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的含义十篇

时间:2023-11-23 17:54:14

体验式教学的含义

体验式教学的含义篇1

表内除法是第一学段的重要教学内容,理解和掌握表内除法计算也是学生须要掌握和形成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是本单元的重点。理解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难点。与实验教材相比,修订后的教材知识结构变化不大。

旧版教材从第12页~第36页展示这部分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013版从第7页~27页来展示这部分教学内容,删减了两步计算的较复杂的解决问题(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这一部分的例4及相关练习题。)

删减的例题 删减的习题

不论哪一部分,都是以主题图导入新课学习,这些主题图色彩鲜艳、形式多样而又富有童趣,都是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通过现实的生活场景、活动场景等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提供给学生探索知识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具有比较强的人文性和教育意义。

修订后的教材,既具有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又呈现出新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 关注学生生活经验,情境具有普适性

旧教材的单元主题图,背景是春游前的准备。

新教材提供了学生将要去参观科技馆的情境。这样的情境可以不受季节的限制,避免因情境给教师带来教学时间方面的困扰,满足了实际教学的需求。

二、 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生对于除法含义的认识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平均分的方法(过程)不同,相应的除法算式的具体含义也就不同。但都要用“除法表示”。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并形成相应的表象,同时关注平均分的结果,是学生理解除法必备的“拐杖”。

新教材的主题图画面,呈现的所要分的物品包括几种不同的情况,其中两幅图(糖、橘子)分别展现了平均分好后的情况和没有分的情况,突出体现了学生对平均分物过程的参与性,引导学生关注分的结果。

例2在情境图中呈现了两个学生不同的平均分操作方法,和平均分完的实物图,并对平均分的结果进行了文字的呈现,不仅保留了不同分法的展示,突出了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为后面除法含义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强调操作与语言表达的统一

新教材在注重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还注重用数学语言描述平均分。如例3,呈现了在现实生活中两种平均分物的另一种情况――包含(连续的减法),原教材是创设了租船的情境,没有具体的操作过程。

而新教材直接给出按两个一份分8个果冻的问题,并呈现了操作分物的情境,通过有联系的两幅情境图,直观地展现了分的过程和分的方法,也同时突出了分的结果:右边的图是分完的直观图,并在下面有文字表述。通过图、文字两方面的表征,突出了平均分的含义,强调操作与语言表达的统一。

另外,新教材在例题中,都在分一分、摆一摆或圈一圈的活动后,增加了填一填的活动,目的是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平均分的过程。这样编排,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为用语言叙述除法算式的含义和运用除法算式的意义解决问题、说明选择算法的依据都做了充分的准备。练习题的后面,同样设有语言表述的环节,体现了对语言表述能力培养的延续性。

四、培养学生用多种方式分析数量关系

新教材23页例3,编排了解决问题的内容,与旧教材相比,呈现了完整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将平均分的两种情况以对比的方式进行编排,加深的是对除法含义的认识,突出的是对数量关系的分析。

教材在出示问题后,用示意图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表示出来,通过引导画图,突出了问题的结构特征,明确了条件和问题,使学生直观感知数量关系。“怎样解答”呈现了用语言表述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解答正确吗”呈现了将结果作为条件回到原情境中。通过图形表征、动作表征和语言表征等多种形式,将具体问题和运算的意义联系起来,使学生有理有据地选择算法。

练习五中,也安排了这样的内容,便于学生进一步巩固。

五、注重了知识间的铺垫和联系

“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安排在四年级下册。新教材在练的第8题中,对这部分内容做了铺垫:

一个脸谱是一个风筝画片,6个脸谱串起来可以做一个风筝。题目中给出的风筝画片以每串4个、有6串的形式呈现,第一问,学生可以用乘法计算画片总数,再进行平均分,得出第二问。相同的数据,不同的思路,自然地渗透了除法与乘法的关系。

体验式教学的含义篇2

关键词 古诗词 意境教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9.053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of Primary School Ancient

Poems Artistic Conception Teaching

WAN Fa

(He'n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Zhengzhou, He'nan 450000)

Abstract Artistic conception is the core of ancient poetry, artistic conception experience is the key to learning the ancient poems, ancient poetry through student teaching experience artistic conception can enhanc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term, students imagination and aesthetic ability. By creating situations in context to enable students to experience the mood, keyword word understanding, the formation of values is the basic strategy of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Key words ancient poems; artistic conception teaching; teaching strategies

诗词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最经常用来表情达意的一种方式,诗歌中所表现的既是诗人对宇宙万物关怀的感情,也表现了诗人的品格、修养和怀抱,这些可以成为培养小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资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2年)强调“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语文教育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中国古诗词意境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资源对于形成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充分利用这些人文资源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语文教育的重要课题。

1 意境的内涵及其教育意义

按照《辞海》的解释,意境是指文艺作品通过形象描写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情调和境界,它广泛地存在于诗歌、绘画、雕刻、建筑、舞蹈等各个领域中。袁行霈先生在《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一书认为“意境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也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可见,意境包含着两个相融相生的部分,一是“境”,指作品中所呈现的景、事、物,可以是虚构的,也可以是取于现实的;二是“意”,指诗人或词人通过观察到的景、事、物,结合自己内心的感触,并通过内化、提炼、凝结为简洁的文字所表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由境生、境依意存”,二者犹如盐与水在具体的作品中实现统一,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作者表达的内容与方式,不可割裂。

古诗词意境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资源历来受到我国教育的重视,成为了学生人文精神成长的重要基础,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1.1 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古诗词中字词的深入理解

在古诗词教学中,关键字词的理解是理解古诗词的重要前提,许多教师也善于通过关键字词让学生理解内容、掌握诗意。但如果让学生仅仅通过查看注释、翻阅字词典了解到古诗词中字词的表面意思,往往不能够深刻的体会关键字词所蕴含的精妙之处。因此,通过体验意境,将古诗词的意境附着在这些关键字词上,学生将充分理解和体验关键字词所蕴含的意蕴,能够加深对关键字词、乃至古诗词的整体理解。如北宋诗人宋祁的《木兰花》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通过先让学生体验和想象诗句中欣欣向荣的画面,再重点理解和体验“闹”字,则能够让学生加深对“闹”所蕴含深意的体验和理解。

