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十篇

时间:2023-11-23 17:56:06

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措施篇1

关键词:小麦;病虫害管理;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082

我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其中小麦作为主要的农业经济作物之一,在我国拥有广阔的种植区域,是农户增收创收、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粮食作物。我国由于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气候,小麦种植多以冬小麦为主,其在秋季播种,在冬春旱季中发育生长,最终在高温炎热的夏季成熟收割,总共需要经历240~270d生长周期,历经如出苗、越冬、返青、挑旗、孕穗、灌浆、成熟等13个生长阶段,并且遭遇到寒冷、干旱、霜冻、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需要人们在栽培的过程中加强田间管理控制,采取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才能为小麦生长好高产提供更舒适的环境。

1 小麦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1.1 小麦吸浆虫

小麦吸浆虫的发生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在平原地带发生的主要是小麦红吸浆虫,在高原和山区盆地发生的多以小麦黄吸浆虫为主。小麦吸浆虫作为一种毁灭性的成群虫害,以幼虫吸食麦粒中的浆液来繁衍,从而导致麦粒瘪粒的出现,轻者直接影响单位产量和小麦的品质,重者将造成欠收绝收,将给农户带来巨大损失。

小麦吸浆虫一旦发生便难以除根,因此在进行田间管理时要做好永久防治工作,并尽早发现问题。比如在春季雨水较多以及抽穗期与吸浆虫发生期错开的品种等,其防治的特点为个小危害大、隐蔽性强、对防治技术要求高,都要求在蛹期加强对田间的管理,通过选用抗虫小麦品种、进行土壤处理(秋季耕地时用药)、蛹期防治(撒毒土)、成虫期防治(选用兼治药剂和配合使用灭治药剂)的化学防治措施,主要不要使用高毒农药。

1.2 麦类黑穗病

麦类黑穗病发生在小麦开花期,发生时小麦穗部产生大量黑粉,严重者演变成腥黑穗并,其腥黑病菌中含有三甲胺等有毒物质导致小麦品质降低且含毒,不仅造成农户减产,还会导致后期面粉生产使用引发中毒事件。因此在实际诊断的过程中要对2种黑穗病进行对比分析,其中整个病穗变成黑色粉状物且黑粉散出、无麦粒为小麦散黑穗病,而有麦粒且麦粒变成菌瘿、麦穗松散则为小麦腥黑穗病。

检疫与防治相结合,小麦黑穗病是典型的种子传病病害,其发生程度于上一年种子带菌量和扬花期的相对湿度有很大关系,因此在农业防治中要建立起无病留种田,通过精选种子和处理种子来提高种子的品质,施用无病肥且及时拔除病株。此外,配以药剂拌种并对土壤进行处理。

1.3 小麦锈病

小麦锈病以锈蚀部位不同又分为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其共同特征便是小麦麦株受害处会产生夏孢堆,并在后期生成黑色的孢子堆。小麦锈病是传染病害,可以多次再侵染,且多发生在多雨、多雾的雨季或温暖的冬季与早春,其发病轻重与小麦的品种有很大关系。

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选用抗病品种,实施精耕细作消除杂草,播种适期,保证排水系统良好运行,适时适量追肥且少施氮肥;配以药剂拌种和进行用药防治。

2 小麦各生育期病虫害及其管理措施

2.1 播种时期

此时期防治是小麦整个生育期防治的基础,其防治对象以白粉病、黑穗病、纹枯病、全蚀病为主,选用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加以药剂进行拌种,并对土壤进行药剂处理,以精耕细作加强播种期间的田间管理。

2.2 返青拔节时期

病虫害防治的主要对象是纹枯病、吸浆虫、麦蜘蛛及地下害虫,防治措施依靠于播种期间的种子选取和药剂处理,防治病虫害以应用杀虫剂与杀菌剂混合施药技术来进行,以化学防治与农业基础防治相结合,科学施肥追肥,加强田间通风和透光,为小麦生长创造舒适的环境。

2.3 孕穗至抽穗扬花期

防治的主要对象是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麦蚜、吸浆虫等多种病虫,尤其是麦蚜虫,在防治时应该切实做好预防控制,拔除杂草,配以适度的药剂来进行防治,使用杀虫剂和杀菌剂,科学合理的进行施肥施药。

2.4 灌浆期

灌浆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主要防治的是白粉病、锈病和麦穗蚜等,防治措施以合理施药为主。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麦病虫害的发生以播种期和灌浆期为关键时期,在对其进行防治时要选用优良的品种、合理使用药剂、加强田间管理、农业基础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才能将防治工作永远做下去,实现小麦的高产稳产。

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措施篇2

关键词 小麦;生长期;病虫害;防治措施;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 S435.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9-0141-01

小麦在中国已有5 000多年种植历史,它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粮食作物之冠。目前,主要产于河南、山东、江苏、河北、湖北、安徽等省。其中,山东省小麦总产约占粮食总产量的48%[1],是山东省的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常会出现病虫害问题,从而影响到其质量和品质。为了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应多种措施举头并进,实现在减少化学农药用量的前提下,尽量保护小麦产量和质量的目标。小麦常见病害有38种、虫害37种[2-3],其中山东产区容易发生的病虫害一般包括纹枯病、条锈病、赤霉病、麦蜘蛛、白粉病、黏虫、蚜虫、地下害虫、吸浆虫等。为了有效防治小麦病虫害,控制其扩散,提高小麦商品性,进一步实现优质小麦的高产、高效,增加经济效益,要根据小麦种植产区的实际情况,以及小麦不同生长期的病虫害,做好单独防治工作,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协调运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调控等措施来控制病虫害。现主要根据山东产区小麦不同生长期常见的病虫害进行介绍,并对其防治措施加以阐述,为广大的农户提供参考。

1 播种期

小麦播种期是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是整个生育期防治的基础,在此期间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不仅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而且防治的效果也很好,有利于压低小麦整个生育期的病虫基数[4]。因此,在该有利时机,采取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综合措施,争取病虫害防治的主动权。对于农业防治而言,要推行秸秆还田、精耕细作、合理施肥、合理排灌、适期晚播、合理轮作倒茬和间作套种等技术措施,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机会以及增加麦苗的抵抗力。同时采用高抗病虫害优良品种。

在小麦播种期间,需要重点防治纹枯病、地下虫害、吸浆虫等病虫害的发生。可通过对土壤进行处理、药剂拌种、种子包衣等措施来防治病虫害。对于地下病虫害应该进行土壤处理,如纹枯病发生较重的地块,可利用25%三唑酮乳油15 kg/hm2对水1 500 kg/hm2,稀释后直接喷于地表再进行深耕翻地;而对于治理地下害虫而言,可用40%甲基异柳磷颗粒剂或者50%辛硫磷颗粒剂,拌细沙土或者煤渣300 kg/hm2,然后加水45 kg/hm2制成毒土,在进行犁地之前均匀地撒在地面上。此外,小麦播种前的种子处理也是有效防病治虫的好办法主要包括药剂拌种和包衣。对纹枯病、锈病、白粉病、麦蚜、麦蜘蛛、地下害虫等,可分别选用苯醚甲环唑、三唑酮、戊唑醇、咯菌腈、吡虫啉、啶虫脒、毒死蜱、辛硫磷等进行药剂拌种或包衣[5-7]。

