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存款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15:08:47

储蓄存款

储蓄存款范文篇1

提要:近一时期以来,中央银行连续降息,导致居民储蓄存款分流速度加快,但分流出来的资金未能如期望的那样进入实际产品市场,进而拉动消费和投资需求,而是大量流入股市,且主要汇集于一级市场,由此产生巨额资金沉淀,并直接形成广义货币收缩的主要原因。这种情况不仅造成总需求进一步萎缩,而且大大降低了整个经济体系的金融效率。为此,国家应及时采取措施,通过改革新股发行制度、增发国债和利率市场化等方式,引导储蓄存款资金进入实际生产领域,提高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效率。

一、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动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其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持续增长阶段:1978-1988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平均每年增长30%以上,1988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3798亿元人民币,为1978年210亿元的18倍。(2)高速增长阶段:在基数已经较大的情况下,1989-1996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继续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这一时期储蓄存款余额年均增长率达到31.6%,至1996年储蓄余额上升为38520亿元。(3)减速增长阶段:1996-1999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虽然继续增长,1998年底达到5.3万亿元,但这一时期,储蓄存款余额的增长速度开始下降,增长率由1994年的41.5%,一路下降到1998年的15.4%。同时,新增储蓄存款的增长速度开始出现负值,其中1997年增长率为-12.4%,1998年为-8.2%。

进入1999年,居民储蓄存款形势发生新的变化。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到12月末为59621亿元,同比增长率仅为11.6%,增幅比去年末下降3.8个百分点,其中6至9月新增储蓄存款仅为396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增1485亿元。特别是,6月、10月和11月,当月新增储蓄存款出现负值,储蓄存款减少数额分别高达25亿元、94亿元和84亿元。上述情况表明,居民储蓄存款分流进一步加快,投资、消费、金融结构等方面都由此产生一系列变化,分析储蓄资金流向、货币资产结构及其经济效应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储蓄存款分流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下降从1994年就开始了。当时为了防止经济过热,国家采取了紧缩政策。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当年新增储蓄存款以及人均储蓄存款等三项指标的增长率在1994年达到最高峰,之后便出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见表1)。影响居民储蓄存款变动的因素很多,如实际收入、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预期稳定性、资本市场发展状况等,一个时期以来,这些因素的同时作用使得储蓄存款余额持续增加,而与此同时,人们往往忽视了对储蓄存款增长速度及其加速度的观察和分析,居民储蓄存款分流的趋势较少受到关注。这种趋势持续到1999年下半年,储蓄存款余额开始出现负增长,对其背后的原因有必要进行认真的分析。

(一)利率连续下调

从1997年起,为刺激经济复苏,中央银行连续7次下调利率。从单因素弹性看,居民储蓄存款对利率下降应该是相当敏感的,存款利率大幅度降低,意味着储蓄存款这一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显著下降。根据资产组合理论,居民在资产收益最大化的驱动下,会逐步减少存款持有量,而相应增加其他资产的持有数量,然而由于通货紧缩和预期不稳定等影响因素的存在,这种变化起初可能是不明显的。另外,即使在资产市场比较发达的经济体系中,居民资产结构的变动也通常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进行调整,因此利率变动的短期效应通常只反映在储蓄存款加速度的变化上。但是,连续和大幅度的利率下调会使其他因素的作用不断减弱,储蓄存款减少的实际效果就会逐步体现出来。

(二)开征利息税

全国人大于1999年8月通过了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为恢复征收利息税铺平了道路。开征利息税对于存款者来说,相当于第八次降息。如现在一年期存款的利率为2.25%,征20%的利息税后,利率实际降为1.8%。从某种意义上讲,征收利息税比降息可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果。降息给人们的感觉是从银行得到的"好处"减少了,而征税的感觉则是居民"应得的好处"被拿走了,因而后者比前者更能促使人们调整资产结构,寻求新的资金去向。1999年8至10月,沪深两市平均市盈率约为40倍,这与第七次降息后一年期存款利率2.5%的投资回报基本等同。但开征利息税后,按一年1.8%的存款利率测算,沪深两市的平均市盈率可以提高到55倍左右,这就为股市打开了上升的空间。股票投资回报高于存款利息收入,再加上股票转让所得仍暂免征税,很自然会出现资金搬家的现象。

(三)存款实名制的预期

我国储蓄存款一直采用虚名制,特别是活期储蓄,只要取款人提供存折,银行即按折付款。实行了几十年的存款虚名制造成了"地下金融"的泛滥。任何人只要凭一个虚构的姓名,就能把非法收入划到自己名下,在现行金融体系下,根本无从追查。为此,人民银行正在酝酿实行储蓄存款实名制,原计划在1999年四、五月间就正式推出,后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推迟。在此期间,一些存款者为避免巨额资金曝光,把一部分储蓄存款由银行转出,从而加速了居民储蓄存款的分流。

(四)公款私存的资金被大量挤出

据中国人民银行调查,一个时期以来,在居民储蓄存款不断增加的同时,企事业公款被存入私人名下的现象也愈演愈烈。据央行专家分析,公款私存在近6万亿元储蓄存款中,保守测算也占1万亿元,这使得银行每年要多支付利息五、六十亿元。

公款私存的主要动机是获得较高的利息收入,然而随着储蓄存款利率节节下降,加上国家开征利息税,这种获利动机逐步消失,许多先前以居民存款形式存入商业银行的资金被提出,转而流入股市或变为手持现金,甚至呈现私款公存的现象。公款私存的这部分资金,其去留主要以收益率高低为转移,而不受居民预期收入和社会保障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它对利率下调的敏感程度比真实的居民储蓄存款更高,利率连续调低后,这笔资金被大量挤出,从而加速了居民储蓄存款的分流。

三、储蓄存款分流后的资金流向分析

分析表明,居民储蓄存款分流后的资金并没有进入实际投资领域,也没能拉动消费需求的增长,而是大量流入股市,并主要驻留于股票一级市场。

(一)储蓄存款分流后,消费市场依然回升乏力。

到1999年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7.8%,增幅比10月份降低0.4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率仅为10.9%(见表2)。从去年消费市场的总体走势看,7月以后社会零售消费品增长率出现一定的回升势头,由5.4%开始逐月上升,到10月份达到同比8.2%的增长率。但这种微弱的回升并没有持续下去,到11月消费总额再次回落到7.8%,同时消费者价格指数也在上升了几个月之后再次下跌。消费价格指数连续走低,表明消费市场回升依然乏力,同时也说明居民储蓄存款分流后,大部分资金并未进入消费品市场,因而没有到达降息以刺激居民消费的最终目的。

(二)投资增长率继续呈下降趋势。

在消费需求不旺的同时,国内投资需求继续呈下降态势。据统计,11月份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6.8%,增幅与前10个月相比下降0.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后的实际增长仅为6.9%。另一方面,从1999年年初以来,企业存款的增长率几乎一直在下降,1月份为19.1%,6月份降至16.7%,到11月份同比增长率仅为13.6%,比去年少增存款近9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和企业存款总额的下降说明居民储蓄存款在分流后,不仅没有转化成消费需求,也未能有效地转化为实际投资。

(三)定期存款大幅度下降,而活期存款比重相对上升。

征收利息税后,一年期整存整取的利率,扣除利息税后实得为1.8%,而活期储蓄的利率则为0.8%,两者相差不过一个百分点,而在6月10日降息之前,它们之间的息差为2.34个百分点。因此,许多居民将原先的定期储蓄存款转换成活期存款,以便于日常交易或及时购买其他种类的金融资产。据统计,1999年前5个月全国新增活期储蓄存款占新增储蓄存款的比重为42%,比去年同期提高约11个百分点。而从6月份开始,定期存款的比重急剧下降,定期储蓄存款减少金额多达1500亿元,占居民储蓄存款的比重由6月份的78.7%下降到11月份的76.2%。

(四)外币存款显著增加

经征税后的美元实际存款利率为3.35%,几乎比人民币存款利率高出一倍。因此,居民纷纷转投外币,以争取更高的存款回报。1999年头10个月,国内居民外币存款金额比去年同期上升26%,达300.5亿美元。

目前,银行统计科目均已实行本外币合计,居民外币存款的增减并不影响居民储蓄存款项目的金额变动,但外币存款对居民资产结构的影响是深远的,这种结构变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居民对利率连续下调所做的心理预期和行为调整。

(五)居民手持现金大量增加

手持现金是近一时期储蓄存款分流后资金的一个重要去向。1999年底现金余额M0为13456亿元,同比增长20%,累计增加投放970亿元。由于名义利率下降,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降低,居民出于流动性偏好,愿意持有更多的现金资产,这是符合逻辑的。问题是目前我国居民的流动性偏好主要还不是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而是更多体现为投机动机。在存在有效资本市场的条件下,这种投机行为最终会增加经济体系中的直接投资,从而有利于经济实现均衡和持续增长。由于我国金融市场目前还很不完善,居民大量持有现金参与投机活动,不仅无助于总需求的增加,反而会加速经济的失衡。

(六)股票一级市场吸纳大量资金。

1999年7月到11月,股票二级市场的交易量不断萎缩,股指呈下滑趋势(见表2),与此同时,一级市场却格外红火。目前,越来越多的居民联合起来开设股票帐户,专门用于股票的一级申购。做股票申购的收益既高,同时也很安全。而二级市场风险则比较大,普通居民因缺乏操作经验而不愿贸然涉足。新股申购就是碰运气,运气好就赚钱,运气不好也不赔,不过资金量越大,收益就越稳定。按照1999年上半年的新股发行速度,以10万元资金进行连续申购,年收益率约在5%,收益率高出储蓄存款及国债许多,而进行一级申购的风险却很小,在没有新股发行的时候又可以得到活期储蓄利息。如果急于用钱,方便的银证电话转帐系统也非常便捷。正因如此,股票一级市场申购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其中不乏有一些居民联合亲戚朋友共同集资申购,以扩大资金规模,提高新股的中签率。这就直接导致股票一级市场吸引的资金越来越多。

据统计,截1999年至11月底,沪深股市资金总量在4800亿元左右,年初这一数字为3500亿元,即一年来,沪深股市资金的净流入量达1300亿元。1999年1-11月份,从沪深两地股市中流出资金共计1189亿元。其中,因配股和新股发行等扩容因素而流出的资金量为708亿元;以印花税、佣金形式流出的资金为481亿元(债券、B股交易及佣金返还除外)。同期,沪深股市共计流入资金2489亿元,进出相抵,全年流入股市的资金数额约为1300亿元。

在证券市场资金总量变化的同时,一、二级市场资金结构也出现规律性的变化特征。近一年来,滞留于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资金呈现出此消彼涨的状态。统计数据显示,99年1至11月,稳定参与一级市场的申购资金在1500亿元至2800亿元之间,而参与二级市场交易的资金量大约在1400亿至2400亿元范围之内。相比之下,驻留在一级市场上的资金平均水平高于二级市场(如图1)。

1999年1至5月,由于股指低靡,一级市场申购收益较低,单只新股平均收益仅为0.19%,一级市场资金量一直停留在1500-1800亿元左右。而进入7月份以后,沪深股市股价较高,获利机会减少,而同时一级市场申购收益增加,单只新股平均申购收益上升至0.83%,一级市场资金大幅度上升,并于9月后一直保持在2600亿元以上,其中9月8日至9月13日,一级市场申购资金达到3861亿元,而9月20日到9月23日,一级市场共冻结申购资金4560亿元,达到了历史最高值。这和平时约2500亿元的申购资金量相差接近2000亿元。进入11月,一级市场申购资金进一步增加,一度上升到4600亿元,月度平均资金量约为3300亿元。

四、股市资金沉淀与货币供给结构变动

为了深入分析储蓄存款分流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首先要了解该笔资金从居民储蓄账户流入股市后,会以何种形式反映在货币结构的变化上。

(一)股市资金的流程和存在方式

在分析股市资金在货币供给结构中的存在方式时,首先需要了解股市资金的基本流程。股市资金流程,实际上就是证券市场中资金结算和清算的过程。从目前我国股票市场运行状况看,资金清算方式主要有三种:

1、磁卡清算。投资者在结算银行(商业银行)开立的证券帐户和储蓄帐户"合二为一"。交易完成后,由结算银行根据中央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划帐指令在各投资者的资金帐户上进行转帐。目前,由于分业经营政策的实施,这种结算方式在我国开展得很不充分,以磁卡结算的业务量很小。

2、二级清算。投资者在证券商处缴款开立资金帐户,证券商在结算银行开立资金帐户。交易完成后,首先由结算银行根据结算公司的划帐指令在各证券商的资金帐户上进行划帐;然后,证券商根据结算公司发出的清算明细数据在各投资者的资金帐户上进行划帐。

3、三级清算(只适用于异地)。投资者在证券商处缴款开立资金帐户,证券商在异地的集中结算中心缴款开立资金帐户,异地的集中结算中心在当地的结算银行缴款开立帐户。每日交易完成后,首先由结算公司与异地的集中结算中心办理净额结算;然后,异地结算中心再按照结算公司的划帐指令在各证券商的资金帐户上进行划帐;最后,证券商根据结算公司发出的清算明细数据在各投资者的资金帐户上进行划帐。

