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树木的方法十篇

时间:2023-12-01 17:31:30

保护树木的方法

保护树木的方法篇1

关键词: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存在问题;对策;景德镇

中图分类号:TU98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4005303

1 古树名木资源基本慨况

景德镇是江西的重点林区,全市现有林地面积达35.6万hm2,占国土面积的67.7%,森林面积30.2万hm2,森林覆盖率65.7%,拥有木本植物96科257属646种(包括2亚种,49变种,4变型及栽培变种),森林植被资源丰富多样。

(1)景德镇共有古树名木39 074株,涉及25科36属42种。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505株、南方红豆杉(Taxus mairei)104株、银杏(Ginkgo biloba)113株、榧树(Torreya grandis)38株、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5 200余株,累计达6 300余株。其中,超过200年以上树龄的有900余株。可见,景德镇古树名木的物种和数量十分丰富而众多。

(2)有起源于中生代白垩纪的孑遗树种银杏(Ginkgo biloba),是世界著名的“活化石”,现保存有古树数10处;新生代第3纪的孑遗树种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发现古树数株;白垩纪发展起来的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现也存有古树6处。特别是还有一些起源古老树种的天然林分布,尤显珍贵,如起源于中生代的南方红豆杉(Taxus mairei)有数处处于半原始状的天然古树林分布,还有闽楠(phoebe bournei)、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香果树(Emmenopteryi henyi)、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等均起源于老树种的天然林分布。可见,景德镇在地质史上是一块古老的地区,一些起源古老的植物种属得到了很好的保存下来。

(3)从普查结果看,古树群的古树占景德镇市古树名木总量的比例特别大,全市的古树名木总量为39 074株,其中古树群中古树名木就有38 135株,达全市的古树名木总量的97.6%;古树名木资源分布地域集中,全市39 074株树中就有38 930株分布在该市的全省重点林区浮梁县境内,占全市的古树名木总量的99.6%。

2 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现状

古树名木是一个地区悠久历史与文化的象征,是自然界和前人留给我们的无价珍宝,景德镇长期以来重视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人民也素有爱树护绿的美德。早在20世纪70年代,景德镇市就组织开展了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不过,当时仅为乡村历来就有的村规民约,积极引导村民开展各种形式的古树名木的保护活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生态需求正成为人们的首要需求并开始深入人心,作为良好生态象征的古树名木,也备受各界关注。为此,该市的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古树名木的管理得到了规范和加强。

(1)实行古树名木保护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各级政府相应成立了古树名木保护领导小组,负责辖区内的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

(2)落实了各级绿化委员会统一组织协调,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依照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行政区内乡村和城市规划区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

(3)确立了古树名木保护实行统一管理,属地养护的原则,禁止一切损害古树名木的行为。

(4)制定和出台了《景德镇市古树名木保护办法》、《景德镇市古树名木保护公约》等法规性文件。

(5)与相关单位签定了《古树名木管理责任书》。

3 景德镇古树名木管护存在的问题

景德镇通过贯彻实施《景德镇市古树名木保护办法》等法规性文件,对古树名木采取了调查、签约、挂牌,建档、建立台帐等一系列措施,使各单位能重视保护古树名木,形成保护古树名木的良好氛围,通过加强绿化法规的监督也减少了一些违规事件的发生。但是在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中仍然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两大损害严重、三大保障难”等方面。

3.1 两大损害严重

3.1.1 社会重视程度不够,人为损害严重

(1)由于古树年代久远,历经沧桑,增添了神秘色彩,有的当地村民们把古树当神供奉,在古树旁滥建佛笼、小庙,烧香、烧纸、点蜡烛等,或在树干四周堆叠柴火、稻草等,常常因人为因素引起火灾,烧死烧毁古树。

(2)将古树作为冬暖夏凉的风水宝地,搭房建屋,将古木当线杆,钉铁钉,拉电线、电话线、电视线,严重危害了树干生长。

(3)在新农村建设和景区开发中,由于缺少古树保护知识,或者因为环境整洁需要,将古树基部四周用水泥地封闭起来,影响树木根部呼吸,影响古树生长。

(4)随着城市的扩张,尤其是近几年城镇流行移栽大树,一方面有人受利益的驱使,见到有经济价值的古树,必盗之而后快,使古树被盗挖事件屡屡发生,另一方面由于技术上的不到位,古树因失去了其原有的生存空间,移栽大树普遍死亡。

(5)有的地方政府和部门不能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保护古树名木的关系,在修路、架桥等城乡建设工程中,遇到古树名木,不采取避让保护措施,使得许多千年以上的古树和珍贵树木被砍。

3.1.2 管护措施不到位,自然损害严重

景德镇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雷雨天气主要集中在夏秋季。时有雷电击倒古树或雷击引起树干起火烧毁古木现象,特别是孤立木、树干空洞木更易遭灾。由于每年均有台风或强热带风暴登陆,对古树名木造成威胁,尤其是树冠高大或主干半枯朽的大树更危险,遭受的损害也更大。另外是病虫危害。近几年由于气候异常,树木虫害严重,既有蛀干害虫,又有食叶害虫,有的地方的古圆柏已被白蚁蛀食得奄奄一息,有的地方的大香樟树叶被毛虫吃得只剩光枝,而且松材线虫病对古松的危害日甚一日,有的地方的古松,即使将农药用输液瓶输入树体,也没能延缓其生命。

3.2 三大保障难度大

3.2.1 法制体系不全,制度保障难度大

景德镇尽管先后制定出台了《景德镇市古树名木保护办法》、《景德镇市古树名木保护公约》等法规性文件,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都不甚完善。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项。

(1)具体的保护对象不明确。按1996年国务院的保护决定,100年以上的树木都属古树。而现实生活中的树龄鉴定是困难的,有些树种属国家明确了的等级保护树木品种,但树龄或直径都达不到要求,是否属于保护的范畴,就有很多的争执。

(2)对保护法规的执行主体和执行客体都有些模糊不清。名义上由市绿化委员会统一组织领导,其办公室设在市林业局行政主管部门,城建部门负责城市规划区的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林业部门负责乡村的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表面分工明确,但实际上仍属多方管理,多头执法,导致谁都管谁都不管,没有确立真正的唯一执法主体。

(3)保护资金和技术上的法律支持不明确。不管是《城市绿化条例》,还是《古树名木保护办法》,基本上都没有资金和技术上的要求和规定。给予古树名木保护在制度上的保障难度较大。

3.2.2 资金投入不足,财力保障难度大

当前,古树名木的保护资金尚未纳入该市各级政府的年度财政预算。据了解,除园林部门、部分景区和学校管护的古树名木资金相对有保障之外,多数地方无正常资金渠道和来源。特别是县(区)级以下单位,基本没有专项保护经费。尤其是农村农民管护的古树名木更是无资金可言。由于保护资金严重不足,古树名木的日常养护管理、复壮、施肥、除虫、围栏、安装避雷针以及普查挂牌等措施不能及时实施,致使一些古树名木病虫害严重;有的古树树根外露,树体倾斜;有的遭雷击、火灾已成残肢断臂。特别是那些树龄高的古树,生理机能下降,吸收水分、养分的能力和再生能力减弱,濒临死亡边缘。

3.2.3 专业人才稀缺,技术保障难度大

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不同于其他园林植物的管理,由于古树名木普遍存在树龄大、树杆高、病虫害多、生长老化等现象,对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需采取许多特殊措施来进行。而一般古树名木保护责任单位在养护管理上也普遍存在缺专人、缺技术、缺手段、缺经费等,以至在平时的管护中缺少对树木的整形修剪,缺少扶撑加固,缺少浇水施肥,缺少病虫防治,缺少老树更新复壮措施等,专业人才稀缺,技术保障难度大。

4 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对策

4.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保护意识

古树名木保护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工作,只有把增强全民的保护意识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才能使古树名木得到真正有效的保护。因此,政府部门应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作为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社会文化发展规划,加强宣传教育。

