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保险收益率十篇

时间:2023-11-20 17:27:51

储蓄保险收益率

储蓄保险收益率篇1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概况及国债利率市场化发展进程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新进展1996年,我国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管制,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正式启动。此后,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安排为:先放开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改革思路稳步推进。目前,随着人民币存款利率实现“放开下限,管住上限”的市场化目标,加上2015年5月1日起存款保险制度正式实施以及2015年6月15日起大额存单面世,已经走过20年的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行将收官。利率市场化作为金融改革的重要一环,对经济金融的发展会产生较大影响,从而改变我国储蓄国债的发行环境,进而直接影响其定价、管理等各方面。

(二)我国国债利率市场化发展进程第一是固定利率阶段(1981~1984年):我国储蓄国债的票面利率由财政部、人民银行参照同期同期限基准利率而定,国债利率完全靠行政方式制定。第二是浮动利率阶段:1996年,以市场招标方式确定利率水平,包括荷兰式的单一价格招标③和美国式的多种价格招标④。1999年,我国推出了浮动利率国债,其利率定价以1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为基准。第三是突破期限阶段:2001年,财政部根据名义和实际利率,发行了15年期固定利率国债,突破了国债利率设计只能紧盯银行利率的被动局面。

二、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储蓄国债现行定价机制的缺陷

(一)定价方式单一,机制缺乏灵活性在较为发达的金融市场中,国债利率特别是短期国债利率往往被作为基准利率。与其他国债品种相比,储蓄国债利率采取行政定价方式,即每期储蓄国债发行期限、利率均由财政部以公告形式对外,也是以同档银行的储蓄存款利率上下浮动作为定价依据(扣除利息税,其实际利率大于储蓄存款利率)(见图1)。此种定价方式,与利率市场化进程愈发不匹配。具体而言,一是未能真实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当前储蓄国债的利率定价机制缺乏灵活性,既不能准确反映市场资金的供求关系,也不利于运用国债利率政策灵活地传导货币政策。二是与银行存款相比,其风险与收益不对称,未能反映储蓄国债相较于其他金融产品的信用风险程度。以目前风险程度最低的银行存款为例,在存款保险制度出台后,超过50万元以上的存款都面临着难以全额受偿的风险,而储蓄国债信用风险等同于国家风险,再加上储蓄国债提前兑付还能得到一定的利息补偿,因此理应在利率定价上予以体现。三是利率市场化后,存款利率上限将逐步放开,当中长期存款利率定价消失后,储蓄国债的定价依据将不复存在。

(二)固定利率计息方式加剧交易双方风险。一是投资者利益难以获得有效保护。根据国际经验,利率市场化后,存款利率短期内普遍处于上升趋势。国债投资者持有长期、固定利率储蓄国债期间,一旦出现由货币政策宽松导致的如股市暴涨等极端情形,大量提前兑取储蓄国债会损害投资者利益。二是未来发行者成本增加风险。当利率完全市场化后,市场利率水平随之下降,但固定利率的中长期储蓄国债却不能随之下调利率,发行者由此将承受多付利息的意外风险。

(三)储蓄国债利率优势渐失,发行空间受到压缩。为提高投资者吸引力,储蓄国债的发行利率往往高于同期储蓄存款。尽管我国自2006年开始发行在利率机制设定上具有“比较优势”的电子式储蓄国债,实行按年支付利息,可以将产生的利息进行再投资,增加了其利息收益,但随着近年来金融机构设计出诸多低风险、高收益金融产品来吸引投资者,储蓄国债的价格优势渐失。调查显示,福建省投资受访者在购买储蓄国债时,与银行存款作比较的占42.5%、与银行理财产品作比较的占34.7%,与股票、基金、互联网金融产品作比较的占22.8%。低风险的银行理财产品凭借购买方便、流动性强、收益率高,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追捧,理财产品发行量从2006年的4000亿元一直飙升至2014年的105万亿元,相应储蓄国债占比理财产品也从58.75%降至0.34%,其发行空间被严重挤压(见图2)。(四)利率档次设定存在缺陷,提前兑付易引发投机风险。虽然储蓄国债设定提前兑付档利率,但其利率档次设定不合理,导致提前兑付风险的管理能力较为薄弱。根据提前兑付的有关规定,电子式国债按购买期限的票面利率减去扣除一定天数(根据持有期限分档)的利息,而凭证式国债则按分档利率和实际持有天数计算利息收益并向承销机构支付1‰的手续费。基于此,购买5年期电子式国债满3年提前兑付的利息收入甚至高出3年期电子式国债到期利息收入313.3元,而凭证式国债(5年期)满3年提前兑付的利息收入也仅比凭证式国债(3年期)到期利息收入少130元(见表1)。这都将诱发投机风险,如持有期间遇利率上升,购买5年期储蓄国债的投资者容易在3年期这一关口大量出现提前兑付,不仅比3年期储蓄国债到期收入高,而且提前兑付的资金还可购买利率更高的其他国债或理财产品等。

三、国际上储蓄国债定价机制借鉴

美国和英国是当今世界上储蓄国债管理较为成熟的国家,随着金融市场特别是可流通国债市场的的发展,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两国也不断完善储蓄国债利率定价机制,保持对小额投资者的吸引力,为分散国债筹资风险提供了投资者基础(见表2)。由表2、图3可见,英美两国为了适应利率市场化的需要,在储蓄国债的产品设计、利率水平以及收益方式等定价机制方面采取诸多灵活的措施,值得我国学习借鉴:

(一)产品设计侧重于变动利率。英国针对不同的投资群体推出12种储蓄国债,当前在售的有6个品种。从余额结构看,其中有奖储蓄国债占比43.6%、变动利率储蓄国债占比40.9%,而固定利率产品仅占13.9%。美国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推出以变动利率为主的EE和I储蓄国债,且至今仍在销售。

(二)向特殊的投资者群体提供优惠政策。针对养老、儿童教育等以储蓄保值为主的投资需求,储蓄国债可享受减免税的优惠政策。为保持储蓄国债对小额投资者的吸引力,美国发行的储蓄国债—401(K)养老投资计划可以从工资中直接抵扣,退休后提取适用的税率远远低于正常水准。当用于子女教育时,英美两国储蓄国债甚至享受完全免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储蓄利率水平。

(三)利率定价钉住锚相对灵活。储蓄国债利率定价水平在参照可流通国债利率基础上灵活变动,鼓励投资长期储蓄国债。如美国的I储蓄国债利率根据固定利差和通胀率计算,与市场投资回报率、通货膨胀指数挂钩,利率调整每半年一次。EE储蓄国债利率则参照10年期可流通国债收益率,并对储蓄国债投资者享有的税收递延、提前兑付等进行价值扣除后确定。上述两种储蓄国债能够帮助投资者有效抵御通胀风险。

(四)对优惠产品设定认购额度上限。英美等国认为维护投资者数量比扩大发行规模更为重要,储蓄国债应当重点用于支持中低收入家庭。为此,英国推出DirectISA和Children'sBonusBonds两种国债,利率均为2.5%(其他在售的四种储蓄国债利率在0.75%~1.75%),但规定每个投资者最高购买额分别为5640英镑和3000英镑。

四、完善我国储蓄国债利率定价机制的对策建议

(一)丰富储蓄国债期限品种,满足投资者对金融资产期限多样化需求。一要丰富储蓄国债品种。可在目前3年期、5年期的基础上,实现短、中、长期品种比例的合理匹配,形成多层次期限结构,满足投资者差异化需求。如可适当增设1年期(含1年)以下短期储蓄国债和长期储蓄国债(10年期),适当尝试配置超长期储蓄国债(15年、20年期限),并使各期限种类的国债发行量保持适当比例。二要发行特种储蓄国债。针对特定区域、特定项目、特定投资方向进行发行。如发行针对中西部开发、提振东北老工业基地、新农村建设等特定项目的储蓄国债,可在原有利率定价的基础上,配套发行相关邮、币、卡等产品作为礼物,额外提高中小国债投资者的收益水平。三要限额发行特殊群体国债。如限额发行支持养老、教育等有利于低收入群体的储蓄国债,以小额、高息为重点进行销售。

(二)优化利率定价机制,确保其适应市场化发展。一要建立储蓄国债利率指数,减少市场利率波动影响。将储蓄国债利率与同业拆借利率、央行贴现率等挂钩,规避市场利率波动风险,减少市场利率波动风险,最大限度地发挥储蓄国债的固有优势,减少市场利率波动对储蓄国债发售的影响。如编制凭证式中、长期储蓄国债利率指数,可参考国债二级市场收益率确定固定利率国债利率。究其原因:首先,其品种期限满足国债期限品种要求,1年期、3年期、5年期收益率曲线均已形成。其次,其利率相对稳定,其移动平均曲线将更为平滑。具体可参照国债发行前一段时间的收益率确定(如6个月收益率的均值)。可以根据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上浮一定比例计算。二要充分考虑多种因素影响,丰富储蓄国债利率层次。在综合考虑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通胀等因素基础上,确定储蓄国债利率定价机制,由市场化利率、规定的固定利率、通账率等构成。其中,市场利率可借鉴上海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进行操作,是对储蓄国债利率的重要调整,规定的固定利率是央行根据货币政策变化的基准利率,其在储蓄国债的整个期限内均有效,而通胀补偿率的设定有助于储蓄国债的保值,与美国较多考虑通胀补偿率的权重相比,在利率市场化实现初期,建议将公式“合成利率=固定利率+2×通胀补偿率”,修正为“合成利率=固定利率+0.1×通货膨胀补偿率”。通过引进这些变量会使储蓄国债收益曲线更加完整,利率层次更为丰富、利率体系更趋完善,从而提升储蓄国债发售竞争力。

(三)优化提前兑换手续费定价制度,减少投资者损失。要优化储蓄国债提前兑付制度,实行提前兑付手续费梯度化,以确保持有期限越长的投资者,收益越多,同时逐步放开对提前兑付的限制手段有效降低投资者提前兑付成本。

储蓄保险收益率篇2

第一,储蓄。长期以来,储蓄具有安全可靠、手续方便、形式灵活等优点。除了定期和活期,银行还推出了不少衍生产品,诸如通知存款、约定转存等,都属于“保本”的储蓄理财产品。

只要方法得当,储蓄也可以钱生钱。假设存3万元,可开设1~3年期的1万元定期存单各一份。一年后,用到期的1万元,再开设一个3年期的存单。以此类推,3年后将持有3张到期日依次相差一年的3年期定期存单。这种方式,既能应对储蓄利率的调整,又可获取3年期存款的较高利息。

第二,保本基金。相对于基金市场的整体亏损来说,保本基金的收益情况相对较好。截至10月底,今年新成立的15只保本基金中,6只净值在面值之上,长盛同鑫基金以0.6%的增长率名列基金市场的前茅。从目前情况来看,在已经完成3年保本期的所有保本基金中,平均年化收益率达到20%。在3年保本期中,当上证指数出现下跌时,没有任何一只保本基金发生亏损;但是当上证指数上涨时,保本基金至少能够分享指数30%以上的涨幅。

