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21:30:25

体验教学

体验教学范文篇1

在进行小学数学体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这是很重要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通过具体的情境设置来帮助学生对学习对象进行初步的认知,帮助学生获得特定的体验。所以,所谓体验教学,就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亲身体验某一件事情,从中获得一定的体验和认识。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一定的数学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加以运用。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所扮演的主要是点拨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这一点是万万不能忘记的。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就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事实已经证明,学生是具有再创造能力的,只有自主地对学习内容进行了解,才能够真正地掌握这个知识点,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举个例子来讲,在学习完有关圆的一些内容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思考假设存在有这样一个圆形,其被沿着半径以圆心为起点切开,将切割完毕的部分进行拼凑得到了一个近似于长方形的图案,长方形周长减去圆的周长是6厘米,让学生通过这些条件求出圆的面积。乍一看貌似难以求出答案,但是学生经过思考之后就会发现,多出的6厘米就是长方形多出的两条宽,也就是圆的半径,问题便迎刃而解。要知道教学内容是死的,但是教学方法却是活的。教师的任务就是将书本上的知识进行简化或丰富,以科学的方式方法教给学生。这既是教师的职责和义务,也是教师做这项工作的意义所在。只有帮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数学教学的意义才能得到显现。

二、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

所谓体验教学,顾名思义肯定是要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践操作的。在教师进行完口头讲解之后,学生就可以进行实践操作了。陶行知先生所谓的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大概就是如此。只有在实践动手之后,才能检验出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才能帮助学生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且帮助他们解决。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具体来讲,比如我们在学习时分秒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小钟模型,在上课的时候使用。制作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当学生有问题的时候,教师要第一时间上前看看是否需要帮助。在模型制作完成之后,学生对于时分秒的认识也就大大提高了。在此基础之上再进行时分秒的教学,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亲自动手可以帮助他们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强化他们对于知识的记忆和处理能力,从而促进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帮助学生相互合作

当今社会可以说是一个合作的社会,只有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教师要和学生积极地进行互动,学生和学生之间也要进行积极的互动,构建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实现自由对话,让学生不受到双方角色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之下,往往会出现教师意想不到的情况。学生有时候在体验和思维的碰撞中会得到一些匪夷所思但是确实行之有效的想法,这正是体验教育的可贵之处。在课堂上,学生通过相互间的交流和探讨往往可以使得原本并不完善的个人认识或者个体经验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相互之间的通力合作可以帮助每一个人都构建出一套完善扎实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之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会变得更加轻松方便而高效,可谓一举多得。

四、结语

体验教学范文篇2

1、课题研究背景

新课程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形成有效的教学互动,才能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音乐新课程倡导“以审美为核心”,其中反映了“以人为本”教育思想,是以直接关注“人”的发展为根本目标的,因此,音乐课教学中教师应把握新课程理念,把握课堂教学规律,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心智潜能,使其健康成长。“主动体验”音乐教学模式就是在这一教育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进行构建和实施的。

2、模式的具体操作过程主要包括四个环节:创设情境—聆听感悟—表现创造—拓展延伸。

模式的研究,主要以音乐课堂教学为载体,通过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得音乐教学呈现出循序渐进的过程,力求实现音乐课堂教学中:以兴趣出发,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渴望,进而引导学生感受领悟,保持探索音乐学习领域的持久的学习兴趣,开发心智潜能。

3、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课题实验目标的研究共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年.7-.8(目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形成课题模式进行实验)

第二阶段:.9-2011.7(目标:在实践中总结得失,进一步落实课题目标)

4、课题研究对象:七年级学生,总计400人

5、课题研究的方法: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

二、实际效果:

从学生方面说:

1、学生学习的状态变“被动”为“主动”,乐于主动倾听和学习音乐。

创设情境营造学习氛围的教学方式突出体现了其教学优越性:在短时间内及时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如在讲授广东音乐之前,教师围绕授课内容,利用多媒体呈现出与内容相关连的视频:播放中央民族乐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实况演出,视觉与听觉的冲击顿时为学生带来美的享受,激发起学生学习了解倾听广东音乐的愿望,使得学生的课堂学习主动性增强。

2、学生学习的方法变“肤浅”为“深入”,乐于主动深入体验音乐。

音乐艺术,是一门听觉艺术。聆听音乐的感受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初听乐曲(或歌曲),学生往往凭借直觉印象及个人喜好来评价其好听或是不好听,速度快或者慢,情绪是忧伤或是喜悦,而很难另有说法,或者是感到无从说起。然而,教材中每一部音乐作品的选编都有其典型性特征,能够深入体验这些作品,正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在充分聆听并把握音乐作品的基础上,才能恰当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细节的微妙之处,如:

民乐合奏曲《江南好》开始部分教师设计问题提问:“你听到了哪些声音?这些声音是由哪些乐器模拟演奏的?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样的演奏方式来表现的?”由于这些问题的设计,教师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关注到乐器音色、其演奏技法及整体的听觉印象,进而通过速度、节奏特点来体验音乐语言的表述方式;第二部分在分析音乐速度逐渐加快,力度逐步增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验到音乐情绪及色彩的变化、感受扬琴音色的变化,进而了解其丰富的演奏技法。

又如:在介绍吹打乐《龙腾虎跃》一课中,教师精心选取不同鼓声的片段欣赏,从其音色对比,敲击方式,及配器的层次上引导学生感受激越热烈的气氛。教师在某一乐段中关于鼓的描述是这样的:各种鼓敲击鼓沿儿的演奏以及竹板有规律的声音,形成了一段富有个性的音响背景,同时更加突出了大鼓雄浑粗犷深沉激越的声音。娴熟的排鼓演奏声音清脆悦耳,节奏鲜明轻快,华丽流畅的鼓点一气呵成,呈现出一段色彩绚丽的听觉效果,加之人声应和更是锦上添花,增添了喜悦的情绪。各类鼓声完美融合、交织错落,使得此乐段的演奏声部清晰,张弛有度、层次分明。因此,教师只有在充分聆听并有所感悟后,才可能精心选取到特色片段进行欣赏并设计出有效问题,从而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其次,教师感性的语言描述将会引导学生发展乐思,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主动欣赏,深入地体验和感悟音乐。

3、学生学习的效果变“胆怯”为“自信”,乐于主动参与合作表现音乐,对音乐学习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自信,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在课堂提问及练习中,教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将会增添学生学习的信心。教学中面对学生唱歌跑调现象(见教学叙事《让飞扬的歌声伴随心灵成长》中案例),积极引导和鼓励,最终学生树立起了学习音乐的信心,没有因为“跑调”现象而对音乐课望而生畏。

4、对教师而言:因为教学方式的改变,引起学生学习状态的改变及课堂学习效果的改变,由此反过来促进教师反省自身,充实提高业务理论和专业技能,实现教师专业成长。

三、研究结论:

“主动体验”音乐教学模式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体现了教师以人为本、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教学理念,模式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教学规律,以必要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鉴赏音乐的方法,激发学生对于音乐领域学习探索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并且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了合作探究意识,从而达到了高效低耗的课堂教学效果,确实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音乐鉴赏能力,开发了学生的心智潜能。

四、问题讨论:

体验教学范文篇3

关键词:师范生;实训课程;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体验教学

师范生通过“双考”(教师资格证和教师编制考试),才能谋得公立学校的正式教师岗位。很多承担教师教育任务的大学,为此变革教师教育课程,加强实训课程建设,努力提升师范生的教育实践与面试能力。在此形势下,如何上好实训课程,就成为教师教育者需要认真思考和践行的重要议题。它不仅关乎课程质量,还会影响师范生应对“双考”所需的教学技能水平。基于教育教学实训课程的性质,笔者运用体验教学法进行实践,阐明该方法的优势,呈现具体实施程序,陈述对于学生的益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体验教学对于实训课程的适用性分析

