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性商业养老保险十篇

时间:2023-10-19 17:12:14

储蓄性商业养老保险

储蓄性商业养老保险篇1

摘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采取“社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自我储蓄养老”的模式,并逐步降低对社会保险和自我储蓄养老的依赖,充分发挥商业寿险公司在我国未来养老保险体系中的作用,应该是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关键词:寿险公司;养老保险体系;商业养老保险;社会养老保险

人总是会老的,于耄耋之年能否老有所养,是每个人都将面临的问题。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60岁以上者已达到10.86%(老龄社会临界点为10%),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并成为世界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近20年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每年以3%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目前已达到1.32亿,到2030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将达到3.4亿,占总人口的21.36%。那时平均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加上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到那时一对年轻夫妇上面,可能有四位父母,八位祖父母都健在。这么多的老人养老问题怎么解决,这是摆在我国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难题。笔者认为,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应采取“社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自我储蓄养老”的模式,并逐步降低对社会保险和自我储蓄养老的依赖,更多地依靠商业养老保险来满足消费者的养老保障需求,是解决这一难题的较好途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寿险公司在开办储蓄养老保险方面有着极为有利的专业优势,在我国未来养老保险体系中能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社会养老保险面临的问题

所谓社会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

199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中明确:基本养老保险只能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大力发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同时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目前,按照国家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总体思路,未来基本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确定为58.5%。由此可以看出,今后基本养老金主要目的在于保障广大退休人员的晚年基本生活,并不能解决老人们“丰衣足食”安享晚年问题。况且,由于国力所限,加之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不断深化的过程,我国现在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还面临着许多问题。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社会养老保险仅涵盖城镇有固定工作单位的人,城镇人口中的自由职业者和待业人员以及广大农民无法享受

全面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应该涵盖所有人群,包括非城镇人口,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农民,也应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也应能领取养老金。但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决不是短期内所能完成的。目前即使在城镇人口中也并非全部都进入了社会保障体系,也有游离在基本养老保险之外的人群,他们就是自由职业者和待业人员,也就是没有工作单位或者没有固定工作单位的人。这些人的养老问题怎么解决,是摆在我国当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难题。显然,社会养老保险在短期内是无法解决的。

(二)人口老龄化的压力日益加剧,单纯依靠社会养老很难解决某些现实问题

西方发达国家通常在步入工业化社会后才会出现老龄化,且老龄化速度较慢。我国则在工业化的起始阶段、经济建设资金需求集中的情况下便进入老龄化,使资源配置陷入困境。据统计2000年我国60岁以上者已达到10.86%,到2030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将达到3.4亿,占总人口的21.36%。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采用现收现付与基金积累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这种平衡方式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到来时,会造成资金需求的急剧增长,社会负担加重,显然,单纯依靠社会养老很难解决这一问题。

(三)过高的社会养老保险费交纳标准和替代率,造成国家、企业负担过重,部分参与者无力负担,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定的替代率为90%左右,而国际上一般为45-50%。我国企业养老保险,单位和职工个人的保险费交纳标准占职工工资总额的28%,单位和职工个人普遍感到难以承担。如果降低交纳标准,势必由国家财政补贴,则可能导致严重的财政危机。

(四)目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国民收入分配变动的趋势不相适应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收入一直呈现向个人倾斜的趋势,国家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较弱。从1980年到1995年,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5.7%下降为10.9%。与此同时,居民个人收入增长迅速。按当年价格计算,1978年至1995年间,城市居民的收入以年均15.9%的速度增长,城市居民存款余额也以年均34.3%的速度增长,由154.9亿元增加到23466.7亿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绝大部分的社会养老费用仍然由国家和企业承担。不仅造成国家、企业负担过重,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人们自我养老保障意识的提高,造成过分依赖国家、企业局面。转贴于中国论(五)社会养老保险只能解决基本的退休养老问题,不能解决退休者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下降问题

根据国务院的《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以及《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决定》实施后参加工作的职工,个人交费满15年的,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主要来源于:(1)用人单位按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提取;(2)个人按工资的8%提取。退休后将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与缴费年限的长短、缴费基数的高低、退休时间的早晚直接挂钩。他们的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假定某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1000元,缴费满30年则他每月可拿到300元基本养老金。又假定该地平均预期寿命为80岁,个人账户养老金发放的比例是本人账户储存额除以240,该人60岁退休时,如果个人账户累计总和为6万元,那么,他退休后每月可拿到250元(60000÷240),两项合计550元,这点钱显然只能解决基本的养老问题。并不能解决老人们退休后“丰衣足食”安享晚年问题。

二、储蓄养老只能作为养老的辅助方式

我国人们具有良好的储蓄习惯,绝大多数的人选择储蓄的方式就是将钱存银行,因为银行储蓄具有风险小、存取方便、安全性强的优点。目前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已经突破17万亿元,就充分说明老百姓对银行储蓄的偏爱,然而,通过银行储蓄本息的累积来实现自我储蓄养老的方式存在明显不足,只能作为养老保险体系中的辅助方式。

(一)银行储蓄收益低,浪费了资金的使用价值

按目前银行储蓄一年期存款利率4.14%计算,考虑到5%的利息税因素,实际名义存款利率仅为3.933%,将大量的钱放在银行,显然是浪费了资金的使用价值。

(二)银行储蓄无法抵御通货膨胀

2008年2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指数为8.7%,如果以此来对照当前的存款利率,按一年期存款利率4.14%计算,考虑到5%的利息税因素,实际利率为-4.767%(即4.14%×0.95-8.7%)。它意味着你将100000存进银行,一年后它的实际价值变成了95233元,4767元就白白地蒸发掉了。面对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的预期,将钱都放在银行里,作为自我储蓄养老资金显然不合时宜。

(三)银行储蓄属自发,随意性太大

而自我储蓄养老是一个长期的计划,在这个资金积累的漫长过程中,很可能中途夭折。

储蓄既是一种预备手段,又是一种积累手段。作为预备手段,其作用是未雨绸缪。作为积累手段,它是为了实现未来某一耗资较大的消费而有目的地存钱。两者都是现代人实际的需要,所以,为将来老年幸福美满生活做适当地储蓄准备是一种非常明智的行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人总是难以主动地、自觉地储蓄,即使能到银行储蓄,由于银行储户可随时支取账户上的存款,在时间上、数额上并没有太多限制,因而存款就不易保住,一旦有什么开支,一下就取走了,使自我储蓄养老计划中途夭折。所以,自我储蓄养老只能作为养老保险体系中的辅助方式。

三、寿险公司在养老保险体系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在我国深化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想进一步减轻国家财政压力,必须提升个人的自我保障意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进行重新设计。笔者认为,在我国未来的养老保险体系中,更多地依靠商业养老保险来满足消费者的养老保障需求,是解决这一难题的较好途径。

(一)寿险公司在养老保险体系可扮演重要的角色

受国力所限,我国社会养老保险虽覆盖一定范围,但还未达到覆盖全社会的程度,正需寿险公司在社会保障的空白地带发挥作用。同时,社会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只能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无法保障富裕的晚年生活,收入水平较高的阶层可通过购买寿险公司的养老保险,确保其有一个富裕的晚年生活。

(二)寿险公司的资源配置

寿险公司可以更加合理地配置资源,作出最佳投资策略,提高资金利用率,使养老基金产生最佳的资本配置和最高的投资回报率,从而更好地保护养老金领取人的利益。

(三)寿险公司养老基金的积累方式

寿险公司的养老基金积累方式比较适应我国未来人口快速老龄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符合世界各国养老保险制度由现收现付方式向基金积累方式改革的趋势,与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相适应。

(四)寿险公司的优势

寿险公司之所以在许多国家养老保险中担当举足轻重的角色,还在于其拥有其他机构不可比拟的优势。

1.寿险公司拥有经验丰富的精算师,可准确制订交费标准和给付水平,根据谨慎的精算原理保证养老金的稳健运用和给付安全。

2.寿险公司拥有众多的投资和理财专家,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寿险公司会制订最佳的投资组合,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保证养老基金最大限度地保值增值;同时,通过加强成本核算,尽力降低经营成本,为养老金所有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3.寿险公司承诺的养老金给付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养老金领取人的利益可得到充分保障。寿险公司的经营接受政府金融监管部门的严密监管,促使寿险公司进行稳健经营,提取足够的责任准备金,以保证充足的偿付力和流动性。

4.商业寿险公司经营养老保险业务符合国际惯例。无论在养老保险体制比较成熟的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养老保险体制正走向完善的拉丁美洲国家,寿险公司均在养老保险制度运行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通过购买寿险,可以帮助人们养成计划储蓄的美德

由于商业养老保险是一种带有一定强制性的“储蓄”,当保险合同生效后,投保人便要根据合同的规定按期交纳保费,以维持保单的有效性,直至保单期满为止。这样,投保人便能有计划地把资金积累起来,养成有规律储蓄的好习惯。到约定领取养老保险金时,才能按时领取养老保险金,或在退保时得到现金价值。由于退保损失大,所以人们一般都不愿退保,这样就迫使人们“存”一笔钱在人寿保险公司,做到细水长流,源源不断,保其一生。这不仅解决了自我储蓄养老不主动、不自觉,随意性太大的缺陷;也解决了银行储蓄存款,由于支取太方便,很多人往往因为经不起物质的诱惑,令储蓄养老计划半途而废的问题;还可以为愈来愈老龄化的社会和独生子女后代减轻负担,使老了的自己依旧拥有尊严。

综上所述可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采取“社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自我储蓄养老”的模式,并逐步降低对社会保险和自我储蓄养老的依赖,充分发挥商业寿险公司在我国未来养老保险体系中的作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应该是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孙国栋.充分发挥现代保险功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N].北京:金融时报,2005-2-21.

