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原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12:57:42

保护原理

保护原理范文篇1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继电保护原理;教学改革;课程思政

贵州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部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也是贵州省首批重点学科,其目标是培养从事现代电气工程技术领域,适应未来电气工程技术及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工程技术人才。自从中国正式成为《华盛顿协议》缔约国后,贵州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指导标准对培养方案进行了深入改革,并认真贯彻于各项教学工作中。“继电保护原理”是贵州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向学生讲授有关线路、变压器、发电机等电力系统、元件设备的继电保护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整定计算等方面的内容。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继电保护原理”课程教学团队紧紧围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课程思政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和创新,以适应我国工程教育国际化的要求。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

贵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及时修订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方案,将“继电保护原理”课程的整体教学目标调整为使学生掌握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了解电力系统各种继电保护的构成和实际应用,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掌握一定继电保护的工程设计方法,培养其解决继电保护工程实际问题能力,为毕业后从事电力系统及相关领域的设计指导、运行维护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理论及实践基础[1]。笔者根据认证专业毕业要求指导规范和“继电保护原理”课程期望学生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制定了三个课程目标:(1)综合应用学科基础知识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分析电气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并获得有效结论,对应毕业要求指标点2.2。(2)熟悉电力系统保护控制解决方案,能够选取体现创新意识的技术路径,具有实施复杂电气工程保护控制系统设计的能力,对应毕业要求指标点3.2。(3)能够根据研究对象,采用有效的科学方法搭建研究问题的理论模型与仿真实验系统,并进一步进行理论推演和仿真实验,对应毕业要求指标点5.2。

二、教学内容的更新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有力推动了继电保护原理和应用的创新变革,部分传统的保护原理、技术和装置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更先进、可靠性更高、体积更小、应用更加灵活的新型保护原理和技术。例如,贵州电网220kV及以上输电网已完全退出了高频载波保护,取而代之的是光纤纵联差动保护,大大提高了继电保护系统动作的正确性。然而,因一些客观原因导致继电保护原理教材知识结构的呈现与继电保护原理和技术的发展之间存在较大的时间差,继电保护教材仍包含很多已被淘汰的保护原理和技术[2],例如高频载波保护和导引线保护等,这导致教材和实际应用之间的严重不匹配,不利于教学质量和学生实际工程应用能力的提升。此种背景下,“继电保护原理”课程教学团队在授课过程中,有选择性地摒弃部分教材内容的讲授,如仅简单介绍高频载波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构成,不再介绍导引线保护等。并在摒弃部分教材内容的同时,适当增加教材外的知识点,例如分布式电源接入对继电保护的影响、人工智能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等。教学内容的更新可以更好地反映继电保护的应用现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了解继电保护的发展趋势,以便更好地适应实际工作的要求。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内容的有效讲授以合理的教学方法为保障。“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理念要求任课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将传统以“教”为主的教师主导式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为主的学生参与式教学模式,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和能动性。“继电保护原理”课程教学团队采取多项举措助力教学方法的改革:(1)课堂讲授:在课堂上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需求和场合出发,深入浅出地讲述相关理论知识,强化基础,增加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2)BOPPPS:利用BOPPPS教学模型设计有效的教学模式,解决教师讲授与学生消化之间不一致、不同步的困境,体现“成果导向”的核心理念[3]。(3)翻转课堂:针对部分重点和难点知识,制作系列微课程视频,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课内翻转和课后翻转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和能动性。(4)作业:根据教学内容布置一定的作业,巩固和加深学生知识吸收和消化的能力。(5)答疑:教师定期给学生答疑,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增加“持续改进”核心理念的反馈通道。(6)对分易:充分利用对分易教学平台,快速实现课堂点名、作业布置、课堂分组、师生互动、作业批阅、教师反馈等各种教学功能,大幅提高教学效率。

四、评价体系的构建

教学改革成效的显著性以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点与否为事实依据,而学生成绩的合理评价机制是保证这种事实依据的科学性准则。“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强调学生的参与过程,因而其评价体系应该是一种过程型评价机制,而不是传统过于注重期末考试成绩的结果型评价机制。“继电保护原理”课程教学团队非常注重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参与互动程度,将课程总评成绩的构成设定为:总评成绩=考勤(10%)+课堂表现(10%)+作业(20%)+期末考试成绩(60%)。(1)考勤:评价学生按时上下课的积极性。(2)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以及实时成效,包括课堂提问、讨论和课堂测试。(3)作业:由个人作业和小组作业共同构成。个人作业主要评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整理、课外阅读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学习意愿和学习态度。小组作业与翻转课堂结合,通过翻转课堂呈现的讲授与课后题目的效果进行打分来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时间协调能力和人力资源处理调配等综合能力。“以学生为中心”评价体系的合理构建一方面可以有效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效,体现“成果导向”核心理念;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反映各个评价组成部分的得分情况,让教师了解学生的薄弱环节以及当前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不断地改革创新教学模式,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从而不断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

五、课程思政的挖掘与融入

“继电保护原理”课程是一门涉及概念多、应用内容广、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课程的育人功能,并充分挖掘了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与教育资源,通过多种方法积极向学生传递正能量,激发他们学习科学、追求科学的热情和使命感。例如,通过典型案例介绍我国继电保护科学家为了攻克某些难题而表现出来的钻研奉献精神,强化思想引领,坚持价值导向,激发学生的工程意识,树立自我人生信念。另外,根据不同章节内容,结合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实现象和电力实际案例,通过现象阐述和案例分析引发思考,揭示其中蕴含的思政内涵。如在讲授自动重合闸的作用章节内容时,一方面,引入日常生活中打雷下雨时偶尔发生的电灯熄灭后又立刻点亮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带着思考进入下一步课程的学习,并通过本节课程知识学习能正确解释电灯的闪烁现象,培养其透过表象认清事实本质的唯物主义辩证观;另一方面,在讲授课程知识内容后,以2021年2月美国德州大停电事故为导出,介绍该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后果,进一步拓展介绍自动重合闸装置对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性,让学生意识到电力安全稳定运行是保障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撑,教导学生端正学习和工作态度,增强其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感。

六、结论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贵州大学“继电保护原理”课程教学团队以“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和“持续改进”的核心理念为导向,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全面创新改革,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其继电保护应用与分析的实践素养,培养出能与世界接轨且具有正确理想信念的电气工程师。

参考文献:

[1]汤亚芳.基于微课的《继电保护原理》课程翻转课堂的建设与实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8(29).

[2]黄景光,叶元,翁汉琍,等.继电保护课程教材教学内容改革与分析[J].高教学刊,2018(1).

保护原理范文篇2

配电自动化技术是服务于城乡配电网改造建设的重要技术,配电自动化包括馈线自动化和配电管理系统,通信技术是配电自动化的关键。目前,我国配电自动化进行了较多试点,由配电主站、子站和馈线终端构成的三层结构已得到普遍认可,光纤通信作为主干网的通信方式也得到共识。馈线自动化的实现也完全能够建立在光纤通信的基础上,这使得馈线终端能够快速地彼此通信,共同实现具有更高性能的馈线自动化功能。

二。配电网馈线保护的技术现状

电力系统由发电、输电和配电三部分组成。发电环节的保护集中在元件保护,其主要目的是确保发电厂发生电气故障时将设备的损失降为最小。输电网的保护集中在输电线路的保护,其首要目的是维护电网的稳定。配电环节的保护集中在馈线保护上,配电网不存在稳定问题,一般认为馈线故障的切除并不严格要求是快速的。不同的配电网对负荷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要求不同。许多配电网仅是考虑线路故障对售电量的影响及配电设备寿命的影响,尚未将配电网故障对电力负荷(用户)的负面影响作为配电网保护的目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电力用户用电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供电可靠性和供电电能质量成为配电网的工作重点,而配电网馈线保护的主要作用也成为提高供电可靠性和提高电能质量,具体包括馈线故障切除、故障隔离和恢复供电。具体实现方式有以下几种:

2.1传统的电流保护

过电流保护是最基本的继电保护之一。考虑到经济原因,配电网馈线保护广泛采用电流保护。配电线路一般很短,由于配电网不存在稳定问题,为了确保电流保护动作的选择性,采用时间配合的方式实现全线路的保护。常用的方式有反时限电流保护和三段电流保护,其中反时限电流保护的时间配合特性又分为标准反时限、非常反时限、极端反时限和超反时限,参见式(1)、(2)、(3)和(4)。这类保护整定方便、配合灵活、价格便宜,同时可以包含低电压闭锁或方向闭锁,以提高可靠性;增加重合闸功能、低周减载功能和小电流接地选线功能。

电流保护实现配电网保护的前提是将整条馈线视为一个单元。当馈线故障时,将整条线路切掉,并不考虑对非故障区域的恢复供电,这些不利于提高供电可靠性。另一方面,由于依赖时间延时实现保护的选择性,导致某些故障的切除时间偏长,影响设备寿命。

