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眼睛课后反思十篇

时间:2023-11-17 17:47:29

保护眼睛课后反思

保护眼睛课后反思篇1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重难点;突破策略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重难点的突破要依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年龄特征,不同学段的要求以及课型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一、依据目标开展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在教学中围绕主题目标,有目的地开展各种具有实效性的活动是品德与生活(社会)突破重难点的关键。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眼睛的重要性。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了欣赏图片、蒙眼贴鼻子、蒙眼写字等体验活动,之后在谈感受时,有的孩子们说:“世界是这么的美好,假如我们没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就看不到这个美丽的世界了。”有的孩子说:“我蒙着眼睛写字,觉得眼前的一切都是黑漆漆的,很害怕。”还有的孩子说:“如果眼睛看不见,我们就写不好字,还看不见读书。如果眼睛看不见,我们就看不见老师、同学,看不见上学和回家的路。如果我的眼睛看不见,吃饭时不知道吃些什么菜,还会把饭吃到鼻子里。我们的生活、学习就会很不方便。”这样的活动,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眼睛,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是多么的重要啊!除了这样的体验活动,我们在教学时还可以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有效开展“角色互换、猜谜游戏、智能闯关、小辩论、趣味展销、特长表演、小记者招待会”等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中升华,从而达到每一个主题教育的目的,较好地突出重点,有效地突破难点。

二、利用视频创设情境,震撼学生心灵

融情入境的视频,在关键时刻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它在导入新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根据教学重难点突破的需要,搜集现成的视频加以有效利用。在教学浙教版二年级下册《我爱秋天》一课中时,可以直接播放备课手册光盘中的视频资料“小动物过冬”的情境,让学生真切地感受秋天里小动物们的活动。在教学浙教版四年级上册《集体处处有规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观看网络上下载的“地震中遵守规则顺利逃生”、“因闯红灯而酿成惨剧”的视频资料,使学生通过对比感受,体验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进而树立良好的规则意识。

2.根据教学重难点突破的需要,有目的地录制视频。品德与生活(社会)的生活性,决定了本课程要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我们的生命》一课时,为了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在我们成长的背后凝聚着父母家人多少的心血和汗水,教学时可提前录制“家长讲述孩子成长背后的故事”的视频,在课堂上播放,引起情感的共鸣。在教学《劳动成果要珍惜》一课时,可以录制“学生采访菜农、送水工人、建筑工人、环卫工人、交警、医生、教师”等不同职业的劳动者艰辛工作的视频,让学生在采访的过程中体验,在观看的过程中感受,在交流的过程中内化,突破本课“树立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这一教学重点。

三、重视课前小调查,在搜集资料、讨论交流中突破重难点

品德学习的内容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品德学习是为了指导儿童学会生活,健康快乐地生活。课前依据教学的需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中充分搜集资料,在突破重难点方面显得非常重要。例如在教学《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学会保护眼睛。课前可布置学生搜集《我的护眼良方》。课堂上通过讨论交流强化巩固,课后为了督促孩子们把所学应用到生活中,养成保护眼睛的好习惯,可以设计《保护眼睛健康卡》。这样的教学,巧妙地将课前搜集资料、课中讨论交流、课后拓展延伸联系起来,突破了“增强保护意识,学会保护眼睛”这一重难点。在教学浙教版一年级下册《春天说了什么》一课时,可以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布置“在生活中寻找春天的足迹”这一项课前小调查,让学生把找到的春天用写、画、或拍照的方式记录下来。通过课前小调查――找春天,孩子们走进生活认识春天、了解春天、感受春天进而热爱春天。这样一来,《春天说了什么》这一课的教学重难点:“认识春天的特征,主动观察大自然中动植物的变化,感受春天的美好。”便巧妙地得到了突破。在教学浙教版四年级下册《谢谢你们,我的父母》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课前和父母交流自己成长背后的故事并把能见证自己成长的物品带到课堂上。通过课前的调查交流,学生了解了自己成长背后家人爱的付出,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感恩父母。这样的教学把“感恩”这一话题真正融入了孩子们的生活,成为了他们的一种习惯。

四、自主创编儿歌,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品德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该课的特点,创设适当的情境,利用自创儿歌震撼心灵的力量,打动他们的心灵,强化他们的情感体验,升华品德教育的主题。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的教学重点是:掌握科学保护眼睛的方法,学会在生活中保护自己的眼睛。教学时,可利用儿歌:“小小眼睛对我说:光线太强受不了,光线太暗不舒服,读写姿势要正确,少看电视多休息,绿色植物我喜欢,多吃蔬菜和水果,眼保健操坚持做。”进行小结。朗朗上口的儿歌,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在实际生活中可以一边念儿歌,一边提醒自己要保护好眼睛。这样儿歌的运用既突破了重点,又较好地将品德教育延伸到了课外,提高了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在教学浙教版四年级上册《你是我的好朋友》一课时,可以利用儿歌:“你拍一,我拍一,一个人玩没意思;你拍二,我拍二,同学之间最友爱;你拍三,我拍三,三个伙伴真快乐;你拍四,我拍四,玉溪四小最美丽。”开展课前师生互动活动。这样的儿歌游戏,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距离,又能为突出本课“感受友谊的可贵,拥有好朋友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这一主题目标服务,使得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活动一脉相承。

保护眼睛课后反思篇2

课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单元

第10讲

学科

思政课

年级

五年级

学习

目标

1.通过阅读故事、观看视频等,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含义和内涵。

2.通过观看视频、查阅新闻报道、小组合作讨论等,感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性。

3.激发情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能够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

重点

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含义和内涵

难点

能够联系生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生活中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

1.由于河水被污染,导致鱼儿死亡。

2.小区垃圾无人清理,生活环境被污染。

3.青山绿水的画面

思考,对比、分析污染原因。

通过观看图片,使学生感受到环境污染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讲授新课

活动一:生态

课件出示:

1.讲述故事:浙江省安吉县的小村庄—余村的变化

2.图片展示:80年代的余村与现在的余村

3.视频播放:余村变化

活动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学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就像清洁的空气,当我们畅快呼吸时不觉它的珍贵,一旦失去就会无法生存。

2.学习: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3.学习:话语

活动三: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

1.文本学习: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历史上,这里森林广布,水草丰茂。后来,树木被采伐殆尽,大片森林荡然无存,“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自然环境十分恶劣。

2.课件出示:塞罕坝

3.文本学习:20世纪60年代以来,几代塞罕坝人艰苦奋斗,在塞北荒原上成功营造起了全国面积最大的百万亩人工林海,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

4.文本学习:爷爷对他们的感人事迹作出指示,强调要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5.图片展示:治沙队员在塞罕坝荒地上植树造林

6.小组讨论:

(1)曾经的塞罕坝为什么会从“水草丰茂”变成“黄沙漫漫”?