以上三种结算方式形成的资金,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资金来源一方,被分别记在不同科目下。在磁卡清算中,投资者在结算银行开立资金帐户,在结算行的会计核算记帐中,表现为商业银行"680科目",列在储蓄存款项下。后两种结算方式形成的资金均由证券公司支配,并存放于券商在结算银行开立的资金帐户,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一般被记为"同业往来"项下的"同业存放"科目中。因此,股市吸纳的资金主要以"同业往来"的形式存在,只有很一小部分表现为储蓄存款形式。

(二)居民储蓄存款分流在会计账户上的反映

进入股市的居民储蓄存款资金大体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通过股票市场形成企业经营资金,再由企业转存入银行形成企业存款(记为a);另一部分为股票市场中沉淀的资金,主要表现为证券公司持有的客户资金账户保证金以及一级市场新股申购过程中被冻结的股民资金(记为b),这部分资金形成证券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证券公司把这笔巨额资金以"存放同业"形式转存于国家指定的商业银行(其中还有一小部分存入中央银行)。表现在商业银行的会计账户上,储蓄存款减少a+b,同时企业存款增加a,而同业存放增加b。当然如果券商私自挪用客户保证金进行其他金融投机活动,同业存放数额可能会小于b。

(三)商业银行"同业存放"的近期变动趋势

为了进一步考察居民储蓄存款分流后入市资金的变化情况,我们对五家国有独资银行(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资金来源方的"同业往来"余额与资金运用方的"同业存放"余额轧差后的差额进行重点跟踪,观测其在近一时期的变动趋势。这里,同业存放差额的经济含义为:五家银行与其余金融机构之间发生同业往来的资金净流入额。通常,券商的资金除了一部分上缴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以外,主要还是存放于中央银行指定的上述几家国有商业银行。因此,国有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同业往来差额的变动基本上反映了股市资金的变动趋势(如图2)。1998年初,五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同业存放净差额约为1000亿元,而后稳步增加,1999年上半年基本稳定在1500-1800亿元左右,从6月份起,商业银行同业存放净差额开始迅速增加,到11月末该项目总金额达到2700亿元。与此同时,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动趋势与同业存放形成明显的对照,1999年6月以后随着入市资金数额迅速增加,居民储蓄存款的增幅骤减,并先后在三个月中出现余额减少的情况,其中10和11月储蓄存款共减少178亿元,同期五家银行的同业存放增加384亿元,这说明不仅居民储蓄减少的资金流入股票市场,而且还有一部分现金和企业存款转移到股市资金账户中。

(四)居民储蓄存款分流导致货币供给发生变化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供应量统计办法》,关于货币总量层次划分的标准以及各层次所包含的内容如下:

M0=流通中的现金;

Ml=M0+企业活期存款十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十农业存款十信用卡存款;

M2=Ml+企业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十信托类存款+临时存款+财政预算外存款;

M3=M2+金融债券十商业票据十大额可转让定期存款+同业存放。

根据人民银行的统计方法,1998-1999年各层次货币所占的平均比重如表3所示: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1998-1999

根据上述货币供给量定义,得到如下方程:

根据上述算法计算,得到如下结果:

上述分析表明,到1999年11月,我国广义货币M2增长率为14%,比上一年度下降2.7个百分点,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下降使广义货币增长率降低2.94个百分点,同时企业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的数额变动分别使M2增长率降低0.59%和0.13%。另一方面,现金M0的增加使广义货币增长率上升了0.84个百分点。而其他项目对广义货币的影响较小,共计为0.067%。根据上述数据,在导致货币供给增长率下降的各项因素中居民储蓄存款分流的贡献度为108.6%,企业存款的贡献度为26.7%,而现金的贡献度为-30.92%。即储蓄存款的增长势头减弱,已经成为货币供给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同时企业存款的增长率也有明显下降,说明储蓄存款分流并未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获得更多资金,因而加剧了货币供给的递减趋势。

五、居民储蓄分流的宏观经济效应

(一)储蓄存款分流使得扩张性货币政策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随着储蓄存款的增长率不断降低,广义货币M2的增长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计量分析表明,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长势头减弱已经成为货币供给增长率逐年递减的主要原因。从1994年到1999年储蓄存款余额增长率由41.5%减少到12%,同时广义货币增长率由35.8%下降到14%,两者相关系数高达95.6%。这一时期,储蓄存款减少对货币供给收缩的的平均贡献率为83.6%。从一定意义上讲,储蓄存款不断分流使得中央银行采取的各种旨在扩张货币供给量的政策操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二)储蓄存款分流导致越来越多的资金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从而降低了整个经济体系的金融效率。

减少居民储蓄存款的最终目的在于扩大消费和投资,进而刺激经济尽快复苏。但由于缺乏社会保障制度和有效的资本市场,大量储蓄存款在从商业银行分流出来之后,未能真正注入实体经济的循环,达到推动经济增长的目的,相反愈来愈多的资金在股市(特别是一级市场)沉淀下来,形成严重的资金损耗。

事实上,如果分流资金主要进入股票二级市场,股指会因此被推升。在财富效应作用下,股票市值的增加会促进消费需求的增长。但如果分流后的资金大量进入一级市场,则它既不能推动股市行情上涨,也不能增加实体经济中直接融资的数量,从而使大量资金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在一个社会中这类资金越多,对经济增长的危害就越大,因为这种资金闲置比一般意义上的经济泡沫造成更大的资源损耗。经济泡沫通常反映在资本价值的高估上,而通过资本价值的高估,可以增强居民的乐观心理预期,增加持久性收入,进而降低实际储蓄率,达到增加消费支出的效果。

根据目前储蓄存款分流的情况,假设有的储蓄存款从商业银行转移到资本一级市场,则资金运动后的金融效率为:

(三)储蓄存款分流是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不断萎缩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不断萎缩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主要原因在于国有商业银行僵化的经营体制以及国有经济的普遍衰落,然而从另一方面看,居民储蓄存款分流也是导致信贷萎缩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对于商业银行,如果存在非必要性存差,则这种存差给商业银行带来的直接损失为:

Loss=i*(S-L)

这里i表示存款利率,S表示储蓄存款,L表示贷款总额。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三种途径减少存差损失,一是降低存款利率i;二是增加贷款数量L,减少存差数额;三是减少居民储蓄存款S,减轻利息支出负担。上述第一种方案正是近一时期以来中央银行一直在采取的政策,它能够直接降低存差造成的损失额度,但如果存差本身不减少,这种损失就不可能得到有效控制。

由于体制原因,国有商业银行缺乏利润最大化动机,它的主要目标停留在如何控制信贷风险,以防止坏帐比率进一步上升。由于增发信贷不能给信贷人员带来直接收益,相反贷款越多,出现问题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宁愿选择少放贷或不放贷的方式。这就使得贷款数量出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这种情况在1999年表现得更加明显,全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的同比增长率由年初的16%持续下降,到11月份同比增长率仅为12.3%。同期,短期贷款增长率由11.4%下降到8.9%。在贷款减少的同时,如果居民储蓄依然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商业银行就不得不采取措施增加贷款数额,以此减小存差损失。但是如果居民储蓄存款大量分流,那么这种存差压力就随之减弱,商业银行也就会更多地强调对信贷风险的控制,进而加剧信贷萎缩的倾向。

(四)储蓄存款分流导致总需求不足,进一步加剧了通货紧缩形势。

尽管降息使得居民持有现金的数量大幅度增加,但增加的现金并不是主要用于交易需求,而更多的是为了进行资本市场上的投机活动,因此多持有的现金没有起到拉动消费需求的作用。另一方面,储蓄存款分流直接减少了商业银行可贷资金数量,同时由于政府严格控制资本市场的扩融速度,转入一级市场的资金只有很小一部分形成实际投资,这就进一步缩减了实际投资规模。在总供给一定的条件下,消费和投资需求的减小必然会导致通货紧缩,而此时预期的通货紧缩率可能比真实通货紧缩率表现得以更加严重,这使得实际利率很难下降到足以刺激经济复苏的水平。

在管制利率条件下,资金供求的均衡是不稳定的,一旦实际利率偏离均衡值,它就会以发散的方式迅速远离初始状态,从而使经济出现严重失衡。当总需求不足时,政府必须迅速下调名义利率,以使实际利率接近于均衡水平(武剑1999)。但这样做会加快储蓄存款的分流速度,于是消费和投资需求趋于萎缩,从而使通货紧缩形势变得更加严重,造成实际利率进一步上升,中央银行只得再度下调利率,如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储蓄存款分流是中央银行降息的必然结果,正是这种分流构成了社会总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六、关于储蓄存款分流的政策选择

(一)进一步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引导剩余资金进入实际投资领域。

为了防止分流的资金在一级市场上沉淀,就必须为它寻找合适的出路。结合图3进行分析,在目前条件下,国家直接向公众增发国债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继续增发国债、扩大财政支出,符合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总体要求,有利于扩大内需和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以国债形式扩大投资,不会造成资金沉淀,这有助于提高社会金融效率,减少资金在转换渠道中的损耗。1999年大约有1000亿元资金进入股票一级市场并形成连续的资金沉积流,这部分资金完全没有进入实际投资领域,而如果增发1000亿元国债,就能使之得到比较充分的利用。事实上,只要国债的利息率略高于一级市场上资金的概率平均收益率,分流出来的资金转而去购买国债是完全可能的。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因此,在今后几年中国家应继续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吸引剩余资金进入实际投资领域。但应注意,今后国债发行应更多地面向公众,而不是商业银行,因为对商业银行发行国债只会增加其依赖心理,减弱其存差压力,不利于银行强化经营,开拓新的信贷市场。

(二)实现利率市场化是解决储蓄存款分流问题的根本出路。

利率市场化是货币金融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解决储蓄存款分流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关键在于实现利率自由化。目前,中央银行应尽早制定有关政策法规,继续扩大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浮动空间,让商业银行可以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拥有更大范围的利率自主权,这样一些经营状况好的银行可以根据市场竞争的需要,在合规的范围内提高存款利率,吸引部分居民储蓄存款继续留在商业银行的账户中。

在利率灵活可变的条件下,当利率偏低时,一旦储蓄存款分流并沉积于资本一级市场,就会使得信贷市场上的资金供应发生短缺,利率将自动上升,资金随之出现回流。因此,利率体系的市场化是防止资金无效沉淀、提高融资效率的根本出路。

(三)加快改革一级市场的发行制度,使资金在各市场间合理分布。

目前,我国股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之间存在巨大的价格差异,由此大量资金云集于一级市场,以谋求无风险的高收益。为改变这种状况,国家应及早放宽对上市股票发行价格的种种限制,转而采取主承销商和上市公司自行确定发行价格的方式。这样做能够有效地消除两个市场间的价格差距,从而使资金在一、二级市场间合理分布,实现高风险高收益的市场原则。实际上,放开一级市场的发行价格也同样有助于资金在消费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的合理分布,从而推动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四)加快股市扩融速度,提高实际投资比率。

资金之所以在一级市场形成沉淀,根本原因还在于资本市场扩融速度太慢。新股上市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严格控制,这不仅减少了进入实际投资领域的资金数量,也降低了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目前,股票上市已经成为众多国有企业集资解困的最后法宝,大量社会闲散资金汇集于一级市场等待购买新股,这使得国有企业有了继续生存下去的可能。与此同时,更多有活力的非国有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受到体制性歧视,而难以获得资金支持,这大大降低了整个社会的金融效率和经济效率。因此,加快股市扩融速度,特别是让经营效益好的非国有企业大量上市,是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改善金融结构的主要途径。

在加快股市扩融的条件下,更多的资金会直接进入企业的生产运营过程中,这样资金从居民储蓄存款中被分离出来,转化为企业存款,使得货币流动性增强,这对改善货币供给结构,提高货币政策效力有着重要作用。

(五)从长期看,国家应致力于改善投资环境,建立和完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从而在在根本上扩大社会总需求。

应该看到,中央银行连续降息,最终导致储蓄存款分流,却依然未能有效地启动消费和投资市场,其根本原因在于国内目前尚缺乏理想的投资环境和消费环境。为此,政府应从长远出发,加强各种制度性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应加大投资体制的改革力度,放宽对私人投资的各种限制,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另一方面,要加大住房改革力度、推进教育产业化、建立和完善医疗、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从而为公众创造一个稳定的消费环境。只有具备了完善的制度环境,降息才能真正达到刺激消费和扩大投资的目的,储蓄存款分流才不至于形成严重的社会经济效率损失。

参考文献:

1、1998-1999《北京国民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月报》

2、1998-99年《人民银行统计季报》。

3、JeffreyD.Sachs,1994,"StructuralFactorsintheEconomicReformsofChina,EasternEurope,andtheFormerSovietUnion",withWingWoo,EconomicPolicy,18,April1994.

4、Mckinnon,Ronaldi,TheOrderofEconomicLiberalization:FinancialControlintheTransitiontoaMarketEconomy,1991.