保本基金具有一定的保本周期,投资者只有在认购期购买并持有到期,才能享有保本条款承诺的权利。投资保本基金时,应充分考虑保本周期是否与自身的投资周期相匹配。

第三,万能险。其是介于分红险与投连险之间的一种投资型寿险。万能保险现金价值的计算有一个最低的保证利率,目前的保底收益在2.5%左右。除保本收益外,万能险还能获得结算利率。目前的结算利率普遍高于一年期存款利率,有的超过5年期存款利率。很多人认为,万能险实际收益率是对缴纳的所有保费而言的,其实不然。万能险同时涉及初始费用、手续费和管理费等,因此初期回报率可能不会太高。

储蓄保险收益率篇3

保险除具有储蓄功能外,还具有保障功能。保险的保值增值包括两种收益方式,即纯承保保费收益和间接投资收益。纯承保保费是投保人按照保单约定的保费而缴纳给保险公司的那部分资金。从国际经验来看,由于利率风险或购买力风险的利损差等系统性风险的出现,而且由于保险的承诺特点,当保险人和投保人之间以保单为纽带建立起承诺关系,此时的保单是以当前签订时的通膨率为依据的,很大程度上会和未来的通膨率有所不同,这种通胀率的时间差异,使得纯承保保费会遭受货币贬值的威胁,即资产贬值风险。与之相对的保费和准备金也存在着资产清算风险,具体表现为:如果股市大熊市时,会出现保险公司大量出售股票,但是部分股票可能无法完成转让交易的尴尬局面。因而此收益的获得一般很少,并且大多数情况为负。所以,保险公司最主要的资本收益方式是间接投资收益。

保险的间接投资方式可概括为银行的储蓄性投资和投资于公司证?、政府债券、房地产、抵押贷款、不动产投资、保单贷款和其他形式的、以保值增值为主的间接性投资。从银行的储蓄性投资角度来看,它具有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储蓄功能,而储蓄并不属于投资的范畴,它更为侧重货币的保值功用。当储蓄兑现时,储蓄者所得到的资金只有本金和利息之和。可见,储蓄的投资收益在利息的增值情况,如果利息的增值为正,并且足以抵消由于通货膨胀等市场因素所导致的货币贬值的程度,则我们可以说投资于银行的储蓄性投资为正投资,否则为负投资。

二、我国保险产品创新发展

我国自1980年恢复人保的保险业务和1981年恢复国债以来,保险产品的创新和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具体阻碍因素如下:其一,我国保险市场的发育不成熟阻碍了保险产品的创新和发展。我国保险市场的发育不成熟体现在“资金规律较小,投机性过强”。只有在保险市场的发育成熟和体系健全的前提上,才能够谈保险产品的创新和发展。保险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挖掘和培养。1980年以前,我国保险业的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断层导致了推销、营销等保险的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出现了断层。“虽国家有意,但后劲不足”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使我国错过了保险的绝好发展时机。其二,产品的开发规律限制了保险产品的创新和发展。研究者认为,保险产品的创新和发展取决于对其派生产品的开发。任何产品都是在发展成熟的条件下,才有时间和余力进行派生产品的开发,以充分挖掘保险产品的潜在市场价值,并以货币化的手段转化为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显然,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保险市场的发育不够成熟,保险产品的开发体系还不够完善,开发力度还不够,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我国特有的保险产品规律的形成,或者说,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保险产品规律的发展还不够明显。因此,由于产品开发的规律限制了保险产品的创新和发展。其三,我国金融市场的金融工具不完善导致金融浅化,并阻碍保险产品的创新和发展。金融保险机构对保险基金的再投资存在信用责任关系,保险的任务就是在更高经济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找到同等利率时最低风险的最优资本产品组合。我们要充分尊重这种保险准备金的信用责任,并适当建立和发展能提高我国相应风险管理水平的政策性措施,以促进我国金融资本市场的协调有序发展。

储蓄保险收益率篇4

关键词:住房储蓄;住房公积金;住房储蓄银行

当今社会,住房问题的重要性日益体现,发展中国家如此,发达国家也不例外。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目标是政府的责任。我国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已有将近15年的时间,这种社会性、互、政策性的住房社会保障制度有其自身的优势,当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缺陷。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指职工及职工所在单位按照规定比例缴纳并长期储蓄一定的住房公积金,在购买或建造住房时可以提取,满足一定条件还可以进行贷款的一种强制性制度。它有利于筹集、融通住房资金,推动了普通标准住宅建设的发展,大大提高了职工的商品房购买能力。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发生了许多与其初衷不符的现象,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公积金制度,我们可以借鉴德国住房储蓄制度的相关经验,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在居民住房问题上的应有作用。

一、德国住房储蓄制度分析

(一)德国住房储蓄制度的主要内容

在德国,住房储蓄制度已经拥有几十年的发展经验,通过参加住房储蓄筹集资金购买住房的观念已经融入每个德国公民的心中,它是储蓄者在自愿参加、互利互助、国家鼓励基础上形成的封闭型融资体系,其原理是互助合作融资。它是由储蓄者与专门的住房储蓄银行签订住房储蓄合同,先进行一段时间和数额的存款(一般5-7年, 存款达房价的50%),在满足配贷条件后获得合同约定的贷款金额用于购建住宅,同时政府通过优惠政策和储蓄奖励给予中低收入的住房储蓄者一定的扶持,以达到筹集住房资金目的的一种制度。这种互相合作的融资机制有效地缩短了储户购建住房的平均周期,个人购房需要10年积累的, 参加储蓄融资后,以同样的年积累平均5.5年就可以在贷款的支持下购建住房, 居民可自力更生解决住房。它的特点如下:

1.具有独立金融企业法人地位的专门机构从事经营

从经营金融机构来看,在德国,住房储蓄业务只能由专门的机构即住房储蓄银行来经营,住房储蓄银行是依据政府特定法律设立的,除住房储蓄融资外不从事其他金融业务。储蓄者根据自己的住房需要和储蓄能力与住房储蓄银行签订《住房储蓄合同》,按月存钱到合同金额一半时, 即可得到合同规定的全部金额(一半是存款,一关是贷款)用于买房和建房, 贷款部分5-7年偿还。并享受国家对住房储蓄的政策优惠和储蓄奖励,但这些优惠政策并没有改变其独立的金融企业法人地位,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它具有一套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同时可以在全社会募股。

2.向中低收入者倾斜,政府采取优惠和奖励措施

从资金来源方面分析,面对具有个人储蓄偏好的理性经济人,德国住房储蓄银行以吸收自愿互储蓄为主要融资形式,同时,为了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住房融资体系,德国政府还采取了多种优惠和奖励措施,比如:实施减免税和退税优惠政策,此外对住房储蓄予以奖励,包括联邦财政对住房储蓄者的奖励金、雇员资金积累款,即雇主要在雇员的住房储蓄账户里每年存入一定数额作为职工资产积累奖金。此外,国家还要对职工资产积累给予10%的雇员储蓄奖金。

3.配贷机制公正合理,规定最低存款额并及时评估

从配贷机制方面来看,为保障住房储蓄资金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与公平性,德国住房储蓄银行拥有一套严格的借款人资格评定标准,包括规定最低存款额和依据评估值确定分配顺序。如果贷款者需要获得低息,他们必须按照合同定期交纳储蓄金,即满足了一定的储蓄义务,储蓄达到最低存款额,才能有资格得到所需的贷款。此外,德国住房储蓄银行还会每月对储蓄者的资金积累状况和对住房储蓄的贡献进行评估, 实质上是当存入时间和数额以及对个人的评分达到一定要求时,才可以从银行贷出相对应的款项用于购买住房。

4.存贷款利率固定,不受资本市场利率波动影响

从存贷款利率上分析,住房储蓄银行对储户的贷款全部是储户互相合作积累的资金, 因此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都不受外界资本市场利率的影响, 而是采用长期稳定的低存低贷固定利率制度, 是完全独立于普通储蓄之外的。从1942年至今, 存3贷5的利率没有改变。

(二)德国住房储蓄制度的优点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为了实现购建房筹资而形成的互助合作融资体系,德国住房储蓄制度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具体体现在:

其一,住房储蓄银行属于国家银行,吸收了德国一半以上的居民存款,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较高的安全性;此外,这种以公司化经营管理体制组建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有利于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财产责任和经营风险的约束,迫使各级经营者不得不规范自己的信贷行为,谨慎投资避免盲目决策,利益约束迫使他们不得不努力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其二,存款不仅有利息,还有政府奖励,所得的收益不菲,同时,贷款利率低,且固定不变,这会大大提高德国国民的储蓄积极性,此外,在德国住房储蓄的优惠和奖励政策中,政府根据收入的不同而给予不同的优惠和奖励,这种向中低收入者倾斜的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充分发挥了住房储蓄制度推动德国住房建设和消费的积极作用,并以有限的付出,把大量的资金吸引到住房建设中来。

其三,合理的配贷机制也可以有效规避风险,保证了住房资金的长期充裕,这种配贷机制和融资安排的合理性还在于: 通过让人们自愿地参加住房互助储蓄, 根据自己的支付能力选择储蓄金额, 保障了存款的权利与义务的对称, 同时降低了信用风险。而依据评估值来确定储户取得贷款的资格和顺序, 保障了贷款分配的公开、公正和公平。

其四,固定的存贷款利率制度首先可以保持整个资金市场的稳定,其次,借款人不存在因为贷款利率提高而带来的还款数额增加的压力,有利于增加储蓄的吸引力,稳定了资金市场。同时,还增强了还贷的预见性和计划性,住房储蓄模式的贷款利率通常大大低于商业贷款的利率,降低了融资机构投资的风险性。

二、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缺陷及原因分析

虽然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实施顺利、发展迅速、成绩显著,但在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应予以重视并加以规范和解决。

首先,我国对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定义为:“直属城市人民政府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独立的事业单位”,这样的机构设置导致缺乏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这种“行政化”的机构在没有法人资产和独立经济利益约束的情况下,难以建立起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除此之外,在实际运行中,住房公积金的所有者始终被置于既无建言权、更无资金管理和监督权的地位,且公积金管理中心属于事业单位,没有自有资金,相应也就没有能力承担风险,个人缴存的公积金一旦发生风险就得由自己来承担。

其次,相比于德国政府给予奖励和优惠的融资机制,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属于强制性储蓄,它是凭借政府政令而建立起来的。这忽略了不同储户的收入水平、消费偏好的选择, 没有做到不同情况运用不同角度去分析,因而也无法聚集大量资金,对于中低收入者家庭,一定程度上无法做到真正的保障,因此其实施结果难免事与愿违。