2.2重合器方式的馈线保护

实现馈线分段、增加电源点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基础。重合器保护是将馈线故障自动限制在一个区段内的有效方式「参考文献」。参见图1,重合器R位于线路首端,该馈线由A、B、C三个分段器分为四段。当AB区段内发生故障F1,重合器R动作切除故障,此后,A、B、C分段器失压后自动断开,重合器R经延时后重合,分段器A电压恢复后延时合闸。同样,分段器B电压恢复后延时合闸。当B合闸于故障后,重合器R再次跳开,当重合器第二次重合后,分段器A将再次合闸,此后B将自动闭锁在分闸位置,从而实现故障切除、故障隔离及对非故障段的恢复供电。

目前在我国城乡电网改造中仍有大量重合器得到应用,这种简单而有效的方式能够提高供电可靠性,相对于传统的电流保护有较大的优势。该方案的缺点是故障隔离的时间较长,多次重合对相关的负荷有一定影响。

2.3基于馈线自动化的馈线保护

配电自动化包括馈线自动化和配电管理系统,其中馈线自动化实现对馈线信息的采集和控制,同时也实现了馈线保护。馈线自动化的核心是通信,以通信为基础可以实现配电网全局性的数据采集与控制,从而实现配电SCADA、配电高级应用(PAS)。同时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平台实现了配电网的设备管理、图资管理,而SCADA、GIS和PAS的一体化则促使配电自动化成为提供配电网保护与监控、配电网管理的全方位自动化运行管理系统。参见图2所示系统,这种馈线自动化的基本原理如下:当在开关S1和开关S2之间发生故障(非单相接地),线路出口保护使断路器B1动作,将故障线路切除,装设在S1处的FTU检测到故障电流而装设在开关S2处的FTU没有故障电流流过,此时自动化系统将确认该故障发生在S1与S2之间,遥控跳开S1和S2实现故障隔离并遥控合上线路出口的断路器,最后合上联络开关S3完成向非故障区域的恢复供电。

这种基于通信的馈线自动化方案以集中控制为核心,综合了电流保护、RTU遥控及重合闸的多种方式,能够快速切除故障,在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内实现故障隔离,在几十秒到几分钟内实现恢复供电。该方案是目前配网自动化的主流方案,能够将馈线保护集成于一体化的配电网监控系统中,从故障切除、故障隔离、恢复供电方面都有效地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同时,在整个配电自动化中,可以加装电能质量监测和补偿装置,从而在全局上实现改善电能质量的控制。

三。馈线保护的发展趋势

目前,配电自动化中的馈线自动化较好地实现了馈线保护功能。但是随着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及实践,对配电网保护的目的也要悄然发生变化。最初的配电网保护是以低成本的电流保护切除馈线故障,随着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提高,又出现以低成本的重合器方式实现故障隔离、恢复供电,随着配电自动化的实施,馈线保护体现为基于远方通信的集中控制式的馈线自动化方式。在配电自动化的基础上,配电网通信得到充分重视,成本自动化的核心。目前国内的主流通信方式是光纤通信,具体分为光纤环网和光纤以太网。建立在光纤通信基础上的馈线保护的实现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电流保护切除故障;

2)集中式的配电主站或子站遥控FTU实现故障隔离;

3)集中式的配电主站或子站遥控FTU实现向非故障区域的恢复供电。

这种实现方式实质上是在自动装置无选择性动作后的恢复供电。如果能够解决馈线故障时保护动作的选择性,就可以大大提高馈线保护的性能,从而一次性地实现故障切除与故障隔离。这需要馈线上的多个保护装置利用快速通信协同动作,共同实现有选择性的故障隔离,这就是馈线系统保护的基本思想。

四。馈线系统保护基本原理

4.1基本原理

馈线系统保护实现的前提条件如下:

1)快速通信;

2)控制对象是断路器;

3)终端是保护装置,而非TTU.

在高压线路保护中,高频保护、电流差动保护都是依靠快速通信实现的主保护,馈线系统保护是在多于两个装置之间通信的基础上实现的区域性保护。基本原理如下:

参见图3所示典型系统,该系统采用断路器作为分段开关,如图A、B、C、D、E、F.对于变电站M,手拉手的线路为A至D之间的部分。变电站N则对应于C至F之间的部分。N侧的馈线系统保护则控制开关A、B、C、D的保护单元UR1至UR7组成。

当线路故障F1发生在BC区段,开关A、B处将流过故障电流,开关C处无故障电流。但出现低电压。此时系统保护将执行步骤:

Step1:保护起动,UR1、UR2、UR3分别起动;

Step2:保护计算故障区段信息;

Step3:相邻保护之间通信;

Step4:UR2、UR3动作切除故障;

Step5:UR2重合。如重合成功,转至Step9;

Step6:UR2重合于故障,再跳开;

Step7:UR3在△T内未测得电压恢复,通知UR4合闸;

Step8:UR4合闸,恢复CD段供电,转至Step10;

Step9:UR3在△T时间内测得电压恢复,UR3重合;

Step10:故障隔离,恢复供电结束。

4.2故障区段信息

定义故障区段信息如下:

逻辑1:表示保护单元测量到故障电流,

逻辑0:表示保护单元未测量到故障电流,但测量到低电压。

当故障发生后,系统保护各单元向相邻保护单元交换故障区段,对于一个保护单元,当本身的故障区段信息与收到的故障区段信息的异或为1时,出口跳闸。

为了确保故障区段信息识别的正确性,在进行逻辑1的判断时,可以增加低压闭锁及功率方向闭锁。

4.3系统保护动作速度及其后备保护

为了确保馈线保护的可靠性,在馈线的首端UR1处设限时电流保护,建议整定时间内0.2秒,即要求馈线系统保护在200ms内完成故障隔离。

在保护动作时间上,系统保护能够在20ms内识别出故障区段信息,并起动通信。光纤通信速度很快,考虑到重发多帧信息,相邻保护单元之间的通信应在30ms内完成。断路器动作时间为40ms~100ms.这样,只要通信环节理想即可实现快速保护。

4.4馈线系统保护的应用前景

馈线系统保护在很大程度上沿续了高压线路纵联保护的基本原则。由于配电网的通信条件很可能十分理想。在此基础之上实现的馈线保护功能的性能大大提高。馈线系统保护利用通信实现了保护的选择性,将故障识别、故障隔离、重合闸、恢复故障一次性完成,具有以下优点:

(1)快速处理故障,不需多次重合;

(2)快速切除故障,提高了电动机类负荷的电能质量;

(3)直接将故障隔离在故障区段,不影响非故障区段;

(4)功能完成下放到馈线保护装置,无需配电主站、子站配合。

四。系统保护展望

继电保护的发展经历了电磁型、晶体管型、集成电路型和微机型。微机保护在拥有很强的计算能力的同时,也具有很强的通信能力。通信技术,尤其是快速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也推动了继电保护的发展。系统保护就是基于快速通信的由多个位于不同位置的保护装置共同构成的区域行广义保护。

电流保护、距离保护及主设备保护都是采集就地信息,利用局部电气量完成故障的就地切除。线路纵联保护则是利用通信完成两点之间的故障信息交换,进行处于异地的两个装置协同动作。近年来出现的分布式母差保护则是利用快速的通信网络实现多个装置之间的快速协同动作如果由位于广域电网的不同变电站的保护装置共同构成协同保护则很可能将继电保护的应用范围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这种协同保护不仅可以改进保护间的配合,共同实现性能更理想的保护,而且可以演生于基于继电保护相角测量的稳定监控协系统,基于继电保护的高精度多端故障测距以及基于继电保护的电力系统动态模型及动态过程分析等应用领域。目前,在输电网中已经出现了基于GPS的动态稳定系统和分散式行波测距系统。在配电网,伴随贼配电自动化的开展。配电网馈线系统保护有可能率先得到应用。

保护原理范文篇3

配电自动化技术是服务于城乡配电网改造建设的重要技术,配电自动化包括馈线自动化和配电管理系统,通信技术是配电自动化的关键。目前,我国配电自动化进行了较多试点,由配电主站、子站和馈线终端构成的三层结构已得到普遍认可,光纤通信作为主干网的通信方式也得到共识。馈线自动化的实现也完全能够建立在光纤通信的基础上,这使得馈线终端能够快速地彼此通信,共同实现具有更高性能的馈线自动化功能。

二。配电网馈线保护的技术现状

电力系统由发电、输电和配电三部分组成。发电环节的保护集中在元件保护,其主要目的是确保发电厂发生电气故障时将设备的损失降为最小。输电网的保护集中在输电线路的保护,其首要目的是维护电网的稳定。配电环节的保护集中在馈线保护上,配电网不存在稳定问题,一般认为馈线故障的切除并不严格要求是快速的。不同的配电网对负荷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要求不同。许多配电网仅是考虑线路故障对售电量的影响及配电设备寿命的影响,尚未将配电网故障对电力负荷(用户)的负面影响作为配电网保护的目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电力用户用电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供电可靠性和供电电能质量成为配电网的工作重点,而配电网馈线保护的主要作用也成为提高供电可靠性和提高电能质量,具体包括馈线故障切除、故障隔离和恢复供电。具体实现方式有以下几种:

2.1传统的电流保护

过电流保护是最基本的继电保护之一。考虑到经济原因,配电网馈线保护广泛采用电流保护。配电线路一般很短,由于配电网不存在稳定问题,为了确保电流保护动作的选择性,采用时间配合的方式实现全线路的保护。常用的方式有反时限电流保护和三段电流保护,其中反时限电流保护的时间配合特性又分为标准反时限、非常反时限、极端反时限和超反时限,参见式(1)、(2)、(3)和(4)。这类保护整定方便、配合灵活、价格便宜,同时可以包含低电压闭锁或方向闭锁,以提高可靠性;增加重合闸功能、低周减载功能和小电流接地选线功能。

电流保护实现配电网保护的前提是将整条馈线视为一个单元。当馈线故障时,将整条线路切掉,并不考虑对非故障区域的恢复供电,这些不利于提高供电可靠性。另一方面,由于依赖时间延时实现保护的选择性,导致某些故障的切除时间偏长,影响设备寿命。

2.2重合器方式的馈线保护

实现馈线分段、增加电源点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基础。重合器保护是将馈线故障自动限制在一个区段内的有效方式「参考文献」。参见图1,重合器R位于线路首端,该馈线由A、B、C三个分段器分为四段。当AB区段内发生故障F1,重合器R动作切除故障,此后,A、B、C分段器失压后自动断开,重合器R经延时后重合,分段器A电压恢复后延时合闸。同样,分段器B电压恢复后延时合闸。当B合闸于故障后,重合器R再次跳开,当重合器第二次重合后,分段器A将再次合闸,此后B将自动闭锁在分闸位置,从而实现故障切除、故障隔离及对非故障段的恢复供电。

目前在我国城乡电网改造中仍有大量重合器得到应用,这种简单而有效的方式能够提高供电可靠性,相对于传统的电流保护有较大的优势。该方案的缺点是故障隔离的时间较长,多次重合对相关的负荷有一定影响。

2.3基于馈线自动化的馈线保护

配电自动化包括馈线自动化和配电管理系统,其中馈线自动化实现对馈线信息的采集和控制,同时也实现了馈线保护。馈线自动化的核心是通信,以通信为基础可以实现配电网全局性的数据采集与控制,从而实现配电SCADA、配电高级应用(PAS)。同时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平台实现了配电网的设备管理、图资管理,而SCADA、GIS和PAS的一体化则促使配电自动化成为提供配电网保护与监控、配电网管理的全方位自动化运行管理系统。参见图2所示系统,这种馈线自动化的基本原理如下:当在开关S1和开关S2之间发生故障(非单相接地),线路出口保护使断路器B1动作,将故障线路切除,装设在S1处的FTU检测到故障电流而装设在开关S2处的FTU没有故障电流流过,此时自动化系统将确认该故障发生在S1与S2之间,遥控跳开S1和S2实现故障隔离并遥控合上线路出口的断路器,最后合上联络开关S3完成向非故障区域的恢复供电。

这种基于通信的馈线自动化方案以集中控制为核心,综合了电流保护、RTU遥控及重合闸的多种方式,能够快速切除故障,在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内实现故障隔离,在几十秒到几分钟内实现恢复供电。该方案是目前配网自动化的主流方案,能够将馈线保护集成于一体化的配电网监控系统中,从故障切除、故障隔离、恢复供电方面都有效地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同时,在整个配电自动化中,可以加装电能质量监测和补偿装置,从而在全局上实现改善电能质量的控制。

三。馈线保护的发展趋势

目前,配电自动化中的馈线自动化较好地实现了馈线保护功能。但是随着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及实践,对配电网保护的目的也要悄然发生变化。最初的配电网保护是以低成本的电流保护切除馈线故障,随着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提高,又出现以低成本的重合器方式实现故障隔离、恢复供电,随着配电自动化的实施,馈线保护体现为基于远方通信的集中控制式的馈线自动化方式。在配电自动化的基础上,配电网通信得到充分重视,成本自动化的核心。目前国内的主流通信方式是光纤通信,具体分为光纤环网和光纤以太网。建立在光纤通信基础上的馈线保护的实现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电流保护切除故障;

2)集中式的配电主站或子站遥控FTU实现故障隔离;

3)集中式的配电主站或子站遥控FTU实现向非故障区域的恢复供电。

这种实现方式实质上是在自动装置无选择性动作后的恢复供电。如果能够解决馈线故障时保护动作的选择性,就可以大大提高馈线保护的性能,从而一次性地实现故障切除与故障隔离。这需要馈线上的多个保护装置利用快速通信协同动作,共同实现有选择性的故障隔离,这就是馈线系统保护的基本思想。

四。馈线系统保护基本原理

4.1基本原理

馈线系统保护实现的前提条件如下:

1)快速通信;

2)控制对象是断路器;

3)终端是保护装置,而非TTU.

在高压线路保护中,高频保护、电流差动保护都是依靠快速通信实现的主保护,馈线系统保护是在多于两个装置之间通信的基础上实现的区域性保护。基本原理如下:

参见图3所示典型系统,该系统采用断路器作为分段开关,如图A、B、C、D、E、F.对于变电站M,手拉手的线路为A至D之间的部分。变电站N则对应于C至F之间的部分。N侧的馈线系统保护则控制开关A、B、C、D的保护单元UR1至UR7组成。

当线路故障F1发生在BC区段,开关A、B处将流过故障电流,开关C处无故障电流。但出现低电压。此时系统保护将执行步骤:

Step1:保护起动,UR1、UR2、UR3分别起动;

Step2:保护计算故障区段信息;

Step3:相邻保护之间通信;

Step4:UR2、UR3动作切除故障;

Step5:UR2重合。如重合成功,转至Step9;

Step6:UR2重合于故障,再跳开;

Step7:UR3在△T内未测得电压恢复,通知UR4合闸;

Step8:UR4合闸,恢复CD段供电,转至Step10;

Step9:UR3在△T时间内测得电压恢复,UR3重合;

Step10:故障隔离,恢复供电结束。

4.2故障区段信息

定义故障区段信息如下:

逻辑1:表示保护单元测量到故障电流,

逻辑0:表示保护单元未测量到故障电流,但测量到低电压。

当故障发生后,系统保护各单元向相邻保护单元交换故障区段,对于一个保护单元,当本身的故障区段信息与收到的故障区段信息的异或为1时,出口跳闸。

为了确保故障区段信息识别的正确性,在进行逻辑1的判断时,可以增加低压闭锁及功率方向闭锁。

4.3系统保护动作速度及其后备保护

为了确保馈线保护的可靠性,在馈线的首端UR1处设限时电流保护,建议整定时间内0.2秒,即要求馈线系统保护在200ms内完成故障隔离。

在保护动作时间上,系统保护能够在20ms内识别出故障区段信息,并起动通信。光纤通信速度很快,考虑到重发多帧信息,相邻保护单元之间的通信应在30ms内完成。断路器动作时间为40ms~100ms.这样,只要通信环节理想即可实现快速保护。

4.4馈线系统保护的应用前景

馈线系统保护在很大程度上沿续了高压线路纵联保护的基本原则。由于配电网的通信条件很可能十分理想。在此基础之上实现的馈线保护功能的性能大大提高。馈线系统保护利用通信实现了保护的选择性,将故障识别、故障隔离、重合闸、恢复故障一次性完成,具有以下优点:

(1)快速处理故障,不需多次重合;

(2)快速切除故障,提高了电动机类负荷的电能质量;

(3)直接将故障隔离在故障区段,不影响非故障区段;

(4)功能完成下放到馈线保护装置,无需配电主站、子站配合。

四。系统保护展望

继电保护的发展经历了电磁型、晶体管型、集成电路型和微机型。微机保护在拥有很强的计算能力的同时,也具有很强的通信能力。通信技术,尤其是快速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也推动了继电保护的发展。系统保护就是基于快速通信的由多个位于不同位置的保护装置共同构成的区域行广义保护。

电流保护、距离保护及主设备保护都是采集就地信息,利用局部电气量完成故障的就地切除。线路纵联保护则是利用通信完成两点之间的故障信息交换,进行处于异地的两个装置协同动作。近年来出现的分布式母差保护则是利用快速的通信网络实现多个装置之间的快速协同动作如果由位于广域电网的不同变电站的保护装置共同构成协同保护则很可能将继电保护的应用范围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这种协同保护不仅可以改进保护间的配合,共同实现性能更理想的保护,而且可以演生于基于继电保护相角测量的稳定监控协系统,基于继电保护的高精度多端故障测距以及基于继电保护的电力系统动态模型及动态过程分析等应用领域。目前,在输电网中已经出现了基于GPS的动态稳定系统和分散式行波测距系统。在配电网,伴随贼配电自动化的开展。配电网馈线系统保护有可能率先得到应用。