5、米什金,《货币金融学》,1998,第六版,经济科学出版社。

储蓄存款范文篇2

1978年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居民储蓄也出现高速增长的态势。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始终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这对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有着有利的一面,但也会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所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刺激国内消费和投资需求,分流储蓄,但是居民储蓄依然持续增加。由于居民的储蓄存款直接影响着居民的消费行为,影响着货币的供给量,进而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宏观调控的力度和效果。因此,对我国居民存款储蓄问题的深入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有助于认清现状,做出合理的决策。

二、变量的选取及分析

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时期,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很多。因而,要分析各种因素对居民储蓄行为的影响,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国情。1998年后,我国经济运行进入了一种新的体制约束状态,出现了明显的供给过剩,需求对经济增长的约束与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投资、消费膨胀的内在动力明显不足;同时,由于我国市场机制尚不健全,市场经济发育不成熟,市场体制的控制力还有限,从而不能形成一种有效地传导机制。市场化改革对人们的经济行为、心理行为带来了很大影响,银行开始考虑贷款风险,投资者开始考虑投资回报,而消费者也开始考虑最佳的消费时机和预期收入。

这说明,我们的微观经济层面已生长出一种内在的约束机制,然而社会各个方面对这些积极的因素还很不适应,微观主体内在约束机制较强与宏观经济市场传导机制不畅之间的矛盾,导致了投资行为受阻、消费行为审慎和储蓄持续稳定增长。当前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因素有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居民对社会经济形势的预期、可选择的投资渠道、信贷消费的发展、利率因素的影响、“假性”存款的影响、消费领域的信用等级、高收入阶层消费状况、就业形势压力、体制改革、居民收入水平等。

笔者综合考虑,选取一部分变量进行研究,而且为了方便查找数据,只建立我国城镇居民储蓄存款模型进行研究,选用当年的收入增长率来考察收入因数对储蓄率的影响。用城镇居民的锗蓄率作为被解释变量。另外还选取了我国1981年到2009年各年的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一年期储蓄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作为解释变量。

三、模型及处理

基于以上数据,建立的模型是:Y=B1+p2Xl+B3X2+B4X3+B5X4+

B1度量了截距项,它表示在没有收入的时候人们也要花钱消费,储蓄率为负。

B2度量了当城镇:’人可支配收入率变动1%时,储蓄增长率的变动。

B3度量了当利率变动一个单位,其实也就是l%时,储蓄的增量的变动。

B4度量了当通货膨胀率变动一个单位,储蓄增量的变动。

B5度量了基尼系数对储蓄率的影响。这也是本文的重点变量。

U是随机误差项。对Y做回归利用e~ews最小二乘估计结果如下Y=一0.316951+0.280938X1+0.025289X2—0.423786X3+1.477997X4+u.

1.经济意义的检验

该模型可以通过初步的经济意义检验,系数的符号符合经济理论。

2.统计检验

显然通货膨胀率的系数通不过T检验,R2=0.832059,调整之后的R2值为0.804069,模型的拟合情况较好。F检验的值为29.72694,整个模型对储蓄率的增长影响是显著的。

3.多重共线性的检验

从F值可知此模型整体显著,但是分析各个变量后发现xl和x3不显著,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运用消除多重共线性的逐步回归方法我们可以得到要放弃x1和X3这两个变量,重新做回归分析得到:Y=p1+p3X2+B5X4+u从新模型的整体效果来看,R值和F值都很好,而且各个变量的t统计量也表明各个变量对储蓄率的增长都有显著影响。因此模型可设为Y=一0.263629+0.O2O638X2+1.1511522X4+u

4.异方差性检验

对新模型进行异方差性的检验,运用whhe检验,得到如下结果:由WhiIeHeteroskedasticityTest的结果P值可以看出该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性。

5.相关性的检验

DW值为1.079257大于显著水平在0.01%上的O.882,表明存在自相关。从估计残差也判断出其模型是有自相关的。

6.序列相关性的修正来重新估计模型

建立模型e2=a*e2(一1)+e2(一2)+u估计上述结果可知其滞后二阶显著为0,从而可以判断其为一阶自相关。因此把残差模型修改为:e2=a*e2(-1)+u

7.最终结果

Y=一0.193532555+0.02123941533X2+1.233767206X4+[AR(1)=O.5691368307;AR(1):el=0.5691368307e(-1)+u.Y一0.193532555+0.02123941533X2+1.233767206X4+0.5691368307(Y(-1、-0.193532555+0.02123941533"X2(-1)+1.233767206X4(一1))+u

四、结论与建议

1.模型的实证分析

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率变化对居民的储蓄率变化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储蓄率对收入增长率的弹性为0.314787,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居民的收入变化1%,储蓄率同方向变化0.314787%。利率变动对实际的储蓄率变动的影响并不是十分的重要,弹性仅为0.024487。这方面有很多的原因,其中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尤其是1998年以后,随着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改革,人们的储蓄倾向受预期的影响更大。这方面从人民银行数次通过降息来调整储蓄量,但是效果并不明显也可以看出来。基尼系数对储蓄率的影响非常大,弹性达到了1.145280。这里可以看出,收入分配的均等程度对储蓄的影响非常明显。这是由于收入高的群体的储蓄倾向要明显的高于收入低的群体。

2.对宏观经济的政策建议

基于基尼系数对储蓄率的很大影响,国家应该重视对分配领域的调节,加大对低收入者的转移支付,切合我国实际的对税收领域进行改革,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

1)不要“逼”老百姓花钱,而要针对不同收入阶层,采取不同对策,引导居民消费。首先,增加中低收入居民的个人相对收入,在分配政策上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进行微观层面的改革和合适的福利体系改革,大力提高人们的收入预期;控制教育和医疗费用,降低人们的支出预期,减少公众的焦虑;积极发展消费信贷,尤其是助学贷款,减少人们为教育而储蓄的需要,让其“有钱花”。其次,引导高收入居民向更高层次的消费过渡,努力提高其消费倾向,增加消费供给,让其“有地方花钱”,从而抑制储蓄倾向的进一步提高。

储蓄存款范文篇3

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建立法人对支付个人收入的申报制、个人收入申报制和储蓄存款实名制。”储蓄存款实名制已成了人们街谈巷议的话题,储蓄存款实名制对加快建立个人信用体系,加强税收,遏制腐败,完善社会收入分配和再分配调节机制具有深远的意义。1998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刘明康副行长在署名文章中,透露出中国人民银行目前正在研究、酝酿储蓄存款实名制,说明储蓄存款实名制即将在近几年进入实施阶段,因此现在在经济理论界、银行界探讨储蓄存款实名制正逢其时。

储蓄存款实名制是指居民在金融机构开户和办理储蓄业务时,必须出示有效身份证明,银行员工有义务给予记录,并要求存款人在存单上留下自己姓名的制度。其根本宗旨在于有效保护个人利益和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促进金融体系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进行,保证个人金融资产的真实性、合法性。

我国建国五十年来,储蓄存款制度一直实行的是记名(虚名)储蓄制度。其记名可以是真名、假名、代码亦可以是亲友的名字。特别是活期储蓄,银行只认存折不认人,只要取款人提供存折出示印鉴或输对密码(由取款人开户时约定)银行即按折付款。

储蓄存款实名制是发达国家早已实行的一项金融制度,也是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实行的金融制度。在美国,存款人在银行开户必须有美国的社会安全号,这个安全号是公民从出生到死亡都不变的,一旦用这个社会安全号开立了银行帐户,帐户持有人的所有存款利息及帐户往来都由银行自动报送税务局。存款人可以在多个银行开户,但必须用社会安全号,因而无论你有多少帐户,在税务局都能汇总个人的总收入,从而为个人报税、税务局核税提供根据。在美国,个人所得税占了财政收入的90%,公民纳税意识很强,按章纳税被视为天经地义的事,这并不是因为美国人天生思想境界高,而是美国的储蓄存款实名制建立得比较完善,基本上没漏洞可钻,即使钻了,成本很大,风险更大。现金交易和收支本来是一个漏洞,但美国人基本上不用现金交易,而是用支票和信用卡,在公司工作发放加班补贴,哪怕就是小小的十元钱,老板也会开十美元的支票给雇员而不是支付现金。为了制止和枪械的黑市交易,在十多年前,储户到银行存取现金凡是超过三千美元的,银行要报给税务局。而现在这个标准已下降到一千美元。如果储户化整为零,多次存款或取款,税务局就会怀疑这个人的犯罪倾向,跟踪他,调查他。

二、为什么要实储蓄存款实名制

我国现行的储蓄存款记名制可以说从源头上造成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已经妨碍了改革开放的进程,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

1、储蓄存款加快增长现象下掩盖了触目惊心的社会财富转移。截止1999年6月末,我国商业银行储蓄存款总额(本外币全折人民币)达6.3万亿元。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是呈几何级数增长的,1987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仅3073亿元,1992年突破1万亿元,1994年突破2万亿元,1995年突破3万亿元,到1998年末更是达5.3万亿元,而仅仅半年,1999年6月末已达6.3万亿元。1992年以来,我国GDP增长率虽然走上了快速增长的通道,最高的年份是1992年的14.1%,最低的年份是1998年的7.8%,从92年到98年,算术平均数也仅10.76%,GDP的增长与储蓄存款增长不同步,这说明两点,一是国民收入的分配过份向个人倾斜,专家推断,我国每年创造的GDP中,超过60%的部分以各种形式转化成了个人收入。二是有些个人收入已经不来源于国民收入,而是直接来源于国有资产的流失。研究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结构时就能发现,储蓄存款中约30%的成分是公款私存,公款私存就是最直接的国有资产流失,而在改革转型中通过贪污腐败流失的国有资产就更大了。

2、税收征管困难,偷逃税款严重。纳税是公民的义务,但在现实条件下,能偷逃税赋成了个人的本事,对不少财务管理人员来说,逃税倒成了其义务,我国个人所得税规模占人均GDP的比重大约在0.28%左右,远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2.1%,税源流失过多,根源在于我国的现行储蓄存款制度根本无法支持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和监管,而存款制度的不完善,不利于建立公民的信用体系,不能明确个人对国家应尽的义务,无法通过税收杠杆调节居民收入差距和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使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

3、使我国的相关调整政策无所适从,实施效果大打折扣。比如,针对我国内需不旺、消费疲软的状况,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政策,如连续下调利率、鼓励消费信贷、征收储蓄利息所得税、增加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刺激教育消费等等,但这些政策实施效果很不明显,为什么?因为储蓄存款记名制掩盖了贫富差距,立法和行政机构很难对症下药,对少部分暴富阶层的人士来说(据非官方资料,这部分仅占存款人数7%的阶层控制了约60%以上的储蓄存款总额),收入只是数字的增加减少,钱对他们来说几辈子也花不完,该有的都有了,因此他们对刺激消费的政策很麻木。而对大多数普通老百性而言,钱就是那么一点,要花钱的地方很多,新开辟的消费信贷实在不敢斗胆尝试,只能压缩消费,把仅有的钱存入银行。这就是在刺激消费政策多管齐下的情况下,储蓄存款不为所动的内在原因。

4、个人信用制度无法建立起来。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一切经济关系要靠信用来维系,没有好的信用制度,就会产生“交易冷淡”和“投资锁定”现象,由于互不信任,交易方式会向现金交易和以货易货等原始的刻板的方式滑落,“银行惜贷、企业惜投、个人惜借”的悲观情绪弥漫,造成经济活力日益下降,宏观调控政策难以发挥作用。个人信用制度建立当然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涉及到金融法律法规建设、金融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等诸多内容,但储蓄存款实名制则是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

三、如何实行储蓄存款实名制

1、以现有的个人身份证号码为基础,建立储蓄存款实名制,为了区别不同存款机构和币种、存期,可以增加前缀、后缀,一个人可以开立无数帐户,但帐户号码的核心是身份证号码,在存取款中,必须凭个人身份证办理业务并留下签名,同时,对股东代码卡也进行身份证号改革,个人投资全部在同一人名下进行。你可以有支票户、信用卡户、个人信贷户、投资交易户,但万变不离其宗,不管在多少家银行和证券机构开户,不管有多少种帐户,其核心是身份证号码,这是建立个人信用的开始。信用是公民活在世上的面子和通行证,个人信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享受贷款、透支和分期付款,还影响到退休保障。在储蓄存款实名制的记录和支持下,每个人的每一笔收入、交易、纳税、借款、还款的情况都记录在案,作为考核信用的基础。

2、明确一个申报确认期,对现有个人帐户及个人财产进行申报登记,说明可计算的合法来源,对于到期按兵不动,无人认领的,以及无法说明合法来源的,国家给予冻结调查,违法收入将没收充公。

3、实行银行帐户与税务机关联网,个人帐户收支情况在授权范围内报送税务局,由税务局作为纳税依据,税务局有义务对个人财产高度保密,并建立相应的惩罚措施。为堵塞现金交易、逃避税务检查的漏洞,银行应严格大额存取款的数量和次数,对不正常情况报送税务局。

4、要促进支付手段的票据化,为财产登记和依法征税提供依据。尤其是个人帐户要普及支票转帐业务,票据清算要实现电子化、即时化、通存通兑化,切实提供“随时、随地、随意”的个人转帐业务,逐步改变传统的依赖现金交易的做法。