1.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课程标准》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古诗中以实写虚的表现手法使古诗中充满了“未定点”和“空白”,需要读者运用想象和联想去补充、发挥,否则,意境就不完整。如《天净沙・秋》中“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仅选取了秋天的荒野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六个事物,中间存在大片的“空白”,需要读者通过想象去填补景物之间的空白,使各种孤立的事物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呈现出特定的意境。在这一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3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入选教材的古典诗词,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经久弥衰,在各种文学样式中,也是最凝练、精粹的,其感情的丰富与艺术手法的多样性,都是别的文学种类不能比拟的。因此让学生在想象的基础上,仔细涵咏、品味,感受意境中的情感,体验古诗的韵味和气势,受到艺术感染,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任何其他文本所不能代替的。可见,挖掘古典诗词意境,在浓浓诗情中学习古典诗词,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凝练传神的语言,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还可以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2 意境缺失:当前古诗教学的困境

意境是古诗词的核心与关键,是理解古诗词,体验作者情感的基本途径,是实现古诗词中人文资源教育意义的重要载体。然而,当前的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普遍存在“释题目,知诗人、解难字,译全篇、悟情感,齐背诵”的传统教学模式,无法让学生体会到古诗词所蕴含的意境,无法深刻体悟到作者的浓浓情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积极性。

下面是某教师在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课的教学片断:

以上教学片断在古诗词教学中具有典型性,遵循的基本程序是“预习―疑难―解释―记忆”,这种古诗词教学方式重知性分析,轻感性体验;重条分缕析,轻整体把握;重技术化训练,轻想象联想,把古诗词教学直接指向了学生的知识学习,没能让学生通过发挥想象力去理解诗意、体验意境、体悟情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抹杀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停留于表面,没有充分发挥古诗词意境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资源的教育意义。

3 重视情境创设,体验古诗词意境

意境的抽象性和体验性要求小学语文教师通过教学观念与方式改革使其具体化、情景化,从而让学生能够借助生活体验展开对古诗词意境的体验、字词的认识、内容的理解,达成古诗词教学的目的。

3.1 创设教学情境,初步体验作者情感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具体的场所(教室环境―教具、学具布置)、景象(教学内容―知识的内在本质)、境况(学生心境―兴趣、心理向心力)等,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解决学生认知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的关系和矛盾的师生互动关系的载体。古诗词教学首先需要让学生初步体验意境,形成直观印象,为准确理解诗词内容、训练诗词阅读能力与技巧奠定基础。而初步体验意境的基本方法便是创设教学情境,由境而情、情境交融,最终达成体验情感。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图片、视频、语言、故事、表演等具有可以作为创设情境的主要素材。教师可以从学生生活中寻找能够与古诗词意境相关紧密相关的素材,经过改造形成教学情境,让学生深入其中,初步体验古诗词意境。如白朴的《天净沙・秋》是一首写景的诗词,包含了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飞鸿、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等12种景物。教师可以选取与此相关的图片或图画,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初步体验改诗中所蕴含的孤寂。

3.2 在情境中进行关键字词理解,加深学生情感体验

诗词是语言的艺术,诗人往往通过精雕细琢的关键字词来表达深邃的意境,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绿”本是形容词,而这里却是动词性的,犹如一夜春风“绿”了整个江南,可谓画龙点睛之笔,“绿”就是这句诗关键字,对“绿”的理解与体验是理解整首诗的关键。关键词的“画龙点睛”的作用主要通过关键字词的字面意思与情境意义得以体现。其中,字面意思是基础、情境意义是核心,二者相依相存,不可分离,只有将关键字词融于整首诗的意境之中,才能正确、深入地理解与体验关键字词,才能深刻体验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意境。如李绅脍炙人口的《悯农》一诗的教学中,先呈现出农民在烈日下辛勤耕耘、挥汗如雨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想象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场景,体会到农民的不容易,然后再对诗中关键词“汗滴”、“谷粒”进行理解和体验,学生不仅能从字面意思理解诗作,而且更能体验到“汗滴”、“谷粒”词中所包含的勤劳、辛苦,更容易形成学生勤劳、珍惜粮食的价值观念。

3.3 “复演”古诗词意境,升华情感

《毛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读诗词而乐不自控时,手舞足蹈则更具有感染力,相反,手舞足蹈之时,更能体会到诗词所能带来的情感。因此,通过“复演”,以行动的方式参与情境之中,将更有助于学生的情感升华。

所谓的“复演”即通过表演的方式再次呈现意境。教师可以根据古诗词意境特点,选择恰当的活动方式,如话剧、游戏、绘画等,让学生参与其中、置身其中,以行动的方式进一步体验与理解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意境,进行深化,形成学生的价值观。如学习《天净沙・秋》一诗,在初步体验意境,利用关键词加深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画具,让学生根据诗中的意境,结合生活的场景,运用想象进行创作。在创作中加深学生对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飞鸿、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及其搭配的理解,升华其感情,形成其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201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59.

体验式教学的含义篇3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of Primary School Ancient

Poems Artistic Conception Teaching

WAN Fa

(He'n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Zhengzhou, He'nan 450000)

Abstract Artistic conception is the core of ancient poetry, artistic conception experience is the key to learning the ancient poems, ancient poetry through student teaching experience artistic conception can enhanc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term, students imagination and aesthetic ability. By creating situations in context to enable students to experience the mood, keyword word understanding, the formation of values is the basic strategy of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Key words ancient poems; artistic conception teaching; teaching strategies

诗词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最经常用来表情达意的一种方式,诗歌中所表现的既是诗人对宇宙万物关怀的感情,也表现了诗人的品格、修养和怀抱,这些可以成为培养小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资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2年)强调“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语文教育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中国古诗词意境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资源对于形成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充分利用这些人文资源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语文教育的重要课题。

1 意境的内涵及其教育意义

按照《辞海》的解释,意境是指文艺作品通过形象描写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情调和境界,它广泛地存在于诗歌、绘画、雕刻、建筑、舞蹈等各个领域中。袁行霈先生在《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一书认为“意境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也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可见,意境包含着两个相融相生的部分,一是“境”,指作品中所呈现的景、事、物,可以是虚构的,也可以是取于现实的;二是“意”,指诗人或词人通过观察到的景、事、物,结合自己内心的感触,并通过内化、提炼、凝结为简洁的文字所表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由境生、境依意存”,二者犹如盐与水在具体的作品中实现统一,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作者表达的内容与方式,不可割裂。

古诗词意境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资源历来受到我国教育的重视,成为了学生人文精神成长的重要基础,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1.1 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古诗词中字词的深入理解

