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方式与融资渠道十篇

时间:2023-11-23 17:55:21

融资方式与融资渠道

融资方式与融资渠道篇1

       【关键词】旅游景点;项目融资;融资模式;BOT

 

旅游业是高投人、高产出、就业容量大,对区域经济拉动较大的产业。景点则是旅游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旅游产品的核心,同涉外饭店业、旅行社业共同构成旅游业的三大核心产业。

根据英斯基普分类方法,景点主要分为三大类,即以人类活动为基础的文化景点、人造的景点和以自然环境特色为基础的自然景点。景点建造和经营的代价十分昂贵,能否开发成功的关键是资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有效实施项目融资也便成为景点成功开发的先决条件。

一、景点建设项目融资的内涵及其现存问题

所谓项目融资即“实施工程项目的企业(或称投资者)通过各种途径和相应的手段取得这些资金的过程”。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企业一般通过两种方式获取资金: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是旅游企业不断将自己内部融通的资金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它对旅游企业的资本形成具有原始性、自主性、低成本性和抗风险性的特点,是旅游企业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外源融资是旅游企业吸引其他经济主体的资金,使之转化为对企业的投资过程。它对旅游企业的资本形成具有高效性、灵活性、大量性和集中性的特点,因此也成为旅游企业获取资金的主要方式。

外源融资通常是通过金融媒介机制的作用实现的。旅游企业既可以在金融市场出售直接证券融资,也可以向金融中介机构出售直接证券融资,从而相应形成了旅游企业的两种基本融资方式: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九五”时期以前,我国旅游业与资本市场的结合较为松散,国内筹资渠道主要集中在银行等资金渠道,即传统体制下单一的财政主导型融资和转轨体制下集中的银行主导型融资方式。20世纪90年代以后,旅游企业在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方面,采取了多种形式,如股票上市、发行债券、进行项目融资等,即依靠资本市场的证券融资方式。

我国旅游业在不断拓宽融资渠道,不断完善融资体制的同时,依然存在以下问题:1. 缺乏旅游专业融资机构;2. 不能有效利用政府间和国际金融机构的资金、援助;3. 未建立产业发展基金(产业投资基金);4. 促进投资的金融政策很少实施;5. 地方政府为招商引资倚重优惠政策,忽略投资环境的综合改善;6. 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7. 产权不清,管理混乱,不能有效调动各方的积极性;8. 在融资渠道上倚重财政性资金和信贷资金市场,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渠道则不通畅。

二、景点项目融资的方式与渠道

因不同类型景点的经营目的不同,景点项目经营者应根据不同类型的景点,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与渠道,从而有效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景点融资方式

以人类活动为基础的文化景点,如各种历史文物、古建筑等。这类景点大都为国家或政府所拥有,通常由国家发挥主导作用,较少利用私有资源。

1.依靠政府财力,直接投资于旅游开发。借鉴国外经验,不少国家的旅游基础设施、城市改造、景区开发等投资大、周期长、收益少的一些公共工程,其资金大多来源于政府或国际金融组织,目的在于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国家应在公路、铁路、民航等交通基础设施以及通信、能源、大景区建设和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筹集方面加大投资力度。

2.利用税收形式为旅游开发广辟资金来源。为了保证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可争取开征旅游资源税或旅游税,这也是地方政府投资旅游业的一项资金来源。开征旅游税在国外早就有先例。如新加坡、泰国、菲律宾等国早已开征了旅游税,由旅游企业,主要是饭店和餐馆代向旅游消费者征收称之为“政府税”的旅游税,税率通常为营业收入额的10%。在美国洛杉矶,市政府规定游客住饭店需交房价的11%作为旅游税,这笔税收收入的91%上缴市财政,作为政府投资业的资金来源;9%返还旅游局,作为旅游局经费。而香港政府则征收房价的3%作为酒店税,主要用于旅游业的发展。靠专项税收来筹集旅游开发资金,可以说是许多国家政府筹集旅游开发的重要方式。当然对贫困地区的旅游企业可免征旅游资源税,或征收之后再按一定比例向企业退税。以旅游资源税而获得的政府收入可用于旅游开发和宣传促销,这样可为政府投资旅游业提供稳定的资金渠道。

3.   通过地方政府的旅游管理部门掌握——部分旅游企业的股权(或所有权),以“旅游养旅游”,为旅游开发筹集资金。新加坡、泰国、菲律宾等目的旅游局都有一些拥有所有权的企业。如新加坡旅游局对圣淘沙岛拥有一定的股权,菲律赛旅游局有直属的马尼拉公园和高尔夫球场等,而泰国旅游局则管理着城市免税店。旅游管理部门从这些企业获得的收入全部用于旅游开发。我们可以借鉴新、泰、菲等国的经验,由各地方政府的旅游局投资创办了一部分旅游企业,或是掌握一些旅游企业的股份,通过这种方式把股权收入集中用于政府的旅游开发,做到用旅游养旅游。当然采取这种形式筹集开发资金一定要慎重,要充分利用我国目前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有利时机,使政府旅游管理部门适当掌握一部分企业股权,同时又要避免管理部门对企业插手过多,造成新的政企不分,影响企业活力。

4.政府应强化旅游营销宣传,争取外界的各种投资。由政府统一出面,集中资金面向国内国际两大市场,采取——系列强大攻势,加大宣传力度,吸引国际组织和国内外客商投资。这种政府的统一运作是分散的企业促销活动所不能比的。旅游业发展较好的发展中国家,不少旅游项目的开发都得到了国际组织尤其是国际金融组织的资助。如印尼巴厘岛、墨西哥坎昆旅游度假区的开发都得到了国际金融组织的资助,前者部分开发资金由世界银行提供,后者部分资金来源于国际美洲开发银行;而多米尼加的斯拉塔港度假区则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资助了一些旅游研究项目,并得到世行的贷款。

(二)人造景点融资方式

人造景点是专门为吸引旅游者而建造的景点,如主题公园等。其融资目的与前两类景点大为不同,它更注重投资带来的效益,以盈利为首要目的。

1.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为旅游资源开发进行直接融资

融资方式与融资渠道篇2

关键词:农业综合开发 产业特点 投融资渠道 产业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5-008-02

引言

截至目前为止,农业综合开发产业的投融资活动和投融资渠道不畅通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性的问题。我国是农产品发展的大国,因此,农业综合的开发产业的投融资和我国的投融资制度也在一同演进,同时我国农业面对着资金不足和投融资难以实现的情况,如何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技术的产业投融资,解决农业方面出现的投融资问题,使我国农业更好地发展,这些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本文针对农业综合开发投资过程中的投融资渠道具体的构建形式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我国农业综合开发构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也为我国农业投融资打开良好的渠道,促进我国农业经济效益和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一、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渠道含义分析

所谓的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渠道,指的就是能够帮助企业发展的资金来源和企业为获得更高收益而采取的资产股份转让获利模式。投资渠道包括对内投资渠道和对外投资渠道。企业融资就是农业企业外部资金的主要来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部分,这其中还包括直接投融资与间接投融资两个方式。企业投资特征多样,其中包括投资目的多样性、投资时机选择性、投资回收时限性和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所以,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含义的明确是实现问题解决的基础性前提。

二、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渠道构建存在问题

1.投融资主体不明确。从农业综合开发的投融资主体结构角度进行整体分析,在计划经济的影响下,在长期发展阶段,政府都作为唯一的核心投融资主体存在。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主体逐渐丰富并增加了企业投融资和居民个人投融资,但是实际的投融资份额占据依然较低。在农业综合开发产业投融资过程中,尽管各类不同的社会资本比例都较高,但是由于受到了过去的沿用投资体制影响,与发达欧美国家的投融资产业模式比较,我国的投融资主体资产比例仍然是政府占据首位,与实际的农业综合开发产业特征适应性较弱,投融资主体不够明确,没有形成一个多层次的投融资发展体系。

2.投融资渠道单一。近些年来,我国的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渠道一直存在渠道单一问题,间接的投融资比例过高,与此同时占据主体地位,实际的直接投融资依旧占据辅助地位。传统的银行信贷依然是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的主要资金来源,这会导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基金、农业开发风险投资、农业综合开发企业债券的直接性投融资能力较弱。通常来讲,银行导向的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体系应该更加符合传统和低风险型开发项目,与此同时,以资本市场为导向的企业投融资体系会更加有利于高创新和高风险的农业开发项目产业发展。农业综合开发产业投融资存在的债券投融资比例较高,但也存在着明显的股权投融资和资本市场投融资比例不足的问题,不利于农业综合开发多种投融资模式的创新尝试,过度地依赖银行信贷也会在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增大农业开发产业与银行投资系统风险发生。

3.缺乏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企业实现投融资渠道拓展发展的重要环境保障之一。金融生态系统涉及范围广泛,从农业开发企业的经济基础状况到企业的诚信发展文化软实力,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在社会中介发展进步和社会保障程度提高的各个方面,金融部门的独立发展情况都在不断深化。但是就目前发展来看,我国的农业综合开发金融信息与企业投融资需求信息不对称,银行、政府、企业之间的三方合作渠道存在阻碍,沟通合作效率低下,各方面存在问题,由此很容易导致金融机构的成本风险增加,资本运行成本风险加剧。近些年来我国一直在呼吁大力发展中小型开发企业金融机构,进一步解决农业综合开发企业的各类投融资困难问题,从而提出了结合创新投融资开发战略的良好构想。

三、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特征分析

1.阶段性特征与投融资工具。农业综合开发产业一般经历四个主要的发展阶段,主要是种子启蒙阶段、初期农业开发创业阶段、中期上升发展阶段、后期产业成熟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农业综合开发企业的投融资工具也存在很大差异。在融资角度分析种子启蒙阶段,资金来源主要集中在自有资金和农业开发企业的自筹私人资金和投资者资金注入;创业阶段的农业开发企业核心技术趋于成熟,企业会逐步利用新型技术支持农业产业发展,扩大产品成果的推广市场,以面对产量提高和市场进一步开拓的需要,解决企业投融资困难问题。中期企业上升阶段资金需求量会大幅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会根据具体发展速度的提高而提高。在后期的企业发展成熟阶段,农业综合开发的市场支配能力达到最高,企业利润逐渐达到行业的发展平均水平,风险投资者的投资可以达到完全的回报收益,公司的实际开发价值可以得到社会的认可,公司开始实现公开的股票发行。