2 返青拔节期

在小麦返青拔节时期,纹枯病、麦蜘蛛、吸浆虫以及地下虫害是防治的重点。2014年山东省小麦病虫害的发生面积为237.33万hm2,其中麦蜘蛛的发生面积69.33万hm2,纹枯病的发生面积78.67万hm2,地下害虫的发生面积56.67万hm2。对于小麦纹枯病的防治,要把握好防治适期。防治小麦纹枯病,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氟环唑等杀菌剂加水喷施麦苗茎基部,每隔7~10 d喷药1次,连喷3次,此种方法可兼治白粉病和条锈病;防治地下害虫,可用进行40%甲基异柳磷或50%辛硫磷750 mL/hm2左右喷麦茎基部;防治麦蜘蛛时,可用73%克螨特乳油1 500~2 000倍液喷雾,同时可通过深耕、除草、增施肥料、灌水等农业措施进行防治。对于吸浆虫重发区,要利用返青期麦苗小、容易操作的有利时机,当吸浆虫幼虫上升到地表活动时进行第2次土壤处理,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对入适量的水分,拌入适量的细土制成毒土,沿麦垄撒施均匀,后用锄头将药剂翻到土中。

3 穗期

穗期是白粉病、锈病、赤霉病、麦蚜、吸浆虫等多种病害的多发时期和危害盛期。一般来说,穗期是影响小麦质量和产量的重要时期,因此,要保证小麦的产量,就要及时有效地治理各种病虫害。防治白粉病与锈病,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丙环唑、氟环唑、腈菌唑等高效杀菌剂及时喷药防治[8-9]。赤霉病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结合药剂防治,才能做到经济有效。在推广种植耐病品种、加强健身栽培的基础上,把握小麦抽穗扬花这一关键时期,遇有阴雨、露水和多雾天气且持续2 d以上,主动用药预防,遏制病害流行。农业防治主要是利用合理的田间整理、地块布局、合理用肥等手段。药剂防治主要是根据小麦的发育期以及天气状况合理进行,可选用氰烯菌酯、多菌灵、咪鲜胺、戊唑醇等,要用足药量,如在施药后3~6 h内遇雨,则雨后应及时补治[10-11]。小麦抽穗期是麦蚜大量迁入发生期,麦蚜的天敌种类较多,应注意保护利用瓢虫、蚜茧蜂等天敌资源,加强生物防治。除此之外,可用40%乐果乳油6 000~8 000倍液。防治吸浆虫成虫期,可在田间小麦70%左右抽穗时,用50%辛硫磷乳油750~1 125 mL/hm2喷雾[12]。

4 灌浆期

小麦灌浆期病虫害主要包括麦穗蚜、锈病、白粉病等。对于麦穗蚜的防治,可使用25%快杀灵乳油375~525 mL/hm2对水750 kg/hm2均匀喷洒于田中[13]。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麦耕种之前,应选育优质、抗病能力强的良种进行耕种。耕种之时,精耕细作、合理施肥、合理排灌、适期晚播、合理轮作,提高小麦的抗病虫害能力。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小麦抗性,促进麦株生长健康。同时,在小麦种植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在同一区域大面积种植同一品种的小麦。

6 参考文献

[1] 王东,鞠正春.山东小麦生产发展潜力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13,45(12):99-103.

[2]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作物病虫害(上册)[M].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351-437.

[3] 陈万权.图说小麦病虫草鼠害防治关键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4] 宋玉立.2009 年春季小麦病虫草害防治技术要点[J].种业导刊,2009(3):13-14.

[5] 曹雅忠,李克斌,尹姣.浅析我国地下害虫的发生与防治现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389-393.

[6] 何振贤,郭更博,刘子卓.沟金针虫成灾因素分析及综合治理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6(11):63-64.

[7] 陈杨林,陈万权,谢水仙,等.三唑醇与粉锈宁对小麦几种重要病害的药效比较[J].植物保护,1990,16(1):23-24.

[8] 陈万权.小麦锈病发生与防治彩色图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9] 周益林,段霞瑜,盛宝钦.植物白粉病的化学防治进展[J].农药学学报,2001,3(2):12-18.

[10] 刁亚梅,倪珏萍,马亚芳,等.创制杀菌剂氰烯菌酯的应用研究[J].植物保护,2007,33(4):121-123.

[11] 邵振润,周明国,仇剑波,等.2010年小麦赤霉病发生与抗性调查研究及防控对策[J].农药,2011,50(5):385-389.

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措施篇3

关键词:小麦;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措施

1小麦播种前期栽培技术应用

1.1小麦种植品种的优选

小麦种植品种的优选,需要从2方面入手。要根据小麦种植地区的土壤条件、种植环境、气候特征来对应选择能够适应种植环境条件的小麦品种。当种植环境条件当中有一些特殊因素,如气候较为干旱或寒冷、水利条件不充足等,这时就需要选择具备抗寒抗旱的小麦品种,这样小麦种植生长期间若气温较低或缺水的情况依然能够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要根据小麦品种品质进行选择,小麦种植的品质一定要优质,种子形态光泽、生命活力等都是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只有选择品质优良、适宜种植的小麦品种才能保证小麦种植成活率,促使其在种植环境中健康发育生长。

1.2小麦种子处理技术

小麦种植在播种之前要进行相应处理,将病菌清除,促进种子性能优化提升,进而实现提高发芽率的目的。晒种处理技术,将种子平铺在太阳光下,进行晾晒,晾晒时间在2d左右,通过晾晒种子内部的水分就会蒸发,能够达到抑制病菌滋生的效果;种子包衣处理技术,利用专用的小麦种衣剂在种子表面涂抹形成药膜,起到杀菌增肥促生长的效果;利用药剂拌种处理技术,将拌种药剂合理配比与水混合,然后拌种,覆盖上塑料膜12h后将种子取出晒干。

1.3种植土壤的优选

种植土壤条件也是小麦生长质量与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小麦种植土壤条件需要满足以下几点:土地平整、土层深厚;土壤营养环境条件优良,有机营养成分要充足;土壤保温、保湿能力要强;种植土壤水利条件要便利。小麦种植对水分的需求是比较高的,优质高产麦田播种前一定要浇足底墒水,要灌匀、灌透底墒水,保证足墒下种,灌水量要根据土壤墒情情况确定,不冲不漏,保证灌水质量。

1.4整地及基肥处理

在种子、土壤方面准备妥当后,要进行播种前的最后一项工作,整地及基肥处理。整地技术主要是进行深耕、翻地,优化土壤条件,在整地的过程中将基肥施用到土壤当中,并搅拌均匀,不要使肥料聚集。基肥施用的种类主要以有机肥料为主,然后在施加适量的化肥。根据土壤本身的营养情况以及种植土壤面积来合理的控制基肥肥料施用量。