在古诗词教学中,关键字词的理解是理解古诗词的重要前提,许多教师也善于通过关键字词让学生理解内容、掌握诗意。但如果让学生仅仅通过查看注释、翻阅字词典了解到古诗词中字词的表面意思,往往不能够深刻的体会关键字词所蕴含的精妙之处。因此,通过体验意境,将古诗词的意境附着在这些关键字词上,学生将充分理解和体验关键字词所蕴含的意蕴,能够加深对关键字词、乃至古诗词的整体理解。如北宋诗人宋祁的《木兰花》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通过先让学生体验和想象诗句中欣欣向荣的画面,再重点理解和体验“闹”字,则能够让学生加深对“闹”所蕴含深意的体验和理解。

1.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课程标准》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古诗中以实写虚的表现手法使古诗中充满了“未定点”和“空白”,需要读者运用想象和联想去补充、发挥,否则,意境就不完整。如《天净沙?秋》中“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仅选取了秋天的荒野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六个事物,中间存在大片的“空白”,需要读者通过想象去填补景物之间的空白,使各种孤立的事物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呈现出特定的意境。在这一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3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入选教材的古典诗词,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经久弥衰,在各种文学样式中,也是最凝练、精粹的,其感情的丰富与艺术手法的多样性,都是别的文学种类不能比拟的。因此让学生在想象的基础上,仔细涵咏、品味,感受意境中的情感,体验古诗的韵味和气势,受到艺术感染,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任何其他文本所不能代替的。可见,挖掘古典诗词意境,在浓浓诗情中学习古典诗词,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凝练传神的语言,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还可以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2 意境缺失:当前古诗教学的困境

意境是古诗词的核心与关键,是理解古诗词,体验作者情感的基本途径,是实现古诗词中人文资源教育意义的重要载体。然而,当前的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普遍存在“释题目,知诗人、解难字,译全篇、悟情感,齐背诵”的传统教学模式,无法让学生体会到古诗词所蕴含的意境,无法深刻体悟到作者的浓浓情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积极性。

下面是某教师在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课的教学片断:

以上教学片断在古诗词教学中具有典型性,遵循的基本程序是“预习―疑难―解释―记忆”,这种古诗词教学方式重知性分析,轻感性体验;重条分缕析,轻整体把握;重技术化训练,轻想象联想,把古诗词教学直接指向了学生的知识学习,没能让学生通过发挥想象力去理解诗意、体验意境、体悟情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抹杀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停留于表面,没有充分发挥古诗词意境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资源的教育意义。

3 重视情境创设,体验古诗词意境

意境的抽象性和体验性要求小学语文教师通过教学观念与方式改革使其具体化、情景化,从而让学生能够借助生活体验展开对古诗词意境的体验、字词的认识、内容的理解,达成古诗词教学的目的。

3.1 创设教学情境,初步体验作者情感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具体的场所(教室环境―教具、学具布置)、景象(教学内容―知识的内在本质)、境况(学生心境―兴趣、心理向心力)等,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解决学生认知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的关系和矛盾的师生互动关系的载体。古诗词教学首先需要让学生初步体验意境,形成直观印象,为准确理解诗词内容、训练诗词阅读能力与技巧奠定基础。而初步体验意境的基本方法便是创设教学情境,由境而情、情境交融,最终达成体验情感。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图片、视频、语言、故事、表演等具有可以作为创设情境的主要素材。教师可以从学生生活中寻找能够与古诗词意境相关紧密相关的素材,经过改造形成教学情境,让学生深入其中,初步体验古诗词意境。如白朴的《天净沙?秋》是一首写景的诗词,包含了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飞鸿、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等12种景物。教师可以选取与此相关的图片或图画,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初步体验改诗中所蕴含的孤寂。

3.2 在情境中进行关键字词理解,加深学生情感体验

诗词是语言的艺术,诗人往往通过精雕细琢的关键字词来表达深邃的意境,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绿”本是形容词,而这里却是动词性的,犹如一夜春风“绿”了整个江南,可谓画龙点睛之笔,“绿”就是这句诗关键字,对“绿”的理解与体验是理解整首诗的关键。关键词的“画龙点睛”的作用主要通过关键字词的字面意思与情境意义得以体现。其中,字面意思是基础、情境意义是核心,二者相依相存,不可分离,只有将关键字词融于整首诗的意境之中,才能正确、深入地理解与体验关键字词,才能深刻体验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意境。如李绅脍炙人口的《悯农》一诗的教学中,先呈现出农民在烈日下辛勤耕耘、挥汗如雨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想象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场景,体会到农民的不容易,然后再对诗中关键词“汗滴”、“谷粒”进行理解和体验,学生不仅能从字面意思理解诗作,而且更能体验到“汗滴”、“谷粒”词中所包含的勤劳、辛苦,更容易形成学生勤劳、珍惜粮食的价值观念。

3.3 “复演”古诗词意境,升华情感

体验式教学的含义篇4

(1)通过寻找多种鉴别铜块、铁块、铝块的方法的活动,学生体会等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2)通过测定10cm3、20cm3、30cm3的水的质量,学生体会同一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3)在鉴别金属块活动及水的质量测定中练习天平操作.(4)对实验记录数据的比较分析,体会密度是鉴别物质的一种方法(5)学生能概述密度概念,并说明密度计算公式.(6)学生能解释具体物质密度值的含义.上述学习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且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学习目标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心中把握清晰目标后,更能关注到学生是否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能否达成学习目标.

2基于目标,重构教学内容,使学生接受有价值的信息

2.1研读教材内容,把握编者意图教材从鉴别不同金属块这一实际问题引入课题,并提出问题———你也许会通过观察颜色先将铜辨认出来,再利用磁铁将铁块和铝块区分出来,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鉴别它们?本章总体目标是学生了解物质的多方面的特性,教材明确提出的是质量、密度、比热、状态、熔点、凝固点、沸点等,而这个引课内容,将本章没有明确涉及的颜色、铁磁性等物理性质很自然地结合在内,从知识体系上也是趋于全面性的体现,从学生认知起点来看,这是学生原有的经验和方法,符合学生学习的起点.接着,教材设置一个活动———比较不同金属的质量.教材以此活动让学生感受等体积的不同物质,其质量不同.继而通过推理,再给出密度概念: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再通过学生计算单位体积的金属块的质量,得到金属的密度,同时学生获得求密度的定义式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教材又以表格形式给出多种物质的密度.以思考与讨论的形式,落实密度的含义.教材这样的编排,从实际问题中引申出来新的知识和方法.又从科学的角度,对这种方法进行了规范的定义,活动中“单位体积的质量的计算”想让学生明确,利用密度这种方法进行鉴别物质时的具体操作过程.最后的思考与讨论中通过说含义,反馈学生对密度含义的理解程度,对“铁比木头重”说法的评价,提升了学生思维能力.2.2依据目标,重构教学内容教师要有超越文本的思想理念,在对教材编排意图的解读基础上,结合本节课具体的目标,要对教材内容做适当处理,如内容取舍、添加、或替换,目的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鉴别金属块”这一生活实际问题作为引课,学生对金属块不同的颜色、能否被磁铁吸引、掂量一下重量等生活中的方法有一定的经验,并且教师可以从掂量重量引导学生学习新的科学的方法,符合学生认知起点,非常可取.除了比较金属块的体积和质量外,增加了比较不同体积的水的质量,这样学生有对相同物质和不同物质的体积和质量情况的感知,思维会比较连贯,这是对教材活动的一个必要的补充.

