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学要求十篇

时间:2023-11-17 17:21:27

绿色化学要求

绿色化学要求篇1

关键词:高校、新校区、绿色校园文化

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实施绿色教育、打造绿色校园、构建绿色文化、培养绿色人才、谋求绿色发展已经在我国高校形成绿色行动。而高校的绿色发展必然要以绿色文化作为支撑,因此,建设绿色校园文化无疑是为高校自身的绿色发展夯实坚实基础、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当务

一、绿色校园文化的内涵理解

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在高校空间环境中,以努力促进校园师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校园人的道德素质和文化品质为目的;以全面提高高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发展为目标,由高校内部的全体教师和学生群体在教学科研、校园活动等各个领域所共同创造出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总和。[11其作为一种动态存在,其内涵和外延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发展而不断拓展更新。由于绿色大学要求髙校以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为指导思想,以培养有生态素养人才为核心,在实现科硏、教学、社会服务等功能和学校运行管理过程中体现和践行科学发展理念。121因此,绿色校园文化应是全体师生员工强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思维方式、合理适度利用资源着眼长远发展的行为准则的总和。其内容包括绿色环境的建设、绿色教育的推进、绿色管理的开展、绿色心灵的构建、绿色行为的实施等方面。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师生环境意识,增加环保知识,把专业学习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实现节能减排,把校园建成理念先进、环境优美、低碳环保、生态良好的宜居场所和环境教育基地,促进自然生态保护,为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和谐社会做出贡献。[31

二、绿色校园文化的重要意义

首先,绿色校园文化建设是服务国家战略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以来,在多个场合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学校,应立足国家战略高度,主动服务社会发展大局。《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要求高等学校开展环境教育,将其作为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因此,高校应深入推进绿色大学建设,将教育质量与绿色校园文化紧密结合,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培养符合新时代需求的绿色人才。与此同时,高校立足校园,建设绿色文化,引领社会绿化文化生态,实现绿色发展,也是大学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体现,是应担当的文化使命、应尽的社会责任。其次,绿色校园文化建设是绿色大学建设的重要组成。绿色校园文化建设既是建设绿色大学的有效载体,又是绿色大学建设的外在表现。[4]对内,绿色校园文化以其强大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可将可持续发展核心思想融入到环境建设、教育科研、曰常管理、思想宣传、行为引导等各个方面,通过绿色物质文化、绿色制度文化、绿色精神文化和绿色行为文化的系统构建,促进绿色大学建设的整体推进。对外,通过绿色校园文化打造绿色大学品牌,特色化地体现绿色大学建设成果,树立“绿色办学、绿色发展”的社会形象。与同时,还能以此加强对周围社区的“绿化”,营造绿色文化大环境,带动全社会关注绿色、践行绿色。第三,绿色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绿色人才的有效途径。绿色校园文化作为以绿色为背景的文化教育,对培养绿色人才的作用不言而喻。美国教育家勃菜森说:“任何一所学校环境都在默默地对学生们发表演说,而且人们的确会注意它,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和影响”。这种教育不是纯粹的传教式教育,而是在一种强调绿色的硬件、软件环境中潜移默化的感染和引导师生,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将绿色文化内化为一种思维方式,外化为一种行为习惯。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更易于师生感知并接受,从而达到更好的培养效果。因此,建设绿色校园文化是培养兼具绿色环保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优秀人才的有效途径。

三、建设新校区绿色校园文化的关键因素

1.高度重视规划设计,打造绿色基因

文化是建立在一定物质基础之上的,绿色校园文化建设也必然需要绿色校园硬件设施作为载体。因此,将绿色基因纳入到新校区的整体规划设计,是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先天因素。然而,很多学校在新校区规划和设计中,更多的注重在有限资源内尽量开发可用空间服务于教学管理、科研实验等基本办学需求,没有将绿色发展提升到顶层设计的高度,导致新校区在孕育的过程中就缺乏“绿色基因”,形成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先天。正如书法绘画创作讲求的“意在笔先”,新校区绿色文化建设要避免因构思设计的不成熟致使败笔形成的损失和缺憾,就要将绿色理念融入学校发展战略布局之中。例如,北京中医药大学良乡校区在规划伊始便确立了校区建设的总体目标——建设“人文化、生态化和智能化”相结合的行业首善节约型校园。考虑汉唐时期是中医药发展的鼎盛时期,其人文化则通过浓郁的汉唐风格建筑群来体现;校区生态环境水准很高,绿化率在全国高校范围内遥遥领先,严格控制校区整体容积率在1.0以下;通过智慧化运营,使先进管理方法和IT技术手段相结合实现校园全方位管理的精细化、标准化、闭环化。由此可见,制定符合绿色发展方向的校园规划等宏观层面部署,是实行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的硬件基础,更是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条件。因此,新校区建设应做好顶层设计的“谋绿之功”,下好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先手棋。

2.逐步实现智慧运营,推广绿色技术

新校区建设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新校区的启用一般都要经历边使用边建设的起步阶段。这一特殊时期的校园运营,一般都以保证安全稳定、支持正常教学、满足生活供给为基本目标,而对于无形性、非强制性的文化建设,则受限于人力资源、硬件设施等客观条件,往往被大家忽视,导致校园绿色文化的构建和发展形成极大阻力。绿色校园的基因定位对绿色校园的运营管理提出了更高标准,传统的校园管理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学校和师生绿色发展的现实需求。因此,实现智慧化校园建设既是提高学校管理效率、提升师生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又是现代校园发展的必然趋势。北京中医药大学良乡校区除了利用“一卡通”实现上课、实验、缴费等功能合一外,还引入高科技教学设施和软件系统,打造智慧教室。基于手机定位的制动签到和管理;网管上课、手机上课、电脑上课等多形态教学;云笔记、学习圈边上课边分享,实现社交化学习;线上教学巡视、大数据分析等全方位便捷式教学管理,使教育教学朝着5A标准(Anyone,Anytime,Anywhere,Anydevice,Anycontent)不断迈进。特别是设备控制和环境控制系统,实现对房间的用水、用电、采暖等能源使用情况进行实施跟踪、远程控制和统计计算,同时对用能设备进行实时、分项、分设备重点监测,定期分析设备能耗升高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降低设备能耗,真正实现智慧化节能,让“管绿之技”在学生在曰常生活和学习中得到亲身体验,并将绿色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精心打造景观工程,营造绿色环境

营造绿色环境,发挥其熏陶作用和育人功能,是校园绿色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新校区建设应以“丰富植物品种、保护校园生态、提高绿地质量、建设精品景观”为原则,设计构建充满现代绿色气息、具有绿色文化特色为一体的生态型校园。例如,北京中医药大学良乡校区的中心绿化带设计,其中的人工湖与校旁的刺猬河(中水河)相联通,吸收“海绵校园”的设计理念,一方面,以“排水安全”为出发点和重点,能够减轻校区暴雨季节排洪压力,另一方面,实现了传统雨水管道收集方式与雨水资源有效利用新观念的有机融合。与此同时,营造绿色环境还应注重人文色彩,做到“校在绿中,人在景中”,让学生徜徉其间,受到绿色文化熏陶。例如,北京中医药大学良乡校区利用近三分之一的校园面积集中进行森林化、花园式的绿化种植,结合中医药特色打造“百草园”、“杏林坡”将人文内涵、学科特色和绿色理念完美结合。通过打造“爱绿之景”,让学生接受绿色校园文化,喜爱绿色校园文化,并主动去创造和维护绿色校园环境。

4.传承创新特色文化,提炼绿色精神

校园文化建设无法脱离校园物质基础,校园绿色文化同样无法从整体的校园文化中剥离开来。由此可见,每个学校的绿色校园文化都应该彰显各自的特色和风格。因此,新校区的绿色校园文化应该根据每个学校自身的文化积淀、办学特点和发展理念,通过传承和创新相结合,提炼具有各自特色的“冶绿之魂”。新校区建设为提升校园绿色文化建设水平提供了机遇,可以在一张白纸上描绘更新更美的图画。但这一过程决不能忽视老校区长期形成的文化积淀,造成新老校区文脉的断裂。而是应该将老校区优秀的文化传统作为发展的根基,在新校区传承发扬。北京中医药大学将建校60周年纪念活动的主要活动安排良乡新校区开展,通过塑造“五老上书”雕像、校情校史展览、校友林种植、60周年纪念大会等活动,使学校六十年来的历史积淀得以在新校区扎根、延续。与此同时,良乡校区的校园建设方面提倡“天人合一”的绿色和谐理念;在专业建设方面大力推行“绿色医疗”,在符合时展的客观要求、文化建设内在规律和学校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弘扬优秀传统,创新特色鲜明的绿色文化,实现学校绿色文化建设的一次自我更新和超越。

四、加强新校区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1加强政策引导,推进全周期绿色管理

绿色校园文化的建设主体是学校师生员工,但“绿化”的动力也需要上级管理者和行业引领者给予一定的鼓励和刺激。例如,绿色建筑通过自愿方式申报,以每年100个的速度实现“零起步”;发展至今,在公益性与区域性项目强制实行、商业性项目经济鼓励的政策引领下,使得绿色建筑以每年1000个的新增规模全面推广。由此可见,打造绿色校园,仅靠学校单独努力还远远不够,更需要相关政策的支持、先进技术的推广。例如,构建绿色校园基本建设监管平台、制定绿色校园建设指南和评价标准、提供绿色校园升级改造咨询服务、校园绿色发展资金支持政策等等。不断推广基本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通过“驱绿149之策”夯实绿色校园物质文化基础。

2.拓展学习内容,实行全过程绿色教育

绿色教育是绿色大学建设的核心部分[5],也是绿色校园文化形成的重要途径。为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学校师生员工的行为意识和价值观念,就需要不断丰富教育内容、把握师生在校期间的各个时间节点,全过程、全方位地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渗入教育和实践环劳之中[6]。北京中医药大学自2013年开始,每年新入职员工都要求到新校区参观学习,每届新生入校也都会在新生教育中纳入新校区的介绍。让新进师生充分了解新校区的规划理念、设计思路、建设进展和设施环境,把校园生态化、智慧化、人文化的理念在师生入校之处就注入其心,让其有意识的去感知、了解和融入。此外,通过将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等绿色教育课程设置为必修公共课程,构建科技竞赛、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绿色实践平台,把握师生在教育和学习期间的绿色教育载体;通过支持绿色科技创新、绿色创业项目,引导学生就业绿色发展,鼓励支持学生离校就业选择绿色之路。从入口到出口,把握学生在校期间“染绿之行”的全过程,让绿色校园文化贯穿学生在校的整个时间轴。