(1)要出版古树名木科普宣传书籍、画册、邮票,举办知识讲座、知识竞赛。

(2)加大广播、电视宣传古树名木的力度,开辟专题栏目,拍摄《古树名木》专题电视片,系统宣传有关保护古树名木的内容,建立标本馆、实物展览馆。

(3)加强保护古树名木公益广告宣传,在广播、电视播放公益广告,在旅游景区设立保护古树名木警示牌。

(4)建立古树名木网站,开辟古树名木保护专栏等等,让保护古树名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5)要开展经常性的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执法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保护管理工作较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公开ス,对破坏较为严重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严厉的处罚。

4.2 加强法制建设,落实保护管理责任

(1)明确各级政府保护管理古树名木的主管部门,特别是要确立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唯一的古树名木保护执法主体,成立专门的古树名木保护执法队伍,避免多头执法、相互推诿、谁都管谁都不管的现象发生。

(2)建立健全管护组织,各级古树名木主管部门应设专门的管理机构,成立专门的养护管理队伍,确定各管护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层层签订责任书,使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真正做到上有人抓,下有人管。

(3)对负有管护责任的政府、主管部门、管护单位要明确各自管护资金的投入比例和最低限额,对于社会各界人士及企事业单位认养的古树名木,要确定认养的范围和认养的标准。

(4)林业、城建、园林等部门应尽快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工作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例如,《贯彻落实景德镇市古树名木保护办法实施细则》、《古树名木鉴定办法》、《古树名木违章处理办法》等,将景德镇的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真正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4.3 规范技术措施,提高保护管理水平

(1)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古树名木保护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组建由专管人员、专家和群众志愿者三位一体的古树名木保护管理队伍;建立和完善古树名木保护专家库,为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提供咨询,规划建设论证,规范技术操作,定期组织专家下基层服务,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征集和鼓励古树名木所在地的村民组建古树名木保护志愿者队伍,定期巡检督查,建立和完善群众参与和举报制度。

(2)规范技术操作规程。对于生长衰弱的古树名木要加强土、水、肥的管理,促进古树名木旺盛生长;对于树干遭受损伤的古树名木,要及时修补树洞;对于环境改变即将遭受危害的古树名木,要采取合理的复状技术,积极开展抢救工作;对于洪水、火灾、台风、雷电等突发性灾害以及人为恶意破坏,应做好抢救预案。

(3)实施高科技管理。利用卫星定位仪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对每株古树名木进行定位、拍照、调查记录其生长状况,并对每株古树名木进行编号建档,输入电脑,定期实施监测,实施科学规范化管理。在此基础上,加快古树名木数字化、网络化和动态化管理,及时记录古树名木生态环境和长势的变化,尤其是对地下水、小气候环境、道路和房屋建设、病虫害和自然灾害、人类活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定期的动态监测。必要的时候,要建立自然保护小区,划定自然保护小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加大治理力度,恢复其生态功能。

4.4 拓宽资金渠道,设立保护管理基金

古树名木保护工作需要较大资金投入,要根据古树名木分布和权属的实际情况,落实各区、各部门、各单位的保护责任,并实行市、区两级财政补助的办法,将古树名木保护落到实处。各级政府要将辖区内的古树名木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每年安排一定的经费,以确保各项保护措施和管理工作得到落实,确因经费超出预算的,市级财政可以适当给予补贴。可采取认养古树名木的形式,建立景德镇市古树名木保护基金。市、(县)区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经费和发动社会各界捐资,建立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专项基金,健全和完善古树名木的保护和长效应急抢救机制,以保证有关部门根据古树名木生存需要,开展正常的除虫、消毒防腐、施肥、复壮等养护工作以及修建护栏和安装避雷针等保护设施,确保古树名木正常的维护和保护经费开支。一旦在古树受到危险性虫害侵蚀,遭受台风、雷电等自然灾害时,有关部门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险救灾。

4.5 合理开发利用,大力培育后续资源

作为一种特定年代的历史产物,又被称为“绿色古董”的古树名木,在大开发、大建设的时代,开发利用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正确处理协调好经济发展与古树名木保护两者的紧密关系,正确协调处理好区域性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全面保护监管好本区域内现有的古树名木和概念中的后续资源就显得尤其重要和紧迫。景德镇古树名木资源丰富,但后续资源十分匮乏,我们要在保护好现有古树名木的同时,大力培育后续资源。

(1)划定一部分50年以上、珍贵树种、稀有植物、树形奇特、有科学价值和纪念价值的大树或树群作为后备资源,有意识地进行培育。

(2)在古树名木资源贫乏的地方,选择在当地生长旺盛、寿命长、价值高的优良树木,发动群众栽植长生树。

(3)对一部分濒危古树、名木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对原古树名木进行复制,培育出新一代古树名木。

(4)大力开展造纪念林、植纪念树的活动,并选择一部分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念林、纪念树进行重点培育,扩大古树名木资源总量。

参考文献:

[1] 景德镇市林业局.景德镇古树名木[R].景德镇:景德镇市林业局,2001.

[2] 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资料汇编[R].景德镇:景德镇市人民政府,2007.

保护树木的方法篇2

[关键词]古大珍稀树木;资源状况;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7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6-0231-01

前言

古大珍稀树木是有生命的珍贵文物,是民族文化、悠久历史和文明古国的象征和佐证。在研究国家或地区的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等都起着不可忽缺的作用,通过对现存古树的研究,可以推究千百年来树木生存地域的气象、气候、水文、地理、地质、植被以及空气污染等自然变化。同时,古树名木还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进友谊,促进友好交往的重要媒介。

1 遵义县森林资源总体现状

全县有林业用地面积190533.3hm2,其中:有林地147850 hm2,疏林地509 hm2,灌木林地36880.4 hm2,未成林造林地190.5 hm2,苗圃地14.1 hm2,宜林荒山荒地3468.9 hm2,辅助生产林地11 hm2。按森林类别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其中部级公益林面积为168913.3 hm2,地方公益林为40159 hm2,商品林81613 hm2。全县活立木总蓄积9135346.1 m?,其中有疏林地蓄积7612805.1 m?,散生木14187 m?,四旁树1401998.8 m?。全县森林覆盖率为48.72%。

遵义县地带性原生植被为中亚热带湿润常绿阔叶林,大娄山山脉将其分为西北部中山峡谷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混交林、柏木林区和东南部黔中丘陵常绿栎林、马尾松、柏木林区及灌丛、草坡等。由于人为活动频繁,原生植被已很少,现有森林植被主要是天然的次生植被和人工林。全县有森林植被200多科5000多种,构成森林的主要树种有77科250余种。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其种类繁多,部级保护动物就有猕猴、豹子、狐狸、穿山甲、红腹锦鸡等,以及野猪、山羊、野兔、野鸡等,昆虫资源已知有499种。

2 遵义县保护古大珍稀树木存在的问题

据种质资源调查资料显示,遵义县纳入挂牌保护的古树名木有20个科42属74种1341株,其中树种以马尾松、柏木、枫香、银杏、朴树、桂花、丝栗栲等为主。分布地点以古建筑、机关学校、村寨、路旁、村民祖坟等地方较多,占总数量的85%,且马尾松、柏木、枫香三个树种的古、大树群落较为普遍。境内自然分布的国家一、二级国家重点保护植物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红豆杉、南方红豆杉 2种;二级保护植物有篦子三尖杉、黄杉、香榧、遵楠、香果树 共5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宣传不到位,群众认识不到位。

媒体对古树名木保护的重大意义宣传甚少,人民群众保护古树名木的积极性尚未完全调动起来,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没有摆到应有的议事日程上,良好的社会保护氛围还未形成。群众对保护好古大珍稀树木资源的认识不到位,受木材贩子的挑唆,加上有些树责权不清,部分群众只顾眼前利益,以修造公益事业为名,将古大珍稀树出售给木材贩子以获取短期利益。

3.2古树生长不容乐观。

一是古大珍稀树木的生长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和破坏;二是古大珍稀树发生病虫害较多;三是古大珍稀树遭到一定程度的人畜破坏。

3.3技术问题。

遵义县在保护古树方面虽然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但由于古树名木树种多,树龄长,树体衰老,恢复树势和修补树洞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目前关于古树保护的专业技术培训较少,使这块工作的专业技术缺乏,因此许多古树的救治恢复只能靠传统经验解决。