3基于目标,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密度概念建立对七年级学生较为抽象,通过学生自主的实验探究和问题教学方式可以带动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让学习过程中真实的体验帮助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带着如何鉴别不同金属的问题,学生自主实验探究,用天平测等体积铜块、铝块、铁块的质量,测定不同体积的水的质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寻找规律.在此基础,思考教师设计的引导学生建构密度概念的相关问题,并且为如何鉴别物质这一实际问题找到有效方法.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教师要设计有效的“问题”来激发学生进行思考,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能力提高.

4设计评价检测,把握学生学习效率,反馈目标达成度

体验式教学的含义篇5

关 键 词 (冒号):师范艺术教育 艺术实践 艺术素质

目前,师范类美术教育的讨论中,就专业教育目的而言,或反对过多的专业教育,或反对过多的职业教育。其讨论的焦点,更多地集中在师范生应具备的专业技术程度的作用上。前1种观点认为,针对中小学美术教育,完成教学工作无须过高的技术要求。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重要的是通过“审美”活动认识和理解艺术的含义,通过创造性的活动帮助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成长教育,而不应以掌握某种美术技术为目的。因而,艺术教师的培训,重在教育理论和艺术理论的掌握。而持后1种观点的人则提出,艺术学科的教育如果没有技术的含量,就不能称为艺术的教育。尤其在中学的课程中,没有良好的技术水准,教师不仅难以向学生提供优秀的示范作品,技术水平的低下也必然导致低水平艺术的教育。

上述讨论,无论就师范的性质,还是美术专业的性质,都在忽视1个问题,在师范教育中,就接受基础教育的初学者而言,艺术素质的培养过程中,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对人所具有的本质意义。笔者认为,艺术行为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认识、体悟世界的基本方式之1。因而,艺术教育首先应该是针对人的教育,应该是具有艺术含义的教育,1个开放的而非形式规定的教育。

就广义的美术教育来讲,美术的教育内容在3个方面展开(冒号):1.文化知识的教育;2.艺术技能的教育;3.艺术行为的教育。就艺术教育的总体来说,无论哪个方面,艺术的教育都必须是通过“艺术的行为”来实现的教育。但在上述师范教育的讨论中,不难看出,我们对艺术教育目的的认识,是在将艺术教育的技能培养、知识教育与艺术素质教育的要求分离开,来强调艺术教育中的技术能力和泛文化意义,而忽略了艺术行为自身对于人的文化价值。无论是中小学美术教育还是师范高等专业教育的讨论中,我们虽然在不断地强调艺术的创造性和文化性意义,但这1强调,大都是将创造性和文化性从艺术体验的行为中剥离开来,孤立地谈它的社会意义和价值。由于这种观点更多地倾向于艺术教育在教育中的工具性意义,从而,使艺术行为本身的实践性与创造性分离开来,使艺术行为的价值与人生活的本质要求分离开来。造成我们的艺术教育所针对的目的与艺术对于人的根本价值在事实上的背离。

艺术的本质是通过艺术的活动实现对现实的体验,通过某种情感的行为方式来实现对现实精神的体认。因而,艺术的行为也适用于认知的原则,它总是在相应的环境和生存需求中发生。以幼儿学说话的过程为例,1个母亲对孩子进行语言教育的同时,必然通过各个方面的能力开发使孩子获得言语的基本条件。语言能力的发展必然伴随着认识能力的成长而实现。语言能力的成熟,实际上是孩子在整体成熟过程中的1个方面。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语言的掌握必然要在生活的要求中,通过实际的运用过程才能领悟其意义,创造性必然蕴含在这1运用的要求中,它并不能脱离与生活紧密关联的运用要求而孤立存在。就艺术的文化性意义来说也是1样,它不仅包含文化知识的内容,艺术对人的意义,更多地在于我们用艺术的方式来领悟生活,感悟人的存在价值。审美体验来自于我们内心深处对事物所做出的回应性体验。生成美的感悟和体验依赖于我们的体验过程,就如同我们经历生命的过程1样。艺术的领悟同样是在1种实践性的过程中来实现的。因而,艺术的行为也必然总是针对现实做出的实践。由此,反观上述对艺术教育目的的讨论,不难看出,在师范艺术教育的认识中,我们对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和作用,在事实上是忽视的。

艺术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艺术体验方式和思维的发展有着本质的关联,阿恩海姆认为,艺术的意义就是对生活本身最充实、最纯粹的体验。艺术的体验性特征要求我们的艺术行为,首先是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实现认识的目的。从事艺术的学生所以从绘画学起,不仅是为学习绘画的技能,其目的还在于培养学生用视觉的方式对事物进行体验和传达的能力,建立艺术的行为意识。

在艺术行为中,图像的表达和体认,实际上是对事物的1个“看”法或认识,艺术的行为是以视觉作为体验事物的基本方式来拓展人的认识能力的1个实践。只有通过探索性、体验性和表现性的运用才有可能让学生深刻地领悟到艺术语言的意义。由此看来,现存的师范艺术教育,其艺术实践的意义是否具有艺术行为的含义也是值得质疑的。艺术的行为目的要求我们以艺术的方式来实现对生活的实践,艺术家的体认和观看,是以视觉形式“体验”和“探索”事物的过程。因此,绘画创造的真正价值是在形式体认的要求下,给人提供1个观看的方式,而不是1般人认为的那样,仅是发现美的形象感受。