四、实行储蓄存款实名制中要注意减轻负面影响。

50年来,我们是靠广大老百姓的勤俭节约的美德和高储蓄率才支撑起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金融稳定了,人心才能稳定,社会才能稳定和发展。发展储蓄需要安全感,安全感源于储蓄保密性,实行储蓄存款实名制,有可能造成存款人不安全心理的增加,因为“怕露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老百姓怕露富,贪污腐败分子也怕露富,如何在两者之间权衡,趋利避害,很费思量,这是我们实行储蓄存款实名制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第二,推出储蓄存款实名制后,大批黑色和灰色收入将退出银行储蓄,一部分深怀恐慌心理的老百姓也可能提款增加,而这种存款下降必然首先冲击中小银行,因为中小银行的历史、背景和存款实力一直是老百姓把握不住的。存款的过份提取将造成银行流动性风险和支付压力,所谓水落石出,存款的下降有可能使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突π出来,由此冲击到整个银行体系,甚至引起金融恐慌。

因此,减轻实行储蓄存款实名制的负面影响,关键要做好以下三点:

1、加强法律法规配套建设。如“保密法”、“个人财产保护法”。

储蓄存款范文篇4

提要:近一时期以来,中央银行连续降息,导致居民储蓄存款分流速度加快,但分流出来的资金未能如期望的那样进入实际产品市场,进而拉动消费和投资需求,而是大量流入股市,且主要汇集于一级市场,由此产生巨额资金沉淀,并直接形成广义货币收缩的主要原因。这种情况不仅造成总需求进一步萎缩,而且大大降低了整个经济体系的金融效率。为此,国家应及时采取措施,通过改革新股发行制度、增发国债和利率市场化等方式,引导储蓄存款资金进入实际生产领域,提高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效率。

一、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动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其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持续增长阶段:1978-1988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平均每年增长30%以上,1988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3798亿元人民币,为1978年210亿元的18倍。(2)高速增长阶段:在基数已经较大的情况下,1989-1996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继续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这一时期储蓄存款余额年均增长率达到31.6%,至1996年储蓄余额上升为38520亿元。(3)减速增长阶段:1996-1999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虽然继续增长,1998年底达到5.3万亿元,但这一时期,储蓄存款余额的增长速度开始下降,增长率由1994年的41.5%,一路下降到1998年的15.4%。同时,新增储蓄存款的增长速度开始出现负值,其中1997年增长率为-12.4%,1998年为-8.2%。

进入1999年,居民储蓄存款形势发生新的变化。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到12月末为59621亿元,同比增长率仅为11.6%,增幅比去年末下降3.8个百分点,其中6至9月新增储蓄存款仅为396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增1485亿元。特别是,6月、10月和11月,当月新增储蓄存款出现负值,储蓄存款减少数额分别高达25亿元、94亿元和84亿元。上述情况表明,居民储蓄存款分流进一步加快,投资、消费、金融结构等方面都由此产生一系列变化,分析储蓄资金流向、货币资产结构及其经济效应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储蓄存款分流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下降从1994年就开始了。当时为了防止经济过热,国家采取了紧缩政策。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当年新增储蓄存款以及人均储蓄存款等三项指标的增长率在1994年达到最高峰,之后便出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见表1)。影响居民储蓄存款变动的因素很多,如实际收入、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预期稳定性、资本市场发展状况等,一个时期以来,这些因素的同时作用使得储蓄存款余额持续增加,而与此同时,人们往往忽视了对储蓄存款增长速度及其加速度的观察和分析,居民储蓄存款分流的趋势较少受到关注。这种趋势持续到1999年下半年,储蓄存款余额开始出现负增长,对其背后的原因有必要进行认真的分析。

(一)利率连续下调

从1997年起,为刺激经济复苏,中央银行连续7次下调利率。从单因素弹性看,居民储蓄存款对利率下降应该是相当敏感的,存款利率大幅度降低,意味着储蓄存款这一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显著下降。根据资产组合理论,居民在资产收益最大化的驱动下,会逐步减少存款持有量,而相应增加其他资产的持有数量,然而由于通货紧缩和预期不稳定等影响因素的存在,这种变化起初可能是不明显的。另外,即使在资产市场比较发达的经济体系中,居民资产结构的变动也通常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进行调整,因此利率变动的短期效应通常只反映在储蓄存款加速度的变化上。但是,连续和大幅度的利率下调会使其他因素的作用不断减弱,储蓄存款减少的实际效果就会逐步体现出来。

(二)开征利息税

全国人大于1999年8月通过了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为恢复征收利息税铺平了道路。开征利息税对于存款者来说,相当于第八次降息。如现在一年期存款的利率为2.25%,征20%的利息税后,利率实际降为1.8%。从某种意义上讲,征收利息税比降息可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果。降息给人们的感觉是从银行得到的%26quot;好处%26quot;减少了,而征税的感觉则是居民%26quot;应得的好处%26quot;被拿走了,因而后者比前者更能促使人们调整资产结构,寻求新的资金去向。1999年8至10月,沪深两市平均市盈率约为40倍,这与第七次降息后一年期存款利率2.5%的投资回报基本等同。但开征利息税后,按一年1.8%的存款利率测算,沪深两市的平均市盈率可以提高到55倍左右,这就为股市打开了上升的空间。股票投资回报高于存款利息收入,再加上股票转让所得仍暂免征税,很自然会出现资金搬家的现象。

(三)存款实名制的预期

我国储蓄存款一直采用虚名制,特别是活期储蓄,只要取款人提供存折,银行即按折付款。实行了几十年的存款虚名制造成了%26quot;地下金融%26quot;的泛滥。任何人只要凭一个虚构的姓名,就能把非法收入划到自己名下,在现行金融体系下,根本无从追查。为此,人民银行正在酝酿实行储蓄存款实名制,原计划在1999年四、五月间就正式推出,后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推迟。在此期间,一些存款者为避免巨额资金曝光,把一部分储蓄存款由银行转出,从而加速了居民储蓄存款的分流。

(四)公款私存的资金被大量挤出

据中国人民银行调查,一个时期以来,在居民储蓄存款不断增加的同时,企事业公款被存入私人名下的现象也愈演愈烈。据央行专家分析,公款私存在近6万亿元储蓄存款中,保守测算也占1万亿元,这使得银行每年要多支付利息五、六十亿元。

公款私存的主要动机是获得较高的利息收入,然而随着储蓄存款利率节节下降,加上国家开征利息税,这种获利动机逐步消失,许多先前以居民存款形式存入商业银行的资金被提出,转而流入股市或变为手持现金,甚至呈现私款公存的现象。公款私存的这部分资金,其去留主要以收益率高低为转移,而不受居民预期收入和社会保障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它对利率下调的敏感程度比真实的居民储蓄存款更高,利率连续调低后,这笔资金被大量挤出,从而加速了居民储蓄存款的分流。

三、储蓄存款分流后的资金流向分析

分析表明,居民储蓄存款分流后的资金并没有进入实际投资领域,也没能拉动消费需求的增长,而是大量流入股市,并主要驻留于股票一级市场。

(一)储蓄存款分流后,消费市场依然回升乏力。

到1999年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7.8%,增幅比10月份降低0.4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率仅为10.9%(见表2)。从去年消费市场的总体走势看,7月以后社会零售消费品增长率出现一定的回升势头,由5.4%开始逐月上升,到10月份达到同比8.2%的增长率。但这种微弱的回升并没有持续下去,到11月消费总额再次回落到7.8%,同时消费者价格指数也在上升了几个月之后再次下跌。消费价格指数连续走低,表明消费市场回升依然乏力,同时也说明居民储蓄存款分流后,大部分资金并未进入消费品市场,因而没有到达降息以刺激居民消费的最终目的。

储蓄存款范文篇5

关键词:居民储蓄存款;影响因素

居民储蓄存款增长情况的变化

2004年第3季度末,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15458.7亿元,增加额从2003年第3季度以来出现了连续下降的势头(2004年第1季度除外),由2003年第3季度的3214.03亿元持续下降到2004年第3季度的1666.27亿元;同比增长率也由2003年第3季度的19.22%连续下降到2004年第3季度的14.44%。中国人民银行在2004年10月公布上调存款利率,虽然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和同比增长率在2004年第4季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升;但是,如果这种势头继续保持下去,2004年将是维系了近10年高速增长的居民储蓄的拐点。本文利用了1999年1季度至2004年第4季度的季度数据,对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做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居民储蓄-[飞诺网]

通过分析发现: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和储蓄率表现出几乎完全一致的走势,即1999年第3季度至2002年第2季度一直稳定上升,2002年第3季度略有下降后又恢复上升,2003年3季度2004年第3季度以较大速度下滑;各年1季度数据相比较,储蓄存款增加额和储蓄率从2000年至2004年均稳步上升。根据储蓄率的定义(储蓄率等于储蓄存款增加额与可支配总收入的比),当收入不变时,储蓄率随储蓄存款增加额的变化而变化,即两者同步变化并表现出一致的走势;但实际情况是,我国居民收入是不断提高的,只有当存款增加额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而加速增加时,储蓄率才会表现出与储蓄存款增加额一致的走势,所以我国居民的平均储蓄倾向是不断上升的。每年1季度的储蓄率远大于其他3个季度,这进一步验证了上述观点: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加速增加,平均储蓄倾向是不断上升的。这一期间,1998年12月、1999年6月和2002年2月,三次降低存款利率,但上述两个指标并没有因利率下调而下降;相反,2004年10月上调利率时,两个指标均大幅度上涨。这一反差说明我国居民存款对名义利率下调的利率弹性小,而对名义利率上调的弹性大,即我国居民储蓄意愿非常强烈。综上所述,收入是影响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储蓄存款增长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动直接受到可支配收入和储蓄率的影响,而储蓄率的变化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通货膨胀率以及通货膨胀预期造成实际利率的变化,居民消费支出、房地产投资、金融投资收益及渠道的变化。

居民可支配收入。我国居民的平均边际消费倾向是缓慢下降的,所以,个人可支配收入越大,储蓄存款增加越多;反之也成立。实际利率。我国居民存款对名义利率下调的利率弹性小,而对名义利率上调的弹性大;而样本期间的绝大多数时间里,我国名义利率是下降的且在调整以前名义利率是不变的,所以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居民存款变化受到名义利率变化的影响很小,主要受到通货膨胀引起的实际利率变化的影响。居民消费支出。居民消费支出对储蓄存款的影响比较微妙:当居民的收入不变时,消费支出增加了,可以用来储蓄的资金自然会减少;另一方面,居民消费支出也受到收入的影响,所以,把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费支出同时引进回归方程时,会引起复共线性;最后,居民消费支出还受到通货膨胀及其预期的影响。总而言之,把居民消费支出引进方程时,要十分谨慎。鉴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表示居民消费支出。房地产投资。由于房地产固有的保值增值性,土地的不可再生性,以及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尤其是当前居民对通货膨胀预期越强烈的情况下,房地产越来越成为更多居民的投资渠道之一。居民储蓄存款主要来源于人们的闲置资金,在房地产投资不断升温的情况下,储蓄存款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本文采用商品房销售价格指数来衡量房地产投资对储蓄存款的影响。金融投资渠道及收益。一方面,我国居民的金融投资意识越来越强;另一方面,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可供居民选择的投资渠道越来越多,如股票、国债以及多种多样的基金等金融资产不断进入居民的资产组合之中。本文选取相应期间股票指数和国债指数平均收益率(简称指数收益率)来反映金融投资对储蓄存款的影响。综上所述,得到如下回归模型:Y=a0+a1X1+a2X2+a3X3+a4X4+a5X5+μ(1)

其中:Y表示因变量即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增加额,X1、X2、X3、X4、X5依次表示居民可支配收入(亿元)、消费支出(亿元)、实际利率、商品房销售价格指数(元)、股票指数和国债指数平均收益率。模型(1)中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可能存在线性相关,为了消除线性相关对回归结果的影响,建立如下模型:Z1=a0+a2Z2+a3X3+a4X4+a5X5+μ(2)

其中Z1、Z2分别表示储蓄率和消费率,消费率定义为居民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之比;其他变量同模型(1)。

回归结果及分析

结果显示,模型(1)和模型(2)均不存在自回归,所有变量的回归系数没有发生方向性的变化;只有模型(1)中指数收益率的P值达到0.2,比模型(2)的显著性水平差一些;总的来说,两者的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回归结果的可信度较高。模型(1)的拟合优度达到0.91,比模型(2)好很多;模型(1)中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两个变量不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所以以模型1为主对结果进行分析。

常数项在0.1的显著性水平下表现为-3448.76亿元,表明我国居民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每季度负储蓄3448.76亿元,因而可理解为每季度的基本支出;可支配收入的回归系数为0.86,说明在满足基本支出后,每增加1元收入可使储蓄增加0.83元,可支配收入是储蓄存款增加的重要因素;消费支出的回归系数为-0.50,说明每增加1元的消费使储蓄减少0.50元,消费支出是储蓄存款减少的重要因素;实际利率的回归系数达到392,每提高1%的实际利率使储蓄存款增加392亿元,说明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对我国居民存款消费决策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房地产价格指数显著为负具有很强的经济意义,表明2003年下半年以来的通货膨胀预期和商品房涨价预期对储蓄存款分流至房地产产生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预期房价上涨1元,可以使全国储蓄存款减少4.25亿元;指数收益率的回归系数虽然不显著,但仍然为负,所以上一季度股票市场走势和国债市场走势较好时,证券市场对储蓄存款产生了一定的分流;相反,则储蓄存款发生回流。总而言之,投资渠道和方式的增加对存款变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产投资的重要来源,高储蓄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居民对社会经济稳定、金融健康具有信心的表现。在目前通货膨胀预期加大和实际负利率的形势下,势必减少存款的持续增长;而储蓄分流过快,将会进一步增强居民对通货膨胀预期,损害对社会经济稳定和金融健康发展的信心。所以中国人民银行利用利率政策调控消费、房地产投资从而使储蓄按照适当的速度增长是十分必要的。