实训课程,顾名思义就是实践训练的课程。具体来说,它是在进入现场实践之前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的一类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必备的实践能力,以便有效地开展实践工作。在教师教育领域,它是指教育实习之前给师范生安排的与教育实践相关的各类技能训练课程,如比较典型的“微格教学”“教育见习”“教育研习”,以及最近兴起的“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这类课程介于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是从理论走向或融入实践的桥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特殊之处在于实施方式,实施起来有些复杂,既不能像理论课程那样以讲授或对话为主,也不能像实践课程那样以现场指导与反馈为主,而是要引导学生感悟实践,还要运用鲜活的案例或模拟真实的情境指导学生习得技能。这样的实施要求,运用体验教学法是较合适的。这源于体验教学法本身所具有的那种实践属性,及与师范生学习方式的匹配。(一)体验教学的实践性。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体验”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强调亲身经历。如果进行哲学审视,体验是主体通过自身直接的活动认识和把握客体,并把对客体的认识纳入主体的身心之中,通过主体的内心体察而内化为主体体认、把握自身存在和外部世界的一种认识方式。[1]从心理学上来讲,体验是在对事物的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事物产生情感并生成意义的活动。[2]尽管考察的立场与视角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体验强调主体的实践感悟。体验教学就要充分利用和实现体验的这种实践特性,反映到教学中来,为学生提供动手又动脑的各种机会,引导学生反思实践过程与结果,生成新的理解或建构新知。也就是说,体验教学是指向、为了并促进学生亲历与反思体验的过程。其中,所提供的机会可以是到现场活动,也可以是真实的活动情境,也可以是对现场活动的模拟,重点在于创设体验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学生通过这些机会,超越“知其然”的局限,发展“所以然”以及“如何做”的实践知识,为今后解决实际问题积累经验。(二)体验教学与师范生学习方式的匹配性。对于实训课程,师范生需要做中学,在体验与反思做的经历中掌握面向未来教师岗位的关键教学技能和实践知识。这种学习方式,按库伯(DavidA.Kolb)的说法,就是体验学习,一般要经历“四个相互适应的学习阶段,分别是具体体验(concreteexperience)、反思观察(reflectiveobservation)、抽象概念化(abstractconceptualization)和主动检验(activeexperimentation)”。[3]40也就是风靡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领域的“体验学习圈”。其中“具体体验”是通过依靠真实具体的东西来感知直接经验的过程,“反思观察”则是对感知结果进行内部转化,进而达到“抽象概念化”,即使体验深入内心并以概念和符号等方式进行解释与描述,最后回到实践中去检验,扩展对外部世界的理解。总的来说,体验学习就是获取与转换经验的过程。而这些经验往往需要借助各种教学手段或情境进行激发,促使师范生在自我和他者的经验交互中生成新的具有应用性的实践技能。为体验学习而教的这些做法,一般称之为体验教学。由此看来,体验教学与师范生的学习方式是匹配的,也是有助于师范生更好地习得今后教学所需要的经验与技能。

二、实训课程的五段体验教学法应用:以《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为例

根据库伯的体验学习圈,师范生学习的关键在于对经验的理解与转换,最后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经验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师范生要感知并领悟到这些经验,真实而适切的情境很重要。所获的知识通过行动验证与自我反思,不断概念化或符号化,创造教学意义和实践智慧,进而实现外部经验的转化,生成教学能力。由此可见,设置具体的体验情境是体验教学法的首要条件,提供知识内化的反思与实践机会是体验教学法的主要任务。师范生实训课程的体验教学法可以按如下步骤展开,第一,设置训练情境,即明确学习目标,以训练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第二,指导实践体验,即为学生在情境中的“具体体验”提供方法与策略上的帮助;第三,提供报告交流,即为学生体验后的“反思观察”及结果提供交流平台;第四,检视经验转化,即设计相关评价工具检测学生将反思结果进行“抽象概念化”的水平;第五,推进行动改善,即给予学生相似的实践情境考察知识内化与迁移水平。如此安排,一方面关注师范生体验学习的关键点,另一方面也充分考虑与学习方式及环节的对应。概括起来就是五段体验教学法,它不同于常规的三段论,即讲授技能、模拟与应用技能、反思与提升技能,特别强调通过情境体验与项目训练促使学生经验转化为娴熟的教学技能与实践智慧。下面以“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课程为例,讨论怎样实施这些步骤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一)明确目标,设计训练项目。“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是一门典型的师范生实训课程,它主要是为师范生的教育实习以及参加“双考”提供教学技能训练,帮助师范生从容应对实习和“双考”中的面试。该课程重点训练九个最为关键和基本的教学技能,分别是备课、讲授、导入与结课、提问、板书、课堂管理、听评课、试讲、说课等。针对不同的训练目标和要求,教师为师范生设置真实或模拟的体验情境,以具体的训练项目呈现,要求师范生在课外进行项目准备,在课内演练、展示或报告。这些训练项目主要根植于三类情境,第一类是案例性的,教师提供具有学科特点的真实案例,如课堂管理案例、教学设计案例,组织师范生进行讨论,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实践参与感。第二类是模拟性的,教师模拟中学课堂,组织师范生进行实践演练,如讲授、导入与结课、提问、板书等的模拟演练,在模拟情境中亲历教学。第三类是现实性的,让师范生直面中学课堂教学、教师资格证和教师编制考试的面试场景,开展现场的听评课、试讲和说课。(二)规范体验要求,加强方法指导。针对上述三类项目情境,教师提出不同的体验要求,给予相应方法指导。案例性情境需要师范生即时体验,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问题研讨,倾听同伴意见,发表观点,掌握技能要点。模拟性和现实性情境则是教师预先讲授训练规范和注意点,如导入的类型与技巧、课堂观察量表开发技术、提问中的问题链设计策略等,要求师范生在课外进行必要的准备(即进行自我体验),然后在课内或进入中学课堂进行展示、观摩,引导师范生感知、呈现、领悟和转化直接经验。(三)提供交流,反馈体验成果。不管是何种情境体验,都会产生相应的结果,教师要为此提供交流与分享的机会,组织师范生进行个人或小组报告,鼓励学生之间就报告内容进行对话,从中给予针对性反馈,促进学生反思体验过程和结果。比如师范生以小组为单位模拟了一次课堂提问过程,然后由小组代表(如主讲教师模拟者)报告提问的设计原理、模拟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其他小组的同学根据观摩中发现的问题与报告小组对话,教师从中给予指点和总结,指明可改进之处和努力方向。(四)作业检测,评估技能水平。经由交流反馈,学生收集到来自不同主体(同伴、教师)评价信息,并通过回看自己或小组的课堂演练或报告录像,根据学习目标和训练要求,检视这些信息,最终形成一份某项技能训练的专题作业,如提问技能的专题作业,由提问过程的课堂实录、来自师生的问题和建议、小组反思以及新的提问设计等内容构成。教师通过批改作业,检测学生达到的技能水平(即将经验抽象概念化的水平),并为此提供具体的发展建议。(五)创造应用情境,促进知识内化。师范生上交了作业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而是新体验的开始。教师利用作业反馈时间,向学生提供改进意见,设计相类似或不同类型的项目情境让学生进行应用性体验。改进行动可在课堂上进行即时运用,也可分小组在课内外实施应用练习,甚至是在课后带学生进中学课堂开展现场操练,促使学生迁移与内化相关技能与知识。大多数情况下,应用情境与原先体验的项目情境是同一类型的,原来是案例性的,这次的应用情境也是案例性。有些技能需要在不同的情境中灵活运用,还会转换成不同类型的应用情境,如课堂管理技能,最初是案例性情境,应用时就会换成现实性的场景。从上述步骤来看,体验教学法在实训课程中的应用,不是一节课上的线性流程,而是针对一项技能或一个专题的循环系统,正如库伯的体验学习圈那样,是“基于体验基础之上的持续过程”[3]27,可以依据学习目标和训练要求,对所采取的步骤做出调整,确保师范生的经验理解与转化成为可能并落到实处。

