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研究性学习心得十篇

时间:2023-11-20 17:27:36

高中研究性学习心得

高中研究性学习心得篇1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探究解决语文学科的问题为主,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学生参与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能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能够锻炼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增长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能够学会分享与合作,能够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能够增强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学生参加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还会对自己的心理产生一系列积极的影响,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1. 增强学生的社会性需要

(1)激发学生求知的需要。学生从事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会感觉到它几乎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的开放性、学习主体的自主性、学习特点的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实践性等一般学生都是比较陌生的,这将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需要。

(2)培养学生的交往需要。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这一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学生交往需要的满足不仅可以使其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而且可以使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之间乃至合作学习小组之间增加相互了解与相互信任,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而合作意识和能力只有在小组合作、与人交往的实践过程中才能得到锻炼。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和合作探究的要求都能够促进学生交往需要的培养。

(3)增强学生的成就需要。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就需要是后天习得的结果。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做他们认为对于自己是重要的或有价值的事,并努力达到预期的目的,这就是成就需要的体现。学生持之以恒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就会不断增强成就需要。

2. 增强学生的内在动机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能够使学生的求知需要、交往需要和成就需要得到满足,因此,这一学习活动本身就会成为学生追求的目的,这其实就是学生从事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内在动机。

3. 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 兴趣是人的认识需要的心理表现,它使人对某些优先给予注意,并带有积极的情绪色彩。树立语文学习的研究态度。研究不是一个领域,而是一种对待未知事物的态度,有了这种态度,学习中就会永远充满着好奇、怀疑的因素,永远洋溢着探究、揭秘的热情,永远享受着创造、成功的喜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高中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应该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能够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学习探究方法,学习科学思维、学习科学精神、激发探究的潜能,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学生科学探究兴趣的培养为其正确价值观的树立打下了基础,因为兴趣是价值观的初级形式。

4. 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用来区分好坏标准并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它通常是充满着情感和意志的。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十分强调学生重视感受、重视鉴赏、重视思考、重视领悟,在这一学习活动之中始终伴随着丰富的情意活动,在学生自主探求研究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小组合作探究及全班交流汇报以至争论辩驳的氛围中,学生的就会逐渐产生积极的情感、形成正确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 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品质 学生参加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这一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能够不断发展注意的高级形式——有意注意。学生一般对自己参与的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意义、目标、具体任务有着比较清醒地认识,这极有利于维持稳定的有意注意。良好的有意注意是适应当今社会,提高学习、工作、生活效率的必备条件。

6. 提高学生的知觉水平 在语文这门学科中,知觉主要表现为感悟。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以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独特感悟为前提。学生参与语文研究性学习,会根据选题的需要主动阅读大量的文本,其整体感悟的能力会不断增强。

7. 丰富学生的心象 心象是当对象不在眼前时,我们头脑中浮现出的形象。心象是一类很重要的知识表征,它能够使我们在对象未出现的情况下去表征和加工这些对象。在学生构思想像作文或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他们往往会用到头脑中出现的颜色、形状、大小、方位等视觉特征的形象——视觉心象;他们还常常会用到经过头脑对记忆心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的新心象——想像。而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内容则是让学生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追求思维的创新和表达的创新。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能够不断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习有创意的表达。显然,这样的语文研究性学习定会经常运用视觉心象、再造想像和创造想像,不断丰富学生的心象储备,从而为提高创造能力奠定基础。

高中研究性学习心得篇2

关键词: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高效性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普通高中,鉴于学校的条件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们主要采用的是:预习课本――课前自测――合作交流――答疑归纳――当堂检测这种探究模式。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发现影响研究性学习高效性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

一、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刚开始接触研究性学习方式,对研究性学习往往表现为兴趣浓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兴趣随之淡化,直至没有什么兴趣,有的甚至厌烦或害怕进行研究性学习。

2.在研究性学习中,有些学生与他人相比,常常表现为“后悟”或“不悟”,自以为不是学习的料子,与别人相比,感觉永远是弱者,因而参与研究性学习时,缩手缩脚,失去了学习的信心。

3.研究性学习需要每个学生都行动起来,参与到探究活动中,但有的学生怕麻烦,缺少耐心、恒心和毅力,常常会被问题或困难吓倒。

4.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个体所具有的知识、经验及生活阅历不同,对问题的认识、理解或感悟也就不同,使思维在某一个环节遇阻而受挫,从而影响研究性学习。

5.在实验研究性学习中,一些学生在动手能力、语言表达交流能力、归纳演绎能力等方面较差,从而影响研究性学习。

6.在小组性的研究性学习中,有的学生不注意合作,或不会合作导致无收获的研究性学习,从而失去学习的热情。

二、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存在的不足

1.教师没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能力,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所提的要求过高,学生因不能实现预期目标而受挫。

2.教师为求在单位时间内尽量多地完成教学任务,一味求快,学生的自主探究不够深入、不够全面,以至在质的方面“夹生饭”,学生因没有学习成功感而受挫。

3.由于教师的经验不足或所用方法不科学,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方法等方面有不科学因素,使得学生受挫。

三、鉴于上述这两方面的问题,我们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1.提高学生的兴趣

兴趣的培养是搞好物理探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要让他们喜欢物理,了解物理的探究方法。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翻阅书籍或者在互联网上查找有关物理资料,让学生了解物理发展的历史,激发他们对物理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设激励性的探究活动,不断满足学生的成功心理期待,让学生获得充盈感来巩固、提高学习兴趣,由此使学生的学习信心、决心、恒心、毅力进一步得到加强,从心理上达到拒挫的目的。另外物理学与生活实际关系密切,教师还要善于将探究问题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现象联系起来,因为学生对这样的探究活动兴趣盎然,必然想探究、爱探究。例如在向心力的教学中,可以把探究活动从课堂走向生活,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高速公路转盘,观察各种桥梁,制作“水流星”视频,照片等,通过这些走出课堂的探究活动的开展,学生会觉得物理鲜活、实用,而不再抽象、枯燥了,研究性学习物理的兴趣定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2.先重形式,后重效果,逐步深入

学生学习了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并不代表已经会探究,仍然需要一定时间的训练,需要经过量的积累。特别是对高一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一开始训练时,可先重形式轻结果,而不必求全求深,给学生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探究过程中的猜想与假设、制定方案、实验探究、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各个要素都易于操作和实施,如果在探究之后再让学生谈感受,讲收获,学生可以说出许多,并能从中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由此也就能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趋向。学生从类似这样比较简单的探究活动中初步了解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步骤,再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就能初步形成技能。学生掌握了研究性学习方法并具备了一定技能之后,就可以进入实质性的研究性学习,以求质的发展。

3.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技巧并加强训练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要会学习会思考会探索,这一思想,必须内化到学生的头脑中,要落实到具体学习行为中,防止由于方法不科学而受挫。对于不同类型的研究性学习,要有不同的方法。要结合研究性学习的5个要素,把不同类型的研究性学习,归纳设计成不同的模式化的学习流程,让学生明白按什么样的流程进行研究性学习是科学有效的。加强训练,使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技巧、规律,增强他们耐挫和抗挫的能力。

4.既要放手也要引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新课程探究性教学中提倡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但这种放手绝对不是放羊。放羊式教学必然会导致大面积学生的学习受挫。教师在探究过程中要做好指导者和帮助者,及时调控学生的探究活动,并在恰当的时候给受挫的学生以指导和帮助,掌握技巧,控制分寸,点到为止。

5.兼顾个体与整体的和谐发展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分析研究,充分了解个体能力水平与整体的差距,使之和谐发展。受挫的往往是少数,且是学能相对差一点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应多予关注。在分组安排上要科学搭配,以优带差,以优促差,达到“1+12”的目的。研究性学习时,要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和任务,都能按要求进入研究性学习状态,通过研究性学习,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对于学习中思维反应慢的学生,可适当降低学习难度和要求,不设置过多过高的学习壁垒。有些学习任务对于“后悟”的学生可适当放宽时间界限,并给予适当的知识铺垫,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探究任务,从而实现了共同发展和谐发展的目的。在学习活动中,教师还要注意积极调控,防止优生侵占差生的学习资源,防止优生干扰差生的学习,防止优生剥夺差生体验过程的越俎代庖等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高中研究性学习心得篇3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特征 研究 现状 高考

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内容。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

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中,我总结出这门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三大特征:其一是学科的综合性。在很多情况下,它涉及众多学科,但它又不是这几门学科简单的综合,而是应用;它也不是活动课程,因为它不是一般的活动,而是学生开展的自主活动,是以科学研究为主的课题研究活动。其二是学习方式有别于其他课程。其他学科的学习方式几乎均为接受性学习方式,而此学科虽然也以问题为载体,但不是接受性学习。它是以研究为主要学习方式,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方式开展的、以研究为目的的教学课程。其三是这门课程的实践性极强。和现有的学科教学不同,研究性学习不再局限于对学生进行纯粹的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和获得各种能力。

高中学生绝大部分都已顺应了学校的学习生活,形成了接受式学习的惯性。与同学们熟悉的学习方式相比,研究性学习对同学们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要求:

第一,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什么”要由学生自己选择;

第二,在研究性学习中“怎么学”要由同学们自己设计;

第三,在研究性学习中“学到什么程度”要由同学们自己作出预测和规定。

因此,在研究性学习中,知识本身的获得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如何获得知识,如何在知识获取过程中,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

我曾在09―10学年度指导过研究性学习,课题为《中学生营养与健康》。经过一学年的实践,对研究性学习感触颇多,让我们先来听听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态度:

陈露:在这次有关营养与健康的研究性学习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组员之间虽然存在分歧,但我们能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在学习过程中也培养了我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处理信息、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陈亚云:青少年的身心发育与饮食密切相关,合理的饮食可以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发育,营养贵在全面、均衡适量。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们掌握了一些有关饮食的基本常识,对我们的健康生活大有裨益。如化学确实是一门造福人类的科学,了解它受益匪浅。

许丹: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但通过小组成员的齐心调查、实践和交流,大都得以解决。从学习过程中我明白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此次活动中,我负责记录工作,虽然工作不重,但需要耐心和毅力,更需要细心。这次学习锻炼了我这方面缺陷。学有所获!

