新有必要通过政府、社会、居民的良性互动,建立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服务管理体系。二是从“发展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要把政府的主要精力和主要工作放在改善民生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三是从“大政府”向“大社区”转变。依法限制政府权力,不断扩大公众参与,加快建设公民社会,实现社会共同治理。

参考文献:

[1]刘庆顺.强化体制机制创新提升社会服务管理精细化水平——北京市顺义区民政局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实践[J].中国民政,2010(11).

[2]陈刚.探索社会服务管理“朝阳模式”[J].前线,2011(8).

[3]武树帜.积极探索社会服务管理的新路子——以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开发区永兴街道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11(10).

[4]郑颖.创新社会管理的几点思路——以广州增城聚众滋事事件为例[J].理论探索,2011(6).

街道网络安全应急预案篇10

一、强化社会救助信息工作平台建设

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涉及部门多,救助面广,社会化程度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要按照“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要求,强化社会救助信息工作平台建设,解决救助信息不能及时沟通、救助资源不能有效整合、救助机制不能快速反应等突出问题。一是依托现有的中国**门户网站和部门局域网,建立横向贯通到部门,纵向延伸到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的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建立起全市困难群众社会救助数据库,形成面向社会公众的社会救助网。二是要明确各部门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建设职责,合理分工。民政部门负责牵头汇总、综合分析;市信息中心负责做好网络建设技术层面和日常技术维护、修改完善的工作;各相关部门要按照信息互通的要求,主动、及时、准确地将社会救助的相关数据、信息登入并网;乡镇街道要确定专人做好本区域范围内信息管理工作的责任分解、数据统计、及时登录,确保第一手资料信息的完整、真实、准确。三是各级财政和各部门在安排信息化建设资金时,应优先保障社会救助网络信息平台建设资金。

二、健全社会救助工作制度建设

加强社会救助工作制度建设,建立一整套规范的工作制度,确保社会救助各相关部门紧密协作,规范行为,提高救助效率。一是制订社会救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议事规则,进一步明确社会救助的目标任务,突出社会救助的重点;二是建立社会救助政策的会商制度,确保社会救助政策惠及更多困难群众,更具操作性和针对性,更加体现公平公正;三是建立社会救助项目的备案制度,凡属政府资金的社会救助项目,各救助责任部门均需在实施社会救助的同时,将救助的项目、资金、救助对象、标准报市困难群众社会救助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四是建立社会救助的信息报送制度,各有关部门要及时、汇集相关信息,推动社会救助工作不断深化。

三、加强社会救助应急机制建设

为了应对因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质量监督、疾病预防、自然灾害等带来的公共安全问题,加强社会救助应急机制建设迫在眉睫。各级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确保发生突发事件应急救助;要建立应急组织,健全应急网络,配备应急人员和装备;要保障应急救助资金,帮助突发性事件中的家庭渡过生活难关。县区、乡镇要在每年的预算中安排必要的经费,用于应急机制建设。应急救助由民政部门牵头,以乡镇、街道为主体实施。困难家庭遇较大事故时,可提出申请,经村委会或社区核实、公示无异后,报乡镇、街道民政办审批、救助。受困难程度较重的家庭,可逐级向县区民政部门、慈善机构等申请再次给予救助。市财政每年安排110万元重大灾害救济事业费,用于和特殊困难群众的应急救助。

四、完善社会救助目标责任制建设

要进一步理顺关系,明确各相关部门的救助责任。市困难群众社会救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负责救助政策、救助标准的协调平衡、专项资金的落实等,市民政、教育、卫生、建设、劳动、司法、慈善总会等部门和组织要分别负责最低生活保障、教育、医疗、住房、就业、法律援助、慈善等专项救助工作,并明确具体的救助对象、救助程序和方法,实施救助行为;要加大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力度,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的考核办法,注重发挥县区在救助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把社会救助工作列入县区综合考核的内容之一。市困难群众社会救助领导小组要进一步完善对市级部门的考核制度,年终对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要进行表彰奖励,对完不成任务的要进行通报批评。市财政要安排必要的经费,确保市困难群众社会救助办公室日常工作的开展和考核、奖励、宣传等专项费用的落实。各地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心社会救助的浓厚氛围,市政府每两年召开一次全市社会救助工作表彰大会,对为社会救助事业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