三、体验教学法的学生反应与改善之策

课程实施最后要通过学生的检验,才能知晓具体教学方法之好坏以及可能的改善之处。体验教学法对于“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的适切性以及优势,也通过师范生的反应来反思其改进的空间与方向。(一)学生的访谈资料分析。运用目的抽样,选择15名修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课程的2017和2018届本科学生作为访谈对象,涉及不同实训综合成绩的学生,其中8名为已毕业学生(2017届学生)。对受访者采取姓氏、是否毕业、实训综合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编码,其中姓氏以拼音全称表示,是否毕业用数字“1”和“2”表示,“1”表示已毕业,“2”表示在读,实训综合成绩以字母ABC表示,“A”表示成绩优秀,“B”表示成绩中等,“C”表示成绩处于班级平均分以下。如Zhu-1-B,是指“实训综合成绩处于中等且已毕业的朱同学”。征求上述访谈对象对三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一是你对这门课的教学方法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二是这门课的教学方法对你习得教学技能、参加教师资格证或教师编制考试有何帮助?三是改善这门课的教学方法有何建议?分析访谈资料,获得如下结果:1.体验教学法的情境体验、合作交流、做后反思、行动改进令人印象深刻有10位受访者称他们对体验教学法印象最深的是情境体验。其中,4位受访者提到课堂模拟演练是他们记忆最深的教学实践环节,因为是在做中学;5位受访者非常乐于回忆起安排去中学现场观摩与实践的经历;也有受访者对课堂中的教学案例记忆犹新,认为这也不失为一种间接体验实践的方式。代表性观点有:“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关于‘导入’的模拟演练。每个人讲三分钟左右,然后老师挨个点评。点评的内容非常仔细,包括导入的方式方法、语句的使用、个人的仪表仪态。通过模拟演练,我收获很多,觉得很有意义。”(Ye-2-A)“印象最深的是两次带我们去中学听一线老师上课。一次就是纯体验,感受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第二次是让我们做课堂观察,在课堂上用观察量表收集证据,课后在学校会议室进行讨论。我觉得很有意思,因为真正的把课堂上学的和实际联系起来了。”(Luo-2-B)3位受访者特别提到了小组合作,认为体验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形式促使他们进行深度而有效的讨论,不断反思自己的经验,有助于形成新的思路和观点。例如:“印象最深的是小组合作讨论,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分工和任务。我能在讨论中听到其他同学不同的想法。有时我会对其他人的想法持赞同接纳的态度,至于不同意的那些,则会再考虑一下。”(Zheng-1-A)还有一些受访者认为教学中的行动改进环节因为反思活动的针对性显得更有实践意义,她们如是说:“我记得这门课注重课堂报告,(报告)之后会有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环节。每次课后还要根据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写反思总结,进而修改原有方案,再加以演练。这对于我来说,是真正掌握教学技能的最好机会和办法。”(Yang-2-A)“我记得老师要求我们对自己的作业进行反思和修改,这种反思结果还要用到我们日后的教育实习和教学实践中进行检验。现在我就会有意识的拿出这节课的课件,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来思考我哪里做错了,应该如何改进。”(Zhang-1-A)2.在习得关键教学技能的基础上,提升了应对“双考”的能力受访的师范生都认可经由体验教学法而习得的教学技能有助于应对“双考”,甚至成为通过教师资格证面试的关键,因为笔者所教的两个班级学生第一次参加教师资格证面试,均通过考试。4位师范生表示正确的职业认知让他们在应对“双考”时知道一切要从“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我学会了教学如何去适应学生。在应聘的时候,我要上一节40分钟的课。因为不能使用多媒体,所以我设计了两个小组合作的环节,又考虑到学生在课堂上自我表达的需求,我增加了学生发言的时间和次数,让小组之间相互补充。通过这两个小组合作,学生就比较好地融入到我的教学过程中,同时整个课堂气氛也就变好了。”(Zhu-1-B)“整学期的教学过程让我知道了什么叫真正的‘学为中心’。所以不管是面试还是笔试,我都会让自己更加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以及教学目标、教学环节设计的合理性。”(Fu-2-C)7位师范生认为体验教学中的模拟演练培养了他们的教学自信,用其中一位受访者的话说,这种自信是他们在考试中稳定发挥教师技能的镇定剂。如:“这门课有很多上台模拟授课的机会。练习过后,在教师资格证面试的时候就不那么紧张,有利于正常发挥。”(Cheng-1-B)“课上的说课模拟、导入模拟等环节真的很好,我本来不敢上台的,其实这种训练对我来说蛮重要的。”(Pan-2-C)还有一些受访者提到了体验教学对教师资格证面试和实际教学工作的影响,强调应试技巧和关键技能的重要性。“我学的最好的就是对学生的评价,面试时对学生的回应要注意给予具体意见。有些新老师可能就是‘很好、很棒’。但是我们之前学的时候,知道可以从他的回答过程或者回答结果或者整个人的学习状态进行评价。虽然我上课时间不长,但对现在的工作很有帮助。”(Zhang-1-A)3.改进体验教学法的建议尽管受访学生都认为体验教学法有助于习得教学技能和应对“双考”,但也提出了一些改善建议。概括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的意见。一是体验的类型和数量可以丰富一些。师范生如是说:“我觉得这门课可以有更多的实践。虽然我们有上台锻炼的机会,但是还不算多,比如试讲,每个人就只有一次。”(Yao-2-C)二是模拟性和现实性情境可以设计或安排得更真实与复杂,让实际应用更有针对性。他们的代表性意见如下:“模拟演练中的课堂有点理想化,我一工作就措手不及。学生的纪律非常难管,模拟环境中的‘学生’都很听话,我建议模拟时多设置些‘不听话的学生’。”(Cai-1-A)“希望课堂观摩的真实感强一些。其实去初中听课的那两次,因为都是公开课,和日常的课堂教学情景不太一样,所以不能全面了解初中课堂教学实际。”(Yang-2-B)三是体验教学法五个步骤的相互配合和衔接可以更紧密一些。个别受访者认为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行动改进之间的对接还不够到位。例如:“在小组合作时,我感觉老师给我们的指导建议很多,这对我们的帮助当然很大。但是有时我们的想法就会被限制住,很难跳出这一范围,想到其它好的方案了。所以我建议老师在小组合作中适当的引导是有必要的,但要适度。”(Luo-2-B)“我建议反思之后对行动的改进要得到重视和加强。我们虽然会在课后写反思总结,修改原有方案。但是修改之后就仅仅把它当作作业上交,将修改结果再次用到实践中进行检验,落实得不是很好。”(Zhang-1-B)(二)基于访谈结果的改善策略。综合上述访谈结果,体验教学法的五个步骤以及对教学技能和“双考”所产生的效果均得到受访学生的一致认可,某些教学步骤则需要优化,使之惠及每个学习者的技能训练。也就是说,所建构的五段体验教学法是适合师范生的,需要改善的是怎样处理好这些步骤之间的关系,并能将每个步骤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落实到位。为此,基于师范生的体验学习需求,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与感悟,从教师教育者的视角,讨论三点变革之策。1.围绕学习目标和训练项目,加强第一课时的师生对话师范生提出“增加体验和实践次数以及丰富体验情境”的要求,不是一一对应地增加那么简单,而是要利用第一节课就学习目标和训练项目与学生进行充分的对话,才能理清增加多少是合适的,设计什么类型的体验情境是受学生欢迎的,而且借此介绍整门课程的课程大纲以及五段体验教学法的具体做法。进一步说,教师要在正式上课之前,与学生商议一门课程的大纲,说明应该达到的学习目标、学习什么内容、如何学习以及怎样才能获得学分等事宜。通过讨论,与学生达成某些共识,特别是学习要求、教学方法与评价手段等方面的内容,进而构成一份师生共守的课程合同。当然,讨论应该是平等而充分的,不能因学生经验不足而变成教师的单方解释。事实上,师范生对教学技能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也清楚自己所需,还能提出合理的要求,关键是教师愿不愿意做出正确的评估并加以采纳。笔者所教的学生感觉次数不够,可能就是因为师生之间的讨论不够充分所致。2.正确处理体验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明确教师的指导内涵学生提出“教师指导应适度”的建议,引发我们重新思考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因为怎样的指导才算适度,要放到师生关系的范畴里方能说清楚。依据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及其与学生的关系,主要教学行为可以分为呈示、对话、指导。[4]指导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激励和诱导学生学习,二是在学习过程中提供咨询、辅导和帮助。从师生关系来看,指导过程中的教师主要起辅助作用,学生占据主体地位。笔者在“提供交流”阶段可能指导过多、过细,有越位的嫌疑,致使个别学生提出改进意见。原本是想尽可能多地、甚至是事无巨细地告诉学生接下来该如何改善,往往站在教师的立场思考学生可为之处,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问题是实施体验教学的前提是学生能以自身经验自主、自觉地参与情境体验。所以我们指导学生的体验学习,首先应明确自己的身份:辅导员,更像是“导游”,把方向,明技巧,引导学生自己去感受、体验、反思与行动,一旦学生走错了路、用错了方法,再及时纠偏。其次,摆正自己的位置。教师始终是提供帮助的人,而不是为学生做决策、替学生想对策。再者,因人而导。笔者给予学生充分而详尽的反馈,对于那些技能理解与掌握比较好的学生来说,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思考和发挥,所以成绩稍微好一些的同学就提出了这个问题,但对于领悟能力弱一些的学生来讲,反而有助于他们更快更好地改进自己的行为。从成绩处于平均分以下的同学那里得到的访谈资料来看,也印证了这一点。也就是说,指导策略因应不同的学生而变化,前提是不能越俎代庖。3.关注真实的情境和连贯的步骤,强调体验的现场感与经验转化受访学生对于体验的真实性和复杂性以及步骤之间的紧密性等方面的意见,提醒我们要认真对待体验教学的每个步骤及其关联性,特别是情境的真实性和最后的行动改进问题。真实的情境始于第一个教学步骤的项目设计。在这里,我们考虑更多的是案例、模拟与现实的真假问题,矛盾冲突、复杂过程、发展中的变化考虑得少了一些,使学生的操练变得顺畅起来。真实的情境不是流畅的、一帆风顺的,在体验活动中设置一些矛盾事件更容易促进学习,因为学生会感到好奇和挑战,能享受到体验过程的乐趣,以此调动自身积极的情感参与。[5]为此,设计三类情境时尽可能多地考虑这样的真实情境,增加一些障碍和不确定性,更贴近教育教学实际,缩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由于第五个步骤往往是以教师抽查的方式进行考核,主要靠学生的自我改进,一旦教师监控不到位,就会出现受访学生所反映的情况。行动应用关注问题的解决,是检验反思结果的关键。[6]这个步骤没有落实,就会影响学生的经验转换。对此,教师不仅要明确每位同学或小组的应用任务,加强监督,还要让学生汇报行动效果,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之间相互汇报后上报行动结果。总之,教师不能让任何一个步骤形式化,而是要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师范生的体验学习。