我们在艺术教育的认识上,对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和作用的忽视,表明了我们对艺术含义的曲解。我们对艺术这个词义的狭隘的认识,分裂了人的本质要求。我们忽视了人的思维、体验、认知都来自于作为同时是精神的、生物的和物理的存在的人的要求。如果,艺术行为本身不是在相应的环境和生存需求中发生,人就不能通过艺术的行为来实现对现实精神的体认,我们也就无法依靠这种行为改变或构建我们的艺术观念,获得艺术的创造能力和体验能力。

人的认识从来都不是纯粹来自于对象的映照,认识的世界是在认识者的参与中产生出来的。因而,艺术的创造不在于新的现象、美的式样的发现,而在于建立新的视觉思维的角度和视觉体验的方式。这是1个不容忽视的,在“人”的基础上实现认知的起点。因为它能促进我们用体验的方式反思和重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艺术的表达和体验中,视觉发现的效应取决于“观看”世界的方法的可塑性。通过视觉的塑造、发现,这个观看的可变性、多样性使我们体验到了这个世界存在的方方面面和我们存在的意义。就人的体验的要求上,成功地运用这种功效,不是艺术家的专利,它也是艺术教育者的责任。我们的艺术教育就正在这个“视觉塑造”的过程中发生着作用。

阿恩海姆认为(冒号):想象本身是1种思维的功能,观察则是认识的过程,解释和意义是观察的1个不可分割的方面,而教育可以阻碍,也可以培育人的这些能力。

在我们的艺术教育过程中,无论面对怎样的对象,就艺术对人的意义上说,都是1样的。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师范艺术教育所面对的学员,不仅是未来的教师,他们首先是1个接受普通艺术教育的受教育者。在这1点上,和所有艺术教育的受教育者1样,艺术教育的价值是相同的,接受艺术教育的权利也是相同的。因而,我们在实施师范性的艺术教育中,不能因为师范的职业教育目的而因噎废食,用1种简化的艺术教育来替代教育中艺术对人的根本意义。这种意识会导致1个危险的结果——它必然把艺术对于人的意义歪曲为某种形式的审美教育或是单纯的技术教育。将审美的概念,引领到仅对现实表象的“美”的发现上,将艺术的教育引申为仅就“艺术形式”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误导学生对艺术的基本理解和认识。在艺术教育的基本问题上存在的这些偏见,会使我们的美术教育不仅与艺术素质教育有根本性的偏离,即使作为专业艺术教育的要求来讲,也会因为这1偏见背离人对艺术的要求。

所以笔者认为,师范类的艺术教育,应该由两个内容组成(冒号):首先是针对人的艺术教育;其次是针对美术专业的技术教育。作为接受普通教育的学员,师范生所受的艺术的专业教育首先必须是1个完整的艺术教育,而不仅是职业技术的教育。就培养艺术教师来说,具备艺术实践的基本技能的同时,也必须具备良好的艺术素质,而这1良好的素质,不是仅理论教育所能给予的,它同时还必须通过艺术的实践行为来实现对艺术价值的领悟。否则,作为艺术教师,在他进入美术教育的实践时,就无法保证他对艺术教育思想的正确理解,并在这1思想的指导下实现有效的艺术教育。不难设想,如果1个师范生自身就没有得到过真正的艺术体验和教育,他又怎么能够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艺术对于人的价值?

尽管在师范的艺术教育中,由于目前的制度问题使得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矛盾的确难以解决。但我们必须意识到,艺术的教育目的,无论是针对专业艺术人才的培训或是普及教育中的素质培养,艺术素质作为人的基本要求都是1致的,都是作为进入社会的能力准备的。艺术教育应该也必须和人的生存价值结合起来,以便在真正的意义上实现艺术教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 (冒号):

体验式教学的含义篇6

关键词:对话性实践;学习共同体;物质的量浓度;有效建构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11-0018-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11.007

最近一段时间读了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的代表作三部曲之一《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一书,本书重点论述了“学习”作为一种对话性实践,不仅引导我们从独白的世界走向对话的世界,而且借助这种对话性的、合作性的实践,为人们提供了构筑起“学习共同体”的可能性[1]。在佐藤学教授看来学习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对话(认知性实践,即创造世界),是与自身的对话(伦理性实践,即自我探索),是与他人的对话(社会性实践,即形成伙伴)。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只简单地看到了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这一单维的活动。“时间”、 “空间”、“人”、“知识”、“环境”等等在效率的压缩下,变得客观而失去了其原本丰富的内涵,机械而僵硬。课堂里同时发生着他与客体世界、与他人、与自我三位一体的实践,而且这种实践的发生是一次性的、特有的、瞬间的。

我读着佐藤学的书,内心不时充满着对教育无限的遐想,勾起美好的向往。掩卷沉思,在脑海里究竟留下哪些痕迹?如何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对话”实现观念建构与转变的教学?下面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教学为例作一阐述。

一、在问题驱动下走向“对话”,形成对浓度概念有效建构与浓度意义的深入思考

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构成物质微粒之间的相互转化。我们在科学实验和实际应用中有必要搞清楚溶液中含有溶质微粒数有多少,也就是说,原来的质量分数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了,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衡量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物质的量浓度”这部分内容位于 《化学1》的第一章[2],在学生初中已经学过了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本章又学习了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和气体摩尔体积的基础上,本内容要使学生对于溶液浓度表示方法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学会一种使用更为方便、广泛的表示方法,使学生对化学的认识更进一步。同时,本内容承前启后,既是对初中溶液知识的继续和延伸,又是对新学物质的量等化学基本概念的巩固和应用。为便于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可采用“类比式对话”的方法,通过常见的口服液、消毒液、眼药水、酒、矿泉水等标签中表示组成的数据意义的理解,并根据自己手中的标签归纳表示溶液组成的多种方法:V/V 、m/V 、n/V、m/m,能够提高溶液的组成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溶质的体积与溶液的体积,与原有的“物质的量”、“溶液的质量”、“溶液的体积”的兼容性,有利于对“物质的量浓度”这个陌生概念内涵的深刻理解和掌握,并将建构这样的基本观念:混合物的组成表示方法总是某种成分占总体的多少;表示溶质和溶液多少的物理量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相同物理量时单位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

将某些物质配成溶液是日常生活和科学实验常用的方法,人们首先要搞清标记溶液定量组成的方式有哪些,故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事例与之形成对话:(1)矿泉水中各元素的组成常用质量体积浓度来表达,其单位为mg/L。其中钙的含量为≥4.0,它表达什么含义?(2)天之蓝酒的酒精度为45%,它表示体积百分含量,说出它的含义?(3)表示溶液组成的共性是什么?(溶质的量溶液的量)