储蓄存款范文篇6

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建立法人对支付个人收入的申报制、个人收入申报制和储蓄存款实名制。”储蓄存款实名制已成了人们街谈巷议的话题,储蓄存款实名制对加快建立个人信用体系,加强税收,遏制腐败,完善社会收入分配和再分配调节机制具有深远的意义。1998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刘明康副行长在署名文章中,透露出中国人民银行目前正在研究、酝酿储蓄存款实名制,说明储蓄存款实名制即将在近几年进入实施阶段,因此现在在经济理论界、银行界探讨储蓄存款实名制正逢其时。

储蓄存款实名制是指居民在金融机构开户和办理储蓄业务时,必须出示有效身份证明,银行员工有义务给予记录,并要求存款人在存单上留下自己姓名的制度。其根本宗旨在于有效保护个人利益和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促进金融体系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进行,保证个人金融资产的真实性、合法性。

我国建国五十年来,储蓄存款制度一直实行的是记名(虚名)储蓄制度。其记名可以是真名、假名、代码亦可以是亲友的名字。特别是活期储蓄,银行只认存折不认人,只要取款人提供存折出示印鉴或输对密码(由取款人开户时约定)银行即按折付款。

储蓄存款实名制是发达国家早已实行的一项金融制度,也是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实行的金融制度。在美国,存款人在银行开户必须有美国的社会安全号,这个安全号是公民从出生到死亡都不变的,一旦用这个社会安全号开立了银行帐户,帐户持有人的所有存款利息及帐户往来都由银行自动报送税务局。存款人可以在多个银行开户,但必须用社会安全号,因而无论你有多少帐户,在税务局都能汇总个人的总收入,从而为个人报税、税务局核税提供根据。在美国,个人所得税占了财政收入的90%,公民纳税意识很强,按章纳税被视为天经地义的事,这并不是因为美国人天生思想境界高,而是美国的储蓄存款实名制建立得比较完善,基本上没漏洞可钻,即使钻了,成本很大,风险更大。现金交易和收支本来是一个漏洞,但美国人基本上不用现金交易,而是用支票和信用卡,在公司工作发放加班补贴,哪怕就是小小的十元钱,老板也会开十美元的支票给雇员而不是支付现金。为了制止和枪械的黑市交易,在十多年前,储户到银行存取现金凡是超过三千美元的,银行要报给税务局。而现在这个标准已下降到一千美元。如果储户化整为零,多次存款或取款,税务局就会怀疑这个人的犯罪倾向,跟踪他,调查他。

二、为什么要实储蓄存款实名制

我国现行的储蓄存款记名制可以说从源头上造成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已经妨碍了改革开放的进程,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

1、储蓄存款加快增长现象下掩盖了触目惊心的社会财富转移。截止1999年6月末,我国商业银行储蓄存款总额(本外币全折人民币)达6.3万亿元。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是呈几何级数增长的,1987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仅3073亿元,1992年突破1万亿元,1994年突破2万亿元,1995年突破3万亿元,到1998年末更是达5.3万亿元,而仅仅半年,1999年6月末已达6.3万亿元。1992年以来,我国GDP增长率虽然走上了快速增长的通道,最高的年份是1992年的14.1%,最低的年份是1998年的7.8%,从92年到98年,算术平均数也仅10.76%,GDP的增长与储蓄存款增长不同步,这说明两点,一是国民收入的分配过份向个人倾斜,专家推断,我国每年创造的GDP中,超过60%的部分以各种形式转化成了个人收入。二是有些个人收入已经不来源于国民收入,而是直接来源于国有资产的流失。研究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结构时就能发现,储蓄存款中约30%的成分是公款私存,公款私存就是最直接的国有资产流失,而在改革转型中通过贪污腐败流失的国有资产就更大了。

2、税收征管困难,偷逃税款严重。纳税是公民的义务,但在现实条件下,能偷逃税赋成了个人的本事,对不少财务管理人员来说,逃税倒成了其义务,我国个人所得税规模占人均GDP的比重大约在0.28%左右,远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2.1%,税源流失过多,根源在于我国的现行储蓄存款制度根本无法支持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和监管,而存款制度的不完善,不利于建立公民的信用体系,不能明确个人对国家应尽的义务,无法通过税收杠杆调节居民收入差距和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使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

3、使我国的相关调整政策无所适从,实施效果大打折扣。比如,针对我国内需不旺、消费疲软的状况,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政策,如连续下调利率、鼓励消费信贷、征收储蓄利息所得税、增加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刺激教育消费等等,但这些政策实施效果很不明显,为什么?因为储蓄存款记名制掩盖了贫富差距,立法和行政机构很难对症下药,对少部分暴富阶层的人士来说(据非官方资料,这部分仅占存款人数7%的阶层控制了约60%以上的储蓄存款总额),收入只是数字的增加减少,钱对他们来说几辈子也花不完,该有的都有了,因此他们对刺激消费的政策很麻木。而对大多数普通老百性而言,钱就是那么一点,要花钱的地方很多,新开辟的消费信贷实在不敢斗胆尝试,只能压缩消费,把仅有的钱存入银行。这就是在刺激消费政策多管齐下的情况下,储蓄存款不为所动的内在原因。

4、个人信用制度无法建立起来。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一切经济关系要靠信用来维系,没有好的信用制度,就会产生“交易冷淡”和“投资锁定”现象,由于互不信任,交易方式会向现金交易和以货易货等原始的刻板的方式滑落,“银行惜贷、企业惜投、个人惜借”的悲观情绪弥漫,造成经济活力日益下降,宏观调控政策难以发挥作用。个人信用制度建立当然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涉及到金融法律法规建设、金融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等诸多内容,但储蓄存款实名制则是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

三、如何实行储蓄存款实名制

1、以现有的个人身份证号码为基础,建立储蓄存款实名制,为了区别不同存款机构和币种、存期,可以增加前缀、后缀,一个人可以开立无数帐户,但帐户号码的核心是身份证号码,在存取款中,必须凭个人身份证办理业务并留下签名,同时,对股东代码卡也进行身份证号改革,个人投资全部在同一人名下进行。你可以有支票户、信用卡户、个人信贷户、投资交易户,但万变不离其宗,不管在多少家银行和证券机构开户,不管有多少种帐户,其核心是身份证号码,这是建立个人信用的开始。信用是公民活在世上的面子和通行证,个人信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享受贷款、透支和分期付款,还影响到退休保障。在储蓄存款实名制的记录和支持下,每个人的每一笔收入、交易、纳税、借款、还款的情况都记录在案,作为考核信用的基础。

2、明确一个申报确认期,对现有个人帐户及个人财产进行申报登记,说明可计算的合法来源,对于到期按兵不动,无人认领的,以及无法说明合法来源的,国家给予冻结调查,违法收入将没收充公。

3、实行银行帐户与税务机关联网,个人帐户收支情况在授权范围内报送税务局,由税务局作为纳税依据,税务局有义务对个人财产高度保密,并建立相应的惩罚措施。为堵塞现金交易、逃避税务检查的漏洞,银行应严格大额存取款的数量和次数,对不正常情况报送税务局。

4、要促进支付手段的票据化,为财产登记和依法征税提供依据。尤其是个人帐户要普及支票转帐业务,票据清算要实现电子化、即时化、通存通兑化,切实提供“随时、随地、随意”的个人转帐业务,逐步改变传统的依赖现金交易的做法。

四、实行储蓄存款实名制中要注意减轻负面影响

50年来,我们是靠广大老百姓的勤俭节约的美德和高储蓄率才支撑起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金融稳定了,人心才能稳定,社会才能稳定和发展。发展储蓄需要安全感,安全感源于储蓄保密性,实行储蓄存款实名制,有可能造成存款人不安全心理的增加,因为“怕露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老百姓怕露富,贪污腐败分子也怕露富,如何在两者之间权衡,趋利避害,很费思量,这是我们实行储蓄存款实名制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第二,推出储蓄存款实名制后,大批黑色和灰色收入将退出银行储蓄,一部分深怀恐慌心理的老百姓也可能提款增加,而这种存款下降必然首先冲击中小银行,因为中小银行的历史、背景和存款实力一直是老百姓把握不住的。存款的过份提取将造成银行流动性风险和支付压力,所谓水落石出,存款的下降有可能使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突π出来,由此冲击到整个银行体系,甚至引起金融恐慌。

因此,减轻实行储蓄存款实名制的负面影响,关键要做好以下三点:

1、加强法律法规配套建设。如“保密法”、“个人财产保护法”。

储蓄存款范文篇7

提要:近一时期以来,中央银行连续降息,导致居民储蓄存款分流速度加快,但分流出来的资金未能如期望的那样进入实际产品市场,进而拉动消费和投资需求,而是大量流入股市,且主要汇集于一级市场,由此产生巨额资金沉淀,并直接形成广义货币收缩的主要原因。这种情况不仅造成总需求进一步萎缩,而且大大降低了整个经济体系的金融效率。为此,国家应及时采取措施,通过改革新股发行制度、增发国债和利率市场化等方式,引导储蓄存款资金进入实际生产领域,提高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效率。

一、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动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其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持续增长阶段:1978-1988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平均每年增长30%以上,1988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3798亿元人民币,为1978年210亿元的18倍。(2)高速增长阶段:在基数已经较大的情况下,1989-1996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继续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这一时期储蓄存款余额年均增长率达到31.6%,至1996年储蓄余额上升为38520亿元。(3)减速增长阶段:1996-1999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虽然继续增长,1998年底达到5.3万亿元,但这一时期,储蓄存款余额的增长速度开始下降,增长率由1994年的41.5%,一路下降到1998年的15.4%。同时,新增储蓄存款的增长速度开始出现负值,其中1997年增长率为-12.4%,1998年为-8.2%。

进入1999年,居民储蓄存款形势发生新的变化。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到12月末为59621亿元,同比增长率仅为11.6%,增幅比去年末下降3.8个百分点,其中6至9月新增储蓄存款仅为396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增1485亿元。特别是,6月、10月和11月,当月新增储蓄存款出现负值,储蓄存款减少数额分别高达25亿元、94亿元和84亿元。上述情况表明,居民储蓄存款分流进一步加快,投资、消费、金融结构等方面都由此产生一系列变化,分析储蓄资金流向、货币资产结构及其经济效应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储蓄存款分流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下降从1994年就开始了。当时为了防止经济过热,国家采取了紧缩政策。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当年新增储蓄存款以及人均储蓄存款等三项指标的增长率在1994年达到最高峰,之后便出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见表1)。影响居民储蓄存款变动的因素很多,如实际收入、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预期稳定性、资本市场发展状况等,一个时期以来,这些因素的同时作用使得储蓄存款余额持续增加,而与此同时,人们往往忽视了对储蓄存款增长速度及其加速度的观察和分析,居民储蓄存款分流的趋势较少受到关注。这种趋势持续到1999年下半年,储蓄存款余额开始出现负增长,对其背后的原因有必要进行认真的分析。

(一)利率连续下调

从1997年起,为刺激经济复苏,中央银行连续7次下调利率。从单因素弹性看,居民储蓄存款对利率下降应该是相当敏感的,存款利率大幅度降低,意味着储蓄存款这一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显著下降。根据资产组合理论,居民在资产收益最大化的驱动下,会逐步减少存款持有量,而相应增加其他资产的持有数量,然而由于通货紧缩和预期不稳定等影响因素的存在,这种变化起初可能是不明显的。另外,即使在资产市场比较发达的经济体系中,居民资产结构的变动也通常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进行调整,因此利率变动的短期效应通常只反映在储蓄存款加速度的变化上。但是,连续和大幅度的利率下调会使其他因素的作用不断减弱,储蓄存款减少的实际效果就会逐步体现出来。

(二)开征利息税

全国人大于1999年8月通过了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为恢复征收利息税铺平了道路。开征利息税对于存款者来说,相当于第八次降息。如现在一年期存款的利率为2.25%,征20%的利息税后,利率实际降为1.8%。从某种意义上讲,征收利息税比降息可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果。降息给人们的感觉是从银行得到的"好处"减少了,而征税的感觉则是居民"应得的好处"被拿走了,因而后者比前者更能促使人们调整资产结构,寻求新的资金去向。1999年8至10月,沪深两市平均市盈率约为40倍,这与第七次降息后一年期存款利率2.5%的投资回报基本等同。但开征利息税后,按一年1.8%的存款利率测算,沪深两市的平均市盈率可以提高到55倍左右,这就为股市打开了上升的空间。股票投资回报高于存款利息收入,再加上股票转让所得仍暂免征税,很自然会出现资金搬家的现象。