参考文献

[1]庄穆.体验的认识功能初探[J].福建学刊,1994(6):51-52.

[2]陈佑清.体验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2):11-16.

[3]KOLBDA.Experientiallearning:Experienceasthesourceoflearninganddevelopment[M].NewJersey:Prentice-Hal,1984:40,27.

[4]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140.

[5]严奕峰,谢利民.体验教学如何进行——基于体验学习圈的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2012(6):21-25.

体验教学范文篇4

财会专业相关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所教授的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学生在学习之初积极性较高。然而,随着学习进度的推进,知识难度、理论深度的加深,学生因为接受能力不一、财会经验不足、逻辑思维不强等原因,会感觉学习难度增大。以往的财会专业教学以课堂讲授及案例串讲为主,学生会感觉枯燥,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财会专业使用情景体验教学法,以教师为主模拟社会生活场景,引导学生代入其中,凭借自身经验、认知和所学财会知识去模拟学习。这种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认知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模拟经济生活中使用到财会知识的场景案例,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加深对经济活动和财会实务的感性认知,并转化为对财会专业知识理性认识和实际掌握。这是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所学知识,并将知识向技能转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二、财会专业情景体验教学法的设计

1.教学目标设计的基础。让学生在情景体验中主动思考和学习,获得结果或结论,是情景体验教学法的着眼点。考虑到体验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由于生活经验、社会经验、认知程度等不同的原因,就算是对同一事物,不同学生的认知也存在不同和差异。为更好地体现情境体验教学法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将情境体验分为4个阶段:主动接受阶段,学生从以前被动接受教师的课堂讲授,到主动观察社会经济现象,接受与之匹配的财会知识;活动反馈阶段,学生利用关注到的经济活动以及在这些经济活动中需要用到的财会知识,主动进行情景创设,并将其代入到学习、研究与探讨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产生必要的学习兴趣;实践赋值阶段,通过一定数量情景体验活动的参与,让学生形成自觉的价值判断,按照财会原理和操作规范对现象、行为或事物进行分析、实操;知识转化阶段,经过上述3个阶段的不断积累和强化,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自己的对经济生活、财会知识的独立理性判断,对现实经济问题提出独立观点。2.体验设计的要求。(1)设计准备。情境体验教学的设计,必须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根据专业要求和课程需要进行充分准备,然后创设出不同的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产生联想,达到情景创设目的。财会专业情景教学活动的设计,不需要直接与外在环境发生直接联系,主要通过学生本身的生活经验、社会经验和学习经验去产生体验结果。因此,教师在情景体验设计准备中,应全面考虑不同因素的优缺点,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软硬条件等,通过制订计划、设计活动等,进行有效的准备,并对详尽考虑设计准备中的相关细节问题,对情景体验教学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和变数给出相应解决方案,开展可控制的体验活动,提高教学质量。(2)设计内容。情景教学设计活动最重要的环节,是设计和模拟情景主题。创设情景时,应处处以学生为出发点进行设计,首先,要确定设计和模拟的情景必须符合财会专业学习要求,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并教会其一种思维方式;其次,要考虑设计模拟的情景和学生是否匹配,重点依据学生的生活环境、年龄层次、社会经济经验、知识结构等来设计和模拟最与之匹配的场景;最后,在整个设计模拟活动中,要明确一条原则,教师不要越俎代庖、过多干预,尽量让学生自我思考、自由讨论、自主反思、自然结论。(3)设计的开放性与有序性。开放性主要是指,只要是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达成教学目的的场景都可以列为考虑对象,不一定非要是现实的经济或者财会主题。财会专业情景教学的体验设计,要以教师为主。学生必须要经过一定的理论和实践训练后,才允许自行设计场景,并要经过教师的修改指导。有序性是指要充分考虑到即便是同样的情景体验场景,由于学生的性格脾气、成长环境、社会经验的不同,引发的行为、判断也不同,因此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变化,依据客观规律设计模拟具体的情景体验主题,并且针对学生在情景体验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反应做好预案,避免场面失控,做到有序引导。

三、财会专业情景体验教学法的应用

1.扮演活动设计。扮演活动是根据财会教学要求和必须教授的知识要点,通过情景体验设计模拟,指定或让学生自主选择扮演这些角色。在这个过程中,进行角色扮演的学生依据自身生活和学习经验,模拟角色的生活、工作以及心理状态,学习掌握相关知识。而教师可以通过插话解说、提问,引导学生做出判断、得出结论、学得知识。通过多次训练,学生逐步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深刻印象,入脑入心。比如,在班费管理情景体验中,教师设计了负责人、采购员、出纳、会计各1名,负责班级美文诵读比赛的道具购买工作。采购员按清单购买道具,回来后交回两种单据给出纳员。出纳审核后发现超市里开的增值税发票无误,但文化用品店开的单据有问题,并报告了负责人。这时,负责人向全体同学展示了两张单据,全体同学也发现“收据不能作为原始凭证处理”和“单据中没有销售单位公章”两个问题。这样的情景体验,激发了学生对原始凭证审核规定的深刻理解,自动回忆并理解了“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等知识内容。这样的教学,比单纯的授课并要求学生强制记忆法律条文要轻松、有效。2.交流活动设计。通过人际交往和沟通,分享、接收新的信息,是为交流。因为个体之间性格个性、家庭因素、文化背景等的差异,面对相同的情景,不同个体所产生的体验和认知也是不一样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让学生在情景体验教学中感受到自由轻松的气氛。设计相应的交流机会和平台,让学生可以交流从各种渠道得到的信息以及自身对这些信息的心得、感悟,以此让学生开阔视野、寻找认可、激发灵感。比如:在市场营销教学中,以“消费者购买类型”为题目做课后作业,学生可以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课后到超市、商场观察或亲身体验消费者购物中的反应,结合学习的理论梳理总结,完成作业。在作业完成后可开展一堂交流活动,让学生扮演各类消费者,将自己之前搜集的资料和观察体会演绎出来,在角色扮演中加深对消费者购物心理的理解,从而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巩固,真正地做到了寓教于乐。3.探究活动设计。探究活动,是通过引导学生对经济现象、财会理论、技能操作等进行探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接受度,能够较好地锻炼学生的逻辑推导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在设计探究活动时,教师要多考虑学生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以学生理解的方式提出疑问,设计活动,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渠道和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比如:在点钞技能教学中,让学生先观看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花式点钞”的片段和中国工商银行某支行综合柜员王潇的有关视频。教师可以重点讲授“单指单张弹拨式”和“多指多张刷把式”,然后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独立探究式学习,最后让学生自行推导出一至两种花式点钞法的指法要求。然后成立对抗小组,以一个月为期限,用小组中学生创新的方法点钞,计时比赛,将胜出者的方法在学生中推广。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自我约束提高技能、勇于创新、增强自信。