3.依托多种载体,实现立体化绿色宣传

宣传工作在绿色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有效开展能够营造良好的绿色校园文化“软环境”,为引导和鼓励师生绿色行为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然而,从建设周期来看,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馆、科技场馆等文化设施一般都在后期修建,硬件设施的不完善必然导致绿色文化活动缺少实施载体。但《系辞传》有云:“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因此,应大胆创新宣传理念,积极调整宣传策略,转变不利局面,化劣势为优势,让“泛绿之光”辐射到校园各个角落。从宣传媒介而言,应主动加强校园网络和新媒体建设,用优秀的绿色文化产品丰富宣传内容,牢牢把握教学系统、社交平台、服务门户等各种信息传播渠道。从宣传范围而言,由于新校区的建设必然经历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因此为全覆盖式的宣传提供可能。绿色标识系统通过视觉刺激绿色神经校园广播系统通过声音传递绿色信息;选评优秀典型通过榜样示范绿色行动。从宣传竞争而言,新校区因条件有限,课余活动形式较为单-,层次略显偏低,因此绿色校园文化活动可文化及其他CULTUREandOTHER哥E以充分体现其活动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占据校园文化活动的“市场份额”,加大绿色校园文化的影响力。

4.培养曰常习惯,倡导生活化绿色行动

绿色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最终要体现在绿色行为当中。因此,在践行绿色校园文化的行动中,应从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绿色化对学生提出基本要求,使听起来“高大上”的“践绿之行”落脚在生活化的钿节之中。教育部对所有学校提出“十大绿色行动”:光盘行动,要求全体师生饭桌上不剩饭菜;垃圾分类,要求在学校和家庭中实行废弃物的科学处理;少用一次性物品,例如餐巾纸、筷子、塑料袋等;合理控制室温,建议适当控制冬天、夏天室内温度,春秋两季建议自然通风;倡导绿色出行,更多通过自行车、公交、地铁等交通工具;建议科学洗澡,节约水量,控制水温;鼓励循环使用校服、课本;以及旧衣零拋弃、重复使用环保袋、拒用奢侈物品等。努力引导师生讲生态文明,少资源消耗,过低碳生活,培养绿色习惯,倡导绿色消费,树立一种适度的物质消费、丰富的精神追求的绿色校园风尚。高校应把握在新校区推进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历史机遇,通过绿色校园文化建设带动绿色大学建设,深入实施绿色可持续发展,为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许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黑龙江.牡丹江师范学院,2016.9-10

[2]曾新,曾眧鹏,曹光杰,赵鹏飞.绿色大学创建的关键领域研究[J].绿色科技,2017,(1):彳77-178

[3]刘建秋,郭利健,段志群.构建绿色校园文化建设体系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14):127-128

[4]金玉婷,陈丽鸿.浅谈绿色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评价[J].才智,2010,(03):189-190

[5]梁立军,刘超.试论s绿色大学”建设的理念与实践一以清华大学为中心的考察[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36(5)83-8/

绿色化学要求篇2

一、绿色化学理念

在化学教学中的贯彻绿色化学是指在反应过程和化工生产中,尽量减少或彻底消除使用和产生有害物质,要求使用化学药品遵循“5R”原则,即:拒用危害品(Reject);减少用量(Reduce);循环使用(Recycle);回收再用(Reuse);再生利用(Regenerate)。在中学化学中绿色化学的目标和任务不是被动地治理环境污染,而是主动地防止化学污染,是一门从源头上拒绝污染的化学。化学教育必须从中学化学教学开始就对学生贯彻这种思想和意识,进行绿色化学教学的实践和创新。

二、绿色化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实践

1.理论教学中的绿色渗透

从绿色化学的角度来看,中学化学中许多物质的制取反应、性质实验、化学工艺等等都是值得讨论和重新考虑的。这给改革课堂教学、课程资源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绿色化学资源的有关内容,在各章节的教学中插入绿色化学的理念。(1)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绿色化学教育,要注意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2)绿色化学知识应以反复出现、螺旋式上升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展现。(3)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环境保护内容及绿色化学因素,积极挖掘隐含的绿色化学教育因素。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采取点—点互动式教学法,即将化学知识点与绿色化学知识点联系起来,每学到一种环境污染物,教师都可将绿色化学中处理、解决这种污染物的方法或原理适当介绍给学生例如:有关酸雨的环境问题的介绍。

2.实验教学中的绿色设计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实现绿色化学的理念,应用科学、合理的试验方法对环境污染进行预防和治理,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体会绿色化学的宗旨和意义。在实验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能否达到目的;(2)所用原料是否绿色、常见、易得;(3)原料反应利用率的高低;(4)实验过程是否科学、绿色;(5)有无造成环境污染,产生“三废”;(6)实验的误差大小等。改进实验方法,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一个好的化学实验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实验现象本身的记忆,而且能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因此化学教师必须致力于寻求好的实验方法,力求使实验变得设计更合理,操作更简单,现象更明显。开发微型化实验,实施绿色化学实验。微型化学是在绿色思想的指导下,用于预防化学污染、对常规实验进行改革而发展起来的新方法、新技术。微型化学实验具有现象明显、效果良好、节约实验药品和时间、减少污染、安全、便携等优点,它符合绿色化学的宗旨,即在实验过程中,尽可能地从源头减少或消除污染。依托多媒体辅助或观看实验录像达到绿色环保要求。在遇到危险性较大抑或伴随有毒、有害物质生成较多的演示实验时,如果教师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同样能够达到演示实验的效果,而且对那些因设备复杂(投资大)、危险性大、反应周期长和操作条件苛刻、常规实验无法开出,但又很重要的实验,以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形式表现出来,寓教于乐,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又体现了绿色化学要求。

3.紧跟高考改革进程,在试题中体现绿色思想

近几年高考题中大量出现了关于运用化学原理进行绿色、环保、安全、节能方面的试题。从2000年全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题在中学化学命题中首次明确使用“绿色化学”一词,到近年几年全国及各省市的高考试题,绿色化学的考题逐年增多。2010年的高考化学试题中如福建卷中大量出现了关于化学生产工艺、元素分析与绿色、环保相关的内容,而且都是大分值的题目。在高考化学试题中体现绿色化学的理念,必定是今后高考化学命题的趋势之一。

绿色化学要求篇3

关键词:绿色制造;生物工程人才培养;大学教育

一、概述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指出,到2025年,制造业绿色发展和主要产品单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建立。实现绿色制造的具体措施: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力度,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积极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这一系列节能环保技术的实施离不开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生物工程人才培养主要服务于轻工食品行业,我国轻工食品行业包括19大类、45种行业,包括食品、造纸、酿酒、软饮料等。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的食品工业企业是42144家,总资产76000亿元[1]。作为重要的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随着人口增长,呈逐年增长的态势。2018年1-9月,规模以上食品工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6万亿元,同比增长5.8%[2]。我国轻工食品行业存在能耗高,废水排放、COD排放水平高等问题,要真正实现节能减排困难重重。我国干制食品吨产品耗电量是发达国家的2-3倍,甜菜糖和罐头食品吨耗水量是发达国家5-10倍。发酵工业是轻工业重点污染行业之一,其废水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的2.3%。2015年全国糖厂综合能耗和COD排放水平分别是发达国家的2倍和9倍[1]。因此,实现绿色制造,是完成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目标之一,而生物工程人才的培养则是实现绿色制造首要任务。

二、基于绿色制造的生物工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绿色制造(GreenManufacturing)人才是制造业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保障,是支撑制造业绿色发展的主体力量。基于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对绿色制造人才的需求,大学教育需要深度对接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绿色制造人才。

(一)基于绿色制造的绿色经济是世界经济也是中国发展的新趋势绿色经济在21世纪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发达国家积极出台绿色发展战略,力争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占有一席之地[3]。在“生产-消费-复原-生产”的循环系统中,人们着重于大力发展生产力,循环系统被破坏,环境问题突显,已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这是我们不得不进行绿色制造的原因。亚洲和太平洋国家的增长率惊人,备受赞誉。高增长率伴随着对环境可持续性的担忧,因为该区域还记录了明显的水和空气质量下降、自然资源枯竭和生物多样性威胁的不利趋势。2005年,亚洲和太平洋地区需要的资源是世界其他地区的三倍,才能创造一个单位的GDP。亚洲的原材料使用量达到了350亿吨,到2050年可以达到800亿吨。2005年,亚太地区占全球能源需求的比例约为35%,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50%。几项研究指出,亚洲是燃烧产生黑碳排放的唯一最大来源。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迫切需要考虑资源效率,即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使用较少的资源,以确保该地区的持续增长和可持续发展[4]。

(二)企业由传统向绿色制造的转型升级亟需相关专业人才从传统制造转向绿色制造涉及全新的就业和培训模式,过去几年中,随着绿色制造的引进,企业转型升级,许多工作正在发生变化[4],造成绿色制造人才的缺乏。以轻工食品为例,技术创新体系是高科技发展的基础,也是“特色轻工”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支撑保障。不论是建立技术中心或技术开发机构,还是实施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加快利用并转化科技成果,无不需要绿色制造人才。绿色制造需要技术创新体系,这是高科技发展的基础,也是“特色轻工”发展的支撑保障。

(三)绿色制造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模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工业化国家向清洁生产转型,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创新对就业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5]。一方面,绿色经济使清洁技术等在工业范围内得以大范围应用,另一方面,由于技术要求提升,造成现有人才无法满足清洁生产的要求。低碳经济的途径通常被视为技术问题,需要工程知识和技能[4]。近年来,我国轻工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约3500万,但科技人员只有100多万人,占从业人员的3%。按国家“十一五”计划,科技人员占比要达到从业人员的6%,缺口100万科技人员[2]。

(四)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是解决绿色制造问题关键绿色制造从原材料获取到制造、从包装、运输、使用、报废、回收、再制造和处理等过程,涉及原料的选择、工艺的设计及确定、生产设备的设计选用、水电汽煤的消耗和循环使用、废渣废水废气的处理排放和回收,是融合多学科的大制造。人才培养要着眼于原料的选择、工艺的设计及确定、生产设备的设计选用、水电汽煤的消耗和循环使用、废渣废水废气的处理排放和回收,才能满足全面推进绿色制造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绿色制造人才的培养要从通识人才培养开始,即不限专业和学科,培养具备综合实现绿色制造能力的人才。