保护原理范文篇4

1母差保护的原理及特性

广州蓄能水电厂一期500kV母差保护采用DIFE3110型高阻差动保护,500kV断路器以QF1及QF2为一侧,QF3及QF4为另一侧,分别装设两套完全相同的高阻抗差动保护87-1,87-2及87-3,87-4。分相由两套DIFE3110型高阻抗继电器构成,采用被保护区域进出的电流矢量比较原理,取出差流在电阻器R上产生的电压值,作为测量值进入继电器内部与阀值比较。当外部有故障或无故障时,负荷电流I和I′在通过电阻器R时相位相反,幅值相等,电阻器R上的电压降为零,继电器不动作。当保护区域内部故障时,电流I和I′同相位使得对应的故障电流在电阻器R上产生一定大小的电压值,当该值大于阀值时启动继电器动作出口,见图2。保护整定值为:闭锁电压UB=20V,动作电压UD=25V。

保护动作结果:出口跳QF1,QF2或QF3,QF4,1号、2号机组或3号、4号机组跳闸,并启动故障录波器。

287-3和87-4故障

1998年11月广蓄电厂一期QF2断路器检修期间,发现当3号、4号机组在抽水工况运行时,母差保护87-3,87-4发出闭锁信号。测量母差保护装置发现L3相有不平衡输出,电阻器R上最高压降21.5V,且随一次电流成正比例增加,超过了闭锁电压整定值。

3故障查找与分析

1998年11月,对3号、4号机组及QF3,QF4断路器不同运行工况组合进行测试,在QF3合闸,QF4断开时,三相差流在电阻器R上的压降基本为零;当QF3断开,QF4合闸时,L3相差流在电阻器R上的压降较大,L1,L2相基本为零。判断故障为QF4出线侧L3相电流互感器54LRB006TI或54LRB007TI有问题。为进一步确定故障性质,又对87-3,87-4二次电流回路进行了对线及电流互感器极性试验,结果一切正常。同年12月进行了87-3,87-4的二次电流回路功率六角图检验,由此可判断电流互感器极性及接线正确。通过分析认为:

a)可能QF4断路器出线侧两组电流互感器有故障;

b)可能是电流互感器一次回路存在寄生回路,使二次产生不平衡输出。

为此,重点检查了QF4出线侧法兰螺栓的绝缘套,未发现故障。1999年2月,断开QF3及QF4,进行电流互感器伏安特性试验。L3相的两组电流互感器的伏安特性与QF4相截然不同。在重做L3相电流互感器伏安特性试验时,发现有一法兰连接螺栓发热烫手,拆开该螺栓绝缘套侧螺母,发现绝缘套下部断裂,使螺栓接触母线套管接地。将该绝缘套更换后,重做电流互感器伏安特性试验。电流互感器伏安特性恢复正常。QF3,QF4投运后,母差保护87-3,87-4不平衡电流消失,母差保护恢复正常。

绝缘套损坏后螺栓通过母线套管接地,螺栓与母线套形成电流回路。在此状况下运行,母线套管上产生一感生电流,使电流互感器感受到的电流为Ia+I′a(Ia为一次侧工作电流,I′a为感生电流),Ia与I′a的方向相反。假设螺栓与法兰完全金属接触,则Ia=I′a,故电流互感器感受到的电流为零。故障现象类似某组电流互感器断线或极性接反的情况。

4存在的问题

4.1电流互感器伏安特性

电流互感器型号为5P20,20VA。从这次伏安特性试验的结果看,其拐点电压约560V,可能不能满足高阻母差保护电流互感器需有较高拐点电压(如大于800V)的要求,应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保护原理范文篇5

关键词:应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变压器差动保护研究

我国一直致力于民生事业的建设,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力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物,而在电力输送过程中电流互感器以及变压器等继电器的存在是保障电流等电信号满足人们日常所需的关键,这也是由于目前所采用的继电器多为电磁式互感器,而而这种互感器极易受到外界影响,进而影响电力的正常输送,而无论城乡电网还是低级电网随着时间的推移都逐渐出现饱和的趋势,而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出现对于饱和的电信号有着重要作用。

1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综述

虽然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在解决电流等电信号饱和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不可否认由于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出现的时间较晚,使得绝大多数人员依旧采用传统的电磁式互感器,所以为了推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使用,就必须对其有一定的了解。1.1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概念。随着信息化脚步的加快,目前社会上的绝大多数的仪器都在朝智能化的方向迈进,以期望能在解放劳动力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毫无疑问,变电站的危险性相对较高,因此当前一部分智能变电站的出现使得电力中转更为便捷,但是传统的电磁式互感器极易受到影响,损耗了大亮的电信号,因此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出现使得智能变电站更为符合时代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相对于传统的互感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绝缘材料简单,动态范围较宽,无磁饱和现象,数字量、模拟量输出均可,且二次输出可开路,但是温度对其影响较大。目前社会上广泛使用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包括应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以及光学互感器。1.2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工作原理。电子式电流互感器之所以能快速的代替传统的电磁式互感器的原因正是由于其所具有的特点,同样也离不开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包括:罗氏线圈原理、低功率小铁心线圈原理、电阻分压原理、阻容分压原理以及串联感应分压原理,其中罗氏线圈原理是通过电磁感应定律算出导体的电动势,从而调节线圈,进而使得互感器更为合理、科学;而低功率小铁心线圈原理则是算出电路中的电功率,从而调节小铁心线圈,进而提高互感器的电流调节作用;电阻分压原理利用电阻并联的方法对工作中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进行差动保护;而阻容分压则是通过为了降低过高电压通过的可能性,进而避免短路的情况出现,从而起到保护变压器的作用;串联感应分压器原理就是将多种不同级的电抗器串联在电路中,从而根据反馈的电信号合理的尽心线圈设置,从而保障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工作。

2应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必要性

显然,正是由于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优点使得传统的电磁式互感器的应用价值受到了威胁,尤其是在全面智能化的未来,但是即便如此也需要对电子式电流互感器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保护,这是由于尽管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尽管不具备磁饱和现象影响电力信号的传输,但是却极易受到温度的影响,也就是说如果通过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电压或电流过高轻则损耗电力,重则会产生危险,所以为了保障电子式电流互感器能够正常的工作,有必要对应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进行变压器差动保护。

3变压器差动保护的研究现状

正是由于变压器差动保护对于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工作正常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对差动保护原理有一定的了解,并了解当前电子式电流互感其以及差动保护的现状。3.1差动保护原理分析。由于差动保护的原理简单并且上手容易,所以被广泛的应用在各大变电站电力保护中,是十分重要的电力运输保护原理。一般所采用的差动保护分为全电流差动保护以及基于故障分量的电流差动保护,主要通过对比不同级别的电压侧得电流,一般情况下智能变电站所采用的是三相变压器差动保护相位补偿方式,通过对不对等的电流进行处理,令两侧的电流差为零,但是这种差动保护方式并不能体现出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使用优点,所以必须对其进行改善。3.2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原理分析。电子式电流互感器与传统的电磁互感器之间最大的不同的就是当遇到系统障碍时,电子式电流互感器不会遇到饱和的问题,所以仅仅是简单的采用传统的差动保护原理是不足以体现出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应用价值的,所以必须对变压器差动保护进行改善,现在所采用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变压器差动保护原理包括差动保护整合算式以及运行过程中的差动保护方案,前者通过对互感器差动保护中的电流进行运算,确定保护条件,从而得出额定电压,进而最大程度的保障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安全以及工作效率,而后者则是为了使差动保护的效率提高而提出的运行方案,这是由于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工作期间可能会出现意外的情况影响其工作,所以在此过程中必须根据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合理的运算,得出其工作过程中的电力参数,进而帮助工作人员合理的调节线圈的大小,使其满足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差动保护要求,同时也可以根据电子电流互感器的差动保护特性进行及时的调节,从而提高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差动保护效率,进而保证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工作质量。

4应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变压器差动保护情况

如今应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而为了保障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对其进行变压器差动保护是十分必要,更遑论,但是当今社会对于继电器的保护装置的研究十分重视,但是由于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出现较短,且又需要其能在商业化应用中具有更高的价值,就必须对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变压器差动保护提出更高的要求,应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损耗等问题不同级别的电流量是时刻变化的,而这在动态保护方案中虽然也被考虑到,但是却由于信息采集不到位而导致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出现问题,因此必须同步采样,保障两侧的电力信息能最大化的同步,可采用GPS硬件时钟法,最大化的实现全电站的样本采集的同步化,除此之外,必须对电子式电流互感器进行多次分析及时的发现差动保护的漏洞,进而针对解决,同时也要对差动保护进一步的研究,从而保证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工作质量。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变迁,时代的发展,智能化的变电站会最大化的保障人们日常对电力的需求,也能解放劳动力,但是电磁式互感器却并不适用于智能变电站,因此为了提高智能变电站的商业价值,必须推进应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普及以及使用。而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优点时期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新一代传感器,因此对其进行变压器差动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臧红波 管志岳 单位:1.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2.宝克(无锡)测试设备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保护原理范文篇6