储蓄性商业养老保险篇2

关键词:寿险公司;养老保险体系;商业养老保险;社会养老保险

人总是会老的,于耄耋之年能否老有所养,是每个人都将面临的问题。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60岁以上者已达到10.86% (老龄社会临界点为10%)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并成为世界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近20年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每年以3%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目前已达到1.32亿,到2030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将达到3.4亿,占总人口的21.36%。那时平均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加上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到那时一对年轻夫妇上面,可能有四位父母,八位祖父母都健在。这么多的老人养老问题怎么解决,这是摆在我国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难题。笔者认为,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应采取“社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自我储蓄养老”的模式,并逐步降低对社会保险和自我储蓄养老的依赖,更多地依靠商业养老保险来满足消费者的养老保障需求,是解决这一难题的较好途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寿险公司在开办储蓄养老保险方面有着极为有利的专业优势,在我国未来养老保险体系中能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社会养老保险面临的问题

所谓社会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

199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中明确:基本养老保险只能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大力发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同时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目前,按照国家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总体思路,未来基本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确定为58.5%。由此可以看出,今后基本养老金主要目的在于保障广大退休人员的晚年基本生活,并不能解决老人们“丰衣足食”安享晚年问题。况且,由于国力所限,加之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不断深化的过程,我国现在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还面临着许多问题。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社会养老保险仅涵盖城镇有固定工作单位的人,城镇人口中的自由职业者和待业人员以及广大农民无法享受

全面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应该涵盖所有人群,包括非城镇人口,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农民,也应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也应能领取养老金。但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决不是短期内所能完成的。目前即使在城镇人口中也并非全部都进入了社会保障体系,也有游离在基本养老保险之外的人群,他们就是自由职业者和待业人员,也就是没有工作单位或者没有固定工作单位的人。这些人的养老问题怎么解决,是摆在我国当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难题。显然,社会养老保险在短期内是无法解决的。

(二)人口老龄化的压力日益加剧,单纯依靠社会养老很难解决某些现实问题

西方发达国家通常在步入工业化社会后才会出现老龄化,且老龄化速度较慢。我国则在工业化的起始阶段、经济建设资金需求集中的情况下便进入老龄化,使资源配置陷入困境。据统计2000年我国60岁以上者已达到10.86% ,到2030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将达到3.4亿,占总人口的21.36%。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采用现收现付与基金积累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这种平衡方式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到来时,会造成资金需求的急剧增长,社会负担加重,显然,单纯依靠社会养老很难解决这一问题。

(三)过高的社会养老保险费交纳标准和替代率,造成国家、企业负担过重,部分参与者无力负担, 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定的替代率为90%左右,而国际上一般为45-50%。我国企业养老保险,单位和职工个人的保险费交纳标准占职工工资总额的28%,单位和职工个人普遍感到难以承担。如果降低交纳标准,势必由国家财政补贴,则可能导致严重的财政危机。

(四)目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国民收入分配变动的趋势不相适应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收入一直呈现向个人倾斜的趋势,国家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较弱。从1980年到1995年,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5.7

%下降为10.9%。与此同时,居民个人收入增长迅速。按当年价格计算,1978年至1995年间,城市居民的收入以年均15.9%的速度增长,城市居民存款余额也以年均34.3%的速度增长,由154.9亿元增加到23466.7亿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绝大部分的社会养老费用仍然由国家和企业承担。不仅造成国家、企业负担过重,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人们自我养老保障意识的提高,造成过分依赖国家、企业局面。

(五)社会养老保险只能解决基本的退休养老问题,不能解决退休者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下降问题

根据国务院的《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以及《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决定》实施后参加工作的职工,个人交费满15年的,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主要来源于:(1)用人单位按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提取;(2)个人按工资的8%提取。退休后将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与缴费年限的长短、缴费基数的高低、退休时间的早晚直接挂钩。他们的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假定某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1000元,缴费满30年则他每月可拿到300元基本养老金。又假定该地平均预期寿命为80岁,个人账户养老金发放的比例是本人账户储存额除以240,该人60岁退休时,如果个人账户累计总和为6万元,那么,他退休后每月可拿到250元(60000÷240),两项合计550元,这点钱显然只能解决基本的养老问题。并不能解决老人们退休后“丰衣足食”安享晚年问题。

二、储蓄养老只能作为养老的辅助方式

我国人们具有良好的储蓄习惯,绝大多数的人选择储蓄的方式就是将钱存银行,因为银行储蓄具有风险小、存取方便、安全性强的优点。目前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已经突破17万亿元,就充分说明老百姓对银行储蓄的偏爱,然而,

通过银行储蓄本息的累积来实现自我储蓄养老的方式存在明显不足,只能作为养老保险体系中的辅助方式。

(一)银行储蓄收益低,浪费了资金的使用价值

按目前银行储蓄一年期存款利率4.14%计算,考虑到5%的利息税因素,实际名义存款利率仅为3.933%,将大量的钱放在银行,显然是浪费了资金的使用价值。

(二)银行储蓄无法抵御通货膨胀

2008年2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指数为8.7%,如果以此来对照当前的存款利率,按一年期存款利率4.14%计算,考虑到5%的利息税因素,实际利率为-4.767%(即4.14%×0.95-8.7%)。它意味着你将100 000存进银行,一年后它的实际价值变成了95 233元,4 767元就白白地蒸发掉了。面对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的预期,将钱都放在银行里,作为自我储蓄养老资金显然不合时宜。

(三)银行储蓄属自发,随意性太大

而自我储蓄养老是一个长期的计划,在这个资金积累的漫长过程中,很可能中途夭折。

储蓄既是一种预备手段,又是一种积累手段。作为预备手段,其作用是未雨绸缪。作为积累手段,它是为了实现未来某一耗资较大的消费而有目的地存钱。两者都是现代人实际的需要,所以,为将来老年幸福美满生活做适当地储蓄准备是一种非常明智的行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人总是难以主动地、自觉地储蓄,即使能到银行储蓄,由于银行储户可随时支取账户上的存款,在时间上、数额上并没有太多限制,因而存款就不易保住,一旦有什么开支,一下就取走了,使自我储蓄养老计划中途夭折。所以,自我储蓄养老只能作为养老保险体系中的辅助方式。

三、寿险公司在养老保险体系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在我国深化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想进一步减轻国家财政压力,必须提升个人的自我保障意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进行重新设计。笔者认为,在我国未来的养老保险体系中, 更多地依靠商业养老保险来满足消费者的养老保障需求,是解决这一难题的较好途径。

(一)寿险公司在养老保险体系可扮演重要的角色

受国力所限,我国社会养老保险虽覆盖一定范围,但还未达到覆盖全社会的程度,正需寿险公司在社会保障的空白地带发挥作用。同时,社会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只能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无法保障富裕的晚年生活,收入水平较高的阶层可通过购买寿

险公司的养老保险,确保其有一个富裕的晚年生活。

(二)寿险公司的资源配置

寿险公司可以更加合理地配置资源,作出最佳投资策略,提高资金利用率,使养老基金产生最佳的资本配置和最高的投资回报率,从而更好地保护养老金领取人的利益。

(三)寿险公司养老基金的积累方式

寿险公司的养老基金积累方式比较适应我国未来人口快速老龄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符合世界各国养老保险制度由现收现付方式向基金积累方式改革的趋势,与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相适应。

(四)寿险公司的优势

寿险公司之所以在许多国家养老保险中担当举足轻重的角色,还在于其拥有其他机构不可比拟的优势。

1.寿险公司拥有经验丰富的精算师,可准确制订交费标准和给付水平,根据谨慎的精算原理保证养老金的稳健运用和给付安全。

2.寿险公司拥有众多的投资和理财专家,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寿险公司会制订最佳的投资组合,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保证养老基金最大限度地保值增值;同时,通过加强成本核算,尽力降低经营成本,为养老金所有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3.寿险公司承诺的养老金给付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养老金领取人的利益可得到充分保障。寿险公司的经营接受政府金融监管部门的严密监管,促使寿险公司进行稳健经营,提取足够的责任准备金,以保证充足的偿付力和流动性。

4.商业寿险公司经营养老保险业务符合国际惯例。无论在养老保险体制比较成熟的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养老保险体制正走向完善的拉丁美洲国家,寿险公司均在养老保险制度运行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通过购买寿险,可以帮助人们养成计划储蓄的美德

由于商业养老保险是一种带有一定强制性的“储蓄”,当保险合同生效后,投保人便要根据合同的规定按期交纳保费,以维持保单的有效性,直至保单期满为止。这样,投保人便能有计划地把资金积累起来,养成有规律储蓄的好习惯。到约定领取养老保险金时,才能按时领取养老保险金,或在退保时得到现金价值。由于退保损失大,所以人们一般都不愿退保,这样就迫使人们“存”一笔钱在人寿保险公司,做到细水长流,源源不断,保其一生。这不仅解决了自我储蓄养老不主动、不自觉,随意性太大的缺陷;也解决了银行储蓄存款,由于支取太方便,很多人往往因为经不起物质的诱惑,令储蓄养老计划半途而废的问题;还可以为愈来愈老龄化的社会和独生子女后代减轻负担,使老了的自己依旧拥有尊严。

综上所述可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采取“社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自我储蓄养老”的模式,并逐步降低对社会保险和自我储蓄养老的依赖,充分发挥商业寿险公司在我国未来养老保险体系中的作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应该是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 孙国栋.充分发挥现代保险功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n].北京:金融时报,2005-2-21.

[2] 郑志国.正确看待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n].上海:光明日报,2005-1-9.