再次,在配贷机制方面,我国把支付能力放在最高的位置,即收入高的便可得到贷款,却很少评估其对住房储蓄的贡献。此外,很多城市的住房公积金没有设置最低存款额的门槛,这种做法实际上违背了住房公积金的互原则,同时损害了其公平性,加大了住房储蓄长期融资的风险。

最后,我国的住房公积金贷款采取浮动性利率,并每年调整一次,这种浮动性,使得实际成本和居民的实际收益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从而导致较高的风险,造成了融资缺乏魅力。另外调整利率的权利掌握在贷款人手中,进行公积金贷款的居民往往十分被动。

三、德国住房储蓄制度对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启示

(一)公积金管理中心向法人性质的金融机构转变

公积金管理中心要想真正做到高效、安全的运作,就必须改变上述尴尬的行政事业单位的性质和状态,使之成为独立的为政府政策目标服务的金融机构,并向法人性质的金融机构转变。独立的法人地位的确立, 有利于明确责任, 从而更好地发挥其融资功能。

(二)政府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增加缴存积极性

我国住房公积金作为一项强制的储蓄制度,公积金缴存制度没有吸引力,优惠程度有限,这不能调动广大职工和缴存单位的积极性。要想使公积金制度真正发挥推动住房建设和消费的作用,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来吸引个人和单位积极缴存公积金,例如缴存可免税、进入低门槛等,同时,可制定倾向于中低收入家庭的政策,设计成不同收入享受不同比例的优惠,使得职工可以真正利用住房公积金优惠政策来缓解购房压力。

(三)建立合理的配贷机制,降低信用风险

为了保证公积金的安全性,体现公积金的公正、平等性,在进行公积金贷款时必须建立合理的时间、数额的限制条件,以最低存款额和最低存款年限为例, 它并不是简单地以强制方式让人们多出一点钱, 而是一种个人信用建立和培养的过程。通过让人们自愿地参加住房互助储蓄, 根据自己的支付能力选择储蓄金额, 在3-5年的定期储蓄过程中, 让贷款机构更好地了解借款人的收入状况、信用情况、支付能力及就业、家庭的稳定性, 从而有效规避贷款风险,保证公积金长期充裕。

(四)存贷款利率保持固定,不受外界影响

为了进一步稳定资金市场, 增加公积金贷款的吸引力, 我国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可以考虑采用独立于普通储蓄之外的固定利率, 存贷款利率不随人民银行的利率调整而调整, 只是在普通储蓄利率变化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再进行调整。

结语

纵观德国住房储蓄模式,其可借鉴之处在于:专门机构经营,享有独立的金融企业法人地位;政府根据收入的不同而给予不同的优惠和奖励;合理的配贷机制可以有效规避风险,保证公平;采用固定的存贷款利率,一般不受资本市场利率波动的影响。我国目前的状况与德国存在相似性,在房租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想购房者会越来越多,但真正有能力购买的人又不多,因此发扬勤俭节约的精神,将平时积蓄的部分资金存入住房储蓄,专款专用,既用这些资金参与建房,又用其为居民购房服务,是关系到国家利益和民众利益的一项十分重要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汪利娜.德国住房储蓄与我国住房公积金的比较研究[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0(6)

[2]李璐.探讨住房融资渠道:德国住房储蓄银行模式在中国[J].管理与财富,2010(3)

[3]唐旭君.我国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固定利率模式研究[J].建筑经济,2009(5)

[4]文林峰.创新住房公积金使用制度充分发挥住房保障作用[J].北京房地产,2006(12)

储蓄保险收益率篇5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储蓄存款;银行理财产品

一、研究背景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与现状

利率市场化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

经过3年的筹备,在1996年中国正式开启了利率市场化改革之路,人民银行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存款先大额长期、后小额短期”的基本步骤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并取得了多方进展。目前成为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一大重点是存款利率市场化。

(二)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及其发展现状

2005年9月29日,中国银监会颁布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正式对理财产品进行了定义。通俗来讲,理财产品是一种由商业银行自行设计、发行的具有理财用途的金融产品,银行通过它吸收投资者资金,经运作获得收益后,根据合同约定分配给投资人利润。本文将按照市场惯例,称为个人理财产品,简称为理财产品。

经过2004和2005年市场“预热”后,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快速发展,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与规模均呈爆发式增长。据普益财富统计2005年~2014年,理财产品发行数量由593款增至79051款,募集资金规模由2000亿元增至1005000亿元。说明理财产品是目前颇受投资者青睐的一种理财渠道。本文选取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与利率市场化为研究对象,以期探明其间关系,为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提出建议。

二、理财产品对储蓄存款的替代效应

储蓄存款是我国最普遍的理财方式。同为居民投资的渠道,理财产品与储蓄存款一样,均是依赖银行信用发行的一种契约产品。某种意义上讲,进行储蓄存款购买的是一份存单,而投资理财产品则购买的是一份理财合同。不论是理财产品投资者还是银行存款储蓄者,都享有到期收回本金和收益的权利,特别是对于保证收益型理财产品而言。也就是说,理财产品与储蓄存款在功能上具有同质性,理论上必然会对储蓄存款形成一定的替代效应。为进一步确认,下面将对该替代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其核心是建立纳入理财产品发行规模影响因素的居民储蓄存款模型,以研究理财产品发行规模与居民储蓄存款间是否存在负相关关系。为构建居民储蓄模型我们首先分析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因素有哪些。

(一)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因素

影响居民储蓄存款的因素有很多,这里选取居民收入、利率、通货膨胀率与理财产品发行规模4个因素。理论上收入是影响居民储蓄的最主要因素,且经众学者验证这一理论也是符合我国实际的。利率的变动是会对储蓄产生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在我国由于人均收入水平还较低,无法满足收入效应显著的条件,所以就总体而言,我国是以利率的替代效应为主的,即储蓄随利率的提高而增加。对于通货膨胀而言,其与储蓄间的关系是不确定的。由于理财产品与储蓄存款间是互为替代品的关系,所以理财产品发行规模与银行存款呈负相关关系。

虽然消费也是影响储蓄的一个重要因素,理论上认为它与储蓄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且消费和储蓄的源头都在收入,所以,这里我们只选取收入因素而不考虑消费因素。另外,经众学者研究发现,我国的股票的价格波动对居民储蓄只有短期影响,不是持久影响因素,且各居民储蓄模型的构建中均得出股票价格波动对我国居民储蓄影响不显著的结论。所以,本文也没考虑股票价格因素的影响。

(二)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模型的构建

对应上述影响因素,这里选取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银行存款利率、居民消费物价指数、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为解释变量,并以储蓄存款增长率作为被解释变量,构建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模型。经过各类经济、统计、计量检验,得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模型如下:

cxzl = -1.51 ln(lccp) + 4.78 ln(sr) + 0.74 d(cpi) - 31.15

t= (-11.36) (13.71) (8.47) (-14.68)

p =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R2= 0.9985

其中:cxzl为储蓄存款增长率;lccp为理财产品发行规模;sr为居民可支配收入;cpi为以2000为基期的定基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存款利率变量由于检验不显著已被去除。

由模型可知:理财产品发行规模与居民储蓄存款是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理财产品发行规模每增加1%,即居民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每增加1%,将使储蓄存款的增长率平均减少0.0151%。所以,理财产品对储蓄存款有着显著地替代效应,会导致储蓄存款的分流,使储蓄存款增速放缓乃至下降。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储蓄存款去向的多样性与理财产品投资方向的多元化,随着时间周期的不同,理财产品对储蓄存款替代效应的大小会有所不同。

综上,不论是从理论上分析还是从实证上分析,理财产品均对储蓄存款有着显著地替代效应。

三、理财产品与中国存款利率市场化

我们已经分析得到理财产品对储蓄存款存在替代效应。更重要的是理财产品较储蓄存款,其收益率变动更灵活,突破了存款利率管制,与市场利率相关联。因为对于保证收益型理财产品,银行间的“价格战”,正是其争夺存款的一种竞争行为,各银行在“价格战”中所推出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定价是根据市场状况决定的,可以说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是根据市场行情而定的市场化收益率。而对于不保证收益的理财产品,其收益率都是与债券、股票、汇率等挂钩的,收益率的变化可直接反应该投资市场的状况,即不保证收益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受相应投资市场的影响。且根据方盛富在《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研究》中的验证:shibor利率对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具有传导效应,特别是对于短期限的产品,8种不同期限的shibor利率都是影响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收益率的重要因素,且二者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这就进一步验证了理财产品收益率与市场利率相关联,受市场利率影响。

综上,在当今通货膨胀率高涨的环境下,理财产品已对储蓄存款产生了显著地替代效应。其除了发行规模准入标准将按照相关政策执行外,其收益水平,无论是固定收益还是浮动收益,均不受利率管制的任何限制,而与市场利率相关联。所以理财产品将逐渐架空“存款利率上限”的利率管制,促使存款利率走向市场化。

四、相关政策建议

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既是银行规避管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市场需求,也是投资者在通胀低利率年代寻求投资渠道的内在需求。随着理财市场的不断发展,这种来自市场内在的金融创新和供给双方的推动力量将进一步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为推动理财产品市场的繁荣发展与利率市场化的顺利进行,提出建议如下:

(一)从商业银行角度

1.不断创新,丰富理财产品种类

一方面各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同质化严重,无法满足投资的理财需求;另一方面,以基金、证券、信托产品为代表的非银行理财产品正蓬勃发展,创新力十足,可见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另外,随着电子商务等新渠道的发展,银行的网点密集的便捷渠道优势也会逐渐弱化。所以,银行必须大力创新,丰富理财产品种类以迎合投资者逐渐多元化的理财需求。

2.重视服务,加强人员素质培养

传统银行主要以业务办理为主,是死板套路的流程化银行。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与客户需求的多样化,只简单的按流程的模式化完成工作显然是不够的。现代银行必须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站在客户的角度去想、去做。从银行业务流程设置到各种资源配备,均需站在客户角度深入考虑。加强对客户的关注,全面揣摩客户需求,由单调的业务操作型银行转变为以服务为主的人性化银行。

在增强服务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银行人员的专业理财素质。一方面要严格落实资格认证工作,定期开设相关课程,不断强化理财知识,提升专业服务质量。另一方面要注意关注各方投资市场,做到第一时间掌握市场动向,迅速做出反应。其中,要特别注重销售团队的培养,他们直接与客户面对面,客户对理财产品的了解绝大部分都来源于销售人员的讲解。这就要求销售人员有着坚实的专业知识、流利的口才、亲人的笑容,能够迅速了解客户需要,以专业的服务为客户推荐适合的产品。

3.加强监管,重视风险防控

一方面,要强化银行的内部风险防控,进一步完善行内控制制度与风险监管。必须对理财产品的风险值做严格把关,认真落实理财资金的每一次运作,细致规范其投向与运作模式。另一方面,认真落实客户风险评估工作,做好风险提示,对客户进行按需销售,不可虚假宣传、诱导销售。另外,由于目前有许多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相关用语等都不甚清楚,经常由于误解而产生纠纷,所以银行在销售时应准确介绍理财产品,特别是容易产生误解的地方,还定期开设相关课程,帮助投资者学习相关知识,加强客户教育。

(二)从政府角度

充分认识并重视理财产品市场在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作用,促进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健康发展。一方面,要以积极的措施,正确引导理财产品市场的发展,并将其纳入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建议以推进资产证券化进程等方式,增强银行理财产品的可交易性,弥补现在理财产品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制定好理财产品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理财产品市场秩序,防控不正当销售、竞争行为。在法规制定方面,需进一步明确银行理财业务的法律地位,在维护买者自负原则的同时强调卖着有责,在明确银行权责的同时明确投资者全责。另外,政府应增强对理财产品市场的监管力度,着力建设和完善理财产品信息统计系统,提升监管效率与水平,促进信息透明化,促使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既规范有序又充满活力的健康发展。(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参考文献:

[1]Ronald I. McKinnon.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M].Brookings Institution,1973.