3.4保护经费严重不足。

遵义县共有古大珍稀树 4414株,数量大、品种多、分布广,只能对数量较小且位于重点部位的古树给予保护,其他古树只能采取常规护养挂牌保护,而古树保护是一项长期持久性的工作。上级林业部门又没有专项的古树保护资金,只能靠遵义县林业局自己筹一些资金但没有专门的保护经费。古大珍稀树保护的机构、人员、资金、基础设施、科技支撑力等投入严重不足,没有一套专门的管理系统。

4 主要治理对策

4.1技术方面

4 1.1常规性保护

对位于镇乡的古大珍稀树木,采取登记挂牌,并要求护林人员定期巡护和日常养管,对企事业单位内和个人庭院内的古树名木,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要求各责任主体对古树周边环境进行经常性清理,对生长状况及病虫害发生情况实行监测,当发现有病虫害发生时,就统一组织对全县散生古树进行药物防治,有效地保护了树叶不被害虫违害。

4 1.2重点保护

4.1.2.1树体支撑

对树冠过大,主枝过重的古大树,采取支撑措施。对十大古树村落采取重点保护,如乌江、永乐等镇的千年银杏,榉木;乐山镇的红豆杉群落;毛石镇古楠木树群落采取修围栏保护;对具有重要意义的单株古大树采取一定措施的保护。如洪关乡的千年银杏和红豆杉分别采取不同程度的保护措施,并且安排了保护经费。通过各种保护措施,这些本已衰弱的千年古树慢慢恢复生机。

4.1.2.2垒砌坝台

对位于山区且根系的古大珍稀树,遵义县采取实施修筑坝台、垒砌台阶等措施。如鸭溪、松林、、三岔、虾子等镇的古柏树群落,由于多年的雨水冲刷,水土流失严重,根系2/3,古树的生成条件恶劣,长势衰弱。根据现地条件,对该古树群落的根系进行了垫土,在护坡上预留排水孔,为古树创造良好的排灌水条件。

4.1.2.3修补树洞

对出现有树洞的古树,及时采取树洞补救措施。如石板镇的金丝栏木,龙坑镇的千年银杏,由于年代久远,树杆中空主支已经腐烂,戎П焕谆髡鄱细霉攀鞯纳存严重受到威胁,对此采取了“水泥浆砌法”对树洞进行了修补,针对现地情况,用水泥桩做围栏加固保护。

4.1.2.4挂标牌保护

为规范古树名木的管理,统一制作了古树标识牌,标牌登记了古树的名称、树龄、照片和保护等级等“户口”档案信息,使古树真正有了自己的身份证。

4.1.3加大宣传力度

4.1.3.1结合日常巡查,加大对古树名木保护的宣传力度

对全县古树名木保护进行定期检查和和日常巡护的同时,加大对保护古大珍稀树木资源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传,使广大公民增强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让全社会都来关心、主动参与保护,树立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生存观。

4.2政策方面

4.2.1加大打击力度,严惩破坏古树的违法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古大珍稀树木保护及活体树木移植管理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因地制宜制定我县的有关古树名木保护规章制度。同时要加大执法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严厉打击各种破坏古树名木的违法活动,使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保护树木的方法篇3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所称名木,是指珍贵、稀有或者具有历史价值、重要纪念意义、特殊价值的树木。

古树名木由市或区(市)县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确认,经市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汇总后,报市人民政府公布。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划范围内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活动。

第四条市林业和园林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区(市)县林业和园林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区(市)县人民政府确定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其辖区内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

前款规定部门统称“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

第五条古树名木是国家保护性自然资源,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古树名木及其附属设施的义务;对损害、损坏古树名木及其附属设施的行为,有权制止、检举和控告。

本市鼓励单位和个人捐资保护或认养古树名木。捐资人、认养人可以根据捐资保护或认养约定在古树名木标牌中享有一定期限的署名权。

第六条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应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

第七条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对其辖区内的古树名木履行下列管理职责:

(一)进行调查登记、鉴定分级、建立档案、设置标志;

(二)定期对古树名木生长和管护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三)对管护责任人予以管护技术指导;

(四)加强对古树名木保护的科学研究,推广应用科学研究成果;

(五)根据古树名木生长需要,划定古树名木保护范围,将保护档案送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布信息;

(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保护管理职责。

第八条古树名木的管护责任人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一)国家机关、部队、学校、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封闭式公园、风景名胜区、寺庙等用地范围内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二)开放式公园、公共绿地、广场、城镇公共道路用地范围内的,由建设管理责任单位负责;

(三)铁路、公路、河堤用地范围内的,分别由铁路、公路、河道管理部门负责;

(四)住宅小区、居民院落内的,由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负责。未选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的,由当地社区居民委员会负责;

(五)农村集体土地上的,由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宅基地使用权人负责;尚未确定土地使用权的,由村(居)民委员会负责。

第九条古树名木管护责任人应当与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签订管护责任书,并履行下列管护职责:

(一)确定或者委托专门人员负责管护;

(二)按照技术规范管护古树名木;

(三)古树名木长势衰弱或濒危时,及时报告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并按照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治理和复壮。

管护责任人发生变更的,应当向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管护责任转移手续。

第十条古树名木的抢救、复壮费用由国家承担。

第十一条古树名木死亡,管护责任人应当及时报告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确认并查明原因、确定责任后,予以注销。危及安全必须采伐的,应按法定程序报批,经批准后方可处理。

第十二条禁止从事下列损害、损坏古树名木及其附属设施的行为:

(一)在树冠垂直投影内挖坑取土、动用明火、排放废气、倾倒污水污物、堆物、封砌地面;

(二)在树冠外侧5米内新建建(构)筑物或者在树冠外侧3米内埋设地下管线;

(三)攀树、折枝、剥损树皮;

(四)损坏古树名木附属设施;

(五)借用树干做支撑物或倚树搭棚;

(六)刻划、钉钉、拴绳挂物;

(七)其他损害行为。

第十三条建设项目涉及古树名木的,建设单位应当制定避让或保护方案,并经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方可办理有关规划手续。

建设和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批准的避让或保护方案保护古树名木。

第十四条对于影响、危害古树名木正常生长的生产、经营、生活设施或建筑物,由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所有权人或实际管理人限期采取措施,消除影响和危害。

第十五条禁止砍伐、擅自移植古树名木。

因公共利益需要必须移植古树名木的,应经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制订移植保护方案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区(市)县人民政府批准的,批准机关应当报市人民政府备案。

移植300年以上和特别珍贵稀有或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古树名木,应经省建设、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经批准移植的古树名木,由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园林绿化作业单位按照批准的移植保护方案实施移植。

第十六条违反本规定,侵害古树名木,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第十七条违反本规定第九条第一款第(二)、(三)项规定,拒不按照技术规范管护古树名木或者拒不履行报告义务的,由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造成古树名木损害的,处以每株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造成古树名木死亡的,处以每株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十八条违反本规定第十一条规定,擅自处理死亡古树名木的,由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处以每株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第十九条违反本规定第十二条规定,损害、损坏古树名木及其附属设施的,由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限期改正,并按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对古树名木损害较轻的,处以每株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二)损害古树名木枝干或者根系的,处以每株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三)造成古树名木死亡的,处以每株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条违反本规定第十三条、第十四条规定侵害古树名木的,由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按照本规定第十九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保护树木的方法篇4

关键词古树名木;现状;保护管理规划

1古树名木现状

古树名木是我国极其珍贵的植物资源,也是优秀的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经济、观赏和研究价值[1]。延平区是南方重点林区县之一,也是福建省经济欠发达县之一,全区现有古树名木5 860株,其中散生古树1 049株,古树群44群,4 811株,2007年普查核实与2002年建档资料相比,古树名木死亡消失130株。目前延平区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没有专门的机构、人员和专项的保护经费,特别是一些濒危古树,没有对其进行拯救的专门技术和管理。延平区和一些地区特别是农村及经济欠发达地区一样,古树名木基本处于自生自灭无人管护的状态,加之古树名木自身存在树龄大、生长老化、病虫害多等原因,使古树名木的数量不断减少,因此,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刻不容缓。

2影响古树名木长势的因素分析

任何树木都要经过生长、发育、衰老、死亡等过程,这是客观规律。但是可以通过人为的措施使衰老以致死亡的阶段推迟,使树木最大限度地为人类造福。古树名木除因自身衰老、生命力减弱,随着树龄增加,树木生理机能逐渐下降,根系吸收水分、养分的能力越来越差,不能满足地上部分需要,树木生理失去平衡,从而导致部分树木逐渐衰老死亡外[2],还与以下因素有关。