李阳:研究性学习不仅让我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丰富了知识,还让我积累了很多做事的经验。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如何上网查资料、如何整理资料、如何选择有用的资料等。在研究性学习中可以边玩边研究,我从中感受到了研究性学习带来的乐趣,在乐趣中建立了兴趣。研究性学习是一门自己动手才能得到知识的课程。

柴业秋:通过多次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很多同学在饮食营养搭配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此次研究性学习使大家对自己的饮食习惯加以注意,纠正不良习惯,爱护自己的身体。

另外,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大家都能积极参与,充分体现了分工合作与团队精神;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共同研究、相互配合,使工作进行得很顺利,也得到了预期的结果。这次学习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更考验了我们的耐心,体会到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次研究性学习让我们获益匪浅,它在我们今后的生活、学习中肯定会有帮助。

从以上几名学生的心得体会可以看出,学生比较喜欢研究性学习这门课程。他们说研究性学习能满足学生探究的兴趣、巩固已学知识、增加交往的机会。这说明学生喜欢研究性学习并非全然出于其内在价值,而在于这门课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比较灵活、没有考试压力,学得轻松。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感觉到在参加研究性学习后的最明显变化,就是喜欢探讨问题的学生人数多了,师生、生生的人际关系更融洽了。

高中研究性学习心得篇4

关键词: 高中语文 研究性学习 学生能力

学生的发展是语文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实施应当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能力、知识诸方面的学习与发展创造条件,研究性学习教学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有敏锐的观察与思考能力;要有搜集与积累资料的能力;要有综合运用各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研究性学习教学中,学生各种活动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学习品质、能力,从而为他们的终身学习、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激发学习动力系统

教学的每一个策略,首先要考虑学生怎样学,深入研究学生心理特征和思维规律。创设自主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因势利导,最优化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创设客观探究情境,包括各种实验情境、直观情境、自然情境和社会情境等。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学得生动活泼,学得主动,从而使智能得到发展。创设智力情境,包括各种问题情境等。教师要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找到新旧知识的最佳结合点,确定学生的“最佳发展高度”,创设问题情境,促进新知识迅速同化于原有知识结构中。

例如:研究性学习课题――古诗鉴赏。研究的课题内容:古诗的特点、古诗的语言表达技巧、古诗的语言特点、古诗的形象与意境、古诗的思想与感情、古诗的背诵技巧、古诗的鉴赏方法、古诗的答题技巧、古诗的命题趋向。研究的思路提示:研究内容比较多,每组可以自选课题的内容;到图书馆、书吧或者上网搜集相关资料;撰写论文。在班级内展示优秀论文。教师点评部分学生作品。这样的研究性学习专题的安排,学生学习的动力十足,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二、创设充分参与的情境,实现有意义的自主学习

我们要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方位参与。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探索、去思考、去交流。实施自主性、探索性学习的要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出问题

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创设特定的情境,向学生提出要研究的领域,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例如,治理河水污染。可以设计以下问题:河水污染的原因是什么,每个区域污染的程度是否相同?主要污染物有哪些?沿岸的居民、工厂、单位持什么态度?本地的气候条件对水污染有何影响,水体污染会造成哪些危害?

2.探索研讨

针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计划。计划的内容包括:采用何种探究方式(亲身实践调研)、何种组织方式(小组或个人)、何时完成等。按照计划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学生将收集、整理得到的有关资料,结合亲身实践对得到的实验现象、数据,进行分析、推理、判断,从而得出初步的结论。

3.总结提高

教师引导学生对初步结论开展相互交流、补充和完善,从而总结出较为严谨、正确的专题报告。例如,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知道水污染处理可以采用化学处理、物理处理、生物处理,还有节约用水减少排污量、调整工业布局、改革产品结构,加强水资源管理等方法。从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环保事业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三、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在整个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过程中,应注意培养以下学习习惯:(1)常规学习习惯,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听、说、读、审、检、作业书写、预习、复习方法的习惯;(2)善于思考问题的习惯,主要是指体现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法、思维品质,以及善于提出问题、质疑问难、科学思维,勤于思考的习惯;(3)合作性学习习惯,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相结合,课堂积极参与合作操作、实践。课外合作收集生活中学习信息,思考探究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习惯;(4)自信的学习习惯,自信心是创新者不可缺少的良好心理素质。独立钻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习惯,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习惯和联想探索,假设习惯的培养,体现个性发展。以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归类,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习惯培养的统一。以素质教育的培养为目标,创造性地超越和拓展传统的学习习惯的内涵。围绕这些培养内容,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训练学生,注意扩展到课外家庭、社会,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习惯,是适应时展,创新的培养策略与培养方法的研究。

四、研究性学习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整个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过程中,学生从不适应研究性学习到逐步适应研究性学习再到乐于研究性学习是一个质的飞跃。这个飞跃意味着学生从单纯的“接受性学习”过渡到了新的学习方式和传统的学习方式的整合,有利于新型人才的培养,对推进学校的数字教育具有极大的好处。新的学习方式的获得,必然意味着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学习知识的途径。与以往相比,运用网络的学习方式由“自发状态”转化为了“自觉状态”,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融合了新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促使学生对各门学科的学习产生了积极的探究兴趣;实践活动和社会交往能力被学生提到了比较高的地位,以往单纯学科成绩好的学生不再是最吃香的学生,一部分活动能力和交往能力强的学生找到了学习的信心,全面素质得到了提高;关注历史和文献成了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激发了探究的欲望和求知的动力。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知识的途径,对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起到不小的推动作用,也让教师看到了研究性学习的生命力所在。

例如:研究性学习课题――高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与研究。研究性课题内容:高中学生上网都做什么?每周花多少时间上网?高中学生上网对学业是否有影响?提供研究的思路提示:举行小型“高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与研究”的座谈会;问卷调查,设计一份“高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统计表”,了解学生上网的情况;到图书馆、书吧或者上网查阅、搜集关于高中学生上网情况的资料,为开展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撰写《高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与研究》的报告。把这次活动的优秀调查报告在学校宣传橱窗内展出。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小结。这样的研究性活动设计,改变了以往的学习方式,学生研究的积极性很高,会收到很好的效益。

五、在研究性学习开展中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教育中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发展受到压抑,无法让学生进行真正的主体学习,更谈不上创造性。新课程、新教材体现着新思想、新观念、新创意,呼唤着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因此,我们把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与课程改革相结合,抓实教研活动,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要求教师按课程改革总体目标确立课改理念、策略,不断为自己充电补血,从思想上、理念上、行动上适应飞速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传统教育中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发展受到压抑,无法让学生进行真正的主体学习,更谈不上创造性。新课程、新教材体现着新思想、新观念、新创意,呼唤着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因此,我们把课题研究与课程改革相结合,抓实教研活动,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要求教师按课程改革总体目标确立课改理念、策略,不断为自己充电补血,从思想上、理念上、行动上适应飞速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加强学生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优化学生主体活动过程,给予学生足够的探索与创造的时间、空间,让学生用发现法、探究法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从而更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培育创新人才。

总之,在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学习、生活及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同时,学会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金选.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在化学教学中的体现[J].新课程(教研),2011,07.

[2]王德明.研究性学习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A].天津市继续教育优秀论文集[C].2004.

高中研究性学习心得篇5

【关键词】高中英语 教学方法 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175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高中英语课程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改进高中英语课程的教学问题,激发学生的英语课程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的英语课程学习质量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教师应该加强自身对于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的认知和理解,使其更好地融入高中英语教学之中,发挥应有的教学作用,进一步提升高中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科素养。

在传统的高中英Z课程教学中,教师由于受到陈旧教学理念的影响,往往习惯于采取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即教师站在课程教学的权威位置上,向学生进行英语知识的讲解和分析,学生则处于和教师相对立的位置上,对教师所讲解的各种英语知识,进行单方面的接收和消化。这种传统的英语课程教学方法,割裂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使学生的英语课程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动性,受到极大程度的打击和消磨。导致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只能在教师的领导之下,对英语知识进行亦步亦趋的学习和消化,而不能对英语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和自主分析性学习,从而影响学生的英语课程学习质量的改善,对学生今后在英语学科方面的学习和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针对这种教学问题,我们可以将英语研究性学习教学方法引入高中英语课程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英语课程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英语课程研究性学习潜能,切实提升高中英语课程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英语研究性学习能力,实现高中英语课程的有效性教学,便成为该当下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以及高中英语课程任课教师应该关注的重点问题。

研究性学习教学方法是指让学生在进行英语课程学习过程中,获得一定的自主学习时间和自主学习空间,使学生放下传统英语课程教学带来的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真正的融入高中英语课程学习实践过程中去。在实践中进行英语知识的学习和分析,以研究问题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手段,代替传统的教师讲解的理论性教学,从而调动学生的英语课程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

突出高中英语课程教学的开放性和发散性教学特征,使学生在实践性学习和探索中,对英语知识有更为深入的认知和理解,更加熟练的掌握英语知识,并将自己所学到的英语知识加以灵活运用。从而在提升学生的高中英语课程学习质量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自主分析能力和分析意识,促进学生在英语学科学习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开阔学生的英语课程学习视野,培养学生的英语研究性学习意识和研究性学习习惯,为学生的英语学科学习开创全新的局面。那么在现阶段的高中英语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更好的将英语研究性学习教学方法引入其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呢?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几点看法。

首先,教师在运用研究性学习教学方法向学生进行高中英语课程教学时,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突出学生的学习地位,激发学生的英语研究性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英语课程教学参与热情,提升高中英语研究性学习教学质量。在英语研究性学习教学中,特别强调学生的课程教学参与,只有使学生放下沉重的学习心理负担,融入到英语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之中,和教师进行积极的配合,才能够使该教学方法得以顺利实施,发挥出应有的教学功能。因此教师应该主动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使学生能够转变自身的高中英语课程学习观念和学习习惯,从教师的理论性教学中解放出来,融入教师设置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氛围和情境之中,发挥学生的英语研究性学习潜能和意识。使学生成为高中英语课程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和主导者,教师则随之转变为课程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辅助学生进行各种英语知识的学习和分析,从而使学生能够心无旁骛的对英语知识进行挖掘和探究,提升学生的英语课程学习水平以及学生的综合能力。