[2]John Maynard Keynes. 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M].Createspace,2011.

[3]盛方富. 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储蓄保险收益率篇6

关键词:世代交叠模型;养老保险制度;储蓄率

中图分类号:F84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9)05-0019-03

近年来,我国储蓄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高储蓄率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中央政府也在积极采取政策降低储蓄率,包括促进投资和拉动内需。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养老保险制度及人口结构与储蓄率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试图根据世代交叠模型讨论养老保险体系与最优储蓄率的关系,提出通过完善养老保险制度降低最优储蓄率的水平的观点。

一、世代交叠模型和我国养老保险制度

世代交叠模型是由萨缪尔森在1958年提出,在1965年经过戴蒙德扩展,所以也称为戴蒙德模型。世代交叠模型的核心特点在于存在人口的新老交替,而这也使得世代交叠模型可以很好的解释养老保险制度的内在逻辑。在世代交叠模型中,假设每个人只活两期,即青年期和老年期,在t时期,存在Lt个正处在他们生命的第一个时期的个人,并且存在Lt+1=Lt/(1+n)个正处在其生命第二期的个人。每个人在年轻的时候供给1单位的劳动,并且将所得到的劳动收入在第一时期的消费与储蓄之间进行分配。在第二个时期,个人只简单地消费其获得的储蓄与利息。[1]假设C1t与C2t代表青年期与老年期的个人在t时期的消费,同时假设t时期出生的单个个人的效用依存于C1t与C2t,且效用函数为:

在(3)式约束条件下,利用拉格日朗乘数法,即可求出个人一生效用最大化下,最佳的消费和储蓄。具体求解过程,笔者将在后文结合修改的适合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世代交叠模型进行。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可以分为社会养老制度与私人养老制度。前者主要指社会保障或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后者主要指雇主退休金计划和个人养老储蓄计划。本文所讨论的养老保险制度主要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按筹资方式可分为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两种类型:现收现付制模式下,政府向当前的就业者征收养老保障税,用于支付已经退休老年人的养老金;基金模式下,年轻人从参加工作开始,由企业和雇员按照其工资的一定比例交纳保险费,记入雇员的个人账户形成长期的基金积累,待雇员退休后,从其个人账户中领取养老金。[4]

二、中国养老保险制度下的世代交叠模型

我国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其依据是2005年12月国务院的《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决定一是规定了基本养老保险的结构。从2006年1月1日起,单位和个人缴纳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费比例占个人缴费工资的28%左右,其中单位负担20%左右,个人承担8%。企业缴费部分不划入个人账户,全部纳入社会统筹基金,以保证养老金的当期发放;个人账户规模,统一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二是规定改革养老金计发办法。以参保缴费年限为基础,以计发基数、计发比例和计发月数调整为重点,以建立参保缴费的激励约束机制为出发点,以保障参保人员的养老保险权益为目标,相应调整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放基本养老金,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一年发给1%。此外,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缴费比例为20%,其中8%记入个人账户,退休后按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5]

综上所述,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正从现收现付制度逐步向基金积累制转变,目前处于”统账结合”的混合模式。根据这种模式,退休职工的养老金给付由两部分组成:社会统筹部分和个人账户的积累部分。下面根据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修改的世代交叠模型。

假设:t时刻出生的一个个人年轻期消费为C1t,老年期消费为C2t+1,a表示社会统筹部分的养老金缴纳比例,b表示个人账户的缴纳比例。因此,可以获得以下两个式子:

其中RR2t+1为t+1期社会统筹养老金替代率,它等于养老金给付与上期社会平均工资的比例。

根据第一部分理论,联立4、5式,得出一个约束方程:

构造拉格朗日函数求解个人的最大化问题:

三、模型分析

根据(10)式可以得到养老保险制度与最优储蓄率的关系:

(1)无论是现收现付制还是基金积累制都和最优储蓄率成反比,但基金积累制的影响更大。

(2)替代率RRt+1也和最优储蓄率成反比。

以下,笔者试用前述根据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修正的最优储蓄率公式来解释养老保险体系对最优储蓄率的影响。

根据最优储蓄率公式,可以得到最优储蓄率是由ρ、θ、r、a、b、RRt+1决定的,其中r、a、b、RRt+1由养老保障体系决定。根据我国的情况,我国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为现收现付制与基金积累制并存的混合基本养老金制度,且替代率很低(目标为30%),保费来源为个人和单位共同缴纳,全部加总仅为缴费工资的28%。因此,不论是现收现付部分还是基金积累部分,缴费比例都很低。在公式中表现为a、b、RRt+1都不高,由于a、b、RRt+1与最优储蓄率成反比关系,所以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障体系使得最优储蓄率升高。并且,我国目前总体消费水平较低,因此边际效用弹性θ较大,这导致我国的最优储蓄率与资本回报率成反比。[7]而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渠道受到严格限制,导致我国社会保障资金的收益率很低,这也可能是我国储蓄率较高的原因。

四、结论

通过本轮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我们应该认识到“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对于改变我国经济过度依赖国外需求,调整经济发展模式的重大意义。这势必要求减少过度的储蓄率。根据本文的论述,通过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可以降低过高的储蓄率。

1.提高养老保险的缴纳比例

我国近年来,接连出台政策提高城镇职工工资水平,保障农民收入水平,但基本养老保险缴纳总体比例依然保持28%,基本养老保险缴纳比例较低。在养老保险“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不健全的情况下,个人储蓄似乎成为补充养老保险的唯一途径。因此,要降低储蓄率,在短时间内无法建立健全“第二支柱”、“第三支柱”的情况下,应适当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缴纳比例。而基金积累制影响程度较现收现付制更大,因此,也要积极推进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积累制改革。

2.提高社会统筹养老金替代率

根据莫迪利阿尼的生命周期理论及弗里德曼的消费恒久性假说,要使居民的效用达到最大,工作期的消费要等于退休期的消费。以我国现在的替代率水平显然无法实现这样的目标。因此还应适当提高社会统筹养老金替代率。从最优储蓄率公式来看,提高社会统筹养老金替代率也可以降低储蓄率。

3.拓宽养老金投资渠道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渠道受到严格限制,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前景十分令人担忧。从辽宁省个人账户投资的实践看,养老保险基金不能投资于资本市场,主要的投资渠道为银行协议存款和国债,但两者的投资回报率还不足2.5%。而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国社会工资平均增长率高达8.1%。投资回报率远远低于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即低于生活水平增长率,养老基金的低运营收益难以实现保值增值的目标,基金的支撑能力脆弱可想而知。在未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我国应尽快完善资本市场,保证养老金有更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同时,庞大的养老金也是发展资本市场的保证。尽管我国还不具备发达的资本市场,民众投资理财的意识也较弱,但是以积累制为特征的养老金制度决定了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的对接是必然之路。虽然养老金投资安全取决于资本市场发展,但并不意味一定要等到资本市场完善后才能够发展社会保障基金的资本市场投资。■

参考文献:

[1][2][3]戴维・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第二版)[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4]别朝霞.养老保障与经济增长文献述评[J].经济评论,2004,(5).

[5]王志斌.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政策建议[D].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6]劳伦斯・汤普森.老而弥智-养老保险经济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储蓄保险收益率篇7

老龄化促进养老保险改革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200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10%,65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6.9%,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作为人口大国,我国的老龄化问题更加严峻,其特征表现为:程度高、速度快、数量大。

在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之下,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被打破,因此对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最初的养老保障制度建立于计划经济时期,国家通过企业对职工承担养老保障的责任。改革开放以后,建立了个人、企业、政府共同缴纳养老费的格局。1991年和1997年,国务院相继颁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与《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明确了基本养老保险由社会统筹和部分积累相结合的思路。2015年,国务院又颁布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这标志着在我国存在了将近20年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双轨制”的终结,近4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和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金。

近年来,世界各国一直在探索养老保险的筹资模式、缴费方法和给付待遇等问题。在此环境下,养老保险制度与经济发展包括居民消费、居民储蓄、投资等关系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我国的居民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即使在政府征收利息税、降低银行利息率、鼓励个人信贷消费的刺激之下,个人储蓄存款依旧逐年攀升。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底,我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高达48.5亿元。

养老保险与个人储蓄关系的基本模型框架

养老保险与个人储蓄关系的基础模型是由安东(Ando)和莫迪利安尼(Modigliani)建立的生命周期模型。继而费尔德斯坦(Feldstein)将退休年龄作为外生变量,即退休年龄是由国家政策决定的,并将生命周期模型发展为扩展的生命周期模型。在1988年,谢弗林(Shefrin)和泰勒(Thaler)为了考察储蓄行为背后的原因,将心理因素加入到生命周期模型里,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B老保险和个人储蓄的关系,提出了行为生命周期模型。为了弥补生命周期模型只注重分析个人在生命周期内的消费和储蓄安排的缺陷,萨缪尔森(Samuelson)和戴蒙德(Diamond)建立了世代交替模型,此模型开始涉及企业行为与代际之间的关系,为养老保险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又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框架。在世代交替模型的基础上,巴罗(Barro)加入了利他主义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私人世代转移模型。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仍然继续。

世界各国养老保险与个人储蓄关系的

实证研究成果

基于对美国1929年-1971年的相关数据分析,费尔德斯坦在安东和莫迪利安尼提出的消费函数的基础上,指出养老保险制度的引入引起了财富效应与税收效应。1971年因缴纳养老保险税费使个人可支配收入减少了510亿美元,从而使个人储蓄余额减少了180亿美元,体现了养老保险的税收效应。1971年的养老保险财富为20290亿美元,进而使个人储蓄余额减少了430亿美元,这体现了养老保险的财富效应。综上所述,个人储蓄的总量减少了610亿美元,而1971年美国的个人总储蓄余额约为610亿美元,因此,在费尔德斯坦看来,美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引入使个人储蓄降低了30个?50个百分点。