(2)今天的塞罕坝为什么能从“荒原沙地”变回“青山绿水”?

活动四: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1.学习:三大保卫战

2.提问:保护生态环境,生活中,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3.文本学习: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多谋打基础、利长远的善事,多干保护自然、修复生态的实事,多做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好事。

4.播放视频:制止餐饮浪费

5.出示话语:大自然充满乐趣、无比美丽,热爱自然是一种好习惯,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少年儿童要在这方面发挥小主人作用。

6.图片出示:

(1)热爱大自然,爱护小鸟

(2)爱自然爱山水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让孩子

回归自然,亲近大地。

学生观看图片和视频

倾听

思考

诵读

学生学习

学生观看视频

学习倾听

学习倾听

观看思考

思考回答

指名回答

学习了解内容

思考回答

诵读学习

观看视频

诵读

观看图片

思考

通过故事—余村的变化,使学生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让学生知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画面,是我们的追求。

在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2017 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让学生知道:几代塞罕坝人艰苦奋斗,在塞北荒原上成功营造起了全国面积最大的百万亩人工林海,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

我们要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爱绿护绿的意识,用自己的双手为祖国播种绿色,美化我们共同生活的世界。

再次学习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

感受美好环境

课堂小结

我们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我们要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爱绿护绿的意识,用自己的双手为祖国播种绿色,美化我们共同生活的世界。

生态文明建设和我们的生活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让每个同学都做“生态文明”的小小践行者。

板书

第10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让自然生态美最永驻人间

保护眼睛课后反思篇3

我不听妈妈的话,躺在床上看书、趴着写作业还有不做眼保健操。我总算近视了!妈妈无奈的带着我去配眼镜。配了眼镜后,我觉得蛮酷的。下课铃声响了,我的好友叫我去打羽毛球,我背着书包就去了,前面还打得挺顺利的,心里十分得意,自我感觉好极了。但十多分钟后,一个羽毛球飞来,我努力的去接住它。听!什么声音“啪”的一声响!“天啊!我的眼镜碎掉了!”晚上,妈妈不停的责备我,心疼价钱不菲的眼镜啊!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有博士伦隐形眼镜呢!这是什么年代啊!可是科技发达的年代啊!没办法妈妈又给我配了价钱更贵的隐形眼镜。酷是看不出来了,但解决我看东西模糊的问题啊!配眼镜的阿姨反复强调对我说让我每天晚上一定要清洗眼镜。每天都清洗眼镜,使我很烦很烦!终于有一天,我写完作业后,已经好晚了。于是我把眼镜摘下来,想,一天没洗没关系吧!睡觉起来,我就戴上了眼镜。上课时,我的眼睛十分刺痛,还不停得流眼泪,到了晚上放学回家,妈妈看见我的眼睛又红又肿了连忙带我去看眼科医生。医生说,隐形眼镜不干净对眼睛造成非常危险的后果:有可能失明!呀!我为什么要近视啊!

“张容焕,保护眼睛要注意哪些问题?”

保护眼睛课后反思篇4

为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强化学生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提升师生健康、安全素养,相关部门定于2月22日上午举办《开学健康安全第一课》,邀请专家围绕疫情防控、禁毒知识、近视防控和心理健康等专题开展知识宣讲。今天小编整理了2021春季《开学健康安全第一课》专题观后感体会感想五篇供大家参考,共同阅读吧!

2021开学健康安全第一课观后感1我想大多说人看到这几个字的一定反应都是我心理肯定健康,其实不然,我们很多人在心理上都存在这一些不健康的因素,只不过或多或少罢了。

不记得我们是从几年级就开了这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是我们又有多少人真正在乎过呢?又有多少人真正从小就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呢?我想我们的国家是在乎的,我们的老师或许也是在乎的。近年来,很多人因为心理不健康犯下了滔天大罪。

造成心理不健康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小时候家里的溺爱,可能是表现欲,占有欲太强;可能是太过自卑,也可能是太过自负;……特别是在小时候,我们就应该好好的引导。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真正多多的关心孩子,时刻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多多和他们交谈。学校也应该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的教学质量。你们还记得复旦大学的投毒案吗?还记得多少个风华正茂的少年放弃生命吗?还记得那一庄庄惨案吗?我记得每次我们上《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时,我们班里好多人都不听老师讲课,也不愿意跟老师交流,甚至都没有眼神交流。我认为这样是不好的,我们相互之间可以好好的说说话,聊聊天,把内心的想法,可以告诉老师,那样老师才会帮助我们更好的去生活。

其实现在我们的心理医生有许多,心理测试也有许多。我们应该多多的去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不要感觉自己去看心理医生就一定是心理不健康了。其实不是,我们在不高兴时,遇到困难,遇到挫折,心理想不开时,我们都可以去找心理老师去看看,跟他们沟通沟通,她们会帮助我们走出不开心,会帮助我们解决内心的不舒服。而且心理老师都是对外保密的,她们不会把你的信息像外界透露的。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个健康的心理,我们社会也会更加的安全,我生活的环境也会更加的和谐,更加的温馨。

2021开学健康安全第一课观后感2在五月如花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学校小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周。本次活动以“健康,快乐,成长”为主题,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举办各种活动使同学们更好的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活动的形式活泼多样,学生在节目表演、知识抢答、诗朗诵中受到启示。