(三)存款实名制的预期

我国储蓄存款一直采用虚名制,特别是活期储蓄,只要取款人提供存折,银行即按折付款。实行了几十年的存款虚名制造成了"地下金融"的泛滥。任何人只要凭一个虚构的姓名,就能把非法收入划到自己名下,在现行金融体系下,根本无从追查。为此,人民银行正在酝酿实行储蓄存款实名制,原计划在1999年四、五月间就正式推出,后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推迟。在此期间,一些存款者为避免巨额资金曝光,把一部分储蓄存款由银行转出,从而加速了居民储蓄存款的分流。

(四)公款私存的资金被大量挤出

据中国人民银行调查,一个时期以来,在居民储蓄存款不断增加的同时,企事业公款被存入私人名下的现象也愈演愈烈。据央行专家分析,公款私存在近6万亿元储蓄存款中,保守测算也占1万亿元,这使得银行每年要多支付利息五、六十亿元。

公款私存的主要动机是获得较高的利息收入,然而随着储蓄存款利率节节下降,加上国家开征利息税,这种获利动机逐步消失,许多先前以居民存款形式存入商业银行的资金被提出,转而流入股市或变为手持现金,甚至呈现私款公存的现象。公款私存的这部分资金,其去留主要以收益率高低为转移,而不受居民预期收入和社会保障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它对利率下调的敏感程度比真实的居民储蓄存款更高,利率连续调低后,这笔资金被大量挤出,从而加速了居民储蓄存款的分流。

三、储蓄存款分流后的资金流向分析

分析表明,居民储蓄存款分流后的资金并没有进入实际投资领域,也没能拉动消费需求的增长,而是大量流入股市,并主要驻留于股票一级市场。

(一)储蓄存款分流后,消费市场依然回升乏力。

到1999年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7.8%,增幅比10月份降低0.4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率仅为10.9%(见表2)。从去年消费市场的总体走势看,7月以后社会零售消费品增长率出现一定的回升势头,由5.4%开始逐月上升,到10月份达到同比8.2%的增长率。但这种微弱的回升并没有持续下去,到11月消费总额再次回落到7.8%,同时消费者价格指数也在上升了几个月之后再次下跌。消费价格指数连续走低,表明消费市场回升依然乏力,同时也说明居民储蓄存款分流后,大部分资金并未进入消费品市场,因而没有到达降息以刺激居民消费的最终目的。

(二)投资增长率继续呈下降趋势。

在消费需求不旺的同时,国内投资需求继续呈下降态势。据统计,11月份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6.8%,增幅与前10个月相比下降0.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后的实际增长仅为6.9%。另一方面,从1999年年初以来,企业存款的增长率几乎一直在下降,1月份为19.1%,6月份降至16.7%,到11月份同比增长率仅为13.6%,比去年少增存款近9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和企业存款总额的下降说明居民储蓄存款在分流后,不仅没有转化成消费需求,也未能有效地转化为实际投资。

(三)定期存款大幅度下降,而活期存款比重相对上升。

征收利息税后,一年期整存整取的利率,扣除利息税后实得为1.8%,而活期储蓄的利率则为0.8%,两者相差不过一个百分点,而在6月10日降息之前,它们之间的息差为2.34个百分点。因此,许多居民将原先的定期储蓄存款转换成活期存款,以便于日常交易或及时购买其他种类的金融资产。据统计,1999年前5个月全国新增活期储蓄存款占新增储蓄存款的比重为42%,比去年同期提高约11个百分点。而从6月份开始,定期存款的比重急剧下降,定期储蓄存款减少金额多达1500亿元,占居民储蓄存款的比重由6月份的78.7%下降到11月份的76.2%。

(四)外币存款显著增加

经征税后的美元实际存款利率为3.35%,几乎比人民币存款利率高出一倍。因此,居民纷纷转投外币,以争取更高的存款回报。1999年头10个月,国内居民外币存款金额比去年同期上升26%,达300.5亿美元。

目前,银行统计科目均已实行本外币合计,居民外币存款的增减并不影响居民储蓄存款项目的金额变动,但外币存款对居民资产结构的影响是深远的,这种结构变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居民对利率连续下调所做的心理预期和行为调整。

(五)居民手持现金大量增加

手持现金是近一时期储蓄存款分流后资金的一个重要去向。1999年底现金余额M0为13456亿元,同比增长20%,累计增加投放970亿元。由于名义利率下降,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降低,居民出于流动性偏好,愿意持有更多的现金资产,这是符合逻辑的。问题是目前我国居民的流动性偏好主要还不是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而是更多体现为投机动机。在存在有效资本市场的条件下,这种投机行为最终会增加经济体系中的直接投资,从而有利于经济实现均衡和持续增长。由于我国金融市场目前还很不完善,居民大量持有现金参与投机活动,不仅无助于总需求的增加,反而会加速经济的失衡。

(六)股票一级市场吸纳大量资金。

1999年7月到11月,股票二级市场的交易量不断萎缩,股指呈下滑趋势(见表2),与此同时,一级市场却格外红火。目前,越来越多的居民联合起来开设股票帐户,专门用于股票的一级申购。做股票申购的收益既高,同时也很安全。而二级市场风险则比较大,普通居民因缺乏操作经验而不愿贸然涉足。新股申购就是碰运气,运气好就赚钱,运气不好也不赔,不过资金量越大,收益就越稳定。按照1999年上半年的新股发行速度,以10万元资金进行连续申购,年收益率约在5%,收益率高出储蓄存款及国债许多,而进行一级申购的风险却很小,在没有新股发行的时候又可以得到活期储蓄利息。如果急于用钱,方便的银证电话转帐系统也非常便捷。正因如此,股票一级市场申购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其中不乏有一些居民联合亲戚朋友共同集资申购,以扩大资金规模,提高新股的中签率。这就直接导致股票一级市场吸引的资金越来越多。

据统计,截1999年至11月底,沪深股市资金总量在4800亿元左右,年初这一数字为3500亿元,即一年来,沪深股市资金的净流入量达1300亿元。1999年1-11月份,从沪深两地股市中流出资金共计1189亿元。其中,因配股和新股发行等扩容因素而流出的资金量为708亿元;以印花税、佣金形式流出的资金为481亿元(债券、B股交易及佣金返还除外)。同期,沪深股市共计流入资金2489亿元,进出相抵,全年流入股市的资金数额约为1300亿元。

在证券市场资金总量变化的同时,一、二级市场资金结构也出现规律性的变化特征。近一年来,滞留于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资金呈现出此消彼涨的状态。统计数据显示,99年1至11月,稳定参与一级市场的申购资金在1500亿元至2800亿元之间,而参与二级市场交易的资金量大约在1400亿至2400亿元范围之内。相比之下,驻留在一级市场上的资金平均水平高于二级市场(如图1)。

1999年1至5月,由于股指低靡,一级市场申购收益较低,单只新股平均收益仅为0.19%,一级市场资金量一直停留在1500-1800亿元左右。而进入7月份以后,沪深股市股价较高,获利机会减少,而同时一级市场申购收益增加,单只新股平均申购收益上升至0.83%,一级市场资金大幅度上升,并于9月后一直保持在2600亿元以上,其中9月8日至9月13日,一级市场申购资金达到3861亿元,而9月20日到9月23日,一级市场共冻结申购资金4560亿元,达到了历史最高值。这和平时约2500亿元的申购资金量相差接近2000亿元。进入11月,一级市场申购资金进一步增加,一度上升到4600亿元,月度平均资金量约为3300亿元。

四、股市资金沉淀与货币供给结构变动

为了深入分析储蓄存款分流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首先要了解该笔资金从居民储蓄账户流入股市后,会以何种形式反映在货币结构的变化上。

(一)股市资金的流程和存在方式

在分析股市资金在货币供给结构中的存在方式时,首先需要了解股市资金的基本流程。股市资金流程,实际上就是证券市场中资金结算和清算的过程。从目前我国股票市场运行状况看,资金清算方式主要有三种:

1、磁卡清算。投资者在结算银行(商业银行)开立的证券帐户和储蓄帐户"合二为一"。交易完成后,由结算银行根据中央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划帐指令在各投资者的资金帐户上进行转帐。目前,由于分业经营政策的实施,这种结算方式在我国开展得很不充分,以磁卡结算的业务量很小。

2、二级清算。投资者在证券商处缴款开立资金帐户,证券商在结算银行开立资金帐户。交易完成后,首先由结算银行根据结算公司的划帐指令在各证券商的资金帐户上进行划帐;然后,证券商根据结算公司发出的清算明细数据在各投资者的资金帐户上进行划帐。

3、三级清算(只适用于异地)。投资者在证券商处缴款开立资金帐户,证券商在异地的集中结算中心缴款开立资金帐户,异地的集中结算中心在当地的结算银行缴款开立帐户。每日交易完成后,首先由结算公司与异地的集中结算中心办理净额结算;然后,异地结算中心再按照结算公司的划帐指令在各证券商的资金帐户上进行划帐;最后,证券商根据结算公司发出的清算明细数据在各投资者的资金帐户上进行划帐。

以上三种结算方式形成的资金,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资金来源一方,被分别记在不同科目下。在磁卡清算中,投资者在结算银行开立资金帐户,在结算行的会计核算记帐中,表现为商业银行"680科目",列在储蓄存款项下。后两种结算方式形成的资金均由证券公司支配,并存放于券商在结算银行开立的资金帐户,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一般被记为"同业往来"项下的"同业存放"科目中。因此,股市吸纳的资金主要以"同业往来"的形式存在,只有很一小部分表现为储蓄存款形式。

(二)居民储蓄存款分流在会计账户上的反映

进入股市的居民储蓄存款资金大体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通过股票市场形成企业经营资金,再由企业转存入银行形成企业存款(记为a);另一部分为股票市场中沉淀的资金,主要表现为证券公司持有的客户资金账户保证金以及一级市场新股申购过程中被冻结的股民资金(记为b),这部分资金形成证券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证券公司把这笔巨额资金以"存放同业"形式转存于国家指定的商业银行(其中还有一小部分存入中央银行)。表现在商业银行的会计账户上,储蓄存款减少a+b,同时企业存款增加a,而同业存放增加b。当然如果券商私自挪用客户保证金进行其他金融投机活动,同业存放数额可能会小于b。

(三)商业银行"同业存放"的近期变动趋势

为了进一步考察居民储蓄存款分流后入市资金的变化情况,我们对五家国有独资银行(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资金来源方的"同业往来"余额与资金运用方的"同业存放"余额轧差后的差额进行重点跟踪,观测其在近一时期的变动趋势。这里,同业存放差额的经济含义为:五家银行与其余金融机构之间发生同业往来的资金净流入额。通常,券商的资金除了一部分上缴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以外,主要还是存放于中央银行指定的上述几家国有商业银行。因此,国有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同业往来差额的变动基本上反映了股市资金的变动趋势(如图2)。1998年初,五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同业存放净差额约为1000亿元,而后稳步增加,1999年上半年基本稳定在1500-1800亿元左右,从6月份起,商业银行同业存放净差额开始迅速增加,到11月末该项目总金额达到2700亿元。与此同时,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动趋势与同业存放形成明显的对照,1999年6月以后随着入市资金数额迅速增加,居民储蓄存款的增幅骤减,并先后在三个月中出现余额减少的情况,其中10和11月储蓄存款共减少178亿元,同期五家银行的同业存放增加384亿元,这说明不仅居民储蓄减少的资金流入股票市场,而且还有一部分现金和企业存款转移到股市资金账户中。

(四)居民储蓄存款分流导致货币供给发生变化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供应量统计办法》,关于货币总量层次划分的标准以及各层次所包含的内容如下:

M0=流通中的现金;

Ml=M0+企业活期存款十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十农业存款十信用卡存款;

M2=Ml+企业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十信托类存款+临时存款+财政预算外存款;

M3=M2+金融债券十商业票据十大额可转让定期存款+同业存放。

根据人民银行的统计方法,1998-1999年各层次货币所占的平均比重如表3所示: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1998-1999

根据上述货币供给量定义,得到如下方程:

根据上述算法计算,得到如下结果:

上述分析表明,到1999年11月,我国广义货币M2增长率为14%,比上一年度下降2.7个百分点,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下降使广义货币增长率降低2.94个百分点,同时企业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的数额变动分别使M2增长率降低0.59%和0.13%。另一方面,现金M0的增加使广义货币增长率上升了0.84个百分点。而其他项目对广义货币的影响较小,共计为0.067%。根据上述数据,在导致货币供给增长率下降的各项因素中居民储蓄存款分流的贡献度为108.6%,企业存款的贡献度为26.7%,而现金的贡献度为-30.92%。即储蓄存款的增长势头减弱,已经成为货币供给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同时企业存款的增长率也有明显下降,说明储蓄存款分流并未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获得更多资金,因而加剧了货币供给的递减趋势。