2小麦播种技术应用

小麦播种的时间点控制是关键,小麦播种后的发芽、生长都有固定的时期,要保证小麦生长至各个不同阶段时期时,能够对应在适宜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播种的时间过早会导致苗种发育过旺,营养吸收过多,易使病虫害多发;播种时间偏晚,则会导致幼苗生长的速率降低。小麦种植的时间需要根据地区的气候季节特点来确定,在山东地区一般小麦种植都是在10月份进行。小麦播种技术还包括播种方式的掌控,如今山东地区小麦种植已经进入机械化模式,种植期间对行距、深度、密度都能进行合理调控。

3小麦栽培田间管理技术应用

小麦栽培期间,田间管理技术的应用是核心环节。小麦出苗之后,要对出苗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若是有没有出苗的情况要及时的补苗,保证出苗整齐性;在幼苗生长期间需要对幼苗的生长情况进行检查,根据土壤的情况进行适时锄地,避免土壤出现板结情况。幼苗生长期间对营养的需求量较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追肥处理;在小麦生长至返青阶段,要补充土壤水分并施加适量尿素促进幼苗更快更好的发育。肥水的管理工作是保证小麦健康茁长生长的重要环节。在小麦生长期间要根据生长时期对营养需求的变化进行适时追肥处理,尿素和有机肥料是常用的追肥肥料,要合理控制肥料施用量。在小麦生长期间要随时了解土壤水分含量,进行及时的补水和排水处理,小麦生长对水分需求量较高,土壤水分含量至少要在65%以上,才能满足小麦生长需求,在气温较高、雨水较少的时节要增加灌溉量和次数,在降雨量多时需根据情况进行排水,若是遇到强降雨要做好防护和排水处理。

4小麦种植病虫害防治措施的应用

小麦种植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为了保证小麦健康、安全生长,避免病虫害在小麦种植期间发生和蔓延,使小麦种植经济效益受到损害。对于小麦种植病虫害防治措施的应用,需要“对症下药”,对小麦的常见病虫害种类进行明确,然后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防治。

4.1种植栽培期间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对于小麦种植要在栽培期间就为病虫害防治技术奠定基础。在种子处理期间,要利用药剂拌种对种子内的病菌进行灭杀,提高小麦种子的抗病性。在药剂选择方面要选用药效好的,并且要选用绿色药物,避免化学药剂带来不良影响,药剂拌种时间要充足,拌种结束后要尽快的进行播种;要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对小麦生长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做到及时发现小麦生长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优化处理,避免引发病虫害,为小麦生长发育创设健康、良好的环境;小麦种植期间要对常见的病虫害情况进行了解与掌握,这样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对病虫害风险进行有效规避。

4.2农业防治措施应用

农业防治措施的应用是利用生态系统中病虫害、作物之间的关系,采取科学管理和栽培技术,促进小麦作物生长,抑制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即科学播种,减少小麦纹枯病和锈病等的出现;适时除草,避免杂草汲取小麦生长所需水分和养料;减少菌源,降低秋播小麦锈病和白粉病等出现的概率。农业防治措施应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病虫害防治的效果较好,可以在农业病虫害防治当中长期应用,因而农业防治在小麦种植期间的应用是比较广泛的。

4.3物理防治措施应用

物理防治措施主要就是利用病虫生理物理特征,采用技术手法将病虫聚集然后进行集中灭杀。物理防治主要是利用相应的设备,先将病虫诱惑到指定的位置,然后进行灭杀,这种防治措施较为依赖人工。具体来说,在小麦种植期间可以利用害虫趋光性,用杀虫灯诱杀害虫;一些害虫喜欢飞落到黄色物品上,可在田间搁置黄色纸板或者种植黄色花朵,吸引小麦蚜虫。诸如此类,需要病虫害防治人员先了解小麦常见的病虫害种类及病虫的物理特征,对应采取有效的诱虫方式进行防治处理。

4.4化学防治措施应用

化学防治措施就是利用化学农药喷洒在小麦叶片或土壤当中,对病菌与病虫进行防控,但是化学防治措施在应用的过程中容易将农药成分遗留在土壤当中,会产生破坏土壤和生态环境的作用,因而在小麦病虫害防治期尽可能减少化学防治技术的应用。但化学防治技术应用的病虫害防治效果较好,例如,利用辛硫磷乳油拌种,可防治蛴螬、金针虫;抽穗前,是小麦锈病发病高峰期,稀释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对麦苗进行喷洒,小麦蚜虫发生时,用水稀释40%乐果乳油,喷洒在麦苗上。

4.5生物防治措施应用

生物防治措施与物理、农业防治技术同样具有无污染的特征,主要是利用病虫害的天敌来抑制害虫的生长与繁衍,从而达到控制病虫害的效果。在小麦种植期间可以为害虫的天敌提供良好的生存空间,增加有益昆虫的繁衍量,避免害虫大量繁殖和生长,对小麦生长造成破坏。例如,蚜虫是小麦种植期间常见的害虫,七星瓢虫是蚜虫的天敌,以蚜虫为食,在小麦种植期间就可以引进七星瓢虫对蚜虫进行有效的防控。

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措施篇4

[关键词] 小麦 病虫害 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6-0094-01

一、科学防治措施

1.播种期防治

播种期是小麦整个病虫害防治的基础环节,这个时期进行有效的防治,可以减低小麦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可以将农业防治,土壤处理,化学药剂拌种三种措施结合起来。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农业防治,合理选择小麦种子种植,比如防虫品种。及时的清理杂草,定期对土地进行翻地,并及时对坑洼不平之处进行平整,这样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同时也将会对害虫杂草的生长造成损害。合理使用化肥,不可乱施滥施化肥,建议使用腐熟有机肥,对土地使用要合理,进行轮作,降低土地压力,增强小麦免疫。选种时不忘晒种,晒种可以使种子得到充分的阳光,并可以杀死一些害虫,增强种子的发芽率。

土壤处理,根据我区各地的土质情况,向当地有关部门咨询具体的药剂处理土壤。结合自身实行。

药剂拌种,每个地区根据往年病虫害发生的规律,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剂进行拌种杀虫除草,用华丹种衣剂加甲基异柳磷对种子进行处理,不但可以有效的杀死地下害虫,对小麦的病害还会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药物是“真拌乐”,这种药物是多种药物的合理搭配,根据自身情况,仔细阅读说明书使用。

2.小麦苗期防治

病害方面,这个时期出现的病害主要有小麦锈病,小麦纹枯病,小麦全蚀病。

当小麦出苗两周到三周时,会出现小麦锈病,病症呈现在叶子上,并非更出现就得喷药,在叶子出现病状达到10%时,这时候需要喷洒农药,又因为小麦出现这种病状在秋天,秋季温度较高,且雨水比较充实,建议喷洒果盾或者思科,具体用量根据说明书选择。

小麦纹枯病是最常见的小麦病种,从出苗期到抽穗期,纹枯病一直伴随着,危害较大。具体症状难以看出,主要出现在小麦的地下部分,对小麦的地下茎造成很大的伤害,有向上的趋势,会使小麦渐渐萎缩掉,茎叶会出现各种斑纹,建议使用果盾或者思科,或者使用粉锈宁可湿性粉剂,这些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希望采纳者严格按照说明书,以防造成滥用药物。