“心灵感应”活动是以合作为主题的团体心理游戏,培养同学们的合作精神,在合作的过程中感受快乐,体验成长。团体心理游戏包括:心有灵犀,价值大拍卖,走出压力等。其中“心有灵犀”使在没有语言交流并戴上眼罩的情况下进行的数字接。游戏过程中需要每个队员都能心平气和,互相尊重,相信身边的人,在一次次的失败中,不断摸索成功的途径,不断达到心灵的默契。通过本次活动让同学们认识到团队精神和心灵相犀的重要性,多与身边的人沟通理解。每个人都是团队的一份子,只要共同努力,达成共识就能创造奇迹。

“人生感悟”是同学们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教训的总结,通过与他人分享促进共同的发展。心理健康手抄报比赛提高广大同学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更多的接触,了解心理健康。开展“心灵之约”交友会,“心理小课堂”比赛。每一项活动都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平台了解,关注,参与心理健康。

我们学校一直很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记得有一段时间,我班同学刘怡,原来成绩很好,在这段时间里,成绩却是一路下滑,而且下课不再和同学玩耍。老师和同学都觉得不对劲,经过老师调查,原来是她的父母离婚了。生活的阴影笼罩了她,老师经常找她谈心,并在学习上给她帮助。通过老师一次次的开导和同学们的帮助,刘怡终于摆脱了心理阴影,重新变得活泼开朗,成绩也逐步上升。

生命需要呵护,健康需要帮助。我们的学校就像一个大家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让心与健康同行,快乐与成长相伴,使每位同学的明天更美好!

2021开学健康安全第一课观后感3今天参加了我园健康基地的培训活动,在活动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参与性和互动性很强,既有对基本动作概念的总结,又有亲自体验的部分。这种动静交替、互相结合的方式,让我对培训的内容印象深刻。

此次活动的重点是对幼儿园队形和队列的了解。首先在活动中,老师们讨论了队形和队列练习的概念。同时梳理出了整队的基本动作。整队的基本动作对于幼儿园小中大不同年龄班的孩子有不同的要求。在这个环节中,采用了各园共同参与的互动方式。每个幼儿园负责思考一个基本动作,总结出小班、中班、大班的动作要领供大家分享讨论,使概念更加的清晰和完整。同时,我们在思考的过程中,既整理了自己平时教学中的方法,又得到了更好的提升和学习。

其次,在老师的口令也有要求,如"立正"、"稍息"都是短促而简短的口令。"原地踏步""齐步走""向左转""向右转"等口令则需要有预令。队形要求,如小班是围成圆形,一个跟着一个走;中班是切断分队走;大班是左右分队走等等。

然后,在清楚了动作要领后,老师们起身亲自尝试。因为我们不光要懂得理论部分,还要求把老师的动作做到位。因为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孩子有更加健康标准的身形,老师的正确示范是很重要的。所以,老师们听着统一、响亮的口令,排好整齐的队伍,精神抖擞的尝试每个动作……

最后,通过这次可贵而精彩的培训学习,我们更前进了一步。希望这种互动式学习能够更好的开展,希望老师们在活动中都能有更大的收获!

2021开学健康安全第一课观后感4眼睛,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如果近视了,要戴眼镜这是多么的麻烦啊!麻烦一点不重要,重要的是自我的眼睛已经不再那么完美了。为了预防近视,必须要爱护眼睛。

相信大家都会充满疑问,要怎样要爱护眼睛呢在学校,每一天我们都会有五分钟的眼保健操,可是有许多同学都认为没有什么,都在玩闹。但他们并不了解。做眼保健操能够松弛眼部肌肉,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满足眼部充血的需要,使眼部得到充分的休息。能防止近视眼继续加深,如果不是近视眼,还能预防近视。同时我们要注意用眼卫生,千万不能用脏手来揉眼睛,会让细菌感染到眼睛里面。也要坚持充足的睡眠时间,注意营养,加强锻炼和注意营养。看书、看报时眼睛与书面坚持30公分,45度角的距离,并避免长时间近距离使用眼睛。看电视时最少距离3米,不要长时间看着手机与电脑。大家可必须要记住哦!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产品越来越为广泛,每个家庭都离不开它们,虽然这些电子产品给大家带了了许多方便,但也是导致我们近视的最大原因。在我们国家小学生近视率占全国的25%,小学生近视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看电视距离太近、看电视的时间太长、所看电视的画面浓度太深、写作业时的姿势不正确、在光线太强的阳光下看书、在光线太弱的光下看书,长时间的在电脑前,不合理饮食等等。

眼睛一旦近视,将会给我们平添许多烦恼。同学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千万不能掉轻心啊!在我们身边有那么多反面教材,我们可必须不要像他们一样呀。我们要珍惜自我的眼睛,爱护自我的眼睛。健康的身心是做人做事的最基本条件。好好爱护眼睛,让明亮的眼睛伴随我们的一生!

2021开学健康安全第一课观后感5父母赋予了我们生命,大自然赐给我们美好的世界,这世界也因生命的存在而更加精彩,珍爱生命是安全生产永恒的话题。

“生命有多宝贵,安全就有多重要”,那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由于忽视安全所造成的一幕幕悲惨场面而令人震撼,日常发生的每一次安全事故令人触目惊心,我们不难想象,会有多少个家庭会因此家破人亡。这些血的事实,血的教训不得不令我们深思,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起又一起的安全事故,这些讲了千遍万遍的《安全规程》,怎么还会重蹈覆辙,让本该避免的悲剧再次发生呢?是安全责任的淡漠?是安全意识的不足?没有将安全真正放在心上?没有遵守安全制度?没有从根本上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安全教育没有真正触及到他们的灵魂?