储蓄性商业养老保险篇3

对商业养老年金发展动力探究 文 章 来 源 自 3 e d u 教育网

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由于人们的收入有限,以满足第一层次的需要为主,因此,层次较单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不大,但在经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单一层次的养老保障制度是不能满足老年人生活需要的。当人们的收入差距拉开之后,不可能在同一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内一起进入更高层次的保障,这不仅意味着在更高层次需求上的平民化,而且国家承担的支付压力是非常大的,这种制度的可持续性值得怀疑。在福利国家中,单一或占较大比重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使许多国家不堪重负,纷纷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或削减社会保障开支,说明更高层次上的社会保障制度已在财务机制上遇到了障碍。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已经有相当大一部分人在经济收入上进入了追求第二或更高层次的需求。而一个国家制度不可能将工作时的生活方式和退休时的生活方式截然分开,即在工作时期可以享受较高水准的生活,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退休后则在较低的、只能满足第一层次的生活条件下生活,这是不现实的。因此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需要更高层次的老年收入保障制度以保证老年生活水准与年轻时不要相差过于悬殊,这为商业性养老年金创造了一个较好的发展机遇。

就商业养老年金和公共养老保险之间的关系来看,商业养老年金的需求会受到公共养老保险水平的影响。如果公共养老保险为人们提供了较高的养老保障,则减少了人们对未来个人生存风险的担忧,对商业养老年金的需求量也会随之减少;相反,如果社会养老保障水平较低,人们就不得不通过购买商业养老年金来弥补社会养老保险的不足。就我国公共养老保险目前的状况来看,逐渐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这就为个人养老保险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空间。公共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分析。我国的公共养老保险无论是现在还是在未来的几十年后,都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仅依靠公共养老保险很难满足整个社会老年人口养老的需求。

中国经济及寿险业良好的发展前景给商业养老年金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国际经验显示,人均GDP达到这一水平后,居民将越来越多地通过商业保险获取风险保障、进行财务安排,金融资产中银行存款比重开始下降,保险将成为其重要选择。可以说,我国社会现有的中产阶级或准中产阶级中,蕴藏了极大的保险需求,随着这一阶层的不断壮大,社会对商业养老保险的需求还将源源不断地产生。近年来,寿险业的发展体现出业务规模快速增长、市场结构不断优化、整体实力显着增强的特点。目前,我国寿险业的市场渗透率很低,寿险密度和寿险深度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寿险业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与潜力。

储蓄性商业养老保险篇4

传统的养老保险基金成长为新型养老保险基金,是一个质的飞跃,其间要经过对多种金融制度投资功能和避险功能的优化整合。所涉及的金融制度包括:传统养老保险制度、银行储蓄或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商业保险、投资基金等。

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各种制度作分析和比较:

其一,产权属性。传统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属于福利性养老保险制度,由国家统包,个人不具有产权。①储蓄存款、现存农村养老保险制度、②商业养老保险、投资基金属于个人资产,国家有可能在税收等政策上给予优惠。

其二,政策性质。传统社会养老保险模式、鼓励性个人储蓄款与现收现付制相结合的现行养老保险模式皆属于“社会政策”;但前者属于“收入社会政策”,后者包含“资产社会政策”因素。纯粹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投资基金从本质上来看不属于“社会政策”。这是因为,从国家允许市场进入养老保险行业的政策的许可性上来看,商业养老保险模式也成为解决养老这一社会问题的渠道之一,但它是一个纯粹的市场行为,如果没有企业愿意进入,这一模式将不会发挥养老作用。纯粹储蓄存款尽管不排除用以养老的可能,但其目的的发散性太强。

其三,个人投资性。产权状况决定了制度的“个人投资性”,所谓“个人投资性”是指个人拥有投资选择权或投资委托权。很显然,纯粹储蓄存款和鼓励性个人储蓄养老模式具有个人投资性;商业养老保险模式的目的是为养老储备购买力或消费力,但有的保险公司为了吸引客户也进行了储蓄分红等制度安排,因而该模式也可以有个人投资性;投资基金具有典型的投资性;传统的社会养老模式和现行农村养老模式中的现收现付制则不具有“个人投资性”。

其四,个人投资收益的稳固性和风险性。不具有个人投资性的也谈不上个人受益问题。个人纯粹储蓄、鼓励性个人储蓄养老模式的收益均依据市场利率,主要是银行利率。有的鼓励性个人储蓄养老模式则通过协议性存款安排锁定了收益。商业性养老保险模式可能有固定和浮动两种可能。投资基金可以投资于证券,也可以投资于产业,是一种组合投资,收益高、风险较银行储蓄大,但可以通过组合消解非系统风险。

其五,共济程度。以往对于共济性概念的理解存在模糊性,本文此处特别予以分析。共济可以细分为“市场化共济”、“强制性共济”和“政府转移支付性共济”三种类型。为了分析方便,在共济“专业化”条件下,文章将“市场化共济”等同于“自愿性共济”。③“市场化共济”通过大数法则消解“非系统性风险”,并与专业机构共同分担“系统化风险”。“强制性共济”由国家(或行政机构)强制要求辖区内的合格对象加入共济组织。一般来说,“强制性共济”在风险消除方面与“合作互助式共济”有共性,“系统性风险”不能转移,但却节省了风险转移“对价”。“政府转移支付型共济”是“强制性共济”的深化,当共济制度中存在“政府兜底机制”安排时,“强制性共济”就演化为“政府转移性共济”。显而易见,个人纯粹存款和鼓励性个人储蓄养老模式不具有共济性;④商业养老保险和投资基金只具有“市场型共济性”;传统养老保险制度和现存养老保险制度中的现收现付制安排具有“强制型共济性”或“政府转移支付型共济性”。

其六,功能分析。只要能解决社会养老问题,国家应当都是支持的;但如果个人或市场不能有效加以解决,国家将亲自成立相关组织。纯粹储蓄存款模式、商业养老保险和投资基金模式下,⑤国家没有参与组织;传统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和现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下,政府不但组织,而且从监管、管理到操作性过程,都由国家统揽,甚至有财政兜底机制。纯粹性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和投资基金模式下,存在较强程度的专业化分工,企业参与了投资和消解风险过程,获得相应回报;现存农村养老保险模式下,只在保费增值方面有微弱的专业化分工;⑥传统社会养老保险模式下,不存在分工和企业盈利。在传统社会养老模式下,个人只获得避险或养老保障效应;而在储蓄存款、现存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和投资基金等模式中,个人皆可以在不同程度上获得避险、个人资产、投资收益等综合效应。

其七,避险原理。这可以从上文的论述中有所领悟。传统社会养老保险模式下,政府完全承担了养老风险;纯粹储蓄存款模式下,基本不具有避险功能;⑦现行农保制度在现收现付制下,存在代际风险共担机制,但在向个人累积账户过渡的条件下,未来给付压力最终将由政府兜底;⑧投资基金模式下,利用了集合投资的“非系统风险”消解机制,也利用专业化分工机制降低风险。

其八,公平效率评价。根据解决养老问题的程度和模式中基金的安全、管理、增值效率和功能复合程度,可以对这几种金融产品的公平性和效率性及其效应程度加以客观评价。要说明的是,只有解决养老这一社会问题才涉及公平性。若以“零”、“弱”、“中”、“强”对公平和效率加以定性化度量,传统社会养老保险和现存农保养老模式中的现收现付制具有强公平性、低效率性;纯粹储蓄存款、鼓励性个人储蓄养老保险、投资基金和商业养老保险只涉及效率,不涉及公平评价。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对以上金融制度优点的优化整合,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坚持资产社会政策,吸取纯粹储蓄存款、鼓励性个人储蓄存款、投资基金和商业养老保险中的个人资产所有权特点。除“调剂账户”外,“基本账户”和“机动账户”都归个人所有。其二,发挥市场性共济、强制性共济和政府兜底共济三重机制。共济的目的是消除、降低和转移风险,保障养老资源的安全和增值。“基本账户”和“调剂账户”同时具有三重机制。“机动账户”拥有“市场性共济”特征。其三,吸收投资基金中信托投资功能和收益权功能。⑨由个人账户享有投资收益,采用个人决策投资、政府决策投资和委托投资相结合的模式。如,借鉴集合投资的大数法则原理,消解非系统性风险;利用“强制性共济”节约保险成本,拓展保险广度,实施代际之间资源的最佳配置;保留政府兜底机制防止投资风险、保证保险资源购买力。其四,监管、管理、操作职能细分,行政管理和市场化管理相结合,以避免监管中的“合谋现象”,防止管理中的“道德风险”,强化基金安全和增值责任。通过对现存金融制度避险优势和投资优势的吸收整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就可以收到“强公平性”和“强效率性”的有机结合。

二、账户所有者的“贷款权”权能

所谓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账户的贷款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为了诱导参与“基本账户”者的积极性,收到“尽力参保”的效果,法律规定,凡是有资格在“机动账户”中存款者,政府允许其以该账户为抵押申请生产性贷款和应急性贷款,并按照一定比率配款,利率优惠。二是由于大数法则和养老问题的公共性,决定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强制性。为了减轻政府在“基本账户”中的兜底负担,法律规定,投保者有权利按一定利率获得政府专用贷款,以充实“基本账户”个人额定余额。本文主要论述第一层含义。

设置第一层含义贷款权能的原因如下:

1.在现存条件下,所有者自行管理账户的时机还不大成熟。可以通过一定契约,将账户中的资产贷给个人灵活管理。一是制度运行初期,“政府一市场”双重管理模式尚无成熟经验,信息卡的运行也需要在实践中逐渐完善,个人暂时不宜过早介入个人账户管理。二是个人缺乏证券投资经验,农民要学会理性选择投资对象尚待时日,若自我管理账户,可能会增大账户“充实度”下降的风险。

2.证券类投资对象还不完善。我国市场经济还不成熟,一方面经济主体尚未有足够的信誉积累期,以充分展示期信誉级别;另一方面人们缺乏信誉资源意识,毁誉现象严重。加之人们对金融经济的虚拟规律认识还不够深刻,造成股票市场的运行极其不规范;债券市场还比较薄弱;银行也处在深层体制变革时期,潜在风险逐渐显现。在个人投资知识有限的条件下,以这些虚拟资产为投资对象,会隐藏巨大的风险隐患。

3.个人投资成本太高。首先,个人投资由于投资额度小,无法进行有效种类或数量的投资组合,将失去集合投资下的非系统风险消解机制。其次,个人投资非专家理财,信息收集成本太高。

4.农民对贷款存在迫切需求。一方面,由于农民贷款额度小、风险大、缺乏担保等原因,农民存在贷款难问题,对于农民来说,贷款权是稀缺资源。另一方面,由于长期的“二元经济”安排,农民收入水平长期较低,在住房、教育(子女)、医疗等社会保障方面缺乏社会政策安排。加之农民是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农民对于资金的需求具有紧迫性、频繁性、突发性,⑩贷款权能的配置有利于缓解农民的货币需求。