五、居民储蓄分流的宏观经济效应

(一)储蓄存款分流使得扩张性货币政策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随着储蓄存款的增长率不断降低,广义货币M2的增长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计量分析表明,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长势头减弱已经成为货币供给增长率逐年递减的主要原因。从1994年到1999年储蓄存款余额增长率由41.5%减少到12%,同时广义货币增长率由35.8%下降到14%,两者相关系数高达95.6%。这一时期,储蓄存款减少对货币供给收缩的的平均贡献率为83.6%。从一定意义上讲,储蓄存款不断分流使得中央银行采取的各种旨在扩张货币供给量的政策操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二)储蓄存款分流导致越来越多的资金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从而降低了整个经济体系的金融效率。

减少居民储蓄存款的最终目的在于扩大消费和投资,进而刺激经济尽快复苏。但由于缺乏社会保障制度和有效的资本市场,大量储蓄存款在从商业银行分流出来之后,未能真正注入实体经济的循环,达到推动经济增长的目的,相反愈来愈多的资金在股市(特别是一级市场)沉淀下来,形成严重的资金损耗。

事实上,如果分流资金主要进入股票二级市场,股指会因此被推升。在财富效应作用下,股票市值的增加会促进消费需求的增长。但如果分流后的资金大量进入一级市场,则它既不能推动股市行情上涨,也不能增加实体经济中直接融资的数量,从而使大量资金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在一个社会中这类资金越多,对经济增长的危害就越大,因为这种资金闲置比一般意义上的经济泡沫造成更大的资源损耗。经济泡沫通常反映在资本价值的高估上,而通过资本价值的高估,可以增强居民的乐观心理预期,增加持久性收入,进而降低实际储蓄率,达到增加消费支出的效果。

根据目前储蓄存款分流的情况,假设有的储蓄存款从商业银行转移到资本一级市场,则资金运动后的金融效率为:

(三)储蓄存款分流是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不断萎缩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不断萎缩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主要原因在于国有商业银行僵化的经营体制以及国有经济的普遍衰落,然而从另一方面看,居民储蓄存款分流也是导致信贷萎缩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对于商业银行,如果存在非必要性存差,则这种存差给商业银行带来的直接损失为:

Loss=i*(S-L)

这里i表示存款利率,S表示储蓄存款,L表示贷款总额。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三种途径减少存差损失,一是降低存款利率i;二是增加贷款数量L,减少存差数额;三是减少居民储蓄存款S,减轻利息支出负担。上述第一种方案正是近一时期以来中央银行一直在采取的政策,它能够直接降低存差造成的损失额度,但如果存差本身不减少,这种损失就不可能得到有效控制。

由于体制原因,国有商业银行缺乏利润最大化动机,它的主要目标停留在如何控制信贷风险,以防止坏帐比率进一步上升。由于增发信贷不能给信贷人员带来直接收益,相反贷款越多,出现问题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宁愿选择少放贷或不放贷的方式。这就使得贷款数量出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这种情况在1999年表现得更加明显,全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的同比增长率由年初的16%持续下降,到11月份同比增长率仅为12.3%。同期,短期贷款增长率由11.4%下降到8.9%。在贷款减少的同时,如果居民储蓄依然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商业银行就不得不采取措施增加贷款数额,以此减小存差损失。但是如果居民储蓄存款大量分流,那么这种存差压力就随之减弱,商业银行也就会更多地强调对信贷风险的控制,进而加剧信贷萎缩的倾向。

(四)储蓄存款分流导致总需求不足,进一步加剧了通货紧缩形势。

尽管降息使得居民持有现金的数量大幅度增加,但增加的现金并不是主要用于交易需求,而更多的是为了进行资本市场上的投机活动,因此多持有的现金没有起到拉动消费需求的作用。另一方面,储蓄存款分流直接减少了商业银行可贷资金数量,同时由于政府严格控制资本市场的扩融速度,转入一级市场的资金只有很小一部分形成实际投资,这就进一步缩减了实际投资规模。在总供给一定的条件下,消费和投资需求的减小必然会导致通货紧缩,而此时预期的通货紧缩率可能比真实通货紧缩率表现得以更加严重,这使得实际利率很难下降到足以刺激经济复苏的水平。

在管制利率条件下,资金供求的均衡是不稳定的,一旦实际利率偏离均衡值,它就会以发散的方式迅速远离初始状态,从而使经济出现严重失衡。当总需求不足时,政府必须迅速下调名义利率,以使实际利率接近于均衡水平(武剑1999)。但这样做会加快储蓄存款的分流速度,于是消费和投资需求趋于萎缩,从而使通货紧缩形势变得更加严重,造成实际利率进一步上升,中央银行只得再度下调利率,如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储蓄存款分流是中央银行降息的必然结果,正是这种分流构成了社会总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六、关于储蓄存款分流的政策选择

(一)进一步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引导剩余资金进入实际投资领域。

为了防止分流的资金在一级市场上沉淀,就必须为它寻找合适的出路。结合图3进行分析,在目前条件下,国家直接向公众增发国债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继续增发国债、扩大财政支出,符合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总体要求,有利于扩大内需和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以国债形式扩大投资,不会造成资金沉淀,这有助于提高社会金融效率,减少资金在转换渠道中的损耗。1999年大约有1000亿元资金进入股票一级市场并形成连续的资金沉积流,这部分资金完全没有进入实际投资领域,而如果增发1000亿元国债,就能使之得到比较充分的利用。事实上,只要国债的利息率略高于一级市场上资金的概率平均收益率,分流出来的资金转而去购买国债是完全可能的。

因此,在今后几年中国家应继续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吸引剩余资金进入实际投资领域。但应注意,今后国债发行应更多地面向公众,而不是商业银行,因为对商业银行发行国债只会增加其依赖心理,减弱其存差压力,不利于银行强化经营,开拓新的信贷市场。

(二)实现利率市场化是解决储蓄存款分流问题的根本出路。

利率市场化是货币金融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解决储蓄存款分流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关键在于实现利率自由化。目前,中央银行应尽早制定有关政策法规,继续扩大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浮动空间,让商业银行可以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拥有更大范围的利率自主权,这样一些经营状况好的银行可以根据市场竞争的需要,在合规的范围内提高存款利率,吸引部分居民储蓄存款继续留在商业银行的账户中。

在利率灵活可变的条件下,当利率偏低时,一旦储蓄存款分流并沉积于资本一级市场,就会使得信贷市场上的资金供应发生短缺,利率将自动上升,资金随之出现回流。因此,利率体系的市场化是防止资金无效沉淀、提高融资效率的根本出路。

(三)加快改革一级市场的发行制度,使资金在各市场间合理分布。

目前,我国股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之间存在巨大的价格差异,由此大量资金云集于一级市场,以谋求无风险的高收益。为改变这种状况,国家应及早放宽对上市股票发行价格的种种限制,转而采取主承销商和上市公司自行确定发行价格的方式。这样做能够有效地消除两个市场间的价格差距,从而使资金在一、二级市场间合理分布,实现高风险高收益的市场原则。实际上,放开一级市场的发行价格也同样有助于资金在消费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的合理分布,从而推动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四)加快股市扩融速度,提高实际投资比率。

资金之所以在一级市场形成沉淀,根本原因还在于资本市场扩融速度太慢。新股上市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严格控制,这不仅减少了进入实际投资领域的资金数量,也降低了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目前,股票上市已经成为众多国有企业集资解困的最后法宝,大量社会闲散资金汇集于一级市场等待购买新股,这使得国有企业有了继续生存下去的可能。与此同时,更多有活力的非国有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受到体制性歧视,而难以获得资金支持,这大大降低了整个社会的金融效率和经济效率。因此,加快股市扩融速度,特别是让经营效益好的非国有企业大量上市,是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改善金融结构的主要途径。

在加快股市扩融的条件下,更多的资金会直接进入企业的生产运营过程中,这样资金从居民储蓄存款中被分离出来,转化为企业存款,使得货币流动性增强,这对改善货币供给结构,提高货币政策效力有着重要作用。

(五)从长期看,国家应致力于改善投资环境,建立和完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从而在在根本上扩大社会总需求。

应该看到,中央银行连续降息,最终导致储蓄存款分流,却依然未能有效地启动消费和投资市场,其根本原因在于国内目前尚缺乏理想的投资环境和消费环境。为此,政府应从长远出发,加强各种制度性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应加大投资体制的改革力度,放宽对私人投资的各种限制,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另一方面,要加大住房改革力度、推进教育产业化、建立和完善医疗、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从而为公众创造一个稳定的消费环境。只有具备了完善的制度环境,降息才能真正达到刺激消费和扩大投资的目的,储蓄存款分流才不至于形成严重的社会经济效率损失。

参考文献:

1、1998-1999《北京国民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月报》

2、1998-99年《人民银行统计季报》。

3、JeffreyD.Sachs,1994,"StructuralFactorsintheEconomicReformsofChina,EasternEurope,andtheFormerSovietUnion",withWingWoo,EconomicPolicy,18,April1994.

4、Mckinnon,Ronaldi,TheOrderofEconomicLiberalization:FinancialControlintheTransitiontoaMarketEconomy,1991.

5、米什金,《货币金融学》,1998,第六版,经济科学出版社。

储蓄存款范文篇8

【关键词】居民储蓄存款利率居民可支配收入储蓄分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储蓄存款量也不断的增加。在改革开放以来近30年中,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经历了几个显著的增长阶段。(1)改革开放近十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30%以上,这一阶段是增长最快的时期。(2)1989—1996年,进入第二个增长高峰期,存款余额年增长率达31.6%。(3)1998—2000年,增长率开始一路下滑,甚至出现了负值,其主要原因是股市火爆促进了储蓄的分流,更多的资金从银行流入了股市。(4)2003—2006年,居民储蓄存款冲破了几个大关:03年9月首破10万亿元,05年超过了14万亿元,06年2月,12月份分别突破15万亿元和16万亿元。

一、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现阶段的特征

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每年都在以较大的比率增长,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一)居民储蓄意愿继续增高,但是居民储蓄动机有所变化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05,06,07年不同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我国现阶段居民储蓄意愿仍然较高。其中主要原因主要有几点:一是利率调整,06—07年期间,央行共6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利率的上调促使了居民的储蓄动机。二是物价上涨,根据中国人民银行05年,06年,07年调查数据显示,当期居民物价满意指数分别为-8.2,-9.1,-15.9,三年相比居民当期物价满意指数是以下降的趋势变化的。

(二)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率开始下降,出现回落

投资渠道匮乏,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不完善是我国居民储蓄存款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特别是06年开始,受金融产品多样化和债券,基金等高收益理财产品的影响,居民储蓄存款开始高位回落,根据中国人民银行06年第四季的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选择支出用于购买股票和基金你的人数达到18%,选择“储蓄存款”为最主要金融资产的居民人数为68.5%,比上季度和去年同期下降分别下降了2.4和3.6个百分点,比中国人民银行历次调查平均水平(67.2)低了1.4个百分点。

二、我国居民储蓄存款高居不下的原因分析

余额总量大,增长速度快是目前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最基本的特征。而且在来一段时间内很可

能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储蓄在经济学中被定义为:收入中没有被消费的部分(即储蓄等于收入减去消费)。储蓄作为居民个人投资的一个部分,受收入和消费的直接影响。所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高居不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高增长

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是居民储蓄的基本前提。这些年来我国居民储蓄的高速增长尽管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其主要原因还是经济的高增长所带来的城乡居民收入的大幅度增长。

(二)物价上涨,居民消费支出增长比低于可支配收入增长比

储蓄是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一部分,所以消费支出也是影响居民储蓄的一个直接因素。居民的消费意愿可以由居民对当期的物价满意度来评价。物价上涨幅度越大,居民对物价的满意指数会相对下降,消费意愿也会下降。近年来,我国物价持续上涨,尤其是食品类涨幅最大。

(三)利率的影响

利率的提高促进了居民储蓄存款的增加。在居民储蓄存款中,除了如“防老,防病,防灾,防失业和意外事故”等预防性动机的储蓄存款以外,还有一部分是以获取利息为动机的储蓄存款。在金融产品不发达的情况下,将资金存入银行生息是普通居民首选的一种投资方式,特别是对于经济更不发达的农村地区。所以当银行提高存款利率时,就会促进居民的储蓄意愿。

三、分流储蓄,促进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扩大居民消费,促进消费支出的增加

消费支出是影响居民储蓄的重要因素,要使储蓄分流,必然要使储蓄更多的转化为消费。目前,我国居民消费支出增长率低于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主要是因为我国现阶段消费结构不合理和消费环境的不完善。应该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满足不同收入水平阶段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扩张消费信贷,引导储蓄分流。

(二)进一步发展我国金融市场,增加投资途径

金融市场发展落后,投资途径少,才使我国居民处于被动储蓄。把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目前我国金融产品结构不合理,没有呈现风险结构的多元化,产品风险较高,低风险产品单一。面对国内的金融市场,要让巨额的居民储蓄分流出银行体系,最为重要的就是让金融创新有其发展空间,让金融创新不断进入前台,让居民有更多更好的投资选择空间,促进这些金融产品朝着有利于民众投资的方向发展。

(三)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

中央机构要充分的利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抑制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使物价,利率,汇率等保持稳定,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2]广东省统计局城调队.广东省居民储蓄高增长的特点及存在问题与建议.中国统计信息网,2004.

[3]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2006年度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M].2006.