2.1土壤密实度过高

因地表受到大量的践踏,土壤板结,密实度高,透气性降低,机械阻抗增加,对树木的生长十分不利,使根系的生长受到抑制。

2.2树干周围铺装面过大

有些地方在古树名木周围用水泥砖或其他材料铺装,仅留很小的树池,影响了地下与地上部分气体交换,使古树根系处于透气性极差的环境中。

2.3土壤理化性质恶化

随着古树周边环境的相对恶化,污水等在根系积累,对古树的生长极为不利。

2.4根部的营养不足

土壤密实,根部土壤的营养成分缺乏,氮、磷、钾等元素不足,使古树生长缓慢,枝叶稀疏,抗性减弱。

2.5人为损害

常见的有人为刻画、钉钉、缠绕绳索、攀折树枝、削剥树皮、借用树干做支撑物,在农村农民在古树周边堆放燃料、乱烧垃圾等,这些都会造成古树的树体损伤、生长衰弱或死亡。

2.6自然灾害

如雷击雹打,雨涝风折等,都会大大消弱树势生长。

2.7病虫害、鼠害危害

由于古树年龄大,树势减弱,易遭病虫害如白蚁等的侵袭。另外,鼠类对树根的啃食也加剧了其衰亡的速度。

3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中还存在古树名木生存环境的破坏,人们对古树名木保护意识淡薄、资金短缺、管理体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许多古树名木长时间都处于自然生长状态,各种保护管理措施没有落实到位。

4古树名木的保护规划

4.1保护古树名木的技术规划

4.1.1清除竞争植物。植物群落中,不同植物之间以及不同植物群落间要争夺光、水、养分以及地上、地下空间,因此,要清除古树树冠投影下生长的乔、灌木和杂草,以保证古树生长所需的营养空间。

4.1.2改善土壤环境。一是打孔。对板结的地面打孔,或在树冠投影下的地面覆盖由植物材料等组成的碎木屑,增加土壤的透气、透水、蓄水能力,碎木屑自然降解后持续供给古树养分,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生存和活动,从而改善古树周围土壤通气性和土壤养分。二是换土。深挖0.5 m(注意随时将暴露出来的根用浸湿的草袋子盖上),把原来的旧土与沙土、腐叶土、大粪、锯末、少量化肥混合均匀之后再填埋其中。

4.1.3加强古树名木的水肥管理。一是灌水。每年春季4—5月灌2~3次透水,11月末或12月初进行冬灌,对生长在地势低洼地段的古树,修建排水沟及地下渗水管网。二是施肥。通过对古树周围土壤的分析结果确定施肥种类,根据古树名木的生长需要进行施肥,对生长较健康的古树,在根际周围以施厩肥为主,对树势较弱的古树,以树干滴注液态肥为主[2]。

4.1.4开展古树名木的病虫害防治。古树名木遭易受病虫侵害,容易造成树木死亡。因此,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推广和采用以低毒无公害的生物农药为主、定期检查、适时防治、合理使用农药、注意保护天敌、减少环境污染等措施,开展古树名木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增强树势。

4.1.5整形修剪。对于一般古树,可将弱枝进行缩剪或是锯去枯死枝,改变根冠比,集中供应养分,有利于发出新枝。对特别珍贵的古树,应少整枝,少短截,以轻剪、疏剪为主,基本保持原有的树形[3]。

4.1.6促进新根发育。对已经木质化的支撑根、侧根一般应在树冠垂直投影的内侧30~60cm范围内,通过断根的方法刺激新根的发育和生长。断根要分2~3年进行,挖槽通气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部分断根的作用。断根时尽量保留粗大的支撑根,并在断根处喷洒根部生长素。

4.1.7树体的保护与修补。古树的树干和树枝上,往往因病虫害、冻害、机械损伤等造成伤口,这些伤口如果不及时保护、治疗、修补,经长期雨水的侵蚀和病菌寄生,易使内部腐烂形成树洞。树体上已经造成的伤口,应该早治,防止扩大。首先应对伤口表面进行处理。将伤口削平,除去腐烂病变部分,然后进行消毒,可选用石硫合剂原液对伤口进行涂抹。涂抹后在伤口处涂上保护剂,保护剂应选用容易涂抹、粘着性好、受热不融化、不透雨水、不腐蚀树体组织,同时又具有防腐消毒作用的溶剂,常用的除专用伤口保护剂外,还可使用油漆等。对因树体衰老而引起的树体倾斜则需要用它物支撑。支柱可采用金属、木桩等材料,支柱应有坚固的基础,上端与大树相接处应有适当形状的托杆和托碗,并添加软垫,以免损伤树皮。设立支柱时还应考虑与周边环境相适宜。

4.1.8设避雷针。对高大的古树应加避雷针。如遭遇雷击,应及时将伤口刮平,涂上保护剂,并堵好树洞。

4.2保护古树名木的管理规划

4.2.1建立古树名木电子档案,进行动态监测管理。全面系统地查清古树名木的资源分布和生长状况,实地对照古树名木纸质档案,进行比对、实测、拍照,建立古树名木电子档案。对确认的古树名木,要设置保护标志,划定保护范围,制定保护措施。对古树的生态环境、生长发育状况和保护现状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

4.2.2加强地方立法,依法保护古树名木。目前,我国古树名木保护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规则,地方各级政府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制定保护古树名木的地方性条例,实行专业养护部门和单位、个人共同保护管理的措施,为古树名木保护确立法律保障。要严厉打击破坏古树名木的行为,保持严打态势,严密防范各类破坏古树名木的违法犯罪活动。

4.2.3广开渠道,加大对古树名木保护的资金投入。当前,古树名木的保护资金尚未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资金不足使古树的日常管理、防虫、施肥等措施不能及时实施。各级政府应重视对古树名木保护资金的投入,在农村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应鼓励非国有经济及个人认养古树名木,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多渠道筹集保护资金。

4.2.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保护意识。古树名木保护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工作,只有增强全民的保护意识,让公民了解古树名木的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才能使古树名木得到有效的保护。要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向公民宣传保护古树名木的重要意义,提高全民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4]。

4.2.5保护原有的生态环境。古树名木不要随便搬迁,也不应在古树名木周围修建房屋、挖土,架设电线,倾倒废土、垃圾及污水等,以免改变和破坏古树名木生长的原有生态环境。

4.2.6建立健全保护管理制度。按照“统一管理、分级养护”的原则,与权属单位签订认养责任状,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明确管护单位及管护人的管护责任,对古树名木时时实施监管保护。在农村要强化各村林业员对所在村古树名木的监督管理责任。

4.2.7加强对管护单位管护人的技术培训。各级政府、绿化办、林业局等政府相关部门应真正担负起保护古树名木的监督管理职能,定期举办保护古树名木的技术培训,提高管护单位和管护人的业务水平。

5小结

保护好古树名木,不仅是社会进步的要求,也是保护城乡生态环境和风景资源的要求,更是保存城乡历史和科研物种的应做之举。所以,全面了解和掌握城乡现存古树名木的生长状况,制定其保护管理规划,将有利于在科学和法律支持下对城乡的古树名木实施更有效的保护。

6参考文献

[1] 周晶,马小琳,王珍华.济南地区古树名木保护与复壮[J].园林科技,2006(3):14-15.

[2] 陆安忠.南汇区古树名木现状及保护对策[J].上海农业科学,2005(2):31-33.