四、财会专业情景体验教学法的不足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发现,相比以往课堂教学以及知识点串讲、案例讲解的传统模式,情景体验教学寓教于乐,能够明显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感性认识,同时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教学效果比较理想。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在应用情景体验教学法时,也要存在一些难度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可借鉴的经验不多。情景体验教学法虽好,但并非适用于所有专业所有课程,加上这种教学方法投入的准备时间、精力和人员较之传统的手工备课更多,所以采用不多、推广不易,可借鉴的经验不多。因此,教师在决定采用此种教学法时,一定要对其准备工作的繁琐有足够认识,对其中可能出现的影响教学安排和教学效果的问题,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二是教学中课堂秩序难以把控。在情景体验教学活动中,场景创设不好,会导致学生参与热情不高、参与度不够,出现冷场等问题;场景创设好了,又容易导致学生情绪亢奋,场面活跃,让课堂秩序出现不好控制的局面。这需要教师有相应的把控能力。三是难以保证每个学生得到充分体验。情景体验中,每一批参与的学生不会很多,加上其对每一批学生都是新的体验,所以比较耗费时间。特别是一些人数较多的大班,难以保证每一名学生充分体验的时间。一些性格腼腆、羞于上台扮演角色的学生,不能从情景体验教学中充分受益。

上述问题,应当引起每一名使用情景体验教学法的教师的注意,可以针对不同班级、年龄段学生的特点,通过合理安排教学班级人数,精准筹划、创设情景,多确定积累主题等方面的努力,来克服相关问题。

参考文献:

[1]杨通宇,陈庆良,何克等.体验教学的理论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6(8).

[2]许芳,王峥.体验式教学法在《市场营销学》课程中的探究与应用[J].河南农业,2008(18).

[3]李文君.体验式学习理论研究综述[J].教育观察,2012(4).

体验教学范文篇5

(一)钢琴艺术的多元化要求

在艺术发展中,多元化的发展对音乐学科的影响根深蒂固。对注重“二次演绎”的钢琴艺术来说有着更深的影响。钢琴艺术有着抒情表意的功能,它能让人们在声音“物化”的情境中,更精确的理解音乐艺术与其他艺术的融合。融合与创新,是艺术发展赖以生存的根基,打破学科的禁锢,积极吸收其他学科的精髓也是钢琴艺术的必然发展。钢琴这种庞大的“装置艺术”,自诞生以来就成为音乐家创作的必备之物,很好体现艺术家创作理念。随着钢琴的普及,钢琴已成为百姓家庭聚会娱乐的主角。钢琴专业的学生逐渐增多,教师也随着学生水平的上升不断完善个人讲授技巧。不仅单纯从钢琴谱面上精准的讲解,也在多元化大背景下,不断吸收音乐门类其他学科的技巧丰富课堂氛围。钢琴艺术开放性的接纳现代艺术的态度,注定它会成为经久不衰的艺术门类。

(二)钢琴教学与体验教学的恰接

在今天的艺术形态中,艺术家与观赏者已与几百年前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观众已不满足于单纯的“弹”出来的音乐,他们需要钢琴中除了体现谱子中固有的万千世界外,更需要演奏家能“表演”出来。这就要求钢琴教师在教学环节中摒弃之前一味教授谱子中难点、重点等单一的教学模式。他们需要通过一种途径能让学生理解“表演”钢琴的状态。这种强烈的需求与体验教学的理念完美的结合,体验教学的方法填补了钢琴教学的单一与枯燥。两种教学法的碰撞,为当代钢琴教学开辟了一条光明之路。

二、体验教学法在钢琴教学中的体现

(一)体验教学在钢琴中的实践钢琴教学中三种相辅相成的教学方法,即,说、唱、弹。关于体验教学中的“说”教师应掌握一定的技巧,例如,以善诱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顺着教师的思路最终由学生说出正确的结论,避免生硬的给学生直接灌输结论。“唱”对于钢琴的学习,一定要让学生在唱中感觉作曲家的情感变化,从直观演唱中了解曲子的内在情感。“弹”更是钢琴教学的重点,让学生摆脱模仿、机械的弹奏,需让学生在遵循谱子基础上演奏出独属于个人的风格。

(二)钢琴技术中的音乐表现力。学习钢琴演奏技术是钢琴学习最终要的学习点。想要完整的演奏一个作品,除了注重技巧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临其境的去感受钢琴作品的变化与“喜怒”。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体验式教学,这样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二者做到结合,才能做到正确演奏出作品中需要的音节、琶音等等。去感受钢琴技术中蕴含的赋予创造性的内涵后,演奏的技巧才摆脱了千篇一律,才能真正的通过学生的音乐表现方式去展现一个伟大的钢琴作品。

(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钢琴教学中很重要的元素。体验教学中同样崇尚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通过良好富于真情对话、音乐感情的体验等互动中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转换姿态,从教的姿态变化成共同探讨的姿态。只有二者掌握了共同的钢琴观点和话术,才能做到教师讲的和学生理解的不会出现误差。有些钢琴教师授课评价中的自我认知较为良好,没有接收到学生对曲子的理解和阐释,从而会导致信息传递的阻塞。所以钢琴教学中,平等、民主、有爱、互信的授课氛围是体验教学灌输给钢琴教学的关键,教师只有针对钢琴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才能让学生掌握钢琴作品的精髓。

三、结语

体验教学范文篇6

小学生在学习中对环境较为敏感,他们的积极性通常会被热烈的课堂气氛带动起来,模仿其他学生的行为,而教师可利用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通过创设课堂情境来加强学生的环境体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实践中,营造课堂情境的方式有很多,而鉴于音乐课程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因此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来营造优美的环境氛围,同时以课堂活动作为辅助。以《我是小音乐家》一课教学为例。在课堂开始,笔者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G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的片段,让学生认真欣赏音乐的旋律,倾听这首乐曲中蕴含的情感。其次用导语引入主题:同学们,今天我们去参加一场小小的音乐会,好吗?课堂活动:师:要参加音乐会需要入场券,售票叔叔说,只要我们能通过一个考验,就免费赠送入场券。用多媒体分别展出吉他、小提琴、法国号三件乐器的图片。师:第一张图片的乐器名称叫什么?生:吉他。师:吉他的演奏姿势是什么?在问题情境下,由笔者示范吉他演奏的姿势,学生模仿。当学生们已初步掌握了吉他的演奏姿势,笔者再次以多媒体播放《阿拉伯风格绮想曲》的现场演奏视频,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了解吉他的演奏方式。如此,通过课堂活动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营造出了优美、热烈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始终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体验。