许多员工,只是被动地接受安全知识教育,被动地学习一些文件、计划,被动的记录每次安全活动的内容,总认为安全管理工作是领导的事,只要自己注意一点就行,将居安思危、警钟长鸣的安全警句抛之脑后,根本不去想发生事故的根本所在,安全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强化“安全无小事,小事当大事,确保不出事”的安全工作做理念,牢固树立“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和压力感,时刻绷紧安全弦。

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基础把不好,其他工作无从谈起,作为一名员工,首先要从本职工作出发,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从提高业务素质入手,勤学苦练,积极参加本工种的各项技术培训,熟记操作规程,克服精力不集中,干活毛糙的现象,努力打牢安全基础,构筑安全防线,让安全永记心中。

保护眼睛课后反思篇5

课间,我正在批改作业,一个叫天天的女生一本正经地贴在我的耳边说:“我昨天洗澡时发现自己的胸部里长了个小硬疙瘩,以为自己得了癌症呢!”

我扭过头看着她,微笑地问:“啊?后来呢?”

“我就大叫一声,我妈问过之后,摸着我的头说傻丫头长大了,这不是癌症,没事的……我听了妈妈的话后,才稍稍放下了心,可是我还是不太明白是怎么回事,妈妈说,我长大了就知道了,您能告诉我到底是怎么回事吗?”

听完整件事后,我反思到自己的青春期教育工作开展得还是晚了,原准备三年级下学期再给女孩子们专门讲一节迎接青春期的课,看来是可以提前到这学期了。

我拥抱了一下天天,也在她耳边小声说:“你妈妈说得对,老师也祝贺你长大了,明天,我专门给咱们女生上一节课,到时候,你就明白了,好吗?”天天边点头边说:“好!好!谢谢宋老师!”

捕捉到这个教育机会后,当天我便对我校三年级两个班的女生进行了调查:两个班34名女生,有32名女生都提到自己的胸部()里长了“小硬核”,还有两个孩子已经来“好朋友”了。当天晚上,我便整理资料,针对三年级女生设计了一节《“小背心”和“小裤衩”》的性自护班会课。

第二天,我和邻班的老师商量,把两个班的女生集中到一起,集中上了一堂课。上课伊始,我便语重心长地和孩子们说,为了我们更加健康地成长,更加美丽自信,今天在这里我想和大家一起来聊聊有关我们女生的话题,我们女生之间的悄悄话,小秘密。当我刚出示《“小背心”和“小裤衩”》这个题目时,女孩子们有的脸红红的,还有的索性低下了头。我笑着走到孩子们当中,说:“孩子们,今天宋老师要带着你们去了解咱们女孩子这个年龄段的身体和心理的变化,不用害羞,这证明你们要进入青春期了,老师祝贺你们!”孩子们马上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

按着设计思路,我带着孩子走进《“小背心”和“小裤衩”》一课。首先是通过小学生喜欢并容易接受的儿歌“小熊小熊好宝宝,背心裤衩都穿好,里边不许别人摸,男孩女孩都知道”导入新课,引导孩子们想到外衣里面要穿小裤衩和小背心,小裤衩和小背心里面是别人不能摸的。我顺势表扬她们道:“的确,小背心和小裤衩覆盖的地方或者泳装覆盖的地方是我们的隐私部位,是不可以轻易让人看,更不可以碰触的,我们要学会保护。”

我又接着问她们今天都穿小背心和小裤衩了吗,为了保护孩子们的隐私,我让每个人都闭上眼睛,没穿的举手,通过调查发现,34名女生都穿小裤衩了,但只有4个有点胖的孩子穿小背心。我让孩子们把眼睛睁开,公布了调查结果。孩子们那红红的小脸都在笑着,我表扬大家都知道穿小裤衩的同时,告诉孩子们,穿小裤衩不仅卫生,还保护了我们的隐私部位不被别人看到呢!而小背心现在也应该穿上了。因为到了三年级,我们大都处在9岁、10岁的年龄段,即将步入青春期初期,我们的身体会发生明显的变化。随后我又带领孩子们一起了解性器官知识以及她们在未来会发生的一些身体变化。

她们有些害羞地想了解更多身体的秘密。我便趁热打铁,告诉她们如何对两个隐私部位进行自我保健和自我保护。比如要穿纯棉的小裤衩和小背心,每天要清洗卫生等。在最后环节,我提醒孩子们自己的隐私部位一定要保护好,除了父母和医生,不能给任何人看,或者碰触。不管是熟人还是陌生人想看或碰触你的隐私部位,或者说让你感到不舒服的话时,一定要告诉自己的父母,做好自己身体的主人……

记得那节课上,一双双小眼睛始终瞪着,一只只小耳朵始终竖着,生怕漏下什么似的。情不自禁地小组讨论,开诚布公地交流想法,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孩子们整堂课都聚精会神。课后的第二天,很多女生纷纷告诉我,妈妈和自己一起去挑适合自己的小背心和小裤衩了。

基于女孩子在这节课后的一些变化,我又设计了一系列有关女孩和男孩青春期的教学方案,如有关女孩月经的《我的好朋友》、预防的《最熟悉的陌生人》、《角落里的伤害》等,并准备在孩子们需要的正确的时间里给孩子们一一讲解。

我校属于农村校,绝大部分学生都是打工子弟,流动性比较大。父母整天忙着工作,顾不上孩子的学习,更别说青春期教育了。作为一个孩子的妈妈,一群孩子的班主任的我,有责任给孩子们补上这节课。不仅如此,我还准备把《“小背心”和“小裤衩”》等课件分享给她们的家长。

此后,我又在学生课堂的基础上,稍作修改,变成了“家长课堂”,并在家长会上,给家长们作了讲解。从家长会后的反馈表看,家长们都觉得这样的课太有必要了!很多家长说自己早就想给女儿讲这些知识,只是羞于启齿,不知道怎么和孩子说这些事,而家长课堂给他们支了招,他们觉得学校和老师真是用心良苦,纷纷表示希望学校能多安排这样有价值的讲座。