其次,在高中英语课程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英语理论知识和英语研究性教学的相互结合和促进,以英语理论性教学为基础,促进学生英语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提升和改进,实现高中英语课程的有效性教学。研究性学习方法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知识储备,只有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理论知识储备,才能使学生在实际的研究和分析中,获得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分析水平。因此教师在向学生进行英语研究性学习教学时,应该注重英语理论性教学内容和研究性学习内容的相互融合和整合,使学生能够在英语理论性学习的支撑和启发之下,主动的进行英语学习材料搜集以类似推导和科学研究的方法,获得新的英语知识,扩充自身的英语学科学习视野。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英语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指导学生进行英语材料凑集、知识点归纳、研究性学习成果的验证和筛选等。从而使学生能够切实在研究性学习中有所收获,避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升高中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

另外,在英语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的英语研究性学习成果,突出研究性学习的个性化。使学生能够突破狭隘的英语课程学习框架,自主自由的对英语知识进行开放性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帮助学生在自主实践过程中,获得英语知识,并且发现自身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高中研究性学习心得篇6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的要求 定义及意义 现状 开展

一、新课程对研究性学习的要求

研究性学习是在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课程,因其在转变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故2001年1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明确将“研究性学习”列入课程计划,作为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同时在《江苏省普通高中学分管理指导意见》中对研究性学习的学分作出明确要求:“学生3个学年必须获得……研究性学习活动15个学分,学生修习时间……研究性学习每个学分必须要达到18课时。”

二、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及意义

研究性学习,也称为主题研究,或者叫项目课程,……它是围绕某一个问题(项目、课题)开展研究的实践活动……概括起来说,研究性学习,是一项在教师指导参与下,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性、探究性、学习性的实践活动。[1]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社会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开展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具体而言,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知识的产生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2]

笔者认为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和条件,组成小组,将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自主地选择研究课题,同步建构学习过程与课程内容,通过独立自主开展研究活动,整合和激活已经积累的不同学科知识,改变传统的被动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接触社会,积累生活体验。

三、对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现状的分析

1.选题方面

在研究性学习选题过程中,几乎所有学校都将选题权交给学生,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选题的目的是发现有意义的问题,学生的选题大致有以下三种:(1)关注现实生活,从社会热点问题中选题,自主设计出一些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课题,具有开放性、可操作性。比如汶川大地震后学生设计了《中国古代及近现代震后处理工作》的课题。(2)把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进行选题,比如《从中国近现代服饰变迁看社会经济发展》这一选题将历史选修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的学科知识充分结合起来。(3)开发乡土资源进行选题,体现学生关注家乡建设。比如《家乡文化寻根――徐州民俗文化》、《品读汉高祖刘邦》、《徐州婚庆习俗》、《汉文化与徐州旅游业的发展》。但在选题过程中,大部分学生由于没有经验,缺少指导,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1)选题太大,以高中学生的时间、精力和知识水平,难以完成课题。比如学生设计的《樱花还是军刀――中日关系》、《中美关系》,起不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作用。(2)学生选题以社会科学领域的为主,自然科学领域的较少;思辨性的为主,实践操作性的更少。理科班也有这种倾向,目前仅见的实践操作性的课题是《从徐州汉墓中考证状馍的制作》。

2.教师指导方面

(1)由于学生选题多集中在社会科学领域方面,学校往往将之归类为文科,这样文科教师指导数量多,理科教师指导数量少,造成文科教师无法顾及全面。而每个课题小组的指导教师往往是相关学科的一位教师,导致教师指导的不均衡。加之高中文科教师人数相对于理科偏少,这样就出现一位文科教师指导几个研究性学习小组,有的理科教师没有可以指导的小组的状况。

(2)学生的某些选题具有跨学科性、综合性的特点,涉及到两个以上的知识领域,超出专业教师的知识范围,难以保证指导的有效性。

3.评价方面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分管理指导意见》中对应该如何评价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规定:“学分认定既要注重学生的学业成就,又要关注学生多方面素质和潜能发展,最终的认定要涵盖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两方面的结果。”评价权力由各高中学校自行掌握,存在评价权力下放、评价观念陈旧、评价要求放宽的现象。在高考指挥棒下,一些学校搞形式主义,人人评价能通过,人人评价得高分,不仅没能起到转变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的作用,反而教会了学生造假的本领。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分管理指导意见》要求:研究性学习活动15个学分,每个学分必须要达到18课时。也就是说学生每学年用于研究性学习的课时必须达到90课时,由于各类学校都片面追求高考升学率,为了不冲击教学,往往将研究性学习安排在寒暑假进行,课时难以保证,教师不能及时指导,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无法监控,同时学校的这种潜在的导向影响了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态度。在起始年级高一年级研究性学习启动时,学生感到新奇,从选题、撰写开题报告,到实施阶段的调查、论证、走访,撰写结题报告,进行成果展示,都充分显示出学生的主动性和潜能。但是在学年结束进行评价时,教师往往让人人过关,直接挫伤了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不少学生对研究性学习失去兴趣,使得参与率降低。有的学生直接到网上下载应付了事,有的学生只在课题小组挂个名并不真正参与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这就与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初衷相违背。

此外研究性学习还遭遇来自社会的阻力。有些家长观念落后,认为学生就应该坐在教室里接受教师传授知识,担心研究性学习活动挤占学习时间,影响成绩,因而阻止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或者包办代替做学生的。

四、如何有效开展中学生研究性学习

1.选题方面

不是任何问题都能引起创造动机,因此如何选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学生自主选题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选题宜小。学生自主选题最突出的问题是选题过大,比如上文提到的《中美关系》此选题,没有界定时间范围,可研究的范围很大,导致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对中美关系的每一阶段只能蜻蜓点水、浅尝则止,不能深入探究,不利于形成突出的研究成果。(2)是否具备研究条件。学生自主选题容易出现的另一个问题是不具备研究条件的选题,比如学生结合徐州历史文物设计课题《徐州汉墓设计探究》,学生缺乏研究相关的仪器设备,到汉墓实地考察的机会有限,教师、家长担心其安全问题,可行性大打折扣,教师应指导学生少选此类课题。(3)鼓励学生在自然科学领域、实践操作方面增加选题比例。中国学生比西方学生智商高、基础知识扎实、动手实践能力差已经成为共识,研究性学习应该成为改变这一现象的有力抓手。

2.指导方面。

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因此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是关键。美国的小威廉姆E・多尔在《后现代课程观》中讲到的“平等者中的首席”很好地界定了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作为平等者中的首席,教师的作用没有被抛弃,而是得以重新构建,从外在于学生情境转化为与这一情境共存。权威也转入情境之中。……教师是内在于情境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3]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决定了目前研究性学习既无大纲教材参考又无模式依照,必须重视本校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率先实践研究性学习的上海市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一支重要力量是上海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而作为不具备上海的人文和科技条件的城市,更应该重视本校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果能够探索出一种与上海高中不同的研究性学习实施模式,就更符合学校特点。[4]

教师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指导作用?比如上文提到的课题《中美关系》,教师在选题阶段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指导就可以避免出现问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结合历史课必修一的《70年代中美关系的缓和》加以拓展,把选题的时间界定在尼克松上台到尼克松访华。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好各种研究条件,可以到学校图书馆借阅有关书籍,比如《美国史通论》(何顺果著)、《美国史》([美]大卫・罗布尔著)、《全球通史》(斯塔夫理阿诺斯著)、《中美关系史全编》(项立岭著)、《美国通史》第6卷《战后美国史,1945―2000》(刘绪贻、韩铁、李存训著)、《尼克松传》(乔治・桑特尔著)、《尼克松回忆录》(谢福安著)、《与他的世纪》(1898―1998)([英]韩素音著)、《传》(1898―1976)(金冲及主编)。教师还可以提供相关网站,如学术交流网、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联合早报网等。教师的指导既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掘研究探索的潜力,又能提高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应用电脑、利用网络的能力;既激活学生的学科知识,又能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拓展、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为了提高教师指导研究性学习的水平,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报告、讲座、参观学习,及时向教师介绍研究性学习的最新情况,组织学习和讨论,开阔视野,使教师和学生一同成长。同时教师的指导不能仅仅立足于大纲、教材、教参,还应关注学生研究性学习中广泛涉及的内容。

3.评价方面。

保证课时是评价的一个前提和保障,要给教师、学生充足的时间,才能保证研究成果,因此要强化课程意识,保证课时。在钟启泉教授主编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124页解释道:“为使‘研究性学习方式’尽快深入人心,有必要设置专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5]这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政策扶植,给予外部保障。国外和省内学校的做法值得借鉴,法国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每周两学时排入课表。[6]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将研究性学习每周3课时正式排入课表。要求做到“四定”:定时、定人、定计划、定时小结。[7]

如何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绝大部分可能不能称之为成果,或许他人早已得出过,或许就是课本上的结论,但这丝毫不应成为教师贬低它们的理由,只要它们是经过学生积极探索而得到的,就是他们创新精神的体现,教师就应给予充分的鼓励,让他们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乐趣。何况创新也有一个层次问题,要求还在学习的学生立即作出前人所未作出过的创新成果,要求似乎太高了些。”[8]评价的权力由各校自主掌握,各校都在探索评价标准。评价标准不是唯一的,可以以学生积累了多少知识来评价,可以以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得到提高来评价,更要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获得的体会和收获,以学生的心理态度、价值观、社会责任感、生活信念等来评价,结题的感悟材料应与结题报告同等重要。在这方面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日本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指标为:(1)生存能力指标的强化。通过研究性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丰富的人性和社会性,以及作为国际社会生存中的日本人意识。(2)完美人格教育,也称全人教育,或叫做完满人格教育,即非常关心除了知识、方法以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在接触社会、完成自选课题的同时得到完整人格的塑造。(3)关心他人与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身心、自律意识、关心同情他人的情感与品德、与他人合作的能力。[9]不管怎样评价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关键是公平公正,激励学生自主发展。

此外建议师范类高校开设相应的课程,对将为人师的大学生进行培训,或者培养一批与传统的学科教师不同的研究性学习专业教师。

社会人士、社区公众、家长的支持是研究性学习取得成效的推动力。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学生要走出校门,如果社会不能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便利条件,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只能在校内进行,其成效将大打折扣。学校培养人才是为社会服务的,社会各界不应只是旁观者,而应积极参与,加大宣传力度,使社会理解、认同支持研究性学习,聘请徐州市几所高校(如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徐州医学院)的学者、不同领域的企业家、经济学家开设系列讲座,充分挖掘、借助家长中各行业领域工作者的智慧和经验,为教师指导研究性学校做示范,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开阔视野予以指导。

开设研究性学习是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化课程改革,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在实践中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是正常的,我们应该积极应对,以适应新课改的需要,适应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谢奎芳.论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模式构建.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3,第5卷,(1).