安全生产管理是管理者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目的是保证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人身安全与健康,以及财产安全,促进生产的发展,保持社会的稳定。

安全生产管理有宏观和微观安全生产管理的两种理解。宏观生产安全生产管理是大安全概念,即能体现安全管理的一切管理措施和活动都属于安全生产管理的范畴。

微观安全生产管理是小安全的概念,主要指从事经济和生产管理部门以及企业、事业单位所进行的具体安全管理活动。

安全生产管理作为经济生活的一部分,是管理范畴的一个分支,也遵循管理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原理。管理的基本原理有:系统原理、整分合原理、反馈原理、封闭原理、弹性原理、人本原理、能级原理、动力原理、激励原理等。系统原理和人本原理是属一级原理,其他原理均分别属于它们的二级原理。

1、系统原理

所谓系统是由若干相互作用又相互依赖的部分组合而成,具有特定功能,并处于一定环境中的有机整体,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是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阶层性、综合性、环境适应性。

2、整分合原理

整分合原理是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综合。整体把握、科学分解、组织综合是整分合原理的主要含义。

3、反馈原理

反馈原理是控制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反馈是把控制系统输出信号反送回来,对输入与输出信号进行比较,比较差值作为系统输入信号,再作用系统,对系统起到控制的作用。在现化管理中,灵敏、正确、有力的反馈对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际管理工作是计划、实施、检查、处理,也就是决策、执行、反馈、再决策、再执行、再反馈的过程。

4、封闭原理

封闭原理是指任何一个系统内的管理手段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运动。一个有效的现代管理系统,必须是一个封闭系统,而且为使系统运转状态优良,可以采用多级闭环反馈系统。

5、弹性原理

弹性原理是在系统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千变万化和形势下进行的,管理必须要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才能有效地实现动态管理。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管理工作更需要不断改革,以利于驾驭新形势,解决新问题,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6、人本原理

人本原理是管理以人为本体,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根本。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同时又是管理的客体,其核心是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隶属于人本原理的二级原理有:能级原理、动力原理和激励原理。

7、能级原理

能级原理是管理系统必须是由若干分别具有不同能级的不同层次有规律地组合而成。在实际管理中如决策层、执行层、操作层就体现能级原理。人所常说的人尽其才,各尽所能,责权利的统一等也都利用了能级原理。

8、动力原理

动力原理是指管理要有强大的动力,要正确地运用动力,使管理运动持续而有效地进行下去。

9、激励原理

激励原理就是用科学的手段,激发人的内在潜力,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以上9种管理方面的原理,在现化经济活动中经常要使用。无论管理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利用这些管理原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优秀的管理者都遵循了这些基本原理,在实际工作中都不断运用这些原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同样要在这些原理基础上来实现,如目标管理,事故管理、隐患管理,安全宣传教育管理等等。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政府转变职能,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被打破,市场经济体制尚在建立过程中,安全生产工作同样也面临着如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安全生产管理的新模式,这就需要安全管理人员利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方法。

第二节安全生产定义和范畴

自1952年第二次全国劳动保护工作会议提出的劳动保护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生产”方针以来,“安全生产”一词一直长期被人们使用。那么,什么是安全生产呢?

在《辞海》中将安全生产定义为:安全生产是指预防生产过程中发生人身、设备事故,形成良好劳动环境和工作秩序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定义为:安全生产旨在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的一项方针,也是企业管理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劳动者的工伤和职业病,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在《安全科学技术词典》中定义为:安全生产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在劳动生产过程中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

从上面的定义可以看出,但其实质内容是一致的,即突出了安全生产的本质是要在生产过程中防止各种事故的发生,确保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因此,安全生产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安全生产的范畴,有人认为安全生产的范畴应该界定在企业,也有人认为除刑事案件(或公共安全)以外的安全问题均应划归安全生产范畴。从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来看,安全生产的范畴应包括:

工业企业单位职工人身安全及财产设备安全,即煤炭、石油、化工、冶金、石化、地质、农业、林业、水利、电力、建设等产业部门的安全生产;交通运输行业,如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上运输及民航运输的安全生产;商业服务行业,如宾馆、饭店、商场、公共娱乐及旅游场所等职工及顾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设备的安全;其它部门,如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有关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第三节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生产方针,又称劳动保护安全方针。是我国对安全生产工作所提出的一个总的要求和指导原则,它为安全生产指明了方向。要搞好安全生产,就必须有正确的安全生产方针。

1983年国务院在[1983]85号《批转劳动人事部、国家经委、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和劳动安全监察工作的报告的通知》中指出:“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指导下搞好安全生产,是经济管理、生产管理部门和企业领导的本职工作,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第一次明确提出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预防为主,安全第一”。

这个安全生产方针,强化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强调在生产中要做好预防工作,尽可能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这个方针,其含义是:

1、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

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是生产发展的客观需要,特别是现代化生产,更不允许有所忽视,必须强化安全生产,在生产活动中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要服从安全。这就是安全第一的含义。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安全生产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是保护劳动者安全健康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维护社会安定,促进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安全生产也是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原则,这是社会主义制度性质所决定的。

2、安全与生产的辩证统一

在生产建设中,必须用辩证统一的观点去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关系。也就是说,企业领导者必须善于安排安全和生产。越是生产任务忙,越要重视安全,把安全工作搞好。否则,就会招致工伤事故,既妨碍生产,又影响安全。这是生产实践证明了的一条重要经验教训。

怎样理解安全和生产的辩证统一关系呢?在生产过程中,安全和生产既有矛盾性,又有统一性,所谓矛盾性,首先是生产过程中不安全因素与生产的矛盾。要对不安全因素采取措施时,就要增加支出,或影响生产进度。所谓统一性,对不安全因素采取措施后,改善了劳动条件,职工就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劳动热情,劳动生产率就会提高。没有生产活动,安全工作就不会存在;反之,没有安全工作,生产就不能顺利进行,这就是安全与生产互为条件,互相依存的道理,也就是安全与生产的统一性。

3、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强调预防为主

安全生产以预防为主是现代生产发展的需要。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在生产过程中,安全问题十分复杂,稍一疏忽就会酿成重大事故。预防为主,就是要在事前做好安全工作。要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要依靠技术进步,加强科学管理,搞好科学预测与分析工作,把事故消业在萌芽状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基础,要做到第一,首先要搞好预防措施。预防工作做好了,就可以保证生产安全。

第四节安全生产常用概念含义

一.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根据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及有关政策和法规制定的,是企业和职工在生产活动中共同遵守的安全行为的规范和准则。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企业规章制度的职工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可以把广大组织起来,围绕安全目标进行生产活动。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有些是国家制定的,有的是企业制定的。1963年3月30日,由国务院的《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1963]国经薄字第244号)规定了企业必须建立五项基本制度,即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安全生产教育、安全生产定期检查、伤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这五项基本制度是我国企业必须建立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随着社会和生产的发展,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也不断发展,在五项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又建立了许多新的制度,如安全卫生评价,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管理,防护用品使用与管理,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机械设备安全检修,动火及防火及文明生产等制度。

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原则

这是指企业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的一项原则。国家和企业的职责,就是要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保证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这是一,其次,企业的最优化目标是高产、低耗、优质、安全的统一,这是体现安全与生产的统一。

三.安全生产目标管理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是指企业根据自己的整体目标,在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安全生产所要达到的目标,并采取措施去努力实现目标的活动过程。安全生产目标以千人负伤率、某万吨产品死亡率、尘毒作业点合格率、噪声作业点合格率及设备完好率等预期达到的目标值来表示。

推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体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原则,使安全生产工作实现全员管理,而且有利于提高企业职工的安全素质。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的任务是制定目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实行严格的考核奖惩,以激励全体参加全面、全员、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管理,主动按照安全生产的目标和安全生产目标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落实安全措施,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企业和企业主管部门要制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计划,经主管部门审查意,由主管部门与企业签订责任书,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计划纳入各企业的目标管理计划,企业法人代表应对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负第一责任。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的特点是:强调安全生产管理的结果,一切决策以实现目标为准绳,依据相互衔接、相互制约的目标体系有组织地开展全体员工都参加的安全生产管理活动,并随生产经营活动而持久地进行下去,以此激发各级目标责任者为实现安全生产目标而自觉采取措施。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目标体系的确立、目标的实施及目标成果的检查与考核,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值。采用科学的目标预测法,根据企业的需要和可能,采取系统分析方法,确定合适的目标值,并研究为此而应采取的措施和手段。

(2)根据安全决策和目标的要求,制订实施办法,做到有具体的保证措施,包括组织技术措施,明确完成程序和时间,承担责任的具体负责人,并签订有关合同,措施力求定量化,以便实施和考核。

(3)规定具体考核标准和奖惩办法。企业要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标准》。考核标准不仅要规定目标值,而且要把目标值分解为若干个具体要求加以考核。