(五)以点带面推动重点领域和全产业链制造业进步技术进步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以点带面,推动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制造业的进步。通过集中优势研发团队对轻工食品等传统制造业进行绿色改造,大力研发推广余热余压回收、水循环利用、重金属污染减量化、有毒有害原料替代、废渣资源化等绿色工艺技术装备,加快应用清洁高效加工工艺,以全面推动全产业链的制造业进步,实现全面绿色生产。

三、目前生物工程人才培养面对的问题

绿色制造是一种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的现代制造模式,其目标是使得产品在从设计、制造、包装、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自然环境负面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综合效益最大,并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6]。制造业绿色发展和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对绿色制造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目前生物工程教育在绿色制造人才培养方面还面临诸多挑战,无法有效对接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要求。

(一)绿色制造培养目的不明确,目标单一绿色制造简而言之就是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然而,在绿色制造培养过程中,仅仅注重节能减排,会令培养目标过分单一。考虑到制造、资源和环境三者的不可分割的关系,绿色制造人才培养应该是全方位贯穿生产和产品使用始终的全过程。由于绿色制造在中国沿海处于起步阶段,对其内涵的理解有待进一步完善。首先,目前存在问题绿色制造培养不能只片面考虑对环境的影响而忽视了制造过程和资源两个大方面。其次,要明确培养目标,以利于绿色制造的教学和培训。

(二)绿色制造与生物工程专业匹配不完善现有专业课程按教育部要求涵盖了本专业知识体系,加上绿色制造专业课程要求后,对教材选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都是考验。首先,目前教材中绿色制造的章节相当鲜见,有清洁生产章节,但与绿色制造要求相去甚远,针对每一专业课程设计绿色制造环节,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其次,绿色制造内容是穿插于专业课程中还是独立成章节也是一个值得考量的问题,现有成熟专业技术加上并不成熟的绿色技术,对学生知识体系的良好构建并不是有益的。如果独立成章节,有脱离现有技术,成空中楼阁之嫌。

(三)绿色制造课程体系不健全绿色制造本身就是一个正在摸索的新生事物,实践性极强。1.在理论课程体系中开设绿色制造,只可能讲授绿色知识,缺少绿色制造的实践环节,有一定局限。2.绿色制造课程本身应形成标准化,便于考核,特别是工科学生在工段设计时可以作为节能的考核指标。3.现有课程只适用于专业型绿色制造人才的培养,不适用于技术交叉学科。

(四)师资队伍绿色教学水平有待提高从学缘结构看,有的师资队伍本身不具备绿色制造知识,更谈不上具备绿色制造意识,无法进行绿色制造教学。部分教师在观念上不重视绿色制造,认为传统轻工食品在绿色制造技术上已无潜力可挖。这些问题均要通过后天的学习培训加以解决。

四、生物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一)明确绿色制造人才培养目标,确立绿色制造培养框架明确培养目标,确立贯穿制造、资源和环境全方位、产品使用全过程的绿色制造人才的培养目标。确立绿色制造培养框架。根据行业特征和地方经济需求,确立绿色制造人才培养框架。培养框架包括绿色知识、绿色制造、绿色行为、绿色态度和绿色价值观。根据绿色培养框架,确立绿色制造人才专业开设、课程开发,强化教学实践和实习实训。

(二)针对行业需求,开设绿色制造专业针对轻工食品45种行业,包括食品、造纸、酿酒、软饮料等展开绿色制造研究。1.强化绿色制造观念,通过企业实践了解绿色制造技术、方法及可行性。针对不同工段实施不同的绿色制造技术改造,统筹安排全企业能源利用。2.通过理论研究向企业提出绿色制造实施方案改进措施,与现有技术形成互补。3.结合企业需求,总结归纳并形成相关的绿色专业,以实践课程方式在学历教育中实施。

(三)完善绿色制造课程体系,加强绿色制造教育实践1.要强化绿色制造实践课程的建设,达到边做边学边体会的教学效果,同时增强绿色制造的社会意义。2.要在某一节能技术领域形成一定范围内的标准化操作或设计规程,以利于对学生考核或作为毕业设计依据指标。3.除了在本专业进行通识人才的教学外,还要进行专业型绿色人才的培养。所谓通识人才,指该类人才分别属于不同专业和学科,具有自身本专业的扎实专业知识,同时了解绿色制造基本常识和理论,具有“绿色理念”的人才根据自身专业在不同岗位上工作。所谓绿色制造专业人才,指具有扎实绿色制造专业知识,专门从事绿色制造工作的专业人才[6]。4.研究发现,终身学习超越了正规教育和培训,包括“技能”和“发展”。全生命的学习有助于帮助学习者获得和整合各种知识和技能,以获得、提升甚至发明新的知识和技能[7]。大学教学要通过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其具备这种素质,将更有利于绿色制造的持续发展与进步。

(四)加强绿色制造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绿色制造教学水平强化与企业合作,定期派出老师深入厂矿企业学习绿色制造技术,了解企业所需,提升自身绿色制造。邀请专家学者到学校开展培训、讲座等多种形式再教育,提升教师的绿色观念,保持与先进水平同步。

(五)教学模式变革1.增加教学内容,结合具体企业技术特点增加实践教学内容,比如灭菌热量回收、冷媒热交换、智能热管理、仿真系统控制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但总体上仍只停留在对知识单元的简单补充上,缺少利用绿色制造对生物工程专业系统知识的有效探究与深入整合。2.改革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合理工艺路线设计和论证、对设备进行合理功率及换热计算和选型论证、对物料及水电平衡进行正确计算。对更复杂的绿色制造工程,还需要更多的学习与培训,以解决能耗、废水排放、COD排放水平高等问题。《中国制造2025》提出:积极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如何将这些原理和技术内容转化为生物工程的专业教学内容,需要重新组织教学体系,利用本专业的合理定位进行具体实施。3.创新教学方法,基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教学内容、知识体系设置并建设相关的认知和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虚拟实验室建设,加深学生对绿色制造的认识,通过在企业建设教学基地,现场培养学生绿色制造。

五、结束语

绿色制造对生物工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明确绿色制造人才培养目标,确立绿色制造人才专业开设、课程开发等生物工程人才培养的方向。具体从完善教学体系,强化师资队伍,改变教学模式,强化教学实践和实习实训以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国食品产业发展报告(2012-2017)(摘登)[N].2018-01-01.

[2]陈克复.轻工食品行业现状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科技途径[J].食品科学技术学报,2010,28(3):1-5.

绿色化学要求篇4

论文摘要:本文从分析北京奥运“绿色理念”的内涵入手,明确建筑业引入北京奥运“绿色理念”的意义,并进一步论析北京奥运“绿色理念”与精益建造思想的互促性,预期“绿色”和“精益”的良性循环。

2008北京奥运会圆满闭幕后,当前的当务之急是推广北京奥运会中成功的理念和方法并灵活应用于各行各业。正值全球对“绿色”的呼声越来越大之际,本文拟针对08北京奥运“绿色理念”的内涵,论析08北京奥运“绿色理念”与精益建造思想的互促性,试图将北京奥运“绿色理念”引入我国建筑业,并力达以“绿色”促“精益”、以“精益”促“绿色”的目的。

l 2008年北京奥运“绿色理念”的内涵

2008年北京奥运“绿色理念”不同于一般的“绿色理念”,而是系统、完整、科学的“绿色理念”,包涵了“生态绿色”、“意识绿色”、“经费绿色”和“管理绿色”四大方面。

1.1生态绿色

生态绿色是指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绿色”,根据奥林匹克要求。奥运会举办城市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必须达到“绿色”标准,这是主办奥运会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1.2意识绿色

奥运会筹办者、奥运会建设者、奥运会举办地居民、奥运会参与者等都必须具备“绿色”意识。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环保、节能、可持续化”等“绿色”观念,并坚定不移地将“绿色”观念贯彻落实下去。例如:奥运场馆的设计和建设除应独具匠心、美观实用之外,还应充分利用环保、节能技术,做到科学文明、经济化及和谐化,并于奥运会后可持续使用。

1.3经费绿色

每一届奥运会的投资都是巨大的,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就因为投资过大造成许多负面影响,因此,奥运会的经费也应该是“绿色”的,即要求奥运会的每项投资都是必需的、应用科学方法和技术、消除一切不必要的浪费,以最少的资源办好奥运会。

1.4管理绿色

举办奥运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很广,管理十分复杂。如果事先没有确立科学的管理原则,就很难于实践中做到科学管理、有效管理。北京奥运会提出了“绿色奥运”理念,也包涵了“绿色管理”理念,即精简管理机构、形成高素质管理组织、充分协调和优化资源配置、在做好计划和控制工作基础上灵活应对各种临时情况。

2建筑业引人北京奥运“绿色理念”的意义

2.1引入北京奥运“绿色理念”有利于提升客户满意度

客户满意度是企业生存的基础,也是评价项目价值的重要指标。客户满意度与客户需求息息相关,因此,要提升客户满意度,首先必须了解客户的最新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有层次之分,当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就有可能产生较高层次的需求。生产力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文化水平的提高使绝大多数人对居住、工作处所的主导需求从“遮风挡雨,安全实用”转变为“安全实用+美观舒适+居住健康(绿色环保)”。如此一来,“绿色”就成为大多数客户的需求倾向,建筑业引入北京奥运“绿色理念”无疑将有效提升客户满意度,为企业的持续生存及发展奠基。

2.2引入北京奥运“绿色理念”有利于降低成本

奥运“绿色理念”包涵“经费绿色”,提倡节俭、节能及消除一切浪费,毫无疑问,建筑业引入奥运“绿色理念”有利于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及项目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2.3引入北京奥运“绿色理念”有利于提升质量

奥运“绿色理念”包涵“管理绿色”,提倡科学管理、高效管理,充分协调和优化组合人、财、物等各种资源,柔性应对突发事件,取得高质量的管理成果,并对环境造成最小影响。因此,建筑业引入北京奥运“绿色理念”,将有力提升企业管理质量和项目质量。

2.4引入北京奥运“绿色理念”有利于缩短项目进度

奥运“绿色理念”的“管理绿色”提倡科学高效的管理,计划和控制系统完善,合理搭接各项工作,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资源,有效保证了奥运项目进度,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建筑业引入北京奥运“绿色理念”。将其所倡导的“管理绿色”柔性应用于工程项目进度管理中,将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项目进度。