5.呼图壁模式的经验借鉴。呼图壁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允许农民在发展生产急需资金时,用个养老保险证办理质押短期贷款,利率与同期贷款利率相同。从1997年到2004年,呼图壁县农保基金运营收益达980多万元,年平均利息收益达百万元,年平均增长达7%以上,基金从1100万元增加到2100多万元,基金几乎翻了一倍,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6.防止“机动账户”激励过度。以免增加配款压力和支付负担,可以通过配款额度和收益率随缴费金额逐渐下降的制度设计加以避免。[1]

三、账户体系的“代际”融资功能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推出一系列个人账户,有个人退休账户、个人训练账户、教育储蓄账户和医疗储蓄账户。新加坡的公积金账户兼住房、养老、医疗等多用途消费,具有综合效应。[2]资产社会政策理论和实践启发中国建立“个人资产账户”。采用新加坡的综合模式,还是采用美国的分立模式?中国目前的国情决定了暂时适宜于“分立模式”。这是因为:(1)根据“路径依赖原理”,中国旧体制下的各种社会保障处于条块分割的状态。在向新制度过渡过程中,也应采取“先分后合”的模式,以便先把握中国环境中各种账户的运行规律,然后再分组融合。(2)代际资产转换理论的存在,也说明个人资产账户适度分立的必要性。有些账户单独存在,有利于代际之间的互助和资产转换,提高养老资源的效率。

“代际资产转换理论”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家庭内部代际间的契约“显性化”,有利于提高“抚养”、“赡养”的实施效用。根据人生融资需求规律,人的一生可以划分为“三次信用期”,分别对应“上接受期信用账户”、“给予期信用账户”和“下接受期信用账户”。中国的“教育储蓄”,相当于“上接受期账户”,养老保险的“个人累积账户”则相当于第二、三次信用账户。“三次信用账户”间的信用互助和资产转换,可以平滑代际之间的信用需求,有利于各代的成长或养老互助。

四、账户体系的“结构金融”功能

资产证券化通常是指以缺乏流动性,但具有稳定未来现金流的资产作为信用交易基础,通过结构重组和信用增级,发行证券的融资方式。[3]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基本账户”有稳定的现金流,“机动账户”和“调剂账户”在一定的信托契约下也可以产生稳定现金流。可以此为支撑发行证券,将未来现金流转化为当前现金流,以加速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建立,减少制度建立的摩擦成本,提高制度运行效率。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账户资产证券化的理论基础表现为两个方面:

1.“代际补偿理论”。上文提到的“资产转换理论”局限于家庭内部。代际互助产生于人类繁衍的需要和以家庭为纽带的生活生产特征,代际信用互助则产生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明晰、交换行为货币化、违约普遍化等因素。而“代际补偿理论”则超出家庭范围,在区域、行业、群体等多层次间展开。这里着重强调,在制度转轨背景下,新型农保制度实行过程中受益者和受损者之间的相互补偿。在构建农保制度过程中,年龄较大者曾在旧制度运行中做出过贡献,经济体制转轨使得其既得福利遭到了损害,年龄较轻者则是新型农保制度的受益者。总体规律是年龄越轻者,农保制度越健全,受益越大。作为新制度的受益者,后期受益者应为前期受损者分担一部分制度转轨和制度建设成本。况且,随着经济发展,后来者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也会更高,货币的边际成本较小,鼓励下一代人向上一代人融资或转移支付,是一种福利上的帕累托改进。其实现方式则是将后代参保者的部分账户或账户中的部分资产证券化,以获得现金流为前代人融资或转移支付。

2.“代内资产转换理论”。该理论的本质是“代内资源的优化配置理论”。人的养老行为与养老前的建设和消费行为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理性的建设和消费行为应当遵循“代内资源效用最大化”原则,即:一方面人从生到死是资产的创造过程;另一方面又是消费过程。其中不乏生产和消费过程的交织,但若能达到“临终时资源也刚好消费完”的状态,则是理性人假设下个人资源运用的最高境界。可以理解,资源的流动性越强,就越容易达到以上境界。而事实上,人们所拥有资源的流动性具有非均衡性:“非耐用品”的流动性较强;而“耐用品”的流动性则较差。人的一生中,房屋是最典型的流动性较差的资源,如果没有特别的制度安排,往往会出现临终时,存在“住房资源剩余”的难题。住房产权证券化,不但可以改善住房的流动性,解决“临终住房余额”难题,还可以利用其现金流充实养老账户,缓解住房建设时期对养老资源的“挤出效应”。

五、结论

优化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保制度优化任务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和背景条件,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这要求制度设计者必须本着“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的原则,拓宽思路才有可能有创新性政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金融创新方面有如下特点:

1.将传统养老问题和个人资产建设进行整合。使消费和投资、政府和市场、一般养老和消除贫困在新型农保制度中融合。

2.对现存金融制度加以分析整合。构造“强避险功能”和“强投资功能”、“强公平性”和“强效率性”的农保制度。

3.通过“机动账户”的“贷款权”进行权能设置。诱导农民尽力充实“基本账户”,用激励机制放大农民尽力参保的积极性。

4.“代际资产转换理论”为家庭内部代际资源调剂和信用互助提供了基础。有利于提高养老效率和人类繁衍质量。

5.账户体系的证券化既有可能性,也有必要性。“代际补偿理论”和“代内资产转换理论”是账户资产证券化的理论基础。

注释:

①具体由各单位(企业单位、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农村中的集体)实现。

②现存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国家只给政策不替个人分担缴费;多数集体经济功能丧失,无力替农民分担缴费;农村养老保险演变为强制性或鼓励性个人储蓄。

③自愿共济包含市场化共济和非市场化合作互助式共济。这两者都强调自愿性,没有外界力量的强制。前者将共济中的部分功能外包,和“接包”公司订立契约,共同分担系统风险;后者则在自愿体内共济,系统风险无法转移。

④鼓励性个人储蓄养老模式是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一部分;现收现付制是现行制度的另一部分内容,具有代际共济性。

⑤但政府可能会给各种优惠措施。

⑥之所以叫“微弱的专业化”,是因为一方面只在投资增值方面有选择权;另一方面只能选择国债和银行。而且,国债和银行都是国有企业,这也弱化了分散政府风险的效应。

⑦这是因为,一是仅仅是预防性储蓄,目的不明确,存在太多的替代性用途。二是依赖于个人收入,收入低者,必然没有条件储蓄。三是不存在任何共济性,没有风险消解和风险转移机制。

⑧对于成立了个人账户者来说,鼓励性个人储蓄账户不存在联动效应,故不存在避险功能。

⑨商业养老保险和投资基金在收益权方面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个“收益契约”,强调结果,回报相对确定,缴费者以收益契约获得回报;后者则是一个“投资契约”,强调的是过程和行为,回报不确定,基金持有者以实际投资效果为准获得收益。

⑩婚丧嫁娶往往是一笔较大、较急的需求。对于农民来说,这些消费带有低弹性特征。同时这些消费对于自身和家庭来说都相当于是一种“人力资本”或“家庭资本”的积累。

储蓄性商业养老保险篇5

关键词:寿险公司;养老保险体系;商业养老保险;社会养老保险

人总是会老的,于耄耋之年能否老有所养,是每个人都将面临的问题。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60岁以上者已达到10.86% (老龄社会临界点为10%)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并成为世界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近20年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每年以3%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目前已达到1.32亿,到2030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将达到3.4亿,占总人口的21.36%。那时平均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加上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到那时一对年轻夫妇上面,可能有四位父母,八位祖父母都健在。这么多的老人养老问题怎么解决,这是摆在我国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难题。笔者认为,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应采取“社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自我储蓄养老”的模式,并逐步降低对社会保险和自我储蓄养老的依赖,更多地依靠商业养老保险来满足消费者的养老保障需求,是解决这一难题的较好途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寿险公司在开办储蓄养老保险方面有着极为有利的专业优势,在我国未来养老保险体系中能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社会养老保险面临的问题

所谓社会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

199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中明确:基本养老保险只能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大力发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同时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目前,按照国家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总体思路,未来基本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确定为58.5%。由此可以看出,今后基本养老金主要目的在于保障广大退休人员的晚年基本生活,并不能解决老人们“丰衣足食”安享晚年问题。况且,由于国力所限,加之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不断深化的过程,我国现在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还面临着许多问题。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社会养老保险仅涵盖城镇有固定工作单位的人,城镇人口中的自由职业者和待业人员以及广大农民无法享受

全面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应该涵盖所有人群,包括非城镇人口,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农民,也应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也应能领取养老金。但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决不是短期内所能完成的。目前即使在城镇人口中也并非全部都进入了社会保障体系,也有游离在基本养老保险之外的人群,他们就是自由职业者和待业人员,也就是没有工作单位或者没有固定工作单位的人。这些人的养老问题怎么解决,是摆在我国当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难题。显然,社会养老保险在短期内是无法解决的。

(二)人口老龄化的压力日益加剧,单纯依靠社会养老很难解决某些现实问题

西方发达国家通常在步入工业化社会后才会出现老龄化,且老龄化速度较慢。我国则在工业化的起始阶段、经济建设资金需求集中的情况下便进入老龄化,使资源配置陷入困境。据统计2000年我国60岁以上者已达到10.86% ,到2030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将达到3.4亿,占总人口的21.36%。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采用现收现付与基金积累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这种平衡方式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到来时,会造成资金需求的急剧增长,社会负担加重,显然,单纯依靠社会养老很难解决这一问题。

(三)过高的社会养老保险费交纳标准和替代率,造成国家、企业负担过重,部分参与者无力负担, 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定的替代率为90%左右,而国际上一般为45-50%。我国企业养老保险,单位和职工个人的保险费交纳标准占职工工资总额的28%,单位和职工个人普遍感到难以承担。如果降低交纳标准,势必由国家财政补贴,则可能导致严重的财政危机。

(四)目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国民收入分配变动的趋势不相适应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收入一直呈现向个人倾斜的趋势,国家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较弱。从1980年到1995年,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5.7%下降为10.9%。与此同时,居民个人收入增长迅速。按当年价格计算,1978年至1995年间,城市居民的收入以年均15.9%的速度增长,城市居民存款余额也以年均34.3%的速度增长,由154.9亿元增加到23466.7亿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绝大部分的社会养老费用仍然由国家和企业承担。不仅造成国家、企业负担过重,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人们自我养老保障意识的提高,造成过分依赖国家、企业局面。