为了实现从用“质量分数定量”表示溶液的组成向用“物质的量浓度”定量表示溶液的组成的转化,也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本质意义,初步建立物质的量、摩尔质量、质量分数、密度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围绕浓度的本质意义开展对话,为学生体会物质的量浓度的价值意义进行铺垫,引导学生切身体验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获得过程和方法,促进学生内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强烈愿望,对有关知识进行深入研读和深刻思考把握其本质属性。

问题解决总是跟思维联系在一起的,人们为解决问题而思维。作为思维产物的观念跟问题和问题解决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设计相互关联的问题引发的对话,激发学生的思维,进行从定义、符号、单位、表达式等方面对物质的量浓度的意义进行深入的理解,进而引导学生建立物质的量浓度的核心:就是单位体积溶液中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的观念;由问题的提出而引发的对话,一是实现了对几种浓度表示方法的对比和表达的探究实践,理清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解度和质量分数概念的本质认识。二是巩固对溶液均一性的深刻理解,有利于溶液浓度本质意义的暴露,形成合理知识结构,并由此及彼,触类旁通,防止知识的混淆;三是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将知识内化,形成自己的对知识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深入体验到物质的量浓度的核心价值,逐步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

二、在真实的情境中引发“对话”,建构不同浓度溶液配制的方法和思路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学生掌握的第一个定量研究实验,对培养学生用定量的思想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对整个高中化学的学习乃至今后继续学习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在课堂上,从浓度的意义出发,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情境,利用更多的课程资源、制造更多的机会来充盈丰富学生的感知,引发学生与教师、与同学、与自己的三位一体的对话,形成学生注意、好奇、质疑、愤悱等急于解决问题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更具体、更丰富地与生活、生产、科研进行更为亲密的接触,诠释了佐藤学的教学价值重建的意义。

在教授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时,应该明确配制的要求与目标,而不应将溶液的配制一味“精确化”,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物质的性质和浓度要求出发,思考配制方式的选择,使学生理解粗配和精配的价值和方法,根据实际要求,按需配制才是最符合科学研究需要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教学,围绕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定义,从 c=n/V 的基本意义出发,引导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核心:是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配制时确定溶液的体积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是确定溶液浓度的关键。

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凸显溶液配制的思考方法从浓度的内涵入手,结合浓度的要求或物质的性质,确定是粗略配制或是精确配制,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师生对话,一是揭示溶液的精配、粗配与物质的量浓度内涵之间的相互联系;二是将一定浓度溶液的配制核心知识(思路与方法的选择)结构化,形成“不同浓度溶液配制”的意义建构;三是促进学生对浓度配制思路与方法的理解和反思,从而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线索,进行归类、整理,创设将仪器、试剂的选择与溶液配制要求相结合的真实的情境,选择适当的仪器、步骤进行配制。

通过创设正确与错误、探究与建构,分享与独享、激发与抒发的真实情境,将情绪内容(到底怎么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啊?)与知识内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思路与方法)进行深度的融合。这样有利于学生建构化学知识的良好载体;有利于学生产生化学认知兴趣的源泉;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认识世界的化学视角;有利于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4]。

如,教师可以提出是否什么物质都能精确配制、能否精确配制0.400mol/L的NaOH溶液100mL 等问题,引导学生了解NaOH 由于其在空气中易于吸收CO2 和水分等,因而不能精配。与 NaOH 类似不适合用作精确配制的物质还有浓硫酸、 盐酸等,而 NaCl、 Na2CO3等物质由于(1)在空气中稳定:不吸湿、不挥发、不与空气中物质反应、受热不易分 解;(2)纯度较高;(3)实际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符含;(4) 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便于减少称量误差而用作精确配制的物质。化学上把这样的物质叫做“基准物质”。像NaOH、硫酸等不能精确配制的物质,即使采用精密的仪器,要配制所谓的 0.100mol/L等精确浓度也是完全达不到的,这些物质一般均采用先粗略配制,再采用基准物进行滴定标定的方法获得其准确浓度。

三、在学习共同体中生成“对话”,建构溶液配制要求源于配制精度的认识观念

佐藤学认为:建设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学习共同体”,把过去的个人主义转换为共同体的学习,保障每一个学生的以多样性为出发点的活动性学习,以实现多样的学习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成为自立的、活动的、合作的学习者[1]。边讲边实验集教师演示、学生实验于一体,既凸显了化学学科特点,也是创设课堂中“学习共同体 ”的有效方式之一。在由实验操作形成的“学习共同体”中生成的“对话”,能使学生迅速进入有关的思维活动,不仅思维过程合理、有效,而且能使学生增加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思路和方法的理解,丰富有关一定浓度溶液配制意义的认识。

由师生共同实验操作形成的“学习共同体”,顺应了化学教学由教室向实验室转移的改革趋势,它不是一种简单的教学场景和教学形式的变换,它蕴含着教师对步骤源于实践(实验过程),仪器源于步骤,操作和仪器的注意事项源于步骤和仪器的精度等认识观念的正确把握和建构。通过学生在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操作过程前形成一定的认知冲突情境,引发学生“心动”;通过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精确配制实验探究,引领学生“手动”; 通过在精确配制中可能产生的误差对比分析、质疑、辩论,激发学生“脑动”;通过学生充分的表达交流,引导学生“口动”;这样在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的前提下,促进知识的正迁移,形成对溶液配制意义的深刻理解。搭建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共同体,学习积极性就会被激发,自主学习的意识被唤醒,在动脑、动手、动眼、动嘴的过程中[5],建构配制过程要求与仪器要求源于配制精度的核心观念。

组织各小组同学讨论、互相提问,完善实验细节,设计方案,实验操作配制溶液。教师参与讨论实验配制过程中的问题,讨论如此操作的优劣以及对实验的影响,学生配制过程中的共性问题,教师重点启发共同讨论。

佐藤学的《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对于我们转变关于学习的思维方式,恢复学习的目的、意义、价值与快乐,尤其是对改变长期以来课堂教学中划一的、强迫性的学习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佐藤学著.钟启泉译.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 宋心琦主编.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化学必修1[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 王磊等. 基于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物质的量浓度教学设计研究[J]. 化学教育,2010,(1)