小麦全蚀病,这种病在小麦出苗期就会感染,传染极强,一般在出苗3到4周容易发生,对付这种小麦病害既要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也要对过去进行调查,如果过去发生过全蚀病的地块对于过去发生过全蚀病的地块,要使用氟硅唑乳油对地块进行处理,或者使用思科喷洒,这可以降低幼苗的发病率。

而在虫害方面,麦蚜,叶蝉灰飞虱以及地下害虫比较昌盛,要选取恰当的方法进行处理。像麦蚜等害虫,不但会损害小麦,影响其生长,还会造成小麦黄矮病,危害不言而明,要想有效的防治,建议使用低含量高喷洒或用高含量的蚍虫啉,也可使用质量较高的福,方法是沿着麦垄喷洒,效果极佳,还能顺便处理小麦红蜘蛛。地下害虫包括蝼蛄、蛴螬、金针虫三种。这些害虫无法使用水喷雾进行处理,需要撒施伴有药剂的泥土进行消灭,具体方法,用甲基异柳磷粉剂拌细土,配比为1:15到20,施入麦垄内,同时也可使用甲基异柳磷兑水,沿着麦垄灌入,杀虫效果较好。

3.小麦返青期防治

小麦返青期是虫害病害最严重的时期,因为生在春天,万物复苏,各种害虫进行繁殖,而各种病菌因为天气由寒冷到温暖变得更加活跃,而小麦经历冬天的寒冷之后,免疫力还处在回升状态,各种病害虫害比任何阶段都要活跃,病害相对而言更加严重,此时应当着重防治根腐病和纹枯病,兼治白粉病以及锈病,同时防治麦蜘蛛等害虫。

病害方面,当小麦出现纹枯病时,先观察并开始留意,当纹枯病病株达到15%到20%时,开始喷洒农药,建议用果盾水乳剂或者叶亮进行喷洒,喷洒后记录时间,等第一次喷洒10天到15天时进行第二次喷洒。白粉病、锈病的防治使用粉安15g或果进行喷雾;也可用百丰达进行喷雾,都会起到极大的作用。

小麦虫害方面,干扰小麦生长的有灰飞虱,这个时期是灰飞虱船渡危害的第二次高潮,这个时期的观察极为重要,一旦发现就要进行及时的防治,从而将丛矮病扼杀在“摇篮”里,防治方法是使用低浓度的吡虫啉加农华兑水喷雾,具体配比参照说明书使用;抑或使用瓜呱叫。以上是在气温正常情况下使用,如果天气异常,比较炎热则可使用高啶进行喷雾。

对于红蜘蛛,数量较多时,用绿敏或苯丁进行喷洒,可以有效杀死大部分红蜘蛛。而麦叶蜂则建议使用绿亮进行喷雾防治,此种害虫的危害较小,不必为其单独喷洒农药,主要是在喷洒其他农药时进行兼治。

地下害虫在这个时期比较活跃,当小麦每一平方出现大致0.03方破坏率时,需要喷洒农药防治,建议使用甘喜灌根,也可毒土撒施。具体按照我区当地实施。

4.小麦孕穗期

这个时期做好吸浆虫、麦蚜、麦蜘蛛的防治工作,而对于白粉病、锈病、赤霉病、纹枯病也要引起极大的重视,而虫害中小麦吸浆虫危害较大,防治工作也在其上,犯法是对其处在蛹期时进行大规模处理喷杀,同时防治成虫。

5.小麦抽穗期

抽穗早期主要对吸浆虫进行防治,建议使用甘喜或氧乐果或高福兑水喷雾。而对于麦蚜虫,可使用吡虫啉或者高啶或着氧乐果进行喷雾处理,效果极佳。

与此同时,小麦出现新病,比如小麦白粉病及散黑穗病,这时候依然使用粉安或着思科或百丰达等药物兑水喷雾处理,同时要考虑天气状况,防止赤霉病的发生。

6.小麦灌浆期

灌浆期对于很多害虫来说也许是他们的丰收期,因为此时的小麦使他们觉得营养价值最高的时期,各种害虫活跃,这个时期也是防治关键时期,虫害和病害同时进行,杀虫使用杀菌剂和叶面肥混配,可以综合防治。对于各种害虫,均可使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或粉安加农华高福或氧乐果进行综合防治。

7.小麦成熟期

这是小麦丰收的最后一个时期,这时的防治主要以治疗为主,针对性选择方法,保证丰收。

二、结语

小麦的病虫害既给农民造成经济损失和困扰,也影响我区当地的经济发展,本文对各个时期的病虫害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措施,但是农药的具体使用没给出具体,因为我区各地的具体实际不同,需要农民根据自身使用,以免造成滥用。

参考文献

[1]钟莉梅. 浅谈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J]. 吉林农业,2011,12:79.

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措施篇5

全县小麦病虫害发生面积62.9万亩次其中: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11.2万亩,平均病田率31.8%病点率22.7%病叶率1.82%严重度6-11-61%最大的发病中心面积2㎡,中心内有病叶216片,病叶率11.2%严重度6-21-81%小麦白粉病发生面积达21.6万亩,平均病株率23.18%病叶率11.62%麦蚜发生面积4.6万亩,平均蚜株率1.79%百株蚜量16.17头,麦红蜘蛛发生面积16.6万亩,平均螨株率24.99%百株螨量91.12头。果园病虫发生面积6.6万亩,其中万泉、阳川、朱店三乡镇四年以上的老果园发病面积约1万亩,园内苹果腐烂病、蚜虫发生率61%以上,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如控制不力,极可能在短时间内大面积暴发流行,造成严重后果。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防控形势的严峻性,坚决克服麻痹侥幸思想,从粮食、果品生产安全的高度出发,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高度重视小麦、果树病虫害防控工作,要把防控工作提到当前农村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把病虫害防控工作抓紧、抓实、抓好,确保粮食增产、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小麦、果园病虫害防控工作到位

一要强化宣传培训,提高防治水平。县农牧、林业等单位要通过病虫情报、广播电视、发放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及时将病虫害发生信息和防治技术措施传递到千家万户,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以麦田、果树为主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培训,指导农民适时、科学防治。各乡镇要充分利用会议、广播、板报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宣传,提高群众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认识,提高群众知晓率和技术措施的位率,确保防治工作顺利进行。

二要加强病虫监测,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农牧局要按区域重点,合理设置监测网点,确定专人,开展定点、定时观察,切实加强小麦病虫、果园病虫的监测,扎实搞好以小麦条锈病、果树蚜虫、苹果蠹蛾为主的定点调查工作,及时掌握小麦、果园病虫害发生动态,坚持“五日一查,一周一报”制度,做好“两查两定”查发病田块,定防治面积;查发生程度,定防治时间严密监视病虫发生动态,及时准确长、中、短期预报,为指导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及时有效地指导防控工作。果业局要对苹果、梨生产面积大的乡镇开展果树蚜虫的普查工作,对已发生的果园,要组织群众进行统防统治,做到发生一块防治一块,彻底扑灭果园害虫。