[2]任桂平.对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以西北地区为例.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4.

[3][美]小威廉姆E・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科学出版社:238.

[4][7]苗长广.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2000―2001学年研究性学习课程实验总结报告.教育发展研究,2001,(5).

[5]钟启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6]邹璐.国外研究型课程的实施及启示.现代校长高参.

高中研究性学习心得篇7

(盐城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江苏盐城224002)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内隐学习与运动技能习得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以内隐学习特征、在其他学科应用和与外显学习的关系作为研究背景。对国内外运动技能、体育项目中运用内隐学习的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以期完善内隐学习与技能习得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内隐学习 运动技能 技能习得 外显学习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09—0065—04

基金项目:盐城师范学院教务处项目,编号:14YCTCJY053。

作者简介:任静(1987~),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内隐学习”一词最早由A.S.Reber于1967年在其硕士论文《人工语法的内隐学习》中提出的。在这篇文章里Reber 创造性地设计发明了人工语法,后来大家公认这种语法为Reber 语法。一般而言,当环境刺激以某种结构出现时,人们会试图了解和掌握这种结构, 并有意识地利用这种结构对环境刺激作出适当反应[1]。但是,Reber 的研究结果表明当环境刺激以某种结构出现时,人们在没有意识到环境刺激潜在结构的情况下,也能了解并利用这种结构做出适当反应。在人工语法范式的帮助下,心理学界诞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内隐学习。

内隐学习的发现不仅为心理学研究开拓出一片新领域,而且是学习领域的一次革命。内隐学习不仅对教育具有宏观的指导意义,其研究成果还直接渗透到教育的第一线,为具体学科的教学提供了参考,指引了方向。

1 内隐学习的理论分析

1.1 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相互关系

外显认知研究的发展与内隐认知研究存在内在联系。恰恰因为在对外显认知的研究过程中出现了常规认知理论不能解释的现象,人们便开始跨入内隐认知领域的研究。大约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在心理学领域,行为主义思想逐渐失去主导地位,人们对意识研究的兴趣被重新掀起,仅仅靠去推测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功能关系已经无法使心理学家满足, 他们还想竭尽全力找出在理解刺激和反应间起到中间作用的内部心理结构与机制。研究者们很快发现与人类行为有关的一些心理结构和机制存在意识之外, 是无法通过自主控制和内省的方法进行研究。伴随着研究的深一步开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在人类外显认知系统之外,内隐认知是另一种广泛存在的认知机制,它是人们认知体系中最初级和最基本的行为调节器, 而且对外显认知机制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郭秀艳(2004)表明内隐学习是与常规外显学习不同的不自觉的学习过程, 它是通过有机体与环境相接触,没有目的、自动地获取事件或者客体之间结构关系的一个过程。张卫(2001)在内隐学习过程中指出,人们根本没有意识到或者表述影响控制他们行为的那些规则是什么, 但是却逐渐学会了这种规则。在上世纪80 年代中期后,认知心理领域内最受关注的和最热门的课题就是内隐学习, 此课题也对认知心理学发展形成了深远影响的极其重要课题中的一个。

现在人们已逐渐意识到, 内隐和外显学习应该位于学习这条连续坐标轴上,无论是从经验上还是理论上,我们没有理由相信你可以从该坐标轴上找出明确的界线, 以割断两者的内部关系。内隐认知系统与外显认知系统应当视为相互补充、相互合作的功能系统。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外显的元素多一些,例如,当任务的完成需要努力、制定计划、验证假设时;而在其他条件下,内隐的元素多一些,例如,儿童早期的语言形成与社会化等典型的现象。但在任何类型的复杂的认知过程中,都应由内隐与外显组成, 不应该用简单的意识与无意识的二分法来鉴外显和内隐学习。事实上,内隐和外显学习不仅难以完全分离,而且在功能上二者也不是完全分离的, 它们存在复杂的关系。Mathews(1989)最早用实验证明了内隐与外显学习之间的协同关系。后经多位专家实验也暗示了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混杂一起的,各种学习任务可能都处在内隐、外显学习连续体的某一点上,如图1。

连续体图表示:大部分学习任务既包含外显学习,也包含内隐学习, 趋近两端用虚线表示没有完全的内隐学习和完全的外显学习[3]。Reber&Lewis 的字谜研究首先证实了这一观点,研究发现,随着参与者的外显报告所用规则能力的改善,他们还内隐式地习得了更丰富的规则性知识。Berry&Dienes(1993)也指出,内隐知识在复杂知识的习得过程中总是领航于外显知识。国内学者杨治良等(1998)用钢筋混凝土模型形象地解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郭秀艳和崔光成(2002)对内隐学习本质特征的研究表明, 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体现在内隐学习的本质性特征理解性上, 他们还推测, 两者在一段时间练习后,会在加工过程的某一点上交融,从而导致内隐知识的可意识性;并且,在两者交融之前,内隐与外显学习是并行上升的,只不过外显知识始终落后于内隐知识而已。郭秀艳和杨治良近期的进一步研究表明, 在复杂的任务学习中内隐和外显学习的相互作用真是的存在着,而且,这种作用是比较复杂的,通常表现为四种情况:从贡献上可分为大、小;从作用上可分为冲突与协同。具体表现为在学习过程中,两者时而相互协同,时而相互冲突,有时外显贡献大,有时内隐贡献大,它们各自贡献的大小决定于学习材料。

1.2 内隐学习的特征

1.2.1 自动性

内隐学习的自动性是一个最令人感兴趣的方面, 即内隐学习会自动产生,无需有意识的去发现任务操作中的外显规则。而且正是由于这种自动性, 才揭示了它不同于外显学习的独特本质。而内隐学习通常的产物———缄默知识的特点,则可以深化我们对自动性这一特征的理解。缄默知识的首要特征是这种知识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的说明。内隐学习一般会自动发生无需个体有意识的去发现环境中的复杂规则。

1.2.2 抽象性

抽象性这一特点体现在内隐学习可以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属性,所获得的知识不依赖于刺激的表面物理形式。内隐学习的迁移现象很好的证明了其抽象特征。

1.2.3 理解性

内隐学习具有理解性, 即内隐学习的产物———缄默知识在部分程度上可以被意识到。例如Reber 等(1994)对人工语法的词语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随着被试外显报告所用规则能力的提高,他们也内隐地发展了更为丰富和复杂的规则知识。这就证明了内隐学习具有理解性。

1.2.4 抗干扰性

内隐学习具有很强的抗干扰性。具体表现为:强健性(不易受到机能障碍和机能失调的影响)、年龄和IQ 独立性(不受年龄和IQ 的影响)、平均性(个体差异小、群体差异小)、过程的普遍性(内隐学习的内部机制具有跨物种的普遍性)。

1.2.5 三高特征

高选择力、高潜力、高效性。内隐学习的高选择力体现在内隐被试表现出更大且更显著的底层规则的迁移, 具有较高的迁移异化能力。而高潜力特征的发现这来源于内隐学习仅使用显著特征分类, 却达到了外显学习运用显著和非显著特征的学习效果,这说明内隐学习具有很大的潜力,许多具有高选择力的资源尚待开发。最后有研究者还运用信息论的方法证明了缄默知识传递具有高效性[6]。

2 内隐学习理论在其他学科应用的研究现状

内隐学习理论从提出到现在已经有了四十多年的历史。起初,Reber、Allen、Mathews 等人连年发表了这一课题的论文和报告,是人们对内隐学习有利初步的了解。此后,国内外研究者紧随其后从事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对内隐学习的定义、本质、特征、影响因素、应用等方面都进行过详细深入的研究,使内隐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从查阅的文献中了解,国内外研究者对内隐学习在语文、数学、外语、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应用都做过相关研究。

3 运动技能的内隐学习研究现状

3.1 国外运动技能的内隐学习研究现状

内隐学习在运动技能方面的研究最初是在研究健忘症病人时发现的。Milner和Corkin(1968)的研究指出,病人的记忆力明显受损,不能够想起刚发生的事,可是在动作技能上与正常人的学习和保持水平相当。Tranel 等(1994)也证明运动技能是内隐式的学习。在对中央颜叶受损的健忘症患者的研究中发现:即便是患者在外在表现上不尽人意, 可是他们在学习追踪旋转任务的表现上是正常的。尤其是有位颜叶中部、后部都受损的男性患者,在对其进行两年的追踪研究证明,他的感觉运动技能和正常人没有明显区别。

国外上许多专家学者从教育学和心理学上对内隐学习的理论性依据进行了探讨, 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在进行有意识地学习的同时,期间还会无意识地习得有关情感、信念、态度、兴趣、理想以及技能等方面的知识, 但这些知识的获得是无意的、自发的,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和作用要比有意识的学习更广泛和深远。

洛扎诺夫通过教育实验研究创建了无意识的暗示教学模式,进一步促进了内隐学习理论的发展。他认为:人的理性和感性、有意识和无意识是不可分的,一切理智活动的开展都是在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影响下,想要提高人的心理行为活动效率,就必须充分利用、开发人的无意识。之前的填鸭式教学,以灌输为主,强调了教学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而忽略了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在学习中的作用,从而限制了学生技能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他创建了新意的非理性主义教学模式———暗示教学。内隐学习理论的核心就是无意识,或者称为潜意识,即人的心理不仅仅存在有意识,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开发的潜意识领域,他构成了心理中“最大、最有力的部分”,虽然我们不知道它的存在,但它对人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Nilsson(1992)等人对正常人运动技能的内隐学习进行了研究。他以可能出现与不可能出现的物体图像为基础,组织实施了被称作“动作决定任务”的实验来评价动态信息的内隐加工。实验结果表明:人类动作中自然动作的启动是有可能的,而不自然的、歪曲的动作并没有显示出启动现象。这就说明了被试者的运动判断中存在有内隐加工[7]。

美国棒球运动的学者Baumeister(1985)研究发现:那些事前通知手的移动过程以及步骤的完成需要集中精力的学生与没有给予任何事前指导的学生相比,前者效果不如后者。通过给予学生奖金等激励措施的对成绩带了负面的影响, 因为这样使得学生主要精力放在了执行任务的步骤,自我意识被提高,行为的自动属性被损害,导致作业不稳定。Master(1992)比较了人们内隐学习或者外显学习或高尔夫投球的技能。比较结果表明,当高度紧张状态下,成绩没有降低的是内隐学习组。所以在高度紧张状态下,在内隐学会的技能上可能发生自动瓦解较少,但有损害的却是对外显学会的规则知识。