保护眼睛课后反思篇6

1 体态语言运用在课堂调控上

面含微笑、用亲切的目光扫视教室的每一个角落,会解除课堂的压抑,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以愉快的心境投入学习;面容舒展,用期待的目光注视每一个学生的眼睛,会使他们感受到来自师长的重视和鼓励,有助于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地把心中的真挚和诚恳、信任和鼓励、赞美和肯定用眼神和面部表情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同时也注意用它们调控课堂,将一些不利学习的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引导课堂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1.1精神抖擞带学生进入学习角色。教学活动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教师走进教室的姿态,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教师应于上课之前,在教室外停留片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把那些烦恼心情抛置于教室门外,以良好的心境、轻快的步履、精神饱满、举止大方满怀信心地走上讲台。这样良好情绪就能使学生心旷神怡,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更能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试想想:一个满脸倦容、无精打采的教师走进课堂,教学的气氛必然死气沉沉,学生也必然会懒得动脑、动手学习。一位老爱打磕睡的学生说:“每当我们的老师精神抖擞,昂首挺胸站在讲台上时,我的磕睡虫立刻被吓跑了。

1.2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处于J陕乐、饱满、振奋的良好情绪状态。首先教师要把课堂成为与学生情感交流的平台。教师要从高高的讲台走下来,到学生中去,用真诚的微笑、良好的情趣、满腔的热情去面对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只有形成这样的师生关系,学生在课堂上才会大胆的想、大胆的说、大胆的做。以高尚的情感去波及和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的进行学习活动。

1.3维护课堂秩序,优化课堂教学。体态语有时甚至可以代替有声语言,在讲课过程中,如有个别学生不注意听讲,教师讲课的同时用目光注释一下那个学生,即可以保持正常的上课,又不会“语惊四座”,干扰教学。又比如在学生回答问题时,也可以用鼓励的眼神帮助那些不自信和失去信心的学生,敢于回答,勇于回答。如果说眼神是传达形体语言的最便捷方式,那么另一种方法的效果也不容忽视,那就是适当的时候老师要走下讲台,这样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方面拉近了师生心理上的距离,老师是亲切的、是平易近人的,这样双方是更易配合默契。另一方面如果学生正疲倦欲打瞌睡,老师的行进式教学无疑是在给学生无声的警示(别睡觉!老师来了)。而且当有同学窃窃私语时,老师可不动声色地转过去,在他们身边站一站或轻敲一下桌子,老师不经意的小动作却被学生读懂、理解,它胜过尖刻的语言,能灵活地调节课堂气氛,应付教学中的局部变故。此时无声胜有声。由此看来这种行进不仅可以发现和不动声色地处理一些问题,还能让老师放低声音,保护嗓子。如当学生有精彩表现时,教师翘起大拇指,并不断的点头称赞。诸如此类的默契配合,增强了师生问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且用形象刺激学生视觉,给学生生动的印象,比口头语言传递的信息更有效。

2 体态语言在师生互动中

教学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光靠教师的体态语是不够的,教师还应该学会读懂学生的体态语以提高教学效果。学生体态语是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的无声语言,多数是半无意识甚至无意识地显示出来的,具有语言不具备的真实性。学生体态语的本质是对教师发出的教学信息作出形象的反映。为教师教学提供信息资源。读懂学生的眉目语、表情语、手势语和坐姿语。捕捉学生稍纵即逝的心理活动,探明学生真正心思的“蛛丝马迹”,获得真实的教学反馈信息,从而做出教学调整以提高课堂效率。

2.1读懂学生的眉目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一个人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内心的疑问、好恶及态度的赞成与否。学生的目光语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情况。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目光直接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如果学生眼神专注,表里如一,表示正在思考问题。如果发现学生视线集中在教师身上,教师就该高兴了。因为人们在看艺术品、动物或者自己的研究对象时会使用盯视。课堂上,学生盯着教师看表示教师的课上得非常成功。如果发现学生皱眉头或眯起眼睛,那暗示着学生对教师的话疑惑不解,或学生不相信、心存挑剔。此时,教师应该及时调整授课内容,或及时进行讲解,解除学生的疑虑。如果发现学生目光漂浮,神色不定,说明学生分心了,教师可以采取提高音量、叫学生回答问题等措施引起学生注意。

2.2读懂学生的表情语。教师上课要注意观察学生听课的面部表情。通过面部表情也可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如嘴巴张开,眉毛上扬,是惊愕的表情。眉毛微微上扬、双眼略张大,常伴口部微张、嘴角上翘呈微微笑意,这种面部表情表示关注、饶有兴趣。此时教师应设法保持学生兴趣的持续时问。询问的表情是眉毛上扬、眼睛略睁大,嘴微微张开,与表示关注的表情相似,但只是去掉了微笑而代之疑惑的嘴形。疑问的面部表情往往以眉头微皱,微带否定性的声调为特征。此时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解释,帮助学生解除疑惑。

保护眼睛课后反思篇7

一、 在争议处批注,提高理解能力

课标指出,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对文本要有个性化的理解感悟。教学中,经常碰到学生对文本有不同的理解,教师要善于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课堂生成,让学生在争议处作批注,在反馈中进行观点的交锋、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互动,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体验。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生死攸关的烛光》时,学生在学习杰奎琳保护情报的段落时,对文中“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这一句里杰奎琳对司令官“娇声地说”中“娇声”一词的理解呈现出不同的观点:有的学生认为,这是小女孩天性的自然流露,她天真可爱,语言合情合理,唤起司令官对女儿的思念,同意小女孩端起蜡烛走上楼梯;有的学生认为,小女孩“娇声地说”是她急中生智,以此来迷惑司令官,博得司令官的同情,在经得司令官的同意后,镇静自若地一步步走上楼梯,保护情报;有的学生认为,不管怎样,小女孩在危急之中机智地保护情报,令人肃然起敬……

此时,我们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在“娇声”一词旁作批注,批注完之后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理解,使他们明白:不管是小女孩天性的自然流露,还是急中生智的故意为之,都体现出小女孩为了保护情报做的努力。这种多向互动方式的批注交流,使课堂教学信息传递形式由直线单向的平面式,转变为互相交叉的多向立体式,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畅通无阻、反馈及时,达到既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又理解文本的目的。

二、 在细节处批注,提高感悟能力

文本中有些细节描写能够以小见大,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深刻含义。如学习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黑孩子罗伯特》这一课,笔者就尝试让学生找一找文中三处描写“玫瑰花”的细节,体会作者的用意何在,然后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悟。如在结尾处“教堂外面的玫瑰花开得好红啊!”作批注:

生1:教堂外面的玫瑰花真的很漂亮,也写出罗伯特当时高兴的心情,用景物反衬人物的心情。

生2:玫瑰花其实就是罗伯特的笑脸,他以自己的善良、爱心、宽容赢得了丽莎及他爸爸的感谢和尊重。

生3:这一片玫瑰花不只是开得绚丽,更开出了所有黑人的心愿――消除种族歧视,追求民族平等!