巴罗说,他的父母会将一部分养老金储蓄起来,并以遗产的形式向子女转移资产,这种资产转移的方向与养老保险制度资产转移的方向正好相反。基于这种观点,他在费尔德斯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消费函数,并加入了三个新的变量:失业率和收入的相互作用变量、政府盈余、耐用消费品。

在巴罗的消费函数中养老金财富的系数,要远小于费尔德斯坦的消费函数中养老金财富的系数,并且失业率和收入的相互作用变量与政府盈余变量的系数都是较为明显的。因此,巴罗认为,如果在消费函数中加入新的变量,养老保险对个人储蓄的影响就可能会变得不那么显著了。

贾佩里(Tullio Jappelli)对意大利在1989年和1991年的公共养老保险与个人财富之间的关系做了数据调查和研究。其中,对于养老金财富的计算是在个人预期的退休年龄与养老金替代率(预测的养老金收益与退休前收入的比值)的基础上完成的。贾佩里建立了一个财富与收入的比率函数,X代表影响财富与收入的一系列控制变量,包括子女的数量、教育水平、居住地区、收入的稳定性等。系数测量了养老金财富对私人财富的替代程度。

用OLS法和工具变量法同时做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为一个很小的负值并且显著不为零(1989年为-0.156,1991年为-0.114),贾佩里认为养老保险制度的存在对个人储蓄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但由于“引致退休效应”的存在与人们对与养老保险制度稳定性的质疑,这个挤出效应并不大。

此外,金尚浩(Sangho Kim)和莱纳(Rainer Klump)基于德国1984至1999年的面板数据,对养老金财富与私人财富的关系展开了研究。在回归模型中,J代表家庭编号,是误差项,自变量W是家庭的非养老金财富,Z代表控制变量,包括:家庭的收入、年龄、年龄的平方、年龄和收入的相互作用变量、受教育年限、婚姻状况与子女数量等。利用最小一乘法进行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养老金财富的系数为负值且显著不为零,这说明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前提下,养老保金富对私人财富存在挤出效应,这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德国储蓄率持续降低的现象。

金尚浩对韩国劳动厅1998年?2005年的劳动与收入面板数据与韩国国家养老保险制度对私人储蓄的影响做了相关分析。在回归模型中,W代表家庭的非养老金财富,Z代表控制变量,包括年龄、收入、年龄和收入的相互作用变量、教育年限、婚姻状况、子女数量、是否为双职工等。

LAD模型回归结果表示,养老金财富的系数为负值且显著不为零(-0.378)。此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韩国养老金财富的增加会使私人储蓄减少30?40个百分点。

梅多利(Midori)对日本1996年养老金财富对个人储蓄的影响做了研究。他假设人们对于退休后财富拥有量的决定取决于他们对于养老保险收益和退休后的收入的预期。人们储蓄的目的是为了缩小目前已退休者财富拥有量和自己退休后财富拥有量之间的差距。

在此模型中,养老保险财富对人们退休后财富拥有量目标的决定有正向的影响,也就是说,与韩国的研究结果相反,养老保险制度的引入会提高个人储蓄率,养老保险收益对个人储蓄存在“挤入效应”。

储蓄保险收益率篇8

关键词:现收现付制;基金积累制;统账结合制;储蓄;养老保险

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是养老保险筹资的两种基本模式。现收现付制的理论依据是代际转移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代人的社会保障待遇(主要指养老金)可以由同时期正在工作的下一代人缴费支付,即用在职劳动者的供款以支付退休人员在老年期的待遇,社会保障可以实现横向平衡。这种制度在实行初期因支出规模小而负担较轻,但随后通常会因人口老龄化和人均寿命延长而负担较重。完全基金积累制的理论依据是个人收入纵向平衡理论,该理论认为:劳动者退休后享受社会保障待遇所需费用总和可与其工作时投保形成的基金积累总和保持平衡。在操作上,通过设立个人账户,记录其缴费及基金收益,劳动者必须按工资的一定比例按时向自己的个人账户存钱并获取基金收益,实质上是一种强制储蓄。如果不考虑政府补助,与个人储蓄没有差别,其特点是强调长期平衡,不受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影响,能形成基金积累。智利是率先实行这种制度的国家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保险筹资模式与人口老龄化的关系成为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内外比较流行的观点是:现收现付制度容易受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影响,在一个趋于老龄化的社会里,现收现付制会出现支付危机,而基金制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1]根据国际惯例,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在7%以上的社会被称为老龄社会或老年型人口国家。中国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显示,65岁及以上人口为0.88亿,已达到总人口比例的7%。[2]根据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研究预测,2000年至2028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从不足1亿增加到超过2亿。2028年至2038年将迎来人口老龄化的高峰期,在这10年间,65岁及以上人口将由2亿增加到超过3亿。[3]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到来,以及未富先老的现实,使得我国“先天积累不足”的养老支付系统面临危机,在这一背景下,许多经济学家主张放弃现收现付制而转向基金积累制。在国际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浪潮中,1997年我国确定的养老保险模式为“统账结合”的混合模式,该模式规定城镇企业和职工共同的养老金缴纳应占职工工资总额的28%,其中的11%进入个人账户,用于在职职工养老金的积累;17%进行代际转移,用于退休职工的养老金的统筹支付,该体制实质上就是部分基金积累制。[4]

在中国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研究上,学者多集中于养老金制度及政策研究,对养老金的经济影响的定量研究屈指可数,具体到社会保障对居民储蓄影响的实证分析更是凤毛麟角。[5]。

一、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历程

从1984年开始,广东、江苏、辽宁、四川等省的部分市县开始试行退休费用社会统筹,突破了“单位保险”的围栏,养老保险的社会性得以恢复。1986年劳动合同制工人按本人标准工资的3%缴纳养老保险费,这是中国社会保险史上第一次建立个人缴费制度,由此改变了养老保险完全由企业和国家负担的惯例。199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作出了较为原则性的规定,明确了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费用由国家、企业和职工三方负担的原则,职工个人缴费确定为本人工资的3%。1995年,国务院了《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这是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并构建新的养老保险制度框架的标志,明确提出了个人账户与社会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1997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统一了全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根据这个“决定”,职工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由职工工资的11%构成,其中8%由职工个人缴费(4%起步,每两年提高1个百分点,逐步到位),3%由企业缴费划入。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基础养老金由统筹账户支付,相当于职工退休时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20%,以后缴费每满一年增加一定比例的基础养老金,总体水平控制在30%左右,个人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积累额除以退休职工平均余命月数(120)。此外,养老金将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职工工资的增长进行调节。在制度设计上,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账户是彼此独立的,分别支付不同的养老金。然而,实际的运行却并非如此,在基金紧张的情况下,统筹基金可以向个人账户透支,由此造成了个人账户“空账”运行,职工的利益难以得到保证。针对这种情况,从2001年开始在辽宁进行试点,推行分账运行。2005年12月颁布《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规定: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与1997年的《决定》比较,便可发现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办法有了实质的变化,即由原来的固定除数120变为了可变的“计发月数”。这意味着提前退休必然导致月养老金的减少。[5]

二、两种制度对储蓄影响的文献回顾

(一)现收现付制对个人储蓄的影响

在某些条件下,现收现付制这种社会保障制度有可能减少个人储蓄,这称为社会保险对个人储蓄的“挤出效应”。最先明确提出这一点的是费尔德斯坦通过假定整个工作期内的储蓄都是为了退休期间的消费为目的,费尔德斯坦应用一个排除私人自愿的代际转移(即预防性储蓄)的“扩展的生命周期模型”证明:社会保障通过两个相反的力量影响个人储蓄。一个力量是,人们既然可以从公共养老金计划中获得养老金收益,就可以减少为了退休期的消费而在工作时积累财富的需要,这叫做“资产替代效应”;另一个力量是,因为与财富审查有关的社会保险可以增加储蓄,因而可能诱使人们提前退休。提前退休意味着工作期的缩短和退休期的延长。这反过来又要求人们有一个比较高的储蓄率,这叫做“退休效应”。个人储蓄的净效应取决于这两个方向相反的效应的力量对比。如果资产替代效应大于退休效应,个人储蓄将减少;如果退休效应强于资产替代效应,则个人储蓄可能增加。费尔德斯坦应用1929-1971年(除1941-1946年)期间美国的总指标进行参数估计的结果支持社会保障大大地减少私人储蓄的结论。几乎所有的估计值意味着在没有社会保障的条件下,私人储蓄将至少比现在高50%甚至到100%。[6]

巴罗根据“中性理论”指出,社会保障有可能为个人的代际转移支付所补偿,这可能会抵消一部分挤出效应;进一步地,假设不同的人都具有相同的偏好、工作能力、禀赋、税负以及社会保障缴费率,那么退休年龄就不会因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引入而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存在遗产动机,社会保障对于个人储蓄的挤出效应应该是零。[7]

在另外一些主要的论著中,达拜认为生命周期储蓄对于私人储蓄行为仅仅提供部分的解释,通过引入费尔德斯坦的社会保障财富变量,他扩展了他早期应用的持久收入消费函数,他认为实际的效用应比费尔德斯坦所估计的要小。[8]

雷默尔和莱斯诺伊指出费尔德斯坦模型构建的一个主要缺陷是他对那些将有资格成为各种不同社会保障收益享有者人数的估计,特别是他的模型的计算程序存在着众多缺陷:(1)给定制度内人口的就业现状,模型没有随着确定收益的条件概率的变化而作出调整;(2)忽视了女性参加工作的比例的重大变化;(3)没有包括当前领取福利金的女性。[9]

但费尔德斯坦随后又反驳,认为即使修改了那个计算程序上的错误,在1972年以前,美国社会保障对于个人储蓄的负面影响也要在44%左右,对私人储蓄的影响占了34%左右。[10]并且,费尔德斯坦于1995年用新的时间序列方法估计1974年那篇著名文章的结论,他在1974年文章的基础上再加上21年的数据,并修正了最初的社会保障财富变量,得出的最终结论是每1美元社会保障财富减少2-3美分私人储蓄,总的来说,参数值意味着社会保障计划现在总共减少私人储蓄60%。[11]

挤出效应的实质在于,一个公共养老金计划向个人提供了在退休之后有一定养老金收入索取权的制度化保证,这就使得个人有条件减少他在工作期间为了退休之后的生活而积累的一部分个人储蓄。意味着个人储蓄的目的只是在于把工作时的收入转移到退休之后消费之用。