(五)社会养老保险只能解决基本的退休养老问题,不能解决退休者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下降问题

根据国务院的《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以及《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决定》实施后参加工作的职工,个人交费满15年的,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主要来源于:(1)用人单位按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提取;(2)个人按工资的8%提取。退休后将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与缴费年限的长短、缴费基数的高低、退休时间的早晚直接挂钩。他们的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假定某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1000元,缴费满30年则他每月可拿到300元基本养老金。又假定该地平均预期寿命为80岁,个人账户养老金发放的比例是本人账户储存额除以240,该人60岁退休时,如果个人账户累计总和为6万元,那么,他退休后每月可拿到250元(60000÷240),两项合计550元,这点钱显然只能解决基本的养老问题。并不能解决老人们退休后“丰衣足食”安享晚年问题。

储蓄性商业养老保险篇6

文章认为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金融业务将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已成为银行业金融机构面临转型发展的重要课题。首先应加快推进我国养老金融体系建设,积极鼓励银行业加快养老金融创新。应从积极开发储蓄类养老金融产品、职业年金类养老金融产品、证券类养老金融产品、保险类养老金融产品、基金类养老金融产品、信托类养老金融产品等具体措施上加快推进我国银行业养老金融业务发展。

【关键词】

养老金融;银行业;老龄化

国务院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以老年生活照料、老年产品用品、老年健康服务、老年体育健身、老年文化娱乐、老年金融服务、老年休闲旅游等为主的养老服务业全面发展,养老服务业增加值在服务行业的占比将显著提升,涌现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大批富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形成一批养老服务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养老知名品牌。银行业要充分发挥牌照种类丰富、业务领域广泛等优势,全方位精准做好养老金融服务。

一、加快推进我国养老金融体系建设

(一)银行业监管部门要尽快研究出台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引导银行业提高认识。出台专门的信贷管理办法,开发专业的养老信贷产品;对于县域及以下的公办养老机构要纳入银行业授信范围;鼓励银行业采取差异化信贷支持政策,支持个人和企业开办家庭化、小型化的养老机构,并发放小额担保贷款;对社会力量开办的规模化、连锁化的养老机构,可按商业可持续原则发放政府贴息贷款;对于商业性高档养老房地产,可按商业性房地产项目进行支持。

(二)要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探索,破解影响养老金融服务信贷投入的瓶颈。一是设立清晰的投融资主体,以地方财政收入和土地出让收入为担保,定向、规范、批量地获得信贷支持,加快政府公办养老机构建设,并通过公建民营和PPP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参建运营;二是出台民营养老机构贷款贴息管理办法,建立养老机构贷款风险基金,鼓励担保公司为养老服务机构进行融资担保,提高银行业支持养老机构建设的积极性;三是尽快出台养老产业用地管理办法,出台财政奖励政策,完善养老机构会计制度设计,加强养老机构监督管理,为银行业加大信贷资金投放打好基础。

(三)积极鼓励银行业加快养老金融创新。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要出台系列政策鼓励银行业加快养老金融创新,联合建立金融支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联动机制,建立信息共享和沟通协调机制,联合开展项目调研和课题研究工作,不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监督合作项目的执行情况,协调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重点支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养老机构建设、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和养老产业相关等养老项目发展。借鉴美国和日本经验,加强科学研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特别是传统文化,结合未来老龄服务需求,向40-59岁人口开发储蓄、证券、保险、基金、信托、房地产等产品,重点开发综合性、新型混业经营的老龄金融产品。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从机构、队伍、理念、服务、政策、制度和体制机制等方面做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准备,积极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和公益活动,为我国养老事业的美好未来,为构建科学发展的和谐社会而砥砺奋进,凝聚起深化转型、共促发展、引领跨越、推进实现“中国梦、养老梦”的巨大正能量。

二、加快推进我国银行业养老金融业务发展

(一)积极开发储蓄类养老金融产品。养老储蓄产品的形态主要为货币,储蓄是其配置方式,具有稳健性和可保本性,处于养老金融产品的主流地位。老年客户退休收入来源传统、单一,养老储蓄是其最信赖和采用最多的养老工具。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深和金融改革的不断发展,银行业要推陈出新,积极开发以养老储蓄为主的金融产品,退休前任何年龄段的公民,可自愿每月将其收入的一定比例或者一定上限和下限的金额存入某家银行开设的专门个人养老储蓄账户,银行业可以将这笔资金投资于风险低、回报率高的政府项目,在保障储蓄人养老需要的同时,最大限度为其养老储蓄增加收益。在目前经济环境不稳定、资本市场动荡较大的情况下,个人储蓄类养老金融产品有助于为储蓄人提供一个理财获益途径。我国居民都有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在目前的投资心态下,银行业开发的储蓄类养老金融产品一定会有很多人选择,大部分适龄客户将会采用以储蓄为主的方式寻求自我保障。

(二)积极开发职业年金类养老金融产品。职业年金是一种补充养老保障制度,是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福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依据自身经济状况为职工建立的养老保障制度,其属性是以货币资产的形式存在。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可以形成“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职业年金)+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的多支柱型养老保险模式,有利于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持续深入改革包括养老保险在内的各项制度,有利于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的收入稳定化和来源多元化。银行业金融机构抓住了职业年金托管的主动权,就是赢得了未来养老金融服务的话语权和市场先机。

(三)积极开发证券类养老金融产品。目前,国家已经出台政策,未来养老保险基金一部分资金将进入A股市场,目前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有3.06万亿元,在保障养老基金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养老保险基金结余资金投资运营将坚持市场化、多元化、相对集中运营以及加强监管等原则,可以鼓励养老基金投资长期国债和蓝筹股,这将为银行业大力开展养老证券投资创造良好的政策机遇和市场环境。

(四)积极开发保险类养老金融产品。保险类养老金融产品既指社会保险,如基本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也指商业保险,其中人寿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健康保险和医疗保险都可以开发相应的养老金融产品。养老金融服务和银行业保险可以混业经营,既可提高保费收入,又可以为被保险人提供老龄服务,两者良性互动,形成银行业体系内的体内循环。包括银行业、保险业在内的金融界需要立足当前,面向未来,做好养老金融服务。

(五)积极开发基金类养老金融产品。投资养老性质的基金,银行业可以获得托管费、认购费、申购费、赎回费、转换费、过户费等中间业务收入,还有助于扩大银行业非利息收入规模,开辟出新的业务领域和盈利渠道。

(六)积极开发信托类养老金融产品。银行业可以面向高端个人客户推出个人养老信托产品,在退休后增加养老资金来源。具体业务形态有:一是帮助适龄客户退休前以资金方式交付信托,银行业在指定的范围内实现信托资金的保值增值,依照约定支付信托收益。二是以房养老信托。房主可将房产抵押给银行业,银行业每月给房主一定养老金。房主可与银行业做出约定,由房主全部领取该房产评估出的金额,也可约定如果子女孝顺,在房主去世后,该房产的剩余价值由其子女来继承,在房主去世后,房产的所有权归属银行业,但银行业会继续给房主的子女发放该房产剩余价值的金额。三是银行业要积极申请信托类养老资金的投资管理人资格,可以邀请保险、基金、证券、信托等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开展混业经营,实现互利共赢。四是银行业可与有股权关系的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联合推出养老金信托产品,具有“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的银行业控股子公司可以发行信托产品。

(七)积极开发房地产类养老金融产品。房地产类养老金融产品形态多样,例如以房养老、养老地产、租赁、互换等。国家层面已多次提出要开展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住房倒按揭”(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是一种将住房抵押与终身养老年金保险相结合的创新型商业养老保险业务,拥有房屋完全产权的老年人将其房产抵押给银行业,继续拥有房屋占有、使用、收益和经抵押权人同意的处置权,并按照约定条件领取养老金直至身故;老年人身故后,银行获得抵押房产处置权,处置所得将优先用于偿付养老保险相关费用。“住房倒按揭”牵涉到银行业和房地产等多个行业,需要实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这样才能保证倒按揭养老金融产品顺利入市。

(八)积极开发投资理财类养老金融产品。老年客户受益于早年的财富积累、多年的投资经历、勤俭节约的习惯等,拥有更多的资金和资产,其对于理财的需求也非常旺盛。银行业转战“养老”市场,与银行业理财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是分不开的。对银行业而言,推出养老专属理财产品,一是可以扩大目标客户群体,将有养老需求的人群作为潜在客户来开发。二是可以更好地服务现有客户,“养老”不再只是依靠保险这一渠道,通过银行业理财产品同样能实现这个目标。这样就能为客户提供更加多样化、更加全面的理财服务,有益于提升客户忠诚度。随着对市场、客户的进一步细分,银行业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在客户养老理财规划方面大有可为,也将为普通居民提供多样化的养老自保渠道。

(九)积极开发组合型养老金融产品。组合型养老金融产品主要是为不熟悉金融业务的老年人设计。例如,把储蓄类、证券类、保险类、基金类老龄金融产品打包运作,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再如,依托房地产,运用保险、信托、基金等运作方式,把资本品和服务品结合起来,为老年人提供全面金融服务和老龄服务等。应不断推出期限不同、偏好不同、风险收益不同的养老产品组合。

(十)积极开发特色增值类养老金融产品。银行业可与医疗卫生、护理机构、旅行社等推出电子挂号、医疗专家预约、护理服务预约、休闲旅游等个性化非金融服务方案,满足老年客户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和精神慰藉等特殊需求,打造特殊的老年客户拓展平台。银行业要充分利用市场化金融服务工具,将金融服务差异化与社会人口老龄化有机整合,针对老年客户财富支配、健康保障、日常生活打理等需求,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促进老年人生活品质的提高。