二、强化民乐教学,加强文化体验

文化是音乐艺术的重要构成部分,它代表了一个民族的审美观点,并用不同乐风诠释了音乐艺术的多样化。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在民乐教学中重点突出音乐的民族性和文化性,让学生们增强文化体验,从而培养他们对民族音乐的情感。如《新疆舞曲第二号》一课,在课堂开始,笔者首先用多媒体播放了汉族民歌《茉莉花》,让学生们认真倾听,播放完毕后用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们讨论和总结歌曲的风格和节奏的特点。随即播放《新疆舞曲第二号》,再次让学生们总结这首歌的风格特点,并引导他们将两首歌进行对比,指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在第二个教学阶段,再次播放《新疆舞曲第二号》,并提出问题。师:这首歌中运用了哪些民族乐器?生:弹布尔、苇笛等等。师:将这首歌和《茉莉花》进行对比,同学们从中能够听出哪些具有新疆风格的音乐元素?生:典型的新疆节奏与乐调。师:如果想学习这首音乐,我们需要首先学习哪种维吾尔族乐器?想一想,如何用其他民族的乐器弹奏出与这首音乐风格相似的乐曲?在问题情境下,笔者带领学生们对《新疆舞曲第二号》的音乐结构、风格、乐器的运用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如此,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辨别能力,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学生的文化体验,从而让他们加深了对音乐风格的了解。

三、优化活动设计,加强艺术体验

严格来说,要让学生发现音乐的艺术之美,仅靠课堂传授知识和教师反复的强调是不够的,只有让学生在歌唱或演奏过程中不断地增强体验,感受音效对他们带来的冲击,才能让他们真正发现音乐的魅力,进而爱上音乐,提高音乐的素养。因此,教师需要设计一些课外活动来配合课堂教学,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充分展现自己的音乐技能,体验由音乐艺术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例如,教师可定期组织学生举办歌唱竞赛,让他们通过比赛这一平台逐渐加强对音乐课程的热爱,积极主动地提高自己的演唱技巧。同时,教师也可引导学生们成立乐队,将擅长器乐和演唱的学生分到一个小组,在培养他们合作默契度的同时,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园内表演,一方面培养他们的自信,另一方面也通过积累实践经验来提高学习能力。此外,教师还可让学生们尝试着编曲,给他们提供一个大致的编曲方向,让他们充分利用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如此,通过这些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弥补了小学音乐教学中实践环节的不足,让学生获得了更为强烈的学习体验,从而让他们对音乐课程产生全新的认识,提高学习的兴趣。

四、结语

总之,音乐是世界上各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在新时期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广大一线教师应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并开辟多个教育途径,引导学生加强对音乐的理解,发掘他们的音乐天赋,让他们充分体验音乐的艺术魅力,从而提高音乐素养,为以后在音乐道路上不断前行而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崔秦勤.对中小学音乐体验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3,(19):38-39.

体验教学范文篇7

市场营销专业体验式教学,就是把教学内容的设计放在第一位,努力营造营销教学场景,使学生完全处于全真模拟的营销环境中,学习专业能力,积累实践经验。市场营销体验式教学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的出发,以严谨的学科性质引导学生的认知,对教学相长有显著影响。体验式教学的主要方法有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陶冶法、游戏法等,而实施途径则包括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等。

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现状

很多学生都觉得,市场营销专业是一个广而不精的专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要学的东西很多,基本什么都要学,涉及基础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市场营销学、现代推销技巧、商品经营、营销策划等课程。大部分教材内容重理论而轻实践,毫无疑问,过于理论化的教学内容与闭门造车的教学方式根本吸引不了学生,更无法满足如此残酷的市场需求。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莫过于教学环境和实训基地的缺乏,导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分离。

1.师资力量匮乏

目前,中职老师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师资力量匮乏。很多中职学校师资力量跟不上,很多时候都是外聘的老师。自己的老师,很多也不一定是本专业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而中职老师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传道授业,如此一来可能会导致教给学生的东西不够专业。

2.教学体系不够完善

一个完善的教学体系对于教学来说很重要,特别是市场营销这种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一定要明确该掌握哪些理论知识,什么时候掌握,该分配多少时间给实践环节以及怎样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这些都是需要考虑并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分配学时的。

3.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很多中职市场营销专业还是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手段教学,其实这都是远远不够的。在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如果还是用这些老套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离开学校后必然很难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

4.评判标准单一

营销专业本应是实践技能占大头的专业,而很多学校对学生的评判标准依然是以理论测试为主,采用学分制。少数学校除了学分外,会有社会实践报告等等辅助评判,可是即使学校有相关政策,真正能达到要求的学生很少,实践报告也可能造假,这样一来,学生实践能力没增长多少,造假风气反而盛行一时。

5.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营销专业最理想的状态是用扎实的理论基础指导实践,可是很多学生因为各种原因理论基础都不扎实,而到了实践环节,就有更多问题了。比如说,有的学校根本没有实践环节;有的学校把营销实训列上了日程,但由于资金匮乏,财政拨款困难,迟迟没法落实;有的学校为了完成任务跟校外企业签订实训基地,但是很多校外企业只是提供参观,想要学生接触行业本质工作,则是难上加难。此外,由于缺乏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很多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仅仅依赖于一些陈旧的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方式,与现实市场营销环境相去甚远。

三、市场营销专业体验教学模式

1.传统体验教学

(1)社会实践教学

把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任务和时间明确分为理论和时间两部分。在完成理论教学后,给学生安排至少三周的实践教学时间,让学生通过处于全面仿真的实践教学环境,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融入实践中。不过在这个环节中,需要解决学生实践的经费问题,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把学生分成实践小组,以4~5人一组最佳。学生自定义开发市场对象,各小组通过已经掌握的营销理论知识,考量成员的个人能力并分配任务,合作完成营销方案的具体制定。实践环节应完成以下步骤:首先,挑选一类产品完成市场调研,对已选市场进行SWOT(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其次,进行市场细分并选择合理的目标市场,确定产品市场定位;然后,制定4PS策略。前期准备工作就绪后,选择适当的销售地点,通过各种促销手段,为各小组赚取利润。整个过程以营销策划方案的完整性、个人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利润额等多项指标作为评价标准。事实证明,这样的体验教学方式能有效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能很大程度上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

(2)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需要有完整的课程流程设计。最理想的状态是市场营销专业学生高一、高二年级在校扎实掌握理论基础,高三开始在优秀的校企合作单位实习。学生的成绩一半是学校评分,另外一半则由实习企业来评分,避免单一化。这个环节有两点需要明确:一是学生入校之时就需明确整个培养计划,明确每个阶段该掌握哪些技能;二是校外实训基地一定要落实到位,抱着对学生未来负责的态度,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这两个都是比较传统的体验教学模式,很多中职都会采用,在这里就不赘述。下面主要介绍一些基于大数据的体验教学方式。

2.新兴体验教学

(1)云模式下的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室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虚拟仿真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目前,部分资源丰富的中职开始先后建立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室,尤以物流和电子商务专业为典型,当然,市场营销专业也可以在虚拟仿真实验室中进行全真市场的模拟演练。仿真教学实验室的建设,可以让学生虚拟一个市场环境,比如说,会把所有需要市场营销人才的公司都虚拟到一个平台,学生可以自行在上面选择感兴趣的公司进行实习,参与其考核标准,看是否能够满足企业用人要求。但是建立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室是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

(2)模拟教学软件

体验教学范文篇8

关键词:情感体验;高师;声乐教学;作用

情感体验教学是一种强调以情感感悟为核心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声乐作品的理解以及把握能力,使得他们在二度创作时有更加细腻深入的表现,与此同时,情感体验教学可以让学生对作品人物形象的认识更加深刻,引起学生在情感和情绪的共鸣,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华。高师声乐教学要特别关注情感体验教学,明确其在教学实践当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之上结合教学实际提出情感体验教学实践方法,为优秀高师人才的培养打下基础。

一、情感体验教学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一)落实素质教育宗旨

长时间以来,高师在音乐教育方面始终秉持的是素质教育的宗旨,而这一宗旨也是我国中长期教育当中秉持的根本原则。在高师音乐教育发展当中,特别提倡的就是要丰富学生情感体验,进而推动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为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由此可见,情感体验教学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实践是落实素质教育宗旨的体现,更是完善学生音乐综合素质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在高师声乐教学实践中,教师除了要训练学生声乐技能之外,还要在教学过程当中加强师生的情感体验与感悟,除了要强调音乐作品当中蕴含的情感美之外,还要让学生自身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全面增强学生的声乐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音乐潜能,最终促进学生音乐创作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提高学生演唱技巧