保护树木的方法篇5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古树,是指树龄在一百年以上的树木。

本办法所称名木,是指特别稀有的以及具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及重要科研价值的树木。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市城市规划区和风景名胜区内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

第四条古树名木分为一级和二级。

凡树龄在300年以上,或者特别珍贵稀有,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重要科研价值的古树名木,为一级古树名木;其余为二级古树名木。

第五条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

*经济开发区、袍江工业区、镜湖新区管委会负责做好本区域内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具体工作。

规划、公安、林业等有关部门应按各自职责做好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

第六条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对古树名木进行调查,并按照下列规定进行鉴定和确认:

(一)一级古树名木,由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鉴定,经市人民政府审定后报省人民政府确认,并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二)二级古树名木,由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鉴定,经市人民政府确认,并报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经确认的古树名木由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进行编号、登记、建立档案,制作保护牌。保护牌应标明中文名称、学名、科名、树龄、保护级别、编号等内容。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或者破坏古树名木保护牌。

第七条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实行专业养护部门保护管理和单位、个人保护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生长在园林绿化管理部门管理的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的古树名木,由园林绿化专业养护管理部门保护管理;

生长在铁路、公路、河道用地范围内产权归属铁路、公路、河道管理部门的古树名木,由铁路、公路、河道管理部门保护管理;

生长在风景名胜区内的古树名木,由风景名胜区管理部门保护管理。

散生在各单位、社区管界内及个人庭院中的古树名木,由所在单位、社区(物业管理公司)和个人保护管理。

第八条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实际情况制定古树名木养护、管理方案,并与养护责任单位或责任人签订养护责任书。

变更古树名木养护责任单位或者责任人的,应当向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养护责任变更手续。

鼓励单位和个人以捐资、认养形式参与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

第九条古树名木养护责任单位或者责任人应当按照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养护管理措施实施保护管理。

遇台风、严重旱涝和其它自然灾害时,养护责任单位或者责任人应当及时采取保护措施。

古树名木受到损害或者长势衰弱,养护责任单位或责任人应当以书面形式立即报告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由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治理复壮。

对已死亡的古树名木,应当经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确认,查明原因,明确责任并予以注销登记后,方可进行处理,并按程序逐级上报备案。

第十条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费用由古树名木养护责任单位或者责任人承担。

承担养护管理费用确有困难的古树名木养护责任单位或者责任人,可以向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养护补助经费。

市人民政府每年从城市维护经费中划出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用于城市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

抢救、复壮古树名木的费用,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可适当给予补贴。

第十一条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城市古树名木的监督管理和技术指导。同时,积极组织开展对古树名木的科学研究,并实行定期检查。

第十二条集体或个人所有的古树名木,未经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和市人民政府批准,不得进行买卖、转让,捐献给国家的,办理相关手续,给予适当奖励。

第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砍伐和擅自移植古树名木。

因特殊需要,确需移植二级古树名木的,应当经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报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移植一级古树名木的,应经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移植所需费用,由移植单位承担。

第十四条严禁下列损害古树名木的行为:

(一)在树上刻划、张贴或者悬挂物品;

(二)在施工等作业时借树木作为支撑物或者固定物;

(三)攀树、折枝、挖根、摘采果实种子或者剥损树枝、树干、树皮;

(四)距树冠垂直投影5米的范围内堆放物料、挖坑取土、兴建临时设施建筑、倾倒有害污水、污物垃圾,动用明火或者排放烟气;

(五)其他严重损害古树名木的行为。

第十五条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工程影响古树名木生长的,建设单位必须提出避让和保护措施。规划行政部门在办理有关手续时,须征得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六条生产、生活设施等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危害古树名木生长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的要求,在限期内采取措施,清除危害。

第十七条违反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规定的,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保护树木的方法篇6

摘要在分析遂昌县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基础上,阐述了古树名木的开发和利用价值,提出了保护对策。

关键词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开发利用价值;保护措施;浙江遂昌

古树名木,是指有100年以上树龄、稀有、珍贵的树木,是有历史价值或者重要纪念意义的木。古树名木资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其既有生物学价值,又具有活的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关系到我国生物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1-4]。现对遂昌县古树名木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保护措施及应用前景,旨在加深对古树名木的认识。

1自然概况

遂昌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钱塘江、瓯江上游,东倚武义、松阳,南邻龙泉,西接江山和福建浦城,北与衢江、龙游、婺城相连。北纬28°13′~28°49′,东经118°41′~119°30′,总面积3 946 km2。地处亚热带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受季风影响显著,年平均气温为16.8 ℃,年平均无霜期250 d左右,相对湿度为80%左右,土壤以黄壤、红壤为主,复杂的地形和温暖湿润的气候,为木本植物的繁衍和森林植被的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但是,由于受人类频繁活动的影响,天然植被仅分布于交通不便的山坡谷地和地形陡峭的地段,如九龙山部级自然保护区,以及白马山和湖山2个省级森林公园,地带性森林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调查方法

按照《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规定》和《浙江省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操作细则》要求,采用实地逐株、逐片每木检尺、调查的方法,对区内树龄在100年以上的古树、名木和古树群进行每木调查。

3遂昌县古树名木资源现状

据调查,遂昌县古树名木资源极为丰富,已鉴定古树名木有253种,隶属54科87属,共有6 281株,其中散生的有2 428株,占总数的38.66%;群生的有177片3 853株,占总数的61.34%。分布数量较多、范围较广的有:壳斗科栲属的甜槠912株、苦槠532株;松科松属的马尾松805株;红豆杉科红豆杉属的南方红豆杉770株;金缕梅科枫香属的枫香561株;松科松属的黄山松507株;杉科柳杉属的柳杉490株;樟科樟属的樟树464株。树龄在500年以上的一级古树名木达44株,树龄在300~500年的二级古树1 130株,树龄在100~300年的5 107株。古树名木绝大部分分布在村旁,占总数的57.46%;仅次的是水旁,占总数的18.09%;其次是路旁,占总数的13.85%。

4古树名木开发和利用价值

4.1古树名木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古树名木经过长期各种气候变化和生境变迁,之所以能生存下来,除植物自身的生理机制,适应生境能力外,人为因素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因而它们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因此,在当前全球环境逐渐恶劣的情况下,开展古树名木与生境的关系、古树名木自身生理机制、古树名木保护技术措施等相关课题研究,将具有现实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4.2古树名木具有重要的科普价值

利用古树名木的标牌、宣传栏等手段,介绍古树名木的植物学名、习性、产地、用途,以及环境关系、古树长寿的原因、名木的文化价值等内容,可让青少年学习到许多植物、环境相关学科的知识,同时也从中了解许多与古树名木相关的风土人情、历史变迁等,拓宽青少年的知识面。

4.3古树名木为园林绿化设计提供依据

古树名木多为乡土树种,或者是对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有很强适应性的外来树种,是长期适应自然条件的结果,代表了一个地区森林植物的组成和外貌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古树名木是风景园林绿化的先锋树种和指示性植物。

5古树名木保护对策

5.1加强宣传,依法保护

古树名木是自然的见证,是活的化石,是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观赏价值和人文价值。古树名木的保护涉及面广,通过运用各类媒体的广泛的宣传,实现古树名木的数字化管理,并把古树名木的各种信息纳入互联网,让更多的人随时了解古树名木的情况,使全社会都来关心和保护古树名木,并把保护古树名木成为自觉的行动,使其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

5.2加强组织管理,实行动态监测

通过调查,初步建立遂昌县古树名木数据库,为实行动态监测管理奠定基础。建议设立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专项资金,建立由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和产权单位组成的统一管理组织,落实管护责任制,根据不同的生长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管护措施。

5.3分析衰退原因,采取复壮措施

遂昌县古树名木多数生长良好,但也有部分由于树体本身及自然、人为因素的影响,出现空心、断顶、枯梢、残枝、枝叶稀疏、叶片枯黄、倾倒甚至濒临死亡。为此,针对不同的衰退原因,采取相应的保护复壮措施,如松土、施肥、浇水、修剪、补洞、支撑、围栏、安装避雷装置、进行病虫害防治等。

5.4建立自然保护小区,保护种质资源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在遂昌县蔡源、龙洋、西畈、石练、北界、新路湾、金竹、黄沙腰分布相对集中,建议建立自然保护小区,保护种质资源,并进行人工繁殖。

5.5广开渠道,加大保护资金的投入

保护古树名木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各级绿化办积极向各级财政申请,增加对古树名木保护资金的投入。建议依靠全社会力量,发动单位和个人以认养的方式筹集资金。从旅游业的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古树名木保护。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古树名木保护,设立古树名木保护基金,接受国内外对保护古树名木的资助和捐赠,使古树名木保护资金有可靠保证。

6参考文献

[1] 孙益军.张家港市古树名木现状与保护措施[J].江苏林业科技,2003,30(1):46-48.

[2] 郑群瑞.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古树名木资源初步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1,28(6):77-80.