(4)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必须与安全生产责任制挂钩,层层负责,实行个人保班组、班组保工段、工段保车间、车间保全厂。

(5)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必须与企业经营承包责任制挂钩,作为整个企业目标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行厂长(经理)任期目标责任制、租赁制和各种经营承包制的单位负责人,应把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实现与所受到的奖惩挂钩,完成则增加奖励,未完成则依据具体情况给予处罚。

(6)企业与主管部门对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计划的执行要定期进行检查与考核。对于弄虚作假者,要严肃处理。

四.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是指国家安全生产监察部门、企业主管部门或企业自身对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情况、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条件、事故隐患等所进行的检查。

安全生产检查的主要内容:思想认识、管理制度、劳动纪律、机电设备、安全卫生设施、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各种事故隐患等。

企业安全检查分定期检查、专业检查和季节性检查。定期检查是企业组织的定期全面安全检查。专业检查根据设备和季节特点进行专项的专业检查,如防火、防爆、防尘、防毒等。季节性检查如冬季防寒,夏季的防署降温以及雨季的防水检查。

五.三同时

“三同时”是指凡我国境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技术改造项目(工程)和引进的建设项目,其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的建设项目有以下6类:

大中型和限额以上的建设项目;

爆炸危险生产场所等级为特别危险场所和高度危险场所的建设项目;

火灾危险生产场所等级为甲类的建设项目;

大量生产或使用Ⅰ、Ⅱ级危害程度的职业性接触毒物的建设项目;

大量生产或使用石棉粉料或含有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粉料的建设项目;

安全生产行政部门确认的其他危险、危害因素大的建设项目。

建设项目在编制设计文件时必须编制《劳动安全卫专篇》,并应包括以下内容:

设计依据;

工程概述;

建筑及场所布置;

生产过程中职业危险、危害因素的分析;

劳动安全卫生设计中采用的主要防范措施;

劳动安全卫生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情况;

专用投资概算;

建设项目劳动卫生预评价的主要结论;

预期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六.五同时

“五同时”的指企业生产组织及领导者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五同时”要求企业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生产组织管理环节中去。

“五同时”使得企业在管理生产的同时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的有关制度、安全卫生技术规范、标准、技术措施,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等,配置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

七、三不放过

“三不放过”是指在调查处理工伤事故时,必须坚持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不放过的原则。

“三不放过”第一个含义是要求调查处理事故时,首先要把事故原因分析清楚,找出真正的事故原因,并搞清各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才算达到事故原因分析的目的。

第二个含义是要求调查处理事故时,不仅要查明事故原因,有关人员也处理了,还要必须使事故责任者和职工群众了解事故的原因及造成的危害,从事故中吸取教训,以更好重视安全生产。

第三个含义是要求必须针对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防止相同或类似事故发生的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并督促企业认真实施。只不这样,才达到事故调查处理的目的。

八、三个同步

“三个同步”的指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建设、企业深化改革、技术改造同步规划,同中发展、同步实施的原则。

九、安全标志

安全标志是指操作人员容易产生错误而造成事故的场所,为了确保安全,提醒操作人员注意所采用的一种特殊标志。目的是引起人们对不安全因素的注意,预防事故的发生,安全标志不能代替安全操作规程和保护措施。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安全标志应由安全色,几何图形和图形符号构成。

国家规定的安全色有红、蓝、黄、绿四种颜色,其含义是:红色表示禁止,停止(也表示防火);蓝色表示指令或必须遵守的规定;黄色表示警告、注意;绿色表示提示、安全状态、通行。

安全标志根据使用目的,可以分为9种:

防火标志(有发生火为危险的场所,有易燃易爆危险的物质及位置,防火、灭火设备位置);

禁止标志(所禁止的危险行动);

危险标志(有直接危险性的物体和场所并对危险状态作警告);

注意标志(由于不安全行为或不注意就有危险的场所);

救护标志;

小心标志;

放射性标志;

方向标志;

指导标志。

对安全标志要进行检查。该项检查是对所设安全标志同作业现场条件和状态是否相适应的一种检查。

第五节劳动保护、安全生产、职业安全卫生、劳动安全卫生的异同

劳动保护是指保护劳动音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从这个简短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劳动保护的对象很明确,是保护从事劳动生产的劳动者。劳动保护的另一个涵义是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采取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来消除劳动过程中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不良条件和行为,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职业安全卫生是指防止劳动者在职业岗位上发生职业性伤害和健康危害,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职业安全卫生与劳动保护的概念大体相同,职业安全卫生的概念主要来源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80年代后期才引入我国。职业安全卫生的概念是1970年美国颁布的《职业安全卫生法》中就确立的。

1994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劳动法》中,第六章提出了劳动安全卫生的概念,主要是指劳动过程中要保证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劳动法》的界定很明确,该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也就给劳动安全卫生的概念规定了明确的含义。

安全生产在第节中已论述,此处不再重复。

以上4个概念是在我们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它们之间即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一定的差异。相同的是都有“安全”和“卫生”的内容,如职业安全卫生气劳动安全卫生的范畴基本相同。差异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概念时有很大不同。如从劳动部门角度与从产业部门的角度,在使用名词术语上有差异,但所指的客观事物则是同类型。

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的区别在于,安全生产的提出源于产业部门,广泛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领域;劳动保护这种提法50年代源于苏联,是从工会的角度出发,主要体现社会主义国家保护劳功人民的切身利益。安全生产偏重于安全,不但要使人安全,而且要使国家财产安全,劳动保护则偏重对人的保护。劳动保护很突出的一点是卫生的内容,同时也包括个体防护,未成年工保护,女工保护,工时休假等内容。安全生产在交通运输,公共设施等方面有所侧重。

劳动保护与劳动安全卫牛的区别在《劳动法》中界定比较清楚,劳动安全卫生不包括女职工和未成年下特殊保护,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讨论题:

1.安全生产的定义?

2.如何理解“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保护原理范文篇7

在供电局各级领导和人力资源部的组织下,新员工完成了为期一个星期的局培训,其中包括了公司简介、人事制度、职业道德、员工素质和拓展训练等课程的学习。自新员工到局报到,局领导就十分重视新员工,祁寿枝书记出席新员工集体会议,并致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提出对我们的三点希望和要求。人力资源部王伟平主任主持整个会议的过程。为了办好本次的新员工培训,人力资源部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严格要求,制定了局级培训的详细计划。广东电网公司和供电局的培训的特点是时间长,内容丰富,课程新颖。首先是由政工部的何老师给我们上职业道德课程,何老师风趣幽默的表达方式让我们这些新人们消除了紧张感,慢慢适应了上课的气氛,这堂课不仅让我知道了供电员工的职业道德操守和规范,更多的了解了我们公司的历史和现状。其后介绍公司人事制度,主要集中在劳动纪律、资薪情况、培训等方面的问题,初步了解公司的人事制度。

为期一个月的广东电网公司培训之后,我被分到了供电局变电一部,这是一个新的开始,因为我是读电力专业的,所以我十分热爱这个部门,而且部门的同事事踏实的作风和专业的素养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来到变电一部之后,部门马上为我们定下了培训计划。各个班站的老师傅为我们新人讲解了各自的工作情况和工作特点。变电一部在给我们介绍一些电力行业的基本知识时,全部使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形象深动,以提高教学质量。在讲解中利用了大量的图片来补充,以便我们理解,尤其是详细交接了变电站电网接线方式。变电一部的同事则是全图片解释,利用从现场环境下拍下的各种变电站使用一次设备图片及给我们解释变电站里运行设备和各种运行方式。《安规》课程让我了解到在高压设备的危险和安全运行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自己的最好措施就是学好和严守《安规》。

在变电一部只呆了一个星期,根据变电一部的培训计划,我九月初被分到了500kv横沥变电站进行为期二个月的集中培训。被安排到横沥站培训的一共有十个新同事,五男五女。培训采取参观与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变电站值班员工作的同时抽空做我们的授课老师。这次集中培训的内容有别与广东电网公司和局里的培训,我们来这的主要目的是掌握变电基础知识。由于是小班培训,加上变电站实地环境的影响,我们学得特别快。在摸清各个设备的名称、位置后,我们对变电系统的运作有了一个笼统的认识,也为接下来的培训打下了一个基矗变电一部对我们这个培训也是十分重视,早早制定了培训计划表,与横沥站的培训表相互结合,值班员正是根据这个培训日程表按部就班地为我们上课。我们的培训严格按变电站的规章进行,不可迟到早退,不可乱闯高压场地,不可乱碰设备,没有班长的批准,不能离开变电站。要求是严格的,因此我们培训之初都格外小心,生怕给横沥站添麻烦。我们的培训正是在这个大环境中开始和进行的。

由于横沥变电站采取四天一期班的工作方式,因此我们的培训也是四天一期这样开展着。第一期班由叶容慧副班长和叶洪清前辈为我们授课,介绍并让我们熟悉了本站的基本情况、结合《安规》讲述本站安全工作注意事项、介绍本站有关的规章制度、