生4:黑孩子和红玫瑰交相辉映,白人与黑人终于亲人般地拥抱在一起。

……

学生在批注与交流中,与文本进行亲密接触,在语言文字的丛林中穿梭、咀嚼、品味,有了自己的思考与感悟,有了自己的理解与体验,把作者实写与虚写的写法体会到位,既写出玫瑰花的美,又写出人性的美,让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得到了升华:世上一切隔阂、偏见都可以用真诚、善良、爱心融化!有了爱,玫瑰花儿将开在所有人的心中。

三、 在疑惑处批注,提高解疑能力

“学者先要会疑”,不疑不能激思,不疑不能增趣。教会学生在学习的困惑处质疑,带着问题读书,走进文本,与文本、与作者对话,才能让学生在对话中闪烁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提升思辨的才华。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挑山工》一课时,学生对“挑山工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为什么反而先达到山顶”提出质疑,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挑山工走的路线、走的方式、走的态度以及作者与挑山工的对话当中进行批注。在阅读时,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所描绘的鲜明形象,借助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生活积累,理解作者怎样把“向着目标,脚踏实地,不断攀登”的人生哲理一层一层地表达出来,让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得到共鸣,真正受到道德情操的熏陶和感染。

这样注重多元、自由、个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全力拓展个性化学习时空,打破传统教学“疑从师来”,让学生在读书中质疑,在批注和交流中解疑,这是学生学习中的思考、挑战和探索。

四、 在空白处批注,提高表达能力

在文质兼美的文本中,出于布局谋篇的需要,作者在材料处理上,总是有详有略,有的地方写得含蓄简练,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有的地方意犹未尽,嘎然而止,留有悬念。在这些文本的空白点,开展体验角色言语实践活动,让学生置身于文本提供的场景中,顺着作者的思路、文章的脉络,与文本中的人、事、物展开对话,释放自己对语言文字领悟的情怀,在文中或文尾进行批注式的仿写、扩写、续写,打开学生的视野,习得方法,提高写作能力。如教学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穷人》后,我采用空白点批注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展开想象,补写《帐帘拉开以后》,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的:桑娜和渔夫家里本来就很贫穷了,再增加两口人,以后的生活是怎样的?当西蒙的孩子醒来后,会怎样?请你写一写。孩子们欣然提笔,写下自己的文字。有的写渔夫一家生活更加艰辛,但其乐融融;有的写西蒙的孩子在渔夫夫妇的关心下茁壮成长;有的写西蒙的孩子融入桑娜家庭,和桑娜的孩子一起到海边拾贝壳、补鱼网、玩耍……字里行间流露出穷人的善良、朴实、纯洁,语句那么流畅,情感那么真实,可见在空白点批注为学生提供了练笔的机会,学生的表达能力自然会水涨船高。

五、 在精华处批注,提高评赏能力

对话阅读教学的根基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从而与文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而这种共鸣应该是一种深刻的思考、无声的交流、尽情的宣泄。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文中精华处进行批注,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锤炼语言文字。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慈母情深》时,在“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我的母亲。褪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这个片断处,笔者引导学生批注:

生1:我看到母亲那弯曲的背、瘦弱的背,鼻子酸了。

生2: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这双眼睛里我看到母亲身心俱疲。

生3:瘦弱弯曲的背,疲惫无神的眼睛,我的母亲竟是如此衰老,看到这一幕,那种难以言状的痛,使我哽咽了。

生4:“我的母亲”出现了三次,用排比、倒装的句式,表达“我”没有想到母亲是如此的苍老。

生5:表达了“我”的心痛,“我”在内心深处,一次次告诉自己,那就是“我”的母亲。

保护眼睛课后反思篇8

一、完整的教师素养结构是优秀教师的必备条件

(一)学科素养是教师素养体系的基石

所谓学科,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组织起来的知识和技能的体系,是学校教学内容的基本单位。素养,即修养,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在学科教学实践中所表现出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它包括以学科为核心的学术体系和以学科为核心的能力体系,是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主要凭借,因此,教师学科素养的提升受到了各级教育行政、科研部门的高度重视。

但是,我们还要看到,学科素养只是教师胜任的基础,而非全部。教师的教学要告别高耗低效,还要全面提升教师的素养。专业素养只是教师素养的基本成分,是教师从事学科教学的基础。

(二)完整的教师素养体系构建是教师理想教育活动的支撑

海明威说:“冰山运动之所以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这就是著名的冰川理论。用于解释教师的素养,不妨这样看,就是教师的学科素养仅仅是露出水面的部分,而水面之下的则是由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技术素养、礼仪素养、专业素养、心理素养、道德素养、法律素养、理论素养等构成的教师素养系统。如果教师要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除了不断提高学科专业素养,还必须不断提升其他方面的素养,这些素养就是诗人的“诗外工夫”。

教学也是这样,当前,全国各地为了打造高效课堂,展开了轰轰烈烈的课堂教学改革运动,一时间模式频出,理念纷呈,令人眼花缭乱。每一种模式,都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下功夫,在备课等方面设计细致入微,在作业方面要求更高,检查不停。教师苦不堪言,学生负担沉重,可以说,每一个成绩的背后,都有着一双双疲惫的眼睛。于是,减负口号不断,但负担越减越重。就像希腊神话中西西弗斯手上的巨石,每天被推上山,然后又滚下来,如此周而复始……