2.风险性特征与投融资方式。农业综合开发产业面临着多类型的竞争风险,其中既包括了技术性产业风险,同时又面临着市场管理和财物安全的风险。正是由于农业综合开发产业的多重风险性,使得具体的农业综合开发方式也要充分考虑多元风险因素,进行最优方案选择。农业综合开发产业一直都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市场风险巨大,合理的投融资结构的安排才是达到均衡投融资的重要方向。在农业综合开发近些年迅速扩张的过程中,各类农业开发企业的内部也同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其中存在着企业内部管理松散问题,企业投融资方式的选择也必须从降低经营管理风险的角度入手。农业综合开发企业具有独特的技术经济发展模式特征,这对于投融资方式的配套进行有更加严格的要求,如果在企业的实际发展中资金支持出现断裂,农业综合开发企业就有可能随时面临着失败的经营风险,此类财务经营风险也主要集中在投融资的总量和配比不均的问题上,对于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投融资方式也存在资金不匹配的问题,需要关注和研究。

3.多元化特征与投融资渠道。农业综合开发产业投融资的多元性是在产业发展进程中逐渐实现投融资需求多元的固定发展阶段。农业综合开发产业的投融资渠道构建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高数额发展,其中包括了产业开发新型技术的资金投入和资金融入,以及企业人力资本和开发技术设备资本投入产出差异等等。与此同时,农业综合开发企业在发展的各个阶段也都存在着较高的风险特征,所以在产业开发企业的成熟阶段,资金作为重要推动力量发挥了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作用。农业综合开发产业的起步初期资金的筹集难度一直都是大于普通开发产业的,所以对于新型投融资渠道的开发必须更加重视,对于多元投融资渠道的尝试性探索也在不断发展{1}。

四、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模式创新与选择

1.知识产权融资模式。农业综合开发融资模式创新中,知识产权模式也一直属于有待开发的重要投融资渠道。知识产权作为一种重要的无形非实物资产,未来的具体收益不确定性较高。农业综合开发的未来实践应用前景广泛,所以在此背景下,银行和政府也应该积极加强支持力度和引导,辅助构建起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竞争和谐环境。在新时期要创新和建立起知识产权的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知识产权在未来的投融资市场发展过程中将会拥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对于资金发展渴求强烈的农业综合开发融资模式创新与选择,知识产权的融资模式尝试是重要的现代化融资模式创新举措{2}。

2.产业投资模式。通过建立起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基金形式可以有效地形成产业投资基金稳定模式,实现对金融市场闲散资金的灵活集中,通过对基金管理人员与专家的管理、专家基金托管的应用管理,可以有效实现对特点产业目标的集合性投融资,解决风险投资渠道、项目资金管理、项目资金风险控制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农业综合开发产业的投资基金是在国外针对需求量较大同时投融资期限相比较其他产业较长,特殊的惯用投融资企业风险性较高的特殊模式,我国的农业综合开发产业也一直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所以应该适时引入农业综合开发产业投资基金的新型投资模式,从而实现对我国整体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模式渠道拓展,为持久的研发和创新投资模式尝试提供理论实践依据{3}。

3.创业引导基金模式。我国在2011年10月,国家通过了《基金规范设立的引导和运作方向中创业基金的影响分析》,打开了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手段在基金规范领域的先导,此后,各个省级、市级以及地区级政府都在尝试进行政府引导基金创业模式发展的探索,担负着“对社会资金创业和企业投资发展方向引导”的重要责任。同时在基金引导的过程中,应该兼顾到社会资本与基金管理人在提出自身合理性汇报诉求和财政出资保障性安全,在扶持当地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发展的同时,应该对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给予适当考虑。为了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更进一步的支持和帮助,应该对创立引导基金模式进行积极尝试和探索。产业投资的基金投融资模式在不断的实践模式应用中可以有效得到提高,应用效果会进一步加强,有利于未来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结语

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渠道的构建在新的经济发展时期是广泛关注的话题,也是我国实现农业综合开发在新时期获得创新突破的关键所在。在投融资渠道构建中存在着投融资主体不明、渠道过于单一、缺乏良好生态环境等多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该从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特征入手,对投融资模式的创新与选择进行深入思考,从而进一步开创新的发展模式。本论文对未来我国的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渠道的构建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但是,在具体的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渠道实际案例分析中不够完善,仍具有一定的研究空间。

注释:

{1}王金安.关于农业综合开发战略定位问题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11(4):58-61+80

{2}王主力.中国农业综合开发之路――回顾篇[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2(3):3-8+14

融资方式与融资渠道篇3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融资;房地产信托

引言

从广义上讲,融资也称金融,是指货币资金的融通,当事人通过各种方式到金融市场上筹措或贷放资金的行为。从狭义上而言,融资是指一个企业的资金筹集的行为与过程。即公司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资金拥有的状况,以及公司未来经营发展的需要,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采用一定的方式,从一定的渠道向公司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去筹集资金,组织资金的供应,以保证公司正常生产需要,经营管理活动需要的理财行为。公司筹集资金的动机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通过一定的渠道和一定的方式去进行。企业筹集资金主要基于三大目的:企业要扩张、企业要还债以及混合动机(扩张与还债混合在一起的动机)。

房地产融资渠道是指融通资本来源的方向和通道,体现资本的源泉和流量,主要由社会资本的提供者及数量决定。长期以来,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比较单一,基本上以银行信贷为主。2007年12月5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08年经济工作时明确提出,2008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从“稳健”转为 “从紧”,中央就金融政策的宏观调控发出强烈的政策信号。

本文将围绕国家宏观调控的大背景,辩证分析现行金融调控政策与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的关系,阐述我国当前房地产企业传统单一融资渠道存在的弊端及其影响。最后,结合国外现行较为成功的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进一步提出创新我国房地产融资渠道的若干意见。

一、宏观调控背景下的国家房地产金融调控政策概述

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始于1998年的住房分配制度改革,到目前为止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调控重点从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到重点控制房价,再到改善住房供应结构。调控手段主要包括土地、金融、住房供应结构及税收方面的政策。

就金融调控政策而言,由于房地产业的兴衰,直接影响到银行体系的安危,在挤压房地产泡沫的宏观调控中,金融政策的调控就成了管理层最常用、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近年来,央行的政策主要以紧缩银根为主,通过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加息等措施,严格限制房地产投资贷款和个人贷款,增加房地产企业的财务费用及个人购房短、长期成本。比较有代表性的金融调控政策包括:

(一)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

2003年6月,央行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121号文),要求对房地产投资贷款和个人住房信贷实行严格限制。

(二)调整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政策

2005年3月,央行宣布调整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政策,将住房贷款优惠利率回归到同期贷款利率水平。同时实行下限管理,下限利率水平为相应期限档次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

(三)建议取消房屋预售制度和推出固定利率房贷产品

2005年8月,央行2004年房地产金融报告,建议取消房屋预售制度和推出固定利率房贷产品,考虑允许商业银行发放固定利率个人住房贷款。

(四)《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和《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7年7月,建设部、外汇局等部委联合了《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和《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境外主体投资境内房地产市场进行了规范和限制。

(五)《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

2007年9月,央行和银监会联合的《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明确指出:对已利用贷款买房、又申请购买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贷款首付比例不低于40%,贷款利率不低于央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基准利率的1.1倍,且首付比例和利率水平应随套数增加而大幅度提高。商业银行不得向开发商发放专门用于缴交土地出让金的贷款。

最值得关注的是2007年,除了落实2003—2006年出台的各项措施外,2007年的宏观调控政策再次强化,在坚定不移的保持房价稳定之外,又从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制度角度出发,承担起政府在房产领域所应起到的社会公共职责。2007年8月份国务院出台的24号文件,使得建立及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成为2007年调控的中心,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成是第三次住房改革的启动。

此外,2007年的行业规范、限制外资又得到了进一步的细化和补充;特别是连续6次加息、10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金融紧缩政策密集出台,也形成了今年调控的一大特色,以至于理论界和房地产商界纷纷将2007年定位为“政府房地产调控政策落实年”。

二、我国房地产现行融资渠道在当前金融调控政策下的不足

随着国家对房地产业进行宏观调控和金融调控政策的持续升温,尤其是在国家土地大限令过后,房地产行业开始步入一个资本时代,而房地产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结构不匹配,房地产资金来源过于集中于银行等问题开始凸显出来,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单一的弊端逐步显现。

(一)我国房地产企业传统融资渠道概述及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比较单一,银行系统背负了房地产业大量风险。近年来,国家开始了新一轮的宏观调控,紧缩房地产银行贷款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房地产企业传统融资渠道必将经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转型。我国房地产企业主要融资渠道有:

1.银行贷款。作为资金密集型产业,融资向来是房地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还是以银行信贷为主导的较为单一的融资渠道,造成房地产业潜在的金融风险。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6月末,房地产贷款余额占同期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的比重已达15.5%,占同期金融机构人民币中长期贷款余额的比重为33.3%。但同前几年相比,增长速度却有所下降,主要是受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随着政府对金融调控的利剑频频出鞘,银行信贷被逐步收紧,房地产企业融资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目前房地产企业的银行贷款门槛被大大抬高,面对资金瓶颈,开发商亟待拓宽新的融资渠道。

2.上市融资。上市融资是房地产企业进行融资的一个较好渠道,不仅可以化解金融风险,而且可以降低融资成本。但是,鉴于金融安全的考虑,国家对房地产企业上市有着严格的审批。2007年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开始通过“窗口指导”的方式,对今后一段时间内房地产企业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以及其他再融资方式加以限制,内容包括暂停受理房地产企业ipo的申请材料、对已上报ipo申请的暂缓审核(排除接近上市的企业),暂停受理房地产企业包括增发、配股、发债等再融资方案,只放行优质的房企以借壳的方式上市。因此,上市融资的愿望对大多数房地产企业来说,短时期内还无法实现。