三要合理用药,及早防治。小麦条锈病的防治要突出早抓、早防、早治,防治指标上要掌握在病田率61%病点率61%平均普遍率6%时,应立即组织群众进行统防统治。防治方法上应提倡科学用药,杀虫防病农药混配,达到一次施药,兼治其它病虫害的目的防治农药主要有21%三唑酮乳油每亩61-81毫升。果园虫害发生严重的乡镇要抓住疏果后的防治关键时间,采用1.8%阿维菌素乳油3421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421倍液,或21%蚍虫啉可湿性粉剂1421-1642倍液,每隔11天连喷三次。

四要组建机防队,开展统防统治。农牧局、林业局要成立小麦、果园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小组,组织技术人员要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群众搞好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农牧局、林业局要各自组织一支灵活机动的县级机防队,以应对突发性病虫防控工作,应及早维护和完善防治设施,备足农药器械,切实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防控水平,充分发挥集团优势和主观能动性。各乡镇也要组建乡镇机防队,提早做好应急防治所需药剂、药械等物资的购置和储备工作,增强防控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五要整顿农药市场,做好器械供应。县农药市场经营中,存在着农药标识“三证”不全、以次充好、广告误导、以肥代药、过期销售等问题,目前是农户使用农药的旺季,工商、质监、公安、农牧等部门要紧密配合,开展农资打假护农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农药市场的监管工作,清理整顿农药市场,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药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坚决取缔非法农药经营网点,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供销、生资部门要保障农药和器械供应。

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措施篇6

关键词: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识码:A

豫东麦区在2012年10月份降雨量小,墒情较差,许多麦田是浇灌种植,但由于播种量较大,大部分地块出苗齐全,只有个别地块存在缺苗断垅现象。总的情况看,目前大部分地块,都是一、二类苗,苗情长势正常。麦田管理春季是关键,应当根据麦田不同情况,分类管理,具体指导,特别是旺苗田和弱苗田,在栽培管理上都要立足于“早”,狠抓“促”。小麦春季管理一般分为:返青、拔节——抽穗及抽穗、杨花——灌浆成熟2个阶段。

1 返青、拔节——抽穗期的管理要点

1.1 看苗追肥

对于长势较弱亩的3类麦田,要及时追肥,一般分2次追肥:第1次在返青期尽早追肥,一般追施尿素10~15kg/667m2,同时配施磷酸二氢钾肥2kg/667m2 左右,以促壮苗,在拔节后期再追施1次尿素 5~7kg/667m2,以促大穂;对于壮苗麦田,只需在拔节后期追施尿素 5~10kg/667m2即可,同时施磷酸二氢钾 2kg/667m2,促大穂、大粒;群体偏大的旺长麦田,前期要严格控制肥料,在拔节后期根据苗情而施,一般尿素为5~7kg/667m2即可,也同时施磷酸二氢钾2kg/667m2;对于由于播种过早、播量过大,年前有明显旺长趋势的,为防止后期倒伏,应及时采取化控措施,在刚起身时及时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0~50g/667m2或壮丰安30~40mL,加水25~30kg进行喷施。

1.2 病虫害防治

病害防治以小麦纹枯病为主,春季感病时间在3月份,危害小麦基部一、二节间,最佳防治时间为3月上中旬,药物可选择禾果利、三唑酮等;这个时期害虫主要有:蚜虫、红蜘蛛等,注意观察虫情,做到及时防治,蚜虫可用抗蚜威或吡虫啉等,红蜘蛛可用阿维菌素或杀螨醇等。

1.3 小麦杂草的防治

冬前没有进行过杂草防治的麦田,在小麦起身前要及时进行化学除草,时间必须在3月底之前,注意根据麦田不同的杂草类型有针对性的施药,一般气温10℃施药最好,气温低于4℃不能施药,严格除草剂的使用量,做到均匀喷施,以免影响药效或造成药害。

1.4 搞好小麦“倒春寒”的防御

近几年气候变化异常,要特别注意晚霜冻给小麦造成的损失。其主要预防措施有:选好对路品种;进行适期播种,不要播种过早;在小麦起身时要进行中耕;在每次强冷空气来临2~3d前,进行田间灌溉;进行合理施肥,增加根系和叶面的抵抗能力。一旦受到冻害后,要积极采取补救措施,进行及时浇水或施肥,促进小麦再分蘖或形成大穂大粒。

2 抽穗、杨花——灌浆成熟期的管理技术要点

小麦在生长后期要结合不同麦田,及时管理,搞好“一喷三防”。

2.1小麦病虫害的防治

随着气温的不断回升和小麦个体生长发育的完成,小麦的各种病虫害也相继不断地发生,此期的主要病害有:白粉病、锈病、叶枯病、赤霉病等很多种,主要虫害有:蚜虫、麦蜘蛛、吸浆虫及粘虫等,这些病虫害如果不及时防治,一旦发生,可能给小麦生长带来不利影响,严重时会造成小麦减产。

小麦白粉病发病高峰在4月份、锈病的发病高峰在5月份,防治这两种病害可以每667m2 50%多菌灵125g或20%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2.5%禾果利及12.5%烯唑醇20g等,叶枯病的防治方法及药剂与白粉病、锈病基本相同;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天气性病害,重点在于防止这种病害发生,在扬花期每667m2用50%多菌灵100g+15%三唑酮50~75mL兑水喷施,一般1~2次。在病害防治时,几种药剂交替使用效果会更好。

化学防治小麦害虫的主要药剂基本上都是一些菊酯类农药,经常使用的有:1.8%阿维菌素乳油、1.8%的可螨虫、吡虫啉粉剂、25%辉丰快克菊酯等,可以根据虫害发生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药剂轮换交替使用,虫害发生严重的田块,可以用两种以上的农药混合使用,效果更好。

在小麦生育后期通常是几种病害和虫害并发、叠发,这个时期要采用综合防治技术,几种药剂进行混用效果会更好,但在药剂混合时切忌酸、碱性不能冲突,药性要一致,药剂现配现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也可以加入尿素或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施肥,起到一喷多效的作用。

2.2注意在小麦生育后期自然灾害的发生对小麦造成的危害,做到及时进行防御

小麦后期比较常见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干热风、风雹引起的倒伏等。小麦干热风一般出现在每年的5月下旬,严重时可给小麦造成严重减产,主要防御措施有:进行适时浇灌,改善田间小气候;进行化学预防,可喷施适量磷酸二氢钾、尿素和一些微肥,提高小麦灌浆速度,增强植株的活力,有效增强田间群体抵御灾害的能力;小麦倒伏会造成小麦不同程度的减产并给收割造成很大不便,其主要预防措施:合理施肥,防止氮肥偏多;及时搞好化控,防止植株过高而引起倒伏;小麦抽穗后,要严格控制好浇水次数,浇水时及时收听天气预报,在大风、大雨前不要浇水,同时注意控制浇水量,要求地面不存水;搞好病虫害防治。