[4]韩国栋.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变化成因分析.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

[5]我国居民储蓄增减历程.新华网,2007-6-14.

储蓄存款范文篇9

第二条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储蓄机构取得人民币、外币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的个人,应当依照本办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三条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为纳税人取得的人民币、外币储蓄存款利息所得。

第四条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减按5%的比例税率执行。减征幅度的调整由国务院决定。

第五条对个人取得的教育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以及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的其他专项储蓄存款或者储蓄性专项基金存款的利息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

前款所称教育储蓄是指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指定银行开户、存入规定数额资金、用于教育目的的专项储蓄。

第六条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按照每次取得的利息所得额计征个人所得税。

第七条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以结付利息的储蓄机构为扣缴义务人,实行代扣代缴。

第八条扣缴义务人在向储户结付利息时,依法代扣代缴税款。

前款所称结付利息,包括储户取款时结付利息、活期存款结息日结付利息和办理储蓄存款自动转存业务时结付利息等。

扣缴义务人代扣税款,应当在给储户的利息结付单上注明。

第九条扣缴义务人每月代扣的税款,应当在次月7日内缴入中央国库,并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代扣代缴税款报告表;代扣的税款为外币的,应当折合成人民币缴入中央国库。

第十条对扣缴义务人按照所扣缴的税款,付给2%的手续费。

第十一条税务机关应当加强对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税款情况的监督和检查,扣缴义务人应当积极予以配合,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不得拒绝、隐瞒。

第十二条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的个人所得税,由国家税务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本办法的规定负责征收管理。

第十三条本办法所称储蓄机构,是指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

储蓄存款范文篇10

一、我国居民储蓄的变化及原因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自建国到实行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全国居民储蓄只有几百亿元人民币,1978年全国人均储蓄存款余额只有21元,按当时的外汇牌价,只相当于发达国家人均一天的工资,由此可见我国居民的贫困程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才使这一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经过十年改革,1988年人均储蓄存款上升到347元,十年增长了16.5倍,到1995年底,全国人均储蓄存款达到了2500元左右,也就是说,十七年增长了120倍,仅1995年一年,全国居民存款总额就增加了8000亿元,人均增长近700元。我国居民储蓄高速甚至超高速增长明显具有以下原因:

1.改革后国民收入分配明显向个人倾斜,造成消费基金过快增长。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分配情况看,绝大部分年份个人收入增长率高于经济发展增长率。1995年上半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1968元,比1994年同期增长31.7%,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758元,增长了37%,而同期的经济增长率只有11%左右。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也是如此,1979年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初始结构为:政府部门11.4%,企业部门37%,个人部门50.8%,1994年依次转变为10%、25%和65%。国民收入最终分配结构变化为:改革初期政府、企业、个人三部门在国民收入最终分配结构中的比重分别是23.5%、12.1%和64.4%,到1988年,其结构就转变为11.7%、10.8%和77.5%,1994年又成为12%、10%和78%。由以上变化不难看出,除改革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给人们带来实惠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变化即过分向个人倾斜是我国居民增收的重要原因。

2.居民收入的平均化导致了居民消费结构单一和相对集中。由于众所周知的因素,我国居民收入除个体工商业者、企业承包人、三资企业经理等少数人员外,基本上处于两个档次水平上,一个是城镇居民,另一个是广大农村人员。收入上的统一性造成消费结构的单一性和集中性(消费时间相对集中、消费品种相对集中),在新的消费热点未形成之前,居民收入处于储蓄结构状态,一旦新的消费热点形成,便一拥而上。由于近年来一直没有形成大的消费热点,这是造成近年来居民储蓄高速增长主要原因之一。

3.保值补贴的吸引。纵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是伴随着时高时低的通货膨胀运行的,从1988年以来,国家考虑到物价上涨过快因素,采取了保值储蓄,以保护储户的利益,稳定金融秩序和加强宏观调控,这在很大程度上稳定了居民存款意向,保证了储蓄渠道的畅通,为储蓄总额的快速增长创造了条件。

4.居民投资渠道单一。改革以来,我国居民投资渠道远不适应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投资方面,由于股票、期货等投资领域具有风险性,特别是高度投机和过低回报率的存在,使绝大部分居民不敢涉足股票等投资领域。资料显示,到1992年居民持有证券量只占居民储蓄余额的9.27%,如果扣除国库券和企业债券,其比例相当低。因此,银行存款便成为近年来我国居民投资的主要选择。

二、居民储蓄过快增长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居民储蓄过快增长,一方面说明我国经济经过改革已具有了一定的实力,一方面反映了广大居民在改革中得到的巨大实惠,可以说是改革推动了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活。反过来,居民储蓄的过快增长对经济运行和改革带来的影响也是利弊兼之的。

1.巨额储蓄是近期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保证。从我国经济发展情况看,虽然我们提出了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宏伟目标,但由于我国面临着就业压力大、劳动力素质低等多种难题,实现这一目标必然是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在条件成熟的部分行业、部门辅之以集约经营。换言之,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近期内不可能靠实现大规模集约化经营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外延扩大再生产必须以高投入为保障,储蓄的实质就是把闲散的资金通过特定的渠道和方式加以集中并转化为有效投资的过程,从而使这种高投入成为可能,我国居民由节俭消费形成的巨额储蓄,才使这一可能变为现实。纵观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情况,之所以能维持较高的发展速度,与居民储蓄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居民储蓄支持了改革和经济发展,为改革和经济高速增长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2.巨额居民储蓄为深化改革奠定了物质基础。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普遍由过去的盲目消费、保值消费、跟风消费等变为现在的预期消费、理智消费等。特别是在居民生活得到基本改善和人们普遍安居乐业后,改革将触及深层次矛盾的情况下,居民的预期生活危机意识逐步增强,如住房、医疗、就业、养老、子女教育等项改革措施将陆续出台,使每个家庭对未来的开支增加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人们在考虑收入分配时,已开始产生强烈的危机感和防患意识。于是,人们便把增加储蓄作为未来需要应付各项不确定开支的有效办法。1995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组织的两万户居民储蓄心态问卷调查显示,在居民的储蓄动机中买房建房的占11.5%,为应付子女未来教育费用的占13.5%,为自己准备养老金的占7.3%,防范意外事故的占5.5%。这表明人们对自主安排自己未来生活有了一定心理准备和初步规划,绝大部分家庭开始注意正确处理当前消费与未来消费的关系。也说明人们对未来改革造成的居民支出增加已有心理预期。这就为未来改革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心理基础和物质基础:一是居民这种有针对性的储蓄为将来住房、就业、教育、养老保险等改革措施的出台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继而为理顺各种经济关系、深化体制改革铺平了道路。二是居民对未来改革的心理预期和为此而采取的储蓄防范措施为我们突破改革难点提供了良好机会。三是居民对改革的难度认识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为改革中保证社会稳定提供了基本社会环境和心理保障。

3.国民收入分配过分向个人倾斜的改革事实,为未来改革设下了潜在危机。迄今为止,考察我国改革走过的路程,改革带来的最大的受益者是城乡居民。这种具有“特殊性”的改革,可以使启动伊始的改革获得广大民众的广泛支持,也是十九年来改革得以顺利推进的一个基本动因,更是形成居民巨额储蓄的主要原因。但是,从改革的进程及长远看,这种以国民收入分配过分向个人倾斜的改革难以持续,当改革进行到一定难度,触及到深层矛盾时,必然要求居民在某种程度、某些方面付出一定的代价。当人们不但无法从改革中获取逐年大幅度递增的预期收益,而且还需要承担改革成本时,尽管改革的最后受益者还是全国人民,但是由于眼前利益的驱动作用,便会使他们在某一时刻某一方面不再支持改革,甚至会采取抵制行动。这在当前因分配不公、通货膨胀、企业效益下降、职工潜在失业等造成的居民减收等问题,居民在情绪上对改革所持的态度与前几年比较是有所变化的。从我国目前的改革进程看,下一步的改革恰恰是要在触及城乡居民利益的许多方面展开工作,从而使居民不断增支的因素大大增加,而在国民收入分配方面,由于企业因资金短缺等原因造成经营困难、效益下降等,国民收入不但不能继续向个人倾斜,而且还要调整这种分配结构。所以,更值得注意的是,国民收入分配过分向个人倾斜虽然对以前的改革产生了积极影响,下一步如何在国民收入恢复正常分配比例,甚至需要广大居民付出更大的改革成本的背景下,能否继续保证积极而有序的推进改革,无疑是摆在理论界和改革家面前的一道难题。

4.储蓄结构失衡,为经济运行增加了成本。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民收入分配逐步向个人倾斜,我国的总体储蓄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1979年我国总体储蓄结构为:个人23.55%、企业33.65%、政府部门42.8%,到1988年则变为个人62.5%、企业30.5%、政府部门7%,1995年底大概为个人72%、企业23%、政府部门5%,而在同期的美国总体储蓄结构大概平均为个人35%、企业58%、政府部门7%,韩国为个人38%、企业35%、政府部门27%。相比之下,在我国,不论是政府储蓄还是企业储蓄,都显得太低。5%的政府储蓄,这与我国政府所承担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任务显然不相称,过低的政府储蓄,无疑是导致财政连年赤字并由此而拉动货币持续扩张的主要原因之一。23%的企业储蓄比例,对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庞大的国有企业群体来讲,也明显偏低,这是造成国有企业高负债经营和企业间三角债边清边欠的重要原因。企业储蓄下降和负债经营的直接后果就是成本增加、效益下降。实际上,企业储蓄严重短缺已成为我国企业制度改革难以顺利推进的一个重要原因。

5.“笼中虎”对经济的威胁依然存在。居民储蓄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支持经济建设,也能冲击发育不完善的市场。许多金融界人士把居民巨额储蓄比做“笼中虎”,就在于此。当1991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突破1万亿元大关时,引起了经济界专家们的不少担心,到1994年突破2万亿元大关时,有关人士担心这只巨大的“虎”一旦出笼会把市场冲垮,当1995年末全国居民储蓄存款突破3万亿元大关,达到几乎可以收购全部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能力时,再次令金融界和经济界为之震惊。实际上,这种担心不无道理,1988年因通货膨胀引发的挤兑风对市场和经济的影响便是例证。尽管这几年发生的通货膨胀并没有引起“老虎”出笼,但这不应成为我们放松警惕的理由,一是从法律角度讲,居民存款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私有财产,存款自愿,取款自由是银行起码的信誉,银行在任何时候都不得拒付居民存款,这便为“老虎”出笼提供了法律保障。二是我国改革已进行到关键时期,每一项深层次的改革几乎都牵扯到多方利益的调整,换言之,每一项改革都可能引起居民心理转换,使他们在存款与消费中分析利弊做出选择,而我们的深层次改革恰恰是一些增加居民支出和容易引发通货膨胀的问题。这些措施出台后,极有可能造成消费的统一性继而引发集中取款。三是从总量上看,城乡居民储蓄的数额很大,但由于分配不公使储蓄过于集中,据统计,储蓄存款总额的28%属于个体户、私营企业老板、企业承包者等人,集中在约3000万人手中。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伴随利率市场化的形成和个人投资条件的逐步成熟,当存款利率大大低于投资利润时,这部分储蓄存款将会很快转入个人投资。有鉴于此,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大老虎”出笼或者是“小老虎”出笼,都会出现以下情况:即目前国有企业运营实际上是在靠贷款维持着,企业在70%多的负债经营背境下已经步履艰难,如果一旦出现挤兑风,出路只有两条:一是企业立即归还贷款,以保证银行信誉和及时兑付;二是中央银行大规模超经济发行货币。无论走哪条路,其后果都是灾难性的。

三、结语

分析居民储蓄过快增长的利弊,并无意贬低居民储蓄作用。实际上,我国的居民储蓄额与日美西欧国家相比,都相差甚远,甚至我国居民储蓄对经济的支持远没有他们那样大。问题不在于储蓄绝对额的大小,而在于我们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居民储蓄与国有资产的比例关系失调,以及对深化改革可能带来不利影响。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改革特别是象我国这样情况复杂、家底又薄的大国的改革,十分需要一个稳定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需要人民支持改革。但改革既不可能把国民收入分净吃光以此取得人民的支持,也不可能不顾深层次矛盾的解决,让人们在改革中只收取成果不付出成本。一般而言,当改革容易推进时,国民收入应少向个人倾斜,以积累力量准备攻关,当改革进入攻关阶段,既需要人们付出改革成本更需要他们支持时,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这样才能取得人们对改革的长期支持。问题就在于我们在十几年的改革实践中并没有很好地把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的政策与个人相应付出改革成本结合起来。恰恰相反,当改革容易推进时,我们却片面强调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当改革进入解决深层次矛盾的攻坚阶段,而企业又困难重重、高负债经营,甚至许多企业面临破产,职工就业艰难。需要巨额资金支持改革时,我们的财政和企业既力不从心,也没有能力继续保持国民收入向个人倾斜以保证人们对改革的支持。这种局面不得不迫使我们采取相对减少居民收入与绝对增加居民支出并举的措施,但这样就会增加改革阻力,真可谓养肥了笼中“老虎”,饿瘦了草原“骏马”(国企),花钱买了个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