Mcleod 和Dimes(1993)证实:物理技能里面的跑步抓板球这类活动可以保持一个确定三角法函数。一些儿童学习此规则仅可以通过板球而不是外显形成的这个规则的假设。Mcleod.Altman 和Goode(1995)研究还表明,“一个展示内隐及外显加工力量的对比的醒目的例子就是从科学努力来讲就要花数十年的心血的儿童轻松发现的规则”。

国外研究者立根与内隐学习研究范式的基础, 以正常人和健忘症患者为被试对象进行运动技能内隐学习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运动技能的内隐学习确实存在, 并且在特定条件下内隐学习比外显学习表现出更好的学习效果。

3.2 我国运动技能的内隐学习研究现状随着内隐学习在运动技能领域的深入研究, 体育心理学研究者开始关注内隐学习在体育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如国内学者任杰(2000)、范文杰(2001)以及丁俊武(2002)等纷纷提出,将内隐学习的思想关注到体育教学和体育能力的培养中。具体来说,内隐学习对体育教育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发挥内隐学习作用,提供多种练习环境。范文杰(2001)提出,为了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 应该在儿童早期进行多项或单项的体育运动项目训练,因为这对促进学生对以后体育项目的喜爱,和提高单项技能有很大好处。另外,对学生或运动员的训练应该让练习者在多种不同的环境中进行练习, 采取任何可能的方式将学生置身于大量的体育情景学习中。任杰和章建成(2000)也提出,如果学习者能够内隐的获得环境规则知识, 我们就没必要在他们练习时去问他们究竟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想学习者提供一些简单明了的语言线索,指明环境中重要信息“在哪里”,而不是“是什么”,让学习者在多种不同的环境下练习。运动技能的掌握离不开丰富的练习环境以及大量的实战环境。只有突破时间、形式上的障碍,在各方面营造内隐学习的条件、氛围,才有利于运动技能的内隐学习[8]。另一方面,改善传统教学方法,激发教与学的积极性。体育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是教学过程的核心。内隐学习的研究表明,人们完全有能力去把握运动技能中暗含的动作要领及规则,于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对学生的启发、引导、指导、释疑等方面(范文杰,2001)。丁俊武、周志俊和任杰(2002)也认为广大体育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采用更为宽松自然的方法。

就如何在教育中运用内隐学习的问题, 众多专家学者还进行了这样的讨论与分析。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教育指导。学习是获得知识的过程,如何有效获得知识,首先要保证相关指导对与学习的有效刺激,激发学生的内隐学习。如在游泳教学时,使用生活化的指导用语———找浮起来的感觉, 比控制身体肌肉更能刺激学生的无意识内隐学习, 进而掌握无意识的控制身体肌肉的规律。其次,外显训练阶段的恰当结合。再次,要让活动贯穿在学习的始终。当前教育提倡的“做中学”是以活动贯穿学习始终从而有效利用内隐学习的最好例证。最后, 内隐学习的适度迁移。目前的研究表明,学习成果的迁移是适度且有限的,教师在对于无意识知识的迁移要有耐心、有准备。

4 体育项目中内隐学习应用的研究现状

从内隐学习被发现至今, 已经有众多学者对其在运动技能领域进行研究, 也用相关实验证明了内隐学习对运动技能的形成有影响。乒乓球教学过程中内隐学习的应用:郭宇刚(2007)等学者证明了在《乒乓球项目中内隐学习效果的探讨》中内隐学习的存在, 研究表明了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不同的学习方法对掌握规则知识的影响。证实了此不同学习方法都能够提高被试的成绩,内隐学习效率基本上接近外显学习。研究还证明了在重复概率但规则不同下两组被测试学习的效果, 结果表明两组的被测试者都已经会利用规则知识。但是如果是模糊的规则条件下,外隐学习的效果要差于内隐学习[9]。

田径教学中内隐学习的应用:刘永东等研究者(2007)的《内隐学习机制在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表明,把内隐学习机制辅助教学应用在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中, 可以防止错误动作的产生,而且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运动成绩和技术水平。利用内隐学习方法获得的运动技能会保持相对更长时间, 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持久力。这种无意识的内隐学习的认识是客观存在的,并且与外显学习同步存在,因此我们不能将外显学习与内隐学习割裂开来, 而是应该了解其内在联系性和技能的连续性[10]。

武术教学过程中内隐学习的应用:陈庆合(2008)等研究者在《内隐学习在武术教学中的应用》中表明,中国武术博大精深,要想真正练习到“出神入化”、“形神兼备”的境界,必须在教学中尽可能的使用各种可能的教学手段,创设许多不同的练习环境,通过多种暗示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内隐学习机制,充分利用学生练习过程中无意识心理倾向,来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挖掘其闲置的潜力,提高想象力、记忆力和创造力等各种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没有学习负担和充满乐趣的良好意识状态,进而迅速掌握海量的武术知识与技能, 使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结合恰到好处,进而加速学习进程,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11]。

篮球教学中内隐学习的应用:武松朋(2010)等研究者在《内隐学习在篮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一文中表明,采用内隐学习和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外显学习为辅的教学方式,都是利用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共同作用来获取篮球的规则知识。但是通过内隐学习为主要手段, 外显学习为辅助手段的教学模式, 利用媒体动、静态图示引导、暗示教学法和表象练习法等教学方式为学生的内隐学习提供更多内隐学习的环境, 从而在学习篮球技术的过程中能进行更多无意识的内隐学习[12]。丁焕香、马爱国(2010)在《内隐与外显学习对篮球战术决策影响的初步研究》中指出,在获得篮球战术决策过程中, 无论在高复杂性情境下还是在低复杂性情境下, 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以及混合学习中均表现出显著的绩效;还发现外显和内隐学习与情景复杂性有相互作用,当处于低复杂性情境下,外显学习不如内隐学习效果好;在高复杂性的情境下,内隐学习不如外显学习效果好;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表现为协同效应[13]。

健美操教学中内隐学习的应用:李亮(2010)等研究者在《内隐学习机制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实验研究》中表明,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利用内隐学习法其教学效果要好于传统式的教学。图示教学法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一致, 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其养成主动求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学生健美操的考核成绩和其得到的实际锻炼大大提高。内隐学习的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内隐学习的机制,其对开发学生个体的心理潜能,特别是无意识潜能具有很好作用,使得学生能够在放松的身心状态中发展思维,学习知识,增强学生的想象力、感知力、创造力,学习效率加速提高。内隐学习对于调动学生内驱力,激发内在学习动机和培养学生体育素养、体育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14]。

在排球教学中内隐学习也有相应的应用:李焕斌(2010)在《内隐学习理论在高校排球选项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指出,运用外显学习与内隐学习结合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对排球技能的掌握,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但是如何才能将内隐学习的理论有效地融合到实际课堂教学中, 其中相关论述的较为抽象[15]。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研究的逻辑起点不是探讨内隐学习与外显教学之间的内在联系, 辩证地诠释基于内隐学习的突出外显教学效果的机理, 而是要么只注重与强调内隐学习功能而忽视了外显练习作用;要么把内隐学习与外显教学的“内外在”联系割裂开来,将二者等量齐观来比较,从而归纳出内隐学习施教效果优于外显教学方法的荒谬结论。很显然,上述研究尚未能把握运动表象与技能习得的内在微观深层联系, 进而揭示形成清晰正确的动作表象对技能习得质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郭秀艳.内隐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42.

[2]张卫.内隐学习及其特征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56-763.

[3]郭秀艳.内隐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52-253.

[4]7D.7C.7Berry,&Z.7Dimes(1993).implicit7Learning:"Theoretical7and7L,mpiri-cal7Issues[J].Hillsdale,NJ:L,rlbaurn.71993:1-36.

[5]杨治良.记忆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290-314.

[6]郭秀艳.内隐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97-117.

[7]M.7J.7Nissen,&7P.7Bullemer(1987).Attentional7Requirements7of7Learning:L,videncebfromb1´erfonnancebMeasure [J].CognitivebPsychology,1987(1).

[8]任杰.运动技能的内隐学习与分心练习———对应激的抵御[J].体育科学(运动心理学),2001(3):71-b74.

[9]郭宇刚.乒乓球项目中内隐学习效果的探讨[J].中国体育科技,2007(3):59-62.

[10]刘永东.内隐学习机制在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6):108-110.

[11]陈庆合.内隐学习在武术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学刊,2008b(8):72-75.

[12]武松朋.内隐学习在篮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2010.

[13]马爱国,丁焕香.内隐与外显学习对篮球战术决策影响的初步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b(2):171-174.