体验式教学的含义篇7

一、动手操作、感知认识、迁移知识

本节教材从学生熟悉的1个几,几个几是多少入手,先让学生摆出一个正方形(即一个4)、二个正方形(2个4)、三个正方形(3个4)等,并正确地说出是几个4。再引导学生迁移知识,1个4就是4的1倍,几个4就是4的几倍,在学生表述的过程中逐渐感知明白:1个4就是4的1倍,4就是一倍的量,也就是其中1份的量;几个4就是4的几倍,也就是有几个一倍的量(既几个4)。这样学生对倍的含义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倍就是与原数相同。从而实现了知识间的迁移、转化,从一个几、几个几过渡到学生学习的新知识上来。

二、操作实践,经历体验,理解知识

实践操作是学生体验“倍”,理解“倍”的关键环节。在摆的过程中,先摆出一倍的量(既标准量,即一份的量,要注意一倍量的整体性),再引导学生思考:几倍的量怎样摆?学生通过探究、讨论,明白:几倍就是摆几个这样一倍的量,要一倍量一倍量的去摆……也就是要一份一份地摆(摆的过程体现直观性、完整性、整体性、独立性)。如摆第二行是第一行的三倍:第一行先摆, 第二行再摆这样的三份:(注意:第二行的每一份应与第一行的数目、形状、结构完全相同,同时第二行中的每一份的间隔要相同),通过这样的教学环节,学生就会感受体验到几倍就有这样几个一倍的量,体现了两个数之间的倍比关系。

体验式教学的含义篇8

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学时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数的含义。同时,为了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使学生易于接受,本节课的小数认识都结合元、角、分或常用的单位,便于学生联系实际初步认识小数的含义。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小数,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综合等活动,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索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小数,能正确读写小数。

2.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小数含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大家都去商店买过东西。有一些商品的价格,你们认识吗?谁能读一读?(多媒体出示)

铅笔 牛奶 削笔刀 剪刀 电饭锅

0.5元 9.8元10元12.3元289元

师:给标价牌上的数进行分类,为什么这样分?各有何不同?(学生讨论交流)

师:大家认识这些有小圆点的数吗?(揭示课题:认识小数)

[设计意图] 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小学生已经有了整数和分数的相关知识,积累了有关小数的生活经验,这样就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

(二)共同探究,认识小数

1.认识整数部分为0的小数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

课件演示情境:如果你想购买一张书桌和文具用品。在商场里挑中了一张书桌,合不合适呢?已测得桌面的长是5分米,宽是4分米。

师:5分米和4分米满1米吗?用分数如何表示?5分米,用小数表示,是0.5米。(板书等式)

师:这里的0.5米表示什么?

帮助学生理解0.5米。学习0.5的读写。讲解小数点,并规范小数点的书写。

师:同样,米用小数如何表示?理解0.4米的含义。(板书等式)

(2)知识迁移,提高认识

师:十分之几米是零点几米,那么十分之几元呢?

生:十分之几元是零点几元。

师:请举例说明

(学生举例,说理由,师生共同验证。)

师:从这些例子中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归纳得出:几角是十分之几元,也就是零点几元。

(3)数形结合,提高认识

出示例题,理解题意并提问:这里有3个正方形,每个正方形都被平均分成了10份,你能先写出分数,再写出小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吗?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交流)

变式练习(一个正方形):在正方形中还发现了一个小数,知道是多少吗?0.7表示哪一部分?为什么空白部分是0.7?另两个正方形里的空白部分分别是多少?如果要表示出0.3,应该涂几份?

师:仔细观察这些数,有什么发现?

(组织讨论交流,揭示:十分之几是零点几,零点几表示十分之几。)

[设计意图] 小数的含义是抽象的,需要大量现实素材的体验,积累起丰富的感性认识,并经历抽象概括的过程,才能逐步感悟,进而实现知识的建构。

2.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

课件演示情境:选定书桌后,来到文具柜台,看到售货员正在给商品标价。如果请你帮忙,你会把圆珠笔和笔记本的价格用小数表示出来吗?

(学生独立尝试,四人小组交流)

集体交流,从“先分后合”的角度感悟1.2元和3.5元的含义。

做练习第2题。问:为什么0.8元的小数点左边是0,而1.7元的小数点左边是1呢?

思考:把几元几角写成小数时,可以怎样想?小结:几角是零点几元,几元几角就是几点几元。

出示课始的标价牌“剪刀12.3元”,问:12.3元是几元几角?为什么这里的“3”表示3角?

[设计意图] 小学生对商品的价格和人民币的使用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理解几点几元的含义。因此,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尝试,小组交流。接着通过研究0.8和1.7整数部分的不同和12.3十分位上数的含义,加深对一位小数含义的理解。

3.认识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1)自学课本,知道自然数和整数,了解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检查自学。

①指出课始标价牌上的数,哪些是自然数,哪些是整数。

②辨析

最小的自然数是0。( )

整数包括自然数。( )

③写一个小数,并与同桌交流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五、作业

1.填空

(1)小数部分是9,整数部分是3的小数是( )

(2)6角用小数表示是( )元,13元5角用小数表示是( )元

(3)2.4元=( )元( )角

(4)0.7米=( )分米

(5)8厘米用小数表示是( )分米

2.认识数轴上的小数

(1)出示一条数轴,问:这上面的0、1、2、3等是什么数?在0与1、1与2、2与3之间会有怎样的数?

(2)动态等分,问:每两个整数之间平均分成10份,每一小格用小数表示是多少?像0.5、0.9这样的小数在什么范围内?在数轴上指出这三个数的位置。1.2比哪些数大呢?

(3)课外了解小数产生发展的历史,感受数学的魅力。

体验式教学的含义篇9

关键词:高中阶段;美术鉴赏课;体验式教学;实施分析

实践体验的教学方式是有效促进学生对美术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并让学生在这种体验式教学中对美术鉴赏有一个自我的判断力和标准,尤其是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不能用体验式教学来引导学生学习美术,因为很多作品是教师无法用语言进行更深刻的表述和分析的,只有通过学生自己体验来得到并提升自己的美术鉴赏力和审美能力,让学生对艺术语言有自我的认知和应用,才能从根本上达到对美术鉴赏课的有效学习。

一、体验式教学的含义

体验式教学是让学生具有对某一事物和过程的真正亲身经历,然后获取对这一事物过程的一个全面而贴切的自我感受和情感认知,并积累自己的认知经验,跟随教师的引导,参与到美术鉴赏的实践活动中去,其侧重于对知识和学习个体的一种亲身体验和互动关系,不断增加学生在这个体验鉴赏过程中的亲身实践经验。作为高中美术鉴赏课的体验式教学工作,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我体验,并提倡学生从情感上自由发挥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从而潜移默化地对作品产生共鸣,让一种相对静态化的艺术变得更加具有活力,并发挥“催化剂”的作用,实现学生从这种美术鉴赏课中获得更多艺术性的意义和价值的作用。