介绍横沥站主接线图、介绍各种断路器、隔离开关的构造、作用、工作原理,简述本站现有断路器、隔离开关的型号、特点、参数及日常巡视和特巡项目,讲述各种断路器、隔离开关的常见异常及事故处理等等。自第一期班开始,我们开始每个星期都默画一张一次接线图,由于熟练了,画图的时间也就越来越快,从开始的一个上午,到后来,我们只用四十五分钟就可以画好一张图纸了。

第二期班由翟前辈为我们授课,讲了500kvhgis设备的组成,各部件的构造及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巡视项目、异常及事故处理;220kvgis设备的组成,各部件的构造及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巡视项目、异常及事故处理。

第三期班为我们讲横沥站的变压器。通过课堂上两位前辈精彩的讲解和课后现场的实地考察,我们对变电站这一环节学得很透,变压器(主变及站用变)的构造及各部件的作用、工作原理及巡视项目;主变主要技术参数;变压器的常见异常及事故处理……我们都一一掌握了。

接下来由陈副值班长和周前辈为我们介绍横沥站主要的一次设备,这期班学到的东西还真不少:ct、cvt、pt构造原理、作用、巡视项目、常见异常及事故处理;电抗器、电容器的构造原理、作用、巡视项目、常见异常及事故处理;避雷器、阻波器、oy构造原理、作用、巡视项目、常见异常及事故处理。为了我们更快更好掌握知识,值班的师兄也非常配合授课同事的工作,百忙中抽时间陪我们下高压区实地讲解,我们全体实习员工都非常感动。

时间过得很快,通过四期班的学习,我们基本掌握了变电站一次部分。在进入二次部分学习前,由于上面要来检查,我们利用打扫清洁的机会有幸参观了继保室和布线房,密集的线路排布使我对二次部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入第五期班,庚师兄为我们讲解看二次图纸的基本方法(以《如何看二次图纸》为教材,结合本站一些简单图纸),同时,亦为我们介绍主变各保护配置及原理、保护范围,主变各保护及冷却系统二次接线图。

保护原理范文篇8

有幸参加了国网技术学院举办的继电保护培训班。能成为首批培训员工中的一份子,今年根据公司安排。感到十分的荣幸,同时也感谢省电力公司以及供电公司的领导给我这样一次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能力的机会。

培训期间,先后学习了公共基础课如《企业文化》、《团队建设与沟通协调》、《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等,专业知识课如《安全规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两票管理》等,并在继保实训室对主变保护屏、线路保护屏、母线保护屏、断路器保护屏等进行了校验和故障查找消除。在这4个月的培训生活中,我的感受很多,收获也很大,以下从学习,生活等几个方面总结此次学员培训。

专业知识理论方面:

(一)对《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的学习。这是继电保护专业的最基础的部分,要掌握故障分析,首先要对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有深刻的理解,所以可以说继电保护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通过对故障分析的重新学习,我对电力系统常见故障有了全面的认识,通过对各种故障的特点进行总结,我发现了故障的规律性,以及继电保护在这些故障的针对性。

(二)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进行学习。继电保护原理也是继电保护专业的基础,这门课通过对各种故障的特点进行总结分类,讲述了保护的构成原理,以及各种原理的保护的使用范围,优点和缺点,以及系统中各种保护的配合使用问题。由于我们这些同志绝大部分来自地区供电公司,所以我们主要学习了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保护原理。

(三)对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以下简称CT、PT)的学习。CT和PT是继电保护专业必须掌握的部分,因为继电保护对一次系统的保护是建立在对一次系统的监视上的,CT、PT将一次的大电流、高电压变为继电保护能够使用的小电流、低电压。通过学习,我掌握了CT二次绕组有好几个,分别供保护、测量、计量用,以及零序电流的采集方法;CT、PT的极性接线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保护是否能可靠工作。

(四)二次回路对我来说是一个陌生的知识点。以前学校重视原理教学,二次回路部分并没有讲。这个月在开始讲二次回路前,我对其进行了恶补,有什么不会的问题,找老师和有工作经验的同学请教,在后来通过上课学习,我对二次回路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二次回路分为控制回路、测量回路、信号回路、调节回路、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回路以及操作电源系统,现在我掌握比较好的是电源系统、测量回路和信号回路,其他的回路我正在不断的学习中。

(五)学习博电继电保护测试仪的使用。在学习中,既温习了各种继电保护原理,还掌握了测试仪的使用方法以及对各种保护的测试方法。

保护原理范文篇9

关键词:机械设计;节能;分析和应用

社会不断的发展,机械设备不断的更新。机械行业的发展正处于飞速发展的时代,机械行业是现代社会中的新宠儿。但是在机械行业中也存在着很大的竞争,机械的成本,机械的质量和机械的工作能力对需求者来说都是关注的热点。能创新出新的机械的发明,能够有效的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对于机械企业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现代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能的机械能够获得国家和社会的不断支持。

1机械设计节能背景和基本原理

1.1机械设计节能背景。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与高速的经济贸易交流,我国迎来了许许多多的挑战和机遇。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一些国外的先进设备也流入我国,对我国的现有的一些机械行业和相关企业发展都存在着巨大挑战。这一挑战促进了我国的机械设计发展,各种新型设备不断更新,各个新技术不断的出现。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机械节能设计,我国从很早就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环境和资源的开采都必须要有节制的开采,要从长远的角度去看待资源问题。不能过度的开发资源,导致生态破坏。所以在这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的指导下,促进了机械设计技能的发展。1.2机械节能设计的基本原理。机械节能设计是从机械的各个层面出发,对机械的组成部件和运转原理以及能量传送等进行合理的设计,以达到使用目的。机械的前期设计准备阶段时机械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对于机械来说决定了机械产品的使用原理和使用性能及外观。机械在使用中存在着巨大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人们为了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保护环境减少机械排放,对机械节能设计重视了起来。机械技能设计的基本原理是对机械的工作效率,机械的运转效率,所需能量通过合理的设计进行一个整合。运用相关的先进的科技来达到节能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

2机械设计节能基本原理的应用

实现机械设计节能,是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理念的需求,也是社会选择的必然发展。机械设计节能对于保护社会环境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机械设计中要想合理的减少能源的消耗,就需要对机械的动力系统进行研究,以及及时的了解社会上先进的动力技术好机械体系的动力势能。在设计中增强机械使用的效率节省能源,对机械中的机械体系的势能与动能及功率相互结合,达到优化机械的目的,实现有效的节能减排。以及达到减少机械的使用,从而起到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目前的机械应用中,机械设计节能原理被广泛的应用到生活当中的一些方面。同时这一原理的应用达到了非常好的节能效果,被人们不断的发展与制造,产生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果。2.1将机械设计节能基本原理应用到升降机械的设计中。升降机械在机械应用中是最常见的,不仅在施工工程中,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也能经常看到。升降机械的使用范围可以说是非常广的了。所以在这一方面上面应用节能基本原理对能源消耗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能够帮助社会减少巨大的能源消耗。升级设备是通过链条和传统设备进行工作的,由于升降设备是将物体提大很高的势能所以需要消耗很大的能源。在传统的升降设备中,对于能源的设计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要想将能源节约下来就要将机械节能设计原理合理的应用到升降设备中去。升降设备中,在升降环节的进行过程中所消耗能量是最大的,产生的功率比较高。所以在这一环节的节能设计要格外的注意节能设计,积极的采用绿色环保的先进技术应用,并对一些老旧设备,高能耗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换处理。通过这种方式去降低能源消耗。所以将机械设计节能基本原理应用到升降机械的设计中能够促进升降机械的环保应用。能够有效的节约社会资源,能够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2.2将机械设计节能基本原理应用到机械加工设备中。机械加工设备对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有着巨大的帮助,通过应用机械来帮助人们进行食物,产品的加工,能够有效的促进产品的生产效率,帮助产品企业的经济发展。将机械设计节能基本原理应用到机械加工设备中能够使得日夜运作的加工设备得到有效的改善,帮助企业节约能源,降低污染排放。同时避免了在加工流程中的一些能源浪费,资源消耗。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阐述了机械设计节能基本原理和一些生活生产中的实际应用,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机械的生产和设计的同时能够考虑对社会环境,自然生态的保护。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理念。对于这一理念是当代人民和国家所需要的,机械设计也应当顺应这一理念去发展。将机械节能设计合理的应用在机械生产过程中,能够有效的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社会和人们的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李征.机械设计节能基本原理的分析与应用策略[J].内燃机与配件,2017(10):130.

[2]张宇.机械设计节能基本原理的分析与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4):60.

[3]朱萍.机械设计节能基本原理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01):91.