储蓄性商业养老保险篇7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商业银行;影响;对策

1四川省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根据国际标准,社会中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或者60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0%,则该社会步入老龄化。根据此标准,2000年,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四川省老年人口数量达到880.8万人,比十年前增长了41.4%。与山东省相比,四川省老年人口数量仅少62.2万人,位居全国第二[1]。老年抚养比指老年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重,是衡量老龄化的重要指标之一。2000年,四川的老年人口抚养比为10.6%,而到2009则达到了17.28%,近十年来四川老年人口抚养比在不断增加。此外,四川城乡老年人口抚养比差距明显。2005年前,四川乡村抚养比略低于城镇,但2005年后,乡村老年人口抚养比明显高于城镇。这一现象可能是由于城镇化的影响,农村大量青壮年向城镇转移。

2人口老龄化对四川商业银行的影响

2.1人口老龄化对四川商业银行储蓄率的影响

根据生命周期假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消费或者储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口结构分布。在青年时期,消费大于收入,进入中年后,家庭收入增加,消费在收入所占比例下降,而步入老年阶段后,其消费倾向又会大于储蓄倾向,因为其没有了稳定收入,生活来源主要依靠退休金和储蓄,并且这一时期对医疗、保健等具有较多的消费要求,若一国或地区的老年人口比重越高,则储蓄率就会越低[2]。但是,四川的人口老龄化和居民人均储蓄率并没有明显相关关系,这可能主要因为人们认为抚育孩子可以养老,这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储蓄的作用,当家庭抚育孩子数量较少时,就不得不在年轻时期增加储蓄。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人口出生率由2000年的12.1%下降到2010年的8.93%,少儿抚养比由2000年的32.34%降低到2009年的27.39%,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逐渐被青年时期增加储蓄养老的观念替代,四川青年人储蓄养老的增长率大于老年人储蓄下降率,从而导致四川虽然老年人口数量增加,但是储蓄率却没有下降。

2.2人口老龄化对四川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

人口年龄结构分布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结构。当老年人口占比增大时,其对日常生活的消费比较稳定,会减少对耐用品的消费、住房消费等的需求,增加对医疗、保健、健康服务等的需求。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信贷以住房贷款为主,人口老龄化会降低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从而使其盈利水平降低。

2.3人口老龄化对四川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影响

虽然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但相应的养老保障制度却不尽完善,在社会养老保险满足不了需求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应从客户需求出发,将理财、保险等结合起来,按照各类客户的个人特征、风险偏好等,来开发理财产品,这将加速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

3商业银行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措施

3.1创新适合老年人的服务模式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银行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应考虑到老年人的特点,做到“以客户为中心”,虽然银行电子化水平逐渐提高,但很多老年人对新事物不太容易学习和接受,他们仍偏好于传统银行服务业,银行应以人为本,将人工服务与电子服务相结合,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服务,使银行价值最大化[3]。

3.2创新适合老年人的理财产品

由于我国保险市场不太发达,养老保险制度不尽完善,加之我国老龄化“未富先老”的特点,老年人对医疗、保健等健康业务方面的消费增加,商业银行应将理财产品与保险产品、医疗服务等挂钩,使其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保证资产的增值服务。另外,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老年人大部分拥有自己的房产,但作为不动产却很难给老人带来实际的益处,商业银行开发适合的金融产品,将房屋资产盘活,大力开发住房反抵押贷款业务。

3.3创新金融综合业务

随着老龄人口不断增加,老年人口也是商业银行不可忽视的群体,单纯的银行服务已无法单纯的满足其多样化的需求,所以,商业银行在做好平时服务的同时应加强与其他行业的服务,增加客户来源。商业银行可以和养老机构、旅游服务业、老年人用品等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机构合作,共同研发适合老人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3.4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老年人对银行产品需求减少,还贷能力下降,银行在开发新的理财产品的同时,在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做好信贷业务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行业的信贷支持,降低信贷的行业风险。另外,银行在开发理财产品,应注重市场调研,探索真正的市场需求,将市场需求真正融入银行的理财产品中。招揽专业人才,设计出稳健的金融产品,并且做好理财风险的提示,及消费者理财观念的纠正及推广,在增加产品种类的同时也拓宽销售渠道。

作者:王贝贝 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R].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2011(4).

储蓄性商业养老保险篇8

这个数字传递出一个信息:生活中只有为数不多的人,意识到了趁早做理财规划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很多人因没为自己的退休生活做理财规划,使得年纪越大,生活质量越差,那么该如何做养老理财准备呢?

明确退休的目标

理财专家认为,在养老规划中,首先要明确自己的退休目标,其中包括退休年龄、退休时比较舒适状态下的基本生活花费、养老医疗费用、应急费用等。通过这种倒推方式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自己的养老缺口,也更容易认识到养老责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大致推算出退休后的主要费用开支项目和数额后,就要设想如何才能满足这样的需求,根据目前自己(家庭)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从而科学合理地进行养老理财。

养老理财

要趁早

因为,在相同的本金和投资回报率基础上,时间越长,收益也会越大。所以,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也同样要未雨绸缪规划未来的养老。另外,女性比男性要早退休几年,但普遍寿命又比男性长。所以在退休金准备上,除了时间要早,资金储备也要更多,甚至可以超过男性的三分之一。

规划养老金时一定要控制风险,而且年龄越大,投资的风险应越低。不过,一味追求资金安全而忽视了投资收益也是不适宜的。比如银行储蓄,有养老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有近50%的人通过储蓄方式筹集养老金。

专家认为,储蓄的优势是安全性高、保本保息,但却无法抵御通货膨胀风险。所以,单纯依靠储蓄来养老,无法维持购买力,将使退休生活大打折扣。

科学合理的规划

养老理财有了目标和资产配置方式后,还需注意自己领取年龄与退休年龄的衔接,这样在退休之后就立刻有养老金领取,生活质量不会发生较大变化。养老金领取方式也尽量选择按期分批领取,一次性领取后很容易导致资金被挪用,影响养老质量。养老钱是刚性需求,要专款专用,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尽量让其保值或增值。比较一致的建议是:社保+企业年金+个人理财方式,如基金定投、商业保险、定投黄金等。

1. 基金定投。

其特点和优势是平摊风险、积少成多、复利增值。如果从30岁开始,每月定投1000元稳健型基金,假设年均收益率为6%,60岁退休时,可以累积超过100万元的养老金。从国内外资本市场的走势情况看,基金定投是长期抵抗通胀较好的方式。

提示:对于定投养老,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养老储备金应主要来自日常收支结余,如此可保证专款专用;二是定投要坚持,不应因短期收益波动而改变。一般情况下,定投首选股票及偏股型基金,尤其是市场相对低位时。

2. 商业保险

投保商业保险对社保养老进行有效补充很有必要。目前市场上可作为养老金积累的险种大致有四类:传统型养老险、分红型养老险、投资连结保险和万能型寿险。传统型和分红型养老回报额度较确切,投入较少,适合一般工薪阶层;投连险和万能险由于投入较高,适合投资意识较强、高收入的人群。现在市场上最畅销的是分红型年金险,产品具有保本+保息+收益分红的特点,可有效抵御通胀。

提示:选择商业养老险时,应同时兼顾意外、健康险等保障类保险,以抵御人生中各种风险。一般商业保险保费占家庭年收入的15%左右。

储蓄性商业养老保险篇9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金融;养老模式;养老体系

随着“银潮”袭来,中国老年人口数量激增,老龄化程度正日益加深,“养儿防老”的传统养老模式面临危机,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当前我国面临着“未富先老”的挑战困境,解决养老问题缺乏相应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实力。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障体系面临社会化程度不高、运行效率偏低等问题,仅依靠政府提供的养老社会保险来解决我国居民的养老问题是远远不够的。2013年9月13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这释放出了政府要打破“包办”格局,让社会资本在养老服务市场中“唱大戏”的强烈信号。在此背景下,探讨如何发挥金融作用来帮助解决养老问题,减轻政府负担,提升我国养老保障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一、养老金融业发展现状

养老金融是与养老有关的储蓄投资机制,泛指居民终身理财和退休后收入保障相关的金融服务。我国目前的养老金融产业属于新兴阶段,金融机构提供的养老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十分单一,主要集中在个人银行储蓄,银行养老金,企业年金的运营管理以及商业养老保险等

。现有的养老金融服务和产品多以被动迎合当下需求为主,简单、收益小、乏针对性需求,对居民养老支持力度小。由于受传统观念、风险偏好、流动性、安全性等多方面考虑的银行储蓄是老年人时下最偏爱的金融服务。企业年金制度作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补充之一,基金的提取受国家的宏观调控和企业内部决策的影响,基金的投资运作受到监管部门的约束以及金融市场不完善限制,发展速度较慢。商业养老保险主要包括固定利率的传统型养老保险和与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相挂钩的分红型养老保险两类,是目前市场化运作支持居民养老的重要手段。其他一些养老信托、养老基金、养老理财以及个人住房反向抵押的贷款等金融手段支持养老的发展受相关法律法规限制,以及相应的经验技术的不足,加上养老资产追求安全稳健等众多因素的影响,面临发展动力不足的困境。

居民在养老投资方面往往存在个人短视,不愿意以牺牲当前的消费为代价为以后做出事先安排,传统的养老观念又进一步恶化了人们的短视行为。居民对利率的高估和对通货膨胀率的低估使其在退休后的理财主要集中在个人银行储蓄方面。现有的较为成熟的商业养老保险也面临着政府对商业养老保险的定位认识不足,导致其在养老保险体系中存在缺位和越位。一方面,政府对商业保险缺乏政策上的支持。例如对于企业年金,国家并没有硬性规定来支持,愿意缴纳企业年金的企业依旧是少数,第二支柱年金所占比例过小,导致现在很少有养老保险公司能够仅通过企业年金实现盈利。根据保监会的2013养老保险公司企业年金业务表中的数据显示,太平养老、平安养老、国寿养老、长江养老和泰康养老的企业年金缴费总额为589亿人民币,其中国寿以264亿的企业年金排名第一,在受托资产方面,突破千亿大关达至1020亿。但在这其中,仅有泰康和平安继续实现盈利,而国寿虽然企业年金缴费和受托管理资产发展迅猛,但规模的提升并没有换来盈利。另一方面,政府对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二第三支柱介入过多,实行国家经营,忽视私营机构或市场力量在养老保险体系中的作用,挤压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空间,限制了商业养老保险业的发展。以致与三大层次协调发展的养老保险体系不相适应。