二、美术鉴赏课体验式教学方法的阐述

1.通过探索式的体验教学学习美术鉴赏课

体验式教学如果采取探索的办法来实施教学,就需要让学生对一些课堂具有探索性活动的内容进行参与,从而丰富这种体验式教学的过程。采用这种探索的方法能够让体验更加真实、自然且具有一定的实践性作用,让学生能带着思考参与进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可通过在课堂上安排学生组成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或者是开展某一个美术鉴赏课题的辩论赛,甚至可以根据某一美术作品的主题进行自由表演来表达作品,从而让学生从这种探索教学中发挥自己对作品的看法和表达,例如在讲后现代主义的美术鉴赏课时,可以让学生对剧本进行自由的创作并对其进行自我的认知和理解,让学生有更加全面的发展。

2.通过实践的体验式进行美术鉴赏课的教学

实践的体验教学是让学生参与到自己动手的操作活动中的一种体验学习过程。在这个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对美术鉴赏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掌握了基本鉴赏课程理论的同时,还能对其中的文化价值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知。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对画家仅仅通过寥寥几笔就能形成大作表示质疑和不能深刻理解其中的含意,并认为也许自己就能通过随便作画变成一位画家的认知现象,在这种认识误区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临摹的方式来体验这种作品的深化含意,并感受到文人在作画中笔墨的那种精妙和情感的深厚,然后再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进行自主作画,然后将其与名家作品进行对比,进行切身的感受和理解。通过这个过程也许不少学生就逐渐认识到文人作画仅仅的那几笔并非容易,需要技巧、功底以及思想情感的融合等作为前提,从而表达出作品的诗情画意以及那种不可言喻的神韵。所以,这种实践的体验式教学能够带给学生更加真实而形象的感受和经历,从而也能更加全面客观地鉴赏作品。

3.利用情感体验学习美术鉴赏课

情感体验的教学方式是通过一种感性对学生心理的带动所形成的一种体验教学过程。对于美术作品其灵魂就在于充满了丰富而饱满的情感,让欣赏者能够产生共鸣和情感的冲击作用。所以,学生在进行美术鉴赏课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对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予以理解和认知,并通过自我的那种情感体验来感受作品中的美,能从画作中延伸出更加丰富的情感,并让学生在这种直观的感受中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进而对作品有更为深刻和立体的理解和感受。

综上所述,高中美术鉴赏课通过各种不同的体验式教学能让学生对作品有着更加丰富和深刻的感观和理解,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不断地培养鉴赏力和对美的判断力。

参考文献:

体验式教学的含义篇10

一是“咬文嚼字”理解概念.如,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好多学生总会把“氧”记成“氧气”;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学生会误认为只有“加快”等.

二是抓住概念异同,理清概念.如,混合物与纯净物、化合物与单质这两组概念学生经常混淆.实质上混合物、纯净物的分类是依据组成“物质”的多少,而化合物、单质的分类是依据组成“元素”的多少,一种元素可以组成多种单质,混合物中也可以只有一种元素,只要它含有两种或多种物质就行;

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含义,数字所处位置不同,意义就不同;……

三是强调关键字词,吃透概念.如,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可溶性”学生常易丢失;化合物、单质定义中的“纯净物”易简化成“物质”,酸、碱溶液能使指示剂变色中的“溶液”,要讲清如果不是“酸、碱溶液”,它们就不能离解出离子,指示剂就不能变色.

2.实验教学引领学生研究细节

教师要指导学生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仔细观察、记录、认真分析步骤和方法,提醒学生实验现象记录用词要准确,要关注实验的细节,培养学生严谨据实完成实验报告的好习惯.

例1 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要求学生把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是否有“水雾”生成?教师在这里不仅要指导学生把握烧杯应罩在火焰上方的位置、时间的长短、水雾”生成的位置,还要帮助学生分析解释黑烟出现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细心学习的好习惯.

例2 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去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时,我们发现有的实验组水进入达不到实验规定总体积的1/5.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我就引导学生注意:这个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装置的气密性和药品的用量,另外是否开始就打开弹簧夹也影响到实验的现象,再让刚才出现问题的实验组自己查找原因,重新做这个实验,结果都成功了.接着我又进一步拓展:如果把红磷换成木炭,现象会一样吗?从这个实验我们还会发现剩下的4/5的气体具有什么性质?

3.组织练习指导学生关注细节

化学习题的题型很多,有计算题、简答题、检验题、鉴定题、实验探究题、推断题等等,不论是哪一类题型我们在备课时都要认真推敲,注意问题的层次性、渐进性、阶段性,由浅入深、由点到面,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增长知识.

如,我们在讲完呼出气体成分探究实验后可设计空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鉴别;在讲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后可设计氧气和氮气的鉴别;接着就可以设计空气、二氧化碳、氧气、氮气的鉴别,这样既复习了原有知识,又建立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如,讲完化学方程式后的复习,我们的习题准备就要从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到定律的形成,然后用它去解释日常生活的现象,再到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它的含义,最后自然过渡到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这样既复习了每一个知识点,又弄清了每一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便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同样,讲计算题更是如此,先让学生学会审题,再跟学生明确解题的格式,然后才能提高题目的难度;在学生掌握了单一题型后,再让学生去解综合题.

4.和谐课堂对待学生讲究细腻

陶行知先生说:“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的精力去做事情.”.融洽的课堂气氛,和谐的师生感情,使学生能积极地投入、轻松地学习、认真地思考,师生在互动中进行教与学的流程,无形中提高了课堂效率.

教学中,每解决一个难点,要多看看学生的表情,这是最简单直接的反馈,如果大多数学生处于茫然状态,我们就要多一些耐心,做过细的工作.

练习时,要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作业情况,个别问题个别辅导;共性问题,集体讲解,堂堂清、日日清,就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因此,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关注每一位学生,他们的眼神、他们的动作、他们回答的每一个问题,让学生时刻体验:我,就在老师心中!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化学的热情.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从“细”处入手实现化学的有效教学,还在于教师课前备课充分、实验准备充分,课堂上善于排除干扰,设置巧妙的情境,合理组织教学,创设积极的课堂教学气氛,灵活处理课堂突发事件,从而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充分体现一位教师的实力和功力.

参考文献:

[1] 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