保护树木的方法篇7

关键词:古树名木;资源;保护;措施

1 引言

厦门市翔安区地处厦门市东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8°11′~118°25°′,北纬24°32′~24°50′。 气候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年平均气温20.6℃,极低温和极高温分别为1.5℃和38.5℃,年平均湿度78%,年均降雨量1 315mm。每年3~9月为多雨季节,最多月降雨量达700mm,秋冬少雨而干燥。翔安区具有悠久的历史,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置县(原同安县),古树名木资源十分丰富。翔安区从2006年10日开始,对全区古树名木进行了认真普查和汇总建档,在此基础上,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

2 古树名木现状

2.1 翔安区古树状况

(1)经汇总整理,翔安区共有古树名木209株。其中国家一级古树20株,二级古树62株,三级古树127株。在全区古树资源中,共涉及7个科,8个属,9个种。主要树种为榕树,详细分布见表1。

(2)国家一级古树中,1 000年以上的有3株,一处是新圩镇后埔村的2株樟树,树龄为1 300年,因2株樟树相对而生,枝叶互相缠绕在一起,当地人认为它们是一对夫妇,俗称公婆樟。公樟顶天立地,雄伟壮观,树高15m,胸径900cm。婆樟树高11m,胸径530cm。第2处位于新圩镇金柄村的樟树树龄1 300年,树高15m,胸径950cm,相传为唐朝时期把自家桑园献为泉州开元寺用地的黄守恭第4子,金柄黄氏的开基祖黄纶所种。

表1 翔安区古树详表

科属种学名株数

桑科榕榕树Ficus microcarpa178

漆树芒果芒果Mangifera indica10

樟树樟树香樟Cinnamomum.burnannii8

金缕梅枫香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4

豆科相思相思A.Confusa nerr 2

漆树黄连木黄连木Pistaeice chinensis2

松科松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4

桑科榕菩提Ficus religiosa1

苏铁苏铁苏铁Brainea insignis1

2.2 翔安区古树分布状况

翔安区的古树主要分布在新圩镇,有108株,占51.7%,内厝镇45株,马巷镇28株,新店镇18株,大帽山农场6株,大嶝街道4株。古树主要生长在农村的房前屋后和村庄的公园里,少数生长在公路边和山上。

2.3 古树生长状况

因树种特性和立地条件差异以及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古树在不同的地区生长状况差异很大。如上述的3株古樟树,虽已历经千年风雨,仍然郁郁葱葱。而有的榕树虽然只有百年的树龄,但由于立地条件差,再加上开发建设,破坏了原本的生长环境,生长情况不容乐观。

收稿日期:2010-11-09

作者简介:邵 杨(1982―),女,福建厦门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园林绿化及营造林等工作。

(3)保护树木萌发的新芽。新芽萌发是大树进行生理活动的标志。树木枝干部分萌发的新芽,能自然而有效地刺激地下部分的生根。在这一期间,一般不宜整形修剪,而是任其抽枝发叶,并加强喷水遮荫、防治病虫害等管理措施,等到移植大树完全成活后,再整形修剪。

(4)防害保护。根据树木生长情况,及时除去阴棚,提高光照强度,冬季寒潮来临前,采取覆盖、草绳绕干、设立风障等方式甲乙防寒保护。

参考文献:

朱加平.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甄茂清.花卉园艺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王 鹏,贾志国,冯莎莎.园林树木移植与整形修剪.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3 翔安区古树保护存在的问题

跟其他地区不同,翔安区的古树名木均位于农村地区,由当地的村庄委会进行管护。在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庄,古树名木的管护情况较好,在经济欠发达的村庄,管护情况较差,主要原因是古树名木的管护需要村民良好的保护意识和大量的资金。

3.1 人为因素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本空旷的环境重新规划变成了公路、开发区、住宅区,土壤板结,再加上酸雨的危害,从而造成古树长势下降,枝条衰弱。一些村庄砌维护池保护古树,然而由于维护池规格过小,水泥铺装过大,不但没有保护古树,反而使古树根系受到或轻或重的伤害,使其逐年衰败枯死。

3.2 病虫害危害严重

翔安区古树的虫害主要有蚂蚁、白蚁、天牛、小蠹、粉虱、介壳等,古树基本上都不同程度地遭受病虫害的危害,尤其是立地条件较差的古树,由于其自身的生理功能退化和外部环境的恶化,病虫害危害的更大。

3.3 保护资金不足

由于财政资金有限,每年市、区林业、园林部门下拨资金保护古树名木资金不能满足古树名木的日常管护,古树名木的保护的资金严重短缺。

4 翔安区古树名木的保护措施

4.1 落实保护古树名木管理责任

2006~2007年年翔安区组织技术人员重新对翔安区现有的古树名木和古树群进行调查,最终确定对209株古树,由区政府正式发文通告,并进行挂牌保护,每一株古树都与村(居)签订具体的管护责任书,做到“树有人管,责有人担”。

4.2 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治

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古树名木历经百年风霜,生长势较弱易受病虫害侵害,其先期害虫如叶部害虫等的危害,消耗水分和养分,易使树势衰弱。古树一旦衰弱后,蛀干害虫如小蠹甲这类木蠹蛾等就乘虚而入,破坏树木的输导系统,容易造成古树的死亡。由于古树病虫害本身发生规律研究较少,适用药剂不多,加上古树名木上防治措施的特殊性,防治起来极其困难。翔安区绿化办请市、区林业、园林部门的专家进行病虫害防治。根据翔安区古树以榕树居多,病虫害为害严重情况,翔安区农林水利局的林业技术人员在实践中总结出用输液法防治蛀干害虫,用稻草缠绕法防治毒蛾科食叶害虫办法,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4.3 结合旅游开发保护古树

翔安区的历史悠久,古树名木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位于大嶝街道小嶝社区的一株明朝的铁树,树高3m,地围130cm,被时任厦门市市长张昌平称为“八闽铁树王”。2004年,厦门市园林局在其周围植草种树,绿化美化铁树王周边的环境,现在已经成为小嶝社区一道独特的风景,每年都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在翔安区内厝镇小盈岭 “同民安”关隘,有两株相传为宋学大师朱熹栽种的榕树,榕树高20m,至今仍然黛色参天,挺秀葱茏。榕树旁有一座石坊,朱熹手书“同民安”3字于其上,同民安关隘是古同安与南安交界的地方,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4.4 广开渠道筹措保护资金

保护古树名木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各古树名木管护单位积极向各级财政申请资金的投入。此外,还发动单位和个人以认养的方式筹集资金,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古树名木保护。

4.5 利用社会多层次资源

古树名木的保护不能单单只依靠园林、林业部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1)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民群众的保护意识,使其自觉地保护古树名木。当古树发生倒伏断裂、病虫害,或者发现人为地破坏行为,立即报告给当地的林业主管部门。

(2)在新区开发过程中,常常涉及到古树的保护问题。许多村民主动联系林业部门,由林业部门的技术人员对古树的保护如砌维护池、对古榕树进行支撑等,进行技术指导,避免对古树造成二次伤害。古树名木的保护需要林业部门为指导,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才能真正保护好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财产。

参考文献:

保护树木的方法篇8

古树名木,是指有年以上树龄、稀有、珍贵的树木,是有历史价值或者重要纪念意义的木。古树名木资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其既有生物学价值,又具有活的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关系到我国生物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现对遂昌县古树名木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保护措施及应用前景,旨在加深对古树名木的认识。

自然概况

遂昌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钱塘江、瓯江上游,东倚武义、松阳,南邻龙泉,西接江山和福建浦城,北与衢江、龙游、婺城相连。北纬°′~°′,东经°′~°′,总面积 km。地处亚热带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受季风影响显著,年平均气温为. ℃,年平均无霜期 d左右,相对湿度为%左右,土壤以黄壤、红壤为主,复杂的地形和温暖湿润的气候,为木本植物的繁衍和森林植被的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但是,由于受人类频繁活动的影响,天然植被仅分布于交通不便的山坡谷地和地形陡峭的地段,如九龙山部级自然保护区,以及白马山和湖山个省级森林公园,地带性森林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调查方法

按照《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规定》和《浙江省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操作细则》要求,采用实地逐株、逐片每木检尺、调查的方法,对区内树龄在年以上的古树、名木和古树群进行每木调查。