二、发展养老金融的必要性

(一)人口老龄化加剧,人口抚养比不断上升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国家的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我国的人口平均寿命不断提高,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老年人口占社会总人口的比重也在不断上升,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85亿人,占人口总数的13.7%;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23亿人,占9.1%。农村地区老龄化的速度更加惊人,农村老年人口的比重高达18.3%。国际上通常认为:当65岁的人口占总人口7%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占14%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占20%则是超级老龄化社会。根据有关预计2035年前后,中国的老年人口规模将比现在翻一番,中国将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与人口老龄化加剧相对应的是人口抚养比不断上升。所谓老年人口抚养比是指某一国家或地区人口中老年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是用以衡量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造成后果的一个指标。图1说明2003-2012我国的全国人口抚养比不断攀升,到2012年已经达到了12.7%。老年人口抚养比的高企,意味着我国青壮年的负担不断加剧,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老年人口不断增多,对我们如何保障好老年人的生活水准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二)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难以维系,养老模式迫切需要转型

1.空巢老人增加,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巨大挑战。我国经济社会的呈现着典型的区域特征,二元化特征显著。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小城镇和农村地区,这也就造成人口的区域间的流动,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使得大量的老人留在家中,在农村地区大量的房屋空置,夜晚灯火阑珊的现象比比皆是。即使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以及城市地区空巢老人的比例也十分庞大。根据全国老龄委的《我国城市居家养老金融服务研究》相关数据,2010年我国城市地区老年人空巢家庭(包含独居老人)已达到49.7%,大中型城市的老年人空巢家庭达到了惊人的56.1%。根据2013年2月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显示,中国空巢老年人口数量2013年将突破1亿人大关。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的迅速增加,表明我国的现在的家庭模式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大家庭模式正在向小型化、核心化的家庭模式转变。家庭方式悄然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由于外出工作而导致的大量的青年由于工作的原因在外工作或定居,而很多老年人安土重迁观念深厚,生活方式改变不易,形成的空巢老人。第二,由于经济不断发展,家庭的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很多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或儿女结婚,购置第二套住房。第三,代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代沟越来多,追求自由、独立的空间诉求越发强烈,由此形成空巢家庭。另外,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城市中独生子女所占比例较以往大大增加,这更加剧了“空巢老人”的问题。空巢老人的增加对老年人的养老,形成巨大压力。首先,空巢老人的增加对传统的“养儿防老”模式形成巨大的冲击,大量老人缺乏退休后物质条件的准备,由于家庭分居带来的亲情淡薄而引发的老年人得不到很好的赡养。其次,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将会面对“4-2-1”的家庭赡养负担,其在经济上要承担的养老责任是“难以承受之重”。另外,现在一些独生子女不仅没有赡养老人的经济能力,甚至会“啃老”,这使很多空巢老人在生活上很难得到儿女的物质支持。在人口区域间流动的背景下及儿女抚养费用不断上涨、就业竞争等社会经济压力下,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空巢老人退休后生活状况已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

2.传统家庭养老模式下人格化隐性金融交易面临危机。近年来我国的家庭模式正在发生悄然而迅速的变化,家庭模式由传统的大家庭向核心化、分散型的小家庭模式转变,这也体现在我国的老年人空巢家庭比列不断上升,城市老年空巢家庭比例也接近五成,这意味依靠家庭养老,“养儿防老”的传统养老模式面临危机。根据陈志武教授《金融的逻辑》一书中的观点,在农业社会中,养子就是为了防老,子女就是人格化了的保险品、信贷品和养老投资品,这种隐性的人格化的人际间金融交易就是为了实现跨时间的价值交换,来应对未来的风险。

“养子防老”将子女当成自己规避风险的经济工具,家庭之间代际责任维系依靠传统价值、伦理、纲常观念的强制约束,但随着经济发展,人的个性自由意识的觉醒,传统家庭内部的利益交换的强制性正在逐步减弱,家庭内部的经济交换功能正在逐步退化。“靠儿养老”不再是天经地义,子女对上一代的赡养责任缺少价值观约束,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三)生命周期内合理配置财富,处理好个人财富收支的时间差异

根据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消费者作为的理性人为实现其自身效用在整个的生命周期的最大化,会根据自己一生的收入来安排自己的消费和储蓄,从而在自己的中年时期积累一定的储蓄资产,来保障自己退休生活。

由图2,在经历了财富自由拐点之后,人的财富会储备会储备起来保障自己的退休生活。在财富自由拐点后至退休前的财富储备区,大量的资产以各类财富形式储备起来,其中我国目前的养老金资产以房产、储蓄及少部分国债的形式储备,但是这些储备资产的方式都不同程度遭遇各种威胁。房产作为一种财富的存在形式,最大的弊端就是资产固化,流动性差,难以快速变现,无法有效应对各种突发支出,另外,众所周知我国各地的房地产市场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泡沫,泡沫所造成的风险不仅仅是泡沫破裂后资产价格回调所造成的实际损失,更为重要的是高额的房价会使财富自由拐点右移,压缩我们的财富储备减少人力资本投入产出的剩余。储蓄及国债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风险就是通货膨胀风险,CPI指数长期高位运行,使得储蓄和国债资产遭受侵蚀、纸币购买力下降。根据石莹,赵健在《人口老龄化、养老金市场发展与商业银行养老金业务策略》一文中的利用生命周期模型的测算我国当前的养金资产约为22.6万亿

,目前这些养老资产大多集中在房产、存款等领域,我国养老资产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如何在保障安全稳健的前提下,尽可能实现高的回报率。大量的养老资产寻找保值增值的渠道,是养老金融产业发展一个重大契机。

(四)现有养老方式存在的问题

1.养老金的“三大支柱”建设不完善。根据世界银行的建议,一个合理的养老金安排应该是由社会保障、企业保障、个人和家庭保障三大支柱相结合,我国目前的也已初步建立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相互结合养老“三支柱”体系,但是这个养老体系存在很多问题,第一,养老金个人账户空账数额巨大,存在巨大的隐患。我国目前的养老金安排实行部分基金制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但是基本养老保险起步较晚缺乏积累、养老金管理的缺陷和缴费机制不健全等众多原因导致社会统筹基金大量亏空个人账户,大量的个人账户的资金被用来支付当期养老金的支出,以致个人账户长期空账运转,根据有关估计当前我国养老金个人账户空账数额约有2.6万亿。养老金个人账户的空账问题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造成十分不利影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公信力收到巨大影响,逃费现象增加。除了空帐问题,以外,偏窄投资渠道让现有的养老金面临贬值风险。按照现行政策规定,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只能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债,由于投资渠道偏窄,在物价不断上涨的情形下,基金实际上处于贬值状态。第二,企业年金作为养老金“第二大支柱”由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和企业内部决策相结合,大量的企业管理不规范,企业年金存在少提不提的状况,另外企业年金最重要的实现资金的保值升值,但是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还十分滞后,企业年金投资渠道单一,难以有效实现资金的保值升值。第三,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在我国的发展还十分滞后,普及面十分有限,对我国的养老支持力度十分有限。

2.养老金平均工资替代率低,保障水平有限。尽管我国的养老金发放标准经过“九连涨”,从2005年的月人均700元到到2013年的月人均1900多元,上涨幅度达到1.7倍,但是保障水平不降反升,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不断下降,由图3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来从2002-2008年我国养老金平均工资替代率总体上呈不断下降趋势,到2011年我国企业职工养老金替代率仅为42.9%。要想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不下降,世界银行的给出的建议是养老金替代率不低于70%,国际劳工组织的建议不低于55%,很显然我国当前的养老金替代远远低于国际通用指标,因此居民要想维持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仅仅依靠养老保险金是远远不够。此外国家的财政支持力度十分有限,根据我们从商丘市梁园区政府了解到的数据,目前养老金的发放中央财政配套每人55元/月,区财政每人5元/月,这就是说财政对养老支持力度仅为60元/月,这对于如今物价水平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

3.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发展与老龄化带来的需求相比差距较大。商业养老保险作为个人储蓄性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迅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在1984年开始建立,到2006年的规模保费为237亿元,2010年寿险总保费规模达到968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0%,寿险类别的保费增长速度在过去六年位居前列。同时,商业养老保险具有很大发展空间。一方面,老龄人口快速增长带来较大需求;另一方面,养老金平均工资替代率低,保障水平有限,“双轨制”、“碎片化”问题突出,这些为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提供了潜在市场。

然而,由于我国仅用30 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从人口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农业社会人口再生产状态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工业社会人口再生产状态的转变,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比,具有明显的超前性,但当前商业养老保险对缓解由人口老龄化引发的“支付潮”问题效果较小,并没有完全发挥其对公共养老保险的补充作用,与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状况相适应的发展程度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03年我国个人年金的保费收入约为170亿元,占寿险公司的保费收入的比重为4.4%,2005年我国个人年金的保费收入为183亿元,在所有年金保费收入中的占比为23%,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市场还处于较低发展水平。

三、对于发展养老金融的建议

(一)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加大财政税收对私人部门的扶持

发展养老金融业,形成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是缓解我国当前养老压力,提高养老保障水平的重要途径。养老金融作为一个带有民生性质的新兴领域,鼓励和扶持该领域的发展,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政府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的同时必须要把握好政府和市场的边界问题,在保障个人的基本生活之后,将更多的职责交给市场,政府不应该成为市场的竞争者,而是要发挥财政引导作用,用财政税收手段引导私人部门发展养老产业。 在面对养老这个问题的时候,人们对信用的要求都会偏高,追求安全稳健,因此金融机构发展养老金融会面临市场开发乏力,前期运营成本高等一系列的问题,单纯依靠市场化的运作不可避免会产生逆向选择的问题,导致大量的金融机构退出这一领域。政府需要通过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参与到养老金融领域,同时出台相关税收优惠政策降低金融机构的进入成本,努力减少进入壁垒。此外,政策的出台还能培育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相关的政策出台,能够有效促进行业的规范性、标准化,提升行业的整体发展能力,提升公众对于养老金融业信心,这对于一个朝阳行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完善监管方式,尝试混业经营,鼓励金融创新