3.海外房产基金。随着国家对房地产业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海外房地产投资基金却加快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像摩根士丹利、sun-ref盛阳地产基金、ing地产、美林投资银行等著名国际地产基金采取多种渠道陆续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海外房产基金的进入,如果控制好风险,对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是有益的,一方面,可以缓解国内房地产业对银行信贷的过度依赖,有助于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融资方式的多样化,也可以起到分散金融系统风险的作用。但由于目前我国尚未颁布房地产投资基金的法律法规,海外地产基金在中国投资还存在诸多风险,再加上国内一些房产企业运作的不规范。因此,海外房产基金在中国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障碍。

4.债券融资。房地产债券与一般债券相比收益较高,与股票相比,又因可以按期收回本金和利息而有较高的安全性,并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因此,在境外成为广大投资者欢迎的金融品种。但由于目前国家对发行债券的企业要求严格,只有国有独资公司、上市公司、两个国有投资主体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才有发行资格,并且对企业资产负债率、资本金及担保等都有严格限制。再加上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风险比较大等原因,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债券融资的规模相当少。

(二)我国房地产企业传统融资渠道存在的弊端分析

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发展是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城市住房制度和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房地产企业融资作为房地产金融的组成部分,经历了一个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政供给渠道融资方式,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金融资源配置方式的变迁过程。从上述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银行信贷融资渠道曾经包括现在都对推动房地产的发展起过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也存在部分弊端,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1.实际融资渠道较为单一。从上述我国目前存在的主要四种融资渠道分析,我国房地产企业开展诸如上市融资、海外融资、债券融资等银行贷款之外的融资渠道均受现行金融政策极大约束,难以发挥实际功效,导致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化。

2.传统融资渠道严重依赖商业银行。目前,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中银行贷款所占的比重为30%,如果考虑建筑安装企业的垫资、个人房贷及土地储备诸因素,这一比重已达到80%,在我国内地个别地区,这一比重,甚至已达80%~95%。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对银行资金依赖的严重程度。

(三)我国房地产企业传统融资渠道存在弊端产生的影响

在货币政策从“稳健”’转为“从紧”现行金融调控政策影响,传统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弊端所产生的影响正日益凸显。

1.融资信用风险高度集中,银行风险增大。由于传统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存在事实上的单一模式,将房地产投资的市场风险和融资信用风险集中于商业银行,使银行承担风险增大,且一旦风险爆发,不但会危及金融业,甚至会危及整个国民经济整体的健康发展。

2.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将面临资金瓶颈。房地产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产业,资金的稀缺性和重要性对房地产企业来说就更为明显了。由于受现行宏观政策主导下的货币政策“从紧”的影响,房地产企业试图通过传统银行贷款的融资渠道获取资金支持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势必使一些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的发展面临困境,进而制约整个房地产市场的有序竞争,使房地产企业的发展面临资金瓶颈。

三、完善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的若干建议

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房地产业、房地产企业的健康发展客观上需要改变目前房地产融资渠道不畅、资金短缺的局面,必须对目前房地产融资渠道进行完善、创新。笔者认为,完善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有三大工作:一是构建多元合理的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二是不断完善房地产企业融资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建设;三是强化房地产融资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理论研究。

(一)构建多元合理的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

2008年3月20日,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了《关于2007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及2008年房地产市场预测分析的报告》,该报告对2008年房地产市场发展提出几点建议,其中包括“建议政府不失时机地拓宽房地产融资渠道”。报告建议,积极探索商业性与政策性相结合的住房融资模式和运作机制,实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发展多样化住房信贷机构、健全住房金融风险分担和转移体系、拓宽资金渠道,支持和鼓励广大的中等收入家庭通过市场,特别是二手房市场解决住房问题,使住房资源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

关于如何构建多元、合理、符合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融资渠道,成了房地产理论界和业界讨论和研究的重点。笔者认为,可以借鉴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以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在房地产企业融资方面较为典型和成功的做法。

1.房地产信托。房地产信托是指受托人(信托投资公司)遵循信托的基本原则,将委托人委托的资金以贷款或入股的方式投向房地产业以获取收益,并将收益支付给受益人的行为。相对于上市、债务融资等渠道,信托方式具有操作灵活便利、运作周期短等优点。目前,国内比较多的是房地产资金信托,即投资人基于对信托投资公司的信任,将自有资金委托其投资于房地产,将所得按投资额分配。

2.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缩写后即为reits)是一种证券化的产业投资基金,通过发行股票,集合投资者资金,由专门机构经营管理,通过投资,选择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房地产项目进行投资组合在有效降低风险的同时通过将房地产经营收入以派息的方式分配给股东。从而使投资人获取长期稳定的投资收益。其实际上是由专业人员管理的房地产类的集合资金投资计划。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发展,出现以后不断完善,在21世纪初进入到韩国、中国台湾和香港、日本,是国际房地产市场上经过几十年健全起来的成熟投资模式。

3.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房地产投资基金是指通过发行基金受益凭证募集资金,交由专业投资管理机构运作,基金资产专门投资于房地产产业或项目,以获取投资收益和资本增值的一种基金形态。它不同于一般的投资基金,房地产投资基金是专门用于房地产投资、开发、销售和消费等方面的投资资金,投资范围限于房地产领域,是集众多的分散资金于一体,同时采用专家经营、专业化管理的一种投资体制。其设立目的是集聚资金、分散风险,获得较高的规模效益,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美国是最早成立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的国家,其发展不仅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金融投资工具,也为房地产企业提供了高效的融资渠道。

4.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cmbs,commercial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属于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的一种。根据打包资产的不同,mbs 可分为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rmbs ,residential mbs)和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前者属于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范畴。后者是适用于房地产开发经营的一种债务性融资方式,是将房地产贷款中的商用房地产抵押贷款汇聚到一个组合抵押贷款池中,通过证券化过程,以债券的形式向投资者发行。虽然都属于债务性融资工具,这种债务与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在运作上复杂得多。

5.其他融资渠道。除以上融资方式外,还有企业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bot、tot、abs等方式。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构建多元合理的、符合我国国情的融资渠道,除了不断克服现行宏观政策主导下的金融调控政策给传统银行贷款传统融资带来的消极影响外,下阶段我国应重点培育发展房地产信托业务,同时积极探索完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等融资渠道。积极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房地产企业进行上市融资和发行公司债券。尤其对积极开发中小户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宅的企业、对推动节能环保型住宅的房地产企业,对其融资提供金融政策倾斜支持。

(二)不断完善房地产企业融资相关法律法规

现行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在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如《商业银行法》、《合同法》、《建筑法》、《公司法》、《民法》、《担保法》等法律法规条文中缺少有关房地产信贷和金融条款的法律条例,对约束和规范房地产开发商、个人的金融行为极为不利,造成了商业银行在经营业务上容易产生急功近利的倾向,比如有的商业银行降低客户资质等级评定的门槛,将审查手续简化,将审查速度加快等,也造成了一些开发商和购房个人提供假资料、假资信,来骗取信贷资金,造成了资产流失等损失。因此,我国应尽快修改完善现行的法律法规,确立房地产信贷的法律地位,如制定房地产开发企业贷款管理法、产业基金法、违反房地产信贷管理办法处罚条例等,明确规定开发商及个人的权利与义务,规范房地产开发商的融资行为,促进房地产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三)继续加强房地产信贷监管完善制度建设

加大房地产信贷监管。加强房地产贷款监管,对符合条件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房地产项目,要继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同时,要加强房地产开发贷款审核管理,严禁违规发放房地产贷款;加强对预售款和信贷资金使用方向的监督管理,防止挪作他用。要进一步加快建立个人征信系统建设,继续完善房地产抵押登记制度,探索符合国情的房地产保险制度,构建房地产抵押登记网上信息网络。要妥善处理过去违规发放或取得贷款的项目,控制和化解房地产信贷风险。

(四)鼓励房地产融资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理论研究

要积极鼓励和倡导既懂金融又懂房地产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理论研究。房地产信托业务、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等一系列新的房地产金融业务的兴起,需要大量的人才作基础后盾。这些人才与以往的不同,他们不仅精通金融、证券业务,还要涉猎与房地产经营、法律、资产评估等知识。同时,由于我国的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相对于国外同行融资渠道显得比较单一,导致对房地产企业融资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完善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进一步降低融资风险,建立健全融资工作各项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有必要进一步强化对房地产企业融资工作的理论研究,以期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

结束语

目前,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与房地产业的重要地位和发展速度极不相称的是房地产企业融资工作却步履蹒跚。随着近几年来国家新一轮宏观调控的推行,特别是金融调控政策的力度不断加大,房地产企业的融资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单一的银行贷款融资渠道弊端渐露,且门槛渐高。房地产业、房地产企业要健康稳步发展,必须构建多元合理的融资渠道。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要求在我国房地产以后的发展中,银行贷款不能也不应该是房地产企业融资的唯一渠道,而应是以银行贷款为主渠道的前提下,配之以房地产信托及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良性的、低风险、高效率的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1]王秀玲.我国房地产融资渠道现状分析[j].上海房地,2007,(2).

[2]高聚辉.房地产融资渠道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展望[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6,(6).

[3]朱腾飞.房地产融资渠道现状与未来展望及其金融风险分析[j].中国水运,2007,(5).

[4]许南,董洁,宋林峰.中国国内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定位、模式及基本框架[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6,(8).

[5]钱瑛瑛.房地产经济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6]曹建元.房地产金融概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7]肖元真.我国房地产开发和经营中融资渠道探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7,(7):38-40.

[8]李倩.拓宽融资渠道化解房地产信贷风险[n].金融时报,2007-01-12.