遂昌县古树名木资源现状

据调查,遂昌县古树名木资源极为丰富,已鉴定古树名木有种,隶属科属,共有 株,其中散生的有 株,占总数的.%;群生的有片 株,占总数的.%。分布数量较多、范围较广的有:壳斗科栲属的甜槠株、苦槠株;松科松属的马尾松株;红豆杉科红豆杉属的南方红豆杉株;金缕梅科枫香属的枫香株;松科松属的黄山松株;杉科柳杉属的柳杉株;樟科樟属的樟树株。树龄在年以上的一级古树名木达株,树龄在~年的二级古树 株,树龄在~年的 株。古树名木绝大部分分布在村旁,占总数的.%;仅次的是水旁,占总数的.%;其次是路旁,占总数的.%。

古树名木开发和利用价值

.古树名木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古树名木经过长期各种气候变化和生境变迁,之所以能生存下来,除植物自身的生理机制,适应生境能力外,人为因素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因而它们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因此,在当前全球环境逐渐恶劣的情况下,开展古树名木与生境的关系、古树名木自身生理机制、古树名木保护技术措施等相关课题研究,将具有现实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古树名木具有重要的科普价值

利用古树名木的标牌、宣传栏等手段,介绍古树名木的植物学名、习性、产地、用途,以及环境关系、古树长寿的原因、名木的文化价值等内容,可让青少年学习到许多植物、环境相关学科的知识,同时也从中了解许多与古树名木相关的风土人情、历史变迁等,拓宽青少年的知识面。

.古树名木为园林绿化设计提供依据

古树名木多为乡土树种,或者是对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有很强适应性的外来树种,是长期适应自然条件的结果,代表了一个地区森林植物的组成和外貌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古树名木是风景园林绿化的先锋树种和指示性植物。

古树名木保护对策

.加强宣传,依法保护

古树名木是自然的见证,是活的化石,是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观赏价值和人文价值。古树名木的保护涉及面广,通过运用各类媒体的广泛的宣传,实现古树名木的数字化管理,并把古树名木的各种信息纳入互联网,让更多的人随时了解古树名木的情况,使全社会都来关心和保护古树名木,并把保护古树名木成为自觉的行动,使其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

.加强组织管理,实行动态监测

通过调查,初步建立遂昌县古树名木数据库,为实行动态监测管理奠定基础。建议设立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专项资金,建立由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和产权单位组成的统一管理组织,落实管护责任制,根据不同的生长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管护措施。

.分析衰退原因,采取复壮措施

遂昌县古树名木多数生长良好,但也有部分由于树体本身及自然、人为因素的影响,出现空心、断顶、枯梢、残枝、枝叶稀疏、叶片枯黄、倾倒甚至濒临死亡。为此,针对不同的衰退原因,采取相应的保护复壮措施,如松土、施肥、浇水、修剪、补洞、

  

支撑、围栏、安装避雷装置、进行病虫害防治等。

.建立自然保护小区,保护种质资源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在遂昌县蔡源、龙洋、西畈、石练、北界、新路湾、金竹、黄沙腰分布相对集中,建议建立自然保护小区,保护种质资源,并进行人工繁殖。

.广开渠道,加大保护资金的投入

保护古树名木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各级绿化办积极向各级财政申请,增加对古树名木保护资金的投入。建议依靠全社会力量,发动单位和个人以认养的方式筹集资金。从旅游业的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古树名木保护。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古树名木保护,设立古树名木保护基金,接受国内外对保护古树名木的资助和捐赠,使古树名木保护资金有可靠保证。

孙益军.张家港市古树名木现状与保护措施[J].江苏林业科技,,():-.

郑群瑞.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古树名木资源初步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

曹良俊.武义县古树名木资源调查[J].浙江林学院学报,,,():-.

保护树木的方法篇9

扬州是一座具有近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就有“绿杨城廓”之美誉。而古树名木是树木资源中的瑰宝,是自然界给予人类的珍贵财富,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兴衰与变迁,同时,古树名木作为珍贵树木或濒危植物,在维护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自然界的“活化石”。古树名木作为扬州历史变迁的见证,遍布于城区的大街小巷,是城市绿化、美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的象征,其价值是代何其他文物所不能替代的。

二、 活动目标

1. 调查扬州城古树名木的数量、分布、生存现状。

2. 了解古树名木的定级和保护措施,增强对城市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

3. 初步学习从生活中提出问题,进行课题分解,选择研究内容。

4.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初步学会按活动需要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5. 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分工,能大方有效地与各种活动对象交往,会利用采访提纲进行采访。

三、 设计思路

为此,本课题小组进行了“扬州的古树名木,你们生活得好吗?”的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目前扬州城对于现存的一些珍贵古树名木的保护和利用状况。

四、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1. 故事激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南柯一梦”的故事吗?谁来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成语故事?

2. 指名学生讲解(“南柯一梦”的故事)

3. 教师过渡(出示图片)

你们知道吗,“南柯一梦”的成语故事就发生在扬州。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僻静的扬州驼岭巷,到那里看一看那株历尽沧桑的古槐树!

4. 播放录像资料

5. 导入主题

扬州的古树名木究竟有多少呢?它们的生存现状又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进行“扬州的古树名木,你们生活得好吗?”的综合实践活动。

(板书:扬州的古树名木,你们生活得好吗?)

6. 提出对于“古树名木”感兴趣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罗列出有价值的,随机板书。)

(二) 学生商讨

如何展开调查活动,分好小组,确定小组研究话题,明确责任、分工,设计调查提纲,形成活动方案。

(三) 调查小组调查采访

调查小组根据设计好的方案、提纲,到老城区的大街小巷、园林局、老小区、旅游风景区等进行实地调查、采访。

(四) 调查小组进行交流、总结

1. 调查扬州的古树名木有多少?主要分布在哪里?

第一调查小组根据调查、采访后交流、总结:这么多古树名木,它们都分布在哪里呢?

2. 了解扬州城的古树名木生活得好吗?它们的生存现状如何?

第二调查小组根据实地考察、采访后交流、总结:扬州城古树名木的生存现状,扬州市古树名木资源的保护与寺庙、宅园的紧密关系。

3. 上网调查哪些树木可称为古树名木呢?它们是如何定级的?

教师过渡:在风景旅游胜地,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一些树上钉有“古树名木”的小牌子。那么,哪些树木可称为古树名木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听这个小组的调查结果。(出示公园“古树名木”上挂小牌子的图片)

第三调查小组到园林局等地采访、上网搜集资料,了解古树名木如何定级。

组员1:古树名木共分3个等级。

组员2:目前不少地方规定,柏树类、白皮松、七叶树,胸径(距地面1.2米)在60厘米以上,油松胸径在70厘米以上,银杏、国槐、楸树、榆树等胸径在100厘米以上的古树,且树龄在500年以上的,定为一级古树。

组员3:柏树类、白皮松、七叶树胸径在30厘米以上,油松胸径在40厘米以上的,银杏、楸树、榆树等胸径在50厘米以上的,树龄在300―499年的,定为二级古树。

组员4:各类常绿树及银杏、水杉、银杉等胸径在25厘米以上,树龄在100--299年的定为三级古树。

组员5:外国朋友赠送的礼品树、友谊树,有纪念意义和具有科研价值的树木,不限规格一律保护。其中各国家元首亲自种植的定为一级保护,其他定为二级保护。

组员1补充:当然,不同国家对古树树龄的规定差异较大。在西欧、北美一些国家,树龄在50年以上的就定为古树,100年以上的古树就视为国宝了。

教师过渡:老师听说你们在这次的调查、采访中还认识了一个传奇人物,谁来给大家讲讲这段活动中的小插曲呢?