金融行业由于具有高杠杆率、高风险性、风险的关联性、全局性等特点,历来实行严格的监管。我国目前金融行业的基本的格局就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各个金融机构业务范围严格限制,互不交叉。这种模式对于养老金融的发展有着十分不利影响。开展养老金融服务最早毫无疑问是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在养老保险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人才,但受制于整个行业资本实力,难以支撑养老金融的发展,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机构的主体,资本实力丰厚,风险管理能力强,如果商业银行加入养老保险这一领域,将商业银行的资本实力和保险公司的技术优势和业务能力相结合必将带来养老金融业的新突破。

推进个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是目前在发达国家较为风行的一种养老模式,个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是指拥有房产的老年人将自身拥有的房产抵押给金融机构,自己仍可终生使用房产,金融机构根据房屋的净值支付相应的现金,当借款人死亡后,金融机构取得房屋的所有权的一种养老模式。这种养老模式在国外一般主要由保险公司开展,由政府推动保障实施。这个养老模式面对的首要问题房屋净值的确定以及长期的风险管理,这就需要极强的精算力量支持和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和处置应对措施,从这方面来看我国单一的保险公司或者商业银行都没有充分的实力。只有放松对金融机构的监管,鼓励混业经营优势互补,才能为个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建立打下基础。

(三)着力改善金融市场环境,适时推进养老金与金融市场对接

我国当前金融市场存在着市场化程度低,监管方式滞后,行政干预过多,投机气氛浓厚,市场结构市场机制不健全等众多制约因素,这些都严重影响金融市场的完善发展,因此监管部门必须着力改善金融市场环境,寻求监管的最佳模式,发挥好金融市场配置资源作用,打造一个健康完善的金融市场。这是构建一个完善养老金融产业的必由之路。只有在一个健康的金融市场推进养老金入市,才能实现养老金保值增值。根据2012年《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的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我国养老金的结余金额1.92万亿人民币,但是养老金的投资对象仅局限在银行存款和国债等领域,虽然这一投资方向能够有效的规避养老资金的投资风险,但是银行存款一年期的利率远低于同期的通货膨胀水平,养老金实际价值不断受到侵蚀,国债的保值增值能力也十分有限。因此加快养老金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实现养老金的保值增值是当前的迫切任务,为了规避资本市场的风险,对养老资金的投资风险资产进行严格限制,加强监管。在运营方面,成立一个专门的养老金投资运营机构,通过专业投资管理人的不同时期的资产投资组合来规避风险。

参考文献:

[1][美]兹维・博迪,罗伯特・C.莫顿.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美]加里・S.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3]劳伦斯・汤姆森.老而弥智-养老保险经济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4]陈志武.金融的逻辑[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11.

[5]龙志河,周浩明.中国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0(11).

[6]魏加宁.养老保险与金融市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7]熊必俊.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

[8]徐志峰,温剑波.保险业参与城镇化发展的思考[J].保险研究,2013(6).

[9]刘晨.浅议商业保险对我国养老保障体系补充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2(3).

[10]余利民.确立和发挥商业保险在养老保障体系的支柱作用探析[J].区域金融研究,2009(12).

[11]石莹,赵建.人口老龄化、养老金市场发展与商业银行养老金业务策略[J].理论学刊,2012(6).

[12]陈艺.中国养老金融业发展现状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4).

[13]李涌平.树立金融投资养老的社会风俗[J].人口与经济,2000(5).

[14]贺强.建立中国养老金融体系势在必行[J].国际融资,2011(4).

储蓄性商业养老保险篇10

“重庆模式”浮出水面

去年9月23日,新华人寿重庆分公司(以下简称“重庆新华人寿”)在重庆召开“征地养老保险业务专题研讨会”。这场看似普通的会议却有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保监会及清华大学有关官员和专家出席。据了解,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论证重庆探索出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模式能否在全国推广。

土地是我国多数农民赖以生存和养老的重要保障,土地被征用后,农民收入来源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养老风险加剧,但现行的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无力承担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全国也没有制定统一的制度确保失地农民老有所养。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成为失地农民。失地农民往往能够一次性获得一笔征地补偿金。然而,不少农民在拿到这笔“巨款”后,因不能合理计划、有效创业,很快就把钱花得一干二净,生活难以为继,于是又伸手向政府要补偿费,最终形成“补偿―――花光―――又要补偿”的恶性循环。这个问题已成为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一个“死结”。如果不解开这个结,不仅会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还会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在会上,重庆新华人寿有关负责人介绍了保险业配合地方政府,用商业保险解开征地补偿死结的经验。重庆市从1992年就开始低调实施的失地农民储蓄式养老保险办法因此浮出水面。

据悉,1992年以后,重庆市开始探索“政府+保险公司+农民”的补偿金发放新模式,即对于男满50周岁、女满40周岁的失地农民,在征得本人同意的情况下,将原先一次性发放给他们的征地补偿款作为本金,由保险公司为他们办理储蓄式养老保险。然后,由保险公司每月给农民发放固定的生活补助费,维持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重庆市政府先后选定中国人寿重庆分公司(以下简称“重庆中国人寿”)和重庆新华人寿两家公司来办理储蓄式养老保险。

“死结”初解

笔者辗转来到渝北区大竹林镇水竹苑社区,见到了已经办理储蓄式养老保险的原沙堡村村民郑朝志。据他回忆,当时,他们挨个到镇政府与中国人寿重庆分公司签订储蓄式养老保险合同。按照重庆市政府有关文件规定,他们将17064元的征地补偿款作为本金,办理了5年期的储蓄式养老保险,每年的保险利息为10%,到期可以再存5年。算下来,每年的利息为1706.4元,这样每个月可以领到142元。

郑朝志称,一开始,还有一些够条件投保的人选择半保或者不保,后来他们都后悔了。因为当时5年期的银行存款利息远远低于10%。因而到了2002年再次投保的时候,除了极个别家里急用钱的人外,其他人都选择了全额投保。由于征地政策的变化,2002年征地补偿款每亩涨到21000元,以此为本金,按照10%的利息计算,投保的人每个月可以领到175元。这个生活补助费与主城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每月180元大致相当。

郑朝志认为,政府通过财政补贴,解决了失地农民老有所养的问题,为他们办了件大好事。

同是原沙堡村村民的唐云兰因为没有办上保险而愁眉苦脸。她对笔者诉苦说,2002年办理储蓄式养老保险的时候,她只有39岁多一点,想办养老保险,因年龄不够条件没办成。她们夫妻二人都没有工作,一个娃儿上大学,每年的学费就要1万多元。那点征地补偿款根本不够花,她现在只能摆一个小摊艰难地赚钱养活一家,供娃娃上大学。

原大竹林镇沙堡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周毕琪说,1998年,该村2000多亩土地被征用,村里的农民都办理了“农转非”手续。他说,年龄够条件的人,完全根据本人自愿,可以选择全额投保,也可以选择半额投保,也可以不保。但由于这种储蓄式养老保险的利息较高,一般人都愿意投保。据他称,其父也办理了储蓄式养老保险。

据重庆新华人寿一位负责人称,该公司自2002年7月开办养老保险业务至今,已先后在重庆市北部新区、南岸区、渝北区、九龙坡区、沙坪坝区、北碚区、大渡口区等主城区开办了征地养老保险业务,办理人数共计19704人,累计保险费合计4.02亿元,涉及300多个村组。

有社会效益的商业行为

在去年10月29日央行加息后,5年期定期存本取息的年利率只有3.6%,而在1997年以后,5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也均低于10%,为什么开辟这一险种的重庆新华人寿和重庆中国人寿会向投保的失地农民每年支付高达10%的利息呢?难道这两家保险公司在做赔本买卖?

重庆市政府法制办韩伍元处长称,在1990年代初,各种金融机构的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高于10%,保险公司只需支付失地农民银行利息就可以了。不过,当时失地农民办理储蓄式养老保险的积极性也不高。

转眼到了1994年,政府和保险公司进一步联手,重庆市先后下发了数个文件出台政策,委托重庆人保公司为失地农民办理储蓄式养老保险。

但是,随着银行利率的不断下调。办理储蓄式养老保险的失地农民每月领取的生活补助已经不能维持其基本生活需要。为此,从1997年到2000年,重庆市又下发了数个文件对政策进行调整。根据这些文件的规定,重庆市将由财政拨款,对按文件规定办理了储蓄式养老保险的失地农民实行利差补贴。即人民银行规定的银行5年定期存本取息年储蓄利率低于10%产生的利息差,由按文件规定参加保险的人员所在区县(自治县、市)政府予以补足。人民银行规定的5年定期存本取息储蓄利率高于10%(含10%)时,政府不再补贴。

很显然,开展这一保险业务的重庆新华人寿和重庆中国人寿可以拿着农民的征地补偿款进行理财,理财后实际上只需要向参加保险的农民支付银行利息,多赚的钱将成为公司的利润;同时保险公司还将从地方政府得到一笔保险业务管理费(按保险本金的5%计算)。

韩伍元说,在20世纪90年代初,5年期定期存款利息高于10%时,失地农民办理储蓄式养老保险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后来,银行不断降息,5年定期存款年利率低于10%以后,失地农民才认识到了储蓄式养老保险的好处。

诱人的前景

重庆大学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金融学博士生导师蒲勇健称,农民在耕地被征用之后,因缺乏文化和技能,普遍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年轻一点的还可以去学,年老一点的怎么办?重庆市政府和保险公司联手为失地农民理财,确保细水长流,使年老的失地农民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有利于“农转非”人员的安定。这在全国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地方政府与商业保险公司互相配合,以市场经济的方式运作,既解开了这一困扰政府和群众的“死结”,也开发出一个非常具有潜力的庞大市场。重庆新华人寿有关人士认为,重庆具有大城市、大农村的特点,有2000多万的农村人口,由于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失地农民储蓄式养老保险的业务量前景看好,在未来的十几年里,预计其保费规模将达到近百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