3精益建造思想的内涵

精益建造思想最初源于精益生产思想,是指通过多种管理方法和手段,充分激励和动员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以“消除一切浪费”为核心,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根本,追求“零浪费”,不断改进和完善建造过程,最大限度地实现项目目标的一种先进、高效的建造思想。

精益建造思想具有传统建造思想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实践证明:精益建造思想在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和进度管理三大目标管理中都具有卓越的贡献。目前,精益建造的建筑管理模式已在国外得到推广应用并取得丰硕成果,该模式不仅可以降低项目成本,而且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缩短工期、提高质量和客户满意度。例如:据有关资料显示,丹麦大建造商mthoejgaard属下一建筑公司成功应用精益建造的建筑管理模式,公司利润及员工收入增长10%一20%,施工现场安全和工程质量都得到显著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了10%以上。

4北京奥运“绿色理念”与精益建造思想互促互进

4.1“绿色”促“精益”

推广应用精益建造思想是我国建筑业降耗提效、与国际接轨的必由之路。但目前,我国建筑业对精益建造思想尚欠足够的重视,引入北京奥运“绿色理念”可以有效促进精益建造思想的推广和应用。

4.1.1“生态绿色”促进精益建造思想的推广和应用

传统建造思想对客户的“绿色”需求重视不足,“绿色”措施难以充分落实,“生态锰色”往往不到位,客户满意度较低;精益建造思想强调“以客户为中心”,充分重视并满足客户的“绿色”需求,实现生态绿色。我国建筑业引入北京奥运“绿色理念”后,势必要求充分重视“生态绿色”并将“生态绿色”做到位,传统建造难以让人满意,精益建造思想的应用和落实成为必然趋势。

4.1.2“意识绿色”促进精益建造思想的推广和应用

传统建造思想观念落后,强调眼前利益,忽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绿色”意识薄弱,环境污染、能源浪费、质量缺陷等现象屡见不鲜;精益建造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建造全过程与环境视为系统,强调“生态文明、环保、节能、可持续化”等“绿色”观念,降低成本、保证建筑物经济实用的同时,有效降低环境污染、节约物质及能源、提高建筑质量和可持续性。随着我国建筑业引入北京奥运“绿色理念”,其“意识绿色”要求必与传统建造思想相冲突,建筑业的意识革新呼唤先进的精益建造思想。

4.1.3“经费绿色”促进精益建造思想的推广和应用

传统建造浪费现象严重,例如:流程安排不科学;返工;错误的操作;资源配置不合理;计划和控制不力;等等。精益建造思想以“消除一切浪费”为核心,通过识别和分析价值流,精细判断增值活动与非增值活动,消除所有不能创造价值、却必需花费成本的活动(即浪费),精简管理组织并系统设计施工过程和管理程序,优化人、资金、材料、土地、时间等各种资源的配置,利用专门方法和工具(如:最后计划者体系)制定精细计划并实施动态控制,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降低成本,使项目成本较传统建造大幅度下降。“经费绿色”要求下,传统建造方式必将因为经费过高而遭受淘汰。

4.1.4“管理绿色”促进精益建造思想的推广和应用

传统建造思想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难以正确处理项目成本、项目质量及项目进度三者对立统一的关系,其结果往往是:降低工程项目成本就难免降低工程项目质量;提高工程项目质量就难免提高工程项目成本、延长工程项目工期;精益建造思想以其全方位、系统化、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和控制,实现了“低成本、高质量、短工期、少污染、无浪费、高客户满意度”的理想目标。我国建筑业引入北京奥运“绿色理念”后,其“管理绿色”要求势必对我国建筑建设全过程的系统化和科学化管理有更高更新的要求。也对精益建造思想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4.2“精益”促“绿色”

我国目前虽有不少建筑业企业认识到“绿色”的重要性,但真能如北京奥运会那样从“生态绿色”、“意识绿色”、“经费绿色”、“管理绿色”四大方面系统实施“绿色理念”的建筑业企业很少。精益建造思想与北京奥运“绿色理念”相辅相成,应用精益建造思想可以有效促进建筑业引入北京奥运“绿色理念”并系统实现“绿色”理想。

4.2.1应用精益建造思想可以有效促进“生态绿色”

精益建造思想的出发点是客户价值最大化,从项目设计到项目交付使用全过程,始终将客户需求放于首位,通过加强沟通、直接与客户对话等途径及时了解客户的意图,采取边设计边施工的方式提高设计与现场实情、客户需求的符合度,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当前社会背景下,大多数客户追求舒适健康、“绿色”的生活,相应地,在精益建造客户价值最大化思想指导下,实现“生态绿色”势在必行。

4.2.2应用精益建造思想可以有效促进“意识绿色”

精益建造突出“精”字,要求建造全过程,从设计、到生产准备、生产全过程、乃至竣工交付使用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尽善尽美、精益求精,相应地,建造全过程的管理意识也必须与时俱进、紧紧跟上其“精”。因此,应用精益建造思想和意识更新是互为基础的,意识更新是应用精益建造思想的基础,而应用精益建造思想也是意识进一步更新的基础。顺应社会这个大客户对“生态文明、环保、节能、可持续化”的需求,“以客户为中心”、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益建造思想很在乎建筑产品是否满足“生态文明、环保、节能、可持续化”的社会要求,也不断推动着“生态文明、环保、节能、可持续化”等“绿色”意识的形成。

4.2.3应用精益建造思想可以有效促进“经费绿色”

“消除一切浪费”是精益建造思想的核心,精益建造思想在成本管理方面的贡献格外卓越。由于精益建造以先进的精益建造思想为基础,以价值管理、并行工程、最后计划者体系、流程管理等一系列科学方法和技术为工具,使其得以实现在保证质量、缩短工期、提升客户满意度的同时有效降低成本的理想目标,有力地促进了“经费绿色”。

4.2.4应用精益建造思想可以有效促进“管理绿色”

建筑业企业传统管理浪费现象较严重,无法适应以“消除一切浪费”为核心的精益建造思想,因此,精益建造思想的应用必推动管理改良。例如:臃肿的管理机构首先必须精简——低素质、无效益的管理人员也是一种浪费现象,必须马上淘汰;人、资金、材料、时间、机械等资源必须充分调动起来,并且优化配置到项目的各个环节;传统的计划和控制往往由上层管理人员来制定和实施,结果经常因为“计划不如变化快”而与实际情况不符合,造成计划不实、控制不力等不良现象,必须通过精益建造最后计划者体系做好可靠的计划和控制;等等。这一系列管理改良有效促进了“管理绿色”,促进高效、科学的管理。

绿色化学要求篇5

【关键词】绿色营销;战略;对策;绿色营销近视症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环境危机和价值观念的变化,西方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消费者越来越关心环境保护问题,以降低消费品污染和保护环境为主要特征的绿色消费观念代表了当今世界公众消费观念的潮流。现代社会生产方式中,一种将生态工程和基因工程相结合的“绿色科技”促进了一个涉及环境协调、清洁、无公害化的“绿色产业”的发展。在生产上,企业积极引进“绿色科技”,主动承担“绿色责任”,争取生产出无污染,有益人类健康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企业管理上,内部注重培养员工“绿色意识”,外部注重企业形象,无论是生产上还是企业管理上都超越了传统营销的理念。

在国际市场上,绿色的成分越来越浓,形形的绿色产品层出不穷。从“绿色食品”到“绿色用品”,从“生态玩具”到“生态时装”,从“绿色汽车”到“绿色住宅”等等无所不包、无所不有。21世纪科技的高速发展给经济带来了高速增长,但面对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对环境和资源的忧虑,已逐渐转化为消费过程中一种自律行为,他们更青睐适度、无污染、环保的消费。在绿色消费的拉动下,绿色营销观念应运而生,并日渐成为21

世纪世界市场营销的主流。

一、 绿色营销的内涵

绿色营销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末与21世纪之初,英国威尔斯大学的肯・毕提教授在《绿色营销――化危机为商机的经营趋势》一书中指出:“绿色营销是一种能辨别、预期及符合消费的社会需求,并且可带来利润及永续经营的管理过程。”我国的营销学者也指出:“所谓绿色营销,是指企业在营销中要重视保护地球资源环境,防治污染以保护生态,充分利用并回收再生资源以造福后代。”可见,绿色营销是以满足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共同利益为目的的社会需求管理过程,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的市场营销方式。

由此,绿色营销就是指企业以环境保护观念作为其经营哲学,以绿色文化为其价值观念,以消除或减少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为中心,以满足消费者绿色消费需求为出发点,创造和发掘市场机会,并采取适宜的营销手段获取盈利和谋求发展的一种新型营销观念与营销策略。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人们的需要是从低层次向高层次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消费需求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也是不可逆转的客观规律。与传统的营销相比,绿色营销是以绿色消费为前提,是较高层次的消费观念。人们的温饱等生理需求基本满足后,便会产生提高生活综合质量的要求,产生对清洁环境和安全产品的需要。满足绿色需求是绿色营销的出发点,绿色营销是以绿色观念为指导思想的,其所追求的是人类的长远利益与可持续发展,重视协调企业经营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力求实现人类行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绿色营销的重要作用

随着“绿色意识”的增强,消费者购买绿色产品成为时尚和明智之举,而企业也采取积极的防污染技术,通过绿色营销,树立企业“绿色”形象,促进产品销售和企业发展。

1、绿色营销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绿色营销帮助人们确立生态文明道德观,臭氧层的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化大都是因为人类的行为失范所致。所以,人类有计划有节制的开发自然和保护自然,就是一个涉及生态文明的道德问题。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这使得消费者被纳入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规律之内,消费者可以采取符合自然生态演化规律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从而挽救生态危机。绿色营销能帮助人们确立绿色发展道德观,无公害、无污染地发展经济,使经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绿色营销的道德引导作用便体现于此。

2、绿色消费带来新的商机。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对绿色产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绿色法规的实施和绿色组织的建立也促进了一些新的绿色产品的生产。绿色消费的兴起为这些产品的生产提供了大量的市场机会。比如,汽车给人类带来了便利,但同时又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而新型燃料的绿色汽车则追求节能、无污染、要求使用节能装置、新材料等。产品的绿色、市场的绿色乃至产业的绿色必将给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

3、绿色产品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绿色产品的生产过程实质上是对传统生产模式的否定,其关键是在减少环境恶化的同时增加价值,取得利润。如利用企业生产的副产品和废弃物进行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将大大下降,效益得到了显著提高。从另外一个角度讲,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安全的日益重视,绿色产品的销售情况非常乐观,定价相对其他产品要高10%-30%,利润可观。