融资方式与融资渠道篇4

关键词:企业;筹资渠道;现状

一、我国企业的筹资渠道

企业筹资渠道是指企业聚集和融通资金的渠道,是企业资本来源的方向和通道。企业是否有多元化的筹资渠道以获得稳定的现金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更是企业资金运动和财务管理的起点和基本环节。通过不同渠道获得的资金,由于受筹资成本、筹资风险、筹资数量的影响,对企业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总体来说,在我国,企业的筹资渠道主要有:

政府财政资金,即国家通过财政拨款形式投入到企业的资金,它曾是我国国有企业资金的主要资金来源;

(2)银行信贷资金,即我国商业银行通过贷款等形式给企业提供的资金,银行的贷款是目前企业筹资的主渠道;

(3)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即各种从事金融业务的非银行机构,如证券公司、租赁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等通过提供各种金融服务,满足企业资金上的需求。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以及企业股份制改革的深入,这种融资渠道将成为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

(4)居民个人资金,随着人民理财意识的增强,除了存款之外,人们还会将资金用于其他的投资,于是就有了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把个人、企事业单位里闲置不用的货币资金集中起来而进行筹资的这一渠道,个人资金的出现极大地弥补了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之前的空间;

(5)企业自留资金即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资金,如公积金、公益金和未分配利润等。

二、我国企业筹资渠道现状及问题分析

1.以银行贷款融资为主,多元化融资方式为辅

随着改革的深入、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以及我国股票和债券市场从无到有的发展,我国企业在经营理念也有了较大的发展,融资方式较从前有了较大的改变,即融资渠道多元化,然而,目前,银行贷款这一融资渠道,相较于股票融资、债券融资等新兴融资渠道,仍占有绝对优势,而且大部分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仍旧以银行贷款作为融资的主渠道。其他的融资渠道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

2.国有大型企业独占资本市场鳌头,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中小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甚至贡献了全国70%的GDP2。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金融政策一直是偏向于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没有给与足够的资金支持,加上中小企业筹资规模一般较小、资信度不高,可供抵押物品少,资金需求量小但频率高,加上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影响,从而使得中小企业面临筹资难的困境,不少企业甚至资金缺口越开越大3。另外,中小企业对于资金的筹集主要是通过银行信贷这一渠道来取得银行的借款。然而通过银行信贷渠道筹集资金手续繁琐、周期长、风险较大,中小企业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主很难从银行及时获得短期借款,致使一些企业由于资金问题面临倒闭。

3.新兴融资渠道与融资方式取得长足发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从无到有,有了很大的发展4,股票市场,不论是主板市场还是新三板,创业板,都吸引了无数企业进入到资本市场,国债市场也大大改进,如国债市场化发行让政府不需要通过限制发行企业债券来保证国债的发行任务完成,从而为企业债的发行提供了一个良好而宽松的环境。另一方面,市场化的国债利率成为市场的基准利率,这为确定企业债券发行利率提供了依据。此外,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成熟,也让许多企业开始尝试采用信托、资产管理计划、保险等获得企业融资,这使得企业筹资渠道更趋向多元化发展。但我们也注意到,由于这些市场的发展还不成熟,也出现了很多筹资风险无法控制的案例,这就需要企业在采用这些新的筹资渠道时必须谨慎。

三、企业筹资渠道选择的相关原则

1.充分了解宏观经济,合理利用资本市场

企业选择什么样的筹资渠道,首先要结合企业所处市场环境。市场环境对企业筹资渠道的影响甚大。所以企业在做筹资渠道的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如财政政策、利率,不同资本市场对企业准入的要求等因素5。因为这些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筹资的成本,风险和数量问题。另外,资本市场的发达、健康与否也会影响到企业的筹资选择,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有符合大型企业的利益需求的主板市场,也有符合中小企业融资的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各企业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合理利用我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2.结合企业自身情况,选择最佳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摆在每个企业面前的筹资渠道也可能有多种,采取的筹资方式也多样,但无论采取何种筹资渠道,对于企业来讲,一定要控制资金成本以及风险。因此,对于企业来说,选择合适的筹资渠道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不仅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成本和收益,也影响到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因此在做筹资渠道选择时,企业要对各个渠道、各种筹资方式进行选择比较,选出最佳的资金来源结构,以降低资金成本。

3.注意安排筹资结构,降低筹资风险

筹资结构指是指企业各种资金来源占全部资金来源的比重以及各类资金来源之间的比例关系,如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比例,內源资金与外源资金的比例、长期资金来源与短期资金来源的比例等。这些比例影响着企业的营运指标,关系着企业内部成本的合理控制,因此,需要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筹资结构。筹资风险是指筹资中各种不确定因素给企业带来损失的可能性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行情瞬息万变,企业间竞争愈演愈烈,一旦利率变动,资金结构或调度不合理,或企业决策不当,企业就会出现无力偿付债务等风险。企业承担风险程度因负债方式、期限及资金使用方式等不同面临的偿债压力也有所不同。

参考文献:

[1]蔡贤斌.《论信息不对称下的中小企业筹资问题》,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6月.第2期.

[2]朱敏.《中小企业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存在的问题》,财经视点,2010年第2期.

[3]谢立广.《我国企业筹资渠道与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2年2越第2期.

融资方式与融资渠道篇5

一、“新常态”下企业金融转型与融资渠道打通的关系分析

“新常态”下企业要打通融资渠道,金融转型势在必行。企业金融转型是融资渠道打通的依托和前提,融资渠道打通是企业金融转型成功的动力和推手。两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当前,中国传统实业企业的融资渠道结构仍较为单一,主要表现为融资渠道利用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首先,从渠道广度分析来看,当前间接融资比市场融资总份额的比重虽在“新常态”下有所下降,且不断朝着间接融资占比50%以下的目标前进,但就目前而言仍旧相对较大,金融机构贷款仍是资金来源的主渠道。其次,从渠道的利用深度来看,一是传统实业企业获得国家政策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力度还较小,虽有拓展,但渠道深度还有待进一步挖掘;二是依托资本市场融资和再融资的渠道利用效率较低。因此为拓宽融资渠道,企业应聚焦于金融转型。

(一)金融转型在融资渠道打通中发挥的作用

一方面,企业的金融转型为融资渠道的打通奠定了不可或缺的根基,促使企业融资登上更广阔的平台,获得数量更多、质量更优的融资资源。以实业为主的企业,在过去30年经历了中国经济高速的发展,在这一阶段抓住了机会的实业企业总体来说此前的发展都很不错。然而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金融的发展逐步深化,虽然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但也不可避免的需要面对一些问题与挑战。

竞争环境的愈发激烈,不得不驱使企业从发展生存和加强竞争力等多方位维度去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步伐,在此情况下,企业转型的重要性日趋显著。而对于实业企业的转型,金融转型显然成为不可或缺的话题。其中融资渠道的打通,更是作为所有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前提,成为企业金融转型的一大重要目标。

正如在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浪潮下,制造业和实业公司纷纷将目光投向了金融业,京东金融、蚂蚁金服、苏宁金融、万达金融也因此应运而生,大举投资金融业,从产业链向金融链渗透。实业资本不断加大向金融业的渗透转型,一方面是为服务其产业链的升级,力争形成完全产业―金融闭环,如阿里巴巴、京东、万达;另一方面很重要的是市场化之后,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出现爆发式增长,如企业的资金管理需求、境内外投资需求、风险对冲需求、国际融资需求,居民的风险管理、财富保值增值、资产管理服务需求等。金融服务业的供给与企业的需求升级不匹配,从而进一步促使更多实业企业金融转型,以便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到转型企业。实业向金融行业渗透转型,不仅带来了金融资本的投资,更是促使人才、技术投入的迅速上升,金融业增加值的上升也因此成为这一逻辑推演下的必然结果。

产业、科技与金融相结合所形成的企业金融转型,可以更好地引导金融资本的进一步投入,带动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让产业、科技等实业产生经济效益。通过充分利用“新常态”下逐步健全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展融资渠道,运用信贷与非信贷融资相结合,间接与直接融资相结合,正规与民间融资相结合的手段,促进社会资本与企业优质项目高效对接,民间资金与企业融资项目的有效对接,从而实现转型企业融资渠道的打通,进一步支持企业的快速发展。

(二)融资渠道为企业的金融转型提供的资源

另一方面,融资渠道的打通进一步促进企业金融转型的深化,为企业转型和“新常态”下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此前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经济框架结构都相对较为单一化,然后进入“新常态”的经济发展时代后,竞争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越来越激烈。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转型的企业想要在“新常态”下取得自身的进一步发展,毫无疑问应聚焦于融资渠道的打通。金融的融资意义不仅在于通过运用严谨的信用权责约束机制,促使整个社会经济更为高效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保证资源得到更为合理的利用,同时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稳定社会经济并促使其能高效平稳健康发展的目的。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是构成融资渠道的两种主要形式,其中内源融资包括了以企业的自有资金以及运营全流程中所涉及的以资金积累为主的资金;外源融资则侧重于包括企业融资的外部资金来源部分。外源融资又由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类方式构成。外源融资中,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主要不同之?在于融资中介是否存在。企业通过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渠道所获取的融资称为间接融资,企业直接从市场或投资方得到的资金资源则称为直接融资。目前间接融资在市场融资总额中仍占比较大,而“新常态”下,企业应更多聚焦于直接融资渠道的发展。直接融资不仅可以通过改善企业的融资结构以达到降低企业对银行过度依附的目的,从而实现企业融资成本的降低,同时还可以帮助企业进一步规范完善内部的财务和运营管理。同时通过企业对于直接融资的聚焦,可以促进直接融资市场的深度融合,使直接融资需求得到有效释放,社会闲散资本得到有效运用。只有企业不断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改善经营管理,提高财务规范和信息透明度,提升信用等级,才能为自身金融转型提供有力支持。因此,企业在金融转型下若想取得进一步发展,势必需要争取获得资金的支持。而获取资金的支持,除了通过企业自有资金积累这一渠道,凭借金融市场的多融资渠道借以打通企业自身的融资渠道则是企业金融转型发展的必经之路。