保护原理范文篇10

在东莞供电局各级领导和人力资源部的组织下,新员工完成了为期一个星期的局培训,其中包括了公司简介、人事制度、职业道德、员工素质和拓展训练等课程的学习。自新员工到局报到,局领导就十分重视新员工,祁寿枝书记出席新员工集体会议,并致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提出对我们的三点希望和要求。人力资源部王伟平主任主持整个会议的过程。为了办好本次的新员工培训,人力资源部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严格要求,制定了局级培训的详细计划。广东电网公司和东莞供电局的培训的特点是时间长,内容丰富,课程新颖。首先是由政工部的何老师给我们上职业道德课程,何老师风趣幽默的表达方式让我们这些新人们消除了紧张感,慢慢适应了上课的气氛,这堂课不仅让我知道了供电员工的职业道德操守和规范,更多的了解了我们公司的历史和现状。其后介绍公司人事制度,主要集中在劳动纪律、资薪情况、培训等方面的问题,初步了解公司的人事制度。

为期一个月的广东电网公司培训之后,我被分到了东莞供电局变电一部,这是一个新的开始,因为我是读电力专业的,所以我十分热爱这个部门,而且部门的同事事踏实的作风和专业的素养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来到变电一部之后,部门马上为我们定下了培训计划。各个班站的老师傅为我们新人讲解了各自的工作情况和工作特点。变电一部在给我们介绍一些电力行业的基本知识时,全部使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形象深动,以提高教学质量。在讲解中利用了大量的图片来补充,以便我们理解,尤其是详细交接了变电站电网接线方式。变电一部的同事则是全图片解释,利用从现场环境下拍下的各种变电站使用一次设备图片及给我们解释变电站里运行设备和各种运行方式。《安规》课程让我了解到在高压设备的危险和安全运行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自己的最好措施就是学好和严守《安规》。

在变电一部只呆了一个星期,根据变电一部的培训计划,我九月初被分到了500kv横沥变电站进行为期二个月的集中培训。被安排到横沥站培训的一共有十个新同事,五男五女。培训采取参观与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变电站值班员工作的同时抽空做我们的授课老师。这次集中培训的内容有别与广东电网公司和局里的培训,我们来这的主要目的是掌握变电基础知识。由于是小班培训,加上变电站实地环境的影响,我们学得特别快。在摸清各个设备的名称、位置后,我们对变电系统的运作有了一个笼统的认识,也为接下来的培训打下了一个基础。变电一部对我们这个培训也是十分重视,早早制定了培训计划表,与横沥站的培训表相互结合,值班员正是根据这个培训日程表按部就班地为我们上课。我们的培训严格按变电站的规章进行,不可迟到早退,不可乱闯高压场地,不可乱碰设备,没有班长的批准,不能离开变电站。要求是严格的,因此我们培训之初都格外小心,生怕给横沥站添麻烦。我们的培训正是在这个大环境中开始和进行的。

由于横沥变电站采取四天一期班的工作方式,因此我们的培训也是四天一期这样开展着。第一期班由叶容慧副班长和叶洪清前辈为我们授课,介绍并让我们熟悉了本站的基本情况、结合《安规》讲述本站安全工作注意事项、介绍本站有关的规章制度、

介绍横沥站主接线图、介绍各种断路器、隔离开关的构造、作用、工作原理,简述本站现有断路器、隔离开关的型号、特点、参数及日常巡视和特巡项目,讲述各种断路器、隔离开关的常见异常及事故处理等等。自第一期班开始,我们开始每个星期都默画一张一次接线图,由于熟练了,画图的时间也就越来越快,从开始的一个上午,到后来,我们只用四十五分钟就可以画好一张图纸了。

第二期班由翟志扬和梁柱强前辈为我们授课,讲了500kvhgis设备的组成,各部件的构造及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巡视项目、异常及事故处理;220kvgis设备的组成,各部件的构造及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巡视项目、异常及事故处理。

第三期班由卢沛坚和张丽珠为我们讲横沥站的变压器。通过课堂上两位前辈精彩的讲解和课后现场的实地考察,我们对变电站这一环节学得很透,变压器(主变及站用变)的构造及各部件的作用、工作原理及巡视项目;主变主要技术参数;变压器的常见异常及事故处理……我们都一一掌握了。

接下来由陈志明副值班长和周冠荣前辈为我们介绍横沥站主要的一次设备,这期班学到的东西还真不少:ct、cvt、pt构造原理、作用、巡视项目、常见异常及事故处理;电抗器、电容器的构造原理、作用、巡视项目、常见异常及事故处理;避雷器、阻波器、oy构造原理、作用、巡视项目、常见异常及事故处理。为了我们更快更好掌握知识,值班的师兄也非常配合授课同事的工作,百忙中抽时间陪我们下高压区实地讲解,我们全体实习员工都非常感动。

时间过得很快,通过四期班的学习,我们基本掌握了变电站一次部分。在进入二次部分学习前,由于上面要来检查,我们利用打扫清洁的机会有幸参观了继保室和布线房,密集的线路排布使我对二次部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入第五期班,叶容慧和庚润铭师兄为我们讲解看二次图纸的基本方法(以《如何看二次图纸》为教材,结合本站一些简单图纸),同时,亦为我们介绍主变各保护配置及原理、保护范围,主变各保护及冷却系统二次接线图。

第六期班由黄笑媚和李建玉前辈为我们讲解各电压等级线路保护配置及原理、保护范围;断路器、隔离开关机构二次回路图及相关线路控制、保护的二次回路图;各电压等级母线保护、失灵保护原理、断路器保护及作用、保护范围;电容器、电抗器、站用变保护配置及原理、保护范围;自动装置配置及原理、保护范围;自动装置的二次回路图等等。由于内容多,时间紧,加之二次本来就比较难,所以很多实习员工都感到很吃力,不知如何把这些零星的知识点归纳为一个整体。正在苦恼的时候,我们部门负责培训的林钦文专责来了,他对我们很是关心,很担心我们走弯路,他教会了我们很多学习的方法,这些方法对我们后面的学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接下来一期班讲的内容是直流系统及其异常处理;站用电系统及其异常处理;中央信号回路及现场配置等等,由卢沛坚和符基豪两位前辈负责。这个环节相对比较简单,也许是上一期班学习的内容太多的缘故,班长也有意难少授课的内容。

接下来我们放了一个长长的国庆假期,回来后再拿出二次的图纸看了一看,感觉有点摸不着北,可能太长时间没有看的原因,其他实习的伙伴也有这个感觉……于是我们又开始了值班员听起来很幼稚的提问。总算搞懂个大概了,不然接下来又不知从何入手。

再接下来可能就是第八、九、十……期班了,主要学习了故障录波装置原理、配置及操作;照明系统的配置(包括正常及事故照明);监控系统、五防装置配置及其管理使用规定;消防系统的配置及使用;供水系统的配置及使用;各种安全用具、常用工器具及仪器仪表的配置、管理及使用;还有我们学得最好的工作票和操作票。这里我要提一下这两票,因为特别容易出错,虽看了很多样票且每个星期都要写票,但每次班员考核的时候也免不了错上几处。不过情况也在慢慢的好转,因为错的地方越来越少,这也证明着我们在不断的进步。

培训要讲的内容都差不多讲了,接下来要接受上面的考核了,考核模式是仿照500kv变电站值班员上岗考试,有笔试,要默画一次接线图,要看电路图,还要进行设备讲解和事故处理。这几项当中,要数事故处理最难,不是因为它难理解,而是很难把它说完整。事故处理的问题主要包括:主变差动保护跳闸的处理;主变轻瓦斯光字亮的处理;主变油温高光字牌亮的处理;主变为有载调压重瓦斯动作的处理;35kv开关(电抗器)本体气压降低闭锁分、合闸的处理;220kv开关(任一种)操作机构压力降低闭锁分、合闸的处理;500开关(任一种)操作机构压力降低闭锁分合闸;220kv某线路“保护装置异常”光字牌亮;220kv线路近区线路单相接地短路,重合闸动作不成功;220kv线路近区线路单相接地短路,重合闸动作不成功;220kv线路单相接地短路保护动作但开关拒动;220kv线路高频通道异常;35kv开关(电容器)本体气压降低闭锁分、合闸的处理……两个月下来,我对变电站环节的知识点有了全方位的了解,虽然了解的只是基本面,但这是我两个月这么短的时间内掌握的,因此这次培训还是卓有成效的。

通过横沥变电站的培训,使我们新同事对变电运行岗位工作规范、差流的概念、倒闸的概念、倒闸操作的安全预控等有了更深的了解。

通过培训,我们掌握了有关的规章制度,熟悉了南网的标准和运行规程,并掌握了与运行相关的各部分内容;同时做到对现场设备的了如指掌;在设备的投运操作当中,我们还只可以观摩前辈们的现场操作,加强了对设备的熟悉程度,提高了我们掌握设备操作的能力。

通过培训,全体新员工都掌握并了解有关的南网标准,规章制度并做到运用自如;对“两差”、主变保护、距离保护、零序保护及一些重要的保护了解更深。我们都熟练掌握了一次接线图,基本能看懂二次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