(三)关注用眼科学素养,提高育人境界

所谓“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用眼科学素养是教师素养系统的构成元素,不可或缺。在探寻教育艺术的过程中,我们孜孜不倦,往往山重水复,不得出路;蓦然回首,却能雨霁云开,豁然开朗。是的,教育应该充满思想,为此,教师不能仅仅停留于知识传递者的角色,而应该承担知识建构者之职。教师的素养应该全面提升,而且必须与时俱进。在今天,用眼科学素养就是我们最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我把它称之为素养,而不是知识,是因为,经过深入研究,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关乎民族兴衰的大问题。

保护眼睛健康,就是保护民族健康。用眼健康、用眼卫生,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受到重视,形势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严峻。2010年1月3日《成都日报》报道,据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合作开展的防治儿童近视研究项目前期调查显示,我国人口近视发生率为33%,全国近视眼人数已近4亿,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22%的1.5倍。而近视高发群体——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则高达50%至60%,我国是世界上近视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近视眼人数世界第一。近视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问题。看过上面的材料,有些老师震惊之余,难免又生出这样的念头:这与我们有什么关联呢?其实,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与思考的深度,直接影响教师实施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反映教师育人境界的高低。

二、用眼科学素养是教师育人水平的标尺

(一)用眼科学素养,是教育“诗外工夫”的组成部分

眼睛是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是五官之首,有“心灵之窗”的美誉。然而,又有几人认真研究过我们保护视力的现状呢?首先,用眼科学素养是教师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成分和科学素养水平的重要标志。二战后,提升科学素养(Seientific Literacy)成为世界各国公众科学教育和文化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许多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都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了对本国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以期通过科学准确地判断本国公众科学素养的发展和变化趋势,来建立符合本国文化特点的测试指标体系。

近年来,公众科学素养不高已经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十一五”期间中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明显提升,2010年中国(不含港、澳、台地区)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3.27%。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只相当于日本、加拿大、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初的水平。事实上,中国人的基本科学素养缺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为此,有人惊呼,科普已经成为短板。其实,这样的短板又何止是科普,当学生体质下降,我们惊呼,体育已成最短的短板。我想说,学生眼睛保健,是这块短板的标志。中小学生近视率的不断上升和近视的低龄化,正在凸显教育发展畸形状况。一方面,是我们的中小学生在国际竞赛中频频夺冠,另一方面,则是4亿副厚重的眼镜将那些原本应该色彩斑斓的少年人生压得惨不忍睹。

(二)教师用眼科学素养缺乏,制约教育效果发挥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将所有眼睛问题都视为近视,将近视、弱视、散光等情形混为一谈。在陈述中对一些具体数据采用模糊、抽象、笼统的表达,或者由于缺乏相关的知识,教师张冠李戴、概念含混的情形比较突出,制约了教育效果的有效发挥等,反映出我们教师的科学素养同样处于较低水平。

教师由于用眼科学素养构成单一,停留于常识层面,不能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在运用于实践的时候,无法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比如,在教学中,很少有教师关注学生学习的环境、光线、视线等方面的因素,人为造成了教学的不公平,也在客观上造成了教育的不公平。比如课堂座位的安排,我国的中小学、甚至大学,课堂座位都表现为一样的格局:讲台位于教室的前方,座位呈现出“秧田式”排列,全部面向讲台,横成行,竖成列。缺陷显而易见。首先,教师的目光涉及范围有限。传统的大班教学使得教师只能将注意力集中于前排居中的位置,教学无法实现真正的公平性;其次,教师在安排座位时通常是根据学生的身高、性别简单排序,完全没有考虑学生的具体差异。

(三)教师科学素养水平低下,教育功能残缺不全

源于用眼科学素养未能得到应有重视,教师、家长均淡化“预防大于治疗”的意识,对孩子的用眼习惯、视觉环境缺乏持久关注,不能及早发现并及时处理问题,爱眼、护眼常常成为一种运动式的宣传活动。活动之初,标语满街、口号喧天,可谓轰轰烈烈,结果是近视率继续上升、近视低龄化趋势依旧。

与此相对应的是,学校、家长教育活动组织或急功近利、或放任自流,以牺牲学生身心健康、牺牲学生健康视力、牺牲学生明亮双眼为代价。专家指出,我国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生长期处于用眼过度的状态,是导致学生近视的主要原因。另外,新的视力杀手正在加速危害中小学生的视力。据报道,中国作为网民数量第一的国家,还没有成为最先进的电脑、网络科技大国,却率先成为了世界第一的游戏大国和网瘾大国。

为此,有识之士呼吁,老师和家长都要有远见,注意为孩子“减负”,关注青少年用眼健康,尽量增加他们的户外活动时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究员莫干近期在医学杂志《柳叶刀》上撰文称,新加坡小学生平均每天只有30分钟呆在户外,因此有90%的青少年近视;而澳洲小学生呆在户外的时间每天有3小时,儿童的近视率仅10%。

三、提升教师用眼科学素养迫在眉睫

(一)、提升教师用眼科学素养,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切实加强学生视力保护工作,实现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的工作目标,2008年9月,教育部特制定《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及《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岗位职责》《中小学学生预防近视眼基本知识与要求》。2009年6月,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联合下发通知要求推广科学用眼知识,保护青少年眼健康。2012年6月,教育部组织开展中小学生视力保护宣传活动。可见,提升教师用眼科学素养不仅有法可依,而且有法必依。

(二)提升用眼科学素养,助力教育创造“诗意人生”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关心孩子的心灵,从关心身体开始;关心孩子的未来,从关心孩子的眼睛开始;关心孩子的眼睛,从用眼科学开始。拯救中国孩子的眼睛,减缓中国近视眼率急剧上升的趋势,不仅属于医学范畴,也是中国教育领域的大事。塑造灵魂与拯救眼睛同等重要,我们需要有用眼科学素养,需要有科学用眼、护眼的知识,为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学生的“诗意人生”注入科学的能量。