2.3做到适时收割

防止穗发芽和“烂场雨”,如果是专用小麦,要单收单打单储,不要混杂。

3 结语

总的来说,春季小麦生长发育进入快速生长阶段,麦田的管理也进入了关键时期,每块麦田的田间表现也各有差异,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及早制定好管理措施,认真实施,确保2013年小麦取得丰收。

参考文献

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措施篇7

关键词 小麦;白穗;原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5.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6-0155-01

近年来,由于小麦品种选用不合理、种植密度过高、生产管理不良等原因造成小麦病虫害发生日益严重,从而导致小麦白穗现象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尤其是砂土地发生更为严重。笔者结合生产实践,对造成小麦白穗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1 小麦白穗的发生原因

1.1 小麦全蚀病

小麦茎基部和根部受全蚀病病菌侵染,造成小麦白穗。小麦的整个生育期均可遭全蚀病危害,苗期危害最重。病菌由胚叶、节间及种子根等进入寄主组织内。幼苗期感病,初在根茎上形成黑褐色病斑;分蘖期感病无明显症状,严重时才表现植株低矮,黄叶偏多,根部变黑,类似于根部干旱缺肥症状;抽穗灌浆期感病,根茎会逐渐变黑,严重时小麦枯死,形成最终的田间小麦白穗[1]。

1.2 小麦根腐病

小麦根腐病也叫白穗病,以厚垣孢子和菌丝体在土壤中或病体中越冬,小麦整个生育期均可受该病危害,苗期危害尤其严重。病菌从胚芽、种子根、节间组织侵入寄主,植株受害后在叶片及茎基部形成黑褐色梭形斑或条斑,在根部产生黑色或褐色病斑,最终因根系腐烂导致小麦田间产生白穗。

1.3 小麦纹枯病

该病也称立枯病、尖眼点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禾谷丝核菌和立枯丝核菌引起的真菌病害,属土传病害。近年来,周口市秸秆还田面积增大,高水肥地增加,群体大,遇上高温高湿环境即感病,在周口市呈加重发生趋势。小麦全生育期均可感纹枯病,出苗时造成烂芽;苗期侵染基部叶鞘,形成边缘褐色云纹状病斑,拔节期病斑扩大,连接成片,形成花秆;病菌侵入茎秆,形成梭形病斑,严重时造成茎基部腐烂,引起植株枯死和白穗[2-4]。

1.4 小麦赤霉病

小麦穗部常感染赤霉病,一般在扬花期和灌浆期症状表现明显,成熟期成灾。其影响因素主要是病原及雨水数量,一般在扬花期遭遇连续3 d以上阴雨天气则发生严重,病原越多,发病越重。

1.5 低温冻害

受低温冻害影响,弱春性品种分蘖及生长点冻死,穗粒发育不完全,籽粒无法形成。

1.6 地下害虫

生产水平的提高、耕作制度的改变、不科学的防治病虫害等造成了地下害虫发生逐年严重的趋势,遭受地下害虫危害的麦田常形成死苗、缺苗断垄。加之2012年春季气候条件特殊,地下害虫在周口市麦田危害早、时间长,危害之重为近10年之首:虫田率90%以上,被害株率5%~40%不等,造成大量死苗和后期死穗[5-7]。

1.7 机械或人为损伤

小麦茎秆受到机械或人为损伤,导致其失水无法提供营养而枯死,使小麦出现白穗。

2 小麦白穗的防治措施

2.1 农业防治

小麦白穗的农业防治措施如下:①合理轮作、间作套种、深耕细耙、精细整地,以减少田间菌源,促使植株健壮,以提高其对形成白穗各种病虫害的抵御能力。②多施用有机肥,配方肥料。合理利用氮、磷、钾增加小麦根系生长,提高抗病性,促进拮抗微生物的繁衍,提高小麦抗病能力。③选择适宜的品种,一般为国家审定或者省级审定的抗病小麦品种,从而减少发病几率。适期晚播使小麦苗期错过病菌侵染期,合理密植可以培育壮苗,通风性好,可明显减轻病害发生程度[8-10]。

2.2 化学防治

根据病害发生情况,按推荐量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可选用戊唑醇或苯醚甲环唑、氟咯菌腈。病虫害混发区域,采用杀菌和杀虫混合的拌种剂。

3 参考文献

[1] 李晋梅.小麦白穗发生原因及防治[J].山西农业,1999(9):25-26.

[2] 申秀娟,司学祥.淮阳县小麦枯白穗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新农村,2011(10):25.

[3] 贵祥卫,吕国辉.小麦枯白穗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C]//新乡市第三届综合性学术年会论文.新乡:[出版者不祥],2008.

[4] 永城县农业局.小麦白穗原因浅析[EB/OL].(2012-05-26)[2012-16-23]..

[5] 赵凌云.小麦枯白穗的成因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0):115,134.

[6] 王玉玮.小麦出现枯白穗的原因及防治对策[J].河南农业,2012(7):26.

[7] 张永杰.小麦枯白穗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1(3):180-181.

[8] 陈艳花,申颜芳,王玉霞.安阳县小麦白穗原因及防冶措施[J].河南农业,2010(2):26.

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措施篇8

据专家会商预测,今年全国小麦穗期病虫害累计发生达7亿亩次,其中,病害发生3亿亩次,虫害发生4亿亩次。其中,条锈病、赤霉病和白粉病预计分别发生2000万亩、7000万亩和1亿亩;蚜虫、麦蜘蛛和吸浆虫预计分别发生2.5亿亩、9000万亩和3500万亩。“三病三虫”未来防治任务预计3.6亿亩次,重点防治区域为长江中下游、江淮、黄淮、西北和华北麦区,防治关键时期4月下旬至5月底,条锈病、蚜虫、吸浆虫等在北方部分麦区持续至6月上旬。

小麦“三病三虫”发生态势,穗期防治的技术要点是:

1.小麦条锈病。西北冬麦区全面落实“带药侦查、打点保面”预防措施,结合“一喷三防”,有效控制条锈病流行危害,并加强晚熟冬麦及春麦区监测与防治。黄淮海小麦条锈病春季流行区4月下旬至5月中旬,落实“发现一点、防治一片”预防措施,及时消灭发病中心,降低病害流行风险;当田间平均病叶率达到0.5%以上时,应组织开展大面积应急防治,防止病害大面积流行。大田喷药防治时,每亩用15%三唑酮粉剂80~100克,或亩用25%烯唑醇粉剂30~40克,或12.5%烯唑醇悬浮剂40毫升喷雾防治,防效可达90%以上。各地也可根据当地药源情况,因地制宜地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氟环唑、腈菌唑、丙环唑等高效低毒杀菌剂。