高中研究性学习心得篇8

关键词:内隐学习 体育教学 运动技能

分类号:B84

上世纪后20年,无意识状态下的认知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而在此之前,哲学上对无意识的探讨由来已久,内隐学习就是无意识获得复杂知识的过程,它是一种产生抽象知识,平行于外显学习方式的无意识加工。自20世纪90年代成为认知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以来,内隐学习的研究在众多心理学家的努力下,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在理论上,内隐学习的研究对于理解人类认识过程的本质,特别是对于探明人们获得丰富复杂知识的心理机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在实际应用上,内隐学习的研究成果深刻影响了心理学研究的各个领域,辐射到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科教学论的研究和实践中。很多研究表明,内隐学习的原理已经广泛应用于技能学习、外语教学、品德培养等领域。运动技能的习得对于个体是非常重要的,而由于技能教学的特殊性,很多知识难以用陈述性语言表征,因此内隐学习的原理昭示了内隐学习在体育教学领域的应用前景。本文将探讨内隐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1 内隐学习的概念

内隐学习是一种区别于外显学习的学习过程,它是有机体通过与环境接触,无目的、自动地获得事件或客体间结构关系以及经验,并试图改变其后某些行为的学习。它是一种不知不觉的、对复杂知识和规律的敏感性学习。内隐学习(implicit learning)一词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A.S.Reber于1965年提出。在内隐学习中,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或者陈述出控制他们行为的规则是什么,但却学会了这种规则。杨治良等人研究指出:“大脑对记忆的储存与提取是由‘陈述性记忆’和‘非陈述性记忆’两种不同的系统组成;后者指技能与行为习惯、条件反射、非联系性学习等。其神经机制是脑的纹状体、杏仁核和小脑、反射神经回路的机能”。这表明内隐学习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学习形式,并且这种学习形式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影响,对行为发展和技能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坚持意识与无意识的“冰山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意识的欲望及早年经验的制约。内隐学习的理论渊源来自于无意识理论。当代认知心理学家也发现大量无意识信息对人心理、行为的深刻影响,最突出的就是关于内隐学习的研究。内隐学习的研究,理论上涉及到意识与无意识的重大问题,应用上关系到人类潜能开发的根本问题。经实验证实,内隐学习具有高选择力、高潜力、高效性三大特性和自动性、理解性、抽象性、抗干扰性等特征。启动内隐学习,必将大大提高体育教学的成效,尤其是教师对缄默知识的学习。

2 内隐学习在运动技能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2.1 内隐学习在运动技能学习中的优势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一般把广义的知识分为以下两大类:(1)陈述性知识,指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2)程序性知识,指个人没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来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动作技能属于程序性知识,即它是不能直接陈述的知识,只能通过某种作业形式表现出来。几乎所有的运动技能的教授都不是单单靠书面知识的表达,即“言谈”就可以实现的。无论是体育锻炼中简单动作还是竞技体育中高难度动作的习得,都需要通过实际的反复操作方能领悟出其问的规律技巧,以便应对瞬变的客观情景,这正是内隐学习的优势所在。

长期以来,在运动技能获得中,外显学习的作用被认为是毫无争议的,但对内隐学习的作用认识欠缺。已有研究采用实验方法证实了内隐学习在动作技能学习中的影响。如Milner和Corkin(1968)对健忘症病人的研究表明,健忘症病人虽然不能回忆起刚刚发生的事,但却能够进行正常的动作技能学习。在任杰等人的综述中则述及,在操作镜画(mirror-drawing)任务中,病人的学习曲线与正常人无异;在转子追踪(Pursuit-rotor)、双手跟踪(bimanual track)等其它学习和测验任务中,病人也表现出正常的学习能力。健忘症病人在意识明显受损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正常学习动作技能,这意味着动作技能学习可以内隐地获得。其他运动领域的研究也发现运动技能不仅可以内隐获得,而且内隐学习在运动技能领域还表现出外显学习无法比拟的优势。这种优势主要表现为内隐学习不仅能够使运动技能保持时间更长,而且还有利于复杂运动技能的掌握,以及对各种应激条件的适应。因此,内隐学习对运动技能学习具有重要且独特的作用,这也是内隐学习在动作技能学习中日益受到重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2.2 内隐学习在运动技能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运动技能的学习可以采用外显学习的形式,其典型形式为先让学习者牢牢记住某种运动技能的每一个规则和细节,再根据已经记住的规则和细节进行训练,进而完成运动技能的学习。但是对复杂的,特别是开放性运动技能进行学习时,外显学习不如内隐学习更有效。大量关于运动技能学习中的内隐学习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结论。如有研究通过对投篮技术中的抑制(Choking)现象进行分析,得出通过内隐学习可以提高篮球运动员投篮技术的稳定性、命中率的结论。还有研究发现,内隐学习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健美操运动技能,在排球、跳高、武术等运动技能的教学中也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创造力。研究者丁俊武在其文献中对此方面的实验研究也做了较为全面的回顾。如Milner及其研究团队通过镜画操作(mirror-drawing)、转子追踪(pursuit-rotor)、双手跟踪(bimanual track)等实验对因大脑病变而出现广泛顺行性遗忘现象的病人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遗忘症患者在有意识外显学习受损的情况下(如不能用言语回忆起刚刚发生的事情),仍可内隐地进行动作技能的学习,并表现出与正常人类似的保持现象。该实验表明,当由于神经受损或精神失常,外显认知学习系统发生紊乱时,内隐学习系统的功能依然完好无损。Nissen采用系列反应时(serial reaction time)实验进一步对运动技能的内隐学习进行了研究,发现无意识地、内隐地习得的运动技能虽然不能用言语来陈述(即不能有意识地提取),但却在运动技能的表现中发挥着作用,能有效促进操作成绩的提高。另有Pew,Magill和Wulf等人采用转迹追踪任务(pursuit-tracking tasks)实验对内隐学习开展了系列研究,一致发现:人能够内隐地获得有关运动技能复杂操作的规则知识,从而在无意识中提高运动操作的技能水平。总之,这些研究都支持了内隐学习在运动技能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即运动技能可以在无意识条件下内隐习得。

3 内隐学习对体育教学的启示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为了提高人们接收信息的效率,研究内隐无意识加工问题对于找到适合人类自身特性的信息输入方式,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内隐学习与创造力的要素诸如直觉、顿悟、高峰体验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潜伏于无意识加工之中的创造性的灵感突现以及直觉的研究、对如何改进人的信息提取与利用方式都有着极大的启发。这对当今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为新的体育教学方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3.1 对教学观的影响

内隐学习的研究揭示了无意识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极大地冲击了以理性思维为中心的教育观和学习观,为体育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脑科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大脑两半球功能高度分化,对刺激加工具有半球优势效应。然而,内隐学习的实验检测到除了大脑左、右半球以外,人脑中还存在着许多分离的信息处理器用来实现某种分散的、特殊形式的刺激加工。这表明无意识的学习机制比已发现的有意识思维更能检测微妙的和复杂的关系,对传统以理性思维为中心的认知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人类学习是内隐知识和外显知识相互转化的过程,而长期以来,教育更多地强调条理化、逻辑化、循规蹈矩的外显学习方式,不利于受教育者创造性的发展。因此,在教育活动中不仅要重视外显学习方式,还要关注内隐学习,使内隐和外显学习方式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高效的教学活动。

3.2 对教学活动的启示

3.2.1 对教学方法的启示

上述内隐学习的应用研究对教学活动有很大启发。鉴于运动技能学习的内隐性,为了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应该在儿童早期进行多项或单项的体育运动项目训练,因为这对促进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喜爱和提高单项技能有很大好处。也就是说,对学生或运动员某一技能的训练,应该让练习者在多种不同的环境中进行练习,采取任何可能的方式将学生置身于大量的体育情景学习中。

在学习者进行运动技能的学习时,常常会出现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某些动作要领和技巧而绞尽脑汁,学生也因学不会而劳神费力的情况。这是因为运动技能的掌握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虽然外显学习是认知发展的基本途径,但内隐学习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更为有效。根据内隐学习的特点,在进行运动技能的教学时,学校和教师应该采取任何可能的方式让学习者置身于多种不同的练习环境中,使学习者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体会、领悟和使用某种运动技能,促进学习者运动技能的掌握。

根据内隐学习的特点,学校应坚持多渠道、多途径、持久地进行体育知识的宣传和引导,让学生不自觉地受到熏陶,在接触中潜移默化地学习。例如,通过校会或利用宣传橱窗、广播等形式大力宣传运动技能在每个人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学校还可以每年举办“一会一节”(田径运动会,体育节),同时成立校内各类体育协会和开放体育俱乐部,以形成良好的体育氛围,吸引广大学生自觉参与和观赏,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学生在运动技能领域的学习兴趣。如保加利亚的教学法专家和心理学家洛扎诺夫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暗示学和暗示教学法,为内隐学习研究的深化奠定了基础。在运动技能教学活动中要使用暗示教学法,对体育教学环境进行精心设计,利用语言的暗示,示范的暗示,错觉心理暗示,眼神、表情和手势的暗示,权威的暗示,自我暗示及联想、练习和音乐等各种综合方式,使学生建立起无意识的心理倾向,充分利用学生的有意识和无意识学习功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获得更好的效果。尽管已有学者开展了探索性的研究,但对如何进行适合内隐学习的教学活动还不够明了。内隐学习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学习形式,其与外显学习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因此,在教学方法设计时不仅要关注内隐学习自身特征,还要很好地处理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关系。

3.2.2 对学习策略的启示

内隐学习有着诸多不同于外显认知的特征,且其存在的客观性无论是在科学实验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得到证实,如阈下刺激、启动效应对后继作业易化作用,麻醉期间学习的存在等。早在19世纪末,艾宾浩斯采用实验法来研究记忆的保持与遗忘时就已经发现:学习的内容即使不能回忆甚至再认,也不意味着全部遗忘,实际上仍旧以内隐的方式存在着。实验研究还表明,脑外伤病人在高强度练习和准确反馈条件下,在各任务领域都存在着具有直观性与无意识性的内隐学习效应,并且这种内隐学习效应随着不断地强化策略训练有增强和向外显转化的趋势。对这种内隐无意识加工的认识,可以在学生头脑中确立一种“任何学习方式都是有效的”的观念,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求知欲。比如对于在技能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高原期”现象,从内隐加工的角度看,这一时期或许正在内隐地进行着不为人知的整合操作,只是在当前阶段没有比较明显的外显操作或表现。这一点可以从练习曲线上高原期之后作业绩效的猛增得到一定的支持。因此,不能消极地等待高原期的消失,而是要更加努力地学习。这也与教育心理学中重复学习、强化练习的教学原则相吻合。事实上,重复对于新旧知识的控制性加工和自动加工都有促进作用,只是影响程度不同而已,对自动加工的促进作用会更大一些。重复练习的效果或许不易外显,但其在无意之中已经提高了主体的理解力与学习能力,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此外,随着重复接触次数的增加会产生“纯粹接触效应”,个体对刺激的知觉流畅性也同时得到提高,促进无意识迁移能力提升。因此,内隐学习对学习策略的启示是,个体的学习效果可能不会立竿见影地表现出来,但并不表示没有效果。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反复练习的作用,增强学习者对动作技能的自动化,促进更有效地学习。

3.3 对学科发展的启示

高中研究性学习心得篇9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交往动机 注意品质

当今世界,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鲜明的个性特长,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丰富的创新能力,突出的实践能力,强有力的国际竞争能力。为了赢得这场竞争,世界上许多国家、地区都在进行着教育改革。我国也对现有课程进行重组整合,改变学习方式,进行主题探求等方式的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时代呼唤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性学习应运而生。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中的基础,顺应时代的要求,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语文学科面临的义不容辞而又非常艰巨的任务。下面就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心理的影响谈谈自己的认识。