(二)基金制养老金制度对个人储蓄的影响

基金制融资方式的社会保险制度对个人储蓄行为的影响比现收现付制要复杂。戴维斯(Davis,1995)[12]利用生命周期理论讨论过养老基金对于个人生命期储蓄的影响。首先,由于养老金承诺的非流动性和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个人储蓄不会随着养老金收益的增加而一对一的增加;其次,流动性约束的存在限制了个人自由借债的能力,意味着个人在其一生中需要较高借入的那些时间内,并不能按照其整个生命期的消费计划进行消费,这样,强制储蓄(如养老金基金的缴费)既不会因为借债也不会因为减少个人自愿储蓄而减少;第三,在一个增长的经济中,工人可能希望提前退休,这也会使他增加工作期的储蓄;第四,如果从当前消费转向未来消费的替代效应超过了可以减少储蓄的收入效应,那么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也会为提高个人的总储蓄而提供激励。假定一个供款基准制的基金制养老金计划,作为一个对个人的部分收入进行延迟支付的机制,它强制工作期的个人进行储蓄。假定个人的生命期收入和生命期的消费倾向一定,则这种强制储蓄也可能减少个人的自愿储蓄。因为强制性储蓄和自愿储蓄之间同样具有替代效应,所以,它对总的个人生命期储蓄会有什么影响,首先也就取决于强制性储蓄和自愿储蓄之间边际替代率的大小。如果边际替代率是1,则强制储蓄对个人的生命期储蓄就不会有所影响,但如果边际替代率不等于1,则强制储蓄也要减少个人自愿储蓄。戴维斯(Davis)在分析了12个OECD(Organiza-tionforEconomic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简称OECD)国家、智利和新加坡的养老金基金以后,并没有发现养老金基金对于个人储蓄的规律性影响,因此,他的结论是,基金制养老金计划对个人储蓄的影响要依各个经济的具体状况而定。[13]

世界银行通过美国职业年金方案、澳大利亚的职业年金方案和智利、新加坡的例证,认为积累制有增加居民储蓄,促成资本形成的潜力,而现收现付制计划则没有这种潜力。[14]

到目前为止,现收现付制与基金积累制对个人储蓄的影响由于研究方法的不用,选用指标的不同,各国经济状况的不同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

三、中国统账结合制对城镇居民储蓄的影响

本文假设每个人生存两期——青年期和老年期,个人的目标是追求效用最大化,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政府保证养老金收支平衡。在此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关于中国现收现付制与统账结合养老保险制的一般均衡模型,比较两种体制对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的影响。

(一)现收现付制下的一般均衡模型

1.企业:利润最大化。假设企业的生产函数为柯布-道格拉斯函数:

3.政府:财政收支平衡。在模型中,我们只考虑与养老保险制度有关的各项政府收入与支出,至于政府的其他收入与支出,假设它们相互平衡,收支相等,在模型中不予以考虑。在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经济中,政府的职能主要有两点:一是按规定向处于工作期的劳动者收取相当于缴费工资一定比例的养老保险费;二是将收取的养老保险费按规定以养老金的形式向老年人进行分配。由于现收现付制“以支定收”的代际转移经济可以实现横向平衡,当期收取的养老保险费全部用作当期的养老金,在理论上对政府的财政平衡没有影响,所以,在现收现付制经济的模型中不考虑政府部门。

根据上面的假设,解出现收现付制下t期劳动者的储蓄及每单位有效劳动的资本量:

(二)统账结合制经济的一般均衡分析

目前,中国正在推行一种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在此制度下,处于工作期的劳动者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用于支付当期老年人的养老金;另一部分用于个人账户积累。劳动者退休后可以领取的养老保险金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社会统筹养老金,来源于同期处于工作期的劳动者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另一部分是个人账户养老金,来源于个人账户的缴费积累。养老保障体制的转轨,使原来现收现付体制的隐性债务显性化,显性化的部分称为转轨成本,政府要履行在现收现付体制下已经向社会成员所做出的养老金承诺,也就是说,要负责解决转轨成本的融资问题。

在模型中,假设从现收现付制向统账结合制转变的转轨成本为Xt,在保证政府养老金收支平衡的条件下,它等于转轨期在现收现付体制下预期要支付的养老金减去统账结合制中社会统筹的部分:

从以上的分析与数据可以看出,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由现收现付制向统账结合制转变的过程中,由于养老金缴费方式的不同,由于转轨成本的存在,会导致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减少11.77%,可支配收入的减少导致消费减少6.02%,储蓄减少25%。本文采用提高缴费率与政府发行国债两种方式来弥补转轨成本,弥补的比例各占50%

四、结论

本文针对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构建了一个两期的动态生命周期模拟模型,通过劳动者效用最大化对消费的影响,消费对储蓄的影响,对中国养老保险体制变革过程对城镇居民储蓄的影响进行了模拟量化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制度变迁使城镇居民的储蓄有25%的减少。

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制度因其具有再分配效应和较低的风险性,成为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主导模式,因不能应对人口老龄化所产生的支付威胁而倍受责难;而基金积累制养老保险制度却因智利等国家养老金私有化改革取得的成绩倍受青睐。但是,当具体分析这种制度对我国储蓄的影响时,却发现在我国养老保险体制变迁过程中,采用的统账结合制(部分基金积累制)会对城镇居民储蓄产生负作用。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正处于养老保险制度的转轨时期,转轨成本的存在使养老金的收支难以平衡,不管是提高缴费率还是发行政府债券都会使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减少,在保证个人效用最大化的最优消费条件下,可支配收入的减少会导致消费的减少也会导致储蓄的减少,但对储蓄的影响较大。

参考文献:

[1]高建伟,邱苑华.现收现付制与部分积累制的缴费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02(8):82-85.

[2]陈晓.延迟退休:养老与就业两难[N].中国新闻周刊,2003-09-20.

[3]许凯.养老金制度谋变:财政困境下的应急选择[EB/OL].[2005-11-25].,经济学家.

[4]袁志刚.中国养老保险体系选择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01(5):13-16.

[5]张翠珍.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对城镇居民储蓄的影响.[EB/OL].[2006-09-23]./xyzx/.

[6]MARTINFELDSTEIN.Socialsecurity,inducedretire-ment,andaggregatecapitalaccumulation[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74,182(5):905-926.

[7]BARROROBERTJ.AreGovernmentbondsnetwealth[J].JoumalofPoliticalEconomy,1974,82(6):1095-1117.

[8]DARBY,MICHAELR.Theeffetofsocialsecurityonincomeandthecapitalstock[M].Washington:AmericanEnterpriseinst,1979.

[9]DEANRLEIMER,SELIGD.LESNOY.Socialsecurityandprivatesaving:Newtime-seriesevidence[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82,90(3):606-629.

[10]MARTINFELDSTEIN.Socialsecurityandprivatesaving:peply[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82,90(3):630-642.

[11]MARTINFELDSTEIN.Socialsecurityandsaving:NewTimese-riesevidence[M].NBERworkingPaper,1995.

[12]DAVIS,E,PHILIP.Pensionfunds-retirement-incomesecurity,andcapitalmarketsainternationalperspective[M].ClarendonPressr,Oxford,1995.

储蓄保险收益率篇9

关键词:加息 理财 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4914(2011)05-065-02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我国2010年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3.3%,2011年1月份和2月份CPI同比上涨4.9%。为应对通胀压力,2010年10月份至今。央行连续四次加息,一年期存款利率上调至3.25%,但是和不断高企的CPI相比,老百姓面对的仍然是负利率,财富的稀释作用明显。2011年3月16日央行公布的在全国50个城市进行的两万户城镇储卢问卷调查显示,面对连续加息、通胀高企等复杂多变的金融环境,居民的储蓄意愿更高,85 8%的城镇居民倾向于储蓄(其中,44.2%偏好投资债券、股票、基金等的变相储蓄,41.6%偏好储蓄存款)。进入加息通道后,普通投资者如何理财才能避免财富缩水,让资产保值增值成为摆在面前的实际问题。笔者认为,理财并不是简单的储蓄,而是改变理财的观念和方式,从储蓄存款到理财产品、保险、基金、黄金等金融产品的选择,跟随银行的加息步调来合理调整自己的资产配置。

一、储蓄存款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银行储蓄存款是资产中必须配置的。在加息通道下,投资者应更好地打理自己的存款,运用一些存钱技巧,将资金盘活,同时获得较高的收益。

(一)选择组合式存款

2011年2月9日加息后,关于加息通道已经开启的议论不绝于耳,不少机构纷纷预计今年或将还有2至3次加息。加息通道下。为了避免频繁转存,笔者建议授资者选择组合式存款,定期存款期限以不超过一年为宜。组合式存款是指单笔定期存款金额不要太大,可将存款拆分成若干张不同期限的存单。需要使用资金时,只需提前支取其中一张或几张存单,不至于损失全部定期存款利息。储户也可以结合自身资金需求选择“月月存单法”,每月将月末结余资金存成一年期定期,第二年每月都会有一笔存款到期,若不需要使用资金,可以将到期的存单自动续存,并将当月结余资金继续添加到当月到期的存单中,继续滚动存款。在利率变动较为频繁的时段中,这种储蓄方法可以灵活应对加息,及时调整存款结构,让存款收益最大化。

(二)精打细算办转存

每次加息后,不少投资者忙着去银行办理定期储蓄存款的转存手续。部分银行网点甚至出现转存客户排起长龙的现象。对于定期存款的投资者来说,加息后是否将钱取出来重新转存、享受加息后的高利率是一个需要区别对待的问题。根据储蓄管理条例规定,支取来到期的定期储蓄存款,银行只能按活期利率付息,笔者建议投资者不要盲目转存。在办理转存手续前,一定要算清楚转存是否比原来的收益高。如果定期储蓄存款存入的天数已大于转存临界点,转存意义不大;如果小于转存临界点,则可以选择转存获得更高的收益。转存临界点的计算公式如下:360天×存期年限×(新利率-原利率)÷(新利率-活期利率)=转存时限。按照这个转存公式,2011年4月6日加息后的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和5年期定期储蓄存款的转存临界天数分别为10天、18天、33天、49天、64天和95天。如果储户在上次央行加息后没有及时办理转存业务,就不能简单套用上面计算的转存临界天数,应按照上面的转存公式重新计算临界天数。

二、提前还贷

2011年4月6日央行加息后,五年期以上商业贷款利率由原来的6.6%上调为6.8%。五年期以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由4.50%上调至4.70%。商业贷款和公积金贷款利率一路走高,是否提前还贷的问题又开始考验贷款人的“智商”。以商业贷款100万元、期限20年为例,假定以等额本息方式还款,在基准利率条件下,本次加息前商业每月需还7514.72元,加息后每月需还7633.40元,每月要多还118.68元,利息总额多出28483.20元。央行在四个月内三次加息,让市场的加息预期进一步增强,不少人纷纷提前还贷。笔者建议提前还贷因人而异,要综合考虑贷款时间、利率折扣、资金需求等因素。