2.小麦赤霉病。一般在小麦抽穗~扬花期进行防治,一旦错过抽穗扬花始期这个最佳喷药适期,防治效果将会大大下降。要根据天气情况,遇连续阴雨天,要坚持扬花一块,防治一块,全面用药防治的原则。长江中下游麦区等长期使用多菌灵防治的地区,由于病菌已经产生了抗药性,建议使用戊唑醇、咪鲜胺、氰烯菌酯等药剂替换多菌灵或与多菌灵混配防治赤霉病。长江流域、江淮、黄淮麦区,在小麦抽穗~扬花期遇有阴雨、露水和多雾天气且持续3天以上,要“主动出击”全面采取预防措施,打好“保险药”。防治用药以优先使用氰烯菌酯、戊唑醇、咪鲜胺等药剂喷雾为主,施药后3~6小时内遇雨,则应在雨后及时补喷。为避免抗药性的产生,注意轮换用药。

3.小麦白粉病。当病叶率达到10%或病情指数达到1以上时进行喷药防治。常用药剂为三唑酮、烯唑醇、腈菌唑等,一般喷药2~3次。对于高水肥麦田,尤其是常发区的感病品种田块,要及时对发病点片进行挑治,以控制其蔓延。

4.小麦穗期蚜虫。严格把握防治指标,当田间百株蚜量达500~800头时,自然天敌单位与麦蚜比超过1:150头时(指麦蚜超过150头),选用啶虫脒、吡虫啉、吡蚜酮、抗蚜威等药剂喷雾防治。吡虫啉系列产品一般用1500~2000倍液,10%的蚜虱净60~70克,20%的吡虫啉2500倍液,25%的抗蚜威3000倍液喷雾防治。对小麦穗期病虫病混合发生田块,结合“一喷三防”,同时兼治病害。吡虫啉和啶虫脒不宜单一使用,要与低毒有机磷、菊酯类、抗蚜威等农药合理混配喷施。

5.小麦吸浆虫。重点抓好蛹期撒毒土和成虫羽化初期喷药防治的环节,最大限度减少成虫羽化和产卵量。

蛹期防治技术。小麦孕穗期当每小方土样(10×10×20cm3)有虫蛹2头以上时,可选用毒死蜱制成毒土,顺麦垄均匀撒施,撒毒土后浇水效果更好。带露水不要撒施毒土,另外,要借助树枝、扫帚等及时弹落沾浮在麦叶上的毒土,充分发挥药效。

成虫期防治技术。在小麦抽穗期,每10网复次有10~25头成虫,或用两手扒开麦垄,一眼能看到2~3头成虫时,立即选用有机磷类、菊酯类等农药喷雾防治,可采用80%敌敌畏50ml/亩+5%高效氯氰50ml/亩喷雾,也可用敌敌畏拌适量麦麸或细土在傍晚撒于田间,熏蒸防治。重发生区要连续用药2次,间隔3天,消灭成虫在产卵之前。

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措施篇9

小麦是祁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而麦蚜是小麦生产上的重要害虫,分布极广,全县麦区均普遍发生。祁县麦蚜种群以穗蚜即麦长管蚜为防治优势种。麦长管蚜长卵形,草绿色,腹管长圆筒形,成、若虫均以刺吸式口器吸食小麦叶、茎、穗的汁液,被害叶片出现黄白色斑点,严重者叶片变黄,全株枯死,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并造成减产10%左右,大发生年份超过30%。此外,蚜虫是小麦黄矮病毒病的传播媒介,其间接危害远远大于蚜害本身。

一、防治现状

麦蚜作为一种常发性、关键性害虫,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其危害特点及发生规律已被麦农所普遍认识,对于防治时间、用药情况也都熟悉。

1.小麦秋播药剂拌种

小麦秋播拌种技术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工作方针的现实举措,可以预防多种病虫害如纹枯病、根腐病、黑穗病、地下害虫、蚜虫、灰飞虱等,确保小麦苗全、苗壮的有效措施。目前,全县有85%的麦区播种都采用药剂拌种。技术人员在指导小麦生产中要求麦农准确掌握用量,提醒他们如果用量过大,会导致小麦出苗推迟,生长缓慢,严重者会出现缺苗断垄。

刘爱芝、李素娟等用吡虫啉225~480g拌100kg小麦种,可有效地控制小麦全生育期麦蚜的危害,持效期长达7个月。在小麦蚜虫发生始盛期至高峰期,防治效果达91.38%~99.52%,小麦的千粒重提高了9.41%~13.41%,小麦增产37.36%~48.06%。高占林、党志红等的研究表明吡虫啉拌种防治麦蚜技术在试验剂量下对作物安全,可高效控制麦蚜为害,在产品中残留也低于国际最高限量标准。2013年在祁县贾令镇的调查发现,用75%吡虫啉种衣剂(高巧)拌种后的小麦,到小麦抽穗后不再需要对蚜虫进防治,对蚜虫的大发生危害起到了较好的预防效果。

2.小麦抽穗至灌浆期化学防治

目前,麦蚜的防治仍以化学农药为主,最佳防治适期就是小麦开花灌浆时,一般在田间抽出100穗小麦,数一数,如果麦蚜有800头,天敌单位与麦蚜比小于1:150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喷雾防治。如果低于800头,应当利用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麦蚜的天敌主要有瓢虫、食蚜蝇、蚜茧蜂,它们对麦蚜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一般年份控制效果可达20%左右。 近两年,麦田抽穗至灌浆期我县推广的是“一喷三防”技术,即将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混配剂喷雾,达到防病治虫、防干热风、防倒伏的田间效果。这个时期麦田所使用的化学农药由政府集中采购,以村为单位免费发放到麦农手中。农药品种基本上由政府控制,避免了高毒农药在小麦生产中的使用。

二、存在问题

化学防治易造成3R问题即残留量(Residue)、抗药性(Resistance)、再猖獗(Resurgence)。麦田若单纯依赖和长期使用一种化学农药,将会引起病虫种类变化加剧,危险性病虫不断发生且越来越严重,破坏麦田生态平衡。当害虫对杀虫剂产生抗性后,就会降低杀虫剂的药效,生产中农民就会加大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从而导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同时给施药后残存的害虫创造了有利的生存环境,反弹后虫害发生量大于没有用药防治的区域,并且用药次数越多,发生量越大,造成害虫的再增猖獗。

夏正荣等研究了阿维菌素、吡虫啉、毒死蜱和乐果四种农药对麦蚜的防治效果和对天敌的影响,结果表明。天敌量随麦蚜密度的波动而波动,四种农药对麦蚜的防治效果均较好,但生物农药阿维菌素和选择性杀虫剂吡虫啉对天敌的杀伤率较低,这样药后余生的天敌能对药后余生的害虫进行二次控制。由于吡虫啉在麦田的大量使用,麦长管蚜不同程度地在各地都产生了抗药性。

如邱高辉2007年通过对江苏、山东、河南、甘肃等地麦长管蚜对吡虫啉和另一种常用杀虫剂抗蚜威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各麦区的麦长管蚜对抗蚜威已经产生了中等水平抗性,对吡虫啉虽然还处于敏感阶段,但在局部地区已经开始产生抗性。到2012年山西省植保植检总站通报了山西省农业有害生物抗性风险评估结果。结果表明,我省运城地区麦长管蚜对抗蚜威的抗性为1.11倍,对吡虫啉的抗性为0.25倍。