4、可持续发展战略客观上要求绿色营销。绿色营销由绿色消费驱动,绿色消费是可持续消费。关于可持续消费的定义,联合国环境署于1994年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发表的报告《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中指出:“提供服务以及相关的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减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可见绿色消费完全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符合人类与自然和平相处,共生共荣的生存原理。

5、绿色营销是21世纪企业兴衰的关键所在。保护消费者利益和生态平衡以及政府规范化立法的压力驱使企业必须树立环境观念,开展绿色营销。此外,随着广大消费者对绿色消费的需求不断的增加,企业如果不进行绿色营销,其产品将逐步被市场所淘汰。

三、我国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对策

成功的绿色产品营销向我们展示了绿色消费的巨大潜力。和绿色产品相关的价值定位有5个,分别是效益和成本的有效性;健康和安全;质量表现;象征和地位以及方便性。此外,当绿色产品本身并不具备这五种价值定位时,成功的绿色市场营销计划会结合一些受欢迎的消费者价值来使产品本身更受欢迎。实际上,产品的设计者和营销人员需要把绿色产品的消费者价值和相关的消费者市场联系起来,制定切实可行的绿色产品营销计划。

1、绿色信息。面对大量的绿色商机,企业应从市场需求出发,搜集相关的绿色信息,并结合自身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深入研究信息的真实性和可行性,为企业实施绿色营销提供依

据。绿色信息的搜集包括:绿色消费信息、绿色科技信息、绿色资源和产品开发信息、绿色法规信息、绿色组织信息、绿色竞争信息、绿色市场规模信息等。

2、加大教育宣传引导的力度,尽快培育全社会的绿色意识。针对我国目前人们的绿色意识淡薄的现状,应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教育培训,以提高全民的环境知识水平,增强全社会的绿色意识。绿色消费是绿色营销的前提,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宣传方式,积极传播环保和绿色消费知识,积极引导广大消费者将眼界由自身扩展到自然生态环境及整个社会范围,增强公众环保意识。

3、转变企业的生产经营观念,培育绿色企业文化。传统观念认为人类所需的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导致不少企业只注重短期经济效益而不顾环境效益,认为对环境高投资是无谓地增加生产经营成本,加重企业负担,得不偿失。事实并非如此。实施绿色营销的企业,环境投资应作为成本计入绿色产品价值,从而可以获得比经营同类型非绿色产品更高的利润。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增加环保投入不是企业多余的负担,而是企业节能降耗、拓展市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前瞻性投资。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就要注重培育绿色企业文化。培育绿色企业文化,就必须注重对企业员工的教育与培训,努力使他们把环保和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融为一体。

4、绿色营销组合观念,实施企业营销组合策略,研制绿色产品。绿色产品的生产是绿色营销的支撑点,而开发绿色产品必须从产品的设计、材料的选择、产品结构功能、制造流程的确定、包装和运输方式、产品的使用到废弃物的处理等统筹考虑对环境的影响。研制绿色产品,绿色科技是物质保证,技术的研究和创新为绿色产品的普及提供了有力保障。

5、强化绿色管理。“绿色管理”就是融环境保护观念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生产活动之中。企业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以监督和管理企业绿色营销的实施和发展。绿色营销管理机构的职能主要有:绿色资源和产品开发的管理与控制、绿色信息管理、绿色资源和产品开发的管理与控制、绿色产品质量的检测与控制、企业治理“三废”及其他环境指标的指定与监督管理等。企业只有在绿色管理原则下,才能加快向绿色企业发展转变,推动企业采用各种环保技术,实行清洁生产,生产出符合社会和消费者需要的绿色产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防止营销近视症,促进绿色营销健康发展。

绿色营销必须满足两个目标,就是改进环境质量和提高客户满意度。对这两个目标的错误评判或者是以牺牲后者为代价过度的强调前者都被成为绿色营销近视症。1960年,哈佛大学教授罗斯福・莱维特在著名的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文章,提出了营销近视症的概念。在文章中,他指出,企业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将焦点放在管理产品上,而不是满足顾客需求上。莱维特指出,一个企业,如果过分关注产品而不是消费者的需要,那么他注定要失败,因为消费者会选择那些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产品和新的发明,放弃原有的产品。研究表明,很多的绿色产品失败的原因就是绿色营销近视症,营销人员过度的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产品的绿色上,而忽视了消费者和其他市场参与者对产品其他期望。

除了提供一些消费者并不需要的环境利益之外,在绿色产品不能提供可靠的,持续性的环境效益的时候也可能产生绿色营销近视症。还有很多失败的例子让公司和消费者拒绝绿色产品。消费者不愿意购买绿色产品的主要原因是绿色产品的使用需要一些牺牲,例如不便,高成本,质量欠佳等等,尽管他们能够带来显著的环境效益。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一方面消费者片面的对使用绿色产品有很多的顾虑,另一方面市场上却有很多的绿色产品实际上是很好的,他们可以带来方便、低运行成本和更好的质量。通常来说,这些产品的营销并不只强调绿色效益,因此消费者并不会马上就把他们当作绿色产品,并对他们的绿色效益产生误解。比如说,对于Marathon和一些其他高价品牌的荧光灯的偏好可以被归结为能源的节约与寿命的延长。当消费者被所谓的非绿色效益征服的时候,他们会更愿意接受这些绿色产品。其他的一些环境产品通过微市场营销或者提供主流外观也获得了极大的市场成功。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进一步强化人们的绿色意识,进一步推进绿色活动,从而形成企业经济行为绿化的动力,这一方面将迫使企业大力发展集约型循环经济,采用绿色技术,进行绿色生产;另一方面将促使消费者观念的转变,不再满足于优越的物质享受而追求更自然更健康和谐的生活,形成绿色环保意识。消费者观念的转变将体现在消费上,最终形成绿色消费的新时尚。作为社会经济系统中基本单位的企业, 只有顺应这一历史潮流, 把实施绿色营销融入到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中去,与社会和自然环境和谐发展, 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企业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实践绿色市场营销战略是当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在新形势下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徐学敏,绿色营销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J].武汉大学学报,2007(6),26-28

[2]孙洪庆.我国绿色营销的困境与对策[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8(1),14-15

[3]彭攀,唐花英,郭国化.略论绿色销售及其实施对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5).

[4]Jacquelyn A Ottman Avoiding Green Marketing Myopia――Ways To Improve Consumer Appeal For Environmentally Preferable Products. Environment June. 2006,36-37

绿色化学要求篇6

论文摘要:本文从分析北京奥运“绿色理念”的内涵入手,明确建筑业引入北京奥运“绿色理念”的意义,并进一步论析北京奥运“绿色理念”与精益建造思想的互促性,预期“绿色”和“精益”的良性循环。

2008北京奥运会圆满闭幕后,当前的当务之急是推广北京奥运会中成功的理念和方法并灵活应用于各行各业。正值全球对“绿色”的呼声越来越大之际,本文拟针对08北京奥运“绿色理念”的内涵,论析08北京奥运“绿色理念”与精益建造思想的互促性,试图将北京奥运“绿色理念”引入我国建筑业,并力达以“绿色”促“精益”、以“精益”促“绿色”的目的。

l 2008年北京奥运“绿色理念”的内涵

2008年北京奥运“绿色理念”不同于一般的“绿色理念”,而是系统、完整、 科学 的“绿色理念”,包涵了“生态绿色”、“意识绿色”、“经费绿色”和“管理绿色”四大方面。

1.1生态绿色

生态绿色是指 自然 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绿色”,根据奥林匹克宪章要求。奥运会举办城市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必须达到“绿色”标准,这是主办奥运会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1.2意识绿色

奥运会筹办者、奥运会建设者、奥运会举办地居民、奥运会参与者等都必须具备“绿色”意识。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环保、节能、可持续化”等“绿色”观念,并坚定不移地将“绿色”观念贯彻落实下去。例如:奥运场馆的设计和建设除应独具匠心、美观实用之外,还应充分利用环保、节能技术,做到科学文明、 经济 化及和谐化,并于奥运会后可持续使用。

1.3经费绿色

每一届奥运会的投资都是巨大的,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就因为投资过大造成许多负面影响,因此,奥运会的经费也应该是“绿色”的,即要求奥运会的每项投资都是必需的、应用科学方法和技术、消除一切不必要的浪费,以最少的资源办好奥运会。

1.4管理绿色

举办奥运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很广,管理十分复杂。如果事先没有确立科学的管理原则,就很难于实践中做到科学管理、有效管理。北京奥运会提出了“绿色奥运”理念,也包涵了“绿色管理”理念,即精简管理机构、形成高素质管理组织、充分协调和优化资源配置、在做好计划和控制工作基础上灵活应对各种临时情况。

2建筑业引人北京奥运“绿色理念”的意义

2.1引入北京奥运“绿色理念”有利于提升客户满意度

客户满意度是 企业 生存的基础,也是评价项目价值的重要指标。客户满意度与客户需求息息相关,因此,要提升客户满意度,首先必须了解客户的最新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有层次之分,当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就有可能产生较高层次的需求。生产力的 发展 及人们生活水平、文化水平的提高使绝大多数人对居住、工作处所的主导需求从“遮风挡雨,安全实用”转变为“安全实用+美观舒适+居住健康(绿色环保)”。如此一来,“绿色”就成为大多数客户的需求倾向,建筑业引入北京奥运“绿色理念”无疑将有效提升客户满意度,为企业的持续生存及发展奠基。

2.2引入北京奥运“绿色理念”有利于降低成本

奥运“绿色理念”包涵“经费绿色”,提倡节俭、节能及消除一切浪费,毫无疑问,建筑业引入奥运“绿色理念”有利于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及项目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2.3引入北京奥运“绿色理念”有利于提升质量

奥运“绿色理念”包涵“管理绿色”,提倡科学管理、高效管理,充分协调和优化组合人、财、物等各种资源,柔性应对突发事件,取得高质量的管理成果,并对环境造成最小影响。因此,建筑业引入北京奥运“绿色理念”,将有力提升企业管理质量和项目质量。

2.4引入北京奥运“绿色理念”有利于缩短项目进度

奥运“绿色理念”的“管理绿色”提倡科学高效的管理,计划和控制系统完善,合理搭接各项工作,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资源,有效保证了奥运项目进度,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建筑业引入北京奥运“绿色理念”。将其所倡导的“管理绿色”柔性应用于工程项目进度管理中,将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项目进度。