1.刺激学生的求知需要。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源泉。要适应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需要,语文学生必须要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有关理论和实践经验,要明确研究性学习的概念、本质、特点、开设意义、学习目标、内容确定、实施原则、实施形式、评价方案、管理办法,等等。这无疑会刺激学生对研究性学习尤其是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求知需要。学生的求知需要增强了,有利于适应当今社会,有利于平衡心理,从而有利于自己的心理健康。

2.增强学生的交往动机。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交往动机指人们愿意与其他人进行交往,建立友谊关系需要的心理倾向。“学会分享与合作”既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目标,又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要引导学生学会人际沟通、与人合作、共享信息和创意以及成果,学生自己得敢于与人沟通、善于与人合作、乐于同他人共享信息与创意和成果。这无疑会激发并维持学生交往动机的心理倾向。交往动机的增强、交往能力的提高,对心理健康发展和适应当代社会是十分有利的。

3.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求知兴趣。兴趣是个人力求认识、探究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以特定的事物、人或活动为对象,并常常伴随着积极的情绪。需要是兴趣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为了满足指导学生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需要,学生就会不断地钻研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有关理论,探索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经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求知兴趣将会被极大地激发起来并逐渐得到培养。

4.形成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注意是人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和集中性。有意注意是服从于预定的目的、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自我注意是对自己的身体、行为和观念的注意。语文研究性学习具有很强的目的性,要完成研究任务又需要坚强的意志克服不少困难: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时时注意监控自己的行为和意识。不言而喻,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和自我注意能力。

5.提高学生感知觉的敏锐性。感觉是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在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语文研究性学习重在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在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这些都需要有敏锐的感觉和知觉参与。

6.训练学生的记忆力。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回忆和再认)。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记忆是丰富知识储备,扩大表象储备的有效途径。实施和组织语文研究性学习离不开记忆这种心理因素的参与。学生在组织和参与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会逐渐提高自身信息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的水平,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表象储备、体验储备,使自身的记忆力越来越好。

7.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想像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像力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中少不了想像尤其是创造性想像的参与,这是由语文学习的特点所决定了的。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践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的想像力:会使学生扩大知识的范围,增加表象的储备:会使学生思维处于激活的状态;会在艰苦的研究过程中产生灵感,创造出新的形象。长期进行创造性想像活动,能增强创新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8.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语文研究性学习非常强调培养研究者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解决问题必定要进行思维的心智操作,必须要有较强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比较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具象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所以,从事和指导学生开展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将会大大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思维品质。

9.增强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在亲身参与及组织学生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能使学生进一步培养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学到一些人际沟通技能,注意关心他人,越来越乐意并善于与人合作。这也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实践证明,成功的学生往往是乐于和学生及他人交往的,尤其是善于与学生打交道的学生。

10.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相应的内心体验。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理智感——人在获取知识的活动时所产生的情感。会使学生乐于学习、热爱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高中研究性学习心得篇10

关键词:英语学习;负性情绪;以情优教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8-0100-04

当今社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内各个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日趋频繁,国家对英语人才的需求空前高涨,并且呈渐增趋势。从对人才需求的特点来看,不仅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大量增长,更重要的是,对英语人才的要求发生了变化,迫切需要综合素质高、好学乐学、认知和情感和谐统一的人格特征的英语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而在培养这种人才的过程中,怎样克服学习者的负性情绪就成了关键任务。因此,教育者应该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分析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负性情绪的表现、产生负性情绪的原因,并探索其解决方法,建立起旨在克服负性情绪、提高学习者情绪调节能力的一整套情感性的教学策略体系,才能大幅度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知情合一的英语应用型人才。

一、英语学习者负性情绪研究现状

1.负性情绪研究在西方。在西方,负性情绪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以来情绪心理学的发展。英语学习者情绪因素研究的理论基石为M・阿诺德和R・S・拉扎鲁斯的情绪认知理论和汤姆金斯和C・伊扎德的情绪动机说。阿诺德(Arnold,1950)认为,情绪就是一种感受倾向,此感受倾向朝向评价为好(喜欢)的东西或离开评价为坏(不喜欢)的东西,人们总是随时随地不由自主地评价遇到的任何事物。拉扎鲁斯(Lazarus,1968)将阿诺德所描述的评价过程进一步扩展为评价、再评价过程。人们只要是对与个人生活的重要方面有联系的方面,就会产生情绪体验。每一种情绪均包括生理的、行为的和认知的三种成分,它们在每种特定的情绪中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而又相互作用、互为因果。[1]汤姆金斯和伊扎德的情绪动机理论比认知理论更注意情绪的作用。它认为,情绪对认知的发展和认知活动起着监督的作用。在“情绪―认知―运动”的相互作用中,情绪是认知发展的契机;它激发人去认知、去行动。例如,兴趣激起探究行为,决定认知的选择性和方向;而痛苦、愤怒或紧张情绪则使认知活动变得刻板和狭窄,限制知觉和思维,并干扰利用线索和采取变式。[2]阿诺德的情绪认知论和汤姆金斯的情绪动机说催发并产生了围绕着负性情绪的概念、特征、机制等方面的一系列的研究。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者开始关注学习中存在的情绪变量(affective variables)与学习之间的关系研究。在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这两个维度的研究中,负性情绪的研究成为重点。负性情绪(negative affect),也称消极情绪,包含了一系列令人厌恶的负效价的情绪体验,比如焦虑、抑郁、偏执、敌对等,反映了个体主观紧张体验与不愉快投入。其中,在负性情绪与语言学习的关系方面,Dulay等学者的“情感过滤说”(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认为,负性情绪是一种情感过滤器,阻碍学习者对输入其大脑中的信息的运用,对语言学习产生消极影响。焦虑,作为一种主要的负性情绪,被认为是最关键的心理变量之一。第二语言学习焦虑,是语言学习者所特有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由于其特别影响第二语学习的效果,成为研究者特别关注的领域。Kitano分析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在口语课上产生焦虑的原因。Howitz认为,第二语言学习焦虑和学习成绩之间关系密切。第二语言学习焦虑是产生于外语学习过程中,并且和课堂外语学习相联系的有关自我知觉、信念、情感和行为。Oxford则认为,焦虑与第二语学习者的文化差异、个性特征、学习形式和教学方法综合相关。在负性情绪的调节方面,对情绪调节过程的理解更加深入,强调语言学习过程中不同情绪调节策略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动态的情绪调节过程模式。如Gross的情绪自我调节模型,强调情绪产生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根据体内的自我平衡进行调节;Bonanno认为,情绪调节过程由基本的控制调节过程、预期调节过程和探索调节过程三个阶段有顺序地组织起来。这些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由于负性情绪的多元性、复杂性和动态性等特点,这一研究领域争论颇多,但学术争论带动了一批相关的研究,并孕育着新的研究趋势。

2.负性情绪研究在国内。自80年代开始,国内对英语学习者的负性情绪研究也开始了较多地引进了西方学者的理论,出现了一些理论构想。研究思路多为考察英语学习者负性情绪本身的特点及其对学习效果的消极影响。代表性的研究中,刘梅华、沈明波等分析了国内英语学习者焦虑的原因、表现(如声音发颤等现象)和后果等;闫静分析了造成英语专业学生课堂焦虑的个人和人际方面的因素;石运章研究了非英语专业学生阅读焦虑与性别的关系;成艳萍等分析了英语课堂焦虑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口语表达的影响。2000年以来开始,建立情绪调节理论模式。卢家楣创建了情感教学心理学,乔建中等人提出了知情交融德育模式,郭德俊创立了情绪调节教学模式,而范琳、高德新等则将此模式直接应用于第二语言课堂焦虑调控,这些都为英语学习者的负性情绪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总之,整体看来,我国高校英语学习者的负性情绪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研究范围进一步拓展,从一般性讨论到实证和个案研究;研究内容进一步加深,对负性情绪各因素间的关系的研究也从单一到多元,从孤立到系统化;理论视角从模糊变得明确;量化技术也从简单到复杂。

二、高校英语学习者负性情绪研究中的问题描述

笔者从对英语学习者负性情绪研究的综述中可见,关于高校英语学习者的负性情绪的研究已经初具规模,并不断应用到高校英语的教学实践中去,但是目前的研究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1.研究的范围还有待进一步拓展,研究的程度有待于进一步加深。目前,国内关于英语学习者的负性情绪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负性情绪因素的研究、负性情绪与学习效果的相关性的研究以及负性情绪调控研究。而很少有人研究英语学习中负性情绪的发生机制。这当然有其客观原因,因为要研究负性情绪发生机制,就需要研究大脑中发生的各种过程,而这在现阶段精确研究的难度很大。其二,研究深度不够。负性情绪研究在国内起步于近十年,大多数研究仍为泛泛而谈,或者为国外经典研究的解释和演绎,缺乏“时代性”和“本土化”,缺乏符合本地区英语学习者实际情况的即时即地的研究,而且被试群体过于单一,缺乏普遍性,对于最易受负性情绪影响的大学生英语学习者的情绪调节机制还缺乏实地调查,对于具有地域特点的英语学习情感心理教学模式缺乏创建。就研究视角而言,国内学者大多数基本重复国外相关研究的理论模式,缺乏原创性,仅有少数几位学者如卢家楣等提出了一些理论范式,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将来的研究需要借鉴认知心理学、情感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框架和最近研究成果来加深研究的深度。

2.实证性研究所占比例较低。目前,国内研究内容集中于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特别是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抑郁、压力应对策略等方面,实证性研究所占比例较小。这主要是因为负性情绪因素稳定性较低,各情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高。对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负性情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实证研究难度很大。近十年来,发表在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的论文,涉及实证性研究的不足15篇。而实证性研究是我们建立中国特色的英语教育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实证研究,主要通过对英语学习者的行为观察或者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来研究其负性情绪现状,探讨其存在的规律。以陈美华的研究为例,陈美华就以大学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研究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英语学习中学生的心理情绪因素,尤其是焦虑感的变化及焦虑感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结论,即大学生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英语学习过程中焦虑感降低,学生焦虑感与学习成绩呈负相关。教师应根据计算机网络环境的特点调整和改进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获得更高的学习效率。[3]鉴于实证性研究的重要性,以后的研究者要特别关注实证性研究,要结合我国高校英语学习者的实际状况和面临的问题来开展实证性研究。