保护眼睛课后反思篇9

一、使用悬念手法,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学生在学习计算机时,往往喜欢上上机操作课,对课堂理论性教学则感到单调,尤其是在学习高级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时表现较突出。此时,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或采取简单批评指责的方法要求学生注意听讲和积极思考,效果不会很好。如果采用电视节目预告中使用的“悬念”手法,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循环语句时,我手举一张纸,设其纸厚0.5mm,接着提问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多少?此时学生会异口同声回答出来。这时学生已经产生了一个疑问,一张纸和珠穆朗玛峰有什么联系呢?接下来话锋一转说道,就用这样的纸(足够大),对折若干次后,就可以达到或超过世界最高峰的高度!学生马上会瞪大眼睛、张开嘴发出惊讶的声音。此时悬念已产生,兴趣也调动起来了,学生会怀着极大的好奇心要编出程序来验证一下这个问题,教师这时恰当地点出编这个程序的几个主要环节,引导学生操作,预期的教学效果就达到了。

二、富有哲理的幽默语言,可让学生轻松愉快掌握知识

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师的幽默是赢得学生喜爱、信赖和敬佩的重要条件。

在计算机课的教学中,基本概念和理论性的教学内容,往往使教师感到棘手,使学生感到抽象、枯燥,记忆较困难。在讲授时,如果教师运用风趣的语言、适当的比喻或与众不同的思维,就能将繁杂化为简洁,沉闷化为轻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在讲解软磁盘的使用时,5寸软盘是将缺口封上为写保护,3寸软盘则是将写保护划片打开时为写保护,比较容易混淆。讲到这一点时,我拿出了一张3寸软盘,将写保护划片打开,让盘片上两个孔对在两只眼睛的位置上,告诉学生,3寸盘上有两只眼睛,当两只眼睛都瞪着时,是处于高度警惕的戒备状态,别人是侵犯不了的(写保护了)。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时(把划片封上)是放松警惕的状态,因此就没有进行写保护。听到这一比喻时,学生都欢笑不已,点头称是,至此,这一教学难点在幽默的情趣中解决了。

在讲到数据库文件记录的删除时,有三个命令:逻辑删除,物理删除,恢复删除。可巧当时正是6月份,天气已热,又是下午课,有个别同学扒在桌子上昏昏欲睡。我说,被逻辑删除的记录并没有从数据库文件中消失,仍然占有物理位置,只是不能参加集体活动了,就像现在我们全班同学大多数都在听老师讲课,而个别同学在睡觉,老师讲的课不能听了,同学们回答的问题也听不到了,他自己已经把自己delete了,我们是将他pack呢还是recall呢?此时同学们都笑了起来,大声说:“recall吧。”与睡觉学生相邻的人已将其捅醒了,醒来的学生不知所措地看着大家笑,一会儿明白了,就不好意思地看着老师。见此情况我又接着说,既然大家都不同意将你pack,你也已经被recall了,那么我们全班这个数据库继续工作。笑声把困意都驱散了,三个命令各自的含义和功能让同学们在笑声中都理解了。

三、含蓄的批评,更能提高教育的实效

教学批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但许多学生由于定势往往对此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使得教学批评收效甚微。其实,学生在学习中发生差错是难免的,此时,教师若厉声厉语地指责和批评,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或者是口服心不服。如果教师采用温和含蓄的语言能使学生消除窘态,缓和气氛,跳出困境,才真正达到了教育的目的。一次,在批改作业时,我发现有几个学生抄袭作业,怎么处理呢?在课上我讲了这样一段话:人们常说,天底下没有两片叶子是完全相同的。可是这次在批改作业时,我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天工造物,奇妙无比,有好几个人的面孔是一模一样的,就像是用克隆技术克隆出来的一样,简直把我惊呆了,难道克隆技术已经普及到我们中学了吗?请你们帮助我解答这个问题。开始学生都煞有兴趣地听着,听着听着那几个抄袭作业的学生表情就显得紧张起来了,当大多数学生笑着说“抄”字时,他们的表情就更不自然了。至此,一个“抄”字正是教师批评的主题,借学生之口点了出来,基本目的已达到了,教师这时就可以顺势而下,点到即可。自始至终没有点名批评,也没有厉声指责,而是用含蓄的语言开导学生,让他们在和谐、愉悦的气氛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

四、设置故错,可启迪学生积极思维

保护眼睛课后反思篇10

每一节成功的说课,都是匠心独运的,集中大家的智慧,更深入、透彻、细致地研读教材,掌握运用教材,真正让教材起到教学之本的作用。

同是一节课,以前自己单独备课、上课,与现在的通过说课之后再去上课,效果大不一样。由于充分考虑了教材的难易程度、学生的接受能力,集合各位老师的优长,采用更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课堂显得更加流畅圆润、丰富立体,师生之间配合更加默契,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都能收到预期的满意效果。采用说课之后上课,学生由衷地表达感受:“老师,以前我不怎么喜欢政治课,但现在越来越喜欢了。”我知道,这得益于说课,集中大家的智慧,奉献给学生的是一道精神大餐,能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学生没有不喜欢的道理。我想,为了这份喜欢,我要在说课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相比课前说课,我更喜欢课后说课。如果说课前说课可以集集体智慧、尽可能穷尽所有问题(其实是不可能的)、做好充分准备的话,那么,课后说课重在反思成功的地方和遗憾之处,以便修订、补充,不断成长,不断提高。

记得在讲《文化生活》一节课时,课堂上我引用了台湾诗人余光中的名篇《乡愁》,当时没有意识到什么。课后说课时,一位老师指出,这是这节课的亮点,“当这段配乐诗朗诵的音乐响起,你没有看到,学生的眼睛瞬间就亮了”,同行略带夸张的评价也让我眼睛一亮,心为之一动。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将诗歌文学巧妙地引入课堂中,增强课堂的人文性、艺术性,减少政治课堂的枯燥性、说教性,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