负利率现状和银根紧缩之下,银行信贷额度紧张,房贷优惠利率纷纷取消,特别是享受7折或8.5折房贷的人而言,与加息幅度相比。利率优惠相对更大,目前不必急于还贷,可以用其他理财方式的收益来弥补贷款利息的损失,继续享受负利率时代的贷款优惠。对于还款已经超过5年或贷款年限所剩不多、采用等额本息法还贷的客户,之前还贷的大部分均为利息,最后几年所剩利息较少,每月所还金额主要是本金,提前还贷意义也不大。2011年4月6日的加息对本次加息前购房房贷的影响大部分要到2012年1月初才会体现,贷款者还有8个多月的缓冲期,可以观望一段时间。如果央行今年多次加息,对个人的月供影响比较大,可以考虑在今年年底提前还贷。对于本次加息后的新购房者来说,将立刻执行新的贷款利率,再加上2月15日左右各地将执行更深八的调控细则或限购政策,楼市的调控压力增大,购房者的融资成本进一步上升。那些既没有享受到利率优惠,也没有更好投资渠道的投资者,可以选择提前还贷。即使不能一次性提前还完所有余款,也可以选择提前偿还部分贷款,并在保持月供不变的情况下,缩短剩余还款时间,减少利息支出。

三、理财产品

由于央行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进一步加重了商业银行的存贷比考核压力,为了吸引社会资金,银行不失时机地推出了多款不同额度、时限的理财产品,并提高了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相比以往,目前在售的短期理财产品时间更加灵活,在投资期限上给了投资者更为宽泛灵活的选择。3月份以来,理财产品收益率一路上涨,很多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超过4%,个别产品超过5%;一向以高收益作为卖点的信托理财产品,不少品种的预期收益率超过10%。楼市遭遇调控,股市上下两难,大量资金寻找更好的投资渠道,理财产品正好迎合了投资者的需求。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加息周期,预计年内还有多次加息,笔者认为,理财产品因为参与票据、银行拆借和利率回购项目,收益率将随着人民币存款利率的上升有望继续走高。投资者最好购买3―6个月中短期银行理财产品。为未来加息带来的机会做好准备,能较快地享受到加息带来的产品收益上涨。如果投资者希望购买较长期限的理财产品。也可以先购买超短期理财产品等待一段时间,等待新的理财产品与加息接轨后再做规划。

同时,笔者提醒投资者要克服购买理财产品期限越短越好的误区。由于担心不断加息,

不少投资者选择中短期理财产品,但中短期理财产品有一大缺陷,期满之后往往很难找到可以马上衔接的新理财产品,这样,就会出现资金闲置的问题。从收益情况看,购买理财产品关键要看能不能把资金有效滚动起来,做到长、中、短各档理财产品的合理配置。

四、保险产品

在加息通道下,分红险和万能险通常被用来作为抵抗通胀的工具,是不错的理财选择。

(一)分红险

分红险主要投资渠道为国债、企业债、银行大额协议存款、基金和大型基建项目等,其中投资银行大额协议存款的比例最大,占到总体投资额的60%以上,而保险公司与银行签订存款合同时签的是浮动利率,大额协议存款的利率会随着基准利率的调整而调整,其收益率会跟随基准利率上调而相应上调,分红也就跟随涨息“水涨船高”。随着国家政策和投资渠道的多样化,分红险的收益水平还有逐步上涨的趋势和空间。在加息通道中,投资者可以乐观地享受产品的增值分红部分,同时也应考虑该保险提供的保障内容。切勿走入一味追求分红收益的误区。

(二)万能险

万能险投资渠道主要为国债、同业拆借等渠道,每月复利滚存,利率跟随存款利率每月调整。我国进入加息通道,新发债券和协议存款的利率会随之上升,万能险的收益将随着基准利率上调而上调,能满足投资者资产稳定增值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御通货膨胀。如果投资者手上资金较为充裕,可通过额外趸缴的方式增加账户资金,享受加息带来的更多收益。同时,投资者要清楚万能险初始费用的比例及提前提取、退保的费用比例,不要盲目地只看到灵活性。还要充分考虑自身的保险需求和经济能力,选择合适的保障额度和保费支出。

五、基金产品

不断推高的通货膨胀让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增加,这将引发大量的储蓄资金流向高风险高回报的领域,以寻求保值增值的途径。动荡的市场既有诱惑又存在风险,投资者可根据个人风险偏好,拿出一部分资金来参与基金投资。至于基金品种的选择。则要看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与投资期限。

(一)货币型基金

货币型基金是优质现金管理工具,主要投资国库券、商业票据、银行定期存单、政府短期债券、企业债券等短期有价证券,赎回后第二天就可用款,具有极强的流动性,可作为现金或存款的替代物,是所有基金中风险最低的品种,可以有效地规避利率风险。受流动性收紧、货币市场利率大幅飙升和连续加息等因素影响,2011年货币基金收益持续攀升。截至2月28日,共计47只货币市场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整体均值超过4%,其中3只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超过了5年期5%的定期存款利率。长期来看,加息对货币市场基金是利好,投资者可加大对货币基金的配置力度,既能保证资金的流动性,又能获取稳定较高的回报。

(二)股票型基金

如果投资者具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可以选择股票型基金,通过基金定投将资金小额分批入市摊平市场风险。同时,笔者提醒投资者,基金定投要避免“朝三暮四”、频繁操作。一般来说,基金定投的意义在于长期投资的时间复利效果,起到分散股市多空、基金净值起伏的短期风险。

(三)基金套餐

有些银行推出稳健型、成长型等多种“基金套餐”,每个套餐中又包含债券型、混合型、股票型、指数型等多只基金,投资者购买“基金套餐”,可避免只购买一只基金的风险。

六、黄金产品

黄金是全球公认的硬通货,可起到保值、增值的作用,是最有效防范通货膨胀、保护个人财富资产的特殊商品。金价在过去两年大放异彩,2009年涨幅24%,2010年更是高达30%。并且连续刷新历史最高纪录。伴随中国炒金热和国际局势不稳定以及通胀因素,预计未来黄金价格将继续上涨,投资者可配置一定比例(不超过个人资产的10%―15%)的黄金并中长期持有。有保值和避险需求的投资者可购买实物黄金,出于投资目的的投资者可以选择投资纸黄金,通过低买高卖赚取差价。

理财是对财富的有效管理。投资者要根据个人的风险属性、资金用途等实际情况,对投资品种进行合理配置,加息预期下相信每个人都能谱写出属于自己的理财华彩乐章。

参考文献:

1.高晨.加息周期灵活理财抓要点,转存要算临界点京华时报,2010.2.14

2.朱文科.通胀、加息背景下如何理财都市快报,2011.2.16

储蓄保险收益率篇10

传统的养老保险基金成长为新型养老保险基金,是一个质的飞跃,其间要经过对多种金融制度投资功能和避险功能的优化整合。所涉及的金融制度包括:传统养老保险制度、银行储蓄或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商业保险、投资基金等。

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各种制度作分析和比较:

其一,产权属性。传统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属于福利性养老保险制度,由国家统包,个人不具有产权。①储蓄存款、现存农村养老保险制度、②商业养老保险、投资基金属于个人资产,国家有可能在税收等政策上给予优惠。

其二,政策性质。传统社会养老保险模式、鼓励性个人储蓄款与现收现付制相结合的现行养老保险模式皆属于“社会政策”;但前者属于“收入社会政策”,后者包含“资产社会政策”因素。纯粹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投资基金从本质上来看不属于“社会政策”。这是因为,从国家允许市场进入养老保险行业的政策的许可性上来看,商业养老保险模式也成为解决养老这一社会问题的渠道之一,但它是一个纯粹的市场行为,如果没有企业愿意进入,这一模式将不会发挥养老作用。纯粹储蓄存款尽管不排除用以养老的可能,但其目的的发散性太强。

其三,个人投资性。产权状况决定了制度的“个人投资性”,所谓“个人投资性”是指个人拥有投资选择权或投资委托权。很显然,纯粹储蓄存款和鼓励性个人储蓄养老模式具有个人投资性;商业养老保险模式的目的是为养老储备购买力或消费力,但有的保险公司为了吸引客户也进行了储蓄分红等制度安排,因而该模式也可以有个人投资性;投资基金具有典型的投资性;传统的社会养老模式和现行农村养老模式中的现收现付制则不具有“个人投资性”。

其四,个人投资收益的稳固性和风险性。不具有个人投资性的也谈不上个人受益问题。个人纯粹储蓄、鼓励性个人储蓄养老模式的收益均依据市场利率,主要是银行利率。有的鼓励性个人储蓄养老模式则通过协议性存款安排锁定了收益。商业性养老保险模式可能有固定和浮动两种可能。投资基金可以投资于证券,也可以投资于产业,是一种组合投资,收益高、风险较银行储蓄大,但可以通过组合消解非系统风险。

其五,共济程度。以往对于共济性概念的理解存在模糊性,本文此处特别予以分析。共济可以细分为“市场化共济”、“强制性共济”和“政府转移支付性共济”三种类型。为了分析方便,在共济“专业化”条件下,文章将“市场化共济”等同于“自愿性共济”。③“市场化共济”通过大数法则消解“非系统性风险”,并与专业机构共同分担“系统化风险”。“强制性共济”由国家(或行政机构)强制要求辖区内的合格对象加入共济组织。一般来说,“强制性共济”在风险消除方面与“合作互助式共济”有共性,“系统性风险”不能转移,但却节省了风险转移“对价”。“政府转移支付型共济”是“强制性共济”的深化,当共济制度中存在“政府兜底机制”安排时,“强制性共济”就演化为“政府转移性共济”。显而易见,个人纯粹存款和鼓励性个人储蓄养老模式不具有共济性;④商业养老保险和投资基金只具有“市场型共济性”;传统养老保险制度和现存养老保险制度中的现收现付制安排具有“强制型共济性”或“政府转移支付型共济性”。

其六,功能分析。只要能解决社会养老问题,国家应当都是支持的;但如果个人或市场不能有效加以解决,国家将亲自成立相关组织。纯粹储蓄存款模式、商业养老保险和投资基金模式下,⑤国家没有参与组织;传统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和现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下,政府不但组织,而且从监管、管理到操作性过程,都由国家统揽,甚至有财政兜底机制。纯粹性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和投资基金模式下,存在较强程度的专业化分工,企业参与了投资和消解风险过程,获得相应回报;现存农村养老保险模式下,只在保费增值方面有微弱的专业化分工;⑥传统社会养老保险模式下,不存在分工和企业盈利。在传统社会养老模式下,个人只获得避险或养老保障效应;而在储蓄存款、现存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和投资基金等模式中,个人皆可以在不同程度上获得避险、个人资产、投资收益等综合效应。

其七,避险原理。这可以从上文的论述中有所领悟。传统社会养老保险模式下,政府完全承担了养老风险;纯粹储蓄存款模式下,基本不具有避险功能;⑦现行农保制度在现收现付制下,存在代际风险共担机制,但在向个人累积账户过渡的条件下,未来给付压力最终将由政府兜底;⑧投资基金模式下,利用了集合投资的“非系统风险”消解机制,也利用专业化分工机制降低风险。