4. 说说扬州古树名木的“守护神”――孙如竹(播放图像资料后组员6讲故事)

5. 怎样保护好古树名木,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教师过渡:扬州城这么多古树名木,而且分布较广,在日常的养护中,大家有没有考虑应该怎样保护他们呢?有什么措施吗?哪个小组研究了这个问题,来给大家介绍介绍。

第四调查小组根据实地考察、采访和上网查阅资料后交流、总结。

(出示采访市绿化部门的工作人员录像)

组员1:市绿化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从各古树名木的树龄、生长情况等因素看,首先,制定相应的古树名木管理措施;其次,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必须清除乱堆、乱放、乱搭建棚和有害气体、物质等,给古树名木一个自由清新的生存空间;第三,对古树名木的立地条件,地下部分做好通气透水、培土筑坎,地上部分做好护栏保护、修剪或迁移遮挡树木等措施,杜绝有损树木生长的行为发生;第四,还要做好病虫害和其他自然灾害预防管理,建立古树名木生长的预防机制。

组员2:从我们了解到的情况,知道了在平时日常的养护分一般养护和特殊养护两种。一般养护包括保护树皮、设置围栏、做好生长记录、浇水或排水、施肥、修剪枯死枝梢、进行支撑加固、定期检查病虫害、高大的古树名木设置避雷装置、逐年做好养护记录存档等。特殊养护主要指古树名木生长在不利的特殊环境,需作特殊养护。进行特殊处理时需由管理部门写出报告,待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施工全过程需由工程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并做好摄影或照像资料存档。

6. 活动生成

教师过渡:大家在这次活动中,通过调查、采访、搜集资料等方法,知道了这么多有关古树名木的知识,现在,活动接近尾声,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感想吗?关于城市古树名木保护有什么想法与建议?

组员:我们各实践小组在调查、采访中发现,在专家和有关部门的大力呼吁、宣传下,大家的保护意识增强了,对古树名木的保护重视了。调查小组建议要提高群众的保护意识、落实管理单位、加强日常养护。因为市区众多的古树名木由于年代久远,生长树形较高大,特别是那些生长在老城区里的树木,车辆无法进入,只有靠人工作业,很难得到较好的养护。少数树龄较大的古树存在不同程度的衰退和创伤,出现腐心、枯损、露根、倾斜、折断、病虫害等现象。

教师过渡:大家经过此次活动能产生自己的想法,老师为你们感到自豪,除了提一些建议,你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展示你们的研究成果呢?

其一,给市长写一封信――“扬州的古树名木,你们生活得好吗?”

其二,研究校园的花草树木,提出保护措施。

其三,写一写活动所感,在班级交流。

7. 教师总结活动,提出希望。

保护树木的方法篇10

关键词 古树名木;保护措施;特殊管护;宣传

中图分类号 S76;S7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9-0210-02

蓟县是天津市唯一的山区县,森林资源丰富,古树名木众多。经统计,县域内共有古树名木5 805株。这些古树名木资源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其历史渊源、文化底蕴、社会意义和科学价值深广。但长期以来,由于环境、人为、自然灾害、病虫害等原因影响,造成古树名木衰老及死亡[1-2]。针对此种情况,蓟县采取多项保护措施,使全县的古树名木得到有效保护。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 一般养护管理措施

1.1 责成专人管护

由于蓟县古树名木数量多,分布范围广,因此从各镇乡选派责任心强的护林员对古树名木进行定期巡护,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确保古树名木得到有效保护。

1.2 清除树下杂物

长期以来,由于缺少相应的管护措施,加之群众保护意识淡薄,古树名木周围存在修建房屋、取土、堆积秸秆与废弃物、倾倒废水等情况。针对此种情况,蓟县责成专人对树下杂物进行清理,并明确专人看护,为古树名木提供良好的生长空间。

1.3 适时浇水

古树名木多生长在高山远山,立地条件差、土壤瘠薄的地方,干旱问题一直影响着古树名木的正常生长,因此每年在秋季上冻前浇1次封冻水,翌年3―4月浇2次开春水,并对生长在地势低洼地段的古树名木,修建排水沟及地下渗水管网,确保古树名木的正常生长。

1.4 加强病虫害防治

古树名木年老衰弱,易受病虫害侵害,常见的病虫害有几十种,其中国槐小卷蛾、国槐尺蠖、美国白蛾、松梢螟和天牛类驻干害虫等对古树名木为害最为严重,使古树名木树干逐渐被蛀空、树势衰弱、出现病死枝条,甚至造成死亡[3-4]。蓟县采取定期检查,适时防治,合理使用农药,注意保护天敌,减少环境污染等措施,开展古树名木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增强树势。

2 特殊管护措施

2.1 设置监控探头

古树名木看护工作主要靠巡护员日常巡护,形式单一,且存在巡护死角。为此蓟县将“盘龙松、九龙槐、二柏单八杈”等10株1 000年以上具有文化底蕴和特点的古树名木作为试点,在古树名木上安装360°高清旋转探头,通过网络传输系统,将视频监控图像传输到电子屏幕上,对古树名木实行实时监控。

2.2 树体支撑

古树名木由于年代久远,主干或有中空,主枝常有腐烂、死亡,造成树冠失去平衡,树体容易倾斜;又因树体衰老,枝条容易下垂[5],因而蓟县用钢管或其他支撑物加固,支撑物下端用混凝土基加固,将干裂的树干用扁钢箍起来。此外,大风会吹折枝干或撕裂大枝,严重时可造成大树拦腰折断,因此在多风季节提前支撑加固[6]。

2.3 修补树洞

古树名木已经经历了100年以上的生长,由于病虫害的侵入或其他原因,树干的木质部分常会有腐烂现象,使古树名木逐渐出现树洞[7]。这些树洞很容易成为病虫害入侵的窗口,导致树洞不断扩大,树干中空,影响古树名木对水分和营养的吸收,树体支撑力减弱,甚至引起古树名木死亡。为了恢复和提高古树名木树势和观赏价值,蓟县采取“水泥浆砌法”对树洞进行了修补,表面用1∶2的水泥、黄沙加色粉面,按树木皮色、皮纹进行装饰。

2.4 修建围栏

为了防止人为撞伤和刻伤树皮,保持土壤的疏松透气性,在古树名木周围设立围栏隔离游人,避免践踏,同时要求各镇乡和有关部门在古树名木周围一定范围内不得铺水泥路面。围栏形状根据古树名木坐落位置的地形地貌确定,材质统一为不锈钢管材。

2.5 悬挂标牌

为规范古树名木的管理,蓟县统一制作了古树名木标识牌,标牌上登记了古树名木的名称、树龄、照片和保护等级等“户口”档案信息,使古树名木真正有了自己的身份证。一是城区和镇乡的古树名木。这些古树名木采用不锈钢标识牌,规格为40 cm×60 cm×150 cm,用水泥浇筑在古树名木周围。二是盘山管理局古树名木。这些古树名木大部分生长在高山远山和悬崖峭壁,采用水泥墩标识牌,堆放在古树名木周边,不仅能让游客了解古树,还与盘山风景名胜区相匹配。三是酸梨古树名木。这部分古树名木树体干径粗度集中在30~70 cm,大部分集中连片,采用10 cm×15 cm的小牌,悬挂在古树名木树干上。

3 宣传措施

3.1 媒体宣传

目前,电视、广播、报纸等仍然是覆盖面最广泛的宣传媒体,因此每季度在电视台播放1条古树名木保护的新闻或专题片,重点宣传古树名木保护法律法规、生长状况、保护常识和破坏古树名木行为等,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起到舆论监督作用。

3.2 出版《蓟州古树名木风韵》画册

蓟县把古树名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与蓟县生态办合作,采取有奖征集和古树名木摄影比赛的方式,征集优秀作品,编辑出版了《蓟州古树名木风韵》画册,宣传和保护古树名木。

3.3 开展古树名木认养活动

联合市、县有关部门开展古树名木认养活动,凡参与古树名木认养的单位和个人,经认养人同意后,与蓟县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签订《古树名木认养协议书》,由绿化办在古树名木上加挂认养标识牌,注明认养。

4 参考文献

[1] 黎琼华.陆良县古树名木现状及保护[J].现代农业科技,2014(3):189-190.

[2] 孙益军,胡燕,易咏梅.张家港市古树名木现状与保护措施[J].江苏林业科技,2003,30(1):46-48.

[3] 施海.北京市古树名木资源存在的问题及保护管理对策(二)[J].绿色生活,2006(5):22.

[4] 杨清云,薛春泉,姜建发,等.广东省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探讨[J].广东林业科技,2004,20(3):46-49.

[5] 高根虎.古树名木保护管理问题及对策[J].陕西林业,2008(1):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