3精益建造思想的内涵

精益建造思想最初源于精益生产思想,是指通过多种管理方法和手段,充分激励和动员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以“消除一切浪费”为核心,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根本,追求“零浪费”,不断改进和完善建造过程,最大限度地实现项目目标的一种先进、高效的建造思想。

4北京奥运“绿色理念”与精益建造思想互促互进

4.1“绿色”促“精益”

推广应用精益建造思想是我国建筑业降耗提效、与国际接轨的必由之路。但目前,我国建筑业对精益建造思想尚欠足够的重视,引入北京奥运“绿色理念”可以有效促进精益建造思想的推广和应用。

4.1.1“生态绿色”促进精益建造思想的推广和应用

传统建造思想观念落后,强调眼前利益,忽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 发展 ,“绿色”意识薄弱,环境污染、能源浪费、质量缺陷等现象屡见不鲜;精益建造思想以 科学 发展观为指导,将建造全过程与环境视为系统,强调“生态文明、环保、节能、可持续化”等“绿色”观念,降低成本、保证建筑物 经济 实用的同时,有效降低环境污染、节约物质及能源、提高建筑质量和可持续性。随着我国建筑业引入北京奥运“绿色理念”,其“意识绿色”要求必与传统建造思想相冲突,建筑业的意识革新呼唤先进的精益建造思想。

4.1.3“经费绿色”促进精益建造思想的推广和应用

传统建造浪费现象严重,例如:流程安排不科学;返工;错误的操作;资源配置不合理;计划和控制不力;等等。精益建造思想以“消除一切浪费”为核心,通过识别和分析价值流,精细判断增值活动与非增值活动,消除所有不能创造价值、却必需花费成本的活动(即浪费),精简管理组织并系统设计施工过程和管理程序,优化人、资金、材料、土地、时间等各种资源的配置,利用专门方法和工具(如:最后计划者体系)制定精细计划并实施动态控制,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降低成本,使项目成本较传统建造大幅度下降。“经费绿色”要求下,传统建造方式必将因为经费过高而遭受淘汰。

4.1.4“管理绿色”促进精益建造思想的推广和应用

传统建造思想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难以正确处理项目成本、项目质量及项目进度三者对立统一的关系,其结果往往是:降低工程项目成本就难免降低工程项目质量;提高工程项目质量就难免提高工程项目成本、延长工程项目工期;精益建造思想以其全方位、系统化、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和控制,实现了“低成本、高质量、短工期、少污染、无浪费、高客户满意度”的理想目标。我国建筑业引入北京奥运“绿色理念”后,其“管理绿色”要求势必对我国建筑建设全过程的系统化和科学化管理有更高更新的要求。也对精益建造思想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4.2“精益”促“绿色”

我国目前虽有不少建筑业 企业 认识到“绿色”的重要性,但真能如北京奥运会那样从“生态绿色”、“意识绿色”、“经费绿色”、“管理绿色”四大方面系统实施“绿色理念”的建筑业企业很少。精益建造思想与北京奥运“绿色理念”相辅相成,应用精益建造思想可以有效促进建筑业引入北京奥运“绿色理念”并系统实现“绿色”理想。

4.2.1应用精益建造思想可以有效促进“生态绿色”

精益建造思想的出发点是客户价值最大化,从项目设计到项目交付使用全过程,始终将客户需求放于首位,通过加强沟通、直接与客户对话等途径及时了解客户的意图,采取边设计边施工的方式提高设计与现场实情、客户需求的符合度,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当前社会背景下,大多数客户追求舒适健康、“绿色”的生活,相应地,在精益建造客户价值最大化思想指导下,实现“生态绿色”势在必行。

4.2.2应用精益建造思想可以有效促进“意识绿色”

精益建造突出“精”字,要求建造全过程,从设计、到生产准备、生产全过程、乃至竣工交付使用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尽善尽美、精益求精,相应地,建造全过程的管理意识也必须与时俱进、紧紧跟上其“精”。因此,应用精益建造思想和意识更新是互为基础的,意识更新是应用精益建造思想的基础,而应用精益建造思想也是意识进一步更新的基础。顺应社会这个大客户对“生态文明、环保、节能、可持续化”的需求,“以客户为中心”、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益建造思想很在乎建筑产品是否满足“生态文明、环保、节能、可持续化”的社会要求,也不断推动着“生态文明、环保、节能、可持续化”等“绿色”意识的形成。

4.2.3应用精益建造思想可以有效促进“经费绿色”

“消除一切浪费”是精益建造思想的核心,精益建造思想在成本管理方面的贡献格外卓越。由于精益建造以先进的精益建造思想为基础,以价值管理、并行工程、最后计划者体系、流程管理等一系列科学方法和技术为工具,使其得以实现在保证质量、缩短工期、提升客户满意度的同时有效降低成本的理想目标,有力地促进了“经费绿色”。

4.2.4应用精益建造思想可以有效促进“管理绿色”

建筑业企业传统管理浪费现象较严重,无法适应以“消除一切浪费”为核心的精益建造思想,因此,精益建造思想的应用必推动管理改良。例如:臃肿的管理机构首先必须精简——低素质、无效益的管理人员也是一种浪费现象,必须马上淘汰;人、资金、材料、时间、机械等资源必须充分调动起来,并且优化配置到项目的各个环节;传统的计划和控制往往由上层管理人员来制定和实施,结果经常因为“计划不如变化快”而与实际情况不符合,造成计划不实、控制不力等不良现象,必须通过精益建造最后计划者体系做好可靠的计划和控制;等等。这一系列管理改良有效促进了“管理绿色”,促进高效、科学的管理。

绿色化学要求篇7

【关键词】绿色设计理念;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应用分析

前言

近年来我国工业化进程日益加快,机械设计制造的生产量持续增加,耗费的资源不断增多,导致污染物派往越来越多,给我国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分析我国经济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绿色环保"、"节能"是我们必然的选择,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有效策略,目前绿色理念已经渗入到各行各业的发展战略。因此在机械设计制造中注入绿色设计这一全新元素,显得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

一、机械设计制造绿色设计理念概述

机械设计是机械制造企业生产中的第一步,机械设计水平同时也对机械总体性能有着直接影响,其主要是结合机械产品的使用要求,对产品的结构、零件材料、零件形状、零件大小、运作原理、运行方式、能量传递等各方面内容进行分析和精密的计算,进而设计出符合使用要求的机械产品。绿色设计理念在机械设计原有基础上,充分考虑机械产品对能源、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使机械产品在保证稳定性与实用性基础上,最大限度的降低机械产品对能源的消耗,同时减少机械产品对自然环境产生的污染。主要将产品的设计眼光投放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上,将绿色产品设计的要求作为设计约束条件,提倡无废物、可回收的产品设计技术。在保证产品的质量、功能以及使用寿命等。绿色设计的核心为3R原则--Reduce、Recycle、Reuse,即减少环境污染、减少能源消耗、产品的回收再利用。绿色理念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阶段,在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阶段之初,人们将目光放到了经济利益的追求上,因而忽略了它。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为了经济建设得又好又快发展,也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绿色设计定会成为指导工业化发展的重要理念。

二、在机械设计制造中推广绿色设计理念的意义

(1)可以有效提高经济效益

在不断的实践当中我们可以看出,绿色设计理念才是现今社会所真正需要的。人类生活目前面临着高能耗以及高物耗的问题,并且产生大量的废弃物,给生态平衡带来不利影响,也破坏自身生存环境。在设计制造过程中,我们的绿色设计要求就是要保证产品质量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少和节约资源的浪费,不仅仅是为了目前的发展效益做考虑,而且也要考虑以后的可持续发展,要从长远利益出发,资源的浪费只会加重以后发展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追求经济并不是一件坏事,但是不能以这种野蛮的、破坏环境的方式取得。按照绿色设计的理念,既可以减少材料的浪费,还可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此,绿色设计理念在这一方面做的就非常环保,它要求节能减排,最大限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经济与环保的双收益。

(2)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绿色设计理念所提出的基本内涵就是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要考虑到环境的保护、资源的节约等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必将导致工业化建设的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便是资源的大量开采利用、环境的污染等问题,那么终有一天我们将面临一场巨大的自然灾难,因此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就必须坚持绿色设计的理念,形成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既满足人们的要求又能避免环境的污染,实现科学发展观的目标。

三、绿色设计理念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

(1)机械制造中绿色材料的选择

绿色设计理念要求在机械设计制造的全过程当中都要加以贯彻,因此为了满足产品整个周期中绿色的设计理念,首先从材料的选择上就要做好协调工作。为了满足产品整个周期中绿色的设计理念,首先从材料的选择上就要做好协调工作。所谓的绿色材料、是指在原材料的采集、产品的制造、再循环利用以及废物处理等环节中能够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有利于人类的身体健康的材料。材料的选择是进行绿色设计的第一步,只有好的、合格的材料再配以先进的技术和生产设备,才能制造出高质量、安全可靠的产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在机械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中,材料所发挥的作用非常大,即使在产品不能使用之后,针对其中的一些零部件仍然可以加以拆卸,循环利用,实现真正的绿色选材,健康发展。

(2)绿色理念的机械设计应用

当前情况下,绿色设计的理念有很多设计技术以及方案,不过最为常见的绿色理念设计方案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模块化设计、可拆卸性设计以及生命周期设计。从机械产品的可拆卸性设计来看,一个完整的机械产品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保障产品的各个零件可以从产品上顺利地拆卸下来而不被损坏,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材料的回收再利用,防止资源的浪费,此外还可以节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因此设计者在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生命周期设计则主要考虑产品成本、性能以及环境等保护等领域,主要包括再利用的成本、产品回收、产品代替以及污染物处理等方面的问题。

同时还需要社会各界加强绿色设计理念应用的支持力度。这是因为要想在机械设计制造的过程当中贯彻应用绿色设计的理念,不仅仅需要方法以及技术,还需要强化对绿色设计应用配套措施的相关支持,改善政策、人才以及科技等环节的辅助。其次是要强化设计理念以及技术环节的创新,不断优化绿色机械的设计方案,应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最后是要强化绿色设计人才培养,改善设计人员素质,确保他们掌握绿色设计的理念,从而为机械设计制造提供人才支撑。

结语

综上所述,绿色理念是一种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发展战略,可以实现机械制造产品的低耗能、低成本、高利用率以及高回收率,大大的提高机械机械产品的经济价值以及社会价值,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观的实施路径。我们可以肯定地说,绿色设计的环保理念将会成为机械制造业在以后的制造中占主流的设计思潮。随着机械设计制造当中绿色理念应用的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也会成为推动绿色理念应用的重要前提,需要引起工作人员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曹雅莉.浅析节能设计理念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中的应用[J].装备制造技术,2013(8).