3.研究方法有待多样化。目前,外语学习者的负性情绪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受客观研究条件所限,比较单一。在研究工具方面,测量外语学习负性情绪的工具屈指可数。多年来,研究者主要以Horwitz、Horwitz和Cope在1986年提出的外语课堂焦虑评估等级理论(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 Scale)为工具。[4]该评估等级量表自问世之后,便被广泛地应用于实证研究之中。在实际研究中,外语焦虑评估等级量表和问卷调查、访谈、笔试等方法被大量采用。它们虽然相互补充,可以更好地发现问题、阐述根源,但如果作为唯一的研究方法,则极大地制约了负性情绪研究向的深度,所以应该创新研究方法。例如,脑科学方面的先进的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精确地了解学习者大脑中的负性情绪发生过程和情绪调节过程,这方面有很好的范例。例如,陈语、赵鑫等采用认知神经科学技术验证冥想训练对情绪具有调节作用,为研究情绪调节能力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他们通过EEG技术、fMRI技术、MRI等技术发现,正念冥想可促进左侧前额叶脑区激活增强,涉及的脑区主要包括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LPFC)和背内侧前额叶皮层(DMPFC);正念特质是通过改善前额叶对边缘系统反应的调节来实现对情绪的调节作用。而且,这种调节作用还有可能体现为通过冥想训练分离联结在一起的两种自我参照神经机制,从而加强体验性神经机制;正念冥想训练还可以改变与情绪加工相关的大脑结构。[5]这就给我们研究情绪调节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三、高校英语学习者负性情绪研究的框架范式

在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以下高校英语学习者负性情绪研究的范式。通过对高校英语学习者的负性情绪现象和规律的探索,笔者提出了一种情感性的教学模式,以期在英语教学中调节学生情绪、应对学生负性情绪的消极影响。首先,笔者通过大样本的问卷调查来了解高校英语学习者负性情绪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其负性发生形成的心理机制,归纳出其英语学习中应对负性情绪的模式,包括以情优教的教学理念、乐学的情感性教学原则和以调节学习者英语学习情绪的教学方式。消除负性情绪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为目的的情感性操作策略体系,以促进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外语学习情感心理从负性到正性的转化,情感和认知和谐统一,好学乐学,成为具有健全情感心理的英语人才。

要建立此模式,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调查。对高校英语学习者负性情绪的状况的调查,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等形式,特别注意对高校英语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负性情绪产生的原因和一般特点进行考察,着重调查其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负性情绪调节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大学生性别、年龄、人格如外向性和神经质与负性情绪的相关性,并在对调查数据和访谈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的基础上将高校英语学习者的负性情绪类型和模式分类。现状调查,要特别强调调查手段的可靠性、调查范围的针对性和调查类型的全面性。基于对大学生存在的不同种类的负性情绪研究的不足,对具体的高校英语学习中的负性情绪的类型和模式的考察与研究的缺乏,在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可采用FLCAS量表,这一科学的英语课堂焦虑水平测量理论工具,对负性情绪特别是焦虑展开调查并讨论其类型和特点。就调查的范围而言,负性情绪的表现形式是调查的重点。由于长期以来,传统外语教学中以学生成绩的提高为教学目的,这必然导致对认知能力的培养的片面和对情感心理培养的忽视。这种对认知的过度强调,导致了学习者的压力过大,压力过大必然导致负性情绪的出现,导致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的消极影响和忽视学习者健全情感心理的培养。但是,目前的英语学习者负性情绪的调查常常只局限于对情感障碍的调查,主要包括焦虑与抑郁这两种密切相关、却又具有各自的特征的负性情绪。对大学生英语学习负性情绪的调查范围应该扩大,应该特别注意负面情绪类型的全面化和细化,例如对焦虑的调查应细化为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特别是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对外语输入效果包括对外语语言表达流畅性和变通性的消极影响。这是全面了解大学生负性情绪状况的基本途径,只有这样才能为数据分析提供全面完整的资料。另一方面,为增强本研究的针对性和本土化,调查范围也应该深入。目前的调查主要为泛泛的大样本的调查,缺少针对某一小范围的深入调查。只有针对不同地域的学习群体、不同的学校层次和学校类型来展开具体调查,调查数据和资料才能有利于研究的本土化。

2.分析造成高校英语学习者负性情绪现状的原因。负性情绪产生的原因、发生形成的心理机制和情绪变化的规律是这部分要关注的内容。高校英语学习者负性情绪产生的原因,主要应从内驱力系统、主体自身的特质和客体的特质这三个维度来进行分析;英语学习中,负性情绪发生形成的心理机制应通过先进的实验手段来进行研究;负性情绪的变化规律,主要包括认知和情绪的互动关系的变化规律;情绪调节模式,则具体体现在对英语学习中任务选择、动机性努力、认知过程以及情感过程这四个方面。负性情绪如焦虑、害怕、紧张、沮丧、怀疑、厌恶等,是一组复杂的心理因素的组合体。在对英语学习者负性情绪的现状进行分析时,如何对负性情绪进行分类成了研究的前提。关于分类问题,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分类标准和内容。除了生理因素外,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情绪理论”强调认知因素的作用,认为情绪是认知或者评价的副产品,而评价是必然发生的过程。奥尔波特强调人格特质的作用,首次提出了人格特质理论。[6]艾森克则用个性因素分析来确定人格的基本维度,将人格包括内外向和神经质两个基本维度[7]。笔者综合以上分类,有以下几个因素应引起关注:个体与预期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客体与预期之间的关系决定情绪发生的强度。当与个体需要有关的客观事物的发生超出预期时,几乎都能引起较明显的情绪,情绪的强度与超出预期的程度呈正相关;个体与英语学习需要的关系、情绪发生的性质由客观事物所满足(或不满足)的需要意义性来决定:需要与社会利益及个性健康发展相―致时,产生的情绪为积极情绪,否则为消极情绪。评价作为一种介于环境刺激、生理激起和情绪反应之间的认知因素,是情绪产生的根本条件。最后,我们还要强调个体情绪性体验的强化。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要在关注这几个因素的基础上,借鉴心理学的理论框架来进行研究。

3.建立以改善英语学习者负性情绪现状为目的,具有以情优教的理念,并以乐学的情感教学原则为指导的情绪调节教学体系。以情优教的教学理念是建立在学习者的负性情绪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的研究基础上的。学习者的负性情绪,明显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所以培养英语学习者克服负性情绪的能力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习者的外语学习效果,由此确立了以情优教的教学理念。我们可借鉴上世纪90年代末,卢家楣教授等人提出的“以情优教”的教学理念,视教学为以情优教的着力点,使情感朝着积极的方向发挥作用,建立情知互促并茂的教学新格局,把情感作为优化教学的目标和手段,从而充分利用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来促进教学的发展,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抑制负性情绪的消极影响。为了实现这一理念,卢家楣教授进一步提出了乐学的三大原则:寓教于乐原则、以情施教原则、师生情感交融原则。在以情优教的教学理念和乐学的情感教学原则的指导下,我们通过操纵各种教学变量,建立起以调节学生情绪、帮助学生克服负性情绪、培养学习者情绪调节能力为目标的情绪调节教学模式。Gross认为,情绪调节是一个动态过程,指一切改变个体所具有的情绪的种类、产生时间、情绪体验和表达方式的过程。[8]“情绪调节,应该包括所有正性和负性的具体情绪,它不仅包括那些让人感觉难受的负性情绪,如愤怒、悲伤等,也包括快乐、兴趣等一些正性情绪。”[9]实证研究将集中在影响情绪调节能力的因素和变量,强调成败经验、示范效应、社会劝说、情绪状况和生理唤起等途径的重要性。更多的实证研究,将致力于探讨情绪调节能力的提高策略。情绪调节能力对个体的情绪调节和心理健康都有重要影响。因此,了解情绪调节能力的提高途径,进一步提高个体的情绪调节能力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这就要首先对情绪调节能力进行分析,分析情绪调节能力对英语学习者产生的影响,包括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选择、努力的付出、意志的控制以及对学习者的影响存在的性别上的差异性和相似性,以便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培养,以达到克服英语学习中的负性情绪,从而提高学习者英语学习成绩的目的。情绪调节教学模式,应该由诱发、陶冶和激励几个环节组成。我们通过创设情境诱发学习者对英语的学习好奇心、积极性和良好心境;我们通过探究解疑和陶冶学习者的心情,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通过适度的检测评价等激励手段使英语学习者产生成功感和满足感。在这几个环节中,我们始终要注意对学生负性情绪的调节。在这方面,卢家楣提出了一套基于情感教学心理学原理的,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为教学目标的,包括诱发、陶冶和激励结构的、有较为稳定的结构―程序的情感教学模式。[10]这些情感教学模式都可以作为借鉴和填充的框架。

四、结语

总之,本文对英语学习者负性情绪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英语学习者负性情绪的研究,在西方集中在情绪变量与学习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在国内的研究,则以引进西方理论为主,主要存在着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拓展和加深、实证性研究所占比例有待提高、研究方法有待多元化等问题。所以,负性情绪研究仅仅局限于对负性情绪的性质、类型、内容进行厘定和剖析是不够的。这一研究课题,作为情感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应该从跨学科的视角进行,并应加强本研究的时代性和本土化,进一步完善英语学习者应对负性情绪的模式,在重视由机理出发的操作指导基础上,构建具体的操作框架,并赋予研究明显的时代特色和地域特征。只有这样,才能用来指导教学,改善英语学习者的情感心理状况,提高英语学习者应对负性情绪的情绪调节能力,使学习者的认知和情感和谐发展,从而培养出大量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的英语人才,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M.B.Arnold.Feelings and Emotions[M].Academic Press,New York,1970.

[2]C.E.Izard,Human Emotion[M].Plenum Press,New York,1977.

[3]陈美华.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学习心理因素调查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2010,(4).

[4]Horwitz,E.,M.Horwitz and Cope J.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J].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86:125-132.

[5]陈语,等.正念冥想对情绪的调节作用[J].理论与神经机制心理科学进展,2011,(10).

[6]Goyne,J.C.et al:Stress,Social support and the coping process .Ann Rev Psychology. 1991,42;401-426.

[7]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3.

[8]Gross.J. J. The Emergent Field of Emotion Regulation:An Intergrative Review,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J].1998,(2).

[9]黄敏儿,郭德俊.情绪调节的实质[J].心理科学,2000,(1).

[10]卢家楣.论情感教学模式[J].教育研究,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