以“开滦”这类传统的煤炭企业通过打通投融?Y渠道、成功实现金融转型的深化发展为例。

长久以来,“产业结构单一”并且“一煤独大”一直是传统的煤炭企业亟待解决并且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根本问题。煤炭资源并不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同时,在当前国家经济结构为适应社会发展而调整的经济形势下,煤炭行业的发展更是大为放慢了前进的步伐。因此要想改变现状,必须进行企业转型,打通融资渠道。

2008年起,开滦集团开始着手规划企业转型,截至2011年,集团实现了营业收入1456亿元,成功跻身世界500强。2012年更是在企业转型的进一步深化中,实现了营业收入1757亿元。在开滦集团企业转型的过程中,业务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现由单一挖煤、洗煤等较为单一煤产业务,到煤化工、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多种业态并行,共同发展的转型,促使集团的非煤产业收入远超传统煤产业务,并收入超出比重占集团整体营业收入的60%-70%。

在开滦集团的企业金融转型中,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亮点首先在于开滦集团下设财务公司与银行相比所具备的独特优势上。与银行的经营目标不同,集团下设财务公司最根本的目标是降低全集团的财务费用。因此在实际项目操作中,财务公司往往从集团整体大局出发,而非以对利润最大化的追逐为其目的。同时秉持着为成员单位提供存、贷款利率均优于银行,具有显著的价格优势金融服务的初衷,财务公司不仅为集团内部单位提供远远低于外部商业银行的手续费率,更是协助办理委托贷款、票据承兑等为集团单位成员量身定做的融资服务;此外,因相较于外部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财务公司对于开滦集团的近期规划与远期战略以及集团下属各单位的融资需求更为了解,故而在提供对应融资服务上,能够提供给下属单位的决策也就更为切实可行并且贴合实际需求。除此以外,为了使集团下属成员单位不仅能在内部获得融资资源,财务公司对于那些因自身服务能力欠缺而无法满足成员单位需求的项目集中起来与外部商业银行进行谈判,凭借着背后开滦集团这一强有力的支柱增强了谈判优势与议价能力,从而为集团下属成员单位获得了最优融资资源。而这些都是单一成员单位亦或是外部金融机构无法为集团提供的融资服务。

不难看出,开滦集团企业金融转型之所以能够成功,最为重要的是融资渠道的打通。通过公司间的相互授信,财务公司实现了煤炭实业企业与其周边关联企业间的深度金融合作,从而也进一步大大提高了在服务公司金融支持下集团整体的煤炭销量。同时,财务公司通过在集团内部推进电子汇票承兑业务,为集团大大降低了财务费用方面的支出,助力集团大为缓解了因现金流而造成的巨大压力,以使得开滦集团能够以更积极的方式面对“新常态”下持续低迷的煤炭市场环境。另外,财务公司充分考虑到自身贷款能力有限的劣势,通过组织集团下属单位开展新型融资模式“银团贷款”业务,为集团从外部争取到最为优惠的融资条件,为集团的战略投资与兼并收购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备支持。同时,财务公司还通过对于资金预算和资金头寸多维度全方位的管控,有效地将资金备付率控制在低于20%的范围之内。此外,财务公司凭借着对于集团下属成员单位资金需求时间的了解,通过在银行同业市场合理办理期限各不相同的同业业务,实现了既保证成员单位所需资金的正常支付,同时也从外部商业银行获得了较高的利息收入,该利息收入远多于企业存款的10倍,真正实现了以集团内部自有资金带动资金增值的目的。凭借自身与金融市场更为贴近、对于出台的各项金融法律法规更为熟悉以及对于各类金融产品性能与适用性更为了解的优势,财务公司更是通过为集团的内部成员单位充当融资顾问出谋划策,提供全方位的融资咨询服务,积极推进集团成员单位各项重点项目的融资进度,使得集团内成员单位进一步打通了定向保理、商票贴现、应收账款保理等多种新型间接融资渠道。开滦集团也通过委托贷款、银行承兑、银团贷款和新型间接融资方式等多种融资渠道的打通,成功实现了企业的金融转型。

二、“新常态”下企业金融转型与融资渠道打通的有效结合

在过去的经济体制改革的30年多年中,我国的资金供应体制和企业组织形式及经营机制的转换开始逐渐发挥作用,为实业企业在融资中打开了更为广阔的直面金融市场的大门。在直面金融市场时,企业如何在不同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中做出选择,从而优化公司的融资数量与质量并进一步深化公司的金融转型程度、社会竞争力以及发展前景是企业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企业融资渠道打通过程中,通过充分利用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鼓励资金通过PPP模式进入到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中长期项目投资;推动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以盘活存量PPP项目资产,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参与提供公共服务;吸引民营资本进入符合国家长期发展战略的产业项目等方式,提高资产的使用率,为自身获得更多的可用融资资金。

同时,通过以金融实业科技三者融合为动力,切实提高融资的效率;以金融科技实业三者融合为杠杆,加快推进战略性高端技术升级,淘汰落后的技术等手段,深化企业金融转型。

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带动包括金融业在内的整个社会的变革,比如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硕果,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市场金融机构的运营和融资效率,使得国际范围内,金融机构的服务提供方式表现出高速发展并日益完善的趋势,这也就反方向为各项金融运行模式的创新,如融资渠道的创新,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服务技术的创新,组织形式的创新,竞争模式的创新等提供了有力的后备支持。“新常态”下,我国金融业通过充分利用科技创新,加速现代化进程,不断推动金融创新,加强和改善金融服务,不仅进一步提高融资效率和金融服务水平,更为金融与实业的融合和企业的金融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电子商务、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像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纷纷抢滩金融市场,促使新业态的形成,而新的业态也正倒逼传统金融的变革,以适应全新的金融业态拓宽出更适用于“新常态”下的新型融资渠道,并推动实业企业实现自身的金融转型发展。

三、结束语

??前,面对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互联网金融发展等复杂的局面,中国实业如何实现跨业态的发展,成功实现企业的金融转型,如何通过企业金融转型打通融资渠道,以便更有效地为自身实业服务,这些问题都是金融转型中必须重视的关键性问题。古人云“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城”,因此还需以大视野来看待企业的金融转型。

融资方式与融资渠道篇6

【关键词】上市公司;融资渠道;策略

引言

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我国企业的融资渠道受到多方面的制约。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虽然多样,但是如何选择筹资方式需要结合上市公司自身的客观情况。盲目的多样化选择融资渠道或者没有经过分析的选择都会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那么上市公司可以选择的融资渠道有哪些?各个融资方式之间的不同点又是什么?企业在选择融资方式时候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呢?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对以上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上市公司的主要融资渠道

(一)银行贷款

银行贷款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债权融资最常见的方式。它是指我国银行根据国家相应的法规政策,按照一定的利率将资金贷放给资金需求者,并约定未来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一种经济行为。银行贷款有各种不同类型,按照偿还期限的不同,可以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按照偿还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活期和定期贷款;按贷款的担保条件不同,可以分为商品抵押、信用担保以及票据贴现贷款等类型。我国上市公司一般通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银行贷款融资,但是由于银行越来越重视贷款风险,使得这种融资渠道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二)公司债券

公司债券是指公司按照法定程序发行的,并且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一种有价证券。通过发行公司债券,债券持有人和发行人之间形成了一种需要还本付息的债权债务关系。而公司债券融资即是指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公司债券的方式进行融资。企业通过债券融资的方式筹集资金的期限一般较长,因此能够获得一定期限内稳定的资金来源。但是由于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较慢,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市场化程度都处于相对较低的程度。因此我国企业的债券融资渠道也受到了相当程度的制约。

(三)股权融资

股权融资是指企业股东通过出让一部分企业所有权,引进新的企业股东,进行企业增资的一种融资方式。通过股权融资的方式,企业将获得无需还本付息的资金。股权融资主要通过公开市场发售和私募发售两种方式。公开市场发售是通过股票市场向公众投资者发行企业股票来募集资金,而私募发售是指企业不通过公开市场,而是通过私下自行寻找投资人,并且吸引其增资入股的一种融资方式。我国股票市场活跃,上市公司对于股权融资方式有着强烈的偏好。

(四)内源融资

内源融资是指公司通过自身经营活动所产生并积累的资金进行融资的一种方式。内源资金主要包括留存收益、折旧以及企业的资本金。根据优序融资理论,企业应该首选内部资金作为企业的融资方式。企业内源融资使企业更加具有自主性,并且它的成本较低而且抗风险能力强,因此它是企业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上市公司应该重视内源融资方式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积极利用企业内部资源,重视资源的积累并且合理地控制成本。

二、上市公司融资渠道比较

企业进行融资的主要方式是内源融资、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这三种方式的不同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融资成本不同。企业采用不同的融资方式会产生不同的融资成本,一般来说,内源融资的成本小于债权融资小于股权融资。由于内源融资采用的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多余闲置资金,因此机会成本较低。而债券融资产生的利息可以再税前抵扣,因此减少了企业应交所得税,具有税盾作用。权益融资所需支付的股息则是在税后支付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债券融资的成本小于权益融资成本。

(二)融资的风险不同。企业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将面临的融资风险大小也有所差异。内源融资由于来源比较稳定可靠,因此风险最小。而股权融资可能面临市场风险、国家政策风险等,债权融资则有还本付息风险、利率风险和市场风险等等。资本市场的细微变化都会影响到这两种融资方式,因此风险较大。

(三)支付能力的约束不同。对于内源融资来说,企业使用自有资金没有支付能力约束问题。股权融资的支付能力约束也较小,只需要支付一定的股息即可,并且股息的支付具有相当大的弹性。而债权融资的支付能力约束较大。因为债权融资将面临还本付息的压力,对于还本和付本的时限要求明确严格,缺乏弹性。因此企业采用债权融资方式时将会面临支付能力的约束,这也是企业在选择融资渠道时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之一。

(四)对公司控制权的影响不同。内源融资没有涉及到企业股份的变动,因此对公司控制权没有影响。债权融资方式同样只是增加企业负债,在债权人和公司之间形成的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因此债权人没有参与企业经营决策,负债的增加也没有稀释企业原股东的控制权,因此这种融资方式不会对公司控制权产生影响。而股权融资方式则是通过向公司注入新的股份来进行融资,因此新股东将参与企业经营决策,并且稀释原股东所持股份,从而影响企业控制权。