[2]韩军霞.机械制造过程中绿色制造技术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1(36):25-26.

[3]吴红.论机械设计中的绿色思维-绿色设计及其在机械设计中的运用[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78(1):67-68.

[4]张生泉.机械产品绿色设计与制造技术[J].中国科技纵横,20I2(9):288-288.

[5]钟丹丹,余开朝.机械产品的绿色创新设计[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4,76(6):24-26.

作者简介:李宁: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生

绿色化学要求篇8

关键词:绿色营销;演变;内涵;对策

一、绿色营销的演变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掀起了一场空前壮阔的绿色革命,它从经济到政治,从观念到行为,对整个世界和人类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1992年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会议制定了《21世纪议程》,该《议程》指出: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不适当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导致环境恶化、贫困加剧和各国发展失衡。若想达到合理发展,则要提高生产效率并改变消费习惯与结构,以最高限度地利用资源和最低限度地生产废气物。这表明人们已开始关心消费中的环境代价,呼唤既无污染又有益于健康的绿色商品。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随着环境危机和价值观念的变化,消费观念也发生了进一步变化,消费者越来越关心环境保护问题。以降低消费品污染和保护环境为主要特征的绿色消费观念代表了当今世界公众消费观念新潮流,它必将引起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的一场彻底的革命。珍惜生命、追求高质量生活的目标和愿望,已成为多数消费者消费活动的中心内容。而每个企业直接面对的对象就是他们的消费者,其目标是通过刺激消费来获取利润,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以,每个企业都应以最优的产品提供给消费者,以获得消费者的信赖。

现代社会生产方式中,一种将生态工程和基因工程相结合的“绿色科技”逐渐带领着一个涉及环境协调、清洁、无公害化的“绿色产业”。在生产上,企业积极引进“绿色科技”,主动承担“绿色责任”,争取产出无污染,有益人类健康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企业管理上,内部注重培养员工“绿色意识”,外部注重企业形象,无论是生产上还是企业管理上都逾越了传统营销。

而在国际产品市场上,绿色成分越来越浓,形形的绿色产品层出不穷,从“绿色食品”到“绿色用品”,从“生态玩具”到“生态时装”,从“绿色汽车”到“绿色住宅”等无所不包、无所不有。

不可否认,21世纪的高科技,给经济带来了高增长。但面对环境不断恶化的今天,人们对环境和资源的忧虑,已逐渐转化为消费过程中一种自律行为,更倾向于追求适度、无污染、保护环境的消费。在绿色消费的驱动下,绿色营销观念应运而生,并将日渐成为21世纪世界市场营销的主流。

二、绿色营销的内涵

1.绿色营销的含义。绿色营销的概念产生于世纪之交。英国威尔斯大学肯·毕提(kenpeattie)教授在其所著的《绿色营销——化危机为商机的经营趋势》一书中指出:“绿色营销是一种能辨别、预期及符合消费的社会需求,并且可带来利润及永续经营的管理过程。”我国学者也指出:“所谓绿色营销,是指企业在营销中要重视保护地球资源环境,防治污染以保护生态,充分利用并回收再生资源以造福后代。”从这些界定中可知,绿色营销是以满足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共同利益为目的的社会需求管理,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的市场营销方式。

归纳起来,绿色营销就是指企业以环境保护观念作为其经营哲学,以绿色文化为其价值观念,以消除或减少对地球生态环境为中心,以满足消费者绿色消费需求为出发点,创造和发掘市场机会,并采取适宜的营销手段获取盈利和谋求发展的一种新型营销观念与营销策略。

2.绿色营销的特征。消费需求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是不可逆转的客观规律。与传统的营销相比,绿色营销是以绿色消费为前提,是较高层次的消费观念。人们的温饱等生理需要基本满足后,便会产生提高生活综合质量的要求,产生对清洁环境和产品的需要。满足绿色需求是绿色营销的出发点,绿色营销是以绿色观念为指导思想的,其所追求的是人类的长远利益与可持续发展,重视协调企业经营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力求实现人类行为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发展。

3.绿色营销的作用

(1)绿色营销的道德引导作用。如果说全球道德是一支动人心弦的交响曲的话,那么,绿色营销便是其中的和谐音符,因为绿色营销蕴涵人类道德观念。它帮助人们确立生态文明道德观,臭氧层的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化大都是因为人类的行为失范所致。所以,人类有计划有节制的开发自然和保护自然,就是一个涉及生态文明道德问题。从销售角度讲,就是使消费者纳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规律之内,从而采取符合自然生态演化规律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这有助于挽救生态危机。它能帮助人们确立绿色发展道德观,即无公害、无污染地发展经济,使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观点。

(2)绿色营销对企业的作用。绿色营销有利于企业占领市场和扩大市场销路,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和优化企业行为。随着“绿色意识”的增强,消费者购买绿色产品成为时尚和明智之举,而企业也将采取积极的防污染技术,通过绿色营销,树立企业“绿色”形象,促进产品销售和企业发展。

三、绿色营销必要性

1.绿色消费引发商机。绿色法规的实施和绿色组织的建立促进了一些新产品的生产。绿色消费的兴起为引导和强化这些产品的生产提供了大量的市场机会。比如,汽车给人类带来了便利,但同时又造成了空气中一氧化碳、氧化氮和铅含量的剧增,而绿色汽车则追求节能、无污染、高技术、高档次,要求使用节能装置、新材料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必将给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

2.绿色产品带来的效益。绿色产品的生产过程实质上是对传统生产模式的否定,其关键是在减少环境恶化的同时增加价值,取得利润。如“变废为宝”工程,使企业的废气物得到重新的利用。绿色产品开发价格上浮10%-30%,将为企业带来更大效益。

3.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呼唤绿色营销。绿色营销是在绿色消费的驱动下产生的,绿色消费是可持续消费。关于可持续消费的定义,联合国环境署于1994年在肯尼亚首都内罗华发表的报告《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中指出:“提供服务以及相关的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可见,绿色营销提供的绿色消费,完全符合人类永续发展的要求,符合人类的生存原理——人与自然和平相处,共生共荣。

4.绿色营销是21世纪企业兴衰的根本。保护消费者利益和生态平衡以及政府规范化立法的压力驱使企业必须树立环境观念,开展绿色营销。另外,随着广大消费者对绿色消费的需求剧增,企业也应顺应需求,开展绿色营销赢得顾客。

四、我国绿色营销的现状及障碍

据不完全统计,若我国不及时采取措施,我国数百个品种、100多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将因保护臭氧层的有关国际公约而被禁止生产和销售。2006年5月29日作为我国农产品最大出口国的日本开始实施《肯定列表制度》,由于农药残留量超标,我国粮油食品出口日本严重受阻,因此,对实施绿色营销,我们必须有紧迫感。

然而,中国现有的市场由于竞争不充分,市场主体过分注重近期和微观利益,加之法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使我国的绿色营销客观上面临着不少障碍:

一是没有形成全社会性的绿色消费需求。由于某些人的素质还不太高,加之媒体宣传、引导滞后,了解并接受绿色营销理念的至今仅是少数消费者,许多人甚至还不知道绿色消费、绿色产品的概念。

二是绝大多数企业仍未建立绿色营销理念。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生产经营仍是在一味追求近期和微观效益的理念下进行的,对眼前利益考虑得多,对环境保护和社会长远利益考虑得少;有的企业尽管意识到绿色营销可以开辟新的市场,但由于需要花费较大的成本、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而不敢贸然行事;有些企业由于长期亏损,连生存都成了问题,更顾不上花较高的代价推行绿色营销。

三是企业的生产管理方式滞后,与企业的营销组合策略也不相适应。虽然我国也制定了一些有利于环保的法律法规以及促进绿色运动开展的措施,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是远远不够。

五、我国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对策

1.搜集绿色信息。面对大量的绿色商机,企业应从市场需求出发,搜集相关的绿色信息,并结合自身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深入研究信息的真实性和可行性,为企业实施绿色营销提供依据。绿色信息的搜集包括:绿色消费信息、绿色科技信息、绿色资源和产品开发信息、绿色法规信息、绿色组织信息、绿色竞争信息、绿色市场规模信息等。

2.必须加大教育宣传引导的力度,尽快培育全社会的绿色意识。针对我国目前人们的绿色意识淡薄的现状,应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教育培训,以提高全民的环境知识水平,增强全社会的绿色意识。

大力进行绿色宣传。绿色消费是绿色营销的前提,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宣传方式,积极传播环保和绿色消费知识,积极引导广大消费者将眼界由自身扩展到自然生态环境及整个社会范围,增强公众环保意识。

3.转变企业的生产经营观念,培育绿色企业文化。传统观念认为人类所需的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导致不少企业只注重短期经济效益而不顾环境效益,认为对环境高投资是无谓地增加生产经营成本,加重企业负担,得不偿失。事实并非如此。实施绿色营销的企业,环境投资应作为成本计入绿色产品价值,从而可以获得比经营同类型非绿色产品更高的利润。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增加环保投入,不是企业多余的负担,而是企业节能降耗、拓展市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前瞻性投资。

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就要注重培育绿色企业文化。培育绿色企业文化,就必须注重对企业员工的教育与培训,努力使他们把环保和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融为一体。

4.树立绿色营销组合观念,实施企业的营销组合策略,研制绿色产品。实质产品的生产是绿色营销的支撑点,而开发绿色产品必须从产品设计材料的选择、产品结构功能、制造工程的确定、包装和运输方式、产品的使用到废弃物的处理等,都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研制绿色产品,绿色科技是物质保证,技术的研究和创新为绿色产品的普及提供了有力保障。

开发绿色资源。实施绿色营销的关键是保证投入品能持续、永久地使用,因而绿色资源就显得十分重要。其开发应着眼于无公害,新型能源及资源的开发,节省能源和资源的途径及其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废气物的回收和综合利用,绿色营销知识的训练和吸收等方面。

制定绿色价格。首先,应纠正以前的投资环保是白花钱的思想,树立“污染者付费”、“环境有偿使用”的观念,把企业用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支出计入成本,从而构成价格的一部分。其次,注意绿色产品在消费者中的形象,利用人们的求新、求异、崇尚自然的心理,采用消费者心中“觉察价值”来定价,提高效益。