其八,公平效率评价。根据解决养老问题的程度和模式中基金的安全、管理、增值效率和功能复合程度,可以对这几种金融产品的公平性和效率性及其效应程度加以客观评价。要说明的是,只有解决养老这一社会问题才涉及公平性。若以“零”、“弱”、“中”、“强”对公平和效率加以定性化度量,传统社会养老保险和现存农保养老模式中的现收现付制具有强公平性、低效率性;纯粹储蓄存款、鼓励性个人储蓄养老保险、投资基金和商业养老保险只涉及效率,不涉及公平评价。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对以上金融制度优点的优化整合,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坚持资产社会政策,吸取纯粹储蓄存款、鼓励性个人储蓄存款、投资基金和商业养老保险中的个人资产所有权特点。除“调剂账户”外,“基本账户”和“机动账户”都归个人所有。其二,发挥市场性共济、强制性共济和政府兜底共济三重机制。共济的目的是消除、降低和转移风险,保障养老资源的安全和增值。“基本账户”和“调剂账户”同时具有三重机制。“机动账户”拥有“市场性共济”特征。其三,吸收投资基金中信托投资功能和收益权功能。⑨由个人账户享有投资收益,采用个人决策投资、政府决策投资和委托投资相结合的模式。如,借鉴集合投资的大数法则原理,消解非系统性风险;利用“强制性共济”节约保险成本,拓展保险广度,实施代际之间资源的最佳配置;保留政府兜底机制防止投资风险、保证保险资源购买力。其四,监管、管理、操作职能细分,行政管理和市场化管理相结合,以避免监管中的“合谋现象”,防止管理中的“道德风险”,强化基金安全和增值责任。通过对现存金融制度避险优势和投资优势的吸收整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就可以收到“强公平性”和“强效率性”的有机结合。

二、账户所有者的“贷款权”权能

所谓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账户的贷款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为了诱导参与“基本账户”者的积极性,收到“尽力参保”的效果,法律规定,凡是有资格在“机动账户”中存款者,政府允许其以该账户为抵押申请生产性贷款和应急性贷款,并按照一定比率配款,利率优惠。二是由于大数法则和养老问题的公共性,决定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强制性。为了减轻政府在“基本账户”中的兜底负担,法律规定,投保者有权利按一定利率获得政府专用贷款,以充实“基本账户”个人额定余额。本文主要论述第一层含义。

设置第一层含义贷款权能的原因如下:

1.在现存条件下,所有者自行管理账户的时机还不大成熟。可以通过一定契约,将账户中的资产贷给个人灵活管理。一是制度运行初期,“政府一市场”双重管理模式尚无成熟经验,信息卡的运行也需要在实践中逐渐完善,个人暂时不宜过早介入个人账户管理。二是个人缺乏证券投资经验,农民要学会理性选择投资对象尚待时日,若自我管理账户,可能会增大账户“充实度”下降的风险。

2.证券类投资对象还不完善。我国市场经济还不成熟,一方面经济主体尚未有足够的信誉积累期,以充分展示期信誉级别;另一方面人们缺乏信誉资源意识,毁誉现象严重。加之人们对金融经济的虚拟规律认识还不够深刻,造成股票市场的运行极其不规范;债券市场还比较薄弱;银行也处在深层体制变革时期,潜在风险逐渐显现。在个人投资知识有限的条件下,以这些虚拟资产为投资对象,会隐藏巨大的风险隐患。

3.个人投资成本太高。首先,个人投资由于投资额度小,无法进行有效种类或数量的投资组合,将失去集合投资下的非系统风险消解机制。其次,个人投资非专家理财,信息收集成本太高。

4.农民对贷款存在迫切需求。一方面,由于农民贷款额度小、风险大、缺乏担保等原因,农民存在贷款难问题,对于农民来说,贷款权是稀缺资源。另一方面,由于长期的“二元经济”安排,农民收入水平长期较低,在住房、教育(子女)、医疗等社会保障方面缺乏社会政策安排。加之农民是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农民对于资金的需求具有紧迫性、频繁性、突发性,⑩贷款权能的配置有利于缓解农民的货币需求。

5.呼图壁模式的经验借鉴。呼图壁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允许农民在发展生产急需资金时,用个养老保险证办理质押短期贷款,利率与同期贷款利率相同。从1997年到2004年,呼图壁县农保基金运营收益达980多万元,年平均利息收益达百万元,年平均增长达7%以上,基金从1100万元增加到2100多万元,基金几乎翻了一倍,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6.防止“机动账户”激励过度。以免增加配款压力和支付负担,可以通过配款额度和收益率随缴费金额逐渐下降的制度设计加以避免。[1]三、账户体系的“代际”融资功能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推出一系列个人账户,有个人退休账户、个人训练账户、教育储蓄账户和医疗储蓄账户。新加坡的公积金账户兼住房、养老、医疗等多用途消费,具有综合效应。[2]资产社会政策理论和实践启发中国建立“个人资产账户”。采用新加坡的综合模式,还是采用美国的分立模式?中国目前的国情决定了暂时适宜于“分立模式”。这是因为:(1)根据“路径依赖原理”,中国旧体制下的各种社会保障处于条块分割的状态。在向新制度过渡过程中,也应采取“先分后合”的模式,以便先把握中国环境中各种账户的运行规律,然后再分组融合。(2)代际资产转换理论的存在,也说明个人资产账户适度分立的必要性。有些账户单独存在,有利于代际之间的互助和资产转换,提高养老资源的效率。

“代际资产转换理论”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家庭内部代际间的契约“显性化”,有利于提高“抚养”、“赡养”的实施效用。根据人生融资需求规律,人的一生可以划分为“三次信用期”,分别对应“上接受期信用账户”、“给予期信用账户”和“下接受期信用账户”。中国的“教育储蓄”,相当于“上接受期账户”,养老保险的“个人累积账户”则相当于第二、三次信用账户。“三次信用账户”间的信用互助和资产转换,可以平滑代际之间的信用需求,有利于各代的成长或养老互助。

四、账户体系的“结构金融”功能

资产证券化通常是指以缺乏流动性,但具有稳定未来现金流的资产作为信用交易基础,通过结构重组和信用增级,发行证券的融资方式。[3]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基本账户”有稳定的现金流,“机动账户”和“调剂账户”在一定的信托契约下也可以产生稳定现金流。可以此为支撑发行证券,将未来现金流转化为当前现金流,以加速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建立,减少制度建立的摩擦成本,提高制度运行效率。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账户资产证券化的理论基础表现为两个方面:

1.“代际补偿理论”。上文提到的“资产转换理论”局限于家庭内部。代际互助产生于人类繁衍的需要和以家庭为纽带的生活生产特征,代际信用互助则产生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明晰、交换行为货币化、违约普遍化等因素。而“代际补偿理论”则超出家庭范围,在区域、行业、群体等多层次间展开。这里着重强调,在制度转轨背景下,新型农保制度实行过程中受益者和受损者之间的相互补偿。在构建农保制度过程中,年龄较大者曾在旧制度运行中做出过贡献,经济体制转轨使得其既得福利遭到了损害,年龄较轻者则是新型农保制度的受益者。总体规律是年龄越轻者,农保制度越健全,受益越大。作为新制度的受益者,后期受益者应为前期受损者分担一部分制度转轨和制度建设成本。况且,随着经济发展,后来者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也会更高,货币的边际成本较小,鼓励下一代人向上一代人融资或转移支付,是一种福利上的帕累托改进。其实现方式则是将后代参保者的部分账户或账户中的部分资产证券化,以获得现金流为前代人融资或转移支付。

2.“代内资产转换理论”。该理论的本质是“代内资源的优化配置理论”。人的养老行为与养老前的建设和消费行为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理性的建设和消费行为应当遵循“代内资源效用最大化”原则,即:一方面人从生到死是资产的创造过程;另一方面又是消费过程。其中不乏生产和消费过程的交织,但若能达到“临终时资源也刚好消费完”的状态,则是理性人假设下个人资源运用的最高境界。可以理解,资源的流动性越强,就越容易达到以上境界。而事实上,人们所拥有资源的流动性具有非均衡性:“非耐用品”的流动性较强;而“耐用品”的流动性则较差。人的一生中,房屋是最典型的流动性较差的资源,如果没有特别的制度安排,往往会出现临终时,存在“住房资源剩余”的难题。住房产权证券化,不但可以改善住房的流动性,解决“临终住房余额”难题,还可以利用其现金流充实养老账户,缓解住房建设时期对养老资源的“挤出效应”。

五、结论

优化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保制度优化任务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和背景条件,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这要求制度设计者必须本着“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的原则,拓宽思路才有可能有创新性政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金融创新方面有如下特点:

1.将传统养老问题和个人资产建设进行整合。使消费和投资、政府和市场、一般养老和消除贫困在新型农保制度中融合。

2.对现存金融制度加以分析整合。构造“强避险功能”和“强投资功能”、“强公平性”和“强效率性”的农保制度。

3.通过“机动账户”的“贷款权”进行权能设置。诱导农民尽力充实“基本账户”,用激励机制放大农民尽力参保的积极性。

4.“代际资产转换理论”为家庭内部代际资源调剂和信用互助提供了基础。有利于提高养老效率和人类繁衍质量。

5.账户体系的证券化既有可能性,也有必要性。“代际补偿理论”和“代内资产转换理论”是账户资产证券化的理论基础。

注释:

①具体由各单位(企业单位、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农村中的集体)实现。

②现存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国家只给政策不替个人分担缴费;多数集体经济功能丧失,无力替农民分担缴费;农村养老保险演变为强制性或鼓励性个人储蓄。

③自愿共济包含市场化共济和非市场化合作互助式共济。这两者都强调自愿性,没有外界力量的强制。前者将共济中的部分功能外包,和“接包”公司订立契约,共同分担系统风险;后者则在自愿体内共济,系统风险无法转移。

④鼓励性个人储蓄养老模式是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一部分;现收现付制是现行制度的另一部分内容,具有代际共济性。

⑤但政府可能会给各种优惠措施。

⑥之所以叫“微弱的专业化”,是因为一方面只在投资增值方面有选择权;另一方面只能选择国债和银行。而且,国债和银行都是国有企业,这也弱化了分散政府风险的效应。

⑦这是因为,一是仅仅是预防性储蓄,目的不明确,存在太多的替代性用途。二是依赖于个人收入,收入低者,必然没有条件储蓄。三是不存在任何共济性,没有风险消解和风险转移机制。

⑧对于成立了个人账户者来说,鼓励性个人储蓄账户不存在联动效应,故不存在避险功能。

⑨商业养老保险和投资基金在收益权方面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个“收益契约”,强调结果,回报相对确定,缴费者以收益契约获得回报;后者则是一个“投资契约”,强调的是过程和行为,回报不确定,基金持有者以实际投资效果为准获得收益。

⑩婚丧嫁娶往往是一笔较大、较急的需求。对于农民来说,这些消费带有低弹性特征。同时这些消费对于自身和家庭来说都相当于是一种“人力资本”或“家庭资本”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