三、上市公司融资渠道的选择策略

随着企业融资方式的多样化,以及融资渠道的不断开拓,企业面临各种融资方式的选择问题。但是这也给企业的选择决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并且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结合多方面的影响因素,综合考虑,择优选择最适合企业的融资方式。一般的来说,企业应该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的发展阶段

企业进行融资活动,首先要考虑的是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如果企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那么选择以股权融资为主,其他融资方式相辅的融资方式是最佳的。因为在这个阶段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争夺市场份额,稳定自身的市场地位。因此要求筹集的资金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并且预期在长期才能得到回报。选择股权融资方式符合以上的融资特点。如果企业处于成熟稳定发展阶段,可以考虑主要采用债权融资方式。因为这个阶段的企业具有稳定而充裕的现金流,可以承受还本付息,而且企业可以通过增加负债来调整财务杠杆,从而使得资本成本得到适当的降低。

(二)筹集资金数量

企业进行筹资活动的第一步是要研究分析企业的资金需求量。企业筹集资金的数量应该与企业的资金需求量相匹配。如果企业筹集的资金不足,会影响到企业的投资项目的开展,从而影响到企业的长期发展,甚至影响到企业的战略规划。如果企业筹集的资金远远地多于需求的资金量,那么企业会浪费多余的这部分资金,使其不能得到有效地利用。因此,企业在进行筹资活动时,需要充分考虑企业的资金需求量。根据企业的资金需求量来确定合适的资金筹集数量。

(三)筹资的速度

由于各种筹资方式的时间长度不一样,所以企业应该根据企业所需资金的时间要求来考虑采用哪种筹资方式。如果企业急需资金时,需要立即筹措,那么可以采用银行借款的方式,因为银行借款的手续要比发行债券简单,得到借款资金所花费的时间较短。而股权融资的审批程序也较繁杂,因此筹集资金的速度也相对较慢。如果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不是很急迫,那么可以充分考虑各种筹资方式的成本和风险情况,选择成本和风险都相对较低的筹资方式。

(四)其他方面

另外,企业在进行筹资方式选择时还需要考虑市场情况、企业的资信等级等方面。如果企业需要筹资时,股票市场处于牛市,那么企业可以考虑主要参与股权融资的方式。因为在股市表现较好的情况下进行筹资,可以比较轻松地筹集到较多的资金。而当股市处于熊市时,则可以优先考虑债权融资方式。如果企业的资金等级较高,那么企业采用债权融资的方式将更加便利。此时企业更加容易获得银行贷款,或者较易发行公司债券。而当企业是低信用等级公司时,企业应该优先考虑股权融资的方式,这样可以降低企业的负债率,从而提高企业信用等级。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上司公司的融资渠道逐渐拓宽。那么面对这些纷繁复杂的融资方式如何理性选择,是我国上市公司需要面对的一个难题。本文认为上市公司应该充分考虑企业的发展阶段、筹集资金数量、筹资的速度、市场情况和企业的资信等级等各方面,综合评价各种融资方式。企业应该选择最适合的融资方式来降低融资成本、风险,提高企业融资效率,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津鹏.刍议企业融资方式选择与实务操作[J].财会月刊,2009,11.

[2]陆先界.上市公司融资渠道:比较与选择[J].农村金融研究,2004,1.

[3]刘俊骅.我国企业现行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J].中国林业经济,2009,7.

融资方式与融资渠道篇7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1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1.缺乏高效的融资能力

中小型科技企业在资本运营方面效率低下,比如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普遍较低,导致在较大的程度上占用了企业的流动资金,还在增加财务风险的同时也造成了融资负担。

2.融资渠道和方式单一,外部融资能力较弱

融资渠道可以是内部融资也可以是外部融资。外部融资按照是否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分成了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成熟期的大部分企业都采用银行信贷的间接融资方式。从目前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近况来看,间接融资的门槛太高,进入困难。

3.资本结构不健全

我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较小,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存在较高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企业试图通过外部融资的方式来融资变得更加困难。

4.风险投资机制不完善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金融市场资本结构不合理,起步较晚,模式比较滞后,风险投资机制很不完善。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多,参差不齐,在金融市场的地位更是岌岌可危。而且,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成长的生命周期当中,每一步都需要资金支持,总而言之,风险投资体系的不健全和不完善给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带来比较大的壁垒。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1.外部因素

(1)融资渠道相对狭窄

根据不同的融资标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可以分成以下主要的四种:自筹资金、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和政策性融资[1]。看似融资方式和渠道较多,但是真正适用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能允许中小企业准入的凤毛麟角目前,我国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本来源于个人的投入和内部留存,外部融资各种高门槛的限制,窄渠道的融资满足不了企业发展的需要。

(2)融资成本相对较高

银行信贷作为一种间接融资模式,需要企业提抵押担保和质押担保,这两种担保手续复杂,费用较高。融资障碍的正规渠道使许多科技型中小企业转向民间借贷,利息成本增高,增加了企业自身的负担。

(3)融资担保难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资产可以抵押的资产有限,加上担保责任的连带性,很难找到一个愿意提供低价担保的公司。但是可以考虑用科技企业的无形资产作为抵押物,但是需要经过评估等繁琐手续,加上银行处理担保业务的谨慎性,为最大限度的降低银行贷款的风险,商业银行会尽可能减少这种贷款的批复。

(4)融资期限比较短

科技型中小企业从初创到成熟期,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资金的需求也是比较巨大的,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且存在产品更新换代比较频繁等的原因,不像工程项目之类的具备向银行贷款的长期条件,银行考虑安全性和流动性的需要也不愿意对科技企业提供长期信贷。

2.内部因素

(1)财务不健全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人员处于主体、领导地位,严重缺少精通金融、财务知识的专家。这就导致了一系列财务报表虚假不完整、不严谨、内部控制紊乱、财务制度不健全的严重问题,必定会使银行不信任,从而融资困难。

(2)经营风险大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自身范畴界限确定了其较差的风险抵御能力,不知何时会面临破产、倒闭。科技型中小企业通常注重科技,不重视管理,经常会出现无序的管理,问题严重,导致规模效益低下。另外科研产品以创新研发为主,本身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经营风险较大。

(3)企业信誉度较低

较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借助政府的优惠政策,弄虚作假,逃避债务,存在侥幸,缺乏诚信,不能及时还款,在融资问题上真可谓自掘坟墓。

(4)无规律的企业贷款需求

科技型中小企业因自身流动性资金的弊端,向银行的融资次数多,速度要求相对急;缺乏抵押物,融资次数多,另外繁琐的发放贷款程序,势必导致银行不愿意办理其复杂的信贷业务。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的创新

1.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创新的必要性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新的必要性在于,与需求之间在布局和性质上具有不匹配性和不对称性,加上传统融资渠道本身特点和性质的束缚,导致其难以满足融资需求。不难发现其银行融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方面存在缺陷,而且证券市场也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所以当务之急是找到新的与中小企业融资特征相符的融资渠道。

2.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创新的可能性

其一,国家金融制度的改革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在我国,金融市场作为市场经济的核心要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很难适应我国的经济大发展要求,金融市场改革非常急迫。改革后,金融体系融资渠道创新的障碍才刚刚被清除,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融资渠道的创新奠定了基础。

其二,受益于大量资金的支持。大量民间资金的存、大量国外游资的涌入和大量银行存款等都是融资渠道创新的资金支撑。

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对策

1.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内在建设

(1)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治理结构。(2)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财务制度。(3)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信状况。(4)增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

2.完善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体系

调动商业银行的信贷积极性,创新商业银行的融资模式,充分利用民间借贷。

3.发挥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功能,完善融资体系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担保体系,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

4.扩大融资渠道和途径

从政府角度应积极发展资本市场,完善融资市场,并激励和指导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以改变企业主要依赖银行,借助银行获得资金的惨状。为保证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向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方式,完善我国证券市场体制尤为重要,各中小企业需要抓住创业板推出的机遇勇敢尝试,积极筹备,争取通过多渠道获得融资。

5.完善中小企业的财务制度

一方面要注意中小科技企业财务人员的招聘,教育和培训。另一方面,要重视会计师事务所的使用,并通过专业化平台掌握融资过程中所需的财务信息的方法和技巧实现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融资方式与融资渠道篇8

摘 要 相比我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当前船舶工业的发展形势并不好,由于船舶工业作为资金密集型的行业,运力过剩,企业融资是影响船舶工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解决船舶工业中的融资问题迫在眉睫,是提高船舶工业在市场中竞争力的关键。以下本篇就针对企业船舶工业方面的融资进行探讨,分析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 企业融资 问题 对策 探析

随着经济的增长,当前船舶工业中企业的融资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对于当前船舶工业在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及时找到解决对策,为船舶工业发展扩展融资渠道,沟通融资路径,缓解船舶工业融资难的弊端。以下就对此做具体介绍。

一、当前船舶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从我市目前的船舶工业情况来看,造船工业中的船型集中在中小型散货船,船舶作为我市水上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发展船舶工业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且从船舶的用途上看,可以分为资源调配运输、旅游客运以及海上运输行业的应用【1】。对于我市的船舶工业中,竞争力日益加大,船舶工业的发展日渐艰难,然而融资作为船舶工业发展中的重要部分,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日益重要。以下就来介绍当前我市船舶工业融资中的困境。

(一)缺乏合理的融资方案

对于我市当前的船舶工业中,在企业融资上大多采取贷款的方式,并且融资中资金来源不足,没有合理的融资方案,融资的可选择性小[2]。在船舶工业的融资管理中,由于船舶在产业链上处于进出口、航运以及造船等,在融资政策上支持不足,并且在融资中还缺乏相应的国家补贴政策,没有合理的融资方案。