就高师声乐教学而言,很多教师对于教育重点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分歧,部分教师认为应该将声音技巧训练放在教学首位,也有教师认为应该把情感体验教学放在第一位。两种观点存在着明显差别,但是都认识到声乐教学应该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那就是技巧以及情感教学。如何确定教育核心成为了影响学生学习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因素。就目前而言,高师声乐教学当中接触的学生通常不具备稍微完善的音乐专业素质,那么在声乐教学当中就必须客观分析当前的教学现状,转变过去陈旧的教育模式,逐步纠正单一关注声乐技巧而忽视情感培养的观点。情感体验教学是促进学生演唱技巧提升的关键要素,这是因为情感体验教学可以让学生接触大量的声乐作品,并从中进行细细感受与情感品位,能够增强他们的音乐感悟力,进而提升学生演唱技巧。

(三)培养学生情意素质

情感体验教学是高师声乐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除了有助于提升学生演唱技巧之外,还有利于学生情意素质的培养。情意素质包括了思维、兴趣、情感、毅力等多个方面,而这些素质在学生的未来人生发展当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代社会讲求的是要培养人的情商,因为情商在个人发展当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那么在高师声乐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意素质,从而促进学生情商的提升。在声乐课堂上,学生聆听以及演唱多种多样的声乐作品,并切实让自己进入到音乐形象中,将作品的情感与学生个人的情感融合起来,之后用歌声以及表演表现出来。整个过程是学生强化情感体验的过程,也是发展情意素质的过程。

二、情感体验教学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实践方法

(一)创设情感体验情境

在声乐教学当中流传的一句话就是声音存在着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特点,也就是说,利用言传的方法只可以让学生获得一定理解,无法提高学生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尤其是在体会音乐作品的感觉方面,依靠言传的方法是无法讲解清楚的,于是要通过创设情感体验情境的方法促使学生主动的进行情感意会和审美体验。创设情感情境的方法能够在课堂教学的开端部分就酝酿出和教学内容有关的情绪,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需要,也将学生真正引入到音乐作品的情境当中。如果学生被实际情景或者虚拟情景感染,会自然而然的唤起情感因素。比方说,生动形象和优美的教学语言,就是激起学生良好情感体验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在声乐教学当中应用趣味盎然的表述方法,精辟的分析以及合理的点拨,让学生的情绪得到感染,调动学生的思维,叩击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音乐世界当中尽情遨游。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借助钢琴伴奏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情感体验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

(二)提升节奏把握能力

节奏这音乐符号特体主框架,节奏和声音都无法脱离演唱,而且节奏会贯穿在每一部声乐作品当中。在高师声乐教学中,如果教师想要分析学生在演唱当中出现的问题,一般情况下能够在节奏方面发现原因。比方说节奏不统一、节奏松弛度不佳、节奏呼吸不准确等。就节奏本身特点而言,声乐作品当中的节奏必须严格准确,但是节奏也不能够是机械性的,这是因为节奏是,音乐表现的核心要素,音乐是在不断传递情感,且富有勃勃生机的艺术形式,要想让音乐形象以及音乐情感得到强化,就必须将突破口放在节奏把握方面。所以,提高学生的节奏把握能力以及理解能力,能够让学生在情感情绪等方面受到良好启发,使得学生能够深层次的感悟音乐作品当中蕴含的情感美与艺术美,让学生领悟到音乐作品创造的意境。例如,《乌苏里船歌》这部声乐作品的节奏音型具备浓郁民族风韵和清新格调,将天人合一的传统美学思想体现的淋漓尽致,而又进一步证明了节奏在帮助学生体验作品情感方面的巨大作用。

(三)加强情感体验引导

教师在高师声乐教学当中的指导作用是不可缺少的,这是因为高师学生的情感体验经历较少,在实际学习当中往往不能够深层次的挖掘作品情感。此时教师在这其中发挥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发挥好引导作用,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的获得情感体验。第一,引导学生用情眼观察周围世界。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只有当学生亲眼观察周围的世界,才会获得更为直接和深入的认识,由此引发的情感也会变得更加丰富鲜活。虽然学生的主要学习任务是学习,但是在读圣贤书的同时,还需要了解窗外事,带有一定的责任意识用情眼看周围世界,观察自然以及社会现象,从而让人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增加。在经过了情感体验积累后,学生在声乐学习当中才会调动自己的积极情感,与作品产生共鸣。第二,引导学生用情心感悟生活。生活是收获丰富情感体验的重要场所,带着一颗情心感悟生活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素材,体会到更加细腻真挚的情感。这样学生可以将从生活当中获得的一些情感感悟运用到自己的演唱当中,在二度创作当中加入个人思想和认识,这样才能够将音声乐作品演绎得真挚感人,提升艺术感染力。

三、结语

情感体验教学在高师声乐教学实践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落实高师教育目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在高师声乐教学当中加强情感体验教学,有助于落实教育宗旨,提高学生演唱技巧,促进学生情以素质的发展,进而完善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声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革新自身的教育观念,加强对学生情感体验与启发,通过创设情感体验情景,提升学生节奏把握能力以及,加强学生情感体验引导等方法让学生的情感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丽.情感体验在民族声乐歌唱中的作用[J].大舞台,2015,09:105-106.

[2]熊伟.情感表现和审美想象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J].黄河之声,2016,01:28-29.

体验教学范文篇9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生物科学基本的研究方法。就当前中学生物教学的现状来说,生物实验在生物教学中往往得不到落实,搞纸上谈兵,以讲代做,或随意割舍,图简便走捷径的做法经常存在。殊不知在生物课的学习过程中,生物实验的作用不仅在于让学生通过实验的过程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技能,而且生物实验也是学生进行体验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学生学习生物课的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协作精神的产生和形成,如果缺少生物实验过程的“体验”将会大打折扣。生物新教材中增加实验数量的作法,是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和加强,也是对学科教学特点的突出。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尽量高质量,高标准完成教材所规定的实验外,还要根据学生实际需求,补充实验或改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1.在收集中体验

收集资料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生物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学习,“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学生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对于学生当前的学习质量、效率以及终身学习的影响都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形成良好的态度,养成正确的习惯,掌握科学的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的方法,都必须结合具体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感悟和体验。

2.在练习中体验

练习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这个环节可以将知识转化成能力,并能检验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水平。练习对于学生而言,还可以体验学习的成功,思维的过程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3.在合作中体验

学生个人的知识水平、思维往往带有局限性,小组合作型的学习体验往往可以引出丰富的多元化的结论和猜想,初中生总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而这往往是求知欲、好奇心的流露,它将推动学生不断带着疑问去思考,萌发创新思维,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给小组合作体验留下空间,让他们带着问题学习,他们的思维将始终处于积极状态,对生物学知识和原理的理解也将更加透彻。

二、体验时要关注的问题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在教学中要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必须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自主发展。无论是哪种形式的体验,教师都应该尽可能地关注以下两个方面,使体验更好地发挥它应有的功效。

1.提供自主体验的材料

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个恰到好处的教学活动,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思考,获取自己的体验。要做到这点,对于学生来说,特定的情境和充分的材料都是不可少的。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得好:“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设计探索性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思考,不能简单地以成人眼光对学生的解答作出判断,要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问题是怎么提出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结论是如何归纳得到的,提供学生主动参与、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2.创设自主体验的机会

体验教学范文篇10

关键词:全程体验教学模式;框架构建;学前教育;实践教学

21世纪初,我国逐步推进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各地幼儿教师的培养任务转由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来承担。这些院校在实践教学上存在许多问题:实践教学模式不合;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实践基地数量不足等。这些院校尽管也重视实践教学,但由于受旧观念、理念的制约,在实施中尚存不少问题:只把实践教学当作一个教学环节(或工具性的技能训练);实践教学目标和内容单一;未能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忽视幼儿教师自身发展的积极建构过程等。为此我们申报并立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全程体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分析构建全程体验教学模式的意义及其框架要素,即由全程体验教学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构成的基础要素和由评价体系、管理体系、保障体系构成的保障要素,培养具备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以及专业情意和实践智慧的“反思性实践家”。

一、构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全程体验教学模式的意义

“全程体验”教学模式是“反思性幼儿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体验是指个体伴随着强烈内心情感活动的亲身实践,是通过情感感受对实践活动的一种升华,包含参与、反思和情感投入(职业认同)。全程体验就是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全程中所有实践体验环节作为一个整体来系统定位、统筹安排。幼儿教师可以在全程教学实践中获得观摩、参与和研究教育实践的经历和体验,提升反思境界,升华职业感情,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和实践智慧。