建立绿色渠道。绿色营销渠道的畅通是成功实施绿色营销的关键,既关系到绿色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定位,又关系到绿色营销的成本。因此,企业选择绿色渠道应该:一是选择具有绿色信誉的中间商。如关心环保,在消费者心中有良好的信誉的大中间商,借以推出绿色产品。二是设立绿色产品专营机构,以回归自然的装饰为标志,招徕顾客。

开展促销活动。首先,绿色营销是一种观念。因此,企业要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绿色形象,同时,要与有关环保部门保持和谐的关系,寻求支持,并积极参加各种与环保有关的事务,以扩大企业的绿色影响。其次,绿色营销又是一种行动。企业可利用各种传媒宣传自己在绿色领域的所作所为,如何遵守有关的绿色法规等,以实际行动强化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印象。

完善绿色销售服务。绿色销售服务是贯穿于绿色销售全过程的服务,是绿色商品市场交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决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努力减少污染和二次污染。

5.强化绿色管理。“绿色管理”就是融环境保护观念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生产活动之中。企业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以监督和管理企业绿色营销的实施和发展。绿色营销管理机构的职能主要有:绿色资源和产品开发的管理与控制、绿色信息管理、绿色资源和产品开发的管理与控制、绿色产品质量的检测与控制、企业治理“三废”及其他环境指标的指定与监督管理等。企业只有在绿色管理原则下,才能加快向绿色企业发展转变,推动企业采用各种环保技术,实行清洁生产,产出符合社会和消费者需要的绿色产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为了促进企业营销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进企业有效地实施绿色营销,政府必须强化宏观调控职能。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绿色法规。二要真正把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三要建立绿色产业及绿色产品的行政机构。四要完善绿色奖励政策,绿色企业可享受减免税、优惠贷款等权利。最后还应严厉打击绿色产品的假冒行为,保证绿色产品和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学敏.绿色营销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J].武汉大学学报,1998,(6).

[2]孙洪庆.我国绿色营销的困境与对策[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2,(1).

绿色化学要求篇9

【关键词】 高中化学 绿色观念 深入 环保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11-001-01

1. 高中化学教学中坚持绿色观念的必要性分析

1.1以绿色观念为核心的社会主流

以绿色、环保、生态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已经在不断地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绿色观念的逐步推广不仅仅是人类在意识上的不断飞跃,更是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在高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坚持绿色观念的渗透,对于学生的化学素养的提高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坚持绿色观念,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尤其要注意,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和核心的学科,坚持绿色观念,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要尽量做到能源、材料的节省,对于污染物的排放要慎重处理等等,绿色观念在这方面为我们做出了具体的指导。作为化学科学,它距离生活和现实较近,与社会接触得更为广泛,只有坚持绿色观念的渗透,才能够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

1.2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素质教育的本质不是特指某学科某领域的专项发展,而是要综合各种各样的因素,实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也不是特指理性科学,而是理性、感性,素质、能力,价值、观念的结合体。绿色观念的逐渐渗透带给学生的是一种高层次的人文情怀,是一种生态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化学学科本身发展的终极意义所在。化学的发展不仅仅是研究出新颖罕见的化学物质,而要更加强调一种从认识和观念上的素质的提高。这正是素质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绿色观念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协调发展,是每一个学习者都应该追求的目标,因此要推进绿色观念的发展,积极推动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向着更好的方向迈进。

2. 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观念

2.1从理论的认识上引导学生坚持绿色观念

引导学生从理论上认识绿色观念的重要性是增强学生绿色意识的关键所在,老师必须要将绿色的观念穿插在具体的讲课和学习活动中去,练习实际案例,增强学生对于绿色观念的认识。从理论上引导学生坚持绿色观念,老师要做好引导的角色,而不是让学生们被动地接受这个观念,否则会使得事情得不偿失。这种认识上的引导更多的是给学生一种感性认识的启蒙,这种启蒙在学生们心中积淀久了,会在无形中不断地知道学生的行为,让他们在化学的学习中坚持绿色生态的观念。

2.2在化学课堂上融合时代和社会的现状进行引导

化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与实际的联系尤为紧密,因此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要不断地融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现状,通过现实与理论的对比就可以看出坚持倡导绿色的观念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加信服,实现绿色观念的推广和渗透。时代和社会在实现经济高度发展的过程中忽视了绿色生态环保的观念,因此只要积极主动地从化学的教学开始做起,引导学生不断地认识到绿色化学的重要性,才能够使得社会更加全面地发展,实现社会的和谐有序进行。

2.3在化学的各种活动中要以坚持绿色为前提

化学生动有趣,其中化学实验占据了较大的部分,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比不可缺少的手段,在化学的学习中坚持绿色观念,从各种活动做起。比如在做化学实验的时候要格外地注意化学物质和原料的选择,要尽量地选择绿色、无污染的化学物质作为反应物,同时还要注意尽量减少生成物中有毒物质的排放,因此要注意在化学实验的进行中,谨慎地选择化学反应的物质,认真地分析它的化学特性。坚持绿色的观念还要在化学物质的使用上尽可能地节约,不能浪费。在化学物质反应后,产生的废料要进行废物处理,不能将其随便丢弃污染环境。尤其要注意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实验时,要开窗通风,避免化学物质产生的气体对人身造成伤害。总之,关于绿色观念在高中课堂的渗透,要遵循环保、生态、节约、安全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绿色的化学、科学的化学。

3. 结合实验探究绿色观念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高中化学中所有的化学实验都应该遵循绿色化学的观念,例如在气体的制取和收集过程中,一般都要通过制取气体、净化气体、收集气体和尾气吸收五个步骤,这正是坚持了绿色化学的观念。通过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反应在制取硫化氢气体时,为了节省化学原料,让它们充分地反映完全,可以将硫化亚铁砸成细小的颗粒,这样可以减少原料的浪费。另外在制取硫化氢气体之后,由于H2S有毒,在实验进行时应注意通风,多余的H2S应尽快地通入到NaOH溶液中进行吸收。在其他的化学实验中也应该注意这个要求,就是化学尾气的处理和排污工作要准确地做到位,实现绿色化学的逐步推进。

绿色化学要求篇10

【摘 要】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后的新课标,要求高中化学实验课堂要重视对学生绿色化学理念的培养,帮助学生利用化学理念更好的学习高中化学。本文主要分析了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绿色化学理念的重要性,深入探析了在高中化学实验课堂中培养学生绿色化学理念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高中化学实验课堂;绿色化学理念;有效措施

新课标改革后的高中化学实验课堂,要求教师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目标,强化学生绿色化学的理念。绿色化学理念的提出,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因此,可以称之为没有污染的化学、满足环境发展的化学等。在高中化学实验课堂中,要充分体现绿色化学的重要性,切实提高学生绿色化学意识,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化学实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切实强化学生的化学知识水平。

一、在高中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绿色化学理念的分析

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绿色化学实验课堂中引用绿色化学理念显得十分有必要,是高中化学教学课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化学理念要求根据化学质量守恒定义,取代旧物质,得到新物质,促进其在拥有丰富社会资源的基础之上,再去环境问题进行防治。立足于化学这门学科而言,高中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学理念需要注意下面几点:选择没有毒性、没有污染的化学实验原材料,反应条件要健康、安全,保证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能够被及时的、完全的解析,是化学实验在高效性、零污染、零排放的情况下进行。由此,在高中化学实验课堂中应用绿色化学理念,推动化学实验向规范化、安全化发展。同时,高中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绿色化学的理念,有利于向学生灌输可持续发展意识。

二、在高中化学实验中进行绿色化学观教育的有效措施

在高中化学实验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理念,是促进绿色化学形成的主要内容。立足于改革后的新课标要求,高中化学实验课堂重视学生绿色化学理念的培养,是高中化学发展的必经之路。诸如,在进行实验操作之前,教师应当向学生详细讲解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引发的污染问题,特殊药品是否需要密封、以及相关毒性原材料的使用注意事项,要求在专门的实验室才能进行。因此,在高中化学实验课堂中,教师要做到不断强化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进行串联实验,培养学生绿色化学意识

过去的高中化学实验课堂,一节课只能进行一个小的化学实验,导致反应药品的严重浪费。改革后的高中化学实验课堂,要求将几个小实验能够集中到一起,共同进行,称之为串联实验。串联实验的进行,是通过将上个实验所剩下或新反应出的药品,作为下个反应所需要的原材料进行实验,从而有效的减少了药品的浪费,和不必要的废物污染,实现了废旧药品的循环利用。同时,串联实验的开展,最大限度上降低了实验所花费的时间,避免重复进行实验,造成不必要的化学污染,提高了高中化学实验课程的高效性,促进高中化学实验课堂向绿色化的全面发展。

(二)通过微型实验,强化学生绿色化学意识

高中化学实验课堂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充分认识到药品反应中的原理,强化学生的理解。在实际的高中化学实验课堂中,引进微型实验,能够切实加强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在进行微型实验时,教师事先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了解实验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并能够详细了解实验步骤,结合自身教学需要或实验设备进行相应的调整,达到化学药品的最大使用化,做到药品的不浪费。微型化学实验的进行,要求具备相定的反应条件,用最少的实验用品,发挥最大化的实验效果。从而避免发生实验过程中的药品浪费现象,大大降低了实验仪器的重复使用频率,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充分发挥了绿色化学理念的作用,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绿色意识。

(三)规范学生实验操作手法,实现绿色化实验

在开展高中化学实验课堂时,规范化的操作手法是保证化学实验正确进行的前提条件。要切实提高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需要教师能够将实验过程中所需要使用的化学药品使用量、玻璃仪器使用方法、废弃物能否循环利用、特殊试剂的使用注意项都一一向学生说明。在进行实际的实验时,教师要对药品的用量进行把关,保证药品的剂量不能过多,指导学生规范化的进行化学实验,充分体现绿色化学理念,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绿色化学实验。如果出现异常,教师要立即上前引导学生,严禁出现爆炸等事故,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充分贯彻绿色化学理念。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突出培养高中生形成绿色化学意识十分有必要。在高中化学实验课堂中,培养学生绿色化学理念,促进学生学习更加高效,有利于学生充分感受到绿色化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与此同时,能够帮助高中生打下良好的化学基础,推动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又好又快的掌握化学知识,为改善现在社会的环境污染问题作出贡献,促进环境与社会两者间共同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伟.在高中实验教学中体现绿色化学的思想[J].考试周刊.2011(60)

[2]胡明星,宿辉.绿色化学理念在高等化学教育中的融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07)

【作者简介】