(二)融资渠道问题

在船舶工业发展中,企业在融资方面,不仅金融机构自身专业性不强,而且与船舶专业的合作也不密切,因此难以有效防范船舶融资项目中存在的技术、市场与财务风险【3】。在我市的金融机构中,其专业水平较低,并不能针对航运、造船业的特点进行评估,船舶工业中,其融资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融资中应该注重强化专业水平。

(三)缺乏融资主体

在我市目前的船舶工业领域,对于企业融资中缺乏相应的主题,不能为船舶业扩大内需,并没有多少国家政策上的支持,对于改善企业融资方式,促进企业融资发挥不到效力,影响企业融资的进行。

二、企业融资渠道

对于当前船舶行业来说,对于企业融资的供给来源,其融资可分为内源性融资与外源性融资两种形式。内源性融资也就是内部融资,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在内部取得融资资金的方法。外源性融资也就是外部融资,又可以分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直接融资中包括股票、债券、风险投资以及资产证券化的融资;间接融资中可以包括银行贷款、保理以及租赁、典当的融资。对于船舶行业来说,促进企业融资进行,在融资渠道选择中应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对企业发展的资金投入。

三、有效改善企业融资的对策

船舶工业在金融危机之后,行业进入一个调整期,造成很大的船舶融资缺口,因此为提高当前船舶工业的融资问题,迎来造船行业的新时代,应该改善船舶企业的融资方法。以下就对我市船舶企业融资对策做具体介绍。

(一)提高企业管理能力

在我市目前船舶行业的发展中,为促进船舶工业的融资,首先应该提高企业的自身管理能力,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规范企业制度提高管理者的水平,在企业的产权交易、资产重组中,应该扩展新增资金的渠道,转变企业融资观念,借鉴有效的管理模式,实施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法,建立有效的内部约束机制,消除企业中的融资弊端,明确企业管理制度,使得企业产权清晰,凸显资产重组中的优势集聚,以此来壮大企业规模。

(二)加大企业融资中的政策支持

其次,在提高企业融资中,需要加大政府对船舶行业的经济政策支持,有效确保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更多的作用。对于我市的船舶企业融资中,主要的问题集中在融资渠道不畅上,因此为缓解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应该给予船舶工业一定的政府支持,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有效疏通企业的融资渠道。地方政府以及金融机构中,应该为企业融资提高优势,建立健全企业融资中的相应法律法规,政府应该建立支持企业融资的贷款担保机构,完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政府对于企业融资,应该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增加了财政支出的同时也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增加更多的财政收入。

(三)拓展企业的融资渠道

在企业融资中,强化信用经济,扩展企业的融资渠道,使得企业可以与投资方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不仅可以很好地解决融资问题,还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使得企业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在企业融资中,为企业融资提供信息上的优势,改变传统的选择贷款对象方法,确保融资双方的协调性,使得选择客户与企业经营有良好的沟通,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企业融资渠道扩展中,应该提高银行对企业的服务水平,避免企业在经济服务中的歧视问题,消除信贷政策上的某些束缚与限制,明确支持企业的具体信贷政策措施,强化企业与地方城市信用社以及商业银行间的合作关系,营造有利于企业拓展融资渠道的良好环境。

(四)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在我市船舶行业的发展中,对于企业的融资问题,应该建立相应的风险担保机制,有担保机构准备风险金额度,然后根据业务的进展按照一定的比例逐步提取准备金,来冲抵代偿支出。企业融资中,实施风险补偿,有效解决企业的融资困难问题,提高企业的抵御风险能力,降低企业融资风险,使得企业的融资渠道更加广泛。注意做好风险防范,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完善企业融资中的金融服务,在企业管理以及银行会计结算中,应该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结合风险管理的要求,有效制定完善贷款管理策略,进一步完善企业贷款管理办法。

四、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如何解决融资困难的问题,应该针对目前我市船舶工业融资的环境,提高自身实力,扩展造船能力以及船舶应用领域,改善企业的融资渠道,拓宽融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融资效益,还可以有效缓解船舶工业的融资困境,打造新时期的企业融资方式,适应船舶工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楠.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关系型融资的价值分析.软科学.2012,07(18):41-42.

融资方式与融资渠道篇9

关键词:铁路发展;融资渠道;项目融资

中图分类号:F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1

“十一五”期间,我国共计完成铁路基本建设投资1.98万亿元,新增营业里程1.6万公里,复线投产1.1万公里,电气化投产2.1万公里,分别是“十五”的6.3、2.3、3.2和3.9倍。201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9.1万公里,复线率、电化率分别由2005年的34%、27%提高到41%、47%,路网规模和质量大幅提升。

预计到201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万公里左右,其中西部地区铁路5万公里左右、快速铁路网营业里程将达4.5万公里左右,复线率和电化率分别达到50%和60%以上。初步形成便捷、安全、经济、高效、绿色的铁路运输网络,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我国铁路建设投融资现状

由于铁路的公益性和自然垄断性,加之投资规模大、投资回报期等特点,政府往往承担着铁路建设项目投资主体的角色,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铁道部直接出资;2.地方财政投资;3.国债投资及国家资产实物投资。此外,国内银行贷款是铁路投融资的另一个主要渠道,其他融资渠道还包括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股权融资、吸引企业投资等。

“十一五”期间,全国铁路基本建设投资资金来源。

铁路基本建设投资中,国内贷款占38.2%,债券比重为16.1%,国家预算内资金占3.1%。

二、我国铁路投融资特点及其存在问题

1.铁路建设投资规模增长迅速。2006~2010年,铁路建设投资规模增长迅速,年均增速达到了43.6%。特别是2008年底,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家推出了4万亿的投资计划,铁路建设投入增速达到了历史高峰。

2.投资主体单一。我国目前的铁路建设主体主要是中央政府(铁道部),投资主体虽然已经开始向多元化方向转变,但这种转变步伐较慢,地方政府和企业投资很少,除部分铁路外,基本没有民间资本和外商直接投资。

3.筹资渠道单一。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是铁路建设基金等财政性资金和银行贷款,筹资渠道单一。由于市场化融资的政策尚不到位,通过市场化筹集铁路建设资金的比重微乎其微。

4.融资方式单一。过多依赖银行借贷融资,市场化融资程度低,利用资本市场的力度不够,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方式都很单一,难以满足大规模建设的融资需求。

5.投资管理方式单一。铁路投资建设决策具有很强的行政计划性,国家铁路建设项目大多仍由铁道部直接负责筹资,同时承担还贷责任,企业的投融资主体地位没有确立起来,尚缺乏内在的投资控制机制和滚动发展机制。

三、扩大铁路融资渠道的几点设想

按照公布数据,2010年底铁路部门总负债约为1.89万亿元,据有关测算,把已开工的项目投资建完至少还需要2.8万亿元,因此在“十二五”期间,扩大铁路融资渠道,保障铁路建设任务顺利完成,对于保持我国整体经济的平稳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促进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应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市场的作用,形成多元化融资局面。

1.应坚持政府的主导作用,明确政府的投资责任。铁路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回收期长,项目建设需要国家财政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铁路公益性运输的补贴、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减轻铁路历史债务等,承担铁路发展的职责。吸收地方政府和其他受益者对铁路建设投资,减轻中央政府的财政负担。

2.采用项目融资,鼓励私人资本的参与,引入竞争。项目融资是铁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重要方式,典型的项目融资方式有BOT、PPP、ABS等,在后续铁路建设项目中,可试点运用合适的项目融资方式,鼓励并吸引私人资本参与铁路建设。

3.选择适当的融资工具,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促进铁路运输市场化。在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渠道多元化过程中,资本市场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渠道。在总结吸取大秦铁路、广深铁路模式的基础上,扩大铁路资产整合上市的规模,充分利用资本市场。

4.扩大权益性融资。从长远看,扩大权益性融资比例,将债券融资规模控制在一定范围,能够为高速铁路股份制公司运营创造良好的财务环境,并有利于促进股份公司引进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理念,带动铁路行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融资方式与融资渠道篇10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金融产品创新

[DOI]10.13939/ki.zgsc.2016.32.097

1 引 言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小企业的出口业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经营与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阻碍。为了更好地发展,中小企业除了扩大内源融资外,开始拓展外源融资。中小企业受自身资本金及企业规模限制,内源融资规模有限,内源融资规模的增长跟不上企业的发展速度。因此,外源融资必然成为中小企业获得资金的重要方式。我们所说的中小企业融资难,指的就是外源融资难。

2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研究

我国金融结构的失衡问题十分突出。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15年底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38.14万亿元,其中,间接融资方面: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92.75万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7.1%;金融机构表外业务融资规模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16%。直接融资方面:债券余额占比10.6%;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3.3%(见下图)。

2015年底社会融资规模比例分布

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中,直接融资占比很高。从我国2015年底社会融资规模数据可以看到,直接融资(即债券融资与股票融资)占比非常低,我国基本上是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中小企业融资比例更是突出表现为从信贷市场融资比例要远远高于资本市场的融资比例。

2.1 中小企业发行股票融资

中小企业在沪深两市发行股票融资市场主要有中小板市场、创业板市场。但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限制,很难达到中小板市场及创业板市场的要求。2013年底,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又有了新的融资市场,即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也就是我们说的“新三板”。中小企业上市“新三板”门槛低,弹性大,上市要求的很多指标都是定性指标,企业进入“新三板”后,还可以逐渐向主板、创业板转板。从上述特征分析,似乎中小企业从“新三板”融资很适合。但是现实情况是,“新三板”交易规则限制“新三板”市场,只允许机构投资者参与,这就限制中小企业在“新三板”市场从普通股民手中融资,融资渠道狭窄,中小企业只有上市之前与机构投资者协商后,上市融资才有意义。可见,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通过发行股票融资还是比较难以执行的。

2.2 中小企业发行债券融资

我国的债券市场主要以国债、金融债等利率产品为主,中小企业目前在债券市场融资主要品种是发行集合债、短期融资券、集合票据及私募债。

另外,从我国债券的投资主体来看,无论是国债还是公司债,其持有者结构均过度集中于商业银行。而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规避风险是购买债券投资的前提,但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信用低问题,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及信用评级更是不能与债券市场的大企业相比,同样作为企业债券,因为信用等级低,中小企业必须以更高的成本来获得投资者的青睐,中小企业在债券市场获得融资的机会也比较小。