(一)全程参与实践是反思性幼儿教师成长的基础

无论是中国先哲孔子,还是西方先知苏格拉底、柏拉图等,都对教育“实践”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实用主义代表人物英国的培根、美国的杜威等更是强调实践在“经验知识”形成中的作用。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也毫不犹豫地强化国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之观点,重实践、重参与、重体验。参与教学实践能使每个有着不同背景、不同个性、不同知识经验和不同智能类型的幼儿教师都能够平等地、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在参与中学会学习,构建专业知识、形成专业技能;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体验各种丰富的情感,形成专业情意,进而提升为对幼教职业的挚爱,对幼教工作的向往。

(二)自觉反思是反思性幼儿教师成长必由之路

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其职业生命全程中有意识的自我发展的过程,这种有意识的自我发展的过程需要在全程体验课程情境下通过幼儿教师的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反省、自我调节来实现。2011年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在研究自身经验和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并提出“要具有观摩、参与、研究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的目标要求。“全程体验”正是将反思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体现了反思性实践者的培养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它需要不断地“实践—体验(反思)—再实践—再体验(再反思)”,达到“行中思,思中行”的统一。

(三)情感投入(职业认同)是反思性幼儿教师成长的动力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有研究发现,学生在教育实习实践过程中会伴随着各种情感体验,比如兴奋、期待、满足、愉悦、充实、有信心或焦虑、紧张、沮丧、内疚、不安、感到前途渺茫等等。分析这些心理感受发现,与他们的关注点有关,而这些关注点正是自我生存、职业认同和自我发展等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成分。情感的投入是好教师的关键。一个好的教师必须挚爱自己的职业,对教育教学报以极大的热情,才可能积极地投入到教师工作中去。我们对学前教育毕业生跟踪调查发现,在幼儿园最受欢迎的是爱岗敬业、专业能力强、有发展潜力的专家型人才。这种理想的需求正是对“反思性实践家”的呼唤。

二、构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全程体验教学模式框架的基本要素

(一)全程体验教学目标体系

全程体验教学目标体系是指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活动,在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等应达到的水平或标准。根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结合“服务于地方,特别是百色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农村幼儿教育”的专业定位和“培养具有革命老区精神特质;具有正确的儿童观、教师观与教育观,教育理论知识实、教育能力强、教学技能熟、综合素质高;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教得好的高级应用型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全程体验教学目标应包含三个维度。

1.专业理念与行为:具有正确的儿童观、教师观、教育观及相应的教育行为;

2.专业知识与能力:理解儿童发展的知识与能力,保教知识与能力,五大领域活动设计与实施能力,游戏理论及支持引导能力,环境创设与利用能力,反思、合作和研究能力;

3.专业感受与体验:具有观摩、参与、研究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同时,我们把学校历经近80年办学凝练出的“团结合作、艰苦奋斗、克难攻坚、磨砺成才”百色学院“石磨精神”纳入人才培养中,彰显学校人才培养特色。

(二)全程体验教学内容体系

全程体验教学内容体系是实现实践教学目标的载体。包括课程实践体验、活动实践体验、教育活动体验、社会实践体验四大块。

1.课程实践体验。包括:(1)为配合教育理论课程讲授而设计的实践教学环节,如课任教师设计和安排心理学、卫生学实验等;五大领域设计与指导课程中观摩评析幼儿园教育活动视频及图片资料、课堂实训等;(2)实训、练习各类专业基本技能,包括弹、唱、跳、画、做、说、写、操等。课程实践体验要做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以训练能力为目标,师生双边情感互动,让学生在练习和操作训练中,理解教育理论,萌发专业理念,产生职业情感,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2.活动实践体验。活动实践是指以各类活动为平台培育专业素养,培养专业能力。包括:(1)专业基本技能竞赛活动。即将幼儿教师所需专业基本技能细分为弹、唱、跳、画、做、说、写、操(多媒体运用)等方面,每天晨晚练、每一技、每月一展示、每学期一验收、每年艺术周等,并在艺术周活动中开展讲故事、唱儿歌、舞蹈、书画、琴法、礼仪、演讲等师范生专业基本技能竞赛活动;(2)主题活动。如主题演讲比赛、迎新生或教师节晚会、“五四青春誓言”主题文艺晚会、庆祝元旦晚会以及教育实结汇报晚会等各种活动;(3)幼儿教师技能竞赛活动。开展教学方案设计、说课、上课比赛活动。获优等奖者推荐参加广西区级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并取得好名次;(4)毕业设计(论文)研究活动。注重培养科研意识,把撰写论文、参与科研课题、进行教育调查、申报立项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作为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

3.教育实践体验。教育实践包括常规教育见习、教育实习、顶岗实习等。为了让学生获得观摩、参与、研究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我们开展了“见习、研习和实习、研究一体化”的全程体验活动。一至三年级的每学期均安排为期1周的教育见习,一年级是“保教观摩”体验;二三年级为保教尝试式参与实践体验,协助幼儿教师组织一日生活活动和游戏活动等,进行研习反思、撰写见习报告等;四年级为全面参与实践和研究式实践体验,第七学期安排12周的教育实习,体验幼儿园全部的保教活动及教研活动,第八学期毕业设计(论文)8周,顶岗实习12周,组织毕业设计(论文)、顶岗实习与社会调查研究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分析、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与独立工作的能力。

4.社会实践体验。社会实践属于拓展性的活动,包括创新创业活动、三下乡社会调查、志愿者活动等。如到农村、城镇调查幼儿园小学化现状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措施;调查广西区、市或县区的学前教育发展状况并寻找自己创业的机会等,让学生在服务社会的同时,获得实践体验和感悟,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能力素质,激发和培养他们服务社会的热情和能力。

三、构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全程体验教学模式框架的保障要素

(一)构建完整的全程体验教学评价体系

全程体验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有完整的教学评价体系。百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制定了《师范生基本技能实训和考核标准》《学前教育本科专业教师技能实训和考核标准》《学前教育本科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施细则》《教育实习管理办法》《学生教育见习工作管理办法》等,通过专业基本技能和教师技能的考核、竞赛活动展示与评比以及毕业设计(论文)等多种途径对学生专业能力进行评价。加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的指导与成绩评定,校内实训要有实训报告或成果展示,由任课教师评定成绩并做好记录(或视频);校外实践由幼儿园指导教师和高校指导教师联合评定学生的成绩。

(二)制定完善的全程体验教学管理体系

全程体验教学管理体系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运行管理和制度管理三个方面。1.组织管理。学校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对实践教学进行宏观管理。2.运行管理。二级学院制定学前教育专业完整的、与理论课程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大纲,并制定相应的实践教学计划及考核办法,做到“四有”,有大纲、有计划、有实施、有考核,以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3.制度管理。制定关于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学科竞赛、学分互换与认定等实践教学管理文件,确保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构建完善的全程体验教学保障体系

1.建立一批相关校内实验实训室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校内实验实训室系统化。目前,我校内已建成了由心理教育能力实训中心、教学能力实训中心和专业综合能力实训中心等三大实训中心构成的教师教育能力发展中心。有数码钢琴实训室、合唱与指挥实训室、五大领域活动模拟实训室、书写实训室、舞蹈实训室、手工制作室、蒙氏活动室、感统训练室、团体心理实训室、智慧教室和微格教室等42间,设备总价值1000多万元。(2)校外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目前建立校外挂牌签约的实践教学基地(幼儿园)8个,其中校级重点建设基地3个,并在其中2所幼儿园建有课堂教学在线观摩实训室。这些校内实验实训室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为培养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专业基本技能和教师技能提供了物质保障。

2.建设一支双师型的实践教学教师队伍。他们热爱幼教事业,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熟悉幼儿园教育、保教能力强。高校承担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师经常到幼儿园,熟悉幼儿园的保教工作。同时,聘请幼儿园名师、园长作为专业兼职教师(目前我校已有15名外聘幼教专家),指导教育见习和实习工作。

作者:黄玉梅 单位:百色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