因此,麦长管蚜对常规杀虫剂产生抗性的问题应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实现对麦蚜的高效控制,确保小麦稳产、高产。

三、对策

1.制定麦长管蚜抗性管理制度

针对麦长管蚜已经开始对吡虫啉、抗蚜威等杀虫剂产生抗性的实际,通过政府部门协调,制定科学的抗性管理制度,有计划地使用杀虫剂,采取严格的措施控制杀虫剂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尽可能地延长杀虫剂的田间使用寿命。例如政府在防治麦长管蚜的过程中应拟定一个全县性的轮用计划,根据该计划,将全县分为3个面积大体相同的小麦种植区,按一定的年代间隔、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虫剂,并严格规定每一种农药的使用次数,结合小麦“一喷三防”技术的运用,政府完全可以实现对小麦农药使用情况的全面控制,从而可以有效控制麦长管蚜对杀虫剂的耐药性的发展。

2.综合治理麦长管蚜危害

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措施篇10

关键词 小麦;春季管理;生产;问题;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6-0057-02

小麦是柘城县的优势粮食作物,自2004年以来连续9年实现丰产丰收,对促进全县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持社会稳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2012年再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为进一步提高夏粮生产水平,结合当前小麦苗情和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抓好各项春管技术措施的落实,提升苗情质量,为夏粮丰产丰收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小麦生产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当前小麦生产水平较高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产量水平的难度加大。为此,必须充分认识当前小麦生产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而做到有的放矢。调查表明,目前小麦生产上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生产条件还不完善,抗灾防灾的能力还很薄弱,特别是水利条件发展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小麦生产的发展。二是当前小麦苗情整体较好,但较2011年同期苗情偏弱。平均单株分蘖减少0.5个,单株次生根减少2~3条,群体减少30万~45万个/hm2。其主要原因是:部分麦田播种时墒情较差,麦播后降雨少,出苗后苗质较弱,个别地块有缺苗断垄现象;旋耕整地面积大,耕层较浅,对小麦生长发育不利;2012年冬季是近28年来最冷的一年,冷得早,强度大,且持续时间长,对于小麦壮苗越冬极为不利,导致苗质下降;部分地块地下害虫危害较重,杂草较多;部分麦田纹枯病、全蚀病时有发生[1-2]。因此,要做好以追肥、镇压化控、病虫害综合防治为核心的春季麦田管理高潮,促进小麦稳健生长,努力扩大壮苗面积,为小麦丰产丰收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小麦春季管理关键技术措施

在管理上,以促为主,促控结合,要突出一个“早”字,做到早宣传、早发动、早组织;以科学施肥、病虫防治为中心,促进苗情转化。因苗制宜,分类管理,全面提高小麦春管质量。

2.1 科学追肥,促弱转壮

对80%的壮苗麦田和二、三类麦田于返青期及时追肥,以促春蘖保冬蘖,培育壮苗,追施尿素150~225 kg/hm2或追施配方肥300~375 kg/hm2;对于部分群体偏大或生长偏旺的麦田,早春不浇水不追肥,氮肥后移,控制春季无效分蘖发生,追肥时间推迟到3月上中旬(即起身拔节期),追施尿素150 kg/hm2或配方肥225~300 kg/hm2,追肥时提倡深施,禁止撒施[3]。

2.2 镇压化控,预防倒伏

对于群体较大的麦田,于小麦起身期及时采取镇压控旺措施,控上促下,缩短基部节间,促进无效分蘖死亡,提高分蘖成穗率,即使长势正常的麦田也可采取镇压措施防倒增产。同时,大力推广化控防倒措施,在小麦起身拔节期,使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600~750 g/hm2对水450~600 kg/hm2喷雾。

2.3 加强小麦病虫草害防治,确保小麦稳产高产

小麦返青期是防治麦田杂草的补充时期,可使用75%杜邦巨星15.0~22.5 g/hm2,或10%苯磺隆150.0~225.0 g/hm2+20%使它隆乳油450 mL/hm2对水600~750 kg/hm2混合喷雾。春季化学除草务必于2月底以前结束,否则,可能会影响下茬作物的生长。对麦田纹枯病、全蚀病的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选择对路农药,科学防治。2月下旬至3月上旬是防治小麦根部病害的最佳时机,防治药剂可选用20%三唑酮乳油1 500 mL/hm2,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600 g/hm2对水450~600 kg/hm2喷雾。对于春季地下害虫危害严重的麦田,可采取撒施毒饵的方法进行防治,用炒黄的麸皮60~75 kg/hm2、90%晶体敌百虫1 500~2 250 g/hm2,加适量水,喷拌均匀,选晴天傍晚撒施于小麦行间,诱杀害虫。要做好蚜虫、红蜘蛛、白粉病、赤霉病等常发性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密切注视条锈病、吸浆虫等暴发性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工作,做到发现一点防治一片,发现一片防治全田,控制发病中心,杜绝扩展蔓延。

2.4 浇好关键水,预防春季冻害发生

小麦追肥后,是否浇水要视土壤墒情而定。小麦拔节孕穗期是小麦生长旺盛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是需肥需水的敏感期,为了保持充足的水分供应,促进穗大粒多,一般在无大量降水的情况下,即使麦田有墒,最好结合施肥浇1次透水,对确保小麦丰产丰收至关重要。如果拔节孕穗底墒充足,浇水可推迟到抽穗灌浆期,5月10日前浇1次灌浆水,促进籽粒灌浆,提高千粒重[4]。干旱情况下,在强寒流来临前2~3 d及时浇水,对预防春季冻害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2.5 多措并举,提高粒重

小麦抽穗灌浆期是提高小麦粒重的关键期,也是各种病虫害频发的重要时期,因此要坚持防病虫增粒重,防灾害增粒重,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开展一喷多防。采用杀菌剂、杀虫剂、增产剂混合喷施是提高粒重的关键措施。小麦赤霉病是小麦中后期的主要病害,发生程度与小麦抽穗至扬花期的天气有很大关系,阴雨、大雾等均能造成赤霉病的发生,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小麦赤霉病可防不可治,控制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程度必须在发生之前喷施药剂进行预防,如果在赤霉病发生以后再施药防治,效果很差或没有效果。雨前喷药防治效果好,而雨后喷药防治效果很差。因此,无论是否有阴雨或大雾,防治小麦赤霉病必须在小麦抽穗初期至扬花初期,用50%多菌灵粉剂1 500 g/hm2对水600~750 kg/hm2进行喷雾。同时用40%氧乐果乳油750~1 125 mL/hm2+20%三唑酮乳油1 500 mL/hm2+磷酸二氢钾3 kg/hm2对水600~750 kg/hm2混合喷雾,于5月上中旬注意防治穗蚜、叶锈病、白粉病等,结合防虫混合喷施叶面肥,加强营养调节,促进灌浆成熟。

3 参考文献

[1] 许德信,王岳钧.浙江省小麦生产的现状和建议[J].种子世界,2000(11):28.

[2] 王龙,石祖俊,李筠.连云港市小麦生产的回顾与展望[J].江苏农业科学,2003(6):8-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