2.3 民间融资渠道

相比发行股票、债券融资、银行贷款等其他的融资渠道,民间融资渠道手续简便、方式灵活、资金筹集迅速。但是民间融资渠道管理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融资的成本过高,有的甚至能达到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成本的4倍到10倍,中小企业即使通过民间融资渠道融到资金,对于企业今后的发展及到期还款也产生了巨大的阻碍。民间融资渠道仅仅适用于中小企业短期内急用款项,如几天之内从其他融资渠道获取不了资金,那么可以从民间融资渠道以高成本获取短期资金,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2.4 银行融资渠道

银行融资渠道一直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首选,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从业务操作角度考虑,股票融资、债券融资对于中小企业经营状况、财务指标要求严格,程序复杂,相比,只要中小企业有足够的抵押品,能够让银行降低风险,中小企业从银行的融资渠道更容易获得资金支持。

从银行产品品种考虑,银行的贷款业务品种多种多样,对不同的中小企业来说,可以选择不同的业务品种进行融资。例如,如果中小企业本身的经营足够好,并且行业发展也比较好,各方面能够达到银行的要求,申请流动资金贷款等业务产品是能够获得银行资金支持的;如果中小企业是外贸企业,并且刚刚起步,企业本身的条件达不到银行审批贷款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能够与外资企业签订贸易合同,银行可以就这笔真实的合同,发放贸易融资贷款。所以针对不同的情况,银行有不同的业务处理方式,中小企业的融资手段比较灵活。

从融资成本角度考虑,相对于其他融资渠道来说,银行贷款的融资成本低。目前银行的一年期流动资金贷款利率为4.35%,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鉴于中小企业信用情况,银行一般最少上浮20%~30%,银行一年期贷款利率就达到了5.22%~5.65%以上。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90%以上都是担保贷款,因此,贷款成本中要考虑担保费用。从银行实际贷款情况来说,除非中小企业资质信用非常好,且对贷款银行的贡献度大,能够申请下来信用贷款,其他的90%以上的中小企业想从银行获得贷款都必须采取抵押、质押或保证方式,这样,计算成本时还得加上担保公司的担保费用,根据中小企业的具体情况,担保费用一般是2%~3%,成本下来基本在8%左右。这个融资成本,相对于其他融资渠道来说,应该是最低的。

但是目前的情况是,对于银行来说,给中小企业贷款同样会给银行带来一定的困难。

银行为中小企业贷款风险高。中小企业的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很容易受到经济变化的影响,银行贷款给中小企业,经营风险也会相应地加大。

银行的经营成本高。无论是给大企业贷款,还是给中小企业贷款,银行同样会经过受理与调查、风险评价、贷款审批、贷款合同签订、放款与支付、贷后管理等银行的贷款流程,对于客户经理来说,工作量是一样的,但是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贷款数额小,银行所获得的利润相对也少,这样就会导致银行贷款的单位经营成本上升,在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同时申请贷款的条件下,银行更愿意选择给大企业贷款。

3 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现状研究

3.1 中小企业公司治理方式不规范

目前中小企业经营方式很多都采取家族式经营方式,公司治理方式不正规,很多决策属于“拍脑门”决策方式,公司决策方式简单,基本是一把手决定,没有正规的决策分析与决策研究,导致一项决策失败对公司影响很大,公司的经营风险大。

3.2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

中小企业在创业发展期,由于公司小,公司决策简单,中小企业经营者经常会把公司的财务部安排“自己人”担任,而不是专业的财务人士,中小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缺乏合理的财务制度及长远的财务规划。当中小企业在需要资金的时候,很难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提供合乎标准的企业经营规划、资金使用计划以及完整的贷款资料,导致融资通过率较低。

3.3 中小企业的信用级别低

中小企业在创立及发展期,经营规模少,流动资金小,企业重点关注的是企业经营盈利方面问题。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扩展不需要资金时,中小企业很少能想起在银行进行初步的信用建设,提高自身的资信程度。当中小企业在需要融资补充资金时,在金融机构又没有相应的信用记录,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比较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升高,甚至处于在金融机构融不到资金的情况。

3.4 中小企业没有足够的抵押品用于贷款

中小企业在创业及发展期,会注重短期效益,忽略长期战略化部署,会“重消费而轻积累”,资产结构状况存在较大缺陷,在向金融机构融资时,金融机构会要求中小企业提供能够覆盖中小企业还款风险的抵押品,中小企业很难提供足够覆盖借款资金风险的抵押品。

4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及融资方式探索

4.1 建立完善中小企业民间信用评级机构

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低,有些中小企业甚至查询不到能够支撑贷款的法人个人信用及企业信用,这是中小企业的资信评级现状。信息的不对称、不透明会给金融机构信贷操作带来极大的信用风险,因此,金融机构常常会放弃信用级别低的中小企业贷款需求,可以看出,中小企业的信用评定等级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功率及融资成本影响很大。

中国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中查询的信贷记录,仅仅表示在银监会监管下的银行金融机构有过信贷记录,如果中小企业“不够资格”在银行金融机构获得贷款,而在小额贷公司或民间借贷,则没有信用记录可查。这样,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不容易累积信用级别。也就是中小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容易做到为自己增信。可见,仅仅有中国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及个人征信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急需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民间信用评级机构,作为央行征信系统的有效补充。

中小企业民间征信系统不仅仅涉及个人信贷及企业信贷的相关信息,在此基础上还应采集企业和个人的民间借贷信息,并同步关联工商、质检、卫生、法院、公安、地税等各个部门的信用信息,通过采集企业相关的多项数据,初步建立区域性的信用数据库,不断完善信用评级机制,由点及面,逐渐扩展到全国通用的征信系统。

4.2 建立综合性的融资服务平台

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要多管齐下,在多种融资渠道的配合下,选择最适合中小企业自身发展渠道的融资产品。综合性平台可以提供综合性金融产品,以适应不同的中小企业不同的发展情况,建立融担保、小额贷、孵化器、风投、典当、咨询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的融资平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举例来说,中小企业需要融资,当中小企业的资质通过综合性平台的担保公司担保,仍不能以低成本获得银行贷款时,综合性平台可以为企业提供多种的选择途径。如果中小企业符合综合性融资平台“孵化器”的产业政策要求,可以申请入驻“孵化器”,“孵化器”能够在企业创办初期举步维艰时,针对高新技术成果、科技型企业和创业企业提供租金减免、技术支持、管理等多种便利,促进相类似企业的合作和交流,使中小企业“做大”;如果中小企业符合风险投资的投资范围,属于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领域,并且能促使高新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产业化,那么综合性平台可以为企业引入风险投资,使其迅速解决资金问题;当企业都不符合“孵化器”、风险投资的要求,综合性平台可以为企业提供略高成本的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燃眉之急。

综合融资平台能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多渠道、多样性的综合性的融资方案,通过各种融资渠道,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4.3 建立专业的中小企业融资咨询服务机构

中小企业主对金融市场了解不多,如果想以最低的成本在企业需要的时候融资到企业需要的资金,中小企业必须有对金融市场及金融业务知识精通的团队的参与及指导,仅靠中小企业自己的人脉以及中小企业对金融的了解,很难达到这个目标。因此,成立专业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机构势在必行。

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可以根据中小企业生命周期发展不同阶段给予融资指导。对于中小企业发展周期不同,中小企业能够选择的融资产品也是不同的。举例说,在中小企业种子期时,受市场影响大,经营风险高,中小企业很难以低成本获得银行贷款,这时候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产品是股权融资产品及民间的资金市场融资产品。如果中小企业在种子期运营过程中,不了解融资市场的运营规律,坚持到信贷市场融资,必然会导致融资失败。所以融资机构的专业人员针对中小企业的不同的发展状况,对中小企业融资进行业务培训与辅导,提高中小企业融资成功率。

聘请专业的融资人员,对于中小企业融资政策及相关的法律规定的指导。中小企业的规模及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的资金经费决定中小企业没有专业的人士去学习专业的融资知识,我们一直在说,贷款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谈判过程,某一银行当年、当季、当月的剩余可用头寸规模,某一银行的贷款政策倾斜,以及某一银行的信贷管理人员的主观推断,都会导致中小企业的贷款可行的结果。很少有中小企业在金融市场上有多种融资渠道,这就需要有专业的融资人员参与进去,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的融资服务,提高融资效率。

提供专业的融资人员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咨询。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出于成本及中小企业生存考虑,前期的财务仅仅局限于会计做账,而对于企业的发展,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及管理。但当中小企业面临资金短缺或需要财务杠杆飞速发展时,财务管理的缺失必然会造成企业发展的障碍。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机构可以派遣专业的财务评估人员,做财务咨询,做审计,专业外包,举例来说,如果中小企业需要在三板上市,需要专业的财务咨询把中小企业三年的账务在做之初就按照三板上市要求处理,虽然需要重要企业花费一定的成本,但是能够提高中小企业融资效率,推动企业借助财务杠杆10倍、20倍地迅速发展。

资源共享,根据中小企业的具体情况对融资产品创新运用。专业的融资人员,可做财务咨询,充分了解信贷产品,能够对各行信贷产品了如指掌,能够对信贷产品组合创新。针对企业不同的融资需求,融资产品需要创新。需要有专业的金融业务知识,才能为企业提供多角度,多渠道的金融创新服务。

5 结 论

中小企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近年来,中小企业融资缺口问题一直不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仍然是企业发展的难题。上文首先从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及中小企业自身现状两个角度,论述了中小企业融资难存在的问题。之后分别从三个方面,对完善中小企业融资工作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希望可以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郭娜.政府?市场?谁更有效――中小企业融资难解决机制有效性研究[J].金融研究,2013(3).

[2]罗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局: 国外经验与我国对策[J].企业经济,2012(7).

[3]邢乐成,梁永贤.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与出路[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